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设备管理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设备管理的研究论文

石油设备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

摘要: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体系中,石油企业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我国的石油企业在其设备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对企业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石油企业中石油设备管理工作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解决措施,进一步提高了石油企业设备的管理质量,有效地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设备的使用频率,最大限度提高石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石油企业;设备管理;服务质量

1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随着石油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日益强烈,我国的石油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重大挑战,使得石油企业的工业生产压力不断加大。为了保障石油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当前我国石油企业既要保证石油设备的工作能力和性能质量,同时也对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石油企业发展过程中,面对新设备和新技术所带来的新问题层出不穷,传统的石油设备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石油企业的建设发展。

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石油行业本身属于垄断行业,具有好利润、高补贴和低效率的显著特点。在石油企业中,设备管理工作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管理机构。在当前我国的石油企业中,企业管理制度还存在着很多缺陷,没有制定严格的`石油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也没有对设备的相关资料整理入档。这就使得在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中,很难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现实管理工作联系在一起,使得管理工作无章可循,使得石油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整体效率低下,设备的使用率也不高。在石油生产的过程中,设备的人员经常受到调动,更加不利于企业设备管理。企业的管理班子的管理意识还存在一定的进步空进,工作人员素质整体性不高,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石油设备没有设立专门部门进行专人看管,相关人员没有受到责任制约,遇到问题各个部门相互推诿,这些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就是石油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管理机构。

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脱节。在石油企业设备管理中,长期的使用设备后,并没有对石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另外,企业没有建立责任制,设备保养没有落实到个人。容易造成故障发生时,不能找到相应的责任人。设备的保养没有与设备使用相结合,在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中,需要注重对设备进行防护性的保养,最大限度的保障设备的质量,要求在保养石油设备的过程中,注重卫生和润滑,需要重视清洗校正工作,目前的保养工作不能有效保持设备的使用性能。

设备故障的发现和处理能力较弱。在石油设备的管理工作中,对于检测出的故障进行分析解决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由于其所涉及的知识理论较多,对设备故障检查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石油行业设备故障的发现和处理能力比较弱,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存在一定的缺陷。除此之外,在我国石油企业中,检测故障的设备相对较少,往往在石油企业中当一些设备出现故障之后,才能够真正的引起重视,才开始进行故障的检测,日常的检测维修等工作开展较少。

2提高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管理质量的具体措施

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机制

在石油企业中,需要建立健全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制度,设立专门部门施行责任到人的设备管理制度,保证企业中的设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落实石油企业的责任问责制,对石油企业的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最大限度的保障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每个员工对设备使用安全的重视程度。企业需要明确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和权限,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采用多种方式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于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培训的基础上充分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企业还要建立档案资料制度,确保各种设备的记录资料准确详细,方便管理人员的资料获取,加快设备故障问题的分析解决。

完善设备保养和维护制度,保证设备使用性能

在石油企业中,设备保养维护工作开展的好坏,能够直接的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当石油企业中的使用设备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就需要进行相应的维修保养,避免石油设备在长期使用中出现本可以避免的问题。本来石油企业设备在长期使用之后就容易产生故障、出现问题,所以石油企业要完善设备保养和维护制度,保证设备使用性能,制定严格的执行设备保养和维护制度,最大限度的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的提高石油设备的工作性能,提高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

提高设备故障诊断能力,及时发现问题

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石油企业设备产生故障,有效的保证石油企业的财产安全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就需要定期进行设备故障诊断。对设备进行诊断的技术应该采纳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手段,并定期的对设备故障检修人员进行培训,和机修部门进行合理的合作,对设备的整个运行状态进行合理的分析,保障设备的总体质量,在此基础上需要制定相对应的措施来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营。

加强设备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技术的进步,在我国石油企业中,不断涌现出新的设备和新兴技术,这就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石油行业的发展阶段,我国石油企业中的设备管理人员及设备操作人员不能单纯的只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还要求他们具备综合素质。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定期的对骨干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修养,将他们培养成为技术素养的综合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骨干人员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加深他们对企业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切实解决石油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就需要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同石油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相结合,从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管理现状入手,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建立健全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制度,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从而切实有效地解决新时期的石油设备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丽雯.浅谈石油企业设备管理问题[J].新疆化工,2010(02).

[2]龙瑞文.浅谈石油企业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02).

除了钣金喷漆 还有美容装具 其他机械 电路方面的都要修理

tpm设备管理是现代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重要基础,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tpm设备管理论文,仅供参考!

TPM&RCM设备维修管理策略在南京地铁的应用

摘要:针对国内地铁设备维修现状,对TPM和RCM两种不同的设备维护模式之间的相融性进行分析,提出了TPM&RCM相融合的设备管理优化策略,并探讨了其在设备房标识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设备维修管理、TPM&,RCM、设备房标识系统

0 引言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深入发展,地铁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加剧,一方面作为大运量的公共客运设施,对设备安全性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设备维修作为其重要保障手段受到关注;另一方面,设备管理与维修费用已经不再是一项辅助性投入,而是构成企业成本的重要成分。

为确保设备的可靠运行,减少和预防设备的故障,设备维护通常有两个目标:一是确定设备的维护策略;二是如何经济有效的落实完成现场设备的维护活动[1]。本文提出TPM&RCM相融合的设备维护策略,正是用来实现这两个目标,并将其灵活地应用到设备房标识系统中,从而有利于提高该系统维修管理水平。

1 TPM&RCM相融性分析

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Reliability CenteredMaintenance)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保持设备固有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目标,优化设备维修策略的过程和方法,即回答了哪些设备该修、修什么以及怎么修(维修周期)等问题。TPM(全员生产维护: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护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设备维护体系,确保维修活动的落实。

2 TPM&RCM相融的设备维护管理策略

针对设备维护的基本目标以及TPM和RCM相融合的基本原理,TPM&RCM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实施主要步骤包括:设备关键性分级分类、设备FMEA分析、维修周期优化决策、TPM可视化维修指导、规范化点巡检等,其中前三者利用RCM分析手段为TPM落实维修活动提供切实可靠的设备维修策略,而后两者则通过可视化规范化等手段实现这些维修策略的经济有效执行,且为持续的RCM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具体关系流程如图1所示。

3 TPM&RCM在设备房标识系统中的应用

设备分类分级

为提高设备维护的检修效率,节约维修成本,实现重点设备重点维护,TPM&RCM相融的维修管理策略首先依据巴累托最优的管理分析法对设备进行关键性分析,确定哪些设备需要进行维修策略优化,考虑到设备的关键性主要由设备的安全性、失效频率以及维护成本决定,因此,选择这三者作为关键性影响指标,按照下式判断设备的关键性得分:

可视化现场管理

在进行设备的维护维修时,维修人员常常会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无法准确的判断故障的原因;没有规范的维修作业流程;缺乏可视化的操作指导,容易导致错修漏修,维修工作效率低,也不利于设备的维护和数据信息的积累,因此,为实现维修活动经济有效的落实这一目标,有必要将RCM优化的维修策略等信息与TPM有机融合,采用特定的可视化标牌等手段指导现场维修活动,具体内容见下表所示:

表1 设备可视化维修内容

项目可视化内容维修操作流程图

操作关键点红色标黄色标蓝色标

作业方式仪器检测手动检查目测

检修周期双周三月一年

根据RCM分析结论对设备维修进行可视化操作管理,对于关键的设备及重要的检修部件,采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并在相应的标牌(铭牌)标注维修提示信息,从而规范作业指导,提高检修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葆文,徐保强.规范化的设备维修管理——SOON[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南京地铁运营分公司.南京地铁运营公司TPM&RCM方案设计与推行技术研究[R].2008.

作者:许玲

浅析TPM设备管理模式实践和应用

摘要:企业的设备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TPM设备管理模式是全员参加为特征的生产维修体制,是当前一种高效的设备管理模式。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油气运销部通过开展TPM设备管理,使员工转变了设备管理意识,树立了设备管理新观念。员工积极开展自主管理,以实现损失、故障和不良的“0”化为目标,不断提升自主管理技能。设备的管理由事后维护转向了预防维护,降低了设备使用维修费用,达到了全员参与设备维护保养的要求。

关键词:TPM;设备;管理;员工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172-03

设备作为生产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企业大部分的固定投资,是企业生产的基础和核心,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和设备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生产成本、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许多设备管理者认为设备维修只是辅助作用,不用太重视,设备坏了要么报废更新,要么依靠外委维修。殊不知,设备维修费用率越低,表明该企业维修的经济性越好。国内石油企业的设备维修费用率一般都极其高,造成了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品质量低、市场竞争力弱的局面。所以,为实现企业在激烈的国内及国际市场竞争中盈利和发展,必须将设备管理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高度上来。

TPM设备管理模式活动,是当前一种行之有效的设备管理模式。自从TPM在日本和世界各国企业中推行以来,给无数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种以全员参加为特征的生产维修体制,已被很多企业逐步接受。近两年来,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运销部作为直属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的二级单位,通过开展TPM设备管理,生产现场比过去整洁了,设备故障也比过去下降了许多。以下将简要介绍TPM管理模式和该公司开展TPM管理模式的实践过程。

一、TPM设备管理模式简介

的含义。TPM是Total ProductiveMaintenance 的英文缩写,中文译作“全员生产维修”。TPM确切的定义是:全体人员,包括企业领导、生产现场工人以及办公室人员参加的生产维修、维护体制。而后其重新被定义为:“以最有效的设备利用为目标,以维修预防、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和事后维修综合构成生产维修为总运行体制。由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有关人员,从最高经营管理者到第一线作业人员全体参与。以自主的小组活动来推行TPM,使损失为零”。TPM 活动是以改善设备状况,改进人的观念、精神面貌及改良现场工作环境的方式来革新企业的体制,创建轻松活泼的工作氛围,使企业不断发展进步。

管理活动的八大支柱和两大基石。八大支柱包括人才培养、自主管理、专业保全、课题改善、事务改善、初始改善、安全管理和品质保全。人才培养是TPM的基础支柱之一。自主管理要求全员参与进行彻底的自主管理,它是TPM的中流砥柱。专业保全即将设备管理的职能进行细分;课题改善主要针对突出的问题,在TPM小组活动里按主题活动的方式开展课题活动。事务改善把各项业务及流程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使获得的信息进行彻底共享化实现效率最大化。初始改善即是指在短期内消除初期故障。安全管理是万事之本。品质保全即是事前管理活动,是以提高产品品质为根本目的。两大基石是指5S活动和不间断的小集团活动。5S活动是现场改善的基石。5S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项目,是以现场和设备为中心去除周围能见到的混乱及浪费现象的一种基本活动,是推行TPM阶段活动前的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和前提,在TPM里将5S称为TPM“0”阶段活动。不间断的小集团活动是TPM的基石。小集团即TPM活动小组,是将包括最高管理者直到一线操作职工在内的所有人员,用各级小组的形式组织起来,各级组长作为上一级小组成员,起着连接上一级小组和下一级小组的销钉作用。这种形式的小组就叫做全员参加的TPM活动小组,是TPM里特有的组织形式。TPM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三全”,即全效率、全系统、全体人员。全效率就是综合效率,即追求设备整修寿命周期内的输出与设备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费用之比值最大化。全系统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把设备的全过程,即从研究、设计、制造、使用,一直到革新改造、报废都管起来; 二是指与设备全过程相适应的一整套维修方式,即从设备设计、研究开始采用维修预防,在使用中实行预防维修,重复发生故障部位采取改善维修等,以设备一生为对象的生产维修。全体人员,是指凡是涉及到设备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使用、维修、供应等所有部门的有关人员,从企业经理一直到第一线操作工人都组织进来参加设备管理,分别承担相应的职责。

设备管理模式在实行中所体现的精神实质。TPM设备管理模式的精神实质是提高质量,实现手段的实质是利益的重新划分。TPM设备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预防维修为主,变事后维修为预防维修,变被动为主动;目的是节约成本,消除了可避免的成本,减缓、减少和控制了不可避免的成本支出;目标是提高产品质量。其实现手段的核心是“不间断的小集团活动”,其他“支柱”均围绕实现小集团活动为宗旨。“小集团的活动就意味着员工的职责扩大了,以往单一职能变成了操作者、维修维护者和管理者三种职能。因此小集团的实质就是责、权、利的重新划分,是利益的重分配,是TPM管理模式能否成功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设备管理模式实施的条件。(1)外部环境:TPM的推行必须需要一个稳定的的环境,这个稳定的环境最基本的要包括企业高层充分认可并全力支持、多数基层员工拥护上级决定以及卓有实效的人员培训,这三条最好都具备,此外还需要合理的收入配比政策,才能提供足够的动机,以实现真正意识上的自主。(2)内部环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应逐步建设自主维修、快速维修、在线维修、高效维修的平台,包括技术和硬件设备的投入和大力的支持,才能控制维修成本和提高综合效益。只有设备维修应用技术提高了,才能享受到TPM带来的效益,否则,TPM理论就只能是空谈。综合素质能支撑TPM管理方式的最低限度的员工。具备了TPM实施的条件后,就是TPM具体制度和方法的制定和执行了。

二、TPM设备管理模式在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运销部的实践及应用

1.建立TPM 活动的推动机构,并设置专项基金。要使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得以实行,就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推动机构。为了推动 TPM活动的开展,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运销部成立了以总经理为首的领导小组,上自总经理下至各生产线,层层建立了TPM活动的推动机构,使之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总公司成立领导组,各分公司、车间成立领导组,各生产线成立TPM小组,有了完善的组织机构,为TPM 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有力的组织基础。

2.制定开展TPM管理活动的目标、计划、修订各项业务流的标准。推行TPM管理模式的目标旨在转变设备管理意识,树立设备管理新观念;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改善力使职工有满足感和成就感并实现自我;进一步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实现现场设备“六零”(零故障、零缺陷、零库存、零事故、零差错、零浪费)目标;设备全效率最大化,改善企业体质和改善现场管理;建立先进的设备管理亚文化,进一步夯实我部企业文化底蕴。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运销部计划通过两年的时间,三个阶段来逐步进行TPM七个阶段的活动,推进TPM管理在我部的全面发展。2009年2―6月为“我部TPM管理基础5S推进阶段”。主要任务是制定计划、明确目标、夯实基础、学习培训、搭建样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为“我部TPM1~7STEP推进阶段。在5S的基础上,TPM管理体系不断深化完善;2011年为“我部TPM管理升化阶段”。不断总结前期设备管理成功经验和教训,把TPM管理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3.从培训入手,夯实TPM 活动的基础。强化人员培训,规范培训内容方式,促成TPM管理模式开展与员工提升的双丰收,这是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运销部开展这项管理模式的策略。TPM各个阶段活动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容易到困难的自然法则来设计的,每个阶段的程序就是人才培养的程序。培训的基本类型有在职训练OJT(One the Job Trainning)和离职训练Off JT(Off the Job Trainning)。在职训练主要是在本单位或TPM小组内部进行,主要工具是OJT日志和点滴教育OPL(One Point Lesson)。离职训练主要采用积分制的强制培训和选修培训的方式进行。通过培训,TPM活动小组对培训效果以技能四星标准进行评价。一至四星分别代表能力的由低向高的增长次序,技能四星的评定结果展示在TPM管理看板上,督促每名职工“人人争当讲师,人人争创四星”。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运销部的教育培训分为五个方面同时进行。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培训的方针、目标和重点课题;其次,为使职工对设备的操作转变为对设备的监控和维修保养工作;再次,设置了培训课程;而后,建立评估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与职工年终考核和绩效工资挂钩;最后,评估技能水平的提高程度,调整下一阶段的培训计划、目标、内容以及采取的方法等。 此外,公司为职工创造环境友好的学习条件,完善培训文化,抓好OJT和OPL,积极组织Off JT的教育。

4.积极开展自主管理,以实现损失、故障和不良的“0”化为目标,不断提升员工自主管理技能。自主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彻底消灭浪费,提高TPM水准的过程。它以初期清扫为起点,经过对问题发生源和困难部位对策、制定点检基准书,到设备系统总点检和自主点检,再到最后实现自主管理。为了有效推进自主管理活动,我站对职工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和指导。自主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如下:首先,查找问题,包括潜在问题。其次,问题分析。再次,制定基准书。最后,总点检。此外,编制《设备点检管理制度》,制定点检“八定”(定人、定点、定量、定周期、定标准、定点检计划表、定记录、定点检业务流程)原则。

5.对职责的重新划分,由事后维护转向预防维护。我部依据过去的设备维护保养经验,配合生产岗位自主管理活动以及相对应部门的设备维护保养活动,把专业维修细分成七个阶段:基本条件差异分析―基本条件差异对策―制定基本条件基准―延长平均故障间隔―提高点检、预判效率―设备综合评价诊断―设备的极限使用。应用TPM设备专业维修管理方法之后,我部把原来的设备维修方式转变为计划维修和非计划维修相结合,并通过诊断技术来提高对设备状态的预知力,对大型设备主要采用计划维修,对小型设备和办公设备采用非计划维修。

6.树立TPM设备管理安全第一的意识,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确保生产运行的本质安全。TPM管理理念就是全员参与、管理自主、不良“零”化、事前预防,这些理念与我部的安全工作方针是完全一致的,我部具体做法是:第一,开展安全教育训练,安装醒目的安全标志。第二,在生产现场,我部在5S的基础上实现了重点部位管理的可视化。第三,通过对现场主要泵机组的联轴器护罩、轴密封泄漏漏斗、可能的泄漏源等安装报警器;对隔离、停止栅栏进行涂色警示等措施,这些措施,不断地提升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

三、企业通过开展TPM 的实践所带来的变化和思考

1.开展TPM 的实践所带来的变化。在自主管理方面最大的转变表现在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运销部导入活动后,岗位职工在现场管理方面基本实现了下列转变:从清理卫生转变为设备设施的初期清理;从录取数据转变为对录取数据的风险分析;从被动接受生产参数转变为自己参与制定参数基准;从现场模糊管理转变为现场可视化管理;从单纯的制度落实转变为自主点检,再到自主管理。在预防维修方面的转变体现在如下内容:通过预防维修降低了事后的维修或以修代保次数,降低了设备维护费用和因设备故障伴随的生产损失,以及由于设备劣化而带来的损失,提高了生产效能。通过设备设施的专业维修保养,我部把定期设备保养制度的内容作了延伸,丰富了制度的内容,职工意识到设备维护保养不仅是专业队伍的职责,日常维护、自主点检和自主管理一样是整个设备维护保养的一部分,降低了设备使用维修费用,达到了全员参与设备维护保养的要求。最后推行TPM管理活动以前,职工对使用的设备和工艺条件基本上是被动接受,即有什么就用什么,很少对此提出疑问。推行TPM后,职工的思路开阔了,特别是技术人员对生产中存在的设计缺陷敢于大胆地提出改善方案,促进设备设施的初期改善。

2.开展TPM 设备管理模式由理论到实践的思考。(1)企业高层管理层的意志决定TPM管理模式在各个实施阶段中的成败;全员参与是核心,一线职工和高层管理人员在TPM模式下是平等的,不平等的环境不能保障TPM所需的外部环境。(2)持续改善是TPM管理的基本要求。无连续性的突击式的小组活动会使TPM重新回到起点。(3)应避免教条主义,循序渐进的方式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是TPM在输油气站场应用取得成功的基础。(4)自主管理是实现TPM管理的核心,职工的积极性是自主管理的前提;公正,公平的分配制度是职工产生积极性的制度保障,旧式的三五八式的分配方式只能保证中高层管理层的高额既得利益,而无法保证广大职工的切实利益,这也是二十年来,许多其他企业实行TPM模式失败的主要原因。(5)观念转变是工作重点。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解决职工及部分干部的消极抵制状况。(6)TPM管理模式的内部环境急需提升。它包括先进的检测仪器等硬件设备和具有高、 精、专、的知识结构的技术人员。

总之,设备管理创新之路需要的是开放积极的心态,无论任何设备管理理念都要立足实际,择善而行,希望通过设备管理理念的创新和设备维修应用技术的提高,设备管理的明天更美好。

Elementary Introduction of Application of TPM

――Practising in SINOPEC Xinjiang Oil Products Company

GU Wei-yi

(SINOPEC Xinjiang Oil Products Company,Urumuqi830011,China)

Abstract:Management of equipment plays an vital role inmodern enterprise,TPM as an effective model cut the most cost of production in practice way .It is a whole staff production and maintenancemethod with self decision and protctive model .By practise the SINOPECXinjiangOil Products Company elevate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and benefit from it from saving .

Key words:TPM;equipment;management;whole staffs

设备管理案例研究论文

大专生的 毕业 论文写作不仅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实践活动,而且还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考核环节。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大专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大专毕业论文参考 范文 篇一:《浅谈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研究》 引言 近几十年来,中国机电工程类行业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这也是中国一直比较重视的工程项目。而在这项工程实施过程中,相关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又是重中之重,如果不有效落实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以及整体施工质量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分析研究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 措施 解决这些问题,完善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才能够提升机电工程整体质量水平。 1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未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 很多情况下,为了赶工期,在许多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的管理工作并没有得到重视,特别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众多施工单位机械设备相关管理人员都缺乏对本职工作的认识和管理意识,对工作抱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另外,很多管理人员没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想的都是贪图安逸,敷衍工作,造成管理工作总是不能得到落实。无论什么企业单位,想要做好管理工作,都需要构建一个较为完善合理的相关管理机制,特别对于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而言更是如此。没有建立准确健全的相关管理 规章制度 ,不能明确每一个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以及职责,管理人员就没有肩负法律责任,这样管理工作人员就不会重视对管理工作就,导致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质量水平无法得到提升。 对机械设备的新旧处理不到位 目前,科技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机械设备在快速更替,眼下许多机电工程施工单位的相关机械设备已经显得老旧不堪重负了。更有甚者,一些施工单位的机械设备过于老化破旧,严重落后于目前的工程需求,以至于这些单位无承担那些较先进大型的机电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单位的发展,制约了单位经济的长远增长。针对这种情况,有些施工单位已经在购置替换相关工程机械设备,有的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机械设备,使自身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可是,这些单位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更没有制定好相关的机械设备改良替换计划,致使许多购置工作都是盲目实施,花大量资金买来的机械设备实际上不能起到作用。对于机械设备新旧处理不到位也是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十分严重的一个问题。 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缺少专业能力及素质 很多的机电工程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成本,在相关设备材料不能再削减的情况下,只有减少工作人员以最大化降低工程成本。这就使得很多施工单位在管理工作方面大量减少工作人员,其中就包括机械设备管理相关人员。这种情况致使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严重缺失,实际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开展。另一方面,很多施工单位在管理工作上实施随便安排工作人员,所以在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出现了大量没有相关工作 经验 和专业技术能力的人,这种情况已经屡见不鲜了,其最终必定造成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不能落到实处。 2加强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策略 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 任何一个企业单位想要搞好管理工作,无论是哪方面的管理工作,都必须要先构建一个较为完善健全的管理机制体系,尤其在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上更是如此。相关工程施工单位必须根据自身 企业 文化 以及施工相关实际需求,建设一个合理有效且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机制,以约束工作人员,使相关管理人员能够认清自己的工作本质和肩负的责任。另一点,配合着管理制度,大力开展思想政治 教育 培训,强化管理人员的思想觉悟,提升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的职业修养,从而诚心投入到管理工作当中。例如,施工单位根据自身企业的文化历史以及企业实际大小,建立一个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机制。这个机制必须有严格的管理条款和考核制度,以强化要求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与此同时,单位还需要定期组织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通常这种培训可以以半年为一个期限落实开展,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每次工程施工之前开展一次。 合理配置工程机械设备资源 在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的相关资源配置工作上也要注意合理实施管理,这个方面关系着单位的实际利益和长期发展的需求。在相关配置管理工作中,需要清楚自身单位已有设备的实际情况,哪些设备需要更换,哪些只是需要维护 修理 。在之后购置新设备的过程中,根据整合已有工程机械设备相关信息进行针对性添置更替,严格把关购置过程,不仅要重视设备的质量是否合格,还要注意购置的设备是否都是真正需要的。在工程机械设备的购置工作上,必需先制定一个合理的购置计划,并按照计划落实执行,要最大化利用已有资源,然后补充必需资源,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单位效益。例如,某机电工程施工单位,经过改革之后,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质量上有了明显提升。特别是在机械设备的配置工作上,深入了解分析了单位已有设备资源的情况,一改以往胡乱购置的现象,将购置管理工作严格把控起来,使得已有设备得到最大化利用的同时,购置的新设备也是当前最合适单位施工所需的。通过这样有计划性的管理,使该企业在购置工作中省下一大笔不需要的开支,进而使得单位的无意义消耗减少了,由于机械设备合理购置管理而增加的企业效益上升了,真正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强化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想要有好的管理效果,就必须选用合适的管理人才,故此,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一大重要元素就是管理人才的正确使用。相关施工单位必须明白,如果不启用专业技术过硬以及有相关工作经验的素质人才,那么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始终不可能真正得到完善。所以,施工单位必须挑选优质专业管理人才,加大力度引进真正具有管理能力和经验的管理人员,然后将其融入本单位,同时鼓励管理人才适时进行进修,完善自身的技术能力以及管理思维,从而使得工程机械管理工作可以由对的人落实执行。 树立安全意识 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提升必须建立在树立安全意识之上。只有相关单位把施工安全意识重视起来,才能够强化安全管理工作,而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正是关系着安全的一大重要方面。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正是有效提升机电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 3结语 机电工程是中国社会发展所需的重要工程,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国家建设的优劣,是工程行业当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而机电工程当中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是众多管理工作中比较关键的部分,有理由相信,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是完善机电工程事业的有力保证。 大专毕业论文参考范文篇二:《试谈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项目管理》 0引言 项目管理即为依靠相应的原理来对工程的项目施以合理并科学的计划和组织,使得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高速公路的机电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且其中所蕴含的技术含量非常之高。而该工程涉及到了土建以及通信还有计算机等多个方面,并且这些被涉及的方面彼此之间的关联非常紧密;这就使得该工程在项目的管理上非常困难。而一条高速公路的项目管理主要包含了项目的工期以及造价还有质量等。在机电项目施工的同时,通常都会要求与土建的施工同时进行,并一起竣工,但由于机电工程的范围以及设计的专业过多,且被给予安装和调试的时间较短,因此,高速公路的机电工程在施工的时候,就需要合理且科学的管理。 1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的定义 一条高速公路的机电工程,包含了三大类别的基本体系,也就是监控系统、收费系统和通信系统。这三大基本系统的组成,构成了一条高速公路完整的机电系统,从车辆的监控以及收取的费用还有相互之间的联络等等。监控系统通常都是由高速公路上的监控设备,以及计算机系统和相应的监控闭路电视等组成,而除却这些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设备,就是不间断的电源供应设备。通常监控系统都会采取内部局域网的结构来进行相关的信息以及数据的传播,其组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信息平台,对于扩展性方面具有非常好的优势。而当不间断电源系统设立后,相应的计算机系统就拥有了全时工作的能力,对公路中所发生的任何状况都可以掌控,并加以处理。收费系统也就是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时产生费用回收的系统。通常收费系统都会采用入车给卡,出车收卡并收费的政策,也就是收费车站到收费站,之后转到各大运营的公司其内部的收费系统,最后进行费用的结算。而无论是其中的哪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计算机设备,通常计算机会利用相关的以太网的交换,连接成一个网络,对过往的车辆收取相关的费用。通信系统是高速公路实行现代化管理的根本所在,其准确的将各个部门信息进行传递的机制,成为了该系统在这三大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通信系统可以将监控系统以及收费系统所产生的数据或者是话音的信息,在各系统中传输,第一时间了解高速公路上的任何信息,其更是交通信息中最为主要的传输载体。 2高速公路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部门工作内容模糊 由于高速公路管理设计的单位包含了很多方面,诸如土建、工期等等。所以在工程专业的方向上,土建以及机电工程之间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在总体上来看,对于工作的划分就非常的困难。所以机电工程的施工单位会对土建的施工单位提出诸多的要求,通常这些要求都是从机电工程自身来出发的,而土建工程却经常会因为提出要求的部门,并不是自身单位的上级,出现各种怠工的情况,甚至是将机电工程的要求置之不理。而由于机电工程单位的管理人员相互并没有有效的沟通,且对于管理的界面并不是十分的清楚,最终就会导致矛盾的增加。 成本没有有效的控制 成本在机电工程的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对成本施以有效且科学的控制,就能使得相应的施工效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最终使得整体的经济效益提高。当然,在现场的施工过程当中,会存在着各种主观或者是客观原因,最终导致成本并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机电工程管理时间段掌控不足 一条高速公路的建设,通常都会分为三个阶段,如果严格的划分,机电工程隶属于第三个阶段的建设工程。但由于土建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细节方面都与机电工程息息相关,这就导致了机电工程在公路施工到第二个阶段的时候,就需要参与其中,这在对机电工程管理的时间上,严重的掌握不足。严格来说,与机电工程有所关联的工程,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都应该被机电工程的建设所左右。所以,在管理方面,机电工程要监控建设的全过程,但在实际的施工中,在机电工程的管理时间上还没有足够的把握。 3高速公路项目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对各个项目的质量以及投资等加强控制 1)质量的控制。一条高速公路的建设,质量控制是所有工作的基本点,也是整个工程管理的根本所在,所以说质量的控制应该融于整个工程当中。从最初的招投标开始,到初步的设计,以及之后对招投标文件技术信息的审核,然后投入施工,施工材料以及设备等等都应该被质量控制所管理。所以说,质量控制的加强,就是整个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加强,也是高速公路机电工程质量的加强。 2)进度的控制。关于进度控制这一点,首先,在公路施工之前,就要进行合理的定制,确定其进度的计划,并保证在施工中可以落实。详细点讲,施工的单位想要在相关的部位安装相应的设备,想要使得其效率得到提高,应当为机电工程提供相应的安装部位,在房建单位施工的时候,就需要提前对该项目进行相应的装修等,除却这些,在外部的电力工程竣工之前,就应该做好如发电机的安装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进度与设计的进度相符合,或者是误差最大程度的减少。 明确各个部门管理的内容 由于高速公路的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项目,尤其是对于高速公路的机电工程来讲,上文提到过,该项目虽然隶属于第三阶段的工程,但应该融于整个项目的施工当中,任何与机电工程有关系的施工,都应该有着机电工程部门的存在,所以在部门的管理内容上就更应该被明确。对于越权等管理必须杜绝,例如在土建施工的过程中,相应的收费站的建设,在地点的选择上,早在设计书中就有过明示,但实际施工当中,若机电工程部门经研究后,认为设立的地点不合理,必然会提出异议,这时候,就需要将机电部门所提出的意见进行上报,万万不可直接进行修改,经研究分析后,选出合适的方案才可以继续施工。只有明确了各个部门之间的管理内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机电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矛盾。 在施工阶段对项目的施工加强管理 在高速公路确定开始施工后,对于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必须给予加强,无论是人物管理还是灵活的指挥,都需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而在一些有着针对性技术的岗位上,专业性的技术人才必须严格的完成相关的工作。除却这些,工人的安全问题也必须放在首位,只有保证员工的安全,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保证企业可以持久良性的发展。而施工中相应的质量以及成本的控制,都应该得到加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机电工程施工中的一些弊端得到有效的改善。 4结语 高速公路的机电工程,在项目管理上涉及面非常的广,且其工作非常复杂。而在项目管理以及相关的工程中,由于管理界限无法有效的划清,使得各个部门的管理界面上会出现一定的模糊,对成本并没有一个有效的控制,而在管理的时间段上,并没有把握的严谨有度,所以管理人员务必对自己的相应专业技术提高,以期严格的控制施工的安全以及进度还有质量等。 大专毕业论文参考范文篇三:《试谈新时期高校 人力资源管理 的难点及对策》 在国内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日趋发展形势下,某些难点和问题也随之而来,对此高校必须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和 反思 ,以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人事管理工作的变革,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最终提高高校人力资源利用率。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多样化。高校人力资源的类型具有多样性,包括专任教师、科研人员、行政人员、教辅人员等,不同人员在学历层次、知识、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必须强调多样化管理,针对不同人力资源采取不同管理方式,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能动性管理。在高等院校各种人力资源中,专任教师是主体,他们在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的过程中实现其自我价值和对事业的追求,从而获得社会的承认、事业上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具有特殊性。通常情况下,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只要能保质保量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在工作时间上一般不宜采用固定工作时间制度。由此决定了在高校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上,绝大部分时间是以自我管理为主。 (四)在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在高校所有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只有把人力资源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才能办好一所高校。 二、目前高校人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事管理理念落后。长期以来,人事管理部门被视为高校机要部门,人事管理人员被视为是“管人的人”。具体到人事管理的行为过程来说,就是管理过程重于强调事而忽视人,人事管理活动中对被管理者强调服从组织安排,忽略被管理者的个人需要和个性倾向。 (二)高校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首先,表现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之间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平衡,优质的人力资源大多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甚至出现过剩以至于浪费的现象。其次,在高校内部各专业之间的人力资源分布也极不平衡,一般性的专业教学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出现总量过剩、质量不足的现象,而学术带头人和具有现代管理思想的高层次管理人员较少 (三)高校人力资源的绩效考评体系不完善。高校在教师评价考核方面普遍缺乏科学性,不能有效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考核的基础工作不到位,没有科学完整的高校 岗位职责 。相当多的高校缺乏客观的岗位工作分析和评价。由于没有较为科学合理的岗位 说明书 ,从而无法完成全面客观的考核。 (四)聘任制度不完善。在专业技术人员聘任时,设置的岗位与可供选择的人员素质不能相匹配,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数量相对不足,与人力资源管理要求极不相适应。 (五)薪酬制度不合理,人才资源流失严重。由于高校普遍实行的是平均分配制度,教师的收入没有拉开差距,导致“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严重挫伤了教师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人的自身价值,建立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使每个人都能通过激励和培养充分发挥作用。 (二)深化高校用人制度改革,促进高校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为使人力资源发挥最佳效益、配置更加合理,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淡化身份管理,强化岗位管理;其次在严格定编、定岗、定职责的基础上强化岗位聘任和考核,引进市场机制,公开选拔、择优聘任;再次根据高校实际,大力引进紧缺专业人才,削减过剩专业的人才。最后,加大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力度,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进一步完善高校人力资源的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可以引用目标管理来配合激励制度,通过目标管理下的激励制度,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四)建立科学激励及机制,改革薪酬制度。为创建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师队伍,高内高校日趋重视分配制度的制定与改革,尤其在校内教师收入方面,积极按照教师级别和贡献制定工资比例,让专业知识过硬和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收入多一些,这充分调动了教师队伍工作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1. 专科生毕业论文范文 2. 大专生职业规划书范文3000字 3. 大专毕业论文范文 4. 大专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5. 大专论文范文

tpm设备管理是现代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重要基础,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tpm设备管理论文,仅供参考!

TPM&RCM设备维修管理策略在南京地铁的应用

摘要:针对国内地铁设备维修现状,对TPM和RCM两种不同的设备维护模式之间的相融性进行分析,提出了TPM&RCM相融合的设备管理优化策略,并探讨了其在设备房标识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设备维修管理、TPM&,RCM、设备房标识系统

0 引言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深入发展,地铁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加剧,一方面作为大运量的公共客运设施,对设备安全性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设备维修作为其重要保障手段受到关注;另一方面,设备管理与维修费用已经不再是一项辅助性投入,而是构成企业成本的重要成分。

为确保设备的可靠运行,减少和预防设备的故障,设备维护通常有两个目标:一是确定设备的维护策略;二是如何经济有效的落实完成现场设备的维护活动[1]。本文提出TPM&RCM相融合的设备维护策略,正是用来实现这两个目标,并将其灵活地应用到设备房标识系统中,从而有利于提高该系统维修管理水平。

1 TPM&RCM相融性分析

RCM(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Reliability CenteredMaintenance)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保持设备固有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目标,优化设备维修策略的过程和方法,即回答了哪些设备该修、修什么以及怎么修(维修周期)等问题。TPM(全员生产维护: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护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设备维护体系,确保维修活动的落实。

2 TPM&RCM相融的设备维护管理策略

针对设备维护的基本目标以及TPM和RCM相融合的基本原理,TPM&RCM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实施主要步骤包括:设备关键性分级分类、设备FMEA分析、维修周期优化决策、TPM可视化维修指导、规范化点巡检等,其中前三者利用RCM分析手段为TPM落实维修活动提供切实可靠的设备维修策略,而后两者则通过可视化规范化等手段实现这些维修策略的经济有效执行,且为持续的RCM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具体关系流程如图1所示。

3 TPM&RCM在设备房标识系统中的应用

设备分类分级

为提高设备维护的检修效率,节约维修成本,实现重点设备重点维护,TPM&RCM相融的维修管理策略首先依据巴累托最优的管理分析法对设备进行关键性分析,确定哪些设备需要进行维修策略优化,考虑到设备的关键性主要由设备的安全性、失效频率以及维护成本决定,因此,选择这三者作为关键性影响指标,按照下式判断设备的关键性得分:

可视化现场管理

在进行设备的维护维修时,维修人员常常会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无法准确的判断故障的原因;没有规范的维修作业流程;缺乏可视化的操作指导,容易导致错修漏修,维修工作效率低,也不利于设备的维护和数据信息的积累,因此,为实现维修活动经济有效的落实这一目标,有必要将RCM优化的维修策略等信息与TPM有机融合,采用特定的可视化标牌等手段指导现场维修活动,具体内容见下表所示:

表1 设备可视化维修内容

项目可视化内容维修操作流程图

操作关键点红色标黄色标蓝色标

作业方式仪器检测手动检查目测

检修周期双周三月一年

根据RCM分析结论对设备维修进行可视化操作管理,对于关键的设备及重要的检修部件,采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并在相应的标牌(铭牌)标注维修提示信息,从而规范作业指导,提高检修效率。

参考文献:

[1]李葆文,徐保强.规范化的设备维修管理——SOON[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南京地铁运营分公司.南京地铁运营公司TPM&RCM方案设计与推行技术研究[R].2008.

作者:许玲

浅析TPM设备管理模式实践和应用

摘要:企业的设备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TPM设备管理模式是全员参加为特征的生产维修体制,是当前一种高效的设备管理模式。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油气运销部通过开展TPM设备管理,使员工转变了设备管理意识,树立了设备管理新观念。员工积极开展自主管理,以实现损失、故障和不良的“0”化为目标,不断提升自主管理技能。设备的管理由事后维护转向了预防维护,降低了设备使用维修费用,达到了全员参与设备维护保养的要求。

关键词:TPM;设备;管理;员工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172-03

设备作为生产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企业大部分的固定投资,是企业生产的基础和核心,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和设备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生产成本、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许多设备管理者认为设备维修只是辅助作用,不用太重视,设备坏了要么报废更新,要么依靠外委维修。殊不知,设备维修费用率越低,表明该企业维修的经济性越好。国内石油企业的设备维修费用率一般都极其高,造成了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品质量低、市场竞争力弱的局面。所以,为实现企业在激烈的国内及国际市场竞争中盈利和发展,必须将设备管理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高度上来。

TPM设备管理模式活动,是当前一种行之有效的设备管理模式。自从TPM在日本和世界各国企业中推行以来,给无数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种以全员参加为特征的生产维修体制,已被很多企业逐步接受。近两年来,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运销部作为直属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的二级单位,通过开展TPM设备管理,生产现场比过去整洁了,设备故障也比过去下降了许多。以下将简要介绍TPM管理模式和该公司开展TPM管理模式的实践过程。

一、TPM设备管理模式简介

的含义。TPM是Total ProductiveMaintenance 的英文缩写,中文译作“全员生产维修”。TPM确切的定义是:全体人员,包括企业领导、生产现场工人以及办公室人员参加的生产维修、维护体制。而后其重新被定义为:“以最有效的设备利用为目标,以维修预防、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和事后维修综合构成生产维修为总运行体制。由设备的计划、使用、维修等所有有关人员,从最高经营管理者到第一线作业人员全体参与。以自主的小组活动来推行TPM,使损失为零”。TPM 活动是以改善设备状况,改进人的观念、精神面貌及改良现场工作环境的方式来革新企业的体制,创建轻松活泼的工作氛围,使企业不断发展进步。

管理活动的八大支柱和两大基石。八大支柱包括人才培养、自主管理、专业保全、课题改善、事务改善、初始改善、安全管理和品质保全。人才培养是TPM的基础支柱之一。自主管理要求全员参与进行彻底的自主管理,它是TPM的中流砥柱。专业保全即将设备管理的职能进行细分;课题改善主要针对突出的问题,在TPM小组活动里按主题活动的方式开展课题活动。事务改善把各项业务及流程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使获得的信息进行彻底共享化实现效率最大化。初始改善即是指在短期内消除初期故障。安全管理是万事之本。品质保全即是事前管理活动,是以提高产品品质为根本目的。两大基石是指5S活动和不间断的小集团活动。5S活动是现场改善的基石。5S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项目,是以现场和设备为中心去除周围能见到的混乱及浪费现象的一种基本活动,是推行TPM阶段活动前的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和前提,在TPM里将5S称为TPM“0”阶段活动。不间断的小集团活动是TPM的基石。小集团即TPM活动小组,是将包括最高管理者直到一线操作职工在内的所有人员,用各级小组的形式组织起来,各级组长作为上一级小组成员,起着连接上一级小组和下一级小组的销钉作用。这种形式的小组就叫做全员参加的TPM活动小组,是TPM里特有的组织形式。TPM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三全”,即全效率、全系统、全体人员。全效率就是综合效率,即追求设备整修寿命周期内的输出与设备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费用之比值最大化。全系统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把设备的全过程,即从研究、设计、制造、使用,一直到革新改造、报废都管起来; 二是指与设备全过程相适应的一整套维修方式,即从设备设计、研究开始采用维修预防,在使用中实行预防维修,重复发生故障部位采取改善维修等,以设备一生为对象的生产维修。全体人员,是指凡是涉及到设备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使用、维修、供应等所有部门的有关人员,从企业经理一直到第一线操作工人都组织进来参加设备管理,分别承担相应的职责。

设备管理模式在实行中所体现的精神实质。TPM设备管理模式的精神实质是提高质量,实现手段的实质是利益的重新划分。TPM设备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预防维修为主,变事后维修为预防维修,变被动为主动;目的是节约成本,消除了可避免的成本,减缓、减少和控制了不可避免的成本支出;目标是提高产品质量。其实现手段的核心是“不间断的小集团活动”,其他“支柱”均围绕实现小集团活动为宗旨。“小集团的活动就意味着员工的职责扩大了,以往单一职能变成了操作者、维修维护者和管理者三种职能。因此小集团的实质就是责、权、利的重新划分,是利益的重分配,是TPM管理模式能否成功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设备管理模式实施的条件。(1)外部环境:TPM的推行必须需要一个稳定的的环境,这个稳定的环境最基本的要包括企业高层充分认可并全力支持、多数基层员工拥护上级决定以及卓有实效的人员培训,这三条最好都具备,此外还需要合理的收入配比政策,才能提供足够的动机,以实现真正意识上的自主。(2)内部环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应逐步建设自主维修、快速维修、在线维修、高效维修的平台,包括技术和硬件设备的投入和大力的支持,才能控制维修成本和提高综合效益。只有设备维修应用技术提高了,才能享受到TPM带来的效益,否则,TPM理论就只能是空谈。综合素质能支撑TPM管理方式的最低限度的员工。具备了TPM实施的条件后,就是TPM具体制度和方法的制定和执行了。

二、TPM设备管理模式在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运销部的实践及应用

1.建立TPM 活动的推动机构,并设置专项基金。要使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得以实行,就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推动机构。为了推动 TPM活动的开展,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运销部成立了以总经理为首的领导小组,上自总经理下至各生产线,层层建立了TPM活动的推动机构,使之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总公司成立领导组,各分公司、车间成立领导组,各生产线成立TPM小组,有了完善的组织机构,为TPM 活动的开展奠定了有力的组织基础。

2.制定开展TPM管理活动的目标、计划、修订各项业务流的标准。推行TPM管理模式的目标旨在转变设备管理意识,树立设备管理新观念;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改善力使职工有满足感和成就感并实现自我;进一步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实现现场设备“六零”(零故障、零缺陷、零库存、零事故、零差错、零浪费)目标;设备全效率最大化,改善企业体质和改善现场管理;建立先进的设备管理亚文化,进一步夯实我部企业文化底蕴。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运销部计划通过两年的时间,三个阶段来逐步进行TPM七个阶段的活动,推进TPM管理在我部的全面发展。2009年2―6月为“我部TPM管理基础5S推进阶段”。主要任务是制定计划、明确目标、夯实基础、学习培训、搭建样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为“我部TPM1~7STEP推进阶段。在5S的基础上,TPM管理体系不断深化完善;2011年为“我部TPM管理升化阶段”。不断总结前期设备管理成功经验和教训,把TPM管理活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3.从培训入手,夯实TPM 活动的基础。强化人员培训,规范培训内容方式,促成TPM管理模式开展与员工提升的双丰收,这是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运销部开展这项管理模式的策略。TPM各个阶段活动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容易到困难的自然法则来设计的,每个阶段的程序就是人才培养的程序。培训的基本类型有在职训练OJT(One the Job Trainning)和离职训练Off JT(Off the Job Trainning)。在职训练主要是在本单位或TPM小组内部进行,主要工具是OJT日志和点滴教育OPL(One Point Lesson)。离职训练主要采用积分制的强制培训和选修培训的方式进行。通过培训,TPM活动小组对培训效果以技能四星标准进行评价。一至四星分别代表能力的由低向高的增长次序,技能四星的评定结果展示在TPM管理看板上,督促每名职工“人人争当讲师,人人争创四星”。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运销部的教育培训分为五个方面同时进行。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培训的方针、目标和重点课题;其次,为使职工对设备的操作转变为对设备的监控和维修保养工作;再次,设置了培训课程;而后,建立评估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与职工年终考核和绩效工资挂钩;最后,评估技能水平的提高程度,调整下一阶段的培训计划、目标、内容以及采取的方法等。 此外,公司为职工创造环境友好的学习条件,完善培训文化,抓好OJT和OPL,积极组织Off JT的教育。

4.积极开展自主管理,以实现损失、故障和不良的“0”化为目标,不断提升员工自主管理技能。自主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彻底消灭浪费,提高TPM水准的过程。它以初期清扫为起点,经过对问题发生源和困难部位对策、制定点检基准书,到设备系统总点检和自主点检,再到最后实现自主管理。为了有效推进自主管理活动,我站对职工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和指导。自主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如下:首先,查找问题,包括潜在问题。其次,问题分析。再次,制定基准书。最后,总点检。此外,编制《设备点检管理制度》,制定点检“八定”(定人、定点、定量、定周期、定标准、定点检计划表、定记录、定点检业务流程)原则。

5.对职责的重新划分,由事后维护转向预防维护。我部依据过去的设备维护保养经验,配合生产岗位自主管理活动以及相对应部门的设备维护保养活动,把专业维修细分成七个阶段:基本条件差异分析―基本条件差异对策―制定基本条件基准―延长平均故障间隔―提高点检、预判效率―设备综合评价诊断―设备的极限使用。应用TPM设备专业维修管理方法之后,我部把原来的设备维修方式转变为计划维修和非计划维修相结合,并通过诊断技术来提高对设备状态的预知力,对大型设备主要采用计划维修,对小型设备和办公设备采用非计划维修。

6.树立TPM设备管理安全第一的意识,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确保生产运行的本质安全。TPM管理理念就是全员参与、管理自主、不良“零”化、事前预防,这些理念与我部的安全工作方针是完全一致的,我部具体做法是:第一,开展安全教育训练,安装醒目的安全标志。第二,在生产现场,我部在5S的基础上实现了重点部位管理的可视化。第三,通过对现场主要泵机组的联轴器护罩、轴密封泄漏漏斗、可能的泄漏源等安装报警器;对隔离、停止栅栏进行涂色警示等措施,这些措施,不断地提升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

三、企业通过开展TPM 的实践所带来的变化和思考

1.开展TPM 的实践所带来的变化。在自主管理方面最大的转变表现在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运销部导入活动后,岗位职工在现场管理方面基本实现了下列转变:从清理卫生转变为设备设施的初期清理;从录取数据转变为对录取数据的风险分析;从被动接受生产参数转变为自己参与制定参数基准;从现场模糊管理转变为现场可视化管理;从单纯的制度落实转变为自主点检,再到自主管理。在预防维修方面的转变体现在如下内容:通过预防维修降低了事后的维修或以修代保次数,降低了设备维护费用和因设备故障伴随的生产损失,以及由于设备劣化而带来的损失,提高了生产效能。通过设备设施的专业维修保养,我部把定期设备保养制度的内容作了延伸,丰富了制度的内容,职工意识到设备维护保养不仅是专业队伍的职责,日常维护、自主点检和自主管理一样是整个设备维护保养的一部分,降低了设备使用维修费用,达到了全员参与设备维护保养的要求。最后推行TPM管理活动以前,职工对使用的设备和工艺条件基本上是被动接受,即有什么就用什么,很少对此提出疑问。推行TPM后,职工的思路开阔了,特别是技术人员对生产中存在的设计缺陷敢于大胆地提出改善方案,促进设备设施的初期改善。

2.开展TPM 设备管理模式由理论到实践的思考。(1)企业高层管理层的意志决定TPM管理模式在各个实施阶段中的成败;全员参与是核心,一线职工和高层管理人员在TPM模式下是平等的,不平等的环境不能保障TPM所需的外部环境。(2)持续改善是TPM管理的基本要求。无连续性的突击式的小组活动会使TPM重新回到起点。(3)应避免教条主义,循序渐进的方式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是TPM在输油气站场应用取得成功的基础。(4)自主管理是实现TPM管理的核心,职工的积极性是自主管理的前提;公正,公平的分配制度是职工产生积极性的制度保障,旧式的三五八式的分配方式只能保证中高层管理层的高额既得利益,而无法保证广大职工的切实利益,这也是二十年来,许多其他企业实行TPM模式失败的主要原因。(5)观念转变是工作重点。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才能解决职工及部分干部的消极抵制状况。(6)TPM管理模式的内部环境急需提升。它包括先进的检测仪器等硬件设备和具有高、 精、专、的知识结构的技术人员。

总之,设备管理创新之路需要的是开放积极的心态,无论任何设备管理理念都要立足实际,择善而行,希望通过设备管理理念的创新和设备维修应用技术的提高,设备管理的明天更美好。

Elementary Introduction of Application of TPM

――Practising in SINOPEC Xinjiang Oil Products Company

GU Wei-yi

(SINOPEC Xinjiang Oil Products Company,Urumuqi830011,China)

Abstract:Management of equipment plays an vital role inmodern enterprise,TPM as an effective model cut the most cost of production in practice way .It is a whole staff production and maintenancemethod with self decision and protctive model .By practise the SINOPECXinjiangOil Products Company elevate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and benefit from it from saving .

Key words:TPM;equipment;management;whole staffs

物业是指有价土地及土地附属物,包括商业大厦、住宅楼宇、厂房仓库、共用设施及建筑地块等。物业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1.土地。指由一定范围的面积构成的地产。2.建筑物。指附着于土地的各种建筑物或构筑物,通常也被视为相对独立的物业。3.物权。物权是财产权,它的标的是物,它的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人①。 物业概念的提出以及物业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它走过了一个从借鉴吸收到创新发展的艰苦过程。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型服务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物业管理的意识,逐渐被广大业主所接受,物业管理的模式,逐步被广大业主所认同,各种形式的物业公司应运而生。 纵观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现状,物业管理的水平参差不齐,物业管理的模式多种多样,物业管理的手段各不相同。但物业管理的企业仍像住宅小区一样,雨后春笋般地遍地开花,尤其是自建、自管附属开发商的物业比比皆是,一幢房子,一个物业;一个小区,一个物业公司。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处于瓶颈状态。笔者对如何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现状,认为可以探索物业实行服务外包专业化管理的路子,并对此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轨迹 物业管理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物业管理是指物业管理经营人受物业所有人的委托,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范,按照合同和契约行使管理权,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先进技术,以经济手段对物业实施统一管理并为居住者提供高效、周到的服务,使物业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②。这种现代意义的物业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日趋活跃,城市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崛起和房屋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于上世纪80年代由沿海地区逐渐兴起的。 1981年3月10日,深圳市第一家涉外商品房管理的专业公司——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正式成立,开始对深圳经济特区的涉外商品房实施统一管理,这是我国内地物业管理迈出的第一步,标志着这一新兴行业的诞生③。随后从深圳到广州、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内地,在众多城市物业管理公司应运而生。到1983年,深圳市已有专业化的物业管理公司和内设物业管理专业机构的单位逾百家。1993年6月30日,成立了全国首家物业管理协会——深圳市物业管理协会④,标志着我国的物业管理水平逐步走向成熟阶段。 20多年来,物业管理行业在差异中生存,在求新中发展。沿海发达地区与内地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差异;起步早的与起步晚的之间存在差异;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先进与落后之间存在差异;专业化管理与小而全管理之间存在差异等等。尤其是附属开发商的物业管理,由于物业管理的规模不大,专业化程度不高,管理手段不先进,开发商进行物业管理,只是为了自己的房子好卖的初衷,没有得到实现,反而觉得忍辱负重,当时并没有考虑如何把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型的服务行业来经营,物业管理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潜伏着很大的危机。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一线城市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手段,也随着房地产的开发进程,逐步地被二、三线城市所引进,一些住宅小区的开发商,也正在开始把物业管理交给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来经营,按照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相分离的原则,通过招投标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这说明物业管理在求新中发展,并正在向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迈进。 二、对物业实行服务外包专业化管理的认识 物业实行服务外包专业化管理,就是将物业管理的服务项目对外委托承包给有资质的专业化公司,通过与物业公司签订的委托协议或合同,按照业主的意志与要求去实施专业化管理并为业主提供优质的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物业实行服务外包专业化管理,这是物业管理行业适应现代化生产社会专业分工的必然结果。物业管理的业务可分为三类:⑴ 基本业务类:包括对房屋建筑、机电设备、供电供水、公共设施等进行运行、保养和维护;⑵专项业务类:包括安全保卫、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消防管理、车辆交通等;⑶特色业务类:包括特约服务和便民服务⑤。诸如为物业管理行业配套服务的保安公司、保洁公司、绿化苗木公司等等,这对那些规模不大的物业管理公司,起到了拾遗补缺、共同发展的作用。物业管理公司虽然达到了一定的资质要求,但大多都没有固定的保安、保洁、绿化、工程维修等专门人员,都是靠对外

机电设备管理与研究论文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磨损、疲劳或环境造成的变形、腐蚀、老化等原因,使原有性能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设备劣化。我整理了机械设备维修管理论文,欢迎阅读!

机械设备维修管理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机械设备的常见故障诊断以及维修管理的流程。

关键词:机械设备,故障,维修,诊断,管理

中图分类号: TB4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磨损、疲劳或环境造成的变形、腐蚀、老化等原因,使原有性能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设备劣化。机械设备的劣化可以分为使用劣化、自然劣化、灾害劣化。使用劣化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磨损等原因造成的损坏或变形,使机械设备失去本身的性能;自然劣化是指随着时间的流逝材料的老化,或者遭受意外的灾害而加快老化速度的现象;灾害劣化是指由于自然灾害使设备遭受破坏的现象。由于设备不同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都不一样,因此做好设备的故障诊断及维修管理,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1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企业的机械维修,基本采用的是前苏联的周期计划维修,即定期大、小修。理论上来说,周期计划维修是属于预防维修范畴,在保证设备完好、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工艺性能和安全性能有了很大提高,随之引起的设备维修管理也更趋合理。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预知维修的理论逐步渗透到我国,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确定维修时间和维修方式,相比周期计划维修更加先进。预知维修则是特别注重预防检查、监测,既做到了预防,同时还避免了过剩维修。90年代初,我国先后引进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机械设备。这些进口设备除了润滑、保养、清洁和局部检修项目之外,并无大小修项目,并且一般设备都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含量高,结构相对复杂,装配精度极高。若按照传统的维修方法,周期性的拆装,很难使设备的精度恢复到出厂的标准,同时可能在拆装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影响设备发挥原有的性能。因此,有的企业从设备投入使用初期,就采用预知维修代替周期计划维修,后来又根据国内设备新老机型特点不同,采用周期计划维修与状态维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备维修,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2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常见问题

对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采购、使用、改造、更新等),部分企业比较注重对设备的前期管理,而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与管理则不太重视,导致实际维修与管理工作出现问题。

维修与管理跟不上

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机械的按照计划进行,很容易忽视设备的实际情况,导致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等工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工作效率。

重修理,不重改造

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对于机械设备的态度是“不坏不修”,导致大量设备长期“亚健康”运行,严重的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对于部分需要改造的设备,迫于改造费用高或者技术要求高等难题导致必要的改造被迫中断。

3机械设备维修的理论指导

机械故障

(1)机械故障的概念

所谓机械故障,就是指机械系统(零件、组件、部件或整台设备乃至一系列的设备组合)已偏离其设备状态而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现象。

(2)机械故障的类型

根据故障发生的速度分渐发型故障、突发型故障和复合型故障;根据故障后果分参数故障和功能故障;根据故障出现的情况分为已发生的实际故障和未发生的潜在故障;根据故障发生的原因或性质分人为故障和自然故障;根据故障发生的部位分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根据故障发生的频率分常见故障和特殊故障;根据故障来源分设计、制造、使用和检修维护发生的故障等。研究故障类型是为了通过各种故障分析其对设备功能、参数、零部件失效形式的影响,从而在设计,使用中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减少或杜绝类似的故障再次发生。

(3)机械故障的规律

机械设备故障的规律是指机械故障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设备的故障率随时间的变化大致可以分3个阶段:早期故障期、偶发故障期和耗损故障期。

(4)机械故障发生的原因

机械设备故障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主要有:使用环境原因,如粉尘、气候等因素;设备负荷原因,如负荷超过设计能力、负荷不均等;安装调试问题,如安装调试不当或未达到设计要求等;未按要求维护操作设备,如润滑不良、密封问题、设备使用初期未按要求试车磨合、岗位工错误操作等;上次检修不当,如更换或修复的零件不合要求、装配问题等。内部原因主要有:机械本身设计存在问题、零件制造质量不过关等。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

①断裂。零件在外载荷作用下,某一截面上的应力超过零件的强度极限时,就会造成断裂失效。在变应力作用下,长时间工作的零件容易发生疲劳断裂。零件的断裂失效对机械产品造成的危害最大。

②过大残余变形。零件受载荷作用后发生弹性变形,过度的弹性变形会使零件的机械精度降低,造成较大的振动,引起零件的失效;当作用在零件上的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零件会产生塑性变形,甚至发生断裂。在高温、载荷的长期作用下,零件会发生蠕变变形,造成零件的变形失效。

③表面损伤失效。零件在长期工作中,由于磨损、腐蚀、磨蚀、接触疲劳等原因,造成零件尺寸变化超过了允许值而失效,或者由于腐蚀、冲刷、气蚀等而使零件表面损伤失效。

④材质变化失效。由于冶金元素、化学作用、辐射效应、高温长时间作用等引起零件的材质变化,使材料性能降低而发生失效。

⑤破坏正常工作条件而引起的失效。有些零件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正常工作,如带传动,只有当传递的有效圆周力小于临界摩擦力时,才能正常工作。如果这些条件被破坏,将会发生失效。

4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机械故障诊断是一种了解和掌握机器在运行过程的状态,确定其整体或局部正常或异常,早期发现故障及其原因,并能预报故障发展趋势的技术。油液监测、振动监测、噪声监测、性能趋势分析和无损探伤等为其主要的诊断技术方式。机械故障诊断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测量技术、送信号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综合技术。目前我国在一些特定设备的诊断研究方面很有特色,形成了一批自己的监测诊断产品。全国各行业都很重视在关键设备上装备故障诊断系统,特别是智能化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在电力系统、石化系统、冶金系统、以及高科技产业中的核动力电站、航空部门和载人航天工程等。

机械诊断技术的任务:①弄清引起设备劣化或故障的主要原因②了解设备劣化部位及程度③了解设备的性能、强度、效率等④预测设备的使用寿命。

5机械设备故障维修

机械设备维修前的准备工作很多都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其完善程度、准确性、及时性都会直接影响大修计划进度、维修质量和经济效益。不同企业的设备维修组织和管理分工相应的有所不同,但设备维修前的准备工作内容及过程大致相同。

为了全面深入了解设备劣化的具体情况,在大修前需要安排的停机预检。预检工作由技术人员负责,设备使用部门的机械维修人员参加,并共同承担。预检工作量大小由设备的复杂程度、劣化程度决定,设备越复杂,劣化程度越严重,预检工作量就越大,预检时间也越长。从预检结束到设备维修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宜过长,否则可能在此期间导致设备的状态加速劣化,致使预检的准确性降低,给维修施工带来困难。

通过预检和分析确定修理方案后,要以修理技术文件的形式做好修理前的技术准备。机械设备修理技术文件有修理技术任务书、修换件明细表、材料明细表、修理工艺和修理质量标准等。这些技术文件是编制修理作业计划,准备备品、配件、材料,校算修理工时与成本,指导修理作业以及检查和验收修理质量的依据,它的正确性和先进性是衡量企业设备维修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结论

做好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是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机械设备维修管理论文

当前,我国煤矿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安全生产状况日趋好转。但不能忽视的是,我国史上最低的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与美国的相差十倍之多,且我国煤矿的生产死亡率不仅高于美国,甚至远高于俄罗斯、南非、波兰和印度。可见,我国煤矿的安全状况较国际水平相差甚远,安全生产形势仍较严峻。因此,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现状,控制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任务刻不容缓。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煤矿事故是由人的因素引起。因此,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是煤矿事故的主要致因,而控制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是减少煤矿事故的主要途径。本文在第二章分析和总结了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行为模式,第三章分析了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致因及其致使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经常化、合理化的根源。这一系列的分析与研究为煤矿员工行为测量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次调查研究以王庄煤矿为例,取其基层作业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跟班队干、瓦检员、机电维修工)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收集法、观察法和结构访谈法对王庄煤矿的作业人员进行行为测量,获取煤矿员工相关情况的第一手资料,然后根据行为测量结果和激励理论探讨煤炭企业安全生产激励机制的构建。构建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激励机制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一是提高管理者素质、二是加强矿工的安全教育培训、三是完善煤炭企业的安全奖惩制度和安全绩效考核制度、四是实现人岗匹配、五是重视培育企业安全文化。通过构建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激励机制,采用激励的方式对煤矿员工予以安全激励管理,不仅可有效激发煤矿员工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有效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因事故隐患,从而促使煤矿获得较大的安全效益。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之我见 论文关键词:煤矿;机电设备;管理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矿机电设备得到迅速发展和全方面推广应用,它直接涉及到矿井的安全生产、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本文分析了煤矿在机电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煤矿机电管理水平的措施。 1概述 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安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地位,贯穿于矿井生产战线的各个环节,遍布于井上下各个生产角落,涉及范围广,技术性强。同时由于煤矿生产条件和生产环节的复杂性,给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传统的机电设备管理方法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因此,大力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提高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现状 机电设备存在隐患较多 很多煤矿的机电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差距较大。很多煤矿中老绞车、老的防爆高压开关、未更换的非阻燃胶带、老主扇等数量很多。这些设备中,主提升机单线制动,高压开关保护不全,主扇满足不了矿井风量负压的要求,存在隐患很多,加之这些年对设备的技术测定不及时,测试手段落后,对存在的问题难以发现,事故隐患不少。 机电技术力量薄弱 煤矿因自然条件差,不安全因素较多,因而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不愿进入煤矿企业。加上大部分煤矿认为机电工属于辅助性职业,不加重视,不提待遇,造成机电人员思想情绪波动较大,一些技术人才纷纷跳槽,人才极为缺乏。有调查表明,现在乡镇煤矿中从事机电工作的人员大都是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一些机电设备的简单故障也无法及时排除,贻误故障处理时机,起不到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导作用,更谈不上应用计算机参与现代化设备管理。同时资源整合压减关闭矿井工作也是造成矿井技术人员频频跳槽的主要原因。 管理理念落后 现在很多煤矿领导对机电设备重视不够,只注重产量,没有突出机电设备作为现代化煤矿生产的重要性。把机电管理部门看作是一个辅助生产工区,淡化部门职责,管理制度不完善,有时落实不到位;机电管理人员无实际职权,仅应付当前的生产。 没有充分发挥机电管理职能部门的作用 尽管现在煤矿一般都设置了机电管理部门,但大多数矿井机电科都承担着两种职能:一是机电管理,另一是机电生产。机电科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应付生产上,管理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同时一些地方煤矿的机电管理机构大量压缩机电人员,造成管理人员不足,专业组织未能健全,管理网络经常中断,机电职能管理作用淡化。 机电监察力度和深度不够 在专业性很强的机电安全监察中,又由于专业监察人员少,而机电运输系统战线长、范围广,安全监察普遍采用抽查式,监察的随机性大,缺乏全面性和主动性。而现行的执行标准有时又无详细的操作说明,甚至有的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无十分准确而清晰的界限,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监察过程中有时难以把握。 3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增加投入,优化机电设备水平 先进的科技装备是煤矿企业实施可靠性作业条件,提高工作效率,提升零缺陷管理水平,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和支撑。首先要增大装备资金的投入力度,该提的相关资金足额提取,保持设备的新度系数持续上升。要改造不合理的机电系统,打通瓶颈阻滞环节,提高主系统设备的可靠度,发挥生产能力。高度重视采区流动设备的升级换代,淘汰高耗低效、不合理、不安全的工艺装备,杜绝设备拼装、改装、凑合用现象,老化该报废停用的坚决不再使用。其次要按照“科技保障、灵敏可靠”要求,追逐并大力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来改造传统的设备,对保护装置不齐的设备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完善保护或予以更换。 努力提高职工技术素质 要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必须有掌握先进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才能发挥先进设备的优势。业务技术培训是机电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受培训的人员,既要学习基础知识,又要学习当前管理、使用和修理设备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方式、方法也不要拘于一种形式,但不论采取哪种方式方法都必须做到学用一致,教材、教员、教室落实。教材的深度要与培训对象的文化业务素质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重视管理 矿井机电管理与领导人员不但要学习设备维修的管理理论,而且还要学习现代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同时应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把工程技术人员、职工组织到管理活动中来。并且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先进矿井机电管理的经验,弥补本单位机电管理的不足,找出差距,制定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提高机电管理水平。 完善机电专业管理组织 矿井要按照新的煤矿机电管理质量标准,完善规章制度。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完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二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做到在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三要全面协调好机电与生产的关系,严格机电管理制度,使全矿机电管理有章可循,要把机电科真正作为一个全矿机电管理职能部门看待,赋予一定权利,让机电管理人员充分发挥作用,搞好机电管理工作;四要要完善机电管理队伍,合理配置专业管理人员,减少一人兼数职现象,保持队伍的稳定,以便开展工作,发挥好职能。 加强设备的现场管理与合理维修 要抓好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首先要发挥机电科生产和管理的双重职能,配合企管,安监部门切实做好检查和考核工作,制定机电经营管理标准化检查评分办法,严格干部跟班上岗制、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设备维修制,使现场管理有章可循。其次,要严格监督检查考核,各生产职能科室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严把检验考核关,使机电设备满负荷、高效益地服务于煤炭生产。同时我们要针对生产实际,生产单位要制定机电设备日常检查、检修管理办法,并确定每日检查、检修时间。 4结束语 机电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煤矿的机电设备管理必须从基础工作做起,以提高矿井机电设备安全可靠性为中心,以经济杠杆为手段,扎扎实实地搞好煤矿机电管理工作,消灭机电事故隐患,确保矿井机电系统安全、可靠、高效,稳定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恩广.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转[J].科技资讯.2006.(15):12. [2]李平,陈健永.当前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探析[J].煤矿开采.2006.(2):14. [3]刘志强.矿山企业设备管理百科全书[M].吉林电子出版社.2006.(3):22.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

除了钣金喷漆 还有美容装具 其他机械 电路方面的都要修理

企业设备管理的模式与研究论文

机电设备是企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作为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是我整理的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摘 要:机电技术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一个重要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机电设备是企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作为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设备技术状态对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对产品生产率、质量、成本、安全、环保和能源消耗等在一定意义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修;管理

一、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设备维修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是生产费用支出的主要部分。以往机电维修管理模式的演变是与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的发展紧密相联的,目前已建立了设备维修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并逐步引入了设备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但从整体上,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仍然采用计划预修为主的定期维护和检修管理模式;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仍然主要是以时间为基础的传统计划维修管理模式,致使约1/3的工作量由于时机不准而做无效维修,设备开机率低、维修时间长,有时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

现阶段我们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和企业生产的特点决定要对设备寿命周期实施全过程管理,追求设备最佳综合效益和最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应建立健全设备维修管理的信息反馈和处理的机构和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设备维修管理决策服务,并应通过组织企业各部门全员全过程参与设备的维修管理。同时,应用现代化方法,如: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系统论、信息论、决策论等;以及先进的技术,如: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经济合理地组织设备的维修管理,将是今后我们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努力方向和发展趋势。

二、设备维修管理基本模式的发展

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是随着生产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事后维修、计划维修、预防维修、以及处于发展中的运用可靠性维修理论和故障监测及诊断技术的主动维修或视情维修。

进入工业社会后就产生了设备的维修问题。最初由于设备简单,维修费用少,设备维修管理主要是实行事后维修管理模式,即设备坏了才修。事后维修的结果,致使停机时间增加且无法保证机器的正常和及时使用,影响到生产任务的完成。随着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流程生产和简单的流水作业,生产越来越强烈地依赖于设备,事后维修管理所造成的非计划停机就成为突出问题。这使人们认识到应该积极地设法预防设备的故障。

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的停机影响了成品的交货期,以及因紧急排除故障所需支付的突击加班费用等,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有效地组织设备的修理和维护工作。研究和实践发现,采用有计划的预防维修可以减少设备的故障,节约大量维修时间和费用,结果逐步形成了预防性维修的概念。之后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又针对预防维修存在着既有过剩维修又有维修不足的问题,将预防维修制度发展成为生产维修。生产维修除了坚持日常保养外,还包含以下4种主要维修方式: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针对不同的设备及使用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预防性维修和计划预修是以时间为基础定期对设备进行的大规模检查与修理。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模式已成为目前最受人们重视的维修管理模式之一。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是一种用于确定设备在其运行环境下维修需求的方法,是预防维修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它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设备的故障原因、故障模式、故障影响、故障预防等方面,通过使用维修计划软件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跟踪记录并加以分析,从而制定出维修计划,并自动提示所需要的维修事宜。这种模式改变了原来设备损坏后才进行的被动维修,而逐步过渡到基本消除故障,进而控制维修费用和对生产的影响。这种维修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可靠性维修技术,对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确保设备在要求的寿命周期内安全、高效地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应当看到,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无论多么完美,一旦发生故障,还必须由人来完成设备的修理、恢复工作。而这就无法排除人为因素,如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情绪、心理等影响。因此未来的设备将更多地依靠自己的能力按既定的程序来进行自我修复,从而出现免维修的机电设备。

三、改进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建议

(1)改进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方式,加强机电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管理。在现有条件下,生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对设备使用、维护、修理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包括三级保养、点检、班检、定期维护和巡回检查以及交接等日常维护和文明生产的制度。企业应根据现代维修理论、行业特点、设备特性、工作环境及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等因素来进行维修决策,健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选择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计划预修和状态维修等合适的维修方式,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科学的新型维修管理模式。

(2)建立和完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标准,积极开展机电设备可靠性、维修性的基础研究。包括各种技术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维修技术标准、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标准以及维护修理的各种定额标准等,逐步形成科学的现代化维修管理制度。系统研究机电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找出设备的薄弱环节,不断改善和提高机电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提高设备的开机率和可用度,大力推广无维修设计。

(3)借助于监测仪器等硬件大力开展视情维修。视情维修是一种非常好的维修管理模式,运用得当会带来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结合实际,对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从时间维修逐步过渡到状态维修模式,保证设备在寿命周期内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最经济的设备周期费用。

(4)建立和完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实现计算机辅助维修管理。由计算机完成维修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并对维修计划做出预测和决策。应做到数据规范准确、传递及时、决策可靠、反馈畅通,并向可视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维修管理系统方向发展。

四、总结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自动化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很多领域都引入了机电设备的应用,通过机电设备的应用来减少人工,并且机电设备的应用已经成了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影响着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所以企业对于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上要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晖.浅谈机电设备日常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1)

[2]叶本端.机电设备安装常见问题与改善[J].现代商贸工业.2007(05)

[3]李季,吕厚轶,周斌.机电设备安装常见技术问题及改善办法[J].湖南农机.2011(0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论文

物业是指有价土地及土地附属物,包括商业大厦、住宅楼宇、厂房仓库、共用设施及建筑地块等。物业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1.土地。指由一定范围的面积构成的地产。2.建筑物。指附着于土地的各种建筑物或构筑物,通常也被视为相对独立的物业。3.物权。物权是财产权,它的标的是物,它的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人①。 物业概念的提出以及物业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它走过了一个从借鉴吸收到创新发展的艰苦过程。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型服务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物业管理的意识,逐渐被广大业主所接受,物业管理的模式,逐步被广大业主所认同,各种形式的物业公司应运而生。 纵观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现状,物业管理的水平参差不齐,物业管理的模式多种多样,物业管理的手段各不相同。但物业管理的企业仍像住宅小区一样,雨后春笋般地遍地开花,尤其是自建、自管附属开发商的物业比比皆是,一幢房子,一个物业;一个小区,一个物业公司。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处于瓶颈状态。笔者对如何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现状,认为可以探索物业实行服务外包专业化管理的路子,并对此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轨迹 物业管理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英国。物业管理是指物业管理经营人受物业所有人的委托,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范,按照合同和契约行使管理权,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和先进技术,以经济手段对物业实施统一管理并为居住者提供高效、周到的服务,使物业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②。这种现代意义的物业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日趋活跃,城市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崛起和房屋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于上世纪80年代由沿海地区逐渐兴起的。 1981年3月10日,深圳市第一家涉外商品房管理的专业公司——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正式成立,开始对深圳经济特区的涉外商品房实施统一管理,这是我国内地物业管理迈出的第一步,标志着这一新兴行业的诞生③。随后从深圳到广州、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内地,在众多城市物业管理公司应运而生。到1983年,深圳市已有专业化的物业管理公司和内设物业管理专业机构的单位逾百家。1993年6月30日,成立了全国首家物业管理协会——深圳市物业管理协会④,标志着我国的物业管理水平逐步走向成熟阶段。 20多年来,物业管理行业在差异中生存,在求新中发展。沿海发达地区与内地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差异;起步早的与起步晚的之间存在差异;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先进与落后之间存在差异;专业化管理与小而全管理之间存在差异等等。尤其是附属开发商的物业管理,由于物业管理的规模不大,专业化程度不高,管理手段不先进,开发商进行物业管理,只是为了自己的房子好卖的初衷,没有得到实现,反而觉得忍辱负重,当时并没有考虑如何把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型的服务行业来经营,物业管理成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潜伏着很大的危机。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一线城市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手段,也随着房地产的开发进程,逐步地被二、三线城市所引进,一些住宅小区的开发商,也正在开始把物业管理交给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来经营,按照房地产开发与物业管理相分离的原则,通过招投标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这说明物业管理在求新中发展,并正在向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迈进。 二、对物业实行服务外包专业化管理的认识 物业实行服务外包专业化管理,就是将物业管理的服务项目对外委托承包给有资质的专业化公司,通过与物业公司签订的委托协议或合同,按照业主的意志与要求去实施专业化管理并为业主提供优质的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物业实行服务外包专业化管理,这是物业管理行业适应现代化生产社会专业分工的必然结果。物业管理的业务可分为三类:⑴ 基本业务类:包括对房屋建筑、机电设备、供电供水、公共设施等进行运行、保养和维护;⑵专项业务类:包括安全保卫、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消防管理、车辆交通等;⑶特色业务类:包括特约服务和便民服务⑤。诸如为物业管理行业配套服务的保安公司、保洁公司、绿化苗木公司等等,这对那些规模不大的物业管理公司,起到了拾遗补缺、共同发展的作用。物业管理公司虽然达到了一定的资质要求,但大多都没有固定的保安、保洁、绿化、工程维修等专门人员,都是靠对外

石油设备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

摘要: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体系中,石油企业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我国的石油企业在其设备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对企业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石油企业中石油设备管理工作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解决措施,进一步提高了石油企业设备的管理质量,有效地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设备的使用频率,最大限度提高石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石油企业;设备管理;服务质量

1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随着石油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日益强烈,我国的石油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重大挑战,使得石油企业的工业生产压力不断加大。为了保障石油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当前我国石油企业既要保证石油设备的工作能力和性能质量,同时也对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石油企业发展过程中,面对新设备和新技术所带来的新问题层出不穷,传统的石油设备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石油企业的建设发展。

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石油行业本身属于垄断行业,具有好利润、高补贴和低效率的显著特点。在石油企业中,设备管理工作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管理机构。在当前我国的石油企业中,企业管理制度还存在着很多缺陷,没有制定严格的`石油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也没有对设备的相关资料整理入档。这就使得在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中,很难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现实管理工作联系在一起,使得管理工作无章可循,使得石油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整体效率低下,设备的使用率也不高。在石油生产的过程中,设备的人员经常受到调动,更加不利于企业设备管理。企业的管理班子的管理意识还存在一定的进步空进,工作人员素质整体性不高,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石油设备没有设立专门部门进行专人看管,相关人员没有受到责任制约,遇到问题各个部门相互推诿,这些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就是石油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管理机构。

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脱节。在石油企业设备管理中,长期的使用设备后,并没有对石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另外,企业没有建立责任制,设备保养没有落实到个人。容易造成故障发生时,不能找到相应的责任人。设备的保养没有与设备使用相结合,在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中,需要注重对设备进行防护性的保养,最大限度的保障设备的质量,要求在保养石油设备的过程中,注重卫生和润滑,需要重视清洗校正工作,目前的保养工作不能有效保持设备的使用性能。

设备故障的发现和处理能力较弱。在石油设备的管理工作中,对于检测出的故障进行分析解决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由于其所涉及的知识理论较多,对设备故障检查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石油行业设备故障的发现和处理能力比较弱,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存在一定的缺陷。除此之外,在我国石油企业中,检测故障的设备相对较少,往往在石油企业中当一些设备出现故障之后,才能够真正的引起重视,才开始进行故障的检测,日常的检测维修等工作开展较少。

2提高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管理质量的具体措施

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机制

在石油企业中,需要建立健全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制度,设立专门部门施行责任到人的设备管理制度,保证企业中的设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落实石油企业的责任问责制,对石油企业的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最大限度的保障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每个员工对设备使用安全的重视程度。企业需要明确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和权限,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采用多种方式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于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培训的基础上充分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企业还要建立档案资料制度,确保各种设备的记录资料准确详细,方便管理人员的资料获取,加快设备故障问题的分析解决。

完善设备保养和维护制度,保证设备使用性能

在石油企业中,设备保养维护工作开展的好坏,能够直接的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当石油企业中的使用设备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就需要进行相应的维修保养,避免石油设备在长期使用中出现本可以避免的问题。本来石油企业设备在长期使用之后就容易产生故障、出现问题,所以石油企业要完善设备保养和维护制度,保证设备使用性能,制定严格的执行设备保养和维护制度,最大限度的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的提高石油设备的工作性能,提高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

提高设备故障诊断能力,及时发现问题

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石油企业设备产生故障,有效的保证石油企业的财产安全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就需要定期进行设备故障诊断。对设备进行诊断的技术应该采纳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手段,并定期的对设备故障检修人员进行培训,和机修部门进行合理的合作,对设备的整个运行状态进行合理的分析,保障设备的总体质量,在此基础上需要制定相对应的措施来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营。

加强设备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技术的进步,在我国石油企业中,不断涌现出新的设备和新兴技术,这就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石油行业的发展阶段,我国石油企业中的设备管理人员及设备操作人员不能单纯的只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还要求他们具备综合素质。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定期的对骨干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修养,将他们培养成为技术素养的综合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骨干人员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加深他们对企业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切实解决石油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就需要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同石油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相结合,从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管理现状入手,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建立健全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制度,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从而切实有效地解决新时期的石油设备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丽雯.浅谈石油企业设备管理问题[J].新疆化工,2010(02).

[2]龙瑞文.浅谈石油企业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02).

设备管理论文

石油设备管理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

摘要: 在我国当前的经济体系中,石油企业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我国的石油企业在其设备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对企业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石油企业中石油设备管理工作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解决措施,进一步提高了石油企业设备的管理质量,有效地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设备的使用频率,最大限度提高石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石油企业;设备管理;服务质量

1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成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随着石油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日益强烈,我国的石油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和重大挑战,使得石油企业的工业生产压力不断加大。为了保障石油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当前我国石油企业既要保证石油设备的工作能力和性能质量,同时也对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石油企业发展过程中,面对新设备和新技术所带来的新问题层出不穷,传统的石油设备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石油企业的建设发展。

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石油行业本身属于垄断行业,具有好利润、高补贴和低效率的显著特点。在石油企业中,设备管理工作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管理机构。在当前我国的石油企业中,企业管理制度还存在着很多缺陷,没有制定严格的`石油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也没有对设备的相关资料整理入档。这就使得在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中,很难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现实管理工作联系在一起,使得管理工作无章可循,使得石油企业设备管理工作整体效率低下,设备的使用率也不高。在石油生产的过程中,设备的人员经常受到调动,更加不利于企业设备管理。企业的管理班子的管理意识还存在一定的进步空进,工作人员素质整体性不高,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石油设备没有设立专门部门进行专人看管,相关人员没有受到责任制约,遇到问题各个部门相互推诿,这些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就是石油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管理机构。

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脱节。在石油企业设备管理中,长期的使用设备后,并没有对石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另外,企业没有建立责任制,设备保养没有落实到个人。容易造成故障发生时,不能找到相应的责任人。设备的保养没有与设备使用相结合,在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中,需要注重对设备进行防护性的保养,最大限度的保障设备的质量,要求在保养石油设备的过程中,注重卫生和润滑,需要重视清洗校正工作,目前的保养工作不能有效保持设备的使用性能。

设备故障的发现和处理能力较弱。在石油设备的管理工作中,对于检测出的故障进行分析解决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由于其所涉及的知识理论较多,对设备故障检查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石油行业设备故障的发现和处理能力比较弱,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存在一定的缺陷。除此之外,在我国石油企业中,检测故障的设备相对较少,往往在石油企业中当一些设备出现故障之后,才能够真正的引起重视,才开始进行故障的检测,日常的检测维修等工作开展较少。

2提高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管理质量的具体措施

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机制

在石油企业中,需要建立健全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制度,设立专门部门施行责任到人的设备管理制度,保证企业中的设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落实石油企业的责任问责制,对石油企业的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最大限度的保障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每个员工对设备使用安全的重视程度。企业需要明确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和权限,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采用多种方式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于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培训的基础上充分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企业还要建立档案资料制度,确保各种设备的记录资料准确详细,方便管理人员的资料获取,加快设备故障问题的分析解决。

完善设备保养和维护制度,保证设备使用性能

在石油企业中,设备保养维护工作开展的好坏,能够直接的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当石油企业中的使用设备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就需要进行相应的维修保养,避免石油设备在长期使用中出现本可以避免的问题。本来石油企业设备在长期使用之后就容易产生故障、出现问题,所以石油企业要完善设备保养和维护制度,保证设备使用性能,制定严格的执行设备保养和维护制度,最大限度的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的提高石油设备的工作性能,提高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

提高设备故障诊断能力,及时发现问题

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石油企业设备产生故障,有效的保证石油企业的财产安全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就需要定期进行设备故障诊断。对设备进行诊断的技术应该采纳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手段,并定期的对设备故障检修人员进行培训,和机修部门进行合理的合作,对设备的整个运行状态进行合理的分析,保障设备的总体质量,在此基础上需要制定相对应的措施来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营。

加强设备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技术的进步,在我国石油企业中,不断涌现出新的设备和新兴技术,这就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石油行业的发展阶段,我国石油企业中的设备管理人员及设备操作人员不能单纯的只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还要求他们具备综合素质。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定期的对骨干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修养,将他们培养成为技术素养的综合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骨干人员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加深他们对企业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切实解决石油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就需要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同石油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相结合,从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管理现状入手,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建立健全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制度,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从而切实有效地解决新时期的石油设备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丽雯.浅谈石油企业设备管理问题[J].新疆化工,2010(02).

[2]龙瑞文.浅谈石油企业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02).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磨损、疲劳或环境造成的变形、腐蚀、老化等原因,使原有性能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设备劣化。我整理了机械设备维修管理论文,欢迎阅读!

机械设备维修管理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机械设备的常见故障诊断以及维修管理的流程。

关键词:机械设备,故障,维修,诊断,管理

中图分类号: TB4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磨损、疲劳或环境造成的变形、腐蚀、老化等原因,使原有性能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设备劣化。机械设备的劣化可以分为使用劣化、自然劣化、灾害劣化。使用劣化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磨损等原因造成的损坏或变形,使机械设备失去本身的性能;自然劣化是指随着时间的流逝材料的老化,或者遭受意外的灾害而加快老化速度的现象;灾害劣化是指由于自然灾害使设备遭受破坏的现象。由于设备不同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都不一样,因此做好设备的故障诊断及维修管理,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1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企业的机械维修,基本采用的是前苏联的周期计划维修,即定期大、小修。理论上来说,周期计划维修是属于预防维修范畴,在保证设备完好、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工艺性能和安全性能有了很大提高,随之引起的设备维修管理也更趋合理。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预知维修的理论逐步渗透到我国,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确定维修时间和维修方式,相比周期计划维修更加先进。预知维修则是特别注重预防检查、监测,既做到了预防,同时还避免了过剩维修。90年代初,我国先后引进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机械设备。这些进口设备除了润滑、保养、清洁和局部检修项目之外,并无大小修项目,并且一般设备都具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含量高,结构相对复杂,装配精度极高。若按照传统的维修方法,周期性的拆装,很难使设备的精度恢复到出厂的标准,同时可能在拆装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影响设备发挥原有的性能。因此,有的企业从设备投入使用初期,就采用预知维修代替周期计划维修,后来又根据国内设备新老机型特点不同,采用周期计划维修与状态维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备维修,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2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常见问题

对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采购、使用、改造、更新等),部分企业比较注重对设备的前期管理,而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与管理则不太重视,导致实际维修与管理工作出现问题。

维修与管理跟不上

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机械的按照计划进行,很容易忽视设备的实际情况,导致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等工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工作效率。

重修理,不重改造

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对于机械设备的态度是“不坏不修”,导致大量设备长期“亚健康”运行,严重的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对于部分需要改造的设备,迫于改造费用高或者技术要求高等难题导致必要的改造被迫中断。

3机械设备维修的理论指导

机械故障

(1)机械故障的概念

所谓机械故障,就是指机械系统(零件、组件、部件或整台设备乃至一系列的设备组合)已偏离其设备状态而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现象。

(2)机械故障的类型

根据故障发生的速度分渐发型故障、突发型故障和复合型故障;根据故障后果分参数故障和功能故障;根据故障出现的情况分为已发生的实际故障和未发生的潜在故障;根据故障发生的原因或性质分人为故障和自然故障;根据故障发生的部位分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根据故障发生的频率分常见故障和特殊故障;根据故障来源分设计、制造、使用和检修维护发生的故障等。研究故障类型是为了通过各种故障分析其对设备功能、参数、零部件失效形式的影响,从而在设计,使用中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减少或杜绝类似的故障再次发生。

(3)机械故障的规律

机械设备故障的规律是指机械故障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设备的故障率随时间的变化大致可以分3个阶段:早期故障期、偶发故障期和耗损故障期。

(4)机械故障发生的原因

机械设备故障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主要有:使用环境原因,如粉尘、气候等因素;设备负荷原因,如负荷超过设计能力、负荷不均等;安装调试问题,如安装调试不当或未达到设计要求等;未按要求维护操作设备,如润滑不良、密封问题、设备使用初期未按要求试车磨合、岗位工错误操作等;上次检修不当,如更换或修复的零件不合要求、装配问题等。内部原因主要有:机械本身设计存在问题、零件制造质量不过关等。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

①断裂。零件在外载荷作用下,某一截面上的应力超过零件的强度极限时,就会造成断裂失效。在变应力作用下,长时间工作的零件容易发生疲劳断裂。零件的断裂失效对机械产品造成的危害最大。

②过大残余变形。零件受载荷作用后发生弹性变形,过度的弹性变形会使零件的机械精度降低,造成较大的振动,引起零件的失效;当作用在零件上的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零件会产生塑性变形,甚至发生断裂。在高温、载荷的长期作用下,零件会发生蠕变变形,造成零件的变形失效。

③表面损伤失效。零件在长期工作中,由于磨损、腐蚀、磨蚀、接触疲劳等原因,造成零件尺寸变化超过了允许值而失效,或者由于腐蚀、冲刷、气蚀等而使零件表面损伤失效。

④材质变化失效。由于冶金元素、化学作用、辐射效应、高温长时间作用等引起零件的材质变化,使材料性能降低而发生失效。

⑤破坏正常工作条件而引起的失效。有些零件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正常工作,如带传动,只有当传递的有效圆周力小于临界摩擦力时,才能正常工作。如果这些条件被破坏,将会发生失效。

4机械故障诊断技术

机械故障诊断是一种了解和掌握机器在运行过程的状态,确定其整体或局部正常或异常,早期发现故障及其原因,并能预报故障发展趋势的技术。油液监测、振动监测、噪声监测、性能趋势分析和无损探伤等为其主要的诊断技术方式。机械故障诊断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测量技术、送信号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综合技术。目前我国在一些特定设备的诊断研究方面很有特色,形成了一批自己的监测诊断产品。全国各行业都很重视在关键设备上装备故障诊断系统,特别是智能化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在电力系统、石化系统、冶金系统、以及高科技产业中的核动力电站、航空部门和载人航天工程等。

机械诊断技术的任务:①弄清引起设备劣化或故障的主要原因②了解设备劣化部位及程度③了解设备的性能、强度、效率等④预测设备的使用寿命。

5机械设备故障维修

机械设备维修前的准备工作很多都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其完善程度、准确性、及时性都会直接影响大修计划进度、维修质量和经济效益。不同企业的设备维修组织和管理分工相应的有所不同,但设备维修前的准备工作内容及过程大致相同。

为了全面深入了解设备劣化的具体情况,在大修前需要安排的停机预检。预检工作由技术人员负责,设备使用部门的机械维修人员参加,并共同承担。预检工作量大小由设备的复杂程度、劣化程度决定,设备越复杂,劣化程度越严重,预检工作量就越大,预检时间也越长。从预检结束到设备维修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宜过长,否则可能在此期间导致设备的状态加速劣化,致使预检的准确性降低,给维修施工带来困难。

通过预检和分析确定修理方案后,要以修理技术文件的形式做好修理前的技术准备。机械设备修理技术文件有修理技术任务书、修换件明细表、材料明细表、修理工艺和修理质量标准等。这些技术文件是编制修理作业计划,准备备品、配件、材料,校算修理工时与成本,指导修理作业以及检查和验收修理质量的依据,它的正确性和先进性是衡量企业设备维修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结论

做好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是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机械设备维修管理论文

机电设备是企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作为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是我整理的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摘 要:机电技术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一个重要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机电设备是企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作为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设备技术状态对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对产品生产率、质量、成本、安全、环保和能源消耗等在一定意义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修;管理

一、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设备维修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是生产费用支出的主要部分。以往机电维修管理模式的演变是与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的发展紧密相联的,目前已建立了设备维修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组织机构,并逐步引入了设备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但从整体上,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仍然采用计划预修为主的定期维护和检修管理模式;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仍然主要是以时间为基础的传统计划维修管理模式,致使约1/3的工作量由于时机不准而做无效维修,设备开机率低、维修时间长,有时严重影响了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

现阶段我们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水平和企业生产的特点决定要对设备寿命周期实施全过程管理,追求设备最佳综合效益和最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应建立健全设备维修管理的信息反馈和处理的机构和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设备维修管理决策服务,并应通过组织企业各部门全员全过程参与设备的维修管理。同时,应用现代化方法,如: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系统论、信息论、决策论等;以及先进的技术,如: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等,经济合理地组织设备的维修管理,将是今后我们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努力方向和发展趋势。

二、设备维修管理基本模式的发展

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是随着生产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其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事后维修、计划维修、预防维修、以及处于发展中的运用可靠性维修理论和故障监测及诊断技术的主动维修或视情维修。

进入工业社会后就产生了设备的维修问题。最初由于设备简单,维修费用少,设备维修管理主要是实行事后维修管理模式,即设备坏了才修。事后维修的结果,致使停机时间增加且无法保证机器的正常和及时使用,影响到生产任务的完成。随着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流程生产和简单的流水作业,生产越来越强烈地依赖于设备,事后维修管理所造成的非计划停机就成为突出问题。这使人们认识到应该积极地设法预防设备的故障。

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的停机影响了成品的交货期,以及因紧急排除故障所需支付的突击加班费用等,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有效地组织设备的修理和维护工作。研究和实践发现,采用有计划的预防维修可以减少设备的故障,节约大量维修时间和费用,结果逐步形成了预防性维修的概念。之后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又针对预防维修存在着既有过剩维修又有维修不足的问题,将预防维修制度发展成为生产维修。生产维修除了坚持日常保养外,还包含以下4种主要维修方式: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针对不同的设备及使用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预防性维修和计划预修是以时间为基础定期对设备进行的大规模检查与修理。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模式已成为目前最受人们重视的维修管理模式之一。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是一种用于确定设备在其运行环境下维修需求的方法,是预防维修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它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设备的故障原因、故障模式、故障影响、故障预防等方面,通过使用维修计划软件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跟踪记录并加以分析,从而制定出维修计划,并自动提示所需要的维修事宜。这种模式改变了原来设备损坏后才进行的被动维修,而逐步过渡到基本消除故障,进而控制维修费用和对生产的影响。这种维修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可靠性维修技术,对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确保设备在要求的寿命周期内安全、高效地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应当看到,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无论多么完美,一旦发生故障,还必须由人来完成设备的修理、恢复工作。而这就无法排除人为因素,如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情绪、心理等影响。因此未来的设备将更多地依靠自己的能力按既定的程序来进行自我修复,从而出现免维修的机电设备。

三、改进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建议

(1)改进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方式,加强机电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管理。在现有条件下,生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对设备使用、维护、修理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包括三级保养、点检、班检、定期维护和巡回检查以及交接等日常维护和文明生产的制度。企业应根据现代维修理论、行业特点、设备特性、工作环境及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等因素来进行维修决策,健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选择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计划预修和状态维修等合适的维修方式,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科学的新型维修管理模式。

(2)建立和完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标准,积极开展机电设备可靠性、维修性的基础研究。包括各种技术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维修技术标准、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标准以及维护修理的各种定额标准等,逐步形成科学的现代化维修管理制度。系统研究机电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找出设备的薄弱环节,不断改善和提高机电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提高设备的开机率和可用度,大力推广无维修设计。

(3)借助于监测仪器等硬件大力开展视情维修。视情维修是一种非常好的维修管理模式,运用得当会带来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结合实际,对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从时间维修逐步过渡到状态维修模式,保证设备在寿命周期内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最经济的设备周期费用。

(4)建立和完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实现计算机辅助维修管理。由计算机完成维修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并对维修计划做出预测和决策。应做到数据规范准确、传递及时、决策可靠、反馈畅通,并向可视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维修管理系统方向发展。

四、总结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自动化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很多领域都引入了机电设备的应用,通过机电设备的应用来减少人工,并且机电设备的应用已经成了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影响着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所以企业对于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上要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晖.浅谈机电设备日常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1)

[2]叶本端.机电设备安装常见问题与改善[J].现代商贸工业.2007(05)

[3]李季,吕厚轶,周斌.机电设备安装常见技术问题及改善办法[J].湖南农机.2011(0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论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