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成功关键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种类和发展形态,分析了国内外物流企业资源整合的研究状况,提出了基于核心竞争能力的物流企业资源整合是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成功关键,论述了基于整合的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具体判断过程、阶段性目标和主要原则。关键词:核心竞争能力;物流企业;资源整合;转型; 1、传统物资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现状分析 传统储运业正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积极推进。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不断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 我国的物流企业正面临着飞速发展时期,分析我国的物流企业的来源,大多数是从传统的储运企业发展而来,如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托运人、财务和信息咨询公司、港口码头铁路、电子分销商等七种[1]。这些从传统的储运业务转型为现代物流企业的过程中,往往重视形式而缺乏核心的改造或者改造不彻底,留于形式。例如,文献2指出用物流理念改造传统货运,创办快递服务,开展直销配送,建立专业物流公司,创建规范物流园区,加大投入,谋划未来。也有的学者指出,变革体制,适时转型的观点,提出加大信息化,改造流程,改变观念等手段来促进转型[3][4]。也有学者指出,完善物流配送功能,以传统储运为基础,建立多种形式的物流、配送中心,加强横向联合,开发各自物流资源等手段以促进转型[5]。 诸多的学术文章和企业实例表明,多数的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往往重视表面理念,缺乏实际运作,重视资产技术投入,忽视资源整合。一些企业仅仅是打着物流的旗帜,干着其他的活动,一哄而散的现象随处可见。甚至有很多企业把物流的牌子换上了,却不知道如何具体的运作,甚至还是以传统的模式和方法去理解物流和操作物流。2、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企业理论、资源观理论的不断发展及其与企业战略理论的不断结合,20世纪九十年代初,理论界提出了基于核心竞争能力的的竞争优势理论。企业中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自身构建、培育和拥有特殊的资源和能力,这已经是当今各国战略管理专家、学者的共识。西方战略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麦尔(Gary hama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首次正式论述了企业核心能力及其在工商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之后,世界各国对核心竞争能力的定义特征和范围等作了诸多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6]。哈麦尔(GARY HAMEL)和普拉哈拉德(. RAHALAD)于1994年又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未来的竞争》,提出未来的企业竞争必须形成核心竞争能力,提出了企业竞争战略杠杠作用和延展策略[7]。关于核心竞争能力的文献,文献8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企业培育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在于构筑与众不同的核心能力;企业在制定持续发展战略时,应该考察自己是否拥有独特的资源与知识,以及这些能否为企业带来独特的价值。以技能为基础的企业认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培养独特的、无法模范的先进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来源于长期积累的技能的有机融合。组织基础论则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培养独特的组织模式以及相互协调,流程分析论则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能使企业发挥最大效率的业务流程。动态能力理论则综合了以上的观点,强调了组织的学习的重要性。 一些学者归纳出判断某项资源或者能力是否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六大标准:稀有性、难以模仿性、持久性、获利性、替代性、优越性[9]。 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运用核心竞争能力来评价一个物流企业的运作水平,保障能力。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具有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本特征,但对实际的企业而言,确实很难评价一个物流企业与别的企业相比有更优的核心竞争能力。在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研究中,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标准来界定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于忠元提论述了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三个误区,即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不等于物流设施的优势;核心竞争力必须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形成核心竞争;核心竞争力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需要锻造磨练[10]。郝聚民提出了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三种形态,即物流管理能力、物流运作能力和物流规划能力[1]。张明等提出了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不足,但是都未能分析具体的核心竞争能力的表现[11]。
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几点思考 现代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1999年我国第一家“物流”企业诞生以来.短短几年间。“物流热”已经成为继“网络热”、“电子商务热”之后的又一新经济热点。目前.我国的现代物流产业正从萌芽期向起步期转变,且随着物流业对外商开放.迎来了新一轮的外商投资物流的热潮。传统储运企业(指传统的采用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公司、储运公司、外运公司,以下统称“传统储运企业”) 传统储运业如何向现代物流进行战略转型谈点粗浅的认识。一、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必然性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生产、流通改革发展趋势.人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化是一条不能不走的道路。1.现代物流可克服传统储运业管理的弊端。在现代物流的冲击下,传统国有储运业管理模式上暴露出“业务单一”、“功能单一”和“效率低下”的弊端:一是业务上“储而不运”、“运而不储”.提供的物流服务主要局限在仓储、装卸等传统业务上,形式单一,附加值低.较少涉足利润率较高的运输、配送、货代、报关等服务。二是功能单一.主要是根据货主委托对商品进行保管和养护。而现代物流则向货主(供应商)与消费者两头延伸,具有核查验收、分拣、配货、加贴标签、重新包装等流通加工方面的诸多功能。三是效率低下.现代管理手段缺失,现代化、社会化、网点化、信息化的程度很低.存在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各为其主、互无往来现象。而现代物流的仓储业能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映,面向全社会提供及时、高效、低价、高质的服务。 传统储运怎样向现代物流演变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物流成为生产与流通的主导因素.传统储运管理模式陈旧、粗放,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一方面可以盘活资源、走出困境;另一方面又可快速成长、发展壮大。 一、传统储运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我国的传统储运企业,是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为执行物资调拨计划任务发展起来的全国性物资储运网络系统,主要开展仓储和运输服务。现代物流与传统储运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内涵不同,虽然储运指的是储存、运输等活动,物流也包括储存、运输等活动,但现代物流代表着各种物流活动的集成协调。现代物流不仅仅是包含这些局部的活动,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下,经过权衡而能达到比较好的配合。由此不难看出,现代物流是以传统的仓储、运输业务为基础,利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对由此延伸的加工、配送、包装、信息服务等功能进行有效整合和提升,注重物流系统设计和物流资源的合理规划,是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前提,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业务。因此,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转变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和业务继承性。 传统储运企业拥有较大占地面积的库房货场、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运输装卸设备等优势,与新建物流企业相比,在加强物流功能整合、追求整体方案最优的前提下,将有较大的成本竞争优势和物质基础。所以,传统储运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在现有的仓储运输基础上,加快物流功能的扩展,使自身尽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和成长。 二、如何实现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 传统储运企业在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的过程中,应本着“理念先导、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提升,最终实现转变的目标。 1.导如现代物流理念,认识现代物流价值的重要性 过去我国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代,几乎所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都是由各级政府通过计划手段进行调配和供应,诸如采购、运输、仓储、加工、包装等各环节,也都基本上通过计划手段进行管理和控制,本质上适应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产品生产的需要。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滞后的管理模式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影响了经济运行的质量。一是企业两项资金占用过大,二是企业物流管理粗放。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过多,成本企业管理的一个漏洞。据 统计,2003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约为,而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成为“第三利润源”。近几年来,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开始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尤其是不少地方政府已把发展物流业列为本地区的支柱型产业,更重要的是我国企业界对物流的认识和观念已经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物流需求在酝酿中、不断增长。基于我国物流成本高于国际通行成本的现实,可以预见,现代物流在未来必将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因此,作为传统储运企业,要以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先导,紧跟物流经济发展趋势,导入现代物流理念,改变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自觉运用物流理论,优化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推进企业物流的转变和发展。 2.整合物流资源,延伸服务链,发展多功能物流服务 传统储运企业的资源,如仓库、货场、专用线、 运输车队、装卸设备、枢纽站点、土地等,资源的配置有效性差,利用率不高,极具深度开发潜质。作为传统的储运企业,通过引入现代物流理念,通过对企业自身资源整合,聚合物流功能,重组业务运作模式和优化流程,逐步由传统的储运企业转型为现代物流企业或第三方物流企业,由单纯的仓储运输服务型向为企业客户提供基于信息化、专业化、网络化、个性化的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链管理及物流咨询的全面物流服务。在实际的操作和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身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优势,努力与客户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服务功能不仅局限于简单的执行客户的仓储和运输指令,还从多个层面上帮助客户构建从物流战略策划、管理体系建立、流程优化、计划管理等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可以预见,这样的一种服务方式,将引领今后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发展趋势,成为客户供应链中一个重要的参与者,充当物流服务的整合者、甚至是策划者的角色,与客户乃至整个供应链中上下游的相关企业,如客户的供应商和购买者,结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切实地融入供应链的管理之中。 3.适应社会需求,积极开展物流配送业务 随着商品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仓储周转速度逐渐加快,过去大批量的货物运输变为多次批小批量流动,配送这种新型高效的物流方式应运而生。作为传统的储运企业,要抢抓机遇,依托仓储运输优势,完善商品配送功能,将集货、分货、仓储、运输、包装、咨询等服务功能结合起来,大力开展物流配送业务。尤其是在已有的硬件设施的条件下,应当更加重视完善和运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手段,按照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要求不断改进服务水平,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要,提高服务档次,就可以保有原来的客户群体,并能够开发新的客户,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的步伐。 4.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开展“本土化物流” 传统储运在向现代物流转变的过程中,还可效仿台湾地区“本土化物流”模式。台湾地区在物流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推崇“本土化物流“观念,他们认为“自动化”不是万能的,必须考虑自身财力规模、土地成本、建筑成本、设备成本等条件。因此,台湾地区的物流配送中心多为中小规模的平房仓库,并且采用适合本地区特点的设施设备,科技含量相当高。传统储运企业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不求大求全,不盲目追求投资,盘活现有资源,在不断拓展的现代物流业务中,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 5.加快物流信息化的改造与建设 随着现代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传统储运企业的运作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需要。要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必须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对于传统储运企业而言,必须加快物流信息化的改造与完善,构建与时俱进的物流信息网络。 相比传统物流,现代物流更多地借助于信息流的调控作用,不再把建立基础设施视为惟一手段,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利用现有的各种基础设施,共享企业的物流信息和物流需求并快速专递。现代物流的核心是信息技术,因为正是信息技术将物流之中原先割裂的各个板块整合在一起,从而显现现代物流的整合化特征--借助于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实现物资空间位移中所进行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加工以及配送等多个环节的整合,以一个有机整体面对社会的物流需求。 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将成为社会发展潮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物流的发展。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信息技术、现代化设施和管理技术在物流领域的投入,为传统物流走向现代物流打造了新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杨文士,李晓光.管理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傅建华,韩文亮,黄文灼.上海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项润,高媛.中小企业竞争与发展.企业管理出版社. 温池洪,毕新华.中小企业如何构建核心竞争力.企业研究.参考文献: 〔1〕朱文双.如何加强企业资金集约化管理,财会月刊(综合),2007年第1期 〔2〕易克等.公司资金集约化管理研究,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8期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国的文字——汉字,已经诞生并日趋成熟了。关于汉字起源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史,所以通常我们说中华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 中国的文字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其中,甲骨文字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 19世纪后期,在河南安阳,农民在耕地时偶尔发现了甲骨的碎片,他们把这些甲骨作为龙骨卖到药房。1899年,古文字学家刘鄂在别人所服的中药中,发现了这种上面刻有古文字的甲骨,便开始了收集研究工作。 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写在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因为那时人们用被灼烫过的甲骨上的纹络来判断事物的吉凶。占卜完毕,就将占卜的时间、人名、所问事情、占卜结果,以及事后验证刻在上面,形成了具有明显特征的甲骨文。 甲骨上的文字,有刀刻的,也有朱书墨书的。刀刻的甲骨文字有的填满朱砂,其字体与今不同,因此难以辨认。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个。经过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的分析、判断,能够辨认的已近两千。这些甲骨文字,多为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文字,许多字的笔画繁复,近似于图画,而且异体字较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声、假借的文字,从而说明文字的使用已经有了相当长久的历史。 金文 继甲骨文之后出现的汉字书体就是金文。由于这种文字多铸于各种青铜器上而得名,也称为钟鼎文或青铜器铭文。至今所见最早有铭文的青铜器,为商代中期以后之物,铭文都很简单,文字书体近似于甲骨文。最有代表性的是西周的青铜器铭文。金文还载于各种彝器、乐器、兵器、度量衡器、铸币、铜镜和金属印章之上。其中以彝器之上载文数量最多。各种器物上的文字,较之甲骨文长且完整,字数少者数十字,多者数百字。例如西周前期的大盂鼎就载字二百九十一个。 大篆和小篆 篆书又分为大篆和小篆,是汉字书体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而字数日增,这是应时代的要求所致。从古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 隶书 隶书始为秦朝程邈所作。程邈本为秦朝县之狱吏,因得罪于秦始皇而被投入云阳狱中。他在狱中苦心凝思十年,损益小篆,作隶书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采纳用之,遂拜其为御史。当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务多端,文书日繁,记录事务单用小篆已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种比小篆更为省简、规范的文字,以便于书写和镌刻。由于当时改简小篆为社会急需,势在必行,致使隶书这一比小篆规范得多的新的字体应运而生,得以面世。 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楷书之"楷"者,法也,式也,模也。草书之名出于草率、草稿,楷书之名则反之。虽然篆书和隶书也有草写者,以此而论,其工整者亦可谓之为"楷",但这里所说的楷书,是指自成一体、现在通用的"楷书"而言,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的字等。关于楷书的首创者,众说不一。因为魏、晋、南北朝几百年来的文字,是隶书中的八分与楷书笔意错杂时期。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由东汉王次仲所创。现存实物中,只有魏时期钟繇的“贺克捷表”的法度可称为楷书之祖。钟繇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楷书书法家。今天的楷书,其笔画端庄,是由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章草之简捷等脱化、演变而来的(注:章草指“用于章程文书之上者”,是由八分隶再简约其点画,以便于书写之字体)。从三国时期钟繇作“楷书”起,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而为世人所喜爱。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体,这是后汉颖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变体,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称之"行书"。自晋迄今,行书用处最大,用得最广,一般性书写几乎均用之。 草书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字中的大部分均章草或行书趋于简捷者。汉字发展到草书一体,已近完美无暇。唐朝之后,虽又出新体,即张旭之“狂草”,但狂草写出来他人多不能识,只能作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而失去了它作为记载和传播信息的文字的作用。鉴于此因,草书难以再向前发展。文字的发展只能另辟新径,沿着新开辟的方向——印刷字体演进了。 象形字 象形字源于绘画,容易辨认,易于区别。如“人、目、山、火、木、鱼”等等。“元”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就有“旦”的象形字了。最早的汉字像画的画儿,如“月”字,多像弯弯的月牙;如“山”字,多像偏山,上头还有三个高高的山尖。 会意字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组成的汉字,它的意义往往就是它包含的几个汉字的意义组合成的。比如:“明”是由“日、月”两个字组成的,因为“日、月”都是能发光、明亮的东西,所以,“明”也就是“光亮、明亮”的意思;像大家学过的“尖”也是如此,上面“小”,下面“大”,可不就是“尖”吗?最有意思的,还要数“泪”字,它是由“水”和“目”两个字组成,“目”中的“水”,就是眼泪。 形声字 用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字,就叫形声字。由于古今字音、字形的变化,今天形声字声旁的表音作用已十分有限,但适当利用这有限的作用还是必要的。因为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字形不能直接标示字音,除了需要依靠拼音字母来注明字音外,声旁也可以帮助提供字音信息。 (这也是我的考试论文,有些事网上的,有些事我找的资料,有些是我自己的,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呵呵)
写作思路:主要写出中国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正文: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也应该是文字创作者之一,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大约一个世纪以前,中国河南安阳,有一项重大的考古发现,这就是殷墟和甲骨文的发现。从此,中国殷商史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时期。按中国古文字学家的意见,甲骨文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完备的文字”。
它已经比较复杂,已发现多达3000个以上字汇,包括名词、代名词、动词、助动词、形容词等数大类,而且还能组成长达170多字的记叙文。所以学者们肯定甲骨文决不是我中国文字的初创阶段,在它以前,一定已经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了。
关于文字发展的学术论文篇二 文字的形成和发展 摘 要:通过对文字起源和形成的简单论述知道了汉字的主要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汉字的各个时期的演变过程。从而让我们对汉字有更加深入和系统化的理解,正确把握文字发展方向,以便于我们能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我们民族的文字。 关键词:文字的起源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有着文化传承的国家。汉字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载体,它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一、汉字的形成 1.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就像中国文明的起源一样有着很多古老的传说。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最有名的要算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然而成系统的文字是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只是文字整理者或编辑者。文字是在劳动中产生的,最初只是一些传递简单讯息的刻划符号。这些符号是原始社会晚期被人们刻在或彩绘在陶器上面,还有少量的被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这些符号比殷墟的甲骨文要早的多,它们可以说是汉字的源头。 2.文字体系形成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目前商代文字资料主要是河南安阳殷墟占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上的文字,被叫做“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也最能代表商代的文字特色。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在造字方式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字构形上看,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象形性,便于理解。 二、文字的发展 当一种成熟文字的体系形成之后,它要想延续下去必然要有一定改变和发展。作为世界上唯一保留至今的古老文字,汉字的发展经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这几个过程。 1.甲骨文和金文 距今约3400年前到2700年前的殷周时代,可以称之为甲金时代。甲骨文和金文是迄今所知最为古老的汉字体系,其单字的数量已达到4000-5000个,足以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他们把卜辞刻在龟甲和兽骨的平坦面上,涂上红色标示吉利,黑色标示凶险。这些文字都是用刀刻上去的,大字约一寸见方,小字如谷粒,或繁或简,非常精致。于是便被叫做甲骨文。 古文字学家对十万余片中的文字进行研究,发现骨甲文字的结构已由独体走向合体,有了形声字,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在四千六百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辨识了一千七百多个。 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2.战国文字――小篆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了一连串的改革;其中,统一文字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策。整个工作由丞相李斯主持,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以秦国文字作为规范的基础;二是将秦国已有的正统使用的籀文即大篆的形体,加以简省删改,同时吸收民间的字体中的一些简体、俗体字,进行规范。统一后的字为了与原先使用的大篆相区别被称为小篆。秦小篆书迹保留下来的以秦始皇所立诸石最为主:琅邪台、泰山原石及拓本残存,都是小篆很好的体现。 3.隶书 隶书的产生也有一个传说。相传秦朝有一个叫程邈的徒隶,因为得罪了秦始皇,被关在监狱里。程邈看到当时狱官的么牌用篆书写很麻烦,就作了改革,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又创立一种新的字体。秦始皇看了很欣赏,不仅赦了他的罪,还封他为御史,并将这种字体规定在官狱中应用。因为程邈是个徒隶,起初又专供隶役应用,所以把这一书体称之为隶书。且不论这个传说的真假,我们知道隶书是在秦代的时候就产生了,但是他的兴盛却是在汉代。 隶书的出现,是书法史乃至文字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从此,书法告别了延续三千多年的古文字而开端了今文字,字的结构不再有古文字那种象形的含义,而完全符号化了。隶书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是一个质的转变和过渡。作为书法艺术,它打破了原来篆书单一用笔的局限,而有了十分丰富的变化。汉代隶书蕴含着一种博大的气势,充溢着雄健的力量美。 4.楷书 楷书大约在东汉末年形成,到魏晋时代就逐渐成熟,是对隶书略加改造的一种字体。因其可作为习字的法式楷模,所以叫楷书,也叫“正书”、“真书”。到三国魏钟繇和晋王羲之,进一步规范了楷书的体势,使楷书成为一种完全独立的书体。和隶书比较起来,楷书的线条更平直,字形更加方正。具体说来,汉隶的笔势大多是扁方形状,向外摊开,而楷书笔势则大多是长方形状,向内集中。汉隶的用笔大多带有波折,粗细变化很大,而楷书用笔较平稳,在转折的地方是硬折,粗细变化相对少些。楷书的特点是:用笔规矩、结构严谨、重心平稳。是古往今来很多人习书的首选字体。 5.行书 行书起源于汉代,隶书还占主要地位。因此这时的行书则是隶书的简易流行书体。汉末的行书是隶书的手写体,带有隶意,晋以后的行书,是楷书的手写体,具有楷法。因此行书,则有汉末和晋后之分。东汉的刘德升,擅长这种便于挥运的手写体,写得“风华婉约”,独步当时。其实刘德升所创行书正如李斯所造篆书、秦邈所造隶书一样,只不过是在当时的民间流行书体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改造、提高罢了。行书通过王羲之的推陈出新糅进楷书写法才完美起来。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书法艺术让人叹为观止。 汉字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这些变化都是为了更方便人们的使用,是一个从复杂到简化的过程。但是,是不是汉字的发展方向就是一味的简化下去呢?这个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的汉字除了书写交流等使用功能外,与其他文字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它的审美功能以及它本身的文化内涵。过度的简化必然会让这些独特的内容缺失,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抛弃。因此,我们只有正确地把握住了汉字的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保护、继承和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一宝贵文化财产。 参考文献: [1]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九州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2]王世征主编,云志功等著:《中国书法理论纲要》,首都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3]王镇远著:《中国书法理论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 看了“关于文字发展的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大一学术论文3000字 2. 学术论文的格式及字体要求 3. 关于学术论文怎么写 4. 大学学术论文格式 5. 关于信息的学术论文怎么写
人和水和谐可持续发展生命从水中诞生,地球因水而生机昂然、生生不息。人类靠水而繁衍,同时,人类的文明史因水的滋润而丰富多彩、灿烂辉煌!人水和谐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只要相处了,就能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在1993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上,联合国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世界各国在同一天举行相关活动,广泛宣传水资源的重要意义,目的在于唤起全社会都来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我国将每年的3月22---28日定为“中国水周”,因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又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黄河流域经常断流,“98大洪”南北成灾、险象环生,其害历历在目;可见洪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干旱是困扰国民发展生存中无法趋散的魔影。水滋润了人类,而人类乃至整个生物界在生命意义上都离不开水;从某种意义上讲,水不只是养育了人类,她开启了人类的智慧之门,并闪耀着人类理性的光芒。我们要打造人水和谐,就要认识到水资源是有限的、要珍惜;就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就要科学规划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治理;;就要建立节水和防污型社会,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绿水青山与人类常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如此重要,但并非人人都理解她的珍贵。过去由于认识上的局限,人们视水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这实属误导。科学表明,地球表面虽然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但其中海洋咸水占了。除去地球两极冰山,人类容易利用的谈水只是地球总水量的。水滋养了人类,但人类又面临水环境带来的生存安全的严重危机。联合国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20世纪全世界总的耗水量增加了6倍多。全世界淡水总消耗量年增长率为,比人口增长率高出1倍。到2025年,全球人均年可用水量将减少1/3。最新资料显示,到目前,世界上已有100个国家缺水(包括中国),26个国家严重缺水,40%的人口遭受缺水之苦,每年有2500万人因水污染而死亡,有10亿人喝不到干净的饮用水。纵观全球水事形势,除了电视、文字常见的中东水荒和非洲水贵如油的消息外,原本水资源充足的南亚、巴西、中美洲闹水荒,东欧、美国、日本出现水资源短缺,就连地广人稀的加拿大、俄罗斯也出现了水危机。地球因缺水而烦躁不安了。淡水供求问题已成为全球国际关系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并引发热点问题。除了缺水,洪水为害就更令人触目惊心!还有水污染问题,亦令人痛心、忧心!世界如此,我国又怎样呢?总体看,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但同时也是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98大洪”,南北成灾,险象环生,其害历历在目;我国北方经常持续干旱,南方时发“伏旱”,农业每年遭受旱灾面积达2000万km2,有300多个城市因缺水而影响的工业产值每年达1000多亿元。可见,洪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干旱是困扰国民发展生存中无法趋散的魔影.水之为患,水之为利。而人类乃至整个生物界在生命意义上终归离不开水!在人类文明史中,人类对水的认识是在依赖亲近、开发利用、避害治理中逐渐深化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水不只养育了人类,她更开启了人类的智慧之门,从中国传说的“大禹治水”到西方神话“诺亚方舟”,东西方源头文化无不与水有关,并闪耀着人类理性的光芒。水比金珍贵,又凶猛于虎,到底应怎样与水相处?人类在实践求索,科学家在总结探讨,政治家在思索解疑!在历经了无数的进退悲喜之后,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信仰不同意识形态的人们面对水的威胁,暂且搁置一切政治成见而达成共识,在1993年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上,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世界各国在同一天举行相关活动,广泛宣传水资源的重要意义,目的在于唤起公众关心水、爱惜水和保护水的意识。我国将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定为“中国水周”。人们在关于水的共同思考和求索中,对人与水两者关系的认识也与时俱进,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人水和谐”,足见认识的深邃。人水和谐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的终极目标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当然,今天的和谐不是要恢复工业社会之前原生状态的自然和谐,而是要背负起历史责任,面向未来负责,减轻或消除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社会以来,带给自然环境的压力和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及负面影响,追求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的协调统一,使经济、生态、社会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满足后代人的需求能力构成危害。人水和谐只是人类与大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一个侧面。我国要达到人水和谐,就要认识到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就要从防止水对人类的侵害,转变为在防止水对人类侵害的同时,注意防止人类对水的侵害;就要从重点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治理转变为在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注意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就要从无节制的开源趋利、以需定供转变为以供定需,按水资源状况确定国民经济发展布局和规划,建立节水型社会;就要从人类向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利用。只有在观念上和行动上实现以上转变,才能在治水工作上正确把握和较好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才能在人水和谐相处中,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遵从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体现人类治水的哲学思辨魅力。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不协调关系在"水"上表现得十分突出.因此,人在处理好与自然关系的框架中,必须处理好人与水的关系,以保障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形态的共同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它主要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阶层结构之间的和谐3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1)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所谓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就是指人与所处的环境和谐共生,人类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资源,爱护环境,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主张天人合一, 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社会生产力就难以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就难以得到保障和改善,在财富极度匮乏的社会中必然潜伏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就难以形成和谐社会.(2)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所谓人与人之间和谐,就是指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团结互助,诚信友爱,这种和谐包括个人与个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谐,也包括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和谐.(3)社会阶层结构之间的和谐发展.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原有的社会阶层因在改革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出现了分化和重组.随着社会成员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频繁流动,人们的职业和身份经常变动,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地产生;随着生产要素的分化和向不同市场主体的集中,不同社会阶层在收入和利益分配上的差距不断地扩大,社会矛盾,摩擦和冲突也就随之产生.虽然各阶层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有相容互补的一面,但是,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对这些矛盾如果不及时加以协调和化解,就有可能导致社会动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各社会阶层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他们都能从改革发展中普遍受益,收入差距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增富减贫,使各社会阶层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劳动合作和利益共享,逐步形成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的稳定社会结构.2构建和谐社会中出现的水问题我国地处中纬度,受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成为一个洪涝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初步控制了大江大河的常遇洪水,形成了5600多亿m3的年供水能力,灌溉面积从亿亩扩大到近8亿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8万km2.但在很多地区,水的问题仍旧是限制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从全国范围看,我国面临的水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防洪标准低,洪涝灾害频繁,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威胁较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几大江河已发生了5次比较大的洪水,损失近9000亿元.特别是1998年发生的长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充分暴露了我国江河堤防薄弱,湖泊调蓄能力降低等问题.防洪建设始终是我国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二是干旱缺水日趋严重.农业,工业以及城市都普遍存在缺水问题.20世纪70年代全国农田年均受旱面积亿亩,到90年代增加到4亿亩.农村还有3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供水不足.干旱缺水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尤其是农业稳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三是水生态环境恶化.近几年,我国水体水质总体上呈恶化趋势.1980年全国污水排放量为310多亿t,1997年为584亿t.受污染的河长也逐年增加,在全国水资源质量评价的约10万km河长中,受污染的河长占.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目前,全国水蚀,风蚀等土壤侵蚀面积36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8%;北方河流干枯断流情况愈来愈严重,黄河利津站于1997年断流达226天(进入2000后,这一现象有所改善).此外,河湖萎缩,森林,草原退化,土地沙化,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量开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水环境.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水的问题将更加突出.仅从水资源的供需来看,在充分考虑节约用水的前提下,2010年全国总需水量将达6400亿~6700亿m3;2030年人口开始进入高峰期,将达到16亿人,需水量将达8000亿km2左右,需要在现有供水能力的基础上新增2400亿m3.保护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任务十分艰巨.3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水是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水是构成生命原生物质的组成部分,参与体内一系列的新陈代谢反应,是生命物质所需营养成分的载体,是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体的原料.可以说,没有水,就不会有人的生命,就不会有一切生物的生长.水资源不仅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原料,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支撑条件.从农业发展来看,水资源是一切农作物生长所依赖的基础物质,如果可供应的水量小于需要的水量,可能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当然,如果水量过多也可能导致洪涝,土地盐碱化等消极作用,从而影响农业生产.从工业发展来看,水是工业生产的命脉,几乎在所有工业生产过程都需要水的参与,如洗涤,冷却等作用.随着工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这时,水资源对工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决定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社会经济发展会对水资源产生一定的压力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当超出水资源一定承载能力时,会对水资源产生很大压力.例如,人口增长对水资源产生的压力,表现在:人口增加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水环境污染,以及由于水资源利用量增加所引起的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工业发展对水资源产生的压力,表现在:工业排污总量随着总产值的提高仍在增加.尽管由于科技进步带来的单位产量的污水排放量有所减小,但减小的速度小于产值增加的速度,所以污水总量仍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水污染不可避免地将会加重,对水资源的压力也会更加严重.农业发展对水资源产生的压力,表现在农用化肥,农药对地表及地下水质的非点源污染,以及农田排水排盐对干旱区淡水资源的影响等.总之,人的社会经济行为必然要影响水资源系统,一方面,随着发展增加了需水量;另一方面,随着发展也增加了向水资源系统排放污水,废水的范围,数量.对水资源系统产生压力,带来威胁是不可避免的.水资源问题又反过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所以在水资源出现危机的情况下,必然又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影响.例如,水质污染和缺乏安全的水资源影响到人的健康状况;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民族团结;水资源短缺直接影响工业,农业生产,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又为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社会经济保障当然,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类处理污水,改善环境的能力也在提高.原来不能治理的污染现在可以治理了,原来需要花费很大代价才能治理的污染现在需要花费较小的代价.并且,随着经济发展,人类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实力来改善水资源系统,例如,可以提供足够的资金进行污水处理,改善生产工艺,改善引水及供水系统,兴修水利,提高用水效率.另外,由于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的认识不断更新,人们管理水资源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又说明,社会经济发展又能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总之,从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来看,水资源不仅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一种宝贵资源,而且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基础,也是生态环境维持正常状态的基础条件.哪一方面离开水资源,也不能正常运行,更谈不上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要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4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及实现条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因为人本身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自然界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的"衣食仓库","武器仓库"和"精神产品"的仓库.生产力虽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离开作为生产环境的自然界这一前提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于它采进行生产的材料."人与自然组成了生态平衡系统,只有维持这种平衡,人类才能得以生存繁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保证.大自然是人类无私的母亲,人是大自然的宠儿,人类往往无所顾忌地向她索取所需.但是并非大自然的一切都适合人的存在和发展,并非一切的自然物都可以直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人类从认识自然到改造自然,从自然中寻找生活资料到创造人类需要的其它物质资料,这期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逐渐认识到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人类的活动如果遵循了自然规律,就能成功;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终将失败.人类轻视自然界的法则,必然遭受大自然无情的惩罚.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告诫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在这里,恩格斯说得最清楚不过了,自然规律只能认识和运用,不能随意创造和改变.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人类社会的发展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条件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最终走向和谐社会,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1)树立先进理念.要摒弃工业社会的自然观,树立新的具有生态文明内涵的自然观.放弃人类征服和控制自然的欲望,重新确立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把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关心其他物种的命运视为人的一项历史使命,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需求和人类文明的存在方式;要树立新的国策观,1983年12月31日召开的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宣布,环境保护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是一项基本国策,这是继中国把人口控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之后,提出的另一项国家大政方针,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的增长,保护自然环境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新的国策观;要树立新的增长观,不仅要关注经济增长指标,更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树立"零增长"观,即:实现人口数量和规模(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同时实现人口质量的极大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善;实现物质和能量消耗速率的"零增长",同时实现社会财富的大幅增长;实现生态和环境恶化速率的"零增长",同时实现生态质量和生态安全的极大提高.(2)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形成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制,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3)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资源环境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加快国家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与完善覆盖全国的国土与生态监测系统,拓展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平台,全面系统的了解人的活动自然生态环境及人类自身发展的影响.为人类高效利用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技术,发展节材,节能,节水,节地,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高新技术,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的替代能源技术.(4)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近10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在依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有不完善的地方,有的法律法规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的要求,因此,必须尽快修改和完善原有的法律法规,同时,尽快填补某些领域存在的法律空白.与立法同步的是要严格执法,依法查处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行为,建立切实可行的资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破坏资源,环境的惩处机制,让经济发展的受益者来支付环境污染的成本,让破坏环境资源者承担应有的责任,确保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发展协调有序地进行;把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理念,同中华民族热爱自然,勤俭节约的传统结合起来,广泛宣传保护环境的法律知识,科学知识,在全社会形成珍爱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努力营造优美,洁净,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5结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尊重与遵循自然规律的发展,是经济,社会,生态相协调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才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没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就不可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今后,我们必须坚持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必须转变对水的认识,从人定胜天,向大自然无节制的索取转变为按自然规律办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从防止水对人类的侵害转变为在防止水对人类侵害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防止人类对水的侵害. 其次,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统筹解决构建和谐社会中出现的各种水问题. 第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因此,我们必须努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认识,掌握,遵循自然规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中构建和谐社会.所以,我们的治水方略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科学的治水观,是以人水和谐促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现代水利的灵魂!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对自然的关照。人水和谐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只要相处了,就能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杨则东 褚进海 陈有明 鹿献章 赵华荣 晁玉珠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合肥230001)
摘要:本文利用多时相遥感资料,调查研究了长江安徽段12个河段的河床演形式及崩岸现状,并对岸线演变趋势,岸带特征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河道演变;崩岸特征;遥感调查
长江安徽段北岸自湖北省段窑,南岸自江西湖口进入安徽段至安徽省马鞍山,全长约405km,河床走向大致呈北东,由一系列近南北向河段与北东东向河段相接,成上升式阶梯形状。平面上看分汊河段与单一河段相间分布,呈宽窄相间的藕节形。
安徽境内长江河道自上而下,按河型分段演变形式可分为12个河段,本文利用多时相航片、TM、ETM资料,调查研究12个河段的河床演变形式及崩岸特征。
1 陈家洲(张家州)微弯分汊型河段
陈家洲又叫张家洲,该洲约于明朝永乐年间出水。至清朝雍正时期,张家洲成为条形,把长江分成左右两条顺直汊道。随着沙洲下移到鄱阳湖口,受湖水出口水流顶托而停止,左、右汊道开始向弯曲汊道发展。由于右汊右岸为低丘,河弯发展受到阻挡而停止,转入淤塞阶段,左汊处在河漫滩平原上,弯道发展迅速,逐渐成为该分汊河段的主汊,并相继形成了长洲、柳洲、蔡家洲、团洲、龟洲和邓家洲。
随着左汊日益淤积和衰退,右汊得以发展,建国后右汊中大轮已通行无阻。
上世纪60~80年代,右汊仍为主汊,而左汊分流有所加强,
受横向环流作用,程营—八里江一带强烈崩塌后退,1969~1986年的17年间岸线后退约400m,同时邓家洲已与张家洲合并向北淤长。
据上世90年代航片资料统计,本河段左岸线长,右岸线长。
2 三号洲顺直分汊河段
本河段下口彭郎矾与小弧山夹江对峙,其上游壅水,河段在历史上经历了数次由单一至分汊至单一河型变化的趋势。所见的分汊河势开始于100多年前,当时河床较窄,江中无江心洲,属于单一顺直河道,近百年来,由于上游河道变化,河流旁向侵蚀,河
道展宽,江中淤积形成江心洲,左岸抗冲刷强度弱,左汊迅速拓宽成主流。后随着主泓右移,于上世纪30年代下三号洲开始露出水面,30~50年代,上、下三号洲继续扩大(图1)。
上世纪60年代~2000年间,本河段变化表现为上三号洲,以上河道继续拓宽,左岸后退约100m,右岸后退约100~200m,上三号洲向上游延伸,同时左汊明显淤积萎缩,左岸向上三号洲迅速靠近,最大推进距离900m,右汊成为主流。而下三号洲则向下移,1969~2000年间洲头下移2000余米,其右汊逐渐淤积,有新心滩生成,左汊为主流,左凹岸受到强烈侵蚀而崩塌。
图1 上下三号洲顺直分汉河段一百年来河道演变比较图
根据上世纪90年代航片计算,本段左岸线长,右岸长,直线长,曲折度,江心洲4个。
3 搁排洲微弯分汊河段
搁排洲是区内最大的江心洲之一,它的形成与小孤山、彭郎矶这一对矶头,特别是彭郎矶的单向挑流密切相关。
根据记载唐宋以来,彭郎矶始终临江,小孤山则有明显变化。明朝前,小孤山峙立左岸,明成化二十年(1484),发生切滩,江水忽分流于山北,清朝小孤山依然立在江中,到民国年间,左汊淤塞,小孤山才再次登陆临江。
搁排洲大约是清道光年间在峰火矶至马当矶之间出水,由于当时小孤山左汊处于淤塞过程中,彭郎矶挑流增强,搁排洲左汊迅速扩展。同治年间,搁排洲在向下游延伸越过马当矶的同时,沙洲北缘也迅速发展,左汊已成为主汊。光绪至民国年间,小孤山左汊完全淤死,彭郎矶单向挑流更加显著,本河段左汊继续向北扩展成弯道,河道中又相继沉积了年字号洲、庄兴洲、双新洲、往复洲等,并与搁排洲合并成一大沙洲。
从1954~2000年航卫片解译结果看,小孤山的挑流作用略有增加,使本河段右汊分流加强,右岸马当矶上侧受到较强的冲刷,1969~2000年间其岸线后退500余米,右汊中水流受马当矶挑流作用,深泓左移,使瓜字洲明显后退,从1975~1986年的11年间,瓜字号洲就后退1100m,平均每年后退100m。本河段左汊扩展不明显,仅在汊道入口处局部后退400多米(1969~1986年),在弯道顶端左岸受横向环流作用而后退,1954~2000年后退500m,其中主要是在1975~1986年间后退的。另外,在左汊道中又新生成了一个江心洲。整个搁排洲基本稳定,其东缘略有扩散,北、西缘略有后退。洲尾从1954~2000年共后退900m左右。
根据上世纪90年代航片解译统计,本河段左岸线长,右岸,直线长,曲折度,江心洲4个。
4 东流顺直分汊河段
本河段从牛矶至吉阳矶,河道顺直,由于本河段出口处吉阳矶和沟口这对锁江矶头造成河段壅水成洲。历史上河道变迁主要表现为心滩出水,河道水汊展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老洲靠岸,江面束窄,成为单一河道,后又拓宽,如此反复。河道中的棉花洲、玉带洲和天心洲形成于清末民国初期,受沙洲扩展和右岸矶头挑流影响,左岸雷港-湖东之间的靠岸边滩遭受强烈冲刷,岸线后退。吉阳矶以南右岸略有拓宽,江中沉积形成共和洲。
1954~1969年间,共和洲左汊分流较强,左岸后退(最大距离约400m),1969~1975年间共和洲扩大,左岸线趋直,之后左汊淤塞,共和洲迅速与左岸连成一片,造成该处左岸从1969~2000年的31年间,岸线前进的最大距离为1400m。由于出口处江面忽然变窄,使上游壅水明显,棉花洲、玉带洲和天心洲上下扩展,成柳叶条状雁行排列,心洲之间距离很小,河道继续向两侧拓宽。从最新的航卫片上分析,目前河道分汊拓宽已近顶峰,河道开始淤积,随着水流动能的积蓄,将有可能从棉花洲与玉带洲之间或玉带洲与天心洲之间冲开,形成主汊,而使两边沙洲靠岸,再次成为单一顺直河型。
本河段左岸线长,右岸,直线长,曲折度,江心洲5个。
5 官洲微弯分汊河道
本河段位于吉阳矶至皖河之间。原是外形上下狭窄、中间宽的鹅头型分汊河道。左岸为较开阔的冲积平原。右岸阶地,矶头临江,控制着河势的发展。特别是吉阳矶、其挑流方向的改变,对河床的沙洲形成、江岸变迁影响重大。
明朝中叶以前,本河势以山口(皖口)为顶点形成一个大河弯,在弯道凸岸(右岸)已有磨盘洲、新洲形成。此后,吉阳矶挑流增强,江流直射西北折向东北直趋安庆,弯顶在山口附近处于缓流区,形成沙帽洲、光洲。明末沙帽洲、光洲靠岸,皖水入江口向前延伸,到清代乾嘉时期,河弯顶端南移至江家店一带,江中沉积了育婴洲等一系列小沙洲,河道演变成微弯分汊河型,主泓在育婴洲右汊。至此本河段的演变进入又一个旋回,鹅头型分汊河道只不过是近160年以来的事。
大约在1825~1858年前后,由于吉阳矶挑流变化,主泓改走保婴洲(又称官洲,即合并后的育婴洲)左汊,河道由微弯分汊向左侧分汊发育,左汊曲折度加大。1858~1912年前后,左汊继续为主泓,官洲后退,左汊顶部沉积了路洁洲(即培文洲的前身)。而在右汊中又出露了清节洲。鹅头状分汊河型基本形成。1912年以来,吉阳矶单向挑流增强,主流直射老湖滩折向东北,官洲右汊又成为主泓,左汊则逐渐淤窄成为支汊,培文洲和官洲合并。与此同时,官洲南缘受主流强烈冲刷后退,清节洲则向北扩展增大,其上又沉积了复生洲,河型有向复式鹅头状分汊河型发展(图2)。
建国以来上述河势仍有发展。1954~1969年最大后退距离2400m,1969~1975年后退600m。但1975~1986年间,由于在官洲左汊入口处筑有拦水坝,迫使官洲洲头与左岸相连,成为左岸一部分,其下侧洲尾受主泓冲刷后退2200m左右。由于人工工程使鹅头形左汊淤死,本河段成为直角拐弯的弯曲分汊河势,鹅头形也随之消失。
图2 官洲河道100多年来河道演变对比图
本段左岸线长,右岸长,直线距离,曲折度,江心洲3个。
6 安庆江心洲顺直—弯曲分汊河段
本河段上起安庆市,下至拦江矶,以黄湓为顶点形成直角拐弯形态。此弯曲分汊河势始于明朝中叶前,先在右侧黄湓与牛头山之间沉积了新洲,河道开始分汊,主汊位于左汊,使右岸受到强烈侵蚀而后退。清咸丰、同治年间,左岸线与今大体相同,而右岸黄湓一带较现在平直,黄湓距江有6km之遥。清末以来,由于新洲不断扩大并向下游延伸,右岸急剧后退。目前黄湓距长江已不足2km了。
从这次调查结果看,本河段基本稳定,仅在江洲左汊因沙洲的扩展而使左岸于1954~1969年后退100m,拐头1954~1986年后退约300m。2000年已经看到左汊深槽部位已不到150m,目前左汊分流增加,使江心洲向左岸逼延,淤积严重。
本河段按河型又细分为:
(1)安庆单一顺直河段,该段左岸线长,右岸9km,直线长,曲折度;
(2)安庆江心洲弯曲分汊河段,左岸长,右岸,直线长,曲折度,江心洲2个。合计:左岸长,右岸,直线长,江心洲2个(图3)。
7 铁板洲鹅头型分汊河道
本河段从拦江矶至扁担洲。江水受拦江矶挑流直奔至枞阳后东折,又被下枞阳姆山挑流南转,鹅头型分汊形成很早,弯顶枞阳成为历代濒江要地。
明朝中叶前,鹅头部分江中分布有罗塘、铁板二洲。其中罗塘洲较大,铁板洲位于罗塘洲东南方。长江因此被分为三汊,至龙窝汇合,故此处以南,江面有三江口之称。清代乾隆年间,左汊成为主流,罗塘、铁板二洲的西南边受冲刷后退,铁板洲下尾则又有铜板洲出水。同治年间,罗塘洲靠向左岸,原罗塘洲与铁板洲之间的中汊则成鹅头弯曲分汊,铜板洲也在此时与铁板洲合并。民国年间,在鹅咀处右岸受汇流顶冲而后退,并沉积了扁担洲。
1954~上世纪90年代末,本河段基本没有变化,只有局部岸线变化。如受拦江矶挑流作用,新河口一带左岸1975~上世纪90年代后退了近300m,表明这段时间拦江矶挑流增强。在鹅咀汇流处,右侧扁担洲向右岸后退,并于1975~上世纪90年代后退了近300m,表明这段时间拦江矶挑流增强。在鹅咀汇流处,右侧扁担洲向右岸后退,并于1975~上世纪90年代间靠岸。铁板洲南缘不断增长。
图3 长江安庆段100多年来河道演化对比图
本河段左岸线长,右岸,直线距离,曲折度,江心洲3个(包括拦江矶)。
8 池州顺直分汊河段
本河段自扁担洲到大通,历史上江岸、沙洲演变频繁,故道残迹密布。在航卫片上左岸程家南一带可见有三期长江汊道演变留下的古河道痕迹,早期汊道从左大圩经鲍家圩至老洲,中期汊道由龙湾经汤沟镇至源子港,晚期汊道自白沙包经源子港、老洲至老洲头。后期汊道均穿前期汊道,而且逐次南移说明该河段河床有数次南北向摆动,江面有日渐束窄的趋势。
北宋时期,池州城距江岸十余里,整个河势较目前偏北。航卫片上反映的早期汊道可能就是这一时期河道左汊的残迹,明朝中叶,长江过江口后,在该河段内有估价、乌落、新洲和武梁四洲形成,受顺直河床控制,沙洲均呈长条形。当时江面较现在开阔,从池口至汤家沟最宽部分达15km。左岸自七里矶、新开沟经马船沟、汤家沟、源子港至老洲头;右岸从乌沙镇经汪家村、池口、流波矶至梅埂。这些在遥感图像上都有反映。
明末清初,在马船沟与源子港之间的微弯河段中又沉积了新洲。上述中期汊道应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清道光时期,新洲靠向左岸,中期汊道成为故道,左岸显著推进。在江中又形成了三个条形沙洲,从右向左为崇文洲、氽水洲和凤凰洲。池口段演变成为多汊性河型,其左汊为主泓,使新洲边滩受强烈侵蚀崩塌。
清末至民国年间,估价洲、乌落洲靠到右岸,其右汊乌沙夹江淤塞;左岸武梁洲靠岸,其左汊即为上述晚期故道、与此同时,崇文洲(即长生洲)与合并了凤凰、氽水洲(统称凤凰洲)仍在扩大,凤凰洲右侧又有碗船洲在水,致使池口下侧的乌落洲边滩遭强烈冲坍,池口再次临江。
1954~2000年,河道在分汊段有所变动。凤凰洲逐渐右移,使右汊处于萎缩中,1975~2000年间在右汊入口处又有一些小的无名沙洲露出水面。河道中汊为主泓,左汊分流也较大,使左汊入口入又有一些小的无名沙洲露出水面。河道中汊为主泓,左汊分流也较大,使左汊凹岸后退(1954~2000年间共后退约250m),长生洲下移,并在洲头部位被切割,在三汊汇合处,由于中、左汊为主泓,在出口下侧右岸边滩遭到强烈侵蚀,1969~2000年后退300多米,其对岸左岸处于滞流区,边滩生长,岸线推进,1954~1969年推进200m,1969~1975年推进100m,1975~1986年推进300m,至2000年又推进100余米。可见推进速度有加快趋势。在分汊段的上、下单一顺直河段,岸线基本没变化。
本河段左岸线长,右岸,直线长,曲折度,江心洲8个。
9 紫沙洲复式鹅头分汊河段
本河段上起大通,下到荻港,是区内河势最复杂的河段。右岸羊山矶、十里长山、荻港等很早就已临江;左岸为较开阔的超河漫滩,历史上河道变迁主要发生在这一侧。
宋代以前,从十里长山到荻港附近的江中已有大型沙洲形成,称丁家洲。可见本河段早在一千多年前即属分汊河型,它的形成与羊山矶、土桥点的挑流有密切关系。两宋时代,随着大通口和悦洲的形成,羊山矶挑流减弱,丁家洲有明显靠岸趋势,其右汊已成夹江(称丁家夹),这在遥感图像上仍可看到从丁家洲经朱家咀、钟仓至洪家村的丁家夹故道影像。明代中叶前丁家夹淤死,丁家洲完全成为右凸岸的边滩。这时,羊山矶至铜陵县的江面很开阔,达15km,说明羊山矶挑流再次增强,左岸线稳定在王家咀、土桥、胥坝一线南边,在丁家洲两侧江中有沙洲出水。当时河道较直,属微弯分汊型。
明中叶至清中叶的200多年间,是本河段重大的演变时期,鹅头状分汊即形成于这一阶段。其原因是在和悦洲附近又有沙洲出水,羊山矶挑流大为减弱,使羊山矶至铜陵段的左侧沙洲靠近左岸,边滩迅速向外扩展。因此,河流通过大通后,由南向正北直冲土桥以下的左岸,使左岸线急速向北后退。到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左岸已退至今刘家渡、凤凰颈、姚家沟一线,200年间左岸共后退10余千米。微弯河道演变成曲折率达的弯曲河道。与此相反,右岸丁家洲一带缓流区,江中沙洲大量涌现,明末清初,章家洲、紫沙洲等陆续出水,并于乾隆年间合并成大洲。在左岸一侧又有卫生洲、太阳洲和大兴洲出水。复式鹅头状分汊河型至此形成。与此同时,在十里长山西侧江中也有一些小沙洲出水,到清代中叶合并成一个大型长条状沙洲(老洲)。在复式鹅头分汊形成初期(咸丰、同治年间),主流在左汊、次为右汊,中汊最小。清末到民国年间,安定街一带折流增强,中汊迅速冲开成为主泓道,太阳洲逐渐左移。上世纪30年代初,刘家渡至凤凰颈一带又有太白洲形成,原左汊主流因此束窄为小夹江。
1954~2000年间继续上述河势变化,在鹅头主泓变道处,受横向环流作用,深泓位于弯道左侧,其顶端太阳洲急速后退,1954~1969年洲头后退1200m,1969~1975后退200m,1975~2000年后退1200m,历时46年太阳洲洲头共后退2600余米,平均每年的后退约57m,其中以1975~2000年间后退最快。随着太阳洲、太白洲的后退,其左汊夹江趋于淤塞。同时主泓右侧紫沙洲外扩,并在54年前后,紫沙洲外侧又有一些小沙洲出水,逐渐增大合并,到1986年已合并成一大洲,并有与紫沙洲合并的趋势。
老洲顺直分汊段,主流在左汊,右汊出口处1969~2000年间有新沙洲出水,使右汊趋于淤塞,导致左汊分流进一步增大,土桥上侧左岸受冲刷略有后退,1954~2000年共后退约200m,而老洲左侧的沙洲出水,更将主泓逼向左岸,使之左岸发生崩岸。老洲总体向上游增长。另外,在和悦洲上侧江中又生成了一沙洲。
在鹅咀至荻港单一弯曲河段,右凹岸顺安河口一带受鹅头弯道主泓顶冲而表现为强烈锓蚀,崩岸显著,对岸左凸岸则以堆积为主。
本河段按河型分为:
(1)大通微弯分汊段:左岸线长,右岸长,直线长,曲折度,江心洲2个;
(2)紫沙洲鹅头型分汊段:左岸线长,右岸长,直线距离,曲折度,江心洲9个;
(3)顺安河口至荻港单一弯曲段:左岸长,右岸长,直线长,曲折度。总计本河段左岸线长,右岸长,直线距离,曲折度,江心洲9个。
10 黑沙洲鹅头分汊—白卯洲微弯分汊河段
本河段上自荻港,下至芜湖,由黑沙洲鹅头分汊段和白卯洲微弯分汊段两部分组成。左岸为开阔的超河漫滩阶地,右岸则是二、三级阶地和丘陵山地。历史上河道有较大的摆动变化。
宋朝以来,荻港、新港、三山均为频江要地。随着右岸矶头着流,左岸变化很不稳定。分汊与单一河床形式交替出现,尤期是板子矶的挑流作用,使黑沙洲不断向北扩展,左岸崩退。到民国以来,在黑沙洲左汊弯道顶冲点下移演变成鹅头型分汊河型的同时,其右汊扩展成主泓,并直奔东北方向,使得三山街河段左岸节节后退,右岸迅速淤涨成七八个边滩,并陆续靠向右岸,自宋代以来该河段左岸共后退了六七千米,芜湖大拐拐头位置下移11km,并同时左移(图4)。
1954~2000年,黑沙洲河段,由于泥汊一带强烈折流作用,使黑沙洲显著后退,其洲头1954~1969年后退1200m,1975~2000年又后退了近2000m,同时泥汊下侧左汊入口处的左岸边滩生长较快,1954~2000年左岸前进约800m。黑沙洲左汊弯道顶冲点下移,黑沙洲左汉2001年调查时发现已淤积严重,不能行船,正在向快速淤死方向发展。同时黑沙洲北侧的小沙洲1954~2000年间下移约1000m。天然洲扩展。白卯洲微弯河段,上侧左岸淤长,右岸后退,下侧左岸受到强烈的侵蚀,鲫鱼洲几乎消亡,芜湖大拐拐头1954~2000年后退2500m,右岸六凸子、八凸子等之间的夹江迅速淤死靠岸。右岸线显著外移。
2000年卫片所示,黑沙洲鹅头型分汊河段:左岸线长34km,右岸长直线长,曲折度,江心洲3个。白卯洲微弯分汊段:左岸线长,右岸长,直线距离,曲折度,江心洲1个。
图4 芜湖河道100多年来河道演变对比图
11 陈桥洲微弯分汊河段
本河段出口处由于东、西梁山锁门(古代称之为天门山),在其上游壅水,明朝时陈桥洲、曹姑洲已经形成,长久稳定少动,唯陈桥洲左汊时淤时扩,左岸变动较大。
1954~1986年间,陈桥洲洲头先退(1954~1969年后退约1900m),后上涨(1969~2000年前进2800m),在其左汊左岸也经历了先退、后扩张的变迁过程。曹姑洲自1954年以来洲头一直后退,洲尾基本不动。1975~2000年间在陈桥洲与曹姑洲之间又有沙洲出水。陈桥洲左汊有形成鹅头形弯道趋势,但由于受到左岸西梁山及二级阶地的阻挡,所以不能成形。
本河段左岸长,右岸,直线长,曲折度,,江心洲3个。
12 马鞍山顺直分汊河段
本河段上自东、西梁山,下至铜井。历史演变较为复杂。元代以前,左岸显著向东突出成大凸岸,采石矶江面较狭窄,现今的江心洲当时已经出水。元、明以来,主泓一直在右汊,河道中沙洲大量涌现与合并。由于江心洲的扩大,分汊河道向两岸发展,江岸不断后退,明末清初,江心洲左汊代替右汊为主泓,右汊逐渐萎缩。清朝中叶,大黄洲出水,清朝末期,左岸突出部分冲刷殆尽,弯曲岸演成顺直河岸。大黄洲与江心洲之间中汊为主泓,使大黄洲受顶冲迅速后退,中汊段河面展宽,于1912年~1934年间小黄洲出水,使大黄洲左汊衰亡,并于1935~1946年间靠向左岸。小黄洲形成后迅速淤长和下移,同时其右汊代替左汊成为主流(图5)。
图5 马鞍山河道100多年来河道演变对比图
1954~1986年间,本河段又有新变化。除江心洲左汊继续为主泓外,小黄洲与江心洲之间的中汊却处于淤塞阶段,小黄洲左汊分流逐渐增强,尤其是1978~2000年间,中汊河道中大片沙洲出水,江心洲左汊左岸后退(最大后退距离400m左右)。小黄洲下移约600m,小黄洲左汊左岸侵蚀强烈,出口处左岸拐点后退约1000m,左弯汊道逐渐取直。江心洲右汊仍处于萎缩过程中,大江心洲继续扩张。
本河段左岸线长,右岸长,直线长,曲折度,江心洲3个。
参考文献
[1]杨则东,鹿献章.长江安徽段及巢湖水患区防洪治水的环境地质问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10(3):279~283
[2]杨则东,鹿献章.安徽境内长江岸带崩塌遥感调查.国土资源遥感,1998(3):22~25
[3]陈秀其,杨则东,鹿献章等.长江安徽段崩岸特征及其形成的地质条件.灾害学,2002,17(总66期、增刊):72~75
[4]杨则东,徐小磊,鹿献章.巢湖水患的环境地质问题.灾害学,2002,17(总66期,增刊):64~71
[5]杨则东,徐小磊,谷丰.巢湖湖岸崩塌及淤积现状遥感分析.国土资源遥感,1999(4):1~7
[6]杨则东,鹿献章等.长江安庆段河道演变及塌岸分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16(1):61~63
Remote Sensing Survey and Study on River course Evolution and Bank Collapse along the Yangyze River in Anhui Province
Yang Zedong, Chu Jinhai, Chen Youming, Lu Xianzhang , Zhao Huarong, Chao Yuzhu
( Anhui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Hefei 230001)
Abstract: Based on polytemporal remote sensing data, this paper studied riverbed evolution patterns for 12 river segments and bank collapse feature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Anhui Province.
Key words: Yangtze River; Remote sensing survey; Characteristics of bank collapse; River course; Evolution
一 有关河流阶地的成因 以下论述首先把河流阶地分为两大类:河蚀旋回阶地与非河蚀旋回阶地,并着重指明前者是由于河流的侵蚀-堆积-再侵蚀作用这样一个河流侵蚀旋回过程形成的。其结果使谷底升高于河水面之上,成为阶地地形。而引起河蚀旋回的基本动力是河流活力的变化(河流活力与流速的平方和流量的乘积的半数成正比,与输沙量成反比),而导致河流活力变化的根本原因,有新构造因素、气候因素、河流袭夺或改道等。至于非河蚀旋回阶地,则由于岩石性质与产状,两次河曲的重复摆动,山溪、洪流在主河两侧的冲积锥、洪积扇堆积等所造成,它不是受河流活力增强而引起,也就是说它不是河流侵蚀旋回过程的反映。 (一)河蚀旋回作用所形成的阶地 河蚀旋回阶地是由于河流的侵蚀、堆积和再侵蚀作用而形成。它反映河流作用和河谷发育的几个阶段。首先是侵蚀作用形成了河谷,随着河流的旁蚀作用和堆积作用的进行而形成河床侵蚀面及河床堆积物和漫滩堆积物。以后又由于河流向下侵蚀的加强,河流进一步切入原来的河床或漫滩并力图在更低处开辟新的河道,所以过去的河床和漫滩就高出于河水面之上而成为阶地。因此阶地面代表河流旁蚀过程和堆积过程,而斜坡则代表河流的向下侵蚀过程。前者代表河流作用的相对稳定时期,即形成宽广的谷底;后者代表河流作用的相对不稳定时期,又重新恢复向下侵蚀作用。上述河流的旁蚀、堆积与再度侵蚀下切作用的转化是受河流活力与阻力的对比变化关系所决定的。 在此仅就河蚀旋回阶地的各种成因因素分别地予以分析。 1.新构造运动 在河流流域内或河流流路上发生新构造拾升运动(如背料式挠曲或沿断层作翘起上升),则在河流纵剖面上坡度增大,河流向下侵蚀作用增强,使原来的河床、漫滩泛滥平原抬升而成为阶地。另外,在河流侵蚀基准面附近或河流下游地区,如发生新构造运动的挠陷作用,并因侵蚀基准面下降后河口地段新出露的河床纵剖面坡度较原来增大,则在河流下游一定地段内流速增大,河流又恢复向下侵蚀作用,形成阶地。 此种河流阶地,往往与河流纵剖面上的旋迥裂点相对应。在裂点以下,因河流已发生向下侵蚀作用,就有阶地形成。在裂点以上,则因河流尚未发生向下侵蚀作用,就没有阶地形成。裂点代表重新恢复向下侵蚀作用的顶点,亦即由于活力增强所发生的溯源侵蚀的顶点。 2.气候因素 气候的变化也十分显著的影响到河流活力的增大或减小。气候变化主要是通过雨量(干、湿)和热量(冷、暖)变化所引起的,并导致河流侵蚀、堆积状况的差异。气候上的热量、水分变化是相互制约的不可分割的。但为了叙述方便也还是分别地予以讨论。 (1)干、湿气候变化所发生的影响 气候由湿润变为干燥时,对河流活力的影响发生两种不同情况。一方面由于雨量大减,地表径流减少,河流流量减小,则河流活力亦随之变小,河流则发生堆积作用。另一方面因地表径流减少,被挟带到河流中的碎屑物质亦减少,即输沙量减少,又引起河流活力增大。当输沙量减少,所引起的河流活力增大,超过因河流流量减少而引起的河流活力减小的情况时,则河流恢复向下侵蚀作用,形成阶地。反之,如果输沙量减少所引起的活力增大,不足以抵消和补偿由于流量减小而引起活力减小的情况时,则河流无力侵蚀河床,主要表现为堆积作用。 此外,由于气候变干,也可影响到流域内植物衰亡、地表剥蚀作用加强,进入河流的碎屑物质增多,输沙量增大,引起河流活力减小。在这种情况下,流量的减少和输沙量增大都促使河流活力变小,因而河流堆积强烈,成为堆积性河谷。所以在气候变干燥的情况下,一般是活力减小发生堆积,但在个别地段也可能发生侵蚀,形成阶地。至于究竟是属于哪一种,则应根据具体情况,深入分析。 气候由干燥变为湿润时,对河流活力的影响也发生两种不同情况。一方面由于雨量增多,地表径流增多,河流流量增大,则河流活力亦随之变大,河流又恢复向下侵蚀作用,形成阶地。另一方面因地表径流增多,被挟带到河流中的碎屑物质亦增多,即输沙量增大,又引起河流活力减小。当输沙量增大所引起的河流活力减小超过因河流流量增大而引起的河流活力增大的情况时,则河流发生堆积作用。反之,如果输沙量增多所引起的活力减小,不足以抵消和补偿由于流量增多而引起活力增大的情况时,则河流仍可恢复向下侵蚀作用,形成河流阶地。 此外,由于气候变湿,也可影响到流域内植物生长的繁茂,地表剥蚀作用减弱,进入河流的碎屑物质减少,即输沙量减少,从而引起河流活力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流量的增大和输沙量减少都促使河流活力增大,故河流重新恢复向下侵蚀作用,形成阶地。所以在气候变湿润的情况下,一般是活力增大,河流恢复向下侵蚀作用,形成阶地。但在另一些条件下也可能发生堆积。所以必须分别地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流量和输沙量对河流活力所起的作用。 (2)冷、热气候变化所发生的影响 在此所提出的冷热气候变化,主要是指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在冰期和间冰期中,不同地区河流的活力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河流的侵蚀堆积作用。冰期时,因气候严寒,大量固体水被禁固在大陆上,大洋水位降低。这对冰川笼罩范围以外地区的河流侵蚀、堆积过程,发生很大影响。靠近海洋的陆地部分,因侵蚀基准面降低,新露出的海底部分,坡度较河流下游河床的坡度大,故河流活力增大,发生向下侵蚀作用,形成河流阶地。但也可能发生另外两种情况:侵蚀墓准面下降所出露的原海底部分其坡度如小于河流下游河床的坡度时(河流在一定距离内发生回水现象)由于河流活力减少,发生堆积作用。如果侵蚀基准面下降所出露的原海底部分其坡度与河流下游河床的坡度一致时,新出露的原海底部分,其河流活力情况,侵蚀、搬运和堆积情况和原来河流下游河床的情况一样。 在距海较远的河流中、上游地区,在冰缘气候条件下,寒冻风化和泥流作用强烈,又加上冰川侵蚀搬运来的物质较多,它们都先后地被挟带至河流中,故河流输沙量增大。同时由于降水以固体形式降落并被冻结或留滞于地表,故河流流量减少。输沙量的增多和流量的骤减都引起活力变小,发生堆积作用。于是河谷底部被大量堆积物充塞。 间冰期时,因气候变为湿热,大陆上的固体冰雪融解。大量河水流入海洋,故大洋水面升高。滨海的陆地部分遭到海浸,在河流下游发生回水现象。从而使堆积作用增强,河口附近被堆积物充塞。 在距海较远的河流中、上游地区,在间冰期由于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生长变好,被挟带进入河流中的碎屑物减少,输沙量减少。同时由于固体冰融解成水,注入河流,增加了河流的流量。随河流恢复向下侵蚀作用,在冰期时堆积于河谷内的物质,相对高出于河面之上成为阶地。 3.河流袭夺或改道 河流发生袭夺或改道后,由于袭夺河接受了转向河(被袭夺河上段)的水量,故流量增大,活力增强,发生向下侵蚀作用。河床相对高起成为阶地。 以上三种因素所形成的阶地,都是由于河流的侵蚀旋迥作用所形成的,故可称之为河蚀旋迥阶地。其中以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因素所形成的阶地为最多,且分布最为普遍。 (二)非河蚀旋回作用所形成的阶地 此种阶地,虽然也呈现为分布于河流两侧的阶梯状平台地形,但就其成因分析,不是河蚀旋回作用所形成的。现就其中的几种,分述如下。 1.岩石性质不同所形成的阶地 如河谷两坡出露水平产状的岩层,且软、硬岩相间,交互成层时,则常形成阶梯状平台,可称之为岩石阶地(某些地貌学课本上称之为构造阶地或剥蚀构造阶地)。岩石阶地的成因,是由于沿谷坡流动的散流或暴流或其他外力剥蚀作用,将松软的岩石侵蚀剥蚀掉,促使谷坡后退。而水平构造的硬岩则呈平台地形出露在谷坡上,成为平坦的阶地地形。如果由几组软硬岩组成时,则在河谷中形成数级岩石阶地。岩石阶地的宽度不等,主要取决于软岩的被侵蚀剥蚀后退露出的硬岩层理面的宽窄来决定。有时可宽达数千米。岩石阶地的前后缘斜坡很陡,有时甚至壁立,其高度常等于一组软硬岩的厚度。 值得提出的是岩石阶地表面,并不代表河流作用相对稳定时期的谷底,而是水平构造硬岩的层理面。 2.冲积锥、、洪积扇阶地 来自山区的溪流在注入主流河谷时,在河谷两侧堆积成冲积锥或洪积扇。其前端由于主流的旁蚀作用常形成河曲陡壁,它高出于主流的河滩之上,类似阶地。有些迭置的冲积锥或洪积扇,也具有阶梯状特点。其成因或由于山体抬升,或由于主流基准面下降,致使支流切入原来的冲积锥或洪积扇之中,并在其前端再堆积成新的冲积锥或洪积扇。 此外,在山坡谷坡或河岸等地岩体不稳定,常发生泥石流,滑坡或河岸塌方,该地段小块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滑落、堕落或塌陷在河边,其顶面平,前缘后缘都界以陡坎,也具有阶地特点。但其沿河伸展的范围有限。 以上为详细成因剖析,如需综合回答的话,如下: 河流阶地是河床演变长期效应的表现方式之一, 它的形成和演变主要受到下述因素的影响: ①构造运动: 往往造成河道比降的变化, 影响河流系统中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②气候变化: 主要是降水以及与之相关的植被等通过影响河流的水量和含沙量来影响河流过程和河流地貌;③侵蚀基准面下降: 导致河道比降的增大从而增强河流的下切侵蚀能力;④河流袭夺: 袭夺后的河流侵蚀加强, 被袭夺的河流的侵蚀减弱;⑤河曲摆动和岩性差异: 引起差异性水流侵蚀现象;⑥冰川进退: 引起侵蚀部位以及侵蚀能力的变化。此外, 还有河流支流汇合、滑坡以及泥石流等对河流系统的影响也可以影响到河流阶地的演变。⑦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水利工程建设,改变了基准面。 二 研究意义1 河流阶地与地壳形变 国内外学者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 河流阶地的形成演变常会受到地壳形变的影响。河流阶地常常被断层错断, 类型有: ①单侧型: 阶地仅发育于断层的上盘; ②高单侧低连续型: 高阶地仅发育于断层上盘的一侧, 而低阶地在断层两侧均有发育, 而且上下连续, 没有错断, 表明了该断层在前期活动, 而到了后期逐渐趋于稳定; ③错断型: 阶地在断层两侧的发育级数可一一对比, 但是每级阶地均被错断,阶地的错距要大于低阶地, 反映断层有多次活动; ④高单侧低错断型: 高阶地仅发育于断层上盘, 低阶地在断层的两侧都有发育而且均被错断, 反映该断层在前期有强烈的活动, 而在后期断层仍在活动, 同时在断层下盘一定范围内也开始抬升。 河流阶地的变形特征可以反映新构造的活动方式。共和盆地的阶地发育主要与区内向南偏东掀斜抬升有关。从共和盆地向上的黄河干流是通过一级河流袭夺才贯通的, 造成黄河的阶地级数向上游方向递减。其中自唐乃亥到玛曲之间的黄河峡谷河段, 是在大约两万年前才贯通的。黄河上游的水系变迁, 主要是与黄河上游地区的差异性构造运动有关, 由此引起了黄河的水系的变动, 反映在黄河上游两岸的阶地上。 正常情况下, 分布在河流河谷中的各级阶地面大致和河床纵向平行, 但构造活动的方式和范围会导致阶地发生不同的变形。(1)某地区内地壳大面积均匀上升, 河流普遍下切侵蚀, 在整个流域内都将形成阶地。(2)在同一时期内, 如果在一地区地壳上升幅度大, 速度快, 而另一地区上升幅度小, 速度慢, 那么在上升幅度大的地区, 阶地高度将比上升幅度小的地区大。如果上升幅度在河口最大, 那么阶地向上游辐聚。如果上升幅度在河源最大, 则阶地的纵剖面向上游辐散。(3)如果同一时期内, 不同地段的构造运动方向不一致, 上升地区形成向上游辐散式阶地, 下降区形成埋藏阶地。(4)如果河流某段受褶皱构造影响上升, 那么阶地在这一段呈上拱状, 也反映出褶皱的形态, 同时阶地的级数也可能增加。(5)如果活动断层横断河谷, 阶地在穿过断层时会被错断, 而不连续。(6)如果断层还有水平运动, 阶地还有水平方向上的错断。 2 河流阶地与气候变化 温度和降水等气候条件的变化可以引起植被、土壤侵蚀、河流水量和泥沙来源的变化,从而导致河流的冲淤变化, 部分信息可以反映在河流阶地上。气候偏暖湿时, 可使流域植被更加发育, 侵蚀作用趋缓, 被侵蚀物质的平均粒径趋小; 同时化学风化作用加强, 风化产物颗粒更细, 其中次生粘土矿物含量更高。气候偏干冷时, 则情况会相反。河流的下切与稳定的湿热气候同期, 河流加积作用发生在由干向湿或者由湿向干的过渡时期。气候变化通过流域降水量、植被发育、风化、侵蚀过程等因素的调控, 对各种河流地貌过程和河流沉积物产生重要影响, 可以通过对河流阶地沉积的研究反演气候的变化。海平面变化、冰期- 间冰期演替等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证据。海平面相对上升的时候, 河流中下游河谷发生溯源堆积;在海面相对下降期间发生溯源侵蚀, 可以形成阶地。冰期基准面降低, 河流下蚀能力增强, 阶地容易形成。 附上引用资料和参考文献:综合自《地貌学原理》. 杨景春, 李有利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1~230页. 《河流地貌学概论》沈玉昌, 龚国元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56~71页, 85~153页. 少量来自百度百科,地质百科全书及以下文献资料等。[1] 郑文涛, 杨景春, 段锋军. 威武盆地晚更新世河流阶地变形与新构造运动. 地质地震, 2000, 22(3): 318~328.[2] 史兴民, 杨景春. 河流地貌对构造运动的响应. 水土保持研究, 2003, 10(3): 48~51.[3] 胡小猛, 傅建利, 李有利. 汾河流域地貌发育对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 地理学报, 2002, 57(3): 317~324.[4] 李有利, 谭利华, 段烽军, 杨景春. 甘肃酒泉盆地河流地貌与新构造运动. 干旱区地理, 2000, 23(4): 304~309.[5] 陆中臣, 贾绍凤, 黄克新, 元宝印. 流域地貌系统. 大连:大连出版社, 1991, 77~107, 166~272, 313~336, 351~356.[6] 冯 起, 李振山, 陈广庭. 国外干旱区河流地貌研究综述. 地理研究, 1997, 16(2): 89~95.[7] 周厚云, 高全洲, 朱照宇, 郭国章. 气候环境变化的河流响应.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40(6): 81~85.[8]刘小凤, 刘百篪. 应用“构造- 气候旋回”年代方法确定河流阶地形成年代的初步研究. 西北地震学报, 2003, 23(4):395~403.[9]魏全伟等.河流阶地的形成、演变及环境效应.地理科学进展,2006.望采纳,谢~PS :分是不是太少了,打字很累的说⊙﹏⊙
关于文字发展的学术论文篇二 文字的形成和发展 摘 要:通过对文字起源和形成的简单论述知道了汉字的主要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汉字的各个时期的演变过程。从而让我们对汉字有更加深入和系统化的理解,正确把握文字发展方向,以便于我们能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我们民族的文字。 关键词:文字的起源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有着文化传承的国家。汉字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载体,它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一、汉字的形成 1.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就像中国文明的起源一样有着很多古老的传说。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最有名的要算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然而成系统的文字是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只是文字整理者或编辑者。文字是在劳动中产生的,最初只是一些传递简单讯息的刻划符号。这些符号是原始社会晚期被人们刻在或彩绘在陶器上面,还有少量的被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这些符号比殷墟的甲骨文要早的多,它们可以说是汉字的源头。 2.文字体系形成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目前商代文字资料主要是河南安阳殷墟占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上的文字,被叫做“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也最能代表商代的文字特色。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在造字方式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字构形上看,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象形性,便于理解。 二、文字的发展 当一种成熟文字的体系形成之后,它要想延续下去必然要有一定改变和发展。作为世界上唯一保留至今的古老文字,汉字的发展经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这几个过程。 1.甲骨文和金文 距今约3400年前到2700年前的殷周时代,可以称之为甲金时代。甲骨文和金文是迄今所知最为古老的汉字体系,其单字的数量已达到4000-5000个,足以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他们把卜辞刻在龟甲和兽骨的平坦面上,涂上红色标示吉利,黑色标示凶险。这些文字都是用刀刻上去的,大字约一寸见方,小字如谷粒,或繁或简,非常精致。于是便被叫做甲骨文。 古文字学家对十万余片中的文字进行研究,发现骨甲文字的结构已由独体走向合体,有了形声字,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了。在四千六百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辨识了一千七百多个。 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2.战国文字――小篆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了一连串的改革;其中,统一文字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策。整个工作由丞相李斯主持,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以秦国文字作为规范的基础;二是将秦国已有的正统使用的籀文即大篆的形体,加以简省删改,同时吸收民间的字体中的一些简体、俗体字,进行规范。统一后的字为了与原先使用的大篆相区别被称为小篆。秦小篆书迹保留下来的以秦始皇所立诸石最为主:琅邪台、泰山原石及拓本残存,都是小篆很好的体现。 3.隶书 隶书的产生也有一个传说。相传秦朝有一个叫程邈的徒隶,因为得罪了秦始皇,被关在监狱里。程邈看到当时狱官的么牌用篆书写很麻烦,就作了改革,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又创立一种新的字体。秦始皇看了很欣赏,不仅赦了他的罪,还封他为御史,并将这种字体规定在官狱中应用。因为程邈是个徒隶,起初又专供隶役应用,所以把这一书体称之为隶书。且不论这个传说的真假,我们知道隶书是在秦代的时候就产生了,但是他的兴盛却是在汉代。 隶书的出现,是书法史乃至文字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从此,书法告别了延续三千多年的古文字而开端了今文字,字的结构不再有古文字那种象形的含义,而完全符号化了。隶书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是一个质的转变和过渡。作为书法艺术,它打破了原来篆书单一用笔的局限,而有了十分丰富的变化。汉代隶书蕴含着一种博大的气势,充溢着雄健的力量美。 4.楷书 楷书大约在东汉末年形成,到魏晋时代就逐渐成熟,是对隶书略加改造的一种字体。因其可作为习字的法式楷模,所以叫楷书,也叫“正书”、“真书”。到三国魏钟繇和晋王羲之,进一步规范了楷书的体势,使楷书成为一种完全独立的书体。和隶书比较起来,楷书的线条更平直,字形更加方正。具体说来,汉隶的笔势大多是扁方形状,向外摊开,而楷书笔势则大多是长方形状,向内集中。汉隶的用笔大多带有波折,粗细变化很大,而楷书用笔较平稳,在转折的地方是硬折,粗细变化相对少些。楷书的特点是:用笔规矩、结构严谨、重心平稳。是古往今来很多人习书的首选字体。 5.行书 行书起源于汉代,隶书还占主要地位。因此这时的行书则是隶书的简易流行书体。汉末的行书是隶书的手写体,带有隶意,晋以后的行书,是楷书的手写体,具有楷法。因此行书,则有汉末和晋后之分。东汉的刘德升,擅长这种便于挥运的手写体,写得“风华婉约”,独步当时。其实刘德升所创行书正如李斯所造篆书、秦邈所造隶书一样,只不过是在当时的民间流行书体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改造、提高罢了。行书通过王羲之的推陈出新糅进楷书写法才完美起来。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书法艺术让人叹为观止。 汉字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这些变化都是为了更方便人们的使用,是一个从复杂到简化的过程。但是,是不是汉字的发展方向就是一味的简化下去呢?这个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的汉字除了书写交流等使用功能外,与其他文字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它的审美功能以及它本身的文化内涵。过度的简化必然会让这些独特的内容缺失,这是对传统文化的抛弃。因此,我们只有正确地把握住了汉字的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保护、继承和发展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一宝贵文化财产。 参考文献: [1]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九州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2]王世征主编,云志功等著:《中国书法理论纲要》,首都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3]王镇远著:《中国书法理论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 看了“关于文字发展的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大一学术论文3000字 2. 学术论文的格式及字体要求 3. 关于学术论文怎么写 4. 大学学术论文格式 5. 关于信息的学术论文怎么写
演化生物学告诉我们,黑猩猩(chimpanzee)是生物圈里跟人类最具亲缘关系的动物。在大约500-700万年之前,我们与我们的远亲黑猩猩分化为不同的属(Genus),二者在基因方面仅存在左右的差别。(VallenderEric, et al. 2008)图1 灵长动物分化时间、大脑容量及基因差异图(Vallender Eric,et al. 2008)既然我们与黑猩猩在基因上有如此高的相似度,那么我们与它们在交际行为上是否也有相似之处呢?黑猩猩作为我们最近的亲戚,通过观察它们的交际行为,可以为我们了解人类早期的交际行为方式提供很强的借鉴,因为在没有分化以前,我们就是它们,它们就是我们。观察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观察它们之间自发的交流活动。20世纪初期,Jane Goodall率先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此后,荷兰科学家F. B. M. de Waal(2005)总结了百余年来我们所积累的有关黑猩猩的研究,认为黑猩猩有很丰富的沟通的能力,它们能用不同的表情、肢体语言和不同的声音传达不同的信息。另一种是观察它们的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自我意识是一种非常微妙的能力,这种比较深入的认知能力非常重要,如果缺少了这种能力,语言就不可能发生。在自然界中,极少有动物能像我们人类一样具备这种能力,大多数动物都不知道自己是谁。如狗在镜子前经过时,就没有能力识别出镜子中自己的影像,或者它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的动作时,也不知道那就是自己。但科学家(Povinelli, . & J. Vonk. 2003)在黑猩猩身上发现了这种自我意识的痕迹。他们在睡着的黑猩猩的耳朵上涂上颜色的标记,当这些黑猩猩醒来去照镜子,看到镜子里的黑猩猩耳朵上的颜色时,它们也会去摸自己的耳朵。可是,能不能教会黑猩猩掌握人类的语言呢?从目前已有的情况来看,这种尝试是失败的。例如,20世纪20年代,一对美国的夫妇(Keith & Catherine Hayes)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抚养自己的孩子和一只同龄的黑猩猩幼崽。当人类的孩子到了一两岁,开始逐渐学会了说话的时候,即使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只黑猩猩却最终只学会了四五个单词的发音。所以我们无法教会黑猩猩发出人类的口语。后来,人们改进了教学的方式,不再强调口语的教授,而改用图形符号、打手势的方式,黑猩猩的表达能力得到提升,甚至能学到三四百个不同的词汇符号,包括很简单的句型。还有一些著名的例子,比如,20世纪60年代末,黑猩猩Washoe在美国心理学家Ganders夫妇的教授下,成功地掌握了大量的美式手语动作之后,竟然能创造性地把不同的符号标记用新的方式组合起来,指示未知名称的对象,如用“水—鸟”来指称鸭子。但是,对于复杂的语法现象,黑猩猩并不能掌握。上述黑猩猩学习人类语言的基本情况,大致上反映了几百万年前早期原始人处于萌芽时期的语言能力面貌。然而我们都知道,黑猩猩至今也没有形成自己的语言,那么在这600多万年的历史演进中,到底是什么因素促进了人类语言的形成,使得我们变成我们,而它们还是它们呢?一些化石材料给我们提供了富有启发意义的线索。1974年,美国古人类学家Johanson等人,在埃塞俄比亚的阿瓦什低谷(Lower Valley of the Awash)发现了一具大约320万年之前的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的化石,研究者们根据当时庆祝发现而播放的披头士乐团的一首歌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将她命名为Lucy,并拟构了她的骨骼模型。从骨盆、膝盖、脚的结构、手和下肢的长度来看,Lucy已经直立行走。后来,研究者们又在发现Lucy化石的地点附近,发现了一些脚印,这些脚印大概产生于350万年之前,与Lucy生活的时代比较接近。相关的数据分析(Johanson, D. & B. Edgar. 1996)显示,这些脚印的主人也已经能够直立行走。以直立行走取代四肢着地的行走方式,是在人类的语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伴随着这种发展,双手就能够承担先前由嘴所完成的很多任务,比如搬运和搏斗,这就使得语音的发展成为可能。此外,直立行走后得以解放的双手,逐渐承担了制造工具的职能,在制造工具的过程之中,我们的双手日益迅速地变得灵巧而熟练,这进一步对神经系统产生了影响。具体而言,我们的大脑得到不断地锻炼,脑容量也不断增大。Ian Tattersall(2008)等人的研究发现,在600万—300万年之前这段长达300万年的时光里,灵长目动物的大脑容量几乎没有多大变化:3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虽然站了起来,但由于不会制造工具,它们的大脑容量基本与600万年之前的乍得沙赫人猿()以及现代黑猩猩的脑容量相同,大概在400cc左右。自开始制造工具以后,在过去的200万年之中,人类的大脑容量以惊人的速度增加:200万年前的能人(如鲁道夫人rudolfensis)的大脑容量大约在600cc左右;100万年前,原始直立人的脑容量已经达到了850-1100cc;到了10万年前,智人(如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的大脑容量已经与现代人的大脑容量相当,平均大约为1400cc。图2 大脑容量示意图(Ian Tattersall. 2008)当然,上述关于直立行走对大脑容量影响的假设,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描述了人类发展的一般趋势。科学是无止境的,随着新的化石材料的发现,我们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2015年10月,National Geographic报道在南非发现了纳勒迪人(Homo naledi)这一新的人种的化石,其大脑容量却非常小,还不到现代人脑容量的一半,男性只有560cc,女性的更小。所以我们这方面的材料越多、越丰富,分析的方法越精确,我们对我们的起源、演化的过程的认识也就会越清晰。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直立行走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它使人体产生了专门针对语言的适应变化,为我们的发音提供了更为合适的生理构造(见图3)。其中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直立行走使得现代人的喉部位置明显低于黑猩猩以及我们的远古人祖先。喉部的下降,使我们有了一个从唇到喉之间的弯曲声道,而其他灵长目动物的声道相比之下要直一些。此外,由于喉部从软腭降低,喉管中负责发声的通路随之变长,口腔中用于调音的管路变短,当舌身在口腔中向前向上移动时,在咽部就产生了一个较大的空腔。这种口腔与咽腔相通的双管系统(twin-tube system)的声学构造,让我们能够在正常的说话发音过程中,通过改变口腔和咽腔的形状和大小,得到种类丰富的共振频率,也就为我们人类能够发出更为多样的语音提供了保证。
语言的起源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各种的假设都没有实证做辅佐,相关的发展也没有直接的历史痕迹。从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语言起源问题居然成为哲学和宗教学探究的热门课题。为了使“语言的起源和演化问题”消失,一些进化论者选择了不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巴黎语言学协会于1866年发布禁令,要求停止任何与语言起源和演化有关的讨论。由此可见这一问题的难度。从上世纪30年代起,考古学家、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心理学家、统计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等,开始进入语言学家们放弃的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一些具有科学意义的进展。事实上,即使在21世纪,语言的起源仍然是进化理论中最重要的障碍之一。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对语言的起源兴趣浓厚,并提出了多种多样的解释。语言的起源是迄今为止具有高度争议性的话题,关于语言在何时何地起源有很多假设,这些假设的数量几乎与此领域中学者的数量一样多。另外,语言起源的其他学说包括神授说、手势说、感叹说、摹声说、劳动说、契约说、突变说、渐变说、本能说等依然是“空中楼阁”,探究简直“原地踏步”,完全看不到任何实质性的进展。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功能强大的一种技能,通过一些特定的编码符号,将你的想法传达给他人,同时通过这种编码符号了解别人的想法。语言还是连结和沟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信息的强大工具,还可以通过语言,将各种想法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通过语言来实施某些行动,说服、诱导甚至是欺他人。如今,全世界这种特定编码的语言大约有7000多种。所有的人类社会中都有语言的存在,所有的语言都拥有全方位沟通人类经验和体验的功能,没有哪一种语言比任何其他语言“更好”或“更优越”。研究人类进化的科学家认为,20万年前,当现代智人在非洲崛起时,可能已经有语言存在了。不过,人类语言是如何演化成7000多种语言的,这一直是个谜团。直到最近100多年,由于现代科学的兴起,语言学才被用来与其他学科进行类比分析,但有关语言起源的种种假设却总是扑朔迷离。而近年来,分子人类学者们有关人群迁徙和分化的分析,似乎正在接近这个谜底的答案。单一生成也是母语理论支持者的偏好,与非洲之外的理论相关。基于今天所说的大量语言以及早期祖先的位置多样性,多元理论家反对这种单一的起源。由于学者尚未提供第一个口语单词的具体证据,因此没有人能够完全确定哪种理论是正确的。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支持起了“非洲单一起源说”,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将人类的起源看做是一部上古时期的《出非洲记》。通过基因研究以及统计分析,科学家们认为绝大部分非洲之外的现代人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那就是非洲。据说大约在5万年前,人类生活的地点集中在非洲,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人离开了非洲,漂洋过海,来到现在所居住的地方,形成了现在的人类分布体系。如果人类的起源在非洲,那么人类语言的起点很可能也在非洲。在到达世界各地之后,人们根据当地不同的生活环境的变化,产生了自己的文化和自己的语言。前不久,新西兰心理学家昆廷·阿特金森博士研究称,人类语言可能全部起源于非洲西南部地区,时间大约在15万年前洞穴艺术开始阶段。这种判断的依据是非洲各地方言往往含有的音素较多,而南美洲和太平洋热带岛屿上的语言所含音素较少;一些非洲方言音素超过100个,而夏威夷当地土语音素仅13个,英语的音素46个。阿特金森博士认为,一种语言离非洲越远,它所使用的音素就越少。中国科学家周海中教授在接受主流媒体采访时曾经指出:解决语言演化问题的难度不亚于破解物种演化之谜的难度;语言演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是人类心智发展和历史文化演变的结果;由于语言的起源与变化有其内在的原因和外界的影响,从而增加了语言演化问题的复杂性。周海中教授的这一学术观点道出了语言演化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这一问题的艰巨性,为广大语言探索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迪。言语(Speech)是人类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沟通方式,所以理解言语的起源能引发对语言更深刻的认识。近60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由于喉头的下降而导致的声道延长是言语出现的第一步。由于这一特征在解剖学上被认为是现代智人所独有的,该理论将语言的发展限制在过去20万年。但有一研究团队最近证明,至少在2000万年前,早期人类就可以发出对比元音,作为言语的基础。该团队主要研究者、法国科学家路易斯·波伊博士表示,语言是一种神秘的特性,是人类物种的基本特征和独特之处;了解它在进化过程中是如何出现的,与了解我们这个物种如何出现以及世界的起源一样重要。语言的起源与演化谜题至今尚未破解,仍属于科学上的千古之谜;哲学与宗教学都可以直接以猜想言之凿凿,但科学需要证据,可惜我们尚未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语言到底是如何起源又如何演化的,当然追求未知谜题的过程才是人类文明得以进化的根本,而对语言谜题的探索同时也可能有助于认识人类自我。
文/郑丽莎在《旧约圣经》里面有一个章节叫“创世纪”,这个“创世纪”里面的第11章第5行到第7行有记载,说这个世界原先都说同一种语言,所以当时全世界的人民都很团结。他们要建一个高塔(即“通天塔”),这个高塔的高度能一直通到天顶上;结果上帝怒了,于是就让人类的语言变得五花八门,人与人之间就互相听不懂说什么了,也就不再建塔了。根据圣经记载,上帝惩罚人类之前,人们都说同一种语言——希伯来语。上述只是众多关于语言起源传说中的一个,而现实是,一艘荷兰商船于公元1600年路经马达加斯加前往印尼西亚时意外发现,印尼的马来语与他们途经的马达加斯加的土著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两地相距遥远。水手们并不知道,自己无意中的这个发现,竟然触碰到了语言(Language)的核心秘密——起源与演化。400多年来,一代一代的专家学者,尤其是语言学家追随着这个秘密,开始了伟大而艰巨的探究历程。1786年,英国东方学家、语言学家威廉·琼斯爵士通过对比研究关注到:意大利语、凯尔特语、日耳曼语以及波罗的语、斯拉夫语,与远在亚洲的印度雅利安语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之处,会不会这些语言有同一个源头?他提出了自己大胆的假设——这些广泛分布在欧洲和印度的语言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这个假设被称为“印欧语系假说”。印欧语系是当今世界九大语系中最大的语系,约占世界人口的42%。印欧语系假说让语言学家们开始尝试着对比、分析这些有着共同关系的语言之间的亲疏远近。1861年,德国语言学家奥古斯特·施莱赫尔教授在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启发下,推导出语言也有着类似生物进化的过程,并给印欧语系画出了一棵“谱系树”。在这棵语言的谱系树上,原始的“印欧语”处于最底端,是“树干”,这个树干分出两个“树枝”,一枝是“斯拉夫-日耳曼语支”,另一枝是“希腊-意大利-凯尔特-雅利安语支”,这两个“树枝”再分别分出众多“小树杈”,如日耳曼语、立陶宛语、斯拉夫语、凯尔特语、意大利语、希腊语、伊朗语、印地语、英语、德语等。从19世纪下叶开始,语言学家们逐步发现,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度——中国的语言也能像其他语系一样,描绘出一棵“谱系树”。在这棵谱系树上,汉语、藏语、缅语等有着亲缘关系,语言学者们提出了“汉藏语系”的假设,这个假设被称为“汉藏语系假说”。如果汉语真的和藏语、缅语有同源关系,那么它们来自何方,又是如何分化而成的呢?尽管经过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研究,语言学家们大致能够接受汉藏语系假说,但其间的分歧依然很大。目前汉藏语系母语人口近2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4,仅次于印欧语系。语言的起源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各种的假设都没有实证做辅佐,相关的发展也没有直接的历史痕迹。从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语言起源问题居然成为哲学和宗教学探究的热门课题。为了使“语言的起源和演化问题”消失,一些进化论者选择了不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巴黎语言学协会于1866年发布禁令,要求停止任何与语言起源和演化有关的讨论。由此可见这一问题的难度。从上世纪30年代起,考古学家、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心理学家、统计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等,开始进入语言学家们放弃的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一些具有科学意义的进展。事实上,即使在21世纪,语言的起源仍然是进化理论中最重要的障碍之一。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对语言的起源兴趣浓厚,并提出了多种多样的解释。语言的起源是迄今为止具有高度争议性的话题,关于语言在何时何地起源有很多假设,这些假设的数量几乎与此领域中学者的数量一样多。另外,语言起源的其他学说包括神授说、手势说、感叹说、摹声说、劳动说、契约说、突变说、渐变说、本能说等依然是“空中楼阁”,探究简直“原地踏步”,完全看不到任何实质性的进展。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功能强大的一种技能,通过一些特定的编码符号,将你的想法传达给他人,同时通过这种编码符号了解别人的想法。语言还是连结和沟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信息的强大工具,还可以通过语言,将各种想法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通过语言来实施某些行动,说服、诱导甚至是欺他人。如今,全世界这种特定编码的语言大约有7000多种。所有的人类社会中都有语言的存在,所有的语言都拥有全方位沟通人类经验和体验的功能,没有哪一种语言比任何其他语言“更好”或“更优越”。研究人类进化的科学家认为,20万年前,当现代智人在非洲崛起时,可能已经有语言存在了。不过,人类语言是如何演化成7000多种语言的,这一直是个谜团。直到最近100多年,由于现代科学的兴起,语言学才被用来与其他学科进行类比分析,但有关语言起源的种种假设却总是扑朔迷离。而近年来,分子人类学者们有关人群迁徙和分化的分析,似乎正在接近这个谜底的答案。单一生成也是母语理论支持者的偏好,与非洲之外的理论相关。基于今天所说的大量语言以及早期祖先的位置多样性,多元理论家反对这种单一的起源。由于学者尚未提供第一个口语单词的具体证据,因此没有人能够完全确定哪种理论是正确的。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支持起了“非洲单一起源说”,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将人类的起源看做是一部上古时期的《出非洲记》。通过基因研究以及统计分析,科学家们认为绝大部分非洲之外的现代人都来自同一个地方,那就是非洲。据说大约在5万年前,人类生活的地点集中在非洲,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人离开了非洲,漂洋过海,来到现在所居住的地方,形成了现在的人类分布体系。如果人类的起源在非洲,那么人类语言的起点很可能也在非洲。在到达世界各地之后,人们根据当地不同的生活环境的变化,产生了自己的文化和自己的语言。前不久,新西兰心理学家昆廷·阿特金森博士研究称,人类语言可能全部起源于非洲西南部地区,时间大约在15万年前洞穴艺术开始阶段。这种判断的依据是非洲各地方言往往含有的音素较多,而南美洲和太平洋热带岛屿上的语言所含音素较少;一些非洲方言音素超过100个,而夏威夷当地土语音素仅13个,英语的音素46个。阿特金森博士认为,一种语言离非洲越远,它所使用的音素就越少。中国科学家周海中教授在接受主流媒体采访时曾经指出:解决语言演化问题的难度不亚于破解物种演化之谜的难度;语言演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是人类心智发展和历史文化演变的结果;由于语言的起源与变化有其内在的原因和外界的影响,从而增加了语言演化问题的复杂性。周海中教授的这一学术观点道出了语言演化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这一问题的艰巨性,为广大语言探索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迪。言语(Speech)是人类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沟通方式,所以理解言语的起源能引发对语言更深刻的认识。近60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由于喉头的下降而导致的声道延长是言语出现的第一步。由于这一特征在解剖学上被认为是现代智人所独有的,该理论将语言的发展限制在过去20万年。但有一研究团队最近证明,至少在2000万年前,早期人类就可以发出对比元音,作为言语的基础。该团队主要研究者、法国科学家路易斯·波伊博士表示,语言是一种神秘的特性,是人类物种的基本特征和独特之处;了解它在进化过程中是如何出现的,与了解我们这个物种如何出现以及世界的起源一样重要。语言的起源与演化谜题至今尚未破解,仍属于科学上的千古之谜;哲学与宗教学都可以直接以猜想言之凿凿,但科学需要证据,可惜我们尚未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语言到底是如何起源又如何演化的,当然追求未知谜题的过程才是人类文明得以进化的根本,而对语言谜题的探索同时也可能有助于认识人类自我。(作者单位: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文学院)
【摘 要】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于2019年7月在中国内地上映,上映不到一个月,票房就达亿元,创造了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神话。该电影在澳洲上映一周,票房成绩大好,创下近十年澳洲最快突破100万澳币票房的华语影片新纪录。此外,《哪吒之魔童降世》顺利进入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初选名单。【关键词】角色;颠覆;偏见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6-0154-022019年暑期档最热门的影片,一定是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不到一个月,内地票房已达到亿元,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不仅如此,2019年8月22日,该电影夺得了中国内地单日票房冠军。至2019年9月16日,《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49亿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此外,《哪吒之魔童降世》还顺利进入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初选名单。一、剧情简介《哪吒之魔童降世》讲述的是,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把混元珠提炼成灵珠和魔丸,灵珠投胎为人,助周伐纣,而魔丸则会化成魔王,为人间带来灾祸。元始天尊启动了天劫咒语,三年后天雷将会降临,摧毁魔丸。太乙真人受命将灵珠托生于李靖的三儿子身上,为其取名为“哪吒”。不料申公豹从中作梗,将灵珠和魔丸置换,灵珠与龙族的血脉结合,成为了龙族太子敖丙,魔丸附体的哪吒却成了人人惧怕的“妖怪”。最终哪吒和敖丙联手对抗天雷,解救了陈塘关的百姓。二、角色形象设计哪吒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物,《西游记》《封神演义》中都有关于哪吒的形象描写。“爹爹,你的骨肉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这是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动画电影《哪吒闹海》中的一句台词,该片取材于《封神演义》,大部分国人都对这部影片中的哪吒印象深刻。蛮横的龙太子敖丙被哪吒抽筋扒皮,龙王无法降服哪吒,于是用陈塘关百姓的性命作为筹码,施压于哪吒的父亲李靖,哪吒为了不拖累父亲和百姓,自刎而亡。之后,太乙真人以莲藕为哪吒重塑真身,使其复活。哪吒牺牲自我的英勇形象就此留在观众心中。哪吒作为我国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文化符号,长久以来,是正义的代表。“莲花荷叶衣,头顶冲天髻,脚踩风火轮,手拿乾坤圈,双臂缠着混天绫,一身正气。”这是我们最认同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哪吒形象。最初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的形象公开时,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称其太丑,与传统的哪吒形象大相径庭。厚重的刘海下是一个圆鼓鼓的脑门,额头中间留着红色的魔丸印记;两只大眼睛周围有着烟熏妆般的黑眼圈,引人注目;满脸的雀斑,塌塌的朝天鼻,满嘴锯齿形的牙齿;敞着怀,穿着红色镶黄边的坎肩,上面绣着莲花图案,松紧口低裆灯笼裤,腰上系着亮黄色的腰带,裤脚收口处有红色的魔丸图案;永远不穿鞋,光着脚;双手常插在裤腰里,一副又拽又痞的样子;惹是生非、性情暴躁,与往日善良勇敢的英雄形象有极大的差异。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所谓的“反派”,即灵珠化身的龙太子敖丙却深受大家喜爱。披着宽大的头巾,只露出眼睛,摘下头巾后俊美的面容才得以展现;飘逸的蓝色长发一部分高高梳起,另一部分自然垂于身后,两绺垂于胸前;额前长着两个还未完全炼化的蓝色龙角,印堂中央是蓝色的灵珠印记;秀气细长的眉眼,高挺的鼻梁,精致的嘴唇;白色长衫印着精美的淡蓝色水纹,声音成熟稳练,举手投足之间尽是优雅,与传统故事中被哪吒抽筋扒皮的敖丙形象完全不同。三、剧本人物设定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和敖丙颠覆式的角色形象基于剧本中的人物设定。哪吒本应是灵珠,却被申公豹换成魔丸,天生就注定了魔童的身份。他能力非凡,一出生便闯祸,惹下了事端,被陈塘关百姓当成妖怪,被父母关在家中,限制其自由。随着情节的发展,观众会慢慢发现,哪吒的顽劣并非天生,他的行为像极了叛逆期的孩子。他初次跑出李府时并无恶意,却受到了他人的欺凌与偏见。顽劣的行为及不屑的态度只是想得到父母的陪伴,得到百姓的认可。外表冷漠乖张的哪吒,内心是落寞与孤独的。他用带刺的行为来掩盖自身的脆弱和对自由与爱的需求。影片设置了许多细节体现哪吒的真实性格,例如,因被限制出行,哪吒待在家里无聊至极,母亲殷夫人得空陪他踢毽子,他赌气说着不愿意,却玩得不亦乐乎;为了偷偷跑出去玩,他用石头捉弄两个看门兽;跑去镇子上和村民们捉迷藏,村民们惊恐地四处逃窜;相信了父母和太乙真人所说的善意谎言,以为自己是灵珠转世,于是把自己当成肩负重任的英雄;遇到海妖,解救了一只小狗,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救下小妹;结识敖丙这唯一的朋友后,留下眼泪,觉得丢脸;父母和太乙真人告知他要举办生日宴时,装作不开心,但转身就兴奋地开始筹备,还为敖丙送了手绘地图……敖丙有着灵珠的身份,本应是解救苍生、悬壶济世的角色,却肩负着龙族复仇振兴的重任。龙族与天庭恩怨已久,全族浴血奋战,拼命镇压无数深海妖怪,却被天庭囚禁于炼狱之中,还美其名曰“龙宫”。龙族重见天日的机会千载难逢,龙王将希望寄托于龙太子敖丙身上。与哪吒一样,敖丙无法选择出身,从小便认申公豹为师傅,努力学习武艺,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打败魔丸,在天庭中争得一席之地,为龙族扬眉吐气。敖丙虽从小跟着申公豹长大,却是个重情义的少年。结识哪吒后,与哪吒一起踢毽子,两人惺惺相惜,成为了对方的第一个朋友,敖丙还将能召唤自己的海螺送给哪吒。得知哪吒就是魔丸后,敖丙非常痛苦,在师傅的希望和家族的利益之下,他别无选择,只能亲手杀掉自己唯一的朋友。但他还是不忍,收到哪吒生日宴的邀请时,他只想为哪吒实现生日愿望。准备杀哪吒前,他还为哪吒的父母和太乙真人求情,只因他们是哪吒的至亲。四、影片主题思想人物设定的根本来源于影片的主题思想。申公豹讲述自己的遭遇时,说过一句话:“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成见” 是影片的主题之一。片中哪吒、敖丙及几位配角的设定都离不开“成见”这一主题。哪吒一出生便被魔丸附体,天赋异禀。这时候的哪吒只是一个刚入世的孩子,与生俱来的魔丸神力驱使他进行破坏,是毫无意识的。因无法自控,太乙真人用乾坤圈锁住他的一半神力。母亲殷夫人带给他温暖,使他渐渐恢复平静,还原成一个婴儿的状态。这时候的他本性与那些普通的孩子无异,只是一个需要依靠父母的孩子。但陈塘关百姓对哪吒充满了敌意,认定哪吒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妖怪。哪吒性格的关键性转变在他第一次跑出李府时,一个小女孩邀请他一起踢毽子,他欣喜地答应了,不料被旁人看到,大家像看到怪物一样尖叫着四处逃窜。女孩被抱走,街旁的孩童大叫着“妖怪”向他扔泥巴。他没有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却受到了不公平对待,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那他就干脆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妖怪”,他有多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就把自己伪装得有多坏。众人的“成见”是造成他脾气暴躁、作恶多端的根本原因。为了救下小女孩,除掉海妖,哪吒被众人追着喊打,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他,还称他为“害人的妖怪”。生日宴前得知自己并非灵珠转世,以为父亲只是想维护李家的名誉。他对所有人都失去了信任,解开乾坤圈,失去意识后疯狂杀人。众多恶意把一个孩子生生逼成了“妖怪”。哪吒努力伪装,却会在感受到善意后,流露出他原有的善良。敖丙陪他踢毽子,他感动流泪;小妹的一声“小哥哥”让他心软;失去意识跑到树林里时,得知父亲为了救他愿意放弃自己的生命,他恢复了意识,醒悟、忏悔、感动,立刻回去拯救了所有人,也原谅了敖丙。小妹的善、父母的善、敖丙的善,压制了哪吒心中的“恶”,唤醒了哪吒的“善”,哪吒成为英雄后,才打破了众人的成见。龙族帮助天庭降服了无数海中妖兽,敖丙作为龙太子,本应风光无限。天庭却碍于龙族的妖族身份,将全族囚禁于暗无天日的深海之中。天庭不公,激起了龙族的愤怒,于是龙王与申公豹合作,盗取本应属于哪吒的灵珠,把希望寄托在敖丙身上。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敖丙每次出现时,都会带着头巾,他明明面相俊美,却无法展露,因为他是龙族太子,百姓眼中的“异类”,天庭眼中的“妖族”。龙族为他带来的不是荣耀,而是毫无道理的“成见”。敖丙身上有灵珠加持,生性善良,同哪吒一样拥有无上神力,结识哪吒时,出手相助,放了海妖一条生路,没责怪哪吒的无理,反而感谢他救了自己一命。赴哪吒的生日宴之前,龙族里的每一个成员将自己身上最坚固的龙鳞拔下,为敖丙做了一件万鳞甲衣。敖丙虽知哪吒是无辜的,可龙族的未来不容他犹豫,他只能跟随申公豹,除掉哪吒。即便注定要走这条复仇之路,他依然坚持着他的善。哪吒失去意识的时候,他救下了李靖夫妇以及太乙真人,却被李靖揭掉面巾,暴露了身份,众人对他指指点点,责怪声接连不断地向他袭来,大家已然忘掉面前这个“妖族”少年是他们的救命恩人。敖丙在这个时候开始黑化,激发他恶念的根本原因是众人的“成见”。这些“成见”将一个天性善良的少年逼迫成恶魔。他没有理由为了一群对他充满仇恨与偏见的人背叛自己的族群。最终哪吒原谅了他,是哪吒的善使他幡然醒悟,两人联手挡下了天雷。从头至尾,敖丙的善甚至比哪吒更为明显,却依然无法减弱他人对他根深蒂固的“成见”。五、结语哪吒是魔丸转世,敖丙为灵珠转世,魔丸和灵珠本为一体,天生命运相连。哪吒与敖丙是两个极端,却归属于一个本体。人们的“成见”让两人暂时选择了“恶”,但他人的“善”又引导他们选择了自己的“善”。哪吒和敖丙都是对方唯一的朋友,影片结尾两人联手将魔丸和灵珠的力量融为一体,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抵抗了天劫咒,解救了苍生,也解救了他们自己。《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动画电影,抛开笑点与高水准的制作,影片中蕴含的人性与抉择为我们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面对困难时,希望每个人都能丢掉心中的“成见”,作出自己的选择。参考文献:[1]祝普文.世界动画史(上、下)[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3.[2]颜慧,索亚斌.中国动画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3]吴冠英,王筱竹.动画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孙立军,张宇.世界动画艺术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5]张慧临.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太平广记》卷九十二引《开天传信记》有一段,《五灯会元》里也有多处言及
哪咤又作「那咤」。源于元代《三教搜神大全》。明代古典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中人物。《西游记》讲的是扥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形似少年,但神通广大。曾参与讨伐孙悟空,大败而归。《封神演义》说:一日哪咤去东海九湾河沐浴,因将太乙真人所赐宝物「乾坤圈」置水中玩耍,东海龙宫动摇不已。龙王急忙差巡海夜叉察看,惹脑哪咤被打死。后龙王三太子敖丙调集龙兵与之大战,被哪咤打死。龙王准奏玉帝,捉拿其父母。哪咤又在天宫门前痛殴之。后为表示自己的作为与父母无关,便拆肉还母,拆骨还父。死后,其师太乙真人把哪咤的魂魄借莲花为之而复活。又赐火尖枪,脚踏风火轮。后助姜子牙兴周灭纣,战功显赫。在佛经中哪咤是梵文 Nalakuvara 的音译之略。相传是四大天王中之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之子,是佛教护法神之一。毗沙门天王有五子(一说四大天王各有九十一子),除了三太子哪咤之外,二太子独健(即灌口二郎)也是神通广大,母亲是吉祥天女,姊妹也是天女,属佛门中之豪门之家。【哪吒的最早记载】根据学者们考证,哪吒最早写作那咤,更多出现在唐代及此后与毗沙门有关的佛经中。“哪吒”是一个异国语音的名字,也就是说他并不是中国本土所产的。原来,哪吒的确是一个舶来的神名。他本是佛教中的一个神,在唐以前,我国尚无关于“哪吒”的任何记载。如此说来,“哪吒”的进口当属唐代,经以后历代文人的演义,才形成如今天我们所知之形象。唐代僧人大广智不空翻译的《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称哪吒为毗沙门天王的第三子。还有其它的唐代佛经文献中出现的关于哪吒的记载,如“尔时哪吒太子,手捧戟,以恶眼见四方”,“哪吒捧塔随天王”……从这些佛经不甚详细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关于他的事情,如他的身世,他的角色。由于唐代崇佛风气兴盛,佛经故事中的这位天王的第三子的事迹,便广为传播了,开始成为唐代笔记小说的人物。如唐玄宗朝《开元传信记》里就记载了宣律和尚路遇哪吒的故事。这应是除佛经之外,唐人笔记小说中记载哪吒事迹最早的一个故事了,不过承袭之迹非常明显。哪吒又作那吒。源于元代《三教搜神大全》。相传哪吒是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也是太乙真人的弟子之一,在天宫任三坛海会大神。哪吒出生时,左手掌有个“哪”字,右手掌有个“吒”字,所以起名哪吒。他三岁就下海,闯下大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抽筋刮鳞。托塔天王怕他长大再惹大祸,想杀哪吒以绝后患,谁知哪吒愤怒,拿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后来太乙真人取荷藕做他的骨骼,荷叶做他的肌肉,使哪吒起死回生。后来哪吒要杀天王,报那剔骨之仇,多亏如来从中说和,赐给天王宝塔一座,让哪吒以佛为父,才消释了父子冤仇。哪吒年少但法力广大,可以变化为三头六臂,足蹬风火轮,手使一柄金枪,项戴乾坤圈,又有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等六件法宝,变化多端。每逢托塔天王挂帅出征,哪吒必然前往,有时当先锋,有时为大将,先后降服九十六个妖魔,是天上人间公认的少年小英雄。略论哪吒的神性起源和象征意义(完整版)作者:Keanufan哪吒,本体为太乙真人之宝灵珠子,托搭天王李靖第三子,兄为金吒和木吒,还有一妹,玉皇大帝驾前中天元帅和三坛海会大神。生平事迹有:一,其师太乙真人送灵珠子下界投胎,七岁时大闹东海,杀龙王三太子和夜叉,剥龙筋,被龙王告到天庭,剔肉还母,削骨还父。二,死后魂魄飘荡,在四川宜宾翠屏山(1990年哪吒向台湾嘉义市开基南天门太子宫主持黄樟托梦显圣,黄樟率领台湾寻根团到大陆遍查,在宜宾找到哪吒祖庙)受人间香火三年,其父打碎金身,其师太乙真人以莲花为其再造身体,是莲花清净身,没有魂魄。莲花直接说明了他的佛教起源。三,哪吒复活后追杀冷酷的父亲李靖,后来和好的原因说法有二种:封神榜里说是太乙真人拜托文殊广法天尊和燃灯道人(即佛教的燃灯古佛)磨砺他的杀性,再给了李靖一尊玲珑宝塔,西游记里则直接说李靖到西方求告佛,佛给他上面各面都刻有佛像的宝塔,叫哪吒呼佛为父,化解恩仇。四、哪吒在西周灭殷汤大战中担任先锋,开始变形为三头六臂,手拿六种法器,后降伏天下七十二洞妖邪,父子肉身成圣,成为天界著名元帅,曾经奉旨意征讨妖邪,相关典籍有《西游记》里讨伐孙悟空——这位的原型是来自于古印度的圣典《罗摩衍那》里猴神、《狐狸缘全传》里和杨戬讨伐狐狸妖等。以上种种都印证了他的佛教——古印度起源。因为我对哪吒非常感兴趣,抛砖引玉,试着讨论下他的神性起源和象征意义。哪吒虽然是道教正神,却来源于古印度,佛经中“哪吒”一词是梵文Nalakuvara 的音译之略。传说是四大天王中之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之子,是佛教护法神之一。毗沙门天王有五子,另外一说四大天王各有九十一子,毗沙门天除生了三太子哪吒之外,还生了二太子独健,即灌口二郎,此灌口二郎本来被认为是秦朝治水的李冰太守的二公子,后来被民间叫做杨戬,又叫二郎神,此君也是赫赫有名,在封神榜里和哪吒并肩战斗打败殷商。哪吒之母是吉祥天女,姊妹也是天女,属佛家的豪门世家,他剔肉还母,削骨还父,再为父母说法,使全家得以觉悟。哪吒后到中国,以灵珠子化身为商朝末年陈塘关总兵李靖之第三子。佛教的神明最初来源于古吠陀时代、婆罗门教的神明,比如帝释天就和古婆门教的神明有共同起源,在佛教里成为了一位暂时享受福报的某层天之主,佛教把原来四大吠陀里永恒正法的象征和宇宙本体——梵,降低为色界天里受暂时福报的神明——大梵天。通过这些手法佛教降低了神的地位,抽空神的代表意义,让非人格化的神成为六道众生之一,从而突出人的觉悟的意义,提高佛——觉悟者的地位,强调六道众生必须成佛才能得救,抬高了佛教的地位。必须追溯这些被佛教降低了身份和意义的神的来源,把被抽空的外部形象尽量还原,按照佛教一贯贬低古老神明的来源和意义的规律,哪吒本来也有比较高的来源,但在佛教里而被改成了某天王之子。可惜我不懂梵文,无法追到Nalakuvara 一词的词源,否则当可以发现更多哪吒在印度古典籍中的资料。我就事理来谈谈自己的揣测。四大吠陀时代(前十四世纪)的神明来源于人类的原始文明时期,大约一万年前左右有一个横跨欧亚,横贯于多瑙河、两河流域、亚洲北部一带、波及印度文明、苏美尔文明、中国文明等文明的古文明中心,单就古代汉语来说,就和原始印欧语有天然血缘关系,说不定曾经存在过共同语言,中国的北方仰韶类型的彩陶文化更是来源于这个文明的中心的扩散和影响,中国文化至少有一部分来源于此,而印度文明、苏美尔、埃及等文明的一部分也来源于此。如果追溯下去,还可以追溯到史前几万年开始的从非洲向其他大洲的移民运动,该运动就是经过一次冰川纪的残余人类走出非洲的过程,向全世界扩展,并且不断地迁移,最终形成了现代所有的文明人类。也就是说,所有民族最初很可能有同一个根源,有相同的信仰和神话,有相同的神。这些神明在当时没有明确的谱系,也不具有完全的拟人形象,而仅仅代表宇宙的基本力量。哪吒最初来源于哪一位神,或者说史前人类崇拜的哪种宇宙力量呢?哪吒的性质和西方的太阳神光神阿波罗很接近,都青春不老,都有中性美貌,提到他们的文献都强调他们的青春不老和惊人美貌,都有太阳的标志。阿波罗驾驶天马运行古天空,马蹄下有熊熊烈火,是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来源,哪吒则脚踏风火轮,身带乾坤圈和混天绫,手持火尖枪,正象征太阳和阳光。哪吒降伏天下妖魔,担任天界中天元帅,是一位战神,而阿波罗也以战斗力著称,曾经在特洛伊城墙上三次把古希腊第一武士阿喀琉斯的攻击挡回去,也是战神。他们都有从远处打击的功能,阿波罗是著名的远射神,哪吒的紫金砖可从远处打击敌人,这些暗示了哪吒的最初起源很可能是太阳神,但哪吒后来在中国神话里又被和水相连,因为他降伏龙王,在海外地区的崇拜里普遍被认为和水有关,附加了水神的功能,他的各种祭祀仪式也以下雨为吉祥。哪吒的死而复生,也可以和古希腊的阿多尼斯、苏美尔的塔木兹等死而复活的神明对照来看,阿多尼斯、塔木兹都是著名的美男子,也都是象征春天与植物的神明,和太阳的照耀和阳光在各个季节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哪吒本身是莲花化身,跟植物有关系,同时死而复活,又跟太阳的季节变化有关系。说到死而复活,最著名者是耶稣基督,他就是经常被和阿多尼斯、塔木兹等死而复活的神明对照,同时基督的生日特地被教会定在12月25日,这日子正是古希腊罗马的太阳神纪念日,而且基督在圣经里被称为“真光”,本身既有植物的特性又有太阳神光神的特性。在古埃及神话里,太阳神荷露斯的典型形象是一个把手放在口边的胖娃娃,而他在希腊的典型形象却是坐在含苞欲放的荷花上的孩子,手持“聚宝角”。大家有没有想起身为荷花化身手持紫金砖的哪吒?荷露斯的父亲奥西里斯被沙漠之神塞特杀害并分尸,后成为冥府之王,荷露斯的船每天都要经过冥府再升起,这也暗示了死而复活。哪吒具有的杀父情结是中国古文明中极其罕见,甚至是独一无二,西游记里过了一千多年,他为了救孙悟空以腰剑架住托塔天王之剑,仍然使托塔天王大惊失色,急忙取下宝塔在手,害怕他再次动手杀父。他的杀父情结似乎并没有消失到使托塔天王完全放心,这种叛逆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完全和孝道文化背反,但是这个情节保留下来了,而且被叙事者故意喜剧化以冲淡它的挑战性,同时这样叛逆的哪吒仍享有正神的地位,这也是绝无仅有的。这种杀父情结在中国文明里不具有普遍性,相反却是西方文明的母题,这也暗示了哪吒的西方来源。古玛雅文化每日杀人祭祀太阳,为太阳的每日升起而作战,古代神话里往往把国王和太阳等同,比如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杀父也就等于对太阳的挑战,作为“子”取代旧的太阳,成为新的太阳。从以上分析看,哪吒绝不是简单的神。他本身象征着:青春,速度,美貌,热情,火焰,挑战,光明,战斗力,死而复活等等,如果我的看法不错的话,他应该是一位起源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大约近九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太阳崇拜时期的神明。而这个时候,也正是横跨欧亚,横贯于多瑙河、两河流域、亚洲北部一带、波及印度文明、苏美尔文明、中国文明等文明的古文明中心兴盛之时。再看一下,对于哪吒的神性起源和象征意义,有一个最明显的证据摆在眼前,“灵珠子”!灵珠子本身没有灵魂,是太乙真人的至宝。太乙者,太一也,泰一,即宇宙本体。泰一的至宝是什么?不用我说也大家也该明白代表宇宙本源之一,宇宙基本能量之一。灵珠子成为有灵魂之人,是元始天尊颁布玉旨,太乙真人送其下界,投为人身,才有了魂魄,后来死去复活,成为莲花化身,又没有了魂魄。可见灵珠子本身就是宇宙那些无具体人格形象的基本力量或者说能量中心之一,考虑到古印欧语和古汉语的同源,以及古仰韶文化的西方来源,灵珠子这个这个词里可能包含着远古人类对于宇宙能量中心的理解,本身就暗示着宇宙基本力量的一个源泉,大家想想,对于远古人类,什么是能量源泉?答案出来了——太阳!从那里出来的什么——光!参考资料:1、阿波罗资料见古希腊神话。2、古印欧语和古汉语同源的考证见《中国人的命运》,郑刚著。同时可参考该书第一章第三节中国文明的起源考证。3、关于梵在佛教和古印度吠陀时代地位和象征意义的不同见印度教的《四大吠陀》和佛教的《阿逸夷经》。4、基督的资料参考新约圣经。5、对塔木兹、阿多尼斯、荷露斯的资料,见古苏美尔、古希腊、古埃及神话。6、哪吒的资料主要参考《封神榜》、《车王府曲本封神榜》、《西游记》、宜宾哪吒主庙专页。附:我对孙悟空神性起源的部分思考孙悟空的原型是民间传说中伴随玄奘西游的猴行者,猴行者的原型是古印度《罗摩衍那》里的猴神。罗摩是印度三大神的毗湿奴化身,毗湿奴事迹来源要追溯到四大吠陀时代,四大吠陀又来源于更古老的史前文明,而罗摩的爱妻悉多被魔王抓走后,就靠猴神帮忙救回来。可见这位猴神的来源非常古老,如果真正去考证源头,那就可费工夫了。所以,孙悟空也绝不仅仅是中国小说家的创造,而真正对应着远古一位神明。根据印度教典籍,毗湿奴总共有十次化身,前四次不是人类,后六次才是人身,释迦牟尼是他的六次人类化身之一,是毗湿奴的第九次化身。罗摩作为毗湿奴的人类化身之一,是释迦牟尼的前生。绕来绕去,孙悟空的印度原型猴神救过释迦牟尼的印度前生罗摩,而哪吒则是孙悟空的对手和佛的养子(他呼佛为父)。纠缠错杂的神明关系,延续了好几个文明,纠缠了也许近万年。另外还有一点,哪吒死后三年复活,基督死后三日复活,都是“三”,都是“子”,都是“光”,不知道远古神话里他们是否有相同的神性原型?除了阿多尼斯重要是以爱神维纳斯的情人出现,不具备子的身份,而是以春天的象征死而复活,其他的神如塔木兹,也是子的身份,也是死后复活,也是植物之神。荷露斯则是子又是坐于荷花上的神明,荷花即莲花,在古埃及神话里,世界是从一棵完美无瑕的荷花花苞里诞生的。莲花可以理解为世界完美本体,宇宙的神性本身。所以光明神太阳神荷露斯坐在荷花上,象征着他和世界本体的联系。他们都是非常非常美丽的神,阿多尼斯是令爱神维纳斯也疯狂的美少年,古代两河一带的祭典中有不少诗篇和歌曲唱给不幸而美丽的少年塔木兹。他们永远死而复生,也永远青春美丽。而荷露斯美到什么地步呢?据说他还未出生时父亲奥西里斯就被他的叔叔塞特害死,他是其母用仙术和死去丈夫遗体交感而生的遗腹子,和塞特仇深似海,长大后他去报仇,不敌塞特,塞特竟然提出双方为对方手yin的方式来平息战斗,他被迫同意了,回去后他的母亲伊西斯砍下了他的那只手,再用仙法让他的那只手重生,她用了种种办法让儿子的精ye成了一棵果树的肥料,最后设计让塞特在无意中吃下了果子,然后嘲笑塞特。(写到这里,我头冒大汗,古埃及人真开放啊!华丽地拜拜)荷露斯就在这么搞笑又尴尬的气氛中不断磨砺,提高了战斗力,成为为男子汉。经过漫长的战斗,最后在众神裁决下塞特受到惩罚,而荷露斯我写这个比较恶心的资料不为别的,只为说明荷露斯美到连死仇都舍不得杀他想跟他同性恋的地步。而哪吒是子,是荷花化身,是佛法里的清净法身的象征,是古埃及的世界本体,是三年后复活的植物神,是火焰与热力、光明与战斗力的光神、太阳神、战神,是永远青春的美少年。只除了基督不是美少年(圣经里先知以赛亚预言说,将要出生的基督“无美容”)外,其他种种都符合。但是基督经常以一个可爱娃娃或者小孩的造型出现,这点和哪吒、荷露斯的常用造型也都符合。
上映一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海报最先发布时,其哪吒形象与我们往常在动画片中所看到的形象大不相同。他身量高,像个十几岁的少年人,不似往常的孩童形象;他眼圈漆黑,表情狰狞,也不似往常的可爱天真形象。一时间引起大众对哪吒形象的讨论。
《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元始天尊从天地灵气孕育而成的混元珠中分化出灵珠与魔丸,灵珠可助武王伐纣,魔丸则会为祸世间。太乙真人受命将灵珠托生在陈塘关守将李靖儿子哪吒的身上,却不料灵珠与魔丸调换,哪吒为魔丸,龙王三太子敖丙为灵珠。然而魔丸出身的哪吒虽调皮捣蛋、桀骜不驯却也有一颗争当英雄的心;灵珠出身的敖丙却背负家族重重压力,疲惫不堪。二人不打不相识,相互成了对方唯一的好朋友。在影片中,顽劣的哪吒在面对众人的误解以及即将到来的天劫时,陷入了人生的重大选择时刻,是成魔还是打破命运,获得重生?这里不讨论其剧情如何,特效如何,只讨论哪吒的个人形象在宗教中的演变。
对于哪吒信仰的来源,如今学界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印度说”,第二种是“伊朗说”。其中“印度说”是大多数学者都认可的。如谈凤梁、陈泳超在《借神演史的封神演义》中曾提到, 哪吒形象是来自于佛教经典。这里,主要认可“印度说”,认同哪吒信仰是起源于印度佛教,后随佛教一起传入中国。
《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
哪吒, 他的梵文名是那罗鸠婆,他未成神佛之前,是释迦牟尼的忠实信奉者。这一点可见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经中的相关记载:“……此是乌卢门萘山。我灭度一百年后, 有么士罗兄弟二人, 一名哪吒, 二名婆吒, 而于彼处建立寺舍, 当号名哪吒、婆吒……”后来,哪吒被神化,成为了佛教护法神,隶属夜叉神系统。此外,哪吒是北方毗沙门天王的太子, 他的职责是守护佛法, 扫除邪恶, 保护世人。
佛经对哪吒形象的描述是令人惊讶的。在唐朝不空大师所译的《北方日比沙口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中是这般描述的:“手捧戟,以恶眼向四方……毗沙门神其孙哪吒天神本宝庄严,左手令持口齿,右手诧腰上令执互戟槊”。这里提及哪吒是以“恶眼”看万事万物的,面貌庄严肃穆。又有《佛果园悟禅师碧岩录》卷第九中描述:“碧严云:‘明眼汉, 没窠臼……忽若忿怒哪吒, 现三头六臂。忽若日面月面, 放普摄慈光’”。又有北宋释道原在《景德传灯录》中描述:“三头六臂擎天地, 忿怒哪吒扑帝钟。” 通过“忿怒”、“三头六臂”等字词的描写,大致可以看出,在北宋及北宋之前,哪吒的基本形象是面部忿怒,庄严肃穆、三头六臂,嫉恶如仇、勇猛有力、忠诚佛教的形象。这样一个形象其实与《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所刻画的哪吒形象有相似之处。外表凶狠,内心却是守护佛法保护世人的正义之神。
《哪吒之魔童降世》:李靖与哪吒
宋到明之间,哪吒形象逐渐由佛教神形象向道教神形象转变。到《西游记》出现时期,哪吒已经变成了外道内佛形象。
比如说,《西游记》第四回是这般描写哪吒出场的:“总角才遮囟, 披毛未苫肩。神奇多敏悟, 秀骨更清妍。诚为天上麒麟子, 更是烟霞彩凤仙。龙种自然非俗相, 妙龄端不类尘凡。身带六般神器械, 飞腾变化广无边。今受玉帝金口诏, 敕封海会号三坛。”哪吒总角之龄,长相清研,法术无边,是玉帝封的“三坛海会大神”。
可见,哪吒已不再是面部忿怒的凶狠夜叉神形象,转而成为了一名秀骨清研,相貌清奇的可爱、完美的孩童形象。但是,哪吒依旧保留着佛教三头六臂、面目忿怒的佛教本相。如在《西游记》第四回中写到哪吒与孙悟空打架的场景:“哪吒奋怒, 大喝一声, 叫‘变’即变做三头六臂, 恶狠狠, 手持着六般兵器, 乃是斩妖剑、砍妖 刀、缚妖索、降魔杵、绣球儿, 火轮儿。”
86版《西游记》:杨斌饰哪吒
到《封神演义》时,哪吒又有了新的形象变化。哪吒为道教的灵珠子, 受道教教主元始天尊的符命, 下凡做姜子牙的先行宫, 助武王伐纣。在《封神演义》第十四回中提到,太乙真人曾对石矶娘娘说,哪吒是灵珠子下世, 是奉元始天尊掌教符命,辅佐姜子牙灭成汤王朝。 相比以前,这是哪吒身份上的一大变化。
此外,哪吒肉团出生,长相与民间小孩无异,粉嫩可爱,成为道教新的孩童神仙。如《封神演义》第十二回中曾写道:“李靖听说, 急忙来至香房, 手执宝剑, 只见房里一团红气, 满屋异香。有一肉球, 滴溜溜圆转如轮。李靖大惊, 望肉球上一剑砍去, 划然有声。分开肉球, 跳出一个小孩儿来。遍体红光, 面如傅粉, 右手套一金镯, 肚腹上围着一块红绫, 金光射目。”
《宝莲灯前传》:宋祖儿饰哪吒
在《封神演义》中,哪吒后用莲花重塑金身,由太乙真人传授武艺与武器,完全成为一名道教神。在第十四回中哪吒已是一个“手提紫熖蛇矛宝, 脚踏金霞风火轮。豹皮囊内安天下, 红锦绫中福万民”的战神形象。
古代宗教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都离不开当时的宗教信仰的影响。因而,哪吒形象的变化亦可以反映出中国古代佛教与道教的发展演变。大体上来说,唐朝时期,奉行的是以儒家为主,佛道为辅的三教政策,这一时期,佛教借机迅速发展,哪吒形象开始广泛出现在众人面前;宋时期,继续奉行唐朝的三教政策,同时扶持道教,这一时期,佛道出现融合状态,哪吒形象亦出现佛道二者并存的印记;明时期,正一派成为道教正统,统治者对道教多加扶持与信任,佛教此时延续三教合一政策,同时道教逐渐走向世俗化与民间化,道教许多神格开始受民众尊奉。因而,哪吒形象由原来的佛教守护神转向佛道融合形象,最后成为完全的孩童战神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