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长春师范大学毕业论文模板

发布时间:

长春师范大学毕业论文模板

毕业论文格式完整模板

艰辛而又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比较正规的、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怎样写毕业论文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毕业论文格式完整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专业论文论文题名:(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副标题(三号,黑体,加粗,居右)

张三 030333221 xx011班

(与标题按五号字大小空一行,小四号,黑体,居中,只学号加粗,每项中间空两个字符,不出现姓名、学号等字。)

指导老师:李四

(与姓名间不空行,小四号,黑体,居中,含指导老师四字。)

【摘要】: 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以第三人称陈述。一般应说明实践目的、实践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一般不超过为300字。(与指导老师按五号字大小空一行,摘要两字为黑体,小四号,居左,加中括号,中括号采用中文形式;摘要部分的文字为宋体,五号,不另起一行,无需段落缩进。)

【关键词】: 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一般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与摘要间不空行,关键词三字为黑体,小四号,居左,加中括号,中括号采用中文形式;关键词为宋体,五号,词间用逗号分隔,最后一个词后不加标点符号,不另起一行,无需段落缩进。)

【正文】: 与关键词间不空行,正文两字为黑体,小四号,居左,加中括号,中括号采用中文形式

正文另起一行开始,正文部分文字为宋体,五号,每段首行两字符缩进,段落间不空行

A 正文层次:各部分层次不出现一xxxx等标题,统一层次格式为:

1(四号,宋体,居左,加粗,标题与上文按五号字大小空一行,与下文不空行)

(小四号,宋体,居左,加粗,小标题间不空行)

(五号,宋体,居左,加粗,小标题间不空行)

⑴(宋体,五号,居左,序号采用特殊符号添加,小标题间不空行)

①(宋体,五号,居左,序号采用特殊符号添加,小标题间不空行)

另:任意标题,当与表格或图片紧连时,按五号字大小空一行

B 表格格式:表格名称位于表格下方。

表格本身(全部采用1/2榜实体黑线,位于文档中间,且尽量不让表格分页,必须分页时,保证任一格中内容不分页),表格内的分类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居中),表格内文字(五号,宋体,居中)表格内文字通过调整表格框架使四字以下(含四字)文字尽量在一行中,若必须分行的则上行两字,下行一字或两字;五字以上(含五字)可分行。

表格中若存在图片,图片大小不超过六行五号字;图片和文字同时存在的,文字位于图片上方(五号,宋体,居中)。

C 图片格式:名字位于图片下方。

不需文字解释的,图片居中,根据页面调整大小;需要文字解释的,图片位于文档左边,文字采用四周型环绕,图片大小根据文字调整。

D 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序号(图的名称位于图的下方,表的名称位于表格上方,字体采用宋体,五号,加粗,居中。图、表序号根据其所在的大层次标题序号和在改层次的序号定)。如:

图、表、公式

E 注:论文中对某一问题、概念、观点等需简单解释、说明、评价、提示等,如不宜在正文中出现,采用加注的形式(注的编排序号用①、②、③依次标示在需加注处,以上标形式表示);具体说明文字列于同一页内的下端,并用横线与正文分隔开(宋体,小五号,居左)。

【参考文献】: 应具有权威性,并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与正文间按五号字大小空两行。(参考文献四字为黑体,五号,加粗,加中括号,中括号采用中文形式;其他为宋体,小五号,序号的中括号采用英文形式,每项用英文形式句号隔开)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 .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

网址:[序号] 作者.文献名称.网站名称.网址

整篇论文其他注意部分:

A页面设置,采用A4大小竖版纸面,上下页边距厘米,左右页边距厘米,所有图片、表格等都不得超过边距。

B文章所有页面加入页眉,页眉为论文名称

C文章所有页面不加页码

D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

E拉丁文采用Times New Roman,斜体

F标点为中文,半角

G正文内全为单倍行距,标题间空行除外

摘要: 本文从Chomsky在语言学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理想化模式入手,认为Chomsky为了使研究变得简单,便将与语言关系紧密的社会因素摒除在研究范围之外,这是一种不可取的理想模式。接下来本文从两个主要方面阐述了理想化模式不可取的原因:

一是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只有在社会的'环境下才能具有完整的意义。二是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结构,无论是它的产生还是发展过程,都在不断地和社会发生着相互作用。故而只要是研究语言学,我们就不能将社会因素理想化。至于什么因素可以暂时不予考虑,这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

理想化,符号系统,社会结构,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1.统一使用A4纸,单面打印;

2.封面:封面栏目要求打印;

3.字体全部用宋体;主标题行要求用小二号字加黑,次标题用三号字加黑,再次标题用小三号字加黑,以此类推。正文内容要求用小四号字;行距为单倍;页边距左为3㎝、右为2㎝、上为㎝、下为㎝;

4.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页码放在右下角,由正文首页开始编排,封面封底不编入页码;

5.题目:简要、明确,一般不超过20字;

6.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字;关键词为3~8个,另起一行,排在摘要下方,词与词之间以分隔;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要求与中文摘要和中文关键词一致;摘要和关键字用小四号字;

7.目录:由论文的章节以及附录、参考文献等的序号、题名和页码组成(课程论文不列入);

8.结构层次序数的表示方法:第一层为1,第二层为,第三层为,第四层为,正文中序号用①表示,不分段;

9.附表与插图:附表要有表号、表题;插图要有图号、图题;所有的图表都应具有自明性,即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表的意思;

10.致谢:在正文后对单位和个人等表示感谢的文字(课程论文不列入);

11.附录:是正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需的。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课程论文不列入) (1)为了整篇材料的完整,插入正文又有损于编排条理性和逻辑性的材料; (2)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件不便编入正文的材料; (3)对一般读者并非必须阅读,但对本专业人员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12.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照文章正文部分(包括图、表及其说明)引用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标注的符号为[ ],作为上标,在标点符号前使用;

(2)参考文献的写作格式为:

①参考文献是连续出版物时,其格式为:[序号] 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止页码

②参考文献是专著时,其格式为:[序号] 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止页码

③参考文献是论文集时,其格式为:[序号] 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起止页码

④参考文献是学位论文时,其格式为:[序号] 作者.题名:〔博士、硕士或学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⑤参考文献是专利时,其格式为:[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参考文献著录中需要注意:

个人作者(包括译者、编者)著录时一律姓在前,名在后,由于各国(或民族)的姓名写法不同,著录时应特别注意课件下载,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但不加编写点。另外,作者(主要责任者)不多于3人时要全部写出,并用,号相隔;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相应的文字如et al。等或et al前加,号。

装订格式

1.课程论文一律左边装订成册;

2.装订顺序为:封面、题目、论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一般毕业论文的格式1. 封面:(论文题目,学校,老师、自己的姓名,年月日)2. 中英文摘要:(论文的精华,所有人先看你题目,然后看你的摘要,摘要好,他们会接着看,摘要不好一般论文的正文意思了)3. 正文:(论文的主题,最少3部分,第一背景意义目的,第二方法结果,第三结论)4. 参考文献:(各个学校规定的不一样,先后顺序也不一样,主要是作者,文章名字,出版社,年限,那一期,页数。)5. 致谢里边的格式按自己学校的要求。(有字号大小,行距等)一般是这样的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模板

赵凤香,会计专业负责人,讲师,毕业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财务会计教育专业,曾发表论文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困惑与思考、浅析高职会计专业介绍的意义与策略,主持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从教多年来,掌握了一套“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好方法,深受学生的欢迎,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 、“先进党员”称号。张涛,男,博士后,著名科学家,曾任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导师。他奉行的“打牛—管理—教书”的专业授课程式,其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敖屹兰,女,副教授,基础部主任。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数学系,取得本科学历和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在长沙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结业。先后任教于交通部呼和浩特交通学校、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曾任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研室主任,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委员会督导专家 。发表《模糊综合评判及其在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中应用》《用外微分形式在积分中的应用》《数学教学如何适应专业改革的需要》《多元统计分析在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评价中的应用》等多篇论文,出版《高等数学》《高等数学习题解答》《管理数学》《管理数学题解》等8部教材。其中,主编的《高等数学》与《高等数学习题解答》获国家级中国科学院优秀教材一等奖。曾被广东省交通厅授予“岗位排头兵”称号。许连忠,建筑系主任,博士,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注册房地产经纪人,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人居环境分会会员,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协会会员,广东省环境政策与政策研究会理事。本科毕业于长安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地球化学硕士、环境科学博士均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具有十多年工程企业经验,曾参加多项国家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主持建设项目建筑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代表项目有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坝基处理工程、梅州燕南飞旅游度假村建设工程、梅州华侨城沿江半岛房地产开发工程、建设部低碳生态示范项目浙江象山大目湾新城等。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及省市研究课题20多项,独立和合作公开发表论文20篇。张友瑞,管理系主任,中共党员 ,高级经济师,高级国际财务管理师,高级项目管理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本科毕业,美国管理技术大学工商管理(项目管理方向)硕士。 在高校长期从事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企业项目管理、企业战略、组织再造、流程管理等咨询和培训经验。主编及参编《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高职教材近8部。赵中山,机电工程系汽车高级讲师,汽车维修高级技师。他走过大江南北,一生投身于职业教育。几十年的跌打滚爬,形成了独自的教学风格。他奉行的“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专业授课程式,其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刘珊珊,信息工程系副主任,本科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2011年经过评定获得高校讲师职称。从事高职教育十年期间,主要研究的方向为网站建设、数据库设计、网络安全、软件开发、电子商务等。曾参与或主持省级院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其中包括广东省重点培育专业建设,广东省重点实训基地建设,校园网络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民办高校校园网网络监控体系设计与解决方案等。同时,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包括《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入侵检测技术研究》、《关于网站页面布局的最新方法研究》、《民办高校系部督导工作的探究与实践》,并且参与编写校企合作教材《信息化办公实训教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编写。任教期间,教学等工作效果良好,曾多次荣获“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教学督导”等称号。在2013年广东省网站设计师技能大赛中荣获第三名的好成绩,于同年11月,获第十三届肇庆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连续几年获得“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徐健,机电工程系副主任,讲师,高级技师,曾发表论文《基于逻辑法的长距离和多方向皮带输送机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基于单片机AT89S52的网线断点测试仪的设计》《消除大直径薄壁圆筒轴磨外圆振纹的方法》等多篇,出版教材《机械设计基础》,曾主持课题多项:校本教材开发探析、基于逻辑法的长距离和多方向皮带输送机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两足机器人阶梯步行控制系统模块的设计和仿真等。曾获得论文二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杨艳,教务处副处长,讲师,多年教务处工作经验,先后发表《从词性和语法发展的角度试析被字句中“被”字词性》、《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现状与改革》、《“是”字作为代词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等多篇论文,曾出版教材《财经应用写作》《国学经典选读读本》等。先后主持教育教学课题多项:同办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常见困难和具体问题的调查与对策研究、民办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稳定性研究、高职高专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等。多次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校优秀教师、优秀管理干部。马成刚,广州东华职业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兼团委书记,圆号演奏家。1990年12月参军入伍,1991年4月考入PLA海军南海舰队军乐队,师从海政歌舞团著名圆号演奏家陈乃胜先生学习圆号演奏。历任军乐队分队长、圆号首席、声部长、指挥等职。多次受到嘉奖表彰。1996年12月受海军总部调遣到北京参加海军出访东南亚的演出工作;1997年2月回广州海军基地军乐团任圆号首席演奏员,期间师从广交圆号演奏家郑祖棉先生学习圆号演奏。1998年3月正式考入北京中国海军军乐团。1999年任圆号首席演奏员、乐团独唱演员、声部长等职。1999年至2001年连续三年被海军军乐团评为优秀演奏员。多次参加国家、中央军委接待各国来华使节的演出,并受到时任国防部长的迟浩田夫妇的热情接见。参加大型的音乐会上百场,足迹遍及万丽海疆。 曾随我国海军舰艇编队出访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巴基斯坦等多个多家,个人的圆号演奏和歌唱受到外国友人和国内同行的高度赞扬。2006年3月正式从事(大学)圆号的专业教学工作,曾任私立华联学院音乐表演系主任。参与组建广州边防武警指挥学校管乐团、指挥过广州空军某部军乐队、深圳武警特区检查站管乐团。乔磊,讲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英语专业八级,俄语四级。曾发表论文《语义学与其邻近学科之间的关系》,《感性求真意象致胜——译文忠实性新论》,《行云流水意到笔随——评吕叔湘译<伊坦·弗洛美>》,《含蓄上口情深意切——从语言学角度解析戏剧》,《论历史比较法中的规律与例外》。曾参加综合英语精品课程课题项目建设,出版教材《新理念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综合实训》。指导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广东赛区选拔赛,获指导教师优胜奖。张玉英,经济师,毕业于吉林财经大学。主讲过财务会计、成本会计、预算会计、银行会计、财政与税收,多年的教学经验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授课风格,条理清晰,层层推进,深受学生欢迎。陈安,工业设计专业负责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工业产品设计,毕业后加入美的工业设计协会会长所带领的设计团队,从事家电设计与研发,所设计的多款产品获外观专利,数款产品成功上市并畅销,同时部分产品参展国内外大型展会(德国IFA展,美国芝加哥展,广交会等等),从业期间参与了所在团队关于前瞻性概念产品设计和研发,荣获了Reddot,IF,IDEA等国际设计大奖,2012年,前往东南亚考察家电市场以及研究“宗教文化对工业设计的影响”。杨燕华,硕士研究生,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万元,五年的科研助理经验,2012年获得福建省自然资源学会与地理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排名第一)。曾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和一般期刊《应用生态学报》《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和《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付水英,公共基础部主任,讲师。毕业于长春师范学院(现长春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从教14年,具有高等院校“两课”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独特的教学理念,曾参加多种形式的教学比赛,荣获过市级和省级的多项奖励。多次荣获市年度优秀教师称号和优秀班主任称号。先后发表论文多篇:《在高职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大学语文对高职学生情商培养的作用——论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的必要性》、《传统守望者和创新先行者 ——浅析莫言〈生死疲劳〉的创作技巧》。在“十五”期间主持的课题《高中作文“主体教学法”研究与实验》获得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魏娜,硕士,管理科学系教师,本科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曾留学于新加坡MDIS学院并获得金融硕士学位,并在新加坡有相关的工作经历,回国后担任过银行理财经理,现主要致力于金融学、管理学方面的研究,教学严谨,勇于创新,熟悉英式高等教育。莫嘉林,本科,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负责人,汽修工高级技师,汽车驾驶员高级技师。三十多年的汽车行业的从业经历。在多年的工作实践经历中,曾自主研发的技术有:解决东风、解放汽油机排气超标的废气处理系统,柴油机排气净化系统,无怠速行车控制系统,双蓄电池电源系统,发动机电容器启动系统,汽车混合能源供电系统,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停机保护系统,行车制动器强制通风系统以上技术均已向国家专利局提交了专利申请;其中已获三个授权的专利是:汽车供电系统、延时开关、汽车双蓄电池电源充电电路。担任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交通法规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长春师范大学代码是10205,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长春师范大学(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吉林省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师资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是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省属师范大学。

学校素有“长春革命大本营”“长春革命的摇篮”之称,在时名“二师”的校园里,发动了吉林省历史上第一次学生爱国革命运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吉林省建立的第一个支部“中共长春支部”;编辑、发行了吉林省第一本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刊物《秋声》。学校是吉林省中共组织的诞生地、爱国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发源地。

建校以来,学校为培养了十万余名基础教育师资及其他各类专门人才,其中全国国劳动模范、“竭诚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好教师”李元昌,全国优秀教师李金华,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孟欣,全国“三八”红旗手王春丽等,是我校优秀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学校于2009年成立了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拓宽了学校与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经过几代长师人的不懈努力,长春师范大学的办学实力明显增强,校园面貌日新月异,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学校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学校历史

长春师范学校

1906年4月(光绪三十二年),创立官立长春师范传习所。

1907年3月,以长春府属小学堂、蒙学堂和师范传习所成立长春府学堂。

1914年,在长春府学堂师范班的基础上成立长春县立师范学校。

1915年7月,长春、农安两所初级师范学校合并,成立吉长道立师范学校。

1920年5月,学校更名为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1941年 ,学校更名为临时初等教师养成所。

1945年8月,东北光复,抗日战争胜利,学校更名为长春市立师范学校。

1950年7月,学校更名为长春师范学校。

1958年8月,学校由中师升格为大专,更名为长春师范专科学校。

1963年,吉林省教育厅决定撤销长春师范专科学校,依然使用长春师范学校校名,校址迁至乐群街。

1977年8月,长春市和吉林省政府决定在长春师范学校附设高师班,并准备恢复长春师范专科学校。

长春师范学院

1979年,中共长春市委正式批准成立长春师范学院筹备处。

1986年起,隶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长春师范大学

2013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更名为长春师范大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3月,学校现有研究生导师45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39人,校外实践导师46人;学校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全国技能能手荣誉称号1人,“长白山学者”1人,“长白山技能名师”3人,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高级专家3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4人,吉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一、二、三层次人选36人次,吉林省百名高层次创新创业引进人才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0人,吉林省优秀教师3人,长春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有10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吉林省高校名师工作室。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3月,学校设有20个教学单位,77个本科专业;8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其中1个一流学科B类、4个优势特色学科A类、3个优势特色学科B类,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0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9个吉林省特色专业,8个吉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2个吉林省本科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人文教育、历史学、科学教育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科学教育

吉林省特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史、物理学、科学教育等

吉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学、物理学、科学教育、生物科学等

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一流学科B类”学科:中国史

省级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史、化学等

吉林省“优势特色学科A类”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

吉林省“优势特色学科B类”学科:生物学、数学、外国语言文学

学术科研

截至2019年3月,学校建有国家发改委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科研平台30个。

截至2019年3月,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2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7项,国家社科基金28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4项; 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励263项,其中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73项。

学术资源

据2017-2018年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数据,学校图书馆藏书总量达万册,其中纸质图书万册,电子图书万册。纸质期刊1330种,电子期刊292382种(馆藏镜像版)。中国东北边疆历史研究资料信息中心、日本赠书资料室、百名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资料室(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料室)、吉林省廉政建设研究基地资料室、影印报刊资料室是图书馆的五大特色馆藏。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即原《长春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2年,200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师范大学主办的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

学报分为人文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人文社会科学版不定期设“政治经济法律”、”国际政治论丛“、”历史研究“、”中国语言文学“、”昭明文选研究“、”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与探讨“、”音乐与美术“等栏目。自然科学版以刊载数学、地理、化学、生物、地理、体育、图书馆各学科学术理论文章为主,兼及理科教学改革、教学实验等学术论文。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3月,学校与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法国、西班牙、德国、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及台湾地区的5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俄罗斯克麦罗沃国立文化学院、美国赛基诺谷州立大学开展了5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俄罗斯、法国、西班牙、日本、韩国等高校实行学分互认。与法国、西班牙使领馆、俄罗斯高校、日本口述历史研究会等组织机构合作成立了“法国文化中心”“法国高等教育吉林省推广中心”“西班牙文化交流中心”“普希金学院俄语文化中心”“俄罗斯文化教育中心”“日本文化中心”等。

长春师范大学好,是吉林省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师资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是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省属师范大学。

1、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3月,学校设有20个教学单位,77个本科专业。

2、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3月,学校现有研究生导师45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39人,校外实践导师46人;学校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全国技能能手荣誉称号1人,“长白山学者”1人,“长白山技能名师”3人,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高级专家3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4人,吉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

扩展资料

学校前身为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创建的官立长春师范传习所,是吉林省师范教育的发祥地。百余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校先后易名为长春府学堂、长春县立师范学校、吉长道立师范学校、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简称二师)、长春师范学校。1958年市政府在长春师范学校基础上建立长春师范专科学校,1981年学校获批为长春师范学院,2013年更名为长春师范大学。

截至2020年3月,学校占地2100多亩,下设20个教学单位,覆盖九个学科门类,77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高层次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学科;教职工15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春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是位於吉林省长春市的一所大学,地址为吉林省长春市长吉北路677号。

学校设有74个本科专业,覆盖文学、理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工学、艺术学、经济学九个学科门类。教职工15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目前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学校设有20个教学单位、14个研究所。

学校建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吉林省特色专业,8个吉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2个吉林省本科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群;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8门吉林省精品课程、48门吉林省优秀课程;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吉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1项;获得教育部“乐高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是教育部“东北三省区域性技术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吉林省支援新疆西藏教育培训基地”“吉林省教师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基地”“学前与小学教师教育省市共建基地”“吉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1个吉林省高校重中之重立项建设一级学科,3个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学科。有1个服务国家特需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办确定的首批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同时承担和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学校建有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29个,其中“天然药物分离纯化及活性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为国家发改委设立的国家级科研平台,有“吉林省应用生态工程实验室”“吉林省光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东北民族与疆域重点研究基地”“吉林省吉剧研究基地”“吉林省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基地”“吉林省廉政建设研究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31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项,国家社科基金26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4项; 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励222项,其中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52项;发表学术论文7316篇,其中,中文核心及三大检索论文2017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等394部。

学校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2人,全国技能能手荣誉称号1人,“长白山学者”1人,“长白山技能名师”3人,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高级专家5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6人,吉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一、二、三层次人选28人次,吉林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人,吉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11人,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9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0人,吉林省优秀教师4人,吉林省教学新秀2人,长春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长春市优秀人才2人,吉林省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1人,吉林省教育系统师德先进个人1人,吉林省师德标兵1人,长春市师德标兵2人。

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学校与澳大利亚、俄罗斯、西班牙、法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及台湾地区的50多所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在西班牙建立了孔子学院,与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等国高校开展本科生联合培养,实行学分互认、学位互授。

长春师范大学学院学报

长春师范大学代码是10205,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长春师范大学(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吉林省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师资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是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省属师范大学。

学校素有“长春革命大本营”“长春革命的摇篮”之称,在时名“二师”的校园里,发动了吉林省历史上第一次学生爱国革命运动;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在吉林省建立的第一个支部“中共长春支部”;编辑、发行了吉林省第一本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刊物《秋声》。学校是吉林省中共组织的诞生地、爱国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发源地。

建校以来,学校为培养了十万余名基础教育师资及其他各类专门人才,其中全国国劳动模范、“竭诚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好教师”李元昌,全国优秀教师李金华,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孟欣,全国“三八”红旗手王春丽等,是我校优秀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学校于2009年成立了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拓宽了学校与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经过几代长师人的不懈努力,长春师范大学的办学实力明显增强,校园面貌日新月异,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学校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学校历史

长春师范学校

1906年4月(光绪三十二年),创立官立长春师范传习所。

1907年3月,以长春府属小学堂、蒙学堂和师范传习所成立长春府学堂。

1914年,在长春府学堂师范班的基础上成立长春县立师范学校。

1915年7月,长春、农安两所初级师范学校合并,成立吉长道立师范学校。

1920年5月,学校更名为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

1941年 ,学校更名为临时初等教师养成所。

1945年8月,东北光复,抗日战争胜利,学校更名为长春市立师范学校。

1950年7月,学校更名为长春师范学校。

1958年8月,学校由中师升格为大专,更名为长春师范专科学校。

1963年,吉林省教育厅决定撤销长春师范专科学校,依然使用长春师范学校校名,校址迁至乐群街。

1977年8月,长春市和吉林省政府决定在长春师范学校附设高师班,并准备恢复长春师范专科学校。

长春师范学院

1979年,中共长春市委正式批准成立长春师范学院筹备处。

1986年起,隶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长春师范大学

2013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更名为长春师范大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3月,学校现有研究生导师45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39人,校外实践导师46人;学校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全国技能能手荣誉称号1人,“长白山学者”1人,“长白山技能名师”3人,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高级专家3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4人,吉林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一、二、三层次人选36人次,吉林省百名高层次创新创业引进人才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0人,吉林省优秀教师3人,长春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有10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吉林省高校名师工作室。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3月,学校设有20个教学单位,77个本科专业;8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其中1个一流学科B类、4个优势特色学科A类、3个优势特色学科B类,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0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9个吉林省特色专业,8个吉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2个吉林省本科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人文教育、历史学、科学教育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科学教育

吉林省特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史、物理学、科学教育等

吉林省品牌专业建设点: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学、物理学、科学教育、生物科学等

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一流学科B类”学科:中国史

省级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史、化学等

吉林省“优势特色学科A类”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

吉林省“优势特色学科B类”学科:生物学、数学、外国语言文学

学术科研

截至2019年3月,学校建有国家发改委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科研平台30个。

截至2019年3月,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42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7项,国家社科基金28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4项; 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励263项,其中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73项。

学术资源

据2017-2018年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数据,学校图书馆藏书总量达万册,其中纸质图书万册,电子图书万册。纸质期刊1330种,电子期刊292382种(馆藏镜像版)。中国东北边疆历史研究资料信息中心、日本赠书资料室、百名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资料室(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料室)、吉林省廉政建设研究基地资料室、影印报刊资料室是图书馆的五大特色馆藏。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即原《长春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2年,200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师范大学主办的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

学报分为人文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人文社会科学版不定期设“政治经济法律”、”国际政治论丛“、”历史研究“、”中国语言文学“、”昭明文选研究“、”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与探讨“、”音乐与美术“等栏目。自然科学版以刊载数学、地理、化学、生物、地理、体育、图书馆各学科学术理论文章为主,兼及理科教学改革、教学实验等学术论文。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3月,学校与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法国、西班牙、德国、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及台湾地区的5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俄罗斯克麦罗沃国立文化学院、美国赛基诺谷州立大学开展了5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俄罗斯、法国、西班牙、日本、韩国等高校实行学分互认。与法国、西班牙使领馆、俄罗斯高校、日本口述历史研究会等组织机构合作成立了“法国文化中心”“法国高等教育吉林省推广中心”“西班牙文化交流中心”“普希金学院俄语文化中心”“俄罗斯文化教育中心”“日本文化中心”等。

四川师范大学文科学报、长春师范大学学报等。四川师范大学文科学报:四川师范大学文科学报是四川师范大学主办的、以发表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学术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长春师范大学学报:《长春师范大学学报》创刊于1982年,月刊,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师范大学主办的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贴吧

不是黑刊。《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杂志于198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的一本拥有双刊号:CN:22-1409/G4,ISSN:2095-7602的教育类合规期刊。判定一本期刊是否合规就需要通过国家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如果搜不到信息就说明是假刊。

四川师范大学文科学报、长春师范大学学报等。四川师范大学文科学报:四川师范大学文科学报是四川师范大学主办的、以发表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学术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长春师范大学学报:《长春师范大学学报》创刊于1982年,月刊,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师范大学主办的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

现已更名为《长春师范大学学报》。《长春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2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是隶属于长春师范学院的处级单位,分为人文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人员由主编、副主编及4位编辑组成,学报现有人员中,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4人,自然科学版2人。本刊已与全国500余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学术信息交流关系,所有刊载文章经中国期刊网制成光盘或通过Internet 网供国内外专家学者查阅。2013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长春师范学院更名为长春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相应更名为《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刊号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好发。

长春师范大学(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吉林省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师资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是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省属师范大学。

截至2019年3月,学校现有研究生导师45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39人,校外实践导师46人;学校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4人,全国技能能手荣誉称号1人,“长白山学者”1人,“长白山技能名师”3人,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高级专家3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3月,学校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高层次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被吉林省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教育学、中国史、化学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学科。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长春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文科学报、长春师范大学学报等。四川师范大学文科学报:四川师范大学文科学报是四川师范大学主办的、以发表高校教学科研人员学术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长春师范大学学报:《长春师范大学学报》创刊于1982年,月刊,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师范大学主办的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

(一)汉语语音史、汉语音韵学史1.日本大矢透《韵镜考》“要说”寻绎。《古汉语研究》2008年3期。2.近代日本汉语音韵学研究的特点。《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6期。3.中日汉语音韵学研究的学术差异。《古汉语研究》2006年第4期。4.日本学者越南汉字音研究。《延边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5.日本学者的汉梵对音译音研究。《延边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6.日本汉字音时间层次及其确认的证据和方法。中国社科院《当代语言学》2005年第3 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6年第2期。7.日本佛教“声明”与汉字音声调考订。《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又见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5年第7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5年第3期。8.日本学者满(女真)汉对音译音研究,《延边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又见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5年第10期。9.日本学者对日语汉字音与汉语近代音关系研究。《音韵文献与音韵学史》,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4月。10.《词韵》音系声调。董琨、冯蒸主编《音史新论-庆祝邵荣芬先生八十寿辰学术文集》,学苑出版社,2005年5月。11.日本《汉吴音图》所见《中原雅音》。《音韵文献与音韵学史》,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4月。12.日本学者对日语汉字音与汉语上古音关系研究。《延边大学学报》2004年3期。13.《中原雅音》的体例问题。《音韵论丛》,齐鲁书社,2004年1月3日。第七届汉语音韵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音韵学会编。14.日本学者日本语汉字音与汉语中古音关系研究。《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3期。15.清末日本学者北京官话“四声之辨”(日文)。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日本文艺研究》第 56 卷第2号。2004年9月。16.日本学者的《韵镜》研究。《古汉语研究》2004年第4期。17.《中原雅音》研究的起始时间问题。中国社科院《中国语文》2004年第3期,商务印书馆。18.日本学者对朝鲜汉字音的研究。中国社科院《民族语文》2004年3期。19.日本学者对《中原音韵》及相关韵书的研究。北京大学《语言学论丛》第30辑,商务印书馆2004年11月。20.《辨音纂要》所传《中原雅音》。中国语言学会主办《中国语言学报》第11期,2003年9月。商务印书馆。获吉林省政府第五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21.明抄本《辨音纂要》初探。国家图书馆《文献》2003年1期。22.对外汉语教学课本编写中的“变调”标记符号问题。(合作)《汉语学习》2003年6期。23.新时期音韵古籍整理的简要回顾与思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6期。24.从几组数据看南宋孙奕俗读声调的变化。《语言文字学论坛》(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25.退溪次韵朱子《武夷棹歌》问题。东方诗话学会编《诗话学》第3、4辑合刊。韩国梨花社2002年1月。第二次东方诗话学国际学术会议(香港浸会大学)。大会报告。26.南宋孙奕俗读“平分阴阳”存在的基础。台湾《声韵论丛》第10辑,台湾中国声韵学会与辅仁大学主办,学生书局2001年5月。由本人在台湾第十八届声韵年会的大会(台湾台北,2000年5月)上宣读。27.《中原音韵》与吉安方音。《第六届汉语音韵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编。28.释“平中清浊,仄中抑扬”。东方诗话学会编,《诗话学》第2辑。韩国梨花社1999年10月。大会宣读,韩国大田忠南大学1999年7月。29.《醒世姻缘传》“挺”字与今东北方言〔t‘iN〕音。《汉语学习》1998年第3期。30.南宋孙奕俗读“入注阴平”性质。《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纪念论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31.《九经直音》“明本”两种例说。《语苑撷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32.南宋孙奕俗读“清入作去”考。中国社科院《中国语文》1998年第4期,商务印书馆。获吉林省政府第四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1)。获第五次教育部全国高校古委会“中国古文献学”博士生二等奖(1999,一等空缺)。33.《九经直音》北图藏本三种叙说。《语言研究》1998年6月刊,第五届汉语音韵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编。34.南宋已“平分阴阳”证。北京大学《语言学论丛》21辑,商务印书馆1998年10月。在中国语言学会第八次会议上宣读。《中国语文》1995年5期《会议纪要》。35.南宋孙奕音注“浊上归去”问题。《庆祝金景芳95寿辰论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4月。36.南宋《示儿编》的俗读音。《延边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37.南宋《示儿编》音注“俗读”的“入注三声”性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3期。38.南宋《示儿编》“声讹”的正音性质。《语言研究》1996年6月刊,中国音韵学会第9次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编。39.南宋《示儿编》音注“浊音清化”问题。《古汉语研究》1996年第1期。40.《九经直音》反切的来源及其相关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1期41.韦应物诗韵系。《延边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42.《山海经校注》“珂案”音释献疑。(合作)《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年第2期。43.《九经直音》反切与《经典释文》正读考异。《语言研究》1994年6月。中国音韵学会第8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编。44.“图们”的口语读音及其来源。《东疆学刊》1993年第3期。45.《汉字古音手册》订误举例。《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3年第1期。46.《晋书音义》的“协韵音”。《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1期。获吉林大学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47.王昌龄诗用韵。《延边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48.岑参高适诗韵系异同比较。《延边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在中国音韵学会第六次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上宣读。49.岑参诗韵谱。《语言文学论文集》,延边大学出版社19990年12月。50.《醒世姻缘传》诗词用韵考。《烟台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51.《<韵镜>校笺》跋。杨军《<韵镜>校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52. 清末中日学者北京官话“变调”意识。日本早稻田大学《中国语学研究》(开篇)第26辑,2007年5月。53. 十九世纪末叶北京官话声调初探——以日本人编《官话指南》为依据。(合作)《近代官话语音研究》,语文出版社,2007年2月。54.日本传统汉语音韵学研究的特点。《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6期。55. 高本汉用“二手资料”构拟《广韵》检讨. (合作)《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1期。56.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科书和工具书。《汉语学习》2007年第6期。57.日本汉语音义书语音研究。《杨耐思先生80寿辰庆祝文集》,2011年1月,中华书局。58.南宋《九经直音》“萧豪韵”的构成。(合作)《继往开来的语言发展之路》论文集,语文出版社,2008年2月。59.《正音捃言》音系声母的特点。(合作)《语苑撷英——唐作藩教授八十寿辰祝贺论文集》,2008年2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60.高畑彦次郎对高本汉《切韵》研究的修订与补充。(合作)《当代语言学》2010年4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11年2期全文摘编。61.南宋《九经直音》“支思韵”问题。(合作)《中国语言学报》第14期,2010年10月。商务印书馆。62.清初韵书《五音通韵》构拟问题。(合作)《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3期。63.当代日本汉语音韵学研究的特点。《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10年2期。64.日本汉语上古音研究。《古汉语研究》2010年第2期。65.现代日本汉语音韵学研究的特点。《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2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10年2期。66.日本汉藏对音译音研究.《民族语文》,2010年第6期。67.满田新造对高本汉《切韵》研究的批评意识。《中国音韵学》第16次会议论文集,九州出版社,2012年3月.68.《<韵镜考>:日本江户后期韵镜学的构建》,《古汉语研究》2012年第2期。69.《日本<东音谱>(1719)所记汉语方音问题》,韩国《中国东南方言与中韩文化》(6),韩国文化社,2013年2月。70.《韵镜》与日本明治人名命运预测。《中国文化研究》,2013年第2期。71.贺知章《回乡偶书》诗“衰”字音。《延边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1-2期。72.唐代古体诗的“叶韵”问题。《延边大学函授教育》1992年第1期。73.从用韵看《药性赋》产生的时代。《延边医学院学报》(社科)1992年第1期。74.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学点音韵知识。《吉林教育》1989年2-3辑。75.重建清代东北方音史:向混沌求新知——评邹德文教授《清代东北方言语音研究》。《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76.《韵镜》研究史上的四条“主线”。《中国音韵学》(厦门大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77.清末民初东北官话语音系统——以新发现日本明治汉语课本为依据。中国社科院《方言》2013年第4期。(二)对外汉语教科书、汉语史、东北方言、古书校勘1.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会话”课本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4期。2.汉语史研究的基本理论范畴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2期。3.从中国语教科书“序”“跋”看朝鲜时期的语言教学意识(韩文)。韩国《韩华学报》总46期,2006年2月。4.《醒世姻缘传》与吉林方言词语探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2期。5.校点严可均《全晋文》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4期。6.《周礼》“诸侯之邦交”断句正误。国家图书馆《文献》1998年第4期。7.《庄子》“.以.o”句及其变式。《东疆学刊》1990年第1期。8.走向系统研究东北方言的第一步。(合作)《汉语学习》1989年第3期。9.谈唐诗中的“何事”。《东疆学刊》1988年3期。10.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科书研究的基本问题。《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1期。11.中国学者与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科书的刊行。(合作)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2007年第3期。世纪朝鲜汉语教科书语言的干扰。(合作)中国社科院《民族语文》2007年5期。13. 日本汉语口语语法研究的先声——读1877年刊行的《支那文典》。北京大学《语言学论丛》第37辑,商务印书馆2008年6月。14.《满洲土语研究》与20年世纪30年代东北方言。《东疆学刊》2010年第2期。15.日本明治后期北京官话语法理论——《清语文典》。厦门大学国学院《国学集刊》第三辑,2011年3月。16.仓石五四郎对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翻译的意义。刁宴斌主编《黎锦熙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暨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书局,2010年5月。17.《日本“军用”东北方言教学意识——读1933年(增订版)<日满会话>》。韩国汉阳大学《汉语方言研究论文集》,2010年4月。18.清末民初北京官话语气词例释(合作),《汉语学习》2011年第1期.19.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古今考,《中华读者报》2008年6月27日。20.《马氏文通》与广池《中国文法》——清末中日汉语文言语法理论体系的建立。《厦门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21.《晚清东北方言词语考订》(合作),《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3期。22.《清末民初北京口语词汇及其汉语史价值》(合作),《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2期。又见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12年第7期。23.《试论汉语史研究史评理论范畴》,《东疆学刊》2012年第1期。24.《日本明治后期<支那语学>月刊传播北京官话的历史意义》,《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3期。25.《汉语史研究系统要素视角理论范畴》,韩国中国言语文化学会《中国言语文化》创刊号,2012年2月。26《日据初期台湾闽南话会话课本教学和汉语史价值》(合作),《台湾研究集刊》2012年第4期。27..《日本明治后期北京官话语法教学理论---读1905年版<清语文典>》,《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集刊》(第三辑),中华书局,2012年7月。28.《东亚语言学视阈的汉语史研究》,《东疆学刊》2013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14年第1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3年第6期)29.《冈氏之中国文典》(1887):日本汉语文言语法体系初次构建,《复旦学报》2014年。30汉语现代语言学理论体系的最初构建——日本《现代中国语学》(1908)的意义(同李逊合作)。《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1期 。31朝鲜朝汉语官话质正制度考论(同张辉合作), 《古汉语研究》2014年第1期 。32. 14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东亚国际通语——汉语之应用(第二作者,同张辉合作),《延边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三)古代礼仪制度及其它1.退溪不讳言“诗以随俗”解。东方诗话学会编《诗话学》第5、6辑合刊。韩国梨花社2004年10月。第三次东方诗话学国际学术会议(上海大学)。大会报告。2.西周觐礼初探。《遯亨集——吕绍刚教授古稀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3.春秋聘问的衰变。《金景芳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4.春秋朝觐的衰变。《东疆学刊》2002年第3期。5.周代朝聘制度简论。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儒学年鉴》,2001年创刊号,商务印书馆,2001年10月。6.战国时期朝聘制度的破坏。《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4期。7.退溪家礼“循俗”问题(韩文)。韩国《退溪学报》第107期,2000年12月。又收入(韩国)柳宁夏编选《退溪先生礼学论文集》(仅6篇),《退溪学报》别刷本。陶云会社2001年7月发行。8.略谈西周会盟制度。《延边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9.商代朝聘及其相关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1期。10.晚清文人对朝鲜使臣“中华意识”的感知。日本创价大学《创大中国论集》第14辑,2011年3月。11.《清客新话》:日本对马藩尉探问清初“新知”——福建“漂海唐船”日记的意义。《厦门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1期。又见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明清史》2013年第5期。这其中包括少部分与他人合写论文。还有其它已发表论文近20篇。论文发表后,或被转载、论点摘编、引用、评述多次。 (一) 专著1.《音韵文献与音韵学史》,专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6月。被列为日本广岛大学文学部中国语史教科书,授课教授狩野充徳。2.《周代朝聘制度研究》,专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书评《揭示周代朝聘制度》,见《光明日报》2006-07-04 。2006年9月获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太原)。2007年11月获福建省政府第7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历史学3等奖. 2007年11月厦门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台湾《经学论丛》专门介绍。《清代朝觐制度研究》等几十种著作引述.3.《宋元吉安方音研究》,专著(与李红合作),2008年6月,中华书局出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5年1月完成,2005年2月通过专家鉴定。日本《日本中国学会报》2009年介绍。2009年11月获福建省政府第7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历史学3等奖。刘晓南《宋代四川语音研究》等论著引述。4.《中国历代宾礼》,专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9月。几十种著作引述。5.《日本汉语音韵学史》,专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12月。日本语学会《日本语研究》、《古汉语研究》、《中华读者报》、《中国社会科学报》、《辞书研究》、日本中国学研究会《日本中国学会报》(2012)等报刊均有述评。2013年10月12日获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2等,中国语言学最高奖项,又获福建省第10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2013年12月。同时,获厦门市第9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张玉来、潘钧、陈东辉、陈宁、耿军等引用。6.《汉语史研究理论范畴纲要》,专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列为博士生教科书。7.《东亚视阈汉语史论》,专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8.《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课本语音研究》,专著,合作,商务印书馆,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2年完成。鉴定等级为优秀.9.《日本近现代汉语语法学史纲》,专著,商务印书馆,2014年。(二)编著1.《汉语音韵学通论》,教材,编著,主编,列入国家级“十五”教材出版规划(2002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被国内外多所大学列为研究生教科书或参考书。2.《古代神童考录》,编著(与陈家祯合作),延边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三)编\校1. 《音韵学论著指要与总目》(上、下,140万字),主编,作家出版社,2007年1月。日本权威的《日本中国学会报》2009年介绍,是国内外汉语音韵学论著目录收罗最为全面的工具书。冯蒸列为学习汉语音韵学必读书。2. 《语言文字学论坛》(第一辑),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3.《古代汉语》,教材。合作编写,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3月。曾被吉林省八所大学中文系采用。4.《对外汉语教学论著总目》(80万字),主编(合作),作家出版社,2008年5月。《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华读者报》等均有书评。5. 《对外汉语教学论著指要》(70万字),主编(合作),作家出版社,2008年5月。。《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华读者报》等均有书评。6.《黉门钟吕》,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7.《韩非子》(译注、校勘,3人合作),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3。8.《后汉书》(译注、校勘,3人合作),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6。9.《全晋文》(点校,2人合作,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10.《日本汉语教科书汇刊(1912年前)》,主编,四十册,中华书局,2013年。11.朱熹口语文献语言通考(四种,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合作),合作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12.《中国历代礼仪制度文化丛书》(五种,《中国历代婚礼》、《中国历代葬礼》、《中国历代家礼》、《中国历代宾礼》、《中国历代祭礼》),第一主编(与张黎明合作),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9月。台湾义守大学列为通识课程教科书。几十种著述引用。13.《新编古代汉语》,国家级教材。合作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14.《大一中文课堂》,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15.《海洋文明与汉语语言文字书写》,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16.《东亚汉语史书系》,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17.《黄典诚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主编(与叶宝奎教授合作),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18.《中国音韵学》(厦门大学与中国音韵学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编辑,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另有其它4种编著。这其中包括少部分与他人合写者。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