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声无哀乐论论文

发布时间:

声无哀乐论论文

在中国这个传统和成见看得特别重要的文化的国度里,嵇康应该说是一个特例。从他的生活行为到他的哲学美学思想,就表面而言,都显得与中国文化传统格格不入。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他的骨子里还是特别看重传统的道德标准的;比如,一方面,他“言论放荡,非毁典谟”(《晋书·嵇康传》),“轻贱唐虞而笑大禹”,“非汤武而薄周孔”(《与山巨源绝交书》);但另一方面,他抱着终身不仕二主,保持作为一个士人的名节,甚至还准备参加田丘俭的起事,试图把政权从司马氏手里夺回来还给曹魏宗族。假如说,这种矛盾贯穿着他的终生的话,那么,《声无哀乐论》却就是他试图从有限的人生中解脱出来的审美建构。正因此,这篇关于音乐哲学问题的论文便显得具有特别的意义。一、人的自觉和审美的自由境界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里说,魏晋之际是文的自觉的时期。这个“文的自觉”首先是以人的自觉为先导。当然,这个“人”不是今天的历史的实践主体,也不是结构主义的静态化的结构要素之一的人,而是追求自我完善、在变幻莫测的生死循环的永不止息、人与人的福与祸、权力与毁灭、囚犯和权贵之间的无常的转化和变换过程中寻求灵魂净土的“人”。这种追求和嵇康所生活的时代是密不可分的。长年的战乱使得整个社会显现一片凋蔽的景象。曹操在他的《蒿里行》中曾有如下的描绘: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王粲的《七哀诗》也描绘了这样悲惨的景象: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这简直就是一幅战乱之后的“难民图”。凄冷和悲惨的社会境况和个人生命的霎时幻灭,造成了这个时代的人生的苍凉感和生存的艰难迟重的感悟。那种源自灵魂深处的生存欲的强烈的跳动,给这个时代的人们的心灵投上一层苍凉和浑厚的悲壮的色彩。渴望和平,渴望破碎的河山复归于一统。可是当这个统一的局面实现之时,跟着来的是人与人的倾轧和权力的勾心斗角。在这种政治的倾轧中,所谓的有识之士便惟有独善其身了,借助诗、酒、药,游览名山大川,沉迷于声色之乐来排遣个人有限生命的忧患。阮籍的《咏怀诗》可谓是此方面典型代表:“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这儿描绘了衰朽和趋向死亡的无可奈何。个人在这个生死频繁交替的时代,更是如一草芥。“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万事先穷极,知谋苦不饶。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在这样的优患中,惟有回到自我的内心世界,找到灵魂凭依的栖居之所。这便是嵇康的“养生论”的社会基础和社会背景。而“养生论”亦是他的“声无哀乐”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他在《养生论》里有如下一段话: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哀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白独著,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然后蒸以灵芝,润以醴泉,唏以朝阳,绥以五弦,无为自得,体妙心玄。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这儿提出的养生的中心是:一要清心寡欲;二要不为名位利禄去伤德——自然生命之特性;三是不要贪美味佳馔;四是不为外物所累。由此而回到自我的心灵世界,达到生存的“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虚”的“至乐”境界。在《答难养生论》的驳难中,嵇康又从反面论证了养生需要净化的条件,即“名利不灭”、“喜怒不除”、“声色不去”、“滋味不绝”、“神虑转发”。实际上,从嵇康自己的表白来看,他的确是达到了他的上述“养生”的准则,但至于是否能从内心世界上实现这些原则,并乐斯于此却就难以取证了。但他作为一位出色的音乐家在音乐演奏中体会到那妹凭于音乐旋律的绝对自己的心境却是无可置疑的。在他的《琴赋》中,深刻而又细致地描绘了在听琴时的心灵的解放。最后他感叹地说:于时也,金石寝声,匏竹屏气,……感天地以致和,况歧行之众类,嘉斯器之懿茂,咏兹文以自慰,永服御而不厌,信古今之所贵。乱曰:音音琴德,不可测兮!体清心远,邈难极兮! 良质美手,遇今世兮!纷纷翕响,冠以艺兮!识音者希,孰能珍兮!能尽雅琴,惟至人兮!在音乐美的绝对的自律性的存在中,他感受到了心灵和天地的合一。而这些,对那些总是把音乐和哀乐联系起来的人来说是不存在的。因此,想认识“琴”的“不可测”的至理,惟在于像有他嵇康这样的“至人”。当然,这个“至人”不是孔、孟,而是“采药山泽,会得其意,忽焉忘反”的庄子式的“至人”。“夫称君子者,心不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于是,我们看到,嵇康看待音乐与哀乐的关系是从他自身的追求的这种人从物欲和各种功利目的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角度来立论的。只能净除这种种之“欲”,音乐的形式之美才更能体现契合于宇宙的精神。假如我们把嵇康的上述关于人生的自由境界的“养生”之问题,加上一个“审美的”前缀的话,似乎便可以看作为康德的关于审美鉴赏的心理感受的规定:规定一个对象为美时的这种关系,现在是和快感结合着的;而鉴赏判断却声明这种快乐是对每个人都有效;所以绝不是一个伴着表象的快适,也不是对于这对象的表象,也不是善的概念所含有的那种规定根据。所以除掉在一个对象的表象里的主观的合目的性而无任何目的(既无客观的也无主观的目的)以外,没有别的了。(《判断力批判》上册,中译本,第59页)康德的论述是就审美的时间特殊性所产生的心理感受性质来说的。而这个性质的核心便是摆脱外在限制的心灵的自由,是无任何目的的合目的性,正如嵇康所说的“心不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两相比较,我们可见,康德的论述和嵇康的论述都贯穿着一个共同的思想和审美的追求:无欲无动、淡泊无为。但也因此见出中西美学落实在人生问题上的根本分野。在嵇康这儿,这种审美性质的构成,就是人生的至尚追求和生存的目的,关键是人们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它并转化成为个人的生存状态。而在康德那儿,这种心境不过是人的诸多心境的一种心境之特征而已,至于它是否会转化成为个人的切实的生存状态;那完全是另一个问题。嵇康在《答难养生论》之时,已解了这个秘密了:“有主于中,以内乐外,虽无钟鼓,乐已具矣。故得志者,非轩冕也;有至乐者,非充屈也;得失无以累之耳!”康德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审美鉴赏之特征在此化成了嵇康的人获“至乐”的标志。这儿,还有必要添上一笔的是:在前此,中国古代的乐论总是强调音乐的“群”的“和”的意义。就是说,音乐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助教化,淳人伦”,而嵇康却从这种“群”之“和”转移到了“个人”之“和”。这种“和”是作为社会个体的自我之完成和终结。这可以说是嵇康对中国音乐哲学思想的新的发展。二、《声无哀乐论》的理论难题和“声无关哀乐”的理论宗旨自先秦以来,物感心动,发之于声,声之比而成乐,正因此而说“乐与政通”,“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几乎丝毫没有怀疑的余地。如刘向《说苑·修文》所说:乐者,至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是故感激憔悴之音作,而民思忧;?奔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奋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顺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数,断之礼义,含生气之和,带五常之竹,……皆安其位不相夺也。这种把音通于“哀乐”并进而等同于“哀乐”的音乐观,一直就被认为是不变的真理。嵇康针对这种观点,提出“声无哀乐”,既要有极大的理论勇气,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文化传统的压力,同时他的理论自身的逻辑统一性也面临严峻的挑战。这里,有相互关联的两个命题:其一,“声”无“哀乐”之义是声与哀乐是非对应的,有什么样的“声”未必一定有什么与之相对应的“哀”与“乐”,但这不等于说“声”就不包涵某种情感;其二,“声”无“哀乐”表明声本身不存在哀乐之谓,所谓什么声有什么感情等等,完全是听者的主观附与。我把前者称之为弱证明,后者称之为强证明。此处先说弱证明。嵇康正确地指出了把声与古圣贤的德等等之类的问题对应起来,既有夸大事实的一面,又盲目崇信古人。但由这种“夸大”和“盲目”并进而从理论上彻底推翻这一论断并非易事。也就是说,推翻“物感心动”而有“介之卢而闻牛鸣知其三犊牲牺”的论点是容易的,但再进一步,证明声根本和哀乐无关却就要难得多。关于嵇康的论证声无哀乐的哲学基础,有诸多不同的观点。李泽厚和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学史》,关于嵇康的部分说他是从元气论的观点来构筑音乐的本体论,把音乐的无关于哀乐的自身之“和”看成是外在自然之和的自然延伸。至于这种延伸怎样和“音之比”的人的有目的的创造活动联系起来却没有明确的证明。吉联抗在他的关于《声无哀乐论》的注释本小册子里说嵇康是以二元论的方式来论证声无哀乐,即社会之内容的哀乐为一元,声自身之数比的关系之构成为另一元。这和哲学上的作为看待精神与物质问题的二元论完全不是一回事。修海林著的《古乐的沉浮》(山东文艺出版社,1 9 8 9年),说嵇康是以唯物论的哲学思想基础来论证音乐的自律性存在。这儿的解释似乎更有些不着边际。如果把音乐看成一种独立于人之外的存在物,显然难以说何以大自然从来就没有提供过任何一部乐曲。而且,嵇康只是开始从自然的演化说明音乐之“和”的数比是秉承了自然的“和”的性质,但并没有说这“和”的性质就直接成了音乐。我认为,解释嵇康的声无哀乐的理论问题应该站在人生论的立场上,才是切合于中国美学问题的原则。嵇康的“声无哀乐”的立论目的很显然,那便是:假如说任何一种声都与一定的社会内容相联系,人们在音乐的感受中也就根本不存在自由的心境之可能了,生之有限性的悲惨乃至到了连一片净土也找不到的地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嵇康从他的切身的音乐实践中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这可以从他的《琴赋》里找到例证。对此,前边已有引述,此处不赘。正是从这样的切身感受出发,嵇康站在他的时代的玄学思辨的高度,阐述了他的主张: 首先,就音乐来说,它是以乐曲的不同数比的关系构成的一种自律性文本。但是,又该怎样解释诸如此类现象呢?比如伯牙与钟子期的以音乐的相互心灵的感应,善听察音乐的人与不善听音乐的人自然会对音乐之美有不同的领悟。这些岂不是都证明了音乐自身即有哀乐?嵇康的证明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坚决摈弃这些俗儒之妄见,听凭自身心理感受的契悟,即“得之于心”。他说:然和声之感人心,亦犹酝酒之发人性也。酒以甘苦为主,而醉者以喜怒为用。其见欢戚为声发,而谓声有哀乐,犹不可见喜怒为酒使,而谓酒有喜怒之理也。显然,这个反驳是非常有力的。由此,另一方面再回到音乐自身来说:且声音虽有猛静,各有一和,和之所感,莫不自发。何以明之?夫会宾盈堂,酒酣奏琴,或忻然而欢,或惨氽而泣;非进哀于彼,道乐于此也;其音无变于昔,而欢戚并用,斯非‘吹万不同’邪?夫唯无主于喜怒,亦应无主于哀乐,故欢戚俱见。……由是言之,声音以平和为体,而感物无常;心志以所俟为主,应感而发。然则,声之与心,珠涂异轨,不相经纬, 焉得染太和于欢戚,缀虚名于哀乐哉?就音乐自身来说,“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其善与不善,虽遭浊乱,其体自若而无变也。”再就音乐演奏的乐器来说,不同材质制成的乐器亦有一种自然之“太和”:啼声之善恶不由儿口吉凶,犹琴瑟之清浊不在操者之工拙也。心能辨理善谭,而不能令籁篱调利,犹瞽者能善其曲度,而不能令器必清和也。器不假妙瞽而良,篱不因慧心而调节器,然则心之与声,明为二物,二物诚然,则求情者不留观于形貌,揆心者不借听于声音也。嵇康是从音乐自身的特点和听者对音乐反映的主观差异这样两个方面来证明声无哀乐。就音乐自身的形式化特点来说,某种特定的或清或浊的乐曲,不论在什么条件下,不因演奏的善与不善而改变其基小性质。从听者来说,同样一首乐曲,由于与自我的“审美关系”不同,则会有或哀或乐的巨大差异。在此,音乐好比是一个应合哀与乐的契机,因而会有‘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假如我们把嵇康的上述观点,和1 9世纪的音乐美学经典之作,汉斯立克著的《论音乐的美》所提出的音乐形式美相比,更可见中国人早于欧洲人一千多年前即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该书第二章说:音乐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 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之中。优美悦耳的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和对抗、追逐和遇合、飞跃和消逝——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 并且使我们感受到美的愉快。这些说法正是嵇康在《声无哀乐论》说的“官商集比,声音克谐”,“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但是,汉斯立克并没有说“声无哀乐”,他认为声与哀乐及情感是非对应的,而且,由于音乐正如艺术的装饰之美一样,不同的线条有不同的表情特征,比如“一些弧形曲线,有时轻悠下降,有时陡然上升,时而遇合,时而分离,这些大大小小的弧线相互呼应,好像不能融合,但又构造匀称。”音乐之形式美正是这种宽泛的多义性的表情特征。嵇康也谈到这一点。他说:“然声音和比,感人之最深者也。劳者歌其事,乐者舞其功。”过去,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正是嵇康的声无哀乐理论的漏洞。其实,这儿也是从音乐的表情性功能来二二分化,即音乐本身之象征的功能和感受者的哀乐之感受。因此,“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克谐之音,成于金石,至和之声,得于管弦也。”这样,嵇康基本上完成了他的理论目标,把“声无哀乐”释为“声”非对应于“哀乐”,然后再从个人的心理感受音乐美的差异来张扬个体在聆听音乐之自律性的形式之时的“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的自由的心境。把音乐之美,从传统的道德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转化成为个体人格的心灵自由的媒介,是嵇康《声无哀乐论》这篇名作所要说的中心内容。三、“声”无关于“哀乐”和音乐教化问题的社会赋予我在前边说过,证明音乐无关于哀乐远远比证明音乐非对应于哀乐要难得多。这里有这样两点要明确:第一,嵇康并不否认音乐的教化作用,第二,嵇康把音乐与哀乐的传统的直接对应性关系割裂开来的目的何在。贯穿在《声无哀乐论》里的逻辑线索是把我前边说的“弱证明”和“强证明”混为一体来谈的。也就是说,在嵇康看来,说“声无哀乐”就是等于指音乐本身不含有任何的社会内容。遗憾的是,嵇康的这一证明并不是完全成功的。其一,嵇康举乐器之不同来证明声无关于哀乐。那么,这儿的问题是:不同的声音何以相互区别呢?一方面是他说的形式的区别,即所谓的“声之比”而成为“乐”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宽泛的表情性特征的问题。不同的声音虽然经过提炼、净化,但其任何一种声音的特征,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表情性,而这种表情性也是感受者把它与特定的哀乐对应起来的基础。否则,仅仅靠从纯形式的角度去感受音乐,那么音乐只可能是“和寡”之艺术形式了。再说,音乐家和音乐鉴赏家也非是由纯形式的“数比”之关系去思考和感受音乐之美。反过来说,纯粹之数比是无所谓美与不美的。乐曲之数比在于落实在怎样打动人的感官这一层次上才有美与不美的问题。即就嵇康自己之对琴之声所抒发的自由心境的美的感受而言,正是在于声音之数比所封闭起来的与生活隔绝的“自律性”的媒介,缘此而契合于他的人生之感悟。当然,只是这种“感悟”不能用传统的哀乐去加以诠释罢了。其二,嵇康在由说“声与哀乐是非对应的”过渡到“声与哀乐无关”这一强证明之时,偷换了概念。如:他一方面说,“玉帛非礼敬之实,歌哭非悲哀之主也。”证明是:殊方异俗,歌哭不同,使错而用之,或闻哭而欢,或听歌而戚;然其哀乐之怀均也。就是说,玉帛不是礼之本身,而只是借以表达礼的内容的媒介。音乐也是如此。如把这种或哭或欢当成音乐之本身的特征,岂不是说:“今用均同之情,而发万殊之声,斯非音声之无常哉?”嵇康在此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他的证明:起先他是描述音乐之构成的特征,如汉斯立克所说的那一系列形式特征,即专注于作品之本身,然后跟着便置这音乐本体之说明于不顾,而跳到关于对音乐的价值论的说明。也就是说,嵇康是从音乐本体的自律性存在之设定,然后跳到社会的历史的特定条件下对音乐评价的差异来得出“声”无关于“哀乐”这一结论的。于是,我们看到嵇康为他解释音乐的教化问题开辟了广阔的天地。那便是:他把音乐的教化问题看成是教化问题,并不是音乐自身特性的自然顺延,而是从外在方面对音乐之社会价值的功能给予。这正是所谓“声有哀乐’’的社会根源。他说:……言语之节,声音之度,揖让之仪,动止之数,进退相须,共为一体,君臣用之于朝, 庶士用之于家,少而习之,长而不怠,心安志固,从善日迁。然后临之以敬,持之以久而不变,然后化成。社会的礼仪和所谓之“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正是人们比附音乐之“数比”的秩序关系,从上到下比附成为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年深日久,便深化成了所谓的一种教化方式。再一个教化问题是从音乐所具有的“导情”的功能看待的。音乐自身无所谓“情”,无所谓“哀乐”,但通过听音和演奏却可以抒发人心中的积愫,从而令人心气和畅。这又是人们从社会的功能上来给予音乐教化意义的又一个原因。他提出这样的问题:“夫言移风易俗者,必承衰弊之后也。”理由在于:和心足于内,和气见于外;故歌以叙志,舞以宣情,然后文之以采章,照之以风雅,播之以八音, 感之以太和,道其神气,养而就之,迎其惰性,致而明之,使心与理相顺,气与声相应,合乎会通,以济其美。故凯乐之情,见于金石,含弘尤大,显于声音也。 应该说,嵇康从社会对音乐的价值赋予的角度对音乐的无关哀乐和这种哀乐因而是外在于音乐自身的证明还是成功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他因此完成了他的“声”无关“哀乐”的强证明。不过却由此为他的理论宗旨找到了社会学的基础,,即音乐的哀乐的价值内容是社会历史的赋予。在特定的条件下,一定的历史主体总是体现为个人。所以,就对特定的音乐作品而言,就是独立的审音者。从而审音者赋予音于作品的他自身的独特的人生价值也便是合情合理的。这个隐含在嵇康的《声无哀乐论》里的深刻的美学思想,在一定程度接触到了马克思在《1 8 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出的鉴赏音乐的耳朵和音乐作品的意义之展示的内在关联性。这一点,正是嵇康非得把音乐自身之特点与作为社会内容之体现的哀乐的传统的直接对应性关系割裂开来不可的目的所在。“今不求乐于自得之域,而以无笑噱谓齐楚体哀,岂不知哀而不识乐乎?”“自得之域”是人们从音乐中感受到的形式化的自我。人们也是借助这种形式来触摸自我的自由状况。难怪嵇康在临刑的一刹那,之所以奏《广陵散》,是触摸他最后之自由乎?主要参考资料1、戴明扬:《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晋书·嵇康传》。3、《三国志·魏志·王粲传》。4、《世说新语》中《任诞》、《德行》、《稚量》等有关嵇康的言论。5、吉联抗译注:《嵇康·声无哀乐论》,人民音乐出版社。6、修海林著:《古乐的沉浮》,山东文艺出版社,其中有关嵇康的专论。7、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其中有关嵇康的专论。

前言的解释

(1) [uttered words]∶以前说过的话 前言不搭后语 背弃前言 (2) [introduction;preface;foreword]∶作者对作品的引言,通常用以说明下面要说的和写的主题和范围 详细解释 (1).前人的言论。 《 国语 ·晋语四》 :“夫必追择前言,求善以终。”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 :“今若复谓之诬罔,则前言往记,皆为弃物,无用之地。”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始余作此编,盖即前言往事,辨证 发明 ,以庽劝戒之意。”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 之三○二:“多识前言畜其德,莫抛 心力 贸才名。” (2).以前说过的话。 《论语·阳货》 :“ 偃 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唐 刘禹锡 《 乐天 示过敦诗旧宅有感一篇吟之 泫然 追想昔事因成继和以寄苦怀》 :“忽忆前言更惆怅,丁宁相约速悬车。” 所云平 史超 《东进东进》 第七场:“ 陈 将军 ,听说省 韩 终于 撕下伪装,背弃前言,出动大军向 黄桥 进攻了?” (3).文体名。刊印在图书正文前面,用以说明写作目的、 经过 和资料来源等或对图书内容加以评介。 曹靖华 《采得百花酿蜜后》 :“总之,这些前言、后记,可以说是交给读者的一把开门入室的钥匙吧。”

词语分解

前的解释 前 á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 相对 :前面。前边。前方。面前。前进。前程。 指 时间 ,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以前。前人。前此。 前科 。前嫌。前言。前 言的解释 言 á 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恘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 言语 。言简意赅。 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 洋洋 万言。 语助词,无义:

音乐美学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音乐美学是一门 的学科。2、音乐美学是 与 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具有 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3、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完整的音乐美学专论。4、先秦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 、 。5、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音乐美学论著。6、 被人们誉为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奠基人。7、1806年,德国音乐理论家舒巴特的 一书的出版,“音乐美学”这一名称便开始被广泛地接纳和采用。8、 一书中,德国理论家盖茨首次使用 和 这样两个名称,来概括西方音乐美学中的两种观点。9、音乐具有 、 功能。10、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有 、 、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道家主张的美学思想是( )A、仁,礼 B、以“天”为本 C、“性恶”论 D、“性善”论 2、《声无哀乐论》是 的著作。( )A、孔子 B、韩非子 C、嵇康 D、阮籍 3、明中叶,以 为代表的主情思潮,追求自由的精神。( )A、周敦颐 B、李贽 C、陶潜 D、吕温4、 把自己的歌剧音乐风格称作“激动”风格 。( )A、蒙特威尔第B、佩尔戈莱西 C、格鲁克 D、舒曼5、不是音乐音响基本组织形式的审美特征的是。 ( )A、节奏和节拍 B、旋律与调式、调性C、曲式结构 D、音高与视觉6、不是音乐风格的表现的是。( )A、个人风格 B、地域风格 C、传统风格 D、时代风格7、明末琴家,徐上瀛编有《大还阁琴谱》,其中收 一篇,是琴论专著。( )A、《琴赋》 B、《溪水琴况》 C、《读律肤说》 D、《焚书》8、 创造的“十二音体系”,是一种高度有序化的音乐创作方法。( )A、勋伯格 B、阿多诺 C、德彪西 D、斯特拉文斯基9、阴阳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专著是 。( )A、《淮南子》 B、《论衡》 C、《吕氏春秋》 D、《乐记》10、不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声无哀乐论》2、“自律论音乐美学”与“他律论音乐美学”四、简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简述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2、简述节奏与节拍的审美特征。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简论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古老而年轻 2、美学;音乐学;哲学性质 3、《荀子 乐论》 4、孔子;孟子;荀子 5、声无哀乐论 6、毕达哥拉斯 7、《音乐美学思想》 8、《音乐美学的主要流派》; 自律论音乐美学;他律论音乐美学 9、艺术功能;实用功能 10、音高;音强;音色;音长二、选择题1、B 2、C 3、B 4、A 5、D 6、C 7、B 8、A 9、C 10、D三、名词解释1、 《声无哀乐论》,嵇康著。 《声无哀乐论》认为,天地产生万物,音乐是万物之一,也是由自然之道,由天地的元气所产生,因而它独立于天地之间,有自己的“自然之理”。它关于音乐的具体观点,主要有1、“和声无象”“音声无常”,即“声”不表现一定的感情,它与感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2、“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即音乐的和谐特性来自天地自然,是音乐的“自然之理”。3、“声音以平和为体”,就是没有或哀或乐的倾向,也就是没有哀乐。4、“躁静者,声之功也”,认为音乐只能凭音乐的运动变化引起听音乐或躁或静的情绪反应,而不能唤起相应的感情。5、“声”能使人“欢乐而欲惬”,即乐曲能以丰富的音调吸引人们,使人心随曲调的运动而运动,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感到心满意足,欢欣愉悦。 《声无哀乐论》是继《乐记》之后的又一重要的音乐美学论著,是提出并正面论述音乐特殊性的唯一论著。2、 1929年出版的 《音乐美学的主要流派》一书中,德国理论家盖茨首次使用自律论音乐美学和他律论音乐美学这样两个名称,来概括西方音乐美学中的两种观点。“自律论音乐美学”的基本观点,音乐美是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音乐只能作为音乐来领会,只能通过音乐自己来理解,只能从它本身来欣赏。“他律论音乐美学”,立足于从音乐自身的形式和要素及其构成中寻找音乐的本质,而不是从音乐与某些外界对象的联系中求得对音乐的解释。表现在和声学,律学等音乐技术理论的研究。音乐所展示的是纯粹的形式,这形式不受任何外来力量的支配,超越一切具体的形象和观念,是形而上学的思维之力,自由而无目的的游戏。 四、简述题1、 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他们都提出了自己的音乐美学思想。 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提出“尽善尽美”的审美思想,即明确区分了美,善。肯定了美的独立意义,又对美与善的的相互结合,和谐统一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美与善作了主次、先后之分。二是提出“思无邪”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准则。规定音乐中的情绪的表现必须有一定节制,适度而不过分。三是提出“乐则《韶》、《舞》,放郑声”的正乐主张,认为治理国家必须用《韶》、《舞》一类的雅乐,而禁绝郑声。四是高度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 孟子主张“性善论”,从“仁”的方面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荀子主张“性恶论”,从“礼”的方面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主要思想有,一是论音乐的特征,认为音乐表现形态的特征是“审一定和”,音乐表现对象的特征是“穷本极变”,音乐的本质是以“审一定和”的“声音”之道表现人的本性及其变化,表现“人之道”。二是评判墨子的“非乐”思想,充分肯定音乐的社会功能。三是明确提出“中和”范畴,强调“中和”必须以礼乐为本,又以“中和”为准则对音乐进行取舍,认为合乎“中和”的是“礼乐”反之则是“邪音”,主张“贵礼乐而贱邪音”。四是强调区分审美层次的高下,认为重在得“欲”的是“小人”重在得“道”的是“君子”,主张“以道制欲”、“美善相乐”,用道德引导音乐欣赏活动,约束享受音乐的欲求,使人们通过欣赏,既能感受到音乐之美,也感受到音乐之善,从而得到真正的快乐。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奠基于孔子,发展于孟子,生熟于荀子,成熟的标志便是提出“中和”、“礼乐”这两个范畴。《荀子 乐记》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完整的音乐美学专论。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特征是以礼乐为本,以“中和”为准则,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与教化作用。2、 人体及外部世界在时间上有秩序的活动与变化使人产生节奏体验。 音乐的节奏突出地显示出艺术的基本感性特征:有序与丰富。音乐节奏的有序性主要表现为发音点在时间上呈等距离及按时间比例分布,而丰富性则体现在长短组合的丰富变化上。 节奏体验的相似性是音乐表现各种对象的必要条件,也是音乐具有各种社会功能的重要原因。在现代流行音乐中,节奏甚至成为音乐最重要的结构特征。节奏不仅是音乐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甚至可能单凭自身构成完整的音乐作品。节奏形态的文化差异十分明显。中国音乐的节奏形态极为丰富,随意念流动的自由节奏和散板节奏颇具特色,与欧洲专业音乐中以等分时值为基础形成的节奏型很不相同。这种现象表明了人类对节奏美追求的多样性。 节奏的复杂化与不规则化是现代音乐发展的重要特征。在现代音乐中,二等分时值的节奏型大减少,长短变化的极度对比,非正拍落音的大量运用,使得节奏的变化扑朔迷离,难以预料。 音乐中的律动常常是靠循环往复的强弱交替造成的,这种强弱循环变化的规律就是节拍。节拍的审美意义在于它是节奏有序性的集中体现。以欧洲古曲音乐为代表的大多数音乐文化表现出对节拍均匀、规则律动的追求。从更广阔的审美视野及感受性丰富性的要求来看,人们对节拍的审美追求绝不仅限于均匀、规则的律动,而往往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基本规则所带来的审美效应。打破节拍的规则性,也就打破了音乐节奏的机械性,从而使音乐获得了一种流动感。五、论述题 1、强调实证,重实逻辑思辨。 由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开始,西方学者便大多倾向于“从自然科学观点去看没学问题”。在针对音乐艺术的美学思考中,这一倾向也是十分明显的。在西方人的文化传统中,音乐研究历来被视为一门科学,因此,科学思维所特有的逻辑方法和实证原则,在西方音乐美学中得到普遍的贯彻。从古希腊到20世纪,西方音乐美学在其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曾不同程度地借鉴与接受来自数学,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这使得音乐美学研究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思维视觉,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音乐艺术的美学本质进行微观的分析和研究。同时,由于采取了与自然科学相同的思维方式,西方音乐美学的各种理论体系需要不断的接受经验证实和逻辑推论两方面的检验,这就使得前人的思想成果能够通过逻辑上的通用性,与后人的理论相贯通,从而形成有系统的积累。近代西方音乐美学能够发展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学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点。 2、注重音乐本体研究,善于理论联系实际。 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文艺复兴以来的近代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中。在古希腊及中世纪,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中的抽象思辨成分占据着较大的比重。但是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西方音乐美学便走上了一条更加面向音乐实践的发展道路。从那时起,每一中音乐美学观念的形成,每一起音乐美学问题上的争论,几乎都与当时当地的现实音乐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西方音乐美学家在阐述其理论的过程中,也比较善于结合对音乐作品的具体分析,善于观察并致力于解决音乐审美现象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西方音乐美学研究更加推崇一种“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将研究问题的起点放到具体的审美经验和艺术现象上去,回避和拒绝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与信条。事实证明,这种态度给音乐美学理论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3、由古至今,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时期到中世纪结束,西方音乐美学在其初始萌芽阶段经历了大约两千多年的漫漫历程。虽然古希腊人在音乐美学问题上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惊人的成就,但直到文艺复兴运动之前,西方音乐美学的总体发展速度仍然是相当缓慢的。随着西方近代文明的开始,西方音乐美学也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新思想,新观念不断的涌现,并且逐步走上了专门化,学科化的道路。音乐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的人文学科,首先在西方文明不仅在物质财富的创造方面占据了世界的领先地位,在精神财富的创造上,同样获得了无可否认的优势。音乐艺术的繁荣和学术思想的自由,这是音乐美学高度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彼此相关,而且缺一不可。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史上的每一起高峰,都伴随着音乐艺术的一次蓬勃的发展,而音乐艺术的繁荣则体现着人性的解放,体现着人的创造力的饱满和旺盛。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明,为音乐美学提供了上述条件,因此,近代西方音乐美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4、积极扬弃传统,不断开拓创新。 古希腊音乐美学中较为盛行的道德功利主义,恰恰是近代自律论音乐美学所反对的观念;中世纪音乐美学中显著的禁欲主义倾向,又恰恰是西方情感论音乐美学的对立面;19世纪浪漫主义的音乐表情原则,在20世纪的形式论音乐美学中已成为批判的对象。如此看来,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的自我否定的过程。各种理论学说的建立,都以积极地扬弃传统思想为基点。对前人的理论宁肯怀疑而不肯盲从,批判大于继承,否定多于肯定,这是西方音乐美学家所普遍尊崇的学术态度。正是这种态度,造就了西方音乐美学不拘一格,百家争鸣的局面。 5、崇尚理性,忽视感性。 美学在西方哲学中是作为认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的。音乐美学作为一般美学的分支,也同样被治愈这一地位。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西方美学所致力于达到的根本目标,就是希望能够在美的现象中寻找到某种永恒的客观法则,进而以这些法则作为审美判断的共同标准。音乐美学领域中的情况也大致如此。这些做法的结果是使得音乐脱离了听觉感受的自然选择,彻底变为理性思考对象,从而丧失了作为艺术存在的根本价值。

声无哀乐论文献综述

随着李白诗歌艺术研究的深入化、多样化,人们纷纷从意象、意境、创作手法、创作心理等多方面对李白诗歌艺术进行综合的研究,尤其是在对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和酒意象的广泛、深入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成果。以此同时,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却很少有人论及,这不能不说是李白诗歌艺术研究(特别是意象研究)中的缺陷,更加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进一步深入、细致、广泛地加以研究,并试图通过一定的科学手段和理论成果来填补其中的空白。《论李白诗中的“水”意象》的文献综述指导教师: 孟修祥教授 (长江大学文学院)学 生: 王强斐 (长江大学文学院)“水”作为一种包容性极大的自然意象在李白的诗歌中频繁出现。据统计,在李白一千余首诗歌中,共出现“水”字四百七十六个,平均每两首多诗就出现一个,其中并不包括与“水”相关的江,河、湖、海等。著名学者袁行霈先生对李白诗中宏伟自然意象进行过统计,其中写到江(江水)六十次,河(黄河)四十一次、波(波涛、波澜等)七十四次,海(沧海、沧溟)六十四次……(《李白的宇宙境界》,载《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0年集•上、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这些精确的数据在告诉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对李白诗中的“水”意象的研究。然而,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李白诗歌艺术研究的深入化、多样化,人们纷纷从意象、意境、创作手法、创作心理等多方面对李白诗歌艺术进行综合的研究,尤其是在对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和酒意象的广泛、深入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成果。以此同时,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却很少有人论及,这不能不说是李白诗歌艺术研究(特别是意象研究)中的缺陷,更加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进一步深入、细致、广泛地加以研究,并试图通过一定的科学手段和理论成果来填补其中的空白。我们知道,李白诗中的“水”(这里所说的“水”含概所有一切与水相关的自然物质,包括上述所说的江河湖海以及泉溪泽泊等等)意象具有非常丰厚的蕴意。诗人笔下的“水”千姿百态,它们不仅出现的次数多,而且涉及的范围广,与中国文化意义上的“水”意象和其他诗人笔下的“水”意象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而且与诗人的生命精神息息相关。因此,笔者拟以李白诗中的“水”意象为考察对象,探考它们所涉及的内容、特点和蕴涵,并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上的“水”意象比较,进行合理的归纳、梳理,探讨与“水”意象相关的诗人的生命精神和“水”意象的建构对其诗歌风格的影响等等。李泽厚先生在其论著《美的历程》一书中这样高度评价李白的诗歌:“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李白,无论从内容或形式上,都如此。”对于如此“顶峰”之上的李白的诗歌,更值得我们去深入、广泛地进行研究。对李白其人其诗的研究,从上世纪到本世纪初一直保持着经久不衰的热度。李白研究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研究界的热点,备受人们的关注。李白是属于中国的,李白同时也是属于全世界的。他和英国的莎士比亚一样,引领着不同角度的文坛。李白不仅给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不朽诗篇,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他那傲岸的气骨,开豁的胸襟和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使我们深受鼓舞,积极奋进地去改造自然、创建美好家园。可以说,研究李白诗歌艺术,就是研究李白其人和他所在的那个时代,而李白诗中的“水”意象探究,实际上就是对诗人一生的生命精神的解剖和袒露;客观地挖掘、审视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的内在意蕴,对于研究李白和重现盛唐时代面貌有着十分重要的文化历史价值。这是因为,中国的诗学是一种生命的诗学,“意象正是生命感觉和文化的一个载体,”(杨义);所以,“我们对意象的分析也就是对当时的文化环境的分析。”(杨义)这同时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环境意义上的解释和分析,而且还具有“关于精神关注点及其凝聚浩散过程的文化分析”的重要意义(杨义)。因为,诗歌的情感抒发和意象表达,往往委婉地潜伏在意象经营和文化展示的皱折之间,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合理的、客观的把握“水”意象建构对李白诗风的影响和透过这个意象来审视李白的人生感悟、生命精神以及更深意识的思想和思维,再现“盛唐之音”的瑰丽画卷。这就需要我们细致、深入和新颖地运用各种学术理论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作为“铲子”和“钥匙”,研究、挖掘出属于诗人自身的诗歌奥妙,打开诗人的生命精神的密码,客观地审视和评价其人其诗。对此,杨义先生有一段精彩的阐释:“我们对古代诗人审美意象的发生,发展和变迁过程的分析,实际上是对古代中国诗人精神现象史的分析,意象分析实际上和文化是有联系的。”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意义所在。文学作品和诗歌既然是一种生命的投影,势必打上作者的生活烙印和生命痕迹。因此,只有通过认真地剖析李白的诗歌,特别是诗歌中的“水”意象,我们才能更加真实清楚地找到他所留下的生活痕迹和生命投影,以及一些至今还未解开的谜团的“密码”;在这些十分重要的生命历程的烙印里,蕴含着十分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以其简洁精练的语言、丰富多义的意蕴让人们难以解读。对李白诗歌艺术中的意象研究至今还不超过三分之一个世纪,其可以借鉴的研究的理论成果亦十分有限,这难免给我们的研究者带来很大程度上的困难。笔者对此专门作了一个统计: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李白诗歌意象进行研究的成果主要有房日晰的《论李白诗歌意象的跳跃性》(《唐代文学论丛》总第三辑,1983年版)、姬默的《李白与月亮》(《中日李白研究论文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10月版)、卢燕平的《“飞”意象与李白诗的飘逸美》(《天府新论》1993年第3期)、李浩的《李白诗歌中的鸟类意象》(《文学遗产》1994年第3期)、张天健的《论李白诗歌月亮的意象》(《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5月版)、褚兢的《论李白诗歌中“水”的意象》(《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贺超的《试论李白诗歌中明月的意象建构》(《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傅绍良的《论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和哲人风范》(《陕西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陈吕洪的《月光下的李白——李白诗中的月意象简析》(《大理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姚星的《略论李白山水诗的意象特征》(《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5期)、张春义的《简论李白诗歌的心态意象化与意象心态化》(《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9月第5期)等;二.本世纪初到至今关于李白诗歌意象研究的成果主要有:张炳蔚的《论李白诗中的太阳意象》(《西北大学学报》、2001年2月第1期)、张保宁的《试论李白诗歌中的人格意象》(《荆州师范学院》、2002年第1期)、杨洁梅的《浅析李白诗水意象的审美境界》(《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9月第16卷第3期)、孙太玉的《略论李白诗中的黄河意象》(《济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13卷第4期)、陈娟的《李白诗文中的大鹏意象》(《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32期)等。以上这些论文的统计是通过对资料进行人工检索和中国期刊网搜索所得的,相信还有遗漏之处。通过上述论文的检索、统计,我们不难发现,关于李白诗中的“水”意象研究成果不是很多,这里面似乎除了姚星、褚兢、杨洁梅、孙太玉等人的4篇论文外,关于其他学者的研究文章微乎其微,更不必说有关于李白诗歌水意象研究之类的专著了。如果在将以上4篇相关的论文进行分类和细斟,那么符合本题的论文只有褚兢的《论李白诗歌中“水”意象》和杨洁梅的《浅析李白诗中水意象的审美境界》这2篇文章了。因为这2篇论文都是从水作为包容性的自然意象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探讨的,而姚星和孙太玉二人则分别从山水意象和黄河意象的方面来探究诗人李白的生命精神,以及山水意象、黄河意象的建构对李诗诗风的影响的。下面主要就上述四位作者的论文作简要的综述:一.孙太玉认为李白诗中出现的黄河意象有五种情况:1.李白亲自泛游黄河的感受。2.诗人站在岸边远眺黄河;3.诗人登上泰山、华山之巅远眺黄河;4. 叙述平生经历,关涉黄河;5.以黄河做比喻,抒发诗人的喜怒哀乐之情。作者认为,这些黄河意象反映出诗人李白赞美黄河和以黄河自喻,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文章认为,李诗中有关大量的黄河意象描述是来自于黄河这一博大壮美的意象适应于诗人的审美追求,与诗人的个性、人格和感悟符合;李白诗歌中的黄河意象造成了李诗壮浪纵恣、豪放刚健的诗风。二.姚星在其文中指出,李白的山水诗,往往具有独特的意象。他认为,李诗不仅从意象的选择上典型、明确,而且在意象的组合方式等方面上独具匠心,以完整的形式、具有独立的生命区别于其它诗歌样式,呈现出明显的特征。三. 褚兢文认为,李白诗歌中关于“水”的意象,除了以创作意象的形态直接出现外,还以象征或隐喻的方式写水。文章指出,李白诗中显现出水美学意象的那部分内容可分成三个不尽相同却有相互关联的意义的义,即:1.时间意识;2.忧郁情结;3.生命观照。作者强调,以上这三类意义在不同场合下出现,寄寓了诗人不同的情感,但其后二层意义却无疑是由第三层意义衍化和派生出来的。在李白的诗里,水的意象的三层不同内涵,具有紧密的关联和递进关系;由水而派生出来的时间意识(如“人生苦短”、“时不待我”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珍惜。)转化为内心忧郁情结,最后有潜意识压入心灵深处作为文化基因遗传下来,成为一种审美观照,最终又化为一种文学意象而重新表现出来。作者从“水”意象的意蕴出发探源,结合心理分析的理论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新颖生动、言之有理。四.杨洁梅文认为,李白在诗歌中大量使用水的意象,不仅对其作了形态万端的精彩描绘,同时还在对它们的审美中注入了自我生命感受的诗情体验,使其具有极富个性的丰厚审美底蕴。文章指出,水在李白诗歌中是具有很强的整合力的意象、与月、山等组合成复合意象群,构成了相对独立完整的审美系统。作者还将李白诗中的水意象进行分类:1.流水意象;2.清水意象;3.达到“天人合一”审美境界的“水”意象。文章还认为,通过对上述的流水意象、清水意象的分析,可探究出李白诗中水意象中“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在文中,作者指出,李白诗中的流水意象体现了伤逝情结和对抗力量,反映出诗人典型的个性和审美倾向,最具有代表性和引人注目;文章还指出,清水意象不仅表现了水之明净的性状,而且还体现了诗人的精神性质;清水意象正是诗人融通自然的那种富于生命色彩的、质朴的气质禀赋的映现。最后,文章结论出李白诗中的“水”意象建构而成的清莹明净的水之审美世界,乃是诗人投身自然、超越现世功利和人生愁苦的精神品格,体现其卓然而立、至真至纯的人格美——此乃“天人合一”的至高至美之境。作者最后还指出,正是由于李白诗中的那些汹涌澎湃、惊心动魄的流水意象和清莹明净的清水意象,体现出鲜明的主体性,构成了李诗诗风的特色。以上所列均为四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它们有的着力于阐释李诗中“水”意象的结构或建构,如水意象的选择和组合方式等,有的侧重于探讨水意象的内在意蕴和内涵之间的关系,也有的针对水意象的分门别类上的分析,挖掘不同种类的水意象所体现的抒情个性的生命精神,重在分析水意象的建构对李白诗歌风格的影响等等。在这见智见仁的探讨中,在这宏观把握和微观细梳中,难免会有所偏颇,留下一些遗漏和不足,有待我们去深入研究,弥补阙口,止于至善。针对这种解读和评析,孟修祥先生是这样阐述的:“迄今为止,我们对李白诗所作的一切说明、描述和阐释,都是在诗的存在论意义上进行的,我们所作的这一切阐释的有效性的后面,都带着某种片面性和局限性。”这是因为,解读李白及其作品“在一个内在的系统中作整体性的理解”是有“困难性”和“复杂性”的。(孟修祥.《谪仙诗魂》、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这里所说的“李白诗所作的一切说明、描述和阐释”就包括了所有一切关于李白诗歌艺术的研究,而所谓的李白诗中的“水”意象研究也含在其中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解读上的局限性呢?它和研究李白诗歌艺术中“水”意象的剖析有何内在的关联?在此,除了孟先生所说的对李白诗歌解读上的“困难性”和“复杂性”之外,似乎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1.李白诗歌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内涵,而我们主观上的理解则造成了不能客观、全面地综合深入分析李白诗歌,以及诗歌内部语言相互之间的结构关联,因此也造成了透视李诗中的“水”意象的局限和不足;2.从研究的时间跨域上看,李白诗歌艺术中的意象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还不足30年。在这如此短暂的时间里,研究的理论系统还不太完善,研究的学术成果参考、借鉴还不十分充分,这就影响到研究角度的展开。所以,李白诗歌中“水”意象的研究有待重视和突破其局限性。3.从研究者自身的角度和研究环境来看,每个李白研究者研究的角度也许会存在着异同,他们自身的才力和关注点就直接影响到研究领域的进展;还有,由于研究环境的局限,我们在有限的学术成果理论的借鉴和运用基础上,很难做到完整意义上的阐释。这就是李白诗歌研究和其诗歌中“水”意象研究的一些问题。这其中包括理论知识扩充量的不足、研究时间的过短、研究环境的制约、解读意义上的偏狭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笔者认为,关于李白诗歌中“水”意象研究的缺陷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研究者的不够重视。我们知道,李白诗歌中大量出现水的意象,并不是偶然的情况,里面必然夹杂着诗人的审美倾向、生活体验、生命感悟等思想意识,以及“生命痕迹”内在的意蕴,其潜伏着巨大的思想文化价值。然而由于这个研究领域的外在的口径小,人们往往会不够重视,从而将研究的眼光转向那些研究的热点和大范围的领域;他们认为这样会更有研究的意义和重要价值。从而造成了“水”意象极少有人问津的“尴尬境地”。殊不知在出现次数过多的“水”意象里蕴涵的价值实在。2.由于研究者的精力有限,往往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对于李诗意象研究中的“水”意象分析,在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属偏僻地带,李诗中的水意象不论从其结构、组合,还是从承接文化意蕴、独具特点的方面都有着其独特的典型性,用一个词来概括它们,就是“包罗万象”。的确,对于研究者的精力和时间上的考虑是个问题。这里面不仅仅涉及诗歌艺术、文化、宗教、思想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且对于水意象在李白诗歌中的分类和归纳上存在的一定的复杂性和困难性。由于种种原因,李白诗中“水”意象的研究得不到很好的开展,从而也留下了研究的缺憾。至今,李白研究的领域已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探索,如对李白生平、宗亲关系、旅行交游、思想情结和诗歌艺术上的综合研究,不断运用新的理论成果和开放独到的研究眼光,逐渐走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当代学术研究道理上来,影响着人们在研究中开放头脑、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不断从多个角度进行更为广泛、深入、细致和新颖生动的研究了。也只有通过“面面俱到,多管齐下”的宏、微观研究,才能促使李白研究的局面呈现出多样性和时代性,这才符合当代李白研究的典型特征,也顺应了学术研究发展的浪潮。所以,在保持研究热度的同时,注重从各个研究的角度掀起“李白热”的热潮,不断发掘有价值的学术,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打通研究的渠道,为今后的李白研究作好铺垫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像诸如李白诗歌艺术中“水”意象的探讨应多下些力气,并注意保持研究力度的集中和平衡。综上所述,李白诗中“水”意象所具有的丰厚内蕴在更深层的层面中折射出诗人的审美倾向、个性特征、生活体验,在“水”意象的背后,隐藏着诗人李白的生命精神和哲理思索。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既传承中国文化意义上一般水意象所具有的意蕴,如水隐喻和象征着时间意识和人格品质,又典型地独具自己的特性,是中国古典诗词和其他诗人笔下的水意象所不具有的。意象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范畴。研究李白诗中的“水”意象不仅仅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尤其是水文化所代表着的象征寄寓知识,而且还需要我们对李白其人其诗有着比较清楚的了解,从而能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客观的评价。否则,难免会造成意义上的曲解和以一概全的片面理解,以及研究过程中的局限和缺漏。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的大量出现,绝非偶然,我们应当重视它们的存在,深入研究它们。因为,在这些包容性极大的“水”意象里,不仅融入了诗人的生命感悟,而且强烈地体现了诗人的生命精神,反映了盛唐文化和时代背景,寄寓了深刻丰富的含义;从他的诗歌中的“水”意象的客观真实探讨中,我们定会找到诗人生活的“生命密码”,以及重现盛唐时代绮丽壮美的画卷。同时,诗中的“水”意象建构还深深地影响了李白诗歌风格的呈现。正是这些清莹明净的水意象,撑起了李白诗风清真自然的典型特征,正是这些奔宕雄奇的水意象,造成了李诗豪放飘逸、奇之又奇的艺术表现境界。我们也可以说,水的平静、洁净、澎湃和舒缓造就了李白诗歌意境的独特气象;而李白诗中的这两种动静不同和蕴涵不一的水的有机结合为一体,使得李诗绽发出天仙般的瑰丽色彩和迷人魅力来。“水”意象在李白诗中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正符合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的哲学观点:“幸福的人从不幻想,只有感到不满意的人才幻想。未能满足的愿望,是幻想产生的动力;每个幻想包含着一个愿望实现,并且使令人不满意的现实好转。这些驱动着人的愿望,依愿望者的性别、性格以及所处环境而变化。”((奥)弗洛伊德著、孙恺祥 译.《论创造力与无意识》中的《诗人同白昼梦的关系》、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8月第2次印刷)正是由于这些“感到不满意”、“未能满足的愿望”的压抑和痛苦折磨中,诗人才寄情山水、移愁化苦,并借用“水”意象的各种各样的形式来抒发内心的彷徨和苦闷。可以说,自然的山水给了诗人安慰心灵的作用。诗人投身于自然之中,徜徉在明媚祥和的山水之中,感受大自然所带来的身心上的愉悦、静谧、温馨和浪漫,忘忧止痛,将个人的荣辱得失统统卸下,尽情地娱乐在湖光山色的美好景色之中。是大自然的具有柔情和灵性的水消解了诗人的烦恼和忧伤,同时又是自然美好的水,赋予了诗人创作的灵感和激情。正是那种舒缓的柔和矛盾的急,在交织碰撞中喊出了诗人内心真实的呼声:“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苦闷压抑,“行路难,行路难,今安在?”的迷惘困顿——这些压迫感和痛楚感一旦注入诗歌的语言之中,必定会发出异样的响声;这响声就具体表现在李白诗歌的自然洒脱、不拘一格的流畅;同时,由于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愤懑因害怕政治迫害而不能直抒胸臆,而造成其辞闪烁的特点,使得诗歌艺术上呈现出强烈的跳跃性来。过度的失落,理想的破灭、现实的残酷在矛盾中对抗着,使得诗人在创作时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加之意象飘忽,一时天上,一时地下,形成了时空的快速转换、意象的节奏性也在跳跃起伏中流露出来。李白把他个人的政治失意、孤独冥思完全消解和融化在这或缓或急的流水中。同时,他的感慨人生苦短、时不待我的悲剧意义,在这正常又不平凡的岁月交替规律中感悟人生、体察万物,从而投归自然的怀抱里,与山水同乐,达到了“物我一如”、“天人合一”的至高至纯的审美境界。可以说,自然的山水(特别是自然的“水”)使李白得到了重生和超越。可见他诗中的“水”意象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地位。水意象在李白诗歌中完全摆脱了先秦和传统文化中“水”的浓厚的“比德说”的束缚,水在李白的诗歌里得到了转换和重生。在李白眼里,自然的水不仅有灵性,而且还和人一样可以交心倾诉,当为知己和挚友,既能同欢娱,亦能共忧愁。水在李白诗歌中一立体生动的形象凸现在世人面前,这是古代诗词中难以具备的高度,是不能具有的。惟有李白才可以做到。诗人笔下的水各呈形态,各具特点,解释李诗中的水是不能等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水的。我们在研究时应当区分对待、正确把握。研究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可以采用宏观把握和微观梳理想结合的方式进行,从大处写意、小处着眼,充分挖掘李诗中水意象的深刻内涵。同时,还要注意水意象与其他的自然意象的特殊组合规律,分析这些与水相关的复合意象里头所包含的意蕴,如水月、人水、山水、舟水、鱼水及水禽等,才能做到具体、全面和更加客观地认识。水意象作为诗歌结构的重要载体打上诗人李白和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烙印。今天我们对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探析实际上就是对李白其人其诗的探析,水意象真切地反映了诗人的生命精神和盛唐时代和文化特征。因此,李白诗中的水意象具有一定的文化研究价值。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对李白诗中水意象的形成的原因、内容、特质等进行细致入微的探讨,更深一层地挖掘李白诗歌的文化内核和诗人的生命精神的实质所在。本文正是站在这个研究的角度和立场上出发和进行分析和阐述的。中国的诗学是“生命——文化——感悟”的多维诗学,对抒情个性的关注实际上就是对文化价值的高度重视。文化价值由人来树立评判的标准,只有在高扬关注个体的终极人文关怀中,才能建立起一套完整人文学术系统,使学术研究向深度和广度扩张。换句话说,也仅仅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深入李白诗歌这口丰富的“大油田”,开凿挖掘出灿烂的优秀文化,不断展示在世人面前。以上这些语言是笔者在研究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的分析中的感想,写下来并期望得到方家指正。

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时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的合称。他们常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在政治上,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更因此被杀。相反王戎、山涛等则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并成为其政权的心腹。在文章创作上,以嵇康、阮籍为代表。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他以老庄崇向自然为论点,说明自己不堪出仕,公开表明了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治态度,文章颇负盛名;又如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透过比兴、寄托等手法,隐晦地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恶行,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由是透过七贤的文章创作,可窥略到他们各自的志向意趣。嵇康嵇康(223-262)三国魏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字叔夜。谯国至(今安徽宿县西南)人。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任过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著有《养生论》。与阮籍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魏氏春秋》:“(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 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他的朋友山涛(巨源),后来投靠司马氏 当了吏部尚书,曾劝他出去做官,他遂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加以拒绝。因“非汤武而薄周孔”,且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集团,遭钟会诬陷,为司马昭所杀。嵇康在政治思想上“托好老庄”,排斥“六经”,强调名教与自然的对立,主张决破礼法束缚。他的哲学思想基础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坚持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他认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明胆论》),肯定万物都是禀受元气而产生的。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嵇康自幼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其文“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与山巨源绝交书》、《难自然好学论》等为其代表作。诗长于四言,风度清峻;《幽愤诗》、《赠秀才入军》较有名。所撰《声无哀乐论》,认为同一音乐可以引起不同的感情,断言音乐本身无哀乐可言,而其目的则在于否定当时统治者推行的礼乐教化思想。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并曾作《琴赋》,对琴的奏法和表现力,作了细致而生动的描述。阮籍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睿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阮籍作品今存赋 6篇、散文较完整的9篇、诗90余首。阮籍的诗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咏怀诗》82首。阮籍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13卷。原集已佚。不过他的作品散失的并不多,以诗歌为例,《晋书·阮籍传》说他“作《咏怀诗》八十余篇”,看来全部流传了下来。明代曾出现多种辑本,张溥辑《阮步兵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整理出版了《阮籍集》。注本有近人黄节的《阮步兵咏怀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山涛山涛是竹林七贤中最年长的一位。他之加入竹林名士,是以其风神气度。同为竹林七贤的王戎对他的评论是:"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也就是说,他给人一种质素深广的印象。而大器度,正是其时名士之一种风度。虽然山涛与嵇康、阮籍情意甚笃,但是志趣其实并不相同,这从他举嵇康自代以至引出嵇康与之绝交一事,即可说明。他走的是另一条入仕的道路。山涛是一个很有见识的人,他谨慎小心地接近权力。在曹氏与司马氏权力争夺的关键时刻,山涛看出事变在即,"遂隐身不交世务"。这之前他做的是曹爽的官,而曹爽将败,故隐退避嫌。但当大局已定,司马氏掌权的局面已经形成时,他便出来。山涛与司马氏是很近的姻亲,靠着这层关系,他去见司马师。司马师知道他的用意与抱负,便对他说:"吕望欲仕邪?"于是,"命司隶举秀才,除郎中,转骠骑将军王昶从事郎中。久之,拜赵相,迁尚书吏部郎。"开始做的当然都是小官,到了任尚书吏部郎的时候,山涛的仕途便一帆风顺了。嵇康曾有《与山巨源绝交书》一文,后人因此对山涛颇多鄙夷。虽然山涛并不像嵇康那样是非分明,刚直峻急,但也只是行不违俗而已。譬如他也饮酒,但有一定限度,至八斗而止,与其他人的狂饮至于大醉不同。山涛生活俭约,为时论所崇仰。他在嵇康被杀后二十年,荐举嵇康的儿子嵇绍为秘书丞,他告诉嵇绍说:"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可见他二十年未忘旧友。至于他投靠司马氏,似也无可非议。因为士人求知的目的是"经世致用",他们想必也有所谓的"实现自身价值"的问题。但他们拥有的纯知识的地盘却是如此之少,除了天文、历法以外,其他的科学技术几乎都是"医卜星相"、"百工"的贱业。法律、经济和管理也大多是吏胥的专利,琴棋书画之类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业余爱好,他们所能做的也就只有读书与做官了。在皇权垄断一切的社会,仅有一技之长以至鸡鸣狗盗者自不必言,就是有经纬天下之术的盖世英才,舍"货与帝王家"之外也少有一展身手的。向秀魏晋间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字子期。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人。生卒年不详。少颖慧。与嵇康等友善。向秀本隐居不出,景元四年 (263)嵇康被害后,在司马氏的高压下,他不得不应征到洛阳。后任散骑侍郎,又转黄门散骑常侍。向秀好老庄之学。当时《庄子》一书虽颇流传,但旧注“莫能究其旨统”,向秀作《庄子隐解》,解释玄理,影响甚大,对玄学的盛行起了推动作用。但向秀未注完《秋水》、《至乐》。稍后,郭象在《庄子隐解》的基础上补完《秋水》、《至乐》注释,又加发挥,成为今日所见的《庄子注》。刘伶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县)人。「竹林七贤」之一。魏末,曾为建威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召对策问,强调无为而治,遂被黜免。他反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和虚伪礼教。为避免政治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一次有客来访,他不穿衣服。客责问他,他说:「我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室为衣裤,你们为何入我裤中?」他这种放荡不羁的行为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否定。唯着〈酒德颂〉一篇。阮 咸阮咸,字仲容,“竹林七贤”之一,阮籍之侄,叔侄二人时人并称为“大小阮”。他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山涛认为他“贞索寡欲,深识清浊,万物不能移。若在官人之职 必绝于时”(见《晋书》本传), 但晋武帝认为他耽酒浮虚而不为所用。他与阮籍一样放达任诞, 狂浪不羁。他曾与姑母家鲜卑婢女私下要好,母亲死时,按礼姑姑要还家,但阮咸要求把婢女留下,这在当时是不为礼教所容的。后来婢女走了,阮咸借驴骑上追赶,终于把婢女追回来了,并生了一个儿子叫阮孚,为世所讥。他不随便交朋友,只和亲友知交弦歌酣饮。有一次,他的亲友在一起喝酒,他也来参加,不用酒杯,而是用大盆盛酒,喝得醉醺醺的。当时有一大群猪走来饮酒,阮咸就和猪一起喝酒。他一面饮酒,一面鼓琴,真是不亦乐乎。于是“与豕同饮”就传为笑话。阮咸妙解音律,善弹琵琶,为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有一种古代琵琶即以“阮咸”为名。他曾与荀勖讨论音律,荀勖自认为远不及阮咸,便极为嫉恨。阮咸也因此被贬为始平太守。阮咸还有著作《律议》传世,见《世说新语·术解》注。王戎王戎(234—305),字冲,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西晋大臣,「竹林七贤」之一。幼颖悟,神采秀彻。善清谈,与阮籍、嵇康等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他是「七贤」中最庸俗的一位。晋武帝时,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进爵安丰县侯。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等职。惠帝时,官至司徒。戎苟媚取宠,热衷名利,立朝无所匡谏。性极贪吝,田园遍及诸州,聚敛无已,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戎家有好李,常卖之,但恐别人得种,故常钻其核而后出售,因此被世人讥讽。

生命教育研究文献综述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以及教育理论的不断深入,生命这一教育的起点,在经历了功利性、机械性教育价值的压抑之后,又重新回归了教育本身,成为教育不能回避的重要基础。本文旨在对目前关于生命与教育的研究作一系统、完整的概括,以期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改革提供参考。一、生命概念关于生命的阐释,基本上比较集中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生命哲学领域,20世纪中期以来,存在主义哲学家也对生命这一概念进行了一些研究。这些成果,构成了教育的哲学基础。目前,国内外的哲学家,教育家对生命的本质、生命的特性以及生命的层次类型等都作了一定的研究,为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和角度。(一)生命概念从生命的概念来看,基本可以分为两类:(1)力量说。研究者认为,生命不是被评判的价值对象,而是一种有待展开的人性力量。如叔本华将生命的本质视为力量的冲动,认为力量就是生命意志,是生命克服一切阻力,保存自我,努力向上的一种力。尼采将生命归结为强力意志。蒂里希认为,力量是“生命在自我超越的运动中,克服内外阻力的那么一种自我肯定”。柏格森则将这种力量发挥到了极致,他从生物进化论出发,认为生命是一种向上的冲动,生命的本质是创造,而且这股“生命之流”绵延向前,无始无终,构成了世界。生命并非一个确定的“物”,而是一种永恒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绵延,就是创造。雅斯贝尔斯认为,不应当把人作为一个单纯的存在物来描述,而应作为精神,作为超出主体和个体的力量去理解。(2)过程说。在力量说的基础上,一些研究者更致力于生命力量的外在表现形式上,也就是生命展现的过程,即过程说。狄尔泰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生命不仅是生物学上的事实,更是在其复杂性中所体验到的人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人不仅仅是理性的存在,更是理性、情感、意志的统一体。人不仅从内向外,从主体到客体单向把握“物理世界这个大文本”,而且要“返身走向自我认识”,走一条“由外向内的理解之路”。在此基础上,狄尔泰将生命看作一种“生命—表达—理解”的循环过程,在认识人的世界,理解人的世界为目标的过程中,显现出生命的内在力量。还有的学者,从发生学的角度,认为生命是一种从强烈的追寻自己的存在的“生的冲动”——寻求生命的自我确认和生命表达方式的“意识的生命”——自觉的生命体验和生命确认的“自觉的生命展现”的过程。(二)生命特性从哲学角度看,生命的基本特性有:(1)有限性。如柏格森认为,时间是不可以转、不可重复的,生命之流的每一个瞬间都融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保存在记忆中的时间才是最真实的,有意义的。狄尔泰同样强调“过去”,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所能把握的过去了的瞬间。(2)无限可能性与独特性。生命不是被决定的,正如柏格森所说,“生命并非像摄影机一样,将每个细节都排演、拍摄、贮存起来,只等放映”。生命是从“无”中创造。这种“无”,是包罗万象和充盈,是创造的源泉。生命在向着未来的生成中面对着无限的可能性,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不同的个人,人的独特性显示出了人存在的价值。(3)自由与超越性。“自由”是雅斯贝尔斯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他把人的存在和自由看作是同一个本质。认为自由是保持自己的本质在连续中生活的能力,是自我确认的方式。因此,他强调自由的独立自主性以及人的自由选择对生命的意义。超越性是哲学家们普遍认为的生命的实质。西美尔提出,生命有超越生命的能力。生命不仅创造出更多的生命来时时更新自己,而且从自身创造出非生命的东西,如教育、文化、科学和艺术。又如海德格尔所说,人是宇宙间唯一能够“是其所不是”和“不是其所是”的存在物。有的学者从人类学的角度认识生命,认为生命具有(1)未完成性。“人是一个没有完成,而且也不可能完成的东西,他永远向未来敞开着大门,没有完整的人,将来也不会有完整的人。”这一特性,显示着生命的可塑性、可能性以及需要性等。(2)文化性。生命的不完善性,是文化产生的前提。文化经过不同时代,不同人的创造,成为一种历史积淀,即“客观精神”,个体生来不可避免的生活在客观存在的文化世界中,受到历史沉积的文化的限制。(3)超越性。生命始终就是在自然性与超自然性、历史性与未来性、现实性与可能性、有限性与无限性,这些对了的两极中同时存在,人的生命不存在于任何一极,而是在这种否定于统一中不断创造、超越。还有的学者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具有统一性及层次性,从而为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基础。(三)生命的层次及类型从生命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看,人是三重生命的统一体。(1)自然生命。生命首先是具体的、现实的。自然的生理性肉体生命是人存在的物质载体和本能性的存在方式,是最基本的生命尺度。人首先是一种自在之有。(2)精神生命。意识性使人的生命扬弃了动物自在的本能,成为自为的精神存在。精神的最终归宿应该是个体的精神生活,包括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即“作为精神而完成的生命,既包容着真理,又包容着激情;既包容着屈服,又包容着里比多;既包容着正义,又包容着强力意志”。(3)社会生命。人是社会的存在。忽视社会生命对人的自然和精神生命的某种决定作用,就不可能正确认识自然生命的本能的冲动和释放,不能正确认识人的自由。只有意识到社会生命,才能开掘、充实和引领自己的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是生命整体的三维,每一维都是全息的,他们互相关联、影响、包容和嵌套,共同构成人的完满生命。从生命自身的发展层次来看,生命是四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自然生命。自然生命不仅是肉体的固定组成、自然自在的顺序发展和本能冲动的任意释放,而是能够意识到的自身生命的存在和发展,并能对其作出自主地选择。因此,它不仅是人的现存的自在之有,还存在着主观形态中的自由自由。(2)价值生命。“作为对自然生命的否定,对精神生命的超越及在感性活动中实现对二者的统一,是一种自为之有的存在状态”。价值生命是人在由种生命向类生命的进化中,扬弃了自然生命的自在性,超越了精神生命的内在性和主观性而获得的一种新的个体性的生命形式,是真、善、美三种内在生命尺度的完整统一。(3)智慧生命。是指对于人及其行为、思想以及其存在相关环境及事物、现象进行反思、探究,从而使人类的认识更加明晰、正确、深刻,使人的精神更加健康、完满、崇高的一种生命存在状态。(4)超越生命。作为一种特殊的生命存在,人总是不满足于现实世界的追求,而是在不停的寻求着对已有本我的无限超越,追求有限性的不断突破,以寻求更深的意义和价值。也即蒂里希所说的“终极关怀”。四种生命有机融合,以提升个体生命为基本追求。二、生命视野下的教育(一)教育的起点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这是生命赋予教育的最基本意义。然而,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同的起点说。一种是从整体抽象意义上,认为教育与生命是同源共生的关系,人的完整生命是教育的起点。在这种完整性中,生命的自然特性决定了教育“何为”的界限,而生命的超越性又为教育“为何”留下了大有作为的空间。与此相同,有的学者认为“内在于人并能为人所意识、所体验的人自身本质力量”,即是人的自觉自为的生命,教育应当以其起点。还有地认为,教育应当坚持生命优先的原则,以人的原始的生命力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另一种是从生命的具体性意义上,认为身体之在的正当性应成为我们重新审定全面发展教育的起点。“从感觉崇拜到身体崇拜,构成了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发展逻辑,身体成为在体论和认识论的关注焦点”。还有一种是从生命的不同特性出发,确立教育的起点。有的学者从生命的有限性出发,认为教育的起点应当是“活在当下的人”。教育要使人珍视以瞬间的形式存在的现在,关注人的当下的生活,以帮助个体达到对生命有限的克服。有的学者从生命的自然特性出发,认为“生命的需要”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还有的学者从生命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出发,认为正是生命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现实与可能的临界点,为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教育的起点也就在这种临界点上。此外,还有的学者将人的“三性”,即独特性、可教性以及需要性作为教育不能忽视的重要起点。(二)教育的本质关于教育的本质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活动说和过程说。活动说主要是把教育视为生命的生成活动。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有的学者认为,教育并不是知识的堆积,而是一种唤醒。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认识到积极天份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还有的学者将教育看作人类自身的“解放行动”。总之,教育这种活动,“将开启世界的钥匙——独立和仁爱授之于人,赋予他作为一个自由人只身跋涉而步履轻捷的能力”。过程说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教育这一过程。有的学者将教育看作一种生命的过程。如“教育是生命本质觉醒和显现的过程,教育是个人向‘类’、世界和自我不断开放的过程”。又如“教育是以人的生命存在的‘应然’为理由的不断超越的过程,是生命自组织的过程”。教育被视为“一个内在的、从自我出发的、倾注着个人感受和生活体验的生活活动过程”。教育成为生命不断展现、生长、生成并超越的连续性过程。有的学者将教育视为一种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互融合、此消彼长的一种个体发展过程。教育所要努力的就是试图“位于确定世界与纯机遇的变幻无常世界这两个异化图景之间某处的一个‘中间’描述”。还有的学者认为,教育过程就是一种生命情感的化育过程。生命情感是引向生命深层的普遍关怀,关涉这人在世的一切作为,是建构人生的基础性质素。因此,教育“要把每个人都培养成活生生的生活的人,可能健康的生活的人,化育他们完整的人格,让他们以积极的生命情感去善导他们自我的人生”。个体生命经由教育润泽,生命情感得以翻升。不论是将教育视为一种活动,还是一种过程,尊重和理解都是教育的关键。教育要尊重生命的本体地位,尊重个体生命的自由和尊严,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且尊重生命的成长机制。同时,教育还在于理解。在狄尔泰看来,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可以理解,所以存在着人类的共同精神。而且,理解在主客体之间建立的是一种对话的关系,在这种“我——你”的关系中,不仅实现对物质世界文本的把握,更能形成对自我、对他人的深刻认识,进而形成价值。因此,理解使教育成为可能。(三)教育的目的及价值关乎生命的教育目的,从其侧重点不同,可以分为反思型、建构型以及超越型教育目的。反思型教育目的侧重于引导个体反观自身生活、生命。如“教育应当引导个体去作积极的自我探寻,意识到有一个‘我’生活在世界中,并作为一个真实的生命体在这个‘生活的世界’中积极去交往、感觉、理解,用肉身、心灵去感觉,用整个身体去感受。”或是“启发、拓展个体全面的生活视野,引导个体的价值追求取向和方式,关怀个体生活价值”。抑或是“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不仅包括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教育,而且包括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认知与情感、理性和价值和谐发展的教育”。建构型目的,侧重于对自我的引导和重塑。“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的生存方式,是属于‘生活世界’的,它的功能不仅在于文化的复制,还在于确立社会秩序和个人价值观念,通过交往帮助学生建构社会角色,推动人的价值生命的实现”。超越型目的,侧重于对生命的超越的价值追求。教育要引导人从生存走向存在,“走向完整、和谐、无限的境界,引导人的生命进入‘类生命’”。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应帮助学生个人的自我选择,促使其找寻个人的本原存在,使其通向真理和自由的“亮光”,这就是教育的本真目的。与此相应,有的学者认为,教育就是要“将外在的规范内化到自己的精神之中,形成一种肯定自身、确定自身、持存自身和发展自身的‘力’”。总之,“任何具体的教育目的都有沦为虚妄的危险,只有将生命教育导向完整和无限的教育目的才有意义”。虽然教育的目的各有侧重,但是意义的获得—这种教育的价值观还是得到了普遍认同。狄尔泰等哲学家将生命意义感的获得作为生命的价值追求,并将这种思想渗透到了教育之中。“生命也许会执著于生命本身,但是更应该执著于生命的意义”。意义感是生命本性得以确证与实现的感受,是生命本性的体现、生命力量的焕发所得到的感受,是生命世界与生命个体的共鸣共振所产生的感受。教育的价值就在于让人寻求并体验这种感受,教育能够透过、撕开遮蔽在现实上的“覆盖层”,“在黑暗中空虚时找到一块从前人们无法知道的,能有效地遮住阳光的地方”。通过对束缚的穿越,个体逐渐领悟到生命沉淀的精华。(四)教育的内容狄尔泰认为,经验是一切知识的唯一来源。知识来源于经验,来源于历史的生活和生活的历史,这乃是我们全部经验的总体。教育实际上就是获得经验,经验是教育的内容。有的学者认为,教育应当是人文艺术的教育和科学的教育相结合,人文艺术从精神的之维涵育人的生命情怀,科学知识则是从实存之维扩展着人的发展空间,个人只有在科学和人文知识的统一之中,才能产生理智的智慧和积极的生命情感,才能实现生命的完整、和谐。有的学者从现有的学校教育内容出发,将教育的内容分为:生命智育、生命道德教育和生命美育。生命智育突破了传统的将智力局限于认知或理智方面,认为智育是借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以发展学生探索真理的智慧,辨别真理的情感,促进生命的发展。生命道德教育,脱离了知识的“真空”,旨在让主体在现实的生活中,直面生活的问题和困境,发展道德信念,滋养道德情感,实现善的充盈。生命的美育,是让个体在自然、社会以及艺术中获取美的内容,形成美的观念和意识,获得审美的技能和方法,发展创造美的能力。(五)教育的方法生命视野下的教育方法,并不完全排斥传统。但是更加强调生命哲学的方法论在教育学范畴的运用,如直觉体验、陶冶、交往等,这与教育的“返魅”直接相关。直觉体验是生命哲学方法论的重要标志,以柏格森和狄尔泰为代表。“直觉是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自己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于其中独特的,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直觉是一种超出正常的、理性之外的感性,“是想象而不是概念,是体验而不是分析,是物我契合而非客观剖析,是不可言转的意会而不是转述”。柏格森认为,直觉体验具有独特的教育特征,教育突破专业的束缚,超越功利与权威的实用主义,改变传统的学子模式,让个体充分自由的占有多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敏捷的、正确的判断力,这种判断力,是直接体验产生的有效条件,也是提高其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如果柏格森比较注重教育中个体直觉的形成的话,狄尔泰则更加关注体验的意义。他说:“如果说在自然科学中,任何对规律性的认识只有通过科技量的东西才有可能……那么在精神科学中,每一抽象原理归根到底都是通过与精神生活的联系获得自己的论证,而这种联系是在体验与理解中获得的”。教育关乎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把自然科学的方法与逻辑移植到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来。“体验是主体的人与客体的世界发生联系的最直接的方式和途径,无需中介,是主体直接把握和领悟到的意义”,也是教育的方法。 陶冶和交往,是雅斯贝尔斯着力推崇的教育方法。他理想中的教育,是在宗教、人文的精神陶冶中,在人与人之间的“爱”的交往中,使人能够回归自己,找到真实的自我,归向终极的自由。他认为,“透过古代那种纯朴而深邃的伟大,我们似乎达到了人生的一个新境界,体验到人类的高贵以及获得做人的标准”,陶冶成为人的第二天性。虽然,我们现在的教育不再以古希腊和罗马文化作为“陶冶的世界”,但是不能否认,教育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陶冶过程。此外,平等的、主体间的、“爱”的交往、对话等生命交流的方式,已日益走进教育的视野,成为教育的方式。(六)教育的媒介生命与教育,最终在生活世界中融合。“现实的生活世界”是人的个体生命存在的根基,是人区别于神、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教育最真实、最坚实的基础。所以,走向生活,回归生活世界是教育获得生命力的唯一出路。教育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于人的生活世界。生活本身就具有教育的价值。人的出生、发展和成熟,人的身体、心理、思想、信仰的形成,人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人生价值的发现、生命光彩的绽放等都是在生活世界中实现的,而教育,正是在这种实存的生活世界中才能把握住抽象的生命,并对其进行引导,唤醒。此外,有的学者将文化作为生命与教育的公共区间。每个人都首先生活在已有的文化积淀中,教育,则使其攀登于他降生于其间的文化高峰,使其掌握存在于一个特定的文化所具有的存在和行为的先在图式。只有通过教育,人获得文化特质,才能够成为人类的个体,成为文化中的人。文化,成为教育与生命的中介。三、生命教育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下的教育,是一种渗透着生命意义的抽象的教育理念,如上述所论述的。狭义的生命教育,则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更加关注实践层面和操作意义,而我们目前直接以生命教育为题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实践层面。所以,笔者将采用狭义的概念,将其视为生命视野下的具体的教育形态,对其进行总结。(一)生命教育的提出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以及伴随而生的各种问题,使人们失去了生命的意义感和归属感。而学校教育,由于工具性的价值取向,疏离了“人”,以至频繁的出现对生命的漠视甚至践踏的严重问题。因此,“人类要幸免于难,就必须从内心深处改变,即从生命教育做起”。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并且在美国创建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日本也于1989年修改的新《教学大纲》中针对青少年自杀、杀人等日益严重的社会现实,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目标。在我国台湾,生命教育已作为课程实施,香港,也有类似的教育。在大陆,生命教育的呼声也日渐高涨,生命教育的实践模式呼之欲出。(二)生命教育的目的生命教育系指导个体去了解、体会和实践“爱惜自己、尊重他人”的一种价值性活动。在积极方面,要让个体尊重生命、肯定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达成自我实现及关怀人类的目标。在消极方面,要避免个体做出危害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三)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层次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1)生存意识的教育。也就是珍惜生命的教育。具体又包括生命安全的教育、生活态度的教育以及死亡体验的教育。(2)生存能力的教育。主要在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抗挫能力以及安全防范和自救能力的提高。(3)生命价值升华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还要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体验人生的意义。生命教育的层次有:(1)认知层次。认识和了解身体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熟悉与人相处的法则以及知道爱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方法。(2)实践层次。具备维护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的能力,并能够加以履行。(3)情意层次。具有人文关怀,社会关怀和正义关怀,能够不断的自我省思,欣赏和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四)生命教育的载体生命教育作为一种学校教育的重要形态,其载体主要是课程。生命教育课程集中体现了其教育的目标和教育方法的有机统一。在我国台湾的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已得到了普遍地开展。如独立的生命教育课,为生命教育设置专门的科目和课时,还编定了专门的生命教育教材,并配备专门的教师,以体现生命教育的系统性。此外,还有综合课,生命教育作为综合课程里的单元教授,在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生命知识教育的同时,又能实现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学校根据学生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来确定生命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写、教师的师资培训以及教育方法的应用等,并细化、制定教育的目标。通过课程这一载体,将生命教育全方位的推行。而在大陆,这方面的实践

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时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的合称。 他们常集於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在政治上,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更因此被杀。相反王戎、山涛等则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并成为其政权的心腹。在文章创作上,以嵇康、阮籍为代表。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他以老庄崇向自然为论点,说明自己不堪出仕,公开表明了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治态度,文章颇负盛名;又如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透过比兴、寄托等手法,隐晦地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恶行,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由是透过七贤的文章创作,可窥略到他们各自的志向意趣。 ------------------------------------------------------------ 嵇康 嵇康(224—263),三国时谯国銍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字叔夜。虽家世儒学,但学不师授,唯好老、庄之说。与魏宗室婚,官至中散大夫,故又称嵇中散。崇尚自然、养生之道,著有《养生论》,倡「越名教而任自然」。与王戎、刘伶、向秀、山涛、阮咸、阮籍等人交游甚密,被称为「竹林七贤」。后因与山涛志趣不同,山涛将去官,举以自代,遂作书与涛绝交;又因与钟会有隙,被谮於大将军司马昭,年四十遭杀害。嵇康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有《嵇中散集》,以鲁迅辑校《嵇康集》为精善。 ---------------------------------------------------------- 阮籍 阮籍(210-263),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诗人。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陈留尉氏(河南开封)人,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徵、寄托,藉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於散文和辞赋。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长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传〉。另又存赋六篇,其中述志类有〈清思赋〉、〈首阳山赋〉;咏物类有〈鸠赋〉、〈獮猴赋〉。考《隋书.经籍志》著录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明代张溥辑《阮步兵集》,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至近人黄节有《阮步兵咏怀诗注》。 ---------------------------------------------------------- 山涛 山涛(205—283),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早孤,家贫。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山涛将离选职,欲召嵇康代之,嵇康致书与之绝交。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山涛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乃隐身不问事务。司马师执政后,欲倾心依附,被举秀才,除郎中,累迁尚书吏部郎。司马昭以钟会作乱於蜀,将西征,任涛为行军司马,镇邺。昭进爵晋公,涛主张以司马炎为太子。炎代魏称帝时,任山涛为大鸿胪,加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出为冀州刺史,甄拔隐屈,搜访贤才三十余人。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之意旨,且亲作评论,时称《山公启事》。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后拜司徒,复固辞,乃归家。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辑本。 ------------------------------------------------------------ 向秀 向秀(约227-272),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徙西南)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曾注『庄子』,“ 发明奇趣,振起玄风”,《秋水》、《至乐》二篇,注释未完而卒。后郭象“ 述而广之”,别为一书。向注早佚,现存《庄子注》,可视为向、郭二人之共同著作。他主张“ 名教”与“自然” 统一,合儒、道为一。认为万物自生自化,各任其性,即是“ 逍遥”,但“君臣上下” 亦皆出于“天理自然” ,故不能因要求“逍遥” 而违反“名教”。擅诗赋。其哀悼嵇康、吕安的《思旧赋》,情辞沉痛,有名世。 ---------------------------------------------------------- 刘伶 刘伶,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县)人。「竹林七贤」之一。魏末,曾为建威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召对策问,强调无为而治,遂被黜免。他反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和虚伪礼教。为避免政治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一次有客来访,他不穿衣服。客责问他,他说:「我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室为衣裤,你们为何入我裤中?」他这种放荡不羁的行为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否定。唯著〈酒德颂〉一篇。 --------------------------------------------------------------- 阮咸 阮咸西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字仲容。“竹林七贤” 之一。阮籍之侄, 与籍并称为“大小阮” 。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为人旷放,不拘礼法。善弹琵琶。 ------------------------------------------------------------ 王戎 王戎(234—305),字冲,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西晋大臣,「竹林七贤」之一。幼颖悟,神采秀彻。善清谈,与阮籍、嵇康等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他是「七贤」中最庸俗的一位。晋武帝时,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进爵安丰县侯。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等职。惠帝时,官至司徒。戎苟媚取宠,热衷名利,立朝无所匡谏。性极贪吝,田园遍及诸州,聚敛无已,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戎家有好李,常卖之,但恐别人得种,故常钻其核而后出售,因此被世人讥讽。 参考资料:百度 回答者:苛鱫 - 秀才 二级 1-5 21:40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时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的合称。 他们常集於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在政治上,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更因此被杀。相反王戎、山涛等则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并成为其政权的心腹。在文章创作上,以嵇康、阮籍为代表。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他以老庄崇向自然为论点,说明自己不堪出仕,公开表明了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治态度,文章颇负盛名;又如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透过比兴、寄托等手法,隐晦地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恶行,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由是透过七贤的文章创作,可窥略到他们各自的志向意趣。 回答者:baogong2004 - 探花 十级 1-5 22:05竹林七贤是指三国魏时七位名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的合称。 他们常集於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称竹林七贤。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在政治上,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更因此被杀。相反王戎、山涛等则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并成为其政权的心腹。在文章创作上,以嵇康、阮籍为代表。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他以老庄崇向自然为论点,说明自己不堪出仕,公开表明了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治态度,文章颇负盛名;又如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透过比兴、寄托等手法,隐晦地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恶行,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由是透过七贤的文章创作,可窥略到他们各自的志向意趣。 ------------------------------------------------------------ 嵇康 嵇康(224—263),三国时谯国銍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字叔夜。虽家世儒学,但学不师授,唯好老、庄之说。与魏宗室婚,官至中散大夫,故又称嵇中散。崇尚自然、养生之道,著有《养生论》,倡「越名教而任自然」。与王戎、刘伶、向秀、山涛、阮咸、阮籍等人交游甚密,被称为「竹林七贤」。后因与山涛志趣不同,山涛将去官,举以自代,遂作书与涛绝交;又因与钟会有隙,被谮於大将军司马昭,年四十遭杀害。嵇康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有《嵇中散集》,以鲁迅辑校《嵇康集》为精善。 ---------------------------------------------------------- 阮籍 阮籍(210-263),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诗人。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陈留尉氏(河南开封)人,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徵、寄托,藉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於散文和辞赋。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长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传〉。另又存赋六篇,其中述志类有〈清思赋〉、〈首阳山赋〉;咏物类有〈鸠赋〉、〈獮猴赋〉。考《隋书.经籍志》著录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明代张溥辑《阮步兵集》,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至近人黄节有《阮步兵咏怀诗注》。 ---------------------------------------------------------- 山涛 山涛(205—283),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早孤,家贫。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山涛将离选职,欲召嵇康代之,嵇康致书与之绝交。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山涛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乃隐身不问事务。司马师执政后,欲倾心依附,被举秀才,除郎中,累迁尚书吏部郎。司马昭以钟会作乱於蜀,将西征,任涛为行军司马,镇邺。昭进爵晋公,涛主张以司马炎为太子。炎代魏称帝时,任山涛为大鸿胪,加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出为冀州刺史,甄拔隐屈,搜访贤才三十余人。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之意旨,且亲作评论,时称《山公启事》。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后拜司徒,复固辞,乃归家。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辑本。 ------------------------------------------------------------ 向秀 向秀(约227-272),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徙西南)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曾注『庄子』,“ 发明奇趣,振起玄风”,《秋水》、《至乐》二篇,注释未完而卒。后郭象“ 述而广之”,别为一书。向注早佚,现存《庄子注》,可视为向、郭二人之共同著作。他主张“ 名教”与“自然” 统一,合儒、道为一。认为万物自生自化,各任其性,即是“ 逍遥”,但“君臣上下” 亦皆出于“天理自然” ,故不能因要求“逍遥” 而违反“名教”。擅诗赋。其哀悼嵇康、吕安的《思旧赋》,情辞沉痛,有名世。 ---------------------------------------------------------- 刘伶 刘伶,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县)人。「竹林七贤」之一。魏末,曾为建威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召对策问,强调无为而治,遂被黜免。他反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和虚伪礼教。为避免政治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一次有客来访,他不穿衣服。客责问他,他说:「我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室为衣裤,你们为何入我裤中?」他这种放荡不羁的行为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否定。唯著〈酒德颂〉一篇。 --------------------------------------------------------------- 阮咸 阮咸西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字仲容。“竹林七贤” 之一。阮籍之侄, 与籍并称为“大小阮” 。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为人旷放,不拘礼法。善弹琵琶。 ------------------------------------------------------------ 王戎 王戎(234—305),字冲,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西晋大臣,「竹林七贤」之一。幼颖悟,神采秀彻。善清谈,与阮籍、嵇康等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他是「七贤」中最庸俗的一位。晋武帝时,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进爵安丰县侯。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等职。惠帝时,官至司徒。戎苟媚取宠,热衷名利,立朝无所匡谏。性极贪吝,田园遍及诸州,聚敛无已,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戎家有好李,常卖之,但恐别人得种,故常钻其核而后出售,因此被世人讥讽。 竹林七贤的作品 嵇康:善古琴,作品是《广陵散》 阮咸:制作了同名乐器——“阮咸” 刘伶:好酒,传世作品《酒德颂》 向秀:竹林七贤瓦解之后,写有《思旧赋》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 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杀害。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竹林,是一种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景观,走进乡间,走进山野,随意举目便能瞧见,一点不稀罕。然当士子走进这平常的竹林,竟产生了文化史的奇观,产生了政治史的奇迹,产生了心灵史的奇谈。 奇观,奇迹,奇谈,一连串奇字,在魏晋间化出了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刘伶、王戎。 竹林和七贤浑然一体,难分难解,人称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信老庄,尤崇庄子。他们与竹林物化真趣的景象,用庄子化蝶的故事来比喻,真不知是竹林化作了七贤,还是七贤化作了竹林?抑或竹林本就是七贤,七贤本就是竹林。 竹林七贤是个群体,如若将他们喻为竹子的话,七人犹如七棵青翠的竹子,参差散立在岚气笼罩的竹林中。 有人认为竹林七贤皆是些脱俗之人,其实,他们身上有很多的俗气,各自又有各自不同的俗气。其可贵之处,在于以苦苦的挣扎来蔑视俗,打破俗,跳出俗。其可悲之处,在于挣脱的失败,以及由此带来的沮丧,或“迷途知返”,重新与俗合流。 他们的身上有同,至少都有过同,这个同是高蹈出世,是做隐士,是学神仙,是与人间的烟火保持某种距离。没这个同,不可能联袂走进竹林中;没这个同,不可能在一个相当的时间内将竹林视作为家;没这个同,也就不可能被人呼作“竹林七贤”。 然而,正像偌大个世界中,没两棵竹子会是一模一样的,竹林七贤是七个人七个样。这七棵“竹子”,摇曳多姿,各有各的静态舞姿,各有各的青黄季节,各有各的风韵精神。 他们身上有异,有反差很强烈的异,这个异是来自如何对待以祸患为底基的荣华富贵?如何对待以烦恼为伴俦的身家性命?如何对待寂寞为主题的漫长生涯?如何对待说空非空生前身后的名?没这个异,竹林也就太平静了;没这个异,七贤的生存状态也就太简单了;没这个异,竹林七贤也就失去了作为千古话题的意义。 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竹林七贤合成活灵活现的众生相。 惟有如此,竹林七贤才是呼之欲出的士人群体。 竹林七贤的精神,使士子和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东晋王子猷每居空宅,便令人种竹,咏啸着说:“何可一日无此君。” 北宋苏东坡面对惨淡人生,洒脱地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有人不禁要问,此书既然为书,为何不写成章节的式样,一气呵成,而要弄成这一篇篇支离破碎的劳什子,是否存心在赶新潮,学时髦? 回答是:非也。不得不如此。 原因有二:一是史料的多寡不均。竹林七贤的史料量,其中嵇康、阮籍、山涛、王戎是正常的。然翻开《晋书》中的向秀本传,会一阵傻眼,傻眼不在传主的传奇,不是传主的名望,也不是传主的其他什么东西,而是本传太短,短得实在不成样子,若扣除一篇不太长的《思旧赋》,居然只有区区九行,不,说得精确一点,是八行半。向秀本传是这样,阮咸、刘伶两人的本传也差不离。三人的本传如此短少,那么是否能借助别的史料?可检览的结果,除了《世说新语》有零碎的记载,其他史书的相关存录更是微乎其微。既然要写竹林七贤的整体,那就不可能绕过向秀、阮咸、刘伶。可是,如此少的史料,拿来给三人做综述性传记,确实有些捉襟见肘,且与其他四人严重的不均衡。 二是人物的时代跨度太悬殊。无论是杀身成仁的嵇康,还是抱疾而终的阮籍,都亡于曹魏王朝崩溃的前夕,是十足的魏人;而其他五人,一并进入了三家归晋的时代,山涛基本活动在晋武帝一朝,王戎身当晋末的八王之乱,向秀、阮咸、刘伶有各自的大限。由此,缺乏一根主线,贯穿始终的主线,若是硬行做来,必产生阅读的凌乱感。 面对这样结构的史料,是棘手的,正因为棘手,为何以前全面研究竹林七贤的成果寥若晨星,也就有了答案。 孙子曰:“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 兵法变化之妙,存乎一心,文法当是同理。 冥思苦想,反复变局,方得出这不是办法的办法。 这不是办法的办法,旨在让每一篇有个鲜明的主题,有个相宜的适度,有个史料互补的机会。分之,各为一题;合之,汇成总题。 谈起撰写中国历史的文或书,给人的感觉,似乎有很翔实的史料层垒堆积在那儿,从事史学者只要信手拈来,做些排比、翻译、诠释,就能把古人栩栩如生地传递给今人。其实不然,大不然,作者面对的是已入土的时代,一种没有任何一个活人能充当见证人的时代,它只记录在虫蠹风朽的断简残篇之中,隐藏在布满暗红水渍绿锈斑驳的文物之内,镌刻在黑幽森然角缺身裂的碑石之上。秦时明月汉时关,古人故事,陈物旧书,要予以复活,绝非一件省心的事。 将历史化为现场,顾名思义,应该是立体的,而非平面的,更不能是点线的。想时容易做时难,这个难,难在分寸的把握上。过分渲染气氛,会向小说靠拢,活是活了,但活得不可信,活得失去了那个时代的味。过于强调忠于史料,无血无肉的枯燥呆板又会接踵而至。故而,既不可太虚构,又不可胶柱鼓瑟,一种特殊的中庸之道便成了写作的原则。 要完整再现过去的时代是不可能的,不得已而求其次,求的是尽量靠近过去的时代,尽量发掘过去的时代。在确立主题思想后,通过史实钩稽,加以文学手笔,哲学思考,心理分析,“还原”历史场景、人物活动及风土人情,勾勒出时代、王朝、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轨迹,揭示盛衰转化的生态起伏,揭示成败相依的悲剧因素,揭示祸福相倚的永恒命题。 史学是对人的生活的记录,文学是对人的生活的描写,哲学是对人的生活的思索,三位一体,均源于人基本的生活。把学问变成纯粹的学问,远离人的生活,这是违背了学问的初衷。 史料是骨架,文笔是血肉,思辨是精神。司马迁的《史记》,之所以能成为文化史上硕大的丰碑,成为文史二界的经典,其中的行文方式,足以让人寻味。 风流倜傥的清代大才子袁枚,有一方印章,上镌“钱塘苏小是乡亲”。笔者不才,然也想治一方印章,上刻“夏阳马迁是祖师”。 备了这样的印,怯弱的胆气兴许能壮些。 竹林七贤不仅在文学上颇负盛名,而且个个是出了名的好酒者。有关其事迹在古文献中多有记载,在传世名画和出土文物中也有反映。南京市西善桥东晋墓中,发现一幅刻砖壁画《竹林七贤图》,图上人物广袖长衫,衣领敞开,跣足袒胸坐于竹林中,嵇康抚琴,阮咸弹阮,刘伶捧杯,阮籍、山涛、王戎席地而坐,面前置酒杯,向秀似醉,颓然坐地。东晋画家史道硕所绘的《七贤图》,也是以竹林七贤为题材的。唐常粲的《七贤像》,形象地描绘了七贤各自独特的风姿。此外,上海博物馆收藏一幅唐代画家孙位的《竹林七贤图》,也称《高逸图》,此图织本设色,画面已残缺,仅剩下四个人物:上身赤裸,抱膝而坐的山涛,手持如意、赤足而坐的王戎,手握酒杯回首欲呕的刘伶和执尘尾扇、面露讥笑的阮籍,均刻画得入木三分。 竹林七贤生活在晋王朝统治比较昏暗的年代,由于不满于当朝的统治者,常“饮酒昏酣”、“遗落世事”,颂扬老庄学说,纵酒清谈,正如杜甫所云“沉饮聊自遣,放歌破悉绝”,除了借酒消愁,主要目的是隐于酒乡,遁世避祸。宋人叶梦得说:“晋人多言饮酒,至于沉醉,未必真在乎酒。盖时方艰难惟托于酒,可以疏远世故而已。陈平、曹参以来,已用此策……传至嵇、阮、刘伶之徒,遂欲全然用此,以为保身之计,……饮者未必剧饮,醉者未必真醉耳!”竹林七贤以酒来躲避政治上的迫害和人事上的纠纷,常常做出一些怪诞癫狂的举动。 刘伶以其善饮、豪饮而闻名于世。其酒量之大,举世无双,可称为中国古代的“醉星”。“杜康造酒醉刘伶”的传说在民间流传极广。 据记载,刘伶平日少言寡语,惟以饮酒为乐事。常纵酒狂饮,数日不止,刘伶常带着酒,并命人拿着铁锹跟在后面,嘱令说,“我如果醉死了,就地把我埋掉。”刘伶的妻子见他嗜酒如狂,苦苦劝说,刘伶对妻子说:“要我戒酒可以,但是我自己总下不了决心,只能向鬼神的力量才能戒掉,你快去置办酒肉敬鬼神吧!”妻子听了十分高兴,马上准备了酒肴,要刘伶对鬼神起誓,哪知刘伶在神前祝道:“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说罢取过酒肉大吃狂喝,顷刻间,喝得烂醉如泥。某日,妻子酿制了一大缸酒,刘伶见了又要酒喝,妻子说:“待酒熟之后,让你喝个大醉。”酒熟了,妻子唤刘伶喝酒,刘伶兴冲冲地揭开了酒盖,酒香扑鼻,刘伶忍不住俯身就喝,妻子一把将他推进了酒缸,随即压上了盖子,气恼地对缸中的刘伶说:“这回叫你喝个够!”三天以后,刘伶妻听缸中寂然无声,急忙打开缸盖,发现缸中酒已见底,刘伶垂头坐于酒糟上,妻以为刘伶死了,急得大声呼叫,谁知刘伶慢慢地抬起头,笑着对妻子说:“你不是答应我让我喝个大醉吗?如今怎么让我闲坐在这里?”其妻啼笑皆非,知道无法让他把酒戒掉,只好任他日日长醉。 刘伶性情旷达,不为礼教所拘束,常常喝醉了酒,把身上衣服脱光,裸体在屋里一边喝一边晃来晃去。一天,有人去访刘伶,见他如此模样,实在看不下去就讥讽他说:“你也是礼教中人,似这等行径实在有失体统。”刘伶听了,醉眼一翻说:“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裳,你怎么跑到我裤子里来了?”客人哑口无言。 竹林七贤,莫不嗜酒。阮籍又是酒徒中巨擘之一。他为了逃避混乱政局的滋扰,便以酒避祸全身。据说,晋文帝司马昭为其子司马炎求婚于阮籍女,阮籍不敢直接回绝,只好一醉六十余天,天天酣睡,使司马昭始终找不到开口的机会而作罢。阮籍家附近有一小酒店,女店主颇有姿色,阮籍常去喝酒,醉了就躺在女店主身旁酣睡,虽有醉态却从无越轨行为。他母亲死时,他正与人下棋,棋友劝他赶紧回家,阮籍坚持下完棋,然后饮酒三斗放声大哭,口吐鲜血,几至昏厥。 听说步兵营厨人善酿酒,储酒数百斛,阮籍竟主动找晋文帝要求补步校尉之缺,此举颇为刘伶所不喜,阮籍笑对刘伶说:“校尉府中有美酒300石,够我们享用一番了。”从此二人躲在校尉府中日日酣饮,直到把酒喝光,阮籍又毫不含糊地提出辞职。司马昭的谋士钟会,每欲加害阮籍,但阮籍天天烂醉如泥,使钟会无法罗织罪名。阮籍靠酒的掩护,躲过一场又一场灾祸。 阮咸是阮籍的侄子,对酒的嗜好不下于叔父阮籍。“处世不交人士,惟其亲知弦歌酣宴而已。”据《世说新语》说,阮咸常与族人一起聚众饮酒,饮酒之具不用普通的杯、盏,而用大盆来盛酒,众人围坐肆意痛饮。有一天,大家正围坐喝酒忽然一群猪跑过来,挤在盆边喝酒,阮咸见了,并不哄赶,而是不在意地与猪同盆喝酒,共享快乐。 阮咸之子阮孚也是一个酒徒。他身材矮小而秃顶。为人机敏诙谐,深得皇帝喜爱。皇帝曾将十余个酒瓶上都扣上帽子,置于室内以戏耍阮孚,意思是粗矮的酒瓶与阮孕的身材相仿。阮孕进屋见状,立刻装作诧异的样子说:“弟兄们为什么在此相对闲坐,还是趁早随我回家吧!”于是持酒而归,逗得皇帝抚掌大笑。后因将皇帝所赐的金貂换酒喝而遭弹劾。阮家父子皆可谓酒坛怪杰。 山涛喝酒更有一绝。据说,山涛饮酒八斗而止,多一点都不喝。一次皇帝请山涛喝酒,为了证实山涛八斗之量,让人拿出八斗酒让山涛喝,趁山涛不注意时合人偷偷多加了一些酒进去,山涛喝够八斗,再也不喝了,皇帝也连连称奇 提要:通过检索《大正藏》的相关译名、实地考察遗址并综合分析文献资料后得出结论:东汉至西音时期汉译佛经中的释迦牟尼说法处“竹林”,大多数译为“竹园”,有关“竹林七贤”系东晋士人附会佛教典故的观点值得商榷。 自古至今生长竹子的河内山阳,处于邮至洛阳之间,魏晋之际为达官贵人的庄园别墅区,属政治敏感地区,竹林之游发生于此地引人注目。“竹林七贤”故事的传播过程中,两晋之际的琅琊王氏家族起了重要作用,最终通过孙盛之笔,在历史的记忆 中定格。 关键词:竹林七贤 佛经 山阳 关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贤同游竹林的记载,自东晋初期见著于史传后,一千多年间几乎没有人对其真实性提出疑问。近代学术巨子陈寅倍先生首发新论,认为“竹林七贤”系东晋士人受佛教“格义”学风影响,取释迎牟尼说法的“竹林精舍”之名,附会《论语》“作者七人”之事数而成,并非历史实录。此论石破天惊,影响了当代学术界的研究思路。一些学者沿着这条思路继续发展,对“竹林七贤”说进一步“证伪”,认为竹林七贤之甲的年龄差异和居地距离,使其不可能同时聚会于山阳,而且考证出造假者可能是东晋谢安。然而,笔者通过对“竹林之游”遗址的实地考察,并梳理了与竹林七贤有关的文献资料后感到:尽管大师与时贤的观点

关于哀乐论文范文资料

考试讲义{【(绝对 雷!!!) 原创】q} ,--^----------,--------,-----,-------^--, | ||||||||| `--------' | O `+---------------------------^----------|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XXXXXX /`| / / XXXXXX / `\ / / XXXXXX /\______( / XXXXXX / / XXXXXX / (________( `------' (于老师笑容可掬地走上讲台) 师:同学们,我姓什么?叫什么? 生(全体):姓于,叫永正。 师:(板书:于永正)这是我的名字。我来自江苏徐州,是一位小学教师。怎么称呼我啊? 生(全体):于老师。 师:称我于老师是表示对我的尊重。还可以怎么称呼我? 生1 :还可以叫您于爷爷。 师:握握手。叫我于爷爷,说明他把我当作他的亲人。还可以怎么称呼我? 生2 :于伯伯。 师:于伯伯,我一下子年轻了,降一辈,由爷爷变成伯伯了。(笑声) 生3 :那我就再叫亲切一点? 永正叔。(生笑) 师:握握手!啊哟,多像我的侄女呀!有没有敢叫我于永正的?(几秒钟后) 生4 :于永正好!师:我是说谁敢叫我于永正。生5 :于永正! 师:到!在下便是子永正!(笑声)同学们,他叫我于永正,说明他把我当作他的朋友。名字就是由人来叫的,是个符号。叫我于老师是表示对我的尊重,叫我于爷爷、于伯伯,是把我当作他的亲人。我们可以上课了吗? 生(齐声):可以! 师:据我所知温岭天平小学特别强调读书,同学们读了大量的课外书,背了好多古诗。最近呀,我搞了一张试卷,据说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专家出的,而且是专门给六年级的小学生出的。专家说,这张卷子可以测试你们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如果你做得很好,就说明你的知识很渊博。(板书:知识渊博)我认真地把这张卷子看了一下,发现这张卷子并不难,特别是对你们太平小学的六年级同学来说,那是张飞吃豆芽? 小莱一碟。我看在座的都可以做出来,都可以证明自己是知识渊博型的小学生,不知道同学们对考试有什么看法?你们愿不愿意测试? 生:愿意。 师:有不愿意的吗? 生1 :老师,我不想考试,考试太多了不好的! 师:嗯!她讨厌考试,考试给她带来很大的负担。(问另一名举手的学生)你呢? 生2 :说实话,每个学生都不是心甘情愿参加考试的。可是仔细想想,考试好像对我们也有益,所以我有点愿意,有点不愿意。 师:握握手,说了真话。她对考试作了认真的分析,非常有道理。我就猜想你们当中肯定有又想考试,又不想考试的。你呢? 生3 :其实我们都不愿意考试,是尊敬您,为了给您面子,所以我们才说愿意考试。(生笑) 师:是为了给我面子才说愿意考试。真好!有时候,是要给别人面子的。有愿意考试的吗? 生4 :我愿意考试,因为我觉得平时自己在班级里是读书比较多的,我想测试一下自己的知识是否渊博。 师:噢!她想证明一下自己,很自信。你呢? 生5 :我是愿意考试的,虽然说我是打灯笼上茅房? 找死,(生笑)但我家是开书店的,我阅读的也比较多。人们常说,重要的不在于成绩,而在于参与,所以我愿意! 师:握握手!虽然你引用的这个歇后语不好听,但是这个歇后语能说明问题,有意思!而且,我赞同你说的观点,过程比结论更重要。你呢? 生6 :我也是比较愿意考试的,虽然我的知识不是特别渊博,但是我觉得考试也可以测试一下自己。如果现在知识已经比较渊博,也要继续学习;如果不渊博,今后就要更加努力学习。 师:这种态度好。听见没有?证明一下,如果真的知识渊博,那时自己是一个鼓励,增强自信心。你呢? 生7 :我既喜欢考试,也不喜欢考试,喜欢的是那种另类的考试。 师:另类的?什么意思? 生7 :比如说考的是课外知识而不是课内知识。因为课内知识要死记硬背,比如默写什么的,而课外知识只要你掌握了就好了,所以我不喜欢考课内的。 师:这位同学的话对我很有启发,作为老师一定要思考你的意见。但是课内的知识该记的还是要记。知识的获取,特别是学语文,更重要的是读课外书。这一点我很赞同。好的,最后一个。 生8 :我愿意考试,因为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种说法:“考试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我们可以在考试中得到一些启发,从中知道哪些知识我们已经掌握了,哪些还没有掌握。 师:多会分析问题,头脑多冷静!我听了你们的发言,觉得你们都很好。你们对考试的看法,对考试的分析,对于老师都有很大的启发。我可以断定,你们会考好,你们的知识都是渊博的。咱们下面考一考好不好?即使不愿意考的,不妨试一试,行吗? 生(全体):行。 师:我有两个要求,第一,要细心;第二,要按要求做。(板书:细心要求)记住一定要按要求做。细心到什么程度?把每个字都要看清,时间5 分钟。 (发试卷,生赶做) 师:好,时间到。(收试卷)成绩马上就可以公布了。(师边翻着试卷,边自言自语:怎么回事?坏了!真坏了!楷糕,楷糕!发现一个,终于发现一个!)咱们班谁姓赵?叫赵一帆,请站起来。 师:赵一帆,请把卷子读一读。(投影仪投出试卷内容) 生:(读)知识渊博型小学生测试题。要求:先填写自己所在的学校、班级、姓名,再读读每道题,读后再做。一、写出你最喜欢的两首古诗的题目和作者。二、默写一首诗,不写题目和作者。(三至九题略? 编者)十、读完以上各题, 只做一、二两题。 (全场哄堂大笑) 师:白纸黑字,印得清清楚楚。赵一帆你请坐。全班只有赵一帆按要求做了。老师不是说了,第一要细心,把每个字都要看清楚;第二,要按要求做。要求多明确啊!要求是先读每一道题然后再做。看到你们此时此刻的表情,我想你们心里一定有很多的感受。谁想说? 生1 :我觉得出试卷的教授简直神了!他想到我们心里去了。一般我们拿到试卷就写名字,然后就接下去做,他一开始就让我们读一遍,然后再做。但我没按要求做,其他题目有诱惑人的感觉。 师:诱惑?你被诱惑了?是吗?你呢? 生2 :我感觉好像被人当猴子“耍”了一样,(生笑)这么多都白做了,就因为最后一题没看清楚。我真不明白,那个教授为什么后面还要写,多浪费字啊!前面两题写出来不就行了吗?多简单,一下子就写完了!偏偏让我们看清楚全文。我以为下面还有,已经翻过去看了,可是最后一题没仔细看就开始写了,害得我白写了很多字。 师:那你现在最想用一句什么话来概括自己的心情? 生2 :我好像被人给耍了。 师:哈哈!被人给“耍”了!用北京话说就是被人给测了!这话很深刻呀!如果这个“耍”加上引号的话,你就会思考得更多!你呢? 生3 :我觉得出这张卷子的专家就是您? 于老师。 师:没错,我故意说是专家出的,您真有眼光! 生3 :您本来就是一个专家。我是说,您设下的这个陷阱是够深的。(笑声) 师:听见吗?他认为我设了一个“陷阱”,而且是很深的。(笑声) 生3 :首先,您说要细心,要按要求做。一般考试的时候,同学们不会注意一个字一个字读过去,这就是我们的弱点,而您在最后写上只做前面的一、二两题,而且您要求是在5 分钟之内做完。这就让同学们产生了矛盾,就只能“哗哗哗”地做,5 分钟时间做不完怎么办?当听到您在阅卷时说“糟糕、楷糕”时,同学们以为名字忘记写了,这就说明您太聪明了!(生笑)师:我太聪明了!哈哈哈,感受很深刻。你呢? 生4 :我觉得像参加一次跑步比赛,快要到终.点,突然被一块石头绊倒了而到不了终点;也像一群乌龟面对着火锅,一直在纳闷儿,该怎么吃呀?所以我觉得于教授出的这张试卷就像谢张天(生3 )所说,陷阱太深了,每一个同学不细心按要求做的话,真的会考不好。 师:不仅考试要按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要求,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要求和规则。好!你说! 生5 :以前我听过一个故事,一个招聘公司也出过这样的试卷,结果许多人落聘了。当时我觉得那些人好笨呀!为什么他们会没看清呢?现在自己也这么做,我也觉得自己好笨呀!而您于教授好聪明!您很会利用人之常情来给我们编这样的试卷,所以我非常敬佩您! 师;我利用了多数人的思维习惯。 生6 :刚才同学们几乎把我的想法都说完了,可是我还是有话要说。我忽然想起昨天我们的语文老师跟我们说的话。他说,明天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位很有名的老师。现在我才知道,您这位老师有名在哪里啦!您知道学生心里在想什么,而且您刚才说有两点要求。一是要细心,二是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因此,我觉得您说的这几句话完全是在引诱我们走进那个很大很大的陷阶。 师:不!我是真的在提醒你们要按要求做,恐怕你们上当,怎么反而说我的陷阱越来越深呢?(生笑) 生6 :也许您于老师没有注意到,您刚才说5 分钟内做完。我们就在想,既然只有这5 分钟,那就只能快点做,根本没有想过要看后面。如果说是以前考试的话,我都会去看后面,因为平时考试时间多。可是现在只有5 分钟,谁还会去管下面的题目?谁知道您说的要细心、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是在后面?所以我觉得于老师您真的好聪明!利用了我们的心理。怪不得别人说您书教得好,出题都出得这么妙! 师:是吗?我题目出得不够妙,是你的话说得妙!出口成章,如果把你刚才说的话记下来,就是一篇不错的作文!(赞叹声) 生7 :我现在觉得后悔莫及,我怎么没有发现您于老师这么阴险狡作?(生笑) 师:听见吗?他说我“阴险狡作”。 生7 :您于老师设下的陷阱是环环相扣,因为您先是说要细心,然后说按要求做,后来又说在5 分钟内做完。原来试卷一发下来,我就看见后面第十题“只做一、二两题”,我当时觉得很奇怪。 师:你既然看清楚了,为什么不去做呢? 生7 :因为我看题目有十题,又说只做一、二两题,当时就觉得莫名其妙了,就稀里糊涂地做了下来。 师:哈哈!搞不大清楚就稀里糊涂做下来!要说的同学太多了,这样吧,下面我请赵一帆来说一说。 生8 :我和大家一样地觉得老师的陷阱挖得比较深。也许有人想我比较聪明,其实不是我比较聪明,我只是记清老师的话,要细心而且要看清每个字的要求,我当时就想老师肯定是有陷阱的。 师:噢!警惕性变高的。(生笑) 生8 :还有,我以前做试卷一般先把整张试卷中每题看一下。师:噢,你有一个好习惯! 生8 :我觉得我们班同学一般比较聪明的,为什么这次都没有看到最后一题?为什么除了我一个,其余都没看最后一题呢?很奇怪唤!(生笑) 师:大家很有感受,考试以前有想法,考试当中也有想法,考试以后感受更多,刚才都是有感而发。想不想写下来?什么叫作文?作文就是有感而发,把看到的、听到的、对自己很有感触的事和现象动笔写一写,在这种情况下写的作文,一般都有真情实感。这件事你确实感受很深,那你一定会把作文写好,真正好的作文不在于字数多少,只要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把你表达的意思说清楚了,都是好作文。如果你想写这次所谓考试的过程那是记叙文;如先把这件事简单说一下,然后说说自己的惑受,那就是议论文。请你们拿起笔来,就今天这次考试,把你最想说的写下来。你准备先出个什么题目? 生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师:好题目!还有别的题目吗? 生2 :都是您这个“老孤狸”惹的祸。(生大笑) 师:哇!在你面前,我变成了“老孤狸”!我相信这个老孤狸是加引号的。对吗? 生2 :是的。 师:如果加引号,我就接受;如果不加引号,我就要难受了! 生2 :加! 师:加引号,第一,我不是老孤狸。第二,我不是在你。我一再说大家要细心,把每一个字看清楚,一定要按要求做。为什么你不做呢?那到底怪谁呢? 生2 :怪我这支笔! 师:除了怪这支笔,还应该怪什么呢?(指指该生的脑袋)这就找到根源了,既不怪我“老孤狸”,又不怪这支笔,而该怪自己的大脑,请你写下来? 用《 到底怪谁?》 作为题目好不好?同学们,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人说,好题文一半。什么意思呢?有个好题目,文章就成功了一半,记住了吗?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把你们真实的感受写下来,写吧!(生习作,师边巡视边个别指导。) 师:写完了的同学,我送给你们一句话:“再念,再念,再念。”(叶圣陶语)有人请教叶圣陶,怎么改作文?叶老说:“再念,再念,再念。”什么叫念呢?出声音读作文。这样就会发现自己作文的毛病,但是不要理解为只读三次,而是反复念。如果你写好了,为了不影响大家,可以轻声念,这是修改作文的方法。写好的同学请按叶老的方法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 师:下面我们交流一下,好吗?交流的时候要注意倾听,学会倾听。因为任何人的作文,只要你听了,都会对你有帮助、有启发。学会倾听,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谁来读呢?我想请一位同学来指定。(一女生走到讲台前) 师:(师在该生耳边嘀咕了几句)请你指定一位不喜欢作文的人读。(生犹豫) 师:指定一位平时跟你过不去的男同学。(笑声) 生:平时跟我过不去的男同学多着呢! 师:女同学也行!生:还是男同学吧!让我看看!师:看看谁不顺眼。(笑声)(被指定的一男生走上讲台)师:平时得罪她了吗? 生:我没有得罪她,是她乱讲。(生笑) 师:等会儿,你要感谢她的,因为她给了你很好展现自己的机会,喜欢作文吗? 生:还成。 师:还成,说话很有分寸。这一次作文写完了没有?生:写完了。 师:来!读一下。生:题目:《 智力陷阱》 。师:听见了吗?是智力陷阱,不是一般的陷阱。多好的题目哇!读! 生:一张试卷,一个智力陷阱。这就是于老师出的试卷。于老师出的试卷主要是出其不意,就像“耍猴”。我们这群“猴子”,当然除赵一帆外,以为很安全,所以放心地被于老师引进他挖的不浅的陷阱。 师:同学们,很安全、很放心地掉进我挖的不浅的陷阱,这句话多富有诗意。这句话写得好,就这句话该加5 分。继续读。 生:谁知他这是害我们! 师:“害”字加引号吗? 生:没有。(生笑) 师:大家说要不要加引号?生(全体):要。 生:我觉得主要是我们太轻“敌”。以为陷阱很浅,走过去没关系,所以放心大胆地跟着“引导者”? 于老师走。 师:晦,这个破折号用得好,跟着引导者? 于老师走。继续! 生:被牵进“陷阱”,还以为不但会顺利过去,而且会被称之为勇者。谁知这是白日做梦。朋友,做事千万要三思而后行。知果草草了事,不但会被人骂,而且要赔钱。这钱可是血汗啊! 师:同学们听见没有?这钱可是血汗呀!继续! 生:不扯远了。就说近的吧。比如做作业,如果不做好,不但会被老师骂,也会被家长骂。 师:暂停!“骂”在温岭是不是批评的意思? 生:是。 师:那就好!(生笑) 生:看,如果不三思,要惹多少祸。最后一点,我要提醒大家,做于永正老师出的试卷,要百分之一百二十地仔细。(生笑) 师:这是教训,做我出的试卷要百分之一百二十地仔细。最后这句话好,虽然有.点扯远了,但是中心明确,说明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该按要求做。这是一篇非常好的作文,形散神不散。起评分100 , 再加5 分,105 分! 生:谢谢老师! 师:请你再来指定下一个同学。(继续在学生耳边嘀咕。这次于老师要求指定一位作文写得好的人来读。)生:那就找我好朋友啦!师:你好朋友是哪一位? 生:钟可歆。 师:读,什么题目?. 生:《 粗心的惩罚》 。 师:“粗心的惩罚”,粗心可以惩罚我们的。题目好! 生:歌手“刀郎”不是唱过一首歌叫《 冲动的惩罚》吗?现在我没有感受到“冲动的惩罚”,却感受到了什么叫“粗心的惩罚”。 师:哎!(生笑)这个写法好呀,由别的事说到了今天这个事,这叫什么写法,大家明白吗?这个写法是很高明的!读! 生:全国名师于老师来给我们上一堂作文公开课。在位子上我就思考,老师会让我们写什么呢?是《公开课》 还是其他什么?是不是要列提纲呢… … 总之,我的想法就是:一定是有关公开课的!一般来说,上作文课是让同学们先说“从几个方面写," “注意什么”等等,再让同学们写。可是,于老师居然说要考试,什么知识渊博卷,作文会开课要考试,真是大姑娘上花桥? 头一回。 师:嗯!这个歇后语好听呀!比刚才那个同学说的好听多了。(生笑)很生动!因为这个歇后语加5 分。 生:当时,大家心里都不停喊苦,可表面上都点头说好,我哭丧着脸想:好好的考什么试啊?好不容易双休日了,又考试!考不好又得“竹笋妙肉”! 师:嗯嗯,停下来,“竹笋炒肉”什么意思? 生:就是用竹片打屁股。(生笑) 师:是我们当地流行的吗? 生:嗯! 师:这个比喻好!再加5 分。 生:当试卷发下来后,我看都没看就先写上性名。这时,于老师又说:“限时5 分钟”,我一听,“刷刷刷”下笔如流水,就稀里糊涂地写了大约5 题左右,当做到“中国四大发明是什么?”无论我怎么想,都只想出了3 个,我心里那个急呀!考试考不好啦!偏偏于老师又说:“停!交卷!”我们大家都“啊”了一下,不情愿地把试卷传了上去,同学们都理怨自己速度不够快。你猜结果怎么着?这试卷最后居然写着:“读完以上各题,只做一、二两题。”而我们班只有赵一帆过了这一关? 细心关。 师:停下来,这里有一个词用得好? “居然”这词最能表达当时的心情。加5 分,用词准确。继续读! 生:我心里那个气啊,于老师再三提醒让我们按要求做,要细心。可是我是这么想的:“这很正常。大多数老师在我们考试前都会说这类话的。”谁会想到这是一次另类考试啊!在后悔之余,我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中国的教育。你们说这次考试难吗?一点也不难!可是为什么全班只有1 个人做对了呢?这就是因为不够细心。如果把这份试卷给全校的同学做,有10 个人做对已经很不错了吧!中国的教育始终如一:死板。这很容易让学生养成粗心,考试之前不审题的坏习惯。 师:批评我们老师啦!很深刻,我代表老师,至少我自己接受同学的批评,好好反思! 生:如果中国的教育注重素质、心理、习惯的培养,我坚信这次考试,所有人都会过关的!今个儿给大家提个醒,粗心的惩罚比冲动的惩罚还要厉害。 师:起评分是120 ,再加15 分,一共135 分。(生笑) 师:你有什么话跟我说吗?(生笑) 生:有。首先我来听你的课非常荣幸,其次呢!我觉得这次考试吧,对我们来说肯定是人生当中最难得,也是最难忘的一次。 师:祝贺你,掌声!下面请蔡佳枉同学读一读。 生:于老师,还是我来拿话筒吧!我看你拿着挺吃力的。 师:(面对听课的老师)老师们啊!这就是太平小学学生的素质!她见我拿着话筒挺累的,就自己拿,多懂事! 生:《 到底怪谁》 。我真的好后悔,于老师这只“老孤狸”(解释:“加引号”,笑声)给我们出了一张卷子,最后一题居然写着:读完以上各题,只做一、二两题,害得我看也没看最后一题,就做到第三题。我到了这地步只有在“陷阱”里大叫后悔,不过仔细想想,这到底怪谁呢?第一,这份卷子我之所以会做错,是因为自己没看清题目才造成的;第二,“于孤狸”(还是加引号)先前也说过要看清楚题目,问题还是在我自己;第三,于老师也没做错什么,只是在卷子上设了个“陷阱”,把题目出得“另类”了点,卷子是我自己做的,又不是于老师写的,我干嘛怪他呢?综合以上三点,我得出一个结论,于老师没什么错,怪只怪我们自己太粗心了。如果说于老师是只“孤狸”的话,那么他就是聪明的、老谋深算的“孤狸”,而我们不就是由于粗心而误入陷阱的兔子吗?如果老师们都像于老师这样,那我们岂不都是很聪明的学生了吗?总而言之,干什么事都不能急于求成,要细心才能干好事。(插白:我还没写完) 师:话还没写完,但这已经够精彩,够深刻的了! 生:于老师,我还想说一下。 师:说。 生:其实,我在班里的地位不是很高,习作水平只是一般。而你这回真是高估我了!我只不过口头表达能力好一点,说得好听一点而已,平时只是有勇气爱发言,其实这回您真的高估我了!(生笑) 师:这回,我又进入了一个陷阱。(生笑)你说的能力和写的能力比较起来,可能说的更好一些,我也承认。你认识很深刻,很会归纳,你以后会更厉害的。我真的不是高估你了,你真的很优秀! 生:起评分是多少呀?(生笑) 师:135 分!掌声鼓励! 生:好朋友钟可歆,我跟你的分数一样高!(生笑) 师:对不起,想读的同学还有很多,下课的时间快到了。最后请赵一帆来读,看她怎么写?她的感受肯定跟大家的不一样。 生:我想先说个开场白,这是我们班语文老师经常让我们说的。 师:好! 生:就是觉得我这一次写得很差很差的。因为毕竟这一次我跟大家都不一样,心里有点紧张,而且这次作文时间好像有点短,而我平时写的作文比较长,所以这次于老师叫我读真的是抬举我了。希望老师多多给我指教,我很高兴得到老师赐教。(生笑) 师:能用“赐教”一词,说明你的语文能力非同一般。读吧! 生:大家不要笑我。 师:大家喜欢你才笑。读吧!(生笑) 生:《 神话发生在我的身边》 。 师:神话发生在她的身边,题目好不好?加上5 分,读! 生:今天,我到温岭中学上课,是全国名师于老师给我班同学上作文课,心情好激动!我在途中一直想象着老师的模样,是高的还是摇的,胖的还是瘦的? 师:是丑陋的还是英俊的?(生笑) 生:可一到台前,竟发现老师是个平易近人的老爷爷,而且奇怪的是一上课就给我们做试卷。于老师在考试前反复强调要细心,看清要求,只有5 分钟的时间。我一听,想:老师肯定有什么“陷阱”设在这张试卷里,我做试卷时一般都先审题。于是,我认真看了看所有题,结果发现最后一题让我们只做一、二两题,果然设有陷阱啊!想完我就动笔写起来。不一会儿,老师就收了试卷,我想,同学们应该不会被“”吧!可老师一边看试卷,一边连声说:“糟糕、糟糕”, 我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儿,莫非中间又暗藏玄机?可老师说我是唯一看清要求并按要求做的人,其他同学都没按要求做,真是神话。哎!“按要求做”,真是重要啊!上课要按要求做,做试卷要按要求,几乎所有事都得按要求做,如果不按要求可能就乱套了!开汽牟不遵守交通规则,那不惨了?审题是我平时的习惯,可今天却因为这个好习惯按要求完成了试卷。看来只要大家人人按要求去做,神话就会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今天这堂课不只是使我明白了怎样写作文、做试卷,也使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要按要求去做的道理。 生:老师,我结尾写得有点潦草。 师:噢!草稿可以潦草,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 生:是作文写得潦草,不是字写得潦草;当然,字也写得有点潦草。 师:噢!如果说涂草的话,那不能怪你,因为时间来不及让你思考。多可爱的孩子,非常懂事!140 分! 生:老师你太高估我了,我只有几句写得比较好。师:你不要太谦虚了,只要有一句好就值千金;一个字好也值千金。“春风又绿江南岸”就一个“绿”字,那不值千金了!掌声鼓励!(另一生提醒:老师,你刚才忘加分啦,应该是145 分。)师:唤,对不起,你真细心。回校以后,大家修改一下,抄在作文薄上好吗?下课了,亲爱的同学们,咱们后会有期!(全场报以热烈掌声) (隋2333帅推荐)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魏晋玄学名篇。“声无哀乐”不仅是竹林玄学而且是整个魏晋玄学的主要论题。一直到东晋,人们仍在讨论这个论题。《世说新语•文学》:“王丞相过江左,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嵇康之论“声无哀乐”是有的放矢,其论之“的”为作者假拟之辩论对予“秦客”。秦客诘难所之,多为儒家礼教思想。其要旨上在夸大音乐教化作用(“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的基础之上,贬低音乐鉴赏者的能动作用(所谓“声使我哀,音使我乐”)。人之情感靠音声激发,受制于音声。嵇康针锋相对,提出“心与之声,明为二物”,“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情感,则无系于声音”。 《生无哀乐论》由八组辩论组成,通过“秦客”和”东野主人“的八次问难和辩答,了论述音乐的表情功能和社会作用,音乐欣赏的主观和客观性,人类听觉和视觉、嗅觉、味觉之间的关系,感情表达和音乐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等等方面的问题。他针对儒家片面夸大音乐的社会作用,提出音乐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而人的感情是主观存在,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即“心之与声,明为二物。”“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由此提出了“声无哀乐”的论述观点。文中的“秦客”实际代表了传统的礼乐观念,即声有哀乐。而“东野主人”则是嵇康自己的化身。通过这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观点,会更加具有一种真实感和说服感。也更容易和全面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嵇康的思想,有着典型的道家思想。嵇康厌恶现实的社会,崇尚无为和出世。所以,他才会隐居山林。嵇康在这篇论著中,也提出了“无声之乐”的观点。和声无象。这点,与老子的“大音希声”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的。他反对儒家的一些思想。文章的开始,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今子独以为声无哀乐,其理何居? 而其中一句『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出自《礼记•乐记》,原文如下:“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不顺,不和谐);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秦客以此来问难作者,古人皆认为声有哀乐,你为何会有不同的想法呢?这不是违背礼道吗?《礼记》是儒家一部经典作品。对于这段话,”他认为,“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夫以有主之哀心,因乎无象之和声,其所觉悟,唯哀而已。” 声音是无相的,但是人的心有哀乐之分。用悲哀的的心情去听音乐,那么音乐也就是悲哀的了。对于孔子闻韶,他说,又仲尼闻《韶》,叹其一致,是以咨嗟,何必因声以知虞舜之德,然後叹美邪?就是捉,虞舜的美德人人皆知,而不用非得听了音乐才能知道。由此可知,嵇康的这部作品,就是从否定儒家开始的。这也这个是玄学道家的主流意识。魏晋玄学时期是人的主体意识觉醒时期。嵇康作《声无哀乐论》可以说是从音乐鉴赏的角度,大胆肯定主体意思的存在,将“心”从“声”的制约与统奴中解放出来,从而在音乐鉴赏中获得主导地位。嵇康认为,听音乐的人心中原本就怀有或哀或乐的情感,所谓“哀乐自以事会,先遘于心”,“哀心有主”;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哀心藏于苦心内,遇和声而后发”。这一观点是说,人心中先有了哀乐,音声本身并无情感,它只起诱导和媒介的作用,使它表现出来。对于作曲者来讲,是心中先有了“哀乐”,然后将自己的这种情感融入到创作当中,通过音乐的创作手法,如: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的运用向人们传递着其对自然界、对内心情感以及对外部世界等的感受。而对于听者来讲则是由于听到音乐之后而产生了“哀乐”之情。例如:当《粱祝》的音乐响起时,听着长笛吹出的鸟鸣般的华彩音调,不由地从脑海浮现出一幅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百花盛开、鸟语花香的迷人画面;而听着大锣、大提琴和大管奏出阴暗的音调以及铜管严厉、粗暴的音色时,心中会不由而生一种不安的情绪。因此,人实际感受到的,只是自己内心的悲哀而已。强调‘心’与 ‘声’二者的区别,认为‘声’是客观的东西,‘心’是主观的东西。二者不可混同。在认识论的领域,必须严格区分“主”与“客”,“能”与“所”。嵇康有见于此,从两方面作了阐述:一方面,他指出,不能把主观的情感加于客观事物,把它们说成是客观的属性。他说:“今以甲贤而心爱,以乙愚而情憎,则爱憎宜属我而贤于宜属彼也,可以我爱而谓之爱人,我憎则谓之憎人,所喜则谓之喜味,所怒则谓之怒味哉?” 就是说,不能以主观爱憎来判定人们的贤愚,不能因醉者的喜怒而说酒有喜怒之味。同样,也不能把主观的哀乐作为声音的属性。另一方面,嵇康认为,客观的物质运动不以人的主观为转移。他说:“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律吕分四时之气耳,时至而气动,律应而灰移,皆自然相待,不假人以为用也。上生下生,所以均五声之和,叙刚柔之分也。然律有一定之声,虽冬吹中吕,其音自满而无损也。”所谓“上生下生”,是指六律六吕按“三分损益律”而有“黄钟下生林钟,林钟上生太簇”等关系,以十二律同十二月相配,中吕位于四月,但决不因为人们在冬天吹中吕之律,它就变音了。嵇康强调了乐律的客观性,指出音乐有其内在的和谐秩序,是不以人的哀乐之情为转移的。作为儒家音乐理论的代表,《礼记•乐记》主张声有哀乐,其《乐纪篇》讲圣人“致乐以治心”,音乐之或哀或乐“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听音乐的人只需被动地接受“拯治”就足已,无须发挥什么能动性,更不需要什么主体意识。这样一来,音乐的效应就只剩下“治心”,嵇康主张声无哀乐,意在强调鉴赏主体的主导作用,救儒家乐论之弊从而体现魏晋“人的觉醒”的时代精神。嵇康在强调鉴赏主体之“心”的能动作用的同时,也并不忽略音乐之“声”的心理效应。嵇康讲“声无哀乐”并非说音乐与人的情感无关从而否认音乐对人的心理效应。他认为音乐对人的这种心理效应不是哀乐,而是躁动与安静、专一与散漫等。音声“简以单复高埤善恶为体,而人情以躁静专散为应”,“声音之体尽于舒疾,情之应声亦止于躁静耳”。从这点可以看出嵇康仍然肯定了人在听觉感受中对音声情绪上反应,而这种“躁情”的情绪反应,是不同与哀乐的情感体验的。嵇康谈“心”与“声”之关系,其出发点与儒家正统乐论不同,后者着眼于音乐的教化作用,嵇康则从音乐的感觉要素(亦即形式结构)和听觉形象入手。《声无哀乐论》对音乐形式结构的总体描绘是:“(五音)皆以单复高埤善恶为体”,音乐作品能为人心所感知的诸种感觉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音色,以及它们所组合而成的特定的音乐形象或听觉效果,都包含在“单复高埤善恶”这六个字当中。《声无哀乐论》以琵琶筝笛、琴瑟之体、齐楚之曲、姣弄之音为例,具体讨论音乐的感觉要素及其心理效应。 琵琶、筝、笛,间促而声高,变众而节数,以高声卸数节,故使人形躁而志越。犹铃铎警耳,钟鼓骇心,故故闻鼓之音,则思将帅之臣,’盖以声音有大小,故动人有猛静也。琴瑟之体,闲辽而音埤,变希而声清,以埤音御希变,,不虚心静听,则不尽清和之极,是以听静而心闲也。夫曲用不同,亦犹殊器之音耳。齐楚之曲多重,故情一;变妙,故思专。姣弄之音,挹众声之美,会五音之和,其体赡而用博,故心役于众理;五音会,故欢放而欲惬。 不同乐器演奏出来的音乐,或者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乐曲,引起欣赏者不同的心理效应。正统儒家的音乐理论家在夸大音乐教化作用的同时,也忽视了音乐的艺术形式,而在看待欣赏者情感与音乐形式之关系这一问题上,音乐教化理论同样失之简单、肤浅,所谓“赋其声音,则以悲哀为主,美其教化,则以垂涕为贵”。嵇康主张“声无哀乐”,否认了“心”与“声”的表面联系(所谓“音使我悲,声使我哀”),而以玄学家和音乐理论家的慧眼,看到了“心”与“声”的对应。综上所述,嵇康对于“心”与“声”的关系问题,是分两个层次认识的,即音声自身运动对人心理情绪上的影响,为第一层;而音声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关系,则是对心声关系的第二层认识。嵇康的音乐思想在《声无哀乐论》中作了专门的论述。在这篇论著中,他首先提出“声无哀乐”。的基本观点,即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哀乐是人们被触动以后产生的感情,两者并无因果关系。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心之与声,明为二物”。然后,又进而阐明音乐的本体是“和”。这个“和”是“大小、单复、高埤(低)、善恶(美与不美)”的总合,也即音乐的形式、表现手段和美的统一。它对欣赏者的作用,仅限于“躁静”、“专散”;即它只能使人感觉兴奋或恬静,精神集中或分散。音乐本身的变化和美与不美,与人在感情上的哀乐是毫无关系的,即所谓“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情感而后发,则无系于声音。”那么,人的情感上的哀乐从何而来呢?嵇康认为这是人心受到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具体说是受政治影响的结果,即“哀乐自以事(客观事物)会,先遘(相遇)于心,但因和声以自显发。”人心中先有了哀乐,音乐(“和”)起着诱导和媒介的作用,使它表现出来,同时,他还认为“人情不同,各师其解,则发其所怀”,人心中先已存在的感情各不相同,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也会因人而异,被触发起来的情绪也会不同,所以他认为音乐虽然能使人爱听,但并不能起移风易俗的教育作用。即“乐之为体,以心为主”,“至八音会谐,人之所说,亦总谓之乐,然风俗移易,本不在此也”。在上述问题上,嵇康大胆地反对了两汉以来把音乐简单地等同于政治,甚至要它起占卜的作用,完全无视音乐的艺术性,是有其进步意义的。而且他所看到的音乐的形式美,音乐的实际内容与欣赏者的理解之间的矛盾等,都是前人所未论及的。只是他对某一方面做了片面的、夸大的理解,从方法论来讲则是诡辨的。嵇康的思想存在着矛盾:他曾反复提到“先王立乐之意”,并把音乐分为抽象的“至乐”—“无声之乐”与具体的音乐—“音声”两种。人们在当前听到的只是“音声”。另有一种“至乐”是古代理想社会存在的音乐,其本性是“至和”或“太和”,它虽与人主观的感情没有因果关系,但因那个社会的政治是理想的(贤明的),即“和”的,所以人的感情也是“和”的,是“和必足于内,和气见于外”的。通过“使心与理相顺,气与声相应”的途径把“心”与“至乐”统一起来,所以这种“至乐”虽然也只是起诱导人心中已有的哀乐情感的作用,但与政治能很好地统一起来,没有什么矛盾。例如古代的“咸池”,“六茎”、“大章”、“韶”、“夏”等,都是“先王之至乐”。能够“动天地感鬼神”。而“音声”则是现实社会存在的音乐。现实社会的政治不是“和”的,所以人们的感情也是不“和”的,音乐与政治存在着矛盾。嵇康认为,关键的问题不是从音乐方面去解决,而在于改良政治,政治清明,就能产生“和”的音乐。嵇康站在反对派的立场,攻击了那种不管自己政治的好环,拼命反对民间音乐的儒家正统思想。反对他们以音乐的哀乐为借口随便给音乐加上“乱世之音”、“亡国之音”的罪名。他指出,“郑声”是美妙的,而对美的喜爱又是人的天性,所以它能使人迷恋,但与“淫邪”无关。有的音乐之所以“淫邪”,那是“上失其道,国丧其纪”的结果,也就是统治阶级不良统治的后果。把责任推到了当权者的身上,在当时确是很大胆的。但是对于民间音乐,他也认为必须对它加以控制、窜改,所谓“具其八音,不渎其声,绝其大和,不穷其变,损窈窕之声,使乐而不淫”。就是说,可以让它存在,但要以和谐为标准,不必曲尽一切变化,对于过分美妙的声音要加以修改,使人感觉快乐而不放纵,所以嵇康对音乐的看法仍育其阶级标准的。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不仅仅讨论了音乐有无哀乐、音乐能否移风易俗,还涉及音乐美学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即音乐的本体与本质问题,音乐鉴赏中的声、情关系问题,音乐的功能问题等,提出了“声无哀乐”的观点,即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哀乐是人们的精神被触动后产生的感情,两者并无因果关系。用嵇康的话说,就是“心之与声,明为二物”。 音乐本身的变化和美与不美,与人在情感上的哀乐是毫无关系的。嵇康认为人的情感上的哀乐是因为人心中先有哀乐,音乐起着诱导和媒介的作用,使它表现出来的。嵇康大胆反对了两汉以来把音乐简单等同于政治,完全无视音乐的艺术性,甚至要它起占卜作用等方面,是有着进步意义的。并且他所看到的音乐形式美、音乐实际内容与欣赏者理解之间的矛盾也是前人所未论及的。《声无哀乐论》反映出的主张音乐脱离封建政治功利的音乐思想与主张“礼乐刑政”并举的官方音乐思想,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中音乐美学思想两大潮流的源头。

痛哭流涕,喜怒哀乐,笑逐颜开,开怀大笑,顿足捶胸,哭哭啼啼,

热泪盈眶,古道热肠,装疯卖傻,痛心疾首,得意忘形,兴高采烈,扬眉吐气,慷慨激昂,

开心,幸福,忧郁,烦恼,快乐,失落,矛盾,痛苦,希望,平和,坚定,犹豫,犹豫,痛苦,希望,快乐,忧郁,烦恼,开心,失落,幸福,平和,矛盾 开心,幸福,忧郁,烦恼,快乐,失落,矛盾,痛苦,希望,平和,坚定,犹豫,忧郁,烦恼,开心,失落,,恐惧,彷徨,伤心,绝望,龌龊 ,忧郁 ,

黯然销魂,不爽,愁闷,贪婪,懒惰,淫欲,骄傲,嫉妒,愤怒 缠绵悱恻 黯然神伤 黯然失色 百爪挠心 百无聊赖 侧隐之心 怅然若失 瞠目结舌 兴高采烈、喜出望外、喜形于色、喜上眉梢、喜不自胜、喜不自禁、喜眉笑眼、喜气洋洋、喜笑颜开、笑逐颜开、心旷神怡、心满意足、心情舒畅、心醉神迷、心花怒放、乐乐陶陶、其乐融融、乐以忘忧、乐不可支、欣喜若狂。

喜:他一心一意的顶着对面的小儿子,脸上浮出一个浅浅的微笑。

在她的眼里,缓缓的流转着一弯慈爱的清泉,轻轻地向外流淌,在嘴角聚成了那么满足的喜悦的一个微笑。 她欢喜地要发狂。

在这自然的光彩之前,一种醉人的快乐,一种无限的柔情浸透了她那柔弱的心。这是她的日出!她的曙光!她的生命的开端!她的希望的升腾!她渴望着要拥抱太阳,伸出双臂向着光彩灿烂的空间。

怒:他不能平静了,在房间里来回走着,那古铜色的脸,“唰”地变紫、变青,脸上的肌肉也在抽搐,太阳穴上青筋暴起,先前那喜悦顿时化成一片黑云,笼罩在脸上,凝聚在心头,大大的眼睛,失去了那动人的神韵。 哀:他说不下去了,一种又苦、又辣、又像火一样的烫人的气体郁结了他的喉头,他的声音呜咽了,泪水哗哗的涌流到他的脸上。

他觉得自己掉下了一个万丈深渊里,黑暗像高山压着他,像大海淹没他,话也说不出来,气也透不过来,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痛苦能够和他此刻所感觉的痛苦相比。这种痛苦是那样锐利,那样深刻,又是那样复杂,那样沉重。

乐:你毫无倦色,快乐地微笑着,那闪耀着青春光芒的笑容,像一朵在夏雨之后悄然展开的睡莲,含着晶莹的露珠,羞怯又优雅的点着头。

《我的喜怒哀乐》

想必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吧,那你想不想听我的喜怒哀乐呢?

在期末考试中,我一心想考个好成绩,于是写完以后,认真检查,不仅仔仔细细地看几遍题目,而且在草稿本上验算了再验算,推敲了再推敲。生怕哪道题看错,哪个生字写错。最后,我数学得了100分,语文得了98分,心里高兴极了,特别是语文,我想也不敢想:“噢!这是我的卷子吗?嗯!是的是的,高兴、欢喜……咦,我怎么那么骄傲、自大……应该要谦虚、谦虚……”

在过年时,小孩子个个放烟花、打爆竹。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和几个小伙伴玩放烟花。我有一个妹妹,她今年四岁了,可爱又淘气,我对她是又爱又恨。在她放烟花时,我蹲在她旁边问:“好玩吗?……”突然她一下把那个还带着火星的烟花棒敲我额头,我疼的赶快站起来,她竟然还笑,我看了,气得大声训斥她,哪知她还向我吐舌头,我气得火冒三丈,真想“奖励”她两巴掌,可又怕大姨说我欺负她。哎,算了,但心阿中的怒火还未消。

老师布置的作业超多。在九点半的时候,作业还没写完,可我眼睛已经在打仗了,慢慢地眼睛越来越眯,视线越来越模糊,越来越模糊……嗯,不行!我的眉毛用力上翘,把眼睛睁到最大,看我还闭上眼睛吗!唉,现在学生怎么连睡个好觉都那么难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十江春水向东流。”呜……

在星期一,老师在读日记写得好的人里面竟然有我!而且还在那几本日记本里挑出一篇日记读出来,虽然我不是写的最好的,但是能排上前几名我已经很满足了,再说,我会更加努力的。当老师读完我的日记后,我表面上是微微淡笑,但心里却是这样想的:“ 噢!竟然有我的名字!嗯,好高兴!平静,平静,这么芝麻豆大的事就高兴成这样,没出息! 不过还是很高兴,不行,我还要再努力,争取得到更多的 表扬!--嗯,不好意思了,是不是太虚荣了?”

其实,我们的生活就是一道交响乐,时而欢快,时而高昂,时而婉转,时而凄惨……造就了一首首生活之歌!

快乐 我的暑假是欢乐的,缤纷多彩的。

在我的假期中最高兴快乐的是我们一家人去中南百草原旅游了一次。 那个星期天,我们一家人一起乘车到了中南百草原。

一到那边,眼前那就是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是翠绿色的。天是淡蓝色的,飘着几朵白云。

草地上有几匹马在草上走来走去,仿佛在散步。有几匹马头和头依偎在一起,正悠闲的吃着草。

还有一二个人正在给马喂食,与马亲密的接触。中南百草原虽然不像大草原一样那么广阔,有蒙古包,牛羊成群,但它也很热闹、美丽,具有自己的特色。

我们到处参观了一会草原上美丽的风景,就要在一块草地上举行了野餐。坐在草地上,一边享受空气与美丽的风景,一边吃着可口的食物。

真是一件享受的乐事。吃着吃者,我发现了一个游乐园,跑了过去玩了起来。

那里的游乐园跟城市里的游乐园是不一样的。那里的玩具是锻炼你的体力,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是不行的。

我先在一窜铁链上爬了上去,我爬着爬者,眼看快到了终点,我害怕了,好象要从上面摔下来。最后,还是爸爸扶我上去。

爸爸和我站在高高的木屋里,见妈妈在欢快的荡秋千,外公他们在走独木桥,玩得十分开心。过了一会儿,我看了看地图,发现了一个更爽的地方-----赛马场。

我们赶到了赛马场,一位叔叔选好了两匹好马给爸爸和另一位叔叔。那个叔叔手细鞭,在马 *** 上抽了一下,马就跑了起来,爸爸抓紧缰绳,威风凛凛的冲在前面,那位叔叔比较胆小,但也紧赶慢赶的追了上来,到了高坡,爸爸一加劲,冲上高坡到了终点。

回来以后,爸爸笑着说:“骑马原来那么爽,那傻小子,脸色铁青,吓坏了!”我听了也想骑次马。爸爸便找了一匹小一点的枣红马给我,叔叔抱我上马,我既紧张又激动,这可是我生平第一次骑马啊!我抓紧缰绳,再马场上走来走去,妈妈还给我照了相呢!趁我不注意,那位叔叔拍了一下马 *** ,马发疯似跑了起来,我吓坏了,拉紧绳子,嘴里叫到:“马大爷,马爷爷,求你停了吧!也许是我绳子拉的紧,也许是我的“祈祷”起了作用,马停了。

我可松了一口气。 中南百草原太好玩了,不仅 *** ,而且有趣。

悲伤在延续 我把黑夜轻轻地挂在树梢,想独自去与流云共淌。

黑夜的沉默勾起了我的追思,也许是孤单的等待成就了无奈的习惯,花开花逝,谁的手心捧起了那暗淡的月光,洒下点点落红,将我引进了无边的思绪 一个人的世界里,难以抚平的虚空时常在心底纠然地蔓延,那寻找的眼神,在穿行城市中闪烁着刺眼的苍凉白色,夜是沉醉里蔓延的黑,寂寞便是成长在黑夜里的花朵。隐匿的独行者掠过黑夜,寂寞的呼吸川流不息,化作夜里盛开的花朵,苍凉而美丽 虚无的飘荡,是灵魂深处的驱使,在苍凉中诠释种种忧伤。

当最后一滴感动无奈地划过眼旁,若飘拂的影子,在萧瑟的风中,寻觅不到归宿,便莜地灰败而去,扬起一片淡蓝色的粉末 往事已在不断变形,不断消散,回忆与思念在夜空飘飞,不知该归往何处。相连的却是遗忘和消逝,东风的背叛凛冽而无情,落花是如此的无赖,无赖繁华终离去。

在这模糊的尘世里,谁又曾见过那不谢的好花 涣散的破碎,在长久的寻觅过后,闯进期待的双眸,却不知世间的缺陷已在顷刻间暴露,掠夺了黑暗里仅有的美丽,掩盖了暇渍的朦胧之美 宿命中停留的衷曲,或许早已失去了所谓的归宿,或许只是想找回那消散的魂魄,或许只能延续悲伤。

我喜欢的一本书 这本书上讲了爱心接力,小欣月圆梦看国旗升起;诚实为本,老木匠制出了让人“说真话”的椅子;勤奋自强,8岁倪东艳撑起一个家。

这就是《知荣明耻树新风》向我们展现的动人故事。这些故事让我深受教育,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老木匠发明的让人“说真话”的椅子这个故事。

<---->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朴实的老木匠,发明了一把让人说实话的椅子。却没人愿意去偿试,最后老木匠亲自偿试坐在椅子上说出了心中一直不敢说的做错了的往事,村民们从此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却变得诚信起来。 <----> 是的,如古人所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这些都告诉我们做人就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说到这里我的脸突然红了,埋在心里很久的秘密今天我要一吐为快。 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骄阳似火,我一个人在家,去拿东西的时不小心把妈妈最喜欢的花瓶摔碎了,我心里非常着急,心里想要是妈妈知道花瓶是我摔碎的话一定会被骂的。

我就趁妈妈没回家之前我把花瓶的碎片扔到了垃圾堆里用垃圾盖住了,这样妈妈就不会知道了。后来妈妈找了很久没有找到。

<----> 此刻,说出了心里话我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回家后,我会向妈妈认错的。真的诚实会让你感到快乐和幸福同在,不信?你也试试 大海发怒了 作者:)ㄣ黯(_殇℡ 作文体裁:立论文 关键词:大海发怒了 发表时间:2008-7-15 人气:33 【字号: 大 | 中 | 小】【背景色 】 海洋,巨大无比,美丽富饶。

她总像母亲一样包容人类,把取之不尽的资源带给人类:渔业资源,海底石油,地热资源……可是,人类像不懂事的孩子,一直无理取闹,经常往海里扔垃圾,污染了海水,没有珍惜大海,体谅大海,让大海心痛。 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他。

人从呱呱落地那天起,就注定与学习是分不开的。小时候跟着妈妈呀呀学语,在幼儿园跟着园里的阿姨学习认字、数数,现在跟着老师学习写作、算术、画画,一直到将来的工作中都离不开学习。学习是枯燥的,也是快乐的;是辛苦的,也是甜美的。学习的过程包含着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但是我知道只有好好地学习,我们才可以享受学习的快乐;只有努力地学习,我们才可以掌握我们从前不懂的东西。

从第一学期一直到现在,我每天早上一到教室,听到朗朗地读书声和哗哗的翻书声,我就同样地与同学们一起拿起书本读起课本来,要背的课文没有读几遍就会背了,我心里暗自为自己有良好的记忆力而庆幸。晚上,我看看一些课外书,听听一些哲理散文,领略文章中的道理,分享作者的快乐与悲伤。每当我完成好作业或者是成功地回答老师的提问,我的情绪就会空前高涨,伸出两个手指,叫一声“yes”。我因学习而快乐时,总是有两个小酒窝也来凑热闹。一年级的时候,我期末考试取得双百的好成绩,我拿到一撮撮的奖状,同学们都羡慕我,我的心里活象开了一朵朵娇艳的鲜花似的。

在学习中,令我愤怒的事情是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敬爱的叶慧姬老师的调离,我因为这事有时半夜突然醒过来,紧接着就开始发狂。不过使我愤怒的还有就是我的字和作文。我的字歪歪扭扭的,没有一顶点儿笔锋,有时就连最普通的一二三四这几个字都写的不是大,就是小,还要每天练字。手都写麻了,就连关节也变得异常酸痛。一个字“苦”啊!就因为我的这字,害得我考试的试卷误让老师扣了个三分四分的!就这事,害的我差点“精神失常”,险些把试卷都给撕了。还有让我头疼的自然就“作文”了!每次到写作文的那时候,我的头闷得慌。有次还发狂哩!比如把作文簿给啪嚓一下,撕成两半了!还有一件事我一说出来啊,那一肚子的火啊,它就涌到这嗓子眼上了。这就是我在一年级时的一件事。那天是十月六日,就在这天晚上,我特意打电话去问我的同学,是七日上课吗?同学却说:“不,是八日。”我当时听到这话啊,那叫一个劲的高兴啊,浑身热血沸腾,彻夜未眠。第二天,学校里的同学早已在课堂上学习,而我却在家里呼噜呼噜地睡着大觉呢!那不知道多舒服啊。直到老师电话打来的那一刻,我才知道今天需要去上学。顿时,我的心里像打翻了醋罐子,其中就包含着酸甜苦辣咸。我忙忙的背起书包上学。那时我真是愤怒,那个同学居然“慌报军情”。哎,学习啊,你为什么不打个电话叫我呢?

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每当大考的时候就会觉得肚子异常的疼痛,好象有两条蛟龙在我肚子里翻江倒海,玩着双龙戏珠似的。总是不给我留点情面,好歹也不要在大考时玩双龙戏珠吧。哎,你们也太顽皮了。这也是我觉得学习也有哀愁的原因。但还有一次参加“智慧杯”竞赛时啊,也有这种事发生,真的是毫不留情啊!

学习往往爱捉弄人,有的孩子明明喜爱你,你却不给他们机会来征服你,常常把这些人“打趴在地”。一些人根本不把学习放在眼里,却被他们所征服。

学习是多姿的,有快乐,有悲伤,有愤怒,也有哀愁。在我学习的过程里,总会有坎坷与难题,总会有快乐与悲伤,也会捉弄人。当我做的不够好时,我的情绪就从高耸的山峰掉下了半山腰,我就低着头一声不响。自从二年级以后的考试中我越是想取得好成绩就越考不了好成绩。考试前总是觉得按照我的表现拿第一名是手拿把攥,明明是胜利在望,但是就因为一时粗心大意,把第一名拱手让人了。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会把第一名拱手让人呢?其实我几乎每次考试都是接近“一百分”的,但是总是因为“思想飞到大草原上去了”所以才“名落孙山”。哎!真是一时失足千古恨哪!

学习,我要征服你,我要找到一种轻而易举的方法征服你,让你为我带来更多的快乐,带去所有的悲伤和哀愁!

出现ccc才

声乐音乐论文范文

随着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其研究也在不断拓展、深化和创新的过程中更显其丰富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声乐论文,供大家参考。

声乐论文 范文 一:音乐论文发表-平湖派

摘 要:在中国琵琶艺术众多的传统流派之中,平湖派陶染着中国传统音乐的典雅风韵,以较强的艺术生命力世代流传,极具研究价值。但在当下,其传承现状并不乐观,流派概念日渐淡化、承人的稀缺以及传谱的缺失等原因致使其艺术影响力甚微。本文基于田野调查,试图从平湖派琵琶艺术的历史起源、历代传人、发展过程、演奏风格和美学特点等方面入手,探究其传承现状并分析该流派的发展前景,进一步把握平湖派琵琶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平湖派;琵琶;传承

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弹拨乐器琵琶具有极为悠久的历史,因其所代表的 文化 内涵典雅深厚、演奏技法独特多元、艺术作品华美丰富而长久流传于世。自魏、晋时期,琵琶首次传入中国以后,乐器本身所具有的西域色彩与东方文化特点,交融凝结为现今中国民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在琵琶艺术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大传统流派的产生与演进可谓是异彩纷呈。

在琵琶艺术众多的传统流派中,平湖派隶属近代琵琶四大流派、江南地区琵琶五大传派之一,与之同具艺术影响力和研究价值的琵琶流派还有无锡派、浦东派、崇明派、汪派、瀛洲派。平湖派琵琶艺术曾在我国具有极高的艺术地位,甚至曾一度名扬海外。

但近年来,平湖派琵琶艺术的传承现状并不乐观,流派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影响力日渐削弱,流派的概念也渐趋于淡化,民众普及度较低,甚至在流派的发源地平湖,也是少人问津。琵琶艺术最直观的传播方式即口传心授的教学,教学对象主要针对青少年人群,然而目前各地音乐院校或艺术 教育 机构所开设的琵琶课程,层次高低不等,但大多都以常规性的教学为主,根据难易程度开展教学活动,基本没有以流派为主的教学。在普通民众间,社会新兴文化日趋直上,对 传统文化 的承袭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日趋淡化,平湖派的传播途径又相对较为狭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流派的传承与发展随之遇到了较大的阻碍。从流派本身传承条件来说,传人严重稀缺,传谱在发展过程中也未得到完整的保存,一些传统独特的演奏技巧无成文记录可考,难以承袭。如此历史悠久的民间流派若最终走向陨落,将是艺术领域的一件憾事。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平湖派琵琶艺术的承袭与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将具有百年悠久而深厚积淀的平湖派琵琶文化继承下来,帮助古老的民间传统流派,拂去旧尘,重放光彩。

一、平湖派琵琶的历史脉络

明清时期,由于方兴未艾的戏曲艺术的持续发展,促使多种乐器从伴奏地位不断向独奏艺术演化。而随着市民音乐艺术的崛起,器乐独奏艺术逐渐在城市节日庙会以及各种游乐场所中迅速地兴盛了起来。民间器乐别树一帜,各领域乐者演奏技艺超凡。在此时期内迅速兴盛起来的民间器乐艺术中,琵琶演奏艺术无疑代表了这一时期器乐独奏艺术的最高成就,开创了了器乐独奏艺术发展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①

在这一时期,琵琶演奏领域虽是名家辈出,琴技绝伦,但是却未曾出现成文的琵琶 曲谱 ,也未曾有古书文籍专门对特定的琵琶演奏风格进行记录与区分,因此在当时未产生清晰的各家流派。清末,琵琶演奏家李芳园(1850—约1901年),将家中流传的所有琵琶乐曲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谱写成《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该曲谱的刊印,也代表着琵琶演奏流派,“平湖派”的诞生。

早在清乾隆年间,浙江平湖李氏家族就是琵琶艺术世家。自李延森起,开启了李氏家族琵琶世代相传的历史。李延森(约1771年生)为平湖琵琶有史可考的最早的起始者,他“举业之暇,性耽音乐,而尤爱琵琶,研究古曲,各极其妙”②。在此之后,李延森又传于其子李煌,李煌实则子承父业,以此而尽孝行,使双亲可听其琴音,取乐于此。在李煌之后,又传于其子李绳墉。后又传于其子李南棠,据《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记载,李南棠素嗜琵琶, 同时也非常地擅长琵琶演奏。但囿于当时的文化环境,旧俗所限下,李氏前三代都仅限于家中承袭,不可外传。因此,李氏琵琶也并未扬名于社会。直到传至李南棠后,才开拓了崭新的、更为广阔的承袭局面。到了李南棠的青壮年时期(1850—1876年),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疆土。以经商为业的李氏,经常来往平湖、上海之间。他见多识广、思想开明。愿交乐友,广师求益。1850年,李南棠与张子房、俞芝山“携谱奉访,杯酒论交”,1856年与故友郁谷园、姚飞泉、姚松斋等进行切磋。“先世遗谱相与参考,按节挥弦各有心得”。1876年,与陈子敬、周厚卿、黄梅汀、周蓉江等“见访”。③而陈子敬即当时极有名望的一位琵琶名家,颇受清光绪皇帝生父醇亲王的赏识,还曾受其“天下第一琵琶”的封号。在与众多琵琶演奏名家切磋琢磨的过程中,李氏琵琶开始摆脱原本封闭的、家族内部承袭的局面,同时,李南棠在此交流借鉴之中,也吸收了许多新的元素,更加丰富了家传演奏技法。

在李南棠之后,又传于其子李芳园(1850—约1901年)。李芳园出生于如此几代相传的琵琶艺术世家,从小积久陶养,兴致浓厚且天赋过人。他在对于李氏琵琶的承袭有着极大的贡献。他不仅自身琴技过人,而且善于博采众长,对民间各家琵琶演奏流派都有吸收借鉴,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李氏琵琶的演奏风格与曲目。对于社会文化领域风气不佳的时局,李芳园欲为琵琶艺术的发展寻求新的方向,故而整理归纳了家中流传的曲谱,并融合民间各派的演奏特点,同时吸收了一些优秀的民歌作品,将其系统地谱写,最终编撰成《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

该曲谱的刊印,也代表着中国近代琵琶四大流派,“平湖派”的正式诞生。

二、平湖派琵琶的主要传人

(一)第六代传人朱英

朱英(1889—1954年)字荇青,号杏卿,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镇(今当湖街道)人,据相关研究者考证,在五十年代,他曾居住于原城关镇骑塘浜十号。朱英是平湖派琵琶艺术继李芳园之后的第六代传人。朱英儿时师从平湖派琵琶第五代传人李芳园。在李芳园私塾学习期间,最初是李芳园的学生吴柏君为其授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李芳园本人才开始为其授课,在此期间,朱英勤学苦练,深得李氏琵琶的精髓。1927年,朱英受到北大校长蔡元培的举荐,到成立不久的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任职。受时局所迫,1948年,爱国的朱英不愿为日本人演奏琵琶,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在平湖县(今平湖市)初级中学教授语文。朱英在其工作期间,仍坚持学习琵琶以及专业音乐理论知识,这也为原本狭窄的民间流派创造了更多对外发展的空间与可能性。

朱英先生对平湖派琵琶的演奏技巧和教学都具有自身独到的一面,他为继承和发展平湖派琵琶艺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创立的许多琵琶演奏技巧至今仍为琵琶演奏家所使用。朱英首次将平湖派琵琶艺术引入高等学府的课堂,1927年,他任教于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琵琶。第一,在这期间,朱英第一次把流传在民间的平湖派琵琶艺术引入到高等学府,在任教的十七年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平湖派琵琶继承人:谭筱麟、丁善德、蒋凤之、樊伯炎、陈恭则、杨少彝、江容琛、程午嘉等。第二,朱英提倡“文武合套”的演奏理念,他在平湖派琵琶的演奏风格中提倡“文武合一”,打破了文曲、武曲的界限;第三,创新琵琶演奏技法,首创左手五指并用;第四,他继承和发展了记谱特色,在原本的李氏工尺谱中,用短线标注节奏,并标出详细的演奏标记;第五,创作了一批平湖派琵琶的演奏作品,《五卅惨案》、《难忘曲》、《秋宫怨》、《长恨曲》、《枫桥夜泊》、《海上之夜》等数首作品。④

(二)第七代传人杨少彝

朱英的学生杨少彝(1913—1974年),我国著名的平湖派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1931年开始师从朱英,学平湖派琵琶,琴技绝伦,深得老师朱英的认可,为平湖派琵琶的第七代传人。在1958年以“民间艺术家”的身份被西安音乐学院引进。

他在西安音乐学院任教期间,培养了任鸿翔、何明威、王天建等一大批优秀的琵琶演奏家。在杨少彝毕生的教学过程中,他并不墨守成规,而是勇于为传统艺术开拓发展的新局面,为古老流派的传承做出了许多努力。后为时局所害,蒙难弃世。

(三)第八代传人杨毓荪

杨少彝之子杨毓荪(1950- ),自幼师从其父,学平湖派琵琶。在父亲早逝后,更加坚定了承袭父亲夙愿的决心。此后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浦东派琵琶演奏家林石城。杨毓荪不仅精于琴艺,还坚持致力于提高平湖派琵琶艺术地位的工作,整理并出版其父杨少彝生前所留曲谱,为平湖派琵琶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在移民后,他也未曾停止对平湖派琵琶艺术的传播工作。

三、平湖派琵琶代表传谱

《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的刊印标志着琵琶演奏流派“平湖派”的诞生,该曲谱融合了平湖派的主要代表作品、演奏技法、演奏符号等,是流派学习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平湖派琵琶保存相对完整的传谱,由清代平湖派琵琶艺术的创始人李芳园整理编辑家传琵琶乐曲编撰而成。“窈念家君究心于此四十余年,方参透其中三味,尝因时尚艳曲淫声,风气愈趋愈下,欲著斯谱,为指南要法。自慨有志未遂,棻承先业,惟湮没是虞。于是发奋朝夕,汇集古曲十三套,按节寻声,一一参考默识”

(一)代表曲目《阳春古曲》

全曲共计十个段落,根据《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所记,十个部分分别为“春景阳和”、“锦园小憩”、“遍地花开”、“独占鳌头”、“风摆荷花”、“玉版参禅”、“道院琴声”、“一轮明月”、“东皋鸣鹤”、“铁策版声”。

(二)代表曲目《淮阴平楚》

该作品是平湖派典型武曲套曲的类型,全曲风格雄壮伟岸,大气磅礴,演奏者须表现出战争史诗般地宏伟场景。在演奏中,多使用满轮、绞弦、扫弦、轮拂、并弦、拍等技巧。⑤

(三)代表曲目《平沙落雁》

该曲由“雁阵横空”、“霜天雁叫”、“平沙扑翅”、“高翔千仞”、“衡阳万里”、“逐队分飞”、“一行归影”七部分组成。为表现文曲悠远淡泊的艺术意境,演奏中应注意运用弹挑、滚奏、双弹、轮指、扫弦以及推、拉、吟、揉的技法。

四、平湖派琵琶的演奏风格

平湖派琵琶的演奏极富地方特色,也正是因为它独具匠心、丰富多元的演奏技法,才使得它清晰地有别于其他民间流派,以较高的艺术影响力长久流传于世间。本文在此,将进行简短论述。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的手法、指法备载仿刻华君秋苹谱,惟有新增手法每曲详注逐段工尺旁。其中,右手的轮指技法是平湖派琵琶演奏特点的主要体现。轮指,是指琵琶或吉他的一种典型演奏指法。在琵琶演奏中,几乎所有的乐曲都要使用该演奏指法,由轮指汇成的指法特别繁多,例如带轮、扫轮、满轮等等,在此不一一详述。

轮指主要分为上出轮和下出轮两类。上出轮即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顺时针依次弹下,后接拇指挑上;下出轮即是无名指、中指、食指顺次弹下,后接拇指挑上。在平湖派琵琶的演奏中,多用下出轮手法,偶尔根据乐曲需要兼用上出轮手法。如代表作品《满将军令》的弹奏技法为先以食、中、名、禁四指,此第弹下,然后大指挑上,其声缓且长而易圆,须要连而勿断,断不可用上出轮。⑥平湖独创的演奏技法有“蝴蝶双飞”、“抹复扫”、“七操”、“马蹄轮”、“挂线轮”,上述技法演奏难度颇大,掌握者甚少。

平湖派琵琶艺术最初起源时,属于文人音乐,供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人士自娱自乐。“古之学问为己,今之学问为人”,也许当今社会人们习音律,一般是为学习掌握一种演奏的技巧,但对于先者来说,怡养性情、修身静心。由此可见,平湖派琵琶艺术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是极为深厚的,耐人寻味的。自古文曲宜静,以平湖派代表曲目《青莲乐府》为例,此曲由“举杯邀月”、“雨打芭蕉”、“风入松”、“石上流泉”四段联缀而成,犹如以泼墨画式的笔触,描绘出古代文人墨客“起舞弄清影”一般的古朴典雅之景,给人以空灵舒畅、意境深远之感。中国古典音乐文化多倡导悠然心会,超乎功利,象征着高洁、寂寥、含蓄、典雅的君子品质。曲中始终激荡着一种至高的审美情趣,让听者在袅袅琴音中,洞悉艺术的真谛所在。

声乐论文范文二:校园音乐剧;创新实践

摘 要:社会在不断发展变迁,人们对高雅艺术展开追求同时,还希望艺术可以是通俗易懂的,音乐剧中流行音乐元素大胆实践创新,也恰好满足大众这种审美情趣,也使得一部又一部的经典作品横空出世。作为音乐剧中一类独特创作特征的流行音乐元素,也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学习与研究,本文对校园音乐剧中流行音乐元素该特殊创作特征加以深入分析,希望为促进校园音乐剧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流行音乐元素;校园音乐剧;创新实践

音乐剧对流行音乐元素作用是深远的,本文主要围绕校园音乐剧和流行音乐元素关系展开,而流行音乐是当前覆盖面最广,比较流行歌曲表达形式,容易获得大众接受通俗演唱 方法 ,同音乐剧两者有机融合,促使音乐剧与流行音乐两者都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特别当今科技突飞猛进发展,新兴事物逐渐涌现出来新时期,人类各方面均已取得质的飞跃,时代发展同大家坚持不懈努力存在密切关系,科技发展与艺术创新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也更带有新时代的气息。

一、校园音乐剧概述

校园音乐剧为一类小型音乐剧,音乐剧是一种有机融合了歌唱、舞蹈和戏剧表演的综合性表演。历经一个世纪发展阶段,音乐剧在发达国家备受追捧,让人感到满意却又不置可否缔造艺术和商业间统筹兼顾的双重利益,但是在我国存在的历史并不是很久。顾名思义,音乐剧表演应该具有的特征是戏剧性、整合性、风格化差异化和三项全能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音乐剧从诸多表演艺术门类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代舞台剧美学综合性的最高标准。相对来讲,音乐剧这一名词还比较新鲜时髦。最近几年,伴随音乐剧持续升温,国内音乐剧相关文字,乐谱还有音像材料等量日益增加,而且我国诸多校园也开始让师生尝试音乐剧编排与创作。音乐剧一大特征便是通俗性,这也是它同歌剧间最大差异①。绝大部分歌剧对于受众审美水平有极高要求,但音乐剧则恰好相反,其大众性特征异常鲜明,掌握起来也更为容易,从多角度考虑,音乐剧较歌剧都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学习热情也会更高。另外,艺术与娱乐两点音乐剧中均具备,所以对学生课余生活也起到很好丰富作用。特别是当今,综合素质教育在我国大行其道,众多中小学也陆续开展艺术综合教学,音乐剧这一良好载体备受瞩目,对音乐剧中流行音乐元素这一独特创作特征加以研究,对我国全面开展综合素质教育意义重大。

二、流行音乐元素在校园音乐剧中的创新与实践

首先,震撼人心视听效果。很多音乐剧成功之处便在于在音乐剧作品中不单融入法国大型歌剧,浪漫主义还有英国民谣等古典音乐元素,还融入大量流行音乐元素,这些音乐节奏平稳、旋律简单。配合旋律特征方面,作曲家偏向流行歌曲创作风格特点,促使受众可以单纯由音乐当中体会音乐真谛;配器特征方面,把流行爵士音乐、电声等元素融入管弦乐中,制作出使人眼前一亮音色效果。各类形式流行元素有机融合,创作出无与伦比动人曲调,让观众享受一场别开生面视听大餐②。其次,寓教于乐大众情趣。将流行音乐元素融于音乐剧中,对所有学生受众都具有不可替代重要作用。音乐剧中侧重流行风格作品,因其优美动人,朗朗入口特征变成学生生活娱乐重要组成,也成为其情感寄托与生活写照,让广大师生学习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为一种不可多得的调味剂。该类音乐对压力较大及学业繁重学生来讲,也不失为一类娱乐消遣好办法;音乐剧中各类西洋乐器伴奏,促使音乐渲染力加强,对学生陶冶情操及拓宽视野非常有利;另外音乐剧中多一些比较夸张的呐喊、尖叫等声音异化处理,充分调动其学生们的好奇心,让他们由精神与心理双方面得到刺激快感。再次,雅俗共赏审美品质。校园音乐剧会沿用很多古典歌剧段落,采取宣叙调、咏叹调或古典音乐背景,也说明其在追求通俗性和娱乐性同时,仍然要维系其自身高洁品质。优秀音乐剧作品需要充分打破雅俗对立状态,拉近雅俗间距离,达到雅俗共赏交融情境③。相比 其它 古典音乐剧来讲,校园音乐剧桥段融入更多流行音乐元素,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感到更亲切,更容易接受,另外学生审美水平与音乐素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或在音乐剧享受过程中不断得到培养。

三、 结语

假使说八二年由中央歌剧院《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视作富有我国特色音乐剧,定义成我国当代自创音乐剧,则中国音乐剧也不过短短二十来年时间。但通过国人不断摸索,我国文艺与教育工作者的持之以恒,近年来我国自创剧目越发增多, 经验 积累也越发丰富。无论歌剧话剧,舞蹈影视,亦或是戏曲艺术,都有对音乐剧的不断考量,音乐剧越发让人欲罢不能,尤其年轻受众,尤其是近些年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校园音乐剧,更是让青少年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不断成长,让流行音乐元素融入于校园音乐剧当中,并不断加以创新与实践,这势必会让我国校园音乐剧未来呈现出一幅更加美好的画卷。

音乐声乐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科学性极强的学科,声乐艺术是一门最古老的、最普遍的综合表演性的音乐种类。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音乐声乐硕士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

摘要:对于音乐而言,音乐美学是其最重要的基础,音乐美学是音乐和美学之间的交叉产物,是从美学的角度看待音乐艺术,在声乐表演中,音乐美学渗透在各个环节,如作品处理、表演技巧、情感表达等,因此,对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进行阐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声乐表演;音乐美学;作用

前言

在声乐表演中,音乐美学是其最重要的基础和指导原则,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需要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创造力,这样才能将表演中熟练的技巧、表演艺术体现出来。另外通过音乐美学,还能将声乐作品的特征、风格用独特的视角演绎出来,并引起观众的认可,因此,对声乐表演而言,音乐美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音乐美学的概述

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音乐和美学的结合体,同时音乐美学也是音乐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音乐美学的本质是对音乐的美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音乐形式、音乐特征、人类想象、情感、感知等与音乐的关系。音乐美学是一种社会科学,是通过理性的方法对音乐艺术进行探究,音乐美学涉及到的范围很大,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中的研究成果,都可以对音乐形式进行探究。利用音乐美学,能极大的促进音乐艺术的发展,提高音乐艺术的欣赏价值。

2.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的重要作用

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的作用不言而喻,首先音乐美学是声乐表演的基石,声乐表演不仅仅是对技术的一种表现,更重要的是将声乐作品的内涵展现出来,这才是音乐的本质。在声乐表演中,最重要的是将作曲家创作作品的情感、意图、利用作品传达的思想表现出来,同时还需要表演者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表演效果。通过音乐美学的应用,能实现声乐表演过程中的音乐创作,并从音乐美学的审美特点出发,将节奏、音高、音程、音色等声乐的基本形式体现出来。在具体的声乐表演中,往往对表演者的审美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不仅需要对作品本身进行鉴赏,还需要结合自身的感触去演绎作品,可以说声乐表演是表演者内在感触和外在感知有效结合的审美活动,这就需要利用音乐美学来提升声乐表演的审美价值,从而提高声乐表演的欣赏性。由此可见,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

在声乐表演中,表演者在与观众互动过程中会形成审美对象,对于表演者,也就是声乐表演的主体,其表演有演唱、外在形式两种情况,表演者的表演是构成审美对象的基础,而观众的视觉、听觉、意识是审美意识形成的基础,因此,在对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进行分析时,需要从表演主体和观众两方面进行。

声乐表演中表演主体的审美意识

对于声乐表演,其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具体的过程,其表述的内容是表演者内心活动的外在体现,因此,表演者在实际表演中,承担着声乐作品二度创作的任务,是声乐作品首次创作(作曲家创作作品)和作品三度创作(观众对声乐作品的欣赏)的连接桥梁,表演者不仅需要将作品本身的内涵表现出来,还需要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在声乐表演中,是通过视觉、听觉共同实现的,声乐表演本身就是表演者个人审美情感的外在体现,因此,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与表演主体的审美意识有很大的关联。

在声乐表演中,人们经常会发现这种情况,不同的表演者,即便演唱同一首歌,演绎出来的效果也存在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就是表演主体的音乐文化修养有一定差异,导致其审美观念也存在一定偏差,最终造成演唱效果不同。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只是将没有灵魂的音符书写在乐谱上,作品的情感、内涵都需要表演者自己体会,并赋予作品生命力。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们还是很喜欢真人演唱表演,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在欣赏表演者个体的创作性表演,这里面渗透着表演者的智慧、情感,这是非真人表演无法代替的。

人们之所以普遍喜爱音乐,其主要原因是音乐表演经过不同表演者的创作,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并且会引起不同观众的共鸣。有很多优秀的表演,会超出作曲家的预想,让作品的情感、内涵更加形象,因此,表演主体的审美意识是声乐表演中音乐美学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声乐作品二次创作的重要环节。

声乐表演中观众的审美意识

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有其历史风格,不同时期演绎出来的声乐作品有不同的效果,同时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在不同表演者手中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很多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会在作品一次创作的基础上,注入自己的理解、风格及情感,这就造成了不同的审美价值,但是表演者的审美并不能代表观众的审美,表演者必须结合所处时代进行作品演绎,这也就是音乐美学中的“尊重作品历史背景,用当代人的眼光进行表演”。只有用当代人的眼光,对作品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元素,这样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情趣,实现作品的当代性与历史性相结合,获得最佳的声乐表演效果。

对于不同民族的观众,其音乐审美观念有很大的差异,这也导致当前声乐表演中,作品的旋律、节奏、音阶、曲风、结构等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拉丁民族的音乐,其风格注重热情,并且带有一定的轻浮气息,这种风格有很多观众难以接受,但对拉丁民族来说,这是最优美的音乐;而对于日耳曼民族的音乐,其风格典雅含蓄,含有深刻的哲学含义;嘻哈音乐充满了乐观、积极的精神。因此,声乐表演必须从观众的角度出发,结合观众的审美意识,演绎满足观众审美要求的作品,这样才可以获得观众的认可,获得预期的表演效果。

在声乐表演中,“情”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激发观众想象的重要元素,优秀的表演者会在对作品进行处理时,注入自己的真是情感,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唤醒观众内心最深处的情感,给观众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因此,对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而言,情感体验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最能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元素,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必须将注重自身的情感体现,对作品进行再次发现、再次创作,挖掘作品每一个情感元素,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并利用优秀的情感表现能力将其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很多时候表演者的情感投入过于虚假,往往会引起观众的反感,因此,声乐表演必须注重情感的真实投入。

4.总结

声乐表演本身就是将艺术和音乐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情感、理智完美结合的艺术美,通音乐美学,能对声乐表演进行深层次的修饰,提高声乐表演中的艺术价值,因此,表演中必须充分重视声乐表演中音乐美学的重要作用,结合优秀的表演技巧、真实的情感体验,演绎出符合观众审美需求的作品,给观众一种艺术美的精神享受

参考文献:

[1]郭海龙.浅谈声乐表演中的音乐美学[J].黄河之声,2013,(09):125-126.

[2]张诗杰.浅谈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对音乐表演的重要意义[J].音乐时空,2013,(12):131-132.

[3]程昕.浅谈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实践的作用[J].美与时代・城市,2013,(08):112-113.

[4]马丽萍.樊玲玲浅析声乐表演与音乐美学的关系[J].青年与社会:下,2013,(11):86-87.

[5]邱晶晶.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J].大舞台,2014,(09):81-83.

>>>下页带来更多的音乐声乐硕士论文

流行音乐自十九世纪后半页产生之日起就一直显示着蓬勃生机,虽产生较晚,但它已经和艺术音乐、民间音乐等音乐类型并行发展,并且成为当今社会主流音乐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流行音乐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流行音乐毕业论文篇一:《试谈流行音乐对我国音乐 教育 的影响》 流行音乐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中形成的、在大众之间广泛流传的、内容通俗易懂、形式自由的一种音乐形式。它以大众传媒为媒介,得以广泛传播,内容多反映男女恋情,结构短小,曲调简单,所表达的情感也较为单一。代表歌手如周杰伦、王力宏等等。这些流行音乐主要在青少年群体中广为流传,青少年长期处于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之下,积蓄的各种情绪得不到释放,而流行音乐在某种程度上给青少年提供了一条发泄情绪、展现个性的途径,所以得到了青少年的热烈追捧。有的学生甚至要求音乐老师在音乐课堂上教流行歌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音乐教育如果还是像以前一样武断地阻止流行音乐走进课堂,而不进行宽容地介绍和科学地引导的话,那无疑会阻碍音乐教育的发展。 一、流行音乐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影响 (一)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 可以说,80后和90后两代人都是在流行音乐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流行音乐强烈的时代气息、简单直白的歌词、单纯的情感等引起了青少年感情的共鸣。尤其是某些爱情歌曲,特别能够迎合青少年对于爱情的朦胧憧憬的心理,再加上流行音乐的旋律简单、音域狭窄,节奏富于变化,青少年很容易就能够演唱。从内容上说,部分流行音乐对青少年产生了积极地影响。有一部分流行歌曲如《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等,反映了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给人们以心灵上的慰藉。再如台湾的校园民谣《童年》《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等歌曲,情感真挚自然,形式自由活泼,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写出了青少年特有的纯真感情。但是,也有一部分流行歌曲内容粗俗不堪,含有大量的暴力和色情信息,歪曲了青少年对世界的理解,对青少年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流行音乐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这主要表现为流行音乐对音乐审美心理教学的影响和 音乐欣赏 教学的影响。首先,流行音乐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根植于大众音乐审美心理的世俗化上。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歌曲由原来的宣传功能、感染功能、歌颂功能转化为娱乐功能,高雅的审美品味逐渐被世俗的审美心理所取代,各种世俗化的东西披着时尚的外衣公然走到舞台上,目的是追求最大化的商业利益。在这种环境下创造出来的流行音乐直接影响了音乐教育审美心理的世俗化;其次,流行音乐已经成为音乐的重要部分,所以,其中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曲目被选入音乐欣赏教学之中。但是,由于流行音乐的队伍并不纯净,其中还包含了许多不太高雅的东西,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拉低了学生音乐鉴赏的水平 二、如何在音乐教育中引入流行音乐 (一)正确对待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也是一种音乐形式,只是它在品级上有高下之分。所以,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对待流行音乐,注意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它积极地一面是以其鲜明的娱乐功能来消解青少年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压力与不良情绪,调节青少年疲惫的神经和精神,达到心情舒畅的目的。由于其与艺术的距离较远,所以演唱流行歌曲就成了人们的一种自我行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青少年来说,流行音乐也是他们得以展示自我、突出个性的一个有力方式,所以他们喜欢用流行音乐来诉说自己复杂的心情,朦胧的梦想等,这未尝不可。但是它消极的一面并不能因此而忽视。由于商业利益的浸润,所以某些流行歌曲的内容媚俗、低下,没有艺术性和审美性可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我们对于积极的要给予保留,消极的要引导青少年进行正确地认识和回避。 (二)引导流行音乐走进音乐教育的课堂 在流行音乐走进音乐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好关,在课堂上选择那些积极向上的流行歌曲作为教学篇目。利用多媒体如网络、MP3、CD等教学工具,来播放一些适合学生欣赏的流行歌曲,在满足学生音乐需求度额同事,也达到了音乐教学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就某一时期的流行音乐做一个专题鉴赏,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总结 这一时期流行音乐的特点和风格等,以加深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掌握。除了学习音乐知识外,音乐教育还要进行一定的实践。此时,流行音乐就是实践的最佳素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音乐比赛,开展音乐大舞台等活动,以激发学生歌唱的兴趣等等。 (三)提升音乐教师的素质和修养 首先,教师要有对于音乐教育的热情,这种热情让他自觉自动地保护每一位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热情,无论学生喜爱的是流行音乐还是其他类型的音乐,都能够恰当地给予引导,而不是生硬粗暴地对待。其次,完善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无论那种知识类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音乐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最重要的是,因为学生音乐知识来源的多样化,所以教师的角色要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知识的开发者和引导者,鼓励引导学生探寻、发展新的音乐知识,并积极地去实践它。 流行音乐毕业论文篇二:《浅谈流行音乐咬字分析》 流行声乐演唱是情感表达的艺术,在流行音乐演唱中,感情是表达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咬字则是表达感情的关键,用话语来表达流行歌曲的中心思想,与其他艺术的表达方式不同,声乐艺术的表达方式对字的要求更严谨。流行歌曲既能用歌唱表达感情,又能唱出文字,文字与声音相互结合,从而更形象地表达出人的情感,流行音乐演唱中字的表达直接影响情地表达。 1中国流行音乐与咬字 华语流行歌曲 华语流行音乐因它细腻的歌词,优美的旋律更加贴近人们的心声而广为传唱,更因为它的演唱方式多种多样,不讲求特定的方式从而在中华大地上枝繁叶茂,华语流行音乐有着独特的主张及品质,是一种个性的美,它在艺术领域具有一定的魅力和价值的审美观。流行音乐传入中国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思维上的一种颠覆性改变和非常深刻的影响,它更是间接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及道德观念,它使中国的音乐方向及格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流行歌曲的影响是更贴合人们的情感及心理上产生的,从音乐的旋律,歌词和歌唱者的演唱技术三方面出发,相互融合才能做到广为传唱的作品。改革开放后的流行音乐更是多了张扬与个性,中国 传统 文化 讲究的是一板一眼,所有东西都要循规蹈矩的进行,而流行音乐的出现打破了这一陈规,大众娱乐是流行音乐的标志,突破自我不断创新是华语流行音乐的特点。 流行歌曲咬字 自古以来人们对歌词语言的联系从来都是极为重视的,中国语言更是对口齿发音有着严苛的要求,在中国有很多的声乐家、教育家及专业的科研人员对演唱中歌词的咬字吐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作为声乐演唱中重要的基础部分,语言的准确运用掌握跟旋律的完美配合才能给观众创造出丰富深刻的印象,声乐中的技巧有很多,而咬字吐字的准确性则是音乐演唱的主线。在我国,马先生曾出版过《四十年合唱训练》中,清楚的论述了“清楚的发音及口齿,可以改进音质”“,通过良好的咬字吐字,坏的声音习惯可以克服,好的声音习惯可以建立”,在一段音乐的演唱中,情感表达的基础就是读字, 唱歌 的必备基础就是字音准确、清晰,演唱者在面对一份包含情感的作品时,如果不掌握好语言技巧那么就无法准确地表达,更谈不上打动人心。歌唱者如果连歌词都让大家听不清楚,那就不能表达情感,打动观众。 2流行歌曲《也许明天》分析 歌词咬字分析 《也许明天》这部作品是张惠妹的一张音乐专辑,也许明天的歌词大气磅礴,也许明天这首歌可以代表了整张专辑的所有,作家的所有想法在这首歌里通通表现出来,在一个人最孤单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向往那些有人陪伴的日子,而现在的孤单感受反而让人产生了强烈的心理落差。Martin所写的曲子,将蓝调与灵魂的元素放在里头,让这首歌听起来悲伤感倍增,一针见血地写出了那份追寻明天的感觉。在阿妹的所有歌曲中,这首也许明天一定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海一望无际/看不见终点在哪里/深邃又吸引/我的心第一段开始就“海,一望无际”,演唱过程中“海”是作为一首歌的第一个字出现的,要用虚实结合的方式唱出,而hai由三个字母组成,声母(开头字母)h,字腹(中间字母)a一带而过,字尾i回归,整个字字头清晰,字尾收紧轻轻推出“,一望无际”这几个词的咬字重点在i上,从i开始从i结束,而后几句“深邃又吸引,我的心”则是一n作为结束,i字咬起来会比集中,而n字却使用前鼻音较多,这两个音在中文字母中是比较好咬的。我就在浪里/飘飘荡荡爱有时忽高有时低/推着我向前/每一天同样的“我就在浪里”“,我”字可以一带而过,最后归韵到“里”i上,第二句也是i,第三句第四句归为n上,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流行音乐作品的歌词中,词头词尾相互呼应,段落与段落之间尾字咬字也呼应着,所以词作往往都很押韵,每首歌都会有音的重点,而《也许明天》这部作品的重点音就是i、n,那么我们训练的重点也要逐步地放在这两个音上面。曾经我放纵享受/到最后无处解脱/越心痛就越快乐/越想快乐越寂寞过渡到高潮的过渡段,它的侧重点与开头和结尾是不太一样的,收字主要集中在o上,中国文字讲究归韵,所以歌词大都非常整齐对称。也许明天/没有谁/陪我走过/潮起潮落/也许明天/还有你/陪我开始/直到最后/海一望无际/我在浪里整首曲子的高潮部分,演唱时必须注意咬字的清晰,以n、i、o作为整首曲子的收官咬字,中和了前面的音,咬字相对比较轻松,但咬字不要太死,要推送出来,气于词同时推出来,慢慢地加重力量,把整首歌扬起来。 咬字与气息分析 咬字与气息相互达到非常默契的配合才能够让歌曲富有张力及感染力,也就是说我们要用完全放松打开的方式,我个人比较喜欢人在遇到刺激的状态下而发出的尖叫声,你会发现在尖叫的同时你的身体都在协调用力,腹肌会紧绷,声音富有穿透力。而音乐的演唱也要找到这样的一种感觉,不过就是学会控制气息与咬字相互配合,流行音乐的咬字是在嘴里的,有时候流行音乐的歌词是说出来的,气息送出字,上下贯通,相互协调,气息里融合着字,字里又包含着气息,把字都向前去说,他们之间就像水和鱼,鱼离开了水就活不了,而水没有了鱼就没有生机,气息是基础,而字就是上层的建筑,气沉丹田,字出喷口,就像二胡的弓与弦,拉开工按准弦才会出想要的音,这两样是演唱的基础,之后再对音色,情感,技巧加以画龙点睛的作用,演唱出的歌曲直达人心,声情并茂,从而表达它的情感,这就是咬字与气息的关系。 3结论 在流行演唱中,正确的演唱歌曲就会正确的咬字,声乐咬字中没有之分纯粹的封字音,因为最后一定通过共鸣腔体传出字母,发音和咬字在流行演唱中十分重要,美好动听的音乐是绝对不能缺少清晰的咬字的,它会对歌曲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声音的练习更是离不开正确的发音,它完善和帮助了声音共鸣,在这一方面我们必须勤加练习,注重音乐的细节,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符都需要我们都琢磨,去研究,尼•雨果曾认为“声音训练过程中,歌唱者的读字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包括一种通过语言形式来发声的技巧,这也是歌唱任何一种语言的歌曲的先决条件。”在没有掌握熟练的语言技巧的时候,想要融入思想感情将会十分的费力,没有变现能力,无法打动人心,这样一首歌曲就失败了,打动不了观众的音乐是十分无用的,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突出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特点。 流行音乐毕业论文篇三:《浅谈流行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 一、流行音乐文化背景下高中生音乐学习现状分析 我们知道音乐不只是流行歌曲、通俗音乐,在信息和网络发达的现代社会,流行音乐如潮水般的涌入校园,如何正视流行音乐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面对的最现实的问题。学生只欣赏流行音乐势必会造成学生营养不良;而对流行音乐不闻不问,教师又会跟学生产生距离感,这两者都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因此,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调整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重中之重。《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以审美为核心, 兴趣 爱好 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新意识等教学理念。因此我们一线音乐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更加注重流行音乐与严肃音乐、传统音乐教学的结合,合理开发和利用流行音乐,让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保持下去,让学生吸收音乐的营养能够均衡增长。 二、将流行音乐合理引入到高中音乐教学中 (一)利用流行音乐开启高中音乐教学的大门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普遍认为流行音乐浅显易懂、贴近生活,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明星时髦的装扮更是他们的一种美好的追求,相比之下,高中的音乐教材上的严肃音乐选段显得枯燥无味,加之他们对教师的 教学 方法 接受程度较低,因此,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反之,教师也难以真正的投入到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去。高中阶段的学生不仅对流行音乐非常喜爱,有些同学甚至会对其产生非常狂热追求。例如,在进行电声有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电声时,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段爵士乐,由此开始电声的教学。可以安排一到两次课来向学生普及音乐的种类与形式,在学生的脑海里建立起立体的音乐知识框架和和声感,在接触到不同种类的音乐时才不那么陌生。在开展爵士乐的教学时,可以在学生回家之前就向其安排一个作业,利用互联网去查询爵士乐的有关信息,并自行制作成PPT,在下一次的音乐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给其他同学看,以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将严肃音乐、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融入课堂教学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形式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主要以严肃音乐为主,流行音乐占很小的部分甚至没有流行音乐教学。这与我国长期以来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体系是分不开的,教师们习惯性的认为流行音乐里含有很多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这种偏见一直妨碍了流行音乐进入高中音乐课堂。从上个世纪末,我国的音乐教师才开始对流行音乐提起足够的重视,开始承认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引入流行通俗音乐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在音乐课堂上为学生建立一个宽松有趣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快速的吸收知识,健康成长。将流行音乐有机地融合到高中音乐课堂里,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接受程度,是当前音乐教学发展的主流。 通俗音乐引入课堂要讲究度,教师不能一味的依照学生的喜好将严肃音乐的课程时间降低,导致学生对音乐内容的认识狭隘。严肃音乐和传统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思维习惯,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我们高中音乐教师不仅承担这教书育人的任务,更承载者历史文化传承者的使命,因此,在教学工作中,除了利用流行音乐激发学生兴趣外,挖掘经典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也非常重要。 三、对高中生“偶像崇拜”现象以理性的启迪和情感教育 高中生需要通过对偶像的认同和依恋来确定自我价值、寻求自我发展。在流行乐坛中不乏有这些才华横溢的天才偶像明星,会作曲、会写词、会舞蹈,甚至会导演。另外,媒体的炒作、商业的包装往往更加美化这些人物形象,加深高中生对他们的向往崇拜之心。注重加强人文意识和文化内涵,用真实、丰富、生动的人格魅力,给予高中生以理性的启迪和感情的教育也很重要。例如,挪威的“80 后”音乐才子亚历山大? 瑞拜克,是北欧音乐的一颗新星。其父母都是古典音乐家,受家庭的音乐熏陶影响,小提琴拉得很不错,钢琴也与之相媲美。通过实践,本人认为不该有意让高中生回避发生的“偶像”丑闻,有些偶像失败的 故事 对高中生往往具有特别有益的启示,能够起到“替代体验”的教育结果。把握住了高中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上就能游刃有余地与之互动,从而产生共鸣。 四、结语 高中音乐教学的改革工作要落到实处,就要挖掘更新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学到想学的东西。教学工作者要看到高中教学的现状,理解到流行音乐对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多在课堂上将流行音乐当做素材来开展教学,能够极大地提升高中音乐课的充实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这才是高中音乐教学改革的初衷。 猜你喜欢: 1. 大学流行音乐鉴赏论文 2. 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论文范例 3. 音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范例 4. 音乐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5. 音乐文化毕业论文

声乐论文目录

随着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其研究也在不断拓展、深化和创新的过程中更显其丰富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声乐论文,供大家参考。

声乐论文 范文 一:音乐论文发表-平湖派

摘 要:在中国琵琶艺术众多的传统流派之中,平湖派陶染着中国传统音乐的典雅风韵,以较强的艺术生命力世代流传,极具研究价值。但在当下,其传承现状并不乐观,流派概念日渐淡化、承人的稀缺以及传谱的缺失等原因致使其艺术影响力甚微。本文基于田野调查,试图从平湖派琵琶艺术的历史起源、历代传人、发展过程、演奏风格和美学特点等方面入手,探究其传承现状并分析该流派的发展前景,进一步把握平湖派琵琶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平湖派;琵琶;传承

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弹拨乐器琵琶具有极为悠久的历史,因其所代表的 文化 内涵典雅深厚、演奏技法独特多元、艺术作品华美丰富而长久流传于世。自魏、晋时期,琵琶首次传入中国以后,乐器本身所具有的西域色彩与东方文化特点,交融凝结为现今中国民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在琵琶艺术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大传统流派的产生与演进可谓是异彩纷呈。

在琵琶艺术众多的传统流派中,平湖派隶属近代琵琶四大流派、江南地区琵琶五大传派之一,与之同具艺术影响力和研究价值的琵琶流派还有无锡派、浦东派、崇明派、汪派、瀛洲派。平湖派琵琶艺术曾在我国具有极高的艺术地位,甚至曾一度名扬海外。

但近年来,平湖派琵琶艺术的传承现状并不乐观,流派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影响力日渐削弱,流派的概念也渐趋于淡化,民众普及度较低,甚至在流派的发源地平湖,也是少人问津。琵琶艺术最直观的传播方式即口传心授的教学,教学对象主要针对青少年人群,然而目前各地音乐院校或艺术 教育 机构所开设的琵琶课程,层次高低不等,但大多都以常规性的教学为主,根据难易程度开展教学活动,基本没有以流派为主的教学。在普通民众间,社会新兴文化日趋直上,对 传统文化 的承袭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当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日趋淡化,平湖派的传播途径又相对较为狭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流派的传承与发展随之遇到了较大的阻碍。从流派本身传承条件来说,传人严重稀缺,传谱在发展过程中也未得到完整的保存,一些传统独特的演奏技巧无成文记录可考,难以承袭。如此历史悠久的民间流派若最终走向陨落,将是艺术领域的一件憾事。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平湖派琵琶艺术的承袭与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将具有百年悠久而深厚积淀的平湖派琵琶文化继承下来,帮助古老的民间传统流派,拂去旧尘,重放光彩。

一、平湖派琵琶的历史脉络

明清时期,由于方兴未艾的戏曲艺术的持续发展,促使多种乐器从伴奏地位不断向独奏艺术演化。而随着市民音乐艺术的崛起,器乐独奏艺术逐渐在城市节日庙会以及各种游乐场所中迅速地兴盛了起来。民间器乐别树一帜,各领域乐者演奏技艺超凡。在此时期内迅速兴盛起来的民间器乐艺术中,琵琶演奏艺术无疑代表了这一时期器乐独奏艺术的最高成就,开创了了器乐独奏艺术发展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①

在这一时期,琵琶演奏领域虽是名家辈出,琴技绝伦,但是却未曾出现成文的琵琶 曲谱 ,也未曾有古书文籍专门对特定的琵琶演奏风格进行记录与区分,因此在当时未产生清晰的各家流派。清末,琵琶演奏家李芳园(1850—约1901年),将家中流传的所有琵琶乐曲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谱写成《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该曲谱的刊印,也代表着琵琶演奏流派,“平湖派”的诞生。

早在清乾隆年间,浙江平湖李氏家族就是琵琶艺术世家。自李延森起,开启了李氏家族琵琶世代相传的历史。李延森(约1771年生)为平湖琵琶有史可考的最早的起始者,他“举业之暇,性耽音乐,而尤爱琵琶,研究古曲,各极其妙”②。在此之后,李延森又传于其子李煌,李煌实则子承父业,以此而尽孝行,使双亲可听其琴音,取乐于此。在李煌之后,又传于其子李绳墉。后又传于其子李南棠,据《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记载,李南棠素嗜琵琶, 同时也非常地擅长琵琶演奏。但囿于当时的文化环境,旧俗所限下,李氏前三代都仅限于家中承袭,不可外传。因此,李氏琵琶也并未扬名于社会。直到传至李南棠后,才开拓了崭新的、更为广阔的承袭局面。到了李南棠的青壮年时期(1850—1876年),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疆土。以经商为业的李氏,经常来往平湖、上海之间。他见多识广、思想开明。愿交乐友,广师求益。1850年,李南棠与张子房、俞芝山“携谱奉访,杯酒论交”,1856年与故友郁谷园、姚飞泉、姚松斋等进行切磋。“先世遗谱相与参考,按节挥弦各有心得”。1876年,与陈子敬、周厚卿、黄梅汀、周蓉江等“见访”。③而陈子敬即当时极有名望的一位琵琶名家,颇受清光绪皇帝生父醇亲王的赏识,还曾受其“天下第一琵琶”的封号。在与众多琵琶演奏名家切磋琢磨的过程中,李氏琵琶开始摆脱原本封闭的、家族内部承袭的局面,同时,李南棠在此交流借鉴之中,也吸收了许多新的元素,更加丰富了家传演奏技法。

在李南棠之后,又传于其子李芳园(1850—约1901年)。李芳园出生于如此几代相传的琵琶艺术世家,从小积久陶养,兴致浓厚且天赋过人。他在对于李氏琵琶的承袭有着极大的贡献。他不仅自身琴技过人,而且善于博采众长,对民间各家琵琶演奏流派都有吸收借鉴,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李氏琵琶的演奏风格与曲目。对于社会文化领域风气不佳的时局,李芳园欲为琵琶艺术的发展寻求新的方向,故而整理归纳了家中流传的曲谱,并融合民间各派的演奏特点,同时吸收了一些优秀的民歌作品,将其系统地谱写,最终编撰成《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

该曲谱的刊印,也代表着中国近代琵琶四大流派,“平湖派”的正式诞生。

二、平湖派琵琶的主要传人

(一)第六代传人朱英

朱英(1889—1954年)字荇青,号杏卿,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镇(今当湖街道)人,据相关研究者考证,在五十年代,他曾居住于原城关镇骑塘浜十号。朱英是平湖派琵琶艺术继李芳园之后的第六代传人。朱英儿时师从平湖派琵琶第五代传人李芳园。在李芳园私塾学习期间,最初是李芳园的学生吴柏君为其授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李芳园本人才开始为其授课,在此期间,朱英勤学苦练,深得李氏琵琶的精髓。1927年,朱英受到北大校长蔡元培的举荐,到成立不久的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任职。受时局所迫,1948年,爱国的朱英不愿为日本人演奏琵琶,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在平湖县(今平湖市)初级中学教授语文。朱英在其工作期间,仍坚持学习琵琶以及专业音乐理论知识,这也为原本狭窄的民间流派创造了更多对外发展的空间与可能性。

朱英先生对平湖派琵琶的演奏技巧和教学都具有自身独到的一面,他为继承和发展平湖派琵琶艺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创立的许多琵琶演奏技巧至今仍为琵琶演奏家所使用。朱英首次将平湖派琵琶艺术引入高等学府的课堂,1927年,他任教于上海国立音乐学院(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琵琶。第一,在这期间,朱英第一次把流传在民间的平湖派琵琶艺术引入到高等学府,在任教的十七年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平湖派琵琶继承人:谭筱麟、丁善德、蒋凤之、樊伯炎、陈恭则、杨少彝、江容琛、程午嘉等。第二,朱英提倡“文武合套”的演奏理念,他在平湖派琵琶的演奏风格中提倡“文武合一”,打破了文曲、武曲的界限;第三,创新琵琶演奏技法,首创左手五指并用;第四,他继承和发展了记谱特色,在原本的李氏工尺谱中,用短线标注节奏,并标出详细的演奏标记;第五,创作了一批平湖派琵琶的演奏作品,《五卅惨案》、《难忘曲》、《秋宫怨》、《长恨曲》、《枫桥夜泊》、《海上之夜》等数首作品。④

(二)第七代传人杨少彝

朱英的学生杨少彝(1913—1974年),我国著名的平湖派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1931年开始师从朱英,学平湖派琵琶,琴技绝伦,深得老师朱英的认可,为平湖派琵琶的第七代传人。在1958年以“民间艺术家”的身份被西安音乐学院引进。

他在西安音乐学院任教期间,培养了任鸿翔、何明威、王天建等一大批优秀的琵琶演奏家。在杨少彝毕生的教学过程中,他并不墨守成规,而是勇于为传统艺术开拓发展的新局面,为古老流派的传承做出了许多努力。后为时局所害,蒙难弃世。

(三)第八代传人杨毓荪

杨少彝之子杨毓荪(1950- ),自幼师从其父,学平湖派琵琶。在父亲早逝后,更加坚定了承袭父亲夙愿的决心。此后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浦东派琵琶演奏家林石城。杨毓荪不仅精于琴艺,还坚持致力于提高平湖派琵琶艺术地位的工作,整理并出版其父杨少彝生前所留曲谱,为平湖派琵琶的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在移民后,他也未曾停止对平湖派琵琶艺术的传播工作。

三、平湖派琵琶代表传谱

《南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的刊印标志着琵琶演奏流派“平湖派”的诞生,该曲谱融合了平湖派的主要代表作品、演奏技法、演奏符号等,是流派学习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平湖派琵琶保存相对完整的传谱,由清代平湖派琵琶艺术的创始人李芳园整理编辑家传琵琶乐曲编撰而成。“窈念家君究心于此四十余年,方参透其中三味,尝因时尚艳曲淫声,风气愈趋愈下,欲著斯谱,为指南要法。自慨有志未遂,棻承先业,惟湮没是虞。于是发奋朝夕,汇集古曲十三套,按节寻声,一一参考默识”

(一)代表曲目《阳春古曲》

全曲共计十个段落,根据《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所记,十个部分分别为“春景阳和”、“锦园小憩”、“遍地花开”、“独占鳌头”、“风摆荷花”、“玉版参禅”、“道院琴声”、“一轮明月”、“东皋鸣鹤”、“铁策版声”。

(二)代表曲目《淮阴平楚》

该作品是平湖派典型武曲套曲的类型,全曲风格雄壮伟岸,大气磅礴,演奏者须表现出战争史诗般地宏伟场景。在演奏中,多使用满轮、绞弦、扫弦、轮拂、并弦、拍等技巧。⑤

(三)代表曲目《平沙落雁》

该曲由“雁阵横空”、“霜天雁叫”、“平沙扑翅”、“高翔千仞”、“衡阳万里”、“逐队分飞”、“一行归影”七部分组成。为表现文曲悠远淡泊的艺术意境,演奏中应注意运用弹挑、滚奏、双弹、轮指、扫弦以及推、拉、吟、揉的技法。

四、平湖派琵琶的演奏风格

平湖派琵琶的演奏极富地方特色,也正是因为它独具匠心、丰富多元的演奏技法,才使得它清晰地有别于其他民间流派,以较高的艺术影响力长久流传于世间。本文在此,将进行简短论述。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的手法、指法备载仿刻华君秋苹谱,惟有新增手法每曲详注逐段工尺旁。其中,右手的轮指技法是平湖派琵琶演奏特点的主要体现。轮指,是指琵琶或吉他的一种典型演奏指法。在琵琶演奏中,几乎所有的乐曲都要使用该演奏指法,由轮指汇成的指法特别繁多,例如带轮、扫轮、满轮等等,在此不一一详述。

轮指主要分为上出轮和下出轮两类。上出轮即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顺时针依次弹下,后接拇指挑上;下出轮即是无名指、中指、食指顺次弹下,后接拇指挑上。在平湖派琵琶的演奏中,多用下出轮手法,偶尔根据乐曲需要兼用上出轮手法。如代表作品《满将军令》的弹奏技法为先以食、中、名、禁四指,此第弹下,然后大指挑上,其声缓且长而易圆,须要连而勿断,断不可用上出轮。⑥平湖独创的演奏技法有“蝴蝶双飞”、“抹复扫”、“七操”、“马蹄轮”、“挂线轮”,上述技法演奏难度颇大,掌握者甚少。

平湖派琵琶艺术最初起源时,属于文人音乐,供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知识阶层人士自娱自乐。“古之学问为己,今之学问为人”,也许当今社会人们习音律,一般是为学习掌握一种演奏的技巧,但对于先者来说,怡养性情、修身静心。由此可见,平湖派琵琶艺术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是极为深厚的,耐人寻味的。自古文曲宜静,以平湖派代表曲目《青莲乐府》为例,此曲由“举杯邀月”、“雨打芭蕉”、“风入松”、“石上流泉”四段联缀而成,犹如以泼墨画式的笔触,描绘出古代文人墨客“起舞弄清影”一般的古朴典雅之景,给人以空灵舒畅、意境深远之感。中国古典音乐文化多倡导悠然心会,超乎功利,象征着高洁、寂寥、含蓄、典雅的君子品质。曲中始终激荡着一种至高的审美情趣,让听者在袅袅琴音中,洞悉艺术的真谛所在。

声乐论文范文二:校园音乐剧;创新实践

摘 要:社会在不断发展变迁,人们对高雅艺术展开追求同时,还希望艺术可以是通俗易懂的,音乐剧中流行音乐元素大胆实践创新,也恰好满足大众这种审美情趣,也使得一部又一部的经典作品横空出世。作为音乐剧中一类独特创作特征的流行音乐元素,也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学习与研究,本文对校园音乐剧中流行音乐元素该特殊创作特征加以深入分析,希望为促进校园音乐剧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流行音乐元素;校园音乐剧;创新实践

音乐剧对流行音乐元素作用是深远的,本文主要围绕校园音乐剧和流行音乐元素关系展开,而流行音乐是当前覆盖面最广,比较流行歌曲表达形式,容易获得大众接受通俗演唱 方法 ,同音乐剧两者有机融合,促使音乐剧与流行音乐两者都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特别当今科技突飞猛进发展,新兴事物逐渐涌现出来新时期,人类各方面均已取得质的飞跃,时代发展同大家坚持不懈努力存在密切关系,科技发展与艺术创新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也更带有新时代的气息。

一、校园音乐剧概述

校园音乐剧为一类小型音乐剧,音乐剧是一种有机融合了歌唱、舞蹈和戏剧表演的综合性表演。历经一个世纪发展阶段,音乐剧在发达国家备受追捧,让人感到满意却又不置可否缔造艺术和商业间统筹兼顾的双重利益,但是在我国存在的历史并不是很久。顾名思义,音乐剧表演应该具有的特征是戏剧性、整合性、风格化差异化和三项全能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音乐剧从诸多表演艺术门类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代舞台剧美学综合性的最高标准。相对来讲,音乐剧这一名词还比较新鲜时髦。最近几年,伴随音乐剧持续升温,国内音乐剧相关文字,乐谱还有音像材料等量日益增加,而且我国诸多校园也开始让师生尝试音乐剧编排与创作。音乐剧一大特征便是通俗性,这也是它同歌剧间最大差异①。绝大部分歌剧对于受众审美水平有极高要求,但音乐剧则恰好相反,其大众性特征异常鲜明,掌握起来也更为容易,从多角度考虑,音乐剧较歌剧都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学生学习热情也会更高。另外,艺术与娱乐两点音乐剧中均具备,所以对学生课余生活也起到很好丰富作用。特别是当今,综合素质教育在我国大行其道,众多中小学也陆续开展艺术综合教学,音乐剧这一良好载体备受瞩目,对音乐剧中流行音乐元素这一独特创作特征加以研究,对我国全面开展综合素质教育意义重大。

二、流行音乐元素在校园音乐剧中的创新与实践

首先,震撼人心视听效果。很多音乐剧成功之处便在于在音乐剧作品中不单融入法国大型歌剧,浪漫主义还有英国民谣等古典音乐元素,还融入大量流行音乐元素,这些音乐节奏平稳、旋律简单。配合旋律特征方面,作曲家偏向流行歌曲创作风格特点,促使受众可以单纯由音乐当中体会音乐真谛;配器特征方面,把流行爵士音乐、电声等元素融入管弦乐中,制作出使人眼前一亮音色效果。各类形式流行元素有机融合,创作出无与伦比动人曲调,让观众享受一场别开生面视听大餐②。其次,寓教于乐大众情趣。将流行音乐元素融于音乐剧中,对所有学生受众都具有不可替代重要作用。音乐剧中侧重流行风格作品,因其优美动人,朗朗入口特征变成学生生活娱乐重要组成,也成为其情感寄托与生活写照,让广大师生学习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为一种不可多得的调味剂。该类音乐对压力较大及学业繁重学生来讲,也不失为一类娱乐消遣好办法;音乐剧中各类西洋乐器伴奏,促使音乐渲染力加强,对学生陶冶情操及拓宽视野非常有利;另外音乐剧中多一些比较夸张的呐喊、尖叫等声音异化处理,充分调动其学生们的好奇心,让他们由精神与心理双方面得到刺激快感。再次,雅俗共赏审美品质。校园音乐剧会沿用很多古典歌剧段落,采取宣叙调、咏叹调或古典音乐背景,也说明其在追求通俗性和娱乐性同时,仍然要维系其自身高洁品质。优秀音乐剧作品需要充分打破雅俗对立状态,拉近雅俗间距离,达到雅俗共赏交融情境③。相比 其它 古典音乐剧来讲,校园音乐剧桥段融入更多流行音乐元素,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感到更亲切,更容易接受,另外学生审美水平与音乐素养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或在音乐剧享受过程中不断得到培养。

三、 结语

假使说八二年由中央歌剧院《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视作富有我国特色音乐剧,定义成我国当代自创音乐剧,则中国音乐剧也不过短短二十来年时间。但通过国人不断摸索,我国文艺与教育工作者的持之以恒,近年来我国自创剧目越发增多, 经验 积累也越发丰富。无论歌剧话剧,舞蹈影视,亦或是戏曲艺术,都有对音乐剧的不断考量,音乐剧越发让人欲罢不能,尤其年轻受众,尤其是近些年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校园音乐剧,更是让青少年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不断成长,让流行音乐元素融入于校园音乐剧当中,并不断加以创新与实践,这势必会让我国校园音乐剧未来呈现出一幅更加美好的画卷。

毕业论文是学生时代最重要的一件事,事关能否毕业,而毕业论文的格式又决定了一篇论文的水准,所以我们在做毕业论文时,一定要按正确的毕业论文的格式排版。 第一、构成项目 毕业论文包括以下内容: 封面、内容提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附录、参考文献。其中“附录”视具体情况安排,其余为必备项目。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参考文献后加“后记”。 第二、各项目含义 (1)封面 封面由文头、论文标题、作者、学校名称、专业、年级、指导教师、日期等项内容组成。 (2)内容提要与关键词 内容提要是论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应忠实于原文,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不超过7个。 (3)目录 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对应的页码。 (4)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 (5).注释 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 (6)附录 附属于正文,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图形等形式。 (7)参考文献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名录。 4、毕业论文格式编排 第一、纸型、页边距及装订线 毕业论文一律用国家标准A4型纸(297mmX210mm)打印。页边距为:天头(上)30mm,地脚(下)25mm,订口(左)30mm,翻口(右)25mm。装订线在左边,距页边10mm。 第二、版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倍行距。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忌用繁体字、异体字等其他不规范字。 第三、论文各部分的编排式样及字体字号 (1)文头 封面顶部居中,小二号行楷,顶行,居中。固定内容为“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2)论文标题 小一号黑体。文头居中,按小一号字体上空一行。(如果加论文副标题,则要求:小二号黑体,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论文标题以下的行距为:固定值,40磅。 (3)作者、学院名称、专业、年级、指导教师、日期 项目名称用小三号黑体,后填写的内容处加下划线标明,8个汉字的长度,所填写的内容统一用三号楷体,各占一行,居中对齐。下空两行。 (4)内容提要及关键词 紧接封面后另起页,版式和字号按正文要求。其中,“内容提要”和 “:” 黑体,内容用宋体。上空一行,段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关键词”与 “内容提要”间隔两行,段首空两格。“关键词”和 “:” 用黑体,内容用宋体。关键词通常不超过七个,词间空一格。 (5)目录 另起页,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内容用小4号仿宋。 (6)正文文字:另起页。 (7)论文标题:用二号黑体加粗,居中排列,上空一行;下标明年级、专业、作者,作者姓名另起一行,四号楷体,居中排列;下空两行接正文。正文文字一般用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二)”,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以下标题序号分别为“1.”和(1),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为避免与注释相互混淆,不可用“①”。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9)注释:正文中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统一为“①”,同时在本页留出适当行数,用横线与正文分开,空两格后定出相应的注号,再写注文。注号以页为单位排序,每个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号宋体。引用文章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文章标题、刊物名、某年第几期〈例如 : ①龚祥瑞:《论行政合理性原则》, 载《法学杂志》1987年第1期。);引用著作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著作名称、出版者、某年第几版、页数 ( 例如:② [ 英 ] 威廉·韦德著:《行政法》,楚剑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年版,第5页。)。 (10)附录 项目名称为小四号黑体,在正文后空两行空两格排印,内容编排参考“示范文本”。 (11)参考文献 项目名称用小四号黑体,在正文或附录后空两行顶格排印,另起行空两格用小四号宋体排印参考文献内容,具体编排方式同注释(参考的著作可不写第几页) 。 (12)页码 首页不编页码,从第二页起,居中编排。

声乐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选修课,学好声乐有很大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声乐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声乐毕业论文 范文 篇一:《民间音发展趋势》 摘 要:民间音乐一直是传统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今许多的民间音乐被列为世界非物质 文化 遗产,这不禁引起了人们对它的关注,同时它的传承与保护也变的尤为重要。通过对民间音乐的独特价值及发展趋势作出较详细的论述,期望民间音乐能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演变发展而日益繁荣,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 关键词:民间音乐;传统音乐;发展趋势 中华民族有着广阔的疆域,众多的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传统音乐这种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色的本土音乐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中不可缺少的的部分,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中最基本、最丰富、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 一、中国传统音乐与民间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指的是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的 方法 ,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形态特征的音乐,其中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的、历代相传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作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的音乐作品。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的一部分,也是传统音乐中最基本、最丰富、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并且与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伍国栋老师对其作如下界定“民间音乐是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存见的一部分既古老又现代的音乐文化类型,是创造于人民大众又供人民大众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口传心承方式来共同操纵、共同享用、共同演绎和共同传承的一种非专业的社会音乐文化产品。”①如此一来更有效地认证了民间音乐的地位。 二、民间音乐的独特价值 民间音乐是人类音乐中最丰富的宝藏,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成员,它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是人类历史的见证,具有独特的价值,如人文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审美价值和音乐创作素材价值。(1)人文价值,是指民间音乐反映的历代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历史事件、生活习俗等人文资料。如在编写地方志时,民间音乐是不可或缺的部分。(2)学术研究价值是指民间音乐自身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其规律,如五声性调式的特点、多声部民歌的研究等都可作为世界上的中国音乐文化符号。(3)审美价值则体现在民间音乐积累了优秀的曲目,它们是以中国人民的审美和要求而流传下来,在流传中千锤百炼、凝聚成为高度艺术感染力的音乐形象,有的催人泪下,有的令人心旷神怡,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和欣赏价值,是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多得的艺术。(4)民间音乐具有音乐创作的素材价值,民间音乐作为民族音乐的基础,曾哺育了历代的文人音乐家和宫廷音乐家;同样也启发了中国新音乐的专业创作和通俗音乐创作。 三、民间音乐的发展趋势及思考 1.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本质最完美的音乐表现”②。民间音乐不仅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更是世界民族文化的骄子,因为它不仅代表着一种艺术,更诠释着一个民族的本质,也是人类精神文化交流的一种媒介。于此,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是我国经济环境下的一项重要的文化策略,而人民也应根据各民族音乐的特点做出适当的保护 措施 ,以便更完整的保留住它的本质。然而民间音乐内容形式的多样化使得保护工作变得困难,它不仅是一种文字或影像上的保护,更是一种无形的深入人们内心的认可与保护。于此,音乐工作者应该注重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做好这项艰巨的任务。深入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考察,立足于国际,各地区各民族等全方位,多角度的学术视角,采取科学的研究和论证。在尊重民族、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对民间音乐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是我国更多的民间音乐走向国际化的舞台。 2.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部分,也是传统音乐中最基本、最丰富、最富有活力的部分,它在在历史的长河中紧随着人民生活,既延续又演变的流动着。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和他们独特的音乐文化,也是这种音乐文化代表着当地人们的一种生活环境和精神上的审美。也正因为如此,世界才呈现出多元化,而随着社会全方位的发展,各个国家对自己音乐文化的保护也上升到一个重要的阶段。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有着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民间音乐作为一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国际音乐中,他们也渐渐代表着一种中国独特的音乐形象。“传承发展是延续传统的动力,是传统音乐的生命力。只有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和抓好传承措施,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传承发展而日益繁荣。”③ 四、结语 民间音乐是传统音乐的一部分,也是传统音乐中最基本、最丰富、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并且与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和宗教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民间音乐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审美价值和音乐创作素材价值,通过对民间音乐的独特价值及发展趋势作出较详细的论述,期望民间音乐能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演变发展而日益繁荣,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 注释: ①伍国栋.中国民间音乐[M].杭州:浙江 教育 出版社,1995. ②杨立梅.柯达伊教育体系中传统音乐传统的继承与发展[J].中国音乐,2000(01). ③冯光钰.传承发展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音乐的最好保护[J].音乐研究.2006(01). 声乐毕业论文范文篇二:《音乐论文发表-音乐游戏》 摘 要:在音乐游戏教学中教学生听辨音乐的音高、节奏、强弱、节拍、速度、情绪等基本要素,并在训练听觉的同时引导他们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这些要素。使自己的身体与音乐默契配合成为一个整体。 关键词:音乐游戏;音乐教育 一、游戏的定义 拉夫·科斯特:(索尼在线娱乐首席创意官)游戏就是在快乐中学会某种本领的活动。辞海这样描述游戏:以直接获得快感为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这两个定义说明了游戏的两个最基本特征:(1)以直接获得快感(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为主要目的。(2)主体参与互动。主体参与互动是指主体动作、语言表情等变化与获得快感的刺激方式刺激程度有直接关系。 二、音乐游戏的概述 首先是由音乐作为主导的游戏活动,音乐是一门培养 儿童 创造能力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直观的 教学方法 ,如生动有趣的 唱歌 游戏,律动自编舞蹈表演,加入伴奏乐器等,这些方法的灵活运用是音乐教学当中是直接有效吸引小朋友的办法,让他们在一节课四十分钟内感兴趣,专注聆听和学习的动力。针对小学生儿童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应特别重视设计音乐游戏活动,对发展儿童的音乐 想象力 ,引导有意识的进行创新。儿童往往年龄小,好动的本性比较强,对于音乐学习来说,知识也好,技能也好,整体音乐素质也好,均离不开音乐兴趣与 爱好 这个根本源泉。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穆塞尔和格连在其《学校教学心理学》中写道:“假如我们能在一个孩子身上唤起对音乐的一种强烈的热情,假如我们能把这种兴趣延长若干年并且缓步地把它提到更高水平的话,那么,即使他永远成不了一个技艺名家,他也将通过音乐找到他的个人幸福…….这是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点 1.以人为本,突出音乐教育人性化。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可以这样说,在奥尔夫音乐课堂上,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走进了音乐”。这种音乐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能充分表达自我的情绪情感,体现出人文关爱。 2.在“做”中学,突出音乐教育游戏化。教育学家罗杰斯提出了活动学习理论,即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做”中进行的,在做的过程中,新旧知识逐渐形成了自然地本质联系。对于年级较小的学生更是如此,以他们理解,“做”就是玩,就是游戏。高尔基说“儿童通过游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的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儿童他们的兴趣还不稳定,因此当他们从事某一项活动时,一遇到外界的一些干扰,就容易发声兴趣转移,但是,他们为不会变的兴趣是游戏。只要我们在音乐环节中加入游戏,加入合理儿童感兴趣的活动,他们就会专注,有兴趣去了解音乐带给他们的欢乐。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主张,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从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音乐游戏具备了将音乐听觉表象体现在行动之中的功能。让儿童从音乐中来——感受音乐(听音乐):到音乐中去(音乐游戏):再回到音乐中去——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掌握音乐)。 四、游戏在儿童课堂中的实践 1.音乐游戏在音乐教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堂中的每一段引言、每一项教学活动,每一个音乐游戏都要有连贯性。有些课例我们可以通过这样去做的:通过用身体姿势创造形成各种图形,培养群体协作能力。 老师:我今天给大家出一道难题,你们会写阿拉伯数字吗? 学生:当然我们上幼儿园时就会写了。 老师:那你们会用身体写吗? 学生:……… 老师:你们现在笔直的站起来,就是一个“1”字,你们还可以躺在地上用身体摆出阿拉伯数字1—9来。现在你们讨论一下,看看怎么摆又准确又有创意。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比如摆不出“2”的造型时,教师应该给与必要的提示,可以两三个同学合作完成这个造型。 让学生一同商议如何合作摆出图形,其他组可以评价哪些地方有创造性,哪些地方还不够准确,应如何改进。如果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教师可以进一步加大游戏难度,在黑板上画出各种教学需要的图形,用打击乐器进行声音造型。当学生掌握声音造型的基本方法后,启发学生以组为单位,从生活中提炼可以用声音表达的图形。先将图形画出来,再用各种方法创造声音造型。 2.教师在音乐游戏中起贯穿作用。教师在运用游戏激趣法时必须注意四点:第一、游戏目的要明确。第二、游戏的规则要叙述清楚。第三、游戏纪律要张弛得当。第四、游戏道具提前准备,这样才能让游戏真正成为课堂中的“闪亮点”和“兴奋点”。点燃学生心中的音乐火花。另外,在运用游戏时除了向学生讲清楚游戏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外,还要求儿童必须遵守规则,服从教师的指挥,掌握游戏的步骤和方法,如有歌曲的游戏一定要唱好歌曲,训练音准的游戏一定认真聆听琴声等,否则就会妨碍游戏的进行。 总之音乐游戏是一项很好的音乐实践活动。希望大家重视它的价值,走出自己教学中的一些教学误区,充分发挥音乐游戏教学的巨大作用。不仅要挖掘音乐教材中美的各种因素,而且还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以美执行,使他们在学校美育教育活动的实践中,自己去认识美,体验美,掌握美、表现美、创造美。 声乐毕业论文范文篇三:《高校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声乐教学效率》 摘要:声乐教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技能技巧课,教师要掌握科学的 发声方法 、全面的文学以及音乐素养,还要精通教学之道并善于研究声乐教学的规律,才能够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声乐 高校声乐教师 教学效率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的 名言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而在音乐艺术中,最古老而又最受欢迎的音乐形式当属声乐,它能够具体的表达出演唱者的感情,引起欣赏者的共鸣,是一门传情的艺术。声乐教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技能技巧课,需要长期的训练、实践才能看到效果,不是一蹶而就的课程。更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需要在长期的训练中,掌握其中的方法,并且坚持进行反复的练习、深入的研究,才能够逐渐熟练地掌握演唱的方法及规律,达到较为理想的演唱效果。当前高校声乐教师肩负着提高声乐教学效率的重担,因此仅仅是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全面的文学以及音乐素养是不够的,还要精通教学之道并善于研究声乐教学的规律,才能够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校现行声乐教学中有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教学效率低、学生成才速度慢、学生声乐水平停滞不前以及学生声乐水平倒退甚至会有导致学生坏嗓的教学失误。而导致这些教学失误的原因主要有:部分高校声乐教师不能真正掌握歌唱艺术真谛、缺乏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无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声乐学习;很多高校声乐教师不懂得遵循声乐教学心理,没有很好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及训练手段;学习声乐要有好的嗓音条件以及较强的乐感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而部分学生并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要正视现状并且结合高校学生的年龄特点,着重研究和提高声乐教学的方法及效率,提高高校声乐教学效果。 1.高校声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名专业的高校声乐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水平,使学生信服于自己的专业素质,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因此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求声乐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并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魅力,做一名德才兼备、“技”“艺”兼通、教研相融的声乐教师。 2.高校声乐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乐感与文化艺术修养 要增加自己歌唱的自信、放飞自己的歌声,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涵就要有良好的音乐感觉。好的演唱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技巧、丰富的情感体验以及浓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的。作为高校声乐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乐感以及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才能使技艺完美结合,更好地表达优秀的声乐艺术作品,才能够为祖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声乐演唱艺术人才。 3.高校声乐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声乐演唱能力和范唱能力 教学注重言传身教,而声乐教学尤其如此。只有具有较高声乐演唱水平及较好的范唱能力的教师才能在声乐教学中起到很好的言传身教的作用。声乐教学中最为直观的教学方式方法就是范唱,它可以通过直接的耳濡目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以及艺术表现能力,通过聆听教师的范唱学生还可以直接模仿教师的歌唱方法。而不具备良好舞台演唱及范唱能力的声乐教师,只是讲解理论,不管讲得多好,但是如果缺乏技能的实践操作,还是不能够使学生很好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就不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可以说是失败的教学。声乐是一门复杂的技巧技能课程,不具备范唱能力的声乐教师会使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到迷茫,而一些教师的错误的范唱,就是误人子弟了。 4.高校声乐教学应遵循教学规律 高校声乐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得教学规律来进行教学活动。有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是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目的明确,每一堂课都必须做到能承上启下和前后呼应:当天所教授的内容与要求,应作为第二天所讲授内容的基础;而第二天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又是当天所教授内容的延伸与发展。 5.高校声乐教师要科学的组织课堂教学 水平不同的声乐教师就会带来不同的课堂效果。教师要科学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首先要熟悉教学大纲和教材并且掌握每一节课的训练意义及方法,对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例如练声、歌曲、节奏、停顿、高潮等做好周密的考虑和设计;其次要明确每一节课的训练目的和意义,确定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 ① 教学过程要彰显民族化及个性化 声乐教师应不能用高高在上的威严姿态来面对学生,而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来跟学生进行心理上的交流,建立起民主的师生关系;以平等的、合作者的态度来创造课堂上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起课堂上的民主气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情绪,在轻松的心理状态下歌唱。歌唱是一种二度创作的过程,学生的性格、文化素养以及理解能力和嗓音条件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演唱个性以及审美个性,声乐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个性化处理。 ②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 传统的声乐教学几乎是凭借教师个人 经验 和感觉,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现在可以引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尽量减少主观因素,使教学更加直观。使用多媒体电脑和数字音频卡(或者能够录音的声卡)及音频软件,在声乐教学中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声音的波形进行分析,使声音能够看得见,使声乐教学直观化。学生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自己的声音为参照切实感受声乐学习中的点滴,比如声音的位置、咬字及音准等。教师还可以把上课的情况进行录音录像,让学生在课后观看练习,使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声乐课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岱超,胡郁青.如何提高高师声乐集体课的教学效果.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蒋娟全.高师声乐集体课教学探讨.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3]陈晓鹏.浅谈高校声乐课的有效教学.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4期. 猜你喜欢: 1. 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论文范例 2. 音乐系毕业论文题目 3. 音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范例 4. 音乐声乐教学毕业论文 5. 大学音乐论文的范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