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4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下文是全文引自吴国盛老师的博客, 绝非剽窃,只是为了其他文章引用方便,原文地址链接如下。 中文“科学”一词是对英文science的翻译,用法也基本接近英文science,即science首先默认指natural science,中文的“科学”也默认指“自然科学”。这个用法与法语的science比较接近,但与德语的Wissenschaft用法不太一样:德语的这个词虽然也译成“科学”,但它并不优先地、默认地指称“自然科学”。所以,英文的science含义相对比较狭窄。中文的“科学”继承了这个特点。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任鸿隽(1886-1961)早就认识到这一点:“科学的定义,既已人人言殊,科学的范围,也是各国不同。德国的Wissenschaft,包括得有自然、人为各种学问,如天算、物理、化学、心理、生理以及政治、哲学、语言,各种在内。英文的science,却偏重于自然科学一方面,如政治学、哲学、语言等平常是不算在科学以内的。”(《科学方法讲义》,《科学》1919年第4卷) 如果我们的科学溯源只追溯到英文science这里,那就太不够了。事实上,虽然英语里早在中世纪晚期就已经有了词形上源自拉丁文scientia的science这个单词,但人们一般并不怎么使用它。科学史上的英国大科学家,从哈维(1578-1657)、波义尔(1627-1691)、牛顿(1643-1727)、卡文迪许(1731-1810),直到19世纪的道尔顿(1766-1844),都没有自称也没有被认为是从事science研究的,更没有自认为或被称为scientist(科学家)。这些后世被尊为伟大科学家的人,当时是被称为“自然哲学家”(natural philosopher)或“哲学家”(philosopher),从事的是哲学(philosophy)工作。比如,牛顿的伟大著作标题就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道尔顿的著作标题是“化学哲学的新体系”。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刊名字就叫《皇家学会哲学学报》(1665年出版)。 从19世纪开始,science一词在英语世界被广泛采用,这一方面可能与法国思想的影响有关。英国历史学家梅尔茨说:“只是在大陆的思想和影响在我国占有地盘之后,科学这词才逐渐取代惯常所称的自然哲学或哲学。”(《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0-81页)。众所周知,科学史上的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前期是法国人独领风骚的时期,法国的科学名家层出不穷,星光灿烂。梅尔茨认为,法语的science一词从17世纪中期就开始获得了像今天一样的用法,即特指“自然科学”。1666年巴黎科学院(Academie des Sciences)创建,其中的science跟今天英文和法文中的science意义相同,均默认是“自然科学”。借着法国科学的巨大影响,法语“科学”(science)一词影响了英语世界逐渐启用science一词以取代natural philosophy,这是完全可能的。 science一词在英语世界开始被广泛采用,另一方面可能与英文单词scientist(科学家)一词的发明并逐渐被广泛采用有关。1833年,在英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会议上,英国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威廉·休厄尔(1794-1866)仿照artist(艺术家)一词发明了scientist一词,用来指称新兴的像法拉弟这样的职业科学家一族。他在1840年出版的《归纳科学的哲学》书中写道:“我们往往需要一个名称来一般地描述科学的耕作者。我乐于把他叫做科学家。这样一来,我们可以说,艺术家是音乐家、画家或诗人,科学家是数学家、物理学家或博物学家。”虽然法拉弟本人不喜欢这个词里面包含着的狭隘含义,而更愿意像他的前辈们那样自称“自然哲学家”;虽然直到19世纪后期还有像赫胥黎这样的大科学家也不愿意被称为“科学家”,但是,19世纪后半叶自然科学的专业化、职业化已成定局,自然科学从哲学母体中脱离出来独自前行,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这个单词的诞生恰逢其时,因此最终还是被人们接受。也正是随着scientist一词的被接受,science也开始被广泛采用,以替代从前的natural philosophy。 如此看来,即使在英语世界,science的使用也就是150年左右的时间。这150年,正是“现代科学”完成了建制化从而独立发展的150年。这里所谓“现代科学”是指相对于理性科学的实验科学、经验科学,相对于纯粹科学的应用科学、技术科学(techno-science),相对于“哲学”的狭义“科学”。但是,如果我们的溯源只追到science这里,那也就只追溯到了150年前,而没有考虑这种独立于理性科学、哲学之外的经验科学、实验科学、技术科学是在何种背景下诞生的。事实上,语词的变迁总是滞后于观念上的变迁,语词只是固定了先前业已发生的观念变革。从philosophy中独立出来的science,恰恰是从science和philosophy不分的那种思想传统中孕育出来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传统呢? 我们或许可以把这种思想传统称为理知传统(Rational-Intellectual tradition),从用语上说,代表这个理知传统的是希腊文的episteme和拉丁文的scientia。拉丁文scientia是对希腊文episteme的直接翻译,它们的意思如果译成中文,差强人意可以译成“知识”。但在现代汉语里,除了“知识分子”这个词还有点高度外,“知识”这个词已经被严重泛化、淡化了。包括日常经验知识,不管程度有多低,均可称为知识。但是,episteme或scientia指的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那些系统的、具有确定性和可靠性的知识。这个意义上的知识,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高端知识、典范知识,正好就是我们归于“科学”的那些东西。这样一来,希腊文的episteme和拉丁文的scientia译成“科学”又仿佛更合适一些。可是,“科学”在中文语境下,跟英文一样,优先地指向现代科学(经验科学、实验科学、技术科学),没有办法突现出“知识典范”(理想知识)这种一般的意义,尽管许多人的确认为现代科学就是唯一的知识典范。西方思想史的实情是,即使现代科学可以看成是现代的知识典范,它也肯定不是历史上唯一的知识典范,更不要说在许多哲学家看来,它根本上就不是现代的知识典范。从这个意义上讲,把episteme和scientia译成“科学”就容易引起混乱。 麻烦在于,现代汉语中“知识”和“科学”两个词并存,以及“科学”一词被优先地特指现代科学。这个麻烦可能来自英语。跟现代汉语一样,英语里既有一个对应于“科学”的词science,也有一个对应于“知识”的词knowledge。它们其实都来自拉丁文scientia。我们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弗兰西斯·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其拉丁文就是scientia potentia est,英文译成knowledge is power。这里的scientia从英文被译成了中文“知识”。如果按照中文的字面意思来理解,“知识就是力量”仿佛是在表达中国式的“知识有用”的实用主义思想,但是,在西方语境下,这个短语的意思应该理解为,自希腊以来西方学人孜孜以求的那种高端知识,本身就是一种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和政治权力。 所幸的是,德文Wissenschaft保留了episteme和scientia的完整意义,是这两个古典术语的现代忠实译名。它并不优先地指向“自然科学”,但也没有像汉语的“知识”那样被泛化、淡化到包括普通经验。相反,在德语学术语境中,经常会有“哲学何以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化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之类的说法。episteme、scientia、Wissenschaft表达的是对事物系统的理性探究,是确定性、可靠性知识的体系。它们是西方思想传统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科学”传统。这个意义上的“科学”,在古代希腊,包括数学和哲学两大科目;在中世纪,加上了神学;在近代,又加上了近代科学,也即英语和法语中的science。近代科学吸纳了数学,取代了自然哲学,成为“科学”家族中的新兴大户,但它仍然属于整个西方科学传统或者理知传统。表中近代一栏中出现的“科学”在法国称为science,在德国称为exacte Wissenschaft(精确科学),在英国先是称为natural philosophy,后来,差不多到了19世纪中期,称为science。由于语言习惯的这些差异,讲英语的人往往会说,科学过去是哲学的一部分,但后来从哲学中独立出来了;而讲德语的人往往会说,哲学是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些德国哲学家还会说,哲学是最接近真正科学、严格科学的那一部分。 我们通过辞源考辨给出了西方科学的两个传统,一个是历史悠久的理知传统,一个是近代出现的数理实验科学传统。很显然,前一个传统是大传统,后一个是小传统;前一个是西方之所以是西方,是西方区别于非西方文化的大传统,后一个是西方近代区别于西方古代的小传统。毫无问题,后一个小传统仍然属于前一个大传统。为了理解来自西方的科学,我们需要理解这两个传统。
1. 幽兰,《清华学报》 2.2 , 1925 。2. The Bones of Sincheng ,《中国科学社论文专刊》 31 , 1926 。3. 安阳发掘报告发刊语,《安阳发掘报告》第一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29 ,页 1-2 。4. 小屯地面下情形分析初步,《安阳发掘报告》第一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29 ,页 37-48 。5. 殷商陶器初论,《安阳发掘报告》第一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29 页 49-58 。6. 民国十八年秋季发掘殷虚之经过及其重要发现,《安阳发掘报告》第二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30 ,页 219-252 。7. 小屯与仰韶,《安阳发掘报告》第二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30 ,页 337-348 。8. 现代考古学与殷虚发掘,附载于《安阳发掘报告》第二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30 ,页 405-410 。9. 俯身葬,《安阳发掘报告》第三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31 ,页 447-480 。10. 发掘龙山城子崖的理由及成绩,《山东省立图书馆季刊》 1.1 , 1931 。11. “Archaeology,” In: Symposium On Chinese Culture , ed., by Sophia H. Chen Zen, Shanghai : China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1931, pp. 515-526.12. 安阳最近发掘报告及六次工作之总估计,《安阳发掘报告》第四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33 ,页 559-578 。13. 安阳发掘报告编后语,《安阳发掘报告》第四期,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 , 1944 ,页 729-733 。14. 殷虚铜器五种及其相关之问题,《庆 祝蔡元培 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第一种, 1933 ,页 73-104 。15. 城子崖报告序,《城子崖》,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 1 , 1934 ,页 11-17 。16. “Summary of Recent Archaeological Work in China ,” In: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Pacific Science Congress , Vol. IV, Canada , 1934, pp. 2815-2824.17. 中国考古之学过去与将来,《东方杂志》 31.7 , 1934 。18. 田野考古报告编辑大旨,《中国考古学报》第一册,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3 , 1936 ,页 1-2 。19. 民族学发展之前途与比较法应用之限制,《云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 , 1941 。20. 古物,《中央日报》全国美展特约论文, 1943 。21. 远古石器浅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第一次专题展览会》, 1943 。22. 小屯地面下的先殷文化层,中央研究院《学术?刊》 1.2 ( 1944 ): 1-14 。23. 研究中国古玉问题的新资料,《六同别录》中册,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 1945 ,页 1-3 ;又见《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13 ( 1948 ): 179-182 。24. 中国考古学报前言,《中国考古学报》第二册,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3 , 1947 ,页 1-2 。25. 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中国考古学报》第三册,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3 , 1948 ,页 1-100 。26. 记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中篇-锋刃器,《中国考古学报》第四册,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专刊之 13 , 1948 ,页 1-70 (稿 存上海);又刊于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 4 , 1952 。27. 跋彦堂自序,《小屯第二本‧殷虚文字甲编》,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报集之 2 , 1948 ,页 14-16 。28. 豫北出土青铜句兵分类图解,《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22 ( 1950 ): 1-17 。29. 瑞岩民族学调查初步报告 ── 体质,《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文献专刊》 2 , 1950 。30. 中国古器物学的新基础,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 1 , 1950 。31. 中国民族之始,《大陆杂志》 1.1 ( 1950 ): 2-5 。32. 博物馆与科学教育(中央广播电台讲演辞 1944 ),索子明着故宫文物浅说代序, 1950 。33. 值得青年效法的 傅孟真 先生,《自由中国》 4.1 , 1951 。34. 中国史前文化,《大陆杂志》 2.11 ( 1951 ): 1-5 。35. 从人类学看文化(联合国中国同志会第三十五次座谈会讲辞),《大陆杂志》 3.11 ( 1951 ): 356-363 。36. 傅孟真 先生领导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几个基本观念及几件重要工作的回顾),《傅所长纪念特刊》,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 1951 ,页 11-19 。37. 殷虚有刃石器图说,《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23 下( 1952 ): 523-619 。38. 小屯陶器质料之化学分析,《台湾大学傅故校长斯年先生纪念论文集》, 1952 。39. 关于台大考古人类学系之创设,《台大文摘》 1.4 , 1952 。40. 北京人的发现与研究之经过,《大陆杂志》 5.7 ( 1952 ): 219-225 。41. 北京人的体质与生活,《大陆杂志》 5.10 ( 1952 ): 321-329 。42. 跪坐蹲居与箕踞,《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24 ( 1953 ): 283-301 。43. 考古人类学刊发刊词,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1 , 1953 。44. 关于在中国如何推进科学思想的几个问题,《自由中国》 9.9 ;又《三民主义半月刊》 19 , 1953 。45. 太平洋科学会议的性质与成就,《中国一周》 191 , 1953 。46. 中国上古史之重建工作及其问题,《民主评论》 5.4 , 1954 。47. 太平洋科学会议(联合国中国同志会第八十八次座谈会讲辞),《大陆杂志》 8.4 ( 1954 ): 3 04-306 。48. 从中国远古史的几个问题谈起,《中央日报地图周刊》八周年 400 期纪念, 1954.4.23 。49. 台湾大学现行招生办法之商榷,《自由中国》 10.9 , 1954 。50. 如何办科学馆,《中国一周》 211 , 1954 。51. “Notes on Some Metrical Characters of Calvaria of the Shang Dynasty Excavated from Houchiachung, Anyang,” 《 中央研究院院刊 》 1 ( 1954 ): 549-558 。52. “Importance of the Anyang Discoveries in Prefacing Known Chinese History with a New Chapter,” 《 中央研究院院刊 》 2 上( 1955 ): 91-102 。53. “Studies of Hsiao-t'un Pottery : Yin and Pre-Yin,” 《 中央研究院院刊 》 2 上( 1955 ): 103-117 。54. “Diverse Backgrounds of the Decorative Arts of the Yin Dynasty,” 《 中央研究院院刊 》 2 上( 1955 ): 119-129 。55. 对于丁文江所提倡的科学研究几段回忆,《中央研究院院刊》 3( 1956 ):155-160。56. 论追求真理应该从认识自己身体作起,《中央日报》, 1956.8.5 。57. 试论中国文化的原始,《中央日报学人》 1 , 1956.10.2 。58. 殷虚陶器研究报告序,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8 , 1956 。59. 人之初,《中央日报学人》 12 , 1956.12.18 。60. 论道森氏晓人案件及原始数据之鉴定与处理,《现代学术季刊》 1.2 , 1957 。61. “Pattery and Bronze of the Yin-Shang Period,” 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9/10 , 1957 。62. “Hunting Records Faunistic Remains and Decorative Patterns from the Archaeologial Site of Anyang,” 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9/10 , 1957 。63. 殷虚白陶发展之程序,《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28 下( 1957 ): 853-882 。64. 由?形演变所看见的小屯遗址与侯家庄墓葬之时代关系,《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29 下( 1958 ): 809-816 。65. ?形八类及其文饰之演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30 上( 1959 ): 1-69 。66. 殷虚建筑遗存序,《小屯第一本‧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乙编:殷墟建筑遗存》,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 2 , 1959 ,页 1-4 。67. “Examples of Pattern Dissolution from the Archaeological Specimens of Anyang ,” Artibus Asiae 22.1/2(1959): 138-142. Institute of Fine Arts New York .68. 文化沙漠,《自由中国》 21.10 , 1959 。69. 东亚学术研究计划委员会国际会议开会辞,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15/16 ,1960。70. 我与中国考古工作(口述,由李青来笔记),《新时代》创刊号, 1961 。71.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Collier's Encyclopedia , New York , 1961.72. 故院长 胡适 先生纪念论文集序,《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34 上( 1962 ): 1-3 。73. “Some Anthropological Prodlems of China : Reconsidere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istorians of Asia ,” Second Bienni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 1962.74. 我在美国的大学生活,《传记文学》 1.5/6 , 1962 。75. Chinese People ,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19/20 , 1962 。76. 我的记忆中的 梅月涵 先生,《清华校友通讯》 2 , 1962 。77. 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33 ( 1962 ): 351-370 。78. 侯家庄 1001 号大墓序,《侯家庄第二本‧ 1001 号大墓》,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 3 , 1962 ,页 1-3 。79. 殷商时代装饰艺术研究之一(比较觚形器的花纹所引起的几个问题),《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34 下( 1963 ): 699-739 。80. “Foreword in Kuang-Chih Chang's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3.81. 黑陶文化在中国上古史中所占的地位,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 21/22 , 1963 。82. 古器物研究专刊发刊辞,《殷虚出土青铜觚形器之研究》,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之 4 ‧古器物研究专刊第一本, 1964 ,页 3 。83. 古器物研究专刊序,《殷虚出土青铜觚形器之研究》,中央研究院历语言研究所中国考古报告集 之 4 ‧ 古器物研究专刊第一本, 1964 ,页 5-10 。84. 殷商时代青铜技术的第四种风格,《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35( 1964 ):343-351 。85. 南阳 董作宾 先生与近代考古学,《传记文学》 4.3 , 1964 。86. 想象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之比较(历史博物馆专题讲辞),历史博物馆《历史文化丛刊》 2.3 , 1965 。87. 「北京人」的发现与研究及其所引起之问题,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 14 , 1965 。88. 回忆中的 蒋廷黻 先生,《传记文学》 8.1 , 1966 。89. 如何研究青铜器,《故宫季刊》 1.1 , 1966 。90. 关于中美人文社会科学合作的一般问题和建议,灵辉译,《新时代》 6.7 , 1966 。91. 二十五年来之中央研究院,《星岛日报创刊号廿五周年论文集》, 1966 。92. 大龟四版的故事,《 董作宾 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集》,台北, 1966 。93. 红色土时代的周口店文化,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 16 , 1967 。94. 我的初学时代,《传记文学》 11.3 , 1967 。95. 自由的初意,《自由谈》 19.4 , 1968 。96. 考古琐谈(一)──古物保存法颂布后所引起的第一个问题(一),《自由谈》 19.5 , 1968 。97. 考古琐谈(二)──敦煌学的今昔,《自由谈》 19.6 , 1968 。98. 考古琐谈(三)──古生物得到了中国法律的庇护,《自由谈》 19.8 , 1968 。99. 考古琐谈(四)──牙的故事二则──中西学术界治学态度的一幅对照,《自由谈》 19.10 , 1968 。100. 华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类别、分布与编年,《大陆杂志》 36.4 , 1968 。101. 斝的形制及其原始,《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39 上( 1968 ): 335-350 。102. 安阳发掘与中国古史问题,附载于《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40 下( 1968 ): 913-944 。
1.《章太炎的思想》,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5;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7月。2.《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87。3.《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英国剑桥(Cambridge):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年。4.《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1月。5.《晚明清初思想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6.《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人文书系),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10,274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7.《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13)。8.《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北京:三联书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13)。9.《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2014;北京:三联书店,2014)。 《从传统到反传统──两个思想脉络的分析》,收入周阳山主编,《从五四到新五四》(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89),页242-267。《从曾静案看十八世纪前期的社会心态》,《大陆杂志》85.4 (1992):1-22。《历史记忆与历史:以中国近世史事为例》,《当代》91 (1993):40-49。《明末清初的人谱与省过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3.3 (1993):679-712。Fu Ssu-nien: the Latter Days of a May Fourth Youth,The Gest Library Journal 6.1 (1993): 5-53.〈心即理说的动摇与明末清初学风之转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5.2 (1994):333-372。〈道咸年间民间性儒家学派──太谷学派研究的回顾〉,《新史学》5.4 (1994):141-162。〈邵懿辰 (1810-1861) 与清季思想的激烈化〉,《大陆杂志》90.3 (1995):1-8。〈刘师培与清末的无政府运动〉,《大陆杂志》90.6 (1995):1-9。〈读傅斯年档案札记〉,《当代》116 (1995):30-53。The 'Daring Fool' Feng Fang (1500-1570) and His Ink Rubbing of the Stone-Inscribed Great Learning,Ming Studies 35 (1995): 74-91.〈明代后期的造伪与思想争论──丰坊与《大学》石经〉,《新史学》6.4 (1995):1-20。〈傅斯年与陈寅恪〉,《中国文化》12 (1995):238-241。〈清末民初的社会观与傅斯年〉,《清华学报》25.4 (1995):325-343。〈傅斯年对胡适文史观点的影响〉,《汉学研究》14.1 (1996):177-193。〈清末的历史记忆与国家建构:以章太炎为例〉,《思与言》34.3 (1996):1-18。〈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近代中国新旧史料观点的冲突〉,《新史学》8.2 (1997):93-132。〈明末清初思想中之「宗旨」〉,《大陆杂志》94.4 (1997):1-4。〈清初思想趋向与《刘子节要》──兼论清初蕺山学派的分裂〉,《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8.2 (1997):417-448。〈清初的讲经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8.3 (1997):503-588。〈陈寅恪与近代中国的两种危机〉,《当代》122 (1997):44-63。〈中国近代思想中的传统因素:兼论思想的本质与思想的功能〉,《学人》12 (1997):1-28。〈近代中国私人领域的政治化〉,《当代》125 (1998):110-129。Evolving Prescriptions for Social Life in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From Qunxue to Society, in Imagining the People: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Concept of Citizenship, 1890-1920, ed. Joshua Fogel and Peter Zarrow (New York: M. E. Sharpe, 1997), pp. 258-278.〈潘平格与清初思想界〉,《亚洲研究》23 (1997):224-268。〈戊戌前后思想资源的变化:以日本因素为例〉,《二十一世纪》45 (1998):47-54。〈明末清初儒学的宗教化──以许三礼的告天之学为例〉,《新史学》9.2 (1998):89-123。〈明末清初的一种道德严格主义〉,收入郝延平、魏秀梅主编,《近世中国之传统与蜕变:刘广京院士七十五岁祝寿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页69-81。〈日谱与明末清初思想家──以颜李学派为主的讨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9.2 (1998):245-294。〈清初思想中形上玄远之学的没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9.3 (1998):557-587。〈方东树与晚清学风〉,《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论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页557-567。〈王国维与傅斯年:以《殷周制度论》与《夷夏东西说》为主的讨论〉,收入孙敦恒、钱竞编,《纪念王国维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集》(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页10-31。又收入贺照田、赵汀阳主编,《学术思想评论·第三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页473-492。Gu Jiegang, in Modern China: An Encyclopedia of History Culture, and Nationalism, ed. Wang Ke-wen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98), pp. 128-129.New Tide Society, in Modern China: An Encyclopedia of History Culture, and Nationalism, ed. Wang Ke-wen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1998), pp. 242-243.〈清初的下层经世思想:陈瑚、陆世仪与蔚村〉,《大陆杂志》98.1 (1999):1-21。〈思潮与社会条件〉,收入余英时等着,《五四新论:既非文艺复兴‧亦非启蒙运动》(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页103-143。〈明代心学家的社会角色──以颜钧的「急救心火」为例〉,《郑钦仁教授荣退纪念论文集》(台北:稻乡出版社,1999),页249-266。〈汪悔翁与乙丙日记──兼论清季历史的潜流〉,《东亚近代思想与社会:李永炽教授六秩华诞祝寿论文集》(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页279-318。〈晚清的政治概念与新史学〉,《学术史与方法学的省思: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0),页125-146。〈民国史学中的新派及其批评者〉,收入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页31-130。〈清初士人的悔罪心态与消极行为──不入城、不赴讲会、不结社〉,收入周质平、Willard J. Peterson 编,《国史浮海开新录:余英时教授荣退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页367-418。〈近代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转变〉,《国立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56 (2002):1-28。Zhang Binglin (Chang Ping-lin), in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Philosophy, ed. Antonio S. Cua (London: Routlege Press, 2003), pp. 854-857.〈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学》14.4 (2003):177-194。〈《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的一件公案──再论黄宗羲与陈确的思想交涉〉,见新亚学术期刊编辑委员会编,《钱宾四先生百龄纪念会学术论文集》(收入《新亚学术集刊》〔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2003〕,第14期),页241-260。〈历史研究的新视野:重读「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4),页161-176。〈对《文史通义‧言公》篇的新认识〉,收入丘慧芬编,《自由主义与人文传统:林毓生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2005),页229-256。〈从经学向史学的过渡:廖平与蒙文通的例子〉,《历史研究》(北京)2005.2:59-74。王泛森著,冰野善宽译,〈历史と社会:中国近代史学の回顾〉,《关西大学中国文学会纪要》26 (2005):29-46。〈钱穆与民国学风〉,《燕京学报》新21 (2006):1-35。〈「主义」与「学问」──一九二○年代中国思想界的分裂〉,收入刘翠溶主编,《四分溪论学集:庆祝李远哲先生七十寿辰》(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2006),上册,页123-170。Preface, in The Politics of Historical Production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ed. Tze-ki Hon and Robert Joseph Culp (Leiden, Boston: Brill, 2007), pp. vii-xi.〈从「新民」到「新人」──近代思想中有关「自我」的几个问题〉,收入氏编,《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张灏院士七秩祝寿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7),页171-200。〈清代儒者的全神堂──《国史儒林传》与道光年间顾祠祭的成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9.1 (2008.3):63-93。〈从东亚交涉史料看中国〉,《东アジア文化交涉研究》别册1 (2008.3):93-96。〈近代中国的线性历史观──以社会进化论为中心的讨论〉,《新史学》19.2 (2008.6):1-46。The New Academic Movement in Modern China and the Humanities, 韩国成均馆大学校大东文化研究院 The Journal of Eastern Studies: Dae Dong Mun Hwa Yon Gu 63 (2008.9): 81-100.〈后五四的思想变化──以人生观问题为例〉,收入国家图书馆参考组编辑,《五四运动论著目录初稿》(《国家图书馆丛刊‧专题选目类》第14种;台北:国家图书馆,2009.3),页47-59。〈五四运动与生活世界的变化〉,《二十一世纪》113 (2009.6):44-54。〈程廷祚与程云庄──清代中期思想史的一个研究〉,收入田浩编,《文化与历史的追索──余英时教授八秩寿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9.12),页245-271。〈主义与学问:一九二○年代中国思想界的分裂〉,收入许纪霖编,《启蒙的遗产与反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1)。 〈评Peter Burke, The French Historical Revolution〉,《新史学》3.2 (1992):169-180。〈评Carlo Ginzberg, Clues, Myths, and the Historical Method〉,《新史学》6.3 (1995):217-228。〈历史方法与历史想象: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中国学术》(北京)总18 (2004):219-237。(原应为2004出版,该刊脱期,实际出版时间为2005。) 杜正胜、王泛森主编,《傅斯年文物资料选辑》(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5)。杜正胜、王泛森主编,《新学术之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8)。 〈傅斯年往来书信选:陈寅恪部分〉,连载《联合报》,1995.12。〈史语所藏胡适与傅斯年来往函札〉,《大陆杂志》93.3 (1996):1-23。〈陈寅恪的未刊往来书信〉,《当代》123 (1997):64-68;124 (1997):52-61。〈刘半农与史语所的「民间文艺组」〉,《新学术之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纪念文集》,上册,页119-133。〈容肇祖与历史语言研究所〉,《新学术之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8),上册,页345-352。〈李晋华与《明实录》〉,《新学术之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纪念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8-),下册,页467-473。〈逯钦立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新学术之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纪念文集》,下册,页773-781。
用社会学理论解释什么社会现象,社会现象那么多,楼主说的不清不楚,还不如直接去社会学期刊上找一篇不就得了。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4、学术月刊 5、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文史哲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9、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1、社会科学 12、社会科学战线 13、江苏社会科学 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6、河北学刊 17、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8、浙江学刊 19、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浙江社会科学 21、天津社会科学22、社会科学研究 23、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4、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5、求是学刊 26、人文杂志 27、江西社会科学 28、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9、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0、学习与探索 31、江汉论坛 32、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南京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4、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求索 36、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7、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8、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9、中州学刊 40、南京社会科学 41、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2、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3、甘肃社会科学 44、思想战线 45、山东社会科学 46、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7、社会科学辑刊 48、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49、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0、学术界 51、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2、广东社会科学 53、国外社会科学 54、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5、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6、学术交流 57、东岳论丛 58、东南学术 59、学海 60、学术论坛61、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62、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3、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4、探索 65、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67、齐鲁学刊 68、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9、湖北社会科学 7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71、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3、广西社会科学 74、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6、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8、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9、河南社会科学 80、湖南社会科学 81、学术探索 82、探索与争鸣 83、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改名为: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4、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5、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6、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7、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8、高校理论战线 89、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0、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1、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2、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3、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4、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5、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6、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97、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8、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9、北方论丛 100、云南社会科学 101、社会科学家 102、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4、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6、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7、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8、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9、江淮论坛 110、北京社会科学 111、前沿 112、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114、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5、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6、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17、宁夏社会科学 118、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9、内蒙古社会科学 120、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21、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我认为在提这个问题之前,你需要知道什么研究,学术论文写作在研究中起着什么作用。研究或撰写学术论文不是一个容易又快速的过程,而是要耗费很多时间,付出大量的努力。研究不像三明治制作那么简单!学术研究是一个长期的、严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将原创思想转化成讨论,辩论和学术论文,以更好地理解你的研究主题。如下图所示,发表学术论文往往是科学研究的最后一个步骤,只要前面的步骤都做好了,发表学术论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此发表学术论文的难度在于你前面的工作做到什么程度了,是不是有一个原创的idea?是不是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充分分析?研究是一个有意识的提出假设的过程,所提出的理念必须是原创的。在已有的论点,案例研究和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东西,从而形成你的研究主题。下面说一下研究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概念。研究方法 。如何使用特定方法或既定概念来论证你的假设。研究设计 。包括目录,介绍,论文综述,方案设计、案例研究,图表,调查问卷,调查,直到最后的结论和推论。学术研究有很多类型 。定量,定性,历史,自然科学,工程应用等。研究的方法可以是一般的具体的或归纳的演绎。学术论文写作遵循一定的格式,学术期刊一般都会提供模版(template)。可以使用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Zotero对文献进行一键排版,非常的方便和高效。论文投稿过程中,要学会寻找目标期刊,期刊的影响因子,审稿周期,还可以去论坛看看网友们的投稿经验分享,这有助于避免一些坑。学术剽窃。学术剽窃在科研界是一个很严重的事情,每年都有相关新闻。现在很多期刊都加入了cross check,也就是说在你投稿的第一时间,期刊编辑就会对你的manuscript进行查重,如果重复率不符合期刊的要求将直接被退回。我接触过很多学术大牛,他们把科研当作一种艺术,把科研和一些艺术、音乐等结合让他们更加享受科研。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加深对科研的认识,不断训练自己,提出创新的想法
2011年至2013年,学校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40余项、省部级项目150余项、市厅级项目400余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0余项,市厅级科研成果奖18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500余篇,其中在核心以上刊物发表1800余篇,被SCI等三大检索收录近450余篇,被CSSCI、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收录或转载110余篇。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实现了突破,仅2013年就申请专利366余件,在全省高校中排名第六;授权389件,在黑龙江省高校中排名第四 。 ●图书馆藏截至2013年,齐齐哈尔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265万册,其中外文原版图书10万册,中外文各种报刊70余种,年订阅中外文期刊1700种,以及《Apabi》、《书生》、《超星》等电子图书52万册,数字文献存储容量达108TB。拥有清华同方(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北京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外科技期刊数据库、EBSCO外文期刊数据库、SpringerLink期刊数据库和美国ACS等30余个中外文数据库以及自建的多个特色数据库 。●学术期刊齐齐哈尔大学学报编辑部负责编辑出版《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高师理科学刊》三种学术期刊。《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1972年创刊,1998年由《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名为现名。2006年荣获了“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奖。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优秀整体设计社科学报;《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本刊MARC数据、本刊DC数据、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创刊,1998年由《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学报》更名为现名。该刊从2006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该刊曾荣获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奖和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出版质量奖。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全国高校自然版学报统计编排三等奖、黑龙江省高校学报编排一等奖。《高师理科学刊》1979年创刊,1998年由《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名为现名。该刊从2007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该刊曾荣获黑龙江省高校学报优秀编辑质量奖、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
相对于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来说,学报投稿是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学报发表论文的优势也是比较明显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尤其是本科学报,核心学报,虽然发表难度大,但是价值比较高,因此也建议大家发表论文尽量的都选择学报来投稿,毕竟认可度是很高的,而相对于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来说,学报投稿是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学报发表论文的优势也是比较明显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尤其是本科学报,核心学报,虽然发表难度大,但是价值比较高,因此也建议大家发表论文尽量的都选择学报来投稿,毕竟认可度是很高的,而且通过学报网这样的专业机构来投稿,也是会降低难度的。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下面小编也给大家讲解下学报网投稿的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顺利的投稿到学报上。想要顺利发表在学报上,首先就需要了解研究学报的风格,格式等,每本学报都有自己的风格和要求,大家写作的论文也是要符合这些要求,投稿时必须注意与所投刊物的风格,格式一致,才有可能发表,其次,论文完成后投稿前,也是要注意掌握修改技术,好的论文都是修改出来的,不要急于投稿,要多修改,可以多咨询专业老师的意见,让他们帮助自己进行完善,修改语法,用语上的错误,这样对论文顺利发表也是很有帮助的。此外,小编是不建议大家盲目投稿到学报上的,自己和杂志社联系难度都是比较大的,而且投稿成功率是很低的,只有在专业老师的帮助下,才能尽快的发表论文,他们会结合您的情况帮助您修改论文,并且投稿到合适的学报上,让您的论文轻松见刊。
广西大学学报本学报系广西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会科学学报,广西优秀期刊一等奖。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双百”方针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提高学术质量,反映时代精神,兼顾地方特点,增强可读性。
广西大学是211。广西大学坐落于风景如画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根据全国985和211大学名单可知:广西大学是211大学,但不是985大学。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其中广西有1所211大学,没有985大学,目前985和211大学建设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广西大学(Guangxi University),简称“西大”(GXU),坐落于广西首府南宁市,是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入选国家“211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一省一校(Z14)联盟成员,东盟大学联盟、南亚东南亚联盟成员,广西重点支持的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高校。
1925年(民国十四年),以李宗仁为新桂系等人决定设立广西大学,1928年省立广西大学成立、省主席黄绍竑任委员长、首任校长为马君武博士,1939年在桂林更名国立广西大学。1950年与南宁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合并,1952年,毛泽东亲笔题写广西大学校名;同年,广西大学农学院成为独立建制的广西农学院。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广西大学师生、学科专业以及设备和图书资料被调整到中南和华南地区的19所高校。1958年,国务院批准广西大学在南宁恢复重建。1997年,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截至2021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2.13万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00余万平方米;设有26个学院,开设招生本科专业67个;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424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6469人。
科研平台截至2018年4月,广西大学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培育基地”、1个广西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省部(教育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及植物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大学糖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中南速生材繁育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广西亚热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制造系统与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防灾减灾与工程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广西电力系统最优化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石化资源加工及过程强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相对论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广西清洁化制浆造纸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多媒体通信与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广西电化学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广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工程院:广西碳酸钙产业化工程院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生物质废弃物制备高质结构板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广西蔗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广西生态铝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北部湾重大工程防灾减灾协同创新中心(培育)、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学术期刊《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即第五版)、2011年版(即第六版)、2014年版(即第七版)之“综合性科学技术类”的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会科学学报,曾获广西优秀期刊一等奖。《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原名为《广西农业生物科学》,已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即第七版)之综合性农业科学类的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核心库。院系专业截至2021年12月,学校下设26个学院,有67个本科专业(2021年招生专业67个,其中37个专业按15个大类招生),涵盖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门类。
学科建设截至2020年12月,广西大学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不含一级学科博士点已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有37个硕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6个硕士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不含一级学科硕士点已覆盖的二级学科硕士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群、6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3个省级优势重点特色学科、20个省级重点学科。学位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生物学、生态学、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作物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作物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公共管理 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制糖工程、植物病理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硕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工程、农业、金融、国际商务、保险、法律、体育、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兽医、风景园林、林业、药学、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工程管理、艺术重点学科“双一流”建设学科:土木工程与先进材料学科群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结构工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微生物学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7月,广西大学共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448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9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011人,专任教师1967人;其中,有专职院士2人、双聘院士4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8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8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1人,外籍教授、专家1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9人。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18年4月,广西大学共获得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共61项;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46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27个、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3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金融学、法学、英语、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农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公共事业管理 、经济学、越南语、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矿物资源工程、包装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林学 [68] 汉语言文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工商管理、泰语、电子信息工程、园艺、会计学、翻译、水利水电工程、植物保护、旅游管理、化学、木材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音乐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美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矿物资源工程、农学、英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轻化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林学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地方高校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程互动推动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国家级精品课程:木材学、家畜寄生虫学、化工热力学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病毒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木材学、化工热力学、兽医寄生虫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动物寄生虫学与公共健康卫生、碳减排与低碳生活、科技建材构筑美好生活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复合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植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建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传承项目“彩调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哲学、汉语国际教育、日语、广播电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包装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植物保护、林学、音乐学 、翻译、广告学、化学、车辆工程、园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科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运动训练、海洋科学、生态学、机械电子工程、信息安全、舞蹈学、艺术设计学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林业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矿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传媒实验教学中心 、轻工与食品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文科(公管、教育、外语)综合实验中心、思想政治教育实验教学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等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林业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动物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筑与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生物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植物生产与调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培育)中心:轻工与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力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复合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基地、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创新创业型”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地方院校矿业学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农科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东盟经济与管理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孔子学院截至2016年12月,作为中方合作伙伴,学校先后与泰国川登喜皇家大学、爱沙尼亚塔林大学合作建立了素攀孔子学院、塔林孔子学院,与美国莫海德州立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广西大学——美国东密歇根大学信息安全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广西大学——美国中密歇根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广西大学是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