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星火论文网

发布时间:

星火论文网

各有关单位/个人:

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部署,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培养“5G 工业互联网”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队伍,中国通信学会特举办“5G 工业互联网”建设及运维高级研修班,具体内容如下:

一、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中国通信学会

承办单位: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

二、培训内容

(一)面向工业互联网特定需求的5G关键技术;

(二)“5G+工业互联网”网络关键融合技术、应用标准;

(三)“5G+工业互联网”融合产品、工业控制系统融合创新方案及案例;

(四)“5G+工业互联网”重点行业工厂内5G网络技术和产品部署方案及案例;

(五)工业企业内网设计、建设和管理运维及商业模式;

(六)工业设备网络化改造方案及案例;

(七)企业外网建设方案及案例;

(八)工业企业生产流程优化与内网建设改造及推广;

(九)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

(十)“5G+工业互联网”重点垂直行业融合创新;

(十一)“5G+工业互联网”典型工业应用场景;

(十二)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十三)“5G+工业互联网”企业安全风险分析及安全应对策略;

(十四)“5G+工业互联网”工业智慧大脑技术的应用与模型;

(十五)“5G+工业互联网”工业云端驾驶舱技术框架及应用;

(十六)“5G+工业互联网”工业云端工作室技术与业务系统;

(十七)“5G+工业互联网”工业企业上云的技术与解决方案;

(十八)“5G+工业互联网”工业云端数据管理和价值挖掘;

(十九)工业互联网系统化解决方案;

(二十)“5G+工业互联网”智能时代下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

三、落地项目实地参观调研

实地参观调研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二批(2021年11月公布)“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和重点行业实践案例。

案例1: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

“老板电器5G无人工厂”项目,实现了生产单元模拟场景的应用。通过5G工业网关实时上传海量生产数据、设备状态数据,实现对厂房内工艺流程和布局的数字化建模,利用5G网络实时呈现车间内12条产线生产状态和65辆AGV位置信息。

案例2: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中国电信

“5G+智能化工”项目,实现了生产单元模拟场景的应用。通过5G工业网关、智能手环、高清摄像头等载体对工厂里的人、机、物等多要素进行数据采集和汇聚,形成企业生产数据中心。

四、时间地点

第一期:2022年4月12—15日(12日报到)

地点:浙江•杭州(具体地点见报道通知)

第二期:2022年5月17—20日(17日报到)

地点:江西•九江(具体地点见报道通知)

(注:计划全年在不同地区开展12期,每期具体时间和地点,视疫情提前适时通知。)

五、培训方式

第一期培训方式暂定线下(杭州)。第一期培训将根据疫情实时情况调整为线上直播方式,所有报名参加第一期且调整为线上的,将免费参加第二期(江西,或其他期线下)培训。

六、授课专家

邀请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重点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学会协会等领域的专家授课,同时邀请可复制、推广项目代表亲临现场分享典型案例。

七、收费标准

(一)培训费元/人(含讲课、场地、资料、证书等费用,不含论文发表费),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二)论文字数每篇5000字左右,论文结构参照常规 科技 论文格式(内容详见第九项)。

八、培训对象

(一)各地工信局、通信管理局、无线电管理处(办)、政府机构及行业组织单位等。

(二)基础电信企业、通信设备企业、工业企业、信息技术企业、互联网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工业园区运营管理机构等相关负责人及业务骨干。

九、论文征集

每期培训前后面向相关单位和个人,征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相关内容论文,重点为关键技术、重点行业典型应用场景案例或解决方案。由中国通信学会组织专家评审出优秀案例和方案,以论文形式发表在相关领域中文核心期刊,集结成册《“5G+工业互联网”建设与运维论文集》发表,并入编《2022年“科创中国”技术应用案例库建设项目—工业互联网》,供各界交流学习使用。

十、结业证书

(一)凡参加任一期培训学员,培训结课且合格,中国通信学会将颁发《工业互联网专业技能提升证书》,证书可通过中国通信学会官方网站查询。

(二)参加学员报到时需提交2张2寸彩色蓝底免冠照片。

十一、报名方式

联系人:沈先生 方先生

报名电话: (同微信)

报名和投稿邮箱:

附件:关于举办“5G+工业互联网”建设及运维高级研修班的通知

中国通信学会

2022年2月25日

像楼上他们说的那些老牌杂志。除非你是大神或文笔和杂志写手一样好,才能去试试。我建议你去找个小名气的新刊,投中的可能性大点。去报亭看看吧。网上什么的不能全信。

《逆伤》杂志华丽约稿——要写稿的,要拿稿费的,要拿奖金的,都快来看哇!古言系列:那些蕴意深厚的日子,那些如飘云般的过往,以最最优美的文字,来缅怀那些人,那些事,有“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般的懊恼,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伤感,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绵延和豪迈, 有“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青春与欢乐。(接受穿越,接受武侠,但不接受玄幻!)字数控制(3000——6000)每期2——3篇(特别优秀的文不限字数)逆伤系列:为我们曾经蠢蠢欲动的心记录下那一段段不曾开始却美好无比的感情,我说虽然我们不曾爱过,可是那份纯真的感情依旧是美好的,你也曾会偷偷的关注自己喜欢的人,默默为自己的不勇敢而懊恼,也曾有过一两段这样那样的美好情感,即使最后的结局不那么令人如意,也会有过偷偷递小纸条小情书给自己喜欢的人,结果被拒绝或是接受然后就躲在被子里或哭或笑。( 此为每期主打部分)字数控制(3000——7000)每期6——7篇(特别优秀的文不做字数要求)都市系列:岁月匆匆流过,如白驹过隙,漏沙难留。青春已过,留下的是对今后人生的迷茫,也许有人还在浑浑噩噩挥霍人生,也许有些人正在努力拼搏预谋前程,他们的人生充满未知。如今社会元素多极化,社会潮流个性化,都市男女形形色色,关于他 们的故事我们相信也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小若期待有精彩的故事。字数控制在(3000——7000)每期2——3篇(特别优秀的文不做字数要求)推理悬疑系列:静谧的夜晚,危险正在慢慢滋生,混合着诡异的猫叫声,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连环杀人案,诡异的作案手法,神秘的犯罪嫌疑人,恐怖的气氛如一张大网笼罩整个《逆伤》编辑组……哎呀呀呀~还能不能更恐怖一点?更惊悚一点呢?情节能不能再曲折一点呢?案情还能不能再匪夷所思一点呢?结局还能不能再令人大吃一惊一点呢?每期1篇,字数3000——6500内(特别优秀的文不做字数要求)耽美同人系列:为广大腐女专门设置的版块,唯美恋情有木有,重口味的有木有?当然,因为不能带坏好孩子,所以不多作介绍,知道的心里明白就行了,低调低调……(不接受**,口味别太重了,拒绝隐晦词语,就算你爸是李刚也不行) 暂时不接受随笔诗歌所有稿子字数控制在3000——10000。编辑投稿地址: 筱筱: 稿酬定为50——100元每千字,投稿时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1.注明作者笔名 2.注明作者的联系方式,联系方式中必须有QQ号码 3.所投稿子必须是原创首发 4.请勿多次投同一份稿子,以及一稿投入多个编辑邮箱 如若发现以上投稿注意事项中的任意一项,稿子将不予受理,不予回复!每份稿子编辑都会进行回复,审稿时间为半个月,希望各位亲稍安勿躁! 稿费在期刊出来半个月后发放,最后声明,《逆伤》为网络期刊,暂时不出实体杂志,我们需要大家的努力,争取出实体杂志!各位写手在交稿时务必写上基本信息,笔名,联系方式等等(QQ),编辑的态度都很好的说!

如果不论刊物级别的话,单从内容上讲,投到有相关栏目的刊物是最好的,这样编辑会尽量考虑这样的稿件录用,因为对题。您到万维书刊网上看看吧,上面有最全的社会科学类刊物,并且都有杂志社的投稿信息,您可以直接投稿到编辑部的邮箱里,或者通过官网链接在官网上在线投稿。非常方便的真实信息投稿网站!

火星少女杂志

被媒体评为第三代“发春文学偶像第一偶像”郭妮出任《火星少女》的主编,有力的确保《火星少女》在广大青少年朋友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郭妮著有《麻雀要革命》、《天使街23号》、《恶魔的法则》、《壁花小姐奇遇记》、《再见,苏菲斯》、《心跳恋爱社》、《一王九帅十二宫》、《海星与狮子1》(最新作品)等书,其中最为抢眼夺目的莫过于《天使街23号》系列。尽管有这样璀璨夺目的先例,但是她之后的创作依旧延续了清新的风格、细腻的描写和曲折的剧情这三大特点。在青少年朋友中享有较高的良好声誉。除了有郭妮担当主编以外,还有绘画水准相当高的瞳和黛作为封面画的主笔,更加为这本杂志增光添彩。青春文学第一偶像出任主编,著名出版人亲自监制,强大的设计团队,优秀的出版社的强强联合,使得《火星少女》的火爆势不可挡。2006年,郭妮创作的《麻雀要革命》等书引发了少女文学内容和设计的革命。2007年,郭妮主编《火星少女》等系列读本。记者了解到,郭妮主编的《火星少女》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将采取新颖的方式来满足时尚前沿的青少年读者的需求。除此外,《火星少女》计划投入200万元的推广费用,以求在2007年内达到单册50万的发行量,引领少女文学的市场,从而再度引发少女文学的革命

你要是想头搞的话 可以上一些投稿网看看 那里有专业的人士总结出来的经验

我觉得《火星少女》好,如果更喜欢聚星作品的就买它。如果更喜欢明晓溪那些的就买《公主志》这两个都挺好的~

个人认为火星少女好..很划算...我每期都有买呢..

火星财经发文章

这样的火星财经app是一个很专业的品牌

Opyn推出Squeeth:像永续期权的杠杆代币,那为何不用永续期权呢?MarsBitMarsBit10个月前 · 火星财经官方账号文章图片1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火星财经官方立场。小编:记得关注哦来源:链茶馆文章图片2作者:北辰DeFi领域最老牌期权项目是Hegic和Opyn,他们的产品是传统期权。Hegic的期权类型比较单一,只有ETH和WBTC的看涨/看跌期权。Opyn则相对丰富,不仅头寸可以被铸造为ERC20然后在任意DEX上交易,而且还推出了一系列包括工具、模板和实用程序的开发者工具套件,往可组合性的方向靠拢。Opyn团队在2021年8月份宣布要推出永续期权,现在它终于来了——Squeeth。不过严格来说,Squeeth并不是永续期权,而是一种杠杆代币,但对交易者而言,也能够实现跟永续期权以及永续期货差不多的功能,即带杠杆的头寸。支持者认为,Squeeth是DeFi衍生品领域的一项重大创新,未来对交易者有很大的吸引力,那么Squeeth到底是什么呢?原理——ETH²的杠杆代币Squeeth是一个关于ETH指数代币的智能合约。这个指数并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加了若干倍杠杆的代币),而是平方——假如ETH上涨5倍,那么Squeeth的指数代币oSQTH则涨25倍,反之亦然。因为指数代币没有到期日,而且还带杠杆,所以买入即做多,卖出即做空,看起跟永续衍生品差不多。你可以在Squeeth上抵押ETH或者Uniswap 的LP代币(抵押比率是200%),铸造出oSQTH,然后拿到Uniswap V3上卖出,就是做空ETH,并且还能收资金费率(如果价格上涨的话)。你也可以在Uniswap V3上买入,持有即做多。当然也可以在Squeeth上销毁,拿到抵押品。文章图片3既然有杠杆,就一定有平仓或者清算机制,否则oSQTH的价格涨上天了,但实际上抵押品却还是那么点儿。Squeeth会给每个铸造oSQTH的订单(可以理解为头寸)都设置一个金库,当抵押比率低于150%时,就会被清算。清算人找到低于倍的金库,补齐欠下的oSQTH,然后解锁出对应金额的抵押品,并获得10%的奖金。到这里看起来,oSQTH这个杠杆代币仍然像是永续期货,而不是永续期权。但oSQTH追踪的不是价格的若干倍,而是平方,所以那些铸造oSQTH的人一定会被清算(除非ETH价格一路走低直至归零),就像看涨期权终会被行权那样。所以从设计机制上看,Squeeth类似于ETH永续看涨期权。优势是永续期权的优势Squeeth相比于传统期权,没有到期日,所以无需挪仓,流动性也可以集中,可问题是,永续期权不也是这样么……既然有永续期权,那为什么要选择Squeeth呢?Squeeth并非一无是处,而是有着特定的应用场景。如果有人短期看涨ETH,那么就买入oSQTH。假如真的上涨,那么收益要比2倍杠杆更多。当但是如果ETH长期上涨,那么就需要不断扣除资金费率,最后资金费率会抵消上涨。假如最终下跌,但作为FT的杠杆代币不会被平仓,所以相应风险会更低,而且还能赚点资金费率。短期看涨ETH的人获利了,意味着空头(铸造oSQTH的人)亏损了。值得一提的是,空头铸造oSQTH的最低抵押金额为个ETH,再考虑到Gas费,这种高波动性的产品其实更适合鲸鱼来短期投机。Squeeth还有一个优势是它把杠杆头寸转化为FT(ERC20代币),所以几乎不用考虑流动性的问题了。另外还有一个隐形优势,那就是Opyn团队实力比较强,为Squeeth智能合约提供了1000万美元的保险,而且还有100万美元漏洞赏金计划,这些都保障了产品的安全稳健运行。总结至于Squeeth的具体用途,可以用来投机,也可以用来赚取资金费率,也可以用来对冲。只是有一点,为什么不直接用永续期权呢?Squeeth没有到期日,可以提供无限上行的杠杆头寸,永续期权都能实现,而且可选择的投资方向也更多——看涨多头,看跌空头、看涨空头、看跌多头。文章图片4更重要的是,Squeeth的优势是相对于2倍杠杆而言的,但永续期货或者永续期权可以选择不同倍数的杠杆……不管是FTX这种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还是Deri Protocol这种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交易者都有更多的选择。但无论如何,Squeeth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衍生品工具,它对短期看涨ETH的投资者来说是一种比永续期权更方便的投资方式,未来也许能探索出更适用的场景出来。

火星论文参考文献

火星是一颗寒冷贫瘠的岩石行星,它的表面覆盖着炙热的沙土呈现出锈红色,隐藏在沙尘下的一些痕迹说明火星曾存在生命。火星曾经拥有海洋,也呈现着蓝色,但在后来的10亿年间,太空发生了大灾难,无数小行星冲进火星的大气层,才把火星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Nature Geoscience:早期火星的多期变暖、氧化和地球化学转变的耦合模式

类地行星的大气成分和演化主要分原始大气和次生大气。原始大气来自行星形成过程中吸积的宇宙物质,以氢气(H 2 )和氦气(He)为主。早期太阳的太阳风和太阳超紫外辐射都很强,类地行星的原始大气很快就被太阳风剥蚀逃逸掉了。原始大气逃逸掉后,类地行星的地质和火山等排气活动产生了次生大气。次生大气的成分主要由行星的排气过程和逃逸过程决定。不同的类地行星有不同的地质化学和生物等过程,造成了不同的排气过程,行星不同的质量、离日距离和磁场等因素造成了的不同逃逸过程。最终导致类地行星都经历了各自不同的大气演化,并拥有了现在各自不同的大气层(胡永云等,2014)。

水星离太阳最近且质量最小,其次生大气已被太阳风剥蚀殆尽。金星离太阳稍远,质量较大,其液态水已被蒸发并光解,较轻的H 2 从太空逃逸,较重的一O 2 部分由于金星没有全球性磁场保护也从太空逃逸,剩下一部分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缺少液态水的环境使金星火山排出的CO 2 无法固化到岩石圈,而是永久积累到大气层,形成了金星以CO 2 为主(96%)的极其浓密的大气层(约90倍地球大气压)。CO 2 的温室效应使金星地表气温达到了467 。最终造成了金星现在高温高压、无法宜居的极端恶劣气候。地球质量和金星相近,离太阳的距离比金星稍远,恰当的日地距离和质量,使其地表能存在液态水,并孕育出生命。液态水的存在使地球火山喷出的CO 2 能以碳酸岩的形式固化到岩石圈,火山喷发的氨气(NH 3 )分解成N 2 和H 2 。生命的存在吸收CO 2 并产出了大量O 2 。最终造成了地球以O 2 和N 2 为主、且宜居的大气层。火星是离太阳最远的类地行星(日火距离是日地距离的倍),质量也只有地球的10%,其吸附住的大气稀薄、温度较低。现在的火星大气压不到地球的1%,大气成分主要是CO 2 (95%)。不过火星地貌中发现了大量冲积扇、河流和湖泊的痕迹(图1),这显示火星大气过去曾有过温暖且湿润的气候,这种湿润气候持续时间可达几百万年。火星大气早期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变成现在干冷的气候,一直是研究热点,也是难点。

图1 火星表面观测到的冲积扇、河谷网和湖泊(Fassett and Head, 2008)的地貌特征

在认识火星早期大气前,先介绍一些地球早期大气的情况。地球大气演化是行星中研究最多、最仔细的,其中有两个研究热点。一是弱太阳悖论(Faint Young Sun Paradox):按恒星演化理论,早期太阳辐照度较弱(只有现在的70%左右),那么那时的地球气候应该比现在冷很多。但大量地质记录显示早期地球比现在还温暖。对弱太阳悖论的主流解释是早期地球大气中存在大量温室气体。一般认为地球温室气体的成分主要有CO 2 、CH 4 和水蒸气。其中温室效应比CO 2 强20多倍的CH 4 对支撑起0 以的上气温至关重要(Pavlov et al., 2000)。另一个研究热点是地球大气的两次大氧化事件:地质记录显示早期地球以还原性气体为主,后来由于生命大量光合作用产生O 2 ,使大气氧含量在约20亿年前增长到现在的1%,同时甲烷耗尽,使地球气温下降形成了大雪球事件。后来在约6亿年前,O 2 含量进一步增加到现在的60%左右,同时大陆风化作用消耗了大量CO 2 ,使地球气温再次变冷。

火星大气演化与地球的有什么异同吗?首先,火星大气也有弱太阳悖论。火星现在的大气又干又冷,平均气温只有-60 ,按弱太阳理论早期火星大气应比现在还冷。但火星地质地貌显示火星在38亿年前有大量地表液态水存在(图1),说明当时火星气候温暖湿润。火星的弱太阳悖论比地球的更难解释,火星早期的气温为什么可以热到存在液态水,一直是火星研究的一大谜题(Haberle, 1998)。因为火星的质量比地球小很多,能吸附住的大气比地球稀薄;而且火星离太阳很远,气温应比地球低很多。火星大气模型计算出即使火星有更浓密CO 2 和水蒸气也很难达到液态水所需的0 以上气温。因此,有人认为火星大气过去不仅有CO 2 和水蒸气,还有一些火山喷发或小行星撞击等释放的H 2 、SO 2 、H 2 S、CH、N 4 2 等温室效应更强的气体,才能维持一个长久的温湿气候(Ramirez et al., 2014; Ramirez et al., 2018;Halevy et al., 2007);但也有人认为即使有这些温室气体,火星早期气温也不可能长久保持0 以上,他们指出火星早期主要还是干冷气候,只是多次发生了间歇性升温的短暂温湿气候,长久的积雪被火山、撞击等活动临时融化冲击出河谷等地貌(Cassanelli et al., 2015; Wordsworth et al.,2013; 2017)。关于火星早期温湿气候,也有人认为可能与小行星撞击、火山喷发、火星轨道变化等相关(Melosh et al., 1989; Halevy et al., 2014; Perronet al., 2007)。由于这个问题太难解决,甚至有人提出火星早期气温本来就在0 以下,而一些河谷等地貌可能是冰川移动造成的(Galofre, et al., 2020),也可能是地下水侵蚀或地下地质活动形成的(Ehlmann et al., 2011)。关于火星过去气温在0 以上是间歇性的还是长期的,河谷网是降雨还是融雪形成的,这些争论还在进行中(Wordsworth, et al., 2016; Kamadaa et al., 2020;Ramirez et al., 2020)。其次,火星大气是否发生过大氧化事件。火星陨石观测显示火星地幔还原性可能比地球强,因此过去火星大气可能以还原性气体为主。后来在诺亚纪和西方纪交接时,出现了氧化性环境,特别是氧化锰矿物的出现显示当时有液态水和强氧化剂(如O 2 )。现在的火星地表以氧化性为主,火星又称红色星球,就是因为其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氧化的赤铁矿尘埃。最近也有地层研究显示火星早期以还原性气体为主,后来在几十亿年前经历了一次火星自己的大氧化事件(Liu et al., 2021)。

图2 火星观测与火星大气演化模型结果(Wordsworth et al., 2021)。火星的地质和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 a );火星大气演化模型计算得出的火星大气氧化还原性( b )和火星气温( c );在不同CO2大气压下火星地表液态水(气温保持在273K以上)的持续时间 (d)

Wordsworthet al.(2021)为了能够同时解释火星大气的温度、氧化还原性和地质地球化学等观测,建立了一个描述火星大气演化的耦合模式。该模式包含了由于陨石撞击、火山和地质活动带来的还原性温室气体的释放、由于太空逃逸造成的H 2 和O 2 的逃逸,以及CO 2 、水蒸气和还原性气体的温室效应。作者假设还原性气体的释放率为幂律分布。由于分布函数的平均值和变化率这两个参数不确定,他们采用了大量随机性参数的模拟测试,得到了一系列结果后,再排除掉那些不现实的结果。图2为该模式中一个较符合观测的模拟结果,由图可以看出该模式模拟出的结果为:火星大气总体为还原性、干冷气候,在火星早期(诺亚纪和西方纪)发生了多次间歇性的氧化性、温湿气候(图2b、图2c)。从图2c可以看出火星气温总体上是远远低于水溶点0 (273K)的,但气温达到0 以上单个事件多次发生,每次持续的时间都较短暂。图2d估算出在不同CO 2 大气压下,气温达到0 以上的具体持续时间可达到几个百万年,这与地貌化学观测结果基本相符,即:用河谷网等地貌规模推测出的河流持续时间在几万到几千万年,用火星地表碳酸盐较少等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地表液态水持续时间少于几百万年。另外该模式模拟出的气温和氧化还原过程(H 2 的逃逸等)也能较好的解释火星快车的观测:即火星早期诺亚纪(36亿年前)主要为在湿润还原性环境下产生的黏土矿物,到西方纪(36-32亿年)则以硫酸盐为主。同时该模式的结果也指出由于火星长期干冷、短期间接性温湿气候,对生命长期在火星生存提出了挑战。

Wordsworthet al.(2021)总体认为火星气候在干冷和温湿之间的多次转换,与陨石撞击和火星内部演化有关。这种变换与地球上的冰期、间冰期的转换有相似之处,只不过在地球上这种转换主要由地球的轨道变化控制。他们的模式在解释火星地质地貌和大气观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有一些挑战,如大范围撞击事件发生的时间比火星温湿气候要早一些,而且从地质地貌上很难判断湿润的诺亚纪是长久温湿,还是间歇性温湿(Mangold, 2021)。

主要参考文献

Cassanelli J P, Head J W, Fastook J L. Sources of water for the outflow channels on Mars: Implications of the Late Noachian “icy highlands” model for melting and groundwater recharge on the Tharsis rise[J].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2015, 108: 54-65.

Ehlmann B L, Mustard J F, Murchie S L, et al. Subsurface water and clay mineral formation during the early history of Mars[J]. Nature, 2011, 479(7371): 53-60.

Fassett C I, Head III J W. Valley network-fed, open-basin lakes on Mars: Distribu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Noachian surface and subsurface hydrology[J]. Icarus, 2008, 198(1): 37-56.

Galofre A G, Jellinek A M, Osinski G R. Valley formation on early Mars by subglacial and fluvial erosion[J]. Nature Geoscience, 2020, 13(10): 663-668.

Haberle R M. Early Mars climate model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 1998, 103(E12): 28467-28479.

Halevy I, Head III J W. Episodic warming of early Mars by punctuated volcanism[J]. Nature Geoscience, 2014, 7(12): 865-868.

Halevy I, Zuber M T, Schrag D P. A sulfur dioxide climate feedback on early Mars[J]. Science, 2007, 318(5858): 1903-1907.

Kamada A, Kuroda T, Kasaba Y, et al. A coupled atmosphere–hydrosphere global climate model of early Mars: A ‘cool and wet’scenario for the formation of water channels[J]. Icarus, 2020, 338: 113567.

Liu J, Michalski J R, Tan W, et al. Anoxic chemical weathering under a reducing greenhouse on early Mars[J]. Nature Astronomy, 2021, 5(5): 503-509.

Mangold N. Intermittent warmth on young Mars[J]. Nature Geoscience, 2021, 14(3): 112-113.

Melosh H J, Vickery A M. Impact erosion of the primordial atmosphere of Mars[J]. Nature, 1989, 338(6215): 487-489.

Pavlov A A, Kasting J F, Brown L L, et al. Greenhouse warming by CH4 in the atmosphere of early Earth[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 2000, 105(E5): 11981-11990.

Perron J T, Mitrovica J X, Manga M, et al. Evidence for an ancient martian ocean in the topography of deformed shorelines[J]. Nature, 2007, 447(7146): 840-843.

Ramirez R M, Craddock R A. The geological and climatological case for a warmer and wetter early Mars[J]. Nature Geoscience, 2018, 11(4): 230-237.

Ramirez R M, Craddock R A, Usui T. Climate simulations of early Mars with estimated precipitation, runoff, and erosion rate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 2020, 125(3): e2019JE006160.

Ramirez R M, Kopparapu R, Zugger M E, et al. Warming early Mars with CO2 and H2[J]. Nature Geoscience, 2014, 7(1): 59-63.

Wordsworth R, Forget F, Millour E, et al. Global modelling of the early martian climate under a denser CO2 atmosphere: Water cycle and ice evolution[J]. Icarus, 2013, 222(1): 1-19.

Wordsworth R D, Kerber L, Pierrehumbert R T, et al. Comparison of “warm and wet” and “cold and icy” scenarios for early Mars in a 3-D climate model[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 2015, 120(6): 1201-1219.

Wordsworth R D. The climate of early Mars[J].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2016, 44: 381-408.

Wordsworth R, Kalugina Y, Lokshtanov S, et al. Transient reducing greenhouse warming on early Mars[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7, 44(2): 665-671.

Wordsworth R, Knoll A H, Hurowitz J, et al. A coupled model of episodic warming, oxidation and geochemical transitions on early Mars[J]. Nature Geoscience, 2021, 14(3): 127-132.

胡永云, 田丰, 刘钧钧, 2014. 行星大气研究进展综述//大气科学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与前沿.北京:科学出版社.

(撰稿:柴立晖/地星室)

校对:覃华清、江淑敏

时间旅行 我们回到过去有可能改变历史吗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大概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简明扼要,提纲挈领。 命题讲究理论性和现实性,从一般性说特殊性。理论性是指基于某个理论。(1.摘要的规范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扩展。2.撰写摘要注意事项①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忌讳把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不要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也不要诠释论文内容。②尽量采用文字叙述,不要将文中的数据罗列在摘要中;文字要简洁,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应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不要列举例证,不介绍研究过程;③摘要的内容必须完整,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应写成一篇可以独立使用的短文。④摘要一般不分段,切忌以条列式书写法。陈述要客观,对研究过程、方法和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1.关键词规范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通常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选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词条的外延(概念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个别情况下也有动词性的词或词组。应标注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关键词应尽量从国家标准《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2.选择关键词的方法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出现频率较高且比较关键的词)中选出来。)还有:(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结论。

火星地质研究论文

耶泽洛陨石坑和河流三角洲。(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毛伊岛空间监视站/布朗大学 早在2018年11月,美国航天局就宣布火星2020探测器将在耶泽洛陨石坑着陆。耶泽洛陨石坑地区地质多样,汇入河流带来的沉积物在此形成了冲积扇。这些沉积物在陨石坑的卫星图像中能很清楚地被看到,里面有可能含有被保存下来的古代有机分子。 但陨石坑里还有一些让科学家们感兴趣的东西,这些东西在可见光图像中看不太清楚:一个由碳酸盐组成的“浴缸圈”,科学家们认为它可以保存化石。 火星2020探测器给我们对火星宜居性的科学研究加大了筹码。当勇气号和机遇号前往火星时,他们的任务是寻找水在过去或现在存在的证据。他们做到了。当火星科学实验室(又名:“好奇号”火星车)前往火星时,它的任务是评估火星在过去和现在的宜居性。而现在,还未实际命名的火星2020探测器有着最艰巨的任务:寻找过去微生物存在的迹象;或者简单地说:去寻找化石。计划着陆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毛伊岛空间监视站/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欧洲航天局) 选择耶泽洛陨石坑作为着陆区有几个原因:它很古老—是一个约35亿年前的湖的遗址;它含有同样古老的地貌,包括河流三角洲;它还含有碳酸盐形成的所谓的“浴缸圈”。 在地球上,碳酸盐形成的化石结构历时长久、可以持续数十亿年;包括贝壳、珊瑚、和叠层石。既然耶泽洛陨石坑曾是一片水域,科学家认为有必要研究耶泽洛陨石坑边缘的碳酸盐圈、看看那里是否有化石。 如果你对此仍心存怀疑、犹豫不决,请记住,选择耶泽洛陨石坑,以及在火星上寻找化石生命,是建立在多年的严谨科学基础上的。没人知道我们会在那个富含碳酸盐的陨石坑边缘找到什么,但经验证据表明我们该从这里找起。耶泽洛陨石坑的位置,紫色为低海拔,红色为高海拔。(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美国地质勘探局)一篇发表在《伊卡洛斯》( Icarus)杂志上的论文详细介绍了耶泽洛陨石坑的矿物多样性,包括边缘的碳酸盐沉积物。 这篇论文的题目是:“耶泽洛陨石坑的矿物多样性:火星上可能存在湖泊碳酸盐的证据”。请注意,“湖泊的(lacustrine)”一词的意思是“与湖泊有关的或与之有联系的” 美国宇航局的火星勘测轨道器探测器(MRO)用CRISM(火星专用小型侦察影像频谱仪)仪器发现了这些碳酸盐。CRISM专用于寻找与水相关的矿物;其图像显示,耶泽洛陨石坑的边缘有明显的碳酸盐。CRISM图像中的耶泽洛陨石坑,绿色表示碳酸盐。(美国航天局/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毛伊岛空间监视站/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普渡大学/美国地质勘探局)该杂志的主要作者、位于印第安纳州西拉斐特的普渡大学的布里奥妮·霍根说:“CRISM很多年前就在这里发现了碳酸盐,但我们才注意到它们在应是湖泊边缘的集中程度。” “在整个任务期间,我们在许多地方都会遇到碳酸盐沉积物,但浴缸圈会是最令人兴奋的参观地点之一。” 在地球上,一些最古老的化石是叠层石。叠层石是由蓝藻层形成的层状结构;它们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 如果火星在其遥远的过去的确维系过生命,那么它可能有自己的叠层石。假如事实确实如此,那围绕耶泽洛陨石坑的古湖碳酸盐圈会是寻找它们的好地方。 领导2020年火星项目的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副项目科学家肯·威利福(Ken Williford)德说:“在我们选择耶泽洛陨石坑作为着陆点的因素中,其中最令人兴奋的原因之一就是‘边缘碳酸盐’形成于湖泊环境中的这个可能性。古老湖岸的碳酸盐化学是保存古代生命和气候的记录的绝佳配方。” “我们迫不及待地想去到表面,去发现这些碳酸盐是如何形成的。” 如果碳酸盐是在湖边形成,那么它们很可能形成于火星的诺亚纪时期。诺亚纪是火星的第一个纪元,结束于大约35亿年前。 科学家认为在那时火星气候相对湿润,大气中富含二氧化碳。碳酸盐通过岩石、水、和二氧化碳相互作用形成。 碳酸盐还能告诉我们更多;它们包含了火星气候变化的地质记录。 既然它们的形成是通过二氧化碳、水、和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那它们的形成可以记录火星上气候随时间发生的微妙变化。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讲述火星是如何从一个有着厚厚大气层的古老潮湿星球演变为今天寒冷干燥的沙漠的。 科学家们还在耶泽洛陨石坑的三角洲边缘发现了富含水合二氧化硅的沉积物。就像碳酸盐一样,水合二氧化硅也有可能保存化石。 如果水合二氧化硅沉积物位于三角洲底部,那么它也可能是寻找化石(特别被埋藏的微生物化石)的绝佳场所。一篇详述水合二氧化硅沉积物的论文在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期刊上发表。 在耶泽洛陨石坑的碳酸盐沉积物并不都一致均匀。它们分布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高度,具有不同的地形特征和光谱特征。而最重要的区域也许就是所谓的边缘碳酸盐。 它们显示出最强烈和最清晰的碳酸盐特征,并且它们位于陨石坑的西部内边缘。边缘碳酸盐岩的边缘有时与地形和外观的变化一致。科学家们急于弄清楚这一切意味着什么。边缘碳酸盐的轮廓为红色。(美国宇航局/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霍根等2019年) 当然,这只能通过火星2020探测器的现场测定来完成。探测器将于2021年2月18日到达耶泽洛陨石坑;一旦到了那里,这么多人的辛苦努力就会开始有回报。 地球上有一些地方(通常在高山上),海贝化石会从岩石中冒出来,任何路人都能轻易看到。他们出现的位置引起了像达芬奇之类的早期的思想家对圣经中洪水故事的质疑。 如果火星真有化石的话,它不太可能轻易丢弃。但是,思考一下我们自己对化石的认识,以及这些知识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的,也引起人们关于我们会在火星上发现什么、以及这一发现将会如何塑造我们的信念的想象。 作者: EVAN GOUGH, UNIVERSE TODAY FY: 绿土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Nature Geoscience:早期火星的多期变暖、氧化和地球化学转变的耦合模式

类地行星的大气成分和演化主要分原始大气和次生大气。原始大气来自行星形成过程中吸积的宇宙物质,以氢气(H 2 )和氦气(He)为主。早期太阳的太阳风和太阳超紫外辐射都很强,类地行星的原始大气很快就被太阳风剥蚀逃逸掉了。原始大气逃逸掉后,类地行星的地质和火山等排气活动产生了次生大气。次生大气的成分主要由行星的排气过程和逃逸过程决定。不同的类地行星有不同的地质化学和生物等过程,造成了不同的排气过程,行星不同的质量、离日距离和磁场等因素造成了的不同逃逸过程。最终导致类地行星都经历了各自不同的大气演化,并拥有了现在各自不同的大气层(胡永云等,2014)。

水星离太阳最近且质量最小,其次生大气已被太阳风剥蚀殆尽。金星离太阳稍远,质量较大,其液态水已被蒸发并光解,较轻的H 2 从太空逃逸,较重的一O 2 部分由于金星没有全球性磁场保护也从太空逃逸,剩下一部分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缺少液态水的环境使金星火山排出的CO 2 无法固化到岩石圈,而是永久积累到大气层,形成了金星以CO 2 为主(96%)的极其浓密的大气层(约90倍地球大气压)。CO 2 的温室效应使金星地表气温达到了467 。最终造成了金星现在高温高压、无法宜居的极端恶劣气候。地球质量和金星相近,离太阳的距离比金星稍远,恰当的日地距离和质量,使其地表能存在液态水,并孕育出生命。液态水的存在使地球火山喷出的CO 2 能以碳酸岩的形式固化到岩石圈,火山喷发的氨气(NH 3 )分解成N 2 和H 2 。生命的存在吸收CO 2 并产出了大量O 2 。最终造成了地球以O 2 和N 2 为主、且宜居的大气层。火星是离太阳最远的类地行星(日火距离是日地距离的倍),质量也只有地球的10%,其吸附住的大气稀薄、温度较低。现在的火星大气压不到地球的1%,大气成分主要是CO 2 (95%)。不过火星地貌中发现了大量冲积扇、河流和湖泊的痕迹(图1),这显示火星大气过去曾有过温暖且湿润的气候,这种湿润气候持续时间可达几百万年。火星大气早期是什么样子,为什么变成现在干冷的气候,一直是研究热点,也是难点。

图1 火星表面观测到的冲积扇、河谷网和湖泊(Fassett and Head, 2008)的地貌特征

在认识火星早期大气前,先介绍一些地球早期大气的情况。地球大气演化是行星中研究最多、最仔细的,其中有两个研究热点。一是弱太阳悖论(Faint Young Sun Paradox):按恒星演化理论,早期太阳辐照度较弱(只有现在的70%左右),那么那时的地球气候应该比现在冷很多。但大量地质记录显示早期地球比现在还温暖。对弱太阳悖论的主流解释是早期地球大气中存在大量温室气体。一般认为地球温室气体的成分主要有CO 2 、CH 4 和水蒸气。其中温室效应比CO 2 强20多倍的CH 4 对支撑起0 以的上气温至关重要(Pavlov et al., 2000)。另一个研究热点是地球大气的两次大氧化事件:地质记录显示早期地球以还原性气体为主,后来由于生命大量光合作用产生O 2 ,使大气氧含量在约20亿年前增长到现在的1%,同时甲烷耗尽,使地球气温下降形成了大雪球事件。后来在约6亿年前,O 2 含量进一步增加到现在的60%左右,同时大陆风化作用消耗了大量CO 2 ,使地球气温再次变冷。

火星大气演化与地球的有什么异同吗?首先,火星大气也有弱太阳悖论。火星现在的大气又干又冷,平均气温只有-60 ,按弱太阳理论早期火星大气应比现在还冷。但火星地质地貌显示火星在38亿年前有大量地表液态水存在(图1),说明当时火星气候温暖湿润。火星的弱太阳悖论比地球的更难解释,火星早期的气温为什么可以热到存在液态水,一直是火星研究的一大谜题(Haberle, 1998)。因为火星的质量比地球小很多,能吸附住的大气比地球稀薄;而且火星离太阳很远,气温应比地球低很多。火星大气模型计算出即使火星有更浓密CO 2 和水蒸气也很难达到液态水所需的0 以上气温。因此,有人认为火星大气过去不仅有CO 2 和水蒸气,还有一些火山喷发或小行星撞击等释放的H 2 、SO 2 、H 2 S、CH、N 4 2 等温室效应更强的气体,才能维持一个长久的温湿气候(Ramirez et al., 2014; Ramirez et al., 2018;Halevy et al., 2007);但也有人认为即使有这些温室气体,火星早期气温也不可能长久保持0 以上,他们指出火星早期主要还是干冷气候,只是多次发生了间歇性升温的短暂温湿气候,长久的积雪被火山、撞击等活动临时融化冲击出河谷等地貌(Cassanelli et al., 2015; Wordsworth et al.,2013; 2017)。关于火星早期温湿气候,也有人认为可能与小行星撞击、火山喷发、火星轨道变化等相关(Melosh et al., 1989; Halevy et al., 2014; Perronet al., 2007)。由于这个问题太难解决,甚至有人提出火星早期气温本来就在0 以下,而一些河谷等地貌可能是冰川移动造成的(Galofre, et al., 2020),也可能是地下水侵蚀或地下地质活动形成的(Ehlmann et al., 2011)。关于火星过去气温在0 以上是间歇性的还是长期的,河谷网是降雨还是融雪形成的,这些争论还在进行中(Wordsworth, et al., 2016; Kamadaa et al., 2020;Ramirez et al., 2020)。其次,火星大气是否发生过大氧化事件。火星陨石观测显示火星地幔还原性可能比地球强,因此过去火星大气可能以还原性气体为主。后来在诺亚纪和西方纪交接时,出现了氧化性环境,特别是氧化锰矿物的出现显示当时有液态水和强氧化剂(如O 2 )。现在的火星地表以氧化性为主,火星又称红色星球,就是因为其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氧化的赤铁矿尘埃。最近也有地层研究显示火星早期以还原性气体为主,后来在几十亿年前经历了一次火星自己的大氧化事件(Liu et al., 2021)。

图2 火星观测与火星大气演化模型结果(Wordsworth et al., 2021)。火星的地质和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 a );火星大气演化模型计算得出的火星大气氧化还原性( b )和火星气温( c );在不同CO2大气压下火星地表液态水(气温保持在273K以上)的持续时间 (d)

Wordsworthet al.(2021)为了能够同时解释火星大气的温度、氧化还原性和地质地球化学等观测,建立了一个描述火星大气演化的耦合模式。该模式包含了由于陨石撞击、火山和地质活动带来的还原性温室气体的释放、由于太空逃逸造成的H 2 和O 2 的逃逸,以及CO 2 、水蒸气和还原性气体的温室效应。作者假设还原性气体的释放率为幂律分布。由于分布函数的平均值和变化率这两个参数不确定,他们采用了大量随机性参数的模拟测试,得到了一系列结果后,再排除掉那些不现实的结果。图2为该模式中一个较符合观测的模拟结果,由图可以看出该模式模拟出的结果为:火星大气总体为还原性、干冷气候,在火星早期(诺亚纪和西方纪)发生了多次间歇性的氧化性、温湿气候(图2b、图2c)。从图2c可以看出火星气温总体上是远远低于水溶点0 (273K)的,但气温达到0 以上单个事件多次发生,每次持续的时间都较短暂。图2d估算出在不同CO 2 大气压下,气温达到0 以上的具体持续时间可达到几个百万年,这与地貌化学观测结果基本相符,即:用河谷网等地貌规模推测出的河流持续时间在几万到几千万年,用火星地表碳酸盐较少等地球化学特征推测地表液态水持续时间少于几百万年。另外该模式模拟出的气温和氧化还原过程(H 2 的逃逸等)也能较好的解释火星快车的观测:即火星早期诺亚纪(36亿年前)主要为在湿润还原性环境下产生的黏土矿物,到西方纪(36-32亿年)则以硫酸盐为主。同时该模式的结果也指出由于火星长期干冷、短期间接性温湿气候,对生命长期在火星生存提出了挑战。

Wordsworthet al.(2021)总体认为火星气候在干冷和温湿之间的多次转换,与陨石撞击和火星内部演化有关。这种变换与地球上的冰期、间冰期的转换有相似之处,只不过在地球上这种转换主要由地球的轨道变化控制。他们的模式在解释火星地质地貌和大气观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有一些挑战,如大范围撞击事件发生的时间比火星温湿气候要早一些,而且从地质地貌上很难判断湿润的诺亚纪是长久温湿,还是间歇性温湿(Mangold, 2021)。

主要参考文献

Cassanelli J P, Head J W, Fastook J L. Sources of water for the outflow channels on Mars: Implications of the Late Noachian “icy highlands” model for melting and groundwater recharge on the Tharsis rise[J].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2015, 108: 54-65.

Ehlmann B L, Mustard J F, Murchie S L, et al. Subsurface water and clay mineral formation during the early history of Mars[J]. Nature, 2011, 479(7371): 53-60.

Fassett C I, Head III J W. Valley network-fed, open-basin lakes on Mars: Distribu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Noachian surface and subsurface hydrology[J]. Icarus, 2008, 198(1): 37-56.

Galofre A G, Jellinek A M, Osinski G R. Valley formation on early Mars by subglacial and fluvial erosion[J]. Nature Geoscience, 2020, 13(10): 663-668.

Haberle R M. Early Mars climate model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 1998, 103(E12): 28467-28479.

Halevy I, Head III J W. Episodic warming of early Mars by punctuated volcanism[J]. Nature Geoscience, 2014, 7(12): 865-868.

Halevy I, Zuber M T, Schrag D P. A sulfur dioxide climate feedback on early Mars[J]. Science, 2007, 318(5858): 1903-1907.

Kamada A, Kuroda T, Kasaba Y, et al. A coupled atmosphere–hydrosphere global climate model of early Mars: A ‘cool and wet’scenario for the formation of water channels[J]. Icarus, 2020, 338: 113567.

Liu J, Michalski J R, Tan W, et al. Anoxic chemical weathering under a reducing greenhouse on early Mars[J]. Nature Astronomy, 2021, 5(5): 503-509.

Mangold N. Intermittent warmth on young Mars[J]. Nature Geoscience, 2021, 14(3): 112-113.

Melosh H J, Vickery A M. Impact erosion of the primordial atmosphere of Mars[J]. Nature, 1989, 338(6215): 487-489.

Pavlov A A, Kasting J F, Brown L L, et al. Greenhouse warming by CH4 in the atmosphere of early Earth[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 2000, 105(E5): 11981-11990.

Perron J T, Mitrovica J X, Manga M, et al. Evidence for an ancient martian ocean in the topography of deformed shorelines[J]. Nature, 2007, 447(7146): 840-843.

Ramirez R M, Craddock R A. The geological and climatological case for a warmer and wetter early Mars[J]. Nature Geoscience, 2018, 11(4): 230-237.

Ramirez R M, Craddock R A, Usui T. Climate simulations of early Mars with estimated precipitation, runoff, and erosion rate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 2020, 125(3): e2019JE006160.

Ramirez R M, Kopparapu R, Zugger M E, et al. Warming early Mars with CO2 and H2[J]. Nature Geoscience, 2014, 7(1): 59-63.

Wordsworth R, Forget F, Millour E, et al. Global modelling of the early martian climate under a denser CO2 atmosphere: Water cycle and ice evolution[J]. Icarus, 2013, 222(1): 1-19.

Wordsworth R D, Kerber L, Pierrehumbert R T, et al. Comparison of “warm and wet” and “cold and icy” scenarios for early Mars in a 3-D climate model[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 2015, 120(6): 1201-1219.

Wordsworth R D. The climate of early Mars[J].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2016, 44: 381-408.

Wordsworth R, Kalugina Y, Lokshtanov S, et al. Transient reducing greenhouse warming on early Mars[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7, 44(2): 665-671.

Wordsworth R, Knoll A H, Hurowitz J, et al. A coupled model of episodic warming, oxidation and geochemical transitions on early Mars[J]. Nature Geoscience, 2021, 14(3): 127-132.

胡永云, 田丰, 刘钧钧, 2014. 行星大气研究进展综述//大气科学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与前沿.北京:科学出版社.

(撰稿:柴立晖/地星室)

校对:覃华清、江淑敏

导语:火星,与地球相比,火星地质活动较不活跃,地表地貌大部份于远古较活跃的时期形成,有密布的陨石坑、火山与峡谷,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山。下面是关于火星的作文,欢迎阅读!

几百年后,我们人类获得了永生,但是x--星系中的x--1215恒星会将我们的星球发射出r病毒,这种病毒使人们变成了行尸走肉,只有我和一些同伴是幸存者。

我这些幸存者乘坐着秘密研发出来的逃生飞船,飞往离地球最近也有生命的火星,我们穿上氧气服在给火星装上隐形外衣和氧气芯片,使火星氧气充足让我们能生存下来,后来我们使用伟大的多维成像技术来创造繁华都市,这里的人们都是使用二次元的力量生产出来,这里的人们繁殖能力超强,很快就能使人影遍布全球,我们也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了!

我一伸出手指一点,一个平地就变成了一座高科技的大楼,里面的服务员全都高科技机器人,房子也是想怎么改就怎么改,食物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每天,我也有自己工作,而我的工作呢?就是要盯着丧尸星球使它尽快恢复和平,要找到解药。现在火星的建筑,可是的球的800多呢?你进入房子站在房间传送口上就会自动传到自己的房间,房间里一片空白,房间里的东西会按照想像来产生事物,怎样厉害吧!

虽然我们没了地球,可是,我们会尽自己的力,保护新家园。

2055年我已经年过半百,有一天,一个科学家突然来找我他说:"周磊博士,我们得知,您早在10早年前就研究出了可以在火星呼吸的方法,可是,您一直没有公开,所以我们特地来讨教。""不知是哪个臭小子把秘密说了出去?"无奈之下,我只好把他带到了秘密研究所去了。

进入了秘密研究所科学家一直惊叹不已。过了一会儿我们搭上了我自主研究的火箭升空了,然后主机显示还有3秒到达火星。科学家说:"周磊博士研究的火箭就是和普通火箭不一样!"

到了火星他马上就呼吸不了了,这时,我把一个药丸塞在了他的嘴里他立马能呼吸了。在火星上,他发现了几颗苹果树,他说:"周磊博士""这个是我的杰作,用来净化空气的。"我平淡的说,"你们在天文望远镜你们看到的一丛绿色的就是这个就是这个。"

我带他在火星上到了一圈,还和火星人打了个招呼,当然使用语言翻译机打的,就回地球了。

"你千万不要和别人说,好吗?"

一天,在一个平静的星球,那个星球的名字叫做火星。因为地球遭到巨大陨石群猛烈的撞击,之后,又像几亿万年前的地球一样,没有生命、没有空气、没有海洋,就像一颗刚刚出生的星球,像一片火山。引起了很多的`火山爆发,地球人早已预测到会这样,所以驾着超大型飞船出发,寻找另一个跟地球一样的星球。

有个驾驶员说:"快看,火星!"他们放了一个探测器下去,检查周围的情况,五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探测器终于发射了可以降落的信号。飞船就降落在火星表面上,虽然外表光秃秃的,但是探测器就在那里。有一个人穿着宇航服出去了,他去检查一下探测器是坏了没有。过了一会儿,探测器没出问题,有一个没穿宇航服的先生走出来说:"哈哈,好像地球一样哦,有充分的氧气。"修理探测器的人员,脱下宇航服说:"真的,跟地球一样,太好了。"人们就开始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因为他们带了一些种子,所以种了很多的树和草,还种了很多的地。所以他们就在这样安家了。

哎,都跟我一样,帮不上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