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烟草人员培训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烟草人员培训毕业论文

建立“名、优、特”烟叶产区 提高烟叶品质和可用性 所在院校:云南省广播电视大学烟草分校 所学专业:农业技术推广2002级烟草种植专业 指导教师:徐江明 学生姓名:赵英佑 学号:029370017 论文完成时间:2003年9月6日 关键词 烟叶;产区;品质;可用性 我国种烟历史悠久,长期的市场选择、烟草种性变异和栽培条件的演变,形成了晒烟、晾烟、烤烟等多种类型。广东南雄晒红烟,湖北黄岗晒黄烟,吉林蛟河晒烟,甘肃、新疆莫合烟等久负盛名。建国后又成功地引进了香料烟和白肋烟,尤其是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扶持下,逐步形成了一批优质烟生产基地。但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片面发展烤烟而忽视了其它类型烟叶,使很多优良的晒晾烟资源丢失或绝迹。在烟叶高农特税及多种附加税的诱导下,各地政府积极发展烟叶生产,致使不适宜区劣质烟叶也挤占了市场,适宜区由于缺乏正确的技术引导,使我国烟叶的“量”和“质”均不断出现大起大伏现象。同时在多种生态条件下共同追求一个技术模式和质量目标的做法,使有突出质量风格的烟叶走型变味,相当比例的烟叶因与市场脱节而成为库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烟气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加入WTO后国外卷烟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必须尽快调整种植布局,优化烟区结构,建立名优烤烟、白肋烟和香料烟生产基地,筛选恢复传统晒晾烟名品,使我国烟叶生产整体质量达到国际水平。 1 世界先进产烟国烟叶生产概况 国外的烟区划分是以环境条件和烟叶质量为依据,通过自然选择形成优质烟区。不同烟区的环境条件造成了烟叶质量风格的差异,将这些烟区分型,卷烟工艺配方人员则可根据不同类型烟区烟叶的质量风格进行配方。美国的烤烟约51%种植在北卡罗莱纳州,弗吉尼亚、北卡罗莱纳、南卡罗莱纳、佐治亚4个州的烤烟约占全美的91%[1]。在美国的分级标准中把这些产烟区分11型、12型、13型、14型[2]。肯塔基州的白肋烟约占全美的53%[1],田纳西州约占,其它产区只有零星种植。因此,市场选择起到了优化烟区形成的作用。P�6�1M、BAT、大陆等烟草公司在收购季节就到拍卖市场直接购烟叶。不适宜的产烟区因产品没有市场已被逐步淘汰,故美国的烟叶种植纯粹是由市场选择。各大烟草公司除自身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外,为了购买到优质烟叶,给产地的州立大学提供大量的科研和技术推广经费,以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烟叶质量。巴西的烟区主要分布在巴拉那、里奥格兰德和桑塔卡塔里那南部3个省,北部种植面积仅占巴西的5%[3]。这些烟区被十几家烟草公司瓜分,在各公司的辖区里,由公司负责技术指导,提供贷款和物资供应,生产的烟叶由所属公司收购。土耳其的烟农种植烟叶要有许可证,试种3年被政府认可后方可获得种烟资格。 世界优质烟生产国的种植布局大多已固定,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以提高烟叶质量,如防治病虫害提高烟叶生产保险系数,提高自动化程度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吸烟安全性,利用生物技术调节烟叶的化学成分和提高烟草抗病性等。 2 我国烟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烟叶生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00万公顷左右,年收购量180万吨左右,加上晒晾烟年收购量可达到200万吨左右,较好地满足了我国卷烟工业和出口的需要。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烟叶生产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烤烟独占鳌头 卷烟产品需要烤烟、晒晾烟、白肋烟、香料烟等多种类型的原料,尤其是混合型卷烟要求晒晾烟的比率较大。多年来,我国烤烟型卷烟发展很快,为满足烟叶总量的需要,下达烤烟种植计划较多。地方政府为获取较多的财政积累,对种植面积的保证措施也较多。同时因为烤烟调制需时短,受气候影响较小,烟农也乐于种植。这些原因造成烤烟面积和总产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种植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的晒晾烟则逐步萎缩。20世纪70年代末期尚有1600个县种植,其产量约占烟叶总产量的16%,但由于卷烟工业需求量小,使其长期得不到重视,大部分地区没有纳入国家计划,致使面积缩减,产量减少,质量下降,许多优良品种失传。这种状况与当前卷烟工业发展对晒晾烟的要求不相适应。 不适宜区和次适宜区种植面积过大 烟草喜温、喜光,适宜种植在光热资源充足和微酸性土壤条件下,我国很多省区的自然条件适合烟草种植,但很多不适宜和次适宜区也在种植烟叶。西北部低温冷凉、土壤偏碱,不适宜种植烟草,但仍有不少地方种烟。近年来新疆在发展了一定规模的香料烟后,在伊犁和石河子地区种植了烤烟,烟叶难以正常成熟,少香无味。黄淮烟区覆盖面大,其中土壤pH值超过8的地区很多,有的甚至已盐渍化,但烟叶仍有普遍种植。在不适宜区、次适宜区或在适宜地带的非适宜区中生产的劣质烟叶通过搭配销售等手段,使烟叶进入卷烟配方或变成无效库存,降低了行业的经济效益。 生产模式单一,不适销烟叶比例较大 多年来,我国烟叶生产主要是以指令性计划方式安排,只有面积、收购量的计划,而没有分类型、分档次的生产计划,因此,形成了目标、质量单一的生产局面。20世纪70年代追求烟叶高产,形成了品种多、乱、杂,种植密度过大,营养不合理等技术问题,全国烟叶整体质量为叶小、片薄、油分差、烟碱含量低,少香无味。进入20世纪80年代烟叶生产以提高单叶重、烟碱含量为目标,但矫枉过正,致使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烟碱含量过高的问题。截止目前,上等烟缺口仍较大,不适销烟叶的工商库存达50万吨以上,上部叶比例达40%以上。 土壤贫瘠化,烟叶整体质量低 我国烟叶香气量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变,小型农机具代替了耕牛,牲畜粪肥减少了,作物秸杆大多就地焚烧,使宝贵的有机肥资源流失且污染了环境,造成土壤贫瘠化。在目前优质烟生产基础较差的情况下,为了尽可能地提高烟叶香气质量,有必要深入研究烟叶香气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从中确立能够产生较好香气的土壤有机质阈值,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弥补土壤缺陷,建立与我国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烟草施肥技术体系。 缺乏重点,名区不名 1985年《全国烟草种植区划研究报告》中提出,在滇中、滇东、黔北、闽西建立优质烟生产基地,在湘南、豫中、豫西、鲁中、淮南等地建立烤烟生产基地,在湖北、四川建立白肋烟生产基地等。从工业需要情况看这些产地的商品竞争力较强,但由于缺乏政策倾斜和技术指导,使得烟叶生产也随着全国的生产情况而改变,近年来滇中、滇东烟叶烟碱含量较高,贵州烟叶也因面积和总产大起大伏而使整体质量水平受到影响,黄淮烟区的烟叶销售形势也不乐观,造成了优质产区名烟不名。 3 开发“名、优、特”烟区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调整生产布局,优化烟区结构,划分生产区系 在烟叶种植分布普查的基础上,根据“生物相似论”以生物体反应(如烟叶评吸结果)为主,结合生态因素的综合评估,推测“气候”相似,选择烟区,划分生产区系。根据分区结果和烟叶质量风格进行香吃味品质的分型定位,并制定相应的定向栽培技术,从而实现优质烟叶综合配套生产技术的集成创新。通过“名、优、特”烟叶的研究和开发,重新优化种植布局,让生态条件好的产区名起来,使不适宜区、次适宜区限期逐步压缩,直至淘汰。立项开展全国不同生态区气候、土壤调查分析及烟叶品质测试分析研究;制订全国范围内的烟叶品质区划、品质分型及定向栽培技术方案;提出混合型主料烟、烤烟型主料烟及填充料烟的品质指标、适宜产区和生产技术方案。 筛选健全类型品类,满足混合型卷烟开发的需要 目前仍有较大种植面积的湘西晒红烟,云南腾冲晒烟,广东南雄、连县、鹤山晒烟,黑龙江亚布力晒烟,吉林蛟河晒烟等,且有较大开发价值,能够满足我国混合型卷烟对晒晾烟的需要。湖北建始、鹤峰,重庆达州、万州、宣汉的白肋烟,云南保山、新疆石河子、湖北十堰的香料烟均已具备了较好品质,要通过进一步研究开发,建立起我国白肋烟、香料烟的优质产区。 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增强烟草行业的竞争力 通过调整生产布局建立的生产区系要具备良好的烟叶生态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良土壤环境,建设水利、调制等基础设施,优化物资供应和提高烟农素质等措施,提高烟叶生产的整体水平。工业企业可根据各类型烟叶的产地及质量风格,挑选适宜的烟叶原料,创立名牌卷烟,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增强我国卷烟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工农业相结合,边评价边改进 “名、优、特”烟叶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应坚持与卷烟工业的紧密结合,从光、温、水、土等自然环境角度选择优质烟区的同时,应由卷烟工业提出选择和评价意见,以实现烟区的逐步优化,市场的循序集中。烤烟、晒晾烟、白肋烟、香料烟等类型均应采取一边研究,一边评价和工业验证,一边大规模开发的做法,使其尽快形成名产和规模。 开展国际合作 在国际市场上,市场选择、优胜劣汰的经济规律使烟叶生产步入了较高水平。在“名、优、特”烟叶的开发过程中,应积极引进国际市场的质量观念,并尽快与之接轨。同时,邀请跨国烟草公司参与开发和烟叶质量的评价、论证,借助于其雄厚的技术力量,提高烟叶生产的整体水平和技术人员的素质,力争把我国不同类型的烟叶尽快推向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赵献章.中国烟叶分级[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刘卫群.巴西烤烟生产技术考察报告[R],2000. [3]王宝华,吴帼英.地方晒晾烟普查鉴定及利用的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1992,(2):45-54.

中国烟草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占国有经济的十分之一,肩负着提高国民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增长,更好地满足“国家和广大消费利益至上”需求的神圣使命。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烟草行业学术论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烟草行业信息安全浅谈

[摘要]我国的烟草行业的信息安全建设起步较晚,如何加强信息安全是目前各烟草企业研究的重点课题,CA安全认证体系的建设将为烟草行业的信息安全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本文以烟草行业的信息安全为内容,以CA体系建设为手段进行研究。

[关键词]烟草 信息安全 CA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486-01

1 引言

烟草行业长期处于计划体制下,一直都受国家保护,实行专卖专营,因此整个队伍思想比较陈旧、观念比较保守。特别是大部分企业的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造成了整个烟草行业信息化的建设明显落后于其它行业,与烟草行业的地位明显不符。

在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烟草与外国烟草的争夺终端市场的激烈竞争也不可避免,因此,我国烟草行业急需提高整体竞争力和实力。而提高竞争力和实力的最好,就是运用信息技术,走信息化的道路来整合企业资源。

2 烟草行业信息安全现状

随着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传统的管理机制在改革与创新中逐渐消亡,人们在处理信息和日常办公中越来越依赖计算机和网络,机密与财富越来越集中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中。因此,行业各应用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网络与信,息安全已成为行业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国对于烟草行业的信息安全工作启动较晚,但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烟草行业也开始注重信息安全的工作。目前,烟草行业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具规模,实现了互联互通。行业地面通信骨干网已建成并全网投入运行,实现了国家局与行业各直属单位及所属卷烟厂、分公司、烟机厂和进出口口岸公司等69个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入网率达到了100%;基本完成了行业各直属单位省域网建设,各直属单位与所属单位的联网率达到了96%;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初步形成,网络运行管理进一步加强。启动了烟草行业安全认证体系(CA)建设和烟草行业信息安全等级划分的研究工作。

行业信息化的制度建设逐步完善。近几年,行业先后出台了《全国烟草行业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全国烟草行业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统一技术平台要求》、《姻草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和《烟草行业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规范》等重要文件,用制度规范了行业信息化管理工作。

3 烟草行业数字证书认证(CA)系统

CA认证体系作为烟草行业CA认证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实现提供数字证书的注册、更新、作废等服务,为各类业务应用系统提供基于数字证书的身份认证等应用支撑服务,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和操作的不可否认性,并能够将数字证书的发放与在业务应用系统中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统计、上报等功能。

CA安全认证体系,实现全行业的互通、互认和互信。要建立行业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构筑行业信息化安全机制,降低和消除各种信息安全隐患,确保信息传输与反馈畅通、及时和安全,为行业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CA系统是烟草行业关键业务应用的安全基础,在设计实施CA系统及与应用对接的过程中,要排除脱离实际的安全需求、夸大的安全风险,在安全需求、安全风险和安全成本之间进行平衡和折衷。系统所选用的产品易于使用,符合烟草行业的统一技术规范,具有合理的美观的操作管理界面,方便操作员和用户操作使用。

各地方烟草企业要遵循PKI领域相关的国家和国际标准,遵循国家局的《烟草行业CAS认证体系建设方案》(国烟办综[2008]116号)建设CAS认证体系,按照产品选型参考确保和国家局已建CA(包括行业根CA和国家局CA)实现互信互认,做到平滑、无缝对接。

4 烟草行业信息安全建设实施策略

建设行业数据中心

数据集中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统一的全国性数据中心,既可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又可以改变生产经营的运营模式,是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管理水平的一次提升,可有效实现对业务的集约经营、集中监控和风险防范。

要建设好行业数据中心,就要在保证不同业务系统数据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建立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通过对数据的加工、清洗、传递和交换,使得不同业务系统及时汇集相关的共享信息,实现行业公用数据的标准化、一致化,并不断更新和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数据分类描述、分析处理和传输交换等技术标准,以指导行业各级数据中心的建设。

要建设好行业数据中心,关键是要建成基于不同类型业务主题的高水平数据应用环境,统一数据标准,做到资源上协同应用,技术上协同关联,应用上协同共享,提高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率。

严格执行相关标准

严格执行《烟草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强行业信息化标准制定和贯标工作。标准化工作是一切工作规范化的基础,统一标准是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基本前提。离开了标准化,计算机系统就无法体现其技术优势。因此,行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并实施信息化管理相关的各种数据、指标和流程的标准化工作,要统一信息化建设标准,统一信息资源标准,统一数据传输标准。要按照行业的统一要求,逐步规范行业各方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业务流程、信息资源标准和数据交互机制,形成标准化体系框架。建设标准化体系要采取渐进方式,一是要先建立标准化框架,行业已发布《烟草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二是对急需的、重要的标准要优先制定。行业将制定烟叶类代码、烟草行业工商统计数据元、烟草行业统一会计科目及编码等标准规范;三是通过行业重点信息化工程项目的推广运行,完成相关标准化工作。做好代码标准化、接口标准化、业务流程规范化、数据结构规范化等一些标准、规范性工作,最终实现横向纵向信息的互连互通,达到信息共享。

5 结束语

烟草行业必须从行业内联网和信息安全的高度,切实加大网络建设的管理力度,建立严格有效的制度,落实好《烟草行业计算机网络建设技术与管理规范》和《烟草行业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规范》。运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切实组织管理好信息网络安全工作,建设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逐步开展行业网络安全审计和行业计算机病毒防护系统建立工作,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证系统稳定、可靠运行。要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切实做好信息系统的软件安全设计,强化数据安全策略,采用成熟的信息系统安全技术和控制方法,逐步实现网络管理的可视、可控、可管,所有网上运行的应用系统与设备应实现统一、智能化的实时监控,实现应用系统与设备故障的预警和自动报警,实现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凡由国家局统一组织开发的在全行业运行的信息系统,要统一使用行业CA安全认证体系,实现全行业的互通、互认和互信。要建立行业信息安全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构筑行业信息化安全机制,降低和消除各种信息安全隐患,确保信息传输与反馈畅通、及时和安全,为行业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赵燕敏,李明禄等编著,基于风险评估的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方法,北京: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第1期:111-114

[2]向宏,傅鹂,詹榜华等编著,信息安全测评与风险评估,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37-41

[5]沈昌祥编著,关于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思考,北京: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3年第6期:14-15

[4]林柏钢编著,网络与信息安全现状分析与策略控制,北京: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3年第6期:322-326

[5]范红编著,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国家标准理解与实施,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26-29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烟草行业学术论文

烟草企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现代经济信息的迅速发展,中国烟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为国家创造的利税令世人瞩目,有着关呼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然而,面对全球经济化竞争激烈的当今,烟草行业在市场营销中存在的很大的问题,所以,必须准确把握行业动脉,找出企业营销中存的问题,认真研究探索积极有效的营销策略,以利于烟草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烟草;市场营销;企业发展一、烟草企业存在的问题1、在烟草营销过程中缺乏先进的创新性营销理念对于企业来讲,理念决定方向,也可以说理念决定兴衰。一旦理念滞后,企业就会踟蹰不前,甚至出现倒退亏损的局面,直至倒闭,这就是理念的力量。理念创新是企业营销创新的核心和前提。所以,在烟草营销过程中,必须善于学习,必须打造学习型企业,必须具备先进的创新性营销理念,引导烟草企业在国际国内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2、烟草企业缺乏创新营销系统在烟草企业营销中缺乏创新,管理中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不确定性;烟草企业营销管理还存在着不系统、不全面、不到位,缺少精准的目标和网络体系,营销没有明确的目标市场,过于粗放,缺乏方向。从而造成高层营销管理缺位,导致营销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不能充分发挥整体协同营销的有效职能。管理层的营销管理在市场营销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烟草企业的营销工作没有真正地组织起来,从而难以有效地进行市场开发和管理。3、烟草企业缺乏创新型人才在烟草营销过程中,烟草营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效率不明显,而优秀的营销人才在我国市场中非常短缺,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企业的营销人才不再是经营型的营销专家,而应是知识型的营销通才,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且富有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知识应用能力很强的综合性营销人才,应该是科技通才与营销专才的完美结合,营销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拥有创新性的营销人才。4、烟草企业缺乏产品创新产品品牌是企业的生命,在世界烟草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产品创新运作中的死亡陷阱客观存在,我们必须反对为创新而创新,也要反对过早地去进行创新,还要反对贸然进入过于狭窄的新市场空间。科学地制定产品创新策略是时下烟草企业的当务之急,只有认识到产品创新必须依靠主流化的平台,创造出主流化的市场空间,中国的烟草品牌才能健康成长。二、解决烟草企业存在问题的对策1、创新理念,开创烟草市场营销新格局全球经济化竞争激烈的今天,烟草企业必须把全球市场置于企业的营销范围内,以一种全球化营销理念来指导烟草企业的营销活动,以争取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随着知识时代的快速发展,知识营销理念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一种崭新的新营销理念,既高度重视知识、信息和智力,凭知识和智力而不是凭经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占鳌头,知识营销观念对企业管理、企业营销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要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有色化营销理念,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开发绿色烟草制品,开拓绿色烟草市场,实现绿色化营销,这已成为经济全球化潮流下烟草企业营销发展的新趋势,也给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这才是现代企业应充分树立的最起码的营销理念。2、组织创新烟草企业营销系统创新包括很多方面,诸如知识创新、制度创新、营销方法创新等等,只有创新之路,才能使烟草企业不断发展,最终战胜竞争对手,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现代市场营销方法创新和发展提供手段,明确销售管理层次及其职责、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将目标市场和市场目标、销售管理人员和业务员、经销商、消费者、市场信息以最佳方式组织起来,使企业所有部门和员工紧密地协作,充分发挥企业的整体有效营销能力,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实现烟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目的。3、企业要把人才作为促进烟草发展战略烟草企业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建立在人才优先发展的基础之上,切实做到谋划发展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计划同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同时考虑人才措施。要树立人才优先理念,把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求转化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和动力。必须深刻认识到人才在烟草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核心地位,把抓人才放在与抓重要的位置去落实。将人才强企战略纳入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与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列,鼓励各类人才投身全面建设现代化烟草的伟大事业。4、产品创新是烟草企业的核心烟草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一定要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产品标准创新,也就是说烟草企业的产品应符合国际认证标准,不宜机械地照搬某一标准,而应以消费者要求为最终标准,力求使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要和市场需求,从而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标准的环保低害型的烟草产品;产品品牌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在世界烟草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烟草企业一定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竞争的变化对烟草品牌的设计更新,拓展品牌的内在影响力,不断扩大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争创国际名牌,以品牌取胜;对于中国烟草企业来说,产品服务创新体现在各个方面本文由研究生论文网整理提供:。诸如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建立有特色的服务手段,对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将客户至上的原则体现在激励约束机制之中等等。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烟草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势所趋,必须正视现实,树立长远的发展目光,掌握世界先进的企业管理手段,以优秀的营销策略参与全球化的烟草竞争,并求得生存与可持续发展,这才是中国烟草企业所追求的宏伟目标。因此,市场营销导向逐步地由市场需求转向市场竞争。烟草行业市场的发展前景也是如此。烟草业面对的是需求千差万别的人群,惟有创新,特别是营销创新,企业才有持续的发展。

为什么不自己写?勤奋点吧

烟草栽培毕业论文

1. 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2. 标题:论文分三级标题,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一级标题:“1”、“2”、“3”等,宋体小三号字;二级标题:“”、“”、“”等,宋体四号字;三级标题:“”1、“”、“”等,宋体小四号字; 各层标题均单独占行书写,序数顶格书写,序数和标题间空一格,空一格接写标题,末尾不加标点。3. 正文字体: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倍行距;页面上边距,下边距,左边距,右边距;图、表标题采用五号黑体;表格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小五号宋体4. 页眉、页脚:文字均采用小五号宋体,页眉居中为“山东体育学院学士学位论文”;页眉下划线为文武线(3磅);单面复印,页码排在页脚居中位置5. 文中表格:采用标准表格形式中的“三线表”,表格中字体为5号宋体。6. 文中所列图形:应有所选择,照片不得直接粘贴,须经扫描后以图片形式插入7. 文中英文、罗马字符:采用Time New Roman正体8. 论文的装订:装订线左侧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90108T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专业代码:090108T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烟草育种学、烟草栽培学、烟叶调制、烟叶分级、烟草病理、烟草昆虫、烟叶品质分析、烟草商品学。

相近专业:

农学 园艺 植物保护 茶学 植物科学与技术 种子科学与工程 应用生物科学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烟草生产、烟草遗传育种以及烟叶质量检测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烟草及其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烟草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及本专业较为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知识面较宽,并受到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实际操作能力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生物、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基本理论和能力;2.掌握生物学科和烟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具备农业生产特别是烟草生产的技能和方法;4.具备烟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烟草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前沿和发展趋势;5.熟悉烟草生产、农村工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等。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烟草化学》、《烟草机械学》、《烟草艺术设计》、《烟草育种学》、《烟草栽培学》、《烟叶调制》、《烟叶分级》、《烟草病理》、《烟叶品质分析》、《烟草商品学》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现代烟草农业。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烟草类企业:烟草育种、烟草栽培、烟草加工、烟叶质量检测、经营管理、烟草贸易; 政府、事业类单位:烟草打假、烟草缉私、控烟宣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烟草专业培养从事烟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推广、烟草加工及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烟草科技人才。学生通过学习具备扎实的烟草科学基础知识,能够较好地掌握农业生物科学及本专业较为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知识面较宽,并受到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实际操作能力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进行信息处理的能力。

已有的研究表明,海峡两岸间一方面是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科技水平、资本实力、劳动力资源以及市场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是语言相通、地理相近等天然优势,因而农业资源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十分明显,农业发展与农产品贸易等具有一定的互补优势与合作潜力[1-2]。诚如《两岸经贸论坛共同建议》所指出的:“两岸农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岸应结合双方的农业优势,强化研发、技术管理及行销的能力,互惠双赢,扩大两岸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①。本文拟就海峡两岸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发展进行简要分析、对比,得出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异同以及两岸合作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以期促进两岸农业循环经济的协同发展。 一、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发展 人与自然是一对永恒的矛盾。随着人类改造和支配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尤其是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掠夺式资源开发等,直接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日益紧张。面对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以及生态失衡的巨大压力,通过对以往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深刻反思,永续发展战略已逐步成为全球的共同选择与潮流。值得关注的是,20世纪90年代末,由德、日、美等国家首先提出并加以实践的新型经济发展范式——循环经济[3-4],通过近年的发展演变,现已被看作是实施永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最佳模式,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已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大陆,“循环经济”也正由一个陌生的名词和概念,逐渐上升为指导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和战略,并从内涵和外延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目前,大陆已在辽宁、贵阳、广西贵港、广东南海、内蒙古包头、新疆石河子、湖南长沙等地区进行试点。但从总的来看,即使是在工业体系,循环经济也刚刚起步,在属于薄弱环节的农业更是困难重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循环经济在农业上难以取得进展,恰恰相反,农业同样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何况与一般循环经济相比,由于农业自身及其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农业发展循环经济还具有许多先天的优势! 受循环经济思想与方法的启发,在多年卓有成效的中国生态农业等持续农业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只有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加以引导和拉动,才能协调好现代农业各系统和层次以及农业生产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最终全面实现生态品质、生物产量以及经济收入三者间的良性循环。于是,人们试图通过模拟和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重构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进而逐步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型农业,以使农业系统能够更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过程中[5]。 从总的来看,在我国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中,最早提及农业循环经济的当属吴天马(2002)的《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文[5],最早出现“循环型农业”或“循环农业”一词的,当属陈德敏与王文献(2002)共同撰写的《循环农业——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模式》一文[6]。然而,2003年全国上下在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还相当少;直到2004年,才有一些文献对此进行探讨;刚刚过去的2005年,各地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理论研究,则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良好势头。 二、大陆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关于发展模式 尽管循环经济在我国的提出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我国其实早就有了循环经济的实践,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不少案例也已总结出来(解振华②,2003)。从现实看,一些地方丰富多彩的农业循环经济实践已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涌现出了诸如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广西贵糖、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上海崇明的前卫村模式以及辽宁省“四位一体”日光大棚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先进典型。其中,辽宁省农民首创的以生物技术为主体、以沼气为纽带“四位一体”日光大棚能源生态工程,实质上就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是农业现代化新路线的体现。 此外,福建圣农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主抓肉鸡主业链、生物工程副业链和有机肥副业链“一主两副”产业链③,近年来也走出了一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型农业发展之路;江苏省宿迁市则根据循环型农业的发展优势与影响因素,也逐步开发出了适合当地发展的7个模式:“生态家园”循环模式、食用菌生物链循环模式、有机农业开发模式、设施农业生态模式、立体种养循环模式、农林牧渔结合型循环模式和花卉苗木生态农业模式(高良敏等,2004)。 与此同时,刘慧娥等(2005)提出了通过采用节能、环保、绿色、清洁生产等一系列农业高新技术,构建以生态农业为核心的“低消耗-无污染-高产出-再利用-佳效益”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刘志(2005)、王鲁明等(2005)分别根据陕西及山东青岛的实际,归纳、总结了当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典型模式及其技术支撑体系;黑龙江及另外一些民族地区也发展出了一些典型的模式(陈青,2005;李玉明,2005;袁久和,2005)。李书民等(2005)则探讨了以畜牧业为核心,实现农作物秸秆三段循环利用与畜禽粪污两段利用的主要技术路线;汪怀建(2005)探讨了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农业生态工程模式;王奎旗等(2005)提出了我国水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社会大循环”、“企业间循环”、“企业内循环”三个可供选择的基本模式,等等。 但以上述各种模式并不代表我国循环型农业的全部,各地在研究、设计具体发展模式时,还应从当地实际出发,既可以采用一种模式,也可以多种模式并用。而且不论实行什么模式,都必须严格遵循生态学的客观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使经济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生态的物质循环之中。限于篇幅和现实条件,我们无法就各地蓬勃发展的循环型农业进行系统分析、归类,但黄贤金等(2004)曾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发展循环型农业大体可以采用的模式:区域循环模式、能源综合利用模式、生态养殖模式、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以及绿色和有机农业模式;并认为上述每一类型模式又包含有一些具体的实践形式,如:生态养殖模式,就包括基于农牧结合的畜禽养殖模式、稻田生态养殖模式、高效集约式养殖和健康养殖模式等[7]。 (二)关于发展方向 对于如何发展我国的循环型农业,吴天马较早提出了两种面向循环经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路径):一是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二是以有机农业建设为基础的跨越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认为前者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实践意义,应大力提倡,而后者则为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5]。陈德敏等也认为,要实现农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以至社会效益的最优化,必须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并以我国的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我国的循环型农业[6]。 2005年10月,在《经济日报》举办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上,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朝飞针对我国农产品各种污染过于严重,出口越来越困难的现实,认为生态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而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农业应该是农业发展的最终方向④。对此,季昆森(2005)也撰文指出:一般认为,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就是生态农业;实际上,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运用有更广阔的领域,其实质就是循环经济原则在发展生态农业上的运用,可称之为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 (三)关于发展策略 与德国等先行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在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从总的来看,源于对传统农业环境后果的反思以及受循环经济思想的启发而提出的“中国循环型农业”,目前甚至还没有比较明确、统一的定义,全国上下就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理解性或者概念性的初始发展阶段,尤其是对于物质循环和价值增殖等揭示农业循环经济最本质内容的量化研究和系统分析更是难得一见,仍有许许多多的理论、技术、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问题亟待学术界研究解决。 具体来说,一是迫切需要对循环型农业进行更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科学解释,真正理解和把握农业循环经济丰富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方向;二是鉴于各地丰富多彩的实践已在某种程度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对各地比较有代表性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如:立体农业,农业生产物质循环利用(规模化养猪业等),土地、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的优化配置模式(休闲观光农业),农业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链联接模式(新型农业产业化),以及生物能的开发利用(循环农业发展的新领域)等,进行更系统、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主要进行物质代谢分析及经济效益核算等,重点突出案例中的循环过程和效益评价及生态性三个方面),努力做到既总结经验(与理论研究相呼应),又努力发现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或措施,也是非常迫切和有益的;三是在全国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标准的循环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之前,对循环型农业进行全方位探索和多视角的科学研究,逐步建立一个适合当地特点的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发展规划,也是学术界需要大力研究的现实课题;四是人们还应从各地资源及环境等禀赋以及当前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有选择地分析、比较有关国家或国内先进地区(包括台湾地区)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一般经验与教训,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层面,对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战略与制度 (政策)创新进行研究,为农业循环经济建设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三、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协同发展之探讨 (一)台湾循环型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尽管台湾岛内鲜有诸如“循环型农业”等提法,但台湾省在永续农业的发展、研发与发展策略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已注意到,台湾地区是世界经济、社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台湾地区因经济快速成长,以致工业、农业污染严重,人民健康与生活环境也日益受到威胁。一方面是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尤其是对饮食安全等越来越重视,绿色(有机)蔬果产品广受消费者的青睐;另一方面是人类活动已对环境造成危害及长远的不良后果,并逐渐地恶化、蔓延,正在对自身居住环境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作用。因而,面对循环经济时代的到来,两岸人民都应该从更高层次上重新探索人类到底应该生产什么、怎么生产,怎样消费、怎样生活…… 如:养猪业一直是台湾地区最重要的畜牧业,其产值多年来高居台湾单项农产品之首,但如何减少养猪业产生的废水污染却是直接影响并决定该产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之一。据报道,2004年台湾地区废污水BOD的日产生量为4223吨,其中673吨为畜牧废水,为有效控制养猪废水污染,环保部门依据“水污染防治法”制定了具体的“放流水标准”,为达到上述管制标准,1990年来他们开始辅导业者设置废水处理设备。目前,台湾养猪场主要采用包括固液分离、厌气处理和好气处理三个阶段的“三段式废水处理系统”。但从总的来看,养猪业仍面临着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处境,还须进一步改善其技术效率(萧景楷等,2006)。又以岛内香菇生产废弃物(废渣)处理问题为例。2004年台湾地区的香菇总产量为4866吨,其中袋栽香菇4714吨,约占总产量的97%。除了木屑等残渣外,袋栽香菇还产生了大量的塑料废弃物。显然,面对如此大量的废弃物,各乡镇垃圾处理场已无法代为处理,而且如此大量的废弃物也不是传统之掩埋与焚烧方法等所能解决的问题。为此,有学者提出通过立法与民间协助,进行“源头减量”与“资源回收与再生”,以降低废弃物清理成本及避免废弃物清理时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更进一步地,他们提出了基于经济诱因机制的“课税”与“补贴”的“两政策工具”,等等(魏乾城等,2006)。 再以国人比较熟悉的茶叶为例,台湾地区半发酵茶的制造技术堪称世界翘楚,其品种、栽培技术、花园设施等方面均领先于大陆;而且台湾省自1987年开始引进有机农业的理念,自1995年试作,至1998年已有35户共22公顷投入有机茶生产行列,而且有机茶生产规模仍在不断成长当中…… 诚如台湾有机农业发展协会执行秘书陈琦俊所言:人类唯有再度回到“与大自然共生”的原点,来取得安全的食粮,才是环境和人类永续生存之道。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一切恰恰也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祖国大陆所需要进一步面对和妥善解决的。从这个意义上看,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发展均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而且都迫切需要进一步推进循环型农业和永续农业的发展,其发展前景看好。 (二)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协同发展的策略选择 为促进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协同发展,结合当前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建议尽快研究、建立起两岸循环型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制度性安排。 一是要充分利用两岸现有科技合作政策和人员往来的渠道,积极开展两岸循环型农业研究人员的互访讲学、互聘客座研究人员、交换培养研究生等,通过人员的交流带动产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发展; 二是要通过两岸科技交流机构的协商讨论,每年轮流在两地举办1次以上综合性的循环型农业理论与实践发展研讨会,为两岸循环型农业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们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和成果共享的新平台。从总的来看,福建省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建议由闽台科技交流协会牵头组织、发动两岸有关科研、教学单位从事循环型农业研究与实践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率先举办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理论与实践发展学术研讨会; 三是要深入研究、探讨两岸循环型农业交流与合作的具体项目与方式方法。审视近年两岸农业技术合作项目,目前尚无循环型农业方面的项目。从两岸农业资源与科技和市场整合的现实需要出发,可以考虑共选项目、共同研发、分别出资、成果共享等的具体方法与途径。而且我们建议,作为全国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福建省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在漳州、泉州等传统对台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区内,增设闽台(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示范区; 四是要以本次两岸经贸论坛为契机,抓紧抓好新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与“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尤其是要积极创造便利条件,欢迎台湾农民、农业企业到大陆投资、兴业,积极寻求与台湾循环型农业专家与投资者们多种形式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可以肯定,通过上述努力与制度安排,必将有力促进两岸同行专家与实践探索者们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从大陆及台湾地区循环型农业的提出与内涵、发展的历程与成效、研究的进展与成果、发展的模式与方向、发展的策略与目标,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潜力等方面,深入分析、比较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发展现况与前景,得出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异同以及两岸合作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与此同时,还应进一步研究、探讨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的目标、模式、途径及其配套措施等,进而提出框架性的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发展的策略及目标,以期促进海峡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协同发展。 四、结束语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中逐渐探索和总结出来的具体实践模式,农业循环经济也已在全球悄然兴起,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文章首先简述了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内涵,着重探讨了大陆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初步分析、比较了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异同及两岸协同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从以上分析与讨论中可以看出,两岸在循环型农业发展、研发与管理过程中,既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又呈现出了互补的态势;通过两岸交流与合作,既可以充分了解台湾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业发展和永续农业的运行轨迹和政策措施,进一步了解台湾地区有关永续农业的一系列发展模式与经验教训;通过两岸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对比分析,还可以提出一些可相互借鉴的发展模式与对策措施,以及两岸循环型农业合作发展的目标、模式及其配套措施等,达到既促进两岸循环型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优化与共享,促进两岸循环型农业的协同发展,又可为海峡两岸共同迎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挑战开创出新的契机。

烟草行业培训结业论文参考文献

你好,如果你有邮箱之类的传送工具,可以发过来,我用WORD的格式给你发过去,都排好版了。探讨营销策略,推动“卷烟上水平”几个关键点的思考(WSX)【摘要】 烟草行业长期以来作为国家垄断行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有着非一般的重要性。然而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烟草行业必须从各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与创新,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在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严峻形势下,国家局姜成康局长立足烟草行业,科学发展,审时度势,提出了把“卷烟上水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任务。这既是对行业实现“保增长、促发展”目标任务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各级烟草企业强基固本、科学发展应当达到的一种境界,其任务意义非常,任重道远。【关键词】 培育 卷烟上水平 技术创新 和谐随着国家局大品牌、大市场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卷烟市场正在走向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地产烟的区域位优势正在不断减弱,大品牌、名优品牌的市场主导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销售规模和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卷烟是特殊商品,在扩大销售规模的同时,受卷烟计划的影响,也会导致一些卷烟品牌在市场上供应不足。向新型市场的智能转变所产生的市场冲突和新品牌卷烟的培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目前,卷烟市场新型名优品牌不断推出,但面对部分消费者已经对某些老品牌抱有一定忠诚度的目标市场里,要改变顾客的消费习惯往往是比较困难的。这里着重探讨做好市场品牌培育的几点思考意见。一、建立成熟可靠有持续发展力的品牌引进和培育体系(一)卷烟品牌的引进卷烟品牌的引进工作是进行品牌管理的首要环节,也是品牌是否能立足市场的基础。在引进一个新品牌之前首先要立足本地市场,分析市场动态,结合品牌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而全面的测评,大致分析,测评内容不外乎以下四点: 1、是否是大企业、大品牌 大企业、大品牌一般有良好的市场基础,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容易被消费者接受。选择大企业、大品牌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在已有的市场基础上快速建立起新品牌的销售战线。2、是否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景 对于一个新品牌的选择要有前瞻性,需要考虑这个品牌是否能成为一种消费潮流,是否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果缺乏准确的预测、判断能力,将导致品牌培育夭折,甚至刚刚培育起来的品牌就由于各种原因被卷烟生产商整合、转牌号,致使前功尽弃。3、是否有“利”可图 这里的“利”不仅指烟草商业公司所得之利,同样也包含零售客户所得之利,没有三分利,不起早三更。如果烟草商业公司不能得到可观的毛利率,对企业发展毫无利益,那就没有培育的必要;如果零售客户不能得到可观的批零差,就没有销售的积极性、主动性,品牌首先就失去了市场前沿。 4、是否易被消费者接受 主要从卷烟包装、口味、性价比等方面考察消费者接受能力,是否能被市场接受不能仅凭主观臆断,必须真正地深入市场、接触消费者,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取得第一手准确、有效的原始资料,再综合销售第一线的客户经理、市场经理的意见,才能做出准确判断。(二)卷烟品牌的培育在产品投放初期,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零售客户,根据客户新品牌销售能力,做好名优品牌的推介引导工作。选择一定数量的零售客户作为首批投放的目标客户,加强客户经营的新品牌的后期跟踪和维护工作,在新品牌投放后,要及时关注零售户的动销情况和库存量,使零售户在新品牌上做到既能保证市场的有效供应,又不出现脱销滞销的现象,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当客户拥有一定的库存量后,才会更加主动地向消费者推介我们的新品牌。1、做好品牌的上柜陈列工作 当客户接受新品牌的推介意见并已上柜,为新品牌销售创造良好的展示环境显得至关重要。提高新品牌的上柜率,是因为上柜率是新品牌迅速融入市场的基本手段之一,新品牌上柜后要让消费者接受,就要做好卷烟的陈列工作,作为客户经理就要及时向网点户介绍最能吸引消费者的陈列方法:⑴特殊位置陈列法;对于陈列柜比较大的客户,可以开辟一个新品展示区,专门对重点牌号进行展示。⑵醒目位置陈列法;在消费者注意力集中的位置摆放好新品牌,一般来说是柜台中间偏上的位置为宜。⑶色彩对比陈列法;在新品牌旁边摆放色彩对比强烈的品牌,造成绿叶配红花的效果。⑷数量优势陈列法。在展示名优品牌时,展示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卷烟品牌,并且陈列集中,格局分明。对重点培育品牌的摆放就要增加视觉效果,在摆放的位置、陈列数量上做文章。2、调动零售客户销售新品卷烟的积极性 零售客户直接面对的是广大消费者,所以零售终端才是品牌的主要推动者,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品牌培育时,不能仅仅要求零售客户接受,而是要提高零售客户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客户经理可以利用在零售户的店内采取站柜式推销新品牌,不但可以提高推荐力度,也能增进与零售户之间的感情,为建立消费者档案开个好头,这样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客户经理要全面做好零售客户的基础工作。3、“四员合力”,共同参与新品牌的培育工作 客户经理受走访时间和地理位置的约束,在新品牌的宣传上肯定不能在短时间内全部到位,这样电访员、配送员以及专卖人员也可以担担新品牌宣传的角色,电访员在订货过程中及时提醒零售户订购新品牌,配送员在送货过程中要协助了解新品牌的销售动态,专卖员亦要充当宣传的角色。通过“四员同力”来共同强化零售户对新品牌的认知度。二、发挥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开创“卷烟上水平”新局面创新理念自古有之,不会创新,就意味着灭亡。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是产业竞争力提高的源泉和取得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对一个产业企业经济的繁荣昌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加强烟草育种和烟叶原料研究,突出烟叶的基础性地位我国两烟生产和消费均居世界首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烟草大国。烟叶是整个卷烟行业的基础,决定着卷烟工业的发展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随着我国烟叶生产的基础地位逐步得到加强,“计划种植、主攻质量、提高单产、增加效益”的烟叶生产指导方针得到了深入贯彻落实。烟叶生产总体上稳定发展,保证了卷烟工业生产发展和烟叶出口的需要。但是,我国烟叶水平与美国、巴西等世界优质烟叶生产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除了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因素和栽培调制技术的不同外,检测手段和基础理论薄弱成为制约烟草农业发展和烟叶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1、烟草育种基础理论薄弱,性状遗传规律不清 长期以来,育种单位只追求出品种或注重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忽视了基础研究,品种选育很大程度上凭经验、碰运气,传统育种方法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2、遗传资源贫乏,育种亲木过度集中 我国烟草育种工作与国外最大的差距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亲木评价与利用方面,缺乏具有突破性的材料,育成品种遗传基础口径狭窄,这也成为限制烟草品种改良的重要因索。3、品种审评体系复杂,缺乏科学的品种评判标准和体系 品种选育靠经验育种、碰运气,审评也靠经验评判,无客观评价标准和指标,从某种意义上讲限制了育种的深入发展。4、检测手段跟不上,分析测试结果滞后,工农结合欠佳 烟草是特殊的经济作物,以收获烟叶为目的,而烟叶质量、可用性受多种因索影响,因此,烟草育种不仅要考虑到种植者的利益,更重要的还要兼顾到烟厂对品质的特殊要求,烟叶的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分析及评吸工作涉及面,往往存在部门协作不顺,分析测试结果滞后,工农结合欠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品种选育的效率。(二)继续在“降焦不降味”的突出矛盾上下功夫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要和对身体健康的重视,降焦减害是全球烟草业的发展趋势,国家烟草专卖局积极推进卷烟的“降焦工程”和“ 减害降焦工程”。我国烟草行业大力推广了科学种植烟叶,使烟叶等级结构优化,质量得到提高,进而提高了配方水平,稳定了卷烟的配方结构。从实践来看,无论国际国内,在集降低焦油危害与不影响口感吸味并存的技术手段上,都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1、俯瞰国际需求形势 LTR提出了一个观念,薄片可以和滤嘴通风协同使用,以达到降低焦油而尽可能小地改变吸味的目的。滤嘴通风降低焦油的效果是显著的,但通风对吸味的改变较大,消费者难以接受,因此将薄片和滤嘴通风协同使用不失为一种可以考虑的思路。在充分利用两者降焦作用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两者的负面作用,待消费者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习惯了一定程度的滤嘴通风,再稳步提高通风度。这种方式可以持续降焦而又较为容易被消费者接受,规避产品的风格改变和市场风险。2、鲁产卷烟的喜与忧 相比来说,鲁产卷烟在降焦工程上下了相当大的功夫,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泰山系列的儒风、望岳、观云等大部分骨干品牌,既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对人体的危害,又在抽吸口感上有了较好地改善。但相对畅销卷烟及消费者的接受能力,诸如上等品牌,加工工艺复杂,投入较高,产品价格也非能使大部分消费者都能接受,所以产品的加工工艺与投入价值、“降焦不降味”并存的突出矛盾亟待进一步解决。三、加强综合治理,落实“两个维护”,构建和谐烟草和谐的烟草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又富有秩序的;是诸要素间相互兼容、相互依存、稳定有序、协调运作、共同发展的;是行业员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充满创造活力,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烟草。要做到如此,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消除不和谐因素,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营造一个和谐的平台,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一)建立健全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随着烟草行业的快速发展,全面规范越来越重要,然而全面规范首先要规范制度建设,如果缺乏规范制度管理体系,就必然导致经营管理紊乱,工作效率不高,财务损失浪费,经营效益低下。因此,必须正确地认识到规范制度建设是重点和关键,烟草行业以规范制度建设为基础推动全面规范,构建内部监管长效机制,是对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和烟草行业特殊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是坚持和维护国家烟草专卖制度的本质要求;是推进烟草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加强队伍建设、树立烟草行业良好形象的重要措施。1、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内部管理体系 规范的制度管理体系是搞好各项管理、提高自我规范能力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在加强内部管理监督工作中,把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作为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为维护制度的科学规范与完整统一,防止在制度建立中重复、遗漏和相互制约冲突等现象的发生,更好地发挥制度的规范、导向和约束力作用,使制度更具可操作和实效性。定期对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剔除与当前加强管理不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及时完善补充相关制度,针对本单位制定的相关制度和规定进行认真梳理,需要建立的要建立,需要完善的要修补完善,已过时效的或不合理的要及时进行清理,真正做到以制度规范行为。2、围绕“两个维护”,规范市场专卖管理体系 烟草专卖管理主要目标是贯彻落实“两个维护”,确保市场净化率,围绕提高市场净化率并结合目前烟草专卖管理的实际运行方式,专卖联合办案管理流程如图示:专卖联合办案机制示意图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烟草专卖管理过程是一个严格并复杂的法律程序,其中许可证(包括零售许可证,运输许可证)的申请与办理过程是一个典型的行政许可过程,应严格按《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程序进行。从目前已经认证审核的烟草专卖局情况看,在申请受理条件,办事流程,行政许可期限承诺等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比较容易忽视过程,如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宣传的流程和市场秩序的检查工作,市场检查通常分为常规检查和非常规检查,常规检查主要是根据零售经烟户诚信度等级管理相联系的,专卖管理局 (或所)也制定了不同诚信等级的经烟户检查与走访的频次,检查与走访的内容等;非常规检查主要是指一些专项检查,应该制订专项检查的方案和计划。案件查办,处理过程是严格行政处罚的过程,要求严格按《行政处罚法》规定的法律程序执行。从已经审核的烟草专卖局情况看,专卖局在案件处理的法律程序上不能存在与《行政处罚法》规定不一致的情况,这尤其要引起烟草专卖执法人员的重视。(二)促进职能转变,加强综合治理,构建和谐烟草正如改革开放初期,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也对反腐倡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烟草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和烟草系统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烟草行业正进入了一个“整合资源、理顺资产管理体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良性发展的关键期。构建和谐烟草市场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深层次矛盾的日益凸现,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的经营局面,不断与矛盾作斗争,其关键是思想认识,重点是综合治理。1、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烟草的迫切需要 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工作是烟草企业经济秩序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它是保证企业各项任务顺利完成的思想基础,又是鼓舞人心促进工作的强大动力,在构建和谐烟草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控烟条约”对烟草企业职工的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导致相当部分的职工对烟草未来的发展缺乏信心,对单位的领导和群众缺乏信任。保证员工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在“变革中不变向、不变质”,必须加强和改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全体职工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我们需要不断强化对职工的思想文化教育,培养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对职工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使广大员工牢记“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走出思想理论误区,提高政治鉴别力,使企业形成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推进烟草企业的双文明建设持续发展2、服务“人性化”、管理“民主化”是构建和谐烟草的必然要求 服务质量是销售网络赖以生存的根本。提升服务质量不仅要求全局职工爱岗敬业,精心工作,更要在“人本烟草”、“亲情服务”上下功夫,在服务中注入真诚与温情,将服务标准化、人性化,多为零售户着想,多为消费者着想,多为企业发展着想,把客户的满意和微笑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真正把优质服务送到人们的心坎上。在企业管理方面,要充分发扬民主管理、民众决策的精神,让员工以主人翁的心态参与到管理中来,与企业共荣辱,同进退,同时要充分发挥卷烟经营者协会的作用,架设好消费者、零售户、营销部三者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真正做出消费者欢迎、零售户赞同、员工拥护的最优化决策,推动企业发展。3、坚持“以和为贵”是构建和夯实和谐烟草建设的能力基础 团结就是力量,是班子建设的生命,是构建和夯实谐烟草建设的前提。领导班子建设,就是领导能力建设。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搞不好团结,也就谈不上和谐。构建和谐烟草,班子必须搞好团结。团结和睦的领导班子,必须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相互信任不猜疑,彼此支持不拆台,分工负责不越权;提倡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凡是需要议定的重大问题,先交换意见,形成共识。只有沟通,才能彼此了解和理解,即使出了点问题,也能相互谅解,从而真正做到协调中讲和谐,前进中求和谐,工作中构建和谐。这样,才能建设和睦的领导班子,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构建和谐烟草。【参考文献】1、《烟草经济研究报告》 作者:张辉 2006年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中国烟草重组整合及走出去》 作者:国家烟草专卖局,2006年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3、《烟草行业基础管理》 作者:张辉 2006年

新形势下烟草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融合探析

烟草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企业实现可持续和跨越式的发展,关键点是切实加强烟草企业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要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普通员工和经营管理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加快培养造就善于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善于推动企业创新和应对复杂局面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引言

如今,烟草行业正掀起做大做强的改革热潮,烟草企业想要在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立脚跟,就要认真研究形势,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品牌,而烟草企业品牌的塑造又与烟草企业文化、品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和不断更新的品牌文化有机融合起来,这是所有烟草业内人士应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烟草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

文化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企业品牌靠文化来宣传,企业精神靠文化来培育,企业形象靠文化来塑造。作为文化强有力的表现形式,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在企业发展中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在企业发展中,正以其独到的力量支撑着企业的飞速发展。烟草的品牌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关系是既相互独立,又息息相关。烟草企业文化是烟草品牌文化的基础,品牌文化的建立与运营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持和依托。当前,众多烟草企业常尽可能地从卷烟市场关注并收集消费者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作为企业文化战略的资源整合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当中,并逐步形成一种企业精神,使烟草企业上至领导下至普通员工都围绕它来开展工作,使企业文化无形中能体现出品牌文化的内涵。这种符合消费者志趣的文化势必将大大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也会越来越牢固。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最大的区别一是目标受众的不同。烟草品牌文化的传播对象是在烟草企业外部,目标受众主要是烟民及相关人群。而烟草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内部大多数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理念和行为准则,它的传播对象则是企业内部的人群,目标受众是企业的员工。二是二者建立的基础也不同,企业文化建立的基础和目的是维护企业管理和运营,解决企业存在的'目的、未来发展方向等,起内部凝聚的作用。而品牌文化建立的基础则主要是解决与消费者的关系问题,是以消费者为基础的活动,外向沟通与扩张作用更为显著。

二、烟草行业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的融合现状

烟草行业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的融合是基于当前烟草行业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选择,当前,整个国际社会已进入激烈的品牌竞争时代。用创造品牌来培育企业的竞争优势,成为市场上与对手角逐的主要策略,而在品牌的发展中,许多企业还赋予自己的品牌产品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念,各行各业正形成这样一种理念,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凝结在品牌上的企业精华,以文化来延续支持产品的生命力正逐渐成为21世纪企业发展、经济增长的一种战略方针。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烟草行业实现了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融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融合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一是体制方面。目前烟草行业虽然已经打破地域垄断,实现工商分离,但是计划色彩仍然浓重,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二是卷烟工业企业也始终停留在生产制造商的角色,没有与时俱进,向生产服务商进行有效转变。三是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文化建设不平衡。目前,由于烟草企业的文化建设起步较晚,大多数烟草企业正经历或者准备经历企业整合合并,这些改革中的卷烟企业,对文化建设大部分还没有达到熟练驾驭的程度,在梳理这些年烟草行业掀起的文化构建热中,发现模仿、雷同、相似的现象较多,文化建设大多停留在表层和中间层,核心层的理念尚未形成。整个品牌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在融合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老调重弹,缺乏新鲜感;直接转接旗帜或口号,只单一把主打品牌标识加在合并后的产品上,接转别人的,形式主义色彩浓厚,这些现象使得文化建设不仅成效甚微,还容易使传统烟草企业的文化失去其应有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

三、“三实现一培养”加速烟草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建设形成合力

(一)实现价值观的融合。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都是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品牌,都不能脱离公司的产品和经营,因此,它们的价值观应该是相通的。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即企业所追求的价值取向。根据相关专家的学说,如果员工的个人价值观与企业品牌价值观一致,那么企业就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尤其是员工会更加努力朝着实现企业品牌文化的方向发展。根据市场发展原理,企业文化在企业品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实践企业行为影响了市场消费行为,如果企业品牌意识淡薄,那么消费者就会对企业产生抵触心理,进而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当然如果消费者对企业的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存在冲突的话,直接影响企业品牌文化在社会中的传播。因此烟草企业要紧紧把握行业的共同价值理念,将行业价值观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将国家利益和消费利益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品牌文化理念,把它融于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文化塑造中,是我们必须自觉坚持并不断完善的,烟草企业要在“两个至上”的价值观引领下,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来制定品牌战略和发展方向,依托企业文化进行整合营销,加速品牌文化建设。

(二)实现传播活动的融合。企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企业文化的扩张及文化品质的不断提升。要实现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文化塑造的最佳融合,一个成效快、意义大的形式就是传播活动的开展。以广东中烟为例,自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重组合并以来,广东中烟就通过举办双喜世纪婚礼、双喜之夜大型晚会、共创喜悦新生活公益活动等和双喜品牌理念相符的主题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使双喜品牌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也彰显出广东中烟喜悦和谐、勇于承担责任的企业文化形象。经营文化建设要运用文化手段,要以大众为经营对象,不管是烟草工业企业还是烟草商业系统,都要坚持适销对路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角度经营烟草营销途径,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烟草企业要积极投入到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公益活动提高社会对烟草企业的认可度,以便更好地在企业内部开展积极向上的业务培训。

(三)加速管理人才的培养。烟草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企业实现可持续和跨越式的发展,关键点是切实加强烟草企业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要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普通员工和经营管理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加快培养造就善于战略决策、经营管理,善于推动企业创新和应对复杂局面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同时,加强对烟草企业各级领导和管理干部品牌融合方面的知识培训。除此之外,烟草企业还要提升管理的理念,将品牌意识和文化意识融入到日常的行为活动中。

四、结语

总之,就烟草行业的整体趋势而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烟草的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将会融合得更为紧密,假若没有品牌的无形传递效用,企业无法向消费者传递自己的企业文化,得到消费者的认同,而没有企业文化的支撑,品牌文化也将孤立无援。烟草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建设过程中,只有对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实现文化建设效果最大化,经受住烟草行业不断加大力度的改革考验,才能提升企业品牌力和文化力。

参考文献:

[1]张浒.中国企业的品牌文化现状研究[J].消费导刊,2007,12

[2]王运启.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嫁接[J].现代班组,2008,3

[3]程胜碧.构建独具特色的烟草企业文化[J].现代企业文化,2008,12

[4]赵哲.浅谈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的融合[J].新西部,2015,11

建立“名、优、特”烟叶产区 提高烟叶品质和可用性 所在院校:云南省广播电视大学烟草分校 所学专业:农业技术推广2002级烟草种植专业 指导教师:徐江明 学生姓名:赵英佑 学号:029370017 论文完成时间:2003年9月6日 关键词 烟叶;产区;品质;可用性 我国种烟历史悠久,长期的市场选择、烟草种性变异和栽培条件的演变,形成了晒烟、晾烟、烤烟等多种类型。广东南雄晒红烟,湖北黄岗晒黄烟,吉林蛟河晒烟,甘肃、新疆莫合烟等久负盛名。建国后又成功地引进了香料烟和白肋烟,尤其是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扶持下,逐步形成了一批优质烟生产基地。但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片面发展烤烟而忽视了其它类型烟叶,使很多优良的晒晾烟资源丢失或绝迹。在烟叶高农特税及多种附加税的诱导下,各地政府积极发展烟叶生产,致使不适宜区劣质烟叶也挤占了市场,适宜区由于缺乏正确的技术引导,使我国烟叶的“量”和“质”均不断出现大起大伏现象。同时在多种生态条件下共同追求一个技术模式和质量目标的做法,使有突出质量风格的烟叶走型变味,相当比例的烟叶因与市场脱节而成为库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烟气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加入WTO后国外卷烟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必须尽快调整种植布局,优化烟区结构,建立名优烤烟、白肋烟和香料烟生产基地,筛选恢复传统晒晾烟名品,使我国烟叶生产整体质量达到国际水平。 1 世界先进产烟国烟叶生产概况 国外的烟区划分是以环境条件和烟叶质量为依据,通过自然选择形成优质烟区。不同烟区的环境条件造成了烟叶质量风格的差异,将这些烟区分型,卷烟工艺配方人员则可根据不同类型烟区烟叶的质量风格进行配方。美国的烤烟约51%种植在北卡罗莱纳州,弗吉尼亚、北卡罗莱纳、南卡罗莱纳、佐治亚4个州的烤烟约占全美的91%[1]。在美国的分级标准中把这些产烟区分11型、12型、13型、14型[2]。肯塔基州的白肋烟约占全美的53%[1],田纳西州约占,其它产区只有零星种植。因此,市场选择起到了优化烟区形成的作用。P�6�1M、BAT、大陆等烟草公司在收购季节就到拍卖市场直接购烟叶。不适宜的产烟区因产品没有市场已被逐步淘汰,故美国的烟叶种植纯粹是由市场选择。各大烟草公司除自身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外,为了购买到优质烟叶,给产地的州立大学提供大量的科研和技术推广经费,以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烟叶质量。巴西的烟区主要分布在巴拉那、里奥格兰德和桑塔卡塔里那南部3个省,北部种植面积仅占巴西的5%[3]。这些烟区被十几家烟草公司瓜分,在各公司的辖区里,由公司负责技术指导,提供贷款和物资供应,生产的烟叶由所属公司收购。土耳其的烟农种植烟叶要有许可证,试种3年被政府认可后方可获得种烟资格。 世界优质烟生产国的种植布局大多已固定,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以提高烟叶质量,如防治病虫害提高烟叶生产保险系数,提高自动化程度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吸烟安全性,利用生物技术调节烟叶的化学成分和提高烟草抗病性等。 2 我国烟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烟叶生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年种植面积发展到100万公顷左右,年收购量180万吨左右,加上晒晾烟年收购量可达到200万吨左右,较好地满足了我国卷烟工业和出口的需要。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烟叶生产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烤烟独占鳌头 卷烟产品需要烤烟、晒晾烟、白肋烟、香料烟等多种类型的原料,尤其是混合型卷烟要求晒晾烟的比率较大。多年来,我国烤烟型卷烟发展很快,为满足烟叶总量的需要,下达烤烟种植计划较多。地方政府为获取较多的财政积累,对种植面积的保证措施也较多。同时因为烤烟调制需时短,受气候影响较小,烟农也乐于种植。这些原因造成烤烟面积和总产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种植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的晒晾烟则逐步萎缩。20世纪70年代末期尚有1600个县种植,其产量约占烟叶总产量的16%,但由于卷烟工业需求量小,使其长期得不到重视,大部分地区没有纳入国家计划,致使面积缩减,产量减少,质量下降,许多优良品种失传。这种状况与当前卷烟工业发展对晒晾烟的要求不相适应。 不适宜区和次适宜区种植面积过大 烟草喜温、喜光,适宜种植在光热资源充足和微酸性土壤条件下,我国很多省区的自然条件适合烟草种植,但很多不适宜和次适宜区也在种植烟叶。西北部低温冷凉、土壤偏碱,不适宜种植烟草,但仍有不少地方种烟。近年来新疆在发展了一定规模的香料烟后,在伊犁和石河子地区种植了烤烟,烟叶难以正常成熟,少香无味。黄淮烟区覆盖面大,其中土壤pH值超过8的地区很多,有的甚至已盐渍化,但烟叶仍有普遍种植。在不适宜区、次适宜区或在适宜地带的非适宜区中生产的劣质烟叶通过搭配销售等手段,使烟叶进入卷烟配方或变成无效库存,降低了行业的经济效益。 生产模式单一,不适销烟叶比例较大 多年来,我国烟叶生产主要是以指令性计划方式安排,只有面积、收购量的计划,而没有分类型、分档次的生产计划,因此,形成了目标、质量单一的生产局面。20世纪70年代追求烟叶高产,形成了品种多、乱、杂,种植密度过大,营养不合理等技术问题,全国烟叶整体质量为叶小、片薄、油分差、烟碱含量低,少香无味。进入20世纪80年代烟叶生产以提高单叶重、烟碱含量为目标,但矫枉过正,致使20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烟碱含量过高的问题。截止目前,上等烟缺口仍较大,不适销烟叶的工商库存达50万吨以上,上部叶比例达40%以上。 土壤贫瘠化,烟叶整体质量低 我国烟叶香气量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变,小型农机具代替了耕牛,牲畜粪肥减少了,作物秸杆大多就地焚烧,使宝贵的有机肥资源流失且污染了环境,造成土壤贫瘠化。在目前优质烟生产基础较差的情况下,为了尽可能地提高烟叶香气质量,有必要深入研究烟叶香气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从中确立能够产生较好香气的土壤有机质阈值,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弥补土壤缺陷,建立与我国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烟草施肥技术体系。 缺乏重点,名区不名 1985年《全国烟草种植区划研究报告》中提出,在滇中、滇东、黔北、闽西建立优质烟生产基地,在湘南、豫中、豫西、鲁中、淮南等地建立烤烟生产基地,在湖北、四川建立白肋烟生产基地等。从工业需要情况看这些产地的商品竞争力较强,但由于缺乏政策倾斜和技术指导,使得烟叶生产也随着全国的生产情况而改变,近年来滇中、滇东烟叶烟碱含量较高,贵州烟叶也因面积和总产大起大伏而使整体质量水平受到影响,黄淮烟区的烟叶销售形势也不乐观,造成了优质产区名烟不名。 3 开发“名、优、特”烟区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调整生产布局,优化烟区结构,划分生产区系 在烟叶种植分布普查的基础上,根据“生物相似论”以生物体反应(如烟叶评吸结果)为主,结合生态因素的综合评估,推测“气候”相似,选择烟区,划分生产区系。根据分区结果和烟叶质量风格进行香吃味品质的分型定位,并制定相应的定向栽培技术,从而实现优质烟叶综合配套生产技术的集成创新。通过“名、优、特”烟叶的研究和开发,重新优化种植布局,让生态条件好的产区名起来,使不适宜区、次适宜区限期逐步压缩,直至淘汰。立项开展全国不同生态区气候、土壤调查分析及烟叶品质测试分析研究;制订全国范围内的烟叶品质区划、品质分型及定向栽培技术方案;提出混合型主料烟、烤烟型主料烟及填充料烟的品质指标、适宜产区和生产技术方案。 筛选健全类型品类,满足混合型卷烟开发的需要 目前仍有较大种植面积的湘西晒红烟,云南腾冲晒烟,广东南雄、连县、鹤山晒烟,黑龙江亚布力晒烟,吉林蛟河晒烟等,且有较大开发价值,能够满足我国混合型卷烟对晒晾烟的需要。湖北建始、鹤峰,重庆达州、万州、宣汉的白肋烟,云南保山、新疆石河子、湖北十堰的香料烟均已具备了较好品质,要通过进一步研究开发,建立起我国白肋烟、香料烟的优质产区。 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增强烟草行业的竞争力 通过调整生产布局建立的生产区系要具备良好的烟叶生态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良土壤环境,建设水利、调制等基础设施,优化物资供应和提高烟农素质等措施,提高烟叶生产的整体水平。工业企业可根据各类型烟叶的产地及质量风格,挑选适宜的烟叶原料,创立名牌卷烟,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增强我国卷烟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工农业相结合,边评价边改进 “名、优、特”烟叶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应坚持与卷烟工业的紧密结合,从光、温、水、土等自然环境角度选择优质烟区的同时,应由卷烟工业提出选择和评价意见,以实现烟区的逐步优化,市场的循序集中。烤烟、晒晾烟、白肋烟、香料烟等类型均应采取一边研究,一边评价和工业验证,一边大规模开发的做法,使其尽快形成名产和规模。 开展国际合作 在国际市场上,市场选择、优胜劣汰的经济规律使烟叶生产步入了较高水平。在“名、优、特”烟叶的开发过程中,应积极引进国际市场的质量观念,并尽快与之接轨。同时,邀请跨国烟草公司参与开发和烟叶质量的评价、论证,借助于其雄厚的技术力量,提高烟叶生产的整体水平和技术人员的素质,力争把我国不同类型的烟叶尽快推向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赵献章.中国烟叶分级[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刘卫群.巴西烤烟生产技术考察报告[R],2000. [3]王宝华,吴帼英.地方晒晾烟普查鉴定及利用的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1992,(2):45-54.

人事专员培训体系毕业论文

人事专员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踏实稳重,工作细心,责任心强,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有团队协作精神,性格活泼开朗;以下是我整理的人事专员工作职责_人事专员岗位要求12篇范本,欢迎阅读分享。

人事专员工作职责1

1、责人事档案的管理、文书的起草;

2、负责完成招聘目标与执行。

3、负责部门周报、绩效的管理工作。

4、负责优化人事制度与流程。

5.负责客人的接待工作,负责接听电话或者转接电话;负责协助上级领导处理企业会议或者活动的准备工作,撰写会议纪要;

6.负责协助部门行政临时事务。

人事专员工作职责2

1、负责需求岗位的招聘工作并保证及时满足用人需求;

2、执行并完善员工 面试 、 入职 、培训、转正、 离职 等相关政策及流程;

4、负责公司员工 劳动合同 的签订和劳动合同保管工作;

5、及时更新员工花名册信息和档案资料;

6、负责公司 员工手册 的编纂及相关人事制度的制定;

7、完成领导安排其他事宜。

人事专员工作职责3

1.与部门沟通招聘需求负责招聘工作;

2.选择并且维护招聘 渠道 ,并且拓展新的招聘渠道;

3.组织/安排面试和培训,并且进行人力资源初试;

4.候选人进入公司后,对试用期员工进行沟通;

5.领导交办的其他事情。

人事专员工作职责4

1、负责公司人员招聘工作, 简历 筛选,电话邀约与初试等;

2、负责员工入转调离的手续办理及入职培训等事务性工作;

3、负责员工劳动合同的签订及续签,内部员工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4、负责公司每月考勤统计及相关报表统计;

5、负责公司固定资产的管理,包括登记、清点、维护等;

6、负责行政费用的请款报销及采购相关事宜,订采购办公用品等;

7、负责公司一般性商业合同、 租赁合同 的审查工作,提出修订建议;

8、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与维护工作;

9、领导交代的其他事宜

人事专员工作职责5

1、公司培训体系的搭建、优化并完善培训体系,对培训的效果进行反馈、跟踪;

2、主导培训需求调查,根据业务部门需求,策划并运作完成备类培训项目;

3、负责日常各项培训的组织、协调资源确保培训计划的落实、完成(包括但不限于新员工入职培训、在职培训、技能培训、专业知识培训);

4、根据公司人力资源战略及发展目标,协助部门主管完成年度绩效规划及月度绩效实施(包括但不限于绩效分解、实施、调整,对各部门绩效及各人绩效的整体推进等;

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人事专员工作职责6

1、 负责岗位发布、简历筛选、面试组织协调,评估候选人,持续优化招聘流程;

2、定期梳理各部门用人需求,制定招聘方案及计划,梳理各大招聘渠道,管理并优化各种招聘渠道,包含但不限于网络、行业等各种渠道;

4、及时、准确的完成招聘数据统计,并对招聘工作进行分析和持续改进;

5、建立人才储备机制,完善公司人才库,储备业务发展需要人才;

6、熟悉劳动法法律法规,对绩效管理薪酬制定有一定的了解;

人事专员工作职责7

1. 协助公司人员的人事工作;

2. 负责人员花名册的及时更新;

3. 负责公司部分绩效工作;

4. 建立、维护人事档案,办理和更新劳动合同;

5. 负责员工劳动关系的管理及劳务纠纷处理;

6. 负责公司所有员工的社保及公积金的办理;

7. 收集相关的劳动用工等人事政策及法规;

人事专员工作职责8

1、及时收集员工的各种信息,了解员工的各种动态,做好人事调查工作;

2、负责员工的调动、辞职、转正、待岗、辞退、开除等日常手续的办理,并及时存档;

3、人事档案的规范管理;

4、员工福利的发放。

人事专员工作职责9

1、主要负责公司人事招聘相关工作;

2、执行招聘工作流程,协调、办理员工招聘、入职、离职、调任、升职等手续;

3、维护拓展招聘渠道,通过关键词搜索人才库,挖掘优秀人才,归档、跟进;

4、协同开展新员工入职培训、业务培训,以及培训效果的跟踪、反馈;

5、及时沟通、反馈部门的招聘需求,协助上级进行招聘工作。

人事专员工作职责10

1、起草公文制度:起草基础性的公文制度、通知等文件;

2、招聘:寻找及选择招聘渠道开展招聘工作,简历筛选、通知面试等;

3、入离职办理:完成员工入离职手续的办理,更新员工信息,办理入职培训等;

4、社保用退工办理:负责办理员工的招退工及社保缴纳;

5、薪酬核算:负责核算总部的'每月工资表、提成表的核算;

6、员工关系:负责公司内部员工有关事务的解答,处理;

7、协助部门经理完成其他事务性工作。

人事专员工作职责11

1、负责基础岗位人员招聘,及现有招聘渠道的维护。

2、办理员工入职、离职、调动、员工试用转正工作跟进及档案管理。

3、负责考勤管理等相关工作。

4、负责办公区域的环境卫生管理、办公设施等综合事务工作,来访客人接待。

5、负责公司办公用品的采购及管理。

6、负责公司车辆油卡办理与管理。

7、负责公司相关证照办理/年审等相关工作。

8、其他临时性工作。

人事专员工作职责12

1、全面负责公司内部人才的招聘工作;

2、根据现有编制及业务发展需求,协助上级确定招聘目标,汇总岗位需求数目和人员需求数目,制定并执行招聘计划;

3、协助上级完成需求岗位的职务 说明书 ;

4、调查公司所需人才的外部人力资源存量与分布状况,并进行有效分析,对招聘渠道实施规划、开发、维护、拓展,保证人才信息量大、层次丰富、质量高,确保招聘渠道能有效满足公司的用人需求;

5、发布职位需求信息,做好公司形象宣传;

6、搜集简历,对简历进行分类、筛选,安排聘前测试,确定面试名单,通知应聘者前来面试(笔试),对应聘者进行初步面试(笔试)考核,出具综合评价意见;

7、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协助完成复试工作,确保面试工作的及时开展及考核结果符合岗位要求;

8、对拟录用人员进行背景调查,与拟录用人员进行待遇沟通,完成录用通知;

9、负责招聘 广告 的撰写,招聘网站的维护和更新,以及招聘网站的信息沟通;

10、招聘费用的申请、控制和报销;

11、 总结 招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招聘制度和流程的合理化建议,完成招聘分析 报告 ;与其他招聘人员进行招聘流程、招聘 方法 与技巧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招聘活动效率;

13、负责建立企业人才储备库,做好简历管理与信息

14、搜集各地区人才市场信息,并熟悉各地区人事法规;跟踪和搜集同行业人才动态,吸引人才加盟公司;

15、熟悉公司人力资源制度,对应聘人员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人事专员工作职责_人事专员岗位要求12篇相关 文章 :

★ 人事行政专员的岗位职责要求

★ 人事专员助理岗位职责

★ 行政人事专员的岗位职责怎么写

★ 公司人事部员工主要职责精选5篇

★ 人力资源专员的工作内容与职责

★ 2022人力资源专员岗位职责要求

★ 人事专员个人工作计划5篇

★ 人事专员工作个人总结(精选10篇)

★ 人事专员详细工作总结

学术堂精心准备了88个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论文题目供您选择:1、人力资源投入与产出分析2、浅析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3、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4、人力资源流失原因探析5、人力资源二次开发的重要性6、浅析人力资源保护7、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8、论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性9、论人力资源管理与核心竞争力培植10、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11、人力资源管理弊端分析12、人力资源管理规范管理若干问题探析13、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匹配14、人力资源(资本)会计探讨15、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探析16、人力资源工作流程分析17、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18、e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转变19、人力资源项目管理探析20、人力资源规模效益管理初探21、人本管理策略探析22、人员素质教育探析23、如何实现人员队伍的有机管理24、如何实现人力资源规范化管理25、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26、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27、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问题28、人力资本与激励机制29、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问题30、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设计31、如何通过招聘选拔合适人才32、加入WTO对我国劳动关系的挑战及应对33、“人才租赁”政策分析34、“宽带薪酬”及设计其问题规避35、人才流动与人才安全36、知识员工增多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挑战37、员工激励的误区剖析(如何提高员工激励效率)38、如何提高“员工建议系统”的效率39、如何提高新员工培训的效率4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41、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问题与对策42、激励性薪酬体系的设计43、股权激励制度设计44、“人才主权”理论探讨45、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探讨46、柔性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47、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规避48、WTO与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49、职业生涯管理与组织发展50、试论知识员工的管理51、工作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52、招聘管理体系初探53、关于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机构的探讨54、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意义55、人才素质测评浅谈56、怎样利用职工中的非正式群体57、如何正确处理职工情绪冲突58、创业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59、自助式福利体系的设计60、如何提高体验式学习(素质拓展训练)的效率61、知识型员工薪酬激励62、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较63、公务员管理研究64、浅析公务员的高薪养廉问题65、完善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制度66、当代领导者素质研究67、人际关系的沟通与技巧68、论我国的就业方式69、职业指导与职业设计70、浅析我国妇女就业问题71、浅谈我国现阶段下岗职工劳动关系问题72、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管理探析73、论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培养74、企(事)业单位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75、如何充分调动人力资源工作的积极性76、论企业文化与员工归宿感之间的关系77、湖南人才高端市场分析78、企(事)业单位人员从业的误区分析79、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研究80、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81、论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竞争优势82、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风险研究83、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员工培训84、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85、员工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设计86、企业薪酬管理87、民企边际员工的绩效管理88、企业招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误区)及其规避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特征 生命周期内容摘要:人力资源管理不是恒久不变的,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变换管理方式,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人力资源的管理特征也不同,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政策。论文对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与问题进行分析。 ◆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企业人力管理与协调的一个部门,是企业不容缺少的。人力资源对企业内部人员或部门之间起调节作用,是负责企业人员完善和培训的部门。因此应时刻关注企业各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管理特征及相关问题。由于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就应该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的情况改变管理的手段,制定完善、有效的管理系统,并坚持周期性的修正与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化、有效化的监督,起到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合理配置的作用,贯穿于人力资源过程中,是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工作的分析与总结。同时也是对企业人力的分配、培训、调节,从而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与综合素质。 (一)及时为企业补充新成员 企业的发展是通过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得来的,同时,由于观念的不同,也有很多员工的离开,而员工的离开造成了职位的空缺,这个时候,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就应该及时的招聘新的成员,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行,招聘人员的好坏也取决于人力专员与空缺部门领导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如果由于招聘的疏忽,造成人才与职位不符,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财力。 (二)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活化剂 在企业当中,各个部门既是单独的独立体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说,维护部门之间的和谐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由于各部门负责的任务不一样,都是以完成自己部门为前提,所以部门之间一旦产生合作关系,就会涉及到诸多的问题,这时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协调矛盾,不要因为分歧而耽误工作。部门内部之间也是如此,分配工作的多少也是员工之间矛盾的导火索。如何避免这些问题,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了解每一个员工,找出其各自的特点,根据不同特点来分配工作,并及时传达给各部门的领导,避免产生类似的问题。让企业管理人员都了解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只有让企业管理人员真正了解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他才会去重视,员工才会受重视。 (三)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 对员工的定期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首要任务。刚刚进入公司的人员,企业要对其进行企业文化的培养,并从其中了解到这个人的特点,及时地传达给部门主管。对于老员工也要定期地进行培训或是知识交流,让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培养感情,了解彼此,从而在工作中能各自发挥长处,完成任务。老员工在长期的工作中对企业的文化会有淡忘,而培训或是交流可以纠正员工存在的问题。企业还应借鉴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结合自己的现有情况及时地进行内部分析与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企业的发展都是由小变大的过程,业务也是越来越多,人员也是越来越复杂,企业不能一直应用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应该适时的调整和改善管理理念。同时也应该借鉴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取长补短。 (一)企业的创业阶段 此阶段企业人员不多,业务不多,企业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企业的业务开发上,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负责的项目也不是很多,相对的这个部门配备的人员也就一个或两个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只要做好日常的工作就可以。但是为了以后长远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应该只满足于现状,应该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在企业壮大后,可以很好开展业务。 (二)企业的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人员的数量逐渐增加,业务和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增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任务也相对多了起来,人力资源不仅要招聘优秀的人才,还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培训及企业文化的传输,并且在培训期间了解新员工的特点,及时的传达给部门领导,使得部门领导可以根据新员工的情况安排工作。同时让各个部门熟悉起来,避免由于不熟而造成的错误。要定期进行培训,针对业务提升方面,把员工都培养成公司的骨干人员,为公司的不断扩大奠定基础。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把人力资源部门打造成企业重要的'部门和精英部门。 (三)企业的成熟阶段 在企业达到发展的平稳期时,企业的管理已经达到一个饱和状态,则人力资源需要制定出一套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把其他企业的管理机制和企业的现状结合起来,有效地进行管理,使企业内部和谐融洽。对于企业的特性应该注意几点:一是战略性。人力资源进入到战略阶段,达成战略目标。二是系统性。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不定期的进行更新,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比,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三是普遍性。让每一个员工都了解人力资源,知道人力资源的职能。培养员工的自我约束力,主动自觉的承担职能。了解到公司的和谐不再是人力资源的专利。四是前 瞻 性。对未来有预测性,通过以往的记录材料,分析与研究,掌握公司发展的大方向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发展的各个生命周期,会面临不同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人力资源变换不同的管理手段来解决问题,也因此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管理特征。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生命周期存在的问题 1.不能对员工充分的了解,做到取长补短,不断地激励员工。有些企业的领导者对于人员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总是认为不行就换人,想要工作的人很多,没有意识到真正的人才不是到处都有。一个适合企业的人才,并且认同企业文化的员工是不好找的。企业对人才的竞争力不是很强,并且对人才的定义上有所偏差。很多企业认为人才就是高学历,或具有名牌大学学历的人就是人才,现在大学的逐渐普及,大学生已不再难求,现在普遍认为研究生、博士生才是人才,所以很多企业都在学历一栏标上本科以上。这样就淘汰了一部分的人,忽略了经验的重要性,同时也忽略了企业自己培养出的最适合的人才,导致员工没有积极性,只能机械的工作。这样的状态是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的。有很多的家族企业更是如此,一切以自己人为原则的管理更是管理中的大忌。 2.不能提供人才满意的待遇。随着社会的发展,留住人才、对人才的高度重视是新经济下的具体表现。很多企业还不了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对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步骤,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就是薪金的设置,好的福利待遇是留住人才的唯一手段。但是现在的企业不能合理地分配薪金的等级,控制人才的流失,他们通常把薪金设置的差不多,不管工作做多做少工资都相差不多,这样很多人会心里不平衡,认为自己做的这些没有回报,工作积极性下降,有的甚至想更换工作。还有虽然给了高的工资,但是认为领取高工资就要全心全意的为公司服务,如果不是,就恶言相向,这种不知道与员工培养感情的企业也是人才流动的主要原因。 3.缺乏长远眼光、技能培训,内部晋升制度不完善。企业的发展要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培训机制,现在很多企业都不重视企业的培训,认为那是一个浪费时间和财力的项目。没有一个系统性的培训计划,员工不能时时充实新鲜的知识,不能提高技能。企业安排一些不重要的培训,导致员工没有兴趣,学习不投入,既浪费时间又浪费财力。还有企业没有完善的晋级制度,干了很多年的员工和新来的员工工资一样,导致员工工作没有积极性、创造性,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分析 1.树立正确的观念,尊重员工。员工不再只是单纯地工作。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普遍现象,合理的人才流动是保持组织活力的重要环节。然而,过高的人才流动率会影响企业人才队伍的稳定,增加企业的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效率。我国中小企业在向现代企业转制过程中,首先观念上应确立“企业即人”、“人是企业支柱”的经营理念,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员工,从工作、学习到生活、福利、医疗保障甚至到婚丧嫁娶,都应体现出对员工的尊重。尤其是现代组织面对前所未有的剧烈竞争,企业为了迎接挑战,在经营战略和运作模式上不得不做出重大的调整,如组织合并、重组、裁员、缩减开支、新管理手段的运用等,这些变化使得原有的企业雇佣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员工以忠诚、遵从和努力作为条件换来的工作稳定感已不复存在。 2.根据员工不同的需要,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量,提供等同的薪金标准,实施做的多得的多,做的少给的也少原则。从根本上改变员工偷懒的情况,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再有与员工建立感情,不要一味地认为只要有钱就必须认真干,做不好就加以斥责,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针对于不同的人实施不同的激励方法。让员工把单位当作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大舞台,在这里可以发挥自己的强项,表现自己,为企业的发展共同努力。判断一个人的能力,不再以学历来评价,应该综合的考虑,并且珍惜自己的老员工,他们在企业工作了这么长时间,有丰富的经验,对企业了解透彻,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企业要学会抓住人才,留住人才。 3.做好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人力资源规划作为一种战略规划,着眼于为组织未来的经营或运作预先准备人力,持续和系统的分析组织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并开发制定出与组织长期效益相适应的人事政策。应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有计划地 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和考核,形成企业人才阶梯型结构,才能满足不同发展时期对人才的需要。企业需要根据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平衡分析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 4.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主要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素质入手。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深入、务实、操作、开发的阶段,主要职责已由从日常性人事关系协调转向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由简单的事务管理转向全方位、深入的员工潜能开发;由事后管理转向过程管理乃至超前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代替了经验管理,成为企业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这些变化对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现在已经有不少民营企业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专业化这一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加强这一工作,通过吸引、接纳受过专门教育的专业性人才,或者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专业培训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 5.做好招聘工作,科学进行人力资源配置。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在人力资源的招聘中存在程序不规范,方法落后等问题,尤其需要借鉴外国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改善招聘工作,做到有效吸引人才。因此,企业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招聘和选拔体系,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制定行之有效的招聘策略,采用科学的选拔方法确保招募人才的素质和质量。 6.加强人才培养工作。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利用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流动性,因此,要在积极的采用多口进入、唯才是举的同时,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实施有效的专业培训制度和内部快速提拔制度。实施终身教育工程,不间断地进行培训,更新人才知识,提高人才素质,促迸人才增值,以创造“AS”优势,积累企业“知本”实力,以“知本”实力递增支持企业财力飙升。 综上所述,企业的各个生命期所面临的问题不一样。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也会改变,这就需要人力资源在管理方面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机制,以应对不同时期的任何问题。同时应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自身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打造一个精英的人力资源部门。 参考文献: 1.游传新.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6(5) 2.乔贝妹.浅析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竞争优势[J].现代技能开发,2002 3.魏光兴.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综述及简评.生产力研究,2005 4.马璐.企业成长各阶段人力资源管理战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 ;

乘务人员岗前培训毕业论文

你好,高铁乘务员的,提纲帮你

空乘人员服务工作面对的旅客来自天南海北,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经历,当他们聚集在客舱这个特殊的空间里,会有各种不同的心理感受。当他们买到机票 爱心是对旅客的友善。服务是人际交往,优质服务是愉快的人际交往,而爱心是美好情感的基础。空乘人员对旅客的爱心对于营造优质服务氛围非常重要。一个优秀的空中服务员,他首先应该是一个与人为善、充满爱心的人,以爱心为基础的服务才是真诚的服务。如果没有真挚的爱心,只依靠技能、技巧来服务的乘务员,永远不可能真正为航空公司留住旅客,也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乘务员。 其次是耐心,耐心是乘务员在工作中化解矛盾的一种重要素质。要使旅客在旅程中愉快、自然地配合乘务员的工作,就需要我们不厌其烦地关注和满足旅客的合理需求,及时化解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努力营造一种积极解决问题的氛围感染旅客。一个优秀的乘务员一定是一个可以包容旅客的“过失”的人,包容心不仅可以化解乘务员与旅客之间的不快,还能化解乘务员工作和生活中负面情绪,使之保持阳光心态,在任何时候都快乐而积极地为旅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只有用心服务,时时刻刻站在旅客的角度思考,主动关怀,提升自身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交流方式,说话的方式与态度。服务中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多一条毛毯,多倒一杯水,举手之劳,即便是萍水相逢,也当如朋友般的真诚,如此这般轻松自然,自然能在友善的旅客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要做到经常微笑,学会微笑,微笑面对一切使你成长的人。微笑是一种修养,微笑的实质是亲切,是鼓励,是温馨。真正懂得微笑的人,总是容易获得比别人更多的机会。 服务是对空乘人员的一个极大的挑战,这就需要在各个方面不断的完善自己,超越自己,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的去做一名称职、优秀的乘务员!

1空中乘务服务的语言艺术, 2空乘应具备的职业礼仪素养.

以下内容有删结,仅供参考 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探讨中 文 摘 要客运服务工作的质量十分重要,如果这项工作做不好,势必会给外出旅行的人们带来不便,没有回家的感觉,因而,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现代社会中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大发展和进步,传统的客运服务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我们需要研究、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分析了神朔铁路车务段神木北站客运服务质量不高,未达到服务一流水平,提高如何实行微笑服务,创最佳服务窗口。关键词 :提高;服务质量;推出服务承诺;进行岗位练兵服务质量问题的分类、性质和处理为了保证旅客运输服务质量,维护旅客的合法权益,加强对旅客运输服务质量的管理,必须对服务质量问题进行分类与定性。一.服务质量问题分类.性质根据服务质量对旅客、社会造成的影响的大小,对旅客、货主草成的伤害程度,对旅客货主的财产损失多少等,服务质量可划分为四类:1.服务质量反映服务质量反映是指未按服务质量的要求提供规定的服务内容造成旅客的不良反映其影响较小。如旅客对站车设备、环境卫生、服务内容等方面的服务质量不满意而产生的不良反映。(1)旅客、货主来信、来电、来访投诉,新闻媒介曝光,造成不良影响但未造成实质性后果的;(2)站、车设备、设施、备品未达到规定标准,影响服务质量的;(3)站、车各项工作标准、基础管理未达到规定要求影响服务质量的;(4)未按国家或铁路有关规定对运价、杂费、商品实行明码标价的;(5)站、车存在安全隐患,未构成旅客、货主伤害和发生责任事故的;(6)站、车治安秩序差,未构成旅客、货主伤害的;(7)站、车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差,未造成旅客伤害的;(8)站、车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与旅客、货主发生争执造成不良影响的;(9)责任造成旅客、货主财产损坏、丢失、被盗价值在500元以下的;(10)铁路责任发生误办、错办,造成旅客5人以下误乘、误降,行包误装、误卸造成逾期交付损失价值在500元以下的。2.服务质量差错服务质量差错指服务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造成不良影响但未草成实质性后果或为构成旅客伤害的服务质量问题。(1)责任造成旅客、货主轻伤的;(2)铁路责任发生误办、错办,造成旅客6人以上误乘、误降,行包误装、误卸造成损失价值超过500元的;(3)责任旅客列车晚点;(4)利用职权运输无票人员、货物,勒卡、索要旅客、货主钱物价值在200元以下的;(5)责任造成旅客、货主财产损坏、丢失、被盗价值超过500元不足1000元的;(6)责任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未造成人员死亡的;(7)站、车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刁难、打骂旅客、货主造成较大影响的;(8)站、车设备、设施、备品故障、缺损,严重影响服务质量,旅客、货主反映强烈或给旅客、货主造成人身伤害和带来经济损失的;(9)违反国家和铁路有关收费标准、规定,乱收费、乱加价造成不良影响的。3.服务质量事故服务质量事故是指服务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旅客受到轻伤.物品损失较大及影响很大的问题。(1)责任造成旅客、货主重伤以上伤害的;(2)责任造成旅客、货主财产损坏、丢失、被盗价值在1000元以上的;(3)利用职权运输无票人员、货物,勒卡、索要旅客、货主钱物,价值超过200元的;(4)责任发生食物中毒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5)站、车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欧打旅客、货主造成严重影响或轻伤以上伤害的;(6)违反国家和铁路有关收费标准、规定,乱收费、乱加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4.服务质量事件服务质量事件是指服务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造成旅客重伤以上伤害.物品损失巨大及影响重大的质量问题。二.铁路服务质量问题的处理铁道部要求,各上水站要认真做好旅客列车上水工作,旅客列车要保证供水设备良好,及时供应开水,努力实现热情服务、周到服务和微笑服务,对节日期间发生的极为恶劣影响的旅客投诉,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临时客车乘务班组必须保证列车长、乘警长、业务员、检车长、餐车领班等重要岗位由专业人员担当,严格执行列车出库上线标准,保证车辆内部各项设备齐全、质量良好,对候车室、广场、站车厕所等重点部位,做到随脏随扫,严格执行有关厕所放置卫生纸、卧具一人一换等规定。铁道部要求,各铁路局在充分利用图定客车能力的基础上,还可根据旅游客流需要,采取调整票额、增开临客等多种措施,尽力满足重要旅游景点车站的票额需要,车站要增加售票窗口,延长售票时间,客流比较集中的车站,要组织力量做好旅客进出站、上下车的引导,各车站要严格按计划组织售票,对因超员压死弹簧的列车,要及时疏解旅客,严厉打击各种危害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对服务质量问题的查处,坚持实事求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提倡自查自纠,挽回损失和消除影响。对弄虚作假、隐瞒不报、避重就轻的从严查处。(一)处罚包括:通报批评;经济处罚;行政处分。1.通报批评。对发生服务质量问题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2.经济处罚。发生服务质量差错,对责任者处以50~200元罚款,责任单位处以500~2000元罚款。发生服务质量事故,能够确定款额的对责任者处以发生款额的1~2倍罚款,责任单位处以2~4倍罚款;不能确定款额的对责任者处以200~1000元罚款,责任单位处以2000~10000元罚款。发生服务质量事件,能够确定款额的对责任者处以发生款额的1~2倍罚款,责任单位处以2~4倍罚款;不能确定款额的对责任者处以1000~5000元罚款,对责任单位处以10000~50000元罚款。两名以上责任者可累计处罚。按倍数处罚时,个人最高不超过5000元,单位最高不超过50000元。3.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发生服务质量差错,情节较重的对责任者给予行政警告至记过处分;发生服务质量事故,根据情节轻重对责任者给予记大过至撤职处分;发生服务质量事件,根据情节轻重对责任者给予降级至开除处分。对发生服务质量问题的责任单位要追究领导责任。4.对发生的服务质量事故、事件中,涉及无票运输人员、货物的,对责任单位和责任者的经济处罚、行政处分按《铁道部关于违反铁路运输收入纪律的处罚规定》(铁财〔1999〕76号)的规定执行。5.对发生的服务质量事故、事件中,涉及乱收费、乱加价的,对责任单位和责任者的经济处罚、行政处分按铁道部《违反铁路路风管理办法的行政处分规定》(铁监〔1998〕16号)的规定执行。6.责任单位(责任者所在单位)要将罚款交处罚单位同级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收到罚款后列“营业外收入”。(二)对发生服务质量差错以上问题的责任者可给予经济、行政并罚的处分。(三)对隐瞒事实、出具伪证、包庇纵容、阻挠妨碍监督监察人员执行公务或对举报、执行公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一经查实从严查处。(四)对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第二节 服务质量问题的查处方法和程序(一)各级客运主管部门负责客运服务质量问题的定性和查处。(二)服务质量问题的查处方法,按照“联网监控、分类管理、归口定性、限期查处、逐级呈报、升级处理”的原则,采取明查暗访,专项调查,受理旅客、货主、职工投诉、举报,接受舆论监督等方法。做到有序可控,查处准确。(三)现场查处:客运服务质量监督监察人员在经营铁路旅客运输业务的场所,发现服务质量问题时,应进行调查了解、取证核实,填发《客运监督监察记录》。被检查单位在10日内按要求逐级呈报查处结果和整改措施。(四)逐级批转查处:各级客运主管部门对旅客、货主来信、来访投诉,上级领导批示(含口头指示),新闻媒介刊载和播发及其他部门转来的反映服务质量问题,应填发《客运服务质量查处通知单》(式样见附件四),逐级转发至问题发生单位,责成其进行调查处理。接到《客运服务质量查处通知单》的单位应按上级要求用书面材料逐级呈报查处结果。(五)责任单位呈报查处结果时,应按下述规定办理:站段向分局呈报的应由站段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向铁路局呈报的应由分局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向铁道部呈报的应由铁路局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六)负责查处的单位因故不能按上级要求时限呈报查处结果时,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延期报告;逾期无故不报的,上级主管部门可直接定性处理,并通报批评。(七)上级主管部门对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服务质量问题,必要时可直接进行查处,并有权对下级单位查处结果提出质疑和纠正。(八)对发生服务质量问题弄虚作假、隐瞒不报的,要升级处理。(九)站段自检自查发现的和旅客、货主直接投诉的服务质量问题,可根据本办法有关规定进行定性查处,并将查处结果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十)各级客运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客运服务质量监督监察档案,对客运服务质量监督监察情况定期进行分析、通报。(十一)被查处的单位或个人对查处结果有异议,可在接到处理决定10日内向上一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诉,由上一级主管部门进行裁定,铁道部有最终裁定权。(十二)对发生服务质量问题的责任单位和个人的经济处罚不超过1000元的,客运监督监察人员可现场确定;经济处罚在1000元以上和建议给予行政处分的由各级客运主管部门确定,执行时均应填发“客运服务质量问题处罚通知书”(式样见附件五),一式四份。一份自存,一份交责任单位,其余二份交同级劳资、财务部门,并通知责任单位上级(路局、分局)主管部门第三节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标准与服务标准化铁路客运服务质量体现为服务人员、服务硬件和服务流程是否符合旅客出行的需求.建立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标准,要将服务过程细化,充分了解旅客的需求,找出影响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确立服务质量体系框架,把握重点与非重点、共性与个性等相互关系,建立旅客对服务质量的调查与反馈系统,以增强铁路客运的市场竞争能力。服务标准化是客运服务部门推行标准化活动的总称,是客运部门制定、发布服务标准,贯彻、落实、实施标准,不断完善服务标准的全过程。服务标准按标准的级别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客运职工的职业道德标准:1. 勤恳敬业,做到工作勤奋,业务熟练。2. 廉洁奉公,做到公道正派,不循私情。3. 顾全大局,做到团结协作,密切配合。4. 遵章守纪,做到服从命令,执行标准。5. 优质服务,做到主动热情,细心周到。6. 礼貌待客,做到行为端庄,举止文明。7. 爱护行包,做到文明装卸,认真负责。车站服务标准包括:售票服务、候车服务、站台服务、问讯服务、广播服务、行包服务、饮食供应。第三章 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管理客运就是旅客运输,为旅客服务,旅客是“上帝”,只有把“上帝”“家”,才有旅客运输收入。中国铁路走过了艰难世纪的历程,在俗称“铁老大”的观念影响下,人们似乎觉得只要是在铁路工作就有了“铁饭碗”,致使工作处于低谷状态,客运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精神状态不佳,服务态度不好,售票没客流,行包没货源,服务没表扬。整个客运工作很被动。尤其是公路与铁路开展了竞争,客运从各个方面都陷入了“疲软”状态。针对现状,展开了“客运工作向何处,运输收入哪里来”的大讨论,利用科学管理进行qc攻关,达到提高业务素质,争取服务标准达到一流水平。第一节 客运工作全面质量管理客运服务工作的全面质量管理应该是“三全”的管理。第一:客运服务工作全面质量管理。旅客运输产品的质量特征包括位移、安全舒适、准确、快速、经济、便利和文明服务,其中位移、准确、快速、经济属于物质需求,其他关于舒适.方便和文明服务则属于精神服务。第二:客运服务工作全部过程的管理。旅客运输的生产流程为:购票——进站候车——上车——运行——下车——出站,客运服务工作贯穿在全部运输工作过程中,其运输过程可以分为运输前、运输中、和运输后三个阶段。运输前,包括购票、候车、托运行李、问讯、检票、上车等服务工作。运输中,包括迎送旅客、安排坐席、维持秩序、按时报站、开关车门、餐茶供应、清扫车厢、广播宣传、解答问题、处理病号等服务工作。运输后,包括清扫车厢备品、引导旅客出站、验票、取行李、发售联运客票、介绍旅店、处理旅客违章事件等服务工作。第三:客运全体职工参加服务工作的管理。服务工作全面质量的管理,全面服务过程的管理,都必须通过全体人员的参加才能实现。第二节客运质量管理小组的活动客运管理小组的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要紧紧围绕攻关课题的要求进行活动。1.调查现状,分析情况根据小组选定的课题,详细调查有关的现实情况。然后进行仔细分析,找出问题,确定活动的具体目标2.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根据调查现状的结果,在掌握足够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有关的影响因素。3.找出主要原因4.制定对策计划根据影响因素的顺序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对策措施,绘制出对策表5.落实对策6.检查结果在各项措施完成后,按照对策计划表中的预料的标准,逐项检查各项措施完成情况。同时检查对比对策实施前后的变化,尤其注意主要问题的是否解决,是否达到预期效果。7.标准化为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要把有效的措施和经验,在报请有关部门后,制定到相应的规章.制度中去,以便本部门及有关部门今后对此标准执行。8.总结结 束 语在这个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时代,同时也是经济与文化矛盾、环境与技术冲突、人类与自然牵制的时代。由此,不仅人类文明史要揭开一个新的百年,更应引起人类关注的是,如果不引起高度的警惕,2l世纪将会是灾害、事故、环境公害更为恶化的时期。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危害、重大事故与灾害频发……。还清楚地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那些不科学、欠38文明的落后文化习俗,形成了与杜会发展不相协调的背景:人类的科学素养不尽人意;地区或国家间的技术、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不顾代价而高速发展经济在很长一段时期将仍是不少人的主导追求;企业经营人员的短视与只顾眼前利益的行为盛行;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仍是2l世纪人类社会活动的主旋律。显然,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平安、健康、少灾都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十分重要的目标。另一方面,21世纪将是高技术不断涌现,信息化、数字化生产与生存的方式将会得以普及的时代。我们铁路单位也不例外。新技术、高技术首先将给人们带来发展与进步、效率与效益、舒适与文明,与此同时,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技术的失控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与灾难。面对上述的现实与背景,正视未来的挑战和忧患,为了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更加努力地去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世界,需要创建安全的生产方式和康乐幸福的生活方式。为此,人类唯一的出路就是重视发展安全科学技术,有效地预防各种意外事故和灾难的发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