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国山水画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中国山水画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分析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特色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分析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特色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中国山水画经历了几千年发展和变化的历程,黄宾虹是中国画历史上的里程碑,而且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山水画巨匠。他的山水画功力深厚,笔法厚重,意境高深,格调高雅,层层渲染,达到了他毕生所追求的“浑厚华滋”的最高境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美学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黄宾虹山水画艺术特色浑厚华滋

一、黄宾虹的生平简介

黄宾虹原名质,字朴存,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小继承家学,学问渊博,这种家庭氛围为他日后在艺术领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六岁时就师从陈崇光学花鸟,后在上海三十年,先是从事新闻和美术工作,后来转做教育,先后任上海各艺术学校教授,1937年担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研究室教授,在北平时期正是他山水画风的成熟阶段,他喜欢积墨,泼墨,泼墨,宿墨互用,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的显着特色。

黄宾虹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上承前启后的大家,擅长山水,是现代的山水画大家,他就像近代画坛的一座山峰,内涵丰富而广阔,他对艺术的体悟深刻而朴实。黄宾虹是早学晚熟的画家,六岁开始学画到晚年高寿,非常勤奋,锲而不舍,他在五十岁以前驰纵百家,追溯唐宋,反复临摹古人而又一扫前人因袭模仿的风气,非常注重实地写生,其后饱游饫看,九上黄山,五上九华,四上泰山,又登五岭、雁荡,畅游巴蜀,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七十岁后融会贯通,卓然成为一代名匠。尤其在80岁以后,他所画的山川气势磅礴,水墨淋漓,浑厚华滋,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二、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一)笔墨水色的运用

黄宾虹的山水画非常善于运用笔墨,关于用笔,黄宾虹有五字诀,他说:“用笔宜于平,留,圆,重,变五字用功,能平而后能圆,能重而后能留,能平,留,圆,重,而后能变。”“平”是如锥画沙,“留”是如屋漏痕,“圆”是如折钗股,“重”是如高山坠石,笔画的“变”,是按照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平,留,圆,重诸法,并使之巧妙自然的结合。

关于用墨,黄宾虹又提出了浓,淡,破,泼,渍,焦,宿七个字。一墨融万彩之变,水墨的简洁素朴与韵味无限是最契合文人雅士的性格取向的。黄宾虹用墨,的确达到了神妙的境地,清代画家石涛说过:“黑团团里墨团团,黑墨团中天地宽”。石涛作画用墨较多,然而黄宾虹作画用墨更是多。他晚年的作品就是满纸笔墨,墨密到极致,以水运墨,或以水混墨,通常是以浓墨、焦墨、宿墨加了又加,然后点了又点,最后再用花青、石绿、赭石等色及淡墨染了又染。其用墨之重古今罕见。他的画刚开始看确实是有一片漆墨的感觉,然而细细观看以后,层次变化非常丰富,使他的山水画整体上呈现一派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又常常在一片黑墨的中间留出一点的空白,其作用不仅使这片墨色富于变化,而且使整个画面都灵动起来,这就是他所说的:“一点之光通体皆灵”的奇妙作用,有笔墨痕迹而又似无笔墨痕迹,达到了一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厚中有薄、薄中有厚的境界。他的山水画之所以“黑密厚重,浑厚华滋,就是与他的水墨运用上的独特技法分不开的。

(二)内美与外美

黄宾虹的山水画以其独特性和创造性、精湛的笔法技巧和浑厚华滋的“内美”品格居于二十世纪山水画坛群雄,他认为作画在意不在貌,不应重外观之美,而应力求内部充实,追求“内美”。他也从来不讲求意境,而只是津津乐道于笔墨,以游戏笔墨为尚,并且强调笔墨的'“内美”,他说“中国绘画舍笔墨无他”,黄宾虹的作品达到了笔墨与生命完全合一的境界。他说内美是作品的内在精神,是虚处,外美多指笔,墨,构图中具体的形式美。绘画的内美主要是指“气韵生动”,还指“道与艺合”。内美即是自然山水本身的一种内在的美,也是画家心境的一种内美,自然和心境契合了,通过画家的笔墨表现出来就变成了山水画,也就变成了有生命力的不朽之作。黄宾虹之所以是一个集大成的山水画家,就是因为它能够很好的用技术表达自己的心境,他通过长时间对古画的琢磨,最后还是回到内心的感觉上,他的笔墨里贯穿着非常强的呼吸,那种气息在他的笔底下一直流动,他的作品抓在手里是会动的,是鲜活的,整个笔墨像一个人呼吸一样的自然流畅,什么点法、皴法、用线,一切都不复存在,那是画家心灵的家园。

黄宾虹的山水画具有真“内美”、大“哲学”。他的胸中充满了千山万水、一草一木,他就是宇宙的化身。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意境高远,如同陈年美酒,随着观者看画的深入,越品越醇香,好像整个人被融化进去一样。他的绘画艺术具有出神入化、超凡脱俗的风格,天地万物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面有和煦的春风,有阳光的雨露,有生命力旺盛的树木,有已知世界、未知世界的生命体,超脱于“法”之外,“情”之中,因此,他的作品是“浑厚华滋”的,具有雄浑、壮观、诗意的美感,表达了人与自然,生命与生命之间物我合一的亲密关系。

三、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黄宾虹艺术成功的首要因素,是在山水画中表现出极其整体的团块结构所构筑的强烈的形式感,其次在于由长短线以及宿墨重点构成的斑斑驳驳的笔墨肌理、单纯中求变化的平面效果和整体具象局部抽象的意象处理。因此,他的艺术成就对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同时,他强调山水画的气韵,强调神采,想在绘画上体现出气韵生动,所以我们要学的是他的这种精神——对生命力的把握和张扬。我们要发扬黄宾虹把绘画里的精、气、神表现出来的本领,我们要重新审视过去的万法是否有生命力,重新发掘其中的文化价值,使它更加具有精神,把黄宾虹抛弃的或者舍弃的东西重新恢复并且焕发出来新的生命力。当代的画家太急功近利,不肯把自身性命付之于绘画,黄宾虹就是把他个人的生命转化为绘画。从事艺术,就是要把生命当成一块玉一样不停的打磨、雕琢,是要发自内心的热爱它,而且那种爱是不以其他任何条件而存在的。这也是我们学习黄宾虹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2]王伯敏.黄宾虹画语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

[3]王鲁湘.中国名画家全集——黄宾虹[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4]叶子.黄宾虹山水画艺术论[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拓展:黄宾虹画语录参考

(第一部分) 一幅山水画的制作,大体有五个步骤: 一,勾勒——意在笔先。从全局着眼,从大处落笔,勾出各部分大体轮廓。勾的线条顺笔为之,勒的线条逆笔为之。(右手执笔,由内向外画为顺笔,由外向内画为逆笔。)

二,点染——在各部分施以大小点染(一般用较大点染),在轮廓上不出大体的阴阳面及起伏凹凸。补阴面者用用浓墨点染,补阳面者用淡墨点染;并点出大体上的叶丛,苔草,远树......等,或为此等物象做好底层笔墨的准备工作。

三,皴和浑——在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的基础上,再行变化,层层加工。皴,在第二步骤的大阴阳面上,再清楚地加以纵横交叠,分出小的阴阳面及物象的脉络纹理等。(皴法也有顺笔皴和逆笔皴,须顺逆兼用);浑,以水墨融合各部分及其相互之间,反复行之,务使各部分物象达到圆浑而厚实,充分地表现出各部分物象的质感,量感,明暗感,以及相互间的远近感等。

四,醒——等到所皴所浑干却以后,用重墨在全副几个部分物象的主要地方,再加以勾勒点染,突出或拓大全副及部分物象的主要精神所在。有时候,醒的作用在于明确各部分之间的界限。

五,收拾补充——掌握全面,对各部分物象再加以细心的补充或收拾。

(第二部分) 用笔之法有五:

一曰平。古称执笔必贵悬腕,三指撮管,不高不低,指与腕平,腕与肘平,肘与臂平,全身之力,运之于笔。由臂使指,用力平均,书法所谓“椎画沙”是也。

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无柔弱处,方可谓平。并非板实,......水有波折,固不害其为平;笔有波折,更足显其流动。一波三折,起讫分明,此之谓平,平非板矣。

二曰圆。画笔勾勒,如字横直。自左至右,勒与横同;自右至左,勾与直同。起笔用锋,收笔回转。篆法起讫,首尾衔接。隶体更变,章草右转,二王右收,势取全圆,即同勾勒。书法无往不复,无垂不缩。所谓如“折钗股”,圆之法也。

用笔如“折钗股”者,圆是也。妄生圭角,则狞恶可憎。

折钗股,笔法线条,要求婀娜中仍保持刚劲;圆浑润丽,亦不能流于柔媚。舍刚劲而言婀娜,多失之柔媚,皆未足以语圆也。

三曰留。笔有回顾,上下映带,凝神静虑,不疾不徐。盖射者盘

马弯弓,引而不发;善书者,笔欲向右,势先逆左,笔欲向左,势先逆右。算术中之积点成线,即书法如屋漏痕也。

算学积点成线,画亦由点而成线,是在于留也。笔意贵留,似碍流走,不知用笔之法,最忌浮滑,浮乃轻忽不遒,滑乃柔弱无劲。笔贵遒劲,书画皆然。

四曰重。重非重浊,亦非重滞。米虎儿笔力能扛鼎,王麓台笔下金刚仵(应该是木字旁,没有找到)。点必如高山坠石,努必如弩发万钧。金至重也,而取其柔;铁至重也,而取其秀。

用笔重,要像“枯藤”,“坠石”。

用笔之法。有云如“枯藤”“坠石”者,藤无枝叶,石本峥嵘,其状可想。况乎蟉形屈曲,非同转拂之条;虎蹲雄奇,忽跃层岩之麓,重又何如也?然重易多浊,浊则混淆不清;重又多粗,粗则顽笨难转。善用笔者,何取乎此?要知世间最中之物,莫如金与铁也。言用笔者,当知如金之重而取其柔,如铁之重而取其秀。

五曰变。李阳冰论篆书云:“点不变,谓之布棋,画不变,谓之布算”。氵为水,灬为火,必有左右回顾,上下呼应之势,而成自然。姑山水之环抱,树石之交互,人物之倾向,形态万变,互相回顾,莫不有情。

用笔要变,是“不拘于法”。

山有脉络,石有棱角,钩伒(原为石字旁)之笔必变;水有行止,木有菀枯,渲淡之笔又变。未能变者不拘于法。

(第三部分) 墨法分明,其要有七:一,浓墨;二,淡墨;三,破墨;四,积墨;五,泼墨;六,焦墨;七,宿墨。

晋魏六朝,专用浓墨,书画一致。东坡云:墨,多贵其黑而不取其光,光而不黑,固为弃物,若黑而不光,索然无神。要使其光清而不浮,精湛如小儿目睛。

好山幽绝处,全借墨华浓。

墨为黑色,故呼之为墨黑,用之得当,变墨为亮,可称之为“亮墨”。每于画中之浓黑处,再积染一层墨,或点以极浓宿墨,干后此处极黑,与白处对照,尤见其黑,是为“亮墨”。亮墨妙用,一局画之精神,或可赖之而焕发。

王维水墨,全是浓墨;只用清水,以水破墨,以墨破水。

古人用墨,必择精品,不特借美于今,更得传美于后。晋唐之书,宋元之画,皆传数百年,墨色如漆,神气赖以全。若墨之下者,用浓见水则沁散湮污,未及数年,墨迹已脱。蓄古精品之墨,以备随时致用;或参合上等清胶新墨研之,是亦用浓墨之一法。

用淡墨法,或言始于李营邱。董北苑平淡天真,在毕宏之上。峰峦出没,云雾显晦,岚色郁苍,咸有生意,溪桥渔浦,洲渚掩映,善用淡墨为多。

元人商俦(原字王字旁),善用破墨,倪云林尝称之。以淡墨润浓墨,则晦而钝;以浓墨破淡墨,则鲜而灵。或言破墨,破其界限轮廓,作疏苔细草于界处,南宋人多用之;至元其法大备。

破墨法,是在纸上以浓墨破淡墨,或以淡墨破浓墨;直笔以横笔渗破之,横笔则以直笔渗破之;均于将干未干时行之,利用其水分的自然渗化,不仅充分取得物象的阴阳向背,轻重厚薄之感;且墨色新鲜灵活,如见雨露滋润,永远不干却于纸上者。

此法宋元人所长,而明人几失其传,知者极鲜,故所作均枯硬不忍赌。清代石涛,复用此法,如以淡墨平铺作地,然后以浓笔画细草于其上,得水墨之自然渗化,备见其欣欣向荣,生动有致,此以浓破淡之例也。然以浓破淡易,以淡破浓难。近代北方齐白石先生作花鸟草虫,得破墨之法,此其独到;然犹多见以浓破淡,少见以淡破浓。

积墨法以米元章为最备,浑点丛树,自淡增浓,墨色爽朗。思陵尝题画端云:“天降时雨,山川出云。”董思翁《云起楼图》谓元章多勾云,以积墨辅其云气。至虎儿全用积墨法画云。王东庄谓“作水墨画,墨不碍墨;作没骨法,色不碍色;自然色中有色,墨中有墨”。此善言积墨法者也。

摘 要: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巅峰,宋代的山水画也逐渐发展成熟,形成了许多具有生态意蕴的生态文本,在这些生态文本中,自然山水,人与自然,艺术与生命之间形成了对生性中和,共生性中和,和整生性中和,进而构成了宋元山水画的生态大和。 关键词:宋元山水;生态美蕴;共生之美;整生之美 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巅峰时期,而描绘自然情怀又是中国画的重要母题之一,从宋代开始中国山水画开始逐渐发展成熟,并体现出了极其深厚的文化精神内涵和哲学底蕴。中国人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述,把自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而艺术作为“天地之和”的产物,首先就是天地间万物和谐共生的反映,是宇宙广大和谐生命的缩影,作者通过艺术作品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进而体现出生态中和之韵味,从而形成了山水画这个不断生长的生态文本,在这个生态文本中,自然山水,人与自然,艺术与生命之间形成了对生性中和,共生性中和,和整生性中和,儒家与道家和禅宗的思想也在其中耦合发展,构成了生态大和,深刻地影响着宋元山水画独有的生态审美意蕴。 一、宋元山水画生成背景 早在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中最早的山水画就已经出现了,文中写道:“山有面,则背向有影,可令庆云西而吐于东方……西去山,别详其远近……”这些文字便体现出了山水的特有样貌。在之后,艺术家宗炳在山水画论《画山水序》中阐明的山水与道的关系,也为中国的山水画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从而影响了后代山水绘画的趋势与山水画的特征。之后,王微创作的山水绘画理论著作《叙画》,点明了传统山水画不是地理绘图,而是为了进一步表达文人与画家们真情实感。这些系统的理论的出现,使中国古代文人画家们的创作开始逐步深入,并且开始注意到山水画的内在的表现效果。从宋代开始,传统的山水画已经开始达到了顶峰时期,这一阶段的官僚与皇室贵族士大夫阶级都开始关注与沉醉于山水画的创作。传统的山水画在宫殿与贵族厅堂中几乎到处都可见,并且也有一些小尺幅的山水画作品出现在案头与家中。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文化与艺术的重视与钟爱程度日益加深,很多人为了体验自然万物的美好,常常亲身投入自然当中,去体验大自然的美妙与万物的灵性,并为此创作了大量的精品山水画作品,从而便开启了宋代这个山水绘画最为繁盛的时期。 二、宋元山水的生态之美 在宋元山水画中处处都渗透着无限的生态之美,天地山川,花鸟树木,都在画家的秒笔下呈现出气韵生动、虚实结合、缥渺致远的生态景致,而山水画作品便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山水风景画。中国传统的生态山水作品从来都是秉承着“师法自然”的创作准则,徜徉于天地万物之间,品味着自然天地的美好,并将创作者内心的感情寄托于山水之中,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的山水画作品。 由于南北地貌气候条件的差异,反映在山水绘画中就呈现出不同的生态意向:在北方的山水场景中多峻岭与巨石、悬瀑与峭壁。在艺术创作与山水画描绘中石头菱角分明,树木褐色参天,山峦起伏,笔法刚劲有力。正如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描绘到的“西北之山多浑厚,天地非为西北偏也。西北之地极高,水源之所出,以冈陇臃肿之所埋,故其地厚,其水深,其山多堆阜盘礴而连延不断于千里之外。介丘有顶而迤逦拔萃于四逵之野。如嵩山少室,非不拔也,如嵩少类者鲜尔,纵有峭拔者,亦多出地中而非地上也”。可见,北方的山水人文特征大体上给人以一种雄伟、壮观、粗犷、凌厉的生态美感。而南方的山水地貌却有着别样的风貌,南方峰峦叠起,雾霭繁花,江河复苏,画中用笔多温和细致,线条平缓朦胧。从山水画意上更突显出天真淡泊,宁静致远,婉丽和谐。董源作为南方山水画派的开山之祖,作品多描写江南之景,在他的作品《潇湘图》中,山峦起伏平缓,山脚林木扶疏,郁郁葱葱,水波不兴。整幅画作清新秀丽,雅致和谐,这便是典型的江南之景。因此,南方的山水作品给人一种平淡天真、秀雅温柔的生态美感。南北方的山水画作在审美特征和意态状貌上形成了深层次的对生之美,也进一步构成了生态中和之美。 三、人与自然中和的共生之美 宋时有名的艺术家们常常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这也对他们的绘画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艺术家们倾心于传统山水画的创作,使宋代的山水画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历史成就,进而形成了人与自然中和之美。 纵观宋代山水画作品,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与内涵,但人物往往不占主导地位或根本没有在画作中出现,可这并不能说明人只是山水画创作中的衬托部分,而是进一步表达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审美情境。这并不是刻意的表现自然或人文,而是“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三国魏・王弼:《老子注・第五章》)在这期间,人作为自然万物的一部分理应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万物,这样才能使人与自然的精神达到和谐与统一,并且使人与自然相互促进发展,进而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审美生境。在艺术创造中,人与自然不是主客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中和的共生发展。在“天人合一”的道家观点中,人与自然是合二为一的,人融入自然万物的同时,也使本心回归自然当中。米友仁云:“画之为说,心画也”。在文人的艺术创作中,人与自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与自然息息相关的生命存在。所以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是人对于自然的掌控,而是自然与生命交融的过程。宋代艺术家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他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认真留意体味自然万物,抓住山水的细微特点,精妙的表达出直接内心的真情实感,最终达到 “中得心源”的艺术境界,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这不仅是对艺术家们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欣赏者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与艺术家产生共鸣的巧妙途径,这是一种对生性中和,在这种生态的中和中体现出画作之传神。因此在宋代,人们将传“神作”为创作中的最高要求,此处的传神之作便是人与自然中和构成的美的整体。例如,宋代著名山水画家范宽创作的《溪山行旅图》,在整幅画采用全景式构图,上有天,下有地,树木高低错落。从外部看,高耸的山峰,飞泻的瀑布,山丘与亭台,和若隐若现的溪流,这些创作元素都在范宽的笔下被生动的描摹出来。这些线条不仅表达出作者体味到的山水美蕴,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意蕴。这中的天地万物,与儒家“礼”的思想不谋而合,体现出儒家的伦理纲常。这幅画表面上似乎描绘的是关陕地区的自然风光,但是我们在当地却未曾发现与画中类似的景象,可见这是范宽对这一地区山水意象总结与提炼,其实这也更是作者对自己内心中自然的浓缩,整部作品展现出宋代山水画作品可游可居的高深境界,表现出山水之间的中和美,体现人与自然共生的情境,形成最具美感的生态意境。 四、艺术与生命“气韵生动”的整生之美 宋代的传统山水画意境幽深,在画中往往通过刚柔、动静、远近、虚实等技法,展现出自然生态与生命律动相契合的生态艺术作品,从而显示出人的生命与自然生态相融合后所体现出的自然整生之美。 中国绘画的第一准则便是“气韵生动”,在山水画的创作中正是体现出了这种自然生态审美智慧。正像曾繁仁先生所说的:“国画‘气韵生动’的重要美学原则是将大自然作为有生命的灵性之物加以描绘的。”并且此时的艺术作品不是独立的生命体现,而是自然生命之整体蕴含。在对自然生命的整体观照中,人之生命融合于自然万物生命中,并且人之生命与自然生命融合的同时,人之生命得到了进化与升华。在生态审美艺术作品中,作者追求的是自然生命的整体和谐之美,艺术家把山水自然视为一大生命。生命万物彼此相连,相互需要,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正如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所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山川、草木、云霞全都是自然万物生命整体的组成部分,在这万物的生命整体之中,各个部分和谐共生,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总之,宋元山水画虽是艺术的,但也是生命的,宋元山水画将人与自然和艺术连接起来,用艺术的手法,表现自然万物的美的同时,表达出艺术家关于生命的感悟与人生的追求。在中国画论中,绘画不仅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想的诗意表达,更是宇宙和谐生命系统的一部分。艺术家以中和为美,致力于表现的是宇宙生命的广大和谐。在构图、笔墨等作品构成的形式方面也渗透着浓郁的生态意识。它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在方寸间,感知万物,感悟生命,纵情于山水之中,表达人们对自然生命的崇敬;同时也让人们留恋与山水性情,体味生命的情趣,让人突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将人与大自然万物真正的融合起来,只有这样,山水画的创作才能超越人类审美的想象,和大自然和谐共生达到全新的艺术境界。进而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艺术与生命合二为一的整生生态审美境界。 在宋元山水的世界里,山水画家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却又融合着道禅思想。人们感受到使心灵深沉、静默的和无限的自然汇合在一起的巨大力量,就像倪云林的一山、一水、一丘、一壑,简之又简、确实自然最深最厚的形状,纵然天地毁灭,此山此水精神不灭,这便是生态的永恒。山水之间融汇了一条回家的路,在当今社会中,人们若想再建美学传统,更要回归中国古典山水美学中的美妙意境。中国人看山看水其实就是在看我们自己的人生,山水中的自然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自然,也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永恒的精神家园。如今的人们依然向往山林悠壑,依然渴望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所以宋元山水所蕴含的主客体共生的中和神韵也就显得特别的深厚,所显示的中华文化气韵也就特别深长。 参考文献: [1]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 [2]夏晓春.《论中国画意境审美动态》《装饰》.2004年3期 [3]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3月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6]袁鼎生.《超循环生态方法论》科学出版社 [7]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8]邵金峰.《中国画论中生态审美智慧研究》 [9]杨建 康琼.《论中国山水画的生态美蕴》美术天地 [10]连晓红.《试谈老庄沂弊裸星翔寸中国山水画意境的影响》美术大观2007(3)12 [11]张子程.《论中国古典山水画之生态美蕴》绘画美学

(1)专著《张正忠诗书画-田园山水百图》2005年12月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收入张正忠《快然楼艺谈》论文、随笔108篇、诗160首、田园山水画100幅、书法12帧。高冠华、陆一飞题词,邵大箴、李松、邵洛羊作序跋。张正忠先生涉猎中西绘画、文史,专攻田园山水画创作近20年,并进行史论、创作方法研究。他发现山水画中的村野之景犹如散落的珍珠,可蔚成品类;当代“田园美”观念正在滋长、“村野之景”创作正在逐步壮大;它们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价值、现代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社会反响良好,因而为之起名为“田园山水画”。本书以散文的笔调,阐述了田园山水画的概念和史论框架,以及方方面面的艺术观点。马鸿增等专家研究表明: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田园山水的专著。[注][注]马鸿增,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他的《田园山水:张正忠的新拓展》一文写于2006年,首次发表于2007年第1654期《中国书画报》);(2)专著《田园山水画法》2009年7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张正忠著。全书有总论、田园山水画创作、田园景物画法、田园山水作品欣赏4个部分,配图片240幅,王琦题词、邵大箴作序。在成书过程中,邵大箴、王伯敏、葛路、马鸿增等史论家对书稿进行了推敲和指导。邵大箴在序言中说:“《田园山水画法》是一本为田园山水爱好者提供创作辅导的好书。他为中国山水画列出四大题材分支,而“田园山水画”是其中的一个“画目”。这样的系统研究对拓展中国画的新视野,促进田园山水画的学科建设,为山水画的发展、创新探索出路,提高山水画在社会上的生命力,对于中国画的繁荣和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书系统、深入地阐述了田园山水画的创作方法与技法,贯穿了田园山水的基本理念。既借鉴了前人的成果,更多的是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经验与方法,给山水画创作者送来了艺术上的无私奉献。图文并茂,将可操作性和欣赏性融为一体,既是对技法的讲解、研究,也是对佳作的欣赏,贴近实践、贴近读者。《田园山水画法》简要目录:一、总论二、田园山水画创作(一)生活与感情 (二)构思立意 (三)情节 (四)构图 (五)取景 (六)透视四远法 (七)景深(八)笔墨 (九)色彩(十)光感 (十一)景物的搭配 (十二)特殊技法 (十三)平面与色彩构成(十四)诗书画印一体之美 (十五)风格、语言与品评三、 田园景物画法(一)四季画法 (二)竹法(三)竹园法(四)芦苇法(五)芦花法(六)江芦法(七)空枝树(八)点叶树(九)夹叶树(十)丛树法 (十一) 田园树种画法 (十二)茭白、菖蒲(十三)塘荷(十四)点景法(十五)地貌(十六)河塘、水面(十七)道路、草地(十八)田野 (十九)庄稼(二十)宅园(二十一)天气变化(二十二)日、夜景象四、田园山水作品欣赏 (3)专著《中国田园山水画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第一卷2012年9月第一版。全书共有十卷,上编4卷是评述,下编6卷是图录。图片10500张,文字约40万。张正忠著,王伯敏题词、薛永年作序、题签。此书是我国第一部田园山水画史,从田园山水产生的先机写起,追根溯源,缜密地揭示田园山水画产生的根源和存在的条件、发展的动力,历数历史发展的起伏脉络,并指出当代田园山水的现状、发展取向。20张示意图简明地揭示画史发展脉络和画理研究思路。自从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直至《诗经》产生的时代,田园之美逐步进入中国人的审美视野。但是,它的发展轨迹一直未被社会注意和认识,从未有人把它看成是山水画科之下的一个分支;未有人涉足过它的史论研究,所以本书具有原创性的学术意义。史论家万新华写道:“以往的绘画史研究者从未专门述及田园山水画。直至近年,海门画院院长张正忠先生正式提出‘田园山水画’之称谓和理论,并笔耕不断,一而再、再而三地撰文立说,从纷繁复杂的文献、图像史料中搜索探寻,辨析考证,逐渐耙梳出一部《中国田园山水画史》。” [注]本书的述评以大量资料证明了“田园山水画”创作队伍及作品群的存在,在广泛的比较中探寻出田园山水画的特定范畴、内涵与外延;因而证明了田园山水作为“画目”、撰写“中国田园山水画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新的美学命题“田园美”;提出绘画起源“审美兴趣”说。本书展示了田园山水画的魅力与丰富性,它将使更多参与田园山水画创作的绘画爱好者进入自觉状态、提供了借鉴;同时对开拓中国画的新领域起到促进作用。《中国田园山水画史》一书的价值,根据薛永年先生文章和研讨会的评论,就是:“不仅填补了学术空白,而且很有现实意义”,“探索开拓中国传统山水画与时俱进的新途径。”这本书的问世,加上前两本专著,为“田园山水画”这个“画目”的学科建设奠定了学术基础。简要目录:上编 评述第 一 卷王伯敏题词薛永年序《溯源探道 温故知新》作者自序《园外遐思》、绪论《半份答卷》第一章 田园山水画的起源第二章 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村野之景:六朝、隋唐、五代、宋代第 二 卷 元、明、清第 三 卷第三章 中国近现代乡村题材山水画、近现代民间绘画中的乡村风景题材第 四 卷第四章 发展中的中国当代田园山水画第五章 逐渐形成中的中国田园山水画理论下编 图录第 五 卷——第 九 卷 中国田园山水画图录第 十 卷 索引、后记[注]万新华,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他的《嚆矢椎轮 承前启后——张正忠《中国田园山水画史》略议》,首次发表于《中国书画》杂志2013年第7期第128页。 (4)随笔《从故乡情结到田园山水画》(全文发表于1996年编《东洲美术》,作者张正忠。)摘录:我的故乡在江海平原,田园深处。弯弯小路,清清流水;竹林村舍,绿树如云。邻里笑语,鸡犬之声相闻。我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度过的。至今梦中,每每出现老宅故人情景,象一场场放不完的电影。我的画笔,情不自禁要画家乡田园,曾撰诗云:“大江此入海,两岸百里平;咸谓无可画,偏向幽处寻;翠竹掩村舍,浅水映草青;月明烟笼时,更起故园情。”故园之情,拂之不去!……我对家乡田园的怀恋、对大自然的珍惜,正好契合了一种社会文化意义。这种意义已不同于古代田园诗的隐逸情趣,却是现代人的审美理想。人们永远喜欢充满阳光的田野、清清清的流水、新鲜的空气、茂盛的树木庄稼,拿我们的中国画笔墨把这些风景画出来,这是画田园的山水画,就叫它“田园山水画”吧。画中清纯的美,多少能唤起人们对美的留恋和向往,使故乡田园情结常驻于画中。(5)论文《田园山水画的前世今生》(全文发表于《中国书画报》,作者张正忠。同类论文还有《谈田园山水画》、《田园山水画总论》)提 要: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农业生产发展要比山水画早几千年,但到隋唐以后才有画家关注村野之景,进入田园山水画的萌芽期,五代出现典型的田园山水画。到了二十世纪末,产生了“田园山水画”这个名称和概念,画家的关注点有了很大的觉醒,创作主旨也有了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兴盛期。当代的20来年中,创作的数量突飞猛进,超过了历代遗存作品的总量。纵观千年,田园山水画已然形成了它自己的范畴、内涵、外延、审美倾向。田园山水虽受诗文的影响,但它毕竟是山水画的一个分支,所以更多地受山水精神的支配。田园山水应在此基础上加入“中和之美”。田园山水的审美特质,应以“中和之美”作为灵魂核心,并兼有下列特点:一是以村野之景为主要意象;二是以亲近大自然、张扬生态环境美的理想,以出世的态度画入世的画;三是以“物我为一”的观念,以文人的精神视野表达对生命之美、生态之美的讴歌,营造情境交融、温馨和谐的诗境;四是以传统中国画笔墨理法为基础,适当吸收西洋风景画之长,构建个性的艺术语言图式。关键词 田园山水画史 文化渊源 美学内涵 时代意义 一个核心四个要素(6)论文《山水画分支之我见》(全文发表于2013年第2329期《中国书画报》,作者张正忠。)提 要:任何一个画科,它的初始阶段总是混沌而不可分的。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具备了独立分科的条件,就分科独立了。科目的分类方案是绘画史论家根据大量研究而做出的,在若干年内,它呈现稳定的状态。分科对促进绘画的发展、各门类的艺术特点的健全起到了积极作用。田园山水画在当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确定这个分支的学科定位时,又发现它有另外两个“兄弟”:海景和城市。原来 “当家”的高峰山岭山水画,便成为老大哥。“峰岭山水画”,是山峰、山岭为画面主要意象,岩石、瀑布为构成要素的山水画。“田园山水画”,是以村野之景为主的山水画。“海景山水画”,是以大海波涛、海岸景物为主的山水画。“城市山水画”,是以城市、集镇、人造园林为主的山水画。关键词:山水画分支 峰岭山水画 田园山水画 城市山水画 海景山水画(7)论文《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全文发表于2010年第6期《美术观察》,作者张正忠。)提 要:“田园山水画”这个画目,是根据题材内容来分类的。对它的阐述,应有几个方面,内容和主题是其中一个方面。本文从绘画的入世性和出世性切入,追溯绘画的起源和功能的演进,揭示田园山水画在内容方面的时代特征。由于田园山水创作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多见自然宁静的意境,它既保持着绘画的入世性一面,又有着出世性一面。因此,田园山水的内容本质当介于入世与出世之间,这是题材特点所决定的。而入世性与出世性对于绘画作品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当代,家园情结、生态理想自然地成为田园山水画的两大重要主题。关键词:田园山水画 生存与审美 绘画的入世性与出世性 入世与出世之间 家园情结 建设生态乐园的理想

国画山水论文参考文献

百度文库随便一搜,再每篇摘一点随便凑凑就OK

分析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特色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分析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特色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中国山水画经历了几千年发展和变化的历程,黄宾虹是中国画历史上的里程碑,而且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山水画巨匠。他的山水画功力深厚,笔法厚重,意境高深,格调高雅,层层渲染,达到了他毕生所追求的“浑厚华滋”的最高境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美学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黄宾虹山水画艺术特色浑厚华滋

一、黄宾虹的生平简介

黄宾虹原名质,字朴存,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小继承家学,学问渊博,这种家庭氛围为他日后在艺术领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六岁时就师从陈崇光学花鸟,后在上海三十年,先是从事新闻和美术工作,后来转做教育,先后任上海各艺术学校教授,1937年担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研究室教授,在北平时期正是他山水画风的成熟阶段,他喜欢积墨,泼墨,泼墨,宿墨互用,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的显着特色。

黄宾虹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上承前启后的大家,擅长山水,是现代的山水画大家,他就像近代画坛的一座山峰,内涵丰富而广阔,他对艺术的体悟深刻而朴实。黄宾虹是早学晚熟的画家,六岁开始学画到晚年高寿,非常勤奋,锲而不舍,他在五十岁以前驰纵百家,追溯唐宋,反复临摹古人而又一扫前人因袭模仿的风气,非常注重实地写生,其后饱游饫看,九上黄山,五上九华,四上泰山,又登五岭、雁荡,畅游巴蜀,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七十岁后融会贯通,卓然成为一代名匠。尤其在80岁以后,他所画的山川气势磅礴,水墨淋漓,浑厚华滋,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二、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一)笔墨水色的运用

黄宾虹的山水画非常善于运用笔墨,关于用笔,黄宾虹有五字诀,他说:“用笔宜于平,留,圆,重,变五字用功,能平而后能圆,能重而后能留,能平,留,圆,重,而后能变。”“平”是如锥画沙,“留”是如屋漏痕,“圆”是如折钗股,“重”是如高山坠石,笔画的“变”,是按照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平,留,圆,重诸法,并使之巧妙自然的结合。

关于用墨,黄宾虹又提出了浓,淡,破,泼,渍,焦,宿七个字。一墨融万彩之变,水墨的简洁素朴与韵味无限是最契合文人雅士的性格取向的。黄宾虹用墨,的确达到了神妙的境地,清代画家石涛说过:“黑团团里墨团团,黑墨团中天地宽”。石涛作画用墨较多,然而黄宾虹作画用墨更是多。他晚年的作品就是满纸笔墨,墨密到极致,以水运墨,或以水混墨,通常是以浓墨、焦墨、宿墨加了又加,然后点了又点,最后再用花青、石绿、赭石等色及淡墨染了又染。其用墨之重古今罕见。他的画刚开始看确实是有一片漆墨的感觉,然而细细观看以后,层次变化非常丰富,使他的山水画整体上呈现一派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又常常在一片黑墨的中间留出一点的空白,其作用不仅使这片墨色富于变化,而且使整个画面都灵动起来,这就是他所说的:“一点之光通体皆灵”的奇妙作用,有笔墨痕迹而又似无笔墨痕迹,达到了一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厚中有薄、薄中有厚的境界。他的山水画之所以“黑密厚重,浑厚华滋,就是与他的水墨运用上的独特技法分不开的。

(二)内美与外美

黄宾虹的山水画以其独特性和创造性、精湛的笔法技巧和浑厚华滋的“内美”品格居于二十世纪山水画坛群雄,他认为作画在意不在貌,不应重外观之美,而应力求内部充实,追求“内美”。他也从来不讲求意境,而只是津津乐道于笔墨,以游戏笔墨为尚,并且强调笔墨的'“内美”,他说“中国绘画舍笔墨无他”,黄宾虹的作品达到了笔墨与生命完全合一的境界。他说内美是作品的内在精神,是虚处,外美多指笔,墨,构图中具体的形式美。绘画的内美主要是指“气韵生动”,还指“道与艺合”。内美即是自然山水本身的一种内在的美,也是画家心境的一种内美,自然和心境契合了,通过画家的笔墨表现出来就变成了山水画,也就变成了有生命力的不朽之作。黄宾虹之所以是一个集大成的山水画家,就是因为它能够很好的用技术表达自己的心境,他通过长时间对古画的琢磨,最后还是回到内心的感觉上,他的笔墨里贯穿着非常强的呼吸,那种气息在他的笔底下一直流动,他的作品抓在手里是会动的,是鲜活的,整个笔墨像一个人呼吸一样的自然流畅,什么点法、皴法、用线,一切都不复存在,那是画家心灵的家园。

黄宾虹的山水画具有真“内美”、大“哲学”。他的胸中充满了千山万水、一草一木,他就是宇宙的化身。黄宾虹先生的山水画意境高远,如同陈年美酒,随着观者看画的深入,越品越醇香,好像整个人被融化进去一样。他的绘画艺术具有出神入化、超凡脱俗的风格,天地万物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面有和煦的春风,有阳光的雨露,有生命力旺盛的树木,有已知世界、未知世界的生命体,超脱于“法”之外,“情”之中,因此,他的作品是“浑厚华滋”的,具有雄浑、壮观、诗意的美感,表达了人与自然,生命与生命之间物我合一的亲密关系。

三、黄宾虹山水画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黄宾虹艺术成功的首要因素,是在山水画中表现出极其整体的团块结构所构筑的强烈的形式感,其次在于由长短线以及宿墨重点构成的斑斑驳驳的笔墨肌理、单纯中求变化的平面效果和整体具象局部抽象的意象处理。因此,他的艺术成就对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同时,他强调山水画的气韵,强调神采,想在绘画上体现出气韵生动,所以我们要学的是他的这种精神——对生命力的把握和张扬。我们要发扬黄宾虹把绘画里的精、气、神表现出来的本领,我们要重新审视过去的万法是否有生命力,重新发掘其中的文化价值,使它更加具有精神,把黄宾虹抛弃的或者舍弃的东西重新恢复并且焕发出来新的生命力。当代的画家太急功近利,不肯把自身性命付之于绘画,黄宾虹就是把他个人的生命转化为绘画。从事艺术,就是要把生命当成一块玉一样不停的打磨、雕琢,是要发自内心的热爱它,而且那种爱是不以其他任何条件而存在的。这也是我们学习黄宾虹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2]王伯敏.黄宾虹画语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

[3]王鲁湘.中国名画家全集——黄宾虹[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4]叶子.黄宾虹山水画艺术论[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拓展:黄宾虹画语录参考

(第一部分) 一幅山水画的制作,大体有五个步骤: 一,勾勒——意在笔先。从全局着眼,从大处落笔,勾出各部分大体轮廓。勾的线条顺笔为之,勒的线条逆笔为之。(右手执笔,由内向外画为顺笔,由外向内画为逆笔。)

二,点染——在各部分施以大小点染(一般用较大点染),在轮廓上不出大体的阴阳面及起伏凹凸。补阴面者用用浓墨点染,补阳面者用淡墨点染;并点出大体上的叶丛,苔草,远树......等,或为此等物象做好底层笔墨的准备工作。

三,皴和浑——在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的基础上,再行变化,层层加工。皴,在第二步骤的大阴阳面上,再清楚地加以纵横交叠,分出小的阴阳面及物象的脉络纹理等。(皴法也有顺笔皴和逆笔皴,须顺逆兼用);浑,以水墨融合各部分及其相互之间,反复行之,务使各部分物象达到圆浑而厚实,充分地表现出各部分物象的质感,量感,明暗感,以及相互间的远近感等。

四,醒——等到所皴所浑干却以后,用重墨在全副几个部分物象的主要地方,再加以勾勒点染,突出或拓大全副及部分物象的主要精神所在。有时候,醒的作用在于明确各部分之间的界限。

五,收拾补充——掌握全面,对各部分物象再加以细心的补充或收拾。

(第二部分) 用笔之法有五:

一曰平。古称执笔必贵悬腕,三指撮管,不高不低,指与腕平,腕与肘平,肘与臂平,全身之力,运之于笔。由臂使指,用力平均,书法所谓“椎画沙”是也。

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无柔弱处,方可谓平。并非板实,......水有波折,固不害其为平;笔有波折,更足显其流动。一波三折,起讫分明,此之谓平,平非板矣。

二曰圆。画笔勾勒,如字横直。自左至右,勒与横同;自右至左,勾与直同。起笔用锋,收笔回转。篆法起讫,首尾衔接。隶体更变,章草右转,二王右收,势取全圆,即同勾勒。书法无往不复,无垂不缩。所谓如“折钗股”,圆之法也。

用笔如“折钗股”者,圆是也。妄生圭角,则狞恶可憎。

折钗股,笔法线条,要求婀娜中仍保持刚劲;圆浑润丽,亦不能流于柔媚。舍刚劲而言婀娜,多失之柔媚,皆未足以语圆也。

三曰留。笔有回顾,上下映带,凝神静虑,不疾不徐。盖射者盘

马弯弓,引而不发;善书者,笔欲向右,势先逆左,笔欲向左,势先逆右。算术中之积点成线,即书法如屋漏痕也。

算学积点成线,画亦由点而成线,是在于留也。笔意贵留,似碍流走,不知用笔之法,最忌浮滑,浮乃轻忽不遒,滑乃柔弱无劲。笔贵遒劲,书画皆然。

四曰重。重非重浊,亦非重滞。米虎儿笔力能扛鼎,王麓台笔下金刚仵(应该是木字旁,没有找到)。点必如高山坠石,努必如弩发万钧。金至重也,而取其柔;铁至重也,而取其秀。

用笔重,要像“枯藤”,“坠石”。

用笔之法。有云如“枯藤”“坠石”者,藤无枝叶,石本峥嵘,其状可想。况乎蟉形屈曲,非同转拂之条;虎蹲雄奇,忽跃层岩之麓,重又何如也?然重易多浊,浊则混淆不清;重又多粗,粗则顽笨难转。善用笔者,何取乎此?要知世间最中之物,莫如金与铁也。言用笔者,当知如金之重而取其柔,如铁之重而取其秀。

五曰变。李阳冰论篆书云:“点不变,谓之布棋,画不变,谓之布算”。氵为水,灬为火,必有左右回顾,上下呼应之势,而成自然。姑山水之环抱,树石之交互,人物之倾向,形态万变,互相回顾,莫不有情。

用笔要变,是“不拘于法”。

山有脉络,石有棱角,钩伒(原为石字旁)之笔必变;水有行止,木有菀枯,渲淡之笔又变。未能变者不拘于法。

(第三部分) 墨法分明,其要有七:一,浓墨;二,淡墨;三,破墨;四,积墨;五,泼墨;六,焦墨;七,宿墨。

晋魏六朝,专用浓墨,书画一致。东坡云:墨,多贵其黑而不取其光,光而不黑,固为弃物,若黑而不光,索然无神。要使其光清而不浮,精湛如小儿目睛。

好山幽绝处,全借墨华浓。

墨为黑色,故呼之为墨黑,用之得当,变墨为亮,可称之为“亮墨”。每于画中之浓黑处,再积染一层墨,或点以极浓宿墨,干后此处极黑,与白处对照,尤见其黑,是为“亮墨”。亮墨妙用,一局画之精神,或可赖之而焕发。

王维水墨,全是浓墨;只用清水,以水破墨,以墨破水。

古人用墨,必择精品,不特借美于今,更得传美于后。晋唐之书,宋元之画,皆传数百年,墨色如漆,神气赖以全。若墨之下者,用浓见水则沁散湮污,未及数年,墨迹已脱。蓄古精品之墨,以备随时致用;或参合上等清胶新墨研之,是亦用浓墨之一法。

用淡墨法,或言始于李营邱。董北苑平淡天真,在毕宏之上。峰峦出没,云雾显晦,岚色郁苍,咸有生意,溪桥渔浦,洲渚掩映,善用淡墨为多。

元人商俦(原字王字旁),善用破墨,倪云林尝称之。以淡墨润浓墨,则晦而钝;以浓墨破淡墨,则鲜而灵。或言破墨,破其界限轮廓,作疏苔细草于界处,南宋人多用之;至元其法大备。

破墨法,是在纸上以浓墨破淡墨,或以淡墨破浓墨;直笔以横笔渗破之,横笔则以直笔渗破之;均于将干未干时行之,利用其水分的自然渗化,不仅充分取得物象的阴阳向背,轻重厚薄之感;且墨色新鲜灵活,如见雨露滋润,永远不干却于纸上者。

此法宋元人所长,而明人几失其传,知者极鲜,故所作均枯硬不忍赌。清代石涛,复用此法,如以淡墨平铺作地,然后以浓笔画细草于其上,得水墨之自然渗化,备见其欣欣向荣,生动有致,此以浓破淡之例也。然以浓破淡易,以淡破浓难。近代北方齐白石先生作花鸟草虫,得破墨之法,此其独到;然犹多见以浓破淡,少见以淡破浓。

积墨法以米元章为最备,浑点丛树,自淡增浓,墨色爽朗。思陵尝题画端云:“天降时雨,山川出云。”董思翁《云起楼图》谓元章多勾云,以积墨辅其云气。至虎儿全用积墨法画云。王东庄谓“作水墨画,墨不碍墨;作没骨法,色不碍色;自然色中有色,墨中有墨”。此善言积墨法者也。

山水画论文题目山水画论文题目频道为有关山水画论文范文素材和山水画和论文题目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山水画中的寺形塔影◇ 卢珊一、佛教传入与寺塔建构寺塔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东汉佛教传入中国这一时期 在佛经故事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寺塔形制最初出现及其原因 传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涅槃后,其遗体火化后的遗骨(即佛骨舍利)由八个。生态美学视角下的黄宾虹山水画生态美学是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它是将生态学与美学有机结合,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美学问题〔1〕 其研究对象主要探讨自然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以及人的精神文化生态环境,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山水画创作中积墨积彩的运用在山水画实践中,色彩积染的表现手法,成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探索领域,为广大艺术创作者所重视 对于色彩在山水画创作中的运用应该立足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和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发展、开拓 在创作实践中。长的是题目,短的是人生喜欢背诗的人,通常要逞一逞长篇的 从春江花月夜到琵琶行长恨歌……背下来真是不容易 其实,我觉得比诗更难背的是诗题 什么诗题不就是凉州词从军行绝句什么的嘛,这有什么难背的确实。山水画内容和形式美的表现摘要山水画以“形式”为艺术的基本,以“精神和生命”的表现为艺术的价值,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构成艺术创作的两个重要方面 其中,艺术创作的实践活动是创作的灵。萧云从山水画艺术风格与其对日本的影响一、萧云从的生平个性萧云从(1596—1673)字尺木,号默思、无闷道人……,安徽芜湖人,历经明末清初年间,当时政治腐败,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其主要表现在地主阶级与进步的知识分子之间。福建博物院藏林纾山水画赏析【摘要】林纾是近代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精通画艺与画学理论的画家,但其作为文人书画家的成就长期以来为人所忽略 本文对福建博物院藏的三幅林纾画作进行赏析,并结合画学理论春觉斋画论,探析其创作思。从平面构成的角度看黄秋园后期山水画摘要在平面艺术领域,“构成”是构图的核心,包括平面构成元素与构成关系 从平面构成的角度看黄秋园后期山水画作品,并对其作品中的平面构成元素和构成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既能有助于揭示平。欣赏山水画二要素等2篇在中国画的三大主题——人物、山水、花鸟中,山水画所占的比例是最重的 画中的山山水水看似熟悉,但要真正领会其中的美,并不简单 一幅山水画的创作是画家通过观察自然、提炼概括具有象征。石昌鼎山水画艺术特色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艺术最为厚重的沉淀 中国传统山水画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 山水画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人的性情 更是艺术家把握审美对象丰富外观和本质特性,借助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表现出来。宋代山水画 与影响孙潇越 (山西师范大学 041000)摘要中国山水绘画的高峰在宋代,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名家层出不穷,作品精美,有“无我之境”,发展到“画中有诗&r。澄怀味象,画为心印宋代山水画造景法式宋代山水无疑是中国经典传统绘画艺术中一颗璀璨夺目,绚丽多彩的明珠 那静观玄览,澄怀味象的特殊造景法式折射着传统文化精神,宋人借助观物而心与道合,借助有形而神游寰宇 在山水画创作中,人们经常会遇到造景或。宋代青绿山水画的兴盛高书芳 (中国艺术研究院 100029)摘要中国山水画秉承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是以儒、释、道的思想达到艺术的和谐 中国山水画在魏晋时产生,早期的山水画是以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到了隋代,山。山水画教学中的写生问题在老年大学绘画教学中,如何上好山水画写生课怎样适应中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个共性问题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 为何要上好写生课学习山水画,一般要经历临摹、写生、创作三。王旭东山水画技法(二)3、树木的画法树是山水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山石如肢体,树木如衣饰 学画山水大多先从画树入手,而学画树通常又先学画枯树 历代画家均有专攻画树的,题材很多,尤以画松柏为最常见 宋元以后,名家辈出,风格。我爱写意山水画自进入泰安市老年大学以来,我先是学了一年的写意花鸟画,后来觉得局限性较大,就改学写意山水画,并慢慢入了门 我深刻感到在画写意山水画中,可攀树赏花,挥斥自由,有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意蕴 于是,我。平远和诗意:北宋后期山水画的文人意趣生成郭熙“三远”之一的平远,是苏、黄……人特别推崇的绘画意趣 苏、黄以平远赞誉郭熙;米芾评论董源的绘画是“一片江南”,把平远趣味与江南景象结合起来,画史艳传。山水画临摹课要点分析和示范摘要在创作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学习到优秀作品的基本技法笔墨,造型和章法的规律……,还可以学习到优秀作品对“神韵”的把握以及思想感情的理解 通过本门课程的开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中国传统文化中由自然山水派生的三种艺术形式,即文学中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园林中的山水意境营造,形成了相互伴生的关系 诗文、绘画是诗人、画家面对自然景致有感而发的真情表达,诗化的语言能够使人迁想妙得、美景。传统山水画构图和山水画写生构图的比较分析山水画构图是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内容 构图指的是创作作品的构思、构意所形成的整体布局 它包含的内容有气势、位置、均衡、留白、空间,以及题跋落款和印章形成的画面分布………… 构图是作品意境表达的重要手段之。画意园境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内涵和意境营造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都源自自然山水,有相同的文化和哲学思想作为基础,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使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的意境及审美形成了高度的一致性 本文分析了意境的内涵,探讨了山水画与古。彰显个性,发散思维由一道题目谈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摘要解题策略多样化,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画图、列表、假设……策略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解题的思路和策略多样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

山水画,中国画的一种。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传统分法有水墨、青绿、金碧、没骨、浅绛、淡彩等形式。 系中国画,特有的画种之一。以下是整理好的关于山水画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山水画论文题目(导师拟定标题124个)山水画论文题目一:1、 河北山水画发展史2、 王蒙山水画中的繁密感探析3、 胸中丘壑是吾乡——我的山水画创作4、 山水画中的渔父形象5、 李可染现代山水画变革的学理启示6、 新疆山水画创作与“西北宗”实践的可行性7、 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的比较研究8、 山水画纵横谈9、 从“贵有古意”到“逸笔草草”——元代文人山水画的审美理想嬗变10、 分流与失道:从后结构符号学论清代山水画的衰落11、 从平面构成的角度解析黄秋园后期山水画:兼谈其平面化12、 从平面构成的角度看黄秋园后期山水画13、 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齐白石山水画独特性辨析14、 画吾自画——齐白石山水画的创作历程及特点15、 传统山水画大数据分析下的长三角地区山水资源的特色研究16、 生态美学观照下的六朝山水画论17、 略论文徵明青绿山水画的风格18、 董其昌对晚明青绿山水画发展大转变的作用19、 唐代青绿山水画点景研究——以“阎氏父子”“大小李将军”山水画为例20、 李圣峰山水画作品 为了心中的圣峰——李圣峰山水画漫谈21、 傅抱石山水画探微22、 山水画艺术在茶叶包装平面设计中的应用23、 在宋代山水画的意境里找寻当代建筑之路——以董豫赣、王澍的思考与实践为例24、 茶馆结合城市题材山水画元素的艺术风格探析25、 张正恒山水画的特色与成就探源山水画论文题目二:26、 为溪山写真——中国山水画写生中的人文情怀27、 论山水画写生中的笔墨造型28、 道释思想对山水画影响刍议29、 划时代的丰碑——李可染的山水画30、 浅析仇英青绿山水画风及形成的影响因素31、 临界与超越 许钦松山水画的创造特征32、 沈阳故宫藏明清山水画33、 写生:回归与重彰山水画学真义34、 文人意趣在山水画中的渗透——米芾、米友仁父子的水墨山水35、 生成意境与构成境域——黄宾虹山水画与塞尚风景画的比较36、 “对象化思维”与“非对象化思维”——基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讨论37、 山水画图案在现代旗袍创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38、 中国山水画审美意识与现代建筑设计39、 探寻山水画“象思维”之源流——“永嘉论道”综述40、 齐长城遗迹的山水画呈现41、 “一带一路”下之当代中国海洋山水画创作探析——以广西北部湾海洋景观为例42、 从顿悟到渐修——张捷的山水画43、 从择吉到气势——“龙脉”观念的社会民俗学内涵及其向山水画创作的递变44、 吞吐自然 意笔纵横——岳黔山山水画、花鸟画之语言特征45、 “《千里江山图》暨青绿山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46、 墨非蒙养不灵 笔非生活不神——颜景龙山水画流向蠡测47、 符号延异与图像缺失:明代山水画中的寻道者意象与艺术主流的终结48、 听唱新翻杨柳枝——尤建清和他的山水画49、 以色写意 以彩畅神——张跃华山水画解读50、 孙宽山水画作品 赏心乐事谁家院山水画论文题目三:51、 石涛山水画点景人物研究52、 堪舆学在传统山水画中的运用探略53、 读汤江云的山水画54、 厌恶与洁癖——读肖培金的山水画55、 从环境美学的角度看唐代山水画论56、 马远、夏圭山水画中的“留白”理念与当代平面设计57、 略论晚唐五代山水画屏与仕隐心态58、 朴拙清新的世界——读董雷山水画59、 黄宾虹、李可染山水画写生观比较60、 《千里江山图》与宋代青绿山水画的复兴61、 展子虔《游春图》对中国青绿山水画的范式化意义62、 “文人山水画”文化建构功能摭论63、 从魏晋到南宋山水画概说64、 笔底刚柔任所之 千山奇秀墨华滋——记顾坤伯的山水画艺术65、 清代冷枚《避暑山庄图》皇苑实景山水画的新风尚66、 理学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山水画67、 中国山水画的阴阳关系研究68、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联性发展研究69、 青绿山水画与边疆民族高校美术专业教学70、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兴起的原因71、 黄秋园山水画作品中树木山石云水及点景笔法特征72、 由“似”而“真”——晋唐山水画流变的内在趋向性考察73、 新中国山水画时空表现中的速效填充现象74、 建构新图式——满维起山水画谈

中国山水画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关于中国山水画的论文。 毕业论文。 可提供一些题目,这样有点头绪,好写一点。谢谢。推荐内容关于中国山水画的论文。 毕业论文。 可提供一些题目,这样有点头绪,好写一点。谢谢。最佳答案浅谈对中国画的认识首先我想说对于我们建筑学来说,对国画的认识是更有裨益的。各类的中国画首先给人一种意境美和音乐美,在使人在了解画的同时,也得到审美能力的锻炼在着我就谈一下自己对中国画的认识,我觉得了解中国画首先应该了解中国画的产生,发展及其内在精神山水画萌芽于晋朝,顾凯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第一句就是“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山水画已成为一个主要表现题材,我觉得人对人自己认识太深才觉得每幅画人的言态表现得不尽人意,山水可夸大其气势表达出其意境即可,狗马只须表达出其形而已从顾凯之仅有的山水画《洛神赋图》中可以窥见当时山水画初期形态的端倪,基本上如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的所记载的样子,传本〈洛神赋图〉中的山水部分,确实如其所言“群峰之势,若细饰犀拮”,或“水不容泛,人大于山”无论是山水还是树石,都表现为高度的概括化,比如树的表现,银杏树仅象征性地以三五片银杏叶概括,树枝的“列植之状”也是“若神臂布指,离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印行树有很大距离,正如前边所论“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山石仅以“高古游丝”线条勾勒,而没有皴法,但我认为,水法和云法的表现是极为纯熟的,水云的流态动势相当完美,由此可见,山水画的表现在当时已达到的艺术水准只是没有后来的布局合理罢了初期的山水画往往是人物活动的背景,配景,即使独立为一个专门画种也是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的,山水画初期的这种形态是不足为奇的,虽然我们现在已不能得睹六朝时期的山水画作品而且见于史料的早期山水画家也不是很多,顾凯之,宗炳,王微等人关于山水画论的发展为当世山水画的发展和成熟作了理论上的准备历隋唐,五代诸朝,山水画渐盛。他们可谓山水画的先驱,六朝时期是中国山水画的真正起点,虽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期,却导致了美学上的最灿烂,我认为这应该归功于当时不忍心目睹石灰的琴棋书画的隐士,且当时类似于陶哦渊明,谢灵运的隐逸思想普遍流行,此时人们对自然美有了更深的认识更促进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谢灵运《山居赋》中所记载的始宁山就是典型的例证,他的山水诗开拓了山水诗写实的审美之路,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也正说明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也益于诗的发展和衍生。山水画在六朝时期兴起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艺术家自身的发展。汗以前的艺术家往往以工匠身份出现他们都依靠绘画的手艺谋生,绘画是功利的,必须围绕服务对象的要求进行创作,但也不同程度促进山水画的发展说山水画的内在精神,中国山水画十分强调作者的主观因素,在山水画创作中,作者对自然界的认识理解,以及作者的情感流露是起着主导作用的,画家应当“以情入画”力求“情景交融”,正如在一幅山水画上题一首诗或多一个红戳更能增加山水画的内在精神和蕴涵,在对客体世界有一个多侧面深层次认识的基础上凭借心灵感受概括勾画出山水形象,者便是“迁想妙得”许多优秀的山水作品所显露出来的气质和高雅的格调,并不仅仅是因为作者具有深厚的笔墨功力,更重要的是作者具有饱满的创作激情和高深的文学修养。因此山水画家的学识越高,创作后劲也就越大。唐代山水家的学识越高,创作后劲也就越大,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搜尽奇峰打草稿”均提倡到生活中去,到实践中去。

百度文库随便一搜,再每篇摘一点随便凑凑就OK

摘 要: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巅峰,宋代的山水画也逐渐发展成熟,形成了许多具有生态意蕴的生态文本,在这些生态文本中,自然山水,人与自然,艺术与生命之间形成了对生性中和,共生性中和,和整生性中和,进而构成了宋元山水画的生态大和。 关键词:宋元山水;生态美蕴;共生之美;整生之美 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巅峰时期,而描绘自然情怀又是中国画的重要母题之一,从宋代开始中国山水画开始逐渐发展成熟,并体现出了极其深厚的文化精神内涵和哲学底蕴。中国人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述,把自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而艺术作为“天地之和”的产物,首先就是天地间万物和谐共生的反映,是宇宙广大和谐生命的缩影,作者通过艺术作品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进而体现出生态中和之韵味,从而形成了山水画这个不断生长的生态文本,在这个生态文本中,自然山水,人与自然,艺术与生命之间形成了对生性中和,共生性中和,和整生性中和,儒家与道家和禅宗的思想也在其中耦合发展,构成了生态大和,深刻地影响着宋元山水画独有的生态审美意蕴。 一、宋元山水画生成背景 早在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中最早的山水画就已经出现了,文中写道:“山有面,则背向有影,可令庆云西而吐于东方……西去山,别详其远近……”这些文字便体现出了山水的特有样貌。在之后,艺术家宗炳在山水画论《画山水序》中阐明的山水与道的关系,也为中国的山水画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从而影响了后代山水绘画的趋势与山水画的特征。之后,王微创作的山水绘画理论著作《叙画》,点明了传统山水画不是地理绘图,而是为了进一步表达文人与画家们真情实感。这些系统的理论的出现,使中国古代文人画家们的创作开始逐步深入,并且开始注意到山水画的内在的表现效果。从宋代开始,传统的山水画已经开始达到了顶峰时期,这一阶段的官僚与皇室贵族士大夫阶级都开始关注与沉醉于山水画的创作。传统的山水画在宫殿与贵族厅堂中几乎到处都可见,并且也有一些小尺幅的山水画作品出现在案头与家中。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文化与艺术的重视与钟爱程度日益加深,很多人为了体验自然万物的美好,常常亲身投入自然当中,去体验大自然的美妙与万物的灵性,并为此创作了大量的精品山水画作品,从而便开启了宋代这个山水绘画最为繁盛的时期。 二、宋元山水的生态之美 在宋元山水画中处处都渗透着无限的生态之美,天地山川,花鸟树木,都在画家的秒笔下呈现出气韵生动、虚实结合、缥渺致远的生态景致,而山水画作品便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山水风景画。中国传统的生态山水作品从来都是秉承着“师法自然”的创作准则,徜徉于天地万物之间,品味着自然天地的美好,并将创作者内心的感情寄托于山水之中,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的山水画作品。 由于南北地貌气候条件的差异,反映在山水绘画中就呈现出不同的生态意向:在北方的山水场景中多峻岭与巨石、悬瀑与峭壁。在艺术创作与山水画描绘中石头菱角分明,树木褐色参天,山峦起伏,笔法刚劲有力。正如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描绘到的“西北之山多浑厚,天地非为西北偏也。西北之地极高,水源之所出,以冈陇臃肿之所埋,故其地厚,其水深,其山多堆阜盘礴而连延不断于千里之外。介丘有顶而迤逦拔萃于四逵之野。如嵩山少室,非不拔也,如嵩少类者鲜尔,纵有峭拔者,亦多出地中而非地上也”。可见,北方的山水人文特征大体上给人以一种雄伟、壮观、粗犷、凌厉的生态美感。而南方的山水地貌却有着别样的风貌,南方峰峦叠起,雾霭繁花,江河复苏,画中用笔多温和细致,线条平缓朦胧。从山水画意上更突显出天真淡泊,宁静致远,婉丽和谐。董源作为南方山水画派的开山之祖,作品多描写江南之景,在他的作品《潇湘图》中,山峦起伏平缓,山脚林木扶疏,郁郁葱葱,水波不兴。整幅画作清新秀丽,雅致和谐,这便是典型的江南之景。因此,南方的山水作品给人一种平淡天真、秀雅温柔的生态美感。南北方的山水画作在审美特征和意态状貌上形成了深层次的对生之美,也进一步构成了生态中和之美。 三、人与自然中和的共生之美 宋时有名的艺术家们常常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这也对他们的绘画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艺术家们倾心于传统山水画的创作,使宋代的山水画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历史成就,进而形成了人与自然中和之美。 纵观宋代山水画作品,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与内涵,但人物往往不占主导地位或根本没有在画作中出现,可这并不能说明人只是山水画创作中的衬托部分,而是进一步表达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审美情境。这并不是刻意的表现自然或人文,而是“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三国魏・王弼:《老子注・第五章》)在这期间,人作为自然万物的一部分理应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万物,这样才能使人与自然的精神达到和谐与统一,并且使人与自然相互促进发展,进而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审美生境。在艺术创造中,人与自然不是主客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中和的共生发展。在“天人合一”的道家观点中,人与自然是合二为一的,人融入自然万物的同时,也使本心回归自然当中。米友仁云:“画之为说,心画也”。在文人的艺术创作中,人与自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与自然息息相关的生命存在。所以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是人对于自然的掌控,而是自然与生命交融的过程。宋代艺术家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他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认真留意体味自然万物,抓住山水的细微特点,精妙的表达出直接内心的真情实感,最终达到 “中得心源”的艺术境界,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这不仅是对艺术家们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欣赏者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与艺术家产生共鸣的巧妙途径,这是一种对生性中和,在这种生态的中和中体现出画作之传神。因此在宋代,人们将传“神作”为创作中的最高要求,此处的传神之作便是人与自然中和构成的美的整体。例如,宋代著名山水画家范宽创作的《溪山行旅图》,在整幅画采用全景式构图,上有天,下有地,树木高低错落。从外部看,高耸的山峰,飞泻的瀑布,山丘与亭台,和若隐若现的溪流,这些创作元素都在范宽的笔下被生动的描摹出来。这些线条不仅表达出作者体味到的山水美蕴,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意蕴。这中的天地万物,与儒家“礼”的思想不谋而合,体现出儒家的伦理纲常。这幅画表面上似乎描绘的是关陕地区的自然风光,但是我们在当地却未曾发现与画中类似的景象,可见这是范宽对这一地区山水意象总结与提炼,其实这也更是作者对自己内心中自然的浓缩,整部作品展现出宋代山水画作品可游可居的高深境界,表现出山水之间的中和美,体现人与自然共生的情境,形成最具美感的生态意境。 四、艺术与生命“气韵生动”的整生之美 宋代的传统山水画意境幽深,在画中往往通过刚柔、动静、远近、虚实等技法,展现出自然生态与生命律动相契合的生态艺术作品,从而显示出人的生命与自然生态相融合后所体现出的自然整生之美。 中国绘画的第一准则便是“气韵生动”,在山水画的创作中正是体现出了这种自然生态审美智慧。正像曾繁仁先生所说的:“国画‘气韵生动’的重要美学原则是将大自然作为有生命的灵性之物加以描绘的。”并且此时的艺术作品不是独立的生命体现,而是自然生命之整体蕴含。在对自然生命的整体观照中,人之生命融合于自然万物生命中,并且人之生命与自然生命融合的同时,人之生命得到了进化与升华。在生态审美艺术作品中,作者追求的是自然生命的整体和谐之美,艺术家把山水自然视为一大生命。生命万物彼此相连,相互需要,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正如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所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山川、草木、云霞全都是自然万物生命整体的组成部分,在这万物的生命整体之中,各个部分和谐共生,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总之,宋元山水画虽是艺术的,但也是生命的,宋元山水画将人与自然和艺术连接起来,用艺术的手法,表现自然万物的美的同时,表达出艺术家关于生命的感悟与人生的追求。在中国画论中,绘画不仅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想的诗意表达,更是宇宙和谐生命系统的一部分。艺术家以中和为美,致力于表现的是宇宙生命的广大和谐。在构图、笔墨等作品构成的形式方面也渗透着浓郁的生态意识。它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在方寸间,感知万物,感悟生命,纵情于山水之中,表达人们对自然生命的崇敬;同时也让人们留恋与山水性情,体味生命的情趣,让人突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将人与大自然万物真正的融合起来,只有这样,山水画的创作才能超越人类审美的想象,和大自然和谐共生达到全新的艺术境界。进而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艺术与生命合二为一的整生生态审美境界。 在宋元山水的世界里,山水画家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却又融合着道禅思想。人们感受到使心灵深沉、静默的和无限的自然汇合在一起的巨大力量,就像倪云林的一山、一水、一丘、一壑,简之又简、确实自然最深最厚的形状,纵然天地毁灭,此山此水精神不灭,这便是生态的永恒。山水之间融汇了一条回家的路,在当今社会中,人们若想再建美学传统,更要回归中国古典山水美学中的美妙意境。中国人看山看水其实就是在看我们自己的人生,山水中的自然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自然,也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永恒的精神家园。如今的人们依然向往山林悠壑,依然渴望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所以宋元山水所蕴含的主客体共生的中和神韵也就显得特别的深厚,所显示的中华文化气韵也就特别深长。 参考文献: [1]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 [2]夏晓春.《论中国画意境审美动态》《装饰》.2004年3期 [3]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3月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6]袁鼎生.《超循环生态方法论》科学出版社 [7]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8]邵金峰.《中国画论中生态审美智慧研究》 [9]杨建 康琼.《论中国山水画的生态美蕴》美术天地 [10]连晓红.《试谈老庄沂弊裸星翔寸中国山水画意境的影响》美术大观2007(3)12 [11]张子程.《论中国古典山水画之生态美蕴》绘画美学

山水画论文题目山水画论文题目频道为有关山水画论文范文素材和山水画和论文题目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范文。山水画中的寺形塔影◇ 卢珊一、佛教传入与寺塔建构寺塔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东汉佛教传入中国这一时期 在佛经故事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寺塔形制最初出现及其原因 传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涅槃后,其遗体火化后的遗骨(即佛骨舍利)由八个。生态美学视角下的黄宾虹山水画生态美学是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它是将生态学与美学有机结合,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美学问题〔1〕 其研究对象主要探讨自然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以及人的精神文化生态环境,进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山水画创作中积墨积彩的运用在山水画实践中,色彩积染的表现手法,成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探索领域,为广大艺术创作者所重视 对于色彩在山水画创作中的运用应该立足于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和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发展、开拓 在创作实践中。长的是题目,短的是人生喜欢背诗的人,通常要逞一逞长篇的 从春江花月夜到琵琶行长恨歌……背下来真是不容易 其实,我觉得比诗更难背的是诗题 什么诗题不就是凉州词从军行绝句什么的嘛,这有什么难背的确实。山水画内容和形式美的表现摘要山水画以“形式”为艺术的基本,以“精神和生命”的表现为艺术的价值,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构成艺术创作的两个重要方面 其中,艺术创作的实践活动是创作的灵。萧云从山水画艺术风格与其对日本的影响一、萧云从的生平个性萧云从(1596—1673)字尺木,号默思、无闷道人……,安徽芜湖人,历经明末清初年间,当时政治腐败,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其主要表现在地主阶级与进步的知识分子之间。福建博物院藏林纾山水画赏析【摘要】林纾是近代著名翻译家、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精通画艺与画学理论的画家,但其作为文人书画家的成就长期以来为人所忽略 本文对福建博物院藏的三幅林纾画作进行赏析,并结合画学理论春觉斋画论,探析其创作思。从平面构成的角度看黄秋园后期山水画摘要在平面艺术领域,“构成”是构图的核心,包括平面构成元素与构成关系 从平面构成的角度看黄秋园后期山水画作品,并对其作品中的平面构成元素和构成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既能有助于揭示平。欣赏山水画二要素等2篇在中国画的三大主题——人物、山水、花鸟中,山水画所占的比例是最重的 画中的山山水水看似熟悉,但要真正领会其中的美,并不简单 一幅山水画的创作是画家通过观察自然、提炼概括具有象征。石昌鼎山水画艺术特色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艺术最为厚重的沉淀 中国传统山水画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 山水画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人的性情 更是艺术家把握审美对象丰富外观和本质特性,借助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表现出来。宋代山水画 与影响孙潇越 (山西师范大学 041000)摘要中国山水绘画的高峰在宋代,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名家层出不穷,作品精美,有“无我之境”,发展到“画中有诗&r。澄怀味象,画为心印宋代山水画造景法式宋代山水无疑是中国经典传统绘画艺术中一颗璀璨夺目,绚丽多彩的明珠 那静观玄览,澄怀味象的特殊造景法式折射着传统文化精神,宋人借助观物而心与道合,借助有形而神游寰宇 在山水画创作中,人们经常会遇到造景或。宋代青绿山水画的兴盛高书芳 (中国艺术研究院 100029)摘要中国山水画秉承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是以儒、释、道的思想达到艺术的和谐 中国山水画在魏晋时产生,早期的山水画是以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到了隋代,山。山水画教学中的写生问题在老年大学绘画教学中,如何上好山水画写生课怎样适应中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个共性问题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 为何要上好写生课学习山水画,一般要经历临摹、写生、创作三。王旭东山水画技法(二)3、树木的画法树是山水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山石如肢体,树木如衣饰 学画山水大多先从画树入手,而学画树通常又先学画枯树 历代画家均有专攻画树的,题材很多,尤以画松柏为最常见 宋元以后,名家辈出,风格。我爱写意山水画自进入泰安市老年大学以来,我先是学了一年的写意花鸟画,后来觉得局限性较大,就改学写意山水画,并慢慢入了门 我深刻感到在画写意山水画中,可攀树赏花,挥斥自由,有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意蕴 于是,我。平远和诗意:北宋后期山水画的文人意趣生成郭熙“三远”之一的平远,是苏、黄……人特别推崇的绘画意趣 苏、黄以平远赞誉郭熙;米芾评论董源的绘画是“一片江南”,把平远趣味与江南景象结合起来,画史艳传。山水画临摹课要点分析和示范摘要在创作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学习到优秀作品的基本技法笔墨,造型和章法的规律……,还可以学习到优秀作品对“神韵”的把握以及思想感情的理解 通过本门课程的开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园林中国传统文化中由自然山水派生的三种艺术形式,即文学中的山水诗、山水画和园林中的山水意境营造,形成了相互伴生的关系 诗文、绘画是诗人、画家面对自然景致有感而发的真情表达,诗化的语言能够使人迁想妙得、美景。传统山水画构图和山水画写生构图的比较分析山水画构图是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内容 构图指的是创作作品的构思、构意所形成的整体布局 它包含的内容有气势、位置、均衡、留白、空间,以及题跋落款和印章形成的画面分布………… 构图是作品意境表达的重要手段之。画意园境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内涵和意境营造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都源自自然山水,有相同的文化和哲学思想作为基础,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使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的意境及审美形成了高度的一致性 本文分析了意境的内涵,探讨了山水画与古。彰显个性,发散思维由一道题目谈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摘要解题策略多样化,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画图、列表、假设……策略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解题的思路和策略多样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

中国古代山水画论文参考文献

(1)专著《张正忠诗书画-田园山水百图》2005年12月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收入张正忠《快然楼艺谈》论文、随笔108篇、诗160首、田园山水画100幅、书法12帧。高冠华、陆一飞题词,邵大箴、李松、邵洛羊作序跋。张正忠先生涉猎中西绘画、文史,专攻田园山水画创作近20年,并进行史论、创作方法研究。他发现山水画中的村野之景犹如散落的珍珠,可蔚成品类;当代“田园美”观念正在滋长、“村野之景”创作正在逐步壮大;它们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价值、现代的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社会反响良好,因而为之起名为“田园山水画”。本书以散文的笔调,阐述了田园山水画的概念和史论框架,以及方方面面的艺术观点。马鸿增等专家研究表明:这是中国第一部关于田园山水的专著。[注][注]马鸿增,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他的《田园山水:张正忠的新拓展》一文写于2006年,首次发表于2007年第1654期《中国书画报》);(2)专著《田园山水画法》2009年7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张正忠著。全书有总论、田园山水画创作、田园景物画法、田园山水作品欣赏4个部分,配图片240幅,王琦题词、邵大箴作序。在成书过程中,邵大箴、王伯敏、葛路、马鸿增等史论家对书稿进行了推敲和指导。邵大箴在序言中说:“《田园山水画法》是一本为田园山水爱好者提供创作辅导的好书。他为中国山水画列出四大题材分支,而“田园山水画”是其中的一个“画目”。这样的系统研究对拓展中国画的新视野,促进田园山水画的学科建设,为山水画的发展、创新探索出路,提高山水画在社会上的生命力,对于中国画的繁荣和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书系统、深入地阐述了田园山水画的创作方法与技法,贯穿了田园山水的基本理念。既借鉴了前人的成果,更多的是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经验与方法,给山水画创作者送来了艺术上的无私奉献。图文并茂,将可操作性和欣赏性融为一体,既是对技法的讲解、研究,也是对佳作的欣赏,贴近实践、贴近读者。《田园山水画法》简要目录:一、总论二、田园山水画创作(一)生活与感情 (二)构思立意 (三)情节 (四)构图 (五)取景 (六)透视四远法 (七)景深(八)笔墨 (九)色彩(十)光感 (十一)景物的搭配 (十二)特殊技法 (十三)平面与色彩构成(十四)诗书画印一体之美 (十五)风格、语言与品评三、 田园景物画法(一)四季画法 (二)竹法(三)竹园法(四)芦苇法(五)芦花法(六)江芦法(七)空枝树(八)点叶树(九)夹叶树(十)丛树法 (十一) 田园树种画法 (十二)茭白、菖蒲(十三)塘荷(十四)点景法(十五)地貌(十六)河塘、水面(十七)道路、草地(十八)田野 (十九)庄稼(二十)宅园(二十一)天气变化(二十二)日、夜景象四、田园山水作品欣赏 (3)专著《中国田园山水画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第一卷2012年9月第一版。全书共有十卷,上编4卷是评述,下编6卷是图录。图片10500张,文字约40万。张正忠著,王伯敏题词、薛永年作序、题签。此书是我国第一部田园山水画史,从田园山水产生的先机写起,追根溯源,缜密地揭示田园山水画产生的根源和存在的条件、发展的动力,历数历史发展的起伏脉络,并指出当代田园山水的现状、发展取向。20张示意图简明地揭示画史发展脉络和画理研究思路。自从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直至《诗经》产生的时代,田园之美逐步进入中国人的审美视野。但是,它的发展轨迹一直未被社会注意和认识,从未有人把它看成是山水画科之下的一个分支;未有人涉足过它的史论研究,所以本书具有原创性的学术意义。史论家万新华写道:“以往的绘画史研究者从未专门述及田园山水画。直至近年,海门画院院长张正忠先生正式提出‘田园山水画’之称谓和理论,并笔耕不断,一而再、再而三地撰文立说,从纷繁复杂的文献、图像史料中搜索探寻,辨析考证,逐渐耙梳出一部《中国田园山水画史》。” [注]本书的述评以大量资料证明了“田园山水画”创作队伍及作品群的存在,在广泛的比较中探寻出田园山水画的特定范畴、内涵与外延;因而证明了田园山水作为“画目”、撰写“中国田园山水画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新的美学命题“田园美”;提出绘画起源“审美兴趣”说。本书展示了田园山水画的魅力与丰富性,它将使更多参与田园山水画创作的绘画爱好者进入自觉状态、提供了借鉴;同时对开拓中国画的新领域起到促进作用。《中国田园山水画史》一书的价值,根据薛永年先生文章和研讨会的评论,就是:“不仅填补了学术空白,而且很有现实意义”,“探索开拓中国传统山水画与时俱进的新途径。”这本书的问世,加上前两本专著,为“田园山水画”这个“画目”的学科建设奠定了学术基础。简要目录:上编 评述第 一 卷王伯敏题词薛永年序《溯源探道 温故知新》作者自序《园外遐思》、绪论《半份答卷》第一章 田园山水画的起源第二章 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村野之景:六朝、隋唐、五代、宋代第 二 卷 元、明、清第 三 卷第三章 中国近现代乡村题材山水画、近现代民间绘画中的乡村风景题材第 四 卷第四章 发展中的中国当代田园山水画第五章 逐渐形成中的中国田园山水画理论下编 图录第 五 卷——第 九 卷 中国田园山水画图录第 十 卷 索引、后记[注]万新华,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他的《嚆矢椎轮 承前启后——张正忠《中国田园山水画史》略议》,首次发表于《中国书画》杂志2013年第7期第128页。 (4)随笔《从故乡情结到田园山水画》(全文发表于1996年编《东洲美术》,作者张正忠。)摘录:我的故乡在江海平原,田园深处。弯弯小路,清清流水;竹林村舍,绿树如云。邻里笑语,鸡犬之声相闻。我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度过的。至今梦中,每每出现老宅故人情景,象一场场放不完的电影。我的画笔,情不自禁要画家乡田园,曾撰诗云:“大江此入海,两岸百里平;咸谓无可画,偏向幽处寻;翠竹掩村舍,浅水映草青;月明烟笼时,更起故园情。”故园之情,拂之不去!……我对家乡田园的怀恋、对大自然的珍惜,正好契合了一种社会文化意义。这种意义已不同于古代田园诗的隐逸情趣,却是现代人的审美理想。人们永远喜欢充满阳光的田野、清清清的流水、新鲜的空气、茂盛的树木庄稼,拿我们的中国画笔墨把这些风景画出来,这是画田园的山水画,就叫它“田园山水画”吧。画中清纯的美,多少能唤起人们对美的留恋和向往,使故乡田园情结常驻于画中。(5)论文《田园山水画的前世今生》(全文发表于《中国书画报》,作者张正忠。同类论文还有《谈田园山水画》、《田园山水画总论》)提 要: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农业生产发展要比山水画早几千年,但到隋唐以后才有画家关注村野之景,进入田园山水画的萌芽期,五代出现典型的田园山水画。到了二十世纪末,产生了“田园山水画”这个名称和概念,画家的关注点有了很大的觉醒,创作主旨也有了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兴盛期。当代的20来年中,创作的数量突飞猛进,超过了历代遗存作品的总量。纵观千年,田园山水画已然形成了它自己的范畴、内涵、外延、审美倾向。田园山水虽受诗文的影响,但它毕竟是山水画的一个分支,所以更多地受山水精神的支配。田园山水应在此基础上加入“中和之美”。田园山水的审美特质,应以“中和之美”作为灵魂核心,并兼有下列特点:一是以村野之景为主要意象;二是以亲近大自然、张扬生态环境美的理想,以出世的态度画入世的画;三是以“物我为一”的观念,以文人的精神视野表达对生命之美、生态之美的讴歌,营造情境交融、温馨和谐的诗境;四是以传统中国画笔墨理法为基础,适当吸收西洋风景画之长,构建个性的艺术语言图式。关键词 田园山水画史 文化渊源 美学内涵 时代意义 一个核心四个要素(6)论文《山水画分支之我见》(全文发表于2013年第2329期《中国书画报》,作者张正忠。)提 要:任何一个画科,它的初始阶段总是混沌而不可分的。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具备了独立分科的条件,就分科独立了。科目的分类方案是绘画史论家根据大量研究而做出的,在若干年内,它呈现稳定的状态。分科对促进绘画的发展、各门类的艺术特点的健全起到了积极作用。田园山水画在当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确定这个分支的学科定位时,又发现它有另外两个“兄弟”:海景和城市。原来 “当家”的高峰山岭山水画,便成为老大哥。“峰岭山水画”,是山峰、山岭为画面主要意象,岩石、瀑布为构成要素的山水画。“田园山水画”,是以村野之景为主的山水画。“海景山水画”,是以大海波涛、海岸景物为主的山水画。“城市山水画”,是以城市、集镇、人造园林为主的山水画。关键词:山水画分支 峰岭山水画 田园山水画 城市山水画 海景山水画(7)论文《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全文发表于2010年第6期《美术观察》,作者张正忠。)提 要:“田园山水画”这个画目,是根据题材内容来分类的。对它的阐述,应有几个方面,内容和主题是其中一个方面。本文从绘画的入世性和出世性切入,追溯绘画的起源和功能的演进,揭示田园山水画在内容方面的时代特征。由于田园山水创作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多见自然宁静的意境,它既保持着绘画的入世性一面,又有着出世性一面。因此,田园山水的内容本质当介于入世与出世之间,这是题材特点所决定的。而入世性与出世性对于绘画作品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当代,家园情结、生态理想自然地成为田园山水画的两大重要主题。关键词:田园山水画 生存与审美 绘画的入世性与出世性 入世与出世之间 家园情结 建设生态乐园的理想

1、画画主体不同

中国古代山水画是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

西方风景画是以风景为题材的绘画。

2、代表人物不同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代表有展子虔、王维等。

西方风景画的代表有戈延、雷斯达尔、康斯特布尔等。

3、技法要点不同

山水画是由风景到作品,从创作到欣赏都有着引人入胜和移情于景的特点,没有作者身临其境触景生情的体验就没有读者身临其境的,体味和感受,作为山水画家应具备导游的精神,引领观者一起浏览其间,体察其中,为之怡情,为之陶冶,达到情绪的放松,心灵的正合。

西方风景画的空间距离的表现方法是根据形体的透视原理和空气色彩的透视变化,表现景物之间的远近层次关系。还可以利用主次、浓淡和虚实加强空间感,在表现手法上有意识地将主要与次要、虚与实结合起来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水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景画

一、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特点及艺术精神 中国古代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就是它的写意性,这也是中国绘画艺术最根本的特点。所谓写意,就是偏重于意韵与情趣的表达,并不拘泥于客观对象本质的外貌形态,强调创作者的主观情感的融入。“或强调哲理性的显现,或重视抒情的表达”,但这种“抒情的表达”又并不是无本之源,并不是作者的随心所欲,而是在观察客观对象的基础上完成的。当然,中国绘画表现出来的这种偏重主观情感的表达,强调写意性的特点,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哲学思想及宇宙人生观紧密相连。因为中国古代信奉“道”家思想,道家的那种重“心”略“物”的哲学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山水画乃至整个中国艺术的重表现而略再现的美学基础。所以,一个中国山水画家就要有容纳百川万物的胸中意气,才能做到下笔挥墨洒脱自如,才能表现出山水画那种超然与淡泊的意境。 西方艺术因为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认为:艺术家对外在美的准确、完美的体现,目的是向上帝靠拢,是对上帝的一种贡献。所以西方画家非常注重绘画的写实性。写实性与写意性是相对的。所谓写实,顾名思义即艺术家偏重于客观描写对象的外在特征,把客观对象的色彩、外貌及其所受的光影关系都尽可能真实地描绘出来。西方艺术家和中国艺术家关注内容所不同的方面主要在于是否较真实地模仿再现对象,而不是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所以,西方风景画家追求的是尽可能地再现自然,采用不同的手法描摹自然的景色,甚至寻找科学的方法,试图更形象、更直接地表现自然。这种表现基础是建立在他们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之上的。 二、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表现手法不同 中国画因为使用的是最富有弹力的毛笔和对笔触、水分变化反应最为灵敏的宣纸,所以形成了中国画笔墨不易塑形,笔触变化无究的特点。同时中国山水画主要是依靠水墨和毛笔用“线”造型,用“线”和毛笔的各式各样的皴擦来塑造各种山石及流水的特性。因此,“线”在中国山水画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对“线”应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幅山水作品的成功与否。所以想要画好中国画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大量的时间去摸索与练习笔墨和线条,以达到十分娴熟,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画好一幅画作。因为,每一个画家对生命的领悟都不一样,中国画家把这种对人生的认识与感悟渗透到线条与笔墨之中,最后形成具备自己独特风格的画风。 西方绘画使用的是与中国画完全不同的油画笔、油性颜料与画布,因为工具与表达媒介的差别,就必然导致中西绘画表现手法的不同。上面说到西方艺术强调写实性,真实的摹写对象,而绘画是二维空间艺术,要想在平面的二维空间中塑造出三维空间来,必须用块面和明暗来表现对象。所以西方风景画不同于中国山水画的“线条”,它用油画笔和颜料表现形体的块面和明暗,加之以色彩作为主要的造型手段。西方艺术家认为,必须通过一个个小的块面,才能塑造出接近现实事物具有立体感的对象来,因此西方风景画中的湖光山色都是由一个个的“面”组成的,加之光影与色彩,来增强画的体积感与真实感。所以我们看到的西方风景画比中国山水画更接近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观。 三、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空间观念不同 我们比较中西的两幅作品:黄宾虹的《山中坐雨》和多比尼的《奥普特沃兹的水闸》。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山水画《山中坐雨》是一种自由的流动式的空间观念,这种空间观念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没有固定的视点,可以将不同视点观察到的对象同时组合在画幅中。正如宋代郭熙所说的“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可见中国画的这种空间观念不是一般的物理空间观念,而是一种置于天地间非常自由灵活的空间表现,所以中国古代山水画,大多山下农舍掩映于群山林野之中、行旅之人漫步于溪桥湖畔边,画中充满着诗情画意,毫不拘泥于现实的空间环境。这就体现了中国绘画中特殊的透视方法——“散点透视法”。 再来看看西方风景画的代表作多比尼的《奥普特沃兹的水闸》。画家力图在平面上塑造出一种立体空间感,逼真的再现对象所处的空间环境,他只是在自然和风景画的空间转化中充当了一个载体的角色。他运用的是带理性的科学分析的焦点透视法,他的这种空间观念是建立在其科学和理性思想的指导下的,是用明暗和透视来表现的。所以说,西方艺术家对于空间理念的认识,就是对自然实实在在的空间认识,并不能像中国画家那样能够脱离真实自然的约束。 中西艺术的确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其审美思想和表现手法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但作为人类艺术精神的表现,它们又有着共同之处,完全可以互为借鉴,共同创新协调发展。

百度文库随便一搜,再每篇摘一点随便凑凑就OK

中国山水画论文参考文献期刊

摘 要: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巅峰,宋代的山水画也逐渐发展成熟,形成了许多具有生态意蕴的生态文本,在这些生态文本中,自然山水,人与自然,艺术与生命之间形成了对生性中和,共生性中和,和整生性中和,进而构成了宋元山水画的生态大和。 关键词:宋元山水;生态美蕴;共生之美;整生之美 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巅峰时期,而描绘自然情怀又是中国画的重要母题之一,从宋代开始中国山水画开始逐渐发展成熟,并体现出了极其深厚的文化精神内涵和哲学底蕴。中国人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述,把自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而艺术作为“天地之和”的产物,首先就是天地间万物和谐共生的反映,是宇宙广大和谐生命的缩影,作者通过艺术作品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进而体现出生态中和之韵味,从而形成了山水画这个不断生长的生态文本,在这个生态文本中,自然山水,人与自然,艺术与生命之间形成了对生性中和,共生性中和,和整生性中和,儒家与道家和禅宗的思想也在其中耦合发展,构成了生态大和,深刻地影响着宋元山水画独有的生态审美意蕴。 一、宋元山水画生成背景 早在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中最早的山水画就已经出现了,文中写道:“山有面,则背向有影,可令庆云西而吐于东方……西去山,别详其远近……”这些文字便体现出了山水的特有样貌。在之后,艺术家宗炳在山水画论《画山水序》中阐明的山水与道的关系,也为中国的山水画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从而影响了后代山水绘画的趋势与山水画的特征。之后,王微创作的山水绘画理论著作《叙画》,点明了传统山水画不是地理绘图,而是为了进一步表达文人与画家们真情实感。这些系统的理论的出现,使中国古代文人画家们的创作开始逐步深入,并且开始注意到山水画的内在的表现效果。从宋代开始,传统的山水画已经开始达到了顶峰时期,这一阶段的官僚与皇室贵族士大夫阶级都开始关注与沉醉于山水画的创作。传统的山水画在宫殿与贵族厅堂中几乎到处都可见,并且也有一些小尺幅的山水画作品出现在案头与家中。伴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文化与艺术的重视与钟爱程度日益加深,很多人为了体验自然万物的美好,常常亲身投入自然当中,去体验大自然的美妙与万物的灵性,并为此创作了大量的精品山水画作品,从而便开启了宋代这个山水绘画最为繁盛的时期。 二、宋元山水的生态之美 在宋元山水画中处处都渗透着无限的生态之美,天地山川,花鸟树木,都在画家的秒笔下呈现出气韵生动、虚实结合、缥渺致远的生态景致,而山水画作品便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生态山水风景画。中国传统的生态山水作品从来都是秉承着“师法自然”的创作准则,徜徉于天地万物之间,品味着自然天地的美好,并将创作者内心的感情寄托于山水之中,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的山水画作品。 由于南北地貌气候条件的差异,反映在山水绘画中就呈现出不同的生态意向:在北方的山水场景中多峻岭与巨石、悬瀑与峭壁。在艺术创作与山水画描绘中石头菱角分明,树木褐色参天,山峦起伏,笔法刚劲有力。正如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描绘到的“西北之山多浑厚,天地非为西北偏也。西北之地极高,水源之所出,以冈陇臃肿之所埋,故其地厚,其水深,其山多堆阜盘礴而连延不断于千里之外。介丘有顶而迤逦拔萃于四逵之野。如嵩山少室,非不拔也,如嵩少类者鲜尔,纵有峭拔者,亦多出地中而非地上也”。可见,北方的山水人文特征大体上给人以一种雄伟、壮观、粗犷、凌厉的生态美感。而南方的山水地貌却有着别样的风貌,南方峰峦叠起,雾霭繁花,江河复苏,画中用笔多温和细致,线条平缓朦胧。从山水画意上更突显出天真淡泊,宁静致远,婉丽和谐。董源作为南方山水画派的开山之祖,作品多描写江南之景,在他的作品《潇湘图》中,山峦起伏平缓,山脚林木扶疏,郁郁葱葱,水波不兴。整幅画作清新秀丽,雅致和谐,这便是典型的江南之景。因此,南方的山水作品给人一种平淡天真、秀雅温柔的生态美感。南北方的山水画作在审美特征和意态状貌上形成了深层次的对生之美,也进一步构成了生态中和之美。 三、人与自然中和的共生之美 宋时有名的艺术家们常常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这也对他们的绘画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艺术家们倾心于传统山水画的创作,使宋代的山水画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历史成就,进而形成了人与自然中和之美。 纵观宋代山水画作品,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与内涵,但人物往往不占主导地位或根本没有在画作中出现,可这并不能说明人只是山水画创作中的衬托部分,而是进一步表达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审美情境。这并不是刻意的表现自然或人文,而是“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三国魏・王弼:《老子注・第五章》)在这期间,人作为自然万物的一部分理应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万物,这样才能使人与自然的精神达到和谐与统一,并且使人与自然相互促进发展,进而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审美生境。在艺术创造中,人与自然不是主客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中和的共生发展。在“天人合一”的道家观点中,人与自然是合二为一的,人融入自然万物的同时,也使本心回归自然当中。米友仁云:“画之为说,心画也”。在文人的艺术创作中,人与自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与自然息息相关的生命存在。所以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是人对于自然的掌控,而是自然与生命交融的过程。宋代艺术家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他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认真留意体味自然万物,抓住山水的细微特点,精妙的表达出直接内心的真情实感,最终达到 “中得心源”的艺术境界,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这不仅是对艺术家们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欣赏者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与艺术家产生共鸣的巧妙途径,这是一种对生性中和,在这种生态的中和中体现出画作之传神。因此在宋代,人们将传“神作”为创作中的最高要求,此处的传神之作便是人与自然中和构成的美的整体。例如,宋代著名山水画家范宽创作的《溪山行旅图》,在整幅画采用全景式构图,上有天,下有地,树木高低错落。从外部看,高耸的山峰,飞泻的瀑布,山丘与亭台,和若隐若现的溪流,这些创作元素都在范宽的笔下被生动的描摹出来。这些线条不仅表达出作者体味到的山水美蕴,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意蕴。这中的天地万物,与儒家“礼”的思想不谋而合,体现出儒家的伦理纲常。这幅画表面上似乎描绘的是关陕地区的自然风光,但是我们在当地却未曾发现与画中类似的景象,可见这是范宽对这一地区山水意象总结与提炼,其实这也更是作者对自己内心中自然的浓缩,整部作品展现出宋代山水画作品可游可居的高深境界,表现出山水之间的中和美,体现人与自然共生的情境,形成最具美感的生态意境。 四、艺术与生命“气韵生动”的整生之美 宋代的传统山水画意境幽深,在画中往往通过刚柔、动静、远近、虚实等技法,展现出自然生态与生命律动相契合的生态艺术作品,从而显示出人的生命与自然生态相融合后所体现出的自然整生之美。 中国绘画的第一准则便是“气韵生动”,在山水画的创作中正是体现出了这种自然生态审美智慧。正像曾繁仁先生所说的:“国画‘气韵生动’的重要美学原则是将大自然作为有生命的灵性之物加以描绘的。”并且此时的艺术作品不是独立的生命体现,而是自然生命之整体蕴含。在对自然生命的整体观照中,人之生命融合于自然万物生命中,并且人之生命与自然生命融合的同时,人之生命得到了进化与升华。在生态审美艺术作品中,作者追求的是自然生命的整体和谐之美,艺术家把山水自然视为一大生命。生命万物彼此相连,相互需要,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生命整体。正如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所说:“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山川、草木、云霞全都是自然万物生命整体的组成部分,在这万物的生命整体之中,各个部分和谐共生,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总之,宋元山水画虽是艺术的,但也是生命的,宋元山水画将人与自然和艺术连接起来,用艺术的手法,表现自然万物的美的同时,表达出艺术家关于生命的感悟与人生的追求。在中国画论中,绘画不仅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想的诗意表达,更是宇宙和谐生命系统的一部分。艺术家以中和为美,致力于表现的是宇宙生命的广大和谐。在构图、笔墨等作品构成的形式方面也渗透着浓郁的生态意识。它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在方寸间,感知万物,感悟生命,纵情于山水之中,表达人们对自然生命的崇敬;同时也让人们留恋与山水性情,体味生命的情趣,让人突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将人与大自然万物真正的融合起来,只有这样,山水画的创作才能超越人类审美的想象,和大自然和谐共生达到全新的艺术境界。进而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艺术与生命合二为一的整生生态审美境界。 在宋元山水的世界里,山水画家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却又融合着道禅思想。人们感受到使心灵深沉、静默的和无限的自然汇合在一起的巨大力量,就像倪云林的一山、一水、一丘、一壑,简之又简、确实自然最深最厚的形状,纵然天地毁灭,此山此水精神不灭,这便是生态的永恒。山水之间融汇了一条回家的路,在当今社会中,人们若想再建美学传统,更要回归中国古典山水美学中的美妙意境。中国人看山看水其实就是在看我们自己的人生,山水中的自然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自然,也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永恒的精神家园。如今的人们依然向往山林悠壑,依然渴望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所以宋元山水所蕴含的主客体共生的中和神韵也就显得特别的深厚,所显示的中华文化气韵也就特别深长。 参考文献: [1]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 [2]夏晓春.《论中国画意境审美动态》《装饰》.2004年3期 [3]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3月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6]袁鼎生.《超循环生态方法论》科学出版社 [7]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8]邵金峰.《中国画论中生态审美智慧研究》 [9]杨建 康琼.《论中国山水画的生态美蕴》美术天地 [10]连晓红.《试谈老庄沂弊裸星翔寸中国山水画意境的影响》美术大观2007(3)12 [11]张子程.《论中国古典山水画之生态美蕴》绘画美学

神 韵 雅3点

山水画的第一大审美特征,是它的自然美。写意美更是山水画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意境美是山水画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气韵美同样是山水画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参考文献:《魅力中国》2010年9月第3期 文/李 业 《山水画审美特征论》

百度文库随便一搜,再每篇摘一点随便凑凑就OK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