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摘 要】主题教育活动打破了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使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促进了幼儿园课程的整合。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中活动目标应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活动内容丰富,要与幼儿的生活相联系,采取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方式,活动评价注重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园课程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118-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必须依据幼儿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内容,使活动的目标能够综合、灵活地将幼儿的需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可知,幼儿园课程的整合符合《纲要》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中心思想,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是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环节,也是改革的重点。
幼儿园课程整合,是将构成课程的各个要素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领域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整合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主要着眼于五大领域,以儿童发展为本,目的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主题教育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确定一个教育活动的主题,将各个领域有机结合后设计活动。活动主题内容的选择比较灵活,可由教师进行预设,也可由幼儿的兴趣生成,还可以由教师与幼儿共同选择确定。首先,教师可以提前预设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也可以在活动中与幼儿共同生成;其次,主题教育活动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都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最后,主题教育活动应充满趣味性,生动有趣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玩”的天性。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是我国幼儿教育总的指导思想。传统单一科目的教学活动,旨在让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样的教育活动只能加强幼儿单一方面的发展,忽视幼儿发展的全面性。例如:主题教育活动“中秋节”(大班)。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目标领域:语言。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大胆表达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活动二:《八月桂花遍地开》。
目标领域:艺术、健康。
(1)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大意,唱出歌曲的欢快节奏。
(2)通过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3)轻声演唱,和大家声音保持一致。
活动三:欣赏《静夜思》。
目标领域:语言、社会。
(1)有感情地朗诵所学古诗并理解含义。
(2)幼儿间相互交流讨论,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环境的寂静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活动四:做月饼。
目标领域:综合。
(1)通过观看录像,幼儿了解制作月饼的工具、材料和制作方法。
(2)积极体验亲自动手做月饼的快乐,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3)与同伴协调使用工具,活动后共同清扫环境卫生。
以上主题教学活动目标涉及五大领域,活动过程中将教师预设目标和幼儿活动生成目标相结合,根据活动进程调整教学内容,对幼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需要。
二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注重丰富性,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
整合(综合化)作为教育内容的组织原则,指的是加强内容之间、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以及学习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帮助儿童把从各方面、各领域和先后获得的各种经验加以统整和贯通,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和实施时,尽量整合各学科(领域)的内容,并且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才能引起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才能
使幼儿学以致用。以“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为例: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教学内容:(1)幼儿讲述有关中秋节的故事;(2)老师根据情况,鼓励幼儿将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叙述完整;(3)老师叙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幼儿根据叙述发挥想象画出月宫。
活动二:欣赏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教学内容:(1)学唱《八月桂花遍地开》;(2)学跳扭秧歌,并根据节奏创编动作,自由舞蹈。
活动三:欣赏古诗《静夜思》。
教学内容:
(1)欣赏《静夜思》完整的电脑课件,观察、交流和讨论画面,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教师叙述中秋节的由来:北宋太宗年间(976~997年)确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节,又称秋节、丰收节、团圆节等。中秋节这天,月亮最大、最圆、最亮,中秋夜月亮升起时,全家人要围坐在庭院里,祭月、赏月、吃月饼、饮美酒。圆圆的月饼象征家人团团圆圆。(3)再次欣赏课件,感受古诗中寂静的环境,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4)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活动四:做月饼。
教学内容:(1)认真观看录像,了解月饼制作的过程。(2)相互交流制作月饼工具的使用方法。(3)与同伴交流自己想象的月饼的样子。(4)游戏活动,师幼共同制作月饼。(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少放馅,轮流使用制作月饼的材料和工具。)(5)烤制月饼,共同品尝做好的月饼,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的内容涉及各领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整合时,不能简单将学科领域的知识简单拼接,形成“大拼盘”。并且选择内容时将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平均分配或选择齐全也是错误的,找到一个切入点,注重幼儿的兴趣并与之生活相联系,将所选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主题系列活动可以有效地利用各领域的特色,将各个领域的内容配套结合并应用,使幼儿在学习中自然地接受,减少相关内容的重复实施,提高活动效率。
三 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注重以游戏为主,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主题教育活动可以是以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也可以是以幼儿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但无何种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应该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幼儿是“对话”的伙伴关系。教师在幼儿的活动中承担着多种角色,是集引发者、帮助者、支持者等为一身。例如,主题教学活动“中秋节”,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活动中,老师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与交流中秋节的相关内容;活动二,师生共同交流秧歌舞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创编舞蹈动作,鼓励幼儿自由跟随歌曲进行舞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游戏就是小孩子们的工作,因此,游戏作为有效的教育方式,运用于幼儿参与的各项活动中。
幼儿通过教师创设的游戏环境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性的发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游戏中教师是幼儿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幼儿的玩伴,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将月饼做成各种形状,解放幼儿的思维,最后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甜美味的月饼,师幼感受着成功后的喜悦。
四 主题教育活动的评价注重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活动评价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推动活动进行,在活动反思中促进教师发展。在实施中,要从活动目标出发,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特别是教师,应该对照目标和结果,反思过程、分析问题。将每一次的活动进行归纳,形成新的工作策略,并将工作经验推广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中秋节”活动的目标之一是:了解中秋节的相关风俗习惯,乐于大胆表达并与同伴交流。可是活动结束却发现有五六个幼儿不愿意与其他幼儿交流,表现出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独自玩耍的现象。过后,教师了解到,这几个幼儿由于家长不重视,没有认真地给孩子讲解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因此,孩子对此几乎一无所知。活动之后的反思中,教师总结出应充分地进行活动准备,为目标实现提供必要的条件。
活动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幼儿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单一地判断好与坏。首先,活动评价应兼顾全面性和差异性,《纲要》中明确强调“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视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从只关注幼儿的智育转向关注幼儿多方面的协调发展。通过活动评价让幼儿充分地发现自我、了解自我,进而相信自我。其次,活动评价应注重质性评价。所谓“质性评价”是指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阐释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意义,促进理解。教师在活动中可以对幼儿的活动进行细致观察,并做观察记录,特别是对细节应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与研究,结合每位幼儿的特点提出解决对策或分析意见,为幼儿的发展评价提供依据。
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使幼儿的德、智、体、美多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强化,有效地推动了幼儿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幼儿能主动地进行活动并在活动中真正体会到快乐。
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思考》
【摘要】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为此,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组织实施等方面中去。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幼儿;整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3-0003-04
在幼儿园课程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成为一种有效的课程与教学思路。从近百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发展历程及当下的改革趋势与实践状况来看,主题教育活动也是幼儿园教育未来变革的基本走向。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从浅层次看是为了解决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科中心、课程与幼儿生活脱节等问题;从深层次看是尊重幼儿身心发展与学习特点的体现。幼儿的发展包括身体、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因此,相应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不分科的。为此,研究者从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角度解析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以期为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撑。
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内涵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即在幼儿园中围绕特定主题展开的教育活动,具体是指师幼围绕具有独特发展脉络或发展价值的主题开展的教育活动,它以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促使幼儿发展成为身心和谐的“完整的人”为主旨。主题通常具有统整性,包含儿童要学习的关键经验,统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诸要素,将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过程与评价等整合起来,并使之随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不只是教育教学活动内部的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组织协调或学习内容的重新安排。
具有内在统整性的主题活动为参与者创设了一种分科教学无法比拟的情境系统,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内在价值,关于这一点,伯恩斯坦在其教育编码与教学话语理论中就有所阐述。〔1〕通过主题形式进行学习,对于学习者知识的有意义建构、经验的丰富、情感的发展、主体人格与精神的养成是有益的。主题活动不仅是对活动内容的整体性规定,不仅指向教学系统,更指向幼儿的整体性发展,并关涉相应评价体系的完善。
二、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解析
幼儿教育领域中的综合课程、当前整体主义倡导的整体教学观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人发展”理念,都可视为整体论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整体论”(holism)一词源于希腊语“holon”,其意思是“子整体”,表示每一个元素不仅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部分,它同时还是另外一个整体之一部分。John Miller指出,“holon”在希腊语中意味着“由结合的整体所构成的世界是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其各部分的总和的”。〔2〕以整体论的观点来看,世界及宇宙是一个整合的机制,在这个机制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是一个共同体,相互关联并演化为更高级的形式。人类也属于这样一种整合的个体。个体的每一部分,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都有同样的重要性,且每一部分的功能及领域都是互相影响、环环相扣的。
要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关键在于要正确认识“整体”这个概念。“整体”仅仅是指关涉幼儿发展的各种教学内容的总和,抑或只是强调提供给幼儿的教学内容要面面俱到吗?如果是前者,事实上我们难以界定幼儿发展所需的教学内容究竟有几个方面;如果是后者,我们又无法罗列出面面俱到的教学内容并试图找到其中的关联,因为教学内容本身是难以穷尽的。人是活生生的机体,是相互联系的一切生命交织的现象,是一个不能断然地还原为任何一种东西的、拥有复杂多样的丰富性的整体。因此,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对幼儿完满世界的关照,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的关照,并促进幼儿个体在活动中逐渐整合这些方面以达到和谐状态。
不同时代对幼儿整体发展的理解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途径是不同的。分科教学论也是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追求的,但它采用了片段化的思维方式,用所谓的科学分析方法将整体拆解为简单、离散的部分,然后赋予每个部分以精确的意义,试图通过这种拼合的方式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这种还原主义的假设是“整体可以分解为各个部分,整体等于部分之和”,认为只有先了解部分,才能去建构整体。
当下,我们之所以将主题教育活动视为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因为主题教育活动为学习者呈现了一幅整体的学习图景,它更加关注幼儿的整体发展。一方面,人们认识到,幼儿是作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存在着的,所以,他需要的是具有整体性的、不受学科界限限制的知识。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打破学科领域界限,根据主题核心内容,确定主题展开的基本线索,再顺着这些基本线索确定主题的具体内容,并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3〕另一方面,人们认识到,除了知识层面,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更关注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其他层面的发展。它着眼于幼儿的生活本身,认为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关乎幼儿情感、经验、意义发展的过程。换言之,我们可以把主题教育活动视为多层面、多维度理解和把握知识,把幼儿的个人知识、经验与学习、生活整合起来以促进其有意义学习和整体性发展的活动。
三、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践行幼儿整体发展思想的路径
(一)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出发点
1.摒弃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唯理性思维模式
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受唯理性思维模式的影响,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4〕在这种唯理性教育模式的支配下,幼教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通常会过分注重幼儿的感觉、知觉、概念、判断等认知水平的发展,将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性精神视为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目标。他们往往不关注幼儿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体验等方面,忽视对幼儿完满精神世界的关照。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幼儿园教学活动会变成训练活动的代名词,幼儿获得的不是对整体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接受的是难以感受到生命意义的教育。
2.关注幼儿均衡发展的节奏
我们要关注幼儿智力、情感及道德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教育的目的绝不只是满足幼儿求知的欲望、训练其学业及工作上的技能,为其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相反,“我们应该帮助我们的下一代成长为自由的、有创意的、有同情心的人,使之能够完全参与这个群体的生活”。〔5〕
哈佛大学费歇尔教授等人曾据此提出“成长与发展的非线性动态模式”,他们认为,“某种行为产生的不当刺激所导致的短期变化会对人的整体成长系统产生弥散性影响,使得整体发展脱离平衡状态,接受过不当的催熟刺激的领域发展水平会比较低下。成长速率过高可能会导致系统的紊乱无序,为了促使系统的稳定、平衡发展,应维持相对平衡的速率。由此可见,教育所提供的支持性影响应当是适宜有度的,各领域间的联系应当是适中的,这样才有利于学习者的整体发展”。〔6〕
(二)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
从有机融合的角度来看,我们在选择主题活动内容时要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要处理好儿童、社会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寻找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力求主题教育活动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不同领域、学科间的关系,有机整合不同领域、学科的知识。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各个知识领域和知识类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结果,而不是相互孤立的知识的堆砌。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所指出的那样: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儿童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整合体,其发展有各方面的需求,不仅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不仅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不仅有行为的,也有认知的、情感的与社会性的。所以,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单一的、局部的、孤立的发展。”〔7〕因此在选择主题教育活动内容时,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寻求不同学习领域知识间更广泛、深刻的关联,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内容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和全息观念。
所谓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活动的内容,不是将分化了的部分叠加成一个“复合体”。诚如沃伦・本尼斯所言,“一个整体包括目的、观念和交流,由各个部分间的同一性综合成内部一致而有效的整体”。〔8〕主题活动的内容应该是一种有机“连续体”,是融会贯通了幼儿发展、社会需求、知识经验的具有时间与空间意义上关联性的整体。
(三)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
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是指要改变线型课程实施方式,对各年龄主题活动进行统筹,如大、中、小班都有以“季节”为核心的主题活动,但各年龄班主题活动的组织要有层次性,内容要逐层拓展与深化,整个主题活动应成为螺旋式的主题网络。以“我的情绪和需要”主题活动为例,小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知道自己有喜爱的和不喜爱的事”;中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如何使自己及别人快乐,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大班阶段活动目标则可进一步深化为“明白需要被爱和爱别人”。这种螺旋式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是综合的、“去边界”的。主题教育活动实施者要“站在人和儿童的本性是‘活动’的高度,把课程看成是‘一段教育进程’。课程将不仅仅是存在于‘观念状态’的可以分割的‘计划’‘预期结果’或‘经验’,而是生成于‘实践状态’的、无法分解的、整体的‘教育’活动”。〔9〕
参考文献:
〔1〕刘丽玲.论巴兹尔・伯恩斯坦的教学话语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41-142.
〔2〕安桂清.整体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11.
〔3〕郑健成.学前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3.
〔5〕RONALD E KOETZCH.学习自由的国度:另类理念学校在美国的实践〔M〕.薛晓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6.
〔6〕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82.
〔7〕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D・A・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朱水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91.
〔9〕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2-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
随着我国学习年龄的提前,幼儿教育成为教育界研究热门,各种启蒙辅导培训班如雨后春笋,幼儿教育主要包括识字教学、幼儿数学、幼儿英语、幼儿音乐舞蹈等,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幼儿教育论文题目,供广大师生参考。1、浅谈幼儿识字教学2、电子白板助力“趣”动幼儿识字3、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研究4、浅谈幼儿早期识字阅读教育5、用愉快教学法开启幼儿识字大门6、幼儿教育时期识字阅读策略谈7、幼儿识字教学方法新探8、幼儿识字教学原则及方法的研究9、“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初探10、“线上幼儿园”网络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11、3~6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个案分析12、3-6岁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教育促进研究13、4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箱庭干预个案研究14、城乡一体幼儿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有效应用研究15、初探儿童行为实录的观察与评价16、创设中等职业幼儿教师女生群体积极心理磁场力的途径17、促进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手段--多媒体教学研究18、单亲幼儿心理问题探析及教育对策19、电子白板在幼儿园诗歌教学中的作用研究20、动态课件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21、多媒体教学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作用22、儿童环境教育应该是人格素养教育--美国儿童环境教育一斑23、儿童自我调节水平的发展与培养--养育科学的视角24、父母的教育态度影响幼儿的性格25、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攻击行为的影响26、隔代家庭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影响研究27、关于从幼儿阶段开始建立学生心理成长档案的思考28、关于农村幼儿园教师远程培训的实践研究29、关注离异家庭幼儿的心理补偿教育30、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促进3-6岁弱势幼儿群体心理发展的策略31、积极心理学视野下3~6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32、基于儿童心理行为的幼儿园建筑设计研究33、基于良好行为习惯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34、基于人性关怀视角下的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艺术设计研究35、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发展影响的调查研究36、家庭教育中幼儿心理健康的引导37、家长育儿教育对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的影响38、教师对幼儿消极情绪的反应方式研究39、解读幼儿入园焦虑--基于人格心理学视角40、借助童话故事优化幼儿心理健康教育41、林区幼儿教师心理压力问题及应对方式研究42、民办幼儿园突发事件对教师心理影响的调查43、农村留守幼儿同伴冲突行为的原因分析44、农村幼儿园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对策45、浅谈白板教学让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丰富多彩46、浅谈创编幼儿舞蹈的方法47、浅谈家庭教育与幼儿心理健康的关系48、浅谈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幼儿学习效率49、浅谈数字化资源在师幼互动中的运用50、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幼儿园保育工作51、浅谈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52、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几个因素53、浅谈幼儿的行为和心理特征54、浅谈幼儿舞蹈的指导方法55、浅谈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成长的作用56、浅谈幼儿舞蹈培养的两种模式57、浅谈幼儿舞蹈兴趣的培养58、浅谈幼儿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59、浅谈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60、浅谈怎样做好幼儿心理健康维护61、浅析多媒体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意义62、浅析二孩家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63、浅析沙盘游戏疗法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64、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65、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66、如何将信息技术适时引入幼儿教学活动中67、如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为幼儿营造自由的心理空间68、如何在音乐活动中促进幼儿审美能力发展69、上海校外教育活动中幼儿的任性表现及其疏导70、师生对话交流质量与幼儿心理状态理解能力的发展71、试论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施72、谈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运用中的利与弊73、谈现代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教学的影响74、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75、提高幼儿识字兴趣的APP设计探讨76、庭教养方式及父母情绪智力与幼儿情商相关性调查研究77、微课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调查研究78、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79、现代教育技术对幼儿教师教学思想的影响80、现代教育技术与幼儿教育改革探索81、小议宁波高桥幼儿园健康环境设计82、新课程视角下幼儿音乐教学例析83、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的影响初探84、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幼儿园活动85、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86、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语言创新活动初探87、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88、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软件交互设计研究89、音乐--调节小班幼儿情绪的良方90、用信息技术之匙开启幼儿教育精彩之门91、游戏型课件在幼儿活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92、幼儿道德教育因科技更生动93、幼儿告状行为之解析与应对策略94、幼儿教师的心理资本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95、幼儿教育多媒体课件制作初探96、幼儿教育教学中整合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探索97、幼儿教育信息化素养的现代化创新思考98、幼儿社会退缩的师源性成因及其干预99、幼儿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100、幼儿舞蹈启蒙教育的新理念101、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思考10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探索10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浅谈104、幼儿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105、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数字化游戏运用模式的探讨106、幼儿园美术欣赏与信息技术整合探究107、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108、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的情感表达109、幼儿园小班电子绘本教学研究110、幼儿园游戏化主题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利弊分析111、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网络资源的利用112、幼儿注意力缺陷障碍的心理咨询研究113、幼儿自私行为的成因及对策114、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115、寓教于乐--幼儿园空间设计中的趣味性探究116、运用电教媒体开展幼儿高效音乐教育117、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幼儿音乐教育118、运用多媒体激发幼儿创意能力的探究119、运用微课教学提高幼儿能力120、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进行幼儿教育教学12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训练幼儿语言表达技能122、运用音乐活动增强幼儿入园适应性的对策123、在幼儿活动设计中创编游戏型课件的策略性研究124、在幼儿活动设计中如何创编幼儿游戏课件125、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126、中国传统音乐融入幼儿音乐教育课程的思考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以上幼儿教育论文题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编推荐幼儿教育论文题目相关文章:学前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优秀幼儿英语论文题目2016年学前教育论文题目大全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范文幼儿教育论文范文
家园共育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研究报告;家园共育对幼儿成长的价值研究报告;家园共育工作新方法的探究;家园共育工作新途径的探究等等。
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幼儿园教育与社区教育息息相关,社区在幼儿园教育中也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社区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引入社区教育资源,开拓幼儿园校本课程》
摘要: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新型的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幼儿园教育与社区教育息息相关,社区在幼儿园教育中也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幼儿园应重新认识家、园、社区互动的意义,把研究重点放在提升教育合力上,从而同步、协调地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社区教育资源;幼儿园;校本课程资源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不仅可以使孩子开阔眼界、丰富经验,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拓展课程内容,还可以发展孩子的社会意识,使幼儿更加关心社会与周围的生活。
近年来,我园在《纲要》理念的引领下,积极改变教育资源观,坚持从本园实际出发,建立开放性的幼儿教育体系,优化幼儿园教育资源,在合理有效地依托社区资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方面做出了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精心遴选可以课程化的社区教育资源
社区是幼儿赖以生存、成长的地方,蕴涵着丰富而广泛的教育资源,但并不是只需具备教育价值的资源都可引入课程内,这就要求教师对社区资源进行充分调查,在此基础上科学选择,以实现资源与课程的有机结合。
(一)选择符合安全性、参与性的资源
在任何情况下,幼儿的生命安全都是第一位的,因此幼儿园在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时应把物质环境的安全、卫生放在首要位置。
(二)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资源
幼儿园课程只有面向幼儿、面向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才能使幼儿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才能真正培养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人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因而教师应选择那些与幼儿生活联系密切的社区教育资源,对于幼儿来说,这些资源是他们十分乐意接受的内容,也是他们易于吸收的内容,深入地认识这类资源也是引导幼儿学习需要掌握的社会认知和技能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三)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资源
新《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应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因而教师应选择那些能激起幼儿强烈兴趣,吸引幼儿好奇心的社区教育资源。因为这类社区教育资源往往与幼儿本身或幼儿身边的人发生着联系,也是他们需要学习的社会知识。
二、精心做好社区教育资源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一)以社区活动为纽带,开拓校本课程资源
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应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立足幼儿生活而展开课程模式。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主题活动,应重视将社区资源转化为课程内容,将幼儿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动力,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展开探究,使生活中的偶然转化为教育的必然。社区中的很多事件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往往能引发为具有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因此,可以将社区资源纳入主题课程内容,引导幼儿以社区资源为内容展开探究。
例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随着天气逐渐转凉,一片片树叶飘落下来,农民们忙着收割、播种,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正是一个活生生的课堂。我们利用丰富的农村自然资源,开展了以“秋天”为主题的活动。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带领幼儿观察秋天树和花的变化,鼓励家长在秋天多带幼儿到大自然中活动,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中班主题活动:“多彩的秋天”,使幼儿知道稻子、棉花、花生等是秋天农田里长出的农作物,认识家猪、兔子,知道它们的主要特征,要求家长能积极关注、支持幼儿园的活动,懂得如何利用周围的环境资源进行教育。大班主题活动:“秋游”,组织幼儿进行野外活动,充分利用周围的社区资源,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丰富幼儿对秋景的认识,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秋天的美景。
我们还利用自然资源开展了具有本园特色的主题活动“家乡的农作物”,在活动中带着孩子走进自然,走进农家,走进生活,让幼儿与农民伯伯一起摘菜豆,剥玉米,拾稻穗,在劳动中习得了简单的劳动技能,感受和体验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懂得了自觉去爱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从而产生尊重一切劳动者的情感。
(二)以实践活动为桥梁,丰富校本课程资源
社区教育资源中,文化广场、邮局、银行、超市等活动空间较大,幼儿可以自由地观察,与人们充分交流、对话。还可以组织幼儿到医院、邮局参观,鼓励幼儿与医生和营业员自由交谈,请教问题,回园后开展角色游戏“爱心医院”“小小邮局”等。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生成新的游戏活动,使游戏的角色和情节不断丰富,成全班幼儿关注的焦点。
选择社区教育资源时还应考虑到地方的特色,武坚素有“中国体育器材城”之称,工业园区生产的体育器材品种丰富多彩: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网球拍、跳绳、篮球、跳马、体操垫、双杠、单杠等,我们通过带幼儿实地参观生产车间,让他们知道这些体育用品的加工过程,在晨间锻炼时幼儿会很爱惜地玩此类体育用品,在游戏中幼儿不仅获得了有关体育用品的丰富知识,而且在他们心中产生了深厚的爱家乡情结。
选择社区教育资源时还要考虑到地方文化的传承,将扬州民间艺术剪纸引进幼儿园,形成本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的游戏课程,将各式各样的剪纸张贴于美工室的墙面上,引导幼儿欣赏、制作,在每个班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能力发展开辟了“剪纸”活动区,真正让“扬州剪纸”手工艺术进入幼儿园中。
总之,在实践工作中,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将各种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同时也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促进了良好品质的形成。今后,我们将继续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深入挖掘社区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园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形式。
参考文献:
[1]郭丽.农村幼儿教育资源开发的误区及实践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4(1):60-61.
[2]刘丽云.整合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方合作资源的实践研究[J].儿童发展研究,2013(4):65-68.
《如何实现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共享》
摘要:幼儿教育已不仅仅局限在幼儿园,促进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单靠幼儿园和教师的作用和影响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幼儿教育来说,积极利用大自然,大社会中有利的教育因素来丰富幼教课程内容,使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三结合,将幼儿园的课程真正与家庭、社区资源整合起来,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实现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合作共享,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对幼儿合作共育,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重要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幼儿园;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共享
幼儿教育是多方面、多元化的综合系统的工程,是家庭、幼儿园、社会密切结合的综合整体。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幼儿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就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三方面结合方能发挥其充分的功效。”《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的教育环境,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由此可见家园、社区一体化教育模式已成为当代学前教育的大趋势。
一、幼儿园与社区资源共享,合作共育的策略
社区是社会和自然的缩影,反映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文明、文化的进步,又具有本地区的特点,包括人文景观、风俗习惯、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社区设施等。社区环境天天为幼儿所接触,社区资源就象是一本本精彩的书籍,一幅幅美妙的画卷,它给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现在许多幼儿园所处小区都有中心花园,这使幼儿园周围优美的环境、完善的绿化设施,各种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工作人员都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可利用资源。教师应该及时地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有目的地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题材,适时地将幼儿从“课堂中”带到“社会情境中”来。我们现行的传统教学模式过多地禁锢了幼儿创造与想象空间,把幼儿从“课堂中学习”引领到“社会情境中学习”,给幼儿充分、自由想象和发挥的空间,达到家、园、社区共享共育的效果。把幼儿带入社区,让幼儿在社会情境中去感知、学习,并且获得快乐的体验,绝不是简单的否定或者替代,而是一种新举措、新进步。
二、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家长提供幼教信息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是不完全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辅助幼儿园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又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合作伙伴和同盟军,共同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家长和教师的配合教育更能营造一个积极主动的家园共育氛围。当前,许多家长对这个问题已经有所认识,但并不真正懂得正确的育儿方法。要取得家长与幼儿园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的尽可能一致,幼儿园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针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具有共性的问题和他们对育儿知识的不同需求,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知识讲座,专家咨询等活动,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认真开辟好“家长园地”,及时向家长传递新时期幼教信息;并引导家长认真阅读学习有关育儿的科学知识,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合理性,以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质量,帮助家长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
三、家、园、社区共享、共育的措施
1.走进社区,走向社会,是幼儿教育的必由之路
幼儿教育必须与社区教育相结合,才能在最大范围内产生影响。首先,幼儿园在与社区交流的过程中,应坚持互利互惠、平等交流的原则。在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幼儿园要了解社区对教育的态度,只有社区重视教育,理解并接受正确的教育观,幼儿园与社区的共育才能顺利进行。其次,幼儿园要致力于改善社区教育环境,协助社区建立和发展社区教育网络,并发挥幼儿园的教育辐射功能,形成区域性的学前教育中心,达到幼儿园、社区资源共享,互相服务,共同培养幼儿的目的。
2.成立专门的社区教育机构
管理和协调社区教育,家、园、社区共育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权威的管理机构,这使得三方的交流与合作比较随意,难以形成持久的、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为解决这一问题,可成立专门的社区教育机构,负责管理和协调整个社区教育。专门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可以使家、园、社区合作纳入政府管理范畴,改变目前比较松散乃至不合作的合作状态。近年来,人们对学前教育机构功能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即由单一的保教专职机构转变为社区综合性服务机构。这一认识的转变促使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关系也发生转变。幼儿园与家庭不应只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幼儿园与社区不应是互不干涉的关系,三者应加强联系,构建共育平台,共同承担保教责任,从而保证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勇《国外幼儿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教育导刊》,2001年,第2期。
2.桑林《与家长多沟通,让家长多参与》.《学前教育》,2001年,第6期。
3.黄少霞《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学前教育网络》.《教育导刊》,2002年11月。
4.张丽琼《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思考与实践》.《科教文汇》,2009年6月。
关于中班幼儿礼仪教育的论文
摘要: 中班阶段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性格特征的最好时期,在这个阶段让幼儿学习正确的礼仪知识和进行正确的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促进幼儿一生的发展,并终身受益。在中班幼儿礼仪教育中要以环境建设为依托,营造礼仪教育的氛围;以活动渗透为路径,提高礼仪教育的实效;以家园共育为平台,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
关键词: 幼儿;礼仪教育;策略
中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年的幼儿园学习经历,通过一年的幼儿园学习,他们已经大体学会了幼儿园的集体学习活动,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礼仪起步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阶段实施正确有效的礼仪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品质,而且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以环境建设为依托———营造礼仪教育的氛围
众所周知,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中班幼儿礼仪教育时,首先要优化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这样,才能深度推进幼儿礼仪教育。整体规划———优化园所礼仪教育“大环境”在幼儿园大门口、过道墙面、户外活动操场等地方进行精心布置,将各种礼仪教育融入其中,对礼仪教育的环境进行整体规划,这样,就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午睡室、图书阅览区等场合张贴洗手、安静、排队等相关的礼仪知识,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可以每天给幼儿播放很多礼仪教育的故事,从而学习一些礼仪知识。幼儿参与———布置班级礼仪教育“小环境”班级积极创设礼仪教育氛围,让孩子们在温馨、快乐的班级中成长。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参与到班级礼仪教育环境的布置过程中,这样,幼儿的主动性就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如在图书角增添一些浅显易懂的礼仪书供幼儿随意翻阅,还可以让幼儿把自己平时生活或者学习中的一些有关学习礼仪的照片在班级中进行张贴,形成一面“礼仪照片墙”,这样,就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2以活动渗透为路径———提高礼仪教育的实效
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让幼儿形成终生受益的品质、态度、情感、能力。因此,教师要将礼仪教育融入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将礼仪教育融入到主题教育中,让幼儿时时刻刻受到礼仪教育的熏陶,促进幼儿良好文明礼仪的形成。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幼儿良好礼仪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光靠教师的“说教”是达不成教育效果的,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进行礼仪行为的实践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善于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礼仪教育。例如,可以每天让一位小朋友在班级门口做“礼仪之星”,迎接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并且要求“礼仪之星”在这个过程中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和大家打招呼。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班里的每一位小朋友都会做好几次“礼仪之星”,这对于他们良好礼仪行为的形成是十分有好处的。在游戏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教师将礼仪教育融入到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中,不仅大大提高了幼儿对礼仪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让幼儿更加深刻的学习到正确的礼仪知识。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开心地扮演角色从而促进良好的个性和品质的形成。例如,在玩“娃娃家”游戏时。可以让幼儿扮演主人与客人的角色,并使用礼貌用语。如,主人见到客人时要说“请进,请坐”等礼貌用语;在招待客人时要说“请喝茶、请吃水果”等礼貌用语;在送客人走的时候要说“请慢走、观迎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这样,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就能够学会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在节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在教学中,可以围绕节日主题,设计集教育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礼仪活动,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礼仪教育的效度。例如在“三八”妇女节之际,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妈妈您辛苦了”、“我和妈妈的故事”、“妈妈的节日”等活动让幼儿充分了解妈妈,真正从内心感受妈妈对自己的关爱。节日当天,“说一句甜甜的话,给一个大大的拥抱,送一份自制的礼物,做一件暖心的事。”孩子们用多种形式表达着对妈妈浓浓的爱。
3以家园共育为平台———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
家是幼儿学习的第一个场所。要让幼儿接受良好的礼仪教育,不仅需要幼儿园的教育,也需要家庭的教育,甚至是家园合作教育。借助“亲子活动”,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由于家庭、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每个幼儿的成长环境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幼儿礼仪教育中,幼儿园如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也尤为重要。因此,要借助“亲子活动”来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例如,我们班在上学期成立了礼仪家委会,让家长们共同商议礼仪教育计划,参与课程设置,并且,在每个月都组织“亲子活动”,让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礼仪,一起体会学习礼仪的快乐。笔者还帮助家长开设“亲子课堂”,为家长提供可以在家中与孩子互动的小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增进亲子关系,帮助幼儿学习或巩固礼仪知识。借助“评比活动”,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因为时代的特殊性,现代家庭都以独生子女居多,过分溺爱、娇惯孩子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家长转变错误的观念。幼儿园可以让家长参与到一些礼仪活动中,让家长明白该怎样教育和引导幼儿,并且树立起家长的权威性。例如,可以举行“弟子规亲子共读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同读《弟子规》,在幼儿和家长共读《弟子规》的过程中,借助一张“共读评价表”对幼儿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在这一张评价表中,设置家长对幼儿的阅读评价项,同时设置幼儿对家长的阅读评价项。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
总之,良好的个人礼仪行为并非与生俱来,它是靠后天不懈努力和精心教化才能逐渐形成的。因此,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家庭,都应该参与到幼儿礼仪教育中来。通过正确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从教育的深度、长度、宽度着手,拓展幼儿礼仪教育的“效度空间”,从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参考文献:
[1]黄鹖.德育工作从礼仪教育抓起[J].江西教育,2012(Z3).
幼儿 教育 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对于启发学生学习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教育类论文 范文 ,欢迎阅读! 幼儿教育类论文范文篇一: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 摘要: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是幼儿教育中一个比较先进的 教学 方法 ,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方式的实施一方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本文从幼儿教育实际出发,对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希望为幼儿教育发展提供积极借鉴和建议。 关键词:对话式教学;幼儿教育 一、引言 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指通过对话以及问题设置来提升学生的学习专注度以及思考意识进而提升教学效果的方式。该方法对于幼儿教育教学发展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主要以提高学生主动提问的积极性、创设课堂结构以及建立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加以表现。同时,随着改革创新 口号 的提出,幼儿教育以及教学更加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以期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就是融合了实践的观点,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沟通和交流,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改善了目前幼儿教育发展状况,有利于促进幼儿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以及创新。 二、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 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调动学生主动提问积极性 传统的学习观念将学习成绩的提高作为首要目的,该思想的存在不仅扭曲了学习的意义,也禁锢了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是我们必须要摒弃的消极思想。在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向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即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科学 文化 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能给我带来什么”、“学习将使我成为怎样的人”等问题,解除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犹豫,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课堂中积极提问的兴趣。同时,教师应适当放宽对学生 学习计划 的安排,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和创造,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只有这样,学生在无压力的状态下才能善于提出个人的疑惑。这对于学生长远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 2.创设对话式教学的课堂结构 创设对话式教学的课堂结构是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学习效果是十分必要的。而课堂结构的创设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第一,课前准备。在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首先布置学习任务和思考内容,引导学生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和实践,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感悟学习的乐趣所在。此外,课前准备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增强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第二,课堂安排。教师在进行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中,要充分调动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明白教师授课的重点所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力,利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教师和学生之间目光的交流、教师肢体语言的表达等都是对话式的交流方式,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大有益处。此外,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观察和记录,以此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更加有效的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第三,课后反馈。课后反馈是教师在教学中较为容易忽视的环节,即课堂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此外,多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了解自身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缺陷,及时改正,及时补充。 3.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带领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带领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是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 措施 实施的根本目的,只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学生才能有进一步思考的欲望和动机,也才能取得实际的学习效果。因此,如何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是教师的首要考虑内容,主要从以下方面出发:第以,改进 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有效的学习方法应将 课前预习 、课堂学习及课后复习巩固三者相结合,此外,应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知识学习的系统性,避免知识零散、不成体系的现象出现,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进而激发学生课堂提问的兴趣。第二,理论结合实践,增强知识的现实参照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将学习成果运用于实践,因此,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 社会实践 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问题的兴趣。 4.建立恰当的成绩评价与鼓励体系 建立恰当的成绩评价与鼓励体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使得学习得以保持,是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中较为先进的教学举措。恰当的成绩评价与鼓励体系应以改进学生的学习现状为目的,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2]。同时,鼓励机制建立的实行对象主要是良性行为,即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加以表扬和奖励,而对学生的错误则不予鼓励,以此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良性竞争和互 相学 习,对于进步较大的学生也要进行一定的表扬和奖励。成绩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应该力求多样化,评价内容应力求丰富,即将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能力作为日常考核的重点内容加以强调,此外应包括课堂表现等方面,以此实现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组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学习中形成自身看待问题的角度和 思维方式 ,培养独立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对于变革教育发展模式以及创新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深刻理解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的内涵以及实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以及持续发展,增强学生的素养以及能力。 作者:张旭敏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六一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杨慧.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J].东方 企业文化 ,2013,. [2]王瑞雯.浅谈问题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情况[J].中国校外教育,2012,. 幼儿教育类论文范文篇二:幼儿教育中情境游戏的应用 摘要:幼儿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对于启发学生学习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幼儿教育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情境游戏的应用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本文从幼儿教育实际出发,对幼儿教育中游戏情境设置的关键性原则以及应用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为幼儿教育中情境游戏的设置提供积极借鉴和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情境游戏;应用 一、引言 幼儿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初期,其智力水平以及认知能力发展仍旧处在较低的层次上。因此,对于幼儿教育发展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学生的潜力以及创造力也才能进一步提升。结合我国幼儿教育发展实际,我们发现幼儿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不是非常有效。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进行情境游戏的设置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学生可以体会到游戏带来的乐趣,同时还能够延长学习时间,避免倦怠情绪,以此改善学习效果。 二、幼儿教育中游戏情境设置的关键性原则 在知识经济大放异彩的21世纪,实践能力已成为当代学生必备的素养之一。传统的幼儿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及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改革幼儿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幼儿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幼儿时期是培养学生 创新思维 能力的黄金时期,学校及教师要高度重视,为培养小学生实践能力能力营造良好的环境。而在开展情境游戏教学中,要重点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情境游戏的设置不能背离根本的教学目的。培养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幼儿教育中情境游戏的设置要将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以及加强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为主要目标,从而改善学习效果,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使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第二,幼儿教育中情境游戏的设置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幼儿教育中情境游戏的设置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发现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助于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手脑并用,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对于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大有益处。幼儿教育中情境游戏的设置要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形成全面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开发、自由创作的精神,增强独立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幼儿教育中情境游戏的应用策略 1.使用合理的游戏设计方式 我国幼儿教育中情境游戏的设置主要包括目标定向游戏、班级集体性游戏以及自由游戏三大类。在开展情境游戏过程中,游戏设计方式对于体现游戏效果以及提升学生兴趣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情境游戏的设计方式要尽可能遵循多样化、合理化、适应性以及灵活性的原则。在合理的游戏设计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才是游戏设计的出发点,学生一旦能够主动参与,情境游戏应用的效果也将大大提升。 2.利用情境游戏的设置教授知识,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对于幼儿来说,填鸭式灌输知识的方式无疑是在压制期创造能力且阻碍了其全面发展。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在实际实行过程中暴露出了不完善之处,一些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关注于书本知识的灌输与学生考试成绩的衡量,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挖掘[1]。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并融会贯通,使学习更有成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设置一些情境游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一方面使学生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利于能力的培养。同时,每位学生的潜力都是无穷的,关键是如何进行有效的挖掘。学校为幼儿提供了展示自身能力、提升自身素质的舞台,每位幼儿都拥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在情境游戏过程中,幼儿将充分体会到创新能力对于人生发展的重大意义,了解实践能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应定期开展形式各样的情境游戏,丰富游戏形式,扩大学生参与度,广泛吸引学生参加,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学习的魅力,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科学设置情境游戏 21世纪,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愈加重视实践的力量,学生的教育也是如此,教师对幼儿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而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情境游戏,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的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境游戏的科学设置要将创新性、有益性、能动性有机结合,做到以下几点[2]:第一,定期召开班会,开展班级集体活动。在班会上,班主任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提出个人有关班级建设的意见,激发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对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当众表扬,鼓励大家学习;在班级活动集体中,进行一些全员参与的活动或游戏,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第二,学校定期开展主题情境游戏活动如班级板报设计,体育竞赛,才艺大赛等,主题情境游戏活动的展开为幼儿施展个人才华、展示自身能力提供了舞台,使得学生增长了知识,实践能力和心理素质得到了切实的提高。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动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在比赛中与学生进行 经验 的分享和比赛方法的教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结语 幼儿时期是一生中的黄金时期,此时,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对周围的一切怀有强烈的兴趣,求知欲旺盛,因此幼儿教育时期也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教育中情境游戏的设置要从选择适宜的设计方式、将学习过程与游戏过程相融合以及科学设置情境游戏等方面加强情境游戏在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应用,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作者:韩阿娣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六一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李海云.浅谈幼儿教育中情境游戏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 [2]韩耀青.浅谈受欢迎型与被拒绝型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交往策略的差异[J].中国校外教育,2013,. 幼儿教育类论文范文篇三:幼儿教育对人生成长的必要性 摘要:随着人类的高速进步,近些年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教育,幼儿教育也一直在不停地改革,幼教工作者也十分重视教育观、 儿童 观的转变,重视幼儿的兴趣、需要,要求“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由活动时间”让幼儿拥有现实的快乐生活。本文主要分析讲诉了针对幼儿时期进行科学教育的方式方法,对此进行分析探讨,从而幼儿教育对孩子人生成长的重要性意义。 关键词:幼儿教育;关键期;人生成长;重要性 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它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作为幼儿教师而言,如果自身都不具备强烈的教育责任心,那么对于学生也会产生消极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应该要有职业精神和为教育事业献声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幼儿教育的含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秉持教育要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这一理念不断探索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小孩的学龄前期在3到6岁,在这样的时间段是一个人正确世界观建立的基础,也是孩子身心建立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需要进行正确的早期教育。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1]。 二、幼儿时期教育对人生成长的重要性 (一)幼儿时期是智力发育重要时期 幼儿在5岁之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间段,幼儿在这5-6年里在不断的学习,他学会了说话、走路;认识了各种事物;懂得了各种道理;还学会了不少技能。幼儿在这段时期,求知欲特别强,学习能力也特别好,而且印象特别深。在这段时期里,品德、性格、习惯、 爱好 在逐渐形成,是最容易接受各种思想观念的时候,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对幼儿实施科学的教育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儿的思维多以具体形象为主,因此,教师或家长在引导幼儿学习时应让幼儿慢慢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学习[2]。 (二)幼儿的诚实教育的重要性 婴幼儿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习惯、思想、情绪、语言、态度等等都将在这一时期奠定好基础,如果基础不扎实,那就不容易为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诚信教育是儿童生活发展有关。不要惊慌,如果你发现孩子是不诚实的,不要责骂孩子。如果孩子说谎,而父母认为孩子很聪明,不纠正,但赞扬,孩子会加强对说谎的动机。让孩子知道,不诚实的隐藏不能隐藏任何人,让孩子自觉地说出真相,孩子们继续信任,教育和鼓励他们的孩子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诚实,让孩子明白“知错能改”是一个好孩子的真理。 三、针对幼儿人生成长的教育方法 (一)尊重幼儿的好奇心 孩子生下来对于这个世界就是陌生的,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期待和好奇,他们的好奇心是帮助他们探索这个世界的一把钥匙,只有好奇能够让他们充满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不断追求,好奇心是人生进步最好的老师,我们作为一名老师应该正确地去引导孩子对世界的好奇,让他们去学习,去探索,去研究问题。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动力,孩子在有了强烈的兴趣之后就将会去发现和提问,而且能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快乐,证明自己能够依靠自我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积极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兴趣以及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幼儿爱思考,有着无数个疑问,教师要给予幼儿适当的刺激,使幼儿思维活跃起来。老师可以根据周围的实际现象和物体,给孩子一些提示,引导他们去思考“为什么”,例如,井盖为什么做成圆形?天为什么会下雨?太阳到底有多远?为什么河流一直在不停的流动?等等一些孩子身边所能接触到的现象。好奇心是幼儿走向知识大海的必经途径,而其中的兴趣是就是指路灯。 (二)随机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科学探索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偶然事件,教师要抓住机会,引导孩子进行科学的引导,从而寻找问题的答案,帮助孩子找到其中的科学真理。例如,在室外活动,发现很多孩子是蜻蜓飞得很低,“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蜻蜓?为什么它们飞这么低?”这些孩子都很感兴趣,所以我引导孩子们讨论这些问题,帮助孩子理解低飞蜻蜓与天气的关系。 (三)根据时代的进步和需求给予孩子最新的知识 让我们的孩子也会继续收到大量的信息,所以在选择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贴近孩子的生活,关注和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以适应孩子的发展,适当安排反映时代特征和现代科技含量的相关内容,让孩子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初步认识。要知道科技正在不断发展,它会给人们更多的便利,扩大孩子的视野,满足孩子们的愿望,探索科学的奥秘。 四、 总结 幼儿是一个关键时期的良好行为习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期坚持[3]。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这个时期里刚刚走出家庭,暂时离开父母的管辖,进入到了幼儿园里生活,这个时间段是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所在。在这样的一个时期里,幼儿学习力强,但是也容易接受到外界的不良信息,这时候幼儿教育的重要关键就在于要善于引导孩子去筛选好的东西进行学习,剔除掉不良信息,直到当习惯成了一种自然,孩子才能自我正确的去选择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享受知识科学的海洋,创造出灿烂的明天,第二十一世纪的辉煌。幼儿教育对生命的成长非常重要。 作者:侯涛 单位:重庆市永川区幼儿园 参考文献: [1]蓝小燕.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谈对“溺爱”型孩子的教育[J].都市家教月刊,2014(9):206-207. [2]袁爱斌.幼儿教育对今后学习的重要性[J].成功:教育版,2011(20). [3]黄观菊,嵇晓珺.为孩子的人生储存一个长效的资本———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2):100-100.
学习啦>实用范文>办公文秘>方案大全>元宵节活动方案怎么写对错何妨 分享2022-09-20 16:17:28复制全文下载全文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元宵节活动方案,希望能够帮到你哟!元宵节活动方案怎么写篇1一、活动目标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我们又迎来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是个喜庆的节日,大庙镇周圩村特开展元宵喜乐活动,营造喜庆欢聚氛围,共度美好佳节。二、活动主题欢乐猜灯谜喜庆过元宵三、活动目的1、继承元宵传统文化;2、营造元宵热闹氛围;3、表达元宵相聚喜悦。四、主办单位凤阳县民政局大庙镇周圩村委会嘉禾社工五、活动时间和地点2022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十四),下午14:00至16:00周圩村委会六、活动对象周圩村委会妇女、儿童七、活动流程:(一)签到(二)趣味游戏游戏规则:1、花灯制作2、声声报福(扎气球):社工事先在气球内放好“兑奖券”,参与者扎破气球后,持兑奖券在活动结束后兑换纪念品。3、红火灯谜猜猜看:将灯谜印在彩色纸条上供居民解谜,设置谜语1条,猜对可获得灯谜纸对应兑奖券1张,已猜中的谜语由工作人员揭下,不再重猜。4、合影八、注意事项1、注意场地位置布置。2、注意活动秩序。元宵节活动方案怎么写篇2一、活动安排(一)“我们的节日·春节”主题活动1.“爱心传递· 暖暖新年” 走访慰问活动时间:x月__日-x月__日地点:滨湖社区、市粮食局离退休老同志宿舍2.“迎接元旦·喜迎新年”登山活动(武陵分局)时间:x月x 日地点:__市城区太阳山3.“我们的节日·春节”道德讲堂活动时间:x月x日地点:市局办公楼7楼会议室(二)“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主题活动1.元宵节猜谜语活动时间 :x月x日地点 :市局3楼会议室2.“煮食元宵· 甜蜜分享”活动时间 :x月x日地点 :市局机关食堂3.组织参加元宵节读书吟诗猜谜语活动时间:x月x日地点:市图书馆4.我的春节·元宵节剪影要求:用相机或手机记录下自己、家人或城乡居民过节的瞬间或开展活动的场景,如拜年、吃年夜饭、放烟花、贴春联、做汤圆等,于x月x日前将相片或电子照1至2张上传到至市粮食局志愿者服务群。二、活动要求今年的春节、元宵节活动以欢乐喜庆、文明祥和、温馨和谐为主题,突出“吉祥和美过大年,传统文化再继承”,遵循简洁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则,继续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希望大家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民俗活动和文体活动,努力营造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发展氛围,在感受文化氛围、享受节日快乐过程中提升文明素质,进一步激发广大粮食干部职工爱国、爱党、爱家乡的热情。元宵节活动方案怎么写篇3为了营造良好的节日文化氛围,丰富社区居民节日文化生活,将元宵节文娱活动办得丰富多彩,红红火火,让广大居民在欢乐、文明,和谐、喜庆的氛围中欢度佳节,特制定__社区20__年元宵节文娱活动计划。一、指导思想2018年__社区元宵节文娱活动要以“包汤圆.比厨艺.闹元宵”为主题,引导广大社区居民群众积极参加健康文明的社区活动,丰富和活跃广大居民节日文化生活。二、活动安排x月__日(农历正月十三日)下午1:30,在社区__公园(__社区一楼大厅)开展社区元宵活动。(一)比厨艺比赛规则居民小组长提前通知居民,有兴趣的居民在家做好菜后带来社区比拼。 裁判:到场居民。到场居民将每人发到一朵大红花,把花朵放在自己最喜欢的菜面前既可,以红花数量多少排名,结果取前6名,其余为参与奖。(二)煮汤团社区煮汤团供前来参加活动居民品尝。(三)猜谜语比赛规则:每人限拿谜语5条,一条谜语仅可猜一次(以划去的答案为准)。元宵节活动方案怎么写篇4一、[活动时间]:20__年2月25日至3月2日(正月初十至十五)二、[活动主题]:正月里来闹元宵三、[活动内容]:1. 投色子 赢元宵 欢欢乐乐__正月初十至十五,凡在超市购物满58元以上,服装百货类满88元以上的顾客,均可凭购物小票到二楼中厅参加“投色子 赢元宵” 活动一次,单票最多投5次。奖品设置:1点至5点: 瓜子一袋 6点: 元宵1包2.正月里来闹元宵 __元宵节有戏活动期间超市推出汤圆、水饺、生鲜商品等超低价限时抢购,价格绝对低,赶快行动!科迪、三全等名优精品元宵以及无糖元宵、礼品元宵、果味元宵、手工汤圆、元宵齐聚新世纪。最新引进的汤圆机,现场为顾客制作各种口味的汤圆。备注:每天至少两小时(活动时段请自行安排,建议安排在客流高峰时段,以促进业绩的提升,各部根据情况自行举办相应的大品牌限时抢购活动,力求抢购价低于全县平均水平,以提高抢购业绩。采购部提前洽谈)。3.灯谜猜猜猜,__灯谜文化展正月初十至十五,凡在超市购物满28元以上,服装百货类满58元以上的顾客,均可凭购物小票参加“有奖猜射灯谜活动”,凡猜中任一灯谜者,即可到一楼总服务台领取精美礼品一份。奖品设置:1元左右备注:① 此活动必须凭购物小票参加。② 所猜射灯谜底编号必须与谜面编号相符,并将答案写于购物小票背面。③ 所猜谜底经服务台核对准确后,领取谜底并张贴于谜面之上方可领取奖品。四、 [广告宣传]:1.电视台广告、飞字广告,气象局广告电视台媒体播放时间:2月22日至28日单页活动内容大度16开1页3 灯谜:一、二楼悬挂灯谜谜面初九到位4 吊挂pop 闹元宵 新世纪年货大街换元宵挂旗双面(初八到位)5 门外看板:东门、圆门、南门大看板(初九到位)播音:服务台全楼播音6.超市收银台/服务台活动告知板:小看板(初九到位)7.门贴:一楼所有正门(初八到位)8.横幅:一楼化妆品楼 梯口kt板双面(初八到位)礼花:一楼外部燃放礼花元宵节活动方案怎么写篇5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丰富员工文化生活,活跃节日气氛,展现员工风采,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让员工欢度一个温馨、愉悦、宽松的元宵佳节,由制造组织一次“浓情元宵”文化活动,拟订活动方案如下:一、活动主题:猜灯谜、庆元宵二、活动时间:20__年x月__日(农历正月十五)晚6:00三、活动地点:娱乐室及篮球场四、活动准备:1、x月__日前,各车间文员负责收集各种灯谜,总数量400条,负责人:__。2、场地布置:3月5日上午,悬挂好元宵节灯笼;下午下班前在娱乐室房顶拉上红丝带,将灯谜吊在上面;活动期间播放节日音乐,渲染气氛,负责人:林俊杰。3、x月__日晚,娱乐室组织猜谜活动,谜底核对、奖品发放及宣传拍摄等,负责人:周杰伦。4、x月__日晚,篮球场组织趣味小游戏,游戏积分兑换、礼品发放及宣传拍摄等,负责人:潘玮柏。5、保卫科负责维持活动期间的秩序,负责人:郝建。请以上负责人于前至少开会3次讨论各负责事项的准备情况及进度,总负责人3月2号将具体活动流程交于部门经理处。五、活动规则:1、猜谜活动,必须是现场猜谜,不得将谜面揭下带走。2、每个猜谜者猜一个灯谜,必须先到指定兑奖处核对谜底,确认无误后,由巡视人员取下谜面交兑奖处,猜谜者进行登记,填写所猜中谜面题号、谜底、本人姓名、部门或车间之后,方可领取奖品。3、猜对一条谜语兑换一份奖品。为了让更多的员工参与活动,每人次限猜一条。(待讨论)4、谜语共400条:第1-100条灯谜到一号兑奖桌核对答案,第101-200条灯谜到二号兑奖桌核对答案,第201-300条灯谜到三号兑奖桌核对答案,第,301-400条灯谜到四号兑奖桌核对答案。5、游戏设置至少5个,且能同时进行。各游戏负责人对每轮游戏的获奖者进行积分奖励,积分用于兑换礼品6、奖项设置:灯谜活动共设置奖品200份,猜对一条谜语获得抽奖一次,抽奖成功则兑换一份奖品,奖品兑完,活动结束。(抽奖内容按照奖品来设定)游戏活动共设置礼品30份,礼品摆放在礼品桌,并用积分标识,累积一定积分可换取想要的礼品,礼品发完,则活动结束。六、活动注意事项:1、猜谜要有秩序,不要大声喧哗。2、谜底猜出后,员工只需把谜面题号记住,到指定兑奖处核对答案,不能将谜面取下。猜题成功,则在谜面处做出标记。3、对答案要排队守秩序,违反者取消猜谜资格。4、游戏环节尽情的玩耍七、活动费用预算:1、元宵小灯笼20只,5元×20=100元2、红丝带两盘,15元×2=30元3、奖品200份,4元×200=800元4、礼品30份,500元(可申请公司产品)合计费用:约1500元左右。元宵节活动方案怎么写篇6爆竹声声辞旧岁,欢欢喜喜过大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而春节、元宵节是我国民间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我国人民庆贺丰收、祈福风调雨顺、家人团聚的日子。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春节、元宵节期间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深入开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人人争做文明健康黄山人主题活动,以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深入挖掘春节、元宵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民俗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引导学生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经研究决定在全体师生中继续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活动,特制订活动方案如下:一、活动主题以春节,元宵节辞旧迎新、平安团圆、孝老爱亲、感恩祈福、健康文明为主题,突出“喜庆祥和过大年,传统文化再继承”,遵循简洁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的原则,深入挖掘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全体学生广泛参与,培养和树立学生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着力营造欢乐、祥和、平安、健康、文明的节日氛围。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在品味春节、元宵节的民风民俗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育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2.开展包饺子、做汤圆等实践活动,感受团圆、祥和的亲情,然后促进家庭和谐关系。3.在“拜年”中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祈福,培养孝敬、知恩图报的文明习惯,树立“百善孝为先”的道德观念。三、活动时间20__年1月15日——20__年2月10日四、活动内容:1.了解“年”的知识:学生通过网上学或民间收集,然后深入了解我国民间的“年”的来历、风俗等知识。要求中高年级学生完成收集作业(可以是小报、文章等形式)——《我知道的“小年”、“大年”、“元宵”》。各班在开学后一周内向少先队总部报送优秀作业(不少于2份)县的“过年”习俗:广泛收集家乡过年的风俗习惯,并注意收集相关的文字、影像、图片资料,为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可以先在学校新网站实名注册之后,再将自己优秀的作品上传到:__3.春节实践活动:(1)文明理财实践活动——“我的压岁钱·我节约收支”。(2)我送文化下乡来——为村里(小区)人写春联(书法小能手应积极参加这样的活动,并注意为活动留下照片。);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可以结合语言文字活动,然后开展“美妙春联我收集”实践活动。(3)美在家庭,美在社区——与家长一道进行过年前的卫生大扫除,使自己的家以靓丽的环境迎接新年。高年级中队还可以组织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开展为空巢老人、烈军属义务劳动活动,并及时清理烟花爆竹残屑和废弃物,搞好公共环境卫生。(4)中华经典我诵读——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春节·元宵节诗词赏析活动,承文化传统,颂和谐中华,传承学习中华优秀文化,促进学生文明素养的提高(认真学习并践行《__县实验小学安全文明礼仪手册》各项内容)。4.我的春节剪影:用自家的相机记录下自己和家人过年的瞬间或开展活动的场景,开学后与老师同学分享,还可以上传到学校网站,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__县人的“年”味。5.拜大年活动:向师长、朋友发送电子贺卡或短信拜年,表达感恩之情,倡导用无纸低碳方式互致新春祝福。6.开展安全自护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平安伴随我成长”自护教育主题活动;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在学生及家长中发布学生安全自护提示,特别是与外出旅游和防止烟花爆竹事故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和家长的防护意识;开展学生自护体验活动,向学生传授自我保护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重点开展防火灾、防食物中毒、防疾病等,引导学生增强自护本领,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五、活动要求:1.各班要利用元月14日的结束班队会时间进行细致的安排部署,尽最大努力保证活动的实效性。2.开学后,各班要深入了解活动开展情况,收集学生活动中的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并及时上报少先队总部,少先队总部要把各班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假期活动评价项目。3.德领组积极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发现活动中的闪光点,形成学校假期活动特色,为学校今后的活动开展提供借鉴。元宵节活动方案怎么写篇7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活跃节日气氛,让职工欢度一个温馨、愉悦的元宵佳节,经研究,机关分会决定开展“庆元宵?猜灯谜”活动,具体方案如下:一、活动时间:2月22日(星期一农历正月十五)上午9:00~12:00二、活动地点:八步供电所会议室三、参加人员及方式:机关分会全体会员凭“活动券”参加活动四、活动规则:1、猜谜活动,必须是现场猜谜,不得将谜面揭下带走。2、每个猜谜者猜一个灯谜,必须先到指定兑奖处核对谜底,确认无误后,由工作人员取下谜面交兑奖处,方可领取奖品。3、猜对一条谜语兑换一份奖品。每人限猜一条。五、活动注意事项:1、猜谜要有秩序,不要大声喧哗。2、谜底猜出后,员工只需把谜面题号记住,到指定兑奖处核对答案,不能将谜面取下。3、对答案要排队守秩序。六、其他要求1、请各工会小组长于20_年2月19日到八步所办公室领取“活动券”,再将活动“活动券”分发至所辖部门工会会员。2、各工会小组要广泛宣传,通知到人,认真组织动员职工按时参加。七、活动预算汤圆、纸筒等总计约9500元元宵节活动方案怎么写相关文章:★ 2022年元宵节主题活动方案范文6篇★ 庆祝元宵节的活动总结方案10篇★ 元宵节主题班会方案最新11篇★ 2022元宵节创意活动方案5篇★ 元宵节活动主题方案2022年★ 学校最新元宵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元宵节活动策划方案5篇★ 小班元宵节活动方案6篇★ 元宵节的活动方案★ 2020元宵节活动方案大全3则搜索投诉复制全文下载全文复制全文下载全文相关推荐庆祝元宵节活动方案模板元宵节活动策划具体方案7篇开展元宵节活动方案模板闹元宵节活动方案(通用)2023元宵节活动方案庆祝元宵节活动方案模板元宵节主题活动方案创意元宵节活动方案范本通用2023元宵节活动方案2022年最新的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热门图文电力安全活动月工作总结范文月工作总结09-21安全生产月活动周总结范文月工作总结09-21保密宣传月活动总结范文月工作总结09-21纪念重阳节活动情况总结7篇活动总结09-21幼儿园国庆活动策划方案怎么写方案大全09-21logo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举报投诉 版权声明学习啦 版权所有注册
1、在手机的应用商店搜索下载“互传”软件,然后打开“互传”,进入一键换机;2、数据发送机选择“我是旧手机”--数据接收机选择“我是新手机”--选择手机品牌--等待识别完成或扫描界面二维码连接--同意;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育,尊崇其自主自愿的原则进行游戏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幼儿的娱乐天性。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中班游戏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幼儿园中班自主游戏质量提升的对策》
【摘 要】中班幼儿中自主游戏的开发尊崇其自主自愿的原则进行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幼儿的娱乐天性。但是由于现存幼儿自主教学中教师能力的不统一,幼儿基本情况的差异性,在具体的实施上有较大的差异,甚至无法发挥自主游戏的效果。因此要从游戏环境创造、材料提供、角色和主题设计、沟通表达方面进行有效的综合构建,从而发挥最高的自主游戏效能。
【关键词】幼儿园;中班;自主游戏;质量
当下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中,游戏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性,充分尊重幼儿需求开展教学管理,有效的激发幼儿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也越来越多的开展自主游戏,这种游戏的开展主要是在幼儿的自愿自主的情况下进行游戏活动进行,让幼儿自主的提出其想法和选择所使用的素材,其方式具有灵活多样性,让幼儿具有更高的参与兴趣。
一、当下幼儿园自主游戏的问题
当下自主游戏中与其说是自主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属于伪自主游戏范畴。首先,自主游戏中教师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对幼儿进行指挥,对游戏开展有过多的要求,对于幼儿的操作过于急切,因此过多的进行干预,甚至中断幼儿的自主游戏开展,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幼儿的自主自愿特点。教师更多的通过成人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进行幼儿实际操作的干预,有时会手把手的进行替代性操作,有时会进行较为强势的命令方式让幼儿进行教师想法的操作。在具体的游戏环节中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自身的兴趣和意愿,游戏的素材、流程设计等都没有满足幼儿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和喜好进行规划,更多的是停留在自主游戏的表象,没有充分发挥自主游戏的实质。特别是中班幼儿自身经历了小班的幼儿教学,在基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上具备一定能力,有了自身自主性思维的形成,教师的强行干预会导致幼儿对教师产生较大的抵触情绪。
二、在游戏中运用适宜的介入指导方法,发挥中班幼儿的主体性
从中班幼儿游戏行为的生发;游戏内容的形成;到游戏材料的收集制作与投放,都是幼儿自主生成的。尤其是在游戏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完全掘弃了以往由教师引出并安排好的模式,让幼儿自主选择并收集制作游戏所需的材料。如:娃娃家游戏,孩子们根据生活经验,发现烧菜还可以用微波炉;天冷了娃娃洗澡要用暖气等,教师及时引导和支持孩子在成人的帮助下,按意愿去收集制作这些游戏玩具。并按自己的兴趣投放和互动。这一游戏过程,幼儿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其自主性意识得到了充分地张扬。
1.追随幼儿的关注热点,适时确立孩子自主游戏的主题
老师在整理玩具橱时,不小心掉出一个没有穿衣服的布娃娃,明明见状后,立即做了个打电话的姿势说:“请马上过来,这里有一个娃娃躺在地上生病了。”元元等几位幼儿听到后,嘴里边模仿着救护车的声音,边跑了过来。明明带头将布娃娃抱起后,放到了娃娃家的小床上。只见他将绳子的一头贴在耳朵边,另一头放在布娃娃的身上。给他看病。身边正在玩娃娃家的幼儿,也纷纷模仿起明明,给手中的娃娃看起病来。
2.细心观察幼儿游戏,及时介入引导
经一周的游戏观察记录发现,幼儿对娃娃家、小医院、餐厅、等游戏主题普遍感兴趣,可是对游戏洗衣房就显得无人问津。为什么同样是幼儿生成,但参与积极性却截然不同?经过分析与反思,觉得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有的对洗衣缺乏生活经验。因此老师以游戏的口吻和孩子商量,去参观洗衣店。让孩子亲自去店里看一看,学一学,体验一下为娃娃洗衣的乐趣,经过这样的参观活动,孩子们果然在游戏中积极争着要来试一试,学着为娃娃洗洗衣服。这个活动,使我们认识到,老师敏锐的捕捉孩子的游戏信息,给予及时而适当的引导,就会重新点燃孩子的兴趣,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并使之获得成功感。
三、自主游戏质量提升的对策
1.环境创造
充分利用教师环境和幼儿园公共环境空间资源,提供安全以及充分活动性的环境,同时为游戏的开展节约时间成本。但是要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改造的,避免单一沉闷的氛围,从分将环境设计的更加的活跃性、生动性。在墙面、地面等平面设置上进行生动趣味的图画进行装饰表现,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而不是沉闷的课堂氛围。让幼儿将幼儿园的空间视为一种游乐场,让其心理上具有愉悦感、轻松感。甚至可以建立特色的游戏空间,如相关情境的模拟空间等,如幼儿之家等游戏性的环境情境模拟,里面有儿童小家具,娱乐设施等,整个氛围温馨、趣味,有效的满足幼儿对娱乐环境的需求。或者借助一些道具对现有的空间环境进行改造,成为活动性的环境,便于幼儿园的资源管理,同时有效的变换不同的游戏环境情境模拟。
2.游戏角色
在游戏的角色选择中,要充分的征求幼儿自主选择。教师可以提供多种游戏角色,但是选择权要充分尊重幼儿自身喜好,不可强制性要求幼儿扮演自身不愿意的角色。如果幼儿在角色选择上没有明确性,可以通过教师的邀请来建议性的让幼儿进行参与。同时也要充分的对幼儿性格和喜好有了解,避免幼儿选择自身不能胜任或者无法有效完成的角色,减少因此而产生的挫败感。如果游戏反复性操作,也可以让幼儿进行不同游戏的轮流尝试,这样可以让幼儿有更多的体验感受。
3.游戏材料
自主游戏中可以选择的材料尽可能的多元化,最好能够有效地覆盖所有幼儿的喜好。材料尽可能的达到生动形象化,如果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提供替代性材料。但是材料应该在性状、颜色上具有趣味性、鲜艳性,同时材料要具备安全性,不会对幼儿产生伤害。因此材料多采用海绵、泡沫等坚硬度较低的素材制作。材料如果不形象生动,可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去模拟,同时也可以发挥幼儿自身的动手能力去对材料进行制作,即便制作的材料并不能满足成人对其效果的评判标准,但是也是幼儿自身对事物认识和体会的成长教育,不可以过多的去苛求,主要以鼓励与赞许为主,有效的提升幼儿的自信心。
4.主题选择
在游戏的主题上,要充分幼儿自身的选择,让幼儿自发的进行主题的设想与策划,做好幼儿的民意调查,充分满足幼儿的需求,减少教师个人成人判断的介入。除了游戏主题,具体的操作情境设计也可以充分满足与征求幼儿的意见,选择幼儿的兴趣点和实际情况特点开展。积极让幼儿进行主题游戏相关准备工作的参与,如材料的准备、制作、摆放,游戏规则与奖励的设置等。教师可以首先争取幼儿的想法,如果幼儿没有完整的思路,教师可以进行启发式的引导,但不要强制性的干预。同时也充分的让幼儿体会如何策划有执行力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想象空间得到扩展的同时,也可以让幼儿将游戏更好的联系实际情况。所有环节的设计都要以幼儿启发式为主,不可以过多的去干预。当然如果在相关想象上有与道德规范想冲突的地方,也需要进行必要的引导纠正,不可以让幼儿有过多负面思维的出现。但是在纠正前要做好幼儿想法的全面了解,避免误会问题的产生。如果盲目的进行批评教育很可能导致幼儿在心理上受到压抑和创伤。
5.评判表达
在游戏的最终评判上,避免教师的垄断地位,让更多的评判话语权回归到幼儿中,让幼儿自主的对游戏情况的开展发表个人的想法和意见,充分的听取幼儿内心的感受,这样有利于对游戏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改善。同时,幼儿的表达也有效的训练了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甚至可以训练幼儿的胆量和自信,因此这种自主性的游戏作用才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幼儿的讲评除了幼儿自身感受到表达,也可以由教师作为一定引导,让幼儿通过教师引导性的问题,对游戏参与情况进行有效的深入感受和提炼。但是教师不要过多的去干预和打断幼儿的表达,要多以鼓励为主。对于个别问题进行适当的纠正,但是也要采用先肯定鼓励,后纠正的方式展开。切忌在众人面前过于严厉的指责幼儿,这样会打击幼儿自信心,引发幼儿厌学等不良情绪。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中班游戏教育论文
《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
【摘 要】主题教育活动打破了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使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促进了幼儿园课程的整合。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中活动目标应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活动内容丰富,要与幼儿的生活相联系,采取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方式,活动评价注重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园课程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118-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必须依据幼儿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内容,使活动的目标能够综合、灵活地将幼儿的需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可知,幼儿园课程的整合符合《纲要》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中心思想,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是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环节,也是改革的重点。
幼儿园课程整合,是将构成课程的各个要素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领域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整合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主要着眼于五大领域,以儿童发展为本,目的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主题教育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确定一个教育活动的主题,将各个领域有机结合后设计活动。活动主题内容的选择比较灵活,可由教师进行预设,也可由幼儿的兴趣生成,还可以由教师与幼儿共同选择确定。首先,教师可以提前预设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也可以在活动中与幼儿共同生成;其次,主题教育活动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都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最后,主题教育活动应充满趣味性,生动有趣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玩”的天性。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是我国幼儿教育总的指导思想。传统单一科目的教学活动,旨在让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样的教育活动只能加强幼儿单一方面的发展,忽视幼儿发展的全面性。例如:主题教育活动“中秋节”(大班)。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目标领域:语言。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
(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大胆表达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活动二:《八月桂花遍地开》。
目标领域:艺术、健康。
(1)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大意,唱出歌曲的欢快节奏。
(2)通过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3)轻声演唱,和大家声音保持一致。
活动三:欣赏《静夜思》。
目标领域:语言、社会。
(1)有感情地朗诵所学古诗并理解含义。
(2)幼儿间相互交流讨论,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环境的寂静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活动四:做月饼。
目标领域:综合。
(1)通过观看录像,幼儿了解制作月饼的工具、材料和制作方法。
(2)积极体验亲自动手做月饼的快乐,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3)与同伴协调使用工具,活动后共同清扫环境卫生。
以上主题教学活动目标涉及五大领域,活动过程中将教师预设目标和幼儿活动生成目标相结合,根据活动进程调整教学内容,对幼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需要。
二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注重丰富性,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
整合(综合化)作为教育内容的组织原则,指的是加强内容之间、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以及学习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帮助儿童把从各方面、各领域和先后获得的各种经验加以统整和贯通,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和实施时,尽量整合各学科(领域)的内容,并且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才能引起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才能
使幼儿学以致用。以“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为例: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教学内容:(1)幼儿讲述有关中秋节的故事;(2)老师根据情况,鼓励幼儿将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叙述完整;(3)老师叙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幼儿根据叙述发挥想象画出月宫。
活动二:欣赏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教学内容:(1)学唱《八月桂花遍地开》;(2)学跳扭秧歌,并根据节奏创编动作,自由舞蹈。
活动三:欣赏古诗《静夜思》。
教学内容:
(1)欣赏《静夜思》完整的电脑课件,观察、交流和讨论画面,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教师叙述中秋节的由来:北宋太宗年间(976~997年)确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节,又称秋节、丰收节、团圆节等。中秋节这天,月亮最大、最圆、最亮,中秋夜月亮升起时,全家人要围坐在庭院里,祭月、赏月、吃月饼、饮美酒。圆圆的月饼象征家人团团圆圆。(3)再次欣赏课件,感受古诗中寂静的环境,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4)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活动四:做月饼。
教学内容:(1)认真观看录像,了解月饼制作的过程。(2)相互交流制作月饼工具的使用方法。(3)与同伴交流自己想象的月饼的样子。(4)游戏活动,师幼共同制作月饼。(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少放馅,轮流使用制作月饼的材料和工具。)(5)烤制月饼,共同品尝做好的月饼,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的内容涉及各领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整合时,不能简单将学科领域的知识简单拼接,形成“大拼盘”。并且选择内容时将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平均分配或选择齐全也是错误的,找到一个切入点,注重幼儿的兴趣并与之生活相联系,将所选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主题系列活动可以有效地利用各领域的特色,将各个领域的内容配套结合并应用,使幼儿在学习中自然地接受,减少相关内容的重复实施,提高活动效率。
三 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注重以游戏为主,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主题教育活动可以是以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也可以是以幼儿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但无何种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应该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幼儿是“对话”的伙伴关系。教师在幼儿的活动中承担着多种角色,是集引发者、帮助者、支持者等为一身。例如,主题教学活动“中秋节”,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活动中,老师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与交流中秋节的相关内容;活动二,师生共同交流秧歌舞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创编舞蹈动作,鼓励幼儿自由跟随歌曲进行舞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游戏就是小孩子们的工作,因此,游戏作为有效的教育方式,运用于幼儿参与的各项活动中。
幼儿通过教师创设的游戏环境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性的发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游戏中教师是幼儿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幼儿的玩伴,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将月饼做成各种形状,解放幼儿的思维,最后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甜美味的月饼,师幼感受着成功后的喜悦。
四 主题教育活动的评价注重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活动评价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推动活动进行,在活动反思中促进教师发展。在实施中,要从活动目标出发,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特别是教师,应该对照目标和结果,反思过程、分析问题。将每一次的活动进行归纳,形成新的工作策略,并将工作经验推广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中秋节”活动的目标之一是:了解中秋节的相关风俗习惯,乐于大胆表达并与同伴交流。可是活动结束却发现有五六个幼儿不愿意与其他幼儿交流,表现出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独自玩耍的现象。过后,教师了解到,这几个幼儿由于家长不重视,没有认真地给孩子讲解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因此,孩子对此几乎一无所知。活动之后的反思中,教师总结出应充分地进行活动准备,为目标实现提供必要的条件。
活动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幼儿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单一地判断好与坏。首先,活动评价应兼顾全面性和差异性,《纲要》中明确强调“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视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从只关注幼儿的智育转向关注幼儿多方面的协调发展。通过活动评价让幼儿充分地发现自我、了解自我,进而相信自我。其次,活动评价应注重质性评价。所谓“质性评价”是指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阐释对象的各种特质,以彰显其意义,促进理解。教师在活动中可以对幼儿的活动进行细致观察,并做观察记录,特别是对细节应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与研究,结合每位幼儿的特点提出解决对策或分析意见,为幼儿的发展评价提供依据。
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使幼儿的德、智、体、美多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强化,有效地推动了幼儿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幼儿能主动地进行活动并在活动中真正体会到快乐。
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思考》
【摘要】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为此,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组织实施等方面中去。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幼儿;整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3-0003-04
在幼儿园课程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成为一种有效的课程与教学思路。从近百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发展历程及当下的改革趋势与实践状况来看,主题教育活动也是幼儿园教育未来变革的基本走向。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从浅层次看是为了解决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科中心、课程与幼儿生活脱节等问题;从深层次看是尊重幼儿身心发展与学习特点的体现。幼儿的发展包括身体、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因此,相应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不分科的。为此,研究者从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角度解析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以期为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撑。
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内涵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即在幼儿园中围绕特定主题展开的教育活动,具体是指师幼围绕具有独特发展脉络或发展价值的主题开展的教育活动,它以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促使幼儿发展成为身心和谐的“完整的人”为主旨。主题通常具有统整性,包含儿童要学习的关键经验,统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诸要素,将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过程与评价等整合起来,并使之随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不只是教育教学活动内部的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组织协调或学习内容的重新安排。
具有内在统整性的主题活动为参与者创设了一种分科教学无法比拟的情境系统,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内在价值,关于这一点,伯恩斯坦在其教育编码与教学话语理论中就有所阐述。〔1〕通过主题形式进行学习,对于学习者知识的有意义建构、经验的丰富、情感的发展、主体人格与精神的养成是有益的。主题活动不仅是对活动内容的整体性规定,不仅指向教学系统,更指向幼儿的整体性发展,并关涉相应评价体系的完善。
二、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解析
幼儿教育领域中的综合课程、当前整体主义倡导的整体教学观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人发展”理念,都可视为整体论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整体论”(holism)一词源于希腊语“holon”,其意思是“子整体”,表示每一个元素不仅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部分,它同时还是另外一个整体之一部分。John Miller指出,“holon”在希腊语中意味着“由结合的整体所构成的世界是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其各部分的总和的”。〔2〕以整体论的观点来看,世界及宇宙是一个整合的机制,在这个机制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是一个共同体,相互关联并演化为更高级的形式。人类也属于这样一种整合的个体。个体的每一部分,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都有同样的重要性,且每一部分的功能及领域都是互相影响、环环相扣的。
要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关键在于要正确认识“整体”这个概念。“整体”仅仅是指关涉幼儿发展的各种教学内容的总和,抑或只是强调提供给幼儿的教学内容要面面俱到吗?如果是前者,事实上我们难以界定幼儿发展所需的教学内容究竟有几个方面;如果是后者,我们又无法罗列出面面俱到的教学内容并试图找到其中的关联,因为教学内容本身是难以穷尽的。人是活生生的机体,是相互联系的一切生命交织的现象,是一个不能断然地还原为任何一种东西的、拥有复杂多样的丰富性的整体。因此,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对幼儿完满世界的关照,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的关照,并促进幼儿个体在活动中逐渐整合这些方面以达到和谐状态。
不同时代对幼儿整体发展的理解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途径是不同的。分科教学论也是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追求的,但它采用了片段化的思维方式,用所谓的科学分析方法将整体拆解为简单、离散的部分,然后赋予每个部分以精确的意义,试图通过这种拼合的方式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这种还原主义的假设是“整体可以分解为各个部分,整体等于部分之和”,认为只有先了解部分,才能去建构整体。
当下,我们之所以将主题教育活动视为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因为主题教育活动为学习者呈现了一幅整体的学习图景,它更加关注幼儿的整体发展。一方面,人们认识到,幼儿是作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存在着的,所以,他需要的是具有整体性的、不受学科界限限制的知识。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打破学科领域界限,根据主题核心内容,确定主题展开的基本线索,再顺着这些基本线索确定主题的具体内容,并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3〕另一方面,人们认识到,除了知识层面,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更关注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其他层面的发展。它着眼于幼儿的生活本身,认为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关乎幼儿情感、经验、意义发展的过程。换言之,我们可以把主题教育活动视为多层面、多维度理解和把握知识,把幼儿的个人知识、经验与学习、生活整合起来以促进其有意义学习和整体性发展的活动。
三、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践行幼儿整体发展思想的路径
(一)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出发点
1.摒弃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唯理性思维模式
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受唯理性思维模式的影响,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4〕在这种唯理性教育模式的支配下,幼教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通常会过分注重幼儿的感觉、知觉、概念、判断等认知水平的发展,将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性精神视为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目标。他们往往不关注幼儿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体验等方面,忽视对幼儿完满精神世界的关照。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幼儿园教学活动会变成训练活动的代名词,幼儿获得的不是对整体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接受的是难以感受到生命意义的教育。
2.关注幼儿均衡发展的节奏
我们要关注幼儿智力、情感及道德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教育的目的绝不只是满足幼儿求知的欲望、训练其学业及工作上的技能,为其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相反,“我们应该帮助我们的下一代成长为自由的、有创意的、有同情心的人,使之能够完全参与这个群体的生活”。〔5〕
哈佛大学费歇尔教授等人曾据此提出“成长与发展的非线性动态模式”,他们认为,“某种行为产生的不当刺激所导致的短期变化会对人的整体成长系统产生弥散性影响,使得整体发展脱离平衡状态,接受过不当的催熟刺激的领域发展水平会比较低下。成长速率过高可能会导致系统的紊乱无序,为了促使系统的稳定、平衡发展,应维持相对平衡的速率。由此可见,教育所提供的支持性影响应当是适宜有度的,各领域间的联系应当是适中的,这样才有利于学习者的整体发展”。〔6〕
(二)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
从有机融合的角度来看,我们在选择主题活动内容时要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要处理好儿童、社会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寻找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力求主题教育活动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不同领域、学科间的关系,有机整合不同领域、学科的知识。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各个知识领域和知识类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结果,而不是相互孤立的知识的堆砌。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所指出的那样: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儿童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整合体,其发展有各方面的需求,不仅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不仅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不仅有行为的,也有认知的、情感的与社会性的。所以,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单一的、局部的、孤立的发展。”〔7〕因此在选择主题教育活动内容时,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寻求不同学习领域知识间更广泛、深刻的关联,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内容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和全息观念。
所谓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活动的内容,不是将分化了的部分叠加成一个“复合体”。诚如沃伦・本尼斯所言,“一个整体包括目的、观念和交流,由各个部分间的同一性综合成内部一致而有效的整体”。〔8〕主题活动的内容应该是一种有机“连续体”,是融会贯通了幼儿发展、社会需求、知识经验的具有时间与空间意义上关联性的整体。
(三)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
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是指要改变线型课程实施方式,对各年龄主题活动进行统筹,如大、中、小班都有以“季节”为核心的主题活动,但各年龄班主题活动的组织要有层次性,内容要逐层拓展与深化,整个主题活动应成为螺旋式的主题网络。以“我的情绪和需要”主题活动为例,小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知道自己有喜爱的和不喜爱的事”;中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如何使自己及别人快乐,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大班阶段活动目标则可进一步深化为“明白需要被爱和爱别人”。这种螺旋式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是综合的、“去边界”的。主题教育活动实施者要“站在人和儿童的本性是‘活动’的高度,把课程看成是‘一段教育进程’。课程将不仅仅是存在于‘观念状态’的可以分割的‘计划’‘预期结果’或‘经验’,而是生成于‘实践状态’的、无法分解的、整体的‘教育’活动”。〔9〕
参考文献:
〔1〕刘丽玲.论巴兹尔・伯恩斯坦的教学话语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41-142.
〔2〕安桂清.整体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11.
〔3〕郑健成.学前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3.
〔5〕RONALD E KOETZCH.学习自由的国度:另类理念学校在美国的实践〔M〕.薛晓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6.
〔6〕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82.
〔7〕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D・A・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朱水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91.
〔9〕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2-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
关于中班幼儿礼仪教育的论文
摘要: 中班阶段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性格特征的最好时期,在这个阶段让幼儿学习正确的礼仪知识和进行正确的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促进幼儿一生的发展,并终身受益。在中班幼儿礼仪教育中要以环境建设为依托,营造礼仪教育的氛围;以活动渗透为路径,提高礼仪教育的实效;以家园共育为平台,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
关键词: 幼儿;礼仪教育;策略
中班幼儿已经具有一年的幼儿园学习经历,通过一年的幼儿园学习,他们已经大体学会了幼儿园的集体学习活动,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礼仪起步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阶段实施正确有效的礼仪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品质,而且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以环境建设为依托———营造礼仪教育的氛围
众所周知,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中班幼儿礼仪教育时,首先要优化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这样,才能深度推进幼儿礼仪教育。整体规划———优化园所礼仪教育“大环境”在幼儿园大门口、过道墙面、户外活动操场等地方进行精心布置,将各种礼仪教育融入其中,对礼仪教育的环境进行整体规划,这样,就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午睡室、图书阅览区等场合张贴洗手、安静、排队等相关的礼仪知识,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可以每天给幼儿播放很多礼仪教育的故事,从而学习一些礼仪知识。幼儿参与———布置班级礼仪教育“小环境”班级积极创设礼仪教育氛围,让孩子们在温馨、快乐的班级中成长。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参与到班级礼仪教育环境的布置过程中,这样,幼儿的主动性就能够得到有效发挥,如在图书角增添一些浅显易懂的礼仪书供幼儿随意翻阅,还可以让幼儿把自己平时生活或者学习中的一些有关学习礼仪的照片在班级中进行张贴,形成一面“礼仪照片墙”,这样,就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2以活动渗透为路径———提高礼仪教育的实效
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让幼儿形成终生受益的品质、态度、情感、能力。因此,教师要将礼仪教育融入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将礼仪教育融入到主题教育中,让幼儿时时刻刻受到礼仪教育的熏陶,促进幼儿良好文明礼仪的形成。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幼儿良好礼仪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光靠教师的“说教”是达不成教育效果的,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进行礼仪行为的实践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善于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渗透礼仪教育。例如,可以每天让一位小朋友在班级门口做“礼仪之星”,迎接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并且要求“礼仪之星”在这个过程中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和大家打招呼。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班里的每一位小朋友都会做好几次“礼仪之星”,这对于他们良好礼仪行为的形成是十分有好处的。在游戏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教师将礼仪教育融入到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中,不仅大大提高了幼儿对礼仪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让幼儿更加深刻的学习到正确的礼仪知识。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开心地扮演角色从而促进良好的个性和品质的形成。例如,在玩“娃娃家”游戏时。可以让幼儿扮演主人与客人的角色,并使用礼貌用语。如,主人见到客人时要说“请进,请坐”等礼貌用语;在招待客人时要说“请喝茶、请吃水果”等礼貌用语;在送客人走的时候要说“请慢走、观迎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这样,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就能够学会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在节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在教学中,可以围绕节日主题,设计集教育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礼仪活动,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礼仪教育的效度。例如在“三八”妇女节之际,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妈妈您辛苦了”、“我和妈妈的故事”、“妈妈的节日”等活动让幼儿充分了解妈妈,真正从内心感受妈妈对自己的关爱。节日当天,“说一句甜甜的话,给一个大大的拥抱,送一份自制的礼物,做一件暖心的事。”孩子们用多种形式表达着对妈妈浓浓的爱。
3以家园共育为平台———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
家是幼儿学习的第一个场所。要让幼儿接受良好的礼仪教育,不仅需要幼儿园的教育,也需要家庭的教育,甚至是家园合作教育。借助“亲子活动”,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由于家庭、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每个幼儿的成长环境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幼儿礼仪教育中,幼儿园如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也尤为重要。因此,要借助“亲子活动”来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例如,我们班在上学期成立了礼仪家委会,让家长们共同商议礼仪教育计划,参与课程设置,并且,在每个月都组织“亲子活动”,让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礼仪,一起体会学习礼仪的快乐。笔者还帮助家长开设“亲子课堂”,为家长提供可以在家中与孩子互动的小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增进亲子关系,帮助幼儿学习或巩固礼仪知识。借助“评比活动”,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因为时代的特殊性,现代家庭都以独生子女居多,过分溺爱、娇惯孩子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家长转变错误的观念。幼儿园可以让家长参与到一些礼仪活动中,让家长明白该怎样教育和引导幼儿,并且树立起家长的权威性。例如,可以举行“弟子规亲子共读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同读《弟子规》,在幼儿和家长共读《弟子规》的过程中,借助一张“共读评价表”对幼儿的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在这一张评价表中,设置家长对幼儿的阅读评价项,同时设置幼儿对家长的阅读评价项。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
总之,良好的个人礼仪行为并非与生俱来,它是靠后天不懈努力和精心教化才能逐渐形成的。因此,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家庭,都应该参与到幼儿礼仪教育中来。通过正确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从教育的深度、长度、宽度着手,拓展幼儿礼仪教育的“效度空间”,从而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参考文献:
[1]黄鹖.德育工作从礼仪教育抓起[J].江西教育,2012(Z3).
《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现状及组织策略研究》
【摘 要】幼儿园音乐游戏不仅仅是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让孩子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现状和组织策略,以期为更好地解决当前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 音乐游戏 组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7-0073-03
很多研究认为,人的一生有两个重要的音乐才能发育期:一个是学前的2~6岁,另一个是学生期的12~15岁。后者不但出现较晚且往往被忽略,而音乐作为学前儿童的一种启蒙培养,在婴儿降生后即可着手进行。音乐游戏,则是学前儿童启蒙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调,并有一定的规则,对幼儿动作的发展、音乐的感受力及活泼乐观情绪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作用。音乐游戏灵活多变且富于想象,自由度高、情绪性强、符合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学前儿童乐于玩音乐游戏,并易于在音乐游戏中接受教育。
一 幼儿音乐游戏的类型
音乐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研究者侧重的角度不同,音乐游戏的分类也有所不同。在这里我们从游戏者活动内容的角度,将幼儿音乐游戏分为四类:
1.音乐听觉游戏
音乐听觉能力指通过辨别、感知、领会、想象、思考音乐艺术形象及其内涵的能力。发展音乐听觉的游戏,就是让幼儿用耳朵充分欣赏自然产生的和人创造的各种音响效果,从音响的旋律、音乐、节奏等方面“触摸”音乐语言,感受音响之美。比如,让幼儿聆听一首较为熟悉的曲子,(1=D 2/4)3 3 2┃3 3 2┃3 5 5 1┃2―┃3 3 2┃3 3 2┃3 5 3 1┃2 3┃1―┃┃判断是从哪里发出的声音并让他们回忆是哪首歌曲(《春天来》)。
2.节奏游戏
节奏感必须通过肌肉反应来感知,依靠身体高度协调的动作来感觉。节奏能力的培养可结合各种音乐形式进行,包括说、唱、律动、舞蹈、器乐等。这种游戏可以结合听觉游戏来实践。比如,教师敲击这样的节奏:55 55┃55 5┃55 55┃55 5┃55 5┃55 5┃55 55┃55 5┃┃这时,幼儿会注意倾听,利用内心听觉在他们的音乐记忆中进行搜寻、筛选,找出与其节奏相配的歌谣:
55 55┃55 5┃55 55┃55 5┃55 5┃55 5┃55 55┃55 5┃┃
叽里 咕噜 是个 啥?他在 炉子 后面 爬,不是 蟹,不是 虾,叽里 咕噜 是个 啥?
3.歌唱游戏
歌唱游戏旨在通过游戏让幼儿享受唱歌的乐趣,培养音乐感受力,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这种形式的音乐游戏较为普遍,一般以唱歌为主,伴随角色游戏、律动等形式出现。比如,演唱歌曲“Monkey Jump”,幼儿学会后可以创编其他歌词再演唱。
4.舞蹈游戏
幼儿舞蹈游戏主要是发掘幼儿喜形于色、笑逐颜开、手舞足蹈的本领,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发展想象力和动作表现力,为幼儿今后形成良好的艺术气质打下基础。比如,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儿童歌曲,让孩子们自由表演,随着节奏和旋律的变化,孩子们会自醉于其中。这时,他们都成了舞蹈家。
二 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组织现状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的组织过程中,在教师组织和指导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存在:
1.无效和负效介入占一定的比例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目前教师对幼儿游戏存在较强的介入意识,表现为主动的、高频率的介入行为。但是由于教师介入的目的和介入时机的选择不同,有效性相对较低,无效和负效介入占一定的比例。以唐山市为例,调查结果表明,的教师认为介入幼儿音乐游戏的目的是使幼儿的游戏更具有教育价值,的教师认为介入游戏是为了调节幼儿的情绪,的教师选择了帮助幼儿解决困难,的教师选择了对幼儿的游戏状况进行了解,37%的教师选择了对幼儿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纠正,的教师选择了增加成人与幼儿互动的机会。而在最重要的一项选择中,有的教师选择了让幼儿的游戏更具有教育价值。
2.教师设计、组织音乐游戏的能力较差
教师的能力不同,这也是影响音乐游戏水平和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以唐山市为例,调查显示有的教师认为需要在游戏的设计能力方面予以加强,的教师认为需要在组织游戏方面加强,的教师认为需要在音乐素养方面予以加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于教师自身不断地学习和钻研,同时也需要幼儿园及教育主管部门多给老师提供进修的机会。调查发现,约37%的教师的音乐游戏的知识和经验来源于自己摸索和同行观摩,约30%的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来自于专家指导,另有22%的教师是通过自学获得知识和经验的。
3.音乐游戏实施频率较低,形式单一
以唐山市为例,调查发现,的教师所在幼儿园一周内组织音乐游戏的次数在2~3次,的教师所在幼儿园一周内组织次数为4~5次,只有的教师所在幼儿园一周内组织次数为5次以上,还有的教师选择了0~1次。可以看出,音乐游戏在幼儿园组织开展的频率并不高。从形式上来看,也仅限于律动、唱歌等形式,表现形式较为单一。
三 对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组织策略方面的建议
本部分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的结果,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着重从幼儿园和教师两方面提出建议。
1.幼儿园方面
第一,全面准确地理解音乐游戏,提高对中班音乐游戏的重视程度。音乐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幼儿身心、智能、道德品质、情感、创造性以及个性成长的重要手段。对于幼儿来说,音乐游戏是娱乐,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幼儿园必须提高对音乐游戏的重视程度,促进音乐游戏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首先就是要在中班课程的安排上保证音乐游戏的次数和时间。
第二,多给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音乐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态度的教师进行专业化的教学。幼儿园应该尽可能地多给教师提供学习机会,如开展音乐游戏优质课评比活动、教学观摩活动、举行专家讲座等,以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尤其是优质课评比和教学观摩活动,便于开展且有利于教师交流心得与经验,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能有针对性地改进,使教师共同提高。
第三,给中班开展音乐游戏提供物质材料上的支持。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环境布置和游戏材料并不丰富,这也制约了音乐游戏的开展。如在中班音乐游戏《馋嘴的狐狸》中,有些幼儿仅仅通过挂图和教师的语言描述并不能对游戏中的狐狸这一形象有形象直观的认识,因此在游戏中有一定的困难,也不利于幼儿开展想象和调动对游戏的积极性。如果幼儿园有狐狸的玩具或多媒体视频,教师先引导幼儿全面认识狐狸,那么游戏开展起来就会顺利得多。
2.教师方面
第一,注意观察幼儿,了解本班幼儿的特点。幼儿是游戏的主体,只有了解本班幼儿的特点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也使得教育更有针对性。中班幼儿活泼好动,且活动起来能坚持较长时间,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有意性开始发展。在活动中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些心理特点设计组织音乐游戏,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很大,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有个老师告诉我他们班上有一位叫诚诚的小朋友动作协调性较差,每次音乐游戏时,他总是默默地站在一边看别人玩。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参加游戏,他害羞地说:“小朋友都笑我像小猪。”于是第二天老师组织了一个游戏叫《小小猪》,小朋友都说诚诚扮演小猪最合适。他的表演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小朋友们也纷纷为他鼓掌,他开心地笑了。从此以后,他对音乐游戏产生了兴趣,对自己有了信心,每次游戏时都会挤到教师跟前问:“老师你看我做得好吗?”现在成了游戏的积极分子。由此可见,只要了解幼儿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就一定能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第二,本着对幼儿负责的态度,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保证音乐游戏的质量。有些教师已对音乐游戏有了较全面准确的理解,但由于嫌麻烦、时间不允许等原因并没有付诸于行动,导致思想认识和实施行为的不一致。对此,教师要本着对幼儿负责的态度,克服一定的困难,保证音乐游戏的水平和质量,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例如,同样是音乐游戏《猫捉老鼠》有的老师只是按照已有的设计组织幼儿听音乐、做动作,有的老师就不怕麻烦在组织幼儿听音乐、做动作的基础上还进行了音乐故事表演,讲述一个故事后,弹出相关的描写性音乐让幼儿自由表演。明显后一种教学更利于幼儿音乐游戏能力的提高。
第三,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除了要积极参加园所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在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要注意搜集相关知识信息、积累经验,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尤其是要注意音乐游戏的研发和设计能力,为幼儿提供类型多样、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音乐游戏,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四 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的具体组织方法
1.利用奥尔夫乐器
利用奥尔夫乐器组织幼儿游戏较为有效。这些乐器大多为幼儿园常见的各种打击乐器。这种形式更多表现为节奏游戏。
2.利用柯尔文手势(柯达伊教学法)找准声音的高度
年幼的孩子对两个差距较大的音表现不太准确,我们可以用柯尔文手势来帮助。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教学法中常用的一套演示从中音Do到高音Do的手势,即从人体腰间开始逐渐上升的手势。比如,Do到So可以用从腰间到眼睛的高度变化帮助孩子表现声音高低的变化。
3.感受固定节拍
学中出现的有规律的律动,可以刺激幼儿体验固定拍,为以后学习节奏打下基础,可通过游戏的活动使儿童加强有规律运动的感觉。例如:
大拇指
1=D 或 1=E 2/4
11┃┃23┃1―┃11 11┃┃22 23┃1―┃┃
大拇 指 呀 向上 翘, 我的 大拇 指 呀,它要 往上 翘。
歌唱时,儿童的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边唱边持续。而有规律地向上交互移动两手,使儿童通过身体,感受到持续、稳定的律动。
4.训练节奏感
从语言节奏、动作节奏培养节奏感,在此基础上识别节奏谱。仔细留心生活中一句或半句稍带感情色彩的话,都蕴含着复杂丰富的节奏类型。例如:老师叫小朋友的名字或模仿孩子撒娇时的语气等。
5.感受乐句
教师边唱边以一个乐句为单位,用右手自左向右划弧线(或者做其他动作),速度要慢。然后要求幼儿跟着一起做,培养幼儿的乐句感觉。
6.识别力度和音色
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听辨声音强弱做游戏。例如:小朋友围成圆圈坐下,请一幼儿做猜者,把玩具藏在另一幼儿手里,游戏开始。集体边拍边唱,猜者离玩具越近,拍手声和歌唱声越强。反之,声音则越弱,一直到猜中为止,如果两次找不到玩具,猜玩具的小朋友表演节目。还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区别不同人声和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幼儿感受到在音乐中不同音色的采用对于塑造不同艺术形象的意义。
7.培养内心听觉
可以让孩子唱完一个乐句后从心里接着唱下一句,第三句再唱出声音来。
8.学习休止拍
在休止拍的学习中,加入单纯让幼儿空一拍或半拍,对于小中班的幼儿来说很难把握准确。如果在休止拍处由幼儿自己设计各种动作或特别的声音,表示与有声处形成对比,这种抽象复杂的音乐概念一下子变为具体形象的知识,儿童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和掌握了。
9.多声部听觉和多声部协调配合能力培养
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声部配合,可以是无伴奏形式的。通过这种联系不但提高了幼儿的听觉能力、丰富了歌谣的表现手段和表现力,同时为幼儿演唱多声部歌曲、演奏多声部乐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0.激发即兴创作
让幼儿有机会即兴唱、即兴跳、即兴演奏、即兴作曲等,培养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幼儿音乐游戏不仅可以在其他活动中的某个环节中安排,以调节活动节律,活跃教学气氛,而且可以作为音乐活动的主体来完整呈现,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应该引起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重视,特别是幼儿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发展幼儿园音乐游戏。
参考文献
[1]倪春妹.刍议中小学生钢琴教学中若干理论问题[J].今日财富,2009
[2]印小青.音乐游戏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J].山东教育,1999(27)
[3]辛颖、刘纪秋.论幼儿音乐游戏[J].文化月刊,2010(Z1)
[4]倪春妹.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寻找乐趣[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03)
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思考》
【摘要】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为此,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组织实施等方面中去。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幼儿;整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3-0003-04
在幼儿园课程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成为一种有效的课程与教学思路。从近百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发展历程及当下的改革趋势与实践状况来看,主题教育活动也是幼儿园教育未来变革的基本走向。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从浅层次看是为了解决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科中心、课程与幼儿生活脱节等问题;从深层次看是尊重幼儿身心发展与学习特点的体现。幼儿的发展包括身体、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因此,相应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不分科的。为此,研究者从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角度解析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以期为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撑。
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内涵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即在幼儿园中围绕特定主题展开的教育活动,具体是指师幼围绕具有独特发展脉络或发展价值的主题开展的教育活动,它以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促使幼儿发展成为身心和谐的“完整的人”为主旨。主题通常具有统整性,包含儿童要学习的关键经验,统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诸要素,将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过程与评价等整合起来,并使之随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不只是教育教学活动内部的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组织协调或学习内容的重新安排。
具有内在统整性的主题活动为参与者创设了一种分科教学无法比拟的情境系统,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内在价值,关于这一点,伯恩斯坦在其教育编码与教学话语理论中就有所阐述。〔1〕通过主题形式进行学习,对于学习者知识的有意义建构、经验的丰富、情感的发展、主体人格与精神的养成是有益的。主题活动不仅是对活动内容的整体性规定,不仅指向教学系统,更指向幼儿的整体性发展,并关涉相应评价体系的完善。
二、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解析
幼儿教育领域中的综合课程、当前整体主义倡导的整体教学观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人发展”理念,都可视为整体论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整体论”(holism)一词源于希腊语“holon”,其意思是“子整体”,表示每一个元素不仅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部分,它同时还是另外一个整体之一部分。John Miller指出,“holon”在希腊语中意味着“由结合的整体所构成的世界是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其各部分的总和的”。〔2〕以整体论的观点来看,世界及宇宙是一个整合的机制,在这个机制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是一个共同体,相互关联并演化为更高级的形式。人类也属于这样一种整合的个体。个体的每一部分,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都有同样的重要性,且每一部分的功能及领域都是互相影响、环环相扣的。
要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关键在于要正确认识“整体”这个概念。“整体”仅仅是指关涉幼儿发展的各种教学内容的总和,抑或只是强调提供给幼儿的教学内容要面面俱到吗?如果是前者,事实上我们难以界定幼儿发展所需的教学内容究竟有几个方面;如果是后者,我们又无法罗列出面面俱到的教学内容并试图找到其中的关联,因为教学内容本身是难以穷尽的。人是活生生的机体,是相互联系的一切生命交织的现象,是一个不能断然地还原为任何一种东西的、拥有复杂多样的丰富性的整体。因此,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对幼儿完满世界的关照,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的关照,并促进幼儿个体在活动中逐渐整合这些方面以达到和谐状态。
不同时代对幼儿整体发展的理解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途径是不同的。分科教学论也是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追求的,但它采用了片段化的思维方式,用所谓的科学分析方法将整体拆解为简单、离散的部分,然后赋予每个部分以精确的意义,试图通过这种拼合的方式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这种还原主义的假设是“整体可以分解为各个部分,整体等于部分之和”,认为只有先了解部分,才能去建构整体。
当下,我们之所以将主题教育活动视为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因为主题教育活动为学习者呈现了一幅整体的学习图景,它更加关注幼儿的整体发展。一方面,人们认识到,幼儿是作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存在着的,所以,他需要的是具有整体性的、不受学科界限限制的知识。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打破学科领域界限,根据主题核心内容,确定主题展开的基本线索,再顺着这些基本线索确定主题的具体内容,并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3〕另一方面,人们认识到,除了知识层面,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更关注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其他层面的发展。它着眼于幼儿的生活本身,认为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关乎幼儿情感、经验、意义发展的过程。换言之,我们可以把主题教育活动视为多层面、多维度理解和把握知识,把幼儿的个人知识、经验与学习、生活整合起来以促进其有意义学习和整体性发展的活动。
三、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践行幼儿整体发展思想的路径
(一)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出发点
1.摒弃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唯理性思维模式
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受唯理性思维模式的影响,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4〕在这种唯理性教育模式的支配下,幼教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通常会过分注重幼儿的感觉、知觉、概念、判断等认知水平的发展,将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性精神视为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目标。他们往往不关注幼儿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体验等方面,忽视对幼儿完满精神世界的关照。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幼儿园教学活动会变成训练活动的代名词,幼儿获得的不是对整体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接受的是难以感受到生命意义的教育。
2.关注幼儿均衡发展的节奏
我们要关注幼儿智力、情感及道德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教育的目的绝不只是满足幼儿求知的欲望、训练其学业及工作上的技能,为其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相反,“我们应该帮助我们的下一代成长为自由的、有创意的、有同情心的人,使之能够完全参与这个群体的生活”。〔5〕
哈佛大学费歇尔教授等人曾据此提出“成长与发展的非线性动态模式”,他们认为,“某种行为产生的不当刺激所导致的短期变化会对人的整体成长系统产生弥散性影响,使得整体发展脱离平衡状态,接受过不当的催熟刺激的领域发展水平会比较低下。成长速率过高可能会导致系统的紊乱无序,为了促使系统的稳定、平衡发展,应维持相对平衡的速率。由此可见,教育所提供的支持性影响应当是适宜有度的,各领域间的联系应当是适中的,这样才有利于学习者的整体发展”。〔6〕
(二)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
从有机融合的角度来看,我们在选择主题活动内容时要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要处理好儿童、社会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寻找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力求主题教育活动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不同领域、学科间的关系,有机整合不同领域、学科的知识。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各个知识领域和知识类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结果,而不是相互孤立的知识的堆砌。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所指出的那样: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儿童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整合体,其发展有各方面的需求,不仅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不仅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不仅有行为的,也有认知的、情感的与社会性的。所以,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单一的、局部的、孤立的发展。”〔7〕因此在选择主题教育活动内容时,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寻求不同学习领域知识间更广泛、深刻的关联,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内容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和全息观念。
所谓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活动的内容,不是将分化了的部分叠加成一个“复合体”。诚如沃伦・本尼斯所言,“一个整体包括目的、观念和交流,由各个部分间的同一性综合成内部一致而有效的整体”。〔8〕主题活动的内容应该是一种有机“连续体”,是融会贯通了幼儿发展、社会需求、知识经验的具有时间与空间意义上关联性的整体。
(三)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
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是指要改变线型课程实施方式,对各年龄主题活动进行统筹,如大、中、小班都有以“季节”为核心的主题活动,但各年龄班主题活动的组织要有层次性,内容要逐层拓展与深化,整个主题活动应成为螺旋式的主题网络。以“我的情绪和需要”主题活动为例,小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知道自己有喜爱的和不喜爱的事”;中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如何使自己及别人快乐,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大班阶段活动目标则可进一步深化为“明白需要被爱和爱别人”。这种螺旋式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是综合的、“去边界”的。主题教育活动实施者要“站在人和儿童的本性是‘活动’的高度,把课程看成是‘一段教育进程’。课程将不仅仅是存在于‘观念状态’的可以分割的‘计划’‘预期结果’或‘经验’,而是生成于‘实践状态’的、无法分解的、整体的‘教育’活动”。〔9〕
参考文献:
〔1〕刘丽玲.论巴兹尔・伯恩斯坦的教学话语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41-142.
〔2〕安桂清.整体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11.
〔3〕郑健成.学前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3.
〔5〕RONALD E KOETZCH.学习自由的国度:另类理念学校在美国的实践〔M〕.薛晓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6.
〔6〕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82.
〔7〕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D・A・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朱水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91.
〔9〕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2-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