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 双月刊 广州水荫路11号 510075 87768688-487email您打电话咨询吧,查不到
能查到的,只有行吟诗人李士非 花城出版社前总编、《花城》杂志前主编李士非不过他是于08年去世的。但去年又出了好多追忆他的文章。李士非:江苏丰县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中原大学。历任新华书店中南总分店及华南总分店、华南人民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及花城出版社校对、编辑、编辑组长、编辑室副主任、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兼《花城》杂志主编,编审。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第三届副主席。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银河纪事》(合作),诗集《北大荒之恋》、《俄罗斯行吟》、《南中国之恋》、《金海岸之歌》,诗文集《东京纪事》,报告文学、散文、小说集《当今奇女子》,报告文学集《转型期报告》,长诗《向秀丽》、《肖遥游》等。《热血男儿》获全国第三届优秀报告文学奖。
广东花城出版社有限公司是1986-10-14在广东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环市东水荫路11号。
广东花城出版社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0000455858943B,企业法人詹秀敏,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广东花城出版社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以出版当地作家作品为主,主要出版当代和现代文学、艺术作品及文艺理论、文艺批评专著、兼及古代优秀文艺作品;出版外国文学作品、学术理论著作及有关资料;出版台港澳版文学作品图书(以上项目有效期至2018年12月31日止)。设计、制作、代理国内外各类广告。以下项目由分公司经营:本版图书、期刊总发行、批发、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广东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46892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1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17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广东花城出版社有限公司对外投资2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广东花城出版社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文化官员有:毛寄颖是作家协会湖南分会会员,原中共零陵地委宣传部长、专区文化局长,名收《当代诗词家大辞典》、《中国大百科专家人物传集》。唐日新是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办公室副主任、正处级研究员,还出了书。 记者有:唐秀山是新华社高级编辑、新华社驻莫斯科记者、《燎望》周刊国际编辑部主任。龙启云是新华社主任记者。殷菊生,历任《湖南日报》记者、湖南经济报社社长、新华社主任记者兼新华社湖南分社新闻摄影采访部主任。 编辑有:何满宗:1956年生,清华大学历史学硕士、主任编辑,现任湖南省广播电视学校校长、兼任湖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第九届人大代表,先后赴德、法等十余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性大会与学习考察。著作甚丰。唐仲扬:《湖南教育》总编辑。罗国林现任广州花城出版社总编辑,名收《中国当代高级专业人才大辞典》、全国外国文学出版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法国文学研究和翻译,著作甚丰。张劲松:任职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楚风》主编,副编审职称,中国文学协会等14个学会会员。汤清圣现任《湖南经济信息报》总编辑、主任编辑。 艺术家有:张国辉,国家一级作曲家,滕仲英,中国音乐协会、戏剧协会会员,事迹入《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州卷》,创作甚丰。吴国威:数十年画坛经营,先后在省级以上发表、展出版画作品千余件次,在县内培养美术人才百余人,是常宁版画的组织者和倡导者。中国版画协会顾问、湖南省版画协会理事、常宁市文化局副局长、湖南省六、七届人大代表,1988年任常宁首届文联主席。
彭荆风(1929年11月22日-2018年7月24日),男,汉族,祖籍江西萍乡,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就职于成都军区创作室,任主任,职称文学创作一级,1956年加入江西省作家协会。
1956年9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0年退休。其长篇报告文学《解放大西南》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驿路梨花》入选中国初中学生课本。
扩展资料:
生平经历
彭荆风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大多描写边疆战斗生活和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具有鲜明的边疆特色,受到好评。其中短篇小说《芦笙吹响的时候》被列为西南地区1954年优秀小说,在全国产生影响。
1957年,与林予合写的《边寨烽火》,与陈希午合写的《芦笙恋歌》两部电影剧本,摄制成影片,很受欢迎。 1976以后,陆续有作品问世。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中的同名小说,写一个纯洁少女的服务献身精神,颇得好评。
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短篇小说《今夜月色好》、报告文学《覆盖再覆盖》均在全国获奖。1962年创作的反映苦聪人由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长篇小说《鹿衔草》在“文革”中曾被批为毒草,也在1979年得以出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彭荆风
彭荆风 江西萍乡人,生于1929年11月,汉族。中共党员。原就职于成都军区创作室,任主任,职称文学创作一级,1956年加入省作协。1956年9月加入中国作协。于1990年退休。 靠自学成为作家。解放前只读过初中两年就因家贫失学,进报社当学徒、校对、记者、副刊编辑,还办过文学团体“牧野文艺社”;1949年参军后进入云南边疆,担任过编辑、连队文化教员、专业作家,还“当”过22年“右派”,“文革”中坐牢7年。1979年后又继续从事创作,担任过昆明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生活极坎坷又丰富。书目及简介: 《当芦笙吹响的时候》,短篇小说集。1954年9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字数3万,印数1600。内收描述拉祜族人解放前后的悲欢离合故事,以及新的一代在战斗中成长的两个短篇。 《边寨亲人》,短篇小说集。1955年2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字数7万,印数25000。内收反映滇南边疆拉祜族人生活和边防军剿匪斗争的6个短篇小说。 《佧佤部落的火把》,短篇小说集。1956年12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字数6万,印数12000。内收描述佤族、景颇族、傣族生活的6个短篇,反映了解放初期边地人民对新事物的感触。 《祝福边防战士》,电影剧本。林予、姚冷、彭荆风合著。1957 年8月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字数6万,印数2万。长春电影厂拍摄时改名为《边寨烽火》,描述景颇人对新社会从迷茫走向理解的故事。 《芦笙恋歌》,电影剧本。彭荆风、陈希平合著。1957年8月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字数6万,印数2万。根据彭荆风短篇小说《当芦笙吹响的时候》改编。描述一对拉祜族男女解放前后的悲欢离合和反压迫斗争。 《驿路梨花》,短篇小说集。1978年9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字数8万,印数40500。内收描写云南边地少数民族生活的短篇小说11篇。 《蛮帅部落的后代》,中篇小说。1979年3月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字数7万,印数20万。描述了两个佤族部落解放前后从械斗仇杀,转变为和睦相处的故事。刻划了一个佤族少年的成长过程。 《鹿衔草》,长篇小说。1979年7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字数22万,印数58000。描述了深居原始老林里的苦聪人的苦难生活,以及人民解放军历尽艰辛去寻找苦聪人并动员他们走出老林定居。 《阿佤姐妹》,多幕话剧。苏策、陈希平、彭荆风合著。1980年2月由红岩出版社出版。字数8万,印数18万。描述阿佤头人两个女儿各受所爱的人(一个是解放军,一个是国民党)的影响而产生的矛盾冲突。 《爱与恨的边界》,长篇小说。1980年3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字数9万,印数20741。以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为背景,描述了一个边防团队众多英雄人物的战斗历程和边地人民的关系。 《绿色的网》,中、短篇小说集。1981年8月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字数9万,印数2万。内收11个中、短篇小说。从各个侧面塑造了边地人民的战斗生活和“文革”十年动乱中各种丑类的嘴脸。 《雾茫茫》,中篇小说。1981年11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字数9万,印数108000。以“文革”为背景,描述一个无罪入狱的瑶族青年与他的恋人相互信任的忠贞爱情以及对丑类的反抗。 《绿色的网》,电影剧本。1982年12月由贵州《山花》月刊发表。字数6万,描述一个傣族少女和两个侦察员(中国和越南)在原始森林中相遇产生的矛盾和斗争。由云南民族电影厂拍成电影。 《巫山一段云》,中、短篇小说集。1983年5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字数10万,印数222000。内收8个中短篇小说。 《秋雨》,中篇小说。1984年4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字数8万,印数6000。描述“文革”期间“造反派”想挑起部落之间的仇杀,遭到探明大义的佤族人的反对而产生的一系列矛盾。 《云里雾里》,中篇小说。1984年5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字数7万,印数94000。描述一个边防士兵被误认为与瑶族少女有暖昧关系;她们在外敌入侵时却不顾个人的屈辱,英勇投入战斗。 《红指甲》,短篇小说集。1985年12月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字数25万,印数31000。这是作者的短篇小说自选集。内收31个短篇。著名老作家陈荒煤为此书写了长达两万字的序言。 《断肠草》,长篇小说。1987年4月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字数16万,印数15705。以两个苗族姑嫂为主角,描述了“左”风正炽的“四清”运动中,正直的苗家人所遭受的苦难。 《泸沽湖水色》,散文集。1989年9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字数11万,印数3000。内收29篇散文。有对云南边地风情的描述,有访问泰国的感受,也有对作家朋友的怀念。 《红指甲的女人》,中篇小说集。1989年11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字数20万,印数9000。。这是作者的中篇自选集。内收4个中篇。有的写边防战斗,有的写美丽的傣族少女的纯朴…… 《师长在向士兵敬礼》,长篇小说。1992年7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字数15万,印数2220。以边地战争为主线,塑造了从将军到士兵的众多人物。同时在《中国作家》刊载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广播。 《伴随白花蛇》,长篇小说。1994年8月——12月由《警坛风云》发表。字数22万,印数28万。描写一名边防女警官化装成傣族姑娘,潜入犯毒团伙,侦破了出入于边境的大犯毒集团的故事。 《九月衣裳》,散文集。1995年12月由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字数14万,印数加2000。内收35篇散文。从多角度描述了边地的变化、昆明的民俗风情、作家的生活。 《秦基伟将军》,传记文学1996年9月由昆仑出版社出版。字数32万,印数5000。描绘了一代名将秦基伟战斗的一生。 《绿月亮》,长篇小说。1994年9月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字数22万,印数30080。描述3个越狱犯的心态和他们重新犯罪后的不同结局。揭示了人性的美丑。 《孤城日落》,长篇小说。1999年5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字数24万,印数8000。以1944年中日腾冲之战为背景刻划了一个台湾慰安妇的悲壮人生。在《红岩》刊载后,又为《今晚报》、《春城晚报》连载。
花城出版社。《梁羽生小说全集》是1996年3月广东旅游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梁羽生。该套丛书包括《龙虎斗京华》、《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等31部小说。梁羽生武侠小说花城出版社好,此套书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新派武侠小说开山祖师梁羽生先生的小说全集,共55本。花城出版社三十多年来,不仅有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在学术上有相当成就的编辑队伍,而且团结了一大批著名作家,出版了大批为读者喜爱的精品图书。敢为天下先,是花城出版社最突出的特色。
忍冬花是忍冬科的花木植物如:金银花。一种悠闲自得境界。忍冬花诗丛是一本诗集
彭荆风,当代作家。江西省萍乡市人。他只读过两年初中,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进驻云南边疆。1952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195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边寨亲人》。1956年与人合写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和《芦笙恋歌》,后拍成电影,受到好评。“文化革命”中,受林彪、江青集团迫害,坐了七年监狱。粉碎“四人帮”后,出版伤口有长篇小说《鹿衔草》,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绿色的网》,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等。《驿路梨花》一文是作者的粉碎“四人帮”后重新提笔的第一篇作品。
余秋雨 简介 余秋雨,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博士点评审组专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荣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学术著作获文化部系统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所著《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作品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籍排行榜前列。为考察人类各大古文明遗迹亲身穿越当前世界上很多危险地区,被国际传媒称为“当今走得最远的文化行者”。最新推出的长篇“记忆文学”《借我一生》,首次披露许多自己的人生历程。余秋雨这部书的写作始于去年,初稿成于今年三四月间,整部书分为五个部分。“余秋雨表示写这部作品与其父辞世有关。父亲故去后,家人打开他紧锁的私人抽屉,他发现显示父亲内心世界的文字资料,与他们所了解的父亲不同,这使余秋雨有种感悟,进而决定创作一部追忆往事、记录生活的作品。”据悉,该作品第一部分写自己的童年到上大学的经历,其中写到自己的祖父辈、父母及其小时候与上海的关系;第二部分10万余字是其在“文革”中的经历,首次回应被提到的《朝霞》事件及与当时的“上海市委写作组”的关系,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否认自己为“石一歌”成员;第三部分是余秋雨当戏剧院长的一些事情;第四、第五部分写了他写作文化苦旅、山居岁月、千禧之旅的历程。《借我一生》被余秋雨自定义为“记忆文学”。“他说这不是长篇小说、不是回忆录,也不是自传,而是用了更接近小说的文笔,叙说自己记忆中的事情。”余光中简介 新京报 余光中,福建永春人,1928年生于南京。抗战时期在四川读中学,后来在金陵大学与厦门大学就学,1952年在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59年获爱奥华大学硕士。曾任台湾师范大学与政治大学外文系教授、系主任。并以富尔布莱特访问教授身份,在美国讲学四年。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迄今,在高雄市中山大学外文系任教,并担任文学院长6年。
余光中 余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 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 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 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 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 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 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后,他开始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 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 切,显示了由西方回归东方的明显轨迹,因而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 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 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著有 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祖国大陆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安微教育出版社等15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余先生同时又是资深的编辑家,曾主编《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重要诗文刊物。并以“总编辑”名义主编台湾1970?/FONT>1989《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共15册(小说卷、散文卷、诗卷、戏剧卷、评论卷)。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歌散文选集共7册,他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颁赠客座教授名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北京图书目录》,收录《余光中诗选》于其中。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栏目专题向国内观众连续推荐报导余光中先生,影响很大。海内外对余光中作品的评论文章,大约在一千篇左右。专论余光中的书籍,有黄耀梁主编,分别由台湾纯文学出版社与九歌出版社出版的《火浴的凤凰》、《璀灿的五彩笔》;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余光中一百首》(流沙河选释)等5种。传记有台湾天下远见出版公司出版,傅孟君著《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其诗集《莲的联想》,1971年由德国学者译成德文出版。另有不少诗文被译成外文在海外出版。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年代】:现当代【作者】:余光中【作品】:乡愁【内容】: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六一.一.二十一
余光中,当代台湾诗人与散文家,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8年进入厦门大学外文系时开始发表新诗,1949年5月到达台湾入台大外文系,毕业后进入军界。退役后进修硕士学位,并从事编辑与教学工作。其人“左手为诗,右手为文”,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1952)、《白玉苦瓜》(1974),散文集《左手的缪思》(1963)等各十余部,另外还有评论集《掌上雨》(1967)。 余光中先生简介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师范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1985年至今,任高雄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余光中的诗文创作及翻译作品,祖国大陆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广州花城出版社、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安微教育出版社等15家出版社先后出版。余先生同时又是资深的编辑家,曾主编《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重要诗文刊物。并以“总编辑”名义主编台湾1970?/FONT>1989《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共15册(小说卷、散文卷、诗卷、戏剧卷、评论卷)。余光中在台湾与海外及祖国大陆文学界享有盛誉。他曾获得包括《吴三连文学奖》、《中国时报奖》、《金鼎奖》、《国家文艺奖》等台湾所有重要奖项。多次赴欧美参加国际笔会及其他文学会议并发表演讲。也多次来祖国大陆讲学。如1992年应中国社会科学院之邀演讲《龚自珍与雪莱》;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其诗歌散文选集共7册,他应邀前往长春、沈阳、哈尔滨、大连、北京五大城市为读者签名。吉林大学、东北大学颁赠客座教授名衔。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曾朗诵演出他的名诗《乡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北京图书目录》,收录《余光中诗选》于其中。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东方之子》等栏目专题向国内观众连续推荐报导余光中先生,影响很大。海内外对余光中作品的评论文章,大约在一千篇左右。专论余光中的书籍,有黄耀梁主编,分别由台湾纯文学出版社与九歌出版社出版的《火浴的凤凰》、《璀灿的五彩笔》;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余光中一百首》(流沙河选释)等5种。传记有台湾天下远见出版公司出版,傅孟君著《茱萸的孩子——余光中传》。其诗集《莲的联想》,1971年由德国学者译成德文出版。另有不少诗文被译成外文在海外出版。
日前,继《非常道》、《大民小国》之后,著名学者、作家余世存先生又推出新作《家世》。它是百年中国14个家族的传记,亦是17位家族精英传奇。那么,余世存是怎么的人?余世存哪里人?余世存的后妻照片?余世存再婚余玲?一起去看看余世存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吧!十年前,文化学者余世存主编的《非常道》面世,风行一时,尔后,他又陆续出版了《老子传》《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家世》《大国小民》等著作。特别是《家世》备受小编的喜爱。那么,余世存简介?以下是余世存个人资料。余世存个人资料余世存是诗人、思想家、学者、自由作家。1969年2月出生于湖北随州,毕业于北京大学,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国家官员、志愿者。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现为自由撰稿人,居北京。当代最重要的思想者,多次入选年度华人百名公共知识分子,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富有思想冲击力、最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知识分子气质的思想者之一”。
余世存,男,生于1969年2月,湖北随州人。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青年思想家,自由撰稿人。做过中学教师、报社编辑、国家官员、志愿者。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现为自由撰稿人,居北京。余世存漂泊半生,称人生之秋,溯源而返一年。其实余世存在半时间,七本书接踵而至:《非常道(修订版)》《盗火与革命》《安身与立命》《世道与人心》《一个人的世界史》《时间之书》《先知中国》。那么,余世存微博?
《用年表读懂世界历史》(李光欣)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用年表读懂世界历史
作者:李光欣
豆瓣评分: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7-1
页数:280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一本极简的全球通史,为读者优选的世界历史入门读物。
★本书融合了吉朋、斯宾格勒、汤因比、斯塔夫里阿诺斯等大家的历史观,采用了国际上流行的新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本书借鉴中国传统史学的纪传体和编年体方式,开创出全新的表事对照阅读形式,方便查询检索,用好大事年表,便可以轻松掌握世界历史。
★本书使用近200幅精美原创手绘插图,趣味图文,易读好记。
★北大、北师大、衡水一中、台大、中山女高等众多名校师生口碑推荐。
★专为学生和大众读者量身定制,既可作为趣味阅读的历史入门读物,又可作为辅助学习的历史参考书。
【内容简介】
极简的全球通史,优选的入门读物
《用年表读懂世界历史》融合了吉朋、斯宾格勒、汤因比、斯塔夫里阿诺斯等大家的历史观,采用国际上流行的新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借鉴中国传统史学的纪传体和编年体方式,形成一部独具特色的简明全球通史。本书定位为适合学生和大众阅读的历史参考书,摈弃晦涩艰深,力求通俗易懂,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入门读物。
年表与历史事件对照阅读,方便查询
本书以年表为主轴,上溯远古,下迄近代,串联各个时期的史实、人物及军事政治文化艺术等,帮助读者简单、快速了解世界各国各时期的历史变迁。本书还精选出一百多个重要事件,简明扼要地加以叙述,以便读者轻松了解这些改变世界的历史时刻。通过年表可以很方便地查找到每个事件,并清晰地了解其发生前后的相关历史与全球局势。
精美手绘插图,图文结合,易读好记
本书采用手绘插图代替随处可见的历史图片,避免了历史类图书普遍存在的插图雷同怪象,带给读者全新的优质阅读体验。手绘插图保持了全书风格上的统一,不再是各时期各种类图片的杂乱拼凑,使得本书版式设计更加精美,图文结合更加精准,读者对历史的掌握自然也会更加精深。
作者简介:
李光欣,淡江大学历史系毕业,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毕业。曾任平面媒体记者、出版社编辑,现为自由作家及《世界民报》电子报主笔。曾获第二十八届金鼎奖专题报导奖。
绘者简介
钟翟,辅仁大学织品设计学系在学中。热爱欧美电影动画、托尔金及宝冢歌剧团。画图是一生都不会放下的事情。
余世存余世存(1969年-),出生于湖北随州,毕业于北京大学,诗人、思想家、自由作家。 他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多次入选年度华人百名公共知识分子,被称为“当代中国最富有思想冲击力、最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知识分子气质的思想者之一”。中文名余世存出生地湖北随州出生日期1969年2月国籍中国职业诗人、思想家、作家性别男民族汉族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代表作品《重建生活》《非常道》收起作品集我看见了野菊花中国男人物信息余世存姓名:余世存性别:男生日:1969年2月籍贯:湖北随州毕业学院: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出版著作余世存 著《黄昏的缤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12月余世存 著《重建生活》,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4月余世存 著《我看见了野菊花》,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9月余世存 编《非常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余世存 编《非常道》(第二版),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4月余世存 编《非常道》(第三版),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余世存 著《中国男》,九州出版社,2010年3月余世存 著《老子传》,海南出版社,2010年9月余世存 编《非常道Ⅱ》,中信出版社,2011年7月余世存 著《大民小国》,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10月余世存 著 《一篇读罢头飞雪》,海豚出版社, 2013年1月余世存 著《家世》,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年1月其他:余世存等 注译《类人孩》,珠海出版社,2007年余世存(笔名钱波)等 著《原来如此:1840-1949中国底本》,文汇出版社,2009年社会活动自有未注册组织北京当代汉语研究所,自2001年起主持“当代汉语贡献奖”。以表彰对当代汉语做出贡献的机构和个人。余世存曾追随李慎之先生左右,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类人孩’般的认知品性生发锥心之痛”,出版的《类人孩——动物庄园另类解读》,从文明史的角度,说明:“‘类人孩’状态才是我们需要告别的一种生活”,否则,“他和他组成的社会就只能在文明的边缘徘徊”。2005年,余世存的一本《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国话语》,以新的体裁和客观的史料展现,使汉语世界的近现代史写作有了可信的材料。这些截取自晚清、民国而至解放后的历史片段,记录了大量历史人物的奇闻逸事——这些话语中讲述了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同治重臣,以孙中山、袁世凯为代表的辛亥豪雄,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先锋,以钱钟书为代表的传统文人,以李敖、王小波为代表的文坛斗士等演绎的现代史的悲喜剧。2007年出版的《常言道——近代以来最重要的话语录》,将近代资源学术化运用得更加具体,借重新定位与申说,讲述了一百年前的大学学人,诗人乃至军阀刺客留下的宝贵遗产。
男生女生。。。
是一个小少年的名字,文化人。
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作家?你还太嫩了
朱轩(1996年10月25日—),男,出生于中国湖北大冶。作家,主编,学生。 2011年完成长篇小说《旅程》《丘比特之箭》引发当地媒体关注;2012年创办中国“90后第一实体刊物”《唏嘘》杂志;2012年8月担任青少年思想纸质读本《合唱团》杂志首席策划;2012年10月进入广州花季文化工作,担任轻小说项目负责人。擅长小说,诗歌,杂文;多次获国内大奖,偶尔发表作品,受《东楚晚报》《市场周刊》、天下阅读网等全国三十余家媒体专访。曾参与多家报刊编辑工作,多家网站管理工作。杂志图书策划人,中国最小的杂志主编和文化企业创办人,中国少年作家班2012届学员,湖北省少年作家协会会员,90后文学联合会发起人,原杂志《唏嘘》刊群主编,《感动人生》《心情美文》副主编,《合唱团》首席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