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弗洛伊德性学三论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弗洛伊德性学三论论文参考文献

李银河做的序。她对这本书的评价:

第一句是:弗洛伊德这本书不仅在性学领域非常重要,而且在人类思想文化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句话:书中有一些观点振聋发聩,完全原创且已成经典。

一、性冲动、性变态、精神病

同性恋/性倒错:性冲动与性对象无关

性倒错是先天的还是后天习得的,有很多种说法,Freud认为这些说法都没阐明性倒错的本质。

也有人提出过双性理论,也就是雌雄同体,解剖学是认可的:早期的人类是双性的,在进化过程中,单性逐渐占据了上风,然而这种生理上可被证实的雌雄同体与心理上的雌雄同体并没有紧密的联系。

那么性倒错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Freud引入“性对象”和“性目标”两个概念。Freud认为性冲动可能与性对象无关,也就是性倒错者的性冲动与他们的性对象无关。

为什么这样说,举两个例子。首先,在性对象上,一些男性性倒错身上依然保留着男性的心理特征。其次,在性目标上,在男性性倒错者中,手淫往往才是这些人的性目标。

从而,Freud认为性冲动可能与性对象无关。性生活所需的冲动是不受高级精神活动控制的冲动之一,对象的形式和价值都是次要的,在性冲动的形成过程中,有一些别的东西才是最根本的。

精神病源自性冲动,是性欲的宣泄

当然这个说法后来被证伪:性冲动不是精神病的唯一源头。

Freud认为患有歇斯底里症的人往往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性压抑,精神分析证明歇斯底里症是由过多的性需求和过强的性阻碍之间的对峙所引起,精神病不能消除矛盾,但是可以使得原欲得到转化,借由精神病得到宣泄。

每个人都有点性反常

论点1:精神病患者往往拥有反常的性行为(精神病患者=反常性行为)

论点2:精神病人的发展过程其实与正常人无异,“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有一些神经质”(每个人=精神病患者)

所以:性变态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可能每个人都有点。(每个人=精神病患者=反常性行为)

既然每个人都有点性变态,那么就不妨从童年时期找一下性变态的根源。

二、幼儿性欲三阶段论

Freud认为幼儿性欲的表现主要是吮吸,并从中发现幼儿性行为的基本特征。当然这本书尝试将性的概念拓展,有点泛性主义,原版序中说到精神分析所拓展的性学概念与柏拉图说的“爱”类似。

幼儿的性冲动作用对象是自身,孩子的嘴唇像一个快感区,快感区的满足和食欲的满足同步产生,这个时期还没有性对象,处在自体享乐阶段。

而后随着儿童的成长,幼儿性欲从口唇期过渡到肛门期、生殖器期。

三、原欲、性兴奋、性对象

性兴奋由原欲产生

有人认为性兴奋与性产物有关,但是相当程度上无关。因为被阉割的男性也会有性兴奋,一些疾病摧毁了男性精子的生成,却也没有使这些人的原欲和性能力受到损伤。

性兴奋到底是怎么产生的?Freud引入原欲的概念。

性对象的选择

知道了性兴奋的产生原因,那么性对象是怎么选择的?Freud认为孩子吮吸母亲的乳房是所有情爱关系的起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寻找性对象就是在找回那种熟悉的感觉。

婴儿时期的性对象是看护人。有些人可能不认同孩子对看护人的眷恋和重视是性爱行为的表现,但是在谨慎分析之后,两者之间呈现一致性,事实上,在看护人眼中,孩子也成为性对象的替代物。一些父母如果对孩子过分疼爱,会使得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不能缺爱,或者不能从较弱的恋爱中获得满足。

Freud也认为受到乱伦等的制约下,成年后性对象会发生转移,但是会有原始性对象的影子。

四、禁欲与精神病

性是美的本源

Freud认为“性是美的本源”,Freud将人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归结为人类性欲的源头,当原欲受阻时,那股冲动升华至精神领域,创造出艺术与美。

他认为各种性冲动的一个优势就是:其对象可以发生转移,却不会从根本上发生强度的减弱,基于“性是美的本源”,这种优势为文化行为提供了巨大的能量来源,也就是说因为性对象是可转移并且不会削弱的这种现象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禁欲会导致精神病

人类性冲动的产生不是出于繁衍的需要,而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愉悦感。随着人的发育,性冲动逐渐从自体享乐期转为对象之爱。

许多权威人士认为禁欲不难,然而想要去克制性冲动的强烈愿望会使得多数人变得有些神经质,或者做出一些让健康受损的事情。

禁欲与儿童的性早熟

原欲的升华能力是有限的,承担着繁衍后代重任的女性,期初,襁褓中的婴儿还能被当做他们性对象的替代品,但伴随着孩子的长大,对婚姻的失望无处释放,她们终生难免被严重的精神病缠身,在现代文化现状下,婚姻已不是能够消除女性精神痛楚的万能药。

患有精神病的女子在自己丈夫那里得不到性满足,就会将自己对爱的需求转嫁到孩子身上,对他们百般呵护,这恰恰会造成孩子的性早熟,父母的糟糕关系又在孩子的情感生活中掀起波澜,使得他们过早的年纪过于强烈的感受到了爱、恨、嫉妒。孩子的性欲被过早的唤醒,严格的家长又不能容忍,两者之间的矛盾足以使得孩子面临精神病折磨的危险。

于是,一个问题,我们为文化的性道德做出了如此多的牺牲,这真的值得吗。

国内的性知识普及程度一直比较低,导致很多人在成年前、成年后,通过不正当的渠道获取信息,有的甚至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如果父母和孩子能正确看待这件事,是不是会和谐许多呢?无意中得知《性学三论》这本特别的书,我目瞪口呆地,想着怎么有人写这个呀? 于是,我在读书网站豆瓣查了一下这本书,发现有5119位网友参与评价,得分高达。 这一下引发了我的好奇心: 成年人应该怎么正确认识、对待“性”这件事? 在日常行为中,哪些是不必感到晦涩的,又是怎么影响我们的呢? 对于从来没有正面学习过这方面知识的人来说,看这类书的意义在哪儿? 作为心理学宗师的弗洛伊德,出生于犹太家庭,25岁便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他的这本《性学三论》被誉为写给所有成年人的“性启蒙书”。 中国社科院李银河教授这样称赞说: 弗洛伊德这本书不仅在性学领域非常重要,而且在人类思想文化史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一代宗师,他的思想著述不仅开了性学之先河,而且对人类文化思想史产生巨大影响。 初识这本著作,我发现成年人不应该谈性变色,反而是越能面对这件事就越可能幸福,而且现在学习也为时不晚。 以下10点原文被女生读者标注的想法,获得点赞较多,相信也能给你带来启发:01 在每一个正常的男人或是女人身上,都可以找到异性器官的残迹,他们要么成了多余的残存器官,要么发生了转变,承担起了其他功能。按照这种观点,一个人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不可能是彻头彻尾的男性或是女性,而更像是兼具两性特征、集主动性和被动性于一身的混合体。读者评论: 不过我是真觉得,男性身上的“脆弱感”和女性身上的“英气”是特别特别吸引我的地方,可能这也是“雌雄同体”属性?02 在学术界,类似的性饥渴被称为“力比多”(Libido)或“原欲”。读者评论: 力比多(libido)是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述,用以专门表述本能,是弗洛伊德“性欲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理论。后期经荣格等人对其概念进行扩展,并增加了力 比 多的表现形式。03 所谓阴D快感和阴d快感的区别并不存在,在放入阴道的医用摄像头下,两类快感的反应周期被证明是一模一样的。读者评论: 说实话弗洛伊德这些奇奇怪怪的思想和理论,想分享都找不到人。04 其实很久以前,哲学家叔本华就曾指出:性冲动决定人们的行为和追求。读者评论: 男人追求喜欢并且愿意和什么样的女人共同生活,就会追求同级别的生活,也侧面的说明性追求是一切生产力的源头。05 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受虐狂其实是施虐狂的一种延续,只不过在受虐行为中,施虐的对象成了自己,受虐者把自身看成了性对象。读者评论: 爱的是狩猎这个行为本身,爱它的强烈情绪,是猎物还是猎人并不重要。06 各式各样的冲动之所以属性不同,是因为其生理刺激来源和目的不同。某个器官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就引发了冲动,而冲动的目的,就是消除对这一器官的刺激。读者评论: 也就是说,人生在世,所有的行为都能当作应激反应来看待,有些刺激条件明显,反应直观,而有些刺激比较隐晦,表象也很复杂。如此说来,物质上的人不过是一台算法精密的仪器,固定的输入有固定的输出与之对应。07 每个人身上都有男性与女性的成分,只不过其中一种成分明显强过另一种,这才使我们得以判断一个人的性别。读者评论: 因此以性别为前提要求一个人绝对秉持某种性别特点是不可靠的,女性也可以勇猛有力、男性也可以温柔体贴,因为性别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交错融合。08 在青春期这一过渡阶段,生理和精神两方面的发展在一段时间内并不统一,直到有一天,一股强烈的精神爱欲对生殖器官的神经系统产生了强烈的刺激,才使正常的情爱的功能得以成形。读者评论: 所以小说里才经常写男主角动心之后夜晚遗精的桥段,因为这时候对初恋的精神爱欲强烈刺激了青少年的生殖器官神经系统。09 所有对性发展的不良影响,都会以退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人重新回到某个较早的发展阶段。读者评论: 所以,该经历的阶段是一定要经历的……你不可能跳过。如果你的意识在不该跳过的时候跳过了,那么总有一天,你的意识会被再次唤醒…你会重新激发意识,然后经历这个错过的阶段。10 “受伤的第三者”中,男人在选择爱恋对象的时候,绝不会考虑单身或是离异独居的女子,而只会对有夫之妇、已经订婚的人或者他人的情妇发生兴趣。读者评论: 这没有性别分区,人类太复杂了,我们的欲望也是无穷无尽,我们甚至经常会不由自主成为欲望的奴隶,满足了某个欲望后,立刻转身寻求下一个,无穷无尽。11 那些真情和肉欲无法结合的人,其正常的性生活往往也不是很美满。读者评论: 个人认为,在性交方面,灵魂是灵魂,肉体是肉体。不带感情的纯粹的肉体结合可以得到性满足,而与所爱之人的肉体结合,因渗入了爱情因素,快感会得到一个升华。如果你能正确认识冲动和原欲,当真正去了解这件事的时候,反而就不会被所谓的神秘诱导。 首先,性学是一门科学,《性学三论》就是这门学科的起点,所以它的意义非同凡响。 其次,当你能够放下偏见看待 “Xing” 时,内心的认知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是读懂自己的身体密码和精神密码的必经之路。 最后,《性学三论》主要研究人类性欲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这是弗洛伊德继《梦的解析》之后对人性探讨中最富创见和最永恒的贡献之一。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收获,今天先说到这儿,可以在评论区继续聊~

[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性学三论

链接:

弗洛伊德论文参考文献

英语中的anxiiety一词,在汉语中一般译为焦虑或烦恼,具有忧虑、不安、关切,引起焦虑不安的原因,渴望等含义。对其作理论上的研究,最早是由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开始的。西格蒙特。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犹太人,是精神分析党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并于次年开始从事精神病医生职业,并潜心于心理学的研究。他被人们视为20世纪对人类思想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弗洛伊德从分析精神病患者心理失常,探讨焦虑所产生的原因。开始他假设焦虑是由于自我对本我的性本能的压抑的结果,后来他推翻了这种假设,认为压抑过程是焦虑的结果。弗洛伊德认为,婴儿出生时从母体的分离是人类体验到的最大的焦虑,诞生的创伤是后来出现情感焦虑的基础。弗洛伊德认为焦虑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现实的焦虑和神经症的焦虑。现实的焦虑是来自对外部的危险及预料到的伤害的反映。而神经症的焦虑则与此有明显的不同,他认为神经症的焦虑的产生与“里比多”的节制有关,里比多被唤起了,但却未能给予满足,“这种未予满足的里比多直接变成了焦虑”。弗洛伊德把人的人格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自我是焦虑的所在地。人在生活中常会受到外界的威胁,本我不合时宜的冲动和超我的制约。与此相对应,焦虑也分为三种:1.现实的焦虑。它来源于人们对外部世界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的感受,只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或行动,就可以从客观方面解决这种焦虑。如人在公园看到老虎和在深山老林中看到老虎的感受不一样,人们可以采取行动或措施来消除和降低现实的焦虑。2.神经症的焦虑。它是由于担心本我的冲动会战胜自我,并导致个人做某些使他将要受到惩罚的事情的一种恐惧。人的意志能战胜外界的威胁,但有时就是不能战胜自己的某些欲望或冲动,如有的人总是在担心自己无法控制的不合时宜的性冲动或越轨行为。3.道德的焦虑。自我的行为受到超我惩罚的威胁时,所产生的情绪反映即是道德的焦虑。自我既要应付外界的威胁,又要应付本我的冲动,还要接受超我的监督。如果自我的行为不符合超我的要求,超我就会对自我进行惩罚,从而产生道德上的焦虑。焦虑是种不愉快的情绪,它是引发人的身心疾病的一种重要的原因,人不可能长时期的忍受这种痛苦的折磨。弗洛伊德提出了自认为比较有效的解决焦虑的方式。他提出以下解决焦虑的方式:(1)压抑。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防御机制,是自我用以阻止激起焦虑的那些愿望和思想。压抑的对象可能是来自本我的性冲动,也可能是来自个人生活中的某些痛苦的经历。人压抑了自己的某些愿望或思想,把它控制在潜意识之中,但被压抑的东西对人仍然发生影响。(2)移置作用。自我可以用一种可获得的对象代替另外一种不可获得的对象。或者以不激发焦虑的对象、行为来替代引起焦虑的对象、行为。由于移置作用,个人的真实愿望被压抑了(或暂时被压抑了),并由一种较为稳妥的愿望所取代。(3)投射。这是一种个人用以对自己的某些真实存在-----如若承诺它就会引起焦虑的事情进行压抑,并不自觉地把它转嫁到他人的机制。如很少有人认为自己笨,他把考试成绩不佳,不是归之“教师教的不好”,就是归之为“这门学科枯燥无味”等。(4)反作用造型。人有可能通过激烈的言行表达相反的动机来掩盖自己的某种真实的动机,这种倾向即是“反作用造型”。如有些人感到封建伦理对人性的压抑,但不是公开反对它,而是竭尽全力的去维护它。(5)固定作用。这主要表现为人的心理发展陷入了一种固定不前的状态。如某人有种大胆的想法准备实施,因为遇到了种种的困难或阻力,不得不放弃原有的计划,而维持现状。(6)倒退。人的心理发展到某个阶段时,可能因为恐惧而倒退到早期阶段。倒退是不能应对现实的挑战,是对现实的逃避。例如有的人因为生活的重压或者事业的不顺心,而常常梦想回到快乐的童年。弗洛伊德研究焦虑的重点是神经性焦虑,要理解弗洛伊德的理论,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夫妻间的性生活的情况。在弗洛伊德所处的时代,“一般而言,它仅充许夫妻之间以少数几种能导致生育的动作来寻求满足,因为这样一个缘故,婚后美满的性交只能维持几年时间,期间当然还要扣除女方身体不适(如月经)而不得不加以节制的时间。经过三四年或五六年美满期之后,这种婚姻便不能再满足性的需求,因为夫妻双方要为节育而苦恼,这就伤害了性感的愉悦,减少了男女双方的微妙的感受,甚至成为直接引起病症的根源”。由于当时缺乏有效的节育手段,加之基督教、犹太教的传统习惯中严禁堕胎,因此即便是在婚后,夫妻间也不得不压抑性欲,不得不为性生活的后果焦虑。这就是弗洛伊德之所以把“里比多”看成是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参考:弗洛伊德著:《精神分析引论》《性爱与文明》

[摘 要] 近年来吸血鬼影片再度掀起热潮,但目前的吸血鬼影视剧集中最受人们欢迎的一类吸血鬼,却不再是传统吸血鬼影片中的恐怖符号,而是变得善良、忧郁、内心充满了挣扎、与人类相似的“新”吸血鬼。本文试图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吸血鬼为例,通过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说来分析其内心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及其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找到他们性格的成因和受欢迎的原因。 [关键词] 吸血鬼;本我;自我;超我 在西方传说中众多的妖魔鬼怪里,吸血鬼一直是小说作家们和银幕的宠儿。许多著名的文人,如拜伦、狄更斯等都写过与吸血鬼有关的故事。20世纪初,吸血鬼的形象又被搬上银幕,从1922年的《诺斯费拉图》至今,已有数百部与吸血鬼相关的电影问世。2008年,随着电影《暮光之城》票房的大获成功,一轮新的吸血鬼热潮再度袭来,除了正在制作中的《暮光之城3》以外,《真爱如血》《吸血鬼日记》等电视剧集也受到了追捧,一时之间,可以说“人人都爱吸血鬼”。在目前的影视剧集中,最为观众所喜爱、拥有最高人气的吸血鬼当属电影《夜访吸血鬼》中的路易、《暮光之城》中的爱德华以及美剧《吸血鬼日记》中的斯特凡。通过他们,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受欢迎的吸血鬼不再是早期吸血鬼小说或电影中的那种有着尖耳朵、长指甲的只会带来血腥和杀戮的、恐怖的、怪异的形象,而是善良、忧郁,比起其他吸血鬼,他们更像是人类,充满了人性的挣扎。可以说故事讲的虽然是鬼,实际说的却是人。他们的痛苦如果从弗洛伊德的人格三重结构说来看,主要是来自内心的斗争,从而使他们展现出不同于传统吸血鬼的性格和行为方式。 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说认为:人格自身是一个动态的能量系统,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潜意识的、非道德的,受本能的驱使,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尽最大的努力使原始欲望和冲动获得满足;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而来的,是后天学习和对外界环境适应发展的结果,用理性来保护本我,使其既接受本能的冲动,又把这种冲动限制在理性所允许的范畴之内;超我则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个体在生活中,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以道德原则为指导,目标在于完美。路易、爱德华、斯特凡所体现出来的忧郁和痛苦,就是来自于个体内部的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 本我――血与爱的冲动 虽然三位吸血鬼都是“善良吸血鬼”,但吸血鬼的身份却决定了他们必须靠吸血才能继续生存。当他们成为吸血鬼的那一刻起,吸血就成为一种无法压抑的本能。所以尽管路易排斥着人血,但当小女孩克劳迪娅抱住他向他求救时,他却不由自主地用尖牙刺进了对方的身体吸血,心里不断想着停下,身体却不听指挥;爱德华第一次看见女主角贝拉时,就强烈地感觉到贝拉之血的诱惑,之后他还多次提及,贝拉之血对他来说具有xx一般的诱惑力;斯特凡在转化成吸血鬼时,这个曾经的好孩子所吸食的第一个人类的血就来自于他的亲生父亲。当100多年后他再次尝到人类鲜血的滋味时,这种被压抑已久的欲望和冲动瞬间活了过来,如黄河泛滥般不可收拾。于是他从多家医院偷了大量血包,瘾君子般地偷偷吸食,以至于他的女朋友和哥哥不得不把他关在地下室里强制“戒毒”。吸血,是吸血鬼的本能,路易、爱德华、斯特凡对于鲜血的渴求以及随后而来的不受自己控制的行为,正是本我受本能的驱使,遵循唯乐原则,满足原始欲望和冲动的体现。除此以外,本我的唯乐原则也体现在爱欲的追求上。路易与他的制造者李斯特之间存在着一种朦胧的爱。他第一次见到李斯特时,其妻子刚刚离开了人世,遭到沉重打击的路易产生了想死的念头。但此时他却被李斯特深深吸引,很快就放弃了死的想法,选择成为李斯特的吸血鬼同伴。爱德华和斯特凡对贝拉和艾瑟琳产生了一见钟情的爱,这种爱虽然让人类和吸血鬼双方都陷入了重重危机,但在本我的驱使下,得到对方的渴望使爱德华、斯特凡不能斩断爱情――因为爱能使他们孤独的生命感受到快乐。而求取快乐正是本我所追求的目标。它不会考虑到现实和社会道德的约束,因此驱使着两个吸血鬼在险境中靠近爱人。 自我――素食主义食谱与爱的守望者 自我是本我与外界接触的中介。它既要满足本我的欲望冲动,也要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延缓性的控制和压抑,使其符合我们所要求的行为准则。对于本我所体现出来的嗜血冲动,生活在人类世界中的路易、爱德华、斯特凡为了不引起人类的怀疑及受自身超我的限制,采用了类似的方法来控制本我的要求:他们不再吸食人血,而采用动物之血。路易每晚在自己的庄园中偷鸡、吸食鸟类和老鼠之血,这使李斯特大为恼火,称之为“鼠辈”。李斯特曾说:“噢,路易,只要顺着老鼠的尸体我就能找到你。”爱德华及家人对于自己这种不吸人血而转向动物的做法,自我调侃为“素食主义者”。而面对贝拉之血的诱惑,爱德华在觉得难以抵挡的情况下,竟在课堂中匆匆逃走。斯特凡的做法相同,虽然他清楚只喝动物的血会使自己的力量远逊于其他吸血鬼,却依然执著于每晚在森林中的狩猎,向松鼠、兔子等森林居民“问好”。他们的这种行为,正是自我对本能要求和外部现实社会要求、超我的要求之间不平衡的一种调节。现实和超我使自我压抑本我的嗜血冲动,但唯实原则并不否定唯乐原则,它追求的是与现实相适应的延缓的、缩小的快乐,于是他们的食谱由“荤“而”“素”。对于爱情也是一样,三个吸血鬼对自己所爱的对象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本我提出得到对方,与之亲近,但却受到了现实世界和超我的限制。于是自我找到了折中的方法,那就是徘徊、守候在爱人身边,并不作出进一步的举止――虽然此举常常让对方误解并产生矛盾。 超我――良心的审判者 超我代表了道德方面的要求,追求的是完美而不是快乐和现实。吸血鬼虽然是妖魔,但由于他们无法自我繁殖,而是通过把自己的血给予一个凡人来造就出一个新的吸血鬼,因而每个吸血鬼都曾经有过一段人类的生活经历,接受过人类的社会文化道德规范及教养。并且由于在数量上,吸血鬼一直处于少数,并没有形成一个吸血鬼的世界而产生自己的价值及道德观念,因此很多吸血鬼都曾经用人类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这一点在路易、爱德华及斯特凡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路易曾经不得不把一个人类女子转变成吸血鬼,当这个女子人类的肉身死去即将转化时,他说:“在那儿死去的并不是那个女人,而是我作为人类的最后一口气。”很明显,他虽然是吸血鬼,却以人类自居,仍然遵守着人类的道德观念。在这三个吸血鬼身上,超我时常压抑着本我和自我,从而让个体时常感到焦虑,呈现在观众眼前的也是一派忧郁的形象。从对嗜血本能的压抑上来看,血液对于吸血鬼来说就好比人类的食物,吸血和吃饭一样是正常的行为。而人类也不会去区分这种或那种食物是否有善恶之别。路易等吸血鬼的“素食主义”的“食谱”的选择标准,明显是执著于人间的善恶好坏之分。斯特凡曾与吸人血的哥哥对抗,在力量不如后者的情况下仍然不肯吸食人血来补充“能量”,而是采用了智取的方法获得胜利,并强迫其接受自己的“食谱”。甚至是路易眼中的“坏”吸血鬼李斯特,也在沉重的道德感的驱使下专门猎杀强奸犯、杀人犯等恶徒。这种做法虽然充满了人性,但却背离了吸血鬼的生理特性。很明显是自我在受到超我道德原则影响下做出的选择。在爱欲方面,超我也时刻控制着本我的要求。路易与李斯特之间的爱虽然隐秘,却并非不存在。但是相同的性别使这种爱成为禁忌,再加上路易误解李斯特时常滥杀无辜,在道德的谴责下,路易不时会产生离开对方的念头。而对于爱德华和斯特凡来说,他们所爱的对象是人类,具有纯洁、善良的心,自己却是生活在黑暗中的恶魔。在古希伯来人眼中,血既象征着生命,又象征着不洁与罪恶。《旧约》中有这样的话:“无论什么活物的血,你们都不可以吃。因为一切活物的血就是它的生命,凡是吃了血的人都会受到惩罚。”而吸血鬼从“诞生”到生命的延续都离不开鲜血,因而,对这几个曾经的基督徒来说,罪恶的血带来罪恶的生命,而自己却还要将这份罪恶继续延续下去。这种观念无疑会带来强烈的道德审判,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出现在“阳光”之下,这份爱也由于不符合道德规范而变得沉重。超我要求结束它,自我于是作出妥协,他们开始一次次地回避贝拉和艾瑟琳的爱。 另外,弗洛伊德也指出,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界限,可以互相渗透。“三个我”也一直处于一个动态的运动中,使思想和行为方式表现出差异性。路易、爱德华和斯特凡有着类似的痛苦,主要来源于他们人格系统中本我和超我的冲突。他们的身份都是吸血鬼,却用人类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从而产生矛盾。但在每个个体身上,“三个我”之间的力量对比是不同的,所以这三个吸血鬼虽有共性,但并不完全一样。在路易身上,面对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冲突,自我往往能做出适当的调节。在成为吸血鬼之初,面对嗜血本能,他选择了吸老鼠之血,即使后来他也吸人血,但仅仅是作为食物,限于吃饱。而不像同伴克劳迪娅等把“狩猎”当成乐趣,一个晚上袭击数人。同时,路易的爱的对象只在吸血鬼同类中,他尽量避免与人类产生太多的关系,从而减少了人类道德观的影响。与同类相爱,自我既可满足本我的需求,也不会受到超我过多的责罚。因此,路易是三个吸血鬼中最理性、最冷静的一个。对于爱德华来说,其人格中的自我的力量一直处于相对的弱势,本我和超我的冲突更强。他强烈地爱着贝拉,所以在第一次见面的逃跑之后,本我又驱使他来到贝拉身边。但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超我的力量显然更大一些:邪恶的不能见光的生命,不同种族的爱,超我一直压抑着本我。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整个人格系统的能量是守恒的,其中任何一个子系统的能量增大,另外两个子系统的能量必然削弱。“三个我”中哪一方过强,都会造成人思想和行为的偏差,导致人格障碍。所以当爱德华人格中的超我过于强大后,他终于崩溃了,选择用死亡来结束一切。本我通过死亡来避免痛苦,也说明了自我的调节角色做得并不成功。所以爱德华是三个吸血鬼中最痛苦的一个。比起路易,斯特凡与爱德华更相像一些,都喝动物的血,都爱上了人类的女人,所以有同样的痛苦在所难免。但斯特凡在伪装成人类居住在小镇中时,并不像爱德华一样只是一个旁观者,他常常保护小镇居民免于受到其他吸血鬼的袭击,于是超我对于自我的这种“好”的行为作出奖励,产生了自爱与自豪感,因此,斯特凡是三个吸血鬼中相对最开朗的一个。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路易、爱德华与斯特凡这三个目前银幕上最受欢迎的吸血鬼,与“传统”吸血鬼完全不同。在以前的小说或电影中,吸血鬼一直是一个恐怖的符号,他们冰冷、无情,对于血与性的冲动毫不避讳。而“新”吸血鬼们却与人类更相似,他们的生命充满了来自于人格的冲突,内心的挣扎。由于这种挣扎是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的体验,所以能够深入观众内心,引起广泛的共鸣,从而受到追捧。 [参考文献] [1]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 [奥地利]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 陆扬.精神分析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张璐璐(1979― ),女,陕西汉中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摘 要】弗洛伊德最重要的贡献便是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而精神分析学说的构建是由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概念来完成的。本文分别探究这三个概念并分析它们相互关联的作用。【关键词】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 弗洛伊德本人在不同的时期对于ego有不同的定义,最完整的是在《自我和本我》里。在这部重要的著作中,他提出人格的结构学说,把人格分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他认为完整的人格由这三大体系组成,它们的和谐统一才能构成一个心智健全的人。 一、本我(ID)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是自己意识的存在和觉醒,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由于它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通常被看成本能。弗洛伊德的本能概念具有三层基本的含义:“第一,本能被看作是存在于精神现象背后的一种力,是精神结构中固有的动力能量,而不是一种暂时的冲击;第二,这种力是不断来自生物体内部,源出于肉体组织,表现为一种‘肉体欲求’;第三,本能是内部刺激的一种心理效应,是‘肉体欲求’被传递到心理器官或作用于心灵时所表现的力,或者说,本能是在本我中获得了精神表现。总之,弗洛伊德把本能看作是来自生物体内部的一种固有的驱力,并通过心理器官决定着人的心身活动的态势。” ①因此,本我所具有的特性可概括为:无意识,无理性,要求无条件的得到满足,只遵循快乐原则;是一切本能冲动后面的性力的贮藏库;它收容了一切被压抑的东西,并保存有遗传下来的种族性质。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认为“本我”是追寻快乐的,是避免痛苦的,是无意识、无计划的。比如,婴儿生而会哭泣,会饮食;人生而喜欢享乐──从本源意义的角度考虑,这和动物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本我尊从快乐原则,不考虑时间,地点,方式,而是趋于寻求即时的满足,追求的是本能的心理能量的即时的释放和发泄。本我不能忍受任何挫折,没有任何顾忌忆。它不顾任何现实并且能够通过行动或通过想象已经得到想要得到的来获得满足──满足幻想与实际的满足一样的好。本我是没有理性、逻辑、价值观、道德感和伦理信条的。总而言之,本我是过分的,冲动的,盲目的,非理性的,非社会化的,自私的,并且是纵情享乐的。这种原始的,真实的,天性的意识会贯穿个人的一生,指导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但本我的意识往往会拘禁自己,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和认可,更为严重的后果会阻碍自己的发展。于是,人便自然而然的进入了自我。 二、自我(ego)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原始欲望的自然表现,指的是人格积极的控制、观察以及学习的功能。自我处于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结构的表层,代表理性和机智。人生活在社会上,就必须正视现实社会,行为要符合社会的需要,按照社会常识和逻辑行事。弗洛伊德指出:“自我功能的重要性表现在下面这一事实上,即在正常下,对能动性的控制移归自我掌握。这样,在它与本我的关系中,它就像骑在马背上的人,他必须牵制着马的优势力量;所不同的是:骑手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努力去牵制,而自我则使用借来的力量。这个类比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假如骑手没有被马甩掉,他常常是不得不引它走向它所要去的地方;同样,自我习惯于把本我的欲望转变为行动,好像这种欲望是它自己的欲望似的。” ②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它合乎逻辑,受现实原则支配;对本我之中的东西有检查权,防止被压抑的东西扰乱意识;它还要在超我的指导下,按外部现实的条件,去驾驭本我的要求。 自我是与本我、超我相对应的,是一种心理结构。一个婴儿刚生下来是只有“本我”而没有“自我”的,但是当他开始探寻“我是谁”这个概念的时候,他开始真正的成为一名“人”。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的便是周围环境在大脑中的不断映象,所以“自我”可以称为“在现实环境约束下的自我”。比如,想玩游戏但“自我”控制你不能玩,因为今天的作业还没有完成。这就是“自我”。在现实常态中的自然人,自我就表现出形形色色的人格特点,反映在个体上就是有的人自我约束能力强些有些人差些,自我约束能力强的人表现为有修养但往往活的比较累,而性格中本我较多的人则活的比较率性,但犯罪分子往往多出于本我意识无法控制的人。 三、超我(superego) 超我是社会行为准则及形成的禁忌,指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道德理想、社会戒律和规范。它是人类心理功能的道德分支,包含了我们为之努力的那些观念,以及在我们违背了自己的道德准则时所预期的惩罚。作为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超我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它更多的是开发自己尚未开发出来的那些能力,而并非去做一些自己根本办不到的事情,体现了一种想冲破自己目前的状态而升华到一种新的境界的意识状态。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超我可以指一种不断进取、向上、创新的态度,是一种努力向善,努力表现成熟卓越的境界。超我从自我分化而来,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它是父母权威的内化,执行父母早年的职责(亦被认为遵循至善原则);可分为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和良心(对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惩罚);其主要作用是监督和控制自我。 超我能够在非常原始的层次上发挥其功能,所以相对来说经不起现实的检验,也就是说,不能够依据不同的情境来改变自己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能够分辨思想和行动,就会对某些甚至没有导致行动的想法而感到内疚。此外,个体被非黑即白,全或无的判断所束缚并且追求完美。严格的超我表现为对诸如好、坏、评判、判决等字眼的过度使用。但是超我也能够通情达理和灵活而有弹性。例如:人们也许能够忘记自己或者别人的错,如果是出于意外事故或处于严重压力的情境之下。在成长的过程中,儿童将学会这些重要的区别并且学会不仅是以全或无,对或错,黑与白的方式来看待事情。 由此看来,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是一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互动过程。也就是说,这三者是一个矛盾体,三者之间会冲突不断,本我、自我、超我会不断的相互斗争,而自己则是把握这一矛盾的主体。任何一方的过分突出,都有可能损害自己或有益于自己,这也就靠自己掌握分寸,看是把主体矛盾走向事物的正向还是走向事物的反向。本我在快乐原则的导向下,充分表现个体的本能与意愿的即时满足。超我在道德原则的鞭策下,使人格得以升华,人类本性与社会关系趋于完美。自我受现实原则的制约,作用于自我、超我与现实之间。超我按照至善原则行事,指导自我,限制本我。本我追求愉悦,超我追求完美,而自我则追求现实。人生的道路便是从本我到自我,然后再到超我的过程。每个人的人生历程都必须经历这三个阶段,但是未必每个阶段都是完整的。 在人格的机构里,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只有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才能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 注释: ①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主义论评》,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72页。 ②弗洛伊德著,林尘,张唤民,陈伟奇译:《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76页。 【参考文献】 [1](奥)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M].车文博主编,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2]张卫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研究[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7. [3]王梓媛.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与文学批评[J].科技信息,2007(19). [4]李颖,王锦荔.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与大学生人格成长[J].成功(教育),2008(08). [5]林碧烽,张晓容.精神分析理论对人格教育的有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00(03).

弗洛伊德哲学研究论文

你可以先从他著作梦的解析开始下笔,然后由他对人的精神,再引申到哲学里的精神,然后就用哲学来谈他的一些对人格的思索.我觉得这样可能会好些.

弗洛伊德生平作者:[英] 欧内斯特·琼斯 转贴自:顾闻 点击数:1690顾闻译自《美国百科全书》(国际版,1982年)作为一个治疗精神疾病的医生,弗洛伊德创立了一个涉及人类心理结构和功能的学说。他的观点不仅在精神病学,也在艺术创造、教育及政治活动等方面得到广泛地运用。弗洛伊德学说的主要论点已被后人所修正、发展。人们认识到,人类的行为不仅是由性欲所支配,社会-经济因素对人格的形成、教养对本性也都起着作用。虽然弗洛伊德学说一再受到抨击,这丝毫无损于他的形象。他卓绝的学说、治疗技术以及对人类心理隐藏的那一部分的深刻理解,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由他所创立的学说,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人类本性的看法。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医生,精神病学家,心理学领域的新学派——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人类行为学方面提出了不少革命性的、颇有争议的观点。他还为治疗行为方面的疾病建立了一套新的体系。一八五六年五月六日,弗洛伊德出生在摩拉维亚的弗赖堡(现属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是犹太人。他起初的名字是西吉斯蒙德(Sigismund),再加上一个犹太字所罗门(Solomon),但是十七岁那年,他把第一个之改为西格蒙德(Sigmund)。弗洛伊德三岁时全家迁居维也纳。父亲雅各布·弗洛伊德的前妻生的两个孩子比西格蒙德大二十岁左右,他们没有去维也纳,而是移居到英国的曼彻斯特。西格蒙德是他父亲与后妻生的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五个妹妹。它的早年生活是在极度贫困中度过的。准备的年代青年时代,弗洛伊德对一般的哲学和人道主义问题很感兴趣,但是,他觉得必须有一种严格的科学训练来约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在一个犹太慈善机构的资助下,他于一八七三进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弗洛伊德从事大部分研究工作的生理实验室主任是恩斯特·冯·布吕客,他是一个要求严格的训练者,一个在科学研究方面无懈可击的人物。他的人格对这位年轻的学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弗洛伊德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介绍了一项杰出的研究工作,他证明了低级动物的脊髓神经节细胞与高级动物的同一性,这在过去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弗洛伊德的证明,对进化论是个有益的贡献。不久以后,他又撰文描述了神经细胞的构造,从而为神经原的理论奠定了基础,这也是现代神经学的基础。就因为致力于这些重要的研究工作,弗洛伊德拖了两年时间才评到医学职称。即使在评定以后,他还是把自己的工作局限在实验室里。他不喜欢数学物理,它的工作始终在组织学方面,即组织构造的研究。接着,弗洛伊德开始用显微镜揭示人的神经系统的各种神经束。他在这方面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延髓,也就是头脑中最低级的部分。他终于理清了脊髓和小脑之间的种种联系。然而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他对听觉神经进行全面彻底的研究,以及对脑神经感觉神经核与脊髓的感觉神经结具有相同的证明,后者是对进化论的又一重大贡献。这些研究成果发表于一八八五年到一八八六年间。一八八二年,弗洛伊德爱上了他妹妹的朋友玛尔塔·贝尔纳斯。贝尔纳斯比弗洛伊德小五岁,出身于汉堡一个颇有名望的犹太家庭,那时正住在维也纳。弗洛伊德很快认识到自己必须干一种比较实际的工作,而不是那种纯粹的研究,于是就进了维也纳医院,当了一名住院实习医生。他三年里在医院的各个部门都工作过,因此在医学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训练,但是他的兴趣则在他的导师T.H.梅涅特所负责的精神病学方面。在医院实习期间,他发表过一些有关古柯碱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引起了医学界对这种药物的注意。弗洛伊德发现古柯碱具有麻醉的特性,他向他的一些当眼科医生的朋友的建议,在治疗眼疾时不妨可以用用。有一位名叫柯勒的医生发表了这一成果,因而被誉为局部(古柯碱)麻醉的创始人。在他医院工作结束的时候,弗洛伊德被授予一笔数目不大的奖学金,这样,他就能去巴黎旅行,并到萨尔帕屈里哀跟著名的神经病学家让·马丁·沙可学习。在巴黎学习的四个半月,成了弗洛伊德一生事业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沙可这位当时最有名望的神经病学家献身于癔病研究的情形,促使弗洛伊德也走上了同一条道路。这对他把兴趣从躯体方面转到心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回到维也纳以后,他向医学协会作了巴黎的见闻的报告,但是受到冷落,这预示着他以后的工作将要得到同样的反映。弗洛伊德于1886年春以神经病学家的身份私人开业行医,并在同年九月结婚。他的婚姻十分美满,共有六个孩子,三儿三女,最小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后来也成了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还作为神经病学家在一家儿童诊所工作过几年,并出版了2大卷论述各种小儿麻痹症的权威性著作。这样,他成了欧洲重要的神经病学家之一,他在这个领域中多年的工作,无异对他后来心理学理论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精神分析学的初期早在1882年弗洛伊德的一位年事较长的同事和朋友约瑟夫·布洛伊尔就告诉他,有位叫安娜的病人曾受益于在催眠中恢复痛苦记忆的“疏泄”疗法。弗洛伊德又将这一情况向沙可讲过,但没有引起沙可的主意。弗洛伊德自己行医时对癔病病人使用过催眠疗法,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他于一八八九年前往南锡,向一位有名的催眠专家伊波利特·波恩海姆求教,那个时候,他正在采用布洛伊尔的疏泄法。三年以后,他观察到在被遗忘的痛苦记忆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那些不能接受的愿望,于是他形成了压抑的概念,这是弗洛伊德学说中的基本要素之一。然而他请布洛伊尔一起合作,并于一八九五年共同出版了一本划时代的著作——《癔病研究》,这时,弗洛伊德已经放弃了催眠术而开始采用。“自由联想”法,“自由联想”法的发明,是弗洛伊德一生中的两大业绩之一,另外一项业绩是两年以后开始进行的自我分析。在这些年中,他向一些医学团体宣读了若干篇论文,宣布了他所得到的惊人结论,他指出各种精神神经症都是由无意识的性冲动而引起的。但他得到的反应极为冷淡,人们几乎要把它当作怪人而弃之。这时,他只有一个朋友对他深表同情,那就是住在柏林的威廉·佛里斯。弗洛伊德经常给他写信,记述了他为设法了解深层心理而采取的实验性的步骤,他的信件和记录已在一九五四年发表,题为《精神分析学的起源》。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份题名为“计划”的长篇记录,弗洛伊德试图从神经原方面来描述思维、记忆等各种精神过程。这是他在最后一次试图把精神过程与躯体过程联系起来。伟大的发现一八九五年到一九零零年,是弗洛伊德多产的时期。他在1900年发表的《梦的解释》,被认为是1本巨著。该书不仅论述了过去的探讨者感到一筹莫展的梦境生活问题以及形成梦的种种复杂机制,而且还讨论了深度心理,即无意识的结构和作用方式。弗洛伊德在认识方面的最大贡献,就是他详细的研究了所称的“初级”系统和“次级”系统。它指出了两种系统的作用方式是如何根本的不同,两者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是如何复杂并具有决定性意义。他所描述的初级系统的精神机制,最初是在探讨精神神经病时得到的认识,现已成了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所谓的压抑、浓缩、移位、倒错以及润饰。这是由于这些机制,那些能接受的愿望、欲望或冲动才得到了间接地满足。有关隐蔽的愿望满足的理论,是弗洛伊德对心理学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通过这一理论,他以一种真正的心理动力学概念取代了已陈旧的联想心理学。弗洛伊德发现,无意识的内容与意识,就像无意识所特有的机制一样,是完全不同的。从本质上说:无意识的内容起源于幼儿时代,在这方面,弗洛伊德对幼儿心理的内在性质作了阐述,他引起了世人的震惊和反感。他坚持认为,幼儿深度心理的活动是双亲的性的动机和敌对动机驱使的。典型的例子就是俄狄浦斯情结,其内容就是对双亲中异性一方的性欲望和对竞争者的妒忌与憎恨。弗洛伊德甚至认为,幼儿在诞生之时,并在未断奶时就已经有了色情感。他这本论述梦的著作刚发行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注意,可是过了几年,当上述那些性的观点经过更充分地描述之后,便遭到了人们的猛烈攻击。成年时代的弗洛伊德我在这里想对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弗洛伊德的个性和旨趣做出些介绍。弗洛伊德博学多才,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他精通古典文学,对本国和别国的文学名著事业的涉猎甚广。他对希腊神话极为熟悉,不但经常随口应用,在他的著作中也的的确是。他有非凡的文学才能,因而被公认为德语的散文大师。在艺术方面他最为欣赏的是诗歌与雕塑,对绘画与建筑也有兴趣,但对音乐的爱好相对小些。从1890年到1914年,他通常每年要到意大利去消磨,潜心研究那里的艺术杰作。凡这类的旅行,同去的不是他的弟弟就是他的朋友;因为他的妻子不喜欢旅行,宁愿和孩子们一起守在家里。弗洛伊德在外出旅游之前,总是先携全家去某个宁静的山林胜地都度上一个半月的假期,那时他的生活中最最幸福美满的时光。弗洛伊德非常喜欢孩子,总爱和他们呆在一起。弗洛伊德个性中有一个相当突出的特点,就是极富幽默感,而且始终十分犀利,有时还不缺乏讽刺挖苦之意。碰到了恶意的批评,他就不无诙谐的议论上几句,要是换上别人,很可能会愤愤不平,为之动怒。在犹太笑话和轶事方面,弗洛伊德有着十分丰富的知识,他喜欢用它使自己的论证更加鲜明有力。一八九一年,弗洛伊德全家搬到贝尔加泽街十九号(仍在维也纳市),他在那儿一直住到一九三八年。一九〇八年,弗洛伊德在他住的那一层又得到一套房间,共有三室,后来,他把这套房间与原来的连通起来。弗洛伊德有几个房间,里面摆满了——或者不妨说到处摊着他收集的文物古器,特别是那些希腊、埃及的古董;这是他唯一的嗜好,他从中得到了莫大的快乐。他对考古发掘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精神分析学运动的发展1902年,弗洛伊德邀请几位年轻的同事和学生定期碰头,对他当时正在从事的研究进行探讨。他们谦虚地称这个小团体为“星期三心理学研究组”,后来该组发展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协会”。在这些人当中现在还有知道的两位,他们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威廉·斯泰克尔。在《梦的解析》发表以后的五年中,弗洛伊德很少写作,但是在他一九〇四年出版的《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可能是他流传最广的一本著作。这本书探讨了种种有缺陷的心理作用,比如遗忘、失言、笔误、错放东西等等。弗洛伊德在书中作出的结论,现在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他的其他所有理论都没有达到这一步。这本书对于决定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贡献,因为书中所揭示的许多看似偶然、毫无意义的行为,以及许多简单地归结为“自由意志”的举动,实际上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的隐秘而矛盾的愿望所驱使的。次年,即一九〇五年,他发表了三本重要的著作。一本篇幅较长,一般称之为《多拉的分析》,弗洛伊德在书中详尽的阐述了如何用梦的解释去揭示并治疗精神神经症的种种症状;这是我们认识弗洛伊德的技术的一个重要来源。另一本是《玩笑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他在这本书中透彻的研究了无意识动机能够间接表现出来的许多方式。这一年里,他还出版了一本最有争议的论著:《性学三论》。里面新奇而又耸人听闻的地方,这是他对幼儿性作用的全面描述,他把成人性变态解释成是幼儿性作用的畸形产物。这是弗洛伊德第一本的引人注目的书。他不但引人注目,而且还给人们极大的愤慨,遭到了强烈的谴责和嘲笑。弗洛伊德在各国科学界顿时成了一个最不受欢迎的人,在以后的很多年里,他遇到了只有最伟大的先驱者才会遭受的种种辱骂和攻击。但是,无论那些批评有多么刻毒,他从来不予回答。他唯一发表的为自己观点辩护的著作,是《精神分析运动史》(一九〇六年),这本书主要是区分他的理论和阿德勒、荣格等提出的对立理论之间的基本差别。对于其他问题,他的回答就像查尔斯·达尔文一样:继续发表新的证据。一九〇六年,著名的历史精神分析学家欧根·布洛伊勒和卡尔·荣格,以及他们的一些学生宣布,他们赞同弗洛伊德的方法结论。除了英国医生欧内斯特·琼斯以外,他们是第一批支持弗洛伊德的非维也纳人。一九〇八年四月,荣格组织了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大会,会议地点在萨尔茨堡。两年以后,国际精神分析协会正式成立。半个世纪以来,这个组织已有30多个分会分布在世界许多国家。当时,出席第一届代表大会的有四十二名代表,其中包括卡尔·亚伯拉罕,布洛伊德,弗洛伊德的匈牙利同事桑多·费伦茨,荣格和欧内斯特·琼斯 本人。委员会的职责是在事务管理问题上向弗洛伊德提出建议并提供帮助,同时也在他和外界攻击他的人之间形成一道屏障。早在一八八五年弗洛伊德就在维也纳大学当过临时聘任讲师,这样他能在那里开设一些非正式的讲座。一九二年他被特聘为教授,一九二〇年时他当上了正式教授,然而他在教授会议上却没有席位,也没有别的什么特权。弗洛伊德在维也纳大学从来没有担任过任何正式的教职。精神分析学在非医学方面的应用弗洛伊德发表过大量临床方面的论文,对精神分析学研究中的细节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还公布过五份长篇病历,提供了很多有关他研究方法方面的情况。此外,他还写过一系列专门论述精神分析技巧的文章。但是从他的《梦的解释》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他的发现具有广泛的意义,他知道这些发现一定会远远超出精神神经症的狭小范围,涉及人类方面的各种问题。在这个比较容易接近的领域中获得的知识,可以用到“正常”生活中一些很难解释的问题上。因此他在一九一二年创办了一份《意象》杂志,用来讨论他的研究在非医学方面的应用情况。《意象》杂志是对早期创办的《精神分析学年鉴》(一九0九年)和《精神分析学导报》(一九一〇年)的补充,《导报》不久便为《精神分析学杂志》所取代 (一九一三年)。伟大的创造性作家对人类心理的透彻观察,早就使弗洛伊德赞叹不巳他在一九〇七年写的《耶森的<格拉狄瓦>中的妄想与梦》,对德国作家耶森的小说《格拉狄瓦》作了精彩的研究。在这位富有想象力的作家的作品中,弗洛伊看到一些心理机制和他在探讨梦与神经症时所阐述的机制完全相同。三年以后,弗洛伊德又出版了一本雄心勃勃的研究专著:《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对童年时代的一次回忆》。他在书中将列奥纳多在艺术追求与科学追求方面的矛盾追溯到他的幼年时代。在弗洛伊德的启发下,他的一些学生,特别是奥托·兰克便把弗洛伊德的方法用来解释神话和民歌传说,这样越来越清楚地显示出人类想象的各种表现有很多地方是相同的。卡尔·亚伯拉罕甚至用这种方法阐述了三千年前第一位一神论者埃及法老阿朗那顿发动宗教革命的动机。一九一三年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出版发行,这本书的重要性仅次于《梦的解释》。通过对乱伦恐惧、情感矛盾等许多特征的研究,弗洛伊德发现这些都是儿童和野蛮人的原始心理所共同具有的特征。他强调了原始人弑亲行为的重大意义,并认为文明、道德和宗教就起源于对弑亲行为的追悔和其他反应。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食物减少到最低限度, 缺乏暖气以及其他的麻烦,给弗洛伊德和他朋友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苦。而战后奥地利货币的崩洗不仅使弗洛伊德的积蓄丧失殆尽,而且迫使他奋力抗争以避免破产。大战期间,弗洛伊德出版了唯一一本关于时事的著作《对战争与死亡时期的思考》(一九一五年)。他指出实际上幻灭感并不一定是战争引起的,幻灭感的产生与过去人们过高地估计人类的道德进步有关;这一事实只是由此发生了可怕的战争才被揭示了出来。十八年后,弗洛伊德应国际联盟之邀,就“为何会有战争’的问题,与爱因斯坦作了通信讨论。弗洛伊德一方面对未来仍抱有希望,另一方面也指明了在消灭战争的道路上还存在的各种障碍。鼎盛时期就在战争的第一年,弗洛伊德可能以为他的工作将要结束了,于是他就心理的本质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这些文章成为他一生主要工作的最高峰。一九一九年弗洛伊德创办了一家国际性的出版公司,专门出版发行精神分析学方面的杂志 和书籍。到一九三八年纳粹查封前,该公司已经出版了五种杂志、一百五十种书籍。就在同一年弗洛伊德在一本名为《超越唯乐原则》的书,对人的心理提出了一种新的革命性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使得他的信从者们大吃一惊。弗洛伊德本来认为,心理中的主要原则是唯乐—痛苦原则,以及由此产生的唯实原则。但在这 本书中,他提出了一种更加基本的原则,即他所称的重复—强迫原则(repetition-compulsion),它具有恢复早期状态的倾向。如果从逻辑上推到极端的话,这意味着那里存留一种使生命变为无生命物体的倾向,弗洛伊德称之为“死本能”。这与其说是临床的结论不如说是一种哲学的推论,只有极少数几个信从者觉得能够接受这一观点。这也表明弗洛伊德有关本能的理论有了变化。他曾几次试图把各种本能分为两组对立的类型,他就用这种方法把本能归入生本能和死本能两个基本的范畴。他认为死本能外向化时,就会引起攻击性冲动,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痛苦。在以后的两年里,弗洛伊德又出版了两本著作《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和《自我与伊德》,后者为新的自我心理学奠定了基础,并且直到现在人们仍在对它进行着富有成果的研究。弗洛伊德以前曾把精神过程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方面:但是通过进一步研究,他认为这种划分法虽然不失有用,然而还存在着一种更加基本的尺度。这时,他提出了一种新的三分法,他把所分的三个部分称之为伊德、自我和超我。伊德相当于来自原始本能的能量的原始贮藏库。弗洛伊德认为它是一种完全没有分化过的能量,但是伊德也许并不象他想象的那么完整。自我则是从伊德产生出来的与外界进行接触的专门性力量。弗洛伊德在研究了病人身上几种形式的抵抗之后,以充分的理由提出假设:自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无意识的。这个结论也附带地说明,人们为什么坚信那些产生于内心深处的决定是自发性(自由意志)的。早在几年之前,弗洛伊德就已提出“自我理想”的概念:它是一种自恋性力量,它批判自己本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驱使自我达到更严格的道德标准或审美标准。后来,弗洛伊德把它重新命名为“超我”,不过其含义则大大地扩展了:它是从自我分裂出来的部分,它体现了插入其中并由一定程度上被同化了的父母的要求和标准。然而由于它在攻击性冲动中有着较深的根基因而能引起一种极度痛苦的犯罪感。其程度之难以忍受,使得人们设法寻求逃避——这是一个与犯罪倾向有关的题目,或者以各式各样的自我惩罚和自卑感来减轻那些感觉。所谓“良心”,就是衡量自我和超我之间心理紧张程度的一种尺度。大约在这一时期,也就是在一九二三年春天, 弗洛伊德的口腔上部患了癌症。同年十月,他做了一次根治手术,上颚一边只好全部切除,于是他必须装上又大又复杂的假牙,这给他带来了不少苦恼。在这以后的十六年里他吃了不少苦头,除了无数次痛苦的治疗以外,还动了三十三次手术。在这漫长的时期他从来不哼一声,而是默默地忍受着巨大的病痛。一九二五年,弗洛伊德发表了《抑制、症状和焦虑》,该书阐述了焦虑和恐惧的性质及来源;他在这一年中还应约撰写了一部简短的自传。一九二六年,他写了一本为普通人而不是受过医学或精神分析学训练的人运用这一学科的可行性进行辩护。他担心精神分析学会变成医学的一个无足轻重的附属部分,以致它对于人类更广泛的意义会被人们忽视。但是,他想使精神分析学的应用成为一门独立的职业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一九二七年弗洛伊德写了《幻觉的未来》一书,为此他受到宗教界的强烈谴责。严格地说,这本书对精神分析学并没有什么贡献,它只是表达了弗洛伊德的信念即单靠愿望和恐惧的心理动机就足以形成宗教的信仰,尤其是对上帝和永恒的信仰,这里根本不需要求助于什么超自然的力量。两年之后,又一本不受欢迎的书《文明及其不满》问世。弗洛伊德在书中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根本弱点,并指出了许多必须加以补救的缺陷。他在较早些时候写的《群体心理学》中,就对联接各个社团的纽带的性质及其来源作过大量阐述,这对社会学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另外在这些年里,弗洛伊德还发表了不少临床方面很有价值的论文,以及论著《精神分析引论新编》,这便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写的那两卷讲演在内容上得到了更新。一九三〇年,弗洛伊德的文学才能使他得到了歌德奖,这是他非常重视的一项荣誉。第二年,他的故乡为庆祝他的七十五寿辰,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出生的那条街道,许多科学协会接受他为名誉会员,但除了他一九〇九曾作过讲演的克拉克大学曾授予他荣誉学位外,再也没有哪所大学授予他类似的学位。然而,一九三六年,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他八十寿辰举行庆祝活动。这一年使他感到满意的另一件事是,他被接纳为英国皇家学会的通讯会员。弗洛伊德在流亡中一九三三绝纳粹党人开始对犹太人进行迫害,这对弗洛伊德的研究工作是一个重大打击。当时弗洛伊德在德国的许多支持者被迫逃离自己的国家,他的著作在柏林被当众焚烧。此后不久,他的出版公司的大部分存书又在莱比锡被没收。尽管在德国的主要销路已经丧失,但该公司仍然全力挣扎,直到一九三八年纳粹入侵奥地利,公司房产被没收为止。纳粹的迫害促使弗洛伊德思考犹太教的性质和起源问题,这一问题占去了他一生中最后五年的大部分时间。他把《摩西与一神教》写了又写,该书在当时信奉天主教的独裁政权统治下的维也纳,没有机会出版发行。一九三八年他离开维也纳后,该书终于问世,英译本也在他逝世前的几个月得以发行。这是一本想象力极为丰富的著作,书中的一些观点既难以证实也不容易予以反驳。弗洛伊德在书中推断,犹太教中特有的一神信仰,与第一个传播这种信仰的、富有单命精神的埃及法老阿肯那顿推行该信仰有关。通过对有关摩西出身的奇异故事进行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推断摩西实际上是埃及人,他提示说,摩西是一个忠于阿肯那顿的信仰的贵族,阿肯那顿死后,他的一神信仰就遭到埃及人的坚决抵制。由于这一看法,弗洛伊德在曾经把他尊为本民族伟人的犹太人那里,第一次受到了冷遇。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摩西向犹太人灌输一神信仰时,必须面对人们的强烈反抗,他认为摩西就是在一次反对他的权力的暴乱中被杀身亡的。于是,弗格伊德进一步设想,摩西被害之后,人们为这样对待伟大领袖而悔恨,这是一种与弑亲愿望的先天反应有关的悔恨,他认为这是人类遗传特性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摩西的学说后来由少数几个忠实的信徒珍藏起来直到几百年后才由一些伟大先知将它立为教义。尽管压力重重,弗洛伊德坚决不同意离开早己成为故乡的维也纳。但是,一九三八年三月纳粹入侵奥地利以后,局势已经很明显了,如果还不走的话,要不了多久,他就会象别的犹太人一样厄运临头。在这关键时刻,欧内斯特·琼斯飞抵维也纳,劝他移居英国,英国内务大臣亦为他、他的家庭以及他的学生提供了最充分的帮助。是年六月,他克服了纳粹分子设置的重重障碍,终于飞抵伦敦。九月,他又搬到马兹费尔德花园,这是他最后一次搬家。九月问,弗洛伊德接受了最后的手术治病,这也是最大的一次手术。到了次年二月他癌症复发,医生认为已无法再动手术了。然而在他逝世前的一个月,弗洛伊德还在忙于他的本职工作,还在接待来访者,撰写文章。一九三九年九月二十三日,弗洛伊德在伦敦与世长辞。1939年9月23日,精神分析法创始人西格蒙·弗洛伊德在伦敦逝世,终年83岁。弗洛伊德1856年生于奥地利库拉维亚,,1873年入维也纳攻读医学,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任讲师。1895年创立精神分析法,提出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治疗疫病的理论。1908年建立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很快欧洲各国的精神分析学会均相继成立,并建立了国际精神分析协会。1909年在美国克拉克大学讲学,获广泛反响。1923年又将人的心理结构分成三个层次,创立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1938年国法西斯德国侵占奥地利而移居英国。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有《癔病研究》(与布洛伊尔合著),《释梦》,《精神分析的起源和发展》,《梦的解析》、《对性学说的三个贡献》、《超越快乐原则》《自我与本我》、《图腾与禁忌》、《群众心理学和自我分析》、《强迫行为和宗教仪式》、《文明及其不满》、《摩西和一神教》、《自我与伊德》等,他的学说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以及史学、文艺、哲学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弗洛伊德于1902年起一直任教于维也纳,他最伟大的贡献是发明了精神病的精神分析治疗法,他在早期便已研究通过诱导和催眠来治疗歇斯底里症和神经官能症的方法,此后又由此发展出他的治疗方式,揭开无知觉或潜意识的发病原因,并发现这种病可以通过发泄而达到治疗效果。他建立了“潜意识动机支配人类许多行为”的理论。另外,弗洛伊德对从人类性生活的基本认知,发展出关于人类性行为的理论。这个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禁忌和社会习俗对性的抑制作用,会导致神经官能症的发作。他的学说虽然屡遭误解和否定,但对心理学、精神病学、哲学?br>参考资料:

理性与非理性的交叠对峙400多年来,在法国哲学的发展进程中,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一直是纠结在一起的两条主线.时而理性主义占主导地位,时而非理性主义占主导地位文艺复兴时期的蒙田是法国哲学的先驱,他对于17世纪的笛卡尔和帕斯卡尔产生了双重的影响.首先,蒙田的怀疑主义影响了笛卡尔“怀疑一切”的方法论和自由的批判精神.蒙田的座右铭“我知道什么?”运用古罗马时期的皮罗主义的论据来说明,一切事物都是值得怀疑的.蒙田被人们看作是具有批判精神的自由思想家.笛卡尔对于从经验获得的知识以及以往科学知识的怀疑,对现成的知识进行批判,敢于怀疑一切,都是受到了蒙田的影响.蒙田也影响了帕斯卡尔的非理性主义和人学.文艺复兴以来的一些人文主义者颂扬了人类的伟大、尊严和理性,而蒙田揭示了人类的渺小、可悲和信仰.这就使得帕斯卡尔在更高层次上进行综合,既让我们看到人的伟大和尊严,又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可悲;既看到人类理性能力的作用,同时又看到理性的无能和信仰对它的超越.帕斯卡尔充分肯定了几何学的作用,并且在他的科学研究中也广泛地运用了几何学中的证明和推演方法.然而,帕斯卡尔也认为几何学的方法是有限的.在他看来,过分抬高理性或理智的作用是一种理性的独断,而以人心或内心为基础的敏感性的精神、微妙的精神及精确性的精神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洞见力.在笛卡尔和帕斯卡尔之后,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都得以确立.18世纪是理性主义的时代.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将由上一个世纪的哲学家所确立的理性主义变成一种现实的政治原则.理性主义成为他们反对封建意识形态、勾画新社会蓝图的标尺.理性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以往的一切都要在理性的法庭面前接受审判.19世纪是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双峰对峙的时代.19世纪的法国哲学中雷诺维耶的新批判主义和孔德的实证主义继承了启蒙哲学的传统,而比朗、柏格森和布隆代尔这三位改变法国哲学发展方向、奠定法国现代哲学基础的哲人,则继承了非理性主义的传统.到了20世纪,除巴什拉等人的科学哲学和结构主义哲学体现了理性主义的原则之外,萨特的存在主义是非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也属于非理性主义的一种体现.德里达、福柯、德鲁兹等人追随尼采和海德格尔,对西方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经由笛卡尔直至康德、黑格尔的形而上学传统进行了彻底的批判.但从总体上来看,20世纪的法国哲学是非理性主义占主导地位.可见,400多年来,在法国哲学的发展进程中,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一直是纠结在一起的两条主线.时而理性主义占主导地位,时而非理性主义占主导地位.这种纠结的状态一直贯穿始终.“进步”与“解放”的价值重估对于“进步”,后现代主义有一系列疑问:人类的历史是否真是在不断进步的?“进步”难道不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再则,“进步”真是一件好事情吗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从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成为法国哲学讨论的重要主题.崇尚理性、自由、平等、进步的启蒙精神是现代性的突出体现.卢梭是现代性最早的批判者.他通过把自然和文明对立起来,对资本主义的文化、社会政治制度和教育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卢梭意识到,科学艺术的进步和发展是与人民的幸福相矛盾的,文化和文明的发展与人的道德水准未必成正比.因为假如现实生活中的文化被以奢侈、金钱和低级趣味为主体的时尚所左右,就会完全变成一种“金钱文化”和低格调的“俗文化”.卢梭认为,从自然状态进入到社会状态,就使人类从平等进入到不平等.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不平等就加深一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评价卢梭这一学说时写道:“这样,卢梭就看到了不平等的产生是进步.可是这种进步包含着对抗,它同时又是退步……文明向前进一步,不平等也就向前进一步……压迫者被压迫,这就是否定的否定.”如恩格斯所说,卢梭的这部著作“可说是精彩地显示了自己的辩证的起源”.它不但是对人类只是在上帝面前才是平等的那种基督教封建学说进行思想斗争的武器;同时,它也包括了法国资产阶级的革命口号“平等、自由、博爱”.法国革命爆发以前35年,卢梭就不但已经认识到革命的必然性,而且在哲学上、在法理上证明了革命的正当性.当然,卢梭并不是认为,在社会状态中,人就注定是不自由和不平等的.恰恰相反,卢梭把不自由、不平等的社会状态看作是不合理的社会状态.卢梭想要实现的否定之否定,是使人在一种全新的社会状态中达到一种更高级的社会的自由和平等.后来,卢梭的这一思想深深地影响了黑格尔思想的形成.如何看待理性和进步,是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所思考的两个问题.福柯等人反对理性的总体性、理性的暴力和理性的极权主义.“进步”以及与它相联系的“解放”概念也是后现代主义要“解构”的.对于“进步”,后现代主义有一系列疑问:人类的历史是否真是在不断进步的?“进步”难道不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再则,“进步”真是一件好事情吗?“进步”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呢?怎么看到“进步”所带来的人的自由的不断丧失、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对于 “解放”,后现代主义也有不同的看法.首先,后现代主义认为,“解放”是一个宏大叙事和元话语,是为后现代主义所摈弃的;其次,人的解放的过程也是逐渐取得主体地位、成为独立主体的过程,而主体的形成、建构过程,同时也是人逐渐被规训化的过程,因而最终是限制人、制约人,使人丧失自由.至此,后现代主义不仅解构了法国启蒙哲学的理性主义原则,同时还把启蒙哲学的“进步”和“解放”概念也解构了.最后,后现代主义认为,科学有可能使人走入误区,制造出灭绝人类的武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过度滥用,会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使地球越来越不适于人类的生存;更为严重的是,科学不能解决人的精神问题——无论是人的道德、价值、理想信念,还是人的终极关怀等,都不是科学和理性所能解决的.人文与社会的多重呈现和其他国家的哲学相比较,法国哲学更注重对人和社会的研究.法国哲学家们不只沉湎于理智王国而缺乏情感,他们中的不少人同时又是诗人、文学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同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相比,法国近代哲学似乎有以下几个风格和特征:第一,法国哲学一直贯穿着一种怀疑精神和崇尚理性的精神.怀疑精神和崇尚理性的精神可以说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如果说,怀疑是否定的、批判的一面,那么,崇尚理性则是肯定的、有建树的一面.怀疑的目的就是要崇尚理性,或者说怀疑只是理性的一种手段.从中世纪的唯名论者阿伯拉尔、文艺复兴时期的蒙田,到近代哲学的创始人笛卡尔、18世纪的贝尔、伏尔泰等人的怀疑论,这种敢向传统、权威挑战的怀疑精神,在法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甚至20世纪后半叶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也体现了怀疑精神.它怀疑被人们顶礼膜拜的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怀疑历史进步论和启蒙精神,怀疑现代性和现代化的成果等.第二,人和社会是法国哲学聚焦的对象.自然和人是哲学的永恒主题.而和其他国家的哲学相比较,法国哲学更注重对人和社会的研究——爱尔维修注重人的灵性、强调人的精神性,把人作为一个文化的对象、教育的产物.存在主义哲学就是一种人学.而孔德直接就是近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从涂尔干到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他们都十分注重对于现代社会的研究.这些都应该看作是法国哲学对人类社会认识的贡献.后现代主义对于后工业社会的反思和批判,对于正在大力推进现代化的我们不亚于一剂清醒剂.第三,开放性.18世纪的法国哲学家极大地吸收了英国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洛克的经验论),狄德罗还极大地吸收了莱布尼兹哲学中的辩证法因素.19世纪,不仅勒努维埃的新批判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康德哲学的继承,而且阿默兰的唯心主义和黑格尔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3H”(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3M”(马克思、马克斯·韦伯、马尔库塞)和尼采都是德国哲学家,克尔凯格尔是丹麦哲学家,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心理学家,这些哲学家的思想元素都影响着20世纪法国哲学的面貌.第四,社会参与性.法国哲学不是书斋里的哲学,而是与现实斗争紧密相连的哲学.法国哲学家不喜欢身居斗室去进行玄学的思辨,而更加关注社会的变革和政治的斗争.他们有一种使命感和时代感,是现实革命运动的积极参与者.第五,和文学有着不解之缘.法国哲学家们不只沉湎于理智王国而缺乏情感,他们中的不少人同时又是诗人、文学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不仅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人是名垂史册的文学家、戏剧家、文艺批评家,擅长用文学来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比他们晚一些的柏格森、萨特和加缪,更是捧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法国哲学的中国传播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于法国哲学的兴趣逐渐超过了对德国哲学的兴趣.这种在学术兴趣点上的变化,和法国哲学自身的发展变化相关,也与中国哲学界学术生态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联从近100年来法国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来看,中国人对于法国哲学的主要兴趣大致集中在以下一些方面:笛卡尔哲学.中国人对笛卡尔哲学有着双重的兴趣:一方面是他高扬主体性的哲学和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另一方面是他的二元论哲学在物理学领域坚持了机械唯物主义、他的唯物主义对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有着重要的启发、他的心身关系学说开启了西方心灵哲学之先河.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大陆对于主体性问题、认识论问题和对于西方心灵哲学研究的加强,笛卡尔哲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18世纪的启蒙哲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由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这三位启蒙思想家所提出的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18世纪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的唯物主义思想,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孔德的实证哲学.孔德的实证科学的方法论及其实证哲学的基本原则,是我们了解英美实证主义哲学的基础,对于我们理解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理解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都具有导引意义.孔德的实证社会学和涂尔干的社会学,被中国人看作是社会学的开山鼻祖.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在20世纪初,柏格森关于生命创造进化的哲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赫胥黎的天演论一起被传进中国,为当时想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知识分子提供了生命的活力.萨特等人的“存在主义”.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之后,大学校园里曾经一度流行“萨特热”和“尼采热”.尽管萨特所强调的“存在先于本质”等一些极端个人主义和绝对自由观不尽合理,但他强调青年人要自我奋斗、自我创造,在自主选择的时候,要主动承担责任.这些观念正好契合了当时青年人乐于自我谋划、自我选择的想法,对于解放思想、焕发社会活力起到了正面的推动作用.法国现象学思潮.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流传到法国,在法国产生了广泛和长久的影响,出现了现象学思潮.它对萨特等人的存在主义和德里达、福柯等人的后现代主义都产生了影响.近十年来,随着对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研究的深入,年轻一代中国学者也对法国现象学家的研究和思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构主义.上世纪末,中国研究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和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众多.进入新世纪以来,对于拉康的后弗洛伊德主义的研究,在中国学界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近几年来,对于深受阿尔都塞和拉康影响的巴丢的研究在中国也逐渐升温.后现代主义哲学.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形成了新的研究热潮.包括德里达、福柯、利奥塔、德勒兹、鲍德里亚在内,都成为中国哲学专业博士论文的重要研究对象.这些哲学家的思想是对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西方几百年现代化进程、尤其是西方的现代性理论的一种反省和批判.他们反对技术至上,反对过分强调以人为中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不能过分强调工具理性而忽视了价值理性等.这些观点对现当代中国的发展(尤其是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可以说,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于法国哲学研究的兴趣逐渐超过了对德国哲学的兴趣.在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对于17、18世纪法国哲学、对于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的研究感兴趣,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于法国哲学中的现象学思潮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研究更感兴趣.这种在学术兴趣点上的变化,与法国哲学自身的发展变化相关,也与中国哲学界学术生态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联.

佛洛依德主义

研究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论文

梦是白天的延续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意义在于满足欲望,这种欲望可能是被压抑的,也可能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渴了就会在梦里喝水,最近在减肥就会梦到吃巧克力蛋糕等。《梦的解析》(德语:DieTraumdeutung英文:TheInterpretationofDreams),是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创作的心理学理论著作,又译做《解梦》。该书开创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被作者本人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该书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是用于解析梦,引申到心理学,解读人们的潜意识在梦中的表象。弗洛伊德首先回顾了此前关于分析梦的科学著作,他认为虽然有趣但是不够充分。然后他记述了许多梦,来阐明他的理论。他的方法开始于分析他的梦“伊尔玛打针”,但也有许多来自病人的个案研究,书中引用的许多最重要的梦都来自他人。

《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中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其中叙述了弗洛伊德对于梦的看法以及在进行精神分析的心理辅导时解梦的方法。通观全书,弗洛伊德的理论论证可分为六大部分,分别是: 一、对儿童的梦的研究;二、探讨梦的检查作用;三、探讨梦的象征作用;四、分析梦的运作;五、举例分析几个真实梦境;六、梦的作用在于满足愿望。弗洛伊德从没有伪装或伪装较少的儿童的梦开始讲起直到“面目全非”的成人梦境,其解梦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揭开梦的伪装。和弗洛伊德一贯的观点保持一致,我们不难在他对梦的解析中看到他的“冰山理论”和“本能理论”。他认为梦的唯一作用便是满足人的意识层面上的以及或者说更多的是满足人的潜意识中的愿望。而这些愿望(许多出于本能,即可看为本我的体现)由于不被人的理性(超我)所接受,所以要由人的自身(防御机制、自我)进行调节,经过一系列粉饰,转化成不易被察觉的形式通过梦境释放出来。正由于这些粉饰,将梦伪装,从而造成了解读的困难。因此,在进行梦的解析时,首要任务就是破除伪装,探索人的那些淹没在“深海”处的愿望。为了破除梦的伪装,弗洛伊德从梦的检查入手,先是谈到几个较为普遍的象征形象,进而谈到梦的运作,说明梦进行伪装的四种方法,即凝缩作用、转移作用、将思想转化为视觉和二度润饰。完全破除伪装后,梦的真实意义便浮出水面,即可达到解梦的意图。在精神分析治疗时,通过解梦亦可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病患,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梦的解析》一出,在当时是不被人们接受的,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中理论多为弗洛伊德自己在治疗一些精神病人时通过感性经验进行的总结,没有理论数据的支持。另一方面,当时的心理学家对于弗洛伊德将个别精神病人的案例所得的结论普遍套用在正常人身上的做法表示不能接受。所以,这本书刚出版时受到了很大的冷落和责难。虽然今天,人们发现这本书有着它伟大的价值,而且弗洛伊德伟大心理学家的地位逐渐被认可,但是,我们对于他的观点并不能全盘接受。《梦的解析》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缺憾。首先,《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自己的感性总结,没有经过任何科学的论证,虽然其中的解释不乏合理可信之处,但对于讲求有科学依据地研究心理学现象的现实情况不符。另外的一点,上文也有提过。弗洛伊德本人是一位精神病学家,他对于人类的精神病有深入的研究。但是,他将精神病人身上的特性推广到普通人身上,就让大多数人无法接受了。在《梦的解析》中,这一点也有体现。弗洛伊德认为在人们心目中最大的禁忌就是“性”,而“性”又是人的本能,对于“性”的这个禁区,人们既想闯入,又迫于道德限制,所以只有在梦中释放自己的愿望,使自身得到满足。基于这样的理论,弗洛伊德在其对梦的解释中,除了个别十分明显的是对普通欲望的满足(如饥渴、排泄等)的梦外,大多数梦在他的眼里都与对性的渴望脱不了干系。这样的说法不但难于被人接受而且过于绝对,并不能涵盖所有梦的意义。第三,弗洛伊德认为梦的作用就在于满足人的愿望,可以保护睡眠。这样的说法过于绝对。事实上,在我们的梦里,除了满足愿望的梦之外,也不乏一些焦虑的梦,有些梦甚至会影响到人的睡眠,例如单纯地受到白天未解决的事务影响而做的梦。虽然,弗洛伊德认为人民们的惊醒并非是梦导致的,而是由防御机制造成的,但他仍没有对于噩梦本身的产生给出合理的解释。在弗洛伊德看来,纵使梦本身的含义并不单一,他也不能给出过于多的解释,因为这对于一个理论的诞生是不利的。对于精神分析学这个理论学问来说,弗洛伊德不能兼顾梦的含义的所有可能性,但在对于精神分析治疗时,我们不应该以偏概全,忽视掉其他的可能性。最后,弗洛伊德提出进行梦的解剖分析时必须对病人的生活背景有深入的了解才行。这一点,我们认为是应该肯定的。也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不应妄自对他人的梦加以揣析。要想正确地解梦,我们就必须对做梦者有一个长期的纵向了解,因而解析梦这个过程,也是十分费时费力的。虽然《梦的解析》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瑕不掩瑜,我们仍要承认这本书在心理学界中里程碑般的地位。它从一个其他人从没探索过的领域对人们的心理、梦境进行了分析,并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系统,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因此,要了解西方的心理学发展,我们就不能不研究弗洛伊德,要了解弗洛伊德,我们就不能不关注这本《梦的解析》。

我用自己的话说一下吧,弗洛伊德的《梦的解释》主要是用于了解潜意识的,他认为梦是人愿望的满足,但是不会简单的表现出来,需要你去一步步联系前几天或者更久之前的发现的一些小事,因为那小小事通常是你产生这个梦的原因,也可能是更远,儿时发生的也有可能。还有一个就是恋母情结结论。书中也对潜意识进行也进行了定义。影响呢,他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这本书对心理学有很大的意思。科学性没那么好说。

关于弗洛勒斯论文范文资料

可能是这吧~~~遗骨重现2006年的一天,来自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古人类学家李伯格(Lee Berger)正在享受着自己难得的假期。其时,他驾驶着那只爱斯基摩人用的皮船,在距离菲律宾东部大约370海里的小岛周围,顺着岩石与悬崖壁滑行。在太平洋岛国帕劳(Palau)群岛海岸旁的洞穴里,他不经意间发现零乱地堆积着不曾出现过的大量人类遗骨。其中有很多有被海浪腐蚀过的痕迹,另外一些则被完整无缺地埋藏在洞穴里的沙砾底部。当年年底,李伯格偕同他的同事再次前往这个洞穴,开始挖掘遗骨并进行分析。经过长达一年的研究后,今年3月10日,李伯格终于在科学期刊公共图书馆网站(PLoS ONE)上,发布了关于这些遗骨的翔实资料与结论。通过对两个洞穴中挖掘到的25具人类遗骨进行头盖骨与身体骨骼分析,发现这些人与人类的祖先——现代智人(Homo sapiens)的遗骨样本并不一样。这些人类遗骨的年龄,大概在1400年到3000年之前。李伯格指出,这些骨骼拥有独特的颅面结构特点。例如,明显与现代智人不同的上颌骨犬齿窝和棱形下巴。但是,在他看来,这些遗骨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全身的骨骼尺寸都异常小。根据估算,这些男性的体重平均为43公斤,而女性的体重仅仅为29公斤。而早在2003年9月,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科学家就在位于帕劳群岛的南面、印度尼西亚的弗洛里斯(Flores)岛的一个洞穴中,发现了一具不到1米高的成年女性骨骼,包括头盖骨、下巴和牙齿。一年后,他们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宣称这是一个新发现的人种,它们属于从现代智人进化而来的“最极端”的一支——矮人人种。但是这一人种是否存在,其后却一直存在争议。来自澳大利亚皇家理工大学(RMIT)的研究人员奥本多夫(Peter Obendorf)就指出,异常矮小的身材,是因为缺碘而患有先天甲状腺发育不全,或功能低下的头小畸型症。如果人一出生就患有甲状腺缺乏症的,就很容易导致脑下垂体肿大,增长受抑制以及脑袋偏小。然而,这种“病态论”同样遭到很多人的反对。2007年,美国研究人员在对弗洛里斯岛矮人重新研究后确认,这些人的骨骼扫描并不支持头小畸型症的说法。在今年3月6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不少专家也反驳了这一看法,认为奥本多夫根本没有检查过真实的骨骼,且误读了很重要的骨骼构成。实际上,另外一个来自以色列的“病态论者”,同样没有接触过原始的骨骼,仅仅是根据二手资料得出一些“可笑的结论”。这次与弗洛里斯岛矮人(Homo Floresiensis)有着惊人相似之处的遗骨的发现,无疑为进一步研究这种新人种是否存在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根据骨骼分析显示,这些人大约四英尺高,与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弗洛里斯矮人人种身材相仿,并且两者拥有多处相似的生理特征。争议难平不过,对于“霍比特人”的期待者而言,这次李伯特带来的并不是好消息。在帕劳群岛上发现的人的脑容量,几乎相当于矮人的两倍,与现代智人的脑容量大体相等。他猜想,这些人之所以这么矮小,只是一群受小岛特殊的地理特征与气候特征影响的一种现代智人的变种。实际上,生物学家很早就发现了这种现象,那就是同样一种物种,生活在小岛上的往往比生活在大陆上的尺寸要小。不仅人如此,已经灭绝的猛犸以及大象都是如此。在西伯利亚、美国加州以及地中海地区,人们都观察到这种现象。李伯格表示,通过考古记录,早期帕劳人由于缺乏足够的食物,加上热带地区特有的潮湿气候,可能导致遗传基因孤立变异,最后产生了“这种异常的生理结构”。但问题随之而来。如果帕劳发现的骨骼是岛屿产生的“侏儒化”效应的话,所谓的弗洛里斯岛矮人是不是也是同样原因产生的?因为从表面上看,帕劳岛上的这些人与现代智人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没有明显的下颚,反而拥有巨大的牙齿、位置较深的咽喉和浅眼窝等。李伯特认为,这种区别恰恰是因为小岛环境“侏儒化”引起的变形,并不代表着一种新的人种。而这些特征,也被普遍认为是弗洛里斯岛矮人与其他人种最大的区别所在。不过,弗洛里斯岛矮人的发现者之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University of Wollongong)的罗伯茨(Bert Roberts)教授坚持认为,即使此次发现的骨骼并不属于矮人族,也仍然不足以否认弗洛里斯岛矮人这种新人种的存在。因为仅仅依靠岛屿到来的“侏儒化”效应,根本不足以解释霍比特人(弗洛里斯岛矮人)的存在。在弗洛里斯岛上发现的成年男子的体重大约为30公斤,仍然远远低于这次在帕劳岛发现的新骨骼。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起源项目的研究员斯崔格(Chris Stringer)也认为,弗洛里斯岛矮人除了上述特征之外,其足部、牙齿、肩部以及腕关节,也与现有人种存在明显区别。比如其腕关节,就非常类似黑猩猩的而不是现代人的。因此,他坚持认为弗洛里斯岛矮人仍然属于一种独特的古老人种。更何况,这次发现,仍然没有能够解释弗洛里斯岛矮人的脑容量明显偏小的问题。实际上,弗洛里斯岛矮人的脑容量与黑猩猩相近。而另外一位在帕劳群岛上呆了十多年的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的教授菲茨派崔克(Scott Fitzpatrick)并不认同李伯特的说法,他曾经在距离李伯特所发掘的洞穴只有几英里的地方,发现过与现代人大小类似的骨骼。难道岛屿环境仅仅导致部分人群矮化,而距离很近的另外一群人却得以保持正常身材?这在科学上是很难理解的。不管怎样,现在看来,帕劳群岛的发现,仅仅是重新引爆了这场争论而已,并没有彻底揭开笼罩在矮人族之上的面纱。或许,我们还需要更多足以令人惊奇的新人类学发现,来最终确认或者打消我们对于“霍比特人”的幻想。■

哦,看到山海经里有这样的说法,但是我想它们应该是种动物,而不是人。

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科学家在28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印度尼西亚挖掘到的一具古人类化石,它属于此前从未被发现的一个新人种。据称,这是过去50年间古人类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发现,它将使科学界重新思考人类进化的过程。 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的科学家及其印尼同行是在印尼弗洛勒斯岛上的一个洞穴中发现这具化石的。他们报告说,这具基本保存完整的化石系女性,身高仅1米左右。他们去年9月挖掘到这具化石时,首先判断它可能是一个古代儿童的残骸。但是,他们很快便注意到化石的牙齿磨损很严重。随后的三维成像显示,这名女性死时至少已有20岁。 科学家随后又对其颅骨的内部结构进行了检测,发现其脑容量仅相当于现代人的三分之一。从化石的身高和脑容量看,科学家推断这是此前从未被发现的一个新人种。科学家给这具化石取名为“小矮人”,编号LB1,并将这个新人种命名为“弗洛勒斯人”。科学家利用加速器质谱对这具化石进行的年代鉴定表明,“小矮人”生活在大约万年前。 更为有趣的是,现代人的祖先——智人估计是在万到万年前迁徙到弗洛勒斯岛的,从而说明智人和弗洛勒斯人曾经在该岛上共同生活过一段时间,也证实了人类进化的过程可能比以前料想的更为复杂,此间可能存在很多分支,除了智人,其他一些人种也曾存活到近代。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专家克里斯·斯特林格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说,“此项发现迫使科学家重新考虑人的定义,也说明我们对人类进化其实知之甚少。”另外,此项发现还说明,脑容量小并不影响一个人种的进化。 科学家说,弗洛勒斯人身材矮小可能是对这个孤岛环境的一种适应。这说明,人类和其他的哺乳动物一样,在基因孤立或生存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也会在进化中通过缩小身材来维持物种的延续。 除了“小矮人”,科学家还在洞穴中发现了一些其他弗洛勒斯人的化石碎片和一些石质的工具。同时,科学家还找到了类似老鼠、蝙蝠和鱼的动物化石,这说明这些动物是弗洛勒斯人的“盘中餐”。至于弗洛勒斯人灭亡的原因,科学家目前还不清楚。不过,他们推断,可能是因为岛上食物有限,在与智人争夺资源的过程中,弗洛勒斯人处于下风,最终在大约万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后灭绝。

最早的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 其出现年代少於400万~300万年, 这个物种脑容量很小, 雄性明显远比雌性为大, 被称为"露西"(Lucy)的年轻雌性南方古猿骸骨於1974年在依索比亚出土, 由於骨骼较为完整, 使人能确立古猿的行走形式: 以足直立, 步履蹒跚, 科学家从肩胛骨及臂骨分析发现: 南方古猿仍保持灵长类远祖的攀援的特徵 。之后发现非洲南方古猿 (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 据推测: 身高为145厘米, 雄性平均体重为65千克, 雌性35千克 , 脑容量为现代人的三分之一。 粗壮南方古猿 (Australopithecus robustus) 已有臼齿的产生, 它们开始以硬质及多且纤维的植物为食。它们已经有明显的社会关系, 能制造及使用简单工具, 最早的石器出现於250万年前, 工具亦有明显的分化, 如砍伐器、刮削器和多边器, 此外, 还在古猿遗址中发现兽骨与角器等。在屏障东部成功进化的大量粗壮型南方古猿最终不敌天然的灾害: 300万年前突然爆发的火山把南方古猿葬身在东非大裂谷的火场中, 这是人类进代历史上一场大浩劫。 鲍氏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boisei)为称东非人, 被认为是粗壮南方古猿的地理变异种。 纤细型南方古猿最接近人属(Homo)的古猿, 生活於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以采集植物的块茎和野果为食, 它们可能还会拾取死兽分吃尸肉, 为了保障足够的食物来源, 开始出现了狩猎, 草原中的羚羊、野鹿及毛驴成为了猎杀的对象, 同时为了防止大型肉食动物的侵袭, 它们会有守望相助的义务, 它们经过一系列的自然适应,成功演变向人的发展方向 。距今350万~150万年前, 这种南方古猿以双足行走的稳健演化, 使它们成功地晋身为人类的原形。 能人意即能制造工具的人种, 它为人属的最原始的成员, 脑容量为男: 700~800毫升,; 女500~600毫升, 可能已具语言能力。从他们的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石器, 可以联想人类的祖先已经学会敲打石块制造石器及用石器迪敲击兽骨或宰割兽肉。从发掘场地得知: 能人曾与几种不同种类的南方古猿、甚至人属共存於同一场所中, 由於他们有各自的生活习性, 没有战斗的考古被发现, 甚至发现有能人与后代直立人共存的纪录。经过数十万年的演进, 能人最终全为直立人所取代, 成为人类的主流。 当直立人出现时, 人类史己经有漫长的岁月, 他们承继了其先驱的技能, 并加以改良, 那时候人类懂得用火, 也能象现代人般进行奔跑, 依照自己的心思制作石器, 从脑髗骨的结构可以确定他们有语言的能力, 从最丰富的北京直立人遗址中发现近10万件石器制品和用火痕迹, 以及百多种动物化石, 从烧骨而知他们已有熟食的习惯, 狩猎的结果使人类有肉食的倾向, 肉食对人体的影响可分为: 大脑能摄取更多营养, 从而促进咦鞯男� , 更为有效地支配肢体的活动, 人类更为有效地战胜自然的灾害。 到了这时, 人类在动物界基本上获得了绝对的优势, 但是, 称霸地球的, 是他们的后裔 ~ 智人。 智人亦称古人, 最原始的智人为尼安德特人 (尼人, Homo neanderthalensis 或 Homo sapiens neanderthalensis), 1856年最早发现於德国的尼安德特河流域的一个山洞而得名, 从头骨可以看到他们仍有很多原始的特徵: 眉脊发达, 前额较为倾斜, 枕部突出, 鼻部宽大, 颌骨前突等, 就脑容量而言, 有超越1300毫升的纪录, 甚至大於现代人, 其他骨骼和现代人已十分相似。尼人多在洞穴中发现, 伴以大量的精巧的石器制品、薄石片、骨针 、动物化石和用火痕迹等, 他们可能开始穴居或半穴居生活, 以火取暖和以火驱逐野兽, 能用兽皮制衣蔽体等, 尼人发明了葬仪, 年长的成员会将生活经验传授后代, 人类的文明开始萌起。 由於他们兴盛至衰落的漫长岁月, 始终使用固有工具而不思改进技术, 大约3万年前为晚期智人完全取代。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