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在生活中并不鲜见:人们对舞台上演员精彩的表演报以掌声,那是欣赏;人们对生活中见义勇为的勇者报以掌声,那是敬佩;人们对花园中骄艳的花、可爱的草报以掌声,那是赞美;人们对在“非典”中奋不顾身的白衣天使报以掌声,那是感动与信任。以下掌声作文栏目为您带来的《关于掌声的800字作文》,希望我们的作文能让你喜欢。
人生的掌声犹如阳光雨露,滋润着每一片花瓣;人生的掌声犹如远方的灯塔,引领着我们挂云帆,济沧海。掌声是无言的,是真挚的,是友好的,更是热情的。
我有幸在家长会上小结我们组组员的情况,眼看就要轮到我上台演讲了,我的心里异常的紧张,真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手心里直冒汗,两腿更抖得厉害。终于,轮到我了。我拖着瑟瑟颤抖的双腿走到讲台上,看着台下那么多的家长等着听我的演讲。可我却更加紧张,在台下呆呆地望着台下那一张张焦急的脸,舌头也不听使唤,不敢演讲。可是,我还是要演讲的,在那一瞬间,我读错了好几个字,顿时,我的脑袋像是被“轰”地炸开了。头埋得很深,脸憋得通红,活像是个关公,我呆呆地站在那里了。
我害怕极了,想到台下随时可能会出现哄笑和嘈杂声,我就更加紧张。这时,坐在台下的妈妈伸出双手,为我鼓掌加油,别的家长们也跟着为我鼓掌,老师也在为我鼓掌,仿佛在说:“别着急,要勇敢点。”这掌声犹如在演奏一曲美妙的乐章给了我信心,让我能够勇敢地克服胆怯心理,我也听懂了这掌声传递的心声。此时,我重新抬起头来,用眼睛注视着每位家长,继而十分投入地朗诵着。掌声此起彼伏,伴着阵阵掌声,我的演讲完了,抬起头看台下叔叔、阿姨们脸上溢出微笑,手不停地仍在鼓掌。我顿时有一种成功的感觉,我的演讲得到了家长们的喜爱和赞许。我深深地鞠了一躬,台下又爆发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次的掌声不是鼓励的掌声,而是祝贺我小结成功的掌声,这掌声热烈而持久,好似一团燃烧的火焰。在我心中剧烈的燃烧着,使我有了莫名的动力,掌声让我拥有了自己的天空,掌声让我走出窘境,掌声让我想与千里马并驾齐驱,掌声点燃了我希望之火。我真想放声说:啊,我成功了,家长们的掌声给了我成功的动力,我不再胆小了。
在人生的大舞台上,谁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喝彩呢?而掌声就是喝彩,是尊重、是鼓励、也是肯定。让我们大胆鼓掌,为别人,为自己,也为丰富多彩的人生,更为美好的生活,请不要吝啬你的掌声!
掌声可分为很多种,它可以给你带来勇气,带来光明,是一种让你前进的动力,就如水中行驶的帆船,因为有了风的映衬才得以疾驰。
随着钟表的逆时针旋转,历史重现,记忆中的我曾赢得过不少的掌声,但只有那一次的掌声让我记忆深刻,久久不能忘怀:应该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吧,期末结束后,学校要开一个家长会,一到六年级的学生家长全部到齐,大概有一千六百人。在这之前,通过班主任的引荐,学校让我和高我一年级的男生主持这次的家长会,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内心,简直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了。但是兴奋之余,却也有着说不尽的辛酸,近5篇A4纸印成的文稿全部都要背下来,而且时间紧迫,对于刚刚接手这种事的我,无疑是一种高难度的挑战。我开始有些怯弱,想告诉老师,让她换一个人,但这种话,我是不会说出口的,像这种难得的时机,不知有多少人都看着呢,既然老师选中了我,我干嘛还要放弃呢?就算最后没有得到百分之百的好结果,我也要试一试。我接下了这个高难度任务,拿到这些文稿也同样意味着我已经开始和“敌人”开战了。我是不会输的,面对着手里的文稿,我冷笑,哼哼哼。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忙得不可开交,昏天暗地。但我仍旧时时刻刻告诉自己不能放弃,也许我天生就有一种不服输的性格吧。家长会到了,终于到了,对着摄像头整整说了一两个小时,在这之中不论心中怎样的紧张,我的脸上始终都是面带微笑的。当说完最后一句话时,每个教师都响起了震天动地的响声。这一刻,我觉得之前所做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了,这些掌声冲击着我的耳膜,冲出了每个教室,冲出了厚厚的墙壁,汇集一起,共同冲向高空,仿佛将我托了起来,内心的激动可以说是常人无法感受到的。
家长们的掌声鼓舞了我,让我在今后的困难之中找到自信,不再怯弱,不再退缩,找到勇气,勇敢的面对那满地的荆棘。毕竟,这是为我响起的掌声!
我一直不喜欢中国观众的欢乐、喝彩,总觉得那样没有西方人庄重有礼貌。可是当我看完了那场演出反而觉得西方人太冷漠,不如我们中国人热情、友爱。
一年暑假,我和爸爸一起出去玩。我们走进了一个电影院。过了一会儿,随着序幕被拉开,几个长得清秀娇美,衣着艳丽的小姑娘走了出来。她们有的转碟子,有的叠罗汉,但最吸引我的是一个顶着花伞的小姑娘。她年纪不大,但很灵巧。小花伞好象是被她的清纯吸引住了,在她的手上,脚下稳稳的,任凭她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小花伞都一丝不动。
我正看得出神,忽然只见她脚一歪,小花伞一下子从她的脚上掉了下来。她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吓坏了。脸色变得苍白,泪珠也直在她眼里打转。此时此刻,全场一片寂静。突然从后面断断续续地传来几声掌声。接着震耳欲聋的掌声笼罩了电影院。当掌声渐渐消失,坐在前排的一位叔叔大声说:“小姑娘,没关系的,接着演下去。我们真的很喜欢你的表演,很精彩……”小姑娘慢慢把小花伞拾起来,放回脚上,接着完成了这场演出。表演结束后,她再也忍不住感激之情,流着泪不断地向台下一面鞠躬一面说:“谢谢,谢谢……”
又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也夹杂着一声声喝彩。我也被这一切感动了,不知不觉地我也被周围的人所感动鼓起掌来,还大声地叫了一句:“啊,真棒!”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掌声与喝彩的意义。它代表了一个人的支持和对一个人的工作的肯定。那是表达爱心的一种方法。想一想如果当时没有那阵掌声没有那声喝彩,也许小姑娘会因为这次的失败而放弃演艺,失去自信。那么她以后的漫漫长路都将是乌云密布,泥泞不堪。是掌声给了她信心,是喝彩赋予了她勇气,让她依然充满自信,朝气蓬勃。
爱是一种无尽的力量。牵起我们的手,让爱充满世界。连起我们的心,建立温暖家园。
人生需要掌声。许多人常常感叹:知音难求。何为知音?知音难道不就是人生中的掌声吗?
人生路漫漫,节节有掌声。掌声是造就自信的源泉;掌声是进步的源动力;掌声是成功路上的明灯。在人生的舞台上,谁不希望自己的演出得到喝彩?掌声,是对人的一种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与肯定。
人在失落时,需要别人的掌声给予鼓励;人在胆怯时,需要别人的掌声给予自信;人在成功时,需要别人的掌声给予喝彩。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小男生,跟同学谈话时就畏首畏尾的,更不用说要他站起来回答老师的提问了,他也因此常常被同学们笑话。后来,老师看不下去了,在课堂上特意制造很多机会以增强他的信心,还教导我们要多给予他鼓励。终于,在一节语文课上,小男生在我们热烈的鼓掌声中站了起来,高声朗读了课文!
人生需要掌声,掌声能让人感受到别人的支持,更勇敢地向前冲。
在国外,街头艺术表演者比较多,他们就真的情愿靠那些微薄的“赏金”过日子吗?记得有一位记者就此访问过一位法国的街头艺术表演者,得到的答案竟是——表演的过程中,最令人兴奋的并不是途人把钱投入钱罐的时候,而是能与那些懂得欣赏自己表演的人们目光交汇的一刻,是耳旁那热烈赞赏的掌声响起的一刻。正因为有了这一刻,我才感受到了那种被人肯定的满足。
人生需要掌声,掌声能让人感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赏,更努力地向目标迈进。人生需要掌声,掌声能让人感受到自身努力后的满足。人生,就像开放在郊外的野花,万紫千红,芳香四溢;掌声便犹如那阳光雨露,滋润着每一片花瓣。人生观,就像颠簸在海上的小舟,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掌声便犹如那远方的灯塔,引领着你挂白帆,济沧海。
人生需要掌声。
没有掌声的演出是可怕的,有谁能受得了死一般的寂静;没有掌声的人生是可悲的,有谁愿意在压抑中生存;人生缺少了掌声,只会剩下英雄垂泪、士子悲歌的结局。让掌声响起来,人生需要掌声。
挥起你们的双手,共同拍打出勇气,斗志与肯定,沿着小溪,穿过森林,共同分享那无际的蓝天。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掌声议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掌声是一种对别人赞赏、肯定的最好方式。
在生活中,我们观看了一场美妙的演出,当谢幕时,我们由衷发出的掌声是对演员最好的鼓励,当我们听了一次激昂的演讲,我们也会不由自主的举起手噼里啪啦的送上最真挚的肯定。 曾经有这样一件关于掌声的故事,朱莉亚·罗伯茨是美国非常著名的女演员,一生得过无数的掌声和赞美,在有一界著名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朱莉亚·罗伯茨有幸当选了最佳女演员的称号,当她接过奖杯时,人们洗耳恭听准备这位已经获得多项荣誉的大嘴美人说出自己的得奖致辞,而这时的朱莉亚·罗伯茨因为十分激动,嘴巴根本说不出流利的语言,她那支离破碎的语言使她眼中噙着泪水,当所有人都为她着急的时候,台下爆发出了震天的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使朱莉亚·罗伯茨的脸上重新有了笑容。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人生中你那寻寻觅觅的知音就是那个为你鼓掌的人。当你失意落魄时,掌声能使你忘记过去展望未来。一场没有掌声的演出是可怕的,谁能忍受哪死一般的寂静?一场没有掌声的演说是失败的,谁能应付哪一张张冷漠的脸?不要吝啬你的掌声,别人成功时,给予他赞美的掌声,别人失败时,给予他鼓励的掌声。 但在某些场合,我们却被逼迫的发出掌声。当某些职位大点的领导在台上讲写某某精神,几荣几耻时,虽然演说无聊,普通话有时也不怎么准,但是又有谁在他们演讲后不鼓掌呢?这种掌声比起那些有感情的掌声,是那么显得没有一点生机,大家虽然都在鼓掌,但脸上没有一点高兴的样子,而台上的人也似乎对这种掌声不以未然,一副骄傲自满的脸色,且没有一丝感谢的言语,让人看起来是多么的无礼。
人们不应该吝啬自己的掌声,但有时却在浪费自己的`掌声。但是掌声永远激励着人追求灵魂的高尚与完善,掌声比爱心比金钱更为重要。
在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掌声与鼓励,没有了掌声,生命彷佛少了装饰,非常的不完整,但并不代表人生没有希望,没有前途,只是觉得比较单调而已。
常常看到许多明星、影帝在舞台上领奖、发表感言等等,非常的光荣,真是令人羡慕不已,但是想一想,那些在舞台上领取掌声的明星、影帝在背后付出的心血是多么的辛苦、认真,当明星的,一定有品尝过失败的滋味,例如:音高唱不上去、容易破音、舞步手脚不协调、因为特技杂耍失败而重重的摔到地上等等,当影帝的,在脸部表情及服装风格上一定也会非常的辛苦、努力,才会有今天这样的一个好的成果,对我影响最大的麦可杰克森,他能获得数十几万观众的鼓励,一定也是在背后的努力所换取的,有创意的月球漫步,非常有节奏的摇滚音乐等等,这些高难度的技巧一定是换取掌声的主要酬劳。
其实要获得掌声,必须要在背后付出极多的心血、极大的努力、极辛苦的磨练等等,一旦只要获得了掌声,就会非常的光荣、非常的有成就感,那种成功的感觉,是没有在背后付出努力的人无法体会、感觉到的,在掌声响起的那一刻,如果你是付出许多,辛苦磨练的那个人,那么你将只会是接受掌声的那个人,不是给予掌声的观众,所以我觉得奖状只是一个成功的象征,而掌声则是一个光荣有成就感的象征。
每个人都需要掌声,有谁会辛苦磨练而不想获得热烈掌声和光荣呢?
掌声是对别人的认可与鼓励,也是一份可以分享的快乐。
面对现在的自己,怎么也无法与曾经那个害羞的小男孩联系起来,也无法想象这样一个活泼外向的中学生曾经害怕在许多人面前发言,一上台就脸红。这巨大的变化确实发生在了我的身上,只因为那一片掌声。
曾经的我内向,害羞,只愿意和自己认识的同学说话,甚至不敢上台。有一次,在学校组织参加的旅行活动中,我被要求作为学生代表发言。那时候讲话要用扩音嗽叭,我本来就有点紧张,又因为扩音嗽叭太重差点拿不住摔了一跤,就更加害羞了。那天天气躁热,阳光也似对我的发言不感兴趣,悄悄躲进云里又突然钻出来,消遣时光。我支支吾吾了半天,终于低头着念完了发言稿,赶紧溜了下来,只听到了一片打哈欠的声音,还有人低声说:“终于完了。”我当时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心里懊恼为什么要选我发言。
是另一次上台发言发言改变了我。那是在一次家长会上,我是班上第一名,老师要我上台发言。我瞟了一眼坐在下面的家长和同学,他们都在望着我,我又迅速低下了头,生硬地念起了稿子。随着一声“谢谢”,我轻轻地向台下鞠了一躬,正以为完事了的时候,响起了一片掌声,让我愣了片刻。然后我也一边鼓掌一边走了下去,脸上洋溢着笑容。这一刻,太阳透过窗户照了进来,照在我身上,照在整个教室里,温暖里还蕴含着别的意味。
掌声随处可以响起,为别人送上一份掌声,就是送上一份鼓励,支持和认可。不要吝啬你我掌声,也许有时我们无法献上鲜花表达自己的谢意,支持与鼓励,但我们可以献上一份掌声,它比鲜花还要美丽,请不要吝啬。
“掌声”对于我们来说,表面上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两只手一拍,发出清脆的声响,这便是掌声了。但是我们似乎都没有发觉到这清脆响声的正真含义和它带给我们的幸福。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生活中需要掌声600字 作文 ,大家快来跟我一起看看吧。 生活中需要掌声600字作文篇1 掌声,使我鼓起信心;掌声,使我告别自卑;掌声使我加速前进。生活是色彩斑斓的,尤其蕴含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孤独的寂寞------此时,需要掌声,生活不能离开掌声。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 故事 :一阵掌声让她改变一生,有个小女孩叫小英,自从出了一次车祸,她的双腿残废了,拄上了双拐。从此,她很自卑,每天都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待着,不喜欢和同学们交往、游戏,她十分孤独。 在每次上台演讲时她是最后一个,这次也不例外。当该她演讲时,同学们把目光纷纷投向了她,她的脸红了,低着头一瘸一拐的走向了讲台,同学们向她投来了赞许的目光。他演讲了自己的亲身实际,演讲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她流利的语言、不幸的遭遇,勾起了同学们心酸的泪水。 当她演讲完时,同学们给她鼓起了掌,掌声持续了大约一分钟。从此,小英活泼了,她和同学们融为一体了,有时还走进学校的练舞房!掌声,对一个身在自卑的人有多重要。 看了这个故事,我学会了给别人鼓掌。当别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为他鼓掌,并鼓励她从困难中起来;当别人取得不好成绩时,为他鼓掌,并鼓励他刻苦学习下次取得好成绩;当别人找不到歧路而焦急时,为他鼓掌,并鼓励他要镇静认真寻找。掌声使人对生活更加充满信心! 双手举起来,对在一起,碰在一起发出声音,多么简单的动作,就可以改变命运。所以我们要对一些需要掌声的人多做几次,让他们对生活更具信心! 生活中需要掌声600字作文篇2 一个好的演讲能够获得雷鸣般得掌声,但掌声并不只代表赞赏,掌声还给人以鼓励。 刚刚进入中学时,在课堂上我很少举手发言。但我们班每节语文课前都有一个课前演讲,这使我很担心:万一说不好,同学和老师会怎样看我呢?演讲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忙着开始准备 名人 名言 ,组织材料和编写文稿。 终于到我演讲的那天,我从早自习开始就不停地看稿子,希望读的时候不会结巴。第三节课是语文课,第二节课下课时,我将名言抄在黑板上。手中紧紧握着发言稿,眼睛紧紧盯着上面的字,生怕抄错。放下粉笔时,我才发现手心已经出汗。 上课铃终于打响了,班长叫过起立后,我走到了讲台前,心里一直告诉自己:镇静,你行的。但我突然感到耳根一阵发烫,显然我脸红了。“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名言是……”我开了腔,读着稿子。我不敢抬头看坐在下面的同学,但心里感觉一下轻松许多。“……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抬起头,“啪,啪,啪”下面响起了几声掌声,随后更多的人鼓起掌来。我如负重势。虽然鼓掌声音不大,也不整齐,但我仍感到很高兴。 也许那次掌声代表的不是赞许,但那次掌声给我了鼓励,是我对自己的信心。大家也一定会有同样的感受吧,那么,请不要吝啬你的掌声,把它献给一个个所需要的人。“我来到这舞台,听到掌声响起来,我的眼泪禁不住流下来……”一首歌这样唱到,让我们用掌声去感染每一个身边的人,它会使你收益匪浅。 生活中需要掌声600字作文篇3 “掌声”对于我们来说,表面上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两只手一拍,发出清脆的声响,这便是掌声了。但是我们似乎都没有发觉到这清脆响声的正真含义和它带给我们的幸福。 平凡的人因为掌声的鼓励而伟大;自卑的人因为掌声而自信;那些被诗人看不起的人也许有一天,他会因为掌声而变成人人仰慕的人……一切因掌声会变得皆有可能。 生活中,多一点张申的鼓励,其实这也可称为是对他人给予无限的帮助,对生边认的肯定。想象如果有一天因为你的一阵不起眼的掌声而造就了一个人一辈的成功,你该是多的荣幸而自豪。 “掌声”是对一个人最亲切的鼓励,是对一个人的认可。 换位感受: 如果我为他人阅读了一篇 文章 ,读得很好!别人为我鼓掌是,我心里的喜悦与感激这辈子都不会忘了吧!同时,我也因此有了足够的信心做出更好的成绩来。这些,难道不该感谢掌声吗?没有这清脆的掌声,我又会怎么样啊!是否会凭空增添一份自信。 每个人相信这感受都会一样吧! 我们总是不停追寻着那可贵的真诚!真诚是什么?我说:真诚就是你对我的认可——掌声!别人说:真诚就是你对我的认可——掌声! 生活中,掌声其实很简单,它更可以表达你最深的诚意。不论是对是错,你永远都能让掌声陪伴你,相信,掌声它不会累的! 当你身边的人感到灰心丧气的时候,请你用掌声唤醒他的自信,重新是她直挺挺地站在人们眼前。 生活中,请大家拍手!发出着清脆悦耳的声响!掌声是人们最给力的希望。掌声的人可使我自信!
阿巴贡,一个一毛不拔的吝啬鬼,在他的一生中,几乎没有感情可言,他甘愿沦为金钱的奴隶,为了金钱,可以不顾一切,甚至可以牺牲儿子和女儿的终生幸福……影片中的阿巴贡有一个儿子克莱昂特和一个女儿爱莉丝,他们是正值青春年少的妙龄少年,然而,他们却并未像其他的年轻人那样,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他们的父亲拥有万贯的家财,而他们,作为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父亲的儿子,却完全不像公子哥抑或是千金小姐,他们穿着最朴素的衣服,过着最清淡的生活,而这些都是因为他们的父亲不肯拿出一分钱来替他们购置新的衣物,而他自己也是如此,每天穿着同一件衣服,就连最后儿子和女儿的结婚礼服也是由对方所出。他很想让别人为其做事情,然而却不愿意掏一分钱,就拿他喜欢上玛丽雅娜来说吧。他虽然是一个吝啬鬼,但他首先是一个男人,男人都是喜欢漂亮的姑娘的,而他也不例外,他委托别人帮其说媒,起初说的好好的,可是一提到钱,他就像是发疯了似的,对人如老虎般凶恶,简直就是变色狼转世,令人“敬而远之”,觉得他不可理喻!在对待他的家人的问题上,就更加显得他的吝啬与小气!为了节省开销,他雇佣了一个人既当厨子,又当马夫;为了节省开销,他终日不给马喂食物,以至于最后只剩下皮包骨头,令人不禁心生怜悯之心……不仅对待旁人如此,更令人不可思仪的是他对待他的儿子和女儿亦是如此。儿子克莱昂特为了生存起见,竟然另外出去借钱,而债主竟然是喜欢放高利贷的父亲阿巴贡,这一看似滑稽荒诞的情节正刻划了阿巴贡的自私及爱财如命的一个吸血鬼的丑陋形象!在对待他们的婚姻问题上,唯一可以左右他的决断的便是:儿子的结婚对象有没有大量的嫁妆带来,女儿的结婚对象是否不要嫁妆,而他为他们择偶的标准亦是如此,谁不要嫁妆就将女儿嫁给谁,当然最好是还能从中涝到好处;对儿子,则是谁给女儿配备的嫁妆丰厚就让儿子同谁结婚,看到这样的父亲,我们不得不说,这整个是一老顽固、老变态!真的是不可理喻!!这部影片虽然讲述的是一个吝啬鬼阿巴贡的生活点滴,但是却从不同曾面反映了旧时封建社会的性质,刻划了一个活生生的吸血鬼、吝啬鬼的形象,也反映了在旧时封建时代的父母包办婚姻的恶劣风气,最后影片以阿巴贡的全部积蓄被盗为尾,以其强烈的反映更生动的刻画了他的为人,在箱子下落明了的情况下,他为了避免付法官的口供费,竟然要处死说谎话的仆人,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噬财如命,认为金钱高于一切,没有了金钱,人生也就变得毫无意义,在金钱面前,他丧失了人性、失去了爱情以及对儿子和女儿的亲情、对仆人及其他人的友情、对穷人的怜悯之情、对牲畜的关爱之情……好象人世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已经不复存在,甚至包括他自己,在他的信念中,只剩下了金钱,金钱就是他生命的唯一!片尾以阿巴贡拖着他那沉重的装满了金钱的箱子踏上了他孤独的人生之旅,而请求获得布施的老婆婆依旧在后面追寻着他收尾,使得本文更加具有讽刺性,看似荒诞的结尾,实则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阅读了莫里哀的经典剧作《吝啬鬼》,作品不长,但是作者在其中所塑造的阿巴贡这一文学形象却给世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一经典形象与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果戈里的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被并称为外国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查阅相关资料后我发现莫里哀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但他并没有因此就美化资产阶级,《吝啬鬼》就是一部典型的讽刺资产者的贪婪和吝啬的杰作。下面我想从文本出发,大致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主人公阿巴贡在金钱关系下扭曲的人性特点。 第一个特点我归纳为对金钱的变态占有欲。这一点可以首先体现在他对金钱的吝啬上。我们知道,阿巴贡实际上是一个百万富翁,拥有万贯家产,但他更是一个守财奴。他生活在封建社会,但是,他对那个时代许多人所重视的东西,诸如门第,声望等等并不是十分看重。他所看中的东西只有钱。金钱就是他的唯一,他爱金钱胜过一切,甚至胜过他自己。他自己平时省吃俭用,书中说他“生活水平还不如一个乞丐”。据说有一次半夜他饿的不行了居然跑去偷吃自己家马的荞麦,后来还被自家的马夫发现后打了一顿。他虽富有,却极力克扣亲生儿女的花销,使他的子女“窘得抬不起头来”,逼得他的儿子和女儿“为了对付每天的花销”不得不“到处举债”。为了花更少的钱,他自制了一种历书,把吃斋的日子加多了一倍,为的是让全家人多断几回食;他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财主,家里也有许多仆人,可是仆人们不仅穿着破烂,而且每当赶上过节应给仆人发东西或者要辞退仆人的时候,他就不停地找茬儿和仆人吵架,为的是趁机扣发仆人的赏钱和工资。有一次他还把邻居家的猫告上了法庭,因为那只猫偷吃了他剩下的一块羊腿肉。在他要请客人来家里吃饭的时候,他要求厨子师傅花很少的钱做出菜来,最好准备一些大家都不大爱吃的而且一吃就饱的东西。他还吩咐仆人们要多往酒里兑水,而且要给客人加酒也得人家问过不止一次才倒。他还要求女儿看好撤下来的东西,当心别糟蹋掉了。 对金钱的狂热使吝啬鬼不仅吝啬物质上的东西,而且吝啬情感与思想,比如阿巴贡他恨透了“赠送”这个字眼儿,以至于他问候人时从来不说“我赠你一个日安。”而总是说“我借给你一个日安。”正如剧本中的仆人阿箭所说“他爱钱比爱名声、荣誉和道德全厉害多了。他一见人伸手,就浑身抽搐。这等于打中他的要害,刺穿他的心,挖掉他的五脏。”他还很害怕别人说他有钱,因为他怕别人来偷窃他的钱。就是在家中他也十分多疑,当看到仆人穿着肥大的灯笼裤时就疑心里面藏着他的东西。他还不愿意给帮他做事的人酬劳,媒人帮他四处奔波,可是一谈到钱就变了脸色。警卫员帮他查找金币的下落,他也不愿意给人报酬。 金钱是他思考一切的出发点。即使是婚姻大事也不例外。他要将女儿嫁给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又要让儿子娶一个寡妇。而年过六旬的他则想取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巧合的是这位姑娘正是儿子的意中人,为此父子两人闹翻,最终居然还是以钱来解决的:儿子的仆人为了帮助小主人,故意偷了他藏在花园里的一万金币,使他痛不欲生,最后他的儿子以还他这一万金币作为交换条件,让他放弃娶那位姑娘。在金钱和“爱情”面前,他不得不放弃了后者,这里又一次将他对金钱的无比狂热展现得淋漓尽致了。 其次,他对金钱的变态占有欲还体现在他对金钱的贪婪上。阿巴贡的主要生财手段是放高利贷,并因此成为了当地数一数二的有钱人,但他却任然不断地挖空心思想获得更多的财富。当他看到儿子的衣着打扮时,他指责儿子在衣着上的花费足够放一大笔债了,当儿子说到添置衣服的钱是赌钱赢得的的时候,他又马上想到可以用赌赢的钱去放大利。可见,在他的生活中,他几乎是时时、事事都想着要怎样才能获取更多的财富。并且,为了获取财富他可以不择手段。阿巴贡放债的手段极其毒辣阴险,一开始他使用甜言蜜语让人相信他是很愿意以低额的利息把钱借给别人的,一旦诱人上当之后,他便谎称手头没有现款,要向别人转借,要以二分利息借进,因此多出的利息必须由借债人来承担。于是他顺理成章地把利息加到二分五厘,比其他的高利贷者还要高出四分之一。 我总结的第二大特点是对亲情的极端冷漠。真正的吝啬鬼认钱不认亲,阿巴贡就是最好的例证。正如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莫里哀从阿巴贡对待一双儿女的行为着手来向我们生动地阐述了这句话。他想尽了一切办法极力克扣子女的生活费,并贪婪地没收子女从他们已故的母亲那里继承的遗产。更令人愤慨的是,阿巴贡不顾女儿已有心上人的现实,硬是要把女儿许配给一个年龄和他相当的老头,因为对方非常有钱而且答应不要嫁妆。而对于儿子的婚事,他准备要儿子娶一个有钱的寡妇,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不花钱,还可以从中大捞一笔。在阿巴贡的眼里,儿女的幸福不算什么,钱才是他的心肝宝贝。亲情也不算什么,怎样最大限度地利用儿女的婚姻赚得最多的钱才是最要紧的事。可见,在阿巴贡这里,钱才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而阿巴贡与儿子克莱昂特还成为了情场上的对头,因为这个年过六十的老头想娶作“续弦”的年轻姑娘正好是儿子的心上人!当他发现了儿子对玛丽雅娜的爱情之后,恼羞成怒,父子对骂,互不相让。在金钱社会中,阿巴贡与儿子同样产生了矛盾,儿子迫于无奈打算带玛丽雅娜私奔,但由于父亲的吝啬他没有积蓄,只好去借高利贷,可是谁知那个放债人就是自己的父亲!真相大白之后,父亲痛骂儿子浪荡败家,儿子怒斥父亲丧心病狂。最后不欢而散。对于这一点,歌德曾精辟地指出:“ 《悭吝人》使利欲消灭了父子之间的恩爱,是特别伟大的,带有高度悲剧性的。”这本是一部喜剧,可是歌德却用“高度悲剧性”来评价这部作品,可见在金钱关系下,人与人之间原本应有的脉脉温情就只剩下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了,这不是悲剧又是什么? 以上两大点就是我在阅读《吝啬鬼》时对于金钱关系对人性的扭曲的一点思考,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了一个可恶、可憎又可笑的吝啬鬼形象,这也引发了我们对资产阶级金钱关系对人性的危害的思考。而对于世界文学舞台来说,阿巴贡又是不可多得的经典文学形象,那么作者莫里哀究竟使用了什么方法让这一形象变得如此富有魅力呢? 通过阅读全文我发现,莫里哀几乎是通篇都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刻画阿巴贡的“吝啬”形象,将一些细微的行为放大化或者设置一些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出现的行为,来达到深刻揭示人物吝啬、贪婪、自私、冷酷的性格特征的目的和极佳的讽刺效果。
借锤子的邻居更吝啬,因为他自己家有锤子,他都舍不得拿出来用,还跑邻居家去借。想对这两个人说:生活不是吝啬就美好的,再说了!钉子也磨损不了锤子
我觉得两个人差不多。一个人明明有锤子还要向别人借,另一个人因为怕锤子损坏而不愿意借。
我想对他们说:“这么小气是不对的,做人要大方一点;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应该互访帮助。”
《吝啬鬼的故事》主要内容:
这个故事说的是东边的吝啬鬼自己有钉锤,但是自己怕锤坏了,舍不得用,就去借西边吝啬鬼的铁锤,西边的吝啬鬼不愿意借,东边的吝啬鬼认为西边的吝啬鬼太小气了。
扩展资料
吝啬鬼:lìn sè guǐ
1、吝啬的或过度节俭的人。
2、办事很小气的人;在用钱和使劲方面的小气鬼。
一般指非常小气或很小气的人。就是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但又不用或者不愿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的人。吝啬鬼和小气鬼、孤寒鬼的意思基本相同。
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是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吝啬鬼》(又译《悭吝人》)里的阿巴贡,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以及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
古代文学是传播我国古代辉煌 文化 的一条重要的途径,而论文的选题则是写作古代文学的首要任务,题目有一半文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古代文学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古代文学论文选题方向一:欧美文学史 1. 希腊神话的思想艺术特色哈姆莱特形象 2. 《威尼斯商人》的结构特点 3. 伪善性格的集大成者(达尔丢夫形象谈) 4. 《吝啬鬼》主人公性格谈 歌德《浮士德》对18世纪德国现实的反映 5. 《巴黎圣母院》中的“大自然” 6. 赋予人物以极端欲念——巴尔扎克人物性格塑造艺术谈 7. 《红与黑》的心理描写特征 8. 于连——英雄还是野心家 “心灵的辩证法”——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艺术 9. 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心理描写特征 10. 雨果创作的人道主义主题综述 11. 《人间喜剧》对大革命后法国社会的反映 12. 一个野心家的成长——拉斯蒂涅形象谈 13. 平面与极端——雨果人物性格特征谈 14. 《新爱洛伊丝》热爱大自然问题 15. 《罪与罚》对“超人”思想的批判 16. 陀思妥也夫斯基作品的宗教倾向 17. 欧洲现代长篇小说奠基作——《堂吉诃德》的流浪汉小说结构与严肃主题 18. 《约翰·克里斯朵夫》主人公形象分析 19. 劳伦斯长篇小说的思想主题 20. 《静静的顿河》的史诗性质 21. 高尔基《母亲》的文学史地位 22. 《母亲》中母亲形象 23. 《母亲》中巴威尔形象 《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形象谈 24. 《玩偶之家》娜拉形象谈 古代文学论文选题方向二:比较文学 1.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特性比较 2. 希腊戏剧的早生与中国戏曲的晚熟 3. 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与中国“五四”文学 4. 哈姆莱特与于连形象比较 《红与黑》于连、《高老 5. 头》拉斯蒂涅、《罪与罚》拉斯柯尔尼柯夫形象比 6. 英国文学中的堂吉诃德 娜拉与安娜形象比较 7. 娜拉与中国“五四”文学女性形象比较 8. 巴比塞《火线》与海明威《永别了,武器》比较 9.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与海明威反战长篇比较 10. 伏脱冷形象与靡非斯特形象比较 11. 俄国文学“多余人”形象与中国现代文学“多余人”形象比较 12.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比较 13. 朝鲜《春香传》与中国《西厢记》比较 14. 鲁迅《狂人 日记 》与果戈理《狂人日记》比较 15. 俄国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与中国曹禺《雷雨》比较 16. 左拉创作与茅盾创作中的自然主义比较 古代文学论文选题方向三:文艺理论部分 1、唐代笔记小说中的亲属称谓语研究 2、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写作理论述论 3、明代《水浒传》传播初探 4、《文艺复兴》研究 5、女性文学史的书写立场及策略 6、论《洛丽塔》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7、“80后”文学现象研究 8、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化追求 9、袁枚“性灵”美学思想研究 10、20世纪小说叙事时间与生命体验 11、薛家将 故事 的演变及其文化解读 12、卡彭铁尔小说时间的“返源旅行” 13、从中国文学翻译策略选择看多元系统理论的局限性 14、从鲁迅作品对 儿童 形象的塑造中看其 教育 观 15、抗战文学中的重庆主题 16、五四新文学缘起的政治文化再考 17、重写文学史的理论与实践 18、现实主义的困惑与探索 19、在文学与政策之间 20、《左传》故事“经典化”探研 21、从西方科幻小说看中国同类作品的困境与发展 22、“五四”小说的叙事 猜你喜欢: 1. 最全古代文学论文题目参考 2.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3. 有关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4. 2017最新古代文学论文选题 5.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余杰吴敬梓一生以移居南京为界可分前后两段。前期,他与小山一样,以声色犬马的生活方式游离于“正常”的生活轨道之外。“少年时,青溪九曲画船,曾记游冶……朝复夜,费蜀锦吴绫,那惜缠头价。”(《买肢塘》)“王家昙首,伎识歌声春载酒,白板桥西,赢得才名曲部知。”(《减字木兰花》)吴敬梓不像小山一样真正沉醉到情爱之中,而更多地标榜一种不见容于俗世的生活姿态。不是为游冶而游冶,而是在游冶中体验自由。胡适说,吴氏的家产是在秦淮嫖掉的,我倒觉得,“泥沙一掷金一担”是他有意为之。只有丧失了财产,挣脱了宗族的约束后,他才能以纯粹的心境进入到文学创作之中。“枭鸟东徒,浑未解于更鸣”!(《移家赋》)33岁、不名一文的吴敬棒移家南京时,他在族人眼中已是“传为子弟戒”的“败家子”。到了“白门三日雨,灶冷囊无钱”的地步,他仍拒不参加傅学鸿词科考试。当“长老苦口讥喃喃”干涉他的自由时,他“叉手谢长老,两眉如戟声如虎”。[45]他的“痴憨”、“颠憨”、“隐括”终一生而不变,与小晏何其相似!《儒林外史》以王冕作为“隐括全文”的“名流”。他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能耐,就因为他是一个“嵌崎磊落”的人,一个“有意思”的人。王冕既是葆有童心的放牛娃,又是才华横溢的畸人。他画荷花,“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因为他自己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玩耍,惹得乡下陔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他也不放在眼里。”这是何等任情自遂、天真自然!面对“灭门知县”的威逼,王冕宁可风餐露宿逃亡在外,也不肯低头。他处茅屋之远而怀天下苍生,一语道出入股取仕的实质:“这法子却定得不好!将来读书人即有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凤四老爹在小说中看似可有可元,实则为一大关键。据考证,凤四老爹的原型为侠客甘凤池。[46]当时浙江总督李卫在奏折中这样描述甘凤池:“查此辈棍徒,造作讹信,往来煽感,着实痛恨,断难容其漏网。臣细思江浙好事悻谬之人,莫过于现在拿获之甘凤池等各犯。”(《雍正朱批谕旨》)对于这样一个叛逆者,吴敬棒却由衷地赞美道:“官府严刑密网,多少士大夫见了就屈膝就范,你一个小百姓,视如上芥,这就可敬了!”《懦林外史》以四大奇人的故事作结。当“那南京的名士都已渐渐销磨尽了”的时候,奇人却出现在市井中间。会写字的季遇年,“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由着笔性写去”。“他若不情愿时,任你王侯将相大捧的银子送他,他正眼儿也不看”。他这样迎着施御史的脸痛骂:“你是何等之人?敢来叫我写字!我又不贪你的钱,又不慕你的势,又不借你的光,你敢叫我写起字来卜独立人格,意气风发。吴敬梓把“四大奇人”当作“述往思来”的一流人物。儒林中一片狼藉,而井市中则有闪光的人格,吴敬梓已悄悄换了一套崭新的价值标准。为什么在市井中反倒能保持人格的独立与心灵的自由呢?做裁缝的荆元,会弹琴、会写字,也喜欢做诗。朋友问他:“你既要做雅人,为甚么还要做你这贵行?何不同些学校里的人相与相与?”他道:“我也不是要做雅人,也只为性情相近,故此时常学学。至于我们这个贱行,是祖父遗留下来的。难道读书写字,做了裁缝,就玷污了不成?况且那些学校中的朋友,他们另有一番见识,怎肯与我们相与!而今每日寻得六七分银子,吃饱了饭要弹琴,要写字,诸事都由我。又不贪图人的富贵,又不伺候人的脸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也快活厂这席话真石破天惊。吴敬梓认识到,人格独立的背后是经济独立。被权力网络所覆盖的儒林中,只有爬墙藤一样的附庸,而元岩上松一样的独立者。市井人物操持着被士大夫所蔑视的职业,他们却在这职业中获得了真正的经济独立。好一个“诸事都由我”!儒林人士即使爬到宰辅这样的最高位置,怕也不敢说这样的大话。吴敬梓突破传统的道德评判,揭示出产生“奇人”的经济基础。这一点,此前无人认识到。开头出现王冕,中间出现风四老爹,结尾出现四大奇人,这是作者的精心安排。他们全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游离于统治秩序之外的平头百姓。他们的冰清玉洁、古道热肠、淡泊明志,都与丑态百出的儒林和官场形成鲜明对照,正如胡适在《吴敬梓评传》中所说:“不给你官做,便是专制君主困死人才的唯一的妙法。要想抵制这种恶毒的牢笼,只有一个法子:就是提倡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叫人知道举业的丑态,知道官的丑态;叫人觉得‘人’比‘官’格外可贵,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社会上养成这种心理,就不怕皇帝‘不给你官做’的毒手段了。而一部《儒林外史》的用意只是要想养成这种社会心理罢了。”然而,这种社会心理终究很难养成。吴敬梓这个嵌崎磊落的败家子是寂寞的,他笔下的奇人们也是寂寞的。荆元为知音于老者弹琴,“弹了一会,忽作变徽之音,凄清宛转,于老者听到深微之处不觉凄然泪下”。读者读到这里,掩卷深思,怕也要“凄然泪下”了!余秋雨!口无所臧否,心有所褒贬———《儒林外史》提倡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叫人知道举业的丑态,知道官的丑态;叫人觉得“人”比“官”格外可贵,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社会上养成这种心理,就不怕皇帝“不给你官做”的毒手段了。———胡适《吴敬梓评传》在浩若星海的中国古典小说中,被鲁迅许以“伟大”二字的,只有两部书,其中之一便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写士林阶层的。在中国的古代,所谓的士林,既是知识分子的世界,也即是官场。这是部批判知识分子的书,也可以说是一部揭露官场昏晦的书。这样说来,在当代的中国,确实很有重读《儒林外史》的需要了。作者吴敬梓(公元1701年—1754年),生长在长江北岸安徽省全椒县一个“名门望族”的大家庭。曾祖和祖父两辈官运亨通,在明清之际,有50年“家门鼎盛”的时期。但他自己的祖父在同辈中功名很小,而且早逝;他从小被出嗣给长房吴霖起,即是他的养父,吴霖起只做了几年县教谕,后来因为得罪上司而丢官,郁郁而终。吴敬梓13岁丧母,23岁丧父,本身既不热心功名,又轻视钱财,随意挥霍,慷慨仗义,上代留下的家产在几年之内被他挥霍得所剩无几,以致“田庐尽卖”、“奴逃仆散”,一时“乡里传为子弟戒”(《减字木兰花·庚戌除夕客中》)。加上考场失利,刺激甚重,“那得双眉时暂开?”回乡之后,由于不堪冷遇,于雍正十一年移家南京。从此时直到54岁在扬州逝世,主要靠卖文和朋友周济过活,也是在此期间完成了《儒林外史》这部鸿篇巨著。吴敬梓自幼处在名门望族的社会环境中,而成长的家庭却是一直在走下坡路,中年后又骤然陷入贫困不堪的境地。在他一生所经的这种由“渐”而“骤”的家庭破落过程中,他在家乡全椒县、在苏北赣榆县(其父任职之地)、在南京都曾久住,到过扬州、安庆、芜湖等城市;从宗族几代关系以及自己的人际关系看,他接触的士大夫阶层很广泛,认识与熟知的人物也非常多。他看的嘴脸,受的冷暖,经历的人事,体验的世情,都极其丰富深刻。这就培养了他富有正义的敏锐感觉和体察现实的清醒头脑,使他能够看透清朝黑暗统治下士大夫阶层的堕落与无耻,看透政治的罪恶与社会的腐败。正是这种身世经历,成为吴敬梓严肃的现实主义精神的直接渊源。《儒林外史》对于士林阶级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含泪的批判。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通过对种种不和谐、悖于人情、逆于常理的荒谬现象的揭露,注入描写人物的自吹自擂、大言不惭、自作聪明、弄巧成拙、欺世盗名、自命清高、自相矛盾等等。正像果戈里所说:“我们的们,我们的怪物们!……让大家笑个痛快!笑真伟大,它不夺去生命、田产,可是在它面前,你会低头服罪,像个被绑住的兔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有鲜明的目的,那便是“作者之意为醒世计,非为骂世也”。作者虽然极尽讽刺之能事,却是要挽救被讽刺的这一群,正所谓“善者,感发人之善心;恶者,惩创人之逸志”。作者以悲天悯人的手笔描写了八股制度下众多儒林人士的悲剧性命运,进而展开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情画,抨击了制度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使《儒林外史》成为中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圣品。《儒林外史》历来被评价为古典现实主义巨著,即为现实主义作品,其中很多故事与人物直接来源于生活。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就曾说过:“《儒林外史》所传人物,大多实有其人,而以象形谐声和庾词隐语寓其姓名。”《儒林外史》擅长运用“皮里阳秋”的笔法,也就是“口无所臧否,而心有所褒贬”。作者的看法并不是直接拿出来硬塞给读者,而是在具体形象的塑造中微言大义。周进和范进的中举,匡超人的转变,杜少卿的豪举,马二先生的迂腐,这一切都是通过具体的情节来表现深刻丰富的思想。作者并没有直接向我们褒贬什么,但每个形象都饱含着巨大力量的褒贬,传达着作者明确的正义观,我们必须从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各种形象的关联、发展上体会和了解。这是一种富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叙事方式。该书另一个艺术特色是速写式和剪影式的人物形象。《儒林外史》是一部主角不断变换的长篇小说,或者说是一部由无数短篇交替而成的长篇小说,基本上不可能通过详细描写其一生经历,以及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世界。所以,吴敬梓把重点集中在人的性格中最刺目的特征上,从而深入细致地表现一个相对静止的人生相。这就如同从人物漫长的性格发展史中截取一个片断,再让它在人们面前转上一圈,把此时此地的“这一个”,放大给人看。这是勾画讽刺人物的一个很出色的手法,它使人物形象色彩明净,情节流动迅速,好像人物脸谱勾勒一成,这段故事便告结束,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正是这些精工提炼的精彩情节。胡适在《吴敬梓评传》中所说:“不给你官做,便是专制君主困死人才的唯一的妙法。要想抵制这种恶毒的牢笼,只有一个法子:就是提倡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叫人知道举业的丑态,知道官的丑态;叫人觉得‘人’比‘官’格外可贵,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社会上养成这种心理,就不怕皇帝‘不给你官做’的毒手段了。而一部《儒林外史》的用意只是要想养成这种社会心理罢了。”
一、吴敬梓的生平与著作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他家自其曾祖起一直科第不绝,官也做得相当发达,有过五十年“家门鼎盛”(吴敬梓《移家赋》)的时期,但到了他父亲时已经衰败。他少年时代生活还颇优裕,随父亲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这种教育并不局限于八股文训练,还涉及到经史、诗赋。 祖辈的科第发家和当时的家门不振使他早年也醉心举业,二十岁时考上了秀才,这也是他一生所取得的最高功名。 三年后父亲亡故,他的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继承了一笔丰厚的遗产,族人欺他这一房势单力孤,蓄意加以侵夺,这使他看到人情世态的凉薄,并由此产生了对家族的厌恶和反抗的情绪,祖传遗产也在短短几年内随着这种情绪的增长而加速散尽:他一面往来于家乡与南京,涉足花柳风月之地,肆意挥霍;一面随意散发钱财给向他求助的人。他被乡里视为“败家子”而“传为子弟戒”(吴敬梓《减字木兰花》词)。而且他几次乡试都没有考中,也遭到族人和亲友的歧视,感到在家乡很难居住下去,便在三十三岁时把家搬到了他所喜爱的有着名山胜水的南京。 到南京以后,家境虽已很困窘,但他仍过着豪放倜傥的生活,与四方文酒之士交游,甚至在没落之中,仍变卖了家产,以葺先贤祠。同时,他对仕途也失去了兴趣。三十六岁时,安徽巡抚赵国麟推荐他入京应“博学鸿词”科考试,他也称病不去。而他的经济状况日益恶化,主要靠卖文和朋友接济过活,有时竟到了“囊无一钱守,腹作于雷鸣”,“近闻典衣尽,灶突无烟青”(程晋芳《寄怀严东有》)的地步。虽然他性格豪爽,但内心的辛酸还是难免的。当他的好友程晋芳也陷入困境时,他感慨地说道:“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程晋芳《文木先生传》) 吴敬梓是旧时代一种很特别的人物。《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借高先生对杜少卿的批评,描绘出他自己的精神面貌来: 他这儿子就更胡说,混穿混吃,和尚道士、工匠花子,都拉着相与,却不肯相与一个正经人。不到十年内,把六七万银子弄的精光。天长县站不住,搬在南京城里,日日携着乃眷上酒馆吃酒,手里拿着一个铜盏子,就像讨饭的一般。不想他家竟出了这样子弟。学生在家里,往常教子侄们读书,就以他为戒。每人读书的桌子上写一纸条贴着,上面写道:“不可学天长杜仪”。 这里正是写出了吴敬梓与由“正经人”所组成的世界和他们的人生规范的冲突。在吴敬梓看来,在所谓“正经人”的世界里,人心为功名富贵和虚假的道德所掩蔽,失去了生命应有的健康性,更失去了求知和求真理的热情,倒不如“和尚道士、工匠花子”生活得自然本色。他必须从这个“正经人”的世界中逃脱出来,才不致使自己的生命遭到窒息。 但生活的理想究竟在哪里,这对吴敬梓仍然是艰难的课题。他看到“衣冠人物”的堕落,想到的是原始儒学以人格修养为先的原则,觉得讲求礼乐仁政和君子式的“文行出处”,才是挽救士风的途径。他晚年曾用心于经学,认为这是“人生立命处”(《文木先生传》),并曾著《诗说》(已佚)。他的这种努力,与时代风气是一致的。清代重实证的经学,在一部分学者那里具有同教条化、官方化的程朱理学相对抗,通过对儒家经典的重新阐释来改造社会文化的用意,正如皮锡瑞论清代“经学复盛”的原因,谓“一时才俊之士,痛矫时文(指八股)之陋,薄今爱古,弃虚崇实”(《经学历史》)。 当然,这种以古老经典为依据的思想学说所能达到的实际效果是极有限的,它对于吴敬梓也只是一种晚年生活的寄托而已吧。 《儒林外史》约作于吴敬梓四十岁至五十岁时,这正是他经历了家境的剧变而深悉世事人情的时期。此书现在所见的最早刻本(卧闲草堂本)为五十六回,而程晋芳在《文木先生传》中记为“五十卷”(即五十回),他是吴敬梓长期交往的好友,所言当为可信。五十六回中,末回为后人所添加,这已为学界所公认。而我们认为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内容也是后人窜入的,这主要是两大块:一是三十八回至四十回前面一大半,即萧云仙在青枫城的故事;一是四十一回结尾至四十四回前面一小半,即以汤镇台野羊塘大战为核心的故事。这两部分偏离全书的主题和结构,思想倾向与全书不合拍,艺术性也很差。 此外,吴敬梓还著有诗文集《文木山房集》。 二、《儒林外史》的思想与艺术 《儒林外史》虽然一般归类为长篇小说,但它的结构却不是现代意义上严格的长篇小说的结构。全书中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框架,而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的连环套;前面一个故事说完了,引出一些新的人物,这些新的人物便成为后一个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有的人物上场表现一番以后,就不再出现,有的人物还再次出现,但基本上只是陪衬性的了。这种特点,鲁迅谓之“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中国小说史略》)。但全书也不只是若干短篇的集合,它以明代为背景,揭露在封建专制下读书人的精神堕落和与此相关的种种社会弊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中心主题,也有大致清楚的时间线索。在情节上,也存在内在的统一:第一回以王冕的故事喻示全书的主旨;第二至三十二回分写各地和各种类型的儒林人物;第三十三回以后,随着杜少卿从天长迁居南京,全书的中心便转移到南京士林的活动,并以祭泰伯祠为主要事件(在剔除后人窜入的部分以后,上述面貌就很清楚);最后以“市井四大奇人”收结全书,与第一回遥相呼应。总体说来,这是一部短篇艺术与长篇艺术相结合的作品。 在封建时代,“士”是社会的中坚阶层。按照儒学本来的理想,士的职业虽然是“仕”,其人生的根本目标却应该是求“道”(《论语》所谓“士志于道”),这也是士林人物引以为骄傲的。然而事实上,随着专制政治的强化,读书人越来越依附于国家政权,而失去其独立思考的权利乃至能力,导致人格的奴化和委琐。如何摆脱这种状态,是晚明以来的文学十分关注的问题。 《儒林外史》首先对科举大力抨击。在第一回“楔子”中,就借王冕之口批评因有了科举这一条“荣身之路”,使读书人轻忽了“文行出处”——即传统儒学要求于“士”的学问、品格和进退之道。第二回进入正文开始,又首先集中力量写了周进与范进这两个穷儒生的科场沉浮的经历,揭示科举制度如何以一种巨大的力量引诱并摧残着读书人的心灵。他们原来都是在科举中挣扎了几十年尚未出头的老“童生”,平日受尽别人的轻蔑和凌辱。而一旦中了举成为缙绅阶层的一员,“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相与的也来认相与”,房子、田产、金银、奴仆,也自有人送上来。在科举这一门槛的两边,隔着贫与富、贵与贱、荣与辱。所以,难怪周进在落魄中入贡院参观时,会一头撞在号板上昏死过去,被人救醒后又一间间号房痛哭过去,直到口吐鲜血;而范进抱了一只老母鸡在集市上卖,得知自己中了举人,竟欢喜得发了疯,幸亏他岳父胡屠父那一巴掌,才恢复了神智。读书人——特别是那些出身贫寒的读书人如何为科举而癫狂的情状,通过这两个人物显露得极其充分而又带着一种惨厉的气氛。 作为儒林群像的画谱,《儒林外史》的锋芒并不只是停留在科举考试上。小说中所描写的士林人物形形色色,除了周进、范进这一类型外,有张静斋、严贡生那样卑劣的乡绅,有王太守、汤知县那样贪暴的官员,有王玉辉那样被封建道德扭曲了人性的穷秀才,有马二先生那样对八股文津津乐道而完全失去对于美的感受力的迂儒,有一大群像景兰江、赵雪斋之类面目各异而大抵是奔走于官绅富豪之门的斗方名士,也有像娄三公子、娄四公子及杜慎卿那样的贵公子,喜欢弄些“礼贤下士”或自命风雅的名堂,其实只是因为活得无聊……。这些人物并不能简单地一概归之为“反面角色”,但他们都从不同意义、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在读书人中普遍存在的极端空虚的精神状况,从而反映出社会文化的萎靡状态。他们熙熙攘攘奔走于尘世,然而他们的生命是无根蒂的。在这些人物中,像马二先生好谈文章而不识李清照,范进当了一省的学道而不知苏轼为何人,反映出科举对士林文化修养的破坏;像上至某“大学士太保公”借口“祖宗法度”以徇私,下至穷秀才王德、王仁标榜“伦理纲常”而取利,则反映出士林人物在道义原则上的虚伪性。《儒林外史》描摹出这种普遍性的社会景观,从根本上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人材的摧毁和它自身因此而丧失生机。 《儒林外史》中也有一部分为作者所肯定所赞颂的人物,大致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士林中为数不多的贤者,一类是市井小民(其中包括普通民众和“市井奇人”)。而他们又有共同之处,即信守自身的人生原则,前者不为功名富贵所驱,后者与之绝缘。这一部分人物刻画得不是很成功。书中的杜少卿有着作者自己的影子,他对当时被定于一尊的朱熹的经解表示大胆的怀疑,在南京游清凉山时,他一手携着妻子,一手拿着金杯,一边走一边大笑,使路旁游人都“不敢仰视”,他的身上带有比较多的离经叛道的味道。但这只是表现出一种生活态度,真正代表作者的社会理想的则是庄绍光、迟衡山、虞博士等“真儒”。在作者看来,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原始儒学精神可以重建合理合情的社会价值。但这是一种观念化的、缺乏真实生活基础的愿望,因此他笔下的“真儒”们成了一种贤人政治的符号,性格显得单调而苍白。作为全书核心事件的祭祀泰伯祠的场面,也貌似肃穆庄重,实际是腐气腾腾。写普通市井人物如牛老爹、卜老爹等时,作者往往把下层社会的忠厚本分视为美德;而所谓“市井奇人”,其实是隐士情调的化身。这表明尽管作者观察社会弊病的眼光冷峻而深刻,但对于如何纠正这些弊病,他实在有些茫然。由于对原始儒学精神的迷信,他难以从活生生的现实中找到社会变革的方向。 但同时应该注意到,作者通过描写的这一部分人物,也还是触及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即:只有摆脱政治权力体制,人们才有可能保持自身的人格尊严。这些人物中也有写得比较成功的,如傲然以“败家子”面貌出现的杜少卿,表现了对社会公认价值的蔑视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另外有一个沈琼枝也很引人注意,她是一个被盐商娶为妾而只身逃至南京、企图以自身的技艺谋食的奇女子,大胆泼辣,敢作敢为。这一形象,反映出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女性开始有了一种挣脱其自古以来的依附性地位的微弱可能性。 《儒林外史》的出现,标志了中国小说艺术的重大发展。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曾这样评价: 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又说:“是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在这里鲁迅强调了“公心”,即作者对于世事的讥讽,并非出于因个人遭遇而产生的对某些人物或对社会的激愤,更无哗众取宠、耸人听闻的用意,而是出于对社会的真切认识,包含了一种忧患之心。 在把《儒林外史》称为“讽刺杰作”时,特别要注意的是它的写实性。以前的小说中,像《金瓶梅》也有讽刺的妙笔,某些不动声色而入木三分的刻画手段也为《儒林外史》所继承,但从全书来看,它仍有不少夸张和漫画式的成分。《儒林外史》则不同,它的讽刺,主要是通过选取合适的素材和准确的、透入人物深层心理的刻画来完成的。许多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素来不以为有何不妥、有何深意可究的事情,经过作者的提炼和描摹,有时加上稍稍的夸张,便清晰地透出了社会的荒谬与人心的伪妄;而当人们读这些故事的时候,却又觉得它仍然是真实的生活写照。卧闲草堂本第三回总评说:“慎毋读《儒林外史》,读竟乃觉日用酬酢之间无往而非《儒林外史》。”指出了小说以写实为讽刺之根基所形成的警醒人心的力量。 吴敬梓的眼光是十分尖锐的,但他并不缺乏对社会中平凡人物的理解和同情。他笔下的人物固然有严贡生那样十分卑劣粗俗、令人厌恶的角色,但这类人物只是现实生活里各色人物中的一小部分,作者并不是把他所讽刺的对象一味当作所谓“丑类”来描绘。像严贡生的同胞兄弟严监生,临死时因见灯盏里点了两根灯草,便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这一细节常被举为讽刺吝啬鬼的例子,但作者其实也写到他为了把妾赵氏扶为正室,舍得大把大把地花银子。两相对照,显得这位严监生既可怜又可笑,却也颇有人情味。又如马二先生,迂腐古板中又有一种古道心肠。他差点上了洪憨仙的大当,但在洪憨仙暴死后,却拿出银子来为他办理后事。许多人物看起来很可笑的行为,说到底只是表现着平凡的人性的弱点。而作者在表现其尖锐的社会批判意识时,也很少把具体的个人行为仅仅归诸其自身道德品格的原因,而能真实地写出这些个人行为缘何而产生。像周进在贡院中头撞号板、嚎哭吐血的情节,单独地看似乎非常愚蠢可笑,但是因为在这之前书中描写了周进作为一个老“童生”所遭受的种种凌辱,读者会觉得他的举止是很自然的,甚至是令人悲悯和同情的。 还有像匡超人从一个纯朴的农家青年逐渐蜕变为一个圆滑而无耻的文人的过程,更强烈地揭示了人是其命运和环境的产物的事实。因而,作者通过这些人物形象所提出的社会批判就具有格外深刻的意义。 小说从传奇性向非传奇性发展,本质上是一个逐渐深入人性真实的过程。因为愈是在排除偶然因素的平淡而日常化的生活中,愈是能反映出人物的真实面貌和深层心理。《儒林外史》在这方面的成就尤其值得赞赏。它的故事除了末尾写“四大奇人”的部分,几乎完全排除了传奇色彩、幻想的或诗意的成分,以及激烈的戏剧化的矛盾冲突,成为平平实实的生活原貌的描述。这一特色,比同样是写实的《金瓶梅》、《红楼梦》还要突出。而在这些平实的、每每是细琐的叙述中,展现了作者异乎寻常的艺术功力。像马二先生游西湖的一节,平淡得既没有辞采也没有情节可言,却把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写到透彻无遗的程度。这位马二先生对着眼下这“天下第一个真山真水的景致”全无会心,茫茫然一路大嚼过去,固然写出一种迂儒本色,而作者写他怎样看女人,那更是微妙。第一次他是看见一船船前来烧香的乡下妇女,从发型到衣着到脸部以至脸上的疤疥都细细“看了一遍”,却“不在意里”。因为这些乡下妇女对马二先生而言并没有吸引力,他的“看”只是对“女人”的一种不自觉的反应,心中实无所动,所以看得那么放肆。第二次他又在湖边看三个富贵人家的女客在船中换衣裳,一直看到她们带着丫环缓步上岸,到了快要遇上的时候,却“低着头走了过去,不曾仰视”。这一回其实是有点“在意里”了,所以在举止上反而有了自我节制。第三次写到他在净慈寺遇上成群逐队的富贵人家的女客,但尽管他“腆着个肚子”,“只管在人窝里撞”,却是“女人也不看他,他也不看女人”,彼此视若无物。因为太近的女人,古板而讲究“君子”之行的马二先生是不敢看的,所以他就把自己封闭得更严,成为一种麻木的状态。但这“不看”的态度,毕竟还是因为感觉到了女人对他的心灵的触激,所以不看也是一种“看”。就这样,马二先生在西湖边经受了女人引起的小小骚动,而平安地从“天理”与“人欲”之间穿行过去。淡化故有情节、从细琐处见精神的写作方法,在过去的小说如《金瓶梅》和“三言”、“二拍”的某些佳篇中虽也可以看到,但还从没有写得如此深入而微妙。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知道吴敬梓是怎样洞察人心,善于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但他并不以叙述者的身份对此进行分析介绍,而喜欢纯用白描手法,以人物自身的动作、对话来表现,笔锋内藏而涵蕴深厚。这方面的例子还有不少,如第五回写严监生之妾赵氏在正室王氏病重时每夜焚香,哭求天地,表示自己愿代王氏死。到了王氏提出一旦自己死去她可以扶为正室时,“赵氏忙叫请爷进来,把奶奶的话说了”,只一句,便写透了赵氏的内心。当然,这也是她在卑贱的地位上的苦苦挣扎。 《儒林外史》的语言是一种高度纯熟的白话文,写得简练、准确、生动、传神,极少有累赘的成分,也极少有程式化的套语。如第二回写周进的出场: 头戴一顶旧毡帽,身穿元色绸旧直裰,那右边袖子同后边坐处都破了,脚下一双旧大红绸鞋,黑瘦面皮,花白胡子。 简单的几笔,就把一个穷老塾师的神情面目勾勒出来。像“旧毡帽”表明他还不是秀才,“右边袖子”先破,表明他经常伏案写字,这些都是用笔极细的地方。而这种例子在小说中是随处可见的。白话写到如此精炼,已经完全可以同历史悠久的文言文媲美了。 《儒林外史》当然也有一些不理想的地方。如果与稍后的《红楼梦》相比,论结构之宏大完整、人物之类型众多,它都显然不如《红楼梦》。但《红楼梦》还是有较多的“古典”气息(如它的以神话为象征的哲理内涵、诗词歌赋的运用,以及宝黛爱情故事的诗化成分等),《儒林外史》朴素、平实而深刻的艺术风格,则更接近于现代小说。鲁迅小说中一些简洁的描写和冷峻的笔调,可以看出与《儒林外史》的关系。就这一点而言,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有特殊地位的。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余杰 吴敬梓一生以移居南京为界可分前后两段。前期,他与小山一样,以声色犬马的生活方式游离于“正常”的生活轨道之外。“少年时,青溪九曲画船,曾记游冶……朝复夜,费蜀锦吴绫,那惜缠头价。”(《买肢塘》)“王家昙首,伎识歌声春载酒,白板桥西,赢得才名曲部知。”(《减字木兰花》)吴敬梓不像小山一样真正沉醉到情爱之中,而更多地标榜一 种不见容于俗世的生活姿态。不是为游冶而游冶,而是在游冶中体验自由。胡适说,吴氏的家产是在秦淮嫖掉的,我倒觉得,“泥沙一掷金一担”是他有意为之。只有丧失了财产,挣脱了宗族的约束后,他才能以纯粹的心境进入到文学创作之中。 “枭鸟东徒,浑未解于更鸣”!(《移家赋》)33岁、不名一文的吴敬棒移家南京时,他在族人眼中已是“传为子弟戒”的“败家子”。到了“白门三日雨,灶冷囊无钱”的地步,他仍拒不参加傅学鸿词科考试。当“长老苦口讥喃喃”干涉他的自由时,他“叉手谢长老,两眉如戟声如虎”。[45]他的“痴憨”、“颠憨”、“隐括”终一生而不变,与小晏何其相似! 《儒林外史》以王冕作为“隐括全文”的“名流”。他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能耐,就因为他是一个“嵌崎磊落”的人,一个“有意思”的人。王冕既是葆有童心的放牛娃,又是才华横溢的畸人。他画荷花,“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因为他自己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唱着歌曲,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到处玩耍,惹得乡下陔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他也不放在眼里。”这是何等任情自遂、天真自然!面对“灭门知县”的威逼,王冕宁可风餐露宿逃亡在外,也不肯低头。他处茅屋之远而怀天下苍生,一语道出入股取仕的实质:“这法子却定得不好!将来读书人即有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凤四老爹在小说中看似可有可元,实则为一大关键。据考证,凤四老爹的原型为侠客甘凤池。[46]当时浙江总督李卫在奏折中这样描述甘凤池:“查此辈棍徒,造作讹信,往来煽感,着实痛恨,断难容其漏网。臣细思江浙好事悻谬之人,莫过于现在拿获之甘凤池等各犯。”(《雍正朱批谕旨》)对于这样一个叛逆者,吴敬棒却由衷地赞美道:“官府严刑密网,多少士大夫见了就屈膝就范,你一个小百姓,视如上芥,这就可敬了!” 《懦林外史》以四大奇人的故事作结。当“那南京的名士都已渐渐销磨尽了”的时候,奇人却出现在市井中间。会写字的季遇年,“却又不肯学古人的法帖,只是自己创出来的格调,由着笔性写去”。“他若不情愿时,任你王侯将相大捧的银子送他,他正眼儿也不看”。他这样迎着施御史的脸痛骂:“你是何等之人?敢来叫我写字!我又不贪你的钱,又不慕你的势,又不借你的光,你敢叫我写起字来卜独立人格,意气风发。吴敬梓把“四大奇人”当作“述往思来”的一流人物。儒林中一片狼藉,而井市中则有闪光的人格,吴敬梓已悄悄换了一套崭新的价值标准。为什么在市井中反倒能保持人格的独立与心灵的自由呢? 做裁缝的荆元,会弹琴、会写字,也喜欢做诗。朋友问他:“你既要做雅人,为甚么还要做你这贵行?何不同些学校里的人相与相与?”他道:“我也不是要做雅人,也只为性情相近,故此时常学学。至于我们这个贱行,是祖父遗留下来的。难道读书写字,做了裁缝,就玷污了不成?况且那些学校中的朋友,他们另有一番见识,怎肯与我们相与!而今每日寻得六七分银子,吃饱了饭要弹琴,要写字,诸事都由我。又不贪图人的富贵,又不伺候人的脸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也快活厂这席话真石破天惊。吴敬梓认识到,人格独立的背后是经济独立。被权力网络所覆盖的儒林中,只有爬墙藤一样的附庸,而元岩上松一样的独立者。市井人物操持着被士大夫所蔑视的职业,他们却在这职业中获得了真正的经济独立。好一个“诸事都由我”!儒林人士即使爬到宰辅这样的最高位置,怕也不敢说这样的大话。吴敬梓突破传统的道德评判,揭示出产生“奇人”的经济基础。这一点,此前无人认识到。 开头出现王冕,中间出现风四老爹,结尾出现四大奇人,这是作者的精心安排。他们全是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游离于统治秩序之外的平头百姓。他们的冰清玉洁、古道热肠、淡泊明志,都与丑态百出的儒林和官场形成鲜明对照,正如胡适在《吴敬梓评传》中所说:“不给你官做,便是专制君主困死人才的唯一的妙法。要想抵制这种恶毒的牢笼,只有一个法子:就是提倡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叫人知道举业的丑态,知道官的丑态;叫人觉得‘人’比‘官’格外可贵,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社会上养成这种心理,就不怕皇帝‘不给你官做’的毒手段了。而一部《儒林外史》的用意只是要想养成这种社会心理罢了。” 然而,这种社会心理终究很难养成。吴敬梓这个嵌崎磊落的败家子是寂寞的,他笔下的奇人们也是寂寞的。荆元为知音于老者弹琴,“弹了一会,忽作变徽之音,凄清宛转,于老者听到深微之处不觉凄然泪下”。读者读到这里,掩卷深思,怕也要“凄然泪下”了! 余秋雨! 口无所臧否,心有所褒贬———《儒林外史》 提倡一种新的社会心理,叫人知道举业的丑态,知道官的丑态;叫人觉得“人”比“官”格外可贵,人格比富贵格外可贵。社会上养成这种心理,就不怕皇帝“不给你官做”的毒手段了。 ———胡适《吴敬梓评传》 在浩若星海的中国古典小说中,被鲁迅许以“伟大”二字的,只有两部书,其中之一便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写士林阶层的。在中国的古代,所谓的士林,既是知识分子的世界,也即是官场。这是部批判知识分子的书,也可以说是一部揭露官场昏晦的书。这样说来,在当代的中国,确实很有重读《儒林外史》的需要了。 作者吴敬梓(公元1701年—1754年),生长在长江北岸安徽省全椒县一个“名门望族”的大家庭。曾祖和祖父两辈官运亨通,在明清之际,有50年“家门鼎盛”的时期。但他自己的祖父在同辈中功名很小,而且早逝;他从小被出嗣给长房吴霖起,即是他的养父,吴霖起只做了几年县教谕,后来因为得罪上司而丢官,郁郁而终。吴敬梓13岁丧母,23岁丧父,本身既不热心功名,又轻视钱财,随意挥霍,慷慨仗义,上代留下的家产在几年之内被他挥霍得所剩无几,以致“田庐尽卖”、“奴逃仆散”,一时“乡里传为子弟戒”(《减字木兰花·庚戌除夕客中》)。加上考场失利,刺激甚重,“那得双眉时暂开?”回乡之后,由于不堪冷遇,于雍正十一年移家南京。从此时直到54岁在扬州逝世,主要靠卖文和朋友周济过活,也是在此期间完成了《儒林外史》这部鸿篇巨著。 吴敬梓自幼处在名门望族的社会环境中,而成长的家庭却是一直在走下坡路,中年后又骤然陷入贫困不堪的境地。在他一生所经的这种由“渐”而“骤”的家庭破落过程中,他在家乡全椒县、在苏北赣榆县(其父任职之地)、在南京都曾久住,到过扬州、安庆、芜湖等城市;从宗族几代关系以及自己的人际关系看,他接触的士大夫阶层很广泛,认识与熟知的人物也非常多。他看的嘴脸,受的冷暖,经历的人事,体验的世情,都极其丰富深刻。这就培养了他富有正义的敏锐感觉和体察现实的清醒头脑,使他能够看透清朝黑暗统治下士大夫阶层的堕落与无耻,看透政治的罪恶与社会的腐败。正是这种身世经历,成为吴敬梓严肃的现实主义精神的直接渊源。 《儒林外史》对于士林阶级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含泪的批判。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通过对种种不和谐、悖于人情、逆于常理的荒谬现象的揭露,注入描写人物的自吹自擂、大言不惭、自作聪明、弄巧成拙、欺世盗名、自命清高、自相矛盾等等。正像果戈里所说:“我们的们,我们的怪物们!……让大家笑个痛快!笑真伟大,它不夺去生命、田产,可是在它面前,你会低头服罪,像个被绑住的兔子。”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有鲜明的目的,那便是“作者之意为醒世计,非为骂世也”。作者虽然极尽讽刺之能事,却是要挽救被讽刺的这一群,正所谓“善者,感发人之善心;恶者,惩创人之逸志”。作者以悲天悯人的手笔描写了八股制度下众多儒林人士的悲剧性命运,进而展开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情画,抨击了制度的腐朽和社会的黑暗,使《
书中提到了王冕这个人,王冕还是个勤奋好学,自学成才,孝敬母亲的人。
阅读了莫里哀的经典剧作《吝啬鬼》,作品不长,但是作者在其中所塑造的阿巴贡这一文学形象却给世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一经典形象与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果戈里的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被并称为外国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查阅相关资料后我发现莫里哀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但他并没有因此就美化资产阶级,《吝啬鬼》就是一部典型的讽刺资产者的贪婪和吝啬的杰作。下面我想从文本出发,大致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主人公阿巴贡在金钱关系下扭曲的人性特点。 第一个特点我归纳为对金钱的变态占有欲。这一点可以首先体现在他对金钱的吝啬上。我们知道,阿巴贡实际上是一个百万富翁,拥有万贯家产,但他更是一个守财奴。他生活在封建社会,但是,他对那个时代许多人所重视的东西,诸如门第,声望等等并不是十分看重。他所看中的东西只有钱。金钱就是他的唯一,他爱金钱胜过一切,甚至胜过他自己。他自己平时省吃俭用,书中说他“生活水平还不如一个乞丐”。据说有一次半夜他饿的不行了居然跑去偷吃自己家马的荞麦,后来还被自家的马夫发现后打了一顿。他虽富有,却极力克扣亲生儿女的花销,使他的子女“窘得抬不起头来”,逼得他的儿子和女儿“为了对付每天的花销”不得不“到处举债”。为了花更少的钱,他自制了一种历书,把吃斋的日子加多了一倍,为的是让全家人多断几回食;他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财主,家里也有许多仆人,可是仆人们不仅穿着破烂,而且每当赶上过节应给仆人发东西或者要辞退仆人的时候,他就不停地找茬儿和仆人吵架,为的是趁机扣发仆人的赏钱和工资。有一次他还把邻居家的猫告上了法庭,因为那只猫偷吃了他剩下的一块羊腿肉。在他要请客人来家里吃饭的时候,他要求厨子师傅花很少的钱做出菜来,最好准备一些大家都不大爱吃的而且一吃就饱的东西。他还吩咐仆人们要多往酒里兑水,而且要给客人加酒也得人家问过不止一次才倒。他还要求女儿看好撤下来的东西,当心别糟蹋掉了。 对金钱的狂热使吝啬鬼不仅吝啬物质上的东西,而且吝啬情感与思想,比如阿巴贡他恨透了“赠送”这个字眼儿,以至于他问候人时从来不说“我赠你一个日安。”而总是说“我借给你一个日安。”正如剧本中的仆人阿箭所说“他爱钱比爱名声、荣誉和道德全厉害多了。他一见人伸手,就浑身抽搐。这等于打中他的要害,刺穿他的心,挖掉他的五脏。”他还很害怕别人说他有钱,因为他怕别人来偷窃他的钱。就是在家中他也十分多疑,当看到仆人穿着肥大的灯笼裤时就疑心里面藏着他的东西。他还不愿意给帮他做事的人酬劳,媒人帮他四处奔波,可是一谈到钱就变了脸色。警卫员帮他查找金币的下落,他也不愿意给人报酬。 金钱是他思考一切的出发点。即使是婚姻大事也不例外。他要将女儿嫁给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又要让儿子娶一个寡妇。而年过六旬的他则想取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巧合的是这位姑娘正是儿子的意中人,为此父子两人闹翻,最终居然还是以钱来解决的:儿子的仆人为了帮助小主人,故意偷了他藏在花园里的一万金币,使他痛不欲生,最后他的儿子以还他这一万金币作为交换条件,让他放弃娶那位姑娘。在金钱和“爱情”面前,他不得不放弃了后者,这里又一次将他对金钱的无比狂热展现得淋漓尽致了。 其次,他对金钱的变态占有欲还体现在他对金钱的贪婪上。阿巴贡的主要生财手段是放高利贷,并因此成为了当地数一数二的有钱人,但他却任然不断地挖空心思想获得更多的财富。当他看到儿子的衣着打扮时,他指责儿子在衣着上的花费足够放一大笔债了,当儿子说到添置衣服的钱是赌钱赢得的的时候,他又马上想到可以用赌赢的钱去放大利。可见,在他的生活中,他几乎是时时、事事都想着要怎样才能获取更多的财富。并且,为了获取财富他可以不择手段。阿巴贡放债的手段极其毒辣阴险,一开始他使用甜言蜜语让人相信他是很愿意以低额的利息把钱借给别人的,一旦诱人上当之后,他便谎称手头没有现款,要向别人转借,要以二分利息借进,因此多出的利息必须由借债人来承担。于是他顺理成章地把利息加到二分五厘,比其他的高利贷者还要高出四分之一。 我总结的第二大特点是对亲情的极端冷漠。真正的吝啬鬼认钱不认亲,阿巴贡就是最好的例证。正如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莫里哀从阿巴贡对待一双儿女的行为着手来向我们生动地阐述了这句话。他想尽了一切办法极力克扣子女的生活费,并贪婪地没收子女从他们已故的母亲那里继承的遗产。更令人愤慨的是,阿巴贡不顾女儿已有心上人的现实,硬是要把女儿许配给一个年龄和他相当的老头,因为对方非常有钱而且答应不要嫁妆。而对于儿子的婚事,他准备要儿子娶一个有钱的寡妇,因为这样不仅可以不花钱,还可以从中大捞一笔。在阿巴贡的眼里,儿女的幸福不算什么,钱才是他的心肝宝贝。亲情也不算什么,怎样最大限度地利用儿女的婚姻赚得最多的钱才是最要紧的事。可见,在阿巴贡这里,钱才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而阿巴贡与儿子克莱昂特还成为了情场上的对头,因为这个年过六十的老头想娶作“续弦”的年轻姑娘正好是儿子的心上人!当他发现了儿子对玛丽雅娜的爱情之后,恼羞成怒,父子对骂,互不相让。在金钱社会中,阿巴贡与儿子同样产生了矛盾,儿子迫于无奈打算带玛丽雅娜私奔,但由于父亲的吝啬他没有积蓄,只好去借高利贷,可是谁知那个放债人就是自己的父亲!真相大白之后,父亲痛骂儿子浪荡败家,儿子怒斥父亲丧心病狂。最后不欢而散。对于这一点,歌德曾精辟地指出:“ 《悭吝人》使利欲消灭了父子之间的恩爱,是特别伟大的,带有高度悲剧性的。”这本是一部喜剧,可是歌德却用“高度悲剧性”来评价这部作品,可见在金钱关系下,人与人之间原本应有的脉脉温情就只剩下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了,这不是悲剧又是什么? 以上两大点就是我在阅读《吝啬鬼》时对于金钱关系对人性的扭曲的一点思考,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了一个可恶、可憎又可笑的吝啬鬼形象,这也引发了我们对资产阶级金钱关系对人性的危害的思考。而对于世界文学舞台来说,阿巴贡又是不可多得的经典文学形象,那么作者莫里哀究竟使用了什么方法让这一形象变得如此富有魅力呢? 通过阅读全文我发现,莫里哀几乎是通篇都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刻画阿巴贡的“吝啬”形象,将一些细微的行为放大化或者设置一些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出现的行为,来达到深刻揭示人物吝啬、贪婪、自私、冷酷的性格特征的目的和极佳的讽刺效果。
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 纵观欧洲文学发展的过程,汇集品目繁多的吝啬鬼群像,其中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吝啬鬼》)里的阿巴贡,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以及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堪称为欧洲文学中不朽的四大吝啬鬼典型。 这四大吝啬鬼形象,产生在三个国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涉及几个世纪的社会生存,从一个角度概括了欧洲四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进程。从创作的时间上说,泼溜希金出现最晚,果戈理的《死魂灵》写成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但从人物形象的阶级意识上说,泼留希金应列为最早,他是前苏联封建农奴制下的地主。夏洛克排行第二,他是十六世纪,即封建社会解体,资本原始积累初期旧式的高利贷者。阿巴公算作老三,他是十七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资产者,葛朗台成了老四,他是十九世纪法兰西革命动荡时期投机致富的资产阶级暴发户。 这四代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简言之,泼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凶狠,阿巴公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构成了他们各自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 一般公认,世界文学领域有四大吝啬鬼:一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二是莫里哀笔下的阿巴贡,三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四是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高中语文课本中选载其中三个供中学生阅读,这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英国杰出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非常成功地塑造了夏洛克这个贪婪、阴险、凶残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是个资产阶级高利贷者,为了达到赚更多钱的目的,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凶相毕露,"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象一切吝啬鬼一样,贪婪是其共性。夏洛克之所以拒绝两倍乃至三倍借款的还款,而坚持按约从商人安东尼奥的胸口割下一磅肉,是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时不收利息,影响了夏洛克的高利贷行业,所以他要借机报复,致安东尼奥于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贷行业畅行无阻,从而聚敛更多的财富。夏洛克作为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其个性是阴险凶残,当法庭调解让借款人安东尼奥出两倍甚至三倍的钱偿还他时,夏洛克险恶的说:"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说着便在自己的鞋口上磨刀,时刻准备从安东尼奥胸口上割下一磅肉,凶残地致安东尼奥于死地,而且一味固执,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这就是夏洛克不同于其他吝啬鬼的个性。中学生阅读欣赏时,一定要把握其这个个性。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在他的名著《欧也妮•葛朗台》中也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葛朗台。高中语文教材选文时只选其《家庭的苦难》一章中的一部分,并且给选文定名为《守财奴》,"守财奴",即看守财产的奴隶,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贪婪和吝啬是相辅相成的,吝啬鬼们聚敛财富时都是贪婪,在使用财富时都是吝啬。象其他吝啬鬼一样,葛朗台既贪婪成癖,又吝啬成鬼。 但巴尔扎克毕竟是大手笔,他笔下的葛朗台作为吝啬鬼的典型性是"执着狂",尤其是一个"狂"字,高度概括了葛朗台的个性特征。中学生欣赏这个人物形象时,只有抓住"狂"字这把钥匙,才能深刻领会其典型性。过了七十六岁的葛朗台老头在看到女儿把玩自己的定情之物金梳妆匣时,竟"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一个"纵"和一个"扑"字将老葛朗台贪婪到发狂的形象活化到纸上。当独生女声明匣子是情人寄存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扑过去想抢回时,老头竟"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梳妆匣上镶嵌的金子异化了父女之情,使吝啬鬼发狂。但抢夺女儿的情物梳妆匣把太太气得晕死过去的现实使葛朗台从癫狂的漩涡中跳出,变得异常清醒,"孩子,咱们别为一个匣子生气啦,拿去吧",老箍桶匠马上把匣子扔到床上,并且到自己的密室拿一把金路易来也摔在床上,声称是送给欧也妮的。葛朗台的"大方",搞得太太和女儿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其中的隐秘只有吝啬鬼自己清楚。为一只梳妆匣气死了太太,女儿按律将继承家庭财产的一半,那等于要了葛朗台的命,狡诈的葛朗台知道以小失大划不来,便百般讨好自己的女儿,甚至常在她面前哆嗦,装模作样,以亲情为诱饵,女儿放弃对亡母财产的继承权,并且常利用女儿对情人的特有感情占便宜。这些都表现了吝啬鬼个性的另一个侧面——"狡诈"。但葛朗台毕竟是拜金狂。当他到弥留之际,生命力退守在眼睛里时,他能够睁开眼时,竟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金子,脸上的表情仿佛进了极乐世界。当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为他做临终法事时,他竟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金十字架抓到手里,这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临终对女儿的遗言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一生疯狂地追求金钱,占有金钱,最后被金钱所累时仍竭力呼唤着金钱而走向坟墓,金钱已经使他异化成鬼,一个疯狂狡诈的吝啬鬼。 中学生欣赏这一典型形象时,只有抓住其性格特征——癫狂和狡诈,才能深刻理解其典型意义。 象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一样,俄国文学大师果戈理在他的名著《死魂灵》中也塑造了一个吝啬鬼形象——泼留希金。中学语文教材选文就定名为《泼留希金》。 作为吝啬鬼,夏洛克和葛朗台虽个性不同,但都有贪婪吝啬的共性,都是处心积虑地聚敛财富的资产阶级代表。而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则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虽然贪婪吝啬三者如一,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他实为富豪却形似乞丐,这个地主蓄有一千以上的死魂灵,要寻出第二个在他的仓库里有这么多的麦子麦粉和农产物,在堆房燥房和栈房里也充塞着尼绒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鱼以及各种蔬菜和果子的人来就不大容易,然而他本人的吃穿用度却极端寒伧。衣服很象一件妇人的家常衫子,且沾满了面粉,后背还有一个大窟窿。头上戴的帽子,正如村妇所戴的,颈子上也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腰带还是绷带?不能断定。但决不是围巾。他的住室,如果没有桌子上的一顶破旧睡帽作证,是谁也不相信这房子里住着活人的。他的屋子里放着"一个装些红色液体,内浮三个苍蝇,上盖一张信纸的酒杯......一把发黄的牙刷,大约还在法国人攻入莫斯科之前,它的主人曾经刷过牙的"。泼留希金虽家存万贯,但对自己尚且如此吝啬。对他人就可想而知了。女儿成婚,他只送一样礼物——诅咒;儿子从部队来信讨钱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除了送他一些诅咒外,从此与儿子不再相关,而且连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他的粮堆和草堆都变成了真正的粪堆,只差还没人在这上面种白菜;地窖里的面粉硬得象石头一样,只好用斧头壁下来......泼留希金已经不大明白自己有些什么了,然而他还没有够,每天每天聚敛财富,而且经他走过的路,就用不着打扫,甚至偷别人的东西。这就是泼留希金的所作所为。 欣赏这个人物,首先抓住他的腐朽没落的本质特征和他对自己吝啬之极的个性,才能充分认识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 总上所述,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三个吝啬鬼形象,其共性都是敛财时的贪婪和用财时的吝啬,但贪吝的特征却各不相同。夏洛克和葛朗台虽都属于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但前者是高利贷者,后者是资产阶级暴发户;前者贪吝得阴险凶残,后者贪吝得狡诈癫狂。而泼留希金则是俄国腐朽没落的地主阶级的典型,与前两个不同的是他竟对自己极端吝啬,以致形似乞丐而实为巨富。这三个人,金钱都将他们异化成鬼,成了金钱的奴隶。 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大师,他的创作对一切不合理性的社会导恶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吝啬鬼》一剧的情节从古罗马作家普劳图斯的《一坛金子》脱胎而来 。主人公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聚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活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莫里哀擅长塑造概括性很强的艺术形象。阿巴贡几乎成了吝啬的代名词。莫里哀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但稍嫌单薄,近于批评家所说的"扁形人物"。莫里哀的喜剧大多遵循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原则,冲突集中,结构严谨。莫里哀常用"闹剧"手法来营造喜剧气氛,增强喜剧的讽刺效果
阿巴贡是莫里哀喜剧《吝啬鬼》(又名《悭吝人》)中的主人公。他生性多疑,视钱如命,就连赠你一个早安也舍不得说,而说借你一个早安。莫里哀擅长塑造概括性很强的艺术形象。莫里哀常用闹剧手法来营造喜剧气氛,增强喜剧的讽刺效果。视钱如命,极端吝啬是阿巴贡形象的典型特征。他虽然拥有万贯家财,但是“一见人伸手,就浑身抽搐”,似乎被人挖掉了五脏六腑。为了不花一文钱,他要儿子娶一个有钱的寡妇;为了不用陪嫁,他要女儿嫁给一个年已半百的老头;自己也打算娶一个年轻可爱的姑娘而分文不费。他不给儿子钱花,逼得儿子不得不去借高利贷。为了省几个菜钱,他把吃素的斋期延长一倍,让厨师用八个人的饭菜招待十个客人。为了省一点马料,他半夜亲自去偷喂马的荞麦而遭到马夫的痛打。他总是为自己一万银币的安全担心,怀疑所有的人都想偷他。作者用了酣畅淋漓的艺术夸张手法突出了阿巴贡种种变态心理,绝妙而逼真地勾画了他极端吝啬的性格特点。喜剧真实地描写了阿巴贡身上“积累欲”和“享受欲”之间的冲突。阿巴贡是要求享受的,他不仅需要马车夫、厨师、女仆,也要请客喝酒,而且年逾花甲,仍希图女色,看中了年轻美貌的玛丽亚娜。但是这一切享受都不能威胁到他的积累。所以,他让厨师兼做马车夫,在酒中掺水,一心要娶不用花钱的女人。因此,当他的儿子克雷央特以一万银币要挟他,让阿巴贡在要玛丽亚娜还是要一万银币之间进行选择时,阿巴贡宁可放弃玛丽亚娜。喜剧尖锐地揭露与鞭笞了阿巴贡重利盘剥的贪婪本质,他放债手段狡黠,心肠狠毒。在法定利率为五厘的当时,他却把高利贷的利率提高到二分五厘,而且乘人之危,用一大堆破旧的家具与破铜烂铁来顶替三千法郎的现金。这些破旧东西显然是债户们被逼得倾家荡产时被阿巴贡攫为己有的。喜剧的故事曲折,情节复杂,矛盾集中,结构巧妙,富有情趣。四幕七场阿巴贡的著名独白,是吝啬鬼的心理的绝妙写照。阿巴贡的形象是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吝啬鬼的典型。 葛朗台---虽然本书以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为核心贯穿始终,但老葛朗台无疑是其中性格最鲜明的人物。贪婪和吝啬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征。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钱高于一切,没有钱,就什么都完了。他对金钱的渴望和占有欲几乎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他半夜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密室之中,“爱抚、把抚、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临死之前还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长时间地盯着,这样他才能感到暖和。对金钱的贪得无厌使老葛朗台成为一个十足的吝啬鬼:尽管拥有万贯家财,可他依旧住在阴暗、破烂的老房子中,每天亲自分发家人的食物、蜡烛。贪婪和吝啬使老葛朗台成了金钱的奴隶,变得冷酷无情。为了金钱,不择手段,甚至丧失了人的基本情感,丝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之爱:在他获悉女儿把积蓄都给了查理之后,暴跳如雷,竟把她软禁起来,没有火取暖,只以面包和清水度日。当他妻子因此而大病不起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要破费钱财。只是在听说妻子死后女儿有权和他分享遗产时,他才立即转变态度,与母女讲和。伴随贪婪和吝啬而来的是老葛朗台的狡猾和工于心计。对于每一笔买卖,他都精心算计,这使他在商业和投机中总是获利。另外,时常故意装做口吃和耳聋是他蒙蔽对手的有效武器。老葛朗台的贪婪和吝啬虽然使他实现了大量聚敛财物的目的,但是他却丧失了人的情感,异化成一个只知道吞噬金币的巨蟒,并给自己的家庭和女儿带来了沉重的苦难。老葛朗台是巴尔扎克刻画得最成功的吝啬形象之一,已成为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经典人物而广为流传。守财奴的宗教信仰巴尔扎克笔下守财奴葛朗台在弥留之际,给女儿欧也妮留下一句遗言:“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葛朗台所说的“那边”,无疑是指宗教世界--天国了。又是“天国”又是“交账”,是虔诚的基督徒,还是爱财的守财奴?大凡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为了“万能”的上帝和超出凡尘的“天堂”,可以禁锢人间七情六欲,甚至不惜以身殉教。但在葛朗台的身上,却丝毫找不到一点宗教徒笃信教义的影子,倒是能瞥见对金子贪婪的欲望燃遍周身的表现,在葛朗台准备撬侄子查理托欧也妮保管的贵重梳妆匣上的金板时,往日一向温顺恬静的女儿急得跪下向他乞求说:“看在圣母面上,看在十字架上的基督面上,看在所有的圣灵面上,看在你灵魂得救面上,你不要动它!……”欧也妮幻想以宗教的教义来打动父亲,让父亲看在圣母面上,能体谅一下女儿对信物的感情。但葛朗台对女儿的哀求无动于衷,金子的诱惑,使他情不自禁地对妻女露出绝无情义的丑态。葛朗台是一个宗教徒,但宗教的教义究竟对他有什么约束力呢?从这里,不是可以窥见端倪了吗?所以说,葛朗台在濒临死神拥抱之际,“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像,他却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个在旁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举动,而出自葛朗台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他对于宗教的教义没半点兴趣,即使在弥留之际,葛朗台对黄金的贪欲与执着也丝毫没有减弱,所以当神甫一出示“镀金的十字架”时,这位“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变活了”,接下来就想攫取到手,--离开金子,他是死不瞑目呀!金子就是他最现实的上帝,是他全部信仰的寄托所在。葛朗台诚然不是虔诚地信奉宗教,但由于对金钱的贪欲,使他很自然地希望死后还能有一个超尘脱世的世界会收纳他。在那里,他可以继续占有黄灿灿的叫人“眼花缭乱”的金子,甚至能继续不择手段地去强取巧夺。只要我们认识了葛朗台守财奴的本性,就不会为他对宗教亵渎的举动与“临终遗言”这两者间的矛盾而迷惑不解了。这时,基督教所宣扬的“天国”,恰恰符合葛朗台的心意,因此,尽管他不愿意为教义做出牺牲、有所忏悔,但又希望宗教的天国是的确有的。换句话说,在葛朗台看来,宗教的存在,是由于他的需要。说到底,这个贪婪成癖的守财奴心目中,宗教是无足轻重、徒有虚名的;金子倒是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葛朗台对宗教的不屑一顾,而对于宗教所宣扬的天国倒确信其有。这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变态心理,使我们即看到了葛朗台至死不悟的守财奴灵魂,又看到了葛朗台虚伪--宗教的存在,只是为了他的存在。 《死魂灵》写于19世纪中期。当时俄国正处在尼古拉沙皇专制时代,农奴制度占统治地位,新兴的资本主义开始有所发展。在残酷的阶级剥削和压迫下,加上天灾和时疫的流行,农奴大批死亡。腐朽的官僚机构在新的人口调查没有进行以前,不让把死魂灵的名字从农奴册上注销,地主仍需给已死的农奴缴纳人头税。果戈里成功地塑造了具有独特个性的地主阶级的典型人物泼留希金。作者采用多种艺术手段来刻画泼留希金的形象。通过肖像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果戈里塑造的泼形象,惟妙惟肖。比如,写他的装束,“决不定这人的男是女来”,身上挂着一长串钥匙,“过分的给与农人的痛骂”。“那衣服可更加有意思”,“非常龌龊”,“上面不露出一些棉花团”。凸出的下巴,瘦削的面容,像个乞丐。果戈里廖廖几笔,就把一个贪婪、吝啬的地主典型活画在读者的面前。果戈里的刻画人物时,善于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给读者造成鲜明的印象,从而达到讽刺和鞭挞反面人物的目的。比如,泼留希金非男非女的装束,像“刷马的铁丝刷”的胡子;他走过的“道路就用不着打扫”等,都是在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人物的形象。对泼留希金的庄园,果戈里采用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表及里,步步深入的方法描绘了庄园的外貌、庭院的布局和室内的陈设。“这房屋就更显得寒碜”,“墙壁和门上,满生着青苔”,屋内“桌子上面,竟搁着破了的椅子”,“旁边是一口集摆的钟”,“蜘蛛已经在这里结了网”,写字桌上放着“一个不过胡桃大小的挤过汁的二柠檬”,一个“内浮三个苍蝇”的酒杯,“一把发黄的牙刷”。墙壁上“乱到毫无意思的挂着许多画”,烛台上“灰尘蒙得很厚,至于仿佛是蚕茧”,屋子的一角“躺着一堆旧东西”,“上面积着极厚的灰埃”……通过这些描写,使读者看到了主人公的生活环境,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果戈里还善于把叙述、描写和议论结合起来,对农奴主进行有力的揭露和批判。小说前半部分写乞乞科夫看到的泼留希金的庄园,侧重于描写。后半部分侧重于叙述,在叙述之中,既有描写,也有议论。泼留希金“也曾为体面的夫、体面的父”,主妇亡故后,“泼留希金就像一切鳏夫一样,急躁,吝啬,猜疑了起来”。他的吝啬,“也日见其分明”。“孤独的生活,又给贪婪新添了许多油”,对人的情感,“更日见其浅薄,微弱”,“对于跑来想从他的农产物里买些什么的买主”,“更难商量”了。从此,泼留希金这个悭吝鬼,“干草和谷子腐烂了,粮堆和草堆都变成真正的肥堆”,“地窖里的面粉硬得像石头一样”,所有的东西都收进仓库,“在那里面霉烂,变灰”。泼留希金又是一个巨大的浪费者,泼留希金“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这一部分中,关于“人类情感”议论,关于“是一个鬼,不是人”的论文,作者都以饱含辛辣讽刺和无情嘲笑的犀利语言,对农奴主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这四大吝啬鬼形象,产生在三个国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涉及几个世纪的社会生存,从一个角度概括了欧洲四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进程。从创作的时间上说,泼溜希金出现最晚,果戈理的《死魂灵》写成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但从人物形象的阶级意识上说,泼留希金应列为最早,他是沙俄封建农奴制下的地主。夏洛克排行第二,他是十六世纪,即封建社会解体,资本原始积累初期旧式的高利贷者。阿巴贡算作老三,他是十七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资产者,葛朗台成了老四,他是十九世纪法兰西革命动荡时期投机致富的资产阶级暴发户。 夏洛克作为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其个性是阴险凶残,当法庭调解让借款人安东尼奥出两倍甚至三倍的钱偿还他时,夏洛克险恶的说:“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说着便在自己的鞋口上磨刀,时刻准备从安东尼奥胸口上割下一磅肉,凶残地致安东尼奥于死地,而且一味固执,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这就是夏洛克不同于其他吝啬鬼的个性。正如前文所说,他是个放高利贷者,所以极痛恨慷慨的安东尼奥,决心要“惩治”他。一方面是因为其慷慨的行为妨碍了他不当得利,另一方面是因为民族、宗教等更深入的问题。而正是因为他对善良的安东尼奥的咄咄相逼,才更显示出他的吝啬鬼本质。
算两篇,肯定。上面这帮人都是胡扯,他们哪个发表过论文?拿出来大家看看。净他妈胡扯,放心吧,我硕士时发表过几篇,根本没有问题
恩。不可以,有的杂志明确的不允许。期刊太多了。。我就代理了一百五十多种。。为什么一定要发表在一个上面呢。。。。。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找我。。学生代理,价格便宜,西北最低。。。。联系方式,手机,腾讯Q。都在用户名里面的用户材料里面。。。**************************************风向标论文征稿 中心 涅磐龙儿 回答
高一就需要论文了?
学习是通过教授或体验而获得知识、技术、态度或价值的过程,从而导致可量度的稳定的行为变化,更准确一点来说是建立新的精神结构或审视过去的精神结构。任何事情从不会到会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是一种享受。学习,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学习的方法有很多,而学习态度却仅仅只有一种,那就是时时刻刻都要认认真真。学习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能够使自己的人生变的更好,所以人们需要学习。定义1:由于经验或实践的结果而发生的持久或相对持久的适应性行为变化。定义2:能够使动物的行为对特定的环境条件发生适应性变化的所有过程,或者说是动物借助于个体生活经历和经验使自身的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相关解释(1) 小鸟学飞。《礼记·月令》:“鹰乃学习。”陈澔集说:“学习,雏学数飞也。”学习(2) 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史记·秦始皇本纪》:“士则学习法令辟禁。” 宋·叶适《毛积夫墓志铭》:“稍长,亲师友,学习今古。”《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一回:“勾践亲送美人别居土城,使老乐师教之歌舞,学习步容,俟其艺成,然后敢进吴邦。”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一章第四节:“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又如:学习文化、学习数学、学习经验。1983年《袁家山简介》:“袁家山(袁可立别业),……解放后,党和政府曾几次整修。雄伟气势有增无减,现已成为我县广大干群学习游览的场所。”(3) 明清时称在某一部门实习的官员或侍从等为学习。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灵台,掌印太监一员,近侍佥书数员,看时刻近侍三十馀员,学习数十员。”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又大拜不阶,协办枢廷不始学习,皆异数也。”基本分类学习的分类:分为两类,一种是在学校内部得到知识的一种学习。另一种是在校外得到知识的一种学习。0-18岁的学校教育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必须掌握的一种生活必备知识,可以称之为学校教育。18岁到24岁的,基本上在大学里自行选修的知识,选修学习。同样也可以归根在一起称之为学校教育。通用名词学校学习。(从0到24岁的学习称之为长期学习)一般情况下,当走出学校就业的的时候,由于知识的缺陷,自己购买书本,后者在某些机构里面获得的知识,这种学习课称之为校外学习,其实只要是不懂的就是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