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重庆土家丧葬习俗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重庆土家丧葬习俗研究论文

浅述农村殡葬改革和新农村建设:希望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关键词】殡葬改革 新农村建设 二次改革随着人们对死亡的科学认识不断提高,如何处置死者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信仰和习俗问题,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建设。殡葬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的殡葬方式制约农村的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农村的民主建设进程,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和小康和谐社会的建设,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子孙后代的发展。因此,1997年国务院出台了《殡葬管理条理》,试图引导全国的殡葬改革以及促进从属于民政系统的殡葬产业的改革和管理制度方面的完善。殡葬改革涉及到亿万人的切身利益。如今,中央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殡葬改革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传统殡葬的弊端传统的丧葬主要是土葬,因为人们始终坚信,阴间在地底下,死者在那儿可以以另一种方式获得新生。但土葬的种种不可避免的弊端成了当前殡葬改革的理由。1、传统殡葬浪费大量的土地和木材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如果人人都要土葬的话将会出现死人同活人争地的现象。一定数量的土地用做坟地,将相对减少农民的住宅面积和耕地面积。另外,土葬所必须的棺材要消耗大量的木材。每副棺材要上好木材一个多立方米,而且我国人口众多,总消耗量将是个庞大的数字。加上其他方面的木材消耗,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这些因素将大大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状况。2、传统殡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土葬的仪式烦琐,整个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比如挖坟、下葬、宴请答谢亲朋好友等。另外,由于人口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如果实行土葬,每逢清明,子孙后代为了祭祀先人,往往不远万里劳累奔波。3、传统殡葬污染环境土葬对地下环境的污染问题,虽然现在还很难拿出非常科学的数据来证明,但土葬对地表水的影响则是可以想象到的。尤其在土葬坟墓集中的区域,这种因土葬而带来的污染是客观存在的。二、殡葬改革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和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针,这对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出了更高要求。殡葬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可以发现,殡葬改革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以下功能。1、殡葬改革有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殡葬改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殡葬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通过文明、健康、科学的现代殡葬服务,对群众的丧葬方式和丧葬行为进行引导、示范,对我国移风易俗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一种新的、科学的并且符合人性人情的丧葬方式,将有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2、殡葬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的环境土葬对部分地方,如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造成一些不可预测的污染,尤其是对地表水的影响。所以殡葬改革将部分改变农村的卫生现状,对于生者在卫生和精神上的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3、殡葬改革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群众切身的利益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很长,旧的丧葬陋俗危害诸多,影响较深,办理丧事往往花费巨大,浪费严重。在今天我国广大农民群众还不富裕的情况下,有些人因大办丧事负债累累,更有些人又重新跌入贫困。进行殡葬改革,丧事从简、清除陋俗、把有限的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加快劳动致富的步伐,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三、目前殡葬改革存在的问题全国各地都在提倡殡葬改革,但我国的殡葬改革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农村火化率不高在农村,仍有不少农民坚持土葬,不予火化。这是中国千百年来土葬之俗的长期实行在人们心里形成的定势。虽然有国家政策强制实施殡葬政策,但仍有些农民不经过火化偷偷土葬,这些人的做法导致了火化率的难以提高。2、火化后再土葬,增加了仪式和内容,增加了开支并且浪费了火化的电力和人力资源殡葬改革后,先火化再找块风水宝地进行土葬的现象已不少见。为什么一些人要在亲人火化后再进行土葬呢?主要原因无非是“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作祟。由于惯例和风俗,人们总以为人死了尽管已经火化,可骨灰放在那儿总归不是个事儿,不如找块地方安葬了更安心。这种先火化后土葬的做法,增加了火化时的仪式和支出。殡葬改革的初衷是减少占用土地、减少各种繁杂的仪式从而减少丧户因此而承担的支出。但由于几千年土葬习俗对人们的影响,要在短时间内减少丧葬习俗中的仪式是很困难的。而且,这样一来火化所提供的设施都成为了一种浪费。于是,殡葬改革之初,这种先火化后土葬的做法造成了浪费,增加了支出,带来了更多的负担。四、殡葬改革的发展之路——二次殡葬改革针对目前殡葬改革的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在此基础上的二次改革。1、选择不同方式的“土葬”人们坚持土葬无非是“入土为安”的观念指导,观念很重要,其实“入土”是否就一定指土葬呢?答案是否定的。把骨灰撒向深海、撒向森林、撒向田野,一样都是“入土”。这既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又不留下让人忌讳的任何痕迹。“绿色殡葬”是一种以树代碑、骨灰直接葬入树下或草坪中的新型葬法。它将亲人骨灰和着鲜花瓣与2、简化办丧事的仪式在农村,大办丧事需要大量的人力,但由于近年来,打工潮的高涨,农村中的劳动力大都流入城市,村里的劳力大大减少,遇到丧事大办很难凑够人手。简化丧葬仪式,减少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浪费,减轻农民背负的债务,简办丧事势在必行。改变祭祀的方式子孙后代要祭祀先人,没有必要长途跋涉到墓前烧纸献花。清明时节只要在各自的家门口摆上供品香烛,叫上先人名号,鞠上一躬,心意到了就可以了。还有一种“网络祭祀”,这种方式既干净,又方便,而且形式新颖,可以留言、献花,足不出户就能表达自己的心意,让人们相信爱和思念是可以跨越时空的。4、提倡“厚养薄葬”“厚养”,顾名思义指的是以优厚的待遇去供养。“厚养”不仅仅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方面多给予慰藉。特别是工作繁忙的子女,更应该常回家看看,让老人在生前多享受天伦之乐。接受厚养薄葬这一观念看起来十分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关键是如何看待薄葬。厚葬除了体现儿女对老人的尊崇与报恩之心以外,还有一定成分是给别人看的。怎么样让人们淡看丧葬活动的社会意义,而着重于丧葬家属自身的内省,这其实是与厚养密切相关的。如果儿女在老人生前真正做到了厚养,问心无愧,那么他们就不会看重丧葬仪式的隆重与否。在厚养薄葬这一观念深入人心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推行新的更文明的丧葬与祭祀方式

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民俗学关于婚丧研究论文

我是临沂沂南的离蒙阴很近,你可以写一下咱家哪哈的祭祀先祖习俗,最有地方特点的就是“请家堂”啊!可以先写一下具体怎么请的,什么节日请、步骤、参与的人(仅限男子)、仪式等。然后分析一下这种习俗产生的原因——儒家孝道观的体现。最后写一下你的看法,是要保留还是废止。这样一算,别说2000字,5000字都够了。

绍兴民风习俗 祭田和祭祀 封建的土地制度,地主出租土地,每年坐收地租,佃农种地主的田,每年要向地主交租(主要是粮食)。此外还有学田、祭田。观聚堂台门的主人是乾隆时期的中等官吏,不仅造了这台门,还买了一百多亩土地,一半做学田,一半做祭田。就是说将学田收得的租谷办小学,供子孙免费入学,将祭田收得的租谷作祭祀之用。学田由学校主持者管理;祭田由大房二房三房逐年轮流收租,也轮流祭祀。 前五代的祖先,是何大名,家谱中有记载,作为后代子孙谁也不去查考,只知他老人家埋葬在陶家埭这地方,人称“陶家埭老太爷”。据说他老人家纵观历史,曾经显赫一时的人家,过几代几乎都先后败落,乏人祭祖了,所以他留下六十亩土地做祭田,不愁后代子孙不争着祭祖。 一年中主要有两次祭祖活动。一是清明节,主祭人家雇大船将族中男子(包括学童)送到坟上,由族长主祭,宣读祭文,庄重肃穆。祭文有固定格式,开头为“维岁次……”结尾“伏维尚向”,约一百多宇的祭文皆用古文,称颂祖先积德,表达子孙敬仰之意,若子孙有大富大贵者,在祭文中则必有所提及,当时“万家墨面”,祭文中有关子孙近况却乏善可陈。据长者说,将来抗日战争胜利,祭文中就要正儿八经地写上、朗读,为让祖宗地下有知,闻知欣喜。我长大成人后想起,陆游《示儿》的诗中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之句,大概就是昔日祭文中固有的套路。祭文总体上墨守成法,倘若国家及家属中有重大事件则要充实于祭文之中,向先祖禀报,这大概就是不变中之变。祭毕,参与祭祀的全船老小回到祠堂吃“上坟酒”(依然只有男子可享用,女子不入席,重男轻女一至于此)。按历来成规,“十碗头”,即十大碗莱肴,如扣肉、扣鸡、清蒸鱼、红烧鱼、肉圆、鱼圆,有糖醋芋艿羹、荠菜豆腐汤、炒小虾等。米饭吃饱,每人有艾饺两只,椒盐饼四只,一般都悄悄地带回家中给母亲及姊妹们分享。正常年景,谁家当年是否丰盛,皆有口头评议。如口碑不佳,群起而攻之,就没有颜面见族人,故办祭祀一般不亏待。轮到祭祀(当地称“当年”)是一大收益,六十亩祭田约可收十七八石大米,办上坟酒及香烛船钱用去三石米左右,可净赚十四五石大米,故对这等美差都争着办,今年二房的某家,明年三房的某人都早早排定。战乱时期,当年的那家向族中打招呼:这年头情况特殊,菜肴差一点了,待太平时期再予补上。人们也就予以谅解,便称:“晓得咯,有数哉。” 再一次祭祖是在正月里,从年二十三送灶神爷至新年元宵节期间,台门里挂出祖宗遗像,点上香烛。祖宗遗像几乎都是官袍官服,难道个个做官?事实并非如此,只是为了美化先祖而已,约定俗成,不算悖礼。先祖的相貌是否酷如其人?老人们说:“像咯,像咯。”有一天,我见到一位画师正在为一位族中老人画寿像,聚精会神地描摹,笔法细腻,细细端详,形象逼真,周围老老少少眉飞色舞,都说:“像透像透。” 不要以为乡镇无人才,自有专业精进的人士散布于各处,据闻这位画师,自幼善画人物,笔下画像,不乏神形兼备的佳作,后来就专门以画老人寿像为业。我想,千百年前,那时没有照相术,古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名士的形象,大概都靠代代画师传承下来。 在祭祀活动中,还很讲究家族中的辈分,按辈分大小排列前后。有一次有位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大人,称我为“叔叔”,将我引领至前排,与白发苍苍的族长仅相差几步之遥的位置。我当时尚是童稚,而我父亲外出谋事,故我全然不知族中规矩,诚惶诚恐地按别人的指点行礼如仪。事后族中有人告诉我:“你人虽小,但辈分大,族中有人年龄大,但辈分小,他见你还得叫你公公哩!”我们这一带,倪姓约有上百家,辈分是祖宗传下来的,用诗句做不同辈分名字里的嵌字:亦始昭文治,诚正谋家秀。在这之前或以后有什么辈则不得而知,我被告知属“治”字辈,低 于“文”宇辈,高于“诚”字辈。先前,我本以为这十个宇的辈分大概只有我们绍兴马山这上百人家的倪氏家族采用,局限于一隅,谁知若干年中在报刊上发现,署名倪文某、倪治某、倪诚某、倪正某的不乏其人,遍及若干外省,甚至有港、台人,可见分布甚广。或许是同一家族,子孙繁衍,分支众多了。时易势变,现在除家里长幼有序外,与同族人相遇已很少讲辈分了。 读书郎——小官人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封建社会读书做官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绍兴因读书而做官的人,历史上不胜枚举。对书香门第的男孩子,人称“小官人”,即未来的“官人”。“小官人”既是尊称,也是爱称。 绍兴这地方,读书的风气很盛,天蒙蒙亮,河边,树下,学龄儿童捧着书本在默读、朗诵,除了规定的课本外,还有不少课外读物,如唐诗、宋词、《幼学琼林》、《三宇经》、《古文观止》、《秋水轩尺牍》等等,对唐诗背诵如流,似懂非懂,朦朦胧胧,俗语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但许多人事后体味,幼年读的书,常能长期留于脑海,犹如电脑的存贮。“读书百遍,其理自见”。幼时不知其深切伪涵义,长大成人,历经沧桑,坎坷曲折,渐渐领悟书中的意境,“史接千载,视通万里”,蓦然沉思,豁然开朗。书从来不会白读的,有播种,才有收获。 绍兴人的读书与习字练书法融为一体。五六岁的小孩开始认方块宇,随即习字,从写“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字”开始,继则抄“人之初,性本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宇越写越好,启蒙读物也就深印脑海。练字的同时,心也就静下来了,书也更读得进了,相辅相成。在乡间读书人家,随便找几个人来,几乎都能写得一手好字,颜、柳、米、王各体都有,真可谓野有遗才。 绍兴人讲究读书要读出乐趣来。一是讲究朗读,不仅读出声调韵味,还读出起承转合、文章气势来。琅琅书声中,犹如吟唱一曲曲令人难忘的和美乐章。当读到《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学童们一个个摇头晃脑地浸沉在那文中的意境里。二是讲究对仗,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个黄鹂”与“一行白鹭”,“窗含西岭”与“门泊东吴”,“千秋雪”与“万里船”对仗工整,启人师法,这种研读,使人情趣盎然。同时提倡同学间对课,如“小江桥,桥面圆,圆如镜,镜照山会两县。”对日:“大善塔,塔头尖,尖如笔,笔画五湖四海。”“小江桥”与“大善塔”是绍兴县城里的地名和景点。三是前后联相对应,甲同学吟上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乙同学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乙同学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丙同学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接得对的同学受人称赞,他有权利向任何同学提问,包括男女同学可以相互提问,那时封建思想禁锢,男女同学不大相互提问。这种前言接后句的提问,也是一种竞赛,答不出也没关系,别人可以接上去,此起彼伏,欢声四起。激励同学们多看、多读,成为一大乐趣。 学习中老师们还善于用当地历史上名人的故事来激励莘莘学子。老师说:“各位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绍兴什么最出名?”一位学生说:“黄酒。”老师含笑说:“算你对,不过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另一位学生说:“绍兴师爷。”老师说:“接近哉,再想想看。清朝灭亡后,师爷没有哉。” “人才。”老师眉飞色舞:“对哉,对哉。”老师接着发了一段议论:“我们绍兴这地方,自古以来,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鱼米之乡,酿造之都,旅游胜地,禹王陵、兰亭,闻名全国,诗人贺知章、陆游,画家徐渭(文长)、陈老莲都是名士,清朝二百多年中造就大批绍兴师爷,大多是维护封建社会的文人策士。封建社会败落,他们感应最为敏锐,得风气之先。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前后,最早觉醒的是知识分子,他们是绍兴师爷的后代,有智谋有胆识。他们很多留学外国,能跟上世界的潮流。这一时期就涌现出革命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文学家鲁迅,教育家蔡元培,经济学家马寅初……” 学生们一个个神情专注凝神而听。 老师表示抽空细讲他们的故事。 那时学校里的老师半数左右并非专职小学老师,而是在外地工作的很有学问的人才,如钱庄、银行的经理、襄理,工厂的工程师,报馆、出版社的编辑,甚至大学教员,因回乡避难,临时充当家乡小学的老师,阅历不同,视野开阔,讲课生动活泼,内涵丰富。 “你们知道不知道五四运动?”“噢,不知道。”老师就讲五四运动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五四运动轰轰烈烈,波澜壮阔,主要主张:要民主、要科学,这是救国的良方;中国从鸦片战争以来,积贫积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清腐败透顶,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北洋军阀混战,对帝国主义奴颜婢膝,要在巴黎和会上签卖国条约,五四运动一爆发,挫败了屈膝投降活动。外拒强权,内惩国贼,五四是中国人民的爱国运动,影响深远。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就是我们绍兴人。老师说:“蔡元培是教育家,也是学问家。我们要学习蔡元培,像他那样有出息,做爱国爱民的学问家,就要从小立志,好好学习。” “你们晓得不晓得鲁迅?”“晓得咯。”鲁迅是思想家、文学家,写小说《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等,杂文千百篇,约几百万字,文章写得好,对封建思想猛烈抨击,要让思想冲破牢笼。鲁迅也是绍兴人,留学日本,学医的,后来从电影里看到日本人杀中国人的头,中国人还围着看热闹,思想麻木到这种地步,鲁迅气极了,决定回国,觉得医治中国人思想上的毛病比医治身体上的毛病还重要,于是写杂文、写小说,唤醒民众。“我们要不要向鲁迅学习?” “要!”学生齐声应着。 鲁迅也是绍兴师爷的后代,但他的思想好,做人要为老百姓谋幸福。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现在各位小朋友,大家都叫你们是“小官人”,大起来(长大成人)无论做不做官,总之要爱国爱民,要做道德高尚,学问精深的人,那才是有出息。老师还兴致勃勃地讲马寅初青年时卖牛去国外学习的故事。在日积月累中,老师们列举了当地名人忧国忧民,勤奋求学的故事,启迪童蒙,在莘莘学子的心田里播下道德学问的种子,这何尝不是影响深远的劝学篇。 绍兴人好读书,读书人多,好学成风。历史上曾经造就了声名远播的“绍兴师爷”人才群。“存在决定意识”,绍兴师爷曾经是封建王朝的智囊,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也感受到封建王朝行将没落的历史趋势,他们的后代子孙或学生,却站在时间的前列,成为新时代启蒙者,新社会的领路人。这批杰出人才中有投身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秋瑾、徐锡麟、陶成章,有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有思想家、文学家鲁迅,有科学家竺可桢,有经济学家马寅初,有历史学家范文澜,外交家邵力子,出版家胡愈之……在近现代史上,在 约半个世纪左右,绍兴这地方涌现出那么多人才,群星灿烂,说明绍兴人崇尚知识,与时俱进,洞察世界形势,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值得我们后人好好继承,大力弘扬。 婚丧事宜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男女间的婚姻基本上还是沿袭封建社会的父母做主,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但也出现了自由婚恋的新风尚。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人年龄在二十左右已谋得一定职业,姑娘年龄在十七八岁左右为谈婚论嫁之时,媒人便接踵而至。主要是向女方介绍男方情况,如田有几亩,房有几间,家中父母兄弟姊妹如何,人品如何,但通常不乏溢美之词,什么相貌堂堂,待人和气,忠厚老实,烟酒勿吃,骨牌不识。女方也托人打听,大体尚可,便各自要“生辰八字”然后由瞎子算命,看合不合?通常总说“合得拢的”或“大吉大利”。但瞎子算命这一关是很容易做手脚的,如姑娘不愿意这门婚事,便悄悄托人到瞎子那里花点钱疏通,说如有某年某月生的人来算命,问可否结婚,请帮忙阻止。到时遇到有人上门,果然问询该门婚事,瞎子便委婉地说:“啊,相冲相克。”只要说到又冲又克,这家人家便放弃了这门亲事。其所以要“委婉”,是为了不露有人作梗的痕迹。如“生辰八字”经瞎子核准大吉大利,便定下吉日良辰订婚或结婚。此前男方送生辰八字给女方,女方也送生辰八字给男方,日:“交换红绿帖子。”男方向女方送财礼,女方则将这财礼置办嫁妆。女方如系有钱人家,嫁妆办得丰厚,贴钱嫁女。通常人家,财礼款高于嫁妆,留下一定余额,为女方之兄弟将来娶亲时用。 战乱年代,喜事简办,至亲好友到场,三五桌而已,据说太平年间婚事办得颇铺张。当年绍兴有些人专门操办喜庆事宜,被称为“惰民”。“惰民”者为堕落之民的简称,相传朱元璋与陈友谅打仗,陈友谅败,士兵投降,朱元璋罚陈友谅子孙及部下的兵卒降为堕民,子孙世世代代做操办婚丧之事,女的则称“老熳”。绍兴多官府人家,老熳们与台门里人家相匹配,她们把为台门里人家服务视为专利,即使台门里人家已衰落,她们还是以“老爷”、“太太”相称。台门里办婚事,老熳们一到,顿时热热闹闹,她们投人所好,净说好话。说福寿双全,说小少爷将来肯定有出息,扶新郎新娘入洞房,说早生贵子,还请族中有福有寿的老人为新婚夫妇祝福,台词由老熳向老人耳语口授,只听得“多福多寿多男子,亦富亦贵亦康宁。”老熳扶老人上楼则说老爷“步步高升”,搀醉酒的人则说“人生难得几回醉,有醉便是福”,总之服侍得举办喜庆人家舒舒服服,开开心心。临走时自然得到相应的赏金,几块银元,甚至一只金戒指,困难时期,有时只给几斗米钱或一段绸料、布料。老熳决不计较给的多少,而是长远着眼。说台门里的人家将来必有生发之日。在落难的时候,听到这种安慰的言词,使人长久的铭记。 办丧事,丧家开出一张单子,常常需要通知周围一二十里的相关亲友,便委托人外出报丧。报丧人手夹一把雨伞,与平常持伞姿态不同,报丧是晦气的事,找到相关人家前,先打听好门牌,不致踏错门槛;跨进丧家的亲戚家,要说某某人“老了”(讳言死字),那家人就摔一碗碟,含有“玉碎”之意,接着便号啕大哭。然后问生病及治疗经过,端出一碗汤水,碗底下有几块钱给报丧人。临别时最忌讳说“再会,再会”,因再会意味着还要再来,而是说“远走,远走”,意思是灾祸离得越远越好。其他丧事,如大殓、头七、断七,与各地无啥差别。 光阴流逝,沧桑巨变。 新年新岁 正月初一,为春节之始,古称"元旦",又称"新正"、"大年初一",为绍兴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放开门爆竹 俗称"放开门炮仗"。旧时,此举寓有驱邪除疫和"高升三级"之意。绍兴民间且有"早放(爆竹)早发(财)"之说,故从凌晨三四时开始,爆竹声即此起彼落,比户不绝,以增添新春喜庆气氛。 贴春联 绍俗家家户户贴春联,有"元旦书红,万事亨通","新正开笔,诸事大吉"之说。旧时,春联多书"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套语。如今,春联仍书吉语,但内容新颖,富有时代气息。 接神 旧时,放开门炮仗后,即于厅堂置汤团、茶叶、水果等供品,家长率家人整肃衣冠拜天地菩萨、灶司菩萨等,祈求神灵保佑,新年万事大吉。如今,此类寓美好祝愿于偶像的迷信习俗已经少见。 吃福橘、汤团、如意糕和喝元宝茶 旧时,大年初一起床后循俗先吃"烟火食"(即以柴火烧煮之食物)后方可开口说话。如今,通常以汤团、如意糕作早餐,并吃福橘。新正,主家习以元宝茶待客,茶水中循俗置金橘、橄榄、蜜枣等,寓有团圆、如意、幸福等祝愿。 拜年 又称"拜岁"、"叩岁"、"贺新年"。旧时,男主人先率晚辈入本族宗祠祭拜列祖列宗,随即返归自家厅堂叩拜除夕所悬先祖遗像。然后,晚辈按辈份、排行,依次叩拜尊长。晚辈向尊长祝福,尊长回施教诲及祝愿。最后,晚辈间交拜贺年。其时,子弟一边鸣锣击鼓(俗称"敲年锣年鼓"),一边绕圆圈行走,以相娱乐。如今,拜年遗风犹存,但礼仪大为简化。 正月初二起,携桂圆、荔枝、美酒、白糖和糕点等礼品走亲访友,巷贺新禧。亲友则以酒菜盛情款待,改日再行回拜之礼。此俗大抵以早为敬。1950年起,人民提倡文明过节。元旦至春节期间,绍兴城乡普遍开展拥军爱民、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及慰问退休干部、职工等活动,同时举行各种联欢会、联谊会与文娱表演及体育竞赛等。 走喜神方 正月初一开门出行,旧有"走喜神方"之俗。行前,须从历本寻出喜神所在方向,后循此方向而行。如历本言"大利东北,不利西南",则自家门出发,向东北方向进发,而不朝西南方向举步,以此求得喜神护佑,获取佳运。此俗今废。 数罗汉 旧时,有于正月初一到府城开元寺数罗汉之俗,意在卜全年凶吉,且为自娱。开元寺罗汉时,须按先跨入罗汉堂之脚,确定数罗汉方向。若左脚先跨入,则自左至右按本人年纪岁数,一岁一尊,数至与已岁数相同之罗汉,即以其名号、神态卜新年之未来。如是长眉罗汉,便为长寿;如是伏虎罗汉,则身体健壮。 赶鸡睡 实系"赶紧睡"谐音,意指正月初一夜须提早上床安睡。节前人们忙碌多日,正月初一又起庆特早,小孩亦因连日玩耍,十分疲劳,故晚饭后即提前将家禽赶进埘舍,早早关门安歇。此俗沿袭至今。 禁忌 春节期间,为求吉利而忌讳甚多。如忌扫地、倒垃圾,怕扫除和倒掉财气与运气;忌动用刀、剪,怕遭皮肉病痛之苦;忌食稀饭及汤,以防出门遇雨;忌打破碗、盆等器皿,怕破财,倘有失手,则须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借以消灾自慰,还忌吵嘴,忌倒马桶、夜壶,以免亵渎神灵。最忌讳提及"死"、"穷"等字眼。大人怕小孩多嘴失言,多于年内即行训诫,并张贴写有"童言无忌"、"百无禁忌'字样之红纸条。此类忌讳多带迷信色彩。以上禁忌之俗,今已逐渐淡化。 吉语求乞 往昔,绍兴有谚云:"讨饭是年初一到年三十夜"。乞丐于春节期间,以"送摇钱树"、"跳泥神"、"跳黄牛"、"羊扫地"、"讴顺流"等方式求乞。"讴顺流",通常为两丐合演,一人提竹篮,另一人捧巨型纸质"金元宝",于户主门前,抛接"金元宝"。 五路日 五路者,五路财神也,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诞日。是日,商家均有接财神之举,祈祷财运亨通,利市百倍,并自此日起开门营业。一般人家,亦有供奉财神者。此俗今废。 迎春 绍俗重农桑,每于立春前一日举行迎春牛活动。是日,"自府县以下之官吏,均高车大马而出","备有春牛太岁",以"占来岁农事之如何"。春牛有鼓乐前导,差役鸣锣开道,旗伞仪仗相随,太守或知县辈"父母官""持竿而驱行",地方士绅鱼贯相送,观者如潮。及至农村,农民笑脸拱手相迎,以迎接"父母官"所送春牛,作为农事伊始标志。自此,农民结束春节期间娱乐,着手备耕生产。 在绍兴府城,则"于立春前一日,府县粮捕厅各官皆朝服仪从,出五云门迎春于东郊,舁芒神土牛入城,置府署。土牛之色依钦颂历本所载《春牛图》而画,黄为谷,赤为日,青为风,黑为水,以占水旱丰歉。迎春之次日,击碎春牛,乡人拾其土块归而藏之,冀得畜牧神植之兴旺。" 中华民族否极泰来,小康取代了贫困。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人文荟萃之处,也成了旅游胜地。 绍兴历来民风淳朴,同时保留着和夹杂着若干落后的封建习俗。也许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时俱进,会有所扬弃。

中国汉族传统习惯,结婚时要贴红对联,戴红花,新郎新娘要披红挂彩,故称为“红事”。人死了,其子孙要披麻戴孝,一律用白布,故称为“白事”。红白喜事的操办由于民族风俗的不同而异。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移风易俗,红白喜事的操办也已大大从简。 1.婚姻习俗我国婚姻习俗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特别经过封建时代的演变与丰富,形成一整套婚俗规范。婚姻习俗直接受婚姻制度的影响,我国由于多民族及其社会发展不平衡,在婚姻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婚俗形式,有些婚俗至今都还存在一定影响。就我国民族的婚俗现状来看,我国婚姻目前至少有以下几种礼仪,即求婚、合婚、相亲、订婚(过小节)、完聘(过大节)、定婚期、迎聚、拜堂、婚宴、合卺、闹房、归宁。这些程序联系起来构成了完整的婚礼。 2.丧葬习俗人死为丧,为死者举行一定的安葬仪式称为葬。不以礼仪的葬叫做埋。丧葬礼简称丧礼、葬礼。丧礼的程序一般有停、奔丧、挂孝、坐夜(守灵)、入殓、吊孝、出殡。葬礼有集体葬、合葬、迁葬、蒿葬、水葬、风葬、悬棺、洞穴葬、火葬、土葬、天葬等。现代丧葬礼仪有下面一些具体礼节:成立治丧组织、发讣告、赠挽联、唱挽歌、献花圈、戴黑纱白花、守灵、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致悼词等。

可以写吃的,过年时的,还有煎饼,喝的撒

关中农村丧葬仪式礼物研究论文

献饭,是在逝者将要安葬的前夜,在主祭人的主持下,逝者家族宗人的最后一次家祭活动————这是关中中部的一种民俗。说是家祭,其实是在主人家的院子或者门外设置的灵堂前进行。首先由主祭人发号施令“乐队奏哀乐,孝子化纸”,乐队启奏,站在诸暨人对面下位的帮助主祭的人便开始化纸,主祭人接着命令道“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男女孝子贤孙们便齐刷刷按照命令节奏跪着叩头。接下来是主祭人命令乐队登台献艺表演,乐队中的便有人出场,或唢呐、或长号、或击鼓、或鸣金,都是哀伤之音,悲催之调,但表演手法绝对是超高的。第三项就是献饭,由主祭人开始传递香蜡纸表鲜果等,一般的依次是:香支(两个一组)三次、点燃的蜡烛两根、冥币纸一沓(二三张为一沓)、阴阳水一杯、时令鲜水果八盘,主祭人将上述祭品逐一传递给男殡主(哦,有必要交代一下,在开始传递前,男女孝子们在灵堂前围成一个椭圆,男女孝子按照与逝者亲缘关系从大到小、从近到远从灵堂前跪位下去,男孝子在左列,女孝子在右列),男殡主双手接住后,在胸前做虔诚地作揖状,然后向下传,所有孝子都是同一个动作,最后又女殡主作揖祭拜完后传递给帮助主祭的人,摆放在祭桌上。接着又是化纸,献茶、献十碗饭,形式同前,不赘述。 十碗饭是有讲究的,碗是选有的一般中型碗,里边有实物装饰,碗口用红纸蒙起来,上边再用花形装饰,或者是寿星老头、老太打扮,孝子们祭拜作揖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和寿星老面对面,在传递接碗时就要注意观察,便用手转动碗的方向调节。 献完十碗饭,主祭人宣布乐队再次灵前奏乐劝饭。其用意就是劝逝者下凡用膳。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丧葬祭祀文化也在不断地衍生变化,比如开场加入报录“一通鼓、二鸣号、三鸣金”等十个环节的表演,显得逝者似乎已经从仙境飘然而来似地。 献饭已毕,便是祭奠。“三跪九叩首”、“三十六奠”、“七十二奠”,等等,就看孝子们表演了,当然最简单的就是叩三个头的礼仪。现在还有更简单的,那就是三鞠躬礼,但是在丧葬文化中,“鞠躬”一词叫叩首,而不叫“ju  gong ”,鞠躬使用在婚嫁的习俗中,如同婚嫁时的“鞠躬”不能念成丧葬时的同一动作“kou shou ”一样。 中华文化的精深是由于其地缘的多样性引起的,“十里乡俗不同”便是这一道理。录下故乡的文化,在于告诫自己:我是怀有乡土遗风的粗俗之人。        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一日  于草楼

Depending on the extent of filial piety especially filial piety of the influence of China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the core of the foundation of filial piety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s traditional virtue, is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thought penetration in the life, for China's social order and stability play a huge role. China's funeral filial piety thought in traditional culture plays a great role, since the Han Dynasty, by the Confucian School of thought of filial piety, especially on the dead man's attention from 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death like thing" is known as the highest performance can be seen on funeral filial piety. For thousands of years, Guanzhong people regardless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rich and poor, are deeply affected by the filial piety Now and the concept of the impact of the traditional funeral custom is a traditional culture important component, it and people's life are closely related. Funeral customs both in form and content, reflects the Chinese nation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ethics. Traditional funeral customs through thousands of years of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still in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Chinese generation and a generation of people. In the current society advocated by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Renaissance and development and social atmosphere of undesirable changes as the premise, the traditional funeral customs, and it embodies the culture of filial piety is a must, no doubt. We to Lantian, Guanzhong as an example, the correct interpretation of Guanzhong Traditional funeral customs and funeral custom contains the filial piety culture will help us to correctly treat the traditional funeral culture, pay attention to their spirit of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thought is advantageous to the reasonable inheritance and exclusion of filial piety culture, of the society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stability far-reaching effect.用的office的翻译,当然像你文中的事死如事生真心不会翻译。。。其他大部分是正确的。

在关中的一些农村,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保守的、封建迷信的旧丧葬习俗。老人去世后,祭奠的仪式十分浓厚,以表达子孙对逝者的无限缅怀之情。老人临逝前,子女要为他洗脸净身,穿好“老衣”。快咽气时,要把老人抱着坐到炕下的木凳上,若死在炕上就是背了“炕基”,到阴曹地府也一直背在身上。给口中含一枚古币(锁口钱),用线拴在脖子或钮扣上。含锁口钱的用意一说是让逝者在通往阴间的路上有钱花,一说是防逝者到阴曹地府信口开河。咽气后,家里的人将逝前的铺盖放到大门外,在大门口焚烧事先扎好的纸马,叫“上路马”;在地上铺垫与逝者岁数相同的若干根谷草,称“岁数草”,再将逝者头向门口停放上面,用白纸置面(代表被子)。在手腕上拴一荞面饼,称“打狗饼”;双脚用麻绳子绞绊,称“绊脚绳”,以防惊尸;灵旁拴一只公鸡,称“倒头鸡”或“守灵鸡”;大门外焚烧“倒头纸”。遂挂纸条一束,表示有丧。随即,在停放逝者的两旁铺上麦草。白天,孝子们按男左女右的方向跪在麦草上,叫“跪草”;夜里睡在上面,叫“守灵”。一旦离开灵堂,手里必须拿着丧棒。凡来祭灵的儿孙及亲属均要戴孝。亲生儿女、儿媳戴长7尺、宽7寸,从头顶顺脊背而下拖至地面,用细麻绳系腰的拉孝;其他孝子均戴白布孝帽。出葬前,孝子不能吃荤、喝酒,不能唱歌、说笑,不能训人、骂人。 老人去世第二天,同族的人要通知四邻,称“报丧”。报丧的人在路途中或院子里遇见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要“叩头”,且不能 进人家的屋里。随即,请逝者外家、娘家来人祭奠;请阴阳为逝者念经超度,卜定葬埋日时;请纸匠为逝者做纸活。纸活用茜芨或芦苇扎制,彩纸、剪花表糊而成,有五供养、四合头、小七星件、大七星件、十供养、十全等。“五供养”为上平房、左右侧房、门房、小花架5件;“四合头”为两层上房、左右侧房、过亭共4件;“七星件”是在四全头的基础上增加“灵堂”、接应幡、“人”(伺候逝者的金童、玉女)和“马”(逝者的乘骑)三件;“十供养”是在“七星件”的基础上增加“轿车”、“鹿”、“鹤”、“靠山”、转灯等;“十全”是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纸活,除“十供养”外,另加守门狮子、硬灯照等。现在比过去又排场了许多,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话、手机等现代化生活用品。纸活备齐,即设灵堂。先在尸体前用木板搭架,上摆纸活献饭,桌上摆放灵牌位和遗像;在四周悬挂用白纸凿成的灵条。灵前再放小几称供桌,摆放香炉、灯、酒、供祭灵者点纸用。 停尸时间由阴阳卜定,少则2天,多则10天。出殡前孝子请外家或娘家来人看过亡人,若无异议,即“入殓”。入殓时,在棺材底下撒一层麦草,麦草上铺好红布褥子,放好枕头,枕下放几本书,表示亡者后辈知书达礼。将逝者安放在棺内,盖上红布或红纸。入殓毕,然后请阴阳设坛打醮,颂经超度。当夜要“悼醮”,也叫“悼方杆”。由阴阳诵念咒语,招来本姓中已故的三代宗亲、男女老幼以及一切无人祭祀的逝者幽灵,一边颂经文,一边一勺一勺往野外撒饭食,叫“放舍饭”,供招来的幽灵享用。在下葬的前一天晚上,要为逝者举行一次隆重的祭奠和悼念活动,叫“家祭”。家祭一般在晚上七、八点进行。家祭时,孝子们头戴白帽,身穿孝服,一手扶丧棒,一手点香表,跪于香案前。先由子女和媳妇为逝者洗脸,洗后的污水各人喝一口,不能倒掉;后由长子敬饭,长孙敬茶,重孙敬果。随即,进行祭奠,其仪式极为复杂,有时要持续多半夜。祭文多为颂扬逝者功德,诉说祭奠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属同一辈份的,行一道文,先长辈,后晚辈。逝者的儿子不同于一般人,须行“三献正礼”,时间长、礼数多、祭文也长。在祭奠中,先生念祭文一遍,阴阳诵经一遍,吹手绕孝子缓步吹奏三回,如此反复,叫“游食”。游食毕,即“领羊”,一般牵两只公羊称“灵羊”,作为逝者的代言人与孝子和众亲友“搭话”,当人们猜准逝者的心愿时,羊即摆头、抖身,众孝子叩头恸哭。 起灵前,阴阳持灵前烧纸碗、盆,猛击棺材大头,将守灵鸡摔出门外,口诵经文,意在赶灵启程。亲朋、家门中强壮者抬棺材出门,由长孙或幼子擎“灵幡”(俗称“引魂干”),于灵前呼其爷(或父)前导,长子伏棺下屈腰“背棺”而行,一孝子用白布牵引灵枢,一孝子沿路撒纸钱,称“买路钱”。送葬时,走得越快越好,因为黄泉路上无客栈,否则灵魂就没有归宿。送葬队伍路过人家时,人们在门前燃火以示驱鬼。灵柩抬到坟地后,先绕墓坑左右各三圈,然后停放于墓坑沿,待时辰一到即下葬。下葬后,阴阳埋第一铣土,接着是孝子,随后是外家四邻。堆坟时,不得将铁铣转交他人,不能呼唤活着人的姓名。堆坟毕,众人跪于墓前烧“纸活”、“冥币”。葬毕归来,凡去坟地者,都必须从事主门口燃起火堆越过方可进门,意在驱除鬼邪。 逝者埋葬后第三天,孝子要为新坟培土,叫“攒三”,攒三时不许恸哭。葬后一连7晚孝子要在坟前煨火。在逝者院内或门前烧纸,每7天烧1次,由近及远,七七四十九天,俗称“尽期”,要对亡人进行第1次祭奠;第100天为“百日”,进行第二次祭奠。1、2、3周年都要举行较隆重的祭奠活动。

我只能给你一些关于白水西北乡下(杜康镇以西)的民俗。白水西北乡下一般都是在逝者去世后的第三天送葬的,一般情况下在去世当天就必须通知亲友或村邻(俗称发丧),同时在自家门前张贴白对联,在村中张贴祭帖,如果去世者是晚上20:00——24:00点以前去世的,可以在次日早晨通知及办理。一般情况下,村邻或者亲戚在接到逝者去世的消息后会立即去逝者家中吊唁(俗称吊丧),接到去世的第二天下午16:00以后亲友们就会带着祭奠的花圈或纸扎、白布、鞭炮、挽联等祭奠物品到逝者家中参加正式的送葬祭奠,主家在当天下午正式邀请村中帮忙的村邻设宴招待亲戚和来宾,当天就开始正式进入祭奠期。主家在当天下午会请唢呐乐队参加,根据季节情况,一般在15:00左右吃过下午饭后,就开始由儿子,孙子及逝者的晚辈未出五服的亲属组成的孝子队伍跟在乐队后边去祖坟邀请各位祖先灵魂回家参加祭奠(俗称请灵),一般情况下分三次将各位祖先的灵魂全部请回家,一般情况下要求最后一次回家的时候天要变黑(到了晚上)。此时各路亲友也基本上都已经到了逝者家中。然后就会安排亲友吃饭,孝子们此时也是趁此机会休息和吃点食物。接下来就是在家中组织各种祭奠活动:一、抬礼、迎饭:根据亲戚关系的远近排出次序,一般先是逝者的舅父家排在第一批,如果有几位的话再排大小,然后是外甥家排第二批,也按照大小轮序;第三批排干亲(就是逝者的干女儿),第四批为女儿辈的亲戚,第五批为更远的亲戚。抬礼、迎饭的时候,孝子们需跪在灵堂两侧,灵堂下手侧则坐一村中老者,院落外边礼房边也坐一老者,需要次二位老者的吆喝声能彼此听见。挑选村中两位青壮年抬一张条桌,将亲友为逝者做的礼物或筵席放在长条桌上,当听见里边老者吆喝“请客”的时候,,礼房侧老者此时则答“请起啦!”,唢呐乐队开始伴奏,抬礼者在前,客人跟在后边,由户外慢慢进入灵堂,此时旁边会有帮忙的将桌子上的东西送给老者,由老者将礼物放在灵堂上供奉,此时来宾需在乐队的伴奏声中在灵堂内上香,叩拜,一般需要叩拜两次,再次期间叩拜者可以哭丧,此时孝子们需要陪着一起哭丧。当来宾第二次叩拜完成后,旁侧老者会吆喝“孝子,起来谢!”,此时孝子们需要站起来,重新对来宾跪拜答谢,此时来宾需对旁侧的老者作揖答谢。然后来宾会被帮忙的人(俗称相奉)邀请坐入茶席。此礼仪才算完成。此时旁侧老者则会再喊“请客”进入下一轮。一般情况下,在抬礼迎饭的过程中,只是开始的礼物和筵席会换,以后就不再进行更换,毕竟灵堂之上也放不了那么多。二、迎匾、迎轴纸(一般是由女婿们、外甥们、干亲们率孙辈供奉,其他亲友不制作):次序同抬礼迎饭,外地人可能不大明白为何最亲的人反倒是排序偏后,就是为了不让亲戚们感觉生分才如此的。方式基本同抬礼物迎饭。不同的是在礼房处当相奉将匾抬起时,亲戚们需要请乐队在外演奏,俗称吹牌子,当乐队演奏完毕时需要亲戚们需要掏钱答谢乐队。牌匾的内容一般都是敬献逝者德、慈、爱的成语,或者唁文。我想,在此时亲戚们掏钱让乐队鼓乐手们演奏的原因大概就是为了让相邻都过来观看牌匾,一起来思念逝者的缘故吧!三、奠酒(俗称开奠):此项仪式是在逝者家中最隆重的祭奠活动,分批次进行祭奠,次序基本同抬礼迎饭,只是在亲戚们都祭奠完毕后,会再加入村邻祭奠,最后为孝子、媳妇、女儿的祭奠,仪式也基本同抬礼迎饭,只是不许要抬而已,也是有二位老者迎送亲戚的,在祭奠的时候一般在灵堂前叩拜四次。当逝者如果年纪较大时,此时身份是女婿的亲戚们一定可要注意了,在奠酒的时候,村中与主家关系相对较好的邻里的大嫂们,往往会故意逗玩女婿们的,故意让女婿们在此场合出丑的,可记得一定要小心了啊!四、吹牌子:此时一般留下的都是逝者近亲参加,鼓乐手们一般围坐在灵堂前,孝子孝媳、女儿们跪坐灵堂一周,亲戚们坐在茶座上,不论辈分大小,关系远近,谁都可以出钱点曲,由鼓乐手们演奏,一般一首曲子5——10元左右,你愿意出多少就多少了,没有人嫌多嫌少的,只要不冷场就行。五、烧纸:此时乐队一般不参与,留下孝子们和亲戚们参加。六、入棺木:一般外人不参与,大多留下村中的长辈,逝者的至亲参加,就是将逝者的遗体放置于棺木之内,一般在此时就会将陪葬的所有物品全部放置进棺木中,一切放好之后,棺木盖不合严,留出一定缝隙。完毕以后,此时也就接近拂晓,留出几个孝子守灵,其余人员休息片刻,因为一大早就要送葬。今天先写这部分吧,余下的明天有时间再写。

丧葬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摘 要:汉语委婉语是丰富的,其中应首推“死亡”委婉语的使用。“死亡”同根委婉语以其独特的构词方式,展现中国死亡禁忌文化。关键词:死亡;同根词作者简介:王亚鹏(),汉,现为吉林师范大学201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6-0-01 死亡,虽然被认为是不受欢迎的结局,却是人类从古至今都无法躲避的终结之处。在中国社会里,人们几乎从不直言死亡,对“死”字避而远之,古人更甚。人类对“死亡”禁忌的心理特征,使得汉语词汇中涌现出一批“死亡”委婉语,其中某些词语由相同词根组成,聚合为“死亡”同根委婉语,以其独特的构词形式讳称“死亡”。 一、同根词 同根词是指以一个相同的语素构成的一群词,就复合词而言,有AB式或BA式。它与同源词、同义词并不完全相同。王力先生说:“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认为同源词必须有共同语源,必须有音义上的承传联系。同义词是指语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其本质特征就是“有同有异”,它不需要语音的相同或相近,也不要求意义上的渊源关系。而同根词主要从词的外部形式而言,它是人们思维中类推现象在词语上的类聚反映。 二、“死亡”同根委婉语 1、以“眠”为词根的词语 《玉篇·目部》:“眠,同瞑。”《篇海类编·身体类·目部》:“眠,寐也。”《字汇·目部》:“眠,翕目也。”《正字通·目部》:“眠,寝息也,俗谓之睡。”唐李白《寻雍尊师隐居》:“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人死后静静地躺着那里,就好像睡着了似的,故后人常用与“睡眠”有关的词语来婉言死亡,如:安眠、长眠、永眠等。 2、以“泉”为词根的词语 《说文》:“泉,水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泉”的本义指泉水。人死后埋于地下,其深与泉相及,古人迷信,认为人死之后灵魂并未消失,故后引申泉下,指人死后所在的地方。三国魏王粲《七哀诗》:“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以“泉”为词根构成的合成词有:黄泉、九泉、命赴黄泉等。 3、以“归”为词根的词语 归,指“返回”的意思。《广雅·释言》:“归,返也。”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生命也不例外。人为大自然所孕育,死后必然要回归到最初的形态,返本归元,故“归”又指人死。《尔雅·释训》:“归,鬼之为言归也。”郝懿行义疏:“生,寄也;死,归也。”故《列子·天瑞篇》云:“鬼,归也。”又云:“古者谓死人为归人。”以“归”作为基本语素婉言死亡的词语有:归土、归西、归天、归去、归阴、归丘、归山、归泉路等。 4、以“弃”为词根的词语 《说文》:“弃,捐也。”有“舍去,抛开”之义。宋陆游《夜读东京记》:“壮士放当弃躯命,书生讵忍开和好。”死亡,意味着生命的逝去。生命的消逝使得人类不得不放弃世上的一切,故人们用放弃了表达死亡的概念,如弃世、弃身。古代称天子死为弃朝、弃群臣、弃天下;称士大夫死为弃禄;称平民死为弃馆舍、弃堂帐;弃平居;称父母死为弃养。 5、以“捐”为词根的词语 捐,与“弃”相近,有“舍弃”之义。《说文》:“捐,弃也。从手,肙声。”《孙子·军争》:“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曹操注:“置辎重捐,则恐捐弃也。”古人常将“捐”与表示房屋的词语搭配,用人舍弃所居之处,来喻指人之死亡,例如:捐馆舍、捐朱邸、捐华屋、捐华馆等。同时,“捐”还与一些词语搭配,表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如:捐躯、捐生、捐命等。 6、以“殒(陨)”为词根的词语 “殒”指死,亡。《玉篇·歹部》:“殒,殁也。”《集韵·隐韵》:“殒,殂也。”《史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大者叛逆,小者不轨於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同时,“殒”通“陨”,表“坠落”。《正字通·歹部》:“殒,别作陨。”《淮南子·泰族》:“(赵王)思故乡,作为山水之呕,闻者莫不殒涕。”以“殒(陨)”为词根构成的合成词有:星殒(陨)、殒(陨)落、殒(陨)坠、崩殒(陨)、殒(陨)命、殒(陨)身、殒(陨)首、香消玉殒等。 7、以“徂”为词根的词语 《尔雅·释诂上》:“徂,往也。”《方言》卷一:“徂,往也。徂,齐语。”古人认为死亡不过是肉体的毁灭,其灵魂依然存在,人死只是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故徂,通“殂”,死亡的婉称。《六书故·人九》:“徂,人死因谓之徂。生者来而死者往也。《史记·伯夷列传》:“于嗟徂兮,命之衰矣。”司马贞索隐:“徂者,死也。”以“徂”为基本语素构成的词语有很多,如:薨徂、崩徂、徂谢、徂没、徂世、徂逝等。 8、以“背”为词根的词语 背,本义为脊背。《说文·肉部》:“背,脊也。”段玉裁注:“脊者,背之一端,背不止于脊。”引申为离开。《荀子·解蔽》:“明月而宵行,附见其影,以为伏鬼也,仰视其发,以为立魅也。背而走。”杨倞注:“背,弃去也。”人类习惯于将“死亡”看做是“归”和“离”。“离”是以现世作为参照,人死后就是离开现世的所有,由现世转到彼世。故“背”用以作为“死”的婉称,如“背世”即离开人世,作为死的婉称。又如薨背、弃背、见背。 三、小结 死亡是人类最严肃、最忌讳的话题,人们往往对其存而不论,不直言“死”字,而是用某些与己身息息相关的事物来造字或造词,代替“死”,如:以“眠”、“泉”、“背”等为词根构成的“死亡”同根婉语,试图以此来转移注意力,缓解死亡对生者带来的悲痛。汉语“死亡”委婉语是丰富多彩、耐人寻味,对“死亡”委婉语的探究,将有助于我们构建完整的汉民族丧葬文化。 参考文献: [1]、韦丁榛.古代汉语中“死”类词语微探[J].考试周刊,2009年,第42期 [2]、温丽.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J].科教文汇,2008年,第22期 [3]、邹小宇、黄琳.汉语中“死亡”委婉语说略[J].文学教育,2011年,第4期 [4]、温丽.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J].科教文汇,2008年,第22期 [5]、孙向华.汉语死亡委婉语的文化解读[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

墓室壁画的丧葬文化探讨的论文

西汉早中期的壁画墓

中国墓葬装饰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由于商周时期的墓葬结构还未形成一种“建筑”,因此这一时期的墓葬装饰仅仅是简单的装饰。墓室壁画作为墓葬建筑装饰形式的一种,大约肇始于战国末年,经过长期发展,在西汉中期以后才逐渐流行。西汉早中期是我国壁画墓葬酝酿、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受考古发掘材料的限制,目前仅发现河南永城芒砀山柿园壁画墓和广州南越王石室墓两座。

芒砀山的汉墓设计独具特色,面积庞大且“斩山为廊、穿石为藏”。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社会中,规模巨大的工程让我们无法想象是如何完成的。更重要的是这些地下皇宫形成的时期比明十三陵要早1300年,而且建筑的面积规模远远胜出四倍。伟大的诗人李白曾有诗篇进行高度赞扬:“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山,掩泪悲千古”。如果从梁孝王算起的话,足有八代九王及王后葬于此,这些罕见的地下墓葬皇宫被当今的中外学者们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在壁画墓的发掘中具有重大的发现,就是墓室彩色巨幅壁画《四神图》,它的发现成为我国唯一一幅西汉早期的墓室壁画,具有重大研究价值。经学者研究表明,该壁画的形成年代比敦煌壁画还要早630多年。《四神图》彩色大型壁画出土于芒砀山柿园壁画墓[1]。芒砀山柿园壁画墓俗称柿园汉墓,位于永城市芒砀山的保安山东南部的余坡,全长达米。全墓由墓道、甬道、主室、巷道以及各个侧室组成,墓室内建有排水系统。墓道长60米、宽米,分东、西两段;西段长30米,位于山体之上,地面全部用褐色纯净土夯筑;东段为凿山而建,南北两壁上下垂直;在墓道的尽头、甬道门前,有一东西长米、南北宽米、深米的长方形石坑。东段墓道内用长方形石块封填。甬道东西全长米、南北宽米、高米。甬道口设有门道。门道进深米、南北宽米、高米;甬道呈斜坡状,西高东低,顶与底平行倾斜,南北两壁垂直;甬道尽头有设一长米、高米的平底墓室门道,门道内墓室门的结构与墓门相同。

《四神图》彩色大型壁画位于主室顶部,从西端向东宽米,南北长米,面积平方米。“壁画主要内容包括:青龙、白虎、朱雀、怪兽、灵芝、云气纹等。在黑、白、绿、红四色构成的画面上,奇禽异兽、瑞鸟祥云,各有不同的寓意和象征。其中青龙处在中间的显要位置,占整个壁画面积的一半以上,龙头顶长角,长须飘飘,张口吐舌,舌尖卷一怪兽。龙翼丰满,两前足一踏云气一足踏翼,两后足一接朱雀尾一足生花朵,尾端伸出一株长茎花,满身鳞纹”[2]。朱雀绘制于龙身中段的东侧,口衔龙角,胫生花苞,背部装饰圆点纹样,足踏在边框上。白虎绘于龙身的西侧,足踏云气,仰首张口,欲吞一灵芝草。怪兽位于画面的南端,头作鸭嘴形,长颈,满身鱼鳞纹,背长巨刺,尾巴似鱼。画面所要表达的涵义是快乐、祥和、生机盎然,或许代表着墓室主人对死后幸福的美好向往与祈求,同时也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昌盛、和谐以及国富民强的盛世面貌。

西汉晚期的壁画墓

西汉晚期,壁画开始在中等规模的砖室墓中逐渐出现并流行。目前发现的西汉晚期壁画墓主要集中在西安和洛阳两地,主要有洛阳卜千秋壁画墓、洛阳烧沟61号壁画墓、洛阳浅井头壁画墓、西安交大壁画墓、西安理工大学壁画墓等,其中西安交通大学西汉壁画墓壁画最为典型。此壁画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的校园内,在西汉时期它属于上林苑的东部方位,墓葬坐北朝南,平面呈‘古’字形,由斜坡墓道、东西两耳室和主室几部分组成。

2011年,笔者就西安交通大学西汉壁画墓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3]。墓道全长米,上口的宽度为米,底部的宽度为1米。耳室平面呈长方形,位于墓道东西的两侧,主室平面呈长方形,南北深米、东西宽米、高米。墓门位于南壁的中间,宽米、残高米,原装配有木质门,门框前设有竖砖的保护。壁画直接绘制于主室内部的四壁和顶部,底色的处理分为两层,最下面的一层为白色,上面的一层是赭石色。保存下来的面积大约24平方米。在墓室的中部有一周红色菱形装饰带,把壁画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部分的幕顶为天象图壁画,下部的四周绘制流云和动物图像。上部的壁画主要包括券顶和后壁的上部两部分。券顶部分以天象图和仙鹤、彩云为主,天象图绘以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象与星辰相配,内外各有两个大的同心圆圈。在星辰圈的中间南北一线,南边有一直经30厘米的朱红色太阳,中间还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金乌。北边同样有一圈黑色的轮廓线,中间绘制玉兔和蟾蜍。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彩绘‘S’形的四方连续图案(云彩图案),云彩之间配有白色、黑色的仙鹤。在星辰圈之外也布满了云彩和仙鹤。后壁的上部画面呈半圆形,正中间绘有动物,头似鹿角,身体的部位由于时间流逝已经残缺不全。其东西两侧有两只相对上飞的仙鹤,下部有一只卧倒的鹿。下部壁画包括墓室的四壁,均绘制有‘S’形的流云纹,云纹之间绘有各种动物和飞禽,各具情态,栩栩如生。

西安曲江池壁画墓,位于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西曲村西南约1公里处,是1985年发现的一座壁画墓。墓葬坐西面南,平面呈“甲”子形,由墓道、甬道、耳室、墓室组成,全长米、深米。壁画绘于墓圹第一层台阶以上及墓道第一层台阶以上,用料为白色粉状物,其内容多是食草类动物,其大小与实物相同。壁画轮廓清晰,线条洗练,风格粗狂豪放,造型生动,内容别具一格,在汉代墓葬壁画中也极为罕见。

汉代墓室壁画与汉代丧葬文化

中国的丧葬文化与许多传统礼仪一样,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逐渐形成的,而各个时期的丧葬文化又因其背后的经济、政治、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对于古人来说,丧葬并不是单纯地安葬死者,而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伦理规范和阶级秩序。汉代的墓室壁画在形式上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先秦两汉的思想和信仰的影响,结合当时观念、思想、习俗等形成了具有时代性的画像图式。先秦时期的思想观念、信仰内容广泛,直接影响到汉代人对天、对生死、对鬼神的看法,也是形成墓室壁画具体内容与结构的基本背景。

《易系辞上》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4]。可见汉代以前,中国人已经以“天”为尊。《礼记郊特性》曰:“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5]。汉代人对天的崇拜与注重,从两汉墓葬出现的数幅天象图壁画可以得到充分反映。汉墓中出现的大量羽翼仙人以及羽翼神兽的绘像、雕塑等,与汉代流行的.升仙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值得注意的还有汉墓中的“天门”形象。屈原《楚辞九歌大司命》中提到:“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所谓天门即天上之门,要登上天之门都要通过这道门。湖南马沙马王堆一、三号墓出土的两幅“T”形绯衣帛画就是典型的代表,分为天上、人间和地下三个部分。陕西旬邑县百子村一号东汉壁画墓后室后壁中间绘有一个很特别的“T”形图案,图案由黄、红两种颜色组成,门框用红线勾勒,然后用深赭黄色涂抹在门面上,被称之为“天门”图案。

在汉代流行的谶纬思想与董仲舒“天人感应”、“神权神授”论的影响下,汉代人也普遍相信上天会借助文字或图像向世人预示祸福吉凶,也会向仁君显示祥瑞的图像,这是祥瑞图在汉代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汉代人视墓室为死后安乐之处,或称之为现世家居的翻版,甚至墓室内的布局结构、家居用品、室内装饰等都要一应俱全。因此,墓室内出现了令后世瞩目的墓室壁画以及不同题材的画像装饰。从复杂结构中可以看出,汉墓一方面象征宇宙,上置天界星辰与神像、下置人间各种生活景况;另一方面又是人死后的居处,被刻意装修成阳宅家居的模样,有的分前堂后室,有的绘画或雕刻以象征天井。对汉代人来说,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这是基于人死而灵魂不灭的观念。汉代人对天上世界有很多美丽的联想,认为这个缤纷的天界是人死后灵魂理想的归宿。汉代人对死后的阴间世界则显得很抗拒,有关的文字和图画都不多,墓室内也罕见相关画像的描绘,这个地下世界的画面相对模糊。汉代人对天界、对天界内的天象神灵敬畏有加,但对阴间地府的恶鬼则避而远之。

墓室壁画在汉代墓葬中的作用或地位与画像石或画像砖相近,概括地讲包括三方面:图像式的墓葬记铭;记载或叙述具体场景与情节;记录或折射具有时代意义的观念。“图像式的墓葬记铭”:墓室壁画是一种舍文字而取图像形式的记铭,提供了比文字更为具体的形象画面。尤其是在记叙墓主的生平事迹方面,以及表彰其成就和品德的作用上,比文字形式的墓葬记铭更具体和更有感染力。但由于没有形成一种固定的形制,还不能称作“墓志”。从在墓葬内“标志墓主”的作用上看,它们与后来的墓志有相近之处,可以算是墓志的先声。

火葬和土葬作为中国传统的丧葬办法,较之天葬、水葬、树葬等丧葬办法较为先进、也较符合传统文化的内在含义,所以被较大范围的人们所接受。清朝入关之前,中原地区的汉民族在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讲究“死者为大、入土为安”,一般奉行土葬的习俗;偏居关外的女真族因为游牧特点,居住地点不固定等因素而更适应简便、快捷的火葬办法。清朝入关以后,满族成为中原地区的统治阶层,在汉民族思想文化的巨大影响下,清朝统治者一改本民族的丧葬习俗,将火葬改为土葬,并为此制定了严苛的刑法予以明确。二十世纪开始,火葬因为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等因素而开始被世界各地所提倡,我国的火葬习俗由来已久,根据考古资料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境内就已经出现火葬现象。但火葬又因为与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思想观念相违背,儒家认为火葬乃身后之戮,是十分残忍和大逆不道的事情,所以在中原汉人中不易流行。而对于儒家文化中“众生必死,死必归土”、“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的观念则更容易被汉民族接受,所以中原地区一般以土葬为主。土葬坟茔然而距离中原较远的周边地区的民族,如在女真族中,则往往通行火葬。少数民族推行火葬习俗的历史文献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墨子·节葬》中对于秦国周边的义渠国丧葬习俗记载:“秦之西义渠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土葬习俗的历史同样悠久,据考证,土葬习俗起源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有了明显的尊卑贵贱的等级差别。至秦汉时期,统治者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由,禁民火葬,土葬遂成为汉民族的通用葬式,并世代沿袭。土葬制度的形成同人们的文化观念有着直接关系,战国末年所成《礼运》一书记载: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古人认为人死后形体埋入地下,脱离形体的灵魂才可以归于天。随着历史的发展,土葬繁琐复杂的仪式也成为封建等级社会礼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被统治阶层大家推崇,以进一步凸显等级分明的统治观念。作为本民族的传统习俗,满族人死后,一般情况下是“人死焚化之后,将骨灰置于锦缎袋或布袋中,然后移入瓮罐内,通常为两罐,将罐口对接套在一起,埋在地下。”也就是奉行火葬的习俗。努尔哈赤、皇太极甚至顺治皇帝等清初帝王都有明确的历史文献记载能够证明他们驾崩后奉行的就是火葬。01清初时期,清朝皇室乃至满洲贵族阶层的火葬情况努尔哈赤时代和清代前期的满洲,主要是沿袭金代女真人的火葬习俗,即焚尸而埋骨灰的复合葬。《建州闻见录·礼俗》中就曾经记载了当时旅居后金的朝鲜人所见过的满族火葬情形:死则翌日举之于野而焚之。其时,子孙族类咸聚会,宰牛马,或哭或食,蒙白二三日除之。清崇德八年,皇太极突然崩逝于盛京后宫,《清实录·世祖实录》中就详细记载了皇太极的盛大葬礼,根据《清实录》中的记载看来,皇太极身后依然奉行了火葬习俗:诸王等近焚塌前举哀,焚化御衣及陈设等物,丙寅葬大行皇帝。中宫太后率众妃及公主等诣焚化处举哀。毕,捧御体安放金宫内,置御案之上,跪献三爵,行三扣头礼。内大臣、辅国将军、锡翰捧金宫由中阶升陵殿,奉安于地宫。葬毕,陈设祭物,荐名昭陵。记录只的“金宫”就类似于现今社会的骨灰盒,这表明皇太极被葬入皇陵之前是被火化了以后再行安葬的。皇太极作为清朝的建立者,乃系清朝的最高统治者,他所使用的丧葬办法最能代表当时关外满族的丧葬习俗。由此可见,火葬在皇太极驾崩之时,仍然是满族奉行的主要丧葬习俗。另外,通过对清朝历史文献的研读和分析,可以看出,除了清朝皇室,满族贵族阶层等有大多奉行火葬的民族习惯,甚至专门就爵位、官职的等级不同而制定了不同的丧葬规定:和硕亲王薨,停丧于家,俟造坟完,方出殡,期年而化;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停丧五月出殡,七月而化;固山贝子以下,公以上,停丧三月出殡,五月而化;官民停丧一月出殡,三月而化。由此可以看出,在诸王贝勒和满洲贵族阶层,自亲王爵位到普通旗民,按照规定全部奉行“化”也就是“烧”的丧葬规定。对于满族奉行火葬习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民族传统的沿袭清朝前期的火葬与沿袭辽、金女真人火葬习俗有着很大关系,金代女真人受到契丹人的影响,对于火葬办法极为推崇,明清时期的女真族人延续了这种丧葬传统,并逐渐将其作为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加以发扬广大而逐渐取代了较为落后的树葬、水葬甚至兽葬等习俗。2、游牧民族生活习惯所致女真族自祖先开始便以游牧狩猎为主,逐水而居的生活决定了他们并没有规定的居住区域,采用火葬的办法能够让不断迁徙的女真人更方便快捷的处理死者尸体,并将骨灰随身携带以便于祭祀。游牧民族形象3、清初时期战事频繁导致明末清初时期的女真人所在区域,因为努尔哈赤的存在而战火不断、战事频频。统一建州女真、统一女真三部而后建立后金政权,同明朝对抗,都伴随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频繁的军事行动就会出现大量的阵亡将士,而机动性极强的军事行动又决定了军队不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在将士葬礼上,八旗兵在无法携带尸体长途跋涉的情况下,只能将死者火化后带着他们的遗骨返回故里,然后再安葬他们的遗骨。对于战争中阵亡将士不得不使用火葬办法处理的现象,乾隆皇帝曾经给予过说明:“本朝肇迹关东,以师兵为营卫,迁徙无常。遇父母之丧,弃之不忍,携之不能,故用火化。”清朝入关以后直到至清康熙朝之间,是满族丧葬文化和中原地区汉民族丧葬文化强烈的对碰和融合期。但各个方面都不如汉文化先进、系统、理性的满族文化很快被同化。在汉族传统文化的冲击下,满族社会进入封建化过程的快速发展阶段。满族固有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满族丧葬文化也深受影响。汉族儒家思想认为人死后最理想的归宿应该是土葬。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加上当时的战事逐渐减少,满族也由火葬的葬俗逐步转为土葬。02清朝时期,从火葬向土葬的转化清朝入关以后,在治国政策和法律制度方面大多承袭明朝旧制,对于丧葬制度的管理规定也基本依照了前明王朝的成例。《大清律辑注·礼律·丧葬》记载:“其从尊长遗言,将尸烧化及弃置水中者,杖一百。从卑幼,并减二等”由此可见,早在顺治朝,清朝统治阶层就已经将土葬作为法定丧葬制度列入了国家管理层面,并对于火葬的旧俗予以较为严厉的惩罚。但是,该条仅是因袭明律,并没有真正得以实施。火葬作为满足历史悠久的民族丧葬习俗,和中原地区被强制“剃发易服”一样,一时间是无法彻底改变的!再加上,中原地区的汉民族也并不是全部奉行土葬的习俗,明末清初的“三大儒”之一顾炎武所著《日知录》就曾经对中原地区的火葬习俗有过相关记载:火葬之俗,盛行于江南。《禁火葬录》中也曾记载刑部侍郎钱宝廉奏折中对于南方火葬习俗的描述:“火葬之习,浙江杭、嘉、湖三府皆有之,而莫盛于嘉属之石门、桐乡等县。”在上述原因的影响下,清顺治年间对于土葬的丧葬制度规定和推行并没有收到明显的成效。所以,清朝统治阶层在顺治五年又将土葬的推行制度予以了缓冲:“其有愿从旧制焚化者,听之。凡发引焚葬,俱不得过所定之期。不及期者,听从其便。”顺治九年再次更定祭葬礼,特议定了火葬制度:“官民停丧一月而殡,三月而化,不许逾期。如有在定期内出殡焚化者,听。上坟亦听其便。”由此可见,在顺治朝时期,满族统治阶层在面对本民族丧葬习俗和中原地区汉民族丧葬习俗的选择上曾经一度犹豫或者碍于皇权统治的综合考虑,既不想放弃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又在汉文化的巨大冲击和影响下土葬在传统文化中的有利地位和影响予以推崇中原地区的汉民族对于火葬的排斥最具代表性的就属顾炎武所著《日知录》中对于火葬违背“孝道”的说明:“为迁其亲之尸而动之也,况可得而火之邪,举其尸而畀之火,惨虐之极无复之道,虽蚩尤作五虐之法,商纣为炮烙之刑,皆施之于生前,未至戮之于死后也。生身父母遭此身后之大戮邪,震久切痛心。人之焚其亲,不孝之大者也。”火葬焚化尸骸的做法与汉族固有的文化传统相抵触,一直深受社会秉礼重孝的士绅们所抨击。汉族以保存先人遗体为孝,儒家伦理亦强调慎终追远、事死如事生,在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下,火化祖先尸体是不孝的、残忍的行为。统治者在接受传统儒家文化之后开始对火葬习俗进行反思,并对原有的火葬习俗逐步改变直至明令禁止。顺治皇帝以后的康熙皇帝对于火葬、土葬之别并没有做出过明确的规定,想必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康熙皇帝也对满族和汉族之间丧葬习俗的不同出现了矛盾心理。雍正朝时期,雍正皇帝和其父康熙皇帝抱有同样的态度,只是不断调整和改变火葬、土葬的限定人群和限定期限,只不过在康熙皇帝驾崩后首先奉行土葬的做法来看,清朝统治阶层已经开始全面接受汉民族的土葬方式。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驾崩于圆明园,初一继位的乾隆皇帝立马发布了一则关于丧葬制度的上谕:“朕思人子事亲送死最为大事,岂可不因时定制而痛自猛省乎。嗣后除远乡贫人不能扶柩回里,不得已携骨归葬者,姑听不禁外,其余一概不许火化。倘有犯者,按律治罪,族长及佐领等隐匿不报,一并处分。”而后,随着乾隆皇帝的这则上谕被写入《大清律例》,在国家层面上,火葬被清廷明令禁止,而土葬成为唯一的丧葬习俗。03清朝统治阶层改变本民族习俗,火葬向土葬改变的原因探究火葬主要存在于清入关之前以及入关之初的一段时间内,从顺治朝到雍正朝,土葬这一丧葬形式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律化,乾隆年间,土葬已成为最主要的丧葬形式,但火葬却又未完全消失。清朝入关以后,为了避免满族文化和习俗被强大的汉文化所同化,强制推行“剃发易服”乃至“禁止缠足”等严重伤害中原地区民族感情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政策。但为何独独在丧葬制度上,主动向中原地区汉民族的土葬习俗靠拢,甚至将之上升到法律化,严令禁止本民族的火葬呢?1、满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剧烈碰撞就满族“逐水而居”、“不断迁徙”的游牧特性而言,火葬乃系满族入关之前最佳的丧葬方式。而且,根据乾隆皇帝对于入关前,满族奉行火葬习俗的说明,彼时的火葬乃系“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这说明入关后的清朝统治阶层已经逐步认识到了火葬乃系民族陋习,在汉文化的严重影响下,对于汉族土葬习俗越来越认可。儒家传统文化中认为的“死者为大、入土为安”并不是泛泛之谈,而是迎合清朝皇权统治中“仁孝”治国之根本的。在满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剧烈碰撞中,汉文化因为历史悠久,更系统、更先进的优势而逐步走向主导地位,这并不是清朝统治阶层几项硬性规定就能改变和废黜的。丧葬制度作为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服饰、发型等不同,他和孝道、伦理、纲常等紧紧联系在一起而成为汉民族必须坚持的文化。眼见于此,清朝统治阶层不得不做出让步,让土葬成为国家主流丧葬制度,代替本民族的三张传统——火葬。2、国家富强、战事逐步减少清朝入关以后,经过多尔衮和顺治皇帝对中原地区的武力平定;康熙皇帝开启的“康熙盛世”;雍正皇帝十三年的殚精竭虑、死而后已;乾隆皇帝继位时,清朝综合国力走向了巅峰状态,国家富庶、百姓安乐个土葬制度的推广提供了必要条件。一方面,国家的稳定繁荣、全国的统一使得皇室、贵族、百姓都有了固定的居所,甚至士兵也不会像战争时期那样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这为土葬的实行提供了客观可能性及良好的经济后盾。另一方面,随着战争的减少乃至消失,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渐趋增多,且更加趋向于自觉。在此期间的丧葬制度并不以统治者的权利意识而改变,而是依据自然的“优胜劣汰”和“文化信仰”辨识淘汰。就当时的文化背景而言,土葬明显更合乎人们对于“孝道”的认知。3、清朝统治阶层维护皇权统治的政治需要土葬的实行,伴随着等级森严、制度明确的丧葬流程和陵墓规制,这也让丧葬制度成为了封建宗法社会等级制的重要体现,土葬制度下的墓葬保留了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以及权势,使得等级制度更加森严,代表着满族封建化进程在加快。所以,土葬制度的推行能够进一步凸显清朝统治阶层的权威性和合法性,这对于巩固清朝皇权统治,从传统文化方面进一步彰显对汉民族的征服和统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清朝入关之前奉行火葬制度有其民族特性的制约因素,更有传统习俗的承继和发扬,但入关后,面对中原地区以“孝”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冲击下,清朝统治阶层明智的将丧葬制度逐步由火葬向土葬转化,并在国家层面予以法律化、制度化明确。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更是清朝统治阶层出于维护皇权统治的妥协性选择。参考文献:《墨子·节葬》、《礼运》、《建州闻见录·礼俗》、《清实录·世祖实录》、《大清律辑注·礼律·丧葬》、《日知录》、《禁火葬录》、《大清律例》、《清代丧葬制度研究》、《论清代丧葬制度的渊源和演变》、《清代满族丧葬习俗变迁》、《清代丧葬法律及习俗》

春节习俗研究论文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佛山的春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了。主要的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按历代习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来自:作文大全“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像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来源:作文网 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了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进了门,首先要对象说不同的祝福语。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我要三百字,你这三万字都有了

春节就是春天的节日,分三个论点

情人节刚过,也祝你春节可以左拥右抱,抱着平安,拥着健康,搂着温馨,牵着财运,开心度过每一天,新年快乐!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