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如果东莞理工学院的相关部门对毕业论文问卷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伪造的数据将会被发现。此外,如果学校要求学生提交原始数据,学校也可以根据原始数据来发现伪造的数据。
在高考志愿填报选择院校时,关于东莞理工学院是不是二本大学的问题是很多考生和家长所关心的。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东莞理工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学校简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东莞理工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教育部门并没有划分东莞理工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毕业证上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是几本只是民间的说法,到底是一本还是二本通常是根据该大学在各省份招生批次来决定的。
根据公开信息可知:
东莞理工学院在广东是本科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东莞理工学院是本科大学。(注:自2018年开始,广东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批)
如果你不是广东考生,东莞理工学院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二批招生的话,你也可以说东莞理工学院是二本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简介
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省东莞市的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首批”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中拉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共建成员、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伊拉斯谟世界项目、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省教育厅“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现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其中松山湖校区坐落在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占地1800多亩(含370亩国际合作创新区);莞城校区坐落在莞城区学院路251号,占地330多亩。学校建有17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18个学院、58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5个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拓展阅读:东莞理工学院王牌专业
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工商管理、能源与动力工程。
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管理、工业工程、汉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
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社会工作。
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工商管理。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省东莞市的第一所大学,它是一所非常年轻又具有活力的一所大学。筹办于1990年,至今还不够三十年的 历史 ,但是它的发展却比广东省内一些办学 历史 长久的高等院校要好很多。
东莞理工学院所在地东莞市,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第十二位,全国地级市第一位。东莞地理位置优越,地处珠三角,毗邻深圳、广州、香港等地。也正是因为有了地理位置和经济实力的强大,莞工才得以迅速的发展和提升。
东莞理工学院在全国高校排名大概为344名,是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是广东省的高水平理工大学建设高校,可以说它的发展是得到国家、省市政府大力支持的。
莞工设有15个二级学院共48个本科专业,其中有一部分专业在2017年在广东省是一本线招生的,现有广东省重点学科6个,分别为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东莞理工学院有莞城校区和松山湖两个校区,莞城校区比较小一点,环境相比于松山湖校区可能没什么优势,但是松山湖校区真的是又大又漂亮。
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十分完善,有各类奖学金和资助金。杨振宁是东莞理工学院的荣誉校长,并开设有杨振宁实验创新班等。可以说,在东莞理工肯努力学习的人,都能得到和很好的发展。录取分数大概排在广大广工广商之后,跟广金的分数线差不多。
东莞是以制造业出名的,素有世界工厂之称。所以东莞理工的理工类是比较好,当地大企业多,学校跟当地大企业都有在办学或者是就业上的合作。据有关数据显示,东莞理工毕业后留在东莞工作的大概有75%之多,说明这个城市也是非常具有魅力,而且适合大学生毕业工作生活 。 东莞理工学院在基础设备和师资力量方面都是很不错的,而且这几年得到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资金方面是不用愁了,设备于师资都在不断更新与提升。
如果分数线在广东省一本线上下的考生可以认真考虑一下东莞理工学院,无论是学校的地理位置还是师资力量都算不错,而且东莞理工学院还是处于一个上升期,发展速度可能没有深圳大学那么快,但是成为像深大第二却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省一所省市共建的本科院校,创办于1992年,2010年入选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 东莞理工学院现有松山湖和莞城两个校区,占地2210亩,建立了以工科为主,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现有在校生10700余人,学校建有16个教学实验中心。 排名参考:在校友会2018年广东省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东莞理工学院排在全国第229位,广东省第13位,办学层次为区域高水平大学。 在软科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榜中,东莞理工大学排名全国第434位。 东莞理工学院现有教职工1418人,博士52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462人,包括六位双聘,特聘院士。学校现有广东省重点学科6个,分别为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计算机应用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工程。以下是大学必备网推荐的东莞理工学院部分优势专业学科名单,供参考。 下表为东莞理工学院历年录取分数线参考(湖北理科) 东莞理工学院的建设目标为工科优势突出,应用特色鲜明,服务成效显著的国内高水平理工大学。(配图来自学校官网)
广东人,广州上大学,个人谈谈对东莞理工学院的认识,不吹不黑,知道什么讲什么。我们上大学时(七八年前),东莞理工学院可以说完全没存在感,我们甚至不知道存在这间学校,填志愿时看都没看过它。大学班上也有不少东莞人,但他们说只是实在考不上其他学校的人才会去读东莞理工。
东莞理工学院的实力其实相当普通,为什么?看看其官网介绍,1990年筹办、2002年升格为本科(此前为专科层次),2006年才有学士学位授予权(此前4年的本科毕业生都没学位?),有硕士点已是2010年的事。这是什么概念?其实就一间广东普通地方院校。最近这几年为什么冒了出来?因为据说2015年省政府要打造理工强省,要重点培养理工学校。为此本是广东二本末流的东莞理工学院就被强推到一本招人,实力有多少就摆在那里,至于学校名声、影响力什么的,那都是想多了。所以年年录取都要降分招人,还不如二本排前的院校。
但近年来(尤其是扫黄后)东莞经济发展有长足进步,东莞理工作为东莞市属唯一高校,肯定会投资不少,所以在广州深圳的高校之外,东莞理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东莞理工学院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呢?简而言之, 生源质量越来越好,硬件设施完善齐备,双创活动如火如荼,东莞财政大力扶持 。
作为东莞市的亲儿子,东莞理工学院 受到了东莞市政府的各种关照 ,不仅仅是财政上的支持,其他再各种 社会 资源、媒体宣传、政策倾斜上都有支持,是东莞市全力打造的一张高等教育名片。学校的毕业生在东莞就业,其认可度也是十分之高。
近些年东莞理工学院的 综合实力一直在上升 (虽然缪老师经常抨击国内的大学排行榜不靠谱,但是人家位次的上升那是显而易见的),越来越多分数超过一本线的孩子选择来这里就读。
学校 近年来提出了建设高水平理工大学的愿景 ,侧面说明了学校的心气儿,事实情况是学校也在学校管理、师资建设、学生们的衣食住行方面下了力气去做。
(关注缪老师获取一手教育资讯)
东莞理工学院 分为两个校区 ,莞城校区在市中心,面积非常小,跟很多中小学相比都非常接近,好在交通方便,周边繁华。松山湖校区就要大了很多,虽然距离市中心比较远,坐校车也得40多分钟,但是风景更优美,教学资源更丰富。目前学生分配是 三个偏文的学院在莞城就读,其他学院全部在松山湖 。
学校的 住宿条件尚可 ,一般都是4-6人间,两个校区外面都 美食 街,衣食住行还是很方便。 生源主要是本省比较多 ,外省投放的招生名额不是太多。学校比较重视 体育 运动,同时对于创新、创业的活动也是非常支持。
(觉得文章不错就分享出去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目前学校有 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机械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区域经济学、环境工程、工程热物理、光电信息工程、结构工程、应用数学、法学理论都是学校重点打造的学科。
哦,对了,别忘了,他还有一个名誉校长——杨振宁。
本文由缪登峰老师原创,谢绝一切未经许可的转载,仿冒必究!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
东莞理工学院: 理工、公办、本科、省市共建,以市为主。
现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现有教职工1742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73人、副高职称人员373人,博士750多人。有普通全日制学生近2万人,继续教育学生近万人,80%左右的毕业生留莞就业创业,
建立了以工学为重点,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18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
其中通信工程、软件工程、 社会 工作 3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等12个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这所学校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新晋新一线城市东莞的最高学府,可谓是要钱有钱,(省、市大力支持, 社会 各界捐款捐物)要人有人,要政策有政策!近年来,几乎是一年一个台阶,五七年时间,走了很多高校需要几十年才走完的路。
目前的东莞理工学校,俨然成为了广东省内高校升格大学的头号选手,如果说升格大学它还有哪些方面不太符合?目前来说,唯一差点的就是硕士点数量了。学校在2018年5月刚刚拿下硕士点,同年10月就成立国际联合研究生院,同时,首个博士联合培养项目正式启动,够大气!够牛气!
历年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4%以上,80%左右的毕业生留莞就业创业!
以上三个数字,除了让考生和家长满意之外,也让东莞市对于学校重视有加。作为夹在广东、深圳之间的东莞,除了土地、房价成本低一些,还需要有持续不断的高质量人才,才能够承接产业的升级以及城市的发展。
但和广东、深圳一比较,东莞在高等教育方面,差别太大、落后太多了。这也就使得作为东莞唯一的公办本科高校,可谓是万千宠爱于一身!作为高校,你只需要好好发展,缺啥少啥,说话就完了!有条件了满足;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优先满足学校发展!
我们来看看学校在2020年的录取情况。
东莞理工学院2020年广东省内录取情况一览
因为是广东省内高校,为了家长和考生能够更进一步了解学校具体录取情况,我们再来看一下学校的分专业录取情况。
东莞理工学院2020年分专业录取情况一览(广东省)
2020年东莞理工学院院校录取数据一览(全国部分省份)
老马有话说:1、学校对于广东省内考生而言,性价比挺高的,尤其是理工类专业。
2、之前老马曾写过文章,说广东省的一本含金量比较高,有很多人不是很理解。仔细去看看东莞理工学校的录取情况,相信你就能够明白了。学校在省内一些专业录取分数在高优线之下,但在省外很多省份是一本招生;这和很多省份为了把一本率搞得好看一些,省内高校在本省一本招生,省外二本招生截然相反。像是东莞理工学校这种招生路数,全国来说,也只有广东部分高校了。(这实际上对广东当地考生是满满的诚意,但对于外地考生来说,就不是那么美好了)
3、东莞理工学院的升级大学,应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个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超值了。
题主所选择的学校就是东莞理工学院和河南大学,我个人更倾向于河南大学,不管是从国内学校的名气还是学科实力、就业等方面,河南大学都要好一些。
优势专业:化学工程、电路与系统、 计算机 应用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河南大学简称河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 ,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位于开封,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和国防生后备军官选培资格。
排名
在校友会版中,2018河南大学全国排名第84,相较于2017年的85名,排名上升了1位。 在 最好大学 版本排名中,2018河南大学全国排名第173名,相较于2017年的172名,排名下降了1名。
优势专业: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通信工程、化学、应用化学、临床医学、地理科学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总体来讲东莞理工学院在整个广东来讲,所以中等偏下的水平。但是由于东莞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学校有充足的经费保障,近年来发展迅速。广东省正在积极推动东莞理工学院升格更名为东莞理工大学。现在的高效发展,如果资金跟得上,很快就可以发展起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东莞理工学院会发展得更好。但是广东整体经济比较发展,各个高校的资金都比较充裕,在省内的排名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在全国的排名而言可能会有所上升。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的话,请关注点赞。
简单的说东莞理工学院虽然说办学 历史 并不是很悠久,但是学校很有发展的潜力,环境优美,学校气氛还算是可以的。是一所以理工类为主的学校,比较受教育部门的重视,学校是很不错的。
学校办学于1990年,东莞第一所本科院校,由杨振宁博士任校长,2006年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目前东莞理工学院拥有两个校区,开设二级院系14个,本科专业一共有43个,拥有在校生20000人左右。涵盖了工、理、管理、经济、文、法、艺术、教育等学科领域。
截止到2018年,东莞理工学院拥有省特色学科5个,分别是:“环境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力与系统”。
学校不少专业在河南、河北等省份都是属于一本批次招生,像“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应用化学、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等专业大都是属于一本批次的专业。相比较于同等层次的院校,东莞理工学院的发展还是比较的快的,潜力很大的。
并且学校的地理位置很不错,将来工作就业的话,只要好好努力的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省东莞市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
化学工程、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为广东省重点学科。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为省特色高校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以上是东莞理工学院的基本情况, 东莞理工学院是一所不错的应用型大学 。
正常的孩子如果在这个许愿毕业的话,你这个写毕业论文基本上都会过的,这个学校不是特别严的。
考试难度并不大,易过,比较水。如果不求高分就算没有听过课也能不挂科,首先看一下目录梳理下学习时间,在最后一个星期坚持每天学10个小时,全科基本都能及格。因为你以后干的可能与你学的专业不占太多关系,但是到毕业清算的时候,挂科的人很狼狈,一个人去关注一堆补考的事,虽然挂的不是很严重的也能拿到毕业证(他补考过了),但是你的应届生求职会因为这个成绩单(假如你没什么能力,靠学习冲场专业求职面试),总之是毕业搞得自己很狼狈,所以即使考试难度不大,也不能太松散,不然也容易挂科。
高校人才工作直接决定高校的发展方向和整合人力资源的能力。人才评价是高校人才工作的核心和关键。但是现下一些高校的高校人才评价存在着弊端,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从职称评定看高校人才评价的弊端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从职称评定看高校人才评价的弊端全文如下:
摘要 :高校是人才集中的地方,在职称评定中存在“唯学历”、“唯外语”、“唯计算机”、“唯论文”的“一刀切”现象,我们应采取代表作匿名评审,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特点,职称评定应该“双轨制”,评“教学型教授”和“研究型教授”,用人要重公论,重程序,重技术手段,决策模型可采用目前比较成熟的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关键词: 职称评定;人才评价
一、科学评价高校人才对中国的现代化
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
高校是人才集中的地方,它每年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也在社会创新、政府决策及和谐社会的的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近5年来,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这三大奖占全国总数的比例都超过了50%,高校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成果占全国总数的比例超过了80%。高校是生产力的推动机,是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留住人才、管好人才,充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作用,珍惜人才,不要让让人才无谓的耗费时间和精力,做一些无用功。科学评价高校人才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职称评定是人才的激励机制,而不是人才的评价
标准。高职称不能等同于高管理能力,高职
称不能等同于高科研能力
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定,造就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改善了人才队伍的结构,它使得职称低的老师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一个上升的空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职称评定慢慢的变味了,拿职称来衡量人是当今社会公认的潜规则,职称评定意味着什么?在高校教师看来,它关系到待遇、关系到脸面、关系到社会地位以及社会的认可度。职称与工资、奖金挂钩,不同的职称有着不同的岗位津贴。当然,现在评聘是分开了,有正教授的职称,单位不一定聘你当正教授,但被聘为正教授的一定具有正教授的职称。人们错误的把职称评定定位于人才评价,通常认为:高职称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水平、管理水平比低职称的教师要高。如果你没有正教授职称,哪怕你能力再强都难有出头之日,难以获得认可。
职称常常和某些硬指标挂钩。例如:某高校的各个学院需要提拔院长职务的必备条件之一是必须为正教授,结果有2个学院在愿意且能够当院长的人选中没有正教授,于是就对全市招聘,最终其中一个学院从外单位“空降”了一个院长来,另一个学院直到现在都没招聘到,院长一职就这么一直空缺着,这样严重影响了日常的基本工作。再比如:副教授申报正教授的评审必备条件之一是必须要有科研课题,而申报科研课题的审批条件之一是必须有正教授挂名,如果你在一个有很多正教授的成熟学科还好说,可以搭顺风车,请其他正教授挂名,但如果你在一个新兴的没有正教授的学科,那就难办了,这就如同进入了一个没有解的怪圈,永远没有科研课题,就永远没资格评正教授。高职称=高管理能力吗?高职称=高科研能力吗?笔者认为不能完全画等号,因为职称只是人才的激励机制,不应该成为人才的评价标准,我们应早日走出这个误区,更何况我们的职称评定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三、目前高校职称评定的弊端
(一)职称评定已经演变成学历大战
职称评定已经演变成学历大战,以一个研究生毕业后分到高校任教的年轻教师为例,他必须继续一边工作,一边功读博士,如果不读博士的话,那么他连副教授都可能评不上,原因是现在大学里拥有副教授的人是最多的,已经没有多余指标,除非前面有退休的,但如果前面没有退休的,那这时唯一的出路就是读博士,湖北省职称评定文件规定,博士毕业后,取得讲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讲师职务工作二年以上,其他条件达到,可以直接转成副教授,而不用参加繁琐的评审。虽然在《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中对于评审正教授一职,没有硬性规定必须是博士毕业,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很多高校已经规定,没有博士毕业就不能评正教授,有的甚至规定没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不能评正教授。所以,几乎所有分来的研究生,他们都在忙着考博士、读博士,他们正处在结婚生子的年龄,课程对他们来说也是新备,还要完成规定的科研工作量,再加上读博士,这简直就是不堪承受之重。
(二)职称评定已经演变成论文数量之战、论文等级之战
在职称评议、评审中普遍存在发表论文越多,那么他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就越高的认识倾向。《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中规定:评审正教授一职需要: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独撰或为第一作者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专业课教师十五篇以上,公共基础课教师十三篇以上,其中,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专业课教师六篇以上,公共基础课教师五篇以上,随着竞争的加剧,水涨船高,发表的论文数及刊物级别远远不止这么多,使职称评定走入了以数量代替质量、以形式代替内容的误区。有的学校要求必须是重要期刊,有的专业重要期刊还有几个,而有的专业重要期刊就只有一本,千军万马都要过这个独木桥,为了能发文章,花费上万元买版面,还要另花上万元打点编辑,这就造成了某些学科之间的不公平竞争。
刊物级别与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没有绝对的关系,所谓核心期刊,是依据国家《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确定的,它只能反映出某学科的文献在数量上的分布特点,指导文献采购,而不能完全反映期刊的质量和水平,当然有的也对它的影响因子、立即指数、载文量、引文数量、被引频次、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等数量指标进行了修正,但期刊中所载论文的科技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等质量指标却难以得到体现。有的学校过分地强调三大检索系统的地位,把论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作为一个分值很大的量化指标,所谓的三大检索系统其实是属于商业性的数据库,其收录的原则是依据客户的需要,当然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文献有的具有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是同时,也不能否定没有被其收录的文献就没有价值和水平。没评上正教授的教师拼命写论文,增加筹码以便评上,而评上了正教授的,每年也得拼命写论文,以便完成科研任务。
以某高校为例,如果评上了正教授,那么该教授每年必须完成55分的科研分,学校规定,发一篇论文算8分,那么该教授每年必须发表7篇论文,除非他还有其他科研课题。凡是重大理论问题或科技项目都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努力,在这期间不可能发表很多论文,例如袁隆平就只发明了杂交水稻,爱因斯坦只发明了相对论等。有的论文是学生写的,却要挂上老师的名字,学生图的是借老师的名好发表些,老师图的是完成科研工作量,这直接导致了学术腐败,很多教师是为写论文而写论文,制造了大量的学术垃圾,治学态度很浮躁。
(三)职称评定已经演变成公共关系之战,投票表决不一定公平
某高校的职称评定是这样的,先由校职称评定领导小组投票表决,通过了的人再报到省里面去评,这种很多人接受且看起来公平的方法,实质上掩盖了一种不公平,有的人活动能力强,善于公关,请客送礼,拉拢了很多评委。现在有些大学是由原来几所学院合并而来的,有的评委就投自己原校区的熟人的票,有时各个评委之间的决策行为又会产生相互影响的情况,所以职称评定已经演变成公共关系之战,投票表决不一定公平。
(四)职称评定已经演变成计算机、英语之战
现在职称评定中计算机和英语过关成了一个硬指标,有的教师只在自己读书时学过,工作中根本用不到,也就忘了大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人要用其长,容其短,更何况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强求一个人什么都行,计算机、英语不过关,不能代表那个老师的学术水平差,有的老师把精力用在了专业研究上而忽视了计算机、英语的学习。
四、不合理的职称系列设置导致高校大批优秀实验人
才流失,是我国只重视理论,轻视动手实践的根源
高校的职称设有:教师系列、实验系列、图书系列、研究系列等,其中只有实验系列是副高为最高职称(高级实验师为副高职称),没有正高职称,因此,教师纷纷认为做实验工作低人一等,实验人员不安心本质工作。一个国家要发展、要富强,光靠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必须要脚踏实地的苦干才行。现在我们国家说起来要重视实验工作,说起来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那都是喊口号,没有落到实处。领导热衷于购买一些先进的仪器,这样别人参观的时候好看一些,上级领导来学校检查工作时,学校也喜欢让他们参观实验室,这样可以少汇报一点工作,时间好混一点。其实,实验队伍的建设与稳定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有了优秀的实验人才,才能确定实验室怎样建才合理,仪器设备如何配置才最优化,但目前我国高校的现状却不是这样,实验系列由于没有高级职称,广大实验人员感到前途渺茫而纷纷转岗,难道实验系列设一个正高就那么难吗?
另一方面,国家有规定,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室主任一职必须由正高职称的人担当,而实验系列没有正高职称,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为了满足这个要求,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室主任都有教师系列的来兼任,而那个正教授,他还有他的工作,他又不坐班,在实验室看都看不到他,正真做事的还是实验人员,这就形成了有权的无责,有责的无权,严重挫伤了实验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这样造成的严重后果是:写实验室建设方案时,这对于正教授来说是最不起眼的小事,他往往不会亲力亲为,而实验人员也觉得这也不该我负责,也敷衍了事,这就给我国实验室建设造成了极大的浪费。重视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是光喊一句口号,人事部门要把实验系列增加正高级实验师,这件事才算落到了实处。
五、建立正确的人才评价观
高校人才评价,不能只“唯学历”、“唯外语”、“唯计算机”、“唯职称”,不搞“一刀切”,我们应全面科学的衡量一个人,要看他是否“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评职称时,不管他论文发表没,只需他提供几篇代表作,匿名让同行的专家评议打分。我们可以推广江西理工大学的做法,职称评定“双轨制”,可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特点,评“教学型教授”和“研究型教授”。用人要扩大民主,重公论,重程序,重技术手段,决策模型可采用目前比较成熟的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反对长官意志和主观臆断,只要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探索,不断完善,就一定能够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形成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程发良. 当前高校人才问题的若干思考[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2004,(09)
[2] 粟湘福, 魏风劲. 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本质功能[J]. 教师教育研究 , 2006,(04)
[3] 张正峰. 试论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方法的数量化技术化倾向 [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07)
[4] 崔金奇. 试论职称评定与高校人才资源开发[J]. 经济师,2005,(02)
[5]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2008,(06)
东莞理 东莞理工学院工学院筹办于1990年,1992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建院,并开始招收机械、电子、管理、化学等专业的专科生。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实现了由专科院校向普通本科院校的跨越。2004年10月学院办法主体顺利进驻新校区。 学校所在的东莞市,是中国近代历史开篇地、改革开放前沿地,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第十二位、全国地级市第一位,是“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之一。东莞市委市政府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高度重视,为学校办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学校还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了杨振宁奖学金。学校现有两个校区,主校区面积1500亩,座落在科技与山水共一色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内,是一座花园式、现代化的校园;莞城校区面积320多亩,交通便利,湖光山色,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很多同学在问东莞理工学院自考难不难?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是自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家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而东莞理工学院是广东省主管部门和教育考试院指定的官方自考主考院校,东莞理工学院是正规公办大学。东莞理工学院自考难不难?相信大家心里都是有答案的。与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在招生对象、考试时间及学制不同,自考是“宽进严出”。考生参加国家考试机构统一组织的单科考试,合格一门,发一门的合格证书,所有科目合格后,方可申请毕业。东莞理工学院自考包过可靠吗?首先先问问自己,所有的科目都能坚定能考过吗?自考是一种过程,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过,尤其是只有其中一少部分善于自主学习的考生才是自考的最终胜出者。所以东莞理工学院自考难不难?看到这里,大家就应该知道,这个是比较难的。经过系统的学习后,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学位,东莞理工学院考核达到规定成绩,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大自考全国平均通过率一般在10%--30%左右,东莞理工学院自考通过率也可以参考。大自考即是完全通过自己自学,不借助任何辅导班的长线自考。问东莞理工学院自考难不难的朋友们,看下这个通过率,虽然数字不一定准确,但是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一些。自考独立办班俗称小自考。小自考就是人们一般说的短线自考。这种自考主要是参加一些办学单位组织的助学班,同时也就国家的政策即办学单位自己能够组织一些科目的考试,另一部分科目是参加国家组织的国家统一考试。东莞理工学院自考包过的说法是没有什么依据的,大家都要统一参加考试,只要是考试就会有不过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你的考试科目一部分来自东莞理工学院自学考试,一部分来自你在的办学单位,这种自考要相对简单些,基本上通过率在80%以上,这类小自考通过率相对高很多。自考很难通过率低是针对社会自学考试的考生,这部分考生大多数是有家有业的在职人员或待业人员,这一类人的学习时间少、精力有限,而且缺乏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因而通过率很低,但是对于各大高校为自考生组织的自学考试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的。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只能通过自学来考试,如果有人跟你说东莞理工学院自考包过,那么你就要打个问号了。另外,2023年东莞理工学院自考预报名已经开启,有意向的朋友们也可以来点击底部官网报名咨询。我们招生老师坐标东莞市,是多所学校助学合作办学点,关于东莞市成人学历提升有想了解的欢迎提问,我们在线做出专业的解答,为你保驾护航,让你在提升学历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东莞理工学院自考自考报名入口:
1、《校园英语》(CN:13-1298/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周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主管单位: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河北阅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2、《新课程》(CN:14-1324/G4)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主管单位:山西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
3、《科教文汇》(CN:34-1274/G)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主管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
高校人才工作直接决定高校的发展方向和整合人力资源的能力。人才评价是高校人才工作的核心和关键。但是现下一些高校的高校人才评价存在着弊端,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从职称评定看高校人才评价的弊端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从职称评定看高校人才评价的弊端全文如下:
摘要 :高校是人才集中的地方,在职称评定中存在“唯学历”、“唯外语”、“唯计算机”、“唯论文”的“一刀切”现象,我们应采取代表作匿名评审,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特点,职称评定应该“双轨制”,评“教学型教授”和“研究型教授”,用人要重公论,重程序,重技术手段,决策模型可采用目前比较成熟的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关键词: 职称评定;人才评价
一、科学评价高校人才对中国的现代化
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
高校是人才集中的地方,它每年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也在社会创新、政府决策及和谐社会的的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近5年来,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这三大奖占全国总数的比例都超过了50%,高校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成果占全国总数的比例超过了80%。高校是生产力的推动机,是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留住人才、管好人才,充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作用,珍惜人才,不要让让人才无谓的耗费时间和精力,做一些无用功。科学评价高校人才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职称评定是人才的激励机制,而不是人才的评价
标准。高职称不能等同于高管理能力,高职
称不能等同于高科研能力
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定,造就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改善了人才队伍的结构,它使得职称低的老师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一个上升的空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职称评定慢慢的变味了,拿职称来衡量人是当今社会公认的潜规则,职称评定意味着什么?在高校教师看来,它关系到待遇、关系到脸面、关系到社会地位以及社会的认可度。职称与工资、奖金挂钩,不同的职称有着不同的岗位津贴。当然,现在评聘是分开了,有正教授的职称,单位不一定聘你当正教授,但被聘为正教授的一定具有正教授的职称。人们错误的把职称评定定位于人才评价,通常认为:高职称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水平、管理水平比低职称的教师要高。如果你没有正教授职称,哪怕你能力再强都难有出头之日,难以获得认可。
职称常常和某些硬指标挂钩。例如:某高校的各个学院需要提拔院长职务的必备条件之一是必须为正教授,结果有2个学院在愿意且能够当院长的人选中没有正教授,于是就对全市招聘,最终其中一个学院从外单位“空降”了一个院长来,另一个学院直到现在都没招聘到,院长一职就这么一直空缺着,这样严重影响了日常的基本工作。再比如:副教授申报正教授的评审必备条件之一是必须要有科研课题,而申报科研课题的审批条件之一是必须有正教授挂名,如果你在一个有很多正教授的成熟学科还好说,可以搭顺风车,请其他正教授挂名,但如果你在一个新兴的没有正教授的学科,那就难办了,这就如同进入了一个没有解的怪圈,永远没有科研课题,就永远没资格评正教授。高职称=高管理能力吗?高职称=高科研能力吗?笔者认为不能完全画等号,因为职称只是人才的激励机制,不应该成为人才的评价标准,我们应早日走出这个误区,更何况我们的职称评定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三、目前高校职称评定的弊端
(一)职称评定已经演变成学历大战
职称评定已经演变成学历大战,以一个研究生毕业后分到高校任教的年轻教师为例,他必须继续一边工作,一边功读博士,如果不读博士的话,那么他连副教授都可能评不上,原因是现在大学里拥有副教授的人是最多的,已经没有多余指标,除非前面有退休的,但如果前面没有退休的,那这时唯一的出路就是读博士,湖北省职称评定文件规定,博士毕业后,取得讲师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讲师职务工作二年以上,其他条件达到,可以直接转成副教授,而不用参加繁琐的评审。虽然在《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中对于评审正教授一职,没有硬性规定必须是博士毕业,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很多高校已经规定,没有博士毕业就不能评正教授,有的甚至规定没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不能评正教授。所以,几乎所有分来的研究生,他们都在忙着考博士、读博士,他们正处在结婚生子的年龄,课程对他们来说也是新备,还要完成规定的科研工作量,再加上读博士,这简直就是不堪承受之重。
(二)职称评定已经演变成论文数量之战、论文等级之战
在职称评议、评审中普遍存在发表论文越多,那么他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就越高的认识倾向。《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中规定:评审正教授一职需要: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独撰或为第一作者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专业课教师十五篇以上,公共基础课教师十三篇以上,其中,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专业课教师六篇以上,公共基础课教师五篇以上,随着竞争的加剧,水涨船高,发表的论文数及刊物级别远远不止这么多,使职称评定走入了以数量代替质量、以形式代替内容的误区。有的学校要求必须是重要期刊,有的专业重要期刊还有几个,而有的专业重要期刊就只有一本,千军万马都要过这个独木桥,为了能发文章,花费上万元买版面,还要另花上万元打点编辑,这就造成了某些学科之间的不公平竞争。
刊物级别与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没有绝对的关系,所谓核心期刊,是依据国家《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确定的,它只能反映出某学科的文献在数量上的分布特点,指导文献采购,而不能完全反映期刊的质量和水平,当然有的也对它的影响因子、立即指数、载文量、引文数量、被引频次、引用半衰期、被引半衰期等数量指标进行了修正,但期刊中所载论文的科技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等质量指标却难以得到体现。有的学校过分地强调三大检索系统的地位,把论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作为一个分值很大的量化指标,所谓的三大检索系统其实是属于商业性的数据库,其收录的原则是依据客户的需要,当然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文献有的具有相对较高的水平,但是同时,也不能否定没有被其收录的文献就没有价值和水平。没评上正教授的教师拼命写论文,增加筹码以便评上,而评上了正教授的,每年也得拼命写论文,以便完成科研任务。
以某高校为例,如果评上了正教授,那么该教授每年必须完成55分的科研分,学校规定,发一篇论文算8分,那么该教授每年必须发表7篇论文,除非他还有其他科研课题。凡是重大理论问题或科技项目都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努力,在这期间不可能发表很多论文,例如袁隆平就只发明了杂交水稻,爱因斯坦只发明了相对论等。有的论文是学生写的,却要挂上老师的名字,学生图的是借老师的名好发表些,老师图的是完成科研工作量,这直接导致了学术腐败,很多教师是为写论文而写论文,制造了大量的学术垃圾,治学态度很浮躁。
(三)职称评定已经演变成公共关系之战,投票表决不一定公平
某高校的职称评定是这样的,先由校职称评定领导小组投票表决,通过了的人再报到省里面去评,这种很多人接受且看起来公平的方法,实质上掩盖了一种不公平,有的人活动能力强,善于公关,请客送礼,拉拢了很多评委。现在有些大学是由原来几所学院合并而来的,有的评委就投自己原校区的熟人的票,有时各个评委之间的决策行为又会产生相互影响的情况,所以职称评定已经演变成公共关系之战,投票表决不一定公平。
(四)职称评定已经演变成计算机、英语之战
现在职称评定中计算机和英语过关成了一个硬指标,有的教师只在自己读书时学过,工作中根本用不到,也就忘了大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人要用其长,容其短,更何况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强求一个人什么都行,计算机、英语不过关,不能代表那个老师的学术水平差,有的老师把精力用在了专业研究上而忽视了计算机、英语的学习。
四、不合理的职称系列设置导致高校大批优秀实验人
才流失,是我国只重视理论,轻视动手实践的根源
高校的职称设有:教师系列、实验系列、图书系列、研究系列等,其中只有实验系列是副高为最高职称(高级实验师为副高职称),没有正高职称,因此,教师纷纷认为做实验工作低人一等,实验人员不安心本质工作。一个国家要发展、要富强,光靠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必须要脚踏实地的苦干才行。现在我们国家说起来要重视实验工作,说起来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那都是喊口号,没有落到实处。领导热衷于购买一些先进的仪器,这样别人参观的时候好看一些,上级领导来学校检查工作时,学校也喜欢让他们参观实验室,这样可以少汇报一点工作,时间好混一点。其实,实验队伍的建设与稳定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有了优秀的实验人才,才能确定实验室怎样建才合理,仪器设备如何配置才最优化,但目前我国高校的现状却不是这样,实验系列由于没有高级职称,广大实验人员感到前途渺茫而纷纷转岗,难道实验系列设一个正高就那么难吗?
另一方面,国家有规定,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室主任一职必须由正高职称的人担当,而实验系列没有正高职称,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为了满足这个要求,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室主任都有教师系列的来兼任,而那个正教授,他还有他的工作,他又不坐班,在实验室看都看不到他,正真做事的还是实验人员,这就形成了有权的无责,有责的无权,严重挫伤了实验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这样造成的严重后果是:写实验室建设方案时,这对于正教授来说是最不起眼的小事,他往往不会亲力亲为,而实验人员也觉得这也不该我负责,也敷衍了事,这就给我国实验室建设造成了极大的浪费。重视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是光喊一句口号,人事部门要把实验系列增加正高级实验师,这件事才算落到了实处。
五、建立正确的人才评价观
高校人才评价,不能只“唯学历”、“唯外语”、“唯计算机”、“唯职称”,不搞“一刀切”,我们应全面科学的衡量一个人,要看他是否“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评职称时,不管他论文发表没,只需他提供几篇代表作,匿名让同行的专家评议打分。我们可以推广江西理工大学的做法,职称评定“双轨制”,可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特点,评“教学型教授”和“研究型教授”。用人要扩大民主,重公论,重程序,重技术手段,决策模型可采用目前比较成熟的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反对长官意志和主观臆断,只要我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探索,不断完善,就一定能够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形成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程发良. 当前高校人才问题的若干思考[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2004,(09)
[2] 粟湘福, 魏风劲. 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的本质功能[J]. 教师教育研究 , 2006,(04)
[3] 张正峰. 试论高校教师职称评定方法的数量化技术化倾向 [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07)
[4] 崔金奇. 试论职称评定与高校人才资源开发[J]. 经济师,2005,(02)
[5]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2008,(06)
据我知道适合教育类论文发表的省级期刊不少于114种。比如:《好家长》《教书育人》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数学学习与研究》 《学习月刊》 《文教杂志》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小学时代(教师)》 《中学政史地》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 《省级教育期刊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高教发展与评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现代教学》《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金色年华》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郑州师范教育》 《学生之友(小学版) 学周刊》 《高校教育管理》 《长江学术 》《中小学教育》 《语文学刊》 《现代语文》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陕西教育(教学版)》等。
年份 序号 论文标题 发表刊物 发表日期 作者姓名1992年 1 通过在职进修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宁景群1993年 1 东莞理工学院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发展成人教育 《华南师大成人教育》 朱志德1994年 1 论毛泽东诗词的语言艺术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朱志德1995年 1 当前理工大专课程的主要矛盾及改进措施 《现代教育论丛》 朱志德2 论孔子的音乐思想 《武陵学刊》 朱志德3 东莞理工学院成教方向准、效果好 《东莞日报》 朱志德4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 《人事管理研究》 宁景群5 学分制基本模式述评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段雄春6 对学分、学分制及其二者关系的理解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段雄春7 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分析思考 《高等专科教育研究》 段雄春8 我院施行学分制的实践与思考 《高等专科教育研究》 段雄春9 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教学模式构想 《教育研究》 段雄春 毛济安1996年 1 论学分制的本质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段雄春2 对高等教育“产业化”若干问题的辩证思考 《西北教育管理研究》 段雄春3 对学年制和学分制的再认识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段雄春4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计划的制订原则 《人才培养目标研讨会论文集》 段雄春 陈生永 陈军1997年 1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宁景群2 学习能力:人的必备素质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宁景群1998年 1 运用ISO9000—94的质量标准的思想进行教学质量控制的研究 《高等专科教育研究》 段雄春 曾文光 黄海宇2 高教自考拓新路,坚持自学能成才 《东莞日报》 宁景群3 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 《中国社会科学文库》 宁景群4 对成教学生德育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宁景群5 提高自考质量 《东莞日报》 宁景群 卢柱钦6 关于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成人教育的思考 《高教探索》 朱志德7 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自考质量 《河北成人教育》 入选《中华教育文库现代教育艺术研究卷》 宁景群8 浅谈道德教育 《世纪之交社科文丛》 宁景群1999年 1 对我院实行学分制的回顾与思考 《高等专科教育研究》 段雄春2 广东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高教专科教育研究》 朱志德3 浅谈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与个人心理调适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宁景群4 减轻心理压力,适应改革形势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宁景群2000年 1 地方高校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和认识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段雄春 曾文光 黄海宇2 论现代市场经济机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要求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刘健 杨丹宇3 我院成人学历教育实行“一级管理”的体会 《广东成人教育》 朱志德4 八载成教雨露中,万六英才攀高峰——东莞理工学院建院八年成教发展结硕果 《广东成人教育》入选《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研究论文集》第二辑 朱志德5 改变观念,加大投入,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朱志德6 联合办学实施外延发展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宁景群7 发挥地缘优势,建立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 《中国高等教育》 段雄春 曾文光 黄海宇8 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创造能力 《教育探索》 宁景群9 浅谈成人高等教育与培养创新精神 《成人教育》 宁景群10 浅谈成人高等教育与培养创新精神 《广东成人教育》 宁景群2001年 1 高等教育产业应“化”在哪里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段雄春2 高等教育产业化问题讨论述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段雄春2002年 1 中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段雄春2 转变观念 办出成人教育的特色 《中国高教研究》 段雄春3 办出东莞特色,加快成教发展 《东莞理工学院报》 段雄春4 成人教育也应加强成“人”教育 《广东职业与成人教育》 段雄春2004年 1 着眼社会需要 办出成人高等教育地方特色 《 中国高教研究》 2004 段雄春 宁景群 杨丹宇 陈建新2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 中国成人教育 》 2004 宁景群3 试论现代市场营销中的非价格竞争 《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2004 段雄春2005年 1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 《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2005 段雄春2 简论成人教育发展的三个着力点 《 中国成人教育 》 2005 段雄春3 怎样组织成人教育课堂教学 《 成人教育 》 2005 杨惠平4 高等院校创新型师生的培养 《 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冒云辉 何鹏举5 古代中西方人性善恶论比较 《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2005 冒云辉 罗美珍 何鹏举2006年 1 成人高等教育如何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飞跃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刘春江2 对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李 纠3 成人教育是构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平台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舒 文4 成教脱产学生的心理现状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谢伟红5 浅谈成人英语教学的师生关系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孙玉琳6 管教结合,努力提高成教出勤率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黄 为7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培训方法探析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段雄春8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成人教育质量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程克江9 关于提高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效果的思考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段雄春10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思考成人会计课程教学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张新建11 浅谈会计学原理的教学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张新建12 成人教育体验式教学初探--以《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为例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李 淇13 成人函授教学要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柴森林14 英语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认识与思考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杜一青15 在我院成人公共英语教学中建立分级教学体系的研究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左 哲16 发挥成教学生在英语口语课中的主体作用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莫兰桂17 试探成人教育翻译课程的改革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李惠萍18 对应用写作规范性的认识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李 伟19 浅谈如何提高应用写作的课堂教学效果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谢伟红20 浅谈成人教育英语写作中的汉化现象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李惠萍21 供应链管理与看板--浅议供应链管理对丰田式生产的借鉴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刘春江22 供应管理对供需企业绩效及分销商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欧阳波23 浅析中西饮食文化比较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莫兰桂24 发展责任保险,共建和谐东莞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汤 景25 浅入深出--成人教育学习方法新思维 《继续教育研究》 段雄春26 略论和谐社会中政府公共治理的路径选择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柴森林27 对完善目前中国财政公共监督体系的几点构想 《市场论坛 》 陈海东28 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市场论坛 》 杨惠平29 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会问题研究 《中国戏剧出版社 》 舒文30 新编经济法概论 《立信会计出版社》 舒文 序号 课题名称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负责人1 学分制实践研究(获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东莞理工学院立项 1993、9—2000、12 段雄春2 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原则(参加) 广东省教育厅 1995 段雄春3 地方高校教学实习基地建设(获学院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东莞理工学院立项 1996、9—2000、12 段雄春 曾文光 余成 黄海宇 詹伟文4 珠三角地方普通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东莞理工学院 2004年 安少华 段雄春 宁景群 杨丹宇 陈建新5 “十一五”东莞市成人教育发展研究 成教学院.理工学院 段雄春6 地方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 东莞理工学院 程克江 序号 获奖项目名称 授奖名称 时间 获奖人或单位1 简论成人教育发展的三个着力点 2005年广东成人教育优秀论文奖 段雄春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HTML5布局之路》
《CSS禅意花园》
HTML5学堂
W3C
mozilla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是网页制作的基本语言,通过使用这些标准语言,可以让我们在网页上展示图片、文字、链接、音乐等,随着技术的进步,html第5代应运而生,它具有更多功能,可以展现视频、音频等,更加简化,下面跟着学术堂一起了解近年html论文参考文献。html论文参考文献一:[1]匡成宝。 HTML语言的网页制作方法与技巧探讨[J]. 电脑迷,2017,(03):190-191.[2]张欣欣。 HTML及百度地图API在WebGIS中的应用实例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2017,(07):63-65.[3]王秀萍,季金奎。 Word转换成Html的方法探析[J]. 福建电脑,2017,(01):166+23.[4]马凌熙。 关于ASP程序在html中的调用[J]. 电子制作,2016,(24):45.[5]罗正蓉,范灵。 应用HTML和CSS制作网页[J]. 科技展望,2016,(26):10.[6]朱敏。 JavaScript在HTML中的应用探讨[J]. 科技视界,2016,(24):227-228.[7]SENG SopheaK. 从HTML文档中基于模式的信息提取[D].北京交通大学,2016.[8]刘霜,潘立武。 HTML发展应用中的探索与研究[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11):72-73.[9]魏佳欣,叶飞跃。 基于HTML特征与层次聚类的Web查询接口发现[J]. 计算机工程,2016,(02):56-61.[10]柳汨。 基于HTML语言的网页制作浅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1):258.[11]齐慧平。 HTML语言的网页制作技巧与方法分析[J]. 电脑迷,2016,(01):11+13.[12]苏磊,张玉,蔡斐。 科技期刊全文阅读模式PDF和HTML的对比与分析[J]. 编辑学报,2015,(S1):17-19.[13]茹先古丽·吾守尔,艾合买提·阿布拉。 基于HTML语言的网页制作方法[J]. 经贸实践,2015,(09):267.[14]刘曦恺。 HTML网页发展的可用性探析[J]. 通讯世界,2015,(12):282.[15]王闯。 HTML语言的网页制作技巧与方法分析[J]. 无线互联科技,2015,(11):38-39.[16]陈少林。 基于HTML代码分析的Web应用自动化测试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5.[17]管英祥,任渊博,向为锋。 基于HTML Canvas的电磁态势绘制方法[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4):68-70.[18]刘全志,于治楼。 基于CSS选择器的HTML信息抽取研究[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03):100-102.[19]夏飞,丁胜,孟振南,汤叶舟,谢景文。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HTML解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5,(01):42-44+48.[20]潘敏。 基于PCA算法的HTML网页篡改检测定位系统[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21-24.[21]姜福成。 基于HTML5网页地图浏览器的开发与应用[J]. 计算机应用,2014,(S2):364-367.[22]杜戎平。 用Java语言实现Excel表格数据到HTML表格数据的转换[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4,(23):62-64.[23]郑培纯。 基于HTML5的多媒体播放网站[D].吉林大学,2014.[24]童莹。 HTML编辑器在JAVA WEB下的应用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2014,(11):140-141.[25]黄雄。 基于HTML5的视频传输技术研究[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11):20-25.[26]胡晶。 基于HTML5离线存储的产品演示系统的开发[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11):60-62+66.[27]矫静怡。 基于HTML5的多平台采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4.[28]胡晶。 基于HTML5的Web移动应用开发研究[J].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4,(10):80-81.[29]连政。 基于HTML5技术的移动Web前端设计与开发[D].浙江工业大学,2014.[30]张坤,吕义正。 HTML5客户端存储的安全性探析[J]. 黄山学院学报,2014,(05):论文参考文献二:[31]黎志雄,黄彦湘,陈学中。 基于HTML5游戏开发的研究与实现[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4,(05):48-53.[32]李正,张欣宇,冯一帆。 HTML5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J]. 信息通信技术,2014,(05):71-75.[33]胡晶,朱发财。 HTML5的WEB通信机制问题研究[J]. 自动化应用,2014,(09):15-17.[34]吴永军,王燕午,杨乃。 HTML 5新特性研究及其对WebGIS的影响分析[J]. 测绘标准化,2014,(03):17-20.[35]张旭,杨斌。 基于HTML5+QNX的车载嵌入式应用解决方案[J]. 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4,(09):32-34+52.[36]汪小锋,阮增辉,郑焜。 基于HTML5的移动医学影像可视化系统的研究[J]. 中国医疗设备,2014,(08):49-51.[37]蒋东玉,田英鑫。 图像中表格转换成HTML表格的研究与实现[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4):172.[38]于万国。 用HTML+CSS+JavaScript实现计算器的设计[J]. 衡水学院学报,2014,(04):27-30.[39]黄悦深。 基于HTML5的移动Web App开发[J]. 图书馆杂志,2014,(07):72-77.[40]冯永亮。 HTML5本地数据存储技术研究[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66-69.[41]钟迅科。 基于HTML5的跨平台移动Web应用与混合型应用的研究[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4,(19):32-36.[42]丘嵘,谭德。 基于HTML5的混沌系统的数字化实现[J]. 现代电子技术,2014,(13):50-52.[43]陈泽鹏。 基于HTML5技术的移动数字校园的研究与应用[D].湖南大学,2014.[44]林青,李健。 PDF文档HTML化中文本重排问题研究[J]. 电脑与信息技术,2014,(03):27-30.[45]赵勇军,符红霞。 在嵌入式浏览器中基于HTML的滚动显示效果实现方法研究[J].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4,(03):100-102.[46]林青。 支持多终端HTML资源生成的PDF转化系统研究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4.[47]胡晶。 HTML5中Canvas与Flash的应用研究[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151-155.[48]高旺,李树超,高峰,任祥花,李申。 基于HTML5的中小型智能仓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技术,2014,(05):36-38.[49]李施霖,管卫利,杨燕。 用HTML5技术实现在线图片编辑[J]. 大众科技,2014,(05):4-7+12.[50]徐鑫鑫。 基于HTML5和SVG跨平台工控图形组态软件的研发[D].南京大学,2014.[51]刘沧生,管希东,李淑芝,兰红。 基于HTML5的PPT智能模板设计[J]. 软件工程师,2014,(05):53-55+48.[52]赵宁。 关于HTML5网页异化现象的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4.[53]黄雄。 基于HTML5的视频音频传输技术的研究与设计[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54]刘国红。 HTML5在移动互联网开发中的应用[J]. 科技广场,2014,(04):59-62.[55]王冉。 运用HTML5技术解决移动阅读发展中的制约因素[J]. 情报探索,2014,(04):88-91.[56]左正,胡昱,段云岭,李庆斌,冯金铭,张丽媛。 基于第5代HTML标准的拱坝工程三维可视化网络平台[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4,(04):590-596.[57]Alexey Demin,代沅兴,李新,王宛山。 基于HTML5与WebGL的机器人3D环境下的运动学仿真[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564-568.[58]高跃,韩鹏,王少青。 基于HTML5的数学公式渲染研究与实现[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04):15-18+55.[59]梁艳。 基于HTML5的WebRTC技术浅析[J]. 信息通信技术,2014,(02):52-56.[60]张卫国。 基于HTML5的2D动画的设计与实现[D].中山大学,论文参考文献三:[61]胡晶,朱发财。 HTML5的WEB通信机制问题研究[J]. 办公自动化,2014,(07):42-44+24.[62]凌霄。 基于HTML5的初中化学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D].四川师范大学,2014.[63]杨元超。 基于HTML5的即时战略游戏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64]严伟中。 关于HTML5的核心技术研究与应用[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3):30+32.[65]魏洁。 基于HTML5技术的典型云存储应用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