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马原论文1500字

发布时间:

马原论文1500字

我可以帮你。

表明自己的感想,即自己的观点。围绕观点写出能支撑观点的事实,展开联想。一篇简单的论文就完成了。正文:

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则是偶然的。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亡这样的过程(自然法则),所以人总是要死的。

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则是偶然的。今天起来发现路面是湿的,我们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浇的(偶然);假如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我们会用肯定的语气说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湿的。

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人本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古希腊人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想找出这个世界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

辨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偶然和必然及其关系的演绎达到了辩证逻辑的顶峰“偶然的东西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种依据,而且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没有依据;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自身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对偶然和必然的认识自然也有了更加纯熟的解释。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是,在历史观领域,经济决定论的思想也时常为世人所诟病。

经济决定论的思想,给人一种宿命论的历史主义印象。经济无疑是强有力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基础,但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充满了不以物质多寡为条件的变数,心理的,外在因素的,传统习俗的',伟大人物的个人作为都是相当不可忽视的因素。历史必然性的说法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之感,因为必然性漠视了个体的作为,个体的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得不到认同。

在必然性居支配地位的时代,人们谈理想,谈人生意义,所指向的是一个永恒的必然领域:真理的,价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支配作用的理念世界。

现在的人还相信这样的永恒世界恐怕不多了,那么人生到底怎样才有意义呢?我的回答是:活在真实的偶然中,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体验那偶然向自己昭示的那个世界的样子。

没有必要去相信这个世界必然要发生什么——因为那是虚假不可信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种所谓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根本没有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只是偶然的事实而已,在生活中被偶然的揭示出来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明天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不能肯定,我也不需要肯定知道是什么样会发生什么。但是我确信的是,明天对于我一定是新的一天,一定不同于今日和昨日;对于别人也一样。马克思说的好:解释世界的不如改变世界的。

一、选题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常言说:“题好文一半”。对于临床护理人员来说,选择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结合学习与工作实际,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和研究兴趣,适当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2)论文写作选题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学术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点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或新的观点和认识,言之有物,读之有益,就可以作为选题;(3)论文写作选题时要查看文献资料,既可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程度,也可以借鉴人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需要指出,论文写作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标题是在选题基础上拟定的,是选题的高度概括,但选题及写作不应受标题的限制,有时在写作过程中,选题未变,标题却几经修改变动。二、设计设计是在论文写作选题确定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计划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写作顺利进行。护理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专业设计:是根据选题的需要及现有的技术条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2)统计学设计:是运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统计学处理方案,这种设计对含有实验对比样本的护理论文的写作尤为重要;(3)写作设计:是为拟定提纲与执笔写作所考虑的初步方案。总之,设计是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蓝图,没有“蓝图”就无法工作。三、实验与观察从事基础或临床护理科学研究与撰写论文,进行必要的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是极重要的一步,既是获得客观结果以引出正确结论的基本过程,也是积累论文资料准备写作的重要途径。实验是根据研究目的,利用各种物质手段(实验仪器、动物等),探索客观规律的方法;观察则是为了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规律而有意识地对自然现象加以考察。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于搜集科学事实,获得科研的感性材料,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观察是搜集自然现象所提供的东酉,而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它所愿望的东西。”因此,不管进行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都要详细认真.以各种事实为依据,并在工作中做好各种记录。有些护理论文写作并不一定要进行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如护理管理论文或护理综述等,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将实践中得来的素材上升到理论,才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成果。四、资料搜集与处理资料是构成论文写作的基础。在确定选题、进行设计以及必要的观察与实验之后,做好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工作,是为论文写作所做的进一步准备。论文写作资料可分为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两类。前者也称为第一性资料或直接资料,是指作者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或体察到的东西,如在实验或观察中所做的记录等,都属于这类资料;后者也称为第二性资料或间接资料,是指有关专业或专题文献资料,主要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在获得足够资料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应用。对于论文写作来说,这两类资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恰当地将它们运用到论文写作中去,注意区别主次,特别对于文献资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适当引用,不要喧宾夺主。对于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也要做到真实、准确、无误。五、论文写作提纲拟写论文提纲也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可以说从此进入正式的写作阶段。首先,要对学术论文的基本型(常用格式)有一概括了解,并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考虑论文的构成形式。对于初学论文写作者可以参考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类型,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对掌握的资料做进一步的研究,通盘考虑众多材料的取舍和运用,做到论点突出,论据可靠,论证有力,各部分内容衔接得体。第三,要考虑论文提纲的详略程度。论文提纲可分为粗纲和细纲两种,前者只是提示各部分要点,不涉及材料和论文的展开。对于有经验的论文作者可以采用。但对初学论文写作者来说,最好拟一个比较详细的写作提纲,不但提出论文各部分要点、而且对其中所涉及的材料和材料的详略安排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都有所反映,写作时即可得心应手。六、执笔写作执笔写作标志着科研工作已进入表达成果的阶段。在有了好的选题、丰富的材料和详细的提纲基础上,执笔写作应该是顺利的,但也不可掉以轻心。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内容当然要充实,但形式也不可不讲究,文字表达要精炼、确切,语法修辞要合乎规范,句子长短要适度。特别应注意的是,一定要采用医学科技语体,用陈述句表达,减少或避免感叹、抒情等语句以及俗言俚语,也不要在论文的开头或结尾无关联系党政领导及其言论或政治形势。论文写作也和其他文体写作一样,存在着思维的连续性。因此,在写作时要尽量排除各种干扰,使思维活动连续下去,集中精力,力求一气呵成。对于篇幅较长的论文,也要部分一气呵成,中途不要停顿,这样写作效果较好。

记忆里的马克思,是挂在墙上的严肃画像,和恩格斯并列着;记忆里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小到大政治课本里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记忆里身边的马克思主义,是天天在耳边回响的“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从来不觉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自己有任何实质的相关,更无法理解其会对我们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那时的马克思主义,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进入大学,学新闻.于是,我始料不及,却又是急不可待的冲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推开新闻学的大门,是一个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交汇杂糅的世界.无论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角度,或者人类思想史的传衍变迁——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任何一个视角,任何一条通往现代文明的道路上,马克思及其理论都是必经之所.同时,作为新闻学学科本身而言,和马克思及其理论的关系只可用四个字形容——“密不可分”.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理论家,而且还是卓越的无产阶级报刊活动家、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伟大的实践者.他们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活动,始终伴随着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报刊活动.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战斗岁月中,他们创办、主编和参加编辑的报刊有十余家,先后为近百家各国报刊撰写稿件.在长期的报刊活动实践中,他们通过撰写的大量文章、文件和信件,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作用、职能以及工作原则、规律等等阐发过许多精辟的见解,这些论述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理论基础.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的提出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时间,可是其中的许多基本观点、基本理念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基本方法.它要求我们要用历史的、发展的和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运用这种方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报刊活动和新闻思想,就是要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新闻工作的一系列理论观点放在当时所处的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去研究和分析它们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实际意义及理论价值,在此基础上把握其精神实质及理论内涵.同样,学习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要从我国的国情,从我国当前新闻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把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中的理论原理和基本方法用于解决我国当前新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的形成,本身是实践的结果,它来源于实践,同时又为实践服务.因此,不应该把它看作纯粹“概念性”、“理论性”的东西,更不应该把它视为“空头理论”,否定它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自觉地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来指导当前的新闻实践,规范自身的新闻传播行为.在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一些文章后,我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犀利、富有魅力的文笔和极富战斗力的写作风格所折服.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论著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既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又能够提高自己的新闻业务能力.我回想起本科时第一堂新闻专业课的内容,“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媒介经营和管理体系,在保证良好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求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并非空话.

马原论文1500

一提就知道佛大噶喇。听日早上考马克思。师弟师妹,有需要CALL我喇。680192

记忆里的马克思,是挂在墙上的严肃画像,和恩格斯并列着;记忆里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小到大政治课本里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记忆里身边的马克思主义,是天天在耳边回响的“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从来不觉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自己有任何实质的相关,更无法理解其会对我们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那时的马克思主义,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进入大学,学新闻.于是,我始料不及,却又是急不可待的冲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推开新闻学的大门,是一个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交汇杂糅的世界.无论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角度,或者人类思想史的传衍变迁——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任何一个视角,任何一条通往现代文明的道路上,马克思及其理论都是必经之所.同时,作为新闻学学科本身而言,和马克思及其理论的关系只可用四个字形容——“密不可分”.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理论家,而且还是卓越的无产阶级报刊活动家、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伟大的实践者.他们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活动,始终伴随着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报刊活动.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战斗岁月中,他们创办、主编和参加编辑的报刊有十余家,先后为近百家各国报刊撰写稿件.在长期的报刊活动实践中,他们通过撰写的大量文章、文件和信件,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作用、职能以及工作原则、规律等等阐发过许多精辟的见解,这些论述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理论基础.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的提出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时间,可是其中的许多基本观点、基本理念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基本方法.它要求我们要用历史的、发展的和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运用这种方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报刊活动和新闻思想,就是要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新闻工作的一系列理论观点放在当时所处的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去研究和分析它们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实际意义及理论价值,在此基础上把握其精神实质及理论内涵.同样,学习和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要从我国的国情,从我国当前新闻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把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中的理论原理和基本方法用于解决我国当前新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的形成,本身是实践的结果,它来源于实践,同时又为实践服务.因此,不应该把它看作纯粹“概念性”、“理论性”的东西,更不应该把它视为“空头理论”,否定它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正确的做法应当是自觉地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来指导当前的新闻实践,规范自身的新闻传播行为.在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一些文章后,我被马克思和恩格斯犀利、富有魅力的文笔和极富战斗力的写作风格所折服.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研读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论著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既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又能够提高自己的新闻业务能力.我回想起本科时第一堂新闻专业课的内容,“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媒介经营和管理体系,在保证良好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求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并非空话.

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马原论文

写作思路:马原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正文: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方法论: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还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宜宾学院的无人售书摊

在宜宾学院校园,上学、就餐的路上,师生们都会经过一个独特的书摊,因为这个书摊没有摊主值班,全凭自觉,长期以来,已经成为了一块诚信的试金石。平时无人看管,购书付款全凭学生自觉。学生们都说:“书摊挺有意思的,蛮温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老师也很喜欢,称赞其对学生的品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这一事件曾经还在教育界产生了小小的风暴,并广受好评,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一年的时间我们学校也增加了不少的'无人售卖摊位,有买发夹的,有卖文具的,有卖生活用品风扇的。“这些小摊不仅无人看管,而且自开摊以来几乎没有丢失过一本书一件商品。

小小的书摊能得到大家这么呵护,让大家默默遵守着这份诚信,这样很美”。“这对学生来说就像是一堂生动的品行课,通过这种氛围潜移默化地教育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们,要遵守人与人之间那种美好的、起码的诚信,这也是现在社会所缺失的。”

广西柳州市的无人售菜摊

广西柳州市洛维路一个小区里有个无人看管菜摊,菜价已经有10多年没有上涨了,在这个无人看管菜摊,买菜者自助选菜自觉付款,这种方式延续了近30年,菜钱一分未少。

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们在组织无人售卖书摊,无人售卖菜摊的时候,就是围绕着“观念地存在着”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其“人之初性本善”的观念让之具有相信他人的意识,在意识中,不仅预先规定了售卖的目标,而且为实现目标又预先规定了活动的方式与步骤。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选择构建,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无人售书摊开始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事,“不知哪位同学用一张残币“买”走了主人的一本书。第二天,主人就将这张残币张贴了出来,还附上了一张通报,对这名使用残币购买书籍的同学进行口诛笔伐。”后来就再也没有这样的事件发生了。

意识活动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地,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样的观念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地存在着”模型,蓝图实现出来,变为客观现实。以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与永远也不能出现的东西。我们在无人售卖中已经可以浅浅的看到了人类通过意识活动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成果。

马基论文范文1500字

简单来说就是物质与意识到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由恩格斯最先明确提出的,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一著作中,他提出了如下著名论断,“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k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311-353页,第21卷)是恩格斯阐发马克思学说的“指导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以下简称《终结》)。众所周知,前苏联的哲学家们是从这部书的第二节开头的一句话,而用于去建构马克思的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作为根据的。然而,我们现在重读《终结》全书的四个章节的观点来看:事实上“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实属是恩格斯批判的对象,并作为重点揭露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而提出来“要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的“重新唯物”的理论前提的问题。这也是在向世人阐明《神圣家族》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的真实思想。因此,为了维护作者原著的思想不被长期地篡改:而重新考证《终结》的各个章节的真实思想,从而澄清被上个世纪误解的马、恩重新确立认知前提的重大理论问题,既是恢复原著的原生思想的真实性,也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找到创始人解决“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理论前提,这是有其现实和历史的作用。我们下面按照《终结》全书各个章节的顺序而展开重新考证:第一节, 是恩格斯对“德国哲学思想体系”做出定论的阐述;我们在恩格斯在《终结》这部书的“1888年单行本序言”看到了他在重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9年在柏林出版)的序言中说,1845年我们两人在布鲁塞尔决定‘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主要由马克思所制定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然而,我们从马克思阐明:“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的论述,它有三条思路是直得解读者深思的:其一,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是“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其二,马克思和恩格斯说的是:“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其三,“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这三条思路,是提供给我们研究:“主要由马克思所制定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思考前提。那么,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否是哲学体系的性质呢?另一方面,唯物主义历史观所占有和扬弃的对象、肯定和否定的对象是否也是从哲学的立足地上来确立的呢?换言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立足地(认知前提)是在“哲学的立足地”里,还是在现实世界的现实里?然而,如果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立足地是在现实世界的现实中存在,那么它有没有基本问题?它的立场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按照这三条思路来研究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原理而要思索的理论问题。实际上,马克思说的:“八开本两厚册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里亚的出版所,后来我们才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这指的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然而我们现在可以看出:恩格斯的这本《终结》所要说明的观点,实际上《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书已经作过全面的论述。假如没有《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书的话,那么光凭这部书的《序言》他所说的:“我越来越觉得把我们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即我们怎样从这一哲学出发并怎样同它脱离,做一个简要而有系统的说明是很必要的了”,那是无法全面地去理解马克思的世界观与黑格尔哲学的倒置与颠倒的真实性。这就说明,《终结》这本书的实际作用、是在取代《德意志意识形态》而论述的观点。(但是,有关马克思与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关系,《终结》是取代不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有关这方面本人以后有专题阐述)下面我们于实地解读《终结》的第一节的思想观点:《终结》的第一节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批判、揭露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之后,从而确立马克思的世界观的立场问题。恩格斯说:“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为了便于理解本文的思路,也就删除了是哪一页、哪一卷,因为本文是按照这部书的全文的顺序而解读的。)请大家注意恩格斯在确立马克思的世界观、历史观、辩证法的立场问题:“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观点。那么,为什么界定“现存的”事物“都是应当灭亡”的呢?恩格斯阐明了因为事物“在发展的进程中,以前的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起来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如果旧的东西抵抗这种必然性,那就通过暴力来代替。”诚然,我们对恩格斯的这段论述的观点是不是正确性的,从上个世纪到本世纪为止的人类历史“在发展的进程中”而看到了、也见到了“以前的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存在的权利”的事实。同时,我们从这段论述就可看出:马克思是怎样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倒置过来的运用方法: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在哲学体系里运用,而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在现实中提供给“现实的人”来运用;黑格尔哲学的对象所展开的肯定、否定,是在哲学体系的形式里表现,而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对象所展开的肯定、否定,是在现实中、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表现。由此可见,前者的肯定对象是在哲学体系里确立,而后者的肯定对象是在现实中、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确立。因此,恩格斯在说明:马克思的辩证法否定的对象是“现存的”事物,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否定的对象是不同与哲学体系里占有的对象。这才是马克思论述的“颠倒”与“倒置”的关系。而且恩格斯说明了黑格尔的哲学性质:“因为他不得不去建立一个体系,而按照传统的要求,哲学体系是一定要以某种绝对真理来完成的。”这就说明,《终结》是不会再去重建哲学体系的。因为马克思所制定的唯物主义历史观,那是“与德国哲学思想体系的见解的对立”;因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是产生于“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的重新创立;因为它“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那么,“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是怎么样的形式呢?然而对这个问题,恩格斯在这一节已经指明了:是施特劳斯和鲍威尔“两人之间的争论是在‘自我意识’对‘实体’的斗争这一哲学幌子下进行的。”而且也揭示出:“——这个问题竟扩展为这样一个问题:在世界历史中起决定作用的力量是‘实体’呢,还是‘自我意识’;”这就说明,实体和自我意识的关系问题就实属是: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由此可见,这个问题是上个世纪群体解读《终结》的马克思主义者们而忽略的“第一个重大问题”。忽略了的“第二重大问题”是:马克思制定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不是重返“哲学的立足地”(这在第四节开头已经说明了)。因为恩格斯阐明或定性:“哲学在黑格尔那里终结了”;因为恩格斯在第一节已经从现实世界的现实性、从历史发展的进程而证明:“这样给哲学提出任务,无非就是要求一个哲学家完成那只有全人类在其前进的发展中才能完成的事情,那么全部以往所理解的哲学也就终结了。”那么,恩格斯还会立足在:实体和自我意识的形式,去确立争论是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吗?那么,恩格斯还会确立:“只有全人类在其前进的发展中才能完成的事情”,去确立“物质是客观实在”的定义吗?诚然,按照《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十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观点来看,哲学还是有其“解释世界”的作用。因此,关于在哲学的作用问题上,马克思那是没有否定“哲学家们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在现实中、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的作用。也就是说,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对:“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的定性问题上,是有其不一致的。——对这个问题我们是要明确的。但是,对马克思学说的指导思想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它不是哲学、更不是立足在“哲学基本问题”即“哲学的基地”上理解真理、确定立场,也不能立足在“哲学的立足地”上确立辩证法的肯定和否定的对象等等的这些认知前提上或原则问题上,恩格斯的阐述那是与马克思是一致的。然而,恩格斯在《终结》第一节的末尾所指出的是应当引起解读者重视:“施特劳斯和鲍威尔各自抓住黑格尔哲学的一个方面,在论战中互相攻击。”这就说明:有关“实体”与“自我意识”的争论问题,实属马克思的世界观、历史观的辩证法的产生是:“要批判地消灭的”形式。而且恩格斯在第一节还阐明:“对于爱的过度崇拜也是这样。这种崇拜,虽然不能加以辩护,但是情有可原,因为它是反对已经变得不能容忍的‘纯粹思维’的专制的。但是我们不应忘记,从1844年起在德国的‘有教养的’人们中间象瘟疫一样传播开来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正是把费尔巴哈的这两个弱点当做自己的出发点的。它以美文学的词句代替了科学的认识,主张靠‘爱’来实现人类的解放,而不是主张用经济上改革生产的办法来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一句话,它沉溺在令人厌恶的美文学和泛爱的空谈中了。”由此可见,马、恩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认知前提,是“主张用经济上改革生产的办法来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这才是马克思哲学的真实思想。那么,凡是用“爱的过度崇拜”,以及用“德国的‘有教养的’人们中间象瘟疫一样传播开来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理性,就实属是“空想社会主义”。小结《终结》第一节而阐明的观点:1、恩格斯重复了马克思早期著作的观点认为:“自我意识”对“实体”的这类形式,仍旧立足在黑格尔哲学的形式,而以“哲学幌子”的方式“下进行的”表述,从现实世界的现实性的真相,以及从历史发展过程的真实性的事实等这两个前提看,是玩弄“哲学”而固化现存的事物;2、阐明了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区别是:前者是在现实里运用;后者是在哲学体系里运用;3、向世人说明了什么是,什么是绝对观念的确定:“终点,即绝对观念——其所以是绝对的,只是因为他关于这个观念绝对说不出什么来”的定义;4、确立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改变对象是:现存的即不合理的、不是现实的东西;5、说明了马克思学说而理解的“真理是包含在认识过程本身中,包含在科学的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而科学从认识的较低阶段上升到较高阶段,愈升愈高,但是永远不能通过所谓绝对真理的发现而达到这样一点,在这一点上它再也不能前进一步,除了袖手一旁惊愕地望着这个已经获得的真理出神,就再也无事可做了。”因此马克思说学的指导思想,是不会立足在“哲学的基地”上确立真理观的;6、说明了:马克思的学说有关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是:“主张用经济上改革生产的办法来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才是科学的,用“爱的过度崇拜”、用“以美文学的词句代替了科学的认识”前提,其实质是空想社会主义的认知前提。

形势与政策论文1500字篇2 浅析中国周边形势 摘要: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四周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我国周边各地缘方向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大致可归纳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从海陆地缘方向看,周边环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体可概括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即陆地环境明显趋于和缓,而海洋环境则趋于紧张和严峻。进入21世纪后,我国周边政治格局依然呈现出“陆缓海紧”的态势。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处理好周边关系才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周边关系冲突矛盾共同发展战略安全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为中国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条件。我国周边关系发展可具体分析为以下八个方面: 一、朝鲜半岛 进入21世纪后,美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发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在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始终牵动着大国利害关系,影响着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朝鲜半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缘意义,是各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半岛两国的战略选择,将与大国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虽然朝鲜和韩国都在竭力谋求统一,但是双方存在的理念与利益冲突,造成了一种一致谋求统一却又坚持对抗的局面。近些年来,双方的各项交流合作逐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朝韩关系的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但是新时期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一方而,促进和解、推动谈判、制约战争的内外因素继续存在和发展。特别是“六方会谈”进程的继续为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重要机遇,半岛和平进程有可能在曲折中前进;另一方面,朝鲜与美国、朝国之间的矛盾根深蒂固,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政策目标大相径庭,半岛局势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不排除出现武力对抗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综合而论,新世纪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时起时伏、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半岛南北双方真正走向和解,只有在中美等大国的支持下,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二、日本 2009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7周年。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和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且目前正处于转型过程,其走向将直接牵涉到我国的东部安全。而近几年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或“正常国家”的步伐,强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牵制我国的行动不断升级,使日中关系在发展中却有存在着许多隐患。人本政府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强硬态度,严重影响地区的稳定,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态度也引起众多亚洲国家的不满,钓鱼岛问题也激化了中日两国在东海问题上的矛盾。虽然我国政府从大局出发,采取了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日关系重新定位的过程中,矛盾和摩擦不可避免。进入21世纪后,日本不断突破向海外派兵的限制,扩大对美军事支援的范围。日本实施海外军事干预意志和能力的增强将成为东亚地区的潜在威胁和中日冲突的隐患。 三、美国 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并有新的进展。双方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加强沟通,双边关系的战略内涵更加丰富。两国军事交流与互信得到增强。在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中,美国是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因素,也是对我国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苏联解体后,其继承者俄罗斯对我国周边格局的影响回缩到我国北部方向,而美国作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对我国周边格局的影响力进一步上升,已成为最主要的外部因素。美国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美国的影响在手段和方式上亦具有多样性,一是保持直接的军事存在,二是发展同我国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三是介入和干预地区热点问题和危机。当然,目前美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威胁大都是间接和潜在的,而且其对华政策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在遏制我国的同时,也同我国进行“接触”与合作。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延缓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美国对我国的威胁。 四、中亚 与中亚国家关系不断深化。2009年是我国与中亚国家建交17周年。17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成功解决边界问题,不断增进互信,共同建立“上海五国”机制和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已成为新型国家关系和区域合作的典范。中亚地区面临着颜色革命的冲击,国家政局动荡不安。中亚地区毗邻我国西部边境,自古以来就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亚五国作为苏联解体后出现的国家,地理上位于大陆心脏地带,是大国政治势力和地区政治势力缓冲区和交汇区。在经济上,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 文化 上,中亚是伊斯兰文明,____文明和儒教文明的结合部。我国和中亚各国是长期睦邻友好的关系,并应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成为长期的政治、经济贸易伙伴,以保证边疆地区的稳定。 五、俄罗斯 中俄关系取得长足发展。两国高层互动频繁。我成功在俄举办“中国年”活动,举行300多项活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横跨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从沙俄时期到至今,一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邻国和影响中国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从地缘政治上,中俄之间有漫长的边疆线,我国北部地缘方向仅有俄罗斯和蒙古两个邻国。俄远东地区和蒙古的形势相对稳定,不存在重大现实热点和安全隐患。 同时,我国与俄罗斯的睦邻友好关系处于良好状态,并且在近期内不会发生动摇。因此,该地区的政治格局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从综合国力上看,俄罗斯仍是世界性大国,并有可能再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作为俄罗斯的邻居,中国尤为关心,俄罗斯拥有雄厚的军事技术实力的丰富的石油气资源,是中国实现国防现代化可以借助的力量,尽管俄罗斯处于经济持续恢复阶段,但对华能源战略已透露出俄罗斯未来的战略运筹信息。俄在对外政策上,其作为欧亚大国的地缘政治决定其外交政策的平衡性,实施欧亚并举的双头鹰外交。西部,把外交重点放在独联体地区,对欧盟签署“通往未来路线图协议”。 对美,虽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和分歧,但短期之内不会发生直接的冲突与对抗。在东方,则加强与我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全方位关系,同时积极参与朝鲜核问题。两国的联合军事演习也表明两国的军事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两国政治走向合作的体现,为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奠定了基础。强大的邻国就像一把双刃剑,假如它对你友好并能给你带来利益,就会由于它是你的邻居而使这样利益倍增,这个邻居越强大,你所获得的利益可能越大,反之亦然。所以说,复兴后强大的俄罗斯对中国安全的影响是中国周边国家无法无拟的。 六、南亚 与南亚国家关系稳步发展。在南亚地区,印巴冲突由来已久,印巴冲突是包括领土、民族、宗教和军备之争的综合性、长期性矛盾与争端。印度和马基斯坦的冲突直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重要隐患。近年来,两国在核军备和常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在克什米尔冲突时紧时缓,印巴冲突对南亚安全局势,和我国西部边境的安全有重大关系。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其21世纪军事战略是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威慑巴基斯坦,制弱小邻国,遏制中国,拦阻地区外大国向南亚渗透,实现控制印度洋,跻身世界一流大国行列的目标。 印度洋是中国与中东、波斯湾、地中海、东非等地联系的海上必经这路,印度控制了印度洋,就等于控制了中国的通往这些地区的海上通道威胁中国的石油安全。印度作为一个区域性大国的地位在升高,国际影响也在不端加强,而中印关系也已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和发展。双方的经济贸易逐步扩大,且中印双方都致力于经济的发展,都需要良好的周边华宁,共同利益将决定两国在今后较长时间里保持密切的关系。我国与巴基斯坦的友好关系则将会长期维持下去,两国关系将获得不断的发展。我国与南亚的关系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七、东南亚 东南亚诸国的对外战略对于大国关系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其地理位置上,东南亚国家对外战略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依托于一个地区性的同盟。受到政局动荡和恐怖主义的影响,东盟各国的经济受到打击,海外市场缩小,外资流入减少,旅游业衰退,如何实现国内政治的稳定和经济复苏成了东盟国家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东盟可以说是我国崛起的一个战略支点,我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负责任的表现,促进了东盟国家与我国关系的新进展。 在印度洋海啸灾难中,我国伸出援助之手,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建立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启动和我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使我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和政治互信达到了新的水平。但是我国与一些东盟国家之间也存在主权争端,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领土主权和经济权益,越来越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但总体形势是平稳和可控的。双方在经济上有竞争,在政治上有共同的战略利益,两方的关系必将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密切,无论是合作的内容还是合作的层次,都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八、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 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的恐怖主义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构建稳定的周边政治格局的严重威胁。阿富汗和中亚地区是国际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重要基地和活动场所,中亚地区出现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不断扩大,已经给中国的西北边疆带来了巨大压力,中亚某些国家公开号召境外民族回归“历史祖国”。在此背景下,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疆地区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分子,与境外(包括中亚国家)的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分子相结合,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使得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恐怖威胁。在东南亚,当地的伊斯兰激进势力与“基地”组织相勾结,制造了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已成为东南亚地区安全的现实威胁。在南亚的印、巴等国,恐怖主义活动也出现新的发展势头。坚决打击恐怖主义,是我国维护周边政治格局的重要手段。 在当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总体态势良好,局部地区比较动荡。我们只有与周边和睦相处,才能共同繁荣发展,只有贯彻“与邻为善,与邻为伴”的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才能有长期稳定与和平。只有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处理好外部事务,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需要制定妥善的战略,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强大的国防力量。科学技术创新。我们还应注意到周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和矛盾所激化的隐患,联合一切联合的国际力量削弱,周边环境中不利因素,扫除和平发展的一切障碍。同时与周边国家相处过程中,积极参与亚洲多边及双边机制适用本国强大的综合国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发挥地区大国的作用,尽而实现中国的崛起。 猜你喜欢: 1. 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 2.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1000字 3. 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3000字 4.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梦 5. 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

《马基雅维利语录》是一本由盐野七生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页数:312,文章吧我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基雅维利语录》读后感(一):语录节选版《君主论》和《论李维》

《马基雅维利语录》是盐野七生对马基雅维利的一些作品中的语句的摘录。诚如她自己所言,这本书并非是对马基雅维利思想的概述,而仅仅是摘要。

全书按照君主篇、国家篇和人间篇为了三个部分,摘录的内容和部分名称相对应。其实读过马基雅维利的读者从章节的名字上可以猜的到,盐野七生摘录的话语大部分肯定是从《君主论》、《论李维》中而来,剩下很少的一部分的一些取自《战争的艺术》、《佛罗伦萨史》以及《马基雅维利书信》等。所以看过《君主论》和《论李维》的同学可以不必再重复阅读了。

书的大部分内容之所以都取自这两本马基雅维利的著作无外乎是因为这两本是他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一部奇书。过多的内容我就不去细说了,大家可以参看那两本书的详细介绍。

盐野老师的这本《语录》相对于之前出版过的《君主论》、《论李维》最大的特点就是全书没有一处注释。按理来说,这几部成书于16世纪的作品中所采用的大量例证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如果不加注释现代人恐怕难以理解。但加上了注释会使得阅读不甚流畅,感受不到字里行间充满着的力量。

因此盐野老师采用了折中的方式,将证例冗繁的内容的删除,只留下易于理解的内容,因此读者毫不用担心因时代不同带来的阅读障碍。

《马基雅维利语录》读后感(二):这真的就是一本语录

马基雅维利的名字相信稍具历史常识的人都知晓。但是他的那些著作,比如《君主论》、《论李维》,真正能够阅读完的人却并不多。或是因为时间,或是因为毅力。

对于普通人来讲,如非是为了爱好也着实没有必要将它读完。所以有时候有一本缩略的小书看看还是挺好的。既可以用来磨时间,也可以用来磨自己。

盐野七生的这本《马基雅维利语录》就是一本口袋书的大小,书籍并没有多重,一只手掌就能放开,可以随身携带。当然也便于装。

书中的那些话语都是从马基雅维利的著作中节选出来的, 这些话语都充满了智慧。比如,“欺的内涵不仅是灵活地实施策略,还要在必要时假装无知,极为巧妙地隐藏自己的内心,在行事时装傻”。这样的一本书是不是无论是精读还是在闲暇时翻看一两页都是极好的。

语录书的一大好处就是你可以充分的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而不至于担心因为落下的章节而无法庚续,《马基雅维利语录》就是这样。如果你对哪一部分感兴趣,那就精度一下好了。

或许《马基雅维利语录》也可以看作是《马基雅维利著作的一本导读,书中的话语就是马氏著作的引读,引导你去阅读原著,感受更多的马氏著作的魅力。

《马基雅维利语录》读后感(三):《马基雅维利语录》

撞”上盐野七生十分偶然,然而从那浩繁的《罗马人的故事》到《文艺复兴的故事》,再到手中的这本《马基雅维利语录》,一路行来,似乎已于这位日本女作家熟悉起来,她似乎真的很爱欧洲那一段历史。

马基雅维利这个“腹黑”型的政论家,作品颇丰,人尽皆知的《君主论》自不必说,文集似乎也有五大本,都看下来似乎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所以我还是很喜欢这本小书的,它抽取了马基雅维利各个作品里的一些片段,让读者很容易的走近马基雅维利。其实我开始蛮担心这就是一本简单的语录摘抄的,但是,还好,毕竟是盐野七生,她没有生硬的切来很多单句,然后不负责任的堆砌出一本书,而是分成三篇,然后每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选段,这样就显得丰满了许多,也活泼了许多。这样处理过后,让马基雅维利那些艰深的政治观点不再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让我们对于这位著名人物的著作从仰望到接近,这对于引导读者开卷去读这类书很有帮助。

封面

《马基雅维利语录》读后感(四):当思想挣脱束缚

如同曹雪芹,经历过繁华生活的人,才能在贫困后公正地回味往昔。马基雅维利也曾在宫廷的上流社会徘徊,直至经历了一场场动荡,让他追忆起整个国家的兴旺与君主的关系如何密不可分。总的来说,这本轻薄的小册子,倾注了马基雅维利充满逻辑与智慧的想法,道出了君主国家间的利益关系, *** 又真实,轻易动摇我对15世纪人们的印象,看来,思想的进步同所处年代真的关系不大。 不同于一般译作,不论原作者还是翻译家,都完美地忠于原著。把马基雅维利的语录毫无渲染地传递过来,虽然经历五百年的跨度,也有历史原因造成的障碍。但这些,在思想交流的前提下变得不再重要,语录中的真知灼见足以在思想上留下深刻烙印。 一个优秀的思想家,必然是杰出的历史学家。马基雅维利在研究历史同时,对比出许多国家兴亡的规律,虽然王朝的起落原因复杂,却有迹可循,历史那些失败的君主,总能带来难得的经验。而语录体作为一种独特存在,总能用最短语句总结出一桩桩被藏匿的真相。更难得的,是作者公正无私的做法,毫无遮掩地表露心机,一阵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 譬如,身为臣子很避讳的暴政问题,他提倡若有必要,君主应当做好血流成河的准备,来夺取政权,虽然过程残忍,但结局一定对未来有利。诸如此类的谏言,语录中随处可见,作者对君主的期许与崇敬,得到充分展示。 国家会更替,人心更是难测。无数强盛国家,被庸俗的君主统治后走向衰落。所以,想维持稳定,最彻底的手段莫过于对人性的探索。马基雅维利从两个角度出发,分别用君主的视角与民众视角查看社会,透过不同利益的分析,向我们剖析出一个个隐晦的真理。比较刻薄的是,书中直接说明了民众的畏惧与弱点,倒是更好地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由此看来,部分内容也是由私信存在的,但宏观上看,这样的讲解恰恰证明了自身的政治价值,读起来收货良多。 十五世纪的社会,从未有人如此深刻又详细地阐述君主立场,对古代的研究也是难能可贵。其中,我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对君主心理的准确预期,毕竟,受到权力腐化的君主,从古至今不外乎几种情况,而马基雅维利都进行了详细预判与说明。巧合的是,数千年来的历史轨迹,恰恰按照他描述的发展下来,而对君主集中制的国家来说,他的语录拥有绝对性,绝对的掌握了治世规律。 《马基雅维利语录》作为“见识城邦”系列读本,精确又深刻地转达了马基雅维利的原有思想,没有添油加醋,不曾和谐修改,这是最难得也是最可贵的。如此一来,能超近距离与作者互动,收获许多不曾发觉的理念,及其深刻。

《马基雅维利语录》读后感(五):留给读者自行评判——《马基雅维利语录》有感

马基雅维利,可以说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陌生的,但是对于研究近现代政治思想学说的学者来说应该是相当熟悉的。其代表作《君主论》主要论述为君之道、君主应该具备哪些才能以及如何巩固政权等。可以说其作品里面的内容引起了后人的广泛争议,有支持的,但也不乏反对的。本书作者难能可贵的是,在本书《马基雅维利语录》里面只是将相应代表作里面的语录进行了选择性的摘录,没有发表自己的主观看法,力求公正客观的将马基雅维利的作品呈现给我们,让读者自行去判断。

可以说本书由于是摘录型的作品,也就从某种程度上将本书的阅读受众群体进行了扩大,原来可能是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才看此类书籍,但是现在只要对政治思想感兴趣的读者,即使没有什么基础其实都可以通过本书来初步了解马基雅维利的作品和思想,可以说本书算得上一本了解马基雅维利作品的普及版读物。

本书正文分为三部:君主篇,国家篇和人间篇。主要从其代表作《君主论》、《论李维》、《战争的艺术》、《马基雅维利书信》等选摘出来的。可以说前两部作品中的内容站了本书很大的比重,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可以说我对于马基雅维利本人还是很佩服的,在当时的年代里能够很直白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说是很有勇气的。例如在“君主篇”里面就有一段话这样写道:“当君主在不做恶事就无法挽救国家于存亡之际,去为这些恶行所受到的恶评与污名而感到不安,就完全没有必要”,可以说这一观点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可以说是相对立的,也和以德治国的思想相对立,但是细想起来那些君主们实际做的其实和马基雅维利所说的就是一致的,只不过马基雅维利将其用言语公开了而已。

可以说阅读本书,要接受马基雅维利这些思想是很有挑战的,书中还附有一张马基雅维利测试卡,可以说我们在看完本书之后有兴趣的话可以测试一下自己的马基雅维利的能力有多高哦。

封面

《马基雅维利语录》读后感(六):一本值得慢慢品读的书 —《马基雅维利语录》

昨夜大雨滂沱,但是收到书的我心情舒畅,分量很足。回到家,第一时间打开了包裹,大赞!由于第一感觉想要阅读《马基雅维利语录》这本书,所以毫不犹豫抱起书就开始读起来。但是说句实在话,刚开始的我确实是一头雾水,对这种编排有点不大适应,或是因为外籍作者的异域文化习惯差异,或是摘要类书籍的特点。但是,书籍的橘黄色确实很暖,我个人在制作多媒体也喜欢多使用橘红色这类暖色,因而,自然是深深吸住了我。

我个人阅读习惯是先阅读序言,然后看看目录,了解整本书的大体框架,然后决定是循规蹈矩地读下去,还是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先一睹为快。

所以,我先阅读了序言。作者在序言里对整本书做了很详细地解释,有这本书的写作目的,有为何如此编排本书,有她对读者的阅读建议。如果说要作一个比较,那么我想说本书的序言是比正文更长的部分,因为正文都是浓缩的语录。在我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我已经把序言又重新读了一遍,因为我感觉我没有明白作者的真正用意所在。

有一点,我想我应该明白了。作者说他去掉了需要注释才能懂的语录,也没有对语录做其他的注解。正如作者自己所言,他不想给读者带去自己的观点。我想这是写作语录类书籍很重要的一条标准,不加入任何个人的主观臆断,完全把最真实的原著交还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品读历史,自己去评判历史人物。

本书还有一个特别之处,我想我应该加以介绍,就是随书赠送了一张马基雅维利测试卡,这张橘红色的卡片可以让你认识自己,从而辅助你通过阅读本书,改变自己,提高自己。通过测试我自己,得分66分,算是低高马基雅维利型,从书中给出的判断,这样的得分应该算不错。

书中语录涉及的方面较多,大到治国平天下的层面,小到律己做凡人的基准。今晚我又再一次读了序言,为什么我又要再读序言,因为每次读都能发现新的东西。第三遍,我发现作者写下这个序言的时候我竟然还在娘胎里面。多么庆幸我将它捧在了手心。

写了这么多书评,我感觉这个是比较难写的一本书。因为要去推荐一本好书,你就必须要掌握这本书的精髓。然而,这本书又是一本摘要类型的书籍。“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一种现象。但是,对于一些普适性的东西,但凡有着正常三观的人应该都会秉持一样的意见。不过,在这里,我也同作者盐野七生先生一样,我不打算加入自己主观的对内容的评说,而只是发表一些认为应该怎么去阅读这本书,用好里面的精华。

这是一本语录体的书籍,所以不应该抱有一口气吸收所有内容的打算。书里面包含的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或许有的话,你从小就熟知,并且在我们的古语里面更加精炼;或许有的话,你能够与某些你碰到的人或事联系起来;也或许有话是你人生阅历尚无法企及的高点。所以,我建议阅读这本书,应该是好好阅读序言,理解透彻以后,看目录,然后根据目前的心境去寻找相关的内容。心境变,则阅改变!应该像对待一壶浓茶,慢慢去品,领悟其中的真谛!图1 精美的四本书

《马基雅维利语录》读后感(七):超越时代的箴言

对于马基雅维利的争议,从他所处的时代,一直绵延至今,究竟是臭名昭著,还是忠君爱国,从文艺复兴时期到今天,仍无定论。在《罗马人的故事》系列作者盐野七生编译的《马基雅维利语录》中,同样没有给出答案,而是给出了另一种思路:“赞成或反对马基雅维利思想的说法,对正确理解他本来的意图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此外,过分强调马基雅维利时代特殊性的做法,同样并不可取,因为这样做反而削弱了其思想的普遍性。因此,在盐野七生的《马基雅维利语录》中,尽量保持着克制与中立,主要对马基雅维利身后的两部跨越时代的著作《君主论》、《论李维》的内容进行了梳理与择选,按照三个主题:君主篇、国家篇、人间篇进行编排。

当《君主论》已被哈佛商学院推荐为政商领袖必读书之一,并被乔布斯大为推崇,马基雅维利思想的当代性正在被发掘。而作为凡夫俗子,今天我们读马基雅维利,究竟有什么意义?

通过盐野七生编译的《马基雅维利语录》,语录体的形式轻松、随性,对读者而言更容易眼前一亮,被其中的只言片语所打动。对于国家治理,马基雅维利的思想无疑是激进的,他试图将国家观塑造成高于信仰的存在,强调秩序的力量大于正义,而其对于命运的感悟,则更贴近寻常生活,而相比《君主论》选段,《论李维》摘录更得吾心。

马基雅维利认为,人们是有机会掌握自己命运的,前提是足够强大,正如他所言:“当我们自己的力量没有做好准备执行抵抗命运的时候,命运的强大威力就显露出来了”。他把命运比作一个女子,而“命运这个女人宁愿屈服于那些露骨地表现出征服她的欲望的人,而不会青睐那些冷冰冰对待她的人”。唯有弱者才会在命运面前低头,“命运的转变可以通过弱者的外表体现出来”,他们受制于命运,在好运前狂喜,反之则极度沮丧,最终迷失自我,忘记了坚守。沉沦于命运的人,会以为正是命运,让其无从选择,然后变得盲目。

马基雅维利在几个世纪前发现的真理,在今天仍然被一遍遍演绎。在英国迷你剧《黑镜》第三季的第一集《急转直下》所讽刺展现的场景,正是弱者被命运伤害的剧本。马基雅维利在《论李维》中写道:“评价一个人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看她与什么人交往。”在《黑镜》剧集中,人们被设定为生存于一个靠口碑打分而生活的世界中,而女主人公Lacie则是一个依靠评分而活的平凡女子,为了跻身于分名流中,她决定接受曾欺负她的白富美伪闺蜜婚礼的伴娘邀约。然而,生活于普通生活中的Lacie,被名利驱使而盲目,“由于不能客观估计自己的实力,最终走向了毁灭的境地”,经历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让原本分的她一路降分,最终因0分进入监狱。看似是命运的捉弄,实则是自我的选择。如马基雅维利所言:“常常是处于善恶中间的人,最终陷入了毁灭的境地。”

真正伟大的思想,总是超越时代而存在,对于马基雅维利的箴言,并不需要全盘接受。哪怕有一句犀利的语录直戳心扉,阅读便充满意义。

《马基雅维利语录》读后感(八):马基雅维利的思想精华

马基雅维利的思想精华

作为突出的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马基雅维利的确是历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当我们结合他的经典著作《君主论》的一些论点,去看待一些历史问题,就会发现那些历史人物所用的手腕,其实都有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套路,所以,这种思想是可以实际应用到统治领域的,他的思想渐渐成了当权者的教材或者法宝。

日本作家盐野七生对罗马历史情有独钟情,在她出版的著作已有一部是专门关于马基雅维利的,中信出版社译为《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而同为此系列的《马基雅维利语录》属于盐野七生整理汇总的精彩言论,是马基雅维利思想的精华所现。盐野七生对文艺复兴极力推崇,这其中马基雅维利是绕不开的关键人物,特别是他的思想著作,于是,盐野七生另开一本书《马基雅维利语录》,集结了马基雅维利的高论箴言,让读者更进一步了解其思想体系。

在《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这本著作中,盐野七生就像一个老朋友那样去看待角色,一种微妙的亲切感自笔下缓缓展开。在马基雅维利写过的被誉为最美的信函里,他第一次提到准备写《君主论》这篇论文。虽然《君主论》伴随着争议,却赢得了广泛的传播,正是因为它与政治唇齿相依,溶于实际效应下,构建在政治家们的实践之中,所以,也不难怪被当做政治家的枕边书。比如,他说到君主的恶行,有时候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安全和繁荣,而看上去好似美德的事情,往往会自取灭亡。这个论断看起来似有悖论,其实找到它的出发点就不难理解了,“问题”是站在君主的立场和整个大局意识展开的,所以呈现了另一种思想,可以说具有实际效应。而政治家就需要这样的魄力,才能维持 *** 和国家的运转昌盛,包括商业,也需要这样运筹帷幄的能力,使得企业长存不衰。

从马基雅维利的语录中梳理他的思想体系,不难看出他对国家与公民、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处之道很有见解。他主张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一致对外。罗马帝国时期,各种体制并存,共和制或者君主制,各有其存在的土壤,只有顺其发展才有坚持下去的动力。他的思想透着大智慧,这些宝贵经验也可以延伸到现代人的生活中,比如“评价一个人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看他与什么人交往。毕竟,几乎完全没有人不会受到与自己亲密交往的人的影响。”所以说,对于奉劝君主的言论,挪到我们实际生活中,上下级的管理也是很有效的,总管与员工,教练与运动员,老师与学生,等等这些关系,交往磨合的时候,都有值得学习的实质意义。

马基雅维利思想来源于个人经验,离不开他处于政治生涯中的熏陶和感悟,结合了一些历史事实,提供了权术的套路,以及各种针对实例并存的谋略。不管后世如何评价此人,他的思想已经永远留存在人类文明的宝库之中,时时散发光彩。

《马基雅维利语录》读后感(九):没有道义只有实力——Leo鉴书235

年轻时对马基雅维利有点儿偏见,觉得这人就是倡导丛林社会法则。年纪大了发现其实现实就是这样,与其不接受,不如了解下是怎么回事。本书是盐野七生从马基雅维利的作品里编出来的语录,算是了解马的一面镜子,挺好。作者在前言里提到书的出版就是为人们能理解马的思想提供途径。

马基雅维利应该是法家

人性本恶,没有什么是天生好的,只是制度之下克制了自己的天性而已——之前了解二手马基雅维利的思想大概就是这样,这跟中国法家基本上是一个路子。《商君书》里也都是讲这个的。读完本书之后,算是确认了这种感觉。值得注意的是马更多是说出自己的想法、看法(后来其本人不得志,多少用上了不好说),强过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宠(你没看错,就是争宠。

没有善良正义只有实力

我读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个——没有什么正义善良,还是看实力吧!

马认为在个人之间讲信用是有用的,但是在掌权者之间的,是否维持得住,仅仅依据各方的力量对比来看。

就是没有实力,那就没什么信用,信用是跟实力关系很密的。伊拉克的萨达姆就这么完了,想跟美国掰手腕就是这个下场。

其实现在的丛林社会何尝不是这样呢?商业合作很多时候能进行就是因为双方实力相当,一方差太多啥都维持不住。书里还提到强者朋友多这个理念,很遗憾现实之中也是这样的。估计更多人愿意认识马云,而不是已经下台的董小姐,现实就是这么势力。

马老师说:“如果不作恶就对国家不好,那作恶就不必有什么心理负担了。”这让我想起有人讽刺宋襄公不半渡而击是蠢猪是的仁义……关键在于双方立场是怎样的,我把你当共同体的一员,还是绝对的敌人。这个您自己慢慢想吧,不能再深入说了。

拥有最可靠的力量

那就是实力,马自己也引过他前人的话,其中比较多的就是塔西佗,下面这句很带感“世界上最不可靠的东西,就是不以自己的实力为基础的权力和名誉。”

活得越久,越会觉得这话有道理。现实之中,我见过很多僭越者(不具备实力而居高位),走出原来的公司之后成为完全的失败人士,他以为是自己运气不佳,其实则是之前的所谓名誉与其本人实力没有任何关系。

太多人误把公司的实力当成自己的实力了,后果多半是灾难性的。

正视命运的必然后果

实力出众的人,无论是受到命运的青睐或者遗弃,其态度并不会与平时有多大变化。具说罗马人的在战败时不会沮丧,战胜时也不会骄傲。

此时显出教育的重要性(不是学校教育),作为圪人理解社会的活动,它能使人明白社会的剧烈变化,并形成无论其如何变化都不动摇的性格。

很多人实在不清楚自己期望的界限,会犯下盲动的错误,由于不能客观估计自己的实力而走向了毁灭。

很多人实在不清楚自己期望的界限,会犯下盲动的错误,由于不能客观估计自己的实力而走向了毁灭。

不得不说,任何时代能准确理解自己处境的人都是极少数,希望读书学习更多的人达到这种境界。

本书我前后看了两周(算是看的非常慢的了)有机会还会再读,挺好。

《马基雅维利语录》读后感(十):对话马基雅维利,穿越500年

对话马基雅维利,穿越500年

百科中这样解释:尼可罗·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的政治哲学家、音乐家、诗人、和浪漫喜剧剧作家,也是佛罗伦萨的爱国者、公务员,以及政治理论家。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重要人物,尤其是他所写下的《君主论》一书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政治理论、以及《论李维》一书中的共和主义理论。

课堂上读到的他的介绍,来自于一个知名的教授,这个教授曾经本科的论文写的就是马基雅维利。由此,我也被受到了影响,写了一篇拙作。但是初步读到《马基雅维利语录》的时候,觉得这也就是一本格言集子。但是仔细阅读,你会发现,来自500年前的经典智慧,总有一句让你茅塞顿开。

网友的书评也是这样写到:马基雅维利著作等身,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学者,还是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历史学家、剧作家和诗人。但是,作为政治学者的马基雅维利给他赢得了生后名(虽然这种名声在很大程度上是恶名,或者说是不道德之名,或者说毁誉参半)。我个人认为我们对马基雅维利的认识或者说对他的这本君主论的认识还不充分,而且这种认识页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例如,在马基雅维利死后的第五年《君主论》得以出版,该书很快被多次翻印。但是,很快罗马教廷就掀起了抹黑马基雅维利的运动,他的《君主论》也于1559年被列为禁书,耶稣教徒开始焚烧马基雅维利的画像,他从此成为“魔鬼的帮凶”。直到18世纪中叶的伏尔泰也撰写“反马基雅维利”的檄文。

马基雅维利是现代政治学的鼻祖。这点我是赞同的。最为主要的是他将政治从神学中抽离出来。他的知名的观点是政治无道德。有网友写到:马克思说马基雅维利是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对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普遍解读是一种代表者权术与谋略,不择手段的政治权术理论。德国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迈内克的名著《马基雅维利主义》一书中认为,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核心是“国家理由”观念。迈内克形容马基雅维利时说道,他注定是一个不信上帝的人,他必定不知道地狱的恐怖为何物,那么他的信仰来源为于哪里?这就来源于他的“国家理由”。有人说马基雅维利主义是一种政治功利主义,这种政治功力主义也是基于国家理由,我将国家理由简单概括为,“一切来源于国家,一切为了国家”。国家主权、国家利益被上升到一个制高点,这为近代民族国家体系的诞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说马基雅维利是现代政治学的鼻祖,当之无愧!

《马基雅维利语录》是对马基雅维利的经典语录的收集,建议你阅读过《君主论》等西方思想政治的一些著作之后,阅读本书,效果会更好,更能理解语录中的一些精髓。

马原小论文800字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马原哲学小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曾经一度觉得哲学太深奥, 离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很远,代表着一种难以触及的高度。因此,对其涉猎甚少,认知也停驻在比较局限且浅显的阶段。但是,通过本学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我对哲学有了较为具体较为深入的了解。

虽然,哲学相较于其他学科更为高深难懂,甚至在很多时候都都让我们感到枯燥乏味,但通过老师的帮助,带领着我们学习,为我们推荐相关的书籍著作,使得我们能够更容易的了解到先辈们留下的思想精华,对哲学也有了一定的自己的理解。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社会变革的巨大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对我们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使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我对其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阐述尤为深刻。人和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发展的产物就是社会,社会是人与人交流的场所,只有社会的良好生产才能带动社会的良好发展,所以只有人与社会的完美结合才能使国家更好的发展。人类社会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是由什么力量推动的?它们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根据国家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方向,摒弃了资本主义道路,毅然选择了沿着社会主义脚步发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够拥有现今的世界地位,华夏儿女可以自豪地说出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可以骄傲于我们的肤色,我们所选择的道路—社会主义道路起着决定性作用。当然,革命先辈们的不懈奋斗与努力也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我们国家能够如此迅速稳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拥有更为深刻,更加有效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矛盾,它是其他一切矛盾的根源,规定并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江泽民同志曾说:“全党同志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经常加以检查和总结,看看是不是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实事求是地纠正。”

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看,生产力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早已昭示的真理。人类社会各个不同的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每一新的社会形态由初步形成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至最后走向灭亡或消亡的过程,归根到底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之间的斗争。争取和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是阶级斗争的实质内容。首先,阶级斗争推动了同一社会形态自身的发展。其次,在阶级社会中推动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即质变。最后,推动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毛泽东说:“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来的文明史。”。例如黄巢起义中,起义军受到民众的支持与鼓舞无以言表,所到之处,万人空巷,老百姓欢欣鼓舞,官僚、地主垂头丧气,或被迫减租减息,或望风而逃。中国国内现在没有阶级斗争吗?任何一个肯面对事实的社会学家都不能予以否认。阶级斗争在现在并不表现为打打杀杀的形式,为了使中国落后的生产力适应相应的生产关系,中国必须忍受相当长时期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使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了新的生产力时,再行社会主义改造,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改革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或某些环节和方面进行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进行的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的形式。社会革命就其根源来讲,社会革命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斗争的最高表现,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

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式和途径只能是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自身实践进程的客观要求,是迎接当代世界资本主义挑战的必然选择。 社会改革是一切在不改变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以和平的方式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活动。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邓小平同志曾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对具体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调整、完善或革新。即实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其社会体制的变革。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变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建立适合时代特点和国情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新体制,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运动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是正确反映事物本质及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系统化、理论化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称,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达尔文说:“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马克思曾概括: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科学技术对古今中外的发展作用重大。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迅速过渡到机器大工业时代。以电力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又一次得到迅猛发展。20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以众多高科技为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形态向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形态的过渡。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因此有了巨大的改变。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拓宽眼界,避免急功近利,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亦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遵循的思想觉悟。

詹姆士:“一个人采取什么样的哲学立场跟他的心理气质不可分。”对于博大精深的哲学,我所涉猎的所能理解的不过是沧海一黍。但作为一个当代的需要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哲学研究必不可少。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马原哲学小论文

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方法论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方法论价值,体现为客观性与主体性、科学性与人文性、决定性与选择性、共时性与历史性、实证归纳与理性概括的统一。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应当吸取马克思这一理论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论/当代意义哲学的经济学分析和经济学的哲学概括,是马克思理论研究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体现出丰富的方法论思想。认真清理和总结这些思想,无论对于我们建构当代中国经济哲学还是分析现实经济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一、客观性与主体性的统一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既非单纯经济学也非纯粹哲学,而是在融合两者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质科学。这种“新质”,就在于它打破了当时的一些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考察经济问题的方法:或者从主观概念、理性原则出发剪裁、套用客观经济现实,否认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或者停留和止步于客观经济现象的表层,否认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实践的能动创造性。前者是唯心主义的经济哲学方法,后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经济哲学方法。马克思对唯心主义经济哲学思想的批判,在他最初的经济哲学研究成果《哲学的贫困》中就有着充分的体现。他批评蒲鲁东从普遍理性出发建构经济学的哲学体系,把经济范畴视作“不依赖实际关系而自生”[1]的思想,不过是一种先验的唯心主义的经济哲学。而他关于经济学要能够真正揭示现实经济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就必须跳出哲学的圈子研究经济现象的思想,则蕴含着从经济现实、物质生产出发的唯物主义经济哲学思想。同时,对庸俗经济学思想的反思,使马克思意识到,经济哲学要走出“在表面的联系内兜圈子”,对“最粗浅的现象作出似是而非的解释”的误区,[2]就必须突破以往的理论,在面对现实的同时发挥主体能动性,冲破思想障碍,敢于进行理论创新。集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之大成的《资本论》,既与马克思立足于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现实,从现象分析中揭开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关系、运行机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谜底”有关,又与马克思在充分吸取以往和当时的经济学、哲学思维成果基础上,善于走出哲学和经济学各自的理论藩篱,在综合两者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不无联系。正因如此,马克思才最终实现了其哲学与经济学成果——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论的有机 统一。纵观马克思一生的经济哲学研究,他不是躲进书斋给自己设定纯抽象思辨的命题,在主观玄想中构造体系,而是立足经济现实,捕捉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不囿于“现存”和既有的方法、结论,而是让“思想的闪电”在划破理论的迷雾中,揭示现实经济生活的真谛。今天,虽然时代的巨变使经济哲学研究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与马克思那个时代有了极大差异,但马克思当年从客观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角度研究经济哲学的思路和方法,仍能为我们从事当代经济哲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启迪。在此,不妨借用马克思的一句名言:经济哲学要想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就必须“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3]同时,要充分发挥主体特有的能动性,破除陈旧的传统观念,解放思想,敢于创新,与时俱进。二、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分别从物与人的角度,体现了人类对世界的两种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前者强调客观性和事实评价,后者强调主体性和人文关怀。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的对象,无疑是“现实的人”[4]。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既是“社会关系的总和”,[5]又是能动的、有价值、理想追求的主体。因此,经济哲学要研究“物”,也要研究“人”,应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在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这种辩证统一,体现得尤为彻底。马克思既反对从所谓“纯粹的客观性”或单纯的技术理性、经济模式出发考察经济现实的做法,认为这种撇开主体的人和缺乏对人的价值需要、利益要求、地位体现、发展愿望的人文关怀的理论,把人降低或等同于“物”和单纯“经济人”;同时,又反对从抽象的人、人性、人道主义出发考察经济现实的做法,认为这种抛弃客观的物和缺乏对客体分析的“人文关怀”,只能使人成为虚假的主体和片面的“道德人”。与资产阶级经济学或哲学不同,马克思经济哲学的独到之处,在于他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和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时,把它们视为以人的生产实践为基础和中介的合规律的过程,强调无产阶级解放之路的寻求,首先必须深入到客观的经济底层,同时,又关注现实的人尤其是无产阶级的地位、处境、命运和出路,认为自己的理论就是为“倍受压迫”的那个阶级提供解放的精神武器。[6]因此,在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中,对“人”的探讨既以对客观事实的科学研究为基础,又以对人的价值追求和发展要求为目的;对“物”的探讨既以人的价值取向为参照,又注重从物的基础、本源角度探究人文关怀的合理性和可能性。今天,借鉴马克思科学性与人文性辩证统一的方法建构当代中国经济哲学,有助于我们关注和研究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经济增长、转型、变化、发展的现状、历史和未来趋势,立足科学的实证经济学,从人化了的客观世界中认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基质及其本质规律,为理解和满足人的价值需求、人生的现实性、时代的变易性、社会生活的真伪性,以及准确定位与之相应的人格模式,提供客观依据;同时,也关注和研究人在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体现自身价值、发展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善于运用科学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人的价值要求的客观范围和内在层次,为使人在冷漠、自在的自然物质世界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体现生存的意义,感到人生的温暖、美好和崇高提供激情泉源。具体言之,经济哲学要研究宏观的经济增长与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三者间的关系,研究微观的诸如经济发展、转型引发的利益与价值、公平与效率等矛盾,以及道德与经济、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经济乃至社会心理与经济等等之间的关系问题。三、决定性与选择性的统一决定性与选择性则侧重于从实践角度表述主客关系。决定性即承认人类社会历史及其经济运动是有自身规律可循的自然历史过程;选择性即承认社会历史及其经济运动又是历史主体的人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前者肯定客观世界和其规律的必然性及其对人的制约性,后者肯定主体的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认为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一身兼任“剧中人物”和“剧作者”双重身份。[7]因此,人类社会历史和经济运动的规律,是通过现实的人的有选择的能动性活动而得以实现的。人的实践是联接两者的中介,正是在实践基础上,两者达到了辩证的统一。经济哲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就在于通过对经济现实的理性考察,为发挥人的自主能动性提供理论根据,因此它应当从决定与选择的统一角度,研究作为客体的世界与作为主体的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这种统一在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中,同样得到了体现。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陷入纯实证经济论和蒲鲁东陷入纯思辨的经济论,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离开历史的主客体关系来考察经济问题,没有看到客观经济规律既是人的能动实践的结果,因而人在它面前并非束手无策;但经济事实作为既定产物又具有客观必然性和制约性,因而人在它面前不能随心所欲。由于不能正确认识经济活动中决定性与选择性的统一关系,导致他们或者陷于机械决定论,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永恒之手”,完全制约着人的活动;或者陷于唯心能动论,视个体理性、“社会天才”的自由意志为解决经济矛盾的灵丹妙药。与他们不同,马克思一方面认为社会的、历史的物质活动是人类生产实践、经济生活的根本内容,生产力是在人类从事生产的经济活动的历史过程中积累、创造的物质力量,而不是自身无前提的先验假设;同时又认为人类生产实践是主体的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生产力是人的实践能力的物化,生产关系是人为适应生产力而创造的结果。这样,马克思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作为历史的主体与客体的基础和中介,科学地预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和经济活动,是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选择论的统一。今天,借鉴马克思的上述方法考察当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和制订新世纪现代化战略决策,有助于我们走出“超越论”和“循序论”的两极,既立足于“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研究诸如中国与世界体系的联系与交往中,经济的调整、重组、改革、开放等关系;又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创造性,在历史的决定性与选择性的交错点上“抓住机遇”,切实把我们的事情做好。借鉴马克思的上述方法研究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有助于我们走出“人类中心论”或“生态决定论”的两极,进而深入研究诸如经济增长与自然成本和生产效率、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社会发展中的物质生产、人口生产与精神生产,自然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和再生产与自然可再生性发展等等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四、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共时性与历时性,是分别从静态与动态、横向与纵向的维度考察社会结构及其形态的视角。前者侧重于以特定社会经济运动的系统以及系统中要素间相互关系为基础,把握社会结构;后者侧重于以社会经济运动的过程以及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发展的规律为基础,把握社会形态。运动通过静止表现出来,相对静止中有永恒的运动。因此,共时性与历时性两者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上述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哲学中,具体体现为他的“有中介的社会生产体系”[8]观:社会就其静态存在看,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就其动态展开看,是生产力发展改变生产关系及其一切社会关系。生产方式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中介,既为生产力所决定又决定生产关系,既具生产力功能又具生产关系价值,是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人类社会特定结构及其整个历史运动,既是一个以生产方式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系统,又是一个由生产方式运动推动的过程。因此,社会结构与社会形态统一的基础,在于社会的生产方式。今天,借鉴马克思的上述观点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既从历史的、现实的国情出发,又把它置于“世界历史”、“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中;既从我国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又联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总趋势,从而既看到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因其中介性,可以共存于两种社会制度之间并互通互补,生产的技术层面构成生产方式的基础,经济体系以它为坐标系,经济形态的依次演进从根本上决定所有制形态的一般发展,因而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市场经济发展阶段不可超越,中国必须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市场经济;又看到生产方式、交换方式的中介性必然与一定的经济关系、社会制度结合,生产关系的社会层面决定社会的基本制度,不同的所有制形态可以反映相同的经济形态。因此,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是可以超越的,中国实行的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应该而且必然是社会主义的。五、实证归纳与理性概括的统一实证归纳与理性概括的统一,是马克思经济哲学研究中又一基本的方法论思想。它体现为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不仅从经济现实出发,在研究经济现实中进行哲理的分析推论,并从中引出世界观、方法论的结论,而不是止步于实证归纳;而且在对经济现象进行哲理的分析与揭示中,融入经济的实证使之有根有据,而不致流于哲理的空洞思辨和抽象演绎。还在马克思创立经济哲学之初,他就批判地审视了当时的经济理论,既反对蒲鲁东用先验原则、抽象哲学理念投射经济现实,认为这只能导致“可笑的哲学”;[9]又批评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停留于纯粹经济事实的肤浅表述和实证归纳,认为其不从经济关系的社会历史性考察、深究经济现象的本质,导致了他们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固定永恒的规律的唯心史观结论。而马克思《资本论》中贯串始终的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的方法,则是他融合经济学实证性与哲学思辨性的结晶。虽然这部研究资本主义的巨著侧重于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但这种分析却既因哲学唯物史观的运用而使经济学的实证分析,超越了纯粹的表象描述而具有强烈的理性思辨,又因经济学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的实证而使哲学的逻辑推演,超越了纯思辨的抽象论证而具有透彻的经验说服力,从而使它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任何单纯的经济学著作或单纯的哲学著作。纵观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思想,其哲学与经济学在相互交融基础上达到了辩证统一。如同劳动、分工、生产力、生产关系既是经济学又是哲学的基本范畴一样,马克思的经济哲学理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既是社会的、历史的、哲学的经济学,又是经济的社会学、历史学和哲学。今天,借鉴马克思的哲学理性思考和经济学实证分析统一的方法研究和建构当代中国经济哲学,必须做到:一方面,在探讨诸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等具体问题时,必须运用世界历史理论、社会形态论加以理性抽象而不能止于经济范式、技术模式、操作手段等经济学的表层。另一方面,在深化诸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论、形态论、本质论、动力论等基本理论时,必须结合和依据世界、中国的社会经济变化现状和趋势,以及新科技革命、信息革命等问题加以经验证明,而不囿于抽象的概念框架和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在融合两者特征的基础上,创建出既不因满足于繁荣表象而对自身功能产生幻化、又不因囿于空洞思辨而对自身功能产生怀疑的,既适合又能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的经济哲学理论。

论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具体如下: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科学。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所谓时代精神也就是对一定时代的本质、主题和基本特征等方面的概括。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发展趋向方面的主题、任务及其精神需求,它渗透在这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各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指引着无产阶级时代前进,推动文明进步,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自觉地植根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

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吮吸自己的生命之泉,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检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科学地回答了时代在不同阶段提出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是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只有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就在于以实践为基础,深刻地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从而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及其客观依据。

因此,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也只有紧密结合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才能加以深刻理解。

主观能动性是人类认识和改变世界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主观能动性是人类所特有的,人们应当以客观规律和客观事实为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自觉想问题、办事情,才能把事情办的更好。

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围绕着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开展的。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只有以实际问题,才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质不断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并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思考提高。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专题报告中,明确地界说了“可持续发展”以后,可持续发展思想便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特别是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也相继对“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讨。我国政府于1994年便率先发布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的战略目标。但不可否认,无论是作为《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给“可持续发展”界定的经典定义,还是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本质、内容、规律和特点等方面的认识均存在不足。有的学者认为,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就是我国古代道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类久远以来就一再深入思考着的问题”,“道家、道教的思维方式为我们讨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术研究1998年第3期“道家、道教思维方式与可持续发展”)有人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实质就是要强调“超越人类中心”的“自然界的价值主体地位”,认为自然界、生态环境是独立的价值主体,人的行为要符合自然界的利益,尊重自然界的权利,要“以自然为中心”。还有些学者将“可持续发展”等同于生态发展。我们认为,陷入这些认识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高度来把握“可持续发展”,未能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为指引,从思维方式、方法论、本质和内容等方面厘清“可持续发展”与以往发展思想的区别。 一 “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对以往发展思想与实践的反思而问世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以往发展思想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是需要首先明晰的问题。任何发展观都是某种世界观的体现,而世界观实质上就是哲学思维方式。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着社会发展思想的不同,以往的发展思想依赖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可持续发展”则以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实践的思维方式为指导。 在古代社会,由于物质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得不依赖自然性的关系靠天去生存。这决定了人们的思维能力也是低下的,人们认为,外在的神秘的客观力量掌握着自己的命运。这便产生了以追求绝对真理、永恒本质为目标的前定论的思维方式,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未能正确处理主体(现实的人)与客体(自然环境与社会关系环境)的辩证关系。客体成为主客体的关系的绝对重心,主体则是客体的奴仆。人们热衷于探寻事物的先在本质,从先在本质出发去演绎、推论事物的现在和未来。建立在这种思维方式基础上的社会发展观实质上只能是一种生存现,表现为人们对自然界的盲目崇拜与屈从。中国古代道家的思维方式即是如此。他们提出的“天人合一”是指人与大自然的和一、统一或和谐,但这并不是凭借科学知识去认识自然得出来的结论。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追求无为的境界,他们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合理的,不应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不合理的,都是对自然的破坏。这就取消了人类改造自然、谋求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是不利于社会进步的。近代以来,人们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的主体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人的个性得到极大发展,人文精神的兴起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使人类认识到自身的巨大力量,人类不断扩展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深度与广度。在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张扬的同时,人类的思想与行为也走向了极端——人们错误地认为,自己是世界上至高无上的征服者、压迫者,人类可以摆脱自然与社会的任何限制。如培根认为,科学的目的就是“拷打出自然的奥妙”,对待自然必须“在她漫步时紧追不舍”,使她成为“奴隶”,“强制令她提供服务”。实质上,近代人的思维方式存着与古代人同样的局限性,也未能正确把握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他们虽然看到了主体对客体巨大的改造作用,却忽视甚至否认客体是主体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客体对主体也具有制约与改造作用。他们将主体作用于客体过程中凸现的主体力量加以抽象化、绝对化,顶礼膜拜,使之成为一种先验的外在权威力量,成为另一种“先在的本质”。古代人对客体力量盲目崇拜,而近代人则对主体力量盲目崇拜,同样陷入了由预设的本质去解释现存世界的前定论思维方式。以这种思维方式为指导,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思想便应运而生。近代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这一发展思想最早的代表。他把社会发展简单地归结为单一的经济增长过程,而经济增长过程就是人类不断地制服和掠夺自然,获取物质财富的过程。本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上述发展思想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据支配地位。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经济增长已成为西方工业国家的“世俗宗教”和“政治溶剂”,成为个人动机的源泉、政治团体的基础,动员社会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根据。(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295-296页)以这种发展思想为指导,西方工业化国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增长,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负面影响。它引起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破坏生态平衡,又导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以享受为特征的腐朽、颓废的文化价值观念。 马克思恩格斯则既继承了前人的积极因素,又克服其局限性,立足于时代特征,开创了实践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了发展哲学的科学变革。实践概念在哲学史上早已提出,但只有马克思恩格斯才给予了科学诠释。在欧洲哲学史上,康德正式把实践概念引入哲学,并提出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概念。但康德的“实践”局限于伦理实践范围,其他实践活动则被排斥在外。黑格尔提出了“实践理念”的概念,但他讲的“实践”在根本上是抽象的理念活动,现实的人的活动只是这种精神活动的“样式”。费尔巴哈把实践和生活联系起来,提出了“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的合理见解,但他又认为,“实践”或“生活”就是吃喝、享用对象等等。被恩格斯称为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宣告了科学的实践观的诞生。马克思指出,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具体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这一过程内含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是客体的主体化过程。人来自自然存在,受到客观世界的制约,需要不断地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断地改变自身,这即客体作用于主体的过程。二是主体的客体化过程。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能够突破自然与社会的限制,改变周围的环境,按照自己的需求、目的创造出属人的对象世界。这即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实践就是上述两方面的统一过程。“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55页)只有建立在实践的思维方式基础上的社会发展思想,才能克服其他发展思想的局限性,指导社会的发展步入正途。“可持续发展”则属于这一社会发展思想。它既不是从先验的、外在的客体出发,又不是以被抽象化、张扬至极端的主体意志,以抽象的理性、人性本质为出发点,而是将具体而现实的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既明晰了客体对主体的制约作用,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的基础上,又把握主体所具有的自觉能动性特征,人们通过对客体的改造而满足自身的需要与利益,而不是乞求大自然的恩赐,生活在与自然的原始统一性中。“可持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我们只有立足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才能从根本上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同以往的发展思想区别开来。 二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们也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为理论基础,才能给予科学地解答。“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56页)通过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剖析,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发展的实质提出了全新的诠释。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变化也内含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的发展是社会主体的需求与愿望的满足过程和价值目标不断实现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不同,自然的发展是无意识的、无目的的,人们总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从事社会活动,人类社会历史是主体的自觉创造活动的结果,是人类进行价值选择的进程。正如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页)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又是具有客观必然性、存在内在规律的进程。因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均对主体的价值选择活动具有制约作用。主体只有不断地认识客体的本性,遵循客体的发展规律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第一,人类社会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的客观规律。第二,社会客体即社会关系也制约和规定着主体的活动。马克思指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344页)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其发展是有内在客观规律的。第三,生产关系又受着社会生产力的制约,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人类社会的运行中,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运动,使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体现了一定的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要求的规律。这决定了人类社会演变的基本趋势是前进、上升的,或者表现为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飞跃,或者表现为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社会关系的调整与改革、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意识形态的进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的价值选择活动提供一种客观的可能性空间,即选择的自由度。人们不能够突破和超越规律的支配和约束而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的价值追求活动与社会规律的形成、作用过程并非是外在、互斥的关系,而是内在一致、有机渗融的同一过程。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又制约着人类的实践活动。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就是社会发展的本质所在。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社会发展本质观对当代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全面地体现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及运作之中。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在于:一是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客体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对近代发展思想的反思与反动,一些思想家走向了另一种极端,视自然为社会发展的主体,追求“世外桃源”,抵制科学的发展,走向一种非理性的“自然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思想则批判了这一观点,并全面阐述了主体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首先,只有实现主体能力即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创造价值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弘扬人的主体能动性,才能满足主体的需求,实现主体的价值选择,从而实现社会的发展。其次,发展主体能力,必须扬弃传统的需求观,代之以全面的需求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价值选择是全面的,既有物质环境的要求,又有精神环境的需求;既有政治环境的需求,又有生态环境的需求。只有各方面的需求都得到满足,人的主体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否则,只能造成“单向度”的片面发展的人,人类社会也只能陷入停滞甚至倒退。再次,可持续发展还克服了近代发展思想在发展主体问题上——把发展看成是少数人的发展或少数国家中的一部分人的发展;只考虑当代人的发展,而忽视后代人的发展——的认识误区,提出了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的发展主体观。它认为,发展的主体总体上分为:个体主体即个人,群体主体即民族、阶级等社会集团,社会主体即个体与群体的总和。在当代,我们既要关注个体主体与群体主体的发展,又要关注社会主体的发展。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异与对立固然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忽视甚至否认这一点。但由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所组成的人类社会生活在同一时代中,共同拥有一个地球,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全球化,人们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阶级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与价值目标。即使对地球环境的某一局部破坏,也将造成世界性影响;任何一个自由主义的发展行动都可能对周边地区产生不可低估的副作用。任何个体与群体要达到发展自己的目的,必须提倡与实行代内主体平等思想,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为代价。特别是要注意维护弱发展地区和国家利益,通过协同发展,消除国家和地区间的对立或紧张关系。这样才能实现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社会发展的广泛性和持续性。同时,当代人的发展必须惠及后代或至少不应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改善和优化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代际平等。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是共时性的,又是历时性的,人的需要不仅包括当代人的需要,而且包括未来人的需要。社会发展既为当下所决定,又为未来所决定,而后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前人的发展。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代际分配中,后代人只能接受其前辈遗留下来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如果当代人只顾自身的利益,过量开采资源或破坏生态而剥夺了后代人使用资源的权利,对他们的生存就会造成不应有的消极影响。 社会主体的价值选择活动不能超越客观规律的制约,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客体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自然客体的发展是主体发展的首要条件。要使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必须使自然界持续发展,即社会发展不超过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使自然界通过再生或因新的开发而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环境或条件。其次,当代人类面临的灾难性困境也是由于社会客体即人类社会内部相互关系的严重失衡和损害而引起的。有许多表面上看似乎纯粹是以“天灾”形式表现出来的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究其根源则是由人类社会内部的彼此冲突和对抗而导致的。而民族纠纷、宗教冲突、种族歧视、暴力恐怖、颓废空虚等社会邪恶都是由于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失衡和社会制度不良等原因造成的。只有先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才能保住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 社会发展的内容是什么?以不同的发展哲学为根据,则有不同的阐述。囿于将主体的力量抽象化、终极化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近代发展思想和现代西方发展经济学、早期现代化理论都把社会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将社会的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以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作为评判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例如,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认为,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以储蓄和投资的增加为引擎,以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发生重大变化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经济学家凯恩斯则作出了“有了经济就有了一切”的总体概括。结果使许多国家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如巴西、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使整个社会系统功能失调,致使原有的社会问题未能缓解,反而引发了生态恶化、能源短缺、失业人口剧增、社会动乱频繁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对近代发展思想提出了批评,提出了“新发展观”。他认为,增长论是一种唯经济的观点,具有相当大的片面性和狭隘性。他在其代表作《新发展观》中提出:发展要以人为中心,实行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佩鲁指出了“经济增长论”的弊端,扩展了社会发展的内容,这是正确的。但是他并没有真正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发展哲学思想,“自然”并没有作为一个重要变量纳入到发展的框架之中。而且他夸大了文化的作用,提出“在文化因素起决定作用的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各种经济与社会角色到处都会无能为力。”(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第22页)他颠倒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陷入了文化决定论的唯心史观。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运用实践反思方法,对社会发展的内容作出了深刻而全面的阐述。人类的实践活动具体包括四种基本形式:保护和支持生态环境的实践,物质生产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创造精神生活的实践。这四种实践产生了社会发展的基本领域,即生态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文化系统。人类社会就是由这四个系统所组成的大系统。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只有社会系统诸要素的全面而协调的发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这一社会发展最高目标。社会系统诸要素处于相关性之中,并遵循一定的秩序和规则。第一,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202页)离开生态环境,人类的一切活动便无从发生。同时,生态环境的优劣,通过对生产的不同影响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较为优越的国家或地区比环境较为恶劣的国家和地区在发展速度上会更快一些。所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支持问题便成为可持续发展思想与战略问世的缘起,生态环境的发展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得到了具体而全面地确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哲学。第二,在社会大系统的四大要素中,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与最终决定力量。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影响和作用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就越大。同时,经济的发展决定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4-375页)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第三,政治的发展在社会大系统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以自身中介性的作用协调生态支持、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的交互关系,是社会各要素发展的保障。首先,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性质。社会的政治制度不同,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的效果是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赖于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社会秩序的不合理决定了资本主义以及前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使生态环境得到良性发展。资本家自私自利的短视行为必然造成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其次,政治对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反作用。当社会政治的发展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时,就起着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作用;而当政治上层建筑已经腐朽衰败,并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再次,政治的发展直接决定社会文化建设的内容与性质。任何一种性质的社会制度为了本身的生存和发展,都要寻找它的“代言人”,都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伦理等思想体系。第四,文化的发展对经济、政治和生态的发展也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经济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但他们不是机械论者,并不认为其余因素都是消极的。文化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首先,生态环境的发展依赖于人们生态观念的革新。人类必须摈弃人对自然的崇拜意识和征服意识。人类崇拜自然的动机,并非爱护与治理生态环境,只能使人类陷入愚味与落后,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而征服意识则产生了盲目开采资源、破坏生态的行为,将人类推向了生存危机的边缘。其次,任何经济行为并不是一种无主体的自发行为,在某种经济活动和经济模式的背后,总存在着某种人文观念和文化意识的支撑。但由于经济与文化的不平衡性,这种观念不可能自发地产生,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提倡和培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通过培育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新观念、新意识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再次,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必然有利于人们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增强,促进人们社会关系的规范化、有序化,从而促进社会政治的发展。很难设想,在一个教育没有普及和提高,文盲仍占人口较高比例的社会,会产生高度发展的民主政治。 从总体上讲,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充满着矛盾,充满着危机,并且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浪费大量的自然资源、社会财富为前提。这种社会系统的结构是不协调的,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片面的、畸形的。这在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表现得更加突出,物质的富有和精神的空虚、经济的繁荣和道德的堕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共存并生的。 在当代,我们制定和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为指导,视社会为生态、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系统,注重生态文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从而逐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我们要强调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前提作用,制定、实施各方面的环境和资源保护与支持计划,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方法创造更多的人造资源,保护非再生资源,并健全立法监督工作。经济的基础地位决定我们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此,我们要完成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性向集约性转变。同时,我们要推行积极稳妥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提高人口质量,使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本,使得对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因素变成积极因素。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目标。自党的十三中全会以来稳步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把“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作为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民主与法治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通过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必须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民主政治架构,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要求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为之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科学与教育事业,促进高科技水平与人才素质的飞跃。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使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成为人们思想与行动的指南,为我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只有从这四个要素来把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并明确各个要素的特点及其关系,才能走出将可持续发展局限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误区,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运作

马克思毕业论文1500字

用马克思主义视角看待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都是全国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突出的经济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难点,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就业不足的困扰。在我国,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引起的经济结构调整的展开和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特点问题和经济理论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对知识经济发展条件下就业理论的研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如今,社会经济条件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克思关于就业方面的理论体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在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正确地把握马克思的有关经济理论,并结合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创新就业理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往年大学生千军万马挤向大城市的现象有所不同,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股“回流”潮,中小城市开始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而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数量几乎都是供过于求,大学生毕业后,几乎都不具备相关工作的胜任力。针对这一现状,我国现阶段就业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加速户籍改革以实现要素充分流动;二是大力发展教育以提高劳动者人力资本素质;三是强化市场就业保障以降低劳动力失业风险。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事物是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新事物的发展是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必然会战胜旧事物,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把握这一规律对于我们再现代化进程中创新、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阶段;同时,要有创新精神。因此,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首先,我们应该以联系的观点看分析为何会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一)联系是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时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从大学生教育方面来看,高校普遍扩大招生,扩招后优质办学资源被快速稀释。各校的办学定位被快速模糊,加上培养模式的僵化,学校责任心的下滑,致使人才培养的质量、结构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过快的教育规模扩张速度影响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这也是大学生在社会上竞争力不足的原因之一。从大学生本身来说,大学生本身的就业观念出现错误,一大部分认为,大学生的工作应该是比普通的工人的工资、待遇还要好才符合他们的学历,他们把自己的学历看成了是高人一等的门槛,不愿意去从事那些本身是劳力的工作。(二)联系是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社会的大背景来分析,这几年来雪灾、地震、全球金融的次贷危机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交织发生,这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着紧张、急剧的局面。现在我国是处于经济的转型期间,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市场竞争产生了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加上,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更是冲击着整个市场的容纳能力。接着,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异;产业发展不平衡,第三产业的发展部充分,相当限制了就业的机会。以上的原因可以说是分别体现了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其次,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其实,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的话,会发现:这是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优势为自己在当今的竞争激烈的社会上创新的一条出路,我们可以长久观察发现,大学生做的这些工作并不只是单纯的一份生计,而是利用自己的知识,创新能力发展了一家一家的连锁,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用马克思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会发现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存在的原因以及发展的因素。由联系的观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是由时代的客观性以及影响的普遍性造成的,再次在发展观点的指导下,大学生就业困难另辟蹊径更是具有对社会的发展的创新。因此解决问题的对策也应该从联系、发展的层次出发。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是在永恒发展的,大学生就业困难是我们的现实问题,但是,不会永远是社会问题。(帮下你地,哈哈,仲有一篇已经比左人拉,剩低里篇啦)

马克思很早就用这句话明确地表示了他对“离开实践的思维”不感兴趣。这是一个肩负“改变世界”使命的人自然而必然的思维倾向。实践思维既是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思路,那也就是我们理解其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有鉴于此,实践思维之要略不可不首加辨识。如果把逻辑思维、解释性的理论思维、幻想性的形象思维与实践思维加以排列比较,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具有“思维内部规律→超越思维引入存在→超越存在引入理想→超越理想引入实现(或实践)”这样一种依次递进的层级性: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只在概念、判断、推理之间运行,即它只解决思维内部的问题,只解决思维内部的正确性问题。逻辑思维正确性(亦即真理性)的判断根据,只在思维内部先在与后有的思维结果之间;逻辑思维不关心思维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考虑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解释性的理论思维(理论思维除了解释客观存在之外,还有以建立价值原则为目标的)解释性理论活动中虽然也充斥着逻辑思维,但却引入了逻辑思维所不加考虑的因素——客观存在;而且被引入的“客观存在”还成了思维活动的主导因素——思维结果必须符合客观存在。所以理论所追求的真理性与逻辑所追求的真理性并不相同:前者要求用外在于思维的“客观存在”去检验;后者只用思维内部先在或后在的思维结果去检验。由此可见,逻辑思维并不能完成理论思维的任务,理论思维是超越逻辑思维的一种独立思维方式。幻想性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也还有非幻想而模拟现实的)幻想性形象思维也与客观存在事物有着直接间接的密切联系;然而这种思维并不遵守客观存在的规定,它超越了规定理论思维的客观存在,而引入了思维主体的情感意愿:思维的走向由思维者自己的情感意愿牵引。这种思维的结果再不表现为普遍原理而表现为具体的意象;其价值也再不在于“真”,而在于“善”,在思维结果的理想性。这种形象思维的目标当然也不是理论思维所能完成的,因而它也是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实践思维是一种最具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它在运思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式或它们的成果。但是,实践思维作为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不在于它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而在于它超越各种思维方式的范围,引入“在现实环境中实现所追求的目标”的思考内容,即引入“实践”的思考内容。这是前述任何一种思维方式所不能考虑也不必考虑的任务。实践思维直接是在幻想性形象思维基础上的超越,因为实践思维是对理想目标的追求;但实践思维不是象幻想性形象思维那样满足于获得理想的意象,而是要获得理想的现实,因而引入了把理想意象变为现实的“实践”。实践不仅是实践思维一项新添加的内容,而且是规定思维导向的因素。正如符合存在是解释性理论思维的导向、符合理想是幻想性形象思维的导向一样,符合实践要求是实践思维的导向。正由于“实践”在思维中具有导向作用,使得实践思维在应用其它思维方式时附加上了特别的要求:——实践思维在认识实践环境和材料对象时,要用客观存在去校正思维成果,这很象解释性理论思维;但实践思维所认识的内容必须是客观事物中可被实践操控的实体因素,而不是客体被人感受、识别、理解的意象、意念或它们的文字记录,所以实践思维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不是象理论思维那样仅凭语言引述事实的现象特征,而是必须通过实践动作操控事物实体。这不同于理论思维所要求的认识。——实践思维在设定实践目标时,尽量满足人的利益、理想要求,这很像幻想性形象思维;但实践思维想象的目标,却必须是可经实践造作而化为现实存在的意象,而不是仅供观照以求心神娱乐、无法实现也不打算实现的意象。这又不同于形象思维。由此可见,实践思维既具有综合性,更具有独立性。我们不能因为实践思维中包含其他思维方式而取消它。将这样一种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与人类实践同样普遍、人类养育自我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类独立的研究对象列入思维科学,正无可非议。说明实践思维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立性,还不是本文此节的目标,它不过是进而探讨这种思维方式系统规律的立足点;我们需要实践思维的系统规律去理解马克思思想的整体结构,去据以审订他的思考结论。即使马克思的研究过程不是采用实践思维,或者偏离了实践思维,我们也必须用实践思维去读解和批判他的著述,因为这是解决他的“改变世界”这一思想课题唯一正确的思维方式。如果马克思偏离了实践思维,那就说明他的思路出了问题,错的是他,而不是我们。正如面对一份数学答卷,人们只能以正确的解题思路去审阅它一样。面对马克思的思想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实践思维的系统规律问题无可徊避;人类也实在早就应该有这方面的系统知识。奇怪的是,人类建立了逻辑学去研究逻辑思维规律;人类也有许多关于形象思维规律的研究专著;可是,我们这里提出实践思维,却不知去哪里引录经典定义;我们需要实践思维系统规律,却不知去哪里参阅专门资料。好在实践思维是凡人皆有的切身经验。因为人类实践是个体赖以生存的根本手段,也是人类活动区别于动物活动的根本特征;而实践思维不过是筹划现实实践的心理活动而已。因而关于它的性质与内容,即使缺乏权威的研究结论,我们自己的实践经验也可以作为言说和判断的切实根据。

一提就知道佛大噶喇。听日早上考马克思。师弟师妹,有需要CALL我喇。680192

表明自己的感想,即自己的观点。围绕观点写出能支撑观点的事实,展开联想。一篇简单的论文就完成了。正文:

对于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触。因为人的有机体需要能量输入,所以人要吃饭。要吃饭,那是“必然”的;吃什么饭,什么时候吃,吃多少则是偶然的。同样,因为人是有机体生命,而有机体生命总会经历生长、成熟、衰弱、死亡这样的过程(自然法则),所以人总是要死的。

人要死是必然的,什么时候死,以什么方式死则是偶然的。今天起来发现路面是湿的,我们推测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浇的(偶然);假如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我们会用肯定的语气说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湿的。

我们习惯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找到最终的原因。人本性上有一种对事情穷根究底的求知欲望,古希腊人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想找出这个世界的最终解释,从泰勒斯的世界起源于水到柏拉图的理念,人们不满足于对事件的经验解释,希望找到一个最终的必然的并经得起理性考验的解释。

辨证法大师黑格尔对偶然和必然及其关系的演绎达到了辩证逻辑的顶峰“偶然的东西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种依据,而且正因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没有依据;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规定自己为偶然性,而另一方面,这种偶然性又宁可说是绝对的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自身哲学的方法论基础。对偶然和必然的认识自然也有了更加纯熟的解释。但是有一点不足之处是,在历史观领域,经济决定论的思想也时常为世人所诟病。

经济决定论的思想,给人一种宿命论的历史主义印象。经济无疑是强有力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基础,但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充满了不以物质多寡为条件的变数,心理的,外在因素的,传统习俗的',伟大人物的个人作为都是相当不可忽视的因素。历史必然性的说法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厌恶之感,因为必然性漠视了个体的作为,个体的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全球化,这是后现代的一种趋势。人类开始从狭小的个人空间中走向一种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频繁的信息化时代。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说教越来越得不到认同。

在必然性居支配地位的时代,人们谈理想,谈人生意义,所指向的是一个永恒的必然领域:真理的,价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支配作用的理念世界。

现在的人还相信这样的永恒世界恐怕不多了,那么人生到底怎样才有意义呢?我的回答是:活在真实的偶然中,并用自己的全身心去体验那偶然向自己昭示的那个世界的样子。

没有必要去相信这个世界必然要发生什么——因为那是虚假不可信的——,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一种所谓永恒不变的真理——因为根本没有不变的、永恒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只是偶然的事实而已,在生活中被偶然的揭示出来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明天对我意味着什么,我不能肯定,我也不需要肯定知道是什么样会发生什么。但是我确信的是,明天对于我一定是新的一天,一定不同于今日和昨日;对于别人也一样。马克思说的好:解释世界的不如改变世界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