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永强1李金荣2李金玲3常秋玲1贺传阅1
(1.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郑州 450016;2.郑州大学环境与水利学院,郑州 450001;3.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郑州 450007)
《灌溉排水学报》,文章编号:1672-3317-(2008)-03-0106-03
摘要 对10m×10m面积内的100个土壤样点取样分析其硝态氮含量,用地质统计学中的区域化变量理论和半方差函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含水率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均具有空间变异性,属于中等程度变异;硝态氮含量的半方差随着取样间距的增加而增加,最后趋于稳定,存在着空间变异结构,最后对其进行拟合,确定其变异程度及空间相关尺度。为进行大范围土壤的取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硝态氮 空间变异 区域化变量 半方差分析
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施用到土壤中的氮肥,经过一系列分解转化作用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比如经过矿化、硝化与反硝化等过程,氮肥转化为无机态氮即氨态氮和硝态氮。我们知道适量的氮肥是保证农作物获得高产的基本条件,过量的氮肥不仅造成浪费,更为严重的是会引起作物、土壤、大气及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我国北方旱地土壤氮素形态一般以硝态氮为主,所以土壤中硝态氮的空间变异必然会引起该土壤中农作物的生长变异。所以开展土壤硝态氮含量空间变异性研究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制定农田施肥方案,提高氮肥利用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土壤系统本身是一个形态和过程都相当复杂的自然综合体(雷志栋等,1985)。在时间和空间上土壤是一个非匀质的介质,而且有着明显的空间变异。灌区田间实际情况表明,在土壤质地相同的区域内,土壤特性(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质)在同一时刻,各个空间位置上的量值并不相同,这种属性即称为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性(黄绍文等,2003;Triantafilis,et al.,2004;高鹭等,2002)。这种空间变异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成土过程,二是人为活动。特别是人类活动对空间变异的影响更显著。正由于此,一个田块内土壤的变异可分为系统变异和随机变异两部分。
就研究方法来说,经典统计学忽略了土壤属性在空间上的相关性,认为土壤属性是空间上相互独立的,当然这与土壤特性的实际情况不符,因此经典统计学无法揭示土壤属性在一定空间距离上的相关性。空间变异理论(孙洪泉,1990)考虑到了土壤属性的空间相关性,因此研究土壤的空间变异性对指导各种先进的灌溉设施和农业水利技术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1 基本理论
土壤的空间变异理论(孙洪泉,1990)是以地质统计学(geostatistics)为基础。地质统计学的雏形是20世纪50年代,在南非矿业学家Krige提出的矿产品位和储量估值方法基础上,于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著名的统计学家Matheron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研究之后建立起来的。他在提出来区域变量理论,使传统的地学方法与统计学方法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公式系统,又称地质统计学。地质统计学的半方差函数对土壤属性在空间上变化的结构性能够定量和精确描述。地质统计学是以区域化变量、随机函数和平稳性假设等概念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为核心,以克立格插值法为手段,分析研究自然现象的空间变异问题(Triantafilis,et al.,2004;高鹭等,2002)。
区域化变量
区域化变量Z(x)是指在空间分布的变量,是在区域内不同位置x取不同值Z的随机变量。它一般反映了某种现象的特征,比如不同位置各点土壤养分含量等。区域化变量具有结构性和随机性的特征。结构性是指在空间两个不同点处土壤养分具有某种程度的自相关性,一般而言两个点间距越小,相关性越好。这种自相关性反映了这种变量的某种连续性和关联性,体现了其结构性的一面。随机性是指在土壤系统内,任意空间点x处,其土壤养分的取值是不确定的,可以看作是一个随机变量,这就体现了其随机性特征。
半方差函数
半方差函数也称为空间变异函数(semivariograms),只要是与空间有关的变量,都可以用半方差函数来计算它。半方差函数既能描述区域化变量的结构性特征,又能描述其随机性变化。半方差函数是描述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结构的一个函数。假设随机函数均值稳定,方差存在且有限,该值仅与间距h有关,则半方差函数γ(h)可定义为随机函数Z(x)增量方差的一半。其计算公式为
环境·生态·水文·岩土:理论探讨与应用实践
图1 半方差图
Sketch map of semi-variance
其中n(h)是被向量h相隔的数据对的对数。当然,数据对越多,计算的半方差函数值的精度越高。对不同的滞后距h,式(1)可以算出相应的γ(h)值来。对于每一个滞后距hi,把诸点[hi,γ(hi)]在h—γ(h)图(图1)上标出,再将相邻的点用线段连接起来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实验半方差函数图(或实验方差图)。通过方差图可以得到半方差函数的3个极为重要的参数:即变程值a(Range)、基台值C(Sill)和块金值C0(Nugget),其中变程值反映了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特性,在变程值以外,土壤性质是空间独立的,而在变程值以内,土壤性质是空间非独立的。块金值代表一种由非采样间距造成的变异,一般是指土壤性质的测定误差。基台值是指在不同采样间距中存在的半方差极大值。另外,块金方差/基台值可表示空间变异程度。
2 材料和方法
研究区概况
试验于2006年在河南省浚县城西一实验田内进行,该区地形地貌类型为冲积平原,地势比较平坦,主要供试土壤为壤土,气候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该地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当季种植玉米。面积10m×10m,按照1m×1m设置网格,共有100个观测点(图2),采样深度为耕层10~15cm。采样期间晴朗无雨,采样时间分别是2006年6月12日(田间较干,平均质量含水率为)和2006年8月14日(田间较湿,平均质量含水率为)。
图2 采样点平面布置图
Sampling location of the area
测定方法
测定项目:质量含水率和硝态氮。
测定方法及仪器:对田间所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风干,过1mm的筛,然后以5:1的水土比用1mol/L的KCl进行抽滤浸提,在实验室用酚二磺酸比色法进行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土壤中硝态氮测定结果的统计特征值
利用Kolmogorov-Smirnov方法对硝态氮含量的总体分布进行非参数检验,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土壤硝态氮含量多数为对数正态分布类型。从硝态氮的均值来看,均值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小而增加,说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小硝态氮向下层淋洗的量也相应减小。
另外前面已经述及,变异系数C1的大小可以反映土壤特性参数的空间变异性程度,一般认为:C1<为弱变异性,≤C1≤为中等变异性,C1>为强变异性。从表1中的统计资料来看,所测得的硝态氮含量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均属中等变异性。因为硝态氮在土壤中相对比较稳定,所以其变异系数较少,这与硝态氮在土壤中比较稳定有关。本次实验中,土壤较湿(土壤平均含水率为)时,硝态氮的变异系数为,土壤较干(土壤平均含水率为)时,其变异系数为,所以土壤较湿时硝态氮的变异系数明显大于土壤较干时硝态氮的变异系数,这里可以理解为硝态氮变异系数受不同灌水量的影响,灌水量增加,变异系数增大,灌水量对硝态氮的转化和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表1 土壤硝态氮含量的统计特征值
前面已经说过,硝态氮在田间的分布具有地学的结构特征和统计学的随机特征。这些统计值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样本总体,而不能定量地刻画土壤硝态氮含量的随机性和不规则性,独立性和相关性,要解释并进行定量化,必须进行空间变异结构分析。
土壤中硝态氮的空间变异结构分析
半变差函数图在一定范围内反映了不同观测点的观测值之间的依赖变化情况,可以检验土壤中硝态氮的空间变异性。从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半方差函数图(图3)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硝态氮含量的试验变差函数值均随采样点间距的增大而增加,从非零值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常数,即当其间距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半变差函数值在某一常数上下摆动时,这一常数就是基台值C(C0+C1),与这一基台值相对应的间距就是变程a,且变程a等于最大自相关距离。当h<a时,土壤硝态氮含量之间存在着空间上的相关关系,当h≥a时,土壤硝态氮含量值是独立的。当间隔距离h=0时,γ(0)=C0,该值即为块金值C0。
图3 硝态氮含量的半方差图
Semi-variance of soil NO3--N
根据计算的两种不同含水率的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实验变差函数值,然后选用球状模型进行拟合。用加权多项式回归法进行计算,编程序可得出球状模型中的各个参数(C,a,C0)(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硝态氮含量在含水率为的土壤中其块金值C=,基台值C0=,变程值a=;硝态氮含量在含水率为的土壤中其块金值C=,基台值C0=,变程值a=。对土壤含水率为的土壤,当h≥a=时,自相关函数的值为零,变差函数值趋于稳定,也就是说,当采样间距在之内,硝态氮含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把硝态氮含量当作区域化变量处理;当采样间距大于时,硝态氮含量不具有空间相关关系,可以把硝态氮含量看做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对土壤含水率为的土壤,当h≥a=时,变差函数值趋于稳定,同样,当采样间距小于,硝态氮含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把硝态氮含量当作区域化变量处理;当采样间距大于时,硝态氮含量不具有空间相关关系,可以把硝态氮含量看做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另外从表2 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来,含水率较大的土壤,其硝态氮含量的变程值稍微小于含水率较低的土壤,说明土壤的含水率也影响到硝态氮含量的空间变异,主要是因为土壤中水分可以滞留较多的硝态氮,因此实际野外采样时要根据土壤的含水率布置取样间距。含水率较小时,取样间距可以布置的大些;含水率较大时,取样间距相对布置的小。
表2 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半方差参数值
研究区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空间变异既具有结构性,又具有随机性。它们对土壤属性的变异性影响程度如何,这可以从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C0/(C0+C1))来表示其空间变异程度,如果该比值较高,说明由随机部分引起的空间变异性程度较大;相反,说明由系统变异引起的空间变异性程度较大;如果该比值在1附近,则说明该变量在整个研究尺度上具有恒定的变异。从表2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这次研究区土壤的空间变异性主要是由土壤的空间结构本身引起的,而由随机部分引起的变异程度较小,不起主要作用。
4 结论
土壤属性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变异性,而地质统计学中的区域化变量和变差函数是研究这种空间特性的重要理论工具。土壤中硝态氮含量表现出空间变异结构,可以作为区域化变量。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率的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均具有空间变异性,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均属中等变异性。含水率较高(土壤平均含水率为)的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变异系数大于含水率较低(土壤平均含水率为)的土壤中硝态氮的变异系数。
根据区域化变量和变差函数的理论,对不同含水率土壤中硝态氮含量进行空间变异结构分析,得到其变程值。对含水率为的土壤来说,其硝态氮含量空间的相关距离为;对含水率为的土壤来说,其硝态氮含量空间的相关距离为;在其相关距离范围内,土壤的空间结构本身对硝态氮含量的空间变异性起主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高鹭,陈素英,胡春胜等.2002.喷灌条件下农田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1(6):609~615.
黄绍文,金继运,杨俐苹等.2003.县级区域粮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分区管理技术研究.土壤学报,40(1):79~88.
雷志栋,杨诗秀,许志荣等.1985.土壤特性空间变异性初步研究.水利学报,(9):10~21.
孙洪泉.1990.地质统计学及其应用.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Triantafilis J,Odeh I O A,Warr B,et of salinity risk in the lower Namoi valley using non-linear Kriging Water Manage,69(3):203~231.
Spacial Variations of -N in Soil
Xing Yong-qiang1Li Jin-rong2Li Jin-ling3Chang Qiu-ling1He Chuan-yue1
( Researchinstitute of land and resource of 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4016;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Zhengzhou Univ.,Zhengzhou 450001; of Geological Survey of 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007)
Abstract:One hundred soil samplers at a plot of 10m×10m were made at an interval of 1m with different soil moisture and different -N in surface soil(10~15cm)were author analyzed experimental data by the theory of regionalized variable theory and studied the special variations of -N i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 at different soil moisture had spatial variability in a given spatial semi-variances of -N wer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ag(h).Fitting the results with linear regressions,the parameters of the semi-variograms were estimated,and their variable extent and space correlative scale were made.
Key words: -N;spatial variability;regionalized variable theory;semi-variance analysis
山东省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发展的地区之一,加之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不到400m3,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另一方面,山东省水资源年内分配极其不均,年降水量的70%集中在6-9月份,由此造成汛期洪涝灾害频繁,大量弃水白白流走。针对山东省一方面干旱缺水、地下水超采严重(1999年超采面积为16032km2)的局面,山东省科厅下达“地下水回灌补源模式研究与示范”重点研究课题,研究提出山东省不同类型水文地质区回灌补源模式和关键技术。通过研究,该课题完整地提出了该省不同水源、不同类型区和不同工程形式的地下水回灌补源模式,取得了回灌补源关键技术的系列成果。该项目设置了位于胶东滨海、鲁西北平原和鲁中南山丘区的6个示范区。邹平引黄灌溉补给地下水研究区(补源区)作为引黄补源模式示范区位于胡楼引黄灌区的东南部,总面积346km2,设计灌溉面积36万亩。补源区主要靠过清一干区供水补源。全长,,干渠以下干支渠16条,长约;斗农渠330条。供水干支渠与区内的主要排水河道及支流相连,构成了均匀分布的蓄灌结合的补源工程体系。邹平县引黄灌区远离黄河,其引黄不仅受到黄河水资源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自流区用水的限制,工农业用水得不到保证。为此通过一定的中间环节与自流区形成时间差,将黄河水蓄存于补源区,从而弥补补源区水资源不足的弱点。2研究实例与区域概况本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邹平县低山区至丘陵区地下水接受降水补给,并以侧渗和基流方式下泄,至山前倾斜平原前缘排泄入小清河,构成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该单元还可具体分为低山丘陵基岩裂隙—孔隙水区、山前冲洪积扇孔隙水径流区和黄河泛滥平原孔隙水排泄区等3个子单元。在邹平县城以北的平原区主要是第四纪山前冲洪积地层的孔隙水。含水层岩性大多为细砂、粉砂或砂性粘土,东部富水程度大于西部,共有三个含水层组。第一含水层组:为全新统与上更新统地层,上下各层间的水力联系密切,可作为一个统一潜水含水层。其中含典型砂层2~3层,总厚2~25m。水位降深 6m的涌水量一般达20~40m3/h,最大者可达 80m3/h。第二含水层组:为中更新统地层,埋深为60~150m,层厚0~80m不等,富水性各地不一,单孔出水量一般在20~40 m3/h。第三含水层组:以下更新统地层为主,为承压水,埋深一般大于150m。底板埋深从县城南部水库附近的120m到小清河一线则达到800m以上。以中砂含水层为主,次为细砂及粗砂,砂层间有粘土隔水层,补给条件差。城区北部肖镇干渠以北地段,位于城区以外,也在现有水位降落漏斗之外,且地势平坦,无障碍物,输水条件好;加之松散地层总厚度达280~350m,砂层多,导水性强;已有的引黄渠系,还可通过引水期渠底下渗用来对地下水降落漏斗区进行人工补源,涵养含水层,实现地下水库的功效。因此被选作新地下水供水水源地,规划取水量万m3/d左右(1,2)。规划面积约9 km2。根据对肖镇试验区干渠为期3年的观测研究表明(1),肖镇干渠引水后,渠两侧潜水位急剧上升,水位明显上升区的波及范围超过1km。据估算,肖镇干渠的年补给地下水总量可达到万m3。近年来,邹平县城区范围迅速扩大,用水需求日益加大。邹平县城北地下水水源地就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而选定的新水源地。由于该水源地位于多条引黄渠网内,依据渠网条件、合理利用含水地层的容水和释水能力,可以形成地下水库。通过引黄期间渠道渗漏对地下水的自由补给,是防止地下水降落漏斗急剧扩展,实现水源地的稳定、高效和持续开发的技术关键。根据1997年至1998年在补源区东部的小店试验区的渠系对地下水的渗漏补给观测研究(2),新民河以东、西杜支渠以南、小店干渠以北3个渠段向地下水的直接渗漏补给量达万m3/a,表明在此基础上扩大地下水开发是可行的。(注:1.黄委会引黄灌溉局.深沟远引、蓄灌结合、地下水回灌补源技术在胡楼引黄灌区的推广. 黄委会制黄基金项目,.山东省邹平县水利局,邹平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研究,) 3地下水库渗流模型边界条件处理计算区范围与潜水边界类型本次计算区范围面积995m2,见图1。外部边界为:①北部小清河,取为分时段水头已知边界,水头值平时取河床标高,汛期(7~8月)按水头高出河床计。②马四干渠作为西部边界,潴龙河—孝妇河—胜利河作为东部边界, 在汛期(7~8月)取定水头边界,其他时间取隔水边界。④南部边界(自东向西)分别为35m等高线、黄山、黛溪河横截面及长白山脉北部50m等高线,其中以长白山、黄山作为隔水边界,皆取为分时段变水头边界。潜水内部边界计算区范围内有杏花河向NE方向斜穿过;且众多水渠交错,其中南北方向的有:肖镇干渠、四干东延、利民河、长白沟、安袁河等;南北向的有马四干渠、六六河、新民河、青梅大沟等。计算中将考虑这些地表水体对地下水的补给作用,引黄期均作为定水头边界,其他时段则作为隔水边界。承压含水层边界与底部边界与潜水含水层内外边界对应的第一、第二承压含水层边界都按隔水边界处理,以保证模拟结果留有较安全余地。将基岩视为孔隙含水层的底部边界,并统一将基岩设为定水头边界,水头值取当地地面标高值。定解问题为充分反映三个含水层组的划分原则,采用准三维流模型,即把每个含水层组视为一个整体化水平侧向流动系统,水流纵向运动用层组间的越流来表示[1-2],其结构如图2所示。设潜水运动满足Dupuit假定,并假设深部基岩的水位保持不变。这样可分层建立微分方程,并与已给定的各种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相配合[3-4],获得一组定解问题如(1)式。水均衡因素、含水层介质参数源汇项①降水与蒸发项。据该县气象部门多年系列资料统计,得出不同保证率P条件下年度降水量分别为:P=95%,;P=75%,;P=50%,。并根据近15年的分月统计数据,用样条光滑插值函数给出各所需时刻的降水强度p和水面蒸发强度值ew。预报年份则按这15年的月度平均值计算。试验表明,降雨入渗系数a 和潜水蒸发系数C及潜水位埋深d之间存在如下关系:②灌溉项。本县灌溉水量既随时间变化,又随地域变化。灌溉回归系数取。③抽水项。系指地下水水源地和集中抽水地域,在计算区内主要涉及县城城北新水源地、城东北企业集中开采区、城南黛溪河水源地以及几个乡镇集中开采区。其中:城北新水源地按照供水规模规划动态地增加抽水点及水量。含水层参数据水动态拟合结果进行适当调整,得到: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南部为,北部为;给水度,南部取,北部取。第一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南部为,北部为;储水系数,统一取。第二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南部为,北部为;储水系数,统一取 5。纵向渗透系数:统一取KC 1 = ,KC 2 = ,基岩与上覆含水层间的越流系数统一取 bC 3 = 012/d。4、地下水库引黄补源数值模拟计算 4.1 补源方式 补源时段的设定以10d(即1旬)作为时间步长,补源时段分为两种类型:①灌溉型:完全按照农作物灌溉基本需求分配引黄时间(累计有12旬/年),并假定除补源期和雨季(7月中旬~8月份)之外,渠道不具有补源作用。②常年型:渠道内保证常年有水,也假定雨季(7月中旬~8月份)不需补源,即引黄时间为31旬/a。 新井位设置与计算阶段划分新井位全部设在肖镇干渠以北的渠网内,全部计算过程设定为10年,并分成两个阶段:①新水源地供水能力增加期(2001~2004):鉴于19200m3/d供水能力是通过施工逐步达到的,模拟中也对供水能力进行了动态调整。②新水源地供水均衡期(2005-2010):本阶段用于揭示水源地形成后在正常供水条件下的水源地稳定性。 不同补源条件下的水源地开发能力将上述各要素代入数值模型方程求解,得到2001年底的地下水库与周边地区地下水(包括潜水与两层承压水)的水头分布值。模拟表明,在用水集中的乡镇和县城区,都产生明显的水位降落漏斗。最大最深的降落漏斗,位于县城东北企业密集区,最大降深值为。具体潜水面形态见图3,从图3中可清晰看出县城东北与礼参、韩店、朱套几个地域型降落漏斗。 不进行引黄补源当不进行引黄灌渠补源时,地下水水源地的补给仅有大气降水与地层的内侧向及深部的水流运动,会出现水位持续下降、水源枯竭的现象。县城东北部企业集中开采区的水位埋深可从2001年底的下降到2005年底的,到2010年底时则达到,10年下降;而新水源地水位埋深从2001年底的下降到2010年底时的,10年下降(参见图4)。 灌溉型补源即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进行有限度的引黄补源,每年只有4个月的补源期。在此条件下,几个关键点的地下水潜水位变化如图5所示。由图5可见,渠网内新水源地的最低水位随季节有所起伏,2001年底埋深为;到2005年底水源地形成时,降至,4年下降了;2010年底又降至,6年降幅只有。这样的水位值与降落速度基本上可满足水源地开发的正常要求。 常年型补源保持引黄灌渠内常年有水,即通过灌渠向水源地进行常年补源,如图6所示。从图6可见,渠网内新水源地抽水点2001年底水位埋深,2005年底,5年下降;2010年底,5年仅下降。显示出新水源地成孔期水位呈一定下降趋势,但后期水位下降非常微弱,基本达到平衡状态,且季节性起伏波动也比灌溉型的明显减弱。县城东北部常年补源条件下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虽然继续下降,但水位下降速度非常缓慢,其中水位埋深最大的413号点由2000年底的下降至2004年底 (4年下降);2010年底降至,10年只下降,说明常年引黄补源条件下,县城东北水位漏斗下降得到基本遏制。 改造型补源减少城北企业开采区的开采量是阻止潜水位降落漏斗继续下降的理想途径,其可选方式之一是在减少城东北开采水量的同时,通过增加渠网内开采,保证总开采量的平衡或进一步增大。仍采用灌溉型引黄补源方式,并从2005年开始,将城东北集中开采区的开采量减少1/4,从28 800m3/d降为21 600m3/d;同时在渠网内增设6口井的供水量7 200m3/d,几处关键点的地下水位变化如图7所示。从水位变化效果看,城东北开采区在减少开采量之后,潜水位持续回弹,6年内由埋深减少到,上升了;而渠网内最大降深处水位埋深从下降为,6年只下降了。这种现象说明,采取减少城东北地下水开采量,扩大渠网内地下水开采的方针,既能激发引黄渠道对地下水源地的补给,提高水源地的产出效率,又能有效地抑制城东北老开采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急剧下降的势头。5 结 语(1)在山东省引黄灌溉补源区充分利用与自流区灌溉用水形成的时间差,在自流区不引水的时期,将黄河水蓄存在补源漏斗区可以有效解决区域缺水的矛盾,是适时引黄灌溉、蓄灌结合、以井保丰的典型模式。(2)在城区北部肖镇干渠以北,马四干东延渠及曹家支渠以南约9 km2面积内圈定新地下水供水水源地是适宜的。建立的模拟模型可以用于地下水调蓄水库的供水能力和开发利用模式的预报和评价。(3)不同的补源方式模拟,为该区的地下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表明,坚持引黄补源,在保证总开采量平衡前提下,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扩大渠网内地下水开采,将激发引黄渠道对地下水源地的补给、提高水源地效率、抑制开采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急剧下降。参考文献[1]薛禹群主编,《地下水动力学》[M],地质出版社,[2]孙讷正,《地下水流的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M],地质出版社,[3]薛禹群、谢春红,《水文地质学数值法》[M],煤炭工业出版社, [4]陈崇希、唐仲华,《地下水流问题数值方法》[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5]朱伯芳,《有限单元法原理与应用》(第二版)[M],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6] , Ground Water Recharge and Wells, A Guide to Aquifer Storage Recovery, Lewis Publishers,2000 [M][7] 刘青勇,马承新,张保祥,地下水回灌补源模式研究与示范,水利水电技术,2004(2):57-59.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竹子研究汇刊 中国森林病虫 林业资源管理 浙江林业科技 林业实用技术 S8 畜牧、动物医学:中国草地学报) 草地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 蚕业科学 黑龙江畜牧兽医 草业科学 中国家禽 动物医学进展 中国饲料 畜牧与兽医 饲料工业 中国畜牧杂志 饲料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S9 水产: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杂志 草业学报 中国草地(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植物检疫 中国植保导刊 S6 园艺类核心期刊表 园艺学报 果树学报 中国蔬菜 北方园艺 食用菌学报 中国果树 中国食用菌 中国南方果树 S7 林业类核心期刊表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福建林学院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蚕、蜂类核心期刊表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林学院学报 西北林学院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狩猎. 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农作物类核心期刊表 作物学报 中国水稻科学 麦类作物学报 玉米科学 杂交水稻 棉花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大豆科学 种子 核农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棉花 作物杂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烟草科学 S4 植物保护类核心期刊表 植物病理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保护 农药 农药学学报 昆虫天敌(改名为.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上海农业学报 中国农业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S5农学:中国土壤与肥料) 生态环境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 农业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农业工程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节水灌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农机化研究 中国农机化 S3. 自然科学版 广东农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贵州农业科学 河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 农业基础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土壤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 土壤通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研究 土壤肥料(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农业学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S 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75-57-01-01专题报告.华北地区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研究.1990
蔡述明,马毅杰等.三峡工程与沿江湿地及河口盐渍化土地.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陈吉余,沈焕庭等.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盐水入侵和侵蚀堆积过程影响的初步分析.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350~368
陈启生,戚隆溪.有植被覆盖条件下土壤水盐运动规律研究.水利学报,1996,1:38~46
陈亚新,史海滨,田存旺.地下水与土壤盐渍化关系的动态模拟.水利学报,1997,5:77~83
程竹华,张家宝,徐绍辉.黄淮海平原三种土壤中优势流现象的试验研究.土壤学报,1999,36(2):154~161
冯绍元,张瑜芳,沈荣开.非饱和土壤中氮素运移与转化试验及其数值模拟.水利学报,1996,8:8~15
冯绍元等.非饱和土壤中氮素运移与转化及其数值模拟.水利学报,1996,8:8~15
冯绍元等.排水条件下饱和土壤中氮肥转化与运移模型.水利学报,1995,6:16~22
郭元裕.农田水利学(第二版).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
黄冠华,叶自桐,杨金忠.一维非饱和溶质随机运移模型的谱分析.水利学报,1995,11:1~7
黄冠华.大尺度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随机模型及有效参数的解析结构.水利学报,1997,11:39~48
黄冠华.土壤水力特性空间变异的试验研究进展.水科学进展,1999,10(4):450~457
黄康乐.求解二维饱和—非饱和溶质运移问题的交替方向特征有限单元法.水利学报,1988,7:1~13
黄康乐.求解非饱和土壤水流问题的一种数值方法.水利学报,1987,9:9~16
黄康乐.求解非饱和纵向弥散系数的一种简便方法.水利学报,1987,2:51~54
黄康乐.野外条件下非饱和弥散系数的确定.土壤学报,1988,25(2):125~131
黄康乐.原状土等温吸附特性的试验研究.灌溉排水,1987,6(3):26~29
黄元仿,李韵珠,陆锦文.田间条件下土壤氮素运移的模拟模型Ⅰ.水利学报,1996,6:9~13
黄元仿,李韵珠,陆锦文.田间条件下土壤氮素运移的模拟模型Ⅱ.水利学报,1996,6:15~23
康绍忠,李晓明等.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理论及其应用.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康绍忠,刘晓明,张国瑜.作物覆盖条件下田间水热运移的模拟研究.水利学报,1993,3:11~17
康绍忠.土壤水动态随机模拟研究.土壤学报,1990,27(1):17~24
雷志栋,杨诗秀,谢森传.土壤水动力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雷志栋,杨诗秀.非饱和土壤水一维流动的数值模拟.土壤学报,1982,19(2):141~153
李恩羊.渗灌条件下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拟.水利学报,1982,4:1~10
李法虎.土壤中水、热、溶质运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灌溉排水,1994,13(1):7~9
李庆扬,王能超,易大义.数值分析.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
李韵珠,陆锦文,黄坚.蒸发条件下粘土层与土壤水盐运移.1985,济南,国际盐渍土改良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76~190
李韵珠、李保国.土壤溶质运移.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刘亚平,陈川.土壤非饱和带中的优先流.水科学进展,1996,7(1):85~89
刘亚平.稳定蒸发条件下土壤水盐运动的研究.1985,济南,国际盐渍土改良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12~225
罗秉征,沈焕庭等.三峡工程与河口生态环境.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戚隆溪,陈启生,逄春浩.土壤盐渍化的监测和预报研究.土壤学报,1997,34(2):189~198
启东县土壤普查办公室,南通市农业局,江苏省土壤普查办公室.江苏省启东县土壤志.1985
任理.地下水溶质运移计算方法及土壤水热动态数值模拟的研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博士论文,1994
任理.有限解析法在求解非饱和土壤水流问题中的应用.水利学报,1990,10:55~61
邵爱军,李会昌.野外条件下作物根系吸水模型的建立.水利学报,1997,2:68~72
邵明安,杨文志,李玉山.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数学模型.土壤学报,1987,24(4):296~304
邵明安.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数学模型(综述).土壤学进展,1986,14(3):6~15
沈荣开,任理,张瑜芳.夏玉米麦秸全覆盖下土壤水热动态的田间试验和数值模拟.水利学报,1997,2:14~21
沈荣开.非饱和土壤水运动滞后效应的研究.土壤学报,1993,30(2):208~216
沈荣开.土壤水运动滞后机理的试验研究.水力学报,1987,4:38~45
石元春,李保国,李韵珠,陆锦文.区域水盐运动监测预报.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石元春,李韵珠,陆锦文等.盐渍土的水盐运动.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6
史海滨,陈亚新.吸附作用与不动水体对土壤溶质运移影响的模拟研究.土壤学报,1996,33(3):258~266
史海滨、陈亚新.饱和-非饱和流溶质传输的数学模型与数值方法评价.水利学报,1993,8:49~55
水建高,张瑜芳,沈荣开.不同渗漏强度条件下淹水土壤中NH4+-N转化运移的数值模拟.水利学报,1996,3:57~63
隋红建,曾德超,陈发祖.不同覆盖条件对土壤水热分布影响的计算机模拟:Ⅰ—有限元分析及应用.地理学报,1992,47(2):181~186
隋红建,曾德超,陈发祖.不同覆盖条件对土壤水热分布影响的计算机模拟:Ⅱ—数学模型.地理学报,1992,47(1):74~79
孙菽芬.土壤内水分流动及温度分布计算——耦合型模型.力学学报,1987,19(4):374~380
王福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土壤盐分动态规律.水利学报,1991,1:1~9
王亚东,胡毓骐.裸地蒸发过程土壤盐分运移的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灌溉排水,1992,11(1):1~5
魏新平,王文焰,王全九,张建丰.溶质运移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灌溉排水,1998,17(4):58~63
席承藩,徐琪等.长江流域土壤与生态环境建设.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谢森传,杨诗秀,雷志栋.水平入渗条件下溶质含量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和土壤水盐运动综合扩散系数Dsh(θ)的测定.灌溉排水,1989,8(1):6~12
徐绍辉,张佳宝.土壤中优势流的几个基本问题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9,6:27~30
徐绍辉.土壤中优势流的数值模拟研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1998
薛泉宏,蔚庆丰等.黄土性土壤K+吸附、解吸动力学研究.土壤学报,1997,34(2):113~122
杨邦杰,隋红建.土壤水热运移模型及其应用.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杨金忠,蔡树英.土壤中水、汽、热运动的耦合模型和蒸发模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89,22(4):157~164
杨金忠,蔡树英等.区域水盐动态预测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报告,1993
杨金忠,叶自桐.野外非饱和土壤水流运动速度的空间变异性及其对溶质运移的影响.水科学进展,1994,5(1):9~17
杨金忠,叶自桐等.野外非饱和土壤中溶质运移的试验研究.水科学进展,1993,4(4):245~2
杨金忠.一维饱和与非饱和水动力弥散的实验研究.水利学报,1986,3:10~21
杨金忠,蔡树英,叶自桐.区域地下水溶质运移随机理论的研究与进展.水科学进展,1998,9(1):84~98
杨培岭,郝仲勇.植物根系吸水模型的发展动态.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9,4(2):67~73
姚其华,邓银霞.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及其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土壤通报,1992,23(3):142~145
尤文瑞.土壤盐渍化预测预报的研究.土壤学进展,1988,16(1):1~8
张妙仙.次生盐渍化土壤潜水系统水-盐-作物产量动态模拟及调控.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9
张明炷,黎庆淮,石秀兰.土壤学与农作学(第三版).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94
张蔚榛,张瑜芳,沈荣开.排水条件下化肥流失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水科学进展,1997,8(2):197~204
张蔚榛.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的初步研究.农田排灌及地下水土壤水盐运动理论和应用论文集,武汉: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992,244~263
张蔚榛等.地下水与土壤水动力学.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张效先.饱和条件下田间土壤纵向及横向弥散系数的试验和计算.水利学报,1989,1:1~7
张效先.求田间土壤横向弥散系数的一种实验和解析解.水利学报,1989,6:29~35
张瑜芳,刘培斌.不同渗漏强度条件下淹水稻田中铵态氮转化和运移的研究.水利学报,1994,6:10~19
张瑜芳,张蔚榛,沈荣开等.排水农田中氮素转化运移和流失.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张瑜芳,张蔚榛.垂向一维均质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值模拟.工程勘察,1984,4:51~55
张瑜芳.土壤水动力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研究生教材.1987
中国科学院环境评价部,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长江三峡水力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中国科学院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科研项目领导小组.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朱学愚、谢春红等.非饱和流动问题的SUPG有限元素数值法.水利学报,1994,6:37~42
祝寿泉,单光宗等.三峡工程对长江三角洲土壤盐渍化演变的影响及其对策.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454~462
左强,陆锦文.裸地水、汽、热昼夜变化规律的模拟与分析.中国博士后首届学术大会论文集(下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
左强.改进交替方向有限单元法求解对流-弥散方程.水利学报,1993,3:1~10
Aboitiz M et soil moisture estimation and forecasting for irrigated .,1986,22(2):180~190
Bear of fluid in porous Elsevier,New York,1972.(中译本,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J.贝尔著,李竞生、陈崇希译,孙纳正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Bouma morphology and preferential flow along Water Management,1981,3:235~250
Brandt A et from a trickle source:Ⅰ.Mathematical .,1971,35:675~683
Bresler transport of solutes and water under transient unsaturated flow .,1973,9(4):975~985
Bresler transport of solutes and water under transient unsaturated flow .,1973,9:975~986
Chandra S P O,Amaresh K root⁃water uptake .,1996,122(4):198~202
Chung S,Horton heat and water flow with a partial surface .,1987,23(12):2175~2186
Clothier B E,Kirkham M B,Mclean J situ measurements of the effective transport volume for solute moving .,1992,56:733~736
and one⁃dimensional absorption .,1983,47:641~644
Cushman J H et Galerkin in time,linearized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wo⁃dimensional unsaturated porous media .,1979,43:638~641
De Smedt F,Wierenga P transfer in porous media with immobile .,1979,41:59~69
De Smedt F,Wierenga P transfer through columns of glass .,1984,20(2):225~233
de Vries D transfer of heat and moisture in porous ,1958,39(5):909~916
Elrick D E et the sorptivity of Sci.,1982,132(2):127~133
Eric K,W,Mary P of preferential flow in tree⁃dimensional heterogeneous conductivity fields with realistic internal .,1996,32(3):533~545
Feddes R A,Kowalik P J,Zaradny of field water use and crop for Agricultural Publishing and Documentation,Wageningen,the Netherlands,1978,19~20
Flury,Markus,Hannes Fl hler Susceptibility of soils to preferential flow of .,1994,30:1945~1954
Gardner W aspects of water availability to ,89:63~73
Gardner W of root distribution to water uptake and .,1964,16:41~45
Gardner W of the flow equation for the drying of soils and other porous .,1959,23:183~187
Gaudet J transfer,with exchange between mobile and stagnant water,through unsaturated .,1977,41:665~671
Gerke H H,van Genuchten M dual⁃porosity model for simulating preferential movement of water and solutes in structured porous .,1993,29(2):305~319
Germitza,Page E empirical mathematical model to describe plant root .,1974,11(2):773~781
Ghodrati M,Jury A field study using dyes to characterize preferential flow of .,1990,54:1558~1563
Gureghian A 2⁃D finite⁃element scheme for the saturated⁃unsaturated with applications to flow through ditch⁃drained .,1981,50:333~353
Hanks R J,Bowers S solution of the moisture flow equation for infiltration into layered .,1962,26:530~534
Hanks R J,Klute A,Bresler numerical method for estimating infiltration,redistribution,drainage,and evaporation of water from .,1969,5:1065~1069
Herkelrath W N,Miller E E,Gardner W uptake by plant:Divided root .,1977,41:1033~1038
Hillel D,Talpaz H,Van Keulen macroscopic scale model of water uptake by an nonuniform root system and salt movement in the soil ,121:242~255
Hornung V,Messing predictor⁃corrector alternating⁃direction implicit method for two⁃dimensional unsteady saturated⁃unsaturated flow in porous .,1980,47:317~323
Jaynes D B,Logsdon S D,Horton method for measuring mobile/immobile water content and solute transfer rate .,1995,59:352~356
Jones M J,Watson K of non⁃reactive solute through unsaturated soil Water Resources Council,Technical Paper ,1982
Jury W A,Bellantuoni and water movement under surface rocks in a field soil:Ⅰ.Thermal .,1976,40(4):505~509
Jury W A,Bellantuoni and water movement under surface rocks in a field soil:Ⅱ.Moisture .,1976,40(4):509~513
Lantz R evaluation of numerical diffusion(Truncation error)..,1971,11:315~320
Li Yimin,Ghodrati transport of solute through soil columns containing constructed .,1997,61:1308~1317
Mahrer Y,Katan soil temperature regime under transparent polyethylene mulch:Numerical and rxperimental Sci.,1981,131:82~87
Mantoglou A,Gelhar L modeling of large⁃scale transient unsaturated flow .,1987,23(1):37~46
Mantoglou theoretical approach for modeling unsaturated flow in spatially variable soils:Effective flow models in finite domains and .,1992,28(1):251~267
Milly P C and heat transport in hysteretic inhomogeneous porous .,1982,18(3):489~498
Mohanty B P et transport of nitrate to a tile drain in an intermittent⁃flood⁃irrigated field:Model development and experimental .,1998,34(5):1061~1076
Molz F J,Remson term models of soil moisture use of transpiring .,1970,6:1346~1356
Molz F of water transport in the soil⁃plant system:A .,1981,17:1254~1260
Molz F transport in the soil⁃root system:Transient .,1976,12:805~807
Mualem modified dependent⁃domain theory of Sci.,1984,137:283~291
Murali absorption during solute transport in soils.Ⅱ.Simulations of competitive Sci.,1983,135(4):203~213
Murali absorption during solute transport in soils.Ⅱ.Simulations of competitive Sci.,1983,135(4):203~213
Neuman S P et element analysis of two⁃dimensional flow in soil considering water uptake by roots.Ⅰ. .,1973,37:522~527
Niber J L,Walter M ⁃dimensional soil moisture flow in a sloping rectangular region: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1981,17(6):1772~1730
Nielsen D R,Biggar J displacement in soils:Ⅰ.Experimental .,1961,25:1~5
Nielsen D R,Biggar J displacement in soils:Ⅲ.Theoretical .,1962,26:216~221
Nielsen D R et flow and solute transport process in unsaturated .,1986,22(9):89~110
Nimah M N,Hanks R for estimating soil water,plant and atmosphere interrelations:Field test of .,1973,37:522~527
Olsen S R,Kemper W of nutrients to plant .,1968,80:91~151
Parlange M B et basis for a time series model of soil water .,1992,28(9):2437~2446
Philip J R,de Vries D movement in porous materials under temperature ,1957,38(2):222~232
Pickens J F et element analysis of transport of water and solutes in tilo⁃drained .,1979,40:243~264
Selim H M,Kirkham two⁃dimensional flow of water in unsaturated soils above an impervious .,1973,37:489~495
Smiles D E et dispersion during absorption of water by .,1978,42:229~234
Smiles D E,Philip J transport during absorption of water by soil:Laboratory studies and their .,1978,42:537~544
Stephens D B,Neuman S surface and saturated⁃unsaturated analysis of borehole infiltration tests Above water Resour.,1982,5:111~116
Van Genuchten M closed⁃form equation for predicting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unsaturated .,1980,44(5):892~898
Van Genuchten M comparison of numerical solutions of the one⁃dimensional unsaturated⁃saturated flow and mass transport Resour.,1982,5:47~55
Van Genuchten M Hermitian finite element solution of the two⁃dimensional saturated⁃unsaturated flow Resour.,1983,6
van transfer studies in sorpting porous media.Ⅱ.Experiment evaluation with Tritium(H2O).Soil .,1977,41:272~285
Wu G,Chieng S multicomponent reactive chemical transport in non⁃isothermal unsaturated/saturated model ,1995,38(3):817~826
Wu G,Chieng S multicomponent reactive chemical transport in non⁃isothermal unsaturated/saturated ,1995,38(3):827~838
Yeh T⁃C J et analysis of unsaturated flow in heterogeneous soil: istropic .,1985,21(4):447~456
Yule D F,Gardner W and transverse dispersion coefficients in unsaturated plain field Resources Research,1978,14(4):582~589
Zhang R,Huang K,van Genuchten M efficient Eulerian⁃Lagrangian method for sovlving solute transport problems in steady and transient flow .,1993,29(12):1431~1438
Zhang Weizhen,Zhang crop root uptake model and the simulation of the soil water movement on the condition of the crop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ing Groundwater Flow and Pollution,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China,~12
1.钱正英.中国水利。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2.中国水利百科全书(1—4卷).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3.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利卷(上、下册).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4.熊运章,朱树人.灌溉管理手册.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5.康绍忠,蔡焕杰.农业水管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6.刘肇讳、雷声隆.灌排工程新技术.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7.郭元裕.农田水利学.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08.郭元裕.农田水利学.第2版.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9.郭元裕.农田水利学.第3版.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710.康权.农田水利学.水利电力出版社.北京:199011.武明仁.灌溉排水.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12.黎庆怀.土壤与农作.J[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13.陈亚新,康绍忠.非充分灌溉原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14.FAO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s 24.Crop Water Requirements.Rome,197715.FAO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s 33.Yield Response to Water.Rome, 197916.康绍忠等.土壤一植物一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理论及其应用.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17.雷志栋,杨诗秀,谢森传.土壤水动力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18.D.希勒尔著,华孟,叶和才译.土壤和水一物理原理和过程.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19.康绍忠等.陕西省作物需水量及分区灌溉模式.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20.粟宗篙.灌溉原理与应用.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21.《喷灌工程设计手册》编写组.喷灌工程设计手册.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22.傅琳等.微灌工程技术指南.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23.陈大雕,林中卉.喷灌技术.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24.郑耀泉等.喷灌与微灌设备.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825.王彦军等.一种新型的节水灌溉技术——渗灌.节水灌溉,1997(2)26.I.维尔米林.联合国粮农组织灌溉与排水丛书36分册.局部灌溉.罗马,198027.王文焰等.波涌灌溉试验研究与应用.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28.王智.长畦分段灌溉法灌水技术的研究.灌溉排水,1986(4)29.林性粹.旱区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北京:农业出版社,199l30.米孟思.膜上灌节水技术.节水灌溉.1998(2)31.林性粹等.农田灌水质量指标的分析与评价.水利学报.1996(11)32.A.H.考斯加可夫著,陈益秋译.土壤改良原理.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533.J.K.Rydzewki,C.F.Ward.Irrig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Fenthch Press, 198934.水利电力部.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SDJ217—84) (试行),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35.水利电力部.灌溉试验规范(SL13—90),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3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灌溉排水工程设计规范(送审稿).199637.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建筑法规.土壤改良系统和建筑物.199338.日本国农林水产省构造改善局.日本土地改良工程规划设计规范.(1)旱地灌溉规划,1982(2)滴灌,1987(3)管道输水工程设计,1988(4)大面积水田规划,1998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与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1994年译印。39.姜永吾.水利工程.台北:三民书局,198240.黄毓高.排水工程.台北:银乐出版社,198241.高肇藩.给水工程.台北:三民书局,198542.施嘉昌.排水工程.台北:大中国图书公司印行,198843.施嘉昌.灌溉排水原理.台北:中央图书出版社,198844.水利电力部水利建设司.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845.水利部科教司.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l46.魏永耀,林性粹.农业供水工程.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47.严煦世,赵洪宾.给水管网理论和计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48.Y.Iabye etc.FAO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Papers 44.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Irrigation Distribution. Networks. Rome, 198849.Ait-Kadi,Mohamed.U.M.I.Optimization of Irrigation Pipe Netwprk Layout and Design.Dissertation Information Service, 198650.李龙昌等.管道输水工程技术.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851.李晓等.管道灌溉系统的管材与管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52.张蔚傣等.农田排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198553.袁宏源,陈大雕,叶自桐.农田灌溉与排水.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98954.国际土壤改良研究所著,朱厚生等译.排水原理和应用.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55.简·范席福加德主编,胡家博译.农田排水.北京:水利电力出版让,198256.沙金煊.农田底下排水计算.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57.沈容开,张瑜芳,黄冠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与农田非充分灌溉研究述评.水科学进展,199558.戴同霞、李锡录,张兰亭.打渔张灌区暗管排水试验.水利学报.1982(10)59.罗怀彬.稻田暗管排水.水利学报.1982(4)60.丁福棠.早囚暗管排水试验及效果.1982(4)61.余安仁.武汉市郊潜育化稻田暗管排水改良的田间试验.水利学报,1984(11)62.Daniel Hillel.Advances in Irrigation.Volume 2.Academic Press, 198363.许志方.灌溉计划用水.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364.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水电局.灌溉用水.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765.汪志农,熊运章.灌溉渠系配水优化模型的研究.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2)66.汪志农,熊运章.适用半干旱灌区某次配水的优化模型.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93(6)67.汪志农,熊运章.节水灌溉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26)68.范逢源.环境水利学.第1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69.张六曾著.河山百划录.第1版.北京:海洋出版社,199470.李宝庆等.水资源开发与环境.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71.水利部水利管理司.水利工程供水水价理论与核定方法.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72.许志方,沈佩君.水利工程经济学.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73.吴恒安.实用水利经济学.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邢永强1李金荣2李金玲3常秋玲1贺传阅1
(1.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郑州 450016;2.郑州大学环境与水利学院,郑州 450001;3.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郑州 450007)
《灌溉排水学报》,文章编号:1672-3317-(2008)-03-0106-03
摘要 对10m×10m面积内的100个土壤样点取样分析其硝态氮含量,用地质统计学中的区域化变量理论和半方差函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含水率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均具有空间变异性,属于中等程度变异;硝态氮含量的半方差随着取样间距的增加而增加,最后趋于稳定,存在着空间变异结构,最后对其进行拟合,确定其变异程度及空间相关尺度。为进行大范围土壤的取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硝态氮 空间变异 区域化变量 半方差分析
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主要来源于土壤,施用到土壤中的氮肥,经过一系列分解转化作用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比如经过矿化、硝化与反硝化等过程,氮肥转化为无机态氮即氨态氮和硝态氮。我们知道适量的氮肥是保证农作物获得高产的基本条件,过量的氮肥不仅造成浪费,更为严重的是会引起作物、土壤、大气及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我国北方旱地土壤氮素形态一般以硝态氮为主,所以土壤中硝态氮的空间变异必然会引起该土壤中农作物的生长变异。所以开展土壤硝态氮含量空间变异性研究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制定农田施肥方案,提高氮肥利用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土壤系统本身是一个形态和过程都相当复杂的自然综合体(雷志栋等,1985)。在时间和空间上土壤是一个非匀质的介质,而且有着明显的空间变异。灌区田间实际情况表明,在土壤质地相同的区域内,土壤特性(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质)在同一时刻,各个空间位置上的量值并不相同,这种属性即称为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性(黄绍文等,2003;Triantafilis,et al.,2004;高鹭等,2002)。这种空间变异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成土过程,二是人为活动。特别是人类活动对空间变异的影响更显著。正由于此,一个田块内土壤的变异可分为系统变异和随机变异两部分。
就研究方法来说,经典统计学忽略了土壤属性在空间上的相关性,认为土壤属性是空间上相互独立的,当然这与土壤特性的实际情况不符,因此经典统计学无法揭示土壤属性在一定空间距离上的相关性。空间变异理论(孙洪泉,1990)考虑到了土壤属性的空间相关性,因此研究土壤的空间变异性对指导各种先进的灌溉设施和农业水利技术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1 基本理论
土壤的空间变异理论(孙洪泉,1990)是以地质统计学(geostatistics)为基础。地质统计学的雏形是20世纪50年代,在南非矿业学家Krige提出的矿产品位和储量估值方法基础上,于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著名的统计学家Matheron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研究之后建立起来的。他在提出来区域变量理论,使传统的地学方法与统计学方法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公式系统,又称地质统计学。地质统计学的半方差函数对土壤属性在空间上变化的结构性能够定量和精确描述。地质统计学是以区域化变量、随机函数和平稳性假设等概念为基础,以变异函数为核心,以克立格插值法为手段,分析研究自然现象的空间变异问题(Triantafilis,et al.,2004;高鹭等,2002)。
区域化变量
区域化变量Z(x)是指在空间分布的变量,是在区域内不同位置x取不同值Z的随机变量。它一般反映了某种现象的特征,比如不同位置各点土壤养分含量等。区域化变量具有结构性和随机性的特征。结构性是指在空间两个不同点处土壤养分具有某种程度的自相关性,一般而言两个点间距越小,相关性越好。这种自相关性反映了这种变量的某种连续性和关联性,体现了其结构性的一面。随机性是指在土壤系统内,任意空间点x处,其土壤养分的取值是不确定的,可以看作是一个随机变量,这就体现了其随机性特征。
半方差函数
半方差函数也称为空间变异函数(semivariograms),只要是与空间有关的变量,都可以用半方差函数来计算它。半方差函数既能描述区域化变量的结构性特征,又能描述其随机性变化。半方差函数是描述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结构的一个函数。假设随机函数均值稳定,方差存在且有限,该值仅与间距h有关,则半方差函数γ(h)可定义为随机函数Z(x)增量方差的一半。其计算公式为
环境·生态·水文·岩土:理论探讨与应用实践
图1 半方差图
Sketch map of semi-variance
其中n(h)是被向量h相隔的数据对的对数。当然,数据对越多,计算的半方差函数值的精度越高。对不同的滞后距h,式(1)可以算出相应的γ(h)值来。对于每一个滞后距hi,把诸点[hi,γ(hi)]在h—γ(h)图(图1)上标出,再将相邻的点用线段连接起来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实验半方差函数图(或实验方差图)。通过方差图可以得到半方差函数的3个极为重要的参数:即变程值a(Range)、基台值C(Sill)和块金值C0(Nugget),其中变程值反映了土壤性质的空间变异特性,在变程值以外,土壤性质是空间独立的,而在变程值以内,土壤性质是空间非独立的。块金值代表一种由非采样间距造成的变异,一般是指土壤性质的测定误差。基台值是指在不同采样间距中存在的半方差极大值。另外,块金方差/基台值可表示空间变异程度。
2 材料和方法
研究区概况
试验于2006年在河南省浚县城西一实验田内进行,该区地形地貌类型为冲积平原,地势比较平坦,主要供试土壤为壤土,气候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该地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当季种植玉米。面积10m×10m,按照1m×1m设置网格,共有100个观测点(图2),采样深度为耕层10~15cm。采样期间晴朗无雨,采样时间分别是2006年6月12日(田间较干,平均质量含水率为)和2006年8月14日(田间较湿,平均质量含水率为)。
图2 采样点平面布置图
Sampling location of the area
测定方法
测定项目:质量含水率和硝态氮。
测定方法及仪器:对田间所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风干,过1mm的筛,然后以5:1的水土比用1mol/L的KCl进行抽滤浸提,在实验室用酚二磺酸比色法进行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土壤中硝态氮测定结果的统计特征值
利用Kolmogorov-Smirnov方法对硝态氮含量的总体分布进行非参数检验,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土壤硝态氮含量多数为对数正态分布类型。从硝态氮的均值来看,均值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小而增加,说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减小硝态氮向下层淋洗的量也相应减小。
另外前面已经述及,变异系数C1的大小可以反映土壤特性参数的空间变异性程度,一般认为:C1<为弱变异性,≤C1≤为中等变异性,C1>为强变异性。从表1中的统计资料来看,所测得的硝态氮含量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均属中等变异性。因为硝态氮在土壤中相对比较稳定,所以其变异系数较少,这与硝态氮在土壤中比较稳定有关。本次实验中,土壤较湿(土壤平均含水率为)时,硝态氮的变异系数为,土壤较干(土壤平均含水率为)时,其变异系数为,所以土壤较湿时硝态氮的变异系数明显大于土壤较干时硝态氮的变异系数,这里可以理解为硝态氮变异系数受不同灌水量的影响,灌水量增加,变异系数增大,灌水量对硝态氮的转化和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表1 土壤硝态氮含量的统计特征值
前面已经说过,硝态氮在田间的分布具有地学的结构特征和统计学的随机特征。这些统计值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样本总体,而不能定量地刻画土壤硝态氮含量的随机性和不规则性,独立性和相关性,要解释并进行定量化,必须进行空间变异结构分析。
土壤中硝态氮的空间变异结构分析
半变差函数图在一定范围内反映了不同观测点的观测值之间的依赖变化情况,可以检验土壤中硝态氮的空间变异性。从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半方差函数图(图3)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硝态氮含量的试验变差函数值均随采样点间距的增大而增加,从非零值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常数,即当其间距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半变差函数值在某一常数上下摆动时,这一常数就是基台值C(C0+C1),与这一基台值相对应的间距就是变程a,且变程a等于最大自相关距离。当h<a时,土壤硝态氮含量之间存在着空间上的相关关系,当h≥a时,土壤硝态氮含量值是独立的。当间隔距离h=0时,γ(0)=C0,该值即为块金值C0。
图3 硝态氮含量的半方差图
Semi-variance of soil NO3--N
根据计算的两种不同含水率的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实验变差函数值,然后选用球状模型进行拟合。用加权多项式回归法进行计算,编程序可得出球状模型中的各个参数(C,a,C0)(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硝态氮含量在含水率为的土壤中其块金值C=,基台值C0=,变程值a=;硝态氮含量在含水率为的土壤中其块金值C=,基台值C0=,变程值a=。对土壤含水率为的土壤,当h≥a=时,自相关函数的值为零,变差函数值趋于稳定,也就是说,当采样间距在之内,硝态氮含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把硝态氮含量当作区域化变量处理;当采样间距大于时,硝态氮含量不具有空间相关关系,可以把硝态氮含量看做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对土壤含水率为的土壤,当h≥a=时,变差函数值趋于稳定,同样,当采样间距小于,硝态氮含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把硝态氮含量当作区域化变量处理;当采样间距大于时,硝态氮含量不具有空间相关关系,可以把硝态氮含量看做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另外从表2 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来,含水率较大的土壤,其硝态氮含量的变程值稍微小于含水率较低的土壤,说明土壤的含水率也影响到硝态氮含量的空间变异,主要是因为土壤中水分可以滞留较多的硝态氮,因此实际野外采样时要根据土壤的含水率布置取样间距。含水率较小时,取样间距可以布置的大些;含水率较大时,取样间距相对布置的小。
表2 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半方差参数值
研究区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空间变异既具有结构性,又具有随机性。它们对土壤属性的变异性影响程度如何,这可以从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C0/(C0+C1))来表示其空间变异程度,如果该比值较高,说明由随机部分引起的空间变异性程度较大;相反,说明由系统变异引起的空间变异性程度较大;如果该比值在1附近,则说明该变量在整个研究尺度上具有恒定的变异。从表2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这次研究区土壤的空间变异性主要是由土壤的空间结构本身引起的,而由随机部分引起的变异程度较小,不起主要作用。
4 结论
土壤属性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变异性,而地质统计学中的区域化变量和变差函数是研究这种空间特性的重要理论工具。土壤中硝态氮含量表现出空间变异结构,可以作为区域化变量。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率的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均具有空间变异性,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均属中等变异性。含水率较高(土壤平均含水率为)的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变异系数大于含水率较低(土壤平均含水率为)的土壤中硝态氮的变异系数。
根据区域化变量和变差函数的理论,对不同含水率土壤中硝态氮含量进行空间变异结构分析,得到其变程值。对含水率为的土壤来说,其硝态氮含量空间的相关距离为;对含水率为的土壤来说,其硝态氮含量空间的相关距离为;在其相关距离范围内,土壤的空间结构本身对硝态氮含量的空间变异性起主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高鹭,陈素英,胡春胜等.2002.喷灌条件下农田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1(6):609~615.
黄绍文,金继运,杨俐苹等.2003.县级区域粮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分区管理技术研究.土壤学报,40(1):79~88.
雷志栋,杨诗秀,许志荣等.1985.土壤特性空间变异性初步研究.水利学报,(9):10~21.
孙洪泉.1990.地质统计学及其应用.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Triantafilis J,Odeh I O A,Warr B,et of salinity risk in the lower Namoi valley using non-linear Kriging Water Manage,69(3):203~231.
Spacial Variations of -N in Soil
Xing Yong-qiang1Li Jin-rong2Li Jin-ling3Chang Qiu-ling1He Chuan-yue1
( Researchinstitute of land and resource of 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4016;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Zhengzhou Univ.,Zhengzhou 450001; of Geological Survey of 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007)
Abstract:One hundred soil samplers at a plot of 10m×10m were made at an interval of 1m with different soil moisture and different -N in surface soil(10~15cm)were author analyzed experimental data by the theory of regionalized variable theory and studied the special variations of -N i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 at different soil moisture had spatial variability in a given spatial semi-variances of -N wer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ag(h).Fitting the results with linear regressions,the parameters of the semi-variograms were estimated,and their variable extent and space correlative scale were made.
Key words: -N;spatial variability;regionalized variable theory;semi-variance analysis
在《Irrigation Science》、《水利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与会议发表论文102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30篇、EI收录40篇。[1]Haosu Sun, Yunkai Li*, Ji Feng, Haisheng Liu, Yaoze Liu. Effects of flow path boundary optimizations on particles transporting in drip irrigation emitters.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Accepted, SCI)[2]Haisheng Liu, Haosu Sun, Yunkai Li*, Ji Feng, Peng Song, Mindi Zhang. Visualizing particle movement in flat drip irrigation emitters with Digital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Accepted, SCI)[3]Ji Feng, Yunkai Li*, Haosu Sun, Peng Song, Haisheng Liu. Visualizing particle movement in cylindrical drip irrigation emitters with Digital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Accepted, SCI)[4]Tianzhi Wang, Yunkai Li *, Tingwu Xu, Naiyang Wu, Mingchao Liang, Hynds Paul. Biofilm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an urban lake utilizing reclaimed water.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Accepted, SCI/EI)[5]Yunkai Li*,Peng Song,Yiting Pei,Ji Feng.Effects of lateral flushing on emitter clogging and biofilm components in drip irrigation systems with reclaimed water.Irrigation Science.2015,33(3):235-245(SCI/EI)[6]Bo Zhou,Yunkai Li*,Yaoze Liu,Feipeng Xu,Yiting Pei,Zhenhua Wang.Effect of drip irrigation frequency on emitter clogging using reclaimed water.Irrigation Science.2015,33(3):221-234(SCI/EI)[7]Chunfa Zhou,Xiaoxuan Fan,Zigong Ning,Pengxiang Li,Chengcheng Liu,Peiling Yang,Yaoze Liu,Ze Shi,Yunkai Li*.Reducing riverbed infiltration using mixtures of sodium bentonite and clay.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5,74(4):2089-3098(SCI/EI)[8]Zigong Ning,Mingchao Liang,Zhenhua Wang,Yunkai Li*,Yaoze Liu,Tianzhi Wang.Nitrogen and phosphate adsorption on biofilms in reclaimed water.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5,74(1):451-461(SCI/EI)[9]Mingchao Liang,Zigong Ning,Yunkai Li*,Peng Song,Naiyang Wu,Peiling Yang.Dynamic biofilm component in reclaimed water during rapid growth period.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5,73(8):4325-4338(SCI/EI)[10] Zhongwei Liu,Pengxiang Li,Zigong Ning,Yang Xiao,Chengzhi Wang,Yunkai Li*.A modified attapulgite clay for controlling infiltration of reclaimed water riverbed.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5,73(7):3887-3900(SCI/EI)[11] Yiting Pei,Yunkai Li*,Yaoze Liu,Bo Zhou,Ze Shi,Yinguang Jiang.Eight emitters clogging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suitability under on-site reclaimed water drip irrigation.Irrigation Science.2014,32(2):141-157(SCI/EI)[12] Bo Zhou,Yunkai Li*,Yaoze Liu,Yiting Pei,Yinguang Jiang,Honglu Liu.Effects of flow path depth on emitter clogging and surface top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iofilms.Irrigation and Drainage.2014,63(1):46-58(SCI)[13] Tianzhi Wang,Yunkai Li*,Minchao Liang,Peiling Yang,Peibin Liu,Zhihui Bai.Biofilms on the surface of gravels and aquatic plants in rivers and lakes with reusing reclaimed water.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4,72(3):743-755(SCI/EI)[14] Lixi Zhao,Pengbo Shui,Fang Jiang,Hengqing Qiu,Shumei Ren,Yunkai Li*,Yu Zhang.Using monitoring data of surface soil to predict whole crop-root zone soil water content with PSO-LSSVM,GRNN and WNN.Earth Science Informatics.2014,7(1):59-68(SCI/EI)[15] Bo Zhou,Yunkai Li*,Yiting Pei,Yaoze Liu,Zhijing Zhang,Yinguang Jiang.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ofilms components and emitter clogging under reclaimed water drip irrigation.Irrigation Science.2013,31(6):1251-1263(SCI/EI)[16] Yunkai Li*,Bo Zhou,Yaoze Liu,Yinguang Jiang,Yiting Pei,Ze Shi.Preliminary surface top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iofilms attached on drip irrigation emitters using reclaimed water.Irrigation Science.2013,31(4):557-574(SCI/EI)[17] Yunkai Li*,Haisheng Liu,Peiling Yang,Dan Wu.Analysis on tracing ability of different size particles in drip irrigation emitters with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Irrigation and Drainage.2013,62(3):340-351(SCI)[18] Mingchao Liang,Tianzhi Wang,Yunkai Li*,Peiling Yang,Chengcheng Liu,Pengxiang Li,Weizhi Hao.Structural and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biofilm attached on the surfaces of aquatic plants and gravels in the rivers and lakes reusing reclaimed wastewater.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3,70(5):2319-2333(SCI/EI)[19] Wei Zhao,Yunkai Li*,Chunfa Zhou,Hui Wang,Qun Zhao,Keqiang Zhang,Feng Wang ,Zhiping Huang,Zhiyun Ouyang.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mmonium in eight loams irrigated with reclaimed wastewater from intensive hogpen.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3,69(1):41-49(SCI/EI)[20] Dan Wu,Yunkai Li*,Haisheng Liu,Peiling Yang,Haosu Sun,Yaoze Liu.Simulating on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rip irrigation emitter with large body methods.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2013,62(3):340-351(SCI)[21] Guibing Li,Yunkai Li*,Tingwu Xu,Yaoze Liu,Hai Jin,Peiling Yang,Dazhuang Yan,Shumei Ren.Effects of average velocity on the growth and surface topography of biofilms attached on the reclaimed wastewater drip irrigation system laterals.Irrigation Science.2012,30(2):103-113(SCI/EI)[22] Yunkai Li*,Yaoze Liu,Guibing Li,Tingwu Xu,Haisheng Liu,Shumei Ren,Dazhuang Yan,Peiling Yang.Surface top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suspended particulates in reclaimed wastewater and effects on clogging in labyrinth drip irrigation emitters.Irrigation Science.2012,30(1):43-56(SCI/EI)[23] Bo Zhou,Renkuan Liao,Yunkai Li*,Tao Gu,Peiling Yang,Ji Feng,Weimin Xing,Zhichao Zou.Water-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inorganic composite superabsorbent polymers and its effect on summer maize root growth.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12,126(2):423-435(SCI/EI)[24] Yunkai Li*,Peiling Yang,Honglu Liu,Tingwu Xu,Haisheng Liu.Pressure losses mechanism analyzed with pipe turbulence theory and friction coefficient prediction in labyrinth path of drip irrigation emitter.Irrigation and Drainage.2011,60(2):179-186(SCI)[25] Haisheng Liu,Yunkai Li*,Yanzheng Liu,Peiling Yang,Shumei Ren,Runjie Wei,Hongbing Xu.Flow characteristics in energy dissipation units of labyrinth path in the drip irrigation emitters with DPIV technology.Journal of Hydrodynamics,ser. B.2010,22(1):137-145(SCI/EI)[26] Yunkai Li*,Yingjie Tian,Zhiyun Ouyang,Linyan Wang,Tingwu Xu,Peiling Yang,Huanxun Zhao.Analysis of soil erosion characteristics in small watersheds wit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upport vector machine,and artificial neuronal networks.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2010,60(7):1559-1568(SCI/EI)[27] Yunkai Li*,Peiling Yang,Tingwu Xu,Honglu Liu,Haisheng Liu,Feipeng Xu.Hydraulic property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labyrinth flow paths of drip irrigation emitter under micro-pressure.Transaction of ASABE.2009,52(4):1129-1138(SCI/EI)[28] Yunkai Li*,Tingwu Xu,Zhiyun Ouyang,Xiongcai Lin,Honglu Liu,Zhongyong Hao,Peiling Yang.Micromorphology of macromolecular superabsorbent polymer and its fractal characteristics.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9,113(6):3510-3519(SCI/EI)[29] Yunkai Li*,Peiling Yang,Tingwu Xu,Shumei Ren,Xiongcai Lin,Feipeng Xu.CFD and digital particle tracking to assess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abyrinth flow path of a drip irrigation emitter.Irrigation Science.2008,26(5):427-438(SCI/EI)[30] Yunkai Li*,Peiling Yang,Shumei Ren,Tingwu Xu.Hydraulic characterizations of tortuous flow path drip irrigation emitter.Journal of Hydrodynamics,ser. B.2006,18(4):449-457(SCI/EI)[31] 周博,李云开*,裴旖婷,杨培岭,姜银光.再生水滴灌灌水器附生生物膜生长对堵塞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2015,31(3):146-151(EI)[32] 李云开*,宋鹏,周博.再生水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的微生物学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5):98-107(EI)[33] 冯吉,孙昊苏,李云开*.滴灌灌水器内颗粒物运动特性的数字粒子图像测速.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3):90-97(EI)[34] Yunkai Li*,Lingyan Wang,Hua Zheng,Hai Jin,Tingwu Xu,Peiling Yang,Xiaokai Tijiang,Zengcai Yan,Zhiheng Ji,Jianli Lu,Zhanfeng Wang,Zhiyun Ouyang.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water eco-environment of Baiyangdian lake with 3S technologies in the past 60 years.Computer an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VIFIP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2012,369(N2):434-460(EI)[35] 杜少卿,李云开*,曾文杰,施泽,刘耀泽,高福栋.工作压力对滴灌管迷宫流道灌水器水力性能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2011,27(增刊):55-60(EI)[36] 李云开*,许廷武,周春发,赵群,林雄财,杨培岭.金属离子对聚丙烯酸钾-丙烯酰胺共聚型SAP交替吸水吸肥特征的影响.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26(3):39-42(EI)[37] 林雄财,李云开*,许廷武,杨培岭,任树梅.不同粒径农用高吸水树脂吸水特性及溶胀动力学研究.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24(5):116-120(EI)[38]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雷显龙,吴显斌,管孝艳.分形流道设计及几何参数对滴头水力性能的影响.机械工程学报.2007,43(7):109-114(EI)[39] 李云开*,杨培岭,田英杰,任树梅,赵焕勋.强烈侵蚀产沙区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的支持向量机预报模型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3):93-98(EI)[40] 李云开*,刘世荣,杨培岭,任树梅,林雄财.滴头锯齿型迷宫流道消能特性的流体动力学分析.农业机械学报.2007,38(12):59-62(EI)[41]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杨玲,吴显斌.圆柱型迷宫式流道滴灌灌水器平面模型试验研究.农业机械学报.2006,37(4):48-51(EI)[42]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滴灌灌水器流道设计理论研究若干问题的进展与评述.农业机械学报.2006,37(2):158-162(EI)[43]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杨玲.滴灌灌水器迷宫式流道内部流体流动特性分析与试验研究.水利学报.2005,36(7):886-890(EI)[44]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杨玲,吴显斌.滴头性能综合测试平台构建及其在水力特性研究中的应用.农业工程学报.2005,21(S1):104-106(EI)[45]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吴显斌.重力滴灌灌水器水力性能及其流道内流体流动机理.农业机械学报.2005,36(10):61-65(EI)[46]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土壤水分与溶质运移机制的分形理论研究进展.水科学进展.2005,16(6):892-899(EI)[47] Yunkai Li,Peiling Yang,Shumei Ren,Tingwu Xu.Eco-environment water rights and its calculating framework in water resources just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Remote Sensing and Modeling of Ecosystems for Sustainability II/SPIE Symposium on Optics & Photonics.2005,5884:1-11(EI)[48] 张宇,李云开*,欧阳志云,刘健国.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生产灰水足迹及其县域尺度变化特征.生态学报.2014,20(35):1-10[49] 周博,李云开*,宋鹏,许振赐.引黄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的动态变化特征及诱发机制研究.灌溉排水学报.2014,33(Z1):123-128[50] 李云开,冯吉.滴灌灌水器内部水动力学特性测试研究进展.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3,1(32):86-92[51] 李云开*,杨培岭,刘培斌,林健,李建民,郑凡东,刘澄澄,姜银光.再生水补给永定河生态用水的环境影响及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中国水利.2012,5:30-34[52] 冯吉,邹志超,邢伟民,廖人宽,李云开*.都市屋顶绿化草坪草保水剂施用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节水灌溉.2011,11:76-79[53] 焦有权,刘雁征,李仙岳,茅夏健,徐飞鹏,李云开*.微重力滴灌层状土壤入渗特性及湿润模式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1:24-26[54] 李云开,杨培岭,许廷武,刘海生,刘耀泽,孙昊苏.滴灌灌水器堵塞的微生物学机理及控制模式研究进展.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2010:792-798[55] 焦有权,刘雁征,高福栋,姜银光,李云开*.温棚膜面雨水集蓄回用滴灌系统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11:80-83[56] 李云开,刘世荣,张克强,李军幸.磺胺类药物在农田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过程的研究进展.中国畜牧兽医.2007,12:141-144[57]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王勇.圆柱型灌水器迷宫式流道内部流体流动分析与数值模拟.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5,20(6):736-743[58]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吴显斌,杨玲.滴头分形流道设计开发平台建设及其关键技术内容.中国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569-574[59]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邱信蛟.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中国水利.2004,11:18-19[60] 李云开,杨培岭,刘洪禄.保水剂农业应用及其效应研究进展.农业工程学报.2002,18(2):182-187[61] 李云开,杨培岭,刘洪禄.SMP-01土壤水分传感器性能测试.农业工程学报.2002,18(4):50-53[62] 李云开,杨培岭,刘洪禄.保水剂在农业上的应用技术与效应.节水灌溉.2002,106(2):12-16 申请发明专利26项,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20项。[1]李云开;周博;王天志;吴乃阳. 国家发明专利:滴灌灌水器附生生物膜模拟培养装置及其应用.2014.专利号:[2]李云开;刘秀娟;王克远;周云鹏;徐飞鹏. 国家发明专利:微纳米气泡加氧滴灌系统及方法.2014.专利号:[3]李云开;王天志;冯吉;裴旖婷.国家发明专利:滴灌系统管壁附生生物膜培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专利号:[4]李云开;冯吉;宋鹏;裴旖婷;张志静.国家发明专利:防止滴灌灌水器堵塞的加酸氯控制方法及系统.[5]李云开;刘秀娟;徐飞鹏;王昕然;张庆龙;贾瑞卿.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水肥气一体化滴灌系统及滴灌方法.2014.专利号:[6] 李云开,施泽,张庆龙,徐飞鹏.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温室作物理想调控灌溉系统及灌溉方法. 2014. 专利号:ZL201210535166[7] 李云开,刘中伟,宁兹功,郎琪.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水河道减渗的方法. 2014. 专利号:ZL201210477187[8] 李云开,冯吉.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含沙水源滴灌用沉沙池及其优化方法. 2014. 专利号:ZL201210455280[9] 李云开,郎琪,樊晓璇,施泽,唐洋博.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多孔介质生物堵塞模拟测试装置及模拟测试评估方法. 2014. 专利号:[10] 李云开,孙昊苏,冯吉,徐飞鹏.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自清洗抗生物膜堵塞的地表滴灌专用灌水器. 2014. 专利号:ZL201210166732[11] 李云开,孙昊苏,杨培岭,徐飞鹏.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型抗堵塞地下滴灌管及制造方法.2013.专利号:[12] 李云开,冯吉.国家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反冲洗组合过滤器.2013.专利号:[13] 李云开,吴丹,杨培岭,孙昊苏. 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引黄滴灌用片式灌水器.2013.专利号:ZL [14] 李云开,杨培岭,刘澄澄,李鹏翔,梁名超,毛晓敏.国家发明专利:河湖包气带渗滤性能的模拟调控系统及其方法.2013.专利号:[15] 李云开,张庆龙,徐飞鹏,贾瑞卿.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滴灌加氧方法及装置.2013.专利号:[16] 李云开,孙昊苏,杨培岭,刘耀则,吴丹,徐飞鹏,杜少卿,郭文哲.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滴灌灌水器抗堵塞性能综合测试装置.2013.专利号:[17] 李云开,刘海生,杨培岭,徐宏兵,刘洪禄,徐飞鹏.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滴灌灌水器迷宫流道内流动的全场测试方法.2012.专利号:[18] 李云开;郎琪;杨培岭;任树梅;梁名超;路璐;张庆龙.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湿地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模拟监测装置.2012.专利号:[19] 李云开;裴旖婷;吴丹;周博;施泽;杜少卿.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滴灌系统灌水器堵塞特性的综合评价方法及测试系统.2011.专利号:[20] 李云开;孙昊苏.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叠片式自适应滴灌灌水器及其使用方法.2011.专利号: [1]“农业化学节水调控关键技术与系列新产品产业化开发及应用”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3名)[2]“京郊主要果蔬农业化控节水集成技术的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获2007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6名)[3]“智能决策精量灌溉施肥系统研发与应用”获2008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3名)[4]“生态灌区建设的支撑技术体系与综合模式研究及应用”获201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第4名)[5]“《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学》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实践”获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4名)[6]“专业大类招生环境下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2011年度中国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4名)[7]“现代工程项目管理学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实践”获2008年度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第5名)[8]“滴灌灌水器迷宫流道内流动特征的DPIV测试及CFD模拟”获第十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第1名)[9]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杨玲,吴显斌.“重力滴灌灌水器水力性能及其流道内流体流动机理”一文获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06[10] 杨培岭,李云开,任树梅.“全紊流滴灌灌水器设计开发的思路与方法”一文被评为“中国水利学会2006学术年会优秀论文”.2006[11] 杨培岭,李云开.“北京市农村水管理发展战略研究”获“2006年度北京科协系统优秀调研成果奖三等奖”.2007[12] 李云开,杨培岭,任树梅.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的生态环境需水理论与计算方法.第八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2005[13] 博士学位论文“滴头分形流道设计及其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获“2005年度中国农业大学十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1] 2012年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 2012年获“第十四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3] 2012年获“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奖”[4] 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 2009年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计划[6] 2008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7] 2011年获“2010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套餐工程突出贡献专家”称号[8] 2012年获“973计划‘海河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项目优秀青年人才”称号
1.农业工程学报 2.农业机械学报 3 .灌溉排水(改:灌溉排水学报) 4.水利学报 5.节水灌溉 6.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7.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8.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9.农机化研究 10.粮食与饲料工业 11.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农业现代化研究 13.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14.农业机械 【附: 2002年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又进一步作了统一答复:(1)期刊无国家级、地方级的区别;(2)目前国家与地方关于期刊的评比与期刊的学术水平无关;(3)“核心期刊”的认定是民间行为,而非政府行为;(4)目前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还没有制定衡量学术期刊质量的权威标准;(5)新闻出版总署近几年举办过国家期刊奖、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奖、中国期刊方阵等期刊方面的评奖活动,不能认为获得这些奖项的期刊的学术质量就是高的,“不能作为评职称时入选论文的依据”。这是迄今为止政府职能部门最具权威和最新的意见。(本段摘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学术堂整合了一份中国农业科学类发表期刊论文的写作格式及字体大小,供大家参考:一、封面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二、目录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章节条目:五号宋体.行距:单倍行距.三、论文题目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四、中文摘要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3、字数:300字左右.4、行距:20磅5、关键词:四号宋体,加粗.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五、英文摘要1、ABSTRACT:小二号、内容字体:小四号、单倍行距.4、Keywords:四号加粗.词3-5个,小四号TimesNewRoman.词间空一格.六、绪论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七、正文(一)正文用小四号宋体(二)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章: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节:标题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一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二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三级标题序号如:.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四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五级标题序号如:①②③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医学、体育类毕业论文各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小2号黑体,居中)××××××××××××××(内容用4号宋体).××××(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小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三)表格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续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四)插图每幅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五)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表、公式()等.文中的阿拉伯数字一律用半角标示.八、结束语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九、致谢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十、参考文献(一)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8-10篇,五号宋体,行距:20磅.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二)参考文献的格式: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十一、附录(可略去)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内容小四号TimesNewRoman.单倍行距.翻译成中文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五号宋体,行距:20磅.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扬州大学学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竹子研究汇刊 中国森林病虫 林业资源管理 浙江林业科技 林业实用技术 S8 畜牧、动物医学:中国草地学报) 草地学报 动物营养学报 蚕业科学 黑龙江畜牧兽医 草业科学 中国家禽 动物医学进展 中国饲料 畜牧与兽医 饲料工业 中国畜牧杂志 饲料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S9 水产:中国兽医科学) 中国兽医杂志 草业学报 中国草地(改名为:环境昆虫学报) 植物检疫 中国植保导刊 S6 园艺类核心期刊表 园艺学报 果树学报 中国蔬菜 北方园艺 食用菌学报 中国果树 中国食用菌 中国南方果树 S7 林业类核心期刊表 林业科学 林业科学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福建林学院学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蚕、蜂类核心期刊表 畜牧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兽医科技(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林学院学报 西北林学院学报 世界林业研究 中南林学院学报(改名为、狩猎. 自然科学版 浙江大学学报、农作物类核心期刊表 作物学报 中国水稻科学 麦类作物学报 玉米科学 杂交水稻 棉花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大豆科学 种子 核农学报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中国棉花 作物杂志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烟草科学 S4 植物保护类核心期刊表 植物病理学报 中国生物防治 植物保护学报 植物保护 农药 农药学学报 昆虫天敌(改名为.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西南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科学 上海农业学报 中国农业学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西北农业学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学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S5农学:中国土壤与肥料) 生态环境 中国水土保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S2 农业工程类核心期刊表 农业工程学报 灌溉排水学报 农业机械学报 节水灌溉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农机化研究 中国农机化 S3. 自然科学版 广东农业科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湖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科学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贵州农业科学 河南农业科学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S1 农业基础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土壤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 土壤 土壤通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研究 土壤肥料(改名为. 自然科学版 浙江农业学报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S 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表 中国农业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华北农学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这是农业工程的核心期刊分别是期刊名称,主办单位,影响因子
农业类核心期刊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湖南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作物学报、中国水稻科学、麦类作物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灌溉排水学报、农业机械学报,等等。
一、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9月,是经中共江苏省委文化教育部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
据2018年11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官网显示,《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第九届编辑委员会(2018年—2023年)共有顾问2人、编委52人。
二、浙江大学学报
浙江大学学报由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应用物理与工程、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B辑: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组成。
三、麦类作物学报
《麦类作物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作物学会联合主办的麦类作物学术专刊。
据2018年12月《麦类作物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麦类作物学报》第五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学术顾问12人,委员57人。
四、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唯一的一种有关油料作物专业学术期刊,创刊于1979。
五、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工程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
1985年,《农业工程学报》创刊;2000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2005年,改为月刊;2012年,改为半月刊。
据2018年4月《农业工程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农业工程学报》第七届编辑委员会有委员120人、海外委员18人、顾问委员15人、编辑5人。
1.农业工程学报 2.农业机械学报 3 .灌溉排水(改:灌溉排水学报) 4.水利学报 5.节水灌溉 6.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7.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8.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9.农机化研究 10.粮食与饲料工业 11.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农业现代化研究 13.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14.农业机械 【附: 2002年底,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又进一步作了统一答复:(1)期刊无国家级、地方级的区别;(2)目前国家与地方关于期刊的评比与期刊的学术水平无关;(3)“核心期刊”的认定是民间行为,而非政府行为;(4)目前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还没有制定衡量学术期刊质量的权威标准;(5)新闻出版总署近几年举办过国家期刊奖、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奖、中国期刊方阵等期刊方面的评奖活动,不能认为获得这些奖项的期刊的学术质量就是高的,“不能作为评职称时入选论文的依据”。这是迄今为止政府职能部门最具权威和最新的意见。(本段摘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华北农学报》(双月刊)《农业现代化研究》《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双月刊)
提问的意图何在?
一、《农业工程学报》
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
本刊编委会决定,2000年农业工程学报第6期拟将以英文正文和中文摘要形式集中向国内外隆重介绍中国农业工程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情况和近阶段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双月刊)
曾用刊名:(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农业管理科学)1985年创刊,刊发三农研究的最新成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刊发各高校、科研机构的前沿理论成果。
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
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三、《茶业通报》(季刊)
创刊于1957年,由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
交流国内外茶叶科学技术,介绍茶叶商业知识,发表茶树病虫害防治、制茶、茶叶机械、茶叶审评检验、茶叶贸易出口、经营管理、名茶等方面科学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及动态。
主要栏目:综合、生态、生化、栽培、植保、制茶与检验、经贸。
四、《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本刊是新疆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
主要刊登农业生物技术、作物遗传育种及栽培、植物保护、土壤农化、农业生态、资源与环境科学及基础学科等方面的具有创新性、适用性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以及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快报等,涵盖了农林牧各学科。
五、《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唯一的一种有关油料作物专业学术期刊。
主要刊登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及其它特种油料作物有关品种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土肥植保、综合加工利用以及品质测试技术等方面的首创性研究论文、综述专论等。
投稿,审核,审稿结果。1、投稿。2、审核(俗称审稿)。3、审稿结果。4、交费。5、安排发表。6、寄送样刊。灌溉排水学报杂志是由水利部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创办的学术刊物,有正规国内国际统一出版刊号。
平高就找核心吧,普刊不建议,非要选普刊可能需要发很多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