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矿物岩石杂志

发布时间:

矿物岩石杂志

P5 地质学类核心期刊表(供你参考)另外核心期刊的发表周期相对来讲会较长,也不容易发。希望你有心理准备。1、岩石学报 2、中国科学.D 辑,地球科学 3、地质论评 4、地学前缘 5、地质学报 6、地球化学 7、地球科学 8、矿床地质 9、沉积学报 10、地质科学 11、中国地质 12、地球学报 13、现代地质 14、高校地质学报 15、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16、第四纪研究 17、地质通报 18、岩石矿物学杂志19、地质与勘探 20、矿物学报 21、地层学杂志 22、地质科技情报 23、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4、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5、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6、矿物岩石27、物探与化探 28、古地理学报 29、新疆地质 30、地球与环境

25.颜丹平,刘鹤,魏国庆,周美夫,董铁柱,张维宸,金哲龙.2008.龙门山后山震旦系—古生界变形变质作用:松潘-甘孜造山带中生代伸展垮塌下的中地壳韧性流壳层.地学前缘.24.赵永久,袁超,周美夫,颜丹平,龙晓平,蔡克大.2007.松潘甘孜造山带早侏罗世的后造山伸展:来自川西牛心沟和四姑娘山岩体的地球化学制约.地球化学.23.赵永久,袁超,周美夫,颜丹平,龙晓平,李继亮.2007.川西老君沟和孟通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成因机制及对松潘-甘孜地体基底性质的制约.岩石学报.22.漆亮,周美夫,严再飞,皮道会,胡静.2006.改进的卡洛斯管溶样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低含量铂族元素及铼的含量.地球化学.21.曹志敏,安伟,周美夫,郑建斌,漆亮.2006.马里亚纳海槽扩张轴(中心)玄武岩铂族元素特征.海洋学报(中文版).20.钟宏,朱维光,漆亮,周美夫,宋谢炎,张贻.2006.攀西地区峨眉山玄武岩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科学通报.19.颜丹平,周美夫,王焰,汪昌亮,赵太平.2005.都龙-Song Chay变质穹隆体变形与构造年代——南海盆地北缘早期扩张作用始于华南地块张裂的证据.地球科学.18.颜丹平,周美夫,宋鸿林,刘敦一,王彦斌,汪昌亮,董铁柱.2005.北京西山官地杂岩的形成时代及构造意义.地学前缘.17.颜丹平,周美夫,田崇鲁,汪昌亮,张建增,郭庆银,马寅生,董铁柱.2005.裂缝性岩石裂缝扩展的光弹构造物理模拟——以南华北盆地户部寨沙河阶组为例.地质学报.16.宋谢炎,张成江,胡瑞忠,钟宏,周美夫,马润则,李佑国.2005.峨眉火成岩省岩浆矿床成矿作用与地幔柱动力学过程的耦合关系.矿物岩石.15.汪昌亮,丛卫克,颜丹平,周美夫,董铁柱,朱忠,卞雄飞.2005.赣北程浪断裂带的形成:程浪超基性岩墙群和星子花岗岩的地球化学证据.现代地质.14.周美夫.2005.攀西地区层状辉长岩体及钒钛磁铁矿床的成因(英文).岩石矿物学杂志.13.袁超,孙敏,杨经绥,周辉,周美夫.2005.西昆仑阿卡孜达坂绿片岩:受大陆地壳混染的板内玄武岩.岩石学报.12.白文吉,,方青松,杨经绥,颜秉刚,张仲明,胡旭峰,周美夫.2004.藏南罗布莎蛇绿岩豆荚状铬铁矿中的铂族元素和贱金属合金.地球学报.11.颜丹平,田崇鲁,孟令波,张建增,周美夫.2003.伸展构造盆地的平衡剖面及其构造意义——以松辽盆地南部为例.地球科学.10.马玉孝,王大可,纪相田,阚泽忠,张成江,周美夫.2003.川西攀枝花—西昌地区结晶基底的划分.地质通报.9.颜丹平,周美夫,宋鸿林,.华南在Rodinia古陆中位置的讨论——扬子地块西缘变质-岩浆杂岩证据及其与Seychelles地块的对比.地学前缘.8.储雪蕾,孙敏,周美夫.2002.内蒙古林西大井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的铂族元素分布及物质来源.科学通报.7.杨志华,朱志军,王北颖,周美夫,赵太平,苏生瑞,张虹波,赵晓宁.2002.南秦岭山柞旬-安康地区的两次逆冲推覆和Ⅱ型造山带基本特征.西北地质.6.金成伟,翟明国,夏斌,周美夫,赵太平.2002.华北陆块南部熊耳群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岩石学报.5.杨志华,苏生瑞,李勇,张传林,周美夫,赵太平.2001.中国大地构造几个重大问题的探讨.地学前缘.4.李先福,李建威,周美夫.2001.湖南连云山剪切重熔型花岗岩的野外构造岩相分带.地质科技情报.3.赵太平,周美夫,金成伟,关鸿,李惠民.2001.华北陆块南缘熊耳群形成时代讨论.地质科学.2.储雪蕾,孙敏,周美夫.2001.化学地球动力学中的铂族元素地球化学.岩石学报.1.杨志华,苏生瑞,周美夫,赵太平,张传林,黑爱芝,梁云,赵晓宁.2000.西成铅锌(银)金矿床成因的新认识.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核心期刊最快也是需要半年左右的样子

是正常的。岩石矿物学杂志编辑部将在收到来稿后的3个月内答复作者是否录用,如在3个月后仍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则可改投他刊。

岩石矿物学杂志

地质学类核心期刊表1、岩石学报 2、中国科学.D 辑,地球科学 3、地质论评 4、地学前缘 5、地质学报 6、地球化学 7、地球科学 8、矿床地质 9、沉积学报 10、地质科学 11、中国地质 12、地球学报 13、现代地质 14、高校地质学报 15、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16、第四纪研究 17、地质通报 18、岩石矿物学杂志19、地质与勘探 20、矿物学报 21、地层学杂志 22、地质科技情报 23、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4、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5、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6、矿物岩石27、物探与化探 28、古地理学报 29、新疆地质 30、地球与环境

期刊方面的问题可以找发表吧了解。

2008年全院共发表论文753篇,包括SCI检索期刊论文166篇(2007年133篇),EI检索期刊论文6篇,ISTP论文5篇,国外一般期刊论文6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441篇,国内一般期刊论文136篇,出版专著27部。与2007年相比,SCI检索期刊论文增长,反映高水平论文呈上升趋势。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度发表论文数量统计分布图

主办学术期刊及年度发表论文情况

中国地质科学院及挂靠学会主办了9种学术期刊,包括《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报》、《岩矿测试》、《中国岩溶》、《地质力学学报》。《地质学报》英文期刊为SC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为CA收录刊物,其他绝大部分院办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

2008年12月,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名单,《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获此殊荣。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8

2008年中国科协宣布2008年度中国科协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地质学报》(中、英文版)、《地质论评》所刊论文共有六篇获奖,其中,我院有四人获得优秀论文奖。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8

2008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的支持下,《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报》、《岩矿测试》等7个刊物已实现网上办公功能,《中国岩溶》和《地质力学学报》正在建设中。以我院刊物为基础,在中国科学院《岩石学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通报》、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自然科学进展》等刊物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地学期刊网”框架搭建成功。初步实现了地学科技期刊网上检索、网上办公、数据库共享等功能,初步做到了科技期刊办公手段的现代化,得到了地学科技工作者和期刊界的热烈欢迎,也为今后科技期刊的发展和资源共享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赵逊研究员。《地质学报》(英文版)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自2006~2008年连续三年荣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全国仅5个)。近年来,《地质学报》(英文版)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CA》等十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在2007年度的《SCI》统计中,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1216,在被入选的76种中国期刊中位居第4名;在《SCI》公布的267种地学科技期刊中位居第68名;每年有110余种国外刊物引用本刊文章,其水平已达到和接近发达国家地质学会会刊的水平。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137篇,共1272页。其中2、3、4、5期登载的是《中国代表团参加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论文集》的论文,其内容全面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地学界取得的主要进展,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在第一时间向世界同行介绍汶川地震的科学论文,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强烈关注。从2009年第1期起,本刊全文在世界著名出版集团Blackwell公司网站全文上网发行。

《地质学报(英文版)》

《地质学报》英文版

《地质学报》(中文版):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现为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陈毓川院士。《地质学报》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06~2008年连续三年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扩展版),总被引频次为1876次,影响因子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位居第13名。2008年本刊作为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优秀单位,在中国科协组织的精品科技期刊总结大会上做了经验介绍,全文在中国科协网站上发表。2008年度发表论文187篇,共1814页。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学报》中文版

《地质论评》: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纪舜院士。《地质论评》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2007年赢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的C类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1981次,影响因子位居中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的第29位。2008年度共发表正式论文97篇,消息报道17篇,通讯资料4篇,共计864页。

《地质论评》

《地质论评》

《地球学报》: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美国《CA》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古生物、地层、岩石、矿床、矿物、构造、第四纪地质、同位素、地球化学、物化探、遥感、水文、石油地质与石油工程等基础类地质研究及其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等科技论文或者综述性论文,现已成为全国地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期刊之一。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本刊除印刷版外,还被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被“中国期刊网”收录,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期刊群”,2008年底与兄弟刊物一起实现了网上办公功能。自2001年起《地球学报》改为大16开本,双月刊。主要设有学术研究、综述与进展、技术与方法等栏目。2007年,《地球学报》总被引频次1277次;影响因子,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73位,进入百名大关,取得了重大突破。2008年度发表论文106篇,共836页。

《地球学报》

《地球学报》

《矿床地质》: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 Abstracts》、《CSA Technology Research Database》、《Peφepa TИBHЫЙЖyp HaЛ》(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矿床地质》在近几年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序中名列前茅。2007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1361次,影响因子在全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排名第11名。2008年度发表论文73篇,共793页。

《矿床地质》

《矿床地质》

《岩石矿物学杂志》: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沈其韩院士。《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902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43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72篇,共586页。

《岩石矿物学杂志》

《岩石矿物学杂志》

《岩矿测试》:是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的分析测试技术科技期刊,创刊于1982年,主要报道国内与分析科学、资源环境、地球科学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和新设备等研究成果、动态、评述及相关实践经验。曾获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地质矿产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北京市科技期刊四通杯全优期刊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目前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国内外15家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522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296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136篇,共484页。

《岩矿测试》

《岩矿测试》

《中国岩溶》: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管,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同时也是我国地学领域中最富学术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之一,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全国中文科技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 Ref)、波兰哥白尼索引(IC)、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

创刊近30年来,《中国岩溶》始终坚持“争创名牌,构筑精品”的办刊理念,依托我国岩溶优势,突出特色栏目建设,严把质量关,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533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347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62篇,共392页。

《中国岩溶》

《中国岩溶》

《地质力学学报》:1995年创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是反映地质力学研究所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07年度的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309次,在我国5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561名。2008年度共发表论文40篇,共388页。

《地质力学学报》(网站正在建设)

《地质力学学报》

岩石矿物学杂志论文模板

1.蔡剑辉,王立本,李锦平.2008.不同产状和成因类型的金红石矿物学特征及其研究意义.矿床地质.2.吴艳红,朱立平,叶庆华,王立本.2007.纳木错流域近30年来湖泊—冰川变化对气候的响应.地理学报.3.王立本,李锦平,郭月敏,刘亚玲.2004.中国矿物立典研究.科技成果.4.李锦平,王立本.2004.新矿物(—)(补遗).岩石矿物学杂志.5.李锦平,王立本,郭月敏,刘亚玲.2003.新矿物(—).岩石矿物学杂志.6.李锦平,王立本.2003.新矿物(1995.1~1996.12).岩石矿物学杂志.7.李锦平,王立本,郭月敏,刘亚玲.2003..新矿物(~).岩石矿物学杂志.8.王立本,刘亚玲.2002.和田玉、玛纳斯碧玉和岫岩老玉(透闪石玉)的X射线粉晶衍射特征.岩石矿物学杂志. (王立本编译).2001.角闪石电子探针分析数据中三价铁比值的估算.岩石矿物学杂志.10.王立本.2001.角闪石命名法——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角闪石专业委员会的报告.岩石矿物学杂志.11.王立本译.1999.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关于矿物命名的程序和原则(1997年).Ernest .岩石矿物学杂志.12.王立本译.1999.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CNMMN,IMA)1998年批准的新矿物. Ferraris.岩石矿物学杂志.13.王立本,黄蕴慧,鲁安怀.1999.国际环境矿物学研究新进展——第17届国际矿物学大会环境矿物学研究综述.岩石矿物学杂志.14.王立本.1998.第二届全国矿物学学术会议在青岛召开.地质论评.15.王立本,季克俭,陈东.1997.安基山和铜山铜(钼)矿床中辉钼矿的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其意义.岩石矿物学杂志.17.黄典豪,王宝林,吴澄宇,王立本.1996.中国首次发现的砷钙锌石和羟砷锌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其意义.岩石矿物学杂志.18.王立本.1995.关于钙-稀土氟碳酸盐矿物名称的汉译问题.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19.王立本,周康靖.-(Y)(新奇钙钇矿)的晶体结构.岩石矿物学杂志.20.季克俭,王立本.1994.热液源研究的重要进展和“三源”交代热液成矿学说.地学前缘.21.王立本,周康靖,施剑秋.1994.祁连山石的晶体结构.地质论评.22.季克俭,王高尚,王立本,吕凤翔,张建华,王五一.1994.关于尼格里的岩浆残余溶液的讨论.地质论评.23.罗世清,卢建安,王立本,朱镜清.1993.祁连山石—一种新的硼碳酸盐矿物.矿物学报.24.季克俭,王立本,吕凤翔,王五一,张建华.1992.热液矿床的负晕和地球化学场系.地质学报.25.季克俭,吕凤翔,王立本.1992.热液矿床的成矿新观点和预测方法.中国地质.26.杨岳清,倪云祥,王立本,王文瑛,张亚萍,陈成湖.1988.南平石(Nanpingite)——一种新的铯矿物.岩石矿物学杂志.

cscd论文发表具有一定难度

cscd是科学引文数据库,主要收录检索数理化、天文、地理、生物、医药、工程等领域的期刊或者文献,科学引文数据库在国内的地位仅次于北大核心期刊和南大核心期刊,因此,认可度是非常高的,cscd论文发表本身就是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能发表cscd论文对个人发展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cscd论文发表具有一定难度,毕竟是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对文章本身的价值和水平要求是比较高的,cscd号称中国的SCI,其学术地位可见一斑,cscd期刊中也有不少双核心期刊,比如有的刊物既是北大核心期刊又是cscd期刊,这类刊物发表难度会更高一些。

cscd期刊的发表费用要看具体的刊物和文章,比如刊物的版面费是1500元,乍一看费用似乎不是很高,但如果文章篇幅较大比如需要占用四五个版面,费用也就上去了,但核心期刊论文通常都具有一定篇幅,高费用不可避免。

以上就是对核心厉害还是cscd厉害的介绍,可以说只要是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都很厉害,都对个人发展能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因此建议有能力的作者可以尝试核心期刊论文发表。

cscd期刊推荐:《岩石矿物学杂志》(原名:岩石矿物及测试),创刊于1982年。自创刊以来始终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坚持普及与提高并举的办刊宗旨,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以广大地学科研、教学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为加速现代化建设服务。

2013年,全院发表学术论文958篇,同比增长,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论文225篇、EI检索论文8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446篇;出版专著21部。

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质学会(办事机构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9种学术期刊,包括《地质学报(英文版)》(SCI检索刊物)、《地球学报》(E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地质论评》、《矿床地质》、《中国岩溶》、《岩矿测试》(CA收录刊物)、《岩石矿物学杂志》、《地质力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

《地质学报》(中文版)、《地质论评》、《矿床地质》、《地球学报》、《岩石矿物学杂志》入选“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2013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的支持下,以上述9个刊物为依托,地学科技期刊集群化、数字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期刊网上办公系统陆续建成。“中国地学期刊网”使用效果显著(),成为国内地学界容纳期刊最多的网站,迄今为止点击率超过200万次。同时,该网站还吸引了大批海外读者,来自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波兰、蒙古等10余个国家,月点击率为5000余次,显示度日益增加。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

《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科技期刊之一。现为双月刊。刊物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新闻出版总局)的表彰,自2006~2011年连续6年荣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获2012~2014中国科协“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一等奖”资助。近年来,刊物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连续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化学文摘》(CA)等10多家著名文摘或数据库选为源期刊。2013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共出版6期,1746页,刊发论文132篇,海外论文27篇(占)。2012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在JCR中,影响因子为,仍居中国大陆地学期刊影响因子榜首。

网址: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

《地质学报(中文版)》(ACTA GEOLOGICA SINICA):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现为月刊。《地质学报(中文版)》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新闻出版总局)的表彰,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06~2010年连续5年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2013年度发表论文160篇,共1952页,其中超过半数为重大科研项目(如国家973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成果;出版一期“同位素专辑”,为学科发展提供了动力。2012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4574次,影响因子及总被引频次在地质科学类排名分别为第4位和第3位。

网址: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

《地质论评》(GEOLOGICAL REVIEW):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以论、评、述、报为特色。

《地质论评》是中文核心期刊,曾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新闻出版总局)、中国科协的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奖、双奖期刊称号,被国内外众多检索系统收录。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2013年度正式发表论文100余篇,通讯资料和消息报道10多篇。2012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3044次。

网址:

《地球学报》(ACTA GEOSCIENTICA SINICA):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为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双月学术期刊。《地球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来源期刊,是首批“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并进入SCI总被引频次100以上中国期刊排行榜;2013年被EI收录,成为EI来源期刊。2012年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2099次。

《地球学报》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树立其学术形象的重要窗口,力图充分展示院综合学术水平和科研竞争实力。2013年《地球学报》共出版正刊6期,刊载论文86篇,报道各类信息快报26篇,共770页。另出版增刊1期,载文35篇,共235页。

网址: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

《矿床地质》(MINERAL DEPOSITS):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 Abstracts》、《CSA Technology Research Database》、《Peферативныйжурнал》(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2013年度刊出95篇论文,并始终保持基金项目的较高比例。2012年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3372次,位居地学类期刊前列。另外,有20篇发表在《矿床地质》2007~2012年的论文获得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

网址: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

《岩石矿物学杂志》(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被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和国际的AJ、BIG、CA、GEOREF、CSA和国内的《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自然科学技术版)、《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收录。

2013年度发表论文103篇,共1066页。网站日平均访问量超过1600次,比2012年提高约40%。2012年度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1334,他引率,在同专业领域期刊中排名较前。

网址: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

《岩矿测试》(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1982年创刊,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是中国唯一的地质分析测试专业杂志,所载内容反映了中国地质物料分析测试的水平。

举办作者培训班,学习先进办刊理念。实现了从投稿到稿件发表整个过程的信息化管理。2013年,《岩矿测试》载文量增加,刊物的学术参考价值、整体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收稿330篇,各期发表论文24~30篇,页码142~180页。在《哥白尼索引》公布的2011年度579种中国期刊的评估值中,排名靠前;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施引文献数558篇,比较突出。刊物订阅机构用户总计3924个,读者不乏国际高端(如牛津大学、法国国防部、美国国会图书馆等)人才。2012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1636次。

网址: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

《中国岩溶》(CARSOLOGICA SINICA):创办于1982年,季刊,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管,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洞穴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2年版,2004年版),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IPD)及美国汤姆森Gale数据库、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及国内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索引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收录。

2013年共出版4期,刊出论文66篇(487页)。2012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920次。

网址: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

《地质力学学报》(JOURNAL OF GEOMECHANICS):由中国地质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95年,以“弘扬李四光学术思想,求实、创新、发展”为办刊宗旨,是反映地质力学领域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地质力学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2013年度总计发表论文44篇,共446页。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12年度影响因子为,总被引频次为558次。

网址: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13

(注:期刊影响因子根据2013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

邮编:100037

网址:

联系电话:

传真:

岩石与矿物论文

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现破碎、疏松及矿物成分次生变化的现象.导致上述现象的作用称风化作用.分为:①物理风化作用.主要包括温度变化引起的岩石胀缩、岩石裂隙中水的冻结和盐类结晶引起的撑胀、岩石因荷载解除引起的膨胀等.②化学风化作用.包括:水对岩石的溶解作用;矿物吸收水分形成新的含水矿物,从而引起岩石膨胀崩解的水化作用;矿物与水反应分解为新矿物的水解作用;岩石因受空气或水中游离氧作用而致破坏的氧化作用.③生物风化作用.包括动物和植物对岩石的破坏,其对岩石的机械破坏亦属物理风化作用,其尸体分解对岩石的侵蚀亦属化学风化作用.人为破坏也是岩石风化的重要原因.岩石风化程度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和微风化4个级别.大约在200年前,人们可能认为高山、湖泊和沙漠都是地球上永恒不变的特征.可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高山最终将被风化和剥蚀为平地,湖泊终将被沉积物和植被填满,沙漠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行踪不定.地球上的物质永无止境地运动着.暴露在地壳表面的大部分岩石都处在与其形成时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而且地表富含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因而岩石极易发生变化和破坏.表现为整块的岩石变为碎块,或其成分发生变化,最终使坚硬的岩石变成松散的碎屑和土壤.矿物和岩石在地表条件下发生的机械碎裂和化学分解过程称为风化.由于风、水流及冰川等动力将风化作用的产物搬离原地的作用过程叫做剥蚀 地表岩石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也不新矿物的作用称物理风化作用.如矿物岩石的热胀冷缩、冰劈作用、层裂和盐分结晶等作用均可使岩石由大块变成小块以至完全碎裂.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受到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而发生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主要通过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化作用和氧化作用等式进行.虽然所有的岩石都会风化,但并不是都按同一条路径或同一个速率发生变化.经过长年累月对不同条件下风化岩石的观察,我们知道岩石特征、气候和地形条件是控制岩石风化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不同矿物的溶解性差异很大.节理、层理和孔隙的分布状况和矿物的粒度,又决定了岩石的易碎性和表面积.风化速率的差异,可以从不同岩石类型的石碑上表现出来.如花岗岩石碑,其成分主要是硅酸盐矿物.这种石碑就能很好地抵御化学风化.而大理岩石碑则明显地容易遭受风化.气候因素主要是通过气温、降雨量以及生物的繁殖状况而表现的.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下,气温高,降雨量大,植物茂密,微生物活跃,化学风化作用速度快而充分,岩石的分解向纵深发展可形成巨厚的风化层.在极地和沙漠地区,由于气候干冷,化学风化的作用不大,岩石易破碎为棱角状的碎屑.最典型的例子,是将矗立于干燥的埃及已35个世纪并保存完好的克列奥帕特拉花岗岩尖柱塔,搬移到空气污染严重的纽约城中心公园之后,仅过了75年就已面目全非.地势的高度影响到气候:中低纬度的高山区山麓与山顶的温度、气候差别很大,其生物界面貌显著不同.因而风化作用也存在显著的差别.地势的起伏程度对于风化作用也具普遍意义:地势起伏大的山区,风化产物易被外力剥蚀而使基岩裸露,加速风化.山坡的方向涉及到气候和日照强度,如山体的向阳坡日照强,雨水多,而山体的背阳坡可能常年冰雪不化,显然岩石的风化特点差别较大.剥蚀与风化作用在大自然中相辅相成,只有当岩石被风化后,才易被剥蚀.而当岩石被剥蚀后,才能露出新鲜的岩石,使之继续风化.风化产物的搬运是剥蚀作用的主要体现.当岩屑随着搬运介质,如风或水等流动时,会对地表、河床及湖岸带产生侵蚀.这样也就产生更多的碎屑,为沉积作用提供了物质条件.岩石在日光、水分、生物和空气的作用下,逐渐被破坏和分解为沙和泥土,称为风化作用.沙和泥土就是岩石风化后的产物.

迄今所知,研究岩石在交代过程中物资转移数量的地球化学计算方法主要有直接对比法、Al2O3恒定值法[1]、氧化物-体积法[2,3]、氧法[4]及原子-体积法[5,6]等。这些方法,尽管有的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使用,然而经实践检验,均程度不同地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甚至某些方法的理论基础还存在若干值得商讨的地方。基此,我们在工作中探讨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原子-重量法,笔者不嫌其陋,提出与读者共同探讨。

1 对“氧法”等的剖析

巴尔特(Barth,1948)氧法,是国内外广泛采用的经典方法,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其理论基础主要有二:一是岩石在交代及变质作用中保持固定的体积,二是在一定单位的体积中氧离子数不变[7,8]。

正如许多采用过氧法的学者们一再指出的那样,“在交代作用中岩石的体积并非始终固定不变”[7] 。我们也经常发现由于交代蚀变作用引起岩石体积增大的现象。如长白山区某斜长二辉橄榄岩体中,镜下可见斜长石中大量橄榄石包体在蛇纹石化时,使斜长石内产生大量膨胀裂隙。早在1935年,哈克尔(Harker)在英国就曾发现过类似现象[9],最近,笔者在红旗岭含镍岩体中发现由于橄榄石的蛇纹石化,使包裹橄榄石的棕色闪石膨胀而发生的大量裂隙。其次,一些液热交代作用常发生构造破碎带、侵入接触带内。这些部位的岩石在其破碎、蚀变前后,其体积是几经变化了的。已知任何元素的离子半径(Ri)的大小都是“随着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和与其相邻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即极化)而改变的”(,1957),如离子半径随着阳电荷的减少,阴电荷的增加而增大,以及由于温度上升及压力下降也可使离子半径增大等。显然,离子半径的变化必然使不同构造类型矿物体积的变化。交代作用过程中一些新矿物取代原生矿物,若干元素的离子半径、矿物原子堆积类型改变,晶胞变小,晶格变形,岩石体积均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构造运动无论压应力或扭应力集中作用于岩石,也可导致伴随有离子转移的晶胞变小或晶格变形,甚至形成新的矿物[10],实验资料[11]表明,1cm3的方解石(比重)被菱镁矿(比重)置换时,体积变小。至于岩石在地表受风化作用而改变其体积的事实[7]更是人所共知的。

此外,氧法计算前提是认为在矿物格架中主要是由硅和氧所组成,大部分岩石都有O2-,特别是在岩浆岩中O2-离子含量最高,体积亦大,约占岩石各种离子总体积的94%左右,这是正确的一面。然而,认为岩石中“在一定单位的体积内氧离子数不变”,或因单位体积中氧原子数占最主要而认为“在交代前后,氧原子数没有变化”[7] ,由此得出岩石体积不变的结论,并以160个氧离子的体积作为比较岩石化学成分变化的单位(通过岩石全分析资料计算出与160个氧离子相结合的各种金属阳离子数目),借此比较交代作用前后岩石化学成分的变化。一言蔽之,巴尔特认为一定数量的氧原子在不同矿物岩石中所占容积是相同的[12],这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大量近代结晶化学资料表明,160个氧离子在不同类型原子构造的矿物中所占据的晶胞体积是不同的[12],彼此相差很大(表1)。

表1 不同矿物中16个氧离子所占晶胞体积[12]

可见,巴尔特没有考虑到不同矿物或岩石中氧离子密度的差别,在交代作用中矿物成分的变化自然意味着一定单位体积中氧离子数是有变化的,因而必然导致岩石体积的变化。

巴尔特氧法仅适用于氧化物,对通常与矿化作用有关并在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大量的硫化物、卤化物及其他非氧化物等则无能为力,故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氧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是颇值商榷的。

至于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问世的一些方法[2,3],虽声称考虑到了交代前后岩石体积变化这一因素,但亦存在严重的片面性,有待研究。同时,这些方法除了计算繁杂外,还没有顾及到矿物在交代作用过程中物质迁移的实质是重量(或原子量)的变化。原子量是化学元素最本质的特征之一,岩石体积的变化则是由原子量的数量所决定的。所以,那些以单位体积中原子或离子数而不是以单位重量中的原子或离子数表示出来的计算结果,实际上同氧法一样歪曲了岩石在交代过程中物质转移数量的真实性。

现以苏联鲁得尼克(Рудник)的原子-体积法[5]为例剖析如下:

原子-体积法的计算公式:

傅德彬地质学论文选集

式中:Za2为10000KX3 岩石中某元素的原子数或离子数;A为契特维里科夫表[7]中某元素的原子数;doб为岩石体重。

显然,式中doб是一个重要参数,doб的不同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岩石孔隙度及体积的变化。尽管注意到了岩石在交代过程中体积发生变化这一事实,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多数情况下在交代作用发生之前,原岩体积已有变化这一事实。比如在综合力场的作用下,岩石和矿物“有的发生形变,有的发生质变(形变和质变是表象和本质的关系)直至使岩石和矿物成分更新,逐渐构成新的岩石和矿物”[10],如令岩石在破碎(形变)前的体重为doб1,破碎后为doб2,经热液交代作用(质变)后的岩石体重为doб3,显然,用doб3计算的结果与用doб1计算的结果相比较是失真的,此乃原子-体积法的重要弊病所在。这样,欲求得岩石在交代作用前后物质变化的真实数量,只能而且必须是以doб3与doб2两者计算结果相比较。然而,迄今对于蚀变岩石人们尚无探求其蚀变前破碎后的体重(doб2)的方法。因而该计算方法依然不能令人满意。

鉴于上述,笔者按照科学性,适用性与化繁为简的原则,从探讨的角度提出一个新的原子-重量法。

2 原子-重量法拟议

方法原理

如众所知,原子量是化学元素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每一个原子都有其一定的重量即原子量。矿物在交代过程中不同原子或离子的带出带入必然引起岩石重量的变化。当我们给定岩石一个单位重量时,就可以度量、比较同一岩石在交代作用过程中物质转移变化的情况:亦即知道岩石物质的重量百分含量,便很容易求得在给定的重量单位内各物质的重量。再按其分子量或原子量求出各成分的克分子数或克原子数。然后根据阿沃加德罗(Avogadro)常数(×1023/[克原子])[13],算出该物质在一个单位重量岩石内的原子数或离子数。

为计算方便起见,给定岩石的一个计算单位重量是10-23g。

公式推导

原子-重量法的计算公式:

傅德彬地质学论文选集

式中:N为10-23克岩石中某元素的原子或离子数;A为某元素的克原子数,其数值等于契特维里科夫[7]表中的数值,二者虽数值相等,但物理意义不同;6为计算系数。系由阿沃加德罗常数(×1023)演化而来。

由于原子-重量法是求10-23克岩石中的原子或离子数,故公式可写成:

傅德彬地质学论文选集

式中:B%为氧化物的重量百分比;n为换算分子数为原子数的系数,即氧化物中的阳离子(或阴离子)数。如换算Al2O3分子数为Al原子数时,n=2;余类推;M为氧化物的摩尔质量(其数值等于分子量,单位是克)。

傅德彬地质学论文选集

整理上式:

傅德彬地质学论文选集

化简则得:

傅德彬地质学论文选集

计算方法步骤

计算公式表明,原子-重量法的数学运算极其简便。

(1)把岩石全分析的氧化物重量百分数(即B%)换算为100%;

(2)将换算后的各氧化物的重量百分数换算(或查表)成原子数;

(3)分别计算出与正电元素结合的氧原子数:即把氧化物RO2,R2O3,R2O,RO的正电元素的原子数分别乘以2, 和1;

表2 原子-重量法计算表

*橄榄二辉岩与次闪石岩的灼失量分别为,;

**重量百分含量的合计包括灼失量在内,未换算成100%。

图1 原子-重量法物质转移数量图解

图2 原子-重量法物质相对带出带入图示

(4)各氧化物中氧原子数相加,求得氧原子数总和;

(5)各正电元素的原子数和氧原子数总和分别乘以计算系数6,求得在10-23克岩石中各正电元素与氧原子的离子数;

(6)比较10-23克岩石中物质带出带入的离子数,计算物质变化绝对差及相对百分比;

(7)书写岩石公式,即岩石成分化学式;

(8)图示。为了清晰、直观地反映岩石在交代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规律,除计算表(表2)外,还可将计算结果分别以图1、图2表示。图1表示原岩与交代后岩石物质带出带入的绝对差,即离子数。图2则表示带出带入离子的相对百分数。如果为了反映两种或多种岩石在给定重量内总的原子数变化比尚可采用纳克夫尼克(Наковник)提出的图示[5,14],但较复杂费时。

计算实例

为进一步阐明计算过程,将吉林某含镍超基性岩体[14]的橄榄二辉岩及其蚀变产物次闪石的计算程序与结果列入表2。

据表2中计算结果,岩石化学式分别为:

橄榄二辉岩:Si4122Ti18Al888Fe3+204Fe2+672Mn18Mg4026Ca396Na186K36H672O15480次闪石岩:Si4716Ti24Al960Fe3+150Fe2+588Mn12Mg3252Ca720Na360K54H1200O16527

表2与岩石化学式中所表明的带入带出离子个数及其所占原岩的百分数,分别示于图1与图2中。

最后,对在本文撰写过程中给予热情帮助与指导的王恒升导师、崔立朝,以及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等有关同志表示衷心感谢。

参 考 文 献

[1] Grout F F. Kemps handbook of rocks. New York and london,1950

[2] Наковник Н И. Определение количественного изменения веществе при гидротермальном метаморфизме.Зап. Всесоюзн. минер. общ. 1958,Ч. 87. ВЫП. 4.

[3]Казицын Ю В. Метод молекулярных объемов и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е при изучении измененных пород. Зап.Всесоюзн. Мннер. общ.,1959,Ч. 87,ВЫП. 2.

[4] Barth T. Oxygen in Rocks———a basis for petrographic calculation Journ. Geol,1948,56 ( 1)

[5] Рудник В А. Определение количественного изменения вещества при метасоматических пропессах. Зап. Всесоюзн. Минер.общ.,1962,Ч. XCl,вып. 6.

[6] Боголепов В Г. К пересчету химнческих анализов пород при изучении метасоматических процессов.Научи. Докл. Высщ,щколы,1958,( 4) ,Геолог - Геограрф

[7] 契特维里科夫 C Д. 岩石化学换算指南 . 北京: 中国工业出版社,1963,( 124) ,155 ~ 165

[8] 程裕琪等 . 变质岩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工作方法 . 北京: 中国工业出版社,1963,134

[9] 扎瓦里茨基 A H. 火成岩 . 北京: 地质出版社 . 1958,187

[10] 王嘉荫 . 应力矿物概论 .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78,46

[11] Лазаренко Е К. Курс минералоии. лъвов. лгу,1951

[12] Егоров А П. Пересчет Химических составов минералов и пород на основании кристалло химическихданных. Геохимил,9,стр. 778 ~ 779.

[13] 程守洙等 . 普通物理学 .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第一册) ,1978

[14] 傅德彬 . 某含镍超基性岩侵入体的地球化学 . 地球化学,1975 ( 1)

A Method Calculating the Amountof Material Transferred in theReplacement Process of Rocks

Abstract

Among the variant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the amount of material transfer of rocks during the re-placement may be mentioned the principalones,such as the “Al2O3constant value”,the “oxides-volume”,the “oxygen”and the “atom-volume”methods. However none of them is perfect.

Though the “oxygen method” has been in wide application,it is by no means unquestion a-ble. For facts of served in nature and experimental data collected in laboratory show that volumechange of rocks does take place during the replacement. Moreover,it has been verified by moderncrystal chemistry,that in different minerals or rocks the cell volumes of a definite number of oxy-gen atoms are not alike. Besides,the number of O-ions per unit volume varies from each other. apparently has not taken these facts into consideration but simple took 160 atoms of oxygenas a basis for comparing the changing material per unit volume of rocks. Thus there remain somedoubts about his method.

The present “atom-weight method” is proposed here and an example demonstrating the cal-culating procedure with two diagrams is also presented.

石油矿场机械杂志官网

一般杂志只要是国家级或者省级杂志。2500字符左右为收费标准是600元左右。我是《数字技术与应用》杂志社曹颖。

电子类期刊名称 期刊级别 电力电子技术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电子学报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电子与信息学报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电子元件与材料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微电子学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电子技术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电子技术应用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电子器件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电子显微学报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光电子、激光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光电子技术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航空电子技术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航天电子科技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量子电子学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量子电子学报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真空电子技术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电力类电力电子技术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电力技术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电力系统自动化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电力建设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华北电力技术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华北电力学院学报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华东电力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中国电力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机械类工程机械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化工机械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机械工程学报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机械强度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机械设计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流体机械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农业机械学报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起重运输机械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畜牧机械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中国机械工程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重型机械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A类 黄金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机械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机械传动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机械工程材料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机械工程师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机械科学与技术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机械设计与研究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机械设计与制造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机械制造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建筑机械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矿山机械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林业机械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煤矿机械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排灌机械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轻工机械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石油机械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石油矿场机械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现代机械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渔业机械仪器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浙江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期刊B类 杂志优劣程度如上,越好的审稿时间越长,差一点的一周即可,2个月的已经比较好了,变态的有半年, 发表的话你电子文档投过去,他会提出修改意见,改完交上版面费就OK了,我知道的就这些,不清楚的你可以上网搜,现在网络这么发达。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