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粗糙度检测工装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

粗糙度检测工装设计论文

在写机械专业论文时,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题目如何拟定?题目的选择,关系着论文的成败,因此决定论文题目时,必须经过审慎的考虑。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机械专业论文题目_机械论文题目选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机械论文题目

1、自主导航农业机械避障路径规划

2、煤矿机械电气设备自动化调试技术研究

3、机械加工中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与控制

4、三自由度机械臂式升降平台运动学建模及仿真

5、基于并联交错的起重机械节能装置设计研究

6、CNN和RNN融合法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7、机械剪切剥离法制备石墨烯研究进展

8、机械压力机滚滑复合导轨结构设计研究

9、机械压力机曲轴、轴瓦温升自动控制设计技术

10、基于无线传感的机械冲压机振动监测分析

11、基于GNSS的农业机械定位与姿态获取系统

12、一种冗余机械臂多目标轨迹优化 方法

13、基于湍流模型的高速螺旋槽机械密封稳态性能研究

14、基于多楔现象的微孔端面机械密封泄漏率分析及孔形设计

15、牵引变电站直流断路器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

16、方钢管混凝土柱卡扣机械连接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17、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18、机械法与机械-酶消化法制备大鼠膈肌组织单细胞悬液的比较

19、机械制造工艺及精密加工技术研究

20、腐蚀减薄对X80钢管机械损伤凹陷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影响

21、基于驻极体材料的机械天线式低频通信系统仿真研究

22、基于"J型锁芯"的机械锁芯结构创新分析

23、浅析我国烟草机械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4、液滴分析仪的机械结构设计

25、化工机械密封件损伤数值模拟及维修对策探讨

26、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反相热机械疲劳行为

27、浅谈机械数控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28、数控机械加工进刀工艺优化 措施 分析

29、基于STM32六自由度机械臂发展前景

30、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31、机械设计制造的智能化发展趋势综述

32、RFID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探究

33、试论船舶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中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34、探讨港口流动机械预防性维护保养

35、关于端盖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的设计要点分析

36、关于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研究

37、现代机械制造及加工技术分析

38、论机械设计加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9、基于机械设计制造中零件毛坯选择的研究与应用

40、机械零件加工精度影响因素探析

41、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修探讨

42、机械设备的环保性能分析

43、探究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44、机械制造过程的绿色制造技术应用研究

45、浅析机械设计制造中机电一体化的应用

46、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分析

47、浅析机械设备焊接制作中注意事项与探讨

48、浅谈山西省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发展现状

49、浅谈信息化教学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50、基于OBE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项目式教学改革研究

机械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

1、新型机械设计方法研究

2、钢铁冶炼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及处理措施研究

3、机械制造工艺的可靠性分析

4、浅谈影响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与应对措施

5、抛光介质对镁合金化学机械抛光的影响

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的研究

7、试论物流机械设备使用管理

8、起重机械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

9、机械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模式的有限元分析

10、齿轮加工技术发展动态

11、机电产品设计与腐蚀防护设计的关系

12、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应用分析

13、铜冶炼设备机械液压系统的污染与控制

14、柴油机齿轮室总成异响分析与改进

15、一种用于图书自动存取装置的设计

16、机械加工零件表面纹理缺陷检测技术与实践

17、圆柱齿轮的加工原理及误差分析

18、机械设计基础课程 教学方法 与手段的探讨

19、基于OBE工程 教育 理念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改革

20、基于复杂工程问题的机械产品设计制造综合实践研究

21、现代机械制造工艺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22、浅谈大直径渐开线斜齿轮的修整加工

23、机械加工工艺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分析

24、机械构建的自动控制阀门探究

25、浅谈绿色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

26、试析高职“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7、某减速机齿轮崩齿失效分析

28、往复式压缩机能效优化分析

29、大型薄壁件多点定位的初始布局优化算法研究

30、轴向拉紧的圆弧端齿轴段扭转特性研究

31、平行轴渐开线变厚齿轮传动的几何设计与啮合特性分析

32、化工生产用减速机的常见问题与处理

33、强化工程能力培养的地方高校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改革

34、机械优化设计理论方法研究综述

35、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研究

3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37、基于小波包和样本熵的齿轮故障特征提取

38、LDP型电动单梁起重机双向防坠落安全钩设计

39、自平衡自定位节能型多段水泵的研究

40、往复运动机构的能耗特点及加入空气弹簧后的节能控制方法

41、考虑粗糙度和固体颗粒效应的直齿轮跑合瞬态热弹流润滑分析

42、超大型起重机桥架整体加工工艺及装备

43、数控车间供电质量缺陷及对策

44、浅谈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

45、基于弹流理论的深槽密封机制分析

46、管线球阀产品及监造质量控制概述

47、往复式压缩机组管线振动分析及改造

48、精制柴油泵机封泄漏原因浅析和改进措施

49、基于漂流提升区输送带优化改进

50、离心泵径向力预测方法研究

机械工程硕士论文题目

1、车载液压机械臂动态设计与研究

2、基于网络模型的复杂机电系统可靠性评估

3、螺纹联接自动装配系统的研究

4、轴承压装仿真与试验以及液力变矩器导轮的热装配变形分析研究

5、硫系自润滑钢中原位自生金属硫化物自润滑相的形成机制与控制方法

6、基于电动气旋流的吸附器的开发和特性研究

7、动圈式比例电磁铁关键技术研究

8、箱式风机管道法兰的柔性制造系统

9、六自由度运动平台优化设计及动态仿真研究

10、面向恶劣服役环境的工件抗缺陷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11、基于数字液压缸组的多浮力摆波能装置压力平衡研究

12、具有运动控制功能的电液比例阀控制器研究

13、微型轴承内圆磨削加工的质量监控系统研究

14、抗负载波动回转控制阀优化设计研究

15、气浮式无摩擦气缸静动态特性研究

16、模拟风力机载荷的电液加载装置的设计研究

17、用于扩散吸收式热变换器的气泡泵性能实验研究

1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三乙醇胺硼酸酯水溶液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19、表面织构化固体润滑膜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

20、双压力角非对称齿轮承载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及参数优化

21、全电液式多路阀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22、开关液压源系统研究分析及其试验系统的设计与搭建

23、飞轮储能系统电机与轴系设计

24、面向不完全数据的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

25、树木移植机液压系统的设计研究

26、新型双输出摆线减速器的设计与分析

27、基于ARM9架构的工业喷码机研究与实现

28、超高压水射流破拆机器人液压系统设计与研究

29、考虑轴承影响的摆线针轮传动动力学研究

30、车辆传动装置供油系统设计方法研究

31、润滑油复合纳米粒子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32、高速气缸的缓冲结构研究

33、大长径比柔性对象自动送料关键技术研究

34、空间索杆铰接式伸展臂根部锁紧机构运动功能可靠性研究

35、基于能量梯度理论的离心压缩机固定元件性能改进研究

36、并联RCM机构构型综合及典型机构运动学分析

37、多自由度气动人工肌肉机械手指结构设计及控制

38、闸板位置对闸阀内部气固两相流及磨损的影响

39、电液伺服阀试验台测控系统的设计

40、多盘制动器加压装置典型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

41、重型多级离心泵穿杠螺母拧紧装置的设计

42、气动增压阀动态特性的仿真研究

43、小间隙下狭缝节流止推轴承特性研究

44、离心通风机的性能预测与叶片设计研究

45、基于有限元法的齿面修形设计

46、离心泵输送大颗粒时固液两相流场的数值计算

47、小流量工况下离心泵内部流动特性分析

48、双粗糙齿面接触时的弹流润滑数值分析

49、工程专用自卸车车架疲劳寿命分析

50、倾斜式带式输送机断带抓捕装置的研究

2021机械专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2021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 机械制造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 机械类学术论文题目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优秀论文题目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2021机械毕业实习报告例文5篇

★ 机械类科技论文范文(2)

★ 2021建筑类专业论文题目

数控加工毕业论文 1 水泵特点及叶片加工要求 太浦河泵站的设计净扬程为,单泵流量50m3/s,装有6台斜150轴伸泵,叶轮直径,是国内最大的斜轴伸式水泵。由于该水泵的扬程特低、流量很大,要求水泵装置具有很高的水力效率和良好的汽蚀性能。叶片是水泵的最重要部件,它直接和决定水泵的能量指标、汽蚀性能、水压脉动和泵组的运行振动。通过国际招标,水泵由无锡水泵厂制造。该厂采用数控机床对叶片进行加工,以保证原型水泵与模型水泵有很好的水力相似,叶片各方面的技术指标可以达到或超过招标文件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 2 水泵叶片技术要求 叶片材料 水泵叶片材料采用ZG0Cr13Ni4Mo。其化学成分见表1,物理指标见表2。 表1 ZG0Cr13Ni4Mo材料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C Si Mn S Cr Ni Mo 含量(%) ≤ ≤ ≤ ≤ 5~ ~ ~ 表2 ZG0Cr13Ni4Mo材料物理指标 物理指标 σb σs δ ψ HB 数值 760Mpa 550MPa 15% 35% ≥240 该材料的特性是抗汽蚀性能好,可焊性好,硬度较高,耐磨损,在水轮机和水泵制造中较常使用。 叶片加工技术要求 太浦河水泵的设备招标文件编制时,兼顾了叶片常规加工和数控机床加工的两种要求。招标文件规定:叶片型线允许偏差不超过±(D为叶轮直径m),叶片厚度的允许偏差为-3%T~+6%T(T为叶片厚度)。叶片正背面的波浪度应低于2/100,在进水口等容易产生汽蚀的部位叶片波浪度应小于1/100。叶轮叶片安放角最大偏差不大于±15/。叶片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μm。 3 叶片加工方式 轴流式水泵的叶片加工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叶片表面手工打磨的常规加工方式,另一种是数控机床加工方式。 常规加工方式 常规加工方式工艺较简单,费用低,轴流式水泵叶片基本采用常规加工。其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a:叶片固溶处理(不锈钢) b:叶片表面随形磨、打磨 c:按叶片坐标,三坐标工具检测坐标、划中心孔位置线及零度位置线 d:钻两端中心孔 e:粗加工叶片柄部 f:探伤检查 g:精加工叶片柄部 h:钻定位孔或铣键槽 I:叶片称重分组和转子体装配 j:加工叶片外球形 k:校静平衡 常规加工的叶片表面有两种处理方式。对小型水泵,叶片铸造时表面不留加工余量,叶片精度主要由木模和铸造精度来保证,变形量比较大,叶片表面极个别处(约1~2处)最大变形可达到5~6-12mm(根据叶片大小和叶型厚度)。对大型或重要的水泵,叶片铸造时表面留3~4mm加工余量,在探伤检查后,叶片表面多次采用坐标检测和打点,对其用砂轮进行手工表面打磨,重新划叶片零度线,以达到设计要求。叶片表面的精度主要由操作工及测量手段保证,一般能达到,有一定的误差。该采用坐标投影测量(游标精度、实测精度≤)。 数控机床加工 叶片采用数控机床加工是一种最先进的加工方式,虽然它的加工费用较高,但对于大型水泵河特殊要求的水泵,可以保证原型叶片的型线、表面粗糙度和精度、各叶片重量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数控机床加工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a:叶片固溶处理(不锈钢) b:叶片表面随形磨、打磨 c:按叶片坐标,坐标投影检测坐标、划中心孔位置线及零度位置线 d:钻两端中心孔 e:粗加工叶片柄部 f:叶片坐标检测、记录、重新划叶片零度线 g:探伤检查 h:精加工叶片柄部 I:钻定位孔或铣键槽 j:叶片坐标检测、记录 k:叶片表面数控加工 l:叶片称重分组和转子体装配 m:加工叶片外球形 n:校静平衡 与常规叶片加工方式相比,数控机床加工方式增加了叶片表面坐标检测和数控加工的工艺流程。 数控机床有三轴、四轴、五轴几种形式。三轴数控机床仅有X、Y、Z三个坐标,铣刀位置不调整,宜加工一般要求的工件。四轴和五轴数控机床除有X、Y、Z三个坐标外,还有刀头旋转的坐标,可以调整加工误差,工件加工精度很高。数控机床在加工上又有轴、三轴联动、四轴联动、五轴联动的不同加工。运转速度上又可分为传统的低速铣床和的高速铣床。数控机床配置有CAD/CAM/CAE软件,可以按设计的曲面型线,仿型加工。数控加工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和加工工艺,其达到的精度、效果也不相同。 两种加工方式比较 虽然传统的低速铣床也可加工叶片的曲面,但难以控制叶片的型线,尤其在叶片比较薄的地方,传统的低速铣床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和弹性退让,降低了加工精度。一般传统三轴铣床加工表面粗糙较差和存在着加工死角,通常在工艺上还要进行大量的表面打磨。数控机床将叶片型线输入控制箱内,可以随意控制和调整铣刀的加工,用直线、圆弧命令逼近零件,控制刀位轨迹使叶片表面的实际曲线与设计的曲线完全一致,精加工后的叶片表面不用打磨,便达到设计要求。 数控机床加工的叶片型线和精度,根据编制的设计程序控制加工,可以不再对叶片表面进行检测。数控机床的精度由有关部门按规定期限定期进行检验,所以它的可靠性和精度远高于常规叶片加工后的检测方式。 4 太浦河水泵叶片加工 太浦河泵站斜150轴伸泵叶轮直径米,每个叶轮有三个叶片,每个叶片重~,共18个叶片。为保证水泵叶片的加工质量,无锡水泵厂选择了富春江水工机械厂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它的加工效果非常好。 数控机床加工的太浦河水泵叶片,叶片加工精度实测数值: 叶片正面波浪度~,集中区域~,并均匀分布。 叶片背面波浪度~,其中≤1/100的区域占总面积的。 叶片表面粗糙度~μm,集中分布区域~μm。 实测2502个点坐标,其坐标误差-3~+4mm,绝对值≤3mm的占。 按要求每个叶片重量误差≤39kg。实测18个叶片,重量误差0~35kg,其中≤25kg的占,≤10kg的占50%。 坐标误差即为叶片允许误差,叶轮直径,允许误差为±。 5 数控机床加工的性 数控机床的价格比较贵,所以加工的费用比常规加工的要高。加工费用由机床折旧费、日常维护费、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费、加工中的正常损耗如刀具、电、气、冷却液等费用构成。最简单的方法是单位工时价格×工时数。工时包括软件计算工时和装夹、换刀等工时。确定数控加工的方法非常丰富,从轴至5轴联动,速度从低速至高速、工艺变化很多,刀位轨迹变化多,为有良好的经济性,应根据不同加工件的产品质量要求,选定最优数控加工程序和经济的加工方法。 比如,加工余量的确定是为了保证叶片能加工出来,应根据叶片大小、厚度,选择合适的叶片单面加工余量,太浦河水泵叶片的尺寸可放5~13mm余量;叶片根部、进出口边圆角等处可考虑以磨代铣降低费用。为了经济、高效又高精度的加工叶片,加工精度可通过人机交互设定。粗加工时三轴联动重切削加工去除大量表面余量,精加工时采用五轴联动高速加工,消除加工死角及薄壁处的振动和弹性退让,表面加工后不用打磨。在运行软件上可以首先用CAD三维设计、造型叶片,修改叶片表面缺陷,对表面光滑处理。然后用CAM灵活设计加工方法、确定加工参数、刀具等,进行刀轨的校核、编辑、优化、模拟仿真以获得最佳加工刀位轨迹,通过后处理程序生成加工程序。 太浦河水泵的叶轮直径,每个叶片重,由于委托外厂数控机床加工,每个叶片费用近8万元。0Cr13Ni4Mo的材料比较硬,如叶片铸造余量留得比较大,将增加数控机床的加工量和加工工时数。控制叶片的铸造质量,可以控制加工费用。 6 结束语 太浦河水泵叶片采用数控机床加工,叶片表面取得了很高的加工精度,保证了产品质量。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加和机械加工的进步,水轮机制造厂已普遍使用数控机床,使水轮机叶片的加工水平大大提高,这也是水泵行业方向。 工程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应该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对水泵叶片的加工提出明确要求。对重点工程和特殊要求的水泵,采用数控机床加工水泵叶片。 对本答案还满意,请采纳!谢谢!!!

工程师相关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工程师相关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等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如何让建筑电气能真正满足节能的要求,已经成为了相关人士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而要想让建筑电气满足节能要求,一方面必须使其运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就是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能源方面的损耗。本文主要结合自己多年的建筑设计经验,以及关于建筑电气节能方面进行的思考,最终总结出了一些建筑电气在节能方面的有效措施,让建筑电气真正满足节能的要求。

关键词: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节能措施

众所周知我国属于人口大国,在资源消耗上可谓是非常巨大,然而面对有限的能源储备情况,国家不得不加大节能的宣传力度,并且要想让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节能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建筑电气的节能问题关系到每个住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建筑电气的设计人员在进行相关设计时,必须充分将节能问题考虑进去,下面针对建筑电气在节能设计方面的一些有效措施进行探讨,以便让建筑电气能真正实现节能。

1 让供电系统能保持较高的运行效率

减小线路中的能源损耗

这里所说的线路指的是供电线路及配电线路,为了满足节能的要求,两种线路都有各自不同的方法。供电线路中的节能方法主要是减小其线路中的电阻,一般当电缆截面增大以后,电阻的阻值就会相应减小,这样虽然会增加一些成本,但是为了满足节能的要求,也只能借助电脑软件对截面的最佳值进行计算,从而以最少的成本创造出最佳的节能效果。而配电线路则应尽量避免进行远距离传输。因此,在设置变配电站的时候,应尽量选择离负荷中心不远的地方,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因远距离传输而发生的能源损耗。

降低变压器有功功率的损耗

要想降低变压器有功功率的损耗,首先在选择变压器时就应考虑使用节能效果好的变压器,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如今使用较多的为非晶合金变压器,其节能效果经实践证明还是非常不错的;其次,变压器配置的台数以及容量也很关键,因为只有当电力负荷与容量相匹配时,才能使运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尽量避免谐波污染

因为谐波污染将会使供电质量有所降低,同时增大功率的损耗,最终使电能出现极大的浪费,所以在设计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谐波污染。一般的解决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预留谐波补偿装置,以便在发生谐波污染时进行谐波补偿;另一种是改造谐波源的相关装置,使其在最大限度上减小谐波的产生。

2 让照明系统更加节能

要想让照明系统更加节能,设计人员就必须在不影响住户的正常视觉,以及住户的照明质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好光能,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照明系统中出现的光能损耗,通常在照明系统中采取的节能措施有以下几种。

让照明方式更科学合理

在倡导绿色环保的今天,照明方式的设计也必须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其中自然采光就属于其中的一个典型。为了保证自然采光能取得良好的照明效果,建筑电气的设计人员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可先和建筑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从而实现室内采光和自然采光的完美结合,同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照明标准,并有效控制一般照明的使用率,尽可能采用其它照明系统来对其进行补充,例如:混光照明、非均匀照明以及灵活照明等,最终让照明方式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选择最合适且高效的光源

要想让照明系统变得更加节能,光源的选择也是设计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场所,无论是照明功率、照明标准还是视觉上的要求在照明设计规范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其中照明标准是不能随意进行修改的,因此,就必须在不影响照明效果的情况下,为各种场所选择最为合适且高效的照明光源。若使用场所空间高、很空旷或是使用面积大时,应选择高效气体放点光源,如高压钠灯或金属卤化物灯。若是一般性使用场所,则可选择高光效荧光灯或是紧凑型荧光灯。只有针对不同的场所特点来选择合适高效的光源,才能最大程度上实现照明节能。

以照明控制的设置来节能

在进行照明设计时,照明控制的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照明节能的效果。首先,可让照明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控制以及自动化控制,以有效控制无效照明的方式来实现节能;其次,灯具开关的控制应尽量避免使用一控多(即一个开关控制多个灯)的形式,尽量将开关进行分组控制,以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灯具的照明亮度。

3 增强运行管理力度,提高电气节能效果

将运行管理系统运用于低耗能设备中

对于低耗能设备与高耗能设备的界定来说,其实它是相对而言的,比如相对于电梯或是空调等耗能较高的设备来说,电脑、电视、饮水机、楼道灯具以及打印机等设备,则属于耗能较低的设备。但是这些设备虽然耗能较低,但是其使用频率却很高,因此,长期使用的话其节能问题也非常重要。通常我们都是以自动管理系统来实现节能的目的,例如电脑、电视及打印机等,都可以通过功能设置来控制其关闭时间,此外,还可以将楼道灯具开关改成声光控制型的,这样不但能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增加设备的使用时间,还能把能源消耗控制在最低范围,同时也能降低设备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以运行管理系统来调整用电负荷

对于变压器来说,一般情况下其负荷都应该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当用电负荷处于高峰时,则应将用电设备的运行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处理,然后借助这一管理系统,将建筑内所有的用电设备根据其运行情况来设定时间段,从而确定其优先运行的顺序。这种管理方式不但能让设备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同时还能将其运行的时间及状态进行优化处理,从而让设备的利用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增强管理人员素质,合理运用用能制度

想要使运行管理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必须增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另一个则是必须合理的运用用能制度。之所以必须要增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其原因是因为只有当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他才能让诸多的节能系统充分发挥其节能优势。因此,对于运行系统的管理人员来讲,必须定期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并采用持证上岗制度,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增强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用能制度在建筑电气节能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它首先应对一年能耗总量进行计算,然后再将其与上一年能耗总量的数值进行比对,当发现异常情况的时候,必须及时对故障进行快速有效的排除。其次,用能平均杆值也必须在同类建筑中定期进行计算,若计算结果较用能标杆值偏高时,应及时对其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改善。特别是某些重点用能单位,更应该组织专门的能源审计人员对其进行审计,然后再有针对性的给出有效的节能方案,这种方法经多方验证,确实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且经济实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环保节能就必须深入到每一个领域,而建筑电气在节能方面还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因此,建筑电气的设计人员在进行电气设计时,必须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到节能问题,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用且高效的设备,以及专业的管理人员,来保证建筑电气的节能。建筑电气节不但能有效的降低能源损耗,而且从长远来看还能有效降低经济成本,因此,建筑电气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节能问题,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及环保节能的目标,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朱锦锋.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技术要点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8.

[2]任成德.实现建筑电气节能的多种措施探讨[J].建筑与工程,2012,29.

[3]林勇.浅析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方法[J].工会博览,2011,8.

摘要 :钳工是使用钳工工具、钻床等,按技术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修整、装配的工种。钳工操作技能中,锉削是应用最多,要求最高,保证加工精度最重要的操作,也是训练中较以难掌握的操作。提高锉削质量,应从操作姿势、锉削方法、锉刀选择和测量方法等四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关键词 :钳工锉削方法锉削质量

钳工是使用钳工工具、钻床等,按技术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修整、装配的工种。它的特点是灵活性强,工作范围广、技艺性强,操作者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在机械自动化的今天,钳工则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应用于单件或精密零件、模具、样板等的加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钳工工种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如装配调试、安装维修、工具制造等都离不开钳工。

钳工工作的基本内容有:划线、錾削、锯割、锉削、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螺纹和套螺纹、矫正和弯曲、铆接、刮削、研磨、技术测量、简单的热处理等,并能对部件或机器进行装配、调试、维修等。

钳工操作技能中,锉削是应用最多,要求最高,保证加工精度最重要的操作,也是训练中较以难掌握的操作。在十几年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钻研,总结了一些操作要点:

1 掌握正确的操作姿势,苦练基本功

平面锉削中,锉刀的运行轨迹是一条水平线,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短时期内很难掌握。这一阶段采用同组同学互相检查,通过纠正对方的错误姿势和听取对方给自己的指正,尽快摒弃锉削中的缺陷,将正确的锉姿身体感觉培养起来。

2 锉削方法有交叉锉、顺向锉、推锉

顺向锉是最基本的锉削方法,不大的平面和最后锉光都用这种方法,以得到正直的刀痕。交叉锉时锉刀与工件接触面较大,锉刀容易掌握得平稳,且能从交叉的刀痕上判断出锉削面的凸凹情况。锉削余量大时,一般可在锉削的前阶段用交叉锉,以提高工作效率。推锉,当锉削狭长面或采用顺向锉受阻时,可采用推锉。推锉时的运动方向不是锉齿的的切削方向,且不能充分发挥手的力量,故切削效率不高,只适合于锉削余量小的场合。这三种锉削中顺向锉应用最多,在平面锉削中,如何保证锉削面的平面度是锉削的一个难点。锉削方法不正确或测量不准确就会造成盲目锉削,很难达到图纸要求的精度,这时好多同学就会失去信心,导致教学效果差,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发现造成盲目锉削的原因是对锉削上高点的判断和观察困难。针对这一现象,我联系到刮削中的研点,用锉刀代替标准研具,用垂直方向的交叉锉,显示出锉削面的高点,反复操作:显点――去除高点――这一步骤,使同学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平面锉削中平面度的控制。

对于尺寸精度的锉削是在平面度锉削掌握熟练的基础上进行的。尺寸精度的控制重要的是对常用的锉刀每锉的锉削量有所了解。例如:12英寸1号纹锉刀在正常顺向锉的情况下(材料为Q235厚度为10mm)每锉的锉削量大约是。这个数据是通过1mm的加工余量记录下来的锉削层数计算出来的。

在训练中让同学们反复锉削1mm量,并记录下锉削的.层数,这个数据会因学生的个人差异而不尽相同,然后通过简单计算就能得出每锉的锉削量,有了这些数据在锉削中我们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这个方法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也使同学们尽快掌握尺寸精度的控制,从而激发学习钳工技能的兴趣。

3 锉刀粗细的选择要合理

锉纹有1号纹―5号纹五种粗细规格,1号纹最粗,5号纹最细,操作者要根据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要求来选择不同粗细的锉纹号,分别在粗加工、半粗加工和精加工中使用。这一过程为下道工序留下合适的加工余量是关键,余量太大就会影响效率,太少就会影响表面粗糙度,上道工序的锉纹去除不掉,达不到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值。选择的方法是先粗后细,在粗加工阶段,尽可能使用1号纹锉刀,能够快速去除大部分余量,提高加工效率,粗锉接近划线时改用2号或3号锉纹的锉刀,当剩余左右余量时,根据图纸上的表面粗糙度要求,选择4号或5号纹锉刀加工。

4 测量方法要正确,测量时机要把握准确

测量是钳加工中检测加工质量的重要步骤。锉削中各种精度的要求很高,有时多一锉或少一锉都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可谓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此,要使锉削技能上水平,就必须加强尺寸意识和精度意识的培养。这种意识也是在反复地训练、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包括观察、判断、决策的能力。观察是一种感觉技能,也可以说是一种经验技能,正确地观察能及时发现问题。判断时,要借助各种测量工具,如刀口尺、塞尺、直角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首先测量前要保证量具的准确性,通过调零或记录误差使测量有保障。测量时正确使用量具,工件要放置牢固,将被测量位置安放在便于检查的方位上。读数时要既快又准。反复的测量又会增加不必要的辅助时间,所以测量时机的把握尤为重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适时检验:工件的精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形状和位置精度:要检测平面的直线度和平面度,用刀口尺以透光法来检查,要多检查几个部位,并进行对角线的检查;要检测平面的垂直度、平行度公差,用直角尺采用透光法检查,应选择基准面,然后对其它面进行检查。检查时,角尺不能斜放,否则就会导致检查的结果不准确;二是要检查尺寸精度,要根据尺寸要求,用钢尺、游标卡尺或千分尺在不同位置上多测量几次;三是要检测表面的粗糙度,一般用眼睛观察即可,但也可用表面粗糙度样板进行对照检查。此外,在检查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科学决策,每做出下一步的操作时,就要经过认真思考,对之前发现的问题要找出解决的方案,决策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加工,如果决策失误,会使工件的加工工艺变得复杂,有时甚至会造成废品。由此可见,决策的培养也就是技能的升华,它是打造精准工件的核心。

笔者认为两个环节必需把握住,一个是划线后的尺寸复查,这样可以避免划线尺寸错误而导致后续加工中的必然失败。二是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阶段增加测量次数,而在粗加工阶段基本靠划线来确定加工余量,尽量少测或不测,这样会使加工效率大大提高。

此外,锉削质量的提高还必须与操作者的细心观察、刻苦训练相结合,从而不断树立精益求精、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以上是我在多年来教学活动中总结出的一些小小经验,如有不妥请同仁们多提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徐冬元主编.

表面粗糙度与检测论文

工程师相关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工程师相关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等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如何让建筑电气能真正满足节能的要求,已经成为了相关人士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而要想让建筑电气满足节能要求,一方面必须使其运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就是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能源方面的损耗。本文主要结合自己多年的建筑设计经验,以及关于建筑电气节能方面进行的思考,最终总结出了一些建筑电气在节能方面的有效措施,让建筑电气真正满足节能的要求。

关键词: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节能措施

众所周知我国属于人口大国,在资源消耗上可谓是非常巨大,然而面对有限的能源储备情况,国家不得不加大节能的宣传力度,并且要想让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节能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建筑电气的节能问题关系到每个住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建筑电气的设计人员在进行相关设计时,必须充分将节能问题考虑进去,下面针对建筑电气在节能设计方面的一些有效措施进行探讨,以便让建筑电气能真正实现节能。

1 让供电系统能保持较高的运行效率

减小线路中的能源损耗

这里所说的线路指的是供电线路及配电线路,为了满足节能的要求,两种线路都有各自不同的方法。供电线路中的节能方法主要是减小其线路中的电阻,一般当电缆截面增大以后,电阻的阻值就会相应减小,这样虽然会增加一些成本,但是为了满足节能的要求,也只能借助电脑软件对截面的最佳值进行计算,从而以最少的成本创造出最佳的节能效果。而配电线路则应尽量避免进行远距离传输。因此,在设置变配电站的时候,应尽量选择离负荷中心不远的地方,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因远距离传输而发生的能源损耗。

降低变压器有功功率的损耗

要想降低变压器有功功率的损耗,首先在选择变压器时就应考虑使用节能效果好的变压器,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如今使用较多的为非晶合金变压器,其节能效果经实践证明还是非常不错的;其次,变压器配置的台数以及容量也很关键,因为只有当电力负荷与容量相匹配时,才能使运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尽量避免谐波污染

因为谐波污染将会使供电质量有所降低,同时增大功率的损耗,最终使电能出现极大的浪费,所以在设计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谐波污染。一般的解决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预留谐波补偿装置,以便在发生谐波污染时进行谐波补偿;另一种是改造谐波源的相关装置,使其在最大限度上减小谐波的产生。

2 让照明系统更加节能

要想让照明系统更加节能,设计人员就必须在不影响住户的正常视觉,以及住户的照明质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好光能,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照明系统中出现的光能损耗,通常在照明系统中采取的节能措施有以下几种。

让照明方式更科学合理

在倡导绿色环保的今天,照明方式的设计也必须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其中自然采光就属于其中的一个典型。为了保证自然采光能取得良好的照明效果,建筑电气的设计人员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可先和建筑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从而实现室内采光和自然采光的完美结合,同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照明标准,并有效控制一般照明的使用率,尽可能采用其它照明系统来对其进行补充,例如:混光照明、非均匀照明以及灵活照明等,最终让照明方式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选择最合适且高效的光源

要想让照明系统变得更加节能,光源的选择也是设计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场所,无论是照明功率、照明标准还是视觉上的要求在照明设计规范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其中照明标准是不能随意进行修改的,因此,就必须在不影响照明效果的情况下,为各种场所选择最为合适且高效的照明光源。若使用场所空间高、很空旷或是使用面积大时,应选择高效气体放点光源,如高压钠灯或金属卤化物灯。若是一般性使用场所,则可选择高光效荧光灯或是紧凑型荧光灯。只有针对不同的场所特点来选择合适高效的光源,才能最大程度上实现照明节能。

以照明控制的设置来节能

在进行照明设计时,照明控制的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照明节能的效果。首先,可让照明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控制以及自动化控制,以有效控制无效照明的方式来实现节能;其次,灯具开关的控制应尽量避免使用一控多(即一个开关控制多个灯)的形式,尽量将开关进行分组控制,以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灯具的照明亮度。

3 增强运行管理力度,提高电气节能效果

将运行管理系统运用于低耗能设备中

对于低耗能设备与高耗能设备的界定来说,其实它是相对而言的,比如相对于电梯或是空调等耗能较高的设备来说,电脑、电视、饮水机、楼道灯具以及打印机等设备,则属于耗能较低的设备。但是这些设备虽然耗能较低,但是其使用频率却很高,因此,长期使用的话其节能问题也非常重要。通常我们都是以自动管理系统来实现节能的目的,例如电脑、电视及打印机等,都可以通过功能设置来控制其关闭时间,此外,还可以将楼道灯具开关改成声光控制型的,这样不但能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增加设备的使用时间,还能把能源消耗控制在最低范围,同时也能降低设备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以运行管理系统来调整用电负荷

对于变压器来说,一般情况下其负荷都应该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当用电负荷处于高峰时,则应将用电设备的运行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处理,然后借助这一管理系统,将建筑内所有的用电设备根据其运行情况来设定时间段,从而确定其优先运行的顺序。这种管理方式不但能让设备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同时还能将其运行的时间及状态进行优化处理,从而让设备的利用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增强管理人员素质,合理运用用能制度

想要使运行管理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必须增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另一个则是必须合理的运用用能制度。之所以必须要增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其原因是因为只有当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他才能让诸多的节能系统充分发挥其节能优势。因此,对于运行系统的管理人员来讲,必须定期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并采用持证上岗制度,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增强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用能制度在建筑电气节能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它首先应对一年能耗总量进行计算,然后再将其与上一年能耗总量的数值进行比对,当发现异常情况的时候,必须及时对故障进行快速有效的排除。其次,用能平均杆值也必须在同类建筑中定期进行计算,若计算结果较用能标杆值偏高时,应及时对其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改善。特别是某些重点用能单位,更应该组织专门的能源审计人员对其进行审计,然后再有针对性的给出有效的节能方案,这种方法经多方验证,确实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且经济实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环保节能就必须深入到每一个领域,而建筑电气在节能方面还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因此,建筑电气的设计人员在进行电气设计时,必须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到节能问题,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用且高效的设备,以及专业的管理人员,来保证建筑电气的节能。建筑电气节不但能有效的降低能源损耗,而且从长远来看还能有效降低经济成本,因此,建筑电气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节能问题,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及环保节能的目标,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朱锦锋.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技术要点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8.

[2]任成德.实现建筑电气节能的多种措施探讨[J].建筑与工程,2012,29.

[3]林勇.浅析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方法[J].工会博览,2011,8.

摘要 :钳工是使用钳工工具、钻床等,按技术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修整、装配的工种。钳工操作技能中,锉削是应用最多,要求最高,保证加工精度最重要的操作,也是训练中较以难掌握的操作。提高锉削质量,应从操作姿势、锉削方法、锉刀选择和测量方法等四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关键词 :钳工锉削方法锉削质量

钳工是使用钳工工具、钻床等,按技术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修整、装配的工种。它的特点是灵活性强,工作范围广、技艺性强,操作者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在机械自动化的今天,钳工则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应用于单件或精密零件、模具、样板等的加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钳工工种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如装配调试、安装维修、工具制造等都离不开钳工。

钳工工作的基本内容有:划线、錾削、锯割、锉削、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螺纹和套螺纹、矫正和弯曲、铆接、刮削、研磨、技术测量、简单的热处理等,并能对部件或机器进行装配、调试、维修等。

钳工操作技能中,锉削是应用最多,要求最高,保证加工精度最重要的操作,也是训练中较以难掌握的操作。在十几年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钻研,总结了一些操作要点:

1 掌握正确的操作姿势,苦练基本功

平面锉削中,锉刀的运行轨迹是一条水平线,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短时期内很难掌握。这一阶段采用同组同学互相检查,通过纠正对方的错误姿势和听取对方给自己的指正,尽快摒弃锉削中的缺陷,将正确的锉姿身体感觉培养起来。

2 锉削方法有交叉锉、顺向锉、推锉

顺向锉是最基本的锉削方法,不大的平面和最后锉光都用这种方法,以得到正直的刀痕。交叉锉时锉刀与工件接触面较大,锉刀容易掌握得平稳,且能从交叉的刀痕上判断出锉削面的凸凹情况。锉削余量大时,一般可在锉削的前阶段用交叉锉,以提高工作效率。推锉,当锉削狭长面或采用顺向锉受阻时,可采用推锉。推锉时的运动方向不是锉齿的的切削方向,且不能充分发挥手的力量,故切削效率不高,只适合于锉削余量小的场合。这三种锉削中顺向锉应用最多,在平面锉削中,如何保证锉削面的平面度是锉削的一个难点。锉削方法不正确或测量不准确就会造成盲目锉削,很难达到图纸要求的精度,这时好多同学就会失去信心,导致教学效果差,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发现造成盲目锉削的原因是对锉削上高点的判断和观察困难。针对这一现象,我联系到刮削中的研点,用锉刀代替标准研具,用垂直方向的交叉锉,显示出锉削面的高点,反复操作:显点――去除高点――这一步骤,使同学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平面锉削中平面度的控制。

对于尺寸精度的锉削是在平面度锉削掌握熟练的基础上进行的。尺寸精度的控制重要的是对常用的锉刀每锉的锉削量有所了解。例如:12英寸1号纹锉刀在正常顺向锉的情况下(材料为Q235厚度为10mm)每锉的锉削量大约是。这个数据是通过1mm的加工余量记录下来的锉削层数计算出来的。

在训练中让同学们反复锉削1mm量,并记录下锉削的.层数,这个数据会因学生的个人差异而不尽相同,然后通过简单计算就能得出每锉的锉削量,有了这些数据在锉削中我们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这个方法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也使同学们尽快掌握尺寸精度的控制,从而激发学习钳工技能的兴趣。

3 锉刀粗细的选择要合理

锉纹有1号纹―5号纹五种粗细规格,1号纹最粗,5号纹最细,操作者要根据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要求来选择不同粗细的锉纹号,分别在粗加工、半粗加工和精加工中使用。这一过程为下道工序留下合适的加工余量是关键,余量太大就会影响效率,太少就会影响表面粗糙度,上道工序的锉纹去除不掉,达不到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值。选择的方法是先粗后细,在粗加工阶段,尽可能使用1号纹锉刀,能够快速去除大部分余量,提高加工效率,粗锉接近划线时改用2号或3号锉纹的锉刀,当剩余左右余量时,根据图纸上的表面粗糙度要求,选择4号或5号纹锉刀加工。

4 测量方法要正确,测量时机要把握准确

测量是钳加工中检测加工质量的重要步骤。锉削中各种精度的要求很高,有时多一锉或少一锉都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可谓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此,要使锉削技能上水平,就必须加强尺寸意识和精度意识的培养。这种意识也是在反复地训练、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包括观察、判断、决策的能力。观察是一种感觉技能,也可以说是一种经验技能,正确地观察能及时发现问题。判断时,要借助各种测量工具,如刀口尺、塞尺、直角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首先测量前要保证量具的准确性,通过调零或记录误差使测量有保障。测量时正确使用量具,工件要放置牢固,将被测量位置安放在便于检查的方位上。读数时要既快又准。反复的测量又会增加不必要的辅助时间,所以测量时机的把握尤为重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适时检验:工件的精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形状和位置精度:要检测平面的直线度和平面度,用刀口尺以透光法来检查,要多检查几个部位,并进行对角线的检查;要检测平面的垂直度、平行度公差,用直角尺采用透光法检查,应选择基准面,然后对其它面进行检查。检查时,角尺不能斜放,否则就会导致检查的结果不准确;二是要检查尺寸精度,要根据尺寸要求,用钢尺、游标卡尺或千分尺在不同位置上多测量几次;三是要检测表面的粗糙度,一般用眼睛观察即可,但也可用表面粗糙度样板进行对照检查。此外,在检查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科学决策,每做出下一步的操作时,就要经过认真思考,对之前发现的问题要找出解决的方案,决策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加工,如果决策失误,会使工件的加工工艺变得复杂,有时甚至会造成废品。由此可见,决策的培养也就是技能的升华,它是打造精准工件的核心。

笔者认为两个环节必需把握住,一个是划线后的尺寸复查,这样可以避免划线尺寸错误而导致后续加工中的必然失败。二是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阶段增加测量次数,而在粗加工阶段基本靠划线来确定加工余量,尽量少测或不测,这样会使加工效率大大提高。

此外,锉削质量的提高还必须与操作者的细心观察、刻苦训练相结合,从而不断树立精益求精、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以上是我在多年来教学活动中总结出的一些小小经验,如有不妥请同仁们多提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徐冬元主编.

表面处理技术在模具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表面处理技术论文,仅供参考!

显示器防护玻璃表面处理技术

摘 要:采用酸溶液湿法腐蚀和镀制增透、保护膜层的方法,对某型仪表用显示器防护玻璃表面进行了工艺处理,使得表面反射率降低到2%以下,产品可见光波段平均透过率达到86%,表面硬度提高到。产品性能检测和试用情况表明,防护玻璃具有较好的防眩、增透和抗划伤的作用,使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防护玻璃;表面处理;反射率;硬度

中图分类号:TQ34 文献标识码:A

Display Protective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Technology

WANG Bao-song, ZHANG Guo-sheng, XIE Qin

(Jinling machine factory of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Jiangsu 211100, China)

Abstract: Display protective glasses of a certain type instrument were technically processed by use of wet etching with acid solution and AR protective coating method. The reflectivity of surface was reduced to 2% below, the average transmittance of products was 86% in visible light, and the hardness of surface was enhanced to GPa. The products' performance testing and trials expressed that, the protective glasses have good anti-glare, antireflective, scratch-resistant process and good behaviors.

Keywords: protective glasses; surface treatment; reflectivity; hardness

引 言

显示器作为当今社会一种极为常见的数据和信息的显示方式,在电脑、手机、仪器、仪表等多种设备上具有广泛的应用。根据特殊使用环境的要求,一些仪器设备的显示器往往不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之下,而是在其外部增加一层防护玻璃。防护玻璃的作用主要是保护显示器,防止损坏。针对室外使用情况而言,由于外界视场中光源的强光会在玻璃表面形成较强的反射,影响显示图像在人眼的视觉效果,因此保护玻璃需要具有防眩光、增加透射的作用。王承遇等对玻璃表面结构、表征、测试和处理等方面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报道[1],文献[2]中指出防眩有三种途径:表面刻蚀、喷涂小颗粒成膜和表面镀膜。在多种防眩处理方法中,化学蚀刻因其方法简单、操作容易、适合于大面积玻璃蚀刻和大规模生产特点而倍受关注[3]。

本文介绍了对某型仪表用显示器防护玻璃的表面工艺处理的工作情况,采取酸溶液化学腐蚀的方法对防护玻璃表面进行处理以增加表面粗糙度,通过条件调节控制表面光泽度指标,使产品达到防眩作用亦不影响人眼视觉效果。后续采用硬质膜料在产品表面制备光学增透膜层,提高产品在可见光波段的透射率和表面硬度。本文制备的防护玻璃具有防眩、增透、抗划伤的作用,达到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1 防眩层的制备

工艺条件

经材料成分分析,防护玻璃基材是以SiO2为主体,包含Na、Ca、Mg、K等离子的非晶氧化物。文献[4]中报道了在玻璃表面上采用化学腐蚀方法制备折射率连续变化的非均匀膜,该薄膜是折射率渐变的多微孔性结构,在宽光谱范围内有低的反射率,是一种耐久力较好的减反射膜。罗春炼等通过溶液组分含量的调整,研究了提高防眩玻璃透光率的影响因素[5]。对于制备条件上的控制而言,则需要适宜的腐蚀处理条件(温度、时间、反应物成分等因素),才能使玻璃获得较高的透过率和雾度指标,以达到较好的防眩效果[2]。黄腾超等进行了应用于MOEMS器件的K9玻璃湿法刻蚀工艺的研究[6]。

本文对玻璃所进行的湿法刻蚀,是采用氢氟酸和硝酸为腐蚀液,通过调节酸液比例、温度和时间参数,达到最佳腐蚀效果。腐蚀溶液是以1:1:2比例配比的氢氟酸、硝酸和水混合溶液,腐蚀温度为40℃,刻蚀时间为18~20min。刻蚀效果的评价指标为表面光泽度,即代表了表面反射率的指标高低。本文经试验制得的表面光泽度为50~51的保护玻璃,其性能符合产品性能要求的表面反射率小于2%的技术指标,达到对产品预定的刻蚀效果。

制备过程

按1:1:2的比例配比氢氟酸、硝酸和水的混合溶液,置于聚四氟乙烯容器瓶内。用水洗方法清洗玻璃表面,不需要腐蚀处理的一面用胶带纸屏蔽起来,将玻璃样片浸泡于混合液中,整体置于水浴恒温箱内,设置水浴恒温箱温度至40℃,保持时间18~20min。反应结束后立即取出玻璃样片,用蒸馏水清洗表面残留混合液,去除屏蔽层,并烘干表面水分。采用表面光学测定仪测量玻璃处理表面的光学反射特性,以保证样品质量。

2 增透、保护膜层的制备

膜层设计

根据防护玻璃产品的特点要求,需要在表面制备增透、保护膜层以增加光学透射和提高表面硬度。根据双层减反射膜设计原理,若限定镀制在折射率为ng的基底材料上的外层折射率为n1、内层折射率为n2的两层膜的厚度都是λ/4时,欲使波长λ0的反射光减至零,它们的折射率满足如下关系[4]

基底玻璃材料的折射率为,若外层膜选用折射率为的MgF2膜料,经(1)式计算可得n2值为,故内层选用折射率为的Al2O3膜料。在双层减反射膜的基础上构建三层减反射膜,在此两层膜中间插入半波长的ZrO2层,使得透射光谱平滑。在此基础上,对三层膜系结构进行优化,将厚度做了细微调节,使得平均透光率进一步提高,最后膜系结构为G/ 。膜系结构中采用了硬度较高Al2O3膜料,有助于提高防护玻璃表面硬度。

制备方法

文中所采用的镀膜设备为北京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zzs-1100型光学真空镀膜机,有分子泵、行星转动装置、清洗离子源、光学膜厚监控仪的电子枪加热蒸发镀膜设备。镀膜前对防护玻璃表面使用乙醚溶液擦拭干净,进腔后进行离子清洗以改善表面性质,后按照膜系结构进行薄膜制备。工艺参数如表1所示。

指标检测

对膜层的光谱、附着力、摩擦等环境适应性进行了测试,膜层光谱测试曲线如图1所示,膜层的在~μm可见光波段范围内的平均透过率达到99%以上。经试验检测,膜层可通过GJB 2485-1995光学膜层通用规范[7] 对附着力、摩擦、温度、湿热、清擦性、耐溶性和水溶性的检测项目,质量可靠。

3 表面处理效果评析

经过防眩层处理和薄膜镀制的防护玻璃样件制作完成后,对其进行了性能指标检测。通过UV-360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样件可见光波段光谱进行测试,透射光谱曲线如图2所示,平均透光率达到86%。采用显微硬度计对玻璃样片进行硬度测试,镀膜后表面硬度达到,高于玻璃基底的表面硬度,提高了玻璃表面硬度和抗划伤能力。将防护玻璃安装于仪表显示器上,对其实际使用效果进行测试。在显示器通电状态下,通过人眼观察,显示器表面呈现清晰的图像画面。在太阳光照射情况下观察,显示器图像画面依然清晰,反射太阳光较弱,对人眼没有造成图像不清晰或不适的感觉,整体使用效果良好。

4 结 论

本文对某型仪表用显示器防护玻璃表面进行工艺处理,采用酸溶液湿法腐蚀处理获得防眩层,后利用电子枪加热蒸发镀膜方法制备表面增透、保护膜层。防护玻璃经湿法腐蚀处理,表面反射率指标降低到2%以下,镀制增透、保护膜层后,在可见光波段的平均透过率达到86%,表面硬度提高到。通过性能指标、环境试验和产品试用的方法对产品工艺处理效果进行评析,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处理的防护玻璃具有较好的防眩、增透和抗划伤的作用,使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王承遇,潘玉昆,卢 琪等. 玻璃表面工程的进展[J]. 玻璃与搪瓷,2003,31(5):45-50.

[2] 吴春春,杨 辉,袁 骏等. 抗静电防眩膜研究进展[J]. 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20(1):133-135.

[3] 胡沛然,韩文爵,王海风等. Na2SiF6和ZnCl2对玻璃防眩光效果的影响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2009,37(11):84-95.

[4] 唐晋发,顾培夫,刘 旭等. 现代光学薄膜技术[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 罗春炼,韩文爵,王海风等. 提高防眩玻璃透过率的主要影响因素[J]. 化工新型材料,2008,36(12):89-91.

[6] 黄腾超,沈亦兵,陈海星等. 应用于MOEM S器件的K9玻璃湿法刻蚀工艺的研究[J]. 光学仪器,2004,26(2):151-155.

[7] 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用标准 光学膜层通用规范 GJB 2485-1995[B]. 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省略。

铝合金燃油箱表面处理技术

【摘 要】本文概述了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试验验证了几种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分析了铝合金燃油箱的表面处理可行性,对解决铝合金燃油箱表面氧化变暗问题,提升产品外观,延长油箱寿命等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铝合金;燃油箱;钝化;氧化;金属覆膜剂

前言

随着重卡轻量化的发展重卡上的铁质燃油箱逐渐被铝质燃油箱替代,燃油箱采用铝合金材料,不但自重减轻一半以上,内部不生锈,而且铝合金燃油箱以光洁的表面深受用户的青睐,因此这种燃油箱市场前景广阔,逐渐成为应用趋势。但是铝合金燃油箱顾客购买时外观鲜亮,色泽美观,使用大约1年左右铝合金燃油箱“黯然失色”,其表面被雨水、泥沙等腐蚀后,色泽发暗,局部产生白色粉状霉点、发黄,油箱整体色泽不一,严重影响顾客的满意度,见下图1,通过对国内规模化油箱生产企业的了解,发现铝合金燃油箱的表面腐蚀,变色各油箱生产企业都遇到过,各生产企业也在一直寻求铝油箱的表面处理技术,鉴于此笔者对铝合金燃油箱的表面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

图1 腐蚀后的油箱

1 铝制品表面处理技术概述

铝合金燃油箱材料为铝镁合金5052,属于防锈铝,其表面自然形成一层极薄的氧化膜(),有一定的抗腐蚀能力。但这层氧化膜疏松多孔,不均匀,抗腐蚀能力不强,容易沾染污迹,因此铝合金制品通常要进行特殊的表面处理,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有:钝化、阳极氧化、电镀、喷涂等,这几种处理技术都比较成熟,在一些铝制品上均有应用。

电镀处理技术:铝合金燃油箱是封闭的空心容器,其重量轻,体积大,电镀虽然是一种成熟的处理工艺,电镀层外观漂亮、其耐腐蚀性也较好,但是在铝合金上直接电镀是相当困难的,因为铝表面的氧化膜使得电镀层对铝的附着力很差,因此铝合金电镀必须有特殊的表面预处理,再者铝合金的电镀成本较高,使得这种处理方式并不适合应用于铝合金燃油箱上。

喷涂处理技术:该技术的关键在于解决涂层与铝基体的附着力,因此喷涂前铝合金表面必须进行预处理,其表面预处理需要喷砂或拉毛,再加上磷化或钝化、氧化等形成喷涂底层后,才能形成良好漆膜。其工艺流程较多,喷漆成本较高,其漆膜颜色缺乏金属质感,一般顾客青睐铝合金金属的本色,因此这种处理技术也不适合铝合金燃油箱。若顾客对铝合金燃油箱的外观颜色有特殊要求,比如我公司根据客户的特殊要求也生产黑色的铝合金燃油箱,这种铝合金燃油箱必须经过预处理才能进行粉末喷涂,喷涂后的燃油箱经检测其外表面的耐腐蚀、耐侯性等性能都非常优良,只是产品成本较高。

阳极氧化、钝化、金属覆膜剂等处理技术:铝合金的表面处理技术中阳极氧化是应用最光与最成功的技术,也是研究和开发最深入与最全面的技术,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其表面生成的氧化膜,耐蚀性、耐磨性、装饰性都有显著的提升,其表面可以生成透明的膜,也可以着色成各种彩色的膜。铝合金的钝化处理、金属覆膜剂处理等其工艺流程简单可以将铝制品直接浸入钝化液或者金属覆膜剂溶液中,也可以喷淋在铝制品上。这种处理技术属于化学转化处理,其表面形成的化学转化膜整体性能虽不及阳极氧化膜,但是这种处理技术经济、简便、快速、生产线简单,特别适合大批量零部件的低成本生产。

每种铝制品需要考虑多种因素,选择适合具体产品的处理技术,铝合金燃油箱的表面处理技术方面,目前国内对其研究的还较少,还没有成熟的处理工艺。为此笔者根据铝合金燃油箱的特点,对几种有可能应用的处理技术开展了工艺试验,探索最适合铝合金燃油箱的表面处理技术。

2 铝板表面处理技术试验过程

提供的试板情况

(1)阳极氧化膜试验,分别对铝合金板材进行了5um ,8um,12um的阳极氧化试验;

(2)透明钝化膜试验,与某钝化技术公司合作开展了铝合金的透明钝化处理试验;

(3)覆膜剂试验,与某化工公司合作开发的铝合金用金属覆膜剂,开展了相关工艺试验。

开展的试验如下

(1)耐柴油性试验

经各种表面处理的铝板,浸入柴油,经过120h浸泡,检验铝板表面膜层的完好性、附着力、厚度等都合格。

(2)耐泥浆试验

对各种表面处理的铝板经过240小时耐泥浆试验,试验结果全部合格,

(3)盐雾试验

进行了96h的盐雾试验,经处理的试板全部合格,随后再经过120h的盐雾试验,经处理的试板全部合格。

(4)耐灰浆(水泥)试验

第一次试验96h,第二次试验120h,试板经第一次96h水泥试验,未进行表面处理铝板不合格,其余铝板全部合格,第二次经120h水泥试验,透明钝化及金属覆膜处理的铝板合格,阳极氧化处理铝板有轻微腐蚀痕迹,清洗后留有白色痕迹。

试验结果分析

针对铝合金燃油箱的特殊性,笔者对成熟的几种铝板表面处理技术开展了相关工艺试验,对每种表面处理的铝板都进行了耐柴油性试验,耐泥浆试验,盐雾试验,耐水泥试验。从试验结果来看透明钝化表面处理技术,在铝板表面形成的钝化膜抵抗外界各种腐蚀的的能力较强,能够满足铝合金燃油箱的使用要求;阳极氧化表面处理技术,在铝板表面形成的阳极氧化膜,在耐水泥试验后表面存在轻微的腐蚀,通过对这种阳极氧化膜的深入分析,阳极氧化膜的膜厚及封孔质量是关键控制点,通过对本试验形成的阳极氧化膜检测,其封孔质量不达标,这种阳极氧化膜的其他性能满足使用要求,通过对5um、8um、12um阳极氧化膜的分析,考虑成本及阳极氧化膜的色泽与铝合金燃油箱的本色差别,5um、8um的阳极氧化膜可以应用于铝合金燃油箱的表面处理,需要注意控制阳极氧化膜的封孔质量。

表面进行金属覆膜剂处理,这种表面处理技术与透明钝化的处理技术类似,其优良的耐油、耐高温、防腐及操作方便性,在不改变金属现有外观情况下对各类易氧化金属表面可轻松实现长效防腐效果,是这几种处理技术效果最优的处理方式。

3 结论

本文针对铝合金燃油箱的使用要求开展了相关试验,通过试验验证了透明钝化、阳极氧化、金属覆膜剂表面处理技术应用于铝合金燃油箱的可行性。通过对铝合金燃油箱的适当的表面处理,不仅提高了铝产品外观,还改进了耐蚀、耐候性,满足了铝合金燃油箱的特殊使用要求,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

本文介绍的透明钝化、阳极氧化、金属覆膜剂表面处理技术,效果好,成本低,可以应用于铝合金燃油箱的工业化生产。

参考文献:

[1]朱祖芳.铝合金阳极氧化与表面处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粗糙度轮廓仪毕业论文

粗糙度仪工作原理:针描法又称触针法。当触针直接在工件被测表面上轻轻划过时,由于被测表面轮廓峰谷起伏,触针将在垂直于被测轮廓表面方向上产生上下移动,把这种移动通过电子装置把信号加以放大, 然后通过指零表或其它输出装置将有关粗糙度的数据或图形输出来。采用针描法原理的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由传感器、驱动器、指零表、记录器和电感传感器是轮廓仪的主要部件之一,在传感器测杆的一端装有金刚石触针,触针尖 端曲率半径r很小,测量时将触针搭在工件上,与被测表面垂直接触,利用驱动器以一定的 速度拖动传感器。由于被测表面轮廓峰谷起伏,触状在被测表面滑行时,将产生上下移动。此运动经支点使磁芯同步地上下运动,从而使包围在磁芯外面的两个差动电感线圈的电感量发生变化。传感器的线圈与测量线路是直接接入平衡电桥的,线圈电感量的变化使电桥失 去平衡,于是就输出一个和触针上下的位移量成正比的信号,经电子装置将这一微弱电量的变化放大、 相敏检波后,获得能表示触针位移量大小和方向的信号。此后,将信号分成三路:一路加到指零表上, 以表示触针的位置,一路输至直流功率放大器,放大后推动记录器进行记录;另一路经滤波和平均表放大 器放大之后,进入积分计算器,进行积分计算,即可由指示表直接读出表面粗糙度Ra值。

粗糙度仪分类:从测量原理上主要分为两大类: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接触式粗糙度仪主要是主机和传感器的形式,非接触式粗糙度仪主要是光学原理例如激光表面粗糙度仪。从测量使用的方便性上说又可分为:袖珍式表面粗糙度仪(代表性产品主要有:时代TR100、TR101、TR110、TR150袖珍式表面粗糙度仪和现已停产的英国泰勒DUO袖珍式表面粗糙度仪)、手持式粗糙度仪(代表性产品主要有TR200/220手持式粗糙度仪、泰勒25粗糙度仪、M1/M2粗糙度仪等品牌型号,不一一列举)、便携式粗糙度仪(代表性产品主要有TR240便携式粗糙度仪和TR300粗糙度形状测量仪等)、台式粗糙度仪(品牌型号较多一一列举,有些手持式粗糙度仪和便携式粗糙度仪配上相应的测量平台即可以当台式粗糙度仪使用)。粗糙度仪从功能又可划分为:表面粗糙度仪、粗糙度形状测量仪(TR300粗糙度形状测量仪是界于表面粗糙度仪和表面粗糙度轮廓仪之间的一款测量表面粗糙度的仪器,也可说是微观表面粗糙度轮廓仪)和表面粗糙度轮廓仪(代表性产品主要有英国泰勒表面粗糙度轮廓仪、德国马尔粗糙度轮廓仪、德国霍梅尔表面粗糙度轮廓仪、日本三丰表面粗糙度轮廓仪)。

上海志幸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检测设备研发、销售、修理、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产品粗糙度仪可任意位置清零;任意位置公英制转换;数据保持;快速跟寻*小值;公差值判别;有线数据远程传输。

粗糙度仪的原理是感性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可分成三种类别。

表面粗糙度(surface roughness)是指加工表面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的不平度 。其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波距)很小(在1mm以下),它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越小,则表面越光滑。表面粗糙度一般是由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和其他因素所形成的,例如加工过程中刀具与零件表面间的摩擦、切屑分离时表面层金属的塑性变形以及工艺系统中的高频振动等。由于加工方法和工件材料的不同,被加工表面留下痕迹的深浅、疏密、形状和纹理都有差别。更详细的建议 上网查看,表面粗糙度的标准 解释文件,及测试原理

粗糙度仪又叫表面粗糙度仪,工作原理:当传感器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被测表面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其内部垂直于工作表面的触针随工作表面的微观不平轮廓产生垂直方向的位移,再通过传感器将位移变化量转换成电量的变化,将该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经A/D转换为数字信号,再经DSP处理,计算出Ra、Rz、Rq、Rt值并显示。

矿用粉尘浓度检测装置设计论文

主要区别是一个是采样仪器一个是检测仪器。

粉尘采样器是用于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采样仪器。广泛应用于职业卫生、冶金、化工、建材、铸造、电力等领域。

矿用粉尘采样器是用于测定环境空气中浮游粉尘浓度的常规仪器。仪器采用Exibl( 150℃)等级本质安全型防爆结构,特别适用于煤矿井下及其他含有爆炸危险性气体的作业场所使用。常用于工矿企业、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环境保护等部门的粉尘监测。

粉尘检测仪简称粉尘仪,也叫粉尘测量仪或粉尘测试仪,主要用于检测环境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常用的方法有:光散射法、β射线法和微重量天平法、静电感应法、压电天平法。

背景技术:磁铁的成分包括铁、钴、镍等原子,其原子的内部结构比较特殊,且磁铁本身就具有磁矩。磁铁能够产生磁场,具有吸引铁磁性物质如铁、镍、钴等金属的特性。经过千百年的发展,磁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强力材料,并且在各个领域广泛使用。因此,提升磁体的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的磁体生产工厂在生产磁体时,会产生大量的磁性粉尘,并且这些粉尘不仅会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还会吸附到磁体产品上,影响产品的品质。但是,现有的方法在除磁性粉尘时,一方面往往由于粉尘的磁性而吸附到除尘器内部的电子元件上,不仅除尘效果差,而且容易损坏现有的除尘器;另一方面,现有的除尘方法一般采用一个过滤网进行单次过滤,使得网孔过大会导致过滤效果不佳,网孔过小则容易发生堵塞。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针对磁体加工粉尘的除尘方法。技术实现要素:(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磁体加工车间粉尘的除尘方法,具备除尘效率高,能够进行分级除尘,过滤网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除尘方法除磁性粉尘效率低,过滤网更换频繁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除尘效率高,能够进行分级除尘,过滤网使用寿命长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去除磁体加工车间粉尘的除尘方法,其采用一种除尘装置实现除尘,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箱体;集尘机构,其包括:负压泵、集尘仓、吸尘罩;负压泵的进气口连通箱体的外部;集尘仓的一端连接负压泵的出气口,外部空气从集尘仓一端进入,从集尘仓另一端的一个开口流出,集尘仓内沿气体流出的方向通过多个过滤网依次分割为多个隔仓,每个过滤网的网孔直径沿气体流出方向依次减小;吸尘罩设置在箱体底部且连通负压泵的进气口;多个吸附装置,其分别与所述多个隔仓相对应,且每个吸附装置设置在对应的隔仓内;每个吸附装置包括:拉力传感器、杆体、电磁铁、振动马达;拉力传感器的一端固定连接集尘仓的顶壁;杆体的一端连接拉力传感器的另一端;电磁铁设置在杆体上;振动马达设置在杆体上且用于提供振动;拉力传感器检测杆体、振动马达、电磁铁和电磁铁上附着的磁性粉尘的总重量;清洁机构,其包括分别对应多个过滤网的多个清洁刷,每个清洁刷通过一个液压杆活动连接集尘仓的顶壁;每个清洁刷在液压杆进行升降活动时对相应的过滤网进行清洁;粉尘检测器一,其设置在箱体外部且用于检测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储存机构,其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一、多个压力传感器二、多个出料管、多个布袋;多个压力传感器一分别与所述多个隔仓相对应,每个压力传感器一设置在对应的隔仓的底壁上,每个压力传感器一用于检测对应隔仓内的堆积的粉尘产生的压力值一;多个出料管分别对应多个隔仓,每个出料管设置在对应隔仓的底端,且隔仓底部为漏斗形结构,每个出料管内设置一个电子阀门;多个布袋分别对应多个出料管,每个布袋通过对应的出料管与相应的隔仓连通;多个压力传感器二分别对应多个布袋,每个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对应布袋的底部且连接箱体的底壁,每个压力传感器二用于检测对应布袋及布袋内的粉尘对压力传感器二产生的压力值二;所述除尘方法包括:步骤A:控制器根据粉尘检测器一检测到的粉尘浓度,在所述粉尘浓度超过一个预设浓度时,控制器驱动报警器报警,同时启动负压泵;步骤B:启动负压泵后,外部空气通过负压泵进入集尘仓,并依次通过多个过滤网后排出;步骤C:电磁铁通电,电磁铁将每个隔仓内的磁性粉尘进行吸附;步骤D:控制器根据每个压力传感器一的所检测的压力值一,在所述压力值一中任意一个超过一个预设的压力值时,控制器打开所有出料管内的电子阀门,使隔仓内的粉尘进入布袋内进行收集,且在电子阀门打开的时间为一个预设的时间后,控制器关闭电子阀门;步骤E: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二所检测的布袋和布袋内粉尘产生的压力值二,在所述压力值二超过另一个预设的压力值时,控制器驱动报警器报警,拆卸并更换布袋;步骤F:控制器根据拉力传感器检测的总重量,在所述总重量超过一个预设重量时,控制器驱动报警器报警,拆卸布袋,断开电磁铁的电源,对磁性粉尘进行收集。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电磁铁呈倾斜状,且电磁铁的沿电磁铁向下倾斜的方向的顶部固定连接杆体。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拉力传感器外部套设伸缩管,伸缩管的两端分别连接集尘仓的顶壁和杆体的一端。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液压杆的另一端从集尘仓伸出且固定连接箱体;集尘仓的外部与液压杆的连接处设置一个密封机构,密封机构使液压杆进行伸缩活动时,集尘仓内的粉尘不会散出。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喷洒机构;所述喷洒机构包括储水箱、水泵和雾化喷头;水泵连接储水箱;雾化喷头连接水泵且位于箱体的下表面。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负压泵的进气口连接一个进气罩,进气罩为锥形结构。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多个驱动轮,多个驱动轮分成的两组驱动轮组,同一驱动轮组内的驱动轮通过一个轮轴转动连接箱体,且两组驱动轮组分别设置在箱体的相对两端;电机,其内部的电机轴通过传动链条传动连接一个所述轮轴。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一个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向所述除尘装置提供电力来源。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液压杆的另一端通过一个支架进行固定,且所述支架固定在箱体上。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箱体的位于控制器的一侧固定一个把手,且所述把手上设置防滑橡胶带。(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去除磁体加工车间粉尘的除尘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去除磁体加工车间粉尘的除尘方法,通过设置集尘机构,利用负压泵产生负压,使得外部空气流入集尘仓内并通过过滤网过滤后,将粉尘收集在集尘仓内,从而对空气进行除尘,排出净化后的空气。通过在设置多个隔仓和多个过滤网,使得本方法能够对粉尘进行分段收集,增加了处理效率,从而减少过滤网发生堵塞的情况,也延长了过滤网的使用寿命。2、本发明的去除磁体加工车间粉尘的除尘方法,通过设置吸附机构,利用电磁铁的磁性,能够将粉尘中的磁性粉尘与其它粉尘进行开收集,且在将电磁铁与磁性粉尘进行分离时,只需要断开电磁铁的电源,磁性粉尘会由于重力而滑落。3、本发明的去除磁体加工车间粉尘的除尘方法,通过设置清洁机构,利用进行升降活动的液压杆,通过液压杆一端的清洁刷对过滤网的网孔进行清洁,从而保持过滤网的过滤效率,也能够避免频繁更换过滤网。4、本发明的去除磁体加工车间粉尘的除尘方法,通过设置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粉尘检测器一检测到的粉尘浓度,在所述粉尘浓度超过一个预设浓度时,控制器报警器报警,同时启动负压泵进行除尘作业,从而能够进行自动除尘,避免因工作人员疏忽为使车间内的粉尘浓度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去除磁体加工车间粉尘的除尘方法所应用的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除尘装置的外观图;图3为图1中的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去除磁体加工车间粉尘的除尘方法所应用的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收集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去除磁体加工车间粉尘的除尘方法所应用的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去除磁体加工车间粉尘的除尘方法所应用的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符号说明:1 箱体 17 粉尘检测器一2 集尘仓 18 出料管3 进气罩 19 报警器4 负压泵 20 粉尘检测器二5 吸附装置 21 压力传感器一6 过滤网 22 水泵二7 液压杆 23 收集盒8 清洁刷 24 喷管9 吸尘罩 25 压力传感器二10 驱动轮 26 布袋11 电机 27 伸杆12 控制器 501 杆体13 储水箱 502 伸缩管14 水泵一 503 电磁铁15 雾化喷头 504 拉力传感器16 排气管 505 振动马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去除磁体加工车间粉尘的除尘方法采用一种除尘装置实现除尘,除尘装置用于去除磁体加工车间的粉尘,请参阅图1和图2,除尘装置包括箱体1、驱动机构、集尘机构、储存机构、吸附装置5、吸尘罩9、清洁机构、粉尘检测器一17、控制器12、喷洒机构。箱体1采用方形箱体且内部空心的结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箱体1行走。驱动机构可包括电机11、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多个驱动轮10。多个驱动滚轮10分成的两组驱动轮组,同一驱动轮组内的驱动轮10通过一个轮轴转动连接箱体1,且两组驱动轮组分别设置在箱体1的相对两端。电机11设置在箱体1一端,电机11内部的电机轴通过传动链条传动连接位于箱体一端的轮轴,且在箱体1一端中部设置把手。需要移动箱体1时,操作员握住把手,启动电机11,从而移动箱体1,进行更大区域的粉尘处理作业。集尘机构用于吸入空气中的粉尘。集尘机构包括负压泵4、集尘仓2、吸尘罩9。负压泵4的出气口连接集尘仓2,负压泵4的进气口连通箱体1外部,且负压泵4的进气口连接一个进气罩3,负压泵4将外部空气从集尘仓2的一端抽入集尘仓2,然后从集尘仓2相对另一端的一个开口处流出。吸尘罩9设置在箱体1底部且连通负压泵4的进气口,吸尘罩9用于对地面的粉尘进行收集,减少地面的粉尘堆积。集尘仓2内沿气体流出的方向通过一个过滤网6分割为两个隔仓,隔仓底部为漏斗形结构,且集尘仓2另一端的开口处设置一个过滤网6,且所述开口连接一个另一端伸出箱体1的排气管16,每个过滤网6的网孔直径沿气体流出方向依次减小。外部气体进入集尘仓2后,依次通过两个过滤网6进行分步过滤。避免了设置一个过滤网6时,网孔过大会降低除尘效果,网孔过小会发生堵塞的状况。在其它实施例中,能够通过两个或多于两个的过滤网6将集尘仓2分割为多个隔仓,从而能更高效地对粉尘进行收集。清洁机构,其用于对过滤网6进行清洁。清洁机构包括两个清洁刷8,两个清洁刷8分别对应对两个过滤网6,每个清洁刷8通过一个液压杆7活动连接集尘仓2的顶壁。集尘仓2的外部与液压杆7的连接处设置一个密封机构,使得液压杆7在进行升降活动时,集尘仓2内的粉尘不会散出。液压杆7能够通过连接一个油泵进行升降活动,液压杆7一端的清洁刷8在相应的过滤网6上摩擦,从而利用清洁刷8对相应的过滤网6进行清洁,从而保持过滤网6的过滤效率,也延长了过滤网6的使用寿命。储存机构用于对集尘仓2内的粉尘进行收集储存。储存机构包括分别对应两个隔仓的两个压力传感器一21、分别对应两个隔仓的两个出料管18、分别对应两个出料管18的两个布袋26。每个压力传感器一21设置在对应的隔仓底壁上,每个压力传感器一21用于检测其所在的隔仓内的堆积的粉尘产生的压力值。每个出料管18设置在对应隔仓的底部且连通对应的隔仓,每个出料管18内设置一个电子阀门,本实施例的电子阀门采用防爆电子阀门,使用更安全。每个布袋26安装在对应出料管18的另一端。箱体1的底壁上设置分别对应两个布袋26的两个压力传感器,每个布袋26底部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二25,且压力传感器25位于布袋和箱体1的底壁之间,每个压力传感器二25用于检测对应布袋26及布袋26内的粉尘对压力传感器二25产生的压力值。电子阀门打开时,隔仓内的粉尘通过出料管18流入布袋26进行储存,然后关闭电子阀门。通过对隔仓内的粉尘进行隔离并储存在布袋26内,能够减少粉尘在集尘仓2内由于气流而再次产生扬尘的情况,增加了除尘效率。请参阅图1和图3,两个吸附装置5分别与所述两个隔仓相对应,吸附装置5用于对粉尘中的磁性粉尘进行吸附。每个吸附装置5包括拉力传感器504、伸缩管502、杆体501、电磁铁503、振动马达505。拉力传感器504的一端固定连接集尘仓2的顶壁。伸缩管502一端固定连接集尘仓2的内壁且套装在拉力传感器504的外部。杆体501的一端连接拉力传感器504的和伸缩管502另一端。电磁铁503设置在杆体501上,电磁铁503为向下倾斜的扇形结构,且电磁铁503的圆心处固定连接杆体501。振动马达505设置在杆体501上且用于提供振动。拉力传感器504检测杆体501、振动马达505、电磁铁503和电磁铁503上附着的磁性粉尘的总重量。将电磁铁503通电,是电磁铁503具有磁性,外部空气在进入集尘仓2时,带有磁性的磁性粉尘被吸附在电磁铁503上,振动马达505提供振动将附着在电磁铁503上非磁性粉尘抖落。且在对磁性粉尘进行收集时,将电磁铁503进行断电,电磁铁503失去磁性,不能对磁性粉尘进行吸附,振动马达505提供振动,从而将磁性粉尘从电磁铁503上抖落。粉尘检测器一17用于检测车间内的空气的粉尘浓度,粉尘检测器一17设置在箱体1外部。控制器12设置在箱体1上且连接一个报警器19,控制器12内预设有铃声一、铃声二和铃声三。控制器12根据粉尘检测器一17检测到的粉尘浓度,在所述粉尘浓度超过一个预设浓度时,控制器12驱动报警器19发出铃声一报警,同时启动负压泵4进行自动除尘作业,操作员同时推动箱体1进行移动除尘。控制器12根据拉力传感器504检测的总重量,在所述总重量超过一个预设重量时,控制器12驱动报警器19发出铃声二报警,此时一个吸附装置5的电磁铁503上吸附的磁性粉尘过量,不能继续进行更大量的磁性粉尘吸附。此时操作员关闭负压泵4,拆卸布袋26,再将两个另外的容器分别放置在两个出料管18下方,将电磁铁503断电,使磁性粉尘掉落容器内,从而将磁性粉尘和非磁性粉尘进行分类收集。控制器12根据压力传感器二25所检测的压力值二,在所述压力值二超过另一个预设的压力值时,控制器12驱动报警器19发出铃声三报警,此时操作员关闭负压泵4,拆卸布袋26,对布袋26进行清理或者更换。操作员能够根据不同的铃声判断除尘装置的运行状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使用方便。此外,控制器12根据每个压力传感器一21的所检测的压力值一,在所述压力值一中任意一个超过一个预设的压力值时,则此时一个隔仓内的粉尘堆积量过大,控制器12打开所有出料管18内的电子阀门,使隔仓内的粉尘进入布袋26内,电子阀门打开的时间为一个预设的时间,达到所述预设时间后,关闭电子阀门。喷洒机构用于喷洒水雾。喷洒机构包括储水箱13、水泵一14、雾化喷头15。储水箱13设置在箱体1内,雾化喷头15设置在箱体1的下表面,雾化喷头15通过水泵一14连接储水箱13。雾化喷头15喷出水雾,对地面进行加湿,能够减少后续的扬尘。电源装置向除尘装置的控制器12,负压泵4、电机11、水泵一14、粉尘检测器一17、压力传感器一21、压力传感器二25、电磁铁503和振动马达505提供电力来源。本实施例的电源装置采用可充电的蓄电池。相较于现有的除尘装置,本实施例的除尘装置在进行除尘作业时,外部空气在进行集尘仓2内后,需要通过过滤网6进行多步过滤,除尘效率高,效果好。且集尘仓2内设置多个吸附装置5,吸附装置5能够通过电磁铁503集尘仓2内的磁性粉尘进行吸附,非磁性粉尘因重力掉落在集尘仓2底部,从而将磁性粉尘和非磁性粉尘进行分类。过滤网6的网孔能够通过清洁机构的清洁刷8进行清洁,从而保持过滤网6的过滤效率,延长了过滤网6的使用寿命。控制器12根据粉尘检测器一17检测到的粉尘浓度,在所述粉尘浓度超过一个预设浓度时,控制器12驱动报警器19发出铃声一报警,提醒操作员车间内的粉尘浓度过高,需要立即进行除尘作业,同时自动启动负压泵4进行自动除尘作业,使用方便。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除尘方法包括:步骤A:控制器12根据粉尘检测器一17检测到的粉尘浓度,在所述粉尘浓度超过一个预设浓度时,控制器12驱动报警器19报警,同时启动负压泵4。步骤B:启动负压泵4后,外部空气通过负压泵4进入集尘仓2,并依次通过多个过滤网6后排出。步骤C:电磁铁503通电,电磁铁503将每个隔仓内的磁性粉尘进行吸附,非磁性粉尘堆积在隔仓底部。步骤D:控制器12根据每个压力传感器一21的所检测的压力值一,在所述压力值一中任意一个超过一个预设的压力值时,控制器12打开所有出料管18内的电子阀门,使隔仓内的粉尘进入布袋26内进行收集,电子阀门打开的时间为一个预设的时间,达到所述预设时间后,关闭电子阀门。步骤E:控制器12根据压力传感器二25所检测的布袋26和布袋26内粉尘产生的压力值二,在所述压力值二超过另一个预设的压力值时,控制器12驱动报警器19报警,拆卸并更换布袋26。步骤F:控制器12根据拉力传感器504检测的总重量,在所述总重量超过一个预设重量时,控制器12驱动报警器19报警,拆卸布袋26,断开电磁铁503的电源,对磁性粉尘进行收集。实施例2请参阅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冲洗机构、收集盒23,并且去除了布袋26和压力传感器二25。冲洗机构包括连接储水箱13的水泵二22,水泵二22的出水管连接分别对应两个隔仓的两个喷管24,每个喷管24的另一端伸入对应的隔仓内且安装有一个旋转喷头,需要对隔仓进行冲洗时,先拆下布袋26,每个喷管24通过旋转喷头喷出高压水,从而对相应的隔仓进行冲洗,废水通过出料管18排出。收集盒23的顶部连通所有出料管18,从而将所有隔仓内的粉尘进行集中收集,空间利用率高,且收集盒23的一侧开设一个开口,且所述开口处安装一个密封盖。操作员能够通过打开密封盖,将收集盒23内的粉尘取出。实施例3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的去除磁体加工车间粉尘的除尘方法将实施例1中的液压杆7替换为可手动进行操作的伸杆27,操作员能够定期定时对过滤网6进行清洁,节约了除尘装置的制造成本,也节约了能源。实施例4请参阅图7,本实施例的去除磁体加工车间粉尘的除尘方法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粉尘检测器二20,粉尘检测器20设置在排气管16内且用于检测排气管16内气体的粉尘浓度,操作员通过观察粉尘检测器一17的粉尘浓度和粉尘检测器二20的粉尘浓度,从而能够了解,空气在经过除尘装置处理后的粉尘浓度变化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粉尘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光散射原理和静电交流感应原理。利用粉尘颗粒流经探头时与探头之间的动态电荷感应产生信号 。交流静电技术以监测电荷信号的标准偏移来确定交流信号的扰动量,并以即时扰动量的大小来确定粉尘排放量。可直接输出结果。粉尘采样器是将对危害人体的呼吸性粉尘和粗粉料粉尘进行分离。只采样后续还需要进行化验。

粉尘采样器是将对危害人体的呼吸性粉尘和粗粉料粉尘进行分离,并以即时扰动量的大小来确定粉尘排放量。利用粉尘颗粒流经探头时与探头之间的动态电荷感应产生信号。粉尘检测仪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光散射原理和静电交流感应原理。只采样后续还需要进行化验。可直接输出结果。交流静电技术以监测电荷信号的标准偏移来确定交流信号的扰动量。青岛环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做粉尘检测仪比较专业。

粗糙脉孢菌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我从来都不吃这种东西的,曾经还在报纸上看见,说有些黑心的老板为了让豆腐臭点还放到厕所里面,真的很恶心

可能是含有脉孢菌的缘故,分生孢子呈桔黄色或粉红色,所以呈现红色。1、臭豆腐,又名臭干子。其名虽俗气、却外陋内秀、平中见奇、源远流长,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汉族传统小吃,古老而传统,一经品味,常令人欲罢不能,一尝为快。2、在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制作方式和食用方式均存在地区上的差异,南京、长沙的臭豆腐干相当闻名,但其制作以及味道均差异甚大。但都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气四溢,这是臭豆腐的特点。

我几乎是意外看到这个展出的信息的。它的主题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我一直很好奇从艺术家这样的“外行人”的角度来看,生物,或换个切题的说法——生命,是什么样的。他们会用什么手段、哪些方面、什么角度来诠释和表现生命;或者用生命去表现什么。我当然也已经预先想到,就像所有其他学科一样,生物科学中有许多看上去很神奇、诡异的概念、技术非常容易被错误理解,但是它们又太过吸引人,很容易让人去尝试去表达,所以对这次的展出我没有打算在一些复杂的知识上过于纠结,因为我觉得即使抛开这些可能存在的小瑕疵,一个优秀的作品完全可以有出人意料的表现。我很乐于见到这样的有趣的作品,我也相信它们对于我自己的专业也会有不一样的启发。       不过实际去看了之后,我觉得我可能只看了一个海报就去看展这个行为决策太随意了。虽然这个海报的标题和主题图案处处掺杂着生物的典例,但是这个展出的主题却有点意外的(但实际上看过了策展人的理念后就不意外了)偏离到了“赛博朋克”这一类的主题上。直到我走之前再次重新完整的读了所有的策展人的理念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个展出想要探寻的问题是:我们怎么定义生命?未来的生命形式是什么样?其中提出了“数据生命”、“合成生命”、“机械生命”三个演绎主题。可以说,现存的生命,或者说,生物概念上的生命,可能不是这个展出的主角。且不说这三个方向选取是不是合理,我总觉得很多作品对生命这个概念的认识太肤浅——它们表现的内容就是:当一个非生命的物体(比如机器人)表现出了生命的特点,或具有生命的元素,他是不是就可以被称为生命?这也许在有些时候可以,前提是表现的特点具有强烈而不可替代的表征性,或者生命的元素是必不可缺并且系统的。但是很遗憾,很多作品选取的特点就是:会动,会互动,会主动互动,会响应环境地主动互动;所用的生命元素就是:器官,器官的部分组织,器官部分组织的分泌物。这实在,太过随意了。       但我依然觉得展中的太多展品都在表现人工智能相关的这一个机器生命的主题,实在是有些偏题,或者说不全面(好歹主题中还有一个“合成生物”方向啊,我现场看到的相关展品好像只有一个)。我也能看出来造成这个结果不是因为没有艺术家创作其他主题,而是策展人没有规划好。整个展厅有一个最大的环墙展板展示了这个展出最核心的主题:生命会怎么继续发展。其中用了简短的笔墨介绍了现阶段的生命,然后介绍了繁多的作品来阐述后生命这个概念。这个展板上有不少切题的好作品没有被请到现场,而现场选取展出的展品整体上有些偏题。虽然也能明显看出这些作品的收集有凑数嫌疑,一些毫不相关的、莫名其妙的、单纯炫酷的作品也入选了,但还是有不少非常出彩的作品。不得不说这个展板上描述的很多作品,我觉得,是这个展出中非常有启发的优秀作品:它们不仅有艺术上的创新和优美,新奇和有趣,还兼具了科学上的实用和魔幻,前沿和严谨——要注意:科学是这个展出的并列核心主题,绝对不应该被随意忽视,可惜有些作品在这上面实在是投入不足,不只是出现错误的那种缺失,甚至是完全忽略的随意。但我不知道策展时邀请哪些作品来现场是个什么具体流程,可能比较复杂,所以这方面不能随便评价。好在还有这个,错误频出的(这个之后会讲,真的很尴尬),展板为我带来这些作品。       现在直入主题。挑几个给我印象很深刻的优秀作品说一说。       我一进去,绕过那个环形展板,首先见到的是《被监视》。这是个蛮不错的作品。它表现的是现在社会,和未来社会,每个个人都会被时时刻刻监视的场景。每个生命体(在这个作品中主要是人。当然,当技术足够发展的时候,动植物、微生物也会被监测,但我们似乎不觉得监测这些有什么不好,对动物的监测会影响动物福利吗?动物也像人一样具有隐私权吗?)都处在一个被监视的环境下,是一个值得思考的事情。作品主题是一个投影,上面是人头攒动的影响。亮点在于这是一个交互装置,我还是过了一会才发现,当进入这个展出范围时,我会在这个荧幕上留下一个模糊的人影。像展板介绍的那样,前来参展的每个人都是这个作品的一部分,都处在被监视之中,并且在这个屏幕上留下“数据阴影”。但是这些海量的数据最后都会怎么处理?数据会造成污染吗?我知道信息需要物质媒介来储存,猜测这些数据做不到虚无缥缈的存在,它们也许会对实际的物理世界产生影响。我特意试了试,这个互动装置的灵敏度蛮高,能识别出很多的动作并且同步性很好。而令人意外的是,就在这个作品旁边的天花板上,一抬头,你能看到熟悉的两个红点像黑暗中的(这块展区比较暗)眼睛一样盯着你,就是我们随处可见的摄像头。我不知道这是策展时的有意之作还是意外之笔,一个主题表现监视的作品所处的环境就是一个被监视的环境,作品本身也在被监视——尤其当参观者也是作品的一部分的时候。我不知道这作品的作者会不会调用这个摄像头来获取数据(可能不合法?),看看参与他作品一部分的观众们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这会是作品展出后额外收获的内容,或者说,我一直觉得这些也是作品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这种装置艺术,它们创作出来后投入展出,并不是完成了,而是和观众继续进行了二次创作,延续了生命。这有点意思,我后面在面对另外一个作品时也感受到这种延续性(确切的说,是我强加的)。       之后看了一个植物机器的展览( 作者相关介绍 )。本身就是一系列的实验视频。其中有两个非常有趣(也是为数不多的看懂了的)。一个是能根据光照情况而移动花盆的装置,我觉得这个装置蛮好玩。想象以后如果养花用上这个装置,早上东窗口日照好,植物会被运输到东窗口,下午西晒阳台光照充足,就移动到西窗台。应该还能智能设定接受日照的时长,再旋转花盆,就完美了。另外一个值得多说一些,我可能理解的有偏差,但是应该不会差太多。艺术家设计了一个小的雨林缸一样的封闭装置,这个装置有照明、雾化、降水、通风系统——也许你会发现,这完全可以模拟一个地方的气候了。这就是这个小雨林缸的作用,加上声控装置,你说出一个城市的名字,它能开始显示当地的气候,比如打开照明表示晴天,喷雾表示多云,不知道能不能调节温度。我比较担心的是,万一当地气候是冬季,真的会下雪吗?那雨林缸里的植物不是会冻死?不过这也许不是关键问题。这个作品我能想到最浪漫的用法,就是两人相距很远的时候——比如孩子考外地的大学了,家里人可以在这个小缸子里种一颗大学当地城市的本土植物,当然选取树木会更有趣,然后实时跟进孩子那别城市的气候,能可视化的表现出那里的气候,能知道今天是不是下雨,是不是要提醒他/她带伞。这也许很鸡肋,但是却富有诗意,也非常美观,浪漫至极。我真的很喜欢这个想法,如果可以我想在家里专门摆一排,分别模拟几个不同类型的气候,小小的一缸就能看到沙漠的风沙,雨林的雾气,草原的晴朗,阔叶林的清风,真的很诱人。 和这个作品有相似主题的作品,一个是《 波士顿的风 》(现场没有,只有视频介绍),艺术家做了一个画框,里面的屏幕能用艺术化的可视化方式显示波士顿一个机场的风,风永不停息,画面的变换也一直跟进。画面有好几种,有的像是波动的等温线图,有的像是螺旋散落的方片零件。但这些类群都像极了一个物理学词汇“混沌”的可视化表现,本质上也是这样,大气系统就是混沌体系,变化繁多,难以预测。这个画框显示的图案无穷无尽,也几乎不可能重复。我想如果我真的摆放这么一个画框,我估计能静静地看一天——和上一个雨林缸装置一样,如果摆一排显示不同地方的画框,相互对比,可能更有意思。另外一个相似主题的是一个呼吸的建筑材料( 网站介绍 ),艺术家设计了一种材料,温度湿度变化会引起其卷曲,如果这种类似涂料一样的材料涂在建筑表面,再设计成不同的性状(比如花朵),就能随着气候变化而翘起、开合,像是开在墙上的花。这三个作品都探索了未来的气候可视化的浪漫方式,虽然这好像和后生命这个主题没什么强烈关系,也许他们想说未来的生命形式能怎么感知气候(这个方向有作品,他们做了一个和皮肤结合的仪器,能随时感知某一地区的地震波),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觉得这就有点牵强附会了,只能说这些是优秀的作品,可惜被放在了不合适的展出位置。       展出中另外一些值得注意的同主题作品是生物合成方向。有几个和微生物相关的作品让我非常受启发。我对微生物有过稍微详细的了解,我也幻想过很多微生物工程的产品,但这些作品还是让我惊喜。         比如,《妈妈的手的味道》(不在现场, 作品网站 )。艺术家发现了能解释韩国饮食文化中“手的味道”现象的东西——厨师手表面的微生物。在制作发酵食品如面团、泡菜时,这些手上的微生物会造就具有鲜明个体特色的风味,这种独一无二的印记就像每个人的皮肤微生物群落一样独特,艺术家探索这种“印记”能不能被复刻,被识别,从而传代,即使远隔几代人或远在海外,也能回忆起“妈妈的手的味道”。这个想法是在是妙不可言,我确实知道人体皮肤微生物群落是独特的,也想到在揉面团的时候会有微生物参与(即使洗过手了也不可避免),但从来没有料到这会影响食物的味道。可能我接触的食物发酵时间都太短?这个作品让我浮想联翩,似乎人体的其他部分也能贡献处独特的菌群,它们做出的食物会是什么味道?这感觉有点私密,有点诡异,还有一点浪漫。同样,既然可以反向地:由某个味道的食物去还原厨师的皮肤微生物群落,那就还可以正向的,解析这个味道对应的微生物群落,之后合成群落,将这个食物味道的源头保存,甚至开发成产品,这些印刻在饮食文化中“秘方般”的要素就能被工业化生产了。         另外一个微生物相关的不错的作品是《真菌突变》(不在现场, 作品网站 ),创作者们希望能开发出可以降解塑料的真菌,同时一些真菌在去除毒素后是可食用的,这就相当于利用真菌把废物变成了食物。并且他们设计了一个贴心的“报警系统”,培养基中有色素指示物,当真菌变得无毒的时候颜色也会改变,这就方便了人们食用真菌。这个想法非常大胆,关于食用非典型可食用的真菌,我以前只了解过:粗糙脉孢菌是经常在面食上出现的真菌,但是它无毒,所以如果能确定面食是粗糙脉孢菌污染,那么这个面食依然可以食用——但是我觉得没人愿意去尝试。这个作品则直接对此进行升级:如果未来社会粮食出现短缺,我们可能必须要食用霉菌这样的非典型食用菌,我们会怎么办?同样的主题在一楼有一个系列展品,说的是 《未来肉食》 ——可能是昆虫、海藻、体外培养的肉、植物蛋白合成肉。我们的食物也许真的会经历这样巨大的变革,尤其是现代肉食的生产有巨大的环境代价而人们又不可能全部都做素食者(关于食物,还有一个作品《傻瓜家禽》提出了一个极端的例子。有没有可能未来人们能发明一种下蛋、产肉的机器——造型就是极度简化的家禽,只有产蛋和产肉的器官组织,没有毛发、不会运动,我们只需投入饲料就能产出像蛋一样的东西和像肌肉一样的细胞组织。我们有没有可能将生物彻底改造成一个单纯完成目的的工具?这确实会极大地提高效率,但是我们能接受这样的“食物”吗?)。我觉得创作者们提出的设想有点意思,我也确信艺术家们只是做了一个设想,它们应该没有真地创造出什么能降解塑料的真菌,如果真的成功了,肯定会在学术界引起轰动。但我也能感觉出提出设想的艺术家在这个想法上有局限:大概是因为我们能明显观察到变质的食物上有霉菌,所以有种霉菌具有强力降解能力的错觉。但实际上作为真核生物,真菌代谢的多样性远没有原核生物来的多,所以要去寻找一种能降解塑料的微生物,还是从细菌(和古菌)中寻找要靠谱得多(虽然目前也已经发现有真菌能降解塑料了)。如果真的是细菌降解塑料,那么结局可能不是食用,而是产生发酵产品,这倒是和设计者的初衷背离了。         同样用微生物做文章的还有几个,一个是设计微生物发酵产生纤维,之后用这些含纤维的培养液做成衣服,这个蛮靠谱。可是另外一个是提出一种穿戴在身上的、装有共生微生物群落培养液的设备( 网站介绍 )。这个设计我觉得有些扯了。首先是内容描述上有一些知识性错误(我感觉他们创造的是一个微生物群落,而不是共生微生物。微生物要建立共生关系很困难,但是如果在一个环境中一部分微生物当生产者一部分微生物当消费者/分解者这很容易。所以应该是光合作用的微生物产生有机物,这些微生物死后有机物成为了异养微生物的食物,而异养微生物以这些原料产生更多的有价值的大写产物),这也许不重要;其次是这个可穿戴设备(本质上是一个特殊的衣服)造型有些恶心,为了在最小的空间内容纳最大的长度,他们把这个容纳培养液的细管子缠绕成了大脑一样的形状——我可不想穿一个大脑一样的裤子;另外我有点怀疑这个设备能当做普通衣物吗?设计者说产品长度有58米,我就当它管子的半径是,那么这个东西的体积是4553立方厘米,即使装纯水也超过4kg重了,这还只有短裤大小。我很好奇视频中的那位模特穿这个设备走路是不是特别累;最后想吐槽视频中的接种、配制培养基等一系列操作完全没有遵守无菌操作的规范,连手套都不戴,这样只会长出来乱七八糟甚至发臭的杂菌,而不会有目的微生物生长;并且介绍中表明的“产物会随着穿戴者不同而有变化,可以是染料、燃料、或香料”我也没想出来怎么做到仅仅通过穿戴者的“非接触式(这个设备在穿上后里面的培养基不会和穿戴者的皮肤接触,皮肤微生物群落不能影响内部微生物)”作用来影响微生物。总之槽点太多,能明显感觉创作者思考不严密。       另外一些展品提出了一个新奇的想法:生物材料是不是可以成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创作材料?比如《 再造的圣物 》,设计者用人体成骨干细胞作为材料,希望能“生长”出一个手的骨骼。这个作品有特点的是艺术家也想探寻:在体外干细胞有没有可能表现出像体内那样的“群体感应”——通过感受周围的环境而知道自己会分化成什么样子,艺术家设计了一个类似骨骼的环境,她希望这些细胞能感应到并且分化成骨骼,这样就在体外再造了一个骨头;而《半活体解忧娃娃》( 介绍 )则利用细胞为材料制作了一个具有“肉身”的解忧娃娃(这个说实话,我觉得非常恐怖……很有日式恐怖片的味道,那种活人木偶、胚胎玩具什么的……)。【参考资料/动图来源】 【2】 【2】 还有不少作品想说的,但是最近可能没空写了。所以先到这里吧_(:b」ㄥ)_ (没检查错字和病句...嘤嘤嘤...) Tbc…

链孢霉(Neurospora)亦叫脉孢霉、粗糙脉孢霉()、 红面包霉,俗称红霉菌,常见的有粗糙脉孢菌和间型脉孢菌。简单说就是发霉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