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是一个促进残疾人和病人,人的康复医学学科更具体地说,康复医学是恢复功能的预防中的应用目的、诊断、评价、处理,一个医学训练和治疗。康复医学被称为“第三药”(临床医学是第一药,预防医学是第二药)。在现代医疗体系中,预防、医疗和康复已联系在一起形成统一的身体。康复医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残疾人为主要服务对象。近百年来,现代康复医学蓬勃发展。它的发展是人类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关键词:康复医学、脑卒中、小儿脑瘫、康复治疗、器械训练 正文:
1.学科起源和认识:
起源: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20世纪中期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体育疗法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认识:康复医学是医学一个新分支的学科,主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和方法(包括电、光、热、声、机械设备和主动活动)以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包括疼痛),研究使病、伤、残者
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职业上得到康复,消除或减轻功能障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以重新回归社会。康复医学是由理疗学,物理医学逐渐发展形成一门新学科。
康复医学主要面向慢性病人及伤残者,强调功能上的康复,而且是强调体功能康复,使患者不但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得到康复。它的着眼点不仅在于保存伤残者的生命,而且还要尽量恢复其功能,提高生活素质,重返社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2.康复案例: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随着医学水平的迅速提高,中风抢救成功率也随之提高,从而降低了病死率,但脑卒中的残疾率却有所增加,因此,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有利于训练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功能独立、心理应对,有利于对社会的再适应,防止继续残疾,并利用残留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1)肢体被动运动:主要是为了预防关节活动受限,另外可能有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增强感觉输入的作用。先从健侧开始,然后参照健侧关节活动范围活动患侧。一般按从肢体近端到远端的顺序进行,动作要轻柔缓慢。重点进行肩关节外旋、外展和屈曲,肘关节伸展,腕和手指伸展,髋关节外展和伸展,膝关节伸展,足背屈和外翻。在急性期每天做两次,以后每天做3遍。患者意识清醒后尽早开始做自助被动运动。
2)体位变换:主要时预防褥疮和肺部感染。另外,由于仰卧位强化伸肌优势,健侧卧位强化患侧屈肌优势,患侧卧位强化患侧伸肌优势,不断变换体位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达到平衡,预防痉挛模式出现。一般1-2h变换体位一次。体位变换包括被动、主动向健侧和患侧反射,主动、被动向健侧和患侧横向移动。
3)神经促进技术:可酌情选用Bobath技术、Brunnstrom的技术、Rood技术和PNF技术中的一些方法以诱发粗大运动、抑制异常运动。
4)功能性电刺激与生物反馈疗法:对防止肌肉萎缩、维持关节活动度、促进正常运动模式形成都有一定的康复治疗效果,可酌情应用。
5)床到轮椅(或椅)转移和站立训练均可酌情进行。
6)言语治疗:有言语障碍者应进行评估和治疗。
7)心理治疗:由于发病后时间较短,一般一时不能接受现实,所以常有否认、拒绝、恐惧、焦虑、抑郁等多种心理障碍。首先评定患者现在的.心理障碍,再根据病员心理障碍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可加用适当药物配合治疗等。
.小儿脑瘫患者的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一种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的疾患。其主要危险因素先后以胎儿发育迟缓、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等为主。由于小儿的大脑在不断地成熟和分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如能对脑性瘫痪的儿童进行早期康复,即争取在出生后6—9个月的阶段内采取康复治疗措施,不仅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改善异常姿势和运动,抑制异常反射,并且可以防止肌腱挛缩和骨关节畸形等合并症,从而降低致残率。
1)药物治疗 目的是改变患儿的生理异常,促进脑发育,减轻残疾程度,改善功能或预防残疾发生,一般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2)物理疗法 可配合采用水疗(水中运动疗法)、电疗、生物反馈疗法等。
3)中医疗法 中医、针灸对脑瘫的康复具有一定的疗效,应充分发掘并利用。
4)手术疗法 通过改善患儿的解剖异常来消除其功能障碍。
5)康复护理 为巩固患儿的治疗和训练效果、提高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脱穿衣裤鞋袜、刷牙洗漱、独自进食、大小便处理)、防止并发症等。
6)运动疗法 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是神经发育学的治疗,常用英国Bobath方法以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纠正异常姿势,提高其身体移动的能力。、
7)作业疗法 常使用功能性作业疗法和儿童作业疗法,目的是改善患儿上肢的活动能力和手部运动的灵巧性等,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
8)语言治疗 对语言发育迟滞和有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患儿进行语言训练,提高患儿的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
9)矫形器等辅助器具的应用 采用特殊装置或人工方法帮助患儿改善肢体功能或替代已受损的功能。
10)文体疗法 根据小儿活泼好嬉戏的特性,通过游戏、体育比赛等形式调动患儿的情绪和主动性来提高其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以促进患儿全身心的功能改善。
11)音乐疗法 利用音乐对患儿心理和生理功能的影响来训练和矫正患儿的生理缺陷,缓解和调节患儿的情绪,改善患儿的精神生活
3.感受和建议:
经过上半年的短暂研究,我意识到,疾病的康复不仅需要良好的临床治疗,康复训练后的治疗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疾病的后遗症更是如此。临床医生在掌握临床治疗方法的同时,也应熟悉康复医学知识,为患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上半年的学习一直很开心,但因为时间少了一点,学不完相关内容的系统,只是略读了一下内容,带着一些遗憾,就这些感觉的基础上。
建议我们以后可以多补充一点时间,我们可以以具体操作的形式进行教学,模仿康复治疗的相关方法,说明注意事项。那会更形象更容易记住。
近日,一个“婴儿被剧烈摇晃脑袋”的视频,被广泛转发并引起网友热议。
新闻截图(图片来源:)
孩子的母亲在发布视频时附文:“好好的孩子被摇成了脑瘫”。
而视频中摇晃孩子脑袋的“李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视频中的孩子在接受治疗之前就已经确诊为脑瘫了,自己非但不会把孩子摇成脑瘫,反而是专门治疗脑瘫的“高手”。
在事发医院的官网上,有着‘李医生’所在的“康复理疗科对脑瘫患儿的治愈率在80%以上”的说法。而医院对于此次事件发布声明称,家属发布信息与事实不符,其中未提及“摇头治疗”。
患者家属和医院两方的说法各不相同,事件的后续处理结果也还未公布,这里不好做判断,但是关于“摇头治疗脑瘫”的这种“神奇疗法”,我们倒是可以聊一聊。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脑瘫?
严格来说,脑瘫(Cerebral palsy,CP)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组症状。这组症状有三个共同点。
第一,它们是持续存在的,不像感冒时的头疼、鼻塞,过一阵子可以自愈。
第二,它们多和运动障碍有关。正常婴儿,一个月可以抬头,三个月开始学习翻身,五个月就会尝试坐起来。而脑瘫患儿,运动发育远远落后于正常婴儿,同时还可出现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和反射异常。
临床上,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将脑瘫分为数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痉挛型,约占所有病例的50%~60%。患儿拇指内收,手紧握呈拳状,下肢则交叉呈剪刀状。【2】
脑瘫的表现,左1:痉挛型偏瘫,左2:痉挛型双瘫,左3:痉挛型四肢瘫(图片来源:KIN450-Neurophysiology)
第三,这些症状都是由非进行性大脑损伤引起的。所谓“非进行性”,就是说,导致大脑损伤的病理性事件,已经停止了;进行性的脑损伤一般不归为脑瘫。
而大脑损伤,可以发生在产前、产时,也可以发生在产后;可以是先天的,比如,宫内感染引起的发育缺陷,也可以是获得性的,比如,出生后因为缺血或者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
因为脑瘫和脑损伤密切相关,所以,经常有人认为,脑瘫意味着傻、智力低下。其实这是不确切的。
脑瘫的原因不同、类型不同,智力发育会有很大区别;如果能早期发现、适度干预,就能及时遏制脑部损伤的演变,脑部损伤被遏制,患者的智力完全可以正常【2】。
前些年就有过脑瘫患者考上名牌大学的报道。
新闻截图(图片来源:)
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笔者刚才用了“遏制”,而不是“治愈”。
一方面,婴幼儿的大脑还在发育过程中,一旦受损,十分麻烦;
另一方面脑瘫的病因、机制,没有完全搞清楚。所以,目前的学界共识是,脑瘫没有根治的方案。
脑瘫没有根治方案(图片来源:CDC,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既然没有根治的方案,那么,“治愈率达到80%”,又从何说起呢?
不过,没有根治方案,并不意味着无计可施。
我们前面说到,脑瘫是由脑损伤引起的,所以应对脑瘫最好的方案,就是减少脑损伤、直接从根源上杜绝脑瘫的发生。其中有些事是家庭应该注意的,比如20岁以下或40岁以上的孕妇,产下脑瘫患儿的概率,是普通产妇的两倍【4】;此外,积极治疗妊娠高血压,避免毒物接触,定期进行产科检查等,都是很有效的方案。
除了预防以外,如果胎儿早产,或者产后体重过低,出现产伤、颅内出血等症状,一定要考虑到脑瘫的可能,及时进行评估和诊断。确诊以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比如运动训练、技能训练、语言训练,通过手术、改善肌张力,运用矫正器、矫正患儿的姿势等。
干预治疗进行地越早、越科学,患儿疾病的结局就越好。通常来说,可以让他们具备自理能力,对于智力正常的患儿,有可能完全独立生活,理想状况下,可以近乎恢复正常。
至于新闻中提到的按摩疗法,2014年,中国康复学会在国家卫生部的资助下,进行了循证研究。通过分析比对过往的脑瘫研究和病理,对脑瘫治疗进行指导。其中确实提到,推拿按摩可以促进患儿的运动及神经功能发育、改善患儿的关节活动度等,但是证据很少,而且是等级最低的IV级【5】……
论文截图【5】
既然已经有了更好的方案,何必舍近求远呢?
所以,脑瘫这个事儿,也和其他疾病一样,要相信科学,切不可病急乱投医。
--------------------------------
参考文献
【1】 新京报. 医生摇孩子头治脑瘫患儿母亲:心疼得掉眼泪[EB/OL]. (2017-08-25)[2017-08-26]..
【2】沈晓明. 儿科学[M]. 人民卫生,1979.
【3】张立芹. 脑瘫 - 健康问答[EB/OL]. 丁香医生, [2017-08-30]. .
【4】李杨. 小儿脑瘫的病因学及危险因素的研究[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0(1): 18–20.
【5】唐久来等.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 (2015): 第一部分[D]. 2015.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赵言昌
【摘要】 目的 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常规康复治疗组(21例)和常规康复加电刺激治疗组(24例),均采用小儿功能独立性评定(WeeFIM)量表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WeeFIM评分值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瘫患儿有显著疗效。【关键词】 电刺激小脑顶核;脑瘫;WeeFIM量表脑性瘫痪(CP)简称脑瘫,是儿童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智力、言语等多种障碍,严重影响小儿的长生、发育、生活和接受正常教育的能力,是小儿致残的主要疾患之一,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近年来,我们在现代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电刺激小脑顶核(FNS)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将2001年12月~2005年5月来我院进行康复治疗的脑瘫患儿45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小儿脑瘫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其中新生儿感染者17例,围产期窒息者12例,手术及外伤者16例;年龄最小者0�6岁,最大者6岁,平均年龄3�6岁。随机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组21例和常规康复加电刺激治疗组24例,二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评分值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 所有脑瘫患儿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均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包括针灸、推拿按摩、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以及语言矫治等方法,治疗组在上述方法治疗基础上加FNS,采用上海仁和医疗设备公司生产的脑循环功能治疗仪(CVFT-011M型),主电极安置于两侧乳突区,每次治疗30min,1次/d,20天为1个疗程,治疗参数设置为:模式为4;频率181%~198%,强度72%~90%。3个疗程后进行评估,统计评估结果。2 结果 评估标准 脑瘫患儿的综合评定采用小儿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量表〔2〕。该量表能综合评定患儿的运动、认知、言语和社会功能。 评估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WeeFIM评分值为(41�27±12�69),对照组WeeFIM评分值为(40�93±11�57),二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 WeeFIM评分值分别为(89�14±34�92)、(65�92±27�6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WeeFIM评定,见表1。表1 治疗后两组WeeFIM评分结果 (略)3 讨论脑瘫的主要病理损害大致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出血性病理损害可能是因为围产期脑血管较脆弱、神经发育不完善、脑血流调节能力较差所致;缺血性损害可能有脑血管软化、皮质萎缩或萎缩性脑叶硬化等。其后遗症的恢复缓慢,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具有重要意义。脑循环功能治疗仪是利用频率合成治疗电流刺激小脑顶核区,其作用机制大致有以下几种:(1)脑保护效应。脑保护区位于侧支血流的分水岭区,与感觉运动皮质的背侧部、梨状皮质的腹侧以及海马、背侧杏仁核的内侧部一致〔3〕。FNS能增加此区的局部脑血流(rCBF),改善微循环,并在刺激期间维持较高的水平,防止半暗区神经元的迟发性和继发性损害,且不增加局部代谢,从而改善脑损害〔4〕。(2)脑损伤后的运动障碍一方面与顶叶皮层及皮层下锥体纤维损伤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皮层下传导阻滞有关。FNS可明显增加大脑皮层,海马及下丘脑等部位含5-HT的神经元数量,使神经元5-HT的合成增多,兴奋性递质的增加,可改善运动传导,促进肢体功能恢复〔5〕。(3)脑组织坏死具有不可逆性,神经元不能再生,但其具有可塑性,脑组织代偿可通过功能代偿和结构修复两方面进行。FNS可使病灶周围神经元内生长相关蛋白的mRNA表达明显提高,提示该部位神经纤维的再生活跃,主要为残存的神经元突起发芽、生长、轴突延长,到达失支配部位,从而达到功能重建,这种中、后期的神经纤维再生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5〕。(4)白细胞在脑损害中占有重要作用,它们通过阻断微血管、增加血液黏滞度、释放各种酶类、组织因子和其他毒性物质,对神经组织产生直接或间接损害。FNS可降低局部脑细胞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使白细胞浸润减轻,从而减轻脑损害〔6〕。综上所述,FNS通过扩张脑血管,释放神经递质,修复神经元,白细胞流变学改善等可能机制,使rCBF增加,白细胞浸润减轻,坏死神经元数目减少,有利于损伤脑组织生理功能恢复,使症状减轻或消失,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FNS结合各种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ADL能力的改善,功能独立水平的提高等有重要的作用,是治疗脑瘫患儿的有效手段之一。【参考文献】1 林庆�小儿脑性瘫痪�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7
根据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实施全省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的通知》精神,各级团组织充分发挥南通市青年志愿者在助残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助残“阳光行动”,在全市迅速掀起了热潮,在艺体系团总支丁苑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南通市儿童福利院开展了“牵手阳光 爱洒江海”的帮助脑瘫儿康复训练的活动。
本次福利院之行的目的:一是帮助脑瘫患儿的康复作一些微博之力;二是通过走入社会,使我们大学生认识社会、增长社会经验;三是培养我们的爱心、热心和善心。
我们为这次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从一次又一次的讨论到往返联系福利院负责人,我们付出了很多,制定完善的活动计划,熟悉路线,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实践时间:xx年7月9日——8月31日
一、前期准备工作
实践前期,召开了动员大会,确认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员名单,成立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会上,对南通儿童福利院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明确了《关于实施全省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的通知》精神,确定了实践主题,安排队员查阅相关材料,去福利院联系相关负责人安排活动计划、签订协议。
二、实践过程
7月9日,我们来到了南通市儿童福利院,在脑瘫儿童康复技术人员的带领下,进行了观摩实践课活动。活动内容包括观摩脑瘫患儿引导式教育训练课程。
到达观摩训练地点后,技术人员向我们大家简要介绍了脑瘫儿的情况,并参观了各科室的训练环境,随后观摩课程。首先由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演示,而后指导我们实践操作,最后我们又与工作人员就脑瘫儿童康复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为我们后期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实践活动,我们主要是配合训练师对脑瘫换儿进行肢体基本动作训练、日常活动能力训练,按照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起点:肢体基本动作训练是训练组成功能活动的基本动作,它可以提供正确协调的动作,完成功能活动,主要包括抓握及放开、髋关节活动、固定、躯干转动、重心转移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训练独立生活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动作。我们在给不能正常行走的孩子进行康复训练时,纷纷热情帮助训练师给患儿做腿部按摩,在他们爬行的后面小心翼翼的扶着,在锻炼治疗的同时做的一些小游戏让患儿不时发出甜甜的笑声。虽然他们的进步很慢,有时几天都在重复一个动作,但看到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我们都异常地兴奋和欣慰。
三、实践体会
这里的孩子很多都是被父母所抛弃的,但这里的训练师们对这些孩子却是像对自己的孩子那样细心。扶着他们让他们能够站立,慢慢的行走。我们一开始并没有觉得扶着孩子走路有什么难度,可是当我自己扶着这些孩子走了半小时后我们的腰真的`好痛,可是那里的工作人员却说这才是最基础的呢,而且他们每天上午下午都要给不同的孩子做练习,我问他们感觉累吗?他们却笑着说习惯了,能看着躺着的孩子能坐起来,坐着的孩子能走起来。那是一件特别高兴,特别有成就感的事情。在他们身上使我们感到了爱的伟大;在那些患儿身上我们看到了早有的乐观和坚强。
此次爱心之旅不仅增强了青年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更为社会增添了几缕温暖的阳光,作为一名大学生,能献出我们的微薄之力是我们光荣的使命,也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能力,展现我们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呼吁社会关注残疾儿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充分体会到社会人士对他们的关心。相信在这次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我们会继续用我们年轻澎湃的激情、爱心与执着,将关爱孩子、关爱社会的活动进行到底。虽然我们几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我们深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就会充满爱的温暖与芬芳。
在脑性瘫痪的定义中明确表述是脑损伤为非进行性。如何理解“非进行性”?一般我们所说孩子脑损伤是非进行性的,是针对整个大脑来说的,非进行性是指损伤的那部分区域范围不会继续扩大进而累及到其他部分的脑区域。也就是说脑损伤不像脑肿瘤和代谢遗传病那样不断恶化和扩大,病情持续加重。举个的例子:一个腐烂的苹果,在苹果的中心部分烂了,它会持续的扩大,进而累及到周围的部分,最终导致整个苹果全都烂了,这种形式就可以理解为进行性的损伤。脑瘫儿童的脑伤不是这种情形,脑瘫儿童的脑损伤那个部分不会继续发展,区域位置相对固定。 由于大脑的区域部位有严格的功能区分,哪块肌肉收缩,维持什么姿势,对周围环境的反应等,是由大脑相关区域控制的。大脑的指令到达哪里,那里的肌肉会收缩或者放松(出现协调控制动作),进而出现我们的自主控制动作。脑瘫儿童由于脑损伤的存在,大脑的运动控制功能出现障碍,不能像正常运动控制那样自如的控制我们的身体,而且损伤的大脑会持续的向我们的肢体发出异常的动作信息。而这些动作信息会持续的分布在局部(一般是一个小范围的肌肉群组)某些肌肉组织上,形成持续存在的相对固定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表现。 但是实际上,随着小儿不断地生长发育,曾受损伤部分的脑与残留的正常部分的脑常常发生相互作用,发生再构成,往往会扩大脑损伤的影响。临床上常可见到,脑损伤后无论是病理学所见,还是临床症状及疾病经过都有很大的变化。例如病理上的大理石表现不可能是出生时形成的,它是在出生前后脑缺氧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经过数月乃至数年间逐渐形成的。同样,临床症状也在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变化。 这种非进行性的损伤既然已经形成并相对固定地持续存在,就肯定有各种异常表现的存在,并能有各种信号提示我们认知这种损伤。理论上,从损伤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可以有损伤的表现可以认出。实践上,蕾波法能通过相应的观察和激发来充分揭示了这些异常表现的存在,进而提示家长和医生重视这些损伤的风险因素,及早进行有效的发育监控和干预。这就是蕾波法早期评估诊断技术的理论根据。 如果病理过程和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就不能轻易诊断小儿脑瘫,通常要考虑排除一些代谢性疾病或变性疾病的可能。
近日,一个“婴儿被剧烈摇晃脑袋”的视频,被广泛转发并引起网友热议。
新闻截图(图片来源:)
孩子的母亲在发布视频时附文:“好好的孩子被摇成了脑瘫”。
而视频中摇晃孩子脑袋的“李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视频中的孩子在接受治疗之前就已经确诊为脑瘫了,自己非但不会把孩子摇成脑瘫,反而是专门治疗脑瘫的“高手”。
在事发医院的官网上,有着‘李医生’所在的“康复理疗科对脑瘫患儿的治愈率在80%以上”的说法。而医院对于此次事件发布声明称,家属发布信息与事实不符,其中未提及“摇头治疗”。
患者家属和医院两方的说法各不相同,事件的后续处理结果也还未公布,这里不好做判断,但是关于“摇头治疗脑瘫”的这种“神奇疗法”,我们倒是可以聊一聊。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脑瘫?
严格来说,脑瘫(Cerebral palsy,CP)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组症状。这组症状有三个共同点。
第一,它们是持续存在的,不像感冒时的头疼、鼻塞,过一阵子可以自愈。
第二,它们多和运动障碍有关。正常婴儿,一个月可以抬头,三个月开始学习翻身,五个月就会尝试坐起来。而脑瘫患儿,运动发育远远落后于正常婴儿,同时还可出现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和反射异常。
临床上,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将脑瘫分为数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痉挛型,约占所有病例的50%~60%。患儿拇指内收,手紧握呈拳状,下肢则交叉呈剪刀状。【2】
脑瘫的表现,左1:痉挛型偏瘫,左2:痉挛型双瘫,左3:痉挛型四肢瘫(图片来源:KIN450-Neurophysiology)
第三,这些症状都是由非进行性大脑损伤引起的。所谓“非进行性”,就是说,导致大脑损伤的病理性事件,已经停止了;进行性的脑损伤一般不归为脑瘫。
而大脑损伤,可以发生在产前、产时,也可以发生在产后;可以是先天的,比如,宫内感染引起的发育缺陷,也可以是获得性的,比如,出生后因为缺血或者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
因为脑瘫和脑损伤密切相关,所以,经常有人认为,脑瘫意味着傻、智力低下。其实这是不确切的。
脑瘫的原因不同、类型不同,智力发育会有很大区别;如果能早期发现、适度干预,就能及时遏制脑部损伤的演变,脑部损伤被遏制,患者的智力完全可以正常【2】。
前些年就有过脑瘫患者考上名牌大学的报道。
新闻截图(图片来源:)
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笔者刚才用了“遏制”,而不是“治愈”。
一方面,婴幼儿的大脑还在发育过程中,一旦受损,十分麻烦;
另一方面脑瘫的病因、机制,没有完全搞清楚。所以,目前的学界共识是,脑瘫没有根治的方案。
脑瘫没有根治方案(图片来源:CDC,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既然没有根治的方案,那么,“治愈率达到80%”,又从何说起呢?
不过,没有根治方案,并不意味着无计可施。
我们前面说到,脑瘫是由脑损伤引起的,所以应对脑瘫最好的方案,就是减少脑损伤、直接从根源上杜绝脑瘫的发生。其中有些事是家庭应该注意的,比如20岁以下或40岁以上的孕妇,产下脑瘫患儿的概率,是普通产妇的两倍【4】;此外,积极治疗妊娠高血压,避免毒物接触,定期进行产科检查等,都是很有效的方案。
除了预防以外,如果胎儿早产,或者产后体重过低,出现产伤、颅内出血等症状,一定要考虑到脑瘫的可能,及时进行评估和诊断。确诊以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比如运动训练、技能训练、语言训练,通过手术、改善肌张力,运用矫正器、矫正患儿的姿势等。
干预治疗进行地越早、越科学,患儿疾病的结局就越好。通常来说,可以让他们具备自理能力,对于智力正常的患儿,有可能完全独立生活,理想状况下,可以近乎恢复正常。
至于新闻中提到的按摩疗法,2014年,中国康复学会在国家卫生部的资助下,进行了循证研究。通过分析比对过往的脑瘫研究和病理,对脑瘫治疗进行指导。其中确实提到,推拿按摩可以促进患儿的运动及神经功能发育、改善患儿的关节活动度等,但是证据很少,而且是等级最低的IV级【5】……
论文截图【5】
既然已经有了更好的方案,何必舍近求远呢?
所以,脑瘫这个事儿,也和其他疾病一样,要相信科学,切不可病急乱投医。
--------------------------------
参考文献
【1】 新京报. 医生摇孩子头治脑瘫患儿母亲:心疼得掉眼泪[EB/OL]. (2017-08-25)[2017-08-26]..
【2】沈晓明. 儿科学[M]. 人民卫生,1979.
【3】张立芹. 脑瘫 - 健康问答[EB/OL]. 丁香医生, [2017-08-30]. .
【4】李杨. 小儿脑瘫的病因学及危险因素的研究[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0(1): 18–20.
【5】唐久来等.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 (2015): 第一部分[D]. 2015.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赵言昌
脑瘫是指婴儿在出生时和出生后身体坚硬,头围异常,姿势固定,体重增加不良。而且一般表现为肌张力异常,肌无力,左右两侧不对称。一般在出生后一个月内会有很多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引起的中枢性运动。脑瘫儿童大多比同龄正常儿童矮,生长发育滞后。而且在感觉、认知、沟通、行为上都是不正常的。治疗后可能会有后遗症,但因为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治疗大脑,另一个是治疗瘫痪。后遗症只能通过运动来治疗。
近日,一个“婴儿被剧烈摇晃脑袋”的视频,被广泛转发并引起网友热议。
新闻截图(图片来源:)
孩子的母亲在发布视频时附文:“好好的孩子被摇成了脑瘫”。
而视频中摇晃孩子脑袋的“李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视频中的孩子在接受治疗之前就已经确诊为脑瘫了,自己非但不会把孩子摇成脑瘫,反而是专门治疗脑瘫的“高手”。
在事发医院的官网上,有着‘李医生’所在的“康复理疗科对脑瘫患儿的治愈率在80%以上”的说法。而医院对于此次事件发布声明称,家属发布信息与事实不符,其中未提及“摇头治疗”。
患者家属和医院两方的说法各不相同,事件的后续处理结果也还未公布,这里不好做判断,但是关于“摇头治疗脑瘫”的这种“神奇疗法”,我们倒是可以聊一聊。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脑瘫?
严格来说,脑瘫(Cerebral palsy,CP)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组症状。这组症状有三个共同点。
第一,它们是持续存在的,不像感冒时的头疼、鼻塞,过一阵子可以自愈。
第二,它们多和运动障碍有关。正常婴儿,一个月可以抬头,三个月开始学习翻身,五个月就会尝试坐起来。而脑瘫患儿,运动发育远远落后于正常婴儿,同时还可出现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和反射异常。
临床上,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将脑瘫分为数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痉挛型,约占所有病例的50%~60%。患儿拇指内收,手紧握呈拳状,下肢则交叉呈剪刀状。【2】
脑瘫的表现,左1:痉挛型偏瘫,左2:痉挛型双瘫,左3:痉挛型四肢瘫(图片来源:KIN450-Neurophysiology)
第三,这些症状都是由非进行性大脑损伤引起的。所谓“非进行性”,就是说,导致大脑损伤的病理性事件,已经停止了;进行性的脑损伤一般不归为脑瘫。
而大脑损伤,可以发生在产前、产时,也可以发生在产后;可以是先天的,比如,宫内感染引起的发育缺陷,也可以是获得性的,比如,出生后因为缺血或者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
因为脑瘫和脑损伤密切相关,所以,经常有人认为,脑瘫意味着傻、智力低下。其实这是不确切的。
脑瘫的原因不同、类型不同,智力发育会有很大区别;如果能早期发现、适度干预,就能及时遏制脑部损伤的演变,脑部损伤被遏制,患者的智力完全可以正常【2】。
前些年就有过脑瘫患者考上名牌大学的报道。
新闻截图(图片来源:)
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笔者刚才用了“遏制”,而不是“治愈”。
一方面,婴幼儿的大脑还在发育过程中,一旦受损,十分麻烦;
另一方面脑瘫的病因、机制,没有完全搞清楚。所以,目前的学界共识是,脑瘫没有根治的方案。
脑瘫没有根治方案(图片来源:CDC,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既然没有根治的方案,那么,“治愈率达到80%”,又从何说起呢?
不过,没有根治方案,并不意味着无计可施。
我们前面说到,脑瘫是由脑损伤引起的,所以应对脑瘫最好的方案,就是减少脑损伤、直接从根源上杜绝脑瘫的发生。其中有些事是家庭应该注意的,比如20岁以下或40岁以上的孕妇,产下脑瘫患儿的概率,是普通产妇的两倍【4】;此外,积极治疗妊娠高血压,避免毒物接触,定期进行产科检查等,都是很有效的方案。
除了预防以外,如果胎儿早产,或者产后体重过低,出现产伤、颅内出血等症状,一定要考虑到脑瘫的可能,及时进行评估和诊断。确诊以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比如运动训练、技能训练、语言训练,通过手术、改善肌张力,运用矫正器、矫正患儿的姿势等。
干预治疗进行地越早、越科学,患儿疾病的结局就越好。通常来说,可以让他们具备自理能力,对于智力正常的患儿,有可能完全独立生活,理想状况下,可以近乎恢复正常。
至于新闻中提到的按摩疗法,2014年,中国康复学会在国家卫生部的资助下,进行了循证研究。通过分析比对过往的脑瘫研究和病理,对脑瘫治疗进行指导。其中确实提到,推拿按摩可以促进患儿的运动及神经功能发育、改善患儿的关节活动度等,但是证据很少,而且是等级最低的IV级【5】……
论文截图【5】
既然已经有了更好的方案,何必舍近求远呢?
所以,脑瘫这个事儿,也和其他疾病一样,要相信科学,切不可病急乱投医。
--------------------------------
参考文献
【1】 新京报. 医生摇孩子头治脑瘫患儿母亲:心疼得掉眼泪[EB/OL]. (2017-08-25)[2017-08-26]..
【2】沈晓明. 儿科学[M]. 人民卫生,1979.
【3】张立芹. 脑瘫 - 健康问答[EB/OL]. 丁香医生, [2017-08-30]. .
【4】李杨. 小儿脑瘫的病因学及危险因素的研究[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0(1): 18–20.
【5】唐久来等.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 (2015): 第一部分[D]. 2015.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赵言昌
脑性瘫痪(cerabral palsy,简写CP,以下简称脑瘫)是一个古老的疾病,过去被认为是不治之症,是继小儿麻痹症后,又一个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致残性疾病。脑瘫早在1839年由英国伦敦著名学者、整形外科专家little博士发现,并首先在Lancet杂志上报遭了因难产发生脑损伤引起痉挛性瘫痪的病例,因而被命名为Little氏病,Little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发现脑瘫的学者。所以后人凡是谈到脑瘫部必须从脑瘫的创始人Little的业绩谈起。多少年来人们将脑瘫称为Little氏病。并把两者看作是同义词沿用多年。 1839年、little对异常分娩与脑瘫的关系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写了数篇论文。Little在1839年发表的《关于足畸形与类似障碍性质》的论文中,就异常分娩与脑瘫关系作了论述、并在英国妇产科学会上作了讲演。当时讲演的主要目的是提醒大家要重视小儿出生时的状态,难产对发育尚未成熟的小儿神经系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伤,这些原因就是障碍的原因,并发现这些障碍的原因与小儿出生时的疾病相吻合,也与小儿以后发生脑瘫的病理生理学相吻合。文章明确指出,如果未成熟儿、难产、分娩时头部与颈部等损伤后的小儿能生存下来,不久就会出现痉挛,四肢明显地出现运动性障碍,Little把这些障碍称为新生儿四肢痉性挛缩,认为这是由于新生儿窒息造成的。little的这种观点,与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的"新生儿窒息后如果能生存下来则不会引起任何障碍忡的观点完全不同。这在当时人们是难以接受的,直到现在我们对新生儿窒息,特别是严重的窒息是否需要抢救,是否留有后遗症仍持有不同的认识。此后litile又做了大量的尸体解剖,进一步证实了他的观点。在他的多篇论文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充分说明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收缩,胎盘和脐带被挤压后,影响了胎儿的血液循环,不可避免地使氧与物质交换发生障碍。尤其是造成二氧化碳的潴留,一氧化碳刺激延髓的呼吸中枢,对出现肺呼吸十分有利。但如果此时因产程过长、产钳分娩、臀位分娩、急产、脐带绕颈或脐带脱出等各种原因而不能建立肺呼吸。就会造成新生儿窒息,导致呼吸障碍,静脉淤血。,严重缺氧引起循环衰竭,引起脑静脉、脊髓周围的静脉丛、大静脉、右心以及肺淤血。或因机械的耷拉,物理的损伤,使硬脑膜破裂,矢状窦、横窦破裂,造成了脑表面以及颅底出血,严重者涉及到小脑和延髓。从异常分娩死亡的小儿死因分析中发现瞥遍地存在着这些问题,如果引起神经系统毛细血管的出血,则将引起永久性的四肢变形及痉性挛缩。在LittIe的记载中,造成脑瘫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是最主要的是胎盘循环障碍,由于脐带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缺血缺氧性脑病,产学糖组织的永久性损伤。脑损伤后除引起痉性挛缩、麻痹外,还有智力低下等多方面障碍。Little之所以有如此杰出的贡献,是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肢体不自由的残疾人。他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左侧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德国的Stnomeye外科医生给他做了跟腱(achllis)手术,使他左腿的机能得到了显著的恢复。由于疾病的自我感受,自强的信念,使他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研究肢体不自由的病因,这也许就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吧。 在Little的论述中,不仅详细地记载了脑瘫的临床症状、发生的原因,更全面地描述了脑瘫的运动障碍特点与肌张力的关系,指出脑瘫是令身性的痉性挛缩,并伴有随意运动障碍与肌肉的挛缩,其分布不等,表现一侧重、一侧轻,以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障碍最明显、并以大腿的屈肌、内收肌、膝关节的屈肌为主。随着时间延长,多数病人发生肌肉及关节韧带挛缩,关节变形。影响下肢的外展与伸展,膝关节也难以伸直。足跟不能着地,肘半屈曲、腕关节屈曲、内旋,手指不能随意活动、躯干无力,脊柱后宫威圆背状、胸肌与腹肌挛缩平坦。Little认为,患脑瘫后发音器官的肌肉也受侵犯,特定的文字不能正确地发音,构音障碍。他对手足徐动型的脑瘫作了详细的描述,如护士对脑瘫患儿不能像给正常小儿那样顺利地穿衣服、脱衣服及洗漱。与舞蹈病相似、这些患儿对外界刺激过敏,对声音有惊吓的表现、稍一触碰就像破伤风息者那样出现僵硬症状。Littie指出新生儿由于脑组织尚未发育成熟,症状不典型,往往以痉挛为开始表现。新生儿窒息常引起痉性挛缩。作为一个整形医生,他对早期治疗很感兴趣,认为了解小儿出生的状态及小儿精神与身体的状态,可早期发现脑瘫、对障碍的治疗会有好处,从整形的角度看就是在后期也有一定的作用。从预防脑瘫的观点出发,Little提出为减少脑瘫的发病、要防止早产,加强国产期的保健及新生儿的护理,预防新生儿并发症等。little不愧为脑瘫的创始人,以他的智慧和业绩赢得了世人的敬佩。little不足的一面,就是他认为脑瘫多伴有智力低下,在他的论述中认为"脑瘫即智力不足一、脑瘫是不治之症。他这种悲观论调持续了近一个世纪,使脑瘫的康复研究受到一定的影响。 1916年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整形外科总会的高木博士开始研究脑瘫的治疗,9年过去了井没有新的进展、直至1925年,他接到一位实业家打来的电话,说他患脑瘫的爱子,在玩收音机的时候,当旋转刻度盘的旋钮时,收音机发出了声音。然后每天把收音机旋钮插在笔杆上,不久患儿能握住笔,并能画圆圈和四方图形,这个消息启示了他,使他产生了脑瘫可以治疗的设想。高木博士当时称他为"上天的启示。,以此为契机,他用音乐、玩具并结合心理因素治疗脑瘫。他认为脑瘫的治疗,是以运动为目的,调节中枢神经的活动,使肢体运动机能恢复运行。治疗时不光是训练手脚,而是使支配手脚的脑的机能得到恢复、这是最重要的。并提出了"诱发意欲、指导方法与自我锻炼"三大方案。从治疗概念上又提出脑瘫需要社会治疗与医学治疗两大方面。 1924年6月20日高木博士在日本国家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对脑瘫患者要采用特种教育,做手工及工艺练习,以及职业咨询等多方合作,才能使脑瘫患者成为一个有独立资格的人。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1939年高木博士创立了东兴学园,这是一所专门收治脑瘫患者的康复机构。高木博士是一位远见卓识的学者,为日本及世界康复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32年美国学者Phelpe发表论文,指出利用矫形器为主的训练治疗方法,提出脑瘫是可以治疗的、为脑瘫的康复带来了希望。1938年他根据脑瘫是以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为特点,正式提出应该将Little氏病改为脑瘫这一诊断名称。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后,对脑瘫患者从用整形外科手术方法的治疗、发展到用矫形器纠正异常姿势,再配合功能训练的治疗方法。1941年Phelp吕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对脑瘫患者的治疗总结出15种训练方法,即按摩、被动运动、借助运动、自动运动、抵抗运动、条件运动、自动混合运动、组合运动、休息、弛缓松弛运动、松弛位运动、平衡运动、手伸展运动、抓握运动、精细运动,设计十分全面合理。同时他还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最早在世界上报告了脑瘫的发病率为4%o。非常明确地提出治疗脑瘫主要用训练治疗,改变(脑瘫是不治之症的观点,以此加强人们关心脑瘫,积极治疗脑瘫的信心。 1942年日本高木博士在东京又创立了整放疗育园,是现在心身障碍儿综合疗育中心的前身。用一克服训练-(诱发克服意欲。克服指导方法以及努力克服自我锻炼)的方法治疗脑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943年英国Bobath夫妇开始致力于脑瘫的研究与治疗工作,收治了大量的脑瘫患者,开始用训练的方法治疗脑瘫。 1951年Denhoff提出癫痫、智力低下、行为异常不只是脑瘫的伴随症状。而应看成是小儿脑组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损伤后产生的必然结果,最先在世界上提出脑损伤综合征新概念使人们对脑瘫又有了进一步认识。同年Denhoff又将脑瘫的定义分为标准定义、限定定义与实用定义三种,明确指出脑瘫是分娩时损伤造成的,是脑损伤综合征的一个侧面,即运动功能障碍。 1956年美国脑瘫协会(MCP)将脑瘫分为八大类型,这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全面的分类方法,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1961年日本学者福山幸夫提出应将脑瘫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混合型三种类型。 1964年日本学者林参考denhoff的观点,规定脑损伤综合征必须具备以下四大特点(D脑瘫圆智力不足圆癫痫固行为异常。根据脑损伤重复障碍的特点分为八个类型。这种分类方法对判定脑瘫的程度、治疗和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将脑瘫的研究工作义向前推进了一步。 1965年著名的Bobalh疗法终于同世了,并很快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承认,被世界各国采用。Boba·h疗法主要是从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理发育学的观点去认识、治疗脑瘫,所以又被称为发育神经治疗法。Bobath疗法为脑瘫的康复及所有肢体不自由者的康复带来了希望,在脑瘫的发展史上是划时代的创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1966年瑞士医师Kbn日报告了早期治疗脑瘫的效果和意义,明确提出小儿脑的可塑性及小儿未成熟脑(发育中的脑)运动发育的可能性。如果早期治疗,可以促进脑组织向正常方向发展、促进中枢性协调运动功能的发育,提出在婴儿发育初期阶段如开始治疗,可以干预异常姿势的形成。根据神经生理学论点,又提出神经发育学治疗法(neuro d·velopnental treabnent),得到国际上的认可。 1966年西德学者Vojla博士创立了著名的Vojla诱导疗法。该疗法是Vojla从1954年开始研究脑瘫的治疗,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做了大段的研究与实地观察、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才完成的。他是当前世界上早期诊断脑瘫、早期治疗脑瘫的最有代表性学者之一,成为当今早期治疗脑瘫的又一个有代表性的学派。 1968年日本厚生省脑瘫研究班对脑瘫下的定义是从受孕到出生后4周,由于脑的非进行性病变引起的永久性的可以变化的运动与姿势异常,其症状在2岁前出现,进行性的、一过性的及将来可正常化的发育延迟则除外。厚生省的定义基本上统一了脑瘫的定义,十分完整,属于纯医学的定义。同时日本东帮大学的有马正高教授,专门研究小儿姿势与异常姿势,在《神经进步》杂志上连续做了报道,强调小儿姿势与神经系统发育的关系,与脑损伤的关系,提出小儿姿势是诊断脑瘫的重要依据。 1970年匈牙利Peto教授创立了治疗脑瘫的集团指导疗法。Pelo教授从1933年开始从事脑瘫的研究,经过40多年的努力才完成。Peto教授主张全面系统的康复训练,为避免各种方法在各自训练中只强调自己重要而造成混乱。提出由一个训练人员组织多个脑瘫患儿完成规定的训练内容的集团指导方法。他收治了866人。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1970年日本圣母整肢园的梶浦一郎先生与纪伊克昌先生,先后到英国Boba由中心,学习了Bobalh疗法,并首先在国内应用该疗法治疗脑瘫,发表了数十篇很有价值的论文。 Bobath夫妇在1973年与1978年先后两次来日本培养了近50名Bobath疗法训练师。 1982年西德的Voita博士到日本讲学、传授Vojla方法。由于康复医学的进步和世界各国学者对脑瘫的深人研究,唤起了全社会都来重视脑瘫、关心脑瘫、积极治疗脑瘫。 我国对脑瘫的研究起步较晚,70年代前,人们传统地认为脑瘫是不治之症。医生诊断患者为脑瘫后,告诉家人这种病没办法治疗,或仅可用针灸、理疗、按摩等方法对症治疗对较重的肢体畸形,如尖足、下肢交叉等也采用一些外科手术矫形的方法。在我国很多城市有儿童福利院。那里有很多脑瘫患儿.多数是被遗弃的孤儿。福利院只以收养、护理为主、没有治疗。可以说人们对脑瘫是束手无策,在脑瘫是。不治之症。传统认识的影响下面放置不管。70年代10亿人口的大国。竟没有一个治疗脑瘫的专科医院,所以很多患儿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终身残疾。按照脑瘫的发病率为2%o计算,我国将有200多万名脑瘫患儿,如此惊人的数字,可想而知给每个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多么沉重的负担、对每个患儿更是深重的灾难。 1980年初,佳木斯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的李树春、卢庆春、孙世远三位医生。在阅读日本学者有马正高教授连续发表在日本小儿科诊疗上的《小儿姿势》一文中受到启迪,开始研究脑瘫的治疗。然后由后二位医学者查阅大量的有关外文资料,摘录、翻译,编写成册,从1980年开始,在佳木斯地区,首先进行了中国正常小儿姿势、小儿反射、Vojla姿势反射及小儿运动发育的调查研究工作。在正常小儿姿势反射运动功能的调査研究中,同时发现了脑罐患儿,亲眼目睹了脑瘫患儿的痛苦及其家长对治疗的强烈企盼,开始意识到儿科的病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正在发生着变化,儿科医生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治疗小儿脑瘫。尽最大可能减轻伤残程度,是儿科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应该有治疗脑瘫的专科医院,康复医学应该得到发展,这是造福于人类的千秋伟业。从学习、研究小儿姿势人手,终于找到了方向,确定了以脑瘫为中心的脑损伤研究课题,并把重点放在脑瘫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上、决心为中国的脑瘫患者开辟一条康复途径。为便于研究及患儿就医, 1981年佳木斯医学院附院开设了小儿发育门诊、这个门诊就是后来小儿脑瘫防治中心最早的雏型。 1987年9月23日黒龙江省小儿脑瘫防治疗育中心成立,其前身是佳木斯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及小儿脑瘫研究室。
不论是什么错,还是谁提出的,一经核实,原刊物会在以后的期刊中,给出勘误表或更正。如果是作者本人,发现的最好尽快与杂志社联系,予以更正,并附一封对读者的致歉信。
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你公司《关于报送企业集团统计报表的请示》(光京字[2003]67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我局现行企业集团统计报表制度规定,国家试点企业集团和中央管理的企业集团统计报表由我局企业调查总队负责布置、收集。由于你公司属于中央管理的企业集团,因此你公司填报的企业集团统计报表应直接报送给我局企业调查总队,具体执行时间从今年半年报开始。二、《北京市统计局关于完善企业集团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京统发[2003]85号)要求你公司向其报送集团2003年年报和半年报的有关事宜,我局企业调查总队已和北京市统计局企调队进行了沟通,北京市企业集团统计的范围不再包括你公司,其所需资料由我局企业调查总队予以提供。国家统计局办公室二○○三年九月十五日
一般情况下先天性脑瘫患儿不能治愈,脑瘫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神经组织修复疗法。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切勿盲目从医,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一个最合适治疗方案,以便于病情得到更好的康复。
近日,一个“婴儿被剧烈摇晃脑袋”的视频,被广泛转发并引起网友热议。
新闻截图(图片来源:)
孩子的母亲在发布视频时附文:“好好的孩子被摇成了脑瘫”。
而视频中摇晃孩子脑袋的“李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视频中的孩子在接受治疗之前就已经确诊为脑瘫了,自己非但不会把孩子摇成脑瘫,反而是专门治疗脑瘫的“高手”。
在事发医院的官网上,有着‘李医生’所在的“康复理疗科对脑瘫患儿的治愈率在80%以上”的说法。而医院对于此次事件发布声明称,家属发布信息与事实不符,其中未提及“摇头治疗”。
患者家属和医院两方的说法各不相同,事件的后续处理结果也还未公布,这里不好做判断,但是关于“摇头治疗脑瘫”的这种“神奇疗法”,我们倒是可以聊一聊。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脑瘫?
严格来说,脑瘫(Cerebral palsy,CP)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组症状。这组症状有三个共同点。
第一,它们是持续存在的,不像感冒时的头疼、鼻塞,过一阵子可以自愈。
第二,它们多和运动障碍有关。正常婴儿,一个月可以抬头,三个月开始学习翻身,五个月就会尝试坐起来。而脑瘫患儿,运动发育远远落后于正常婴儿,同时还可出现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和反射异常。
临床上,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将脑瘫分为数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痉挛型,约占所有病例的50%~60%。患儿拇指内收,手紧握呈拳状,下肢则交叉呈剪刀状。【2】
脑瘫的表现,左1:痉挛型偏瘫,左2:痉挛型双瘫,左3:痉挛型四肢瘫(图片来源:KIN450-Neurophysiology)
第三,这些症状都是由非进行性大脑损伤引起的。所谓“非进行性”,就是说,导致大脑损伤的病理性事件,已经停止了;进行性的脑损伤一般不归为脑瘫。
而大脑损伤,可以发生在产前、产时,也可以发生在产后;可以是先天的,比如,宫内感染引起的发育缺陷,也可以是获得性的,比如,出生后因为缺血或者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
因为脑瘫和脑损伤密切相关,所以,经常有人认为,脑瘫意味着傻、智力低下。其实这是不确切的。
脑瘫的原因不同、类型不同,智力发育会有很大区别;如果能早期发现、适度干预,就能及时遏制脑部损伤的演变,脑部损伤被遏制,患者的智力完全可以正常【2】。
前些年就有过脑瘫患者考上名牌大学的报道。
新闻截图(图片来源:)
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笔者刚才用了“遏制”,而不是“治愈”。
一方面,婴幼儿的大脑还在发育过程中,一旦受损,十分麻烦;
另一方面脑瘫的病因、机制,没有完全搞清楚。所以,目前的学界共识是,脑瘫没有根治的方案。
脑瘫没有根治方案(图片来源:CDC,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既然没有根治的方案,那么,“治愈率达到80%”,又从何说起呢?
不过,没有根治方案,并不意味着无计可施。
我们前面说到,脑瘫是由脑损伤引起的,所以应对脑瘫最好的方案,就是减少脑损伤、直接从根源上杜绝脑瘫的发生。其中有些事是家庭应该注意的,比如20岁以下或40岁以上的孕妇,产下脑瘫患儿的概率,是普通产妇的两倍【4】;此外,积极治疗妊娠高血压,避免毒物接触,定期进行产科检查等,都是很有效的方案。
除了预防以外,如果胎儿早产,或者产后体重过低,出现产伤、颅内出血等症状,一定要考虑到脑瘫的可能,及时进行评估和诊断。确诊以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比如运动训练、技能训练、语言训练,通过手术、改善肌张力,运用矫正器、矫正患儿的姿势等。
干预治疗进行地越早、越科学,患儿疾病的结局就越好。通常来说,可以让他们具备自理能力,对于智力正常的患儿,有可能完全独立生活,理想状况下,可以近乎恢复正常。
至于新闻中提到的按摩疗法,2014年,中国康复学会在国家卫生部的资助下,进行了循证研究。通过分析比对过往的脑瘫研究和病理,对脑瘫治疗进行指导。其中确实提到,推拿按摩可以促进患儿的运动及神经功能发育、改善患儿的关节活动度等,但是证据很少,而且是等级最低的IV级【5】……
论文截图【5】
既然已经有了更好的方案,何必舍近求远呢?
所以,脑瘫这个事儿,也和其他疾病一样,要相信科学,切不可病急乱投医。
--------------------------------
参考文献
【1】 新京报. 医生摇孩子头治脑瘫患儿母亲:心疼得掉眼泪[EB/OL]. (2017-08-25)[2017-08-26]..
【2】沈晓明. 儿科学[M]. 人民卫生,1979.
【3】张立芹. 脑瘫 - 健康问答[EB/OL]. 丁香医生, [2017-08-30]. .
【4】李杨. 小儿脑瘫的病因学及危险因素的研究[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0(1): 18–20.
【5】唐久来等.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 (2015): 第一部分[D]. 2015.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赵言昌
一般这类论文都比较好写,我.擅.长.给你出了150个题目 你可以备选的1、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2、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3、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4、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7、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分析8、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查房9、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应用ISO9001标准的实践探讨10、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11、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12、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13、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14、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15、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6、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17、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18、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19、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20、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21、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22、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3、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24、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25、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26、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27、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28、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9、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30、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31、运用人性排班法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32、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33、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34、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35、手术室护理记录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36、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37、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38、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39、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40、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41、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42、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43、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调查44、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45、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体会46、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7、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48、严重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49、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50、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51、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52、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53、沐舒坦雾化吸入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观察54、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55、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56、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57、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58、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59、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60、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61、手术患者发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62、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63、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64、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65、不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效果观察66、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67、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68、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69、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切除术后病人舒适的影响70、护理干预对初诊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71、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7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73、肺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74、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影响75、舒适护理在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应用76、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抑郁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77、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78、术前清洁肠道方法的观察和探讨79、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80、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81、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识和实施现状的调查82、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83、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84、肝性脑病患者的预见性观察与护理85、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舱内外护理86、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赖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87、护理干预对初诊肝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88、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评估89、分级护理质量对护患纠纷的影响与护理干预90、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护理91、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护理行为危险因素分析92、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93、中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94、胃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95、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96、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97、护理干预对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98、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99、康复体位护理及肠内营养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100、腹部手术停留置导尿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101、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102、临床护士对基础生活护理认知情况的调查103、门诊护理投诉原因的思考及对策104、护理干预对初诊胃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105、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106、尿激酶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107、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108、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服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109、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干预模式探讨110、早期人工通便在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111、卒中性昏迷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12、人工流产疼痛干预的效果观察及护理113、急诊科护生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114、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115、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早期体位护理效果观察116、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117、心理危机干预在急诊自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118、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119、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康复护理120、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121、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对策122、性传播疾病患者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123、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124、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程序的效果与体会125、精神分裂症再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126、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时间探讨127、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影响128、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129、妇科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及护理130、胸腹部手术后病人早期活动的心理护理131、影响中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舒适度的因素及护理132、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133、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及护理体会134、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135、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136、乙肝患儿父母焦虑及应对方式的调查与护理对策137、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138、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139、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140、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14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142、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及护理143、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效果观察144、病例查房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145、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效果的观察146、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147、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148、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149、心理护理干预减轻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150、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护理的话一般来说就是护理一些。特殊的疾病呀,或者是护理老人。或者是护理宝宝,可能论文题目会比较好,写一点吧。
高素质人才进行现代护理才能促进人类身心身体健康现代医学模式简单地说,既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把人作为自然和社会环境在内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从生理的、社会的、心理的水平来综合考察人类健康与疾病,并采取综合的措施来防治疾病,增进人类健康。它的诞生给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的病因找到了答案。这就是引起人类疾病不仅有生物的、遗传的、物理的、和化学的,还有社会的、心理的、文化的、生态的,等等。这种医学模式还认为,人不仅是生物的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社会的人。因此,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上都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新的医学模式必然要求与其相适应的护理观和护理体制,现代护理科学就是在这种形式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现代护理科学的护理观首先强调人体是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各个系统、每个系统内的各个器官乃至不同系统的器官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某个系统或器官发生异常可以影响整个肌体。而某个系统或器官的病变与康复除了有其自身的原因外,又是与人的外界的影响和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关系。人体的统一性受着生理的和心理的,内部的和外部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达到各方面的统一平衡,人的身心才处于健康的状态。因此,现代护理学强调对病人要实行整体的护理。整体护理就是对病人不仅要针对疾病进行身体上的护理,还要进行心理上的护理;在制定护理计划时,不仅要考虑生物环境、物理环境等对疾病的影响,还要考虑社会环境对病人的作用;在护理过程中,不仅要注意药物对病症的治疗效果,还要留心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揣摩其心理活动,了解病人对护理的心理反应等,以便对病人的心理、生理、社会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改善病人的心境,消除对疾病的不良心理反应,促使病人经常治疗的最佳状态。现代护理科学另一个新的护理观念就是强调护理工作具有独立性,强调发挥护理的能动性。护士不应仅仅依赖医嘱,对任何事情都消极等待医生的处理意见,而应积极地和医生配合,在执行治疗方案的前提下作出自己的全面的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并且能独立果断地解决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整体护理重视病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要做到从身心各方面护理病人,护士必须不断巩固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除了医学和与其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外,还要有诸如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知识。护理工作的独立性要求护士在紧急情况下当机立断,作出正确处理,护士就必须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善于学习和总结。由此可见,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促使了护理观和现代护理学的产生,现代护理学则对护理人员的思想感情道德修养、知识、技能心理素质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质问题已无可回避地摆在护士面前。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士应具备的素质有:1 良好的护理道德是前提 道德是人类行为规范的总称,护理道德是护士在治疗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道德规范。“仁心仁德”,这就要求护士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护理道德要求热爱护理工作,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和聪明才智;一切从病人出发,一切为病人着想,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对病人高度负责,一视同仁;对业务不断学习,精益求精。2 丰富的知识是基础 在整体护理中,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即“促进健康,加强预防”。现代医学模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作为整体存在的状态,他受到心理倾向、个性特征、社会环境、理化、生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各种因素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又十分复杂、微妙。因此,在实施整体护理中,护士不但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心理护理知识。这就要求护士具备丰富的心理学、社会学、营养学等知识,护士应善于运用自己所拥有的多方面的知识和以往的生活、工作经验来分析、判断处理问题,并能把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因素结合起来考虑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把专业性的知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阐述给受教育者,使各种文化素养、心理状态和欲求状态的人获得真正的、全面的支持和帮助。护士只有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面,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有可能进行科学的、严谨的健康教育,病人只有接受并掌握了具有科学性的健康教育知识,才对恢复健康,促进健康起积极作用。3 专业的技能素质是支柱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即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也需要娴熟的操作技术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护理技能包括:第一,正规、精确、娴熟的操作技术。技术操作首先必须正规,正规才能准确,才能达到熟练。技术操作的提高除了要在理论上弄明白操作原理和要领外,还要勤学苦练。要以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技术操作技能的进一步提高。第二,应变能力。这是指在紧急多变或艰苦困难的情况下也能完成护理任务的能力,在抢救病人是要保持冷静、沉着,忙而不乱。在不违反科学原则的前提下机智灵活地完成救治任务。4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证 护理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优秀的心理品质,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化为自觉行为,才能树立起崇高信念,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护士应具备的心理素质:①坚强的意志:对工作要热情耐心,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处理冷静、果断、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对各种性格类型的病人都能容忍克制、宽宏大度。②高尚的职业情感:对病人要有深切的同情心,视病人为亲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③多方面的能力: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良好的注意力、灵活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优良的性格,自尊、自信、自强、自爱、无私、正直的道德情操。可见,护士已不再单纯是医疗护理的操作者,而是人群整体健康的使者。护士必须明确在新形势下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时刻以护士素质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崭新的姿态投身到现代护理的事业中去。
护理学有系统完善的理论基础 ,护理学以医药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并不断地探讨其独特的理论体系 ,以指导护理教育、科研、实践 。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大学生护理专业毕业论文优秀范本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学生护理专业毕业论文优秀范本篇1 浅析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2例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施行高血压脑梗死常规护理,实验组从健康教育、饮食生活习惯、服药依从性、心理、自我管理实施方面循证护理,并进行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电话或微信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出院两年的生活方式、血压、血糖、血脂、体重、心脑血管病意外事件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在出院后两年的血压、生活方式、血糖、血脂、体重、心脑血管病意外事件的控制方面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P<或P<)。结论循证护理对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作用,可以改变不良饮食及生活方式,规范正确指导患者服药并提高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的高血压,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定期随访可以为出院后的血压、血脂、血糖管理长期达标打下基础,预防并减少脑卒中复发。 关键词:循证护理;高血压;脑梗死 2008年完成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因,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经济负担重五大特点,是中国严重的社会发展和公共卫生问题。据调查,脑卒中患者卒中前患有高血压[1]。为此,预防脑卒中是我国治疗高血压的重中之重。高血压防治知识普及和生活方式会影响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2],患者不规范服用药物、心理因素、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这些因素会影响脑梗死的控制。本研究从循证护理角度出发,针对以上问题,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在改善高血压脑梗死预后方面取得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92例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为调查对象,排除沟通及认知障碍、恶性高血压、病情进行性加重、严重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经头颅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脑梗死,男性51例,女性41例,年龄37~83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6例。实验组男性26例,占;女性20例,占;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岁,病程1~27年。对照组男性25例,占;女性21例,占;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岁,病程3~25年。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文化程度、原发病种类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高血压脑梗死常规护理,即做好病情观察,按医嘱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正确执行各种治疗和护理。实验组以循证方法寻找对影响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病情控制不佳的主要问题,包括疾病知识缺乏、不良生活方式、服药依从性差、心理因素、出院后自我管理差五大方面,并从这几方面入手实施护理干预。 健康知识宣教高血压及各阶段的脑梗死患者存在健康知识缺乏及健康行为不理想的状况,健康知识水平与健康行为成正比[3],实施个性化健康宣教,提高健康知识水平,从而改善不健康行为,能降低脑卒中发病率[4]。在患者住院期间,责任护士调查收集患者检查阳性结果及卒中相关资料,分析患者存在卒中危险因素[5],制定适宜宣教方式,针对性发放健康宣传手册,责任护士实施个性化健康宣教。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脑卒中危险因素、脑卒中先兆、脑卒中处理、服药指导、健康饮食生活习惯、血压达标的重要性等。责任护士进行耐心、反复地宣教,让患者及家属理解配合,积极主动参加治疗护理,主动改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实现较好的血压控制目标。在患者出院前责任护士根据调查问卷仍存在的问题,加强宣教,加深患者对疾病防治的认知,并强化出院后按时坚持服药的防病意识,嘱患者不能擅自增减、停止药物,同时指导患者正确测量血压,自我监测血压,并嘱患者定期门诊复诊。 健康饮食生活指导饮食、生活方式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血压的控制,提高患者的预后[6]。脑卒中高血压患者的饮食生活以“健康四大基石”为指导,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平时多吃水果和蔬菜的人患脑卒中的机会相对较少,饮食中减少膳食脂肪,食盐摄入量≤6g/d,蛋类每周3~4个[7],并控制总热量,合理膳食配合坚持适度运动锻炼能有效控制体重,减少肥胖。国内外高血压指南均将运动锻炼作为非药物治疗措施之一,须结合锻炼频率、持续时间、强度:每周至少三次,每次运动半小时以上,强度以心率达170-年龄为宜。强度适宜,循序渐进,不宜空腹晨练及运动过度,最佳为下午4~5时,避免动作及体位过大过猛,如大体位旋转、弯腰后仰、过分低头等[8],减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心理护理脑卒中后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国内外文献报道,50%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表现[9],抑郁症状发生的峰值在患病后2~6个月之内,重视心理护理,能有效治疗疾病,提高治疗效果[10]。因此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都需要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一是讲解疾病发展、预后、治疗效果与人自身的心理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医护人员及家人给予患者安慰、鼓励、理解等心理支持疗法,鼓励患者与他人多沟通交流,从中找出心理障碍的突破口,针对性实施心理护理,让患者从疾病阴影中走出,接受及正视疾病的发生,改善其焦虑状态,促进患者积极参加康复训练[11],甚至能重新回到社会工作中;二是运动疗法,病情稳定后早期进行患肢主动及被动训练,肢体功能允许的情况下有计划对患者进行日常活动的训练;三是药物治疗,过度焦虑抑郁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改善情绪的药物。 指导患者按时服药住院期间指导患者正确按时服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有研究表明服药依从性差是卒中患者再入院的主要因素[12]。加强按时服药的方法有手机设立服药电子闹钟提示,建立口服药发放清单,护患双方签字,防止漏发。护士床边重点宣教卒中二级预防三大基石药物是抗血栓药物、他汀类、降压药。这三种药物如无禁忌证及不良反应,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服用,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的高血压病卒中患者,同时指导其长期服用叶酸片,可降低卒中复发率,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健康宣教,并在出院指导中强调注明。 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护理干预重视出院后随访,予患者建立高血压脑卒中健康档案,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是否规范服药、自我监测血压、不良生活方式等自我管理能力情况,针对性健康宣教,发现血压异常或出现卒中先兆及时就诊,焦虑的患者予心理疏导。定期随访可有效控制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的血压,改善其预后及生活质量[13]。让有手机微信患者及家属微信扫码,加入脑卒中防治微信群,在圈内发高血压脑梗死相关健康知识,提供信息平台相互交流,对出院后的持续性宣教随访提供了便利,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肯定,提高了满意度。 效果评价 实验组在入院时、出院前、出院后1年、出院后2年进行健康问卷调查,该问卷为自行设计,调查由受过培训的专人负责。问卷①为脑卒中健康知识问卷:包括血压值分级、脑卒中危险因素、脑卒中先兆、脑卒中处理4个项目26个条目,以“知道、不知道”为评价结果。问卷②为生活方式及服药依从性:包括低盐低脂饮食、蔬菜、水果、烟、酒、运动、服药依从性,分为经常(服药为常规)、偶尔、很少、无,经常或常规为优良。蔬菜每周≥5次视为经常,水果每周≥3次视为经常,运动每周≥3次视为经常。生活方式中除了“无吸烟、饮酒”视为优良,其他生活方式及服药依从性判定为“经常”的均视为优良。入院时完成①、②问卷调查,住院期间对两份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个性化给予健康宣教指导等循证护理,出院前患者再次进行问卷①调查,对健康知识掌握不足的患者加强反复指导,出院后建档,并进行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电话或微信随访,调查患者有无新发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冠心病、心梗、急性冠脉综合征五项心脑血管病意外,每年到卒中预防门诊面对面随访一次,每年至少复查血糖血脂一次,了解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患者存在不良行为如吸烟、缺乏运动、不服或偶服降卒中二级预防药等及时干预。出院后2年比较两组血压、生活方式、服药依从性、血糖、血脂、体重、心脑血管病意外的差异。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效果 两组患者出院后两年生活方式及服药依从性优良率比较 实验组生活方式平均优良率为(152/184),高于对照组的(93/1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服药依从性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主要危险因素[14],有研究表明,收缩压每下降或舒张压每下降,可明显降低41%的脑卒中风险[15],因此积极降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本研究以循证方法寻找对影响高血压脑梗死患者控制不佳的五个方面问题,选择最佳的个性化护理及护理决策[16],既能提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又能实现患者防治疾病的愿望。脑卒中防治健康宣教中不仅强调降压、降脂、抗血栓形成等药物治疗,还应从患者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相关危险因素、不良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做好宣教,宣教是否到位跟护士知识掌握程度、责任感等综合素质有关,卒中专职随访人员资质需要层级较高,由卒中防治知识面广的护士担任。随访过程中发现控烟相对较差,部分患者存在戒烟后复吸,健康宣教也要重视被动吸烟的危害;对于偏瘫患者,运动要适度,掌握正确康复运动锻炼方法,并注意安全,防止摔倒,避免由于运动不当,造成关节韧带损伤等。损伤后患者因为疼痛、害怕摔倒抗拒康复运动锻炼,影响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健康行为及服药依从性差者分别是经济条件差、文化程度低、年龄大于70岁的老年患者,这些人群的家庭支持配合度低,如何改善这几类人群健康行为有待研究。此研究也发现健康宣教及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对预防脑卒中再发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长期随访管理,反复的宣教脑卒中防治知识,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及早诊早治的意识,一旦发病,懂得识别卒中先兆,及时到有溶栓条件的医院就诊,可降低卒中再发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本研究结果显示长期随访是卒中防治的重要措施。目前临床专科护士人力不足,卒中患者出院后得到的支持护理服务较少[17],而出院后的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主要由社区管理,可提高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18],但未建立对社区医护人员的脑卒中防治知识培训的长效机制,社区护士作为脑卒中一级预防、出院后需二级预防的主力军,对脑卒中防治是不利的,随访管理的制度化、常规化是卒中防治工作的目标任务。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结果显示,此循证护理中五个护理方案可有效控制卒中主要高危因素,使脑梗死患者的高血糖、高血脂、肥胖、不良生活方式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降低脑卒中复发率,改善其预后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万丽红,张小培,洪华,等.脑卒中病人的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上旬版,2010,24(1):1-4. [2]VERBERKWJ,KROONAA,LENDERSJW,: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Hypertension,2007,50(6):1019-1025. [3]邓石凤,肖姗,万丽红,等.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现状及其相关性[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11):1-5. [4]李爱东,黄宗青,刘洪涛,等.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对脑卒中与康复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的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3):252-254. [5]:guidelinesplaceemergencyphysiciansonfrontline[J].JAMA,2011,305(6):551-552. [6]龚凤安,刘红.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和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11):122-123 [7]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10)[J].柳州医学,2012,25(3):151. [8]叶莉华,汤嘉敏,李淑霞.老年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与家庭功能相关性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8):3-5. [9]CAEIROL,FERROJM,SANTOSCO,[J].JPsychiatryNeurosci,2006,31(6):377-383. [10]李丽梅.脑血管病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J].医药前沿,2012,2(4):224-225. [11]韦应和,黄永春,蓝小燕,等.护理—心理干预对脑卒中焦虑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3):420-421. 大学生护理专业毕业论文优秀范本篇2 浅谈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术期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34例作为本次医学研究的对象。入院后让其自行抽签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并且前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时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关键词】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围术期;临床护理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34例作为本次医学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6~52岁,平均年龄为(±)岁;病程1~10个月,平均病程为(±)个月。对照组年龄27~54岁,平均年龄为(±)岁;病程2~9个月,平均病程为(±)个月。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方法 术前护理:患者入院后为患者做好常规检查,护理人员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心理情况来为患者制定有效并且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关注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并且需要对患者的饮食做好合理的安排和控制,尤其是盐类物质的摄入[1]。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科学合理用药,以将患者的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术前3天,让患者采用臭氧来清洗阴道,对其做好清洁工作,避免出现感染。手术前一天,护理人员需要做好导泻工作,让患者将肠内的粪便。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在手术中需要准确将医生需要的医疗器械,并且需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就立即告知医生。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以提升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术后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合理并且科学让患者用胰岛素,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每天需要叮嘱患者擦洗会阴部,保持清洁,防止出现感染[2]。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尿管的留置护理,必须保证留置尿管的卫生和清洁工作,避免出现感染情况。手术结束后,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鼓励患者合理进行运动,避免出现并发症[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糖尿病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妇科疾病患者的手术效果形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如果对患者的血糖并未进行有效的控制,患者在妇科手术中极易出现酸中毒以及昏迷等情况。我院发现采用护理干预对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由此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因此,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时采用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朱红梅.加强妇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策略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5,(16):140-141. [2]杨秀.合并糖尿病妇科肿瘤老年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4,(21):102. [3]贾艳焕,李育玲.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病人围术期临床护理分析[J].护理研究,2014,28(10):3535-3536. 猜你喜欢: 1. 关于大学护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 2. 有关大学护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例文 3. 大学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4. 大学生护理论文范文 5.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免费范文 6. 有关大学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下载
人类有史以来的重大医学成就---仙丹牌彻底熟性质药膳 整个地球的任何一种物质现象的存在,都是依靠自身正性质的能量维持的。 整个人类大多数的第一代祖先人,他们都是在各自的一生中主要依靠饮吃各种由多种自然热因造成属于含生性质成分多熟性质成分少的非彻底生性质的我们现代人所说的食物原料,进行生长和营养他们各自身体的每一个部分的,因此,他们各自身体的正性质是属于生性质的,负性质是属于熟性质的。 现在,全人类中的所有有现代文明的我们现代人,我们都是在过去的大多数时间里主要依靠饮吃用普通炊具和普通炊做方法只能把我们所需要的主食原料炊做成属于含熟性质成分多生性质成分少的非彻底熟食物进行生长和营养我们各自身体的每一个部分的,因此,我们各自身体的正性质是属于熟性质的,负性质是属于生性质的。 我在我进行的最重大医学科研实验中发现:全人类中的任何一个自身正性质属于熟性质的患者,当他自身的正性质完全消灭自身负性质全部占据自身的所有性质的地位后,它就成了他自身的能够一种把自身或是患癌症或是换低免疫病的彻底自愈、免疫能,而他自身的负性质就就是一种能够造成他或是换癌症或是患低免疫病的致患能。 全人类中所有自身正性质属于熟性质的癌症患者,他们自身所患的各种癌症都是由于他们自身所患病部分的那种彻底自愈、免疫能连续在二十周以上的时间里每时每刻都很低于该部分的致患能早成的。他们所患的所有种癌症包括了被现在中、西医学称谓:鼻烟癌、食道癌、肺癌、肝癌、胃癌、肠癌胰腺癌、膀胱癌等等的全部种癌症。 全人类中所有自身正性质属于熟性质的低免疫病患者,他们自身所换的各种低免疫病都是由于他们自身所患病部分的那种彻底自愈、免疫能连续在十周以上的时间里每时每刻都低于该部分的那种致患能造成的。他们所患的所有种低免疫病包括了被现在中、西医学称谓:未到90岁早逝症、心脏病、动脉硬化、肝硬化、高血压、脑中风、脑溢血、脑血栓、肥胖症、鼻出血精神病、口腔溃疡、肺炎、肝炎、胸膜炎、腹膜炎、胃炎、胆囊炎、糖尿病、痔疮等等的全部低免疫病。 该种药膳是一种能够最长在二十周以上的时间里是全人类中任何一个他自身的正性质属于熟性质的患者他自身所换的任何种癌症或任何种低免疫病彻底自愈的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