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大豆抗营养因子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大豆抗营养因子研究论文

1、Interaction of molybdenum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on yield in Vicia faba,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Combridge),1991年,117(2),署名第一。2、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gar—nitrogen ratio and reproductive organs abscission in faba bean(Vicia faba L),Journal of Agronomy and Crop Science, (Berlin),1993年,170(4),独著。3、Effects of faba bean leave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on the yield and photosynthetic compensation after defoliation,Journal of Agronomy and Crop Science, (Berlin),1993年,171(2),独著。4、Effects of soil drought during the generative development phase of faba bean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s and biomass production,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Combridge),1994年,122(2),独著。5、Effect of shading on nodule growth and sugar distribution in faba bean(Vicia Faba L),Journal of Agronomy and Crop Science, (Berlin),1995年,174(2),独著。6、Effect of shading on nodule growth and seed yield in faba been (Vicia Faba L),. (Trinidad),1995年,72(3),独著。7、Soybean utilization in Sichuan,China,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soybean Prcessing and Utilization Conference,1996年,独著。8、Moisture content and deterioration of soybeans in storage,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soybean Prcessing and Utilization Conference,1996年,独著。9、The technical regulation mechanism and technical selection Principle of multistorey Planting in Hilly area,Pap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Mountain and Hill Areas,1996年,独著。10、Crop Productive Potentilalities along the Anning River Valley and Measures to esploit them,Pap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Mountain and Hill Areas,1996年,独著。11、Effect of drought during the generative development Phase on seed yield and nutrient uptake of faba bean(Vicia ),年,48(3),独著。12、Effect of flower removal on senescence and metabolism of faba bean(Vicia faba L). J. Xichang. ,1999年,13(1),独著。13、Effects of acclerated aging in storage on soybean quality and seedling growth,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oybean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Conference (Ispuc-III),2000年,独著。14、微量元素对蚕豆的生理效应及产量的影响,植物生理学通讯,1984年,20(6),署名第一。15、微肥对蚕豆产量的影响,四川农业科技,1984(4),署名第一。16、蚕豆的生育特点及相应的高产栽培措施,四川农业科技,1985(4),署名第一。17、蚕豆高产生长规律及其栽培技术的研究,四川作物,1985(2),署名第一。18、钼磷钾协同提高蚕豆产量的生理学基础初探,植物生理学通讯,1985年,21(5),署名第一。19、改变源—库比率对蚕豆花荚脱落的影响,植物生理学通讯,1986年,21(1),独著。20、蚕豆净同化率(NAR)与种植密度的关系,耕作与栽培,1986(3),署名第一。21、硬粒小麦种子萌发生理初报,种子,1986(4),独著。22、高产蚕豆主要生理指标与产量的关系,四川农业学报,1987年,2(4),独著。23、蚕豆象对蚕豆种子萌发、 幼苗抗寒及其产量的影响,种子,1987(1),独著。24、蚕豆不同层次叶片对产量的贡献和去叶后的光合补偿作用,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年,23(1),独著。25、不同光强对蚕豆固氮和糖分布的影响,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年,23(3),独著。26、高产蚕豆的生长特征及其栽培技术的经济评价,耕作与栽培,1987(6),独著。27、源—库比率对蚕豆营养生长和衰老的影响,植物生理学通讯,1988年,24(2),独著。28、不同蚕豆品种对光照时间的反应,种子,1988(2),独著。29、蚕豆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的初步研究,耕作与栽培,1988(6),署名第一。30、遮光对蚕豆花荚形成和脱落的影响,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88年,13(2),独著。31、高产蚕豆营养特性和群体结构与光能的分布,四川省农作物青年科技优秀论文汇编,1988年,独著。32、不同光照强度下大豆产量和产量结构分析,大豆科学,19887(2),独著。33、蚕豆的生产和科研现状,世界农业,1989(11),独著。34、模拟酸雨对烟草细胞透性和化学成分及产量的影响,农业环境保护,1989年,8(1),独著。35、安宁河中下游农田种植模式与资源利用分析,资源开发与保护,1989年,5(4),独著。36、浅谈作物的最大生产力和实际生产力,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年,25(6),独著。37、世界蚕豆生产和研究概述,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0(2),独著。38、水分亏缺对蚕豆光合特性影响的初步研究,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90年,14(3),独著。39、开花、结荚期水份协迫对蚕豆的生理效应,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年,26(1),独著。40、赤霉素和其他生长剂对蚕豆产量的协同效应,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年,26(4),独著。41、蚕豆病害研究简介,国外农学- 杂粮作物,1990(3),独著。42、德昌粮菜四熟模式效益和能量分析,资源开发与保护,1990年,6(2),独著。43、间作大豆的竞争性分析,大豆科学,1990年,9(1),独著。44、安宁河中下游区蔗田间作经济和生态效益初步研究,四川甘蔗,1990(1),独著。45、土壤水份胁迫对蚕豆养分吸收的影响,土壤肥料,1991(1),独著。46、模糊隶属法在蚕豆生理生态抗旱鉴定中的作用,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1(2),独著。47、安宁河流域的光温水资源及其生产力潜力分析,资源开发与保护,1991年,7(1),独著。48、高原梗稻光合生理生态的梯度变化,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96年,15(1),独著。49、高原梗稻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植物生理学通讯,1991年,27(3),独著。50、安宁河中下游甘蔗叶面积与光能分布动态,四川甘蔗,1991(2),独著。51、蚕豆的遗传变异与育种,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四川卫星会议论文集,1995年,独著。52、环境因素变化对蚕豆籽粒充实特性的影响,西南农业学报,1994年,7(2),独著。53、论提高蚕豆产量的生态生理基础,第一届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作物生理学术论文集,1993年,独著。54、蚕豆碳氮含量变化与幼蕾、 花荚脱落的关系,植物生理学通讯,1993年,28(2),独著。55、秋作的资源及效益分析,资源开发与保护,1993年,8(4),独著。656、蚕豆育种目标和育种方法的选择,作物育种探索论文集,1992年,独著。57、蚕豆茎杆和荚果对籽粒产量的贡献,植物生理学通讯,1992年,29(11),独著。58、高原梗稻温光生态特性的梯度变化,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8(4),独著。59、作物高产高效种植的功能目标技术调整,资源开发与保护,1993年,9(2),独著。60、安宁河流域稻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及资源利用,资源开发与保护,1993年,9(2),独著。61、不同部位花朵对蚕豆花脱落和产量的影响,植物生理学通讯,1994年,30(3),独著。62、植物激素在蚕豆上的研究与应用,国外农学- 杂粮作物,1994(3),独著。63、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全国第二届青年农学学术年会论文集,1995年,独著。64、攀西地区农业资源优势及开发对策,1995国际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5年,独著。65、安宁河区作物生产潜力及其挖掘措施,四川省山地丘陵立体农业发展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5年,独著。66、中低产地玉米专用肥增产增收效益分析,耕作与栽培,1995(6),独著。6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业必须实行保护和支持,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10(1),独著。68、山地立体农业的种植技术调控机制与技术选择,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10(2),独著。69、确立三层次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10(3),独著。70、遮阴对蚕豆产量及根瘤生长的影响,西南农业学报,1997年,10(1),独著。71、间作大豆高产栽培农艺措施数学模型初探,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11(4),独著。72、作物逆境和抗逆性与应用,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12(1),独著。73、攀西地区野生番石榴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开发与利用,1999年,15(5),署名第二。74、攀西野生番石榴自然繁殖特性研究,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13(1),署名第二。75、激光辐射洋葱种子的生物学效应初探,激光生物学报,1999年,8(1),署名第四。76、洋葱性状的回归分析,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13(3),署名第二。77、蚕豆新品种凉胡5号选育研究,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13(2),独著。78、作物逆境和抗逆性,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12(1),独著。79、玉米亩产超1000kg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13(4),署名第二。80、贮藏期间加速老化对大豆品质和个体发育的影响,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14(1),独著。81、高梁高产配套技术试验研究,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14(2),署名第三。82、蚕豆新品种“凉胡6号”的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14(3),独著。83、环境因素对蚕豆花荚形成和脱落的影响,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19(4),独著。84、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面向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高等农业教育,2002(12),署名第一。85、应对入世挑战寻求对策措施,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16(2),独著。86、中国大豆食疗的历史发展和疗效特点,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17(1),独著。87、民族地区高等农业专科学校实施学分制方案初探,高等农业教育,2003(8),署名第一。88、攀西黄皮洋葱品种的筛选初报,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17(3),署名第二。89、葛藤的繁殖方法及栽培技术,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17(4),署名第二。90、中国葛藤种质资源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林业科技,2004年,29(4),署名第二。91、攀西野生葛藤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林副特产,2004(6),署名第二。92、葛藤的饲用价值及其在攀西地区畜牧业中的应用,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年,21(1),署名第二。93、更新观念,明确任务,真抓实干,把西昌学院建成知名的本科院校,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7(1),独著。94、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9(1),独著。95、蚕豆抗营养因子研究,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9(2),独著。96、抓住机遇,求真务实,迎接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7(2),独著。97、Co-v射线辐照剂量对蚕豆诱变效应的研究,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23(4),署名第二。98、漆树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栽培要点,中国林副产品,2005(5),署名第二。99、番石榴的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中国林副产品,2005(6),署名第二。100、美国和加拿大大学管理特点、挑战及启示,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9(3),独著。101、番石榴变异类型在攀西地区的发现及其意义,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9(3),署名第二。102、不同生态区蚕豆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署名第一。103、西昌学院“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的背景和特色,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20(1),独著。104、光照、温度和水分对野生荞麦光合速率的影响,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20(2),署名第一。105、试论立体农业的能量利用和物质循环,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20(4),独著。106、小豆新品系“XH995”多点试验产量稳定性分析,杂粮作物,2006年,26(3),署名第三。107、四川省凉山州野生荞麦资源的特征和地理分布研究,作物杂志,2006年,(5),署名第二。108、芸豆花荚期不同层次叶片对产量的贡献,西北农业学报,2006年,15(5),署名第二。109、正确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18(4),独著。110、试论立体生态农业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1),独著。111、审时度势,把握机遇,确保本科教学质量,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2),独著。112、管理无小事,细节是成功,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2),独著。113、中国四川荞麦属(蓼科)新种—花叶野荞麦,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2),署名第一。114、关键在于抓落实,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3),独著。115、不同生态区蚕豆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攀西地区增粮增收关键技术研究》,2007,署名第一。116、凉山野生荞麦资源的特性与地理分布研究,成都大学学报,2007,27(2),署名第二。117、四川凉山地区野生荞麦资源的原生境和主要分布中心研究,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2),署名第二。118、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abitats of There New Species of the Fagopyrum (Polygonaceae) in Panxi Area of . Advances in Buckwheat Research,Proceedings of the 10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uckwheat.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NWAFU),2007,署名第二。119、Varietal Differences among the Buckwheat Cultivars in Canada and Japan in the Long-day Condition before Flowering Followed by the Short-day Condition, Proceedings of the 10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uckwheat.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NWAFU),2007,署名第三。120、攀枝花市野生荞麦种质资源考察研究,现代农业科技,2007,(9),署名第二。

大豆含有35-40%的蛋白质,是谷类的3-5倍,为植物性食品中含蛋白质最多的食品,黑大豆的蛋白质甚至高达50%。大豆的蛋白质为优质蛋白,其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八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组成与比例也符合人体“理想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模式”的需要,除蛋氨酸质量分数略低外,其余与动物性蛋白质相似。大豆约含脂肪15~2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5%,且以亚油酸最多,高达55%左右。此外,大豆脂肪中还含有的大豆磷脂和抗氧化能力较强的维生素E。 大豆中碳水化合物25~30%,其中一半是可供人体利用的,以五碳糖和糊精比例较大,淀粉较少;另一半是人体不能消化吸收的棉籽糖和水苏糖,存在于大豆细胞壁,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和氨,可引起腹胀。此外,大豆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但由于大豆中膳食纤维等抗营养因子的影响,钙和铁的消化吸收率不高。大豆中的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B族维生素质量分数较谷类多,并含有一定量的胡罗卜素和维生素E。 因此,豆类营养是很不错的. 参考文献:烹饪营养学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以大豆废渣为原料制备风味良好的大豆多肽的问题.摒弃了常规的酸法、碱法和一般的酶解方法,采用自行选育的微生物蛋白酶结合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多酶协同作用,制备水解度高、风味良好的大豆多肽. 实验从我国传统发酵食品豆腐乳出发,筛选到一株所产微生物蛋白酶对大豆蛋白有一定降解能力,同时能够消除内切酶水解大豆蛋白后产生不良风味的菌株,命名为MY10.对MY10进行了初步鉴定,发现其为毛霉属.研究了菌体生长和产酶特性的关系,发现该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84h时达到最大,培养基的pH值在0~48h不断下降,48h时pH值为,之后pH值开始回升,84h后为以上,通过测定蛋白酶活性,发现MY10所产蛋白酶在84h活性达到最大;对粗酶液进行了分离纯化,首先确定了用60%的饱和(NH_4)_2SO_4进行沉淀,然后过Sephadex G75,通过蛋白酶活性的测定,发现可能含有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对粗酶液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该酶系的最适pH值为,中性、碱性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60℃、50℃.由于该酶系的蛋白酶活性不是很高,为了提高豆粕的水解度,得到水解程度较高的大豆多肽,本论文选用木瓜蛋... 英文摘要: The problem of producing flavorful polypeptides from soybean residue was discussed in this research. The routine methods such as acid、 alkali and common enzymatic hydrolysate were discarded while the cooperation of self-selected protein enzyme from microbe with papain and typsin was used to produce soybean polypeptides with high degree of hydrolysis and excellent strain of fungus that could produce protein enzyme with certain ability to decompound soybean proteins and dispel the distasteful flavor ... 目录:1 文献综述 10-21 1.1 大豆蛋白的组成与结构 10-11 1.2 大豆多肽的生物活性和主要用途 11-12 1.3 大豆蛋白改性 12-14 1.4 苦味肽形成的机理及脱苦方法 14-18 1.4.1 苦味肤的形成机理 15-16 1.4.2 脱苦方法 16-18 1.5 腐乳毛霉对大豆蛋白的作用 18-20 1.6 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研究 20-21 2 本论文的研究设想 21-22 3 材料与方法 22-30 3.1 材料 22-23 3.1.1 实验原料与主要试剂 22 3.1.2 培养基 22-23 3.1.3 仪器设备 23 3.2 方法 23-30 3.2.1 微生物蛋白酶产生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 23-26 3.2.2 双酶水解大豆蛋白 26-27 3.2.3 风味良好的大豆多肤的制备 27-30 4 结果与分析 30-53 4.1 微生物蛋白酶产生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条件 30-40 4.1.1 微生物蛋白酶产生菌株的筛选 30-31 4.1.2 菌种鉴定 31-33 4.1.3 MY10菌体生长和产酶特性的研究 33-35 4.1.4 酶的分离纯化 35-37 4.1.5 粗酶液性质研究 37-40 4.2 双酶水解大豆蛋白 40-48 4.2.1 内切酶水解豆粕的研究 40-48 4.3 风味良好的大豆多肤的制备 48-49 4.4 酶解前后豆粕营养成分变化分析 49-53 4.4.1 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 49 4.4.2 蛋白质降解的分析 49-50 4.4.3 酶解前后抗营养因子变化分析 50-53 5 讨论 53-57 5.1 微生物蛋白酶产生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 53-54 5.1.1 微生物蛋白酶产生菌株的筛选 53 5.1.2 酶的分离纯化 53 5.1.3 MY10蛋白酶系性质研究 53-54 5.2 双酶水解大豆蛋白 54-56 5.2.1 豆粕的预处理 54 5.2.2 酶解过程中反应条件的控制 54-55 5.2.3 豆腥味的去除 55 5.2.4 酶解过程的研究 55-56 5.2.5 苦味的研究 56 5.3 风味良好的大豆多肤的制备 56-57 5.4 酶解前后豆粕营养成分变化分析 57 6 结论 57-59 致谢

1、豆类抗营养因子植酸、蛋白酶抑制剂营养因素。2、抗营养因子是指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产生不利影响以及使人和动物产生不良反应的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抗营养因子的存在是植物的一种保护机制,在防止自身组织降解、生长调控、抗虫害等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保护作用。3、操作简单方便,容易掌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样品提取、加样、温育、洗涤、读数。

抗营养因子研究进展论文

我国现代临床营养支持始于1960年代,长于1980年代,成于2000年代。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临床营养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好,从普及到提高,从推广到规范,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突出表现为:由轻到重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认识到营养的重要性,认识到患者营养状态及营养支持对患者临床结局的重要影响,由轻视营养支持向重视营养支持转变,营养支持的观念空前提高。由外到内肠外营养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视为高级营养支持方式而风靡一时,临床医务人员以能够开展肠外营养为荣耀。但是,在大量使用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了肠外营养的一些弊端。同时,人们对肠道的重要性有更加清楚的认识。于是,目前临床营养支持的方式已经由肠外营养崇拜向重视肠内营养转变。由高到低深静脉、高营养曾经是教科书的教义,是临床营养支持的金科玉律,主张高热卡营养支持。但是,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高热量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加重机体的代谢负荷,反而不利患者的康复。所以,目前营养支持的热卡量由强调高热卡(≥35Kcal/kg/d)向允许性低热卡转变。由深到浅脂肪乳剂的发明改变了葡萄糖一统天下的格局,糖、脂肪双能源概念的提出与应用避免了单纯应用高渗糖的弊端,全营养液渗透压的这种变化使肠外营养支持的途径由深静脉向浅静脉转变,由中心静脉插管向外周静脉置管转变。由少到多无论肠外营养、还是肠内营养,营养支持可供选择的产品由少到多,空前丰富,更好地满足了患者的不同需要;营养产品的功能也由单一的营养支持发展到提供营养、调节免疫与治疗疾病兼备。由单到混早年的肠外营养以单瓶输注为主。在营养支持的实践中,人们观察了单瓶输注的局限性,体验了混合输注的优越性,并发明了多腔袋,于是肠外营养输注的方式由单瓶输注、多瓶输注、向全合一(all-in-one, AIO)输注转变。由晚到早营养支持的时机由晚向早转变。手术后肠内营养的时机由传统的等待肛门排气向手术后早期(4-6小时)转变,强调早期肠内营养。早期肠内营养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持肠道功能,肠道喂养越早,应激反应越小。对营养不良的患者,入院早期(3天内)营养支持(包括肠外、肠内)与延迟(1周)营养支持相比,患者临床结局改善更加明显。由大到小我国早期的临床营养支持仅仅局限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几家大型教学医院,但是目前已经形成燎原之势,可谓遍地开花。临床营养支持的应用与实施由大城市、大医院走向小城镇、小医院。由分到合曾几何时,我们在宣传营养支持时总是对立地对待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相互对抗,内外不和。目前,我们已经认识到: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是相互依赖的互补体。由强调肠外营养、强调肠内营养向联合肠内、肠外营养转变;由强调独立应用TPN(全肠外营养)、TEN(全肠内营养)转向PPN(部分肠外营养)+PEN(部分肠内营养)的联合应用。由后到前临床营养支持曾经被视为可有可无的东西,随着认识的提高,临床营养科已经由隶属于医院后勤部门的辅助科室变为临床核心科室,营养支持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营养由营养支持向营养治疗转变,临床营养也由医院的台后走向台前。尽管如此,我国临床营养支持事业仍然面临严重的挑战,困难重重,问题多多,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01、发展不平衡:我国临床营养事业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科室差异。总体上说东部地区好于西部地区,城市好于乡镇。同一所医院内部,外科、ICU好于其它科室。02、行为不规范:从营养支持对象的选择、营养支持处方的开立、营养液的配制、营养支持的实施、营养支持的监测、营养支持疗效的评价等一系列行为与过程都有待进一步规范。作为评价患者营养状况的基本参数如BMI、身高在绝大多数医院均无记录。03、标准不统一:营养科建制、人员配备、隶属关系,营养支持对象的选择、营养支持的疗程、医疗保险对营养支持的覆盖范围等多方面缺乏一个省市、乃至全国统一的标准。04、应用不合理:我国临床营养支持现状的一个特点是应用不足与应用过度并存。营养支持的实施受医生知识水平及主观意识影响较大,与患者的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没有更好地体现患者的实际需要。05、认识不充分:仍然有相当多的医疗管理部门、临床医务人员对临床营养支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医学营养教育没有得到医学院校的应有的重视。为了解决上述客观存在的问题,使我国临床营养支持事业在健康、合理、规范的轨道上迅猛发展,笔者认为应该落实四个“强化”:1.强化营养教育医学院校的所有专业都应该开设临床营养课,增加临床营养课程的课时数量,将临床营养作为单独的课程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医学生的营养基础知识。这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措施。2.强化指南学习在蒋朱明教授的带领下,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组织专家编写了我们自己的临床营养指南,我们应该大力推介,认真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强调学指南、用指南。3.强化路径执行我国卫生部正在组织专家编写不同疾病的临床路径,营养支持也应该如此。营养支持的应用应该提高到与抗生素使用同样的地位,从而进行规范管理。认真制订营养支持的临床路径与各种操作规范,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依法执行。4.强化营养研究我国临床营养支持受欧、美、日影响较大,总体上是跟在他们后面走,缺乏自己的成果。尽管临床实际使用量很大、很多,但是,我们从中提炼出来的有用数据与资料却很小、很少。因此,在规范、合理应用的同时,加强临床营养研究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紧张又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学生们马上就要开始最难熬的毕业设计阶段,而我们做毕业设计之前要先写好开题报告,快来参考开题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整理的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毕业论文题目:

菌寄生真菌纤细齿梗孢蛋白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姓名: xx 学号: xxxx

年级: xxx 专业: 植物保护

指导教师:姓名 xxx 职称 教授

学科 植物病理

山东农业大学教务处

20XX年x月x日

一、选题依据(拟开展研究项目的研究目的、意义)

菌寄生(Mycoparasitism)是发生在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之间的一种寄生方式,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真菌与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以来,生物间相互作用及信号传导的分子机制,是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门。利用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作为研究的模式系统来揭示生物相互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李多川(Li,1996)先生发现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和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的菌寄生关系以来,我们实验室试图通过研究纤细齿梗孢和串珠镰刀菌,来建立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的模式系统,从而揭示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是串珠镰刀菌的一种重寄生真菌,该菌是一种接触性活体重寄生菌,离体试验发现其分生孢子只有在串珠镰刀菌细胞壁提取物刺激下才能萌发。这说明两者之间的重寄生关系是建立在二者识别与互作的分子机制上的(Li,2004)。在纤细齿梗孢和串珠镰刀菌相互作用过程中,几丁质酶、蛋白酶等细胞壁裂解酶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其中,蛋白酶在木霉属菌寄生真菌中的功能已经得到初步证明,而纤细齿梗孢的蛋白酶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克隆纤细齿梗孢蛋白酶编码基因对于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重寄生真菌和寄主识别和互作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内容(在充分收集研究主题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主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

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是李多川教授分离得到的一种活体营养接触型菌寄生真菌[1~3],其寄主包括Fusarium moniliformeAlternaria alternata等。近年来,我们实验室一直在努力以其为基础研究菌寄生真菌与寄主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渐渐认识到真菌细胞壁蛋白在细胞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细胞壁蛋白研究已经成为生物间相互识别机制研究的热点。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实验室成功分离纯化了纤细齿梗孢的寄主之一Alternaria alternata菌丝细胞壁上的一种特异性糖蛋白——凝集素,并初步证明其在和孢子吸附过程中起到识别因子的作用[4]。近年来,菌寄生真菌细胞壁裂解蛋白酶在菌寄生过程中的作用被人们逐渐重视起来。克隆和表达菌寄生真菌的蛋白酶编码基因变得很有意义。本研究试图以菌寄生真菌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tenellum)作为研究材料克隆了其蛋白酶基因。根据氨基酸的保守序列设计兼并引物,然后采用RT-PCR和RACE是一个较为快速、简单和高效的方法。本实验根据同源保守序列设计兼并引物,通过RT-PCR及RACE-PCR的方法,克隆了蛋白酶的编码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该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为后续试验打下了基础。

由于Olpitrichum tenellum在离开寄主的人工培养基中很难生长,纯化其蛋白酶变得非常困难。因此,我们需要使用外源蛋白表达系统得到蛋白,进一步研究其性质,从而搞清楚其在重寄生过程中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随着DNA重组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构建遗传工程菌株,人们可以较容易地使各种各样的天然酶的基因在微生物系统中高效表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摆脱对天然酶源的依赖。

基因工程的表达系统有原核表达系统和真核表达系统两大类。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是目前了解最深入,实际应用最为广泛的表达系统。与其他表达系统相比,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具有遗传背景清楚、目标基因表达水平高、培养周期短、抗污染能力强等特点。在基因表达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工具[5]。

Pichia pastoris基因表达系统经过十几年发展,已基本成为较完善的外源基因表达系统,具有易于高密度发酵,表达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稳定整合,能使产物有效分泌并适当糖基化,培养方便经济等特点。利用强效可调控启动子AOX1,已高效表达了HBsAg、TNF、EGF、破伤风毒素C片段、基因工程抗体等多种外源基因[6],证实该系统是高效、实用、简便,能提高表达量并保持产物生物学活性的外源基因表达系统。表达系统在生物工程领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更多外源基因在该系统的高效表达,提供更为广泛的基因工程产品[7]。

我们已经分离到蛋白酶的编码基因,本研究中将该基因的去掉信号肽序列的正确阅读框融合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2b(+)和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上,分别转化 BL21及Pichia pastoris GSxx5,以期在这些菌株中有效表达该基因的编码产物,从而为以后功能研究打下基础。

1 李多川.1998.菌寄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37~65.

2 21.李多川.1998.菌寄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微生物学通报,25:345~347.

3 .李多川,沈崇尧.1997.菌寄生菌物与寄主菌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西北农业学报,6:94~98.

4 张成省,李多川,孔凡玉. alternata菌丝细胞壁凝集素的纯化与特性研究.植物病理学报,35(2):141~147.

5 .xx.何诚,朱运松.1998.甲醇营养型酵母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生物工程进展,18:7~xx.

6 彭毅,杨希才,康良仪.2000.影响甲醇酵母外源蛋白表达的因素.生物技术通报,4:33~36.

7 韩雪清,刘湘涛,尹双.2003.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微生物学杂志,3:35~40.

三、研究方案(主要研究内容、目标,研究方法、进度):

1、研究内容:

本课题选择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做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及RACE技术分离克隆了其丝氨酸蛋白酶基因,并进行原核及真核表达,并对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2、研究的目标:

克隆了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的丝氨酸蛋白酶基因,进行原核及真核表达,并对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3、研究方法:

将纤细齿梗孢(Olpitrichum tenellum)接种到LB培养基上,培养14个小时后,收集菌丝,然后采用总Trizol法提取RNA。再从GenBank数据库中搜索到大量的蛋白酶氨基酸序列,并根据同源性进行分类,分别设计兼并引物。再通过RT-PCR、3’-RACE、5’-RACE获得全长cDNA、DNA克隆,并将其连接到载体上,然后采用电击法将将重组质粒转入到全长cDNA、DNA克隆中,通过透析纯化蛋白酶,最后研究其特性。

四、研究进度:

20xx年5月23日~20xx年5月29日 整理收集资料,并跟着研究生学习基本实验技术。

20xx年5月30日~20xx年6月18日 提取RNA,设计引物、全长cDNA、DNA克隆 。

20xx年6月19日~20xx年7月15日 转化大肠杆菌、毕赤酵母表达,获得纯纯产物,并研究其特性。

20xx年3月~20xx年6月 对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实验重做,整理实验数据,完成毕业论文,并准备毕业答辩。

五、技术路线:

收集菌丝

总RNA提取

同源序列 设计引物

特性研究

RT-PCR、

3’-RACE、5’-RACE

纯化表达产物

全长cDNA、DNA克隆 转化大肠杆菌、毕赤酵母

四、进程计划(各研究环节的时间安排、实施进度、完成程度)

20xx年5月23日~20xx年5月29日 整理收集资料,并跟着研究生学习基本实验技术。完成实验的1%。

20xx年5月30日~20xx年6月18日 提取RNA,设计引物、全长cDNA、DNA克隆。完成实验的50%。

20xx年6月19日~20xx年7月15日 转化大肠杆菌、毕赤酵母表达,获得纯纯产物,并研究其特性。完成实验的95%。

20xx年3月~20xx年6月 对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实验重做,整理实验数据,完成毕业论文,并准备毕业答辩。完成100%。

五、导师对文献综述的评语

签字:

20xx年xx月xx日

六、专业意见

专业主任签字:

20xx 年 月 日

七、学院意见

学院(章): 负责人签字:

20xx年xx月xx日

摘要:

针对目前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研究法实验教学方法、内容及手段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关改革对策:优化实验课程内容,整合实验模块,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及课程考核方式和时间安排的调整,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及创新能力。

关键词:

植物保护论文

目前,国内外很多农业院校的植物保护专业均开设了昆虫研究法和植病研究法课程。为优化本科培养方案,浙江农林大学通过调整教学大纲,将植病研究法、昆虫研究法和农药研究法合并成一门植物保护研究法课程。植物保护研究法是植物保护专业重要的专业限选课程之一,是植物保护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实验技能和学习兴趣的重要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实验学科。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能使学生掌握植物保护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基本原理,培养植物保护研究常规操作能力,以及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整理资料、总结归纳和论文撰写的能力。笔者分析了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研究法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革内容,并总结了改革成效。

1.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传统实验教学的主要特征是“灌输式”“填鸭式”,学生在2个小时的实验过程中就是简单地按照实验指导书和实验大纲中的实验方法和步骤依葫芦画瓢,实验完成后,又按照统一的模式填写实验报告。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无需独立思考和分析,更谈不上发挥创新能力了。因此,很难让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更无从谈起了。虽然这种传统实验模式简明、清晰,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结论的认可、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教师和学生很轻松愉快地就能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立即显现。学生缺乏设计实验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后缺乏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因此,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急需改革。

实验教学内容系统性不强植物保护研究法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程,其涉及的内容有昆虫研究法、植病研究法和农药研究法。在以往的实验课程中,只是简单地把这3门课的实验合在一起上,并没有把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昆虫实验时,指导教师一般是教授昆虫学科的教师;而在进行植病实验时,则由讲授植病学科的教师指导。这样的实验模式难以使植物病虫害系统联系起来,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不够系统和深入,容易造成理解上的片面性和孤立性,不利于掌握该专业的系统知识和技能。

实验考核不科学以往实验课程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是实验报告,而每次实验课结束后,学生递交的实验报告只是把实验大纲(包括实验口的、原理、仪器与试剂、内容及方法)原文不动地抄一遍,实验结果更是千篇一律,这样实验就变成了预演过程,学生在实验中缺乏思考,不利于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背离了实验课教学的初衷。同时,还会导致每位学生的实验成绩差异微乎其微,不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2.教学改革内容

重视教学环节在以往的实验课程中,实验教学所需要的实验用具和材料大多数都是实验教辅人员提前准备,导致他们的工作量非常大。让学生参与实验材料的准备和管理,一方面提高了教辅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实验过程有全面了解,获得整个科研实践过程的训练,从而养成好的实验习惯,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做到计划周密、有条不紊地安排和实施实验计划。同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教育学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结果,并对实验进行科学分析。一日_发现弄虚作假的学生,一定要严厉批评,同时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有条件的情况下,让其重新做实验,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科学研究允许失败,但是不能有半l从虚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该项口分别以某种农作物病虫害为主轴展开一系列的实践性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和执行各项实验内容,指导教师负责答疑和提供技术帮助。学生通过自己分组、调查、取样、鉴定、查阅资料、讨论制订实验方案和动手实验等一系列步骤,不仅可以很好地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且还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优化实验教学内容结构将整个实验课程设置成一个综合性的大实验:分别以某个农作物上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贯穿整个课程。将口前昆虫研究法的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昆虫人工饲养技术、昆虫生态学研究方法、昆虫生理生化研究方法、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和害虫综合治理研究方法5个实验和植病研究法的植物病害调查、植物病原菌分离与鉴定技术、植物病原菌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植物病原真菌遗传转化技术和植物病害综合治理技术5个实验合并成1个综合性大实验,将植物病虫害研究以故事的形式紧密地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田间实际应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整个实验就是以具体的作物病虫害发生为时间轴,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学生只有认真完成每一个实验,才能很好地保证后续实验的顺利进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实验报告千篇一律的`现象。改革成绩评定方式实验课成绩一方面是对学生实验完成好坏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对学生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为了做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实验成绩除实验报告和考勤成绩外,应将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动手操作能力、实验结果记录规范性量化纳入成绩考核。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主动观察并记录每个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量化后按一定比例记入总成绩,对那些既有独立操作能力,又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适当给予创新学分。实验过程中,学生是否遵守实验室规则、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实验结束后,学生是否打扫卫生、是否清洗实验器材等,这些看似小问题,但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品质和素养,做得好的学生也可以适当加分。

3.改革成效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对专业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学生能在同一时间完成植病研究法、昆虫研究法和农药研究法3门实验课程,体现了实验课程很强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这3门课程的相关内容紧密、有机地联系起来,对植物病虫害防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其对专业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在实验的过程中,强调把学生的动手能力放在首位,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验中,切身体会到所学专业的意义。

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植物保护研究法实验教学模式具有系统化和整体化特点,同时涉及昆虫研究法、植病研究法、农药研究法等相关学科课程。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在对病虫害的认知及其防治等问题的处理上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在独立思考、查找资料、咨询专业教师、综合分析之后,拟定出具体的处理方案,能够融会贯通地掌握植物保护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

提高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新的实验教学模式综合运用了3门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加强了课程的综合实践环节,因此指导教师自身的知识面、操作技术、实践应用和协调能力都需要提升。所以,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学生一起不断学习,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完善专业实践体系,提高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和掌握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研究的新进展、出现的新技术,从而提高了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

4.结语

植物保护研究法在植物保护专业2013级和2014级本科生实验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践,通过问卷调查,95%的学生认为在实验过程中有较多的动手机会,激发了自己对实验的兴趣,提高了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认为该教学方法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学生的科研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力和提高学生的独立应用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近30年我国营养学发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和新进展。对营养素与肿瘤(如肝癌、结肠癌和乳癌等)、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及先天性畸形等疾病的关系方面的研究都有新的发现。同时,在营养素及营养综合干预措施对肿瘤及代谢性疾病的防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相关机构和组织的相继成立及营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我国营养学进一步发展的保证

豆奶营养成分研究论文

豆奶作为豆制品的一种,我们很多人都是会爱喝些豆奶的,首先豆奶的味道很不错,那么豆奶有什么营养价值?1豆奶有什么营养价值豆奶的主要成分是大豆了,其中的蛋白质含量很丰富,同时基本上都是属于优质蛋白质的,而且在豆奶中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特别是其中的赖氨酸含量特别高。在豆奶中,动、植物蛋白的存在是会互补的,这样可以让氨基酸的配比更合理,这样无疑更利干人体的消化吸收,对我们健康有帮助。在豆奶中的大豆磷脂也是极为丰富的,这样的物质是能够有效帮助大家抗衰老的,同时因为豆奶中的磷脂还具有保护和恢复细胞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起到样式的功效。所以说大豆磷脂是一种激发脑细胞活力效果比较明显的保健食品,特别对中老年人来说豆奶很适合吃。2喝豆奶有什么作用1、预防便秘及抗衰老。豆奶中还含有亚油酸和亚麻酸,以及低聚糖,大豆卵磷脂等营养成分。亚麻酸和亚油酸具有抗过敏的作用,还能提高学习能力。低聚糖则能够防止便秘,促进肠胃代谢,还能预防大肠癌。大豆卵磷脂具有防止衰老的功能,光是防止皮肤暗沉和色斑的出现,就已经很不错了。2、预防肥胖。豆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是优质的植物蛋白,其提供的氨基酸,是人体自己无法合成的,必须从饮食中才能获取的氨基酸。而且这种蛋白还能提高脂肪的燃烧率,将体内过多的胆固醇排出去,加速脂肪代谢,能够使人保持苗条的身材,预防肥胖。3什么人群不能喝豆奶1、急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不宜过多食用豆制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肠胀气。2、豆类中含有一定量低聚糖,可以引起嗝气、肠鸣、腹胀等症状,所以有胃溃疡的朋友最好少吃。胃炎、肾功能衰竭的病人需要低蛋白饮食,而豆类及其制品富含蛋白质,其代谢产物会增加肾脏负担,不宜食用。3、豆类中的草酸盐可与肾中的钙结合,易形成结石,会加重肾结石的症状,所以肾结石患者也不宜食用。

豆奶作为我们平时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一种食物,尤其是它作为一种早餐饮品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其中富含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而且喝起来口感香甜。现在人们对于食物的热量也是非常重视的,喜欢吃一些低热量的食物,那么豆奶的热量是多少呢?

豆奶的热量

豆奶作为一种由黄豆经过加工制作之后所得来的一种食物,呈现为粉末状,将它冲泡饮用,所以说它的热量也不会太高,根据科学研究表明每100毫升可食用豆奶中富含的热量为30大卡,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如果饮用豆奶的话,一个玻璃杯它可能会盛放豆奶为200ml,所以说摄入身体的热量为60大卡,相比较一些同类食品来说,豆奶的热量还是非常低的,而且其中富含的营养物质特别丰富,非常适合我们将它作为一种早餐饮品来使用。

如果我们每吃一杯豆奶所摄入身体的热量大约需要散步40分钟就可以将它完全消耗,相比较于它其中富含的一些优质蛋白矿物质元素,还有一些维生素等,还是非常值得的。尤其是豆奶中富含的一些赖氨酸含量,相比较一些其他的谷物类食品来说特别丰富,可以补充我们身体所需要的一些必需氨基酸。如果想要吃豆奶不引起发胖现象的话,最好可以在早上吃,因为早上是发育系统最活跃的时候,可以将豆奶完全消耗吸收它的营养价值,对于减肥期间的人们来说,也可以适量的喝一些豆奶,但是在喝的时候不要加糖。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豆奶的热量,豆奶作为一种大豆类食品,它的热量不是太高,而且富含的营养物质特别丰富,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就可以适量的饮用一些豆奶。

豆奶作为我们平时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一种食物,由于它喝起来口感香醇,饮用方法比较简单,受到很多人们的欢迎,特别喜欢将它作为早餐饮品来使用。那么豆奶作为一种由大豆所制作而成的食物,它其中都富含哪些营养价值呢?

豆奶的营养价值

豆奶作为一种由黄豆经过精加工所制作而成的一种粉末状食品,它其中富含的营养位置确实非常丰富的,豆奶中富含一些优质蛋白含量非常丰富,尤其是将它经过加工制作之后,这些营养物质极易被我们身体消化吸收和利用,而且富含我们身体所需要的一些必需氨基酸,比如说赖氨酸的含量相比较一些其他谷物食品来说非常丰富,可以补充我们身体所需要的一些蛋白质和氨基酸。豆奶中富含的一些大豆磷脂等含量也特别多,磷脂作为构成我们细胞的基本物质之一,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提高记忆力和改善大脑等功效,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等病症。

除此之外豆奶中富含的一些矿物质元素,比如说钙元素铁元素的含量也非常丰富,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补充血液,预防贫血等功效,而且还可以促进骨骼和牙齿的发育,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豆奶作为一种大豆类食品,其中富含一些膳食纤维非常丰富,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从而起到预防便秘等功效。他其中富含一些低聚糖,进入我们的肠胃之后,可以使乳酸菌繁殖更多,从而起到肠胃的代谢功能。而且其中富含的一些维生素含量非常丰富,女性朋友适当的吃一些豆奶,还可以起到美容养颜,润肤护肤等功效。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豆奶的营养价值,豆奶不仅仅是一种喝起来非常美味的饮品,其中富含的营养价值也特别丰富,非常适合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将它作为早餐来使用。

说起豆奶这种食物大家非常熟悉,尤其是在早上将它冲泡饮用喝起来非常美味,而且香甜可口,其中富含的营养价值特别丰富,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那么豆奶都富含哪些功效和作用呢?对我们身体健康都有什么帮助?

豆奶的功效与作用

豆奶作为一种由大豆食品经过研磨所得来的一种食物,将它冲泡饮用非常美味,喝起来香甜可口,相比较于其他食物来说,它其中富含的营养物质非常丰富,而且功效和作用也非常全面。比如说在一场生活中吃一些豆奶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增强体质功效,尤其是其中富含的一些优质蛋白含量非常丰富,而且富含的氨基酸接近于我们身体所需要的一些必需氨基酸,其中富含的一些赖氨酸含量特别高。对于老年人来说,吃一些豆奶还可以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等疾病,豆奶中富含一些不饱和脂肪酸,比如说卵磷脂等,可以中和我们血液中的一些胆固醇等物质。

豆奶还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润肠通便等功效,因为其中富含的一些大豆聚糖还有植物纤维等含量特别丰富,大豆聚糖进入肠道之后可以起到促进乳酸菌的繁殖,对于润肠润便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而且其中富含的一些膳食纤维也可以起到促进肠胃蠕动等效果,预防便秘。女性朋友适当的喝一些动奶粉,还可以起到美容养颜护肤等效果,它其中所富含的一些植物雌激素可以调节内分泌,还可以延缓皮肤衰老,每天早上喝一杯豆奶,可以有效地减少青春痘,还有暗疮的生长,使皮肤变得更加光滑细腻。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豆奶的功效和作用,豆奶喝起来不仅仅美味,营养价值丰富,功效和作用也非常全面,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就可以适当饮用。

豆奶中蛋白质除蛋氨酸略低外,其它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联合国粮农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理想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模式要求基本相符,有的豆奶在生产中添加了少量蛋氨酸,这样产品的质量更好。豆奶的脂类少,不含胆固醇,而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并以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脂肪酸为主,所以饮用豆奶不仅不会造成血管壁上胆固醇的沉积,而且还对血管壁上沉积的胆固醇有溶解作用。因此,对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在矿物质方面,豆奶含铁量高,是牛奶的十倍,对缺铁性贫血病的治疗有很大帮助。但豆奶中钙的含量较低,所以有些豆奶产品加了钙盐,豆奶中碱性元素含量多,属于碱性食品,可以缓解肉类、鱼、蛋、谷物等酸性食品的不良作用。豆奶中维生素主要是B1 、B2 、烟酸和E ,基本不含A 、D、B 12 和C。豆奶中不含乳糖,不存在乳糖不适应症问题。牛奶基本不含双歧因子,而豆奶含有较多低聚糖等天然双歧因子。双歧因子可使肠道内的双歧杆菌迅速增殖,可以改善肠道内菌群环境,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研究表明,双歧杆菌所产生的双歧菌素能有效地延缓衰老,促进新陈代谢。近年来,研究发现大豆含有大豆异黄酮、皂甙等,对预防骨质疏松、某些肿瘤、心血管疾病以及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症也有好处。在日常生活中,豆奶和牛奶可以兼喝,也可任喝一种。

豆奶的主要营养成分有:

1、植物蛋白

豆奶中的大豆蛋白是优质的植物蛋白,人体无法自己合成,必须从饮食中吸收的9种氨基酸。可促使过剩的胆固醇排泄出去,使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保持在低水平,从而柔软血管,稳定血压,防止肥胖。

2、皂角苷

它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能抑制色斑的生成,还能促进脂肪代谢,防止脂肪聚集。亚油酸、亚麻酸豆奶中的亚油酸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中性脂肪的含量。

3、低聚糖

它能直接到达肠内,促进肠内乳酸菌等细菌的繁殖,提高肠的代谢,防止便秘,还能帮助预防食物中毒和大肠癌。

/"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esrc=""/>

主要功效

1、豆浆属高纤维食物,能解决便秘问题,增强肠胃蠕动功能,使小腹不再凸出。附:豆浆除了有减肥的作用外,还能减少面部青春痘、暗疮的发生,使皮肤白皙润泽,容光焕发。

2、豆浆属利尿、出汗食物。水聚集在体内无法排出,是造成水肿型肥胖的主要凶手。如果在减重期间多吃一些利尿及耗热出汗的食物,不但能减少水肿机会,还能带走一部分热量,让你有吃又有瘦喔。

3、豆制品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分解体内的胆固醇,促进脂质代谢,使皮下脂肪不易堆积。特别是黄豆,它是减肥的好食品。

参考资料:/"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豆奶">百度百科--豆奶

抗新冠状病毒大豆浆研究论文

作为一名教师预防新冠病毒当然做的应该更认真一些,因为你接触的学生非常的杂,所以更要尽心尽力的去对待这个事情。

新型冠状肺炎的临床表现为喉咙肿胀发烧四肢酸疼,可能味觉和嗅觉有一定的影响,也可能存在一些后遗症,每个人的表现都不太一样,可以从知网里查询文献

吃一些解毒的蔬菜,就像莴笋就是清热解毒的干蔬菜,每天吃下一定量的莴笋就可以提高免疫力,让新冠病毒减少入体的可能。

除了教给孩子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知识,更多的是教好孩子们的知识,努力用自己的知识教好孩子们。

豆类的营养成分与功效研究论文

黄豆的功效和作用:

1、提升免疫:大豆含植物性蛋白质,有“植物肉”的美称。人体如果缺少蛋白质,会出现免疫力下降、容易疲劳的症状。吃黄豆补蛋白,可避免吃肉胆固醇升高的问题。

2、让头脑聪明:黄豆富含大豆卵磷脂,它是大脑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多吃黄豆有助预防老年痴呆症。此外,大豆卵磷脂中的甾醇,可增加神经机能和活力。

3、强健器官:大豆卵磷脂还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强健人体各组织器官。另外,它可以降低胆固醇,改善脂质代谢,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硬化。

4、提高精力:大豆中的蛋白质,可以增加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功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还有助于缓解沮丧、抑郁的情绪。

5、美白护肤:黄豆富含大豆异黄酮,这种植物雌激素能改善皮肤衰老,还能缓解更年期综合征。此外,日本研究人员发现,黄豆中含有的亚油酸可以有效阻止皮肤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

6、预防癌症:大豆含有蛋白酶抑制素,美国纽约大学研究员实验发现,它可以抑制多种癌症,对乳腺癌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

7、阻止氧化:黄豆中的大豆皂苷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它还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强人体免疫机能。

8、降低血脂:大豆中的植物固醇有降低血液胆固醇的作用。它在肠道内可与胆固醇竞争,减少胆固醇吸收。在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液中的“坏胆固醇”的同时,不影响血液中的“好胆固醇”,有很好的降脂效果。

/"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esrc=""/>

扩展资料:

黄豆食用注意事项:

1、黄豆性偏寒,胃寒者和易腹泻、腹胀、脾虚者以及常出现遗精的肾亏者不宜多食。

2、不可生吃,有毒。食用了不完全熟的豆浆可能出现包括涨肚、拉肚子、呕吐、发烧等不同程度的食物中毒中毒症状。

3、中毒成分及机理:生大豆中含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进入机体后抑制体内胰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

4、现在市场上多个品牌的豆浆机最高熬煮温度都不达100度,事实是不完全熟的,豆浆机磨完豆浆在锅上加热煮过,黄豆要煮开七次(或开后再煮15分钟左右)为安全食用。

5、谨防家畜吃生黄豆中毒。但家畜生吃易引起肚胀甚至中毒,如抢救不及时会导致家畜死亡。

参考资料来源:/"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经常食用黄豆的养生功效:抗疲增免疫力">人民网-经常食用黄豆的养生功效:抗疲增免疫力

参考资料来源:/"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黄豆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黄豆防癌降脂健脑">人民网-黄豆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黄豆防癌降脂健脑

豆类的营养价值:传统饮食中就有“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的说法,指吃五谷杂粮才能够养生,但是不吃豆子就会使营养失衡。

豆类普遍都有的特点就是高蛋白、低脂肪,其中蛋白质的含量高、质量好,接近于动物蛋白,其中多种氨基酸组成接近于人体所需,所以又被人称为“植物肉”,可以代替一部分肉类;

而低脂肪的特点,加之部分豆类中的脂肪还是以易于被消化吸收的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因此可以作为预防冠心病、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健康食品,还可以作为减肥美容的备选食材。此外豆类中的矿物元素及维生素的含量比较丰富,钙、磷、镁、钾及维生素B族的含量最多。

扩展资料:

豆类食物的禁忌:

1、豆腐忌小葱:豆腐含钙,小葱中含一定量草酸,二者共食,结合成草酸钙,不易吸收

2、黄豆忌猪血:同食会消化不良

3、黄豆与酸牛奶:黄豆所含的化学成分会影响酸牛奶中丰富的钙质的吸收

4、黄豆与猪血:同食会消化不良

5、毛豆与鱼:同食会把维生素B1破坏尽

6、红豆与羊肚:同食会引起中毒

7、豆浆与蜂蜜:豆浆中的蛋白质比牛奶高,两者冲对,产生变性沉淀,不能被人体吸收

8、豆浆与鸡蛋:阻碍蛋白质的分解

9、豆浆与药物:药物会破坏豆浆的营养成分或豆浆影响药物的效果

参考资料:人民网-黄豆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黄豆防癌降脂健脑

大豆有哪些营养价值和功效

大豆有哪些营养价值和功效,大豆,人们口中的“植物肉”,它富含蛋白质、大豆卵磷脂等多种营养素,对健康的贡献更是“不可斗量”。常吃大豆有什么好处?大豆有哪些营养价值和功效?

营养价值

黄豆,在豆类中营养价值最高。内含40%蛋白质,脂肪含量丰富高达25%。大豆含蛋白质比牛肉多,钙含量比牛奶高。卵磷脂含量比鸡蛋高,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每100克黄豆含水分克,蛋白质克,脂肪克,碳水化合物克,粗纤维毫克,钙367毫克,磷571毫克,铁11毫克,胡萝卜素毫克,维生素毫克,维生素毫克,尼克酸毫克,可供热量419千卡。

功效作用

1、促进消化

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加速肠胃的蠕动,防止便秘,加快身体里废物的排泄,还可以降低肠癌发生的风险。

2、降糖降脂

大豆中含有一种抑制胰酶的.物质,对糖尿病有治疗作用。大豆所含的皂甙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同时,可抑制体重增加。

3、增强免疫力

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4、调节胆固醇

大豆中含有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大豆脂肪可以阻止胆固醇的吸收,对于血脂含量高和动脉硬化的患者来说,大豆是一种很理想的营养保健品。

5、美白护肤

大豆能有效地改善皮肤衰老,同时还具有缓解更年期综合症的功效。同时经过日本研究人员的实验发现,在黄豆中所含有的亚油酸可以有效阻止皮肤细胞中黑色素的合成。

大豆的营养价值

黄豆又称大豆,被人们美誉为“豆中之王”、“绿色乳牛”,黄豆中的脂肪含量在豆类中居首位,出油率高达20%,黄豆蛋白质含量高达40%左右,相当与瘦猪肉的2倍多,鸡蛋的3倍,并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而干黄豆中含高品质的蛋白质约40%,为其他粮食之冠。黄豆内含有一种脂肪物质叫亚油酸,能促进儿童的神经发育。亚油酸还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所以是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的良好食品。此外,黄豆内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钙、磷、铁等无机盐。生黄豆中,含有抗胰蛋白酶因子,影响人体对黄豆内营养成分的吸收,所以食用黄豆及豆制食品,烧煮时间应长于一般食品,以高温来破坏这些因子,提高黄豆蛋白的营养价值。

大豆的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黄豆不含胆固醇,并可以降低人体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预防心脏病,黄豆中还含有一种抑胰酶的物质,它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因此,黄豆被营养学家推荐为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理想保健品。黄豆中所含的软磷脂的大脑细胞组成的重要部分,常吃黄豆对增加和改善大脑技能有重要的效能。

祖国医学认为,服食黄豆可令人长肌肤,益颜色,填精髓,增力气,补虚开胃,是适宜虚弱者使用的补益食品,具有益气养血。健脾宽中,健身宁心,下利大肠,润燥消水的功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