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习心得 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有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思想觉悟;具有投身改革、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具有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自强不息、求实创造的优良品质。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记录学生组织或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要求学生 在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能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社会能力;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体现学生课外从事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在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技、创业等比赛中取得的成绩。要求大学生具有宽厚扎实的专门知识和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能深入思考和探索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熟练掌握一到两门外语和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对知识结构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有总体性的把握,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底蕴;具有对新技术、新观念的跟踪和鉴别能力;具有创新的意识和思维习惯。 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反映学生参与的文体活动和取得的成绩,以及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其他经历。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具有开拓进取的健全人格;具有适应环境、善于调节的健康心理;具有胜任学习和工作的健壮体魄。 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记录学生组织或参与的社团活动,所担任的学生干部职务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也包括在校外所兼任的社会工作。要求大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和睦相处;在社会工作中,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应变能力,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学会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本领。 技能培训及其它记录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及取得的成绩。要求大学生提高双语能力、计算机能力以及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其它技能培训证书或从业资格证书。 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上有“通才”与“专才”的争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社会分工的“专业要求”和社会合作的“社会化要求”之间的关联。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就深刻体现了不同需求之间的关联,即从上述六大内容入手,铸造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共同平台,突破狭隘专业划分所带来的知识局限,从而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培养通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2002年以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已经在上海、重庆、山东、湖南等地高校成功进行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试点工作。从各试点单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全面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对于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紧扣高校‘育人’中心工作,适合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⑦一般来讲,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应重点做好“四个环节”的落实工作。 1、职业设计指导 大学生活是职业生活的前奏。大学生职业计划的成败,不仅是大学生自己学习成功与否的标志,也是一所大学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设计指导,要理清专业目标与社会需求、兴趣爱好与个性心理之间的关系。 2、素质拓展训练 所谓素质拓展是要求大学生首先满足基本素质要求,即大学的培养目标规格基础上,培养具有充分个性和丰富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素质。全国高校普遍开展的“挑战杯”、“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均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有效载体。同时,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过程就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要求我们主动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协作,积极争取社会参与到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过程中来。在素质拓展训练中,要采取“请进来”、“推出去”等多种途径,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等活动,通过与企业联合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多的与社会接触,从而能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中积极吸纳社会的参与,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自觉提高综合素质的主动性,而且使社会在参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过程中强化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认同。 3、建立评价体系 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试点过程中,应当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公正合理、切实可行的大学生拓展认证体系和操作程序。在认证环节中,认证内容的合理性、认证程序的可操作性事关“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成败。在开展认证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并努力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规范《大学生素质拓展书》的认证内容,逐步健全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的指标体系,尽可能以客观选项代替主观评价;第二,不断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评价体系,形成开放的、自我完善的认证机制;第三,吸纳学生和社会的参与,建立起与认证组织体系相对剥离的监督组织体系;第四,加强对认证队伍的选拔和培训。 4、强化社会认同 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素质拓展认证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必须推动认证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要着手构建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要建立高效安全的素质拓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不但对学生的认证工作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中实现分散评价,集中控制,而且社会公众和用人单位可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根据授权权限,直接进入到高校网络数据库中查对学生的素质拓展情况和认证情况。这样做,不但使高校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获得师生和社会舆论最大限度的监督和保障,而且将形成有效的素质拓展机制。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使高等教育重新审视大学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职能,又结合社会发展赋予人才观以科学内涵。如果在环境的变迁中轻视大学的育人职能,放任教育的异化,则很可能重现孔子之忧,即“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⑧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义,在如下话语中定能得到彰显,“大学固然应当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大学教育也应当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对于一个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无法用美元和人民币来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最佳教育不仅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熟的个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颁发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相继召开,标志着我国素质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决定》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然而,在素质教育大潮的冲击下,传统体育课的结构与类型明显“发挥”不出素质教育应具备的功能。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政治思想品德课程、体育课程和素质拓展计划。为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增强体育课程素质教育效果,把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和大学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就是一种尝试。但教师自身素质是教学质量的关键,针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高校体育教师如何全面拓展自身素质是本课题研究的宗旨。 一、素质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学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素质拓展训练的目的。素质拓展训练也叫历奇训练,以其“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拓展训练内容丰富生动,寓意深刻,以体验启发作为教育手段,学生参与的训练将成为他们终身难忘的经历,从而让每一系列活动中寓意深刻的道理和观念,能牢牢地扎根在团队和每个学生的潜意识中,并且能在日后的工作合作中挥发应有的效用,包括室内情景训练、户外场地、野外和水上等项目。其主要目的是:把人的身心能力中最卓越的、最出色的部分升华到可能达到的顶巅。拓展训练的基本原则是以户外自然环境为主,体能活动为导引,心理挑战为重点,极限要求为条件,完善人格为目标。 2.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结合的必要性。拓展训练与以往的训练方式不一样,它利用自然环境为依托,采取专门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课程,让学生通过训练项目,经历心理挑战的锻炼,自己教育自己。因此,在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改革中,把素质拓展训练与传统的体育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对加快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高校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有一定的必要性。首先,从课堂的组织形式上看,素质拓展训练通过有针对性的游戏、特定的户内场所或未知的大自然环境,使受训人员在活动中亲自参与来获得个人的体验和感悟。而体育教学是以“做或练”为主,同时注重体能与技术的练习,如果引进素质拓展训练中的体验与感悟,将极大地活跃体育课的气氛。其次,从场地运用上看,体育课一直以来都是户外上技战术课,户内上理论课,如果天气不好还要增加理论课。而素质拓展训练可在户内或户外进行,一旦确定训练的内容,它的执行力是不容许改变的。这样,课堂内容的实施和目标的完成更有针对性和持续性,团队精神和磨炼意志品德不再是一句空话。 3.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结合的可行性。从素质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的性质和当前我国的实际看,两者的结合是可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具有相似性。在教学目的上,两者都是通过个体锻炼或活动的安排,体现学习的主体性,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形式上都采取了集中讲解、分组练习,再总结归纳,最后展示或分享。 两者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相容性。第一,两者在教学过程中设定课程内容,都是通过参与者共同努力——敢于面对困难,不畏艰辛——不断挖掘参与者的潜能来完成教学内容的。第二,两者在教学内容实施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第三,教学过程中都是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得到身体发展与心理健康双丰收。 二、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师素质拓展的关系 高校体育教师长期受传统教学理念、模式等因素影响,其自身素质与素质教育的需求已不相适应。素质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必将加快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对高校体育教师素质拓展提出了要求和指明了方向。诚然,针对素质拓展训练,全面拓展高校体育教师素质,是素质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学结合的前提,更是二者结合的关键。因为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实施者,在体育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高校体育教师素质拓展的方向 受应试教育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师在思想和业务素质方面,存在着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在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及手段、知识结构及业务素质、教学能力及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继续教育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能力等方面。这些不仅严重阻碍了高校体育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也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师自身的提高和发展。因此,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拓展可以朝以下方向进行: 1.高尚的道德品质,扎实的思想教育能力。体育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才会得到学生的钦佩和爱戴,学生才会将其教育要求自觉内化为自己的主观要求,并将其人格特征当成自己人格形成的参照。因此,体育教师应自尊、自重、自爱、注重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在思想品德、作风情操乃至举止风度等方面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另外,体育教师要科学地分析和预判学生的思想发展,并在体育教育、训练和课外活动的过程中,既增进学生生理健康的发展,又增强其心理健康的教育;既做好调皮后进生的疏导和转化工作,又做好健全学生集体观念的培养和优良品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2.合理的知识架构,过硬的业务能力。高校体育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必须先建立起合理的知识架构。第一,具备本专业和与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人体学科知识、专项运动技能、应用学科理论、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等。第二,注重工具性学科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创新。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多地了解和熟悉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等基础知识,了解体育教育对社会、人类进步的人文价值。第三,丰富的人文知识,较强的人际交往和表达能力。在这一知识架构基础之上努力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主要包括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决策和设计能力,制定教学课件能力,正确示范、精炼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知识、技能、体质进行全面测评的能力和组织竞赛、裁判及指导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能力。 3.前卫的现代教育理念,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更新既有的体育观念,树立现代体育教育理念,包括“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教育目的这一根本性观念转变做起,培养适应现代化的建设人才,变面向少数为面向全体学生,变单纯重视运动技能为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变传统的师道尊严为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种现代教育理念指引下要不断探索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组织体育教学,研究教学单元的整体设计,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优化。 ||| 4.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较强的科学创新能力。在现实工作中,由于教师面对的是主动性、鉴赏性、辨析力较强的大学生,所以对从事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的综合能力,不但“纵”要有坚实深厚的知识功底,系统的知识体系;“横”要有广博的知识,文理兼通、一专多能,而且还应具有自我知识创新能力,善于博采学科信息,并能把最新科学成果引入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这就要不断强化其创新意识,明确创新意义,掌握科学创新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内存量和技能更新程度,从而确保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具有前沿性、实效性和高科技性。 四、全面拓展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措施 1.加大培训力度。首先,各级主管部门应深刻认识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意义。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推广,补充、更新知识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必须引起有关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其次,采取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培训工作应根据具体情况,本着少花费、见效快的原则,在尽量不影响教学工作的情况下,采取灵活且又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 2.构建一体化的育人机制。要整合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就业等组成要素,促进社会、学校、学生良性互动,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和关系协调的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开发新模式,形成高校教育创新的新格局,造就和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3.培养终身自我学习的习惯。独立学习获得知识,掌握技术、技能是支撑和调整知识结构的支柱。如今,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知识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为了防止知识老化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充实新的内容,搜集新的资料,将理论与实践课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更加生动活泼,从而不断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4.加快体育课教学改革。体育专业学生从一般情况上讲,存在文化水平(与其他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和教学能力偏低的现象,而加快体育课教学改革是提高体育教师素质的基础。一方面,体育课应尽快改变“重技术轻能力”的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另一方面,体育教育专业应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增设选修课,拓宽知识层面。 5.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衡量体育教师理论水平、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为了适应体育科学的发展和学校体育改革日益深化的需要,为了有效地解决在实践中提出的有关教学、训练及科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体育教师要不断强化其科研意识,明确科研内容,掌握科学研究的新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学校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协同公关能力等方面。体育教师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往往会积累很多的经验和教训。注重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加强写作技巧的训练,是体育教师搞好科研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创新思维能力要求体育教师应有超前的思维、大胆改革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开拓意识,吸收新的科技知识,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学校体育工作不断保持活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的任务才能完成。
我来了!快给我分
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习心得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有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思想觉悟;具有投身改革、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具有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习心得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有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思想觉悟;具有投身改革、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具有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体育教学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一门学科。下面我整理了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一 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应用及影响 一、体育游戏应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产生的影响 1.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体育教学的宗旨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具备终身体育的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许多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体育器材单一,而且教学内容枯燥,导致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参与积极性不高。而体育游戏应用在体育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以游戏的形式进行锻炼,不仅能够提高神经的兴奋性,而且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从而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2.调节学生消极情绪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成熟与生理成熟不平衡的阶段,往往会出现叛逆心理,再加上学习压力大,经常会产生负面情绪,尤其会对教师的教育产生反感。而通过参加体育游戏活动就可以调节学生的消极情绪,让学生的负面情绪得到舒缓。而且体育游戏又具有竞争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挑战自我,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还会考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3.增强集体荣誉感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游戏比赛,例如对抗赛、选拔赛等都可以使学生参与竞争的心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多种多样的体育游戏应用在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活力,从而能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更重要的是在游戏竞赛中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参赛者之间需要有凝聚力,观赛的学生也要有集体荣誉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 4.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在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缺少交流互动,导致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而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引入,需要学生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与小组成员齐心协力,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与他人进行沟通协调是必不可少的,人际交往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二、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1.做好准备工作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很突出,但是为了保障体育游戏顺利进行,前期的准备工作也是不能忽视的。由于每个班级的同学在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设计游戏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例如针对不同年级就要设计不同的游戏,设计低年级体育游戏时,要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为目标,多设计一些趣味性大的游戏;设计高年级体育游戏时,可以有一定难度和技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游戏内容设计好之后,体育教师应提前准备所需要的器械,并确保有合适的运动场地,做好硬件准备工作。只有前期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才能为游戏正常进行提供保障。 2.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体育游戏的引入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学生,而是通过游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设计体育游戏时,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不仅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而且要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质量。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趣味性,要把游戏的趣味性与教育性有机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3.竞争性与安全性相结合 体育游戏之所以能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就是因为游戏都带有竞争性,通常情况下,参赛者的积极性高低与否取决于比赛竞争因素的多少。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体育教师应设计一些竞争性较强的游戏,多融入一些竞争因素,从而激发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积极性。但是竞争中往往存在不安全因素,再加上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危及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安全。因此,体育游戏的应用应以安全第一为原则,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达到教学目的。 4.真实性与鼓励性相结合 学生充满热情地参与体育游戏中,体育游戏结束后,对比赛结果当然也十分关注,此时,教师要对游戏结果进行评判,为了做到公平公正,教师要依据游戏规则认真观察游戏进行的整个过程。对于赢得比赛的一方,教师要对其优良表现进行表扬和赞许;对于比赛失利的一方,教师也要积极鼓励,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对于比赛中没有遵守游戏规则的同学要严厉批评。 三、总结 为了使体育游戏更好的应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首先应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然后充分结合教学目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游戏的趣味性与教育性结合起来,最后对游戏的比赛结果作出公正的评判。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二 初中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意义及措施 一、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的意义 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还应该设计拓展训练项目,彰显独特的办学理念,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进行素质教育拓展训练,能彰显学校办学特色,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对初中体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具有积极作用。 2.有利于丰富课程教学资源。 素质拓展教育能激发学生热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逐渐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进一步丰富体育教学资源,增强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先进性。素质拓展教育的引入,能不断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拓展初中体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推动课程教学改革和完善。 3.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处在成长关键时期的初中学生来说,体育教学如果过分依赖学生课堂活动,容易制约学生个性发展。而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多种多样,能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训练,提高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的措施 1.加强拓展训练基地建设。 初中学校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素质拓展训练具体要求,挖掘本校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校设施开展素质教育,为学生进行训练创造条件。要注重与其他学校合作,加强相互合作与交流,推动资源共享。还可以开发利用社会资源,为素质拓展创造良好条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将训练基地建设纳入学校规划,争取社会资金赞助,完善训练场地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好开展训练创造便利条件。 2.合理选择拓展训练项目。 学校可根据教学具体需要,设置必修和选修拓展项目,将其纳入课程教学之中,保证训练课程时间的充足,确保课时落实到位,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锻炼技能,掌握本领。还可以组织各类游戏,激发学生对拓展训练的热情。例如,集体训练项目可以高台演讲、寻宝游戏等为训练内容。为增进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可以风火轮、解手链、信任百步行为训练项目。让学生在这些项目中增进了解,更好地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3.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为推动素质拓展项目更好地开展下去,要坚持适应性原则,促进素质拓展训练有效进行。要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和调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素质拓展训练的主体。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巧妙创设情境,注重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的应用,让体育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推动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初中学校要重视专业技能高、责任心强的教师的引进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强管理,让他们不断丰富教学经验,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教师也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责任意识,总结教学经验,能熟练应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素质拓展训练,发现不足,今后在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让素质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5.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素质拓展训练中,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初中学校应该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现实,严格落实各项规定,避免因安全管理不到位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教师在授课和组织学生训练时,要将安全管理摆在突出位置,提高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保证教学组织管理的严谨性,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促进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学生在训练时要听从指挥,提高安全意识,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三、结束语 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基本体育理论和技能教学,更要注重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课程教学。教师应该认识其重要意义,结合教学要求采取有效对策,更好地开展素质拓展训练,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三 浅谈中学体育激励教学法的运用 1、激励手段运用的时机 新的课堂改革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做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要学会探究,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学习中还要学会全作,与同伴共同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际上,学生在我们体育教师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机会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激励,学生具备了这样的意识,才会主动的学习,并在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探究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 2、激励手段的种类 激励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显示是丰富多样的,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激励,而不是吝啬。激励的方法很多也很有科学性,所以在激励的运动时也要做到科学有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注意自己的激励艺术,让学生时时刻刻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激励。激励的方法有很多,下面就对常用的激励方法进行介绍。 运用目标激励 每节课都有一定的目标,对每个学生的学习也有制定一定的目标,只有学生在了这习目标的情况下,学生才能有了动力,在学习中为了完成目标而努力学习,这种目标对学生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激励,激励他们主动学习。在目标的制定时,要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目标,所以不同的学习目标有所差异,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在教师的激励下,以目标为动力推动学生学习,这种动力就成为了一种动机,不断朝这个方向而努力。 树立榜样进行激励 在体育教学中给学生树立榜样,其作用是不可小觑的,能激励学生的学习,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的动力。树立榜样有很多方面可以影响学生,比如给学生树立体育方面的明星,刘翔、姚明等都是学生心中的体育明星,这些明星的事迹可以多介绍给他们,也激励他们用自己的努力为国家争光。但是,这些明星离我们很远,很多同学心中也没有印象,这样,我们就可以运用身的榜样激励他们,比如一次运动会上,我们把破纪录的同学加以宣传,让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另外,教师是学生的直接榜样,在教学中或者生活中,教师要学生树立榜样,处处在学生面前表现优秀,让学生把你看作心中的英雄。教师以一种榜样,给学生怎样的激励。首先是出色的体育教学技术技能,从讲解到示范,都要给学生做好榜样的人物在面前时,要做到具有较高的体育技能,让学生感觉教师无所不能;其次是教师的言行要一致。如果要把学生作为榜样,就要选择那些些品学兼优,特别是具有一定体育能力的学生,时时起到示范作用,并让其担任小组长起到指挥与协助教师的作用。 给学生以信任感来激励 学生喜欢得到教师的信任,这样学生会觉得能看得起自己,是对自己的肯定,如果信息度高,那么学生也会有较高的自信心。对学生的信任从而就会成为一种激励,进而激起了学习体育技术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差生,在他们心目中,自己比其他学生差,教师也不会关心自己,久了便会成为一种自卑感,严重影响了其自信心,这样越是没有信心就越是没有学心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对这些学生给一些信任,从语言、表情、行动上多鼓励,让他们感觉是教师对他们的关注是鼓励,从而体验到体育学习成功与快乐,逐步形成体育兴趣。 投入情感进行激励 情感是师生之间互动的基础,如果教师与学生能够友好相处,形成一种融洽而又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那么学生才能带着一个愉快的心去学习。学生也会把教师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有什么问题会主动向教师请教,在课堂会主动而又细心的听教师讲课,课下会积极的去锻炼,感觉学习是一种享受。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热情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比如在学习跳高或者跳箱时,学生有胆怯心理,教师要用微笑打消他们的顾虑,帮助每一个学生克服困难。教师的这些行为,都会给学生很大的鼓舞与激励。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教学,特别提出了情感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情感教育激励。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也要不断地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勾通,让学生对体育教师产生信任感。如果在教学中对某个学生不关注,他完成的学习情况、动作情况等不闻不问,也不给以鼓励,但是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教师却看在眼里,而且会给以严厉的批评,这样会大大损伤他们的自尊心,会变主动为被动,学习时就会缩手缩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宽严适度,在与学生保持情感的基础上快乐学习。 通过体育竞赛进行激励 有体育就有竞赛,这是我们意识中所首先想到的,所以体育教学中也应该时时有一些竞赛,竞赛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励学生的学习。但是竞赛也要有始有终,竞赛结束之后要进行总结,如果没有总结,学生不知道竞赛后得到了什么,胜的得到了,失败的也要总结教训以下次取得胜利。比如在一次迎面接力的游戏结束后,胜方很显然除了体力好以外,还要其他的优点,教师加以鼓励,而对于失败者,我们除了让学生理解自己身体是一个方面,但我们还要一定技巧来取胜,比如接棒的时候要快、注意力要集中等等。等下一次比赛时,败方却反败为胜了,而这时教师进行鼓励,鼓励他们在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改进,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取得下一次的胜利,这给了学生信心。 施以适当的惩罚进行激励 有人对新课标下的无劣性评价进行了质疑,说如今的体育课只有激励而没有惩罚,这些质疑的声音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但对学生有奖励,还有适当的惩罚。我们把这种惩罚看作是一种激励,但是激励的前提是最好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而是让他们感觉自己不好好努力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比如在进行“注意力”的反口令练习时,在比赛前向学生声明,但自己出现错误时,要对其进行惩罚,或者是跑100m,或者是蹲起跳10次等等,还要告诉他们,这些惩罚是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不可强求。 利用合理评价进行激励 体育教学中的评价不可少,科学的评价、正确的评价能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学生学习的一面镜子。中学体育激励教学法的运用,评价时要以激励为副,以建设性的评价为主。学生都具有自尊心,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特别是都对他们较高的评价会让他们学习兴趣大增。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一点点进步,而且要采用即时评价,这种评价方法特别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学生更具有激励作用。 3、总结 总之,要想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学生的激励非常重要,这样可以让学生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学习,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猜你喜欢 1.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2. 大学体育教育论文范文 3. 体育教育类毕业论文范文 4. 体育学院毕业论文范文 5. 大学体育毕业论文范文 6. 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7.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素质拓展活动教育模式的应用论文
摘要: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内容, 良好的思政教育质量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素质拓展活动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对于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拓展; 思政教育;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希望, 因此, 良好的大学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思政教育是大学生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都具有较大的促进意义。素质拓展活动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能够使大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思政教育内容, 起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一、素质拓展活动对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作用分析
(一) 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 教师一直都以教材内容为主, 因此大学思政教育一直处于理论说教的状态。由于思想政治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积极性不高, 长此以往, 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影响教学的整体质量。素质拓展活动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 改变了传统的思政教育形式, 将传统的理论说教变成实践活动, 一改之前单一枯燥的教学状态, 这种转化使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知识, 愿意主动参与到素质拓展活动中来, 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通过素质拓展活动中的思考和总结, 大学生可以实现自我教育, 真正将思想政治知识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二) 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思政教育领域
思政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但是, 大学生思政教育一直都集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对于其他方面的思政教育, 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则很少涉及。在现代教育观念的影响下, 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应该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 在各学科教学中不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但是由于思想政治学科并不是大学教育的重点内容, 所以这一教学观点经常被大学思政教育教师忽视[2]。思政教育关系着大学生良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教育形式, 扭转传统教育观念, 不断改进和拓宽思政教育渠道。素质拓展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一教学目的, 有效拓宽了思政教育的内容, 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逐渐丰富, 并且融入全新的教育形式。
二、素质拓展活动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应用的主要对策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 素质拓展活动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但是, 在运用素质拓展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仍然需要注重一定的方式方法, 这样才能使素质拓展活动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具体来说, 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运用素质拓展活动时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 通过素质拓展活动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在大学教育实践中, 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 灌输式教育一直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 思政教育同样也不例外。这种灌输式的教育完全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 单纯地想让学生学习更多知识,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却忽略了学生的主观体验, 并不适合大学生学习和接受知识。所以, 应用素质拓展活动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时, 应该关注学生的体验性, 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素质拓展活动中来, 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3]。教师应该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实现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 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素质拓展活动过程中应该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
素质拓展活动是一种全新的思政教育形式, 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而且对于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也具有促进意义。但是有一点应该注意的是, 素质拓展活动中教师应该与大学生之间保持良好的互动[4]。在各学科的教学体系中,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课堂上普遍缺乏互动性, 学生与教师之间几乎很少会有一定的互动[4], 尤其对于思政教育这样的学科来说, 课堂互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在运用素质拓展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 首先应该注重课堂互动, 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为基本原则, 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素质拓展活动内容,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 应用素质拓展活动提升思政教育课堂的趣味性
无论处于哪个教育阶段, 对于学生来说,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具有一定趣味性的知识学生会很容易接受, 而单一枯燥的知识学生在接受过程中就会出现一定困难[5]。因此, 在应用素质拓展活动进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时候, 一定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因为对于大学生来说, 他们一般都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 对于思想政治这种边缘学科并不重视, 而学科本身的知识又显得比较枯燥乏味, 如果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再不注重一定的方式方法, 学生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但是如果在运用素质拓展活动的过程中注重突出课堂的趣味性, 就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将学生的精力都集中在课堂上, 进而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使学生在进行素质拓展活动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知识, 实现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三、结语
思政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基本内容, 对于大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教师在应用素质拓展活动进行教学时, 应该摒弃传统教育观念, 不断创新和改进应用模式, 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规划和设计素质拓展活动方案, 从而有效提升思政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葳葳, 李敬巍.心理行为训练在新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 (下) , 2015 (10) :108.
[2]任强, 邱明浩, 戚爰伟.创新社会实践工作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和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 (10) :189.
[3]胡先学, 张燕, 蔡扬亚.素质拓展活动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促进作用[J].亚太教育, 2016 (1) :270.
[4]朱松梅, 宋利强.思政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军训改革思考[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 (3) :73.
[5]李晓玲.素质拓展训练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作用探讨[J].长江丛刊, 2017 (5) :177.
高中体育中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高中体育中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往往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容易忽视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培养。基于此,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也不同于以往传统式的教学。如今的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体育素质的同时,还要促使学生能将体育运动坚持下去。
关键词: 高中体育;素质拓展训练;综合素质;
素质拓展训练秉承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素质教育为教育理念核心,改变了传统教育理念中以自身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坚决执行"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原则,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学习。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阶段。拓展训练的内容相对正式课上的教学内容来说就会相对丰富并具备趣味性。
一、设置相应的拓展项目,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学习相应的体育技能,还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素质拓展训练,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时刻面临严峻的升学压力,对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团队合作意识认识不够深。基于此,高中体育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相应的拓展训练,并以团队合作精神为主题展开针对性的拓展训练。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促使学生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强化自身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在进行团队分组时,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体能基础的前提下进行,以保证每个分组之间都不至于出现能差距过大的情况,否则可能会导致拓展训练达不到预期的效果。[1]
例如,以篮球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生基本的篮球动作的同时,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合理的团队合作活动提升自己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个人能力固然可以占据良好优势,若是少了团队合作,必然难以得到最终的成功。教师在教学运球技能时,可先向学生讲解运球的基本动作和动作要点,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在学生掌握运球的基本动作之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帮助学生进行分组。小组之间可通过合作来完成"运球接力"活动。其中,使用时间最短的小组就会成为最后的冠军。由于每个人的运动神经和动作协调性大不相同,通过小组合作之后,学生们可以相互弥补。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并且能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最终任务,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丰富拓展训练内容,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时刻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高中体育教师要合理运用体育运动适当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利用丰富的拓展训练内容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其在轻松诙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传统的体育课程以单一知识性教学为核心教学方式,即单一就体育技能进行教学。这样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体能基础适当安排相应的拓展训练,并丰富训练内容,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缓解课堂教学的紧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素养。[2]
例如,在教学"篮球运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指导高中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其内容无非是拍球、运球、传球、投篮以及三步上篮等等。教师可以在正常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出发点,合理丰富篮球课堂的教学内容。
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教师可以收集职业篮球比赛(NBA)中运动员的热身视频,经过剪辑后播放给学生观看。基于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篮球比赛的喜爱,这些视频自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教师可能会发现男生和女生对篮球抱有不同的观点。男生基本都对篮球非常喜爱。女生中只有部分人员对篮球比较感兴趣。基于此,教师可以添加部分吸引眼球的篮球技能吸引不同人群的兴趣。例如,面对男生,教师可以讲解"转身过人"等篮球技能,并配以动作示范和讲解;面对女生,教师可以讲解"转球"等篮球技能。这项技能并不需要太多体力,且技能本身对女生具备一定的.吸引力。这样,教师根据学生兴趣进行拓展训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自主积极地进行体育运动。
三、教师需要在拓展训练结束后,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评价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体育教学往往是教师以自身为主体,按部就班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其进行吸收。这样非常容易忽略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基于此,教师先要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秉承"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理念,合理设置素质拓展训练,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断调整和优化训练内容。教师要在教学后时刻关注学生对知识吸收的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成果,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篮球运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发现不同学生对篮球的兴趣是不同的,其学习成果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体能基础以及肢体协调能力来设置学习任务,任务难度要呈阶梯式递增,使不同体能基础的学生都能适应,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课堂体验。教师在学生学会某项技能之后需要及时进行评价,并肯定学生付出的努力,鼓励学生再接再厉。教师不能只是从最终成绩进行评价,而是需要结合学生的努力程度、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团队合作中做出的成绩等多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使学生能得到全方面的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教师需要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至实际教学中。高中阶段的学生时刻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舒展放松,并在习得一定体育技能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体育素养。
五、参考文献
[1]缪宏卫.素质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田径,2019(08):75-76.
[2]张竹.高职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训练的作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1):114,116.
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习心得 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有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思想觉悟;具有投身改革、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具有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自强不息、求实创造的优良品质。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记录学生组织或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要求学生 在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能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社会能力;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体现学生课外从事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在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技、创业等比赛中取得的成绩。要求大学生具有宽厚扎实的专门知识和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能深入思考和探索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熟练掌握一到两门外语和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对知识结构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有总体性的把握,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底蕴;具有对新技术、新观念的跟踪和鉴别能力;具有创新的意识和思维习惯。 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反映学生参与的文体活动和取得的成绩,以及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其他经历。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具有开拓进取的健全人格;具有适应环境、善于调节的健康心理;具有胜任学习和工作的健壮体魄。 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记录学生组织或参与的社团活动,所担任的学生干部职务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也包括在校外所兼任的社会工作。要求大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和睦相处;在社会工作中,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应变能力,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学会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本领。 技能培训及其它记录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及取得的成绩。要求大学生提高双语能力、计算机能力以及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其它技能培训证书或从业资格证书。 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上有“通才”与“专才”的争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社会分工的“专业要求”和社会合作的“社会化要求”之间的关联。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就深刻体现了不同需求之间的关联,即从上述六大内容入手,铸造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共同平台,突破狭隘专业划分所带来的知识局限,从而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培养通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2002年以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已经在上海、重庆、山东、湖南等地高校成功进行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试点工作。从各试点单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全面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对于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紧扣高校‘育人’中心工作,适合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⑦一般来讲,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应重点做好“四个环节”的落实工作。 1、职业设计指导 大学生活是职业生活的前奏。大学生职业计划的成败,不仅是大学生自己学习成功与否的标志,也是一所大学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设计指导,要理清专业目标与社会需求、兴趣爱好与个性心理之间的关系。 2、素质拓展训练 所谓素质拓展是要求大学生首先满足基本素质要求,即大学的培养目标规格基础上,培养具有充分个性和丰富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素质。全国高校普遍开展的“挑战杯”、“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均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有效载体。同时,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过程就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要求我们主动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协作,积极争取社会参与到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过程中来。在素质拓展训练中,要采取“请进来”、“推出去”等多种途径,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等活动,通过与企业联合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多的与社会接触,从而能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中积极吸纳社会的参与,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自觉提高综合素质的主动性,而且使社会在参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过程中强化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认同。 3、建立评价体系 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试点过程中,应当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公正合理、切实可行的大学生拓展认证体系和操作程序。在认证环节中,认证内容的合理性、认证程序的可操作性事关“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成败。在开展认证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并努力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规范《大学生素质拓展书》的认证内容,逐步健全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的指标体系,尽可能以客观选项代替主观评价;第二,不断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评价体系,形成开放的、自我完善的认证机制;第三,吸纳学生和社会的参与,建立起与认证组织体系相对剥离的监督组织体系;第四,加强对认证队伍的选拔和培训。 4、强化社会认同 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素质拓展认证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必须推动认证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要着手构建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要建立高效安全的素质拓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不但对学生的认证工作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中实现分散评价,集中控制,而且社会公众和用人单位可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根据授权权限,直接进入到高校网络数据库中查对学生的素质拓展情况和认证情况。这样做,不但使高校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获得师生和社会舆论最大限度的监督和保障,而且将形成有效的素质拓展机制。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使高等教育重新审视大学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职能,又结合社会发展赋予人才观以科学内涵。如果在环境的变迁中轻视大学的育人职能,放任教育的异化,则很可能重现孔子之忧,即“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⑧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义,在如下话语中定能得到彰显,“大学固然应当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大学教育也应当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对于一个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无法用美元和人民币来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最佳教育不仅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熟的个人”。
哇。出猫,快点把100分给我当掩口费。
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习心得 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有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思想觉悟;具有投身改革、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具有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自强不息、求实创造的优良品质。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记录学生组织或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要求学生 在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能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社会能力;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体现学生课外从事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在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技、创业等比赛中取得的成绩。要求大学生具有宽厚扎实的专门知识和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能深入思考和探索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熟练掌握一到两门外语和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对知识结构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有总体性的把握,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底蕴;具有对新技术、新观念的跟踪和鉴别能力;具有创新的意识和思维习惯。 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反映学生参与的文体活动和取得的成绩,以及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其他经历。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具有开拓进取的健全人格;具有适应环境、善于调节的健康心理;具有胜任学习和工作的健壮体魄。 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记录学生组织或参与的社团活动,所担任的学生干部职务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也包括在校外所兼任的社会工作。要求大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和睦相处;在社会工作中,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应变能力,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学会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本领。 技能培训及其它记录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及取得的成绩。要求大学生提高双语能力、计算机能力以及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其它技能培训证书或从业资格证书。 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上有“通才”与“专才”的争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社会分工的“专业要求”和社会合作的“社会化要求”之间的关联。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就深刻体现了不同需求之间的关联,即从上述六大内容入手,铸造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共同平台,突破狭隘专业划分所带来的知识局限,从而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培养通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2002年以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已经在上海、重庆、山东、湖南等地高校成功进行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试点工作。从各试点单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全面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对于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紧扣高校‘育人’中心工作,适合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⑦一般来讲,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应重点做好“四个环节”的落实工作。 1、职业设计指导 大学生活是职业生活的前奏。大学生职业计划的成败,不仅是大学生自己学习成功与否的标志,也是一所大学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设计指导,要理清专业目标与社会需求、兴趣爱好与个性心理之间的关系。 2、素质拓展训练 所谓素质拓展是要求大学生首先满足基本素质要求,即大学的培养目标规格基础上,培养具有充分个性和丰富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素质。全国高校普遍开展的“挑战杯”、“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均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有效载体。同时,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过程就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要求我们主动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协作,积极争取社会参与到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过程中来。在素质拓展训练中,要采取“请进来”、“推出去”等多种途径,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等活动,通过与企业联合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多的与社会接触,从而能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中积极吸纳社会的参与,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自觉提高综合素质的主动性,而且使社会在参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过程中强化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认同。 3、建立评价体系 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试点过程中,应当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公正合理、切实可行的大学生拓展认证体系和操作程序。在认证环节中,认证内容的合理性、认证程序的可操作性事关“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成败。在开展认证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并努力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规范《大学生素质拓展书》的认证内容,逐步健全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的指标体系,尽可能以客观选项代替主观评价;第二,不断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评价体系,形成开放的、自我完善的认证机制;第三,吸纳学生和社会的参与,建立起与认证组织体系相对剥离的监督组织体系;第四,加强对认证队伍的选拔和培训。 4、强化社会认同 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素质拓展认证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必须推动认证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要着手构建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要建立高效安全的素质拓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不但对学生的认证工作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中实现分散评价,集中控制,而且社会公众和用人单位可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根据授权权限,直接进入到高校网络数据库中查对学生的素质拓展情况和认证情况。这样做,不但使高校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获得师生和社会舆论最大限度的监督和保障,而且将形成有效的素质拓展机制。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使高等教育重新审视大学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职能,又结合社会发展赋予人才观以科学内涵。如果在环境的变迁中轻视大学的育人职能,放任教育的异化,则很可能重现孔子之忧,即“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⑧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义,在如下话语中定能得到彰显,“大学固然应当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大学教育也应当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对于一个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无法用美元和人民币来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最佳教育不仅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熟的个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颁发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相继召开,标志着我国素质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决定》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然而,在素质教育大潮的冲击下,传统体育课的结构与类型明显“发挥”不出素质教育应具备的功能。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政治思想品德课程、体育课程和素质拓展计划。为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增强体育课程素质教育效果,把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和大学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就是一种尝试。但教师自身素质是教学质量的关键,针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高校体育教师如何全面拓展自身素质是本课题研究的宗旨。 一、素质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学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素质拓展训练的目的。素质拓展训练也叫历奇训练,以其“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拓展训练内容丰富生动,寓意深刻,以体验启发作为教育手段,学生参与的训练将成为他们终身难忘的经历,从而让每一系列活动中寓意深刻的道理和观念,能牢牢地扎根在团队和每个学生的潜意识中,并且能在日后的工作合作中挥发应有的效用,包括室内情景训练、户外场地、野外和水上等项目。其主要目的是:把人的身心能力中最卓越的、最出色的部分升华到可能达到的顶巅。拓展训练的基本原则是以户外自然环境为主,体能活动为导引,心理挑战为重点,极限要求为条件,完善人格为目标。 2.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结合的必要性。拓展训练与以往的训练方式不一样,它利用自然环境为依托,采取专门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课程,让学生通过训练项目,经历心理挑战的锻炼,自己教育自己。因此,在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改革中,把素质拓展训练与传统的体育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对加快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高校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有一定的必要性。首先,从课堂的组织形式上看,素质拓展训练通过有针对性的游戏、特定的户内场所或未知的大自然环境,使受训人员在活动中亲自参与来获得个人的体验和感悟。而体育教学是以“做或练”为主,同时注重体能与技术的练习,如果引进素质拓展训练中的体验与感悟,将极大地活跃体育课的气氛。其次,从场地运用上看,体育课一直以来都是户外上技战术课,户内上理论课,如果天气不好还要增加理论课。而素质拓展训练可在户内或户外进行,一旦确定训练的内容,它的执行力是不容许改变的。这样,课堂内容的实施和目标的完成更有针对性和持续性,团队精神和磨炼意志品德不再是一句空话。 3.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结合的可行性。从素质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的性质和当前我国的实际看,两者的结合是可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具有相似性。在教学目的上,两者都是通过个体锻炼或活动的安排,体现学习的主体性,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形式上都采取了集中讲解、分组练习,再总结归纳,最后展示或分享。 两者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相容性。第一,两者在教学过程中设定课程内容,都是通过参与者共同努力——敢于面对困难,不畏艰辛——不断挖掘参与者的潜能来完成教学内容的。第二,两者在教学内容实施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第三,教学过程中都是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得到身体发展与心理健康双丰收。 二、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师素质拓展的关系 高校体育教师长期受传统教学理念、模式等因素影响,其自身素质与素质教育的需求已不相适应。素质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必将加快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对高校体育教师素质拓展提出了要求和指明了方向。诚然,针对素质拓展训练,全面拓展高校体育教师素质,是素质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学结合的前提,更是二者结合的关键。因为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实施者,在体育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高校体育教师素质拓展的方向 受应试教育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师在思想和业务素质方面,存在着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在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及手段、知识结构及业务素质、教学能力及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继续教育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能力等方面。这些不仅严重阻碍了高校体育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也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师自身的提高和发展。因此,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拓展可以朝以下方向进行: 1.高尚的道德品质,扎实的思想教育能力。体育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才会得到学生的钦佩和爱戴,学生才会将其教育要求自觉内化为自己的主观要求,并将其人格特征当成自己人格形成的参照。因此,体育教师应自尊、自重、自爱、注重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在思想品德、作风情操乃至举止风度等方面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另外,体育教师要科学地分析和预判学生的思想发展,并在体育教育、训练和课外活动的过程中,既增进学生生理健康的发展,又增强其心理健康的教育;既做好调皮后进生的疏导和转化工作,又做好健全学生集体观念的培养和优良品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2.合理的知识架构,过硬的业务能力。高校体育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必须先建立起合理的知识架构。第一,具备本专业和与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人体学科知识、专项运动技能、应用学科理论、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等。第二,注重工具性学科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创新。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多地了解和熟悉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等基础知识,了解体育教育对社会、人类进步的人文价值。第三,丰富的人文知识,较强的人际交往和表达能力。在这一知识架构基础之上努力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主要包括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决策和设计能力,制定教学课件能力,正确示范、精炼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知识、技能、体质进行全面测评的能力和组织竞赛、裁判及指导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能力。 3.前卫的现代教育理念,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更新既有的体育观念,树立现代体育教育理念,包括“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教育目的这一根本性观念转变做起,培养适应现代化的建设人才,变面向少数为面向全体学生,变单纯重视运动技能为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变传统的师道尊严为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种现代教育理念指引下要不断探索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组织体育教学,研究教学单元的整体设计,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优化。 ||| 4.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较强的科学创新能力。在现实工作中,由于教师面对的是主动性、鉴赏性、辨析力较强的大学生,所以对从事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的综合能力,不但“纵”要有坚实深厚的知识功底,系统的知识体系;“横”要有广博的知识,文理兼通、一专多能,而且还应具有自我知识创新能力,善于博采学科信息,并能把最新科学成果引入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这就要不断强化其创新意识,明确创新意义,掌握科学创新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内存量和技能更新程度,从而确保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具有前沿性、实效性和高科技性。 四、全面拓展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措施 1.加大培训力度。首先,各级主管部门应深刻认识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意义。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推广,补充、更新知识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必须引起有关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其次,采取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培训工作应根据具体情况,本着少花费、见效快的原则,在尽量不影响教学工作的情况下,采取灵活且又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 2.构建一体化的育人机制。要整合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就业等组成要素,促进社会、学校、学生良性互动,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和关系协调的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开发新模式,形成高校教育创新的新格局,造就和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3.培养终身自我学习的习惯。独立学习获得知识,掌握技术、技能是支撑和调整知识结构的支柱。如今,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知识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为了防止知识老化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充实新的内容,搜集新的资料,将理论与实践课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更加生动活泼,从而不断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4.加快体育课教学改革。体育专业学生从一般情况上讲,存在文化水平(与其他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和教学能力偏低的现象,而加快体育课教学改革是提高体育教师素质的基础。一方面,体育课应尽快改变“重技术轻能力”的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另一方面,体育教育专业应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增设选修课,拓宽知识层面。 5.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衡量体育教师理论水平、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为了适应体育科学的发展和学校体育改革日益深化的需要,为了有效地解决在实践中提出的有关教学、训练及科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体育教师要不断强化其科研意识,明确科研内容,掌握科学研究的新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学校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协同公关能力等方面。体育教师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往往会积累很多的经验和教训。注重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加强写作技巧的训练,是体育教师搞好科研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创新思维能力要求体育教师应有超前的思维、大胆改革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开拓意识,吸收新的科技知识,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学校体育工作不断保持活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的任务才能完成。
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及途径研究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及途径研究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体育教学手段,也是一种较为有效极具价值的教学手段,而为了能够将其在体育教学中的促进作用有效发挥出来,本文也对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以及途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素质拓展训练;小学;体育教学;
素质拓展训练源自于西方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其强调的是对学生意志力与品质的培养,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多种类型场景以及活动方式的组合,来为学生设计出特定的情境亦或者是环境条件,然后专门借助于一些极具挑战性的课程,来引导学生借助于学习亦或者是个人挑战等形式来展开一些趣味性的游戏,这样学生就能在团队亦或者是个人训练中得到发展与提升。由此可见,素质拓展训练与小学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十分的紧密,而为了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笔者也对其进行了如下分析:
1、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
能够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水平
在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推进的环境下,小学阶段教学越发重视体育课程知识教学,就目前教学理念要求来分析的话,小学生不仅要进行基础知识与理论知识等多方面学习,还需要在教学课堂之上对学生进行素质拓展方面的训练,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有众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指出,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与情感变化,指导学生在项目参与拓展训练的时候有效提高学生品质与情感,让其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身心素质水平。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传统小学体育教学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大多是借助于填鸭式教学手段来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同时教师在教学期间还会坚持以教师为主体的形式来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可是这一种教学手段在实施过程中,是完全无法有效满足教学要求的,小学生刚好处于发展阶段,这一种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长时间下去还会降低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可是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之上,则能够让小学生在新型教学理念指导之下展开有效体育教学,同时还能让学生在项目训练与合作中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
2、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途径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之上意义非常,而为了能够将素质拓展训练有效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之中,笔者也就几种常见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之中的渗透与融入进行了如下分析:
借助素质拓展训练活跃体育教学氛围
破冰游戏就是素质拓展训练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于破冰游戏来有效活跃体育教学氛围,让体育教学课堂趣味性得以有效提升,从而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为之后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体育教学课堂之上融入破冰游戏的时候,首先需要先对学生进行两两分组,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合理分组,然后让学生面对面、相互牵手并且围成一个圆,之后再由另外一部分学生来扮演松鼠,在扮演的'时候他可以站在两人围成的圆圈之中,在听到教师喊大树的时候,这一个扮演大树的同学则需要离开寻找同伴,而扮演松鼠围成圈的人则不动;同理,若教师喊的是松鼠的话,两个松鼠则需要去找新的大树……游戏本就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导入阶段借助于破冰游戏来有效活跃体育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得以提升。
借助素质拓展训练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在将素质拓展训练有效融入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之上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借助于素质拓展性训练来有效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从而实现有效融入,将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施融入效果有效发挥出来。袋鼠跑游戏同样也是素质拓展训练之中的形式之一,教师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借助于这一素质拓展训练游戏来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个空旷的场地,例如操作等,之后再为学生准备一些布袋,并且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需要在合作过程中进行接力跑游戏,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布袋来套住脚,这样体育教学内容会更加有趣,而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借助素质拓展训练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将素质拓展训练有效融入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之上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借助于水草游戏来有效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具体而言,教师在体育教学课堂之上,可以借助于水草游戏来为学生设定情境与案情,通过这一方式来激活学生思维与探究欲望,然后引导学生相互之间展开交流与合作,这样学生就能在思考过程中有效发展自身思维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素质拓展训练在教学课堂之上的有效融入,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水平,还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身于体育训练过程中,而且对于发展学生体育运动精神以及综合素质能力也可谓是意义非常。为此,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准确认识到这一项工作的价值,结合教学实际来进行合理应用,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素质拓展训练,这样才能有效展开素质拓展训练教育教学,让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与提升。
4、参考文献
[1]吴昌友.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8,8(6):153-154.
[2]周始强.素质拓展训练与小学体育教学的融合途径分析[J].考试周刊,2017(47):149.
[3]夏光祥,张歌,尹伟等.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16):26-27.
高中体育中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高中体育中素质拓展训练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师往往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容易忽视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培养。基于此,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也不同于以往传统式的教学。如今的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体育素质的同时,还要促使学生能将体育运动坚持下去。
关键词: 高中体育;素质拓展训练;综合素质;
素质拓展训练秉承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素质教育为教育理念核心,改变了传统教育理念中以自身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坚决执行"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原则,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学习。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阶段。拓展训练的内容相对正式课上的教学内容来说就会相对丰富并具备趣味性。
一、设置相应的拓展项目,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学习相应的体育技能,还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素质拓展训练,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时刻面临严峻的升学压力,对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团队合作意识认识不够深。基于此,高中体育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在教学过程中安排相应的拓展训练,并以团队合作精神为主题展开针对性的拓展训练。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促使学生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强化自身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在进行团队分组时,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体能基础的前提下进行,以保证每个分组之间都不至于出现能差距过大的情况,否则可能会导致拓展训练达不到预期的效果。[1]
例如,以篮球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生基本的篮球动作的同时,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合理的团队合作活动提升自己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个人能力固然可以占据良好优势,若是少了团队合作,必然难以得到最终的成功。教师在教学运球技能时,可先向学生讲解运球的基本动作和动作要点,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在学生掌握运球的基本动作之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帮助学生进行分组。小组之间可通过合作来完成"运球接力"活动。其中,使用时间最短的小组就会成为最后的冠军。由于每个人的运动神经和动作协调性大不相同,通过小组合作之后,学生们可以相互弥补。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并且能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最终任务,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丰富拓展训练内容,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时刻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高中体育教师要合理运用体育运动适当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利用丰富的拓展训练内容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其在轻松诙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传统的体育课程以单一知识性教学为核心教学方式,即单一就体育技能进行教学。这样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体能基础适当安排相应的拓展训练,并丰富训练内容,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缓解课堂教学的紧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素养。[2]
例如,在教学"篮球运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指导高中学生对篮球的学习,其内容无非是拍球、运球、传球、投篮以及三步上篮等等。教师可以在正常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出发点,合理丰富篮球课堂的教学内容。
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教师可以收集职业篮球比赛(NBA)中运动员的热身视频,经过剪辑后播放给学生观看。基于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篮球比赛的喜爱,这些视频自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教师可能会发现男生和女生对篮球抱有不同的观点。男生基本都对篮球非常喜爱。女生中只有部分人员对篮球比较感兴趣。基于此,教师可以添加部分吸引眼球的篮球技能吸引不同人群的兴趣。例如,面对男生,教师可以讲解"转身过人"等篮球技能,并配以动作示范和讲解;面对女生,教师可以讲解"转球"等篮球技能。这项技能并不需要太多体力,且技能本身对女生具备一定的.吸引力。这样,教师根据学生兴趣进行拓展训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自主积极地进行体育运动。
三、教师需要在拓展训练结束后,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评价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体育教学往往是教师以自身为主体,按部就班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其进行吸收。这样非常容易忽略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基于此,教师先要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秉承"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理念,合理设置素质拓展训练,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不断调整和优化训练内容。教师要在教学后时刻关注学生对知识吸收的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成果,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篮球运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发现不同学生对篮球的兴趣是不同的,其学习成果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体能基础以及肢体协调能力来设置学习任务,任务难度要呈阶梯式递增,使不同体能基础的学生都能适应,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课堂体验。教师在学生学会某项技能之后需要及时进行评价,并肯定学生付出的努力,鼓励学生再接再厉。教师不能只是从最终成绩进行评价,而是需要结合学生的努力程度、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团队合作中做出的成绩等多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使学生能得到全方面的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教师需要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至实际教学中。高中阶段的学生时刻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体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舒展放松,并在习得一定体育技能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体育素养。
五、参考文献
[1]缪宏卫.素质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田径,2019(08):75-76.
[2]张竹.高职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训练的作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1):114,1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颁发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相继召开,标志着我国素质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决定》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然而,在素质教育大潮的冲击下,传统体育课的结构与类型明显“发挥”不出素质教育应具备的功能。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政治思想品德课程、体育课程和素质拓展计划。为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增强体育课程素质教育效果,把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和大学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就是一种尝试。但教师自身素质是教学质量的关键,针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高校体育教师如何全面拓展自身素质是本课题研究的宗旨。 一、素质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学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素质拓展训练的目的。素质拓展训练也叫历奇训练,以其“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拓展训练内容丰富生动,寓意深刻,以体验启发作为教育手段,学生参与的训练将成为他们终身难忘的经历,从而让每一系列活动中寓意深刻的道理和观念,能牢牢地扎根在团队和每个学生的潜意识中,并且能在日后的工作合作中挥发应有的效用,包括室内情景训练、户外场地、野外和水上等项目。其主要目的是:把人的身心能力中最卓越的、最出色的部分升华到可能达到的顶巅。拓展训练的基本原则是以户外自然环境为主,体能活动为导引,心理挑战为重点,极限要求为条件,完善人格为目标。 2.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结合的必要性。拓展训练与以往的训练方式不一样,它利用自然环境为依托,采取专门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课程,让学生通过训练项目,经历心理挑战的锻炼,自己教育自己。因此,在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改革中,把素质拓展训练与传统的体育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对加快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高校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有一定的必要性。首先,从课堂的组织形式上看,素质拓展训练通过有针对性的游戏、特定的户内场所或未知的大自然环境,使受训人员在活动中亲自参与来获得个人的体验和感悟。而体育教学是以“做或练”为主,同时注重体能与技术的练习,如果引进素质拓展训练中的体验与感悟,将极大地活跃体育课的气氛。其次,从场地运用上看,体育课一直以来都是户外上技战术课,户内上理论课,如果天气不好还要增加理论课。而素质拓展训练可在户内或户外进行,一旦确定训练的内容,它的执行力是不容许改变的。这样,课堂内容的实施和目标的完成更有针对性和持续性,团队精神和磨炼意志品德不再是一句空话。 3.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结合的可行性。从素质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的性质和当前我国的实际看,两者的结合是可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式具有相似性。在教学目的上,两者都是通过个体锻炼或活动的安排,体现学习的主体性,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形式上都采取了集中讲解、分组练习,再总结归纳,最后展示或分享。 两者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相容性。第一,两者在教学过程中设定课程内容,都是通过参与者共同努力——敢于面对困难,不畏艰辛——不断挖掘参与者的潜能来完成教学内容的。第二,两者在教学内容实施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第三,教学过程中都是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得到身体发展与心理健康双丰收。 二、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师素质拓展的关系 高校体育教师长期受传统教学理念、模式等因素影响,其自身素质与素质教育的需求已不相适应。素质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必将加快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对高校体育教师素质拓展提出了要求和指明了方向。诚然,针对素质拓展训练,全面拓展高校体育教师素质,是素质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学结合的前提,更是二者结合的关键。因为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实施者,在体育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高校体育教师素质拓展的方向 受应试教育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师在思想和业务素质方面,存在着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在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及手段、知识结构及业务素质、教学能力及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继续教育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能力等方面。这些不仅严重阻碍了高校体育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也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师自身的提高和发展。因此,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拓展可以朝以下方向进行: 1.高尚的道德品质,扎实的思想教育能力。体育教师只有具备高尚的人格,才会得到学生的钦佩和爱戴,学生才会将其教育要求自觉内化为自己的主观要求,并将其人格特征当成自己人格形成的参照。因此,体育教师应自尊、自重、自爱、注重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在思想品德、作风情操乃至举止风度等方面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另外,体育教师要科学地分析和预判学生的思想发展,并在体育教育、训练和课外活动的过程中,既增进学生生理健康的发展,又增强其心理健康的教育;既做好调皮后进生的疏导和转化工作,又做好健全学生集体观念的培养和优良品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2.合理的知识架构,过硬的业务能力。高校体育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必须先建立起合理的知识架构。第一,具备本专业和与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主要包括:人体学科知识、专项运动技能、应用学科理论、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等。第二,注重工具性学科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创新。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多地了解和熟悉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等基础知识,了解体育教育对社会、人类进步的人文价值。第三,丰富的人文知识,较强的人际交往和表达能力。在这一知识架构基础之上努力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主要包括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决策和设计能力,制定教学课件能力,正确示范、精炼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知识、技能、体质进行全面测评的能力和组织竞赛、裁判及指导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能力。 3.前卫的现代教育理念,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更新既有的体育观念,树立现代体育教育理念,包括“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教育目的这一根本性观念转变做起,培养适应现代化的建设人才,变面向少数为面向全体学生,变单纯重视运动技能为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变传统的师道尊严为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种现代教育理念指引下要不断探索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组织体育教学,研究教学单元的整体设计,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整体优化。 ||| 4.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较强的科学创新能力。在现实工作中,由于教师面对的是主动性、鉴赏性、辨析力较强的大学生,所以对从事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的综合能力,不但“纵”要有坚实深厚的知识功底,系统的知识体系;“横”要有广博的知识,文理兼通、一专多能,而且还应具有自我知识创新能力,善于博采学科信息,并能把最新科学成果引入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这就要不断强化其创新意识,明确创新意义,掌握科学创新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内存量和技能更新程度,从而确保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具有前沿性、实效性和高科技性。 四、全面拓展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措施 1.加大培训力度。首先,各级主管部门应深刻认识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意义。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推广,补充、更新知识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必须引起有关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其次,采取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培训工作应根据具体情况,本着少花费、见效快的原则,在尽量不影响教学工作的情况下,采取灵活且又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 2.构建一体化的育人机制。要整合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就业等组成要素,促进社会、学校、学生良性互动,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和关系协调的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开发新模式,形成高校教育创新的新格局,造就和培养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3.培养终身自我学习的习惯。独立学习获得知识,掌握技术、技能是支撑和调整知识结构的支柱。如今,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知识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为了防止知识老化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充实新的内容,搜集新的资料,将理论与实践课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更加生动活泼,从而不断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4.加快体育课教学改革。体育专业学生从一般情况上讲,存在文化水平(与其他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和教学能力偏低的现象,而加快体育课教学改革是提高体育教师素质的基础。一方面,体育课应尽快改变“重技术轻能力”的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另一方面,体育教育专业应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增设选修课,拓宽知识层面。 5.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衡量体育教师理论水平、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为了适应体育科学的发展和学校体育改革日益深化的需要,为了有效地解决在实践中提出的有关教学、训练及科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体育教师要不断强化其科研意识,明确科研内容,掌握科学研究的新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学校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协同公关能力等方面。体育教师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往往会积累很多的经验和教训。注重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加强写作技巧的训练,是体育教师搞好科研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创新思维能力要求体育教师应有超前的思维、大胆改革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开拓意识,吸收新的科技知识,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学校体育工作不断保持活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的任务才能完成。
哇。出猫,快点把100分给我当掩口费。
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及途径研究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及途径研究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体育教学手段,也是一种较为有效极具价值的教学手段,而为了能够将其在体育教学中的促进作用有效发挥出来,本文也对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以及途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素质拓展训练;小学;体育教学;
素质拓展训练源自于西方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其强调的是对学生意志力与品质的培养,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多种类型场景以及活动方式的组合,来为学生设计出特定的情境亦或者是环境条件,然后专门借助于一些极具挑战性的课程,来引导学生借助于学习亦或者是个人挑战等形式来展开一些趣味性的游戏,这样学生就能在团队亦或者是个人训练中得到发展与提升。由此可见,素质拓展训练与小学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十分的紧密,而为了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笔者也对其进行了如下分析:
1、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
能够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水平
在教育改革工作不断推进的环境下,小学阶段教学越发重视体育课程知识教学,就目前教学理念要求来分析的话,小学生不仅要进行基础知识与理论知识等多方面学习,还需要在教学课堂之上对学生进行素质拓展方面的训练,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有众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指出,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融入,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与情感变化,指导学生在项目参与拓展训练的时候有效提高学生品质与情感,让其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身心素质水平。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传统小学体育教学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大多是借助于填鸭式教学手段来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同时教师在教学期间还会坚持以教师为主体的形式来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可是这一种教学手段在实施过程中,是完全无法有效满足教学要求的,小学生刚好处于发展阶段,这一种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长时间下去还会降低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可是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之上,则能够让小学生在新型教学理念指导之下展开有效体育教学,同时还能让学生在项目训练与合作中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
2、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途径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之上意义非常,而为了能够将素质拓展训练有效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之中,笔者也就几种常见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之中的渗透与融入进行了如下分析:
借助素质拓展训练活跃体育教学氛围
破冰游戏就是素质拓展训练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于破冰游戏来有效活跃体育教学氛围,让体育教学课堂趣味性得以有效提升,从而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为之后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体育教学课堂之上融入破冰游戏的时候,首先需要先对学生进行两两分组,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合理分组,然后让学生面对面、相互牵手并且围成一个圆,之后再由另外一部分学生来扮演松鼠,在扮演的'时候他可以站在两人围成的圆圈之中,在听到教师喊大树的时候,这一个扮演大树的同学则需要离开寻找同伴,而扮演松鼠围成圈的人则不动;同理,若教师喊的是松鼠的话,两个松鼠则需要去找新的大树……游戏本就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导入阶段借助于破冰游戏来有效活跃体育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育学习兴趣得以提升。
借助素质拓展训练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在将素质拓展训练有效融入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之上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借助于素质拓展性训练来有效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从而实现有效融入,将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施融入效果有效发挥出来。袋鼠跑游戏同样也是素质拓展训练之中的形式之一,教师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借助于这一素质拓展训练游戏来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个空旷的场地,例如操作等,之后再为学生准备一些布袋,并且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需要在合作过程中进行接力跑游戏,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布袋来套住脚,这样体育教学内容会更加有趣,而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借助素质拓展训练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在将素质拓展训练有效融入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之上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借助于水草游戏来有效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具体而言,教师在体育教学课堂之上,可以借助于水草游戏来为学生设定情境与案情,通过这一方式来激活学生思维与探究欲望,然后引导学生相互之间展开交流与合作,这样学生就能在思考过程中有效发展自身思维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拓展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素质拓展训练在教学课堂之上的有效融入,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水平,还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身于体育训练过程中,而且对于发展学生体育运动精神以及综合素质能力也可谓是意义非常。为此,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准确认识到这一项工作的价值,结合教学实际来进行合理应用,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素质拓展训练,这样才能有效展开素质拓展训练教育教学,让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与提升。
4、参考文献
[1]吴昌友.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8,8(6):153-154.
[2]周始强.素质拓展训练与小学体育教学的融合途径分析[J].考试周刊,2017(47):149.
[3]夏光祥,张歌,尹伟等.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16):26-27.
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学习心得 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有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思想觉悟;具有投身改革、乐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具有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自强不息、求实创造的优良品质。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记录学生组织或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要求学生 在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能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社会能力;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体现学生课外从事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在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技、创业等比赛中取得的成绩。要求大学生具有宽厚扎实的专门知识和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能深入思考和探索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熟练掌握一到两门外语和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工具;对知识结构以及人与自然关系有总体性的把握,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底蕴;具有对新技术、新观念的跟踪和鉴别能力;具有创新的意识和思维习惯。 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反映学生参与的文体活动和取得的成绩,以及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其他经历。要求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具有开拓进取的健全人格;具有适应环境、善于调节的健康心理;具有胜任学习和工作的健壮体魄。 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记录学生组织或参与的社团活动,所担任的学生干部职务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也包括在校外所兼任的社会工作。要求大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和睦相处;在社会工作中,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应变能力,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学会关心他人、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本领。 技能培训及其它记录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及取得的成绩。要求大学生提高双语能力、计算机能力以及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其它技能培训证书或从业资格证书。 长期以来,在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上有“通才”与“专才”的争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社会分工的“专业要求”和社会合作的“社会化要求”之间的关联。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就深刻体现了不同需求之间的关联,即从上述六大内容入手,铸造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共同平台,突破狭隘专业划分所带来的知识局限,从而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培养通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2002年以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已经在上海、重庆、山东、湖南等地高校成功进行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试点工作。从各试点单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全面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对于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紧扣高校‘育人’中心工作,适合青年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⑦一般来讲,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应重点做好“四个环节”的落实工作。 1、职业设计指导 大学生活是职业生活的前奏。大学生职业计划的成败,不仅是大学生自己学习成功与否的标志,也是一所大学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志。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设计指导,要理清专业目标与社会需求、兴趣爱好与个性心理之间的关系。 2、素质拓展训练 所谓素质拓展是要求大学生首先满足基本素质要求,即大学的培养目标规格基础上,培养具有充分个性和丰富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素质。全国高校普遍开展的“挑战杯”、“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均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有效载体。同时,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过程就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要求我们主动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协作,积极争取社会参与到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过程中来。在素质拓展训练中,要采取“请进来”、“推出去”等多种途径,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等活动,通过与企业联合举办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多的与社会接触,从而能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中积极吸纳社会的参与,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自觉提高综合素质的主动性,而且使社会在参与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过程中强化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认同。 3、建立评价体系 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试点过程中,应当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公正合理、切实可行的大学生拓展认证体系和操作程序。在认证环节中,认证内容的合理性、认证程序的可操作性事关“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成败。在开展认证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并努力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规范《大学生素质拓展书》的认证内容,逐步健全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的指标体系,尽可能以客观选项代替主观评价;第二,不断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评价体系,形成开放的、自我完善的认证机制;第三,吸纳学生和社会的参与,建立起与认证组织体系相对剥离的监督组织体系;第四,加强对认证队伍的选拔和培训。 4、强化社会认同 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素质拓展认证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必须推动认证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要着手构建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要建立高效安全的素质拓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不但对学生的认证工作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中实现分散评价,集中控制,而且社会公众和用人单位可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根据授权权限,直接进入到高校网络数据库中查对学生的素质拓展情况和认证情况。这样做,不但使高校学生素质拓展认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获得师生和社会舆论最大限度的监督和保障,而且将形成有效的素质拓展机制。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使高等教育重新审视大学培养专门人才的基本职能,又结合社会发展赋予人才观以科学内涵。如果在环境的变迁中轻视大学的育人职能,放任教育的异化,则很可能重现孔子之忧,即“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⑧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义,在如下话语中定能得到彰显,“大学固然应当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大学教育也应当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对于一个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无法用美元和人民币来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最佳教育不仅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熟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