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关于赏识的议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关于赏识的议论文题目

聪明的人在欣赏别人的同时,也悄悄的在提高自己;愚蠢的人只能看到别人的不足之处,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遨游历史长河,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友谊的美丽在于相互的渴望和欣赏。()

传说先秦的琴师俞伯牙精通音律,琴艺高超,能出神入化地用琴声表现出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但是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苦恼无比。但是樵夫钟子期懂得欣赏,用“巍巍平志在高山”和“洋洋平志在流水”生动的描绘出了伯牙心中所想。后钟子期去世,伯牙终不鼓琴。世上如钟子期这般学会欣赏的人算是不常有了。孟浩然曾叹曰:“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岳飞无眠之夜也道:“欲将心事付瑶琴,弦段有谁听”;贾岛却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的心酸。

欣赏是发现美的表现,欣赏别人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是善于发现人才的基点。

嘉祐二年,欧阳修出任知贡举,担任这一年礼部省试的主考官是曾因点检试卷官梅尧臣批阅试卷时。发现其中一篇特别精彩,颇具“孟轲之风”的文章眼前一亮,修读后,觉得无论是风采还是观点都可以毫无争议地列为第一。由于糊名法,欧阳修以为是“入室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免遭人闲话,遂决定将其列为第二。复试时,欧阳修又见到一篇《春秋对义》赞叹之余,便毫无犹豫地将其列为第一名。发榜时欧阳修才知道初试、复试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两篇文章均出自苏轼之手。后来,他在给梅尧臣的信中盛赞苏轼的文才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看到后生才情勃发,年过五十的欧阳修竟然兴奋得像孩童一般。爱才之言,溢于言表。因为欧阳修懂得欣赏。使一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

欣赏是成败的关键,学不会欣赏就永远无法找到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曹操自私利己,嫉才妒贤。后在与蜀国交战中,杨修为挽救败局,力谏不果,乃自作主张,终惹怒曹操将其处斩。纵观历史长河,似乎又听到了人们对曹操杀杨修的惋惜之声。曹操正是因为不能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杨修,致使他要忍受众谋士一一离去的无助,致使他要忍受到死也不能完成霸业的痛苦。曹操之举犹如阳货轻仲尼,缄仓毁孟子。此乃愚者之举,所以我们要学会欣赏,因为欣赏是制约成功的关键。学不会欣赏就永远无法打开成功之门。

人生路上需要用真诚的心灵去欣赏而不是用怀疑的眼睛去打量。欣赏就是用眼睛去注视,用耳朵去聆听,用心去体会这人世间的美好。以欣赏的态度去看待世界你会看到许多美丽的风景。

点评: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从立意构思角度看,文章不就欣赏而谈欣赏,而是从欣赏的意义角度入手,提出“以欣赏的态度看待世界才能领略人世间的美好”这一中心,立意深刻;从论据选取角度看,名人事例,名人名言信手拈来,引用自如,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从论证过程看,文章采用分论点的形式,同时兼用正反对比论证,结构清晰,首尾照应,结构严谨。不足之处在于在引用欧阳修例子上,详略安排上有些不合理。 【篇二】

我们坐了班车,又搭乘了拖拉机,还走了近一个小时的山路,在我不断的抱怨声中终于到了一个小山坳,它零散地坐落着几个土屋,只有巴掌大,也能称之村庄?还真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呆在表姐家无聊了,趁着表姐整理床铺,我独自去走走。这里,没有叫卖声、喇叭声、音乐声,只听到鸟鸣、虫唱和偶尔从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清新的空气,苍翠的树木,凉爽的秋风,把我心中的烦闷冲淡了些许。放眼望去,夕阳西下,暮霭之中,炊烟袅袅,薄雾与炊烟笼罩着绿树、土屋、青山,是那么的迷离,又是那么的迷人。我终于明白陶渊明笔下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了。真没想到还有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正当我沉醉时,三三两两的农人扛着锄头从田里菜地回来了,他们看到我,纷纷停下脚步,对我上上下下如激光枪一样扫射了一遍,那目光里除了好奇,更多的是肆无忌惮的热烈与欣赏。被他们看得我浑身不自在,耳畔还传来他或她的啧啧声:瞧,城里的姑娘真洋气!嗯,长得真好,水灵灵的……夸赞之声不绝于耳。在他们的目光中我竟然落荒而逃了。

晚上表姐带我去走亲戚,路上她告诉我舅公和姨婆都年岁已高,常年未曾离开这里,舅公腿脚不方便,但是每天浇菜、喂鸡、赶鸭,一样不落,整天乐呵呵的,姨婆身体不好,可是村里谁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是她去采草药给乡亲们,大家都离不开她。到了舅公家,姨婆也在,他们看到我,便把我的手放在他们粗糙的手掌中摩挲,问长问短的,我一一作答,舅公得知我正读高二,很是高兴,连连说:“读书人就是不一样,斯文,懂礼貌,要好好读书,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好好努力的,你们那么年轻,真好!”我点点头,是啊,正是拼搏的时机呢。他们过的生活应该更平淡吧,可他们是一脸的安闲与慈祥,我的心好像沉静不少。

夜里的村庄更是寂静,淡淡的月光透过窗子,我的心里却颇不宁静,想起路人欣赏的目光,想到舅公他们平淡而简单的生活,想到舅公的话语,我明白了: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这个偏僻的山村,也能体味到它的迷人,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也会发现自己的不平庸,用欣赏的眼光看待生活。 【篇三】

欣赏别人是一种美德、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能力、一种难得的处世之道。古人说得好:宰相肚里能撑船。只有心胸宽广的人,才能理解他人、包容他人。如此你就能忘却一些不愉快的事,也使你的生活更轻松、更愉快。真诚地为别人取得的成绩,取得的进步,取得的荣誉喝彩,是一种胸襟,一种气度。只有不断开阔自己的胸襟,恢弘自己的气度,才能不断拥有成就事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在我们周围,不管是朋友、同事、亲人,都可以从他们身上找到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他人仿佛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从中找到可以学习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也可以发觉自己与他人的差距,从而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提高综合修养水平,给自己更大的生活信心和精神力量!

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日常生活中可供欣赏的客体随处都是,比如就在我们的家中,阳台上栽培的花草、墙壁上张贴的字画、案头陈设的工艺品、水族箱里喂养的金鱼等等,它们都无时不在向主人展示自己的美。如果你在茶余饭后静静地专注地观赏它们几分钟,便会生出一种难以言传的愉悦感来。

欣赏别人吧,让我们发现生活原来这样美好,让我们化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做大胸怀的人!

赏识,是—个人心境磊落、视野舒朗的表现:也是—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现。赏识,是为人之道。不懂赏识,不愿赏识,人与人之间往往就多了—份挑剔,少了—个欣赏;多了—份苛求,少了—份呵护。于是乎便像医生对待患者—样,执著地“诊断”他身上的不足、过失、缺点、毛病和错误,于是乎便有了冷眼、批评、讽刺以至呵斥。最终结出的苦果便是信任的折损、亲和力的丧失。。。。。。人人都应该学会赏识,须知“人性最深层次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威廉。杰姆斯语)。而且,随着阅历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深沉而炽烈。你的—个信任的微笑、—个肯定的颌首、—个激励的眼神、—句鼓励的话语,可以为他驱散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为他诈へ失落已久的宝贵的自尊,可以为他人校正迷失的价值追求的方向,可以为他人唤醒早已尘封的潜质、潜能,可以为他人诱发心中创作冲动的萌芽。赏识在于心态的调整。赏识生长在自由和谐的空气里,生长在亲切平视的目光中。赏识弃绝“祖师爷”与“裁判官”的心理羁绊,以平和宽广的心境、宽厚接纳的态度,去聆听灵魂深处质朴纯澈的心语,去捕捉稍纵即逝的创作灵光。赏识在于角度的转换。万事万物,各有其长;远近高低,各呈其姿。与人与物,其正面或许并非那样靓丽可人,其侧面则可能是—幅优美的剪影;或者外表还是稚嫩、丑陋、拙笨、顽劣的壳,其内部蕴含的却是成熟、美丽、新异、灵动的核。本人们何妨换个角度看—看,何妨拐个弯予想—想赏识在于标准的择取。美丑、好坏、优劣、成败、是非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追求和崇高和完美本无可厚非,但苛求崇高和完美,则大可怀疑。用神的标准测量凡人、用完美的标准去审度他人,赏识便会失去家园。只要本人们正确择取—个合理的参照物乃至稍降—格去看待他人,值得赏识的东西便扑面而来;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优美的人情。。。。。。赏识不是单项的施舍,是智慧与智慧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赏识不是虚心假意的阿夷奉承,是心与心的交流。学会赏识,赏识者的胸襟才更显得博大,灵魂才更趋于崇高;有了赏识,世界便获得了求真、求美、求善的不竭动力。特雷尔物说过:“任何—样看似愚蠢的东西,都有他值得喝彩的地方。赏识似乎只是家长和老应该做的,但是否有人想过,本人们也有责任呢 今年“六—”,学校为同学们赘了—份特别的礼物——学会互相赏识。学校给本人们—个信封,—张美丽的信纸,让本人们在上面写上几句话,表达—个主题:本人赏识你!再坏的东西都有它的好处,每—样东西或人都有他们如同钻石般的闪光点,也许它们缀在表面,但也许它们隐藏在深处,等待着人们的挖掘,而这次活动就是—次很好的挖掘机会。人生—首歌,这次活动就好比在歌添上装时救唆,甚至可以改变歌的曲调。在本次活动中,每个同学都有不小的收获,都发现了自己从未发现的优点,对自己更有自信了。 本人的同桌曾经可是个上课像条虫,下课像条龙的boy,在“六—”那天他收到了和他学习差不多的彦杰同学给他的信,信里面的话语不华丽,但却包含了真情,他始终不能忘记:蒋涛,你“六—”快乐嘛虽然你现在学习还不如何好,但本人相信,只要你付出,你就—定会有收获,因为本人相信你是个有恒心的人……从此,课堂上有他高高举起的小手了,那精彩的回答,博得老师同学们的掌声,也为小组加了分。终于,上课时,他不再懒洋洋的了,而是细心做笔记。这下子,他令同学们刮目相看,连他自己也不相信现在的他就是从前的那个蒋涛。虽然有时候会犯老毛病,但他已经在进步,这是可喜的! 每—个人都像是—棵仙人掌,而赏识是—种眼光。有些人,看到的是仙人掌浑身都是刺,有些人,却看到了它的美容特效。两种不同的眼光前,展现出的,是—个人两个不同的面。只有这样用赏识的眼光看别人,才会发现优点,发现美好。 在学校里,在家最希望得到表扬,也就是赏识,再通俗些就是渴望被关注,看重。在人的—生中,需要营养,需要知识,需要金钱、需要权利……但往往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就是阳光、空气等,而这,往往又是最重要的。赏识就是人精神的阳光、空气,是每个人须臾不可缺少的。 学会赏识,得到赏识。让人们竭力去赏识他人,赞美他人,挖掘优点,发现惊喜,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生命变得更灿烂!

论点: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肯定了别人也是肯定了自己,诚如爱默生所言:“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了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论据:19世纪末,美国西部的密苏里有一个坏孩子,他偷偷地向邻居家的窗户扔石头,还把死兔子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臭气熏天。他9岁那年,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告诉她要好好注意这孩子。继母好奇地走近这个孩子。当她对孩子有了了解之后说:“你错了,他不坏,而且很聪明,只是他的聪明还没有得到发挥。”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引导下,这孩子的聪明找到了发挥的地方,后来成了美国当代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这个人就是戴尔•卡内基。 台湾作家林清玄去一家羊肉馆用餐,老板对他说:“你还记得我吗?”林清玄说:“记不起来了。”老板拿来一张20年前的旧报纸,那里有林清玄的一篇文章,那时他在一家报社当记者。这是一篇关于小偷的报道,小偷手法高超,作案上千次,次次得手,最后栽在一个反扒高手的手上。文章感叹道:“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如此灵巧的小偷,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成就的吧!”老板告诉他:“我就是那个小偷,是你的这段话引导我走上了正路。” 结尾:学会欣赏别人吧!欣赏你的同事,你和同事之间会合作得更加亲密;欣赏你的下属,下属会工作得更加努力;欣赏你的爱人,你们的爱情会更加甜蜜;欣赏你的孩子,说不准他就是下一个卡内基……

这个可以去专门的作文网上寻找。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总而言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记叙文和说明文则是以事感人,以知授人的文章。

议论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说服,以表明自己的见解、主张、态度的表达方式,通常由论点 、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议论文题目分为论题,论点,寓意型。论题型为作者观点但以简洁为主,所以中心论点一般不能直接抄论题,论点型,论点型一般没有观点倾向性,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寓意型一般与论题论点并存且不能直接作为中心论点要还原本意。

赏识议论文的题目

论点: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肯定了别人也是肯定了自己,诚如爱默生所言:“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了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论据:19世纪末,美国西部的密苏里有一个坏孩子,他偷偷地向邻居家的窗户扔石头,还把死兔子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臭气熏天。他9岁那年,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告诉她要好好注意这孩子。继母好奇地走近这个孩子。当她对孩子有了了解之后说:“你错了,他不坏,而且很聪明,只是他的聪明还没有得到发挥。”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引导下,这孩子的聪明找到了发挥的地方,后来成了美国当代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这个人就是戴尔•卡内基。 台湾作家林清玄去一家羊肉馆用餐,老板对他说:“你还记得我吗?”林清玄说:“记不起来了。”老板拿来一张20年前的旧报纸,那里有林清玄的一篇文章,那时他在一家报社当记者。这是一篇关于小偷的报道,小偷手法高超,作案上千次,次次得手,最后栽在一个反扒高手的手上。文章感叹道:“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如此灵巧的小偷,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成就的吧!”老板告诉他:“我就是那个小偷,是你的这段话引导我走上了正路。” 结尾:学会欣赏别人吧!欣赏你的同事,你和同事之间会合作得更加亲密;欣赏你的下属,下属会工作得更加努力;欣赏你的爱人,你们的爱情会更加甜蜜;欣赏你的孩子,说不准他就是下一个卡内基……

1.有一天,俄国作家索罗古勒来看望列夫·托尔斯泰,说:“您真幸福,您所爱的一切您都有了。”托尔斯泰说:“不,我并不具有我所爱的一切,只是我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所爱的。”生活中,人们常常抱怨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环境、自己的现状不如别人的那样美好。但是托尔斯泰的话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们都渴望拥有“所爱的一切”,其实“爱我所有”“爱我现有的一切”才是最大的幸福。 幸福其实很容易得到,只要能“爱我所有”就可以了。这引起了你哪些联想或思考?请你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王争艳,一位普通的社区医生,日前被市长亲自授予“上医之境”的牌匾。25年来,她的平均单张处方不超过80元,多年如一日坚持让患者花最少的钱治好病,干干净净做了一辈子医生,坚守着“上医之境”的行医理念;25年来,她诊疗时从不打断病人讲述,始终微笑着注视对方,然后她会用双手为病人做检查,这双手就像一台精密仪器,可以在病人就诊的几分钟里,基本锁乏病源,开完处方,她还要一点一点交待清楚病人回家后的衣食住行,展现着一位普通医生的“上医之境”。她坚守医生的职业道德,用精湛的医术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多年来,她坐诊在哪里,病人就跟到哪里,【她】被大家称为“一剂良药”。 这剂良药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呢? 请根据对材料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3.欣赏一朵花的开发,可以看到生命的灿烂;欣赏一只蜗牛的攀爬,可以看到生命的坚韧;欣赏朋友,可以看到生命的美好;欣赏对手,可以看到生命的宽容……欣赏一切值得我们欣赏的东西,让我们的生命变得丰富! 请以“欣赏”为题,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4.赤橙黄绿青蓝紫,多美的色彩呀!放在桌上的颜料对立在桌上的镜子说:“老弟,让我们给你全身涂上七彩的颜色吧,那样你会变得更美。”“不,谢谢你们的好意,我不需要用多余的色彩来打扮自己。”圆脸的镜子微笑着婉言谢绝。“难道你觉得自己的外表够漂亮了吗?”颜料奇怪地问。“那倒不是。”镜子回答。“那就让我们给你带来一个美丽的包装吧,你会变得更吸引人的。”颜料说。“不不不,美丽的包装只会让我失去作为镜子存在的价值。”镜子连声拒绝。颜料的善意或镜子的拒绝会引发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5.在英格兰巨石镇,一根14米高的石柱顶端,架着一块40吨重的巨石。在没有大型机械设备的远古时代,人们是如何把如此大的巨石搬到石柱上的呢?考古学家经过分析研究,认为当时人们采取的是土屯法,即在石柱的一侧垒土,使“地面”高至与石柱顶部齐平,并与地面形成一个斜坡,用累土的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高度,最终把巨石推到了石柱的顶端。 古人用“土屯法”将巨石推到石柱上的做法,让你产生了怎样的思考呢?请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赏识,是—个人心境磊落、视野舒朗的表现:也是—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现。赏识,是为人之道。不懂赏识,不愿赏识,人与人之间往往就多了—份挑剔,少了—个欣赏;多了—份苛求,少了—份呵护。于是乎便像医生对待患者—样,执著地“诊断”他身上的不足、过失、缺点、毛病和错误,于是乎便有了冷眼、批评、讽刺以至呵斥。最终结出的苦果便是信任的折损、亲和力的丧失。。。。。。人人都应该学会赏识,须知“人性最深层次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威廉。杰姆斯语)。而且,随着阅历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深沉而炽烈。你的—个信任的微笑、—个肯定的颌首、—个激励的眼神、—句鼓励的话语,可以为他驱散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为他诈へ失落已久的宝贵的自尊,可以为他人校正迷失的价值追求的方向,可以为他人唤醒早已尘封的潜质、潜能,可以为他人诱发心中创作冲动的萌芽。赏识在于心态的调整。赏识生长在自由和谐的空气里,生长在亲切平视的目光中。赏识弃绝“祖师爷”与“裁判官”的心理羁绊,以平和宽广的心境、宽厚接纳的态度,去聆听灵魂深处质朴纯澈的心语,去捕捉稍纵即逝的创作灵光。赏识在于角度的转换。万事万物,各有其长;远近高低,各呈其姿。与人与物,其正面或许并非那样靓丽可人,其侧面则可能是—幅优美的剪影;或者外表还是稚嫩、丑陋、拙笨、顽劣的壳,其内部蕴含的却是成熟、美丽、新异、灵动的核。本人们何妨换个角度看—看,何妨拐个弯予想—想赏识在于标准的择取。美丑、好坏、优劣、成败、是非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追求和崇高和完美本无可厚非,但苛求崇高和完美,则大可怀疑。用神的标准测量凡人、用完美的标准去审度他人,赏识便会失去家园。只要本人们正确择取—个合理的参照物乃至稍降—格去看待他人,值得赏识的东西便扑面而来;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优美的人情。。。。。。赏识不是单项的施舍,是智慧与智慧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赏识不是虚心假意的阿夷奉承,是心与心的交流。学会赏识,赏识者的胸襟才更显得博大,灵魂才更趋于崇高;有了赏识,世界便获得了求真、求美、求善的不竭动力。特雷尔物说过:“任何—样看似愚蠢的东西,都有他值得喝彩的地方。赏识似乎只是家长和老应该做的,但是否有人想过,本人们也有责任呢 今年“六—”,学校为同学们赘了—份特别的礼物——学会互相赏识。学校给本人们—个信封,—张美丽的信纸,让本人们在上面写上几句话,表达—个主题:本人赏识你!再坏的东西都有它的好处,每—样东西或人都有他们如同钻石般的闪光点,也许它们缀在表面,但也许它们隐藏在深处,等待着人们的挖掘,而这次活动就是—次很好的挖掘机会。人生—首歌,这次活动就好比在歌添上装时救唆,甚至可以改变歌的曲调。在本次活动中,每个同学都有不小的收获,都发现了自己从未发现的优点,对自己更有自信了。 本人的同桌曾经可是个上课像条虫,下课像条龙的boy,在“六—”那天他收到了和他学习差不多的彦杰同学给他的信,信里面的话语不华丽,但却包含了真情,他始终不能忘记:蒋涛,你“六—”快乐嘛虽然你现在学习还不如何好,但本人相信,只要你付出,你就—定会有收获,因为本人相信你是个有恒心的人……从此,课堂上有他高高举起的小手了,那精彩的回答,博得老师同学们的掌声,也为小组加了分。终于,上课时,他不再懒洋洋的了,而是细心做笔记。这下子,他令同学们刮目相看,连他自己也不相信现在的他就是从前的那个蒋涛。虽然有时候会犯老毛病,但他已经在进步,这是可喜的! 每—个人都像是—棵仙人掌,而赏识是—种眼光。有些人,看到的是仙人掌浑身都是刺,有些人,却看到了它的美容特效。两种不同的眼光前,展现出的,是—个人两个不同的面。只有这样用赏识的眼光看别人,才会发现优点,发现美好。 在学校里,在家最希望得到表扬,也就是赏识,再通俗些就是渴望被关注,看重。在人的—生中,需要营养,需要知识,需要金钱、需要权利……但往往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就是阳光、空气等,而这,往往又是最重要的。赏识就是人精神的阳光、空气,是每个人须臾不可缺少的。 学会赏识,得到赏识。让人们竭力去赏识他人,赞美他人,挖掘优点,发现惊喜,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生命变得更灿烂!

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御铅华自生音。迎风奔跑。点一盏向善的心灯。

关于赏识学生的议论文

从前,有一匹奄奄一息的千里马,在翻越太行山时由于感激伯乐对它的赏识和体贴,竟能一跃而起,嘶声直抵云霄!这就是千里马遇伯乐的故事.由此我从故事中有一所感——世间“千里马”再多,也需要“伯乐”去发现,并且对待它们要“策之以其道,食之要能尽其材,鸣之要能通其意.”这样“千里马”的日行千里之能才能表现出来.唐代韩愈通过《马说》强调了一个观点:千里马需要伯乐去发现.恰巧在当时,作者就是一匹没被发现的“千里马”.他在初登仕途时,就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然而,宰相没有“伯乐”慧眼识英才的能力,更没有伯乐一样的胸怀,终于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在《马说》中,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而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来比喻自己怀才不遇明主的遭遇,实在再恰当不过了.联想当时,正如作者所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像李白、杜甫等一批怀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千里马”最终却落得“浪迹天涯”,也不得不感叹道:“天生我才亦无用”!虽然早在隋朝就推行了科举考试,广纳人才为国效劳,可是在腐败的统治之下,又有多少“千里马”能被“伯乐”相中呢?像作者一样的“千里马”也只被埋没在庸愚的“食马者”手上,而真正像“伯乐”一样能慧眼识英才的明主又有几人呢?他们不但不能识别良驹,还妄自感叹:“天下无马矣!”这是何等的荒唐!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联系现实,不难看出: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的确有无数的“千里马”得到“伯乐”的赏识,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发挥,例如现行的各行各业的机构改革、结构调整,它就彻底打破了传统的“铁饭碗”,形成了能者居之的大好形势.给了“千里马”以施展的空间,还有许许多多的“伯乐”——大公司、企业和国家科研机关等也在求贤若渴地招募“千里马”.例如,最近西安某单位就辞去了那些有资格而没有能力的工人,而不惜重金去聘请那些虽无资历却很有能力的人员.同样,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有像韩愈一样的有日行千里之能的千里马不遇“伯乐”的现象.但是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更多存在的是博学多才的“千里马”得不到“伯乐”的赏识;而那些不学无术的富家公子及高门权贵子弟却能凭着金钱权势在官场上谋得个“一官半职”!这是为何?这难道就是所谓的“社会进步”吗?——由原始社会进步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以至将来的共产主义!难道社会就是这样进步的吗?不!这只是因为社会中存在着少量的心灵被腐蚀了的“食马者”,他们面对金钱的诱惑,会对国家利益、前途视若无睹,以谋求物质上的优越;面对“权力的压迫”,他们也会“不得已”而干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同时,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的浅薄愚妄的“食马者”.他们总是怀着“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思想到处去“访贤”.如此的“食马者”安能觅到“千里马”?即使找到了所谓的“千里马”,那一定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酒囊饭袋.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就需要更多的“千里马”为她的繁荣富强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中间就需要更多“伯乐”去慧眼识英才,所以,我真心的希望在未来的时间里能有更多的“千里马”能在“伯乐”的发掘下,真能“日行千里”也!

这个可以去专门的作文网上寻找。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等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总而言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记叙文和说明文则是以事感人,以知授人的文章。

议论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说服,以表明自己的见解、主张、态度的表达方式,通常由论点 、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议论文题目分为论题,论点,寓意型。论题型为作者观点但以简洁为主,所以中心论点一般不能直接抄论题,论点型,论点型一般没有观点倾向性,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寓意型一般与论题论点并存且不能直接作为中心论点要还原本意。

赏识,让每一朵花灿烂绽放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赏识,让每一朵花灿烂绽放》。在演讲之前,允许我先给大家讲个《四块糖》的故事:一次,陶行知先生看到一名男生用小石块砸同学,便当即制止了他,命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陶行知简单了解了一下情况后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来,并且一直在这里等我。”男同学犹豫间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不让你砸人时,你立刻停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同学吃惊地瞪大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我调查过了,你用小石块砸那个同学,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男同学感动地流着泪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该砸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你能够主动认错,应该再得到一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陶行知先生对学生“打架事件”的处理,让我深受启发。陶先生正是抓住了学生行为中的积极因素,采用“赏识”的策略使学生自己认识到错误。赏识教育的关键是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地给予肯定与赞美,让其闪光点更亮,以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四块糖”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可爱的一面,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言语的激励,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罗森塔尔“期待效应”实验也表明:如果老师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待,那么被期待的学生必然会产生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 大学毕业至今,我已经当了5年多的班主任,期间学生成绩不好,学生顽皮不听话,打人打架等负面事件时常发生,曾经觉得做班主任是那么苦那么累的一件事,原来毛病在自己身上:因为自己总是用显微镜寻找学生的缺点,用有色眼镜观察孩子的优点,用严厉的态度对待学生,时不时地批评他们,可班上的“歪风邪气”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越演越烈的趋势,知道后来,我采用了“赏识教育”,班级风貌有了明显改善。班级凝聚力也越来越强。师生关系也日渐和谐: 一、赏识每一个学生,树立其自尊、自信 赏识学生首先要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找到了闪光点,可以以此入手,让学生增加自信。当你用放大镜去找寻孩子们的优点时,你会发现孩子们是如此可爱,那么纯真!你会发现,全校闻名的捣蛋鬼,居然趁午休的时候修理了班中的破扫把;你会看到那个沉默的小孩颤颤巍巍地举起了小手;你会发现那个爱打架的男孩自觉地清扫起同学的呕吐物;班里从不爱做作业的孩子,近来破天荒地进步了;春游时,孩子们纷纷把食物递给那个可怜的没带食物的男孩„„原来孩子的心那么美好!赏识教育对于特殊学生的转化尤为明显。 那年班上来了个插班生叫吴玮,沉默不爱说话,一说话带着浓厚的家乡音,学生们一听就笑,他变得更不爱说话了。他把所有人都当成敌人,像个刺猬一样保护着自己,没有朋友,成绩也一直跟不上去。后来我发现每次扫地,他都是最利索最干净的一个,第二天的晨会上我就表扬了他,当全班小朋友都为他鼓掌的时候,他的眼里分明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此后的日子我尽可能的关注他表扬他,朗读时虽然发音不标准但我夸他:真棒,你勇敢地举手了,你跨出了第一步;考试考了81分,我鼓励他:你的卷面真整洁;对他的每一个优点、每一个进步我都进行公开表扬。在我的带领下,许多同学都觉得吴玮是个好同学,并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吴玮变得渐渐开朗起来,还乐于助人,后来还成了班干部,成绩扶摇直上,听说现在在低塘中学也处于前5名。当然,或许吴玮的底子并不十分差,只是一开始没适应,但其实对于差生也是一样的。只要老师会赏识差生,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为差生重塑形象,他们同样会转化自己,至少在原有的基础上会进步许多! 二、赏识教育增强班级凝聚力 以前,在晨会或班会课上,我喜欢指出班中存在的种种不足,而对于班中存在的好形象却轻描淡写。认为对学生要求越严格,学生就会越完善。但学生只会做表面功夫。后来,每周班会课时,我都对那些做了好事、表现良好、为班争得荣誉的同学进行表扬.这样做能给学生一种感觉:班里的好人好事真多,优秀的同学真多,我也应该为集体争光。从而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和信心,增强集体凝聚力。每年的运动会,班上的孩子都齐心协力,我们的加油声永远是最整齐最响亮的,因此还受到了校长的表扬。 我对学生的赏识激励着学生向我所希望的方向发展,这样,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了良性循环,使我们的相处变得民主、和谐。去年,我在带的毕业班上执教一堂区域公开课《毕业赠言》。赠送留言环节时,就有学生跑到我跟前,流着泪向我诉说:感谢我多年来对他们的理解和照顾,不管去到哪里都会做一个老师所希望的好孩子。课后很多孩子都把他们写的心形卡片送到了我手上,看着诚恳的话语,我幸福地流泪了„„这批孩子已经是初中生,去年的教师节正好是周末,我收到了他们很多问候,打电话的、短信的、卡片的,也有孩子周五我下班前特地赶到学校来看我,我想:如果不当班主任,是享受不到这么多快乐的,而这些快乐也源自我快乐的赏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可以说,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源于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足交汇的桥梁,班主任老师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

赏识教育下学困生的自我赏识的论文

摘要:自我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怀有的肯定的情绪体验,同时也是其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的估计,而这种积极的自我评价不仅仅是每个孩子走向成功的起点,也是新时代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小学赏识教育视野下学困生的自我赏识,即在教育者的赏识教育下,让学困生认识自我,赏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据此,本文对学困生自我赏识在小学赏识教育中的意义和实施策略做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赏识教育自我赏识学困生实施策略

赏识教育是依据人渴望得到赏识的本质需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的教育方法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教育理念。小学赏识教育视野下的自我赏识,即在教育者的赏识教育下,小学生认识自我,赏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对于小学中的学困生来说,学习中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容易形成敏感、自卑的性格特点,更甚者会出现自我放弃的学习态度。这些孩子特别希望能得到别人的羡慕、好感和赞扬,渴望得到老师和其他成人的尊重便成为这些学生的第一心理需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这是人们心理最高需要。

成就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是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可以通过成就动机训练来培养。成就动机高的学生往往是追求成功而且不怕失败,竭尽全力争取好成绩。成就动机促使人产生成就行为,追求在某一社会条件人们认为重要的社会目标。根据阿特金森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规定成就动机强度的因素有三个:一个是稳定的追求成就的个体动机倾向,它是人在生活中所形成的稳定的人格特性,表现为追求成就的行为强度;一个是人对成功的期待,是人对某一任务是否能够成功的概率的认知,表现为认知到的成功可能性:一个是成功的诱因值,即人在成功或失败时所体验的情感变化,表现为满足感。

从这一理论来说,学困生的成就动机强度是较弱的。如果能在这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学困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自我赏识改变学困生的心理状态、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从心理上转变学困生,从而达到帮助学困生“脱困”的目的。

那怎样形成自我赏识呢?这就需要教师、家长和孩子多方面配合,形成自我赏识的实施途径。

(一)从教师的角度

1.带上赏识的眼光看孩子

教师对学生的赏识能产生强大的动力,既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又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所以,教师的赏识对于孩子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其他学生对于学困生的看法,也影响学困生对自己的看法和肯定。因此,教师带上赏识的眼光看学生,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自我赏识的途径。

首先,正确客观地分析,要了解学生的身心需要,要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而不能因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这不仅对该生本人起不到真正作用,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赏识的一种虚伪性,同时失去对教师的信任度。不要为了赏识而赏识。过度的`赏识,会导致学生自满自傲、任性、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若稍遇坎坷便一蹶不振。同时,教育者应适当把握赏识力度,不同学生赏识的程度不同。如胆小呆板的学生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指责。对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学生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扬长避短。好学生、任性的学生适当赏识,多提新的更高的要求或多鼓励他克服任性的行为。

其次,教师的赏识要富有感情。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应该是师爱的自然流露,真诚、亲切地用自己的情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

2.给与积极肯定的有效评价

有效的评价应是积极恰当的评价。学生普遍存在很强的表现欲望,而学困生由于学习上得不到成功的体验,所以积极的评价更能激发学困生的表现欲,对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恰当的评价可以激励他们不断进取,持之以恒的激励能促进成功。教师对学困生的评价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发展的眼光,以纵向比较的方式,努力发现学困生个体的进步和长处,才能充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能在“评价”中获得信心,获得自信,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二)从学生的角度

1.心理暗示

通过阅读故事、案例等材料,让学困生了解消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直接导致学业的落后;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成为学习的动力。利用榜样原则,介绍通过树立信心、提高自信,最后到达进步和成功目的的示例。

2.操作练习

除了知识上要了解自我赏识之外,很重要的是每天对它的练习。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练习:准备好纸笔,写下至少七件你对你自己赏识的事情,每星期做这个至少三次。久而久之,实验者写下的对自己赏识的事开始成为被人赏识的闪光点。这是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当你写下自己的优点时,你就会时刻关注这个优点是否发挥出来,是否让别人关注到,如果这个优点都无法让自己欣赏时,实验者就会更努力地做好,力争得到别人的赞同。一旦坚持一周以上,就变成了一种习惯,自然而然地,也成为别人的欣赏点。自我欣赏要发挥其作用,势必也要对其进行定期的练习。

(三)从家长的角度

家长作为孩子的直接引导者和教育者,应当为孩子创造自我赏识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赏识。在日常的生活中,更多地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正确的行为和进步。首先,不要总是带着批判的眼神看孩子,多发掘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点。其次,在话语上多带上鼓励和赞扬的色彩。对孩子表扬的话语也不要单方面的“你”怎么怎么,可以适当地换成“我”如何如何。比如:“你今天这么用功,我真为你感到骄傲。”稍作改动:“你今天这么用功,你一定为自己感到骄傲。”引起孩子对自我的肯定,逐渐提高对自己的信心和动力。

家长还要鼓励孩子自己表扬自己。我们可以从早到晚告诉孩子我们是多么为他们骄傲,但孩子们迟早总要依靠自己内心的动力前进。有些孩子完全依赖成年人的赞许,连怎样认可自己都不知道了。帮助他们的一个简单办法是指出他们做得正确的事,然后提醒他们从内心承认自己。比如,你的孩子在做了一件错事后主动承认错误,这时,你可以告诉他:“你这样做需要非常大的勇气,你应该对自己说:‘我做了一件正确的事,一件了不起的事’。”你可以教孩子玩一个自己跟自己谈心的游戏:让孩子自己给自己起一个名字,一个爱称,并且在心里这么称呼自己。这可以是一个显赫的头衔,比如“××总统”,也可以是一个甜甜的昵称。告诉孩子,当他们感觉疲倦、烦躁、懒惰的时候,就自己对自己说话:“来吧,小机灵鬼,只剩最后一道题了,我们一起把它做完吧,我知道你一定行!”告诉孩子,当他们已经尽了自己的努力,不管最后的结果怎样,他们都应该在心里赞赏自己:“哦,我知道你已经做了你应该做的,而且做得不错。我知道你下次会做得更好。”

自我赏识不仅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学困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也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诚如某位学者说的“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的心中。”只要他们在自我赏识的过程中觉醒了,巨大的潜能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排山倒海、势不可挡!让我们的孩子拥有快乐的心态,在幸福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这不就是我们家长和老师最大的期望吗?

关于赏识学生的论文题目

《浅议赏识教育的利与弊》

【摘要】适当的赏识教育能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无原则、无规范、不恰当、“奖过其实”的赏识,也是背离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的。

【关键词】赏识教育 利与弊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6-0091-02

赏识教育是我国近几年中小学一直提倡的教育方式,也称为激励教育、夸奖教育,其本质是肯定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挖掘其不断进取的信心和潜能。作为家长,曾接受过孩子学校举办的实施赏识教育的培训;作为教师,在二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一直有意或无意且有区别地采用赏识教育。综观二十余年的赏识教育实践,认为赏识教育有其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但若滥用赏识教育对学生也是无益的。

一 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和积极因素

要实现成功的教育,教师进行适当的赏识是核心。教师实施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扬长避短、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差异,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并提供展示的平台。

1.赏识教育的原动力――爱心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没有爱,就不会有创造的喜悦,不会创造喜悦,对教育、对学生就没有爱的情感。良好的教育是爱与创造永无止境的良性循环。所以,教师要有博大的爱心,真实的情感。博大的爱心,真实的情感,是赏识教育的原动力。用一颗善良的心启发学生、诱导学生,使学生成为自强、自立、自信,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

2.实施赏识教育的最佳途径――激发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是使其成才的有效途径。高尔基曾说:“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作为教师,尤其要关心学生的人格尊严,让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尊严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到:我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好公民、好学生,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崇高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善的人,是一个能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的人。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尊重和欣赏学生,使学生树立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是作为教师要遵循的教育规律和不能忽视的教育原则。

3.赏识教育的感情基础――信任学生

新世纪、新时代需要充满自信、性情开朗而又有能力的人,一个学生时代就自卑、性格懦弱的人,很难立足于未来的社会。因此,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因材施教、不轻易批评学生,让学生有尊严地学习生活是赏识教育的感情基础。

4.实施赏识教育的点金术――肢体语言

赞美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用语言、用眼神、用适度的动作。用适度的动作表情更容易使学生感动,让学生产生超乎寻常的积极性。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学生要多一些关注的眼神,给予学生一种嘉许。面部表情是心灵的显示器,微笑时的赏识是一种肯定,严肃时的赏识是一种激励,学生需要微笑,需要掌声;教育需要微笑,时代更需要微笑。

总之,只有辩证地看待赏识教育,科学地运用赏识教育,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去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才能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二 赏识教育存在的误区和弊端

教育是一门艺术。赏识教育是育人成才的手段、方法,而手段和方法是技术,当手段和方法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是艺术,所以赏识教育也是一门艺术。赏识教育绝不是无原则的赞美和表扬,更不是功过兼包。在实施赏识教育时,要对不切实际的夸奖和宽容进行反思。

1.赏识教育的情感误区――溺爱

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家长的注意力和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家长认为孩子成功就是家庭的成功,所以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殊不知,这种过分的宠爱、无休止的满足会让孩子养成自私、任性的性格,在孩子心中形成什么都可能的概念。因此,只要孩子渴望得到的,就会毫无顾忌地去抓去取,有的家庭过分保护孩子,一切事情都由父母包办代替,甚至把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都看成潜在的危险,孩子的全部探索变成了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附属活动。由于没有独立的实践机会,动手能力大大减弱。过分赏识,必然滑向溺爱的沼泽,对孩子有百害而无一益。

2.赏识教育的另一误区――平等

有时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会违心地共同批评或共同表扬孩子。在一群孩子中,有的孩子做得对,有的孩子做错了,甚至还违反道德和纪律,但有些老师为照顾大多数学生的表现,担心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伤害他们的自尊,总会说:你们都不错,都是好孩子。看似平等的教育,其实忽略了某些孩子身上的缺点和错误。做错的孩子会认为滥竽充数也可以得到赏识和表扬,而做对的孩子会产生消极情绪。从教育的终极目标来看,这种做法是教育上的短见,教育功能上的舍本求末。而这种平等赏识的误区,在公开课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无论学生的思考和回答正确与否,老师的评价都是“很好”、“不错”、“有见解”,或不作评价,几乎听不到一句对错误观点的评价,让学生不知道自己观点的对错。这种无节制的表扬,会使学生滋生虚荣、自负、骄傲心理。在进行赏识教育时切忌为赏识而赏识,以致忽略了对错误观点的批判,失其公允。

总之,教师进行适当的赏识教育,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并有所收获,走向成功所必需的,但无原则、无规范、不恰当的赏识,也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相背。乔叟说:“怀疑一切与信任一切是同样的错误;能得乎其中方为正道。”因此,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时教师务必把握好“度”。

参考文献

[1]东子.求求你,表扬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

《家庭赏识教育研究》

内容摘要: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提倡以鼓励、宽容为基本态度的教育方法,现已被应用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本文通过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分析,阐述了赏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此提出了家庭中赏识教育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赏识教育 家庭

近些年来,“赏识教育”在全国各地崛起,教育家们对此各执一词,褒贬不一。在中小学等教育机构中,“赏识教育”这一观念也得到了很多的反响和实施,教师们也各自对实践的检验对这一教育态度谈论了自己的看法和如何将其合理应用到教育中的意见。然而,对其进行关注的也多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群,以学校教育为主要载体。但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到教育的地方,如何看待“赏识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该如何取舍“赏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和作用,此方面的研究并没有一个具体的阐述和归纳性的总结。因此,本文将对赏识教育做一些个人的理解和评价,并对其如何在家庭中得到实施提供一些建议。

一、赏识教育所谓何物

1.周弘与“赏识教育”

提到“赏识教育”,就不得不说到周弘。现今对赏识教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个成功的家庭教育者,大多数人都认为赏识教育正是源于这个父亲对教育的感悟。周弘是南京的一位普通工人,面对双耳全聋的残疾女儿周婷婷,他没有灰心丧气,也没有就此放松对孩子的教育,用心的培养。2001年周婷婷进入美国最好的聋人大学盖特劳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在2002年成为2001年度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的杰出女性之一。周弘认为,教育成功的秘诀是家长的心态,从心灵深处物无条件的相信孩子“行”!他坚信对孩子就是要赞扬、肯定、夸奖,批评和否定是孩子的“杀手”,对于孩子要竖起大拇指,说“你能行”,“你真棒”,甚至要“无中生有”,他反复说“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是大师!”“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并称其为“赏识教育”。

周弘的这一观念在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并且得到了许多学者的支持,甚至有人宣称“赏识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称周弘为“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对于此,笔者并不认同,认为下如此大的定论还是需要深思和考量的:

首先,对于赏识教育的想法,并非是最近才有的,我国很早也有诸如“寓教于乐”之类的说法。清代颜元,他在四百年前就有过一句至理名言:“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不难看出,这已是典型的“赏识”方法。在国外,斯宾塞也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他主张让儿童在快乐的情绪中掌握知识,认为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助于个性和智力的发展,而要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就需要父母给予肯定和支持,让家庭营造出一种和睦愉悦的气氛,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都是“赏识教育”先例。既然如此,怎么能说赏识教育是由周弘创始的呢?更无从谈起教育理念的“发明”。

其次,关于“教育理念”一说,是否得当也值得商榷,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赵忠心教授所说,“教育理念”是一整套教育理论,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东西,需要经过长期和反复的验证和实践研究,现今所谓的“赏识教育”,只是一个父亲对自己残障孩子教育的经历总结,顶多可算作是一种个人的教育经验或是体会,何以上升到理念的层面,又如何能够如此轻易的就将其推广到所有普通的孩子身上?笔者认为,关于现今流行的“赏识教育”的观念,是周弘自己通过实践对其进行的一种理解,代表着他自己的思想,而“赏识”这一概念本身,这一教育观念本身,每一位学者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不能将这一古已有之的教育方法因一人之说而定义,“赏识”本身所涵盖的教育思想是宽广的博大的,不能以偏盖全。

2.关于“赏识”的教育思想

《辞海》对赏识的定义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和赞扬。赏识就其本质而言就是爱,是一种心态,不仅是教育的方法和观念,更应成为一种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和心态。赏识教育即是提倡以信任代替怀疑,以宽容和耐心代替焦虑,以关爱和容纳代替不停的指责和贬低。它要求教育者无论是孩子表现与否都能够给予孩子信任,看得起。赏识孩子不是停留在行为和表面,也不仅限于一方对另一方,而是要传递给孩子一种信念,通过他人的赏识让孩子学会自己爱自己,学会肯定自己,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不灰心却也不骄傲,成长在一个快乐积极的心态之下。

很多人片面的把赏识教育简单地理解为表扬和赞同,认为赏识就是等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称赞或是在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也给予肯定。孩子的心中自有一个天平,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自身的评价,不需要家长盲目的或是敷衍的给予肯定和表扬。赏识教育的精髓在于唤醒和解放孩子自身的力量,让孩子相信自己是一个优秀的、被他人尊重和需要的人,可以给他人带来快乐的人,而不是渴望父母或是师长表浅的夸赞。赏识教育并不是等同于一种技术或是行为本身,而是一种教育的情怀和修养。教育的成功是让孩子内心形成一种强大的自我,使其能够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这才是赏识的目的,而非单纯的对与他人肯定和赞扬的追求。

二、赏识教育的儿童心理学基础

1.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

青少年期的儿童在生理发育上十分迅速,2―3年内即可达到成熟水平,但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使得身心处在一种非平衡的状态,容易引发种种的心理矛盾出现。与此同时,青春期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期,对他人的评价十分的敏感,强烈的我向关注,以及很强的自尊心都使得青少年期的孩子迫切的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时期,广为常见的情绪困扰之一就是自卑感,自我评价过低,常常处于一种既敏感又掩饰和否认自身缺陷的状态,有时还表现出来较强的虚荣心。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矛盾,例如焦虑、抑郁、孤独等等。因此在青春期阶段,家庭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更加需要注意帮助其处理心理问题和心理压力,及时的给予孩子肯定和赞赏,帮助他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机制。

2.从精神分析理论的角度

精神分析学派十分重视人的早期经验,尤其是儿童时期在原生家庭所拥有的早期经验,他们认为成年之后的许多心理问题都可追溯到早期孩童时期所有过的创伤或是特殊经历。由此可见家庭的成长环境对于人的心理健康来说有着不可泯灭的强大作用。与家庭内部成员的感情,家庭的和谐相处,成长环境的健康和积极,都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家庭内部,不仅是对待孩子,成员之间学会互相赏识,营造一个温馨宽容的氛围,对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十分有意义的,适当的肯定与及时的称赞都会为儿童建立一个健康的心理机制、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起到很大的作用,对其之后的发展都会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

3.从行为主义的理论角度

无论是幼年时期的孩童还是青春期的少年,都有着人类拥有的共性。行为主义学派的研究表明,观念和习惯的形成都需要强化。儿童做出了正确的举动,家长予奖赏性的强化刺激,就会使得他今后做选择时倾向与这个正确的举动;同样的,当儿童做出错误的行为,家长予以惩罚即负面的强化,就会使得儿童对这一行为予以回避,今后避免再犯。而“赏识”无疑也是心理强化的一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孩子取得进步或是表现优秀时,家长就应该给予及时的赞扬和反馈,这样能够促使孩子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但这同时也要求一个“赏识有度”的原则,行为主义学派的实验证明,当强化一再出现进行刺激时,所起到的作用就会渐渐变弱,因此,“赏识”也需要一个正确的强度与途径,关于此笔者将在后面的实施措施中予以补充。

三、关于正确赏识的建议

1.“先识后赏”,有原则,不盲目

“赏识”,只有在“识”的基础上去“赏”,才是真正的赞赏。教育终究是一种理性的事业,只是为了夸奖而夸奖就是让孩子觉得不真切,不诚恳,从而引起反感。讨好的赞扬只能让孩子感到家长的虚伪,这反而会刺激到孩子的自尊心,收不到好的效果。赏识并不等于溺爱和无条件的迁就。赏识不需要一味的顺从和宽容,而是应该在充分理解孩子的前提下,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缺乏的东西,发自内心的去肯定,针对于某个具体的方面,而不是泛泛的说一些“你真乖”“真棒”之类的空洞表扬。

家庭是孩子接触时间最久状态也最为放松的成长环境,父母一步步看着孩子成长,有责任也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的内心,多沟通从而观察到他们真正的想法。相对于学校环境来说,家庭里的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教师很难做到对每个学生了如指掌,然而家长是可以的,那么在家庭中对孩子的赞扬和肯定就更应有具体性。如果一个孩子很少受到家长的赞扬,那么家长突然性的转变,随口就夸,只会让孩子觉得虚假,无所适从。还有些家长为了赞赏而赞赏,孩子还未取得成功,就敷衍的夸奖以示鼓励,往往得到相反的效果,让孩子不再信任所谓的夸奖。大多数的孩子都有较为正确的自我评判能力,无论是来自于老师还是同学的,都会对自己做出的成绩有一个综合的评价,只有真挚的,确得其所的称赞才能直入人心,让孩子感动并建立自信。

2.接受差异,信任和尊重

前面已提及,周弘在对赏识教育做宣传时强调“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是大师!”,对于这一点,笔者并不太认同。首先,不能够奢求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大师,都是天才,这是不切实际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十指尚有长短,更何况人呢?同在一个班学习的孩子,必然有好有坏,即使将来从事了自己所喜欢的行业,也未必每一个人都能走到领域的尖端。其次,难道赏识孩子是因为抱着每个孩子都是大师,都是天才的信念?笔者认为并非如此,赏识就是单纯的对其值得肯定的行为予以夸赞,即使他仍不如人,每一点由努力而来的小的进步都是值得去赏识的。

3.张弛有度,过犹不及

“赏识”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切忌用过了头。现今的媒体和教育界,为何总用独生子女的种种做文章,总是发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道德问题,就是由于在中国这么一个计划生育的特殊背景下,家庭教育应运而生的种种问题。事实上,当今的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在“赏识”孩子这方面做的不错,却是误解了“赏识”的真正含义,认为爱孩子就是顺从,支持孩子就是有求必应,每当孩子取得了一点点的成绩,就大肆的宣扬和夸奖,甚至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长此以往,怎能让孩子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正所谓“过犹不及”,赏识教育就像孩子的甜品佳肴,食之适当为好,用的过量必然会带来恶性后果,更不能让其成为“唯一”。

4.身教大于言传

心理学之所以强调原生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耳濡目染对孩子的影响。无论是幼儿时期的孩童,还是青春期的少年,学习速度和同化速度都是非常快的,人生观、价值观又都处于十分不稳定的时期,很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家庭作为孩子长期所处的环境,其成员的性格、行为都是一直在孩子眼里心里的,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忽视。

5.在批评中“赏识”

很多关于赏识教育的文章都将赏识归结为表扬、称赞,认为批评就不是赏识,其实这不能一概而论。学生被老师批评也可能是带着赏识的批评。“合理批评”也是“赏识”教育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批评的方式和态度,家长应尤其注意的原则就是“对事不对人”。批评和惩罚要有理有据,针对某一件事情,让孩子能够信服,并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对孩子其人格本身大打击一通。另外,对孩子进行了批评和惩罚之后,要以宽容的心态去等待孩子改变,允许出现反复或是需要时间,正如教育研究者们所讲“教育是一门等待的艺术”。毕竟,家庭是孩子能够获得宽容的最后保障地,他需要被接纳,需要时间去改正、进步。

四、总结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发展至今并非新生事物;其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不仅仅是能由某一个教育经验或是某一个成功的方式方法就能予以说明的,它值得教育者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深入研究下去。现今的“赏识教育”热让很多家庭和教师对这个教育思想烂熟于心,但却未必理解了其真正的含义和精髓。笔者本着对“赏识”这种教育的态度表达了一些看法和实施的建议,希望能够对家庭教育起到帮助作用。另外,本文只是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去看待赏识教育态度的应用,虽然关于赏识教育在学校的实施和教师该如何实现的措施已经有很多研究文章,但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或是对比或是调和为一致,此类的研究并未多见,比较欠缺,因此,今后关于“赏识”教育的研究也可朝向这方面发展和深入下去,以达到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良好配合。

参考文献

[1]欧阳维建.呼吁符合人性的家庭教育[J].南方周末(文摘博览),2002,12

[2]许传利.糊涂父母“糊涂的爱”[J].家长学校(家教误区),2006:21

[3]易小平.家庭教育中的“七忌七重”[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5(9):52

[4]刘晓红.家庭教育中的儿童赏识教育探讨[J].江西师范大学报,2008,6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他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人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基本素质,建议他改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就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这个故事人们称之为“瓦拉赫效应”。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如果我们打破另类学生“朽木不可雕也”的思维定势,像那位化学老师好样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个性的场所,必能收到“铁树也开花”的显著成效。可见,在德育工作过程中,赏识教育的魅力是神奇的、无穷的。一、走进学生的心灵——发现闪光点教育家陶知行这样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从老师那儿得到尊重、宽容和教诲。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关注他们的热情,倾听他们的心声,从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促进他们的品德养成。生命之花在赏识中开放,在抱怨中枯萎。教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学生,对学生的健康特长都要给予肯定,帮助其发展,而不要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要用辩证的观点全方位、多角度欣赏自己的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要热忱地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被缺点湮没了的闪光点,看到优点就表扬,有了进步就鼓励,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一道期待的目光、一个会意微笑,都会让他们感到无限的温暖,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平淡质朴、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有了心理依靠,产生学习的热情,进而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乐于让教师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同他们一起感受快乐与忧愁。并以此作为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秘密武器,通过心理暗示,使更多的孩子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反之,如果教师认为自己的学生一无是处,便会使他们自暴自弃,失去上进的动力。正如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所言,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这,就是新课程“教即导”的思想理念所需要的赏识。二、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潜能力我国赏识教育家周弘曾说:“天赋差异有限,生命潜能无限。”心理学研究表明,受到鼓励和赞美是人的高级需要,一个经常受到肯定和鼓励的人,其自尊心会增强,其潜能会被充分发挥,就会积极、愉快、高效地学习和工作,不断取得成功。因而,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作为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错误和失败,让学生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要求十全十美,不允许学生犯错误,那么你会痛心疾首地发现留给学生全是负面影响。因为“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知行语)。”这些科学家小时候在大家的眼里学习成绩都非常差,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对某方面的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正是教师尊重了他们的个性差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认识,扬其长,避其短,使其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后来他们才会成为出色的科学家。由此可见,赏识教育既能控制浮躁的情绪,又能呵护脆弱的心灵;既能激发内在的潜质,又能创造意外的奇迹,从而实现师生互动共进的双赢局面。这,就是新课程“多元评价”的思想理念所需要的赏识。三、肯定学生的进步——树立自信心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心理学研究发现,当学生某种良好行为出现后,如能及时得到肯定的强化,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积极的努力。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张充满个性色彩的生命画卷,这张画卷并非缺少值得欣赏的东西,真正缺少的倒是欣赏的目光,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但愿我们的教师面对一张张生命的画卷,不是一味地去挑剔、埋怨、责备,而是更多地去发现、去鼓励、去赞美,“赞美最细小的进步,而且是赞美每一次的进步(戴尔·卡耐基语)”; 以欣赏的心态体会学生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不断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不仅有积极进取的决心,而且有不断进取的动力,进一步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同时,在学生自尊心、进取心和自信心的养成过程中,还能够感召、影响和带动他人,形成团队精神,树立合作意识,营造出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氛围。这,就是新课程“人人可成才”的思想理念所需要的赏识。总而言之,赏识教育就是生命教育,就是发展教育,就是成功教育。在德育工作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心理,运用心理策略,用赏识教育这把金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智慧之门和希望之门。

关于赏识话题的论文

赏识,是—个人心境磊落、视野舒朗的表现:也是—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现。赏识,是为人之道。不懂赏识,不愿赏识,人与人之间往往就多了—份挑剔,少了—个欣赏;多了—份苛求,少了—份呵护。于是乎便像医生对待患者—样,执著地“诊断”他身上的不足、过失、缺点、毛病和错误,于是乎便有了冷眼、批评、讽刺以至呵斥。最终结出的苦果便是信任的折损、亲和力的丧失。。。。。。人人都应该学会赏识,须知“人性最深层次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威廉。杰姆斯语)。而且,随着阅历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深沉而炽烈。你的—个信任的微笑、—个肯定的颌首、—个激励的眼神、—句鼓励的话语,可以为他驱散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为他诈へ失落已久的宝贵的自尊,可以为他人校正迷失的价值追求的方向,可以为他人唤醒早已尘封的潜质、潜能,可以为他人诱发心中创作冲动的萌芽。赏识在于心态的调整。赏识生长在自由和谐的空气里,生长在亲切平视的目光中。赏识弃绝“祖师爷”与“裁判官”的心理羁绊,以平和宽广的心境、宽厚接纳的态度,去聆听灵魂深处质朴纯澈的心语,去捕捉稍纵即逝的创作灵光。赏识在于角度的转换。万事万物,各有其长;远近高低,各呈其姿。与人与物,其正面或许并非那样靓丽可人,其侧面则可能是—幅优美的剪影;或者外表还是稚嫩、丑陋、拙笨、顽劣的壳,其内部蕴含的却是成熟、美丽、新异、灵动的核。本人们何妨换个角度看—看,何妨拐个弯予想—想赏识在于标准的择取。美丑、好坏、优劣、成败、是非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追求和崇高和完美本无可厚非,但苛求崇高和完美,则大可怀疑。用神的标准测量凡人、用完美的标准去审度他人,赏识便会失去家园。只要本人们正确择取—个合理的参照物乃至稍降—格去看待他人,值得赏识的东西便扑面而来;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优美的人情。。。。。。赏识不是单项的施舍,是智慧与智慧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赏识不是虚心假意的阿夷奉承,是心与心的交流。学会赏识,赏识者的胸襟才更显得博大,灵魂才更趋于崇高;有了赏识,世界便获得了求真、求美、求善的不竭动力。特雷尔物说过:“任何—样看似愚蠢的东西,都有他值得喝彩的地方。赏识似乎只是家长和老应该做的,但是否有人想过,本人们也有责任呢 今年“六—”,学校为同学们赘了—份特别的礼物——学会互相赏识。学校给本人们—个信封,—张美丽的信纸,让本人们在上面写上几句话,表达—个主题:本人赏识你!再坏的东西都有它的好处,每—样东西或人都有他们如同钻石般的闪光点,也许它们缀在表面,但也许它们隐藏在深处,等待着人们的挖掘,而这次活动就是—次很好的挖掘机会。人生—首歌,这次活动就好比在歌添上装时救唆,甚至可以改变歌的曲调。在本次活动中,每个同学都有不小的收获,都发现了自己从未发现的优点,对自己更有自信了。 本人的同桌曾经可是个上课像条虫,下课像条龙的boy,在“六—”那天他收到了和他学习差不多的彦杰同学给他的信,信里面的话语不华丽,但却包含了真情,他始终不能忘记:蒋涛,你“六—”快乐嘛虽然你现在学习还不如何好,但本人相信,只要你付出,你就—定会有收获,因为本人相信你是个有恒心的人……从此,课堂上有他高高举起的小手了,那精彩的回答,博得老师同学们的掌声,也为小组加了分。终于,上课时,他不再懒洋洋的了,而是细心做笔记。这下子,他令同学们刮目相看,连他自己也不相信现在的他就是从前的那个蒋涛。虽然有时候会犯老毛病,但他已经在进步,这是可喜的! 每—个人都像是—棵仙人掌,而赏识是—种眼光。有些人,看到的是仙人掌浑身都是刺,有些人,却看到了它的美容特效。两种不同的眼光前,展现出的,是—个人两个不同的面。只有这样用赏识的眼光看别人,才会发现优点,发现美好。 在学校里,在家最希望得到表扬,也就是赏识,再通俗些就是渴望被关注,看重。在人的—生中,需要营养,需要知识,需要金钱、需要权利……但往往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就是阳光、空气等,而这,往往又是最重要的。赏识就是人精神的阳光、空气,是每个人须臾不可缺少的。 学会赏识,得到赏识。让人们竭力去赏识他人,赞美他人,挖掘优点,发现惊喜,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生命变得更灿烂!

人人都应该学会赏识,须知“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威廉·杰姆斯语)。而且,随着阅历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深沉而炽烈。你的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颔首、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可以为他人驱散积聚在心底的自卑的阴影;可以为他人找回失落已久的宝贵的自尊;可以为他人校正迷失的价值追求的方向;可以为他人唤醒早已尘封的潜质、潜能;可以为他人诱发心中创作冲动的萌芽。

欣赏,是一门艺术;欣赏他人,这是种能力。有句古语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是个文化课成绩上比较好的学生,在老师心目中也是个有能力的好干部。这样出色的表现让我有了属于自己的骄傲,并常常飘飘然自以为是。当我接触到了会展这一门学科,我忽然被打击了。平时那些不被我欣赏的表现不怎么优秀的学生,竟然能够把规划写的那么好,那么有创意了!能够把图画的那么漂亮,那么精致了!而我的作品却淡而无味,简单的临摹没有任何可以自豪的地方,临摹的很不错,但是没有特色;很漂亮,却因为自大所以少了一些小的细节。从那次以后我开始虚心地向其他同学学习。他们告诉我:“这不难啊,突破课本的创意和多看课外书籍,开拓扩眼界。”他们的笑容对我来说是一种嘲笑。我以为他们是没有把他们的诀窍告诉我,所以愤愤离开。可是下一次我开始认真看书,然后不断发散思维,做出了的作品竟然得到了高分……我的心飘的很远,我知道什么叫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原来在其他的方面,我真的是个糟糕的学生啊。我还曾经做过一件不够聪明的事情。我看到妈妈做酒酿的时候是用自来水,马上指出她这样是对我们身体健康不负责的行为。但是妈妈却一笑了之,仍然那样做,所以做出来的酒酿我是不碰的。妈妈显得有些难过,但是我还是如故。一天,趁她不在家的时候,我偷偷用干净的蒸馏水做了一次酒酿,可结果却是可怕的……原本白色的酒酿竟然生出绿色的毛!妈妈看着那锅砸了的酒酿,却还是笑着,娓娓道出其中的道理(道理我就不说了,自己去问人)。我终于明白自己做了多么愚蠢的事情,却自认为很聪明。虽然妈妈初中都没有毕业,但是在做饭,做家务上,却有着丰富的经验和100%的细心。这些事件让我明白了,任何人都有比我优秀的地方。老天在给与你一种能力之后,也会同样给别人另一种不同的能力。人,各有所长。我们不能自以为是夜郎自大,要学会看没人的长处,学会欣赏他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