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园艺学报主编

发布时间:

园艺学报主编

1曾勉,李曙轩.中国栽培芸薹属的初步研究.中国园艺专刊,1942(2):1—32.2李曙轩等.α-萘乙酸对花椰菜贮藏期的影响(英文).美国园艺学报,1947(49):367—369.3李曙轩.东方梨的分类.美国园艺学报,1948(51):152—156.4李曙轩.蕾期授粉对某些中国芸薹属植物授粉和F,代果实发育的影响(英文).美国园艺学报,1948(52):435—440.5李曙轩.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椰菜和甘蓝贮藏期间脱叶的影响(英文).密歇根大学农业技术文集,1949:216.6李曙轩.2,4-D对于大白菜脱叶的影响.农业学报,1952(1):53—56.7李曙轩.几种鳞茎类蔬菜叶部的比较解剖.植物学报,1952(1):1—7.8李曙轩.大蒜鳞茎形成和蒜薹发育的研究.中国科学(外文版),1953(2):152—164.9李曙轩,寿诚学.春化与光照对于大蒜的鳞茎形成与蒜薹发育的影响.植物学报,1954(4):337—352.10李曙轩,寿诚学.植物生长刺激物对于番茄落花及结实的影响.植物学报,1954(1):17—30.11李曙轩,曾勉.豇豆的分类.植物学报,1954(2):133—142.12李曙轩等.萝卜生长的研究.植物学报,1955(2):101—116.13李曙轩.植物生长刺激剂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14李曙轩.落花、落果与落叶.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15李曙轩,寿诚学.春化及光照对于白菜及芥菜发育的影响.植物学报,1957(1):7—28.16李曙轩.李式军.白菜的花芽分化与叶球形成.中国农业科学,1964(6):36—40.17李曙轩,吕荣欣.生姜根状茎形成的研究.植物学报,1964(2):162—167.18李曙轩,蒋有条,叶自新.茄子的大田群体结构与光能利用.园艺学报,1965(3):135—146.19李曙轩,傅炳通.大白菜的扦插繁殖及影响成活的因素.园艺学报,1979(1):33—42.20李曙轩,傅炳通.黄瓜及瓠瓜的性别表现与激素控制.植物生理学报,1979(1):83—92.21李曙轩.蔬菜栽培生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2李曙轩(浙江农业大学)主编.蔬菜栽培学总论.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23李曙轩(浙江农业大学)主编.蔬菜栽培学各论(南方本).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24李曙轩.瓠瓜雌雄性别的激素控制.科学通报,1981(8):1135—1136.25李曙轩,曹寿椿(主编).现代蔬菜科学丛书.(12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986.26李曙轩,裘文达.大白菜的腋芽组织培养繁殖种子.园艺学报,1983(1):41—44.27李曙轩,叶自新,胡军.大白菜叶球形成与生化变化的研究.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6(1):11—18.28李曙轩.蔬菜的营养学.自然科学年鉴.1986(3):358.29李曙轩.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农业生产.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30李曙轩.植物生长调节剂与蔬菜生产.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李树德(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所长)1929年7月生,北京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1956年-1960年在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园艺系果蔬育种教研室读研究生,获苏联生物学副博士学位。1953年-1955年在华北农业科学院研究所园艺系蔬菜研究室工作。1962年-1970年和1978年后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所工作;1960年-1962年和1970年-1978年下放在北京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工作。60年代以后先后任番茄品种选育项目主持人、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长、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还兼任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顾问,中国地膜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花卉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食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展览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发明奖评委会特邀审查员,《园艺学报》主编,《中国蔬菜》主编,日本国科学基金会国际奖国外推荐人,农业部蔬菜专家顾问组组长,农业部、轻工业部罐藏番茄加工适应性研究协作组主持人。任六五、七五国家科技攻关蔬菜新品种选育技术课题第一主持人,八五第二主持人,农业部重点课题蔬菜花卉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主持人。多年来主持、参加番茄育种研究工作,先后育成北京10号、早粉2号、大粉1号、大粉2号、大黄1号、蔬研11号、中蔬4号、中蔬5号、中蔬6号、中杂4号等10余个番茄新品种。其中早粉2号是我国最早育成、推广面积最大的早熟粉果品种。代替了国外引入的早熟品种,并成为早熟番茄育种的优良亲本,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一项。参与对全国番茄病毒病毒源鉴定及株系分化研究。1997年该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他任所领导期间,在中国农科院率先开展科技体制改革,为本所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74年以来倡导并与其他领导一起组织了全国蔬菜科研协作攻关,全国蔬菜杂种利用科研协作,对推动这些方面的研究和推广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负?quot;六五、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蔬菜新品种选育技术课题,对改善我国蔬菜生产和供应,减少农药污染有重要意义,大大提高了我国蔬菜抗病育种工作水平。1997年,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授予他中华农业科教奖、农业科研奖。他主持或参加撰写的专著10部,发表论文50余篇,主要有:《中国蔬菜栽培学》、《中国农业百科全书o蔬菜卷》、《中国主要蔬菜抗病育种进展》、《中国农业科技四十年》以及《中国蔬菜科学技术发展战略设想》、《蔬菜科技和生产现状及其建议》等,其中《中国蔬菜栽培学》一书1990年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园艺学报编辑加工

《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科技报》、《中国乳业》、《甘肃畜牧兽医》、《中国畜牧兽医》、《吉林畜牧兽医》园艺花卉类《中国蔬菜》 《蔬菜》 《中国园艺文摘》 《温室园艺》农学农作物类《中国农业气象》 《作物学报》 《中国种业》 《云南植物研究》粮油食品类《农产品加工》 《绿色食品》 《食品科学》 《中国食物与营养》林业类《中国林业教育》 《林业科技开发》 《中国城市林业》 《世界竹藤通讯》农资农机类《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包装与食品机械》《农民日报》、《中国农村经济》水产渔业海洋类《中国水产文摘》 《中国水产科学》 《中国观赏鱼》 《北京水产》农业报纸、杂志、农书1.报纸《农学报》《农学报》创刊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报社地址在上海。它是反映我国农业的第一份报纸。初为半月刊,翌年改为旬刊,每卷(期)25~30页,用连史纸石印。光绪三十一年终止,共出315卷。该报主持者有罗振玉、蒋伯斧等人。报道内容涉及农、林、牧、渔等,尤以蚕桑和茶叶的篇幅较大。《沪郊农民报》、《农民日报》《沪郊农民报》创刊于1950年初,1951年底停刊,1958年初复刊。四开四版,五天一期,后改每周出两期。由中共上海市委郊区工作委员会主办;主编田野。报道内容主要是上海市农村工作及农业生产等。数月后该报改名为《农民日报》,发行量10万份。由中共上海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主办。总编许思潮、副总编田野。1960年上半年停刊,转办内部刊物《农村工作》。《解放日报市郊版》《解放日报市郊版》试刊于1978年7月1日,10月1日起正式出版,1987年底停刊。四开四版,周二发行。由解放日报社主办,历届负责人有贾安坤、龚心瀚、宋超等。报道内容有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农村的方针政策;郊区农村贯彻执行方针政策的经验和典型;农民群众的关心热点和农事动态等。《上海农垦报》《上海农垦报》创刊于1982年。由中共上海市农场管理局委员会、上海市农场管理局主办。主编纪少华。该报四开四版、周报。主要反映上海农垦系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信息、经验等。《上海郊区报》《上海郊区报》创刊于1988年7月1日。由中共上海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办,总编朱振天。该报四开四版,每周刊出两次。主要反映郊区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发展农村经济的经验;重要农事活动的动态等。1990年7月1日改名为《东方城乡报》。《上海科技报农村版》《上海科技报农村版》创办于1987年,由市农业委员会、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科协联合主办,主编姜聚光。主要内容为传播农业科技信息,报道农业科技新闻。1988年因《上海郊区报》创办而停办。2.杂志《农村改进》《农村改进》杂志创刊于民国23年(1934年)11月20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附设漕河泾农学团编印。创刊号刊出了《参加第二次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感想》、《沪西农村未来的危机》、《高桥农村改进区实习工作报告》、《沪西园艺场实习工作报告》等文章。只出刊一期。《土壤肥料与农业》《土壤肥料与农业》杂志创刊于民国32年(1943年)11月。季刊。该杂志为中国肥料普及会主办的农业学术性刊物,着重登载土壤、肥料方面的科技论文。主编铁明。刊出四期后停办。《化肥工业》《化肥工业》杂志初名《化学肥料》,创刊于1958年10月。月刊。1959年改名为《化工研究技术》,1960年又改名为《化学肥料技术指导》。1963~1965年,改名为《化工技术资料化肥专业分册》,双月刊。1966年起,又改名为《化学肥料工业》。1974年,定名为《化肥工业》。该杂志报道氮肥、磷肥、钾肥、复混肥、微肥、叶面肥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肥方法和肥料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同时介绍国外化肥工业的现代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由化学工业部上海化工研究所主办。《上海农业科技》《上海农业科技》创刊于1971年5月。原名《农业科技简报》,半月刊。1973年3月,改名为《农业科技通讯》,月刊。1977年1月,定名为《上海农业科技》。1980年2月,改为双月刊。该杂志坚持普及与提高、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反映上海地区农业科技成果。由上海市农学会、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主编徐开智。《科学种田》、《当代农业》《科学种田》,创刊于1972年2月,月刊。是一本集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刊物。主要介绍上海郊区及长江三角洲农村实行科学种田的新技术、新经验,同时,介绍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动态和基本知识。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辑出版。1987年,改名为《当代农业》。历任主编有施正书、黄彰栋、王模。1989年起转给江苏省农林厅编辑出版。《农药译丛》《农药译丛》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由上海农药研究所主办。主要介绍国外农药生产和使用的动态和技术。主编王能五。《食用菌》《食用菌》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农业部农业局、中国食用菌技术开发集团联合主办。该杂志着重报道食用菌生产、科研的新经验和新成果。主编张甫安。《上海农村经济》《上海农村经济》创刊1979年,季刊。1986年公开发行后改为双月刊。由上海市农村经济学会主办,主编陈锡根。该杂志主要介绍上海农村工作、农业经济的动态和经验。《上海农学院学报》《上海农学院学报》创刊于1983年5月,季刊。该刊是由上海农学院在编辑出版《上海农学院科技资料》的基础上办起来的,主要报道上海农业高等教学与生产相结合进行农业科学研究的成果。《上海农业学报》《上海农业学报》创刊于1985年2月,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上海市农学会联合主办。主编徐新春。该杂志着重刊载上海农业科研和生产领域的科技论文,反映农业科研和生产的新成果。《杂草学报》《杂草学报》创刊于1987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杂草研究会联合主办。主编张泽溥。该杂志主要刊出上海及全国农田杂草的调查、研究的动态和成果、农田杂草的防除经验、化学除草剂新品种介绍等。《上海蔬菜》《上海蔬菜》创刊于1987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联合主办。主编陈恩平。该杂志报道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蔬菜科技和生产流通领域的新经验和新成果,指导蔬菜生产现代化建设。《上海农业》《上海农业》创刊于1988年,季刊。由上海市农业局主办。主编先后由王祖德、陈正玄担任。该杂志着重刊载上海农业生产的适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农业经营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农业适度规模与农田设施建设、农林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新经验,指导郊区农业生产。国内相关刊物《大豆科学》 《分子植物育种》 《麦类作物学报》 《棉花学报》《中国棉花》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遗传学报》《遗传》 《玉米科学》 《园艺学报》 /《杂交水稻》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植物学报》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水稻科学》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金陵科技学院是2005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由金陵职业大学和南京农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本科院校。 学院占地2900亩,校舍面积35万平米,在校生12000余人,学科覆盖工、农、经、管、文、法、艺七大类,本、专科专业50余个。学院内设商学、人文、艺术、信息技术、机电工程、建筑工程、园艺、动物科学、综合技术等9个系(院)以及基础课部、国际技术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同时利用国外资金举办独立学院--龙蟠学院。 中文名:金陵科技学院简称:金科院校训:厚德兴业创办时间:1958年类别:公立大学学校类型:综合主管部门:江苏省教育厅现任校长:聂影主要院系:商学、人文、艺术、信息技术、机电工程、建筑工程、园艺等。学生人数:19000余人(2010年)教职工人数:1000人(2010年)目录近年金陵科技学院录取分数线学校简介基础设备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学院系部行政机构院系介绍商学院人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园艺学院龙蟠学院公共基础课教学部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现任领导党委书记 陈小虎校长 聂影副校长 刘卫东副校长 宋丁全副校长 谢培苏副校长 鲁宇红副校长 冯年华就业状况校园论坛-望心湖办学体制对外合作图书馆简介近年金陵科技学院录取分数线学校简介基础设备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学院系部行政机构院系介绍商学院人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园艺学院龙蟠学院公共基础课教学部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现任领导党委书记 陈小虎校长 聂影副校长 刘卫东副校长 宋丁全副校长 谢培苏副校长 鲁宇红副校长 冯年华就业状况校园论坛-望心湖办学体制对外合作图书馆简介展开 近年金陵科技学院录取分数线录取分数线专业分数线 高考科目: 文科理科生源地: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青海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西藏新疆内蒙古海南福建甘肃港澳台年份: 20092008200720062005年份最低最高平均投档录取人数录取批次2011--513509--2本科二批2009489511500--2本科二批2008513513513--1本科二批2007492493492--2本科二批2006536536536--1本科二批2006536536536--1本科二、三批专业大类专业小类专业名称最低最高平均暂无数据编辑本段学校简介金陵科技学院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金陵科技学院是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于2002年筹建、2005年正式成立的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前身是新中国第一所职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和1958年成立、1984年复建的南京市农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 金陵科技学院的本科院校。 学院占地1600亩,校舍面积35万平米,在校生18000余人,学科覆盖工、农、经、管、文、法、艺七大类,本、专科专业50余个。学院内设商学、人文、艺术、信息技术、机电工程、建筑工程、园艺、动物科学、综合技术等9个系(院)以及基础课部、国际技术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同时利用国外资金举办独立学院--龙蟠学院。 近几年来,学院有9个被遴选为国家、省级教改试点专业、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教务处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30余项,在全国各大出版社出版教材160余部。 编辑本段基础设备金陵科技学院是2002年6月,经教育部和省市政府批准,由原南京市金陵职业大学和南京市农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建有江宁、幕府和白下三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600亩,校舍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馆藏图书近120万册,仪器设备总值约亿元。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000多人,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00余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占30%。拥有一批全国优秀教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和学术造诣较深的学科带头人,数十名教师被选拔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培养对象。 学校现有商学院、人文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艺术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龙蟠学院(公有民办)等11个二级学院,另有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公共基础课部等教学单位。 学校的学科涵盖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农学等五大学科门类,开设了40多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现有会计学、设计艺术学、蔬菜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预防兽医学等5个校级重点学科和结构工程、旅游管理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企业管理、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中国古典文献学、通信与信息系统、金融学等10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会计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会计学、设计艺术学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等 5个省级特色专业;有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另外,古籍修复专业是国内本科段最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 建有电子电工、经济管理、建筑智能化三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担部、省市级等科研课题200多项,获得部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40多项,一批科技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金陵科技学院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性、教学型”的办学定位和“立足南京、服务江苏、辐射长三角”的区域服务定位,确立了“国际有影响、国内有地位的应用科技大学”长远建设目标,确立了“特色办学,质量强校,人才兴校,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以能力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应用性、融合性、职业性、开放性和创新性(一本二主五性)”的教育理念,目前拥有电子电工、经济管理、建筑智能化三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坚持走产学研结合、国际合作的新型办学之路,彰显应用特色,谋求科学发展,不断完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面向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多年来,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欢迎,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 学校一贯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自1995年起,先后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法国、奥地利、荷兰等国家的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培养具有开放思维、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校先后荣获“南京市文明单位”、“建设新南京有功单位”、“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学校教务处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学校工会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编辑本段办学特色学院多年坚持面向社会经济,培养实用人才的办学方针,奉行以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作为办学最高准则,以社会评价作为办学水平高低、人才质量优劣的最终标准,以服务经济、贡献社会作为学院自身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办学三原则,构建市场导向,产学结合、国际合作的办学模式,形成应用性、实践性、国际化、信息化的办学特色。 校园图片(18张)学院以“厚德兴业”为校训,崇尚艰苦奋斗、改革创新、争进一流的精神,倡导认准方向就坚决干,干,就干一流的行为准则,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办学20多年来,学院大批的毕业生铸就了金科院学生肯干、能干、实干和富有创新的精神,创业的志气,创造的能力的三干加三创的社会形象。 学校不断推进产学合作深度,与企业共建专业指导委员会,研讨专业设置、选择教学内容、聘任教师和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学校既设有机械、电气、电子、电信、建筑、会计、金融、商务、法律、服装、园艺等一批传统专业,又设有信息技术、影视动画、视光学技术、珠宝首饰、楼宇智能控制、旅游饭店管理物流管理、观赏农业等新兴专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学校根据现场一线的需求,组织教学内容,力求学生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实践能力强。学校还根据某些职业岗位对技能的多方面需求,开展主辅修的双专业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扎实肯干、团队精神的培养,学校不仅在校内建立各种实验室、 学校活动图片(20张)仿真实训基地,而且在160余个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置学生于工程实践和岗位实务环境,锻炼学生的现场实际工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运动会图片(6张)学校以“三率”:综合素质达标率、双证率、就业率作为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标准,要求学生不仅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证书,同时具有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市场取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使毕业以“长实践、擅合作、上手快”而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越来越多的学生勇于自主创业,带动他人就业。 编辑本段师资力量校之兴衰,系于教师。学校本着"外引内扶"的原则,吸引、聘请学术造诣深、能主持学 金陵科技学院科建设的专家,包括海外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培养力度,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如设立优秀人才津贴、选送骨干教师出国深造、规定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具备研究生学历等。 为保证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学校对于师资队伍提出“个体双师、群体专兼”的要求,即教师除具有教学职称外,还应具有相关行业的技术职称。学校鼓励系部走企业化的办学道路,利用教师专业特长,建立相关的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的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政劵研究所、律师事务所、建筑设计研究院、服装设计中心、影视动画设计所、实验实习工厂等。 此外,学校要求各专业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社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把实际工作岗位对专业理论和实践的要求以及经济技术发展的动态带到课堂确保学生所学为企业所用。 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00余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占30%。拥有一批全国优秀教师、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和学术造诣较深的学科带头人,数十名教师被选拔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培养对象。 编辑本段学院系部 商学院园艺学院人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龙蟠学院艺术学院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公共基础部编辑本段行政机构 党委办公室(统战部)党委组织部 党委宣传部纪委(监察室)院长办公室团 委工 会保卫处教务处人事处(人才中心)财务处(国资处)审计处后勤管理处科研处基建处学报编辑部设备处发展规划处(高教所)学生工作处(部)人武部招生就业指导处图书馆离退休工作处国际交流处农业科技培训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后勤总公司编辑本段院系介绍商学院商学院是金陵科技学院办学规模最大的二级学院,现有在校生2000余人,为满足经济发展对财经管理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商学院先后开办了会计学、国际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管理、国际贸易、金融、证券投资、投资与理财、 金陵科技学院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20多个专业,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万余人。就业岗位分布于国家中央直属机关、省、市、县级机关及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各级银行、证券、保险公司,大中型股份有限公司、三资企业、外贸公司、咨询管理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民营企业等其它各类型的企业单位。 商学院建有功能齐全、规模可观的综合实训基地,各系都拥有专业的实训室,其中会计电算化实训室、金融投资全真模拟实训室、企业信息管理实训室、管理决策全真模拟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以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创出了高等应用教育的特色。商学院还与南京市税务局、南京市政公用局、金碟公司南京有限公司、华泰证券公司以及各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了多处校外实习基地。 人文学院人文学院是金陵科技学院办学规模较大的人文社会科学类二级学院,开设行政管理、旅游管理、古典文献(古籍修复)、对外汉语等本科专业,现代秘书、经济信息管理、法律事务等专科专业,其中,旅游管理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学院还承担着全校各专业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人文素质教育公共课的教学任务。学院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944人。 学院下设公共管理系、旅游管理系、中文系、古典文献系、信息资源管理系、法律系、思政教研部等6系1部,教职工总数为8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1人,占;讲师54人,占;博士、硕士69人,占。2名教师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名教师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3名教师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学院建有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实验中心,下设办公自动化、文献修复、模拟法庭、模拟驾驶、旅游管理等分实验室和普通话培训测试站;还与江苏省、南京市的行政、司法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共建了3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学院各专业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 近3年来,本院教师主持或参与完成11项省部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8部,发表论文170余篇,获得各级奖励29项,其中2项成果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成果获江苏省高等教育科研成果奖,5项成果获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目前在研课题17项,其中省部级课题6项。 经过几年的建设,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走向社会后,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近3年,毕业生协议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 国际教育学院积极发展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借鉴发达国家技术教育的先进模式和丰富经验,强化自身办学特色,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技术人才,1995年金陵科技学院率先创办了国际教育学院,并迅速汇入全球化潮流。 经过几年的发展,金陵科技学院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先后与澳大利亚(QUT,BNIT)、加拿大(SENECA)、新西兰(AUT)、荷兰(STENDEN)与美国(SUNY Cobleskill)的有关院校合作,开设了中澳国际商务,中澳国际会计,中澳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中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加影视动画设计、中新电气工程、中荷市场营销、中美生物技术等多个专业,已有500多名学生分别赴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新西兰、荷兰与美国继续学业,其中有近400名学生已经完成本科的学习,大部分在国继续深造,包括就读国际知名大学的硕士学位或在当地就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交流与合作使国际教育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学院的专业设置国际化、培养模式现代化、人才素质综合化,教育、教学内容具有前瞻性,毕业学生具有较强的对应性和充分的能力发展空间。学院教师皆为外国文教专家,拥有专业和外语双重素质,富有责任心和创新意识,积极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国际化的应用型优质人才。 信息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是承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教学、培养适应高科技发展的IT及相关行业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地,是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机构。 材料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是根据学校学科建设需要而在原视光学技术学院和珠宝首饰学院基础上重新组建的学院,现下设材料系、视光工程系、珠宝系,材料工程学院现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眼视光技术等专业,突出前沿性、应用性、基础性。 材料工程学院是一个不断开拓进取、富于创新、充满活力的学院,现有教师31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7名,博士11名,硕士14名。教师专业基础扎实、治学严谨、工作负责,教学手段新颖、完善,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学院下设教学实验中心,共有26个专业实验室,设备资产达1000余万元,包括分光光度计、磁力搅拌器、台式高速离心机、超声清洗仪、微粒分析仪、旋转蒸发仪、金相显微镜、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注射成型机、压力成型机、V棱镜折射仪、偏光显微镜、万能电子拉力机、数字阿贝折射仪、数字阿贝折射仪、红外光谱仪、液相色谱仪、全自动手持式电脑验光仪、裂隙灯、角膜曲率仪、立体玉雕机、自动测金仪、钻石标本等先进实验设备。 学院坚持产学研结合,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镇江万新光学眼镜有限公司、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江苏海之美工程材料有限公司、上海舒曼光学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和就业岗位要求为依据,以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重点,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适销对路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历届学生就业率均达到100%,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肯定和欢迎。 珠宝首饰学院是国内首个专门从事珠宝首饰教育研究的学院,招生计划纳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和全国成人高等教育计划。专门培养从事珠宝首饰设计、加工、鉴定、营销的国家急缺高级专业人才。同时面向社会提供珠宝玉石鉴定及咨询服务。雄厚的办学师资是珠宝首饰学院建设江苏省特色专业的可靠保证。珠宝首饰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 20 余名,并聘请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英国FGA主考官、原中国地质大学常务副校长陈钟惠教授任名誉专业负责人。珠宝首饰学院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技能的训练,建设了宝石加工、鉴定等多个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条件,并在多家鉴定机构、大型商场和大型珠宝公司设立校外实训基地。 材料工程学院将加大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加快教学科研的平台建设,尽快建成具有特色优势的高水平材料学院。 园艺学院园艺学院是我校最早建立的院部之一,现有教工51人,专任教师35人;具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15人,其中正教授3人;具博士学位研究生3人,具硕士学位研究生19人,在读硕士7人,在读博士13人。“双师型”教师19人,在校学生近1000人。现开设全日制园艺、园林2个本科专业,园林技术、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2个专科专业;设置成人教育园艺、园林2个本科专业。学院内设园艺系、风景园林系、专业基础课教学部3个教学单位,以及园艺学院实验中心和园艺学院综合办公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400多万元,其中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达20多台(套)。设有金陵科技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园艺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能够承担蔬菜工、插花工、绿化工等10多个工种的初、中、高三个等级的职业技能鉴定。 办学近30年来,园艺学院积极极实践“一本、二主、五性”(以能力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应用性、融合性、职业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人才培养理念,为南京市、江苏省培养了近3000名园艺、园林等各类专业人才,他们中大部分已成为园艺业、园林业的管理和技术骨干。 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园艺学院老师积极投身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先后主持校级以上科研(教研)项目30多项,获得部(省)、市级、校级成果20多项。园艺学院的教师走遍了南京市的各个郊县,把“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及时送给农村、农民,为新农村建设、都市农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园艺学院全体教职工正以饱满的热情勤奋工作,为把我校建设成“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应用科技大学”而奋斗。 龙蟠学院是首批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由金陵科技学院于1999年创办的公有民办学院。龙蟠学院依托母体金陵科技学院的办学优势和资源,以其先进的办学理念、灵活的民办机制、鲜明的办学特色、严格的管理、优良的学风、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赢得了社会和广大考生及家长的普遍认可和广泛赞誉。目前开设了40余个应用特性强、深受社会欢迎的本科专业,在校生规模4500余人。 公共基础课教学部始终坚持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以“稳定教学秩序、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任务,围绕本科建设加强教研和科研工作,鼓励教师以科研促进教研、继而促进教学。公共基础课教学部确立了“吸引人才,加强培养,教研结合,整体推进”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28%,具有博、硕士学位的教师占48%,有1位教师被列入江苏省“青蓝工程”。 建筑工程学院自1980年开办建筑学、工民建、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城市建设等五个专业始,于1981年和1982年开办了建筑学本科班、道路桥梁本科班;于1982年开办了土木工程本科班;于1987年开办了建筑施工管理专业的对口招生班;1994年开办了建筑设计(含室内设计)专业;于1999年开办了工程造价、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专业;于2000年开办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双专科;桥梁工程/计算机应用双专科;于2001年和2002年同南京工业大学联办本科——工程管理专业;于2002年开办建筑经济/计算机应用双专科;于2003年又开办了城市景观设计专业;于2005年随着学校的摘筹,又恢复了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到2005年,建筑工程学院已为江苏省培养了数千名全日制应用型专门人才。建筑工程学院现有建筑学教研室,建筑工程教研室,城市建设教研室,工程管理教研室,力学教研室等5个教研室;并有1个实训部和1个建筑工程检测与试验中心。 机电工程学院下设机械工程教研室、电气工程教研室、楼宇智能化教研室、汽车工程教研室和机电一体化教研室等。自80年开始创办“机械制造”本科专业以来,先后开办了“机械设备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检测技术”、“现代汽车技术与营销”、“现代制冷技术与管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制造管理技术”、“电机与电器”等本、专科专业。并创出了“机械设备及其自动化”、楼宇智能化等校重点、特色专业。 机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是金陵科技学院一个建制早、基础扎实、各项管理规范、教学条件优良的综合性工科二级学院。目前机电工程学院下设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楼宇智能系、汽车工程系四个系和实验中心以及机电研究所和楼宇智能工程处等教学科研机构。机电学院1980年开始创办机械制造本科专业,开办本科教育的历史已近三十年,先后开办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现代汽车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楼宇智能化”等本、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 机电工程学院紧随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潮流,构建了具有同类高校较高水准的较为完善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拥有机械实验中心、电气实验中心、汽车实验中心和智能楼宇等四个实验中心,良好的实训设施为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增强就业竞争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机电工程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业务素质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0余名,其中正、副教授1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者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 近三十年来,机电工程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由于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适应就业需要的多种技能,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用人单位的肯定和欢迎,各专业本、专科毕业生均供不应求。

其实没有什么主观不主观,楼主感兴趣可以多查一查金科的资料。很客观的说,楼主关注这所学校并提问应该也是第一次听说它,这就说明金科是不出名的,中国的大学现在如果论教学质量,论学术氛围,论大学宗旨,几乎都可以说是0分,无论它是名校也好不出名的学校也好。所以只能比什么1比名气 ok金科很吃亏 除非它能和中科院攀上亲戚。2比硬件 这也是我们相对褒扬的 金科有不错的宿舍和图书馆 幕府也新建好了3比大师 准确说就是名士大家 两院院士 那么金科又很吃亏 没有!但是就算学校有也一般和你没关系,因为他不一定教你!4比师资 好吧,这个无法比,你有可能在一所学校中既碰到你喜欢的老师又碰到你不喜欢的老师,所以怎么说呢?楼主选学校 肯定是根据自己的成绩选 成绩在那 自然有对应的学校,而这些学校集中起来则都是半斤八两,金科院所对应学生报考的分数段就在于此,往年一般在335到345间 今年大约应该在330到340间。所以楼主选择以及我们对您的提问给出的回答都会是主观的,作为金科人,我希望我们的学校的生源越来越好,也希望更多优秀的学生可以加入金科来与我们一同前进,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学校的差距也是在这的,并不是主观不主观的说法。赞扬也好,批评也好,所有给出答案的人都是以个人的经历来回答的,而每所学校都有着自己的问题,因为大学都是很大的,每年招几千人,每个人所获得的教育质量和机遇机会也各不同,自然感受也不同。所以简而言之,楼主现在选学校,自然是先找出自己差不多可以考上的学校,集中起来,然后在根据自己喜欢的专业,自己未来愿意求职发展的地域,个人对学校或地区的喜好等等集中判断来选择。好与不好都是有参照性的,并且学习在个人大学只是平台,我们能给予准确回答的只有他硬性的标准。

有姓氏:松始祖:黄帝孙颛顼玄孙皋陶子伯益后人。分类:避难改姓郡望:东莞郡:汉代的城阳郡,晋代改为东莞郡,治所在今山东省沂水县东北,辖县共有八个,包括今天的沂南、蒙阴、沂源、临朐等地。堂号:松姓的主要堂号有:“泰山堂”等。地望分布:山东省沂水县一带松姓源出有三:1、松姓的起源与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和松树的故事而产生的。据《史记·秦本纪》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的记载,原来,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不可一世,曾经带着朝中的大小官员前呼后拥,浩浩荡荡亲登泰山祭天,等办完立石、封祠祀一连串的为自己歌功颂德的“例行公事”后,不料在下山途中突然间下起倾盆大雨,而山上却没有一个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正好山上有五棵大松树,枝叶繁茂,围起来像个大亭子,于是秦始皇就跑到松树下躲雨。不久风息雨停,秦始皇很高兴,认为这棵大树护驾有功,就当场赏封五棵松树为“五大夫松”。那时随秦始皇上山的官员,有些都还没有得过皇帝的封号,就沾松树的光,也跟着以松为姓,世代相传。再此后,就有居于泰山的人便以“五大夫松”的“松”字为姓氏,称松姓,世代相传。松氏的望族居东莞郡(今山东省莒县)。2、出自清代满族改姓。清兵入关后,有满族旗人改汉姓松氏。如武英殿大学士松筠,原为蒙古正蓝旗人,玛拉特氏。3、公姓改为松姓。因为公姓称呼时有些不方便,因此有人就将公姓改成了松姓。松姓名人松 筠:字湘浦,蒙古正蓝旗人。廉直坦易,脱略文法,不随时俯仰,屡起屡蹶。嘉庆年间官做到武英殿大学士,卒谥文清,他一生疾恶如仇,在和珅面前从来不屈服,所以就被久留边远地区任职,“在藏凡五年”。他笃信佛教,尤其喜欢拜拂,每次入寺院,总要留些书法,他最喜欢写大虎字,著有《品节录》、《绥服记略》、《伊梨总统事略》等书。松会能:1938年7月生。贵州黎平县人。贵州省农科院信息所副研究员。《农技服务》杂志常务副主编、广告负责人、记者,《贵州农业科学》编委、编辑部主任,《西南农业学报》编委、贵州编辑室编辑,贵州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贵州省科委科技期刊审读员。主要成果:1958年起在贵州省农科院植保所从事果蔬科研工作。先后在《园艺学报》、《广西植物》等期刊发表《苹果、梨、桃一年生枝剪截反应的相关性》等多篇学术论文,部分论文被收入英国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CABI光盘文摘数据库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198O年起组织、参与完成了1600多万字的期刊编辑出版任务,另撰写大量农业科学技术文章。负责编辑的《贵州农业科学》1989年被中国农学会评为全国优秀期刊并于1993年获贵州省农科院三等成果奖,《农技服务》1992年获贵州省农科院三等成果奖并于1996年被评为全省优秀期刊及获贵州省科委、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授予优秀期刊一等奖。曾先后5次获省农科院先进工作者奖,1986年被省科委授予科技情报搜集加工报道奖,1996年被评为贵州省科技情报(信息)先进工作者。1997年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在北京授予“银牛奖”。

园艺学报2021s2

根据全国985和211大学名单可知:东北农业大学是211大学,但不是985大学。全国共有115所211大学,39所985大学,其中黑龙江有4所211大学,1所985大学,目前985和211大学建设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东北农业大学(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EAU),简称为“东北农大”,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省属特色高水平大学,“援疆学科建设计划”,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学校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先后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国家高等教育部、国家农业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截至2022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设有16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拥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5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1487人,全日制在校生31107人,其中研究生6436人、本科生24340人、外国留学生251人。院系专业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16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开设75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3月,学校专任教师1417人,其中教授333人、副教授48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912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09人。现有“万人计划”入选者15人(含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12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7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8人、讲座教授3人,青年“龙江学者”2人,博士生导师22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植物学课程教学团队(2009年,胡宝忠)、兽医临床教学团队(2008年,王洪斌)国家级教学名师:王洪斌等“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王洪斌“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向文胜、付强、刘忠华、姜毓君、张颖“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向文胜、张颖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向文胜、张颖、付强、刘忠华、姜毓君、王相晶、韩英鹏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杨德光、向文胜、张颖、张淑珍黑龙江省级教学团队:应用化学教学团队(2009,,叶非)、农科数学课程群教学团队(2010,孟军)、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教学团队(2009,赵奎军)、土地资源管理教学团队(2010,雷国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2008)教学建设质量工程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重点专业30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黑龙江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项目2项(涵盖8个专业),黑龙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学、生物技术、农业水利工程、园艺、动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拔尖创新型):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复合应用型):农学、园艺、农业水利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乳品工程“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动物科学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农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植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乳品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东北农业大学-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兰西县种猪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绥化大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大宗蔬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兰西生猪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西甜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精品课程:兽医外科学、动物生物化学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保险与生活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乳与健康、生命教育(1~7讲)、大豆与人类健康(1~5讲)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外科学教学成果2017年,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学科建设截至2021年3月,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二级学科),2个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群(二级学科),10个黑龙江省级一级重点学科;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畜牧学、作物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草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乳品工业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市食品产业研究院重点学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畜牧学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基础兽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二级学科):蔬菜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临床兽医学农业部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群:新型农业装备制造产业、绿色食品生产与加工黑龙江省级一级重点学科: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园艺学、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学位授予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畜牧学、作物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草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博士点:兽医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畜牧学、作物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草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植物保护、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学位硕士点:工程(生物工程)、兽医、工商管理(MBA)、会计(MPACC)、农业(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推广、农业资源利用)、金融等科研平台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区域试验站,3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2个农业部科研基地,设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是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首批建设院校之一。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寒地小浆果开发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创新团队:乳酸菌代谢调控与发酵剂制造技术、大豆遗传育种与分子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寒地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生理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北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鸡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区域试验站:农业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东北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动物疫病病原生物学东北科学观测实验站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农业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黑龙江省级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北方寒地现代农业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动物疾病防控技术与制剂创制、北方寒地园艺作物遗传育种与设施栽培重点实验室、牧草种质资源与育种重点实验室、小浆果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高寒地区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实验动物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监控重点实验室、北方寒地农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寒地农业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寒地风景园林植物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饲料营养重点实验室、生物乳业重点实验室、动物群发性疾病监测和防治重点实验室、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寒地作物品种改良与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寒地黑土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寒地蔬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功能基因重点实验室、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其他省部级研究中心: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乳品标准化中心、全国乳品信息中心、农业部农业生物基因检测中心、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黑龙江省农业生物基因检测中心、黑龙江省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研究中心、黑龙江省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黑龙江省优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研发平台研究成果截至2019年3月,学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32项。学术资源截至2019年3月,学校主办的期刊有:《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国马铃薯》《饲料博览》《中国乳品工业》《乳品与人类》《农业经济与管理》《大豆科技》。《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并被CABI、CA、CSCD等中国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曾获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等奖项。馆藏资源据2019年4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数据显示,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有各类文献资源200余万册,其中印刷版文献140余万册,电子图书66万余册。印刷本文献中含中外文图书近120万册,中外文学术期刊及报纸2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20个。订阅中外文学术期刊刊及报纸2000余种。馆藏中有文渊阁版《四库全书》一套,《续修四库全书》一套。馆藏文献已经形成以学校重点学科和研究型文献为主,电子文献资源覆盖相关学科的馆藏体系。先后购买清华同方、北京万方和重庆维普等中文数据库,Agricola、FSTA、EBSC0、Springer、CA等外文数据库,购买书生、超星电子图书66万册,自建了“大豆”、“奶牛乳业”、“学位论文”等特色数据库。合作交流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设有教育部赴俄留学培训基地,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大学校长论坛中方秘书处单位,先后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的60多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联系,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211哦,东北农业大学非985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全国高等学校信息可知,丽水学院是公办大学。

学院介绍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的处州师范学堂。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在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和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的基础上升格更名为丽水学院,2017年10月,学校被列为浙江省“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1月,被浙江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第二批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

是丽水最高学府和唯一的本科院校,是浙江省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由浙江理工大学牵头,宁波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共同参与,对口帮扶丽水学院。

截至2021年9月,校园占地面积亩,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下设8个二级学院,有47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医学等学科门类,24个高职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300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0000人。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9月,学校设有8个二级学院,另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华侨学院、创业学院、中国(丽水)两山学院、丽水市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教学科研机构。开办47个本科专业。

截至2021年9月,校园占地面积亩,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下设8个二级学院,有47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医学等学科门类,24个高职专科专业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9月,该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2万册,期刊2000余种,电子图书万册,拥有硕博论文278万余篇,已建成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1100人,其中教授97人,博士200人,教育部民族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1人,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9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4人,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3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9月,省级优势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建有院士工作站1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护理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光源与照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园艺、音乐学、口腔医学、计算机技术与科学、电子商务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实验中心、化学化工实验中心

丽水学院省级重点专业:

园林、化学、旅游管理

丽水学院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汉语言文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思想政治教育。

丽水学院省级精品课程:

普通物理学、中国古代文学、多媒体技术、遗传学、中学语文教学法、旅游会计、旅游规划与开发、动物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师口语、分析化学、油画风景写生、视唱练耳、C语言程序设计、植物生理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拥有浙江省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3个、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5个、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建设项目5个、市级重点学科4个。

丽水市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地方文化研究与应用)、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基础医学。

学术研究

截至2021年9月,该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研究院1个、校级研究中心3个、校级研究所15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9月,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29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4项。

学术期刊

《丽水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9月30日,原名《教学与研究》,2004年10月,学报更名为《丽水学院学报》,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每年一、三、四、六期刊登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二、五期刊登自然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是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是《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生物学报文摘》固定引用期刊,《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物理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

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释义:创意源于丽水的青山绿水,这里山水秀丽、人杰地灵。水,孕育滋养万物,象征学院博大的胸襟,宏伟的气度,体现“有容乃大”的搞莫按摩。寓意丽水学院是一所学科全面、设置合理的求学育人殿堂。水,源远流长,象征学院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厚的人文气息。水,奔流不止,象征学院开放,现代的办学理念和积极进取、创新开拓的精神风貌。

学院荣誉

2006年,根据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下发的浙江省文明单位的复评结果,继续保留“浙江省省级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

2021年1月17日,丽水学院团委被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授予“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称号。

公办大学:通常是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举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比较高,有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经费支持,学费通常较便宜。

民办大学:通常是社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举办的大学,没有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经费支持,需要自筹资金办学,学费一般比较贵。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区别主要有性质不同、资金来源不同、举办者不同,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民办学校的本科专科学历是受国家认可的,学信网可查。

公办大学: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创办的大学,办学历史一般比较悠久,社会认可度较高。

二、资金来源不同

1、民办学校:资金来源,有个人自筹资金、个人智力投入(无资金投入)、个人和企业的投资、集资或入股以及捐资等。对于一个特定的民办学校来说,资金来源并不完全是单一的,可以是个人、集体、企业资金的混合。同时,非财政性经费并不排除国有资产的注入。

2、公办学校:政府财政拨款。

三、举办者不同

1、民办学校: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主要有公民个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集体经济组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

2、公办学校:国家政府部门。

1、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国防科工局与江苏省共建高校,也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是1900年创办的东吴大学,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

2、苏州科技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由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2017年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共建高校,同年获批江苏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2300亩,拥有石湖、江枫、天平三个校区,主校区石湖校区毗邻石湖水,坐拥上方山,环境优美,风景迤逦。学校拥有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3、常熟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苏州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两校合并为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首所省市共建省属本科高校。截至2021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建有东湖和东南两个校区。

4、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为苏州府官立农业学堂。根据2021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西园路校本部、东山校区和相城校区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616亩。

设有园艺科技学院、园林工程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智慧农业学院、环境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苏州农民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招生专业38个,面向全国17个省、自治区招生。

5、苏州职业大学

苏州市职业大学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前身为创办于1911年的苏州工业专科学校。

自1981年成立以来,秉承勤、勇、忠、信的校训,赢得了显著的社会声誉,成为区域品牌院校。截至2021年1月,学校有石湖、干将路、潭山和吏舍弄四个校区,占地面积1262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50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70余万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市职业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常熟理工学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州科技大学

园艺学报目录

2009年论文Duan K-X, Yang H-Q*, Ran K , You S-Z, Zhao H-Z, Jiang Q-Q. 2009.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stress-response member of the MAPK family in Malus hupehensis Rehd.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27: 69-78Gao H-J, Yang H-Q*, Wang J-X. 2009. Arginine metabolism in roots and leaves of apple (Malus domestica Borkh.): The tissue-specific formation of both nitric oxide and polyamines. Scientia Horticulturae,119 (2):147-152Han X-J, Yang H-Q*, Duan K-X, Zhang X-R, Zhao H-Z, You S-Z, Jiang Q-Q. 2009. Sodium nitroprusside promotes multiplic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Malus hupehensis in vitro plantlets.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96: 29-342008年论文目录Fan W-G, Yang H-Q*. 2008. Bioregulator effects on the root architecture of Malus hupehensis under different phosphate conditions. Acta Hort. (ISHS) 774:195-202Fan W-G, Yang H-Q*. 2008. Effects of phosphate uptake on root architecture of apple seedlings in water culture. Acta Horticulturae. 767:423-428Fan W-G, Yang H-Q*. 2008. Root architecture of apple trees under different soil conditions. Acta Hort. 767:417-422Jie Y-L, Yang H-Q*, Zhang L-Z, Luo X-S. 2008. The regulation of root pruning and soil water content affects apple leaf water use efficiency. Acta Hort. (ISHS) 767:345-350Yang H-Q, Jie Y-L, Li J, Shu H-R. 2008. The regulation of bioregulator to calcium absorption and its kinetics in apple rootstock roots. Acta Hort. (ISHS) 774:259-264Yang H-Q, Kaixuan Duan, Wei Zhang. 2008. Biology and physiology of Malus hupehensis for the apogamic plant resource. Acta Hort. (ISHS) 769:441-447Yuling Jie, Yang H-Q*, Zhang L-Z, Luo X-S. 2008. The diurnal change of leaf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six fruit trees. Acta Horticulturae, 767: 379-386Yuling Jie, Yang H-Q*, Zhao H-Z, Zhang, Li D-Q. 2008. Promotion of proline accumulation in apple leaves by bioregulators. Acta Horticulturae, 774: 237-242Zhao H-Z, Yang H-Q*. 2008. Exogenous polyamines alleviate the lipid peroxidation induced by cadmium chloride stress in Malus hupehensis Rehd. Scientia Horticulturae, 116(4): 442-447高华君,杨洪强*,张 伟. 2008. 一氧化氮在吲哚丁酸诱导平邑甜茶幼苗侧根形成中的作用.园艺学报,35 (2): 157-162高华君,杨洪强,杜方岭,赵海洲. 2008. 平邑甜茶幼苗生长过程中精氨酸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4(4): 774-778国 颖,杨洪强*. 2008. 高温对平邑甜茶幼苗生物发光与能量代谢的影响. 园艺学报.35 (1): 99-102韩小娇,杨洪强*,由淑贞,段凯旋,张鑫荣,赵海洲. 2008. 平邑甜茶叶片不定芽再生及NO的效应. 园艺学报,35 (3): 419-422接玉玲,张伟,杨洪强*. 2008. 有机物对苹果叶片脯氨酸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4(5)20-24冉 昆,马怀宇,杨洪强*. 2008.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类胱天蛋白酶研究进展. 西北植物学报. 28(12):2564-2570申为宝,杨洪强*,申 洁,乔海涛. 2008. 蚯蚓和EM对果园土壤镉吸附-解吸及苹果镉含量的影响. 园艺学报,35 (11): 1561-1566申为宝,杨洪强*. 2008. 蚯蚓和微生物对土壤养分和重金属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008,41(3):760-766孙旭东,杨洪强*,魏绍冲,徐慧妮,张鑫荣,段凯旋. 2008. 平邑甜茶新根扩展蛋白基因MhEXP1 的cDNA 全序列克隆及表达. 中国农业科学,41(5):1548-1553杨洪强,接玉玲. 世界有机农业现状与我国有机园艺发展策略. 园艺学报,35 (3): 447-454杨洪强.2008.有机果品生产特点及我国开发有机果品的优势.山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等编:现代农业创新与发展—中日现代农业创新论坛论文集。由淑贞,杨洪强*. 2008. 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及其生理功能. 西北植物学报.28(3)630-637张鑫荣,杨洪强*,隋 静,乔海涛,姜倩倩,冉 昆,由淑贞,张 龙. 2008. 葡萄根系钙处理对叶片镉伤害的保护作用. 园艺学报, 35(10): 1405-14102007年论文目录Fan Weiguo, Yang Hongqiang*. 2007. Nutrient deficiency affects root architecture of young seedlings of Malus hupehensis (Pamp) Rehd. under artificial medium cultivatio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6(3):296-303段凯旋,杨洪强*. 2007. 一氧化氮对铜、镉胁迫下平邑甜茶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23(10):104-109范伟国,杨洪强*,韩小娇. 2007. 低磷胁迫下平邑甜茶根构型与磷吸收特性的变化. 园艺学报,34(6):1341-1346范伟国,杨洪强*. 2007. 人工基质培养条件下营养亏缺对湖北海棠实生幼苗根构型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40(1):161-166马怀宇,肖静,杨洪强*.2007. 水分胁迫下湖北海棠根系线粒体及细胞死亡特性研究(英文). 园艺学报,34(3):549-554乔海涛,杨洪强*,范伟国,2007. 缺素环境中平邑甜茶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及硝态氮含量的变化.中国农学通报,23(10):114-117杨洪强,高华君.2007. 植物精氨酸及其代谢产物的生理功能.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33(1):1-82006年论文目录Li Jia Yang Hong-qiang*, Yan Tian-li Shu Huai-rui. Effect of Indole Butyric Acid on the transportation of stored calcium in Mulus hupehensis Rhed seedl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5(11):834-838范伟国,杨洪强*,2006. 果树根构型及其与营养和激素的关系. 果树学报,23(4):587-592接玉玲, 赵海洲, 张 伟, 杨洪强*, 李德全. 2006. 甜菜碱对干旱胁迫下湖北海棠超微弱发光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17 (12): 2394-2398刘高峰,杨洪强*,2006. 钙信使系统参与草酸对湖北海棠POD活性的诱导. 植物病理学报,36(2):158-162刘高峰,杨洪强*,张伟,马方放. 2006. 水杨酸对湖北海棠活性氧代谢及超微弱发光的影响. 园艺学报,33(1):118-121马方放,杨洪强*,2006. 磷对平邑甜茶根系质膜H+-ATPase活性的调控,山东农业科学,2006第4期,17-19马怀宇,杨洪强*. 2006. 外源H2O2对湖北海棠根系线粒体膜透性和细胞核DNA的影响.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32(5):551-556杨洪强,2006以有机农业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九三论坛---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论文集(九三学社中央社会服务部编,ISSN 1000-6850),2006,317-319张 伟, 杨洪强*, 接玉玲,李琦,赵海洲,张鑫荣. 2006. 脱落酸、水杨酸和草酸对苹果叶片脯氨酸的诱导效应. 园艺学报, 33(6):1175-1178张连忠,路克国,杨洪强*. 2006. 苹果幼树铜、镉分布特征与累积规律研究. 园艺学报,33(1):111-114张新华,杨洪强*,李富军,2006. 苹果果实超弱发光、乙烯释放和呼吸跃变对1-MCP的响应.中国食品学报,6(2):63-662005年论文目录Fan Weiguo, Yang Hongqiang*. 2005. Distribution of nutrition in apple tree under different soil status. In: CJ Li, FS Zhang, Dobermann et al edited, Plant nutrition for food security, human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Hong-qiang. 2005.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orticulture production by developing organic gardening. The proceedings of the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1): 377-384Yang Hong-Qiang, Jie Yu-Ling, Fan Wei-Guo, Zhang Wei, Huang Tian-Dong. 2005. Effect of nitrogen and auxins on apple root architecture. In: Zhaoling Zhu, Katsu Minami and Guangxi Xing edited, 3rd International Nitrogen Conference Contributed Papers, Science Press USA Hong-Qiang, Jie Yu-ling, Lee Jung-Myung, Choi . Effect of IBA and rootstocks on the content of mineral element in xylem sap of cucumber. In: CJ Li, FS Zhang, Dobermann et al edited, Plant nutrition for food security, human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Hongqiang, Li jia, Jie Yuling. 2005. The regulation of bioregulator to calcium absorption and Ca-ATPase in apple tree. In: CJ Li, FS Zhang, Dobermann et al edited, Plant nutrition for food security, human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Hong-Qiang, Yu-Ling. 2005. Uptake and transport of calcium in plant. J Plant physi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31(3):227-234Yang Hong-Qiang, Lee Jung-Myung. 2005. Content of NO and root activity of cucumber affected by graft and IBA. In: Zhaoling Zhu, Katsu Minami and Guangxi Xing edited, 3rd International Nitrogen Conference Contributed Papers, Science Press USA 姜林,杨洪强,刘高峰,束怀瑞. 2005. 4-(2'-呋喃甲基)氨基嘧啶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理活性. 化学研究与应用,17 (2):228-229刘高峰,杨洪强*. 2005. β-氨基丁酸对湖北海棠酶系活性和超微弱发光的诱导作用. 山东农业科学,2005,4:7-11杨洪强,接玉玲,李佳,贾文锁,张大鹏. 2005. 失水诱导苹果根系合成脱落酸的信号传递途径. 植物学通报(专刊):81杨洪强. 2005. 发展有机园艺,促进园艺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农学通报(专刊):271-275杨洪强. 2005. 吸收传统精华--通过有机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邓楠 主编:可持续发展:经济与环境(上册) . 同济大学出版社, P583-587张连忠,路克国,王宏伟,杨洪强*,冯立娟,杨吉华. 2005. 重金属和生物有机肥对苹果根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19(2):92-952004年论文目录Yang Hong-Qiang, Jie Yu-Ling, Jia Wen-Suo, Zhang Da-Peng, Z. 2004. The signaling cascades of water loss to abscisic acid accumulation in apple roots. Acta Hort. (ISHS) 636:221-226Yang Hong-Qiang, Jie Yu-Ling, Zhang Lian-Zhong, Cui Ming-Gang. 2004. The effect of iba on the Ca2+ absorption and Ca2+-ATPase activity and their ultracytochemical localization in apple roots. Acta Hort. (ISHS) 636:211-219Yang Hong-Qiang, Lee Jung-Myung. uptake and transport of calcium in horticultural plants, Research Collection of Institute of Llife Sciences & Resources Kyung Hee University,23:49~63李富军, 翟衡, 杨洪强, 张新华, 束怀瑞, 2004,1-MCP和AVG对肥城桃果实采后衰老的影响,果树学报, 21(3): 272-274李富军,翟衡,杨洪强. 2004. 1-MCP对苹果果实贮藏期间乙烯合成代谢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37(5):734-738李佳, 杨洪强*, 闫滨, 束怀瑞. 2004. 吲哚丁酸通过蛋白磷酸化激活湖北海棠根系Ca2+-ATP酶,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30(4): 449-454肖静,杨洪强*. 2004. 植物导管分子分化和形成的生理生化机制. 植物生理学通讯,40(2):141-146于明革, 杨洪强*, 刘高峰.2004. 壳聚糖对黄瓜萌芽种子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35(1):47-50张新华, 李富军, 杨洪强*, 2004,苹果成熟过程中超弱发光强度与果实跃变的关系, 农业机械学报, 35(6): 215-217张新华, 杨洪强*, 2004,植物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超微弱发光,植物生理学通讯, 40(1): 111-114张新华, 杨洪强*, 李富军, 张伟, 2004,杏花开放过程中超弱发光和ATP及活性氧含量的变化,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30(1): 41-44张新华, 杨洪强*, 李富军,2004,水分胁迫下苹果幼苗超弱发光及一些生理特性的变化,西北植物学报, 24(4): 720-7242003年论文目录Li Fu-Jun, Zhai Heng, Yang Hong-qiang, Zhang Xin-hua,Shu Huai-rui, Zhou Jie. 2003. Effect of 1-MCP on ethylene synthesis and metabolism of apple during storage.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1):1259-1265Yang Hongqiang, Jie Yuling, Liu Leiqin, Tan Wenyun. 2003. Regulation of abscisic acid and its biosynthesis inhibitors on pomegranate pollen germination and tube growth. Acta Horticulturae, 620:209-213高照全,王小伟, 魏钦平,杨洪强. 2003. 桃树不同部位调节贮存水的能力, 植物生理学通讯,39(5): 429-432高照全,魏钦平,张继祥,杨洪强*. 2003. 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34(1):129-133李富军,杨洪强,翟衡,束怀瑞. 2003. 1-甲基环丙烯延缓果实衰老作用机制研究综述,园艺学报, 30(3):361-364肖静,杨洪强. 2003.钙延缓果实衰老软化的生理机制,通讯作者,植物生理学通讯,39(4),380-383杨洪强,接玉玲. 2003. 植物MAPK及其在病原信号传递中的作用,植物病理学报,33(1):8-13杨洪强,梁小蛾. 2003. 高等植物中的CDPK及其生理生化功能,山东农业大学学报,34(2):284-288杨洪强,张连忠,戚今亮. 2003. 苹果砧木根系钙素吸收动力学研究,园艺学报,30(3):253-256于明革,杨洪强*.2003. 植物木质素及其生理学功能,山东农业大学学报,34(1):124-128张静,杨洪强*. 2003. 几丁质及其衍生物的生物活性与在农业中的应用,植物学通报,20(2):178-183张新华,杨洪强*,李富军. 2003. 肥城佛桃果实软化过程中的超弱发光及其与乙烯释放的关系,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报, 29(4):353-356张新华,杨洪强. 2003. 植物的超微弱发光.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34(4):605-6082002年论文目录Yang Hongqiang. Shu Huairui.. 2002. Research advance of apple root physiology. In: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Ed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Apple Symposium,287~294杨洪强,接玉玲,张连忠,崔明刚,罗新书,2002. 断根和剪枝对盆栽苹果叶片光合蒸腾及WUE的影响,园艺学报,29(3):197~202杨洪强,接玉玲. 2002. 植物脱落酸合成缺陷与反应敏感型突变体. 生命科学,14(1):20~22杨洪强,杨洪强,李佳,张静,张新华,肖静. 2002. 植物生长物质对苹果根系钙素吸收的调节. 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年报,杨洪强,接玉梅. 2002. 开发“绿色无公害食品”,突破“绿色贸易壁垒”. 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年报于明革,杨洪强,赵福庚,翟衡. 2002.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调控. 植物生理学通讯,38(5):493~4992001年论文目录接玉玲,杨洪强,张连忠,崔明刚,罗新书. 2001.土壤含水量与苹果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应用生态学报,12(3:705~710杨洪强, 张连忠, 李林光, 李军. 2001. 植物对土壤干旱的识别与逆境信使的产生和传输. 水土保持研究,8(3):72~76杨洪强,贾文锁,黄丛林,张大鹏. 2001. 蛋白磷酸化参与湖北海棠根系中水分胁迫诱导的ABA积累.科学通报,46(1):50~53杨洪强,贾文锁,黄丛林,张大鹏. 2001.植物水分胁迫信号识别与转导. 植物生理学通讯, 37(2):149~154杨洪强,接玉玲,李军. 2001.果树根系对地上部的调控及其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园艺学报, 28(suppl):603~608杨洪强,接玉玲,李林光. 2001. 园艺植物的根系限制及其应用. 园艺学报,2001,28(suppl):603~608杨洪强,接玉玲,束怀瑞. 2001. 尿素、IBA和有机物料对苹果幼树新根的诱导与调控,中国农业科学, 34(1):51~55杨洪强,接玉玲. 2001. 高等植物脱落酸生物合成及其信号转导研究进展,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92~98杨洪强,梁小娥. 2001. 蛋白激酶与植物逆境信号传递途径. 植物生理学通讯,37(3):185~191杨洪强,张连忠,李军. 2001. 草酸和硫酸亚铁能够诱导苹果树产生抗病性. 中国园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翟衡,管雪强,赵锦彪,李玉高,杨洪强. 2001. 葡萄根际线虫优势种类及其为害.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1(2):21-23张连忠,杨洪强,路克国. 2001. 几个新品种梨的授粉特性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8(3):82-83,105张连忠,杨洪强,路克国. 2001. 早期疏花对梨果实早期发育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8(3):93-94,1242000年以前的论文杨洪强,贾文锁,张大鹏,2000,水分胁迫下湖北海棠根系脂氧合酶活性与ABA积累的关系. 植物学报,42(3):244~248杨洪强,贾文锁,张大鹏. 2000. 失水对苹果新根ABA含量和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园艺学报. 27(2):79~84翟衡,管雪强,赵锦彪,郝玉金,杨洪强. 2000. 山葡萄及山欧杂种葡萄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的反应. 园艺学报,27 (3) : 182~186杨洪强,夏国海,接玉玲. 1998. 园艺植物果实碳素同化物代谢研究进展.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30(3):307-311杨洪强,夏国海,接玉玲.1998. 2,4-D和环割对苹果根系活力及多胺含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3(5):196~198夏国海, 宋尚伟, 孙守如, 杨洪强, 李元智. 1998. 高等植物碳素同化物装卸的激素调控进展.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33(2)杨洪强,接玉玲. 1997. 精胺对苹果花粉萌发和坐果的效应. 中国果树,4:23-24杨洪强,黄天栋. 1996. 多胺和精氨酸对苹果实生根系的影响. 植物学通报.13(1):51~53杨洪强,接玉玲,黄天栋,束怀瑞. 1996. 苹果幼树根系越冬期氮代谢及覆膜效应研究. 园艺学报,23(4):329~333杨洪强,接玉玲,黄天栋. 1996. 苹果幼树根系越冬期氮代谢及覆膜效应研究. 园艺学报,23(4):329~333杨洪强,接玉玲. 1996. 多胺与果树生长发育的关系.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27(4):514-520杨洪强, 黄天栋, 束怀瑞, 接玉玲. 1996. 植物生长素对苹果幼树发根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5(2):95-96杨洪强,黄天栋,束怀瑞. 1995. 2,4-D对苹果新根发生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 园艺学报, 22(1):88~91杨洪强,黄天栋,束怀瑞. 1995. 外源IBA和PAs对苹果幼树新根形成、多胺及核酸含量的影响.园艺学报, 22(2):123~126杨洪强,接玉玲,冷寿慈. 1995. 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初探. 中国果树, 1995(4):40-42杨洪强,周睿,王丽琴. 1995. 多胺与园艺植物果实生长发育的关系. 植物学通报, 12: 68~72杨洪强, 接玉玲.1995. 苹果新根内源生长素及其氧化酶特性研究.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论文集杨洪强,黄天栋,束怀瑞,接玉玲. 1995. 水分胁迫对苹果幼树内源多胺水平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4(3):93-94杨洪强,黄天栋,束怀瑞. 1994. 水分胁迫对苹果新根多胺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园艺学报. 21(3):295~297杨洪强,黄天栋,束怀瑞.1994. 苹果新根内源多胺周年形成动态研究. 园艺学报. 21(2):145~149杨洪强. 1994. 春夏之交苹果叶内多胺与核酸的代谢变化. 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冷寿慈,韩祥铭,杨洪强,骆洪义,于贤昌,陈学刚.1994.分层利用型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水土保持研究,1(2): 64-73李德生,杨洪强,吴庆鹉,韩祥铭,孙学剑,王玉起.1994. 综合利用型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水土保持研究,1(2):74-82韩祥铭,吴庆鹉,李桂林,杨洪强,杨全明,侯庆宝,齐家生. 1994. 循环利用型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水土保持研究,1(2):83-95李德生,李桂林,刘文彬,杨洪强,许慕农,张基民. 1994. 窝铺山区森林植被水土保持效益及资源植物开发利用途径的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1(2):96-109杨洪强,黄天栋.1993.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苹果叶片内源游离多胺积累的影响.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2):143-148

2016最新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农业科学 S 综合性农业科学 1.中国农业科学2.华北农学报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中国农业大学学报5.南京农业大学学报6.华中农业大学学报7.湖南农业大学学报8.西南农业学报9.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1.西北农业学报12.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3.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4.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5.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6.江苏农业学报17.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8.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1.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2.上海农业学报23.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4.新疆农业科学25.浙江农业学报26.江苏农业科学27.贵州农业科学28.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9.河南农业科学30.湖北农业科学31.东北农业大学学报32.广西农业生物科学(改名为: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33.吉林农业科学34.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5.广东农业科学36.广西农业科学(改名为:南方农业学报)37.中国农业科技导报38.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S1农业基础科学 1.土壤学报2.水土保持学报3.土壤4.土壤通报5.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6.中国农业气象7.中国土壤与肥料8.水土保持通报9.水土保持研究10.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1.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 农业工程 1.农业工程学报2.灌溉排水学报3.农业机械学报4.节水灌溉5.农机化研究6.中国沼气7.中国农村水利水电8.排灌机械(改名为:排灌机械工程学报)9.中国农机化 S3,S5农学(农艺学),农作物 1.作物学报2.中国水稻科学3.玉米科学4.棉花学报5.麦类作物学报6.草业学报7.中国油料作物学报8.杂交水稻9.大豆科学10.核农学报11.植物遗传资源学报12.分子植物育种13.种子14.作物杂志15.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S4 植物保护 1.植物病理学报2.中国生物防治(改名为:中国生物防治学报)3.植物保护学报4.植物保护5.农药学学报6.农药7.环境昆虫学报8.植保检疫9.中国植保导刊 S6 园艺 1.园艺学报2.果树学报3.中国蔬菜4.中国南方果树5.经济林研究6.北方园艺7.中国果树8.热带作物学报9.食用菌学报 S7 林业 1.林业科学2.林业科学研究3.北京林业大学学报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5.浙江林学院学报(改名为:浙江农林大学学报)6.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福建林学院学报8.世界林业研究9.西北林学院学报10.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1.浙江林业科技12.林业科技开发13.竹子研究汇刊14.中国森林病虫15.福建林业科技16.林业资源管理17.西部林业科学 S8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1.畜牧兽医学报2.中国兽医学报3.中国兽医科学4.中国预防兽医学报5.草地学报6.草业科学7.蚕业科学8.中国畜牧杂志9.中国兽医杂志10.动物医学进展11.中国草地学报12.动物营养学报13.黑龙江畜牧兽医14.畜牧与兽医15.中国家禽16.饲料工业17.中国饲料18.中国畜牧兽医19.家畜生态学报20.饲料研究 S9 水产,渔业 1.水产学报2.中国水产科学3.上海水产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海洋大学学报)4.海洋水产研究(改名为:渔业科学进展)5.淡水渔业6.海洋渔业7.水产科学8.大连水产学院学报(改名为:大连海洋大学学报)9.水生态学杂志10.南方水产(改名为:南方水产科学)11.渔业现代化12.科学养鱼13.水产科技情报

这个没有固定的名录。

2016农业类核心期刊有:

1、《中国农业科学》。

1960年创刊,是由中国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性半月刊。《中国农业科学》主要发表中国农牧业科学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重要科研成果和专题报告及各学科研究进展综述等。

2、《华北农学报》。

创刊于1962年,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主管,河北、北京、天津、山西、河南、内蒙古六省市农科院农学会主办的核心期刊。

《华北农学报》主要报道农业各学科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及科研简报,报道农业学术动态。《华北农学报》主要栏目包括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科研简报、专题研究等。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

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农业史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西部大开发研究,经济与管理、哲学、政治与法学、社会学、语言文学、历史学、中外文化研究等,其中“三农”问题研究、农业史研究、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和西部大开发研究是本刊的特色栏目。

4、《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创刊于1996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

主要刊登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农业机械工程、信息与电气工程、水利与土木工程及农业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和研究快报等。

5、《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创刊于1956年9月,是经中共江苏省委文化教育部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

主要刊登农业科学、植物保护、园艺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与工程、资源与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农业化学、农业工程等学科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论文、综述和研究简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北农学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农业科学

园艺学报几分

订阅网上可以订啊,订阅全年的话还有优惠的

序号 期刊名称 影响因子 1 PEDOSPHERE 2 土壤学报 3 自然资源学报 4 生态学报 5 应用生态学报 6 植物生态学报 7 土壤 8 环境科学 9 水土保持学报 10 作物学报 11 中国水稻科学 12 环境科学学报 13 生物多样性 14 遗传学报 15 玉米科学 16 中国环境科学 17 中国农业科学 18 资源科学 19 生态学杂志 20 生物磁学 21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2 生态环境 23 动物学报 24 植物病理学报 25 编辑学报 26 中国管理科学 27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8 园艺学报 29 环境科学研究 30 农村生态环境 31 昆虫学报 32 CELL RESEARCH 33 水生生物学报 34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35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36 中国生物防治 37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38 果树学报 39 安全与环境学报 40 管理科学学报 41 西北植物学报 42 昆虫知识 43 麦类作物学报 44 农业工程学报 45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46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47 中国科学C 48 生物工程学报 49 棉花学报 50 土壤通报 5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52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53 微生物学报 54 云南植物研究 55 病毒学报 56 人类学学报 57 大豆科学 58 茶业科学 59 浙江农业科学 60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61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6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63 兽类学报 64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65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66 上海环境科学 67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68 中国农业气象 69 遗传 70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71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72 植物学通报 73 武汉植物学研究 74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75 动物学研究 76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77 杂交水稻 78 海洋环境科学 79 植物保护学报 80 植物研究 81 中国土地科学 82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83 核农学报 84 华北农学报 85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86 江苏农业学报 87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88 微生物学通报 89 蚕业科学 90 植物保护 91 动物分类学报 92 昆虫天敌 93 农业现代化研究 94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9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96 中国病毒学 97 灌溉排水学报 98 动物学杂志 99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00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01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102 水土保持通报 103 中国烟草科学 104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05 环境污染与防治 106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07 化工环保 108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09 植物生理学通讯 110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11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112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13 生物物理学报 114 环境科学与技术 115 水处理技术 116 实验生物学报 117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18 工业水处理 119 水土保持研究 120 西南农业学报 121 生命科学研究 122 江苏农业科学 123 菌物学报 124 J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25 工业微生物 126 植物分类学报 127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128 福建农业学报 129 广西植物 130 中国麻业 131 浙江农业学报 132 农业机械学报 133 新疆农业科学 134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35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36 江西农业学报 137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38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139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140 环境工程 141 管理工程学报 142 中国农学通报 143 中国环境监测 144 上海农业学报 145 热带作物学报 146 北京农学院学报 147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48 激光生物学报 149 细胞生物学杂志 150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151 种子 152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153 情报学报 154 湖北农业科学 155 科学学研究 156 西北农业学报 157 生物技术通讯 158 数理统计与管理 159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60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161 中国沼气 162 四川动物 163 中国糖料 164 中国稻米 165 土壤肥料 166 中国蔬菜 167 植物检疫 168 辽宁农业科学 169 科研管理 170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171 广东农业科学 172 莱阳农学院学报 173 作物杂志 174 生命的化学 175 生物学杂志 176 工业用水与废水 177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78 特产研究 179 吉林农业科学 180 河南农业科学 181 环境保护科学 182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183 中国棉花 184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185 安徽农业科学 186 生命科学 187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188 贵州农业科学 189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190 饲料研究 191 河北林果研究 192 昆虫分类学报 193 陕西农业科学 194 中国南方果树 195 中国果树 196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具体需要订阅哪一种期刊,请到当地邮局查阅。邮局都有一个大本子记录当年出版的各类刊物。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办的科技期刊《园艺学报(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获得了首个影响因子,在36种园艺学科期刊中排名第15位,位于Q2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