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重邮学报自然科学版审核时间

发布时间:

重邮学报自然科学版审核时间

重邮基本不会拒稿,但会多次让你修改,我的文章历经4个月,前后改动3次中了。

电力通信网运维与安全【1】

【摘 要】当前,电力通信网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发挥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能够满足高效性、安全性等要求,同时还可以更好的满足市场化需求。

所以,当前电力通讯网应用十分的广泛。

然而,电力通信网的运维和安全管理工作十分的复杂,而且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

本文主要对电力通信系统运维和安全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确保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下去。

【关键词】电力通信网;运维;安全管理

0 前言

近年来,各地区电力企业正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快速发展,所以,这就对整个电力系统安全性、稳定性以及适用性等特性提出了较高要求。

在电力通信网当中,应用了大量新通信设备和新系统,进而全面提升了电力通信网智能化水平,优化电力通信网的使用性能。

然而,由于各种新产品在电力通信网中的广泛应用,从而使得电力通信网整体结构变得十分的复杂,甚至还会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文章主要对电力通信网的运维和安全管理进行了详细阐述,从而确保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1 电力通信网管理系统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

在设计电力通信网管理系统过程中,要优化设计通信网结构以及通过新设备。

只有这样,才能电力通信网的整个使用性能充分予以发挥。

所以,我们必须要严格遵守一下几点原则:

TMN体系结构

TMN体系结构是根据电信网络管理而采取的一有效策略。

事实上,从根本上更改体系结构是为更好的满足多协议、多环境等的要求,从而确保整个电力通信网长期、稳定的运行下去。

但是,TMN体系结构所涉及到的内容也是非常多的,例如物理、信息等。

尤其是近年来,因电力技术的迅猛发展,从而使得TMN体系结构应用非常广泛。

兼容网管标准

兼容网管系统不仅提供TMN体系运行的环境,而且又能够和其它网络管理系统一同运行,因此,这成为确保电力通信网管系统稳定运行的一个有效途径。

但是,若针对相对简单网络管理协议,那么所谓的网络管理也只是为确保网络管理系统的正常发挥。

现如今,电力系统生产厂商应用最多的就是SNMP体系管理标准。

网络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从而使网管系统正朝着网络化方向快速发展。

尤其是在电力通信网当中,可以引入异构网互联的概念,从而把多个电力系统通过合理的结合,使之形成一个具备较强容纳特性的网络。

目前,实现网管系统有效互联的方法是把标准的互联借口看作系统互联的一个限制约定。

综合接入性

当遇到相对复杂的电力通信系统时,如果完全采用TMN方案来替代,那么极有可能会造成系统变得更复杂,从而进一步增大网管的生产成本,这样一来我们必须引入一种不仅接入能力强,而且生产成本也非常低的网管系统,从而将其应用到电力通信系统当中,集中、统一的将电力系统中的各个通信设备予以转换。

接口开放性

为更好的维持各个应用接口的开放性,我们必须确保诸多应用功能的顺利运行。

但是,具体的设置还应该结合用户实际需求予以确定。

但是,对于网管系统来说,要求不仅能够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而且又要充分体现出应用接口强大的开放性特点。

在确保已有基础体系功能的前提下,增加更多新功能才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种种需求。

2 电力通信网所采取的诸多安全防护技术

当电力通信网存在问题时,有可能会造成整个电力系统发生瘫痪,因此,诸多应用功能也难以充分发挥出。

因此,为进一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下去,那么我们必须及时制定一些可靠的安全维护对策,使电力通信网在运行过程中,有较强的安全特性。

现如今,安全维护技术有多种,例如防火墙技术、防病毒技术、数据备份与加密技术等。

以下是对电力通信网常应用到的安全防护技术予以详细阐述。

防火墙技术

事实上,防火墙设置是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和外界网络互通的一个通道,所有外来访问都需要在经防火墙检测之后,才能允许通行,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连接都不能躲避防火墙的检测。

因此,在电力通信网系统当中,企业可以设置对外服务器,这既能保证整个服务体系的顺利运行,而且又可以保护电力通信网服务器不会遭到外界他人的非法侵入。

入侵检测系统技术

当前,入侵检测系统的应用也及其广泛,对系统进行连续不断的、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从而为电力通信网的正常运行提供更多科学保障。

因此,我们可以结合电力通信网的具体情况,对责任人以及责任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从而帮助网络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管理对策。

网络防病毒技术

在电力通信网运行中,其病毒的侵入是一种极其常见的问题。

因此,只有在保证网络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网络信息始终处于安全状态中。

这样一来,要求我们在信息网中,建立一套完善的主机和服务器相连的防病毒系统,其中,服务器的设置是核心内容,当服务器和网络予以连接时,可以及时获得最新病毒码信息,同时还能及时更新病毒代码库。

数据加密技术

当制定通信安全协议时,可以采取一些认证措施,例如数据加密、数字认证等,这样一来,可以保证通信网所传递的信息不会丢失。

特别是在和运程网络予以连接时,充分利用VPN技术确保电力通信网中所传递的信息十分的安全、可靠。

数据备份技术

当前,在电力通信网正常运行过程中,常常把那些十分重要的资料存储放到储存介质当中。

然而,此种储存方式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如果电力通信网中硬件设备运行存在着问题,那么极有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处于瘫痪状态中。

进而在此状态下,一些重要的数据信息有可能会丢失。

所以,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3 电力通信网所采取的诸多安全防护管理对策

为进一步提升电力通信网安全性,除需要采取诸安全预防对策之外,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以下几点工作认真做好。

人员管理

在电力通信网运行过程中,要定期组织网络管理人员参加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培训,从而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

另外,要求网络管理人员要很强的责任心,不能泄露任何网络数据机密,特别是当一些从业人员从某个岗位被调离时,必须认真做好网络机密防泄露工作。

密码管理

在电力通信网中,一重要的管理对象即为密码。

特别是在丢失密码之后,再想找回是极其困难的。

所以,在对电力通信网络进行管理时,不能使用默认密码,或者是根本不使用密码,同时还应该定期更换新密码,避免长时间出现旧密码被盗的情况。

技术管理

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是确保电力通信网正常运行的一可靠保障。

因此,我们应引入大量的安全防护技术与防护设备,例如防火墙技术、隔离设备、路由器等。

而且,应该充分、合理的使用这些新技术与新设备。

4 结束语

总体来说,电力通信网的运维和安全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不仅能够使电力系统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下去,而且又能满足企业发展的各种需求。

然而,尽管近年来电力通信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在电力通信网的运维和安全管理方面却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及时引入大量预防安全的对策,确保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下去。

【参考文献】

[1]高会生,冉静学,孙逸.基于改进的.FAHP电力通信网风险评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8(3).

[2]高会生,付建敏.电力通信网光纤保护通道风险评估[J].继电器,2007(15).

[3]高会生,李聪聪.电力通信网安全风险计算模型[J].继电器,2007(14).

[4]邓雪波,王小强,陈曦.基于效能模型的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电力通信网的安全运维问题【2】

摘 要:随着电力通信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对电力通信网的安全运维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社会供电需求,电力企业开始对电力网络投入成本建设,以此来缓解用电压力。

电力网络构建之后,企业面临的则是潜在的信息安全问题,这是计算机网络自身缺陷造成的不稳定因素,对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了潜在隐患。

针对这一点,文章分析了电力网络信息系统诸多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电力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的先进技术、管理策略,旨在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安全;网络通信;信息系统

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典型代表,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得互联网在各个企业中的运用更加广泛,网络信息系统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内部包含了诸多有用的企业信息、数据,对电力系统的有序运行起到了控制作用。

安全风险一直都伴随着计算机网络而存在,电力企业在使用信息系统时必须要针对潜在的安全风险采取有效的防范处理策略,让信息系统的价值得到最大发挥。

1. 信息系统安全指标

电力系统是我国各产业发展的供电基础,而信息系统则是电力系统的一个分支,主要负责各项数据信息的传输工作。

为了实现电力一体化生产模式,企业开始积极引进先进的网络信息系统。

最近几年的观察显示,信息系统与之前传统的经营模式相比,在运行效率、管理控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保证信息系统的稳定传输,企业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指标体系。

具体如下:

人员指标

电力网络信息系统最终还是要靠技术人员操作控制,若企业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则同样会引起各种安全风险。

如:计算机操作人员随意更改计算机代码,随意安装信息的操作系统,随意更新升级软件等,这些都会给网络信息系统带来不同的安全隐患,破坏网络信息的正常传输。

审核指标

定期对数据信息进行审核有助于信息的安全管理,审核工作的进行需要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的科学指导,为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正确的决策指示。

另外,审核工作中可以及时发现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提醒网络控制人员及时处理异常,以防给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潜在威胁。

使用指标

信息必须要有使用价值,否则就没有存储到信息系统的必要。

因而,电力企业对于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的信息应先确定其可用性。

若用户有需要,则系统应提供相应的系统访问服务,以免服务功能不及时造成系统中信息的存储、传输、处理出现异常而影响了系统功能的发挥。

存储指标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实现网络化控制是一项改革创新,而在网络系统运行期间需注重信息存储的完整性,这是很关键的安全指标。

用户要先确定信息的物理形态,如纸面、电子档等信息形式,然后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存储指标,保证每项信息都能有效地维护存储。

保密指标

电力信息系统内运用到的数据信息必须要保密,除了授权使用的人员外不得透露给其他人。

目前,电力企业对于信息的保密工作主要通过“授权、认证”的方式,经过允许的用户才有权使用信息系统。

保密指标的执行必须要确保信息不被窃取、不被损坏、不被篡改等。

2. 加强科学技术使用抵制风险

网络技术是抵制安全风险形成的最佳方式,电力企业要及时更新或引进先进的系统安全技术,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网络技术是抵制安全风险形成的最佳方式,电力企业要及时更新或引进先进的系统安全技术,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安全审核技术

对于系统上流通的数据信息进行审核,及时拦截存在异常的数据信息,避免这类信息给网络系统造成干扰,安全审核技术的运用也能有效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

如审核技术中对网络设备日志、操作系统运行日志、数据库访问日志等综合处理,及时发现异常问题且自动处理。

防火墙技术

这种技术能将信任网络、非信任网络相互隔离开来,从而创建一个综合性的安全检查点,对一些异常信息流通进行过滤控制。

如:防火墙中的强制实糟能进行安全检查,避免电力企业信息遭到非法存取或攻击。

另外,在电力系统的生产、计量、营销、调度等方面也有很好的控制。

病毒防护技术

病毒是目前破坏电力网络信息系统的最大病害,对各类信息安全产生了很大的破坏力。

对于病毒问题的处理,电力企业要通过各种杀毒、防毒的方式加以处理,为信息系统营造稳定的运行环境。

如:每台PC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客户端,在服务器上安装基于服务器的防病毒软件。

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的运用是为了提前防范电力网信息出现异常,如被盗、丢失等,通过数据备份的方式将原资料保存下来,以保证信息处于安全状态。

电力企业可以积极创建数据备份中心,选择优越的数据恢复技术,遇到信息数据受损时可提前进行修复补充,维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虚拟网技术

对于网络管理者来说,其掌握熟练的VLAN技术可为网络运行营造稳定的环境,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如:虚拟局域网技术下的广播和单播流量都不会转发到其他VLAN中,对于电力企业本身发挥着控制流量及广播风暴的效果,在方便信息系统管理的同时也维护了安全。

3. 加强管理制度系统建设

安全技术仅仅是一部分,在引进网络信息系统管理之后应从多个方面维护信息安全。

企业经营者应从管理决策上创新改革,制定更加科学的安全管理策略以规划好网络信息系统的运行。

日常管理中,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管理:

规划管理制度

严格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可实现信息系统的有序操作,让每个环节都能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

企业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念,制定可持续性的系统安全策略,以确保网络信息得到有效维护。

如:对计算机操作人员管理,考核其专业技能;对计算机设备管理,避免出现意外故障等。

增强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涉及到领导者、操作者。

电力企业经营者要从安全角度出发,为现有的网络信息系统制定安全管理策略,避免系统受到外在因素的破坏;而企业职员,则要不断培养自己的安全意识,在操作网络系统时坚持安全原则,把握好每一个操作步骤以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构建认证体系

身份认证是利用专有账户、密码等对进入信息系统者的身体进行验证,防止外来入侵者恶意攻击系统。

如:电力企业对各方的身份确认、物流控制、财务结算、实时数据交换系统中,均需要权威、安全的身份认证系统。

从而控制了系统访问者的权限,防止网络受到外来袭击。

加快故障处理

当网络信息系统发生故障后,企业要尽快组织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处理,尽早解决常见故障造成的不利影响。

如:信息系统在运作时突然中断后,系统维护专家要先判断故障,对故障造成的影响及时分析,以防止入侵者非法操作引起故障。

及时处理故障,能更早地维护系统安全。

总之,今后计算机网络在电力企业中的运用将更加广泛,而同时网络信息系统的破坏方式也变得多样化。

电力企业在引进网络信息系统时必须要注重各种风险的控制,严防企业因网络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周志全.基于 IEC61970 的地区电网高级应用软件的系统架构研究与设计[D].杭州:浙江大学,2005.

[2]周雨田,于欣,初源良.电力负荷控制实时电量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东北电力技术,2000,(2).

[3]蒲晓羽,王林虎,许明,等.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体系的研究[A].2006.

[4]李再华,白晓民.大型电网运行可靠性理论及其应用综述[J].电网技术,2006,30(10):42-46.

自然科学版一般刊发理科的文章,社会科学发文科的。看看你的论文属于哪个学科,如果是数学、物理、电信等显然是理科,如果是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等就是文科。不过重庆邮电的自科版是北大核心,同时也是科技源核心,算是核心期刊;但社科版的就是普通刊物了。

该期刊一直以来都是核心期刊来的。没有改变---品 优刊 文章发表网*

重邮学报自然科学审稿时间

世界旅游杂志:以打造“中国唯一出境旅行品质读本”为目标的。除此之外,《世界》旅游杂志也是时尚类境外旅游指导刊物,每月一刊也会请不同的明星做客,分享旅游心得具体的情况,你可以百度一下:品 优 刊。看详细的情况

近五年是什么意思?近五年的出版的吗?还是近五年刚评比商的核心期刊?

第一:信息技术核心期刊

1.激光技术

光通信与光信息技术;光生物学与医学光子学、激光与光电子技术应用;简讯。包括激光器件、激光材料、非线性光学、超快光学、光通信、激光物理、激光测量与光传感技术、全息、光电对抗、信息光学、薄膜、集成光学与...

主管主办: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快捷分类:电子无线电电子学 信息科技

出版发行:四川  双月刊  A4

期刊刊号:1001-3806, 51-1125/TN

创刊时间:1971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2.电子技术应用

《电子技术应用》由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六研究所主办,北大核心期刊,综合影响因子:。电子技术应用密切关注电子行业及信息技术发展势态,为电子科技行业服务。

主管主办: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

快捷分类:电子无线电电子学 信息科技

出版发行:北京  月刊  A4

期刊刊号:0258-7998, 11-2305/TN

创刊时间:1975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3.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通信、电子和信息学科为特色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刊登电子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

主管主办:江苏省教育厅  南京邮电大学

快捷分类:电子电信技术 信息科技

出版发行:江苏  双月刊  A4

期刊刊号:1673-5439, 32-1772/TN

创刊时间:1960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4.外语电化教学

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外语电化教学主要面向高校外语教学研究人员,旨在探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外语教学与外语研究,重点探索以外语教育技术为背景的外语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

主管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上海外国语大学

快捷分类:教育高等教育 社会科学II

出版发行:上海  双月刊  A4

期刊刊号:1001-5795, 31-1036/G4

创刊时间:1979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5.情报理论与实践

《情报理论与实践》图书馆学情报学理论与实践工作前沿性指导性学术刊物,CSSCI南大核心期刊,综合影响因子:。情报理论与实践报道国内外图书馆学情报学与信息技术发展动态。

主管主办: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国防科学技术信息学会;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零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0研究所

快捷分类:科学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信息科技

出版发行:北京  月刊  A4

期刊刊号:1000-7490, 11-1762/G3

创刊时间:1964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第二个:旅游业

1.旅游学刊

《旅游学刊》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旅游专业学术期刊,以推动旅游学术进步、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为办刊宗旨,注重研究的深入和新视角,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及时反...

主管主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快捷分类:文化旅游 经济与管理科学

出版发行:北京  月刊  A4

期刊刊号:1002-5006, 11-1120/K

创刊时间:1986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2.旅游科学

《旅游科学》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旅游学术研究专业期刊,由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主办,双月刊,每年6期,双月末出版。本刊始终保持着严谨的学术内涵和朴实的编辑风格,注重旅游理论与应用...

主管主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快捷分类:历史旅游 经济与管理科学

出版发行:上海  双月刊  A4

期刊刊号:1006-575X, 31-1693/K

创刊时间:1981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其中逢单月集中刊登旅游学术成果,主要刊登: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旅游理论、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产品与市场开发、旅游文化、旅游影响研究、会展经济、旅游目的地、业界之声、旅游政策与...

主管主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快捷分类:文学文史哲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出版发行:北京  月刊  A4

期刊刊号:1003-6539, 11-2802/H

创刊时间:1979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6-9个月

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4.林业经济问题

包括森林生态经济、森林旅游、生态旅游、森林资源人口承载力与劳动力转移、森林资源市场交易、木材与非木质林产品贸易、生态林业、社会林业、林业体制改革、林业政策法规、林业企业经营管理、林业会计、林业统计、...

主管主办: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福建农林大学  中国林业经济学会;福建农林大学

快捷分类:农业林业 农业科技

出版发行:福建  双月刊  A4

期刊刊号:1005-9709, 35-1060/F

创刊时间:1981年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5.社会科学家

纪,适应新要求,突出旅游、经济、管理、政法的研究和成果的转化运用及对有一定成就的专家学者、商界赢家、政界要员的访谈录,增强可读性和实用性。 《社会科学家》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收录。

主管主办:中共桂林市委员会  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快捷分类:社会政治学 社会科学I

出版发行:广西  月刊  A4

期刊刊号:1002-3240, 45-1008/C

创刊时间:1986  影响因子

审稿时间:1-3个月

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该期刊一直以来都是核心期刊来的。没有改变---品 优刊 文章发表网*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时间

上海交大查询结果,截止目前15年4月,非EI收录 江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ISSN:1671-7775] 本刊收录在: Ei Compendex (2010年) 本刊收录在: Ei Compendex (2011年)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库(2013-2014) 提示: CSCD扩展库(E)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2年版)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3年版) 提示: 《引证报告》2013年版影响因子: 本刊收录在: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14年版) 提示: 《引证报告》2014年版影响因子: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 提示: 排序:综合性科学技术 - 第58位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 提示: 排序:综合性科学技术类 - 第44位 主题分类: Chemistry: General and Others Engineering: General and Others Life Sciences: General and Others N/Q,T/X:综合性科学技术: N/Q,T/X:综合性科学技术 Physics: General and Others

2010年至2015年间,科研经费总量达亿元,其中纵向经费亿元;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8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4项、国家863计划等重大重点科技项目5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79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2项;三大检索收录论文8900余篇;在2013年公布的全省高校科技服务江苏地方经济7项指标中,学校有6项指标位居全省前5位。2014年度,学校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全国高校第12位。截止2014年底,学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高校第22位。 学校袁寿其研究员主持的“潜水泵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江苏大学组建以来国家级科技奖项零的突破;2008年,赵杰文教授主持的“食品、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新技术及融合技术的开发”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9年,学校毛罕平、李萍萍教授等完成的“温室关键装备及有机基质的开发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学校作为第二单位由杨继昌教授等完成的“节能环保型球团链篦机关键制造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以及由孙玉坤教授等完成的“基于神经网络逆的软测量与控制技术及其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0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2011年,学校与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的“深海高稳性圆筒型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 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年,江苏大学荣获2014年度科学技术奖(通用项目)一项。 学术期刊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980年创刊,双月刊。报道内容:主要报道农业与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与通信工程、电气电子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化学工程、应用数学等研究领域学术论文,其中农业与机械工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为本刊的重点栏目。收录情况:国外数据库有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物理学、电技术、计算机与控制信息社数据库》(INSPEC)、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等。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SCD源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和江苏省一级期刊,主要刊登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语言文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辟有“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研究”、“辽金元文学文化研究”、“中国当代史研究”、“赛珍珠专题研究”、“词汇语义学论坛”等专栏。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该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数来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源期刊、中国生物学文献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波兰《哥白尼索引》和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收录。高校教育管理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SCD源期刊,主要刊登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的学术论文。包括: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法规与政策、高等教育财政、高等教育领导与能力、高校教学管理、高校学生管理、高校师资管理等有创新性研究成果的相关内容。排灌机械工程学报该刊为Ei(Ei Compendex)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农业工程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报道泵理论与技术、泵站工程、节水灌溉工程、检测与控制、农业工程、环境工程、流体工程等方面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该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JS317)》、《中国首席医学网收录期刊》,被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万方数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等收录。 图书馆藏 截至2010年7月,图书馆拥有中外文纸质图书260多万册,电子图书近120万册,中外文纸质报刊3600多种,电子报刊37000多种,全文数据库34个,二次文献数据库15个,包括各种知名的大型综合性数据库、各类权威的专业学会出版物全文数据库,同时自建了“古籍数据库”、“车辆工程特色文献数据库”、“江大文库”等数据库,建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获奖情况原“机械电子部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江苏省高校学报优秀期刊一等奖江苏省优秀科技期刊奖 1.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作者的投稿须明示该文版权(含各种介质的版权)是否同意转让给编辑部。2.本刊仅接收博士生和中级职称以上作者的论文,录用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以上项目、特别是国家级基金项目(不包括校内基金和横向课题基金)的论文。不刊登综述性论文。3.请右击迅雷下载《论文基金项目基本信息》表格,如实填写后由第一作者签字连同基金项目批文(复印件)一起在投稿时交(寄、发邮件)给编辑部。4.规范的论文写作是作者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观点明确、数据可靠、言简意明、重点突出是论文的基本要求。写作规范的论文对于论文能否录用是基本的前提,对于被国际数据库检索至关重要。5.投稿前应认真阅读请右击迅雷下载《论文写作》,请按要求仔细整理稿件后再投稿。6.作者不得超过5人,投稿时需确定好作者的排序,以后不得更改(包括次序、增减、更换)。7.来稿经初审后需预交审稿费篇。本刊的所有来稿均通过校外专家的审稿,经编委会讨论决定是否录用,录用后论文的发表另需交纳版面费。8.来稿请通过电子信箱投递。本刊对所有来稿均会通过网页文章查询栏目或邮件形式作出回复,由于人力有限本刊谢绝电话查稿。9.文稿请勿一稿多投,切勿剽窃,一经发现永不可在本刊投稿,并将剽窃情况通知作者单位。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审核周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华厦医学、右江医学院学报、右江医学、医学文摘,等等。

省级期刊很容易投的,主要看文章的格式,文献,相对内容来说不太重要,反之,核心期刊的要求就高了,一篇核心期刊的审稿周期在一到三个月左右,中间可能会涉及到中途返修稿件,大约从投递到收录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刊出的时间,每本杂志有所不同,但大都在半年以上,所以想投递核心期刊,请提前一年以上时间准备,职称晋升导师希望可以帮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九江学院学报》(双月刊,ISSN 1673-4580,CN36-1285/C)创刊于1982年,是江西省教育厅主管,九江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本刊以弘扬学术为宗旨,立足反映科研与教学成果,致力于学术精品的推解和交流,坚持开放式办刊理念,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精心建设品牌栏目,努力打造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繁荣学术研究。 《九江学院学报》立足地域文化研究,注重刊物特色建设,打造了一批诸如“陶渊明研究”、“黄庭坚及江西诗派研究”、“鄱阳湖·庐山文化研究”等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的特色栏目。“陶渊明研究”专栏,自1984年开始创办,迄今已连续推出了77辑,发表文章342多篇,在陶学研究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受到日本、韩国、美国、台湾、香港学者的关注与好评,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组织了三届国际陶渊明学术研讨会,积极推进了有关陶渊明的学术研究。《文汇报》、《光明日报》、《江西日报》以及中央电视台分别报道了《九江学院学报》“陶渊明研究”专栏的有关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该栏目被遴选为全国高校学报特色栏目。据不完全统计,该专栏有23篇文章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详细摘录。 编辑部现有专、兼职编辑6人,平均年龄43岁。其中硕士2人,具有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2人、讲师2人,初步形成了一支业务能力强、职业道德过硬的编辑队伍。学报坚持学者办刊、编辑—学者一体化的思路,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在编辑业务及学术研究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编辑部成员都有各自的学术专长和研究方向,有的在科研方面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为严格稿件审查,成立编委会,聘请在各个学科领域颇有造诣的专家、学者为编委会委员,对学报起着监督、指导和咨询作用,为本刊组稿、审稿。2.获奖情况《九江学院学报》1999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称号。现为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CNKI)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3.学报制度学报是高校最高层次的学术理论刊物,是高校展示教学与科研成果并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学报编辑部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学报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其职责是: 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努力贯彻“双百”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科研工作、增进学术交流、扩大学校影响等服务。 二、力求准确、及时地反映学校师生教学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介绍国内外新成果、新思想、新方法,为教学科研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 三、树立精品意识,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按照国家有关期刊质量要求和评估标准,全面保证学报的政治方向、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 四、鼓励学术创新,提倡良好的学术风气,培养和扶持学术新人,努力办出刊物的特色。 五、积极努力,为本校师生拓宽科研成果展示领域;面向社会,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科研发展服务。 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并严格执行年度工作计划,实行科学化管理。 七、履行办刊宗旨,认真做好文稿的技术加工和语言文字加工工作,全面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定,保证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八、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创优质学术期刊;树立经营观念,扩大发行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佳结合。4.特色栏目陶渊明研究 黄庭坚研究编辑本段二.自然科学版1.学报简介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高等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2.主要栏目鄱阳湖生态研究 机械电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数理科学 临床医学 护理学3.期刊信息主管单位:江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九江学院 主编:陈绵水 ISSN: CN:36-1297/N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前进东路551号 邮政编码:3320054.投稿须知1 投稿须知 本刊注重发表具有创新价值和学术探讨价值的论文,优先发表观点有见地、选题填补空白的论文。 本刊在不改变作者观点的原则下,有权对稿件进行修改。稿件字数,自然科学3000~4000字,哲学社会科学5000~6000字。电脑打印稿请认真校对并备份软盘。所有来稿一律文责自负。自稿件投寄之日起3个月后未接到录用通知的,作者可电话垂询。请勿一稿两投。来稿不退,请自留底稿。 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2 稿件要求 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地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和公式。 作者姓名置于文题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译文的署名,应著者在前,译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号标明国籍。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如:熊易群1,贾改莲2,钟小锋1,刘建君1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62;2陕西省教育学院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61) 论文应附有中英文摘要。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内容,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一般不超过200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列于文末。哲学社会科学版采用报道性摘要,指明原文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自然科学版采用结构式摘要写明原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关键词一般每篇可选3~8个,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简要介绍文章主要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及其主要研究领域(或方向)等。 正文 (1)文内标题力求简短、明确。层次不宜过多,—般不超过5级。层次序号哲学社会科学版采用“一、(一)、1、(1)、1)”;自然科学版采用“1,,,(1),1)”;文内序号用“①;②等”;注号用“[1],[2]等”。 (2)用字应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除某些古籍整理和古汉语方面的文章外,避免使用旧体字、异体字和繁体字。 (3)标点符号使用要遵守GB/T 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著作、文章、文件、刊物、报纸等均用书名号。用数字简称的会议或事件,只在数字上加引号;用地名简称的,不加引号。外文的标点符号应遵循外文的习惯用法。 (4)数字使用应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记数与计量(包括正负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均采用阿拉伯数字。星期几一律用汉字。 (5)插图和照片应比例适当,清楚美观;图中文字与符号—律植字。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 (6)表格应结构简洁,具有自明性。尽可能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表内数据—律采用阿拉伯数字。 (7)计量单位应严格执行GB 3100一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 (8)数学公式应简明、准确地表达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另行编排,主辅线须区分清楚。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如: (5)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6)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7)各种未定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人人健康 医药前沿 世界临床医学

重师学报自然科学版

1、重庆师范大学是一本学校吗 重庆师范大学是一本大学,该校简称重庆师大,位于中国直辖市重庆,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入选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首批合作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2、重庆师范大学简介 作为新中国最早创办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学校始终秉承“立教无类,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恪守“厚德、笃学、砺志、创新”的校训精神,立足西部、扎根重庆、服务全国,建立起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和海外华文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完备教师教育体系。构建起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两轮驱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三驾马车”,文化传承与创新、决策咨询与公共服务、科技攻关与应用转化“三大板块”的特色办学格局。 师道尊严,彬彬济济。学校现有17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二级学院,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5000余人、研究生4000余人、留学生570余人。在职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和博士1000余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800余位。有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国家“*”人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教育部科技委数理学部委员、“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海外杰青”获得者、中国科学院“*”人选等国家级专门人才26人。有教育部重点人才工程人选、重庆市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10余人次。 踵事增华,锐意兴革。学校学科建设体系完备,一级学科覆盖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博士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拥有2个重庆市立项建设“一流学科”,14个市级十三五重点一级学科;现有17个二级学院,75个本科专业。有数学与信息科学、文博与艺术文化、生命科学与绿色生态、智能材料与新能源、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教师教育等6大优势学科群。 学校科研成果颇丰。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85项;发表ESI热点、高被引论文、三大检索论文2660篇,出版高水平专著166部;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等标志性成果60项,其中,“向量最优化问题的理论研究”荣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在国家科技奖的重大突破。 学校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6项、国家级规划教材7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4项。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三等奖,获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竞赛奖100余人。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教学科研团队、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等16个。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等各类重大赛事中获得全国奖项283项。26次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的接收学校。已与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中外联合培养、合作科研、师生互访等各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推动汉语国际教育,3次获“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殊荣,已在美国、英国、卢旺达、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举办“孔子学院”“汉语师范学院”,实现举办孔子学院的五大洲布局。 学校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良,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文明校园、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含大学城校区、沙坪坝校区、北碚校区三个校区,总面积2688亩。纸质书刊260余万册,可全文阅读电子图书116万种,可文献传递电子图书400余万种,音视频容量13万小时,数据库52个。编辑出版《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地理教育》《当代幼教》等学术刊物。其中,《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2018“中国人文社科期刊评价报告”扩展期刊。 学校是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4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拥有“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文教育基地”“教育部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重庆)”等3个国家级基地,是全国“中德(重庆)职教合作示范基地”,全国首批部校共建“重庆新闻学院”。 奋进扬蹄,乘风破浪。******、贾庆林、贺国强、刘延东、许嘉璐、彭佩云、韩启德、张梅颖、郑万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学校视察;教育部、重庆市主要领导多次来校关心指导工作,有力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学校将按照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贯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切实提升治校能力和办学水平,大力推进本科教育振兴战略、学科引领联动战略、重师文化建设战略、特色发展战略,为加快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重庆师范大学招生办电话号码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教务处官网入口地址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教务处系统入口: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教务处电话 附号码及其他联系方式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在哪里 重庆师范大学在哪里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重庆师范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重庆师范大学教务处电话 重庆师范大学有几个校区 ;

第四编 自然科学(十一)N/Q,T/Y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表1、科学通报 2、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4、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5、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6、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11、中国科学.E 辑 12、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3、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4、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5、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自然科学进展 17、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8、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高技术通讯 21、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2、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3、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4、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5、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6、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7、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9、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重庆大学学报) 31、天津大学学报 32、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3、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34、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35、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6、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7、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8、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9、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40、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42、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3、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44、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45、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46、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7、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8、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49、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50、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1、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52、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53、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4、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5、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56、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7、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8、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9、应用科学学报 60、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61、中国科学.G 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62、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4、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5、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6、华东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 67、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68、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9、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0、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1、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2、桂林工学院学报 73、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4、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6、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7、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78、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79、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80、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改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2、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3、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4、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8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8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7、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8、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9、自然杂志 90、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1、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92、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3、科技通报 94、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5、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6、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97、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98、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9、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0、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1、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2、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3、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104、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5、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6、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7、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8、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109、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110、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1、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112、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113、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14、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115、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6、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7、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118、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9、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120、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以上都是2008 年版中文核心期刊

流言: 蘑菇是不可以多吃的。每月最多可以吃200g。蘑菇虽好,但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特强,最多可以达到100多倍。几乎所有重金属,如铅、汞、镍,蘑菇都会富集。但是,我们人体却没有排出重金属的机制。久之这些重金属就会在肾小管内聚集,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肾小管的坏死。真相: 蘑菇是我们对可食用大型真菌的俗称,其中包括蘑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等等很多品种。和绿色植物相比,蘑菇富集重金属的能力确实更高。国外研究者做过一些针对野生蘑菇的重金属含量调查。近年来,我国也有不少科研院校对人工栽培的食用蘑菇进行了调查。例如,2007年有研究调查了重庆北碚地区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情况。该地区既是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食用菌的生产基地。研究者对该地所产平菇、鸡腿菇、金针菇、姬菇和草菇中的铅、镉、汞和砷等重金属进行分析,发现草菇富集重金属能力最强,所有的草菇样品均被检出汞超标,三分之一的草菇样品铅超标;14%的鸡腿菇样品汞超标;4%的香菇样品铅超标;29%的姬菇样品汞和铅均超标。[1]菇类食品重金属超标的现象并不局限于重庆,来自于青藏高原的黄金菇,同样也被发现其中的镉和汞超标,而且铅和砷的含量还远高于香菇和双孢蘑菇。针对另一种大型真菌——灵芝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虽然它被有些人认为是一种神奇的药物,但有研究者发现一些样品中富含铅。台湾科研人员也调查了巴西菇(也就是姬菇或称姬松茸),同样发现有近半的样品重金属镉超标。不过,2009年,浙江林学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对浙江市场上的蘑菇样品进行抽查,并没有发现重金属超标的现象,只是和一般蔬菜相比,其含量确实偏高,且超过了蔬菜的重金属限量标准。[2]不过,重金属其实并不是蘑菇的必须元素,对蘑菇的生长也没有什么益处。那为什么蘑菇中重金属含量会很高呢?这些重金属是哪里来的呢?其实,重金属含量高的原因是蘑菇会产生一些能和重金属络合的蛋白,通过与重金属络合生成无毒的络合体来解毒,从而让蘑菇“不怕”重金属;而在环境中,尤其是污染环境中,往往存在大量的重金属,于是蘑菇就把这些重金属“不小心”吃到了自己的肚子里面,并且越积越多。蘑菇中的重金属,和有些毒蘑菇自身合成的毒素不同,它们是来自于环境中的,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培养介质没有受到污染的话,我们钟爱的蘑菇还是很好的食物。有些农户不了解环境情况,使用淤泥培育蘑菇。淤泥中虽然有不少的营养元素,但是如果河流等自然水体因排污造成其中的重金属含量过高,拿它来种植蘑菇,就有可能造成蘑菇中重金属的严重超标。那么,这些重金属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吗?想想看,蘑菇都会通过合成络合蛋白来处理吸收来的重金属,说人类“没有排出重金属的机制”就有点妄自菲薄了。其实,类似功能的金属硫蛋白在人体内也存在,并且如果体内重金属的量增大会诱导产生更多的金属硫蛋白,提高解毒能力。此外,肝脏里的谷胱甘肽也能与重金属离子结合,并进一步通过消化道排出,起到解毒作用。对于一些特定的重金属,还会有特异的代谢方式,实现解毒和排泄。例如砷在人体内可以被转化为毒性更弱的单甲基砷和二甲基砷,并且更容易被排出体外。肾脏、肝脏甚至肺等器官都具有排出重金属的功能。一般说来,除非一次大量或者长期持续超出剂量的摄入有毒重金属,我们人体自身代谢重金属的能力是能够使我们免于它们的毒性危害的。从一些不具有食品监管职能的科研院校的调查结果看来,我国市场上菇类确实存在重金属超标的现象,那么,喜欢吃蘑菇的我们怎么办呢?一般说来,野生蘑菇的重金属含量要比人工栽培的重金属含量要高,而需要覆土栽培的蘑菇,比如双孢蘑菇、鸡腿菇、姬菇等,容易受到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相对而言,用秸秆培育的菇类中重金属含量要小。作为普通人,我们很难准确判断食物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希望我们的环境监测部门,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能够更加给力,为我们自己,更是为了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更有安全感的农业经济。结论:部分证实。 蘑菇这类食用大型真菌确实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的情况,这与培养介质是否含有大量重金属有关。人体自身具有代谢重金属的能力,但是如果长期持续超出剂量的摄入有毒重金属确实可能带来危害。 参考资料:[1] 黎勇,张小燕,袁琳,重庆市北碚地区食用菌重金属含量情况调查与分析,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01期1-5 [2] 魏海龙,柴振林, 吴学谦, 吕爱华,尚素微, 朱杰丽, 浙江省蘑菇重金属背景值及质量安全评价《浙江林业科技》2009年第29卷第3期39-42

重庆师范大学地址在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中路37号大学城校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天陈路12号沙坪坝校区、重庆市北碚区团山堡1号北碚校区,该校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创办于1954年,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西部教师教育事业的重要基地之一,办学历史源于1906年官立川东师范学堂。学校198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更名为重庆师范大学,2017年获批硕士研究生推免单位,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作为新中国最早创办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学校始终秉承“立教无类,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恪守“厚德、笃学、砺志、创新”的校训精神,立足西部、扎根重庆、服务全国,建立起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和海外华文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完备教师教育体系。构建起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两轮驱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三驾马车”,文化传承与创新、决策咨询与公共服务、科技攻关与应用转化“三大板块”的特色办学格局。

师道尊严,彬彬济济。学校现有17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二级学院,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5000余人、研究生4000余人、留学生570余人。在职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和博士1000余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800余位。有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国家“*”人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教育部科技委数理学部委员、“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海外杰青”获得者、中国科学院“*”人选等国家级专门人才26人。有教育部重点人才工程人选、重庆市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10余人次。

踵事增华,锐意兴革。学校学科建设体系完备,一级学科覆盖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博士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拥有2个重庆市立项建设“一流学科”,14个市级十三五重点一级学科;现有17个二级学院,75个本科专业。有数学与信息科学、文博与艺术文化、生命科学与绿色生态、智能材料与新能源、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教师教育等6大优势学科群。

学校科研成果颇丰。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85项;发表ESI热点、高被引论文、三大检索论文2660篇,出版高水平专著166部;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等标志性成果60项,其中,“向量最优化问题的理论研究”荣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在国家科技奖的重大突破。

学校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6项、国家级规划教材7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4项。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三等奖,获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竞赛奖100余人。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教学科研团队、国家级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等16个。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等各类重大赛事中获得全国奖项283项。26次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的接收学校。已与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中外联合培养、合作科研、师生互访等各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推动汉语国际教育,3次获“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殊荣,已在美国、英国、卢旺达、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举办“孔子学院”“汉语师范学院”,实现举办孔子学院的五大洲布局。

学校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良,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文明校园、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含大学城校区、沙坪坝校区、北碚校区三个校区,总面积2688亩。纸质书刊260余万册,可全文阅读电子图书116万种,可文献传递电子图书400余万种,音视频容量13万小时,数据库52个。编辑出版《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地理教育》《当代幼教》等学术刊物。其中,《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2018“中国人文社科期刊评价报告”扩展期刊。

学校是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4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拥有“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文教育基地”“教育部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重庆)”等3个国家级基地,是全国“中德(重庆)职教合作示范基地”,全国首批部校共建“重庆新闻学院”。

奋进扬蹄,乘风破浪。******、贾庆林、贺国强、刘延东、许嘉璐、彭佩云、韩启德、张梅颖、郑万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亲临学校视察;教育部、重庆市主要领导多次来校关心指导工作,有力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学校将按照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贯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切实提升治校能力和办学水平,大力推进本科教育振兴战略、学科引领联动战略、重师文化建设战略、特色发展战略,为加快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