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文核心期刊,但不是EI收录的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为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兰州理工大学主办。创刊于1975年,国内外公开发行,辟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工与轻工、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数理科学等栏目。
不太了解,我们发过文章。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是中文核心期刊。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刊物比国家级还高一个档次
1.投稿约定1) 来稿必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文稿用A4纸打印,一式二份。来稿请写明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或email。2) 来稿切勿一稿两投或多投。若来稿已审定、排版或刊出,发现一稿两投或多投者,将追补对本刊造成的损失。3) 来稿按本刊审稿制度评审。文稿自收到之日起3个月内没有收到本刊拟用通知的稿件,作者可自行处理原稿恕不退还。编辑部对稿件有文字修改权。4) 本刊所载文章在向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机构(包括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报送时,不再征求作者意见。2.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 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文稿必须包括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邮编、摘要、3~8个关键词(以上内容中、英文一一对应)、中图分类号、正文(5宋)、参考文献、第一作者简介(性别、出生年、籍贯、职称、学位)。若文稿内容属基金资助项目,请在首页地脚处注明基金名称及编号。2) 文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选定关键词等所遵循的原则,不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和代号等;也不能将原形词和缩略词同时列出。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3) 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必要时可适当加长英文摘要的篇幅,也采用第三人称表述。4) 关键词选词要规范,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5) 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图以6幅为限。插图需符合制图规范。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中的标值必须写清,标目应使用标准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文中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表的内容切忌与图和文字内容重复。表名和图名必须中英文对应。6) 正文(含图表)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对外文字母和文种、字体和大小写、上下角标及易混的字母应书写清楚,并用铅笔作出标注。7) 文稿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1.1,l.2,…;2.1,2.2,…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1.1,1.1.2,…;2.1.1,2.1.2,…排序,引言不排序。8) 正文后的参考文献只列公开发表过的,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内部资料、私人通信、待发表的文章一律不引用)。文献的著录格式:(1) 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2) 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3) 论文集:[序号]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城市: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城市: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出版日期.(6) 标准:[序号]责任者.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出版城市:出版社,出版年.(7) 电子文献:[序号]作者.题名[数据DB、程序CP、电子公告EB].(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获取或访问路径.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则列前3名,后加“等”,外文作者书写时,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欢迎大家引用本刊发表的论文。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为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兰州理工大学主办。创刊于1975年,国内外公开发行,辟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工与轻工、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数理科学等栏目。
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和本校区没有差别,都是属于兰州理工大学,只是学校扩建后建立的不同校区。
学校前身是1919年的甘肃省立工艺学校;1958年,在组建兰州工学院的基础上,将甘肃交通大学并入,定名为甘肃工业大学;1965年,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同时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和北京机械学院的水力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和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成建制全部迁入。
从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抽调一批教师来校工作;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院校;2003年,正式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
截至2018年7月,学校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430亩,校舍建筑面积108.9万平方米,馆藏图书239万册。下设19个学院、1个教学研究部。
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69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8214人,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扩展资料
馆藏资源
截止2018年3月,兰州理工大学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246万余册/件,其中纸质图书222万余册,中外文期刊3500多种,可提供近30种中外文大型数据库,已购置的国外数据库有springer数据库、ProQuest学位论文数据库、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数据库;
ASCE美国土木工程数据库、ACM美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ISTP国际科技会议录索引、EICOMPENDEX工程索引数据库等。已购置的中文数据库有中国知网—CNKI;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库、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知识仓库、自主考试学习系统、网上报告厅、中宏经济网等,已购置的电子图书30多万种。
学术期刊: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为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兰州理工大学主办。创刊于1975年,国内外公开发行,辟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与动力工程、化工与轻工、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数理科学等栏目。
《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陆续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美国《数学评论》(MR)、德国《数学文摘》(Zbl)、《中国化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数学文摘》;
《中国机械工程文摘》、《机械制造文摘》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学校学报入选“国家期刊方阵”和“中文核心期刊”,先后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全国高校优秀学报、甘肃省优秀期刊奖、全国高校优秀学报、全国高校自然科学期刊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为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兰州理工大学主办。创刊于1975年,国内外公开发行,辟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工与轻工、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数理科学等栏目。
2014版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还没有出版,目前还是以2011版为准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是2011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就是国家级的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为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兰州理工大学主办。创刊于1975年,国内外公开发行,辟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工与轻工、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数理科学等栏目。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自1987年以来,本刊陆续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美国《数学评论》(MR)、 德国《数学文摘》(Zbl)、《中国化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数学文摘》、《中国机械工程文摘》、《机械制造文摘》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2001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是中国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2003年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
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和本校区没有差别,都是属于兰州理工大学,只是学校扩建后建立的不同校区。
学校前身是1919年的甘肃省立工艺学校;1958年,在组建兰州工学院的基础上,将甘肃交通大学并入,定名为甘肃工业大学;1965年,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同时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和北京机械学院的水力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和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成建制全部迁入。
从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抽调一批教师来校工作;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院校;2003年,正式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
截至2018年7月,学校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430亩,校舍建筑面积108.9万平方米,馆藏图书239万册。下设19个学院、1个教学研究部。
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69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8214人,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扩展资料
馆藏资源
截止2018年3月,兰州理工大学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246万余册/件,其中纸质图书222万余册,中外文期刊3500多种,可提供近30种中外文大型数据库,已购置的国外数据库有springer数据库、ProQuest学位论文数据库、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数据库;
ASCE美国土木工程数据库、ACM美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ISTP国际科技会议录索引、EICOMPENDEX工程索引数据库等。已购置的中文数据库有中国知网—CNKI;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库、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知识仓库、自主考试学习系统、网上报告厅、中宏经济网等,已购置的电子图书30多万种。
学术期刊: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为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兰州理工大学主办。创刊于1975年,国内外公开发行,辟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与动力工程、化工与轻工、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数理科学等栏目。
《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陆续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美国《数学评论》(MR)、德国《数学文摘》(Zbl)、《中国化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数学文摘》;
《中国机械工程文摘》、《机械制造文摘》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学校学报入选“国家期刊方阵”和“中文核心期刊”,先后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全国高校优秀学报、甘肃省优秀期刊奖、全国高校优秀学报、全国高校自然科学期刊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兰州理工大学
2020.6要搬到新区了,首先说位置,顾名思义,在兰州新区,兰州新区虽然是国家五大新区之一,但完全不能与另外四家比,很荒凉,新校区就在边缘处,的大学城里,相对大学城其他大学来说位置不错,不像理工大的三本,直接在山沟沟底部,他是在(平原)上,说一下大学城,里面正经的本科就是甘政法和兰工业学院兰州新区,其他的都是三本或者大中专,这也一方面说明了学校的实力,像兰大,兰理工,兰交大,师大,甘农大,就连城市学院,没事谁会班到新区这个地方呢,去兰州得两个小时,周边环境嘛,新建的,看着还可以,就是少绿化,再说说学校内部,学校实力有限。就是没钱了,只建了基础的一些教学楼,体育场,只能以后慢慢建了。好的嘛,是个做学问的好地方。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好好学习,毕业考研可以试试,给我说嘛,还不如呆在龚家湾,虽然两个校区只有四百亩,但最少在兰州市啊,接触的稍微好点,来到新区去兰州没有两个小时是不可能的,你星期天去个兰州来回四小时,也是绝了,也许你会说可以在新区逛嘛,但新区的商业娱乐也就是一个县的水平,你的大学要在这里,那就真是好好学习了。
兰州工业学院有两个校区,分别是南校区和北校区。这两个小区距离并不远,大概有500米左右,平时学生上课还是挺方便的。学校北校区最大,南校区小一点,但是也不是特别小。相比于兰州其他院校,还是特别大的。学校的教学设施特别齐全,绿化面积也很大。
也就是一般的二本学校,理科较好。
一般般的二本吧。兰州工业学院是甘肃省省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工科本科院校。学院的前身是由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于1942年建立的培黎工艺学校,1958年改建为举办中等专业教育的甘肃省机械制造学校,1962年与煤炭、电力、轻工、重工和邮电5所中专合并组建了甘肃省工业学校,1974年更名为兰州工业学校。1989年改建为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改建为兰州工业学院。 学院地处甘肃省省会兰州市,占地面积1692.29亩,校舍建筑面积29.8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2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771.19万元;馆藏图书73.18万册。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9540人。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18人,其中专任教师512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81人,其中教授3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288人,其中博士36人。教师中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教学团队1支,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学团队3支,省领军人才1名,省“园丁奖”10名,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20名,省师德标兵3名,省“技术能手”2名。 学院现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建筑工程、电信工程、软件工程、交通工程、材料工程等16个教学系(部、中心),55个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等学科门类。 学院建有工程训练中心,能满足学生车、铣、刨、磨、钳以及焊接、铸造、数控加工等多工种综合训练的需要。建有工程力学、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水暖空调等70个实验室。建有模具冲压、工业控制、电子信息、建筑施工等38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与兰石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甘肃分公司、中达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索尼电子(无锡)有限公司等企业协议共建36个校企合作基地。设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职业技能培训点8个。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推进质量工程建设。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成效。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厅级教学成果奖24项;建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7门、校级精品课程59门。 学院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近年来,先后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170余项,已通过省级鉴定、委托方验收107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省高校科技进步奖、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和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41项,取得专利21项。学院教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1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163篇。根据甘肃省科学技术研究情报所最新统计,2008年,学院教师发表论文被SCI、EI和ISTP收录数在甘肃高校中排名第6位。学院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工作,在机械装备与新材料方面完成了多项有突破性的适用创新项目,研发了冶金输送设备、冶金冶铸模具两个在国内市场领先的优势产品系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重视对外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自2003年起,负责实施甘肃省的“国家与东欧、独联体和波罗的海等国家政府间双边教育合作专门项目”,“古巴卡斯特罗项目”,现已派出公派出国留学人员170名。学院先后与美国犹他州韦伯大学、美国贤者学院、法国欧亚高等管理学院、新西兰林肯大学、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等国外的教育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学术论文和科技制作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各类学科技能竞赛活动中,我院学生先后获国家级奖励51项,其中国家一等奖6项,二等奖24项;省级奖励632项。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达到95%以上。在甘肃省人事厅进行的全省高校毕业生情况调查中,我院毕业生以“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好”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学院多次被教育部、中央文明委、团中央、甘肃省等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励。 目前,学院正紧紧围绕甘肃“工业强省”的战略要求,秉承“开物成务、启智求真”的校训,弘扬“坚韧顽强、质朴无私、包容创新、和谐奋进”的办学精神,努力向“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在省内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目标奋力迈进!(统计数据截止2012年6月) 1940年,学院前身陕西凤县“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开始筹建。 1942年,陕西凤县“双石铺培黎工艺学校”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隶属于原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办事处领导。 1944年,学院西迁至甘肃省山丹县,改名为“山丹培黎工艺学校”。 1951年,改名为“西北石油管理局培黎工业学校”,划归西北石油管理局领导,属中专性质。 1953年,划归西北石油钻探局领导,学院迁址兰州安宁区十里店邱家湾,改名为“培黎石油技工学校”。 1956年,石油部决定,将学院交由兰州炼油厂筹建处直接领导,学院更名为“兰州石油技工学校”。 1957年,石油部决定,广州石油机械安装技工学校并入我校。 1958年,改为中等专业性质的甘肃省机械制造学校。 1960年,甘肃省机械局决定,将中专教育与中技教育分离,并迁往兰州市七里河区民乐路66号兰州电机厂内继续办学。 1960年,经省有关部门和省机械局协调和批准,学院在兰州市七里河区崔家大滩施工建校,由于正值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到1960年下半年全部停工,所建项目均未竣工,土地移交兰州市园林局。 1961年,甘肃省机械制造学校首届毕业生顺利毕业。 1962年,将原机械、煤炭、电力、轻工、重工、和邮电局管理的邮电学校合并为甘肃省工业学校。 1964年,经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同意,甘肃省工业学校办学主体正式迁往甘肃工业大学(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287号)办学。 1965年,经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和兰州市人民委员会同意,学院在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地区征用土地,作为学院建设用地。 1966年底至1967年初,学院陆续搬迁到新校址办学,开始了学院发展的新阶段。 1969年,学院撤校办厂,更名为兰州第一机床厂。 1974年,学院在经历了四年多的“撤校办厂”后恢复办校,更名为兰州工业学校。 1978年,学院根据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首次提出将兰州工业学校改办为兰州工业专科学校。 1980年,被国家教育部、机械工业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980年,学院开始改为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三年。 1985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复函同意兰州工业学校改建为兰州工业专科学校并呈报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批。 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改建为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同年招收2个专业80名专科生。 1992年6月,受国家教委委托,省教委组织专家教授对机械制造工艺和设备、工业企业电气化两个专业的首届80名毕业生进行教育质量的考核验收,确认达到了三年制高等工程专科的培养目标,是合格的高等工程专科毕业生。 1992年,学院被省教委确定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之一,在1993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又被列为重点发展院校之一。 1993年,学院被确定为甘肃省招生并轨试点院校。1994年开始,学校实行“并轨招生”,当年招生600人,在校学生人数达1300多人,比1989年增长了16倍。 1995年,学院筹措40余万元购置金工教学设备,建设实习基地,并于当年顺利通过国家教学专家组的合格评估。 1999年,在校生总数首次突破2000人,提前实现了省政府批准的2000年在校生规模达到2000人的目标。2000年再一次扩招,当年招生1100人,在校生总数达2500人。 1999年,学院成人教育开始起步,并于当年3月份成立了成人教育中心,招生41人。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继1998年获得全国公开发行刊号后,又于2000年获得国际标准出版物刊号,并取得条码认证。2006年,被教育部科学技术司评为高等学校学术期刊二等奖, 2008年被评为高职高专核心期刊。 2001年,学院和中国建行甘肃分行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学校 获1亿元意向贷款的承诺,办学融资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 从2003年开始,学院负责实施“甘肃省国家双边协议项目”。 2003年,学院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评估结论为良好,在全国26所参评院校中名列第10位。也是全国首批接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院校之一。 2004年,郑增铭教授编著的《机械设计基础》获国家精品课程奖,这是我校首次获此殊荣。 2004年,学院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单位”、2008年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标兵” 荣誉称号。 2005年9月,被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2005年9月,我院教改项目《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年、2008年甘肃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先后两次对我校升本工作进行了考察评估。 2009年,我院刘燕教授获“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成为我省专科院校中首名国家级教学名师。 2009年,我院“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教学团队荣获“2009年国家级教学团队”。 2010年,我院扩建项目被省发改委核准,南校区建设和征地工作进入到实质性操作阶段。 2011年,我院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2011年12月,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对我校升本工作进行考察评估。 2012年1月,在沈阳召开的第六届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与会专家表决同意在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设置兰州工业学院。 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我校升格为兰州工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