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年10月18日(农历9月16日)生于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乳名和尚,学名文浚 。父,陶位朝。母,曹翠仂。1916年 25岁:三子陶刚出生。 1920年 29岁: 4月,主持接待杜威到南京高师讲授“教育哲学”、“试验伦理学”、“哲学史”等课程。 夏,在南高师举办第一次暑期学校,各省选送学员1300多人,讲习1个多月,以提高全国教育行政人员及中小学教师、科研及工作水平。为全国高等学校开办暑期学校之始。 1921年 30岁: 7月,欢送杜威回国。 与范源濂、蔡元培、张伯岑、严修、袁希涛等在北京组织“实际教育调查社”,推范为社长、蔡为副社长,决定聘请美国教育家盂禄来华调查科学教育实际情况,并讲学。 陪同盂禄在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广州等地调查、讲演,并任口译。 11月,被推为第七届全国教育联合会“中国新学制”起草委员会之一。 12月,新教育共进社、《新教育》杂志社、实际教育调查社合并,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以“调查教育实况,研究教育学说,力谋教育改进”为宗旨。 1922年 31岁: 1月3日至8日,中华教育改进社第一届年会在济南举行。作社务报告:改进社办事有两种精神:(一)互助精神,(二)分析精神。学术部内又分研究、调查、编译、推广四科。研究方面:由张仲述博士任中学课程改造之研究。初等教育委员会任小学课程改造之研究。推士博士科学教学之研究,麦柯尔博士任心理测试之研究。调查方面有全国教育的调查。因在济南举行又称“济南年会”。 2月,受聘为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 4月,与胡适、凌冰合作编译的“盂禄的中国教育讨论”出版。 5月,与蔡元培、王宠惠、李大钊、胡适等16人联名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 因蒋梦麟赴美,《新教育》第4卷第2期起接任主编。并定为中华教育改进社机关刊物。延聘中外教育家42人担任编辑,特约全国教育界代表报告最新教育消息。在“学制研究专号”上发表《我们对于新学制草案应持之态度》、《评学制草案标准》、《中国建设新学制 历史》三文。 12月6日,南京高等师范并入东南大学。任东南大学教授、教育科主任和教育系主任。 1923年 32岁: 7月28日,致函东南大学代理校长刘伯明,请辞教育科主任、教育系主任之职。8月底,东南大学准其辞职。 以后专任改进社总干事。 8月20日至25日,中华教育改进社第二届年会在北京清华学校举行。与熊希龄联名致欢迎词,并报告社务以及该届年会筹备情形,提《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应编教育概况纺计案》。 与朱其慧、晏阳初、朱经农、黄炎培等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与朱经农合编《平民千字课本》。到南京、安庆、南昌、上海、杭州、武汉等地推广平民教育运动。 秋,安徽旅宁同乡会、同学会设立南京安徽公学,校董会推陶行知任校长,姚文采为副校长。 是年,拒绝北洋政府任命为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前身)校长,又谢绝母校金陵大学聘为校长。专心致意于中华教育改进社工作及促进平民教育运动。 12月12日晚,南京高师口字房失火。放在办公室内的博士论文《中国教育哲学与新教育》被焚毁。924年 33岁: 北京平民读书处发展到100多个,又到张家口、开封、上海等地推动平民教育运动。编辑出版《平民周刊》。改编《平民千字课本》。平民教育促进会成立九月,已推行到20省区,读《平民千字课》的已有50万人。 应冯玉祥之请,与许士骐编《军人千字课》,推行士兵识字教育。 7月3日至9日 中华教育改进社第三届年会在南京东南大学举行。作工作报告。 全国教育展览在年会期间正式展出。 在诗《自勉并勉同志》中提出“这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四子陶城出生。 1925年 34岁: 在南开大学作题为《教学合一》的演讲,张伯岑校长建议改“学做合一”。陶行知受张伯岑启发,豁然贯通,将“教学合一”发展为“教学做合一”。从此,“教学做合一”之名正式出现。 8月,负责中华教育改进社第四届年会。该会在太原召开,汉、满、蒙、回、藏等族均有代表参加。在开幕会,发表《感言》道:“中国要想得到国际上之平等地位,非办教育不可。”在社务报告中特别强调:“本社现在所办理之事业,一为科学教育,二为乡村教育。”邀请美国女教育“道尔顿制”创始人柏克赫司特作学术演讲。 12月4日,《新教育评论》创刊发行。为该刊写发刊词《本刊之使命》。负责编辑。 为陈鹤琴的著作《家庭教育》发表书评。 1926年 35岁: 春,被推为中华教育改进社“国家教育改革委员会委员”及“促成宪法中制定教育专章委员会”委员。 倡导乡村教育运动。以中华教育改进社名义发表《改进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撰文《师范教育下乡运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拟定推行乡村教育计划。发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筹设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12月25日,在南京尧化门小学召开中华教育改进社特约乡村教师第二次研究会,举行立志乡村教育的宣誓典礼。 12月31日,江苏教育厅赞助改进社设立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筹办改进社乡村教师同志会会刊《乡教丛讯》。 1927年 36岁: 1月1日,《乡教丛讯》创刊,任主编。中旬,决定试验乡材师范学校,校址在南京神策门外老山脚下的小庄。 2月5日,主持乡村师范立础礼,同时举行城乡平民团拜,宣布改“小庄”为“晓庄”,取日出而作之意。 2月10日,在上海召开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董事会,被推为董事会秘书兼学校校长,赵叔愚为第一院院长兼研究部主任。 3月15日,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即晓庄师范)正式开学。第一期学生13人。 6月,晓庄开学后三个月,第一期学生13人,从燕子矶搬到黑墨营,陶行知谈到“晓庄精神、乐观精神、革命精神和团结精神”。最后指出:“我们要办好乡村教育,要改造乡村社会,总须有宽阔的胸怀,奉献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这句名言最早有来历。 6月,参加建校劳动。开办晓庄小学、乡村医院。 在晓庄每天的寅会,发表演讲,逐步阐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已”等。 10月1日,浙江省立乡村师范(湘湖师范)开学。先后推荐操震坏、方与严为第一、二任校长,又介绍程本海、董纯才、王琳、李楚材等任指导员。 11月,亲自到湘湖师范指导师生讨论“教学做合一”和“生活教育”。 本年,被选为中华职业教育社评议员。 在中国科学社
《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五四”运动以后最有影响的进步教育家,1917年留美回国后,积极提倡平民教育,认为以此可“推定国家的命运”,持“教育救国”论的思想。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就是在这个时候确立的。1936年后,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教育救国的道路走上了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积极推行国难教育、抗战教育、民主教育。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
陶行知,原名文睿,安徽人。1910年秋进入南京金陵大学文科学习,改名“知行”。1914年赴美国留学,在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后,成了杜威的关门弟子。1917年秋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统计”等课程,介绍实用主义教育理论。1922年初,他被聘为“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1922年底,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入东南大学,他任教育科主任。1923年,他辞去东南大学的职务,与朱其慧、晏阳初在北京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专任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积极提倡平民教育运动。这时,他认为“平民教育是改造社会环境的一个最重要方法”,可以“推定国家的命运”,幻想利用平民教育来“打通”贫富、贵贱的关系,从而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这种主张,无疑是一种“教育救国”的改良主义思想。在这个时期,他还经常在《新教育》上发表文章,批判旧传统教育,提出了改革教育的主张。
1926年,陶行知为“中华教育改进社”起草了《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提出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并在1927年春,与赵叔愚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了南京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晓庄学校。他著名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就是在这个时候确立起来的,并且在“晓庄”加以试验。1930年4月13日,国民党政府查封了晓庄学校,陶行知因受到通缉而逃亡日本。
1931年春,陶行知回到上海,从事科学普及教育,提倡“科学下嫁运动”,创办了“自然科学园”。1932年在上海郊区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主张把工场、学堂、社会打成一片。陶行知认为“中华民族的新生命是在工学团的种子里潜伏着”,“工学团是中华民族之救命圈”。1934年7月,陶行知发表了《行知行》的文章,正式改名为“行知”,以表示他坚信唯物主义认识论。
从1917年到1935年,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发展的前期阶段。他提倡鼓吹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三大运动,其思想基本上是属于“教育救国”论范畴的。毋庸讳言,这是由于受到杜威思想的影响。
陶行知提倡乡村教育,创办晓庄学校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不仅在于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理论,还在于他当时就看到了中国革命要靠农民,喊出了“唤醒锄头来革命”、“革命成功靠锄头”的口号。为了唤醒农民起来革命,所以要提倡乡村教育,办乡村学校。可以说,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提倡乡村教育、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开始高涨,这对陶行知有极大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他号召“山海工学团”师生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7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了培养人才幼苗的育才学校,它成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圣地”和“沙漠里的绿洲”,蜚声中外。育才的教育实践,大大地丰富了“生活教育”理论,从而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从1936年后,陶行知教育思想进入了后期的发展阶段,由一个改良主义的“教育救国”论者,转变成为一个“国难教育”、“抗战教育”、“民主教育”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家。在政治实践上,他积极地参加抗日斗争,坚决站在人民大众一边,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坚持斗争直至1946年7月25日去世。他的死,“是中国人民又一次不可补偿的损失”。
二、提倡为大众服务的普及教育
陶行知最大的心愿,是要在中国实现普及教育,把文化科学知识从少数人手里拿来交给大众,使“整个民族现代化”。1920年夏,他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时,就开办了暑期学校,亲自教居民、车夫、小商贩读书识字。在提倡平民教育运动时,他编写了《平民千字课》,举办平民读书处和平民学校,并到机关、工厂、商店、家庭、和尚庙乃至监狱里去教平民识字。1926年后,他又致力于乡村教育运动。他认为中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85%,爱中华民族,就得爱“中华民族中最多而最不幸之农人”。
1931至1935年间,他又发起了普及教育运动。他说:“反动派在那里提倡生产教育,我们今天最迫切要做的事是使生产的劳苦大众受教育,不是生产教育而是生产者受教育。”他说,普及教育就是把文化知识变成空气一样,普及于众生,人人都得呼吸,人人不可少。普及教育要城市与乡村同时并进,成人教育和儿童教育“打成一片”。他明确地把普及教育的目的同保卫祖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争取中华民族之自由平等联系起来,认为“这才是我们所要普及的教育”。更可贵的是,他还把普及教育和控制人口的增长联系起来,否则“一万年教育也不会普及”。他主张普及教育必须“劝导与强迫并行”,把普及教育与教育立法联系起来,这在当时是很有远见的主张。
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是从当时社会实际出发的。旧中国,文盲占了总人口的90%以上,而在经费、师资等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只能把普及教育的计划“建筑在极困难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用穷办法普及穷人所需要的“粗茶淡饭的教育”。
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专靠学校不行,要多种形式并举,要在学校之外,创造出一种较为自然的组织来补救,学校是文化的“旅馆”,只能暂住而不可久留。自学团、共学团、普及教育团、生活教育团、工学团“才是文化之活细胞”。
根据以上论述,可以把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把普及教育的目的同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争取民族的自由平等联系起来。
2.把普及教育和控制人口增长联系起来,否则“一万年教育也不会普及”。
3.把普及教育和教育立法联系起来,“劝导与强迫并行”。
4.普及教育应从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因陋就简,用穷办法普及穷人所需要的“粗茶淡饭的教育”。
5.普及教育专靠学校不行,要多种形式并举。
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和实践,经历了一个探索、创造、前进、发展的过程。从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而进入国难教育、战时教育、全面教育、民主教育等阶段,每一次的新探索,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并随着中国革命的深入而发展,沿着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向前进。
三、提倡教育联系生活和劳动
陶行知竭力反对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认为传统的“老八股”教育是为教育而办教育,用“大书呆子教小书呆子”的办法,把读书人引入“伪知识的圈套”,而成为废人。
陶行知批评传统教育是“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传统教育是“叫人分利不生利”,“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造林”,为教育而教育。他指出:“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因此,他大力提倡生活教育,主张教育联系生活、联系劳动。后来他进一步主张“把农民变成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变成农民,最后变成统一分子”。同时,他也反对“仪型他国”、全盘西化的“洋八股”教育。
陶行知的教育联系生活、联系劳动的主张,是他“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企图用教育的力量来提高农业生产,从而改善农民生活。后来由于他不断地和工农大众接触,特别是在他的政治思想水平提高后,他的劳动教育思想就有了新的发展,不再是单纯地为提高农民的生活,教农民读书识字,而是主张“把一般无用的知识分子变成参加生产的集团之成员,更进一步把农民变成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变成农民,最后变成统一分子”。虽然他这一主张在旧中国是无法实现的,但是他的教育思想中,已经意识到知识分子和农民最后变成“统一分子”,是要通过生产劳动教育来完成的,从而缓和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陶行知的这一主张,确实是很有见地的。
四、“生活教育”论
“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的理论主体,它包括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自身又不断发展前进的教育理论。陶行知创立“生活教育”论的原意,是由于推行平民教育运动的失败,“所找出来的新路”。同时也是出于对传统教育的憎恨,试图从“根本上”来改造传统教育。“生活教育”论主要内容有: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生活教育最初多侧重日常生活,遇到什么事,就受什么教育,但“生活”范围很大,处处有生活,处处要进行教育,便降低了教育的特殊职能,所以以后他把生活的范围概括为健康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改造社会的五种。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它与生活同步,“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的目的是要用前进的生活引导落后的生活。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陶行知指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他认为,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了,“一切都减少,校外有经验的农夫,就没人愿意去领教;校内有价值的活动,外人也不能受益”,从而批评“学校即社会”是鸟笼,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关在鸟笼里一样。而“社会即学校”则不然,是要把鸟笼里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把整个社会作为教育的范围。他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传统学校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社会即学校”就是为了冲破这堵“高墙”,从而把学校伸张到整个社会,在这所“伟大的学校”里,人人可以作先生,人人可以作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但他主张把“社会”和“学校”划上等号,抹煞了学校的特殊性。不过,以后在理论上又有所修正。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论的教学方法论。他认为,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即“做(既)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由于片面强调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把做的过程和教学过程等同起来,这就抹煞了教学过程的独特意义,使系统知识的传授降到次要的地位,这种思想在晓庄办学时得到充分体现,到1939年以后在办育才学校过程中才有所改变,重新重视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可见,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是针对注入式的“教授法”的。传统的教授法是以“教”为中心,完全没有学生的“学”。陶行知的教学实践就是从“教授法”到“教学法”,由“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这一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种重大的贡献。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有着许多有益的主张和有价值的见解。特别是他后期教育思想变化后,“生活教育”论也随之发展变化。后来他认为“生活教育”有六个特点: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和有历史联系的,从而把“生活教育”论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五、论教师
陶行知认为,我们对于自然的环境和人为的环境,都要有理想的安排。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历程,假使理想社会里有不好的东西,我们就要运用教育力量去改变它;至于优良的虽在这社会之外,也要把它吸进来。教师应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教师的职务也是一种手艺,应当亲自动手去干的。那些高谈阔论,妄自尊大,不屑与三百六十行为伍的都不是真教师。教师得人,则学校活,学校活,则社会活。教师是虚心的,好观察和尝试,教师对于科学和科学上其他的新发明,都应感到有浓厚的兴趣。
要热爱学生。教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共事共学共修养;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他说,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他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他还认为,一个不长进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兴教人的。“后生可畏”不是一句客气话,而是一位教师受了大众的蓬蓬勃勃的长进的压迫之后,对于自己及一切教师提出的警告。只有不断的追求真理才能免掉这样的恐怖。作为教师,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爱满天下”。他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中华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他认为,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我们极愿意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这是我们对于后辈应有之希望。学术的进化在此。但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所以我们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学习,教师必须一面教一面学,“不是贩卖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要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他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方是教师职业之真、人性之真。
主要参考文献:
1.《什么是生活教育》
2.《陶行知教育论文选辑》
3.《陶行知教育文选》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
在现代社会中,陶行知的爱的 教育 思想在至今的教育中有很大的意义。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陶行知爱的教育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行知爱的教育论文篇一:《践行陶行知爱的教育思想,用爱心塑造中职生的灵魂》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之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在教书育人中,育人是最根本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学生的一种无私奉献的爱。爱也是中职生必备的重要道德品质,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在学生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爱的教育塑造灵魂道德情操 作者简介:陈春华,男,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长期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 温家宝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一切。”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对此感同身受。爱作为人的一种情感、品质,它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教育的产物。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所面对的是90后的中职生――85%都是独生子女,如果在教育工作中有效践行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那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可以在学生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阐述 陶行知是我国“五四”以后最有影响的教育家。“爱满天下”是陶行知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行知的教育格言。在教育实践中,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也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 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师生互爱的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也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中职学生群体的主要问题 中职学生是处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年龄在15~17岁之间的青少年群体。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思想、言行等方面都还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认识判断能力较低,重朋辈友情。当学校的 规章制度 与“哥们”义气发生冲突时,部分学生会倾向于同学朋辈友情,或帮助犯错误的同学隐瞒真相,或协助同学甚至一起违反校纪、校规。(2)适应能力和自制力弱。对周围环境敏感,情绪易波动;注意力分散,组织纪律性差;争强好胜,易产生妒忌心理等。(3)专业思想不牢,部分学生对家长为其选择的专业存在逆反心理,课堂不专心,无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日常教学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 三、中职传统德育工作的方式 长期以来,在中等职业学校,有些教师本身对学生就存在偏见甚至歧视,加上学生的自卑心理,以及对“知识接受者”这一角色单一认同的影响下,一些德育工作的方式阻滞了中职生道德情操的发展。 1.注入式 主要表现是把“法定”的政治主张、思想观点、道德规范乃至行为要求等灌进等待装载的心理和道德“洞穴”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教条式 主要表现是重理论、轻实际,重结论、轻过程,强调范式、反对逾越,崇拜条条,反对质疑。结果是束缚思想,束缚手脚,令学生无可避免地产生枯燥感、单调感和厌倦感,销蚀追求知识的激情。 3.苛严管束式 表现为只信强制,不信自觉,只讲约束,不讲自由,只讲严格,不讲宽容,乐于训导却不善鼓励,乐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师生关系多为管制和被管制的关系,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几乎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 四、在中职教育中渗透爱的思想 1.以爱为核心,塑造高尚师魂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此我们可以延伸这句话:要想学生有爱心,必须先生有爱心。唯有爱满天下的先生才能教出爱满天下的学生。 “比教学艺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人格魅力的灵魂是一个‘爱’。爱就是一种教育,谁有爱心,谁就把握了教育的真谛。”当一位教师真诚地为学生付出自己的爱心以后,他可以真正的走进他的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使自己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作为学生,他在感受教师对他的爱意与关怀时,他内心真正感受到的还有成人世界(社会)对他的肯定,必然会更加充满信心,努力向上。他们也会把这种美好而积极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关爱。此时,作为教师,他所完成的不仅仅是一项工作,给予学生的,也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爱,一种尊严的灵魂! 2.以爱为基石,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因此,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做到了如 谚语 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她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理性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以爱来平等对待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感情注入越多,对学生越爱,学生心灵就越会被你所征服。一位教师道出了真谛:“……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整人。在这里,表扬和批评都成了教育的障碍。所以,只有从真正的爱生之情出发,教育才是有效的。” 3.以爱为桥梁,沟通师生心灵 (1)倾听是沟通的起步 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的,才会打动心灵的深处。作为教师,倾听是爱的重要组成部分,倾听能够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身体状况、情感波动乃至人生观、世界观的价值取向,能够获取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对工作的建议,更重要的是传达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以及无限的期待,给予学生无尽的信心与勇气,让学生也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 倾听,最重要的是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要俯下身子,成为学生的真正朋友。即使学生的观点和意见不准确,也要认真倾听,努力包容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意见。华南师范大学胡东芳教授在《对话与倾听》一文中指出,倾听需要做到三点:一是注意。用自己的眼睛注视说话的学生,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学生谈话的内容上,不要轻易打断;二是接受。用点头、微笑等表示你对他的理解,即便不一定赞同,也要保持专注、尊重的态度;三是引申话题,用重述学生的意见、情感,或用恰当的提问,鼓励帮助学生完成他们的叙述。实际上,与专注的神情、尊重的态度相比,内心情感的体验更为重要。在学生倾诉时,我们应该与他“同命运,共呼吸”,分享他的快乐与痛苦,担忧他的困惑与彷徨,寻找他的需求与渴望……这样,我们才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情感与理智世界,才能给予学生人性关怀和人性激励,让教育的精神得以实现。 (2)尊重是建立沟通的基础 孔子云:“敬人者人敬之。”要想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只在口头上 说说 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一个常体验到尊严的人,总是对自己更有信心,办事更有能力、更有效率。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应该包含着真诚与信赖、宽容与激励,平等与友爱。据报载,在美国学校的低年级教室中,教师常常蹲下来与学生交流;在课堂上,教师也常常弯下腰为学生独特的发问而鼓掌。美国教师解释说:蹲下来交流,是因为学生个子矮,在与老师交流时,会产生压迫局促的感觉,这对于同成人一样具有独立人格的小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弯下腰鼓掌,是因为教师板直腰居高临下地拍拍手,小学生不认为老师的掌声是真诚的,只有弯下腰,两眼望着学生,融入学生中间,那掌声才是发自内心的。可见,“蹲下来”与“弯下腰”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肢体动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民主的思想。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不但要给予某方面的领先者以尊重,表达自己的敬佩、赞美之情,更要给予落后者以尊重,捎去自己的宽慰与鼓励!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改变那种过分强调统一的教育观念,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和弘扬学生的个性。 总而言之,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需要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教师通过爱学生来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从而塑造爱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石英 朱秀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2〕孙芳芳 汤生玲《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创新教育》――《职教通讯》2010年01期 〔3〕郁舒雯 《班主任工作与中职班级管理》――《职教通讯》2009年09期
《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五四”运动以后最有影响的进步教育家,1917年留美回国后,积极提倡平民教育,认为以此可“推定国家的命运”,持“教育救国”论的思想。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就是在这个时候确立的。1936年后,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教育救国的道路走上了民族民主革命的道路,积极推行国难教育、抗战教育、民主教育。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
陶行知,原名文睿,安徽人。1910年秋进入南京金陵大学文科学习,改名“知行”。1914年赴美国留学,在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后,成了杜威的关门弟子。1917年秋回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统计”等课程,介绍实用主义教育理论。1922年初,他被聘为“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1922年底,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并入东南大学,他任教育科主任。1923年,他辞去东南大学的职务,与朱其慧、晏阳初在北京发起组织“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专任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积极提倡平民教育运动。这时,他认为“平民教育是改造社会环境的一个最重要方法”,可以“推定国家的命运”,幻想利用平民教育来“打通”贫富、贵贱的关系,从而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这种主张,无疑是一种“教育救国”的改良主义思想。在这个时期,他还经常在《新教育》上发表文章,批判旧传统教育,提出了改革教育的主张。
1926年,陶行知为“中华教育改进社”起草了《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提出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并在1927年春,与赵叔愚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了南京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晓庄学校。他著名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就是在这个时候确立起来的,并且在“晓庄”加以试验。1930年4月13日,国民党政府查封了晓庄学校,陶行知因受到通缉而逃亡日本。
1931年春,陶行知回到上海,从事科学普及教育,提倡“科学下嫁运动”,创办了“自然科学园”。1932年在上海郊区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主张把工场、学堂、社会打成一片。陶行知认为“中华民族的新生命是在工学团的种子里潜伏着”,“工学团是中华民族之救命圈”。1934年7月,陶行知发表了《行知行》的文章,正式改名为“行知”,以表示他坚信唯物主义认识论。
从1917年到1935年,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发展的前期阶段。他提倡鼓吹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三大运动,其思想基本上是属于“教育救国”论范畴的。毋庸讳言,这是由于受到杜威思想的影响。
陶行知提倡乡村教育,创办晓庄学校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不仅在于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理论,还在于他当时就看到了中国革命要靠农民,喊出了“唤醒锄头来革命”、“革命成功靠锄头”的口号。为了唤醒农民起来革命,所以要提倡乡村教育,办乡村学校。可以说,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提倡乡村教育、办乡村学校的先行者。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开始高涨,这对陶行知有极大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他号召“山海工学团”师生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7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了培养人才幼苗的育才学校,它成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圣地”和“沙漠里的绿洲”,蜚声中外。育才的教育实践,大大地丰富了“生活教育”理论,从而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从1936年后,陶行知教育思想进入了后期的发展阶段,由一个改良主义的“教育救国”论者,转变成为一个“国难教育”、“抗战教育”、“民主教育”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家。在政治实践上,他积极地参加抗日斗争,坚决站在人民大众一边,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坚持斗争直至1946年7月25日去世。他的死,“是中国人民又一次不可补偿的损失”。
二、提倡为大众服务的普及教育
陶行知最大的心愿,是要在中国实现普及教育,把文化科学知识从少数人手里拿来交给大众,使“整个民族现代化”。1920年夏,他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时,就开办了暑期学校,亲自教居民、车夫、小商贩读书识字。在提倡平民教育运动时,他编写了《平民千字课》,举办平民读书处和平民学校,并到机关、工厂、商店、家庭、和尚庙乃至监狱里去教平民识字。1926年后,他又致力于乡村教育运动。他认为中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85%,爱中华民族,就得爱“中华民族中最多而最不幸之农人”。
1931至1935年间,他又发起了普及教育运动。他说:“反动派在那里提倡生产教育,我们今天最迫切要做的事是使生产的劳苦大众受教育,不是生产教育而是生产者受教育。”他说,普及教育就是把文化知识变成空气一样,普及于众生,人人都得呼吸,人人不可少。普及教育要城市与乡村同时并进,成人教育和儿童教育“打成一片”。他明确地把普及教育的目的同保卫祖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争取中华民族之自由平等联系起来,认为“这才是我们所要普及的教育”。更可贵的是,他还把普及教育和控制人口的增长联系起来,否则“一万年教育也不会普及”。他主张普及教育必须“劝导与强迫并行”,把普及教育与教育立法联系起来,这在当时是很有远见的主张。
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是从当时社会实际出发的。旧中国,文盲占了总人口的90%以上,而在经费、师资等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只能把普及教育的计划“建筑在极困难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用穷办法普及穷人所需要的“粗茶淡饭的教育”。
陶行知认为,普及教育专靠学校不行,要多种形式并举,要在学校之外,创造出一种较为自然的组织来补救,学校是文化的“旅馆”,只能暂住而不可久留。自学团、共学团、普及教育团、生活教育团、工学团“才是文化之活细胞”。
根据以上论述,可以把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把普及教育的目的同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争取民族的自由平等联系起来。
2.把普及教育和控制人口增长联系起来,否则“一万年教育也不会普及”。
3.把普及教育和教育立法联系起来,“劝导与强迫并行”。
4.普及教育应从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因陋就简,用穷办法普及穷人所需要的“粗茶淡饭的教育”。
5.普及教育专靠学校不行,要多种形式并举。
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和实践,经历了一个探索、创造、前进、发展的过程。从推行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而进入国难教育、战时教育、全面教育、民主教育等阶段,每一次的新探索,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并随着中国革命的深入而发展,沿着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向前进。
三、提倡教育联系生活和劳动
陶行知竭力反对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认为传统的“老八股”教育是为教育而办教育,用“大书呆子教小书呆子”的办法,把读书人引入“伪知识的圈套”,而成为废人。
陶行知批评传统教育是“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传统教育是“叫人分利不生利”,“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造林”,为教育而教育。他指出:“教育没有农业,便成为空洞的教育,分利的教育,消耗的教育。”因此,他大力提倡生活教育,主张教育联系生活、联系劳动。后来他进一步主张“把农民变成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变成农民,最后变成统一分子”。同时,他也反对“仪型他国”、全盘西化的“洋八股”教育。
陶行知的教育联系生活、联系劳动的主张,是他“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企图用教育的力量来提高农业生产,从而改善农民生活。后来由于他不断地和工农大众接触,特别是在他的政治思想水平提高后,他的劳动教育思想就有了新的发展,不再是单纯地为提高农民的生活,教农民读书识字,而是主张“把一般无用的知识分子变成参加生产的集团之成员,更进一步把农民变成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变成农民,最后变成统一分子”。虽然他这一主张在旧中国是无法实现的,但是他的教育思想中,已经意识到知识分子和农民最后变成“统一分子”,是要通过生产劳动教育来完成的,从而缓和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陶行知的这一主张,确实是很有见地的。
四、“生活教育”论
“生活教育”论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的理论主体,它包括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自身又不断发展前进的教育理论。陶行知创立“生活教育”论的原意,是由于推行平民教育运动的失败,“所找出来的新路”。同时也是出于对传统教育的憎恨,试图从“根本上”来改造传统教育。“生活教育”论主要内容有: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生活教育最初多侧重日常生活,遇到什么事,就受什么教育,但“生活”范围很大,处处有生活,处处要进行教育,便降低了教育的特殊职能,所以以后他把生活的范围概括为健康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改造社会的五种。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它与生活同步,“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的目的是要用前进的生活引导落后的生活。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论的另一个重要主张。陶行知指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他认为,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了,“一切都减少,校外有经验的农夫,就没人愿意去领教;校内有价值的活动,外人也不能受益”,从而批评“学校即社会”是鸟笼,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关在鸟笼里一样。而“社会即学校”则不然,是要把鸟笼里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把整个社会作为教育的范围。他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传统学校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社会即学校”就是为了冲破这堵“高墙”,从而把学校伸张到整个社会,在这所“伟大的学校”里,人人可以作先生,人人可以作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但他主张把“社会”和“学校”划上等号,抹煞了学校的特殊性。不过,以后在理论上又有所修正。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论的教学方法论。他认为,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即“做(既)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由于片面强调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把做的过程和教学过程等同起来,这就抹煞了教学过程的独特意义,使系统知识的传授降到次要的地位,这种思想在晓庄办学时得到充分体现,到1939年以后在办育才学校过程中才有所改变,重新重视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可见,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是针对注入式的“教授法”的。传统的教授法是以“教”为中心,完全没有学生的“学”。陶行知的教学实践就是从“教授法”到“教学法”,由“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这一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一种重大的贡献。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有着许多有益的主张和有价值的见解。特别是他后期教育思想变化后,“生活教育”论也随之发展变化。后来他认为“生活教育”有六个特点: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和有历史联系的,从而把“生活教育”论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五、论教师
陶行知认为,我们对于自然的环境和人为的环境,都要有理想的安排。教育是实现理想社会的历程,假使理想社会里有不好的东西,我们就要运用教育力量去改变它;至于优良的虽在这社会之外,也要把它吸进来。教师应具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教师的生活是艺术生活。教师的职务也是一种手艺,应当亲自动手去干的。那些高谈阔论,妄自尊大,不屑与三百六十行为伍的都不是真教师。教师得人,则学校活,学校活,则社会活。教师是虚心的,好观察和尝试,教师对于科学和科学上其他的新发明,都应感到有浓厚的兴趣。
要热爱学生。教师要和学生打成一片,共事共学共修养;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他说,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他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他还认为,一个不长进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兴教人的。“后生可畏”不是一句客气话,而是一位教师受了大众的蓬蓬勃勃的长进的压迫之后,对于自己及一切教师提出的警告。只有不断的追求真理才能免掉这样的恐怖。作为教师,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爱满天下”。他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中华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他认为,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我们极愿意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这是我们对于后辈应有之希望。学术的进化在此。但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所以我们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学习,教师必须一面教一面学,“不是贩卖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要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他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方是教师职业之真、人性之真。
主要参考文献:
1.《什么是生活教育》
2.《陶行知教育论文选辑》
3.《陶行知教育文选》
这是2015年的
2019年广东省陶瓷产品出口金额:
陶瓷出口统计
在现代社会中,陶行知的爱的 教育 思想在至今的教育中有很大的意义。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陶行知爱的教育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行知爱的教育论文篇一:《践行陶行知爱的教育思想,用爱心塑造中职生的灵魂》 摘 要: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之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在教书育人中,育人是最根本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堪为人师的人格和品德,有着对学生的一种无私奉献的爱。爱也是中职生必备的重要道德品质,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在学生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爱的教育塑造灵魂道德情操 作者简介:陈春华,男,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长期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 温家宝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一切。”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对此感同身受。爱作为人的一种情感、品质,它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教育的产物。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所面对的是90后的中职生――85%都是独生子女,如果在教育工作中有效践行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那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可以在学生心中培植爱的种子,激发爱的情感,塑造爱的灵魂,最终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阐述 陶行知是我国“五四”以后最有影响的教育家。“爱满天下”是陶行知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是陶行知的教育格言。在教育实践中,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也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 方法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种师生互爱的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也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中职学生群体的主要问题 中职学生是处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年龄在15~17岁之间的青少年群体。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思想、言行等方面都还不够成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认识判断能力较低,重朋辈友情。当学校的 规章制度 与“哥们”义气发生冲突时,部分学生会倾向于同学朋辈友情,或帮助犯错误的同学隐瞒真相,或协助同学甚至一起违反校纪、校规。(2)适应能力和自制力弱。对周围环境敏感,情绪易波动;注意力分散,组织纪律性差;争强好胜,易产生妒忌心理等。(3)专业思想不牢,部分学生对家长为其选择的专业存在逆反心理,课堂不专心,无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日常教学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 三、中职传统德育工作的方式 长期以来,在中等职业学校,有些教师本身对学生就存在偏见甚至歧视,加上学生的自卑心理,以及对“知识接受者”这一角色单一认同的影响下,一些德育工作的方式阻滞了中职生道德情操的发展。 1.注入式 主要表现是把“法定”的政治主张、思想观点、道德规范乃至行为要求等灌进等待装载的心理和道德“洞穴”中去。这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教条式 主要表现是重理论、轻实际,重结论、轻过程,强调范式、反对逾越,崇拜条条,反对质疑。结果是束缚思想,束缚手脚,令学生无可避免地产生枯燥感、单调感和厌倦感,销蚀追求知识的激情。 3.苛严管束式 表现为只信强制,不信自觉,只讲约束,不讲自由,只讲严格,不讲宽容,乐于训导却不善鼓励,乐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师生关系多为管制和被管制的关系,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几乎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 四、在中职教育中渗透爱的思想 1.以爱为核心,塑造高尚师魂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在此我们可以延伸这句话:要想学生有爱心,必须先生有爱心。唯有爱满天下的先生才能教出爱满天下的学生。 “比教学艺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人格魅力的灵魂是一个‘爱’。爱就是一种教育,谁有爱心,谁就把握了教育的真谛。”当一位教师真诚地为学生付出自己的爱心以后,他可以真正的走进他的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使自己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作为学生,他在感受教师对他的爱意与关怀时,他内心真正感受到的还有成人世界(社会)对他的肯定,必然会更加充满信心,努力向上。他们也会把这种美好而积极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关爱。此时,作为教师,他所完成的不仅仅是一项工作,给予学生的,也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爱,一种尊严的灵魂! 2.以爱为基石,平等对待每位学生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因此,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做到了如 谚语 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她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理性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以爱来平等对待学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础。感情注入越多,对学生越爱,学生心灵就越会被你所征服。一位教师道出了真谛:“……师生关系紧张,表扬――学生认为是哄人;批评――学生认为是整人。在这里,表扬和批评都成了教育的障碍。所以,只有从真正的爱生之情出发,教育才是有效的。” 3.以爱为桥梁,沟通师生心灵 (1)倾听是沟通的起步 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的,才会打动心灵的深处。作为教师,倾听是爱的重要组成部分,倾听能够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身体状况、情感波动乃至人生观、世界观的价值取向,能够获取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对工作的建议,更重要的是传达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以及无限的期待,给予学生无尽的信心与勇气,让学生也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 倾听,最重要的是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要俯下身子,成为学生的真正朋友。即使学生的观点和意见不准确,也要认真倾听,努力包容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意见。华南师范大学胡东芳教授在《对话与倾听》一文中指出,倾听需要做到三点:一是注意。用自己的眼睛注视说话的学生,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学生谈话的内容上,不要轻易打断;二是接受。用点头、微笑等表示你对他的理解,即便不一定赞同,也要保持专注、尊重的态度;三是引申话题,用重述学生的意见、情感,或用恰当的提问,鼓励帮助学生完成他们的叙述。实际上,与专注的神情、尊重的态度相比,内心情感的体验更为重要。在学生倾诉时,我们应该与他“同命运,共呼吸”,分享他的快乐与痛苦,担忧他的困惑与彷徨,寻找他的需求与渴望……这样,我们才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情感与理智世界,才能给予学生人性关怀和人性激励,让教育的精神得以实现。 (2)尊重是建立沟通的基础 孔子云:“敬人者人敬之。”要想赢得学生的喜爱和尊敬,只在口头上 说说 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一个常体验到尊严的人,总是对自己更有信心,办事更有能力、更有效率。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应该包含着真诚与信赖、宽容与激励,平等与友爱。据报载,在美国学校的低年级教室中,教师常常蹲下来与学生交流;在课堂上,教师也常常弯下腰为学生独特的发问而鼓掌。美国教师解释说:蹲下来交流,是因为学生个子矮,在与老师交流时,会产生压迫局促的感觉,这对于同成人一样具有独立人格的小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弯下腰鼓掌,是因为教师板直腰居高临下地拍拍手,小学生不认为老师的掌声是真诚的,只有弯下腰,两眼望着学生,融入学生中间,那掌声才是发自内心的。可见,“蹲下来”与“弯下腰”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肢体动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民主的思想。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不但要给予某方面的领先者以尊重,表达自己的敬佩、赞美之情,更要给予落后者以尊重,捎去自己的宽慰与鼓励!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改变那种过分强调统一的教育观念,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和弘扬学生的个性。 总而言之,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有了爱,师生之间才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需要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教师通过爱学生来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从而塑造爱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石英 朱秀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2〕孙芳芳 汤生玲《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创新教育》――《职教通讯》2010年01期 〔3〕郁舒雯 《班主任工作与中职班级管理》――《职教通讯》2009年09期
陶行知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重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了解创造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对当前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关于陶行知创造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析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及启示》
摘 要:陶行知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重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并提出了“六大解放”的主张。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了解创造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对当前教育改革,实现“三个面向”,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儿童教育 陶行知 创造教育理论 创造力 六大解放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体系——以生活教育为基础、以终身教育为纲的人民教育理论,其中,创造教育理论是其思想精华。研究这一理论,对指导我国当前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陶行知的儿童创造教育思想
(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陶行知认为,“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是人类祖先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才华的精华。儿童一生下来就秉承了人类的创造潜能,一旦有适合的环境,其创造性就能萌芽、开花、结果。他的这一思想被众多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研究证实。
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儿童在游戏中都能表现其创造力。例如,在成人眼里再普通不过的泥巴、沙子等自然材料,到了儿童手里就可变成娃娃、椅子、小凳、杯子、山洞、城堡;几块积木,可以变成他们的手枪、篮子、公园和机器人……儿童的创造性还表现为其巨大的想象力。他们可以想象自己和小花的对话“小花口渴了,我给她浇浇水”,还可以提出诸如“天空到底有多高呢?”“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像小鸟一样飞呢?”等千奇百怪的问题。
(二)儿童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
1.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和时间。在他看来,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等层层裹头布包缠了起来。因此,发展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
2.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陶行知认为,儿童的创造力需要及时、正确的培养。正如美国学者史蒂芬·利汉斯所说:“2—6岁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培养,那么创造性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再被激发出来。”曹冲称象,牛顿自制小水钟,爱迪生孵蛋,等等,这些杰出的创造性人才,在其童年时期就表现出了独特的创造力。然而,如果没有培养创造力的环境和教育,那么,即使是富有创造性的“小神童”,也很难成长为伟大的发明家。牛顿如此,爱迪生也如此。
二、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对我国学前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启示
(一)解放孩子的嘴和头脑——让幼儿插上腾飞的翅膀
陶行知说:“小孩子有问题要允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孔子入太庙,每事问……但中国人一般习惯是不允许多说话;小孩子只有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营造氛围和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不受约束地探究思考,孩子们也就喜欢说,有机会说,还能勇敢地说,甚至“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这样就能让孩子们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解放孩子的眼睛——拓宽幼儿视野
鲜活的图片,动态的视频,胜过一切表述性的语言。陶行知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触角应伸向主体和主体生活的大千世界,向我们的全部生活开放。而教师有责任解放孩子的眼睛,帮助幼儿把“眼睛”擦得更亮,让幼儿学会看世界,学会观察生活。教师要提供给幼儿更多的活动机会,让幼儿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引导他们观察沿途的交通信号,观察街道上各种各样建筑物、交通工具,探索秋天田野的神秘,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了解花、草、鸟、虫的特征,等等,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增强幼儿的探索精神,点燃幼儿的创造火花。例如,我在一次带领大班小朋友们参观秋天的果园活动后,让他们画一画自己眼中的“秋天的果园”。结果,他们的画面上不仅有各种各样的果树,还有鲜艳的太阳、漂浮的云彩和飞翔的小鸟,有的甚至还画出了大人们忙碌采摘果子的身影,孩子们笑开花的小脸蛋和来回开往的大卡车,地上还放着一只只装满了的果筐。
(三)解放孩子的双手——创造力的开始
陶行知说:“解放学生的双手,就要让他们去做、去干。”要解决知识的抽象性和幼儿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就要更多地组织幼儿动手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贯彻“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和方法,做到四个“尽可能”,即尽可能了解幼儿的活动兴趣,尽可能为幼儿准备较多的操作材料,尽可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尽可能把幼儿的兴趣延伸到生活中,做好学与用的结合,发展幼儿创造能力。如我在开展“小小投篮手”活动时,只对学生讲了“球”制作的要求。至于如何做和选用什么材料,我全没有讲,然后就鼓励幼儿自己找材料,亲手制作球。结果各种奇思妙想的球出现了:用布做成的布球、用废旧报纸做成的纸球、用存钱铁罐做成的球、用软泡沫做成的球等。后来,通过一系列的讨论和实验,孩子们用透明胶带将报纸裹起来,这样做成的“球”既结实又投得远,还可以反复利用。在这样一个有趣的活动中,幼儿不仅在动手制作中获得了乐趣,懂得了知识,更是创造能力的展现。
(四)解放孩子的空间、时间——拓展幼儿的天地
善于培养学生个性的老师,常常会突破狭小的课堂空间,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万花筒般的大千世界。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多给孩子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做到爱心、耐心、细心、多指导、多鼓励;要多给孩子任意发展的自由,不要过分强调课堂秩序和班级常规管理,教师应该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因“淘气”、“顽皮”、“不听话”而造成的混乱,以足够的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荒诞的、离奇的问题。
不同期刊需求都是不一样的。核心期刊查重率要求不高于10%,也有一些是不高于5%,普刊要求就不会这么高啦,大概在25%-30%左右。作者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前做准备⌄做好查重准备。我自己之前发过几篇期刊,用的是万方检测,他们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的文献还是非常全面的。个人不太喜欢知网,感觉价格真的太贵了些。
期刊论文的查重检测要求相对严格,因此需要了解期刊论文的查重检测。期刊论文的查重检测没有第二次降重的机会。只有当它们达到时,它们才能发布,但重复检查时间没有限制,但发布时间有限,因此有必要对期刊论文的查重检测老板的要求有一定的了解,那么期刊文献查重率不超过多少?paperfree小编给大家讲解。 期刊提交的论文查重率根据不同类型的论文有不同的查重率要求。初级会计职称进行论文查重率小于30%,中级/省级技术职称以及论文查重率小于25%,高级/国家级教师职称相关论文查重率小于20%,高级/核心科技期刊职称管理论文查重率小于8%-15%。 普通期刊的查重率一般在30%以内,严格的会在20%以内,文化期刊的查重率需要在15%,学报期刊的查重率在20%-30%之间。而且不同类型的期刊论文使用的查重系统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期刊论文的查重是知网amlc系统,核心期刊论文的查重是高校内部系统。 由此可见,期刊论文的查重检测要求大不相同,但论文的写作仍然相似。如何混合期刊论文的查重检测与学位论文不同,需要专业知识和高水平,代表先进学科的发展水平。因此,科研人员非常重视学术严谨性,国家乃至社会对期刊论文的要求都很高,因此查重率较低。然而,不同的期刊发表,论文的查重率也不同。一些期刊平台知名,将规定非常严格的查重率,查重率将低于5%。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解答内容:一般来说,外国期刊的查重率不能超过30%。当然,如果期刊的论文类型不同,查重率也会有起伏。在查重论文之前,我们可以从网络渠道了解查重论文的具体规定,以便于后续降重。在检测中,论文还将需要特定的格式。 许多人希望发表外语期刊,因为外语期刊的学术水平得到了国际认可。外语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查重检测也是如此。那么,外文期刊查重率要低于多少?paperfree小编给大家讲解。 外国期刊对论文审查有严格的要求。在论文检测中,外国期刊的检查率一般不能超过30%。当然,如果期刊的论文类型不同,查重率也会波动。在检测论文之前,我们可以从网络渠道了解论文检测的具体规定,以便于后续的降重处理,因为论文在检测中需要特定的格式,所以我们也应该注意外国期刊所需的格式。格式错误可能会影响查重率。 由于期刊查重系统将论文与自己收录的文献进行比较,因此可以采用相对不受欢迎的文献,从而降低论文查重率。
一般来说,外国期刊的查重率不能超过30%。当然,如果期刊的论文类型不同,查重率也会有起伏。在查重论文之前,我们可以从网络渠道了解查重论文的具体规定,以便于后续降重。在检测中,论文还将需要特定的格式。 许多人希望发表外语期刊,因为外语期刊的学术水平得到了国际认可。外语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查重检测也是如此。那么,外文期刊查重率要低于多少?paperfree小编给大家讲解。 外国期刊对论文审查有严格的要求。在论文检测中,外国期刊的检查率一般不能超过30%。当然,如果期刊的论文类型不同,查重率也会波动。在检测论文之前,我们可以从网络渠道了解论文检测的具体规定,以便于后续的降重处理,因为论文在检测中需要特定的格式,所以我们也应该注意外国期刊所需的格式。格式错误可能会影响查重率。 由于期刊查重系统将论文与自己收录的文献进行比较,因此可以采用相对不受欢迎的文献,从而降低论文查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