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器官的手续比一般想的其实要复杂许多。首先,在活着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签署一份协议。这份协议叫做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自愿书,协议里面需要填的东西很多,但是这也只是最开始要做的一点事情。协议交上去之后,各地部分会从医院派人过去对你的身体进行评估,确认你的身体符合器官捐献的标准。上面两步就是捐献器官之前的准备程序,之后的程序要到器官捐献者达到捐献的时刻(通常来说是死亡)才开始进行,虽然活体捐献也有,但是数量极少。假设器官捐献者已经死亡,那么家属还要签一份器官捐献的登记表,然后专家才可以开始移植器官,最终完成器官捐献工作。总之整个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该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该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请自留底稿,对不用稿件该刊将专函通知作者,原稿一般不退。 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它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论文(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该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1 500字以下20元,1 500以上40元),中华医学会会员减半(需附会员证复印件)。稿件确认刊载后须按通知数额支付版面费。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赠当期杂志2册,稿酬及杂志均寄第一作者。 该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纸载体和光盘形式同时出版。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155号《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编辑部,邮政编码:430014。请勿寄给个人。
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主要流程包括报名登记、捐献评估、捐献确认、器官获取、器官分配、遗体处理、人道救助、捐献文书归档等 8 个环节,简要流程图详见图 1-4[1-3]。1 报名登记流程与规范我国公民都依法享有逝世后无偿捐献器官的权益,根据公民的健康状况,报名登记可分生前报名登记和逝世后捐献申请两类。 生前报名登记公民可在户籍所在地、居住地或住院地的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登记站或器官捐献网站(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施与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网站)完成器官捐献登记手续 [4]。在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或登记站获取并填写由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统一制作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填写完毕可邮寄、传真或面交至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或登记站。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或登记站向报名登记者颁发统一制作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卡”,将自愿捐献者相关资料录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管理系统并保存原始资料。 逝世后捐献申请由外伤或疾病导致不可逆脑损伤或脑死亡的公民,生前未表达器官捐献或未表达不同意器官捐献意愿,其直系亲属(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通过住院地所属器官获取组织(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 OPO)或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表达器官捐献意愿,填写《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并签署意见,同时提供能说明捐献者与直系亲属关系的证明材料 [5]。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负责协助办理相关捐献手续。图片2 捐献评估流程与规范当临床上考虑不可逆脑损伤或脑死亡可能,主管医师及时申请脑死亡判定专家组进行脑死亡判定或不可逆脑损伤诊断。脑死亡或不可逆脑损伤诊断成立,方可视为潜在器官捐献者 [6-7]。主管医师告知亲属上述诊断后,本着尊重公民享有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权益的角度,可征询其直系亲属是否有器官捐献意愿,或通过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征询其直系亲属意愿。如亲属有器官捐献意愿,主管医师或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积极联系该院所属服务区 OPO,申请捐献评估专家对捐献者主要脏器功能和全身情况进行评估与维护。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仔细评估亲属器官捐献意愿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协助亲属办理器官捐献相关手续,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办理器官捐献相关手续过程予以帮助。如潜在捐献者所
【法律分析】大部分城市都在市红十字会设有遗体捐赠科室,需要填写申请表。捐献人可到市区红十字会登记,也可要求登记机构上门登记。【法律依据】《人体器官捐献条例》 第二十九条 亲属之间捐献活体器官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捐献信息应当纳入人体器官捐献登记系统。捐献人体角膜,参照本条例执行。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器官移植专业学术期刊,以广大从事器官移植专业的科研、教学与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器官移植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器官移植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器官移植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心脏移植技术管理规范 为规范心脏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心脏移植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心脏移植技术是指通过外科手术,将他人具有功能的心脏移植给患者,以代替其病损心脏的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规划。 (二)三级甲等医院,外科诊疗科目下设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中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心脏移植项目,有心血管内科专业诊疗科目,有重症监护病房。 (三)心脏大血管外科 1、开展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床位40张以上,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甲等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能够开展其它大器官移植手术。 2、每年开展心脏手术500例以上,能够开展重症晚期心脏病的外科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心室辅助技术。 3、心脏移植病房 (1)有独立的心脏移植病房,床位5张以上。 (2)普通区、隔离区分区合理。 (3)中心吸氧、中心负压吸引、监护系统等病房辅助设备齐全。 (四)心血管内科 有独立的病区,开展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活动10年以上,床位不少于8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心血管内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并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甲等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能够为心脏移植提供技术支持。 (五)重症监护病房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III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病床不少于10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心脏移植专业需要。 2、能够开展有创压力监测、心排量监测、床边生化、血气监测、有创呼吸机治疗以及持续性床旁血液滤过治疗。 3、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具备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 (六)心脏移植手术室 1、手术室布局符合要求,使用面积40平方米以上。 2、达到I级洁净手术室标准。 3、辅助设备齐全。 (七)其它辅助科室 1、临床实验室符合规定,心脏移植所需的相关检验项目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或者国际权威临床实验室间质量评价机构的室间质量评价并合格,具备HLA抗体检测和HLA组织配型的检测能力。 2、能够开展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检测。 3、病理科能够进行移植器官的组织活检诊断、排斥反应的诊断和监测。 4、医学影像部门能够进行常规检查和开展无创性心血管成像与血液动力学检查、弥散与灌注成像。 5、心导管室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有应急抢救设施与药品器材,能够开展心导管、心血管造影、心内膜活检等。 6、具备能够有效处理呼吸、神经、泌尿等系统并发症的科室及技术能力。 (八)设备 磁共振(MRI)、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多功能监护仪、除颤器、起搏器、麻醉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心内膜和心外膜起搏器、体外循环设备、心脏机械辅助设备;心脏移植手术专用器械、供体器官摘取与保存的药品与器械;心导管室有1024×1024分辨率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具有实时数字减影和路径图功能,能够多角度和放大投照,能够进行图像存储、检索和归档。 (九)至少有2名具有心脏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执业医师,有经过心脏移植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的心脏移植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心脏移植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外科。 2、有10年以上心脏大血管外科工作经历、参与心脏移植临床工作2年以上,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经过卫生部认定的心脏移植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4、经2名以上具有心脏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主任医师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医师。 5、近3年作为术者每年完成心脏外科专业相关手术不少于100例。 (二)麻醉医师 1、具有麻醉专业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经过器官移植麻醉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其它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经过肝脏移植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一)严格遵守卫生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拟订的心脏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规范。 (二)摘取心脏应当符合无菌要求;器官冷缺血时间原则上不超过6小时,必须使用专用的器官保存液。 (三)心脏移植前必须进行血型、交叉配型、组织配型和群体反应抗体(PRA)检测。 (四)每例心脏移植手术成立治疗组,术者由具有心脏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担任,术后制定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五)建立健全心脏移植手术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 (六)医疗机构每年完成心脏移植手术不少于5例,移植心脏1年存活率不低于80%,3年存活率不低于70%,5年存活率不低于65%。 具有心脏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医师作为术者每年完成心脏移植手术不少于3例。 (七)医疗机构和医师按照规定定期接受心脏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评价,包括病例选择,手术成功率,严重并发症,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术后病人管理,移植心脏1、3、5年存活率,病人生存质量,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 四、培训 对拟开展心脏移植的医疗机构,实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套组合培训,包括心脏移植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与病房护士以及其它相关卫生专业技人员等,拟从事心脏移植的医师应当接受至少1年的系统培训。 (一)培训基地 由卫生部指定,且具备下列条件: 1、三级甲等医院。 2、有至少3名具备心脏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指导医师。 3、移植器官存活率高于本规范的基本要求,并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 4、有与开展心脏移植培训工作相适应的人员、技术、设备和设施等条件。 5、具备进行大动物器官移植的实验条件。 6、近3年在国内核心专业杂志或科学引文索引(SCI)期刊发表有关心脏移植的专著至少5篇或出版临床专著。 7、举办过全国性的专业学术会议或承担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8、近3年来,每年完成的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不少于1000例,每年完成的心脏移植手术不少于15例,或者累计完成的心脏移植手术不少于30例。 (二)培训基地基本要求 1、培训教材和培训大纲经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认可。 2、保证接受培训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培训。 3、培训结束后,对接受培训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试、考核,并出具是否合格的结论。 4、为每位接受培训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培训及考试、考核档案。 5、每年完成心脏移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配套培训不超过1组,或者培训心脏移植医师不超过2名。 (三)心脏移植医师培训要求 1、熟练掌握大动物器官移植技术。 2、在指导医师指导下,参与完成不少于5例心脏移植。 3、在指导医师指导下,参加对心脏移植患者的全过程管理,包括术前评价、围手术期处理、重症监护治疗和手术后随访等。 五、其他管理要求 本规范实施前具备下列条件的医师,可以不经过培训和心脏移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评价开展心脏移植: 1、职业道德高尚,同行专家评议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经2名以上本专业主任医师的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医师;或者通过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的评议。 2、从事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工作12年以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近3年作为术者累计完成心脏移植手术10例以上,且未发生二级以上与心脏移植技术相关的医疗事故。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器官移植专业学术期刊,以广大从事器官移植专业的科研、教学与临床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器官移植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器官移植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器官移植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
器官移植可以让很多人重获新生,健康生活。我国法律规定:公民自愿捐赠的器官,是器官移植供体的唯一合法来源。而且可以做器官移植的医院全国只有169家三甲医院。每一例器官分配,由国家监管,每一台移植手术,需要省级、国家级的飞行检查,每一台手术都要记录在案。反对的一方,认为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器官移植供体来源合法吗?每年我国大约有30万人需要器官移植,但器官移植仅有1万多人,器官短缺和高昂的费用引发震惊全中国人体器官贩卖案,51个肾脏,涉案金额1034万,平均每个肾脏20多万。2017年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国际肝杂志》( Liver International )决定,撤销浙江大学第一附属主任医师郑树森等人在线发表的一篇与肝移植有关的论文,撤稿原因并非论文数据造假,而是缺少563例肝移植器官来源的伦理证明。巨大的短缺引发肮脏的“交易链”。器官移植是能够让患者获得健康,不能让不法分子为了利益而去毁坏健康!
共有12个:
1、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生物学教学杂志。
3、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4、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5、上海医学杂志。
6、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7、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8、军事医学杂志。
9、神经解剖学杂志。
10、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11、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2、中国护理管理杂志。
理论上也就是六月之前出刊发表的还可以正常上网,之后的就不算核心期刊了。新晋刊物也是一样的,目前知网还没有更新请耐心等待。
什么是核心刊物: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进行刊物评价而非具体学术评价的工具。它被用于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如在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核心刊物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中华系列杂志主要有: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中华医史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肾脏病杂志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中华护理杂志 中华创伤杂志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华骨科杂志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中华移植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中华烧伤杂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中华肿瘤杂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中华麻醉学杂志 中华病理学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华神经科杂志 中华儿科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眼底病杂志 中华眼科杂志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华放射学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核医学杂志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前些天,我在《讲述》栏目上看到一个得了白血病的孩子。 这个孩子,当时才刚满18岁,就被查出患有白血病晚期,经过化验,没有找到匹配的骨髓。于是,只能靠输液来维持生命,尽管有许多好心人来帮助他,但始终没有得到治愈。 不久后,医院下发了病危通知书,这个普普通通的孩子没有什么悲哀,只是跟家人和医生说“我要捐献器官,把能用的器官尽可能捐给需要救治的人!”这个举动让他的家人惊呆了“孩子,你不想完整的去世吗?”但他说:“我虽然想,但我知道有很多人需要帮助,我的遗愿也就是这样。请实现我这个小小的遗愿吧!”于是,他的家人只好听他的,打算捐献眼角膜。 手术开始了,医生摘下了他的一对眼角膜,他给失明的人带来了光明,但自己却永远看不见了……看到这里,我感动得流泪了,他在死亡边缘...
进入中华知网,申请个账号,输入关键字就可以查询了,里面的信息非常细
参考文献是对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一般状况下需要笔者将论文之中的学术资料、论文研究文献、注释文献等等诸多资料进行集中展示与整合,进而集中地展现在论文形态之中。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高血压护理论文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高血压护理论文文献(一) [1] 汪勤。 舒适护理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33) [2] 孙月红。 音乐疗法在手术室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09(10) [3] 张勤英。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9(03) [4] 赵香银。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07) [5] 叶媛媛,杨琼,徐敏,王蓉蓉。 手术覆盖单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 2009(07) [6] 王爱琴,钟世良,贾赛雄,王丽英,农春花。 舒适护理在急诊骨折手法复位看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09(04) [7] 葛建芳。 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体现[J]. 护理与康复。 2009(02) [8] 周艳,刘晓丹,李勤,梁娜。 舒适护理的人文底蕴[J]. 护理研究。 2008(34) [9] 张颖。 预防手术中低体温的护理进展[J]. 护理研究。 2008(16) [10] 杨建芳。 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J]. 实用医技杂志。 2008(05) [11] 杨建芳。 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J]. 实用医技杂志。 2008(05) [12] 许平。 老年患者晕厥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 2007(23) [13] 刘小芬,赵施竹。 手术病人焦虑评估及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07(08) [14] 郑小春,吴蓓茸,李松莲,吴秀东,寿红艳。 充气式保温毯预防腹部手术患儿术中低体温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 2007(06) [15] 陈蓓敏,陈清。 护理模式的实施现状与分析[J]. 护理研究。 2007(12) 高血压护理论文文献(二) [1]李建华,金锦华.我国临床护士循证护理实践技能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3(18) [2]万洁,夏绿芳,史卫星,张萍,管建粉.九江地区三级医院循证护理的现状调查[J].中国当代医药.2013(25) [3]曾铁英,赵梅珍,毛秋婷.护理人员循证实践水平的聚类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3(15) [4]叶赟,张兰凤.外科护士术后疼痛管理循证实践先决因素与实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3(12) [5]黎娟,彭燕丽.循证护理在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16) [6]颜志妤.探讨普外科病房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 [7]高宛红,刘琴.循证护理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3(13) [8]万海霞.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3(03) [9]高爱梅,卢慧兰,李红,余小东,徐云梅,方菊林.循证护理在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行为干预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02) [10]张玲.循证护理应用于109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3(02) 高血压护理论文文献(三) [1] 宋琳琳,王东信。 肾移植手术麻醉的进展[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01) [2] 鲁迪,江金财,徐骁。 2012中国器官移植大会会议纪要[J].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12(04) [3] 刘志洪,卢一平。 实体器官移植长期效果[J].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2012(03) [4] 史艳萍,郑蔚,张利霞,陈晓娟。 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培训效果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 2012(15) [5] 郑儒君,符琰,段迎,闫锴,李俊英。 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疼痛管理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 护理研究。 2012(22) [6] 郭利利,李漓。 外科护士多元化疼痛管理短期课程培训效果评价[J]. 护理学杂志。 2012(12) [7] 傅艳玲。 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2(14) [8] 曾军,罗远国,李洪,眭维国,张旭,王东,胡春林,马艳。 不同镇痛方式对肾移植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肾功能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11(32) [9] 冯琳云,王欣然,许亚红,王思。 普外科ICU病人入室后舒适状况与基础护理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 护理研究。 2011(30) [10] 韦凤琴,韦凤美,白凤霞。 美国护士协会认可的护理语言[J]. 中国护理管理。 2011(10) [11] 席惠君,周潘宇,王立芬,闫红丽,许开云,张俊英,赵继军。 疼痛管理教育培训对急诊护士创伤性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1(29) [12] 解丹,郑瑾,苏兰若。 两种膀胱冲洗液温度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出血和膀胱痉挛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04) [13] 黄亚青,张红。 对二级医院外科护士自控镇痛知识的调查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0(10) [14] 范澍田。 熵原理在标准化中的应用研究[J]. 标准科学。 2010(07) [15] 汪晖,徐蓉,黄海珊。 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及态度的调查[J]. 护理学杂志。 2010(11) 猜你喜欢: 1. 高血压护理论文范文 2. 高血压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3. 高血压护理毕业论文 4. 高血压护理毕业论文电子版 5. 关于高血压护理的论文范文
我国捐献眼角膜的数量是很少的(名人几乎没有),但是需求量大,所以这次姚贝娜作为明星,作为公众人物逝世后捐献眼角膜才会这么轰动,其影响力也是空前的。记得姚贝娜逝世之后,很多媒体对其捐献眼角膜一事做过很多报道,CCTV-1的《焦点访谈》也专门报道了此事,这是对其善心的极大肯定,更多的是想利用这件事感召更多人多做好事,让更多人加入捐献眼角膜的行列。1) 以下资料来自腾讯(以供参考):在中国,每年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大概有150万人,其中只有约1万人能够做上手术,供需比例只有1:150……2) 以下资料来自新浪:据统计,我国目前有超过200万角膜盲患者,但每年仅有不到5000人能接受移植手术。而我国目前每年约有30万患者急需器官移植,但相关手术仅有1万余例。3) 以下新闻来自人民网:经过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全面数据监测来看,在姚贝娜角膜捐献之前的半月时间内,每日媒体对“角膜捐献”基本维持在50篇以下,每日平均报道量不足30篇;从16日媒体集中报道姚贝娜角膜捐献义举以来,媒体对“角膜捐献”的关注报道量明显增加,每日平均报道量是上半月的十倍,达到了290篇。剔除“姚贝娜角膜捐献报道风波”外,媒体重点对多位角膜捐献者进行跟进报道,助推了话题的舆论热度。另外,媒体也对角膜捐献量不足、公众的传统观念及法律法规的滞后性等因素进行了全方位报道。整体来看,姚贝娜的角膜捐献举动,推动了舆论对器官捐献、角膜捐献的集中关注,印证了之前深圳晚报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