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光衍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光衍射研究论文

啊哈哈哈哈哈 、可怜的娃啊 、

光的衍射和干涉其实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若干相干光线的相干叠加。只不过,干涉是有限条光线的相干叠加,可以直接代数相加。衍射是无限条光线的叠加,必须积分计算。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1773—1829)在实验室里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两列或几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相互叠加,在某些区域始终加强,在另一些区域则始终削弱,形成稳定的强弱分布的现象。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时,光将偏离直线传播的途径而绕到障碍物后面传播的现象,叫光的衍射(Diffraction of light)。 光的衍射和光的干涉一样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题 目 : [物理实验] 波的衍射实验论文 尺 寸 : 波的衍射实验论文.doc 目 录 : 1.衍射现象2.衍射理论3.惠更斯原理4.微波布拉格衍射原理5.菲涅耳原理6.衍射图象7.光栅的衍射原 文 : 衍射现象:光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偏离直线传播而进入阴影区域,光强重新分布,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衍射现象。衍射理论:惠更斯原理:波在媒质中传播到的各点,都可看成新的子波源。在以后的任一时刻,这些子波的包络面就是该时刻的波前。惠更斯原理只能定性地解释波的衍射,不能给是具体波的强度。菲涅耳在惠更斯原理基础上加以补充,提出了子波相干叠加的概念。微波布拉格衍射原理: 晶面的密勒指数标记法:固态物质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食盐、 方解石、金钢石、金属等属晶体,玻璃、松香、沥青等是非晶体。从微观结构上看,组成晶体的微粒有规则地、周期地排列成一定的结晶格子,简称晶格。最简单的晶格是立方体结构,这种结构只要用边长为a的正立方体沿三个直角坐标轴重复就可得到整个空间点阵。a称为晶体常数,通过任一格点,可以画出全同的晶面和某一晶面平行,构成一组平行晶面,所有的格点都在一族平行的晶面上而无遗漏,这样一族晶面不仅平行,而且等距,各晶面上格点的分布情况相同。晶体中有无限多族平等晶面,因此要有一个标记这些晶面族的方法。一般采用密勒指数法。设某一晶面与X、Y、Z三个坐标轴的截距分别为x、y、z,把三个截距的倒数1/x、1/y、1/z进行通分,取x、y、z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分母,得到三个分子分别为h、k、l,则此平面的密勒指数为(hkl)。当然与此平面平行的所有平面的密勒指数也是(hkl)。 看看这个:

物理还要写论文,天呐!

菲涅尔衍射研究论文

十九世纪伟大的光学家:菲涅尔 早逝的英才 菲涅耳于1788年出生在诺曼底省的布罗格利,当时法国革命即将爆发。他的父亲是一位建筑家,他的母亲是梅里美家族的成员。这个家族由于她的兄弟莱翁诺而著名。他是一位名画家,他的儿子即菲涅耳的表兄弟普罗斯佩.美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的短篇小说《卡门》是著名歌剧的主题,由此使得人们永远怀念他。 菲涅耳和他在光学上的主要竞争对手托马斯.杨不同,他智力发展较迟,对语言研究也不擅长。但在九岁时,菲涅耳开始显露出了非凡的技术才能,他依据科学原理制成了一种玩具枪、弓和箭。他的身体不太好,但十六岁时就进入理工学校学习,然后又从那里转到了土木工程学校。他在政府里任工程师,在法国各省修建道路和桥梁。在与科学界完全隔绝的情况下,他在那里开始把研究光的性质作为一种业余爱好。1814年他给他最亲密的兄弟莱翁诺写了一封信,要求给他买一些能用来学习光偏振的书籍。他毫不怀疑,他最后必将写出他想要读的书。 1815年拿破仑从厄尔巴岛回到了法国,他是在前一年战败后被欧洲列强关禁在岛上的。于是一股热情的狂潮震撼着整个法国,同时也受到了拿破仑反对者同样强烈情绪的抵制。菲涅耳是反对拿破仑的人物之一,为此重建的百日帝国革除了他的职务,先后把他送到了尼翁和马蒂厄村关禁起来。由于滑铁卢之战后波旁家族第二次回来掌权,菲涅耳才在1815年底恢复了积极的活动。 然而就在这几个月内菲涅耳已经开始了好几项足以引起光学革命的研究。他观察了来自一个半平面的衍射,并依靠他的数学技巧,把周期振动概念与惠更斯原理的精确表述结合起来,对衍射现象提出了一个细致的理论。菲涅耳设法离开了他的禁闭地点,到巴黎去拜访了阿拉戈,当时著名的科学家。阿拉戈立即发现了他的才能。不幸的是,阿拉戈不得不坦率地告诉他,他得到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已由杨占先了。但是,菲涅耳的工作更为详细和定量化,它有着足够的创新性,因而可以在科学院院刊上发表。在这篇论评文发表后不久,他接着又发表了同一课题的第二篇论文。阿拉戈和以研究陀螺仪著名的数学家普安索被指定为菲涅耳论文的审查人。他们从菲涅耳的上司那里为他得到了一个假期。以便他利用阿拉戈的实验设备在巴黎研究几个月。 菲涅耳在马蒂厄进行研究时得到一个乡村铁匠的帮助,制造出一些实验工具来使用,但衍射现象的研究却需要清密的机械工具,例如测微计、狭缝等,他没有别人的帮助是难以制造出来的。这之后,菲涅耳从衍射现象的研究转到了薄片颜色的研究。在这方面,杨依然是走在前面的佼佼者。1818年被阿拉戈和拉普拉斯引荐参加法国灯塔照明改组委员会。1823年被吸收为巴黎科学院院士,1827年获伦敦皇家学院伦福德奖章。他依靠微薄的收入维持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只是到了1823年才得到承认被选入法国科学院,用于科学研究上的债务才得以偿清,但他的健康已受到很大损害。1824年因大出血而不得不终止了一切科学活动。菲涅耳于1827年因肺病卒于巴黎附近的阿弗雷城,终年三十九岁。 菲涅耳一生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人,富有冉森教派的宗教思想。他也有点害羞。他在这与给兄弟的一封信中说,“我很难发现有任何事如应酬人们那样痛苦的了,我坦白承认,我真不知道如何去应酬他们。” 菲涅耳的光学成就 1815年,菲涅耳向科学院提交了关于光的衍射的第一份研究报告,这时他还不知道托马斯.扬关于衍射的论文。菲涅耳以光波干涉的思想补充了惠更斯原理,认为在各子波的包络面上,由于各子波的互相干涉而使合成波具有显著的强度,这给予惠更斯原理以明确的物理意义。但同托马斯.杨所认为的衍射是由直射光束与边缘反射光束的干涉形成的看法相反,菲涅耳认为屏的边缘不会发生反射。阿拉戈热情地报告了这篇论文,并第一个改信了波动说。 但是,波动说在解释偏振光的干涉现象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牛顿在《光学》疑问26中曾经问道:“光线不是有几个边缘,它们各有一些原来的性质吗?”是双折射现象引起了这一疑问。菲涅耳和阿拉戈总结了偏振光的干涉规律,发现两束偏振光当它们的反射面互相平行时可以发生干涉;但当反射面互相垂直时,干涉现象就消失。就是说,两束互相垂直的偏振的光线,彼此不发生干涉作用,而原来偏振方向相同的两束光,就好象寻常光线一样地可以发生干涉。 1817年,一直在为波动说的困难寻找解决办法的托马斯.杨觉察出,如果光的振动不是象声波那样沿运动方向作纵向振动,而是象水波或拉紧的琴弦那样垂直于运动方向作横向振动,问题或许可以得到解决。1817年初,杨写信给阿拉戈说:“……虽然波动说可以解释横向振动也在径向方向并以相等速度传播,但粒子的运动是在相对于径向的某个恒定方向上,而这就是偏振。”阿拉戈立即将托马斯.杨的这一新想法告诉了菲涅耳,菲涅耳当时已经独立地领悟到了这个思想,他立即以这一假设解释了偏振光的干涉的定律,而且还得出了一系列其他的重要结论,其中包括偏振面转动理论,反射和折射理论,双折射理论。但是,光振动是横向的这个假设是非常大胆的,因为根据弹性理论,在稀薄的以太里是不可能产生横向振动的。所以,阿拉戈虽然和菲涅耳一起进行了关于偏振光干涉的研究,而当菲涅耳用横波观点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时,阿拉戈却不敢和他一起发表这个新见解。论文的这一部分是以菲涅耳的名义表达的。 后来,菲涅耳把所有观察的结果总结成为一个完整的偏振光理论,其中包括相干概念和椭圆偏振。他发现了晶体中的波面,和支配反射光与折射光强度的定律。所有这些都是一些重大成就,由此建立了尚待解释的现象学。观察在真空内传播光的媒质―以太的性质,这本应是最大的成就。但是菲涅耳在这里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 1818年,法国科学院提出了征文竞赛题目:一是,利用精确的实验定光线的衍射效应;二是,根据实验,用数学归纳法推求出光线通过物体附近时的运动情况。在阿拉戈的鼓励与支持下,菲涅耳向科学院提出了应征论文,他从横波观点出发,圆满地解释了光的偏振,用半周带的方法定量地计算了圆孔、圆板等形状的障碍物产生的衍射花纹,而且与实验符合得很好。但是,菲涅耳的波动理论遭到了光的粒子说者的反对,评奖委员会的成员泊松运用菲涅耳的方程推导出关于盘衍射的一个奇怪的结论:如果这些方程是正确的,那么当把一个小圆盘放在光束中时,就会在小圆盘后面一定距离处的屏幕上盘影的中心点出现一个亮斑;泊松认为这当然是十分荒谬的,所以他宣称已经驳倒了波动理论。菲涅耳和阿拉戈接受了这个挑战,立即用实验检验了这个理论预言,非常精彩地证实了这个理论的结论,影子中心的确出现了一个亮斑。在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和泊松亮斑的事实的确证下,光的粒子说开始崩溃了。 菲涅耳的研究成果,标志着光学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弹性以太光学的时期。这个学说的成功,在牛顿物理学中打开了第一个缺口,为此他被人们称为“物理光学的缔造者”。菲涅尔镜片的原理和应用(里面有图)

早在17世纪,意大利的格里马第(—1663)就发现了光的衍射现象.在点光源照明下,如果在狭窄的光束路径上放置一物体,那么在置于其后的屏幕上就不是轮廓分明的影子,其影子不但比较模糊而且沿着影子边缘还出现彩带.格里马第称这种现象为“衍射”.后来,英国科学家胡克(—1703)也观察到类似的现象,但他们都未能对衍射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最先对光的衍射现象作出正确解释的是法国工程师奥古斯汀·菲涅耳(Augustin Fresnel,1788—1827).他1806年从巴黎工科学校毕业,后来又在巴黎桥梁与道路专科学校学习三年,毕业后从事道路修理工作,当了八年工程师,由于他在光学研究方面崭露头角,菲涅耳就专门从事科学研究,自1814年开始,研究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当时他并不知道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Thomas Young,1773—1829)的工作,但与杨氏一样,他把这些现象看作是光的波动说的证据.�1817年法国科学院举办了一次科学竞赛,要求参加者用精确的实验来演示光的全部衍射效应,并建立相应的理论.菲涅耳决定参加这次竞赛,他写了一篇叙述自己研究工作的论文,并于次年交给科学院.菲涅耳做过一系列光的衍射实验,他更精细地演示了格里马第的发现,在光源发出的光束照明下,一根细丝的影子内会出现明暗相间的光带.他用小孔实验证实,只要小孔的直径小到可以与光的波长相比拟时,光束通过小孔就能产生圆孔衍射图样,那是一圈一圈明暗相间的同心圆.他还演示了光通过圆屏、锐利的直边(例如刀口)、狭缝障碍时所产生的衍射效应.�在1818年应征论文中,菲涅耳在介绍他所进行的各种光的衍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天被称为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新学说.惠更斯认为,在给出的t时刻的波阵面可以看成是全部球面波的包络面,而在前一时刻t0的波阵面上的所有各点是这些球面波的波源.菲涅耳改进了惠更斯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他认为,在t时刻空间某一点的光波的幅值可以看成是所有球面波相干的结果,而在前一时刻t0的波阵面上的所有各点是这些球面波的波源.�菲涅耳根据这一原理研究了各种衍射现象,并创造了一种数学方法(菲涅耳波带法),定量计算了这些情况下衍射带的分布.他研究了光通过小孔的情形,并计算出在位于这个小孔后面的屏上应看到什么样的图样.根据他的计算,如果光是单色的,在屏上应看到一些明暗交替的环,菲涅耳计算出这些环的半径取决于孔的大小、光源到小孔的距离和小孔到观察屏之间的距离.�菲涅耳根据波动说还论述了各种不同衍射孔的光衍射的其他情形,并计算了衍射条纹的分布,菲涅耳的所有计算都与实验结果相符.�科学院成立了专门评比委员会来审议应征的所有论文.该委员会的成员都是当时法国有名的学者,他们是阿拉果(-1853)、泊松(-1840)、毕奥(,1774-1862)、拉普拉斯(,1749-1827)和盖·吕萨克(-1850),其中泊松、毕奥和拉普拉斯都是相信光的微粒说的,而盖·吕萨克持中立态度.因此委员会不可能轻易相信菲涅耳的研究工作,但菲涅耳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出色地符合,以致无法否定菲涅耳的论文,最后不得不授予他奖金.其中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评比委员会成员泊松看了菲涅耳的计算后发现,根据这些计算会得出一个难以置信的结论:在一个图片的阴影中应当出现一个亮点.但是迄今为止谁也不曾观察到这一情景,看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泊松提出这个问题想以此来驳倒菲涅耳的波动说.�菲涅耳面临这一严重考验,他的理论正确与否,必须用实验来检验.菲涅耳的理论指出,只有当图片的半径很小时,这个亮点才明显,于是他又做了一次实验,结果真的得到泊松所提到的亮点,这充分证明了菲涅耳波动理论的正确性,后人戏剧性地称这个亮点为泊松亮点(或称泊松亮斑).因此,人们常常把菲涅耳提出的衍射理论及其实验证明,作为他对波动光学的第一大贡献.�菲涅耳的成就对光的微粒说的信奉者是一大震动,使毕奥、拉普拉斯、泊松等拥护微粒说的知名学者也无言对答;而阿拉果在这一成就的感召下改信波动说了.�在这一时期,德国的夫琅和费(—1826)也对衍射现象进行了研究,但他与菲涅耳的研究不同,理论也更简单.菲涅耳演示的衍射实验,其光源和屏距衍射孔都不是无限远,因而对衍射孔都有一个张角.而夫琅和费研究衍射现象,将望远镜对准狭缝光源,并让狭缝成像在目镜的焦平面附近,这样入射光与出射光都是平行光,可以认为光源和光屏距衍射孔是无限远.我们把这种方式产生的衍射称为“夫琅和费衍射”,而前者称“菲涅耳衍射”.可以看出,夫琅和费衍射是菲涅耳衍射的一种极限情形,而且数学上更容易处理.�当然,菲涅耳的理论也不无缺点,菲涅耳开始把光波看作纵波,不能解释光的偏振,因此竭力回避这些问题.一直到马吕斯(—1812)发现了光的偏振现象后,菲涅耳才根据杨氏的提议把光看成是横波,这样不仅完善了光的波动说,而且由此出发,解释了光的偏振现象,完成了他对光偏振的一系列研究,这是他对波动光学的又一贡献.菲涅耳于1823年被选为巴黎科学院院士,1825年又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遗憾的是,菲涅耳卓有成就的一生太短暂了,他只活了39岁,于1827年因患肺病,在巴黎附近的乡间逝世.�还有一事值得一提,杨氏与菲涅耳先后都对波动光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们之间并无激烈的优先权之争,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友好与谦恭的.菲涅耳在1816年给杨氏的信中说道:“如果有什么能够安慰我没有获得优先权的利益的话,那就是:对我来说我遇到了以如此大量的重要发现丰富了物理学的学者,同时他大大地有助于加强对于我所采用的理论的信心”.而杨氏在1819年给菲涅耳的信中写道“先生,我为您赠送令人敬羡的论文表示万分感谢,在对光学进展最有贡献的许多论文中,您的论文确实也是有很高的地位的。”

所谓菲涅尔反射就是用波动的理论来解释光的反射。主要包括一些电磁场的边界传输条件,比如P矢量和S矢量的反射,菲涅尔用波动学说第一次从本质上解释了光的传播,而之前人们只能从宏观上进行试验,无法从微观的理论上获得支持。然而缺少微观理论支持的定律总是空虚的,随时都可能被推翻的。

啊哈哈哈哈哈 、可怜的娃啊 、

演示实验光的衍射的论文参考文献

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欢迎阅读我整理的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刘冬.关于做好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思考[J].新课程(教师版),2011(1).

[2]杨茜.浅谈高中生物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8).

[3]马淑霞.浅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14).

[4]刘闯,陈娟.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10).

[5]邵永刚,赵林川.构建互动生物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6:54-56.

[6]杨滨,任新英.基础教育阶段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06:71-77.

2、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蒋丽丽.浅议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说”[J].新课程导学,2014(20).

[2]张俊梅.新课标下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1(11).

[3]赵晓君.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之我见[J].关爱明天,2015,(1):161-161.

[4]赵秀娟.浅谈目前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5):343-343.

[5]钱顺虎.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3(5):173.

[6]郭荣满.关于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现状与有效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60-61.

[7]田庆森.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困难及对策浅析[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1):285-285.

[8]杨美晶.边疆地区初中生物学实验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生物学教学,2009,34(8):53-54.

[9]刘宏.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初探[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

[10]黄胜.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

[11]孙炳军.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对策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12).

[12]曾瑞清.初中生物实验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3(83).

[13]刘欣.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2(57):148-149.

[14]谭启鹏.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学周刊:b,2011(12):28-29.

3、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徐芳英.初中生物分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69.

[2]黄敏.初中生物分层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旬刊,2016(1).

[3]黄鹤.初中生物学科探究教学现状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王飞.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研究与对策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43).

[5]黄月欢.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2).

[6]谢小荣.重视初中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9-10,17.

[7]笪春梅.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J].理科考试研究,2015(18):91.

[8]徐远群.试谈情境创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19):46.

拓展内容: 生物基因工程论文的参考文献

[1] Brackett B G, Baranska W, Sawicki W,et al. Uptake of heterologous genome by mammalianspermatozoa and its transfer to ova through fertiliz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SA,1971,68(2):353-357.

[2] Jaenisch R, Mintz B. Simian virus 40 DNA sequences in DNA of healthy adult mice derived frompreimp antation blastocysts injected with viral DNA.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74,71 (4): 1250-1254.

[3] Palmiter R D, Brinster R L, Hammer R E, et al. Dramatic growth of mice that develop from eggsmicroinjected with metallothionein-growth hormone fusion genes. Nature, 1982,300(5893):611-615.

[4] 李宁.动物克隆与基因组编辑.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2.

[5] Hammer R E, Pursel V G, Rexroad C J, et al. Production of transgenic rabbits, sheep and pigs bymicroinjection. Nature, 1985,315(6021):680-683

[6] 杜伟,崔海信,王琰,等.精子载体法制备转基因动物的研究进展.生物技术通报,2012(12):13-18.

[7] Maione B,Lavitrano M, Spadafora C, et al. Sperm-mediated gene transfer in mice. Mol ReprodDev, 1998,50(4):406-409.

[8] Lavitrano M, Bacci M L, Forni M, et al. Efficient production by sperm-mediated gene transfer ofhuman decay accelerating factor (hDAF) transgenic pigs for xenotransplantation. Proc Matl Acad SciUSA, 2002,99(22):14230-14235.

[9] Sperandio S, Lulli V,Bacci M L, et al. Sperm - mediated DNA transfer in bovine and swinespecies. Animal biotechnology, 1996,7(1):59-77.

[10] 武坚,刘明军,李文蓉,等.精子载体介导法生产转基因绵羊的研究.草食家畜,2001(S2):186-190.

[11] Pfeifer A, Kessler T, Yang M, et al. Transduction of liver cells by lentiviral vectors: analysis inliving animals by fluorescence imaging. Mol Ther,2001,3(3):319-322.

[12] Lois C, Hong E J, Pease S, et al. Germline transmission and tissue-specific expression oftransgenes delivered by lentiviral vectors. Science, 2002,295(5556):868-872.

[13] Hofmann A, Kessler B, Ewerling S,et al. Efficient transgenesis in farm animals by lentiviralvectors. EMBO Rep, 2003,4( 11): 1054-1060.

[14] Hofmann A, Zakhartchenko V, Weppert M, et al. 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cattle by lentiviral genetransfer into oocytes’ Biol Reprod, 2004,71 (2):405-409

[15] Lillico S G, Sherman A, McGrew M J,et al. Oviduct-specific expression of two therapeuticproteins in transgenic hens. 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7,104(6): 1771-1776.

[16] Lyall J,Irvine R M, Sherman A, et al. Suppression of avian influenza transmission in geneticallymodified chickens. Science,2011,331(6014):223-226.

[17] Golding M C, Long C R,Carmell M A, et al. Suppression of prion protein in livestock by RNAinterferen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6,103(14):5285-5290.

[18] 杨春荣,窦忠英.利用干细胞生产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7):37-40.

[19] Hai T, Teng F,Guo R, et al. One-step generation of knockout pigs by zygote injection ofCRISPR/Cas system. Cell Res, 2014,24(3):372-375.

[20] Hongbing H, Yonghe M A, Tao W, et al. One-step generation of myostatin gene knockout sheepvia the CRISPR/Cas9 system. 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4,1(1):2-5.

[21] Swanson M E,Martin M J, O'Donnell J K, et al. Production of functional human hemoglobin intransgenic swine. Biotechnology (N Y),1992,10(5):557-559.

[22] Zbikowska H M,Soukhareva N, Behnam R, et al. Uromodulin promoter directs high-levelexpression of biologically active human alpha 1-antitrypsin into mouse urine. Biochem J, 2002,365(Pt1):7-11.

[23] Golovan S P,Hayes M A, Phillips J P,et al. Transgenic mice expressing bacterial phytase as amodel for phosphorus pollution control. Nat Biotechnol, 2001,19(5):429-433.

[24] Rapp J C, Harvey A J, Speksnijder G L, et al. Biologically active human interferon alpha-2bproduced in the egg white of transgenic hens. Transgenic Res, 2003,12(5):569-575.

[25] Wright G, Carver A, Cottom D, et al. High level expression of active human alpha-1 -antitrypsin inthe milk of transgenic sheep. Biotechnology (N Y), 1991,9(9):830-834.

[26] Li S, Ip D T, Lin H Q, et al. High-level expression of functional recombinant humanbutyrylcholinesterase in silkworm larvae by Bac-to-Bac system. Chem Biol Interact,2010,187(1-3):101-105.

[27] 刘英,张瑞君,伍志伟,等.转基因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动物医学进展,2006(12):44-49.

[28] Kragh P M, Nielsen A L, Li J, et al. Hemizygous minipigs produced by random gene ion andhandmade cloning express the Alzheimer's disease-causing dominant mutation APPsw. Transgenic Res,2009,18(4):545-558.

[29] Lee M K, Stirling W, Xu Y, et al. Human alpha-synuclein-harboring familial Parkinson'sdisease-linked Ala-53 Thr mutation causes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with alpha-synucleinaggregation in transgenic mi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2,99(13):8968-8973.

参考文献实验报告格式

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的经验,通过演绎、归纳、推理而提出的假设,不少带有猜测的性质。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作出假设,不应压抑学生的思维,不管是对是错,都不要忙于作出评价。下面是我精心收集的参考文献实验报告格式,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实验目的

1、干涉的实验目的

1)组装调节迈克尔逊干涉仪,观察点光源产生的非定域等厚、等倾干涉条纹记录。

2)观察干涉条纹反衬度随光程差变化。了解光源干涉长度的意义,检查防震台稳定性。

3)比较平面波和球面波产生干涉条纹的区别。

2、衍射的实验目的

1)验证夫琅禾费衍射图样的若干规律。

2)掌握测量利用光电元件测量光强的方法。

3)用Matlab模拟夫琅禾费衍射现象。

二、实验仪器

1、干涉实验仪器

He-Ne激光器,反射吧镜,衰减器,分光光楔,扩束器,显微物镜镜头,光阑,CCD,配备相关软件的计算机,白板。

2、衍射实验仪器

He-Ne激光器,反射镜,双凸透镜,狭缝,圆孔,一维光栅,衰减器,CCD,计算机。

三、基本原理

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非定域干涉条纹

本仪器是用分裂振幅的方法产生双光束干涉以实现光的干涉。从激光器岀射的光束经过准直扩束器系统,形成一束宽度合适的平行光束。这束平行光射入分光棱镜之后分为两束。一束由分光棱镜反射后到达发射镜,经反射后透过分光棱镜,形成岀射光束,这是第一光束;另一束透过分光棱镜,到达反射镜,经过反射后再次到达分光棱镜,形成反射光束,这是第二束光。在分光棱镜前方两束光的重叠区域放上CCD。

干涉原理,如有图所示,其中S为单色点源,M1、M2为互相垂直放置的平面反射镜。BS为分束镜,放在M1M2法线的交点上,并分别与M1、M2成45°角。电光源S发出球面波经BS的镀膜层分为两束光。这两束光分别经M1、M2反射又回到BS,在BS上透过和反射的这两束光在BS的右侧空间形成一非定域的干涉场。屏幕放在干涉场中垂直于光束方向,在屏幕上可以看到干涉条纹。M2’与M1平行时(及M2与M1相互垂直),产生圆形干涉条纹,当M2’与M1之间有一定小的倾角时,屏幕上的干涉条纹不再是圆形的封闭曲线,而变成弯线或是接近直线(实际上是双曲线或椭圆的一部分)。

圆心条纹中心处的光强取决于M1M2相对的距离d,即:

2dIPABcos

当d=k时,(k为整数),中心出现亮点;当d=(k+1/2)时,中心出现暗点。圆形条纹的粗细和疏密程度与d有关。当d减小时,圆条纹显得疏而粗;当d增大时,条纹变得细而密。

2、撒格雷特干涉仪用分振幅法产生两束光以实现干涉的仪器

它是由一块分光棱镜和三块全反射镜组成,四面的中心光路构成一

个平行四边形。从激光器岀射的光束经过准直扩束系统,形成一束宽度合适的平行光。这束平行光射入分光棱镜之后分为两束,一束由分光棱镜反射后达到反射镜,经过三个反射镜三次反射,形成出射光;第二束光通过分光棱镜,也是经过三个反射镜反射后射出。这两束光的路径相反,但是岀射时几乎同向。在分束镜前方两束光的重叠区域放上屏P。若两束光严格平行,则在屏幕上不出现干涉条纹;若两束光在水平方向有一个交角,那么在屏幕的竖直方向出现干涉条纹,而且两束光交角越大,干涉条纹越密。

3、马赫-曾德干涉仪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的仪器

它是由两块分光棱镜和两块全反射镜组成,四个反射面接近互相平行,中心光路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激光器中岀射的光束经过准直扩束系统,形成一束宽度合适的平行光束。这束平行光射入分光棱镜之后分为两束。一束由分光棱镜反射后到达反射镜,经过其再次反射并透过一个分光棱镜之后分为两束光;另一束透过分光棱镜,经过反射镜及分束镜两次反射后射出。在最后一块分光棱镜前方两束光的重叠区域放上屏P。若两束光严格平行,则在屏幕不出现干涉条纹;若两束光在水平方向有一个交角,那么在屏幕的竖直方向出现干涉条纹,而且两束光交角越大,干涉条纹越密。

4、夫琅禾费衍射原理

夫琅禾费衍射使光源距离衍射屏为无限远即用平面波照射衍射屏,

并在无限远接收的装置。实际上要把光源及接收屏放在离衍射屏无限远处是办不到的。此外,根据菲涅尔近似条件和夫琅禾费近似条件,只要依据近似条件,观察屏相对而言足够远,便是夫琅禾费衍射。

(1)夫琅禾费单缝衍射

夫琅禾费单缝衍射花样的特点是:衍射斑条纹方向与狭缝方向相平行,各级衍射斑沿狭缝垂直的方向分布开。在中央具有特别明亮的亮条纹,两侧排列着一些强度较小的亮条纹,绝大部分光能都落在中央条纹上。相邻的亮条纹之间有一条暗条纹,以相邻暗条纹之间的间隔作为亮条纹的宽度,则两侧亮条纹是等宽的。而中央亮条纹的宽度是其他亮条纹的两倍。中央亮条纹的宽度与波长成正比,与狭缝宽度成反比,当缝宽变大时,衍射分布范围变小。

在用散射角极小的激光器产生激光束,通过一条很细的狭缝(~毫米宽),在狭缝后大于米的地方放上观察屏,就可以看到衍射条纹,这就是夫琅禾费衍射条纹。

根据理论计算可得,垂直入射于单缝平面的平行光经单缝衍射后光强分布规律为:

II0sin22,Bx,Bd D

式中,d是狭缝宽,是波长,D是单缝位置到光源位置的距离,x是从条纹的中心位置到测量点之间的距离。

(2)夫琅禾费圆孔衍射

平行激光束垂直地入射于圆孔光阑上,衍射光束被透镜汇聚在它的角平面上,若在此焦平面上放置一接收屏,将呈现出衍射条纹。圆孔屏的夫琅禾费衍射花样的中心为一亮的圆斑,成为艾里斑,它集中了84%以上的光能量,其周围环绕着一些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其亮度与艾里斑相比要相对低很多。

艾里斑中心是几何光学像点,衍射光束角分布的弥散程度可用艾里斑的大小,即第一暗环的角半径来衡量,=,其中D是圆孔直径,在衍射花样中,亮斑与圆环的边缘都很不清晰,是缓慢变化的。光强的分布与单缝衍射花样很相像。可以看成是单缝衍射花样绕入射光的轴线旋转一周而成。但衍射花样的线度却与具有和圆孔径直径相等宽度的单缝衍射花样的线度大不相同。

衍射光强分布函数:

2J1xII0x2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调节迈克尔逊干涉仪

(1)调节激光束使平行于台面,通过针孔滤波器,双凸透镜使之出射光为平行光,调节反射镜及分束镜仰角,使镜面垂直于光束。

(2)观察非定域干涉条纹,按照光路图搭建好光路,首先M1M2与BS基本等距,调节M1M2角度,在屏幕上看到条纹,同时微调M1(或M2),观察条纹变化,加大距离后,调到圆条纹,观察条纹粗细及紧密的变化。

(3)观察条纹反衬度随光程差的变化。移动M1(或M2)以改变一束光的光程,观察条纹反衬度的变化,估算相干长度。

2、调节萨格奈特干涉仪

在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中,直接加入一个全反射镜,调节三个反射镜的角度,使两束光最后在CCD面板上重合。

基本步骤四步:

(1)调光束高度及水平;

(2)调平行光;

(3)搭光路,量光程;

(4)调两光斑的重合。

内容:

(1)记录实验的数据和显示图。

(2)拍实验台,或在台旁的地上跳动,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及恢复情况。观察实验台的稳定性。

(3)移动任意一块反射镜,以改变光束方向,一直到干涉条纹消失,观察其灵敏度。

3、调节马赫-曾德干涉仪

在萨格奈特干涉仪的光路中,将加入的全反射镜替换为一个分光束棱镜,调节两个反射镜的.角度,使岀射的两束光最后在CCD面板上重合。

内容:

记录实验的数据和显示图。

4、调节夫琅禾费衍射装置

(1)夫琅禾费圆孔衍射装置调节

按如下图的光路搭建光路。

实验中调节圆孔的孔径大小,观察衍射条纹的变化。

(2)夫琅禾费单缝衍射装置调节

夫琅禾费单缝衍射装置的调节是将上述圆孔衍射装置的扩束器去掉,同时将圆孔替换为单缝,即完成夫琅禾费单缝衍射装置的调节。

实验中,改变缝宽,观察条纹的变化,并记录相关的数据和条纹现象。

一、完整实验报告的书写

完整的一份实验报告一般包括以下项目: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及处理:

实验结论(结果推导):

实验讨论或分析等。

二、实验报告书写方法

1、实验名称:就是这个实验是做什么的。

2、实验目的:一般都写掌握什么方法啊;了解什么啊;知道什么啊;会什么啊等。

3、实验器材:就是做这个实验需要的所有器材(仪器)。

4、实验原理:就是这个实验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般书上会写,抄一下也就可以啦。

5、实验步骤:就是你做实验的过程,开始操作时,

(1)做什么;

(2)做什么;

(3)做什么;……

6、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及处理:根据实验中涉及以及实验得到的数据,设计表格,将有关数据填在表格相应的位置;数据处理,就是该计算的,按要求计算后填入表格对应位置。

7、实验结论(结果推导):就是做这个实验要得到的结果。

8、分析于讨论:写你的实验结果是否适合真实值?如果有误差要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还有实验的一些比较关键的步骤的注意事项等。

对于初中生或小学生来说,书写的实验报告也可简单一点,有时也可不要分析于讨论,也可不写实验原理等。

三、探究实验书写一般有七个环节

1.提出问题:就是在生活中发现、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发现问题,就要弄清楚问题,在没有搞清楚之前总有基本的猜测和设想,这就是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有了猜想,就有了实验的目的,再根据实验的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计划,包括取得证据的途径和方法,确定收集证据的范围。包括实验的理论依据(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上一步是动脑、思维活动,这一步是手脑并用的实验过程。

5.分析与论证:通过上面的实验,收集到一些数据,观察到一些现象,对其分析,得出事实与假设的关系,通过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到结论。

6.评估:这是对整个过程的回顾,将实验数据等证据与已有的科学知识建立联系,不足地方需改进,进一步实验探究。

7.交流与合作:包括同学间的交流与讨论和交给老师批改的书面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熟悉应用PHOTOSHOP在图形处理中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按照样张的样子把两张素材文件合并为一个图像文件。

保存文件为.psd(不得合并图层)

样张:

素材:

三、实验环境

实验应用系统及软件:WINDOWNS XP和PHOTOSHOP

硬件环境:

四、实验步骤

1、从桌面上启动PHOTOSHOP

2、应用菜单栏中的“文件”菜单“打开”命令分别打开两个图形文件“城市风.JPG”和“云天.jpg”

3、应用“图象”—>“旋转画布”—>“水平反转画布”对文件“云天.jpg”进行转换。

4、使用方框工具选中中间图片,使用CTRL+j新建图层.

5、选择新建图层,并选择“魔术棒工具”大致选出“城市风光.jpg”文件中的建筑轮廓,并配合使用SHIFT、ALT键完成精细的选择。

6、使用“选择”菜单中的“反选”命令选中建筑图片拖动到云天图片中。

7、使用CTRL+T对图片进行自由变换使其符合云天图片大小。

8、保存文件名为

五、实验结果

在实验中着重应用了PHOTOSHOP中的图片反转、图层的建立、图片中的扣图、图片的自由变换,基本达到了实验目标。

六、总结

实验过程中,开始我不知道如何去除图片中的背景、经过请教摸索终于掌握了其应用方法。个人方面我觉得初次接触PHOTOSHOP很有收获。

激光反射红外透射膜研究论文

第六课 激光的基础知识相信激光这名词对大家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激光,例如在课堂上我们所用的激光指示器,与及在计算机或音响组合中用来读取光盘资料的光驱等等。在工业上,激光常用于切割或微细加工。在军事上,激光被用来拦截导弹。科学家也利用激光非常准确地测量了地球和月球的距离,涉及的误差只有几厘米。激光的用途那么广泛,究竟它有哪些特点,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以下我们将会阐释激光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理。激光的特性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单色性和高相干性是激光的四大特性。(1)激光的高亮度:固体激光器的亮度更可高达 1011W/cn2Sr 。不仅如此,具有高亮度的激光束经透镜聚焦后,能在焦点附近产生数千度乃至上万度的高温,这就使其可能可加工几乎所有的材料。(2)激光的高方向性:激光的高方向性使其能在有效地传递较长距离的同时,还能保证聚焦得到极高的功率密度,这两点都是激光加工的重要条件。(3)激光的高单色性:由于激光的单色性极高,从而保证了光束能精确地聚焦到焦点上,得到很高的功率密度。(4)激光的高相干性:相干性主要描述光波各个部分的相位关系。正是激光具有如上所述的奇异特性因此在生活、工业加工、军事、科研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激光产生原理激光的发展有很长的历史,它的原理早在 1917 年已被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现,但要直到 1958 年激光才被首次成功制造。激光英文名是 Laser,即 Light Amplification by the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的缩写。激光的英文全名已完全表达了制造激光的主要过程。但在阐释这个过程之前,我们必先了解物质的结构,与及光的辐射和吸收的原理。物质由原子组成。图一是一个碳原子的示意图。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则不带电。原子的外围布满着带负电的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有趣的是,电子在原子中的能量并不是任意的。描述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告诉我们,这些电子会处于一些固定的「能级」,不同的能级对应于不同的电子能量。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可以如图一所示,把这些能级想象成一些绕着原子核的轨道,距离原子核越远的轨道能量越高。此外,不同轨道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目也不同,例如最低的轨道 (也是最近原子核的轨道) 最多只可容纳 2 个电子,较高的轨道则可容纳 8 个电子等等。事实上,这个过份简化了的模型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1],但它足以帮助我们说明激光的基本原理。电子可以透过吸收或释放能量从一个能级跃迁至另一个能级。例如当电子吸收了一个光子 [2] 时,它便可能从一个较低的能级跃迁至一个较高的能级 (图二 a)。同样地,一个位于高能级的电子也会透过发射一个光子而跃迁至较低的能级 (图二 b)。在这些过程中,电子吸收或释放的光子能量总是与这两能级的能量差相等。由于光子能量决定了光的波长,因此,吸收或释放的光具有固定的颜色。当原子内所有电子处于可能的最低能阶时,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我们称原子处于基态。图一显示了碳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的排列状况。当一个或多个电子处于较高的能阶时,我们称原子处于受激态。前面说过,电子可透过吸收或释放在能阶之间跃迁。跃迁又可分为三种形式:(1)自发吸收 - 电子透过吸收光子从低能阶跃迁到高能阶 (图二 a)。(2)自发辐射 - 电子自发地透过释放光子从高能阶跃迁到较低能阶 (图二 b)。(3)受激辐射 - 光子射入物质诱发电子从高能阶跃迁到低能阶,并释放光子。入射光子与释放的光子有相同的波长和相,此波长对应于两个能阶的能量差。一个光子诱发一个原子发射一个光子,最后就变成两个相同的光子 (图二 c)。激光基本上就是由第三种跃迁机制所产生的。产生激光还有一个巧妙之处,就是要实现所谓粒子数反转的状态。以红宝石激光为例 (图三),原子首先吸收能量,跃迁至受激态。原子处于受激态的时间非常短,大约 10-7秒后,它便会落到一个称为亚稳态的中间状态。原子停留在亚稳态的时间很长,大约是 10-3秒或更长的时间。电子长时间留在亚稳态,导致在亚稳态的原子数目多于在基态的原子数目,此现象称为粒子数反转。粒子数反转是产生激光的关键,因为它使透过受激辐射由亚稳态回到基态的原子,比透过自发吸收由基态跃迁至亚稳态的原子为多,从而保证了介质内的光子可以增多,以输出激光。激光器的结构激光器一般包括三个部分。1、激光工作介质激光的产生必须选择合适的工作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或半导体。在这种介质中可以实现粒子数反转,以制造获得激光的必要条件。显然亚稳态能级的存在,对实现粒子数反转世非常有利的。现有工作介质近千种,可产生的激光波长包括从真空紫外道远红外,非常广泛。2、激励源为了使工作介质中出现粒子数反转,必须用一定的方法去激励原子体系,使处于上能级的粒子数增加。一般可以用气体放电的办法来利用具有动能的电子去激发介质原子,称为电激励;也可用脉冲光源来照射工作介质,称为光激励;还有热激励、化学激励等。各种激励方式被形象化地称为泵浦或抽运。为了不断得到激光输出,必须不断地“泵浦”以维持处于上能级的粒子数比下能级多。3、谐振腔有了合适的工作物质和激励源后,可实现粒子数反转,但这样产生的受激辐射强度很弱,无法实际应用。于是人们就想到了用光学谐振腔进行放大。所谓光学谐振腔,实际是在激光器两端,面对面装上两块反射率很高的镜。一块几乎全反射,一块光大部分反射、少量透射出去,以使激光可透过这块镜子而射出。被反射回到工作介质的光,继续诱发新的受激辐射,光被放大。因此,光在谐振腔中来回振荡,造成连锁反应,雪崩似的获得放大,产生强烈的激光,从部分反射镜子一端输出。下面以红宝石激光器为例来说明激光的形成。工作物质是一根红宝石棒。红宝石是掺入少许3价铬离子的三氧化二铝晶体。实际是掺入质量比约为的氧化铬。由于铬离子吸收白光中的绿光和蓝光,所以宝石呈粉红色。1960年梅曼发明的激光器所产用的红宝石是一根直径、长约8cm的圆棒。两端面是一对平行平面镜,一端镀上全反射膜,一端有10%的透射率,可让激光透出。红宝石激光器中,用高压氙灯作“泵浦”,利用氙灯所发出的强光激发铬离子到达激发态E3,被抽运到E3上的电子很快(~10-8s)通过无辐射跃迁到E2。E2是亚稳态能级,E2到E1的自发辐射几率很小,寿命长达10-3s,即允许粒子停留较长时间。于是,粒子就在E2上积聚起来,实现E2和E1两能级上的粒子数反转。从E2到E1受激发射的波长是的红色激光。由脉冲氙灯得到的是脉冲激光,每一个光脉冲的持续时间不到1ms,每个光脉冲能量在10J以上;也就是说,每个脉冲激光的功率可超过10kW的数量级。注意到上述铬离子从激发到发出激光的过程中涉及到三条能级,故称为三能级系统。由于在三能级系统中,下能级E1是基态,通常情况下积聚大量原子,所以要达到粒子数反转,要有相当强的激励才行。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注意到,激光器要工作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激光物质、光谐振器和泵浦源,其基本结构如图四所示。通过泵浦源将能量输入激光物质,使其实现粒子数反转,由自发辐射产生的微弱的光在激光物质中得以放大,由于激光物质两端放置了反射镜,有一部分符合条件的光就能够反馈回来再 参加激励,这时被激励的光就产生振荡,经过多次激励,从右端反射镜中投射出来的光就是单色性、方向性、相干性都很好的高亮度的激光。不同类型的激光器在发光物质、反射镜以及泵浦源等方面所用材料有所区别,下文提到的各种激光器也正是基于这些不同进行分类的。激光器的种类对激光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按工作介质的不同来分类,在可以分为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液体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1、固体激光器一般讲,固体激光器具有器件小、坚固、使用方便、输出功率大的特点。这种激光器的工作介质是在作为基质材料的晶体或玻璃中均匀掺入少量激活离子,除了前面介绍用红宝石和玻璃外,常用的还有钇铝石榴石(YAG)晶体中掺入三价钕离子的激光器,它发射1060nm的近红外激光。固体激光器一般连续功率可达100W以上,脉冲峰值功率可达109W。2、气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操作方便;工作介质均匀,光束质量好;以及能长时间较稳定地连续工作的有点。这也是目前品种最多、应用广泛的一类激光器,占有市场达60%左右。其中,氦-氖激光器是最常用的一种。3、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是以半导体材料作为工作介质的。目前较成熟的是砷化镓激光器,发射840nm的激光。另有掺铝的砷化镓、硫化铬硫化锌等激光器。激励方式有光泵浦、电激励等。这种激光器体积小、质量轻、寿命长、结构简单而坚固,特别适于在飞机、车辆、宇宙飞船上用。在70年代末期,由于光纤通讯和光盘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4、液体激光器常用的是染料激光器,采用有机染料为工作介质。大多数情况是把有机染料溶于溶剂中(乙醇、丙酮、水等)中使用,也有以蒸气状态工作的。利用不同染料可获得不同波长激光(在可见光范围)。染料激光器一般使用激光作泵浦源,例如常用的有氩离子激光器等。液体激光器工作原理比较复杂。输出波长连续可调,且覆盖面宽是它的优点,使它也得到广泛应用。激光简史和我国的激光技术自爱因斯坦1917年提出受激辐射概念后,足足经过了40年,直到1958年,美国两位微波领域的科学家汤斯()和肖洛()才打破了沉寂的局面,发表了著名论文《红外与光学激射器》,指出了受激辐射为主的发光的可能性,以及必要条件事实现“粒子数反转”。他们的论文史在光学领域工作的科学家马上兴奋起来,纷纷提出各种实现粒子数反转的实验方案,从此开辟了崭新的激光研究领域。同年苏联科学家巴索夫和普罗霍罗夫发表了《实现三能级粒子数反转和半导体激光器建议》论文,1959年9月汤斯又提出了制造红宝石激光器的建议……1960年5月15日加州休斯实验室的梅曼()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获得了波长为的激光。梅曼是利用红宝石进体做发光材料,用发光密度很高的脉冲氙灯做激发光源(如图所示),实际他的研究早在1957年就开始了,多年的努力终于活动了历史上第一束激光。1964年,汤斯、巴索夫和普罗霍夫由于对激光研究的贡献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于1961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成功。这台激光器在结构上比梅曼所设计的有了新的改进,尤其是在当时我国工业水平比美国低得多,研制条件十分困难,全靠研究人员自己设计、动手制造。在这以后,我国的激光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987年6月,1012W的大功率脉冲激光系统——神光装置,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成功,多年来为我国的激光聚变研究作出了很好的贡献。思考题:1、激光和我们生活中普通光有什么区别?2、请列举你生活中用到激光的地方。第二章 光学谐振腔本章主要讲授光学谐振腔的构成和作用;光学谐振腔的模式;光学谐振腔的几何分析方法和衍射理论分析方法;平行平面腔模的迭代解法;稳定球面镜共焦腔;一般稳定球面腔及等价共焦腔;非稳定谐振腔。重点:学会写一些光学系统的传播矩阵;能判断一个腔是否稳定;掌握实现多纵模、单纵模振荡的方法;选择单模的方法如FP法、复合腔法、并能给出相应的模间距;弄清开腔模建立过程。难点:孔阑传输线概念。一、光学谐振腔的构成最简单的光学谐振腔是在激活介质两端恰当地放置两个镀有高反射率的反射镜构成。常用的基本概念:光轴:光学谐振腔中间垂直与镜面的轴线孔径:光学谐振腔中起着限制光束大小、形状的元件,大多数情况下,孔径是激活物质的两个端面,但一些激光器中会另外放置元件以限制光束为理想的形状。二、光学谐振腔的种类谐振腔的开放程度,闭腔、开腔、气体波导腔开放式光学谐振腔(开腔)通常可以分为稳定腔、非稳定腔反射镜形状,球面腔与非球面腔,端面反射腔与分布反馈腔反射镜的多少,两镜腔与多镜腔,简单腔与复合腔三、光学谐振腔的作用提供光学正反馈作用 :使得振荡光束在腔内行进一次时,除了由腔内损耗和通过反射镜输出激光束等因素引起的光束能量减少外,还能保证有足够能量的光束在腔内多次往返经受激活介质的受激辐射放大而维持继续振荡。影响谐振腔的光学反馈作用的两个因素:组成腔的两个反射镜面的反射率;反射镜的几何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产生对振荡光束的控制作用:有效地控制腔内实际振荡的模式数目,获得单色性好、方向性强的相干光,可以直接控制激光束的横向分布特性、光斑大小、谐振频率及光束发散角,可以控制腔内光束的损耗,在增益一定的情况下能控制激光束的输出功率。四、光学谐振腔的模式(波型)1. 纵模-纵向的稳定场分布,激光器中出现的纵模数有两个因素决定,工作原子自发辐射的荧光线宽越大,可能出现的纵模数越多;激光器腔长越大,相邻纵模的频率间隔越小,同样的荧光谱线线宽内可以容纳的纵模数越多。2. 横模-横向X-Y面内的稳定场分布。横模(自再现模): 在腔反射镜面上经过一次往返传播后能“自再现”的稳定场分布。3. 激光模式的测量方法。横模的测量方法:在光路中放置一个光屏;拍照;小孔或刀口扫描方法获得激光束的强度分布,确定激光横模的分布形状。纵模的测量方法:法卜里-珀洛F-P扫描干涉仪测量,实验中利用球面扫描干涉仪。五、平行平面腔Fox-Li数值迭代法平行平面腔的优点是:光束方向性好,模体积大,容易获得单模模振荡,缺点是:谐振腔调整精度要求高,衍射损耗和几何损耗都比较大,其稳定性介于稳定腔与非稳定腔之间,不适用于小增益器件,在中等以上功率的激光器中仍普遍应用。谐振腔的迭代解法的思路:1. 假设在某一镜面上存在一个初始场分布,将它代入迭代公式,计算在腔内经第一次渡越而在第二个镜面上生成的场;2. 利用(1)所得到的代入迭代公式,计算在腔内经第二次渡越而在第一个镜上生成的场;3. 如此反复运算多次后,观察是否形成稳态场分布。对称矩形(方形镜)平行平面镜腔是指谐振腔镜面是平行的,并且在垂直与光轴方向上的尺度有限。条形镜平行平面腔是指镜面在某一方向上的尺度有限,而另一方向上的尺度是无限的。分析对称矩形、条形镜平行平面腔、圆形镜平行平面腔、平行平面腔的迭代解法。六、共焦腔与平行平面腔之不同1. 镜面上基模场的分布:平行平面腔基模分布在整个镜面上,呈偶对称性分布,镜面中心处振幅最大,向镜边缘振幅逐渐降低;共焦腔基模在镜面上的分布在厄米-高斯近似下,与镜的横向几何尺寸无关,仅由腔长决定;一般共焦腔模集中在镜面中心附近;2. 相位分布平行平面腔的反射镜不是等相面;而共焦腔的反射镜为等相面;3. 单程损耗平行平面腔衍射损耗远高于共焦腔的衍射损耗;4. 单程相移与谐振频率平行平面腔中横模阶次m、n的变化引起的频率改变远远小于纵模阶次q的改变对谐振频率的改变;在共焦腔中, m、n的变化或q的改变对谐振频率的影响具有相同的数量级。七、圆形镜对称共焦腔镜面模的振幅和相位分布基模在镜面上的振幅分布是高斯型的,整个镜面上没有节线在镜面中心处(r=0) 处,振幅最大。基模在镜面上的光斑半径(当基模振幅下降到中心值的1/e处与镜面中心的距离):对于高阶模,在沿辐角方向有节线,数目为p;沿半径方向有节圆,节圆数为l;p、l增加,模的光斑半径增大,并且光斑半径随着l的增大比随着 p增大来的更快;高阶模的光斑半径:振幅降低至最外面的极大值的1/e处的点与镜面中心的距离;圆形共焦镜面本身也是等相位面。八、一般稳定球面镜腔一般球面镜腔:由两个曲率半径不同的球面镜按照任意间距组成的腔一般稳定球面镜腔的模式理论:可以从光腔的衍射积分方程出发严格建立,以共焦腔的模式理论为基础,等价共焦腔的方法。一般稳定球面腔与共焦腔的等价性:根据共焦腔模式理论,任何一个共焦腔与无穷多个稳定球面腔等价;而任何一个稳定球面镜腔唯一地等价于一个共焦腔。一般稳定球面腔与共焦腔的等价性:指它们具有相同的行波场。九、非稳定谐振腔非稳定腔的优点:1. 大的可控模体积,通过扩大反射镜的尺寸,扩大模的横向尺寸;2. 可控的衍射耦合输出,输出耦合率与腔的几何参数g有关;3. 容易鉴别和控制横模;4. 易于得到单端输出和准直的平行光束。非稳定腔的缺点:1. 输出光束截面呈环状;2.光束强度分布是不均匀的,显示出某种衍射环。十、选模技术激光的优点在于它具有良好的单色性、方向性和相干性。理想的激光器输出光束应该只有一个模式,但是对于实际的激光器,如果不采取模式选择,它们的工作状态往往是多模的。含有高阶模式横模的激光束光强分布不均匀,光束发散角大。含有多纵模及多横模的激光器单色性及相干性差。在激光准直、激光加工、非线性光学、激光远程测距等领域都需要基横模激光束。在精密干涉测量,光通讯及大面积全息照相等应用中更要求激光是单横模和单纵模光束。因此,设计和改进激光器的谐振腔以获得单模输出是一个重要课题。横模的选择:在稳定腔中,基模的衍射损耗最小,随着横模阶次的增高,衍射损耗将迅速增加。谐振腔中不同的横模具有不同的衍射损耗是横模选择的物理基础。为了提高模式的鉴别能力,应该尽量增大高阶模式和基模的衍射损耗比,同时,还应该尽量增大衍射损耗在总损耗中占有的比例;衍射损耗的大小及模鉴别能力的值与谐振腔的腔型及菲涅耳系数有关。纵模的选择:一般的谐振腔中,不同的纵模具有相同的损耗,因而进行模式鉴别和选择时应可以利用不同纵模的不同增益。同时,也可以引入人为的损耗差。腔内插入F-P标准具法:调整F-P标准具的参数,使得在增益线宽 范围内,只有一个透射峰,同时在一个透射峰谱线宽度范围内只有一个模式起振,则可以实现单纵模工作。即选模条件为:1. 选择合适的标准具光学长度,使标准具的自由光谱范围与激光器的增益线宽相当。使在增益线宽内,避免存在两个或多个标准具的透过峰。2. 选择合适的标准具界面反射率,使得被选纵模的相邻纵模由于透过率低,损耗大而被抑制。光学谐振腔的种类及功能作者:opticsky 日期:2006-09-16字体大小: 小 中 大光学谐振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光学反射镜面组成、能提供光学正反馈作用的光学装置。两个反射镜可以是平面镜或球面镜,置于激光工作物质两端。两块反射镜之间的距离为腔长。其中一个镜面反射率接近100%,称为全反镜;另一个镜面反射率稍低些,激光由此镜输出,故称输出镜。两者有时也分别称为高反镜和低反镜。种类 按组成谐振腔的两块反射镜的形状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可将光学谐振腔区分为:平行平面腔,平凹腔,对称凹面腔,凸面腔等。平凹腔中如果凹面镜的焦点正好落在平面镜上,则称为半共焦腔;如果凹面镜的球心落在平面镜上,便构成半共心腔。对称凹面腔中两块反射球面镜的曲率半径相同。如果反射镜焦点都位于腔的中点,便称为对称共焦腔。如果两球面镜的球心在腔的中心,称为共心腔。如果光束在腔内传播任意长时间而不会逸出腔外,则称该腔为稳定腔,否则称为不稳定腔。上述列举的谐振腔都属稳定腔。用两块凸面镜组成的谐振腔为不稳定腔。平凹腔中如腔长太长,使凹球面的球心落在腔内,则腔中除沿光轴的光线外,其它方向光束经多次反射后必然会逸出腔外,故也为不稳定腔。对称凹面腔中,如腔长太长,使两球面球心分别落在腔中心点靠近自身一侧,也是一种不稳定腔。稳定腔 光学谐振腔中任一束傍轴光束离光轴的距离,如果在它来回反射过程中不会无限增加,则这种腔必定是稳定腔。若用L代表腔长,R1、R2分别为两球面反射镜的曲率半径,则稳定腔应满足如下条件:从第一个不等式看,只有R1、R2同时大于腔长或同时小于腔长时,才能形成稳定腔。从第二个不等式看,R1和R2必须比腔长小,也不能小得太多。

激光加工就是利用其所具有的输出光线的高指向性和高能量,进行微小孔及狭缝等的精密加工、切割、微细焊接等。下面是我整理了激光加工技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谈机械制造激光加工技术

摘要:激光加工就是利用其所具有的输出光线的高指向性和高能量,进行微小孔及狭缝等的精密加工、切割、微细焊接等。激光有固体激光、液体激光和气体激光等。目前,作为加工用的以固体激光为最好。

关键词:机械 制造 激光 加工 技术

激光是通过入射光子使亚稳态高能级的原子、离子或分子跃迁到低能级受激幅射(不是自发幅射)时发出的光,也可解释为“光受激幅射后发射加强”。它是由于受激发射的发光放大现象。激光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能量高度集中等特性,因此在军事、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很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激光加工就是利用其所具有的输出光线的高指向性和高能量,进行微小孔及狭缝等的精密加工、切割、微细焊接等。激光有固体激光、液体激光和气体激光等。目前,作为加工用的以固体激光为最好。

激光加工具有以下特点:激光加工不需要加工工具,所以不存在工具损耗问题,很适宜自动化连续操作,可以在大气中进行。功率密度高,几乎能加工所有的材料,如果是透明材料(如玻璃),只要采取一些色化和打毛 措施 ,仍可加工。加工速度快,效率高,热影响区小。因不需要工具,又能聚焦成极细的光束,所以能加工深而小的微孔和窄缝(直径可小至几微米,深径比可达10以上),适合于精微加工。可通过透明材料(如玻璃)对工件进行加工。

1、激光器

气体激光器

通常用二氧化碳激光器。

二氧化碳激光器的激光管内充有二氧化碳,同时加进一些辅助气体,这些辅助气体有助于提高激光器输出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是目前气体激光器中连续输出功率最大、能量转换效率最高的一种激光器,能以大功率连续输出波长的激光,而且方向性、单色性及相干性好,能聚焦成很小的光斑。缺点是设备体积大,输出瞬时功率小,而且是看不见的红外光,调整光束位置不方便。

固体激光器

包括红宝石激光器、钇铝石榴石激光器、钕玻璃(掺钕的盐酸玻璃)激光器等。固体激光器的特点是体轵小,输出能量大,可以打较大较深的孔;但其能量转换效率低,制造较难,成本高。而二氧化碳激光器则具有造价低,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打孔质量好等优点;不足是体积大,占地面积大。

2、影响激光加工的因素

激光主要用于各种材料的小孔、窄缝等微型加工,虽然也有生产率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但主要是加工精度问题,如孔和窄缝大小、深度和几何形状等。因工艺对象的最小尺寸只有几十微米,所以加工误差一般为微米级。为此,除保证光学系统和机械方面精度外,还有光的特殊影响。

输出功率与照射时间

激光输出功率大,照射时间长,工件所获得能量大。当焦点位置一定时,激光能量越大, 加工孔就大而深,锥度小。照射时间一般为几分之一至几毫秒。激光能量一定时,照射时间太长会使热量传散到非加工区;时间太短则因能量密度过大,蚀除物的高温气体喷出,也会使激光使用效率降低。

焦距与发散角

发散角小的激光束,经短焦距的聚焦物镜以后,在焦面上可以获得更小的光斑及更高的功率密度。光斑直径小,打的孔也小,且由于功率密度大,打出的孔不仅深,而且锥度小。

焦点位置

焦点位置低,透过工件表面的光斑面积大,不仅会产生喇叭口,而且因能量密度减小而影响加工深度。焦点位置太高,同样,工作表面尖斑大,进入工件后越来越大,甚至无法继续加工。激光的实际焦点在工件表面或略低于工件表面为宜。

光斑内的能量分布

激光束经聚焦后,在焦面上的光点实际上是一个直径为d的光斑,光斑内能量分布不均。中心点的光强最大,离开中心点迅速减弱,能量以焦点为轴心对称分布,这种光束加工出来的孔是正圆形的。若激光束能量分布不对称,打出的孔也不对称。

激光的多次照射

激光照射一次,加工孔的深度大约是孔径的五倍左右,且锥度较大。激光多次照射,深度将大大增加,锥度减小,孔径几乎不变。但是,孔加工到一定深度后,由于孔内壁的反射、透射以及激光的散射或吸收及抛出力减小,排屑困难等原因,使孔前端的能量密度不断减小,加工量逐渐减少,以致不能继续加工。

第一次照射后打出一个不太深而且带锥度的孔;第二次照射后,聚焦光在第一次照射所打的孔内发散,由于光管效应,发散的光在孔壁上反射的下深入孔内,因此第二次照射后所打出的孔是原来孔形的延伸,孔径基本上不变。多次照射的焦点位置固定在工件表面,不向下移动。

工件材料

各种工件材料的吸收光谱不同,经透镜聚焦到工件上的激光能量不可能全部被吸收,有相当一部分能量被反射或透射散失,吸收效率与工件材料吸收光谱及激光波长有关。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工件材料的性能(吸收光谱)选择激光器。对于高反射和透射率的工件表面应作打毛或黑化处理,增大对激光的吸收效率。

3、激光加工的应用

激光打孔

利用激光打微型小孔,目前已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和柴油机的燃料喷嘴加工、化学纤维喷丝头打孔、钟表及仪表的宝石轴承打孔、金刚石拉丝模加工等方面。

激光打孔不需要工具,适合于自动化连续打孔。采用超声调制的激光打孔,是把超声振动的作用与激光加工复合起来。把激光谐振腔的全反射镜安装在超声换能器变幅杆的端面上作超声振动,使输出的激光尖锋波形由不规则变为较平坦排列,调制成多个尖锋激光脉冲。由此可以增加打孔深度,改善孔壁粗糙度和提高打孔效率。

激光切割

激光切割具有如下特点:(1)可以用来切割各种高硬度、高熔点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2)切缝窄,可以节省贵重材料(如半导体材料等)。(3)速度快,成品率高,质量好。目前,激光切割已成功应用于半导体材料、钛板、石英、陶瓷等材料的切割加工中。

激光焊接激光焊接与激光打孔的原理稍有不同

焊接时不需要那么髙的能量密度,使工件材料气化、蚀除,只需将工件加工区烧熔粘合在一起。因此,激光焊接所需的能量密度较低,通常可用减小激光输出功率来实现。

脉冲输出的红宝石激光器和钕玻璃激光器适合于点焊;而连续输出的二氧化碳激光器和YAG激光器适合于缝焊。

激光焊接过程迅速,被焊材料不氧化,热影响区小,适合于热敏感元件焊接。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工业大学.机床夹具设计(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刘文剑等.夹具工程师手册.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李庆寿.机床夹具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

[4]孔巴德.机床夹具图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激光加工技术论文

稀土掺杂氟化物多波长红外显示材料的研究摘 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稀土发光原理、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大致发展史、红外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应用以及当前研究现状。以PbF2为基质材料,ErF3为激活剂,YbF3为敏化剂,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PbF2: Er,Yb上转换发光材料。重点讨论了制备过程中,制备工艺中的烧结时间、烧结温度对红外激光显示材料发光效果的影响。研究了Er3+/Yb3+发光系统在1064nm激光激发下的荧光光谱和上转换发光的性质。实验表明,在1064nm激光激发下,材料可以发射出绿色和红色荧光,是一种新型的红外激光显示材料。关键字:1064nm 上转换 红外激光显示 Er3+/Yb3+AbstractThis paper simply described the rare earth luminescence mechanism, the development of up-conversion materi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were systematically explaine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infrared up-conversion luminescence is also presented. PbF2 as matrix, ErY3 as activator and YbF3 as sensitizer were adopted to synthesize PbF2: Er,Yb up-conversion material with high temperature solid-phase reaction. A great emphasize was paid on the factors that effect on the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infrared laser displayed materials such as sinter temperature, time of sinter. The luminescence system of Er3+/Yb3+, their fluorescence spectrum and their character of up-conversion with 1064nm LD as an excitation source were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at intense green and wed up-conversion emissions were observed under 1064nm LD excitation, which is a new type of infrared laser displayed Words: 1064nm Up-conversion Infrared laser displayed materials Er3+/Yb3+目 录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 稀土元素的光谱理论简介 稀土元素简介 稀土离子能级 晶体场理论 基质晶格的影响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发展概况 上转换发光的基本理论 激发态吸收 光子雪崩上转换 能量传递上转换 敏化机制与掺杂方式 敏化机制 掺杂方式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应用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8第二章 红外激光显示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红外激光显示材料的合成 实验药品 实验仪器 样品的制备 红外激光显示材料的表征 XRD 荧光光谱 12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基质材料的确定 助熔剂的选择 烧结时间的确定 烧结温度的确定 掺杂浓度的确定 17结 论 21参考文献 22致 谢 23第一章 绪论 稀土元素的光谱理论简介 稀土元素简介稀土元素是指周期表中IIIB族,原子序数为21的钪(Sc):39的钇(Y)和原子序数57至71的镧系中的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共17个元素[1]。稀土元素的原子具有未充满的受到外界屏蔽的4f和5d电子组态,因此具有丰富的电子能级和长寿命激发态,能级跃迁通道多达20余万个,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辐射吸收和发射。稀土化合物发光是基于它们的4f电子在f-f组态之内或f-d组态之间的跃迁。稀土发光材料具有许多优点:(1)与一般元素相比,稀土元素4f电子层构型的特点,使其化合物具有多种荧光特性;(2)稀土元素由于4f电子处于内存轨道,受外层s和P轨道的有效屏蔽,很难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4f能级差极小,f-f跃迁呈现尖锐的线状光谱,发光的色纯度高;(3)荧光寿命跨越从纳秒到毫秒6个数量级;(4)吸收激发能量的能力强,转换效率高;(5)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可承受大功率的电子束、高能辐射和强紫外光的作用。稀土离子能级稀土离子具有4f电子壳层,但在原子和自由离子的状态由于宇称禁戒,不能发生f-f电子跃迁[3&7]。在固体中由于奇次晶场项的作用宇称禁戒被解除,可以产生f-f跃迁,4f轨道的主量子数是4,轨道量子数是3,比其他的s,p,d轨道量子数都大,能级较多。除f-f跃迁外,还有4f-5d,4f-6s,4f-6p电子跃迁。由于5d,6s,6p能级处于更高的能级位置,所以跃迁波长较短,除个别离子外,大多数都在真空紫外区域。由于4f壳层受到5s2,5p6壳层的屏蔽作用,对外场作用的反应不敏感,所以在固体中其能级和光谱都具有原子状态特征。因此,f-f跃迁的光谱为锐线,4f壳层到其他组态的跃迁是带状光谱,因为其他组态是外壳层,受环境影响较大。稀土离子在化合物中一般出现三价状态,在可见和红外光区观察的光谱大都属于4fN组态内的跃迁,在给定组态后确定光谱项的一般方法是利用角动量耦合和泡利原理选出合理的光谱项,但这种方法在电子数多,量子数大时,相当麻烦且容易出错。所以,对稀土离子不太适合。利用群论方法,采用U7>R7>G2>R3群链的分支规则可以方便地给出4fN组态的全部正确的光谱项,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光谱项的总轨道角动量的量子数的数目,如S,P,D,F,G,H,I,K,L,M,N,O,Q……分别表示总轨道角动量的量子数为0,1,2,3,4,5,6,7,8,9,10,11,12,……,25+l表示光谱项的多重性,S是总自旋量子数。在光谱学中,用符号2S+1L表示光谱项。 晶体场理论晶体场理论认为,当稀土离子掺入到晶体中,受到周围晶格离子的影响时,其能级不同自由离子的情况。这个影响主要来自周围离子产生的静电场,通常称为晶体场[2]。晶体场使离子的能级劈裂和跃迁几率发生变化。稀土离子在固体中形成典型的分立发光中心。在分立发光中心中,参与发光跃迁的电子是形成中心离子本身的电子,电子的跃迁发生在离子本身的能级之间。中心的发光性质主要取决于离子本身,而基质晶格的影响是次要的。稀土离子的4f电子能量比5s,5p轨道高,但是5s,5p轨道在4f轨道的外面,因而5s,5p轨道上的电子对晶体场起屏蔽作用,使4f电子受到晶体场的影响大大减小。稀土离子4f电子受到晶体场的作用远远小于电子之间的库仑作用,也远远小于4f电子的自旋—轨道作用。考虑到电子之间的库仑作用和自旋—轨道作用,4f电子能级用2J+I LJ表示。晶体场将使具有总角动量量子数J的能级分裂,分裂的形式和大小取决于晶体场的强度和对称性。稀土离子4f能级的这种分裂,对周围环境(配位情况、晶场强度、对称性)非常敏感,可作为探针来研究晶体、非晶态材料、有机分子和生物分子中稀土离子所在局部环境的结构,且2J+I LJ能级重心在不同的晶体中大致相同,稀土离子4f电子发光有特征性,因而很容易根据谱线位置辨认是什么稀土离子在发光。 基质晶格的影响基质晶格对f→d跃迁的光谱位置有着强烈的影响,另外其对f→f跃迁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1)可改变三价稀土离子在晶体场所处位置的对称性,使不同跃迁的谱强度发生明显的变化;(2)可影响某些能级的分裂;(3)某些基质的阴离子团可吸收激发能量并传递给稀土离子而使其发光,即基质中的阴离子团起敏化中心的作用。特别是阴离子团的中心离子(Me)和介于中间的氧离子O2-以及取代基质中阳离子位置的稀土离子(RE)形成一直线,即Me-O-RE接近180°时,基质阴离子团对稀土离子的能量传递最有效。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发展概况发光是物体内部以某种方式吸收的能量转换为光辐射的过程。发光学的内容包括物体发光的条件、过程和规律,发光材料与器件的设计原理、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等基本物理现象。发光物理及其材料科学在信息、能源、材料、航天航空、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必将促进光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这对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以及国家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三价镧系稀土离子具有极丰富的电子能谱,因为稀土元素原子的电子构型中存在4f轨道,为多种能级跃迁创造了条件,在适当波长的激光的激发下可以产生众多的激光谱线,可从红外光谱区扩展到紫外光谱区。因此,稀土离子发光研究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60年代末,Auzel在钨酸镱钠玻璃中意外发现,当基质材料中掺入Yb3+离子时,Er3+、Ho3+和Tm3+稀土离子在红外光激发下可发出可见光,并提出了“上转换发光”的观点[5&4]。所谓的上转换材料就是指受到光激发时,可以发射比激发波长短的荧光的材料。其特点是激发光光子能量低于发射光子的能量,这是违反Stokes定律的。因此上转换发光又称为“反Stokes发光”。从七十年代开始,上转换的研究转移到单频激光上转换。到了八十年代由于半导体激光器泵浦源的发展及开发可见光激光器的需求,使其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和激光材料的进一步发展,频率上转换在紧凑型可见激光器、光纤放大器等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更激起广大科学工作者的兴趣,把上转换发光的研究推向高潮,并取得了突破性实用化的进展。随着频率上转换材料研究的深入和激光技术的发展,人们在考虑拓宽其应用领域和将已有的研究成果转换成高科技产品。1996年在CLEO会议上,Downing与Macfarlanc等人合作提出了三色三维显示方法,双频上转换三维立体显示被评为1996年物理学最新成就之一,这种显示方法不仅可以再现各种实物的立体图像,而且可以随心所欲的显示各类经计算机处理的高速动态立体图像,具有全固化、实物化、高分辨、可靠性高、运行速度快等优点[15]。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另一项很有意义的应用就是荧光防伪或安全识别,这是一个应用前景极其广阔的新兴研究方向。由于在一种红外光激发下,发出多条可见光谱线且各条谱线的相对强度比较灵敏地依赖于上转换材料的基质材料与材料的制作工艺,因而仿造难、保密强、防伪效果非常可靠。目前,研究的稀土离子主要集中在Nd3+,Er3+,Ho3+,Tm3+和Pr3+等三价阳离子。Yb3+离子由于其特有的能级特性,是一种最常用的敏化离子。一般来说,要制备高效的上转换材料,首先要寻找合适的基质材料,当前研究的上转换材料多达上百种,有玻璃、陶瓷、多晶粉末和单晶。其化合物可分为:(1)氟化物;(2)氧化物;(3)卤氧化物;(4)硫氧化物;(5)硫化物等。迄今为止,上转换发光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人们已在氟化物玻璃、氟氧化物玻璃及多种晶体中得到了不同掺杂稀土离子的蓝绿上转换荧光。 上转换发光的基本理论通过多光子机制把长波辐射转换成短波辐射称为上转换,其特点是吸收光子的能量低于发射光子的能量[2&8]。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是基于稀土离子4f电子能级间的跃迁产生的。由于4f外壳层电子对4f电子的屏蔽作用,使得4f电子态间的跃迁受基质的影响很小,每种稀土离子都有其确定的能级位置,不同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过程不同。目前可以把上转过程归结于三种形式:激发态吸收、光子雪崩和能量传递上转换。激发态吸收激发态吸收(Excited Stated Absorption简写为ESA)是上转换发光中的最基本过程,如图1-1所示。首先,发光中心处于基态能级E0的电子吸收一个ω1的光子,跃迁到中间亚稳态E1上,E1上的电子又吸收一个ω2光子,跃迁到高能级E2上,当处于能级E2上的电子向基态跃迁时,就发射一个高能光子。图1-1 上转换的激发态吸收过程 光子雪崩上转换光子雪崩上转换发光于1979年在LaCl3∶Pr3+材料中首次发现。1997年,N. Rakov等报道了在掺Er3+氟化物玻璃中也出现了雪崩上转换。由于它可以作为上转换激光器的激发机制,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的注意。“光子雪崩”过程是激发态吸收和能量传输相结合的过程,如图1-2所示,一个四能级系统,Mo、M1、M2分别为基态和中间亚稳态,E为发射光子的高能级。激发光对应于M1→E的共振吸收。虽然激发光光子能量同基态吸收不共振,但总会有少量的基态电子被激发到E与M2之间,而后弛豫到M2上。M2上的电子和其他离子的基态电子发生能量传输I,产生两个位于M1的电子。一个M1的电子在吸收一个ω1的光子后激发到高能级E。而E能级的电子又与其他离子的基态相互作用,产生能量传输II,则产生三个为位于M1的电子,如此循环,E能级上的电子数量像雪崩一样急剧地增加。当E能级的电子向基态跃迁时,就发出能量为ω的高能光子。此过程就为上转换的“光子雪崩”过程。图1-2 光子雪崩上转换能量传递上转换能量转移(Energy Transfer,简写成ET)是两个能量相近的激发态离子通过非辐射过程藕合,一个回到低能态,把能量转移给另一个离子,使之跃迁到更高的能态。图1-3列出了发生能量传递的几种可能途径:(a)是最普通的一种能量传递方式,处于激发态的施主离子把能量传给处于激发态的受主离子,使受主离子跃迁到更高的激发态去;(b)过程称为多步连续能量传递,在这一过程中,只有施主离子可以吸收入射光子的能量,处于激发态的施主离子与处于基态的受主离子间通过第一步能量传递,把受主离子跃迁到中间态,然后再通过第二步能量传递把受主离子激发到更高的激发态;(c)过程可命名为交叉弛豫能量传递(Cross Relaxation Up-conversion,简称CR),这种能量传递通常发生在相同离子间,在这个过程中,两个相同的离子通过能量传递,使一个离子跃迁到更高的激发态,而另一个离子弛豫到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上去;(d)过程为合作发光过程的原理图,两个激发态的稀土离子不通过第三个离子的参与而直接发光,他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是没有与发射光子能量匹配的能级,这是一种奇特的上转换发光现象;(e)过程为合作敏化上转换,两个处于激发态的稀土离子同时跃迁到基态,而使受主离子跃迁到较高的能态。(a)普通能量传递 (b)多步连续能量传递(c)交叉弛豫能量传递 (d)合作发光能量传递(e)合作敏化上转换能量传递图1-3 几种能量传递过程的示意图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都是多光子过程,在多光子过程中,激发光的强度与上转换荧光的强度有如下关系:Itamin ∝ Iexcitationn其中Itamin表示上转换荧光强度,Iexcitation表示激发光强度,在双对数坐标下,上转换荧光的强度与激发光的强度的曲线为一直线,其斜率即为上转换过程所需的光子数n,这个关系是确定上转换过程是几光子过程的有效方法。 敏化机制与掺杂方式 敏化机制通过敏化作用提高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效率是常用的一种方法[9]。其实质是敏化离子吸收激发能并把能量传递给激活离子,实现激活离子高能级的粒子数布居,从而提高激活离子的转换效率,这个过程可以表述如下:Dexc+A→D+AexcD表示施主离子,A是受主离子,下标“exc”表示该离子处于激发态。Yb3+离子由于特有的能级结构,是最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敏化离子。(1)直接上转换敏化对与稀土激活中心(如Er3+,Tm3+,Ho3+)和敏化中心Yb3+共掺的发光材料,由于Yb3+的2F5/2能级在910-1000nm均有较强吸收,吸收波长与高功率红外半导体激光器的波长相匹配。若用激光直接激发敏化中心Yb3+,通过Yb3+离子对激活中心的多步能量传递,可再将稀土激活中心激发至高能级而产生上转换荧光,这类过程会导致上转换荧光明显增强,称之为直接上转换敏化。图1-4以Yb3+/Tm3+共掺杂为例给出了该激发过程的示意图。图1-4 直接上转换敏化(2)间接上转换敏化由于Yb3+离子对910-1000 nm间泵浦激光吸收很大,泵浦激光的穿透深度非常小,因此虽然在表面的直接上转换敏化能极大的提高上转换效率,但它却无法应用到上转换光纤系统中。针对这种情况,国际上与1995-1996年首次提出了“间接上转换敏化”方法[7]。间接上转换敏化的模型首先在Tm3+/Yb3+双掺杂体系中提出的:当激活中心为Tm3+时,如果激发波长与Tm3+的3H6→3H4吸收共振,激活中心Tm3+就被激发至3H4能级,随后处于3H4能级的Tm3+离子与位于2F5/2能级的Yb3+离子发生能量传递,使Yb3+离子的2F5/2能级上有一定的粒子数布居。然后处于激发态2F5/2的Yb3+离子再与Tm3+进行能量传递,实现Tm3+的1G4能级的粒子数布居,这样就通过Tm3+→Yb3+→Tm3+献的能量过程间接地把Tm3+离子激发到了更高能级1G4。从而导致了Tm3+离子的蓝色上转换荧光。图1-5给出了间接上转换敏化的示意图。考虑到稀土离子的敏化作用与前述的上转换机理,在实现上转换发光的掺杂方式通常要考虑如下几点:(1)敏化离子在激发波长处有较大的吸收截面和较高的掺杂浓度;(2)敏化离子与激活离子之间有较大的能量传递几率;(3)激活离子中间能级有较长的寿命。图1-5 间接上转换敏化 掺杂方式表1-1给出了当前研究比较多的掺杂体系,表中同时列出了某一掺杂体系对应的激发波长、基质材料、敏化机制等。表1-1 常见的掺杂体系稀土离子组合 激发波长 基质材料 敏化机制单掺杂 Er3+ 980nm ZrO2纳米晶体 —Nd3+ 576nm ZnO–SiO2–B2O3 —Tm3+ 660nm AlF3/CaF2/BaF2/YF3 —双掺杂 Yb3+:Er3+ 980nm Ca3Al2Ge3O12玻璃 直接敏化Yb3+:Ho3+ 980nm YVO4 直接敏化Yb3+:Tm3+ 800nm 氟氧化物玻璃 间接敏化Yb3+:Tb3+ 1064nm 硅sol–gel玻璃 合作敏化Yb3+:Eu3+ 973nm 硅sol–gel玻璃 合作敏化Yb3+:Pr3+ 1064nm LnF3/ZnF2/SrF2 BaF2/GaF2/NaF 直接敏化Nd3+:Pr3+ 796nm ZrF4基玻璃 直接敏化三掺杂 Yb3+: Nd3+ :Tm3+ 800nm ZrF4基玻璃 间接敏化Yb3+: Nd3+ :Ho3+ 800nm ZrF4基玻璃 间接敏化Yb3+: Er3+ :Tm3+ 980nm PbF2:CdF2玻璃 直接敏化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应用稀土掺杂的基质材料在波长较长的红外光激发下,可发出波长较短的红、绿、蓝、紫等可见光。通常情况下,上转换可见光包含多个波带,每个波带有多条光谱线,这些谱线的不同强度组合可合成不同颜色的可见光[7]。掺杂离子、基质材料、样品制备条件的改变,都会引起各荧光带的相对强度变化,不同样品具有独特的谱线强度分布与色比关系(我们定义上转换荧光光谱中各荧光波段中的峰值相对强度比称为色比,通常以某以一波段的峰值强度为标准)。因而上转换发光材料可应用到荧光防伪或安全识别上来。上转换发光材料在荧光防伪或安全识别应用上的一个研究重点是制备上转换效率高,具有特色的防伪材料,实现上转换荧光防伪材料能够以配比控制色比;也就是通过调整稀土离子种类、浓度以及基质材料的种类、结构和配比,达到控制色比关系。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Nd:YAG激光器发出1064nm的激光,在激光打孔、激光焊接、激光核聚变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最常用的激光波段。然而,由于人眼对1064nm的红外光不可见,因此,需要采用对1064nm激光响应的红外激光显示材料制备的显示卡进行调准和校正。本论文采用氟化物作为基质,掺杂稀土离子,通过配方和工艺研究,制备对1064nm响应的红外激光显示材料。研究组分配比、烧结温度、气氛和时间等对粉体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和荧光光谱分析等测试手段对粉体进行表征。确定最佳烧结温度、组分配比,最终获得对1064nm具有优异红外转换性能的红外激光显示材料。第二章 红外激光显示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经过多年研究,红外响应发光材料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已实现了氟化物玻璃、氟氧化物玻璃、及多种晶体中不同稀土离子掺杂的蓝绿上转换荧光。然而上转换荧光的效率距离实际实用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蓝光,其效率更低。因此,寻找新的红外激光显示材料仍在研究之中,本文主要研究对1064nm响应的发光材料。本章研究了双掺杂Er3+/Yb3+不同基质材料的蓝绿上转换荧光,得到了发光效果较好的稀土掺杂氟化物的红外激光显示材料,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 红外激光显示材料的合成 实验药品(1)合成材料所用的化学试剂主要有:LaF3,BaF2,Na2SiF6,NaF,氢氟酸,浓硝酸等。稀土化合物为Er2O3、Yb2O3,纯度在4N以上。(2)ErF3、YbF3的配制制备Yb3+/Er3+共掺氟化物的红外激光显示材料使用的ErF3,YbF3是在实验室合成的。实验采用稀土氧化物,称取适量的Er2O3,Yb2O3放在烧杯1和烧杯2中,滴加稍微过量的硝酸(浓度约为8mol/L),置于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上搅拌,直至烧杯1中出现粉红色溶液、烧杯2中出现无色溶液停止。其化学反应如下:Er2O3+6HNO3→2Er(NO3)3+3H2OYb2O3+6HNO3→2Yb(NO3)3+3H2O再往烧杯1和烧杯2中分别都加入氢氟酸,烧杯1中生成粉红色ErF3沉淀,烧杯2中生成白色絮状YbF3沉淀,其化学反应如下:Er(NO3)3+3HF→ErF3↓+3HNO3Yb(NO3)3+3HF→YbF3↓+3HNO3生成的ErF3、YbF3沉淀使用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进行分离,并多次使用蒸馏水进行洗涤,将从溶液中分离得到的沉淀倒入烧杯放入电热恒温干燥箱,在100℃条件下保温12小时,得到了实验所需的ErF3、YbF3,装入广口瓶中备用。 实验仪器SH23-2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上海梅颖浦仪器仪表制造有限公司)PL 203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一托多利仪器上海有限公司)202-0AB型电热恒温干燥箱(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SHB-111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WGY-1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天津市港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DXJ-2000型晶体分析仪(丹东方圆仪器有限公司)1064nm半导体激光器(长春新产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4-13型箱式电阻炉(沈阳市节能电炉厂) 样品的制备(1)实验方法本实验样品制备方法是:以稀土化合物YbF3、ErF3,基质氟化物为原料,引入适量的助熔剂,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红外激光显示材料。高温固相法是将高纯度的发光基质和激活剂、辅助激活剂以及助熔剂一起,经微粉化后机械混合均匀,在较高温下进行固相反应,冷却后粉碎、筛分即得到样品[8]。这种固体原料混合物以固态形式直接参与反应的固相反应法是制备多晶粉末红外激光显示材料最为广泛使用的方法。在室温下固体一般并不相互反应,高温固相反应的过程分为产物成核和生长两部分,晶核的生成一般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在成核过程中,原料的晶格结构和原子排列必须作出很大调整,甚至重新排列。显然,这种调整和重排要消耗很多能量。因而,固相反应只能在高温下发生,而且一般情况下反应速度很慢。根据Wagner反应机理可知,影响固体反应速度的三种重要因素有:①反应固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及其表面积;②产物相的成核速度;③离子通过各物相特别是通过产物相时的扩散速度。而任何固体的表面积均随其颗粒度的减小而急剧增加,因此,在固态反应中,将反应物充分研磨是非常必要的[6]。而同时由于在反应过程中在不同反应物与产物相之间的不同界面处可能形成的物相组成是不同的,因此可能导致产物组成的不均匀,所以固态反应需要进行多次研磨以使产物组成均匀。另外,如果体系存在气相和液相,往往能够帮助物质输运,在固相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固相反应法制备发光材料时往往加入适量助熔剂。在有助熔剂存在的情况下,高温固相反应的传质过程可通过蒸发-凝聚、扩散和粘滞流动等多种机制进行。(2)实验步骤根据配方中各组分的摩尔百分含量(表3-1,表3-2,表3-3中给出了实验所需主要样品的成分与掺杂稀土离子浓度),准确计算各试剂的质量,使用电子天平精确称量后,把原料置于玛瑙研钵中研磨均匀后装入陶瓷坩埚中(粉体敦实后大概占坩埚体积的1/3),再放入电阻炉中保温一段时间。冷却之后即得到了实验所述的红外激光显示材料样品。图2-1为实验流程图:图2-1 实验流程图 红外激光显示材料的表征 XRDX射线衍射分析是当今研究晶体精细结构、物相分析、晶粒集合和取向等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0&9]。通常采用粉末状晶体或多晶体为试样的X射线衍射分析被称为粉末法X射线衍射分析。1967年,Hugo 鉴于计算机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在粉末中子衍射结构分析中,提出了全粉末衍射图最小二乘拟合结构修正法。1977年,Malmros等人把这个方法引入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中,从此Rietveld分析法的研究开始迅速发展起来[16&10]。本实验采用丹东方圆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DXJ-2000型晶体分析仪对粉末样品进行数据采集,主要测试参数为:Cu靶Kα线,管压45kV,管流35Ma,狭缝DSlmm、.、SS1 mm,扫描速度10度/min(普通扫描)、度/min(步进扫描),通过测试明确所制备的材料是否形成特定晶体结构的晶相,也可以简单判断随着掺杂量的增加,是否在基质中有第二相形成或者掺杂的物质同基质一起形成固溶体。

粉末衍射图写进毕业论文

第一步,你先去把氢氧化钙,硝酸铵,Ca(PO4)3(OH)的标准PDF卡片找出来,标出那三种物质的晶系,晶格常数等信息,PDF卡片上都有。第二步,用内标法或者K值法算样品中三种晶相的百分含量。内标法要做内标曲线,K值法会简单点。第三步,根据你样品中不同晶相所对应的晶面间距公式和布拉格方程求出各自的晶格常数。第四步,根据谢乐公式求解三种晶相各自的晶粒尺寸你可以看一下相关方面的书,实在没时间具体帮你分析,只能告诉你步骤你自己来了,不好意思

我这里有很多材料,欢迎来537寻找!

。表征 粉末X -射线衍射( XRD )数据收集 X射线和飞利浦diffractometers利用衍射仪?辐射。 谱之前和之后焙烧(图1 )可 索引的六角晶格如预期的MCM - 41的[ 20 ] 并显示出一些收缩的结构经焙烧, 所指出的减少,晶胞参数, 的A0 (表1 ) 。氮吸附和解吸等温线 测量的煅烧样品77K下使用BELSORP 28SA和麦克ASAP的2000系统。那个 样品被加热到约200 ◦ c根据在真空 至少2小时删除任何水吸附等温前 被记录在案。的形状等温线,图所示。 2 , 也如预期的MCM - 41的一个步骤一个相对 压力约 [ 20 ] 。表面积( SBET )的计算模型的比表面积[ 21,22 ]和大于 800平方米/克的所有样品。孔径和孔体积 估计使用多利莫尔和治疗(卫生署)方法 [ 23,24 ] 。 元素分析的MCM - 41的是用 一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 (精工仪器,千叶,日本) 。数额 硅被确定为 % (宽/ w )和钠这是 % (瓦特/瓦特) 。数额的碳被确定为 % (瓦特/ W型)使用总碳分析仪(瑞格,美国) ,这表明 该煅烧过程中有效地消除了 表面活性剂。 。氨基酸吸附 该程度的赖氨酸吸附到MCM - 41的下 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浓度, pH值,离子强度 和接触时间确定一批利用吸附 测试在25 ± 1 ◦ C和解决枯竭的分析。多芯片组件, 41个样品( 〜 40毫克)和解决方案的消旋盐酸赖氨酸 在水( 10毫升)混合装在密封的塑料 小瓶使用旋转混合器( Heto Rotamix公园)操作系统 在40转。 pH值的解决办法进行了调整之前 混合使用氢氧化钠或盐酸。经过选择 接触时间的溶液pH值是衡量和禁赛 被离心分离之前分析 上清使用总有机碳( TOC )分析仪 (岛津总有机碳- 5000A ) 。标准曲线产生 赖氨酸超过适当的浓度范围为每一套 样本和标准的解决方案是用来检查 分析仪的性能定期在分析。 确定的浓度,纠正的(小) 影响残炭的MCM - 41上的目录分析, 确定一个控制一批试运行在同一 实验条件,但没有办法赖氨酸存在于溶液中。(仅供参考)

横坐标为2倍角,纵坐标为衍射强度,你需要PDF卡,找出各个衍射峰代表什么物质。例如第一个衍射峰的角度为28,你在PDF卡里找到2倍角为28的物质x,那么这个位置的衍射峰就是x的衍射峰,衍射强度越高,代表这个物质含量越多。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