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走向繁荣和发展。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每一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和这个大家庭血肉相连,休戚与共。我国各族人民从长期的历史经验中深刻懂得“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只有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国家兴旺发达,各族的权利,各族的发展才能得到保证。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智慧、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文化,各民族都为创造和发展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正是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化,陶冶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情操,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已成为各族人民的必然共识。“四个认同”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具体体现,是民族团结教育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五个什么观点?
浅谈文化认同与历史叙事的方法
文化认同语境下的历史叙事,需要秉持对历史传统的尊重、敬畏与虔敬的心态,进行同情式理解的价值解读与重构。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文化认同与历史叙事的方法之论文范文。
每一种文化都表达着不同生活世界中人们的共同观念、态度和未来想象。在具体的文化形态里,包含着特定的价值追求和特殊的精神世界。凡是尊重历史传统的民族,大都具有相对合理、成熟的文化态度。如何看待历史,采取何种知识立场和价值态度展开当下的历史叙事,对于社会的理性发展、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精神意义。
一、作为人文知识的历史叙事
黑格尔曾言,对于西方人,每每谈起希腊文化都有一种精神般的家园感。正是这种文化寻根和对历史传统的弘扬与虔敬心态,才焕发出西方文化的生命力和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实际上,在任何成熟的文化体系中,都存在着特定的历史态度与文化情感,表达着一种内在的文化认同感。对待历史传统的立场和方式,表达着相对固化的心态、信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态度,并且,事关民族文化的精神生命、文化自信与未来发展。
在不同的知识立场、运用不同的知识资源研究传统文化,形成的具体结论不同甚至彼此之间存在重大的差异与对立。借鉴或模仿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知识,以获致其严格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具有内在的知识论困难和逻辑限度。人文知识相对于自然科学知识有着本质的差别,二者建立了不同的客观性标准和验证方法。现代学科划分和知识分工制度源于西方,西方人始终持有一个知识偏好,就是力图用理性方法来处理所有的人文知识,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人文科学的研究者本身构成了研究对象的一个部分,受到研究对象内在结构的在场性影响.
如果“与外界隔绝地把他所研究的对象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的行为本质上是与形成人类的社会群体联系在一起的.”适成对照,中国的知识传统,解决人文知识的方法虽然不是遵循严格的科学理性标准,但同样表达了另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向。人文知识的特性是它不能“科学地”言说,并非借助逻辑分析可以彻底地言明。在一定意义上,维特根斯坦道出了其中的“奥妙”:可言说者言说,不可言说者沉默(虽然维氏是在斥责传统形而上学为“胡说”,但也印证了包括形而上学在内的人文知识的特性,即需要采用不同的“言说”方式,并非毫无作为的“沉默不语”)。在解释人的生活世界时,不同的主体单独构成不同的精神世界。人文知识主要涉及价值选择和情感判断,人类的行为更多地是建立在情感之上而做出的①.运用理性和逻辑的办法予以解决,不是能够完全胜任的、有时甚至是无效的.概言之,客观生活世界的一元性和解释主体的多元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人文科学研究的知识困境。历史叙事需要借助理性的方法,但更具有特定的言说方式,表达着人文意义上的信仰、认同和虔敬的价值情感。
二、文化认同与历史叙事的方法
在文化哲学上,历史叙事的方式,大致有五种比较典型的知识立场和言说方法。各自具有特定的理论逻辑与价值合理性,表达着不同的文化认同态度。
(一)“批判式”的重估。这种理解历史文化的叙事立场,是以启蒙和变革为目标的文化激进主义.“重估一切价值”是不同批评者所持有的共同心态②.尤其是在传统发生剧烈变迁和不同文明激烈冲突的过程中,成为最重要的历史认知方式和价值立场。其中,形成两种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文化立场,即激进的历史批判和依附于另一种文明体系以求取化解自身文化危机之道.汤因比在分析文明衰落原因时认为,“人类有一个无法改变的弱点,往往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某种自己完全无力控制的力量.在文明衰落的过程中,这种心理状态对于敏感的思想尤其具有吸引力.”批判式的历史叙事,设定了现代与历史传统的对立,认为二者无法通约、缺乏认同的途径.以此知识立场为基础,建构了具有本体意义的批判主义框架.举凡“一旦我们无法穷尽世界历史事件之意义的假设被人提高到了本体论的高度,那么历史似乎应被贬斥为先验地无客观意义的和混乱的东西;并且为了合理性目的而干预历史的内在徒劳性被人看作是自明的.”
由此出发,赋予批判式立场的价值合理性与正当性地位,形成了对待历史文化的总体性观念.“重估一切价值”的文化激进主义就合乎逻辑地,转化为“摧毁一切”的文化虚无主义。从虚无主义的观念到行动,使“生活中所有美妙的帷幕全都被粗鲁地撕掉了。所有由道德的想像库中所提供的种种附加的观念……都被作为一种荒唐可笑而又过时的款式而被戳穿了.”
在“批判式”立场,充满着非理性的传统文化是被批判的对象,必须另寻它途重建文化。历史传统应予以彻底批判、抛弃或否定的。批评者作出的知识变革和精神启蒙的贡献与意义.然而,在破与立的辩证关系中,批评者需要一个合理的知识与情感立场和参照系统,来对历史进行评判或重构。如果缺少这个必要的思想前提,所谓的批判、“重估”或“摧毁”,无法保证其彻底性和有效性。新的知识立场则因缺乏必要的知识保障,其所建构的“理想图景”,只是看上去很美.或许,会导致出现一个没有凭靠和支撑的、无根的文化混沌状态。
(二)“考古式”的还原。这种叙事方式以经验科学的实证方法为标志,力图对历史进行客观化的科学阐释。对历史的考察和研究,有赖于历史文本(包括文献典籍、考古发掘和遗迹探寻)的发现与阐释.通过文献考据与证明、注疏和训诂方法,建构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还原式的叙事以或然性的逻辑推测和解释为基础。“历史考古”通过对文本的还原性处理以求客观真实.对于探求和推论历史的真实与内在意义,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历史的“文本化”和“文本化”了的历史,使得问题变得高度复杂起来。因为“文本就不只是一个用以判断诠释合法性的工具,而是诠释在论证自己合法性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个客体。”
历史“文本化”所形成的结论,其客观性标准和验证方式(无论证实或证伪),决定了这种研究的合理性自洽程度。研究者个人的价值判断、文化想象与修辞方法,同样构成进行科学客观解释的难题。历史并非沉默不语的文本。任何一种还原方法都无法完整地再现历史的真实全貌,得到的只是历史整体的“局部”.历史本身大于有限的文本,历史的真实包括客观事实与价值意义上的真.如果仅从有限的文本去推论远为丰富的生活、重建客观真实的历史,则具有明显的'知识论限度“.在历史叙述的过程中,为了弥补文献的不足而插入各种臆测这是完全可以允许的;……但是单单要凭臆测而建立起一部历史来,那看起来就比撰写一部传奇好不了多少了.它可以说不能叫作一部臆测的历史,而只能叫作一部单纯的虚构.”考古式还原主义方法是重要的历史叙事手段,但又不可完全囿于其中而无视知识论、方法论和逻辑推论的限度.
(三)“人类学式”的旁观.以“旁观者”立场观察不同的文化形态,是一种“远距离”的叙事方法。它视文化为有待阐释的具有可公度性的符号系统.通过有限介入的方式以期获取“客观的”观察角度,来描述多元的文化形态.在这种叙事方式中,以“现代文明者”的立场,运用中心/边缘(东/西方、传统/现代),具有价值判断色彩的分析模式解释其对象.把一种“地方性”作为绝对尺度,去解释和评判另一种“地方性”.由于叙事的立场和价值设定,导致了其描述性结论和解释,只是强化了对预设前提的自我证明.任何“一种历史观或者历史知识的生产模式,·……而是在具体的社会和生活土壤上生长出来的、与地方情况相配的地方性叙事。”
当然,文化价值体系的地方性,并不必然构成不同文化之间理解与对话的阻碍.问题是,如何建立非压制的合理对话制度?获致有效的理解和对话,首先需要对各自文化的清醒认知和对多元文化的价值认同(也是政治认同)。人类学式的旁观,同样会导致对不同文化的“殖民化”描述.无法保证其解释的客观性与合理性,更可能为武力征服和文化支配提供自我正当化的辩护③.当以这种立场去研究历史时,呈现出来的只是无法深入其中的文化表象.因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教条的真理(或历史相对主义的教条的真理---它们是一回事)就是我们永远难以像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一样地去确切地体悟不同时代或不同民族的人们的想象.”人类学式的叙事手法,忽略掉的远比得到的更重要、更具实质意义。因“旁观”而不能置身其中,便无法经验到其精神意蕴。
(四)“镜像式”④的他者解释。这是移植来的研究立场和方法,即观察者和研究者所使用的知识资源和方法,并非从其所属文化系统内部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相对其研究对象,这种解释立场完全是异质的、陌生的。其理论假定、概念框架和分析路径,都源自非本土的“他者”文化体系,是“文化殖民”的结果。
任何一种知识都具有地方性,只是对特定的生活问题的经验化与理论化表达。不同的生活面对着不同的问题,必然形成了解决其特定问题的思考模式、解释方法与知识体系。生活世界本身构成了地方性知识的前提性边界和逻辑限度.不同的生活世界构成了不同的知识系统。如果超越知识本身的限度和阐释语境,就可能产生谬误的判断和解释。“如果某种特定的文化仅仅从另一种文化中吸收一些特殊的材料,而没有把握它的核心实质和本真形式的意愿或能力,那么二者之间富于成果的相互作用和渗透就不会真正实现,充其量不过是在表面上借取一些个别的因素。但是这些因素不可能转化成为真正的生成能力或动力.”
当然,形成“镜像式”的知识立场和研究方法,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不同文化体系优劣的比较,又存在接受者自身努力谋求的原因.由于用来解释和分析的概念系统和方法的“他者性”,所必然逻辑的产生的判断性结论,也必然逻辑地具有“他者性”.忽略文化间性和文化张力的求解方案,无视知识自身的限度和解释力,反而加剧了文化危机.“镜像式”的知识立场也难以形成对不同历史传统、文化体系和生活世界的合理叙事与有效解释.
(五)“同情式理解”的价值认同.马克斯·韦伯建构的“理想型”研究方法“同情式理解”并无伦理意义,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想象性“移情介入”,是价值无涉的知识立场。社会科学是理解性的人文知识,理解的对象是人类文化.历史/文化叙事应当理解不同的生活意义。韦伯认为,“任何对意义的诠释,都是追求一种‘确证.理解的确证可以有两种特质,理性的(逻辑的或数学的)和拟情式的再体验.”
文化认同唯有通过拟情式介入的“理解可以察知并重塑别的个体的精神世界,并发现别人主观世界的概念以及行动的原动力”,并且“在你中再次发现了我,置你如我,设身处地,这已不仅仅是理解,而且是分享或感知到了别的人们的生活。”
在这种适切的意义上,才可能沟通不同的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实现同情式理解的有效对话.同时“,同情多于在另一个现在中的单纯想象的转移,是进入人的另一种生活中的真正转移。”
同情式理解的叙事方法,是一种介入的情感立场;同样也是理解和把握文化传统的合理态度,表达了一种历史合理主义的价值观.我们面对的历史,由众多的对生活沉思和精神意义构成.人类本身的心灵结构和理解能力具有同构性,所以,“我不需要重复就能理解,我不需要重新体验就能想象,我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但仍不失为我自己。是人就能转移到其他的立场上。”理解历史文化,实质上是对一种生活情感、生命觉解与意义追求的理解和认同.
三、结语
文化认同语境下的历史叙事,需要秉持对历史传统的尊重、敬畏与虔敬的心态,进行同情式理解的价值解读与重构。在新的时代重新阐发出历史的真意与精神价值,为现实生活世界提供一个深厚的意义支撑.在诸种历史叙事方法中,最具根本性意义的态度是同情式理解的价值合理主义立场,建立文化认同的根基。如果视历史传统仅为物化存在,历史叙事就只是对过去的文化娱乐和消遣,根本无法形成民族文化认同。相反将导致文化的解构和无根化。唯有在价值合理性立场寻求历史的精神意义,才能重建文化认同感、虔敬感与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意]弗洛雷斯卡诺。历史学的社会职能。元封译。第欧根尼。中文精选版编辑委员会编选。对历史的理解[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英]汤因比。郭小凌等译。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英]沃林。张国清译。文化批评的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英]伯克。何兆武等译。法国革命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意]艾柯。王宇根译。诠释与过度诠释[M].北京:三联书店,2005.
[6][德]康德。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7]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美]吉尔兹。王海龙,张家暄译。地方性知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9][德]卡西尔。沉晖等译。人文科学的逻辑[M].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2004.
[10][德]韦伯。顾忠华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法]利科。姜志辉译。历史与真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
文化认同视域下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融合发展论文1500字
摘要: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中国掀起一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热潮。在大众传媒方面,以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类电视节目一方面承担起在新形势下形塑中华文化认同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正历经着媒体融合的电视节目发展阶段。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类节目往往呈现出无益于中华文化认同的种种面向。本文最后以案例分析的方式,结合新媒体融合功能与媒体融合方面的理论,为文化类节目的创新性融合发展提出应对之道。
关键词:
新媒体;文化认同;文化类节目;媒体融合
一、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对文化认同的挑战
首先,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趋势下中华文化认同之变。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媒体融合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作为一种契机,引发了文化类电视节目生产上的一系列变化。如播放渠道上的变化,在刻板印象中文化节目往往叫好不叫座,因此传统文化性内容也多出现在科普教育类栏目上。在融合发展阶段,谈话综艺节目、真人秀节目、竞技比赛节目等更适合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拓宽了文化节目的播放渠道;再如受众维度的变化,传统文化节目的的“文化灌输”预设了被动的受众,而新兴媒体参与融合发展则将受众直接纳入到文化传播的过程当中。由此观之,文化认同在时间性上受制于新媒体文化的快节奏;文化认同的空间性也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特殊地理空间,加入虚拟空间的维度;文化认同的对照性也因文化节目的.多屏融合而具有了互相交叉的观众群体,相应集体意识也渗透到了受众的不同维度上;文化认同的互动性也不再局限于个人与团体,也存在不同身份的个人之间与多重团体之中。
最后,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中文化认同的多元复杂。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中的文化认同问题有两端,节目融合谈的是“媒体端”的发展态势,文化认同谈“受众端”的状态。见“媒体端”融合发展的诸种变化业已引发了“受众端”文化认同的变化,“受众端”文化认同自身的多元复杂同样会影响“媒体端”的融合发展。有学者将文化认同分为社会认同、职业认同、地理认同、国家认同、共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六种形态[3]。作为拥有多民族的中国,从政治经济中心到边疆的文化认同都围绕着民族文化、国家意识形态、现代民族国家形态等关键议题。因此,中华文化认同也呈现出多元样态。
相应地,中华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融合发展须考虑中华文化的地缘差异、民族差异、意识形态强弱等。这可能是文化类节目多元化发展的契机,也可能是文化类节目融合发展中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文化风险。
二、新媒体的融合功能在文化类节目创新中的体现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不仅推动了文化类节目自身的创新转变,新媒体的融合功能也在更广义的层面,“在人类社会里把器物、传输、产品与服务连成一体”[4]。具体而言,新媒体的融合功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功能性融合。在功能上,观众不再满足于机械地接受经由数字电视传输的节目产品。新媒体的功能性融合是指把信息与媒体内容逐渐地由计算机信息科技系统和宽带传播网络传输到使用者。这与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相一致,都是受众在使用与满足过程中对文化节目各方面功能要求的逐步提升。
第二,产业性融合。当前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焦点放在功能性内容生产的情况较多,而把新媒体当成具工业属性的文化产业去讨论的较少。新媒体的产业性融合功能主要是促进计算机业与信息科技、电子传播与媒体产业之间相互联合、兼并的工业融合。有学者指出传媒产业的四大变化趋势:资源禀赋从渠道稀缺向内容稀缺转化;盈利模式从单一收入渠道向多元收入渠道转变;产业格局从产业分立向产业融合演变;市场结构从高度垄断的市场向竞争性垄断市场演化[5]。
第三,产品与服务融合。产品与服务的融合指媒体与信息产业利用宽带设施、数字化功能、与产品服务的互动,以迎合顾客品味性之便利的一种合成形式。湖南卫视在电视节目中率先加上弹幕,一场直播划分台、网两种观看方式等创新尝试都是对媒体内容功能上的丰富。
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
推动民族工作,既要依靠物质力量,也要依靠精神力量;解决好民族问题,既要解决好物质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根本就在于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切实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历史悠久的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命运共同体,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倍加珍惜来之不易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筑牢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始终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各族人民长期实践探索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将其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纳入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梦、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梦,引导各族群众把智慧和力量聚集到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上来。特别是要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也是“五个认同”的基础。文化认同的核心,是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中生根发芽。
浅谈文化认同与历史叙事的方法
文化认同语境下的历史叙事,需要秉持对历史传统的尊重、敬畏与虔敬的心态,进行同情式理解的价值解读与重构。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关于文化认同与历史叙事的方法之论文范文。
每一种文化都表达着不同生活世界中人们的共同观念、态度和未来想象。在具体的文化形态里,包含着特定的价值追求和特殊的精神世界。凡是尊重历史传统的民族,大都具有相对合理、成熟的文化态度。如何看待历史,采取何种知识立场和价值态度展开当下的历史叙事,对于社会的理性发展、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精神意义。
一、作为人文知识的历史叙事
黑格尔曾言,对于西方人,每每谈起希腊文化都有一种精神般的家园感。正是这种文化寻根和对历史传统的弘扬与虔敬心态,才焕发出西方文化的生命力和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实际上,在任何成熟的文化体系中,都存在着特定的历史态度与文化情感,表达着一种内在的文化认同感。对待历史传统的立场和方式,表达着相对固化的心态、信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态度,并且,事关民族文化的精神生命、文化自信与未来发展。
在不同的知识立场、运用不同的知识资源研究传统文化,形成的具体结论不同甚至彼此之间存在重大的差异与对立。借鉴或模仿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知识,以获致其严格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具有内在的知识论困难和逻辑限度。人文知识相对于自然科学知识有着本质的差别,二者建立了不同的客观性标准和验证方法。现代学科划分和知识分工制度源于西方,西方人始终持有一个知识偏好,就是力图用理性方法来处理所有的人文知识,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人文科学的研究者本身构成了研究对象的一个部分,受到研究对象内在结构的在场性影响.
如果“与外界隔绝地把他所研究的对象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的行为本质上是与形成人类的社会群体联系在一起的.”适成对照,中国的知识传统,解决人文知识的方法虽然不是遵循严格的科学理性标准,但同样表达了另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向。人文知识的特性是它不能“科学地”言说,并非借助逻辑分析可以彻底地言明。在一定意义上,维特根斯坦道出了其中的“奥妙”:可言说者言说,不可言说者沉默(虽然维氏是在斥责传统形而上学为“胡说”,但也印证了包括形而上学在内的人文知识的特性,即需要采用不同的“言说”方式,并非毫无作为的“沉默不语”)。在解释人的生活世界时,不同的主体单独构成不同的精神世界。人文知识主要涉及价值选择和情感判断,人类的行为更多地是建立在情感之上而做出的①.运用理性和逻辑的办法予以解决,不是能够完全胜任的、有时甚至是无效的.概言之,客观生活世界的一元性和解释主体的多元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人文科学研究的知识困境。历史叙事需要借助理性的方法,但更具有特定的言说方式,表达着人文意义上的信仰、认同和虔敬的价值情感。
二、文化认同与历史叙事的方法
在文化哲学上,历史叙事的方式,大致有五种比较典型的知识立场和言说方法。各自具有特定的理论逻辑与价值合理性,表达着不同的文化认同态度。
(一)“批判式”的重估。这种理解历史文化的叙事立场,是以启蒙和变革为目标的文化激进主义.“重估一切价值”是不同批评者所持有的共同心态②.尤其是在传统发生剧烈变迁和不同文明激烈冲突的过程中,成为最重要的历史认知方式和价值立场。其中,形成两种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文化立场,即激进的历史批判和依附于另一种文明体系以求取化解自身文化危机之道.汤因比在分析文明衰落原因时认为,“人类有一个无法改变的弱点,往往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某种自己完全无力控制的力量.在文明衰落的过程中,这种心理状态对于敏感的思想尤其具有吸引力.”批判式的历史叙事,设定了现代与历史传统的对立,认为二者无法通约、缺乏认同的途径.以此知识立场为基础,建构了具有本体意义的批判主义框架.举凡“一旦我们无法穷尽世界历史事件之意义的假设被人提高到了本体论的高度,那么历史似乎应被贬斥为先验地无客观意义的和混乱的东西;并且为了合理性目的而干预历史的内在徒劳性被人看作是自明的.”
由此出发,赋予批判式立场的价值合理性与正当性地位,形成了对待历史文化的总体性观念.“重估一切价值”的文化激进主义就合乎逻辑地,转化为“摧毁一切”的文化虚无主义。从虚无主义的观念到行动,使“生活中所有美妙的帷幕全都被粗鲁地撕掉了。所有由道德的想像库中所提供的种种附加的观念……都被作为一种荒唐可笑而又过时的款式而被戳穿了.”
在“批判式”立场,充满着非理性的传统文化是被批判的对象,必须另寻它途重建文化。历史传统应予以彻底批判、抛弃或否定的。批评者作出的知识变革和精神启蒙的贡献与意义.然而,在破与立的辩证关系中,批评者需要一个合理的知识与情感立场和参照系统,来对历史进行评判或重构。如果缺少这个必要的思想前提,所谓的批判、“重估”或“摧毁”,无法保证其彻底性和有效性。新的知识立场则因缺乏必要的知识保障,其所建构的“理想图景”,只是看上去很美.或许,会导致出现一个没有凭靠和支撑的、无根的文化混沌状态。
(二)“考古式”的还原。这种叙事方式以经验科学的实证方法为标志,力图对历史进行客观化的科学阐释。对历史的考察和研究,有赖于历史文本(包括文献典籍、考古发掘和遗迹探寻)的发现与阐释.通过文献考据与证明、注疏和训诂方法,建构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还原式的叙事以或然性的逻辑推测和解释为基础。“历史考古”通过对文本的还原性处理以求客观真实.对于探求和推论历史的真实与内在意义,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历史的“文本化”和“文本化”了的历史,使得问题变得高度复杂起来。因为“文本就不只是一个用以判断诠释合法性的工具,而是诠释在论证自己合法性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个客体。”
历史“文本化”所形成的结论,其客观性标准和验证方式(无论证实或证伪),决定了这种研究的合理性自洽程度。研究者个人的价值判断、文化想象与修辞方法,同样构成进行科学客观解释的难题。历史并非沉默不语的文本。任何一种还原方法都无法完整地再现历史的真实全貌,得到的只是历史整体的“局部”.历史本身大于有限的文本,历史的真实包括客观事实与价值意义上的真.如果仅从有限的文本去推论远为丰富的生活、重建客观真实的历史,则具有明显的'知识论限度“.在历史叙述的过程中,为了弥补文献的不足而插入各种臆测这是完全可以允许的;……但是单单要凭臆测而建立起一部历史来,那看起来就比撰写一部传奇好不了多少了.它可以说不能叫作一部臆测的历史,而只能叫作一部单纯的虚构.”考古式还原主义方法是重要的历史叙事手段,但又不可完全囿于其中而无视知识论、方法论和逻辑推论的限度.
(三)“人类学式”的旁观.以“旁观者”立场观察不同的文化形态,是一种“远距离”的叙事方法。它视文化为有待阐释的具有可公度性的符号系统.通过有限介入的方式以期获取“客观的”观察角度,来描述多元的文化形态.在这种叙事方式中,以“现代文明者”的立场,运用中心/边缘(东/西方、传统/现代),具有价值判断色彩的分析模式解释其对象.把一种“地方性”作为绝对尺度,去解释和评判另一种“地方性”.由于叙事的立场和价值设定,导致了其描述性结论和解释,只是强化了对预设前提的自我证明.任何“一种历史观或者历史知识的生产模式,·……而是在具体的社会和生活土壤上生长出来的、与地方情况相配的地方性叙事。”
当然,文化价值体系的地方性,并不必然构成不同文化之间理解与对话的阻碍.问题是,如何建立非压制的合理对话制度?获致有效的理解和对话,首先需要对各自文化的清醒认知和对多元文化的价值认同(也是政治认同)。人类学式的旁观,同样会导致对不同文化的“殖民化”描述.无法保证其解释的客观性与合理性,更可能为武力征服和文化支配提供自我正当化的辩护③.当以这种立场去研究历史时,呈现出来的只是无法深入其中的文化表象.因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教条的真理(或历史相对主义的教条的真理---它们是一回事)就是我们永远难以像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一样地去确切地体悟不同时代或不同民族的人们的想象.”人类学式的叙事手法,忽略掉的远比得到的更重要、更具实质意义。因“旁观”而不能置身其中,便无法经验到其精神意蕴。
(四)“镜像式”④的他者解释。这是移植来的研究立场和方法,即观察者和研究者所使用的知识资源和方法,并非从其所属文化系统内部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相对其研究对象,这种解释立场完全是异质的、陌生的。其理论假定、概念框架和分析路径,都源自非本土的“他者”文化体系,是“文化殖民”的结果。
任何一种知识都具有地方性,只是对特定的生活问题的经验化与理论化表达。不同的生活面对着不同的问题,必然形成了解决其特定问题的思考模式、解释方法与知识体系。生活世界本身构成了地方性知识的前提性边界和逻辑限度.不同的生活世界构成了不同的知识系统。如果超越知识本身的限度和阐释语境,就可能产生谬误的判断和解释。“如果某种特定的文化仅仅从另一种文化中吸收一些特殊的材料,而没有把握它的核心实质和本真形式的意愿或能力,那么二者之间富于成果的相互作用和渗透就不会真正实现,充其量不过是在表面上借取一些个别的因素。但是这些因素不可能转化成为真正的生成能力或动力.”
当然,形成“镜像式”的知识立场和研究方法,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不同文化体系优劣的比较,又存在接受者自身努力谋求的原因.由于用来解释和分析的概念系统和方法的“他者性”,所必然逻辑的产生的判断性结论,也必然逻辑地具有“他者性”.忽略文化间性和文化张力的求解方案,无视知识自身的限度和解释力,反而加剧了文化危机.“镜像式”的知识立场也难以形成对不同历史传统、文化体系和生活世界的合理叙事与有效解释.
(五)“同情式理解”的价值认同.马克斯·韦伯建构的“理想型”研究方法“同情式理解”并无伦理意义,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想象性“移情介入”,是价值无涉的知识立场。社会科学是理解性的人文知识,理解的对象是人类文化.历史/文化叙事应当理解不同的生活意义。韦伯认为,“任何对意义的诠释,都是追求一种‘确证.理解的确证可以有两种特质,理性的(逻辑的或数学的)和拟情式的再体验.”
文化认同唯有通过拟情式介入的“理解可以察知并重塑别的个体的精神世界,并发现别人主观世界的概念以及行动的原动力”,并且“在你中再次发现了我,置你如我,设身处地,这已不仅仅是理解,而且是分享或感知到了别的人们的生活。”
在这种适切的意义上,才可能沟通不同的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实现同情式理解的有效对话.同时“,同情多于在另一个现在中的单纯想象的转移,是进入人的另一种生活中的真正转移。”
同情式理解的叙事方法,是一种介入的情感立场;同样也是理解和把握文化传统的合理态度,表达了一种历史合理主义的价值观.我们面对的历史,由众多的对生活沉思和精神意义构成.人类本身的心灵结构和理解能力具有同构性,所以,“我不需要重复就能理解,我不需要重新体验就能想象,我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但仍不失为我自己。是人就能转移到其他的立场上。”理解历史文化,实质上是对一种生活情感、生命觉解与意义追求的理解和认同.
三、结语
文化认同语境下的历史叙事,需要秉持对历史传统的尊重、敬畏与虔敬的心态,进行同情式理解的价值解读与重构。在新的时代重新阐发出历史的真意与精神价值,为现实生活世界提供一个深厚的意义支撑.在诸种历史叙事方法中,最具根本性意义的态度是同情式理解的价值合理主义立场,建立文化认同的根基。如果视历史传统仅为物化存在,历史叙事就只是对过去的文化娱乐和消遣,根本无法形成民族文化认同。相反将导致文化的解构和无根化。唯有在价值合理性立场寻求历史的精神意义,才能重建文化认同感、虔敬感与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意]弗洛雷斯卡诺。历史学的社会职能。元封译。第欧根尼。中文精选版编辑委员会编选。对历史的理解[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英]汤因比。郭小凌等译。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英]沃林。张国清译。文化批评的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英]伯克。何兆武等译。法国革命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意]艾柯。王宇根译。诠释与过度诠释[M].北京:三联书店,2005.
[6][德]康德。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7]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美]吉尔兹。王海龙,张家暄译。地方性知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9][德]卡西尔。沉晖等译。人文科学的逻辑[M].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2004.
[10][德]韦伯。顾忠华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法]利科。姜志辉译。历史与真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探究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忠诚是指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对特定对象所表现出来的专一不二的一种行为指向和心理归属。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关于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之论文范文。
一、引言
多年以来,我国保险业一直存在人才的高流动性问题,甚至在保险业发展史上还出现过数次保险企业之间“恶意挖角”现象的高潮。人才的不稳定性导致诸多保险企业人才匮乏、储备不足,企业发展受到人才瓶颈的制约。有研究指出,在保险业中,忠诚度低是企业员工特别是代理人员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情况早已成为行业的一种普遍现象,使得保险业内人才流失率长期以来居高不下。
《上海证券报》曾刊文指出,国内保险企业人才流失率高达30%,远高于银行的18% 至20%。而据波士顿咨询公司公布的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国保险行业代理人年均流失率高于50%,其中代理人第一年的流失率更是高达70%至80%=。另有资料显示,我国保险行业中核保和理赔等专业技术人才的离职率也超过了25%。
如此高的流失率也反映出各保险企业内的从业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有待提升。尽管近年来许多保险企业试图在人才培养与开发、员工教育培训、人员留用与激励机制建设、企业人才队伍稳定等诸多方面下大力气,多家企业的员工忠诚度有所提升,但与银行等其他行业相比,整体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保险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还不长,真正的迅猛发展不过30 年左右。尽管发展时间短,业内的竞争却很激烈。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保险业的竞争尤其如此。由于保险业是舶来品,加上其产品与服务以及经营管理的特殊性和专业性,使得保险企业必须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员工队伍的稳定,因此对员工忠诚度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行业发展时间短,与行业的快速发展相比,这方面的研究却显得相对滞后,鲜有文献对“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相关领域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进行定量分析的此类文献更是寥寥无几。本研究拟从影响因素入手,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的研究进行尝试性探讨。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一) 关于员工忠诚与忠诚度
对忠诚的研究已经持续几十年,在代表人物Day( 1969) 、Dick & Basu( 1994) 、Bloemer & Kasper( 1995) 、Oliver( 1999) 等学者对忠诚进行定义的基础上,目前大多数研究人员都认同行为与态度综合论的观点,认为忠诚是行为忠诚与态度忠诚的统一,综合学者们的观点,忠诚是指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对特定对象所表现出来的专一不二的一种行为指向和心理归属。
( 二) 关于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
研究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的文献不多。张雪琴( 2009) 从队伍稳定方面探讨保险代理人的忠诚度,实际上是基于行为论角度来探讨; 晏凡( 2010) 从行为与态度综合论的角度定义保险公司员工忠诚度; 陈永成、吴海波、刘小红( 2012) 从“留存率”角度研究寿险代理人忠诚度; 宋安顺( 2013) 基于综合论的观点,将保险公司内勤员工与外勤营销员合起来作为研究对象,以抽样调查的方式研究保险公司员工忠诚度现状; 谭毅、袁缘( 2013) 将保险公司员工忠诚定义为留在公司内不离职,并以某保险公司的营销员离职情况为例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保险营销员忠诚度进行研究; 更多的文献从“人才流失”的角度探讨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
(三)、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我们以上述研究假设和研究模型为基础,将调查问卷设计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人员的个人特征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在保险业内工作年限、个人所在企业性质( 寿险还是财险) 、工作职务,这部分内容全部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16 项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的重要性量表,第三部分为16 项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的现状量表,第四部分为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现状量表( 此部分只有一个项目:“您是否对当前所在企业充满热情、是否愿意继续留下来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做贡献并将这种意愿付诸实践”) 。总体上看,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还处在较低水平。全部样本的忠诚度均值为3. 43,较满分5 分还有较大差距,各家保险企业应多思考多分析,多听取员工心声,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努力提升员工忠诚度。
后续研究方面,我们将深入研究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构建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评价保险企业员工忠诚度,为保险企业提升员工忠诚度提供有力依据。
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种社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大学生的 个性化 与 社会化 不能保持应有的平衡,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质,社会学的视角提供了大学心理健康 教育 工作开展的全新框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近些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增加,体质状况有所下降,该文通过查阅 总结 近几年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大学生体质关系的 文章 ,研究发现:大多是单方面研究大学生体质状况或者是心理健康现状,表明大学生体质下降和心理健康存在问题;有关体质的研究,基本上以体质测试成绩来决定体质状况;研究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文章,研究多数是先研究体质状况,再研究每个体质等级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表明学生体质状况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针对不足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质研究综述
1背景分析
自20世纪80、90年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得一些学生在上学期间休学、退学、走上犯罪道路甚至自杀等[1];最近几年,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贫富差距加大,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高校不断的扩招。当代大学生处在大变革的社会环境中,他们通过网络等其他途径参入到社会中,致使心理健康受到社会各种消极的因素影响。有一项对全国万名大学生的心理调查 报告 ,其中的人显示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偏执、抑郁、焦虑、孤僻、冲动、嫉妒、猜疑、自卑等现象已使得大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伤害,也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乐趣、学习效率、身体健康等[2]。由于学习因素、宿舍矛盾、恋爱问题、经济状况、人际沟通、就业压力等各方面影响产生心理问题甚至精神问题,现在是日益增多。所以说,全国各个高校要重视并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心智健全的建设性人才。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在2002年6月共同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于2004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广实施,并自2005年起,在全国逐步开始实施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上报的工作。通过近几年上报的数据统计来看,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分数下降,有多项不合格,整体状况有下降的趋势。而高校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变化会影响到未来社会发展的动力。客观的分析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科学的改进 措施 与建议,让大学生拥有“健康第一位”的思想意识,养成天天参加锻炼的好习惯,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共同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每位学生的体质状况与心理状况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体质良好的学生是否有健全的心理,两者是否是正相关的;另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通过查阅以往的研究资料,观察这几年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体质状况的研究,提出笔者的建议。
2研究现状
(1)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国外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集中在焦虑、抑郁等大量心理问题上,仅是揭示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和流行率,以及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评价工具。国内的研究大部分是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心情、性格、学习成绩、人间交往等发现心理健康问题,指出高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还有部分是研究 体育运动 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提出建议与对策。2000年,段军钢运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维尔维克指数来测量青海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与身体形态及素质状况,研究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对身体素质的影响。建议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一些娱乐性的 教学 方法 ,对学生要区别对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2005年,__刚,王向晨用体质健康标准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来衡量评估部分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的状况,研究指出:研究对象大一、大二学生体质测试的成绩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体测成绩高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体测成绩低的。2005年,王虹采用专家访谈法、心理与体质测量法等研究方法,来调查分析河南理工大学2003级不同体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建议:高校要重视对体质成绩差的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并指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指标体系应进一步完善,以更好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2006年孙立海采用体质测试法和心理SCL-90量表来研究不同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质状况的相互关系,得出:学生的体质好坏与心理障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2007年,韩晔运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及自尊量表,对433名大学生做了体质和心理状况的测试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速度灵敏性与个人的自尊水平正相关,身体柔韧和力量性与学业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高能预测心理健康状况好。2007年,郑小真、夏菲菲运用心理问卷测试、体质指标测试等研究方法,抽取一部分丽水学院的大学生做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研究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相关状况,寻找影响他们体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针对增强学生体质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参考建议。2009年,蔡灿龙、陈秋斌通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闽南地区高校部分学生进行SCL-90的测量与因子分析来了解闽南地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在掌握与分析数据、材料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与建议。2010年,张伟,陈华卫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江苏地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症状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随年龄递增,身体素质水平、体育锻炼程度呈先增后减趋势;苏中、苏南、苏北地区间学生体质水平有较大差异;并且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也有差异。2011年,刘根平采用UPI诊断量表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江西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调查并研究分析,并根据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来评定研究对象的体质状况,综合分析江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质状况之间的关联,发挥高校体育课及活动特点来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完善体育教学的功能。
(2)根据查阅的文献资料发现,国内近些年对大学生体质状况的研究不少,主要是围绕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得出体质下降,分析研究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状况,提供一些建议。1999年,张传义、刘兆厚、吕琦采用数据统计法、资料分析对比法,对国内高等农业院校一年级学生的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把这些大学生们各项数据分别与全国同年龄组、日本东京农大学生的平均值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国内农业院校一年级学生的身高、体重高于国内同年龄组大学生;与日本京农大学生相比,国内农大学生体质各项指标互有高低优势等。建议加强国内农大学生体育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等。2004年,路静通过对河南省4所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把河南省当代大学生体质状与全国同龄学生的指标进行比较研究,以便于为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能有效的为教学与科研服务。2006—2009年,蔡陵江对厦门理工大学本科不同专业的部分女生的体格、体能测试成绩进行追踪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个别体质健康指标有所提高外,其他内容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呈下降趋势,此校女生的体质发展水平不容乐观,反映出目前厦门理工大学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增强学生体质提出对策。2008—2009年,孟庆光抽取内陆与港澳台男、女生各2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与评分办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经测试统计后发现:港澳台籍学生正常体重人数比例优于内陆生,同时肥胖比例略高;内陆学生的总成绩与耐力项目成绩要高于港澳台籍学生,并且差异显著。2010年,田常军针对陕西省6所民办高校阳光体育开展的现状,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心理量表测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这几所民办学校的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行为方式,得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质的相关关系,为民办高校如何开展阳光体育来提高心理水平和增强体质提出建议依据。
3研究的不足
(1)观察以往的有关研究,大多是单方面研究大学生体质状况或者是心理健康现状,发现大学生体质下降和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还有一部分是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方面研究,缺少体质状况分析。
(2)有关体质的研究,基本上以体质测试成绩来决定体质状况,没有从学生的遗传因素、营养健康现状、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现状、休闲活动现状等方面综合考虑研究。(3)研究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文章,研究多数是先研究体质状况,再研究每个体质等级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出两者的联系,学生体质状况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体质优良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4建议
(1)在研究大学生体质水平时,首先要考虑学生遗产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有天生性疾病,参加体育活动少,体质水平肯定差。其次还应该研究学生的营养条件、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现状、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休闲活动现状以及生活环境等来综合研究体质状况,研究效果会更好。(2)在研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质两者密切关系之后,要从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课外体育锻炼、休闲活动等方面为高校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对策与建议,使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真正的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大学生,为社会持续发展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乡,戴剑松.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6):95-98.
[2]毛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23(2):198-200.
[3]刘军.辽宁省大学生体质现状及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12(1):139-142.
[4]段军钢.大学生不同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189-190.
[5]__刚,王向晨.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8(1):42-45.
[6]王虹.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51-1352.
[7]孙立海.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质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5):80-82.
[8]韩晔.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J].体育学刊,2008,15(5):61-63.
[9]郑小真,夏菲菲.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09,31(5):68-71.
[10]蔡灿龙,陈秋斌.闽南地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2(11):89-91.
[11]张伟,陈华卫.江苏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1):87-91.
[12]刘根平.江西省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11,24(7):44-45.
[13]张传义,刘兆厚,吕琦.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体质现状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1,21(6):20-23
[14]路静.对河南省高校学生体质的调查与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2(4):108-111.
[15]蔡陵江.对我院女生体质发展水平的初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0,26(4):126-127.
[16]孟庆光.内地与港澳台籍大学生体质比较分析[J].体育 文化 导刊,2011(5):75-77.
[17]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多元价值观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不成熟性与可塑性
现代的大学生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 社会实践 知识比较匮乏,对社会的复杂与生活的艰辛估计不足,其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对社会适应性差,常常表现出情绪化、极端化、人格障碍等不成熟的心理健康现象,这表现出大学生心理不成熟现象。但是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校期间我们高调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人生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能使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在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当面对挫折,能用一个正确的姿态去解决问题,表现其非常成熟的一面。
多样性和复杂性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也有很多问题,比如对生活的适应性,情感问题, 人际交往 问题、就业问题,每个问题处理不好,都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现在很多大学生 毕业 就失业,尤其对一些985高校的一些大学生,心理根本承受不了,必须加强正确的心理疏导,情感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矛盾性与困惑性
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和网络、视频等现代传媒而产生现代功利性的价值观和网络价值观,必将对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产生较大的冲击,这就要求大学生有较深刻的辨析能力,否则大学生在心理抉择的过程中很可能迷失方向,产生矛盾和困惑的心理。是‘见义勇为’还是‘见死不救’,社会上道德价值观这种格外引人关注而又无休止的争论,存在于当代大学生中。”
不稳定性和易变性
大学生的年龄是一个不成熟的年龄,这个年龄段的人具有很高的心气,一旦受到挫折,心理会产生很大影响,不能正确解决会影响这个人的一生。其心理健康具有不稳定性和易变性,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会很快解决其问题,心理会更加阳光。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
国家与社会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宣传
(1)加强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文艺作品等大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每个大学生都要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树立正面典型。对一些社会雷锋精神等要积极宣传,树立一批正面典型,比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等。对这些正面典型案例,有条件让其宣讲团到学校给学生宣讲,在心灵深处理解。
高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
(1)转变观念,高度重视两者的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就包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今后高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共同教育学生。(2)创新两者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大,传播媒体及互联网等为我们更新两者结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以及提高教育效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3)注重培养两者结合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在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同时,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二者同等重要,培养出社会认可的高素质人才。
3总结
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取向指明了方向,同时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二者同等重要地位,现在社会也需要二者结合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格式范文相关文章:
1. 1000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论文格式
2.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
3.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精选
4. 2000字心理健康结业论文格式
5.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论文篇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许多大学生在进入校园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高校的重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的因素等。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加强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和校园文化建设,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不断探索改善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 措施 。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影响因素;改善措施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青年阶段,由于自身生活阅历的不足和知识的缺乏,加之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许多大学生在进入校园之后都会感到尴尬、困扰和烦闷,日积月累形成了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素质的发展。因此,如何避免和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成为高校迫切关注的事情。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情况 当代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不稳定阶段,虽然大部分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但是由于面对着新的学习环境和交流环境,容易产生一些心理矛盾和冲突,因而形成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 面对新环境需要重新适应,大学生刚刚脱离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同时也离开了父母面面俱到的呵护,来到了一个完全的陌生的环境,无论是学习环境还是生活和 人际交往 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这种突变,一些大学生无法很好的适应,遇到问题更是无法处理,造成心理的压抑和郁闷,久而久之得不到发泄,就会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形成抑郁症和迫害症等心理疾病。 新的人际关系需要重新维护,大学生的生活圈子造就了一批新形式的人际关系,他们不单单是学习的伙伴更是生活的伙伴,新的人际关系需要新的方式来维护。有些大学生缺乏社会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差,在社会交往中无法做到沟通合作,因此倍感精神压力,逃避群体自我封闭,陷入孤独的进退维谷的状况。 无法认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大学生都是怀着美好的憧憬准备开展校园生活的,但是现实中往往有许多不如意,这时,一些学生采取消极的避世心态,甚至是妄自菲薄,不思进取;另一些学生却妄自尊大,自命清高,愤世嫉俗。这样无法达到心理的平衡,形成万念俱灰或玩世不恭的心态。 在象牙塔下的大学生抗压能力差,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茁壮成长,承载着父母无限的爱意,寄托着无限的期待。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面临着挫折和压力,容易束手无策,抗压和抗挫折能力差,无法自我调节心理压力,形成焦虑、抑郁、叛逆和自卑等不良心理。 网络诱惑下无法形成学习动力,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上受到一定的督促,但是不同于高中的学习,大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一部分学生将时间用于自我提升,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自控力差,将时间用在了网络上,沉迷游戏和网聊,影响了学习,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无法解决学习的困难。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入了WTO,在这种剧烈的社会变革下,很容易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 思维方式 产生影响,而大学生更是处在心理发展不稳定的阶段,面对大量涌入的新鲜事物和新鲜信息,社会阅历浅的大学生受到的心理冲击更加强烈,对于心理的影响也更大。同时,现如今大学生 毕业 之后的就业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国家统一分配到现在的自主择业,大学生投入了社会的竞争中,使得原本的优越感荡然无存,造成心理失衡,倍感竞争的压力,对前途的未知感到恐惧,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学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方式,造成了学校一切的标准都以成绩来说话,过分的注重学生的智力的培养,而往往忽视了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问题,这种重分数轻能力,重集体轻个人,重理性轻感性的教育观,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素质,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高校应该加强自身对于大学生思想健康教育的关注,提升认知,加强教育。 大学生一般都处在十七、八岁期间,正是青年中期时代,这是一个心理变化最为激烈的时期,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很容易造成情绪的不稳定。同中学相比较,大学的生活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远离了父母的陪伴,一切生活都要自立,这对于那些依靠父母形成习惯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而处理不当就会形成各种心理压力;大学生活将会面对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身边都是来自不同地区、风俗习惯各不相同的同学,这给同学之间的相处造成了困扰,而一些大学生选择了沉默,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参加社会活动,久而久之产生强烈的孤独感;情感问题开始困扰着大学生,大学时期是情感萌动的时期,而自身的经验不足,加之没有正确的引导,使大学生形成了不正确的恋爱观,出现一些三角恋、单相思甚至是被动恋爱的问题,导致严重的情感压力,最终将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改善措施 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1、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系统化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课堂教学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 渠道 ,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的教学体系,列为高校公共课的正规课程。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在正常的授课当中穿插着思想健康的教育,全面考虑学生自身的心理需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化而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要系统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地学习心理、卫生和健康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可以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 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想结合可以有效的减轻学生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自我认识,适应新的环境。所以一方面要学校重视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要培养高素质的心理咨询工作人员。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因此应该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还有利于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4、定期开展校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定期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可以有效的掌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变化状态,加强引导,使学生在心理问题的早期,早发现早治疗。 重视自我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大学生自身要学会正确的自我认识,学会科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适度的释放自身的压力,提高抗挫折的能力;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劳逸结合,科学作息,健康规律的生活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还要学会自我调节,调节自身的情绪和适压能力,正确的面对现实,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参考文献】 [1]__国,宋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体―载体双赢”模式探讨[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05). [2]唐柏林. 科学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 【作者简介】 张建英(1970-)女,德州学院外语系辅导员,高级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论文相关 文章 :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 2. 大学生心理健康结业论文2000字 3.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影响论文 4. 浅谈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5.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
抱约
立出抱约字据 立约人 ***
***
***
今有所生孩童***因于命上有犯関煞,愿抱与
***
***
膝下为义子,改名为***。自抱之后関煞消散,健康成长,共同培育成祖国栋梁之材。空口无凭,以字为据。
长命富贵 永保安康
易长成人 金榜题名
中正人 (在场人签字)
抱父母xxx xxx
养父母xxx xxx
执笔人xxx
天运**年*月*日谷旦(吉时)
扩展资料
收养孩子的条件:
1、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即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且精神正常的成年人;
2、年满三十五周岁。但收养孤儿或者残疾儿童可不受此限制。继父母收养继子女也不受此限制。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但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不受此限制。
3、无子女。但收养孤儿或者残疾儿童可不受此限制。继父母收养继子女也不受此限制。华侨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也可不受此限制。或者虽有一名子女,但该名子女患有精神病等严重疾病,将来无法尽赡养义务的,也可收养一名健康的小孩。
4、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如有正当的职业或可靠的经济来源,能够照顾被收养人的生活并可负担其相应的经济开支等
1、“认门”。
与帮扶对象的家庭成员结成“亲戚”。帮扶干部可带领家属自找家门、主动攀亲,带着真情和责任走进帮扶对象家庭,一对一与结成帮扶对子,开展交心谈心,面对面倾听帮扶对象家庭的意见和要求,询问冷暖,倾听呼声,了解结亲帮扶对象的困难情况。
2、“问情”。
找准问题摸清情况。与结亲帮扶对象保持联系,勤走、常走、走近、走亲,定期不定期深入到结亲帮扶对象家中去,全面了解其所思、所想、所盼,把“结亲户”的基本情况和困难原因摸清楚、搞明白。
3、“研究”。
制定“短期救急帮困,长期关怀解难”的方案。在具体详实了解“结亲户”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实际困难和产生原因,坚持“一户一策、输血造血并举”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
4、“解困”。
“认亲”后,按照一户一策、因户制宜、解决急需的原则,通过送去一条致富信息、教会一门实用技术、寻找一个就业岗位、解决一笔启动资金、扶持一个脱贫项目等活动,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达到拓宽致富渠道、提高致富能力、促进社会稳定的目的。
办公室帮扶领导干部到联系村每半年不少于2次,每次工作时间不少于7天,要坚持做到与所帮扶的贫困户每月电话联系1次,每季度到家走访1次,每半年慰问1次,要深入联系村和贫困户与基层党员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扩展资料:
结对认亲主体和对象:
1、主体。
(1)各县42420名干部职工(包括海螺沟,含驻县的省州属行政企事业,驻县部队、武警、森警、消防部队,以下称“县级单位”);
(2)州级部门7610名干部职工(含省州属行政企事业单位,驻州部队、武警、森警、消防部队和即将开业的工行,以下称“州级部门”)。干部职工含公务员、事业人员、工勤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
2、对象。
全州200937户农牧民。
亲,这个应该没有什么规矩的吧,看你们各个地方的哈,不过这个如果是第一次认亲的哈,这个必须要给红包的,具体看你干爹怎么给了哦,多少都是点心意的
写作思路:收养孩子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法律也明确规定了如何收养孩子。在抱约中需要将这些权力义务明确。
范文:
因我杨通权无儿无女,现抱我侄子杨光富过房为儿,双方都没有意见,过房之后为我养老送终,为公婆立碑,我现有木房一栋(三柱两瓜)。
东抵周明亮的田,南抵杨光海院子和路,西抵土墙的一半,北抵杨光福、杨光准的屋檐沟,我的一切财产归杨光富所有,望双方遵守为好。本抱约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
抱约人:杨通权
过房人:杨光富
证明人:杨光准、杨光国、杨昌华、唐德怀、张美树
代笔人:唐德学
中国建筑行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使其健康发展才是国家的重中之重。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建筑 毕业 论文3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我国建筑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
建筑项目的管理至为重要,其涉及的管理方面的内容非常多,所以要做好施工现场管理是比较困难的,在施工现场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模式,其增益的效果不只是提升了建筑的质量和性能,还能够提高项目的经济收入,同时也能够反映出一个建设团队的工作态度及工作质量。目前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管理质量比以往有了质的飞跃,但不排除某些方面仍存有较大的问题,因此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管理仍需要不断进行加强。
1 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影响因素
管理制度因素
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需要有一个较为系统的项目管理的特点和项目运作分析,以制定出更完整的施工现场管理责任制,在实际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将各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如果在实际施工中发生意外,可及时使负责人对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追究其责任,以促使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提高,确保圆满完成该项目。
施工质量因素
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以提高施工质量来降低建筑成本,进而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但在实际项目施工中,如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施工环境地质、施工建筑材料等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必须合理的制定出施工计划以控制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并在要求的工期内完成建筑任务,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人员素质因素
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中,施工人员是非常重要的,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应该加大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从而改善建筑工人的专业素质,这是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1]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不仅保证了施工效率和建设工程的质量,还可以有效及时的解决更多施工中遇到的困难,保证建筑的质量,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施工进度因素
控制建设项目施工的进展是施工现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控制好施工进度能够在建筑项目的实际建设中实现更高的效率,由于施工进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较难控制,这需要建筑工人用心尽责,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确保项目尽快建成。与此同时,足够的资金也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若资金充足则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降低施工现场管理的难度,但如果资金活动流通的不够灵活,则会造成延误施工进度的现象。
2 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实效的提升路径
构建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对此,首先,要建立竞争机制。广泛的竞争,实行岗位竞争制,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激发学习热情的员工,改善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建筑项目的建设效率。其次,建立激励机制。从分配政策改革的工人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要全面实施工资分配方式计酬,将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建筑业产出、质量、安全、成本等指标挂钩,体现了多劳多得的理念。再次,建立监督机制。为了使 规章制度 切实生效,应完善各项奖励制度,设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并严格执行,激励员工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施工程序,确保施工安全。最后,建立监督机制。要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和监督机制,首先是要建立一个具体的计算机文件管理系统,加强过程控制工程质量。二是进一步加强对施工人员、施工材料和施工机电设备的管理干预,再加强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和管理费用的四个控制水平。
强化施工质量的管理
由于施工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第一,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建筑工人包括工程员、建筑工人、管理人员等,他们的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影响到施工项目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若员工的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施工现场管理秩序混乱,大大影响到了施工的顺利实施。第二,合理运用施工技术。科学的施工工艺直接决定了建筑项目的科学性和技术性,也是确保按时完成建筑项目,保证建筑质量的最重要的 措施 。第三,加强施工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建筑管理方式的进步,利用信息技术来监测建筑工程的质量成为目前施工管理人员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为建筑人员的管理。施工人员的素质对整个工程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不仅可以降低施工人员的管理难度,也可以使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一般包括施工专业素质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意识这两个方面。因此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管理,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单位就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进而使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得到提高,以有效促进建筑项目的顺利进行。
加强施工进度的管理
第一,应该合理控制施工进度、质量和成本,以实现施工项目的整体优化。第二,应严格控制施工进度计划与实际施工进度的差异,以提高整体施工进度的管理。第三,除了充分考虑时间控制,也应该考虑到建筑材料、施工机械设备等资源问题的有效率问题,以实现最经济性的合理分配和利用。[3]第四,应该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检查和调整等活动手段来调动一切可运用因素,来实现施工进度计划各个阶段的施工目标,以确保达到施工进度目标。
3 结语
总之,建筑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在房产企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管理包括了项目施工中的各项内容,良好的施工现场管理能够有效控制现场施工的情况,确保项目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使项目施工质量符合标准,使项目投资成本得以降低。
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一、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原则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所采取的一切检测、监控的措施和手段,都是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规定、符合政府规定的质量标准。因此,在质量管理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一是“质量第一”原则,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必须确保百姓有房可住,解决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质量第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之一,也是民生的基本要求;二是“以人为本”原则,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避免人的失误;三是“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原则,“防”为“控”先,保证工程质量,预防为主,防患未然;四是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遵循数据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遵守国家的规范、建筑业内的规定,坚守科学、守法的职业道德。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责任主体
建筑工程建设中,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应根据国家颁布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合同、协议和相关文件承担相应的责任。
建设单位是建筑工程的投资人,是工程建设过程的总负责人,拥有确定建设项目的规模、功能、外观、选用材料、按照国家法律法规选择承包单位的全力。
勘察单位是指对地质、地形及水文等要素进行测绘、勘探、测评及综合评定,并提供可行性评价与建筑工程所需勘查结果资料的单位。设计单位是指按照现行技术标准对建设工程想买进行综合性设计及经济技术分析,并提供建筑工程施工一句的设计文件和图纸的单位。
施工单位是指经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资质审查 ,从事建设工程施工承包的单位。
工程监理单位是指经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资质审查,受建设单位委托,依据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 承包合同 ,在建设单位的委托范围内对建设工程进行监督管理的单位。
设备材料供应商是指提供构成建筑工程实体的设备和材料的企业,包括设备材料生产商、经销商。
建筑工程建设因其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生产环节多、参与方多、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各责任主体之间的联系密切,需协调各方才能合力完成。
3.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
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人员素质。不论是工程项目的决策者、管理者还是操作者,人员的素质都将直接或是间接地对规划、决策、设计和施工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工程材料。工程材料选用是否合理、产品是否合格、材质是否经过检验等等,这些都将影响建筑工程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影响工程的使用和安全。
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分为两种:一是指组成工程实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器具,它们构成了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或工业设计安装工程,形成完整的使用功能;二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简称施工机具设备。
工艺 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因素,它往往对工程质量产生特定的影响。
此外,建筑工程量的压缩、成本的降低、技术水平的滞后、企业组织机构的不健全、工人队伍的素质低下、建筑业市场的不良竞争等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方法和措施
1.规范建设单位的行为
建筑工程质量是一个广义的范畴,它包括施工质量、建设单位的组织管理质量、勘察设计单位的勘察设计质量、监理单位的监理质量。并且,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即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都要对工程质量负责。
2.加强对设计单位和设计者的审查
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建设产品的最终质量。据人们对有关工程事故的调查分析,约有近4成的工程质量事故源于设计。
3.加快推行建设监理制的步伐,完善监理制的各项配套措施
监理制的推出能够保证从第三方的角度对工程质量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能够加强对质量形成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政府在对工程领域实行宏观调控时,应加快推行监理制,提高建设工程监理地位。同时要完善监理制的各项配套措施,要以法制加强对监理的考核约束,实行质量追偿制度。
4.对施工单位市场行为的监管、约束
要加大承包与分包单位对质量、安全事故的经济赔偿和刑事责任,逐步推行承包履约 保险 制;严格资质审查,加强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全面落实动态管理,保证进入工程领域的企业具备从事建设工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技术、管理素质和适应不同工程规模、技术管理等级要求的不同综合等级水平评判的重要依据[4]。
5.加强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的直接监管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一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工程质量监督领域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执监[5]。特别是在目前建设工程普遍实行监理的情况下,应针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角色和职能的变化,积极探索新的思路和理念,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健全执法运行机制,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督的新模式。
6.推进工程领域劳动力市场的建设
工程领域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限度地开发劳动力资源;整个工程产业的发展从注重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要求工程领域风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度”的限制;政府应建立必要的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使农民工的进入有一定的难度,从而使工人的操作水平和专业技能得到提高;要依据法律、法规、条例确立并加强对材料、机械、现场的规范管理,使之制度常态化,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质量意识。
结束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一切工程项目的生命线。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大局。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不仅是建设问题、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要切实增强做好工程质量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水平,努力把建筑工程质量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责任制度,推动建筑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浅析施工企业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工程造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益,是企业的根本,全过程包括投标报价、签订合同、施工以及竣工阶段,如何做到合理的造价管理,是现代企业关心的问题,如何在这几个阶段中掌握好资金的预算,对工程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这是衡量企业实力的一个重要依据,本文主要分析施工企业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遇到的难点和相应的措施,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缩减成本,增加利润,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简介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非常激烈,施工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必须在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预测和管理。全过程主要是指投标报价阶段到竣工结算阶段,投标是施工企业接工程的主要途径,要对工程进行合理的分析,使自己的报价合理有竞争力,合同签订阶段的造价管理有多种模式,主要包括固定价格合同、可调价格合同两种,固定价格合同是在专用条款中约定合同价格,从而确保承包风险责任人的确定,可调价格合同则是对一些条款确定一定的价格范围,这两种价格合同相结合有效的保证了资金的有效性,合同对于施工材料要有明确的规定,若有业主提供的材料要明确指出,施工企业自购的材料要有采购的具体资金和用途,合同语言要严谨,将责任明确清楚,确保合同的正规性。施工过程中要建立有效的资金管理体系,对每一道工序都有责任人对其负责,针对施工,要有明确的安全、设备、优化等的方案,保证资金分配合理,确保工程高效进行。在竣工验收阶段,对工程的整个过程仔细审核,做到不重不漏,相关文件仔细整理,资金费用的每一项都有具体的施工项目,从而在交工时能够确保资金的回收和企业的效益。
二、企业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难点
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我们需要做的是正视这些困难,只有解决了这些困难我们的企业才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在造价预算阶段以及决策阶段,这是全过程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关系到工程能够走向正确路线的关键,在决策时一定要保证对市场进行密切调查,保证对市场状况有正确的认识,要对施工过程中的资金用向掌握好,针对方案进行一定的优化和完善,目前的施工企业对资金系统并不是很了解,缺乏正确的评估能力和方法,市场的分析不到位,导致对风险预测能力不足,往往导致施工过程中遇到资金周转不开的现象,从而影响施工企业的利益。
在设计施工方案设计过程中,图纸的研究很重要,在确保对图纸研究透彻的条件下,对方案进行完善和修改,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管理,现在的施工企业对这方面的 经验 不足,对施工方案的优化力度不够,导致了资金的浪费,不符合企业的造价管理的方针,也在另一方面增加了管理难度。对于施工过程,这是整个工程的主体, 其它 都是为其服务的,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存在,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甚至会出现资金记录混乱,资金去向不明等现象,在施工过程中有时不按照规定施工,造成设施损坏,从而导致预算资金不够等现象。在工程验收阶段,最后对资金进行汇总时,账目管理混乱,相关负责人员相互推卸责任,严重的甚至会追究法律责任,既伤害了感情,又损失了人才,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三、针对企业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难点所采取的措施
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下面我们主要给出一些措施,希望能够有所帮助。做好项目初期的预算和决策工作,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优化性,做好 市场调查 ,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风险预估,为项目留出充足的备用资金,以应对紧急情况,确保工程的正常进行。在对图纸研究时,不仅要理解表面还要理解深层次的意思,对每一道工艺都要很明确,不懂的地方不能装懂,确保工艺的正确性,要对已给工艺进行完善,降低生产成本,从各个方面确保资金到位,方案最优化,抗风险能力强。施工企业要完善的制度和管理模式,有明确的造价规范,这样工作人员才能根据规定正确的进行资金调用。
施工单位最终的目的是完成质量合格的工程,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降低生产成本,对工程所用材料进行明确规定,并加强监督管理力度,相关负责人的责任意识要强,对此可以和奖金挂钩,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因质量问题导致的工程事故才会少发生甚至避免,充分权衡质量、时间和资金的关系,保证三者的有机结合,确保工程按时按质低成本完成。工程造价是否合理,要在施工过程中体现出来,因此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要提高,加强思想方面的引导,建立奖惩制度和监督管理,对造价管理和施工阶段进行严密的监督,对工程有利的措施要给予奖励,相对的破坏工程的举措,要严惩,起到威慑作用。竣工验收阶段对每一项进行检查,资金用向保证合理,上级领导人员要有相应的精神,做到不怕苦,亲自监督,这是工程的最后一步,保证好工程完美完工十分必要。
四、 总结
总的来说,施工企业要做到分析,监督到位,对资金预算合理,方案制定准确,施工正常进行,竣工完美,这些都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表现。严格的设计管理方案和好的投标方法能够在投标期间占据很大的优势,同时施工过程的严格管理和监督,保证了资金分配合理,工程正常完成。施工企业全过程造价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企业要予以足够的重视,从而加快自身企业的发展。
建筑设计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大学生活又即将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写毕业论文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建筑设计毕业论文提纲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引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必要教学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设计管理办法》,以及工民建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特色,制订本大纲。
本大纲适用的人才培养形式:网络教育。
本大纲适用的人才培养层次:高起专。
一、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1、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目标
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进行一次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按照这一定位,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目标是:
(1) 巩固和扩展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融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于一体的工程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工程设计和技术研究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3) 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方案设计、资料利用、实验研究、理论计算、数据处理、经济分析、外文资料的阅读与翻译、计算机使用、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和技巧。
必须注意,对于具体的设计(论文)题目,可能偏重上述3条基本目标的某些方面,但3条基本目标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要避免只重视其中一些要求而忽略另一些要求。
2、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意义
毕业设计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总结知识、检查教与学的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提高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对事物能潜心考察。
2、培养学生严谨推理、实事求是、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全方位地考虑问题等学科技术人员应具有的素质。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4、培养学生从文献、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别人经验、从其它科学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的悟性。
5、培养学生根据条件变化而调整工作重点的应变能力。
6、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7、为学生毕业提供总结知识、为工作的前期作相应的准备。
二、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准备工作
1、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准备的主要目的
(1)了解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的实际要求,建立工程概念。
(2)熟悉设计对象的设计、施工及管理的过程情况与技术要求。
(3)收集必要的设计资料。
2、毕业设计(论文)前期调研要求及范围
(1)调研方式可采用集中安排和指导教师根据题目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形式可以是现场调研、企事业单位介绍、指导教师讲解典型案例和技术、文献调研等。
(2)熟悉初步设计方案的选取、设计,工种汇总等工作,了解结构方案选取的原则、方法等。
(3)熟悉扩大初步设计工作,掌握结构分析、计算及设计过程,并参与施工图的绘制。
(4)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了解施工现场的布置及施工技术等。
(5)熟悉工程交底,验槽等工作。
三、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要求和任务下达
1、题目类型
工民建专业的题目类型主要是设计型。设计型题目的选取应尽量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又能联系生产和科研实际的题目,提倡“真题真做”,选题也可以模拟实际工程。
学生在完成设计型题目后,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简称毕业设计。
2、题目来源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般由教师根据生产、管理和科研、教学的需要拟定。学生也可与设计、施工单位联系,紧密结合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管理和科研实际,拟定毕业设计题目,到企事业单位现场完成毕业设计。鼓励学生自拟毕业题目。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可以是实际应用性题目和虚拟题目。实际应用性题目指学生直接参与工程设计或研究工作,并将设计(研究)结果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虚拟题目虽然没有直接应用对象,但应该是来源于生产、管理实际,应用目标明确,达到实际应用要求,对于学生综合能力训练具有典型作用的题目。
3、题目选择与变更规则
教师拟定的设计(论文)题目,原则上实行双向选择。
学生自拟的题目,必须有一名指导老师负责。可以由学生自行联系相关方向的教师,或由网络教育学习中心安排指导教师。
到企事业单位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必须在企事业单位确定一名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作为指导老师,同时网络教育学习中心安排一位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题目一经选定,开始两周内允许更改,超过两周即不允许发生变动。
4、任务要求和任务书的内容规范
毕业设计任务应符合以下要求:
(1)结合实际;
(2)全面反映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培养目标;
(3)符合综合能力训练要求;
(4)题目难度适合网络教育专科要求;
(5)题目需要的工作量合适;
(6)设计任务应尽量做到一人一题,某些题目确需2名及以上同学完成时,应保证他们之间的设计内容差异达到50%以上。
任务书规定学生的设计任务,指导教师应给每一个学生单独下达一份任务书,不允许在一份任务书中安排2名及以上同学的设计任务。对于设计型题目,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任务书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 设计题目的概况
(2) 设计依据
包括设计对象的原始数据、图纸、技术标准等。
(3) 设计任务
应完成的工作,达到的技术(功能和性能)指标。
(4) 成果形式
(5) 预期的时间进程安排
(6) 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给出题目的主要技术资料和文献,对学生应该收集的资料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