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国煤制新技术研究现状论文

发布时间:

中国煤制新技术研究现状论文

IEA数据显示,2019 年世界煤炭总产量超过 79 亿吨,为 2014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年增长率为 ,仅为近年来的一半。动力煤和褐煤约占该产量的 86%,其余为冶金煤。对 2020 年的最新估计表明,由于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需求下降,全球产量每年下降 ,但预计 2021 年将反弹至 760 万吨。1. 中国——37亿吨中国在全球煤炭生产中占主导地位,2019 年占世界总产量的近 47%。年内开采量近 37 亿吨,年增长率为 4%。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消耗了全球约 53% 的煤炭。中国 2020 年宣布将在 2060 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这可能会促使中国采取措施减少国内能源供应对煤炭的过度依赖。 2. 印度 – 亿吨印度在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名单中位居第二,2019 年的产量约为 亿吨,略低于全球份额的 10%。国有的印度煤炭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矿公司,占该国产量的 80% 左右,拥有 360 多个矿山在运营。2020 年,印度政府最终确定了向私营部门开发开放该国煤炭储备的计划,以促进国内生产并减少对外国进口的依赖。大约有 40 个煤矿将被拍卖用于开发,尽管据报道早期兴趣很低,这反映出在煤炭越来越不受欢迎且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竞争日益激烈之际,投资者缺乏兴趣。3. 美国——亿吨美国的煤炭产量多年来一直在下降,2019 年达到 亿吨,为 1970 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来自廉价天然气和日益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减少了国内电力部门对化石燃料的需求,预计未来几年下降趋势将加大。国际能源署估计,该国 2020 年的产量低至 亿吨,同比下降 23%,然后在 2021 年小幅反弹至 亿吨。2019 年,美国五个州的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的 71%。它们是:怀俄明州 (39%)、西弗吉尼亚州 (13%)、宾夕法尼亚州 (7%)、伊利诺伊州 () 和肯塔基州 (5%)。4. 印度尼西亚—— 亿吨印度尼西亚 2019 年的煤炭产量达到创纪录的 亿吨,比上一年增长 12%。该国是世界主要的动力煤出口国之一,中国和印度是其两个最重要的贸易市场。高生产率,加上 2020 年冠状病毒大流行导致需求下降,给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带来压力,促使矿商降低生产目标。国际能源署预计印尼2020年煤炭总产量约为亿吨,2021年增至亿吨。 印尼政府设定的2021年产量目标为亿吨。5.澳大利亚——亿吨澳大利亚在 2019 年生产了 亿吨煤炭,其中超过一半是动力煤,超过三分之一是冶金煤。该数字同比增长 ,尽管该国 2020 年的产量预计将下降约 9%,抵消了这些增长。澳大利亚在全球冶金煤生产和出口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其许多货物供应中国庞大的炼钢业。虽然全国六个州都在开采煤炭,但最多产的地区是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尤其是东海岸的鲍文盆地和悉尼盆地。煤炭产品是澳大利亚 2019 年第二大最有价值的出口产品,仅次于铁矿石和精矿。6.俄罗斯——亿吨俄罗斯在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名单中排名第六,2019 年的开采量为 亿吨,仅占全球份额的 5% 以上。由于全年需求减少,国际能源署预计 2020 年俄罗斯煤炭产量将下降 8%,无论是国内还是欧洲和韩国等主要出口市场。该国拥有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煤炭储量,西伯利亚盆地在其估计的 1620 亿吨国家资源中占很大比例。政策制定者已宣布计划在未来几年提高国内煤炭产量——目标是到 2035 年达到每年 亿吨。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示:目前国内煤化工遍地开花的形势在“十二五”期间也有望得到抑制。“十二五”期间,我国现代煤化工以示范为主,并将严格限制煤炭调入地区发展煤化工。国际原油价格近期连续上涨,油价高涨也再度点燃了投资者对煤化工行业的投资热情。能源局有关领导和业内专家认为,“十二五”期间煤化工仍将以示范为主,不宜再现一哄而上。 油价上涨利好煤化工 NYMEX轻质原油近日达到88美元/桶,业内分析人士预期油价有望在未来两个月达到90美元,甚至100美元的高位。国际油价大涨带动其替代产业新型煤化工板块在二级市场走强,Wind数据显示,国庆节后,新型煤化工指数从点上升至点的历史新高。 海通证券认为,油价的上涨使得煤化工产品的成本优势得以显现,建议关注山西三维、中泰化学、丹化科技等煤化工公司。据其测算,当BDO价格上涨1000元/吨时,山西三维EPS将增厚元;当PVC价格上涨500元/吨时,中泰化学EPS有望增厚元。 事实上,不光是二级市场上煤化工概念火爆,目前各地规划的煤化工项目数量也非常惊人。去年5月,新型煤化工等五类示范工程被列入《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而洁净煤利用作为煤化工的一部分,入围十大新兴能源产业之一,各地随后出现大量有关煤化工的项目规划。今年9月12日,联想控股也杀入该领域,与山东枣庄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投资180亿元在枣庄建设百万吨烯烃及精细化工基地。 据原化工部副部长潘连生介绍,山西、内蒙古、宁夏、新疆等产煤区如果按照目前的规划来发展煤化工,至少需要三万亿的投资。 “十二五”示范为主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日前则表示,煤化工是战略性行业,其发展需要分阶段。“十二五”期间,煤化工仍是处于示范阶段,大量推广还有一个过程。他认为,现在国际上石油的资源尚非常丰富,煤炭的转换效果如何还要经过示范,用煤炭去替代石油的经济型有待评价。现有的煤制油等煤化工工程“十二五”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还不好说,企业现在需要做好的就是前期的准备工作。 潘连生则认为,国内煤化工产业发展形势有喜有忧。“我国煤化工发展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坚持技术先行。煤制油、MTO技术的开发都是中科院30年前的决定,在细化技术上,中国开发了6-7种细化技术,有的已经可以与国外技术同台竞争。”潘连生表示。 而不足之处则是抢先发展。潘连生指出,我国煤化工出现了不顾原料、资源、市场需求、技术优劣等客观条件,出现了盲目发展的势头。据他介绍,如果按照目前这种速度发展,甲醇等七种最热的煤化工产品就需要亿吨原煤来满足煤化工项目需求,如果折算为4000大卡的煤炭,则需要亿吨,意味着我国煤炭将有三分之一用在煤化工上,这是做不到的。 潘连生表示,煤化工能否发展的制约因素不是有没有煤,而是有没有水,以水定发展。一吨煤制油需要13吨水,如果采取节能措施,可能降低到10吨左右,但投资将增加。他建议企业增加对产品市场的预测和对项目竞争力的评估。“目前国内煤化工产品结构雷同,市场饱和度已经十分明显。” 目前国内煤化工遍地开花的形势在“十二五”期间也有望得到抑制。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现代煤化工以示范为主,并将严格限制煤炭调入地区发展煤化工。智研数据研究中心( )提供行业市场研究报告,行业数据等内容。

当前合成氨、尿素等传统煤化工行业产能过剩愈演愈烈,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煤化工企业必须要进一步掌握新型煤化工及精细化工的最新方向,探索现代煤化工产业高端化的可行路径,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目前,传统煤化工出现了有技术没市场、产能过剩的状况,DMM(聚甲氧基二甲醚)、MTA(甲醇制芳烃)是有市场没技术,而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既有技术又有市场,发展空间广阔。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发展现代煤化工也要遵循这一国策。面对传统煤化工市场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的形势,发展现代煤化工是煤化工企业的必由之路。将结合当前各煤化工下游产品的市场、技术成熟度与工艺可靠性等情况,通盘考虑晋煤煤化工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分析:现代煤化工必须坚持绿色、低碳、高新精细化的发展路线,才能提升行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无论是传统煤化工还是现代煤化工,都必须符合国家煤化工产业绿色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严格节能环保准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真正实现煤化工产业全面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IEA数据显示,2019 年世界煤炭总产量超过 79 亿吨,为 2014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年增长率为 ,仅为近年来的一半。动力煤和褐煤约占该产量的 86%,其余为冶金煤。对 2020 年的最新估计表明,由于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需求下降,全球产量每年下降 ,但预计 2021 年将反弹至 760 万吨。1. 中国——37亿吨中国在全球煤炭生产中占主导地位,2019 年占世界总产量的近 47%。年内开采量近 37 亿吨,年增长率为 4%。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消耗了全球约 53% 的煤炭。中国 2020 年宣布将在 2060 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这可能会促使中国采取措施减少国内能源供应对煤炭的过度依赖。2. 印度 – 亿吨印度在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名单中位居第二,2019 年的产量约为 亿吨,略低于全球份额的 10%。国有的印度煤炭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矿公司,占该国产量的 80% 左右,拥有 360 多个矿山在运营。2020 年,印度政府最终确定了向私营部门开发开放该国煤炭储备的计划,以促进国内生产并减少对外国进口的依赖。大约有 40 个煤矿将被拍卖用于开发,尽管据报道早期兴趣很低,这反映出在煤炭越来越不受欢迎且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竞争日益激烈之际,投资者缺乏兴趣。3. 美国——亿吨美国的煤炭产量多年来一直在下降,2019 年达到 亿吨,为 1970 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来自廉价天然气和日益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的竞争减少了国内电力部门对化石燃料的需求,预计未来几年下降趋势将加大。国际能源署估计,该国 2020 年的产量低至 亿吨,同比下降 23%,然后在 2021 年小幅反弹至 亿吨。2019 年,美国五个州的煤炭产量约占全国的 71%。它们是:怀俄明州 (39%)、西弗吉尼亚州 (13%)、宾夕法尼亚州 (7%)、伊利诺伊州 () 和肯塔基州 (5%)。4. 印度尼西亚—— 亿吨印度尼西亚 2019 年的煤炭产量达到创纪录的 亿吨,比上一年增长 12%。该国是世界主要的动力煤出口国之一,中国和印度是其两个最重要的贸易市场。高生产率,加上 2020 年冠状病毒大流行导致需求下降,给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带来压力,促使矿商降低生产目标。国际能源署预计印尼2020年煤炭总产量约为亿吨,2021年增至亿吨。 印尼政府设定的2021年产量目标为亿吨。5.澳大利亚——亿吨澳大利亚在 2019 年生产了 亿吨煤炭,其中超过一半是动力煤,超过三分之一是冶金煤。该数字同比增长 ,尽管该国 2020 年的产量预计将下降约 9%,抵消了这些增长。澳大利亚在全球冶金煤生产和出口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其许多货物供应中国庞大的炼钢业。虽然全国六个州都在开采煤炭,但最多产的地区是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尤其是东海岸的鲍文盆地和悉尼盆地。煤炭产品是澳大利亚 2019 年第二大最有价值的出口产品,仅次于铁矿石和精矿。6.俄罗斯——亿吨俄罗斯在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名单中排名第六,2019 年的开采量为 亿吨,仅占全球份额的 5% 以上。由于全年需求减少,国际能源署预计 2020 年俄罗斯煤炭产量将下降 8%,无论是国内还是欧洲和韩国等主要出口市场。该国拥有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煤炭储量,西伯利亚盆地在其估计的 1620 亿吨国家资源中占很大比例。政策制定者已宣布计划在未来几年提高国内煤炭产量——目标是到 2035 年达到每年 亿吨。

我国技术市场现状研究论文

新形势下,我国对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进行了重大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技术成果转化的政策,取得了不少成绩。

(一)技术市场发展良好

我国技术市场充分发挥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着力推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批科技成果通过技术市场交易实现了经济价值,技术市场合同交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2011年,我国技术市场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56428 项,成交金额4763亿元,同比增长和。合同成交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占全国 R&D经费投入的,较2010年分别提高个百分点和个百分点。技术合同质量继续提高,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万元,同比增长。我国技术市场继续保持稳定较快的良好发展势头,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技术产权交易正变得日益活跃,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助推器”(万金荣,2006),为助推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高技术产业和产品发展势头良好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对于加强科技对经济支撑作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201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总产值创历史新高,突破了 8万亿元,达到 亿元,比上年增长,实现利润亿元,增长。2008年因受金融危机影响,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率降到最低的(按可比价计算)。2009年以来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速开始逐步回升,至2011年增速达到(表4-4)。

表4-4 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及实现利润情况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高技术产品具有高研发投入、高附加值的特点。高技术产品的产生与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及高技术产业化的能力。2011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贸易基本从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走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达到5488亿美元和4632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到10120亿美元,产品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达到856亿美元,均为历史最高水平(表4-5)。从增长率看,出口额、进口额和进出口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了,和。从贸易出口的主要方式看,虽然加工贸易(包括进料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贸易)仍然占主要地位,但是其比重不断下滑,而一般贸易比重逐步上升。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一般贸易所占比重仍然有较大上升空间。

表4-5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三)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和计划

我国有关政策法规在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方面起着越来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除核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1996年)以外,还包括各地的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促进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科技中介机构、中小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规定,与科技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奖励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以及星火计划、火炬计划、“863”计划等一系列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起到了很好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政府不仅仅局限于已有的政策法规,还在不断地调整和修订相关政策,并制定适应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需要的科技发展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如:2011年,实施宽带移动通信、数控机床等重大专项推动成果应用和产业化,依据《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加快民生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通过《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强化对科技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此外,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加大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新型产业创投计划累计支持设立61家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创业企业108家。这些计划在促进科技、经济相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科技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科技服务机构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转化、扩散科技成果和有效配置科技资源的重要渠道。近些年我国科技服务机构发展迅速,为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孵化器900多家,孵化器企业万家;全国已成立技术交易服务机构2万余家,常设技术交易场近200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2家(2011年新认定68家);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总数2000多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241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84家(2011年新增36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38家(2011年新增3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58家、国际大学科技园86家;创业投资机构700多家,还有相当数量的科技风险投资中心、科技评估机构、专利代理机构、科技招投标机构、各类行业协会、专业技术协会等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功能较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为推动我国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加大了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资金投入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国家各级政府加快了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的步伐,加大了科技产业化资金投入。2010年,国家级火炬计划5428个项目共落实资金亿元,其中来自政府资金亿元,企业自有资金亿元,金融机构贷款资金亿元,分别占到位资金的、和。国家级星火计划共实施2810个项目,落实资金亿元,其中政府拨款亿元,所占比例为;企业自筹资金亿元,占;银行贷款亿元,占。地方政府财政科学技术功能支出中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与扩散)项目研究的费用为亿元,占支出总额的;用于科技条件专项(包括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科技条件专项)以及科学技术普及的费用为亿元,占。此外,国家还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相关计划,强化了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表4-6)。2011年,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共立项6545项,财政拨款亿元;火炬计划立项2108 项,财政支出亿元;新产品计划项目1384项,中央财政安排经费共计亿元(陈磊,陈瑜,2012)。

表4-6 2010年科技成果转化相关项目中央财政拨款情况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六)加强了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保护知识产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中国加入WTO 以来,政府加快了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步伐,修改了《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律,并制定了其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条例,在保护知识产权问题上做出了持续不懈的努力。新时期,我国更加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每年都出台当年的《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2012年还审议通过了《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将知识产权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目前,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已基本完备,并与国际标准接轨。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成效,主要表现在加强和完善了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工作;另外还表现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其自身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知识产权申请和受理率不断增加,而且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模具技术追赶国际水平

近年来,我国模具行业保持较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模具行业销售收入达亿元,同比增长;预计2018年,中国模具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2753亿元左右。

模具行业快速发展下,模具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模具集成制造单元与技术的普及、商业互联网向模具及其产业链延伸、3D打印在模具制造中的广泛应用、模具的智能化、轻量化新材料与大型塑料模具的出现与优化、大型级进冲模技术的成熟、模具标准件精细化等。

具体来说,以模具集成制造单元与技术的普及为例,近年来,模具除了具有自动送料、冲压成形、叠片计量、厚度分组、铁芯组合和产品输出、铰链装配连接等功能,又出现了复杂运动结构、模内加热、锻压、局部热(组织)控制、模内焊接、攻丝、局部注射、模内切割、模内检测等工艺组合过程。

再如,3D打印应用生产模具型腔是型腔模具发展的新动向,金属增材-减材组合制造技术是当今3D打印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3D逐层增材成形,结合高速铣定层厚轮廓减材精整,实现复杂金属零件的高精度制造。目前,应用领域排名前三的是工业机械、航空航天和汽车,分别占市场份额的、和。

可见,从技术角度来看,我国模具设计加工和制造技术正在赶超国际水平。此外,还可以从专利角度反映出我国模具技术的飞速提升。

根据SooPAT数据统计,2008年以来,我国模具相关专利申请数量稳步上升。2017年全年申请专利数量达22872件,首次超过2万件,创下历史新高;2018年专利申请量有所减少,但仍超过了万件,达到17146件。

不过,企业所拥有的技术专利较为分散。从专利申请人来看,排名前十的专利申请人中,鸿海精密两家公司排在前两位,专利申请量分别为347件、337件,合计占比不到;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数量为309件,位居第三。

模具技术朝向“五化”

未来,模具技术的发展将朝向“五化”,即高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新型化、融合化。

随着最近几年的不断学习,我国的模具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发展了一批专门从事高精度模具制造的公司,意识到尺寸的精度是制造高精密高质量、高科技含量产品最重要的因素。要做高精密模具,不外乎有设备和人才2个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在最精密的领域跟国外还有一定距离。但在国家高度的重视下,不远的将来定会实现超越。

自动化、智能化是提高效率的保障,随着各种配合模具生产的自动化设备(主要是机械手)的普及,以及模具内部标准件的智能化程度提升(主要是热流道),模具生产的效率越来越高了,而且会朝着更高、更好的境界发展。

模具新型化需要深厚的设计和制造底蕴,这将成为模具企业打造品牌的资源,争取更优质客户的筹码。

融合化即产品研发与模具高度融合。这个趋势也是必然的,这种改变是比流水线代替全能模具师傅更能影响制造业模式的一种改变。简单而言,就是模具设计师和产品研发融合成一个新的岗位,一个能够负责整个产品从外观到机构、再到模具、到模具加工、模具生产、产品组装一系列工作的全新的岗位,成为制造业绝对的核心。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模具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受制度、投入、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科技成果转化不畅,造成了科技成果转化率、转化效益和对经济发展贡献度偏低等局面。

(一)制度因素

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因素是指对成果转化起消极作用的制度或政策。主要包括科研立项体制、企业经营机制、职称评定制度和成果评估及利益分配机制等4个方面。

1.科研立项机制

科研选题立项是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着科学研究能否顺利进行,而且关系到科学研究成果能否顺利转化。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项目的立项和科研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科研经费长期以来一直由国家拨给,科研成果也是由国家组织鉴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科研项目从选择立项、确定研究的深度与方向到项目的评价等,大都是为了获取相当级别的学术奖项,科技人员不必花费精力去考虑成果的转化,更没有必要为完成科技产品的后继开发而在市场中苦寻商机,致使重研究轻转化的问题严重。这样,由于缺乏市场对科研成果应用价值的评判,大量的科研成果理论性强,但适用面窄,少有市场需求大、产业价值大的成果,对企业的吸引力降低,企业对科技成果转化各方面的投入也相应减少,致使大量的成果“赋闲”与有钱找不到好项目的不平衡现象十分突出。

2.企业经营机制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扩散等,都是由政府控制的,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主体,政府则演变为宏观经济的调控者。企业功能的转变由于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旧的科研体制阻碍着企业作为科技转化主体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①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还留有计划经济的痕迹,现阶段企业在战略管理及决策上还受到政府及上级部门的约束,企业的自主权难以发挥。②企业的经营活动在很大程度还是受到政府的干预,众多企业产权关系不明确,使他们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③我国的科技主力主要集中于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企业缺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高科技人员,无法对科技成果的先进性、适用性、市场前景做出正确的分析。正是由于以上因素的存在,使企业缺乏依靠科技进步实现自身发展的动力,而是凭借现有的资源和工艺维持现状或依赖生产资料投入量的增加片面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管理的决策者也往往不注重长期投入,致使企业的科技成果研究与转化具有明显的短期行为。

3.职称评定制度

目前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职称评定指标体系一般都以科研论文(著作)发表数量和质量、科研成果获奖数量等量化指标为依据,而且是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才有资格参与职称评审,对于是否申请专利、是否产生经济效益却不做要求,也没有把这些指标作为晋升、评奖、计算工作量的条件之一。这一制度使得高校和科研院所将科研工作的重点放在科研成果的学术水平和获奖登记上,促进了科研成果的产出量,但对成果转化水平和质量则重视不够,导致科研人员不注重市场信息收集与研究,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认识,花费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及其论文的撰写,而少有精力考虑到科技成果的可行性、实用性、经济性,研究成果与市场需求明显脱节,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低下。

4.成果评估及利益分配机制

科技成果本质上是对科技开发研究的创造性的活动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我国虽然于2003年颁布了《科学技术评价办法》,但该办法对科学技术评价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仅做了原则性规定,再加之科技成果本身的成熟程度、市场未来的不可预知性以及缺乏权威的科技成果评价机构等原因,我国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尚不完善。评价方式上,重视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过分强调学术产出和学术水平从而产生了学术上的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现象。评价过程上,重视转化前(科技的研究、开发、小试、论证)评价,忽视后期(科技的中试、转让、转化、应用)评价,导致实验室产品无法顺利进入市场(欧阳迪,2010)。评价对象上,多以科技人员为主,忽视了从事科技成果推广的广大科研管理人员,使得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专门人才普遍缺乏(李建成,2008)。

利益分配是一个关系复杂的问题,牵扯到诸多的利害关系。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由于缺乏市场谈判和交易经验,在不完善的技术交易市场中常常处于劣势,再加上市场信用、科技评价、法律法规等因素的约束,致使其利益难以得到真正的体现和尊重(李玮,2006)。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但缺乏配套的实施细则,协调和监督都十分乏力,造成供需双方在价格和利益分配上有分歧,影响成果转化的结果。

(二)投入因素

投入因素是指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在人力、财力、物力上投入的不充分。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才、物质条件等要素资源,并将各种要素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才能实现成果转化。投入机制不健全会影响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1.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是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转向企业商品化的重要保证和前提。由于成果转化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周期长的活动,决定了难以从常规的商业渠道中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自身并不具备自我转化的资金实力;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处于安全的考虑,大多数愿把资金借给一些有名气、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对企业来说,面对承担高风险的巨大压力,企业希望通过有关政策与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共同承担风险(刘海燕,2002)。没有资金的支持,成果转化就无从谈起。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有了巨大发展,但尚未形成由国家、地方、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及其他组织或个人共同投资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倾向于科技研发的风险投资依然较少,用于中试、商业化和产业化环节的资金更加有限,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

2.高水平人才缺乏

人才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关键要素。专业化科技推广人才缺乏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较为普遍的问题。相关人员缺乏市场工作经验,既不能对成果进行深层次的评估和咨询,又不懂得市场营销技术,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多以组织参加各种成果展览、交易、信息发布会的形式进行,服务工作没有深度,导致成果推不出去,资金引不进来,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多数停留在理论和实验阶段,难以成熟和应用,成熟的技术又难以迅速地抢占国内国际市场,经济和社会效益没有发挥。

3.技术及设备配置不合理

科技成果转化的复杂性决定了其需要相关技术和设备的配套,包括科技图书文献资源的利用、大型仪器设备条件资源的共享等。目前科技图书文献资源和大型仪器设备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机构,除了一些资金雄厚、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外,一般中小企业很难承担技术及设备的费用支出,但是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多限于内部使用,外部企业很难共享其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

(三)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要障碍。主要包括市场交易平台欠缺、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等方面。

1.市场交易平台欠缺

市场交易平台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保障。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的技术市场从无到有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科技信息交流会、技术交易会、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开发招标会等是我国主要的技术交易形式。但技术市场发育尚不完善,成熟度比较低,组织不够健全,缺少区域性、全国性的信息网络(詹静涛,林皎,1996),高校科技信息交流多为区域内流通,系统内循环,而与生产部门的供需信息交流还不畅,不能满足技术交易需要。同时,科技成果转让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够规范,对信息的真假、来源鉴定不够,致使虚假信息介入市场,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2.中介服务机构不够健全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转化、扩散科技成果和有效配置科技资源的重要渠道。虽然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中介机构发展迅速,为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中介服务机构大多功能单一,结构不健全,服务能力较弱,提供信息服务不及时或缺乏准确性,导致科研机构的很多成果找不到需求者而无法实现转化,企业需要的技术成果也找不到合适的供应者,无法实现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有力支撑。中介机构良莠不齐,服务能力差距较大,懂技术、懂经营、熟悉法律的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并且缺少专业的风险评估、技术评价、技术定价的能力,使得企业对于科技成果的价值风险很难做出判断,市场实现困难(欧阳迪,2010)。因此,在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日益依靠中介服务体系提供各种服务的情况下,我国中介服务及其机构却从数量和功能上都远远不能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

2017年,深圳市企业输出8561项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同比增长,分别占全市总额的和。其中,内资企业输出技术7730项,同比微降,技术交易额亿元,是技术输出的主力军。此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事业法人技术转让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全年共输出402项技术,技术交易额亿元,占比。其中,高等学校输出技术合同278项,比上年增长,成交额亿元,同比增长;科研机构输出技术合同97项,成交额亿元。2019年,广东省企业法人继续保持技术交易主体地位,共输出技术27731项,成交额亿元,同比增长,占全省成交总额。其次是事业法人(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共输出技术5322项,成交额亿元,占比,同比增长,其中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占比超八成。根据技术合同登记显示,2017年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输出亿,占比,2019年广东省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输出亿,占比,在整个技术转移市场的占比非常小。

中国新冠药物研究现状论文

药物研发所需的时间,要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长得多,我们看到的是药物,但是,药物研发过程,却有着很多的不容易,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具体来说:

1. 药物的实验室研发成功率在之间。

换言之,数千种以上的药物研究对象,才可能有一种研究对象成为药物,可以想象,药物的前期实验阶段,至少要经历数千次的失败。

2. 药物的研发过程,还需要经过多次的临床实验。

就临床三期实验来说,要充分验证药物的安全性、药效、用药量等,就成本来说,整个过程,通常要花费数十亿美元。

3. 一款药物成功研发出来,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

根据统计:2010年到2020年期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440款新药,临床开发的时间范围从5年到20年以上不等,平均需要的时间为年。

1. 我国新冠药物研发处在世界的前列。

我国是最早投入新冠药物研发的国家之一,从数据方面来说,在新冠医药方面专利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上,分别占全球专利量的56%和70%。目前,我国已有30余款新冠药物处在临床实验阶段。

2. 我国已经有两种新冠药物面市。

一种是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联合治疗药物安巴韦单抗注射液及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2021年12月获批上市,一种是口服药物阿兹夫定片,2022年7月25日获批上市。

也许会有人问,这两种药物为什么会这么快面市呢?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科研人员的全力投入,另一方面,我们走了“捷径”。就口服药物阿兹夫定片来说,本来是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新冠疫情爆发之后,经大量科研人员筛选,被证实对新冠病毒有效,被用作了治疗新冠的药物。

什么是特效药?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能够起到立竿见影效果的药物,已经研发出来的新冠药物,包括全球的首个新冠肺炎口服药物莫努匹韦,辉瑞公司研发的Paxlovid,我国面市的口服药物阿兹夫定片,虽然在面市之时,都被称作特效药,但还不是老百姓所说的“特效药”,为什么呢?因为新冠病毒还在不断发生变异。

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增加了我们抗疫难度的同时,也对新冠疫苗和新冠药物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说,新冠特效药物的面市不是短期的事情,对此,我们应当予以充分的理解。

新冠病毒是一种具有高度遗传变异性的病毒,已经出现了多种变异体。因此,研究能够有效抵抗新冠病毒变异体的药物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主要的抗新冠病毒变异体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疫苗:已经开始研发能够抵抗新冠病毒变异体的疫苗,如 Moderna 和 Pfizer-BioNTech 的疫苗已经在试验中表现出对变异体的一定免疫效果。抗病毒药物:研究人员正在研发能够有效抵抗新冠病毒变异体的抗病毒药物,如 Remdesivir 和 Favipiravir等药物。免疫治疗:研究人员正在研究能够提高免疫系统对新冠病毒变异体的抵抗能力的免疫治疗方法,如人源化抗体疗法。

抗新冠病毒变异体药物的研究现状如下:1、全球疫情依然严峻,对临床特效药物需求更为迫切;2、针对未被满足重大临床需求,进行针对性药物研发;3、疫情面前责无旁贷,制药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焦炉煤气制甲醇的研究现状论文

其成分主要是由铜、锌、铝的氧化物组成, 其中CuO 54% ~60%、ZnO 20% ~30%、Al2O3 5% ~10%、H2O 3% ~6%

甲醇是多种有机产品的基本原料和重要的溶剂,广泛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医药、涂料和国防等工业。

一、甲醇产量逐年上升,2019年前三季度达到3683万吨

近年来,我国甲醇产量逐年上升。目前,我国由焦炉气等原料制造甲醇的产能出现富余,开发甲醇替代石油燃料具有充足的产量和产能保障。2018年,我国甲醇产量4756万吨,同比增长。截至2019年三季度中国甲醇产量为3683万吨。

二、甲醇市场快速扩充,需求持续增长

从需求方面来看,过去10多年来,我国的甲醇行业经过了高速发展,一方面下游应用产品的自给程度不断提升,带来了原料需求的快速增长,同时MTP/O项目的不断兴建亦拓展了大量的甲醇市场需求,我国甲醇市场快速扩充,需求持续增长。2018年甲醇表现消费量为万吨,同比增长了。

三、甲醇进口大于出口,对外依存度有所下降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18年1-12月,中国甲醇月均进口量达万吨,累计达万吨,同比减少。2019年1-10月份我国甲醇进口总量共计万吨。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2018年1-12月,中国甲醇出口量累计万吨,同比增加万吨。2019年1-10月份我国甲醇出口量为万吨。

从进口依存度来看,2014-2016年,进口依存度逐渐增加,2016年由于烯烃工厂的大量需求,进口依存度达到17%,随着国产甲醇产能投放,我国甲醇依存度不断降低,2018年进口依存度已下降至。

四、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甲醇未来表观需求将保持微副增长趋势

甲醇的诸多优势使得其成为后石油时代最具可行性的替代能源,由甲醇作为基础能源,其所具有的优势是其他能源无法比拟的。当化学回收自然界或者工业二氧化碳制备甲醇及其衍生物被广泛实施,通过“碳中和”与再生使用,甲醇经济的全部潜力将得以实现。2017-2018年甲醇行业表观消费量增速均在附近,前瞻预计由于受宏观下行的影响,2019-2025年我国甲醇行业表观消费量复合增速约为3%,预计到2025年我国甲醇表观消费量约为6724万吨。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甲醇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甲醇是新的能源和基础化工原料,以焦炉气制甲醇体现了以煤为原料代替石油发展化工方向,可减轻化工生产对石油的依赖,投资省、能耗低,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及深远意义。 焦炉煤气制甲醇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只要焦炉能够生存,焦炭能够生存,焦炉煤气制甲醇就能生存。2007年我国生产焦炭亿吨。焦化企业在炼焦过程中每生产1吨焦炭,产生焦炉煤气400立方米。由于建设一套年产10万吨的甲醇装置仅需焦炉煤气2亿标准立方,因此在焦炭行业控制产量、调整产业结构和实施清洁生产的新形势下,焦炉煤气制甲醇具有广阔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甲醇的主要下游需求领域是甲醛、羰基法醋酸、甲醇燃料、二甲醚等,其中甲醛、羰基法醋酸产业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这并不足以消化增长过快的甲醇产能。而不容忽视的是甲醇燃料、二甲醚对甲醇的需求。但甲醇燃料、二甲醚则受政策影响较大。分别来讲,首先,根据国务院的部署,现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在组织制定高配比甲醇汽油产品国家标准,另外今年还要制定低配比的甲醇汽油产品国家标准,国内奇瑞、华晨等汽车厂家也在加紧研制使用高配比甲醇汽油的汽车。可以预计,在规范运作的前提下,国家对甲醇汽油的市场限制可能会放宽。其次,由于甲醇制二甲醚生产技术不复杂,产品的市场前景也很好,二甲醚近期可替代石油液化气,远期可替代柴油,这都是国内市场需求量大而又短缺的产品,国内已经建成20多套甲醇制二甲醚装置。甲醇制烯烃和甲醇制丙烯可替代石脑油生产乙烯、丙烯。对醇醚燃料、甲醇制烯烃、甲醇制丙烯产业的发展,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支持。现在国家发改委已核准了国内建设两套甲醇制烯烃项目。06年8月,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联合另外两家公司共同完成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开发项目通过了技术鉴定,从而为神华集团建设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装置提供了可靠的工艺技术。而国内甲醇制丙烯的技术研发也进展顺利,由大唐公司引进鲁奇技术建设的国内第一套甲醇制丙烯项目,已快要建成。这些产业的发展都将有力地保证我国甲醇市场的刚性需求。

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下面是我整理了煤化工生产技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煤化工及甲醇生产技术探索

摘要:甲醇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它的用途非常广泛,普遍运用于燃烧材料、合成金属、工程涂料、医学消毒、日常生火等多个方面,在甲醇的制造方面,一般都遵循着煤气化碳――变换气体物质――精细蒸馏三大工序,在化工厂生产活动中一般将生产甲醇的工序称为“工段”。难点在于如何去调控操作所需的参数,本文通过对煤化工作的特性解析来引申出甲醇生产的要点,同时对生产技术进行一个流程上的模拟,更全面地去了解甲醇生产中需要多加注意的关键。

关键词:煤化工;甲醇;温度;化学反应;化学式

中图分类号:Q946文献标识码: A

1煤气化原理

在甲醇生产的流程中,煤气化是第一步,它是一种化学反应,将气化剂和煤炭资源中的可燃物质放置在一个高位环境下,然后使其发生中和反应,产生一氧化碳、氢气等可燃气体。在煤气化工段里使用的气化剂包括水蒸气、氧气等,在加入这些气化剂后,煤炭就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生成所需的气体。煤炭在加入气化剂后,经历了干燥、热裂解等热力反应,该反应中生成的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甲烷等,这些化学反应的速度取决于煤气化工段中的温度、热压、气化炉质量以及煤炭的种类,以下是煤气化过程中会出现的化学式:

吸收热量:C - H2O → C O + H2C + C O2→ 2C O

发散热量:C + O2→ C O2C +12O2→ C O

变换反应:C O + H2O → C O2+ H2

从大体上来说,煤气化反应是化学中的强吸热效应,如果以动力和热力的角度来解析这类中和现象,重点在于对温度的把握,温度过高会造成气体流失,温度过低则无法产生完整的化学反应,导致生成的气体数量少、质量差。同时在增压方面应该适当地增加对煤炭的压力值,这样可以使化学反应的速度提高,对甲醇的生产效率起积极作用。

2变换工段

甲醇产品在合成时,一般调整碳元素与氢元素的比例的方法是通过一氧化碳的变换反应来实现的,在甲醇生产的流程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分离都在催化剂的影响下进行,在此需要注意的是,碳氧分离工序对水蒸气的需求量相当大,水蒸气的生产成本在这道工段中会激增不少,所以,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蒸气,节约生产成本,这将直接考验生产部门的气体生产技术和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变换工段中,煤气化之后的煤气物质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在催化剂的效果影响到位之后,就可以生成氢与二氧化碳,在此时还会有小部分的一氧化硫转化为氰化硫,此时化学式表现如下:

C O + H2O → C O2+ H2

这是一个主要反应式,但是在主反应进行的同时,还有一部分副反应也会产生,生成甲醇的副产品,这些化学反应包括:

2C O + 2H2→ C O2+ C H

2C O → C + C O2

C O + 3H2→ C H4+ H2O

C O + H2→ C + H2O

C O2+ 4H2→ C H4+ 2H2O

C O2+ 2H2→ C + 2H2O

化学反应在化工产业中要求平衡,在主要变换的化学反应中是一种发散热量反应的类型,这里的化学反应会使煤气化后的温度降低,温度适当降低有利于化学反应的平衡作用,但是如果温度太低,就会导致化学反应时间过长,效率越低,当煤气化工段的生成气体慢慢消耗殆尽时,就会浪费前一道工段的时间和成本,造成浪费。同时,温度还与催化剂的适应性挂钩,如果温度没有调整到位,催化剂的效力就无法发挥到最大值,这就会造成碳氧分离程度不足,必须加大催化剂的剂量,这也会增加生产成本。

3甲醇生产中的注意事项

1.)气化压力的大小在其他的生产条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如果改变气化压力,就会产生非常细微但是关键的变化。通常气压定格在2M Pa以上的范围时,在煤气化工段里基本上不会产生影响,但是如果气压低于2M Pa就会使气化炉的气化效果变低。所以,在煤气化工段中,一定要保证气化压力控制在2M Pa以上,而且可以视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这样可以增加气体数量,提高生产效率。

2.)氧气与煤量的比例氧煤比例的提高,指的是在煤炭中氧气流量的增多,直观反映为在煤炭高温加热时,煤炭的燃烧反应量明显提升。同时因为氧气流量的增加,使气化炉的温度也得以升高,煤炭的气化反应会更加强烈,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数量会增加不少,但是生成的气化产物中,二氧化碳和水分的含量占了很大比例,而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含量会变少,所以,如果不仔细控制氧煤比例,就会使气化炉中的气化反应过强而导致生产甲醇所需的气体成分变少。

4 甲醇生产工艺模拟

传统的烧煤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甲醇的需求量,而且单纯的燃烧煤炭既是对资源的浪费,也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找到新的甲醇提取方法和更快捷有效的甲醇生产技术,在这方面,煤气化生产流程已经被初步运用于各大化工厂中,作为目前提取甲醇的有效方式,煤气化工段还需要更多的模拟和分析来增强其效率,简化其工序。

在模拟中我们假设煤浆和高压后的氧气依照固定比例放置在气化炉中,然后在高温作用下因气温及气压生成各种气体,其中包括一氧化碳、氢气、二氧化碳等,其中高压后的氧气进入气化炉可以通过设置烧嘴的中心管道和外环管道,而煤浆可以通过烧嘴的中环管道进入气化炉。在模拟环境下,我们还设置了激冷室,位于气化炉下段,激冷室主要是处理煤炭中的灰份。在煤气化工段进行到末尾后,会残留一些灰份物质,这些物质会在气化炉的高温中熔融,熔渣和热量汇聚,合成了气体,然后结合离开气化炉的燃烧室部分,经由反应室,进入气化炉下段的激冷室。这些气体在激冷室中将被极寒温度降低到200摄氏度左右,熔渣会立即固体化,然后生成大量的水蒸气,经水蒸气饱和后带走了灰份,从激冷室的排出口派排

出。

需要进行变换的水煤气在预热器中加入一部分进行换气和换热步骤,然后进入模拟的变换炉,这部分水煤气在经过煤气化工段后,自身携带了不少的水蒸气,变换炉中的催化剂进行催化作用进行变换反应,在第一部分结束后,另一部分的水煤气也进入变换炉,变换炉这时就会需要新的高温气体,模拟的变换工段里加入了预热装置,提前储存并加热生成高温气体,然后连入变换炉中与另一部分的水煤气进行变换反应,然后进入气液分离器进行分离,分离成功后的气体将进入低压蒸汽室内降温,再次进入气液分离器进行分离,再喷入冷水来清洗掉气体中的三氢化氮,最后气体进入净化系统,生产气态甲醇。

精馏工段的流程为四塔工作方式,首先甲醇气态材料在预热器中进行高温加热,再传输进预塔中部,在这里去除粗甲醇里的残留溶解气体与二甲醚等,这些属于低沸点物质。在加热后,气体进入冷却器进行气体降温,形成甲醇蒸气后进入预塔的回流管道。甲醇蒸气在经过回流后进入换热器,加热后进入加压塔,甲醇在加压塔中进行冷凝化处理,其中小部分送回加压塔顶部作为回流液。剩余的甲醇气体进入精度甲醇管道,最后由加压塔提供压力与热量,将冷凝的高精度甲醇视需求定制成液态或固态储存,然后将杂质或者甲醇残留物通过排污口排入废水处理器进行净化提取处理。

参考文献:

[1] 韩雅楠. 煤制甲醇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分析 [J]. 中国科技投资. 2013(17) :229.

[2]刘喜宏.浅谈煤制甲醇的前景与工艺流程[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2013(10) :22.

[3] 陈倩,李士雨,李金来. 甲醇合成及精馏单元的能效优化[J]. 化学工程. 2012(10) :1-5.

[4] 金建德. 煤制甲醇工业装置工艺改造措施[J]. 天然气化工2011 36(3):67-69.

[5] 李雅静,张述伟,管凤宝等. 煤制甲醇过程低温甲醇洗流程的模拟与改造 [J]. 化工设计通讯. 2013(2) :15-18.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煤化工生产技术论文

中国动漫艺术现状研究论文

我是可以帮你写出来,可是没时间......我还有一大摞的作业等着做

中国动漫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动漫事业发展很早,从20年代中国的动漫先驱万氏兄弟开始研究动漫制作算起,到现在也有近90年的历史了。这中间也有过享誉世界的动画片的出现,如:《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天书奇谭》、《葫芦兄弟》等等,其中也不乏代表当时全世界最高水平的巅峰之作。甚至日本铁臂阿童木的作者手冢治虫走上动漫之路就是因为1943年在电影院看了一部中国动画电影—《铁扇公主》才立志从事这项事业的。而日本另一位动漫风云人物宫崎俊又是受到了手冢治虫的影响才走上动漫创作这条路。据统计,在我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我国原创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明显落后于国外动漫产业的发展步伐。时至今日,中国动漫已经没落成了动漫界的“第三世界”了。中国动漫市场目前完全没有一个有序的市场秩序,产业链断链,各方资源几乎处于一种互不相干的状态,一厢情愿的规划,所有的动作不按市场规则出牌,走一步算一步。这种局面的造成有很多原因:(1)动画片概念的错误认识以及对观众年龄层的狭隘定位;(2)题材陈旧且无聊,原创剧本匮乏;(3)动漫人才缺乏;(4)技术落后或盲目使用“新”技术;(5)外行指挥内行或外行指挥外行,加上缺乏敬业精神;(6)专业运营不足。由于以上这些原因,使得我国的动漫形成了这样的发展趋势:1、关于人才。有业内专家表示,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模式化教育,从某种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形成了顺从、统一的传统文化心理。然而,动漫的创作离不开丰富超凡的想像能力,有时甚者需要的是极富夸张的想像,这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原创动漫人才的匮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据了解,国内动漫产业急需创意研发人才、兼通艺术与技术的复合型动漫人才和经营开发人才。目前,全国动漫从业者不到1万人,只及韩国的1/3,因此我国动漫人才的需求正处于严重紧缺状态。所以,培养出大量的有技术、有思想的动漫人成了当务之急。2、关于剧本。业内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如今我国的动漫产业链中,重视开发和扶植原创漫画的力度还很不够。漫画可以延伸出动画,且隐藏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但国内目前几乎“无漫可动”。原创漫画是动画和游戏的基础和本源,没有欣欣向荣的漫画难以改变当前后劲乏力的状态。我国动漫的当务之急是寻找到一些适合时代发展和符合日益长大的孩子们口味的优秀剧本。3、关于运营。优秀的动漫作品诞生后,要想获得经济效益必然离不开专业的运营操作。曾专程前往日本考察动漫产业发展的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辑金德龙说,国际惯例显示,动漫产业并不靠出售的播出版权赚钱。他说:在日本和欧美许多国家,影视播出的版权收益最多只占到制作成本的20%。动漫产业最大的赢利点,不在销售影视版权,而在衍生产品的开放和生产。就以日本动漫产业为例,日本动漫的大量附属品———动漫周边产品,丝毫不逊色于日本的动漫产品,只要有一部动漫热播,市场上就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优质的动漫周边产品,关于动漫主人公的玩偶、服饰、挂件、文具……一切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而目前我国的动漫周边产品,依然只停留在以毛绒玩具为主,在大量盗版横行的阶段,并没有将动漫周边产品发展为产业。而将动漫周边产品产业化,成为我国动漫产业的重要走向。未来或许是美好的,中国庞大的市场空间,以及中国目前强劲的发展势头,都让大家对中国动漫的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但往往现实是残酷的,今日的中国动漫俨然是个充满了希望、失望、口水、抱怨的杂烩缸。《喜洋洋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的成功为中国剧场动画的发展也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动画电影或许也是中国动漫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动画这门综合艺术自诞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动画”的概念经历了无数次分离与融合,但动画始终是融合了技术与艺术的双重性质,给全世界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它是一种没有国界的世界通用的语言,是世界文化的缩影。 中国动画曾经无比辉煌,但是经过70多年的大起大落,现在已远不如世界其他的动画强国。党的十五大之后国家开始出台政策大力扶持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先后建立杭州、常州、深圳、吉林、长沙等国家动漫基地,生产大量动画片。发展到今天,中国动画的确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网络联系着世界,当今中国的动画片受众大多还是依靠网络接受日本和欧美动画强国的洗脑,中国动画片对于青少年的影响依旧甚微。 创新是创作的灵魂 中国的动画创作从创始初期就积极开拓,题材和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讲述儿童喜爱的故事,寓教于乐。但这样却形成了一个误区:动画片大多都针对低龄儿童,缺乏青少年尤其是青年喜爱的动画作品,留下了市场空缺。而相比之下的美国、日本动画片在创作上思维活跃,题材丰富,并且老少皆宜,日本更是“全民动画”,每个年龄阶层的人都有合适的动画作品。这些中高年龄层的作品就全数进入中国国内市场,占领了空白。 美国动画电影不论是迪斯尼还是PIXAR、梦工厂都善于吸收世界文化,过去经典传颂的埃及题材的《埃及王子》、希腊题材的《大力神》、阿拉伯题材的《阿拉丁》、中国题材的《花木兰》暂且不表,就说2008年暑假轰动的梦工厂三维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就足以吸引全球人的眼光。 功夫和熊猫都是中国的国宝,二者的结合无疑是典型的中国风。片中宏大的中国风背景音乐配上宏伟精彩流畅的武打场面、诙谐幽默的故事设计、各具特点的造型,虽然是绝对的喜剧,却看得不少人潸然泪下。是感动吗?是在感叹,为什么如此好片,竟然不是国人自己创作的!而在感叹的同时反省、修正自身创作的不足,对中国动画的复兴大有裨益。突破思维定势,转化观念。中国动画片创作一直秉承“寓教于乐”的宗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化意义被过分强调,失去了动画娱乐的前提。教化思想下动画片大多一副严肃的面孔,大人不看,小孩更加不喜欢。而日本动画片实行市场分级制度,有适合各个年龄和阶层的作品,同时还有深刻的社会思想包含其中,观众在看故事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解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 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动画片既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传统的发展和创造。《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人物,从电影、电视到动画,这一形象可谓深入人心,就连《宝莲灯》里都免不了要把这一形象搬出来。中国动画学会的徽标也是这只“国民猴”。但这么多年来关于孙悟空并未有过任何造型和故事上的突破,永远是那身黄色的衣服、红黄两色的金箍棒,千年下来,从熟悉到腻味。日本根据中国古典文学改编的漫画《最游记》因其疯狂的颠覆、吸引人的剧情、曲折的情感和深刻的生活哲理,瞬间就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迷恋,甚至有不少人因为《最游记》这部漫画才去阅读《西游记》原著。 在世界风靡中国风的当今,2008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更把中国推向了世界,我们动画创作人在继承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的时候,更应该对过去进行颠覆和再造,这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使得动画艺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技术与艺术相结合。随着CG技术的不断进步,神奇的电脑科技给动画艺术带来令人咋舌的感官表现,强烈震撼了人们的视觉神经。在一些关于中国动画发展方向的讨论上,总是会有人问到“我们应该保留艺术的发展,还是要完善技术支持”,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技术和艺术缺一不可,齐头并进。只有先进的技术才能丰富艺术表现,更高的艺术需要更高超的技术来完成。现在世界动画逐渐跨越传统动画的一些障碍,迈向无纸动画的领域,不仅三维动画,技术的发展使得二维动画也摆脱了纸张的限制,在CG的世界中畅游。 但我们必须避免两个误区:一是技术运用不要超过动画艺术表现本身,为炫技而技术;二是避免对迪斯尼和日本动画的过度模仿。《宝莲灯》里的小猴子明显带有迪斯尼的幽默,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的《围棋少年》则带有日本动画片《棋魂》的影子。 期望有一天,中国的动画片就是“中国”的。 发掘市场是当务之急 在世界动画发展史上,动画更多是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的。美国动画在创始初期就很快进入产业化操作,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而日本的动画与漫画结合的产业文化还被称为“伟大的发明”,成为日本一大经济命脉。 中国的动画创作艺术性很强,但市场意识却十分薄弱。发掘中国的动画市场是当务之急。中国动画的市场是巨大的,其路径在于艺术创作和市场相结合,艺术与商业相结合,完善中国动画的产业链,建立完整的产业运作,形成由中国特色的动画领域。 市场化操作。首先,改变制作体系。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聚集一批“热血”创作者,小作坊制作,不盈利靠国家支助。动画具有

中国动漫都这样了,还有什么可论的,唉~~~~~你也真好脾气,要是我死活不写,无话可说,除了哀叹,就得说空话。就说我考大学吧,一向想为中国动漫做点贡献,考哪啊,就得上个动漫专业吧,出来都没工作,多少人都是这样,中国不重视动漫,再好再多的志向都化为泡影。还有什么《喜洋洋与灰太狼》我看了就来气,没有比这再低劣的制画效果了,想着小日本的子孙在看《千与千寻》我们的看《喜洋洋与灰太狼》,我们人口素质不低才怪,唉~~,都这么说都没用,我们国家这方面老执着了,简直是封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