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硕士论文4月15日第一次审核。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根据扬州大学官方硕士研究生论文规定,显示时间为每年4月15日是第1次审核时间,错过审核时间将会影响论文的完成和公布,要及时提交论文信息,经过第1次审核后,后续还有其他的审核和操作步骤。
扬州大学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兽医硕士专业学位是面向现代大中型畜牧生产企业、兽医业务与管理、国家动物卫生、兽医卫生监督、动物药品生产与管理、动物检疫等部门,培养从事兽医资源管理、技术监督、市场管理与开发和现代化兽医业务与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一、培养目标兽医硕士专业学位是面向现代大中型畜牧生产企业、兽医业务与管理、国家动物卫生、兽医卫生监督、动物药品生产与管理、动物检疫等部门,培养从事兽医资源管理、技术监督、市场管理与开发和现代化兽医业务与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具体目标要求为:1.较好地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兽医现代化服务。2.较好地掌握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熟悉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并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熟知国内兽医现状,了解国际兽医业发展动态和趋势。3.具备较强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专业技术及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统筹决策、组织管理和业务实施能力。能独立担负兽医科技服务、技术监督、管理与开发、项目规划与实施等各项工作。二、培养方式1.培养采取进校不离岗、在职学习的培养形式,集中在校学习的累计时间不少于6个月。2.学位论文实行专业学位点(学院)和导师共同负责制,并与市级以上兽医业务部门密切合作。学院负责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和必修环节,导师或导师小组(含兽医部门的业务骨干)负责指导研究工作和学位论文。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多不超过5年。实行学分制,按规定修满32学分、完成必修环节和论文工作,可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四、课程设置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必修课18学分,选修课至少需要10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下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备注必修课程18学分自然辨证法外国语基础兽医学进展临床兽医学进展预防兽医学进展兽医法规234441 选修课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管理学原理兽医临床检验预防兽医学实验技术细胞分子生物学高级生物化学文献检索科技论文写作动物性食品有害物残留检测兽医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兽医公共卫生22222211222任选10学分五、必修环节1.文献阅读报告1学分2.专题报告1学分3.开题报告1学分4.论文工作中期报告1学分六、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辨1.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选题必须密切结合实际,针对技术服务、技术监督、业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或针对有重要应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问题进行选题,经指导小组认可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应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2.学位论文形式:兽医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以是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研究论文等。3.学位论文评价:着重考察学生运用现代科学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研究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进展,成果应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或对生产管理有较大实际应用价值。4.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研究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有关论文答辩、学位申请等环节的具体要求,按《扬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七、学位授予完成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取得32学分以上,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兽医硕士专业学位。专业硕士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八、制定培养方案的说明本培养方案是根据全国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知道委员会《关于制定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和扬州大学《关于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意见》制定的。九、学位课程和必修课程简介基础兽医学进展4学分,64课时讲授兽医药理、毒理、生理、病理等研究新进展。临床兽医学进展4学分,64课时讲授兽医内科学、外科学、产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预防兽医学进展3学分,48课时主要介绍动物重要病原微生物的结构特点,分离及培养特性、毒力因子、鉴定方法和致病特点,重点介绍动物病原微生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介绍动物免疫细胞的发生、分化、表面标志、功能分类和抗原识别及加工提呈机制,抗体结构及多样性的产生机制,体液免疫因子的作用机制,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基因组成及其编码分子与免疫应答的关系,免疫应答的调节,抗感染免疫,现代免疫学技术及其在病原鉴定和疫病诊断中的开发与应用。介绍动物疫病的发生、发展、传播和流行规律,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畜禽重要疫病的特点以及诊断和控制措施,动物疫病的预测和监控,畜禽产品的检疫检验。兽医临床检验2学分,32课时讲授临床血液学、临床化学和临床酶学的原理和方法,临床检验的意义。预防兽医学实验技术2学分,32课时动物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常见的诊断和防制实验技术。
“时间就像一头野驴,生猛地扎进生活的泥坑里,我没想过拽住。我将以告别的形式适应我自己,成为我自己。”
时间就像一头野驴,生猛地扎进生活的泥坑里,我没想过拽住。我将以告别的形式适应我自己,成为我自己。如果论文致谢有段位那一些文科生的致谢就属于天花板级别。
扬州大学没有材料专业的博士点。
扬州大学新设研究生院下设综合办公室、招生办公室、学位与实训办公室、学位教育专业办公室、教育管理与就业指导办公室。扬州大学是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生院校之一。
近年来,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体系。学校有近8000名研究生,11个博士点,43个硕士点。
二级学科博士点5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25个;现有硕士、博士专业学位14个。4篇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0多项,全校年科技经费5亿多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连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共有30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由中科院与该校共同完成的“转基因山羊体细胞克隆山羊”成果被评为199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之首,由该校参与完成的“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工作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头条新闻,8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成绩同样喜人,学校的“农科教结合”工作已形成了以苏北基地为中心,辐射苏中、苏南的格局,在服务“三农”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2002-2013年期间,学校共有4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2013年,在ESI评价的22个学科中,学校共被ESI收录论文3672篇,被引23142次,篇均被引频次为,在全球排名前1%的5039个研究机构中,总被引次数位居第1664位。学校的“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于2013年被评定为首批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编辑部是在原江苏农学院、扬州师范学院、扬州工学院、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高校学报编辑部的基础上,于1997年扬州大学合并办学5周年之际成立。1997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季刊),2004年改为双月刊;1998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1999年将《江苏农学院学报》更名为《江苏农业研究》;2002年将《江苏农业研究》更名为《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季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该刊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该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苏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儒商研究”、“扬州文化研究”、“女性文学多棱镜”、“审美新视角”等特色栏目。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该刊为综合性高等教育研究刊物,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和探索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类问题,既发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性研究论文,也刊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内容覆盖了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该刊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大复印资料中心、《教育文摘周报》、《新华文摘》等都不同程度地转载、摘引该刊所发论文。该刊为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江苏省期刊方阵优秀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该刊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理科学和化学、工业技术、环境科学等门类的学术论文。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该刊被美国《数学评论》(MR)、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德国 《数学文摘》(ZBL)、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力学文摘》等国内外著名检索期刊收录。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收录。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原《江苏农学院学报》、《江苏农业研究》)该刊是综合性农业与生命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园艺、植物保护、食品科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 该刊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图书馆分别入选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联合国粮农组织AGRIS、英国CABI、动物学记录(ZR)、美国DIALOG、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国内所有以”中国”名头出版的农业文摘类期刊和部分医学文摘期刊及《中国生物学文摘》等作为一次文献源期刊收录。2002年以来多次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学术类一等奖),蝉联”江苏省双十佳期刊”。 图书馆藏 截至2014年9月,全校拥有文献402万余册;年订购中文报刊3376种,原版外文期刊548种。馆内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目录丛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等大型文献,馆藏中苏北方志较为齐全,文史、农业、烹饪类文献具有特色,敦煌学资料丰富。馆内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藏有各种电子出版物,包括中国期刊网镜像站、超星数字图书馆、北大方正Apabi数字图书系统、EI、PQDD、IEEE/IEE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40种,折合电子文献万册。
扬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是文学院下设的研究生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学术史研究方向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扬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清代学术研究的中心之一,而任中敏(半塘)先生的词曲学研究和敦煌文学研究原本就富于学术史研究的内涵。本方向人员从当代视角出发,运用新的观念和方法,着重研究学术史、思想史、地域文化传统与文学的关系,深入探讨推动文学演变、发展的外部动力和内在动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扬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如下: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强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优秀专业人才。毕业后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其他教学单位及研究部门的教学科研工作,也能够胜任党政系统宣传、出版、文化、新闻等工作需求。具体要求如下: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和理论思辩能力。2、为人正派,讲爱心,讲奉献,重信义,讲廉耻。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富有公德,重视道德自律,遵守各项校规校纪。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集体活动。培养健康体魄,培养健康心理,追求人格完善。3、努力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扎牢专业基础。并了解比较文学、美学、文艺学、现代文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的有关知识和研究方法。能够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拓展学术视野,能够关注学术前沿,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4、掌握计算机技能,有较好的文字信息处理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努力了解自然科学发展趋势和重大信息,善于更新知识,与时共进。二、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隶属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根据本学科覆盖面较宽的特点,设置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先唐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等三个方向。其主要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见表1。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1 先唐文学 主要研究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诗经》和《楚辞》,先秦散文,《史记》等史传文学,汉赋,乐府,魏晋南北朝诗歌,骈文,文学批评等。2 唐宋文学 主要研究唐诗,宋词,唐宋古文运动,唐传奇,宋代话本,敦煌文学等。3 元明清文学 主要研究元代杂剧,明清各类小说,明清各类戏曲,元明清诗文词和文学批评。三、学习年限一般学习年限为三年。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按规定修满35个以上课程学分,完成必修环节和论文工作,可以提前毕业或者延期毕业。允许分段完成学业。四、培养方式1、导师负责制实行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指导教师应教书育人,管教管导,关心研究生各方面的成长和进步。研究生要尊敬师长,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做到教学相长。2、课程学习与科研论文并重掌握坚实的文学理论和中国古代文学的专门知识。通过学术论文写作,培养具有独立从事文学研究的能力。加强研究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活动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五、培养环节1、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严格按照本方案填写《扬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经学科负责人审定后报学院和研究生处备案。研究生的培养计划是导师指导研究生学习的依据,也是对研究生毕业和授予学位进行审查的依据。培养计划确定后,研究生和导师均应严格遵守。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5门与现专业相关的本科基础课程;跨专业入学者视专业差异,必须至少补修3门与现专业相关的本科基础课程。以上补修课程列入个人培养计划,不计学分;考试合格,成绩登录时标明“补修”。2、课程学习为使研究生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必须十分重视课程学习,特别是学位课程和必修课程的学习。课程学习可根据课程性质,采取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自学,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任课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实践环节包括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主要是参社会调查,在导师指导下 ,承担有关科研、调研等活动。教学实践主要是以本科生为对象,开展教学和课外辅导、批改作业等。参加教学实践的教学工作量相当于助教一个月的工作量。4、论著与原著阅读阅读文学原著和相关研究论著,是攻读学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扩大研究生知识面,活跃学术思想,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及掌握本学科与相关学科动态有重要意义,也是设计学位论文选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研究生必须广泛阅读,完成导师开列的阅读书目。5、学术活动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参加10次校内外学术活动,至少主讲1次学术报告。这些学术活动可以是校内各院系组织的学术讲座,也可以是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六、考核方式1、课程考核学位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考核以考试、考查或撰写课程论文等方式进行,成绩合格即可取得相应学分。同等学力者入学者的所有补修课程补修必须考试合格。2、实践环节考核实践环节考核由学院研究生教务员负责。研究生必须填写《扬州大学实践环节考核表》,考核合格者方能毕业。3、学术活动考核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要填写《扬州大学学术活动记录表》,按学期送交学院研究生教务员审核并存档。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数量质量,须考核合格才能毕业。4、中期考核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一般在课程学习结束后,结合论文开题工作进行中期考核,具体根据《扬州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执行。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工作,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能力,培养分析综合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1、论文选题与开题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尽早开始。在查阅文献、收集材料的基础上作好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立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计划及目标、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及学术创新等。开题报告应在学科范围公开宣讲,广泛征求意见。2、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学位论文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要有一定的工作量。在论文题目确定后,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论文要求资料可靠、理论正确、思路清晰,对所研究专业和方向的最新成就有所了解,对所研究的课题有独到见解,并在该研究方向上有所创新和突破。论文书写必须符合《扬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以省、校两级优秀论文为目标,着力提高学位论文质量。3、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研究生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学位申请等环节按《扬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积极推行学位论文的“双盲”送审和公开答辩制度。九、修订说明修订本培养方案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研究生政治思想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方案力求规范,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力求清楚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在课程设置方面,力求做到按需设课,设置合理,避免按人设课。在设置课程的同时,要考虑任课教师的梯队培养,把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结合起来。对必须开设的重要课程,应把培养第二主讲教师的任务提到议事日程。把青年教师培养、人才引进与课程体系合理性结合起来,与学科水平整体提高结合起来,进行通盘考虑。注意处理好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必修课、选修课之间的层次连接与递进关系;理论水平提高与文献解读能力增强的关系,体现“整体优化”原则。八、学位专业课程和必修课程简介1、文化与文学 2学分,36课时 本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与文学关系有宏观认识,认识中国文化发展的宏观趋势,了解儒学、经学、玄学等等思想史状况,了解学术史状况,进而认识中国文学发展的深层原因。在这种宏观把握的基础上,提高文学研究理论层次。2、文学思潮史 2学分,36课时 本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宏通关系的认识和演变趋势的认识。文学与政治、经济、民族等因素的关系,文类文体相互影响,也相互竞争的关系,文类演变趋势的动态把握,是本课程主要内容。3、文学方法论 2学分,36课时 本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研究理论水平。课程主要内容是系统阐述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若干方法,比较分析其得失长短,进而借鉴吸取适合我们的经验。本课程也介绍本学科的学术传统和研究经验。4、先唐文学通史 2学分,36课时5、唐宋文学通史 2学分,36课时6、元明清文学通史 2学分,36课时 这三门课程共同构成中国古代文学通史,是本学科的基础主干课程。因为容量太大,学术界普遍采取分段把握方式 ,各自均可构成独立课程。本学科任何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均须重视并认真通修。本课程目的在于培养硕士研究生具有坚实全面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系统知识。其内容一是在大学本科古代文学知识基础上扩展知识面;二是从各种角度开拓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视野,了解研究古代文学的成果;三是阐释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规律。7、中国诗歌史 2学分,36课时 本课程是分体文学史的主干课程。纵向贯通方式把握中国诗歌的起源和演变,形式和内涵,背景和风貌,特质和影响。对诗歌演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需要有一个本科学历才能申请学位。申请学位需要平均成绩达到要求、论文答辩达到良或者良以上、通过学位英语考试后才能获得学位证书。
扬州大学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兽医硕士专业学位是面向现代大中型畜牧生产企业、兽医业务与管理、国家动物卫生、兽医卫生监督、动物药品生产与管理、动物检疫等部门,培养从事兽医资源管理、技术监督、市场管理与开发和现代化兽医业务与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一、培养目标兽医硕士专业学位是面向现代大中型畜牧生产企业、兽医业务与管理、国家动物卫生、兽医卫生监督、动物药品生产与管理、动物检疫等部门,培养从事兽医资源管理、技术监督、市场管理与开发和现代化兽医业务与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具体目标要求为:1.较好地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兽医现代化服务。2.较好地掌握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熟悉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并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熟知国内兽医现状,了解国际兽医业发展动态和趋势。3.具备较强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专业技术及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统筹决策、组织管理和业务实施能力。能独立担负兽医科技服务、技术监督、管理与开发、项目规划与实施等各项工作。二、培养方式1.培养采取进校不离岗、在职学习的培养形式,集中在校学习的累计时间不少于6个月。2.学位论文实行专业学位点(学院)和导师共同负责制,并与市级以上兽医业务部门密切合作。学院负责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和必修环节,导师或导师小组(含兽医部门的业务骨干)负责指导研究工作和学位论文。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多不超过5年。实行学分制,按规定修满32学分、完成必修环节和论文工作,可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四、课程设置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必修课18学分,选修课至少需要10学分。具体课程设置见下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备注必修课程18学分自然辨证法外国语基础兽医学进展临床兽医学进展预防兽医学进展兽医法规234441 选修课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管理学原理兽医临床检验预防兽医学实验技术细胞分子生物学高级生物化学文献检索科技论文写作动物性食品有害物残留检测兽医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兽医公共卫生22222211222任选10学分五、必修环节1.文献阅读报告1学分2.专题报告1学分3.开题报告1学分4.论文工作中期报告1学分六、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辨1.学位论文选题:学位论文选题必须密切结合实际,针对技术服务、技术监督、业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或针对有重要应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问题进行选题,经指导小组认可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应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2.学位论文形式:兽医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以是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研究论文等。3.学位论文评价:着重考察学生运用现代科学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研究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进展,成果应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或对生产管理有较大实际应用价值。4.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研究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有关论文答辩、学位申请等环节的具体要求,按《扬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七、学位授予完成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取得32学分以上,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兽医硕士专业学位。专业硕士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八、制定培养方案的说明本培养方案是根据全国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知道委员会《关于制定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和扬州大学《关于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意见》制定的。九、学位课程和必修课程简介基础兽医学进展4学分,64课时讲授兽医药理、毒理、生理、病理等研究新进展。临床兽医学进展4学分,64课时讲授兽医内科学、外科学、产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预防兽医学进展3学分,48课时主要介绍动物重要病原微生物的结构特点,分离及培养特性、毒力因子、鉴定方法和致病特点,重点介绍动物病原微生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介绍动物免疫细胞的发生、分化、表面标志、功能分类和抗原识别及加工提呈机制,抗体结构及多样性的产生机制,体液免疫因子的作用机制,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基因组成及其编码分子与免疫应答的关系,免疫应答的调节,抗感染免疫,现代免疫学技术及其在病原鉴定和疫病诊断中的开发与应用。介绍动物疫病的发生、发展、传播和流行规律,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畜禽重要疫病的特点以及诊断和控制措施,动物疫病的预测和监控,畜禽产品的检疫检验。兽医临床检验2学分,32课时讲授临床血液学、临床化学和临床酶学的原理和方法,临床检验的意义。预防兽医学实验技术2学分,32课时动物传染性病原微生物常见的诊断和防制实验技术。
扬州大学医学院开展2017年度医学院研究生中期考核的通知
根据《扬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扬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2007版)等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开展2017年度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下面,我为大家提供扬州大学医学院关于开展2017年度医学院研究生中期考核的通知,全文如下:
一、考核对象
已经根据培养计划修完主要课程、取得相应学分,并已开展学位论文准备工作的2015级博、硕士研究生。
二、组织工作
考核工作由各学系统一组织。学院成立研究生中期考核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院考核工作。政治、思想、品德等方面的考核由学院党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业务考核由各学系组织统一进行,主要检查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科研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实验能力、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等。
三、考核等级
研究生中期考核的结果共4个等级,分为A等(优秀)、B等(合格,继续攻读学位)、C等(警告,提出改正意见)、D等(不合格,建议作退学处理)。优秀比例控制在参加中期考核各类研究生总数的35%以内。考核结果为B等以上的.研究生,方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
四、考核流程
研究生中期考核程序分个人自查、学系考核、学院审定、学校审批四个步骤。
(一)4月20-5月10日
个人自查:各学系及时通知各学位点研究生对照个人培养计划进行自查,检查个人培养计划完成情况,认真填写《扬州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表》或《扬州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表》并准备中期考核答辩会汇报材料。
(二)5月11-6月28日
学系考核:各学系根据本学科具体情况制定研究生中期考核方案及考核时间,报学院备案批准后实施。所有考核在6月28日前完成。具体要求如下:
(1)学术学位及专业学位研究生均须按照一级学科组织学生开展中期考核答辩会,研究生需就业务考核各项内容制作PPT进行口头汇报,学系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进行现场点评及评分。该项考核在5月底前结束。
(2)临床医学及中西医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还需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提交所在二级学科或三级学科临床真实案例分析(含案例分析答案)纸质材料及电子材料各一份,临床案例分析范本格式见附件6;第二部分进行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时间暂定6月18日左右。
(3)根据学科人才培养需要,对博士研究生还可以开展“学科综合考试”等其他形式的中期考核,具体要求由各学科制定,学院批准后实施。
学术学位研究生考核成绩根据答辩会专家评分计算,专业学位研究生考核成绩以答辩会专家评分及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合并计算,各占50%,根据成绩高低确定中期考核各等级学生名单。
(三)6月29日-6月30日
学院审定:学院中期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各学系研究生中期考核情况和成绩,汇总考核结果,按类别填写《2017年度研究生中期考核情况汇总表》。
(四)7月1日以后
学校审批:研究生院负责审核中期考核结果,报校领导批准后发文公布。
五、材料要求
各专业研究生中期考核表及学术学位博士、硕士考核情况汇总表(电子版、纸质版各一份)等材料于6月28日前报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六、其它事项
1. 根据《扬州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本年度未办理注册手续的研究生不得进行中期考核。
2. 研究生论文开题、中期考核须同时通过“研究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申请和审核。
附件:
年度研究生中期考核情况汇总表
2.扬州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表
3.扬州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表
4.扬州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5.扬州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6.扬州大学医学院临床案例格式范本
原文地址:
扬州大学没有材料专业的博士点。
扬州大学新设研究生院下设综合办公室、招生办公室、学位与实训办公室、学位教育专业办公室、教育管理与就业指导办公室。扬州大学是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生院校之一。
近年来,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体系。学校有近8000名研究生,11个博士点,43个硕士点。
二级学科博士点5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25个;现有硕士、博士专业学位14个。4篇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0多项,全校年科技经费5亿多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连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共有30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由中科院与该校共同完成的“转基因山羊体细胞克隆山羊”成果被评为199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之首,由该校参与完成的“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工作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头条新闻,8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成绩同样喜人,学校的“农科教结合”工作已形成了以苏北基地为中心,辐射苏中、苏南的格局,在服务“三农”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2002-2013年期间,学校共有4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2013年,在ESI评价的22个学科中,学校共被ESI收录论文3672篇,被引23142次,篇均被引频次为,在全球排名前1%的5039个研究机构中,总被引次数位居第1664位。学校的“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于2013年被评定为首批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编辑部是在原江苏农学院、扬州师范学院、扬州工学院、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高校学报编辑部的基础上,于1997年扬州大学合并办学5周年之际成立。1997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季刊),2004年改为双月刊;1998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1999年将《江苏农学院学报》更名为《江苏农业研究》;2002年将《江苏农业研究》更名为《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季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该刊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该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苏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儒商研究”、“扬州文化研究”、“女性文学多棱镜”、“审美新视角”等特色栏目。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该刊为综合性高等教育研究刊物,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和探索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类问题,既发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性研究论文,也刊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内容覆盖了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该刊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大复印资料中心、《教育文摘周报》、《新华文摘》等都不同程度地转载、摘引该刊所发论文。该刊为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江苏省期刊方阵优秀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该刊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理科学和化学、工业技术、环境科学等门类的学术论文。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该刊被美国《数学评论》(MR)、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德国 《数学文摘》(ZBL)、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力学文摘》等国内外著名检索期刊收录。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收录。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原《江苏农学院学报》、《江苏农业研究》)该刊是综合性农业与生命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园艺、植物保护、食品科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 该刊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图书馆分别入选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联合国粮农组织AGRIS、英国CABI、动物学记录(ZR)、美国DIALOG、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国内所有以”中国”名头出版的农业文摘类期刊和部分医学文摘期刊及《中国生物学文摘》等作为一次文献源期刊收录。2002年以来多次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学术类一等奖),蝉联”江苏省双十佳期刊”。 图书馆藏 截至2014年9月,全校拥有文献402万余册;年订购中文报刊3376种,原版外文期刊548种。馆内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目录丛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等大型文献,馆藏中苏北方志较为齐全,文史、农业、烹饪类文献具有特色,敦煌学资料丰富。馆内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藏有各种电子出版物,包括中国期刊网镜像站、超星数字图书馆、北大方正Apabi数字图书系统、EI、PQDD、IEEE/IEE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40种,折合电子文献万册。
扬州大学办的学术期刊有:《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双月刊)、《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季刊)没有其它期刊了。
好像是中文核心期刊,只能说一般吧
没有这个学报!!扬州大学的学报只有4种: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根本就没有医学版!!更是 何谈核心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编辑部简介是在原江苏农学院、扬州师范学院、扬州工学院、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高校学报编辑部的基础上,于1997年扬州大学合并办学5周年之际成立。1997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季刊),2004年改为双月刊;1998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1999年将《江苏农学院学报》更名为《江苏农业研究》;2002年将《江苏农业研究》更名为《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