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缓解焦虑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缓解焦虑论文参考文献

焦虑症患者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不安感,会导致身体出现多种营养缺乏,有研究表面,一些微量元素的缺乏,营养不良等会造成出现焦虑症;反过来,长期有不安感,焦虑感的人容易出现身体微量元素的缺乏和营养不良,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和免疫应激功能下降的情况。所以,治疗除了改善心理应激机制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善营养和补充微量元素。譬如补充维生素能有效调节人体处于焦虑情况时,起到镇静神经的作用。

考试焦虑又称为考试恐怖,是指因考试压力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迎考及考试期间出现过分担心、紧张、不安、恐惧等复合情绪障碍,还可伴有失眠、消化功能减退、全身不适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状。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新生考试焦虑及其心理疏导》

摘要: 考试焦虑是在大学新生中常见的负情绪反应。本文旨在通过对湖南省岳阳市807名07级大学新生考试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探讨缓解大学新生考试焦虑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新生 考试 焦虑 心理疏导

考试焦虑作为制约学生发展的一种负面情绪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削弱这种消极影响的程度,下面就考试焦虑现状、心理特征、表现、成因和对策作些简要分析。

一、大学新生考试焦虑的现状

考试焦虑又称为考试恐怖,是指因考试压力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迎考及考试期间出现过分担心、紧张、不安、恐惧等复合情绪障碍,还可伴有失眠、消化功能减退、全身不适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状。大学新生因角色转换,学习内容与方法的变化,学习动机的分化,生理与个性特点,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压力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考试焦虑情绪。

调查于2007年下半年期末考试刚结束后进行。调查对象为湖南省岳阳市的几所高校的07级四年制本科学生。调查方式一是采用考试焦虑自评量表,发放问卷900份,收回有效答卷807份,其中,文科生469人,理科生431人;男生462人,女生345人;师范生368人,非师生439人。问卷由33个问题构成、每个问题采用4级评分,最低0分,最高3分。问卷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填写。二是通过座谈、谈心、讨论、咨询等方式进行深度访谈。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新生的考试焦虑现状十分严重。大学生考试焦虑自评总标准分均值为±。与国内对1158名正常成人的测查结果±相比,大学生考试焦虑自评得分较高。结果还显示,有明显考试焦虑的学生达到总人数的,而高度焦虑的学生达到总人数的。通过对学生考试焦虑程度的非参数检验的结果可知,性别上差异显著,女生比男生的考试焦虑要高。同时也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师范类的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最高,其中以英语专业师范类的学生考试焦虑最突出;其次是理工科的学生,最低的是音、体、美艺术类的学生。

二、大学新生考试焦虑的心理特征、分类和表现

考试焦虑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成分:第一,认知成分。以忧虑为特征,由对活动结果的不良预想及消极的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形成的意识判断。第二,生理反应。由于植物神经系统活动增强所产生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呼吸加剧、恶心、呕吐、多汗、头痛、失眠等。第三,行为表现。烦躁、心神不宁、好发脾气、多余动作增加或发呆、愣神、思维停滞、晕眩等等。

虽然考试焦虑在中学生中发生的频率较高,大学新生也不例外,但并不是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会发生。一般来讲,具有以下心理特征的人容易产生考试焦虑:第一,自我意识强烈,容易受暗示影响,过多地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得到别人赞扬的依存型。第二,性格内向,习惯于进行内心活动不善于表露自己的人。第三,自卑感较重,对考试取胜缺乏信心,期望过高的人。

考试焦虑出现的时间,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考试前的复习阶段便开始出现。由于担心自己考不好,或是有过考试失败的经历,为此而忧心忡忡,害怕考试,害怕失败,心理压力很大,往往在考试到来之前,已感到痛苦不堪、疲惫不堪,上考场后也很容易出现怯场情况。另一种是在考场上才表现出来的。由于遇到的难题很熟悉却又回忆不起来,心里着急、害怕而导致心理失衡,致使神情慌乱,茫然无措,甚至晕场。

考试焦虑的影响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一般说来,适度的考试焦虑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但凡事都有一个度,否则过犹不及。过度的考试焦虑对学生学习、身心健康等方面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三、大学新生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及其分析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考试焦虑的产生是诸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既有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有与学生个体相关的内部主观因素的影响。

(一)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情景因素。

首先,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和结构还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问题,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虑和恐慌控制着他们,反映到学业上,就是感到学习负担沉重,厌恶学习,形成严重的考试焦虑。其次,在许多家庭中,家长教养方式不当,也无形地加重了学生的紧张与不安,导致其考试焦虑程度更为严重,这种影响即使学生上了大学也不能完全消除。再次,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也能造成学生考试过度焦虑。最后,情景因素对于考试有一定的影响。如天气炎热、或过于寒冷,再如考试题目过难,考试时间过紧等给考生造成心理压力。这些都有可能使有些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紧张、慌乱,失去自控能力,产生考试焦虑。

(二)学生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

考试焦虑是与考试环境有关的特殊焦虑类型,是一种与认知困难相伴的不适情绪状态。严重的考试焦虑有明显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这种身心反应直接影响其考试成绩,而且影响其生活和学习。

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不理想以及学习困难等学业问题仍然困扰着大学新生。尽管大学生都经过了黑色六月的严峻考验,大学考试对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影响尤其突出,他们无端担心考试失败,甚至产生了厌倦考试的心理状态。访谈结果表明,有新生的感到学习难度加大,非常困难。感到学习负担重,难以应付的占。在座谈中问到为什么学习时,有学生说学习始终不能进入状态,总感到是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被动地学,而静下来想为什么学时,会感到很苦恼。自习路上永远有匆匆的身影,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为了能够考试过关,至于为什么学心中没有底。有的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生活,小学、中学都是尖子生,到了大学后一下子变为普通学生,个人约束力差、自制力弱,学习力不从心,成绩变差了,引发自卑心理,学习、生活十分压抑。

四、大学新生考试焦虑的心理疏导

考试焦虑是由多种因素影响造成的心理失调现象,它不仅与学校、家庭、社会有关,而且与学生个体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降低考试焦虑水平,必须内外结合,多方努力方能奏效。同时,考试焦虑是一种心理障碍。根据其产生原因和机制进行防治,大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因对待考试的态度、动机以及考试经历、个性、父母教养方式等诸方面的个体差异,考试焦虑学生可以区分为不同类型,如学习和应试技能缺乏的考生、焦虑阻滞和提取困难的考生、屡战屡败的失败接受者、回避失败的考生、自我妨碍者、勤奋好学的完美主义者等。对不同类型考试焦虑学生采用不同的心理咨询、干预方法,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缓解考试焦虑。由于考试焦虑发生率很高,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注意从小培养幼儿和学生的健康心理和树立正确的应试心理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瑞新,张澜.大学生考试焦虑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3,(02).

[2]周宝鑫,奚雪梅.大学生考试焦虑状况的调查[J].实用全科医学,2007,(01).

[3]李瑞.考试焦虑的成因及疏导策略[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3).

[4]程建伟,刘华山,梁晓燕.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小组辅导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03).

[5]卢起凤.论大学生考试焦虑及其调适[J].中国成人教育,2007,(14).

[6]林红,刘国秋.关于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团体心理辅导研究教育探索[J].2007,(12).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05级高教硕士)

开学了,我们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有点“入园分离焦虑症”。分离焦虑,其实也是好事一桩,它代表着孩子和我们有着非常健康的安全型依恋关系。不过,顺顺利利开开心心地去上学也很重要!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入园分离焦虑的破解大法吧。一起来看:我们也有分离焦虑静下来想一想,得了焦虑症的其实不只是孩子,我们同样也有:一会儿担心孩子会得病,一会儿又担心入园物资没有准备齐。从早到晚,整个人都是毛毛躁躁的,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会爆炸,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提不起兴趣了!这就是分离焦虑的表现哦,它有着极强的传染性,还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感哦。所以想要孩子摆脱焦虑感前,得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才行呀!荐书—最搞笑的《小猪菲奥娜的重要一天》开学的日子到了,菲奥娜也有了变化!不过,她不是变得焦虑,而是变得异常兴奋。而她的爸妈呢?却变得愁眉不展,吃不下睡不着,得了严重的“入园分离焦虑症”。读着这本书,各位同样面临入园焦虑的粑粑麻麻一定很有共鸣——这不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么!最后,看到菲奥娜安然无恙地度过了第一天后,爸妈那颗焦灼的心才得以平静下来。其实,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都是“分离”的爱。就像日本一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所说的,“我们最好既能允许孩子尽情缠着自己,又能同意孩子随时离开。”所以,为了让焦虑不要变得更灼人,在入园前的分别要干脆一些、坚决一些才是。去了又返,反而会让宝宝的心更难受哦!因为,这是一场成长的分离。接纳和肯定孩子的情绪孩子与父母分离,一人到陌生环境里去,必然会有焦虑。所以当孩子不自觉哭闹时,爸妈多一份耐心和理解才是。这份接纳,不会让孩子变得软弱,反而会让他们变得更勇敢噢!荐书—教我们共情的《我好担心》《我好担心》里的鼠妹小莉总是每日每夜、每时每刻都在担心。在游乐场,她担心链子太旧。过生日时,她担心蛋糕不够吃。上了幼儿园后,她的担心更多了。她担心没有小朋友带布娃娃,担心找不到厕所,担心会忍不住哭了。她真的很担心……这本绘本说出了孩子内心的种种担忧,使得他们的情绪得到了肯定和接纳,以及释放。这对他们适应新环境,很有帮助。因为每一个被肯定的瞬间,就是对他最大的鼓励!给他一个随身携带的“爱”分离焦虑主要是最爱的人不在身边。这时,如果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口袋里的妈妈,一份随身携带的“爱”,那么这无疑就是一种最好的安慰。就像这个浣熊妈妈——荐书—最温暖最神奇的《魔法亲亲》浣熊妈妈在小浣熊奇奇的手心里印下一个吻,并告诉他这个吻就是妈妈,不管去到哪里,都不会离开,永远陪着他。这就是一个会走的定心丸。和它相同的,还有一本《存起来的吻》,读过后也很温馨~看你喜欢哪种画风,就挑那本即可。谁去接?何时去接?最后,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要告诉孩子,“谁会去接他,何时去接他”。这是一个约定,为了让他知道,分别是暂时的;过不了多久,我们就又可以在一起了!荐书—妈妈放学篇《妈妈来了……》丽兹的妈妈总是粗心大意,丢三落四。她不是在找眼镜,就是在找忘在门上的钥匙,或是落在面包店里的钱包。甚至连烤箱里的肉,她都会忘记。就是因为这样,丽兹开学后总是坐立不安,无精打采,老师上课讲的话,她好像都听不到似的。她一直一直都在担心,粗心的妈妈总有一天会忘记来接她。终于到最后,丽兹妈妈还是忘记了!不过,放心吧,她忘记的其实是“亲爱的……真抱歉,我们没法去面包店给你买点心了。我找不到钱包了……”就像丽兹妈妈说的“我永远、永远、永远,都不会忘了去学校接你的。你是我最最心爱的小宝贝呀!”这样甜蜜蜜的话,不妨多说给孩子听一听!有妈妈放学篇,自然也有爸爸放学篇——《长腿爸爸》。书里,爸爸和孩子马修的一问一答,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童言稚语的天真,也同时展现出了父亲和孩子之间浓厚的亲情和爱意。小提醒:我们在和孩子说何时去接他时,不能单单说几点钟,因为他们还没有非常好的时间概念,还要用一个他所能理解的参照物来和他做约定,比如放学铃声、和老师说完明天见等。最后,就像纪伯伦的诗里所写: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当孩子踏出他成长的每一步时,世界都会向他展现更多的精彩!我们所做的,就是允许他们随时离开。入园第一步,让我们一起勇敢地向前进!

朋友,你好!你指的焦虑症是经过专业心理评估了吗?有不少朋友会将一般的焦虑状态误以为是焦虑症。焦虑症是无明显对象,对未来或现在莫名的担心或不安,有明显的痛苦感、坐立不安以及相应的躯体症状表现,并且这样的情况持续3个月以上无法摆脱等表现。先确定自己是否属于焦虑症是关键。如果仅是一般的焦虑症状,就需要找出引起焦虑的刺激因素,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和进行放松训练即有助于缓解。如果真的是焦虑症的话,则需要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或者系统的心理调整来逐步改善。建议可以了解前沿的心理疗法-正念体悟疗法,达到长效的改善,或者阅读相关的心理文章《焦虑症认知的六个误区》、《驾驭焦虑五步走》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好!

论文答辩怎么缓解焦虑

每个人对于教育的看法都不一样,但是大家都想要接受高等教育,因为大家都想提高自己的学历,并且能够在大学中开阔自己的眼界。但是如果大家快要毕业了,那么这个时候大家需要担心的问题还是很多的,很多学生都害怕自己无法顺利毕业。答辩的时候应该如何克服紧张的情绪,保证自己正常讲话呢?

小编当时答辩的时候也是非常紧张的,但是小编觉得大家一定要克服自己的压力,如果大家在毕业答辩的时候表现得特别紧张,可能就会让你的老师觉得你没有准备充分。这个时候你的老师可能就会开始刁难你了,因为大家遇到的答辩老师都是不一样的,而且这个时候大家本身就会有一定的紧张情绪,所以这个时候你可能就会回答不上来这些问题,因此很大程度上你都没有办法顺利地通过毕业论文的答辩,因此大家平时要做一些练习。

如果你感觉自己特别的紧张,那么在毕业论文答辩的前一天,你就应该克服这种紧张的情绪,你就可以不断地让自己处于这种紧张的情况之中,所以第二天答辩的时候你就不会这么紧张了,所以大家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小编觉得大家都能够克服这种紧张的情绪,如果你实在没有办法控制住自己,那么你就必须要让自己少出一点错误。

基本上大家都是能够顺利通过的,所以小编觉得大家也不需要这么紧张,但是答辩的时候大家肯定也是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的。这个时候大家千万不要跟自己的答辩老师发生争执,因为有可能你就会被对方刁难,所以你可能就无法通过了,不过小编觉得大家还是需要谨慎一些。

将答辩论文熟练记忆,在正式答辩前多做一些假想练习,答辩的时候放平心态,暗示自己,相信自己,也可以在答辩前嚼一嚼口香糖,缓解压力。

能体会到你内心的焦虑,似乎在你的心里,已经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己交不出论文,毕不了业的场景。你的焦虑是对你担心的糟糕后果的情绪反应,但这种情绪反应过于强烈,以至于现在你的眼里只能看到那个糟糕的后果,已经无法专心做手头需要做的事情了。或许,现在的你要把你的工作分解成很多的小任务。比如要想写论文,首先需要检索文献,然后需要确定题目,然后需要依据题目再次检索文献,记录下文献中有用的信息、然后指定你自己论文的提纲、最后是按照提纲一段一段完成论文。暂时不要考虑最后那个大目标,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一个小目标上,完成一点就奖励自己一次,告诉自己的每次成功一点点。加油,当你把目标变小的时候,你会发现,事情原来没有那么的可怕。如果除了论文,你对别的事情也开始担心、做不了决定、无法行动,那就需要考虑进行心理咨询面询了。

想要克服答辩焦虑的心理,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可能是让自己有一个平稳的心态,要告诉自己不需要着急,要自信一些。

分离焦虑论文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的成因及对策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整理的学前教育论文范文: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的成因及对策,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论文题目:

浅析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的成因及消除对策

摘要:

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是新入园小班幼儿当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在幼儿园当中,幼儿需要接触到新的环境、新的人群,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开始体验初次与父母分离所带来的情绪上的变化以及内心的痛苦,且这种焦虑程度一旦过高,还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此次研究当中笔者对幼儿入园与家长分离时的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以及幼儿分离焦虑的特征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对幼儿入园焦虑进行研究及干预缓解的重要性,同时研究了家长及教师常用的缓解策略中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出更加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策略。

关键词:

幼儿园;成因;消除对策

每年的9月份都是幼儿园新生入学的时候,原本在父母怀中或者是被父母牵着笑嘻嘻的小朋友在被送进幼儿园之后情绪就开始不对了,开始又哭又闹,牵着父母的手不愿让父母离开。这些孩子刚进入幼儿园时情绪极不稳定,又哭又闹,不愿与人交流,甚至有的孩子还会出现睡眠不安、食欲不振,甚至绝食的表现。这种幼儿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所导致的幼儿的生理及心理上的非正常反应,我们称之为幼儿入园焦虑。

一、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

从导致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方面分析,主要是幼儿周围环境的突然改变。幼儿都是在父母以及家人的关怀、呵护下成长的,当突然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大环境,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谁都不会受到特别的优待。孩子从家庭中受独特对待的环境到幼儿园这样一个既陌生又享受不到优待的环境当中肯定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幼儿教师在面对幼儿的时候如果总是摆出一种很严肃的表情,这无疑会加剧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因此,我们不仅要提供物质以及安全方面的保证给幼儿,更要尊重幼儿的自由以及情感需要,让他们在幼儿园这个陌生的大环境中体会到家的温暖,从而缓解他们的不适感。

二、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特征

(一)幼儿与家长分离时容易大发脾气或者哭闹

幼儿年龄小,心理及生理上都不成熟,所以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如果硬是强迫孩子和家长分离,孩子一般会释放自己的情绪。如果幼儿的一系列表达自己强烈感情的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就会慢慢接受必须要呆在幼儿园的这一客观事实,幼儿开始变得焦虑和不安。

(二)幼儿比平时更容易紧张、着急,会多汗、尿裤子

幼儿产生了入园焦虑后,常常会出现出汗、尿床或者尿裤子的行为。幼儿的尿床、尿裤子、吮手指、怕黑、难以入眠等种种反应都是幼儿与家长分离后入园焦虑的外在表现,但这些表现只是个别幼儿的个人表现,不能代表全部。

三、对幼儿入园焦虑进行研究及干预缓解的重要性

学龄前儿童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入园焦虑知识了解后才能正确地引导和培育孩子,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幼儿期又称学前期,是指人在3~6岁的时期,脑重量不断增加,大脑皮质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随着身体的发育,幼儿的动作技能也在同步发展,为其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在孩子进入幼儿园的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要正确了解并积极干预幼儿入园焦虑,让每一位入园的孩子都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群体生活,这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在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当中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幼儿入园焦虑的解决措施

(一)目前常用的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措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意见

1.家长方面。有的家长对待不愿入园的幼儿采取强迫分离的做法。这种做法只会加剧幼儿对幼儿园的反感,幼儿焦虑的情况也会越来越严重。因而,家长要在幼儿入园之前就帮助幼儿做好心理准备工作,多说一些幼儿园里有趣的事情,让幼儿在心中对幼儿园有一个良好的初步印象,然后让幼儿在日后的接触中慢慢接受幼儿园。同时,不可否认,很多家长也和幼儿一样不愿意与自己的孩子分离,舍不得孩子,怕孩子在幼儿园受欺负,所以在孩子表现出入园焦虑时就索性直接带孩子回家,这种方法也是不可取的。每个孩子都要从家庭生活迈入社会生活,这是人生必经的过程。这种直接将幼儿带回家中的做法无法从根源上解决此问题。对于家长直接将孩子带回家的现象,家长必须要从自身出发,客服自身的焦虑,予以更多的信任给幼儿园,把孩子放心地交给教师。

对于依恋父母,不相信其他人的幼儿,家长不仅要给予孩子安慰,还要指引幼儿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与他人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同时还要培养孩子参与集体生活的兴趣。

2.教师方面。幼儿教师对于有入园焦虑的幼儿有时会采取漠视淡化的方式来对待。漠视淡化的方式反而在无形中助长了幼儿的焦虑情绪。幼儿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如果得不到有效及时的解决,就会在幼儿的心中产生很大的阴影,幼儿入园分离焦虑亦是如此,漠视淡化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增加幼儿的焦躁情绪。因此针对大声哭的幼儿,教师应该做到及时的关注,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可以和幼儿进行游戏互动,让幼儿进入到游戏的情境中去,这样幼儿焦虑心理也就得到了相应的缓解。

对幼儿的某种行为的不理睬也就意味着对幼儿的不关注。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对某种不良的行为不加以制止或者纠正,其实就是对这种行为的一种默认,那么这种行为就极有可能再次发生。幼儿在独自游戏时,如果教师不采取措施指导或者干涉,幼儿的此种行为就会越来越严重,不被关注的幼儿会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一个人玩耍,一个人喝水,一个人上厕所。笔者认为如果放任幼儿的此种行为长期下去,其性格会变得越来越内向,会变得越来越不善与人交流沟通。其他的小朋友都已经很融洽、很享受集体生活时,他还是自己一个人,当有一天在他意识到自己没有朋友的时候会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焦虑情绪会恶化。因而幼儿教师要对单独游戏的孩子予以更多的关怀和注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当中,让他们感受到集体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二)策略建议

1.教师做好入园前家访。教师到幼儿家进行第一次家访时,要注意衣着的得体,语气要和蔼,态度要亲切,要认真倾听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生活习惯以及脾气禀性的介绍,并提醒家长做好幼儿入园的相关准备工作,例如准备替换的衣服、喜爱的玩具等,并对按时幼儿日产的学习、生活等情况予以记录,认真考虑每个孩子的不同需求。为了幼教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学会聆听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想法,细心观察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具备责任感和义务感,要及时、有效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放心,缓解家长心中的焦虑。同时也要和孩子多交流,让孩子熟悉教师,增强孩子对教师的信任。

2.参与亲子活动,减少陌生感。鼓励家长陪同幼儿一起参加幼儿园的活动,体验幼儿园的生活。在亲子活动的过程当中,幼儿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幼儿园,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体会集体生活的乐趣,例如教师为幼儿安排了宝宝点名时间、幼儿自我介绍后,“找朋友”的音乐响起,家长和孩子手拉着手去寻找自己的好朋友,体验交往的快乐。孩子在幼儿园愉悦的学习生活氛围当中慢慢也会开始接受幼儿园。在进入幼儿园之前,为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充分准备,对于缓解幼儿对陌生环境的焦虑情绪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家长的陪伴,更让孩子能够在平缓的氛围中度过幼儿园的生活。

3.家长和幼儿园相互配合。不只是孩子会有入园焦虑,很多家长也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焦虑。家长因为担心孩子无法适应幼儿园这一陌生的新环境,担心孩子能否在陌生的新环境当中正常的学习生活。有的家长在送孩子来到幼儿园门口时,对孩子依依不舍、牵肠挂肚,常常打电话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甚至有的家长还跑到幼儿园来探望孩子。家长的焦虑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甚至可能加重孩子的入园焦虑,从而导致孩子无法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无法正常融入到集体的生活当中。因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家长对孩子入园的焦虑心理,也是缓解幼儿焦虑症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4.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特征,在开学初的一周采取多样的方式来教学,例如用颜色鲜艳、新颖的玩具转移幼儿的注意力,组织丰富有趣的户外活动,帮助幼儿结交新朋友,采用正面鼓励以及侧面引导的方法,让幼儿充分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为幼儿创建一种安全、温暖的氛围,从而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

5.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幼儿园每年的新生中都会有几位特殊的孩子,其入园焦虑情况可能比其他孩子更为严重,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就要特殊问题特殊处理。例如开辟专门的活动室稳定他们的情绪;为拒绝进食的孩子提供造型可爱多样的小点心,向家长了解其饮食偏好;等等。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后充分了解这些孩子的情况,然后制订特别的方案来对待。

五、结论

新时代提出了新的要求。儿童的成长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孩子关键的幼儿期,不仅要塑造孩子健康的体魄,培养孩子的聪明智慧,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还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品质以及对社会良好的适应能力,从而让孩子能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博得一席之地。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要对幼儿入园焦虑的情况予以注重并采取措施予以缓解,让新入园的孩子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汤燕辉。幼儿入园焦虑个案研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9,(12):23-24.

[3]史金娥。在“互动”中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J].考试周刊,2007,(19):104.

[4]何海英。创设家庭式环境———环境新生入园焦虑有效途径[J].幼儿教育,2005,(9):44-45.

摘要:在基础教育中,幼儿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幼儿教育来说,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主体性而言,幼儿教育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核心阶段,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主体性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基于此文章针对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主体性教育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主体性教育理念;幼儿教育;应用分析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对传统的教育已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使得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化受到了影响,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要做好教育的改革与研究工作,同时还要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上出发,做好主体性教育。

一、主体性教育

对于主体性教育来说,就是要坚持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出发,保证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同时还要求教师为学生创建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启发与引导来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在主体性教育的影响下,还可以塑造好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实现全面的学习与发展。但是还应明确的是,主体性教育要求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接受教育的人为主体,同时还要尊重与承认其主体地位[1]。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主体性教育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创新,同时也要顺应培养人的教育规律,以此来满足社会的价值取向。从静态的层面上来说,开展主体性教育可以有效实现教育的目标;从动态的层面上来说,则是一种相对特殊的认识与实践活动,有着属于自身的理念,注重帮助学生生成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所以在幼儿教育中,由于幼儿存在着一定的向师性,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主体性学习形式,培养好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

二、在幼儿教育中应用主体性教育理念的措施

(一)保证教学形式的主体性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由于这一阶段的幼儿受到年龄等方面的影响,其认知能力与目的性行为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主体性教学形式的过程中,就要做好引导工作。

1.创建出游戏教学情境

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说,要注重幼儿的身心发展,从幼儿的学习特点等方面出发,帮助幼儿积累经验,以此来引导幼儿在生活与活动中主动地去接受学习。所以,想要促进幼儿实现主动学习,就要掌握好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明确学习上的优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掌握好幼儿的学习特点,这样才能承担起教育的责任。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由于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疲劳等现象,所以也就使得其认知过程存在着随意性等特点。因此,教师就可以借助游戏来进行教学,通过游戏的影响,有效吸引幼儿的目光,帮助幼儿完善知识结构,让幼儿成为学习中的主人[2]。

2.开展模仿练习

对于这一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正处于学习与模仿的阶段,且存在着好奇心与可塑性,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通过模仿来增强其感性认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教学形式,有针对性地选择好可以让幼儿进行模仿的对象,同时还要不断地观察幼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对一些存在模仿不良行为的幼儿教师要及时进行教育,以此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帮助幼儿生成主体性

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幼儿存在着一定的个别性与特殊性。因此,教师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就要深入掌握好幼儿的实际情况,做好指导工作,帮助幼儿实现主体性的生成。

1.挖掘出幼儿潜在的素质

教师在开展主体性教育的过程中,要为幼儿创建出适宜的条件,以此来促进幼儿潜能的发展,同时还要确保教育的意义,健全幼儿主体性。教师要坚持从幼儿的实际发展出发,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能,保证幼儿发展的有效性。

2.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好幼儿的个性。一方面,教师要具备一颗包容心,冲破传统意识上的影响,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幼儿在实际教学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如幼儿在选择玩具的`过程中存在着倾向性的选择,所以教师就要做好研究与分析工作,培养好幼儿的个性[3]。主体性教育就是要坚持以幼儿的发展为基础,分析好现阶段中幼儿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正确地引导幼儿,为幼儿创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影响幼儿,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清珠.主体性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安顺学院学报,2009,11(5):45-47.

[2]雷红云.对幼儿主体性教育的若干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4(5):14-15.

[3]李瑞瑾.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幼儿主体性发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1):138-139.

摘要:本文对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特点和价值进行了分析,以期更好地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教学;价值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对幼儿的教育也愈来愈早。幼儿教育是人一生中所接受的第一个系统性的教育。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教育中加入游戏,形成了游戏教学的模式。根据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游戏教学模式对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

一、游戏教学概述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以游戏为依托,将要教授的知识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幼儿主动学习,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相应的知识。游戏教学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体验性、自主性等特点,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可自由发挥,进而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游戏教学的特点

1.游戏教学的体验性

游戏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体验性,只要幼儿进入到游戏中,就会在特定的游戏氛围中获得自己的主观感受。如在“丢手绢”活动中,坐着的幼儿会对小伙伴手中的手绢有盼望的心理,而拿有手绢的幼儿则有担心被追上的紧张以及想将手绢给其他同伴的激动心情。这些思想活动都是幼儿在游戏中自己体验到的,教师只需从旁引导,幼儿就会懂得。

2.游戏教学的自主性

游戏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或者游戏的选取者,幼儿才是游戏的主导者。在游戏开始前,幼儿可以自主选择伙伴、游戏场景和游戏材料。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与同伴进行协商,只要达成共识,幼儿就可以改变原有的游戏状态,根据自己的兴趣制订相应的游戏规则。游戏对于儿童的无限包容性,在游戏教学中以自主性的方式体现,这也是游戏教学的特点。

3.游戏教学的虚幻性

游戏教学中游戏的内容虽是依托于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但是又有超脱于现实生活的一面,即虚幻性。例如,角色扮演游戏,游戏的基础在于幼儿假装自己的身份是某一个角色,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赋予所扮演的角色新的特色。游戏教学的虚幻性充分满足了幼儿的想象力,并可以将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常识通过游戏体现出来。

三、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有独特的价值,其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无法企及的。因此,对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价值的分析可以对今后的幼儿教育模式的发展提供经验方面的支撑。

1.游戏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幼儿阶段孩子的特点是年龄小、好动,且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游戏教学则是根据幼儿以上三个特点定制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游戏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穿插其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学习。幼儿在游戏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长。另外,游戏教学的场地可以设在室内,也可以设在户外,以满足幼儿好动的天性。因此,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效率较高。

2.游戏教学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对于游戏的热衷确保了他们的参与度。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适当的奔跑、跳跃等可以增强幼儿对自身肢体协调性的控制。另外,在户外阳光下进行游戏,也增强了幼儿对环境的适应性,幼儿的体质也得到了明显地改善。游戏教学模式以游戏为出发点,幼儿在游戏中会主动与其他小伙伴进行交谈,也学会了倾听,培养了幼儿的集体意识,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

3.游戏教学可以提升幼儿语言驾驭能力

在幼儿阶段,幼儿除了学习常识性知识,更要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让幼儿主动开口是提升其能力的重点及难点。游戏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扮演角色时,幼儿通过对日常生活中该角色的语言特点进行模仿,可了解到接人待物的相关知识。因此,游戏教学有提升幼儿语言驾驭能力的作用。

四、结语

幼儿教育作为系统教育的起点,其教学模式的选取是否符合幼儿特点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有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幼儿语言驾驭能力等作用,值得在幼儿教育中作为重点教学模式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陶云娣.论幼儿教育中的民间游戏教学创新的基本经验——小班民间游戏《小兔和狼》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6):118-119.

[2]陈艳红,刘红,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模式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118-119.

[3]乐元芬,试述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88-89,93.

[4]蔡清吉,张传堂.回归游戏教学——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10):136-138.

国内与幼儿入园分离焦虑问题有关的108篇学术论文,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研究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国内幼儿分离焦虑问题研究存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单一、实验研究严重不足,被试面过窄等问题,提出今后的研究应注意扩宽研究内容面、丰富研究方法、扩大被试样本量及被试类型。关键词:幼儿 入园分离焦虑 现状与分析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学前教育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5%,我国适龄幼儿入学量将逐步增加。而入园幼儿必然面临与重要他人(父母或者其他抚养者)进行分离,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在适应过程中常表现出心理和生理上适应不良,诸如哭闹、不正常进餐[1]、过度依恋替代物、不参与同伴交往、感冒、发烧[2]、呕吐、头痛、肚痛、遗尿、睡眠习惯紊乱[3]等现象,称之为入园分离焦虑。入园分离焦虑是常见的幼儿焦虑的一种。幼儿入园分离焦虑处理的妥当性关系到能否适应入园生活,关系到幼儿的身心理健康。二.主要研究内容现有文章较集中关注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入园分离焦虑的特点、症状表现、成因、预防和干预。(一)入园分离焦虑的特点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出现时间呈现三个高峰期,即入园、午餐及午睡时。如黄志敏发现,早上入园时间、午餐及午睡时间时幼儿分离焦虑表现最明显的时间段[1];从刘少英等的研究中发现,梯度入园与全天入园的幼儿入园时其入园分离焦虑最明显[4];王巧婧认为幼儿在入园一个月内入园分离时段和午饭时段幼儿的分离焦虑最明显[5]。

入园焦虑参考文献期刊

幼儿入园焦虑的家庭因素分析文献综述如下:

有的心理学家通过一系列的相关实验研究表明:分离焦虑的出现时间通常是在一岁以前,巅峰时刻大约在十四到二十周,并会在以后慢慢减退。

他们得研究还证明,3到5岁的幼儿经历着一生之中最为激烈的分离焦虑,但是由于幼儿要顺从成人的规则而参加许多团体活动时将这种分离焦虑的表现弱化了,所以我们经常看见幼儿在跟小伙伴玩耍时十分开心而忽略了他们得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也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相对比较高水平的焦虑症状。也有研究表明,分离焦虑不仅仅发生在幼儿身上,有些父母或是幼儿的亲密抚养者在某些时候与幼儿分离时也会产生焦虑,这些大人们的分离焦虑的表现症状主要有诸如心神不宁、与孩子恋恋不舍或是反复询问叮嘱教师等等。

此外,家庭的教养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分离焦虑水平。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的研究者认为幼儿产生分离焦虑和安全感的缺失有着莫大的关系。家庭的氛围比较轻松、自由,但是幼儿园则是一个强调纪律和规则的地方,生活氛围的突然改变会让幼儿失去应有的安全感。

我国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会让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症状,比如突然的集体生活以及相对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都会让幼儿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从而引发分离焦虑。

欢迎阅读和分享。如需转载,无需联系授权,请务必注明“本文转载自逍遥老师 育儿 说”。

01

幼儿园“分离焦虑”,让你发愁?

时间是长了飞毛腿吗?

当年嗷嗷待哺的小屁孩,一眨眼就到了要背上书包去学校的年纪。各种各样的“分离焦虑”跟着来了——

1.不愿意离开爸妈上幼儿园。

去幼儿园的路上,情绪都还不错,一到幼儿园门口,就跟见到“小怪兽”一样,拽着爸爸妈妈的胳膊或衣角,连哭带闹,就是不愿意主动走进校门,还一口一句:“我不要上幼儿园......”即使好不容易把孩子“哄”进幼儿园了,一听到“爸爸”、“妈妈”、“家”这些关键词,他们特别敏感,反应特大,哭闹不止。

2.对幼儿园的活动没啥兴趣。

有些孩子在幼儿园,好像是一个袖手旁观者。看着其他小朋友有说有笑地参加各种小活动,他们压根儿提不起兴趣,也不愿意跟人说说话,反倒更愿意安安静静地待在一旁,想想心事,发发呆。

3.在幼儿园的表现让人头疼。

有些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得很霸道,一定要所有人满足自己的要求,哪怕这要求很过分、很无理。稍不如意,他们就哭闹、打滚,或者用拒绝吃饭和喝水等激烈形式来反抗;还有些孩子会精神紧张,下意识吮吸手指、咬指甲等等。

......

入园是孩子迈入 社会 的第一步。 上了幼儿园,孩子就要开始学习家庭之外的一些规则了,这对孩子来说是一大考验,也是父母 育儿 之路绕不开的一道难题。这一步走得是否顺畅,对孩子将来的学习、生活,甚至身心 健康 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孩子入园这件事,值得父母引起重视。

前些天,一位宝妈就因为孩子的“入园焦虑”,咨询了逍遥老师:

从截图内容来看,这位宝妈对孩子的爱很有智慧,从多个角度,她已经在努力想办法(尽管某些做法需稍作调整或优化)。

02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分离焦虑”?

关于孩子的“分离焦虑”,在逍遥老师看来——值得父母重视,但不必过分焦虑。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分离焦虑是很正常的现象。

这个时期,孩子的安全感往往还没有充分建立起来。一旦熟悉或亲近的人离开身边,他们就会感觉不安全、紧张或者害怕,外在行为常常就表现为哭闹、发脾气、沉默不语等。

英国儿童心理学家John Bowlby把孩子第一次上学的“心路历程”,划分为“反抗、失望、超脱”这样三个阶段:

为什么孩子会有分离焦虑呢?

首先,依恋对象与环境都发生了变化。

孩子与养育者之间形成了 情感 联结。在这个关系里,孩子对作为养育者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是很熟悉的,在这些熟悉的亲人面前,孩子内心感到很安全、很自在。

一旦去了幼儿园,孩子体验的环境是陌生的,这个陌生的环境,包括全新的幼儿园环境、全新的依恋对象,这会带给孩子的是一种 情感 上的失联感与落寞感。

其次,学习内容与群体压力的考验。

再次,自理能力与情绪管控的不足。

父母要懂得,孩子出现分离焦虑其实是正常的现象。

当然,正常是有一定区间的。一般而言,分离焦虑会持续一两周,甚至一个月。如果你家孩子表现出适当的分离焦虑,无需太过焦虑;如果你家孩子一点分离焦虑都没有,或者太过强烈、太过持久,可能就是一个问题了。

03

如何有效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

说了这么多,究竟怎样才能有效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呢?

以下几个小妙招分享给你:

1. 给足孩子爱和陪伴。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的话:“在婴幼儿期,爱和陪伴远比教育更重要,一个 健康 、和谐而亲密的亲子关系是一个孩子人格的基石,也是人格的内容。”

在孩子的婴幼儿期,你要跟孩子建立和谐而紧密的关系,平时多安排一些和孩子相处的特殊时光,跟孩子多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你的温柔陪伴会在无形中给予孩子心理营养。来自爸爸妈妈的爱,就是他们有勇气 探索 和认识这个世界的底气。

2. 提前熟悉环境。

让孩子对学校充满期待、兴奋和向往。如果条件允许,你可以带着孩子提前去幼儿园参观,对环境熟悉起来,甚至还可以提前见见幼儿园老师,聊聊幼儿园里的 游戏 和生活;你可以提前想办法联系一两个跟你家孩子同时入学的小朋友,彼此多走动,多熟悉,这样一来,孩子刚去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两个玩伴,他们就更有信心迎接幼儿园的生活。

3. 提前做好分离练习。

孩子两岁多,你可以跟孩子做分离练习了。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时间概念,“中午、下午、晚上”、“一会儿、马上”等这样的词语,他们没法理解。你要对时间进行具象化处理,比如“吃完饭,就能见到妈妈”“你数到20,妈妈就回到你身边”等。

入园前半年,你可以把孩子放在信任的亲朋好友家做分离练习,从一开始10分钟、30分钟,逐渐拉长到半天、一天。这期间,当孩子表达“想妈妈”的时候,你要认同孩子“想妈妈”,但要用启发式提问,引导孩子思考“想妈妈可以怎么做”,当孩子说出答案,你要夸赞他“你很坚强”、“你真会动脑筋”,并且用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妈妈相信你能做到”。

4. 准备 情感 安抚物。

安抚物相当于“ 情感 替代品”,它能够让孩子快速感到与父母的 情感 联结,比如全家福照片、毛绒小玩具、小毯子都行,你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对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带一个Ta平时熟悉的安抚物是有助于疏解焦虑。你可以告诉孩子:“宝贝,当你在幼儿园想爸爸妈妈的时候,你把照片拿出来看一看,我们一直陪着你呢。”

这些熟悉的物品或有助于您的孩子去建立安全感。这些安抚物只是用来过渡的,在孩子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了,就不会再依赖它了。

5. 培养自理能力。

很多孩子自理能力太差,自己照顾不了自己。看着别的小朋友啥都能干,他们就会产生焦虑、挫败、自卑的感觉。因此,父母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穿衣、吃饭、如厕等基本技能。这些技能对孩子的精细动作要求比较高,并且需要父母带着孩子好好去练习才能学会。

6. 借助绘本的力量。

提前半年或一年,读一些跟幼儿园主题相关的绘本给孩子听,比如:《幼儿园的一天》、《我爱幼儿园》、《爱上幼儿园》、《小阿力的大学校》、《汤姆上幼儿园》等。绘本故事更懂孩子心,孩子也更有代入感,更好地理解和学会绘本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

【法】萨米尔.瑟努斯 / 亨利.费尔纳

比如《幼儿园的一天》,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动物宝宝们也要去上幼儿园了,蜗牛宝宝拖拖拉拉,穿山甲宝宝不爱吃菠菜,后来小鸟、小猫、鳄鱼宝宝流下了真心的眼泪,因为好想妈妈!……入园适应阶段,习性各异的动物宝宝们状况百出!别急,请给小动物们一点时间,它们最终在一起学习字母、形状和颜色,做手工、搭积木、练舞蹈、听老师讲故事,也结交新朋友,尝试着融入集体……”如果你家有即将入园的孩子,这样的书籍很值得一读。

7. 给孩子布置小任务。

让宝宝在幼儿园有事可做,不至于太过无聊或烦躁。比如,让孩子尝试记住三个小朋友的名字;看看幼儿园里有几间教室;幼儿园里的墙壁上有些什么等等。这样孩子就会更加主动地去观察幼儿园里的人和事物,就能更快地熟悉周围的一切,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04关于“分离焦虑”,父母如何自我调整?

最后简单谈一下,父母如何自我调整。

第一,情绪会感染人,父母要尽量保持轻松愉悦。

面对分离,很多父母的表现比孩子还要“夸张”。很多大老爷们,在送孩子上幼儿园这一天哭成了“泪人”。比如,孙俪在微博上吐槽孩子他爸送女儿上幼儿园的反应。

要知道,父母这样的焦虑、担忧或悲伤情绪,很可能传递给孩子。父母要安慰自己:“跟孩子只是短时间的分离而已,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可以去接孩子回家。”

第二,正向引导+积极倾听。

不要做“十万个为什么”。不要一接到孩子,就开启追问模式:今天在幼儿园里乖不乖?老师有没有表扬你?老师对你好不好啊?今天有没有人欺负你?今天有没有哭?明天还去不去幼儿园了?和小朋友一块儿玩了吗......你问这么多,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这么担心我,他们会很有压力。

逍遥老师还想指出一点,上面这样的问题,其实都是封闭性问题,孩子简单回答“有/没有”、“是/不是”就可以了,这样一来,你发问的作用也大打折扣,你也很难让孩子打开话匣子,跟你畅聊一番啊。

这里两个建议给到你:要么别问太多,跟孩子多多享受重聚的美好时光,抱一抱、亲一亲,甚至哭一哭,都可以起到抒发想念之情的作用;要么就掌握一些沟通技巧——正向引导与积极倾听。问问孩子:今天玩了什么有趣的 游戏 ?认识了哪些可爱的小同学?

孩子表达的时候,你做好积极倾听这件事就可以了,不要批评、不要反驳、不要讲大道理......这样可以找到孩子对幼儿园感兴趣的部分。

第三,相信并鼓励孩子。

每个孩子因先天气质、性格特点的不同,会有分离反应和适应期长短的差异。不要去管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而是调整心态,尊重情形,好好鼓励自己的孩子尽快地适应。

平时,你可以跟孩子聊聊“勇敢”。反复鼓励孩子,比如,你可以这么说:“宝贝,你可以做到的,我知道你是最勇敢的!”。每天多说几遍,其实是很管用的,孩子不知不觉也会相信自己并做得更好,这也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自证预言”,你相信什么,你就会吸引什么。

最后,逍遥老师想祝愿每一位孩子都能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祝愿每一位父母的爱与付出,都能收到正向反馈!

参考文献: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美]David Wallin,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依恋与亲密关系》,[加]苏.约翰逊,人民邮电出版社

《心理营养》,[马来西亚]林文采,上海 社会 科学院出版社

《正面管教》,[美]简•尼尔森,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好的,有关幼儿园“分离焦虑”的话题,我们先聊到这里。关于分离焦虑,你是怎么应对的? 欢迎评论区交流

23岁女孩被亲人“压榨”死了...现实版樊胜美们,如何自救?

4岁萌娃上门道歉视频火遍全网,世界正在偷偷奖励有“教养”的人

抛妻弃子10年,妻子病死仍不现身:没有担当的男人,有多可怕?

28岁女子被造谣“出轨快递小哥”的“荡妇”:听着,这是犯罪

关于焦虑的论文参考文献

经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心理障碍:一是认知障碍。包括对就业形势不明,对未来工作期望过低或过高,不能科学选择职业、工作种类和就业地区等,以及对自身能力素质的认识不清;二是情绪障碍。包括焦虑、急躁、抑郁、恐惧等;三是人际交往障碍。包括怯懦、冷漠,不善于人际交往,甚至存在社交恐惧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差是存在于大学毕业生人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性格因素或锻炼较少,很多大学生不善于人际交往,这往往引发社交恐惧,而社交恐惧又反过来导致对人际交往的愈加陌生,形成恶性循环。仅有的被调查人认为人际交往能力差是造成就业困难的因素,大学生对人际交往能力的认识还不到位。通过对相关问题答案的统计看出,有人际交往意识和倾向的同学仅占总人数的一半左右。大学毕业生产生这些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的原因很多,但从大学生自身来说,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是最主要的根源:一是受社会上“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各种思潮的影响,大学生普遍以自我发展和自我享乐为视点来看待周围的一切包括就业问题,不少学生把当学生干部、入党、评先进、与人交往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理想信念淡漠,缺少远大抱负。二是对社会问题理解存在片面化特征,如对内地与沿海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社会的分配不公、贫富悬殊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国有企业亏损和下岗职工问题、高校连续几年扩招和就业困难问题等不能辨证分析和看待,容易产生激进和浮躁心理。三是就业心理不稳定,普遍处于烦躁状态。“郁闷”是大学毕业生的流行词汇。其实郁闷在心理学上就是焦虑的代名词。所有的人碰到就业压力都会焦虑。压力大小、自身心理素质、家庭结构和社会支持系统都会影响焦虑指数。毕业生最突出的问题是目标焦虑,即现实能否达到心理预期值。在大学生活中,有的大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个人感情受挫、人际关系失调、性格过于内向、社会交往很少、自卑感强烈、身体出现严重疾病、患有严重心理疾病、转系、休学、降级或近期遭受处分的均可能导致严重的就业心理障碍。这些都会对其健康就业心理的养成有很大的影响,并造成人格的不完整,导致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形成较大的就业心理障碍。缓解就业心理压力的关键和方法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有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各个方面,但做好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加强他们的自身心理素质是关键。第一,悉心辅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尽管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越是关键时候越显得重要。大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做出重要抉择时,必须首先解决“人为什么活着”、“怎样度过一生才有意义”的问题。目前,青年价值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大学生更应该注意对自己的价值取向进行评价,有意识地开展自我教育,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社会的发展、祖国的前途与个人的命运有机结合起来,在服务社会、奉献祖国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生活意义,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要处理好物质需要和精神追求、生理满足和心理愉悦的关系,构筑健康的心灵家园。第二,精心教导学生不断学习,提高素质。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避免就业心理压力对自己的困扰,不断学习,努力钻研,刻苦自律,完善自我,是基本的道理和根本的出路。首先要加强专业学习。专业素质是大学生整体素质中的关键。丰富专业知识,开阔专业视野,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大学生求职择业,乃至立足社会、服务社会的基本保证和根本依据。事实表明,专业素质好的学生容易受到社会的青睐,而专业素质较差的学生,则往往被社会所淘汰。其次要培养良好情商。情商是一些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包括人的情意特征、气质类型、性格特点、兴趣爱好、道德品质等,其中性格特点、情感品质是主要因素。三是要提高实践能力。针对高校重理论知识学习而轻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实,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开展社会调查,加强社会交往,来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第三,耐心引导学生放松心情,学会调适。心理调适是缓解就业心理压力的必要手段和方法。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主要体现在就业情绪及就业行为的调节上。首先,要调适就业认知、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认清就业形势和自身优势,大学毕业生要认清就业的形势,正确合理地评价自己的才能,不要孤芳自赏,定位过高,这样在求职时就不会好高骛远,这山看着那山高,高难成低不就,人为提高就业门槛的高度,难以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就不会面临求职的巨大压力。其次,要调适就业心态,克服不良情绪。克服焦虑、紧张、自卑、恐惧等不良就业情绪,保持坚定平和、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就业心情,对于大学生缓解就业心理压力是至关重要的。三是要调适就业策略,合理规划职业。大学生从进入大学之日起,就应积极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了解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的一些方针、政策,广泛搜集相关的就业信息等,为就业打下基础。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焦虑心理在所难免,老师和家长对此要宽容和理解。学校要加强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视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做好深入细致的疏导工作,化解和减轻学生的就业心理负担,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用积极的自我暗示、主动的认真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赵京/中国人民大学人事处)

考试焦虑又称为考试恐怖,是指因考试压力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迎考及考试期间出现过分担心、紧张、不安、恐惧等复合情绪障碍,还可伴有失眠、消化功能减退、全身不适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状。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新生考试焦虑及其心理疏导》

摘要: 考试焦虑是在大学新生中常见的负情绪反应。本文旨在通过对湖南省岳阳市807名07级大学新生考试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探讨缓解大学新生考试焦虑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新生 考试 焦虑 心理疏导

考试焦虑作为制约学生发展的一种负面情绪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削弱这种消极影响的程度,下面就考试焦虑现状、心理特征、表现、成因和对策作些简要分析。

一、大学新生考试焦虑的现状

考试焦虑又称为考试恐怖,是指因考试压力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迎考及考试期间出现过分担心、紧张、不安、恐惧等复合情绪障碍,还可伴有失眠、消化功能减退、全身不适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症状。大学新生因角色转换,学习内容与方法的变化,学习动机的分化,生理与个性特点,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压力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考试焦虑情绪。

调查于2007年下半年期末考试刚结束后进行。调查对象为湖南省岳阳市的几所高校的07级四年制本科学生。调查方式一是采用考试焦虑自评量表,发放问卷900份,收回有效答卷807份,其中,文科生469人,理科生431人;男生462人,女生345人;师范生368人,非师生439人。问卷由33个问题构成、每个问题采用4级评分,最低0分,最高3分。问卷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填写。二是通过座谈、谈心、讨论、咨询等方式进行深度访谈。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新生的考试焦虑现状十分严重。大学生考试焦虑自评总标准分均值为±。与国内对1158名正常成人的测查结果±相比,大学生考试焦虑自评得分较高。结果还显示,有明显考试焦虑的学生达到总人数的,而高度焦虑的学生达到总人数的。通过对学生考试焦虑程度的非参数检验的结果可知,性别上差异显著,女生比男生的考试焦虑要高。同时也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师范类的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最高,其中以英语专业师范类的学生考试焦虑最突出;其次是理工科的学生,最低的是音、体、美艺术类的学生。

二、大学新生考试焦虑的心理特征、分类和表现

考试焦虑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成分:第一,认知成分。以忧虑为特征,由对活动结果的不良预想及消极的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形成的意识判断。第二,生理反应。由于植物神经系统活动增强所产生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呼吸加剧、恶心、呕吐、多汗、头痛、失眠等。第三,行为表现。烦躁、心神不宁、好发脾气、多余动作增加或发呆、愣神、思维停滞、晕眩等等。

虽然考试焦虑在中学生中发生的频率较高,大学新生也不例外,但并不是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会发生。一般来讲,具有以下心理特征的人容易产生考试焦虑:第一,自我意识强烈,容易受暗示影响,过多地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得到别人赞扬的依存型。第二,性格内向,习惯于进行内心活动不善于表露自己的人。第三,自卑感较重,对考试取胜缺乏信心,期望过高的人。

考试焦虑出现的时间,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考试前的复习阶段便开始出现。由于担心自己考不好,或是有过考试失败的经历,为此而忧心忡忡,害怕考试,害怕失败,心理压力很大,往往在考试到来之前,已感到痛苦不堪、疲惫不堪,上考场后也很容易出现怯场情况。另一种是在考场上才表现出来的。由于遇到的难题很熟悉却又回忆不起来,心里着急、害怕而导致心理失衡,致使神情慌乱,茫然无措,甚至晕场。

考试焦虑的影响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一般说来,适度的考试焦虑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但凡事都有一个度,否则过犹不及。过度的考试焦虑对学生学习、身心健康等方面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三、大学新生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及其分析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考试焦虑的产生是诸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既有与学生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有与学生个体相关的内部主观因素的影响。

(一)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情景因素。

首先,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和结构还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问题,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虑和恐慌控制着他们,反映到学业上,就是感到学习负担沉重,厌恶学习,形成严重的考试焦虑。其次,在许多家庭中,家长教养方式不当,也无形地加重了学生的紧张与不安,导致其考试焦虑程度更为严重,这种影响即使学生上了大学也不能完全消除。再次,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也能造成学生考试过度焦虑。最后,情景因素对于考试有一定的影响。如天气炎热、或过于寒冷,再如考试题目过难,考试时间过紧等给考生造成心理压力。这些都有可能使有些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紧张、慌乱,失去自控能力,产生考试焦虑。

(二)学生个体内部因素的影响。

考试焦虑是与考试环境有关的特殊焦虑类型,是一种与认知困难相伴的不适情绪状态。严重的考试焦虑有明显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这种身心反应直接影响其考试成绩,而且影响其生活和学习。

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不理想以及学习困难等学业问题仍然困扰着大学新生。尽管大学生都经过了黑色六月的严峻考验,大学考试对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影响尤其突出,他们无端担心考试失败,甚至产生了厌倦考试的心理状态。访谈结果表明,有新生的感到学习难度加大,非常困难。感到学习负担重,难以应付的占。在座谈中问到为什么学习时,有学生说学习始终不能进入状态,总感到是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被动地学,而静下来想为什么学时,会感到很苦恼。自习路上永远有匆匆的身影,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为了能够考试过关,至于为什么学心中没有底。有的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生活,小学、中学都是尖子生,到了大学后一下子变为普通学生,个人约束力差、自制力弱,学习力不从心,成绩变差了,引发自卑心理,学习、生活十分压抑。

四、大学新生考试焦虑的心理疏导

考试焦虑是由多种因素影响造成的心理失调现象,它不仅与学校、家庭、社会有关,而且与学生个体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降低考试焦虑水平,必须内外结合,多方努力方能奏效。同时,考试焦虑是一种心理障碍。根据其产生原因和机制进行防治,大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因对待考试的态度、动机以及考试经历、个性、父母教养方式等诸方面的个体差异,考试焦虑学生可以区分为不同类型,如学习和应试技能缺乏的考生、焦虑阻滞和提取困难的考生、屡战屡败的失败接受者、回避失败的考生、自我妨碍者、勤奋好学的完美主义者等。对不同类型考试焦虑学生采用不同的心理咨询、干预方法,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缓解考试焦虑。由于考试焦虑发生率很高,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注意从小培养幼儿和学生的健康心理和树立正确的应试心理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瑞新,张澜.大学生考试焦虑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3,(02).

[2]周宝鑫,奚雪梅.大学生考试焦虑状况的调查[J].实用全科医学,2007,(01).

[3]李瑞.考试焦虑的成因及疏导策略[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3).

[4]程建伟,刘华山,梁晓燕.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小组辅导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03).

[5]卢起凤.论大学生考试焦虑及其调适[J].中国成人教育,2007,(14).

[6]林红,刘国秋.关于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团体心理辅导研究教育探索[J].2007,(12).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05级高教硕士)

现阶段我国的护理 教育 基本上是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很多开设护理专业的医学类院校把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了护理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技术的训练方面,这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护理 毕业 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1]倪平。 舒适护理在对疝气患儿进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7,(04):177-178.

[2]张娟慧。 舒适护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17,(03):160-161.

[3]邱文丽,戴举响,胡小艳,仲小宁。 舒适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02):128-130.

[4]王满金,廖俪娣。 舒适护理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04):44-45.

[5]莫然。 剖宫产术后产妇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04):53-54.

[6]毛智慧,张欢,孙晓婷,刘晓亭。 舒适护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17,(05):513-517.

[7]徐建波。 硬膜外分娩镇疼孕妇中舒适护理的运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1):223.

[8]林健,杨英,何育教。 舒适护理在创伤性血气胸急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17,(04):56-57.

[9]杨明英。 剖宫产留置尿管患者120例舒适度的护理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17,(04):99-100.

[10]吴妙君,林丹凤,周利琼,张君平,文艳。 舒适护理干预对妇产科肿瘤手术患者焦虑和抑郁影响的效果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7,(04):101-103.

[1]李峰.韩杰临床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护理研究2010,24(lC):266-267

[2]谭静.朱京慈.鲁芳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11,(4):110-111.

[3]袁长蓉.王志红.陈国良.美国护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发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5):42-44

[4]黄金月高级护理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5]李霓,郑荣寿,张思维,等.2003~2007 年中国宫颈癌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

[6]张锐,孙美榕,张正,等.基因治疗与人类健康[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 24(1):84-90.

[7]蒋超.徐丽华.ICU人工气道吸痰最佳护理实践标准研究现状及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2):18-20

[8]黄世英.李连梯.朱文平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有效吸痰的时机和 方法 [J].广东医学.2013,34(8):1308-1310.

[9]何秀曼.许倩茹.非定时吸痰技术及护理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4):335-336

[10]童亚林.缪洪城.冯小艳.等.加强呼吸道管理对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J].中华烧伤杂志.2010,26(1):6-10

[11]刘广琴.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最佳时机的探讨[J].当代护士.2010,3(专科版):105-106

[12]江方正.李雪.叶向红等.持续加温湿化氧疗在气管切开患者脱机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28-130

[13]蔡瑞霞.介绍一种新的气管切开换药方法.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29

[14]毕娜,王建荣.静脉输液技术环节风险评价的研究.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1):761-763

[15]毕娜,吴冬梅,王建荣.我国静脉治疗护理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4):1613-1615

[1]杨柳凤。 舒适护理对于牙周龈下刮治患者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卫生职业教育,2017,(07):146-147.

[2]窦中娜。 舒适护理在呼吸机支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17,(06):928-930.

[3]余健。 舒适护理对肛肠手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7,(02):238-240.

[4]左海琴。 舒适护理对老年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7,(09):1087-1088.

[5]魏虹。 浅析老年患者心血管介入治疗中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7,(08):255-256.

[6]张玉萍。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03):467-468.

[7]何敏仪,骆燕香。 慢性咳嗽应用舒适护理的价值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7,(08):100-101.

[8]刘燕,隗春燕,姜永光。 冠脉支架术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患者围术期的舒适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7,(05):447-449.

[9]齐乐。 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7,(07):223-224.

[10]胡林爱。 协同护理对白内障患者手术疗效及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探析[J]. 临床医药实践,2017,(03):230-232.

[11]陈艳。 萧式双C护理模式和常规护理对面颅骨多发骨折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03):51-53.

[12]蒋艳。 舒适护理与健康教育对降低消化性溃疡患者复发率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03):48-49.

[13]黄纪媛,侯晓燕,诸运青。 健康教育结合舒适护理对阑尾炎手术病人疼痛、负性情绪及身体恢复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7,(06):650-653.

[14]王文川。 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护理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7,(06):210.

[15]孟伟。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舒适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7,(06):132-134.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