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马克思美学方面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马克思美学方面论文参考文献

在20世纪的文化和美学理论发展的格局中,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化理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其中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诸学派所提出的问题和理论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研究和注意,相比之下,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和实践,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研究和重视。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20世纪重要的意识形态现象,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产生背景、学术和思想资源、提出的基本问题,以及理论形态的主要特征等有关问题还没有得到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大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提出的问题及其理论模式对于思考和解答人类社会在当代所面临的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启示。在我看来,关于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研究大体上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和层次:(1)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的东方化表达机制;(2)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问题的特殊性;(3)社会主义文学生产方式的理论与实践;(4)将以上三个方面统一起来的理论形态和理论风格,等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诸理论模式的深入研究,也随着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模式的多样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与非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区别,以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特质和传统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也很自然地提出来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美学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前提。20世纪80年代初,波林·琼斯曾经把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概括为:意识解放的日常生活基础,这个看法有其合理性。(注:参见波林·琼斯《马克思主义美学·导言》,译文载《南方文坛》1987年第3期。)在我看来,毛泽东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也是审美的现代作用问题。在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中,毛泽东的美学思想是最具有独创性的。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在毛泽东的美学思想中,主体不是现代工业社会中孤独的个体,而是反压迫、反殖民斗争中的民族大众。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诸如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的雷蒙德·威廉斯等人认真研究大众文化的同时,毛泽东、冯雪峰、胡风、周扬等东方马克思主义者从另一个维度开始了关于大众文化的研究。所不同的是,法兰克福学派和威廉斯等人研究和剖析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大众文化,其基本问题是主体间性问题;毛泽东等人为核心的延安学派则是从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社会进步的立场出发,着重探讨审美意识形态在建设新的社会关系方面的巨大作用,其基本问题是文化(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和反作用性问题。在这种文化模式中,审美意识形态成为改造社会关系的范型和先导。在毛泽东的美学思想中,文化,特别是审美文化成为人民大众手中的精神武器,而且精神的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在这里审美的最终目的是把握可以实现的未来。 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研究而言,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是其共性和普遍性的方面,那么,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的东方表达机制则是问题的特殊性和个性的方面。从学理上说,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建立在对东方美学传统和东方文化审美表达机制的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令人高兴的是,这个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关于东方化或中国化的美学表达机制,李泽厚、刘纲纪、蒋孔阳、周来祥、叶朗都曾进行过深入的研究,揭示了中国美学传统十分复杂而又卓有特色的表达机制,其中刘纲纪先生关于“交感”的哲学基础和审美表达机制的研究、蒋孔阳关于“大音希声”审美表达机制的研究对于我们认识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特点,理解和研究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特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西方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东方化审美表达机制的研究,因其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深刻的学理分析,对我们今天的理论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注:例如詹姆逊关于第三世界文学艺术的研究、斯皮瓦克关于东方式表达模式的研究等。)与西方审美表达机制的理论模式相比较,东方的审美表达机制是建立在文化完整性的基础上的,其表达轨迹不是由孤独化的个体指向社会性的超验存在,而是由经验性的个性指向具象性的社会理想。在这种表达机制中,欲望与伦理要求的一致性成为区别不同审美境界的核心因素。唐代以后意境理论在美学上的系统化,正是中国美学修正因社会发展造成个体欲望与社会伦理目标之间的逐渐断裂的一种努力。在中国美学和艺术实践中,以交感为基础的回旋性审美表达机制对于调整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早在19世纪80年代,马克思就曾经关注在社会现代化的背景和条件下,俄国以及东方社会的出路和未来发展问题,提出了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设想。马克思设想,把现代科学技术及现代管理制度与以农村公社为基础的意识形态机制相结合,就有可能跨越现代技术文化及资本主义制度这个历史进步的大峡谷,在一个更高的基础上形成社会发展的新起点。(注:马克思在这里把以农村公社为基础的意识形态作为中性的、相对独立的媒介体系来看待。这个思想十分重要,不同于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意识形态的简单化解释。马克思致查苏利奇的信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在这里,古老的东西和现代的东西可能实现一种神奇的结合。问题在于,古老的意识形态机制和现代生产力基础为什么能够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是怎样实现的?以及怎样正确地评价这种结合所产生的魅力?从理论上说,对审美意识形态问题的深入研究,是对这一系列问题作出思考的一个角度和出发点。 在理论上,关于审美意识形态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问题,事实上已成为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中心问题。经过布拉格学派、法兰克福学派、阿尔都塞学派的发展,以及众多学者和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的思考,审美意识形态的多层次性以及与现实生活的多重关系等理论问题,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论证和说明。然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各流派对审美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审美意识形态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共谋关系,强调审美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一致性,对审美意识形态的积极作用及其中所包含的创造未来的可能性还研究不够。在这个方面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是有所贡献的。 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设来说,中国的问题及东方的问题在两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首先,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非常特殊,不仅多种生产方式相互碰撞又彼此重叠,而且在意识形态方面似乎汇集了所有艺术生产方式和形象话语,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应堆和试验场。在现代传播媒介的帮助下,昨日在西方艺术舞台上刚刚出现的创新,今天就可能溶入到中国艺术生产的过程中去,然而其他的艺术话语因为仍然具有现实基础而保持着生命力。这种多话语的共存,以及不同的形象体系彼此叠合的状态,极大地刺激了中国艺术的创造力,也向美学理论提出了寻求内在统一性的要求。其次,中国艺术表达机制的特殊性在多重话语叠合与碰撞的状态中,显示了它的特殊优势:以碎片表征整体,以虚静表征生活的本质,以余音绕梁的缠绵托起历史的沉重和生命的悲剧性。从理论上说,中国文化传统中以交感为特征的审美模式、以韵为内核的艺术表达机制,有可能改变深陷在肉体化感知模式中的后现代文化的价值导向。 关于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问题的特殊性,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问题,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美学问题,成为理论思考的重要参照系。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相比较,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在批判审美现代性的基础上研究和阐释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在审美意识形态的诸多理论问题中,审美意识形态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关系在新的历史和文化条件下正在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19世纪中叶,在马克思论述古希腊艺术的永恒魅力和拉萨尔的作品《济金根》的时候,社会主义文学生产方式和审美交流模式还没有出现,也就是说,马克思思考的一些问题,其现实基础还不存在。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艺术实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社会主义文学生产方式的雏形已经形成并且不断发展(注:参阅王杰《简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生产方式》,载《文艺研究》1999年第4期。),这就为东方马克思主义深入研究马克思所提出的问题,努力解答历史和现实所提出的美学问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 关于社会主义的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是它最基本的要求。在文学艺术方面,经过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和现代派文学阶段,文学形象和现实生活体验之间的联系断裂了,形成了日常生活经验与文学的自律性世界二元对立的文化格局,文学也分裂为古典的、符号化了的过去与激进的、情感化的当下体验之间的对立。如果说伽达默尔、列维·施特劳斯、海德格尔等美学家已经明确意识到艺术形象与现代生活体验直接联系起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社会主义文学生产方式不仅提出了这种要求,而且实践了这种要求。通过审美转换这个范畴,社会主义文学理论把形式和现实内容、符号与现实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了。审美转换不仅只有从现实内容到文学形式这样一种通常的方式,而且还包括从文学象征、文学形式到现实的、生动的文学体验这样一种方式。 由于生活本身是千姿百态的,因而社会主义文学生产方式也多种多样,形成不同的风格和类型。如果说高尔基、布莱希特都成功地创造了具特殊价值的社会主义文学风格和表现方法,那么,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生产方式,其理论特征和意义是值得美学理论充分注意的。事实上,以毛泽东、冯雪峰、周扬等人为首的延安学派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正是因此而产生重大影响的。我这里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美学原则为例,说明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和理论特点。 对于《讲话》所提出的美学原则,应该从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去理解,以某种局部性的现象作为评价《讲话》的全部理论依据,或者以西方近现代美学的理论框架来解释《讲话》,在我看来都是不科学的。总体上考察一下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事实:理论与实践的不平衡关系。相对于社会主义文学创作的实践来说,理论具有某种优先发展的倾向。马克思对历史悲剧所提出的要求,一百多年过去了,很少听见强有力的实践呼应。相对说来,《讲话》提出的美学原则在文学创作实践方面的情况要好得多,但不平衡的状况仍然是十分明显的。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在于,理论是一种科学思维,它受日常生活思维习惯的影响比较小,而且理论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性,因此,马克思才可能在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就作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相对于理论来说,文学是情感性的意识形态现象,它与日常生活的胶着状态,使它成为不同意识形态直接冲突的重要领域,在这种冲突中,我们可以透视社会现实关系的矛盾以及历史发展的趋向。在这方面,列宁对托尔斯泰的分析是很典型的。在托尔斯泰那里,对现实关系的准确表征完全是非自觉的,这种不自觉性,使托尔斯泰最终窒息在情感冲突的漩涡之中,而且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新的情感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塑造者。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同志向文学艺术家提出了把情感模式和审美价值原则从小资产阶级的立足点上转移到无产阶级这边来的要求。这是一个非常艰难而深刻的意识形态转变。现代意识形态理论已经证明,情感话语也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毛泽东同志向投身于无产阶级文化事业的文学艺术家们提出了在情感和无意识的层次解决立场问题的要求,有没有这个要求,事实上是两种不同的文学的一个分界线。 在文学艺术为什么人服务,文学艺术家的情感立场转变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系统论证了以下五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1)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的一般特点; (2)在新的文学事业中,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历史要求相一致,或者说,在当时的环境里,人们的情感倾向与社会历史的大趋势是一致的; (3)现实的斗争不仅仅是被压迫民族的简单反抗,事实上已经开始建设一种新的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工农兵; (4)虽然工农兵的文化水平较低,但在现实斗争的深刻冲突中喷涌出巨大的创造性,他们决不缺乏真实的情感和生动的文化创造,这里面包含着新文学发展的基本素材和动因; (5)新的文学要求新的美学原则,它不是向内转的艺术陌生化,而是现实美的艺术表达,这种艺术作品的审美效果在个体方面能够沟通个体与社会的隔阂,在社会方面,文学担负起在社会心理的层面上拯救民族危亡的责任。 我认为,《讲话》中论述的前三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已作了一定程度的论证,在这里只是毛泽东同志论及问题的理论前提。真正使《讲话》具有不朽的意义,并且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是毛泽东同志对(4)、(5)两个问题的论述。这两个问题是当时现实所提出的重大文化问题,也是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直接原因,毛泽东同志敏锐地抓住这两个问题,作出了原则性的理论解决,在受压迫民族文学问题的系统阐述方面,《讲话》是划时代的。 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理论上要解决的只是方向性、基本立场和原则方面的问题,文学创作的具体问题由艺术家自己在创作实践中解决。我认为,《讲话》最大的贡献,或者说最本质的意义就在于准确地抓住了新文学的基本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美学原则。在中外美学史上,重要的美学著作大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著作偏重于在深层把握住某一历史阶段的基本美学问题,另一类则偏重于阐发已经提出了的美学问题。前一类论著往往出现在时代的转折点上,在哲学层次上确立基本的理论框架,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毛泽东的论著就属于这种类型。 《讲话》非常鲜明地强调了文学艺术的基本传达对象是广大人民,特别是在民族解放激流中奋战的工农兵,明确规定了新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从文化方面看,新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在两个方面得到了根本的保证:在文学生产方面,它的表征对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现实生活关系,由于审美变形机制的特殊性,文本向现实开放,现实则在文本中对象化为审美表达,总体而言,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是一致的。在文学消费方面,文学的传达对象是人民大众,他们在现实关系中处于受压迫被歧视的地位,但在矛盾冲突中,这些弱小者汇成的洪流却成为矛盾的主导方面。由于新文学在表征对象和交流对象两个方面的大众性以及两者的一致关系,从中必然产生出一种强有力的、新型的审美关系。对这种新型审美关系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潜力的认识与理解,包括对它的审美特性的理论把握,显然都不能放在西方近现代美学的理论框架中去实现。我认为,理解《讲话》的美学原则,决不能离开中国新文学的这种审美关系,忽视这种审美关系的特殊性,就容易导致对《讲话》的狭隘理解,也难以把《讲话》提出的美学原则与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实践联系起来。审美关系与美学原则的关系是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来说,这是一个简单而又至关重要的原理。那么,《讲话》提出的美学原则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审美关系的基础上呢?在《讲话》的结论部分,毛泽东同志首先分析了新文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现在的事实是什么呢?事实就是:中国已经进行了五年的抗日战争;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抗日战争中的动摇和对于人民的高压政策;‘五四’以来的革命文艺运动——这个运动在二十三年中对于革命的伟大贡献以及它的许多缺点;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这些根据地里面大批文艺工作者和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工人农民的结合;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和国民党统治区的文艺工作者的环境和任务的区别;目前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争地的文艺工作中已经发生的争论问题。” 这些事实我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实关系方面的,一类是文化关系方面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审美关系的基础。 首先我们来看文化方面的基本事实。毛泽东同志在《讲话》里把革命根据地的文艺与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文艺作了区别,这种区别首先表现在新文学与人民大众的一致性的关系。在延安,作家和作品不是以对不合理现实的批判者的面貌出现,而是以新的现实关系和新文化的建设者的面貌出现。在这种审美关系的基础上,作品与现实之间的审美转换就不是以审美距离为基本原则,而代之以民族性和大众性的美学原则,在理论上也许还可以表述为风格化和审美抵抗。 其次,从现实生活关系的基本事实方面看,对现实生活关系的理解,事实上也就是对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的理解,在主体方面表现为立场问题,在对象方面表现为对仍然深潜着的历史趋向的敏锐把握。在《讲话》中,毛泽东同志的理论视角,是从全球性文化冲突的高度把握问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关系的根本特点,首先在于现实生活关系的国际性和复杂性,在这里,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国内的阶级矛盾是国际政治关系的一种转化形态。茅盾的《子夜》和鲁迅后期的杂文都明确地表征出这一点。现实关系矛盾的这一种复杂叠合,强化了现实冲突的悲剧性,另一方面,也生产出真正走出困境的希望和可能。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关系特征,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毛泽东在《论持久战》等著作中都作出了精辟的分析,《讲话》论及的是它的文化方面和文学艺术方面。 相对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的冲突以及被压迫民族在这些方面的抵抗来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问题更为复杂。第三世界文学的反殖民主义倾向、反霸权主义要求,对西方文学在技巧、形式层次的“拿来”以及在生存本体层次上的顽强抵抗构成了复杂的矛盾关系,这种极为复杂的文化倾向,客观地决定着中国新文学的基本问题和美学原则。这个问题在基础方面超出和偏离了浪漫主义美学的理论视野。可以这样说,只要第三世界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深刻冲突不解决,只要受压迫的弱小民族仍然处在受屈辱和被歧视的悲剧性情境之中,《讲话》提出的文学问题和美学原则就仍然有效,《讲话》对文学艺术家所提出的要求就是必然的。 在我看来,如果我们在现实关系的层面上理解《讲话》所提出的文学问题和美学原则,那么《讲话》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艺术的关系,以及《讲话》的现实意义,也就较为明晰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只有真正在理论上解决了《讲话》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艺术的关系,我们对《讲话》基本精神的理解才是深入和科学的。抗日战争时代的文学艺术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中国新文学发展的两个典型阶段;从理论上说,这两个阶段是同一个文学基本问题在不同时代的不同表现。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识形态问题的极端复杂性,文学问题在原来已经非常复杂的文化“场”中又增加了若干新的因素,从而使问题的理论把握更为丰富。 在文学必须面对现实生活关系,以现实生活为表现对象这个马克思主义美学一般原则的基础上,《讲话》进一步提出了文学为受压迫民族的独立和尊严奋起抗争,以及尽可能地采取人民大众容易接受的民族化形式的要求。在一个完整的文学模式中,在文学的对象、作品的美学特征以及情感导向等问题之外,还有一个审美交流的途径和方式的问题,在现代化过程中,无疑还应该考虑现代媒介在文学交流模式方面的变革潜力。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已经指出,在真正的现实主义文学(对现实生活关系的深刻把握)与人民大众的个体存在之间,横陈着以日常生活思维为主体的意识形态,其价值标准和情感倾向与个体的现实生活关系有可能一致,也有可能相矛盾。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分析了商品拜物教这种意识形态中介与劳动者的现实生活关系的极端对立。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也就是毛泽东同志发表《讲话》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与帝国主义的压迫直接冲突,在这场民族命运的大搏斗中,人民大众所表达的情感真实和历史的深度,使他们的日常生活意识直接体现和传达着历史的必然要求,这一点非常关键,但却是囿于个人的情感模式中的文学工作者不易感受和把握住的。所以,毛泽东同志尖锐地提出了文学面向受压迫最深重又战斗在民族解放事业前线的工农兵的要求,对于第三世界文学来说,这种要求是合理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各方面情况与抗日战争时期都有很大的不同,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首先,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社会主义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由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原来十分直接的民族矛盾转化为间接的经济、文化和文学艺术方面的冲突,殖民主义压迫以后殖民的方式把矛盾冲突的本质掩盖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大众的日常生活意识与现实关系的本质发生某种分离,流行艺术的国际性(例如时装、广告以及作为审美对象的体育等)促进和加深了这种对立。其次,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西方近现代文学曾经达到超越本阶级狭隘阶级利益的情感深度,这种状态后来被审美意识形态夸大为文学情感和艺术美的普遍性。在文化全球化口号的推动下,现实关系的本质被掩盖起来。显然,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来说这种“美”和情感具有某种文化麻痹性。改革开放以来,审美至上倾向流行并广泛渗透到日常生活的一切方面,对于它的消极作用,美学和文学批评应该给予高度关注。最后,与高科技密切联系的现代文化,在情感崇拜和伦理意识的彻底崩溃中把艺术与社会责任分离开来。在西方后现代文化中,由于文学艺术以大众性的传播媒介为载体,以高度都市化社会的现代情感体验为基础,所以在日常生活直接体验的层次上具有极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在美学上,东方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和风格化的概念。在经济全球化的强劲压力下,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问题和理论逐渐呈现出超出地域的价值和意义。在我们讨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状和未来的时候,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价值和意义应该引起更为广泛的注意和重视。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200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逄锦聚,陶得麟等。本书的主要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3、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指路明灯,他以建设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为最终追求,在世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不断证明其正确性和指导意义。

4、参考文献有以下这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师参考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生辅导读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疑难问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案例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我找到一篇论文,与楼主标题叫类似。你可以参考这篇论文进行揣摩,以帮助你理解。在我们这个时代,在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和地位,以及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美学思潮的关系,人们的认识曾显得相当模糊和混乱。且不说各种信口开河的议论,就连一些专治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发展史的同志也感到困惑和茫然。乍看起来,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美学思潮之间的关系是很容易说明的,然而,细细想来,这里不仅涉及一系列美学史的问题和事实,而且还包含着非常重大的美学问题。例如,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否属于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的问题,最终必然涉及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本质的理解,反过来影响我们关于现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理论建设。在西方文化中,本世纪五十年代英美新批评派解体同时,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方法和原则在当代美学思潮中的影响是引人注目的,成为后现代主义美学发展的重要动因。认真地思考和分析这种现象,对我们建立现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可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 韦勒克的《现代批评史》把现代美学的起源确定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理论。从维柯到诺·佛莱的原型批评,西方现代美学一直围绕着现象与现实的关系而展开。由于现代人和现代艺术所承受的沉重的文化压力和现实压力,现代美学极力割断想象与现实的关系,把思辨的焦点聚集在想象的哲学本质和审美功能方面来。正如马克思早就指出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以深刻的分裂和对立为基础,这种分裂和对立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范围内得到彻底解决。但是,否定这个基础的需要和力量却只能从这个社会中孕育出来。显然,马克思的这个思想对于西方现代美学思潮也是适用的。以想象为中心,以二元分裂为哲学基础的西方现代美学,其终结和出路只能来自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某种力量。从这个角度理解问题,我们就会看到,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可以成为我们超越西方现代其他美学思潮,建立现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中间环节。 早在十六、十七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就敏锐地感受到诗人与社会大众的分裂,看到了感性与理性的对立。英国浪漫派把诗人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看作是社会的理想和希望的化身。他们用民俗、乡间故事、远古传说等大众化的题材和形式来创造艺术,把个体感受和普遍的文化形式结合起来,从而超越现实中所感受到的对立和孤独。从雪莱到柯勒律治,英国浪漫派诗人系统地论述了现代艺术的核心概念:想象。想象不仅伴随着巨大的情感和热情,而且绝对自由,不受外在现实世界所干扰和支配。现实生活在一切方面都已经完全异化了、破碎了,美好而完整的世界仅仅作为一个美丽动人的梦而残留在人们的意识深处。人与人之间在血缘上、情感上、理智上相互联系的纽带都断裂了。人不再信任他人,也不再具有共同的情感交流媒介(远古的祭坛、中世纪的教堂)。因此,诗人们从梦中获得灵感,从远古神话和乡野的秋愁中寻求心灵的寄托。由英国浪漫派诗人所提出的这个主题,经过德国古典哲学的系统论证,成为近百年来美学和艺术理论著作最基本的主题。 在西方现代美学的理论发展中,英美新批评系统地用康德哲学来说明艺术和艺术的发展。新批评的主要旗帜是文学的艺术性,其理论基础一个是康德关于想象力的哲学论证,另一个是近代实证主义思潮关于“科学性”概念的理论假定。在英国浪漫派那里,文学的艺术性是通过新柏拉图主义的神秘观念来说明的(例如雪莱),而二十世纪的英美新批评则致力于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来说明这些问题。新批评详细研究了文学作品的形式,提出了后来影响很大的文学自律性原则。新批评认为,文学作品与一般文献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在作品的形式方面,文学作品是完美的、自成一体的艺术世界。优秀的作品彻底摆脱了外在世界的原形和现实世界的阴影,构筑起一个仅仅属于文学的内在世界。这是一个由想象、变形、隐喻、象征、神话和传奇所构成的美丽世界,艺术家自由的想象,便是这个世界的基础。事实上,随着文学自律性原则的确立,康德关于现实与彼岸世界、感性和理性、优美与崇高,关于纯粹美与依附美对立的一系列论述,关于艺术与现实的对立,关于想象与必然性的对立,关于艺术家高于一般大众的二元论观点也就得到了普及和确立,以及“科学的”表达。 新批评是一种非常狭隘的形式主义理论,它把文学与社会生活绝然地分割开来,试图论证纯粹完整的文学内宇宙。新批评在英美批评界雄踞了几十年之久,至今仍然有相当大的影响。这原因是复杂的。新批评理论来自实证主义和美学人道主义。这两种在现代西方文化中相互冲突的文化动因,在康德式的二元论哲学的框架中却达到某种协调与统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康德哲学是一个现代神话,具有极大的理论张力,历史的发展和变革被拒斥于这个恒定的理论模式之外,时间的河流外在于文学内宇宙而随意奔流。艺术想象的内在自由因为它具有客观的、外在于我们的对象(语言形式)而确证,文学的客观规律存在因为文学是想象和心灵的产物而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至上性。在二元论的理论基础上,这两个命题相互确证。要打破这种理论格局只有一种可能:把历史的辩证法引入文学理论和美学命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美学对现代资产阶级美学思潮的一次有力冲击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德国兴起的现象学运动密不可分。本雅明、布洛赫、费歇尔、阿多诺、马尔库塞都是在当时现象学占统治地位的德国获得博士学位或开始学术生涯,萨特虽然在法国接受高等教育,但也是在赴柏林进修后才完成自己的理论准备。我们知道,从胡塞尔开始的现象学运动一开始就把批判的矛头指向长期在英美哲学界占统治地位的实证主义思潮。胡塞尔写道:“有人打算把属于物理学的那种同样的客观性给予心理学,这就使心理学成为不可能的了。实际上,就精神,个人的主观性,亦即一个孤立的存在者的主观性或包含在历史和社会中的主观性而论,要给予它以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相类似的客观性就显然是荒谬的了。”(注1)把文学的存在与自然的存在并列起来,用自然科学的科学性要求文学理论和美学,是英美新批评的基本特征。因此,从本雅明到萨特,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的一个共同的理论特征,就是对文学自律性这个新批评运动的理论基础进行批判。文学不是一个纯粹客观的对象,它的存在和意义都与我们主体的状况息息相关地交融在一起,由此,马克思所热望的改造世界的努力,就从仅仅对客观必然性的关心转移到对主体状况的批判性考察方面来。正是在这个背景上,本世纪二十到五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象学运动相结合,其结果不仅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本身的变化,也强化了现象学运动对实证主义思想的攻击和批判。

马克思思想论文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K.马克思和F.恩格斯创立的学说。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时已经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恩格斯在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1886年专门作了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 。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一、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马哲的诞生是当时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资本主义已经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成熟的无产阶级,欧洲无产阶级正从一个自在的阶级逐渐成长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工人运动兴起需要科学理论指导;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是对当时欧洲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人类哲学思维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的批判继承与创造性的发展。为马哲的创立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直接理论来源:以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特别是他们的劳动价值论;19世纪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基佐、米涅、梯叶里关于阶级斗争作用的论述;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马哲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 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是唯物的、辩证的,也是社会的、历史的。马哲在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而正确地、彻底地解决了哲学地基本问题,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四、批判、开放和不断发展的学说批判性是马哲的基本精神。批判,是破旧立新,以新物质代替旧质,是实践的内在要求。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对外部自然的一种否定性关系。马哲同时代的步伐保持密切的联系,以强烈的历史感和责任感,严格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及时修正某些被实践证明业已陈旧的个别观点和结论,以保持和发展自己学说的科学性、真理性;同时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对来自各方面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和其他的错误观点和理论,进行毫不含糊的批判与斗争,指导现实以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并在同各种错误的批判和斗争中丰富和发展自己。马哲是开放的理论体系,不仅要吐故还要纳新。马哲的理论活力来自实践。是对以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的批判继承,随着发展会不断总结新经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内容及其相应理论形式。马哲是不断发展的,把马哲看作是活生生的发展的学说,使之永远同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相一致,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绝对化和僵化的倾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一、现时代的思想智慧马哲是现代最先进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时代的思想智慧。1、 反思功能。反思既是对思维对象的反复思考,又是对思维本身的反身思考。反思首先是反复思考,是对思维对象的再思、三思、多思。反思具有反复思维和反身思维的双重含义,是思维之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辩证统一。2、概括功能。哲学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的理论反映,在概括各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哲学意义上的包括人在内的世界图景。3、 批判功能。马哲以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人与世界现实关系作出评价。要改变世界,就必须对现存世界持批判的态度,在对现实的批判中确立作为现实之否定形态的理想,再通过实践把理想转变为新的现实。辩证法意义上的批判不是消极的否定。4、 预测功能。哲学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引导着我们从现在走向未来。它可以从大体上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发展趋势。哲学的预测不同于具体科学的预测,它更带有宏观整体性、综合性、概括性的特点。二、人生的根本指南科学的人生观是马哲即科学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人生观就是对人生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对人生观起根本指导作用的是他所信奉的世界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就是在马哲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对社会所尽的责任和所作的贡献。努力为人民服务,无私把自己的一切智慧和力量贡献给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是人生最大的价值和意义。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核心。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是正确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生观不可或缺的内容。要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生观,提高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自觉性,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马哲既是认识世界又是据以改造世界的伟大精神武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中共的思想路线。只有解放思想,才能防止、打破思想的滞后或僵化,使主观思想不断与新的实际相符合,真正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保证,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和目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既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创造性。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哲的根本方法。我们只要坚持和按照马哲所固有的科学本性和逻辑来理解它,对待它,就能在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真正地和充分地发挥它的巨大社会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是实践为人提供了认知对象。因此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的属人世界。所以,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主要表现: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 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成为生机勃勃的科学理论体系。 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路过的顶一下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l)写景衬托人物心情;(2)写景点明时令、地点;(3)写景表现物关系;(4)写景表现人物性格。进行景物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l、抓住景物特征描写。2、要选好写景的角度。

这里都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免费论文,我已经搜索好了,你自己看吧 挑你最想要的 我列出来一篇,供你参考(太长了) 【内容提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着一个正确把握马克思文本的思想内容的问题。正确理解 马克思文本的思想内容,对于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大意义。在进行马克思 文本研究时,需要认真清理几个前提性问题。 【关 键 词】马克思/文本研究/解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 正 文】 正确把握马克思文本的思想内容,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前提之一。马克思文 本研究在中国尚属于新兴的研究领域,但它却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极力推崇的重 要研究方向之一,它使人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的生长点。笔者拟就在从事 此项研究中所想到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以求教于方家同仁。 问题一:为什么现在需要大力开展马克思文本研究? 根据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保罗·利科的理解,所谓文本就是通过书写固定下来的任何 话语。马克思的思想是通过马克思的文本来理解的。但什么是马克思的文本,实际上并 不是一个确定无疑、无需反思的简单问题。一定的文本的存在,对于读者当然是确定的 ,但文本所表达的内容具有什么样的思想性质,却并不是对于所有读者都是一样确定无 疑的,因此,马克思的文本肯定是大有文章可做的。由此可见,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 以来,我国学界出现的“回到马克思”、“重读马克思”热,从理论上说,具有其存在 的合理性。 作为解释学所积极提倡的一种研究方法,文本(text)研究所极力强调的是解读文本, 努力做到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和避免误读。马克思文本研究是西方“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 义”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开展的一项研究工作,但对于中国来说,这项研究才刚刚起 步不久,而且从事这项研究的原因也是较为复杂与特殊的。 第一,公允地说,在中国,倡导读马克思原著并不是现在的首创,我们党在不同的历 史时期都曾经大力号召大家读马克思原著。但是,由于当时的重点只是强调带着问题去 读,力求在读中做到活学活用,因此,尽管这种“读”也是解读文本的一种形式,但它 却带有较大的局限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谈不上对马克思文本的正确理解,其所产生的 消极影响也是极其明显的。而正是以往的这种“读”的局限性,使得我们看到目前大力 开展马克思文本研究的必要性。在今天,这项研究的必要性之一就在于,力求在开展马 克思文本研究的过程中,纠正以往在解读马克思文本中出现的问题。但是,我们也不必 纠缠过去的问题不放,让过去的问题捆住了我们的手脚。对于过去的问题,我们可以在 深入开展马克思文本研究中加以纠正。这个过程既是一个“张扬”正确理解的过程,也 是一个“纠正”以往错误理解的过程。 第二,我国学界最初一些人提出应当“回到马克思”、“重读马克思”,主要因为他 们认为马克思的著作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他们开展重新研究马克思文本的 工作就是为了得到本来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于是,随之而来的是,根据马克思 文本中的不同内容,一些人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道主义,或“超越”的实践哲学; 而另一些人则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有些人甚至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哲学人类学,等等。很显然,目前对马克思文本的理解是杂乱的 ,甚至有些结论是迥然相异的,但是它们的存在却促使我们看到了在今天深入开展马克 思文本研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第三,对于中国来说,马克思文本研究之所以必要,还在于这是由马克思思想的发展 与传播特点所决定的。马克思思想的主要特点是:第一点,马克思思想有一个逐渐形成 、发展与完善(甚至改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值得我们从文本上不断地反复推敲; 第二点,马克思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完善是与恩格斯在思想上的帮助分不开的,对此, 我们需要在不断的区分中弄清事情的真相;第三点,对于中国来说,马克思思想是经过 “中转站”(先是日本、欧洲,后是苏联)传播过来的,由此我们实际上所获得的是“打 了折扣”的真相。因此,正是基于马克思思想的这些特点,在中国,马克思文本研究有 着其特殊的重要意义。我们只有通过文本研究,才能真正做到正本清源。 第四,从当前的国际环境来看,马克思文本研究之所以必要,在于这是回应一些挑战 的重要手段。在马克思主义创立的一百五十多年间,马克思主义受到了来自许多方面的 挑战。过去这种声音主要来自西方世界,而自苏东欧解体之后,这种声音主要出现在俄 罗斯等国。应当说,目前在俄罗斯等国出现的对马克思挑战的声音具有更大危险性,因 为这是从熟知马克思思想体系的人们的内部发出的反面声音,这些人深知马克思思想体 系中的问题所在。在俄罗斯,1992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反对与赞成》,1999年又出 版了《马克思与现代哲学》,这些著作都是直接针对马克思思想体系的。我们只有深入 开展马克思文本研究,才能积极回应其中的挑战。 第五,从目的的角度来看,马克思文本研究之所以必要,就在于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 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这一提法使我们看到了与时代保持同步发展这一 硬道理。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地与时俱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发展,与时俱进 解决的是生存与死亡的问题,即适者生存的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如何才能与时俱进 呢?其实,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主要依据除了在时代中寻找之外,还应该在马克思文 本中去寻找。马克思主义必须是一脉相承的,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并不会在与时俱进中 变得面目全非,这同时也表明我们必须注重在马克思的文本中去寻找其与时俱进的重要 依据,而不是打着马克思主义应该与时俱进的旗号而把一些非马克思的东西(甚至是反 马克思的东西)硬塞到马克思主义之中,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丧失其本质,失去其本来面 貌,丢掉其科学性。 问题二:中国学者以中国的话语形式与语境能够正确解读马克思文本吗? 应当说,倡导开展马克思文本研究,无论是主观愿望还是实际意义,都是无可厚非的 。这里的问题是,我们以中国的话语形式与语境能够正确地解读马克思文本吗?马克思 文本研究难道只是我们的一种良好愿望吗? 作为解释学的先驱,施莱尔马赫曾经对正确地理解文本提出了较为苛刻的条件。他认 为,在语言方面必须做到:(1)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条件来理解文本的意义(历史性原则 );(2)在与周围其他语词构成的意义整体中,也就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去理解每个语词的 意义(整体性原则)。而在精神方面,他所提出的条件是:理解者必须走出自己的内心世 界,进入作者(创作时)的精神境地,即回到作者的思想源头,才能重新体验或再现作者 的原意。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被称为客观主义解释学,他所强调的是解释的客观性。而 以他所提出的条件,我们要想正确地解读马克思文本是有相当大的难度,并且这种难度 是我们无法克服的,因为无论从话语形式还是从语境角度来看,中国学者都不具有正确 理解马克思文本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效果历史意识作具体说明时,作为现代解释学的代表人物的伽达 默尔曾经明确说道:“效果历史意识首先是对诠释学处境的意识。”“处境这一概念的 特征正在于:我们并不处于这处境的对面,因而也就无从对处境有任何客观性的认识。 我们总是处于这种处境中,我们总是发现自己已经处于某个处境里,因而要想阐明这种 处境,乃是一项绝不可能彻底完成的任务。这一点也适合于诠释学处境,也就是说,适 合于我们发现自己总是与我们所要理解的流传物处于相关联的这样一种处境。对这种处 境的阐释,也就是说,进行效果历史的反思,并不是可以完成的,但这种不可完成性不 是由于缺乏反思,而是在于我们自身作为历史存在的本质。”[1](P387)正是从伽达默 尔的有关论述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的现代解释学对施莱尔马赫的传统解释学的巨大修 正,而且也看到了中国学者正确理解马克思文本的可能性与优势所在。伽达默尔所提出 的效果历史意识展示了一种开放性的逻辑结构,他极力强调的是,我们总是处于某种处 境中去实现对文本的理解的,而这种理解实际上就是在过去与现在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 桥梁。因此,尽管中国学者在马克思文本研究中不具有话语形式与语境方面的优势;但 是,中国学者却拥有另一种优势,这种优势就是中国现在所在进行的这场蓬蓬勃勃的社 会主义实践。对社会主义的科学预见是马克思文本的主要内容,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 是与我们所要理解的流传物(对于我们来说,即是马克思文本,引者注)相关联的这样一 种处境”[1](P387)。这个“处境”是一种价值连城的“馈赠”,是以十几亿的中国人 所开展的社会主义实践作为基础的,它使中国学者有了在理论与实践的对比中正确理解 马克思文本的可能性。西方学者之所以十分关注来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声音,就在于 他们缺乏中国学者的这种处境优势,这种优势甚至可以帮助中国学者弥补话语形式与语 境方面的不足。当然,可能性是一回事,现实性又是另一回事。虽然从现代解释学的角 度来看,中国学者已经拥有了正确解读马克思文本的优势,但是,要把这种优势变成现 实的存在,尚需要中国学者的共同努力。 问题三:怎样开展马克思文本研究? 现代解释学意义上的马克思文本研究在中国尚属刚刚起步的事业,而在西方,这项研 究已经存在了很长的时间。尽管我们可以借鉴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如阿尔都塞、哈 贝马斯等)和一些当代西方学者(如德里达等)在这项研究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但是, 在中国我们更应该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展开研究。 第一,绝不能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文本。长期以来,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文本的现象 在我国较为严重,与此相关的事例俯拾即是。例如,在哲学领域,我们有照搬斯大林的 联共布党史四章二节的传统;在经济领域,我们曾经照搬前苏联计划经济的模式。作为 马克思文本研究的开创性人物之一,阿尔都塞的断裂说和依据症候阅读法给近几十年世 界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他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一方面斯大林体 系的教条主义,另一方面苏共二十大以来的非斯大林化,两次冲击把我们推到了理论的 死胡同,而为了从中脱离出来,我们就必须探索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力图按照马克思的 思想而思想。阿尔都塞还认为,马克思的哲学并没有随教条主义的结束而过时,相反它 们仍然作为我们的问题而存在。在阿尔都塞看来,教条主义的结束使我们面对以下的现 实:马克思通过创立他的历史理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但还有大量的工作 需要我们去做。因此,首先的任务是要我们直接阅读经典著作作好阅读方法前提的批判 。阿尔都塞明确提出,要真正历史地进入到马克思自身的问题与思想深处,回到马克思 当年思考与提出革命性理论的具体语境——经济学与社会主义、历史研究等等中去,研 究马克思如何从当年强大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襁褓中挣脱出来,走向现实的科 学的视野,阿尔都塞还主张,必须承认真实历史对意识形态本身的影响,而不能内在目 的论式地研究马克思[2](P1-63)。从这些论述中,我们看到只要我们尽力杜绝教条式的 理解马克思文本,那么我们就既不会因为教条主义而被推入到理论的死胡同,也不会因 为教条主义没有结束而无法真正历史地进入到马克思自身的问题与思想深处[2](P1-63) 。 第二,胡乱地、毫无根据地把自己的思想附加到马克思身上的文本研究,是绝对不可 取的。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进程来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附 加现象”。也就是说,许多研究者常常把自己的思想附加到马克思身上,从而使马克思 本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曲解。其实,人们现在之所以总在质疑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与 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就因为其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附加现象”。我们知道,伽达默尔 曾经把海德格尔的“理解前结构”称为先人之见或偏见,认为它们是任何理解的出发点 或前提。他明确说道:“一切诠释学条件中最首要的条件总是前理解……正是这种前理 解规定了什么可以作为统一的意义被实现,并从而规定了对完全性的先把握的应用。” [1](P378)正因为理解和解释的前结构或前理解对理解和解释的影响是在所难免的,所 以,在马克思文本研究中出现“附加现象”也是难以避免的。不过,“附加现象”的难 以避免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胡乱地、毫无根据地将自己的思想附加到马克思文本研究 ,致使这种研究结果不仅不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进程产生帮助,反而会起到极坏的影响。 第三,历史地研究马克思文本,而不能断章取义。尽管施莱尔马赫的客观主义解释学 在整体上受到了伽达默尔的质疑,但是,他的“历史性原则”并没有被否定。正因为结 合作者所处的具体条件来理解文本的意义(历史性原则)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马克思 文本研究中,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到历史地研究马克思文本。客观地说,对于中国学者来 说,要想真正按照历史性原则研究马克思文本,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主要是因为马克 思文本所形成的那段历史毕竟是西方世界的历史,为此,想要超越地域、文化与历史所 带来的距离而把握马克思文本的本来意义,肯定是十分困难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 们就可以放弃按照历史来研究马克思文本的原则。如果我们放弃这个原则,那么,只意 味着那种断章取义地研究马克思文本的做法可以大行其道。在历史性原则上的任何退让 ,都有可能给那种断章取义的做法大开方便之门。 既然问题视域如此重要,那么,在马克思文本研究中,解释者就不应该忽视它的存在 ,而应该在争取赢得问题视域的基础上理解文本的意义。客观地说,解释者只有带着自 己的问题视域进入到所要理解的文本的问题视域中,才能在与马克思文本的问题对话中 达到“视域融合”,在两个视域的遭遇、交融与沟通中发现并揭示马克思文本的新的意 义。过去我们读马克思原著所提倡的方法就是带着问题去读,但其读出来的结果却有将 马克思思想歪曲化、庸俗化的倾向,而现在我们则强调“问题视域”的重要性,这之间 有区别吗?其实“问题”与“问题视域”是有区别的:“问题”是实在性的,而“问题 视域”则是看视的区域,它包括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问题,是由文本的 “问题视域”与解释者的“问题视域”两方面组成的。在具体性问题的引导下解读马克 思文本,势必会使解读的结果过于针对性,而使理论丧失其一般性的意义;但是围绕“ 问题视域”所谈论的解读马克思文本,这种解读是以与文本的问题对话作为其存在形式 的,其结果是达到“视域融合”,实现对文本意义的新的解答。由于中国的现实的社会 主义实践有着太多的新问题等待着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加以解决与回答,例如劳动价 值问题、全球化问题等等,因此,就当前而言,与“问题视域”联系起来进行马克思文 本研究,是极其重要的。马克思创立其文本时所拥有的问题视域与我们目前所拥有的问 题视域,显然是有所区别的;但是,通过在问题对话中实现“视域融合”,我们便有可 能在揭示马克思文本意义的同时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每个问题视阈所能看到的问题是有所不同的,也就是说,包括在每个问题视阈中的问 题都是有所不同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注意到以下两点:第一,处于某个特定的问 题视阈的人们不要过于热切地企盼处于其他问题视阈的人们也能看到自己所看到的问题 ,甚至得出与自己相同的结论。第二,处于一定问题视阈的人们尊重持有其他问题视阈 的人们的问题。当前,哲学界存在的体系之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因为许多人 没有认识到这些症结的存在。由于主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人与主张实 践唯物主义体系的人所处的问题视阈是不同的,因此,他们所看到的问题是不同的,他 们得出的结论也是不同的。倘若他们互相不承认对方的特殊的问题视阈的存在意义,甚 至对于对方没有看到自己所能看到的问题感到不可思议,那么,最终只会出现互不相让 ,甚至两败俱伤的局面。这种状态显然是不利于对马克思哲学文本的深入解读的。 【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西方马克思简述论文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2007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逄锦聚,陶得麟等。本书的主要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3、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指路明灯,他以建设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为最终追求,在世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不断证明其正确性和指导意义。

4、参考文献有以下这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师参考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生辅导读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疑难问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案例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面对这些全球性的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马克思哲学论文3000字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马克思哲学论文3000字篇一 马克思把批判的哲学定义为“对当代的斗争和愿望作出当代的自我阐明”,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对社会现实和思想现状的批判为支撑,因此,不理解批判精神,也就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精神的指引下,一步步推进到个个领域,最后触动整个经济基础。批判的逐步深入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逐步深化,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学说的批判继承态度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一、 对宗教的批判 马克思生活在宗教遭到普遍批判的时代。启蒙学者对宗教持激烈的否定态度;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批判较为温和。例如:康德把宗教限定在纯粹理性的范畴之内;谢林虽然没有对宗教持强烈批判的态度,但他的天启哲学却在事实上起到了涣散基督教信仰的作用;黑格尔沿用了康德宗教理性化的主张,并且做的更彻底,把上帝等同于绝对精神,用辩证法所达到的真理全体代替宗教信仰的直接性和宗教情感的直观。 青年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左派和费尔巴哈的影响,曾提出“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观点。随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马克思认识到之前的错误立场,批判的继承前人的学说,在揭示宗教与人的意识关系时,开始和社会现实相联系。 正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宗教是被压迫的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他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宗教的积极意义,即肯定了宗教具有慰藉心灵、舒缓痛苦的作用。但是,马克思紧接着又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可见,马克思批判性的指出了宗教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用来麻醉自己的毒药。 马克思认为,对宗教的批判的根据就在于: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宗教,即宗教是那些没有获得自我和再度丧失自我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然而,人并不是抽象在现实世界以外的东西,人的世界是国家社会,宗教的倒置不过是现实世界倒置的投射。因此,批判宗教,必须同时批判现实的人的世界,批判现实的人的世界就是批判国家社会。 二、 对政治的批判 马克思对政治的批判是对宗教批判的延续,这种是从批判黑格尔入手的。正如宗教把人的本质神化,黑格尔把国家的本质神化了。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了国家制度。在某种意义上说,民主制对其他国家形式的关系,如同基督教对于宗教的关系,民主制作为一种特殊的国家制度是一切国家制度的本质。在民主制中,不是人为法律存在,而是法律为人存在。 马克思创造性地批判了黑格尔颠倒了国家和人的关系的方面,指出黑格尔实际上是为君主制辩护。马克思认为君主主权和人民主权是对立的两个概念,只有人民主权才是国家制度的体现者,民主制就是人民主权的体现。一切国家的现实基础是人民,因此,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说都有民主制,那么也因此可以说民主制是这些不同国家制度的类本质。马克思把民主制作为判断国家制度合理性的标准,按此标准,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只是表面上的民主、形式上的民主,只有抽象的民主制。真正的民主只能是人的自由的产物。 人作为国家的现实原则,在阶级社会里,却是不自由的人,因此,阶级社会里的国家制度并不是自由的民主制,这就是民主制的异化。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控制一切私人领域的社会生活,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相对立。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政治自由,却能在这种矛盾中得到思辨的自由,由此,民主制的异化在其自身领域内得到了否定。 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的批判,把国家的本质归为民主制,归为现实的人,而对人的考察必须通过哲学的批判。 三、 对哲学的批判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展开了对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指出,哲学是问什么是真理,而不是问什么被看做真理,哲学是研究一般性真理。哲学不是空洞的世界之外的遐想,它有其自身的 深重历史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同时,一定的 哲学形态与它所出现的民族形态是并存的,它与这个民族的法律制度、 社会生活、 艺术 文化等,都是并存的。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在宗教批判已经结束的情况下,哲学要承担起社会解放的任务。哲学的任务就是揭露和批判,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哲学成为批判的武器。要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必须有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即哲学和无产阶级本身,二者相互依存。哲学把无产阶级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则把哲学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作为一种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成为物质的力量,只有把理论的物质力量和现实的物质力量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四、 对 经济的批判 马克思对经济的批判主要是对异化劳动的揭示和批判,从而创造性地发现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异化的原因不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和压迫,恰恰相反,剥削和压迫本身是异化带来的结果。人的异化本身有着人自身意识不到的层面,这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自发产生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全过程,不仅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而且考察了造成人异化问题的原因和规律,寻求消除异化的路径。《资本论》不仅是经济学巨著,它还是辩证唯物主义著作,书中关于劳动和价值关系的论述,对资本主义生产全过程的分析,都是以新的唯物主义观点为前提的,哲学的批判作为一条隐性的线索贯穿于经济批判的全过程。

电脑:WIN10

系统:免费

软件:WORD2010

1、比如,在论文写作中引入这篇文章--"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路径及其启示"。

2、打开百度学术搜索“”。

3、输入你要引入的文章,一般第一篇就是。

4、点击文章下方的引用。

5、弹出框中显示了多种引用格式,相关信息都有。

6、复制一下,然后粘贴到你的文章中,调整下字体格式就好了。

马克思方面的论文题目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原理是马克思的理论理论联系实践、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解放思想是主席的毕生精髓其他的什么都不是!

哲学论文题目一:科学技术哲学

1.对科学的崇拜与批判:两种对峙的科学观

2.近代自然科学为何未能诞生于中国——从科学自身的原因看

3.科学价值中立如何可能

4.试析科学发现中的机遇现象——从现代物理学中的实验发现看

5.从近代科学未能诞生于中国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缺陷以及此问题之现实意义

6.科学与技术关系的一种阐释

7.“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评析

8.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9.当代科技的价值论分析

10.论科学家(或工程技术人员)的社会责任

11.技术发展与社会公正

12.科学与政治的张力

13. 试论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14.祁克果生存哲学研究

15.祁克果的人生三阶段论研究

16.尼采的“权利意志”研究

17.如何看待尼采的“超人”

18.尼采与叔本华哲学比较

19.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研究

20.柏格森眼中的道德与宗教

21.狄尔泰的生命哲学研究

22.狄尔泰的释义学研究

23.何谓“现象学”?

24.胡塞尔眼中的“逻辑学”

25.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26.胡塞尔现象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影响

27.海德格尔是如何区分存在与存在者的?

28.海德格尔存在哲:内容与影响

29.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研究

30.海德格尔如何看待“艺术”?。

3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吗?

32.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

33.哲学、科学与宗教

34.试论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35.试论“人工生命”

36.自然科学的价值研究

37.技术与人关系的演变

38.“技术双刃剑”评析

39.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无可能?

40.科学技术的发展需不需要受到约束?

41.技术是价值中立的吗?

42.科学是价值中立的吗?

43.技术发展与社会公正

44.试论工程技术人员的伦理责任

45.克隆人的哲学研究

哲学论文题目二:应用伦理学

1.西方应用伦理学兴起的思想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分析

2.通过应用伦理学与现代社会的各种制度之关联性,分析论证现代社会的各种制度建构

3.环境伦理与社会伦理关系之辨析

4.人类基因研究面临的伦理问题

5.克隆人面临的伦理学问题

6.安乐死的伦理学之维

7.分析器官移植中的伦理学问题

8.如何从经济伦理的角度来理解经济效率和分配正义以及二者的关系问题

9.分析说明网络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10.当代中国的企业伦理应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11.分配公正

12.中国家族企业的伦理动因研究

13.国有企业改革的伦理分析

14.当代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问题

15.效率:一种功利主义的公平观

16.节制伦理的当代重建

17.单位制度与单位的伦理困惑

18.价值货币化与当代人的伦理冲突

19.考试伦理研究

20.当代农村伦理道德变迁研究

哲学论文题目三:马克思主义哲学

1.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困境及可能的出路

2.在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近代西方哲学的对话

4.评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区分,

5.评“重返马克思”

6.哲学基本问题再释

7.基于实践的物质观研究

8.实践辩证法研究

9.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10.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

11.马克思的“自然观”研究

12.自由与时间:马克思的回答

13.作为一种解释学的辩证法

14.刘斐伏尔与阿格妮丝·赫勒的“日常生活”比较

15.比较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16.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17.关于马克思历史定位的观点及其论证思路

18.马克思文本研究的历史现状、方法和意义

19.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症结与可能性的出路

20.自由与时间——马克思的考察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前进性和曲折性是辩证统一的

马克思美学论文题目

当今世界还没有一种哲学方法论能够超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学说因为反映了客观事物的矛盾规律,因而仍然保持着它的先进性。尽管有人挑战它甚或批判它,然而唯物辩证法这种方法论至今仍具有无可替代性。为什么建议大家学习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呢?除了它的先进性外,从每一个人存在于这个社会的需要来说,大家应该学习辩证法。父母把孩子带到世上后,不是先给予他们财富,而是先教给他们方法,把一些最初级的做人方法传授给他们,保育他们健康地成长。接着,把他们送进学校接受教育,希望培养他们成为有文化、有智慧、尚善厚德的有用之材。然而,当他们懂事后发现人世间并不是孩提时所憧憬的那样美好,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万事万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处在千变万化的发展之中,人与人之间的际遇是不平等、不对称的,存在着差别。权力、财富、荣誉与爱成了追逐的目标,成功与失败、进步与落后、荣升与堕落、富有与贫穷、高贵与卑贱、尚善与从恶、责任与过错、爱与恨,等等,无时不在困扰着每一个成年人。无论成败、得失、贵贱、荣辱、爱恨等等,都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父母教下的方法所能解决问题,一切都得靠自己。要认识世界,先要认识自己,然后才是强化自己。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即是说,知人者先要自知,胜人者先要自胜。人不自知焉能知人,人不自胜焉能胜人!如何自胜呢?从认识自己开始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习并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把自己的心智和体魄培养好、锻炼好,努力做一个明智的人,一个有力量的人。当今的世界是尊重科学的世界,什么是科学?规律性的东西就是科学。人们见到的世界虽然到处存在着矛盾,但这只是一种现象,并不是事物的实质。实质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规律性的东西,包括人自身也存在着规律性的东西,并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而运动。比如,日出日落分昼夜、人分男女之别、向阳背阴,等等,这些客观规律与人性如何无关,人性只能顺应它而为之。一切违反客观规律的思想和行为,都可能招致自然法则的报复。规律性的东西虽是客观存在着的,但不是任何人随心所欲就可以找到,而是只有那些懂得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的人,通过人脑的思维运动,用心去想,努力去做,才能找得到。谁找到了规律性的东西并能遵循它,谁就有可能转化矛盾而实现创新,超越环境而改变际遇,克服困难而走进成功。人脑思维与人们做事一样,也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方法论。当然,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是有多种多样的,本文给大家推荐一种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就是辩证法。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论。 辩证法方法论,虽然有一些人不承认甚至把它拿来批判,但它作为一门思维科学,反映了事物内在的最一般的规律,具有客观存在的合理性和广泛应用的普遍性等显著特点,因而它的生命力越来越旺盛。即使一些否定或批判辩证法的文章,其命题及其正、反两方面的内容,都无不渗透着运用辩证的方法进行论述。因此不管你承认或不承认,辩证法是主观反映客观、进行具体分析的最有效工具。中国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理论,都是一层一层地概括的,到了最高层次就是哲学,就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总结出来的最高的原理、最有普遍性的原理。这种最有普遍性的原理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核心,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和几个问题》〕他认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中的九个部门,都是与人类科学知识的最高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紧密相连的。”〔《交叉科学:理论和研究展望》〕钱学森提出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中的九个部门,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和文艺理论。钱学森不愧是伟大的科学家,又是杰出的辩证法哲学大师。他是推崇辩证法,提倡学习辩证法的。学习辩证法,是为了懂得思维的根本法则;懂得了思维的根本法则,就能运用辩证法。在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减少盲目性,科学地在事物的是非曲直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并能尊重和遵循事物的运动法则,按客观规律办事。那么,你的思维就会变得聪明起来,你期求的成功机率也许会比别人高得多,每一次成功的累积,将使你拥有意想不到的优势,你就有机会成为一个卓冠群伦的智者,一个傲视苍生的强者。(ps,你可以再扩写)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1、文艺学、美学编号 论文题目1-1论马克思主义的悲剧观1-2马恩论文艺批评“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的统一1-3马克思论希腊艺术1-4恩格斯论现实主义1-5恩格斯论文艺批评1-6论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1-7论文学的社会作用1-8论“文学是人学”1-9论文艺的娱乐作用1-10意境的美学特征1-11神韵说与境界说比较1-12意境与典型比较1-13典型人物的审美特征1-14象征形象的结构特征1-15心态结构与情节结构比较1-16意识流的基本特点及审美特征1-17论文学语言的多义性1-18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1-19艺术象征的类型与特征1-20现实主义心理描写与意识流方法比较1-21论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以《红楼梦》为例)1-22文学语言、日常语言、科学语言之比较1-23论鲁迅的文学语言观1-24论文1-25通俗文学之我见2、中国古代文学2-1 简论中国古代神话系统2-2 南北神话发展考索2-3 论后羿形象的发展演变《山海经》艺术形象的原型意义先秦史籍中所保留的神话材料研究简论颛顼时代宗教文化的特点《楚辞》与《庄子》神话研究论青鸟意象的文化意义及其对后代诗歌的影响《诗经》产生时代及其地域考论《诗经·国风》风格的地域特点论郑卫之音的风格形成及其特点论颂诗的史学价值从《诗经》看前人对文学功能的认识论《诗经》的讽刺艺术论《诗经》史诗的叙事艺术论《诗经·国风》的借景抒情艺术《诗经》中的叠字及其变式研究论《诗经·国风》中的人物心理描写论《诗经·国风》的含蓄美论《诗经》的自然景物描写论《诗经》中政治试论《诗经》大小论《诗经》语言对后代诗歌的影响先秦史籍引诗研究论《左传》中的女性形象论《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浅析《左传》中关于“梦”的叙述《左传》与《战国策》行人辞令比较研究《左传》与《国语》记言差异论《左传》中的细节描写

哲学论文题目一:科学技术哲学

1.对科学的崇拜与批判:两种对峙的科学观

2.近代自然科学为何未能诞生于中国——从科学自身的原因看

3.科学价值中立如何可能

4.试析科学发现中的机遇现象——从现代物理学中的实验发现看

5.从近代科学未能诞生于中国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缺陷以及此问题之现实意义

6.科学与技术关系的一种阐释

7.“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评析

8.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9.当代科技的价值论分析

10.论科学家(或工程技术人员)的社会责任

11.技术发展与社会公正

12.科学与政治的张力

13. 试论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14.祁克果生存哲学研究

15.祁克果的人生三阶段论研究

16.尼采的“权利意志”研究

17.如何看待尼采的“超人”

18.尼采与叔本华哲学比较

19.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研究

20.柏格森眼中的道德与宗教

21.狄尔泰的生命哲学研究

22.狄尔泰的释义学研究

23.何谓“现象学”?

24.胡塞尔眼中的“逻辑学”

25.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26.胡塞尔现象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影响

27.海德格尔是如何区分存在与存在者的?

28.海德格尔存在哲:内容与影响

29.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研究

30.海德格尔如何看待“艺术”?。

3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吗?

32.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

33.哲学、科学与宗教

34.试论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35.试论“人工生命”

36.自然科学的价值研究

37.技术与人关系的演变

38.“技术双刃剑”评析

39.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无可能?

40.科学技术的发展需不需要受到约束?

41.技术是价值中立的吗?

42.科学是价值中立的吗?

43.技术发展与社会公正

44.试论工程技术人员的伦理责任

45.克隆人的哲学研究

哲学论文题目二:应用伦理学

1.西方应用伦理学兴起的思想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分析

2.通过应用伦理学与现代社会的各种制度之关联性,分析论证现代社会的各种制度建构

3.环境伦理与社会伦理关系之辨析

4.人类基因研究面临的伦理问题

5.克隆人面临的伦理学问题

6.安乐死的伦理学之维

7.分析器官移植中的伦理学问题

8.如何从经济伦理的角度来理解经济效率和分配正义以及二者的关系问题

9.分析说明网络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10.当代中国的企业伦理应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11.分配公正

12.中国家族企业的伦理动因研究

13.国有企业改革的伦理分析

14.当代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问题

15.效率:一种功利主义的公平观

16.节制伦理的当代重建

17.单位制度与单位的伦理困惑

18.价值货币化与当代人的伦理冲突

19.考试伦理研究

20.当代农村伦理道德变迁研究

哲学论文题目三:马克思主义哲学

1.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困境及可能的出路

2.在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近代西方哲学的对话

4.评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区分,

5.评“重返马克思”

6.哲学基本问题再释

7.基于实践的物质观研究

8.实践辩证法研究

9.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10.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

11.马克思的“自然观”研究

12.自由与时间:马克思的回答

13.作为一种解释学的辩证法

14.刘斐伏尔与阿格妮丝·赫勒的“日常生活”比较

15.比较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16.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17.关于马克思历史定位的观点及其论证思路

18.马克思文本研究的历史现状、方法和意义

19.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症结与可能性的出路

20.自由与时间——马克思的考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