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清末新政主题小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

清末新政主题小论文范文

13. 论行政不作为的法律探讨(字数:11706,页数:13 ) 14. 试从中国廉政制度的适应相对性看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字数:11663,页数:11 ) 15.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调查及对策研究(字数:7891,页数:10) 16. 五个五年普法教育成果(字数:10126,页数:14) 17. 构建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法律思考(字数:13322,页数:18) 18. 论着手实行的未遂形态(字数:13025,页数:13 ) 19. 无单放货的法律地位及其发展趋势(字数:15503,页数:19 ) 20. 论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字数:15212,页数:17 ) 21. 论死刑的存废与人权(字数:13811,页数:15 ) 22. 论量刑的标准与罪刑相适应(字数:14684,页数:15 ) 23. 论诚实信用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字数:7602,页数:14)

论文提纲格式与范文(精选6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是我整理的论文提纲格式与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标题:论中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不适应性及应对策略

ХХХ(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吉安343009)

指导老师:ХХХХХ

[摘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缘起于社会发展与课程功能滞后、素质教育与课程运作流弊、价值转型与课程旨趣单向等方面的矛盾动因。在这种背景下的新课程改革,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了很大的不适,主要有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师的视角转换、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所引起的心里不适,针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这些心理不适,给出教师的自身努力、学校的策略和社会支持等三种应对策略。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师;心里不适;应对策略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也有很多的专家、教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对它展开了研究。但由于传统教育它的真的是根深蒂固,要想一下子改变是非常难,研究也没有太深入的进行。因为课程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教师只有去适应它的变化,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让自己更好的发展。那么,跟着这个趋势,我们的研究将会越来越来剥出真相,更能掌握住新课程改革的真是目的,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本文主要就对教师的这些心理不适应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应对策略,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此给一些处在这种状况下的教师做些参考。

[正文]

一引言

1.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时代背景

1.1.1社会发展与课程功能滞后

1.1.2素质教育与课程运作流弊

1.1.3价值转型与课程旨趣单向

二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不适应性

2.1教师对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的角色转变的心里不适

2.2教师对视角的转换的不适应

2.3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心里不适

2.4教师对学生的新学习方式的心里不适应

2.5教师对自我的心里不适

三应对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心理不适的策略

3.1教师的自身努力层面

3.1.1教师要关注自身在新课改中的教师转换

3.1.2提高教学监控能力

3.1.3正视自己,提高自信,完善自我

3.2学校策略层面

3.2.1学校管理策略

3.2.2学校的培训策略

3.2.3学校的交流策略

3.3社会支持层面

3.1.1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

3.3.2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

3.3.3要理解和尊重教师

四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1][2][3]

1绪论

1.1选题背景

1.2研究意义

1.3论文研究内容和研宄范围

1.4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2.1公司财务特征与财务重述的关系

2.2公司治理与财务重述的关系

2.3财务重述动因

2.4财务重述经济后果

2.5文献评述与启示

3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研宄假设

3.1概念界定

3.1.1财务重述概念的界定

3.1.2债务融资概念的界定

3.2理论基础

3.2.1委托代理理论

3.2.2信息不对称理论

3.2.3行为学理论

3.3研宄假设

3.3.1融资需求和财务报告重述的关系

3.3.2财务报告重述对债务融资的影响

4实证研究设计

4.1融资需求与财务重述相关关系研宄

4.1.1样本选取

4.1.2数据搜集

4.1.3变量定义

4.1.4模型设定

4.1.5描述性统计与差异分析

4.1.6自变量相关性检验

4.1.7Logistic回归分析

4.2财务重述与债务融资相关关系研究

4.2.1样本选取

4.2.2变量定义

4.2.3模型设定

4.2.4描述性统计与差异分析

4.2.5自变量相关性检验

4.2.6线性回归分析

5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

5.1研宄结论

5.2政策建议

5.2.1健全监管制度,加大处罚力度,落实赔偿责任制度

5.2.2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5.3研宄展望

本文结论

本文以2008-2013年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现象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重述企业按照一定规则设置配比样本,然后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线性回归的方法检验了融资需求与财务报告重述之间的关系以及重述公告的发布对债务融资规模的影响。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频发性。在2008-2013年间,共有541家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重述,在六年间有90家上市公司发布过3次以上更正或差错调整公告,其中深中华A、廊坊发展和亚星化学在六年间发布了5次财务重述公告,这充分说明有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频繁发生财务重述,可以看出其重述的动机很可能是进行盈余操纵、粉饰财务报表。

其次,通过对重述企业和配比企业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发现,重述企业的融资需求显着大于配比企业,以财务重述作为被解释变量、以融资需求作为解释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融资需求与财务重述显着正相关。该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本文的假设,即当企业流动资金不足时,企业就有了以低成本进行融资的需求,此时管理层倾向于修改财务数据以粉饰财务报表,当被注册会计师或监管机构发现时再以临时公告的形式进行差错更正或追溯调整,因而融资需求显着增加了财务重述的可能性。

再次,己有研究表明财务重述会损害股东价值,造成负的市场反应,因此在控制了公司财务特征和公司治理特征之后,预计债权人会对发生财务重述的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产生怀疑,为了规避风险会减少对重述企业的贷款。实证结果支持了上述假设,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损害了会计信息质量,增加了与债权人与重述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大了债权人的风险,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不受损害,债权人会减少对重述企业的贷款。

最后,从融资需求一财务重述一债务融资规模二者的联动关系上看,融资需求驱动了企业的财务重述行为,但是财务重述后债权人(例如银行)会根据该行为识别出其潜在的风险,从而减少对企业的投资,使得重述企业的后续融资更加困难。可见,投资者通过财务重述行为可以识别出潜在的风险,上市公司应慎重考虑财务重述的得与失。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节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可能的创新

一、可能的创新

二、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中国住房供求现状分析

第一节中国住房需求总量分析

一、住房需求的界定

二、住房需求总量测算方法

三、城镇人口测算

四、城镇住房需求

第二节中国住房供给总量及供求均衡分析

一、中国住房供给总量

二、中国住房供求均衡分析

第三章中国保障房供给数量优化

第一节当前我国保障房合理供给量的测算

一、当前我国保障房对象的界定

二、当前我国保障房合理供给量的测算

第二节中国保障房供给数量优化

一、商品房与保障房的需求特征

二、基于住房可支付性视角的商品房与保障房需求群体划分

第四章中国保障房来源结构与配置模式优化

第一节中国保障房来源结构优化

一、部分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房的必要性

二、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房的可行途径

第二节中国保障房配置模式优化

一、当前保障房配置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二、保障房配置模式优化

第五章中国保障房体系优化中的融资风险控制

第一节中国保障房融资风险与传导机制

一、中国保障房融资模式

二、中国保障房融资风险

三、保障房融资风险传导机制

第二节不同保障模式下中国保障房融资风险比较

一、租售并举模式下保障房资金需求

二、纯租金补贴模式下住房保障资金需求

三、基于财政负担与可清偿能力的保障房融资风险

第三节中国保障房融资风险控制

二、保障房资金使用:高效率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研究结论

第二节研究展望

本文结论

本文从保障房体系优化的一般分析入手,在对我国保障房合理供给量、来源结构与配置模式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动态研究我国保障房体系优化与风险控制问题,得出三点结论,同时提出未来中国保障房的发展以及理论研究方向。

题目 《辩护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研究》

一、辩护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的理论途释

(一)辩护律师执业权利之界定

1.辩护律师执业权利的内涵

2.辩护律师执业权利的种类及特征

(二)辩护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的概念与构成

1.辩护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的概念

2.辩护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的构成

(三)构建辩护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的重要性

二、辩护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的域外考察与启示

(―)域外辩护律师执业权利及其保障

1.域外辩护律师基本执业权利及其保障

2.域外辩护律师执业的保障性权利

(二)域外辩护律师执业权利保障的配套制度

1.司法审查制度

2.程序性裁判机制

(三)域外辩护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的启示

1.对辩护律师执业权利的保障比较充分

2.赋予辩护律师执业豁免权

3.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配套制度

三、我国辩护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的实证分析

(―)我国辩护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的现状

1.立法现状

2.司法实践现状

(二)辩护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1.《宪法》对辩护律师执业权利保障缺失

2.立法规定过于笼统

3.《刑法》第306条的羁绊

4.辩护律师执业权利缺乏制度保障和法律救济

5.法律职业共同体缺失

四、完善我国辩护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的若干构想

(―)建议废除《刑法》306条

(二)完善辩护律师执业豁免制度

(三)建立法律职业资格转换制度

(四)建立刑事司法审查制度

(五)探索建立以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为主的争议解决机制

(六)强化律师行业自身维权机制

(七)完骞侵犯辩护律师权利的程序性制裁机制

结语

如果把刑事辩护律师跟司法办案机关的博弈比作一场拳击竞技,那么辩护一方就是一个发育尚不健全的小个子,其对手控诉一方则是腰圆体宽的大力士,而且这个大力士还同时充当着裁判者的身份,随时可以叫停甚至把小个子对手判罚出局。这是一个多么“有意思”的场景啊!但这就是当前中国刑事辩护律师的现实困境。当然,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现象已经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了,在清末以前,这是不可想象的。凭心而论,应该说现在己经是中国辩护律师处于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美好时刻”了。在科学、经济、法律如此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有什么理由来悲观地看待“大状”们的未来发展前景呢!可以预料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不断推进,刑事辩护律师的地位会日益重要,刑事辩护的各种体制机制会日益完善,辩护律师的专业素养也会日益提高。如果把刑事辩护律师跟司法办案机关的博弈比作一场拳击竞技,那么辩护一方就是一个发育尚不健全的小个子,其对手控诉一方则是腰圆体宽的大力士,而且这个大力士还同时充当着裁判者的身份,随时可以叫停甚至把小个子对手判罚出局。这是一个多么“有意思”的场景啊!但这就是当前中国刑事辩护律师的现实困境。当然,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现象已经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了,在清末以前,这是不可想象的。凭心而论,应该说现在己经是中国辩护律师处于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美好时刻”了。在科学、经济、法律如此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有什么理由来悲观地看待“大状”们的未来发展前景呢!可以预料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不断推进,刑事辩护律师的地位会日益重要,刑事辩护的各种体制机制会日益完善,辩护律师的专业素养也会日益提高。

论文提纲格式

1.标题式写法

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编写。

2.句子式写法

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毕业论文的提纲编写要交与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这种编写方法。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 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 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 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 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编写论文提纲的详细步骤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

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

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2、呼应开头的序言。

上面所说的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都是论文的骨架和要点,选择哪一种,要根据作者的需要。如果考虑周到,调查详细,用简单提纲问题不是很大;但如果考虑粗 疏,调查不周,则必须用详细提纲,否则,很难写出合格的毕业论文。总之,在动手撰写毕业’论文之前拟好提纲,写起来就会方便得多。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

第2章文献综述

2.1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演进

2.2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及维度

2.3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衡量方法

2.4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第3章承担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3.1企业生态系统理论

3.2利益相关者理论

3.3竞争优势理论

第4章制度背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制度背景

4.2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影响分析

4.3所有权性质对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分析

第5章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实证设计

5.1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5.2变量设计

5.3模型构建

第6章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实证分析

6.1描述性分析

6.2相关性分析

6.3回归结果分析

6.4稳定性检验

第7章研究结论、建议及局限性

7.1研究结论

7.2对策及建议

7.3研究的局限性

本文结论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不断发展,愈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来阐述、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回顾国内外学者在企业社会责任和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理论,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以企业生态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作为理论支撑,结合我国经济制度背景,分析不同所有权性质对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构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对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本文根据企业生态系统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提出了履行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对其进行细分的基础层、市场层、环境层战略性企业责任对财务绩效有显著正影响的假设,并得到了实证结果的证实。实证结果表明,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够为企业带来及时的效益的同时,还能使效益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基础层与市场层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对后期财务绩效的影响相对于同期有所减弱,但履行环境层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后期财务绩效的影响要显著于同期。在企业生态系统中,企业和企业生态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企业对生态系统各成员履行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企业生态环境反影响于企业,增加企业的经济价值,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

第二,本文结合经济制度背景,在第一个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国有产权性质会减弱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同期财务绩效的正向积极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国有产权性质会减弱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同期会计业绩的促进作用,但对市场绩效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后的稳定性检验又证实了国有产权性质会减弱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同期会计业绩以及市场绩效的促进作用。结果反映,国有企业在履行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会偏向非经济目标的实现,而对成本效益、经济目标实现方面的问题考虑较少,在经济价值增值方面的动机弱。而非国有企业在履行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时比国有企业更偏向企业经济价值的增值。

第三,由于本文实证模型中检验了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后一期的财务绩效的影响。根据实证结果显示,除环境层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外,对后一期财务绩效的影响的显著性明显弱于同期的财务绩效的影响。说明对于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并非一劳永逸,而需要不断做出努力,才能促使社会价值与企业经济价值同步增长。

因为中西方两者的观念不一样,在短期内根本无法达到成功的效果,那时候的中国是一个封建主义国家,这个主义是为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阶级的利益而服务的,在变法的时候损害了封建官僚阶级的利益,所以遭到了严厉得反对。而那时的人民都是被这些封建官僚主义而愚弄,不知道西方法的精髓,反而认为西方法“大逆不道”、“妖魔鬼怪”。等等,所以西方法得不到支持,失败是必然的事情。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简单来说就售赏过后的感触。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红河谷》观后感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红河谷》观后感范文5篇(一)

这天,带着些许的激动,我参与了人生的红色电影展播的活动。一部名为《红河谷》的电影,着实令人感动。

红河谷讲述了一个被封建迫害的女子雪儿为逃避成为祭祀品的遭遇,跳入黄河,被一个藏族家庭救起并融入了这个贫苦然而纯美的地方。她有了个美丽的藏族名字——雪儿达娃。就这样,她在这个纯净的地方快乐地生活着,在辽阔的天空下,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中,渐行渐远,风吹动她的秀发,身边还有个深爱的男子格桑。好美的一幅画面!这样纯净自然的生活似乎让她渐渐淡忘了此前不堪回首的遭遇。即使其间也掺杂着头人的女儿丹朱威胁她的感情及英国摄影师琼斯“闯入”他们的生活,但这一切都是完美的,正因无论是谁,他们心中都有爱。

然而,时代赋予了这篇净土圣洁也赋予了它不平的经历。伯克曼作为大英帝国的将军,再一次闯入了。这次他不是来探险,而是惨绝人寰的屠杀。他首先用奸诈的手段,开了的主力,然后在他们认为和平外交可解决问题的状况下,竟然展开了残忍的攻击。炮声、声在这片净土上空久久徘徊,挥之不去。英国踩着藏族同胞的尸体,前往下一个欲征服地。他们挟持了头人的女儿丹朱,并剥下她的衣服以极其侮辱的方式逼以头人率领的乡民们投降。然而,他们没有想到本以为轻而易举可攻占的土地竟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丹朱拾起身边的炸弹,以同归于尽的方式结束了大部分英军的有生力量。之后格桑在奋战的血泊之中,抱着深受重伤的雪儿达娃,点燃了炸药。

在这场本可避免的战争中,双方都损失惨重,只因可恶的霸权主义,只因心中无爱。

本片以清末列强入侵为背景。夹杂着感情、亲情及友情。有对封建社会的鄙夷、也有对同一个中国的坚持、更有对完美生活最单纯的追求。本片以一个封建的活人祭祀戏剧性开场,再以这个圣洁美丽的地方为背景,赋予了本片独特的视角及神秘。其间穿插着格桑、雪儿达娃及丹朱的感情纠葛,使本片在大仁大义之下表现出人之常情,从而使本片显得生活化,观众容易理解。而英国摄影师琼斯的良知及对藏族女孩丹朱的爱慕,更显示了世界上人人平等。在本文末尾,那个十恶不赦的英国将军伯克曼本想救当年的救命恩人格桑未果,所说的一句话:为什么我们成不了朋友,更是使本片得到了升华。

本片导演的拍摄技巧也值得称赞。其以小男孩的自述、英国摄影师琼斯的自述来展开故事。在片末之处,藏族同胞负隅顽抗之时,他们唱起了一首藏语歌,将气氛带到了高潮。透过这一细节证明,即使列强征服了自己的人,但永远征服不了那颗渴望和平、自由的心。

和平是本片至始至终贯穿的主题。放在这天的大背景下,依旧显得如此深刻。无论何等强大的礼貌,都没有任何理由去干涉甚至侵略其他礼貌。战争只会带来尸横遍野、废墟残垣还有孩子的眼泪。

《红河谷》观后感范文5篇(二)

记得那天血流成河的《红河谷》吗?那里记载了旧社会的黑暗和帝国主义的残忍。英国侵略者带着洋大炮进入我们的家园,在强大无比的敌人面前,我们的藏族先辈们并没有退缩,他们怀着“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念,与可恶的英国侵略者进行了一场英勇顽强的殊死抗争。在英帝国主义猛烈的炮火下,成千上万的藏族人民英勇地抗争着。整个山谷遍布着无数藏族人民的身躯,原本绿草如茵的美丽草原,变成血的河流。

仅仅十五分钟的时间,一望无际的战场没有一个人。英国侵略者一直以为中国只是棵一吹就会倒的老树,而占领中国是最好的时机,可经过这残忍的战争之后,他们的观点改变了,中国确实是一个科技落后的国家,可他们心中的纳强大的信念是谁也打不败的!

《红河谷》这部影片通过扣人心弦的人物命运和凄美的故事,表现汉族和藏族人民之间的浓厚的深情厚谊,展示藏族人鲜为人知的勇敢无畏的品质,赞颂了中华民族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向人们描述了不同的民族,虽然文明进程不同,但都应当平等对待,互相尊重,才能得到幸福与安宁。

虽然烽火狼烟的时代早已远去,但战场上的厮杀声还 仍然在我们的耳边回荡,让我们中华儿女把“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永刻心中,我们要认真学习长大后为国家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让中华民族强大起来,不再犯数十年前的错误,让别人侵略!

《红河谷》观后感范文5篇(三)

《红河谷》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高品位的影片。

从自然环境来说,《红河谷》是站在世界屋脊海拔6000米以上的地方,以世界最为壮观的高原风光为背景,不仅归集了滚滚黄河、莽莽雪山、涛涛雅鲁藏布江、巍巍喜马拉雅山群峰的罕见奇观,还展现了黄河边上、高原鲜为人知的风俗,使人耳目一新,犹如身临其境。

就人物形象塑造来说,人物个性鲜明、性格突出、具有民族自身的特点。比如格桑正直、善良、勇敢。这位穷人的孩子,不慕头人的钱财,婉拒头人女儿丹珠的爱情而与雪儿结合。当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家园,他不惜一切与雪儿一起投入藏汉同胞抗击侵略者的行列,最后为国捐躯。又如雪儿这位美丽善良的黄河边上的少女,在当时人们不能用科学解释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也被当作“祭河”的物品,她不愿成为这种落后思想的牺牲品,毅然离家出走,来到这个“第二家乡。”虽然她的哥哥千里寻来,但她由于爱恋着格桑而拒绝与哥哥回去。特别是在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战斗中,她拒绝格桑让她脱离险境的机会而坚持战斗。这些人物的塑造,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符合中华民族自身的特点,显得真实可信。

在道具的运用上,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恰到好处。比如影片用了望远镜和打火机这两个小道具,象征性地表现了东西方两种文明的融合。这些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物,当然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它作为一种科学文明,也理所当然属于全人类。当格桑在塔里曼的指导下会用打火机时,流露出的那种愉悦的神情,特别是那似乎在迷惘中寻找到光点般开化了的眼神,足以说明他对先进事物的接受能力。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中华民族自身有着极强的同化外来文化的能力。格桑对打火机的接受,正展现了古老文明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接受。

当然,影片同时也告诉人们,文化的传播要用和平友好的方式。任何一种用暴力传播文化的行为,只能引起自身的毁灭。在英国侵略者侵略的战争中,藏汉人民可歌可泣地抗击侵略者的斗争精神和民族精神说明了这一点。

《红河谷》观后感范文5篇(四)

一阵阵辽阔的歌声从草原上飘来,伴随着碧蓝的天空,和煦的阳光,这声音,穿过巍峨的雪山,亘古的湖水;这声音,婉转中透露着坚定,渐行渐远后,却是刹那的永恒。

之前我一向没有看过《红河谷》,第一次看,每个场景我都不想落下。细细品味电影中主角们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每句话语,故事中没有使我悲哀到极致的感情,她仅使我默默地感动,含蓄地触动着我的每个心弦,洋溢在心底的暖意能够随时冰凉,却又在冰凉中渐渐温暖。

一部电影一般只有1,2个主角,但我认为在《红河谷》这部电影中,每个人都是主角,正因,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在电影中,他们虽然不言不语,却胜过一切语言的力量。这部电影的确有很多值得观看者细细品味的地方,影片中穿插着扣人心弦的人物命运以及美丽的感情故事,表现了汉藏深情,展示了古老而神秘的藏族文化与壮丽的风光。她结合了爱国主义,友情,感情等多种感情元素。

在这部电影中我认为每个出现的主要人物,内心深处都是善良的,包括英国侵略者头目,在看到的其他材料中,描述的无不是外来侵略者绝对的残酷屠杀行为,然后从侧应对侵略者严厉抨击,而在这部电影中,英国侵略者头目不再是绝对的冷血,从必须的程度上,也刻画出了他人性化的一面。

他带着一种国家使命感和职责感来到,他们是狡猾的,使纯朴的人坚信了他们,并使几千人十几分钟内倒在血泊中。最后,他在矛盾和犹豫中坚持,在翻译家反对声中湿着眼眶说出了自己内心对士兵的职责,在救命恩人前伸出双手想要带给帮忙,看着他的表情,我知道那一刻他是真诚的并痛苦着的,复杂的感情是用情理逻辑说不清的,对啊,他的最后一句话,明了,“为什么,我们没有成为朋友?”这是对自己的反问,也是对当前环境下的一种质问,然后在无可奈何中慢慢消亡,为什么为什么,正因他们是敌人,国家间的冲突,使得安逸变成炮灰,使得个人感情变得微不足道,身不由己。因此,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的不再是强调帝国主义对旧中国侵略的严厉抨击,然后让我们去憎恨,而是从一个角度更着重于强调,人类各民族之间虽然礼貌进程不一样,但都就应平等相待、和平共处,才能得到幸福与安宁,恃强欺弱的侵略只能带来共同的灾难与灭亡,这恰恰是当代的主题。在本土人民和外国侵略者的交汇中,每每看到他们的感情和使命的碰撞,如开头所说,让我从温暖中冰凉,在冰凉中温暖。冰凉的是最后所留下的荒诞,惨烈,凄凉,温暖的是他们尚有情谊所在,还有那高原在为藏族英雄儿女祈祷,继显纯洁,普渡他们那崇

高的亡灵。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会让我不由自主的联想到此刻的问题,虽然电影仅仅是艺术的真实,但当我看到电影中人民不畏死亡的恐惧,誓死与侵略者较量的精神,让我倍受感动。虽然有一些不明真实身份的分裂分子在打着独立的名号,但从古至今的民族精神已深深植根于每个生活在的中国人民,它像千年大树根一样,扎根于土壤,永不拔出,除非大树枯萎,但是,永远都不会有那一天。电影中不论是强悍男子,柔弱女子,颤弱老者,还是年幼的小孩童,都有着强烈的爱国之心,一个叫嘎嘎的小孩,拿起无形的武器,悍卫净土。他将敌人领进沼泽地,看着魔鬼走向地域痛苦而微笑的稚脸,让我印象深刻。这个民族微息尚存就反抗到底,绝不容欺凌。藏族人民爱憎分明,不屈列强的侵略,誓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尊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可歌可泣。

影片末尾,一个老阿妈,手中摇着尼玛轮,带着小男孩叫嘎嘎,走在雪山上,遥远的雪山上传来古老的歌声,歌声飘向那一座座相连的山川,表现了藏族同胞们的不屈和对生命的完美诠释。那是一个神秘的土地,那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每一座山都是一个神的传说,每一个湖泊都是藏传佛教的一个圣地。我用尽我所有的眼泪,我流动的血,为你读白,为你祈祷。

我期望能够读懂,却发现也许,没有人能够真正读懂她,正因她,正如影片中所说的一样,是世界的最后一片净土。

《红河谷》观后感范文5篇(五)

影片《红河谷》是由冯小宁执导,宁静,邵兵主演的一部影片,影片透过一个一个英国人和一个普通藏民的角度揭示了在黑暗腐朽的旧社会下,再英勇的人民也是软弱无力的,即使他们精神无比强大。从而表现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亘古不变的主题。

影片的开始,故事情节并没有直接在展开,而是从一个藏族青年的自述得知,他那所谓姐姐的来历。这也从反面衬托出中国旧社会的落后愚昧。将大旱的原因归结为神灵,将活人奉送给所谓的御神,此刻看来是多么的可笑。但在当时却是一个无比神圣的事情,可见是多愚昧。也为影片的主题得到诠释。在那样的社会里,女子的地位甚至不如猪、狗,这也是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也引发观众的共鸣

影片故事情节的展开是在两个英国人深入到,琼斯和洛克曼试图去了解,但他们却被当地的领主看作是异端要用火烧死,而他们也感叹自己是不可能了解的。但他们并没有死,他们被扎娃和藏族公主救了,而且透过藏族公主和扎娃了解了,他们渐渐发现并没有多么的神秘,而是无比的落后,愚昧,当这层神秘的面纱解开以后,那剩下的将不堪入目,结果也是如此的,当他们许诺再次相见后,过了并不长的时刻,他们就再次相见了,而这次的相见,却是侵略与被侵略的关联。当琼斯与洛克曼率领着和先进的武器进攻时,他们想到的不是当初的救命之恩,而是那属于大英帝国的利益,当然这并不能怪他们。在如此落后的状况下,如果不被侵略那么也无法进步的,而观众在感到愤慨的状况下,也对藏族人民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所深深打动,那些原本落后的武器和用具,即使是对英军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但他们战至一兵一卒的时候想到的依然是保护自己的领土完整,真正的爱国主义,现于危难之际,而这一点也是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中国人即使倒下也是壮烈的!诠释了与人民的大无畏与不怕牺牲的精神

影片在表现主题时还反复穿插着信仰,那为了到达雪山之巅的朝圣者,一步一步往上行走着,旁边的雪山证明着他们的足迹和坚持,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需要自己的女里和保留着内心的那份神圣,藏族的信仰虽然值得人们尊敬,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却又是愚蠢的体现。这正如影片开头所表现的祭奠预审的场景一样的,它代表着朝圣者的虔诚,也表现了地区的不开化,但也能够表现为西方侵略者的不守信用,那朝圣者的身影不断地在雪山之间出现,而影片的戏剧性变化也一步一步明显,而最后英国的洛克曼似乎明白了那道理。这样的地方虽然征服当地,但绝对不会长久,而他的认识也是正确的,那英勇的人民给予他们沉重的打击。即使这样,在观众看来如果强大,哪回来这么多的事情呢?因此“落后既要挨打”这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影片的最后以人民的失败结束,这是不可避免的,即使人民再英勇,也挡不住大炮长,这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前来,无人阻挡,我们在敬佩他们的精神的同时,想到的是原因,那落后的原因,此刻的,只有是自己的国家强大才会让国家屹立不倒!

关于清末新政论文范文资料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新政、戊戌变法和清新政作为近代史上三次改革事件依次出现。从三次新的主要内容来看,它们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四个方面的改革,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并且都是在重要的对外民族战争出现以后,这是三次新政的共性所在。但是,这三次新政在其名自发生是的历史动因,在推行过程中的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新政发动者与所处的时代中心等方面都是显示出不现的特点,对此进行一些比较研究,有助于廓清各自的特质。1、 关于三次新政发生的历史动因从三次新政发生的历史背景来看,它们都是在重要的对外民族战争失败之后,为应付变局,调整清朝统治的运行机制而相继出台的,然而,就其名自发生的动因来看,有着明显的区别。洋务新政是在第二次的鸦片战争之后出现的,此时的清政府仍然面临着太平天国的军事压力,因此,清朝流治者是把太平天国视为“心腹之患“,把外国列强看作“肢体之患”对待的。洋务新政的兴起有对内镇压太平天国和对外抵御外侮的双重动因。即“托名学制的剿贼”,表现出洋务新政启动时的两个目的。1860年曾国藩首倡洋务之说的奏折名为《复陈洋人助剿及采米运津折》,表明借师助剿是清朝统治者优先考虑的,同时曾国藩还提出将来师夷的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的主张。到1864年太平天国的运动失败后,洋务新政把“自强”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上。戊戌变法新生政发生在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加深、瓜分狂潮加剧之际,维新派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力倡变法维新,并试图通过光绪帝进行自上而下的变法一扭转国家衰落的局面。由于日本逼签《马关条约》,于是有“公车上书”的发动和“拒和、迂都、变法”。主张的提出,维新变法作为一场运动因此兴起;由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特别是德国占领胶州湾事件,使康有为心怀腹东之耻”写下《上清帝第王书》,痛陈“瓜分豆剖”的严重危局;也由于光绪皇帝不愿做亡国君并想有所作为,便在维新的运动高涨之际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内称:“今日时局如此,国际如此……强弱相形,贫富悬殊,岂真能制挞以挞坚甲利兵乎?”可见,就连光绪皇帝对以往事洋务新政着意讲求船坚炮利也不信任了,他的变法图强的愿望非常强烈。清末新政于1901年1月拉开帷幕时,八国联军已侵占北京五个多月,此时清政府正忙于同列强谈判议和,围绕着该年9月才订立的《辛丑条约》就惩办“祸首及赔款等问题讨价还价,因此在推行变法新政的渝令中未见换救民族危机的内容是很自然的。该渝称:”世有万祀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今者恭承慈令,一意振兴,严祛新旧之名,浑融中外之迹,”“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名举所知,各抒所见。”看来清末新政尽管出现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但它兴起的原因不是要解决民族危机问题,而是在“严祛新旧名”的前提下寻找改革弊政之方。而且当这个推行变法新政的渝令发布仅16天之后,清廷就因“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已允准”而下了“罪已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并剀切申渝应当“固邦交、保疆土、举贤才、开言路。”这后一句12个字反映的恰是汲末新政出台的原因。2、 关于三次新政推行过程中的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从三次新政各自演进的过程来看,它们都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等内容的改革,并且有不少内容是前后固袭,不断深化的。但是,它们在主观目的与客观效果上也有不同之处。洋务之新政的主观目的是“自强”与“求富”,从军事工业到民族企业的创办是这个方面的最好体现,洋务派的“自强”观和“求富”观始终没有冲破“中体西用”的藩篱,尽量以“西用”来引西学有助于摆脱顽固派的阻挠,也限制了洋务新政的深化与发展。因此,维新派说洋务派只是“袭其皮毛”,只是“变事”,而不是“变法”,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洋务新政的推行,启动了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并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但它未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途。戊戊新政不但把变法与救亡联合起来,不仅是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它的出台确实逐步仿行日本明治维新为改革的目的。光绪皇帝所颁布的新政渝令,基本上采纳了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条陈中的建议。康有为向光绪皇帝陈请应取法日本明治维新,以“雷霆霹雳之气,”“成造天立地之历”,促成“革旧维新”的局面。后来梁启超在辩驳有人把我戊戊新政为“急激”之说时说:“试问解有此急激者,而日本能维新乎?”由于戊戊新政能动到守旧势力的根本利益,因此尽管有一道道新政渝令从紫禁城发出,却大都成为一纸空文,而且守旧势力很快使集中起来,通过戊戊政变把新政打翻在地。这样,戊戊新政保留的成果除了京师大学堂外,就都被废除了。清末新政强国的是“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月星之照世。而可度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骇。”因此,“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为辅”是清末新政推行,许多改革措施的结果却与清朝统治者的主观愿望背道而驰。新式学堂的创办和留学生的培养,出现的是新式的知识分子群体;设厂开矿的实业热潮,增添了阶级的力量,立宪运动和换回权利运动彼此互应;清政府希望预备立宪能够使“皇位永固”, “人乱少得,”进行了一系列的政革并有一室的实际成效,但清政府缺乏立宪诚意不但使立宪派感到失望,而且又促成革命风潮的高涨。清末新政的改革力度颇大,而且成绩也颇显著,随着改革过深入,已突破了其出台之时只是“如琴瑟之改弦”的初衷,仅废止科举制度一项,就使向被劫持奉为入侄至宝的“四书”、“五经”处于尴尬的境地。3、关于三次新政的发动者与所处的时代中心问题从时代中心的视角进行考察,有助于对历史事件的宣传和总体的评价。洋务运动兴起之时,虽有鸦片战争时期眼看世界的举动和“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想法,有太平天国政权后期《资政新篇》的颁布,但直到19世纪60年代并没有新的阶级的力量足以在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这样作为地主阶级中的开明人士,洋务派“自强”与“求富”的主张与实践,洋务新政的推行,有着它的积极意义。戊戊新政是在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与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情况下出现的。甲午战争的结束表明了洋务运动的不成功,代之而起的维新运动成为时代的中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洋务运动失败了。维新运动的倡导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主动与帝党官员联系并争取和鼓动光绪皇帝厉行变法维新,其影响是深远的。清末新政推行的十年,也正是辛亥革命的前十年间。清朝统治集团试图通过推行新政来挽救和维护其自身的统治地位,在客观上都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对于清政府的改革是应当肯定的。但就清政府在20世纪初面临着革命风潮迭起和人心向背的情况下仍然以皇朝自身的利益来确定改革的力度来说,清末新政缺乏能够实现真正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阶级基础和政治力量。而辛亥革命则是以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和资产阶级力量为基础。以三民主义为政治纲领,通过十余年的宣传和发动,终于有武昌起义和全国的响应,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因此清末新政让位于辛亥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洋务运动、戊戊运动和清末新政称作晚清的三次社会变革运动,一般认为三次变革时间先后相继,范围逐步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在三次变革的推动下,中国的现代化从逐步产生到逐步扩大以至全面铺开。

论明治维新对清末学制改革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专业 刘翔【内容摘要】:在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日本明治维新对清末学制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上,清末学制大量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制的养料,推动了中国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同时清末学制改革也无法摆脱日本学制消极成分的影响,由此所带来的种种落后和不适应极大的限制了学制的实效。【关键词】: 明治维新 清末 学制改革新政伊始,清政府相继颁布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学校系统章程《壬寅学制》和第一部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现代学校教育体制《癸卯学制》。学制的颁布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基础,这是风雨飘摇中的晚清政府最富有积极意义并有极大影响的一项社会改革。从时间上看,清末学制改革兴起于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之后,从内容上看,无论是《壬寅学制》还是《癸卯学制》都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基于这种认识,本文试就明治维新对清末学制改革的影响作一初步探讨。一19世纪末的中国,政治腐朽、经济衰败,教育的颓废更是令人痛心。从最基本的学校教育来看,尚无一个全国统一的、上下衔接的学校教育系统。而同时期的日本教育,从1872年颁布《学制》到1890年颁布《教育敕语》,日本吸收和消化了西方教育的影响,并与本国的教育遗产融合起来,建立了“东方道德、西方技艺”和谐统一的、符合日本国情和需要的近代教育制度。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成功引起了中国当时的留日学生及赴日考察教育的官员对日本教育制度,特别是学制的关注。他们通过中日教育状况的对比,颇感日本教育发达、体制周详,因而将许多有关日本学制的资料翻译介绍到国内来,以期效法。早在1879年,曾任驻日使馆参赞,后到旧金山任总领事的黄遵宪就根据《日本国志•学术志》的记载说:“明治四年,设立文部省,寻颁学制,于各大学区分设诸校”。[1]其中有小学、中学、女学、师范、专门学校,还有东京大学校、工部大学校等,这是最早对日本学制的介绍。甲午战败后,为了更好地效法日本,兴办学堂,厘定学制,清政府官员主张赴日实地考察,以收“百闻不如一见”之效。1901年冬,湖广总督张之洞与两江总督刘坤一特派罗振玉赴日本考察学务。在日本考察的两个月期间,罗振玉参观了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级各类学校,会见了嘉纳治五郎等日本著名教育家,搜集了有关日本学校教育制度的各种章程和统计数字。1902年,罗振玉在其《日本教育大旨》中介绍日本学校系统时写道:“教育必有次第,日本之制,定儿童六岁起至十四岁,八年间为学龄。然由二岁至六岁,当入幼稚园,受小学教育之预备。学龄期内必卒寻常小学业,以后由寻常小学入高等小学。由高等小学分二支,或入寻常中学,或入寻常师范学校。卒中学者入高等学校及高等师范学校。卒寻常师范者,充小学校教师。卒高等学校者,入分科大学。卒分科大学者,入大学院。卒高等师范者,为中学校及寻常师范教师,此系统之概略也”。[2]随着赴日考察人员和留日学生对日本学制介绍的不断深入,论述日本学制的专著也接连被翻译到国内。1898年,上海时务报翻译出版了由日本文部省制定的《日本学校章程三种》;1899年,北京京师大学堂翻译出版了由东京大学制定的《日本东京大学规则考略》;1902年,天津翻译出版了《日本新学制》;同年,留日学生在东京翻译出版了《日本学制大纲》,正学堂翻译出版了《日本东京师范学校章程附预备科》;1903年,留日学生在东京翻译出版了由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制定的《日本普通学校教授细目•中学校令施行规则》等等[3]。这些介绍和宣传日本学制的刊物和书籍使国人进一步加深了对日本教育制度的了解,传统的思想认识逐渐被崭新的教育观念所取替。二由直观而生羡慕,由羡慕而生比较,由比较而生追求,而后才有改革的思潮和实践。对日本教育的实际考察、大量日本学制资料在中国涌现,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成为时人关注的热点,清末教育界也逐渐形成了一种效法日本、改革教育、建立新学制的社会舆论。1898年,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就向清廷建议:“请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乞下明诏,遍令省府县乡兴学,乡立小学,令民七岁以上皆入学,县立中学,其省府能立专门高等学大学,各量其力,皆立图书仪器馆”。[4]他以为日本之所以强盛,主要是因为学校教育发达,人才众多。1902年,曾任出洋学生总监督的夏偕复在其《学校刍言》中,竭力主张办学校应取法日本。他以为日本自“维新以来教育之制度,几经考查、试验、改修以至今日,其间始事之经营,逐年之进步,成事可稽,历然在目,实足为我先路之导。欧美诸国未有如此若合符节者也”。[5]这是主张我国学制要以日本为样板的典型言论。此外,日本著名学者阿部洋也认为:“独特的日本学校教育,以儒家道德为本的修身教育与近代诸学科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中国的理想楷模”。[6]在时人看来,中国教育向日本学习,可以减少摸索、尝试的代价,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可以避免与中国政体、国情不合的西方思想的侵濡。这种以日为师的氛围和趋向的形成,为清末新政学制改革最终取法日本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1901年清末新政伊始,清廷就启用管学大臣张百熙着手学制制定工作。1902年8月15日清政府正式公布中国近代第一部学校系统章程《钦定学堂章程》,因为这一年为农历壬寅年,亦称《壬寅学制》。学制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培养目标、修业年限、入学条件、课程设置及相互衔接的关系,其主要内容多参照日本学制。张百熙在《进程学堂章程折》中也说到:“古今中外,学术不同,其所以致用之途则一,值智力并争于之世,为富强致治至规,朝廷以更新之故而求人才,以求才之故而本之学校,则不能不节取欧美日本诸邦之法…”[7]然而,张百熙对日本学制的精心模仿并没有使这部学制发挥预想的作用。由于学制本身的不甚完备及清政府对张百熙心存疑忌,因此《壬寅学制》虽经公布,但并未实施。1904年1月,清廷再次颁布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因为该年为农历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学制包括《奏定学务纲要》、《奏定各学堂管理通则》、《奏定各学堂考试章程》、《奏定各学堂奖励章程》、各级各类学堂章程及译学馆、进士馆、任用教员章程等22件。从蒙养院到通儒院、从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到实业教育、从教员任用到学校管理、从立学宗旨、培养目标、入学规则、学习年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均作了详尽的规定。学制从纵向看,分为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设蒙养院、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设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分科大学、通儒院。从横向看,与初等教育平行的有艺徒学堂、初等实业学堂和实业补习普通学堂;与中等普通教育平行的有初级师范学堂、中等实业学堂;与高等普通教育平行的有优级师范学堂、高等实业学堂、实业教员讲习所等。由此构成了纵向初等、中等、高等三级衔接,横向普通、师范、实业三足鼎立的整体格局和框架,从而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基础。三透析《癸卯学制》的广泛内容,并将其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所颁布实行的学制进行比较,清末学制中日本的影响清晰可见。首先在结构体系上,中日学制从纵向看都分三段七级,而且学习年限也基本接近;从横向看均由相对独立的普通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三个板块构成。《癸卯学制》整个框架结构是从日本学制脱胎而来,其模仿性是不言而喻的。第二,在指导思想、立学宗旨上,突出社会本位的社会价值观,把教育作为实现国家目的的手段,把人当作国家利益的工具。明治时期,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各类教育法令都反复强调教育的目的是适应国家的需要。曾任文部大臣的森有礼的教育思想就具有鲜明的国家主意色彩,诸如强调教育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的;贯彻忠君爱国思想;对国民进行军事训练;以及国家办学为主,剥夺人民参与教育管理的权利等等。而《癸卯学制》同样十分强化这些意识,试图以教育为手段,维护封建专政政体,服务于挽救王朝危机这一最高目的。第三,在处理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上,过渡敏感和适应性强是日本对待外部世界态度的两个基本特征。作为一个有着自己独特文化的海岛国家,日本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常常表现出高度的敏感和担忧的情绪,怕被外来文化所同化而失去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立地位,但由此也逐渐发展起一种能力,即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努力以自身文化为核心,对外来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明治维新中,日本以一种多元化的态势,有选择的吸收、引进西方文化,其近代学制的形成就是参考了法、德、荷兰、英、美等许多国家德教育制度后制定出来的。中国之所以以日本学制为蓝本,正是认准了它是以东方文化为基准、对西方文化进行了一番适合国情的加工处理后得到的成果。如果说《癸卯学制》在某些方面并没有完全依样画葫芦、照搬日本学制,这正好说明了在处理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上,中国对日本的实质性认同。第四,重视普及义务教育。19世纪末日本学制的首要任务是全力以赴普及国民教育,以提高日本国民的整体素质,为政府的“三大政策”服务。为实现普及教育,日本把兴办师范学校放在重要位置,逐年修订完善师范教育各项法令,形成了各级各类师范教育体系。日本的实业学校在学制中自成一块,独树一帜,明治政府一成立,就把提倡实学,创办实业技术学校作为发展教育的基本方针确定下来。1972年学制令规定开办工农、水产、商业等10种实业学校,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实和加强实业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实业学校发展极为迅速。《癸卯学制》在这些方面都是颇为赞同和接受的。《奏定学务纲要》反复强调,开通国民知识,普施教育,“以小学堂为最要”。东西各国均实行义务教育,“盖深知立国之本全在于此”。[8]在整个学制中,师范教育自成体系,地位突出。《奏定学务纲要》明确规定:“益首先急办师范学堂,学堂必须有师。”[9]《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指出:“初级师范学堂为小学教育普及之基,须限定每州县必设一所”。[10]《癸卯学制》同样注重实业教育,《奏定学务纲要》专列一条“各省宜速设实业学堂”。此类学校“以学成后各得治生之计为主,最有益于邦本。宜饬各就地方情形审则所宜,亟谋广设”。[11]第五,在课程设置上,《癸卯学制》亦在很大程度上仿照日本。以《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得普通中学课程与日本明治32年(1899年)《中学校令实施规则》中所规定得普通中学课程作一对比,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日中两国中学课程设置比较(20世纪初)[12]日本 修身 国语 及汉文 外国语 历史 地理数学 博物 物理及化学 法制及经济 图画 唱歌 体操 12门中国 修身 读经讲经 外国语 历史 地理 算学 博物 物理及化学 法制及理财 图画 文学 体操 12门上表中日课程均为12门,且内容也基本相同。此外,在教学方法、教科书编辑、教育行政管理等许多方面,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示范效应都是十分显著的。四从以上比较可知,清末新政学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日本学制的影响,甚至于对日本学制的模仿。那么,我们怎样看待这些来自日本的影响呢?首先,尽管清末的《壬寅学制》及《癸卯学制》都是对日本明治后期学制的仿效,但《癸卯学制》毕竟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和施行的学校系统,它的颁布和实施,促进了近代新式学堂的发展,各类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大大提高。《癸卯学制》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及其相互之间的衔接统属关系。有助于结束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使各级各类学堂,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全国的教育系统,有可能进行全盘考虑、统筹规划,这符合了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事实上,学堂章程颁布后的几年间,各类新式学堂数和在校学生数确实有惊人的增加,而且其规模和速度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罕见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类型相对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学校体系,自此建立起来。如果没有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系统的学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出现,至少要推迟或延缓许多年。其次,不可否认,由于明治维新的不彻底性和中国对本国具体情况的忽视,结果造成许多落后和不适应的现象。例如,在壬寅学制中,女子教育在学校系统中简直没有地位,而《癸卯学制》也仅包括女子教育于家庭教育之中。就是在1908年学部正式规定的女子教育章程中,也只有女子师范及女子小学,在中学及大学,女子教育尚没有地位,并且规定对女子的社会活动进行严格的限制。又如,《癸卯学制》在立学宗旨中规定:“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13]就是把封建“纲常”中的“忠孝”和儒家的经史之学,作为办学的根基,在教学内容中特别重视传授经学课程,具有浓厚的封建性。这虽然是清末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表现,但也与日本“以儒教为根本,西洋哲学为参考”的教育原则,把忠君爱国作为明治维新教育方针的灵魂不无关系。再者,对日本学制的盲目效仿,也使得清末学制与当时的社会实际不相适应。《癸卯学制》的各级各类教育规模宏大,不仅当时国家没有那样大的力量,就是民国以后也没有达到此程度。综上所述,明治维新给清末学制改革带来了积极成果和消极影响。清末学制大量吸收日本学制的养料,改变了晚清以来只重视专业技术教育的模式,转而重视发展普通教育和师范教育,促进了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变革,使中国教育开始摆脱自我封闭,进而逐步融入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之中。同时清末学制改革也无法摆脱日本学制消极成分的影响,由此所带来的种种落后和不适应极大的限制了学制的实效。注释:[1] [2] [4]朱有王献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册) [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3.36.37[3]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资料[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109[5]任达(美).新政革命与日本[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71[6] [7] [8] [9] [10] [11]田正平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70.271.269[12]吕达.中国近代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165[13]余子侠.民族危机下的教育应对[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32.

简单~~ 使日本因此成为当时亚洲唯一摆托殖民地半殖民地命运的国家,走上了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呵呵呵~~~不知道………………

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13岁即王位,39岁称帝。战国末年,秦国实力最强,已具备统一东方六国的条件。秦王政初即位时国政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亲理国事,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并任用尉缭、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秦王政创立了“皇帝”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宣布子孙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代代承袭。随后,他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令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将原六国贵族豪富迁至关中、巴蜀,以防止他们的分裂复辟活动。又明令禁止民间收藏武器,销毁没收得来的武器,铸造12个金人。 在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下令占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农只要向政府申报土地数额,交纳赋税,其土地所有权就得到政府的承认和保护,并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统一全国币制。为发展全国水陆交通,又实行“车同轨”,修建由咸阳通向燕齐和吴楚地区的驰道,以及由咸阳经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五尺道”,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 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颁行全国。并利用战国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终数六,因而规定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符传、法冠、舆乘等制度都以六为数。水主阴,阴代表刑杀,于是以此为依据加重严刑酷法的实施。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销毁民间所藏《诗》、《书》、百家语,禁止私学。随后因求仙药的侯生、卢生逃亡,牵连儒生、方士四百余人,而将其全部坑杀于咸阳。 秦始皇即位后,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还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结起来,修筑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在征服百越地区后,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始皇末年,秦郡数由统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余郡,其版图“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在名山胜地刻石纪功,炫耀声威。为求长生不老之药,又派方士徐(即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至东海求神仙等等,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三十七年,秦始皇巡游返至平原津得病。于是作书命长子扶苏送葬,并继嗣帝位。行至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秦始皇病死。赵高勾结始皇少子胡亥和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赐扶苏死。秦二世胡亥即位后不久,即爆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关于清末新政述要论文范文资料

清政府实施新政关于清末新政的概念及其时间界定,过去仅仅限指1901—1905年,清政府为挽救衰亡,应付各派政治力量的需要而实行的改革,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主张把清末新政的下限延到1911年。我们这里把清政府最后十年间所进行的改革,都称为清末新政。在长达十年的新过程中,大体可以以1905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预约变法”上谕、督办政务处和《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介绍新政的启动,分析清廷实行新政的原因:第一,八国联军血洗京师,朝廷亡命西安,庚子事变后的时局已经不再是一般的“危局”、“变局”,而是统治阶级无法照旧统治一去的一种“残局”。这种局势深刻地刺激了朝野内外,包括慈禧太后,使他们认识到,必须改弦更张,整顿政治,才有可能继续维护清朝的统治。第二,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冲击下,清朝政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统治集团内部顽固守旧势力江河日下,改革势力日益崛起。有人说,戊戌政变杀年青、南方人多,八国联军杀老年人、北方人多。这种南方与北方,年青人与老年人的背后,实际上是改革人物与顽固人物的对立。在列强点名“惩凶”以后,顽固守旧势力从此江河日下。这就为新政的推行减轻了阻力。与此同时,一些倡导洋务,倾向改革的地方督抚如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在东南互保中已经显示了足以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实力,在顽固守旧势力被铲掉一大批后,他们的实力和地位进一步提高,从而成为新政的决策者和推行者。第三,清廷实行新政,还有缓和国内矛盾,消弥日益高涨的革命的目的。反过来,孙中山不断起义,加快革命步伐,也有与清廷的改革进行竞争的因素,因为一旦新政获得成功,革命将失去合法性的基础。第四,帝国主义列强的改革压力,也是清廷实行新政的一个因素。在西方列强看来,与其等着一味守旧的清政府最终被革命所推翻,不如督促清政府实行改革以消弥革命,这样才能保持甚至扩大它们在华的既得利益。因此,《辛丑条约》签订之前和之后,列强多次向清政府提出改革的建议。从这一点上讲,清政府最后力行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含有迎合列强的因素。2、新政初期的各项改革讲解新政初期的主要改革措施,分析其影响。(1)官制改革:裁旧衙门、添新衙门和整顿吏治。这些改革的措施只是对旧官制的初步改革,虽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革除清政府腐败、无能的种种弊端,但经过这番改革,自隋唐沿袭下来的传统的六部建置已基本瓦解,从而向国家建制的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2)军事改革:编练新军和开办警政。新军编制:军(总统)、镇(统制)、协(协统)、标(标统)、营(管带)、队(队官)、排(排长)、棚(正副目)新军的编制主要效法德、日两国,从军、镇到棚的建制,相当于军、师、旅、团、营、连、排、班。此外还有一种混成协,是多兵种的混合部队,不隶属于镇,相当于独立师或独立旅。从编制来看,新军已经是一支接近于近代化的军队,编练新军是中国军队近代化的重要阶段。清政府编练新军的活动,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副产品:一是袁世凯北洋集团的崛起。在最后练成的新军中,袁世凯主持编练的北洋新军就有6个镇,从而形成了庞大的北洋集团。二是为清政府的最后覆灭准备了掘墓人。“新军”的军官大多选用国内外军事学校毕业生,对士兵也要求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所以新军的官兵素质也比旧军要高。同时也为革命党人的活动提供了有得的条件,“新军”最终成为反清革命的一支基本力量,这是清朝统治者始料所不及的。这种情况大概可以称作“种瓜得豆”。开办警政,建立维持治安的巡警部队始于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1902年,袁世凯在保定主持训练了一支3000人的巡警部队。列强撤出天津后,规定天津20里以内中国不得驻军。于是在直隶总督衙门从保定迁回天津的同时,袁世凯以巡警的名义,把这支部队带进了天津。这是中国警察制度的开始,此后,各地相继推行警政。到1905年,清政府感到巡警关系重要,决定设立巡警部,由徐世昌任尚书,赵秉均等任侍郎。(3)改革教育:停科举、设学堂、奖游学和定学制讲解清政府逐步废除科举的过程,分析废科举的影响和意义。1905/9,清廷下令从1906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被废除。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评论:“科举制度的改革,代表着中国已与过去一刀两断,这大致相当于1861年沙俄废奴和1868年明治维新后的废藩。”新式学堂的设立和奖励留学政策的实施。新政的教育改革还产生了中国最早的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1902)和《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1904),前者因为不完备而没有实施,由张之洞、张百熙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成为中国第一个实行的学制:普通教育:蒙养院、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分科大学、通儒院。师范教育:初级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职业教育:初等农工商学堂;中等农工商学堂;高等农工商学堂这是一个三级七段制的教育体系。它的实施,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从而为教育的近代化奠定了第一块基石。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中进行得最为彻底也是影响最大的改革,影响所及,不仅推动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甚至要超过教育本身。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旧式士类的解体和新式知识分子群的出现。在新式学堂和留学运动中诞生的新式知识分子,在接受了西学知识后,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走向了清廷的对立面,成为反清革命的又一支基本力量。(4)经济改革:成立商部,劝办商会,颁定商律、奖励工商。一是成立各级工商业管理机构,在中央设立商部(1903),由皇族载振担任尚书。同时在地方设立商务局;二是在各省劝办商会,以打破传统的行会、公所、会馆对工商业的限制。到1911年,全国各地基本上都成立了有关的商会组织;三是颁定商律。新政期间,商部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的商律,如《公司律》、《破产律》、《奖励公司章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人通例》、《简明商会章程》等等。这是近代中国经济立法的开始,具有重要的转折意义。此外,在社会习俗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准许满汉通婚、禁止鸦片、禁止妇女缠足等。三、清廷宪政改革及其失败初期新政有何的特点?变革方式有何特点?清廷运用传统的官僚体制和程序,自上而下地推行涉及教育、科举、新军、奖励工商等方面的改革。尽管在政治上进行了官制的初步改革,但这一时期的新政,并不涉及政治体制和政治程序的重大变动,这种变革的方式,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传统政体下的政策创新”。从1906年开始,清末新政突破了“传统政体下的政策创新”这一变革方式,而进入到了以宪政改革为主题的新阶段。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清末新政突破“政策创新”的变革方式,作出筹备立宪的重大政治选择?

清末新政是一场缺乏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积极参加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新政的历史作用:(一)消极作用(1)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使中国劳苦大众生活更加贫困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为了实行新政,清政府必须想方设法筹集经费,不得不向下摊派,这是清末新政经费的最主要来源。(2)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崛起。在“新政”期间,于1902年清政府又令袁世凯训练京旗陆军,到1906年末,北洋六镇的军队都抓在了他的手中。因此,在清末,袁世凯声名显赫,并可以左右朝政。(3)某些经济政策客观上为帝国主义输出资本创造了方便条件。(4)强化了封建专政的国家机器,有利于清政府对反抗斗争的镇压。(二)积极作用(1)经济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政治上,清末政权机构开始向现代政权机构转变。(3)军事上,清末中国军队军制、武器开始近代化。(4)思想文化上,西方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近代化教育得到很大发展。(5)阶级关系上,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6)新政与民主革命的关系上,新政促进了革命的爆发。

清末新政是一场缺乏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和积极参加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

新政的历史作用:

(一)消极作用

(1)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使中国劳苦大众生活更加贫困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为了实行新政,清政府必须想方设法筹集经费,不得不向下摊派,这是清末新政经费的最主要来源。

(2)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崛起。在“新政”期间,于1902年清政府又令袁世凯训练京旗陆军,到1906年末,北洋六镇的军队都抓在了他的手中。因此,在清末,袁世凯声名显赫,并可以左右朝政。

(3)某些经济政策客观上为帝国主义输出资本创造了方便条件。

(二)积极作用

(1)经济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2)政治上,清末政权机构开始向现代政权机构转变。

(3)军事上,清末中国军队军制、武器开始近代化。

(4)思想文化上,西方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近代化教育得到很大发展。

扩展资料:

清末新政失败的历史原因:

清末新政中的统治者们不愿放弃“祖宗之法”,不愿放弃既得利益,不愿放弃享用的特权,不愿放弃手中的权力,不愿放弃受到荫庇的旧体制。

唯其这些“不愿放弃”,才使清末改革不能从正义出发、从公正做起,才使清末新政一波三折,最终裹步不前;才使改革变成了有名无实的装点门面,才出现了人们批评的“虚假改革”、“换汤不换药的内阁”,才使清末新政的深化改革错过了最佳时机。

从清末新政十年的悲剧与今日中国改革三十年后的困境对比中可以看出,最主要的“类似问题”是政治体制改革:满清王朝垮台在政治改革的虚情假意上,今日中国困扰在政治体制改革滞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也谈清末新政的失败:权威主义的经济神话怎样破灭(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末新政

清朝末年,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遭到中国人民沉重打击.外国侵略者为了达到占领中国的目的,开始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它迅速改变当前的无能状态.当时的清政府和军队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财政上也出现了严重的亏空,这使清朝统治着感到自己的统治地位已经开始动摇.因此,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成为统治者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于是,1901年,慈禧太后正式宣布实行"新政" 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两江筹建武备学堂;9月12日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编练“新军”的工作在全国铺开。为了在全国推行编练“新军”计划,清政府于1903年12月4日设立练兵处,任庆亲王奕��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铁良襄同办理。练兵处的实权为袁世凯所掌握。清政府还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为各省领导编练“新军”的机构。第二,振兴商务,奖励实业。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第三,废科举,育才兴学。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第四,改革官制,整顿吏治。改革官制是清政府“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包括“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对统治机构作了一些改变。

写清末新政论文的研究意义

保皇派和革新派的斗争只不过2派都输了~清末新政多为清廷在辛丑和约后,因为反清情绪高涨及革命党开始座大,为了收揽人心的缘故,而推行的(敷 愆 政 策)。不少政令有慈禧太后本人后谕不用切实执行。

(1)清末新政促进了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变迁前期的改革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六部分工的制度模式。后期预备立宪使中国的政治体制在形式上具备了三权分立,而且从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到宣布《十九信条》,中国政治制度在形式上也由二元制君主立宪过渡到了议会制君主立宪。(2)新政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政期间,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法规以及奖励实业的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促进了近代企业的创办和发展,进而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新政同时促进了中国军事、警察及司法制度的近代化新政过程中,清政府逐步建立了近代的军事制度,编练了新军。同时,设立了近代第一支正规的警察队伍,促进了警察制度近代化。司法领域也是采取了诸多新的改革。这些制度方面的近代化措施为这些方面制度的进一步变革起了重要作用。(4)新政促进了中国教育制度近代化它废除了科举制度,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个通行全国的新学制——《癸卯学制》,清政府积极倡导留学又促进了留学教育的发展。(5)新政促进了中国人思想观念的近代化思想观念的近代化进而对中国的社会分层产生了重大影响。新政时期,一大批中国人通过多种方式接触到了近代西方文化教育的洗礼,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加上清政府政策导向的影响,中国的社会分层发生了重大变化。科举的废除中断了传统的士绅,同时传统士人发生分化,一些士人被迫走向新式学堂、军队,并开始从事各种职业;新式教育的兴办使新式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阶层。军事改革使军人的地位有所提高,军人作为一种社会阶层受到社会的重视;奖励实业使商人处于四民之末的地位也有所改变。(6)新政的实行对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清政府实行新政的目的是为了挽救危亡,但是新政的实行加深了其统治危机,对其覆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廷在新政的过程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加强满洲贵族的权力,此外尚有其他方面的权力之争,这都加深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满汉矛盾等,使清政府的统治中心日趋涣散,离心力不断增强。新政同时加深了官民矛盾。清政府在财政危机的情况下为举办新政,不断增加新的捐税,有的官员以办新政为名乘机敛财,从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许多民变因此而起。这一切都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新政对立宪派的立宪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意义: 1新政既没有起到加强清朝统治的效果,也远不足以使社会各阶级、阶层感到国家已有新的气象和起色。如果说当年光绪依靠康有为等掀起的戊戌维新运动在社会上层中曾经引起强烈的反响,那么以《辛丑条约》的巨大屈辱和沉重赔款负担为背景,相同内容的重演已经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效果了。赔款、练兵、新政所需的巨额“筹款”,足以抵消任何新政带来的些许希望。 2慈禧屈服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依靠其支持以维持自己的统治,更是掩盖不了的事实。 借鉴: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改革要从深层次改革,彻底变革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单纯的调整局部生产力是很难促进改革真正成功的。发展需要改革,改革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 2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向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制度,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 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4月21日,又下令成立了以庆亲 王奕䜣为首的“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任李鸿章、荣禄、 昆冈、王文韶、鹿传霖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后又增加袁世凯)为参予政 务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 从1901年到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新政”上谕,主要内容有: 第一,筹饷练兵。编练“新军”是清政府“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清政府对此投 入了巨大财力,花费了很大力气。 1901年8月29日,清政府下谕全国停止武科科举考试;9月11日命令各省仿北洋、两 江筹建武备学堂;9月12日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编练“新军”的 工作在全国铺开。 为了在全国推行编练“新军”计划,清政府于1903年12月4日设立练兵处,任庆亲 王奕䜣总理练兵事务,袁世凯为会办练兵大臣,铁良襄同办理。练兵处的实权为袁世凯 所掌握。清政府还令各省设立督练公所,为各省领导编练“新军”的机构。1904年9月, 练兵处、兵部奏准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颁布了《陆军学堂办法》。1906年11月7 日,清政府改兵部为陆军部,将练兵处并入其中,铁良为尚书,统一指挥全国“新军”。 1907年8月,陆军部制定了全国编练“新军”36镇的庞大计划,拟于2—5年内,除近畿4 镇、四川3镇外,其他各省各编练1—2镇。但直至清朝覆亡,只编成14镇和18个混成协 又4标及禁卫军1镇,约16万人。 清政府推行“新政”,编练“新军”。而练兵需要巨额款项,因而筹饷就成为清末 统治者的又一“要政”。 为了筹饷,清政府不惜巧立名目,多方搜刮。从1902年起,在通商口岸征收印花税, 在湖广征收房捐、铺捐;1903年在吉林征收烧窑捐、车辆捐;在其他地方征收牛捐、马 捐、盐商捐、绅富捐,还有户口税、丁税等。同时,还乱提税率,有由户部决定在全国 公开加收的,也有由各地任意增加税率的,并允许地方官自筹税收。如此“筹饷”,使 财税紊乱,贪污横行,给广大劳动人民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第二,振兴商务,奖励实业。1903年9月7日,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 企业。接着,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如:钦定大清商法、商会章程、 铁路简明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矿务章程、公司注册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这些 章程规定,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这些章程和做 法,都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繁荣。 第三,废科举,育才兴学。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 堂,派留学。1901年9月4日,清政府命令各省城书院改成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 学堂,各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2月5日,颁布学堂科举奖励章程,规定学 堂毕业生考试后可得进士、举人、贡生等出身。1902年2月13日公布推广学堂办法。8月 15日颁布《钦定学堂章程》。1904年1月13日又颁布《重订学堂章程》,详细规定了各 级学堂章程及管理体制,以法令形式要求在全国推行。与普通学堂并行的还有专业教育, 包括师范学堂及各类实业学堂,在学制上自成系统,一套完整的学校制度随之建立。 1905年9月2日,光绪皇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的折子,下 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使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科 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的脱钩。12月6日,清廷下谕设立学部,为专管全国学堂 事务的机构。清政府在推行“新政”过程中,把“奖游学”与“改学堂,停科举”并提, 要求各省筹集经费选派学生出洋学习,讲求专门学业。对毕业留学生,分别赏给进士、 举人等出身。对自备旅费出洋留学的,与派出学生同等对待。为统一管理留学生工作, 清政府分别在1902年10月31日和1906年10月2日派出总监督赴东洋和欧洲。 第四,改革官制,整顿吏治。改革官制是清政府“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包 括“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对统治机构作了一些改变。1901年7月24日, 清政府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1902年2月24日裁河东河道总督,其事务改归河南巡抚兼办。3月6日裁詹事府及通 司。1903年9月7日设商部。1904年12月12日裁云南、湖北两省巡抚,由云贵总督、湖广 总督兼管。1905年9月4日裁奉天府尹,由巡抚兼管;裁奉天府丞,改为东三省学政。10 月8日设巡警部。12月6日设学部,裁国子监。 除裁并增设行政机构外,清政府还下令“停捐纳”、“裁陋规”、“定公费”。 1901年9月19日,清政府宣布停止报捐实官。1905年7月18日宣布停止捐纳武职。 清政府推行“新政”,原想缓和国内矛盾,维持和巩固其封建统治,适应帝国主义 的侵略要求,拉拢上层资产阶级分子。但实行的结果却适得其反。首先,由于举办“新 政”,清政府允许地方自行筹款,每年要向各省摊派2300万两,这些都以捐税的名目直 接或间接转嫁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上,人民不胜负担,自发斗争更为广泛。有的地方由 “抗洋捐”、“反赔款”发展到武装起义,使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其次,“新政”虽然 裁撤了一些中央和地方的衙门,裁汰了一些冗吏,但又出现了新旧机构重迭,如军机处 和督办政务处、户部和财政处并存等。1905年7月的上谕也承认,实施新政“数年以来, 规模虽俱,而实效未彰”。(《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第5364页)再次,由于“新政” 的目的与施行后出现的新生力量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引起了新旧势力之间以及旧势力 内部对待新势力不同态度的派系之间的种种纷争。这就加剧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 间的矛盲、激化了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派别之间的斗争。在“新政”推行期间,袁世凯 抓住“练兵”、“筹饷”两项要政,奏请拨款100万两,编成北洋六镇。同时,还担任 参预政务、督办关内铁路等要职,羽翼遍布朝廷内外,死党分据要津,成为声势显赫, 左右朝政,继曾国藩、李鸿章而起的又一权臣。 但清末“新政”在政治上增设了一些适应近代化的机构,修改了《大清刑律》,废 除酷刑峻法,注入了一些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原则;在经济上,允许和奖励私人资本主 义的自由发展,承担保护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责任,提高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社会地位; 在文化教育上,给西学以合法地位,允许学习和传播资本主义的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的 社会政治学说;在军事上,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建军理论和原则,使古老的封建专制制度 发生了一些变革,促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总的来看,清末“新政”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当时民主革命的高潮已经到来, 而清末“新政”的某些措施客观上有利于民主革命思想和文化的传播(如兴学堂),或 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的发展(如奖励工商),因而也有利于辛亥革命的到来,加速了 清王朝的最终覆灭

写清末新政论文的研究意义是什么

意义:1新政既没有起到加强清朝统治的效果,也远不足以使社会各阶级、阶层感到国家已有新的气象和起色。如果说当年光绪依靠康有为等掀起的戊戌维新运动在社会上层中曾经引起强烈的反响,那么以《辛丑条约》的巨大屈辱和沉重赔款负担为背景,相同内容的重演已经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效果了。赔款、练兵、新政所需的巨额“筹款”,足以抵消任何新政带来的些许希望。2慈禧屈服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依靠其支持以维持自己的统治,更是掩盖不了的事实。 借鉴: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改革要从深层次改革,彻底变革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单纯的调整局部生产力是很难促进改革真正成功的。发展需要改革,改革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2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向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制度,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评价: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为维护其封建统治,迫于国内外形势而采取的措施。因此,它不可能是一次有成效的改革。不过在当时民主革命高涨的条件下,其中一些措施在客观上对传播文化和民主革命思想,对发展工商业起了一定作用。而有些措施则激起人民反抗,扩大了清政府与汉族官僚之间的矛盾,客观上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到来。清末新政简介: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十年间,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措施。当时习惯称为“新政”。它的历史背景是:义和团运动后,帝国主义列强采用扶植清政府“以华治华”的策略,要求清政府改变它的无能状态;清政府也企图以此取得列强对它的支持。清政府自感面临统治危机,需要加强本身统治能力。《辛丑条约》签订后,全国人民对清政府的不满和反抗日益发展,清政府需要采取对策。清朝统治集团中,在义和团运动后顽固派失势,洋务派占据上风。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清政府颁发上谕,命各省督抚及政府大员议奏,“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兴当革当省当并,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精。”在当时的笔记、报刊、奏折中,通常称清廷此举为“新政”。同年4月21日,又命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清朝中央政府推动“新政”的专门机构。以后陆续颁布各种章程命令推行“新政”,直至清政府灭亡。

清末新政影响: 1.政治:增设新机构,裁撤冗官、冗衙。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但也反映出清政府已沦为维护帝国主义的工具,增设机构维护帝国主义利益。 2.军事:编练新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但后来兵为将有,形成了近代军阀。 3文化教育:废科举,颁行新学制和设立各式新学堂、派遣留学生。形成了重视西方科技与社会政治学说的风气,培养了近代科技、教育、法政、军事人才。 4.振兴商务、奖励事业。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 然而,清末新政说到底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不可能真正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它只是一个,改革并未使矛盾缓和

清末新政影响:1.政治:增设新机构,裁撤冗官、冗衙.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但也反映出清政府已沦为维护帝国主义的工具,增设机构维护帝国主义利益.2.军事:编练新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但后来兵为将有,形成了近代军阀.3文化教育:废科举,颁行新学制和设立各式新学堂、派遣留学生.形成了重视西方科技与社会政治学说的风气,培养了近代科技、教育、法政、军事人才.4.振兴商务、奖励事业.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然而,清末新政说到底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不可能真正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它只是一个,改革并未使矛盾缓和。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