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 reference的格式主要包括文内文献引用(Reference Citations in Text)和文末参考文献列表(Reference List)两大部分。
一、文内文献引用(ReferenceCitations in Text)
1.单一作者
格式应为“(作者姓氏(非首字母),发表年份)”。若作者姓名在文章中已被提及,只需标出年份就好(若需要可加上页数),仍需使用括号。多位作者以上同理。例如:
A recent study foun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Pauling, 2005). Pauling (2005) discovere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2.两位作者
作者姓氏必须以他们的名字在其发表文章内的顺序来排序。若两个作者都在括号内引用,名字中间需加上“&”符号;若不在括号内则使用“and”。例如:
A recent study foun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Pauling & Liu, 2005). Pauling and Liu (2005) discovere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3.三至五位作者
第一次引用时需列举全部的作者,往后若引用相同的文献,只需举出最主要的作者,再加上“et al.”。但是,在参考文献部分,全部作者的姓名皆须列举出来。例如:
A recent study foun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Pauling, Liu, & Guo, 2005). Pauling, Liu, and Guo (2005) conducted a study that discovere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Pauling et al. (2005) discovere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A recent study foun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Pauling et al., 2005).
4.六位作者以上
举出第一位作者即可,格式应为“(作者 et al.,年份)”。在参考文献部分,全部作者的姓名皆须列举出来。例如:
Pauling et al. (2005) discovere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5.多篇文献,同一作者
若一作者有多篇你想引用的文献,只需用逗号来区隔作品的发表年份(最早到最晚依序排列)。若多篇文献在同一年内发表,请在年份后面加上a、b、c……等标注。(按:abc的使用需与参考文献部分有所对应,而这些文献的编排以标题名称的字母来决定。)例如:
A recent study foun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Pauling, 2004, 2005a, 2005b). Pauling (2004, 2005a, 2005b) conducted a study that discovere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6.多篇文献,多位作者
根据上一个的规则,并且使用分号隔开。排序先依照作者姓氏的字母,接着是发表年份。例如:
A recent study foun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Alford, 1995; Pauling, 2004, 2005; Sirkis, 2003)
7.直接引述
格式与前述无不同,一样为“(作者,年份,页数)”。例如:
When asked why his behavior had changed so dramatically, Max simply said “I think it’s the reinforcement” (Pauling, 2004, p. 69).
二、文末参考文献列表(Reference List)
在参考文献部分,APA格式规定部分的人名必须以姓(Family name)的字母顺序来排列,包括名(first name)的前缀。
1.单一作者著作的书籍。例如:
Sheril, R. D. (1956). The terrifying future: Contemplating color television. San Diego: Halstead.
2.两位作者以上合著的书籍。例如:
Smith, J., & Peter, Q. (1992). Hairball: An intensive peek behind the surface of an enigma. Hamilton, ON: McMaster University Press.
3.文集中的文章。例如:
Mcdonalds, A. (1993). Practical methods for the apprehension and sustained containment of supernatural entities. In G. L. Yeager (Ed.), Paranormal and occult studies: Case studies in application (pp. 42–64). London: OtherWorld Books.
4.期刊中的文章。例如:
Crackton, P. (1987). The Loonie: God’s long-awaited gift to colourful pocket change? Canadian Change, 64(7), 34–37.
5.月刊杂志中的文章。例如:
Henry, W. A., III. (1990, April 9). Making the grade in today’s schools. Time, 135, 28-31.
6.报纸中的文章。例如:
Wrong, M. (2005, August 17). Misquotes are “Problematastic” says Mayor. Toronto Sol., 4.
7.政府官方文献
Revenue Canada. (2001). Advanced gouging: Manual for employees (MP 65–347/1124). Ottawa: Minister of Immigration and Revenue.
8.针对电子文献、网站和线上文章,APA格式的网站上有订定一些基本的规则,第一就是提供读者详细的文献内容来源,第二为提供其有效的参考来源。
⑴ 网络文章的打印版本
Marlowe, P., Spade, S., & Chan, C. (2001). Detective work and the benefits of colour versus black and white [Electronic version].Journal of Pointless Research, 11,123–124.
⑵ 电子期刊的文章(只有网络版的期刊)
Blofeld, E. S. (1994, March 1). Expressing oneself through Persian cats and modern & Felons, 4,Article 0046g. Retrieved October 3, 1999, from 网页地址.
⑶ 电子短信(newsletter)的文章
Paradise, S., Moriarty, D., Marx, C., Lee, O. B., Hassel, E., et al. (1957, July). Portrayals of fictional characters in reality-based popular writing: Project the beaten path, 7(3). Retrieved October 3, 1999, from 网页地址.
⑷ 单篇线上文献(无作者及著作日期)
What I did today.(.). Retrieved August 21, 2002, from 网页地址.
⑸ 从大学课程或系上网站取得的文献
Rogers, B. (2078).Faster-than-light travel: What we’ve learned in the first twenty August 24, 2079, from Mars 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Martian Studies Web site: 网页地址.
⑹ 从数据库搜寻的期刊文章的电子复制版本(3至5位作者)
Costanza, G., Seinfeld, J., Benes, E., Kramer, C., & Peterman, J. (1993). Minutiæ and insignificant observations from the about Nothing, 52,475–649. Retrieved October 31, 1999, from NoTHINGJournals database.
⑺ 电子邮件或其他个人通讯(不出现在参考文献列表中,仅在文中标出)。例如:
(A. Monterey,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ptember 28, 2001).
9.储存于光碟的书籍
Nix, G. (2002). Lirael, Daughter of the Clayr [CD]. New York: Random House/Listening Library.
10.储存于录音带的书籍
Nix, G. (2002). Lirael, Daughter of the Clayr [Cassette Recording No. ]。New York: Random House/Listening Library.
目 录 中英文摘要,关键词………….....1 一,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前言……………………………….2 二,前言 原理框图………………………….3 三,原理框图 毕业设计主要结构 结构……………….3 四,毕业设计主要结构 4.1,时基信号 . ,时基信号…………………….3 4.2,分频器件 CD4040………….10 . , 4.3,可逆计数器 CD40110……...15 . , 4.4,置数开关 . ,置数开关……………………20 4.5,控制门 . ,控制门………………………20 4.6,执行电路 . ,执行电路……………………21 毕业设计详细电路图 五,毕业设计详细电路图……………23 详细原理解释……………………24 六,详细原理解释 焊接与调试………………………25 七,焊接与调试 结论………………………………26 八,结论 参考文献…………………………27 九,参考文献 中英文关键字,摘要: 一, 中英文关键字,摘要: 逆计时数显定时器的设计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电子定时器.定时时间用数字显示.并进行逆计数.当 摘要] 计数器显示为 “ 0 ” 时.控制器会自动切断或打开用电器的电源, 定时时间 范围 1~ 990分钟。该定时器可替代目前一些家用电器中的机械定时器。 倒计时时定时器的用途很广泛,它可以用作定时器,控制被定时的电器,实现 定时开或者定时关,在定时的过程中,随时显示剩余时间, 它还可以用作倒计 时计数器。由三位数码管直观显示倒计时计数状态。 关键词: 关键词:电子定时器,数字显示,倒计时作者:高剑夫 指导老师:朱永乐 [Abstract]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one kind of electronic timer. Fixed the time is demonstrated with the digit. And carried on ploting the number. When the counter is demonstrated “0”, The controller automatic turnoff or opens with power source of electric appliance,the range of fixed time is 1~ 990 timer may substitute some mechanical timer of domestic electric appliances in the present. The use of the count down timer is very widespread, it can be used as the timer,which controls the electric appliance what be fixed time, realizes fixed time opened or closed, in the process of fixed time, momentarily demonstrates the surplus time, it can be also used as the countdown counter. Display the condition of the countdown immediately by three nixietube. Key word: electronic timer ,digit demonstration,countdown Written by Jianfu Gao Supervised by Yongle Zhu 二, 前言计数器是最常用的时序电路之一,他们不仅可用于对脉冲进行计数,还可以用 于分频,定时,产生节拍脉冲以及其他时序信号。计数器的种类不胜枚举,按照 编码分类可以分成:二进制码计数器,BCD(二——十进制)计数器,循环码计 数器。文章中涉及到的计数器是十进制的。 可逆计数器又称作加/减计数器。是计数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一些专 用的大规模可逆计数器具有符号框功能, 中规模可逆计数器一般是不具备极性符 号功能的。 因此用无符号的中小规模可逆计数器设计带符号的可逆计数器显得尤 为必要.一般完成这一转换需增加三个单元电路。①符号寄存器和符号显示驱动 器 用于寄存和驱动计数状态的极性符号。②清零电路,在计数器的计数状态+0 和 -0 相互转换时,它使计数器清零。③控制门电路。在可逆计数器的极性符号 控制下, 它使正计数状态时的增加时钟脉冲和城小时钟脉冲分别变成负计数状态 时的减小时钟脉冲和增加时钟脉冲。 我们这篇论文写的逆计时数显定时器是在以电子技术(数字部分)该教材基础 上写成的。它主要由:时基信号,分频器,可逆计数器,控制门,置数开关,执 行电路组成。这种电子定时器定时时间用数字显示,并进行逆计数。当计数器显 示为 “ 0 ” 时.控制器会自动切断或打开用电器的电源, 定时时间范围 1~ 990 分钟,LED 数码管显示运行过程。为了更好的理解该电路的设计原理,文章 中详细解释了构成该电子定时器的每个构成部分。 这种采用常规 CMOS 数字集成电路的定时器,电路原理简单,使用方便,适 用于家用电器及工业设备的定时控制,故值得电子爱好者业余制作。 三,原理框图: 原理框图: 数码管 可逆计 数器 控制门 执行电路 置数 开关 分频器 被控电路 时基信号 四,毕业设计主要结构 4.1 时基信号 . 图中 VD1、Rl~R3、D1、D2 等组成时基信号产生电路。 VD1 以及下文中的 VD2,VD9,VD16 都是 1N4001 1N4001 的特征有: 低的反向漏电流 较强的正向浪涌承受能力 高温焊接保证 引线可承受 5 磅 () 拉力 它的极限值和温度特性 TA = 25℃ 符号 最 大 可 重 复 峰 值 VRRM 反向电压 最大均方根电压 VRMS 最 大 直 流 阻 断 电 VDC 压 最 大 正 向 平 均 整 IF(AV) 流电流 峰 值 正 向 浪 涌 电 IFSM 流 单一 正 弦半波 最 大 反 向 峰 值 电 IR(AV) 流 典型热阻 RθJA 工 作 结 温 和 存 储 Tj, TSTG 温度 电特性 TA = 25℃ 符号 最大正向电压 IF = VF 最大反向电流 IR TA= 25℃ TA=100℃ 见下表 50 35 50 30 单位 V V V A A 30 65 -50 --- +150 ?A ℃/W ℃ 单位 V ?A 100 典型结电容 VR = Cj 15 pF , f = 1MHz 时基信号取交流电的 50HZ 信号。电源变压器次级输出的交流电压经 VD1 半 波整流后在 R1 上产生 50HZ 的脉冲直流电。 图中 D1,D2 是 CD4069------六反相器 CD4069 提供了14 引线多层陶瓷双列直插(D)、熔封陶瓷双列直插(J)、塑 料双列直插(P)和陶瓷片状载体(C)4 种封装形式。 推荐工作条件: 电源电压范围…………3V~15V 输入电压范围…………0V~VDD 工作温度范围 M类…………-55℃~125℃ E 类………….-40℃~85℃ 极限值: 电源电压…...-~18V 输入电压……- 输入电流…………….±10mA 储存温度…………-65℃~150℃ 引出端符号: 1A~6A 数据输入端 VCC 正电源 Vss 地 1Y~6Y 数据输入端 逻辑符号: 引出端排列(俯视) 逻辑表达式: Y= A 逻辑图: 由点 1 输出的脉冲信号经 D1,D2 等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整形后在点 2 输出 50HZ 的矩形脉冲信号,供分频器作时钟信号。 施密特触发器特点 施密特触发器与其说是“触发器”,不如说是具有滞后特性的数字传输门, 其特点有二: 1.输入电平的阈值电压由低到高为 ,由高到低为 ,且 > , 为负 输出的变化滞后于输入,形成回环。我们将称 向阈值电压,二者的差值称为回差。 为正向阈值电压, 称 2.与双稳态触发器和单稳态触发器不同,施密特触发器属于“电平触发”型 电路,不依赖于边沿陡峭的脉冲。 下图是施密特发器的电压传输特性,图 (a) 是反相传输特性,图 (b) 是同相传 输特性。 二、由反相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1.反相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的电路结构 将两级反相器串接起来,同时通过分压电阻把输出端的电压反馈到输入端,就构 成了图所示的施密特触发器。 (a)电路 (b) 图形符号 2.反相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G1,G2 为 CD4069 反相器,门电路的阈值电压为:VTH=1/2VDD,且 R1 杭州网讯 12月18日-20日,2020网易未来大会在杭州盛大举行。大会以“洞觉·未见”为主题,汇聚了全球最强大脑,期盼以远见超越未见,去寻找打开未来的钥匙。 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5G及6G总体专家组专家张平做了《5G创新应用为产业发展使能》主题演讲。张平提出5G对我们带来的变化,如5G的驾驶车、远程医疗等。目前,中国的5G建设位于世界第一梯队,表现在我们的标准和专利都是三分之一以上,我们的市场非常辽阔,我们的产业链关键环节有自己的完整产业链。 张平表示,5G为各个行业和全 社会 的拓展发展了新的空间:一是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效率,二是提升产品的质量和价值,三是促进商业模式的创新。他畅想,未来6G技术将会使能智慧世界。未来是第四次工业革命,靠的就是信息智慧。 总得来说,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人类 社会 ,未来6G将会改变世界,为我们改变世界进一步使能。 以下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5G及6G总体专家组专家张平演讲的部分内容: 各位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一块分享网易的盛会,今天给大家带来的题目是5G创新应用为产业发展使能。 会议的题目很好,对未来有洞见。首先我们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现在在做什么,未来是什么?这样的话就比较清晰了,所以过去是怎样的?现在是怎样?未来怎样?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说。 首先大家比较感兴趣就是5G是用来改变 社会 的,像4G是改变生活一样,我们有了4G所以人与人之间距离缩短了,人与人的交互网络非常方便,5G为我们带来什么值得期盼一下,我们看看古人怎么说的。我们都看过《西游记》,《西游记》描述了四个场景,一个是腾云驾雾,一日要游遍从北海到南海,像飞机、火箭;千里眼是雷达电视;顺风耳电报、电话,我们下面“72变”是什么?怎么做这件事?我们真的应该想想。 5G给我们带来什么?5G是多面手,我们可以看到5G用AR、VR、MR的技术,把远在千里的事情,非常真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像我们送一个玫瑰花,我们网络上送一个玫瑰花,传统就是平面的图像。我们古人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个香味能不能传过来,还有我们嗅觉能不能传过来,味觉能不能传过来。我们远在千里的大夫对我们动手术,我们的感受能不能让远在千里的大夫感觉出来,这里面的千变万化都需要我们通过5G展现出来。 还有我们5G的驾驶车,我在想再过十年以后,我们驾驶 汽车 就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我们可能要想做的是我们的虚拟空间或者我们智能代理,告诉我们好了以后,我们可能一出门,车就来了把我们载到我们需要的地方。这个车没用就载货,跑来跑去,无人驾驶就起这么一个作用,我们现在逐步在朝这个方向走。 我们可以通过5G解决医疗资源不均的问题,教育资源不均的例子。有一个例子很简单,通过5G网络,把远程大夫和本地大夫接起来,像我们在2019年7月17日湖北武汉,武汉和咸丰首个5G网络下的远程手术,这个手术是一个老人颈椎有了问题,需要动手术,咸丰和武汉比起来还有一些差距,需要武汉大夫进行指导,双方要对病例进行分析,进行确认,确认以后远方的大夫带上MR眼镜指导咸丰大夫进行手术,这个手术在大夫面前,浮雕起这么一个三维图像,非常真实的感觉,这个图像的传递就是通过5G的网络传的,我们4G做不到的,没有那么宽的速率,这样我们完成了很好的手术。 古人通信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看到古人通信是非常困难的,“羲和催日升扶桑,击鼓骇骇旗央央”这是一个击鼓传令的,还有一个烽火台那是无线的,但是传的信息非常少了,按照现在的观点来讲,就传了一比特的信息,这个比特就表示有和无,敌人来了没有,来了就冒狼烟,没有来就不冒狼烟,敲鼓可以把鼓点变得不一样,信息就多一点,我们就可以根据鼓声做相应的动作。还有我们家书传信,古人说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846年首次提出来这么一个猜想,认为光是电磁波的一部分,而且电磁波是以光束传递的,发表了三篇论文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七年以后,德国人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确实存在,而且以光速运行的。再过了几年意大利工程师做到跨越大西洋2700多米的无线电的传输。过去我们传这么一个信息需要多少天?现在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就完成了,这样开启了我们一个电磁波无线通信的时代。有了这个以后,后面就顺理成章了,我们就有了1G、2G、3G、4G、5G一步一步实现起来了,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 我们所处的位置,还要讲讲5G怎么做起来的?5G最早大家提出一个愿景:“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信息就是消除不确定性的,从A到B,两个地方因为它的不对称性,所以它对这件事情理解不一样的,但是我通过信息的交流可以消除,对它的不确定性。这就是信息需要传递的基本原理。 5G提出不光人和人之间的通信,还加了和机器的通信叫MMTC。大规模物联网的,物的连接,还要跟我们的机器、工厂这些连接。以及URLLC三个场景。我们在5G以前就是这么一个场景叫MBB,没有E,或者BB。频率越来越宽,功能越来越复杂。2017年完成了第一个标准,然后到2018年又完善化了,到2020年开始往垂直行业发展,然后到了2021年,明年我们提出6G的需求。 整个行业就是按照这样的迭代方向发展,这种发展,我们中国进步是非常大的,中国从5G进入世界第一梯队,表现在我们的标准和专利都是三分之一以上,我们的市场非常辽阔,我们的产业链关键环节有自己的完整产业链。这里面,在全球5G市场里面,红颜色是表示用了5G的,很多国家还没有用,我们国家是全部已经标红了,我们去年是5G的元年,现在我们在中央部署下已经加快5G全力建设,总书记在很多场合说了要加快5G的建设,这里面像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电信合起来了,我们现在基站数目,2020年全国已经部署70万个,现在发展还是很快的,按照指数性的发展。 这个发展带来什么问题?与我们数字经济是什么关系?数字经济讲得很清楚就是我们的新基建,新基建就是我们提了几个方面,一个是信息基础设施,从网络的使能技术就是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等,新技术就是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算力就是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然后我们要对基础行业进行支撑转型。还有一些公益性的创新事业,像国家实验室、国家创新中心,这是发改委给我们画的蓝图了。 在这个蓝图下,我们要能够支撑垂直行业的发展,为什么支撑垂直行业发展?我们可以看到5G为各个行业和全 社会 的拓展发展了新的空间,统计信息显示2035年全球驱动12万亿美元的经济活动,其中智能制造,就是工业互联网占比达到28%,将近4万亿美元,成为5G最大的行业应用场景。这里面对工业互联网的需求,第一是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因为劳动成本持续上升,对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大部分的企业都面临着受益不是很高及毛利率很低,这是我们基本的现实情况。 第二我们提升产品的质量和价值。因为我们中国多数企业,虽然很全,但是我们基本上都是处在中低端的,附加值比较低,需要通过我们注入ICT技术,提升产业价值。 第三促进商业模式的创新。利润低更需要将自身的能力融入我们 社会 体系里面,全国七百多万中小制造型企业,他们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中小企业面临资本的压力、成本的压力以及人力的压力,所以我们做的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个是便宜,企业用得起。第二好使,做得好用一点。 这里面工业互联网的基本诉求第一作为网络要做成全部的连接,作为平台要把海量的工业数据集成处理和分析,作为新模式新业态实行智能化的生产、网络化的协同以及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的延伸。这是我们的基本诉求。 这里面我们的网络也可能变成私有的,通过接入5G,接到我们的城域网,5G核心网,最后形成IP网,最后和IDC接起来以后形成我们的知识层面,像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就在这里面做了。网络可能是私有的,也可能是公有的,至于怎么做,我们可能需要研究它。 对我们实体企业面临着基本的难点,就是把IT技术、OT技术和CT技术联合起来,CT把原来的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网络连接,把信息传过去,我们的OT技术、管理技术以及IT技术通过CT做出来。所以CT通信技术还在这里面是比较热的技术。5G正好是恰逢其时了。 我们整个网络构成分两个部分,一个2C,一个2B。2C是需求驱动下的应用,所以有杀手级的应用,因为我们所有人的应用都一样,只要做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应用大家就都来用的,像微信,就是杀手级应用。但2B不行,2B是场景下驱动的,每个工厂,每个企业都是不一样的,要求不一样,参数值不一样,所以你很难找出一个杀手级的应用出来,可能也做不出统一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既可以解决 汽车 的,同时也解决别的工厂。所以对垂直行业这块儿,我们现在还正开始做,没有完全出来,实际上工信部也说了,5G的话,20%给红色(2C),80%是给蓝色(2B)用的。我为什么用蓝色,其实2C已经成了红海市场,但是2B还是一个蓝海市场,还没有真正开发出来。到现在为止,只不过是讲很多事情,但是你真正把做的东西,工厂能用了,产生了价值,我们可能还没有找到比较好的方案。 但是总的来说,我们将来的趋势就是数字化,数字化工厂就是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通信(5G)全面的融合,将来虚拟的工业,虚拟的车间和虚拟的工厂,可以在虚拟空间里面编排,我们把所有的流程规划都编排好了以后,到实体企业做,这样可以做到零库存,零库存可是很好的事情,大家做企业都知道,所以产业升级是不是可以通过这个来做,IT和CT完全统一起来?在OT做主导的情况下,统一起来,OT我觉得肯定是未来的工业互联网的主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工业,为我们的企业来做的,我们可能需要认真的考虑这个问题。 下面讲讲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我们先看一下十年以前做了什么,现在做了什么,未来做什么?首先我们提出一个愿景出来。十年前就是4G,人和人的。5G变成了三个场景,人、机、物都要通信,6G的话,我们说第一要有智能的,另外我们觉得可能跟时延不敏感的业务有一些关系,像卫星网等。当然这没有形成定义,是我自己想的。 1G到4G讲通讯速率,从1G、2G、3G、4G网络越来越快,带宽越来越宽,1G是模拟信号,2G就是每秒10k,4G我们到了100兆,5G通信速率只是一方面,还增加了另外两块,变成一个面了。 那对于未来T比特概念,我们需要再扩展,这种扩展从通讯速率仍然是我们需要了解的,需要做的,变成T比特,比原来的G比特增加一千倍,但光这个还不够的,我们把过去在陆地这块儿往天上扩,往海洋里扩。处理的方式因为有了人工智能,有了机器学习,有了这么多先进的技术,我们可能要往通信智慧的空间上发展,所以未来的除了提高我们的通信速率,还要拓展通信的空间,完善通信的智慧,主要是研究智能通信与人类未来相互关系的新体制,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其实做起来还是比较难的,尤其是我们过去人在网络外面,现在人在网络里面,我们人对网络具有了支配作用,是意识驱动的网络,这里面可以做的事情就更多了,我这儿画了一个大脑的图像。国际上大家也都在做,像芬兰提出了6G 智慧, 社会 智慧化,它要往 社会 智慧化上发展,同时很多国家也都在做,大家都在纷纷做这件事。 我们想象一件事情关键是看能够支撑它的真实的基础是什么东西,中国移动也给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表示,我们的4G改变生活,5G改变了 社会 ,通过改变实体企业改变了 社会 ,6G要改变世界靠的是什么?就是靠感知泛在,真正的物理世界,我们的智能泛在,数字世界通过我们的抽象和映射、交互做出这样一个数字孪生世界,这种孪生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孪生,而是更大意义上的孪生。比如一个足球赛,大家把实力参数输出,大家在虚拟世界里踢看看谁赢谁输,那基本上能够参照,如果不服的话就真踢一场,打仗也一样。 所以未来我们6G技术,将会使能我们智慧的世界,我们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通过我们的工具,蒸汽机大动力的,然后往自动化方面,再往计算机方面,使我们的体力越来越大。未来是第四次工业革命,靠的是什么?就是我们信息智慧,靠信息指导下的智慧,当然这种讲起来可能又变成了另外一个故事了,所以我今天就不用再讲详细了。 总得来说,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人类 社会 ,未来6G将会改变世界,为我们改变世界进一步使能。我在非常严肃的刊物上发表发表了一些文章,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2020网易未来大会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和网易公司联合主办,杭州市商务局、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政府、北京网易传媒有限公司以及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移动总冠名。大会将进行三天的头脑风暴、涵盖了预见未来、新基建、人工智能、区块链、潮商业、UP生活以及和文化等论坛。 6g网络比5g网络快多少倍 6g网络比5g网络快多少倍,随着5G网络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城市不断扩张,关键研究人员已经开始为大约10年后的6G部署奠定基础。6g网络比5g网络快多少倍。 随着商用5G的迅速部署,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关注6G。2021年10月16日,MDPI(多学科数字出版机构)在《大数据与认知计算》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名为《6G认知信息论:信箱原理》。论文中,作者提出6G认知信息论。 据悉,移动网络的关键技术预计最早于2023年问世,而6G网络将于2030年出现。与5G相比,6G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将提高100倍以上,达到每秒1tb以上,可以实现边缘智能设备和计算的融合。为了将大量数据移动到需要的地方和时间,6G网络需要定制服务来满足需求,传输有价值的数据,并与用户交互。 根据“信箱原理”设想的6G网络,有以下几个特征: 分布式智能网络。将使智能应用程序嵌入整个网络,并实现智能、管理和控制网络。这时,网络将能够传输、存储、分析大规模数据,并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提供个性化访问。 主动互动式网络。将是一个个性化的、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网络,使用户可以按需定义网络功能。此外,网络会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进行实时调整。这样的设计需要人工智能对网络进行调整,同时也需要对个人数据进行加护。 认知信息传输。与传统通信相比,6G网络将显著减少多余的传输,更好地保证语义的挖掘、提取和发送。 据VentureBeat报道,随着5G网络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城市不断扩张,关键研究人员已经开始为大约10年后的6G部署奠定基础。他们表示,这一次的关键卖点将不再是更快的手机或无线家庭互联网服务,而是一系列先进的工业和科学应用,包括无线、实时远程访问人脑级别的人工智能(AI)计算。 纽约大学无线研究先驱泰德·拉帕波特博士(Ted Rappaport)及其同事日前发布最新论文,重点关注100GHz到3THz无线频谱的应用。由于前几代蜂窝网络不断扩大无线电频谱的使用,从微波频率到毫米波频率,“亚毫米波”范围是表面上安全的、非电离频率的最后可用频谱资源,这些频率可以在光学、X射线、伽马射线和宇宙射线波长之前用于通信。 拉帕波特博士的团队说,虽然5G网络最终应该能够提供100Gbps的速度,但信号加密技术还不存在,无法超过这个速度。即使是在今天的毫米波频段,其中某个频段提供的带宽相当于拥有500个车道的高速公路也不行。因此,开放THz频率将为无线使用提供巨大的新带宽,使难以想象的数量和类型的数据能够在一秒钟内传输完毕。 最具关联性的一项技术将使无线设备能够远程实时传输相当于人脑容量的大量计算数据。正如研究人员所解释的那样,“THz频率很可能是第一个能够提供实时计算所需的无线频谱,用于无线遥控人类的认知。”换句话说,一架机载计算能力有限的无线无人机在获得服务器大小的AI远程制导后,其能力将堪比顶级的人类飞行员,或者由远离建筑工地的电脑指挥的机器建造新建筑。 其中有些东西听起来可能很熟悉,因为类似的远程控制概念已经出现在5G的研发中,但它需要人工操作。6G的关键在于,所有这些计算繁重的'工作都将由人类级别的AI来完成,将大量的观察和响应数据来回推送。研究人员指出,到2036年,摩尔定律(Moore s law)表明,拥有人脑计算能力的电脑最终将能以1000美元的价格购买到,相当于今天高端智能手机的价格,6G将使从任何地方早期访问这类计算机成为可能。 拉帕波特博士的团队还预计,亚毫米波频谱将增强现有的技术,比如夜视毫米波摄像头、高清雷达和THz(而不是毫米波)人体安全扫描。令人难以置信的高速带宽也将带来新的改变,使人们依赖光纤基础设施向“无线光纤”网络回程和数据中心连接过度。 当然,在6G从理论走向现实之前,还有许多重大的实际挑战需要克服,包括核心技术的小型化,以及确认THz频率是否像目前认为的那样安全。此外,与毫米波传输一样,亚毫米波频率也需要高方向性的天线,部分原因是它们非常容易受到大气的干扰,尤其是在800GHz频率以上的时候。 但研究人员指出,克服这些挑战,就像过去10年成功地利用毫米波所实现的那样,将为用户带来巨大的好处。数据传输将消耗更少的能量,超高增益天线将能够被做得“非常小”。这将为更小的设备铺平道路,包括军事级别的安全通信链路,这些通信链路“极其难以”拦截或窃听。 今年3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一致投票决定,为“6G、7G或任何下一代网络”开启95GHz至3THz频段。不过委员们表示,当时对频率的投机性使用,使投票类似于“为月球制定分区法”。基于过去的历史,在不久的未来,拉帕波特博士等人将站在将这些概念从科幻小说转变为科学事实的前沿。 1月5日消息,据中国科技网报道,由东南大学、鹏城实验室、复旦大学和中国移动等团队联合搭建的6G网络实验室完成了首个360-430GHz太赫兹100/200Gbps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系统,实测单波长净速率为。通俗来讲,这个数据的含义是网速可以超过25GB/s。 在5G网络还没有普及的今天,可能会有网友认为现在研究6G为时过早,但古人云,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现在就进入赛道,可以确保6G时代来临之时,中国在通信技术领域不会落后。5G网络近三年才开始普及,可华为、高通等企业早已开始布局,手机厂商OPPO也从2015年开始研发5G技术。 至于6G网络能够带来哪些体验提升,暂时还无法得知,我们可以确定的是,6G网络速度更快、延迟更低、带宽更高,多设备同时收发数据,也不会出现卡顿、高延迟的情况,更不会争抢带宽。 许多网友认为5G网络的提升并不明显,对于6G并不看好,并非没有道理。对于普通手机用户而言,5G网络能够完成的任务,4G网络也能完成。5G网络的主要应用场景是工业领域,通过低延迟、高带宽的特点,让远程操作得以普及。 如无意外,5G之后的通信技术都会以工业领域为主要应用场景,面向普通消费者,体验提升不会那么明显。这点还还要看5G、6G网络会不会有其他相关配套的应用和设备,最近几年XR技术、元宇宙等概念很火,或许以后会有对网速、延迟、带宽要求很高的元宇宙、虚拟世界游戏,需要用到5G、6G网络。 一般来说,移动通信技术十年才会更新一代,而且还需要时间普及。随着生产力的进步,未来移动通信技术普及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尤其是在被称为“基建狂魔”的中国,预计2030年左右,一线城市就能用上6G网络。 除了运营商、通信设备厂商,尝到自研技术的甜头后,肯定会有不少手机企业研发6G技术。2019年华为、OPPO就曝出消息,开始为6G做准备,随后vivo、华为、OPPO相继发布了6G白皮书,确认成立6G通信技术研发团队。 也许5G、6G网络带来的体验提升目前还不明显,可我们不能本着够用就好的心态反对技术进步。至于移动通信技术迭代升级带来的通话消费增加,确实是运营商的无奈之举,毕竟技术研发、设备采购、基站部署哪一项都离不开钱。 apa参考文献格式规范格式主要包括文内文献引用(Reference Citations in Text)和文末参考文献列表(Reference List)两大部分。 一、文内文献引用(ReferenceCitations in Text) 1.单一作者 格式应为“(作者姓氏(非首字母),发表年份)”。若作者姓名在文章中已被提及,只需标出年份就好(若需要可加上页数),仍需使用括号。多位作者以上同理。例如: A recent study foun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Pauling, 2005). Pauling (2005) discovere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2.两位作者 作者姓氏必须以他们的名字在其发表文章内的顺序来排序。若两个作者都在括号内引用,名字中间需加上“&”符号;若不在括号内则使用“and”。例如: A recent study foun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Pauling & Liu, 2005). Pauling and Liu (2005) discovere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3.三至五位作者 第一次引用时需列举全部的作者,往后若引用相同的文献,只需举出最主要的作者,再加上“et al.”。但是,在参考文献部分,全部作者的姓名皆须列举出来。例如: A recent study foun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Pauling, Liu, & Guo, 2005). Pauling, Liu, and Guo (2005) conducted a study that discovere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Pauling et al. (2005) discovere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A recent study foun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Pauling et al., 2005). 4.六位作者以上 举出第一位作者即可,格式应为“(作者 et al.,年份)”。在参考文献部分,全部作者的姓名皆须列举出来。例如: Pauling et al. (2005) discovere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5.多篇文献,同一作者 若一作者有多篇你想引用的文献,只需用逗号来区隔作品的发表年份(最早到最晚依序排列)。若多篇文献在同一年内发表,请在年份后面加上a、b、c……等标注。(按:abc的使用需与参考文献部分有所对应,而这些文献的编排以标题名称的字母来决定。)例如: A recent study foun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Pauling, 2004, 2005a, 2005b). Pauling (2004, 2005a, 2005b) conducted a study that discovere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6.多篇文献,多位作者 根据上一个的规则,并且使用分号隔开。排序先依照作者姓氏的字母,接着是发表年份。例如: A recent study found a possible genetic cause of alcoholism (Alford, 1995; Pauling, 2004, 2005; Sirkis, 2003) 7.直接引述 格式与前述无不同,一样为“(作者,年份,页数)”。例如: When asked why his behavior had changed so dramatically, Max simply said “I think it’s the reinforcement” (Pauling, 2004, p. 69). 二、文末参考文献列表(Reference List) 在参考文献部分,APA格式规定部分的人名必须以姓(Family name)的字母顺序来排列,包括名(first name)的前缀。 1.单一作者著作的书籍。例如: Sheril, R. D. (1956). The terrifying future: Contemplating color television. San Diego: Halstead. 2.两位作者以上合著的书籍。例如: Smith, J., & Peter, Q. (1992). Hairball: An intensive peek behind the surface of an enigma. Hamilton, ON: McMaster University Press. 3.文集中的文章。例如: Mcdonalds, A. (1993). Practical methods for the apprehension and sustained containment of supernatural entities. In G. L. Yeager (Ed.), Paranormal and occult studies: Case studies in application (pp. 42–64). London: OtherWorld Books. 4.期刊中的文章。例如: Crackton, P. (1987). The Loonie: God’s long-awaited gift to colourful pocket change? Canadian Change, 64(7), 34–37. 5.月刊杂志中的文章。例如: Henry, W. A., III. (1990, April 9). Making the grade in today’s schools. Time, 135, 28-31. 6.报纸中的文章。例如: Wrong, M. (2005, August 17). Misquotes are “Problematastic” says Mayor. Toronto Sol., 4. 7.政府官方文献 Revenue Canada. (2001). Advanced gouging: Manual for employees (MP 65–347/1124). Ottawa: Minister of Immigration and Revenue. 8.针对电子文献、网站和线上文章,APA格式的网站上有订定一些基本的规则,第一就是提供读者详细的文献内容来源,第二为提供其有效的参考来源。 ⑴ 网络文章的打印版本 Marlowe, P., Spade, S., & Chan, C. (2001). Detective work and the benefits of colour versus black and white [Electronic version].Journal of Pointless Research, 11,123–124. ⑵ 电子期刊的文章(只有网络版的期刊) Blofeld, E. S. (1994, March 1). Expressing oneself through Persian cats and modern & Felons, 4,Article 0046g. Retrieved October 3, 1999, from 网页地址. ⑶ 电子短信(newsletter)的文章 Paradise, S., Moriarty, D., Marx, C., Lee, O. B., Hassel, E., et al. (1957, July). Portrayals of fictional characters in reality-based popular writing: Project the beaten path, 7(3). Retrieved October 3, 1999, from 网页地址. ⑷ 单篇线上文献(无作者及著作日期) What I did today.(.). Retrieved August 21, 2002, from 网页地址. ⑸ 从大学课程或系上网站取得的文献 Rogers, B. (2078).Faster-than-light travel: What we’ve learned in the first twenty August 24, 2079, from Mars 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Martian Studies Web site: 网页地址. ⑹ 从数据库搜寻的期刊文章的电子复制版本(3至5位作者) Costanza, G., Seinfeld, J., Benes, E., Kramer, C., & Peterman, J. (1993). Minutiæ and insignificant observations from the about Nothing, 52,475–649. Retrieved October 31, 1999, from NoTHINGJournals database. ⑺ 电子邮件或其他个人通讯(不出现在参考文献列表中,仅在文中标出)。例如: (A. Monterey,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ptember 28, 2001). 9.储存于光碟的书籍 Nix, G. (2002). Lirael, Daughter of the Clayr [CD]. New York: Random House/Listening Library. 10.储存于录音带的书籍 Nix, G. (2002). Lirael, Daughter of the Clayr [Cassette Recording No. ]。New York: Random House/Listening Library. 要用APA格式,APA格式使用哈佛大学文章引用格式,通常来说,一个引用包含了作者名和发表日期,以括号夹注(有时会再加上页数),放在引用文字或句子之后。 APA格式规定“参考文献”部分的人名必须以名的字母顺序来排列,包括姓氏的前缀。譬如,James Smith应被改成“Smitm,J.,”;Saif Al Falasi则改成“Al-Falasi, Saif.”。(阿拉伯文名字通常在姓氏和前缀之间加上连字号“−”,所以姓氏和前缀自成一体。)纸本文献单一作者著作的书籍:Sheril, R. D. (1956). The terrifying future: Contemplating color television. San Diego: Halstead.两位作者以上合著的书籍:Smith, J., & Peter, Q. (1992). Hairball: An intensive peek behind the surface of an enigma. Hamilton, ON: McMaster University Press.文集中的文章:Mcdonalds, A. (1993). Practical methods for the apprehension and sustained containment of supernatural entities. In G. L. Yeager (Ed.), Paranormal and occult studies: Case studies in application (pp. 42–64). London: OtherWorld Books.期刊中的文章(非连续页码):Crackton, P. (1987). The Loonie: God's long-awaited gift to colourful pocket change? Canadian Change, 64(7), 34–37.期刊中的文章(连续页码):Rottweiler, F. T., & Beauchemin, J. L. (1987). Detroit and Narnia: Two foes on the brink of destruction. Canadian/American Studies Journal, 54, 66–146.月刊杂志中的文章:Henry, W. A., III. (1990, April 9). Making the grade in today's schools. Time, 135, 28-31.报纸中的文章:Wrong, M. (2005, August 17). Misquotes are "Problematastic" says Mayor. Toronto Sol. p. 4.政府官方文献:Revenue Canada. (2001). Advanced gouging: Manual for employees (MP 65–347/1124). Ottawa: Minister of Immigration and Revenue.线上文献针对电子文献、网站和线上文章,APA格式的网站上有订定一些基本的规则,第一就是提供读者详细的文献内容来源,第二为提供其有效的参考来源。网络文章的打印版本Marlowe, P., Spade, S., & Chan, C. (2001). Detective work and the benefits of colour versus black and white [Electronic version]。Journal of Pointless Research, 11,123–124.电子期刊的文章(只有网络版的期刊)Blofeld, E. S. (1994, March 1). Expressing oneself through Persian cats and modern & Felons, 4,Article 0046g. Retrieved October 3, 1999, from 网页地址电子短信(newsletter)的文章Paradise, S., Moriarty, D., Marx, C., Lee, O. B., Hassel, E., et al. (1957, July). Portrayals of fictional characters in reality-based popular writing: Project the beaten path, 7(3). Retrieved October 3, 1999, from 网页地址单篇线上文献(无作者及著作日期)What I did today.(.). Retrieved August 21, 2002, from 网页地址从大学课程或系上网站取得的文献Rogers, B. (2078).Faster-than-light travel: What we've learned in the first twenty August 24, 2079, from Mars 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Martian Studies Web site: 网页地址从数据库搜寻的期刊文章的电子复制版本(3至5位作者)Costanza, G., Seinfeld, J., Benes, E., Kramer, C., & Peterman, J. (1993). Minutiæ and insignificant observations from the about Nothing, 52,475–649. Retrieved October 31, 1999, from NoTHINGJournals database.电子邮件或其他个人通讯(限定文字)(A. Monterey,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ptember 28, 2001).储存于光碟的书籍Nix, G. (2002). Lirael, Daughter of the Clayr [CD]。New York: Random House/Listening Library.储存于录音带的书籍Nix, G. (2002). Lirael, Daughter of the Clayr [Cassette Recording No. ]。New York: Random House/Listening Library. 目 录 中英文摘要,关键词………….....1 一,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前言……………………………….2 二,前言 原理框图………………………….3 三,原理框图 毕业设计主要结构 结构……………….3 四,毕业设计主要结构 4.1,时基信号 . ,时基信号…………………….3 4.2,分频器件 CD4040………….10 . , 4.3,可逆计数器 CD40110……...15 . , 4.4,置数开关 . ,置数开关……………………20 4.5,控制门 . ,控制门………………………20 4.6,执行电路 . ,执行电路……………………21 毕业设计详细电路图 五,毕业设计详细电路图……………23 详细原理解释……………………24 六,详细原理解释 焊接与调试………………………25 七,焊接与调试 结论………………………………26 八,结论 参考文献…………………………27 九,参考文献 中英文关键字,摘要: 一, 中英文关键字,摘要: 逆计时数显定时器的设计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电子定时器.定时时间用数字显示.并进行逆计数.当 摘要] 计数器显示为 “ 0 ” 时.控制器会自动切断或打开用电器的电源, 定时时间 范围 1~ 990分钟。该定时器可替代目前一些家用电器中的机械定时器。 倒计时时定时器的用途很广泛,它可以用作定时器,控制被定时的电器,实现 定时开或者定时关,在定时的过程中,随时显示剩余时间, 它还可以用作倒计 时计数器。由三位数码管直观显示倒计时计数状态。 关键词: 关键词:电子定时器,数字显示,倒计时作者:高剑夫 指导老师:朱永乐 [Abstract]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one kind of electronic timer. Fixed the time is demonstrated with the digit. And carried on ploting the number. When the counter is demonstrated “0”, The controller automatic turnoff or opens with power source of electric appliance,the range of fixed time is 1~ 990 timer may substitute some mechanical timer of domestic electric appliances in the present. The use of the count down timer is very widespread, it can be used as the timer,which controls the electric appliance what be fixed time, realizes fixed time opened or closed, in the process of fixed time, momentarily demonstrates the surplus time, it can be also used as the countdown counter. Display the condition of the countdown immediately by three nixietube. Key word: electronic timer ,digit demonstration,countdown Written by Jianfu Gao Supervised by Yongle Zhu 二, 前言计数器是最常用的时序电路之一,他们不仅可用于对脉冲进行计数,还可以用 于分频,定时,产生节拍脉冲以及其他时序信号。计数器的种类不胜枚举,按照 编码分类可以分成:二进制码计数器,BCD(二——十进制)计数器,循环码计 数器。文章中涉及到的计数器是十进制的。 可逆计数器又称作加/减计数器。是计数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一些专 用的大规模可逆计数器具有符号框功能, 中规模可逆计数器一般是不具备极性符 号功能的。 因此用无符号的中小规模可逆计数器设计带符号的可逆计数器显得尤 为必要.一般完成这一转换需增加三个单元电路。①符号寄存器和符号显示驱动 器 用于寄存和驱动计数状态的极性符号。②清零电路,在计数器的计数状态+0 和 -0 相互转换时,它使计数器清零。③控制门电路。在可逆计数器的极性符号 控制下, 它使正计数状态时的增加时钟脉冲和城小时钟脉冲分别变成负计数状态 时的减小时钟脉冲和增加时钟脉冲。 我们这篇论文写的逆计时数显定时器是在以电子技术(数字部分)该教材基础 上写成的。它主要由:时基信号,分频器,可逆计数器,控制门,置数开关,执 行电路组成。这种电子定时器定时时间用数字显示,并进行逆计数。当计数器显 示为 “ 0 ” 时.控制器会自动切断或打开用电器的电源, 定时时间范围 1~ 990 分钟,LED 数码管显示运行过程。为了更好的理解该电路的设计原理,文章 中详细解释了构成该电子定时器的每个构成部分。 这种采用常规 CMOS 数字集成电路的定时器,电路原理简单,使用方便,适 用于家用电器及工业设备的定时控制,故值得电子爱好者业余制作。 三,原理框图: 原理框图: 数码管 可逆计 数器 控制门 执行电路 置数 开关 分频器 被控电路 时基信号 四,毕业设计主要结构 4.1 时基信号 . 图中 VD1、Rl~R3、D1、D2 等组成时基信号产生电路。 VD1 以及下文中的 VD2,VD9,VD16 都是 1N4001 1N4001 的特征有: 低的反向漏电流 较强的正向浪涌承受能力 高温焊接保证 引线可承受 5 磅 () 拉力 它的极限值和温度特性 TA = 25℃ 符号 最 大 可 重 复 峰 值 VRRM 反向电压 最大均方根电压 VRMS 最 大 直 流 阻 断 电 VDC 压 最 大 正 向 平 均 整 IF(AV) 流电流 峰 值 正 向 浪 涌 电 IFSM 流 单一 正 弦半波 最 大 反 向 峰 值 电 IR(AV) 流 典型热阻 RθJA 工 作 结 温 和 存 储 Tj, TSTG 温度 电特性 TA = 25℃ 符号 最大正向电压 IF = VF 最大反向电流 IR TA= 25℃ TA=100℃ 见下表 50 35 50 30 单位 V V V A A 30 65 -50 --- +150 ?A ℃/W ℃ 单位 V ?A 100 典型结电容 VR = Cj 15 pF , f = 1MHz 时基信号取交流电的 50HZ 信号。电源变压器次级输出的交流电压经 VD1 半 波整流后在 R1 上产生 50HZ 的脉冲直流电。 图中 D1,D2 是 CD4069------六反相器 CD4069 提供了14 引线多层陶瓷双列直插(D)、熔封陶瓷双列直插(J)、塑 料双列直插(P)和陶瓷片状载体(C)4 种封装形式。 推荐工作条件: 电源电压范围…………3V~15V 输入电压范围…………0V~VDD 工作温度范围 M类…………-55℃~125℃ E 类………….-40℃~85℃ 极限值: 电源电压…...-~18V 输入电压……- 输入电流…………….±10mA 储存温度…………-65℃~150℃ 引出端符号: 1A~6A 数据输入端 VCC 正电源 Vss 地 1Y~6Y 数据输入端 逻辑符号: 引出端排列(俯视) 逻辑表达式: Y= A 逻辑图: 由点 1 输出的脉冲信号经 D1,D2 等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整形后在点 2 输出 50HZ 的矩形脉冲信号,供分频器作时钟信号。 施密特触发器特点 施密特触发器与其说是“触发器”,不如说是具有滞后特性的数字传输门, 其特点有二: 1.输入电平的阈值电压由低到高为 ,由高到低为 ,且 > , 为负 输出的变化滞后于输入,形成回环。我们将称 向阈值电压,二者的差值称为回差。 为正向阈值电压, 称 2.与双稳态触发器和单稳态触发器不同,施密特触发器属于“电平触发”型 电路,不依赖于边沿陡峭的脉冲。 下图是施密特发器的电压传输特性,图 (a) 是反相传输特性,图 (b) 是同相传 输特性。 二、由反相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1.反相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的电路结构 将两级反相器串接起来,同时通过分压电阻把输出端的电压反馈到输入端,就构 成了图所示的施密特触发器。 (a)电路 (b) 图形符号 2.反相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的工作原理 G1,G2 为 CD4069 反相器,门电路的阈值电压为:VTH=1/2VDD,且 R1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与3G应用前景 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 回顾我国移动电话1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的移动通信发展史是超常规的发展史。自1987年中国电信开始开办移动电话业务以来到1993年用户增长速度均在200%以上,从1994年移动用户规模超过百万大关,移动电话用户数每年几乎比前一年翻一番。1997年7月17日,我国移动电话第1000万个用户在江苏南京诞生,意味着中国移动电话用10年时间所发展的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110年的发展历程。2001年8月,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美国跃居为世界第一位。2003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亿户,普及率为。而在2002年底世界上已有10个国家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3%。其中,英国为,意大利为,卢森堡为;当时,中国为。所以,我国移动通信业务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历史发展的新机遇 回顾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是第一代移动通信制式较多,有美国的AMPS,英国的TACS,北欧、日本的制式等。我国科技人员分析对比根据国情选用了TACS系统,购买国外设备建设移动通信网,设备制造厂也与外国公司合作生产(装配)了部分系统设备和手机。研究部门也研制了部分设备,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成为气候。到了第二代,国际上主要是GSM、CDMA两种制式。在建立第二代移动通信网之前,我国分别在嘉兴、天津进行了GSM、CDM的试验,测试了各种性能。由于GSM标准成熟较早,我国开始选用了GSM系统,后来联通公司又引进了CDMA统,在第二代移动通信建设中我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制和标准系列,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设备制造商如华为、中兴等公司也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样他们就推进了产品的开发生产,使我国民族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些比例。在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时我国的相关领导和广大技术人员,明确认识到这是改变我国在移动通信业局面的重要机遇,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积极参加3G标准制定工作,成立了IMT-2000RTT(无线传输技术)评估组,并先后向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和LAS-CDMA。TD-SCDMA已成为国际上3G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LAS-CDMA也成为3G国际标准组织的后备标准。设备制造厂商在积极参加标准制定的同时,努力开发产品,取得较好进展。尤其是中兴、华为开发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可以提供运营商使用,而且在国外也占有一定位置。 3G改变中国通信格局 关于3G的发展,三年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确定了“冷静、稳妥、科学、求实”和“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的3G及3G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与原则。信息产业部于2002年出台了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时分双工获得了55 100=155MHz的频谱,FDD获得了120 60 (170)=180~C350MHz的频谱。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分双工标准体制的重视与支持。 根据政府确定的基本方针与原则,2001年6月22日信息产业部成立3G技术试验专家组(3GTEG),负责实施3G技术试验,专家组由来自国内的运营、设备制造和科研院校的专家组成。信息产业部六个司局组成3G领导小组。试验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MTNet(移动通信实验网)进行;第二阶段,在运营商网络和MTNet进行。截止2003年底,已对WCDMA,TD-SCDMA,2GHzCDMA20001x完成了第一阶段试验工作,结论是系统基本成熟,终端尚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改进。2004年进行第二阶段试验。 国际电联ITU-R在1985年,就开始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和标准。其目标是统一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和频段,实现全球漫游,提高移动通信的频谱利用率及数据传输速率,满足多媒体业务的需求。1998年,国际电联ITU向全世界征集第三代移动通信世界标准草案,共征集了来自美、欧、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16种3GRTT(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标准提案。在提案评审和筛选过程中,国际电联根据对3G标准的要求,对3G标准提案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评估、仿真、融合、关键参数的确定工作,通过了包括中国提案在内的5个无线传输的技术规范。目前,国际上共认的3G主流标准有3个,分别是欧洲阵营的WCDMA、美国高通的CDMA2000和中国大唐的TD-SCDMA。 完成指标需求。我觉得联合国是不会像苹果跳过9一样,否定这次的5G标准,直接来个6G的。 :21 世纪移动通信技术和市场飞速发展,在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共同 作用下,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呈现以下几大趋势: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移 动互联网逐步形成;网络技术数字化,宽带化;网络设备智能化,小型化;应用 于更高的频段,有效利用频率;移动网络的综合化,全球化,个人化;各种网络 的融合;高速率,高质量,低费用.这正是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 方向和目标.论文关键词:第四代移动通信(4G) ;正交频分复用;多模式终端 一,引言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随着电子 5G是过度到6G的必经之路,所以可能性很小,基本不可能。 一、LTE技术是什么LTE是一种无线通讯技术,而且是比3G网络(一共有三种)更快的4G网络(一共有两种)无线通讯技术中的一种。并且TD-LTE是3G网络里面的TD-SCDMA的一个长期演进。可以理解为可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被用到的无线通讯技术。另外TD-LTE还是由中国主导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流4G通信技术,它的共同开发者包括:上海贝尔、诺基亚西门子、大唐电信、华为技术、中兴通讯、中国移动、高通等……因为TD-LTE是要在手机上广泛用的技术,就举例从手机网络特性说下。手机要通讯、要打电话、要发短信、在线看电影、还要可视通话。这些功能前几年的手机肯定不行,因为采用的是GSM网络(2G标准)只能用来发短信打电话,后来加了个GPRS技术后可以上上网。后来采用3G标准的三种通讯技术来了,很好速度很快,可以高速上网、还可以看电影、可视通话了。那么现在4G标准的两种通讯技术中的一种,即TD-LTE来了,它速度更快,最高网速超过100Mbps。二、LTE技术特性及优点速度超级快,上面也说到了最高网速超过100Mbps。另外还包含上下性资源配比较灵活、应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灵活的频谱解决方案(日本的TD-LTE网络用、中国和美国及英国用等等)、与LTE FDD的融合同步发展等优点。而且就运营商升级来说,可以很方便快捷的从原有的GSM网络信号装置上安装部件就可以迅速让2G的GSM变成4G的TD-LTE网络(中国移动就是这么干的)。中国在香港那边的TD-LTE网络是最早运行的,大陆方面虽然有人说管理部门现在还不发4G运营牌照是因为怕中国移动解决不了升级TD-LTE网络的技术问题,不过目前情况来看已经解决了。如果在一部手机的电池槽里有看到“TD-LTE数字移动电话机”的字样,那么这款手机就是支持4G标准的TD-LTE网络。 技术技术的最原始概念是熟练。所谓熟能生巧,巧就是技术。技术远比科学古老。事实上,技术史与人类史一样源远流长。 广义地讲,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手段、方法和技能的总和。作为社会生产力的社会总体技术力量,包括工艺技巧、劳动经验、信息知识和实体工具装备,也就是整个社会的技术人才、技术设备和技术资料。 法国科学家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给技术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技术的这个定义,基本上指出了现代技术的主要特点,即目的性、社会性、多元性。 任何技术从其诞生起就具有目的性。技术的目的性贯穿于整个技术活动的过程之中。技术的实现需要通过社会协作,得到社会支持,并受到社会多种条件的制约。这诸多的社会因素直接影响技术的成败和发展进程。所谓多元性,是指技术既可表现为有形的工具装备、机器设备、实体物质等硬件;也可以表现为无形的工艺、方法、规则等知识软件,还可以表现为虽不是实体物质而却又有物质载体的信息资料、设计图纸等。在作为物质手段和信息手段的现代技术中,技能已逐步失去原有的地位和作用,而只是技术的一个要素。 根据不同的功能,技术可分为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生产技术是技术中最基本的部分;非生产技术如科学实验技术、公用技术、军事技术、文化教育技术、医疗技术等,是为满足社会生活的多种需要的技术。 一般地说,技术的发明是科学知识和经验知识的物化,使可供应用的理论和知识变成现实。现代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已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科学的应用”。然而,现代科学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技术,技术的需要往往成为科学研究的目的,而技术的发展又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在它们之间是一种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可以预见,它们的联系还会更加密切,界限也会变得模糊起来。但是,科学与技术毕竟是两种性质不尽相同的社会文化,二者的区别也是十分明显的。科学的基本任务是认识世界,有所发现,从而增加人类的知识财富;技术的基本任务是发现世界,有所发明,以创造人类的物质财富,丰富人类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科学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因此,科学和技术的成果在形式上也是不同的。科学成果一般表现为概念、定律、论文等形式;技术成果一般则以工艺流程、设计图、操作方法等形式出现。科学产品一般不具有商业性,而技术成果可以商品化。现代技术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和商业色彩。 通信业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大家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一些高校也设立了专门的通信专业。下面我给大家带来通信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参考_通信方向专业论文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通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高移动无线通信抗多普勒效应技术研究进展 2、携能通信协作认知网络稳态吞吐量分析和优化 3、协作通信中基于链路不平衡的中继激励 4、时间反转水声通信系统的优化设计与仿真 5、散射通信系统电磁辐射影响分析 6、无人机激光通信载荷发展现状与关键技术 7、数字通信前馈算法中的最大似然同步算法仿真 8、沙尘暴对对流层散射通信的影响分析 9、测控通信系统中低延迟视频编码传输 方法 研究 10、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与前瞻 11、城市通信灯杆基站建设分析 12、电子通信技术中电磁场和电磁波的运用 13、关于军事通信抗干扰技术进展与展望 14、城轨无线通信系统改造方案研究 15、无线通信系统在天津东方海陆集装箱码头中的运用 16、分析电力通信电源系统运行维护及注意事项 17、 无线网络 通信系统与新技术应用研究 18、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机房监控系统设计 19、短波天线在人防通信中的选型研究 20、机场有线通信系统的设计简析 21、关于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见解 22、机载认知通信网络架构研究 23、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研究 24、论无线通信网络中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 25、短波天波通信场强估算方法与模型 26、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功率和转发器增益联合优化算法 27、HAP通信中环形波束的实现及优化 28、扩频通信中FFT捕获算法的改进 29、对绿色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思考 30、关于数据通信及其应用的分析 31、广播传输系统中光纤通信的应用实践略述 32、数字通信信号自动调制识别技术 33、关于通信设备对接技术的研究分析 34、光纤通信网络优化及运行维护研究 35、短波通信技术发展与核心分析 36、智慧城市中的信息通信技术标准体系 37、探究无线通信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38、卫星语音通信在空中交通管制中的应用 39、通信传输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发展 40、通信电源 系统安全 可靠性分析 41、浅谈通信电源的技术发展 42、关于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研究 43、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研究 44、数能一体化无线通信网络 45、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协同传输技术 46、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分析 47、实时网络通信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48、浅析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系统集成服务 49、通信网络中的安全分层及关键技术论述 50、电力通信光缆运行外力破坏与预防 措施 51、电力通信运维体系建设研究 52、电力配网通信设备空间信息采集方法的应用与研究 53、长途光缆通信线路的防雷及防强电设计 54、电网近场无线通信技术研究及实例测试 55、气象气球应急通信系统设计 56、卫星量子通信的光子偏振误差影响与补偿研究 57、基于信道加密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 58、量子照明及其在安全通信上的应用 59、一款用于4G通信的水平极化全向LTE天线 60、面向无线通信的双频带平面缝隙天线设计 铁道信号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CTCS应答器信号与报文检测仪-控制主板软硬件设计 2、基于ACP方法的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应急疏散若干问题研究 3、全电子高压脉冲轨道电路接收器的硬件研究与设计 4、实时断轨检测系统中信号采集与通信子系统研究 5、基于模型的轨旁仿真子系统验证及代码自动生成 6、基于全相位FFT的铁道信号频率检测算法研究 7、基于机器视觉的嵌入式道岔缺口检测系统应用 8、铁路信号产品的电磁兼容分析与研究 9、铁路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10、铁道信号电子沙盘系统整体规划及设计 11、基于Web的高职院校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铁道信号沙盘模拟显示系统研究 13、联锁道岔电子控制模块的研制 14、基于ARM的故障监测诊断系统设计(前端采集和通信系统) 15、客运专线列控车载设备维修技术及标准化研究 16、驼峰三部位减速器出口速度计算方法研究 17、CTCS-2级列控系统应答器动态检测的研究 18、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招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9、铁道信号基础设备智能网络监测器设计 20、基于光纤传感的铁道信号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21、铁道信号基础设备在线监测方法研究 22、有轨电车信号系统轨旁控制器三相交流转辙机控制模块的研究 23、基于故障树的京广高速铁路信号系统问题分析及对策 24、站内轨道电路分路不良计轴检查设备设计与实现 25、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研究与工程建设 26、客运专线信号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27、铁路信号仿真实验室的硬件系统设计及其信号机程序测试 28、基于C语言的离线电弧电磁干扰检测系统数据采集及底层控制的实现研究 29、铁路综合演练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30、大功率LED铁路信号灯光源的研究 31、牵引供电系统不平衡牵引回流研究 32、CBTC系统中区域控制器和外部联锁功能接口的设计 33、城轨控制实验室仿真平台硬件接口研究 34、ATP安全错误检测码与运算方法的研究与设计 35、LED显示屏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在铁路信号中的应用 36、客运专线列控系统临时限速服务器基于3-DES算法安全通信的研究与实现 37、基于动态故障树和蒙特卡洛仿真的列控系统风险分析研究 38、物联网环境下铁路控制安全传输研究与设计 39、轨道交通信号事故再现与分析平台研究与设计 40、铁路强电磁干扰对信号系统的影响 41、基于LTE的列车无线定位方法研究 42、列车定位系统安全性研究 43、基于CBTC系统的联锁逻辑研究 44、无线闭塞中心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 45、职业技能 教育 的研究与实践 46、光纤铁路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数据前端设计 47、LED大屏幕在铁路行车监控系统的应用研究 48、基于微机监测的故障信号研究与应用 49、语域视角下的人物介绍英译 50、基于嵌入式系统的高压不对称脉冲轨道信号发生器设计 通信技术毕业论文题目 1、基于OFDM的电力线通信技术研究 2、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我国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研究 3、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电表研制 4、基于Android手机摄像头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 5、基于激光二极管的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和硬件设计 6、智能家居系统安全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7、基于DVB-S2的宽带卫星通信技术应用研究 8、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蓝牙 配对 模块的研发 9、多点协作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10、无线通信抗干扰技术性能研究 11、水下无线通信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12、水声扩频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13、基于协作分集的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14、数字集群通信网络架构和多天线技术的研究 15、通信网络恶意代码及其应急响应关键技术研究 16、基于压缩感知的超宽带通信技术研究 17、大气激光通信中光强闪烁及其抑制技术的研究 18、卫星通信系统跨层带宽分配及多媒体通信技术研究 19、星间/星内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20、量子通信中的精密时间测量技术研究 21、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信道通信技术的研究 22、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23、可见光双层成像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 24、基于可见光与电力载波的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25、车联网环境下的交通信息采集与通信技术研究 26、室内高速可调光VLC通信技术研究 27、面向5G通信的射频关键技术研究 28、基于AMPSK调制的无线携能通信技术研究 29、车联网V2I通信媒体接入控制技术研究 30、下一代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31、物联网节点隐匿通信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 32、高速可见光通信的调制关键技术研究 33、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大规模MIMO关键理论及技术研究 34、OQAM-OFDM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35、基于LED的可见光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36、CDMA扩频通信技术多用户检测器的应用 37、基于GPRS的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 38、近距离低功耗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 39、矿山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中无线通信技术研究与开发 40、基于信息隐藏的隐蔽通信技术研究 通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相关 文章 : ★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选题 ★ 通信工程的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 通信工程的毕业论文(2) ★ 通信工程方面毕业论文 ★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 通信工程的毕业论文范例 ★ 通信工程的毕业论文范例(2)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项目是3G的演进,始于2004年3GPP的多伦多会议。LTE并非人们普遍误解的4G技术,而是3G与4G技术之间的一个过渡,是的全球标准,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326Mbit/s与上行86Mbit/s的峰值速率。LTE长期演进是GSM阵营的现时最先进网络。LTE演进图演进路线:GSM----->GPRS--->EDGE---->WCDMA------->HSDPA----->HSUPA------->HSDPA+------->HSUPA+------->LTE长期演进。目前中国大陆没有LTE网络。如果你的手机支持CDMA2000,那就可以上电信3G,如果你的手机支持TD-SCDMA,那就可以上移动3G,如果你的手机支持WCDMA,那就可以上联通3G。【参考文献】:国内的4G4G和3G技术底层的技术差异较大。4G标准,也就是LTE族,比较3GPP在近来的无线通信领域成功的商用了2G和3G技术,因此,根据这个分析,未来的4G主流还是LTE。LTE分成两个指示TDD和FDD,但由于TDD技术是国内厂商大力推进的,所以国内会比较推进TDD,所以中移动很可能会升级到TD-LTE。 【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技术逐渐融入住宅建筑中,BIM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其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既优化了住宅建筑的设计方案,又让住宅建筑的建筑设计更加合理、更加节能。论文主要对BIM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 关键词 】BIM技术;住宅建筑;设计 1引言 BIM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能发挥它独有的优势,从而缩短设计时间,提高住宅建筑的设计质量与居住舒适度,并推动住宅建筑的快速发展。随着人们对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为满足人们的要求,在住宅建筑的设计中融入了BIM技术,该技术能将人们对居住的要求进行统计和融合,从而更好地设计出适合广大人民群众居住的住宅建筑[1]。 2BIM技术的定义及优点 定义 BIM技术就是在建筑工程中通过计算机,利用建筑工程的相关数据以及数字防震技术,对建筑设计进行优化和改良,目的是更好地设计出适合居住和生活的建筑。通过BIM技术对建筑进行模拟,建立模型,能降低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提高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缩短建筑工程的工期[2]。BIM技术能对建筑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具有协调性、优化性以及模拟性等特点,因此,在住宅建筑的建设过程中采用BIM技术能有效地改善住宅建筑在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提高住宅建筑在施工过程以及建成投入使用之后的安全性。 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应用的优点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已经从“解决温饱”改为“精致生活”。在选择住宅时,选择依据已经从以前“能遮风避雨”改为现在的“舒适、典雅”。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BIM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设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优点:(1)能通过相关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机技术将模型可视化,让设计人员直观地进行观察,了解设计中的不足之处,进而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正和优化,提高住宅建筑的舒适度。同时,还可以根据业主的不同要求,进行相应的设计,如通风管道、房屋朝向等。(2)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能提前对建筑的最终质量进行实时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优化。而且,在对BIM模型进行评估的内容当中,包括对住宅建筑的施工过程以及建设成果进行安全评估,有利于缩短评估时间。(3)减轻了绘图人员的工作压力,通过BIM技术能直接将住宅建筑的设计图展现出来,从而减少了人工绘图中容易出现的失误。并且,对于各种施工段的安排,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对BIM模型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3BIM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技术运用于结构设计 计算机最大的特点是能快速、准确地进行复杂的运算,并将计算结果以多种形式表示出来。应对住宅建筑的诸多要求,BIM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计算结果以数学模型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且住宅建筑的设计人员可以根据BIM技术的这一功能,将住宅建筑的内部结构数据,用模型展现出来。这样,不仅缩短了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不断测试、不断计算的时间,而且数字模型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也为设计人员提供了更直观、更准确的设计结果。同时,可以通过模型对住宅建筑的结构进行分析和总结,快速找出结构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另外,通过计算机庞大的数据库,BIM技术能根据设计人员的要求,对已经存在的结构进行分析和改进,在满足设计人员要求的前提下,自动修改设计图、自动出图并修改文档。因此,利用BIM技术对住宅建筑的结构进行设计,能有效地防止因为设计人员考虑不周导致建筑结构存在问题,并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在节能、环保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加剧,绿色居住环境已成为当前人们对住宅的基本要求。当前很多住宅建筑的设计都会融入绿色理念,这不仅要求住宅建筑在施工时做到减少灰尘的排放、减少噪声污染等问题,还要保证使用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3]。据统计,我国的既有建筑中有超过400亿m2的建筑存在高耗能现象,随着能源的减少,如何减少建筑的耗能是每个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通过BIM技术能利用数学模型模拟各种情况下住宅建筑的耗能情况,从而为设计人员对建筑的能耗分析提供便利。例如,采光。很多建筑都是因为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建筑周围环境的变化,导致很多建筑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采光效果越来越弱,使很多住户即使在有太阳的情况下,都需要开灯进行照明,不仅影响了人们居住的舒适度,而且使建筑耗能过多。而采用BIM技术,可以对建筑的能耗情况进行模拟,从而有效地减少因为建筑周围环境的改变而导致住宅建筑在节能、环保方面出现大的变化。而且BIM技术可以根据设计人员的要求,提供最环保的建筑材料供设计者参考,从而提高住宅建筑的环保性、绿色性和节能性[4]。 技术运用于建筑需求设计运用 BIM技术时,设计者需要对现场环境进行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导入BIM模型中。在应用BIM技术的过程中,BIM模型的建立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住宅建筑各方面的需求,如现场的基础环境状况、施工条件、业主的要求等,都属于设计者需要考虑的内容,并且一旦出现了与这些内容不相吻合的因素,需要迅速加以调整,并对BIM模型进行相应的纠正,使BIM模型设计与最终的.工程开展有着较高的一致性,从而提高工程效率。 4BIM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与此同时,人们的文化观念也在持续增长,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仅仅重视基础的安全稳定,还需要具有良好的绿色环保性能。而传统的设计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在人们的居住要求,出现了很多纰漏,因而需要对传统的设计方式以及设计理念进行创新,积极采用BIM技术进行全新的设计。在住宅建筑设计中,采用BIM技术能更好地设计出符合当前人们居住要求的住宅建筑,并且舒适度和安全性能较高,有较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进行调整,进而设计出更合理的住宅建筑[5]。因此,BIM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5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依靠计算机的强大功能,能在住宅建筑设计时及时发现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推动住宅建筑的发展,因此,该技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参考文献 】 【1】刘艳霞.BIM技术在某项目设计施工一体化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7(5):86-87. 【2】崔海雨.BIM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中过程控制探讨[J].江西建材,2017(19):31+35. 【3】杨佳.运用BIM软件完成绿色建筑设计[J].工程质量,2016,31(2):55-59. 【4】孙进平.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15(4):82-86. 【5】邱奎宁.BIM技术在中国建筑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J].建筑科学,2013(2):57-58. 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的基础行业,近几年发展迅猛,随着科技的进步,水利水电工程行业的发展逐渐与新技术相结合。BIM技术属于建筑信息化模型,通过对BIM技术的应用,水利水电工程行业的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对BIM技术的简述,研究了BIM技术的特点,探讨了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BIM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也在不断变化,水电工程企业不断增多,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中,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BIM技术相结合可以为水电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水电企业中技术的优化可以提高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水平,在水电企业招标过程中,新技术的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新技术优化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水电企业的发展水平。 一、BIM技术的简述 BIM技术,英文全称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翻译过来就是建筑信息化模型。传统的2D/3D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也仅仅只能给设计者们提供建筑形态但并不能提供建筑物的其他重要信息。[1]在新的科学技术中,3D技术、CAD制图技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们的工作模式,让工作变的更加便捷,BIM技术是另一项新技术,这项技术主要用于建筑行业,可以应用于施工设计规划、施工、成本管理以及事后建筑维护拆除等等整个施工过程。近几年,经济发展迅猛,水利水电行业也随着迅速发展,在水电工程中,新技术的应用可以直接影响水电工程的质量。在水利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想在行业中站稳脚跟,就需要加强对工程的管理。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也在不断革新,水利行业应该与新技术相结合,才会让企业在市场中具有更高的竞争力。 二、BIM技术的特点 BIM技术有三个主要特点,分别是模拟性、可视性以及相互联系性。首先是模拟性,BIM技术与传统的计算机构件模型不同,在以往的水利工程模型中,大多是平面图纸或者3D模型,BIM技术属于4D的模型,它是在3D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维度,使模型在水利工程管理中,使用价值更高。其次是可视性,在传统的水利工程模型设计中,大多是2D的平面图纸,水利工程在模型中的立体感比较弱,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可能会导致设计人员的设计图纸中没有鲜明的特色,可视性较低。但是BIM技术下的图纸设计是三维立体图形,在图纸中可以对建筑项目的所有信息进行查看,在这个基于BIM技术设计的建筑模型可以从施工前开始使用一直到施工结束,每一个水利工程环节都可以在可视化的条件下进行施工。[2]最后一点是相互联系性,人的生老病死就是一生的周期,世间万物都有其自己的周期,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工程施工中,无论是建筑工程还是水利工程,都符合生命周期理论。在水利工程的全周期中,每一个环节都有紧密的联系,如果将各个环节分解开,那么水利工程就会显得不完整,BIM技术可以将建筑周期紧密相连。在BIM技术背景下设计的模型,每个工程阶段都是紧密相连的,因此BIM技术还具有相互联系性的特点。[3] 三、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一)结合BIM技术构建工程安全评价体系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水电企业应该始终保持着安全第一的.理念,结合BIM技术,可以对水利水电工程构建安全评价体系。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是需要水利水电方面专家进行研究、比对,这种评价体系的构建成本比较高。基于BIM技术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立体清晰的模型进行分析,在模型中,水电接口可以实现自动化,这样的方式构建工程安全评价体系有速度快、准确度高的优点。 (二)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工程监理人员应该注意施工进度与项目计划进度的一致性,因为项目进度计划是施工之前应该多方考察计划的科学的、严谨的施工计划标准,确保施工方向不偏离进度计划,水利工程项目才能够如期的完成。当施工过程之中,工程监理人员发现问题,改善问题之后,施工的方向与项目进度计划出现偏离现象,工程监理人员应该对施工方向及时作出调整,确保施工进度与项目进度计划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水利工程项目才能够顺利完成。在这一阶段中,BIM技术可以在三维立体视图的基础上添加时间维度,在BIM模型的管理中,可以对整个水利工程的周期起到监督作用,施工人员也可以通过这个多维度的模型把握进度。除此之外,BIM技术还能够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进行统计与计算,工程监管人员能够通过BIM技术对工程情况进行更好的管理。 (三)结合BIM技术构建安全管理模型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安全隐患的预防是工程中的中的工作。近几年我国对水利工程安全问题管理十分严格,但是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这就说明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一定的问题。BIM技术可以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模型的构建,只需将工程中所有参数都输入到计算机内,BIM软件就可以自动构建模型。在BIM模型中,有工程的所有信息数据,并且对工程中的不足之处一目了然,因此基于BIM技术构建的模型,可以起到找出安全隐患的作用,将安全隐患及早处理,营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 四、总结 综上所述,科技在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涌现新技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行业也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基础型产业,也逐渐与新技术相结合。BIM技术属于建筑信息化模型,这种技术可以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每一个工作流程中。由于BIM技术具有模拟性、可视性、联系性等特点,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可以说BIM技术的应用贯穿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通过对BIM技术的应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有了很大进步,随着水电行业的发展,BIM技术也有了不断改善。 参考文献: [1]任毅,蒋彬.浅议水利水电工程的水土保持监理模式———以宝兴水电站工程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3(15),218:219. [2]刘凯.BIM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可视化仿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6),14:15. [3]张永康,秦拥军,骆淑芬.基于BIM技术的质量安全管理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7(08),03:04. 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物的个性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写好环境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极为有用。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茅盾也认为“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行动。”因此写人的论文常常需要对环境进行描写。6g论文参考文献
6g移动通信技术论文
参考文献论文lte技术
bim技术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