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影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影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论文

伴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各个高校的文科学院兴起,并且近年来招生势头火热。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 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的发展 》

摘要: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 文化 等相关媒体环境集中程度逐渐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习以及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影响。本文基于这一现状,对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下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现实环境;发展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逐渐兴起,在广播电视节目中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然而,现阶段受众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认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多样化的现实环境影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随着现阶段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又呈现了新的发展特征,对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下的发展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广播电视编导的政治环境

广播电视编导与政治环境的关系较为复杂。一方面,政治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另一方面,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程度也对政治环境存在着影响。纵观广播电视编导的整体发展历程,广播电视编导早期受政治环境影响较为严重,随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研究的深入以及广播电视编导工作的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整体发展趋势与社会政治环境发展基本一致。以我国的政治环境为例,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必须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媒体理念的广播电视编导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广播电视编导对政治环境的影响。[1]在政治环境的影响下,广播电视编导也具备了鲜明的政治色彩。

广播媒体与电视媒体的新闻播报过程大量运用了政治性语言,这也推动了广播电视编导学术范围的发展,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编导专业可以有效地发挥出广播电视编导的职能,从而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健康有序发展。政治环境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基础,可以推动广播电视编导的有效整合,实现与政治元素的融合。广播电视编导需要根据政治环境发展状况,对广播电视播报素材进行调整与整合,从而适应政治环境发展的需要。

三、广播电视编导的经济环境

经济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方向,良好的经济环境可以有效地推动广播电视编导在 社会实践 层面的发展。随着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水平逐年提高,我国广播媒体与电视媒体都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媒体消费攀升促使媒介技术变革推动了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使广播电视编导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结合起来,实现了广播电视编导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完善。经济环境是现阶段推动广播电视编导发展的主要动力,经济水平的提高也对广播电视播报与节目编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媒体形成了人才的良性机制,形成了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对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准确把握,尽可能获取政治环境的理解以及经济环境的支持,从而将广播电视编导理论转换为学术价值,并进一步转换为商业价值,通过广播电视编导理论的发展推动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发展。随着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大环境为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正面效应,广播电视编导应当把握住当前积极互动的局面,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四、广播电视编导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广播电视编导的影响面较广,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实质上都是围绕着社会环境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的 思维方式 与行为特点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转型。随着社会同国民交互活动规模扩大化,广播电视编导越来越能够感受到社会环境对其发展方向的重要影响。受到社会环境影响的广播电视编导需要不断迎合社会环境,并结合社会环境的变化把握自身的发展趋势。

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应当在把握社会环境发展走向的基础上,夯实广播媒体与电视媒体的群众基础,对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技术进行持续性更新。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应当同社会环境变化趋势相协调,通过深入了解受众的喜好,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首先应当把握社会环境发展的脉搏,深入了解社会环境发展的特征,从而保证广播电视编导的实践工作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实现多种角度对广播电视节目主题的剖析。

五、广播电视编导的教学环境

广播电视编导整体实践性较强,不仅需要相关人才掌握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还要求相关编导人才能够策划编排出受众喜爱的广播节目与电视节目。[2]因此,为了推进广播电视编导的发展,培养出一系列的应用型编导人才,广播媒体、电视媒体与高校相关专业应当加强校企合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在营造良性的广播电视编导实践环境之前,应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构建高质量的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有效地提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广播电视媒体与学校可以开设编导培训课程,逐步完善广播电视编导基础设施建设,为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工作提供相应的实践平台。与此同时,应加强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与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从政治、经济、社会等现实环境出发,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广播电视媒体与我国高校的校企合作,可以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的平台,实践性的广播电视编导从业 经验 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结论

广播电视编导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对社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广播电视编导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政治等现实环境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发展走向。因此,广播电视编导在发展过程中应对现实环境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并通过与现实环境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形成一种良性机制,从而引导广播电视编导向合理方向发展。

作者:牛磊磊 单位:山西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白茹雪.探讨广播电视编导在现实环境下的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5(15):292.

[2]金灿.新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的培养[J].中小 企业管理 与科技(上),2015(09):160.

《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与研究 》

[摘要]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长期以来,大学 教育 比较习惯于传递现成的知识,采用传习性、因袭式的教育 方法 。这种教育指导思想极大的制约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我国虽然已经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各高校专业培养中对实践课程建设的力度逐年有增无减。但是,与外国高水平大学相比,我国大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还存在较大差距。

[关键词]职业能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可以把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一般职业能力主要是指一般的学习能力、文字和语言运用能力、数学运用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体知觉能力、颜色分辨能力、手的灵巧度、手眼协调能力等。此外, 人际交往 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遇到挫折时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成为在职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是指是否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中所包含的跨职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共同构成了所有职业能力中的关键能力,也将成为事业的核心竞争力。

长期以来,大学教育比较习惯于传递现成的知识,采用传习性、因袭式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指导思想极大的制约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我国虽然已经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各高校专业培养中对实践课程建设的力度逐年有增无减。但是,与外国高水平大学相比,我国大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实践课程改革研究已经有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各高校还没有重视起来,甚至很多高校的教育者将职业能力培养划分到职业院校的教学范畴。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必须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与研究,依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依托现有课内实验、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以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基地、大学生创新实验区等实践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高水平的职业实践教学平台,进行实践课程内容建设和实践平台建设,以及实践课程改革建设,以学生为实践主体,重点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一、课内实践

课内实践,是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些主干专业课程。如,电视摄像、电视画面编辑、新闻摄影、大众传播学、节目主持艺术、新闻采访与写作、节目主持艺术、电视节目制作等,根据课程性质,有课内实验指导教师设置了课内实践课题。其为两种实践形式:一种是在课堂理论教学中,留出一定时间,组织学生根据本次课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模拟职业环境进行实践。如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30分钟的模拟采访训练;《节目主持艺术》课程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进行课前10分钟即兴主持训练和各种类型节目主持训练,采取教师讲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实践成果进行效果分析与 总结 。另一种是阶段理论内容讲授完,利用一次或几次课时间进行课题型课内实践。由此课程主讲教师亲自到现场指导。如,《影视编导》非独立实验课教师将学生分组,并对每组学生按个人兴趣进行分工,拟定一个拍摄情景,一组的学生共同创作,最终拍摄并剪辑完成一个完整的影片场景。课内实践,由任课教师全程亲自指导,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切中问题,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针对性强。这种实践形式,密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联系,使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同步增长,从而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

二、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一大特色,也是本专业多年来一直坚持和完善的实践教学形式。所谓综合实训,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在学完几门专业主干关联课程后,进行的一项综合性的实践锻炼活动。时间一般在第二学期到第七学期之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将每学期最后2~3周定为综合实训教学周。一个实训项目往往结合两个以上相关主干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的实际问题。如,《影视创作》综合实训,综合了《影视编导》、《灯光与音响》、《电视摄像》、《电视画面编辑》、《非线性编辑》等课程的综合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工,组成创作剧组。学生按照各自分工最终完成微电影的创作、拍摄、后期剪辑影片包装,最终完成全片。综合实训教学,整合了知识结构,使学生运用多门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综合地解决了一些实践问题,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素质和实践能力,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强化。

三、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重头戏。而且,将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紧密结合实施,更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另一大特色。毕业设计和实习相结合的基本流程分为三个阶段:设计是前期阶段,主要是策划过程;实习是中期阶段,主要制作作品;后期阶段是将前期设计和中期实习进行总结提升到理论层面,即总结撰写论文。这三个阶段需要运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涵盖了培养方案中的大部分课程和综合实训内容。在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过程中,学生组成创作剧组讨论选择创作主题。由负责编剧的同学创作剧本大纲,经过讨论与修改定稿;再由编剧创作剧本,由剧组成员讨论、修改并最终定稿。最后由负责导演的同学根据剧本创作分镜头稿本,并由剧组讨论定稿。

负责场记和剧务的同学进行联系拍摄场地,选拔演员,组织演员试镜,根据试镜情况,剧组同学共同确定演员人选;进行拍摄前的排练,导演讲戏、服装化妆确定演员每场戏的服装化妆方案,灯光和音响根据排练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和实地情况拟定灯光音响设计方案,摄像根据分镜头稿本和导演在排练现场和实地进行机位的讨论和设置,后期编辑准备编辑设备熟悉分镜头;最后,进行集中拍摄,各工种协同创作实习,形成成片。各个工种分工协作,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提升。

四、课外实践

为了使学生能够得到综合素质与实践的全面提高和发展,本系规定:学生必须积极参加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并修满课外培养学分,为此特制定了详细的《课外培养计划》。其涵盖了科技活动、文化活动、技能训练、社会实践四大类。课外培养计划规定总学分为:10学分。学生按着《课外培养计划》的内容和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课外实践锻炼。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学生实践基地的5个工作室、学校的一些大型活动、校以上的各类报刊上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们奋斗的身影。通过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课程建设与研究项目的实施,既拓展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到职业能力培养提供了借鉴。

有关关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论文推荐:

1.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论文

2. 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

3. 关于编导专业建设论文

4. 广播电视编导面试自我介绍

5. 播音主持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0 引言

随着企业对高校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实践型人才成为企业追逐的重点。因此,加强对高校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突破的重要方向,而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高校实践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但是,近些年来我国在实践教学方面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如陈利民、王亮等人认为,教学体系设计不合理,教学实践内容不丰富,缺乏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应用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因此构建贴近企业实际需求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成为当前思考的重点。

1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理论基础

应用型本科是为满足当地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建设的本科院校,是教育结构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李高申认为,高等院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方面不仅只考虑企业对人才的现实性的需求,还应该关注人才培养的前瞻性、综合性等。因此,在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也应该遵守这个理念,对教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换句话说,与传统的研究型或者学术性人才的培养相比,实践型人才在不能再按照传统的以“狭窄于技术”作为唯一的培养目标,而应该确立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宗旨,并坚持对学生个人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原则及思路

构建原则

根据上述的基本理论要求和实践教学的需要,笔者认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严格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即系统性原则、突出特色原则、校内外结合原则。

系统性原则

在实践教学体系中,通常分为广义和狭义,其中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教学目标、管理、内容和保障体系四个部分组成;而狭义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教学内容体系,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环节,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本文所研究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为狭义的范畴。

突出特色性原则

在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和教学资源,突出学校或者自身专业的特色,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社会人才。因此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中,要精心策划,突出不同学科的优势,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兴趣的培养提供参考。

校内外结合原则

实践教学的开展中,必须充分结合校内和校外两种资源,并各自发挥这两种资源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其中在校内实践教学中,可采取不同形式,包括构建专业实训室等方式,让学生在校园内即可完成专业实践活动,实现对专业技术的培训和操作;而对于校外实践教学主要开展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企业实训等,以此更好的了解社会。同时借助校外实习基地,强化对不同岗位的适应能力,以此最短时间内缩短岗位适应时间。

构建思路

一般情况下,应用本科学院教学体系可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选择某一个具有突出特色的专业进行试点,经大量的调研之后,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对其进行定位;其次,结合不同的岗位的胜任能力要求,理清不同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制定该专业详细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标准。而对本文提出的实践教学体系,其核心就是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这种培养是以具体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作为基础,并通过完整的学科体系对学生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建构。

3 特色应用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专业能力体系构建

根据上述的原则和构建思路,就应用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构建。对此,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对能力结构、知识等方面的要求,确定其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然后根据上述的要求,提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的综合能力需求模型;此后,依据上述的能力需求模型和目标,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相关的保障措施。而对于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中,最为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具备何种能力,这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也是关键。对此,结合特色应用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实际,可以将其职业能力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通用能力。

它通常是指人们在从而某个职业或则专业活动时必须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学习能力。一般来讲,主要包括开展工作步骤的能力、自我总结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如某岗位的工作人员在接受某项工作之后,需要结合工作岗位的要求,对工作岗位进行了解和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工作步骤和方法。在完成这项工作之后,对工作进行自我的评价。

②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通常是指人们掌握的某项专业的技能的能力。如在实际的工作中掌握了相关的新的技能和知识,然后人们运用这种技能去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常将专业能力看成是特色应用本科院校与一般院校的根本区别。

③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如在工作中需要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同时还需要和人沟通的能力。同时,社会能力中还赋予了人的性格方面的特质,包括人的责任感、公正、诚信等。

④创新能力。

结合自身的工作岗位和专业知识进行的创新,都可以认为是创新能力的一种表现。这种能力是依托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社会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

教学内容体系设计

根据上述的专业能力体系,设计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而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中应严格按照设计的原则和思路,结合应用本科院校的特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性人才。以金融类专业为例,黑龙江科技大学的房红对金融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笔者在总结房红教授的分析基础上,将其进行提炼,认为教学内容的构建拓展到整体的专业。

教学环节设计

根据上述的教学内容体系,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组织设计。而对不同教学内容的`设计中,通常按照应用本科教学时间维度来进行。

教学管理体系设计

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教学管理。制定和实施相关的制度,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有明确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大纲、实施教学计划和保障教学经费计划等。同时,还必须要有时间教学考核体系,从而发挥监督考核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改进,更好的促进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而具体到专业上,就必须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可量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如金融类专业来讲,就应该结合金融教学实际的基础上,根据金融实验、实训和学生实习需要达到的目标等,设定具有金融类实践教学的考评指标,最终形成自己的考评体系。

保障体系设计

在完成教学目标、内容和具体的时间安排后,还必须加强对学生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建设,这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大力加强对校内实验室建设。一方面要将实验室建设和课程体系结合起来,同时确立每个实训实验室的具体内容,以此满足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需求;另一方面,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或实验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氛围。

第二,加强校外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对具有资金优势的特色应用本科院校可建立自己的校外实训基地,从而培养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对于资金欠缺不足的,可加强校企合作,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和作用。

第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通过采取双导师制的方式进行不同的分工,其中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和科研,而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实践,这样才能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应用,并在应用中对知识进行提炼和总结,再进行一定的创新。

4 结束语

总之,对于特色应用本科院校来讲,要紧紧围绕自身特色,在特色构建中下功夫,通过制定以实践为主导,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才能更好的满足地方对实践性人才的需求,并体现出实践性教学人才的价值。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近几年来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有关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论文,欢迎浏览。

《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

摘要:实践在任何教学体系中都是极其重要的,而广播电视编导又需要很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因此要做好专业的实践教学,就应该做好实践团队建设、培养体系构建、提供专业的交流平台,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实践环境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实践教学;项目教学

所谓的实践教学它是能培养学生诸多能力的一种途径,特别是在广播电视编导这个专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因为广播电视编导的领域涉及很广泛,有采访、编辑、编导、主持、后期制作、音响设计、编剧等工作,这些工作实践性都很强。因此,为做好这类实践教学,就需从这几方面开始:

1构建合理的培养体系,加大实践类课程的比例

为培养出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就要把实践建立在一个扎实的基础上。而如何做到这一点,构建合理的培养体系就成了关键。以建设全面的知识体系和培养科学的发展能力为核心,以该专业的专业知识和该专业的发展规律为出发点,以学生参与实践,根据所学的知识最终独立完成一些作品,做到学以致用为落脚点。通过增加一些实践的课时来保证学生获取相应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对实践课程进行相应的完善,抛开以老师为主的教学观念,开始陆续采用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助的新型教学模式,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但这又与自由发挥的创作有些不同,老师有明确的创作要求,为此,学生在参与实践的同时,会对其作品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和见解,这也锻炼了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

2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无论是在学习理论还是在实践,都会需要他人的协助。因此,在以学生为主导的课程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帮助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怎样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指导水平,另一方面为教师自身的责任心以及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二者缺一不可。若教师的指导水平不高就不能为学生答疑解惑。若教师对实践不重视或对学生没有责任心,就会影响学生的发展能力。因此要加强实践教学教师的队伍建设,就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实践操作水平,采取一定的教学制度,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

3搭建多种交流平台,开阔学生视野

为加强实践教学的成效,始终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与国内外展开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并进行深入探讨。使学生开阔自身的视野,拓展思路,提高学习认知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学生在与外国老师互动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的对探讨作品的印象,在创作层面上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当然对于学生有利的地方在实践过程中应积极采纳,而不利的地方应积极去商讨,最终给与解决和完善。同时,也应不定期的邀请国内外著名的影视创作人到学校进行讲学,让学生感受大师的风采。另外,外国学生也会与本国学生进行共同创作,或者作为交流生去相互学习。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发展动力。

4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影视作品大赛

比赛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实践。在比赛过程中,学生有机会锻炼各种能力,通过亲身体验才知道自己的不足,从而去弥补,去学习。而对于作品得到入围的学生来说,会得到更高一个层次的学习机会。同时,通过这一层次的学习机会,会使学生的在创作上开创一个新的领域,为以后的作品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培养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学校始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同时,学校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会采取一定的激励 措施 。这样为学生无论是在以后的学习上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赛的积极性,在以后的工作中,为获得机遇提供一个良好的保障。同时在创作的层面上给予一定的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

5开放实验室,使其成为学生实践的重要基地

创建开放的实验室,这对于培养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的人才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在实验室进行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学生有好的创作灵感时,就需要借助实验室这个平台来把想法变为现实,把这份灵感变为一个好的艺术作品来呈现给观众。从而这个实验室就变成可供学生实践的一个重要基地。另外,实验室不单单是为学生完成自己的项目,它也担任着为协助教师完成科研的任务,因此实验室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创作还是对教师的科研实践都具有重大的推动力。所以,学校都会把演播室、非线性编辑机房、视音频工作室等实验场所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免费开放。这样就会有大量的影视作品在学生及教师的手中一一为观众创作出来,最终有些会拿到电视台中播出被观众所喜爱,有些还会获得各种奖项。

6加强与社会媒体的联系,为学生搭建一个实习的平台

学校加强与社会媒体的联系既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因为社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环境,无论是实习、假期实践还是 毕业 实习,这种校外实习都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以后的自身生存和社会竞争都打下了重要的基础。而就单单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来说,校外的实习单位莫过于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等媒体单位,因为这些单位有助于学生去社会上接触到专业的创作团队,亲身经历到比校园更加严格的,正式的,新式的影视制作过程。与此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把书本上所学到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通过加强学校与校外媒体的联系,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可持续的社会实习,平台,让大批的学生走出去去社会实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结论:学校要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做好,就要做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应用型人才,而这些必须以培养体系构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国内外交流平台的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 社会实践 基地做为出发点,在技术上做到与时俱进,在思想上做到开拓创新,最终达到培养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作者:方元 单位:大庆新闻传媒集团

参考文献:

[1]周合兵,杨美珠、孙峰.开放实验室绩效评估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现代 教育 装备,2008,7

[2]高丽静,李凡.实践教育: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J].江苏大学学报,2004,3

[3]王连之,喻芳,强月新,等.新闻传播学实验示范中心建设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7

[4]张海欣,陈娟.综合类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初探[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5]陈卓威,张亚伟.多科性大学影视类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1(2).

《 广播电视编导 创新思维 培养 》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加强了对精神 文化 领域的重视。广播电视行业属于文化领域范畴,广播电视编导是广播电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对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培养,为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起到良好作用,并满足人们精神层面需求,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的进步。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文化事业日益繁荣,促进了我国电视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为了给观众呈现出良好的视觉效果,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广播电视编导需要在电视效果上起到重要作用。在广播电视发展过程中,广播电视编导的岗位责任不断完善,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视节目的水平,为电视节目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为提升广播电视编导的水平,应着重培养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促进电视节目不断创新,以便为大众提供更优质的电视节目。

1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编导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对节目播出效果以及观众的视觉体验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当前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要想给人们带来更好的电视节目,必须对电视节目进行改革,拓展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在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要融入时代元素,促进电视节目创新和发展。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对当前节目的发展方向和观众需求进行了解,树立创新思维培养的方向,并将其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发挥创新思维的真正意义,实现节目创新。[1]

2影响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加强了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重视,为了给人们呈现出好的电视节目,必须对广播电视编导的工作内容进行改革。因此,应该注重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需要在节目创作过程中,融入当前的时代时尚元素,促进节目创新。在对电视编导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由于人员相对较多,电视编导自身的创新思维存在一定差异,所获取的专业知识相对有限,影响着节目质量。同时,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与广播电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重要联系,并且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单位的体制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广播电视行业产生着重要影响。当前大多数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还与标准的工作水平存在着一定差距,并且对创新方面的训练也相对较少。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还会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应结合当前市场的变化趋势,对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进行不断培养[2]。

3创新思维对广播电视编导素质的要求

提高职业素养

在培养广播电视编导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提升编导人员的专业素质,只有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才能促进电视节目不断创新。在节目过程设计时,应坚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便更好地提升节目质量,减少对节目产生不必要的影响。电视编导专业职业素养在培训过程中,主要包括专业、敬业和道德三个层面,广播电视编导在进行职业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行业内部的规范和要求,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等方面进行培养,以便更好地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另外,广播电视编导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培养编导人员素质的过程中,应与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相适应,因此,还应对员工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方面进行培养,全面提高编导人员的自身素质。

紧跟时代潮流

当前,电视编导行业发展迅速,在对电视编导专业人员创新思维培养的过程中,应对当前的时代发展趋势和时代特征进行准确把握,坚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在不断探索中进行快速发展,这也是当前广播电视工作对编导提出的重要要求。同时,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观念和行为也应紧随时代发展步伐,紧跟时代思想,在电视节目上加以创新和应用,促进整体思维转变,以便更好地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所以,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在节目设计方面,着重注重主体选择,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提取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精髓,使制作出来的电视节目更具时代感[3]。

4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的措施

树立正确的编辑意识

首先,应充分了解广播电视行业的工作,并进行准确定位,以便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对电视编导人员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并准确把握当前市场定位,使创造出来的作品更赋生命力,能够被广大观众接受。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在对广播电视进行编导的过程中,应注重把握生活细节,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寻找质量好和水平佳的电视素材,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在创新过程中要把握好作品质量,防止创作出来的作品与实际发生偏离[4]。

建立独特的编辑思维

当前,广播电视编导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明确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对当前的时代发展情况和大众需求进行了解。在节目创新过程中,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以便使创造出来的电视节目能够符合人们的观看需求,完整体现当前的时代精神。电视编导自身也需要具备独特的编辑思维,才能够实现电视节目创新,将独特的创新思维通过制作形式体现出来,并实现有效融合,建立顺向和逆向相结合的思维形式和完善的思维体系。

促进工作 经验 与创新灵感的结合

要促进电视编导工作的创新,就必须加强编导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过程中,离不开编导自身的直觉和灵感。在创新过程中,应借助大脑的潜意识不断进行创作,以便达到良好创新灵感,并形成积极成果。另外,扩展创新思维还与编导人员的工作经验有密切联系,工作的娴熟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编导人员的工作能力,只有掌握了编导工作的本质,才能促进工作经验与创新灵感相结合。将工作经验作为编导创新工作的基础,并激发和优化工作人员的创新动机,以促进电视节目质量提高[5]。

5结语

广播电视编导在广播电视行业中具有重要作用,影响着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随着人们对精神文明方面重视程度的加深,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已不能满足当前时代发展需求,为了给广大观众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必须对当前的工作内容进行改革,促进电视编导思维观念创新,更好地把握节目的整体构思,创造出更具时代意识和创新理念的优秀电视节目。因此,必须对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从而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

作者:张彤彤 单位: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秋媛.地方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4).

[2]才惠刚.浅议电视编导创新思维机制的培养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4(18).

[3]马健.提高广播电视编导情商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措施[J].科技展望,2015(13).

[4]金灿.新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创新的培养[J].中小 企业管理 与科技(上旬刊),2015(9).

[5]张方.新媒体视野下如何培养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能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5(14).

有关有关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论文推荐:

1.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论文

2. 关于编导专业建设论文

3. 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

4. 广播电视编导面试自我介绍

5. 广播电视编导简历范文

6. 广播电视编导个人简历范文

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一、小学英语论文新颖题目(50篇)

1、解读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2、如何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活用"微课"激活小学英语课堂

4、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出一片天地--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5、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分析

6、"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小学英语听说能力的实践

7、角色扮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8、让小学英语课堂因信息技术而"熠熠生辉"

9、创设生活化的小学英语情景教学

10、注重学法指导,构建高效小学英语课堂

1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让农村小学的英语课堂"玩"起来[N]

13、小学英语教师不同课型教学行为特征分析

14、轮岗交流背景下跨区域协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与思考--基于对江苏省A县小学英语教师的开放式问卷调查

15、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情境创设浅探

16、主题意义探究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17、基于核心素养视野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育研究

18、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19、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戏剧活动的实践探究

20、关于小学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结合

21、运用英语课本剧助力小学英语教学

22、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口语训练

23、信息时代家校合作模式下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分析

24、小学英语课堂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25、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6、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分析

27、互动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8、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29、构建"学共"课堂,焕发小学英语教学活力

30、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研究

31、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32、英文原声电影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3、小学英语报刊阅读教学探究

34、浅谈盲校小学六年级英语的课堂提问设计--以Unit3ReadandWrite为例

35、情景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6、信息技术助力下的小学英语"拼读与阅读"课堂

37、浅谈语块教学在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重要性

38、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

39、在小学英语课程中应用趣味教学法的策略研究

40、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策略分析

41、声声入耳--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一环

42、立足核心素养强化小学英语写作教学

43、情感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44、小学英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设计策略--以译林版教材综合板块为例

45、英语教学之"武林秘籍"--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46、主题意义下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实践

47、创造教育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48、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口语教学分析

49、小学英语的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50、万丈高楼平地起--浅谈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注:学士论文《部编语文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过程资料。 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内涵 1.黄亦秋在硕士论文《上海市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调查与研究》整理到,整体化有序设计单元教学是指以单元教学为模块,既能够统揽单元教学的全局,又能够按步骤有序地开展教学设计,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成效。(盛群力,2010) 2.朱宇的《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指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围绕特定主题,对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深入解读、分析、整合和重组后,结合学习主体的需求,搭建起的一个由单元大主题统领、各语篇次主题 相互关联、逻辑清晰的完整教学单元,使教学能够围绕一个完整的主题设定单元目标,引导学生基于对各单独语篇小观念的学习和提炼,逐步建构基于该单元主题的大观念。 3.姜琳娜在《基于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认为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应该以每个单元为基础,以每个主题意义为导向,对教学的内容、目标、活动和效果评价的整体化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就是设计者从一章或一个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的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 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原则 1.陈晓霞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写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原则 :(1)统一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 (3)递进性原则 。 2.林虹在《聚焦内在关联 实现整体建构 ——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关联性原则》一文中写到,关联性原则是实现单元教学设计从零散走向关联、从单篇走向整体的一条重要原则。 3.汪子宁在硕士论文《统编本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优化设计研究》中提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主要原则包括:(1)整体性原则(2)统一性原则(3)灵活性原则(4)人文性原则 4.徐延庆在《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一文指出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应该是: (1) 整体性与阶段性相联系的原则 (2)共性与个性同时兼顾的原则(3)导读和自读并举的原则 5.黄亦秋在硕士论文《上海市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调查与研究》提到单元整体设计六条重要的原则是:(1).基于课程标准原则(2).整体性原则(3).主体性原则(4).交际性原则(5).交际性原则(6).最优化原则

(一)备课中的“高瞻远瞩”与“脚踏实地”新课程教学观认为,“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深层次对话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效。首先,教师应该把自己当作一名读者,对文本潜心阅读、反复揣摩,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然后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单元目标。有了单元目标,设计就能把握一定高度,做到“高瞻远瞩”,课堂交流时也便有了心中的航标。学情是教学的起点,备课时教师还要“脚踏实地”,认真研究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甚至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单元语言训练的内容及教学重难点,以便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定教”。(二)精心设计预习单语文教学中的“预习”是学习的必要基础。也是落实《新课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策略。如果预习成了学生的一种持久的自主学习行为,那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对于单元整体教学而言,预习单是实现高效预习的一个重要载体。1.预习单要富有趣味性和人文性郭沫若说:“兴趣能使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使得人们能完善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对于学生亦是如此。所以预习单的设计务必要激起学生自主预习的热情。教师可从问题设计的趣味、形式的多样、图画的插入等方面开动脑筋,诱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另外,预习单的表述要凸显人文色彩,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出现,比如,“我用喜欢的符号标出了不懂的问题”“我想画一画”等。这样可以赋予学生主人翁的身份,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设计自己喜欢的预习单。

影视翻译实践论文题目

1.解读英语长句的翻译密码2.基于关联理论的对英汉、汉英翻译的本质探讨3.浅析大学英语中翻译能力的提高策略4.外贸买卖合同中从句的翻译

好的翻译只能脱裤子放屁重复学习同样的知识技能。。。。必要时建议直接找翻译公司,省事,可以找北京译顶科技。,

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地方名胜古迹汉译英探析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商标的翻译广告语言的翻译论英汉互译中的语义等值问题中西文化差异与不可译性英汉谚语的理解和翻译浅谈颜色词在英语中的翻译英语比喻性词语中文化内涵及翻译英语意义否定表现法及其汉译浅谈新闻标题的翻译伟大的翻译家严复英语长句汉译简评《简•爱》的几种汉译本英语专业本科论文所涉及的专业方向 (一)英语语言习得理论研究 该方向着重研究英语语言学及语言习得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可着重讨论某一种语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具体表现或某一语言理论在实际生活、教学中的运用。学生可以进行:1.英语修辞研究;2.文体研究;3.英汉比较研究;4.各类语体研究;5.语法研究;6.词汇研究等。 (二)教学理论与教学法该方向主要研究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以及相关的教学指导原则和具体的方法,选题应着重探讨英语教学的方法,可具体到某一课程的教学理念、策略和方法的应用及效度,现代教育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学生可以进行:1.英语学习策略研究;2.英语学习焦虑研究;3.英语测试研究;4.英语教学法研究;5.英语教学策略研究;6.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研究等。 (三)商务英语文本研究该方向着重研究商务英语文本文体,语言特点及相关的翻译实践问题。学生可以进行:1.商务英语语言特征研究;2.商务英语文体研究;3.商务英语翻译理论研究;4.商务英语翻译时间探讨;5.商务英语翻译标准探讨等。 (四)翻译理论与实践该方向着重研究英汉互译过程中的口、笔译理论、翻译标准、原则、方法及技巧。论文选题可选择评论赏析某一翻译家或某一本(篇)著名的译作,或论述某一种翻译理论的技巧在实践中的运用,也可讨论某一翻译现象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学生可以进行:1.翻译理论研究;2.翻译家研究;3.翻译史研究;4.文学翻译研究;5.非文学翻译研究;6.翻译过程研究;7.翻译批评研究;8.翻译的接受与影响研究;9.翻译教学研究;10.翻译标准研究;11.典籍翻译研究等。 (五)英美人文与历史研究 该方向主要研究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人文、历史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既可宏观也可微观地研究或比较英美国家的某一历史阶段的社会问题或文化现象或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或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相关内容。学生可以进行:1.英美社会制度、社会问题研究;2.英美历史问题、历史人物研究;3.英美文化现象研究;4.西方宗教研究;5.西方影视作品研究;6.跨文化交际研究等。 (六)英美文学研究该方向主要研究英美文学史及各时期的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的文体与写作风格。论文可选择做某一文学理论或作家作品的分析、评论,比较中西文学作品或作家,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或人物角色。学生可以进行:1.文学流派研究;2.作家研究;3.作品评论或分析;4.文学批评理论研究;5.中西文学作品的比较研究等。

好办,翻译是双语,双文,双文化的产物。因此,好的翻译只能脱裤子放屁重复学习同样的知识技能。比如物理学,在中国物理大学毕业,还要在美国达到物理大学毕业水平,也只能翻译英中/中英的物理大学毕业水平以下的资料,硕士/博士级别的,根本就别想了!是不是一个重要的题目?

初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大单元教学实践论文的写作一般要先确定选题和研究的问题,再通过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等步骤来完成。

1、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程或主题,并确定研究问题和目的。

2、在确定研究问题后,需要对相关的理论、实践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形成对该问题深入的理解。

3、在综述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制定研究设计,明确研究方法、数据采集和分析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流程。

4、根据研究设计,开展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要注意记录、整理和分析实践数据,收集案例和材料,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5、论文撰写:在实施研究后,需要根据实践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实践论文,包括摘要、导言、方法、研究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要注意逻辑性和连贯性,清晰地表达研究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

大单元教学实践论文与普通论文的区别:

1、研究对象:大单元教学实践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或主题,而普通论文的研究对象则可以是更广泛的领域或问题。

2、研究方法:大单元教学实践论文的研究方法包括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并需要考虑数据采集、分析和结果呈现等方面。而普通论文更注重理论研究和文献综述。

3、写作结构:大单元教学实践论文的写作结构通常包括介绍背景、研究目的、实施过程、数据分析和结论等部分,强调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而普通论文的写作结构则更加灵活,可以根据研究问题和文体风格进行调整。

4、学术价值:大单元教学实践论文更注重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知识分享,其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提供指导教学实践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对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而普通论文更注重对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的探讨和总结,其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推动学科发展和理论创新。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小综合课程,随着新课程背景下对初中实验要求的提高,实验装备也本着理想性、先进性、整体性、实用性、探究性等特点进行了更新。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论文篇1 浅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方案 摘 要:在初中的整体教学体系中,科学实验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环节。为了能让初中科学实验在教学中发挥更好、更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初中科学实验的教学地位及重要性、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学原则和初中科学实验高效教学的方法等几个方面入手,助推初中实验教学的成功有效,确保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方案取得成功。 关键词: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教学方案 一、初中科学实验的教学地位及重要性 初中科学实验的教学地位及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下面笔者就这两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 1.教学地位 科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其对于一些重要性科目,诸如物理、化学甚至数学都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如果没有科学实验,这几门实验性教学的科目就无法进行。这充分显现了科学实验在初中教学中不能忽视、也不可忽视的教学地位。 2.重要性 初中科学实验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展开了说,科学实验的成功融入可以保证教学的生动性、实效性,可以成功提高几门实验性科目的学习成绩,保证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二、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教学原则 要想抓好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工作,就要遵循实验的规律,推动实验教学工作的质效,要坚持遵守“科学第一、学以致用、巩固教学、培养人才”等重要性原则。 1.科学第一的原则 坚持这一原则,就是要求所有的实验都从“科学”抓起,以“科学”为依据,所有的实验都不能脱离科学的轨道,不能违背科学的规律,而是尊重科学、推行科学,让“科学原则”引领初中科学实验。 2.学以致用的原则 就是要把所做的实验与相关的知识点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不折不扣、不偏不离,最后达到知识高度吸收、实验高度成功的双重目的,让初中生通过学习实验,能够有效地应用到生活中。 3.巩固教学的原则 再推陈出新的教学手段,再花样翻新的教学实验,再生动有趣的亲历操作,也都是服务于教学的,也都是以教学为引领。操作实验教学课程也不例外,要在实验教学中把应该学习的知识巩固好、吸收好、学习好,并考出好成绩。 4.培养人才的原则 不能不承认,所有的科学家都是从小学、初中阶段对相关学习产生兴趣和学习热情,最后得以在大学时代“化茧成蝶”。所以,实施初中实验教学,也是国家培养科技科学人才、科教兴国的战略之一。 三、初中科学实验实现高效教学的方法 要想实现初中科学实验的高效教学,就必须推行相关的教学方法,笔者通过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出互动参与、启发操作、实验引领、小组科研和竞赛激发等五种方式。 1.互动参与 在初中实验教学进程中,一定要采取互动参与的教育教学方法。互动参与主要就是在实验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或实验的机会,让学生能在实验中动手而且亲自操作,教师则在实验的进程中提出一些问题,与学生形成互动,从而取得应有的实验效果。 例如:“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科学实验就是要通过实验让学生懂得如何简单地点燃一支蜡烛,实验内容看似是司空见惯的蜡烛燃烧,而教学的目的是从化学的视角观察蜡烛燃烧及其燃烧的变化,让学生亲自操作,然后参与观察并做出详细的记录,教师在实验进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的火焰和燃烧过程中石蜡的状态变化,因为实验材料的廉价性,可以让每3名或者5名学生一根蜡烛,在互动参与中完成科学实验,也是要通过互动来完成。 2.启发操作 在初中实验教学中,一定要采取教师启发学生操作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有时教师要不动手或者少动手,尽可能用语言引导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带领、启发下完成整个实验操作。 例如:在进行“水的浮力”实验时,除了由教师准备弹簧测力器、铁块、细线、水桶、水等实验器材和实验场地以外,剩余的实验步骤需要通过启发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协助和启发下完成。如系铁块、“浸没”铁块、数据记录等实验动作,还有F浮等数据的推导和计算等,都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独立完成,最后推导出“水越深的地方,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的观点是错误的,才算成功地完成启发操作教学。 3.实验引领 在初中实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采取实验引领教学的方法。归根结底,所有的实验都是服务于整体教学的,物理实验是服务于物理整体教学的,化学实验则是服务于整个化学教学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也是必须摆正的观点。 例如:在初中学习“大气压强”一课时,就可以通过实验引领的方式传授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关于大气压强的趣味小实验,比如“自动喝水的杯子”“水在倒置烧杯里上升”“利用自行车气筒测量大气压强”“空气压扁罐头盒”“将吸管穿过马铃薯”“沉重的报纸”等实验,这些都是关于大气压强的实验,而一系列实验的推出,完全可以引领学生对这一章节知识的高效接受。 4.小组科研 在初中实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采取小组科研、分组实验、教师总结的教学方式。小组科研、分组实验等实验学习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性,又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是其他实验教学学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例如:在学习“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这一课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4~6人为宜,每一组带一枚指南针,然后按照教师留给的课题和学习任务展开,最后统一递交学习实验成果。 再如:在进行“寻找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的实验中,也可以实施小组科学研究的模式。教师要组织若干个4人小组,用器皿或者玻璃容器盛装各种化学制剂。各种容器盛装相关的化学制剂完备后,这时可以布置相关实验作业,要求学生依据各类化学制剂的形态,一一分辨,看看均属于什么门类的化学制剂。每一个学习小组在完成了自己的初步辨认后,用纸签在容器上予以一一标识,教师会对每一个小组确定的结果进行评判,指导学生正确区分出氧化铜、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锰、红砖粉末、水泥块等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最后则是小组之间的交流谈论,并派代表谈感受。最后,每一个小组还要填写实验活动的探究报告,这就取得了小组调研的初步成果。 5.竞赛激发 在初中实验教学中,也可以采取竞赛激发兴趣的方式推进实验教学。竞赛是要有规则的,需要各班级、各小组选择出优秀的代表。之所以要这样,就是要让学感觉到选择出的优秀代表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自己,从而更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赛劲头。 例如:采取竞赛的方式实施“制取氧气”的实验,要为每一名参赛学生准备过氧化氢、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等实验用化学用品,并检验操作过程,看每一名参加竞赛学生的操作水平,如是否检查装置的严密性,试管装入药品后是否塞紧试管,试管在铁台架上的固定程度,氧气收集完毕后是否及时将导管撤离水槽,并马上熄灭酒精灯等实验程序和环节。最后检验的是集气瓶内是否有氧气,集瓶内氧气的多少,如果是用排水法收集,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说明瓶内氧气是满的。总之,就是要通过实验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实验学习的。 四、总结 在初中实验教学的发展进程中,必然还存在着更多的探寻和探析之路,有更多的教学瓶颈和难题需要一一破解,而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大投入,不断总结,不断前进,全面提升实验教学的总体地位和教学效果,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邱生凡.初中科学实验探究教学实践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10). [2]钱俊.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案例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5).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论文篇2 浅析初中科学实验模式 摘 要: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初中科学教学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可以说实验教学是整个科学教学的核心,贯穿于整个科学教学过程中。《浙江省初中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科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探究的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实验。笔者试图以自己多年来在科学实验教学的一点浅见,抛砖引玉,与大家一起探讨初中科学实验的一些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实验 变式教学 思维培养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科学的过程,是从观察现象、进行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的过程,即“实践―― 认识―― 再实践――再认识”。伽利略曾经说过:“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所以实验在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学习科学必须重视实验。然而,就目前的教学现状看,普遍存在着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创新能力的现象。学生做实验只是根据教材中已经设计好的实验目的、器材、方法,按照规定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去做。对老师演示的实验只注重最后的实验现象、结论或数据,对课外的小实验都视而不见,甚至为了应试而忽略实验,最终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鉴于上述原因,笔者在科学教学中十分注重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作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 1 借助实验中的趣味故事,唤起实验兴趣 好奇心是科学家的一种重要品格,不断强化好奇心,锲而不舍地追求,便可能独辟蹊径。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好奇心强、创造欲高。因此,只要引导有方,他们具有的潜在的创造发明思想和灵感就会被激发起来,而利用实验使教育,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可以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研究浮力跟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实验前,先给学生讲述那个著名的“王冠之谜”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才诞生了一个著名的定律―― 阿基米德原理。然后再做此实验,学生兴趣浓厚,做这个实验的欲望也更强烈了。最后告诉学生科学家也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中去发现,寻找新的东西。 2 利用实验中的变式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是智力开发的核心,而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实验。问题是现在的实验教学完全是为了应试教育:实验课题已知,方案已知,几乎没有留给学生一些创造性思维的余地。这样实验教学常会导致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减弱,遇到结果与理论不相符时,很少想到要再做一次实验,检查一下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常常是把理论数据或结果作为自己的实验结论。因此,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中,我们可以将原先的实验方案略作一些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更换实验器材,培养思维的多维性 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不断更换实验器材,不依常规寻求尽可能多的实验方案,并且利用科学的特点,把知识运用灵活,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例如:测一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要求学生从求浮力的几种方法:(1)弹簧秤前后两次读数之差求浮力;(2)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3)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等。设计出不同的实验方案,用到不同实验器材。如:弹簧秤、大烧杯、溢水杯、细线、量筒、小桶等等。通过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使用不同的实验器材,最终得到相同的结果,从而让学生明白: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还有许多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器材去研究同一实验,达到相同的实验目的。由此可见,更换不同的实验器材去探索同一实验问题,对激化、深化、活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是富有有效性和启迪性的。 变换实验形式,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传统的演示实验都是按事先设计好的程式,即“启发+问答+操作”的单向教学信息传输通道,让学生按教师意图沿固定顺序、方向进行观察和思考。学生在教师“启发”的牵制下观察、思考,学生的思维被压缩在极其狭窄的单线性思维空间中,束缚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度和想象力。造成思维的被动、狭窄及惰性;而变换实验的形式,则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地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把习题中的叙述性实验改为操作性实验等。例如:鉴定一瓶无色溶液为硫酸,可以把它改成鉴定这一瓶无色溶液是什么?虽然难度增加了许多,但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巩固了酸、碱、盐的性质,又因为事先不知道实验现象,必须在实验中认真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得到什么结论又不知道,必须对实验的全部记录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进过学生自己克服困难,百折不挠、开动脑筋而获得规律和知识,可以给学生无限的乐趣。 更改测量方法,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变换实验的测量方法,提出一些探索性的新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例如,在初三复习电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后,让学生只用一只电表(电流表或电压表)一只定值电阻、一个电池组、导线、开关若干,来测定未知电阻Rx,启发学生从公式R=U/I来考虑,学生设计出很多的方案。并比较这些方案的优劣,并选取最佳实验方案。事实证明,通过不断更改实验测量方法,既能让学生从多个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又能让学生懂得多中选优,择优选用的原则。 3 开展自主式的课外实验,培养实践能力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因此,通过课外活动的不同形式,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实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在活动中广泛应用所学的知识,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为学生参加经济建设和开展较复杂的科技活动打下基础。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利用周围常见的东西进行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组织实验竞赛 组织竞赛并非完全违背素质教育的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一种促进作用。教师可在校内举办一些实验操作、自制仪器等竞赛。通过竞赛,同学之间竞争意识增强了,动手能力提高了,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学习成绩也有相应的提高,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并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另外,还可开展趣味实验、组织实地考察和参观、举办科普展览、讲座,开展社会调查,观看科技影片、实验录像,成立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培养了他们既动脑又动手的综合实践能力,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让实验教学贯穿于整个初中科学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实验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在实验的乐趣中培养兴趣,掌握知识,拓展思维,提高能力,是每个科学教师的教学职责。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初中科学新课程标准[S]. 猜你喜欢: 1. 关于实验教学论文 2. 初中科学教育小论文 3. 初中物理实验论文 4. 初中化学实验论文 5.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初中教材的单元结构是指教材中按照一定主题或知识点划分的小单元的组合方式和组成,涵盖了知识点的组织、内容的安排、难度的设置、课程目标的明确等方面。从单元结构的角度出发,初中教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写作:

针对初中教材单元结构的写作方向,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达到系统性、深入性和实用性的目的。当然,具体的写作方向也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来选择。

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策略研究论文

大单元教学实践论文的写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题和确定研究问题: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程或主题,并确定研究问题和目的。

2、文献综述:在确定研究问题后,需要对相关的理论、实践和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形成对该问题深入的理解。

3、研究设计:在综述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制定研究设计,明确研究方法、数据采集和分析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流程。

4、实施研究:根据研究设计,开展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要注意记录、整理和分析实践数据,收集案例和材料,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5、论文撰写:在实施研究后,需要根据实践数据和分析结果,撰写实践论文,包括摘要、导言、方法、研究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要注意逻辑性和连贯性,清晰地表达研究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

大单元教学实践论文与普通论文的区别:

1、研究对象:大单元教学实践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或主题,而普通论文的研究对象则可以是更广泛的领域或问题。

2、研究方法:大单元教学实践论文的研究方法包括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并需要考虑数据采集、分析和结果呈现等方面。而普通论文更注重理论研究和文献综述。

3、写作结构:大单元教学实践论文的写作结构通常包括介绍背景、研究目的、实施过程、数据分析和结论等部分,强调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而普通论文的写作结构则更加灵活,可以根据研究问题和文体风格进行调整。

4、学术价值:大单元教学实践论文更注重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知识分享,其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提供指导教学实践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对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而普通论文更注重对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的探讨和总结,其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推动学科发展和理论创新。

(一)备课中的“高瞻远瞩”与“脚踏实地”新课程教学观认为,“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深层次对话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效。首先,教师应该把自己当作一名读者,对文本潜心阅读、反复揣摩,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然后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单元目标。有了单元目标,设计就能把握一定高度,做到“高瞻远瞩”,课堂交流时也便有了心中的航标。学情是教学的起点,备课时教师还要“脚踏实地”,认真研究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甚至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单元语言训练的内容及教学重难点,以便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定教”。(二)精心设计预习单语文教学中的“预习”是学习的必要基础。也是落实《新课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策略。如果预习成了学生的一种持久的自主学习行为,那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对于单元整体教学而言,预习单是实现高效预习的一个重要载体。1.预习单要富有趣味性和人文性郭沫若说:“兴趣能使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使得人们能完善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对于学生亦是如此。所以预习单的设计务必要激起学生自主预习的热情。教师可从问题设计的趣味、形式的多样、图画的插入等方面开动脑筋,诱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另外,预习单的表述要凸显人文色彩,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出现,比如,“我用喜欢的符号标出了不懂的问题”“我想画一画”等。这样可以赋予学生主人翁的身份,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设计自己喜欢的预习单。

浅谈高中语文单元教学研究论文

高中语文单元教学应分为五步进行,概括为“明确目标、学习知识、教读示范、自读深化、习作训练”十二字。

1.明确目标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

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阅读方面: 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写作方面: 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听说方面: 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仿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

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2.学习知识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

3.教读示范+教读示范

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

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4.自读深化

叶圣陶指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自读是学生由老师讲解到个人自学的过渡阶段

所谓白读深化,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在教读课文中示范讲解的方法去自学单元自读课文。通过自读实践,使单元知识得以进一步的巩固深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达到不教自会的境界。这一步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作点拨提示,切忌越俎代庖。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诱导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例如,教学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两篇白读课文《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和《火刑》,根据单元理论知识和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1)两文表现了吴吉昌和布鲁诺两位科学家怎样的精神和品质?(2)两文各采用了什么样的线索来组织材料?(3)两文各按什么样的顺序记叙的?(4)两文各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以上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采用讨论的方式去完成。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巩固深化单元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5.习作训练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单元教学不可少的一步

写,是学以致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佳形式。单元写作训练,就是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吸取单元课文写法,进行创造性的实践练习。进行完前四步教学后,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有关文体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训练自然是水到渠成。高中语文教材几乎每一单元后都安排有与单元知识和课文同类文体的写作训练,只要我们认真指导学生练习,就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我首次接触单元整体教学这个概念是源于2021年12月20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的通知》,在这个通知里,我第一次看到了“ 体现单元意识”。 以单元为基本单位,整体设计单元作业目标,精心选择作业内容,统筹安排作业时间、难度、类型,综合考虑作业批改、分析、讲评与辅导,增强作业的整体性、结构性、关联性、递进性。由于对 “单元意识”“整体设计“ 这些概念不很清楚,又想参加省里的比赛,所以就上网查询了一些资料。 在网上搜到了王蔷老师发表在2021年第01期《中小学外语教学》上面的文章《基于大观念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大观念,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大观念可以理解为从零散概念中统整或提炼出来的上位观念,将有限的、深层次的重要观念进行有意义的联结,共同构成学科的连贯整体。大观念集中体现学科本质性的思维方式和关键观点,是“学生深入挖掘学科内核的概念锚点”(王蔷等,2020)。 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围绕特定主题,深入解读、分析、整合和重组教材等教学资源后,结合学习主体的需求,搭建起的一个由单元大主题统领、各语篇子主题相互关联、逻辑清晰的完整教学单元,使教学能够围绕一个完整的单元主题设定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同单一语篇小观念的学习和提炼并建立关联,生成基于该单元主题的大观念。 基于大观念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大观念有利于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把握立德树人的本质,聚焦主题意义的建构,剖析单元内各子主题间的关联及其对学生建构该主题下大观念的价值,为学生探索学科关键知识、转化能力、形成素养奠定基础,服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第二,大观念有利于指导教师整合课程内容、整体规划教学与评价活动。它使教师超越对零散知识的关注,重视以完整的主题意义为指引,以学生的持久理解为目标进行单元内容的组织和活动的设计(Hume & Berry,2011)。也就是说,教师能从更上位的角度,将凌乱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纳入知识结构,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单元知识体系(崔允漷,2019),并在教学中融入持续的评价,确保目标落实。 第三,大观念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形成单元大观念,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教师能够有效依托多种类型语篇,从不同的角度或深度围绕同一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解析(王磊、黄燕宁,2009),并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意义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建构起连贯的、整合性的知识结构(Wiggins & McTighe,2005),逐步形成单元大观念,促进语言能力、人文素养、思维品质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 为什么要推动大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根据王蔷教授在2022年4月的培训讲座内容我们知道: (1) 单一语篇教学难以引导学生建构单元大观念。 (2)单一语篇教学导致教学平均用力,不利于突出重点。 (3)三单一语篇教学虽然能够确保教学按序进行,但会缺乏层次性。 (4)单一语篇教学无法从单元整体的角度考虑课时安排及课时间的承上启下。 (5)单一语篇教学不利于建立单元内容间的有机关联。 (6)单一语篇教学难以推动基于单元目标的深度学习。 所以我们要推动大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因为大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具有三个优势: 首先,依托大主题下的多个语篇的协同,可以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建构起围绕特定主题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力,形成大观念。 其次,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深入理解主题背后的大观念的基础,引导学生建构更加全面和相对完整的对某一主题认知。这一过程给予学生以主题地位,推动他们参与主题意义探究的活动。 第三,有利于帮助学生更有层次更系统地围绕意义建构开展学习,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坦白地说,我本人并无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经验,因为要参加省级的作业设计案例评比,我被迫去学习。文件发到单位时,我们的课程基本结束,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再去进行整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并实施。而且,我们要参加的是作业设计比赛,当时我们手里有作业的成品,而作业是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一种评价手段而已。我们只需要把理论和自己的实践结合,将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点呈现作业就可以。所以,我根据王蔷教授的论文,并结合《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上的其他两篇论文,把三篇论文的理论和我上课的实践结合起来,采用倒推的办法,把我们要参赛的第一单元Play Sports的相关话题的内容进行了一次重组。 首先进行单元大概念架构。 Project English八年级上册Unit 1 以Playing sports 为主题,共包括Topic 1 I’m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Topic 2 I’ll kick you the ball again.和Topic 3 The school sports meet is coming.三个话题。Topic 1通过谈论两个班级的篮球赛、喜欢的运动和球星,激发学生用英语谈论日常运动的兴趣。Topic 2介绍篮球和足球,通过阅读了解大众球类,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Topic 3通过谈论参加学校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简介等,引导学生了解全世界最关注的运动会,并积极参与运动。 通过研读教材,我们发现与运动相关的内容贯穿文本始终。因此,我们将本单元的大概念定为: 运动 与运动 项目的 描述与参与 。从人与运动的关系这个角度在教学与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中落实核心素养。 基于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的要求,我们把本单元的核心学习目标定为: (1)通过对奥运会历史的学习与回顾,了解奥运知识,增加文化理解和对北京冬奥会的关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认同感。 (2)通过运动类词汇、短语和句型的学习,掌握英语语音拼读规则,并能运用一般将来时与双宾语进行相关事件的表达。 (3)通过学校运动会篇章内容整体学习,让学生学会使用一般过去时记录生活,并能在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进行写作并修改完善。 (4)通过对球类运动的了解,深化学生对球类运动和团队精神的认识,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对运动的热爱。 生成整体教学流程图 基于大概念下的教学目标,根据社会事件和学生实际生活,我们把课本内容进行了整合,调整了原有的话题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流程如下图所示:Period  1 谈 奥运 、 运动员和运动项目。 课时计划:6课时 整合内容:Unit 1 Topic1 + Unit 1 Topic 3 Section C. 增加内容:对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回顾和对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宣传报道。 设计意图:让教材与生活建立联系,充分开发教材。开学初,东京奥运刚刚结束不久,谈奥运会、奥运冠军与奥运运动项目,能够拉近教材与生活和时代的距离,增加学生的代入感,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Period 2 谈论 学校运动会与运动项目 和 班级比赛结果 。 课时计划:4课时 整合内容:Unit 1 Topic 3 Section A、B、D 设计意图:这一周是学校运动会时间,将教材与生活建立联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以致用,根据真实的语境学会使用英语表达观点,陈述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Period 3 学习球类 运动,增进文化理解 。 课时计划:5课时 整合内容:Unit 1 Topic 2 增加内容:排球与乒乓球的历史和中国这两项运动取得的成绩。 设计意图:这一周是学校体育节,有篮球、足球和排球比赛。通过调整话题内容和顺序,可以让教材与生活建立联系。通过了解世界和中国最受关注的球类运动,从而帮助学生增加文化理解,体会体育精神、团队精神、女排精神和乒乓球团队的拼搏精神,进一步增强运动意识和对运动的热爱,并积极参与运动。 最后再进行作业设计。这个作业设计在河南省的作业案例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对我和我的团队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惊喜。因为我们本身对大单元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和作业设计是初次学习,理解是否是对的,设计是否是合理的,实施是否是有问题的,这些问题我们都不得而至。而获奖则是对我们的理解、设计与实施过程的肯定。 我 其实,一开始在我个人的心里对大观念单元整体教学是抵触的。”为什么总是折腾教师?”是我大脑里出现的第一个念头。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改革,课标改了又改,教学目标也由双基到三维,再到多维度的核心素养。老师变得又有多少?课堂改变了多少呢?既然课本是凌乱的,为什么教育部审核课本的时候不让那些编教材的专家都给调整好了?还让一线教师这么折腾,有必要吗? 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们最大的困惑,困扰我们的最大问题不是一个,而是一组: 什么是大观念? 什么是单元整体教学? 为什么要进行大观念下的单元整体教学? 如何对单元进行再设计? 怎样生成教学流程图? 这些问题后来在王蔷教授2022年4月和7月做的系列培训中得到了解答。我也深刻认识道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性。推动单元整体教学是为了落实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提高思想认识,并积极进行实践。 我觉得在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过程中,老师要有三个问题需要关注: (1)要有系统的理论学习 我们单元整体设计的作业设计之所以能够获奖,是因为我认真细致地学习了王蔷老师的论文,有了她的理论指导,我的实践才有了方向性。 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我理解的“道”,就是我们的教学理论,教学规律。心中有了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做指导,我们的实践才能更有方向,方法。而方法都是属于“术”类的东西。而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最缺的就是理论上的指导,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2022年版课标的学习,关注《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等专业期刊方面的文章,及时了解教育教学的前沿理论和动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 (2)要有变革的勇气 打破一个旧的习惯是需要勇气的。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按部就班的教学,很多老师都喜欢呆在自己的舒适区,所以是否愿意尝试变革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大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我们授课前对单元整体教学内容首先要有宏观的认识,也就是说我们在备课前要通晓一个单元的内容,还要发现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内在来联系和关系,才能对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组合或者重建。我们需要有删掉课本内容的勇气,也要有增加一部分内容的能力。 (3)要有思维的转变 在实施的过程中最难的部分我觉得不是对内容的整合,而是如何生成一个单元的教学流程图。这个问题困扰了两天,每天走路、吃饭、睡觉是都在思考。直到还有一天就要交稿子了,突然间灵感来了,画出了思维导图。为什么这个步骤这么难?是因为我平时就没有用思维导图的习惯。单元整体教学需要老师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单元形成框架式的知识体系。而我平时看问题则只看一个点,不能去关注全局和整体。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