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粉笔论文格式

发布时间:

粉笔论文格式

粉笔,一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笔,一种老师的教学用具,今天,我要满怀深情的来赞颂你。自从有了黑板以来,粉笔就成了老师一种不可缺少的教学用具,也成了学生们的好朋友。粉笔大约有3寸长,接近圆锥形的身体自下到上逐渐变细,但粗细的差距不是很大,不同于圆锥的是粉笔的两端都是平面,粉笔是由石灰、漂白剂和凝固剂经过加工而制成的。粉笔分白色和彩色两种,老师们都喜欢白色粉笔,而我们却喜欢彩色粉笔。但是无论粉笔是什么颜色的,他们都在向我们传递知识,但是小小的粉笔是有限的,但是粉笔写出的知识是无限的。老师通过粉笔告诉我们数学世界的有趣,告诉我们音符的友善,告诉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粉笔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每天,老师总是带着微笑向我们传递知识,我们了解理解知识,却不见了粉笔,在黑板擦的抚摸下,化成了灰。每当我看到粉笔,就会想起我们的老师,老师每天都很辛苦,晚上熬夜为我们批改作业读书,备课……..这和粉笔的无私奉献是都么的相似啊!粉笔,你是一位知识的传递者,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同学们的从无知识到有知识,正如一首宋词说的那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是泪干”我觉得,你和春蚕、红烛一样,你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人类服务的奉献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颂扬!

粉笔灰对人体并无大害.教师常需在黑板上书写、绘图进行讲解。在45~50分钟的一节课里,就要擦写数次,下课时,往往在手上、袖子上,甚至头发、肩膀上都留下一层白色粉笔灰。天天如此,年复一年,工作20~30年后,消磨了数以万计的粉笔。不可避免地从鼻孔吸入一些粉笔灰。吸入粉笔灰是否致病,是广大教师至为关切的问题。粉笔是由石膏制成的。石膏的成分是硫酸钙。石膏性能稳定,无毒。数千年来,中医用生石膏(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钙CaSO--4•2H2O)煎服,外用煅石膏(熟石膏)敷患处。认为能清凉解热,生津止渴,生肌敛疮。用粉笔书写板书,是将石膏粉末涂在黑板上。擦拭黑板时,石膏粉尘(粉笔灰)在空气中短暂飘扬后坠落在黑板附近的物面和地上。其颗粒较大,多在100微米以上,较重,落下较快,在空中飘浮时间短。据劳动卫生有关资料,生产、生活环境空气中的粉尘微粒,直径在10~20微米以上者,经鼻孔吸及时多数被鼻毛、鼻、咽、喉部阻挡,附着在粘膜小气道及肺泡。若为对机体有害的物质(如二氧化硅、石棉),在肺泡及小气道中积存较多,将对人体造成损害。由上述可知,粉笔灰尘的颗粒较大,大多不会吸入到下呼吸道,又加上石膏本身对人体无毒,医学界至今也尚无因吸入粉笔灰引起肺部疾病的报道。我国劳动卫生部门,在职业尘肺的有关规定中,也没将粉笔灰作为肺的病因。尽管粉笔灰对人体并无大害,然而我国数以百万计的教师,每天都要用粉笔作板书,每天都生活在擦拭黑板后的粉笔灰尘中,仍可引起鼻、咽、喉部不适。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教师不可能不用粉笔写字,更不可能带着口罩上课。因此,研究推广无灰粉笔,逐步推广用荧光笔在搪瓷板上书写,或使用书写投影仪、幻灯等,不断更新教学设施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增进教师健康仍然中必要的。由上课写字、擦黑板带来的“粉笔综合征”已成为广大老师的头号健康隐患。记者从某中学了解到,一名毕业班上课最多的老师,平均每天要“吸”掉12支粉笔的粉笔灰。尽管无尘粉笔、防尘黑板擦正在推广,而且不少新发明也在进行中,但多数老师还在使用传统粉笔,因为粉笔而带来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的综合征给老师健康带来隐患。慢性咽喉炎司空见惯近日,某中学一名语文老师告诉记者:“在一次教师体检中,体检医生在注释栏中没有写上‘患有慢性咽喉炎’。我当场诧异地问医生,为什么不写慢性咽喉炎。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医生竟然回答我:‘慢性咽喉炎对教师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病了。’”记者了解到,因为每天上课要写板书、擦黑板,粉笔灰经常把老师弄得蓬头垢面。而且老师总是一边写板书,一边讲解,甚至有时一边擦黑板,粉笔灰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吸”进去。要是遇上老师感冒、咳嗽,粉笔灰更是雪上加霜,严重的还会引发哮喘。一天“吸”掉12支粉笔“自从当了老师以后,我天天都要洗头,这全是因为粉笔灰。”一位年轻教师这样告诉记者。除了要天天洗头,不能戴隐形眼镜、最好戴框架眼镜等,也成为老师,特别是年轻女教师预防粉笔灰的妙招。不少老师说:“每次上完课,脸上、头发上、衣服上全部都是粉笔灰。而且因为冬天拿粉笔手会干,手指的皮肤还经常出现皲裂。严重的皮肤都可能引起过敏,更别提呼吸道疾病、感冒慢性咽喉炎了。”记者估算,一般而言,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上,需要写一黑板的板书,而一黑板的板书大约需要用掉半支粉笔;而一名中学英语老师或数学老师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上,往往需要写5黑板的板书,大约就要用掉两支半的粉笔。而毕业班的老师一天最多需要上6节课,就相当于要“吸”掉12支粉笔。新发明虽好但使用不便虽然近几年本市中小学都开始使用无尘粉笔,但老师们的反映却是,无尘粉笔还是有灰。对此,向明中学总务处负责采购的董老师一脸无奈地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和负责采购的工作人员跑了很多单位,看了很多发明展,一直想找到传统黑板粉笔的替代品,可无论从成本角度,还是实用角度,没有一项新发明能让老师满意、习惯使用。”向明中学的确找到过一种“无尘”的粉笔,几乎看不见灰,这种粉笔和普通粉笔形状差不多,但必须靠笔尖写字,侧面写不出,不能像普通粉笔那样握,而要像握铅笔一样在竖直的墙壁上写字。老师们用了一天,都说胳膊酸,而且字很淡,教室后排孩子看不清。记者在本市西区还发现一所学校使用一种粉笔专用的塑料套,目的是为了预防老师的手指和粉笔直接接触。但是不少老师都反映,尽管新发明很好,但粉笔装上套子容易折断,影响老师写板书的时间。粉笔综合征对策[眼睛]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专家邹海东告诉记者,做好个人保健工作很重要。如果遇到眼睛发炎的话,应及时使用眼药水。平时注意用眼卫生,保持双手清洁,同时注意不要用脏手碰眼睛,在擦黑板的时候尽可能离得远一点。[皮肤]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郑志忠告诉记者,由于粉笔是碱性的,因此手指在接触以后,容易出现皮肤老化,引起皮肤干燥、皲裂等。专家提醒,教师在用完粉笔以后,应该及时洗手,注意护肤,比如适当使用护肤霜。如果是皮肤过敏的话,应经常洗脸,可以适当吃点抗过敏药。[咽喉]曙光医院五官科蒋梦穗告诉记者,教师上课应注意发声方法,不要过度使用嗓子。比如:可以学习发声放松的方法;在疲劳的情况下,尽可能不要过度用声;不要强迫使用高音;嗓子水肿发痛,早治疗早检查。长征医院耳鼻咽喉科彭玉成表示,平时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润喉。如果嗓子确实哑了,说不出话,就不要再拼命讲;另外,注意个人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辛辣、过冷过热等刺激性很强的食物。[肺部]市肺科医院肿瘤科周彩存博士告诉记者,临床上还没有发现过因粉笔灰而引起的粉尘职业病。但专家建议,可以考虑推广磁性水笔和白板书写。另外,擦黑板时尽量远离,可以暂时摒住呼吸,减少粉尘吸入。

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考核是顺利毕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要求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许多应考者缺少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就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必要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毕业论文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二)、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第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认真全面记录。第二、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考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阅读、选读、研读。第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不能只是重复前人或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第四、研究课题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下笔时要对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第五、研究课题的保障工作――修改定稿。通过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写作意图是否表达清楚,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是否准确、明确,材料用得是否恰当、有说服力,材料的安排与论证是否有逻辑效果,大小段落的结构是否完整、衔接自然,句子词语是否正确妥当,文章是否合乎规范。

写学术论文有很多要求,其中段落有什么要求呢?我为大家整理的对学术论文段落的要求,希望你们喜欢。 对学术论文段落的要求 1.段意要明确.一个段落一般应有一个主要意思即要旨,在构段时,要请清楚楚地告诉读者. 2.段意要统一.一个段落应集中表达一个意思,而不要把与段旨无关的语句写入段中. 3.段意要完整.一个段落应该把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表述清楚,否则容易造成文章结构混乱. 4.段的长度要适中.段的长短适中,是提高文章整体效果的一个条件,要根据文章的长度、段的性质,特别是表意的需要来确定. 总之,段意明确、统一、完整,段的长度适中,是对学术论文构段的基本要求,完全符合这几项要求的段落就是规范化的段落,简称规范段. 多媒体技术学术论文 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思考 [摘要]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改革与教学尝试。本文根据数学学科特点,讨论了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利弊,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 数学 传统教学 教学手段现代化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 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具体到数学教学,其学时紧张与当代知识信息增加构成了突出的矛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数学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下面笔者就多年从事数学教学的 经验,辨证地分析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 应用的优势和局限性。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是指在信息化 环境下,借助于 计算机技术而实施的教学活动。它具有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等特点。并且可将图形、声音、动画引入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它具有以下优势。 1、教学资源丰富 传统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课本,而多媒体教学中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是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集体制作,其中除包括教学内容外,还包括教师们共同开发的大量数据和资料,是一个大型的信息资源库。在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下,由于教学节奏加快,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见识到更多的题目类型。 2、教学内容形象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借助粉笔将教学内容静态地反映在黑板上。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教材中静态的曲线图形隐含的运动变化因素动态化,以揭示图形的丰富内涵,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事物的本质。例如,在讲授数列极限时,可通过多媒体演示正n边形的边数由4,8,16,……,无限增多趋于∞时,正n边形趋于圆的过程;讲授概率论时,可借助计算机进行随机现象的模拟,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随机现象的全过程。多媒体教学的这种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多感官地学习,达到加深印象和启迪智慧的目的。 3、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大多采用的是小班教学,一个教师往往承担着多个小班的教学任务。由于近年来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师资紧张,特别是高水平教师的短缺的矛盾愈显突出。采取多媒体教学可以变小班教学为大班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使得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学资源。 4、实现了教学方式的交互合作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在普通教室里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缺乏对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而在多媒体教室或教学网站,师生通过电子邮件、语音信箱等多种媒体技术,实现了交互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即人和电脑、人与人、电脑与电脑之间通过不断地变向交流,完成复杂的教学任务。此外教师可在教学网站上发布疑难讲解、补充练习题和测验题。同时,学生可将听课中的疑难概念和定理以及课后作业和网站练习题中不会解的习题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老师,老师同样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将答疑的问题和解题思路发给学生。 二、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 多媒体教学是新生事物,它的出现,对于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推动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它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1、忽略学生思维所需要的时间停顿 在数学习题教学中,教师借助于计算机容量大,呈现快的特点,将数学教学内容全部由计算机包办代替,结果多媒体不是引导学生思考,而是代替学生思考,学生在高亮度的大屏幕前,不知所云,倍感疲劳。由于容量大,节奏快,再加上没有给学生停顿的思考时间,学生更不用说记笔记,大屏幕的快速放映,学生记忆中暂留的时间太短,导致刺激不够强烈,印象不够清晰,给学生的学习增加难度。长期这样,效果必然不好。 2、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利用多媒体教学虽然能将教科书上那些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妙趣横生、形象具体,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目光与学生之间进行无声的交流,教师能通过学生的目光了解到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音像上,限制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3、不利于教师对课堂的掌控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传统教学模式中,随着教师的板书,学生的思维有一个渐渐展开的过程,教学双方在思维上基本上是同步的,而在多媒体课上,教学内容往往一下子就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得课堂教学节奏很难把握。此外,板书即时重现力强,内容随写随看,灵活掌握,方便增删,还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调整教学节奏。 三、一些建议 进行多媒体教学,首先要明确其地位是“辅助”而不是“替代”,不能以多媒体教学来盲目地代替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尤其在数学教学中,一些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还需要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地进行推证,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应分析那些内容适用于做课件。例如,反映极限的渐进过程、导数的几何意义中由割线到切线的变化过程;以及常见空间曲面的特征等内容,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就好;此外,教师在上每一堂课的时候,要认真思考一下用那一种手段教学才能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对于数学教学而言,还是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做到教学上的尽善尽美。 [参考文献] [1]高金岭.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1999. [2]马成业.多媒体技术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甘肃科技,2008,24(17).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 北京) 看了“对学术论文段落的要求”的人还看: 1. 学术论文标准格式规范 2. 学术论文格式要求指导 3. 学术论文写作标准格式要求 4. 学术论文的选题与行文规范探讨论文 5. 学术论文的格式及字体要求

研究消除粉笔粉尘方法论文

粉笔灰对人体并无大害.教师常需在黑板上书写、绘图进行讲解。在45~50分钟的一节课里,就要擦写数次,下课时,往往在手上、袖子上,甚至头发、肩膀上都留下一层白色粉笔灰。天天如此,年复一年,工作20~30年后,消磨了数以万计的粉笔。不可避免地从鼻孔吸入一些粉笔灰。吸入粉笔灰是否致病,是广大教师至为关切的问题。粉笔是由石膏制成的。石膏的成分是硫酸钙。石膏性能稳定,无毒。数千年来,中医用生石膏(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钙CaSO--4•2H2O)煎服,外用煅石膏(熟石膏)敷患处。认为能清凉解热,生津止渴,生肌敛疮。用粉笔书写板书,是将石膏粉末涂在黑板上。擦拭黑板时,石膏粉尘(粉笔灰)在空气中短暂飘扬后坠落在黑板附近的物面和地上。其颗粒较大,多在100微米以上,较重,落下较快,在空中飘浮时间短。据劳动卫生有关资料,生产、生活环境空气中的粉尘微粒,直径在10~20微米以上者,经鼻孔吸及时多数被鼻毛、鼻、咽、喉部阻挡,附着在粘膜小气道及肺泡。若为对机体有害的物质(如二氧化硅、石棉),在肺泡及小气道中积存较多,将对人体造成损害。由上述可知,粉笔灰尘的颗粒较大,大多不会吸入到下呼吸道,又加上石膏本身对人体无毒,医学界至今也尚无因吸入粉笔灰引起肺部疾病的报道。我国劳动卫生部门,在职业尘肺的有关规定中,也没将粉笔灰作为肺的病因。尽管粉笔灰对人体并无大害,然而我国数以百万计的教师,每天都要用粉笔作板书,每天都生活在擦拭黑板后的粉笔灰尘中,仍可引起鼻、咽、喉部不适。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教师不可能不用粉笔写字,更不可能带着口罩上课。因此,研究推广无灰粉笔,逐步推广用荧光笔在搪瓷板上书写,或使用书写投影仪、幻灯等,不断更新教学设施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增进教师健康仍然中必要的。由上课写字、擦黑板带来的“粉笔综合征”已成为广大老师的头号健康隐患。记者从某中学了解到,一名毕业班上课最多的老师,平均每天要“吸”掉12支粉笔的粉笔灰。尽管无尘粉笔、防尘黑板擦正在推广,而且不少新发明也在进行中,但多数老师还在使用传统粉笔,因为粉笔而带来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的综合征给老师健康带来隐患。慢性咽喉炎司空见惯近日,某中学一名语文老师告诉记者:“在一次教师体检中,体检医生在注释栏中没有写上‘患有慢性咽喉炎’。我当场诧异地问医生,为什么不写慢性咽喉炎。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医生竟然回答我:‘慢性咽喉炎对教师来说,已经不是什么病了。’”记者了解到,因为每天上课要写板书、擦黑板,粉笔灰经常把老师弄得蓬头垢面。而且老师总是一边写板书,一边讲解,甚至有时一边擦黑板,粉笔灰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吸”进去。要是遇上老师感冒、咳嗽,粉笔灰更是雪上加霜,严重的还会引发哮喘。一天“吸”掉12支粉笔“自从当了老师以后,我天天都要洗头,这全是因为粉笔灰。”一位年轻教师这样告诉记者。除了要天天洗头,不能戴隐形眼镜、最好戴框架眼镜等,也成为老师,特别是年轻女教师预防粉笔灰的妙招。不少老师说:“每次上完课,脸上、头发上、衣服上全部都是粉笔灰。而且因为冬天拿粉笔手会干,手指的皮肤还经常出现皲裂。严重的皮肤都可能引起过敏,更别提呼吸道疾病、感冒慢性咽喉炎了。”记者估算,一般而言,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上,需要写一黑板的板书,而一黑板的板书大约需要用掉半支粉笔;而一名中学英语老师或数学老师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上,往往需要写5黑板的板书,大约就要用掉两支半的粉笔。而毕业班的老师一天最多需要上6节课,就相当于要“吸”掉12支粉笔。新发明虽好但使用不便虽然近几年本市中小学都开始使用无尘粉笔,但老师们的反映却是,无尘粉笔还是有灰。对此,向明中学总务处负责采购的董老师一脸无奈地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和负责采购的工作人员跑了很多单位,看了很多发明展,一直想找到传统黑板粉笔的替代品,可无论从成本角度,还是实用角度,没有一项新发明能让老师满意、习惯使用。”向明中学的确找到过一种“无尘”的粉笔,几乎看不见灰,这种粉笔和普通粉笔形状差不多,但必须靠笔尖写字,侧面写不出,不能像普通粉笔那样握,而要像握铅笔一样在竖直的墙壁上写字。老师们用了一天,都说胳膊酸,而且字很淡,教室后排孩子看不清。记者在本市西区还发现一所学校使用一种粉笔专用的塑料套,目的是为了预防老师的手指和粉笔直接接触。但是不少老师都反映,尽管新发明很好,但粉笔装上套子容易折断,影响老师写板书的时间。粉笔综合征对策[眼睛]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专家邹海东告诉记者,做好个人保健工作很重要。如果遇到眼睛发炎的话,应及时使用眼药水。平时注意用眼卫生,保持双手清洁,同时注意不要用脏手碰眼睛,在擦黑板的时候尽可能离得远一点。[皮肤]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郑志忠告诉记者,由于粉笔是碱性的,因此手指在接触以后,容易出现皮肤老化,引起皮肤干燥、皲裂等。专家提醒,教师在用完粉笔以后,应该及时洗手,注意护肤,比如适当使用护肤霜。如果是皮肤过敏的话,应经常洗脸,可以适当吃点抗过敏药。[咽喉]曙光医院五官科蒋梦穗告诉记者,教师上课应注意发声方法,不要过度使用嗓子。比如:可以学习发声放松的方法;在疲劳的情况下,尽可能不要过度用声;不要强迫使用高音;嗓子水肿发痛,早治疗早检查。长征医院耳鼻咽喉科彭玉成表示,平时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润喉。如果嗓子确实哑了,说不出话,就不要再拼命讲;另外,注意个人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辛辣、过冷过热等刺激性很强的食物。[肺部]市肺科医院肿瘤科周彩存博士告诉记者,临床上还没有发现过因粉笔灰而引起的粉尘职业病。但专家建议,可以考虑推广磁性水笔和白板书写。另外,擦黑板时尽量远离,可以暂时摒住呼吸,减少粉尘吸入。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整理的粉尘的克星作文6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师们上课时,会用粉笔写字,下课了以后,同学们用黑板擦一擦,粉尘就漫天飞舞。 粉尘对人类的危害可大了。它飞到人们的鼻子里,会使人打哈欠;飘到人们的皮肤上,会使人引起皮肤疾病;它还会使人引起肺炎等一些疾病。 粉尘知道没有人能够治得了他,便嚣张起来;他一会飘到桌子上,使桌子上积了厚厚的一层灰;一会儿又去找同学们,给同学们制造麻烦;一会儿粘在黑板上不肯下来,使黑板擦叫苦连天,可又拿他没办法。过晨,黑板擦心想,粉尘泛滥,这怎么行呢?靠我的能力恐怕是无能为力了…… 粉尘看看这一切都是他的杰作,心里不由地飘飘然起来。 学校重视环保,知道粉尘危害大,于是便把“净尘黑板擦”请进了每个教室。 自从净尘黑板擦问世,它在我们教室蹲点,大家高兴得不得了!因为净尘黑板擦帮我们解除烦恼。 粉尘却对净尘黑板擦的到来不以为然,心想:就这么个东西也能治住我,真是好笑! 于是,粉尘瞥了净尘黑板擦一眼说:“嘿你这个挺着大肚子,长着长尾巴的东西,我看你别这里丢人现眼了,不自量力”,净尘黑板擦斩钉截铁地说:“粉尘,你等着瞧,我一定会把你消灭的!” 一天下课,一位同学用兆尘黑板擦擦黑板,粉尘不见了,左躲右闪,怎么出不管用,还拼命地叫:“救命!”这时课桌椅谁也不理它,同学们还拍手叫好!净尘黑板擦的威力实在太大了!粉尘只有灰溜溜地被吸进了净尘黑板擦的`肚子里。从那以后,净尘黑板擦都会消灭成千上万的焰尘,为环保做出贡献。 黑板擦见了净尘黑板擦大显身手,又的确是粉尘的克星,为孩子们吁了口气。自己也悄悄地退岗让位了。 从此,粉尘的克星——净尘黑板擦默默地为班级奉献,教室显得更加宽敞、整洁、明亮!

我订我的网上

水粉画用笔研究论文

学好水粉画一、构图准确二、用色准确三、运笔熟练1、构图是绘画艺术技巧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创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更是将作品各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的一种形式。构图的形态要服从作品内容和作者内心的感受,并根据构图形式美的法则来决定。构图的概念和法则,与审美意识、艺术观念、理论与风格密切相关。学会掌握构图的原理和规律,可以帮助艺术家对生活现象进行选择,和对素材的运用、组织,处理加工,以至达到形式上的完美,以加强艺术感染力。但单纯依靠构图规律来构图,是难以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的。所以构图的理论与法则,不是一成不变的程式,它将在美术实践中被不断否定,是在变化中发展的。S构图:比斜线更有视觉冲击力。2、构图的基本法则(不论是创作或习作,内容是人物、风景或静物,构图一般都遵循以下几点法则):美术作品中的一切,都应当从属于作品基本内容的表达。美术作品中的一切形式因素,都应当相互保持联系。作品应当通过构图,形成一个吸引观众最大注意力的视觉中心。一个画面的构图结构,应是既有变化又有统一的整体,应当利用形体、明暗、线条、色彩等因素的对比谐调规律,以及空间处理,体积结合、节奏韵律等手段,使作品形式新颖生动,并具有最强的艺术表现力。安排画面物体,处理细节,应当避免一切偶然性,注意与主题表现的密切联系。应用构图中的均衡,以表现稳定和静止;应用构图中的不均衡,以表现不稳定和运动。作品尺寸的大小,应配合它的内容;画幅的长宽比例应服从构图的需要。3、构图均衡均衡是绘画构图中一项最基本的法则。均衡通过视觉而产生形式美感。均衡不同于对称。对称是最稳定而单纯的均衡,对称是一种美的形态,主要应用于装饰与图案。中国传统的建筑及寺院,都采用对称格式。人体和一些美丽的昆虫的生理结构,也是对称的。对称的构图法则,在绘画中也同样被应用,但不是绝对形式上的对称。对称显示高度整齐的状态,有完美、庄严、和谐、静止的效果,但也会产生单调、缺乏生趣等弊病。均衡的构图法则,在绘画中广泛持久地被应用,而且均衡的形式多样,可以显示出各自的构图美。均衡的原理,是根据人的视觉形象,产生重量感的心理反应而发展起来的。画面中色块的面积大小、形状,色彩的个性,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景物的运动,或静止的状况,都能在视觉中产生不同重量感。如动物比植物重,人比动物重;在淡色的底子上,深色比淡色重;相反在深色底子上,淡色比深色重;粗细条比细线条重;体积大的比体积小的重;立体的比平面的重;直线比曲线重;颜色纯度强的比弱的重;物体密集的比疏松的重;明暗和色彩对比强的比对比弱的重等等。构图中,如果重量偏依在画幅的某一角或某一边,就会导致在视觉上产生不稳定感。这均衡的原理,可以从天平秤上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取得平衡的简单道理得到说明。构图中的变化与统一,也可以称为对比与谐调。因为在绘画中,总是通过对比来追求变化,通过谐调来获得统一。4、明暗构图明暗是构图布局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明暗是指最深的暗调子至最淡的明调子之间的各种明暗层次。明暗层次,不仅应用于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还同时在画幅构图中通过明暗色调的交错,获得画面的变化与均衡,产生节奏韵律感。一般认为,明暗是西洋绘画特有的艺术语言;中国传统绘画,似乎是不讲明暗因素的。如线描作品,在形式概念和表现手法上,是不用明暗调子的,它只用纯粹的线条表现对象的形与结构,并在构图布局中,进行线的疏密对比处理。实际上,这就体现出明暗的对比关系,即线密的地方调子深,线疏的地方调子淡,可见线的疏密也包含有明暗调子的意义。线的疏密对比就是明暗的对比。另外,黑白版画虽只有一种黑色,实际上却通过点、线、面的处理运用,使画面产生的明暗层次变化非常丰富,在构图中发挥出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所以,明暗这一形式因素,在各种绘画中,都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被广泛运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1)画面明暗基调的类别。在绘画中表现各种主题与情调时,明暗的运用类别很多,大略可归纳为下述三类:明调——画面使用的大部分色彩明度较强,画面色调明亮。这一类色调,宜于表达欢快、舒展、明静、爽朗、简洁等感情,也可用于忧伤,悲壮的主题。明色调比暗色调更为动人有力。暗调——与明调相反,由比较深暗的色彩组成画面。深沉、庄重、浓郁、静穆、神秘、恐怖等情调的主题,往往采用暗色调。在色彩调配上,深色使用多,白色使用少,也常使用黑色。中间调——明调与暗调之间的各种中间冷暖色调,是最富有变化,并运用十分广泛的色调。在普通光线下,人们生活与活动环境,一般都处在中间色调之中。所以在表达各种生活的绘画主题,较多采用中间色调。(2)画面明暗对比处理的几种形式:暗的背景衬托明亮的主体——各种形式对突出主体物很有效果,是常被采用的一种形式,在许多古典的静物与人物肖像画中尤为普遍。以深暗的背景把明亮的人物衬托出来,效果单纯、集中、强烈。明亮的背景(或环境)衬托较暗的主体——19世纪俄国巡回画派画家列宾的许多肖像画,较多采用这一明暗形式。明亮的背景,使画面爽朗,主体物也非常突出。中间色调衬托明暗对比鲜明的主体物——根据人们对日常生活观察的经验,近处的物体,总是觉得形象具体突出,色彩鲜明,黑白调子对比强烈。远处的景物在与近处景物对比之下,总是显得形体模糊,黑白对比减弱。因此,在绘画中,运用这一明暗对比形式很普遍,具有真实感,也较容易表现出空间效果,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构图的明暗形式处理,必须服从表达主题的情景需要。同时也要运用明暗对比手段,显示出构图的主体部分和陪衬部分的正确关系。在一幅画中,也可以同时运用多种明暗对比因素的构图形式,去处理复杂的题材,表现重大的主题。(3)在构图中,明暗色块的形状和面积大小变化,可以具有不同的表现效果。画面中各种色调面积变化,可以是大而少,即只有一大块暗色调或明色调;也可以是小而多,即许多小块暗色调或明色调;色调形状的方圆曲直,界限分明与模糊,都可以表示不同的感情和产生不同的表现效果:色调面积大,相互间对比明显,界限清楚,这可以产生富有生气、活跃、动人的效果。大块的暗色调与小块的明色调配置,具有庄严、悲壮、深沉、神秘等效果。大面积的明亮色调与少量暗色调配置,具有舒畅、轻快、爽朗等效果。淡色调具有优美、纯真的情调;柔和的色调具有含蓄、抒情、优美、安详等表现效果。(4)线条是构图中重要的形式因素。中国史前绘画以线开始,儿童绘画也以线开始。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描是造型的基础,线成为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之一,这些主要是指线在造型上的应用。至于线在画面构图中的作用,则更为广泛。线可以达到引导观众视线集中到作品主题中心去的目的,线条本身也具有自己的表现力和美感,将线加以组织,可以具有构图形式上的韵律和节奏感。线条可以分为许多类:实线,即本身就具有存在价值的线。物体形状的轮廓线,这类线有直线、曲线,或两者结合的线。轮廓线越单纯明确,就越醒目强烈。如版画中的黑白木刻。一些很窄的物体,也具有线状效果。如视点很低时的地面、海面、道路、电线杆、树干等。水平线、垂直线、倾斜线。起伏不平的线条,如:建筑群与背景交接的轮廓线、丛树与天际的交接线等。曲线:水平曲线、垂直曲线、其他曲线。地平线(地平线在画面中十分重要,与构图关系非常密切)。运动的线和显示力的线。以上这些不同特性的线与构图的艺术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线的运用中,最主要的是曲线、直线和斜线。曲线有垂直曲线、水平曲线、无规律曲线之分。曲线给人有女性的联想,柔和、优美而流畅。曲线使用不当,会使构图显得不稳定、软弱而缺乏力量。垂直曲线如火焰,表示一种活力;水平曲线如水波或远处山峦的起伏等,具有亲切优美和缓慢的运动感。5、各种构图优点:S构图比斜线更有视觉冲击力。垂直定型线构图让画面有稳重感优静典雅之美;三角型都用于创作设计(倒置三角型不稳定);十字型安定平衡;对角线构图有动态要素;棱型构图给人一种坚强的影响有安宁的感觉;X型构图稳定(多用于街道、水道风景的构图)。6、色彩的使用(1)色彩的混合,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将两种或多种颜料混合,调配出另一种色彩。在色相、色度和色性等方面,相异于原来的颜色,但仍含有原来颜色的个性因素,并与原来的颜色具有谐调关系。如红与蓝调合为紫色,紫色与红或蓝都很谐调,具有红、蓝两色的个性因素。如是对比的补色相调合,根据调配时两个颜色的分量的多少,可以很快不同程度地减弱色彩纯度,以至成为含灰的弱色。如红绿相调合时,红色中加微量绿色,就可以出现带灰的,沉着稳定的红色。如两分量相近的混合,可出现色相不鲜明,纯度、明度很低的灰黑色。色彩混合的目的是:使色彩趋于丰富、有对比而谐调的效果。色彩的关系能符合表现对象的要求。色混合的方法,总是会将色纯度降低,这个方法容易产生使画面色彩发灰,缺乏生气的弊病。调色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一幅色彩作品,极大部分色彩是经过在调色盒中调合后,再画到画幅上去的。因此,要掌握调色的技能,除了懂得一些色彩的基本知识外,主要还是在写生实践中获得经验。有些画,色彩关系零乱,缺乏谐调感,或色彩灰暗,画面失去生气,这都与调色有一定的关系。开始学习色彩时,总会感到要调配出自己所观察认识的对象色彩十分困难,尤其是调配含灰色彩更为困难,这是必然的过程。因为要找到一个含灰色彩,需要哪几个颜色来混合,它们的分量该多少,还应加入多少白色等等问题十分复杂。混合的方法,可以达到近似对象的色彩效果,真实感比较强。但是,混合的方法往往容易使色彩失去纯度,缺乏色彩的鲜明感和力量。调色有一些规律,可是没有公式,只有通过不断实践去逐步掌握。(2)色彩的重置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颜色重叠,产生另一个色彩的方法,就是色彩重置的方法。重置所得色彩的色相,大致近似混合的效果。这种方法水彩画应用较多。这是由于水彩颜料具有透明性,这也是运用重置方法的一个条件。如果先画一个黄色,干后上面盖上一层蓝色,黄色就会透出表面与蓝色层综合成绿色。如再在上面盖一层有对比关系的褐色,就会产生偏绿的灰褐色。一些画得深入具体的水彩画,必须运用色彩重置的技法来完成。由于水粉色的不透明性,重置方法应用并不普遍。如果将水粉色调人大量的水分,使颜料具有透明感,也可以如水彩那样取得重置的效果。可以通过重置,调整色彩关系,如用冷调的透明色重置,画出阳光的阴影等。水粉色重置,下笔要果断快速,不能反复涂擦,因为底层色彩容易被破坏。另一种水粉画的重置技法,是在第一次色层上面,用枯笔或其他工具,蘸比较干的不透明色,重置上第二次色,不能完全盖掉底色。这种方法具有并列的色彩效果。它不仅可以调整色彩关系,还能使色彩更加富于变化与含蓄,产生具有厚度的色彩复杂的效果。(3)色彩的并列并列的方法是用笔触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颜色连接并列起来,在视觉上产生色彩空间的混合效果。如将黄与蓝的色点并列起来,就会产生空间混合的绿色,这绿色可以比两色混合所得的绿色鲜明而活跃。这种并列法是光学原理在色彩方法上的运用,它来源于19世纪某些印象主义和后期印象主义画家的色彩实践中。以上三种方法,最常用的是色彩的混合。重置与并列法,是不同方式、不同效果的色混合,如使用得当,也可以取得很好的表现效果。7、色对比对比意味着色彩的差别,差别越大,对比越强,相反就越弱。所以在色彩关系上,有强对比与弱对比的区分。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三组补色,是最强的对比色。在他们之中,逐步调入等量的白色,那就会在提高它们明度的同时,减弱其纯度,成为带粉的红绿、黄紫、橙蓝,形成弱对比。如加入等量的黑色,也就会减弱其明度和纯度,形成弱对比。在对比中,减弱一个色的纯度或明度,使它失去原来色相的个性,两色对比程度会减弱,以至趋于调和状态。色彩的对比因素,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1)色相对比——从色环中的各色之间,可以有相邻色、类似色、中差色、对比色、互补色等多种关系。在色环中180。角的两个色为互补色,是对比最强的色彩(色环中大于120。角的两色都属对比色)。色环中成90。角的两色为中差色对比(如红与黄、红与蓝、橙与黄绿等)。色彩中还有类似色(如深红、大红、玫瑰红等)和相邻色(如红与红橙、红与红紫、黄与黄绿等)。它们包含的类似色素占优势,色相、色性、明度十分近似,对比因素不明显,有微弱的区别,属调和的色彩关系。如相邻色的两色之间类同的色素逐渐减少,就会形成强弱不同的对比(如红与黄绿、红与青、黄与绿等)。类似色对比要比相邻色强些,它们在色环中约在600角左右。颜料中的红色类、黄色类、蓝青色类称同类色。(2)明度对比——即色彩的深浅对比,色彩的深浅关系就是素描关系。我们从颜料管中,挤出来的每一种颜色,都已具有自己的明度。颜色与颜色之间有明度的差别,如从深到浅来排列,可以得到以下的循序:黑、蓝、青紫、墨绿、黑棕、翠绿、深红、大红、赭、草绿、钴蓝、朱、桔黄、土黄、中黄、柠檬黄、白。如果每个颜料调入黑或白,就会产生同一色性质的明度差别;如调入比这一颜色深或浅的其他色,就会产生不同色个性的明度差别。由此可见,色彩的明度对比,包含着相当丰富复杂的因素。辨别单色明度和明度对比比较容易,如果要正确辨别包含色彩纯度、冷暖等因素的明度对比,则并不容易。(3)纯度对比——色彩的效果,是从相互对比中显示出来的。纯度对比,是指色彩的鲜明与混浊的对比。运用不鲜明的低纯度色彩来作衬托色,鲜明色就会显得更加强烈夺目。如果将纯度相同,色面积也差不多的红绿两对比色并列在一起,不但不能加强其色彩效果,反而会互相减弱。如将绿色调入灰色来减弱纯度,红色才会在灰绿的衬托对比中更加鲜明。我们在雨天街头观察行人使用的五颜六色的雨披和雨伞,那鲜艳纯净的色彩异常醒目、美丽,其原因就是受周围环境沉暗的冷灰色调对比衬托的缘故。高纯度的色彩,有向前突出的视觉特性,低纯度的色彩则相反。相同的颜色,在不同的空间距离中,可以产生纯度的差异与对比。如观察处在近、中、远不同距离的三面红旗,近处的红旗是鲜明的;中景位置的红旗与近景中的红旗相比,则呈含灰的紫色;远景中的红旗,在相比之下,纯度更差,呈灰色。这是色彩因空间关系的变化,反映出色彩纯度变化而产生空间距离感。一个画面中,以纯度的弱对比为主的色调是幽雅的,所表达的感情效果基本上是宁静的;相反,纯度的强对比,则具有振奋、活跃的感情效果。(4)冷暖对比——色彩的冷暖感,是来自人的生理和心理感受的生活经历。由此,色彩要素中的冷暖对比,特别能发挥色彩的感染力。色彩冷暖倾向是相对的,要在两个色彩相对比的情况下显示出来。在色彩写生过程中,认识色彩冷暖对比变化,主要是依靠互相比较的方法。晴天观察天色,如是紫灰色调子,一般地面或远山的天色,会显得暖一些,上边的天色会倾向于冷,有微弱的冷暖区别;一个物体受阳光直射,受光面偏暖,背光面偏冷,受光部强光部分又偏冷,背光面受蓝天光线反射的部分,显得更冷,而背光受地面阳光反射部分,却罩上一层暖调色。从色光的自然规律理解,可以通过观察,认识到色彩冷暖对比的规律,这在色彩学习中十分重要;如果不能认识并表现出这种冷暖色彩的对比关系,画面色彩就可能趋于单调。(5)面积对比——色彩的面积、形状、位置,在色彩要素一节中已提到过。这是美术设计中的构成或绘画中布局结构相关联的因素之一。所谓色彩的面积,在设计或装饰绘画中,一般比较明确,因为大多是采用色相单纯的平面色块,结合色块的形状,通过安排上的穿插,形成强弱、起伏的节奏效果。在写实的绘画中,基本上不会存在单纯的平面色块,在一块色面积中,一定同时具有许多色彩变化,可是仍然具有色彩面积、形状、位置等对比的形式因素。色面积的大小与形成色调有关。在艺术表现中的作用是通过对比来获得色彩效果的。考虑色块形状是指外形的美,同时也包含着线与形的对比关系,一个方形与圆形对比有不协调的因素,这与曲直线条给人的感觉并不相同。8、色调合(1)对比与调和,是互为依存的、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都是获得色彩美感和表达主题思想与感情的重要手段。在一个画面中,根据表现主题的不同要求,色调可以以对比因素为主,也可以以调和因素为主。在感情上的反映,一般积极的、愉快的、刺激的、振奋的、活泼的、辉煌的、丰富的等等情调,是以对比为主的色调来表现的。舒畅、静寂、含蓄、柔美、朴素、软弱、幽雅、沉默等情调,宜用调和为主的色调来表现。对比两色中,如混入同一复色,即含灰的色彩,那么对比各色就会向混入的复色靠拢,色相、明度、纯度、冷暖都趋向接近,对比的刺激因素因而减弱或消失。调和效果的加强与混入色量成正比。对比色双方,如一方混入对方的色彩,或双方都混入对方的色彩,可缩小差别,减弱,趋向调和。(2)同种色调和,是指任何一个基本色,逐渐调入白色或黑色,可以产生单纯的明度变化的系列色相。这趋向明亮或深暗的不同层次的颜色,可称为同种色或同次色,有极度调和的性质。如果一组对比色,双方同时混入白色或黑色,纯度都会降低,色相个性会削弱,加强了调和感。(3)相邻色、类似色的调和,是在色彩中包含的类同色占优势,色相、纯度、明度等色彩因素十分近似,对比特征不明显,属于调和的色彩关系。如相邻色红与红橙、红与红紫、黄与黄绿;类似色如深红、大红、玫瑰红、朱红等。类似色的色对比稍强于相邻色。无论什么颜色,与非彩色的黑、白、灰配置在一起时,都可以产生调和效果。两个不调和的对比色之间,处理一个与两个对比色都能谐调的色彩,就可以使不谐调的两个对比色谐调起来。如在红绿对比色中,间以与红绿都能调和的黄色,红绿的对比强度就会减弱,而趋向调和。在摆设写生静物时,主体物中如有强对比不协调的色彩时,在配衬布时往往根据以上的规律,考虑合适的衬布色彩,使静物具有对比谐调的整体色彩效果。9、用笔方法(1)随形体布局用笔依托物体的明暗改动规则——五大调子去表现物体,伴跟着形体布局的转机,明暗与色彩都会发作改动。用笔的方向、起止要跟着形体布局的转机来用笔,也能够了解成按照明暗联系与色彩联系来用笔。由于形体布局的转机与明暗改动、色彩改动是紧密联系的。用笔的巨细要跟着形的巨细而改动,简略的布局;大的部位、形状用大笔去表现,如布景等。杂乱的小布局、小的部位、小的形与细节,用小笔去表现。如高脚杯、瓷器的口部、碟子的厚度等等。单用大笔触必定显有空、不精美。单用小笔触易琐碎、放不开。两者要相互联系。(2)用笔要决断、精确、归纳简练每画一笔都要肯德、形色兼备,考虑欠好,不要随意着笔。一旦着笔就要决断、精确、干脆利落。一旦笔触落于纸上,就不要简单描抹、改动。力求一次画好。除此之外,用笔还要归纳简练,恰当地一笔处理一个块面、一个转机等。即一笔完结一个使命或几个使命。如一笔一起处理明暗、纯度、色相、块面、真假等。做到有把握的一笔画好,绝不必两笔,尽可能用少的笔触刻画好物体。防止用笔琐碎、故意地重复描、涂、抹,此是水粉画用笔之大忌。由于水粉颜料的约束,重复地涂改会使底色泛起,尤其是带紫色的(玫瑰红,紫罗兰)这些颜色最容易翻出来变脏画面,描、涂、抹会使人感到板滞生硬、机械、不放松、不直爽。因此也就失去了绘画的美感。用笔要生动、天然、共同(3)用笔要生动、天然、共同生动即是要画得生动、灵敏多变。笔触过于规整、相同就会使画面显得拘谨、板滞。共同即是对改动的操控,是笔触上的共性。改动与共同是辩证的,笔触只求改动就会看上去很乱。乱即改动,,不乱即共同,改动与共同是敌对的两。需要找到两边的平衡点。中国画论需求用笔时要做到:“乱中不乱,不乱中又有乱”“略无纪律而纪律自由其间”“不齐之齐,齐而不齐”。这都是这方面极好的论说。“乱中不乱”阐明这种乱应该是有操控的乱,失去了操控,那是真实的乱,而非是所需求的生动。“不乱中又有乱”即在一个度的掌握之下,尽量求得改动。10、总结(1)水粉画调色,使用水分有两个目的:一是调稀颜色,便于自如地运笔着色;二是水分可使颜色稀薄到各种程度,使明亮的纸色能透出色层,显出明度的变化。如果水分使用较多,让颜色在纸面上流淌,也可以产生水色交融的效果。一般水粉画的第一次着色(或称铺底色),大多采用含水较多的薄画法,它可使色层柔和含蓄有远退的效果。画景物阴影部分及远景常采用此法。薄画法由于水多色薄,粉质因素和遮盖力会减弱,水粉画的艺术特性就不能充分发挥,所以薄画法常常只应用在局部或画第一次色。(2)水粉的厚画法,容易产生水粉画的艺术特色。因此,调色盒中的颜料量要多,必须保持湿润不干,保证画笔伸入颜料格子就能蘸出充分的颜料,在调色时或画到纸面上去,能十分丰厚饱满,运笔也能随意自如。有时可以蘸几种不同颜色,可在画上塑造对象的同时通过笔法调出恰到好处的色彩,这可以画出诸色争辉的生动效果。当然,在没有充分经验与基础能力的情况下,是绝不易做到这一点的。因为在表现许多明亮物体或景色时,如天色、水面、路面、房屋等等,需调入大量的白色来达到明度的要求的,所以水粉画需要用白色时,就应大胆使用白色,并保证有一定的厚度,这样可使造型厚实有力,与薄画部分产生强弱对比效果。一般说来,用色的厚薄方面,以厚画为主,方能获得较好的水粉画效果。

水粉画是使用水调合粉质颜料绘制而成的一种画。其表现特点为处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间,色彩可以在画面上产生艳丽、柔润、明亮、浑厚等艺术效果。含粉对水色流畅的活动性会产生一定限制。水粉画在湿的时候,颜色的饱和度很高,干后则由于粉的作用及颜色失去光泽,饱和度大幅度降低,这就是它颜色纯度的局限性。学习水粉画可以很好的认识色彩,对颜色的透明度有一个新的认识,在学习水粉画的过程中可以学会怎样去调色,进一步的了解色彩对水粉画的重要性。基本技法水粉画调色写生时调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确观察和理解对象的色彩关系的基础上。调配颜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而要考虑整个的色调和色彩关系,从整体中去决定每一块颜色。水粉画写生色彩不易衔接,也应该在明确色彩的大关系的基础上,把几个大色块的颜色加以试调,准备好再往上画。切忌脱离整体,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接着又调一块改一块。水粉画颜色湿时深,干后浅,干湿变化明显。如果调色时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经画了较厚的色层,再着色作画,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强的纸,颜料的干湿变化就更显著。这使水粉画调色不容易做出正确的估计。造成色彩衔接、覆盖和修改上的困难。这是水粉画的一个明显特色和难点。初学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所以入手时要先画重颜色。一般来说,趁画面湿时,颜色湿与湿比,一口气画完,色彩关系易于掌握。如果在一色已干的情况下再衔接、覆盖颜色,就要注意颜色的干湿变化。水粉画水的使用水的使用在水粉画中虽然不及水彩画中那样重要,但也是不可忽视的。水主要是起稀释、媒介的作用。调色、用笔和色层薄变化,都与水的使用,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适当地用水可以使画面有流畅、滋润、浑厚的效果。过多的用水则会减少色度,引起水渍、污点和水色淤积。而用水不足又会使颜色干枯、粘厚,难于用笔。通常用水以能流畅地用笔、盖住底色,为宜。在画暗处、虚处和远处,一般可适当地多用水,以增强其虚远和透明感。从作画步骤来说。在铺大调子时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层较薄,便于再往上着色。在作画过程中,水太脏了要及时换。尤其是画色彩鲜明的部位,调色用水要洁净。水粉画用笔由于各种类型的笔都可以用来作水粉画,因此水粉画的用笔技巧是异常丰富的。并且是在借鉴油画。国画和水彩画笔法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发展的。水粉画中常见的笔法。“平笔法”——笔迹隐蔽。画面色层平整;“散除法”——笔迹显露,但色层厚薄变化不显著;“厚除法”——色层错综重叠,用色较厚、厚薄相间;“点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间、初觉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笔触(色点)塑造形象。(这种笔法用得较少,较难掌握,初学时不宜过早效仿)水粉画刀画技法此外,水粉画也吸收了油画的刀画技法。可用油画刀作画,也可用自制竹刀作画。水粉画在吸收其它画种的用笔技法时,必须从水粉画的特点、性能出发,目的是为了丰富水粉画的技法,增强水粉画的表现力。一般在画虚处、远处和暗部、阴影时,笔触要模糊些、平些、颜色薄一些,以增加虚远感。而在画近处、实处和亮部时,笔触则要显露些、颜色要厚一些,以增强其结实、突出、明晰的效果。当然这些都需要从整幅画的处理意图出发,运用不同的笔法。笔触也有一个整体性的问题。一幅画的用笔也要有变化而统一,形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水粉画衔接水粉画由于颜色干得较快、干湿变化显著,又加之用水,颜色会在画面上流动,渗化和容易产生水渍,因此熟练地掌握好衔接技巧,对于画好水粉画关系很大。水粉画的衔接主要可以分为湿接、干接和压接这三种方法。所谓湿接,是邻接的色块趁前一块色尚未干时接上第二、三块颜色。或是两块相邻的颜色碰接上。或是一块颜色中趁湿点入其它颜色,让其渗化。再或在笔头的不同部位分别蘸上几种不同的颜色,画到纸上时利用笔肚的水分,让其自然化接。所谓干接,就是邻接的色块在前一块颜色已经干了的时候,再接上第二、三块颜色。所谓压接,就是相邻的色块(形体的转折或不同的物物体),前一块色画得稍大于应有的形,第二、三个色块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接上去时,是压放在前一块色上,压出前一块色应有的形。进行压接时,要注意颜色(压接上去的颜色)的盖色力和粘着性,一般来说压上去的这块色要比已画的色块稍厚一些。水粉画覆盖所谓覆盖,就是在已画的色层上再画上一层或数层颜色。覆盖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使画面色层重叠,厚薄有变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种技法;二是一种修改方法。水粉画颜色的盖色力是比较强的,但又各有差异,加上作画时调用清水,覆盖时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盖的色层)泛起,产生水渍,造成色彩污浊。有时又故意用很薄的颜色覆盖,让底层色透露出来。这些具体效果都不容易估计,所以要掌握好覆盖技巧也并非易事,得慢慢捉摸。水粉画着色水粉画固有色固有色,就是物体本身所呈现的固有的色彩。对固有色的把握,主要是准确的把握物体的色相。由于固有色在一个物体中占有的面积最大,所以,对它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讲,物体呈现固有色最明显的地方是受光面与背光面之间的中间部分,也就是素描调子中的灰部,我们称之为半调子或中间色彩。因为在这个范围内,物体受外部条件色彩的影响较少,它的变化主要是明度变化和色相本身的变化,它的饱和度,也往往最高。(1 )起稿开始象画素描一样,先用铅笔定位置和比例,不必用橡皮,以免损坏纸面,影响着色效果。接着用颜色定稿,根据静物的色调,用赭褐或群青色定稿皆可。色线可略重一点,并可用定稿之色薄薄地略示明暗,为下一步的着色作铺垫。造型能力强一些的,也可直接用色线起稿,不示明暗,直接着色。(2 )铺大色调定稿之后,迅速地观察一下整体色调和大色块关系,做到胸有成竹,尽快地薄涂。此刻不要考虑形体与笔触,根据新鲜的色彩印象大胆挥洒,造成画面的色彩环境。有的人在完成上一遍色后,就急于具体刻划。应进一步调整大色块的关系,使色彩之间的关系和总的色调,与实际感觉相吻合。(3 )具体塑造在大关系比较正确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具体塑造,从画面主体物着手,逐个完成。集中画一件物体干湿变化易于掌握,也易于塑造其受光与背光不同面的色彩变化。此时眼睛要随时环扫周围,从局部入手但不能陷入局部,顾此失彼。要看该物体与背景和春他物体的关系,掌握分寸,细节可留下一步刻划。这一遍色用色要适当加厚,底色的正确部分可以保留,增加画面的色彩层次。(4 )细节刻划对琐碎多余的细节固然可省略,但对表现物象特征与质感的重要细节应加强刻划,画龙点睛。细节要综合到整体之中。最后的笔触最为重要,它将不被覆盖而显露给欣赏者。(5 )调整、完成画室外一幅静物写生,作为基本练习一般以八小时为宜,力求深刻准确。熟练之后三、四个小时也可以表现得比较充分。作画时间较长,眼睛容易疲劳,色感容易减弱,具体刻划又容易忘记整体。在写生接近完成的时候,恢复一下第一印象,检查一下画面:在深入刻划时是否有些地方破坏了整体,局部和细节的色彩有没有“跳出”画面,还有没有其他毛病。检查后,调整、修改、加工。错误之处,如画得太厚,要洗掉再画,直至完成。水粉画中干和湿的技法应控制到什么程度?有哪些应用范围?水粉画运用的干湿技法,主要指调色时含水和白粉量的多少。水粉画着色方法水粉画颜色有较强覆盖能力,但也不能毫无顾及地随便乱涂,它有自己一定的着色方法和步骤。水粉画着色顺序1、从整体到局部水粉画是色彩画的一种,它同水彩、油画一样,都是从画大色块深色块入手。整体着眼和从大体入手是我们的作画原则,大色块和大片色,对画面色调起决定性作用,应首先画准组成画面的主要色块的色彩关系,然后再进行局部的塑造和细节刻划。2、从深重色到明亮色明亮色多是厚涂,一遍遍薄涂亮不起来。先画深重色,容易被明亮色覆盖;相反,一般是先画面积较大的深重色(包括暗部和明部和重色),予以确定画面色彩的骨架。逐步向中间色和明亮色推移。以明亮色为主的画面,还是要先涂明亮的大色块,颜色稍薄一点,局部小面积的深重色后加上去。如果中间色为主,作画时先涂中间色,运用并置的方法,分别向面积较小的暗色的明亮色画过去。方法不是死的,要根据情况灵活掌握。3、从薄涂到厚画薄涂即用水稀释颜料,如同画水彩画,根据总的色彩感觉,迅速地薄涂一遍,造成画面整体的色彩环境,尔后逐渐加厚,深入表现。薄涂比较正确的地方要善于保留,使画面色彩有厚有薄,以增加色彩有层次和厚重的效果。水粉画颜料不象油画、丙烯颜料附着力强,可随意画厚。水粉画的厚涂要厚的适当,过厚容易龟裂脱落,所以较厚而不准的颜色应洗掉再画。水粉画具体着色(1 )干画法和湿画法在水粉画中,干画法一般是指厚涂重叠的方法。此法可以反复地画,一遍不行再画一遍,表现对象比较充分、深刻,也宜于初学者掌握。这种厚画的画面,类似油画的效果,有浑厚之感。湿画法是以薄画为主,发挥水色渗化的效果,着色遍数不宜多,甚至白色部分可以空出白纸,具有水彩画湿润流动的意趣。当然,一些局部加厚也是可以的,干湿结合会增强表现力。(2 )并置和重置并置是笔触在画纸上并列摆置,着色遍数较少,开始用色即厚一些。如强调二度空间的画面。先用毛粗暴色线勾一下轮廓及结构,添色时用并置的方法把颜色摆上去,压出色线。重置是一种叠色的方法,以色点、色线、色块进行重叠着色。作画大都是重置与并置结合运用,以利充分地表现对象。(3 )干湿变化的掌握颜色干湿变化是水粉颜料的特性之一。将颜色涂在画纸上,湿时感觉比较恰当,干后才会发现变淡变灰一些。不了解这一特性往往给着色带来被动。掌握这一特性,事先预计干后的效果,可避免后加之色成为不协调的“补丁”。作画时,应从薄到厚进行着色。先厚画再薄涂干湿变化大;先薄画,逐步减少用水画厚,干湿变化不明显,较易掌握。修改画面时也适合厚涂。也可在要修改的周围涂一点清水,修改的部分干后就会自然统一。(4 )色彩的衔接画面需两块颜色衔接要自然,从明到暗要过渡圆润,色彩要衔接恰当。方法有三:1、利用湿画,使明色与暗色、此色与彼色,由于水的作用交互渗化,这样效果会自然而柔润。一遍不行,可照此方法再画一遍.2、在两色之间用中间明度的颜色画上去,虽有明显笔痕,远看过渡自然。3、两色衔接生硬之处,可用其中一色在邻接处干扫几下,增加过渡的色阶。也可用笔蘸少量清水在生硬之处轻扫几下,使两色衔接处从明度或色彩方面揉出过渡层次,转折即会自然。(5 )用笔笔色在纸面上运动,出现笔痕,即谓笔触。一般通过画面中的笔触可以看出画家大致的作画顺序和怎样用笔来塑造对象的,用笔不是目的,是一种表现手段,许多画家的笔法是有所区别的,有的大笔纵横,有的小笔点绘。哪一种笔法好呢?怎样用笔才对?应该从表现对象的目的着眼,根据不同物象的不同结构、不同质感和作者的不同感受,立足于表现。要从表现对象出发,为表现形体结构和色彩,灵活运用涂、摆、点、勾、堆、扫等各种笔法进行描绘。水粉画干湿技法水粉画干画法干画法:就是说水少粉多的意思,这种画法多采用挤干笔头所含水分,调色时不加水或少加水,使颜料成一种膏糊状,先深后浅,从大面到细部,一遍遍地覆盖和深入,越画越充分,并随着由深到浅的进展,不断调入更多的白粉来提亮画面。干画法运笔比较涩滞,而且呈枯干状,但比较具体和结实,便于表现肯定而明确的形体与色彩,如物体凹凸分明处,画中主体物的亮部及精彩的细节刻画。这种画法非常注重落笔,力求观察准确,下笔肯定,每一笔下去都代表一定的形体与色彩关系。干画法也有它的缺点,画面过多的采用此法,加上运用技巧不当,会造成画面干枯和呆板。但干画法的色彩干后变化小,对于练习色彩收效较大,也容易掌握。水粉画湿画法湿画法:此法与干画法相反,用水多,用粉少。它吸收了水彩画及国画泼墨的技法,也最能发挥水粉画运用“水”的好处,用水分稀释颜料渲染而成。湿画法也可以利用纸和颜色的透明来求得像水彩那样的明快与清爽。但它所采用的湿技法比画水彩要求更高,由于水粉颜料颗粒粗,就要求湿画时必须看准画面,湿画部位一次渲染成功,过多的涂抹或多遍涂抹必然造成画面灰而腻。但这种画法运笔流畅自如,效果滋润柔和,特别适于画结构松散的物体和虚淡的背景以及物体含糊不清的暗面。如发挥得当,它能表现出一种浑然一体和痛快淋漓的生动韵味。它的色彩借助水的流动与相互渗透,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制造这种湿效果,不但颜料要加水稀释,画纸也要根据局部和整体的需要用水打湿,以此保证湿的时间和色彩衔接自然。有关湿画法的控制及实际操作运用,上述画法步骤中已讲得很多,不再不一一细述。

作水彩、水粉画,与作其他绘画一样,都要注意方法和步骤,由整体到局部,又由局部回复到整体,使作品逐步达到深入和完善。一般要经过五个阶段,即落幅、素描稿、上色、深入刻画、调整完成。在上色顺序上,一般是从大面积的色彩或从画面主要物体开始较好,这样对于确定一幅画面的基调,保持全画大体关系的正确,是有好处的。也有的作者习惯从浅色或者像画油画那样先从深的部分开始,也各有各的长处,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和个人的作画习惯来决定。着色时要注意计划性,如画面上某一部分需要待底色将干未干时加色,另一部分必须待底层颜色全部干后再上别的色,这都要“成竹在胸”,一步步地进行,这对于刻画对象的不同特征,表现物体的空间感、质量感,是有很大帮助的。 水彩、水粉画的技法是比较多样的,但大致不外乎干画法和湿画法两种。所谓干画,即少用水的意思,并非不掺水而仅用颜料干擦,作画时要待前一层颜色干后再涂上第二层色,层层加叠,前一层色与第二层色有较明晰的界限,所以也有称之为多层画法。干画法落笔应力求肯定、准确,以求表现明确的形体以及各种层次和体面的转折关系。干画法应注意的是:在底色未干时不要急于覆盖,以防止底色泛上来;且颜色覆盖的次数也不宜太多,覆盖大多或颜色堆得太厚,会使色彩变灰、变腻。干画法不太受时间的限制,便于从容作画,较易掌握,对于初学者锻炼严格的造型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但干画法不易发挥水色流动的特色,运用不好会产生干涩、生硬等弊病。 湿画法是利用水分的溶和,使两块颜色自然地互相接合的一种方法,作画时趁前笔颜色涂上还未干时,接上后笔,使笔与笔之间的衔接柔和,边缘滋润。湿画法用来表现光滑细腻的物体,画远景、物体的暗部和反光部也都比较适宜。湿画法要注意掌握水分的多少和下笔的时机,该用多少水,底色湿润到什么程度把颜色画上去合适,都要很好地研究。此外,在底色已干而尚需作湿接时,可先用清水在局部湿润后再把颜色画上去,或颜色画上后用干净的笔蘸水在色块边缘轻刷一下,也可以达到湿画法的效果。 在水粉画中,于画法以厚涂较多,湿画法以薄涂较多,而所谓厚或薄,也都是相对的,要根据特定的对象和作画的立意,灵活采用相应的表现方法。许多作者往往将干、湿两种画法交替使用,干湿并呈,厚薄有致,有些地方用较多的水分加以渲染、渗化,有些地方则以色块的覆盖或并置,从而达到画面多样的统一,使作品更趋完善。《浦江之春》就是干画与湿画结合运用的示例。 这里分别介绍几种采用干画法和湿画法完成的人物和风景作品,在处理手法上有的以块面为主地表现对象,有的则以线与面结合的方法表现对象,可供初学者作画时参考。 干画法,采用水粉厚涂的方法,表现人物面部的起伏变化,笔触明显,画面效果强烈。 湿画法,以水彩薄涂为主,颜料里水分比较多,色彩渗化流动比较明显,并以线面结合处理的方法,使画面主体更为明确。 以干画为主,水彩与水粉并用的方法,在造型和设色上采用一些装饰性的效果,以表现出对象雄浑壮丽、奇风异彩的特征。 采用水彩湿画的方法,天空、远山、水面等,都是借重色彩渗化的方法来表现的,使画中景物微妙、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达到表现出雨后渔场那种苍茫烟润的气氛。 水彩、水粉画除了以上两种主要技法之外,尚有以画面的素描稿为基础而敷以淡彩的方法。如广为流行的铅笔水彩。钢笔水彩、木炭水彩等,也是深受群众欢迎的表现形式。这种方法一般适宜于表现精细的物象,作者先用素描工具画出对象的轮廓、形体结构、黑白关系等,然后加上透明、鲜亮的大块色,使画面既严谨又活泼,从而产生特殊的美感。这类作品,由于能充分表达出对象形与色两方面的特征,而为许多作者搜集创作素材、记录生活所经常采用的方法;建筑方面的效果图、舞台美术的服装、造型、布景等设计图,也大都采用这种素描与色彩相结合的方法。在制作顺序上,一般是先画好底层的素描,然后再在上面设色,也可两者反复进行(木炭水彩,可先喷胶将木炭素描加以固定后上色,也可任其木炭粉末与水彩颜料自然融化。两种方法,各得其妙)。其中,钢笔水彩为防止墨水渗化而污脏画面,也有在水彩色涂底后再在其上施以钢笔的线条。钢笔水彩的墨水以绘图墨水为宜,除黑色外,也可参用其他颜色的墨水。 此外,在运用材料、工具以充分、完善地描绘对象方面,还有许多具体的技法可供选用: 浸纸法。即把画纸置放清水里,浸泡后取出乘湿作画的方法。这种方法容易取得色彩滋润光泽,用笔流畅的效果。由于画面色液自然地渗化,因而所描绘的物象含蓄、生动,有一种类乎在生宣纸上作画的特色。 浆彩法。即在色彩中调入或稠或稀的浆糊的一种画法,它的特点是用笔流畅,色液较厚而不渗化,并有助于更好地表现形体和运用笔触。浆彩法所绘制的作品,色彩丰富鲜丽、造型明确有力,它具有油画的某些优点而仍充分体现出水彩画的长处。 洗涤法。是指在已画过的地方经过洗涤而取得所需要的效果。这种方法也可用作修改和调整画面。大面积的洗涤可借用海绵,有的局部还可用吸水纸把洗下的色液吸除。 留空法。是指画面中留出那些空白和明亮部分的方法。其中有的采用“飞白”的方法,即在作画用笔中不经意地留出空白点;有的在上色前,在需要的部位用蜡或油画棒画出空白的点、线;有的则在画就的画面上趁颜色将于未干时,用小刀或笔杆“刮”出所需的空白,如表现树干、浪花、须发、玻璃或金属的高光等,有良好的效果。 以上这些方法的运用,只有通过实践的摸索,才能逐步达到得心应手,而产生理想的效果。 水彩、水粉画是色彩画的一种,要用色彩来塑造形象。关于色彩运用方面的知识,可参阅本书油画部分的章节,这里便从略了。 水彩和水粉画的材料工具也基本相同,两者是可以通用的,所不同的是,其颜料的成分有所区别,水彩含少量胶质,透明性较强;而水粉则含粉质较多,具有覆盖力,许多作者往往同时兼用两类颜料作画。在画水彩时,个别亮部特别是小面积的白色或淡色,也间或参用白粉(也有的习惯于留出纸的空白,或用水洗出画面亮的部分),而作水粉画时,也常常借用水彩颜料,以增强画面某些部分的透明度,特别是在描绘物像暗部色彩时,深色的水彩颜料其效果较之水粉色更佳。 作水彩、水粉画的纸张,以质坚而紧、吸水适度、不渗化的白色纸张为宜(但也有为了表现特定的内容,而采用带色的纸张作画的)。吸水太快的纸,颜色不易流畅;太光滑的纸,颜料不易附着而随水流掉。常用的水彩、水粉画纸,有粗纹、细纹的各类绘图纸、水彩画纸。作水粉画时,为了衬托出色彩的鲜亮,也有用白卡纸、白版纸作画的。各种纸的质地不同,表现的效果也有所差异,各人可根据自己作画的习惯选用。作比较大幅的画时,应事先将纸裱在画板上,以避免皱折,作起画来既能保持平整,且易于流畅地尽兴表现。 画笔,常用的有羊毫或狼毫制的扁平笔和圆笔两种,以有弹性而蓄水量大者为好。笔的大小,要以画幅大小而定,一般作画时备有不同型号的画笔三、四支就够了,另外可备勾线笔和涂大片色用的底纹笔各一支。 其它如调色盒、盛水用的水盂、画夹、画板、画架等工具,均无一定规格,可按实用的原则,自行选用。调色盒用以盛装挤出的颜料,分格陈列,颜料应以深浅和冷暖的程序安放,一般次序是: 白、柠檬黄、中铬黄、土黄、桔黄、朱红、大红、深红、玫瑰红、赭石、熟褐、橄榄绿、草绿、群青、普蓝、青莲、黑。 调色盒内附有供调颜色用的平板。在调色时,如出现过于混杂或不洁白现象时,应将调色板上遗存的颜料用水洗清,另行配置新调的颜料;如在室内制作大幅的作品时,可用瓷盆或玻璃(下贴白色的纸张)来调配颜色。 此外,有的作者作画时还借助刮刀、丝瓜筋、海绵、蜡笔等辅助性工具,以表现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如画面中水的闪光、细小的枝干、雪花等不易空出的地方,常用小刀刮出,效果很生动。蜡笔也用于不易空出的局部与细印,由于蜡笔的油性与水不能结合留出自然的空白,着色时便可大胆落笔,不受拘束。用海绵和丝瓜筋吸去画面上部分未干的颜色,可产生滋润和浑厚的效果。用丝瓜筋在画就的水粉颜色底层上拍打,可以产生苍劲和光影斑驳的特殊效果。当然,这类辅助性工具只能适当使用,特别初学者开始以尽量少用为宜

1、用水:画水粉画的关键之一是用水。设计画室适当地用水可以有效地塑造形体,表现色彩。画水粉静物一般情况下用水要尽量少,要惜水如金。水和色要协调,色多水多,色少水少。

用水的技巧:笔头以颜色为主稍蘸水即可,用完一种颜色,笔头要用水洗净,用吸水布挤干笔头,再上色,后蘸水,以免弄脏下一笔色,初学者养成此习惯很重要。

2、调色:调色是水粉画色彩能否表现丰富的关键。调色不当画面会出现生、灰、脏、乱、火、假等现象。色彩成系列中,颜色相加,种类不宜多(易脏),忌量相同(易灰)和反复搅拌(色不新鲜),白与黑忌一下子加入较多(易脏)。如调出的色彩不明确或与邻近笔触差距太大的色,属脏色,应洗净笔头,重新调。

调色的技巧:将颜料在调色盘上摆开,在该物体固有色周围逐一添加其他颜色,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某一色彩系列,表现出丰富的色彩体系。

提笔忘字论文格式

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革命性变革,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因为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只能大致记住汉字的形状,提笔却无法正确写出具体部首和结构。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两千余名受访者中有逾八成的人承认写字有困难。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正成为一个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

互联网时代,书写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的技能,电脑、打印机普及,生活工作中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提笔忘字成为平常事。最近一项调查显示,83%的人有提笔忘字的经历,的人在工作生活中手写机会不多,的人有一年以上时间没收到过别人的手写稿。 手写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但是并不意味着手写不重要,很多人就坚持认为写一笔好字很重要,而更多的人则担忧汉字文化被忽视,有专家甚至提出“高考用毛笔写作文加分”的建议。那么,究竟哪些人已经不用手写,哪些人还在坚持手写?在当今的电脑时代,手写的意义又何在?随着电脑的普及,鼠标越来越多地代替了笔,随之提笔忘字的人也越来越多。即便我们有时写对了,自己都不敢相信,总觉得很生疏。 对此,有关人士呼吁不能摒弃日常书写以及书法艺术。例如日本的电脑普及率很高,但每年仍会举办“写字节”。一到这天,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就聚集在一起写大字,场面十分壮观。可是,我国作为汉字书法的祖宗,却日渐被电脑书写挤在一个越来越小的空间里,这不能不让人深思。电脑时代也好,信息社会也罢,我们都不应该忽视书法、写字。 网络化加速告别手写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人已经不再习惯手写,一位网友表示,“去银行存款,经常不知道数字一二三四的大写该怎么写。”另一位网友则说:“现在估计除了自己的名字,其他都写得像狗爬了,常常提笔忘字,第一反应就是写拼音。”在记者的采访中,一般的受访者表示家里没有笔。著名评论家秋风表示:“电脑时代,人们不会写字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这当然不是一件好事。其实不管是哪国文字,中文还是外文,文字本身就带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书写不仅仅是表达,还有对文字背后文化内涵的一种理解和接近,疏离文字就会导致人们对于文化的遗忘。值得忧虑的是,网络化、电脑化无可阻挡,提笔忘字正在越来越低龄化。”确实如此,对于70后、80后来说,不再书写的年龄大多是以大学为分水岭,大部分这个年龄段的人在小学和中学时代,手写仍旧是他们唯一的书写方式,但到了大学乃至大学毕业之后,手写机会就越来越少,以至于多数人只剩下签名的时候才会手写了。对于90后乃至更后一代的人,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目前更多的中学生也开始用电脑写作业,告别手写的年龄也越来越低。电脑普及,钢笔退役一手好字曾经是多少人苦练的目标和梦想,但是随着电脑时代的来临,这个梦想却顿然破碎,办公室无纸化之后,办公软件的逐渐发达,随之而来的可能是无笔化,至少在目前,钢笔已经退出办公室,取而代之的是中性笔。不过对于年纪稍大一点的人来说,中性笔永远无法取代钢笔。一位事业单位主管表示,“办公室现在都用中性笔,中性笔的好处是不用灌墨水,写字不洇染,而且方便携带,不会漏墨水,不会有以前衣服口袋常常被墨水染了的问题。但我还是更喜欢钢笔,因为钢笔有笔锋,能够写出字形来,不管是英文还是中文,钢笔写出来都要比中性笔好看,因此只要有条件,我还会选择钢笔。”钢笔不仅仅退出了办公室,也正在从学校退出,中小学生写作业虽然多数仍用笔,但更多是用中性笔,已经很少有人用钢笔了。走进北京各个文具店,钢笔已经不再是文具店的主流,一位文具店老板告诉记者,“现在基本上卖的都是中性笔,因为它的颜色、样式比钢笔都要多,使用也很方便,另外价格也比较低。”“字如其人”难以实现书写的魅力不仅在于理解文化,在更多时候,还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中国传统中认为“字如其人”,但是在千篇一律的电子文档之前,还有什么个性可言?秋风说:“手写和电脑写作的区别非常大,手写体本身就具有艺术性,一笔好字往往会让人赏心悦目。你可以说电脑也有很多字体,但实际上,不管电脑有多少字体,它永远都是格式化的。一封手写的信,一页手写的稿子,你可以从中看到很多东西,这个人的性格、文化底蕴等等,但是一封电子邮件,你能看见什么?什么也看不到。电子文明的发展对于世界来说确实功不可没,但就书写而言,电脑只能让世界更加单调。”此外,电子文档还缺乏文字纸张的质感。秋风说:“我个人感触非常深,文字、纸张之上刻印着一个人的情感和经历。我们以前手写,有一摞稿纸,一页一页的,看着非常有质感。五年后,十年后,看以前写的东西,那种感觉非常特别,这是电子文档所没有的,电子文档看起来都一样,没有那种历史感。可能在未来技术更加发达的时候会解决这个问题吧,但是现在,电子文本在这一方面确实不如手写的。”新技术对文明造成侵蚀更严重的问题是,电脑化、网络化促成全民写作,这样也导致了文字水准的下降。手写时代,写作者对于文字总是字斟句酌,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句子乃至每一个字往往都推敲多次,这种对待文字的严谨态度在电脑时代已经荡然无存。无可否认,电脑和网络更加便于人们查找和存储资料,用电脑写作速度也更快,但同时,也为偷懒提供了方便。如今粗制滥造的文章越来越多,当简单地复制、粘贴就能完成一篇文章的时候,还有多少人愿意搜肠刮肚?秋风表示:“电脑写作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写作的庄重感,这是造成文字水准下降的主要原因,不仅是文字水准,即便是专业的论文和文学作品,同样水平下降严重,电脑难辞其咎。”电脑时代势不可当,如何才能恢复文字的荣光?对此,秋风说:“也许只能靠文化自觉。人们发明了很多技术,这些技术往往会对文明造成侵蚀,可是一旦这种侵蚀发展到严重的地步,又必然会有人站出来反对,随之掀起复古风,这可能是一个规律吧!我想电脑对于文字文明的侵蚀和冲击,最终必然会遭到反弹,那时也许更多的人会反过来重新重视手写。

相信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尤其是议论文,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那么问题来了,议论文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议论文作文的提纲格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题目。要把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主要内容和中心。要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结构安排。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点:

①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全文一共准备分为几大段,每段写什么,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②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要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出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标明“详”、“次详”、“略”的字样;重点段又打算分几层来写,先写哪层、后写哪层,具体列出准备重点写的步骤、次序。

③依据文章选用的材料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确定好开头、结尾的方法,并在提纲中简单注明。

④设计好点题的时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

⑤考虑好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该如何衔接过渡,哪些内容需要照应,如何照应,也简单标注一下。

同学们看一看,下面就是一则比较优秀、实用的作文提纲:

题目:难忘的一件事

主要内容:我的'脚扭伤,周丽照顾我。

中心思想:关心同学、急人所急。

结构安排:

一、在练习跳绳时,我扭伤了脚。(略)

二、周丽同学热心照顾我。(重点段)

1、周丽把我扶到她的家。(次详)

2、周丽给我洗脚,喷“好得快”。(详)

3、我好了一些,周丽又小心地搀我回家。(次详)

三、我十分感动,至今记忆犹新。(略,点题)

制定作文提纲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形式可以灵活。总的来说,作文提纲没有固定的格式和统一的要求,项目和详略的程度可依材料的特点、表达的需要和自己的水平而定。一般地讲:初学作文时,作文提纲宜细不宜粗;随着构思、布局水平的不断提高,作文提纲就可以写得简单些。

第二,要认真推敲、修改。列出提纲后,要对整个构思做全面的推敲:选材是否切题?立意是否明确、深刻?对选择的材料还需要进一步做哪些取舍?材料的组织安排是否严密、合理,能否突出中心?推敲后,做出必要的修改。自己满意了,才可以动笔行文。

第三,一定要先列提纲后作文。制定作文提纲完全是写给自己看的,是为自己写好这篇文章服务的。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有的同学对列提纲的目的认识不清,认为提纲可有可无,甚至觉得老师要求列提纲是“多事”,于是,为了应付老师,竟然先写作文后“补写”作文提纲。这实在是本末倒置、自欺欺人之举。

第四,务必要养成“不列提纲不作文”的习惯。常见一些同学作文之前不列提纲,见到题目思考片刻便提笔行文,写写想想,想想写写,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有的甚至都已写了一半又撕掉重写。结果,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严重影响了作文的质量。这其中的主要缘故就是没有养成认真构思、布局的习惯,尤其没有养成“不列提纲不作文”的习惯。

作文时,有了提纲的约束,按“计划”行事,写起文章就容易做到一气呵成,写出的文章就容易达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等要求;反之就会层次不清,详略不当,丢三落四。因此,列提纲是提高作文效率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方法。

这就提示同学们:要作文,先列提纲;不列提纲不作文。平时要这样,考试或参加作文竞赛更要这样。要重视从五年级第二学期开始,练习不打草稿、依照作文提纲直接成文。

标题:…………………………

中心论点:……………………

结构:(整体为xx式,主体为xx式)

分论点1:…………(事例1、2、3)

分论点2:…………(事例1、2、3)

分论点3:…………(事例1、2、3)

论证方法:………(方法1、2、3)

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一层(引论) :用什么方法引出什么中心论点。

第二层(本论):分几个方面论证。各方面都分别写清楚:主要论证什么,用什么论证方法、什么事例、用什么方法分析事例、引用什么诗文语句等。

第三层(结论) :用什么方法归纳全文,如何点题。

议论文写作提纲范本2(以宽容为话题)

论点:生活需要宽容

分论点1、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构件

论据:六尺巷的故事。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分论点2、宽容是人与人友好交往的桥梁,是人们心灵沟通的桥梁。

论据: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

分论点3、宽容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论据:唐太宗容忍魏征的事例

分论点4、缺少了宽容,人们将在斤斤计较中与人结怨,在睚眦必报中与人结仇,在水火不容中同归与尽。

论据: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交往过于斤斤计较的反面事例。

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1—3并列,与4正反对比。

教育随笔论文格式

教学随笔也可以说“教学一得”,主要是写教学中某一点体会最深的心得。它的主要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单纯,涉及面比较小,写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月都要写两篇教学随笔,可是多数老师却觉得无从下笔,没有材料可写,现将几种教学随笔的写法转来与同行们共享。 一、捕捉题材。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敢说每一节课都有体会最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学不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随笔的素材就有很多。 1、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实践。成功了,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主要收获在哪里?抓住自己的成功之点,深入地想,好题材就这样诞生了。 2、失败的教训。教学中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失误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失误?主要症结在哪里?用什么方法弥补?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好题材又诞生了。 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依据,但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只要我们深入而冷静地研究思考,你也许会有新的认识或新的疑点,那么请及时把它写下来。 在讲课过程中,感觉上的得心应手,学生思维火花的不断迸发„„你也许会突然得到某种悟性与启示,产生平时没有想到的观点,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材料。对此,我们要及时记录下来。 在听课过程中,作为教师,听课的机会是很多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听到的多数是优质课。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差异就是思维之源,就是产生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导火线。 我们还可以从课后师生交谈中、学生学习的成功或失败中捕捉教学随笔的题材;也可以通过阅读别人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从浏览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中捕捉。 二、锤炼题材。有了题材,如何得到一篇高质量的随笔?你可能通常会觉得有话说不出说不好,这是因为尚缺乏理论积累,还不能从理论高度对手中的素材进行加工、整合,形成并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视角。而这个至关重要的锤炼过程要求我们: 1、注重积累相关理论。理论积累并无任何捷径,只有平常扎扎实实地研读并作好摘抄,久而久之,再处理起素材来自然会得心应手。 2、认真解读他人随笔成果。一般报刊杂志上都有一些非常贴近我们工作实际的教学随笔,可以细细地分析一下它们是如何总结提炼得出自己观点的,久而久之,我们也会受到很大启发,感觉豁然开朗。 三、写教学随笔的注意点。 l、立意要新。也就是你所写的教学心得体会,不仅自己觉得有新意,而且让别人看后也觉得耳目一新,不可重复别人的观点。 2、列举实例要具体生动。在举例时一定要把事实讲明白,使读者看后既懂,又能学会用。 3、要做到小中见大。从个别具体的事例出发,能体现出一般规律。注意把中心思想集中到一点上来,反映较深刻的问题和道理。使读者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个性看共性。 4、文章结构可多样化。教学随笔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可以先简述文章的中心以及写此文的目的,再列举实例说清楚事实及过程,最后归纳小结教学的心得体会。 随笔,又叫随感、笔记,是一种古老的散文体裁。许多散文大家都擅长这种文体,比较有名的作家就有刘基、宋濂、公安派袁氏三兄弟、唐宋派的归有光、桐城派诸君等等。到了近代,随笔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散文体裁,为广大群众所 喜闻乐见。 随笔选材广泛,形式自由,是随时反映见闻感受的一种文体。教育随笔就是用随笔的形式,反映教育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和感受、体会,或针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的教育应用文书。 教育随笔形式自由,它有时像小品文或杂文,有时又像日记或杂记,在教育实践中主要有这样一些样式:教学笔记、教学后记、读书笔记、教学札记、教育教学随感录、备课笔记等等,这些都属于教育随笔的范畴。我们今天提倡的是教师写教育教学随感录。 一、教育随笔有如下特点: 1.短小精悍。 它一般篇幅不长,多则千字左右,少则百十来字。它不用经过缜密的构思后再动笔,而是像写日记一样,兴之所至,一挥而就,把教育实践中最有意义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历铺展成文。比如有个教师在备课时查看资料,对“历”与“‘厉”的区别颇有感受,就写了一篇百十来字的短文《“历”与“厉”辨》发表在教学杂志上。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在上课时,学生就《画龙点睛》一课中“点之即飞去”议论纷纷,于老师写了《“睛”探》一文,由“睛”字出发谈了“备课要深人才能讲到点子上”的体会。总之,教学随笔短小精悍,是教育应用写作中的轻骑兵。 2.迅速及时 教育随笔像新闻体裁一样,有较强的时效性。教育实践中的见闻、体会、意见、看法这些稍纵即逝的东西若不及时记录,再回首时就会失去神韵。当今世界发展较快,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追上世界发展潮流。教育实践中的经验体会及时反映出来可以供别人借鉴,教训反映出来可供别人吸取,问题反映出来可引起人们的注意。总之,及时反映教育实践的情况可以使教育少走许多弯路。 3.取材广泛 教育应用的其他文书取材受一定条件限制,教育随笔则不然,可以说没有任何限树。大的方面而言,可以写教育方针、教育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教育思想理论方面的问题。小的方面而言,可以写一件事、一个字词、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点感触、一个问题等教育第一线最具体的东西。总之,选材只要扣住一个“新”字就可以入文。 二、教育随笔的分类 (l)教育随笔主要是一种叙事议事的文体,有的讲教为主,有的以议为主,根据叙与议的情况可以分成五类:先叙后议型;先议后叙型;夹叙夹议型;叙事型;议论型。 (2)根据随笔的目的意图又可以分出如下一些类别:有的是针对某种教学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提出建议的;有的是针对教育现象进行批评针相的;有的是针对教育现象分析得失的;有的提供教育实例,以供借鉴的。 (3)根据所用主要表达方式来分,有记叙性随笔、议论性随笔、说明性随笔,有时还有抒情性随笔。记叙性随笔是以记录教育现象为主,议论性随笔以发表观点看法为主,说明性随笔主要是对教学中的问题作的阐释。 三、教育随笔写作的意义 1.写作教育随笔是第一线教师及时反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思想火花的最快捷方式 教师们每天接触新的教学内容,每天与接受新事物最快的少年儿童打交道,沸腾的生活必将燃起心灵之火,把那耀眼的一瞬记下来,就是随笔。只要我们每位教师真心实意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做教育工作的有心人,随时都会发现值得写、值得反映的东西。我们知道,其他教育应用文体的选材较严格,组织结构也较严密,比较而言,教育随笔则更加方便快捷。 2.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教师进行教育艺术、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总结的良好形式 传统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能否适应现代教学,一个勇于创新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就会主动去发现问题,并以积极的态度去思考问题,创造条件去解决问题。教师把这些东西用随笔的形式反映出来,对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都有一定作用。 3.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提高教师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 写作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在于勤奋练笔,教师把教育实践中的见闻感受记下来,是一种很好的提高自己书面表达能力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教育科研的初步,可以为教育科研准备素材,可以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育随笔是教学反思的理性提炼 古人强调:“吾日三省吾身”,新课程改革则提出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师者把记写教育随笔作为日常教育反思的主要形式,将一天所见、所想、所读载入日记,这些行动本身就是教育的总结,有助于自身的提高。 教育变革的宝藏隐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通过对教学经验、新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发现新理念、新见解,可以促进教师对实践的反思和智慧的提 升。教育反思可以避免教学中重复的失误,如果让教育随笔中的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那将是教师教育教学发展新的境界。 撰写教育随笔,记录个人成长的所感所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重温旧事,回想教育成效,教师常常会品尝理性的感受,对自己有更全面的认识,这有利于教师提高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5、教育随笔是撰写科研论文的基石 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大多教师感到无处入笔,无从下手。笔者认为,教育科研论文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教学。每一篇教学日记都是颗明亮的珍珠,把一串明亮的珍珠连起来就是一个漂亮的项链。把许多日记归纳起来,就成了一篇有价值的科研论文。没有实际经验感悟,教育科研论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夸夸其谈,无实际意义。 教育随笔随处都可以写,可以是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也可以是德育方面的;可以是课堂教学画龙点睛的精彩一笔,也可以是教育教学沉痛的反悔;可以是班主任组织工作的领悟,也可以是任课教师某一方面败笔的思考;可以写家庭教育,也可以写学校的见闻;或表述,或议论,或呐喊,或助威,所喜、所恶、所思、所见皆可入文。哪怕是点滴小事,都要善于捕捉,记入日记。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如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感到困惑,均可以以教育随笔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学校、家庭迫切需要高素质教师,教育随笔对教师素质提高显得尤为重要。愿撰写教育随笔能够成为每一位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只要对教育决策产生影响的行为就是教育科研;只要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的行为就是教育科研。”教育随笔来源于课堂教学和学生生活,每一次对学生的成功谈话、每一次对教育的失败与教训、每一堂课程设计与探索都是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方面,许多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感到迷惘,其实对于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而言,通过思考并改进每一天的教学工作就是搞教育科研。 教育随笔记录着教师的生命价值。教育科研并不深奥,它就在教师身边。钟情于教育随笔的教师,对一次创新、一次感悟、一次反悔经过思索,都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有帮助,因此教育随笔是一线教师特有而实用的教育科研。 教师把教学感悟付诸笔端是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自我成长的关键一环,教育随笔是教师经验的凝练,是教师成才的桥梁,它对教师成长具有显著成效,它来源于实际教学。每一篇教学日记都是颗明亮的珍珠,把一串明亮的珍珠连起来就是一个漂亮的项链。把许多日记归纳起来,就成了一篇有价值的科研论文。没有实际经验感悟,教育科研论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夸夸其谈,无实际意义。另外教育随笔随处都可以写,可以是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也可以是德育方面的;可以是课堂教学画龙点睛的精彩一笔,也可以是教育教学沉痛的反悔;可以是班主任组织工作的领悟,也可以是任课教师某一方面败笔的思考;可以写家庭教育,也可以写学校的见闻;或表述,或议论,或呐喊,或助威,所喜、所恶、所思、所见皆可入文。哪怕是点滴小事,都要善于捕捉,记入日记。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如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感到困惑,均可以以教育随笔的形式表现出来。 

随笔是文学体裁中散文的一种.它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教育随笔顾名思义,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教学随笔,也可以说"教学一得",主要是写教学中某一点体会最深的心得.它的主要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单纯,涉及面比较小,写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随笔在写作样式上没有什么固定的限制,常见的有借事说理,夹叙夹议等形式.借事说理: 作者要着力描写一个事件,不用太多的语言去发议论,做点评,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文章的结尾有个简单的点题就可以了.读者通过读作者叙述的这件事,就能受到触动,明白一些道理,道理喻于故事之中.夹叙夹议 :作者在叙述一个事件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一边叙述一边评论.也可以是把事件先叙述完,再做评论.随笔是最适合教师创作使用的一种形式.

随笔和作文没两样,不过随笔可以放松一些,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都可以

笔型教学论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论文眼下,教育随笔的写作非常繁荣,应该说,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