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心理学毕业论文3000字

发布时间:

心理学毕业论文3000字

普通心理学论文3000字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以下是我收集的普通心理学论文3000字,欢迎查看!

摘要 :当前,地方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差,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为此,必须提升高校心理学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本研究利用研发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该专业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质量评估。结果表明,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总分并不高,在四个维度中,实践教学过程评分最低,而实践教学效果评分最高。另外,实践教学评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年级差异显著,其中,大三学生的评分明显低于大二学生。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建设,优化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探索实用的实践教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走出低水平徘徊困境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

当前,我国不少地方院校培养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不足,岗位适应较慢,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有研究指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很不协调,其中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不明、课程设置不合理和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师资缺口和师资实践能力缺失是当前专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1]。另有研究认为,目前应用心理学专业仍然以理论传授为主,实践教学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许多地方高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尽管把实践环节写进去了,但介绍相当笼统,一些实践活动并没有实际开展,而有些常规性的实践环节,如见习、实习等,虽然定期实施,但组织不力,缺乏有效的督导、评估,致使实践教学收效甚微,甚至有名无实[2]。

此外,一些调查发现,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不足是妨碍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瓶颈,聘用和培养双师型教师是今后该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3]。鉴于当前地方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通过实证调查了解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对地方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对平顶山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13级和2014级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3份,有效回收83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男生24名,女生59名;大二学生40名,大三学生43名。

(二)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问卷》,该问卷为自编问卷,包括四个一级指标:实践教学环境评价、实践教学条件评价、实践教学过程评价、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其中,实践教学环境评价有两个因子(二级评价指标),即实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态度;实践教学条件评价有两个因子(二级评价指标):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实践教学物化条件;实践教学过程评价有两个因子(二级评价指标):实践教学计划与安排、实践教学实施方式;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有两个因子(二级评价指标):学生综合素质、各方面评价。

(三)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处理。统计方法涉及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

二、结果与分析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结果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实践教学所做的评价均分为,其中,实践教学环境(权重21%)权重后均分为,实践教学条件(权重27%)权重后均分为,实践教学过程(权重29%)权重后均分为,实践教学效果(权重23%)权重后均分为。上述一级评价指标均分与各自权重的比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实践教学效果()、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过程()。通过上述学生评价可知,平顶山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总分并不高(),在四个维度中,实践教学过程评分最低,而实践教学效果评分最高。实践教学过程评分最低,可能是因为目前平顶山学院正处于转型发展初期,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意识都亟待提升,实践教学还没有成为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的实践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不能随时收集各方面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实践教学计划制订不够详尽合理,教材的适切性较差,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较低。

实践教学效果从学生综合素质(考研通过率、就业率及各类资格证书获取率)和各方面评价(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实践学习的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素质的评价)两个维度进行评估。本研究中,实践教学效果相对其他几个一级指标评分更高,可能主要是因为,各方面评价中教师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学习及能力素质的评价学生不甚清楚,因而从自我肯定的立场出发,学生宁愿认为教师和用人单位对自己的学习和能力素质是较为满意的。另外,就学生综合素质而言,由于2016年平顶山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考研通过率较过去几年有较大增长,加之历年来应用心理学就业率及各类资格证书获取率都较高,因而这一评价指标的评分也较高。

实践教学过程评分较低而实践教学效果评分较高,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效果评价维度在让学生实施评估中,应向学生尽可能全面地提供教师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学习及能力素质的反馈信息,以便于学生做出更客观准确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二)实践教学评价的性别差异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表明,应用心理学专业男女生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评价很一致,均认为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不高。

(三)实践教学评价的年级差异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总分及实践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效果两个指标的评价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二学生的评分均高于大三学生。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一般与硬件关系更为密切,客观性强,因而这方面的评价在年级间的差异不显著。但实践教学过程及效果相对而言与人的心理感受和所获得评价信息有关,大二学生在大一时开设的心理学专业课程很少,因而到大二接触到较多的心理学必修课程时,自然会感到眼界大开,心理学知识扑面而来,觉得心理学的殿堂好大、好神奇。

另外,大二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含义和意义也许没有大三学生理解得深刻,因而会给本专业实践教学给出较大三学生更高一点的评价。而大三学生已经学过了较多的心理学核心课程,对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明显较大二学生更多,但由于实践机会少,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人才测评与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实践经验,不知道在现实中如何恰当而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因此他们对学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尤其是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过程和效果评价显著低于大二学生的评价。

三、改革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地方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水平较低,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为提高该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本研究从实践教学环境、条件及实施过程入手,就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实践基地、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一)制定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是实践教学环境的核心所在,对人才培养起着导向、引领、调节、激励等重要作用。教育部对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据此,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方案应以实践能力为导向,强调专业建设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进程[4]。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主要有五大方面:课程实践、专业技能实践、创新实践、社会实践和毕业实践[5]。

培养方案要突出全程实践教学这一课程实施理念,从大一到大四,要明确各阶段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课程方面,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应加大专业训练力度,基础理论与实践训练并重。心理学专业技能培养除了开设实验心理学、心理咨询技能训练、心理诊断与评估、人才测评、心理危机干预等课程,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心理情景剧大赛、朋辈咨询、校外心理辅导等活动,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实践方面,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主动参与任课教师的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心理学理论和科研方法应用到实际的创业活动和科研活动之中,积累创业和科研经验[6]。

(二)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建设

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条件中的人力因素,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任教师队伍是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的首要条件。当前,提升教师实训指导能力,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7]。一方面,要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聘用;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进修学习,不断拓展知识、技能结构,成为“双师型”教师。建设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管理部门需探索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心理学专业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到心理学专业实力强大的名校和研究机构访学、进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有计划地邀请心理学领域有影响的名校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不断开阔教师视野。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重要的物质条件,作为学生稳定实习的平台,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利用对大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和培养意义重大。学校在重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8]。

校外实训基地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建设应遵循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可以选择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学段的学校作为实训基地,从而便于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对个体心理发展进行纵向了解,同时,高危人群集中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消防、公安、监狱等单位也是较好的选择。

(三)优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实用的实践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是实践教学过程评估的关键所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和方法创新。优化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就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其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9]。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大都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因而实验教学在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优化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优化专业实验课程体系[10]。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由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四部分构成。其中,实验心理学是实验课程的基础和核心,应紧紧围绕实验心理学建设基础实验课程、精选教材,突出课程的先进性、实践性和研究性[11]。

当然,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也要重视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验证性实验课程,以及心理咨询与治疗、临床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综合性和应用性实验课程的建设。此外,见习、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就要做好学生见习、实习的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指导和调整,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分层责任管理。在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上,既要进一步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更要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的科学性以及研究方法选用的适宜性,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掌握资料收集、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结果分析等环节的关键技术与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坚持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指导思想,从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建设目标和实际出发,着力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心理学专业思维。鼓励教师灵活运用角色扮演、直观教学、案例教学、现场观摩、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实验演示、情境体验等教学方法,探索适合所授课程的实用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尽量树立主体参与性、实践实用性的教学观念,使理论讲授与现实实践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获得实践技能。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存在和发展的生命。为此,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必须切实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实践能力本位的教学新思维,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的心理学专业优秀人才。

摘要 :射击运动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通过心理学的融入,可以提高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素养,为运动射击项目的优化提供稳定保证。文章在研究中,对运动心理学在射击运动中的运用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旨在全面提升运动员的心理素养,促进射击运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运动心理学;射击运动;运用分析

射击运动作为一项体育项目,与心理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其要求射手具备稳定性、持续性以及协调性的运动技能。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射击运动员的成绩不仅与运动员的专业水平有着一定的关联性,而且也与运动员的心理素养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在射击运动的过程中,需要在提升运动员专业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员心理的稳定调节,充分发挥出心理学在射击运动中的基本作用,使运动员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为其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稳定支持。

1、运动心理学的分析

对于运动心理学而言,其作为一种研究运动员心理活动的`学科,主要包括了目标的制定、动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技术水平的强化等。通过定期的心理训练,可以提升运动员的运动心理。对于心理训练而言,其作为心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理训练的过程中包括了放松技术、表象心理以及信心建立等内容。第一,放松训练对于射击运动员而言,在其运行心理形成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可以缓解运动员紧张、焦虑的心态,降低运动员肌肉紧张发生的概率,使运动员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完成训练。第二,表象心理,主要是对运动员动作、事件的重复,使运动员在日常训练目标设计的状态下,达到训练的目的,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心理训练环节,

而且,在对动作心理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训练的有效强化,提升运动员的下意识反应。第三,在运动员运动心理因素分析的过程中,信心对运动员心理素养的提升较为重要,通过信心的强化,不仅可以使运动员在训练以及技术掌握的过程中得到肯定,而且也可以切实进行目标的强化分析,并在训练技术评价标准确定中,可以使运动员形成强烈性的目标,为其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支持[1]。

2、心理训练在射击运动中的运用原则

进行不同训练环境的训练

在射击比赛竞技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会对运动员的心理因素造成一定影响。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很多射击人员只是适应自己经常训练的场所,如果场地发生变化之后,会对运动员的精神造成压力。所以,射击运动员需要在不同环境中进行训练,例如:不定期地进行转场训练,尝试在不同的环境与室温下,与其他队的队员打有成绩要求的考核,通过在有成绩要求的训练对自身紧张情绪的适应、熟悉、调控这一过程,降低心理压力。通过不同环境的营造,可以使运动员对外界的变化进行合理掌握,降低心理压力,为其竞技状态的提升提供支持[2]。

参加不同方式的实际比赛

对于射击运动员而言,其射击水平是通过不同的训练以及长期比赛所积累的。一些运动员由于赛场经验不足,在比赛过程中容易出现肌肉紧张以及情绪慌张的情况,因此,在日常训练中要通过规范的射击动作来强化动作的熟练性,还要对考核、比赛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提升运动员的实践经验,使运动员的信心得以提高,在任何比赛中可以发挥出正常水平。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一问题,通过规范性射击规范及不规范比赛项目的分析,提升运动员实践经验。而且,在比赛经验总结及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为运动员提供不同的实际比赛方式,提升他们的运动技能,使射击运动员提升自信心,在任何比赛中都可以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3、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措施分析

强化训练的技术分析

对于射击运动员而言,在其训练的过程中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是在一些年轻运动员技能训练的过程中,由于他们的个性差异,导致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在训练的过程中存在着怕吃苦的现象,所以,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强化运动员的训练能力,提升运动员的心理素养,使他们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克服困难,并做好心理教育工作,加强运动员的运动心理,使他们的运动思维得到激发[3]。

构建心理障碍训练法

在运动员心理素质分析的过程中,教练员要对不同的运动员进行差异性分析,在射击训练的背景下,运动员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在比赛中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出现了很多运动员会由于自身原因造成比赛失败。因此,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教练人员构建心理障碍训练方式,使运动员珍惜每次训练以及比赛的机会,并在不断训练的同时强化自身心理障碍克服能力,使运动员的专业技能得到稳定提升。

构建自我控制训练法

在现阶段射击运动员日常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及时认清自身的训练状态,良好的运动状态以及不好的运动状态都是由运动员自己所控制的。如果在比赛的过程中,良好的训练状态占据了运动员的整个训练过程,也就使运动员形成了正确性的运动心理,提高了比赛成功的概率。如果在比赛的过程中,不好的状态占据着运动员的心理,在其比赛的过程中不能更全面地分析干扰因素,导致其克服困难的心理状态相对较弱,也就会在最终程度上造成比赛的失败。因此,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不断强化自我控制能力,通过训练能力的不断提升,调整状态,实现运动员运动心理的稳定强化。

强化运动员对心理训练的科学性认知

在现阶段射击运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心理训练是较为独特性的训练方式,通过心理训练可以保证运动项目设计的周期性开展,所以,在现阶段运动项目构建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对运动员进行基本心理机能的稳定训练,实现运动员比赛适应能力的有效培养。

第二,射击专项的心理训练课程,例如: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对运动员比赛之前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性分析,从而使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有全面提升。第三,训练项目的难度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对训练项目的合理优化,保证训练计划的科学性及合理习惯。第四,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运动员的专业技能,而且也应该关心运动员的心理调节能力,使运动员在训练以及比赛的过程中,时刻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第五,制定科学、合理的比赛方案,通过运动员比赛过程以及不良心理状态的提出及分析,进行有效设计方案的构建,使运动员的专业技能得到综合提升。第六,在日常训练中,可以让运动员选择一个固定的目标,对目标进行仔细观察及分析,通过强化记忆,进行射击训练,使运动员的记忆能力以及训练技能得到综合性提升[4]。

4、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运动心理学在射击运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射击人员的稳定性以及精度性特点,使其在时间长、弹数多训练的背景下,提升自身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强化运动心理素养,使运动员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不仅提高自身的专业射击能力,而且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运动素养。因此,在现阶段射击运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运动员运动心理的培养,强化对运动员的心理干预能力,实现射击运动项目的综合性提升。

参考文献

[1]任波.运动心理学在射击运动中的应用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6):251.

[2]葛焕生,刘伟.心理训练在射击运动中的重要性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3):62-63.

[3]吴斌.基于心理干预射击运动员损伤防护体系的构建[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6):111-113.

[4]李四化,张力为.中国文学的运动心理学价值探讨——以射击项目为例[J].体育文化导刊,2011(12):65-68.

根据心理学对心理健康的定义,狭义的教师心理健康,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面对教育问题的自我调控、自我协调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教师心理健康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心理健康之探析》

摘 要:本文阐述了狭义的教师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学对冲突的解释以及冲突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还探析造成教师心理健康的八大“冲突”:社会期望与常人属性的冲突;劳动强度与自身价值的冲突;教育变革与个人能力的冲突;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冲突;职业性质与职业价值的冲突;教育评价与教育理念的冲突;工作独立与集体协调的冲突;角色适应与个人调适的冲突。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 冲突 原因

根据心理学对心理健康的定义,狭义的教师心理健康,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面对教育问题的自我调控、自我协调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表现为两个方面:当教育要求与个人需要相矛盾时个体的自我协调机能;当个人愿望与教育能力相冲突时个体的自我平衡机能。“冲突”是几种动机同时存在并相互斗争的心理状态。[1]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指出,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最常见的心理冲突有三种:一是双趋式冲突,是指一个人同时为两个目标所吸引,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心理状态。二是双避式冲突,是指一个人同时为两个没有吸引力的目标所排斥,是一种左右为难的心理困境。三是趋避式冲突,是指一个人既为一个目标所吸引,又为这个目标所排斥,是一种进退两难的心理困境。在现实生活中,个体面临的冲突要复杂得多,而且常常不能轻易获得解决。能力愈高条件愈好的人,在精神上愈可能感受到更多的心理冲突困扰。冲突容易给人造成心理压力,影响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以下就根据“冲突”这一心理学概念来探析造成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

一、社会期望与个人能力的冲突

社会给好教师设立了一个标准,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教师既要博学多才,更要有健全高尚的人格。作为教师,社会责任重。上对国家、社会、学校和所有学生的家庭负责,下对几十上百名学生负责。随着中国独生子女的增多,社会对教育行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家长在独生子女的教育方面输不起,对教师的教育有着强烈的期待。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但我们也知道,教师本身也是普通的人,他们也存在个体差异,在多种努力后仍然不能达到社会预期目标的状况下,教师就会产生焦虑、烦躁、逃避等消极情绪,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二、劳动强度与自身价值的冲突[2]

教师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初高中教师周课时大多在12―14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是教师的基本教学环节,再加上政治学习、业务学习、辅导、个别访谈,教师从早到晚没有多少闲暇时间。在一些高职院校,因为要根据社会需要新开专业,造成某些专业课的师资短缺,很多老师都在超负荷授课,不少教师周授课量在16节左右,有的竟达20节以上。普通高校扩大招生,使在岗教师的工作量增大,同时还要承担相当的科研任务。在这种情形下,教师不得不超负荷工作。教师的劳动性质又决定了教师的工作不能以8小时来计算。“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是教师生活的真实写照。但教师职业的高付出和无法与之匹配的低回报造成强烈的心理落差却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教师的自身价值和付出的劳动不总是成正比,就会产生明显的抱怨情绪,心理失衡。

三、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冲突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劳动成果难以在近期得以真正的体现。社会无法及时认同教师的劳动,教师的成就感难以得到及时的满足,教师劳动的付出与回报在短时间内是不平衡的,成就感的欠缺使教师工作态度消极、冷淡、过敏易怒、自尊心降低、工作退缩等,这样就比较容易形成教师对职业的倦怠。

四、职业性质与职业价值的冲突

当前社会职业评价的标准向金钱靠拢,特别是近期公务员工资的涨幅增大,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却“不尽如人意”,直接的后果是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价值产生了怀疑和价值感的混乱。但教师的职业性质又要求教师无私奉献,社会往往要求教师是模范公民,要求教师恪守职业道德,只求奉献,不讲享受。这就使教师的职业性质与职业价值趋向发生冲突,增加了教师适应的难度。[3]

五、教育评价与教育理念的冲突[2]

我们知道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做人。但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客观上存在着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与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的矛盾;教育本身的评价标准与家长、学校管理的评价标准的矛盾。大多数学校以学生成绩对教师的业绩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看重最终结果,忽略了教师改变学生的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等多方面所作的努力;忽略了教师在学生学习成绩以外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而用学生成绩来评价教师业绩,致使一些教师产生不公平感与挫败感。

现阶段,职称几乎是对教师个人最重要的教育评价的外在表现内容,因此评职称受阻也是引起教师心理波动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教师的职称评定越来越与学历挂钩,并要求有一定的论文和科研成果,外语、计算机考试合格等都成为评职称的必要条件。这也导致教师“疲于奔命”,难以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教学中。

六、工作独立与集体协调的冲突

教师劳动的方式决定其工作具有个体性与集体性相结合的特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和学生谈话以及家访等,都是个人单独进行的,特别是上课,不可能由两个人同时在一个教室里讲同一堂课。虽然国家有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但每个教师执行起来却各不相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方式方法各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但教师工作的个体性,并不意味着凭某一位教师的工作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教育、教学任务,相反,要依靠全体教师协调一致的努力。[4]这种工作方式使得教师所面临的人际关系多重性,教师与学生、其他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及其他行政人员的关系是否融洽,能否相互支持和配合,形成良好、平等、愉快、互助的心理气氛,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

七、教师角色与常人角色的冲突

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对象决定了教师职业角色的复杂多样,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老师,还是学生的朋友并经常担当学生父母的角色;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学生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心理问题的辅导者;就社会而言,教师是社会文化的传承者和变革者,还是社会准则的良好实践者和示范者;同时教师还得承担家庭的常人角色职能。教师职业角色的多重性使教师在认同和履行职业角色时充满困惑和冲突。诸多严格的角色功能使个人难以及时调适,极易造成教师的角色混乱和冲突,成为威胁教师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3]

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工作业绩,而且更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索罗门教授说:“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教师的心理健康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其重要性决不亚于社会其它现实问题。全社会应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必要呼吁全社会,在赞美教师的蜡烛精神、强调教师的奉献与责任的同时,多给教师一些实际的鼓励和待遇,少给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多给一些体谅和宽容,少给一些指责和批评;多给一些理解和尊重,少给一些不公和压力。形成一个全社会善待教师、教师善待学生的良性循环,使教师用健全的身心支撑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事业,从而确保我国教育事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进而建造不断发展进步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舒新城,陈望道.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444.

[2]兰建祥,陈惠.诱发教师心理问题的六种“冲突”[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7年第9期,39-40.

[3]李正云.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4期,28-31.

[4]王文.教师心理健康读本[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56-58.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教师心理健康论文3000字

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大学心理健康3000字 毕业 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发挥心理健康 教育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组成部分。认识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心理健康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将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一、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的联系

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意志、性格等方面的素质。一方面,两者互为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受教育者心理活动规律为依据,思想的发展变化受心理因素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受教育者的心理出发,才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否则就会陷入盲目的境地。同时,心理教育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因为人们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将自身的思想政治观念贯穿其中,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另一方面,两者相互影响。任何一种政治思想品质都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成分构成的。心理成分的健康发展是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完全脱离受教育者当时的心理需求。同时,思想是心理的调节中枢,是行动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人们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一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形成,它就对一个人的整个个性品质起导向作用,促进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结合的可能性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关系密切,同属于意识范畴,都是以人脑为器官,以客观现实为源泉,以实践活动为桥梁,以感知为基础的。思想活动是心理活动的高级形式,心理是思想的基础,思想的发展变化要受心理的影响、制约。而心理活动的方向又受思想的支配。思想对心理起决定作用,心理对思想有反作用,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许多思想问题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因素,有些看起来是思想道德问题,究其根源实质却是心理障碍所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因素,而只有从心理入手,才能掌握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从而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而心理教育能把人们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使人们的心理素质得以提升,思想积极向上。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正因为如此,某些心理问题可以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来解决,某些思想问题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改变。

(三)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结合是时代对高校教育的必然要求。

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一22岁之间,正处于青年期。这一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是人个性品质形成、身体和智力发育的最高峰,是人生中精力最旺盛、求知欲最强烈、接受新事物最快的黄金时期。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网络迅猛发展,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减少,人们的心理负担加重,心理不平衡加剧。而当代中国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发展并不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急需疏导和调节。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多,它贯穿在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中,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经济转型和我国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培养大学生对生活的现实态度,正确处理理想与实现的矛盾。大学生往往对人生怀有美好的憧憬,对未来踌躇满志。但一接触现实却发现并非想象的那么美好时,就容易产生不客观、不正确的判断,从而产生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为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缺乏生活热情和积极性、猜疑他人、孤独忧郁、生硬固执等状况。因此,培养大学生对杜会对生活的现实的、科学的态度就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二、培养大学生耐挫折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我国,能考人大学的学生,往往在中学时期都是学习尖子。但进人大学后,却发现自己在班里非常一般。有的虽然学习非常努力,但成绩总是在中下水平。对他们来说,这是很难受的。进人大学的新环境后,远离父母、家乡,教学方式、生活环境等都不同于中学,于是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一些病态反应:对战胜困难毫无信心、心慌失眠、多虑、有的沉默寡言、有的破罐破摔,甚至有的寻死觅活、自杀轻生。从调查情况看,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学生产生受挫心理的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应该把提高学生的耐挫折能力作为对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三、培养大学生的顽强意志,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为掌上明珠,考上大学以后更是家中的皇帝。一些不良的 家庭教育 使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如过分依赖、受不得刺激、经不起挫折、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一点不顺心就觉得天要塌下来、意志薄弱,承受力差、一遇到问题就无所适从,容易产生挫折感。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将“勇敢”作为君子“三道”之一。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勇者不惧”、一往无前的顽强意志,使他们能在即将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增强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

1.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上、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

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国家、社会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和发展,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远大理想,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其教育方式一般是主动介入,采用集体教育的方式,自上而下,强制灌输,受教育者往往缺少平等和尊重体验,有被命令感和被迫服从感。心理健康教育则着眼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帮助受教育者认识自我,建立正确的 自我评价 ,使受教育者学会处理个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其教育方式一般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采取个别交谈和咨询的方式,帮助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构建健康的心理世界。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势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 方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相似的角色之间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更容易互相影响。高校学生都是成年人,心理和生理都已成熟,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平等和尊重的交流方式。如果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座谈方式代替 报告 方式,以谈心方式代替训导方式,学生们就会因“角色相似”而把教育者当作知心人,并乐意接受其教育。

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过去单一“说教者”角度和立场转变为兼顾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角度和立场,尽快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理解、同情学生,对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迷茫、误解和不正确的观点采取谅解和宽容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价值观,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价值的权利,以减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服从。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要对学生的价值观无原则的接纳和包容,当学生的价值观明显违背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时候,当学生做出一个可能给社会、他人或其本人造成严重损失和危害的价值选择的时候,教育者就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干预,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其持续进行影响,使其思想向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水乳交融,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上、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实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现实保持一致。有时面对同一客观事实,不同的主体可能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但以下三方面的规律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所共同存在的:第一、客观刺激事件会导致主观心理反应;第二、负性刺激事件会导致负性心理反应;第三、良性刺激事件会导致良性心理反应。所以说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在本质上是和实际问题密切相连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从人的现实表现入手,分析支配其行为的思想动机,再从思想动机分析产生该思想动机的客观外界条件,然后去创造和改变客观外界环境,使之具有产生好的思想动机的外界条件,从而促使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动机。因此,解决实际问题就成为解决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基础。对大学生而言,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主要是学习困难、就业困难、社会交往困难、贫困生生活困难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容易使人产生紧张、焦虑、自卑、无价值感、社交恐惧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长久不能摆脱,就会影响他们业已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解决这些心理和思想问题:一是要引导受教育者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一个正确认知;二是要把解决心理和思想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现实问题解决了,就会缓解压力,稳定情绪,化解矛盾,使学生产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回报国家。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坚持解决心理、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教育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困难和问题,尽量用宽容的态度对待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教育者要想方设法解决学生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真正解决心理和思想问题。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强势作用已经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唐书怡高校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探讨[J]时代教育

[2]杨作新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

[3]张明成为合格的教师[J]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科学出版社,

[3]赵景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6-7·

[4]祝敏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J]安顺学院学报第10卷第2期2008年4月

[5]杨世雄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途径探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

[6]颜农秋关于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J]探索与争鸣

[7]赵展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性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大学生 人际交往 障碍原因及改进方法》

摘要:人际交往的本质是心理适应,相互的心理适应才能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如今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之一,影响高校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交流。本文从人际交往的定义,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因素以及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外在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以有利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解决方法;

人际交往的本质是心理适应,相互的心理适应才能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而现今,人际交往障碍却成为当代很多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绊脚石。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在交往过程中,如果顺利,大学生便心情舒畅;一旦交往受挫,便心情郁闷,身心受损,产生各种不良后果。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事物的感性和理性认识逐渐趋于成熟,已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但自我意识发展还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应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与问题,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一些负面因素阻碍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影响学业的顺利完成。

一、引起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

(一)认知引起的交往障碍

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增多, 经验 和阅历逐渐丰富,非常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腻烦说教。他们渴望成才,自尊心极强。但不能对自我和社会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自我调适能力也很欠缺。因此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过于理想化的追求,缺乏科学的社会认知,容易偏离实际水平,产生主观偏差或障碍,主要表现有:

(1)第一印象效应:是指凭直觉把与人第一次见面的印象作为对他人的评价,并在日后的交往中占主导印象地位,以此来决定与他人的关系及亲密程度。

(2)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3)刻板印象:是指对于某一类人或群体所形成的一种比较固定、刻板的看法。在角色认知过程中,按照预想的类型赋予习惯性、特征化的评价。这种以个性代替共性、以特殊性代替普遍性的做法会阻碍交往的正常进行。这就要求大学生抛弃传统观念,结合现代社会状况及实际情况考察具体人、具体事,以免产生误解。

(4)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情感、意志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假定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感受和品质,通俗的说就是“以已推人”、“以已之心,度人之腹”,往往会带来对方的排斥与反感。

(二)社会因素引起的交往障碍

社会因素主要指家庭、社会环境和学校等因素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该是全面的教育。但我国的教育制度以应试教育为主,缺乏素质教育,同时家庭教育也以此为导向,这种教育制度影响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首先,在学校层面,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抑制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增强。学校在教育上往往偏重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心理的沟通疏导。其次,高等学校教育普遍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而人际交往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理论知识的缺乏,严重阻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交际能力的发展。

(三)交往面狭窄,缺少经验和交谈技巧

第一,大学交往以寝室为中心。他们多在寝室这种小的交往圈子里面生活,且满足于这种现状,不愿主动去接纳、开拓外界的精彩生活。交往的狭隘性使很多大学生跟其他非同寝室的同学的关系变得疏远起来,交往面也越来越狭窄。第二,一些大学生缺乏交谈技巧,不善于拒绝别人的要求,不会说“不”,导致事情不能得到很好解决;说话欠思量,以致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第三,当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往往是理论上的教育,缺乏实践的平台。高校或因为不重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实践的重要性,或因为场地有限,或因为本身和社会上一些企业、机构的联系少,很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四)过度依赖网络引起的交往障碍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首当其冲成为互联网最频繁的使用者之一。网络的介入,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也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网络普及后,许多大学生过分沉溺于网络交往,参加现实人际交往的时间会逐渐减少,造成热衷于各种“网事”,对近距离的关系反而疏远了的情况。特别是家庭的关爱对他们来说更成为一种束缚和负担。许多大学生宁愿在网吧不分昼夜地上网,也不愿意回家探望父母。还有些人除了要生活费外,和父母无话可说。亲情是人最基本的感情联系,也是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需要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维系。网络的介入可能导致亲情的疏离。一些沉迷于网上交际的大学生,往往因为疏于现实交往,将所有心事都交给了网友,缺乏现实交往的动机,导致其现实人际交往的勇气与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与培养。

(五)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化

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物质和 文化 生活的极大丰富,大大减少了社会个体对他人的需求和援助,这种生活态度的转变也影响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观念。从人的价值观角度看,过去那种“重义轻利”的传统观念依然是中国社会所弘扬和提倡的,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激烈竞争加剧了人际关系的处理难度。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疏远、人情的淡漠。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现今社会上流行的“金钱至上”、“一切凭关系”等不良社会风气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交往观。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

二、逾越人际交往障碍,学会正确与人交往

大学生要有意识在进入大学一开始就学习人际交际的技巧,从各个方面锻炼自己,克服各方面的心理问题,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度过快乐的校园生活,更有助于今后的生活、工作取得成功。

(1)把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正确的交往原则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与人和谐交往的前提。与人交往应做到一视同仁,切忌嫌贫爱富,不能因为家庭、地位、经历、特长、能力等方面原因而对人另眼相看。平等待人就是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只有平等待人才能换取别人对自己的平等相待。二是诚信原则。诚信历来被视为人际交往的的基本准则。诚信要求在交往中,彼此应抱着诚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相互理解接纳和信任,重信用、守信义。三是宽容原则。宽容就是心胸宽广,大度容人,对非原则性的问题不斤斤计较。宽容对协调个人和他人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扩大交往空间,也有助于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和矛盾。四是互助原则。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对增强彼此的理解,加深彼此的感情,有着重要的意义。

(2)学习交往技巧

大学生不断调整、改变自己的不当观念,对人际交往形成一种积极的准确的认识。为此,在人际交往中应尽可能地做到:

1.注意仪表、举止、言谈、风度、气质和行为规范,给对方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非常大,具有认识效应、即时效应和长久效应,往往是根据对方的仪表、举止、言谈、风度、气质等形成的。因此加强自身修养,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出现在交往对象面前是十分重要的。

2.要把对方放在首位。关注对方的需要、兴趣和感受。交往的话题和形式应适合对方的知识范围和经验,合乎其心理需要和兴趣。要学会倾听,仔细耐心地倾听能让对方感到自己得到了认可,觉得自己有价值,此乃人际交往中的法宝。同时,交谈要注意建设性和有效性,大学生有很强的上进心,能从谈话中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将是一件很让人高兴的事。

3.讲究语言的艺术性。讲究语言的艺术性,要做到会用清楚、准确、简练、生动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谈话内容不枯燥,能吸引对方;尊重他人意见,避免评论和争论;即使批评他人,要在肯定之后提出,而且以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为前提。

4.保持适当距离。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人与人之间是有一种无形的距离,而且此距离由它适当的限度,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会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正所谓“距离产生美”。

(3)充分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了方法与技巧,但同时还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如果不进行实践那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大学生从入校的第一天起,要经常与人交往,锻炼自己使对方开口的本领和寻找相互感兴趣话题的本领。还要注意对交往的对象期望值不要太高,不要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你的知心朋友,避免造成心理有失落感。要经常换位思考,体会对方的心理感受,就会理解别人的感情和行为,从而改善自己待人的态度。

综上所述,我认为克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需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开始.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素确实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已经发生了,不能改变。大学生只有寻求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实践来改变人际交往障碍。根据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所做的调查,北京高校中,月生活费不足200元的大学生可视为贫困大学生,不足100元的为特困生。按照这个标准,我不属于贫困和特困大学生,但我家庭确实很贫困。根据我所看的接近20篇文献分析,我是有轻度的人际交往障碍,也有 文章 中谈到的问题。首先我对人际交往的期望过高,期望交往的都是知心朋友,大家志同道合,这有些理想化,不利于我的人际交往。因此我要纠正这种想法。其次我生活主要以寝室为中心,在寝室这种小的交往圈子里面生活。这就造成了我交往面狭窄。解决途径是我应当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寝室以外的人沟通交流,拓宽交际面。再次,我的人际交往技巧匮乏,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我一定的多看一些社交礼仪,人际交往方面的书籍,多和有经验的人交流,努力克服人际交往障碍。

参考文献:

[1].兰静,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分析及解决策略.才智,2012(21):第203页.

[2].温永慧,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人际交往技巧.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05):第31-33页.

[3].徐晓霞,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心因分析.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04):第60-62页.

[4].汪汉荣,龙健飞与王绪朗,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消除对策.经济师,2005(02):第98-100页.

[5].王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矛盾破解与和谐构建.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06):第109-111页.

[6].何伟与王琳,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因素及解决途径.中国成人教育,2007(23):第72-73页.

[7].董鹏等,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及解决途径.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2(03):第17-22页.

[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修订版[M],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82,83页.

[9].丛茂国,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自我解决途径.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第112-114页.

[10].喻慧,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和人际交往障碍分析.文教资料,2006(22):第21-22页.

小学心理论文3000字

适合学生心理状况和能力水平的适度紧张的教育和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高效率的教育和教学。健康的学校气氛的创设有赖于这样一种适度紧张的教育和教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篇一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鲁迅先生说过:“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要为儿童提供有吸引力、美的、实用的玩具,以唤起儿童的好奇心,促进他们智力发展。为儿童提供适应的环境必须包括生活、学习、游戏等几方面的内容,以使儿童的心理能和谐、均衡、全面地得以发展。少年儿童喜欢游戏,好奇心强,可塑性大。儿童时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应该在乐趣中度过。然而,被称为“小皇帝”的独生子女的童年生活,并非是无忧无虑的童话世界,最近,100多名才读小学一年级的小学生们在接受北京市精神卫生研究所的心理测试时,回答“生活的是不是开心、是否无忧无虑”的问题时,大多数的孩子说“不”。负责这项“社会、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影响”调查的研究人员说,北京七岁儿童的社会、家庭压力已经很大。由此可见,现在的孩子们已经失去了“乐趣”。作为一名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现仅就“本文就如何增强儿童的乐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问题略陈管见。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 乐趣

一、方法不当,顾此失彼

由于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和就业难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因而导致“小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分数第一”、“成绩至上”的精神包袱,更像一座无形的大山无情地压在“小太阳”、“小天使”、“小皇帝”、“小宝贝”们的身上。有些家长逼迫孩子从小就准备将来去“挤”升大学的“独木桥”。尽管上级再三强调要改进教学方法,减轻学生负担,然而,任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提别重视升学率现象。教师晋级、评职称、评优评模、选先进、整顿、考核的主要依据仍然是所教学生分数的高低。“学生高分,教师受奖。”促进教育者只盯着考试分数。种种不利教学改革的因素造成当前仍有些教师常单纯的把“学习”与“刻苦”联系起来,过分强调“刻苦”二字,轻易地将“下苦功”和“高分数”划等号。常借用古人“头悬梁、准刺骨”等“苦读发”教训学生,将写有“一分辛苦一分才”、“学海无涯苦作舟”等条幅张贴在教室作为鞭策学生刻苦学习的座右铭。学习固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但是要“适度”,任何事物需要有“度”的限制,适度而止,苦过“度”,就要发生“质变”,顾此失彼。例如:1995年春季,某地区为了准备迎接各级“统考”,教师压力大,负担重。有些学校的师生起早贪黑,两头不见日头,每日在学校的时间竟然长达14小时(远远超过了上级有关部门规定的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教者用最原始的方法,教得麻木,高度疲劳。学生们在老师的“看护“下机械地死记硬背老师们炮制出来的复习题和答案。各种任课老师争抢着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被“灌”得昏头晕脑,教师却特别强调“背多分”。导致大多数学生“望学兴叹”,更谈不上对学习有什么“兴趣”或者“乐趣”了。“分数第一”、“成绩至上”的精神包袱压得孩子们没有欢乐、没有假日;逼得孩子们成为“啃书本的机器”、“分数的奴隶”。学生吃不好、睡不好、休息不好,产生厌学情绪,学习效率怎能提高呢?

学习也要劳逸结合,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时间,实践证明:8-1>8(每天从8小时学习时间中抽出1小时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学习效果反倒比整天8小时钻在书堆里苦读好)。

二、改革教法,培养能力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认真备好课,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课堂教学要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寓教于乐(乐趣),寓教于戏(游戏),寓美育于各科教学之中。运用“多向交往”教学法,设法促使学生一同思考,创设一种能够进行课堂讨论的学习环境。作业少而精,努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要大力提倡“快乐型”教学法,进行“愉快教育”,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接收教育,增长知识。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要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爱学”,变“学会”为“会学”。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据调查,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知识80%是在离开学校后经过自学摸索而获得的。

三、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教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寓教于乐”,把学生看课外书,看电视,游戏的时间还给孩子们。各科知识都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时代不需要不敢在班门弄斧、“封闭型”的“书呆子”,而是需要“多艺型”、“创造型”、“发展型”人才。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有选择的看有用的书和好的影视节目,要让学生看富有教育意义和专题节目及各种讲座。还要定期召开主题班队会,组织学生参观访问、举办夏令营。这样,便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视野开阔、积累丰富的学习资料,潜移默化地在愉悦中获得知识。

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我们不得不呼吁:关心下一代,把乐趣还给孩子们。童年更需要乐趣,学生渴望七色阳光。学校要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坚决克服,彻底改变“分数第一”的现象。家庭要改变传统的旧观念,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培养自己的子女,要明白社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凡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都是人才。教师要做教学改革的促进派,把欢乐还给孩子们。切莫让孩子们事倍功半,“死啃”书本,要多让他们回到社会这个广阔的大课堂中吸取营养。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名孩子成为健康发展的人,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篇二

《浅谈农村小学 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 发展和素质 教育的逐步深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发展这一问题。作为 农村小学,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对滞后并且明显阻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特别是有的教师以"独断专行"的教育行为来捍卫在学生心目中"权威"地位,对部分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伤害;社会上的一些对教育认识的偏差,也使得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

针对以上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实际出发,认识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在开展这项工作中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遵循 科学的原则,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努力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 老师 学生 心理健康

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开和逐步深入,人的心理素质这一层面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作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心理健康教育,也就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而农村小学却因为信息的闭塞、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所处环境的落后,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又慢了一拍!

一、"习以为常"的现象--现状的缩影

让我们先来重新审视一下这些在我们平时教育教学中司空见惯的现象:

现象之一:学生家长对老师说: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不听话你你就打!没问题!而老师也感到这样的家长真是通情达理,对老师信任,跟老师配合"。

现象之二:老师对学生说:今天晚上的家庭作业谁要完不成,明天早晨你就别进教室了!"第二天早晨,果真有的学生被拒之门外,有的明知"进了门",干脆呆在家里不来了或逃学了。

现象之三:老师对 考试考糟了的学生说:"你怎么这么笨!真是没救了!全班的成绩都被你一个人拉下来了!"这个学生低着着,忍受着教师的指责和全班同学投来的"怨怒"的目光。

现象之四:老师对反驳自己的学生说:"你这是什么态度?竟敢和老师顶嘴?你还想不想念书了?!"在老师的呵斥中,学生满腹委屈但不再讲话。

现象之五:老师规定:"作业错一次,罚做50遍,再错,罚做100遍,依次翻番"。结果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因一错再错而老师又不给他"指点述津",被罚做2000遍!这样一个近乎天文数学的庞大作业量,使这名学生再也不敢上学了!

现象之六:一位学生因作业没完成,被老师用小树枝抽打左手心,导致学生的左手肿得像小馒头,家长要找老师论理,学生还极力阴拦不让家长去学校。

这些都是笔者所耳闻目睹的真实事件,在农村小学,这些现象可谓见怪不怪,大家都"习以为常"了,诊断是小事一桩,"不值一提"。而这些现象,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也可以说是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浓缩。

二、看不见的危害--心理伤害

上述这些现象,已不是简单的体罚和变相体罚的问题,而是一种心得上的惩罚,心灵上的伤害,这些现象的共同特点是:

1、不尊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

对学生的体罚、讽刺、挖苦以及家长式的"霸权主义"作风,使学生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信任,不被宽容,从而产生了羞愧、自卑、不思进取、委屈、失望、说慌、无助、失落、对老师疏远,逆反心理等心理现象,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

2、不讲究科学,使学生的心理产生障碍。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研究学生的心理,不讲究科学,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滥用不正确的惩罚措施,例如前文提到的罚做2000遍作业,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如厌学、考试焦虑、学校恐怖、自卑感、受挫感、丧失自信、缺乏兴趣、忧郁、压抑、胆怯、畏难、自我形象降低...

总而言之,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情",其实不平常,它们造成了我们看不见的伤害却是更深的伤害--心理伤害,破坏了儿童的健康的心理状态。而这个问题恰恰就是长期被我们广大教育者尤其是农村小学的教育工作者所忽视的问题。

三、原因探究

造成这种农村小学面积大学生心理频受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影响学生个人素质的完善与提高的根源何在?也就是说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令人"习以为常"的小事?为什么学生的心理状态不能引起教师、家长的重视?我想,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认识不清。提起心理健康教育,很多人想当然地把它理解为思想教育,品德教育,认为思想健康,品德高尚就是心理健康。其实,根本就不懂得心理健康是怎么一回事,就更谈不上心理健康教育了。

2、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也有一些教师,朦朦胧胧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但却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与己关系不大,与教育教学关系不大,那不是自己该研究和能研究的,而是专家学者的事。

3、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也有部分教师,切身体会到了心理健康对于学生、对于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当他想认认真真地来做这方面事情时,才发现,原来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是那么缺乏,无力支撑,心有余而力不足,没办法操作。

4、小环境的过低要求纵容了教师的"懒惰"和"无知"。

农村的信息比较闭塞,家长的文化水平从整体上来讲相对较低,所以农村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诸如"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心理咨询"、"心理 治疗"这些名词更是闻听未闻,也无人对此提出什么要求,而在家长群体中和一定范围的社会舆论中被普遍接受的论点是:"师生如父母,教师地学生没有坏心,打两下也没关系","教师总是对的,无论怎样批评学生都应该的和可以的,对老师的语言、方法态度不能苛求","教师地学生的惩罚是必要的,那是对学生负责任的再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而家长和舆论却从不考虑这"打两下"批评"惩"是否已对学生的心理构成了伤害?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障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教师也就开始"打两下"、"批评"、"惩罚"......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什么是心理伤害,什么是心理障碍等也就懒得问津了,自认为"省事无事",却不知是贻害无穷?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界定及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教育的一项内容和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心 理学基础上的一门全新学科,是心理学理论的技术体现,属于应用心理理解范畴,是直接服务于人心理健康的一门独特的理论与技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不等同于单项的心理 治疗和心理咨询,但它包涵了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某些理论与手段,而更多的则是心理教育与训练。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但体现、开拓了情感教育,思想转变,行为训练的新方法、新思路。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动态的心理教育活动的影响、启发、引导、提高学生对自身探索的自知力,对自身调节的自控力,从而帮助他们的心理健康地成长、 发展。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心理学专家的结论,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应该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自强自立,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不畏艰难,对知识有浓厚的兴趣,对自我充满成功的信心。

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具有战略性意义。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助手,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一个人的全面素质的不可或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学生成长发展载体。据有关统计资料表现,87%的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不是智商与学习能力的问题,而是心理状态的问题,也就是说,87%的学生学习困难,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处于不健康状态。这也足以说明了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所占的伤量之重。

其次,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它的新观念、新手段还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法实效,真正取得"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教师在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突破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变化。既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教师也接受了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使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得更好。

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发展性目标,即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另一个是防治性目标,即预防学生的心理障碍,矫正心理偏差,使学生达到心理健康。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围绕发展性目标和防治性目标来开展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以健康发展,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预防学生的心理障碍,矫正心理偏差,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在当前的 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困难的问题,如厌学、 考试焦虑,学校恐怖,注意力障碍等;高年级的学生有青春期烦恼的问题,如体征引起的烦恼,异性交往的烦恼的以及情感误区的烦恼等;心理品质与行为的问题,如儿童强迫症,学习能力缺失、说谎、孤独、嫉妒、自卑、抑郁、多动症,以及极少数学生因受环境影响和不良影视剧的影响而产生的自暴自弃,厌世轻生,玩世不恭的念头和行为。对这些问题的克服,也是我们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七、农村小学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使教师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作为农村小学,不可能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那么就需要普通教师来"兼职",所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应坚持以下几项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一切围绕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2、发展性原则。以发展的眼光和宗旨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切为了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的发展。

3、活动性原则。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一定要以活动为载体,因为活动中,学生的心理才展示出真实的一面,这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机会。

4、协同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最讲究协调一致,双向互动,切不可一厢情愿地说教或以某此手段施压,那样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更大的心理障碍和心理伤害。

再次,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尝试通过以下一些途径:

1、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这应该是应用最广泛也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专题教育,如讲座、报告会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3、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使学生有发泄的渠道,减轻心理压力。

4、创造条件,开办家长心理学校,或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这样可以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与家庭互相配合,达到更好的效果。

5、利用社区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德育基地等。

6、自我教育。学生通过自我矫正、自我诊治、自我训练、自我修复心理障碍,这样也最锻炼一个人的心理素质。

7、其它形式的教育。

当然,有些有效的途径是靠教师们在亲身的工作体验中摸索出来的。只要我们有心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把这项工作做好。

小学心理健康论文一、气氛和谐,方法灵活。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小,感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识经验都非常有限。故而,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做到深浅适度,精讲巧练,符合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经验。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容忍、宽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执,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热爱、尊重、理解、相信每一个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适时地选择一个既合本意,又易于为学生接受的实事求是的表达,打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得课堂成为平等、和谐、围炉夜话般的温馨境地,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让学生想说就说,敢于表述不同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上来看,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还不能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于对物体进行综合分析,目的性不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明显;在注意上,小学生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此阶段,他们的有意注意也在发展,但还达不到完善的程度。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应该精心设置,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交替出现,教学中可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学具,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例如多媒体电脑等,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我们还可以推出课本剧,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加工并演出,合适的篇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评,从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语文实践中。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了知识。二、树立榜样,陶冶性情。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同时也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为保卫祖国,忠贞不屈,抛头颅,洒热血的民族英雄、钢铁战士;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勤勤恳恳的农民;有热爱学习,人小志大的红领巾;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总理等等,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树立在心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或是具体、明确,或是间接、潜移默化地教育了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电影《周恩来》,让学生通过影片初步感知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人民对总理的真挚情谊,并启发学生理解人民为什么如此尊敬和爱戴周总理。课后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总理生前事迹的资料,并举行一个汇报会,再让学生讨论自己应该怎样学习周总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周总理一心为公,为祖国、为人民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等崇高品格。让学生把这一形象作为榜样牢固树立于心中。三、尽情渲泄,保持心境。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种消极的心理体验,此时,人总有表述的欲望,所以说“一吐为快”。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这些人不一定就会那么及时地,时地随时随地地倾听你的诉说。从而,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今天我真高兴》等等。鼓励学生要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日记中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笔者的班级曾经有一位女同学。很长时间以来,我发现她的胆量很小,上课从不敢主动发言,特别对考试很紧张,答题时显得谨小慎微。前不久,我在批阅她的日记时,发现这位同学对自己的父亲“积怨”很深,认为父亲对自己极为“凶狠”,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父亲亲生的,其措辞令我很是震惊。课后我立刻找到这位同学,同她谈话,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此后,我又赶紧与她的父亲取得了联系,向这位父亲通报了孩子近期的表现,以及孩子的心理负担,并同他探讨了教育孩子的方式问题。交谈中,孩子的父亲主动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方法上可能过于简单粗暴,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也过于苛刻了,以至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表示要和老师一道教育好孩子。第二天,孩子主动找到了我,告诉我,爸爸昨天晚上和她谈了很久。她也认识到,爸爸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自己能够成才,只是方法不够好,并表示今后要多理解爸爸、妈妈。在此后一段时间的观察中,我发现孩子开朗、活泼了许多。最后,我引用美国的h·j·柯赖齐亚和w·m·斯塔顿所著的《小学生健康教育》一书中的一段话来说明: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容忍中,他便学会耐心。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中,他便学会自赏。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赞同中,他便学会自爱。如果孩子生活在平等中,他便懂得什么是公正。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关心、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充分、健康地发展,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用人才。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认识与对策》

【摘 要】科学研究表明,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而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青少年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

【关键词】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新时期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弱点,进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科学研究表明,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当代青少年具有众多的优良个性品质,同时也确实存在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和学校的教育问题等。只有了解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帮其避免它。

家庭影响:家长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家长的道德品质、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等对学生的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环境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的家长与子女缺乏交流甚至对子女经常训斥。有的父母感情破裂、离异,严重摧残了学生的心灵。更有些家庭家长本身作风不正走上犯罪的道路,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可见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校教育不当:由于种种原因,学校的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的追求教学质量、升学率,轻视了德育工作;重视课堂教学,轻视课外教育;重视尖子生,轻视“后进生”……许多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监狱,把学习当作苦差事。而有的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活动,教育学生采用不当的方法,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一些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

社会影响: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影响对学生影响很大,游戏,网吧,色情暴力影视,花花绿绿的世界,也对部分学生造成不良刺激,中小学生由于缺乏辨别能力,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学生非正常的心理。

以上是中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点原因,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加强对家长的指导

现代社会家长们都忙于奔波生计,几乎没有时间去看心理学方面的书,因此,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访、校报等形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在家庭教育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给孩子以正确的人生观教育。使孩子从小懂得: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做人。在孩子心目中树立正确的思想与追求,因为崇高的理想具有鼓舞人们前进和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可使人在艰难困苦中依然充满希望和信心。

(2)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心理。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通过孩子交往准则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辅导与训练,掌握人际交往的社会性和技巧等。

(3)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注意力、记忆力、观察能力、思辨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关复习与遗忘规律的掌握,以及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等。使孩子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认识学习的价值,养成刻苦学习的习惯。

2.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首先要心理健康

现代生活的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升学的激烈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学校要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指导教师运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问题是缺乏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多数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不能自觉地运用心理科学知识帮助学生,甚至一些教师管理方法不当,导致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都要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都要以科学、严肃的态度对待心理健康教育。

3.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首先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其次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咨询和辅导。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要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除了运用相关课堂教育内容进行教育外,更重要地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和辅导,形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 曾天德,《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2] 陈忞,《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3] 丁锦江、王净,《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咨询》

心理3000字论文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积极心理学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企业管理中积极心理学应用的探讨》

摘要:本文对积极心理学进行简要的叙述,并以企业管理方法应用实践为讨论方式,说明其在员工激励、企业文化建设以及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希望本文能够为企业管理的发展以及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应用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企业管理;积极心理学;应用

1. 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的含义及研究范围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不难发现,这个心理学研究分支所关注的是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积极社会环境。研究结论认为积极情绪来源于个体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的认知,包括满足、幸福快乐的体验以及希望;积极的人格特质研究则以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适应性为前提,培养积极情绪体验是获得积极人格特质的最佳方法;积极环境则包含了个体积极情绪体验中的那些刺激性因素,既包括主观的人际关系,也包括了客观的物质环境。

积极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积极心理学倡导现在的企业应该是以相互欣赏、合作、充满活力为特征的,强调员工的自主管理和积极敬业,希望企业的成员处在信任、关爱、谦逊和积极的高水平状态中,组织人际关系以友好忠实、诚实、尊重和宽容为特点,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企业与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这是积极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最明显作用,也是积极心理学应用价值的表现形式。然而,企业管理是一个连续性的、相互作用的整体,一项管理行为或者管理模式的应用必然会带动企业管理整体的变革,应用于企业员工管理中的积极心理学,必然会带动企业管理的整体发展,从而使整个企业管理呈现出更加强大的管理效力。

2. 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实践

在员工激励中应用积极心理学

积极性理学研究的第一项重要内容,是关于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的来源以及保持形式,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使人的主观意识更加积极,更能够发挥自身的潜力,在企业管理中,员工的主观意识积极,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潜力,必然能够使企业运营得到全面的改善。而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最能够使员工体验到积极情绪的,是员工激励工作。传统企业管理中的员工激励是以工作报酬的形式来鼓励员工并以各种奖励式行为来对员工的积极工作行为进行强化;而积极心理学则重视员工需要的满足、目前的工作满意度以及对未来工作能够获得的报酬的希望。在这样的管理理论指导下,员工激励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应实现多种激励方式并存,实现激励机制的多样性与层次性。员工的需要与他们的年龄、个人生活实际有很大的相关性,企业应针对不同年龄层或者不同职位部门的员工选用不同的激励机制。在企业中可以采用物质激励、奖金激励、提成激励、职位晋升等多种激励方式,以员工投票的方式对激励方式进行选择;其次,对员工进行职业满意度管理,管理者应该实施个性化的员工沟通,通过心理量表测量和日常工作总结,了解员工的个性,分析最适合与员工进行有益交流、能够使交流的内容真正被员工认可的方式,例如,对内控型员工进行积极自我的鼓励,帮助外控型员工建立工作信心等;再次,为员工提供促进他们职业成熟度发展以及与职业规划发展相关的帮助,企业管理者可以收集全体员工的职业规划书,分析其中与职业报酬相关的内容如晋升、涨薪水、获得休假等,在员工的实际工作与其对自身的价值希望相符合的时候,给予他们所希望的报酬,使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情绪能够得以巩固。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用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心理品质的获得,并重视积极的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求企业上下拥有统一的价值观,试图通过共同的企业心理模式的建立来巩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并展示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这需要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够达成,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能够使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更加顺利。按照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企业文化是小部分员工的积极品质扩大到整个员工群体,进而成为企业心理特征的一个过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使员工的工作情绪保持在最佳的状态,使企业环境对员工的情绪能够产生影响,许多企业领导者在进行事务处理的过程中倾向于主动调整自身的生理唤醒节奏,在处理危急事务时,保持语言的语调和语速,进行深呼吸,以免情绪化表现造成矛盾激化,这些都是通过个人情绪影响他人情绪的过程,不仅是企业领导个人积极人格发展的必须,也是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环境的必须;第二,重视企业环境的建设,照顾员工在工作中的细节需要,如设立单独的吸烟室和饮水机、美化办公室环境,不使员工在拥挤和潮湿、阴暗的环境中一些能够刺激负面情绪的情景出现,如此,员工的身心舒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种工作也能够更加理解和支持;第三,管理者应该拥有积极管理理念,以彼此信任和高社会支持感的员工团体建立为管理目标,这些特点能够导致较高的员工士气和工作幸福感,促进无障碍的多向交流氛围,也可增加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

在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建设以及经营管理受到普遍重视,而与风险有关的管理被作为每个管理分项目中的管理要点而进行处理,例如,企业营销中的风险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流失风险应对等。对企业管理各项内容中的风险管理行为进行总结不难发现,企业管理各项内容中的风险形成是有一定共性的,风险通常来源于管理能力与需要处理的管理事务之间的不平衡,换言之,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缺乏应对困难的能力,使管理问题恶化,从而形成风险。实际上,企业风险可以作为一个系统性的管理项目进行统一的管理,积极心理学研究为企业的系统性的风险管理提供相关的建议。积极心理学认为,在困境中发掘个体的自身力量,研究其走出困境的过程,能够发现其中有助于进行风险防御的积极品质,一旦能够加以有效利用,就能够达到较好的风险预防效果。这意味着,无论在企业管理的哪一个管理项目中,要进行风险管理就不能单纯地关注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而是要从管理工作实际出发进行分析,寻找其中的优势,将这些优势加以强化,使企业整体的风险防御能力提高。对于企业营销来说,加强营销工作人员的能力,努力扩大市场、掌握竞争对手的信息并进行客户分析,较之“堵漏”型的风险规避更能够保证企业营销的效果;而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来讲,完整的管理制度以及富有责任心的工作人员,能够有效降低财务管理风险;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的员工忠诚度管理,比“缴纳违约金”的聘任合同更能够留住员工。

3.对积极心理学应用于企业管理的总结

积极心理学能够帮助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难题

积极心理学从正面的角度看待企业管理,并非无限制地分析企业管理的缺点和漏洞,因而,更能够潜移默化地、从宏观的角度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难题。一旦整个企业都在积极的状态下成长,即便是存在管理问题,也能够得以迅速解决。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

较之其他管理模式,积极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能够迅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积极心理学能够使企业员工整体都处于积极的状态,员工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其他的企业管理策略也能够有效地推行开来,企业的日常运营更科学有效,这实际上就是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一种表现。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需要企业管理者自身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应用与企业管理中较为新颖的一种理论,与其说它是一种管理方法或者管理模式,不如称之为一种管理理念。在不同的企业中应用积极心理学进行管理,其具体方法是不一样的,管理者对积极心理学的理解程度、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管理行为的能动力,都影响着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价值发挥,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以便这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能真正推动企业管理活动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研究中兴起的一个分支,将个体心理发展中最正面的行为以及心理特征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结果可以应用到企业管理当中,不但能够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改善,也能够应用在企业风险管理当中,其管理价值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参考文献:

[1]崔颖.积极心理学对企业管理的几点启示[J].东方企业文化,2014(02):123-124.

[2]于兰芳.论企业员工激励方法(制度)研究――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J].现代商业,2013(12):108-109.

[3]孙玉平.积极心理学在企业员工管理中的运用探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2):12-1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积极心理学论文3000字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自杀、伤害他人等恶性事件时有报导,此外,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甚至精神失常者也不在少数。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是当前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心理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谈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

摘要:近年来,有关大学生自杀、伤害他人等恶性事件时有报导,此外,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甚至精神失常者也不在少数。及早识别有心理危机的学生,有效地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及时化解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是当前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

中图分类号:C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146-03

一、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现状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自杀、伤害或者杀害他人等恶性事件时有报导,每每激起社会极大反响。此外,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甚至精神失常者也不在少数。因此,及早识别有心理危机的学生,有效地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及时化解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是当前摆在高等学校学生工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中指出:“要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高校要认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工作,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要特别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发生,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

当前,我国高校积极响应并落实中央文件的精神,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许多高校专门成立了学生心理疾病预防与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较为健全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制度,从确定学生心理危机的排查标准以及排查频率,到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后的一些相应的干预措施,乃至到发生恶性危机事件后学校的各种应对举措等,都有比较完善的规定和流程。但是,不容乐观的情况是,当前高校中学生自杀以及相关的心理危机恶性事件仍然层出不穷,表明高校在预防学生心理危机方面的工作并不如我们所期望的那么有成效。现在比较普遍的情况是,每当高校发生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后,校方在善后工作的处理方面通常都做得比较及时和到位,但是,这只是对事故发生后的补救措施,是被动的应对,并不能挽回学生的生命和健康,也不能减缓学生家属心中巨大的心理伤痛。因此,仅仅做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高校更应该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上。

二、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原因探究

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其原因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生理因素

学生如果患有严重的生理疾病或生理残疾,治疗周期长或者难以治愈,本人感到非常痛苦和绝望时,容易出现心理危机。

2.心理因素

(1)个性特点。通过对一些大学生心理危机案例的分析发现,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的学生,常常封闭自己、压抑自己,遇到困难和挫折易选择独自承受,不愿意寻求他人的帮助与支持,或者主观认为没有谁可以帮助自己,没有人愿意帮助自己等,导致本人缺乏社会支持,时常感到极度孤独绝望,有一种走投无路的感觉,易出现心理危机。

(2)不合理的认知观念。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AlbertEllis)认为,不良的情绪反应,常常并非来自于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于人们对事件不正确的、偏激的认识,称之为非理性观念。非理性观念具有绝对化、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和灾难化(糟糕之极)三大特征。如我必须考上研究生、我一定不能失败、竞选班干部失败让我丢尽了人、被恋人抛弃我的人生全完了等等。头脑中大量充斥着非理性观念的学生,在看待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时容易钻牛角尖,出现心理危机。

(3)精神疾病。患有比较严重精神疾病的学生。如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的学生,会比心理正常的学生更多地体会到紧张、恐惧、担忧、压抑、痛苦、绝望等不良情绪,这部分学生虽然数量很少,但是出现心理危机的概率却很大。

3.社会因素

(1)学业与考试压力。大学的专业学习内容在深度以及广度上都远远超出中学的课程,有些学生上大学后,会因为难以理解所学专业内容而导致对考试挂科的极度担忧,在考试季节即将来临前夕整日紧张焦虑、坐卧不安,感到极度绝望。有些学生因为害怕难以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害怕拿不到学位文凭而惶惶不可终日。结果一旦他们最害怕出现的情况变为了现实,他们就很容易心理崩溃,发生心理危机。

(2)家庭经济贫困。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大学生中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更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由于家庭经济的困难,贫困生通常比非贫困生更多地体验到来自于生活的艰辛。在当前的大学校园,来自于富裕家庭的学生和来自于贫困家庭的学生共处在一起,彼此在消费能力与消费行为上的强烈反差使得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受到非常大的心灵冲击,出现深深的自卑感,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导致负性情绪体验过于强烈、持续时间过长;而且,有许多贫困生的亲人还存在光宗耀祖的封建思想,将兴旺整个家族的重责大任托付在他们身上,为此他们觉得自己必须得活出个样儿来,才能对亲人有所交待。一边是亲人殷殷期待的目光,一边又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这种内心的不平衡使得有些贫困生感觉活得特别累,认为命运对他们特别不公平,为此怨天尤人、痛苦万分。由于他们在上大学期间很难迅速摆脱家庭经济贫困的阴影,因此他们心理上的失衡也将长期存在,这些都会为随时出现心理危机埋下隐患。

(3)家庭矛盾和突发变故。有的大学生自认为与家庭的矛盾非常尖锐,不可调和也无法解决,为此非常痛苦和绝望,承受不了的时候,容易产生结束自己的生命、一了百了的想法。有的学生因为近期内遭受突发事件的刺激过于突然和强烈,超出了一个人正常的心理承受能力,容易出现心理危机。

三、高校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措施

2011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教思政厅[2011]1号)中,明确要求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只有预防,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地挽救学生的生命和健康,才可能使学生最大程度地获益。那么,高校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持续不断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培训

(1)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力度。西方有一句谚语:“事先预防总比事后遗憾好。”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来说,道理也是一样的。如果学生平时就掌握了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具备一定程度的心理调节能力,当生活中的烦恼或危机来临的时候,他们就比较容易平稳度过,不容易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心理健

康知识的普及,覆盖面要大,宣传频率要高,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保证宣传普及的质量。当前许多高校都开设心理健康课,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定期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收到了相当不错的预防效果。

(2)加强对校园各类相关人员的心理知识培训。大学校园中,有一些工作人员每天与学生亲密接触,如果他们能够掌握足够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了解一些学生心理危机出现时的危险征兆,那么就有利于对出现心理危机学生的及早发现。因此,心理咨询中心应该定期对这些工作人员展开培训。这些人员主要包括学生辅导员及班主任、学生宿舍管理员、专业课任课教师以及行政人员等。

学生宿舍管理员每天与学生朝夕相处在一起,对学生比较了解和熟悉,有些学生有了烦恼也会找他们聊聊天。学生宿舍管理员一般都是学校雇佣的临时工,通常文化程度比较低,但对于日常行为异常的学生,他们通常根据生活经验能发现学生的反常,但是由于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有时候会热心帮倒忙。因此,定期培训宿舍管理员,可以有效地做到学生心理危机的及早发现,为随后的应急干预措施赢得宝贵的时间。

高校的学生专职辅导员或班主任大多数并不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背景,虽然他们工作热情高,关心学生,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储备,在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时,往往不能恰到好处地应用谈话的技巧,有时候显得束手无策,不知道谈话该从哪个点切入进去以及怎样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因此,高校要积极想办法,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能够有机会定期参加校内外的各种专业培训,充实他们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并在此支撑下有效地开展工作。

2.定期开展心理危机排查

在当前的高校,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学生出事了,但是在心理咨询中心却查询不到该生曾经来访的记录。调出该生刚入大学时的心理普查记录,结果也往往属于正常范围内。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两点:一是学生本身感到自己有心理问题,但由于对自身心理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有羞耻感而加以掩饰,怕别人知晓,因此他不会前往心理咨询中心主动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在回答心理普查问卷时也不会以诚实的态度作答,导致心理咨询中心难以发现此类学生;二是因为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时有可能发生,不一定只在刚刚进入大学校园时出现。那么,怎样才能及早发现学生这些心理危机的苗头呢?这就需要高校尽可能利用校园各种媒体(广播、电视、校园网络等),多方位宣传心理咨询中心,鼓励学生学会寻求帮助,把各种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另外,高校应每年对各年级学生开展一次心理普查,每个月开展一次心理危机排查,筛查出重点人群,并随后把他们约到心理咨询中心接受面谈咨询,可以做到及早发现并消除危机隐患。

3.及时归纳总结危机事件

预防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已经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从中可以发现具有哪些特征的学生易出现心理危机。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例,通过对几年来出现的恶性危机事件总结分析发现: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成为心理危机易感人群,找不到工作、难以拿到学位文凭等,如果与情感问题、家庭矛盾等诸多问题堆积在一起,就很容易在学生心中形成叠加效应,最终压垮学生,导致悲剧的发生。因此,通过总结分析危机事件,可以使我们重点关注特殊人群,将预防工作做在前面,防止负面情绪在学生心理无限堆积和放大。

4.在事故易发场所张贴生命救助海报

通过对高校多起校园心理危机事故的调查分析发现:在高校的校园,有一些特殊的场所通常会成为学生选择轻生比较集中的地点。因此,建议高校有关部门在这些地方可以张贴一些有助于挽救生命、激起人求生求助欲望的生命救助海报,内容可以是铭言,或励志、温馨的话语,也可以是漫画或图片,同时附上学生可以选择求助的有关校内外的心理危机求助电话。比如国内专业机构的心理危机电话热线,本校心理咨询中心的电话、地址、网址等等,有助于即将采取轻生行动的学生看到后,在最后关头悬崖勒马,重新燃起求生求助的希望,为挽救学生生命留下一线生机。

5.要及时防范模仿效应的发生

当今社会,报纸、网络、电视、电话通讯等媒体高度发达,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获取信息的速度非常迅速,导致由此而产生的模仿效应不断发生。例如:2010年春季,媒体报道了福建省南屏县凶手杀害8名小学生的恶性事件后,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全国其他地方也相继发生了好几起类似的残害幼儿的恶性犯罪事件。同样地,高校学生自杀事件一旦被媒体披露,在短期内很可能会对其他高校中那些正徘徊在生死关头的学生形成“榜样”的效应,导致他们也选择下定决心并采取同样的行为结束自己的生命。因此,每当媒体报道大学生或者社会名人的自杀或他杀等恶性事件时,高校应迅速采取行动,在本校立即开展一次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并做好学生情绪的安抚工作,防范连锁反应的发生,做到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预防在先。

6.持续不断地提升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业务水平

本人在长期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导致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原因通常是比较复杂的,对这些个案的处理通常也是非常棘手的,只有非常富有经验、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高超的资深心理咨询教师才能做到比较迅速地找到学生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辅导,使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好较快地得以解决。要达到这一目标,高校心理辅导专职人员需要长期不断地努力学习,积累实践经验,提升专业素养。为此,高校每年均应制订出明确具体可行的心理辅导专职人员进修计划,保证每个专业人员定期学习进修的经费,并给予每个专业人员一定的自由度,使他们在固定培训经费的保证下,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基础、专长以及兴趣,选择合适自己的专题或方向进行深入学习,不断提升专业修养,不断提高辅导质量。

总之,要有效地预防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就要求高校学生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不浮躁、不敷衍,将学生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落在实处,做细做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预防的效果。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心理论文3000字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变化,容易出现诸多心理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有着非常重要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000字左右,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摘 要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变化,容易出现诸多心理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有着非常重要作用。高校要进行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政策指导、自我调适、增强自信心等教育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工作者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YANG Yuxia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054)

Abstract At the college level,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mental tremendous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prone to man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for future career college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various form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rough policy guidance, self-adjustment, enhance self-confidence and other educational methods, college students overall posi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tudent worker

0 引言

如何指导大学生在思想观念、知识基础、综合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高校新形势的发展,是高等学校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要采取一定的方式,使他们健康成长。通过政策指导、提高学生工作者(辅导员)的心理指导能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多种类型的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来解决学生困惑,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孤独自闭

根据心理问题轻重程度的不同,学生心理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心理困扰型、心理障碍型和心理疾病型。其中心理困扰型比较普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短暂的焦虑、一时的烦恼等不良情绪,没有构成可辨认的临床综合症,一般通过自我调适可以得到解决。这部分学生在大学生中占有一定比例,主要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在高中时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进入大学后优势不在,感觉多方面都落在别人后边。还有同学关系,家庭贫困等现实问题,使得这些学生长期处于自卑的阴影里,甚至觉得是一种打击。由于这些来自各方面的不利因素,对一些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是一种打击,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看待这些问题,没有一定的自我调适能力,也没有家长、学校老师的心理指导,会使他们感到孤独,长期的孤独有可能形成自闭症。

痴迷网络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文化娱乐休闲活动越来越丰富,特别是信息资源共享进入了网络化时代。然而,网络带给人们便利信息交流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长时间迷恋网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像海洛因毒品一样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有的大学生自制力差,同时又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精力充沛,另一方面,网络空间是一个既开放又隐蔽的区域,就是说谁都可以随意进入,而互相之间又不直接接触,这样一个自由空间,有一种自娱自乐的快感,长期痴迷网络最终形成了网瘾。

前途迷惑

大学生在从高中进入大学初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为以后的职业选择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有一部分学生,在这个阶段,因学校的教学模式和中学截然不同,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有老师在,大部分课外时间需要自我安排管理,这种变化使他们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做什么事情。在高中学习时期,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有高考的压力,也有来自社会、家庭、同学之间的压力,最终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大学,进入大学后,觉得思想上可以放松,从主观上降低了积极向上的信心,导致学生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刻苦钻研,知识创新,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学生的就业问题很难解决,每年几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毕业的学生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是非常难的,在这个时期,毕业生又为如何选择工作而感到迷茫。

2 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大学新生开始

大学新生刚从高中进入高等学校,因教学模式及学习环境有较大的差别,一些学生不能适应这种环境,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长时间形成心理困扰。青少年心理问题有累积性和多重性,即不同时期可以产生不同的问题并且可能累加,因此,大学新生最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根本特点是自我适应性较差,学校要在新生的课程设置安排“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这一类型的课程,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戒除网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痴迷网络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是因为网络的魅力和社会、学校、家长的监督管理引导不完善。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学校内部和学校周边开设网吧为学生上网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提供了许多不健康的游戏等,这种环境使得部分学生上网成瘾,影响在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学校应当加强管理,严格管理校内的网络场所,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能够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学习服务。

另一方面,学校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指导学生干部,成立各种社团组织,比如书法、美术、体操、音乐社团,使一些有特长的学生加入社团组织,使他们在课余时间展示个人特长,远离网络游戏,丰富课余生活。

提高学生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指导能力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方面靠主观自我调适,客观要由学校心理咨询服务部门、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者来指导,因此,要提高大学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指导能力。在高校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一般都较年轻,基本和在校学生年龄相差无几,年轻的老师工作精力充沛,更容易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然而这些老师也是刚毕业的学生,工作经验不足,他们由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换需要一个过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身素质。身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不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同时要不断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提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能力。

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使其形成完美和谐的人格。积极心理学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使人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从而全面地认知自我、实现自我、健康成长。

3 结语

大学生活中,虽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学业方面、人际关系和健康方面的,心理方面的问题不可忽视,它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命运,必须引起社会、学校、家长及学生自身的重视。通过学生自身的自我调适、学校的教育、家长的引导,共同完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使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在校学习、生活,顺利完成学业,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新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9).

[2] 周春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的创新[J].江苏高教,(5).

[3] 段茹宏.大学生分级心理健康教育浅谈[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4] 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 童林,李霞.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10).

[6] 尚保安.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000字左右

大学心理学论文3000字

普通心理学论文3000字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影响下的精神功能和行为活动的科学,以下是我收集的普通心理学论文3000字,欢迎查看!

摘要 :当前,地方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差,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为此,必须提升高校心理学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本研究利用研发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该专业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质量评估。结果表明,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总分并不高,在四个维度中,实践教学过程评分最低,而实践教学效果评分最高。另外,实践教学评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年级差异显著,其中,大三学生的评分明显低于大二学生。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建设,优化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探索实用的实践教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走出低水平徘徊困境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

当前,我国不少地方院校培养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不足,岗位适应较慢,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有研究指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陈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很不协调,其中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不明、课程设置不合理和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师资缺口和师资实践能力缺失是当前专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1]。另有研究认为,目前应用心理学专业仍然以理论传授为主,实践教学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许多地方高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尽管把实践环节写进去了,但介绍相当笼统,一些实践活动并没有实际开展,而有些常规性的实践环节,如见习、实习等,虽然定期实施,但组织不力,缺乏有效的督导、评估,致使实践教学收效甚微,甚至有名无实[2]。

此外,一些调查发现,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不足是妨碍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瓶颈,聘用和培养双师型教师是今后该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目标[3]。鉴于当前地方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通过实证调查了解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对地方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对平顶山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13级和2014级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3份,有效回收83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男生24名,女生59名;大二学生40名,大三学生43名。

(二)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问卷》,该问卷为自编问卷,包括四个一级指标:实践教学环境评价、实践教学条件评价、实践教学过程评价、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其中,实践教学环境评价有两个因子(二级评价指标),即实践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态度;实践教学条件评价有两个因子(二级评价指标):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实践教学物化条件;实践教学过程评价有两个因子(二级评价指标):实践教学计划与安排、实践教学实施方式;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有两个因子(二级评价指标):学生综合素质、各方面评价。

(三)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统计处理。统计方法涉及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

二、结果与分析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结果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实践教学所做的评价均分为,其中,实践教学环境(权重21%)权重后均分为,实践教学条件(权重27%)权重后均分为,实践教学过程(权重29%)权重后均分为,实践教学效果(权重23%)权重后均分为。上述一级评价指标均分与各自权重的比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实践教学效果()、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过程()。通过上述学生评价可知,平顶山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总分并不高(),在四个维度中,实践教学过程评分最低,而实践教学效果评分最高。实践教学过程评分最低,可能是因为目前平顶山学院正处于转型发展初期,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意识都亟待提升,实践教学还没有成为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的实践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不能随时收集各方面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实践教学计划制订不够详尽合理,教材的适切性较差,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较低。

实践教学效果从学生综合素质(考研通过率、就业率及各类资格证书获取率)和各方面评价(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实践学习的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素质的评价)两个维度进行评估。本研究中,实践教学效果相对其他几个一级指标评分更高,可能主要是因为,各方面评价中教师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学习及能力素质的评价学生不甚清楚,因而从自我肯定的立场出发,学生宁愿认为教师和用人单位对自己的学习和能力素质是较为满意的。另外,就学生综合素质而言,由于2016年平顶山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考研通过率较过去几年有较大增长,加之历年来应用心理学就业率及各类资格证书获取率都较高,因而这一评价指标的评分也较高。

实践教学过程评分较低而实践教学效果评分较高,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效果评价维度在让学生实施评估中,应向学生尽可能全面地提供教师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学习及能力素质的反馈信息,以便于学生做出更客观准确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二)实践教学评价的性别差异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表明,应用心理学专业男女生对本专业的实践教学评价很一致,均认为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不高。

(三)实践教学评价的年级差异

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的总分及实践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效果两个指标的评价分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大二学生的评分均高于大三学生。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一般与硬件关系更为密切,客观性强,因而这方面的评价在年级间的差异不显著。但实践教学过程及效果相对而言与人的心理感受和所获得评价信息有关,大二学生在大一时开设的心理学专业课程很少,因而到大二接触到较多的心理学必修课程时,自然会感到眼界大开,心理学知识扑面而来,觉得心理学的殿堂好大、好神奇。

另外,大二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含义和意义也许没有大三学生理解得深刻,因而会给本专业实践教学给出较大三学生更高一点的评价。而大三学生已经学过了较多的心理学核心课程,对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明显较大二学生更多,但由于实践机会少,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人才测评与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实践经验,不知道在现实中如何恰当而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因此他们对学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尤其是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过程和效果评价显著低于大二学生的评价。

三、改革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地方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水平较低,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为提高该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本研究从实践教学环境、条件及实施过程入手,就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实践基地、教学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一)制定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是实践教学环境的核心所在,对人才培养起着导向、引领、调节、激励等重要作用。教育部对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据此,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方案应以实践能力为导向,强调专业建设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进程[4]。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主要有五大方面:课程实践、专业技能实践、创新实践、社会实践和毕业实践[5]。

培养方案要突出全程实践教学这一课程实施理念,从大一到大四,要明确各阶段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课程方面,在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应加大专业训练力度,基础理论与实践训练并重。心理学专业技能培养除了开设实验心理学、心理咨询技能训练、心理诊断与评估、人才测评、心理危机干预等课程,还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心理情景剧大赛、朋辈咨询、校外心理辅导等活动,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实践方面,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主动参与任课教师的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心理学理论和科研方法应用到实际的创业活动和科研活动之中,积累创业和科研经验[6]。

(二)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建设

师资队伍是实践教学条件中的人力因素,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任教师队伍是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的首要条件。当前,提升教师实训指导能力,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7]。一方面,要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聘用;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进修学习,不断拓展知识、技能结构,成为“双师型”教师。建设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管理部门需探索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心理学专业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到心理学专业实力强大的名校和研究机构访学、进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有计划地邀请心理学领域有影响的名校专家、学者来校做学术报告,不断开阔教师视野。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重要的物质条件,作为学生稳定实习的平台,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利用对大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和培养意义重大。学校在重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8]。

校外实训基地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建设应遵循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可以选择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学段的学校作为实训基地,从而便于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对个体心理发展进行纵向了解,同时,高危人群集中的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消防、公安、监狱等单位也是较好的选择。

(三)优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实用的实践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和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是实践教学过程评估的关键所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和方法创新。优化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就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其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9]。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大都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因而实验教学在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优化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优化专业实验课程体系[10]。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由基础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四部分构成。其中,实验心理学是实验课程的基础和核心,应紧紧围绕实验心理学建设基础实验课程、精选教材,突出课程的先进性、实践性和研究性[11]。

当然,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也要重视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验证性实验课程,以及心理咨询与治疗、临床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综合性和应用性实验课程的建设。此外,见习、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就要做好学生见习、实习的方案设计及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指导和调整,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分层责任管理。在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上,既要进一步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的形式,更要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的科学性以及研究方法选用的适宜性,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掌握资料收集、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结果分析等环节的关键技术与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的改革要坚持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指导思想,从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建设目标和实际出发,着力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心理学专业思维。鼓励教师灵活运用角色扮演、直观教学、案例教学、现场观摩、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实验演示、情境体验等教学方法,探索适合所授课程的实用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尽量树立主体参与性、实践实用性的教学观念,使理论讲授与现实实践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积累实践经验,获得实践技能。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存在和发展的生命。为此,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必须切实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实践能力本位的教学新思维,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要的心理学专业优秀人才。

摘要 :射击运动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通过心理学的融入,可以提高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素养,为运动射击项目的优化提供稳定保证。文章在研究中,对运动心理学在射击运动中的运用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旨在全面提升运动员的心理素养,促进射击运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运动心理学;射击运动;运用分析

射击运动作为一项体育项目,与心理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其要求射手具备稳定性、持续性以及协调性的运动技能。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射击运动员的成绩不仅与运动员的专业水平有着一定的关联性,而且也与运动员的心理素养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在射击运动的过程中,需要在提升运动员专业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运动员心理的稳定调节,充分发挥出心理学在射击运动中的基本作用,使运动员时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为其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稳定支持。

1、运动心理学的分析

对于运动心理学而言,其作为一种研究运动员心理活动的`学科,主要包括了目标的制定、动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技术水平的强化等。通过定期的心理训练,可以提升运动员的运动心理。对于心理训练而言,其作为心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理训练的过程中包括了放松技术、表象心理以及信心建立等内容。第一,放松训练对于射击运动员而言,在其运行心理形成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可以缓解运动员紧张、焦虑的心态,降低运动员肌肉紧张发生的概率,使运动员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完成训练。第二,表象心理,主要是对运动员动作、事件的重复,使运动员在日常训练目标设计的状态下,达到训练的目的,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心理训练环节,

而且,在对动作心理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训练的有效强化,提升运动员的下意识反应。第三,在运动员运动心理因素分析的过程中,信心对运动员心理素养的提升较为重要,通过信心的强化,不仅可以使运动员在训练以及技术掌握的过程中得到肯定,而且也可以切实进行目标的强化分析,并在训练技术评价标准确定中,可以使运动员形成强烈性的目标,为其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支持[1]。

2、心理训练在射击运动中的运用原则

进行不同训练环境的训练

在射击比赛竞技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会对运动员的心理因素造成一定影响。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很多射击人员只是适应自己经常训练的场所,如果场地发生变化之后,会对运动员的精神造成压力。所以,射击运动员需要在不同环境中进行训练,例如:不定期地进行转场训练,尝试在不同的环境与室温下,与其他队的队员打有成绩要求的考核,通过在有成绩要求的训练对自身紧张情绪的适应、熟悉、调控这一过程,降低心理压力。通过不同环境的营造,可以使运动员对外界的变化进行合理掌握,降低心理压力,为其竞技状态的提升提供支持[2]。

参加不同方式的实际比赛

对于射击运动员而言,其射击水平是通过不同的训练以及长期比赛所积累的。一些运动员由于赛场经验不足,在比赛过程中容易出现肌肉紧张以及情绪慌张的情况,因此,在日常训练中要通过规范的射击动作来强化动作的熟练性,还要对考核、比赛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提升运动员的实践经验,使运动员的信心得以提高,在任何比赛中可以发挥出正常水平。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一问题,通过规范性射击规范及不规范比赛项目的分析,提升运动员实践经验。而且,在比赛经验总结及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为运动员提供不同的实际比赛方式,提升他们的运动技能,使射击运动员提升自信心,在任何比赛中都可以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3、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措施分析

强化训练的技术分析

对于射击运动员而言,在其训练的过程中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是在一些年轻运动员技能训练的过程中,由于他们的个性差异,导致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在训练的过程中存在着怕吃苦的现象,所以,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强化运动员的训练能力,提升运动员的心理素养,使他们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克服困难,并做好心理教育工作,加强运动员的运动心理,使他们的运动思维得到激发[3]。

构建心理障碍训练法

在运动员心理素质分析的过程中,教练员要对不同的运动员进行差异性分析,在射击训练的背景下,运动员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在比赛中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出现了很多运动员会由于自身原因造成比赛失败。因此,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教练人员构建心理障碍训练方式,使运动员珍惜每次训练以及比赛的机会,并在不断训练的同时强化自身心理障碍克服能力,使运动员的专业技能得到稳定提升。

构建自我控制训练法

在现阶段射击运动员日常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及时认清自身的训练状态,良好的运动状态以及不好的运动状态都是由运动员自己所控制的。如果在比赛的过程中,良好的训练状态占据了运动员的整个训练过程,也就使运动员形成了正确性的运动心理,提高了比赛成功的概率。如果在比赛的过程中,不好的状态占据着运动员的心理,在其比赛的过程中不能更全面地分析干扰因素,导致其克服困难的心理状态相对较弱,也就会在最终程度上造成比赛的失败。因此,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不断强化自我控制能力,通过训练能力的不断提升,调整状态,实现运动员运动心理的稳定强化。

强化运动员对心理训练的科学性认知

在现阶段射击运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心理训练是较为独特性的训练方式,通过心理训练可以保证运动项目设计的周期性开展,所以,在现阶段运动项目构建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对运动员进行基本心理机能的稳定训练,实现运动员比赛适应能力的有效培养。

第二,射击专项的心理训练课程,例如: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对运动员比赛之前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性分析,从而使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有全面提升。第三,训练项目的难度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对训练项目的合理优化,保证训练计划的科学性及合理习惯。第四,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运动员的专业技能,而且也应该关心运动员的心理调节能力,使运动员在训练以及比赛的过程中,时刻保持良好的运动状态。第五,制定科学、合理的比赛方案,通过运动员比赛过程以及不良心理状态的提出及分析,进行有效设计方案的构建,使运动员的专业技能得到综合提升。第六,在日常训练中,可以让运动员选择一个固定的目标,对目标进行仔细观察及分析,通过强化记忆,进行射击训练,使运动员的记忆能力以及训练技能得到综合性提升[4]。

4、结语

总而言之,现阶段运动心理学在射击运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射击人员的稳定性以及精度性特点,使其在时间长、弹数多训练的背景下,提升自身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强化运动心理素养,使运动员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不仅提高自身的专业射击能力,而且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运动素养。因此,在现阶段射击运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运动员运动心理的培养,强化对运动员的心理干预能力,实现射击运动项目的综合性提升。

参考文献

[1]任波.运动心理学在射击运动中的应用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6):251.

[2]葛焕生,刘伟.心理训练在射击运动中的重要性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3):62-63.

[3]吴斌.基于心理干预射击运动员损伤防护体系的构建[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6):111-113.

[4]李四化,张力为.中国文学的运动心理学价值探讨——以射击项目为例[J].体育文化导刊,2011(12):65-68.

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大学心理健康3000字 毕业 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发挥心理健康 教育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组成部分。认识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心理健康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将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一、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的联系

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意志、性格等方面的素质。一方面,两者互为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受教育者心理活动规律为依据,思想的发展变化受心理因素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受教育者的心理出发,才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否则就会陷入盲目的境地。同时,心理教育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因为人们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将自身的思想政治观念贯穿其中,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另一方面,两者相互影响。任何一种政治思想品质都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成分构成的。心理成分的健康发展是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完全脱离受教育者当时的心理需求。同时,思想是心理的调节中枢,是行动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人们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一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形成,它就对一个人的整个个性品质起导向作用,促进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结合的可能性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关系密切,同属于意识范畴,都是以人脑为器官,以客观现实为源泉,以实践活动为桥梁,以感知为基础的。思想活动是心理活动的高级形式,心理是思想的基础,思想的发展变化要受心理的影响、制约。而心理活动的方向又受思想的支配。思想对心理起决定作用,心理对思想有反作用,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许多思想问题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因素,有些看起来是思想道德问题,究其根源实质却是心理障碍所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因素,而只有从心理入手,才能掌握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从而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而心理教育能把人们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使人们的心理素质得以提升,思想积极向上。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正因为如此,某些心理问题可以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来解决,某些思想问题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改变。

(三)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结合是时代对高校教育的必然要求。

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一22岁之间,正处于青年期。这一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是人个性品质形成、身体和智力发育的最高峰,是人生中精力最旺盛、求知欲最强烈、接受新事物最快的黄金时期。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网络迅猛发展,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减少,人们的心理负担加重,心理不平衡加剧。而当代中国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发展并不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急需疏导和调节。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多,它贯穿在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中,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经济转型和我国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培养大学生对生活的现实态度,正确处理理想与实现的矛盾。大学生往往对人生怀有美好的憧憬,对未来踌躇满志。但一接触现实却发现并非想象的那么美好时,就容易产生不客观、不正确的判断,从而产生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为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缺乏生活热情和积极性、猜疑他人、孤独忧郁、生硬固执等状况。因此,培养大学生对杜会对生活的现实的、科学的态度就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二、培养大学生耐挫折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我国,能考人大学的学生,往往在中学时期都是学习尖子。但进人大学后,却发现自己在班里非常一般。有的虽然学习非常努力,但成绩总是在中下水平。对他们来说,这是很难受的。进人大学的新环境后,远离父母、家乡,教学方式、生活环境等都不同于中学,于是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一些病态反应:对战胜困难毫无信心、心慌失眠、多虑、有的沉默寡言、有的破罐破摔,甚至有的寻死觅活、自杀轻生。从调查情况看,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学生产生受挫心理的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应该把提高学生的耐挫折能力作为对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三、培养大学生的顽强意志,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为掌上明珠,考上大学以后更是家中的皇帝。一些不良的 家庭教育 使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如过分依赖、受不得刺激、经不起挫折、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一点不顺心就觉得天要塌下来、意志薄弱,承受力差、一遇到问题就无所适从,容易产生挫折感。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将“勇敢”作为君子“三道”之一。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勇者不惧”、一往无前的顽强意志,使他们能在即将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增强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

1.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上、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

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国家、社会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和发展,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远大理想,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其教育方式一般是主动介入,采用集体教育的方式,自上而下,强制灌输,受教育者往往缺少平等和尊重体验,有被命令感和被迫服从感。心理健康教育则着眼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帮助受教育者认识自我,建立正确的 自我评价 ,使受教育者学会处理个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其教育方式一般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采取个别交谈和咨询的方式,帮助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构建健康的心理世界。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势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 方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相似的角色之间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更容易互相影响。高校学生都是成年人,心理和生理都已成熟,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平等和尊重的交流方式。如果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座谈方式代替 报告 方式,以谈心方式代替训导方式,学生们就会因“角色相似”而把教育者当作知心人,并乐意接受其教育。

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过去单一“说教者”角度和立场转变为兼顾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角度和立场,尽快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理解、同情学生,对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迷茫、误解和不正确的观点采取谅解和宽容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价值观,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价值的权利,以减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服从。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要对学生的价值观无原则的接纳和包容,当学生的价值观明显违背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时候,当学生做出一个可能给社会、他人或其本人造成严重损失和危害的价值选择的时候,教育者就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干预,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其持续进行影响,使其思想向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水乳交融,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上、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实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现实保持一致。有时面对同一客观事实,不同的主体可能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但以下三方面的规律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所共同存在的:第一、客观刺激事件会导致主观心理反应;第二、负性刺激事件会导致负性心理反应;第三、良性刺激事件会导致良性心理反应。所以说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在本质上是和实际问题密切相连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从人的现实表现入手,分析支配其行为的思想动机,再从思想动机分析产生该思想动机的客观外界条件,然后去创造和改变客观外界环境,使之具有产生好的思想动机的外界条件,从而促使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动机。因此,解决实际问题就成为解决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基础。对大学生而言,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主要是学习困难、就业困难、社会交往困难、贫困生生活困难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容易使人产生紧张、焦虑、自卑、无价值感、社交恐惧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长久不能摆脱,就会影响他们业已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解决这些心理和思想问题:一是要引导受教育者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一个正确认知;二是要把解决心理和思想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现实问题解决了,就会缓解压力,稳定情绪,化解矛盾,使学生产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回报国家。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坚持解决心理、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教育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困难和问题,尽量用宽容的态度对待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教育者要想方设法解决学生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真正解决心理和思想问题。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强势作用已经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唐书怡高校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探讨[J]时代教育

[2]杨作新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

[3]张明成为合格的教师[J]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科学出版社,

[3]赵景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6-7·

[4]祝敏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J]安顺学院学报第10卷第2期2008年4月

[5]杨世雄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途径探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

[6]颜农秋关于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J]探索与争鸣

[7]赵展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性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大学生 人际交往 障碍原因及改进方法》

摘要:人际交往的本质是心理适应,相互的心理适应才能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如今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之一,影响高校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交流。本文从人际交往的定义,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因素以及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外在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以有利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解决方法;

人际交往的本质是心理适应,相互的心理适应才能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而现今,人际交往障碍却成为当代很多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绊脚石。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在交往过程中,如果顺利,大学生便心情舒畅;一旦交往受挫,便心情郁闷,身心受损,产生各种不良后果。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事物的感性和理性认识逐渐趋于成熟,已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但自我意识发展还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应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与问题,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一些负面因素阻碍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影响学业的顺利完成。

一、引起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

(一)认知引起的交往障碍

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增多, 经验 和阅历逐渐丰富,非常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腻烦说教。他们渴望成才,自尊心极强。但不能对自我和社会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自我调适能力也很欠缺。因此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过于理想化的追求,缺乏科学的社会认知,容易偏离实际水平,产生主观偏差或障碍,主要表现有:

(1)第一印象效应:是指凭直觉把与人第一次见面的印象作为对他人的评价,并在日后的交往中占主导印象地位,以此来决定与他人的关系及亲密程度。

(2)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3)刻板印象:是指对于某一类人或群体所形成的一种比较固定、刻板的看法。在角色认知过程中,按照预想的类型赋予习惯性、特征化的评价。这种以个性代替共性、以特殊性代替普遍性的做法会阻碍交往的正常进行。这就要求大学生抛弃传统观念,结合现代社会状况及实际情况考察具体人、具体事,以免产生误解。

(4)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情感、意志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假定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感受和品质,通俗的说就是“以已推人”、“以已之心,度人之腹”,往往会带来对方的排斥与反感。

(二)社会因素引起的交往障碍

社会因素主要指家庭、社会环境和学校等因素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该是全面的教育。但我国的教育制度以应试教育为主,缺乏素质教育,同时家庭教育也以此为导向,这种教育制度影响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首先,在学校层面,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抑制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增强。学校在教育上往往偏重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心理的沟通疏导。其次,高等学校教育普遍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而人际交往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理论知识的缺乏,严重阻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交际能力的发展。

(三)交往面狭窄,缺少经验和交谈技巧

第一,大学交往以寝室为中心。他们多在寝室这种小的交往圈子里面生活,且满足于这种现状,不愿主动去接纳、开拓外界的精彩生活。交往的狭隘性使很多大学生跟其他非同寝室的同学的关系变得疏远起来,交往面也越来越狭窄。第二,一些大学生缺乏交谈技巧,不善于拒绝别人的要求,不会说“不”,导致事情不能得到很好解决;说话欠思量,以致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第三,当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往往是理论上的教育,缺乏实践的平台。高校或因为不重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实践的重要性,或因为场地有限,或因为本身和社会上一些企业、机构的联系少,很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四)过度依赖网络引起的交往障碍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首当其冲成为互联网最频繁的使用者之一。网络的介入,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也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网络普及后,许多大学生过分沉溺于网络交往,参加现实人际交往的时间会逐渐减少,造成热衷于各种“网事”,对近距离的关系反而疏远了的情况。特别是家庭的关爱对他们来说更成为一种束缚和负担。许多大学生宁愿在网吧不分昼夜地上网,也不愿意回家探望父母。还有些人除了要生活费外,和父母无话可说。亲情是人最基本的感情联系,也是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需要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维系。网络的介入可能导致亲情的疏离。一些沉迷于网上交际的大学生,往往因为疏于现实交往,将所有心事都交给了网友,缺乏现实交往的动机,导致其现实人际交往的勇气与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与培养。

(五)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化

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物质和 文化 生活的极大丰富,大大减少了社会个体对他人的需求和援助,这种生活态度的转变也影响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观念。从人的价值观角度看,过去那种“重义轻利”的传统观念依然是中国社会所弘扬和提倡的,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激烈竞争加剧了人际关系的处理难度。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疏远、人情的淡漠。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现今社会上流行的“金钱至上”、“一切凭关系”等不良社会风气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交往观。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

二、逾越人际交往障碍,学会正确与人交往

大学生要有意识在进入大学一开始就学习人际交际的技巧,从各个方面锻炼自己,克服各方面的心理问题,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度过快乐的校园生活,更有助于今后的生活、工作取得成功。

(1)把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正确的交往原则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与人和谐交往的前提。与人交往应做到一视同仁,切忌嫌贫爱富,不能因为家庭、地位、经历、特长、能力等方面原因而对人另眼相看。平等待人就是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只有平等待人才能换取别人对自己的平等相待。二是诚信原则。诚信历来被视为人际交往的的基本准则。诚信要求在交往中,彼此应抱着诚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相互理解接纳和信任,重信用、守信义。三是宽容原则。宽容就是心胸宽广,大度容人,对非原则性的问题不斤斤计较。宽容对协调个人和他人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扩大交往空间,也有助于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和矛盾。四是互助原则。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对增强彼此的理解,加深彼此的感情,有着重要的意义。

(2)学习交往技巧

大学生不断调整、改变自己的不当观念,对人际交往形成一种积极的准确的认识。为此,在人际交往中应尽可能地做到:

1.注意仪表、举止、言谈、风度、气质和行为规范,给对方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非常大,具有认识效应、即时效应和长久效应,往往是根据对方的仪表、举止、言谈、风度、气质等形成的。因此加强自身修养,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出现在交往对象面前是十分重要的。

2.要把对方放在首位。关注对方的需要、兴趣和感受。交往的话题和形式应适合对方的知识范围和经验,合乎其心理需要和兴趣。要学会倾听,仔细耐心地倾听能让对方感到自己得到了认可,觉得自己有价值,此乃人际交往中的法宝。同时,交谈要注意建设性和有效性,大学生有很强的上进心,能从谈话中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将是一件很让人高兴的事。

3.讲究语言的艺术性。讲究语言的艺术性,要做到会用清楚、准确、简练、生动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谈话内容不枯燥,能吸引对方;尊重他人意见,避免评论和争论;即使批评他人,要在肯定之后提出,而且以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为前提。

4.保持适当距离。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人与人之间是有一种无形的距离,而且此距离由它适当的限度,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会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正所谓“距离产生美”。

(3)充分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了方法与技巧,但同时还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如果不进行实践那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大学生从入校的第一天起,要经常与人交往,锻炼自己使对方开口的本领和寻找相互感兴趣话题的本领。还要注意对交往的对象期望值不要太高,不要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你的知心朋友,避免造成心理有失落感。要经常换位思考,体会对方的心理感受,就会理解别人的感情和行为,从而改善自己待人的态度。

综上所述,我认为克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需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开始.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素确实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已经发生了,不能改变。大学生只有寻求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实践来改变人际交往障碍。根据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所做的调查,北京高校中,月生活费不足200元的大学生可视为贫困大学生,不足100元的为特困生。按照这个标准,我不属于贫困和特困大学生,但我家庭确实很贫困。根据我所看的接近20篇文献分析,我是有轻度的人际交往障碍,也有 文章 中谈到的问题。首先我对人际交往的期望过高,期望交往的都是知心朋友,大家志同道合,这有些理想化,不利于我的人际交往。因此我要纠正这种想法。其次我生活主要以寝室为中心,在寝室这种小的交往圈子里面生活。这就造成了我交往面狭窄。解决途径是我应当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寝室以外的人沟通交流,拓宽交际面。再次,我的人际交往技巧匮乏,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我一定的多看一些社交礼仪,人际交往方面的书籍,多和有经验的人交流,努力克服人际交往障碍。

参考文献:

[1].兰静,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分析及解决策略.才智,2012(21):第203页.

[2].温永慧,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人际交往技巧.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05):第31-33页.

[3].徐晓霞,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心因分析.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04):第60-62页.

[4].汪汉荣,龙健飞与王绪朗,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消除对策.经济师,2005(02):第98-100页.

[5].王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矛盾破解与和谐构建.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06):第109-111页.

[6].何伟与王琳,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因素及解决途径.中国成人教育,2007(23):第72-73页.

[7].董鹏等,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及解决途径.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2(03):第17-22页.

[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修订版[M],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82,83页.

[9].丛茂国,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自我解决途径.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第112-114页.

[10].喻慧,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和人际交往障碍分析.文教资料,2006(22):第21-22页.

心理学健康论文3000字

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大学心理健康3000字 毕业 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发挥心理健康 教育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组成部分。认识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心理健康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将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一、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的联系

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意志、性格等方面的素质。一方面,两者互为条件。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受教育者心理活动规律为依据,思想的发展变化受心理因素影响和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受教育者的心理出发,才能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否则就会陷入盲目的境地。同时,心理教育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因为人们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将自身的思想政治观念贯穿其中,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另一方面,两者相互影响。任何一种政治思想品质都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成分构成的。心理成分的健康发展是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完全脱离受教育者当时的心理需求。同时,思想是心理的调节中枢,是行动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人们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一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形成,它就对一个人的整个个性品质起导向作用,促进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结合的可能性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关系密切,同属于意识范畴,都是以人脑为器官,以客观现实为源泉,以实践活动为桥梁,以感知为基础的。思想活动是心理活动的高级形式,心理是思想的基础,思想的发展变化要受心理的影响、制约。而心理活动的方向又受思想的支配。思想对心理起决定作用,心理对思想有反作用,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交织在一起,许多思想问题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因素,有些看起来是思想道德问题,究其根源实质却是心理障碍所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因素,而只有从心理入手,才能掌握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从而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而心理教育能把人们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使人们的心理素质得以提升,思想积极向上。它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正因为如此,某些心理问题可以通过思想教育的方式来解决,某些思想问题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改变。

(三)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结合是时代对高校教育的必然要求。

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一22岁之间,正处于青年期。这一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是人个性品质形成、身体和智力发育的最高峰,是人生中精力最旺盛、求知欲最强烈、接受新事物最快的黄金时期。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信息网络迅猛发展,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减少,人们的心理负担加重,心理不平衡加剧。而当代中国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发展并不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急需疏导和调节。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二、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多,它贯穿在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中,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经济转型和我国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培养大学生对生活的现实态度,正确处理理想与实现的矛盾。大学生往往对人生怀有美好的憧憬,对未来踌躇满志。但一接触现实却发现并非想象的那么美好时,就容易产生不客观、不正确的判断,从而产生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为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缺乏生活热情和积极性、猜疑他人、孤独忧郁、生硬固执等状况。因此,培养大学生对杜会对生活的现实的、科学的态度就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二、培养大学生耐挫折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我国,能考人大学的学生,往往在中学时期都是学习尖子。但进人大学后,却发现自己在班里非常一般。有的虽然学习非常努力,但成绩总是在中下水平。对他们来说,这是很难受的。进人大学的新环境后,远离父母、家乡,教学方式、生活环境等都不同于中学,于是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一些病态反应:对战胜困难毫无信心、心慌失眠、多虑、有的沉默寡言、有的破罐破摔,甚至有的寻死觅活、自杀轻生。从调查情况看,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学生产生受挫心理的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应该把提高学生的耐挫折能力作为对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三、培养大学生的顽强意志,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为掌上明珠,考上大学以后更是家中的皇帝。一些不良的 家庭教育 使他们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如过分依赖、受不得刺激、经不起挫折、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一点不顺心就觉得天要塌下来、意志薄弱,承受力差、一遇到问题就无所适从,容易产生挫折感。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将“勇敢”作为君子“三道”之一。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勇者不惧”、一往无前的顽强意志,使他们能在即将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增强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

1.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上、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

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国家、社会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和发展,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远大理想,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其教育方式一般是主动介入,采用集体教育的方式,自上而下,强制灌输,受教育者往往缺少平等和尊重体验,有被命令感和被迫服从感。心理健康教育则着眼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帮助受教育者认识自我,建立正确的 自我评价 ,使受教育者学会处理个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其教育方式一般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采取个别交谈和咨询的方式,帮助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构建健康的心理世界。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势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 方法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相似的角色之间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更容易互相影响。高校学生都是成年人,心理和生理都已成熟,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平等和尊重的交流方式。如果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座谈方式代替 报告 方式,以谈心方式代替训导方式,学生们就会因“角色相似”而把教育者当作知心人,并乐意接受其教育。

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过去单一“说教者”角度和立场转变为兼顾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角度和立场,尽快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理解、同情学生,对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迷茫、误解和不正确的观点采取谅解和宽容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价值观,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价值的权利,以减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服从。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要对学生的价值观无原则的接纳和包容,当学生的价值观明显违背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时候,当学生做出一个可能给社会、他人或其本人造成严重损失和危害的价值选择的时候,教育者就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干预,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其持续进行影响,使其思想向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水乳交融,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上、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实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应,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现实保持一致。有时面对同一客观事实,不同的主体可能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但以下三方面的规律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所共同存在的:第一、客观刺激事件会导致主观心理反应;第二、负性刺激事件会导致负性心理反应;第三、良性刺激事件会导致良性心理反应。所以说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在本质上是和实际问题密切相连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从人的现实表现入手,分析支配其行为的思想动机,再从思想动机分析产生该思想动机的客观外界条件,然后去创造和改变客观外界环境,使之具有产生好的思想动机的外界条件,从而促使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动机。因此,解决实际问题就成为解决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基础。对大学生而言,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主要是学习困难、就业困难、社会交往困难、贫困生生活困难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容易使人产生紧张、焦虑、自卑、无价值感、社交恐惧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长久不能摆脱,就会影响他们业已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解决这些心理和思想问题:一是要引导受教育者对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一个正确认知;二是要把解决心理和思想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现实问题解决了,就会缓解压力,稳定情绪,化解矛盾,使学生产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回报国家。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坚持解决心理、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教育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困难和问题,尽量用宽容的态度对待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教育者要想方设法解决学生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真正解决心理和思想问题。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强势作用已经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唐书怡高校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探讨[J]时代教育

[2]杨作新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

[3]张明成为合格的教师[J]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科学出版社,

[3]赵景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6-7·

[4]祝敏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J]安顺学院学报第10卷第2期2008年4月

[5]杨世雄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途径探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

[6]颜农秋关于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J]探索与争鸣

[7]赵展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性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大学生 人际交往 障碍原因及改进方法》

摘要:人际交往的本质是心理适应,相互的心理适应才能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而如今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之一,影响高校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交流。本文从人际交往的定义,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因素以及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外在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产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并且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以有利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解决方法;

人际交往的本质是心理适应,相互的心理适应才能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而现今,人际交往障碍却成为当代很多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绊脚石。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在交往过程中,如果顺利,大学生便心情舒畅;一旦交往受挫,便心情郁闷,身心受损,产生各种不良后果。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对事物的感性和理性认识逐渐趋于成熟,已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但自我意识发展还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应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与问题,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一些负面因素阻碍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影响学业的顺利完成。

一、引起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

(一)认知引起的交往障碍

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知识的增多, 经验 和阅历逐渐丰富,非常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腻烦说教。他们渴望成才,自尊心极强。但不能对自我和社会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自我调适能力也很欠缺。因此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过于理想化的追求,缺乏科学的社会认知,容易偏离实际水平,产生主观偏差或障碍,主要表现有:

(1)第一印象效应:是指凭直觉把与人第一次见面的印象作为对他人的评价,并在日后的交往中占主导印象地位,以此来决定与他人的关系及亲密程度。

(2)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3)刻板印象:是指对于某一类人或群体所形成的一种比较固定、刻板的看法。在角色认知过程中,按照预想的类型赋予习惯性、特征化的评价。这种以个性代替共性、以特殊性代替普遍性的做法会阻碍交往的正常进行。这就要求大学生抛弃传统观念,结合现代社会状况及实际情况考察具体人、具体事,以免产生误解。

(4)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情感、意志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假定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感受和品质,通俗的说就是“以已推人”、“以已之心,度人之腹”,往往会带来对方的排斥与反感。

(二)社会因素引起的交往障碍

社会因素主要指家庭、社会环境和学校等因素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该是全面的教育。但我国的教育制度以应试教育为主,缺乏素质教育,同时家庭教育也以此为导向,这种教育制度影响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首先,在学校层面,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抑制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增强。学校在教育上往往偏重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心理的沟通疏导。其次,高等学校教育普遍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而人际交往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理论知识的缺乏,严重阻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交际能力的发展。

(三)交往面狭窄,缺少经验和交谈技巧

第一,大学交往以寝室为中心。他们多在寝室这种小的交往圈子里面生活,且满足于这种现状,不愿主动去接纳、开拓外界的精彩生活。交往的狭隘性使很多大学生跟其他非同寝室的同学的关系变得疏远起来,交往面也越来越狭窄。第二,一些大学生缺乏交谈技巧,不善于拒绝别人的要求,不会说“不”,导致事情不能得到很好解决;说话欠思量,以致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会。第三,当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往往是理论上的教育,缺乏实践的平台。高校或因为不重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实践的重要性,或因为场地有限,或因为本身和社会上一些企业、机构的联系少,很难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四)过度依赖网络引起的交往障碍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首当其冲成为互联网最频繁的使用者之一。网络的介入,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也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网络普及后,许多大学生过分沉溺于网络交往,参加现实人际交往的时间会逐渐减少,造成热衷于各种“网事”,对近距离的关系反而疏远了的情况。特别是家庭的关爱对他们来说更成为一种束缚和负担。许多大学生宁愿在网吧不分昼夜地上网,也不愿意回家探望父母。还有些人除了要生活费外,和父母无话可说。亲情是人最基本的感情联系,也是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需要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维系。网络的介入可能导致亲情的疏离。一些沉迷于网上交际的大学生,往往因为疏于现实交往,将所有心事都交给了网友,缺乏现实交往的动机,导致其现实人际交往的勇气与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与培养。

(五)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化

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物质和 文化 生活的极大丰富,大大减少了社会个体对他人的需求和援助,这种生活态度的转变也影响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观念。从人的价值观角度看,过去那种“重义轻利”的传统观念依然是中国社会所弘扬和提倡的,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激烈竞争加剧了人际关系的处理难度。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疏远、人情的淡漠。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现今社会上流行的“金钱至上”、“一切凭关系”等不良社会风气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交往观。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

二、逾越人际交往障碍,学会正确与人交往

大学生要有意识在进入大学一开始就学习人际交际的技巧,从各个方面锻炼自己,克服各方面的心理问题,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度过快乐的校园生活,更有助于今后的生活、工作取得成功。

(1)把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正确的交往原则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与人和谐交往的前提。与人交往应做到一视同仁,切忌嫌贫爱富,不能因为家庭、地位、经历、特长、能力等方面原因而对人另眼相看。平等待人就是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只有平等待人才能换取别人对自己的平等相待。二是诚信原则。诚信历来被视为人际交往的的基本准则。诚信要求在交往中,彼此应抱着诚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相互理解接纳和信任,重信用、守信义。三是宽容原则。宽容就是心胸宽广,大度容人,对非原则性的问题不斤斤计较。宽容对协调个人和他人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扩大交往空间,也有助于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和矛盾。四是互助原则。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对增强彼此的理解,加深彼此的感情,有着重要的意义。

(2)学习交往技巧

大学生不断调整、改变自己的不当观念,对人际交往形成一种积极的准确的认识。为此,在人际交往中应尽可能地做到:

1.注意仪表、举止、言谈、风度、气质和行为规范,给对方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非常大,具有认识效应、即时效应和长久效应,往往是根据对方的仪表、举止、言谈、风度、气质等形成的。因此加强自身修养,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出现在交往对象面前是十分重要的。

2.要把对方放在首位。关注对方的需要、兴趣和感受。交往的话题和形式应适合对方的知识范围和经验,合乎其心理需要和兴趣。要学会倾听,仔细耐心地倾听能让对方感到自己得到了认可,觉得自己有价值,此乃人际交往中的法宝。同时,交谈要注意建设性和有效性,大学生有很强的上进心,能从谈话中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将是一件很让人高兴的事。

3.讲究语言的艺术性。讲究语言的艺术性,要做到会用清楚、准确、简练、生动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谈话内容不枯燥,能吸引对方;尊重他人意见,避免评论和争论;即使批评他人,要在肯定之后提出,而且以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为前提。

4.保持适当距离。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人与人之间是有一种无形的距离,而且此距离由它适当的限度,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会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正所谓“距离产生美”。

(3)充分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了方法与技巧,但同时还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如果不进行实践那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大学生从入校的第一天起,要经常与人交往,锻炼自己使对方开口的本领和寻找相互感兴趣话题的本领。还要注意对交往的对象期望值不要太高,不要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你的知心朋友,避免造成心理有失落感。要经常换位思考,体会对方的心理感受,就会理解别人的感情和行为,从而改善自己待人的态度。

综上所述,我认为克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需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开始.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素确实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已经发生了,不能改变。大学生只有寻求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实践来改变人际交往障碍。根据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所做的调查,北京高校中,月生活费不足200元的大学生可视为贫困大学生,不足100元的为特困生。按照这个标准,我不属于贫困和特困大学生,但我家庭确实很贫困。根据我所看的接近20篇文献分析,我是有轻度的人际交往障碍,也有 文章 中谈到的问题。首先我对人际交往的期望过高,期望交往的都是知心朋友,大家志同道合,这有些理想化,不利于我的人际交往。因此我要纠正这种想法。其次我生活主要以寝室为中心,在寝室这种小的交往圈子里面生活。这就造成了我交往面狭窄。解决途径是我应当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寝室以外的人沟通交流,拓宽交际面。再次,我的人际交往技巧匮乏,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我一定的多看一些社交礼仪,人际交往方面的书籍,多和有经验的人交流,努力克服人际交往障碍。

参考文献:

[1].兰静,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分析及解决策略.才智,2012(21):第203页.

[2].温永慧,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人际交往技巧.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05):第31-33页.

[3].徐晓霞,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心因分析.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04):第60-62页.

[4].汪汉荣,龙健飞与王绪朗,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消除对策.经济师,2005(02):第98-100页.

[5].王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矛盾破解与和谐构建.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06):第109-111页.

[6].何伟与王琳,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因素及解决途径.中国成人教育,2007(23):第72-73页.

[7].董鹏等,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及解决途径.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2(03):第17-22页.

[8].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修订版[M],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82,83页.

[9].丛茂国,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自我解决途径.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第112-114页.

[10].喻慧,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和人际交往障碍分析.文教资料,2006(22):第21-22页.

根据心理学对心理健康的定义,狭义的教师心理健康,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面对教育问题的自我调控、自我协调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教师心理健康论文3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心理健康之探析》

摘 要:本文阐述了狭义的教师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学对冲突的解释以及冲突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还探析造成教师心理健康的八大“冲突”:社会期望与常人属性的冲突;劳动强度与自身价值的冲突;教育变革与个人能力的冲突;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冲突;职业性质与职业价值的冲突;教育评价与教育理念的冲突;工作独立与集体协调的冲突;角色适应与个人调适的冲突。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 冲突 原因

根据心理学对心理健康的定义,狭义的教师心理健康,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面对教育问题的自我调控、自我协调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表现为两个方面:当教育要求与个人需要相矛盾时个体的自我协调机能;当个人愿望与教育能力相冲突时个体的自我平衡机能。“冲突”是几种动机同时存在并相互斗争的心理状态。[1]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指出,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最常见的心理冲突有三种:一是双趋式冲突,是指一个人同时为两个目标所吸引,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心理状态。二是双避式冲突,是指一个人同时为两个没有吸引力的目标所排斥,是一种左右为难的心理困境。三是趋避式冲突,是指一个人既为一个目标所吸引,又为这个目标所排斥,是一种进退两难的心理困境。在现实生活中,个体面临的冲突要复杂得多,而且常常不能轻易获得解决。能力愈高条件愈好的人,在精神上愈可能感受到更多的心理冲突困扰。冲突容易给人造成心理压力,影响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以下就根据“冲突”这一心理学概念来探析造成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

一、社会期望与个人能力的冲突

社会给好教师设立了一个标准,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教师既要博学多才,更要有健全高尚的人格。作为教师,社会责任重。上对国家、社会、学校和所有学生的家庭负责,下对几十上百名学生负责。随着中国独生子女的增多,社会对教育行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家长在独生子女的教育方面输不起,对教师的教育有着强烈的期待。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但我们也知道,教师本身也是普通的人,他们也存在个体差异,在多种努力后仍然不能达到社会预期目标的状况下,教师就会产生焦虑、烦躁、逃避等消极情绪,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二、劳动强度与自身价值的冲突[2]

教师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初高中教师周课时大多在12―14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是教师的基本教学环节,再加上政治学习、业务学习、辅导、个别访谈,教师从早到晚没有多少闲暇时间。在一些高职院校,因为要根据社会需要新开专业,造成某些专业课的师资短缺,很多老师都在超负荷授课,不少教师周授课量在16节左右,有的竟达20节以上。普通高校扩大招生,使在岗教师的工作量增大,同时还要承担相当的科研任务。在这种情形下,教师不得不超负荷工作。教师的劳动性质又决定了教师的工作不能以8小时来计算。“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是教师生活的真实写照。但教师职业的高付出和无法与之匹配的低回报造成强烈的心理落差却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教师的自身价值和付出的劳动不总是成正比,就会产生明显的抱怨情绪,心理失衡。

三、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的冲突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劳动成果难以在近期得以真正的体现。社会无法及时认同教师的劳动,教师的成就感难以得到及时的满足,教师劳动的付出与回报在短时间内是不平衡的,成就感的欠缺使教师工作态度消极、冷淡、过敏易怒、自尊心降低、工作退缩等,这样就比较容易形成教师对职业的倦怠。

四、职业性质与职业价值的冲突

当前社会职业评价的标准向金钱靠拢,特别是近期公务员工资的涨幅增大,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却“不尽如人意”,直接的后果是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价值产生了怀疑和价值感的混乱。但教师的职业性质又要求教师无私奉献,社会往往要求教师是模范公民,要求教师恪守职业道德,只求奉献,不讲享受。这就使教师的职业性质与职业价值趋向发生冲突,增加了教师适应的难度。[3]

五、教育评价与教育理念的冲突[2]

我们知道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做人。但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客观上存在着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与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的矛盾;教育本身的评价标准与家长、学校管理的评价标准的矛盾。大多数学校以学生成绩对教师的业绩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看重最终结果,忽略了教师改变学生的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等多方面所作的努力;忽略了教师在学生学习成绩以外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而用学生成绩来评价教师业绩,致使一些教师产生不公平感与挫败感。

现阶段,职称几乎是对教师个人最重要的教育评价的外在表现内容,因此评职称受阻也是引起教师心理波动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教师的职称评定越来越与学历挂钩,并要求有一定的论文和科研成果,外语、计算机考试合格等都成为评职称的必要条件。这也导致教师“疲于奔命”,难以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教学中。

六、工作独立与集体协调的冲突

教师劳动的方式决定其工作具有个体性与集体性相结合的特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和学生谈话以及家访等,都是个人单独进行的,特别是上课,不可能由两个人同时在一个教室里讲同一堂课。虽然国家有统一规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但每个教师执行起来却各不相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方式方法各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但教师工作的个体性,并不意味着凭某一位教师的工作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教育、教学任务,相反,要依靠全体教师协调一致的努力。[4]这种工作方式使得教师所面临的人际关系多重性,教师与学生、其他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及其他行政人员的关系是否融洽,能否相互支持和配合,形成良好、平等、愉快、互助的心理气氛,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

七、教师角色与常人角色的冲突

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对象决定了教师职业角色的复杂多样,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老师,还是学生的朋友并经常担当学生父母的角色;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学生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心理问题的辅导者;就社会而言,教师是社会文化的传承者和变革者,还是社会准则的良好实践者和示范者;同时教师还得承担家庭的常人角色职能。教师职业角色的多重性使教师在认同和履行职业角色时充满困惑和冲突。诸多严格的角色功能使个人难以及时调适,极易造成教师的角色混乱和冲突,成为威胁教师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3]

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和工作业绩,而且更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索罗门教授说:“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教师的心理健康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其重要性决不亚于社会其它现实问题。全社会应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必要呼吁全社会,在赞美教师的蜡烛精神、强调教师的奉献与责任的同时,多给教师一些实际的鼓励和待遇,少给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多给一些体谅和宽容,少给一些指责和批评;多给一些理解和尊重,少给一些不公和压力。形成一个全社会善待教师、教师善待学生的良性循环,使教师用健全的身心支撑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事业,从而确保我国教育事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进而建造不断发展进步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舒新城,陈望道.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444.

[2]兰建祥,陈惠.诱发教师心理问题的六种“冲突”[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7年第9期,39-40.

[3]李正云.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第4期,28-31.

[4]王文.教师心理健康读本[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56-58.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教师心理健康论文3000字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变化,容易出现诸多心理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有着非常重要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000字左右,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摘 要 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变化,容易出现诸多心理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有着非常重要作用。高校要进行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政策指导、自我调适、增强自信心等教育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工作者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YANG Yuxia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054)

Abstract At the college level,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mental tremendous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prone to man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for future career college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various form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rough policy guidance, self-adjustment, enhance self-confidence and other educational methods, college students overall positiv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tudent worker

0 引言

如何指导大学生在思想观念、知识基础、综合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高校新形势的发展,是高等学校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要采取一定的方式,使他们健康成长。通过政策指导、提高学生工作者(辅导员)的心理指导能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多种类型的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来解决学生困惑,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孤独自闭

根据心理问题轻重程度的不同,学生心理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心理困扰型、心理障碍型和心理疾病型。其中心理困扰型比较普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短暂的焦虑、一时的烦恼等不良情绪,没有构成可辨认的临床综合症,一般通过自我调适可以得到解决。这部分学生在大学生中占有一定比例,主要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在高中时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进入大学后优势不在,感觉多方面都落在别人后边。还有同学关系,家庭贫困等现实问题,使得这些学生长期处于自卑的阴影里,甚至觉得是一种打击。由于这些来自各方面的不利因素,对一些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是一种打击,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看待这些问题,没有一定的自我调适能力,也没有家长、学校老师的心理指导,会使他们感到孤独,长期的孤独有可能形成自闭症。

痴迷网络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文化娱乐休闲活动越来越丰富,特别是信息资源共享进入了网络化时代。然而,网络带给人们便利信息交流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长时间迷恋网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像海洛因毒品一样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有的大学生自制力差,同时又喜欢接触新鲜事物,精力充沛,另一方面,网络空间是一个既开放又隐蔽的区域,就是说谁都可以随意进入,而互相之间又不直接接触,这样一个自由空间,有一种自娱自乐的快感,长期痴迷网络最终形成了网瘾。

前途迷惑

大学生在从高中进入大学初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为以后的职业选择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有一部分学生,在这个阶段,因学校的教学模式和中学截然不同,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有老师在,大部分课外时间需要自我安排管理,这种变化使他们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做什么事情。在高中学习时期,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有高考的压力,也有来自社会、家庭、同学之间的压力,最终以优秀的成绩考入大学,进入大学后,觉得思想上可以放松,从主观上降低了积极向上的信心,导致学生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刻苦钻研,知识创新,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学生的就业问题很难解决,每年几百万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毕业的学生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是非常难的,在这个时期,毕业生又为如何选择工作而感到迷茫。

2 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大学新生开始

大学新生刚从高中进入高等学校,因教学模式及学习环境有较大的差别,一些学生不能适应这种环境,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长时间形成心理困扰。青少年心理问题有累积性和多重性,即不同时期可以产生不同的问题并且可能累加,因此,大学新生最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根本特点是自我适应性较差,学校要在新生的课程设置安排“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这一类型的课程,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戒除网瘾、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痴迷网络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是因为网络的魅力和社会、学校、家长的监督管理引导不完善。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学校内部和学校周边开设网吧为学生上网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提供了许多不健康的游戏等,这种环境使得部分学生上网成瘾,影响在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学校应当加强管理,严格管理校内的网络场所,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能够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学习服务。

另一方面,学校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指导学生干部,成立各种社团组织,比如书法、美术、体操、音乐社团,使一些有特长的学生加入社团组织,使他们在课余时间展示个人特长,远离网络游戏,丰富课余生活。

提高学生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指导能力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方面靠主观自我调适,客观要由学校心理咨询服务部门、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者来指导,因此,要提高大学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指导能力。在高校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一般都较年轻,基本和在校学生年龄相差无几,年轻的老师工作精力充沛,更容易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然而这些老师也是刚毕业的学生,工作经验不足,他们由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换需要一个过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身素质。身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辅导员不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同时要不断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提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能力。

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使其形成完美和谐的人格。积极心理学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培养或扩大人固有的积极力量,使人成为一个健康并生活幸福的人,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从而全面地认知自我、实现自我、健康成长。

3 结语

大学生活中,虽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学业方面、人际关系和健康方面的,心理方面的问题不可忽视,它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命运,必须引起社会、学校、家长及学生自身的重视。通过学生自身的自我调适、学校的教育、家长的引导,共同完成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使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在校学习、生活,顺利完成学业,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新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9).

[2] 周春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的创新[J].江苏高教,(5).

[3] 段茹宏.大学生分级心理健康教育浅谈[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4] 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 童林,李霞.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10).

[6] 尚保安.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探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000字左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