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园林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供大家参考!
学位论文:
[1]赵军.从自囿走向开放[D].南京农业大学,2008.
[2]张锋.朱启铃与北京市政建设[D].首都师范大学,2007.
[3]李惠民.近代石家庄城市化研究(1901-1949)[D].河北师范大学,2007.
[4]王丹丹.北京公共园林的'发展与演变历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5]李在辉.天津租界园林与保护[D].天津大学,2006
[6]王志勇.近代保定天津城市发展比较研究(1840-1927)[D]?华中师范大学,2005.
[7]闫永增.以矿兴市-近代唐山城市发展研究(1878-1948年)[D].厦门大学,2007.
[8]孙媛.从城市公园看中国现代景观的产生与发展[D].天津大学,2009.
[9]崔鹏飞.秦皇岛开 埠 与区域经济的近代变迁[D].河北师范大学,2008.
[10]孙媛.从城市公园看中国现代景观的产生与发展[D].天津大学,2009.
[11]崔鹏飞.秦皇岛开 埠 与区域经济的近代变迁[D].河北师范大学,2008.
[12]薛春莹.北京近代城市规划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
[13]李珊珊.重庆中央公园: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演变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3.
[14]王蕾.城市绿地分类信息管理系统[D].新疆农业大学,2006.
[15]杜广如.城市绿地空间系统的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
[16] Shi Mingzheng. Beijing Transforms: Urban Infrastructure. Public Works, and Social Change inthe Chinese Capital. 1900-1928. 1993.
专著:
[1]吴良 镛 .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同济大学,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3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王炜,闫虹.老北京公园开放记[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
[5]贾琚.北京私家园林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北京经济委员会编.北京园林绿化志[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7]北京动物园管理处?北京动物园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8]北海景山公园管理处.北海景山公园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9](民国)陈植编.都市与公圈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10](民国)陆衣言.南京游览指南[M]?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南京图书馆古籍部藏.
[11]周维权著.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2]于海漪.南通近代城市规划与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3]陈宗藩.燕都丛考[M].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
[14]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编.天津简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15]张彤,张岩.天津历史名园[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16]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等编,杨大辛主编.近代天津图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17]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北省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18]石家庄市规划局.石家庄市规划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
[19]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唐山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
[20]秦皇岛市城乡管理委员会地方志办公室.秦皇岛市城建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1.
[21]杨淑秋,王志.保定市园林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22]李松欣,梁翔南,延凤桐,王信,潘锡章.保定市城乡建设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3]张家口市建设档案馆.张家口市城乡建设纪事[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
[24]王亚男,1900-1949年北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25]京都市政公所编.京都市政汇览[M].北京:京都市政公所,1919.
城市人性化设计的需求和闲暇时代的来临,城市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之一。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城市公园 调研 报告 ,希望对你有用!
城市公园调研报告篇1
通过考察学习,深刻地感受到了江苏、山东、北京等地 文化 公园的建设成就,其独特的文化魅力、震撼的核心场馆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创新的开发思路和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现将考察情况及对我市经营性文化公园建设的思考,汇报如下:
一、考察项目的基本情况
无锡灵山胜境位于风光秀丽的太湖之滨,是国内最为完整、唯一集中展示佛祖释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题区(5A级景区)。主要标志性景点为88米高的露天灵山大佛和总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的梵宫,其中梵宫内部采用东阳木雕、敦煌技师的工艺,美轮美奂。无锡灵山胜境已成为世界佛教大会永久性会址,仅去年旅游收入达8亿元。建设运营单位为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国有)。
尼山圣境在山东曲阜孔子诞生地尼山南侧,总体定位为“文化修贤度假胜地”,主要标志性景点为90米高(含基座18米)的孔子像和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的大学堂。预计一期工程于今年9月份建成对外开放,届时年游客数将达到25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约亿元。建设运营单位为曲阜尼山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股份制)。
孙子文化园位于山东广饶县(孙武故里)城东新区,是以孙子文化为依托打造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规划占地1300亩。主要标志性景点为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的兵圣宫,建筑内部大厅中心是8米高的汉白玉孙子雕塑,四周分孙子文化展示、战阵演练、战役回眸、古代将帅四个区,并通过高科技手段和东阳木雕、德化白瓷等传统手法将孙子文化内涵进行集中展示。建设运营单位为孙子文化园区管委会。
雁栖湖位于北京郊区怀柔城北,举行过2014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主要标志性景点是国际会议中心和日出东方酒店。其中,国际会议中心采用“鸿雁展翅、汉唐飞扬”的外观方案,屋角起翘取汉唐建筑飞扬之势,平面按九宫格和故宫五凤楼布局,既体现了传统建筑的庄重典雅,又将国家的实力和底蕴恰当的张扬。主会场内主要展示了陆光正大师的9幅精美的大型木雕作品。建设运营单位为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国有)。
二、考察体会与思考
经营性文化公园有别于传统旅游资源的新一类旅游产品,是当代人通过高投资和文化创造力,集结科技文化、历史或民俗等诸多吸引力要素的精华,再现或构造一个有乐趣的充满 想象力 的活动空间,并与传统旅游资源开发在有特色、有吸引力等方面又有着共同性。此外,经营性文化公园有别于城市公园等公益性项目的操作模式,需要考虑今后的运营赢利和激起游客兴趣和兴奋的项目。评价其开发成功与否的标准,不是侧重公园的建设品质,而是项目的整体运营效益,包括游客数量、经济效益、就业数量、带动周边开发效果、提升城市知名度等。因此,经营性文化公园在建设运营单位选择上,应更注重经营能力强的单位,而非侧重开发能力强的单位,避免采用交钥匙的工程开发模式。主要 经验 有:
一是主题选择特色鲜明。多地的建设运作经验表明,文化公园的主题选择就是其核心资源,针对特定的细分市场,满足特定客源的需求。如无锡灵山胜境是以佛文化为基础,围绕佛、法、僧三宝为基本格局,通过强大的宗教文化感召力,吸引世界各地游客领略佛教文化。曲阜尼山圣境、广饶孙子文化园分别依托孔子儒家文化、孙子军事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形成主题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因此,围绕主题、突出主题,才能凸显特色、扩大影响、打响品牌。
二是项目精选吸引人气。经营性文化公园的项目选择必须考虑今后的运营赢利,寻找游客的兴趣点,充分体现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通过游憩方式及体验模式的打造,让游客深入其境、感受文化,并通过互动自主选择,获取知识与教益。如无锡灵山胜境在灵山大佛的正前方设置九龙灌浴项目,在梵宫内设置吉祥颂表演项目;孙子文化园的水上交战、攻城演绎、速度体验项目;孙武文化园的声光电文化展示手法,7D体验馆等,都体现了知识性、娱乐性和参与性,值得借鉴。
三是核心项目最为重要。核心项目是经营性文化公园的标志性景点,是宣传扩大影响和吸引游客的关键,是游客的兴奋点。核心项目选择需要有一定的建筑体量,应该是经典作品、传世作品。在建筑风格上要结合主题特色,形成标志性景观,内部装饰上要高端、大气、上档次,体现主题文化特征。如无锡灵山胜境的灵山大佛和梵宫,尼山圣境的孔子像和大学堂,孙子文化园的兵圣宫,雁栖湖的国际会议中心,都给游客留下深刻记忆,也是吸引游客的制胜法宝。
四是政府提供优惠政策。经营性文化公园项目具有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等特点,同时能带动旅游会展、餐饮住宿、文化演艺、科技信息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以及促进就业、提升城市知名度等等。因此,需要政府在政策、资金上都给予大力支持。如古北水镇开发时,基础设施建设、拆迁均由北京市政府投入,并将司马台长城经营权无偿给开发企业,4000亩土地也是定价挂牌以优惠价格(30万元每亩)给开发企业。
三、对尖峰山高尚休闲生活区开发建议
一是开发主题应充分展示金华独有的“儒释道”的婺文化精髓。尖峰山高尚休闲生活区位于金华城区向双龙风景区过度地带,充分利用其区位、交通、生态环境优势,依托金华、北山的历史文化资源,抢抓国家和省里十分重视文化公园建设的契机,以儒家文化为重点,展示婺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项目作为金华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北山旅游开发的序言、导语、总纲部分。此外,需要有机结合北山山上黄大仙(道教文化),山下智者寺(佛教文化),使尖峰山高尚休闲生活区内公园主题选择为儒家文化,山上山下共同形成一个金华独有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主题,集健康、养生为特色的独具吸引力的文化公园。
二是项目选择上更加注重科技性、互动性、体验性。随着旅游方式和游客观念的转变,以展览式表现主题文化的旅游形式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单纯以观光为主的项目,如以雕塑等为主的展示项目,应进行调整,并按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要求,在科技性、互动性、体验性上做足 文章 。特别是核心项目的选择上,尖峰山中国婺文化博览园内建议形成“一主二副”的三大核心项目。“一主”即主题馆,按 “古今结合、中西融合”的理念,建筑高度、建筑规模、建筑风格应体现端庄大气,内部装饰应恢弘精致,形式上融合知识性、参与性为主,以声光电等科技手段来表现,以体现儒家文化为主的主题馆;“二副”是丽泽书院和养生酒店,其中丽泽书院前设置吕祖谦像,中间设置孔子像,后设置文昌阁;养生酒店以宗教(佛教、道教)养生、中医养生、食品养生、科技养生、博学与健康养生为主,设置尖峰论坛,将整个浙中地区旅游资源在此以立体全方位方式集中展示,并延伸商业街。
三是开发模式建议采用PPP模式。政府与私企组织共同完成开发建设和运行维护,其中政府应选择有实力、有文化公园项目运营经验的企业参与建设运营,而不是采用BT等模式的交钥匙工程。具 体操 作时,可捆绑公园西侧300亩土地作为先期启动资源。除此以外,政府明确目标定位、开发期限、投资额、股份比例后,与开发运营企业签订协议,由政府与开发运营企业共同成立金华山文化旅游项目投资公司,共同开发建设与运营。
城市公园调研报告篇2
我们对五峰山公园开发、经营等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回顾、走访,并充分听取过去、现在参与旅游开发、经营管理等有关人员的意见,形成以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
1987年经县林业局批准,经营所成立了五峰山旅游服务部,采取边规划、边建设、滚雪球的方式,对外接待游客。1992年经省林业厅批准为五峰山森林公园,2002年为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现有员工83人,其中退休人员42人,在岗人员41人。景区为拓展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促进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确立了“加强培育和保护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优势资源”的发展战略,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发五峰山。1998年以前,经营所职工主要从事林业生产,大搞植树造林、森林抚育、采种育苗、森林防火、砍伐竹、木维持生计的经营管理模式。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严重的是经营所面积小,资源濒危,加上职工多,职工生存艰难,迫使单位在抓多种经营上 作文 章。1987年单位以竹资源优势开发生态旅游事业,组织职工学习改革开放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转变职工思想认识,提出了“以林为主,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是促进林场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03年10月公园请省林科院编制了《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将五峰山核心景区作为重点规划区:以良好的自然景区和动植物资源为主的生态保护区;以自然山水、森林群落、天象景观为中心的森林旅游景区。06年以来,由于解放思想,认识提高,集中精力抓旅游,当年旅游收入是06年前各年收入的25倍。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园条件。县委、政府非常重视公园开发建设,全力以赴整体建设公园,促进旅游发展,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县林业局牵头,组建了公园建设领导小组,聘请重庆交通大学对景区进行建设策划,解决了供电,供水;目前,供水、供电充足,交通畅通;新修建了公园生态显示屏等。
3、以竹为特色,创建旅游品牌,在县林业局、旅游局的领导和指导下,公园领导班子抓住机遇,反映迅速,制定了目标方案,筹集资金20余万元,对照标准,明确责任,在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适当整改。
4、大力招商引资,促进公园建设。06年引进投资改造招待所、承包公园餐厅茶馆和照像及旅游观光车等项目,引进资金近150万元。
5、造势宣传营销,广辟客源市场。06年以来,公园自行举办跳竹杆舞、万人签名宣传活动,同时积极参加市、县旅游局组织到成都、重庆举办的旅游招商会、项目推介会、项目对接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景区发送宣传资料2万余份,充分展示了景区特色,其价值不可估量。
二、主要问题:
一是资金问题,阻挠公园发展。公园是经营所的一个分支机构,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仅吃饭人员就达83人,包袱沉重,负债经营,到目前为止欠职工工资万元,根本没有财力考虑发展问题。垮不掉,上不行,偶尔向县财政争取点资金,犹如杯水车薪;虽然06年政府投入资金进行了整体建设,但基础设施薄弱,游览范围狭窄,景点少而孤立,特别是星级宾馆建设、湖泊开发、竹器博物馆、竹种园等项目的开发,资金需求巨大,成本收回周期长,投资商不愿意进入。
二是景区进出人员复杂,管理难度大,直接影响开发建设。公园与周边5乡镇近十个村接壤,进出人员错综复杂,在核心区内常住一个村三个社,近100户村民,有个别村民乱建民房;有的村民私带游客经过林区周边小道进入景区从中获利;有的游客假借走亲访友逃票进入景区,严重影响景区形象。
三是林场职工生存艰难。电改既不能纳入城网,也未纳入农网,从06年起,职工生活、单位办公用电照明每度为元;供水问题虽然政府解决了,但每吨价格为8元。这些问题加重了林场的负担,要想自行投入公园建设实为无米之炊。
三、几点意见:
发展五峰山公园,有利于促进我县森林旅游事业的发展,满足人们了解自然、回归自然的愿望;有利于综合开发景观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加强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一)、高点定位,抢抓发展机遇。国家新的休假政策为旅游业界带来了新机遇。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赋予公园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议将五峰山公园纳入市、县旅游发展重点,逐年投入,抓好公园后期开发。按照保护有效、利用有序的要求,编制公园旅游规划,建立统一有效的管理体制,推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公园发展。当前经营所最难解决的是职工生活问题。林场是差额拨款单位,大部分收入来源靠砍伐竹木和一部分旅游收入,除了生产费、办公费、维修费后,职工工资、退休人员补贴无法全额兑现,造成对公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信心不足。建议政府将单位纳入财政全额预算,使职工彻底转变思想观念,一心一意抓发展。
(三)、科学规划,统一开发。公园要聘请知名规划专家,高起点、高水平编制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严格按照规划,搞好开发和建设,重点打造星级宾馆、竹种观赏园、水上乐园、洞穴探险、竹林迷宫等项目,把景区建设成为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善,高档次、高品位的生态旅游胜地。
(四)、保护资源、促进发展。
1、加大林业的培植、抚育投入。。
2、搞好有害生物防治,确保配套经费到位。
3、加大森林防火力度,配备森林防火设施设备,防患于未然。
4、切实加强周边生态和景观保护。
(五)健全机构,有序发展
建议组建公园管理委员会,由管委会协调解决公园开发、建设、管理等相关问题。
城市公园调研报告篇3
为学习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先进经验,特别是城市公园规划建设方面的理念和手法,进一步提升城乡规划设计水平,市城乡规划局于20__ 年8月8日-12日,组团赴台湾学习考察。期间先后走访了桃源、台中、嘉义、高雄、台北等5市,参观了台中园道公园(草悟道公园)、都会公园、秋红谷景观生态公园、桃源虎头山公园、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园等,及鹿港老街、文中公路花园等,拜会了天下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大江绿色工厂有限公司、桃园风景区管理处、鹿港老街发展促进会等机构。
通过实地学习考察,我们认为台湾在公园绿地规划建设方面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现报告如下:
一、台湾地区城市公园规划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遵循自然生态的规划设计理念
1、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在所参观的项目中,从其选址、设计到施工各层面、各阶段无不体现对自然和生态的尊重,体现都市居民对自然环境、休闲游憩的本源需求。具体到规划设计层面,一是强调生态修复。如台北原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在保障各方面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覆土绿化建设成为公园广场,占地约公顷,可供人登高远眺城区;二是注重海绵城市理念。在公园建设中注重保留或新建池塘等湿地环境,坚持保护大大小小的水面,保障水面率不降低,为蜻蜓、青蛙、鱼虾、乌龟等生物提供生存场所,从而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如都会公园的乌龟池,虎头山公园的蜻蜓池和青蛙池等;三是尽量保留现有植被。在公园建设过程中,预先将现有的植被进行划界保护,在新建各项配套设施时也尽量避开原有树木。如虎头山公园以木栈道替代传统水泥路面,树屋建在人造仿生树上,而非建在既有乔木上。如台中市在建的中央公园(暂定名)施工现场就有用护栏将保留的树木林地圈起予以保留。四是做到适地适树。在公园建设过程中,采用乡土树种,让人留住乡愁,体现文化特色。
2、因势利导、注重微地形的利用
因势利导是台湾公园规划建设的一大特点。一方面,适势而建公园,具体表现为利用城市边角地,或近期难以综合开发地段进行公园建设。另一方面,在建设中强调对原有地形地貌的综合利用,尽量做到因地设计、因势建设,并很好的与周边用地协调互融。如台中市市中心的秋红谷公园,该地块原为开发项目开挖基础形成的大坑,后由于项目无法实施,经研究建设城市公园,并在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下凹地势营造出市中心独特的下沉公园景观,获世界卓越建设首奖。
3、经济适用、强调功能优先
在所参观的项目中,大多数建于上世纪60-90年代,都坚持功能优先的指导思想,彰显了经济适用的朴素观念。公园的景观塑造不追大求洋,而以满足人的需求为根本;材料使用上以坚固耐用和便于维修为基本原则,没有大面积的运用大理石,以石块、水磨石等材料居多;树种选择也以地方树种优先,并且做到适地适树。同时在公园设计中尽量利用了现有设施或树木,而不是夷为平地后全部重新建设,结合地形地势的设计与建设也大大节省了工程费用。
(二)注重细部、塑造精品工程
1、尺度适宜、注重细节
适宜的尺度和注重细节的表现是台湾地区公园建设的又一重要特征,无论在宏观的功能分区,还是落实到空间的建构筑物、广场等,都符合人视和行为的体验尺度,并没有庞大的入口大门、中心广场、景观轴线等,无处不蕴含着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
在景点空间塑造上,同样的地块内创造丰富多变的空间感受,颇有中国古典园林步移景异的韵味。沿着园道,每经一处小桥、亭廊、密林之后,另一种功能和景观便闪现在眼前。如大安森林公园,在植物配置上,注重色彩、季节的变化,做到四季皆有景,四季景不同。
对于细节的精心设计是基于适宜尺度的再一次深化,台湾的城市建设,在公园景观设计及建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文中公路花园内景观细节,台中市绿园道铺地嵌入的动植物图案,台北美术馆外人行道行道树树池,大厦入口部位的垂直绿化等等。
2、传承文化、营造特色
多种人文、自然、艺术等要素的交互融合在台湾公园中多有体现,特别是台中市市中心的草悟道公园最能体现这一特征。草悟道公园北起自然科学博物馆,南到台湾美术馆,全长公里,宽50-100米不等。
公园内部采用了分段分区设计思路,每一段是一个分区,每一个分区都有一个不同主题。自北向南分别为自然科学、行为艺术、开敞大草坪、休憩咖啡、游憩集散、游戏交流、体育健身、主题雕塑、书法艺术等主题。一条纵贯公园的步行系统--即“园道”串联了绿地广场内的各功能和主题分区。
(三)坚持以人为本、满足普通民众生产生活需求
1、交通组织方便快捷
一方面城市的道路级配较合理,特别是支路网密度大,所以即使在上下班车流量较大的高峰期,仍然拥有比较好的行车体验。另外在道路交叉口处理、红绿灯设置、较窄处人行道处行道树的处理等方面都以优化交通组织为前提,所以即便是有汽车、摩托车的混行时常出现,带来的便捷感受还是可以接受的。此外还有街头随处可见的自行车或电动车租赁点和充电站(桩),极大的方便了市民出行。
2、园林绿化系统完善
按照500米建绿的要求,布局了各类公园、街头游园、绿化广场、滨河绿地等设施,并注重采用绿道将各类公园设施串联起来,且结合绿化开敞空间布局了城市商业、文化、娱乐、体育、交通等各类设施,方便市民生产生活需求。
3、服务设施均衡便民
药店、超市、金融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很均衡,而且一般半径在步行15分钟左右(这与台湾地区市民的生活习惯有关系,他们平时以摩托车出行为主,步行的距离大概在15分钟以内还可以接受,当超过这一距离就会觉得不方便)。这种均衡便民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其丰富的支路网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密的支路网提供了更长更多的临街界面,同时也提供了公共服务设施更好的交通可达性。
(四)倡导公众参与,推行社区总体营造计划
地方协会(发展促进会)、公众自发参与都市规划建设、社区建设的热情度很高,广泛的民众参与极大提升了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的可能,让城乡再现活力。如20__ 年起,开始实施了“公共空间艺术再造辅助计划”(“艺术介入空间辅助计划”),旨在鼓励艺术家与社区合作,以艺术为平台,与居民共同进行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提升工作。如在鹿港小镇改造提升中,注重将艺术家工作室采用评审制(免租金)引入文化步行街改造中,结合文化旅游发展,提升城乡人气与活力,统筹拓展开发文化创意类产业项目,促进永续发展。
当然,除了以上我们所看到的优点,或者说是长处之外,也存在诸如土地私有化带来的大宗土地统筹开发的难度加大,导致城市空间景观整体性不强;相邻地块建筑风貌、形态、退界等难以协调统一;虽有沿街骑楼,但是还存在贯通性不够,利用率不足等问题。
二、对我市城市中央公园规划的几点启示
通过本次考察学习,结合宣城实际,针对我市城市中央绿轴公园规划设计,提出以下意见:
1、保护自然山水本底。台湾地区的公园水面普遍均面积不大,缺乏亲水性公园,与之相比,在我市中央公园设计中应注重殷村水库等水面的保护与利用,进一步梳理基底现状山水、植被、自然地形地貌等特征,对道叉河及两岸进行梳理,在中央公园南部结合道叉河整治建设湿地公园,突出山水特色文章,建设自然生态景观轴。在绿化 种植 中,适地适树,鼓励采用乔木类乡土树种,尽量做到返璞归真。注重微地形利用等细部设计,采用海绵城市技术手法,做到自然质朴。
2、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台中园道公园建设处处充满了城市的文化品味,如草悟道公园运用了中国书法的一些理念。我市中央公园设计作为城市文化轴线,位于新城区和历史文化老城区的交汇处,在设计中应注重公共空间文化氛围的营造,辟设公共活动空间,在中央公园北部应结合敬亭山风景名胜区及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采用体现文房四宝之城特色的雕塑、小品等,将地域文化元素运用到城市雕塑、游步道、路灯、公交站台、座椅、环卫设施等城市家具之中,保留承载着记忆的古树,以及熟悉的来自本地的建筑材料、硬景观和本土植被,展示本地工匠工艺,做到与市民互动,体现文化铸魂。
3、着力完善游憩设施规划。以满足各年龄层次普通市民需求为导向,在公园中设置供人们休憩、观赏、玩耍、运动、聊天、放松的各类活动场所,结合游憩特点设置高密度使用区、中密度使用区、低密度使用区,如高密度使用区可设置观影广场、景观水面、户外剧场等多样性游憩设施及人文活动空间,中密度使用区可设置生态养生池、阳光草坪、健行步道区等,在低密度使用区设置生态保育区等等,结合绿化设置体现曲径通幽的景观效果。在植物景观配置上注重色彩、季节的变化,注重绿化景观层次性、串联性。
4、加强周边地区建筑管控。以城市中央公园建设为契机,统筹协调两侧用地开发,注重产业、商业业态的引导,如可借鉴艺术介入空间辅助计划等操作模式,进一步推进周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突出体现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同时要加强两侧建筑风貌管控,明确建筑体量、高度、形式、色彩等具体控制引导内容。如在景观轴线两侧明确居住建筑应以多低层为主,采用灰色调等要求。
5、通过中央公园及相关服务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带动城市整体服务功能的提升。以城市中央公园建设为引擎,带动轴线两侧开发建设以及老城区的规划更新改造,着力完善城市文化旅游服务设施。
6、适当留白,预留“多余空间”。在中央公园规划设计中,可结合现有建筑如厂房的改造利用,也可在部分地区留白,充分预留展示展览、文化娱乐的活动空间,真正让广大市民与公园规划建设永续“互动”。
城市公园调研报告2021相关文章:
★ 城市公园调研报告
★ 公园调研报告总结
★ 有关旅游发展调研报告5篇
★ 环境保护调研报告3篇
★ 2020公司年度汇报总结报告5篇
★ 公共雕塑调研报告
★ 寒假2021社会实践个人报告1000字
★ 2020个人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
★ 德庆县政府工作报告(2)
★ 大学生寒假实践实习报告范文最新5篇
哈哈。论文我没有。毕业设计我倒是有
关于论文答辩的致谢词(精选12篇)
写论文关键的一步是在结尾附上致谢词,用于感谢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所有合作者对自己的帮助和鼓励,让我们好好准备一份论文致谢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致谢很难写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论文答辩的致谢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我终于完成这篇论文的写作时,我不禁长长地嘘了一口气。这一次的结束,或许是我整个学生生涯的结束,又或许会成为另外一个开始。
感谢我的导师刘贤汉副教授,本论文是在刘贤汉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刘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颇多。
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刘老师大量的心血。四年来,刘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上、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刘老师致以我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我的室友们,从不同的地方来到这个共同的城市里,是你们和我共同维系着彼此之间兄弟般的感情,维系着寝室那份家的温暖和融洽。四年了,仿佛就在昨天。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对我支持和鼓励,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在即将离别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一路走来,这里教会了我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怎思考,怎样爱与被爱,懂得了许多,也长大了许多。感谢所有老师和同学,谢谢你们一路对我的关系和支持,永远无法忘怀在树大学习和生活的四年,这里见证着我们永远无法散场的青春。
无以报答这么多善良的人对我的帮助和支持,只能深深说一句:“谢谢”,以此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由于水平有限,论文难免有许多不足,恳请老师同学们指正。
转眼间,两年半的研究生学习生活就要结束了,而入学仿佛还是昨天的事情,初来乍到时的场景犹历历在目。回忆起这两年半的点点滴滴,感慨不已,欣慰之余而又庆幸无比。值得欣慰的是,我这两年多的时间是在汗水和拼搏中度过的,学到了许多受益无穷的东西;庆幸的是我来到了一个很好的环境,遇到了很多的良师益友,给我了很多的指引和帮助,使我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再此谨向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最深的谢意献给我的导师胡智文教授。我知道,我所掌握的言语并不能确切地表达我对胡老师的感激之情。是胡老师给了我一片天空,使我有了可以试翅的空间。胡老师在学术上给了我方向,生活中给我了温暖,行动上给我了勇气,处世上给我了榜样。在我失败的时候,胡老师给我打气;在我咬牙坚持的时候,胡老师给我加油;在我成功的时候,胡老师给我提醒,让我继续前进。总之,胡老师无论在什么时候都给了我最大的信任,用他的言传身教,使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这也是我获得的最宝贵的财富。
感谢陈文兴教授和姚菊明教授在实验上给予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对论文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感谢万军民师兄在本课题前期的工作中做出很大的贡献,并且在本实验的路线设计、产物合成表征以及论文后期的整理工作都给予了重大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感谢他们在生活上给予的关心和帮助。
感谢分析测试中心的吴子樱老师、陈海相高工、胡玉群老师、邵 敏老师、张国庆老师、章世深老师等对实验测试提供的帮助,感谢材料与纺织学院的所有老师,感谢研究生处的所有老师,感谢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本实验室的郑世睿师兄、王 秉师弟和郑海玲师妹,感谢和我一起做实验吴凯峰、吴琪慧、吴高明、王 建、贾小琪、边瑞琦、王清清、高国琴、林 雅等本科生,感谢他们对我工作的帮助,感谢他们创造的欢乐和谐环境,感谢他们带来阳光灿烂般的春天气息。
感谢我的父母,感谢我的兄弟姐妹,感谢深爱我的女朋友,我知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也知道我永远都无法完全回报他们的爱,所以我希望顺利地完成学业,争取更大的成功,给他们一点欣慰。
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感谢所有关心过和帮助过我的人,没有他们对我的关注,就没有我今天的任何成绩。感谢浙江理工大学,她给我的人生添上了浓烈的一笔,给我了一个更新更高的起点,让我更加从容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关注过和关注着我的人,祝愿他们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谢意!
同时也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良好的做毕业设计的环境。
最后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毕业设计中曾经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和同学,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
随着这篇本科毕业论文的最后落笔,我四年的大学生活也即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回忆这四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从入学时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到课堂上对各位老师学术学识的深沉沉湎,从奔波于教室图书馆的来去匆匆到业余生活的五彩缤纷,一切中的一切都是历历在目,让人倍感留恋,倍感珍惜。
四年湖南师范大学的学习生活注定将成为我人生中的一段重要旅程。四年来,我的师长、我的领导、我的同学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使我终身收益,我真心地感谢他们。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XXX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她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视野广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明确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掌握了通用的研究方法,而且还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与无微不至、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令人如沐春风,倍感温馨。正是由于她在百忙之中多次审阅全文,对细节进行修改,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许多中肯而且宝贵的意见,本文才得以成型。
在此特向XXX老师致以衷心的谢意!向她无可挑剔的敬业精神、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深厚的专业修养和平易近人的待人方式表示深深的敬意!同时感谢XXX老师、XXX老师、XXX老师等几年来对我的栽培和教育。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短暂的硕士求学生涯即将结束。回首两年的求学时光,我总会庆幸自己能有机会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院这个完善的平台上接受教育、完成学业。在这期间,对那些启迪我、帮助我、激励我的人,我心中充满了感激,在此,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我衷心的感谢尊敬的导师--罗小辑副教授。在导师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我在做人行事、临床技能、科研思维等方面均有较大进步,并顺利完成了临床实践工作和毕业论文撰写,以及感悟认知了临床与科研的差别和联系。为人师表,我的导师总是以优良的思想政治素养影响激励着我。在生活上,他要求我注重锻炼身体,作息饮食尽量规律;在学习上,他鼓励我勤奋刻苦、珍惜时光,要努力培养自己严谨的科学求实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创新精神;在临床工作上,他告诉我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病人,要学会观察临床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并总结与患者交流沟通的技巧。导师朴实的生活作风,严谨的学术修养,勤奋的工作态度及高尚的医德品质,为我树立了终身的榜样!
我衷心的感谢重医大附一院骨科权正学教授、欧教授、郝教授对我的鼓励与教诲。
特别感谢陈老师、唐老师、税师兄、黄师兄、刘师兄、张师兄、李师兄对我临床工作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在轮转其他科室时,孔老师、葛老师、王老师、王老师、张老师、牟老师,郑师兄、王师姐、张师兄、贺师姐对我工作学习的启迪和指正。
感谢七年求学过程中所有教育我引导我的老师,尤其感谢华科大龚跃法教授、张天乐教授、罗婷老师以及重医曾照芳教授、彭斌副教授、浪涛副教授、李峰老师、张诣老师和学办陈力老师、程志惠老师对我的教育与辅导。
在此,我还要真诚的感谢和我一起学习生活了七年的我的同学们。尤其感谢我的室友宋俊龙、陈果、李胜华。感谢你们对我的关照与包容,谢谢你们陪我度过这段宝贵的青春年华!
最后,我还需特别感谢的是我的父母。父母的养育之恩无以为报,他们是我十多年求学路上的坚实后盾,在我面临人生选择的迷茫之际,总是默默支持我,鼓励我,为我排忧解难。他们对我无私的爱与关怀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陪我走过!谢谢你们助我成长!
本文是笔者六个月来在老师悉心指导下综合运用四年来所学知识,辛勤劳作的结果。
此篇论文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老师视野开阔,为我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得以朝自己有兴趣的方向研究;做学问是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开朗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令人倍感温馨。
感谢四年来所有任过课的教授、老师们,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与我无尽的启迪,帮助我很快的融入法学这门博大的学问。大学四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掌握了通用的研究方法,为本文的撰写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具体应用时游刃有余。
感谢我的辅导员XX老师,四年来一直在生活上、组织上给与我教导、培养和无私的帮助,让我在法学院这个大舞台有锻炼能力、自我完善的平台。
感谢XX学院XX记得兄弟姐妹们,是你们和我维系着彼此之间兄弟般的感情,让我体会到了那份家的融洽。
感谢我的家人,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本文成文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文献,感谢所涉及的默默无闻的作者们。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默默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最诚挚的谢意!由于时间仓促,更由于笔者水平有限,文章中错误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老师斧正,你们宝贵的意见是我灵感和动力的源泉。
四年的本科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画上一个句号。此次的毕业论文写作到此已经结束,但是对于我接下来将从事的学术研究来说,仅仅是一个都好,论文撰写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我将面对的是又一次具有挑战性征程的开始。
最后本人严正声明:所成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文责自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各位老师好!我叫廖娟,来自***,我的论文题目是《山地城市综合公园活动场地设计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在这里,请允许我向刘骏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劳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从论文的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不足之处三个方面向各位老师作一大概介绍,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在目的及意义上,长期以来,对公园的设计研究都以平原城市为背景的居多,针对山地城市特殊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为背景的公园设计研究较少。本文结合山地城市公园相关的理论研究,山地园林,山地建筑学,山地城市规划、山地景观学等理论,对山地城市综合公园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探索综合公园中活动内容、活动场地、山地特征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在保护山地生态环境、保持山地景观特色、游人休闲游憩需求的基础上,提炼出山地城市综合公园中活动场地设计的策略,为山地城市综合公园中活动场地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建议。
其次,在研究结构和内容上,本文主要研究山地城市中综合公园活动场地设计,通过现状实践总结发现和分析问题,最后提出规划设计的建议策略,论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六章:
第一章讨论了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理论研究。
第二章简述了山地城市综合公园的概况,并根据笔者的观察归纳总结了目前山地城市综合公园活动场地设计中存在问题。
第三章分别分析了公园游人的活动特征和山地环境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了山地环境对公园游人活动的影响。
第四章对重庆主城区的部分综合公园进行的实地的调研和分析总结。
第五章通过前文对综合公园活动的分析、活动场地特征的分析并结合结合实际案例的分析总结山地城市综合公园活动场地设计的原则和策略。
第六章是结语,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指出不足。
最后,在不足之处上,本文的研究只是一个粗略的开始。对这个研究内容的研究将会在笔者以后的学习工作中继续完善。受限于笔者学识与能力,本文的研究不论在深度、广度上都有待加强,期望各位老师与学友批评指正。
再一次谢谢各位老师。
时光如水,口月如梭,转眼间四年的本科求学生活即将接近尾声。回想起这四年的学习生活,有感恩、有收获、有辛酸、有无助、有不舍,而我又将面临一个新的人生转折。值此毕业来临之际,我的心中有着莫名的情绪,有太多的感激,有太多的感慨。
在本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此向我的导师xx教授致以衷心的感激和崇高的敬意!本论文的写作是在xx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教师以他敏锐的洞察力、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对学术饱满的热情及其豁达的人格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这些使我受益匪浅,但由于本人资质愚钝,在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一向让恩师费心,也因为多种琐事的烦扰,即使恩师多次耳提面命,我依然精力不济,虽己尽力完善论文但仍感有负恩师重望,恳请谅解。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您带给了我一种新的生活态度,每每上您的课都让我感到了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热情,让我不再浮躁。这种治学的态度并将成为我今后学习和工作中的动力。
在攻读本科的这四年里,我有着一向关心着我的教师们。三年来xx教授、xx教授、xx教授、xx副教授、xx讲师的悉心指点,以及给予我的真诚指导和无私帮忙,非笔墨所能表达,只能铭记于心默默祝福。
同时,十分感激我的同学们,在学习期间他们给了我许多帮忙。四年的时光因为有了大家的陪伴而显得分外珍贵。那里要异常向xx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18位同学表示感激,是他们使我愉快地度过四年本科生生活。
还要向一向以来支持我完成学业的亲爱的家人表示感激。不论是读研期间还是最终的论文撰写期间,家人的关爱与鼓励总能温暖我,使我无惧一切困难,全力以赴的向着我的梦想前行。
最终,向在百忙之中评阅本论文的各位专家们献上我最衷心的感激!
在本毕业设计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想对所有曾经给过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要感谢的是养育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无私的爱,我深知他们为我求学和生活所付出的巨大的牺牲和努力,至今我一直无以为报,在这里仅表达我对他们的深深地思念和感恩。
感谢我的导师XX,他在学习和工作方面给了我大量的指导,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掌握了XX,也获得了实践锻炼的机会。他对我的严格要求以及为人的诚恳都将使我终身受益。除此之外,还对我的生活给予关怀,使我可以顺利的完成在校外的毕业设计任务,在此祝愿他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感谢在XX公司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让我们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感受到温暖。感谢一起来实习的同事们,他们在我第一次参加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中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特别要感谢我的部门主管XX,是他的关怀和教导给了我很多锻炼的机会。同时要特别感谢一起来实习的我的同学XX、XX,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也都给了我无私的帮助,让我学到很多。
感谢在学校的和同样在外面实习的同学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他们是XX。他们是我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伙伴,也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战友。
感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们,谢谢他们这四年来对我的教育,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事,更让我明白了如何做人。感谢XXXX班的我的同学们,感谢他们在大学期间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的帮助。感谢我在网络上的那些个朋友,每当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总是向他们求教,他们也总是不吝赐教。还有很多我无法一一列举姓名的师长和友人给了我指导和帮助,在此也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们的名字我一直铭记在心!
最后,衷心的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论文的专家教授老师。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虽然大四的生活多半时间还是呆在学校里,但是论文致谢语写就的那一刻也真正标志着我与这所学校就此别离了,没有伤感,更多的是遗憾,但是总归不如意事十有九,过去的不能挽回,人应该大胆向前看,所以这段文字应该像它的标题一样充满感恩和致谢,感谢四年来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扶持过我,指点过我的人。
这篇论文所涉及的议题是和我的指导老师交流后定下的,在前期的实习积累经验,到中期的修改和讨论,及最后的反复斟酌,我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写出一篇具有现实意义的论文。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还是遇到了相当多当初没有预料的困难,也曾经令我迷茫和彷徨,论文最终的定稿,也没有我当初设想的那么完美,但是总归是自己尽力完成的著作,和我的每一篇球评一样都是我心血的累积。
论文得以顺利完成,要感谢的人实在太多了。首先要衷心地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胡老师,您严谨的治学态度,开阔的思维,循循善诱的指导一直给我很大的帮助。当我对论文的思路感到迷茫时,您为我理清思路,指导我往一条比较清晰的思路上进行修改。在论文的不断修改中,我也努力做到及时积极地跟胡老师交流,因为我觉得这样可以使得我的论文更加完善。在这里还要深深的对您说上一句抱歉,因为我的懒散和懈怠,令您费尽苦心并且几近失望。论文的最终完成,也是一波三折。在不断完善和修改的过程中,也让我更加懂得"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的道理。再次对您表示感谢,师恩伟大,无以回报
虽然本人是一名以拥有强大内心小宇宙为特点的独立自主型女性,也以往充满自信的认为以自我的力量能够解决一切难题,但经过本论文的写作,我深深意识到自我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本文的完成其实应归功于所有帮忙过我的人,实际上,如果把我应当感激的人在那里一一列举的话,论文恐怕还得增加至少一章,所以我想我还是言简意赅些吧。
首先,若不是我的导师朱健强副教授当初把我纳入麾下,肯定没有今日的论文。朱教师,我崇敬您的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严谨的治学,更感激您脚踏实地、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数年来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正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多说无用,将我心中对朱教师的感激化作祝福,愿朱教师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也将同样的祝福送给所有帮忙过我的教师。我的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父亲忙于钻研专业知识,术业有专攻,编写的教材全国通用,母亲热爱学习,嗜书如命,长期从事英语及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与研究。父母一向都是我的榜样,我以有这样的父母而自豪。我由衷的感激我的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没有你们对我的悉心照顾和教育引导,就没有我今日的成绩,我将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报偿你们的恩情。
还有一些人和物是必须提及的,感激我的同学戴海涛,我会在多年后怀念我们一齐对着笔记本电脑冥思苦想熬论文的场景的,虽然此刻感觉这事不算特完美;感激我实习单位的老板胖哥,给我放了两个月带薪写作论文假,还经常打电话来无微不至的关心我的进展情景;感激我的好友伦叔、孙总,没有你们向我讲诉各种生活中的囧事给我带来的欢乐,恐怕我无法坚持到今日;感激我的同事木木、欣欣、王嘉、李千,帮忙我处理了许多的工作,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与你们共事真的很开心;感激美丽时光咖啡馆解决我饥饿问题的四五种不一样口味的鸡排饭和给我带来灵感的各式美味咖啡,我已快能背诵那本菜单了;感激厦门大学图书馆的丰富藏书和学习环境,虽然每晚我总是还没来得及收拾完东西,就被管理员按下电灯开关,陷入一片黑暗中。做学问搞研究,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们必须学会在苦中找乐,把它变成一件欢乐的事。从论文选题到今日顺利完成,我经历了人生的一次考验,学到的远远超过写论文本身,这样的经历也让我更加充满自信去应对未来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还有许多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忙,在那里无法一一提及,感激你们。
我历时4年即将完成学业,谈不上有多少兴奋;绞尽脑汁才完成论文写作,只能说是稍微感到了一丝的解脱……种种思绪在脑海中旋转交错,唯有一种心境最为强烈,那就是感激!
首先,谨以最诚挚的敬意感激我的导师xx教授。教师对我耐心教诲、悉心关怀,使我学会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他那深邃的思维、广阔的视野、严谨的作风和高尚的人格,让我受益终生。最令我感动的是,教师从来不单纯地批评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而总是在指出问题的同时,之后帮我分析问题的成因,并提出改善思路和对策提议,使我清楚“为什么那样不行”、“怎样做才能更好”.毕业论文几经修改,凝结了导师很多的心血和智慧。在那里,我衷心地说一声:教师,多谢您!
师恩似海,终生铭记!
衷心感激导师组的xx教授、xx教授和xx研究员。各位教师对论文的选题与研究方法、研究资料都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提议。他们独到的理论见解和严谨的学术操守使我受益匪浅。
感激同窗好友,他们的真诚友爱使我的博士生活变得完美,让我重新享受到了同学大家庭的温暖。感动和他们在一齐求学的日子。
感激我的家人的支持。他们无私的关爱与默默的付出是我求学的坚强后盾。
论文写作告一段落了,但诸多问题仍需不断探究;求学生涯告一段落了,但仍需坚持终生学习。我将继续努力,不辜负所有关爱我的人。
谨以此论文献给所有关怀、帮忙、支持、鼓励我的亲人、师长、同学和朋友们!
论文定稿似乎是给三年的学业生活划上了完美的句号,内心有激动、有喜悦,但更多的是无比的感激之情。三年的学习生活里,有太多需要感激的人,是他们一路以来的支持和帮忙,使我的学业及个人成长都有了巨大提高。
首先,需要感激我的恩师xx副教授。三年前,教师怀着满腔热情地向我们五个同门描述了教育心理学的深厚理论根源及巨大应用价值,并根据我的个人爱好、知识基础确立了体验式学习这一研究课题。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并且一向激励、引导着我在这一方向上努力探索。在论文开题、制定计划,到最终定稿的一年内,教师更是为了让我们五人都能呈现梦想成果而煞费苦心,他不厌其烦地为我们指点迷津,关注论文的每一步进展,细致严谨地审核不足之处,放弃了不计其数的个人时间。能够说,我们每个人的论文里都凝聚了教师的很多心血!不仅仅如此,教师还在为人处事上做出表率,教导我们如何做一个好学生、好师长、好子女、好长辈、好朋友。得以师从这样一位令人敬爱的学术导师及人生导师,我感到无比庆幸!
其次,需要感激一向以来都十分关心我的师长们。xx教授、xx教授、xx副教授、xx教授、以及xx博士、xx博士等,都对我的学业及今后工作提出了宝贵提议,并给予巨大帮忙。在此表示无比感激!
三年来,我的同门xx、xx、xx等,都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极大的关怀和帮忙,在此也表示感激!
最终,我还需要异常感激我的爸爸、妈妈及其他家人、亲戚,他们一向以来都对我关怀备至、无条件的支持,让我拥有了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的生活!
我将铭记这份感激,并不断完善自我,以回报所有关心我的人!
城市人性化设计的需求和闲暇时代的来临,城市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之一。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城市公园 调研 报告 ,希望对你有用!
城市公园调研报告篇1
通过考察学习,深刻地感受到了江苏、山东、北京等地 文化 公园的建设成就,其独特的文化魅力、震撼的核心场馆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创新的开发思路和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现将考察情况及对我市经营性文化公园建设的思考,汇报如下:
一、考察项目的基本情况
无锡灵山胜境位于风光秀丽的太湖之滨,是国内最为完整、唯一集中展示佛祖释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题区(5A级景区)。主要标志性景点为88米高的露天灵山大佛和总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的梵宫,其中梵宫内部采用东阳木雕、敦煌技师的工艺,美轮美奂。无锡灵山胜境已成为世界佛教大会永久性会址,仅去年旅游收入达8亿元。建设运营单位为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国有)。
尼山圣境在山东曲阜孔子诞生地尼山南侧,总体定位为“文化修贤度假胜地”,主要标志性景点为90米高(含基座18米)的孔子像和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的大学堂。预计一期工程于今年9月份建成对外开放,届时年游客数将达到25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约亿元。建设运营单位为曲阜尼山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股份制)。
孙子文化园位于山东广饶县(孙武故里)城东新区,是以孙子文化为依托打造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规划占地1300亩。主要标志性景点为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的兵圣宫,建筑内部大厅中心是8米高的汉白玉孙子雕塑,四周分孙子文化展示、战阵演练、战役回眸、古代将帅四个区,并通过高科技手段和东阳木雕、德化白瓷等传统手法将孙子文化内涵进行集中展示。建设运营单位为孙子文化园区管委会。
雁栖湖位于北京郊区怀柔城北,举行过2014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主要标志性景点是国际会议中心和日出东方酒店。其中,国际会议中心采用“鸿雁展翅、汉唐飞扬”的外观方案,屋角起翘取汉唐建筑飞扬之势,平面按九宫格和故宫五凤楼布局,既体现了传统建筑的庄重典雅,又将国家的实力和底蕴恰当的张扬。主会场内主要展示了陆光正大师的9幅精美的大型木雕作品。建设运营单位为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国有)。
二、考察体会与思考
经营性文化公园有别于传统旅游资源的新一类旅游产品,是当代人通过高投资和文化创造力,集结科技文化、历史或民俗等诸多吸引力要素的精华,再现或构造一个有乐趣的充满 想象力 的活动空间,并与传统旅游资源开发在有特色、有吸引力等方面又有着共同性。此外,经营性文化公园有别于城市公园等公益性项目的操作模式,需要考虑今后的运营赢利和激起游客兴趣和兴奋的项目。评价其开发成功与否的标准,不是侧重公园的建设品质,而是项目的整体运营效益,包括游客数量、经济效益、就业数量、带动周边开发效果、提升城市知名度等。因此,经营性文化公园在建设运营单位选择上,应更注重经营能力强的单位,而非侧重开发能力强的单位,避免采用交钥匙的工程开发模式。主要 经验 有:
一是主题选择特色鲜明。多地的建设运作经验表明,文化公园的主题选择就是其核心资源,针对特定的细分市场,满足特定客源的需求。如无锡灵山胜境是以佛文化为基础,围绕佛、法、僧三宝为基本格局,通过强大的宗教文化感召力,吸引世界各地游客领略佛教文化。曲阜尼山圣境、广饶孙子文化园分别依托孔子儒家文化、孙子军事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形成主题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因此,围绕主题、突出主题,才能凸显特色、扩大影响、打响品牌。
二是项目精选吸引人气。经营性文化公园的项目选择必须考虑今后的运营赢利,寻找游客的兴趣点,充分体现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通过游憩方式及体验模式的打造,让游客深入其境、感受文化,并通过互动自主选择,获取知识与教益。如无锡灵山胜境在灵山大佛的正前方设置九龙灌浴项目,在梵宫内设置吉祥颂表演项目;孙子文化园的水上交战、攻城演绎、速度体验项目;孙武文化园的声光电文化展示手法,7D体验馆等,都体现了知识性、娱乐性和参与性,值得借鉴。
三是核心项目最为重要。核心项目是经营性文化公园的标志性景点,是宣传扩大影响和吸引游客的关键,是游客的兴奋点。核心项目选择需要有一定的建筑体量,应该是经典作品、传世作品。在建筑风格上要结合主题特色,形成标志性景观,内部装饰上要高端、大气、上档次,体现主题文化特征。如无锡灵山胜境的灵山大佛和梵宫,尼山圣境的孔子像和大学堂,孙子文化园的兵圣宫,雁栖湖的国际会议中心,都给游客留下深刻记忆,也是吸引游客的制胜法宝。
四是政府提供优惠政策。经营性文化公园项目具有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等特点,同时能带动旅游会展、餐饮住宿、文化演艺、科技信息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以及促进就业、提升城市知名度等等。因此,需要政府在政策、资金上都给予大力支持。如古北水镇开发时,基础设施建设、拆迁均由北京市政府投入,并将司马台长城经营权无偿给开发企业,4000亩土地也是定价挂牌以优惠价格(30万元每亩)给开发企业。
三、对尖峰山高尚休闲生活区开发建议
一是开发主题应充分展示金华独有的“儒释道”的婺文化精髓。尖峰山高尚休闲生活区位于金华城区向双龙风景区过度地带,充分利用其区位、交通、生态环境优势,依托金华、北山的历史文化资源,抢抓国家和省里十分重视文化公园建设的契机,以儒家文化为重点,展示婺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项目作为金华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北山旅游开发的序言、导语、总纲部分。此外,需要有机结合北山山上黄大仙(道教文化),山下智者寺(佛教文化),使尖峰山高尚休闲生活区内公园主题选择为儒家文化,山上山下共同形成一个金华独有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主题,集健康、养生为特色的独具吸引力的文化公园。
二是项目选择上更加注重科技性、互动性、体验性。随着旅游方式和游客观念的转变,以展览式表现主题文化的旅游形式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单纯以观光为主的项目,如以雕塑等为主的展示项目,应进行调整,并按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要求,在科技性、互动性、体验性上做足 文章 。特别是核心项目的选择上,尖峰山中国婺文化博览园内建议形成“一主二副”的三大核心项目。“一主”即主题馆,按 “古今结合、中西融合”的理念,建筑高度、建筑规模、建筑风格应体现端庄大气,内部装饰应恢弘精致,形式上融合知识性、参与性为主,以声光电等科技手段来表现,以体现儒家文化为主的主题馆;“二副”是丽泽书院和养生酒店,其中丽泽书院前设置吕祖谦像,中间设置孔子像,后设置文昌阁;养生酒店以宗教(佛教、道教)养生、中医养生、食品养生、科技养生、博学与健康养生为主,设置尖峰论坛,将整个浙中地区旅游资源在此以立体全方位方式集中展示,并延伸商业街。
三是开发模式建议采用PPP模式。政府与私企组织共同完成开发建设和运行维护,其中政府应选择有实力、有文化公园项目运营经验的企业参与建设运营,而不是采用BT等模式的交钥匙工程。具 体操 作时,可捆绑公园西侧300亩土地作为先期启动资源。除此以外,政府明确目标定位、开发期限、投资额、股份比例后,与开发运营企业签订协议,由政府与开发运营企业共同成立金华山文化旅游项目投资公司,共同开发建设与运营。
城市公园调研报告篇2
我们对五峰山公园开发、经营等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回顾、走访,并充分听取过去、现在参与旅游开发、经营管理等有关人员的意见,形成以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
1987年经县林业局批准,经营所成立了五峰山旅游服务部,采取边规划、边建设、滚雪球的方式,对外接待游客。1992年经省林业厅批准为五峰山森林公园,2002年为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现有员工83人,其中退休人员42人,在岗人员41人。景区为拓展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促进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确立了“加强培育和保护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优势资源”的发展战略,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发五峰山。1998年以前,经营所职工主要从事林业生产,大搞植树造林、森林抚育、采种育苗、森林防火、砍伐竹、木维持生计的经营管理模式。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严重的是经营所面积小,资源濒危,加上职工多,职工生存艰难,迫使单位在抓多种经营上 作文 章。1987年单位以竹资源优势开发生态旅游事业,组织职工学习改革开放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转变职工思想认识,提出了“以林为主,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是促进林场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03年10月公园请省林科院编制了《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将五峰山核心景区作为重点规划区:以良好的自然景区和动植物资源为主的生态保护区;以自然山水、森林群落、天象景观为中心的森林旅游景区。06年以来,由于解放思想,认识提高,集中精力抓旅游,当年旅游收入是06年前各年收入的25倍。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园条件。县委、政府非常重视公园开发建设,全力以赴整体建设公园,促进旅游发展,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县林业局牵头,组建了公园建设领导小组,聘请重庆交通大学对景区进行建设策划,解决了供电,供水;目前,供水、供电充足,交通畅通;新修建了公园生态显示屏等。
3、以竹为特色,创建旅游品牌,在县林业局、旅游局的领导和指导下,公园领导班子抓住机遇,反映迅速,制定了目标方案,筹集资金20余万元,对照标准,明确责任,在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适当整改。
4、大力招商引资,促进公园建设。06年引进投资改造招待所、承包公园餐厅茶馆和照像及旅游观光车等项目,引进资金近150万元。
5、造势宣传营销,广辟客源市场。06年以来,公园自行举办跳竹杆舞、万人签名宣传活动,同时积极参加市、县旅游局组织到成都、重庆举办的旅游招商会、项目推介会、项目对接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景区发送宣传资料2万余份,充分展示了景区特色,其价值不可估量。
二、主要问题:
一是资金问题,阻挠公园发展。公园是经营所的一个分支机构,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仅吃饭人员就达83人,包袱沉重,负债经营,到目前为止欠职工工资万元,根本没有财力考虑发展问题。垮不掉,上不行,偶尔向县财政争取点资金,犹如杯水车薪;虽然06年政府投入资金进行了整体建设,但基础设施薄弱,游览范围狭窄,景点少而孤立,特别是星级宾馆建设、湖泊开发、竹器博物馆、竹种园等项目的开发,资金需求巨大,成本收回周期长,投资商不愿意进入。
二是景区进出人员复杂,管理难度大,直接影响开发建设。公园与周边5乡镇近十个村接壤,进出人员错综复杂,在核心区内常住一个村三个社,近100户村民,有个别村民乱建民房;有的村民私带游客经过林区周边小道进入景区从中获利;有的游客假借走亲访友逃票进入景区,严重影响景区形象。
三是林场职工生存艰难。电改既不能纳入城网,也未纳入农网,从06年起,职工生活、单位办公用电照明每度为元;供水问题虽然政府解决了,但每吨价格为8元。这些问题加重了林场的负担,要想自行投入公园建设实为无米之炊。
三、几点意见:
发展五峰山公园,有利于促进我县森林旅游事业的发展,满足人们了解自然、回归自然的愿望;有利于综合开发景观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加强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一)、高点定位,抢抓发展机遇。国家新的休假政策为旅游业界带来了新机遇。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赋予公园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议将五峰山公园纳入市、县旅游发展重点,逐年投入,抓好公园后期开发。按照保护有效、利用有序的要求,编制公园旅游规划,建立统一有效的管理体制,推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公园发展。当前经营所最难解决的是职工生活问题。林场是差额拨款单位,大部分收入来源靠砍伐竹木和一部分旅游收入,除了生产费、办公费、维修费后,职工工资、退休人员补贴无法全额兑现,造成对公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信心不足。建议政府将单位纳入财政全额预算,使职工彻底转变思想观念,一心一意抓发展。
(三)、科学规划,统一开发。公园要聘请知名规划专家,高起点、高水平编制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严格按照规划,搞好开发和建设,重点打造星级宾馆、竹种观赏园、水上乐园、洞穴探险、竹林迷宫等项目,把景区建设成为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善,高档次、高品位的生态旅游胜地。
(四)、保护资源、促进发展。
1、加大林业的培植、抚育投入。。
2、搞好有害生物防治,确保配套经费到位。
3、加大森林防火力度,配备森林防火设施设备,防患于未然。
4、切实加强周边生态和景观保护。
(五)健全机构,有序发展
建议组建公园管理委员会,由管委会协调解决公园开发、建设、管理等相关问题。
城市公园调研报告篇3
为学习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先进经验,特别是城市公园规划建设方面的理念和手法,进一步提升城乡规划设计水平,市城乡规划局于20__ 年8月8日-12日,组团赴台湾学习考察。期间先后走访了桃源、台中、嘉义、高雄、台北等5市,参观了台中园道公园(草悟道公园)、都会公园、秋红谷景观生态公园、桃源虎头山公园、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园等,及鹿港老街、文中公路花园等,拜会了天下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大江绿色工厂有限公司、桃园风景区管理处、鹿港老街发展促进会等机构。
通过实地学习考察,我们认为台湾在公园绿地规划建设方面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现报告如下:
一、台湾地区城市公园规划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遵循自然生态的规划设计理念
1、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在所参观的项目中,从其选址、设计到施工各层面、各阶段无不体现对自然和生态的尊重,体现都市居民对自然环境、休闲游憩的本源需求。具体到规划设计层面,一是强调生态修复。如台北原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在保障各方面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覆土绿化建设成为公园广场,占地约公顷,可供人登高远眺城区;二是注重海绵城市理念。在公园建设中注重保留或新建池塘等湿地环境,坚持保护大大小小的水面,保障水面率不降低,为蜻蜓、青蛙、鱼虾、乌龟等生物提供生存场所,从而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如都会公园的乌龟池,虎头山公园的蜻蜓池和青蛙池等;三是尽量保留现有植被。在公园建设过程中,预先将现有的植被进行划界保护,在新建各项配套设施时也尽量避开原有树木。如虎头山公园以木栈道替代传统水泥路面,树屋建在人造仿生树上,而非建在既有乔木上。如台中市在建的中央公园(暂定名)施工现场就有用护栏将保留的树木林地圈起予以保留。四是做到适地适树。在公园建设过程中,采用乡土树种,让人留住乡愁,体现文化特色。
2、因势利导、注重微地形的利用
因势利导是台湾公园规划建设的一大特点。一方面,适势而建公园,具体表现为利用城市边角地,或近期难以综合开发地段进行公园建设。另一方面,在建设中强调对原有地形地貌的综合利用,尽量做到因地设计、因势建设,并很好的与周边用地协调互融。如台中市市中心的秋红谷公园,该地块原为开发项目开挖基础形成的大坑,后由于项目无法实施,经研究建设城市公园,并在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下凹地势营造出市中心独特的下沉公园景观,获世界卓越建设首奖。
3、经济适用、强调功能优先
在所参观的项目中,大多数建于上世纪60-90年代,都坚持功能优先的指导思想,彰显了经济适用的朴素观念。公园的景观塑造不追大求洋,而以满足人的需求为根本;材料使用上以坚固耐用和便于维修为基本原则,没有大面积的运用大理石,以石块、水磨石等材料居多;树种选择也以地方树种优先,并且做到适地适树。同时在公园设计中尽量利用了现有设施或树木,而不是夷为平地后全部重新建设,结合地形地势的设计与建设也大大节省了工程费用。
(二)注重细部、塑造精品工程
1、尺度适宜、注重细节
适宜的尺度和注重细节的表现是台湾地区公园建设的又一重要特征,无论在宏观的功能分区,还是落实到空间的建构筑物、广场等,都符合人视和行为的体验尺度,并没有庞大的入口大门、中心广场、景观轴线等,无处不蕴含着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
在景点空间塑造上,同样的地块内创造丰富多变的空间感受,颇有中国古典园林步移景异的韵味。沿着园道,每经一处小桥、亭廊、密林之后,另一种功能和景观便闪现在眼前。如大安森林公园,在植物配置上,注重色彩、季节的变化,做到四季皆有景,四季景不同。
对于细节的精心设计是基于适宜尺度的再一次深化,台湾的城市建设,在公园景观设计及建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文中公路花园内景观细节,台中市绿园道铺地嵌入的动植物图案,台北美术馆外人行道行道树树池,大厦入口部位的垂直绿化等等。
2、传承文化、营造特色
多种人文、自然、艺术等要素的交互融合在台湾公园中多有体现,特别是台中市市中心的草悟道公园最能体现这一特征。草悟道公园北起自然科学博物馆,南到台湾美术馆,全长公里,宽50-100米不等。
公园内部采用了分段分区设计思路,每一段是一个分区,每一个分区都有一个不同主题。自北向南分别为自然科学、行为艺术、开敞大草坪、休憩咖啡、游憩集散、游戏交流、体育健身、主题雕塑、书法艺术等主题。一条纵贯公园的步行系统--即“园道”串联了绿地广场内的各功能和主题分区。
(三)坚持以人为本、满足普通民众生产生活需求
1、交通组织方便快捷
一方面城市的道路级配较合理,特别是支路网密度大,所以即使在上下班车流量较大的高峰期,仍然拥有比较好的行车体验。另外在道路交叉口处理、红绿灯设置、较窄处人行道处行道树的处理等方面都以优化交通组织为前提,所以即便是有汽车、摩托车的混行时常出现,带来的便捷感受还是可以接受的。此外还有街头随处可见的自行车或电动车租赁点和充电站(桩),极大的方便了市民出行。
2、园林绿化系统完善
按照500米建绿的要求,布局了各类公园、街头游园、绿化广场、滨河绿地等设施,并注重采用绿道将各类公园设施串联起来,且结合绿化开敞空间布局了城市商业、文化、娱乐、体育、交通等各类设施,方便市民生产生活需求。
3、服务设施均衡便民
药店、超市、金融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很均衡,而且一般半径在步行15分钟左右(这与台湾地区市民的生活习惯有关系,他们平时以摩托车出行为主,步行的距离大概在15分钟以内还可以接受,当超过这一距离就会觉得不方便)。这种均衡便民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其丰富的支路网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密的支路网提供了更长更多的临街界面,同时也提供了公共服务设施更好的交通可达性。
(四)倡导公众参与,推行社区总体营造计划
地方协会(发展促进会)、公众自发参与都市规划建设、社区建设的热情度很高,广泛的民众参与极大提升了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的可能,让城乡再现活力。如20__ 年起,开始实施了“公共空间艺术再造辅助计划”(“艺术介入空间辅助计划”),旨在鼓励艺术家与社区合作,以艺术为平台,与居民共同进行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提升工作。如在鹿港小镇改造提升中,注重将艺术家工作室采用评审制(免租金)引入文化步行街改造中,结合文化旅游发展,提升城乡人气与活力,统筹拓展开发文化创意类产业项目,促进永续发展。
当然,除了以上我们所看到的优点,或者说是长处之外,也存在诸如土地私有化带来的大宗土地统筹开发的难度加大,导致城市空间景观整体性不强;相邻地块建筑风貌、形态、退界等难以协调统一;虽有沿街骑楼,但是还存在贯通性不够,利用率不足等问题。
二、对我市城市中央公园规划的几点启示
通过本次考察学习,结合宣城实际,针对我市城市中央绿轴公园规划设计,提出以下意见:
1、保护自然山水本底。台湾地区的公园水面普遍均面积不大,缺乏亲水性公园,与之相比,在我市中央公园设计中应注重殷村水库等水面的保护与利用,进一步梳理基底现状山水、植被、自然地形地貌等特征,对道叉河及两岸进行梳理,在中央公园南部结合道叉河整治建设湿地公园,突出山水特色文章,建设自然生态景观轴。在绿化 种植 中,适地适树,鼓励采用乔木类乡土树种,尽量做到返璞归真。注重微地形利用等细部设计,采用海绵城市技术手法,做到自然质朴。
2、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台中园道公园建设处处充满了城市的文化品味,如草悟道公园运用了中国书法的一些理念。我市中央公园设计作为城市文化轴线,位于新城区和历史文化老城区的交汇处,在设计中应注重公共空间文化氛围的营造,辟设公共活动空间,在中央公园北部应结合敬亭山风景名胜区及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采用体现文房四宝之城特色的雕塑、小品等,将地域文化元素运用到城市雕塑、游步道、路灯、公交站台、座椅、环卫设施等城市家具之中,保留承载着记忆的古树,以及熟悉的来自本地的建筑材料、硬景观和本土植被,展示本地工匠工艺,做到与市民互动,体现文化铸魂。
3、着力完善游憩设施规划。以满足各年龄层次普通市民需求为导向,在公园中设置供人们休憩、观赏、玩耍、运动、聊天、放松的各类活动场所,结合游憩特点设置高密度使用区、中密度使用区、低密度使用区,如高密度使用区可设置观影广场、景观水面、户外剧场等多样性游憩设施及人文活动空间,中密度使用区可设置生态养生池、阳光草坪、健行步道区等,在低密度使用区设置生态保育区等等,结合绿化设置体现曲径通幽的景观效果。在植物景观配置上注重色彩、季节的变化,注重绿化景观层次性、串联性。
4、加强周边地区建筑管控。以城市中央公园建设为契机,统筹协调两侧用地开发,注重产业、商业业态的引导,如可借鉴艺术介入空间辅助计划等操作模式,进一步推进周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突出体现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同时要加强两侧建筑风貌管控,明确建筑体量、高度、形式、色彩等具体控制引导内容。如在景观轴线两侧明确居住建筑应以多低层为主,采用灰色调等要求。
5、通过中央公园及相关服务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带动城市整体服务功能的提升。以城市中央公园建设为引擎,带动轴线两侧开发建设以及老城区的规划更新改造,着力完善城市文化旅游服务设施。
6、适当留白,预留“多余空间”。在中央公园规划设计中,可结合现有建筑如厂房的改造利用,也可在部分地区留白,充分预留展示展览、文化娱乐的活动空间,真正让广大市民与公园规划建设永续“互动”。
城市公园调研报告2021相关文章:
★ 城市公园调研报告
★ 公园调研报告总结
★ 有关旅游发展调研报告5篇
★ 环境保护调研报告3篇
★ 2020公司年度汇报总结报告5篇
★ 公共雕塑调研报告
★ 寒假2021社会实践个人报告1000字
★ 2020个人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
★ 德庆县政府工作报告(2)
★ 大学生寒假实践实习报告范文最新5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范文如下:
模板范文一:
1、选题目的及意义。
演员创作角色时心理活动的正确把握,能让演员更好的掌握角色,帮助演员更深刻的进入所演角色的内心,从而更生活,更直观,更真实的创造角色,从整体上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及现实意义。在创作角色时充分把握角色的心理并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这样就能够自然而然地、直觉地、有机地抓住角色的情感,激起正确的体验。
演员创作角色时的心理活动是通过演员的神情、肢体、语言等外部行动体现出来的,之所以探讨演员在创作角色时心理活动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因为创作角色时心理活动是表演“艺术中的灵魂”,另外一方面,演员在创作角色时心理活动的重要性这一课题,能够使表演者在实践领域里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选题背景。
3、选题的研究现状。
4、结语。
5、可行性分析。
6、重点与难点分析。
7、时间进度安排。
模板范文二:
1、课题背景及现状。
项目位于南阳市宛城区人民路中段,占地公顷,建成已50多年,是该市城区唯―一座大型综合公园。鉴于现状设施老化、景观落伍等问题,同时适应全国农运会.宜居城市对景观环境的需要,要求对其进行重新规划设计,通过设计使之成为集休闲、娱乐、观光、游玩、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城市公园。
2、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前四年半所学的各类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设计技能,专业调查与实践方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和提高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理论分析应用能力,组织和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以及文字、图纸、口头表达能力,充实并完善毕业生的整体知识结构和社会工作体验。
通过本方案的各个环节的训练,掌握城市综合公园规划设计的相关原理、规划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而了解景观规划的有关知识和设计手法以及景观设计相关问题的研究,培养解决环境复杂地块问题的能力。
3、任务及途径。
学生根据提供的课题任务书,结合导师的时间安排按步骤进行设计,平时注意和导师及时沟通和交流,课下也可以根据课题的需要独立进行调研和资料的收集,前期注意详细分析基地情况,收集相关资料,综合加以分析,提出自己的方案构思,并根据构思进行方案的设计,最后提供一套完整的方案图纸和一份相关的设计说明书。
4、时间安排。
寒假期间完成实习及调研工作,还需完成实习报告、文献综述、文献翻译等设计准备工作。
第1~2周: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调研资料整理(文字、图纸),完成开题报告。
第3~4周:功能分区、空间结构等的多向求解,完成方案一草。
模板范文三:
有关治理的理论和实践目前在发达国家极其受到重视,尤其在医疗、公共安全、教育、基础设施等公共事务领域,发达国家普遍调整政府在提供这些公共物品中的传统定位,积极寻求政府和私人机构、非政府组织、社群、公民合作,以各种创新型制度安排,共同承担提供公共物品的新的“治理”模式。
本项研究首次将治理理论引进到图书馆界,旨在系统探究包括政府在内的多种利益主体在建设、维持和发展图书馆,提供和生产图书馆服务这种公共物品中的职麦及其实现。本项研究系统引进治理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和总的研究框架,以图书馆治理模式为研究对象,突出比较研究方法。
1、比较不同的图书馆治理模式在资源配置机制和效率上的差异。
2、比较不同的图书馆类型、规模,所处国别以及历史发展阶段等具体情境下图书馆治理模式的取向及其之间的内在相关性。
3、比较不同的图书馆治理模式所赖以形成和维持的法律、制度、组织和技术因素及其组合。最终,在理论上解释存在不同的图书馆治理模式及(至少在实证上)资源配置效率差异的原因;在实践上弄清各种利益主体(政府、社会组织、公民)应该以何种制度安排支持和发展图书馆,以及这样一种宏观层面的制度安排如何体现为微观层面图书馆监管体制的设计。
本项研究系应用性基础研究,研究价值体现在:
相关成果可提交给国家决策机构、图书馆主管部门和图书馆,作为制定和实施有关图书馆事业和机构改革发展的立法、政策和策略时参考。
拓宽治理理论的应用范围,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图书馆治理理论体系,促进图书馆学研究对象。范围的扩展和研究方法的丰富。
自然条件及用地分析一、地理位置与用地条件二、自然地理条件 (气候特征 土壤情况 水质情况 植物资源 )三、公园用地分析 ( 1 公园用地现状分析 2 公园用地高程、坡度分析 3 现状交通分析)
现代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探讨杨志正[摘 要] 文章通过对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内涵与特征进行分析,在借鉴国内外成功实践与先进理论的基础上,从规划设计的层面提出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地建设的生态策略,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淡水资源、能源、材料、管理等方面的节约技术措施。[关键词] 节约型园林;绿化;科学规划;生态策略一、前 言当前,资源短缺已经是世界范围内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各国都致力于研究节能、环保型技术以缓解日益加剧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我国也把“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工作的重点[1]。节约型园林绿地建设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园林绿化行业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载体。而要真正实现节约型园林绿化,需要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养护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转换传统观念,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技术支撑体系。其中,规划设计是建设过程中实施最早也是最关键的技术环节。本文从节约型园林的内涵与特征出发,在借鉴国内外成功实践与先进理论的基础上,探讨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生态策略与方法。二、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提出城市园林绿地作为城市中唯一具有自净能力的系统,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城市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6 年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在全国节约型园林绿化现场会上首先提出了“节约型”园林绿化: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要遵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就必须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资金投入、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以因地制宜为基本准则,为城市居民提供最高效的生态保障系统。这是我国针对当前资源短缺的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三、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内涵与特征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是指“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三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节约型园林应该是最合理、最经济、最高效的园林形式。同时,根据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内涵,节约型园林绿地应该是生态型园林,应该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具有可持续、自我维持、高效率、低成本等基本特征。园林绿地建设大力倡导节约的理念是为了顺应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反对当前绿化建设中的诸多铺张浪费之风而提出的,但不能因为节约就放宽了对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在质量、标准、品位等方面的要求。四、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生态策略(一)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1.科学规划,提升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能良好的城市园林绿地生态格局能够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率,是满足城市绿地生态环境、景观、文化、休闲游憩、防护等功能要求的基础条件。理想的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应顺应城市空气动力学、城市水文、城市热量耗散以及人类活动等城市物理驱动力规律,应具备布局均匀性、要素流动性、功能可达性、体系稳定性、空间开放性等基本特征,从而有利于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巨大作用。所有这些都建立在科学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可以延长绿地的使用寿命,避免城市园林绿地的频繁改建,节约城建资金,从而实现经济上的节约。2.合理设计,提高园林绿地的利用率提高园林绿地利用率的前提是园林绿地的选址要正确且设计合理。调查显示,城市园林绿地中那些占地面积很大的大尺度空间,如大面积的草坪或铺装场地,空间尺度宏大、壮观,但使用者寥寥无几,场地的利用率很低;反而那些占地面积较少的小尺度空间,如符合人们使用需要的休息、健身器材区域,常常人满为患。城市园林绿地除景观功能外还肩负着生态、健身、休闲、文化、防护等多重功能要求,设计时应该兼顾这些要求,以营造多样化的小尺度空间为主,减少冷漠而空旷的大尺度空间的设计,从而提高绿地的利用率,间接地节约土地资源。3. 立体绿化,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率立体绿化(Vertical Iandscape Greening)包括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高架桥绿化、天桥绿化等。通过立体绿化的方式,可以提高绿地的生态效率,在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绿化率的同时节约城市土地资源,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无法增加绿地面积的情况下,采用立体绿化和复层植被构建的技术措施,能明显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三维绿量与叶面积指数,丰富城市绿化覆盖层次,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当前立体绿化的技术已基本成熟,迫切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与行业的政策引导与项目扶持。(二)合理选择植物资源,优化植物配置1.因地制宜,优先选择利用乡土植物植物种植设计是现代园林绿地生态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植物品种的选择与植物景观生态群落的建立等内容,其中,对乡土植物的大量选择利用是植物品种选择的一项基本原则。国家颁布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暂行标准中,对于当地物种应用的基本指标也有着明确的要求。然而由于有些建设方的盲目跟风、攀比、猎奇等心理加上设计、施工方经济利益的驱动等因素,导致当前很多城市绿化中仍存在忽视乡土树种,大量引进外来树种、特别是国外观赏品种的现象,从而直接造成建设和养护成本的大量增加。对于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由于乡土植物不仅具有成本低、适应性强、当地特色明显等先天性的独特自然优势,同时乡土植物对环境和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少有病虫害,具有可靠的生态安全性,而且节约水资源,有些仅依靠降雨就能生存良好,从而减少灌溉、施肥等养护成本。2.种植设计模拟乡土植物优势群落结构一般地方植被群落经过长期演替竞争,逐渐形成地方的优势植物品种以及由优势植物品种组合形成的地方优势种群群落结构。这些优势植物种群和群落结构都是自然界长期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的产物,对当地的环境气候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基于此,美国生态学家、景观规划师麦克哈格提出了“设计结合自然”的设计理念。这种遵从自然演替规律、模拟乡土植物优势群落结构进行人工植物群落的景观设计,较传统的只注重景观性的植物配置具有更强的景观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目前,这种设计理念已经在国内外很多生态园林建设中被广泛认同和应用。3. 绿化模式绿化模式以复层式群落为主。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地被层以及层间植物所构成的复层式混交群落绿化模式是实现园林绿地景观与生态功能的重要形式。传统的绿化模式更注重观赏效果,而对植物生物学特性、生态位以及群落结构与配置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城市绿地人工群落多数种间配置单一化和群落层次结构简单化的现象很严重,同时为了强调观赏效果,大量使用草坪、人工修剪的模纹植坛以及大量摆放一年生草花等。这种过多运用规则式的配置手法,造成单位面积内的植物种类减少,群落结构层次趋于简单,导致部分群落结构单一抗逆性差,最终植物生长不良直至死亡。实验表明,乔、灌木的耗水量远低于草坪,而生态效益却比草坪高得多,10m2树木产生的生态效益与 50m2生长良好的草坪相当。另外,在园林绿地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一年生草花的集中摆放,虽然可以短时间获得强烈的“展示”效应,但短暂的花期过后,则出现景观上的断层与空白。这些做法都是非节约型的,均应在今后绿化建设中加以改正,应该强调多年生宿根花卉的利用,构建乔—灌—花(草)复层式植物生态群落。(三)利用循环再利用理论,节约自然资源所谓循环再利用理论是指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园林绿化由生产者到消费者最后到分解者的完整生物链。其所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应用模式,它要求把人类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程,在园林绿化的整个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在生态设计理论中通常遵循“3R”原则,即减少(Reduce)、再利用(Reuse)、循环(Recycle)[2]。这些设计原则在节约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中同样适用。节约型园林绿地的设计就是要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的排放、减少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等。例如,在园林绿地的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场地地貌特征和植被现状,保留原场地一切可以利用的景观资源,有机地进行改造,既突出景观的地方性特征,又节约大量的建设资金。同时场地的竖向设计遵循减少大的地形改造、土方就地平衡等原则,都是减少人为干扰、减少经济投入、节约资源的有效手段。除此之外,“循环再利用”是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另一个节约资源的措施,主要包括废弃物景观再利用、垃圾的基质化处理、雨水的收集与再利用等。1. 废弃物的景观再利用废弃物包括各类废弃用地遗留下来的建筑物、构筑物、设施、设备等,在景观改造规划中,充分挖掘、利用这些废弃物的景观价值,进行景观改造与再利用。以工业废弃地的公园改造为例,德国的杜伊斯堡公园、煤气厂公园和广东歧江中山公园等国内外著名的工业遗产公园的成功开发模式为废弃物的再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诸如将废弃的铁轨改造成别致的花径、将废弃的机床改造成工业雕塑、将水塔改建为攀登瞭望塔、保留旧厂房的钢筋框架并改造为休息休闲场所等的做法,既延续了场所的特征,创造出独特而别致的景观,又节约了建设资金,是节约型园林应该借鉴的节约材料的手段。2.园林垃圾的基质化处理与再利用园林绿地中的枯枝、落叶,从池塘、河流中疏浚的污泥等园林垃圾,如果将它们无害化处理,使之变成富有营养的植物生长基质,不仅能消除园林垃圾处理的压力,为农业生产与城市绿化提供高效肥料,更实现了园林绿化生态系统的持续物质循环。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园林垃圾处理厂用以处理城市园林废弃物和垃圾,在实现园林废弃物无害化与资源化、节约资金投入、节约无机化肥材料使用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3. 雨水、中水的回收与再利用雨水的水质可以满足城市绿地中的养护用水、景观用水等需要,因此园林绿地中可通过利用建筑、道路、湖泊等收集雨水,用于绿地灌溉、景观用水。对于硬质铺地部分,建立可渗式路面,采用透水材料铺装,直接增加入渗量,同时结合设计雨水收集管道系统来收集雨水,最终汇集于园林绿地中的水体内或地下蓄水池中,用于园林绿地的浇灌养护。德国是世界上雨水收集利用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其城市绿化通过广泛收集和利用雨水,解决了大部分的景观用水和养护用水,有的甚至实现了对城市洁净水资源的零消耗。生态建筑的屋檐下都设计了半圆形的檐沟和雨落管,用来收集屋面的雨水。收集起来的雨水,部分用来浇灌绿地,部分补充地下水。除雨水资源外,城市中水通过回收再利用应用于园林绿地灌溉养护,既可以有效地利用和节约有限的淡水资源,又可以减少污、废水排放量,减少水环境污染。国家颁布的生态园林城市暂行标准中,对于中水的利用率也有着明确要求。利用城市中水对城市园林进行灌溉,在以色列、美国、日本等国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尤其是以色列,其城市园林养护用水 80%以上是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过简单处理后,结合现代灌溉技术进行灌溉[3]。我国利用污水进行绿地灌溉尚处于起步阶段,城市中水量大且相对集中,水量、水质均比较稳定,是可以恒量供水的水源。它们中的很大一部分通过简单的一级或二级处理后,即可达到园林用水的要求。(四)节水、节能新技术的运用园林绿地中传统的灌溉方式不但浪费大量的水资源,还会出现灌溉不及时、不均匀、易产生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等现象,影响灌溉效果。自动喷、滴灌技术是根据对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土壤、气候状况的自动监测,运用自动控制系统适时适量地进行灌溉,相对于传统的浇灌技术可节省水约30%~50%,而且还节省劳力,工效较高。一般自动喷灌技术特别适合于密植或低矮植物,如草坪、灌木、花卉的灌溉。滴灌除具有喷灌的主要优点外,比喷灌更可节水约 40%,节能约 50%~70%,但因管道系统分布范围大而增大了投资成本和运行管理的工作量。目前,滴灌主要应用在花卉、灌木及行道树的灌溉上,而在草坪及其他密植植物上应用较少。其技术原理是直接供水于植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损失,且不影响地面景观,同时还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是未来园林绿地中极具发展潜力的灌溉技术。(五)设计管理粗放型的景观,节约维护成本景观管理是景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和工程建设阶段相比,维护管理是长期、周期性的过程。当前许多精致的景观工程的背后伴随的是长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精细呵护,特别是诸如大面积的草坪、喷泉水池、人工整形修剪的模纹植物的大量应用。由于需要定期地修剪、除草等精细的维护工作,或者像大型喷泉那样需要大量水资源和电力资源作为代价的景观来说,一旦失去精心的呵护和高额的运行成本支撑,原本炫目的景观便会很快失去光鲜的外表,变得杂乱荒废、面目全非。因此,管理的节约也是节约型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工程建设的最初阶段被明确,通过规划设计全盘控制。五、结 语节约型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理念,是我国为了适应日益加剧的能源短缺和顺应建设节约型社会而提出的,其建设理论与思路在节约、可持续、自我维持、循环再利用、高效率、低成本等方面体现了生态园林的实质与内涵。因此,建设节约型园林也是实现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科学的节约型规划设计,才能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节约型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本。[参考文献][0]发表论文.[1]刘纯青.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要求全国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工作[J].园林科技,2006,(4).[2]聂磊.关于建设节约型园林技术体系的研究[J].广东园林,2007,(4).[3]朱庆华.生态城市与城市绿化[J].林业调查规划,2002,27(2).
仅供参考园林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内容摘要: 首先从概念方面探索城市、园林.绿化和景观。继而论证了城市景观的综合性和应遵循的理念"人与天调,天人共荣",并结合实例印证这些理念.论文还简要地分析了生物的多样性与城市景观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主张为不同生态习性的植物创造不同的生态环境以实现植物的多样性和生物的多样性.最后论述了城市景观的特色,指出竞相模仿的时风是不能形成特色的病因,而治病的良方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主要理法"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要因地制宜而不要因“宜”制地。关键词: 景观 多样性 城市 园林 理念 植物 生物 良方 1、概念探讨作为地理学名词,景观泛指地表自然景色:“。城市景观则涵盖城市地表自然和人造的景色。园林是西晋沿用至今的名词,始于人造自然,古写的“艺“字象形人跪在地上双手捧举树苗,是人因脱离了自然环境建村、镇而又不满足自然的恩赐,便人工植树以改善人居环境的反映。园林的宗旨是不断满足人对自然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在生态环境、社会文化、休息游览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促进人与自然的健康长寿和共同持续发展。园林循时而进,由城市园林发展到园林城市,包含宅园、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单项建设、城市绿地系统和大地景观建设三层次。园林设计是园林学的中心,孙筱翔先生提出Landscape Architecture可译为园林规划设计的观点是正确的.园林设计的因素包含构思立意、自然地形地貌的利用与塑造、园林建筑布置、园路和场地,植物种植,置石,假山与小品的设置等。是文科与理工科的贯穿、科学性与艺术性的交融、在广义建筑学中与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共同组成一个学科和建设的系列。而绿地是城市用地的一种类型,指以有生命的绿色植物种植和覆盖的用地。建设绿地的行为称绿化。林学、农学、园艺学和园林学等都是与绿化相关的学科而各有其本门研究的范畴。城市总体规划中有城市绿地系统的专项规划,而城市景观不仅有绿化的要求,更要着眼于园林城市建设。说绿就是美是不全面的。园林不仅是绿,还有美学和园林艺术的内容。 2、城市景观的综合性和应遵循的理念城市的概念也是循时代而发展的。进入现今的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城市的本质从来就是而现在更应强调的就是人类聚居藉以生存和生活的环境。环境的综合性决 定了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的综合性。综合多样的城市景观可概括为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两大类。人工景观诸如建筑物、构筑物及街道、广场、驳岸等;自然景观包括大自然景观和人造自然景观,亦即恩格斯所说的第二自然,我们称谓的园林。城市景观的普遍问题是过于人工化。园林构成因素中面积最大的是绿色植物。惟绿色植 物,既可与山水自然景观亲和,又可与人工建筑物亲和,并可有效地综合生态环境与景观两方面来隔离过于密集的建筑景观。从宏观而言,为了防止城市发展成“摊大饼“,可用隔离绿地加以分隔,而有些城市既想用这种名义,又打算作为建筑预留地用,因此称为绿化隔离带,这样用地性质就不是绿地了。实践下来必然是雷声大雨点小,有的大城市一半以上的隔离带用地被批准为建设用地,隔离带上再造建筑和街道就无所谓隔离了。防止摊大饼的初衷也就难以实现。若用地定性为隔离绿地,则因不许侵占绿地而将保证隔离功能的实现,大片绿地,甚至一条绿带,都具有这种隔离作用。从微观而言,绿地植物能有效地以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调剂过于平滞和呆板的建筑线条、人工形体、质感、色彩和气氛。从理论上讲是“以素耀艳“。城市景观首先要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天人合一“。这是中国文化的总纲。战国时的管子早就提出“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的理念。现代的东西方文化也在人与自然协调、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上不只有人、人与自然共同持续发展等理念方面有所统一。我国传统文化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常遵循“人杰地灵“而且说“景物因人成胜概“,不孤立地提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对神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的。人与天调,天人共荣,人也就在其中了。中国文字“一人为大“、“一大为天“就包含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人是大,但第一大是自然。上世纪末年国际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发表的《北京宪章》将20世纪概括为“大建设,大破坏“,而面对新世纪提出“将城市和建筑建在绿色中“,现在连房地产广告均以园林胜景为招徕,房价也确因环境而涨落。但理念与行动间尚有不小的差别。城市景观最基本的因素是山水形胜。我国60%以上的国土是山地,近山城市都有大水面,诸如惠州与杭州的西湖,宁波的月湖、南宁的南湖等。这些城市水面就面积而言都是今不如昔,都人为地缩小了。填湖造地,人造地面上再盖建筑。只有少数是自然淤积,疏于清淤所致。毁山比破坏水资源更为普遍和严重。一种是采石,古代采去石材留下一个风景区,采石不但不破坏风景反倒美化了景观。如浙江绍兴的东湖就是当时采石创造的风景名胜区。现在则是单纯经济观念主使,劈山头,断坡臂,甚至炸掉整座山,留下惨不忍睹的狼藉。另一种是在有丘陵起伏的用地上,仍然将只适用平原城市的方格道网往上扣。城市干道进入丘陵地仍追求“刚直不阿“,宽、平、直。逢山便开壑口并将山的自然坡面削为平的堤面。建筑用地似乎先把山地削平后才能建筑。环境是城规、建筑和园林创作之源。遇到山水怎能先夷为平地再建筑呢?因山势、就水形就不建筑了吗?传统风景区和园林建筑都善于化整为零,组成建筑组群,大大地减少了平整的面积,得到“因山构室,其趣恒佳“的结论。城市道路也一样,在平原上以平直求便捷.遇到丘陵地带就不能顺应地弯一下吗?保护了山形水势就有了形胜优美的环境,城市景观也就因环境而突出了。这便是“先难而后得“和“景以境出“的道理,城市景观与园林规模不同,理至则一。杭州孤山的西泠印社是典型的中国台地园。从山麓到山腰,山顶布置了不少建筑和道路、场地。但并不是把自然的山削成一层层的人工平台,而是附属在自然的山形地势上,格外地亲和、妥切,室与山融为一体。另一种破坏就是炸山填江、填海。总感到用地不够,便炸山填水为陆。城市用地哪有个够呢?水陆的比例也是生态环境结构的反映。现在提出要恢复一千多平方公里的洞庭湖,而古代洞庭湖的面积为三千多平方公里。违反了水的自然循环就要成灾。管子说:“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违之,天之所助,虽小必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人破坏了自然,自然是要报复的。因此也要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周地制宜,而不是因“宜“制地。广义建筑学要求城规、建筑、园林相互渗透和交融。园林一方面要在城规指导下和明了主体建筑设计意图的前提下寻觅自己的位置。也要在城规专家担纲下介入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在建筑师主持下配合室外环境设计。在园林专项中则要担当指挥全局的重任。那些把园林设计只看成是绿化、栽花种树的,往往造成一种不科学的建设序列,即规划带头,建筑紧跟、园林扫尾。有把大量建筑之初就应解决的土方暂待园林处理的,也有做道路不留绿化带和种植坑,最后只得用盆栽的。综合的城市景观建设要求园林设计不仅承担专项,而且要同步进入总体规划。包括城市、城市群、区域和大地景观规划。要实现建设秀美山川的宏愿,园林设汁者责无旁贷。 3 生物的多样性与城市景观的多样性~GB cCmI{ m:|0? 1+C z W ,sy "_jA 生物的多样性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是稳定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具体内容之一,同时也构成了自然景观。城市景观要有生气就必须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础上。动物和微生物无不藉山林和水泽等生长和繁育。山林包括了水、空气、土壤等主要的生态因子。一切生物都离不开地面,只有在地面上创造宜于多种生物生 长和发育的环境才能达到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城市建设一方面要保护城市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要对在城市化过程不可避免地破坏了的自然资源进行补偿,并建立 城市的人工生态系统,保证城市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人工塑造地形,以形成适应多种生物需要的人工小气候条件。因此,地形设计不仅是创造不同的空间的手段,也是创造不同生态环境的手段。平地只是一种环境,坡谷是另一种环境。因微地形起伏可以创造阴、阳、向、背,加之理水的因素又出现干湿的差别。湿生、沼生、水生的植物就有了藉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这样生物的多样性才得落到实处。植物景观并不是单纯种植物。植物是毛,地形是皮,皮之不存,毛将何以附焉?如前所述,城市景观可概括为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其多样性的统一,总的来阱,是把人工建筑、街道融会到自然环境中。把城市和建筑建在绿色中,绝不是空想,它是发展的方向,是可以逐步实现的。 论文园林在城市 4 城市的形胜和自然地形的利用、改造4.1 置县、建市都首先要相地其中形胜便是对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环境优势的概括。地方志大多有形胜的描述。形胜为地理形势优越性之概要。《荀子•强国说》:“其国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势也。“以武汉而言,大江北流而东去,汉水西来,龟蛇两山隔江东西相望,水口三分江湄。汉阳即当汉水之阳,汉口是汉水之口,武昌的黄鹤楼因长江、蛇山之山形水势而雄踞。长江与汉水相汇之水口是武汉三镇的形胜所在,目前对水口的布置尚不成气候。宜在古龙王庙的古意基础上赋以时代的新诗,武汉的城市形胜景观便有可能为之一振。 城市形胜是如何认识和充分利用和发挥的问题,属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另一方面城市景观无论宏观或微观而言,还须以人工在利用的基础上塑造自然式地 形。像武汉这样有水贯市的城市,都有洪水灾害的问题。从长远考虑则百年一逾的水位很高。如简单地设堤防洪,必须提高水堤的高程,人在江边但见大堤高耸却看 不见江景。实际上洪水来势虽猛但历时不长,一般都在一星期左右。如何在洪水位保证不淹的前提下,再开辟堤外常水位的江湄绿地,种植耐水植物,平时人在江水堤外游览江景,洪水来时任其淹没,水退了人再进来。还可将造堤和江边地形塑造结合为一体。土山种树其外,防洪堤其内。总之探索一下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水土构筑物煞风景的负面。如堤外不宜设置枯水位时的绿地,则可考虑在堤内与土山地形结合,使堤顶在满足防洪的前提下层宽为滨江道供人们散步一览江景,并利用过街天桥与堤内建筑或街道连接起来并布置人造地面绿地。但这不是我们说了就算数的,防洪要靠水利专家,我们要主动向他们请教,争取互相合作,以避免滨江河因解决城市景观而损害防洪。要靠疏淤治水,泥沙沉积的河床因容量减小,水位升高,而抬高堤面高程并非上策,亦破坏滨江景观。4.2 人造自然地形城市景观概括为人工与自然两大类型。目前是人工化气氛太重而自然环境不足以相应。人造自然的因素本不多,主要是地形地貌和植物种植、置石和假山等。其中最带基础性和本质性的是地形。地形给人自然气氛的感染是很浓的。城市用地少有绝对平整的,大多是本有自然起伏,而“三通一平“给平掉了。建设用地未必一定要先平而后建设。城市除了挖方的土源外,矿渣、垃圾在一定条件下可用作种植土或人工造山。矿渣和垃圾等废弃物的暴露一则污染空气,二则有塌方的危险。茂名市用油页岩炼油要出大量有害的油渣。他们用以造地形,于其外再填近2M深的种植土,山上种植芒果等树木。数年后监测芒果含毒量递减,而且可望无毒食用,一般树木花草则生长茂盛。城市道路立交后热岛效应更强,但地面高下相衔,也是最好创作自然地形的地方。其间绿地或藉壁延岗,或高下拉坡,得回转处逶迤生姿。没有必要全作成几何模纹花台。有面积大的中心绿岛则更宜在符合安全视距等交通要求的前提下,造土丘曲折起伏以缓解圆形中心岛过于规整的气氛。城市道路进入丘陵地就当山回路转。如果一定要直线穿过,路两旁被破坏了的丘陵地也要进行补偿性的复原修整。既已在路旁,要给些回旋余地,自然地曲折回环,或脊或谷,虚实相生。并在两侧天际线方面大做文章,土山起伏带动了树木花草的俯仰和具有优美旋律和寓于节奏感的树木天际线的变化。人工造土山实际上也是增加城市绿量的手段。因土山的坡面积大于土山所占的底面积,高程隔开以后植物各占不同高程的空间,绿量就增大了。如果有大型公共绿地或单位用地与城市干道四面相衔接。为了隔离交通噪声和扬尘、尾气,可考虑采用降低用地高程,以沉床地形处理,周围以土山范围并大量植树,从干道往旁看土山和树木并不太高,而在用地内则显得四周自然山林环境,在视距小的部分甚至自然山林可以从视觉上全部遮挡城市林立的高楼大厦而忘记自己身居闹市之中。总之以利用和塑造自然地形为手段对于调剂城市景观过于人工化方面有广阔的前途,事实上目前利用得还很不够。5 城市景观的特色艺术的生命是特色。城市景观作为艺术而言也必须创造特色。特色的大敌是模仿。一时一风,竞相模仿。令人置身城市中周环回顾而不知身居何处。病因在于不借鉴先进城市如何寻觅、捕捉和创造特色,从而也来找本城市的特色。而是人云亦云,不知为何而云。治疗的良方就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主要理法“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藉因才出果,精在如何体验本城市之异宜,包括宜和不宜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首先是保护和发展山水形胜的特色。唐代白居易《馀杭形胜》说:“馀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概括了三面湖山一面城的形胜。西依湖山东建城。杭州市对湖山的保护与发展总的讲是成功的。但尽管三面湖山,它对一面城的景观负荷也是有限的。高楼林立争回西湖便形成从湖滨上船西行“不堪回首“之讽,把建筑学家警世的漫画作为蓝图,应视为教训。杭州市扩建,要在钱塘江北岸建新城区,那就不要再压钱塘了。钱塘江比西湖更不经压。城市必沿江而成带状发展。江之蓝线应与绿线相接,顺江曲折,节点处绿地扩大,而高层建筑要住后站。作为历史名城,城市景观要受到历史文化的制约。南宋画院创造的西湖十景是有严谨章法所在的。西湖东南吴山下一带的主景是“雷峰夕照“。而今在旧城隍庙的基址上新建城隍阁,表面上强调城市道路对景要高大的形体,实际上是单纯经济观点作怪,造起偌大一座城隍阁压在吴山上,这就破坏了西湖十景的章法,而将最最接近基层市居的城隍束之高阁,令人痛心。其山下的广场模仿岭南的塑石工艺。漠视“有真为假,做假成真“,“的传统理法,造出一堆假石。杭州玉泉新建的山溪以灵隐冷泉溪流为师,掇得很成功,饶有杭州特色。就是塑石也要外师吴山之石来加以人工创造。舍本逐末,令人叹息。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形象,一方面突出杭州的环境特色。一方面要研究杭州古代建筑的某些特色因素如何创造性地运用在现代建筑上。惊见上海浦东由国外设计的中华第一高楼金贸大厦有杭州宝叔线性的神韵。现代高层建筑吸取了古代文化的因素,这就值得深思了。城市景观的特色是分项因素的总和,其中也包含标志性的重点景观。有地之宜便有地之不宜,要承认不良的气候因素存在,杭州还不同于岭南,夏季酷热,冬又寒冷。冬天室外需要阳光取暖,因此常绿阔叶和常绿针叶树占的比重不宜过大,在开敞空间中应有一定比重的落叶树。一方地域必有一方特征,从自然资源而言山水性格、土壤石质、地带性植物群落的景观特色等。植物种植主要以地带性植物群落为师而又有为数少的植物引种。在人文资源方面则各地有各地的文脉,通过学习、研究地方志可以了解古代的文化。通过收集现代资料和实地踏查又可以了解发展的情况。再把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拧成一股绳,便可发现藉以创造城市景观特色的因素还是很丰富的。借景的理念是很概括的,“巧于因借“的“巧“体现在“借景随机“p1。山形水势、四时季相、树木花草、风花雪月、昼夜阴晴无不可成为随机的所在。有心的创造意旨往往开始只是星星的火花。要善于捕捉微小的火花,捉准了就可以夸张放大,逐渐从逻辑思维的概念设计向形象思维逻辑飞跃,景观便顺理成章了。园林组成因素诸如山水、建筑、山石、树木都不会说话,必须借助赋予自然景物中的文化以表达,运用景名、额题、景联和摩崖石刻等为表达手段,烘托景观的意境。而借景的创作要求以“臆绝灵奇“为最高境界,似乎是想疯了,想到绝处才能逢生,这才能达到“灵奇“的高水平。景观创造是客观的,取决于在客观上是否能与观景者在心灵方面产生共鸣,让人为之心动,这便是“借景无由,触情俱是“的至理。
毕业论文和实习报告是有本质不同的,如果是实习报告,您可以写实习期间的工作情况;如果是毕业论文,则必须要写与本专业相关的内容。所以,您在写毕业论文时要写关于园林专业的内容。提供一些园林专业的毕业论文的选题,供写作参考。1环境艺术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2城市步行商业街的环境设计3滨水绿地的环境景观设计4城市绿地景观评价5森林公园规划设计6观光生态园规划设计7观生态林评价指标8手持GPS在园林规划图修测中的应用研究9某企业园林规划与设计10几种耐盐碱植物引种的研究11盐碱地耐盐植物引种的研究12耐阴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13常绿植物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14李果实色泽机理研究15冰核细菌对杏花器官霜冻的研究16耐旱地被植物选育17耐旱性地被植物的抗性研究18彩叶植物组织快繁19几种彩叶树种抗寒性研究20北方常用园林植物抗SO2能力的研究21北方常用园林植物抗汽车尾气能力的研究22几种园林树木的耐阴性研究23山桐子、四照花、清榨槭的光合特性研究24几种园林植物的组织研究25黄连木花粉萌发特性研究26天女木兰的种子萌发过程27生长调节在草坪上的应用效果28草坪的合理建植与维护技术29PGR对草坪根系发育的影响30野生花卉栽培生理研究31绿色通道植物多样性配植研究32园林植物标本数据库研究33彩叶植物叶色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生理变化34彩叶植物叶色发育的分子研究35红色植物红色素的摄取及特性研究36常见花卉栽培技术的专家系统建立37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38动物园景观规划与设计39居住区绿地安全防护作用研究40滦河景观风光带总体规划41湿地生态公园规划设计42园林建筑小品及其植物配植研究43居住小区景观环境设计44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研究45树桩盆景传统造型的市场定位和创新思路46文人树盆景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47园林苗圃栽培与管理技术研究48故宫御花园的造园分析49园林工程的施工与管理50莲池造园艺术分析
城市人性化设计的需求和闲暇时代的来临,城市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之一。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城市公园 调研 报告 ,希望对你有用!
城市公园调研报告篇1
通过考察学习,深刻地感受到了江苏、山东、北京等地 文化 公园的建设成就,其独特的文化魅力、震撼的核心场馆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创新的开发思路和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现将考察情况及对我市经营性文化公园建设的思考,汇报如下:
一、考察项目的基本情况
无锡灵山胜境位于风光秀丽的太湖之滨,是国内最为完整、唯一集中展示佛祖释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题区(5A级景区)。主要标志性景点为88米高的露天灵山大佛和总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的梵宫,其中梵宫内部采用东阳木雕、敦煌技师的工艺,美轮美奂。无锡灵山胜境已成为世界佛教大会永久性会址,仅去年旅游收入达8亿元。建设运营单位为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国有)。
尼山圣境在山东曲阜孔子诞生地尼山南侧,总体定位为“文化修贤度假胜地”,主要标志性景点为90米高(含基座18米)的孔子像和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的大学堂。预计一期工程于今年9月份建成对外开放,届时年游客数将达到25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约亿元。建设运营单位为曲阜尼山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股份制)。
孙子文化园位于山东广饶县(孙武故里)城东新区,是以孙子文化为依托打造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规划占地1300亩。主要标志性景点为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的兵圣宫,建筑内部大厅中心是8米高的汉白玉孙子雕塑,四周分孙子文化展示、战阵演练、战役回眸、古代将帅四个区,并通过高科技手段和东阳木雕、德化白瓷等传统手法将孙子文化内涵进行集中展示。建设运营单位为孙子文化园区管委会。
雁栖湖位于北京郊区怀柔城北,举行过2014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主要标志性景点是国际会议中心和日出东方酒店。其中,国际会议中心采用“鸿雁展翅、汉唐飞扬”的外观方案,屋角起翘取汉唐建筑飞扬之势,平面按九宫格和故宫五凤楼布局,既体现了传统建筑的庄重典雅,又将国家的实力和底蕴恰当的张扬。主会场内主要展示了陆光正大师的9幅精美的大型木雕作品。建设运营单位为北京控股有限公司(国有)。
二、考察体会与思考
经营性文化公园有别于传统旅游资源的新一类旅游产品,是当代人通过高投资和文化创造力,集结科技文化、历史或民俗等诸多吸引力要素的精华,再现或构造一个有乐趣的充满 想象力 的活动空间,并与传统旅游资源开发在有特色、有吸引力等方面又有着共同性。此外,经营性文化公园有别于城市公园等公益性项目的操作模式,需要考虑今后的运营赢利和激起游客兴趣和兴奋的项目。评价其开发成功与否的标准,不是侧重公园的建设品质,而是项目的整体运营效益,包括游客数量、经济效益、就业数量、带动周边开发效果、提升城市知名度等。因此,经营性文化公园在建设运营单位选择上,应更注重经营能力强的单位,而非侧重开发能力强的单位,避免采用交钥匙的工程开发模式。主要 经验 有:
一是主题选择特色鲜明。多地的建设运作经验表明,文化公园的主题选择就是其核心资源,针对特定的细分市场,满足特定客源的需求。如无锡灵山胜境是以佛文化为基础,围绕佛、法、僧三宝为基本格局,通过强大的宗教文化感召力,吸引世界各地游客领略佛教文化。曲阜尼山圣境、广饶孙子文化园分别依托孔子儒家文化、孙子军事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形成主题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因此,围绕主题、突出主题,才能凸显特色、扩大影响、打响品牌。
二是项目精选吸引人气。经营性文化公园的项目选择必须考虑今后的运营赢利,寻找游客的兴趣点,充分体现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通过游憩方式及体验模式的打造,让游客深入其境、感受文化,并通过互动自主选择,获取知识与教益。如无锡灵山胜境在灵山大佛的正前方设置九龙灌浴项目,在梵宫内设置吉祥颂表演项目;孙子文化园的水上交战、攻城演绎、速度体验项目;孙武文化园的声光电文化展示手法,7D体验馆等,都体现了知识性、娱乐性和参与性,值得借鉴。
三是核心项目最为重要。核心项目是经营性文化公园的标志性景点,是宣传扩大影响和吸引游客的关键,是游客的兴奋点。核心项目选择需要有一定的建筑体量,应该是经典作品、传世作品。在建筑风格上要结合主题特色,形成标志性景观,内部装饰上要高端、大气、上档次,体现主题文化特征。如无锡灵山胜境的灵山大佛和梵宫,尼山圣境的孔子像和大学堂,孙子文化园的兵圣宫,雁栖湖的国际会议中心,都给游客留下深刻记忆,也是吸引游客的制胜法宝。
四是政府提供优惠政策。经营性文化公园项目具有投资大、回报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等特点,同时能带动旅游会展、餐饮住宿、文化演艺、科技信息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以及促进就业、提升城市知名度等等。因此,需要政府在政策、资金上都给予大力支持。如古北水镇开发时,基础设施建设、拆迁均由北京市政府投入,并将司马台长城经营权无偿给开发企业,4000亩土地也是定价挂牌以优惠价格(30万元每亩)给开发企业。
三、对尖峰山高尚休闲生活区开发建议
一是开发主题应充分展示金华独有的“儒释道”的婺文化精髓。尖峰山高尚休闲生活区位于金华城区向双龙风景区过度地带,充分利用其区位、交通、生态环境优势,依托金华、北山的历史文化资源,抢抓国家和省里十分重视文化公园建设的契机,以儒家文化为重点,展示婺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项目作为金华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北山旅游开发的序言、导语、总纲部分。此外,需要有机结合北山山上黄大仙(道教文化),山下智者寺(佛教文化),使尖峰山高尚休闲生活区内公园主题选择为儒家文化,山上山下共同形成一个金华独有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主题,集健康、养生为特色的独具吸引力的文化公园。
二是项目选择上更加注重科技性、互动性、体验性。随着旅游方式和游客观念的转变,以展览式表现主题文化的旅游形式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单纯以观光为主的项目,如以雕塑等为主的展示项目,应进行调整,并按照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要求,在科技性、互动性、体验性上做足 文章 。特别是核心项目的选择上,尖峰山中国婺文化博览园内建议形成“一主二副”的三大核心项目。“一主”即主题馆,按 “古今结合、中西融合”的理念,建筑高度、建筑规模、建筑风格应体现端庄大气,内部装饰应恢弘精致,形式上融合知识性、参与性为主,以声光电等科技手段来表现,以体现儒家文化为主的主题馆;“二副”是丽泽书院和养生酒店,其中丽泽书院前设置吕祖谦像,中间设置孔子像,后设置文昌阁;养生酒店以宗教(佛教、道教)养生、中医养生、食品养生、科技养生、博学与健康养生为主,设置尖峰论坛,将整个浙中地区旅游资源在此以立体全方位方式集中展示,并延伸商业街。
三是开发模式建议采用PPP模式。政府与私企组织共同完成开发建设和运行维护,其中政府应选择有实力、有文化公园项目运营经验的企业参与建设运营,而不是采用BT等模式的交钥匙工程。具 体操 作时,可捆绑公园西侧300亩土地作为先期启动资源。除此以外,政府明确目标定位、开发期限、投资额、股份比例后,与开发运营企业签订协议,由政府与开发运营企业共同成立金华山文化旅游项目投资公司,共同开发建设与运营。
城市公园调研报告篇2
我们对五峰山公园开发、经营等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回顾、走访,并充分听取过去、现在参与旅游开发、经营管理等有关人员的意见,形成以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
1987年经县林业局批准,经营所成立了五峰山旅游服务部,采取边规划、边建设、滚雪球的方式,对外接待游客。1992年经省林业厅批准为五峰山森林公园,2002年为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现有员工83人,其中退休人员42人,在岗人员41人。景区为拓展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促进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确立了“加强培育和保护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优势资源”的发展战略,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发五峰山。1998年以前,经营所职工主要从事林业生产,大搞植树造林、森林抚育、采种育苗、森林防火、砍伐竹、木维持生计的经营管理模式。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严重的是经营所面积小,资源濒危,加上职工多,职工生存艰难,迫使单位在抓多种经营上 作文 章。1987年单位以竹资源优势开发生态旅游事业,组织职工学习改革开放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转变职工思想认识,提出了“以林为主,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是促进林场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03年10月公园请省林科院编制了《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将五峰山核心景区作为重点规划区:以良好的自然景区和动植物资源为主的生态保护区;以自然山水、森林群落、天象景观为中心的森林旅游景区。06年以来,由于解放思想,认识提高,集中精力抓旅游,当年旅游收入是06年前各年收入的25倍。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园条件。县委、政府非常重视公园开发建设,全力以赴整体建设公园,促进旅游发展,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县林业局牵头,组建了公园建设领导小组,聘请重庆交通大学对景区进行建设策划,解决了供电,供水;目前,供水、供电充足,交通畅通;新修建了公园生态显示屏等。
3、以竹为特色,创建旅游品牌,在县林业局、旅游局的领导和指导下,公园领导班子抓住机遇,反映迅速,制定了目标方案,筹集资金20余万元,对照标准,明确责任,在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适当整改。
4、大力招商引资,促进公园建设。06年引进投资改造招待所、承包公园餐厅茶馆和照像及旅游观光车等项目,引进资金近150万元。
5、造势宣传营销,广辟客源市场。06年以来,公园自行举办跳竹杆舞、万人签名宣传活动,同时积极参加市、县旅游局组织到成都、重庆举办的旅游招商会、项目推介会、项目对接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景区发送宣传资料2万余份,充分展示了景区特色,其价值不可估量。
二、主要问题:
一是资金问题,阻挠公园发展。公园是经营所的一个分支机构,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仅吃饭人员就达83人,包袱沉重,负债经营,到目前为止欠职工工资万元,根本没有财力考虑发展问题。垮不掉,上不行,偶尔向县财政争取点资金,犹如杯水车薪;虽然06年政府投入资金进行了整体建设,但基础设施薄弱,游览范围狭窄,景点少而孤立,特别是星级宾馆建设、湖泊开发、竹器博物馆、竹种园等项目的开发,资金需求巨大,成本收回周期长,投资商不愿意进入。
二是景区进出人员复杂,管理难度大,直接影响开发建设。公园与周边5乡镇近十个村接壤,进出人员错综复杂,在核心区内常住一个村三个社,近100户村民,有个别村民乱建民房;有的村民私带游客经过林区周边小道进入景区从中获利;有的游客假借走亲访友逃票进入景区,严重影响景区形象。
三是林场职工生存艰难。电改既不能纳入城网,也未纳入农网,从06年起,职工生活、单位办公用电照明每度为元;供水问题虽然政府解决了,但每吨价格为8元。这些问题加重了林场的负担,要想自行投入公园建设实为无米之炊。
三、几点意见:
发展五峰山公园,有利于促进我县森林旅游事业的发展,满足人们了解自然、回归自然的愿望;有利于综合开发景观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加强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一)、高点定位,抢抓发展机遇。国家新的休假政策为旅游业界带来了新机遇。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赋予公园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议将五峰山公园纳入市、县旅游发展重点,逐年投入,抓好公园后期开发。按照保护有效、利用有序的要求,编制公园旅游规划,建立统一有效的管理体制,推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公园发展。当前经营所最难解决的是职工生活问题。林场是差额拨款单位,大部分收入来源靠砍伐竹木和一部分旅游收入,除了生产费、办公费、维修费后,职工工资、退休人员补贴无法全额兑现,造成对公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信心不足。建议政府将单位纳入财政全额预算,使职工彻底转变思想观念,一心一意抓发展。
(三)、科学规划,统一开发。公园要聘请知名规划专家,高起点、高水平编制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严格按照规划,搞好开发和建设,重点打造星级宾馆、竹种观赏园、水上乐园、洞穴探险、竹林迷宫等项目,把景区建设成为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善,高档次、高品位的生态旅游胜地。
(四)、保护资源、促进发展。
1、加大林业的培植、抚育投入。。
2、搞好有害生物防治,确保配套经费到位。
3、加大森林防火力度,配备森林防火设施设备,防患于未然。
4、切实加强周边生态和景观保护。
(五)健全机构,有序发展
建议组建公园管理委员会,由管委会协调解决公园开发、建设、管理等相关问题。
城市公园调研报告篇3
为学习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先进经验,特别是城市公园规划建设方面的理念和手法,进一步提升城乡规划设计水平,市城乡规划局于20__ 年8月8日-12日,组团赴台湾学习考察。期间先后走访了桃源、台中、嘉义、高雄、台北等5市,参观了台中园道公园(草悟道公园)、都会公园、秋红谷景观生态公园、桃源虎头山公园、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园等,及鹿港老街、文中公路花园等,拜会了天下景观工程有限公司、大江绿色工厂有限公司、桃园风景区管理处、鹿港老街发展促进会等机构。
通过实地学习考察,我们认为台湾在公园绿地规划建设方面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现报告如下:
一、台湾地区城市公园规划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遵循自然生态的规划设计理念
1、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在所参观的项目中,从其选址、设计到施工各层面、各阶段无不体现对自然和生态的尊重,体现都市居民对自然环境、休闲游憩的本源需求。具体到规划设计层面,一是强调生态修复。如台北原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在保障各方面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覆土绿化建设成为公园广场,占地约公顷,可供人登高远眺城区;二是注重海绵城市理念。在公园建设中注重保留或新建池塘等湿地环境,坚持保护大大小小的水面,保障水面率不降低,为蜻蜓、青蛙、鱼虾、乌龟等生物提供生存场所,从而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如都会公园的乌龟池,虎头山公园的蜻蜓池和青蛙池等;三是尽量保留现有植被。在公园建设过程中,预先将现有的植被进行划界保护,在新建各项配套设施时也尽量避开原有树木。如虎头山公园以木栈道替代传统水泥路面,树屋建在人造仿生树上,而非建在既有乔木上。如台中市在建的中央公园(暂定名)施工现场就有用护栏将保留的树木林地圈起予以保留。四是做到适地适树。在公园建设过程中,采用乡土树种,让人留住乡愁,体现文化特色。
2、因势利导、注重微地形的利用
因势利导是台湾公园规划建设的一大特点。一方面,适势而建公园,具体表现为利用城市边角地,或近期难以综合开发地段进行公园建设。另一方面,在建设中强调对原有地形地貌的综合利用,尽量做到因地设计、因势建设,并很好的与周边用地协调互融。如台中市市中心的秋红谷公园,该地块原为开发项目开挖基础形成的大坑,后由于项目无法实施,经研究建设城市公园,并在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下凹地势营造出市中心独特的下沉公园景观,获世界卓越建设首奖。
3、经济适用、强调功能优先
在所参观的项目中,大多数建于上世纪60-90年代,都坚持功能优先的指导思想,彰显了经济适用的朴素观念。公园的景观塑造不追大求洋,而以满足人的需求为根本;材料使用上以坚固耐用和便于维修为基本原则,没有大面积的运用大理石,以石块、水磨石等材料居多;树种选择也以地方树种优先,并且做到适地适树。同时在公园设计中尽量利用了现有设施或树木,而不是夷为平地后全部重新建设,结合地形地势的设计与建设也大大节省了工程费用。
(二)注重细部、塑造精品工程
1、尺度适宜、注重细节
适宜的尺度和注重细节的表现是台湾地区公园建设的又一重要特征,无论在宏观的功能分区,还是落实到空间的建构筑物、广场等,都符合人视和行为的体验尺度,并没有庞大的入口大门、中心广场、景观轴线等,无处不蕴含着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
在景点空间塑造上,同样的地块内创造丰富多变的空间感受,颇有中国古典园林步移景异的韵味。沿着园道,每经一处小桥、亭廊、密林之后,另一种功能和景观便闪现在眼前。如大安森林公园,在植物配置上,注重色彩、季节的变化,做到四季皆有景,四季景不同。
对于细节的精心设计是基于适宜尺度的再一次深化,台湾的城市建设,在公园景观设计及建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文中公路花园内景观细节,台中市绿园道铺地嵌入的动植物图案,台北美术馆外人行道行道树树池,大厦入口部位的垂直绿化等等。
2、传承文化、营造特色
多种人文、自然、艺术等要素的交互融合在台湾公园中多有体现,特别是台中市市中心的草悟道公园最能体现这一特征。草悟道公园北起自然科学博物馆,南到台湾美术馆,全长公里,宽50-100米不等。
公园内部采用了分段分区设计思路,每一段是一个分区,每一个分区都有一个不同主题。自北向南分别为自然科学、行为艺术、开敞大草坪、休憩咖啡、游憩集散、游戏交流、体育健身、主题雕塑、书法艺术等主题。一条纵贯公园的步行系统--即“园道”串联了绿地广场内的各功能和主题分区。
(三)坚持以人为本、满足普通民众生产生活需求
1、交通组织方便快捷
一方面城市的道路级配较合理,特别是支路网密度大,所以即使在上下班车流量较大的高峰期,仍然拥有比较好的行车体验。另外在道路交叉口处理、红绿灯设置、较窄处人行道处行道树的处理等方面都以优化交通组织为前提,所以即便是有汽车、摩托车的混行时常出现,带来的便捷感受还是可以接受的。此外还有街头随处可见的自行车或电动车租赁点和充电站(桩),极大的方便了市民出行。
2、园林绿化系统完善
按照500米建绿的要求,布局了各类公园、街头游园、绿化广场、滨河绿地等设施,并注重采用绿道将各类公园设施串联起来,且结合绿化开敞空间布局了城市商业、文化、娱乐、体育、交通等各类设施,方便市民生产生活需求。
3、服务设施均衡便民
药店、超市、金融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很均衡,而且一般半径在步行15分钟左右(这与台湾地区市民的生活习惯有关系,他们平时以摩托车出行为主,步行的距离大概在15分钟以内还可以接受,当超过这一距离就会觉得不方便)。这种均衡便民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其丰富的支路网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密的支路网提供了更长更多的临街界面,同时也提供了公共服务设施更好的交通可达性。
(四)倡导公众参与,推行社区总体营造计划
地方协会(发展促进会)、公众自发参与都市规划建设、社区建设的热情度很高,广泛的民众参与极大提升了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的可能,让城乡再现活力。如20__ 年起,开始实施了“公共空间艺术再造辅助计划”(“艺术介入空间辅助计划”),旨在鼓励艺术家与社区合作,以艺术为平台,与居民共同进行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提升工作。如在鹿港小镇改造提升中,注重将艺术家工作室采用评审制(免租金)引入文化步行街改造中,结合文化旅游发展,提升城乡人气与活力,统筹拓展开发文化创意类产业项目,促进永续发展。
当然,除了以上我们所看到的优点,或者说是长处之外,也存在诸如土地私有化带来的大宗土地统筹开发的难度加大,导致城市空间景观整体性不强;相邻地块建筑风貌、形态、退界等难以协调统一;虽有沿街骑楼,但是还存在贯通性不够,利用率不足等问题。
二、对我市城市中央公园规划的几点启示
通过本次考察学习,结合宣城实际,针对我市城市中央绿轴公园规划设计,提出以下意见:
1、保护自然山水本底。台湾地区的公园水面普遍均面积不大,缺乏亲水性公园,与之相比,在我市中央公园设计中应注重殷村水库等水面的保护与利用,进一步梳理基底现状山水、植被、自然地形地貌等特征,对道叉河及两岸进行梳理,在中央公园南部结合道叉河整治建设湿地公园,突出山水特色文章,建设自然生态景观轴。在绿化 种植 中,适地适树,鼓励采用乔木类乡土树种,尽量做到返璞归真。注重微地形利用等细部设计,采用海绵城市技术手法,做到自然质朴。
2、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台中园道公园建设处处充满了城市的文化品味,如草悟道公园运用了中国书法的一些理念。我市中央公园设计作为城市文化轴线,位于新城区和历史文化老城区的交汇处,在设计中应注重公共空间文化氛围的营造,辟设公共活动空间,在中央公园北部应结合敬亭山风景名胜区及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采用体现文房四宝之城特色的雕塑、小品等,将地域文化元素运用到城市雕塑、游步道、路灯、公交站台、座椅、环卫设施等城市家具之中,保留承载着记忆的古树,以及熟悉的来自本地的建筑材料、硬景观和本土植被,展示本地工匠工艺,做到与市民互动,体现文化铸魂。
3、着力完善游憩设施规划。以满足各年龄层次普通市民需求为导向,在公园中设置供人们休憩、观赏、玩耍、运动、聊天、放松的各类活动场所,结合游憩特点设置高密度使用区、中密度使用区、低密度使用区,如高密度使用区可设置观影广场、景观水面、户外剧场等多样性游憩设施及人文活动空间,中密度使用区可设置生态养生池、阳光草坪、健行步道区等,在低密度使用区设置生态保育区等等,结合绿化设置体现曲径通幽的景观效果。在植物景观配置上注重色彩、季节的变化,注重绿化景观层次性、串联性。
4、加强周边地区建筑管控。以城市中央公园建设为契机,统筹协调两侧用地开发,注重产业、商业业态的引导,如可借鉴艺术介入空间辅助计划等操作模式,进一步推进周边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突出体现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同时要加强两侧建筑风貌管控,明确建筑体量、高度、形式、色彩等具体控制引导内容。如在景观轴线两侧明确居住建筑应以多低层为主,采用灰色调等要求。
5、通过中央公园及相关服务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带动城市整体服务功能的提升。以城市中央公园建设为引擎,带动轴线两侧开发建设以及老城区的规划更新改造,着力完善城市文化旅游服务设施。
6、适当留白,预留“多余空间”。在中央公园规划设计中,可结合现有建筑如厂房的改造利用,也可在部分地区留白,充分预留展示展览、文化娱乐的活动空间,真正让广大市民与公园规划建设永续“互动”。
城市公园调研报告2021相关文章:
★ 城市公园调研报告
★ 公园调研报告总结
★ 有关旅游发展调研报告5篇
★ 环境保护调研报告3篇
★ 2020公司年度汇报总结报告5篇
★ 公共雕塑调研报告
★ 寒假2021社会实践个人报告1000字
★ 2020个人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
★ 德庆县政府工作报告(2)
★ 大学生寒假实践实习报告范文最新5篇
园林景观综合公园设计毕业论文有效果图和论文,一套的,
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一体论 论文摘要: 当前,城市设计已成为规划界、建筑界的热点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可谓百家争鸣,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在实践上,从南到北,全国上下,各种各样的“城市设计”项目如雨后春笋,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国际竞赛、招标项目,更是把“城市设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使“城市设计”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城市设计的地位也日益提高。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 当前,城市设计已成为规划界、建筑界的热点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可谓百家争鸣,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 在实践上,从南到北,全国上下,各种各样的“城市设计”项目如雨后春笋,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国际竞赛、招标项目,更是把“城市设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使 “城市设计”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城市设计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又由于城市设计自身兼有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双重属性,并在长期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定理论与方法,因此,城市设计“独立”的呼声日渐高涨。 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城市设计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说法,在学科体系中把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并列等同; 同时,大量以“X X X城市设计”命名的工程项目及设计成果不断涌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重视城市设计的思想正日益深人人心,这对提高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质量、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无疑是十分有益的;然而另一方面,如果缺乏深人的思考和研究,片面强调城市设计独立于城市规划之外,不但不利城市规划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完善,还可能导致城市设计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反而不利城市设计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明确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理顺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才能切实达到指导城市建设的目的。 应该说,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直都有着难舍难分的渊源关系。 从历史发展看,工业革命以前及其早期的很多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城市设计活动,可见,对于那一时期而言,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是同一行为的不同表述而已;即使是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也与城市规划难分你我。现代城市设计论的倡导者沙里宁最初建议:“。,。…为了分析中避免引起误解,谈到城市的三维空间概念时,就避免使用‘规划’改用‘设计’这个名词……一,在不涉及到所讨论的问题时,同意接受‘规划’这个通称。” 由此可知,城市设计最初是承担了城市规划中某一领域(三维空间)或某一部分的工作,并为了把该部分工作加以强调而作的用词上的规定,目的是为了提起人们对该部分工作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分工,引起了城市空间设计的削弱,导致城市空间整体环境质量逐渐下降。人们为克服这一弊端,提出了城市设计的概念,使城市设计工作得到了恢复与发展。1965年美国建筑师协会出版的《城市设计—城镇建筑》一书中也提到,今日我们不得不使用城市设计(UrbanDesign)这个词汇, (与传统的城市设计Civ-ic Design相区别—笔者注),但“城市设计概念的建立,并非要去创造一个新的分离的领域,而是要防止这一基本的环境问题被忽视或丢弃。”可见,城市设计概念的提出,不是为了创建一个全新的学科,而是为了唤祝人们对环谙问颗的羊汁,为了恢复城市规划本身具有却被长期忽视的塑造、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职能,从而使城市规划更好、更全面地为城市建设服务。 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也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 城市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在涉及城市的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等诸方面的同时,必然包含了对城市空间特征塑造的思考,没有“纯二维”的规划,而且规划的思想观念和意图也必须最终投映在土地和空间中才能得以实现。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们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组织好交通和安排好各类工程设施,都要研究城市的社会发展,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等。可见,它们之间交叉、重叠的领域涵盖了城市建设系统各个方面,两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规划过程之中。规划的平面布局图,也是城市设计进行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 另一方面,对城市空问的塑造与安排,又可反馈回来对平面布局进行完善、补充和调整,从而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反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脱节,其交又的部分必不能取得统一,出现设计和规划之间改动很大的现象,造成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多方面的浪费;如果不进行改动,两个不同的方案对于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块而言在实际中根本无法操作实施,规划设计的方案只能落个“图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结果。当前很多地方都是在还没有进行规划之前,就委托进行“城市设计”,这种没有规划原则指导的“城市设计”最终也只能停留在漂亮的模型和图纸上,很难说有多少现实意义。 另外,从我国的城市规划的实践来看,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也一直是融合在一起、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可概括为: 本世纪初学欧美,50年代学前苏联,80年代以来学欧美与建构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并存(60^-70年代断层,无规划)。无论哪个时期,在规划程序上始终以总体规划设计(含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设计进行阶段划分,如果“设计”观念不在全过程体现就无法达到整体效果上的完美。而且,在我国以往的规划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注重物质形态规划、对可行性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的问题。对成果的评价也往往是认为图纸画得越漂亮,设计水平就越高;我国现行的规划教育体制仍未能突破形态规划的传统,使得学生对“形体”、“造型”的设计产生偏爱,而缺乏对理论研究的关注和热情。 因此,我国的城市规划无论从实践发展,还是从对规划的认识、规划的过程以及教育体制上,在对形体方面的关注不是提得不够,而是提得过多了,这与西方国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识之士早就开始呼吁:“超越形态规划”、“少些表现、多些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片面强调城市设计的独立性,很可能是为形体规划论打起了一把保护伞,使我们又回到只注重物质形态规划的老路上去,这一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城市规划设计”一词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历程,规划和设计相结合,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对城市功能结构的合理安排布局与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塑造,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不密不可分的指导城市建设的两个方面,若人为地将其分开,必然产生众多的、难以解决的矛盾。 城市设计只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走一体化的道路,才能充分发挥其空间景观环境塑造的职能,才能真正实现设计价值观从以规划师为主体向以使用者为主体的转变。城市规划应将城市设计作为自己学科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城市设计纳人统一的城市规划过程,不仅因为它们所处理的内容和对象相接近或者衔接得非常紧密而无法明确划分开来,而且还完善了城市规划对城市社会整体的把握,同时也符合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实际。 即使在西方,60 年代以后城市设计的发展也并不是废弃了城市规划,而恰恰是城市规划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向两个方向转移:一个是以Zoning为代表的法规文本体系的制定和执行,另一个就是以人为中心,通过城市空间环境塑造提高人们生活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城市设计。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设计才有可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紧密结合的两个方面,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辅相承,共同为城市建设服务。只有走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一体化的道路,才能兼顾各方面的效益,使城市建设大系统达到最优化。
1 ①谈“当地”(学生所在的地方)休闲农业的现状和发展 2 ②谈儿童活动区的规划要求 3 ③探讨“生态”在公园规划中的体现 4 ④谈园林景观中的休闲空间及应用 5 ①居住区景观设计探讨 6 ②公园景观设计探讨 7 ③广场景观设计探讨 8 ④小区水体景观生态设计方法探索 9 ①水生花卉及其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 10 ②~~(省/市/县)花卉产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11 ③~~(花卉)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研究 12 ④~~切花采后生理及保鲜技术 13 ①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分析研究 14 ②开放性公园规划设计初探 15 ③匾额、楹联在园林中的应用 16 ④观光农业园发展初探 17 ①城市景观大道植物造景 18 ②居住社区植物造景 19 ①~~(城市)色叶植物资源调查 20 ②~~(城市)行道树资源调查 21 ①高校校园规划设计 22 ②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23 ③公园规划设计 24 ①乡村旅游(景观)探讨 25 ②观光农业(景观)探讨 26 ③浅析XXX校园景观 27 ④浅析XXX城市景观 28 ①~~小区园林规划设计 29 ②~~社区公园规划设计 30 ③~~工厂核心区园林规划设计 31 ①滨水景观设计 32 ②城市公园规划设计 33 ③乡村景观保护与规划 34 ④公共绿地可达性调查研究 35 ①浅谈住宅小区景观的色彩设计与应用 36 ②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的营造手法 37 ③园林景观设计中小品的表现手法和作用 38 ④园林景观设计中铺装材料调查 39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研究 40 关于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方法的思考 41 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42 关于城市广场铺装设计方法的思考 43 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研究 44 城市步行街景观设计方法的研究45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方法的思考 46 山地城市中地形设计方法的研究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3年春 园艺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 当地果树生产现状及对策 2 当地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及对策 3 设施栽培效益分析 4 节水灌溉系统的建设及管理 5 园艺作物节水灌溉效益分析 6 “某一种”蔬菜产销体系的调查研究 7 当地蔬菜生产模式现状与对策 8 当地食用菌产业发展方向与新技术推广的研究 9 当地蚜虫危害园艺作物的种类及消长规律研究 10 当地农业杂草种类的调查及防治方法研究 11 当地蔬菜生产与营销现状及对策 12 品牌在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13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农药污染问题的调查研究 14 蔬菜标准化生产的实践与思考 15 我国蔬菜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16 绿色食品蔬菜生产中的问题及对策 17 蔬菜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18 果树苗木繁殖技术研究(以当地你感兴趣的某一种果树为材料) 19 xx地区果树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以某市或者某县的果树产业为研究对象) 20 果树病虫害防治研究(以当地一种果树的某种病害或者虫害为研究对象) 21 xx地区水果行情调查分析(以某市或者某县的水果行情为研究对象) 22 某种蔬菜作物的繁殖技术研究 23 某种蔬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24 当地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5 当地特色蔬菜的开发与利用 26 植物激素在果树生产上的应用 27 植物激素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 28 植物激素在花卉生产上的应用
1.美国早期的棋盘状结构城市,是欧洲殖民者在北美扩张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美国最先建立的不是公园,而是墓地,准确地说是“公园墓地”。美国人把墓地大都建在风景优美的地方,这些地方成为美国人日常休闲的去处。
“公园墓地”运动最早是在波士顿开始的,1831年波士顿附近的金棕山、辛辛那提的春园墓地、芝加哥佳境墓地;1838年纽约绿树公园墓地,都是这一时期典型的案例。
2.到了19世纪下半叶,美国地理学家马歇提出:人类利用自然的同时可能会摧毁土壤、水、植物和动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网。他首次概况了人对自然的影响,他的理论也迅速地在美洲大陆传播开,美国多地开始了保护自然、建设绿地的行动。
1841-1850年,美国学者开始呼吁建立“开放空间”。
1851年美国近代第一个造园家唐宁开始主持规划美国的第一个公园;1858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奥姆斯特德主持设计了纽约中央公园,他打破了美国传统的棋盘限制,保护环境、尊重自然、引入人车分流、立体交叉的道路处理手法,有效的解决了室内交通穿越公园带来的不便。纽约中央公园的建成,促进了美国景观建筑学会与景观建筑师的诞生。
1870年,奥姆斯特德撰写了【公园与城市扩建】,提倡给城市留出呼吸的空间,要不断更新,为居民服务,当代城市发展,不要侵害后人的利益等理论。1951年,美国第一部【公园法】诞生,公园绿地的建设有了法律的保护。1860年,布鲁克林市州议会通过公园法案,开始准备建设布罗斯派克公园。
3.纽约中央公园和布罗斯派克公园的建设,引发了美国城市公园的建设热潮,此时被称为“城市公园运动”。作为美国最早的一批城市绿地规划人员,奥姆斯特德与沃克斯已经认识到美国城市发展的弊端。
补充知识点:美国的公园系统指公园绿地(包括公园以外的开放绿地)和公园路所组成的系统。通过公园绿地与公园路的系统链接,达到保护城市生态系统,诱导城市开发向良性发展,增强城市的舒适性。
4.芝加哥公园系统建立,在1869年芝加哥通过了【公园法】,同意建造西、南、北3个公园区。1871年,芝加哥大火将整个城市变成废墟,在灾后重建的规划方案中,芝加哥公园系统被分成3个区进行,规划得挺好,但是建设过程中,管理主体分散,没有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系统,只完成了南、西两个区。不过这个项目仍然是有可取之处的,比如利用绿地开敞空间分隔建筑密度过高的市区、提高城市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的规划手法,这些都成为防灾型绿地系统规划的范例,这一点日本人学的特别快,日本的第一个系统性绿地规划方案就是学的它。
5.奥姆斯特德在1878年规划了波士顿城市公园系统中,建立了一个在河流、泥滩、荒草地的自然空间中,将湿地、综合公园、植物园、公共绿地、公园路等多种功能的绿地相连接的系统。1895年建成,它成为生态规划设计的最早范例。后人将此案例称为“翡翠项链”。1893年,郊区城市化发展,原有的公园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大波士顿区域公园规划开始,议会确定了129处开放空间。它为后来的区域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
年,举办了芝加哥博览会,奥姆斯特德规划设计、建筑由师丹尼尔 丶勃南和5所建筑设计所共同完成,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它的美学设计风格,成为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的起点。
主题公园呈现以下的多种发展趋势.市场层面,主题公园市场增长迅速、游乐主题由惊险刺激向静态休闲的方向发展、全球主要市场由美国向全球范围转移、主题公园向规模化、综合化发展以及主题公园建设向区域集中化发展;经营层面,今后主题公园将朝着高投资的规模性效应、严密独特的主题策划、主题规划的独特性、真实细致的场景制作、项目的循环投资、多样性的市场开发以及高品质的内容管理和维护等方向迈进。其中,与其它产业的复合将是今后中国主题公园发展的主流。涉及的领域包括房地产、传媒娱乐、商业零售、体育业、博彩业等等。目前,国外的迪斯尼、圣淘沙,国内的华侨城已经走在了前列。典型案例一:无土栽培的优良品种——常州中华恐龙园1.前言上世纪90年代初,深圳猎头“锦绣中华”取得巨大成功后,中国旅游业的“造园运动”开始兴起。全国各地的各类主题公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短短十余年间就出现了上千家,随即它们又以同样的速度纷纷衰落。据统计,目前全国的主题公园有70%处于亏损状态,20%持平,只有10%左右盈利。常州恐龙园便是10%中的一员。在一个不出恐龙,且没有多少旅游自然资源的常州市,运营7年的中华恐龙园2007年接待游客约160万人次,营收亿元,并将常州年游客量由不足400万人次带动增至近1000万人次,成功打破了国内主题公园“一年兴,两年平,三年衰,四年关门”的生命周期。2.真正的无土栽培——恐龙园精粹解读图1:常州中华恐龙园鸟瞰图项目简介常州中华恐龙园由国家地质博物馆和常州市共同打造,位于常州新北区。公园由鲁布拉、中华恐龙馆、嘻哈恐龙城、雨林冒险、欢乐街、香树湾花园酒店六大主题区构成,以恐龙馆为主体,集展示、游乐、科普和科研为一体,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恐龙博物馆和最大的生态主题公园,收藏和展示了中国和国际上的恐龙化石三十六具,其中包括最珍贵的中华龙鸟。公园一期占地五百亩(万平方米),投资三亿元人民币,1997年开工建设,2000年完工开园。首年即创下了令旅游界惊叹的奇迹——接待游客120多万人次,年收入达5000万元。 项目背景在中华恐龙园之前,常州与恐龙相关的仅有一个“龙城”的史称。作为沪宁线工业走廊上重要的工业城市,这里不产恐龙化石,也非历史文化名城。相对于省内的南京、苏州、无锡而言,常州构筑大型城市、发展自身旅游产品可用的资源十分有限。1996年,常州抓住了一次重要机遇。原国家地矿部为保护珍贵的远古动植物化石,拟建一个新的博物馆,但北京博物旅游资源过于密集,收益可能入不敷出。嗅觉灵敏的常州及时“出击”,创造性地将恐龙的主题引进到了龙城常州,从而将博物产业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相结合。1997年2月,常州市政府与原地矿部、国土资源部三方签约,建设中华恐龙馆。根据国内外的操作经验,选址对主题公园而言至关重要。然而从流行的文化类旅游项目选址资源决定论来判断,在常州新北斥巨资建造一个恐龙主题公园,无异于“无土栽培”——没有良好的旅游资源做基础,项目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即因低于门槛游客量而走向衰亡。图2:主题选址条件及影响关系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需要勇气和谋略的。常州恐龙园经过深入调研后发现,在欧美发达国家恐龙化石的价值开发已经成熟,电影、玩具等恐龙文化衍生品市场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在中国这方面却是一个空白。于是一个新的理念孕育而生:旅游发展应从传统的资源决定论转向市场决定论,中华恐龙园由此进入人们的视线,“恐龙”的概念走上了市场运作的快车道。 发展历程表1:中华恐龙园1997年-至今发展一览阶段新兴发展升级时期至今开发模式主题公园主题公园+旅游社区动画生产、传播+衍生产品开发+主题公园+旅游社区综合开发景区类型主题博物馆博物馆过渡到主题公园主题公园向旅游休闲区转变景区内容中华恐龙馆、欢乐街、雨林冒险区自主研发巡展项目“恐龙嘉年华”;新增鲁布拉区和嘻哈恐龙城;香树湾酒店对外开放新增恐龙谷温泉(计划09年开放),TAT乐园、六龙潭公园、时空城、水上街市等规划中规划面积500亩3000亩4870亩重要事件l 1997年开工l 2000年9月,试营业;2001年4月,常州旅游节开幕,正式对外开放l 2002年2月,获评国家4Al 2003年举办江苏第三届绿博会;启动以恐龙园为基点的中华龙城规划开发工作,逐步形成了“主题公园+旅游社区”的开发模式l 2006年1月,《中华龙城现代休闲旅游区总规》获得批准l 2006年9月,宣布携手宏梦卡通打造中国的迪斯尼l 2007年-2008年,举办第四、五届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l 2007年9月,签约好男儿四强为代言人游客营收l 2000-2002年,接待游客300余万人次,成为常州的城市名片,并使其由轻工业城市一跃而成全国优秀旅游城市l 2005年,实现利润扭亏l 2006年恐龙园全年共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增长15%,实现营业收入7665万元,增长20%l 2007年接待游客约160万人次,营收亿元,并将常州年游客量由不足400万人次带动增至近1000万人次;l 2008年接待游客万人次 新兴1997年“无中生有”的中华恐龙园在当时的一片500亩荒草滩上动工建设,开始了常州向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发展之路。而在建设之初,公园的规划者即通过研究提出 “欢乐要素、幻象美学、感性消费”是新旅游的三个核心内容。现代旅游,特别是现代城市旅游,建造城市主题公园,把自然因素和现代科技进行整合再现,从而,把人们梦想中最直接和核心的欢乐及美感享受表现最大化。正是在新旅游理论的指导下, 2000-2002年,恐龙园凭借旅游、科普双向发展道路大获成功,与迪斯尼发展模式一起被专家并称为延长主题公园生命周期的三大模式之一。 发展单纯的博物馆充其量不过“三分钟热度”,要将恐龙园当作长远的事业来做就必须在做好博物展示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从2003年起,常州恐龙园开始摸索如何增加设备、进行主题包装、营造文化氛围,制定整个恐龙园发展的总体规划。2005年常州恐龙园委托国际知名的主题公园设计公司——加拿大FORREC公司为其“量身定做”未来10年的总体规划:将恐龙园定位为打造恐龙王国,开发方向按照6大区域进行改造:即主入口区域、雨林区、未来世界区、峡谷区、恐龙王国区、鲁布拉区。2006年,规划中第一个主题区域——鲁布拉区耗资一亿建成,共有各类项目近20个,可以同时消化近万游客,并围绕恐龙以及鲁布拉的文化对这些项目进行了全方位的文化包装。2006年10月,鲁布拉区和嘻哈恐龙谷的对外开放标志着恐龙园品牌定位从博物馆到主题公园的转变,时尚、动感、休闲、娱乐成为了公园的主题词。 升级在《中华龙城现代休闲旅游区总规》通过评审的基础上,以2006年9月27日“宏梦卡通牵手中华恐龙园”新闻发布会为起点,常州恐龙园开始了由主题公园向旅游休闲区的全面升级。新的动画生产、传播+衍生产品开发+主题公园+旅游社区综合开发模式下,恐龙园将不再一味追求单一的门票收入,而猎头是将自身产业链延伸至卡通动漫、主题商品等诸多方面,利用恐龙园的影响力,通过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各类衍生产品进一步拓宽恐龙园的嬴利渠道,打造中国的迪斯尼。城市公园是城市重要的公共户外活动场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展开,作为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公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城市公园建设理论和实践方面存在着一些困惑和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能够在城市公园建设浪潮退却之后的明天依然能够找到今天的足迹,寻找一条城市公园发展的合理道路,以北京市城市公园为例,在详细考察和缜密思考的基础上,对城市公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从中有所启示。1 北京城市公园建设现状北京市的城市公园按照建造时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封建时期建造的园林,经过改造后向公众开放的古典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主) ,如颐和园、北海公园等;另一部分是解放后建造的“现代城市公园”,它们的设计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改善了城市公园的分布和规模,以上两部分构成了现在北京城市公园的基本框架。近几年来,北京市以2008 年奥运会为契机,提出了“新北京、新奥运”的城市绿化行动计划和加快城市中心区集中绿地建设的计划,自1999 年开展大绿地建设以来,已经建成城市万米集中大绿地89 处,400 余公顷,这些城市中心区大绿地绝大多数是建在城市居民密集区和闹市区,为改善城市环境产生了很大作用,其间有很多高水平的作品问世,如菖蒲河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等。同时,多元的设计思想不断涌现,相互碰撞,在诸多方面影响了城市公园的设计和建设。北京城市国际化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的开放、文化的碰撞、市场的拓展以及技术的进步使北京城市公园面临着一个复杂的发展环境。2 城市公园发展趋势2. 1 城市公园建设与城市建设的一体化2. 1. 1 城市公园成为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城市空间已不再是特殊的单一土地,而是综合的向外扩张的,追求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开敞与联系的空间。随着城市的结构调整、功能开发,城市公园的功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城市公园建设不仅仅是建几个公园的问题,而是要与整个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使公园分布合理,形成“点、线、片、面”相结合的整体格局。2. 1. 2 城市公园的共享性和开放性公园建设的背景,要求它应与城市构成良性互动的关系,而不是象私家园林那般“孤芳自赏”或传统城市公园那般“故步自封”,它的开放性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公园开放性的实现层次除了考虑公园系统中公园与公园之间的整体性之外(公园系统的建设) ,还必须关注公园与周边街区的融通(具体单体公园的建设) [1 ] ,同时,公园开放性所涉及到的内容,至少包括空间方面的开放、功能设施方面的共享和文化取向方面的一致,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园的使用价值及与城市文化的对应。2. 1. 3 多元城市空间的利用在城市土地资源严重稀缺的今天,合理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土地(包括道路、停车场、水道、市场等) ,通过规划建设,使其成为城市绿地的一部分,综合利用空间无疑是人们今后努力的方向。2. 2 传统文化要素在城市公园中的发掘、运用和表达2. 2. 1 传统文化要素的保留、挖掘及再现公园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文化的承载形式上,现代城市公园对文化传统的表达主要体现为对传统形式的借鉴与继承,借助于传统的形式与内容去寻找新的含义或形成新的视觉形象,既可以使设计内容与历史文化联系起来,又可以结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使设计具有现代感。传统文化形式的保留及再现不要仅仅局限于整体风格及具体材料方面,重要的是能够挖掘出真正的文化内涵,可以使用现代的一些布置手段,利用具有现代感材料的处理方式,借助园林要素的形式或符号,在设计中选用“只言片语”的传统形式汇插到现代园林中[2 ] 。2. 2. 2 文脉的表达和场所精神的体现衡量一个城市园林文化品位的高低,最重要、最核心的指标是文脉。文脉代表着一个城市园林所具有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代表着一个城市文化的特色化,而文脉和场所精神的表达正是通过一些具有特定时代意义的建筑或其他符号性的东西所承载。在新建城市公园过程中,要对场地元素辩证的分析,使具有特定价值的文化元素能够表留下来,使文脉能够充分表达,彰显场所精神。2. 3 现代城市公园设计中的生态化、人性化、个性化2. 3. 1 城市公园的生态化城市公园正从“咫尺园林”的微观尺度向“大地园林”、“生态园林”的宏观尺度发展。现代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是城市公园的一个重要作用。设计应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地形地貌、自然植物群落和以自然布局为主的手法,景区中的主要景观建筑要与大自然流畅质朴的情趣相协调,不能把城市公园仅仅当作一处游乐场或娱乐场所来规划,一个真正的公园可以没有各种娱乐设施,但是不能没有绿色植被[3 ] 。如朝阳公园,大面积的绿地和合理的植物群落,为城市的生态系统建设起到很大作用。2. 3. 2 设计中体现人性化城市公园作为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活动交流的公共空间,通过空间的可达性(可接近性、大众性) ,可亲近和可参与的景观要素的创造,营造多样化的活动领域,激发人们的正面情绪。同时,在公园设计中要体现人性化,体现对多数人的服务,如公共厕所的人性化设计、道路的无障碍设计等,从细节中体现对人的关怀。2. 3. 3 公园主题多样性公园要有自己的风格,也就是公园的个性。公园设计在遵循一些普遍的艺术原则、技术规范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手法,体现不同的特点,创造不同的主题。如北京国际雕塑公园以雕塑为主题,展现不同的文化和艺术风格,成为其特色;菖蒲河公园以水为主,在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的基础上,适当设置雕塑小品,烘托气氛,画龙点睛,公园的夜景照明,突出红墙、河道和植物倒影,使人耳目一新;而明城墙遗址公园则运用简洁的设计手法,突出展现城墙的残缺之美,通过城墙、角楼展现沧桑之美。2. 4 多元设计思想的冲突与融合时代的变迁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趣味、心理特征乃至使用方式,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设计思想。当前的城市公园建设理念正走上继承文脉和走向国际化并存的道路,多元化园林创作趋势将不可避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计元素(并且社会也比以往更宽容地容纳各类思潮和各种尝试) 的引入,对于设计者来说应该是创造了一个更为宽松和更能发挥的设计环境。虽然两者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和实际操作层面上的对接会有些摩擦甚至冲突,但不同的设计理念将以多姿多彩的面貌展示在设计的舞台上。2. 5 建设、管理过程中市场机制的引入2. 5. 1 公众参与机制的引入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 是一种让群众参与决策过程的设计,使群众真正成为公园建设的主人。在公园建设过程中应引入公众的参与机制,听取公众意见。公众参与的结果能提升公众自身的园林审美趣味与欣赏水准,反过来影响设计师与建设者,创造高品质的园林景观,使环境和人的关系更和谐,使公园建设的盲目性消失。这一过程最为重要的是一种观念,即在公园和开放空间发展方面,仅仅依赖于政府部门,是不能解决好所有问题的。它还可能限制了城市公园和开放空间的资源和创造性,也限制了公园绿地所能带给社区居民的兴趣与主人翁责任感。在政府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广泛的合作,会成为我国城市公园和开放空间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方向。2. 5. 2 建设过程市场机制的引入我国目前开放空间的建设和管理,主要是政府投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逐渐趋向政府与商家、企业公私合作的多种投资形式。政府管理机构要重点实施政策引导、宏观监控和依法有效保护资源,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个人积极参与城市公园的经营与管理,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使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共同运作。在开发管理方面,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公园和开放空间的使用与商业、服务业的有机联系也是一个新的趋势。北京朝阳公园就是采用委托北京朝阳公园开发经营公司开发经营管理,采纳多方投资合作与管理的例子。2. 5. 3 养护管理方式的转变在公园管理上,随着城市的更新改造和进一步扩展,城市公园建设逐渐摒弃孤立、有边界的公园模式,以开放的形式与城市的开放空间相融合,满足大众化公共性的使用要求。建成后的养护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 单位和个人“认养”绿地,捐赠花草树木和园林设施、义务植树等;2) 实行招标管理,达到降低养护成木、提高绿地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目的;3) 与街道联建管理,鼓励社区参与建立综合管理的新模式,利用社区工作优势与绿地管理具有互补性的特点,调动市民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城市公园的管理中来实现公众与政府的互动管理。另外对部分居民区的城市公园,可探索实行属地化管理。2. 6 城市公园成为城市旅游新的增长点随着城市旅游的兴起,许多知名的大型综合公园以其独特的品位率先成为城市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可以预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旅游对城市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因素如下:1) 城市公园的设计理念凝聚和积淀了我国数千年悠久的园林艺术文化,融人文美、自然美、艺术美于一体;2) 公园丰富的游览内容;3) 城市公园是生态绿地的主要载体,雅静的环境使其在城市景观中成为独具魅力的亮点;4) 良好的区位也是城市公园发展旅游的有利条件。所以说,“城市中心商业区和门户区的城市公园具有较强的旅游功能”。3 结语城市公园设计改变了以往“轴线+ 景区+ 绿地+ 山水+ 园林建筑”的传统造园模式,人们心目中的公园已不是绿荫下的亭台。园林创作思维在科技高速发展和信息不断更新的现实面前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生态的、人文的、后现代主义的各种思潮正在设计舞台上尽情的展示着各自的风采,显示着当前规划设计领域中的平等、开放和包容。如何传承我国优秀的造园艺术,融合现代设计思想,创造出真正属于民族、属于时代的城市园林作品是历史赋予人们的责任和使命。
矿区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生产组织和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最早开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是德国和美国。20世纪60年代,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加速矿区环境保护法规的制订和恢复治理工程实践活动,自觉地进入了科学恢复的时代。进入70年代,矿区的环境恢复治理技术以采矿、地质为主体,集环境、农学、林学等多学科为一体,发展成为一门牵动着多行业、多部门的系统工程[10]。80年代以后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11~23]。
国外许多国家对土地复垦十分重视,如德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都十分重视矿山复垦工作,矿山土地复垦率已达80%。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建矿区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土地复垦不仅是将损坏和压占的土地恢复到可利用状态,而且要重建良好的矿区环境,使新的景观在许多方面相似,甚至优于开采前的状况。由于各国的自然条件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土地状况不同,故各国都有自己的矿区土地资源综合利用与复垦特色。
德国系统地对土地进行复垦始于20世纪20年代[24,25],从最初的植树、造林到多功能复垦区域的建立,目标从以林业、农业复垦为主,转向建立休闲用地、重构生物循环体和保护物种上,即所谓的混合型土地复垦模式:农林用地、水域及许多微生态循环体协调,统一地设立在一起,从而为人和动物、植物提供较大的生存空间。整个活动经历了由简单到综合,由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为合理规划土地用途,建立新景观提供了机会,进而满足了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人们对娱乐休闲场所的需求[26]。对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规划控制体系,一是褐煤规划;二是企业规划。褐煤规划以联邦空间规划和州规划的目标作为基本目标,对景观重建作出了明确的规划和规定[24]。
美国矿区复垦的管理工作主要由内政部牵头,由内政部露天采矿与复垦办公室负责实施[26],矿业局、土地局和环境保护署等部门协助对与本部门有关的土地复垦工作进行管理,各州资源部负责辖区内矿区的复垦工作。美国的土地复垦将生态环境恢复、重造自然景观、改善公共环境,作为第一要任。美国复垦标准和要求苛刻,对露天采矿来讲,涉及从环境保护、自然景观恢复到消除对土地生态和周边环境的污染;土地复垦标准涉及矿山废弃物处理,采矿土地恢复等诸多方面内容。
在澳大利亚,矿业公司申请采矿许可证时须与土地所有者达成土地复垦协议,并得到当地政府的许可;在开采过程中,矿业公司应对开采结束的矿区范围内进行科学的地形整理和表土覆盖,然后可将整理好的矿区用经济协议的形式转交给复垦公司;为确保矿区复垦的顺利实施,澳大利亚对矿区复垦实施抵押金制度。
通过多年的努力,发达国家的矿区复垦率已经达到50%以上,有的达到了75%以上[27]。闭矿之后的矿山废弃地要恢复本地植被群落,因为这样的群落所需要的后期维持费用最少,并为后续的土地利用提供了较大的弹性空间。在制订完成标准时,管理机构倾向于采用植被构成、丰度、密度和覆盖率等指标,同时他们希望生态系统恢复功能,是可持续的,需要最小的维持费用。Bell认为矿山土地复垦的目标,一是保证矿山废弃地的稳定,保证其不会被风和水所侵蚀;二是将土地恢复到可利用的状态。Tacey等认为,成功的复垦地是一个稳定的生产性生态系统,有着与周围环境相似的可维持的生物物理过程[28]。例如,新南威尔士州Bridge Hill Ridge以前的砂矿区,经过复垦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现已归入Myall Lakes国家公园[27]。澳大利亚的土地复垦一般要经历以下阶段:初期规划、审批通过、清理植被、土壤转移、存放和替代、生物链重组、养护恢复、检查验收。执行复垦保证金制度,并且基于鼓励和推广的目的,它会要求复垦工作做得最好的几家矿业公司只缴纳25%的复垦保证金,而其他的公司则必须缴纳100%的保证金。
加拿大通过了《加拿大环境保护法案》(简称CEPA,1999)和《加拿大环境评估法案》(简称CEAA),以法律的形式系统、全面地对加拿大矿区环境评估和环境保护进行了约束。
俄罗斯土地复垦界认为,土地复垦是在受工业影响的土地上,采取旨在有计划的创建和加速形成具有高生产力、高经济价值、最佳人工景观的采矿、生物、工程、土壤改良及生态学综合技术措施来恢复土地。整个土地复垦过程分成工程技术复垦和生物复垦两个基本阶段。农业复垦和林业复垦在俄罗斯是最普遍的,由于林业复垦对土壤恢复的要求不很严格,投资较小而得到广泛采用[29]。
矿产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性影响早就被人们所认识。关于开采沉陷对土地破坏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研究主要是对破坏特征的描述和沉陷预测预防上。Damody,Quither,Ham,Sel-man等对此作过有关研究,认为开采沉陷对土地的影响主要包括土壤侵蚀、地表排水系统的破坏、积水、农作物减产等[30~32]。
国外将生态理论用于土地复垦的研究开展较早。1992年国际复垦会议论文纲要中,“成功复垦的生态学评价”(ecological eval-uation of reclamation success)被列为其中一项;1998年国际复垦会议论文纲要中,“恢复理想景观的土地复垦”被列为其中一项。
Richard 在澳大利亚进行的生态恢复试验表明,景观破碎化和栖息地的改变引起了许多大规模的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复垦关键在于保存大斑块和连通性,为取得它们,应进行植被恢复[33]。
等认为,煤矿区景观重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景观规划,应以景观异质性作为景观重建规划设计标准,对景观结构进行量化,其目标就是使煤矿区重建景观与周围地区生态价值相协调[34]。
等通过对土地利用监测认为,矿区开采对景观形成扰动,改变景观格局。一般随着开采活动的进展,原有景观数量呈下降趋势,开采活动停止后稳定,同时沉陷景观由小到大,受复垦活动影响又由大变小,林地、水面等其他景观不同程度增加,景观多样性提高,斑块破碎度增加[35]。
土地空间安全格局是生态规划的组成部分,由生态规划发展而出现并得到进一步深化。20世纪初,生态学开始呈现与规划、系统工程等学科的全方位融合趋势。以Geddes,Park和Wirth等人为首的学者利用生态学原理在城乡建设中的应用研究,奠定了生态规划的基础[36]。
20世纪60年代后,以《增长的极限》、《寂静的春天》等著作为代表,国际上掀起了基于生态基础的人类理想栖息环境研究的热潮,生态学与规划学融合日趋加快。1969年,McHarg的《设计遵循自然》就是这方面的力作[37],成功地提出了区域规划的生态学研究框架,其因子叠合的生态规划大法被称之为McHarg法,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克罗()提出了景观规划概念,Odum进一步提出了生态系统模式[38~40],把生态功能与相应的土地利用模式联系起来,提出了规划结合生态思想的概念与方法;1982年由McHarg发表的《自然设计》进一步阐述了McHarg的生态规划思想,探讨了在生态平衡基础上如何建立自然与人和谐关系的方法[41]。
20世纪90年代,生态规划得到广泛应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诸多新的成果。《绿色城市》等著作均较系统地探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方针和生态化途径;1993年英国城乡规划协会中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发表《可持续的环境计划》,提出将自然资源、能源、污染和废弃物等环境要素管理纳入各层次的空间发展规划;1996年的联合国人居大会上制定的人居环境议程也用城市生态学观点表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将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融合,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内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发展政策和生态格局,减少环境压力,促进有效的和持续的自然资源利用。为所有居民提供健康、安全、殷实的生活环境,减少人居环境的生态痕迹,使其与自然和文化遗产相和谐,同时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42~45]。以福尔曼为首的部分“自然保护学派”强调人地和谐的未来景观研究[46,47],提出了集聚间离析和生态网络体系观点。
目前,自然生态服务价值的经济学量化也引起人们的重视,以Costanza[48]等人为代表的学者将经济因素引入景观生态学模型,使景观生态学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管理与规划相结合。提出“区域生态经济系统(regional ecological systems)”观点,在管理和规划模型的设计上强调公众、特别是持股人的参与,以及变化过程的不可预测性。
景观指数为景观研究人员的景观结构研究提供了重要量化方法。McGarigal是景观指数的倡导者,也是FRAGSTATS软件包的设计者之一,对一些研究实例的部分景观指数的可靠性和阈值进行了评价,并强调尺度在景观指数解释中的作用。(O’Niel)等人分别对景观指数在不同景观生态学案例研究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