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会计有关论文

发布时间:

会计有关论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财会人才应该是一个学历高层型会计专业型电算网络型操作合作型新型管理型终身学习型职业道德型素质综合型的具有研究分析决策管理能力的复合型财会人才 关键词:市场经济;现代企业;财会;复合型人才 知识经济对会计领域产生的冲击,思考着知识经济对会计人才能力的新要求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更需要学历高层型会计专业型电算网络型操作合作型新型管理型终身学习型职业道德型素质综合型的具有研究分析决策管理能力的复合型财会人才 1 学历高层型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会计专业的教育滞后,造成会计专业人才短缺,加上人们对会计专业的技术性认识不足常常出现会计岗位上多是一些没有会计专业学历,甚至只有初中学历,仅经过短期的培训或跟随老会计学习一阵,就匆忙上岗的现象,造成整个会计行业学历偏低随着市场经济转型的需要,许多高等院校开始恢复或开设会计专业,同时,在岗的会计人员又都在积极地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因此,会计岗位的高学历比例不断提高与前些年相比,近年来,会计人员的学历层次正在稳步提高 2 会计专业型多年来,我国会计人员大多理论知识贫乏,业务素质不高,不适应会计发展的需要财政部从 年开始直接组织高层次会计人才培训,计划用年左右的时间,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复合型领军会计人才同时,国家还通过组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技术职称考试会计执业资格考试( 等)以及组织选拔高层次会计人才培训等方式,正在逐步建立完善科学客观的会计人才评价选择机制和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并从大批高校会计本专科生中不断充实会计队伍,使专业型的会计人才大大增加 3 电算网络型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平台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会计处理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实现了记账算账报账电算化这就要求现代会计必须具有现代化会计网络意识,以适应会计工作网络化管理的新环境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学好计算机知识,并学好一门外语,努力提高外语水平,熟悉相关学科知识,扩展专业视野等,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必不可少的专业知识,更要掌握随时代发展的边缘知识 4 操作合作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工作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会计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核算工具。 而且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在现代会计工作中显得非常重要因此,现代会计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能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财务机构内部,有效地避免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外部,能密切财务机构与财政税务机关 银行 会计师事务所的关系 5 新型管理型计划经济体制下,会计工作仅是核算型,知识经济促使生产的知识化信息化,也促使行业管理中的会计管理方法在适应性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向多变多维的方向转化,形成一种新的会计观,即会计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信息加工系统,而是一个组织监督协调控制经济活动的管理系统;会计工作不再是以核算为主体的工作,而是以内部控制为核心的管理;网络经济时代,使得管理在空间时间效率上都发生改变,形成具有网络程序化实时动态化的管理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会计人员能力的要求越广泛越全面越多样因此,现代的会计人员应当是既懂核算,又懂财务管理,具有创新性适应性的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 6 终身学习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就成为会计人员成功的必备条件这种学习能力既是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能力,也有综合知识的博览能力,若把前者叫专业技能,则后者可称为复合技能有资料显示:一个人的专业技能知识只有1来源于学校,其余的则取决于日后的不断学习和积累,所以提高会计人员的能力需要终身学习,不断进取。 7 职业道德型职业道德是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同时,职业道德也直接左右着会计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市场经济的前期,对会计工作要求只是一般职业要求,并没有上升到职业道德高度,造成有些会计人员为维护小集体的利益,不顾国家利益和法律;只接受本单位负责人的指令,置会计制 度于不顾,弄虚作假,致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社会公害随着经济管理规则和会计法的健全,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加强会计人员的敬业爱岗 实事求是 恪守诚信严于律已操守为重的职业品德教育,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对自身角色与职能进行重新审视,并加以调整,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求实讲真恪守会计职业道德是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第一要求以诚信为本做好会计工作,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最基本的准则,是会计人员特 殊职责赋予的崇高历史使命。8 素质综合型由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传统的记账算账单一能力型的会计人员已经无法适应这种新型经济形态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打破原先束缚个人思维能力发展的桎梏,主动积极地去适应这一社会经济形态的重大变迁,重新审视自身的业务素质,重视知识,对自身能力进行一次革命,融入到综合素质型会计人才的社会主流,才能在激烈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更需要复合型财会人才王军副部长强调:一个人的视野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要真正成为行业领军人才,必须具备开阔的思想,宽广的胸怀;应关注会计以外的学科,跳出就会计论会计的定式只有更多更好地反作用于母体学科及经济社会,会计学科才能对其他社会科学有所贡献,会计的社会价值才会更好地体现因此,时代要求会计人才应该是一个具有研究 分析 决策 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就我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职能在不断的扩大。 建立高素质、复合型财会人员队伍,已成为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对高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校在深化体制改革和内部挖潜的同时,面向教育市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多模式、多层次发展高等教育.高校发展环境的多元化,使得高校财务逐步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多变化特点,如何加强学习,建立学习型的高校财会队伍,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管理能力,以"管理出效益、管理促发展",日益成为各高校财务关注的热点之一.所以,会计人员应由以往的记录型人才飞跃为适合现代经济发展的管理型人才。 面向21世纪,高校财会人员队伍建设要注重群体结构优化、建立新型的管理体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并且使引进人才与现有财会人员的培训相结合,以适应现代化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的公正无偏的态度,在履行专业判断和发表审计意见时不依赖和屈从于外界压力。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文题目: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分析

摘要: 本文认为,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灵魂,是注册会计师保持客观公正的基本前提。如果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就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其提供的信息可信度会大为降低,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使其做出错误的决策而遭受经济损失。这无疑会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审计 独立性会计信息 失真 公司治理结构

一、审计独立性概述

(一) 审计独立性的内涵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1992年制订的《职业会计师道德守则》指出,注册会计师在从事审计任务时,应在实质上和形式上没有任何被认为影响独立、客观、公正的利益,无论这种利益的实际影响会怎样;《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也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或其他鉴证业务,应当保持实质上的独立与形式上的独立。

实质上的独立,是要求注册会计师与委托单位之间必须确保无利害关系。本质上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的公正无偏的态度,在履行专业判断和发表审计意见时不依赖和屈从于外界压力。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严格保持超然性,不能主观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尤其不应使其结论依附和屈从于持反对意见利益集团或人员的影响和压力。形式上的独立性是对第三者而言的,即注册会计师必须在第三者面前呈现独立于委托单位的身份。如果注册会计师具备了实质上的独立,但是报表使用者却认为是客户的辩护人,那么审计的作用就会大为降低。因此,报表使用者对这种实质上的独立性的信任也很重要,这种信任使得注册会计师必须具备形式上的独立性。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密不可分。

实质上的独立性是无形的,难以测量的;而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有形的,可以观察的。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不仅要保持实质上的独立,而且要保持形式上的独立。因为实质上的独立只有当注册会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中真正保持中立时才成立,而形式上的独立则是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评判的结果。现实中即使注册会计师确实保持了实质上的独立,但如果社会公众认为其偏袒了委托人或其他任何一方而有失形式上的独立,那么审计结果就失去意义。因此,形式上的独立是实质上独立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公众评价注册会计师工作、进而决定对注册会计师信赖与否的标准。

(二)审计独立性的经济性质

审计独立性的经济性质可从以下方面认识:

第一,独立性是相对的概念。社会公众与职业界一般倾向于在独立性上采取二分的方法,即非此即彼,将独立性当成绝对的概念。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研究指出,独立性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实际上作为注册会计师职业团体中的个人不但与其职业界内部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而且与职业界外部也会发生多种联系。注册会计师与委托人或被审计单位能够保持绝对的独立,显然只能是不切实际的期望。外界因素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影响或大或小,承认注册会计师会受影响而不能保持绝对的独立性,并不表明注册会计师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只要这种独立性仍能保持在社会公众期望的独立性水平之上即可。如果承认审计独立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那么前文所述的注册会计师是超然独立的观点就要持慎重态度。所谓超然独立,一般理解是绝对的独立,但这种观点在强调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存在价值时,无疑也使广大社会公众不切实际地夸大了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增大了注册会计师自我评价与社会公众期望之间的差距,这也是造成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期望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独立性是一种概率。独立性的这种概率只是主观的概率。当人们认为注册会计师是独立的,实际上指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时不受任何利益相关方面的意见影响,其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的概率足够高,以至于可以完全信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可以考虑利用其工作结果进行决策。可见将独立性表述为概率,并没有动摇对注册会计师服务价值的认可,社会公众只要认为注册会计师不受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其能够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的概率足够高即可。既然审计独立性是一种概率,实质上也就意味着这个概率不可能永远等于1,而是经常地表现为在[0,1]之间取值的客观事实。所以在行业的日常管理中,一方面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宣传教育和必要的查处力度,使其在执业中不断克服环境的不良影响,抵制有关利益方施加给注册会计师的压力。同时在宣传中应注意说明注册会计师自身的能力限制和执业环境的不完善,出现个别审计意见发生偏差的现象也属不可避免,使社会公众逐步认识到出现审计失败不一定就必然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第三,独立性是一种风险。这一性质是从报表使用者角度界定的。由于独立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体现为一种概率,所以绝对的独立是不存在的。但报表使用者决定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会计报表进行决策时,实质上就隐含着其已对注册会计师表示了信任。即报表使用者认为注册会计师是独立的,即使同时承认或认为注册会计师仅做到了相对独立,但这一独立性水平也是其予以认可的,或处在其可接受的既定水平之上的。这个可接受的独立性既定水平越高,意味着报表使用者认定的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也越高。一旦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实际上低于其可接受水平,则其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会计报表进行决策,对报表信息的过分信赖就是风险。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分析

(一) 委托代理关系失衡

任何一项审计业务一般都要涉及三方主体,一是委托人,即向会计师事务所提出业务委托,并与会计师事务所签定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单位和个人,一般是财产的所有者;二是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即审计业务具体执行者;三是被审计人,即受财产所有者委托的经营管理者。而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由于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法人治理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国有股份占绝对控股地位的现实造成了所有者终极代表人的缺位,在部分国有控股和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存在 “一股独大”的问题,董事会人员组成中以内部人和控股股东代表为主,缺少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因此缺少适当的权力制衡,使中小股东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且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合二为一,“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常会出现委托者出面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自身财务数据的现象。这种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合二为一的状况得使注册会计师处于明显的被动地位。在现行审计关系格局和注册会计师职业监管与制裁机制下,当注册会计师揭露客户的舞弊行为要承担被解聘的风险时,就很可能屈从于上市公司,为其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甚至共同作弊。

(二)市场竞争无序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激烈竞争的行业,会计师事务所能否竞争到较多的客户,是关系到其生存发展的问题。当审计供给市场的竞争加剧时,客户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机会和动力都会增加。如果注册会计师意识到其他会计师事务所也在争夺该客户,注册会计师对客户的独立性将会减弱。目前在我国存在着众多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质量控制及自律机制不健全的会计师事务所,这些中小型的事务所往往采取降低审计收费或屈从客户不当意愿等手段来分得审计服务市场。由于审计市场正处于买方市场的环境下,客户管理当局对注册会计师的选择权和决定审计收费的力量尤为强大。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是招股、配股、防止“摘牌”等的必要条件,这会增加上市公司对注册会计师的施压强度。这些不公平竞争状况的存在,不仅严重损害了注册会计师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使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到严重损害,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和社会公众利益毫无益处。

(三)审计人员执业水平低下

审计人员能力不足,缺乏高尚的职业道德,违背独立、客观、公正原则,迁就客户的非法要求,编制虚假的审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素质偏低,只凭借出资取得相应的资格,缺少相关的能力和职业道德。从“深圳原野”、“琼民源”、“红光实业”等案例都反映出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审计过程中使用了过多的职业判断,这些判断为注册会计师的非独立性行为埋下了隐患。目前我国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合格进入事务所工作的注册会计师仅占注册会计师总数的3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注册会计师仅占16%,这与国外注册会计中的从业人员以中青年为主的年龄结构,60%—70%以上大学本科的学历结构存在相当的差距。从事多年会计或审计工作的工作者虽有丰富的经验,但由于我国会计制度近几年的改革力度大,新的会计准则陆续颁发,这些人员对新准则、新制度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另一部分通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获取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专业技术能力和审计经验比较欠缺,面对特殊问题可能丧失审计工作警觉性,轻易接受客户解释,可能存在错漏问题。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对策措施

(一)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针对上市公司审计委托机构不明确,股东大会对管理当局缺乏有效制衡机制的现状,必须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使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监督公司经营管理、制衡控股股东和经理人权利、保护股东权益等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独立董事的职权包括向董事会提议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这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随意性进行了约束。同时独立董事可下设由其领导的审计委员会,由审计委员会行使委托和批准解聘审计机构,审查审计工作的职权。独立董事制度明确了审计的委托机构,通过改善审计委托制度,能够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控制管理当局权力,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增加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督促上市公司规范运作,防止注册会计师受管理人员左右。

(二)建立新的会计师事务所受聘制度

一方面,是打破会计师事务所受雇于被审企业的现状。笔者认为,监管机构应该参与上市公司聘用会计师事务所的过程,选择权仍然在企业但监管机构具有否决权,即可以否决有重大违纪违规记录的上市公司,至少在一定期限内不允许其再承接大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这样就可以使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不再仅依赖于上市公司,而且还要依赖于监管机构,或者说依赖于其自身的行为,这可从根本上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受雇于被审企业的现状,为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提供必不可少的环境。另一方面,要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企业的业务涉足过深过广的现象,减小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企业的经济依赖性。禁止受聘于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向被审企业同时提供其他非审计业务;禁止会计师事务所的雇员在被审企业兼职,以及被审企业雇员在该会计师事务所兼职;若被审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家庭成员近一年内曾在该会计师事务所任职或即将赴该事务所任职,那么该所也应该被禁止为该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反之亦然;应严格限定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师对同一企业的审计年限,当然该年限也不宜过短,以免影响工作效率。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

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审计活动的主体对其道德使命有清醒的认识,发挥道德规范潜移默化的约束作用,强化注册会计师的使命感,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精神独立对其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同时要做好宣传工作,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职能的认识,这也有利于加强社会对审计独立性的监督。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对于大多数的审计项目而言,审计风险的识别、估测评价、预防等大量依靠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因此必须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要求,对其进行风险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培养年轻注册会计师成为骨干,努力提高这些人员的各项技能。要进一步完成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目前我国已颁布职业道德的基本规则,我国的职业道德建设已经有了初步发展,但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还缺乏操作性,建议有关部门加紧职业道德具体准则和规范指南的制定,使注册会计师行业形成以基本准则、具体准则、规范指南为基本框架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同时建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成立相应的执行机构,在出现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时,既要有裁决的执行部门又要有相应的执行依据,使职业道德真正具有可操作性。

(四)监管部门规范监管,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一般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准则来规范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如果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不遵守这些规则就会受到处罚。有关监管部门可以从独立性风险的产生因素、制约因素、独立性风险所造成的社会后果的角度考虑,制定必要的规范进行监管。另外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管,该机构负责收取审计费用,行使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权力,切断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单位的直接经济联系,确保审计的独立性。这一管理机构应建立会计师事务所数据库,对事务所实行分级分类,根据需要从库中随机抽取,根据审计项目大小统一付费,该机构经费主要由企业承担,可由政府出面开征审计税。同时,对注册会计师进行财产登记制度,以改善其执业的风险承担机制,限制会计师事务所与某一客户的合作时间及收入,隔断其与各方诸多联系,变“自律”为“他律”,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崔莉:《解决困扰审计独立性的途径》,《现代审计与会计》2005年第7期。

[2]刘兴革:《审计独立性的内部因素分析与对策》,《经济师》2005年第7期。

[3]欧阳电平、胡建敏:《审计独立性的制度分析与改革》,《审计月刊》2004年第9期。

[4]魏朱宝:《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弱化:市场缺陷与政府失灵》,《审计研究》2005年第5期。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三篇

如今对学生而言,按照规定不得不写毕业论文。接下来我搜集了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三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摘要 :

职业院校进行成本核算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人力成本和试算、固定资产折旧以及大修费用核算、费用成本核算等,面对如此复杂的成本核算问题,高等院校可以以管理会计理论作为指导,对职业院校的成本核算方案进行合理制定,促进职业院校成本核算的顺利进行。本文对管理会计理论在职业院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关键词 :

职业院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理论

1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我国的教育业慢慢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很多职业院校开始把管理会计引入职业院校的经济活动之中,通过管理会计理论对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进行统筹规划,提高职业院校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职业院校的财务风险,促进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

2管理会计理论在职业院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应用管理会计理论是加强我国职业院校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需要

管理会计理论能够为学校财务管理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分析和细化学校的教育成本,编制出科学的职业院校发展预算,同时可以在管理会计理论的指导下引进先进的科研技术,在职业院校更新或者购置各种教学设备时进行相应的监督与控制,这样能够指导职业院校的管理层进行更加合理的发展决策。

应用管理会计理论对学校进行财务管理是增强我国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在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把职业院校的管理会计以及财务管理充分结合起来能够帮助学校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主要指的是对外报告会计,针对的对象是外部的利益相关者,而管理会计指的是对内报告会计,主要针对的是职业院校内部的管理层,为职业院校的领导者提供各种决策依据。职业院校在完成会计核算之后,可以充分运用管理会计理论衡量职业院校财务管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程度,为学校的管理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帮助职业院校更加顺利的实现财务管理与财务控制规划。职业院校运用管理会计理论还可以促进各种教学设备的更新,充分调动学校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3管理会计理论下的职业院校财务管理策略

建立以管理为理念的财务管理框架

从现实中来看,管理会计理论实际上更有利于企业的管理与发展,如果职业院校想在财务管理中融入管理会计理论,那么就需要对管理会计理论进行适当的改进与完善,使管理会计理论更加符合职业院校的发展需求,使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理论充分结合,建立起建立以管理为理念的财务管理框架。由于我国高等院校数量众多,所以很多职业院校之间的发展情况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之处,职业院校对于资金的需求量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中,需要根据各个高等院校不同的实际情况来构建完善的职业院校财务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更加符合我国职业院校的发展需求。我国职业院校要推进财务管理改革,使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从“报账型”向“决策型”转变,在进行财务管理之前加强预算和决策,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加强对财务预算的管理,在财务管理事后运用科学的方式进行财务管理的绩效评估,促进职业院校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发展。

建立数字化的报销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职业院校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可以充分借助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平台的建设对学校的财务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利用管理会计理论加强职业院校的财务管理,在学校建立一个数字化的报销平台,改善学校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使职业院校财务管理的效率获得较大程度的提高。职业院校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使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获得较大幅度的提升,使学校各个部门的财务信息能够实现共享和交换,提高财务部门与其他各个部门之间业务之间的协同。为了使学校的财务人员更好地适应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学校要积极引进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到学校的财务部门,加快学校财务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为学校的财务信息查询提供方便,比如学校的领导、老师与学生都可以提供财务信息平台查询开通课题的经费、教职工公积金查询、网上业务预约、学生缴费查询等,提高学校信息的共享程度。学校还可以为师生构建一个可以进行相互交流的平台,让学校师生的各种问题都能够在网络平台得到快速、满意的解决。此外,学校还要推进“无现金结算”“校园一卡通”等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使学校的报销人员能够足不出户便能够实现资金的收支功能,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在职业院校开展成本核算

我国的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来进行办学,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都希望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高等教育资源满足不了所有人的教育需求,我国职业院校出现在校人数急剧膨胀、教育资源紧张的局面,仅靠国家拨款的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职业院校的发展需求。很多高等院校开始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资金筹措完成之后,学校需要了解资金的利用效率,相关的投资人也希望能够了解自己的投资效益,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已经满足不了职业院校的发展需求,职业院校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产品和成本意识,开展成本核算势在必行。高等院校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首先要明确成本核算的对象,可以把学校的各个系、部作为成本核算的基本单位,然后再把每一个系部进行专业和年级的划分,把核算对象进行细化,方便进行成本归集和分配。随着成本核算的成熟,可以慢慢过渡到以每个班级作为成本核算的基本对象,对学校每个月的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每一个会计期间完成一次会计核算,促进学校财务管理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宋慧晶,吴高波,赵东辉.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教育财会研究,2017(2).

[2]徐丽萍,金海燕.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12).

摘要 :成本会计主要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费用进行核算,对成本进行管理,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本文针对高校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论述了成本会计教学课程的介绍,高校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成本会计教学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高校;成本会计;教学;问题;对策

1前言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增加,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高校需要结合社会的需求,培养高素质全面型会计人才。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课程的逻辑性与专业性较强,需要通过实际应用对知识进行强化,从而去提高教学效率。因此,高校的会计教学,需要在提高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从而去促进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成本会计教学课程的介绍

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属于高校会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其主要是对各行各业经营过程所产生的费用进行计算,对财务进行统计与管理。高校成本会计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专业性的会计人才。会计基础课堂、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学生学习成本会计的基础内容。成本会计课程的内容逻辑性较强,需要学习成本计划、成本核算等,内容的连接性较大,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训练,从而去提高学习成绩。成本会计的内容,包括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但是由于大学课时的局限性,使得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没有对成本会计的内容进行深化。成本会计与实际的联系较大,高校需要提高教学效率,培养专业技能较强的会计人才,从而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与会计有关的统计论文

会计统计论文怎么写

会计的统计论文该如何去撰写呢?又有那几点是需要注意的?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及资本市场的建立,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大量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因此,统计方法就被广泛的应用到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在企业的财务分析中统计方法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前景。企业可以运用数理统计知识进行财务统计.借助各种各样的统计方法对大量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为企业的未来进行预测分析,从而运用科学的财务分析提高财务信息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价值。

1. 统计方法的作用

统计技术就是通过对数据信息的有效收集和整理,进行产品质量的相关分析,统计方法就是运用数理统计推断的原理,以样本数据推测出总体的分析结果,通过测量、描述进行产品特性的分析,建立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与产品相关的数学模型,利用数据模型对对产品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对产品现状进行监测,对提前预防产品质量的.变化,同时也对产品质量方面的缺陷进行改进。在企业中,统计方法是企业的进行决策的一种工具,帮助企业进行数据分析,对企业产品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统计方法在市场预测、可行性分析、方案设计、批量生产等相关工作中都会有所应用,为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发展带来了具大的作用[1]。

2. 统计方法的应用领域

(1)统计方法在财务会计领域的应用。在证券市场中,统计方法的应用比较多,证券公司的财务信息有着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是统计的主要数据来源,其研究与分析的内容都是围绕着会计信息与证券市场的关系展开的,会计信息的变动会带来证券价格的变动,改变证券市场的效率和状况。

(2)统计方法在财务管理会计领域的应用。在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的的决策性工作,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都会进行参与,统计方法在财务预测、控制分析和评价等方面的应用丰富了财务管理会计的实用性。对统计方法的应用,企业能够掌握经营决策的信息,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负债比例等方面。

3. 统计方法的归类

(1)统计方法之比较分析法。在统计工作中,比较分析方法以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同一指标纵向对比、同一指标横向对比的形式进行统计工作。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能够分析出企业的实际指标完成情况及未达到计划指标的原因,分析二者产生差异;同一指标纵向对比有助于企业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的掌握;同一指标横向对比有助于对本企业与同行业的差距分析。

(2)统计方法之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比较广泛,比率分析方法是从企业中的财务现象到财务本质的分析,分析的结果比较深刻,具有科学性和可比性,比率分析方法计算简便,利于企业对结果的判断。

(3)统计方法之趋势分析法。在统计工作中,趋势分析法以项目金额进行比较分析、百分比进行比较分析的形式进行分析工作。项目金额进行比较分析能够说明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同一项目在不同时期的增减变化情况;百分比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对企业的耗费水平和盈利水平进行分析。

(4)统计方法之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的方法包括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连环替代法需要按照原因素的依存关系,排列成一定的顺序并依次替代,分析出不同的结果;连环替代法需要在假定性的条件下在前一次计算的基础上进行,采用的是连环比较的方法,从而确定因素变化的影响结果。

4. 企业财务分析中统计方法的应用

(1)企业在财务分析中应用统计分析将静态评价变成动态评价。企业的财务报表反映的是某一个特定时段内企业成果的数据,这是一个静态的数据,而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表为基础的,是对过去状况的评价,这也是静态的过程,企业要利用统计分析技术将企业财务分析数据变成动态的数据分析过程,从而预测出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2)在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中,通过整合统计数据,来拓展财务分析的功能。企业中的财务报表是主要反映企业的货币资金和资产价值等形态的数据,财务分析以财务报表为依据进行评价分析,企业可以将企业的工作人员状况、市场及客户情况、企业的生产流程过程等作为财务分析功能拓展的方向,将这部分统计数据进行整体的分析,从而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

(3)企业可以利用统计分析来检查财务分析结果存在的异常。企业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对财务指标数据进行审核,将现有数据与过去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出存在的异常情况,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

5. 结语

在统计学中,重要的是运用统计方法将其运用到各个领域中,在企业中,财务管理是核心的工作,在进行财务分析时通常用到的方法就是统计方法,在学术上,二者有着诸多的不同,但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将统计方法运用到财务领域中,不仅为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便利,在某种程度上也丰富了财务的内容,从而扩展了财务的职能,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财务分析运用统计方法不仅是为企业提供简单的财务信息,同时,对企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状况做出了分析和预测,企业能够利用这些有效的信息参与到决策工作中,对日常经济业务,利于企业进行有效控制与考核,因此,财务的管理职能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浅析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论文

账务是指实现会计处理进行原始单证的收集、整理、记载、计算、结报等会计处理的具体事务,它要求规范、准确,保证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和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浅析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论文 ,欢迎阅读。

摘 要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中在会计与统计领域分别发挥着不同的职能作用。虽然范畴不同,但是二者在实际的应用中又有着一定的联系,在报表的设计、计算方法等都有着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本文针对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差异化比较,理清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有助于财务工作者在日后对于会计与统计工作的准确把握。

关键词 财务会计 统计财务 报表 建议

一、引言

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中,二者在知识的运用中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但是,会计工作与统计工作在职能的发挥上又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统计的职能发挥主要是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要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保证会计与统计的工作质量。[1]

二、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同点

(一)数据来源相同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中最大的相同点就是数据的来源。二者在资产和负债方面对于数据的来源主要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而利润的分配方面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数据来源中来自于企业的利润分配表。其他部分的数据来源主要取决于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资料。二者的数据来源是相同的。

(二)指标名称相同

在数据来源的基础上,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基本保持相同的数据来源信息。而在信息的指标名称上二者之间也是相同的,在个别的具有微小的差异化表现中,大体的指标名称基本保持相同。

(三)部分审核关系相同

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之间存在的部分审核关系时相同的。比如在对所有者的权益计算公式中,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计算公式都是通过总资产减去总负债来进行核算。这个审核关系的核算取自会计公式资产=所有者权益+债。由此看来,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对所有者的权益计算公式取自相同的会计公式。此外,二者在进行营业利润的计算中也主要从会计公式中的相关计算公式中转变过来的.,基本符合相同的审核关系。[2]

三、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不同点

(一)报表设计不同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二者在报表设计的不同之处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报表计量单位的设计与定报报告的期别设计。

首先是报表的计量单位审计上,在统计财务报表中对于计量单位的设计通常以“千元”作为计量单位,而财务会计报表则通常以“元”作为计量单位,这是由于二者在进行经济业务的统计中面向的业务范围不同,财务会计报表面向的经济业务通常是比较小的业务,而统计财务报表面向的是大的经济业务,所以导致二者的计量单位有所差异。

其次是定报报告的期别设计。在年报的报告期设计上二者基本没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在定报的报告期中财务会计报表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需要以月度、季度、年度、半年度进行确定定报报告的期别,而统计财务报表则一般以几个月为定报报告期别,比如1~5月,1~8月等。[3]

(二)数据指标依据不同

数据的指标依据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在根据会计的账户余额进行报表指标的统计中。统计财务报表在进行资产负债部分的数据填报中,“现金”与“银行存款”的指标在数据的指标中尽管也同样来自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但是却不能直接通过资产负债表获得。这是因为在资产负债表中对于“现金”与“银行存款”这两项指标的指标存在于“货币资金”指标中,而“货币资金”指标中除了包含“现金”与“银行存款”这两项指标外,还包含其他的货币资金指标。并且资产负债表中对指标的体现是合计的数值。所以,在进行指标的填报中,需要通过期末的余额对统计财务报表进行填报。

其次是财务统计报表在“本年折旧”的数据指标填报中,由于在会计科目中不存在直接的“本年折旧”指标,导致填报的指标需要在会计科目的加工中进行指标获得。在会计科目中存在的指标是“累计折旧”。所以,在统计财务报表的填报中应当通过“累计折旧”指标中的本期折旧值。当不存在报废与转出时,本年的折旧值为累计的折旧值减去期初的余额。而在存在报废与转出的情况时,不能通过这个公式进行指标获得。

再次是在相关的会计科目中并不能获得相关的填报指标,比如在“投资成本”的指标获得中,会计科目中并不存在这样的指标数据。所以,要通过相关的投资成本分析确定后方能再进行填报。

最后是在相关的统计财务报表的指标填报中,会计的科目中并不能直接体现出现相关的数据指标,需要通过相关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进行得出。比如在会计科目中对于科技支出明细方面没有进行相关的详细规定,需要考虑“管理费用”中的“研究开发费用”、相关资产的“折旧”等数据来源后通过相应的计算得到。

(三)报表审核关系不同

在报表的审核关系上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在资产负债以及利润分配方面在进行公式审核时具有一定的差异化表现,财务会计报表软件对于各个附表之间的钩稽关系有严格的审核逻辑,而统计财务报表对于报错情况容许以备注信息方式进行解释。所以,应当注意这样的差异化的审核关系表现。

四、做好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关建议

(一)建设完善的统计报表制度

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二者应视为报表岗位的关联性工作。为了能够使得统计工作更加完善就要进行相应的统计报表制度的配套。通过统计报表制度规范统计报表工作,使得报表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二)有效进行财务统计分析

在进行有效的财务统计分析时,要通过财务的会计指标结合相关的会计知识进行统计和分析,而在把握财务统计分析的准确性上就要求具有灵活的统计知识运用。但是,在现阶段的发展中,相关的统计知识教学在教材中的知识体系过于专业化,难以适用于日常的统计分析工作中,缺乏运用的灵活性。所以,如果想要更好的通过统计知识进行有效的财务统计分析,就需要改革和升级教材中的统计知识体系,使得统计理论知识能够更好地运用于日常的统计工作中,使得在财务的统计分析工作中能够发挥有效的依据作用。

(三)对统计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

统计工作的完善少不了的是对统计人员的统计水平的提高。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虽然同为报表工作,但是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化表现。而统计报表的差异化表现对报表的统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必须要对统计人员进行专业化的统计知识培训,提升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的理解,更好地把握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二者之间的差异,更好地保证了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二者的报表质量。

五、结语

在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同?c不同之处的分析中,可以发现统计与会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化。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相关报送人员对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缺乏足够的了解,使其常常混淆二者之间的关系,为统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所以,应当加强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的专业化培训,认清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把握会计与统计之间的区别,做好企业的会计和统计的报表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先静.浅析财务会计如何提高财务报表编制的准确性[J].现代商业,2016,12(35):161-162.

[2] 张丽芹.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差异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10(17):243.

[3] 徐筱艳.财务会计报表与统计财务报表的相似与不同分析[J].中国市场,2014,06(48):142-143.

浅谈统计与会计的联系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统计一词起源于国情调查,最早意为国情学。一般来说,统计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浅谈统计与会计的联系的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摘要] 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两大部分,深刻地影响着国民经济核算一体化的进程。,统计与会计作为经济核算和管理的工具,二者的一体化不仅有必要,而且还有可能性。文章着重分析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联系和区别。

[关键词] 统计核算 统计核算 关系 联系

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两大部分,深刻地影响着国民经济核算一体化的进程。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记账单位,通过货币计价、账户设置、凭证填制和审核以及成本核算等一系列活动,对企业经营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地记录,来计算和编制会计报表。而统计核算是以实物、劳动、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运用统计推断法、综合指标法、统计分组法、大量观察法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对国民经济活动的规模、结构、水平、速度及效益等数量关系进行量的汇总与计算,以探讨经济运行的规律性。

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密切,两种核算的数据资料互为引用,互为吸收。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两种核算体系。

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国民经济核算内容从广义上讲,是统计核算的最高层次,同时还包括了会计核算和业务核算,但从微观角度国民经济核算则是采用统计方法进行会计核算,较多地使用了会计方面的资料。统计核算的相当部分数据均取自会计核算资料。

从企业来看,会计核算是企业核算的基础,企业各类资产和负债的数额及构成、资本金的筹集与运用、收入与成本、费用和利润分配等基础信息都来源于会计核算资料。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分析、推断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了支撑。

从核算方法来看,两者相互借鉴和渗透会计工作中大量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工作中大量利用会计基础数据。会计核算所反映的期末余额和本期发生额分别是统计上所讲的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而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正是统计核算中最基本的指标,是统计核算的起点。同时,统计又为会计核算提供了许多专门方法。例如,财务报表中关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分析所涵盖的各类比率,其基本原理是统计相对数所提供的;财务会计核算中存贷计量的移动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其基本原理是统计上平均数所阐述的等等。

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虽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属于不同的核算范畴,有着根本差异,在两者对象和目的的一致性基础上,做好二者的协调统一,是每个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1.运用统计分析手段搞好财务预测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经营管理面临全面的转轨变型,企业的经营管理越来越精细,越来越需要加以市场的预测与行为的决策,从而做好会计的财务预测工作。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组成部分的统计管理也必须改变传统的统计管理方法体系,向现代统计管理的方面转化,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服务。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企业在推行职能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进行财务预测,必须吸收统计学中数量管理的一些专门方法,对生产经营的一切活动加强事前规划和日常控制,特别是为市场预测和决策服务。

2.运用统计的方法搞好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主要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对象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会计监督的特点是利用货币计价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综合的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在利用价值指标进行货币监督的同时,也要进行实物监督,以保护单位公共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企业在进行会计监督时,进行会计资料整理、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工作时要经常运用统计方法。比如财务会计中的存货计量的移动平均法,其原理是由统计平均数提供的;财务会计分析体系中,引进了以统计指数为基础的因素分析法,即连环替代法,提高了会计核算的管理水平。

3.运用会计工作的规范、严谨促进统计工作的规范化

统计要依靠科技,遵循法制,要提高统计信息质量,加强统计现代化信息系统建设和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充分发挥统计整体功能。企业要实现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就要充分运用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特点。企业要改进统计报表制度,利用会计信息,满足上报统计报表的需要,使之在核算准则上向会计靠拢。首先,要建立科学的财务统计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设置是企业财务统计核算的关键,也是进行财务分析、预测的基础。其次,要统一指标口径。规范会计、统计核算指标,应当采取求同存异的原则。对相同的指标要力求一致,对不同的指标要力求协调,能做出折算、换算、整合和分解。

4.运用会计的理论方法促进统计工作的发展

在统计领域,会计学方法应用的相当广泛。在部门统计和微观统计中,特别是在企业统计中,有相当多的统计指标都要从会计核算中取得,突出的是一些价值量指标。比如,在企业统计核算中,资本金的筹集与运用,各类资产与负债的数额及其构成,收入与成本费用,利润分配等的核算,均离不开会计资料。企业为经营决策的需要而进行的市场预测,为管理需要而进行的经济效益评价,也离不开会计核算所提供的资料。另外,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资产负债核算,流动资金核算及循环账户的设置都借鉴了大量会计符号及会计平衡式,虽其含义与会计学中略有不同,但其核算方法及原理是根据会计的复式记账的原理加以推广运用的。这些工作都需要在统计工作中,充分运用会计的理论方法,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

[1] 张璟霖,汪浩; 江凯;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分析[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9年12期

[2] 尚水荣,公交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相互协调[J]. 市场研究 2003年04期

[3] 楼裕胜; 吕宏程; 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一体化[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5年12期

[4] 张桂君; 张润; 王居娟; 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差异及其协调[J]. 黑龙江财会 2003年06期

[5] 张纯洁; 张志杰; 谈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之差异[J]. 内蒙古财会 2003年09期

[6] 安辉; 谈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协调发展[J]. 统计与决策 2004年07期

有关会计法规论文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作为一名会计工作者要谨遵会计职业道德。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会计职业道德论文,供大家参考。

论文关键词:会计舞弊;会计职业道德

论文提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大企业、大集团频频出现会计舞弊案件。从中可以发现,大量的会计造假可以折射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重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仍很有必要,而且势在必行。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伴随着经济发展普遍存在,但近两年是会计准则的变更阶段,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导致的问题更加突出。2007年是我国实施新会计准则的第一个年份,上市公司年报是全面执行新准则的首份年度 报告 ,其年报工作要求高、事项多、难度大、责任重。其中涉及到追溯调整或者其他方面的操作,如果会计从业人员的责任心不强,那么在转型期间的会计造假等现象所造成的经济后果就会更加严重。伴随经济持续发展,对于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再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天津磁卡会计舞弊案

2005年10月10日,天津磁卡被舞弊研究中心撰文指控涉嫌操纵现金流虚构巨额非经常性损益,10月19日该公司公告称证监会已正式立案调查。

天津磁卡在2005年9月7日公告中称:研发基地一期建设总用地亩,总投资103,896万元;2005年3月25日,公司与中贸源签订总价款为431,972,300元的《设备采购合同》,2005年6月30日,公司向中贸源预付了亿元设备采购款及原材料采购款。总价值只有亿元,就预付亿元,且如此巨额工程设备不自己招标采购,反而委托一家背景不明公司操作,这只能说明这亿元实际是在空转,也就是天津磁卡并没有真实收到亿元的售房款,也没有真实支付亿元的设备款,而是在银行的配合下做出的虚假现金流;实际上,2003年度收回的关联方欠款亿元以及后面支付印刷厂亿元也怀疑涉嫌资金空转,以此转回巨额的减值准备,如果是这样,则其2003年、2004年巨额的非经常性损益都是虚假的。

募集资金的使用必须存入专用账户中,做到专款专用。不少上市公司在募集资金的时候虚报项目所需经费;募集到资金后名义上还挂在账户上,但早已秘密转出到账外;或者将改存款质押套取贷款;或者虚报募集资金的使用金额和使用范围。

二、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现实危害

由天津磁卡会计舞弊案应该引发人们再次思考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其将对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深远的现实危害。

1、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近年来,造假账、虚列资产权益等现象较为严重,并且出现了贪污、漏税等严重问题,这都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2、影响国家宏观经济决策。会计的目的就是真实公允地反映经济经营状况,而国家宏观调控便依赖于报表等会计成果,认为其反映的经营与资产列报是合理的,并做出宏观的经济决策。但是,在会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的条件下,会计结论的可信度受到威胁,更何谈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呢?

3、侵害投资者利益。此种危害在上市公司中更为明显。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产生会使得会计工作丧失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为企业及上市公司提供虚假的会计报告与验资报告,从而欺投资者,侵害其利益。

三、会计职业道德问题成因

会计职业道德是一个多元化复杂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故应以我国国情为出发点进行分析。首先,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会计职业道德更多地依附于历史继承性和经济规律,一些观念、一些做法虽然不符合时代、不符合要求,但是往往由于是老习惯、老传统,人们还是会沿袭下来。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会计人员的道德观念也处在一个徘徊、不稳定的状态。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发生变化,而且随着改革开放,国外的各种思想,不论是好的坏的,都会对会计人员产生诱惑。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也就不难理解了。其次,国家的法制不健全,道德的作用有时显得无力。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生活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法制也应该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法律一旦颁布施行,就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可能时时改变,而社会经济生活是时时发生变化的。所以,法律往往有不周全的地方,有漏洞,这是在所难免的。法制不健全,会计人员在抵制违法会计行为时,就会缺乏法律保障。另外,尚未形成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及会计人员自己的行业自律组织。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具有裁判作用、激励作用、示范作用和调节作用。我们能以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为尺度对会计行为加以衡量。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这样一种体系,不管是道德好还是道德坏,没有及时的评价,也没有及时的表扬或是纠正,使目前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和意义不够突显。另外,我国虽已有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等,但是还没有建立起一个针对所有会计人员的行业自律组织来对会计人员的行为做出约束和监督。

四、关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

促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化,制定有效、可行、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法律法规约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标准,会计是以一定的法律制度作为工作的依据与行使管理权之保障的。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优化会计从业的政治环境。做好会计职业道德的评价工作,建立行业自律组织。构建一个涵盖所有会计人员的属于会计人员自己的组织,那么就可以有专门的机构来对会计人员的日常活动进行管理,可以制定详细的 规章制度 对违反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实行相应的处罚,对情况严重的有资格吊销会计从业资格等。重视会计职业道德 教育 ,把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内化为会计人员的道德品质,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使他们自觉履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所谓职业道德,职业活动中所要求的符合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整合。而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会计人员应该遵循的道德标准。具体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等重大决策以来,一方面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我们仍应看到,有少数一些人受利益驱动,随波逐流、损公肥私。在此环境下,会计从业人员尤其是直接接触货币资金的财务人员处于正与邪的边缘。一旦发生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共财产的情形,必将给国家与社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规范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作用

(一)为了贯彻党中央“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我们必须规范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只有建立好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才能实现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而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是道德建设的重要部分。从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会计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影响其完成会计质量的好坏,从而,影响到国民经济总收入的核算、国家的宏观与微观的决策与调控。

(二)我们只有规范好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才能打好规范职业行为的基础

会计行为有内心的道德意识来支配,只有善的道德意识,才能正确的引导职业行为的良好发展。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能很好的规范会计行为,因为道德本身具有一定的软束力,使得会计从业人员不断的规范自己,实现自我完善。同时,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行为提出了明确简单的规定要求,如诚实守信、自我批评、自我认识、客观公平公正等,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好的规范结果。

(三)为了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要求规范好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当今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素养要求也不断的发展,要求越来越多,需要每个从业人员必须体现出他本身的素养。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德行培养,归纳 总结 会计职业活动的成败得失,勇于创新,实现自我修养的完善,提高会计职业能力,有利于促进会计行业的不断进步,会计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及其原因

(一)观念淡薄,缺乏敬业精神

现在国内各行业会计人员,把会计工作看成纯粹的数字记录与审核,没什么高寻求,与其他高收入的职业相比,会计人员的薪资水平相对较低,不免会在有些事情中马搪塞虎,搪塞搪塞,事情热情不够,积极性不高。有的会计人员为赚取更多的钱身兼多职,对本职会计工作不服责任,甚至敷衍,且认为会计工作没有前程,当不了向导,没有实权,一心想调离 会计单位。

(二) 职业水平低下,专业素质低

有的会计人员缺乏良好的综合素养,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对必要的 会计知识 掌握不到位,在现代 经济飞速 发展的今天适应不了会计 工作的要求。有的会计人员 缺乏 法律知识 素养,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更是不了解,这样就导致在市场经济中改变了原有的价值观,做假账,甚至对会计原则、会计诚信以及会计的立身之本都不管不顾。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严重

目前,许多会计从业人员出不顾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原则,出具虚假的会计信息。出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做假的现象。 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进行受到这种作假行为的严重影响。

三、规范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 措施

(一)强化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 教育的约束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会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感,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了职业技能的提高、 信誉的提高、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的树立,我们应该勇于创新,诚实守信、遵守法纪、履行职责、依照法律办事,追求实事求是所谓理念,不为外界所迷惑,坚守自己的信念准则,争做行业能手。在熟悉准则,遵循准则,坚持准则地前提下,不断培养改进提高会计技能的道德意识,利用先进的科学理念,和清雪苦念的 学习 方法 ,熟悉相关会计制度,熟悉会计服务的对象,以及会计实施的基本流程,强化服务至上的理念,提高服务的质量。通过道德的软约束力规范会计职业行为,是规范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措施。

(二)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作假账,这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我们应从思想意识、道德水平、综合素质三个方面出发,对全 体会计从业人员实施全方位的诚信教育,强化道德自律意识,勿以一己之私而勿整个企业的利益,做假账、传递虚假信息,甚至损害国家及社会的形象及决策。从根本上消除虚假泛滥的形象。

(三)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会计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的经济业务和经济情况不断出现,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新的会计理论课题需要我们开拓,只有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完善会计人员的道德意识,落实职务处理能力、冷静判断能力、后天继续学习能力、人际交流能力会计从业人员才能在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经济事项,做出专业的判断,并对该事项进行确认、记录、核算、分析和反映。

(四)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除了依靠从业人员的自我觉悟,而且要辅以监督措施,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可以从种种 渠道 杜绝不品行举动和违法举动的孕育发生。

参考文献:

[1]许群.会计基础工作规范[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 财经 法规与财经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必考学科,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论文的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学习建议

一、树立正确学习理念

理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效果,树立正确学习理念,有利于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1.重视目标,更重视学习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越是难的知识,越需关注学习过程,盯着目标,容易减少对过程的关注,不能细化知识点,学习效果差;越是简单的知识,越需关注学习目标,可集中注意力,增强学习效果。本课程从会计专业知识体系角度来看,是基础性、简单性知识,但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学习主体初涉 会计知识 角度而言,又属难拿分、难把握课程,所以,其具有简单和复杂双重特征的知识点。面向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学生应在重视目标的同时,更重视过程。

2.重视通过,更重视提高能力。

首先,通过考试是为了证明自己达到某种知识水平,所以学习本身是为了积累知识、提高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手段。其次,灵活运用所学、改变 思维方式 和逻辑习惯能切实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的提高会增强自身的自信、培育对所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这样,学习的过程和效果就会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最后,本课程是会计知识体系中基础性知识,多下功夫,有利于后续学习,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重视记忆,更重视领悟理解。

有的学生片面认为,学好本课程就是下功夫记忆。这是不对的,在承认记忆重要性的同时,更应认识理解的重要性,有利于轻松记忆,有利于持久记忆,理解有利于学习效果的真正提高。课程中一些“关键词”不通过理解很难领悟其中“玄关”,就是死记硬背记住了,做题也很难答对。

二、运用适合 学习 方法

正确理念要转变为好效果,需要好执行力―行为―适合的学习方法来落实,不然,始终处于想象阶段。

另外,在时间有限、知识基础薄弱情形下,学生欲在短期内清楚并记住每个知识点,是十分困难的,近乎不可能实现。面对考试,我们要做的,不是解决每个知识点,而是学习尽量多知识,确保分数及格,因为,水平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具有一致性,其所定水平除考虑专业素质外,还会结合往年过关率作出调整,所以,通过的关键是如何比一般学生做得好一点。如何好一点呢?关注学习方法很重要。

1.重抓 热点 ,关注冷点。

学习有时就像盖房子,学习是把一个个知识点连起来,形成自己知识体系,盖房子一般是把一块块砖头、水泥柱垒起来,形成一个房子,而我们经常看到的盖房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先建框架结构,然后该填砖填砖,该装修装修;另一种是从地面一层层地依次把水泥柱和砖头垒上去。比较两种盖房方式,运用前一种所盖房子结实、抗震能力强、可高大;运用后一种所盖房子抗震能力差、不可太高。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把相关热点抓住了,再朝里面填知识点,最终就会形成牢固的知识网、增强应试实战能力,而总是从头到尾依次看下去,效果会很差,有时看完,头脑仍是一片空白,就是当时记住了,后期也容易忘记,实战能力的提高不是十分明显。

2.灵活运用多种记忆法。

记忆在课程学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学生一旦记忆多,往往就会心烦意躁。实际很多课程对记忆能力都是有要求的,比如:语文、历史、英语等,与其烦心伤神,不如把学习的过程当作锻炼记忆技巧、提高记忆能力的一次机会。 记忆方法 很多,如:重复记忆法、列表归类法、口诀记忆法、对比分析法、联想记忆法等,而这么多种方法中,我认为联想记忆法最实用,因为它能用于各知识点的记忆,关键是如何灵活运用。联想记忆法就是指学生通过丰富联想,在新旧事物间建立联系,使需记知识生动形象,并令人印象深刻,达到以旧带新、快速记忆的目的。举个例子理解:新同学第一次见面,如果C同学发现S同学和他的一老熟人很像,那么C 同学当时就会记住S同学,而且不易忘记。当然,在运用时,我们应关注下列问题。

(1)运用基础:要适当下工夫对记忆对象进行“扫描”、理解。就像上例中,只有通过对S同学进行“确认”,才能谈是否“像”。

(2)运用程序:找“关键词”+“联想”。就像上例中,如果某同学和自己熟人都不显著像,但想很好记住他,这时应找此同学的“关键点”,比如,突然发现他后脑有一颗痔,和自己表妹是一样的,这样又记好了。

(3)运用特点:因每个人找的“关键词”不一样和“熟人”不一样,所以对于同一知识点,每人“联想”过程也是不一样的,方法运用也是不一样的。

(4)运用举例:大纲中有“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区别”知识点,区别有四点(性质不同、作用范围不同、实现形式不同、实施保障机制不同),现在要运用联想法记忆,找关键词“性质”、“范围”、“形式”、“保障”,并联想为:“女性常用织(质)围巾的形式来保障爱情”(女性送男友围巾意为给温暖、献温柔、套住他)。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过程探析

摘 要:《财经法规与财经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必考学科,而且这门课程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对于以后的工作十分实用。但它涵盖的内容广泛,知识点分散,理论性强,掌握起来难度大。本文就运用何种教学形式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进行一番探析。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形式;教学实效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特点是知识点多而且分散,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学生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对于繁多的法律条文学起来将会味同嚼蜡,毫无趣味性可言。因此,要学好它有一定难度。如何引导、帮助学生正确地学,才能顺利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通过摸索,主要方法如下:

一、思想重视

1.让学生认识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作为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在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的使命就是学到专业知识,掌握一技之长,为将来从事会计工作打基础,做准备。但是进入财会职业的“门槛”是会计从业资格,它是从事会计工作的敲门砖。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资格的必考科目,即使学生是会计类专业 毕业 也必须在两年之内考取这门科目,毫无选择余地。

2.这门课程实用性强,可以打开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比如第二章是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它与出纳的工作关系密切,第三章介绍会计人员在跟税务部门打交道时应遵循的法律规定。这些知识不仅在工作中十分有用,而且还包含在初级专业资格的教程内。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不要仅仅为了考证而考证,还要为工作,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着想,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

通过思想动员,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对待这门课程,有一句话说得很到位:态度决定一切。只有摆正态度,学生才能学有所成。

二、教学形式

1.抓关键字眼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的概念和法律条文很多,但现在的考证试题都是以客观题的“身份”出现,因此,指导学生没必要死记硬背,多读多看几遍脑中自然会形成印象,在看的过程中注意把握概念、法律条文的关键字眼,是帮助理解记忆的有效的方法。

比如,在会计行政法规的概念中讲到制定主体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这里注意“或”后面的有关部门是“拟定”,如果不留意,把它也看成“制定”就错了。因为有关部门都只能拟定,拟定是打草稿,草拟的意思,拟定完了还得提交国务院批准,没有问题,同意后才以国务院的名义发布。因此把有关部门的“拟定”看成“制定”,就不正确了,必须是“拟定”,然后国务院批准发布。另外,会计行政法规调整的关系,与会计法律一样,也是经济生活中的会计关系,但它调整的是什么会计关系呢?是“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相较于会计法律而言,会计行政法规调整的会计关系没有那么全面。因此,在会计行政法规的概念中,要注意“调整会计关系”前面的定语是“某些方面”这四个字。通过关键字眼,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各项法律法规的概念,降低记忆难度,大大避免在做题时掉入陷阱的危险。

2.善于 总结 归纳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知识点多,而有些知识点又涵盖数量众多的内容,如果使用传统的记忆方法,耗时费神不说,效果未必明显。此时,教师可以运用总结归纳的方法,学生将会记得多记得牢。

比如,现行消费税税目有14个之多,学生怎么做才能把它们在短时间内牢记于心呢?根据这14个税目的特点,可以将它们归纳为一句有趣好玩的 句子 :五男二女去游山玩水+家居两样。14个税目中与男生有关的是烟、酒、哄女生开心制造浪漫氛围的焰火,表现男生勇敢的鞭炮,现今流行的“男人玩手表”,当然这手表要高档手表才行,这是与男生有关的五个税目;与女生有关的是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这两个税目;男生女生游山玩水需要摩托车、小汽车,游玩要做好准备,要有油――成品油和汽车轮胎,没有它们跑不了,还可以玩高档的体育项目―― 高尔夫球 及球具,因此游山玩水的税目有五个;最后是家居两样:实木地板和木制一次性筷子。通过总结,把内容繁多的消费税税目轻而易举地拿下,而且不易忘记。

3.灵活运用图表

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里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而教材基本都是用文字表述,长长的一句话、一个段落冷生生硬梆梆,容易让人生厌。此时,可以结合知识点的区别,使用图表,不仅可以改变视觉效果,而且达到直观、清晰明了的目的。

例如,在会计档案销毁中的专人负责监销,因为不同的单位要销毁会计档案派出的监销人员各不相同,怎么区别呢?设计的图表如下:

再如,会计法律制度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学生需要把握的知识点:有哪三个层次,制定的主体是谁,分别有哪些内容?图表如下:

通过图表的高度简约和概括,缩减了文字记忆的内容,大大提高了学生记忆的效率。

4.英语的使用

虽然中职生的基础知识薄弱,但是简单的英语词汇他们还是能够接受,而且在讲解某些知识点的时候,能够适当使用简单的英语词汇,也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 报告 上要有四个人的签章,哪四个人,他们是签名、盖章、签名或盖章还是签名并盖章?在签章问题上学生比较容易混淆,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一步到位把这个知识点记牢,可以把这四人的“签名并盖章”表述成为签名和盖章两者都需要,两者是and的关系。在课堂上使用简单英语词汇进行讲解,学生觉得既新奇又有趣,印象深刻而且不易忘记,不会与相似的知识点相混淆。

基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特点,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也要善于学习,多探究,寻求更多结合知识点本身、适合学生“多、快、好、省”的记忆方法。

三、及时鼓励

凡事没有一帆风顺,学习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心态。

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在练习中,在考试的时候,经常会遇到问题、碰到挫折,难免会产生灰心、沮丧的情绪。怎样才能让学生重新树立信心,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在一次滑铁卢的测验后,面对情绪低落的学生,笔者这样对学生说:其实成功很简单,它只需具备三个要素:

第一,对自己要有信心,也就是要有乐观精神,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第二,要热爱――热爱你所做的事,热爱这门学科,有了热爱,你才会为之倾注热情,忘我学习,这样才有可能学好;

光有信心和热情还不够,因此第三个因素是:努力奋斗。天下事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有了理想,确立了目标,就得付诸行动。如果这三个方面都能够具备,意味着你们已经敲开了成功的大门。因此,现在遇到困难、碰到挫折并不可怕,正因为现在能够遇到、能够碰到它们,才预示着在关键时刻能够面带微笑轻松通过。

通过以上做法,最后笔者所任教的班级,学生都有一颗乐观、积极、为着理想全力以赴的学习心态,自信心明显增强。当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执教生涯中笔者将继续寻求、探索适合学生的 教学方法 ,让学生学有所获;同时力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人生的道路上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引和帮助。

参考文献:

[1]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2]刘容.浅谈提高中职生财经法规知识记忆能力的方法[J].广东 教育 ・职教,2012(4).

[3]杨丽生.会计签章知多少[J].农村财务会计,2012(10).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及高职教育

摘要:本文就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高等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对如何加强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出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职业道德;高职教育;会计

会计职业道德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会计职业道德是社会诚信与否的重要体现。研究会计职业道德问题,找出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途径和方法,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一般认为,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1. 爱岗敬业 ,忠于职守会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本职业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承认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社会价值。要求会计人员热爱本职工作,有责任心,做到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兢兢业业,严于律己。

2.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会计信息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微观决策,而且关系到宏观决策。因此,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完整、准确、如实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情况。

3.熟悉法规,依法办事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做到自己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循章,依法把关守口,维护 规章制度 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完整性。

4.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敢于抵制揭发各种损公肥私的不良行为和不正之风,大胆维护国家的财经纪律及企业的规章制度。

5.精通业务,提高技能会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其内涵十分丰富,知识面也相当宽广,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理论、会计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因此,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提高业务水平。

6.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积极为领导出谋划策,参与单位的预测和决策,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二、高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高职会计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会计专业人才,满足了社会和企业对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在高职会计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过强,远离学生生活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无非是以下几种:一是开设马列思想类课程;二是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的日常教诲。

2.法制教育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我国会计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法制教育,主要是通过开设法律课来完成的。从公共基础课中的法律基础到专业类的经济法、商法等,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内容晦涩,不易理解,与会计工作距离遥远,而且连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法科目应考的内容都函盖不全,再加之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式落后,更使学生见了法律就皱眉头,提不起学习兴趣。

3.会计专业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目前会计高等职业教育中更偏重对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要求,形成的大多是证证结合的考核标准,即毕业证与从业资格证挂钩。因此,致使很多学生在心里都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观点:只要专业课学好了,就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岂不知对于一个称职的会计人员而言,专业知识固然重要,职业道德修养更重要。

三、加强高职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1.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会计专业教学的始终平时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在完成作业、参加考试、实习的过程中,都要以诚信为本,自己独立完成,将诚信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的始终。

2.开展会计职业道德专题教育活动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开展会计职业道德专题的 辩论 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学生通过参加活动会积极地参与到会计知识的学习中,尤其是对当前社会发生的各种案例,他们会不遗余力地查找资料。创建会计 文化 氛围,在环境中熏陶和培养在校大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结合校园文化节、校园学生活动等,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聘请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进行会计职业道德专题讲座,增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说服力。

3.以案例教学法强化会计职业道德警示教育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加强案例教学,增加课堂知识容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将那些滥用权力,恣意妄为走上犯罪道路的案例展示给学生,并分析其产生的根源、造成的危害及防范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违背会计职业道德所面临的风险和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以警示和教育学生,在将来的会计工作岗位上坚持正义与诚信。

4.改革考核方式,强化学生诚信意识为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应突破传统考试题型与题目,适当增加职业判断和案例分析题型的比重,尤其是针对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题目,让学生指出并更正案例中的错误,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总之,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加强对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关系到学生个人发展、学校发展乃至会计事业发展的大事,做为教师应该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引 入职 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谢伟群.浅谈会计职业道德教育[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12).

财经 法规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法规,它能否适应目前时代的发展需求,这些年来备受大家的关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财经法规的论文,供大家参考。财经法规的论文篇一:《让我们荡起快乐学习财经法规的双桨》 摘要:财经法规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该课程至关重要,不可忽视。学生们要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成为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必须要理解和遵守财经法规。但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因为这门课程成绩不好而考不到会计从业资格证。本文 总结 了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财经法规课程成绩的一些 心得体会 。 关键词:财经法规;教学;分组竞争;课前新闻;手机背诵 中职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 教育 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也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目前中职学生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厌学情绪严重,不仅成绩差的学生不愿意去学,就连成绩好的学生也对学习缺乏动力。如何引导学生在学校里扬长避短,由厌学转化为爱学呢?这一直是中职教师要思考的难题。 一、分组竞争,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传统的财经法规教学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师本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效率不高,考证通过率也不高;在安排到担任该门课程时,笔者苦苦冥思: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力量呢?本着生本教育原则,开学的第一节课,笔者根据该班级总人数(共60人),要求学生自主选择组员进行分组,6人一组,共10组,分组后选出每组组长,每组组长把组员名单写在纸上上交,内容包括: 1、组名:要求有创意,积极上进 2、组长(有较强的组织能力)3、组员4、 口号 5、目标。 学生尝到自己当家作主选择伙伴的滋味,大家都热烈地参与讨论,热情高涨。学生们都知道了,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唯一且必经途径是学好财经法规。两节课下来,学生们都踊跃地上交了“表决书”——都写得豪情万丈,志在必得。笔者还要求他们各自演绎下小组风采,他们格外来劲,连平时比较文静的学生也被带动起来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步就是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觉得财经法规课原来也不是想像中那么无聊,对上课有所期待。 接下来,根据财经法规教材特点及背诵知识点的需要,笔者采用以组为单位的考查方式,按不同的教学阶段进行分工:在回忆旧知识时让小组的学困生来唱主角,然后由各小组的优、中等生进行归纳、补充,强调旧知识的要点;在探索新知识过程中,让优生在组内引导带动,设置“我们一起想一想”的课前问题思考;在作业订正中,让中等生辅导学困生。笔者本着案例结合知识点并体现生活的原则对他们的平时成绩进行加减分。一章节内容讲授完毕后,笔者先让每小组自主有针对性地复习,然后进行全班的测验,测验成绩进行小组之间平均分排名和小组内成员成绩排名。 在这种分组教学竞争下,大大刺激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正是利用90后的心理特点:“输了什么都行,输了面子就不行”。 于是大家充分发扬小组合作精神,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事实证明,这个分组竞争的模式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对促进学习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课前“五分钟一句话财经新闻”活动,引领学生走进社会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目前学生在学校只能学习到书本的财经知识,而对现实中财经时事 热点 知之甚少,为了让学生们对财经更感兴趣,对社会发生的财经大事有更深的了解,提早了解社会,并借此提高学生的成绩。笔者提出了以下要求:每次讲授新课前的5分钟里,必须有一小组派一“新闻记者”以一句话形式报道当前社会最新财经新闻,然后其他组同学对该报道进行评议,并讨论该报道与本课程——《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性。最后由笔者有针对性地释疑、点拨和归纳。 一开始实施“课前新闻”,学生尚未适应,反应一般:上台的“新闻记者”表情僵硬紧张,台下的“观众”毫不捧场,原计划五分钟的活动三分钟不到就草草了事,完全达不到笔者希望的效果。事后笔者 反思 ,找了班中表达能力较好,号召力较强的两位同学过来“面授机宜”。第二次课时,由这两位“托儿”上演的精彩雄辩略斗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有了这次的模板,现在上课基本不用笔者招呼,这些准新闻报道员已整装待发。这种活动能寓教于演,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中来,并能有效结合课本知识,使课堂与生活相结合,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成绩。 三、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情感和尊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在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除了老师耐心地教外还要求学生安心地学。要想学生安心地学习,老师应该去了解学生想什么,学生的情绪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特别是对那些 学习态度 不好的学生,更加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各方面去帮助他们解除情感上的困难,安心学习。 2、奖惩有度,维护学生尊严 学生也要尊严!现在的中职学生更爱面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给学生尊严。给学生尊严并不是说不能批评和惩罚学生,而是批评和惩罚要有度,不能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财经法规记忆的知识很多,通常笔者每节课都会提问背诵,对于背出来的学生和有进步的学生,笔者会及时表扬;而对于背不出来的学生,笔者会采用鼓励与批评相结合的方式处理。 四、利用现代科技辅助教学——手机背诵 对于财经法规该学科,要求背诵的地方不少,但有学生向笔者反映晚上睡觉前想回忆巩固一下内容,但苦于书本远在课室没有拿回宿舍;有些则说其他同学都没复习,自己一个人拿着书复习觉得特没面子;有些则反映拿起厚厚的书本就想睡觉,远远没有手机QQ来得吸引。说干就干,当天晚上,笔者请求科代表协助把班里所有同学的手机号码都添加到笔者的中国移动飞信中。每节课下来,笔者就将重点内容以短信的形式发到每位学生手中,该 方法 新鲜且满足了学生爱玩弄手机的特点。此后课堂提问效果显著提高。有时笔者没能及时将内容发到他们手机里,有同学还会发信息过来催,可见此方法既有效提高成绩又深得学生喜爱。 五、亲身体验 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笔者在讲授内容时适当地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如讲到第三章票据的结算时,笔者就指导学生扮演出票人、收款人、付款人、承兑人、背书人、被背书人、保证人不同的角色,让他们熟悉这些操作流程,对于考试时案例分析里出现的情况他们就了如指掌了。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财经法规科目因其特殊性更需要师生的加倍努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根据实际采用不同的 教学方法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荡起积极参与的双桨,泛舟知识的海洋,欣赏到更多知识领域的无限风光。 财经法规的论文篇二:《会计上岗证考试中的财经法规的应考策略》 摘 要: 财经法规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是参加会计上岗证考试的必考科目。但是,教材中涉及大量的法律条文,容易混淆、记忆难度大,是学生应考的重点与难点。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详细论述会计上岗证考试中的财经法规的应考策略。 关键词: 会计上岗考试 财经法规 应考策略 财经法规是财会专业的基础课程,教材的信息量非常大、法律规定非常多,死记硬背干巴巴的法律条文,难度非常大。尤其是在考试前期的应考阶段,要在短时间内记住如此庞大的信息量,必须有一定的 记忆方法 与应考策略。 一、财经法规复习策略 1.合理安排每轮复习时间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考试前的“磨枪”阶段非常重要,一方面要抓住重点,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磨的时间。对于财经法规考试,通常情况下,在考试前,需要进行三轮财经法规复习,一轮6天:会计法律制度复习2天,支付结算制度复习1天,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复习1天半,会计职业道德复习1天半。这六天的复习,需要在记忆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配套练习,边做边练习。如果复习时间太少,或复习安排不合理,则记忆效果只会一般。通过三轮的扎实复习,学生不仅会对财经法规的大体脉络形成充分认识,而且对于知识点的记忆会比较扎实。 2.理解记忆 面临如此大的信息量,如果死记硬背不仅容易混淆,而且容易遗忘。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会记得牢固。财经法规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生活实际,在学习、记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联系生活、理解记忆的方式,通过与实际生活内容相联系,提高学习、复习的积极性,大幅度强化记忆效果。如在进行预算管理体制这一知识点的记忆时,部分考生很难分清整个预算管理体系中,人大、政府、会、财政部门的具体权限与职责,就可以通过图示理解的方式进行记忆。 3.串联琐碎知识点 财经法规中的有很多琐碎的知识点,不仅不容易记忆,反而容易混淆。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将琐碎知识点适当串联。比如说,在消费税税目背诵时,可以编制如下 故事 :小红的卧室铺着实木地板,周末一家人去远足,爸爸戴着手表、妈妈戴着珠宝,开着加满油的轿车,来到 高尔夫球 场附近的游乐场,一家人在游艇上玩得非常高兴,在酒店吃饭,人们相互敬酒、递烟,看着外面的烟火鞭炮,小红真高兴。通过这个小故事将14个税目全部概括进来,有效帮助考生记忆。 相似知识点的归纳也非常重要,通过对比记忆的方式,达到巩固强化的作用。比如,三个万分之五的比例:银行汇票承兑的手续费、贷记卡透支利率、税款滞纳金罚款。在会计法律中,关于银行票据的规定比较繁琐、罚款内容比较多,如果采用归纳整理的方式,则能够帮助考生记忆,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加强题目练习 在刚开始做题时,考生会因为做错题目影响复习信心。可以改变做题方法,针对每一章节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边复习、边记忆、边练习,从而熟悉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考察方法与考察角度。整理错题,并深入分析题目做错的原因,错题的考点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解决类似问题;关于这一考点还有哪些不同考察方式,相关知识点的拓展有哪些,自己当如何搜集整理相关知识点。不需要采取题海战术,通过练习往年试题、模拟试题摸清自己的掌握程度,及时查缺补漏,有针对性地采取复习策略,从而更好地安排复习内容与复习时间。 二、应考技能 会计上网证考试因采取机考形式,不发传统的纸质试卷,无法一目了然地看到所有的试题,推测试卷的难度,而且电脑屏幕过眼即忘,会令考生感到恐慌,甚至大脑一片空白导致发挥失常。其实,在任何一项考试中,学生的心情都会比较紧张、兴奋。紧张是在考试过程中,几乎每个考生都会出现的问题,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现象。但是,紧张会影响考试技能的发挥。考神的 经验 是:好成绩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考生的实际掌握情况,二是临场发挥水平,在考试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技巧,提高考试成绩。如果心情平静地做题、审题,一般考试结果都比较理想;如果心烦意乱,则成绩大多不理想。在进行考试之前,可以给自己充分的心理暗示,不管题目有没有复习到,只要认真、冷静的思考,审清题目、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理性答题,肯定会考出比较理想的成绩。心情平静之后,还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合理分配考试时间。鉴于考试时间有限,考生拿到试卷后应进行题量与题型的浏览,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分配时间。在单选题和判断题上,不要浪费太多时间,争取在短时间内作答,这样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考虑其他相对较难的题型。要做到抓大放小、先易后难,切忌钻牛角尖。财经法规考试内容涉及面广,复习再充分,在考试中也会遇到一定问题,不应在小问题上浪费时间。 其次,审清题目再答题。每种题型都有分值说明与答题要求,审清题型,区分开多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能指导考生合理分配答题时间,运用答题技巧。 再次,不要漏答题。不要因为题目难就放弃答题,因为放弃就意味着零分,努力一下也许还有得分的希望,不要忽视这些小分数,因为往往就是这些小分数决定考试的成败。因此,前面跳过的题一定要补上。 最后,答完试卷后,不要急于交卷,应该认真、耐心地进行检查,切忌因看错题目或填错选项而做错。 三、结语 参加会计上岗证必考项目——财经法规考试的考生们,如果针对指定教材与大纲要求,采用联系与理解的方式进行记忆,在此基础上辅以考试应答技巧,坚定成功的信心,就一定能取得满意的考试成绩。 参考文献: [1]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北京邮电出版社,2012(12). [2]钟杏云.案例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吸引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2). [3]李丽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探讨[J].福建商业会计,2011(02). 财经法规的论文篇三:《我国财经法规的发展现状及其改革建议》 摘 要 在我国的各项法规中,财经法规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国内财经法规的发展状况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从我国的财经法规发展现状入手,综合分析了国内财经法规的改革策略,首先应该明确行政处分的主体,不断完善国家财政法规中的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财经法规的监督队伍建设。通过研究和分析我国财经法规的发展现状及其改革策略,可以发挥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指导和支持作用,有利于推进我国的财经法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财经法规 发展现状 改革建议 一、我国的财经法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法治制度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会计、税收以及支付结算等制度都在长期的 社会实践 应用过程中获得了丰富和提高,在部分领域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较为突出的是在思想教育领域中的指导作用和行政管理过程中发挥的监督力量。其中,财经法规的成绩最为显著。与以往相比,财经立法的框架更加全面,更符合时代的需求。但是在我国的市场经济进步发展的过程中,市场的变化速度非常快,由于市场规律的作用,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利于市场秩序的问题,其中很多问题都是违法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相关内容的法律规范,做到与时俱进,必然需要社会全面提升法制建设水平和法制建设质量,做到有法可依,促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机制不断完善。[1]我国的财经法规首先明确的就是检察机关行使的监督权力,但大部分的财经法规中都没有对相应的处分权力主体进行明确,这不利于专职行政监督部门发挥良好的监督职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法律法规的内容开始无法满足社会需要。但是对于市场的发展,尤其是不良竞争这个方面,只有文字上的规定,实际的操作性比较差,而且缺少监督和管理的部门,导致部分行政法律主体无法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研究和分析我国的财经法规发展现状,才能了解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到有针对性的改革策略,为我国的财经法规制度发展提供重要支持。[2] 二、国内经济法规改革策略 明确当前我国财经法规的实际情况,国家和相关部门需要重点研究,找到改进的方法,这样才可以促进其不断地完善,使之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明确行政处分主体 我国的国内经济法规的改革创新应该以财经法规的发展现状为依据,进行行政处分主体明确,创建更加和谐的法制环境。我国国内资本流转也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也开始不断呈现出多元发展态势。所以,如果想实现财经法规作用的充分发挥,就应该突出直属监督管理单位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从属监督单位。由此才能帮助专属监督单位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形成各个执法管理部门之间的合力进步。可以依法进行违法行为处罚管理,可以有效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确保国家财经法规建设工作顺利开展。通过明确行政处分的主体,一方面可以让执法人员工作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做到着重管理、依法监管。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市场的主体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法律意识。这两个方面保证市场有稳定的秩序,营造出良好的民主执法环境对于经济法规的执行和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相关部门要明确权责,各个工作人员应该严格审查违法行为,强化执法力度。 (二)完善国家财政法规中的会计制度 应该关注和重视我国财经法规中的会计制度完善,在现代社会执法的过程中,涉及经济犯罪的案件频发。财经法规属于行政执法中的有力依据,所以在进行财经法规制定和完善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市场经济的主导地位,以《会计法》为重要法律指导,结合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会计科目的完善和内容核算准确性提高。在补充完善财经法规以后,各地方政府应该以此为依据严格执法,做好各环节的监督与管理工作,保证整体上的工作有法律依据。而会计相关业务和主管单位也应该明确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做好调查与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违法行为,然后严格按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监督管理。如果情节严重,可以考虑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审理,这样可以保证处罚的公平性,由此可以充分发挥财经法律法规的作用。 三、关于我国财经法规未来发展注重点的几点思考 研究出促进财经法规不断改革的策略后,国家和相关部门还要注意,市场的发展速度非常快,那么财经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这些新的问题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改进财经法规的内容,要重点研究未来发展的注重点。那么结合国外财经理论的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应该从以下两点内容进行思考: (一)一定要定期补充财经法规的内容 第一,国家和相关部门一定要注意与时俱进。但是法律是严肃的问题,所以必须要制定具体的期限。结合国外先进的经验和理论,将时间设定为一年、三年、五年和十年,做到一年一检查、三年一立法、五年改进落后问题、十年一次重新整合。这样可以保证有时间充分考虑新的问题,使新添加的内容更合理。第二,规定了统一的时间。国家和相关部门要设立专业的部门,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定期到实际中去调查,整合数据,及时发现新的问题。第三,对于特殊的情况,要有灵活性的思维。例如,当发生重大财经问题的时候,虽然没有到规定的时间段,但是相关人员要调查发生问题的原因,将财经法规中有遗漏的部分补充上,使其效力更全面。不仅如此,财经法规的发展还要结合其他法律构成部分的经验与方法。 (二)推动财经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要推动财经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使体系更加完备。第一,不断丰富财经法规的内容,尤其是与预算有关的内容,以财经预算的公开性为目标,推动预算机制的不断完善,为各地方政府工作提供依据;第二,重点促进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形成完备的体系,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整合内容,综合调查实际的情况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加以补充,在实现内容的全面性之后,促进其形成科学的框架,提高框架内容之间联系的紧密性;第三,做好税收方面的工作,当前我国已经推动营业税改革增值税,虽然现在是试施行,但是按照当前取得的成绩来看,未来必定会真正施行,那么就需要形成完备的法律,在财经法规之中一定要加入这个方面的内容,促进其不断发展。不仅如此,国家和相关部门还要将财经法规的立法权适度下移。现阶段制定财经法规的部门是单一的,只能由高级的机构负责,这不利于及时发现市场中真实的情况,所以要将责任适当地下移,保证内容更符合实际情况。 四、结语 我国的财经法规虽然在执行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进步成效,但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下,财经法规中的部分内容显然无法满足社会的快速发展。所以应该首先明确行政处分的主体,进行财经法规会计制度与监督队伍的建设和完善,解决好财经法规中存在的各部分问题,从客观社会实际出发,不断完善财经法规制度建设。通过研究和分析我国财经法规的发展现状及其改革策略,可以发挥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指导和支持作用,有利于推进我国的财经法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涛.高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2(03):36-38+42. [2]邱海萍.高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1):108-109+131. 猜你喜欢: 1. 财经法规个人学习心得 2. 财经法规重点知识归纳 3. 会计财经法规知识重点 4. 财经法规知识点归纳 5. 财经法规的学习方法

与会计有关的论文

与会计的关的学年论文

为了提升成本会计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和计算精准度,必须要学习财务会计的先进经验,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成本会计管理体系,提高成本会计的工作效率。接下来是我为您整理的与会计的关的学年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资本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此形式下,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营利水平是企业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所在。成本会计是通过对企业产品的成本进行分析、控制,从而有效实现成本管理的措施,这种方式能够显著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利润。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成本会计;发展趋势;对策

1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的建设出现了比较系统的发展,具有了比较完善的发展方向,经济制度也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路上,这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自从我国加入了国际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显著提高,这也在无形之中加大市场竞争的压力,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抓住发展的机遇,现阶段在我国各大企业中,控制成本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重要措施,在有效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如何精打细算降低生产成本,就是我们在这一过程中一直致力实现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比如说航空公司、计算机生产厂商这种传统上对成本没有注入过多精力的企业在这一阶段必须要对成本控制投入过多的精力。

2成本会计受到的冲击

新时代下企业具有新的工作环境,新环境下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企业的自动化发展和电脑化发展是当今企业发展的两大形式,这对成本会计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地冲击。企业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力也获得了提升,为了企业的发展,员工也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改变传统的成本会计体系和技术,否则将会导致,产品成本计算错误,由于计算机技术和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人工成本,但是前期投入资本也大大增加并呈现多样化趋势,如果还是把成本的分摊标准用人工小时进行计算则不能够准确地反映产品成本,极大地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成本会计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新的制造环境当中,传统的成本会计控制系统会产进生反功能,导致企业生产量增加,提高了自己的存货量,影响自己的发展。

3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

3。1国际化

自从我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以后,成本计算要求也被动的情况下迎接世界的转变,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转变,国际市场的竞争规律和发展趋势不断影响着我国的成本会计的发展进展,通过接触国际上的先进管理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本土的管理局面和管理经验,通过已经成熟的国际化的管理经验,不仅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与国际进行接轨,还能够显著提高成本管理的管理成效,改善企业的管理局面。

3。2统一化

现阶段我国企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正朝着多元化、多地区的方向不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企业在形成集团化管理模式,采用统一化的管理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能够有效减少环节之间的损耗,形成统一化的成本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成本,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调动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3。3作业成本法

现阶段,一些发达国家将作业成本法融入企业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更加行之有效地实现企业成本管理。

4对策研究

4。1信息管理系统

与财务会计相比较而言,成本会计的发展历史尚浅,信息化水平尚且处于一个萌芽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企业管理系统,为了提升成本会计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和计算精准度,必须要学习财务会计的先进经验,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成本会计管理体系,提高成本会计的工作效率。

4。2建立健全成本会计体系

为了加快成本会计的标准化进程,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着手建立健全成本会计准则体系,按照该体系进行成本会计的相关工作。我国目前的成本会计制度仅仅是针对会计编制、会计包边编制、会计科目设置以及会计记录等工作的,当今企业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传统的会计体系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时代的要求,因此,相关人员必须根据新的形势和制定有针对性的成本会计准则体系,首先该体系应该明确会计成本的相关工作原则,制定会计成本的计算方法,重新构造成本会计的职能,近几年我国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生活的各方各面都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因此为了提高成本会计的工作效率,需要将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到成本会计体系的构建工作当中。

4。3建立健全成本会计组织体系

根据调查,我国很多企业为力提高成本会计的相关工作,他们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成本会计部门,并且有专门的成本会计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工作,为了提高工作质量,他们形成了自己的培训体系,定期对成本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仅需要对他们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还需要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个人认为不仅需要设置自己的成本会计部门和人员,还应该在内部建立健全奖罚机制,为高素质、高能力的成本会计工作人员提供最便捷的服务,最好的待遇,让他们能够长期在企业工作。

5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成本会计的发展状况、运行状态直接关系着企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近几年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与机遇,我国企业要想在当今形势下更好地发展,就必须提高自己成本会计的发展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今时代快速发展的形势与节奏,提高自己产品的竞争能力,在当今形势下取得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静怡。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7(13)。

[2]邱丽红。试论现代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6(40)。

[3]熊之洁,庞敏。现代企业成本会计发展趋势与对策探讨[J]。商业会计,2015(4)。

摘要:

我国新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使得我国很多企业的发展都面临了机遇和挑战。同时为了企业为了尽快适应新的会计制度,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也面临了新的挑战。本文中,笔者以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企业在面临新的会计制度下应对财务管理变化的几点建议,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

新会计制度;创新;财务管理

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许多国外的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已经进入到我国的市场当中发展,这给我国的很多企业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当然在带来压力的同时也给国内的企业带来发展的机会。

一、早期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不公开

多数企业的领导认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不能公开的工作,企业的财务一定要保密。但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由于不公开就会影响到企业会计工作的真实程度。例如企业为了应付审计部门的检查,账务虚假,这就使得外界的企业不能够了解该企业的真实的会计信息。

(二)财务管理当中的制度不健全

虽然很多企业都设立了相关的财务管理部门,但是企业的领导对于企业财务管理认识不清楚,领导只是单纯的认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就是会计的记账,出纳的负责资金的管理,对于财务管理不重视,所以对于会计的资质要求很低,甚至会使用一些没有会计从业的经验的人负责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不高,缺乏一定的信息化技术

目前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的生产的产品极其质量是企业的核心。企业将产品的质量放在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地位,却将企业管理彻底的忽视。因此企业内部管理的设备不能于外界最新的管理技术同步,这就使得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大大的降低,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二、新会计制度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可以保护投资者的权益

新的会计制度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求的更加透明。这就使得投资者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投资者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可以投资这个企业,对于投资的目标有一个准确的了解。

(二)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益

我国的经济环境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新会计制度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新的制度,因此新会计制度的颁布有助于我国的企业和谐稳定的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外国很多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是进几年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要求世界各国的会计制度统一起来。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加快了我国于国外企业接轨的步伐。我国新的会计制度要求会计的从业人员水品更高,因为要于国际接轨。新制度对于会计人员的要求除了以前的传统的财务工作外,还要求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把控具有一定的能力。因此,新的会计制度是对于老的会计制度完善,促进我国企业于国外企业的接轨。

三、新会计制度下创新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

可以实现管理的多元化。当今社会企业的竞争压力很大,很多企业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有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生产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企业为了在市场上可以继续的生存,采取多元化管理的方式、获得资金的支持,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方式,在市场风险存在的今天,国家为企业能过生存下去,会给企业很多的资金支持,企业在资金的支持下,合理的利用资金,定期的评估风险,使企业自身的经济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不断的增强。要利用专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同样财务管理中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也是相当的重要。在新的会计制度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调整好报表的结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指出,这样就可以使企业的工作效率彻底提高。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财务管理人员非常重要。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人员,所以我们必须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有很高的素质。因此,企业在对于信息化软件更换的同时,企业还需要对财务管理人员加强业务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这有这样才能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四、结束语

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未来的发展,因此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是在我国新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下的一项重要的措施,企业在新的会计制度下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对于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潘燕军.浅析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促进企业[J].经济效益江苏商论,2013(3)199一199

[2]管凌青.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探讨田[J].科技2016(2):92一93.

摘要:

随着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竞争时代的到来,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但二者融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因此,有必要从政策上给予外部经济环境和人才培养上的支持,促进金融会计体系的完善,推动管理会计的规范发展。此外,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构建数据库管理系统,从多维度来构建模型,从而推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会计模型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业务与管理等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与形式,会计也需要跟随这些变化不断地去完善。新的形势下,传统的财务会计不能满足政府与企业的管理需求,现代会计体系要求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融合,从而更加有效的发挥二者的优势与作用。

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基础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概念

财务会计是面向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债权人、投资人及政府相关部门的会计体系,它主要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等经济信息,对企业已完成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的监督与核算。而管理会计则是面向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为其经营决策提供各项经济活动的控制与规划,管理会计需要在财务会计提供的相关资料上进行整理、加工和报告。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终极目标和基本信息来源是一致的

随着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公司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人力与智力资本的创新与管理,而智力资本难以用会计报表反映,管理者必须依靠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共同作出决策。无论是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还是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都需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内容,可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终极目标表现为一致性。此外,从信息的来源上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信息来源是一致的,都是直接反应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

管理会计深化了财务会计内容

尽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来源是一致的,但是管理会计是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之上进行处理而来的,它需要利用财会会计的相关信息来指导、组织与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可见,管理会计其实就是财务会计的发展与延伸。从管理会计的内容来看,也是对财务会计进行归纳总结,如在财务会计内容基础上开展的变动成本计算、投资分析与决策、预测分析以及成本控制等,其丰富和深化了原有财务会计的内容。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侧重点和信息质量特征有所不同

由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使用对象有所不同,因此,其侧重点也有不同。管理会计主要是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决策依据,它侧重于依据过去来预测未来;财务会计则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的经营活动,以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的信息。在信息质量要求上,财务会计必须遵守国家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务必做到真实、准确、及时、相关和可靠;管理会计则不受国家会计制度的影响,可以灵活选择方法。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从信息的使用者角度看,管理会计的可靠性应该要高于财务会计。企业的管理决策者对信息的把握更准确可靠,其监控的力度更高、手段更多。如果能有效融合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财务会计信息必然变得更加可靠。此外,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也能丰富管理会计的内容与内涵,兼顾不同信息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与共性需要,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关联性。

2、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学术界一直都有探讨。早在1996年胡玉明就提出用资本成本会计来协调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鲍芳(2001)建立了模型解决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问题;徐玉德(2002)提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于2004年给出了融合的IIMS模型;明雄(2006)分析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可行性;赵序海(2015)从多维会计的角度来研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从国内学者的研究情况来看,尽管不同学者尝试从不同角度去研究二者的融合问题,但是当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尚未形成规范的会计人才评价体系与认证制度,缺乏专业的协会去推动其发展。在欧美国家,有专业的会计协会的民间组织构建了会计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发布权威的管理会计研究报告,形成了典型的应用案例等,这些都使得管理会计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而我国则发展相对滞后;(2)对会计融合的模型研究相对较少,未能形成系统的融合路径研究;(3)现有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研究都偏理论探讨,却反实证研究与深度的研究分析,因此研究成果的可操作与实践性都相对较差;(4)现有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管理层,对于信息外部使用者则相对较少。由此可见,对于二者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

3、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策略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总体思路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实际是从过去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混合发展的思路向融合方向转变。事实上财务会计中的资金管理、经营分析、资产管理、会计核算、预算决策等内容也是管理会计所包含的内容。因此,有必要将这种混合模式逐步向融合方向转变。会计融合应该从宏观层面出发,完善金融会计体系出发,规范管理会计行为,加强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同时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构建多维度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模型,从而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

健全金融会计体系,规范管理会计行为

为了推动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政府应该给予宏观上的政策引导与支持,同时注意规范管理会计行为。对此,政府应该首先健全现有的价格机制与机制,形成促进管理会计发展与普及的良好外部激励因素,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发挥管理会计在市场资源配置的积极主导作用。鼓励成立民间权威会计协会,推动管理会计的建设与完善的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奠定基础。在促进管理会计发展的同时,还应该对管理会计中的有关问题进行立法,确保管理会计的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于违法的会计行为应提高监管和惩罚力度,从而不断规范管理会计的发展。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提供有力的保障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存在的一大障碍就是人才问题,人才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计融合。对此,有必要加强对会计融合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具备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发挥会计协会的作用,通过协会促进人才的交流与培训,定期组织会计融合专题论坛、组织会员交流、会计人才的培训与认证、开辟杂志专栏等,推动管理会计的深度改革;

(2)深化高校会计学科体系改革,特别是推动管理会计学科、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的研究,形成管理会计的高校实训基地,从人才培养的源头开始推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有效融合;

(3)加强在职会计人才的继续教育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及素质,从而从从业人才中推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切实提高高级会计人才的竞争力与适应力;

(4)借鉴学习国际先进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经验,通过与国际合作交流,引入先进的融合理念与方法,提高国内管理会计水平与影响力。

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构建会计模型

完善数据采集,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要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就需要构建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数据的采集。财务会计的数据采集是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数据,包括会计计量、确认和凭证填制的过程;而管理会计则是对财务数据的甄选,然后依据模型得到管理报告或方案。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数据源相同,利用信息技术将会计凭证数字化,储存于数据库管理系统当中。

构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模型,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生成财务报告与管理报告构建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后,还需要构建管理会计模型和财务会计模型,以生成管理会计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模型主要通过建立财务账务处理模型和报表生成模型来实现;管理会计模型则通过建立管理会计标准和管理会计分析计算模型来实现。生成好的财务会计报告主要给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会计报告则是为企业内部管理决策者用于管理、监督和控制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重新设计会计凭证的输入方式及录入形式传统的会计记账方式是以货币为单位,依靠借贷记账法来完成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的记录,这难以满足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技术来重新设计会计凭证的输入方式和记录形式。首先在会计科目信息中增加过度科目转换栏和备用信息说明栏,通过货币与非货币信息连接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的输入方式也应该在业务部门现场完成任务时即输入相关财务信息而不用等会计做账才输入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完善了会计信息的输入方式,还能够实现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动态共享。

构架多维度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模型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需要构建多维度模型来实现,除了管理会计模型、财务会计模型外,还有必要构建客户维度模型、产品维度模型等,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管理会计要求的从多业务角度提供精细化、多维度的价值信息,从而支持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发展的需要。

4、结语

随着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竞争时代的到来,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是必然发展趋势,二者的融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中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因此,有必要从政策上给予外部经济环境和人才培养上支持,促进金融会计体系的完善,推动管理会计的规范发展。此外,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构建数据库管理系统,从多维度来构建模型,从而推动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改燕.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并存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s2).

[2]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财会研究,2011(2).

[3]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理论基础[J].财会通讯,2002(7).

预算会计改革给会计工作带来的影响

新时期,为了能够更好的与改革要求相适应,则需要深化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构建完善的会计体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不断深入,这也使各单位会计工作中暴露出许多新问题。因此,需要抓住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契机,进一步完善会计体系,创新会计核算方法,从而构建出完善的会计体系,全面提高各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一、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一)深化政府会计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加快推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进程,全面提高公共财政管理水平。各单位会计工作需要与当前会计工作建设需求有较好的契合度,同时在诸多领域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体系,确保财务体系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单位预算会计制度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新时期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

预算会计管理工作的目的即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充分的发挥资源的最大化价值。因此,在当前预算会计改革进程中,可以基于可持续发展重视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随着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单位总预算与预算实现了有效的合并,进一步优化单位会计体系,能够更全面、有效的反映出单位的财务数据,强化社会对公共财政的有效监管。

(三)提高财务会计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一直以来,我国各单位预算制度在执行方面都有所欠缺,财务管理水平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依托于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单位预算制度的有效执行,并更好地解决现行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因此,在当前国库集中支付及部门预算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需要做好各相关制度的贯彻落实,提高预算会计体系的科学性。另外,还要充分利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这一契机,全面提高预算管理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确保各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与当前新环境的现实需求相符,加快推动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单位会计的影响

(一)部门预算改革对单位会计的影响

针对当前发展的要求和预算工作的实际情况,部门预算改革工作不断推进。这就要求各部门要统一预算,并按照既定的预算编制原则、依据、程序、标准和预算报表体系等,编制出独立和完整的部门预算,有效解决当前各部门预算编制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同时,还要强化对预算的审计,通过规范预算编制流程,全面提高监管效率。及时发现预算资金使用不规范的问题,利用预算绩效评价来实现对预算资金的有效监管。

(二)开展政府统一采购对单位会计的影响

通过实施政府统一采购,可以有效控制各单位采购环节的不规范行为。各单位对于自己所需要的采购物资,需要严格按照预算标准进行上报,审核通过后,政府依照规范化和公开化的流程来统一采购物资。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各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而且规避了采购环节会计工作中账实不符的问题,使各单位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得以全面提升。

(三)国库单一账户改革对单位会计的影响

通过国库单一账户改革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预算资金的流向和使用。在当前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账户和财政专户,实现对各单位预算资金的有效控制。当前,财政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向各单位进行预算资金拨款,财政零余额账户具有不可提现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时,需要额外支出预算外的资金。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要加大审核力度,并由财政通过零余额账户进行授权支付,以此来有效规避单位内部预算资金违规使用的问题,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单位会计工作的优化策略

(一)实时监管资产,提高会计核算的科学性

新的改革环境、新的制度体系,要求单位在深化改革发展的同时,要坚持以创新发展的思维,完善会计核算内容、创新会计核算方法,都是提高会计核算科学性的重要内容。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为会计核算内容、核算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基础,也进一步要求单位会计工作创新发展的必要性。首先,单位应强化对长期资金的有效监督,抓好固定资产管理。特别是在固定资产折旧处理中,应严格依照会计准则,避免固定资产流失或“虚报”等情况,确保在预算会计报表中,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体现。其次,资产管理是全面深化的实时监管,确保财务信息及时更新,信息及时反馈,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有效利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并且提高财务报表的完整性、科学性,这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工作基础。

(二)完善预算会计报告体系,明确预算会计目标管理

针对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能够与国际预算会计制度接轨的会计制度,全面提高预算会计管理的规范化和统一化。进一步优化单位会计体系,提高会计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创新核算方法和体系。明确预算会计目标管理,全面提高预算会计的有效性,做好预算外资金和财政拨款的分类工作,细化预算会计制度。通过建立权责发制来全面提高制度的约束性,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另外,在预算编制工作中,还要明确职责及部门分工,并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全面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三)优化会计科目设置,形成有效的财务反映

为确保真实、完整地反映各单位财务情况,应调整现有的会计科目,并进行科学细分。一方面,要修订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制度,并创新预算会计的核算方法,重新设置收支类账户,细化结算项目。另一方面,优化固定资产的核算,并将“基建”纳入会计核算中,完善预算会计体系,提高会计核算的科学性。消除财务数据交叉问题,严格控制资产总额、负债等“虚增”情况,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四、结语

依托于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来加快构建的会计体系,并进一步创新会计核算方法。同时,还要抓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良好契机,加快推进会计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为各单位会计工作的优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的公正无偏的态度,在履行专业判断和发表审计意见时不依赖和屈从于外界压力。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文题目: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分析

摘要: 本文认为,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灵魂,是注册会计师保持客观公正的基本前提。如果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就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其提供的信息可信度会大为降低,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使其做出错误的决策而遭受经济损失。这无疑会造成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审计 独立性会计信息 失真 公司治理结构

一、审计独立性概述

(一) 审计独立性的内涵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1992年制订的《职业会计师道德守则》指出,注册会计师在从事审计任务时,应在实质上和形式上没有任何被认为影响独立、客观、公正的利益,无论这种利益的实际影响会怎样;《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也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或其他鉴证业务,应当保持实质上的独立与形式上的独立。

实质上的独立,是要求注册会计师与委托单位之间必须确保无利害关系。本质上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的公正无偏的态度,在履行专业判断和发表审计意见时不依赖和屈从于外界压力。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严格保持超然性,不能主观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尤其不应使其结论依附和屈从于持反对意见利益集团或人员的影响和压力。形式上的独立性是对第三者而言的,即注册会计师必须在第三者面前呈现独立于委托单位的身份。如果注册会计师具备了实质上的独立,但是报表使用者却认为是客户的辩护人,那么审计的作用就会大为降低。因此,报表使用者对这种实质上的独立性的信任也很重要,这种信任使得注册会计师必须具备形式上的独立性。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密不可分。

实质上的独立性是无形的,难以测量的;而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有形的,可以观察的。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不仅要保持实质上的独立,而且要保持形式上的独立。因为实质上的独立只有当注册会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中真正保持中立时才成立,而形式上的独立则是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评判的结果。现实中即使注册会计师确实保持了实质上的独立,但如果社会公众认为其偏袒了委托人或其他任何一方而有失形式上的独立,那么审计结果就失去意义。因此,形式上的独立是实质上独立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公众评价注册会计师工作、进而决定对注册会计师信赖与否的标准。

(二)审计独立性的经济性质

审计独立性的经济性质可从以下方面认识:

第一,独立性是相对的概念。社会公众与职业界一般倾向于在独立性上采取二分的方法,即非此即彼,将独立性当成绝对的概念。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研究指出,独立性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实际上作为注册会计师职业团体中的个人不但与其职业界内部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而且与职业界外部也会发生多种联系。注册会计师与委托人或被审计单位能够保持绝对的独立,显然只能是不切实际的期望。外界因素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影响或大或小,承认注册会计师会受影响而不能保持绝对的独立性,并不表明注册会计师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只要这种独立性仍能保持在社会公众期望的独立性水平之上即可。如果承认审计独立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那么前文所述的注册会计师是超然独立的观点就要持慎重态度。所谓超然独立,一般理解是绝对的独立,但这种观点在强调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存在价值时,无疑也使广大社会公众不切实际地夸大了注册会计师的作用,增大了注册会计师自我评价与社会公众期望之间的差距,这也是造成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期望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独立性是一种概率。独立性的这种概率只是主观的概率。当人们认为注册会计师是独立的,实际上指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时不受任何利益相关方面的意见影响,其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的概率足够高,以至于可以完全信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可以考虑利用其工作结果进行决策。可见将独立性表述为概率,并没有动摇对注册会计师服务价值的认可,社会公众只要认为注册会计师不受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其能够出具恰当的审计意见的概率足够高即可。既然审计独立性是一种概率,实质上也就意味着这个概率不可能永远等于1,而是经常地表现为在[0,1]之间取值的客观事实。所以在行业的日常管理中,一方面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宣传教育和必要的查处力度,使其在执业中不断克服环境的不良影响,抵制有关利益方施加给注册会计师的压力。同时在宣传中应注意说明注册会计师自身的能力限制和执业环境的不完善,出现个别审计意见发生偏差的现象也属不可避免,使社会公众逐步认识到出现审计失败不一定就必然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第三,独立性是一种风险。这一性质是从报表使用者角度界定的。由于独立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体现为一种概率,所以绝对的独立是不存在的。但报表使用者决定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会计报表进行决策时,实质上就隐含着其已对注册会计师表示了信任。即报表使用者认为注册会计师是独立的,即使同时承认或认为注册会计师仅做到了相对独立,但这一独立性水平也是其予以认可的,或处在其可接受的既定水平之上的。这个可接受的独立性既定水平越高,意味着报表使用者认定的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也越高。一旦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实际上低于其可接受水平,则其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后的会计报表进行决策,对报表信息的过分信赖就是风险。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分析

(一) 委托代理关系失衡

任何一项审计业务一般都要涉及三方主体,一是委托人,即向会计师事务所提出业务委托,并与会计师事务所签定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单位和个人,一般是财产的所有者;二是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即审计业务具体执行者;三是被审计人,即受财产所有者委托的经营管理者。而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由于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法人治理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国有股份占绝对控股地位的现实造成了所有者终极代表人的缺位,在部分国有控股和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中存在 “一股独大”的问题,董事会人员组成中以内部人和控股股东代表为主,缺少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因此缺少适当的权力制衡,使中小股东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且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合二为一,“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常会出现委托者出面委托注册会计师审计自身财务数据的现象。这种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合二为一的状况得使注册会计师处于明显的被动地位。在现行审计关系格局和注册会计师职业监管与制裁机制下,当注册会计师揭露客户的舞弊行为要承担被解聘的风险时,就很可能屈从于上市公司,为其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甚至共同作弊。

(二)市场竞争无序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激烈竞争的行业,会计师事务所能否竞争到较多的客户,是关系到其生存发展的问题。当审计供给市场的竞争加剧时,客户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机会和动力都会增加。如果注册会计师意识到其他会计师事务所也在争夺该客户,注册会计师对客户的独立性将会减弱。目前在我国存在着众多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质量控制及自律机制不健全的会计师事务所,这些中小型的事务所往往采取降低审计收费或屈从客户不当意愿等手段来分得审计服务市场。由于审计市场正处于买方市场的环境下,客户管理当局对注册会计师的选择权和决定审计收费的力量尤为强大。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是招股、配股、防止“摘牌”等的必要条件,这会增加上市公司对注册会计师的施压强度。这些不公平竞争状况的存在,不仅严重损害了注册会计师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使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到严重损害,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和社会公众利益毫无益处。

(三)审计人员执业水平低下

审计人员能力不足,缺乏高尚的职业道德,违背独立、客观、公正原则,迁就客户的非法要求,编制虚假的审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素质偏低,只凭借出资取得相应的资格,缺少相关的能力和职业道德。从“深圳原野”、“琼民源”、“红光实业”等案例都反映出我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审计过程中使用了过多的职业判断,这些判断为注册会计师的非独立性行为埋下了隐患。目前我国通过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合格进入事务所工作的注册会计师仅占注册会计师总数的3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注册会计师仅占16%,这与国外注册会计中的从业人员以中青年为主的年龄结构,60%—70%以上大学本科的学历结构存在相当的差距。从事多年会计或审计工作的工作者虽有丰富的经验,但由于我国会计制度近几年的改革力度大,新的会计准则陆续颁发,这些人员对新准则、新制度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另一部分通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获取执业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专业技术能力和审计经验比较欠缺,面对特殊问题可能丧失审计工作警觉性,轻易接受客户解释,可能存在错漏问题。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对策措施

(一)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针对上市公司审计委托机构不明确,股东大会对管理当局缺乏有效制衡机制的现状,必须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使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监督公司经营管理、制衡控股股东和经理人权利、保护股东权益等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独立董事的职权包括向董事会提议聘用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这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随意性进行了约束。同时独立董事可下设由其领导的审计委员会,由审计委员会行使委托和批准解聘审计机构,审查审计工作的职权。独立董事制度明确了审计的委托机构,通过改善审计委托制度,能够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控制管理当局权力,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增加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督促上市公司规范运作,防止注册会计师受管理人员左右。

(二)建立新的会计师事务所受聘制度

一方面,是打破会计师事务所受雇于被审企业的现状。笔者认为,监管机构应该参与上市公司聘用会计师事务所的过程,选择权仍然在企业但监管机构具有否决权,即可以否决有重大违纪违规记录的上市公司,至少在一定期限内不允许其再承接大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这样就可以使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不再仅依赖于上市公司,而且还要依赖于监管机构,或者说依赖于其自身的行为,这可从根本上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受雇于被审企业的现状,为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提供必不可少的环境。另一方面,要改变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企业的业务涉足过深过广的现象,减小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企业的经济依赖性。禁止受聘于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向被审企业同时提供其他非审计业务;禁止会计师事务所的雇员在被审企业兼职,以及被审企业雇员在该会计师事务所兼职;若被审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家庭成员近一年内曾在该会计师事务所任职或即将赴该事务所任职,那么该所也应该被禁止为该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反之亦然;应严格限定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师对同一企业的审计年限,当然该年限也不宜过短,以免影响工作效率。

(三)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

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审计活动的主体对其道德使命有清醒的认识,发挥道德规范潜移默化的约束作用,强化注册会计师的使命感,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精神独立对其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同时要做好宣传工作,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职能的认识,这也有利于加强社会对审计独立性的监督。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对于大多数的审计项目而言,审计风险的识别、估测评价、预防等大量依靠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因此必须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要求,对其进行风险管理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培养年轻注册会计师成为骨干,努力提高这些人员的各项技能。要进一步完成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目前我国已颁布职业道德的基本规则,我国的职业道德建设已经有了初步发展,但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还缺乏操作性,建议有关部门加紧职业道德具体准则和规范指南的制定,使注册会计师行业形成以基本准则、具体准则、规范指南为基本框架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同时建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成立相应的执行机构,在出现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时,既要有裁决的执行部门又要有相应的执行依据,使职业道德真正具有可操作性。

(四)监管部门规范监管,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

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一般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准则来规范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如果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不遵守这些规则就会受到处罚。有关监管部门可以从独立性风险的产生因素、制约因素、独立性风险所造成的社会后果的角度考虑,制定必要的规范进行监管。另外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管,该机构负责收取审计费用,行使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权力,切断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单位的直接经济联系,确保审计的独立性。这一管理机构应建立会计师事务所数据库,对事务所实行分级分类,根据需要从库中随机抽取,根据审计项目大小统一付费,该机构经费主要由企业承担,可由政府出面开征审计税。同时,对注册会计师进行财产登记制度,以改善其执业的风险承担机制,限制会计师事务所与某一客户的合作时间及收入,隔断其与各方诸多联系,变“自律”为“他律”,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崔莉:《解决困扰审计独立性的途径》,《现代审计与会计》2005年第7期。

[2]刘兴革:《审计独立性的内部因素分析与对策》,《经济师》2005年第7期。

[3]欧阳电平、胡建敏:《审计独立性的制度分析与改革》,《审计月刊》2004年第9期。

[4]魏朱宝:《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弱化:市场缺陷与政府失灵》,《审计研究》2005年第5期。

有关会计的小论文

会计核算主要是记录、核算、反映和分析资金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变动过程及其结果,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 企业管理 层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会计核算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营业税改增值税这一举措对于企业收入的核算、票务的管理、现金流、利润核算等关乎企业发展的经济管理制度产生了诸多的影响和变化.总体层面来说,企业要根据税改制度的现状来进行经济管理的完善,积极的适应新的制度变化,加强新税改对于涉税人员的知识培训,提升涉税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自身的素养,加强基本的税收工作管理;具体层面来说,对于会计核算项目要及时的调整,税务筹划要提前做好,使企业充分感受这次税改带来的效益.本文针对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背景下,此税改对于企业核算带来的影响,并且通过影响从中探索企业核算良好发展的 措施 对策.

关键词:营改增;企业会计核算;影响;探讨

会计核算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与发展,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是我国国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形成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税收制度有着重大的意义.企业要根据税改制度的现状来进行经济管理的完善,积极的适应新的制度变化,加强新税改对于涉税人员的知识培训,提升涉税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自身的素养,加强基本的税收工作管理;具体层面来说,对于会计核算项目要及时的调整,税务筹划要提前做好,使企业充分感受这次税改带来的效益[1].

1营改增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发展现状

营改增的制度不完善

由于营改增的制度的改革,许多方面的发展并未做到十分的完善,这就对其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具体的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具体划分,如何将营业税转化为增值税都是需要规范的制度进行良好的制约.但是目前的营改增的会计审核制度依旧不是十分的完善,对于各方面的界定较为模糊,这就要求具体的涉税人员在进行会计审核的时候,一定加强税务审查,核对好税务的 收据 ,将税务工作严格规范的完成.

企业的不重视

由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相关制度并不是十分的完善,所以许多的企业也并不是十分的重视,在实际的跨级审核中不会按照规范制度去进行,许多偷税漏税的现象时有的发生.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制度的过程之中,制度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是现实企业会计核算依法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国现阶段各项法律规章将企业作为发展营改增的实验构成主体,而这确定核算主体的过程之中,营改增的制度往往会与现有的法律法规发生一定的冲突,从而造成企业会计审核缺乏法律依据,缺少必要的执行与监管能力,某些会计从业人员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利用营改增制度中的漏洞,珠宝私囊,以公肥私.

2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营改增对企业成本核算方式变化对比

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前,价税合计数为总体的成本,这是应该把真正的成本和进项税额从总计价税中分离出来;在实现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需要根据具体的进项税和销项税发票进行进项税和销项税的抵消,开具发票的能力是其抵扣税额的主要依据.

建筑材料费用.一方面产生影响的是钢筋、水泥和木材费用的影响,增值税17%的适用于钢筋和水泥,此成本如果不含有税就会减少;增值税率为13%的适用于木材,此成本如果不含有税就会减少.其次是影响建筑地材费用,如果按照3%的税率扣建筑地材的税款,的成本将会减少.最后是影响混凝土费用,抵扣6%的混凝土增值税,将会有的成本减少.

机械费.机械费用是指对于机械设备的维护和部分机械的租赁费用,其中有75%左右的费用都是机械设备的租赁费用,在实现了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提高了17%左右的机械租赁费用增值税税率.

人工费.在总的工程造价中,人工费用属于中医的组成部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针对于不同的人工费用征收现象有着不同的税务规定,在表现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劳务公司代由公司将部分的工程承包出去,根据合同规定的纯劳务分包的费用收取3%的费用,这个税用属于建筑业的营业税,开发票时,开取建筑业的发票;另一方面,采用直接服务的原则,为对方提供直接的劳务服务,按照合同中的规定,缴纳5%的费用,这个是属于服务于的营业税,开具服务业的发票.

营改增对企业收入核算的影响

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改革之前,企业要核算全部的工程造价进行营业税的缴纳,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由于新规定中,增值税是属于外税的,那就应该根据不含有增值税的工程造价进行税费的缴纳费用.具体的分离公式为: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增指税税率);不含税价格比含税价格下降百分比=(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100%={1-1(/1+增值税税率)}*100%.与此同时,由于预留的税率窗口为11%,由此可得:不含税收入=含税收入/.

营改增对票务管理的影响

在实现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规定之后,由于企业所用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会涉及到抵扣购买方的税额,因此相关部门应加以重视,进一步加强对于专用发票的管理,防治违法乱纪的现象发生,从而因此的不必要的犯罪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对于企业各个环节所用到的专业发票,要严格的审核和检查,确保在开具发票时各种章具的真实性,避免不必要的风险的发生.

营改增对于现金流和利润核算的影响

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前,企业的现金流和利润变化的重要因素是收入和成本的减少比例和营业税税金减少程度.在此关系中,现金流和企业整体税两者的增减程度是呈负相关的,即现金流增加,企业整体税负就会减少;现金流减少,企业整体税负就会增加.现金流在企业征收营业税的时候,受到企业税金预缴制上午影响较大,对于企业税金预缴制来说,是指先进行现金的预缴,进而进行施工,等竣工后在对相关的款项进行清算,使之收支的平衡.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企业通常以现场的施工进度进行税款的收缴,这样就会导致,应缴的税额就会远远低于企业纳税的税额,由此对于规避现金流的冲击有很好的避免作用,保证企业从中获取最根本的利益.

营改增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增值税税负.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各种纳税人的情况也是有所不同的,针对目前的纳税现状,主要分为两方面的纳税人,即一般的纳税人和小规模的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的纳税人在纳率上相比,一般纳税人的纳税率相对较低,这样对于小规模的纳税人来说是十分的不公平的,最终可能会导致小规模的纳税人在会计核算和经营项目管理中失去相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

流转税.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前,应该缴纳的营业税税金将会直接计入损益类科目下的营业税金以及附加中,这是企业在进行最后的会计核算的时候,就会直接将营业税金从收入中提出,方便了记账的流程;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营业税变为了增值税,直接将税额划分为外税之中,此时要将增值税计入要缴纳的增值税的科目之中,这样将远远缩小了企业利润的扩大空间.

所得税.利润的变化情况会直接影响所得税的变化,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企业的所得税与利润之间呈正比,企业所得税随着利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利润的减少而减少[2].

3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背景下企业会计核算的发展措施

在我国完善税率制度之后,将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这样的改革委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契机,然而也受到了税率制度的改革冲击,如何在这场税改之中临危不惧,脱颖而出,成为各个企业关注的焦点,接下来就针对“营改增”的情况,在总体层面和具体层面两个方面进行措施的探讨.

总体层面

在之前的营业税的时期,企业缴纳的营业税是隶属于内价税,与营业额呈正比例关系,营业税的多少直接与营业额挂钩,没有进行抵扣的情况,而且涉税的相关职责有企业的财务部门全权负责,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营业税的税值不仅仅是收到了营业额的影响,而且还与企业取得的具有法律效益的进项税抵扣凭证的金额有关,涉税的相关责任此时也是由财务部门、营销部门等多个部门共同承担,极大地将责任风险缩小.

加强涉税人员的培训.要加强涉税人员的职业素养培训,增加其责任心和风险意识,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涉税的风险从原来由企业的财务部门负责变为由财务部门和营销部门等多个部门共同负责,在这种情况背景下,十分有利于企业部门的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涉税人员的培训与职业道德素养提升,才能更好的面对营改增制度对于企业的冲击力.

加强涉税工作的力度.对于各种涉税的各类基础工作,要加强重视,保证好其完成度.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之后,相关的涉税基本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其基本工作的好坏不仅仅是影响到涉及增值税额的金额大小问题,更影响到企业的法律保障度和税务风险.所以相关企业要加强会计的核算,加强各种增值发票的开取效益和保管的力度,落实好每个抵扣管理的环节认证.

具体层面

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财务的扶持资金被纳入营业外科目.根据我国的相关税法规定,在国家的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等部门对于企业颁发通过国家审核的项目专项财政性奖金,允许其作为不征税的收入,在最终计算应该缴纳的所得税时将此部分从中扣除.但是与此同时,国家的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等部门对于企业颁发通过国家审核的项目非专项财政性奖金应视为税收的收入部分,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财务的扶持资金被纳入营业外科目,应该具体根据国家颁发的专项奖金和非专项奖金进行具体的区别对待,区别划分之后,再考虑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

在会计核算时设置营增改抵消的销项税额专栏.只要在此提供按照营业税中增值税的向有关规定就可以从销售额中扣除需要支付给非试点的纳税人的价款应税服务的部分,所以需要在会计核算时设置营增改抵消的销项税额专栏.

完善相关的措施、制度.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此项改革对于企业的核算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企业的各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政府在面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时候,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规范税务制度,积极地进行各个地区的税务工作检查.同时,企业也要配合好政府的工作,对于财务核算积极的上交资料,报给审核机关进行审核[3].

4结语

总之,企业在应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制度改革时,一定要表现积极地态度,积极的响应各方面的政策和制度要求,根据本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会计核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要加强对于增值税务的策划手段,加强对于税务的管理工作,加强税务工作人员的培训,综合提高涉税部门和人员的总体素质水平.

作者:王强 单位: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参考文献:

〔1〕潘文轩.营改增十点钟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解疑[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01).

〔2〕张云,匡勇.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以江西三大行业上市公司为例[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01).

〔3〕王桂英.我国预算会计现状与发展思路[J].科技风,2012(23).

摘要:就目前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来看,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无论从理论还是到实践上都有较大的局限性,要做到发挥出会计核算工作的职能,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加强与解决。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体系建设

一、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概念

会计核算(financialaccounting)是指采用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企业的会计人员统一的、系统地记录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以及预算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所产生的结果,作为会计报表,并以此作为事后核算的依据,来考核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经营活动是否符合企业的目标,以及企业的亏损情况,为企业的决策以及企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资料参考。会计核算主要有置账户和账簿、复式记录、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环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企业在面临重要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企业为了有足够的能力迎接市场经济带来的考验,企业需要加强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核算工作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在企业的会计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并且不断的成为企业在 财务管理 中的重要对象。比起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企业就需要注重会计工作中的会计核算的现代化、规范化的建设。因为规范的会计核算工作体现出了企业对于会计管理的全面性与系统化,能够较好的涉及到核算工作的各个方面,更为准确的反映出企业在会计工作中的情况,从而可以发现问题,降低企业风险,加强企业财务方面的管理能力,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是目前,仍存在很多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的不规范,导致没有真正把会计核算工作的作用发挥出来,会计核算工作效果不显著,并且浪费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容易给企业带来更严重的经济损失。以下重点讨论了我国企业在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

二、企业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会计核算执行的缺陷

会计核算工作管理的不规范之一体现在制度方面,内部管理体制严重滞后,导致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失控,造成大量的企业资金损失和浪费。首先企业没有制定出较好的规范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没有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制定相关企业制度。会计核算工作缺少规范性,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企业会计部门的职权模糊不明确,部门间分工不明确,会计人员的职权混乱,无法充分发挥出会计专业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并且仍然采用会计人员固定岗位、固定职能的工作制度,例如企业内部牵制制度不符合相关的会计管理要求,发挥的作用不显著,导致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再有就会计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性不高,部门之间缺乏交流。

2.监督职能的弱化

缺少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督机制。企业内部没有设立相关的专门监督部门。所以容易导致企业的领导在管理会计人员时没有做好应有的管理反而还妨碍了会计工作的进行。因为缺少监督机制的制约也容易导致一些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例如,管理者越权行事,挪用企业资金,为了保密而私底下贿赂工作人员,制作假账,使得会计账面的失真,反映不出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会计工作中的计量验收、成本核算、财务审查等都缺少有效的监督。内部监督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会计核算得不到制度的保障,影响了会计核算的对企业带来的作用,影响企业在经济活动上的决策。即使企业存在内部监督部门,但是工作重点只集中在事后监督,监督上的延后性,使得会计核算的监督没有发挥出较大的作用;最后是企业缺少经济责任追究制度,粗放式的会计核算。导致了企业内部会计科目的不规范,相关税务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散漫,因为企业认为不存在内部建账的需要,特别是对于增值税发票方面的建账。

3.企业领导认识不够

企业领导可能对会计管理意识不高,把会计核算工作简单的看做是算账和记账的任务。不能够促进会计核算工作与企业各方面工作的有机结合。在对于会计人员的聘用方面,没有采用具有专业 会计知识 的人员,或者利用职权之便,给关系好的人员安排会计工作,导致了会计人员安排上的随意性,降低了会计核算的低质量和低效率。还有存在某些规模小的企业,资金不足,所以在招聘会计人员时要求较低的现象,甚至没有要求持相应的会计资格证上岗。这些原因导致了会计人员财务意识低下,专业知识不够高,会计管理能力和处理风险上的能力过低,只掌握基础的会计工作程序,致使了企业管理手段落后, 方法 陈旧,观念保守,与现代会计核算观念差距大,工作不规范,在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中不规范,例如会计报表格式不规范,导致核算工作难度加大。因为会计人员对于相关会计制度规定的不了解,所以在账目的核算以及审批手续不符合要求。即使具有专业的会计知识的员工,也会缺乏创新意识,危机感差,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

三、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规范化体系建设

1.建设规范的、现代化的企业核算工作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提高,对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综合性、超前性也日益增强。企业应该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会计核算科学手段,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学习机会。有机结合现代企业的管理结构,目前我国企业主要采用董事会管理制度,所以企业的董事会可以直接委任一名总会计师,主要负责会计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好的确保会计资料和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并且企业董事会应该放权给总会计师,根据会计工作上的需要,成立会计核算的部门,每一个部门有专门的部门负责人,下设具体的、负责不同工作部分的会计,例如总账会计、成本会计、收入支出会计等等。实行岗位轮换制度。

2.转变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观念

企业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会计部门的会计核算重要性,会计核算渗透到企业经济活动中的财务会计核算,财务情况、经营行为的成果、缴税情况等。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会计法律制度规定,开展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企业管理者要切实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督促会计部门加强 规章制度 和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使之成为企业内部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部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要依法行使职权,认真进行会计核算,严格进行会计监督,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能力,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同时,实时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情况进行监督,防止舞弊行为的存在,内部监督工作应该渗透到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及时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评价,反馈给上级部门,对于存在不规范的工作应该给予公开批评,根据情节的严重性,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提高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

会计人员工作水平的高低取决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能力,提高会计人员你的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当务之急就是规范企业在招聘员工方面,从源头上确保企业会计人员队伍的专业性。因为会计核算关系到企业的利益关系,所以企业应该投出必要的资金,替企业招纳具有高专业素养的会计人才。进行会计人员的“再 教育 ”,加强培养员工在法制教育、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知识的方面,并且能够与会计专业知识灵活的结合起来,促进会计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

4.完善企业会计信息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实现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需要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但是在办公非自动化条件下,想要运行现代化管理会遇到到更多的困难,无法实现现代化管理控制。所以企业临到要具有现代管理观念,为会计部门更新、配置必须的设备,目的是要使得计算机技术能够运用与会计核算工作去,及时更新财务软件,为会计审核工作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提供了技术方面的保障。同时也要注重会计人员能够较好的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完成会计核算的工作,必要的时候还要提供经费来进行员工计算机方面的培训。

四、 总结

会计核算工作体现了企业的经济活动的情况,始终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作为会计最基本的工作,充分体现出了会计核算的反映职能,所以企业应该加强会计核算工作上的规范性。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改变,在会计核算工作上会对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应该重视会计核算工作的管理。

作者:姚奕擘 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参考文献

[1]赵云.探讨如何规范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信息质量[J].江苏商论,2011(,15):196.

[2]王庆萍.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实施规范化管理的策略[J].中国外资月刊,2012(,7):114.

[3]张英栋.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探讨[J].中国商贸,2013(,15):40,42.

关于会计核算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2016会计专业论文范文

2. 有关于会计论文范文

3. 会计专科毕业论文范文会计核算

4. 有关财务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5. 会计学本科论文范文

6. 关于财务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作为一名会计工作者要谨遵会计职业道德。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会计职业道德论文,供大家参考。

论文关键词:会计舞弊;会计职业道德

论文提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大企业、大集团频频出现会计舞弊案件。从中可以发现,大量的会计造假可以折射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重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仍很有必要,而且势在必行。

会计职业道德问题伴随着经济发展普遍存在,但近两年是会计准则的变更阶段,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导致的问题更加突出。2007年是我国实施新会计准则的第一个年份,上市公司年报是全面执行新准则的首份年度 报告 ,其年报工作要求高、事项多、难度大、责任重。其中涉及到追溯调整或者其他方面的操作,如果会计从业人员的责任心不强,那么在转型期间的会计造假等现象所造成的经济后果就会更加严重。伴随经济持续发展,对于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再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天津磁卡会计舞弊案

2005年10月10日,天津磁卡被舞弊研究中心撰文指控涉嫌操纵现金流虚构巨额非经常性损益,10月19日该公司公告称证监会已正式立案调查。

天津磁卡在2005年9月7日公告中称:研发基地一期建设总用地亩,总投资103,896万元;2005年3月25日,公司与中贸源签订总价款为431,972,300元的《设备采购合同》,2005年6月30日,公司向中贸源预付了亿元设备采购款及原材料采购款。总价值只有亿元,就预付亿元,且如此巨额工程设备不自己招标采购,反而委托一家背景不明公司操作,这只能说明这亿元实际是在空转,也就是天津磁卡并没有真实收到亿元的售房款,也没有真实支付亿元的设备款,而是在银行的配合下做出的虚假现金流;实际上,2003年度收回的关联方欠款亿元以及后面支付印刷厂亿元也怀疑涉嫌资金空转,以此转回巨额的减值准备,如果是这样,则其2003年、2004年巨额的非经常性损益都是虚假的。

募集资金的使用必须存入专用账户中,做到专款专用。不少上市公司在募集资金的时候虚报项目所需经费;募集到资金后名义上还挂在账户上,但早已秘密转出到账外;或者将改存款质押套取贷款;或者虚报募集资金的使用金额和使用范围。

二、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现实危害

由天津磁卡会计舞弊案应该引发人们再次思考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其将对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深远的现实危害。

1、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近年来,造假账、虚列资产权益等现象较为严重,并且出现了贪污、漏税等严重问题,这都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2、影响国家宏观经济决策。会计的目的就是真实公允地反映经济经营状况,而国家宏观调控便依赖于报表等会计成果,认为其反映的经营与资产列报是合理的,并做出宏观的经济决策。但是,在会计人员违背职业道德的条件下,会计结论的可信度受到威胁,更何谈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呢?

3、侵害投资者利益。此种危害在上市公司中更为明显。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产生会使得会计工作丧失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为企业及上市公司提供虚假的会计报告与验资报告,从而欺投资者,侵害其利益。

三、会计职业道德问题成因

会计职业道德是一个多元化复杂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故应以我国国情为出发点进行分析。首先,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会计职业道德更多地依附于历史继承性和经济规律,一些观念、一些做法虽然不符合时代、不符合要求,但是往往由于是老习惯、老传统,人们还是会沿袭下来。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会计人员的道德观念也处在一个徘徊、不稳定的状态。会计人员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发生变化,而且随着改革开放,国外的各种思想,不论是好的坏的,都会对会计人员产生诱惑。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也就不难理解了。其次,国家的法制不健全,道德的作用有时显得无力。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生活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法制也应该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法律一旦颁布施行,就有一定的稳定性,不可能时时改变,而社会经济生活是时时发生变化的。所以,法律往往有不周全的地方,有漏洞,这是在所难免的。法制不健全,会计人员在抵制违法会计行为时,就会缺乏法律保障。另外,尚未形成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及会计人员自己的行业自律组织。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具有裁判作用、激励作用、示范作用和调节作用。我们能以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为尺度对会计行为加以衡量。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这样一种体系,不管是道德好还是道德坏,没有及时的评价,也没有及时的表扬或是纠正,使目前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和意义不够突显。另外,我国虽已有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事务所等,但是还没有建立起一个针对所有会计人员的行业自律组织来对会计人员的行为做出约束和监督。

四、关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

促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化,制定有效、可行、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法律法规约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标准,会计是以一定的法律制度作为工作的依据与行使管理权之保障的。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优化会计从业的政治环境。做好会计职业道德的评价工作,建立行业自律组织。构建一个涵盖所有会计人员的属于会计人员自己的组织,那么就可以有专门的机构来对会计人员的日常活动进行管理,可以制定详细的 规章制度 对违反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实行相应的处罚,对情况严重的有资格吊销会计从业资格等。重视会计职业道德 教育 ,把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内化为会计人员的道德品质,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使他们自觉履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所谓职业道德,职业活动中所要求的符合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整合。而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会计人员应该遵循的道德标准。具体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等重大决策以来,一方面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我们仍应看到,有少数一些人受利益驱动,随波逐流、损公肥私。在此环境下,会计从业人员尤其是直接接触货币资金的财务人员处于正与邪的边缘。一旦发生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公共财产的情形,必将给国家与社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规范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作用

(一)为了贯彻党中央“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我们必须规范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只有建立好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才能实现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而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是道德建设的重要部分。从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会计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影响其完成会计质量的好坏,从而,影响到国民经济总收入的核算、国家的宏观与微观的决策与调控。

(二)我们只有规范好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才能打好规范职业行为的基础

会计行为有内心的道德意识来支配,只有善的道德意识,才能正确的引导职业行为的良好发展。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能很好的规范会计行为,因为道德本身具有一定的软束力,使得会计从业人员不断的规范自己,实现自我完善。同时,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行为提出了明确简单的规定要求,如诚实守信、自我批评、自我认识、客观公平公正等,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好的规范结果。

(三)为了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要求规范好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当今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素养要求也不断的发展,要求越来越多,需要每个从业人员必须体现出他本身的素养。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德行培养,归纳 总结 会计职业活动的成败得失,勇于创新,实现自我修养的完善,提高会计职业能力,有利于促进会计行业的不断进步,会计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及其原因

(一)观念淡薄,缺乏敬业精神

现在国内各行业会计人员,把会计工作看成纯粹的数字记录与审核,没什么高寻求,与其他高收入的职业相比,会计人员的薪资水平相对较低,不免会在有些事情中马搪塞虎,搪塞搪塞,事情热情不够,积极性不高。有的会计人员为赚取更多的钱身兼多职,对本职会计工作不服责任,甚至敷衍,且认为会计工作没有前程,当不了向导,没有实权,一心想调离 会计单位。

(二) 职业水平低下,专业素质低

有的会计人员缺乏良好的综合素养,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对必要的 会计知识 掌握不到位,在现代 经济飞速 发展的今天适应不了会计 工作的要求。有的会计人员 缺乏 法律知识 素养,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更是不了解,这样就导致在市场经济中改变了原有的价值观,做假账,甚至对会计原则、会计诚信以及会计的立身之本都不管不顾。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严重

目前,许多会计从业人员出不顾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原则,出具虚假的会计信息。出现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做假的现象。 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进行受到这种作假行为的严重影响。

三、规范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 措施

(一)强化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 教育的约束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会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感,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了职业技能的提高、 信誉的提高、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的树立,我们应该勇于创新,诚实守信、遵守法纪、履行职责、依照法律办事,追求实事求是所谓理念,不为外界所迷惑,坚守自己的信念准则,争做行业能手。在熟悉准则,遵循准则,坚持准则地前提下,不断培养改进提高会计技能的道德意识,利用先进的科学理念,和清雪苦念的 学习 方法 ,熟悉相关会计制度,熟悉会计服务的对象,以及会计实施的基本流程,强化服务至上的理念,提高服务的质量。通过道德的软约束力规范会计职业行为,是规范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措施。

(二)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作假账,这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我们应从思想意识、道德水平、综合素质三个方面出发,对全 体会计从业人员实施全方位的诚信教育,强化道德自律意识,勿以一己之私而勿整个企业的利益,做假账、传递虚假信息,甚至损害国家及社会的形象及决策。从根本上消除虚假泛滥的形象。

(三)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会计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的经济业务和经济情况不断出现,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新的会计理论课题需要我们开拓,只有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完善会计人员的道德意识,落实职务处理能力、冷静判断能力、后天继续学习能力、人际交流能力会计从业人员才能在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的经济事项,做出专业的判断,并对该事项进行确认、记录、核算、分析和反映。

(四)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除了依靠从业人员的自我觉悟,而且要辅以监督措施,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可以从种种 渠道 杜绝不品行举动和违法举动的孕育发生。

参考文献:

[1]许群.会计基础工作规范[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会计的学年论文

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社会的速度发展对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在外部环境影响之下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转变。下面是会计的学年论文,供大家参考。

1目前农林类高等院校在会计学专业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专业培养目标没有特色

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的设置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毕业生的后期工作能力。作为一个农林类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来说,在进入市场参与就业竞争时存在着天生的劣势,社会的偏见和不信任使得他们在具有相同硬件的前提下与非农林高等院校同台竞争时明显处于劣势。这就要求农林院校培养出的会计学专业学生必须与非农林高等院校学生有所不同,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要不同于非农林院校,而目前农林类院校培养目标套用的仍然是一般性的目标,缺乏个性,在此目标引导下经过教学培养的学生必定是大众化的,在竞争中缺乏特有的优势。

专业课程设计不合理

(1)课程内容不能满足社会考试的需要。根据一些学者的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职称级别要求很高。而目前农林高等院校在课程设计时并没有考虑针对包括职称考试在内的社会考试需求,只是开设一些大众化的专业课程,虽然这些课程与会计资格考试课程相同,然而就难度和深度而言却具有天壤之别,特别是CPA考试,其难度和深度是目前设计的课程无法比拟的,常常使一个接受了正规本科教育的学生在面临社会考试时显得力不从心。按助理会计师报考的条件,一个本科毕业生完全可以在毕

业时考取助理会计师证书,然而据笔者调查,能够在毕业时拿到助理会计师证的学生却非常少,而社会对会计员的需求比助理会计师的需求要少得多,因此,也降低了应届毕业生的就职率。(2)实验、实习课程安排时间不够。实验、实习课程是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有效途径。全真模拟实验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生产经营过程,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凭证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很快上手会计工作。而实习能够直接将学生带入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然而在大多数农林高等院校,由于会计专业通常并非该校重点发展对象,所以一般给予较少的课时,很多学生在进行财务会计实验时通常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一般都要加班加点赶作业,繁重的学习任务导致实验完后很多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极大的厌恶感,实验课反而起到副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生源量太大,实习基地相对匮乏,每年只会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真正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实习,更多的是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完成实习任务。

(3)部分课程安排的时间段不恰当。会计学原理课程作为一门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在掌握好本门课程的知识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它专业课程。对于会计岗位,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严格要求,而且“初级会计师”、“会计师”的申报者资格的必备条件就是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通过社会调查发现,职称证书通常比一纸文凭更实用。有些农林高等院校如湖南农业大学,会计学原理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使得所有专业课程都往后推延了一年,导致从业资格证取得的时间往后推迟一年,直接影响了职称报名考试,因此很少有学生能够在毕业前取得职称证书,这严重影响了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就业。

(4)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素质能力的高低对会计人员至关重要。一方面,由于会计准则的改革,很多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要运用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另一方面,目前绝大多数用人单位要求会计人员能参与企业管理活动,能够为最高管理层提供决策性建议,因此,要求会计人员不光精通财务会计知识,还要了解金融、营销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在大部分农林高等院校中,由于会计学专业并非学校主要专业,学校在教师的选拔及后期培养中不够重视,既缺乏进入时的严格甄选,又缺乏后期发展的经费支持,导致农林类高等院校会计教师的整体力量比其它高等院校的薄弱。高学历的教师比较少,一些农林类高等院校的会计学教师并非本专业毕业,而是在扩招后从其它专业转入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农林类高等院校的会计学本科教学中,仍然主要采用从课堂到课堂、从书本到书本的满堂灌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尽管有的高校开设了实习课程,但仍然采用课堂模拟训练,学生无法体验真实的业务处理流程,这样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对培养学生的社会应变能力及动手能力的作用有限。另外,很多农林类高等院校并没有为学生创造一个网络学习的平台,有些农林类高等院校虽然建立了网上课堂,但是质量并不高,经常无法正常打开网页,或者内容经久不变,缺乏新意。

2教学改革思路

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课程

(1)明确教学目标。农林类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与其它高等院校学生相比具有先天的劣势,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应该与其它高等院校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要能体现自身特点。就目前来看,该目标的制定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市场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侧重于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不一定要培养学术型、研究型的人才。然后以此目标来进行课程设计,确保该目标的实现。可以设计一些符合市场需要的课程,比如安排一些注会和职称考试课程。

(2)保障实验课的开设。目前农林院校一般只开设了基础会计和财务与成本会计实验课,开设其它实验课的并不多,而实验课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加大实验课的开课力度,在保证原有实验课课时的同时可以增加一定课时的其它实验课,如审计、财务管理、税务会计等,同时针对实验课时太少的现状可以适当加大财务与成本会计实验课时,以确保实验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兼顾开设一些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对综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强,他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应该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各高校可以考虑开设一些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比如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

改革教学方法

(1)引入案例教学法,启发学生思维。案例教学由于取自于现实社会,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比呆板的讲述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会计学专业,由于其对象是社会经济活动,更应该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因此在教学时应该尽量运用案例教学法,比如在税务会计教学过程中引入典型的偷税案例及成功的纳税筹划案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偷税与纳税筹划的区别,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纳税观,并能帮助其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主动地学习该课程。

(2)加强校企合作,将课堂延伸到社会。会计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实习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因此要真正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就应该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深入到企业,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理解整个交易活动过程,更好的掌握该课程。

(3)强化网络课堂建设。网络课程为现代教学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教学手段,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因此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网络课堂建设。可以通过划拨一定的经费资助教师进行网络课程建设,并对网络课堂建设良好的教师予以奖励,以鼓励教师发挥自身最佳水平建设网络课程,丰富网络课堂内容,同时加派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专人进行专门维护和保养,确保网络的畅通,并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保证网络课堂的质量。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农林类高等院校应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尽量聘用会计学专业毕业的高学历的人才,保证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设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来校,并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科研起动费和安家费,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使他们安心于工作,坚决杜绝因人情关系而降低人才引进门槛。

(2)为教师提供后续教育机会。各农林类高校院校应该为教师的后续教育提供精神与经济上的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高水平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并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出境做访问学者,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提高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并定期组织安排专业任课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另外还可以采用组织多媒体教学比赛、学术沙龙等形式给教师提供相互切磋学习的平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