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长沙市委党校学报很好,管理制度好,位置好,交通便利,环境好,所以长沙市委党校学很好。长沙市委党校,创建于1949年9月12日,系市委、市政府培训轮训全市党政干部和理论骨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是市委、市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为全额拨款性质的事业单位。
不需要。你看中央、省市的任免公告中,有写免职的原因的吗?没有吧。关于曾智夫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年11月27日 [字体:大 中 小]湘委干[2012]203号各市州委,省委各部委,省直机关各单位、各人民团体党组(党委):经省委研究同意:曾智夫同志任省委副秘书长;陈国玉同志任省委巡视第三组副厅级巡视专员;李发美同志任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免去彭清国同志的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排第一)职务;孔和平同志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免去其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职务;周湘同志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免去其省委宣传部副厅级纪检员职务;宋智富同志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肖君华同志任省委宣传部副厅级纪检员,免去其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职务;李颖同志任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田福德同志任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陈岭同志任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罗永阳同志任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免去其省委政法委副巡视员职务;刘丹同志任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免去其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教育长职务;吴传毅同志任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教育长(试用期一年);免去刘正华同志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副书记职务;宁艳芳同志任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免去廖援村同志的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职务;周国繁同志任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兼);丁友平同志任省纪委派驻省农业厅纪检组组长、省农业厅党组成员(试用期一年);免去赵跃辉同志的省纪委派驻省农业厅纪检组组长、省农业厅党组成员职务;梁碧同志任省物价局党组成员;王志群同志任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党组副书记,免去其怀化市委常委、委员职务;吴杰同志任省档案局(馆)副厅级纪检员、党组成员(试用期一年);罗碧野同志任省工商业联合会副厅级纪检员、党组成员(试用期一年);刘革安同志任省总工会党组书记(试用期一年);免去肖刚强同志的省总工会党组书记职务;免去赵红同志的南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职务;陈献春、钟钢同志任长沙市委常委;肖良定同志任长沙市委党校(长沙行政学院)校(院)长(试用期一年);黎春秋同志任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机构升格为副厅级,试用期一年);蔡溪同志任株洲市委常委;蒋锋同志任湘潭市委委员、常委;杨广同志任湘潭市委常委;陈忠红同志任湘潭市委常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校委一班人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工遵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提出的“把党校建设成为党的理论教育的阵地、干部能力提升的课堂、党委决策咨询的机构、学员党性锻炼的熔炉”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党校工作条例》、《行政学院工作条例》、《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和长发[2011]23号文件《中共长沙市委党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按照“高举旗帜、紧贴中心、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总体要求,坚持党校姓党、实事求是、从严治校,坚持人为本、德为先、师为重,坚持教学、科研、咨询三位一体,强化人才、管理、服务三大保障,大力推进学科建设,打造名教师、名课程、名作品,不断推进教学培训上水平、科学研究上档次、决策咨询上台阶、学员管理强党性、人才队伍强实力、办学条件强基础,党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全面发展。在建设靠得住、用得上、叫得响的干部教育阵地和创新型、研究型、开放型的全国一流省会党校迈出了坚实步伐。
1、独撰 《当代社会发展超越现代化的趋势》 长白学刊 2001年1期 CSSCI2、独撰 《当代人类文化发展呈现融合性趋势》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2年5期3、独撰 《从现实生活的视角理解马克思的历史现》 长白学刊 2003年3期 CSSCI4、独撰 《从现实生活的视角理解马克思的真理观》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3期5、独撰 《现实的生活世界与马克思的辩证法》 哲学研究 2003年3期 CSSCI重点刊物 国家级6、独撰 《对大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初步探索》 现代教育科学 2003年10期7、第一作者 《对中国农民失业及其社会保障的思考》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3期8、第一作者 《关于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存在问题的思考》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4期9、第一作者 《关于吉林省国有企业养老保障体制的思考》 新长征 2004年7期10、第一作者 《国有企业在岗职工社会越轨行为分析――以吉林省老工业基地为例》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3期11、第一作者 《吉林区域国企中农民工的社会行为特征分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2、第一作者 《培育国企在岗职工的共同体意识——以吉林省老工业基地为例》 东北师大学报 2006年第4期 CSSCI重点刊物13、第一作者 《国有企业在岗职工基本社会行为特征研究》 社会科学战线 2006年第4期CSSCI 重点刊物14、第一作者 《城镇失业社会保障现状及对策》 新长征 2006年第6期15、第一作者 《国有企业在岗职工制度行为问题分析》 长白学刊 2006年第7期16、独撰《转型期中国人经济社会行动的成因及其调整》东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4期CSSCI重点刊物17、独撰《涂尔干法人团体社会整合观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CSSCI重点刊物18、第一作者《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问题及调整》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19、第一作者《探析我国贫困问题的现状、原因和治理对策》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20、第一作者《我国建筑行业影响劳资关系因素分析》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21、第一作者《工业群体暴力突发性事件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1期22、第一作者《企业群体权力状况对劳资关系的影响分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23、第一作者《当前协调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对策建议》 东北师大学报 2010年24、独立作者《非公企业工会的社会化是劳资关系协调的关键》理论探讨,CSSCI,2011年第4期25、第一作者《对小型企业劳资关系规范问题的思考》东北师大学报,CSSCI,A级,2011年第4期第4期发表学术著作:《社会学现实社会观导论——西方社会学社会观演进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007年获南京大学行政管理博士学位。现为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主讲公共危机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国家公务员制度等课程。 1.《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问题与对策分析》,《理论月刊》2010年第6期(独立完成)2.《公共协商:群体性事件的治理之道》,《天府新论》2010年第3期(独立完成)3.《电子政府:多维审视及思考》,《理论学刊》2010年第2期(独立完成)4.《论公共服务的政府供给》,《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一作者)5.《教育制度创新与社会就业增长》,《前沿》2010年第2期(第二作者)6.《整体政府:西方政府改革新理念》,《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独立完成)7.《应急管理中多主体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对策》,《中国应急管理》2009第12期(第二作者)8.《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公共服务的责任关系及其建构》(独立完成)收录在《变革与繁荣——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的问题与挑战》一书,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9.《论美国公共服务改革及其理论的新发展》(第一作者)收录在《变革与繁荣——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的问题与挑战》一书,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10.《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思考》收录在《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教学研究》2009年第5辑(独立完成)11.《论透明政府及其实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一作者)12.《服务型政府:现实内涵、理论阐释及其实现》,《天府新论》2009年第1期(第一作者)13.《论协商民主及其实现》发表在《理论月刊》2009年第1期(第二作者)14.《公共政策视角中的就业问题》,《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15.《超越官僚制与中国公共行政改革》,《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第二作者)被人大复印资料《体制改革》2009年第1期全文转载16.《协商民主背景的公共决策质量提升》,《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独立完成)17.《论政府公共关系与公共危机的治理》,《理论月刊》2008年第5期(独立完成)18.《有限政府的理论溯源与价值》,《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第一作者)19.《有限政府:多维阐释及其实现》,《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一作者)20.《公共利益:多元阐释及衡量》,《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第一作者)21.《责任政府:理论逻辑与制度建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一作者)22.《中国法治政府的进程及其面临的挑战》,《东南学术》2008年第2期(第一作者)23.《大部制: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治道变革的新方向》,《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一作者)24.《论社会选择与协商民主之互补与交融》,《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一作者)25.《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一作者)被《公共行政》2008年第5期全文转载26.《社会风险化解的政策选择》,《前沿》2007年第11期(独立完成)27.《透明政府更需要拆除无形之“墙”》,《人民政坛》2007年第11期(独立完成)28.《环保:杜绝运动式》,《中国改革》2007年第9期(第二作者)29.《论美国公共服务改革及其理论的新发展》,《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3期(第一作者)30.《政府政策应具开放性——以牙防组事件为例》,《中国改革》2007年第7期(第二作者)31.《中国公共危机决策中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社科纵横》2007年第7期(第二作者)32.《论德国公共服务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二作者)33.《服务型政府理念下民族自治地区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第二作者)34.《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比较研究》,《天府新论》2006年第3期(独立完成)35.《21世纪政府施政的十大理念》,《党政论坛》2006年第2期(独立完成)36.《论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及其重塑》,《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独立完成)37.《从“效率”到“服务”——政府管理新理念》,《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38.《论公共危机的复合治理》,《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独立完成)39.《论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治理》,《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独立完成)40.《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中的腐败问题》,《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6期(第二作者)41.《论信息公开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作用》,《社科纵横》2006年第10期(第二作者)42.《论社会资本与我国和谐社会的实现》,《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独立完成)43.《论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05年第9期全文转载(独立完成)44.《新公共管理:反思、批判与超越》,《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第1期(独立完成)45.《政府与公民良好合作关系的重塑》,《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一作者)46.《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对中国政府管理的借鉴》,《新疆社科论坛》2005年第3期(第一作者)47.《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合法性的路径选择》,《理论探讨》2005年第4期(第一作者)48.《诺思的经济史观述评》,《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二作者)49.《论公民参与与公共管理》,《社科纵横》2005年第3期(第二作者)50.《论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问题》,《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12期(独立完成)51.发表论文《“一致”通过的决议缘何执行不力》被收入2005年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领导科学》一书(独立完成) 1.参与国家985项目“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研究”2.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与应急管理体系研究”3.主持校级青年基金项目“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研究”4.主持校级教改课题“公共危机管理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研究”5. 参与北京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志愿服务制度化研究”6. 参与江苏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公共政策视角中的就业问题研究”,2008年获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周晓丽:《公共危机管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9月苏保忠,周晓丽,王拥军:《基层公务员素质与能力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周晓丽:《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基于体制、机制和法制的视界》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1月《公共管理学》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2月(参编)《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4月(参编)《公共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参编)
本科:劳动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8号硕士研究生:市场经济理论专题讲座、劳动就业与收入分配理论、财政税收理论讲座博士研究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专题讲座、经济理论前沿综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劳动就业与工资收入分配 1.《西部大开发对吉林省的影响及对策》吉林省科技厅项目2001年——2003年6月8万元参加2.《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研究》吉林省社科规划项目2000年——2002年万元主持3.《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教育部规划项目1999年:2万元主持4.《我国城镇居民工资外收入膨胀问题研究》中华青年基金项目1996年万元主持5.《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华电集团委托项目 2001年——2003年3万元主持6.《吉林省企业家队伍建设现状及生存环境研究》吉林省社科重点项目2003年——2005年万元主持 论文目录:2003年:1.胡胜德、金喜在:《对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辩证思考》,《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5期2.胡胜德、金喜在:《论家庭经营在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中基础地位》,《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2期3.金喜在*、孔德威:《全球化时代的劳动力流动》,《经济论坛》2003年第11期2002年: 1.金喜在*、王大超:《论现代生产企业物流管理的协同化趋向》,《唯物》2002年第1期2.金喜在*、王大超:《关于吉林省西部农村小城镇经济的思考》,《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3.金喜在*、徐向龙:《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经济纵横》2002年第3期4.金喜在、徐向龙:《中外企业员工劳动就业安全分析》,《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3期。中国人大复印资料《劳动与就业》2003年第3期全文转载5.金喜在*、李晓娜:《关于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的几点思考》,《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5期6.金喜在*:《对剥削问题的再思考》,《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7.金喜在*、徐向龙:《国有垄断性企业收入分配问题的思考》,《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5期2001年:1.金喜在*、王健:《农村增量人力资源非农转移的制约因素与对策》,《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第1期2.金喜在*、于尚艳:《关于保持国债适度规模的思考》,《吉林财专学报》2001年第1期3.金喜在*:《对学生的爱心应贯穿在学生工作的始终》,《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第1期4.金喜在*:《现阶段我国税收政策的选择》,《吉林财税》2001年第4期5.金喜在*、刘鹏:《浅析南街村模式》,《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农业经济导刊》2002年3月复印资料6.金喜在*、王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与对策》,《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4期7.金喜在*:《跨越式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吉林日报》2001年5月17日8.金喜在*、刘鹏:《中国结构性腐败的成因与对策》,《长春党校学报》2001年第5期9.金喜在*:《警鸣报响与贫富之间》,《关东周报》第186期10.金喜在*、于尚艳:《我国人力资本与回报机制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2000年:1.金喜在*、宾建成:《关于两极分化的理论探讨》,《吉首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2.金喜在*、徐向龙:《西部大开发的原则与思路探析》,《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3期3.金喜在*、李轩:《劳动力机构失衡对劳动就业的影响与对策》,《管理世界》2000年第5期,获2001年的第五次省优秀著作一等奖4.金喜在*、侯银霞:《我国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分析》,《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12期1999年: 1.金喜在*:《是谁“害了储时健”》,《东亚经贸新闻》1999年1月21日2.金喜在*、侯明:《透视我国财政风险》,《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3期3.金喜在、侯明:《强化财政调控运行机制,提高财政整体效率》《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1998年: 1.金喜在*:《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世纪评论》1998年第2期2.金喜在*:《论企业家的经营报酬政策》,《经济纵横》1998年第4期3金喜在*:《邓小平关于鼓励发展非公有经济的思想》,《党员之友》1998年第6期4.孙启明*、金喜在:《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国劳动》1998年第12期1997年:1.金喜在*:《一部分人先富裕共同富裕》,《社会科学探索》1997年第1期2.金喜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吉林日报》1997年4月1日3.金喜在*:《吉林省与苏南经济发展差距的几点思考》,《社会科学探索》1997年第6期4.金喜在*:《跨世纪的伟大纲领》,《经济纵横》1997年11期5.金喜在*:《所有制理论上的重点突破和发展》,《吉林日报》1997年12月23日1996年:1.金喜在*:《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成因及对策》,《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第5期2.金喜在*:《正确处理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吉林日报》1996年10月3.金喜在*:《城镇职工基本工资外收入膨胀研究》,《光明日报》1996年12月21日1995年:1.金喜在*:《国有企业改革是今年改革的重点》,《吉林日报》1995年1月10日2.金喜在*:《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几点认识》,《东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2期3.金喜在*、宾建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吉首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1996年5月全文转载4.金喜在*:《搞活国有经济是当前最大的新经济生长点》,《吉林日报》1995年5月5日5.金喜在*:《关于共同富裕》,《高效理论战线》1995年第5期6.金喜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经济纵横》1995年第6期7.金喜在*:《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几种偏差性认识》,《长白论丛》1995年第6期8.金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学习之友》1995年6-7期9.金喜在*:《社会服务的特点及应有的效应》,《东亚经贸新闻》1995年11月16日10.金喜在*:《论国家、企业、个人的收入分配关系》,《经济纵横》1995年第12期1994年:1.金喜在*:《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经济纵横》1994年第1期2.金喜在*:《个人收入分配领域的两大任务》,《长白论丛》1994年第1期3.金喜在*:《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主体地位》,《社会科学探索》1994年第2期4.金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两极分化》,《经济纵横》1994年第5期5.金喜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学习之友》1994年第1期6.金喜在*:《实现共同富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新长征》1994年第6期7.金喜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高校理论参考》1994年第10期8.金喜在*:《中华民族走向富强道路的理论丰碑》,《吉林日报》1994年第9月6日9.金喜在*、宾建成:《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有制主体地位》,《长沙铁道学院学报》1994年增刊 10.金喜在*:《公有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变化》,《经济纵横》1994年增刊1993年:1.金喜在*:《韩国对华的投资态势及我省的对策》,《新长征》1993年第1期2.金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点理论思考》,《长春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3.金喜在*、侯明:《强化财政调控运行机制,提高财政整体效率》,《通化师院学报》1993年第3期4.金喜在*:《搞市场经济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东北师大学报》1993年4月12日5.金喜在*:《积极吸收和利用外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学习之友》1993年第6-7期6.金喜在*、汪继福:《关于第二职业的几点理论思考》,《经济研究》1993年第7期7.金喜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学习之友》1993年第11期8.金喜在*:《延吉市的发展现状与投资环境研究》,《中国研究》1993年第12期1992年: 1.金喜在*:《职工基本工资外收入膨胀探析》,《长白论丛》,1992年创刊号;《新华文摘》论点摘要1992年5月2.金喜在*:《论平均主义实质和运行特点》,《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3.金喜在*:《不要给生产力标准附加限定性条件》,《长白论丛》1992年第4期4.金喜在*:《共同富裕论》,《东北师大学报》1992年第5期5.金喜在*:《“先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经济纵横》1992年第6期6.金喜在*:《“先富”和“共富”的几点理论思考》,《新长征》1992年第7期7.金喜在*:《第三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论》,《财贸经济》1992年第8期;《新华文摘》1992年11期转载8.金喜在*:《论几种偏差的共同富裕论》,《内部文稿》1992年第14期9.金喜在*:《分配不公的根本性原因究竟在哪里?》,《经济纵横》1992年第9期10.金喜在*:《中国的投资环境和韩国的对外投资战略》,在韩国工商会议所会议发表,《韩国日报》、《每日经济新闻》转载11.金喜在*:《中国所有制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韩国内外经济新闻》1992年12月4日1991年:1.金喜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平均主义问题》,《东北师大学报》1991年第4期2.金喜在*:《完善企业内部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工业技术经济》1991年第6期3.金喜在*:《对我国待业问题的理论思考》,《经济纵横》1991年第12期
副厅级,因为一般市委党校校长是由组织部长或者市委副书记兼任。副厅级干部是六级干部,级别高于副厅级干部的有国家级、省部级正副职,司厅局级正职;级别低于副厅级干部的有县处级、乡镇科级正副职。中国行政级别采用行政五级划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司厅局级、县处级、乡镇科级,各级分为正副职。
党校毕业证不属国民教育序列,在教育部网站上查不到。可到学校查询。
沈阳市委党校待遇好。沈阳市委党校聘用人员纳入财政拨款事业编制,除可享受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外,还可享受带薪寒暑假、体检、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周转住房等待遇。
当前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供你参考吧) 〔内容提要〕: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开发、考评、选人用人等方面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在于树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建立实施新的机制,完善相关法规体系,采用新的科学手段实现依法管理。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考评, 人员选用 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发达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实践中还亟待完善。下面就几个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 关于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开发形式单一。 培训、交流等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可靠途径,我国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必须顺应转轨时期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不应只局限于有限的几种开发手段。以培训为例,我国现有国有企业人员培训方式较为单调,各类培训班通常遵循讲授、讨论加活动的模式运作,缺乏必要的实验、锻炼等其他科学的培训手段;培训过程中忽视素质锻炼和能力提高的教育环节,更不重视心理训练。由于培训形式枯燥单调,重理论不重实践,忽视国有企业人员的年龄、心理特征,造成培训低效。 2、 开发管理未科学化。 国有企业未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未认识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在国有企业的重要意义。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资金投入上,往往未进行合理性分析与评估,资金使用未做到以节俭、实效为原则,未做到科学化。另外,培训人员往往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很好地联系国企管理实际。 3、 评估未社会化。 现行国有企业人员管理制度中并未明确国有企业人员培训的评估事项,只是规定:培训机构通过结业考试评定受训者学习情况,有关部门颁发相应的培训证书,作为任职、晋升等依据。这种培训评估模式极易导致形式主义。开发评估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实行公众评估。 (二)国有企业人员考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考评标准不规范。 由于我国目前国有企业职位分类线条过粗,国有企业制定的考核标准各不相同,致使考核标准不规范、未量化,实际考评难以操作,考评结果准确度不高,考评客观上流于形式。 2、 考评方法单一。 在国有企业人员考评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多单位没有将考评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而是采取了单一的考评方法。很多国有企业忽视了对国企人员的平时考评或群众考评。这种单一的以领导考核为主的考评方法,有可能促成下属人员只知"唯上"的坏作风,只愿求得上级领导的赏识,只做领导能看得到表面文章,而忽视同事和群众的要求,不做扎扎实实的工作。 3、忽视定量考评。 国有企业人员考核只注重了定性考核,忽视定量考核。具体表现为很多国有企业考评标准未量化,忽视了贡献与能力的考评,导致吃"大锅饭"在国有企业内部盛行。 4、考评结果与使用脱钩。 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对获优秀等次与称职等次的国有企业人员在奖金、晋级增资、晋升职务方面没有拉开档次,极大地削弱了优秀等次对国企人员的吸引力;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国有企业不能实事求是地确认"不称职"等次,致使近90%的国有企业人员同处于称职一个等次,未能真正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 (三) 、国有企业人员选用中存在的问题。 1、 国有企业人员选用权力过分集中。缺乏公开民主机制,很大程度上停留 在神秘化和封闭式的状态。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用人体制不仅造成信息不畅,视野不宽,透明度差,渠道狭窄,难以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和使用每一个同志,而且容易产生任人唯亲的弊端。 2、国有企业人员选用仍然主要靠领导相马制。人才能否被发现和使用主要取决于是否被领导者相中,这种被动状态遏制了广大人才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推荐、自我展示的主动进取精神,从而造成了严重的人才资源闲置和浪费。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既堵塞才路,又影响事业发展。 3、国有企业人员选用受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等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事设职,因职择人,而是因人设岗,因人设事;国企人员的升迁主要不是以实绩为准绳,而是以领导人的主观评价为依据,这就很难做到客观和公正,从而造成良莠不分,甚至颠倒黑白,优劣错位,严重挫伤广大国企人员的积极性。 4、国有企业人员选用基本上仍在人治的轨道上运行。缺乏法制化规范和科学操作程序。以用人标准而言,从理论上讲应当是德才兼备,缺一不可;客观依据应当是一重业绩,二重公论。而在实际选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具体可行的操作规程,往往因领导人的素质而大相径庭。有的重德轻才,以德代才,以"好人"为标准,用了不少庸人;有的重才轻德,以才代德,以"能人"为标准,用了不少小人和坏人。 二、解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解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对策。 1、 采购开发承担机构,实行购买培训。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时,应向开发承担机构招标,与开发承担机构通过采购制建立起一种契约关系,直接影响、限制开发承担机构的行为,使开发服务质量受到强制性约束。购买培训的引入,使国有企业成为开发承担机构竞争投标的受益者。 2、 加强内部交流,提高岗位转移能力。一是国有企业内部交流应拓展到一般的国有企业人员。二是交流范围不妨扩大,规定一定期限内应达的交流面。 3、实行开发费用责任制,确保开发实效。对实行培训的国企人员在培训之前订立费用责任书,确定责任负担方式,将培训效果划分为不同档次,对于培训效果不佳、考核不合格者,应采取费用自负的形式,以示警戒。 4、开放开发过程,接受社会评估。要加强对培训结果的公众评估,国有企业人员工作质量是否提高是社会评价效果的标准。 5、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持续开发。在国有企业内建立学习型组织,就是要实现个人开发、组织开发的结合。即既要考虑到国有企业人员个人的发展意志,让其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又要从整体的利益出发来考虑和观察问题,形成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养国企人员的系统思考习惯,实现组织的开发。 (二)、解决国有企业人员考评问题的对策。 1、建立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国企人员考评中,应把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贡献考评和能力考评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国企人员考评的内容和标准可以进行统一,真正把国企人员素质、智能和工作实绩等方面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减少人员考评的主观影响,增加考评的客观性,提高考评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切实提高各级国企领导对人员考评的重视程度。要依照规定对所有国有企业人员进行全面考评。将考评结果与使用挂钩,依据考评结果按照有关规定对被考评人员实施奖惩、培训、辞退以及调整职务、级别和工资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国企人员重视考评,真正发挥考评应有的作用。 3、全面提高考评者的素质。考评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高度的负责精神、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丰富的人事管理与行政管理以及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稳定的性格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考评结果的客观公正。 4、进一步完善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必须真正建立起国有企业人员考评的有效制约监督机制,制定《国有企业人员考核监督条例》以及其他配套制度,对考核机构、考核人执行情况予以有效监督,切实从根本上、制度上保障国企人员考评的客观性、科学性和考评结果的可靠性。 (三)、解决国有企业人员选用问题的对策。 1、 依制度进行管理,实现选人用人的法治化。首先,国有企业领导者要树立依制度管干部的观念,克服在人事工作中随心所欲的状态,一切人事工作都必须按规定办事。其次,加强用人失误的责任追究,落实选人用人责任制。 2、 改变用人权力高度集中弊端,废止"暗箱操作",促进选人用人的公开化、民主化。一是国有企业领导班子选人用人要实行民主集中制。实行这一制度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用人上的失误,有利于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二是充分走群众路线,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这样,不仅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且堵住了任人唯亲的门径。 3、 树立新观念,建立新体制,运用新手段,实现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 一是树立人力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二是建立新体制,变大锅饭机制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变"相马制"为"赛马制",让优秀人才有用武之地。三是采用新方式,运用新手段。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从手工劳动转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上来。 参考文献:孟华转轨时期中国公务员制度开发机制的完善理论学刊李红艳国家公务员考评问题及对策理论学刊田广清王智瞳关键在于造就一个新的用人机制理论探讨
不好写。研究生毕业论文写来是有点困难要花点时间和功夫,不过一般的学校都要求不高,质量都一般。只要认真肯花功夫,一般没有问题。好一点的大学要求稍高,可能要花很长时间完成,不过绝大多数人都可以通过的。好题目是成功的一半。在选题时,一定要找那种在网上容易找到资料的,至于跟自己的工作有没有关联并没那么重要。智能降重是智商税,除非你愿意花更多的钱找更专业的人写,否则的话,还是老老实实自己改吧,任何想要投机取巧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要和指导老师及时沟通。这个交稿时间,在和指导老师沟通后是可以适当调整的,我们小组就是在和老师沟通后将交稿时间推迟了,但要求可能会提高。
我搜了下,一般党校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没有, 中共中央党校(1628)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196)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115)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44)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40)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5)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19)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17)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15)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8)o(∩_∩)o...,不知道有没有
论文摘要"两个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宣言》关于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核心思想。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理解和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不能脱离《共产党宣言》尤其是"两个绝大多数"思想:一是要理解作为哲学基础的唯物史观的重要意义及其与"两个绝大多数"的逻辑关系;二是要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两个绝大多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三是要通过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剖析来理解共产主义运动的最高价值。论文目录一、从唯物史观到“两个绝大多数”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两个绝大多数”三、“两个绝大多数”与“自由人的联合体”文章来源类型: 期刊论文作者: 甘霖关键词: 初心与使命,共产党宣言,两个绝大多数来源: 福州党校学报 2019年06期年度: 2019分类: 社会科学Ⅰ辑专业: 中国共产党单位: 中共佛山市委党校分类号: D261页码: 12-15总页数: 4文件大小: 102K下载量: 106相关论文文献[1].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的理论溯源[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9(04)[2].共产主义者同盟对宗教和宗教问题的态度与政策简论[J]. 科学与无神论 2017(01)[3].《共产党宣言》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4(06)[4].《共产党宣言》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 商 2015(32)[5].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是什么关系?[J]. 共产党员 2016(21)[6].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J]. 共产党员 2016(22)[7].浅析共产党宣言及其当代价值[J]. 长江丛刊 2017(21)[8].文化创新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J]. 报刊荟萃 2017(10)[9].论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形成历程[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3)[10].关于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的若干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08)[11].新时期如何加强党的建设——读列宁《进一步,退两步》有感[J]. 商 2015(51)[12].罗莎·卢森堡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评析[J]. 理论建设 2016(02)[13].试论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纪律的重要思想以及启示[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6(05)[14].在“运动的平衡”中建设有机政党——葛兰西对无产阶级政党文化建设的独特贡献[J]. 新视野 2014(06)[15].论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J]. 党史博采(理论) 2015(03)[16].斯大林对列宁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传承与背离[J]. 科学社会主义 2013(03)[17].列宁关于党建的若干重要理论——学习《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J]. 人民论坛 2011(02)[18].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继承与发展[J]. 福建党史月刊 2011(18)[19].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11)[20].列宁的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11)[21].试析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防范执政风险的理论[J]. 职业时空 2008(08)[22].法国工人党早期的蜕变及其对无产阶级政党的启示[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9(06)[23].马克思党纲理论中的无产阶级政党话语权建设意蕴[J]. 法制与社会 2020(04)[24].论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的思想[J]. 理论视野 2019(03)[25].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探源[J]. 新疆社科论坛 2018(03)[26].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国家军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06)[27].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思想及方法论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06)[28].卢卡奇无产阶级政党理论探析[J]. 理论月刊 2013(02)[29].《列宁画传》[J].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20(06)[30].毛泽东批评和自我批评思想的“三个提升”[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7(02)标签:初心与使命论文; 共产党宣言论文; 两个绝大多数论文;
- 中国经济增长的组织基础--经济组织创新 作者:迟兴臣,赵振华,任宏, 期刊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THE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JINAN MUNICIPAL COMMITTEE JINAN CITY COLLEGE OF ADMINISTRATION AND JINAN CITY ACADEMY OF SOCIALISM 2000年 第03期 - 中国农民收入增长思路: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视角 Rising Farmers' Income in China: From Angle of Farmers' Coopera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 作者:江时强,张秀生, 期刊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WUHAN UNIVERSITY JOURNAL(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2007年 第06期 -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作者:郭再欣, 期刊 新西部(下半月)NEW WEST 2007年 第11期 - 略论中国农业经济增长与现代化制度选择 China's Agriculture Growth and the System Choice 作者:王树春,王艳平, 期刊-核心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MODERN FINANCE AND ECONOMICS-JOURN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6年 第12期 - 创新渔业组织制度 推动渔业经济增长 作者:高健, 会议 2007首届中国渔业科技与经济高层论坛暨中国渔业经济专业委员会第一届技术交流大会2007首届中国渔业科技与经济高层论坛暨中国渔业经济专业委员会第一届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2007年 - 制度变迁理论与中国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变革 Institutional Transition Theory and Rural Micro-Economic Organization Change in China 作者:梅德平, 期刊-核心期刊 江汉论坛JIANGHAN TRIBUNE 2003年 第06期 - 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路径探讨 作者:何广文, 会议 国际金融论坛第三届年会国际金融论坛第三届年会论文集 2006年 -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重在创新 The change of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depend on innovation 作者:匡国珍, 期刊-核心期刊 社会主义研究SOCIALISM STUDIES 2006年 第02期 - 企业成长为技术创新主体与经济的持续增长 The Growth of Enterprise, the Mainstay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Growth of Economy 作者:杨晓玲,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ANKAI JOURNAL(PHILOSOPHY,LITERATURE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2年 第06期
【 #事业单位# 导语】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委党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告已发布。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是中共济南市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市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市委市政府的智库。为集聚更多优秀人才,提高党校办学质量,经上级批准,现开展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无 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供您参考。一、引进岗位 根据学科建设需要,拟引进博士研究生5人,其中政治学专业2人、经济学专业1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1人、法学专业1人,如用人岗位未按计划招满,可视其他岗位情况,在引进岗位总数里调剂使用。具体岗位及条件详见附件《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岗位汇总表》。 二、引进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服从组织安排。 (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适应岗位的身体条件。 (三)身体健康,吃苦耐劳,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热爱党校教育事业,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专业理论的功底;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能够胜任党校教学和科研工作。 (五)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86年12月7日以后出生)。 (六)具有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相关专业学历、学位及其他基本条件(2022年度应届毕业生须在2022年7月1日前取得相应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推迟发放,经学校出具证明后,可待取得学历学位后再办理聘用手续。 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人员、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现役军人、失信被执行人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人员不得报考。 三、引进程序 (一)网上报名 报名方式:应聘人员登陆“中共济南市委党校网站”下载并按要求规范填写《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引进高层次人才报名登记表》,将报名表、身份证、本科、研究生学历学位证明(应届毕业生提供学习证明、就业推荐表)以电子邮件方式投送报名材料,报名邮箱为,邮件主题为“应聘岗位+应聘专业+姓名”。 报名时间:自信息发布之日起开始报名,根据岗位报名情况,多批次组织面试、考察、体检、入职程序(面试时间另行通知),岗位招满即止,未招满的岗位报名有效期至2022年6月30日。 (二)资格审查 对应聘人员提交的材料进行资格审查,重点对学位、学历、专业等内容进行审查,并及时通知审查结果。应聘人员按照通知指定的时间、地点,携带以下报名材料原件和复印件进行现场资格审核:(1)个人简历(需将个人科研成果填写清楚,并附相关文献资料页);(2)身份证、国家承认的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位在国(境)外取得的,须提供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对暂未取得国(境)外学位认证的海归留学人员,采取“+容缺”的方式,允许先行和参加考试,后补学历学位和认证证书。(3)在职人员应聘的,提交有用人权限部门或单位出具的同意应聘介绍信;(4)有本人签名的报名表和1寸近期同底版彩色免冠照片2张;(5)学校或单位出具的中共党员证明;(6)其它符合应聘岗位条件要求的相关证明材料。 (三)面试 根据省、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有关规定,此次高层次人才引进采取直接面试的方式组织,面试成绩即为考试总成绩。面试分为试讲和答辩。 1.试讲主要考核应聘人员的专业理论的功底、语言表达、授课艺术、形象仪表等方面的素质;试讲题目在面试前由考生拟定,经审核同意后作为试讲题目,试讲时间不超过30分钟。答辩主要测试应聘人员的专业理论素养、科学研究能力及培养发展潜质等;答辩题目由主考官或相关专业考官在考生试讲结束后随机提问1至2题,时间不超过15分钟。 2.面试总分为100分,试讲、答辩分别按百分制打分并计算平均分(分别去掉每个测评要素的一个分和一个最低分),试讲按照70%的比例,答辩按照30%的比例计算面试成绩。试讲成绩、答辩成绩、面试成绩均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尾数四舍五入。 3.面试成绩当场公布,并通过“中共济南市委党校网站”对外公布。 4.设定最低合格分数线,最低合格分数线为80分,低于80分的不列为考察对象。 5.同一引进计划应聘人员出现面试成绩并列的,按试讲成绩由高到低依次确定考察人选。 (四)考察 1.根据应聘人员面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按照1:1的比例确定进入考察范围人选,组织考察。 2.考察采取查阅档案、核对身份、个别谈话等方式,主要考察拟聘用人员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等方面的情况,并对应聘人员是否符合规定的岗位资格条件、提供的相关信息材料是否真实准确等进行复审。经考察不宜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不予聘用。 (五)体检 体检原则上在市级以上综合医院封闭进行,体检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执行。除特殊情况外,报考人员不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体检的,视作放弃体检。对按规定需要复检的,不得在原体检医院进行,复检只能进行一次,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对自动放弃或体检不合格造成的空缺,可从报考人员中按照面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递补。 (六)公示聘用 根据面试综合得分和考察、体检结果,校委会研究决定拟聘用人员。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网站”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拟引进人员名单公示后不再递补。公示无异议的,按程序办理备案、聘用等手续。对聘用人员实行试用期制度,期满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解除聘用合同。 四、政策待遇 1.聘用人员纳入财政拨款事业编制,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工资、津贴等薪酬待遇。博士研究生按照职称评聘有关规定,聘任为专业技术岗位10级,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后一年以上,业绩特别突出、且考核合格的,可优先破格评聘至上一级职称。 2.引进人才及其配偶、未婚子女,在济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可设立家庭户落户;在济无合法稳定住所的可在单位集体户落户,亦可在济南市人才集体户落户。博士研究生的未成年子女入托和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教育部门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优先予以落实。 3.符合条件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可申领每月1500元的生活和租房补贴,最长补贴3年。符合条件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可享受一次性购房补贴15万元。在济南无合法稳定住所的,党校可为聘用人员提供短期临时住宿。 4.为新引进博士研究生提供5万元科研启动经费;新引进博士研究生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课题)立项,并保证最终结项成果归属我校的,科研项目(课题)可按20万元、省部级科研项目(课题)可按—6万元配套专项课题经费;新引进博士研究生当年度(含入职前)取得的符合我校创新工程“突出成果”、“重大成果”标准的科研成果,纳入我校当年度“创新工程奖金”申报范围。 五、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联系人:曹老师 邮箱: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旅游路7777号 邮编:250100 附件.1: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岗位汇总表.xls 附件.2: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引进高层次人才报名登记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