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在是周末时间。2、或许该部门本身就有惰性,不见得你打就有人接。3、打错电话。
还有不收费的刊物吗?现在都收吧?!
教育本专科学报,我们有很多可以推荐发表,优惠价。宿州教育学院学报赤峰学院学报南昌教育学院学报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黑河学院 学报常州工学院学报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全国教育学院优秀学报长春教育学院学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宁夏师范学院学报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重庆科技学院学报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长江大学学报贵阳学院学报北华大学学报辽宁科技学院学报**工业大学学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南昌教育学院学报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教育教学论坛大学教育吉林教育 广西教育教育界 《常州工学院学报》与《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同时征稿,知网收录!自然版征稿范围: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和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土木建筑、经济管理、质量测试等。 社科版主要栏目:常州文化、四海论坛、心理学、经济管理、文学艺术、语言文字、高等教育等。需要速联,详情请见名称Q. 可写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属于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综合运用所专业学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论文,仅供参考!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论文篇一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摘 要: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属于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综合运用所专业学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文中针对课程的特点及现存的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与 教学 方法 改进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9-0118(2012)05-0132-0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及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应用技术课程。传感技术是自动检测系统,更是控制系统的前哨,它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在促进生产发展和现代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不仅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好的基础,也对学生综合运用所专业学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自从2005年课程教学大纲调整以后,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一、课程教学现存的问题 自2005年起我校重新制定了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大纲,其中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由考试课调整为考查课,并将课时由64学时更改为32课时,通过几年的 教学 总结 出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难: (一)教学内容多而散 课程内容多且散,涉及知识面广,有物理学,化学,电子学,力学等等,属于多学科渗透的一门课程,学生学习有难度,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更是有困难。 (二)典型应用性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属于典型的应用课程,要学习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并掌握它的使用,在此基础上掌握搭建检测系统的方法,单靠理论的学习必定是有差距的。而实验课时不充裕,实验条件也有限。 (三)学时越来越少 学校目前对学生的定位是“培养优秀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了加大实践环节的因此对课程设置与课时作了调整,本课程课时被缩减至32课时。 (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 由于本课程被定为考查课,所以有相当一部份同学从 学习态度 上不太重视,没有投入必要的精力和时间,学习主动性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 目前大部分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教材多侧重于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测量线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而对具体应用涉及较少,针对课程的内容多课时少的情况,教学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教学内容必须做适当调整。根据学校对工科本科生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教学内容的调整遵循以下原则: 1、避免繁琐的理论推导过程,以避繁就简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例如:用幻灯片演示使用酒精灯分别燃烧热电偶的两端,在两端存在温差的时候两电极间即出现电势差,无温差时电势差消失,通过这个实例讲解电势差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可以配以大家能够理解的简单的公式推导,而不把重心放在构成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和接触电动势形成的公式推导上。 2、重点讲述传感器的实物应用。增加实际案例是学生能够对传感器的应用有更感性的认识。 3、适当补充传感器与系统互联的方法。在先期几种传感器的应用中加入传感器接入控制器的方式介绍,使其思考所学课程之间的关联,对所学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能更加深入的认识,建立起系统的概念。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克服课程教学中客观存在的困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力求将教学内容讲解得更加生动、具体。 1、采用多媒体技术,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一方面可以省去教师用于黑板板书的大量时间,克服课时减少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动画的形式生动形象的演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展示所学传感器的各种照片、复杂检测系统的原理图或线路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传感器,更容易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例如,学习光栅传感器时,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同学们理解莫尔条文的形成及其移动过程,使用对媒体课件就可以以动画的形式使同学们直观的明暗相间的莫尔条纹是什么样子,还可以以不同的速度使指示光栅在标尺光栅上进行移动,清晰的看出条纹移动的方向与光栅夹角及指示光栅移动方向的关系。学习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时,很多同学很难理解编码器的辨向问题,通过使用幻灯片展示编码器的内部结构,直接了解光栏板上刻缝、码盘及光电元件的位置关系后,同学们就能更容易的理解辨向码道、增量码道与零位码道形成脉冲的相位关系,佐以简单的辨向电路就可以使同学们更高效的学习该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方法。 总而言之,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重视绪论,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很多教材的绪论写的比较简略,但我个人认为这不代表它不重要,特别是面对学生主观上不重视课程的情况下,更要下大力气上好绪论这第一次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实用价值。通过幻灯片演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同学们了解到小到日常生活,大到航空航天、海洋预测等方面都有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应用,更根据各种行业背景中需要检测的物理量,自动控制理论在实现过程中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关键作用,使学生认识该课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校长年开展本科生科研实训项目,在开设本课程时已有部分同学成功申请实训课题,一般本专业的同学还是围绕专业应用领域申请课题,其中大部分会涉及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内容,所以也就他们正在进行的课题中使用传感器解决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更加直接的体会到本课程的关键作用,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主动性,克服考查课为本课程教学带来的部分阴影。 3、加大案例教学比重、侧重应用 根据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本课程教学的首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合理选择传感器,对传感器技术问题有一定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知晓传感器的工程设计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分析各类传感器的区别与联系,利用大量的具体案例分析传感器的应用特点。 例如,教材中在介绍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主要是从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测量电路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介绍的,缺乏实际应用案例。在教学中用幻灯片展示不同应用的实物图,譬如轮辐式的地中衡的称重传感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悬臂梁式的电子秤、人体称、扭力扳手等。用生动的动画显示不同应用下的传感器的反应,例如,进行常用传感器热电偶的学习时,展示各种类型热电偶的实物照片,补充热电偶安装的方式,以换热站控制系统为案例,分析热电偶在温度测量上的应用,重点讲解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及与控制系统互连问题。在介绍光电池传感器时补充用于控制的干手器、用于检测的光电式数字转速表及照度表的应用案例,通过案例是同学们对传感器应用的认识更加深入。 4、利用学校的科研实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校学生自二年级起可以开始申请科研实训项目,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负责,本课程在学生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在此之前已有部分同学参加了科研实训项目,在这些项目中,譬如智能车项目、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等实训项目中都包含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应用,上课前教师了解这些项目,就可以就实际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提升学习的兴趣。另外可以在学习的同时启发同学们集思广益,与实验中心老师联系,联合二年级同学进行传感器的设计制作,或者进入专业实验室进行传感器应用方面的实训实验,鼓励同学申报的科研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教学与总结,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作了适当的改革。调整的教学内容重点更突出,侧重应用,补充了丰富的案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与科研实训的相结合,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加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实践能力。从近几年的网上评教结果来看,所做的教学调整与改革受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袁向荣.“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 教育 ,2010,(21):85-86. [2]陈静.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教育装备,2011,(15):94-95. [3]周祥才,孟飞.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12):91-92. [4]张齐,华亮,吴晓.“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7):42-43.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论文篇二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是电气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主干专业课,传统授课方法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应用层面的培养。针对此问题试图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案改革进行探讨,提出一套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工程思维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是电气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主干专业课,是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涉及电工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精密机械设计技术等众多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综合性技术,现代检测系统通常集光、机、电于一体,软硬件相结合。 “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普通高校的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开设。本课程侧重于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理论的传授,重知识,轻技能;教师之间也缺乏沟通,教学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一、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改革必要性分析 笔者在独立学院讲授“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已有四年,最开始沿用了研究型大学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于研究型大学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而独立学院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较大差异,在逐渐深入的过程中发现传统方案不太符合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该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其中也有大量的理论知识、数学推导,而传统的研究型教学方法普遍都以理论教学为主,在课堂上大篇幅讲解传感器的原理,进行数学公式推导,相比而言传感器的应用通常只是通过一个实例简单介绍,导致最后大多数学生只是粗略地知道该传感器的结构,而不知道如何用,在哪里用。 2.教学模式单一 该课程传统上以讲授的教学方式为主,将现成的结论、公式和定理告诉学生,学生不能主动地思考和探索,过程枯燥乏味,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同时理论教学与实训、实践教学脱节问题也很严重。 3.教学实验安排不合理 传统的实验课程安排,验证性实验比例高达80%,综合设计性实验极少,缺少实训、实践环节。然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实践教学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在学生 毕业 时达到企业对技术水平与能力的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二、适合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案改革 传统的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方案能够培养研究型人才,但却无法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潜心研习,并反复实践,总结出以下几个可以改革的方面。 1.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工程思维 本课程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各种类型传感器的原理,传统的教学要讲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而本人则认为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充分讲授清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即可,涉及大额数学公式可以选择重要的进行讲解,其他则可作为学生的自学内容,让学生课余自学。同时应该重点讲解该传感器的工程应用实例;另一方面要结合最新实际工程讲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型工程学习思维。 2.改革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是“灌输式”的方法,无论学生是否接受,直接把要讲的内容全部讲述给学生,而这也违背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出发点和归宿。笔者认为应该应用工程案例教学,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3.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教学过程中要从不同行业提取典型的工程应用实例,精简以后作为实例进行讲解。在进行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系统观,让学生明白这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而是与自动控制原理、智能控制理论等课程相融合的,以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 4.实验环节改革 实验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中理论、概念的感性认识。以往该课程的实验内容大部分为原理性、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学习积极性,很少有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发现问题,实验效果极不理想。为了改变这种模式化的教育,笔者将实验内容由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调整为设计开发型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根据客观条件在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开拓性实验项目以及设计综合性实验。 5.改革教学评价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效的学习成果反馈机制是促进教学相长的必要手段,目前该课程都是通过课程作业进行学习效果反馈,可以采用每一个章节布置一道设计型题目,让学生更加广泛地查阅资料,并在一定知识广度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题目中用到的内容,进而从更深的层面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深度、广度相结合的效果。 本文针对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传统研究型大学的方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并根据四年的教学积累,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环节、教学评价及反馈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一套改革的方法和 措施 。本方案以实际工程应用实例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上侧重于传感器应用方面的讲解,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能力,重视实验环节,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代替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建平,甘媛.“传感器”课程实验教学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2]曹良玉,赵堂春.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3]李玉华,胡雪梅.传感器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Ⅱ技术与市场.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属于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检测与传感技术论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摘 要: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属于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综合运用所专业学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文中针对课程的特点及现存的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与 教学 方法 改进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9-0118(2012)05-0132-0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及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应用技术课程。传感技术是自动检测系统,更是控制系统的前哨,它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在促进生产发展和现代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不仅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好的基础,也对学生综合运用所专业学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自从2005年课程教学大纲调整以后,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一、课程教学现存的问题
自2005年起我校重新制定了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大纲,其中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由考试课调整为考查课,并将课时由64学时更改为32课时,通过几年的 教学 总结 出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难:
(一)教学内容多而散
课程内容多且散,涉及知识面广,有物理学,化学,电子学,力学等等,属于多学科渗透的一门课程,学生学习有难度,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更是有困难。
(二)典型应用性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属于典型的应用课程,要学习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并掌握它的使用,在此基础上掌握搭建检测系统的方法,单靠理论的学习必定是有差距的。而实验课时不充裕,实验条件也有限。
(三)学时越来越少
学校目前对学生的定位是“培养优秀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了加大实践环节的因此对课程设置与课时作了调整,本课程课时被缩减至32课时。
(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
由于本课程被定为考查课,所以有相当一部份同学从 学习态度 上不太重视,没有投入必要的精力和时间,学习主动性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
目前大部分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教材多侧重于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测量线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而对具体应用涉及较少,针对课程的内容多课时少的情况,教学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教学内容必须做适当调整。根据学校对工科本科生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教学内容的调整遵循以下原则:
1、避免繁琐的理论推导过程,以避繁就简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例如:用幻灯片演示使用酒精灯分别燃烧热电偶的两端,在两端存在温差的时候两电极间即出现电势差,无温差时电势差消失,通过这个实例讲解电势差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可以配以大家能够理解的简单的公式推导,而不把重心放在构成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和接触电动势形成的公式推导上。
2、重点讲述传感器的实物应用。增加实际案例是学生能够对传感器的应用有更感性的认识。
3、适当补充传感器与系统互联的方法。在先期几种传感器的应用中加入传感器接入控制器的方式介绍,使其思考所学课程之间的关联,对所学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能更加深入的认识,建立起系统的概念。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克服课程教学中客观存在的困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力求将教学内容讲解得更加生动、具体。
1、采用多媒体技术,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一方面可以省去教师用于黑板板书的大量时间,克服课时减少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动画的形式生动形象的演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展示所学传感器的各种照片、复杂检测系统的原理图或线路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传感器,更容易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例如,学习光栅传感器时,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同学们理解莫尔条文的形成及其移动过程,使用对媒体课件就可以以动画的形式使同学们直观的明暗相间的莫尔条纹是什么样子,还可以以不同的速度使指示光栅在标尺光栅上进行移动,清晰的看出条纹移动的方向与光栅夹角及指示光栅移动方向的关系。学习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时,很多同学很难理解编码器的辨向问题,通过使用幻灯片展示编码器的内部结构,直接了解光栏板上刻缝、码盘及光电元件的位置关系后,同学们就能更容易的理解辨向码道、增量码道与零位码道形成脉冲的相位关系,佐以简单的辨向电路就可以使同学们更高效的学习该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方法。
总而言之,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重视绪论,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很多教材的绪论写的比较简略,但我个人认为这不代表它不重要,特别是面对学生主观上不重视课程的情况下,更要下大力气上好绪论这第一次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实用价值。通过幻灯片演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同学们了解到小到日常生活,大到航空航天、海洋预测等方面都有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应用,更根据各种行业背景中需要检测的物理量,自动控制理论在实现过程中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关键作用,使学生认识该课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校长年开展本科生科研实训项目,在开设本课程时已有部分同学成功申请实训课题,一般本专业的同学还是围绕专业应用领域申请课题,其中大部分会涉及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内容,所以也就他们正在进行的课题中使用传感器解决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更加直接的体会到本课程的关键作用,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主动性,克服考查课为本课程教学带来的部分阴影。
3、加大案例教学比重、侧重应用
根据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本课程教学的首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合理选择传感器,对传感器技术问题有一定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知晓传感器的工程设计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分析各类传感器的区别与联系,利用大量的具体案例分析传感器的应用特点。
例如,教材中在介绍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主要是从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测量电路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介绍的,缺乏实际应用案例。在教学中用幻灯片展示不同应用的实物图,譬如轮辐式的地中衡的称重传感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悬臂梁式的电子秤、人体称、扭力扳手等。用生动的动画显示不同应用下的传感器的反应,例如,进行常用传感器热电偶的学习时,展示各种类型热电偶的实物照片,补充热电偶安装的方式,以换热站控制系统为案例,分析热电偶在温度测量上的应用,重点讲解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及与控制系统互连问题。在介绍光电池传感器时补充用于控制的干手器、用于检测的光电式数字转速表及照度表的应用案例,通过案例是同学们对传感器应用的认识更加深入。
4、利用学校的科研实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校学生自二年级起可以开始申请科研实训项目,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负责,本课程在学生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在此之前已有部分同学参加了科研实训项目,在这些项目中,譬如智能车项目、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等实训项目中都包含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应用,上课前教师了解这些项目,就可以就实际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提升学习的兴趣。另外可以在学习的同时启发同学们集思广益,与实验中心老师联系,联合二年级同学进行传感器的设计制作,或者进入专业实验室进行传感器应用方面的实训实验,鼓励同学申报的科研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教学与总结,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作了适当的改革。调整的教学内容重点更突出,侧重应用,补充了丰富的案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与科研实训的相结合,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加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实践能力。从近几年的网上评教结果来看,所做的教学调整与改革受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袁向荣.“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 教育 ,2010,(21):85-86.
[2]陈静.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教育装备,2011,(15):94-95.
[3]周祥才,孟飞.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12):91-92.
[4]张齐,华亮,吴晓.“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7):42-4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检测与传感技术论文
这个要看专业专业的,如果他这个专业是本科专业,那他的学报就也是本科学报,...也可以看看常州工学院是不是本科专业,这个学院是本科专业的话,他就是学报也是本科学过,...如果他是专科那学报就也是专科的,主要看这个学院他这个专业专业是本科专业还是专科。..非常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服务令您满意,向您推荐我的咨询卡,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或者身边的亲朋好友有咨询需求,欢迎前来提问,非常感谢~
教育本专科学报,我们有很多可以推荐发表,优惠价。宿州教育学院学报赤峰学院学报南昌教育学院学报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黑河学院 学报常州工学院学报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全国教育学院优秀学报长春教育学院学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宁夏师范学院学报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重庆科技学院学报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长江大学学报贵阳学院学报北华大学学报辽宁科技学院学报**工业大学学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南昌教育学院学报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教育教学论坛大学教育吉林教育 广西教育教育界 《常州工学院学报》与《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同时征稿,知网收录!自然版征稿范围: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和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土木建筑、经济管理、质量测试等。 社科版主要栏目:常州文化、四海论坛、心理学、经济管理、文学艺术、语言文字、高等教育等。需要速联,详情请见名称Q. 可写
还有不收费的刊物吗?现在都收吧?!
这个要看专业专业的,如果他这个专业是本科专业,那他的学报就也是本科学报,...也可以看看常州工学院是不是本科专业,这个学院是本科专业的话,他就是学报也是本科学过,...如果他是专科那学报就也是专科的,主要看这个学院他这个专业专业是本科专业还是专科。..非常感谢您的信任,希望服务令您满意,向您推荐我的咨询卡,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或者身边的亲朋好友有咨询需求,欢迎前来提问,非常感谢~
1. 任俊 著(2010) 《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 任俊 著(2010) 《塞里格曼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 任俊 著(2006) 《积极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4. 任俊 参编(2006)《心理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 任俊 参编(2005)《心理学经典人物及理论》,安徽人民出版社6. 任俊 参编(2005)《心理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7. 任俊 译(2010),塞里格曼 著, 《你可以改变的和不可以改变的心理品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 任俊 蔡晓辉, 积极幻想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10,18(8)2. 任俊 黄璐 张振新, 基于心理学视域的冥想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010,18 (5)3. 刘颖丽 任俊, 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与资源的交叉滞后分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9(1)4. 任俊 周频,积极情绪增进与社区民众心理健康,《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35(2)5. Jun Ren,Lingyun Huang,& Zhihui Huang. Implicit positive emotion counteracts ego depletion,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10,38(7)6. 任俊 周凌 罗劲,情绪变化的最近发展区探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1)7. 张宏英 任俊,学校环境中的儿童干预研究,《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28(1)8. 陈晓娟 任俊 马甜语,积极心理健康内涵解析,《心理科学》,2009,32(2)9. 任俊 施静, FLOW研究概述,《心理科学进展》,2009,17(1)10. Fan Li,Buxing Han,Jun Ren,& Jing Luo. Effects of negative emotion and its correlated neural activity on 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8,18(6).11. Jun Ren,& Yingli Liu. Chuang-tze:A positive psychologist in ancient China,Europe’s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8,5(7)12. 黄之晖 任俊,《道德经》中的积极人格与美德,《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26(3)13. 任俊,佛教对当代心理学的影响,《宗教学研究》,2007,19(3)14. 任俊,基于满意感基础的管理模型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7,(6)15. 况志华 任俊,积极心理学:人性的理性复归,《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 文社会科学版),2007,7(2)16. 任俊 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心理科学进展》,2006, 14(5)17. 任俊,西方积极教育思想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06,33(5)18. 任俊,儿童希望的培养——心理学意义上的分析,《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24(5)19. 任俊 叶浩生, 西方积极心理学运动是一场心理学革命吗,《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20. 任俊 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4)21. 任俊 张义兵,积极心理学运动及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学术论坛》,2005,1222. 任俊 陈晓娟,心理学非人性化和人性化的矛盾与冲突,《心理学探新》,2005,25(2)23. 任俊 叶浩生,论人文倾向在主流心理学中的发展,《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23(1)24. 任俊 叶浩生,积极心理学:实现心理学价值回归的新视野,《光明日报》理论版,2004-11-3025. 任俊,波普尔证伪主义的心理学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5)26. 任俊 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33(4)(该文章同时被《新华文摘》2004第二十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第五期全文转载)27. 任俊 叶浩生,积极心理治疗思想概要,《心理科学》,2004,27(3)28. 任俊,科学和技术:天使般的魔鬼,《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429. 任俊 叶浩生,论积极社会科学的价值意义,《社会科学》,2004,1130. 高华 任俊,后现代视野下认知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新发展,《教育探索》,2004,(1)31. 杨玲 任俊,创造型教师的心理素质及培养,《高等理科教育》,2003,132. 任俊,谈西方主流心理学中的实证主义倾向,《教育探索》,2002,933. 任俊,谈心理学的统合与非统合,《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634. 任俊,人文主义倾向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常州师专学报》,2002,20(5)35. 李西林 任俊,荀子人性论的实质及其意义,《常州师专学报》,2002,22(2)
浅谈《儒林外史》的白描手法 ‚艺谭 1981、3论词的空与实(合作)‚光明日报1983、3、15 (收入《词学论稿》)《牡丹亭》的杨葆光手批本‚江西大学学报1983、2元曲修辞方式选析‚修辞学习1983、2谈谈李清照词的评价问题‚山东师大学报1983、3(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又收入《词学论稿》)谈谈我国古代戏曲的喜剧手法‚河北戏剧1983、4词学研究论文集浅评‚文学评论1983、4 (收入《上海版书评选》)杨潮观四考‚中华文史论丛1984、3古代曲论中的艺术风格论‚华东师大学报 1984、4《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部分读后‚读书1984、4(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杜诗中的艺术辩证法(合作)‚草堂(杜甫研究学刊)1985、2古代戏曲中妒忌描写的发展‚ 山东师大学报 1985、4为《长生殿》中的“情”一辩‚华东师大学报1986、1杨潮观短剧的艺术独创性‚中国古代戏曲论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4古代曲论中的观众心理学‚ 学术月刊 1986、12(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怎样阅读唐宋词书籍(合作)‚文献1987、3明代文人戏曲生活的生动记录‚戏剧艺术1987、3安徽曲论家的理论贡献‚ 艺谭 1987、5谈谈李商隐的七言近体诗(合作)‚艺谭 1987、6杨潮观年谱‚中华戏曲第4辑 1987、12龚自珍诗词中的梦‚杭州师院学报1988、1词学宏观研究的一项新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88、1《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试补‚古籍研究1988、1想得深‚说得俏——论喜剧语言‚安徽新戏1988、5论古代戏曲民俗‚华东师大学报1988、5古代曲论中的观众位置论‚艺术百家1988、4杜诗艺术辩证法续谈‚ 杜甫研究学刊1988、4行家·戾家·利家‚读书 1988、10蒋星煜的《西厢记》研究‚上海艺术家1989、3(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一部有深度的喜剧新作‚安徽新戏 1989、2陈子龙的词与词论‚词学第7辑1989、2词话中的艺术风格论‚文艺理论研究1989、5徽商与戏曲的关系‚安徽新戏1990、1戏曲艺术创造中的信息反馈流程‚艺术百家 1990、1戏曲观众的心理定势‚戏剧艺术1990、2(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儒林外史》的美学特色‚明清小说研究1990、2论元杂剧的分类研究‚河北学刊1990、5(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四大徽班的启示‚艺术界1990、9-10词的接受美学浅谈‚词学第8辑1990、10古代戏曲理论中的“游戏说”‚ 辽宁大学学报1991、2一部崭新的词史‚江淮论坛 1991、3孔尚任罢官之谜‚ 古典文学知识1991、5当代意识与传统艺术经验‚中华诗词第2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8论元人杂剧中的“家长里短剧”‚艺术百家1992、1从词到曲——论金词的过渡性特征及道教词人的贡献‚ 山东师大学报 1992、2(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论戏曲观众审美趣味和审美层次的差异性‚中华戏曲第14辑1993、8中国古代近代悲剧理论概说‚艺术百家1995、4中国古典喜剧理论初探‚文艺理论研究1996、2潘之恒评传‚戏剧艺术1996、4中国戏剧观念的演变历程‚艺术百家1996、4中国古典戏剧学的历史分期与理论框架‚华东师大学报1996、5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中国古代戏剧表演学的理论体系‚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1997、1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古代剧论中的人物形象论‚河北学刊 1997、1王阳明与戏曲‚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2中国悲剧学研究的新拓展‚学术月刊1997、4金院本补考‚文学遗产1997、5晚唐诗境与词境‚华东师大学报 1997、5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20世纪前期中国戏曲研究‚戏剧艺术1998、1(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杨恩寿对戏曲研究的贡献‚山西师大学报1998、1古典诗歌的意象结构‚古籍研究 1998、1咏剧诗歌的价值‚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1(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古代曲论中的“本色论”‚文艺理论研究1998、2汤显祖与唐代文学‚文史哲1998、3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牡丹亭》的评点‚艺术百家1998、4南北融合与古代戏剧‚ 华东师大学报1998、6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咏剧诗歌的价值‚中国文化报1999、2汤显祖与魏晋风度及文学‚戏剧艺术1999、4(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梁山伯祝英台故事的演变‚戏曲艺术1999、4南北融合与金代诗歌的发展‚泰安师专学报 1999、5南北融合与诸葛亮形象演变‚华东师大学报2000、2折子戏与表演艺术‚中国文化报2000、4、13南北融合与关羽形象的演变‚文学遗产2000、4(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纳兰性德词二首赏析‚文史知识2000、5古代文人的桃源情结‚文艺理论研究2000、5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中国小说审美理想的阐释‚人民日报2000、12、2宋杂剧金院本剧目初探‚南京师大学报2001、1南北文化融合与词体的确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4(收入澳门大学《中华词学论丛》)试论南戏《张协状元》的价值‚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4徽州曲论平议‚徽学2000年卷2001、6无题诗简论‚文艺理论研究2002、1金元词曲演变与音乐的关系‚社会科学战线2002、5(收入《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渔父形象与古代文人心态‚河北学刊 2002、5元曲中的“三五七”现象述论‚山西师大学报2003、1试论旧体词曲与新文学诗歌创作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2(收入《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论集》)关于汤显祖“四梦”的评价问题‚戏剧艺术2003、3戏曲活动与戏曲民俗的生动记录——皖籍作家竹枝词研究之一‚池州师专学报2003、4(收入《戏曲民俗徽文化论集》)明代咏剧诗歌简论‚中华戏曲第29辑‚2003、6昆曲评论家潘之恒‚中国昆曲论坛2003‚2003、10戏曲楹联里的学问‚上海戏剧2003、11-12刘永济曲论平议‚中国韵文学刊2004、1一位朝鲜学者眼中的中国戏曲‚上海戏剧2004、1-2近代戏曲的南方中心——上海‚中文自学指导2004、3利玛窦与明代戏曲‚上海戏剧2004、10清前期咏剧诗歌简论‚中华戏曲第30辑‚2004、4浅议林步青的“时事新赋”‚中华艺术论丛第2辑‚2004、6深情妙赏牡丹亭(收入《牡丹还魂》)‚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2004、9清代中期咏剧诗歌简论‚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1试论于右任诗歌的艺术渊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2(收入《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论集续集》)演变研究患难与共生死情‚上海戏剧2005、3试论戏曲传播中的文学与音乐关系‚戏剧艺术2005、4肯綮在死生之际(收入《曲高和众》)‚台北天下远见出版公司 2005、11近代咏剧诗歌简论‚ 文艺理论研究2006、1专写钗盒情缘‚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临川四梦”文学渊源探讨‚文学遗产2006、3(新华文摘论点摘要)宋代文人与戏剧关系略论‚江海学刊2006、4近代上海昆剧管见‚中国昆曲论坛2005年卷(2006、7)戏曲生态学:古代戏曲研究的新视角‚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4上海竹枝词与戏曲‚中华戏曲第34辑(2006、11)论于右任诗歌的艺术性‚近代中国与文物(国家博物馆馆刊)2007、1(收入《第一届于右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汤显祖《邯郸记》的成就及其影响‚戏曲研究第72辑(2007、1)独辟蹊径‚致远钩深——评蒋星煜先生的《西厢记》研究‚中华戏曲第35辑(2007、5)即幻悟真——评上海昆剧团对《邯郸梦》的演绎‚昆剧艺谭总第二期(2007、6)试论咏昆剧诗的价值‚中国昆曲论坛2006年卷(2007、7)读《日本填词史话》‚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琵琶记》与古代曲论的几个重要命题‚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咏《牡丹亭》诗歌简论‚台湾中央大学《戏曲研究通讯》第五期(2008、6)徽班在北京的发展及其历史经验‚《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9融会贯通‚追求原创——戏曲研究的点滴体会‚戏曲研究第76辑(2008、9)明代串客述略‚中国昆曲论坛2007年卷(2008、12)完整演绎的可贵尝试‚上海戏剧2009、3从小说到戏曲——《廉吏于成龙》剧本创作的艺术匠心‚艺术百家2009、2《忘山庐日记》蕴藏的戏曲文化信息‚文化遗产2009、2尚长荣艺术断想‚戏曲研究第78辑(2009、4)雅俗新旧中西之间——从《忘山庐日记》看近代文人戏剧审美情趣‚文艺理论研究2009、3从曲家尺牍看昆曲的传播接受‚中国昆曲论坛2008年卷(2009、6)顾颉刚与京剧‚戏曲艺术2009、3试论《牡丹亭》范式‚华玮主编《昆曲·春三二月天——面对世界的昆曲与〈牡丹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2古代文人心目中的天台桃源‚国家人文地理2010、2意大利传教士和明代的南京城‚国家人文地理2010、3顾颉刚与梆子‚文化艺术研究2010、1试论《草堂诗余》在明代的流传及词曲沟通的趋势‚文艺理论研究2010、4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属于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检测与传感技术论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摘 要: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属于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综合运用所专业学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文中针对课程的特点及现存的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与 教学 方法 改进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9-0118(2012)05-0132-0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及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应用技术课程。传感技术是自动检测系统,更是控制系统的前哨,它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在促进生产发展和现代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不仅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好的基础,也对学生综合运用所专业学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自从2005年课程教学大纲调整以后,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一、课程教学现存的问题
自2005年起我校重新制定了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大纲,其中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由考试课调整为考查课,并将课时由64学时更改为32课时,通过几年的 教学 总结 出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难:
(一)教学内容多而散
课程内容多且散,涉及知识面广,有物理学,化学,电子学,力学等等,属于多学科渗透的一门课程,学生学习有难度,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更是有困难。
(二)典型应用性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属于典型的应用课程,要学习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并掌握它的使用,在此基础上掌握搭建检测系统的方法,单靠理论的学习必定是有差距的。而实验课时不充裕,实验条件也有限。
(三)学时越来越少
学校目前对学生的定位是“培养优秀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了加大实践环节的因此对课程设置与课时作了调整,本课程课时被缩减至32课时。
(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
由于本课程被定为考查课,所以有相当一部份同学从 学习态度 上不太重视,没有投入必要的精力和时间,学习主动性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
目前大部分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教材多侧重于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测量线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而对具体应用涉及较少,针对课程的内容多课时少的情况,教学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教学内容必须做适当调整。根据学校对工科本科生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教学内容的调整遵循以下原则:
1、避免繁琐的理论推导过程,以避繁就简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例如:用幻灯片演示使用酒精灯分别燃烧热电偶的两端,在两端存在温差的时候两电极间即出现电势差,无温差时电势差消失,通过这个实例讲解电势差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可以配以大家能够理解的简单的公式推导,而不把重心放在构成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和接触电动势形成的公式推导上。
2、重点讲述传感器的实物应用。增加实际案例是学生能够对传感器的应用有更感性的认识。
3、适当补充传感器与系统互联的方法。在先期几种传感器的应用中加入传感器接入控制器的方式介绍,使其思考所学课程之间的关联,对所学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能更加深入的认识,建立起系统的概念。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克服课程教学中客观存在的困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力求将教学内容讲解得更加生动、具体。
1、采用多媒体技术,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一方面可以省去教师用于黑板板书的大量时间,克服课时减少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动画的形式生动形象的演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展示所学传感器的各种照片、复杂检测系统的原理图或线路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传感器,更容易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例如,学习光栅传感器时,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同学们理解莫尔条文的形成及其移动过程,使用对媒体课件就可以以动画的形式使同学们直观的明暗相间的莫尔条纹是什么样子,还可以以不同的速度使指示光栅在标尺光栅上进行移动,清晰的看出条纹移动的方向与光栅夹角及指示光栅移动方向的关系。学习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时,很多同学很难理解编码器的辨向问题,通过使用幻灯片展示编码器的内部结构,直接了解光栏板上刻缝、码盘及光电元件的位置关系后,同学们就能更容易的理解辨向码道、增量码道与零位码道形成脉冲的相位关系,佐以简单的辨向电路就可以使同学们更高效的学习该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方法。
总而言之,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重视绪论,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很多教材的绪论写的比较简略,但我个人认为这不代表它不重要,特别是面对学生主观上不重视课程的情况下,更要下大力气上好绪论这第一次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实用价值。通过幻灯片演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同学们了解到小到日常生活,大到航空航天、海洋预测等方面都有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应用,更根据各种行业背景中需要检测的物理量,自动控制理论在实现过程中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关键作用,使学生认识该课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校长年开展本科生科研实训项目,在开设本课程时已有部分同学成功申请实训课题,一般本专业的同学还是围绕专业应用领域申请课题,其中大部分会涉及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内容,所以也就他们正在进行的课题中使用传感器解决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更加直接的体会到本课程的关键作用,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主动性,克服考查课为本课程教学带来的部分阴影。
3、加大案例教学比重、侧重应用
根据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本课程教学的首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合理选择传感器,对传感器技术问题有一定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知晓传感器的工程设计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分析各类传感器的区别与联系,利用大量的具体案例分析传感器的应用特点。
例如,教材中在介绍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主要是从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测量电路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介绍的,缺乏实际应用案例。在教学中用幻灯片展示不同应用的实物图,譬如轮辐式的地中衡的称重传感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悬臂梁式的电子秤、人体称、扭力扳手等。用生动的动画显示不同应用下的传感器的反应,例如,进行常用传感器热电偶的学习时,展示各种类型热电偶的实物照片,补充热电偶安装的方式,以换热站控制系统为案例,分析热电偶在温度测量上的应用,重点讲解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及与控制系统互连问题。在介绍光电池传感器时补充用于控制的干手器、用于检测的光电式数字转速表及照度表的应用案例,通过案例是同学们对传感器应用的认识更加深入。
4、利用学校的科研实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校学生自二年级起可以开始申请科研实训项目,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负责,本课程在学生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在此之前已有部分同学参加了科研实训项目,在这些项目中,譬如智能车项目、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等实训项目中都包含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应用,上课前教师了解这些项目,就可以就实际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提升学习的兴趣。另外可以在学习的同时启发同学们集思广益,与实验中心老师联系,联合二年级同学进行传感器的设计制作,或者进入专业实验室进行传感器应用方面的实训实验,鼓励同学申报的科研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教学与总结,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作了适当的改革。调整的教学内容重点更突出,侧重应用,补充了丰富的案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与科研实训的相结合,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加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实践能力。从近几年的网上评教结果来看,所做的教学调整与改革受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袁向荣.“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 教育 ,2010,(21):85-86.
[2]陈静.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教育装备,2011,(15):94-95.
[3]周祥才,孟飞.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12):91-92.
[4]张齐,华亮,吴晓.“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7):42-4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检测与传感技术论文
1. 任俊 著(2010) 《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 任俊 著(2010) 《塞里格曼传》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 任俊 著(2006) 《积极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4. 任俊 参编(2006)《心理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 任俊 参编(2005)《心理学经典人物及理论》,安徽人民出版社6. 任俊 参编(2005)《心理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7. 任俊 译(2010),塞里格曼 著, 《你可以改变的和不可以改变的心理品质》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 任俊 蔡晓辉, 积极幻想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10,18(8)2. 任俊 黄璐 张振新, 基于心理学视域的冥想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010,18 (5)3. 刘颖丽 任俊, 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与资源的交叉滞后分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9(1)4. 任俊 周频,积极情绪增进与社区民众心理健康,《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35(2)5. Jun Ren,Lingyun Huang,& Zhihui Huang. Implicit positive emotion counteracts ego depletion,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10,38(7)6. 任俊 周凌 罗劲,情绪变化的最近发展区探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1)7. 张宏英 任俊,学校环境中的儿童干预研究,《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28(1)8. 陈晓娟 任俊 马甜语,积极心理健康内涵解析,《心理科学》,2009,32(2)9. 任俊 施静, FLOW研究概述,《心理科学进展》,2009,17(1)10. Fan Li,Buxing Han,Jun Ren,& Jing Luo. Effects of negative emotion and its correlated neural activity on 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8,18(6).11. Jun Ren,& Yingli Liu. Chuang-tze:A positive psychologist in ancient China,Europe’s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8,5(7)12. 黄之晖 任俊,《道德经》中的积极人格与美德,《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26(3)13. 任俊,佛教对当代心理学的影响,《宗教学研究》,2007,19(3)14. 任俊,基于满意感基础的管理模型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7,(6)15. 况志华 任俊,积极心理学:人性的理性复归,《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 文社会科学版),2007,7(2)16. 任俊 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心理科学进展》,2006, 14(5)17. 任俊,西方积极教育思想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06,33(5)18. 任俊,儿童希望的培养——心理学意义上的分析,《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24(5)19. 任俊 叶浩生, 西方积极心理学运动是一场心理学革命吗,《心理科学进展》,2005,13(6)20. 任俊 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4(4)21. 任俊 张义兵,积极心理学运动及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学术论坛》,2005,1222. 任俊 陈晓娟,心理学非人性化和人性化的矛盾与冲突,《心理学探新》,2005,25(2)23. 任俊 叶浩生,论人文倾向在主流心理学中的发展,《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23(1)24. 任俊 叶浩生,积极心理学:实现心理学价值回归的新视野,《光明日报》理论版,2004-11-3025. 任俊,波普尔证伪主义的心理学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5)26. 任俊 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33(4)(该文章同时被《新华文摘》2004第二十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第五期全文转载)27. 任俊 叶浩生,积极心理治疗思想概要,《心理科学》,2004,27(3)28. 任俊,科学和技术:天使般的魔鬼,《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429. 任俊 叶浩生,论积极社会科学的价值意义,《社会科学》,2004,1130. 高华 任俊,后现代视野下认知心理学研究范式的新发展,《教育探索》,2004,(1)31. 杨玲 任俊,创造型教师的心理素质及培养,《高等理科教育》,2003,132. 任俊,谈西方主流心理学中的实证主义倾向,《教育探索》,2002,933. 任俊,谈心理学的统合与非统合,《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634. 任俊,人文主义倾向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常州师专学报》,2002,20(5)35. 李西林 任俊,荀子人性论的实质及其意义,《常州师专学报》,2002,22(2)
一楼请你坐下。你知不知道常工有些老师为了建设更好的学校是多呕心沥血,如果你后悔来常工,那你根本不适合上大学,你去哪里都会后悔。你想更好的发展,请你放下你的键盘好好学习。
常州工学院(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IT),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是江苏省主管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选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立项高校和首批启动高校,教育部和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培育院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试点高校,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学校始于1978年创办的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1979年更名为常州市职工大学;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常州市职业大学更名为常州工业技术学院;2000年3月22日,教育部批准由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机械冶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常州工学院。
相关信息: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辽河路校区、巫山路校区、会馆浜路继续教育学院和长江路科技产业园,总占地面积近1300亩;设有18个教学单位,开办58个本科专业,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5700余人;在职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馆藏纸质图书131万余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常州工学院、常州工学院——学校简介
<花季雨季>、<红树林>读者群都是学生。较合适。
1.广州媒体报料热线
南方都市报 全国报料电话: 广州报料电话:020-873888888 报料
南方日报新闻报料:Email:
南方周末 新闻热线: 读者热线:
新快报 报料电话: 报料 网上报料、投稿:
羊城晚报 报料热线: 报料热线:QQ、飞信报料:87776887
信息时报 QQ报料:800023111 报料热线:
广州日报 报料热线: 报料热线: 报料平台:
羊城地铁报 报料热线:
南方农村报报料热线:报料热线:邮箱:
南方农村报农村财富报料热线:邮箱:
南方农村报消费周刊报料热线:邮箱:
2.深圳媒体报料热线
晶报 报料热线: 民生热线: 短信报料:106691609580 网络报料:
深圳晚报报料电话:
深圳商报报料电话:报料电话:
深圳特区报 报料热线:
广州日报 报料热线: 报料热线:
3.东莞媒体报料热线
南方日报东莞观察 报料热线:报料热线:报料热线:报料热线:邮箱
广州日报报料热线:
4.佛山媒体报料热线
南方日报佛山观察 报料热线:报料热线:邮箱
广州日报 佛山报料热线: 佛山报料热线: 顺德报料热线:
5.海珠媒体报料热线
珠海特区报报料热线:2639990
广州日报报料热线:
6.中山媒体报料热线
南方日报中山观察 报料热线:报料热线:邮箱
广州日报报料热线:
7.惠州媒体报料热线
南方日报惠州观察 报料热线: 邮箱
8.清远媒体报料热线
南方日报清远观察 报料热线:(全市)报料热线:(英德、佛冈)报料热线:(连州、连南、连山、阳山)邮箱:
9.汕头媒体报料热线
汕头日报 报料热线:83307007 报料热线: 邮箱:
10.茂名媒体报料热线
茂名日报 报料热线:报料热线:2963932报料热线:2963933
11.梅州媒体报料热线
梅州日报 报料热线: 报料热线:
12.江门媒体报料热线
广州日报
报料热线:
正规报刊!!《时代青年》杂志编辑郜艳 《风流一代》杂志编辑郑儒凤 《深圳青年.国际》杂志编辑慧慧: 《女友》杂志编辑莎梨 《爱人》杂志编辑贾琼 《楚风.新故事》杂志编辑罗尔 《青春阅读》杂志社 《花溪》杂志编辑木每 《年轻人》杂志编辑王琳 《课堂内外.高中版》杂志社 《辽宁青年》杂志编辑宋凌燕 《青年心理》杂志编辑李明宇 《求职与打工》杂志编辑王学亮 《中国大学生》杂志编辑李东辉 《女报.记实》杂志编辑肖海生 《女报.时尚》杂志编辑小王 《花季.雨季》杂志编辑顿号 《新空间》杂志社 《中国青年》杂志社编辑徐风 《广西文学.情感真品》杂志编辑韦露 《莫愁》杂志陆编辑 《时代姐妹》杂志编辑蒹葭 《爱情故事》 《女士》李晓洁编辑 《大学时代》荷洁编辑 《新青年》陈大霞编 《青少年文汇》骆洪亮编辑 《知音.打工》郭敏编辑 《新女性》子规 《中国校园文学》谷美珏编辑 《华夏少年》张超编辑 杂志信箱: 依怡信箱: 《少女》编辑陶陶 《少男少女》编辑部主任 《中学时代》海沫编辑 《人生与伴侣》黄伯益编辑 《现代交际》于蕾编辑 《顺德日报》 副刊 《温州都市报》 副刊 《新安晚报》 文学之舟 《镇江日报》 副刊 《中国气象报》 <<衢州日报>> 安徽经济报 《四川日报》蜀风 《北京新报》 城市闲情 《承德晚报》 《当代商报》 杨小丹 《都市天地报》 《都市女报》 副刊 《梅州日报》 副刊 《华商报》 副刊 《番禹报》 副刊 《厦门晚报》 副刊 《档案报》 副刊 《北京晚报》 副刊编辑 《云南政协报》 观察周刊 《桂林晚报》 闲情 《厦门日报》 海燕 《京华时报》 胡同版 《湖州晚报》
6、广东6-1 518009《深圳特区报》深圳市深南大道6008号1、对话版 2、专栏版 安裴智 齐霁 生活·情感副刊 陈宏 生活·家庭副刊 莫娟 趣味·闲情副刊 叶红梅 回声(言论)刘桂瑶 随笔 易 容 随笔 王汉宗 幽默(生活文章)王文书事 黎晓瑜文艺评论 毕敏 鹏城今版 王樽 百姓故事 刘志丰 副刊编辑中心 周末观察 百姓故事冯红燕 hyfeng@ 518009《深圳周刊》深圳市深南大道6008号副刊 szzks@ 518009《晶报》深圳市深南大道6008号晶品·文锦(随笔)张胜祥 匡域 晶品·文锦(随笔)专栏 郭洪义晶品·文锦(随笔)姚宇铭 游建春 晶报副刊(小说、散文、随笔、诗)聊天 李鸿文 讲场(时评版)晶报 bxhu@ 518034《深圳晚报》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专刊部 都市絮语 都市絮语:姚峥华仙湖副刊 闲情闲趣·人到中年文艺部 文艺部身边·百姓\身边·故事\身边·男姓\身边·生活都市人家 随笔副刊 情感小说 李晓水 快乐老家 李宁云 、天下专栏 2、男欢女爱 黄啸 家周刊 身边·生活 男女:徐斌 ( 1500字左右以我为视角谈男论女的文字闲散偏小资偏网络文学风格)6-5 518034《深圳都市报》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论语 谭宇宏 、流行著作 2、情感链接 曹颖***副刊 流行频道 徐松兰都市男女,内容生动,有启悟性,字数500-600字/篇,风格可俏皮、可尖锐,反映都市白领情感生活的状态、主张等。qszdsb@ 518034《深圳商报》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商报路2号文化广场·万象专栏(随笔) 陈溶冰 情感画廊(倾诉类) 彭琰 深圳新语(魔鬼诗典、笑话、市井故事、散文) 陈广琳 文艺编辑部 群工部 时评版 岳麓山 专刊副刊编辑中心 我爱我家 谈话空间 推荐话题 thkj@ 519015《珠海特区报》珠海市香洲银桦路566号海天 江昊读书副刊 严述 张文锋副刊 zhdaily@ 519015《珠江晚报》珠海市香洲银桦路566号每日副刊(哲理、笔记、散文)吴旋 百姓家事 韩悦 515041《汕头经济特区报》广东汕头市金新路99号6-10 515041《汕头日报》广东汕头市金新路99号韩江水(散文、随笔)洪韩 ,锐评·读图(类似时评)洪韩 家庭6-11 515041《汕头特区晚报》广东汕头市金新路99号龙泉(散文、随笔、诗)刘小萱 夜来香(随笔类文章)刘小萱城市笔记 陈冰 男人女人(情感类文章)陈冰人间(人间真情的文章)刘小萱家庭(家庭亲情、家庭教育类文章)林郁 生活时尚(时尚、小资类文章):陈文惠 wenhui110@ 515041《汕头都市报》广东汕头市金新路99号都市论坛(随笔)余琳里 (公用)好山好水(游记散文)6-13 515011《特区工报》广东汕头市南海路1号6-14 515036《特区青年报》广东汕头市新兴路7号副刊 健康园 钟昕6-15 515021《汕头广播电视周报》汕头市潮汕路广电中心美文 王珏敏美容健康 肖芬休闲 纪素娟6-16 510085《羊城晚报》广州市东风东路733号花地 胡区区 刘佑局 唐炳佳 吴小攀 陈桥生 晚会(包括杂谈) 牧羊儿 李素灵 家庭广角 董育芳 钟汶峰 熊育群时评 冯树盛 花地悦读 黄咏梅 wbwyb@ 510085《新闻周刊》广州市东风东路733号茶居栏目(杂文) jixu5@ 510085《粤港信息日报》广州市东风东路733号人生随笔 潘铭萱青苹果 潘铭萱E男E女 慕 容副刊 gdhknews@ 510085《新快报》广州市东风东路733号世道人心(杂文、讽刺类)家事春秋 副刊 新快评论 周刊部 逛街情报/宠物情缘 邓红时尚地标·搜店/街道 邓红1、时装 2、美容靓点 王冬云6-20 510601《南方日报》广州市广州大道中段289号海风(散文、小小说、诗)陆北威 读书副刊 专栏副刊 李 贺 小品(美文、随笔)陈美华观点版 旅游(旅游笔记) 地球故事xf@ 510601《南方周末》广州市广州大道中段289号A1 新闻 伍小峰 纵深 伍小峰 时政 郭光东 时政 艾晖 法制 郭光东 专题 邓科 天下 李文凯 视点 柴子文 众议 柳雨灯 写真 张小文 经济 冯启若 肖华 经济 徐钟 陈竹 杨敏 往事 陈明洋 刘小磊 话本 风端 科学 朱力远 文化 夏辰 电影 风端 文学 张恩超 写作 马莉 百姓记事 马莉 阅读 刘小磊 往事 刘小磊 艺术 杨子 地理副刊 夏空 chacnn@ 510601《南方都市报》广州市广州大道中段289号城市笔记副刊 余少镭 实习生 程玉城市笔记(讽刺幽默类短文)每日专栏副刊 宋晓贤 每日专栏副刊 李霞 大家(随笔)许庆亮 小品 宋晓贤 万水千山游记版 时评 孟波 时事评论 阅读周刊/读书吧:李霞 大家副刊 黄兆晖 小说副刊 黄兆晖 文化报道 黄兆晖 nfmaster@ 510601《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市广州大道中段289号专栏副刊 陈海萍 专栏副刊 吴文尚 wuwenshang@ 510601《南方农村报》广州市广州大道中段289号热土副刊 nfncb@ 510601《花鸟世界报》广州市广州大道中段289号6-26 510121《广州日报》广州市人民中路同乐路10号 转每日闲情(一些人生的体验、生活哲理性的文章) 时秀芙 每日闲情 张雪 每日闲情 林玮琳 新客家人(与离家工作有关的故事,随感等):珠江·作品副刊 王赢杰 珠江·身边(生活随笔)孙珺 珠江·评论 江粤军 珠江·专栏 赵洁茶亭副刊 吴红林 读书 曾佳主妇天地(主妇手记、家庭话题、教育手记)fkb@ 510310《信息时报》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4楼众生副刊 潘小娴 副刊部 张鹏副刊 缘分 副刊·众生 张玥晗 smile5251@ 524049《湛江日报》广东湛江市赤坎康宁路17号百花副刊 陈迅 ,趣园版:家庭版:文化广场 zjrbdym@ 524049《湛江晚报》广东湛江市赤坎康宁路17号副刊 情感家庭生活类 ljfwriter@ 525000《茂名日报》广东茂名市迎宾路156号春笋(散文、诗歌、小小说)现代家庭(家庭类散文及随笔)《茂名日报都市版》栏目人世间(随笔类、市井故事)6-31 525000《茂名晚报》广东茂名市迎宾路156号情感天空(情感类文章)百味人生(随笔类散文) 2963971@ 512018《韶关日报》广东省韶关市熏风路11号丹霞副刊 钟雪玲 ,家庭副刊 游小云 zbb@ 516000《惠州日报》广东惠州市环城西二路传统的散文,小说之类:故事 hzdaily@ 516001《惠州晚报》广东惠州市上排红花湖路33号东坡亭(散文、随笔、诗)两性世界清茶馆6-35 528000《佛山日报》广东佛山市卫国路1号白兰(散文、随笔、诗)郑启谦 周妙萍百姓生活(生活文章)唐燕 张丽珍 杨镇球6-36 528000《珠江时报》广东佛山市港口路17号 http:城市生活版(小说、散文、城市笔记)田磊 百姓故事 ,wnln168@ 528455《中山日报》广东中山市中山五路1号菊园(小小说、散文、随笔)陈吉春 家事(温情港湾、家庭故事、生活笔记、天地男女、成长季节)蓝运良 休闲副刊陈光钵 cgb-008@ 521011《潮州日报》广东潮州市枫春路新乡段百花台(散文、随笔、诗)副刊部 林桢武 赵之网络写真(生活文章) 赵之周日书屋(艺文随笔)杨树彬 电话07682356773凤城夜话(生活浪花、童真拾趣、围城内外、世相趣录、一得之见)王泽胜地有约(游记)王泽榕荫纪事(百姓故事、怀旧类文章)蔡蔓红学海泛舟(读书类)政文部 舒小梅6-39 522015《揭阳日报》广东揭阳市东山10号榕江水(散文、诗)黄鹂6-40 514021《梅州日报》广东梅州市江南沿江东路报业大厦闲情副刊(小品文之类):mzrb@ 516600《汕尾日报》广东汕尾市汕尾大道中红海湾副刊6-42 529000《江门日报》广东江门市华园中路25号蓬江副刊 余教 杨晓青职场 jmrb-zkb@ 523000《东莞日报》广东东莞市罗沙路43号总信箱:可园(散文、诗)黄乃康 荔香(随笔、书评)刘述康家庭版(家庭生活类亲情、爱情的小短文): 打工天地:wyb@ 526040《西江日报》广东肇庆市沙墩路10号百姓生活(生活文章)段岸立 生活副刊/家天下 zzm@ 517000《河源日报》广东河源市沿江果园路北41号6-46 517000《河源晚报》广东河源市文化生活/ 彩经:小品文,短小为主。彩经发与彩票有关的文章总邮箱,注明栏目:hywbweb@ 529500《阳江日报》广东阳江市狮子四路82号家庭(与家庭有关的文章):时尚版(内容以消闲娱乐为主):yjzwb@ 511400《番禹日报》广东番禺市平康路41号莲花山(散文、诗) pyb@ 511518《清远日报》511518广东省清远市新城升平街28号北江/情感世界/等等 休闲原野/<城笔> 温馨家庭(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