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毕业论文后续工作途径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后续工作途径

论文选定题目后,接下来要进行的基础性工作应该是进行论证,我觉得应该要选择出。优质的论证,这样才能够论据让自己得到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角色。

毕业论文的进度和计划安排怎么写?首先要写毕业的理想,然后再写几乎的打算

由学校院系保存。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毕业论文最后由学校院系保存。按照《上海交通大学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若干规定》的相关规定,学生在答辩与评分以后,毕业论文都需要采用资料保存归档。

1、确定题目:论文题目可以从专业知识中来,也可以从时政热点中来,平常多看书、多积累、多思考,便会发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或大或小,都可以成为论文选题的一个方向。同时,根据自身兴趣加以甄别、优选,然后确定一个合适的论文题目。要精炼论文题目,使得一看题目就很具吸引力。2、细列提纲:确定题目后,要全面收集资料,最好是通过中国知网下载一些与所写论文相关的核心期刊文章;要花点时间精读文献,即便是在确定论文题目时,心中已有提纲,也必须再去阅读一些相关文献,这是列好提纲的基础,也是后面撰写论文的必要积累和热身。3、全心撰写:在一二步完成后,接下来就是按计划撰写。要根据提纲内容,规定每天应该完成的撰写部分,且不折不扣地执行;当然,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习惯来,有些人喜欢不间断写,因为思想观点转瞬即逝,高度集中撰写时,思想观点连续性强,写起来效率高;有些则喜欢每天完成一点,这样不仅不累,而且有更多的时间思考。4、精心修改:论文主体内容完成后,不意味着论文完成。这时可以放一放,过一两天再看论文,从头到尾阅读、查看论文,有无错别字,有无不通顺,有无撰写不深不全的地方等等,修改可以一次甚至多次,完全根据自己对待论文的态度来,精益求精当然最好。5、导入引言:论文一般还需要一个引言。这是论文开头的部分,主要阐述写作的原因,目的,意义等等,是进入正文的必备程序,如果直接从提纲进入,难免有所缺失,似乎没有开头。这一部分可以在撰写正文前写,也可以正文完成后再写。这里建议是完成正文后再写,这样可以更精准地把握全文,写好引言。7、完善要素:全文完成后,还需完善一些要素,主要有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页码等要素。特别是摘要,要在写完论文后,在对全文精深把握的基础之上再写摘要,这样可以更好的把握摘要内容、写好摘要内容。

毕业论文写作的方法途径

对于毕业生来说,掌握论文写作方法是论文写作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步骤。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大家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情,不仅花费的时间长,而且每个 步骤要求也很严格。在硕士论文写作注意的问题有很多,其中一个需要注意的方 一般来说,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比较法、 文献资料法这几种方法。后三种方法在硕士论文写作和本科论文写作中运用的比 较普遍。我相信根据大家的常识,看这些标题就知道对应的研究方法的具体意思 了。关键的时候在论文写作时候要选择与研究课题匹配最好的研究方法。 选择研究方法很重要,因此这决定了你论文结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如果你 论文写作过程中选择的研究方法不是最好的,就会导致你的研究结果质量不高。 同时在答辩的时候也会遇到答辩老师的提问刁难情况。 一些同学在毕业的时候会找专业的论文机构代写硕士论文,但是往往由于时 间匆忙,没来及看论文的初稿,至于论文的大致意思都没能弄明白更别提论文的 时候,那么你就惨了。因此我们应该提前掌握以上基本的论文研究方法,在硕士 论文写作过程或者答辩的时候都能够用得着。

一、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

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二、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启发人们的思维;导致新的发现。

三、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

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

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四、文献研究法(查找文献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

其作用有: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五、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研究方法

毕业论文写作步骤选题、搜集资料、确立论点、选定材料、编写写作提纲、撰写初稿、修改,定稿。

1、选题。选题要遵循三个原则:第一价值性,你必须选择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题目,否则一个不具研究价值的题材将很难完成。第二创新性,选题是在于对新领域的探索、研究和填补。

否则一个完全没有创新的观点,墨守成规将很难完成毕业论文。第三可行性,根据个人条件、实践、资料占有情况、指导老师的条件选择。

2、毕业论文选题完毕后,你就要搜集资料,毕竟一个人的思维是有限的,你可通过搜查的材料,充实你的论文观点。搜集资料的途径:一是通过社会调查,二是通过大量阅读、查阅一是网络资料库。

3、确立论点、选定材料:搜集的材料和论点,你要先予以确定。然后才能将选用的材料用于论证你选定的论点。

4、编写写作提纲:拟定标题写出论点;确定层次分出段落;取舍材料列示论据;理顺文脉合理布局;运用简明概括性语言。

5、撰写初稿:初稿的好坏成功的关键,主要要对论文中的结构、层次的整理。

6、修改,定稿:没有一篇论文是一次成功的,都是经过反复的修改。使得论文的层次不断的清晰,论点不断变得明确。

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如下 :

一、收集材料

一旦确定了主题,就应该在主题所涉及的领域收集广泛的材料。一般有两种材料:理论材料和实践材料。理论材料可以在图书馆、资料室、理论出版物和在线目录中找到。事实可以在书籍、报纸、统计数据和工作案例中找到。

二、开题报告

三、拟定写作提纲

提纲的作用可以帮助建立全局观,理清思路,整理材料,形成合理的写作流程。写提纲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写标题,一种是写句子。不管用哪种方式写,都要先拟一个标题。论文上有两个标题。

一种是表示论点的标题,即总结论点形成的标题。另一种是标注题目,即揭示正在研究什么问题。

四、总结和正文写作

1、摘要:摘要是论文的缩影,可以通过摘要了解这篇文章所讲的内容是什么。

2、正文:它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一个引言、本论、结论组成。

(1)引言:引言应主要说明研究本课题的原因和意义,提出问题,有时写一个简要的历史回顾,说明本文的基本思路,以及研究本课题所采用的方法。

(2)本论: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包括理论分析、论证、讨论、创新等内容。在这里,我们将重点放在突破性和创新的论点。建立和阐述论点。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和价值。

(3)结论:结论是对全文的总结。

寻求继续受教育的途径论文

近年来,烟台开发区全面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以知识更新为主题,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为目标,把握专业技术人员的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需求,不断 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创新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继续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智力技术支撑。本文结合自身实践,通过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对策。一、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从近几年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情况来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宣传认识不够。按照有关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时间累计不少于一定学时。但在实施继续教育工作中,普遍反映工学矛盾比较突出,许多单位,甚至专业技术人员本人往往都以“工作忙”为借口,单位不给时间,专业技术人员也不愿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有的单位对继续教育专业知识培训比较重视,而对公共科目重视不够,很难达到规定的学时要求。总体来讲,不论是单位、还是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二)培训的针对性不强。近几年,我们部署了专业技术人员《WTO知识》、《高新科技知识》的公共科目培训,从培训效果来看,专业技术人员反映,培训只限于拓宽知识面,了解一些新知识,培训内容的前沿性和针对性不强。部分单位和继续教育基地的培训方法比较单一、内容不够丰富,简单地认为继续教育就是办个培训班而已,培训工作不适应成人教育的特点,不宜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三)培训经费明显不足。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中,普遍反映培训经费明显不足,一是财政和单位划拨的继续教育经费难以满足需要,甚至落实不了。根据规定,各级财政和单位每年应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划拨职工教育经费,但执行中根本无法落实,难以到位,继续教育缺乏经费保证;二是部分企事业单位继续教育经费达不到规定标准,特别是效益不好的单位继续教育投入不仅没有增加反而逐年减少,有的根本没有,这样就造成个别单位继续教育费用全部由个人承担;三是有的单位教育经费缺乏监督,集中由几个人使用,作为领导外出培训或考察学习的经费,一般人员培训经费却难以保证。(四)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健全。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情况、考试成绩和考核结果,作为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聘任、晋职、职(执)业资格注册的依据之一。而在具体运作中,部分单位缺乏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在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聘任、晋职、职(执)业资格注册时,往往只重视业务能力,而对继续教育的要求不很严格,有的甚至根本不看继续教育的结果,导致培训学习氛围难以形成。二、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对策及措施针对目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粗浅对策和措施:(一)强化激励机制,营造培训的良好氛围。严格按照各级级关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相关政策规定,充分运用宣传教育和法律强制力的特殊功效,进一步调节和规范各事业单位、各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心理和行为,使之认识到参加继续教育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是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完成的硬性任务。强化继续教育激励机制,严格实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晋升挂钩使用。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继续教育工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设立继续教育表彰奖励项目,对继续教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府或人事部门给予表彰奖励,对不执行继续教育法规的给予一定的处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制度、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制度、继续教育备案制度和继续教育统计制度。(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丰富培训内容。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开展对培训者的培训。各级人事、职改部门要定期对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人员有计划地进行培训。通过讲座、考察、研修等活动,提高师资水平。建立继续教育师资信息库,形成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实现继续教育师资共享,为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优化、整合继续教育基地的师资力量,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好、社会信誉好、培训质量高的继续教育基地。建立继续教育基地评估认证制度,通过评估对那些“滥竽充数”的基地坚决予以撤消。要结合实际,制定急需人才培训计划,不断丰富继续教育的内容。进一步开展更新知识培训,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大力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培训。(三)强化组织协调机制,加大宣传力度。确立人才培训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成立由各级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组织、人事、财政、职改等部门参加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协调机制,定期研究继续教育工作,解决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继续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将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之中进行统筹安排,纳入各级政府、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之中进行重点考核,以继续教育促人才培养,以人才培养促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要通过各种途径,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各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四)强化保证措施,加大经费投入。采取国家、单位、个人相结合的方式增加继续教育投入。要将继续教育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保证继续教育的正常开展,重点保证本区域内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经费的投入。建立继续教育基金,推动继续教育事业深入发展。各企事业单位要保证继续教育投入经费不低于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其费用从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逐年按一定比例递增。对开发新技术、研制新产品和进行科研课题的,可依据有关规定直接在成本中列支或在管理经费和项目资金中安排。通过各种途径,积极筹措培训经费,确保资金到位。(五)强化中介组织的作用,推进继续教育社会化。按照政、社分开的原则,培育和发展继续教育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培训教育、咨询服务、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协会,广泛吸纳多领域、多方面,不同所有制单位和个人的参与,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信息优势和个人优势。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开展远程教育,探索社会化选学等新方式,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论文(精选3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彝良县教师继续教育现状

1.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认识不到位

对于农村教师特别是年龄偏大的教师来说,教育教学工作一贯就是按自己的理解想当然地闭门造车。对于继续教育中提到的新理念、新方法不予理会。这些新理念和方法毕竟是集大家之探究实践所得——集思广益,只有了解了再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能找到不足,知不足才能进步,也才知道有许多理念并不是都需要电子白板、需要投影仪才能用。

2.经费问题

西部地区教师普遍待遇低,尤其是农村教师。最近十几年,西部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几乎都是由教师自己承担。虽然近几年来我县有部分学校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费用给予报销,但除了培训费外,还要承担数目不小的住宿费、生活费以及其他开支。由于以上原因,许多教师不愿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二改善彝良县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措施

1.提高培训教师自身素质

当前有相当数量的培训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培训教师自身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参训教师对待继续教育的态度:第一,改变以往单一的培训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用当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技巧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第二,对培训者进行专门集中培训。在承担继续教育任务的单位抽取一定的人员参加由国家高校和教育科研单位相关专家学者组织的专门培训。这些专家学者对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有较高认识,参与过课改,了解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通过他们对地方培训者进行培训,可以整体提高培训者素质,更好地为地方继续教育培训服务。第三,地方继续教育培训脱离实际,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培训教师不了解中小学教育的原因。因此,培训教师每年必须对当前的农村中小学进行一定的调研,走入中小学课堂,及时挖掘中小学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农村中小学的具体情况来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培训中解决教师们遇到的困惑,才能真正吸引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重视继续教育。

2.培训形式多样化

第一,校本培训模式。以教师任教学校为基地,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探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主要学习内容。它注重在探讨中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总结实践经验。第二,专家引领教育方式。让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一起参与到继续教育中去,通过专家们的示范以及在专家提供的新的理论指导下,使教师整体素质得以提高。第三,集中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是当前采用最多的一种模式。教师利用假期到指定的学校接受一段时间的继续教育,通过集中培训,完成培训科目,最后通过考试而达到目的。第四,送教下乡模式。由相关部门利用周末或寒暑假让一些经过培训的高校教师,定期到农村地区的乡镇上对教师进行短期的教育培训,使当地教师便捷地完成继续教育培训。第五,远程培训模式。利用网络教育的便利性,制定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建立一个学习培训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课程资源的共享。远程教育培训对课堂的生成、构建、发展、探索,对新的教育理念的认识、探求,都将是一次革命性的学习方式。

3.增强培训实效性的改进方案

第一,改进培训内容,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创设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主题鲜明的技能培训,这样便于促进培训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化。第二,转变培训方式,提升教师参训实效。针对教师学习特点,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确保培训实效。第三,强化培训自主性,激发教师参训动力。尝试建立教师自主选学机制,为教师创造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时间、途径和机构的机会,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建立试行培训学分认证制度,学时学分合理转化。将培训学分作为教师履职考核的必备条件,激发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促进培训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化。

4.转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观念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师们的知识、观念必须更新。无论是老教师或是新教师都必须通过继续学习来达到教育思想的改变,树立新的教育观念。通过继续教育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化。

5.政府应加大继续教育经费

政府应转变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对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提供一定的交通、生活补助,减轻农村教师的经济负担。

总之,彝良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取决于培训教师素质的提高,角色的转变,既是培训者,又是教研员,是新理念、新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指导者。还取决于广大教师观念的转变,上级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希望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到继续教育中来,让农村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添上靓丽的一笔。

摘要 :将积极心理学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能促进中小学教师反思师生关系,并激发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情感,这也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文章探析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可行性,指出积极心理学能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供新思路,并探析积极心理学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师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及其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E.Seligman)于1998年提出的一种全新心理学理念。此前,心理学主要的用途是治疗患者的心理创伤,以医生治疗患者的方式处理心理问题,这种传统心理学也叫消极心理学。不同于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主要致力于研究和挖掘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要求心理学家用欣赏的眼光挖掘人的潜能,研究人类的积极人格,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强调人的价值。

二、积极心理学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意义

一是积极心理学丰富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继续教育是提升中小学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对完善中小学教师教育体系、促进中小学教师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的继续教育通常包括职业道德培训、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等,但随着社会发展,各研究领域之间互相交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适当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理论,以拓宽自身改革的道路。积极心理学在吸纳传统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实证的方法探索、发现、验证和预测人类走向幸福和完善的路径丰富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增加了传统继续教育缺乏的教育理念、思想观念,拓宽了原有的改革路径,促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可行性

一是积极心理学理念符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目标。保持积极向上态度的人,更容易在逆境中保持好心态,战胜逆境,取得成功。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情感、积极品质的培养和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营造,展示了一种积极教育的理念。

四、积极心理学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路径

(一)丰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视度和关注度越来越高。继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我国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次教育观念的大变革,为所有教育工作者提供终身教育、终身培训观念,通过不断教育培训补充和更新知识[6],补充知识漏洞。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吸纳了众多心理学理论研究成果,为许多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些优秀研究成果也能为中小学继续教育所用,为中小学继续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增添新内容,弥补原有教育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表现出的不足,使继续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愈趋完善。除了旨在弥补教师的知识缺陷、更新教师知识结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还应当关注教师的全面发展。但是,现实的教师继续教育往往摆脱不了传统教育的束缚,忽视了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这恰恰是积极心理学能弥补的部分。积极心理学强调挖掘人的潜能,致力于培养积极的人格,这对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个人全面发展大有裨益。可见,积极心理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中小学继续教育在促进教师个人全面发展的知识方面的缺陷,使继续教育内容更加完善。

(二)调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对象

现行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具有比较明显的计划管理色彩,从中小学、县(区)、市、省到国家级的中小学教师培训通常是“强制的荣誉和福利”,因此中小学教师自身并没有“是否同意或愿意”参与继续教育的表达权和选择权,这种“强制”的继续教育会促使受教育对象通过“软抵抗”的形式,表达对现行继续教育活动的不满,即在继续教育活动中表现为“出工不出力”[7]。“软抵抗”表示中小学教师在继续教育组织(管理)者面前常常表达“同意学或者愿意学”,但在继续教育的实际活动中“身在曹营心在汉”。换言之,形式上接受培训,实质上在培训课堂“随身携带”其他任务。在接受继续教育后,部分中小学教师并没有将在培训中获得的教育知识运用于实际教育工作,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此外,参加培训的教师可能来自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水平,有着不同的参与目的,希望从培训中学习的知识并不同,但是继续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是有限的,对不同教师不可能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也无法关照到所有参与课程培训的老师。积极心理学认为,当自主、能力、关系三种人的先天需要得到满足时,最有可能激发人的内在动机。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培训者可以加大情感方面的投入,给予教师一些空间去发挥,使他们更具主动性和能动性,这样对培训的效果大有裨益,可以提高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服务于不同教师的个性需求,增强继续教育效果。

(三)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

按照我国现行管理体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本是由各区县的教师进修学校或者是教育培训单位负责。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安排与计划,通过教师进修学校,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不可否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水平,加强了他们的业务能力,为我国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贡献了积极的力量。但是,由于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监督与考核,有时行政主体缺位,有时管理职能交叉重合,甚至有些教育培训规定存在漏洞,导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效率低下,难以充分激发中小学教师的主体精神。总之,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机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积极心理学旨在促进人类持续探索自身的积极力量,使人自发追求幸福。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要通过组织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活动,不断完善中小学教师的总体教学能力,促使中小学教师更好地扮演提供高水平教育质量的辛勤园丁的角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积极心理学都包含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将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组织系统理论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活动中,有助于解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过程中效率低、教师主体性弱等问题,有益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积极心理学中组织系统理论的应用,可以增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活力,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前景更加光明。积极心理学中的组织系统理论还能够改善整个社会环境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态度与看法,使整个社会形成支持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良好氛围,从而帮助中小学教师克服对接受继续教育的抗拒心理,促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

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意义

继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自身学习或参加有组织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知识、拓展创造能力和补充专业技术水平。对中小学教师来说,继续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其学历层次,更重要的是可以及时更新陈旧的知识和理念,从而扩大视野和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要求。

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功利性明显,态度不积极。

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从实质上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不愿意参加继续教育,即使自愿参加,其目的都很明确:要么为了拿文凭,要么为了评职称加分。而没有认识到继续教育是自身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实际能力。因此,即便是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个别教师也是流于走形式,其实效不尽人意。

2.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单一、培训师资不强。

目培训种类繁多但不系统,内容陈旧不能反映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培训方式上,基本上是单一的讲授式,枯燥无味的照本宣科,学员只能在下边被动接受,根本谈不上参与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是教育学院组织的培训,教学效果相对来说会好的多,因为其自身具备较强的师资队伍。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往往没有专职教师,临时找一些领导或者几个有名气的教师讲课,讲的内容往往是大而全的东西,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完全不能满足教师对自己学科新的教育理论接受和现代教育技术掌握。

3.中小学教师工作量大,时间难以保障。

中小学教师很难抽出专门时间来学习,工学矛盾突出。很多学校无法安排教师外出参加继续教育,一旦教师出去学习没有相应的教师代课。而很多继续教育的时间都安排在工作时间,很多教师只能调课,回来后加班加点,甚至挤占星期天给学生补课。如此,继续教育不仅不能实现初衷,反而给教师增添了负担。即便是有些培训安排在星期天或者假期,部分老师会因为占用了其休息时间而不愿意参加。

4.培训经费由教师本人承担,增加了教师的经济负担。

如今大多数中小学校无力承担继续教育经费,中小学教师外出学习与培训的费用主要是本人自己承担。尤其是偏远、薄弱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工资本来就很低,培训费用完全由个人承担无疑增加了教师的经济负担。还有一些地方的教育培训层次不高但名目繁多,培训的费用较高,如果所需费用绝大部分由自己承担,就大大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三、对继续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1.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目前很多国家对教师在职进修都有专门的法律规定,然而在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没有关于培训时间和经费保障的规定。不过很多专家学者已经明确建议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师在职进修制度,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

2.适当放开教育专业硕士的招生。

可以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方法,是一条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与素质的重要途径。教育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不同,其培养过程以课程为主,并且较之学术型硕士,其更侧重于实践。同时,教师到大学学习,不仅可以学习到最前沿的理论和最新的教育理念,还可以亲身体验大学校园浓厚的学习与学术氛围,可以近距离接触到名师大家,这种耳濡目染的学习,必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若能参加教育专业硕士的学习,教师的素质和科研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提升,同时,学历层次的上升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及社会地位,从而间接积极地影响到其教学的心态,提升教学水平。然而,遗憾的是,从目前的规定来看,教育专业硕士仅在在职中学教师中招生,小学教师尚未成为其,因此,笔者建议,可以适当放开教育专业硕士的招生,使中小学教师均具备参加学习的资格。

3.教育行政部门提升服务意识,带头转变观念。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意识,根据当地教育发展的情况和教师的实际要求,开办高水平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培训,客观考虑培训的场地和时间,选择距离较近的培训场所,避免占用教师上课的时间,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减轻教师的负担。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对教育理论学习的认识,把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当做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并积极为教师提供教育培训的机会和条件,这样才能把继续教育切实办成为广大教师服务的途径。

4.开展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校本培训,可以弥补当前培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提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积极利用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开发适合自身的校本培训资源,弘扬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特色,不断丰富继续教育的方式。同时鼓励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学术研究,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不断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制定了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系列政策,确立了不同阶段政策目标,有效促进了农村教育改革,实现了我国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农村教育方面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农村教育方面的论文篇1 浅析农村教师继续教育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社会越来越关注农村教育,而农村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的水平,而农村教师,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继续接受教育,不断扩充自己的理论和应用知识,建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关键词:农村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策略 一、继续教育的内涵 本文中的继续教育是指对农村教师进行的,以提高政治素质、教育教学及教育研究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培训,包括职务培训、新教师见习期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提高学历层次的教育等。 目前,国内外教师继续教育都存在着一些共同问题,例如,经费不足,以及教师素质欠缺等导致了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越来越没有实效性等问题,下面我就对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农村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缺少经费 绝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本身出自农村,自身家境原本就比较薄弱,再加之工作后,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尤其是男教师组建家庭后,大部分是单职工家庭,工资是其家庭主要生活来源,经济负担比较重,虽然学校会给一些补贴,但经济的紧迫,很多老师就不愿意参加。而教师不参加继续教育,既违背教育要求,也会影响个人前途,所以继续教育是摆在农村教师面前的一个两难问题。 2.国家没有很完善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1)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 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请假严重,迟到和早退的现象也时而可见,却没有严格地做记录。他们在上课期间,如果觉得有意义的内容就听下去,但若所讲内容枯燥、无味,便会偷偷溜走。 (2)考试制度不健全 尽管有关继续教育课程都有考试说明及规定,比如平时分、考试成绩,但在考评平时成绩时,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参评教师不能科学全面地给参训人员评定分数,很多流于形式,无法落实。 (3)评价制度欠完备 对被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业务能力的提高缺乏计划性的跟踪调查和研究。培训院校对教育质量的监控采取反馈和到学校听课考查的形式,往往会提前告知学校,教师也就会提前精心准备一番,评价不出真实的水平,而且也会出现“裁判”和“队员”一体化的问题。 3.教师继续教育观念滞后 (1)观念上太实用 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认为反正职称已到顶了,继续教育的实际价值不大,故不愿参训。条件相差较远的认为反正近几年晋级无望,参加继续教育对自己也没有很快的效果,所以也就不参训。相当一部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指导思想是:要能确保发证,而且是所发证件在今后管用才愿参加,而较少从促进教学的角度去考虑是否参加培训。 (2)认识上太肤浅 继续教育是教师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渠道,是更新教师观念、拓展教师知识面、改进教师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具有前瞻性特点,但农村教学条件相对滞后,加上农村信息环境和教师获取教育新动态的主动性不够,因此,对继续教育意义的认识停留在“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层面上。 三、提高农村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建议 1.加大对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投资 农村经济落后,培训经费缺乏最终导致继续教育工作没有动力和后劲,从我国的农村现实情况出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保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 (1)设立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基金制度 制约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教育经费问题,特别是在贫困落后地区,学校和教师个人都不堪负荷。为此国家应该设立教师教育基金,由指定专门机构负责运营,把教师继续教育变成一项社会性的教育活动,以保证每个需要学习而又想学习的农村教师都有学习的机会,使教师继续教育成为一种大众的教育,防止把继续教育变成一种贵族教育、“关系”教育。 (2)减免一定比率的进修学费 政府应出台向农村教师倾斜的继续教育优惠政策,根据不同贫困程度分别减免一定比率的进修学费,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经济负担问题,只有在经济政策优惠的基础上才能严格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权利和义务保障。 2.完善继续教育的考核和评价机制 (1)严肃考风考纪 每步培训任务完成后,市教委都组织进行考试考核工作。各乡镇之间实行全交叉监考,教委派干部到点上监督和巡视,保证考试工作的顺利完成。每步考试工作结束后,由各乡镇组织考核领导小组,按市教委统一制订考核内容和要求对每个教师进行各个项目考核,市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还派人到各个乡镇进行监督指导。 (2)考试的内容应多元化 考试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一是专业知识和运用技能的考核。二是实践所学,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没有,是否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具体教育问题。三是师德和个人修养的考核。 (3)采用多种评价的手段,保证评价的有效性 现行的继续教育,评价手段过于单一,存在着为评价而评价,评价与现行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育管理脱节的问题。为了全面反映继续教育的质量,应采用多种评价手段,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4)形成科学的评价主体 要全面衡量继续教育的质量,应该把教育主管部门、教师进修校、教研室、学员任职学校联合起来,使之形成多方组合的评价主体。各部门要紧密配合、相互协作,共同编织一个协调、一致的评价网络,将教育质量评价置于日常管理中,全面反映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 3.更新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观念 (1)转变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观念 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要自觉主动地学习有关教师继续教育的文件、方针、政策,使自己进一步明确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意义,也可以建立一些鼓励措施。例如,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如果取得很好的效果,就发一定的奖金等等的激励措施。 (2)转变农村教师的观念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元化,接受知识的内容也复杂化,所以作为农村教师要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提高个人的教育价值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和职业观,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而这些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接受继续教育才能完成,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教育的发展。 农村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素质提高的紧迫性和必然性,任何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所以农村教师就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理论和应用知识,建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李大键.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继续教育研究.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 <<<下页带来更多的农村教育方面的论文 农村教育方面的论文篇2 试谈农村家庭教育投入 摘要:本研究是一项描述性调查研究,以农村家庭作为分析单位,主要探讨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遵循实证研究和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思想,在分析借鉴已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进行系统探讨,编制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调查问卷,再经过问卷调查及对结果的因素分析,探析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一般规律、差异性、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差异性 一,研究背景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重点选取陕西省农户进西安市长安区农村行抽样调查,条件是有子女且子女达到人学年龄的家庭。全区共25 个街道办事处,671 个行政村、21 个居委会,2013年长安区户籍总人口为103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非农业人口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013年长安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46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12695元。 调查取样 调查取样坚持以经济水平为标准,力争具有代表性。选取经济水平较高的乡镇1个:郭杜街办。中等的1个:王曲街办;低等的1个魏寨街办。每个街办选取有代表性的一个行政村进行调查。郭杜街办选定小居安村,地处大学城开发地段,收入来源主要是小本生意和房租。王曲街办选定枣园村,南街村,曙光村,收入主要是靠进城务工。魏寨街办选定彭村,侯坪村,此地离市区较远,收入方式还是主要靠在家务农。此次调查共发放400份问卷,收回345份,有效问卷345份,有效率86%。 问卷设计与填答方式 问卷共设计20道选择题,3道多选,其余均为单选,1-5题为家庭基本情况,其余题目涉及家庭教育态度、教育目的、教育投入(财力、情感、人力)、失学问题(子女原因、家庭原因)、投资选择问题(选择子女、选择出路)。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实证法,问卷调查法 和访谈法等方法。主要以问卷调查法。 二.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差异性研究 .家庭结构对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 在家庭有困难,仅能维持少数或一个孩子的教育时,不同的家庭类型所做出的选择存在差异性。每个家庭的选择标准基本上都是首先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其次是选择年纪小的和男孩,选择男孩这一点突出的表现在一子一女和多子多女身上。出现一定的性别偏向是与传统农村思想观念的形响分不开的,几千年的重男轻女思想对人们的选择会又有一定的影响。产生年龄偏向是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关,年龄大的孩子在体力上胜过年龄小的孩子。因此,年龄大的孩子往往会过早地成为父辈的家庭劳动的接班人,年龄小的孩子自然获得继续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再者,在人们的观念中,处处迁让着小的,宠小的观念,促使家庭在特殊情况下产生偏小的行为。 家庭结构对教育投资选择的影响 在毕业后未升上高一级学校的的选择上,的多子多女家庭,的一子多女家庭选择让孩子回家务农和务工,由此可以看出,在农村孩子多的家庭可能由于经济压力,愿意让孩子回家务农务工,而且也能看出在农村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重男轻女思想。在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找到学校继续读书这一选择模式上,选择比率最高的依次为多女,一子一女,独生子结构的家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在农村虽然仍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但在家庭子女确定以后,人们也乐意接受事实,反而抛开缺子的遗憾,而更加珍惜现存的人力资源,力图孩子在学习上可以出人头地。 家庭收入对教育选择的影响 家庭经济状况1类的,有20%的家庭选择让孩子直接务工或务农,而经济状况为2类,3类,4类,5类.6类的分别有, 68%,,0%,0%的家庭选择让孩子直接回家务农或务工。相比之下,家长更愿意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找其学校继续读书,而不是想办法找路子,若办不成只好回家。在各类所选择的项目中,按比例排在最高位的是送到职业技术学校学手艺技术学校,不甘心直接将孩子变为劳动力,而是想其经过职业培训后再谋出路。 总之,我们认为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对家庭教育投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面对被教育制度淘汰下来的学生,家庭是否继续对其进行教育投资,并不是经济所能解决的问题,大多数家庭的首选模式是送到职业技术学校经过培训后再谋职业,其次是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找高一级的学校继续读书。由此可见,农村家庭并不会就因为经济状况而不重视孩子的教育。 父母性别差异对教育期望的影响 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在高中以下,高中或中专,大学本科三个方面的比例高于母亲,而母亲在研究生和出国以及能上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的这两方面所占的比例扼要高于父亲。这说明,在农村,母亲往往对孩子的教育期望更高些,而且母亲对子女读书的选择民主性比较强,留有空间让子女自己选择。 父母性别对教育投资选择的影响 在家庭遇到困难的时候,大部分的父母都会选择成绩好的孩子继续接受教育,而且在这一项上母亲所占的比例要远远高于父亲,说明面教育投资选择的时候,母亲能够做出更理智的选择判断。在不分成绩选择女孩和选择年龄小的孩子上,父亲所站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母亲。这说明,在感情上,父亲更加喜欢女孩,关照年纪小的孩子。这也与我们的猜测相吻合。 父母性别对未升上高一级学校的影响 未能升上高级学校的时候,父母的首选都是将孩子送到职业技术学校或者培训班学习手艺。但在想办法找路子方面,父亲所占的比例要明显的高于母亲,而在不惜一切代价为其找学校继续读书方面,母亲所占的比例又远远高于父亲。这说明母亲更希望孩子学文化,将来找个好工作。而很多父亲则认为只要尽力了就可以了,剩下的就顺其自然。 三,结论 经过本次调查研究,笔者发现,思想上,农村家庭普遍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期望子女起码能读到大学本科,跃出农门,学到日后生活所需文化;行动上,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投入也投入了大量人力,情感和力所能及的财力。但少数家庭仍存在重男轻女现象。 同时,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因家庭结构、家庭收入而异,且父母间投资行为存在差异性。 再次,经过笔者讨论分析,认为本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 1)本研究属微观性的实证分析与研究,数据分析过程中,运用统计百分比多,计量经济学模型综合评价少;描述多,深层次推理少;现象和因素剖析多,而措施和对策少。因此,结论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2)调查取样因对一个县进行,因此,研究结论适合同类地区,在典型性方面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黄荣生. 初一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管教态度的关系研究.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7) [2]李百珍,关颖.家长教育观念研究.天津师大学报,1995,(4) [3]刘华山.社会变革中的中国人育子观念初析.华中师范大学报,1997,(2) [4]雷雳.学习不良少年的自我概念与父母评价的特点及关系.心理科学,1997,(4) 猜你喜欢: 1. 小学农村教育论文 2. 浅谈农村教育发展的论文 3. 关于农村儿童教育论文 4. 浅析农村教育论文范文

名师工作室宣传途径研究论文

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 第一章  总则 为了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推进我市"名师工程"建设,促进全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头人,根据《滁州市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及其他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我市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 第二章  名师工作室职责与任务 一、工作室指导思想 以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培训为重点,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指导、辐射作用,形成以名师为核心的高层次骨干教师团队和专家型教师群体,通过整合资源、强化管理、团队培养、整体提升,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配置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名师队伍,从而促进我市教育工作更好、更快可持续地发展,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贡献。 二、工作室及各类人员职责 1、名师工作室的主要职责 (1)成立组织。设立名师办公室,为名师研究提供场地和书籍、电脑等用品,建立名师工作档案,制订工作目标、制度、职责。工作室结合成员的自我发展情况,为成员制定专业发展的规划,签写名师工作责任状,促使每位成员尽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校本研修能力和科研能力,推动成员的专业成长。 (2)教学引领。工作室成员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成为学习型人才,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开展专题研究,引领学科发展。工作室要不断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使全体成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课题研究。以名师的教育教学特色和研究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共同智慧为依托,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课题式研究。工作室将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开展一项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工作,并以论文、研究会、报告会、名师博客、公开教学、专题讲座、媒体报道、现场指导等形式向外辐射、示范,形成研究过程资料汇编。 (4)教师培养。采用导师制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作为学员、其他教师的导师,与双方结对子,培养学科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要同每个成员签订中青年教师培养责任书,()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和途径,努力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教学业务精、创新能力强的骨干教师。 2、工作室主持人职责 (1)主持名师工作室的工作,确定本工作室研究发展方向,拟定名师工作室的顺畅运行的`等各项规章制度,负责管理和使用工作室经费。负责开展研修人员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建设,引领工作室成员提升综合素养。 (2)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带动成员共同成长。制订每学年工作计划及研修人员培训计划,指导成员制定个人专业发展研修计划,完成年度和任期工作总结。坚持理论学习和业务研讨,积极推进网络教研,建立工作室网页,以网络为平台开展与研修人员及其他本学科老师的合作与交流,实行双向听课制度,当好学科教学的示范者。每学年进行1次以上公开教育教学展示,开展1次专题讲座。组织并参与工作室成员的听课、评课活动,指导成员总结提炼教育教学的方法、经验、模式,每学年参与工作室成员听课或活动指导时间不得少于20课时。 (3)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每学年组织专题研讨不少于2次。指导成员开展研究课题,或指导成员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三年内完成1项以上科研课题。每学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论文1篇以上,任期结束时要有工作室成果汇编。 (4)负责对工作室成员和学员的考核、评估和评价工作,采取学年中初评、学年末终评的办法,对不履行工作职责,不适应工作,教学业绩较差的成员、学员提出调整意见。建立成员档案,向学校总结汇报,接受主管部门的指导、检查、评估、工作室的年度考核和终结性考评。 3、工作室成员职责 (1)树立良好的师德,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工作室主持人的引导下与工作室其他成员合作交流,共同成长,遵守名师工作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每学年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做好各种研修记录,提交研修总结。 (2)在工作室主持人的引领下,不断改进学科教学,总结教育教学方法、经验,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实现自我成长,成为学科教学的示范者。每学年进行1次以上公开教学展示,提交1份以上优秀教学设计或优质课例实录。 (3)不断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每学年至少研读2本教育教学专著,订阅专业杂志,坚持撰写教学反思。每学年撰写教学论文2篇或在教育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每学年参与听课、议课不少于20课时。 (4)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三年内参与完成1项市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积极参加天长市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努力取得好成绩。 (5)指导和帮扶青年教师。每名工作室成员必须结对指导至少1名青年教师,经常听课、评课,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并有记录存档,并积极参加在线互动研讨。 第三章  名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一、领导组职责 市教育局成立天长市名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名师工作室的组织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董启湖副局长担任组长,教研室主任赵树杰担任副组长,成员由教研室各相关学科教研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研室,具体事务由魏为秋老师负责。主要职责是: 1、审查名师工作室培养发展计划、年度活动安排,检查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审查名师工作室工作报告和经费使用情况。 2、协助协调各名师工作室大型研讨及展示活动,组织名师支教等活动。 3、对名师成果进行总结、宣传和推广。收集汇总名师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课程建设方面的成果。 4、负责对名师工作室进行考核。 名师工作室日常工作由主持人进行组织与管理。 二、经费管理 名师工作室经费标准为每个工作室每周期(三年)3万元(含主持人工作津贴)。由市教育局按年度下拨到主持人所在单位。名师工作室经费由主持人所在单位代为管理,主持人负责经费开支,主持人和所在学校校长(主持人为校长的由其委托一名负责财务的副校长)共同审签,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工作室的各项业务活动,包括主持人工作津贴、添置书籍和办公用品、专家授课、课题研究、学术交流及与培养工作有关的公务出差等。其中主持人工作津贴为每年2000元在市教育局列支。工作经费接受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 各名师工作室所在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提供配套经费,创造基本条件,支持名师工作室开展活动。 三、考核制度 名师工作室年度考核由市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和主持人两级负责。 (1)天长市名师工作室工作领导小组考核名师工作室,进行每年一次的过程性评价和工作周期结束时的终结性考核评价考核。采用到工作室所在校听课、座谈、查看网页、资料等形式,依据工作室成员培养规划实现情况、成员的科研成果、教育教学或管理业绩、对成员的考核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考评。对工作业绩显著的名师工作室给予表彰;对工作无进展或经费使用不当的工作室,由市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办公室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将取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资格。 (2)工作室成员的考核由其工作室主持人负责,由成员所在学校根据其思想品德、理论提高、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提升水平等方面综合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考核不合格者则调整出名师工作室;同时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一】

***县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

为了保证古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全县中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促进优秀教师梯队的建设,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建设骨干教师队伍,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整合资源,强化管理,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 为原则,以名师为引领,以课程为纽带,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指导、辐射作用,形成以名师为核心的高层次骨干教师团队和专家型教师研究群体,创新优秀教育人才成长培养机制,推进全县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全县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从2012年开始,县教育局将在全县一线教师中选聘优秀教师,组建“名师工作室”,制定和完善名师及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制度,激励名师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搭建有利于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打造全县一流的教师团队,使名师工作室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示范、凝聚的核心、辐射的窗口。

三、名师工作室的性质

名师工作室是以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名师担纲主持的

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学术组织,是以首席名师姓名或专业特色命名的、吸引同一领域优秀教师参与组成的研究共同体,是具备先进教育思想并以课题研究为重点的、教学相长的交流平台,是教师培训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有关职能延伸与补充的合作体。其主要任务是培养青年骨干教师,促进其专业发展;开展教育教学重点问题研究,引领学科教学健康发展。

四、名师工作室的组建

1.组建要求

名师工作室原则上设在首席名师所在学校,由县教育局认定并授牌,以3年为一个工作周期,实行首席名师负责制,面向全县聘请2-3位名师协作,招聘4-6名研修员。 每个名师工作室由1名首席名师牵头。工作室一般以首席名师姓名(或专业特色)命名,并报县名师工作办公室审核备案。

每个名师工作室的首席名师根据需要可聘请相同学科领域的县级及以上名师(含省特级教师)或省、市骨干教师2-3人担任名师,并报县名师工作办公室审定。

每个名师工作室选聘4-6名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参与研修;本校对象不得超过三分之一(个别偏远学校不得超过二分之一),必须有农村学校研修学员。

2.选拔条件

⑴首席名师条件

①热爱教育事业,堪称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能手、科研的专家。

②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改革创新的意识,有鲜明的教育风格或教育教学特色,业绩突出,在全县乃至全市本学科领域中有较高的知名度。

③有较强的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能力,能组织、培养和指导骨干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扎实稳健的工作作风。

④近年来主持县级及以上研究课题或者参与市级以上课题研究至少1项,在省级及以上正式刊物发表论文2篇,近三年有研究成果获得过市级一等奖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⑤应具备特级教师、市名师、市级及以上优秀(骨干)教师称号之一或古田县名师称号,且现仍在学校教育教学一线工作的名优教师。

⑥身体健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网络操作能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岁。

⑵研修员条件

申报参加名师工作室学习的研修员,应是我县师德高尚、有自我发展要求且在相应学科领域有培养潜力的中学教师,经考核予以确认。

①具有中学一级及以上教师职称;

②主持或参与县级科研课题至少1项,或者至少有1篇论文在教育刊物上发表;

③曾获得过县级二等奖以上教学比赛奖,或者在全县教学教研活动中上过示范课、研讨课、观摩课。

④年龄40周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可放宽到45岁。

3.名师工作室组建程序

首席名师的选拔,严格按照个人申请、学校推荐、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县名师工作领导小组审批认定、授牌的'程序实施,并向全县公布。

本着先试点、再推广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县教育局将分批确定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分批组建古田县名师工作室。2012年全县拟组建3-5个首批县名师工作室,以后,根据工作开展情况,适当扩展部分学科名师工作室。

①申请组建名师工作室的首席名师,填写《古田县名师工作室申报表》(附件1)与《古田县名师工作室名师推荐表》(附件2),交所在学校签署意见后,于2012年3月15日前报县名师工作办公室。

②县名师工作办公室组织专家通过审核材料、现场答辩、实地考查等方式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工作室报请县名师工作领导小组审批认定。

③经批准的名师工作室在全县范围内招收工作室研修

员,于2012年5月25日前报县名师工作办公室备案。

4.工作室研修员的招聘办法:

①研修员报名:报名对象经学校同意后自主选择相关名师工作室,并以学校为单位向县名师工作办公室提交《名师工作室研修员报名表》(附件3)。研修员申报原则上要与本人任教任职的学科学段对应。

②招聘考核:各名师工作室负责人与报名对象对话,主要考察其品德、专业和教育素养,从中选聘4-6位教师报县名师工作办公室审核、县名师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③签订责任状:名师工作室成员与县名师工作办公室、相关学校、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共同签署《名师工作室工作责任状》。

五、名师工作室及各类人员职责

1.名师工作室的主要职责

⑴带好一支团队。引领进入名师工作室的青年教师提高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名师公开教学、组织研讨、现场指导、专题研究、公开课讲评、观摩考察等形式对研修员进行培养。每个工作室在工作周期内应培养出一定数量的优秀骨干教师。

⑵抓好一项研究。以首席名师的学术专长为基础,以参研教师的共同志向、共同研究方向、共同研究愿望为依托,确定并开展教育教学项目研究。任期内要完成立项课题的研

究任务。三年完成后,工作室研究课题需参加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奖,课题研究方案须报县名师工作办公室备案,接受检查。

⑶做好一次展示。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开展学术研究,引领学科建设,每年举办一次县级或以上主题展示活动,以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教学、送教下乡、现场指导等形式向全县辐射、示范。任期末要办好本室任期学术成果汇报展示活动。

⑷出好一批成果。工作室教育教学、教学研究、管理等成果应以论文、课题报告、专著等形式向外输出。

⑸建好一个网页。依托古田教育信息中心网,建立名师工作室专栏,实现名师工作室教育教学经验成果共享,开展学科课程教学改革在线研讨,在线解答本县教师的学科教学问题。工作室成员每月至少上稿1篇。

⑹完成县教育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2.工作室首席名师的职责

⑴主持“名师工作室”的工作,确定本工作室研究发展方向,拟定名师工作室的工作目标、工作方案等;制订每学年工作计划,完成年度和任期工作总结,制订本工作室日常管理制度。

⑵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带动研修员共同成长。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工作室研修员的理论学习及研讨,每月集中研讨

活动时间不少于4小时。实行双向听课制度,当好学科教学的示范者。每学年在县内进行1次以上公开教育教学展示,在名师论坛做1个专题讲座。组织并参与工作室研修员的听课、评课活动,指导研修员总结提炼教育教学的方法、经验、模式,每学年参与工作室研修员听课或活动指导时间不得少于30学时。

⑶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坚持教育改革实验。研究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提出解决办法。指导研修员确定研究课题,或指导研修员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三年内完成1项以上科研课题。每学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研究论文2篇以上,任期结束时要有工作室成果汇编。

⑷负责对工作室研修员的考核、评估和评价工作,建立研修员档案,向主管部门总结汇报。接受主管部门的指导、检查、评估、工作室的年度考核和终结性考评。

3.工作室研修员职责

⑴树立良好的师德,倡导无私奉献精神;虚心向名师学习,在名师的引导下与工作室其他成员合作交流,共同成长;遵守名师工作室管理制度;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每学年制订个人专业发展研修计划,做好各种研修记录,提交研修总结。

⑵在名师的引领下,不断改进学科教学,总结教育教学

方法、经验,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实现自我成长,成为学科教学的示范者。每学年在校内进行2次以上教学展示,提交2份以上优秀教学设计或优质课例实录;每学年上1次县级及以上示范展示课或教学研究课。

⑶不断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经常做读书笔记和教育教学研究札记。每年在教育期刊上发表至少1篇论文。

⑷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三年内参与完成1项县级及以上科研课题;积极参加县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努力取得好成绩。

⑸指导和帮扶青年教师。每名工作室研修员必须结对指导1-2名青年教师,经常听课、评课,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并有记录存档。

⑹准时参加工作室活动,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接受负责人的检查评估,及时汇报工作。帮助名师维护工作室网页,积极开展在线互动式研讨。

⑺完成首席名师交办的其他任务。

六、名师工作室名师及研修员的权利

1.成果突出、业绩显著者,首席名师及名师享有省特级教师、市级及以上名师评选的优先推荐权,研修员享有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县级名师的优先推荐权。

2.享有参加省、市、县重大教学科研及相关活动的优先权。

3.取得教育教学科研成果有通过“名师工作室”进行推荐、推广的权利。

4.享有学校相应工作量的权利(首席名师、名师、研修员分别按一个完整工作量的1/3、1/4、1/5计算在其工作量的总量内)。

5.工作室成员所获成果荣誉记入原工作单位,享受相应的教育教学成果奖励。

6.每年度向县教育局名师工作办公室申请外出学习一次,经费由各学校承担。

7.名师工作室的名师、研修员参加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的差旅费由所在单位予以报销。

七、名师工作室的组织与管理

1.县教育局成立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 ⑴县教育局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其主要职责是领导名师工作室开展各项工作,组织、协调、检查、评估、审查名师及研修员资格,负责落实经费,协调相关部门积极为工作室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提供保障。

⑵领导小组下设名师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县教师进修学校。

主 任:(兼)

副主任:

成 员: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名师工作室的过程管理、工作指导。审查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年度计划与总结,听取名师工作室工作报告,进行年度考核与评估。

2.经费保障

县教育局每年每个工作室给予适当工作经费,每个工作室成员所在的工作单位提供活动开展所需的相关经费支持。 名师工作室经费由所在单位实行专户管理,县教育局定期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名师工作室的经费使用权归首席名师。经费主要用于:工作室添置书籍,日常办公经费,课题研究、专题研究经费,聘请专家的授课费及其他用于开展活动的相关经费。

3.考核评价

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名师的任期和研修员的研修周期为3年。在每个工作周期中按有关评估标准对名师工作室进行年度考核和终结性评价。

由县教育局名师工作办公室牵头并于每年12月组织领导和专家对工作室进行年度考核(年度考核办法另行发文)。

年度考核为不合格的,不拨工作经费,并限期三个月进行整改,整改后仍被评为不合格的,取消名师工作室资格;工作室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或表现特别优秀的,给予适当的表彰奖励。

三年期满实行终结性评价,成绩显著的予以表彰奖励。每个工作周期结束后,考核合格的名师工作室需进行新一轮的申报工作。

名师工作室研修员的考核于每年11月初进行,由首席名师负责,考核不合格者,调整出名师工作室,考核情况报县名师工作办公室备案;同时于每年12月按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

4.名师工作室的名师实行合同管理,任期内若调离古田,或脱离学校一线教学岗位,或在任职范围内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或受到法纪处分,则自动解除合同,取消工作室及名师资格,并要求履行合同违约责任。

八、其他

1.各单位应认真宣传“名师工作室”组建工作相关精神,认真开展好名师及研修员的推荐工作。

2.首席名师所在学校要为名师开展工作办实事,在落实工作地点、工作条件、安排工作时间和协调工作关系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3.经县名师工作领导小组审核、认定,县教育局将公布

首批“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名单并授牌。

4.首批“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授牌后,各单位要根据本方案认真推荐“名师工作室”研修员并上报给相应首席名师,经县名师工作领导小组审核评选,对进入“名师工作室”的研修员名单予以公布,并开展工作。

5.“名师工作室”的成果纳入教育局年度目标考核。

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二】

东海县实验小学

“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工作室”

运作管理实施方案(草案)

一、 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名师的领衔、示范、激励、凝聚和辐射作用,把握好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着力点,确立学习共同体的建设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发展和提升。

二、工作室主持人、成员基本条件

(一)工作室主持人基本条件

1、省特级教师、省市名师。

2、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乐于奉献,善于学习;理念先进,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及研究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育艺术;教学质量高,教学成绩优秀;有一定的自我完善、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意识。

3、热心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有组织、管理、培训、指导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等。

(二)工作室成员基本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肯吃苦,善钻研,具有教育教学智慧与灵气,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县级及以上基本功大赛获奖者。

三、组建程序

1.个人申报:符合主持人条件和工作室成员的教师填写东海县实验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或成员申报表及相关申报材料。

2.学校考核:学校在收到个人申请后,组织教科室、教务处、政教处、校长办等相关职能科室进行考察论证。由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确定是否建立工作室和聘任主持人及成员。

3.公示结果。学校名师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后,对拟选聘教师情况组织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的,同意其加入,报教科室备案。

4.成员增减。工作室成员在组建工作室时选聘产生;在工作室周期内运行中,成员未通过年度考核的实行退出,调动出县或出系统的,自动脱离工作室。新成员经个人申请、学校考核推荐、工作室审批同意后加入。

四、工作职责

(一)工作室主持人职责

1.负责主持名师工作室开展各项工作。

2.拟定工作室年度具体工作方案,经学校名师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开展实施工作。

3.承担骨干教师培训等市县级活动的指导讲学工作。

4.通过工作室工作加强对成员培训,在学校日常工作中引领和带动本校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5.帮助每位成员制定专业发展三年规划,促使每位成员尽快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推动成员的专业成长。并力争在三年内,要推出一名省特级教师,两名以上市级名师,三名以上市级学科带头人,十名以上县级学科带头人。

(二)工作室成员职责

1.工作室成员要结合工作室计划制定三年自我发展计划,力争三年内在教育教学方面成为市县教研教改的带头人、名师。

2.积极参加本校、本地区的教育科研活动(包括校际交流、各级学科会议、各级学科培训和论文与经验的交流活动等),有效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3.成员要系统学习学科的前沿理论与课程改革理论,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做好读书笔记并定期在工作室网络平台发表读后感言,交流心得体会。每年至少撰写一篇有价值、有水平的科研论文,完成2节展示课,1次讲座。

4.成员要积极参加工作室确定的科研课题,定期检查阶段性成果,汇报自己的课题实施进度,并逐渐形成独立开展课题研究的科研能力。

五、运作

1、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和成员,除了要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外,每月至少还要开展一次集体活动,或开展专题研讨,或开展课题研究,或交流工作经验和学习体会等。

2、每月至少要开展一次与“青年教师工作室”的对接活动,具体指导“青年教师工作室”的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开展。

六、管理办法

1.学校成立名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组织、协调、检查、评估,负责审查主持人及成员资格等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校长担任,组员有教科室、教导处、政教处、校长办等科室相关负责人。

2.名师工作室原则上以三年为一个工作周期。每学年学校名师工作领导小组对名师工作室进行考核和奖励。

3.学校尽力为工作室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包括适当减轻工作室主持人(成员)的工作负担。参加工作室组织的活动,计入工作量参加年终考核。

关于“青年教师工作室”

一、指导思想:

打造引领全县教育教学快速成长的高素质青年骨干教师团队,促使我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成立青年教师工作室,用三年左右时间,培育20名青年骨干教师,形成整体推进,共同提升的良性发展机制。激励青年教师不断进取、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开发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推广教育科研成果,培养县内一流的学科教师队伍。

1.培养青年骨干团队。以我校现有的 “江苏省特级教师”和“连云港市名师”为主持人和导师,以我校青年教师为主要成员,形成共同探究学科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骨干团队,达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培养一批市、县级骨干教师。

2开展课例研讨活动。“青年教师工作室”成员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要奋发进取、勇于拼搏,具有吃苦精神。要加强课堂教学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问题、经验和心得体会,并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阐述,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每学期每个成员至少要开设一节高质量的县级公开课。

3.开展课题研究。“青年教师工作室”紧紧围绕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工作,依托工作室成员的集体智慧,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的专业成长、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一个工作周期内每名成员至少要完成一个县级以上立项课题,撰写出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论文,力争发表。

4.推广教育科研成果。工作周期内,工作室成员要开设一定数量的县级以上公开课或培训讲座,要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加强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定期组织工作室成员到农村送教。

[提要]名师工作室作为一种专业学习和成长的共同体,不仅坚定每一个教师的教育信念,而且发挥每一个教师的教育智慧。为了实现名师工作室的建设目标,工作室在工作运行过程中,要明确工作理念,制定完善的工作规划,积极构建以名师工作室为主体、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原则、以课题研究和课堂突破为两翼的名师培养模式,培养和造就一批教学骨干力量。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工作理念;工作原则;工作模式;工作考核 名师工作室作为一种专业学习和成长的共同体,“强调在理念和共同愿景引领下,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形式,形成一个载体,大家集合在一起,相互学习,共同发展”①。名师工作室在工作运行中不仅坚定每一个教师的教育信念,而且发挥每一个教师的教育智慧。它以培养和造就教学骨干力量为主要任务,积极构建以名师工作室为主体、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原则、以课题研究和课堂突破为两翼的名师培养模式,积极遵循名师的岗位成长规律,充分挖掘名师的专业指导资源,成就教师专业的进取人生,成为课程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先导力量。 一、工作理念与三年规划 (一)工作理念 一是定位发展方向。没有教育信念的教师绝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教育者,专业信念和职业尊严是名师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基于信念的行为,才是真正的教育力量。工作室要让每一个成员充分认识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教育意志,激励大家向“骨干教师——名教师”的方向发展。工作室要充分发挥专家教师的引领作用,建立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使其成为优秀教师的孵化地和集成场,帮助培养对象实现专业发展,以先进的观念、高尚的师德、良好的修养、丰富的经验投入到工作之中。工作室要力求准确把握每一个成员在专业领域的最近发展区和最佳创造区,促使大家相互切磋、相互砥砺和相互帮助,在专业领域中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灵魂、有担当的人。 二是扎根课堂教学。教师永远不能离开课堂,课堂是教师成长的舞台。只有在课堂里,教师才会有创造的灵感,有审美的情怀,有生长的智慧。钟启泉先生告诫我们,“课堂改革的成败系于教师。单纯的经验积累并不意味着教师的顺利成长和成熟,课堂教学研究才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功。”②工作室要让每一个成员成为课改的排头兵,做课程实施的建设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努力将各科课程理念化作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通过践行和反思,实行智慧化教学,建设充满朝气和活力的课堂文化。工作室要有计划地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的学理素养,在“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的过程中走专业发展之路。 三是立足研训一体。新课程范式下,教师的教学变革是一场实实在在的革命,只有将教师的“技术性行为”转型为“反思性行为”,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学生的内心世界联系在一起,我们才有资格享受教师的幸福生活。名师工作室研修中如何从根源上破除当下教学的纯技术化倾向,如何以反思性实践为视点重建课程意识和教学对话场,如何立足儿童立场找到学习方式变革的方法与途径,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工作室必须营造出一种真诚交流积极研训的学术氛围,把实践研究和专业培训作为主要任务来抓,工作室导师要自觉担负起拥抱、指引、优化教育教学研究的使命,组建一个真正的教学改革共同体,带动全体成员发现和捕获教学过程中的奥秘,力争让每个成员都能产生出研究成果。工作室可以以课题为抓手,开展基于教学实际问题的行动研究,使学员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实践反思和理性认识,辩证而有效地提高学员的研究能力,助力学员的专业发展。 (二)规划目标 一是要制定工作室建设方案。工作室必须有明确的三年实施方案,有具体的目标要求、工作任务、研究内容、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每年要安排阶段性的目标计划和年度小结;建设周期内每人有自我发展规划,逐步为自己的规划目标分步实施而努力。 二是要明确工作室建设制度。工作室要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到人,机制健全,考核务实。有具体的学习制度、交流制度、研修制度和考评制度,在“导师制”的统一组织下开展定期分享、学习交流、课题引领等活动,能积极作用,全面协调,保障工作活动的顺利举行。 三是要建立工作室建设平台。工作室可以在当地教育网开辟“名师工作室”栏目作为建设平台,栏目安排设置工作动态、思想交流、教学现场、课题研究和成果展示等,及时反映工作室工作动态和工作成效。工作室内安排一到两位成员作为平台主持人,在平台建设同时开通QQ群或微信群,工作室成员通过平台和组群积极交流在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环节中获得的经验与感悟,实现充分的经验分享和知识积淀。 二、工作原则与效能发挥 (一)工作原则 工作室必须注重发挥主持人的灵魂和领军作用,守住主体规范,融合不同个体,本着不息追求,形成不同风格。要整合培训资源,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训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过程性管理,自主开展工作,接受教师教育部门的评估和考核。 工作室必须着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研讨并解决学科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每个成员的互助合作、交流展示、发展进步创设平台和创造机会,让每位成员看到自己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样子,感受自己的专业成长度,激励和内化强烈的内驱力,促使大家走得更稳更快更好。 (二)效能发挥 一是发力课程建设。“一切课程问题的解决和课程建设都不能离开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团队集体智慧的发挥。”③工作室要以思想引领、科研兴师为基本原则,以课程开发、课堂改革、课题带动为基本策略,以素质修炼、能力提升、名师追求为基本目标,开展教研共同体建设。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课程改革更要加强学科课程的建设。所以,名师工作室要在学科课程建设上有所作为。要在区域性范围内结合学校具体情况提出可行性课程建设的方案,在区域和学校范围内响亮提出学科宣言,突破学科教学的课本范畴和课堂空间,创新课程建设思路,以自己学科为主体积极开展精品课程、特色课程及融合课程的探索研究,在学科必修课程上加以拓展和延伸,在学科选修课程上加以丰富和提升,逐步建立属于各自学科的课程观和教育观,敢于在实践中检验和反思课程理论,成为有创意的问题解决者。 二是聚焦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有没有将先进的课程理念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让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生命绽放起来,这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指标。工作室要“把教学主张落实并体现在教学风格上”④,引导大家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研究和打磨自己的课堂教学,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堂教学主张和教学风格。要倡导全体成员学会从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中寻找生长点,从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中寻找突破点,从先进的教学理论中寻找支撑点,通过大量的问题诊断、课例分析、现场观摩、学术研讨等活动,提高自己的观察与思辨能力、论证与表达能力、评价与综合能力,及时交流彼此的教改经验,共享彼此的教改成果,彰显彼此的教改意义。 三是推动团队发展。工作室一方面需要得到一大批学科教育名家的支持,邀请他们在工作室活动中和大家一起研讨和指导教学改革,尽快扩大成员的专业视野和提升大家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要在学校内建立属于自己的青蓝工程,帮助和指导广大年轻教师具体的专业发展,带动大家明晰发展方向,实现智慧共享。要以工作室成员的梯队构成为结构布局,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在传帮带中造就一支过得硬的学科教师队伍。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团队之中有着情感的交融、学术的交流和思想的交汇,只有在团队的行走中才能不迷失自我,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位成员的个性化发展。 三、工作模式与特色创新 (一)工作模式 工作室要努力建构示范引领式、主题活动式、深度汇谈式、课题研究式等工作模式,让大家在工作活动中享受更多的人格熏陶、情感感染、学业互补和文化浸润。每一个成员不仅能学到相关专业的显性知识,而且更多地获得崇高人格的隐性知识。大家在学习和运用教育思想的过程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融会贯通教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在听课评课和教研对话中加工教学经验和提升理性认识,在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中开启“学问即人生”的境界,从而使全体学员以饱满的精神投身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潮。 (二)特色创新 一是要专业发展和思想建设同步成长。教育充满着一种生命的关怀,肩负着一种社会的责任。工作室活动中必须牢牢把握师德修养与专业修炼并重的原则,用时代精神烛照团队文化,在课程设置、活动安排、主题推进等方面体现教育工作的意义。“人文化教研团队能将大家的发展目标确立为共同的愿景,以形成价值认同,使团队成员把个人目标升华到群体目标之中,清楚地知道他要做什么和怎样与其他成员共同工作。”⑤工作室要充分激发和引导参与者内在的、向善的、生长的生命意识,用爱的心灵去感悟教育的真谛,只有教师的专业意志坚定了,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得到真正的落实。要让全体成员充分把握名师发展的精髓及其规律,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各种形式丰富的培训活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真正走进“人的意义世界”,从而增值各自的专业素养和思想品质,工作室也在同时形成学习型、反思型和研究型的组织。 二是要理论学习和实践改革相互结合。名师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思想瓶颈”和“高原状态”,需要工作室善于分析现实与理想、主观与客观、方向与路径的关系,培植大家的教育情怀,丰富大家的专业生活。要用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既致力深厚的理论积淀,又夯实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做中学”来修正和完善自己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工作室可以采用集中研修和分散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重在专家学者的评点、指导、激励、示范,一方面重在参与者的反思、感悟、应用、研究,既强调对操作主义、经验主义的超越,又落实对内在尊严、专业素养的诠释,充分尊重和发掘各自的禀赋和潜能,让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科研水平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个性和风格。 三是要课堂观摩与课题研究共生共长。成尚荣先生指出,“时至今日,教师已逐渐成为研究的主体被赋予了研究者角色,而行动研究则担负了促使教师研究地位转变的历史使命。”⑥教师需要用研究来改善和提升专业生活的品质,教学研究是工作室日常活动的一个重要基础和保证。工作室要强调将研究落实在实践中,落实在课堂上,落实在反思的过程中。要通过目标驱动、项目设计、考核评价等手段,聚焦课堂教学,开展课题研究,争取策划更多的名师工作室之间的联动活动,不断促进每一个成员的能力发展和自我完善。 工作室要努力申报教育科学规划和教学研究中心的课题项目,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的方案制定、组织实施和成果提炼等进行专门指导,强调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行动性、过程性和科学性,鼓励大家结合课题研究进行课堂改革和学术研讨,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和成果分享,个个撰写课题报告和教学论文,做一个真正的反思型实践者。 四、工作考核与保障机制 (一)工作考核 一是考核工作室领衔人,以自身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发挥的引领和模范作用、指导和培训成员的成果和贡献等方面为主要考核内容,评价的条目要求和内容标准尽量详细具体、公开透明。 二是考核工作室全体成员,以制定规划、读书体会、专题研究、参加培训、外出活动、联合教研等具体条目制定考核内容,既要查看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计划和反思性总结、平时的备课教案和公开课记录等原始资料,检查获奖证书、学术论文和著作等原件,也要深入交流工作室成员平时的学习工作情况和教育教学业绩。 三是考核工作室发展成效,从带好一支团队、抓好一项研究、建好一个网页、出好一批成果、做好一次展示等方面考评工作室成果辐射和资源整合的成果。“学校改革的一切答案在现场”⑦,工作室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抓住关键问题和关键事件开展活动,在现场教改中寻找现实的出路与通道,经常性地举办教学展示和论坛活动,开设公开课和发布研究心得,让专家和教师之间进行现场交流和探讨,为学习型共同体提供源源不断的实践经验和思想资料。 (二)保障机制 一是组织保障,有关部门要将工作室列入区域与校本队伍建设规划之中,建立相应的工作管理章程,同时要让工作室具有相对独立的工作权限和工作空间。 二是条件保障,工作室安排有专门的活动工作室和基地学校,有开放的设施设备、图书杂志和网络资源。 三是经费保障,每年设立“工作室”专项经费,保障外出学习考察、举办学术沙龙和观摩交流、邀请专家讲学指导等活动的顺利举行,并设立科研立项和奖励资金,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成果倾斜。 参考文献: ① 钟启泉.课堂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23. ② 钟启泉.课堂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6. ③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基于问题解决提升课程领导力的行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44. ④ 成尚荣.名师基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27. ⑤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基于问题解决提升课程领导力的行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50. ⑥ 成尚荣.名师基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02. ⑦ 钟启泉.课堂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75. (【注意】貌似工作总结,企图论文表达。业已发表交流,切勿抄袭复制)

控制工程造价途径毕业论文

信息时代工程造价管理 特别提示: 21世纪秘书网提供信息时代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创文章定制和CSSCI核心、北大核心、国家级、省级刊物的投稿和发表服务,价格绝对优惠,每周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工程造价论文最新动态。定制费用在同行业中非常公道,可无限制修改到客户满意为止;核心期刊的发表只收取最低500元定金,客户拿到录用通知书后,补足余款即可。欢迎大家咨询和了解。点击:立即免费咨询 关键词: 信息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建筑论文 工学论文 内容预览: 1、信息时代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扩大,工程造价管理的数据处理量也越来越多 以北京为例,奥运带来的项目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就有1800亿元人民币,体育设施建设有170亿元。其中奥运村项目占地80hm2,建筑面积47万m2,包括公寓、娱乐场所、餐厅、医疗等各种设施。如此庞大的项目,如此庞大的投入,无疑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传统的被动式管理已无法满足日趋复杂的工程项目的需要。 工程造价信息对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影响越来越大 工程造价形成的特性(如额大性、动态性、风险性等)决定了其在管理和控制上所受到的影响因素很是复杂,换言之,要想做好相应的管理和控制必然需要大量的信息作基础,也只有在充分掌握和详尽分析相关信息的前提下,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才有可能。同时,进入市场是工程造价形成的必然方向。现行的工程定额管理必然被量价分离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法取代,也必然要建立起以市场竞争形成工程造价为主,以政府定额为指导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一旦该机制形成,除工程中少量的政府性投资项目仍沿用有关定额外,大多数的工程项目将不再受定额的限制,而是以信息时代工程造价管理…… 本站提供原创文章定制和论文发表服务。为保护作者权益,浏览全文请在首页登录 ……信息时代工程造价管理着市场的变动。信息网与进度控制的整合也将成为必然。 固然,软件与信息网的整合比起信息网的建立有更大的难度,但这确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必将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 企业各级信息网的建立 施工企业内部的沟通与交流是很繁琐和必须的,而目前的会议、文件、电话等传统的方式很难达到随时互通的目的,建立相应的企业网站已迫在眉睫。首先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局域网,构筑起合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做到人、财、物等各方面的计算机控制,其次,若有条件,则建立各项目的局域网,做到工程进度控制的信息化,同时与企业网站共同构筑沟通平台。只有如此,才能让企业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理念得以顺利实施,同时也为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铺平道路。 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是其发展的必经之路,而Internet的发展将使之缩短到最小,同时,各种网站的建立与发展也必将给传统的密集型的建筑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为其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打好坚实的奠基。当然,工程造价的管理并非孤立的,它同时与合同、财务、材料等多个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站在各方面的立场上,做出全局性是思考与探索,才能在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上,彻底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 详细见

工程造价是从项目策划阶段就开始进入项目周期,贯穿于机会研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初步设计、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等主要阶段。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归根结底是工程造价管理的范畴,是经济与技术统一的管理过程。

建筑工程造价毕业论文5000字篇1

试析建筑工程造价

摘要: 建筑工程造价问题一直是各建筑单位关心的热点话题,在市场经济下,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投资效益,减少投资成本,各建筑工程有关参与方都必须设法对工程的成本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建筑项目全过程中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为今后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提供了相关的参考经验。

关键词:建筑工程 造价控制 管理措施

1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意义

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归根结底是工程造价管理的范畴,是经济与技术统一的管理过程。

搞好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造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周密组织施工、施工方案优化、工期总进度计划安排、机械设备效率的提高、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得以实现。

2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状

成本管理意识不强,政府干预过多市场

现行材料价格随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市场起主要的调节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家对材料市场价格的监管,已经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控制,转为市场调节,由于市场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完全依靠市场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因此这就要求政府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建筑行业的价格调整上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杠杆作用。

但是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地方的市场观念淡薄,当地政府沿用老套的方法,过多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干预,严重阻碍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成本核算留于形式,缺乏可操作的工程成本控制依据

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将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结合起来,管理人员对情况并不十分关心,不少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负责工程部分的计划成本、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情况,只要进度跟得上,总体感觉就很良好。

另外由于没有分阶段分项目成本控制,没有分部分项成本控制,所以最后项目完工后成本也就没有有效控制,有时甚至到结算时才知道项目亏损。

如何针对单体工程项目制定出可操作的工程成本控制依据(目标成本)十分关键。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一般产品成本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目标成本管理是一次性行为,它管理的对象只有一个工程项目,随着这个工程的完工而结束其历史使命。

但是很多施工企业对于工程目标成本的制定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在项目成本管理措施方面,只有简单的规章制度,具体由谁去做,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都没有提及,都是一些空洞的理论性规定,根本无法执行。

这样的目标成本由于没有和实际施工程序结合起来,可操作性差,起不到控制作用,更无法分析出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

因为各工程项目之间没有可比性,结果到下一个工程项目照样如此,使目标成本永远停留在目标上。

法制不健全,对造价中介组织管理力度不够

近年来从事工程造价咨询、标底编制等工作的中介组织发展很快,目前我国在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上,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款,对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问题进行规范。

某些中介组织不按规定办事,缺乏公正性。

中介组织对承担的咨询服务不负经济责任,也没有完善的赔偿制度和回避制度。

特别是标底编制中,错算、漏算时有发生,影响了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改进和完善现行的设计方案招标办法

在方案评选时要求设计者提供方案设计概算,明确概算控制经济指标,将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经济指标的权重适当提高,改变过去只重技术指标,忽视经济指标的评标办法。

进行投资控制并非一味地减少投资,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来控制投资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要鼓励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又要防止投资扩大和超出。

不能片面强调节约投资,好的设计方案不仅应该技术先进、功能优越,而且其投资要有最优的性能价格比。

合理控制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

实事求是、切合实际,保证标底编制质量,把工程标底控制在合理造价的下限。

业主可根据工程的规模、性质、特点,确定合适的发包方式来控制工程造价。

所以在招投标过程中,要有明确的透明度,使招投标单位思想明确,对招投标工作放心,真正体现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根据工程规模、技术要求,认真挑选施工单位。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认真审核设计图纸,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把可能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在图纸会审阶段进行解决,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或发生返工等现象,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为了确保工程签证的客观、准确,首先,强调办理工程签证的及时性。

其次,对签证的描述要求客观、准确,要求隐蔽签证要以图纸为依据,标明被隐蔽部位、项目和工艺、质量完成情况,如果被隐蔽部位的工程量在图纸上不确定,还要求标明几何尺寸,并附上简图。

施工图以外的现场签证,必须写明时间、地点、事由、几何尺寸或原始数据,不能笼统地签注工程量和工程造价。

签证发生后应根据合同规定及时处理,审核应严格执行国家定额及有关规定,经办人员不得随意变通。

要加强预见性,尽量减少签证发生。

竣工决算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建设单位强化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法等,使工程建设投资达到最佳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审计人员必须秉公办事,坚持原则,从严把关。

4结语

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是指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管理手段,合理地确定造价和有效地控制造价,以提高投资效益和建筑安装企业经营效果。

其任务是加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强化工程项目造价的约束机制,维护有关各方面的经济效益,规范价格行为,促进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

建筑工程造价毕业论文5000字篇2

浅析建筑工程材料造价管理

摘 要:在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约占总成本的比重较高,是整个费用的主体,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材料的价格,材料的造价直接关系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和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本文针对工程材料造价的重要性以及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材料造价管理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工程材料;工程造价;采购

在施工企业中,材料费约占总成本的60%~65%,是整个费用的主体,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材料的价格,材料的造价直接关系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和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研究制定控制材料造价的有效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1、材料价格管理的重要性

(1)从材料所占比重来看,其价格是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大的.因素。

材料价格直接影响材料费用的多少,而材料费用是工程基本直接费中占比重最大的因素,在建筑工程中约占基本直接费的60%~65%,假使一个1亿元的工程材料成本能降低一个百分点,那么就能降低100万元工程造价。

所以准确确定材料价格,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前提。

(2)从工程造价定额的构成来看,材料价格是相对较灵活的因素。

工程造价中人工费和机械费的计取和调整都是由定额价格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的,比较稳定;而材料费是相对较灵活也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可调整差价的材料和未计价的材料,如果控制管理不到位即便是工程量计算和定额套用再准确,费用计取再合理,也会使工程造价失真,严重影响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2、材料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采购计划管理不周,造成工程材料数量、规格型号与现场实际需要不符。

造成超储积压,甚至出现现场停工清料,导致窝工损失。

(2)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所涉及的材料数量大,各类品种、规格、型号多,价格体系多元化使得设备、材料的几种价格并存,并不断变化。

且新材料、新设备以其质量、功能容易更新,由于对材质和生产工艺缺少了解,对造价管理人员来说,很难全面准确地掌握真实价格。

(3)不能够运用价值原理,对材料质量、价格、运距等因素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市场经济意识淡薄,不认真调查了解市场行情。

材料采购分散,得不到批量优惠。

(4)在工程中使用劣质材料,或进行材料代用。

而在结算时仍按设计的材料、设备价格计价,造成消耗量不准,不能准确反映工程材料成本。

(5)对于节超奖惩,在规章制度上,仅停留在纸面上,仅有考核,没有奖罚。

管理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不能切实做到定额发料。

(6)为了谋取不合理利润,有些施工单位虚报价格、虚开发票,甚至修改发票,还有些施工单位与材料供应商达成共识,让工程造价人员询价时,无法获知真实的材料价格。

(7)长期以来,我国的工程建设“三超”现象相当普遍,究其原因除去人为因素造成概算降低,以及存在较多设计上的漏洞、材料价格的不按市场行情制定外,材料采购腐`触目惊心,工程造价超标比比皆是,当前材料采购管理薄弱,很多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混乱,造成工程造价“三超”是必然的。

3、材料造价管理的有效措施

加强物资计划的管理

在材料计划方面,做到既满足施工的需求,不影响施工,又不会造成过多的库存量,增加储存成本,应与使用材料部门做好沟通。

由于材料价格是随着时间不停波动的,所以在安排材料采购计划时,也要考虑到价格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需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

因此,材料采购时要做到:①对各项工程所需物资按数盘、规格、型号进行汇总,填制明细表和汇总表。

根据生产任务、消耗定额来测算各种物资的需要量;②寻求物资需要量与采购量的平衡点,准确、及时、全面地编制物资采购计划,掌握所需物资的质量标准、数量价格等情况,从而降低建筑材料成本,保证工程成本的控制。

加强材料采购的管理

项目招标制对于规范建筑市场,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有着重要作用, 它的优越性提示我们对大宗材料必须公开招标。

施工计划实施后,不能随意采购,一定要按需求采购。

采购实行监督,实行双人采购制,重要的、大宗材料,要货比多家,选材料好、价格便宜的采购。

严格控制小额材料的采购。

无法进行招标而采购小批量工程材料,必须经市场调研,由材料部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报指挥部总指挥批准。

材料采购的验收与领用制度一定要严格。

一定要严格审核采购材料的原始凭证(发票)。

材料进出库实行严格的签单领用制度,进库要验收,出库要手续。

施工不能大材小用,随意下料,要根据设计图纸下料。

施工现场的材料只能进不能出,剩余材料的退库必须实行严格的监督程序。

采取合理措施应对材料价格波动

材料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不停的波动。

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建筑材料将会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因素、地区差异、时间差异、供求关系等状况而处于经常的波动状态之中。

由于存储成本的影响和库存量的限制,企业不可能在材料价格处于上涨阶段时,在价格稍低时无限制的采购,也不可能由于材料价格的下降趋势,而在高价时不采购材料,停止工程建设。

另外,面对价格的波动,还可以采取适当地介入金融市场,使企业能在很大程度上躲避价格波动对其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使企业锁住成本,保护其利润。

例如钢材,当钢材价格处于下降通道时,企业此时又需要该材料,则企业既同样可以根据上述方式在期货市场操作,也可以在钢材高价时在期货市场卖空,在低价时同量买入,以买卖之间的差价冲抵在现货市场购买钢材多发生的材料成本;同理,在钢材的价格处于上涨通道时,而企业此时也不需要该材料,则可将资金投入期货市场,在恰当的买入点建仓买入,然后在价格开始回落时卖出,这样不会像现货市场买卖那样存在存储成本,同时也增加了资金的再生率。

此时,在需要采购钢材时,由于钢材涨价所产生的采购增加成本也可被在资金市场所带来的利润适当的冲抵。

签订合同时适当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工程项目的施工是一个期限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材料价格发生变化是不确定的。

为了保障甲乙双方对等的权利与义务,保障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单位的正常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应在建设合同中增加有关风险条款的内容,对于投资额巨大、建设期长的重大工程,应在清单报价基础上明确一定时期后须随市场信息价进行调整。

同时在合同示范文本中要对不可抗力、不可预见因素给予明确解释和说明。

《浅谈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这也太少了,只是我论文的一小部分。我的论文题目是《政府投资市政工程的造价管理与控制》,从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阶段→实施阶段→竣工结算阶段→举例。算上封皮整30页。你在网上绝对搜不到,是我一字一句的敲出来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