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印象派的个案反思科技发展与艺术的关系》 摘 要 第二次技术革命是开始于19世纪60~70年代的世界科学技术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虽然它被称为第二次技术革命,但它决不是第一次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简单延续,而是有着新的含义。它对当时的艺术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锡管颜料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油画艺术的普及与发展;交通工具的发展转移了画家们创作题材;科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也促使一些画家大胆地尝试了新的绘画技法,让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但科学理论毕竟区别于艺术理论,艺术能否科学化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争论的问题。本文从新印象派的个案入手,通过还原其发展的历史线索以阐明艺术与科技领域的关系。 关键词:第二次科技革命;色彩理论;新印象派;修拉 导 言 一、写作缘起 科学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在艺术领域,是否也同样如此?本文通过对新印象派的个案研究,阐述当时的科技发展与艺术的关系。从日常的交通工具到作画用的锡管颜料,都对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色彩的研究和应用,极大的推动了新印象派的发展。 二、研究背景 19世纪,第二次科技大革命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水陆交通网得到极大的发展。出现了汽轮、尤其是火车等快速交通工具,这使得那些城里人想避开城市的喧闹,到“郊区”或农村度过时光成为可能。由于锡管颜料的发明与使用,让更多的画家走出了工作室,把目光转向户外写生 。不用再携带一大堆自制的颜料,让户外写生变得简单而又方便。1870年的画家们画的是离巴黎不远、从巴黎很容易去到的地方,从而表明他们对于交通工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写生地分布在铁路或塞纳河沿线,这与道路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完全吻合。光学以及色彩学的理论和实验成果,有力地推动着包括绘画在内的造型艺术的观念和技术的发展。 三、论文主旨及意义 新印象主义画家们吸收了关于色彩对比以及颜色、色调并列所产生的混合效果的理论,认识到单纯色彩通过视觉的混合比色彩色素的混合更有艺术效果。但是科学理论和艺术理论是有区别的,毕竟,在物理学上产生色彩的光学微粒同在画布上表现色彩的颜料物质颗粒有着太多的不同,因而那些色彩研究的科学结论不能够如此直接地套用于绘画。艺术不必要、也不可能追逐科学、技术的迅猛变革,而只能是合理的吸收和扬弃科技成果。 第一章、印象派生成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 技术背景 第二次技术革命是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世界科学技术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虽然它称为第二次技术革命,但它决不是第一次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简单延续,而是有着新的含义,它是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的,从19世纪60年代起,一系列电气发明相继出现。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电力开始被用来带动机器,成为取代蒸汽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话、电焊、电钻、电车、电报等相继出现。1882年法国学者德普勒发明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同年,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在纽约创建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结成网络。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不仅为工业提供了方便而廉价的新动力,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诞生。 内燃机的发明是这一时期的又一大重要成就。1876年,德国人奥托 制造出第一台以煤气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 又制造出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它具有马力大、重量轻、体积小、效率高的特点,可以作为交通工具的发动机。1897年另一名德国工程师狄塞尔 发明了一种结构更简单、燃料更便宜的内燃机——柴油机。它非常适用于重型运输工具,内燃机的发明在交通运输领域引起了革命性的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交通工具如汽车、远洋轮船、飞机、拖拉机以及军用装甲车、坦克等也陆续出现。 1、 颜料的发展 颜料是绘画材料中直接体现作品效果的物质材料,油画颜料在绘画颜料家族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最早的油画颜料是文艺复兴初期诞生的,通常由画家本人或助手根据需要直接研磨配制, 后来逐渐有了专门定制颜料的作坊,17世纪后画家自己动手配制颜料的情况已曰益减少。到了18世纪时油画颜料被装在用动物膀胱做的袋子里出售,口上用线束紧,使用时用针扎一个眼挤出颜料,这也许是后来铅锡管颜料的雏形。19世纪三十年代,曾经有过装在金属和玻璃注射管中的油画颜料出现,但这项不很方便的发明尚未普及就很快被更为科学的铅锡管装颜料所取代。1841年,铅锡管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油画艺术的普及与发展,但铅锡管因为以铅为基本材料,生产或使用都会有铅污染的危险,现在已开始淘汰而代之以更安全的铝管包装。 由于铝锡管的出现与使用,让更多的画家走出了工作室,把目光转向户外写生 。让户外写生变得简单而又方便,不用再携带一大堆自制的颜料。选择作画的地点也从原来的市区转成郊区或周围的农村。 2、 交通工具的发展 1866年,德国人奥托首先制成了一种燃烧煤气的新型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和蒸汽机在汽缸外面的锅炉里燃烧燃料不同,它是在汽缸内点燃煤气的,然后利用气体的压力推动活塞,从而使曲轴旋转。因此,就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叫做“内燃机”。内燃机的出现,为火车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生机。 后来到了1894年,德国就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车。这种没有大锅炉的新机车,既不烧煤,也不烧煤气,而是用柴油作燃料。它所用的柴油机是德国人鲁道夫•狄塞尔发明的。从此,内燃机车就成了火车家族中的一位重要成员,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汽轮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是蒸汽动力装置的主要设备之一。汽轮机是一种透平机械,又称蒸汽透平。 公元一世纪时,亚历山大的希罗 记述了利用蒸汽反作用力而旋转的汽转球,又称为风神轮,这是最早的反动式汽轮机的雏形;1629年意大利的布兰卡提出由一股蒸汽冲击叶片而旋转的转轮。 19世纪末,瑞典拉瓦尔和英国帕森斯分别创制了实用的汽轮机。拉瓦尔于1882年制成了第一台5马力(千瓦)的单级冲动式汽轮机,并解决了有关的喷嘴设计和强度设计问题。单级冲动式汽轮机功率很小,现在已很少采用。 20世纪初,法国拉托和瑞士佐莱分别制造了多级冲动式汽轮机。多级结构为增大汽轮机功率开拓了道路,已被广泛采用,机组功率不断增大。帕森斯 在1884年取得英国专利,制成了第一台10马力的多级反动式汽轮机,这台汽轮机的功率和效率在当时都占领先地位。 最初,这些印象派画家对前辈画家钟爱的写生地表现出近乎子女对父母的忠诚。他们重走枫丹白露 森林小路或是去诺曼底。后来他们另走自己的路。放弃一年一度的沙龙(他们中仍有一些人入选沙龙),转而热心于“印象派”画展,或举办个人画展(一般是在支持印象派的画商杜朗-卢埃尔的画廊举办),同时前去更符合他们这个时代的新的写生地。距离巴黎的远近,是选择写生地、同时对19世纪下半叶风景画的演变构成一个决定性因素。当时水陆交通网得到大大发展。此外,还出现了汽轮、尤其是火车等快速交通工具,这使那些城里人想避开城市的喧闹、到“郊区”或周围的农村度过几个小时时光成为可能。 作为自己时代的人,1870年的画家们画的是离巴黎不远、从巴黎很容易去到的地方,从而表明他们对于交通工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写生地分布在铁路或塞纳河沿线,这与道路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完全吻合。年轻的画家们首先选择的是布吉瓦尔、沙图、鲁弗申和马利勒鲁瓦地区。后来在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时期,他们分成几派。莫奈在英国经多比尼 的介绍认识了杜朗一卢埃尔。1871年12月,他从英国回法国后居住在阿尔让特依,而毕沙罗则选择了蓬图瓦兹和瓦兹河畔的奥维尔,当时塞尚也在这里创作。雷诺阿则几个地方都去,有时和莫奈,有时和西斯莱一起作画。 在19世纪下半叶,这种对法国农村的发现,表现田野风光的画占主导(在画室创作的“英雄的”和“历史的”风景画减少),对应了法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导游们向游人介绍值得一看的地方和值得注意的景点,很多城里人沿着弗雷德里克•莫罗 和罗萨内特在枫丹白露森林走过的路漫步(福楼拜:《情感教育》,1869年)。列昂•萨伊在1867年出版的《巴黎指南》关于铁路的一章中写道:“巴黎人夏天都到离巴黎四五十公里远的郊区去,其出行的远近取决于时间和价格。” 二、 经济背景 由于法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广泛采用新技术经济迅速发展 这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前提下出现的,它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它将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化学工业的大发展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另两大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先进工业国的产业结构,使它们开始由以轻工业为主导演进到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大国,实现了工业化。 它推动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的提高。以钢为例;1870年,世界钢的产量为52万吨,1900年增加到2830万吨。世界工业生产指数1850年是9,1870年为20,1900年为59,前20年提高了1倍多,后30年增加了近2倍。世界贸易同样如此,1870年是亿法郎,1900年为亿法郎,提高倍。 第二次科技大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工业革命产生冶金、铁路运输和机器制造等重工业,但以轻纺工业为主。第二次科技革命诞生了电力工业(发电厂、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生产、输变电机和电览的生产等)、汽车工业、石油化工业、炸药等合成化工工业等新兴工业,它们的发展速度和在经济中所占比重均超过传统轻工业。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产生了重大变化,发展方向从轻纺工业为主转向重工业为主,重工业的优先发展为整个工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垄断组织的出现正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生后,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自然会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它也使技术发明和改进的过程社会化了。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能够提供条件,使科学技术研究能够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科技研究取得的新成果,也能够较快地运用于生产。托拉斯等高级形式垄断组织的出现,更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切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垄断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增强,资本主义各国的垄断资本家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进而控制国家政权,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以赚取日益增多的最大限度的利润。随着各国垄断组织的出现,国内市场也相对狭小,垄断资本家极力到全球各地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在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形成了国际垄断集团。代表垄断组织利益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已被瓜分完毕。 三、 艺术背景 19世纪30~40年代有一批不满学院派艺术的青年画家先后来到了枫丹白露的巴比松进行写生,于是形成了巴比松画派 。这个画派以风景画为主,大自然是他们的老师,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他们对祖国、土地和人民的深厚感情。尽管荷兰和英国的风景画对他们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们在借鉴上没有忘记本民族的传统,正是由于以我为主,才能最后在较短的时间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法国风景画派。这一历史经验至今仍给我们以启迪。巴比松画派的主要代表画家有卢梭、多比尼、迪亚兹•德拉佩纳、杜普雷,特罗容等人。 柯罗是一位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家。他善于捕捉光与色的变化,这对后来的印象主义画家颇有影响。他前期的作品,画面清晰,有着古典主义的庄严。中后期的作品,画面有一种朦胧美,色调极其丰富,带有浪漫主义的气息。他的风景画,物我交融,意境深远。此外,还创作了一系列优美的肖像画。 19世纪写实主义美术三大代表是 米勒、库尔贝与杜米埃。米勒一生以描绘农民题材为己任。米勒的艺术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了主要是40~60年代法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情感。他笔下的农民形象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让人感到这些朴素、正直、善良的农民,大多安于现状,缺乏反抗精神,有着宿命的思想。 19世纪高举写实主义艺术大旗的库尔贝是一位画家,也是一位革命活动家。正是他向学院派提出了真正有力的挑战,主张创作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的活的艺术。 杜米埃像文学上的巴尔扎克一样更加广泛地描绘了法国社会,在作品中带有鲜明的批判色彩。在1830年9月法令公布前,他曾创作了一系列把矛头直接指向七月王朝 的政治性版画,如《卡冈都亚》、《立法肚子》、《中国佛像》等。杜米埃一生创作了许多石版画、油画,在这些作品中可以感到跳动着的时代的脉搏和人民的声音。 70年代后,写实主义转衰,后期的写实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莱尔米特、巴斯蒂安-勒帕热等人。 70年代后还出现了象征主义,它和文学上的象征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追求理想的世界,作品有着虚幻和超脱的味道。皮维斯•德夏瓦纳的作品笼罩着一种出世的宁静气氛。代表作有《猎归》(1859)、《贫苦的渔夫》(1881)等。莫罗的作品则常带有神秘的色彩。 19世纪70年代印象主义崛起,是法国美术史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早在1863年起在巴黎就日益形成一股新的反学院派的势力,一些青年艺术家由于受到官方沙龙的排挤,不得不参加落选沙龙的展出。当时,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1863)在落选沙龙展览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1874年3月份举办了第1届印象主义展览。这个画派的名称是从莫奈的一幅名叫《日出•印象》的画得来的。印象主义先后共举办了 8次展览,1886年后它首先在美国取得了同情和承认。印象主义画家主张走出画室,面对大自然写生,最关心的是光和色的变化,光线成了绘画的主宰,依据其调子而不是依据题材本身来处理一个题材。由此可见,印象主义的画家不大重视题材的广泛性和作品的思想深度,无可讳言这一点正是它的不足之处。马奈虽从未参加过印象主义展览,但是他是印象主义的精神领袖。应该说,他是一位既不想完全推翻旧的传统而又在努力开创一种新艺术的画家。他从不拒绝参加官方沙龙的展出,并且有些作品在沙龙中获奖,1874年后,他也创作出一批表现外光,色调极其微妙的作品,这些作品具有典型的印象主义风格。莫奈有“水上拉斐尔”之称,善于画水,画面上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他以微妙的笔触画出了大自然的瞬息万变景象。人们在他创作的组画《圣拉扎尔火车站》(1877)(附画1)和《草垛》(1891) (附画2)等组画中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时间里同一事物所呈现出的不同景象。西斯莱和毕沙罗也都是印象主义中杰出的风景画家。西斯莱的画宁静、清新、抒情。毕沙罗善于描绘农村景色,画面色调丰富,富有变化。印象主义中两个善于画人物的画家是 雷诺阿和德加。雷诺阿像画成熟的果实一样画妇女和儿童,人物充满了青春的力量。而德加却少带有一点厌世情绪。他最喜欢画的 3个题材是:赛马、舞女和女浴者。德加的画色彩绚丽,构图大胆富有变化,画面上的舞女千姿百态,他极善于捕捉人物瞬间的动态,好像这些动作一个接着一个。 《圣拉扎尔火车站》 《草垛》 印象派画家不仅仅是利用出现不久的道路和交通手段。他们更是将其看作值得他们去画的创作题材,与房子、磨坊、池塘和森林一样重要,并将其搬上画面。过去法国和意大利的大师们的传统做法是在画中利用道路造成一种三维空间的幻觉,而17世纪荷兰派的风景画家则把道路作为一个正式的创作对象。印象派画家效仿荷兰画家的做法,不满足于描绘正在整治中的乡村和“郊区”,反映那里的休闲活动,而是执意地描绘通往那些地方的交通手段。有多幅油画都以一种特别的亮调子表现出印象派画家对工业化的赞颂。莫奈常常驻足于(《阿尔让特依的铁路桥》(1873年,奥赛博物馆藏)(附画3)前面,而雷诺阿则在《沙图的铁路桥》(1881年,奥赛博物馆藏)(附画4)前支起了画架。新修的道路不断给画家们以灵感(毕沙罗《鲁弗申的马车》,1870;《鲁弗申大街》,1872,奥赛博物馆藏) 《阿尔让特依的铁路桥》 《沙图的铁路桥》 印象派画家把道路、铁路、河流和桥梁以及各种相应的交通工具(马车、火车和船)搬上画面,从而创作了一种风景画的新图像,描绘一种由于当时的工业化而“变得更美的风景”。他们用通俗的画面让同时代的人了解工业化。但是除了像左拉这样一些有远见卓识的评论家外,很多观众看到的只是显然无意义的主题和一种由特殊的技法、全新的风格所产生的视觉刺激。然而,印象派的作品远比其让人以为的直接易懂复杂得多。其实画家们选择创作题材是很用心的。他们画的风景画中有一种法国的传统形象与进步带来的新事物之间的平衡。工业进步使法国具有现代化的面貌;画家们把“现代性”引入绘画。 80年代产生了一个新印象主义,他们自称为科学的印象主义。这一派不满意印象主义的偶然性,而是主张要创造出有秩序合理的美。新印象主义的作品,富有平面感和装饰感,更为重要的是用点来作画,取消线条,所以也叫点彩派。代表人物有《大碗岛的一个星期日下午》的作者修拉和西涅克等。我的博客有整篇的
思路一 写油画风景教学类的 比如 油画风景的构图 油画风景绘画手法思路二 对风景大师绘画的分析 比如 列维坦 希施金 柯罗
油画创作心得 (川音绵阳艺术学院美术系 刘勃 2007年12月7日) 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探索适合于自己特点的风格是不言而喻的事。我常常想,对于我自己专业方面创作一个大胆的尝试充满兴趣,不时的思考着一些问题,在精心准备之余,却发现还被自己否定,然后在不断的调整,不断的修改,再去探索,这样反复进行着,回头看看自己的仅有的几幅创作,题材大多取自陕北农村中常见的场景,在我的记忆里面,我常常是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激情来画完我的构思,其实在我画的过程中也有很多情况是边画边想,根据一个形体,或者一块颜色,启发我创造另外一块色彩或者一个更有意思的形体,不断的充实画面和丰富画面。这种尝试在创作中我不是经常用,当然一般情况是先想好了基本的方案,然后形体搭配基本上符合我的构思,就开始动笔了。一幅作品其实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过程是强调感受,没有感受,画面打动不了观者,笔者认为作为创作,首先要打动自己。 去年冬天,我回到了陕北,回到了生我养我的老家。通常认为这里没有现代文明更多的体现,没有所谓的高楼大厦,有的全是黄土和窑洞,生活是朴实而单调的,然而,正是在这些并不先进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的形象和它们呈现出的色彩,构成了陕北黄土上特有的美。空旷的高原黄土,多变的景象,质朴憨厚的陕北汉子,富有个性的陕北民歌,让人不得不发出感慨,我怀着由衷的兴趣和激动心情,画出了一批作品。每年回家都在变,我所记录的这些也在不断的消失,人变富有了,地方发生着很大的变化。 当前的议题是创作,在创作中,生活中的美往往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的,每个画家对生活都会有一定的偏爱,形成这种偏爱是有多种原因的。除了客观条件提供的可能性外,画家的情感和各种修养形成的感受能力也是重要因素。喜好和表现方式也因人而异。从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起,我就开始在艺术创作中有意识地从我们民族文化中吸收营养。外来的本土化和本土的现代化,要成为中国的油画,这个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议题了。其实,争论远不如实践更实际些。 我曾经想从国外艺术中吸取点东西。色彩更纯一点,运用了许多装饰性的表现手法。色彩上用了较淡的、弱的对比,强调画面构成感,后来又在中国画大写意中,看到了创作动机,中国画写意的韵致和对形的认识与处理方法,很有意思,打动了我,这种写意山水写意画的作画过程,觉得他们对所描绘对象的形与神是吃透了的,下笔的时候,不是表面上看到的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胸有成竹,然后落笔成形,以形写神。每个局部之间都是有机地联系着的,都服从一个总的神韵和节奏的要求。在这总的要求下,画了一些国画山水,然后在来创作油画,每放一笔,是笔墨,也是形的一部分。油画如能吸收这种技艺,并结合油画的色彩造型,也许会出现新的面貌,如此而已。 大量地连续地作画,对我的实践很有好处。不断地画,不断地思考,随时调整自己的想法,随时补充一些新的设想,随时试验。首先,很认真地推敲素描的小草图,把画面的构图安排,黑白、色彩构成都考虑成熟,这一切都做到心中有数后,动油画刷子就大胆了,也主动了。这次的风景油画《房前屋后》、《山吟泽唱》、《塬上人家》,就是这种尝试性的作品。 为了使画的对象更朴实、更粗犷一些,我用大笔表现留有一些有节奏的笔触,用色在统一中求变化,表现对象大多是农村中常见的生活场面,和陕北特有的黄土高原,来表现这种乡土气息。 这些尝试是在教学之余的油画创作的心得,是我大学毕业至今油画探索学习的继续,我愿意继续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和不断地进行探索。油画是从西方传来的画种,传入中国以后已发展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统。油画创作需要极强的专业性及学术含量,尤其具象写实绘画,包括严格的形、体积塑造、色彩调配、边缘线处理、质感透视、解剖、层次问题、韵律、节奏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再现大自然,而且要经过主观提炼、酿造、让灰色具有浑厚、宁静、优雅、高贵的品相,有透明的色彩效果,把一切都融进清沁而温馨的色调中,在绘制过程中力求将人物的情感表达出来,而让人体会到一种潜在的诗意以及来自东方的艺术修养,以呼之欲出的真实感过滤掉我们意识里的杂质而成为一种纯粹的静观,追求整体风格呈现出“精神性”的审美意蕴。绘画语言是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反应到生活和作者对生活的见解和态度,作者就要提高自己的绘画专业的修养。各个艺术门类都有自己的艺术语言和组织结构。绘画的艺术语言就是色彩、线条、面、明暗等。在油画创作中首先涉及的是构图问题,所谓构图就是“经营位置”,野兽派画家马蒂斯是这样谈论构图的:构图就是画家为了表达自己的感受把各种不同的因素用装饰的方法按照画家的意图安排的艺术。不论画的是肖像还是景物,都有构图问题。西方现代艺术
其实如果有兴趣或者有疑问,就从这个兴趣或者疑问方向去选题,我想应该是不会错的。这样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就是这样做出来的。要不就是你的兴趣点,要不就是你的疑问点,呵呵祝你成功!!!
自己的创作受到那些影响
网上有类似的论文,你可以看看的。创作过程可以写的。关于格式,你们应该有论文指导老师吧
下面的是给你的成品论文,满意加分论文选择关键字:1.乡土油画题材在中国的地位、发展现状。2.油画语言的表达特点及独特规律。3.美术创作中怎样体现人文精神、民族。4.浅析中国经济与艺术发展关系。摘要:创作设计指导方向 1、版画 2、油画 3、平面设计论文指导方向:1、美术创作中的人性化运用。 2、油画创作的色彩运用3、书籍封面的构成。4、文学作品插图的艺术性。5、美术创作中的人性化运用中国版画研究:1.试析设计中绘画元素的运用。2.试论黑白木刻中点、线、面的运用。3.试析绘画中的形式与精神的关系。4.浅析黑白木刻中灰色的组织及表现。5.我看当代艺术理想的演变。6.绘画创作中的个性表现——谈谈我的毕业创作。7.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比较。8.浅析中国画人物的形神论。9.传承、创新、流行——浅谈中国画艺术的现状。10当代西方绘画对中国绘画的影响。11当代室内设计的观点与发展。12装饰设计表现形态的多样性。13浅谈现代重色彩画中色彩的运用。14浅论谢赫的“六法论”对中国画的影响。古代园林与现代环艺设计。15传统因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比如中国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等因素在设计中的运用)。 16浅论《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地位以及影响。17现代流行文化对绘画的影响。18绘画(或设计)中的个人风格。19设计中的人性化问题。20论新具像绘画的兴起与其体现的时代特征。21论色彩的分寸及其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22论线条在绘画语言中的表现力。23装饰设计表现形态的多样性。24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25绘画创作的技法与形式语言的研究。26少数民族服饰、用具图案的研究。27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形式及表现因素。28室内装饰的精神的个性化。29广告发展中国际化与本土化。30论色彩的分寸及其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31造型基础训练与创作及设计的关系。32艺术中的民族精神体现。33造型艺术中的个性化特征及寓于形式的“趣、奇、情、理”。34论绘画的再现与表现及写真与变实。35民间美术的发掘、传承与保护。36大美术”教学的社会调研。37少数民族服饰、用具图案的研究。38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形式及表现因素。39寻找生命中的个性特征——关于绘画创作的思考40谈基础素描中的创造性思维。 41浅析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意义。创作之我见—关于油画艺术的思考内容 提要: 美术作品的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和生产制作活动,是现实生活在画家头脑里的反映的产物。 艺术 美是真善美的高度统一,它是一切艺术创作必须设定的自觉的目的。每个艺术家都应该在其作品中显现出他对于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现实美和现实丑都是美术创作的源泉。通常被看作内容的东西,只是艺术借以表现自身的真正形式,而通常认为只是形式的东西,恰恰构成了一件艺术品的真正内容。美术作品是通过形象和技法手段传达作者感情思想以及审美理想的载体。 关键词:艺术创作 艺术美 现实美 现实丑 内容 形式 美术作品的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和生产制作活动。它包括两个相互衣存、互为表里的方面:一是对 社会 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审美认识;二是运用物质媒介材料和技艺手段将这种审美认识表现出来,使其物化。这样,一幅油画作品在成为艺术品之前,则要经历两个大的阶段,前者是创作的构思活动阶段,后者是美术创作的传达活动阶段。这种创作活动是一种追求艺术美的过程。那么,怎样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作品呢?或者说什么样的作品才具有艺术价值?苏珊-朗格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这种创造出来的形式是供我们的感官去知觉或供我们想象的,而它所表现的东西就是人类情感。” 在希腊语中,艺术一词兼有两种涵义:一是指美的作品;二是指创造、技巧、技艺。艺术品就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人工技术制品。由此,我们又可得出一点启示,当我们称赞一部艺术品优美时,往往是蕴涵着两层意义:一是指这件作品的表现形态非常优美,二是指这件作品的制作技艺非常优美。这两种不同的评价,前者对物、对作品。后者对人、对艺术家。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它必须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创造物,二是它必须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愉快感受,即具有审美价值。这两点,可以说是艺术品与伪艺术品相区别的根本特征。首先我们应当排除一种错觉。有人认为,凡是优美的事物,就都属于艺术。这种看法没有区分优美中的 自然 美与艺术美。而自然美尽管可以是艺术的对象,却绝不是真正的艺术本身。油画创作表现的是自然美,是对现实美的再创造。 但艺术美不等于自然美,它高于自然美。油画作品反映的是现实美,现实中美的事物或事物的美,是油画创作的有力根据或根源。比如,这样一幅生活情景:在暮色苍茫的天空下,有一对衣着朴素,身体健康的农民夫妇,在田野斜斜相对而言地站着,都低了头,把手放在胸前,身边倒着一辆手推车和一个盛满马铃薯的篮子。他们在辛勤劳动了一天正要回家的时候,远处传来了教堂的钟声,于是他们脸上现出虔诚肃穆的神色,双双心情平和地做起了晚祷。这不是法国19世纪 农村 典型的生活景象吗?在这幅生活景象中,我们看到的不正是劳动人民那种纯朴善良的性格美和人与人之间和谐诚挚的关系美吗?是的。但是,这种现实生活中的景色和美,是法国农民画家米勒在他的名作《晚钟》里为我们描绘出来的。现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美术正是以这种在一定 历史 条件下多彩的现实生活为源泉而创造的。现实中无论人、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只要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相关,都可以成为美术创作的源泉。假若没有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也就不会有所谓的美术。当然,现实中有些不美或丑的事物,也可以成为美术创作的根据,反映到美术中来,经画家审美意识的加工改造而成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实际上,人们对艺术与美有许多误解。人们总是以为艺术就是美的;凡是不美的就不是艺术,丑是对艺术的否定。事实上,艺术并不一定都是美的。即是说美术既能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现实美,也能根据丑的现实反映现实丑,并且通过审美创造使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为什么美的艺术可以表现丑恶?对于艺术家来说, 问题 并不在于表现对象的丑恶,而在于必须对丑恶作出卓越的表现。例如,在罗丹的雕刻名作《美丽的欧米哀尔》(又名《老妓》)中,现实的丑神奇地转化成了 艺术 的美。罗丹自己解释说:“平实的人总以凡是在现实中认为丑的,就不是艺术的材料——他们想禁止我们表现 自然 中使他们感到不愉快的和触犯他们的东西。这是他们的错误。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美、、、、、、委拉斯贵支画菲力浦四世的侏儒赛巴斯提恩时,他给他如此感人的眼光,使我们看了,立刻明白这个残废者内心的苦难——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他作为一个人的尊严,而变成一个玩物,一个活傀儡、、、、、、这个畸形的人,内心的苦越是强烈,艺术家的作品就越显得美,米勒表现一个可怜的农夫,一个被疲劳所摧残的、被太阳所炙晒的穷人,像一头遍体鳞伤的牲口似的呆钝,扶在锹柄上喘息时,只要在这受奴役者的脸上,刻画出他任凭“命运”的安排,便能使这个噩梦中的人物,变成全人类最好的象征。在作品中,现实丑的本质范畴转化了,其现实性削弱了,艺术性加强了。作品中的形象已经不是原来的现实中的丑的事物或人物,已经渗透了创作主体的认识、情感和评价等主观精神因素,从而成为一个典型形象。它从反面揭示出 社会 生活的本质真理,是形象的真理,亦即艺术的美。对丑的深刻剖析和否定,就是对美的肯定。罗丹的《老妓》是这样,委拉斯贵支的《赛巴斯提恩—莫拉》和米勒的《扶锄人》,朱耷的“白眼向人”的《荷花水鸟图》等都是这样。在国内外美术史上,有许多这样把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的成功之作。事实上,丑恶只是题材的丑恶,它只构成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而优美却来自艺术家的智慧和表现力的超绝,它形成了艺术作品的深层结构。由此可见,美的价值具有超越性。在自然美中,它超越自然,而达到仿佛拟人化的理性结构。而在人类的艺术中,它又超越了人类,仿佛回到了本色的自然,返噗归真。在油画作品中,通常被看作 内容 的东西,其实只是艺术借以表现自身的真正形式。而通常认为只是形式的东西,即艺术家对美的表现能力和技巧,恰恰构成了一件艺术作品的真正内容。人们对一件作品的估价,正是根据这种内容来确定的。拉斐尔的《圣母》像就是这样。在一个早以被表现过千百遍的旧题材中,他以自己的精湛造诣为之赋予了崭新的艺术内容。从而使这个已死的形式获得了新的灵魂和生命。他的这种艺术表现是如此深刻,正如黑格尔赞叹:“我们确实可以说,凡是妇女都可以有这样的情感,但却绝不是每一个妇女的面貌都可以完全表现出这样深刻的灵魂。”一个事物,只有当它以其现象的真实充分地体现出其本质的真理,以其具体的形式充分地表现出其内容的必然性,以其形象的个别性充分地显现出其种类的普遍性,而且这现象,这形式,这形象又必须是非常的突出,鲜明生动,那它才是美的。这就是美的 规律 。凡是美术作品都离不开形象,离不开生动的视觉形式;凡是优秀的美术作品都离不开创造高度真实、高度概括的视觉形象,离不开创造艺术典型;而创造了艺术典型的美术作品,都必定以其鲜明生动的视觉形式充分的表现出社会生活的真理,同时又都突出地体现出创作主体真挚的思想情感和个性的善。而这感情和善,作为审美价值,却体现了艺术在文化中内在的价值品格和价值理想。这就是艺术的美。在这个意义上,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是真、善、美三位一体,高度统一的,在艺术审美经验中得到了融合。在油画创作中,艺术美是必然的。因为美,是一切艺术创作必须设定的自觉目的。每个艺术家,都应该在作品中显现他对于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艺术理想的本质在于这样使外在的事物还原到具有心灵性的事物,因而使外在的现象符合心灵,成为心灵的表现。(黑格尔)而在 现代 社会,有些想借艺术平步青云的人,总是在思考着画什么,什么样的画才可以出名的 问题 。这种画缺少对艺术的真诚,缺乏那种能打动人的真实情感。这种人实际是在究研成功之路,而非 研究 艺术本身。画油画重要的不在于你画什么样的内容,内容只是作为一种载体来表达你对生活的种种感悟,对生活的态度。社会在不断 发展 ,我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绘画就是在记录这种变化,就像写日记一样,记录着对生活的理解,自己的感受,画自己感兴趣的,最激动人心的。其实可画的内容很多,关键在于能真实的反映生活,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画画,最痛苦的莫过于心中有了灵感的火花,却无法把这种感动表现出来。黑格尔有名话很形象:“艺术家常遇到这种情形,他感到苦闷,但是由于把苦闷表现为形象,他的情绪的强度就缓和了,减弱了。甚至在眼泪里也藏着一种安慰。”绘画有时是一种情感的宣泄。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是现实生活在画家头脑里的反映的产物。这种反映不是机械被动地照搬生活,而是一种高于生活的再创造。绘画创作是具有强烈个性和情感色彩的精神劳动,是生活与心灵碰撞之后激发出来的情感流露,,绘画作品是通过形象和技法手段传达作者感情思想以及审美理想的载体。吴冠中说过:艺术家是最憧憬美的一群人。艺术家的天职就是要将自己血液中携带的,对人类的命运,前途那一缕淡淡的哀愁表现出来,感染他人引发思考。而我描绘生活在城市边缘人的印象,通过自己的视角观察体验 时代 的发展变化,用形象揭示人性中最善良,最质朴,最美好的一面。我深刻地感到他们有一种贴近我的心灵,伴随着我的呼吸的东西。具体说不清是什么,也许是一种感动吧!但他永远吸引着我,打动着我内心深处。 参考 文献 :[1]《艺术的真谛》〔英〕赫伯特.里德著 王柯平译, 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美术社会观――当代美术与公共文化》 邹文著,人民大学出版社[3]《历代名画记》研究 袁有根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4]《艺术 分析 与美学思辩》 何新著,时事出版社。[5]《美术概论》 高等 教育 出版社[6]《吴冠中速写意境》广东人民出版社[7]《李玉昌言谈录》 《中国油画》1997年第3期[8]《情感的寄托》 《中国油画》2003年第1期
我们置身于绘画艺术的历史长廊,欣赏艺术大师的作品,在折服于他们精湛的技艺同时更惊叹艺术长河的博大,为我们呈现出精彩的艺术瑰宝。不同时代的艺术都以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展现在世人面前。油画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外来画种,诞生在重科学、重自然、以写实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欧洲,一开始就给其带上了写实的神秘面纱。让后人为之不断探索,如三度空间的立体观念、明暗的造型体系与条件色的色彩关系。正因为这种写实油画手法的运用,使油画比中国画更具有真实性。几百年来油画大师林立、放出耀眼的光辉,不能不说这与油画本身有很大的关系,从而使其成为屹立于世界艺术,无论从时间或空间上来说都是广泛传播的大画种。纵观历史可知油画是在欧洲起源发展的。“油画”这个名称以清楚的告诉我们,他是采用油性物质作为黏着颜料的媒介,在布、纸、木板等材料上塑造艺术形象的绘画。油画是从15世纪以前蜡画法、蛋胶画法上逐渐地发展起来的。15世纪初期的尼德兰(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是油画的奠基人。凡•爱克兄弟完成了以胶为介质向油为介质的转换。他们在前人尝试用油溶解颜料的基础上,用亚麻油和核桃油作为调和剂作画,作画时运笔流畅并能反复覆盖修改,干透后的颜料附着力强,色泽鲜艳,不易剥落和退色。新材料和新技法的运用很快流传全欧洲。因此这是油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我们所欣赏到的油画最初起源是服务于宗教,是宗教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影响着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绘画艺术也因此成为奴婢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成为“图画的圣经”为基督教服务。这时期比较有名的是非写实性的宗教题材。15世纪的欧洲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它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和近代科学的飞跃,人文主义思想出于对宗教的批判,有着关注社会现实的积极要求,新兴的社会崇尚自然、科学,于是艺术也就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从自然出发体现出了艺术的世俗化,许多著名画家为逐渐摆脱单一的以基督教经典为题材的创作,开始对当时生活中的人物、风景、物品进行观察和直接描绘,使宗教题材的作品含带明显的现实世俗因素,有的画家完全描绘现实生活的实景。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继承了希腊、罗马的艺术观念,即不仅注重作品要描述某一事件或事实,还要揭示出事件或事实的前因后果,于是形成了注重构思典型情节和塑造典型形象的艺术手法。与此同时,画家还分别探索解剖学、透视学在绘画中的运用、画面明暗分布的作用等,形成了造型的科学原理。人体解剖学的运用使绘画中的人物造型有了如同真实般 准确的比例、形体、结构关系;焦点透视法的建立使绘 画通过构图形成幻觉的深度空间,画中的景物与现实中 定向的瞬间视觉感受相同;明暗法使画中的物象统一在一个主要光源发出的光线下,形成由近及远的清晰层次。人文主义的艺术主题与追求写实的造型观念在其他画种中所以不能完善,是因为工具材料的限制,而油画工具材料性能正适于将二者充分体现出来。因而,古典油画 成为经长期制作的、高度写实的面貌。文艺复兴三杰他们结合了科学研究的成果,把解剖学、透视学和光学的原理应用于绘画中,他们的作品具有坚实的素描基础,准确的线条透视,严谨的形体结构,丰富的明暗层次,使作品中的人物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17世纪是欧洲古典油画迅速发展的时期,不同地区、 国家的画家依据自己生活的社会背景、民族气质,在油 画语言上进行了不同的深向探索,油画的种类按题材划 分为历史画、宗教故事画、团体肖像、个人肖像、风景 画、静物画、风俗画等。油画技法也日臻丰富,并形成 了各国、各地区的学派。17世纪的一部分油画强调了油画的光感,运用色彩冷暖对比、明暗强度对比、厚薄层次对比进行光感的创造,形成画面戏剧性气氛。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打破了他之前油画中有序和谐的光感效果,他强化画面上明暗的对比,往往用画面背景平面的大片暗部衬托前景明亮的人物,令人感到画中光线耀眼。西班牙画家格列柯将景物处理成处在斑驳的光影之下,他不是从明暗两大体面,而是从间断错落的明暗分布进行造型,色彩的冷暖也形成间断的连续变化,用笔凝重,色彩层面在挤压中互相渗化,画面给人扑朔迷离的效果,有的甚至充盈着神秘与不安的气氛。荷兰画家伦勃朗也把画中的光感作为表现人的精神状态的一种手段,他所作大量的人物肖像中,人物都处在大块暗部的笼罩中,唯表现神情的脸、手等重要部分显出鲜明的亮度。他运用沉着的颜色在暗部多层薄涂,使暗部显得深邃,画亮部则用厚涂和画刀堆色法,造成厚重的体量感。同时期,笔触的运用也被许多画家侧重探索。笔触是带有颜料的油画笔在画布上运动的痕迹,早期油画全幅各部分颜料层厚薄比较一致,运笔力度均匀,几乎不显露出笔触。17世纪的画家注意到笔触的运动受创作时心境和情感律动的驱使,画家在作画时能产生控制笔触动势的情感,笔触的轻、重、缓、急和运动方向不仅使被塑造的形象显出生动感,笔触自身也具有艺术表现力。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在众多的巨幅作品中运用饱蘸稀薄明亮颜色的大笔涂绘,依照人物的形体运笔,留下自由奔放、多呈曲线的笔触,造成了体态的强烈动势和故事情节的戏剧性冲突。荷兰画家哈尔斯则运用轻快、灵活的笔触描绘肖像,使肖像具有人物神采未消的生动感,与他偏于表现豪迈、乐观的人物相辅相成。另一个荷兰画家维米尔善于用珍珠般细碎的、圆润的笔触描绘处在室内的人物,使画面产生宁静、温暖的气氛。从18世纪开始,油画艺术也同样在社会、文化、科技等多元因素的冲击下,有了翻天覆地、摧枯拉朽的变化。更多的流派、更多的思维、更丰富的创作、更深刻且影响更广的理论,激扬、解构、反叛,争奇斗艳、百花齐放。19世纪法国是欧洲美术的中心,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摇篮,在意识形态方面也表现得十分活跃。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法国的美术也在大的文艺思潮中,不断出现新的风格和流派,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直至后印象主义。油画的发展在19世纪有了新的趋向,主要是油画色彩的变革。英国画家康斯特布尔最早直接用油画在室外写生,获得丰富的色彩感受,他在局部用细小笔触并置颜色,使之混合成较鲜明的色块,画面较古典的褐色调子明亮得多。色彩的补色——色轮两极的颜色在并置时能互相提高明度和强度的原理,是在后来被科学认识的,但康斯特布尔凭借对自然的观察感性地获得了补色原理,并在实践中部分地运用。他的作品启发了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德拉克洛瓦以浪漫主义思想支配创作,根据当时的历史事件创作大幅主题画。他将补色关系更多地运用于创作的色彩表现,运用活跃的笔触,在画面的许多部位形成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色彩的明亮度和华丽感,形成了震动当时画坛的风格。法国巴比松画派的许多画家在不同的自然气候条件下进行风景写生,认识到景物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之间的关系,认识到色调对于体现时间、环境、气氛,烘托艺术主题,构成画面意境与情调的重大意义。他们大量的风景创作画出了大自然风、雨、晨、暮等特定的色彩气氛。在此基础上,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印象主义是欧洲油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自文艺复兴时期逐步形成的再现自然的写实手法到印象主义画派,可以说是发展到了高峰。印象主义画家在色彩运用方面作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贡献。他们吸收了光学和染色化学的成果,以光色混合原理解决油画的色彩问题。莫奈、西斯莱等画家捕捉外光景物表面光线变化给人的色彩瞬间印象,用细碎笔触的厚涂法将对比色并置,他们认识到暗部或阴影并非黑色的浓淡变化,改变了用调和过的单一色彩画暗部的传统作法,在暗部和阴影部位也用色点并置。由于视觉生理的作用,并置的色点在一定距离外看去是透明的、有冷暖倾向的色块,并形成微妙的过渡。印象主义淡化了景物的体积感,强化了色彩因素,不再依靠明暗和线条形成空间距离感,而依据色光反射原理,用色彩的冷暖形成空间。印象主义的作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鲜明与生动,也表明色彩既有综合的、也有纯粹的表现力。19世纪的欧洲油画出现了有明确艺术主张的流派,虽主要体现在艺术主题和内容上,但油画技法也相应各具面貌。如新古典主义注重油画中物象造型的严谨与坚实感,符合古典传统的造型法则;浪漫主义围绕悲剧的主题,力求以色彩、笔触因素和构图中运动式线条创造画中情节的紧张感;拉斐尔前派注重对画中人物心理情绪的表达,较多画面以青、紫、绿调子构成感伤的、静寂的意境……。虽然近代油画的面貌已经比较丰富,但都具有写实的整体特征,它们共同表现为:一幅油画是艺术形式的统一体,色彩的主调统一着画面各局部的颜色,局部色彩在过渡的渐变中互相形成和谐的关系,不存在孤立的色块;笔触基本上是为塑造形象而运用,显露的程度有限,并统一在或曲长、或短促的某种有序倾向中;被描绘的物象统一在中心焦点的构图中,形成与真实视域同构的效果。从19世纪末叶开始,西方油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油画比较狭窄的艺术功能和一体化的写实手法已经达到自身体系的高度饱和,因而在哲学观念、艺术观念的变革中趋于解体。油画不再以模仿自然、再现自然为艺术创造原则,艺术家自由构造的油画艺术形象被视为新的真实。艺术家不再通过油画形式如实描绘自然,而将油画形式作为表现自己精神与情感世界的媒介,以想象、幻想等方法构造作品。印象派之后的三位画家率先离弃了传统油画模式。塞尚探研用几何形构成艺术形象,创造出画面是一个富有自身秩序的世界。他们的作品成为油画面貌剧变的标志。在20世纪是西方现代美术思潮和流派纷呈的时代。这些新思潮和流派主张与传统美术彻底决裂,强调艺术家个人的主观表现、独创性,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由不同的艺术观念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并制约艺术形式呈现多种倾向,传统油画技法中的某方面因素往往作为艺术观念的形式体现被强化,甚至被推向极端,油画形式语言受到高度重视。现代主义风格首先在野兽主义绘画中出现,例如:忽视色彩而主要作形体自由构造的立体主义;注重色彩强烈状态中均衡效果;随后出现的风格包括:通过色彩和笔触的无序使用表现扭曲心理的表现主义;纯粹以色彩的点、线、面构成画面的抽象主义;以及将颜料随意甩、泼、垂滴于画布上的抽象表现主义等。近百年来西方现代油画流派纷繁,相继更替,只要以油画工具材料为造型媒介,艺术家可以创造任意的油画面貌。20世纪50年代以后,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美术又登上了美术的舞台。它即是现代主义美术的延续,又形成了一些与之不同的特点。此外,在整个20世纪,现实主义美术一直保持着不衰的活力。
他(指别里科夫)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了现实生活
她――是一位挺漂亮的女孩;
她――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同学:
她――是我的好朋友――范佳薇。
范佳薇是一位漂亮的女孩。她有着苗条的身段,高挑的个头,还有那微黑的皮肤,但丝毫不影响她的美丽,反而增添了些秀色。她的眼睛是那样好看:黑亮亮的眼珠,像两粒闪闪发光的黑珍珠,又似一对黑玻璃球浸在清水里。转动到眼眶的任何部位都显得灵动俏媚。再配上一副淡紫边框的眼镜,俨然一个“小博士”。她有时又用素色头花将一头柔顺飘逸的秀发束在脑后,的羊角辫,又似一位“小淑女”。
范佳薇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姑娘。有一次,我和范佳薇正在玩“木头人”的游戏。忽然,一位小女孩不小心绊倒了,大概摔的很厉害,一时半会儿起不来。她正想去扶,我拦住她,说:“又不是咱们班的,管他呢,她爱起不起,我们接着玩吧,别浪费时间。”哪知,她眉毛拧成了两条蚯蚓,生气地对我说:“别的班的你就不管了,是不是?她也是我们学校的一分子。你想想,你摔成这样,没人扶你,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说着,径自走到小女孩面前,把她扶起来,又安慰了小女孩几句,小女孩一拐一拐的回班里去了。我的脸腾的红了。多么好的同学呀!多么善良的同学呀,和她比起来,我是多么自私呀!她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好女孩,而我却……
一次美术课,我因忘带水彩笔而无法画图。她见了,毫不犹豫地把水彩笔借给了我,她却挨了批评。我愧疚的走到他跟前,说:“对不起,我不该那么自私……”而她却说:“知道就好,好好改吧!”从此,我改掉了自私的毛病。
成功的肖像描写是理解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是透视人物内心世界的一扇窗户。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成功的范例:阿Q头上的旧毡帽,孔乙己身上的破长衫,赵七爷光滑油亮的大辫子,祥林嫂间或一轮的眼睛,无不表现了他们的身份、性格和生活际遇。可是,中学生在写作当中却很难从中吸取到精髓,往往既不能“绘其形”,更不能“传其神”。
那么,如何略作勾勒,就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于读者面前;细加描绘,就能使人物的神采风貌淋漓尽致地显露出来,做到形神兼备呢?本文拟从四个方面作粗浅的尝试。一、仔细观察,把握其“形”“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对人物的肖像描写也不能仅凭主观想象,闭门造车,以致千人一面,缺乏个性。
而应对人物的外貌进行细致地观察,把握特征。客观事物原本千差万别,绝不雷同。
可是,许多同学在进行肖像描写时,往往不能细致观察,而是拾人牙慧,随意套用别人的词句。孩子是甜甜的酒窝,青年男子是俊眉大眼,青年女子是苗条身材,白发老人是龙钟老态。
这好吗?不可否认,某类人物有其自然的共性:从年龄上看,婴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有着各自的共性;从生理上看,男人、女人以及与年龄相关的其他生理特征,也有其共性;从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处境、种族上看,它们也会表现出某些相似甚至相同的外部特征。但是,就是同一职业、性别、年龄之间,也绝不会完全相同,总会有各自区别于他人的外部特征,就是孪生兄弟之间也不例外。
因此,在描写人物肖像时,必须抓住人物外部特征,才能突出共性中的个性。例如“……生物老师踏着 *** 走进我们的教室。
他约三十四五岁,微胖的体形,黑里透红的皮肤,国字脸,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那透过圆圆镜片的目光亲切地打量着我们。
声如洪钟地说:‘高三这一年的生物课是我教你们的……希望我们合作愉快。’……”这段文字紧扣住生物老师的体形 、肤色、脸型、鼻梁以及眼镜的特征来进行肖像描写,从而使人物的形象清晰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二、用心体悟,感知其“神”“画龙画虎难画骨”,要画出“龙虎”的“骨”来,确实很难。上文对生物老师的描写,抓住了人物的外在特征。
说真的,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必须做到这一点,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写什么像什么,有的人称之为“地道”。
事实上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我们对这段描写进行深入地分析就会发现,习作者基本上是“照相机”式的静态描写,很难透过人物的外部形态看到内在的性格、品质、经历及丰富的内心世界。
画就应该画出龙虎的“骨”来。《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对王熙凤的外貌描写,不但细腻地刻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而且透露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
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包含着服饰和容貌两个方面。服饰方面作者从头饰和服装入手,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于一身的装扮,暗示了她的贪婪和俗气,从侧面反映了她内心世界的空虚。
容貌方面,着重写了她那一双“三角眼”,两弯“吊梢眉”,含威不露的“粉面”,未启先笑的“丹唇”,这充分地表现了在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的刁钻、狡黠、善于机变以及表里不一的性格特点。当然,要想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并非朝夕之功,平时就要对人物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细致观察和精心分析,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精神世界,并能“外化”为人物的服饰和表情。
三、运用“修辞”,生动再现要想生动、传神地再现人物的外貌,必须贴切地运用修辞,特别是比喻修辞的运用。上文对王熙凤的肖像描写正是成功运用修辞的典范。
比喻修辞的运用,在细致观察,抓住人物外在特征的基础上,必须合理想象,选择适当喻体;否则,人物形象就会扭曲甚至变形。例如:“……他有一双鹰的眼睛,能够明察秋毫,寻觅猎物,令同学们望而生畏。
他有一双狼的耳朵,任何江湖上的小道消息,都能了如指掌;然后进行加工锤炼,便成为他上课大吹大擂的资本。再加上他有熊一般健壮的躯干,走起路来更是威风凛凛,耀武扬威,可以随时找人进行‘单挑’。
睡觉前还要出去练习歌喉,有时半夜里还能听到他那雷鸣般的声音。真可以把他载入“狂人日记”中去……”这段文字想象奇特,但比喻修辞运用不贴切,把老师描写成流里流气,甚至有点精神失常的人物。
如再加上歪戴帽、花衣服、短匕首,岂不成了典型的地痞流氓了吗?事实上这位老师,身强体壮,目光敏锐,兴趣广泛,知识丰富,为人活泼热情。习作者似乎也能捕捉到某些特征,但写出来的肖像严重失实,失去了生活基础和人物基础,同时感 *** 彩也出现了严重偏差。
要克服这种情况,就必须细致观察,把握内外特征,合理想象,精心选择喻体,同时还要注意感 *** 彩。如果对人物是同情的、赞美的,常选用一些美好的、珍贵的、色彩鲜明的事物作喻体;是贬斥的、厌恶的,常常选用一些夸张的、丑恶的、畸形的带贬义色彩的事物作喻体。
比喻修辞的恰当运用,是一种既能“绘其形”又能“传其神”的极为有效的方法。四、避免繁冗,“动态”刻画肖像描写,是否做到形神兼备。
不能以字数多寡论,不能以面面。
我的肖像描写张湘怡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容貌,但每个人的容貌都是不相同的,而我的容貌是这样的。
我的额头比较大,看上去有些发亮,有人说这种额头会比较聪明,平时我的五官比较端正,可我一到生气的时候眼睛就会变大,仿佛能喷出火来,我的那两条眉毛,很有规则的往下弯着,像圆规画出来的两道弧,我的嘴巴红如胭脂,皮肤白白的,十分光滑,我的下巴有些尖,耳朵不大不小,我的个子算是中个子,差不多左右,我带着一副眼镜,做什么事都会马马虎虎的,不认真,不仔细,那次,在学校,我的东西丢了,我十分着急,双眉紧皱,可是找来找去都没有,还是同学告诉我,我的东西其实一直都好好的放在我的课桌上,我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同学们都笑我是个大马虎,不仅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我都非常的马虎,可我认为我的马虎是可以改的,我其实是可以变成一个认真仔细的人的,我要认真的去对待每一个事情,为此,我为了这个目标一直在努力。这就是我,我非常喜欢我自己,因为我会改正我的不足,弥补我自己的错误,让我自己成为一个会努力的人。
我这个人呀!
小时候,妈妈常埋怨我:“你这个调皮鬼呀!”长大了,我常自嘲:“我这个人呀,就这样了。”什么样?用同学们的话来归纳:“你这个人呀,真是个怪人!”
有时候,我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让周围的人全都惊诧不已。可有时候,又希望自己永远也别长大,做父母身边的小公主。
有一次,我和同学一起上街,看见一个小贩在欺侮一个外地人,我便梗着脖子去和小贩吵,那外地人乘机走了,我却白挨了一顿骂。同学拉走我说:“你这个怪人呀,管这闲事干嘛厂过后想想,自己也叹口气,我这个人呀!
老师讲课时突然打个饱嗝,别的同学都没有声音,我却笑出了声,被老师狠瞪了一眼。为什么别的同学能不笑,我却忍不住呢?我这个人呀!
学校组织同学看电影(战争,让女人走开>;,当看到影片中营长妻子和副连长妻子等人听说部队将要开拔后杀猪的场面,我哭了。周围正说笑着的同学都惊诧地看着我。我想忍住,却怎么也忍不住。别人不笑的时候,我笑了;别人不哭的时候,我又哭了。我就是这么个怪人。有人说应学会控制感情,可我学不会,我只能任感情的小溪自由地流淌。
夜里,对着窗外的夜空,看着柠檬一样的月亮,我想得很多。也许在周围人眼里我是个难以理解的怪人,但我认为这种“怪”是实在的、可爱的。我就是我,为什么要想方设法去改变,去隐藏呢?也许我永远也改变不了,可我并不觉得遗憾,尽管我会自嘲:我这个人呀!这就是我。
点评:
这篇自我介绍和前面的一篇自传不同,没有完全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自己的生活经历。而是属于以事件为主来写人的类型。通过两三件事情的叙述,把自己的“怪”的特点突出出来了,而且,在结构设计上,以“我这个人呀”这个题目中的一句话作为线索,充满了自嘲的精神,在自嘲中又有一种自我的得意与欣赏。可以说,这是一篇很不错的自我介绍。 参考资料:。
我的同桌是个小胖子,这是他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记的我们学校有一个规定,周一至周四吃普通饭菜,而周五却吃包子或饺子之类的。每天吃饭菜也腻了,换换面食口味也挺不错。
可我唯一不懂的是,包子为什么会给他带来这么大的乐趣! 周五要吃饭了,大家都挺值了胸脯等待着值日队长喊名领饭。我的同桌笔直的“屹立”在自己的位子上,看样子他的胸要比头突出很多。
不久,他的名字被喊到,可还没等我反映过来,他已使劲推着我的椅子让我给他让道。他飞奔出去,还没洗手,就像箭一样拿了餐具挤进人群中。
我看的目瞪口呆,因为这样滑稽的举动我从来没做过。他熟练的往盘子里扒拉了三个包子,又以“凌波微步”之势转移到座位上品尝包子的美味。
其实吃可以长身体,并且也可以补充营养。可班中的一些行为真是让我哭笑不得!男生不光在游戏中比拼,吃饭也要赛一赛。
周五吃包子,看谁吃的多,谁吃的多,谁就是英雄!我的同桌自然不会被落下,他在别人面前为了逞威风,一下子吃了8个包子,最后撑的他去了医务室,医务室的阿姨看到后,真是苦笑不得、无话可说。 他不仅能吃,而且还是个抄作业行家。
美术课上,他绝不放过每一次抄画的机会。老师让构思,他可不想,而是寻思着怎么才能抄到我的画。
有一次,我实在忍无可忍,把画折了一半,用手挡起来。嘿嘿,这下看他怎么抄!慢慢的,我身旁没了动静。
我低头一看,他居然在我胳膊下偷看我的画。他发现到我在看着他,立刻愁眉苦脸的说:“大姐,我的笔掉了,你帮我捡一下吧!”…… 有时,我们也会发生纠纷,他打我一下,我踢他一下。
最后一生气,便在对方的本上画的乱七八糟。我最讨厌的就是他兴奋的时候,只要一高兴,便拿我出气。
比如说上次,他听到要春游的消息,激动的直拽我衣服,拍我的头。有时我真想痛打他一顿解解气,为此,我还专门为他准备了一根“超级无敌大头针”,只要他一打我,我便抽出这根针,刺向他。
每当这时,他往日的威风便减掉了一半。他这人也不珍惜别人的东西,用我的涂改带在本子上瞎涂瞎抹,那时候,我下课就会叫来几个好朋友,把他的涂改带全部用光! 他在生活中就像是我的朋友,时时刻刻让我开心,他也是我最恨的敌人,让我咬牙切齿、痛恨不已……这就是我的同桌,一个陪我走过小学生涯的朋友。
他今年7岁,个人不算高,比较瘦,但看起来却很有精神。他留着很短的头发,俊俏的脸上长着一双又黑又亮的眼睛,鼻梁高高的,像个小红萝卜似的。
到过他家的人都说他五官端正,是个好看的男孩子。 我的妹妹长得很可爱,她已经3个月了。
前几天是我妹妹的百天纪念日,我妈开着车抱着宝宝妹妹去“爱你宝贝”照了几张照片。我的妹妹长着一双小而亮晶晶的眼睛,脸鼓鼓的,嘴显得特别小。
她有一对可爱的耳朵,一双小手紧握着拳头,不时地摆动着。你瞧!那肉嘟嘟像小馒头似的小脚,可爱极了!我爱我的妹妹。
在我们班里我最喜欢的同学就是小帅哥耿豪了,你瞧!他的个子不高,但长得很敦实,他的胳膊和腿真像成熟的玉米棒。他喜欢穿外套不扣扣子,听他说:“那样会更显得威风。”
耿豪的头长得圆圆的,红扑扑的脸蛋是圆圆的,巧的是他那双乌黑发亮的眼睛也是圆圆的。我最喜欢他笑,他一笑那乌黑发亮的眼睛就变成两个弯弯的月牙了。
他那红红的小嘴最爱说笑话,他的笑话总是在我们没笑出声之前先把自己逗笑了,这时那弯弯的月牙又出现了。 我的爸爸是远洋公司商船的大副。
他高高的个儿,微黄的头发自然卷曲,白净的方脸上嵌着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下,一双鼻孔显得特别大。小时侯,我常常望着他的鼻孔问:“爸爸,您的鼻孔为什么这么大?”他总是笑着回答;“选马就要选鼻孔大的马,因为大鼻孔的马跑得快。
爸爸小时侯在学校就是短跑冠军,不信你问妈妈。”这时,我和妈妈就会望着他的大鼻孔哈哈大笑起来。
爸爸长得瘦瘦的,中等个,长着一双不大不小的眼睛,留着小平头,高挺的鼻子显得更有精神。棱廓分明的嘴唇上长满了像钢针似的胡子。
爸爸的知识可多了,经常给我讲许多神奇有趣的科学小故事,想出许多方法来锻炼我。 在我们班里有这样的一个小男孩,他个子不高,身体就像一棵小树,四肢就像刚长出的小树枝。
他瘦瘦的身体却撑着一个大大的脑袋,真让人担心弱小的身体能撑的住吗?他的脸白白的,最引人注目的要属他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了,瞪得圆圆的,有时候真能让人想起西游记中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他那大大的脑袋中装满了丰富的知识让人羡慕。他还有一张灵巧的小嘴,红红的,他唱出来的歌非常动听呢!大家了解他了吧?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我们班的王禹锡同学。
我的表妹今年5岁了,别看她才5岁,可有时候我都说不过她,得让她三分。表妹很可爱,胖嘟嘟的脸上有两个小酒窝。
有时候我们对她笑,她就会说:“我知道你们笑什么,你们在笑我的酒窝。”说着,就用胖乎乎的手指捅捅她的酒窝,很得意的样子。
表妹最招人喜欢的地方是她的眼睛,她的黑眼珠特别大,几乎占满了真个眼睛,而且漆黑漆黑的,仿佛看不到底。当她对你。
嗨,大家好!我叫xxx. 我今年11岁半了,长着一张苹果脸,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像两颗黑葡萄似的,不偏不斜地嵌在那双柳叶眉的下面,看上去炯炯有神.在那张白里透红的脸上,长着一张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口.我的鼻梁不高,但是上面却架着一副小眼镜,别人都说我很有学问呢! 我的爱好非常广泛,乒乓球、羽毛球、声乐、英语、下棋、美术、排球我都喜欢,但我最喜欢的两样要属写作和看书了. 我从小就喜欢写作文,大概是从6岁多开始的吧.开始我不会写,跟记流水帐似的,可是妈妈却不这么认为,一直夸奖我、鼓励我.漫漫地,我能认几百个字了,可以看作文书了,在我写作文的时候就借用一些写地好的部分,还背一些好词好句,再加上妈妈平时一直都给我报作文班,请老师指导,这不,去年“六一”,我的作文《家乡赞》还获得了第四届“明日之星”杯作文大赛一等奖呢! 我还有个特点,就是喜欢看书.在我的几个书柜里,密密麻麻地摆满了许多书,什么《中华上下五千年》、《罪与罚》、《儿女英雄传》、《爱的教育》、《昆虫记》…………我都看过.有时候,看书忘了吃饭,中午忘了睡觉,晚上一直看到10点多.虽然辛苦一点,但我学到了不少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在同学们的眼里,我是一个非常负责且有责任心的班干部;在老师的眼里,我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在父母的眼里,我是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会撒娇的小女孩. 这就是我,一个爱学习、爱看书的小姑娘.怎么样,和我交个朋友吧! 我叫xxx.我有一张白白胖胖的脸蛋,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大大的鼻子旁边有一颗痣,这可是我的标志哦!别看我脸大,却有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还有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 我是名副其实的书呆子.我有空时看书、没空时也抱着书,就连上厕所也不例外.每次妈妈让我把书放下,我总是说:“再看一小会!”妈妈常说:“你的一小会比一小时还长.”我很喜欢看那种搞笑小书,看着看着,就忍不住大笑起来.老师奖给我的《笑猫日记》,我认认真真,一个字也不放过地读了一遍,还准备再看一遍呢! 我还会撒娇呢!那次,妈妈正在津津有味地玩电脑,我看着眼热,就拉着妈妈的胳膊,说:“妈妈,给我玩玩嘛,给我玩玩嘛,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了……”妈妈无可奈何,只好让我了. 我还是个爱臭美的小女生.看到爸爸买了一双新鞋,我也缠着买一双.妈妈只好带我来带超市,买完鞋子,我又相中了一件裙子,妈妈不太想买,我又哭又叫,周围的人直看我们……裙子和鞋子配起来真好看,我得意地跳起了舞. 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随时欢迎你的到来.。
一
他有一个正方形的脑袋,那也许是一个装满知识的匣子吧!那深邃的眼睛,像一个无底洞,注视着学生的一举一动。嘴上长着一颗痣,痣上还长着一根乌黑发亮的“小草”。他总是西装笔挺,上课时,喜欢从后面走来,把书往讲桌上一甩,便开始了他幽默风趣的上课。他发怒时,很吓人,像一个热水沸腾的水壶,怒发冲冠,剑眉倒竖,嘴上的那根小草不停地颤抖……
二
她有一张含蓄了许多奥妙、知识和力量的脸。乖顺而有带有棕色波状的长发盖在她的头上。她的眼睛很能传情达意,刚劲中透出几分温柔。她优雅的谈吐和犀利的目光,总能牢牢抓住你的心,深深地把你吸引。她高高的鼻梁下面一张有魔力的嘴,那张嘴总能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她笑起来,很温馨,很美丽,充满母爱。 工作时的她,能使人想到“认真的女人最美”这句话。
三
他,是一位顶级帅哥,中等身材,他的两只小眼睛总是和气地望着别人,整天笑眯眯的,一点儿都没有老师的那种威严,同学们都愿意和他亲近。他很幽默, 记得我第一次去画室的时候,他就在白纸上画起来,洋洋洒洒几笔,一个头大身小的人在纸上出现了。我想:难道这是他的自我介绍?果然没错。大大的头和小小的身子根本就不对称,头上衬托着一双眯眯眼,雪白的牙齿整齐的排列着,样子特逗,我们画室的人当场就笑得合不拢嘴……
四
她,一个胖胖的女孩,但在我的眼中,她却胖得可爱。她有着大大的苹果脸,眉毛浓淡适中,鼻子大而扁平,再加上嘟嘟的嘴和短短的头发,整个就是一个芭比娃娃的脸,好可爱呢。 她笑的时候,会露出两颗大大的兔牙,而且眼睛会眯成一条缝,她的笑容很温暖、很纯真,她的皮肤白而嫩,这仿佛是她脆弱需要呵护的内心世界的一面标签,她永远那么乐观,在她的身上找不到一点伤感的元素。
“客人年过半百,瘦削,脸上皱纹不很多,却深,尤其额上和眼角的几道,形似刀刻。一头黑白相间的花发,鬓角却全白了,白得扎眼。一件半袖浅灰衬衣,看样子穿在身上足有三四年了,洗得却透亮,规规整整地扎束在腰里。客人没带什么东西,只有一只深蓝色的尼龙方便袋,空空瘪瘪的,绾了袋口放在腿上。”
“神学院里有一个可恶的神父尽找我麻烦,因而我连他所教的拉丁文都讨厌起来。他有一头平滑而油亮的黑发,面包颜色的面孔,水牛般的声音,猫头鹰似的眼睛,胡须好像野猪鬃,微笑中带有恶意的讽刺,四肢一动好像木偶人,他那讨厌的名字我忘记了;但是他那可怕又令人肉麻的面貌却始终留在我的记忆里,我一想到就不寒而栗。”
“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讽刺画里中国人的脸。”
眉毛与眼睛天各一方,空作牛郎织女之叹,令人忍俊不禁,拊掌叫绝,没有如此新颖别致的夸张,很难有如此强烈的艺术效果。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秦氏采桑女子之美,使得耕者锄者归来彼此抱怨,因为看罗敷耽误了劳作。作者不直接写罗敷之花容月貌,而是细述观者之反应,烘云托月,衬出罗敷的光彩照人。
我们来到山脚下,眼前出现了三条上山的羊肠小道。到底哪条通向最高峰的路呢?正在我们不知往哪走的时候,从山上下来一位老大爷,拉着一个小姑娘。那老大爷,两鬓如霜,古铜色的打皱的脸像核桃皮似的,一双向里凹陷的眼睛闪着有神的光;那小姑娘,红扑扑的脸,就像一只大苹果,用红绸扎起来的两只小辫儿,向上翘着,怯生生地躲在老大爷的身后边,两颗乌亮的眼珠看着我们,滴溜溜地转。我们向老大爷打听通向最高峰的路是哪一条,他用手一指,说:“喏,右边那条。”我们谢过老大爷,又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二、肖像描写太多太细
有些同学描写人物肖像时,从头到脚细描细写,眉毛胡子一把抓。他们错误地认为,肖像描写越细越好。殊不知,写得过多过细,根本抓不住人物肖像的特征,往往给读者以芜杂臃肿之感,因而显得单调刻板、浅薄平庸,甚至有形无神,读来索然无味。例如《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的肖像描写:
这位年过半百的语文老师,矮矮的身材,胖胖的体态。上着深灰茄克装,下是蓝色西裤,脚蹬一双双星牌中老年旅游鞋。头发已经花白,向后抿着;脸上刚刮过的络腮胡子茬儿青乎乎的;宽阔的前额上,皱纹清晰可见;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幅眼镜;嘴角上,总是挂着微笑。他环视了一下教室,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
三、肖像描写千人一面
不同的穿着打扮和相貌,能反映出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反过来,不同思想性格的人,其穿着打扮和相貌也往往不尽相同。我们必须根据人物的思想性格,写出人物肖像的典型特征。但有些同学描写人物肖像,往往是一样的打扮一样的相貌,就像克隆出来的,根本看不出人物肖像的个性特征。如写美人,都是“瓜子脸儿”,“柳眉杏眼”,“樱桃小口”;写老教师,都是“两鬓斑白”,“皱纹刀刻似的”;写小姑娘,都是“梳着羊角辫”,“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如此千人一面,岂不是违背了生活真实?又焉能表现出人物思想性格的独特性?
要避免肖像描写的常见病,除了要明确描写肖像的目的和技法外,最要紧的是认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人,努力捕捉不同人物的肖像特征。留心观察,再多做些肖像描写的练习,我们就一定能由表及里,“以形传神”,写出反映人物精神面貌和文章主题的形神兼备的人物肖像
肖像描写指对人物外形各方面的特点的描写.肖像不仅指人的身材,容貌,服饰,还包括人的姿态,神情,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是刻画人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的肖像是各不相同的.由于每个人的出身,职业,地位,教养,经历,性格的不同,必然在人物的外形上留下不同的痕迹,肖像与性格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肖像描写的好与坏,对于展现人物性格关系重大.成功的肖像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使人物个性更突出.因此,优秀作家都极重视人物肖像的描写.描写人物的外形,至关重要的是描写人物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它最富于表情,最能传达人物的内心秘密.鲁迅曾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他在《祝福》中写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时,她的眼睛是"顺着"看人;两个后,她因再嫁又死去丈夫,被迫第二次来到鲁家时,她虽"顺着眼"看人,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当她知道周围的人是在嘲笑她再嫁之事时,她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在她去世前,"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作者通过对祥林嫂眼睛变化的描写,将吃人的封建礼教逐步强加在她身上的苦难,深刻而形象地反映出来. 肖像描写首先遇到的是视角问题.肖像描写的角度,大致有三种:一是作者观察的角度,二是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三是作品中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究竟选择哪个角度写,这要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表现人物性格的需要来确定. 一,从作者观察的角度写. 这个角度便于作者抒发爱憎感情,表达自己鲜明的倾向性.如赵树理在《小二黑结婚》中对三仙姑的肖像描写:"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作者对她那种老来俏打扮,是厌恶的,并给以辛辣讽刺. 二,从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写. 这个角度便于将肖像描写与人物心理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如鲁迅的《高老夫子》是这样写的:"这一天,从早晨到午后,他的功夫全费在照镜,看《中国历史教科书》和查《袁了凡纲鉴》里……首先就想到往常的父母实在太不将儿女放在心里.他还在孩子的时候,最喜欢爬上桑树枝偷桑椹吃,但他们全不管,有一回竟跌下树来,磕破了头,又不给好好地医治,至今左边的眉棱上还带着一个永不消灭的尖劈形的瘢痕.他现在虽然格外留长头发,左右分开,又斜梳下来,可以勉强遮住了,但究竟还看见尖劈的尖,也算得一个缺点,万一给女学生发见,大概是免不了要看不起的.他放下镜子,怨愤地吁一口气."作者通过高老夫子顾影自怜的描写,将其假道学的面目与自我怨愤的情绪巧妙地融合起来了. 三,从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写.这个角度易于收到一箭双雕的艺术效果.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三回中描写林黛玉初交见到贾宝玉时,她以少女的敏感与细心,观察了贾宝玉全身的打扮以及容貌,神情:"却是位年轻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真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若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这是通过黛玉的视觉给宝玉绘制的一幅肖像画.这幅肖像画自然溶进了黛玉的感情色彩——真可谓一箭双雕. 肖像描写可以一次基本完成,然后反复点染,逐渐充实;也可以分为多次,随着故事情节的发燕尾服而逐步完成.肖像描写的技法,可以是工笔描写,也可以是简笔勾勒,还可以是漫画笔法.可以采用静态描写,也可以采用动态描写.俄国作家冈察洛夫在《奥勃洛摩夫》中对奥勃洛摩夫的肖像描写是为工笔描写.李朝威写则属于简笔勾勒.契诃夫在《套中人》中对别里科夫外貌的描绘就是漫画式的.一般说来,西方作家比较擅长工笔细描,而中国作家则更喜爱简笔勾勒;中国作家常用动态描写法,即更多地描写行动中的人物肖像,而西方作家却更多采用静态描写法,但这不是绝对的,也有例外,像阿·托尔斯泰就反对用几十页篇幅对主人公肖像作静态描绘,主张"主人公的肖像应该人运动本身,通过斗争,通过冲突,通过行为显现出来."(《阿·托尔斯泰论文学》) 在肖像描写技法中,还可以借助比喻,象征和夸张等手段来突出人物肖像的主要特征.总之,描写肖像的技法是多种多样的,或单独使用某一方法,或多种方法交叉使用.但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必须注意捕捉人物的外形特征,要由表及里,"以形传神",切忌犯脸谱化,套子化,程式化的毛病。
1、玲玲不到两岁,胖墩墩的。
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镜。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
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2、看上去,杜老师也就30来岁,那张严肃的长方形脸上戴着一副黑宽边眼镜,两只不大的眼睛在镜片后边闪着亮光;两个嘴角总是紧紧闭着,平时很不爱说话。
在我的记忆里,好像他只有那么一身半新不旧的蓝衣服,袖子也总爱往上挽一截。每当下课的时候,他就把书本往胳肢窝下一夹,把用剩下的半截粉笔往口袋里一装,低着头,像找来时的脚印似的,慢慢地,一步步向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
可是,在课堂上,他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他讲起课来滔滔不绝,朗读起课文来声音异常洪亮,有时还会激动得脸上放出红光,一步跨到讲台前,挥舞着手臂……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住了,睁大眼睛看着他。
3、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
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4、太阳晒得墨黑的清瘦的脸上,有一对稍稍洼进去的大大的双眼皮儿眼睛;眉毛细而斜;黑里带黄的头发用花布条子扎两条短辫子;衣服都很旧;右裤脚上的一个破洞别一支别针;春夏秋三季都打赤脚,只有上山抓柴禾的时节,怕刺破脚板,才穿双鞋子,但一下山就脱了。5、这是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
身穿军用棉大衣,脚穿高筒皮靴。高个子,方脸盘,长得很魁梧。
下巴上有一颗黑痣,那双眼睛在黑暗中闪着亮,使人觉得粗犷又精明。6、李云是一个机灵、陶气的孩子。
他胖乎乎的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帘忽闪忽闪的,那两颗像黑宝石似的大眼珠只要一转,鬼点子就来了。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那鼓鼓的腮帮,还是那薄薄的嘴唇,或者那微微翘起的小鼻尖,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7、这老汉,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露在帽沿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肩上搭着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
整个脊背,又黑又亮,闪闪发光,好像涂上了一层油。下面的裤腿卷过膝盖,毛茸茸的小腿上,布满大大小小无数个筋疙瘩,被一条条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连着。
脚上没有穿鞋,脚板上的老皮怕有一指厚,……腰上插着旱烟袋,烟荷包搭拉在 *** 上,像钟摆似的两边摆动着。8、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一天,她的老伴儿病倒了,她脸上珠网般的皱纹更深了,两道眉毛拧成的疙瘩锁到一块儿了。 她望着老伴儿的遗像,嘴唇微微抖动着,刀刻般的皱纹里,流淌着串串泪珠。
9、女儿长得像她娘,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清,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
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溜溜的,衣服格挣挣的。
附《如何写好人物外貌描写》人物的外貌描写是人物描写的重要内容,描写好人物外貌也往往能使人物活起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人物的外貌,主要包括人的容貌、体态、服饰、表情、风度等。
人的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传神,向读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怎样才能写好人物外貌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外貌描写要“准”。准就是准确地描写人物外貌,人物形象才会真实可信。
人的外貌往往受到其身份、职业、年龄、教养、习惯、生活经历、家庭环境、身体状况等诸因素影响。不同职业的人往往外貌也有所区别。
如舞蹈演员的腿较粗而四肢修长;举重运动员往往比较壮实;渔民则肤色较黑,脚趾因长期在船上行走而像蒲扇般张开。人的年龄不同,其外貌也有明显的差异,少年儿童天真可爱,青年人血气方刚,中年人成熟稳重,老年人则耳聋眼花。
这一些无不反映其人生的自然规律。当然人的的习惯不同,也往往显出不同的特征来。
如吸烟的人仿佛缺少了门牙,还不时透出烟草气味;不吸烟的人则牙齿洁白。人的教养不同,也往往能从外貌上看出来,有教养的人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有文化的人讲话文绉绉的,且条理清楚;没有教养的人坐着站着东倒西歪,说话粗鲁而无条理……凡此种种,我们要仔细观察,并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人物的形象才能准确的描写出来。
二、外貌描写要“精”。精就是精心选择人物外貌特征,集中笔墨描写,使人物形象精确鲜明。
世上没有外貌完全相同的人,我们要根据表达的需要,从人物外貌中精心选择其与众不同的特征,集中笔墨描写,其它的可省略不写或一笔带过,使人物外貌更精确鲜明。有时候,我们根据手头素材的实际情况,或为了某种表述的需要,可把外貌描写重头戏放在人物的某个部位。
如写爷爷的手,硬而裂开许多道口子,虽难看却是勤劳的见证;帮我编玩具,又透出灵巧。这样写了往往会使勤劳而机灵的爷爷跃然纸上。
我们精心选择人物与众不同的外貌,加以精确地描写,往往能写出新意来。三、外貌描写要“深”。
深就是人物的外貌描写要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写出人物的深度。我们描写人物外貌,要着重选择最能体现人物思想。
一
他有一个正方形的脑袋,那也许是一个装满知识的匣子吧!那深邃的眼睛,像一个无底洞,注视着学生的一举一动。嘴上长着一颗痣,痣上还长着一根乌黑发亮的“小草”。他总是西装笔挺,上课时,喜欢从后面走来,把书往讲桌上一甩,便开始了他幽默风趣的上课。他发怒时,很吓人,像一个热水沸腾的水壶,怒发冲冠,剑眉倒竖,嘴上的那根小草不停地颤抖……
二
她有一张含蓄了许多奥妙、知识和力量的脸。乖顺而有带有棕色波状的长发盖在她的头上。她的眼睛很能传情达意,刚劲中透出几分温柔。她优雅的谈吐和犀利的目光,总能牢牢抓住你的心,深深地把你吸引。她高高的鼻梁下面一张有魔力的嘴,那张嘴总能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她笑起来,很温馨,很美丽,充满母爱。 工作时的她,能使人想到“认真的女人最美”这句话。
三
他,是一位顶级帅哥,中等身材,他的两只小眼睛总是和气地望着别人,整天笑眯眯的,一点儿都没有老师的那种威严,同学们都愿意和他亲近。他很幽默, 记得我第一次去画室的时候,他就在白纸上画起来,洋洋洒洒几笔,一个头大身小的人在纸上出现了。我想:难道这是他的自我介绍?果然没错。大大的头和小小的身子根本就不对称,头上衬托着一双眯眯眼,雪白的牙齿整齐的排列着,样子特逗,我们画室的人当场就笑得合不拢嘴……
四
她,一个胖胖的女孩,但在我的眼中,她却胖得可爱。她有着大大的苹果脸,眉毛浓淡适中,鼻子大而扁平,再加上嘟嘟的嘴和短短的头发,整个就是一个芭比娃娃的脸,好可爱呢。 她笑的时候,会露出两颗大大的兔牙,而且眼睛会眯成一条缝,她的笑容很温暖、很纯真,她的皮肤白而嫩,这仿佛是她脆弱需要呵护的内心世界的一面标签,她永远那么乐观,在她的身上找不到一点伤感的元素。
我的数学老师 我的小学数学老师有三个,现在教我的是罗老师。
罗老师个子挺高,她的头发是淡黄色的,后面有些卷。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鼻子不扁也不太翘,嘴巴也不大不小。
罗老师通常会戴耳环。因为罗老师挺漂亮,所以她穿什么衣服都合适,她也会穿时尚的衣服。
罗老师还很年轻,但是对我们特别负责,我们班做练习时总会有人出错,因为时间不够,所以不能在课堂上讲解,但老师会叫那些写错误的同学放学时留下来,然后再给他(她)们意义耐心讲解,直到听懂为止,那些同学中有一些会埋怨:把自己留得这么晚。他(她)们难道不知道,老师也留在学校,难道这不是浪费了老师的时间吗?老师是因为关心你,才会给你讲解,不是嘛? 有一次,我们在学校完成作业,罗老师则一边走一边看我们作业完成的怎么样,如果有人不会就给他(她)讲。
教室里静极了,我正做的起劲,眼看就要做完了,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道题目做不出来,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草稿列了一大半,可是还是做不出来,正在我冥思苦想之际,罗老师走了过来,轻轻的问:“怎么了?有题目做不出吗?”我点了点头,于是她把书朝那边挪了挪,看完题目后,她拿起笔,翻开草稿本,轻轻的在题目上化了划,有轻轻地给我讲起来。讲完后,我茅塞顿开,思路有如打开的水龙头,一发不可收拾。
题目做完后,罗老师看了看我的算式,说:“现在明白了吧?”我依旧点点头,她又去查看其他同学的作业了…… 罗老师就是这样,兢兢业业,对自己的学生负责。
妈 妈 的 手在手的世界中,有勤劳的手,懒惰的手,致富的手,灵巧的手,然而,我写的却是妈妈一双勤劳的手.她的手不怎么大,长期的劳动使茧皮爬上了手指,使手背上长了一层浅黑色的皮.当鸡叫三遍的时候,妈妈的手已经开始工作了:忙着做早点.临近中午,她的手又工作了:忙着做午饭.下午,她的手又开始工作了:忙着做晚饭.夜晚,当明月高悬的时候,妈妈的手又工作了:忙着洗衣服.总之,妈妈的手时时刻刻工作着.妈妈的手既是勤劳的手,又是充满母爱的手.记得一个寒冬的下午,天气比较冷.我在做作业,妈妈在做针线活.夜深了,天气变得更冷了,我的手直打颤,不敢写了,怕把作业做坏.这时,妈妈走到了我身旁,关心地对我说:“冷吗?”我轻轻地把我的手夹在她的两手之中.顿时,我觉得无比暖和.在她的鼓励下,我终于认真地完成了作业.记得还有一个隆冬的早晨,天气很冷.为了御寒,我和伙伴们到小河边滑冰.我一不小心,双脚跌进了石灰坑.我好不容易把脚提出来,可皮靴里已塞满了石灰.“不能穿了”,我果断地把皮靴脱掉,准备要妈妈给我洗,又一想:妈妈会批评我的.最后,我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皮靴藏到门缝里,等天气暖和一点再洗.第二天,天气稍微暖和一点,我就去洗皮靴.但门缝里皮靴的影子都没有.我着急得差点哭起来,过了一会儿,镇静下来,就到别处去找.刚找到后门,就听见熟悉的“唰、唰、唰”声.这不是妈妈的手工作时的声音吗?我随着声音走去,在天井里,我发现了妈妈,她正在为我洗皮靴.她的手冻得红红的,裂开了几条缝.虽然天冷,但是从妈妈的两颊中仍然掉下几颗晶莹的汗珠,我走到她的身边,夺下刷皮靴的刷子,一边说:“妈妈,我来洗.”妈妈关心地说:“振振,我来洗.”我怎么也不答应,可是,她已经把皮靴和刷子夺去了.最终,还是妈妈洗了.她洗完后,又一丝不苟地烤皮靴,当我重新穿上皮靴时,眼睛已被泪水模糊了.啊!我要赞美,赞美妈妈的手,更要赞美您――妈妈。
“客人年过半百,瘦削,脸上皱纹不很多,却深,尤其额上和眼角的几道,形似刀刻。一头黑白相间的花发,鬓角却全白了,白得扎眼。一件半袖浅灰衬衣,看样子穿在身上足有三四年了,洗得却透亮,规规整整地扎束在腰里。客人没带什么东西,只有一只深蓝色的尼龙方便袋,空空瘪瘪的,绾了袋口放在腿上。”
“神学院里有一个可恶的神父尽找我麻烦,因而我连他所教的拉丁文都讨厌起来。他有一头平滑而油亮的黑发,面包颜色的面孔,水牛般的声音,猫头鹰似的眼睛,胡须好像野猪鬃,微笑中带有恶意的讽刺,四肢一动好像木偶人,他那讨厌的名字我忘记了;但是他那可怕又令人肉麻的面貌却始终留在我的记忆里,我一想到就不寒而栗。”
“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讽刺画里中国人的脸。”
眉毛与眼睛天各一方,空作牛郎织女之叹,令人忍俊不禁,拊掌叫绝,没有如此新颖别致的夸张,很难有如此强烈的艺术效果。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秦氏采桑女子之美,使得耕者锄者归来彼此抱怨,因为看罗敷耽误了劳作。作者不直接写罗敷之花容月貌,而是细述观者之反应,烘云托月,衬出罗敷的光彩照人。
我们来到山脚下,眼前出现了三条上山的羊肠小道。到底哪条通向最高峰的路呢?正在我们不知往哪走的时候,从山上下来一位老大爷,拉着一个小姑娘。那老大爷,两鬓如霜,古铜色的打皱的脸像核桃皮似的,一双向里凹陷的眼睛闪着有神的光;那小姑娘,红扑扑的脸,就像一只大苹果,用红绸扎起来的两只小辫儿,向上翘着,怯生生地躲在老大爷的身后边,两颗乌亮的眼珠看着我们,滴溜溜地转。我们向老大爷打听通向最高峰的路是哪一条,他用手一指,说:“喏,右边那条。”我们谢过老大爷,又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二、肖像描写太多太细
有些同学描写人物肖像时,从头到脚细描细写,眉毛胡子一把抓。他们错误地认为,肖像描写越细越好。殊不知,写得过多过细,根本抓不住人物肖像的特征,往往给读者以芜杂臃肿之感,因而显得单调刻板、浅薄平庸,甚至有形无神,读来索然无味。例如《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的肖像描写:
这位年过半百的语文老师,矮矮的身材,胖胖的体态。上着深灰茄克装,下是蓝色西裤,脚蹬一双双星牌中老年旅游鞋。头发已经花白,向后抿着;脸上刚刮过的络腮胡子茬儿青乎乎的;宽阔的前额上,皱纹清晰可见;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幅眼镜;嘴角上,总是挂着微笑。他环视了一下教室,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
三、肖像描写千人一面
不同的穿着打扮和相貌,能反映出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反过来,不同思想性格的人,其穿着打扮和相貌也往往不尽相同。我们必须根据人物的思想性格,写出人物肖像的典型特征。但有些同学描写人物肖像,往往是一样的打扮一样的相貌,就像克隆出来的,根本看不出人物肖像的个性特征。如写美人,都是“瓜子脸儿”,“柳眉杏眼”,“樱桃小口”;写老教师,都是“两鬓斑白”,“皱纹刀刻似的”;写小姑娘,都是“梳着羊角辫”,“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如此千人一面,岂不是违背了生活真实?又焉能表现出人物思想性格的独特性?
要避免肖像描写的常见病,除了要明确描写肖像的目的和技法外,最要紧的是认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人,努力捕捉不同人物的肖像特征。留心观察,再多做些肖像描写的练习,我们就一定能由表及里,“以形传神”,写出反映人物精神面貌和文章主题的形神兼备的人物肖像
妈妈的手 在手的世界中,有勤劳的手,懒惰的手,致富的手,灵巧的手,然而,我写的却是妈妈一双勤劳的手。
她的手不怎么大,长期的劳动使茧皮爬上了手指,使手背上长了一层浅黑色的皮。 当鸡叫三遍的时候,妈妈的手已经开始工作了:忙着做早点。
临近中午,她的手又工作了:忙着做午饭。下午,她的手又开始工作了:忙着做晚饭。
夜晚,当明月高悬的时候,妈妈的手又工作了:忙着洗衣服。总之,妈妈的手时时刻刻工作着。
妈妈的手既是勤劳的手,又是充满母爱的手。记得一个寒冬的下午,天气比较冷。
我在做作业,妈妈在做针线活。 夜深了,天气变得更冷了,我的手直打颤,不敢写了,怕把作业做坏。
这时,妈妈走到了我身旁,关心地对我说:“冷吗?”我轻轻地把我的手夹在她的两手之中。顿时,我觉得无比暖和。
在她的鼓励下,我终于认真地完成了作业。 记得还有一个隆冬的早晨,天气很冷。
为了御寒,我和伙伴们到小河边滑冰。我一不小心,双脚跌进了石灰坑。
我好不容易把脚提出来,可皮靴里已塞满了石灰。“不能穿了”,我果断地把皮靴脱掉,准备要妈妈给我洗,又一想:妈妈会批评我的。
最后,我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皮靴藏到门缝里,等天气暖和一点再洗。第二天,天气稍微暖和一点,我就去洗 皮靴。
但门缝里皮靴的影子都没有。 我着急得差点哭起来,过了一会儿,镇静下来,就到别处去找。
刚找到后门,就听见熟悉的“唰、唰、唰”声。这不是妈妈的手工作时的声音吗?我随着声音走去,在天井里,我发现了妈妈,她正在为我洗皮靴。
她的手冻得红红的,裂开了几条缝。虽然天冷,但是从妈妈的两颊中仍然掉下几颗晶莹的汗珠,我走到她的身边,夺下刷皮靴的刷子,一边说:“妈妈,我来洗。”
妈妈关心地说:“振振,我来洗。”我怎么也不答应,可是,她已经把皮靴和刷子夺去了。
最终,还是妈妈洗了。她洗完后,又一丝不苟地烤皮靴,当我重新穿上皮靴时,眼睛已被泪水模糊了。
啊!我要赞美,赞美妈妈的手,更要赞美您――妈妈。
- 她有一双柳叶似的眉,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一个能说会道的嘴巴。
最令我着迷的是她那头长长的发,跑起路来随风飘扬,散发清香。她今天穿着一件灰色的外套,里面是一条花裙,显得格外美丽、动人。
她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精华体”。明亮的双眸散发出一种可以令人打破心理防线的柔和感。
略带稚气的脸上总挂着笑容。童心未泯的她让人感到随和。
当她低头沉思时,额前的刘海随风轻舞,显得神秘而醉心。 脸上有一双有神的眼睛,微笑时常伴随着她。
一头微卷而又乌黑的秀发披在肩上。前面留着的半边刘海随风飘扬…… 她有着娇小的身材和比我想象中要响亮得很多的嗓音。
一头微卷的长发如秋风中飘逸的丝带。这次在风中的邂逅,她的笑容如打翻的蜜,很甜。
并不拘束的言语让人在陌生的氛围中变得轻松。春去秋来,她的花衣裳却让我感觉到春意灿烂。
徐徐微风轻轻掠过她的脸颊,头发如纤细的柳丝随风飘荡。眼神的灵犀穿透每一个人的内心。
嘴角的微笑和着凉风在空气中萦绕着,带着甜意,带着舒心,柔和地从她的指间划过。也许,笑是她最名贵的珍藏吧。
白皙的皮肤带出清澈,伏笔的冥思透露深沉…… 洁白如瑕净如玉,长裙飘飘风飘逸。9月10日人更敬。
半式头发盘如髻,千丝万发小波型。瓜子脸,尖挺鼻,双眉弯弯似柳叶,水灵双眼脱俗新。
唇如弹指破,白皙双颊绯儿红。手如葱指素,腰如水蛇状。
亭亭倚坐在草中,敢问绿草可羞涩?万绿丛中一株花……。
我有一个胖胖的、穿着西装、满脸都是胡子、留着平头的爸爸。
三年级时,我做书上的思考题,非常粗心,怎么做都是错的。过了一会儿,爸爸来到我的面前。
看见这熟悉的身影,我想他一定是来帮我解答难题。但是,爸爸却对我说:“自己还思考一下。”
他这么一说,我心里就不太耐烦了。过了一会儿,爸爸见我还没有动笔做,就专专心心地给我讲解。
他给我讲解,就象老师给我上课一样。他虽然讲得象老师,但和我一样,还是有一点粗心。
听奶奶说,小时候叫爸爸去当兵他不去。他学习也不太好。
奶奶叫我不要向爸爸学习。可是我很惭愧,每次考试,总也考不好。
唉!爸爸时常睡到中午十二点钟才起床。他很讲究卫生,就是有时候不爱洗衣服。
他很爱打牌,有时候玩通宵。我最烦爸爸打牌了,虽然他给我找钱读书很辛苦,可总是输,多可惜呀!爸爸最爱吃鱼和辣椒,不喜欢吃稀饭。
这些都是听我奶奶说的。爸爸最烦我考试不及格,他希望我每学期能拿着好成绩回家,我争取吧。
爸爸给我讲作业讲得很好。我希望他在这一点上继续努力,同时,我也希望他能改正打牌玩通宵和睡懒觉的习惯。
不锈钢叉子从老爸手里掉出,撞上瓷盘,冷酷的声响,把我嘴里烩饭的美味吓走一半.老爸似乎忍无可忍了,把手套缓缓脱下.黑色手套底下,黄茧,紫肉,棕死肉,是一双好多颜色的手.有铜臭味在腐蚀,嚣张地撕裂手指关节,像炖肉一般,把丝丝疼痛煮进老爸的手里,莫怪叉子一失足,踩上了关节上的伤痕,被老爸抛了出去. 动作:那天我到厨房跟妈妈学习炒菜,我看到她先从菜篮里提出一把青菜,抖了抖之后,麻利地从里面择掉了几片碎叶,又打开水龙头洗了两遍,然后她把菜放到案板上,很快就切成了一片片小的菜叶。
神态:听到这里,父亲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嘴都有点合不拢了,这时,我看到他的眼里也充满了慈爱的目光。母亲也露出了赞许的微笑。
看到这些,我知道,这次我做对了。对方气得说不出话来,眼睛死死地瞪着他。
他也毫不示弱,高昂着头,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眼里还露着鄙夷的神气。语言:班长断然拒绝,说“我们不能这样做!这对他不好。”
父亲摸摸我的头,说:“只要你觉得对,我们就支持你。”临走时,他转头对大家说:“谢谢大家,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上台前,他对后面比他还紧张的父母说:“放心吧,我一定行!”到了这一步,他说:“看来只能这样了,我都听你的。”
网上有类似的论文,你可以看看的。创作过程可以写的。关于格式,你们应该有论文指导老师吧
一.你可以找一个画家的某一个点来讨论的,题目讨论的范围越小越容易掌握,越大反而越空洞无物。二.或者你可以找现代油画的某一种具体的现象来进行探讨,这也是很有看头的。如果是第一条的话,那么建议你从最熟悉的画家入手,最好是有名气的。如以画家“莫奈”为例,莫奈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但我们写莫奈,不一定要像写传记一样的写(何况一篇论文的篇幅根本是写不详细的),而是选择莫奈的一个点来写——你可以写莫奈在“用色”方面的创新,题目可以叫:“画家莫奈在用色上的创新和影响”,或“画家莫奈用色的特点及创新意味”等等。你在第一章简要讨论莫奈的“用色”、“用光”的特点,第二章就详细讨论为什么莫奈会有颜色光影的创新,第三章就谈论他这种创新对后世的影响。上面提及的这个第一章到第三章的套路,其实可以用在其他画家的身上(风格特点、风格出现的原因、风格所带来的影响)。又可以以安格尔、毕加索、塞尚,我国的徐悲鸿等等的为例如:1.论文中,可以讨论安格尔的油画的特有气氛——典雅气派;2.毕加索抽象画的思维元素;3.塞尚的散点透视的运用;4,我国徐悲鸿的,可以探讨一下徐悲鸿油画中有没有中国的元素在里面。如果是第二点的话,你可以讨论一下现当代的某些有趣的现象。以上是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继续问。谢谢……呵呵
这种论文还是自己写比较好,请别人写体现不出自己的特色!
你这个话题确实大!但你能提出这个问题并研究,实在可贵。我和北京的美术评论家和一些职业画家聊起过这个话题!这个话题是他们正在思索的问题,也是整个中国油画界面临的问题!至于做到油画本土化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和探索。 看到油画家费正先生的画册上这样几段话,对我启发很大! 60年代初,我接受了一位对艺术颇有胆识的画家董希文先生的指导,对绘画产生了难以抑制的激情!在文艺被禁锢的年代竞与画室中几个不安分的同学偷吃了西方现代绘画的禁果!心中萌动起来,在自己的画中出现了主观臆想的变形和夸张的色彩,绘画语言和形式的苏醒带来了艺术创造的活力,那时,这种醒悟和锐进,终究在劫难逃。 80年代的中国画坛兴起85新潮,众多青年画家和我们当年那样涌向现代绘画,它们自行其事冲撞呼喊,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特殊的一页,我为此而高兴,同时又对这有些奢侈的中国现代有几分怅惆!在法国进修时,我在西方人的生存环境中看那些油画珍品,曾经孕育这些伟大的鳞鳞城镇,乡村田野以及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与画的广大精微息息相连。它们的种种现代在西方文明的空间显示着一种真实引人深思。我想这就是艺术的生命!!!油画在中国,在这方水土与东方民族共同生长,他必须成为中国的油画并获得新的生命。 我放松了对现代的刻意追求,沉静与潮流之外。面得当代状态感受一点实在和真切,在频繁的操作中寻得一份淡泊和从容。。。。。。。 听中央美院袁运生先生讲座时:他对中国现代绘画的否定!哗众取宠! 看了很多大师日记!德拉克罗瓦论美和美术家。梵高书简全集。马蒂斯论艺术。赵无极中国讲学笔录等!它们都谈到三句话!尊重自然!!!!尊重传统和基本东西。赵无极谈到唐宋艺术时提到!他们是从生活中来的!!!谈到画时说!应时时考虑画是否实在和诚恳!尊重自然是尊重你对自然的感受!是要真诚的面对自然!如同文学!你想一想中国的一句的古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到这!你应明白我的意思,你想想,中国现代绘画中绝大多数只是学了一个表面的形式 !它们并没有真诚的面对大自然,感受自然,所以画中流露出一种虚假!你想想范宽,梵高,蒙克等大师们他们的画中流露出的真诚 ,蒙克画呐喊时是他的切身体验!是他的真切感受! 你不妨从油画本土化或现代油画本土化和自然的关系或面对自然的态度入手!这是我对油画本土化的一点思索和对你的一点建议!希望对你有用和帮到你!
自己的创作受到那些影响
结合毕业创作实实在在的写,本科生写不出什么真正的论文,这一点老师都知道,放心吧,只要是自己写的 不是网上抄的 保证高分,
下面的是给你的成品论文,满意加分论文选择关键字:1.乡土油画题材在中国的地位、发展现状。2.油画语言的表达特点及独特规律。3.美术创作中怎样体现人文精神、民族。4.浅析中国经济与艺术发展关系。摘要:创作设计指导方向 1、版画 2、油画 3、平面设计论文指导方向:1、美术创作中的人性化运用。 2、油画创作的色彩运用3、书籍封面的构成。4、文学作品插图的艺术性。5、美术创作中的人性化运用中国版画研究:1.试析设计中绘画元素的运用。2.试论黑白木刻中点、线、面的运用。3.试析绘画中的形式与精神的关系。4.浅析黑白木刻中灰色的组织及表现。5.我看当代艺术理想的演变。6.绘画创作中的个性表现——谈谈我的毕业创作。7.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比较。8.浅析中国画人物的形神论。9.传承、创新、流行——浅谈中国画艺术的现状。10当代西方绘画对中国绘画的影响。11当代室内设计的观点与发展。12装饰设计表现形态的多样性。13浅谈现代重色彩画中色彩的运用。14浅论谢赫的“六法论”对中国画的影响。古代园林与现代环艺设计。15传统因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比如中国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等因素在设计中的运用)。 16浅论《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地位以及影响。17现代流行文化对绘画的影响。18绘画(或设计)中的个人风格。19设计中的人性化问题。20论新具像绘画的兴起与其体现的时代特征。21论色彩的分寸及其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22论线条在绘画语言中的表现力。23装饰设计表现形态的多样性。24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25绘画创作的技法与形式语言的研究。26少数民族服饰、用具图案的研究。27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形式及表现因素。28室内装饰的精神的个性化。29广告发展中国际化与本土化。30论色彩的分寸及其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31造型基础训练与创作及设计的关系。32艺术中的民族精神体现。33造型艺术中的个性化特征及寓于形式的“趣、奇、情、理”。34论绘画的再现与表现及写真与变实。35民间美术的发掘、传承与保护。36大美术”教学的社会调研。37少数民族服饰、用具图案的研究。38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形式及表现因素。39寻找生命中的个性特征——关于绘画创作的思考40谈基础素描中的创造性思维。 41浅析艺术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意义。创作之我见—关于油画艺术的思考内容 提要: 美术作品的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和生产制作活动,是现实生活在画家头脑里的反映的产物。 艺术 美是真善美的高度统一,它是一切艺术创作必须设定的自觉的目的。每个艺术家都应该在其作品中显现出他对于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现实美和现实丑都是美术创作的源泉。通常被看作内容的东西,只是艺术借以表现自身的真正形式,而通常认为只是形式的东西,恰恰构成了一件艺术品的真正内容。美术作品是通过形象和技法手段传达作者感情思想以及审美理想的载体。 关键词:艺术创作 艺术美 现实美 现实丑 内容 形式 美术作品的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和生产制作活动。它包括两个相互衣存、互为表里的方面:一是对 社会 生活的观察、体验和审美认识;二是运用物质媒介材料和技艺手段将这种审美认识表现出来,使其物化。这样,一幅油画作品在成为艺术品之前,则要经历两个大的阶段,前者是创作的构思活动阶段,后者是美术创作的传达活动阶段。这种创作活动是一种追求艺术美的过程。那么,怎样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作品呢?或者说什么样的作品才具有艺术价值?苏珊-朗格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这种创造出来的形式是供我们的感官去知觉或供我们想象的,而它所表现的东西就是人类情感。” 在希腊语中,艺术一词兼有两种涵义:一是指美的作品;二是指创造、技巧、技艺。艺术品就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人工技术制品。由此,我们又可得出一点启示,当我们称赞一部艺术品优美时,往往是蕴涵着两层意义:一是指这件作品的表现形态非常优美,二是指这件作品的制作技艺非常优美。这两种不同的评价,前者对物、对作品。后者对人、对艺术家。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它必须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创造物,二是它必须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愉快感受,即具有审美价值。这两点,可以说是艺术品与伪艺术品相区别的根本特征。首先我们应当排除一种错觉。有人认为,凡是优美的事物,就都属于艺术。这种看法没有区分优美中的 自然 美与艺术美。而自然美尽管可以是艺术的对象,却绝不是真正的艺术本身。油画创作表现的是自然美,是对现实美的再创造。 但艺术美不等于自然美,它高于自然美。油画作品反映的是现实美,现实中美的事物或事物的美,是油画创作的有力根据或根源。比如,这样一幅生活情景:在暮色苍茫的天空下,有一对衣着朴素,身体健康的农民夫妇,在田野斜斜相对而言地站着,都低了头,把手放在胸前,身边倒着一辆手推车和一个盛满马铃薯的篮子。他们在辛勤劳动了一天正要回家的时候,远处传来了教堂的钟声,于是他们脸上现出虔诚肃穆的神色,双双心情平和地做起了晚祷。这不是法国19世纪 农村 典型的生活景象吗?在这幅生活景象中,我们看到的不正是劳动人民那种纯朴善良的性格美和人与人之间和谐诚挚的关系美吗?是的。但是,这种现实生活中的景色和美,是法国农民画家米勒在他的名作《晚钟》里为我们描绘出来的。现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美术正是以这种在一定 历史 条件下多彩的现实生活为源泉而创造的。现实中无论人、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只要与人类的社会生活相关,都可以成为美术创作的源泉。假若没有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也就不会有所谓的美术。当然,现实中有些不美或丑的事物,也可以成为美术创作的根据,反映到美术中来,经画家审美意识的加工改造而成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实际上,人们对艺术与美有许多误解。人们总是以为艺术就是美的;凡是不美的就不是艺术,丑是对艺术的否定。事实上,艺术并不一定都是美的。即是说美术既能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现实美,也能根据丑的现实反映现实丑,并且通过审美创造使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为什么美的艺术可以表现丑恶?对于艺术家来说, 问题 并不在于表现对象的丑恶,而在于必须对丑恶作出卓越的表现。例如,在罗丹的雕刻名作《美丽的欧米哀尔》(又名《老妓》)中,现实的丑神奇地转化成了 艺术 的美。罗丹自己解释说:“平实的人总以凡是在现实中认为丑的,就不是艺术的材料——他们想禁止我们表现 自然 中使他们感到不愉快的和触犯他们的东西。这是他们的错误。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美、、、、、、委拉斯贵支画菲力浦四世的侏儒赛巴斯提恩时,他给他如此感人的眼光,使我们看了,立刻明白这个残废者内心的苦难——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他作为一个人的尊严,而变成一个玩物,一个活傀儡、、、、、、这个畸形的人,内心的苦越是强烈,艺术家的作品就越显得美,米勒表现一个可怜的农夫,一个被疲劳所摧残的、被太阳所炙晒的穷人,像一头遍体鳞伤的牲口似的呆钝,扶在锹柄上喘息时,只要在这受奴役者的脸上,刻画出他任凭“命运”的安排,便能使这个噩梦中的人物,变成全人类最好的象征。在作品中,现实丑的本质范畴转化了,其现实性削弱了,艺术性加强了。作品中的形象已经不是原来的现实中的丑的事物或人物,已经渗透了创作主体的认识、情感和评价等主观精神因素,从而成为一个典型形象。它从反面揭示出 社会 生活的本质真理,是形象的真理,亦即艺术的美。对丑的深刻剖析和否定,就是对美的肯定。罗丹的《老妓》是这样,委拉斯贵支的《赛巴斯提恩—莫拉》和米勒的《扶锄人》,朱耷的“白眼向人”的《荷花水鸟图》等都是这样。在国内外美术史上,有许多这样把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的成功之作。事实上,丑恶只是题材的丑恶,它只构成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而优美却来自艺术家的智慧和表现力的超绝,它形成了艺术作品的深层结构。由此可见,美的价值具有超越性。在自然美中,它超越自然,而达到仿佛拟人化的理性结构。而在人类的艺术中,它又超越了人类,仿佛回到了本色的自然,返噗归真。在油画作品中,通常被看作 内容 的东西,其实只是艺术借以表现自身的真正形式。而通常认为只是形式的东西,即艺术家对美的表现能力和技巧,恰恰构成了一件艺术作品的真正内容。人们对一件作品的估价,正是根据这种内容来确定的。拉斐尔的《圣母》像就是这样。在一个早以被表现过千百遍的旧题材中,他以自己的精湛造诣为之赋予了崭新的艺术内容。从而使这个已死的形式获得了新的灵魂和生命。他的这种艺术表现是如此深刻,正如黑格尔赞叹:“我们确实可以说,凡是妇女都可以有这样的情感,但却绝不是每一个妇女的面貌都可以完全表现出这样深刻的灵魂。”一个事物,只有当它以其现象的真实充分地体现出其本质的真理,以其具体的形式充分地表现出其内容的必然性,以其形象的个别性充分地显现出其种类的普遍性,而且这现象,这形式,这形象又必须是非常的突出,鲜明生动,那它才是美的。这就是美的 规律 。凡是美术作品都离不开形象,离不开生动的视觉形式;凡是优秀的美术作品都离不开创造高度真实、高度概括的视觉形象,离不开创造艺术典型;而创造了艺术典型的美术作品,都必定以其鲜明生动的视觉形式充分的表现出社会生活的真理,同时又都突出地体现出创作主体真挚的思想情感和个性的善。而这感情和善,作为审美价值,却体现了艺术在文化中内在的价值品格和价值理想。这就是艺术的美。在这个意义上,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是真、善、美三位一体,高度统一的,在艺术审美经验中得到了融合。在油画创作中,艺术美是必然的。因为美,是一切艺术创作必须设定的自觉目的。每个艺术家,都应该在作品中显现他对于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艺术理想的本质在于这样使外在的事物还原到具有心灵性的事物,因而使外在的现象符合心灵,成为心灵的表现。(黑格尔)而在 现代 社会,有些想借艺术平步青云的人,总是在思考着画什么,什么样的画才可以出名的 问题 。这种画缺少对艺术的真诚,缺乏那种能打动人的真实情感。这种人实际是在究研成功之路,而非 研究 艺术本身。画油画重要的不在于你画什么样的内容,内容只是作为一种载体来表达你对生活的种种感悟,对生活的态度。社会在不断 发展 ,我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绘画就是在记录这种变化,就像写日记一样,记录着对生活的理解,自己的感受,画自己感兴趣的,最激动人心的。其实可画的内容很多,关键在于能真实的反映生活,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画画,最痛苦的莫过于心中有了灵感的火花,却无法把这种感动表现出来。黑格尔有名话很形象:“艺术家常遇到这种情形,他感到苦闷,但是由于把苦闷表现为形象,他的情绪的强度就缓和了,减弱了。甚至在眼泪里也藏着一种安慰。”绘画有时是一种情感的宣泄。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是现实生活在画家头脑里的反映的产物。这种反映不是机械被动地照搬生活,而是一种高于生活的再创造。绘画创作是具有强烈个性和情感色彩的精神劳动,是生活与心灵碰撞之后激发出来的情感流露,,绘画作品是通过形象和技法手段传达作者感情思想以及审美理想的载体。吴冠中说过:艺术家是最憧憬美的一群人。艺术家的天职就是要将自己血液中携带的,对人类的命运,前途那一缕淡淡的哀愁表现出来,感染他人引发思考。而我描绘生活在城市边缘人的印象,通过自己的视角观察体验 时代 的发展变化,用形象揭示人性中最善良,最质朴,最美好的一面。我深刻地感到他们有一种贴近我的心灵,伴随着我的呼吸的东西。具体说不清是什么,也许是一种感动吧!但他永远吸引着我,打动着我内心深处。 参考 文献 :[1]《艺术的真谛》〔英〕赫伯特.里德著 王柯平译, 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美术社会观――当代美术与公共文化》 邹文著,人民大学出版社[3]《历代名画记》研究 袁有根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4]《艺术 分析 与美学思辩》 何新著,时事出版社。[5]《美术概论》 高等 教育 出版社[6]《吴冠中速写意境》广东人民出版社[7]《李玉昌言谈录》 《中国油画》1997年第3期[8]《情感的寄托》 《中国油画》2003年第1期
一.你可以找一个画家的某一个点来讨论的,题目讨论的范围越小越容易掌握,越大反而越空洞无物。二.或者你可以找现代油画的某一种具体的现象来进行探讨,这也是很有看头的。如果是第一条的话,那么建议你从最熟悉的画家入手,最好是有名气的。如以画家“莫奈”为例,莫奈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但我们写莫奈,不一定要像写传记一样的写(何况一篇论文的篇幅根本是写不详细的),而是选择莫奈的一个点来写——你可以写莫奈在“用色”方面的创新,题目可以叫:“画家莫奈在用色上的创新和影响”,或“画家莫奈用色的特点及创新意味”等等。你在第一章简要讨论莫奈的“用色”、“用光”的特点,第二章就详细讨论为什么莫奈会有颜色光影的创新,第三章就谈论他这种创新对后世的影响。上面提及的这个第一章到第三章的套路,其实可以用在其他画家的身上(风格特点、风格出现的原因、风格所带来的影响)。又可以以安格尔、毕加索、塞尚,我国的徐悲鸿等等的为例如:1.论文中,可以讨论安格尔的油画的特有气氛——典雅气派;2.毕加索抽象画的思维元素;3.塞尚的散点透视的运用;4,我国徐悲鸿的,可以探讨一下徐悲鸿油画中有没有中国的元素在里面。如果是第二点的话,你可以讨论一下现当代的某些有趣的现象。以上是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继续问。谢谢……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