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出版周期

发布时间: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出版周期

在安理呆了一年,感觉还好吧,不知楼主想问什么?先说开学报名吧,在汽车站有校学生会迎接新生,火车站有爱心社(此社团为我们学校最大的社团,去年人数达到800多人,但是真正做事的也就那几十人),学校有车接新生到学校,但是开学就那两天,人太多,不一定能坐上,坐不上可以打的,从两站到学校都是5里路,车费5块。开学后呢,就是军训了,记得去年军训了12天,教官是本校当年大四的国防生,虽然有点累,不过也挺好的。然后就正式上课了,公共必修课有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第一学期课还是很少的,有很多活动,一定要积极参加,因为到下学期活动就少了,像我们,到大二就没活动了。传说有棵"树",每年都挂了很多人,那就是"高数",高数好好学,考试都是习题集上的,要过不难,关键要用心。宿舍都是4人间,没得选,无卫生间,有公共卫生间,北区有大小两个食堂,饭菜价格个人感觉有点贵,味道一般(什么饭吃了一年都会腻的)。本部(材料学院),西区(医学院,外国语学院)不在上述之列

安徽理工大学位于我国重要的能源城安徽省淮南市,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办于1945年,前身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院校——安徽省立蚌埠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六十多年来,先后经历了安徽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淮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淮南煤炭学院、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安徽理工大学等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目前,学校占地1400余亩,拥有校本部(舜耕中路)、西校区(洞山中路)、北校区(陈洞北路)三个校区,已成为以工科为主,工、理、管、医、文、经、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是我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现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设有地球与环境学院、能源与安全学院、土木建筑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测绘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体育部等17个学院(部)。 学校设有57个本科专业,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达14个。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同时具有国防生培养资格。 学校拥有国家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安全工程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安全工程、土木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采矿工程、地质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有8个A、B类省级重点学科。拥有安徽省现代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山地下工程教育部研究中心等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7个研究所。学校图书馆是安徽省教育图书文献资源保障系统皖北片信息服务中心,拥有各类图书文献255万册。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3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2000余人,博、硕士研究生1800余人,成人本专科生约9600人。学校在职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双聘院士2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00人。学校拥有一支教学水平较高、师德良好、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和一批由省部级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优秀学术创新群体。学校是安徽省和周边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理论和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活动,在全国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近几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为96%以上,两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连续五次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结论的高校。 学校科技创新势头强劲,科研经费及科研能力在省属高校排名前列。“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项目、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9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17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57项。连续获得教育部“十五”、“十一五”“全国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出版《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全国核心期刊)》、《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矿业科学技术》等学术刊物。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波兰、日本、俄罗斯、乌克兰、新加坡、韩国、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派遣人员到国外高校讲学、访问、攻读学位、开展科技合作,同时互派学生留学。常年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 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育人特色和“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的校园精神。在新的世纪,学校将根据安徽省高等教育发展总体布局,着眼未来长远发展,决定在山南建立新校区。新校区规划占地3000亩,一期工程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建设周期3年。新校区的建成,将为学校实现“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奋斗目标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地 址:安徽省淮南市舜耕中路168号邮 编:232001网 址:

截至2015年9月,安徽理工大学拥有煤矿深井建设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教育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省部级研究创新平台26个和63个研究所。 国家级科研平台 国家工程实验室: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与淮南矿业集团联办)煤矿深井建设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与中煤矿山建设集团联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矿山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科研平台 省级重点实验室:煤与瓦斯共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现代矿业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省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矿山建设工程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高校矿山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高校矿山建设工程重点实验室、安徽智能矿山技术与装备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矿山安全高效开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矿山掘进与运输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现代煤炭加工技术研究院、煤矿综合利用安徽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矿山机电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矿业企业安全管理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45年,1993年和2000年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和淮南化学工程学校图书馆先后并入,由此形成本部图书馆、北区图书馆、西区图书馆。目前,三个图书馆总建筑面积为万㎡。阅览座位6400个。各阅览室和书库全部开架服务,实现了藏、借、阅一体化服务。自修阅览室的周开放时间为小时,数字化资源24小时开放。 2011年末, 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总量达到万册,其中纸质书刊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1个:包括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SD外文数据库、EBSCO等数字资源。图书馆还面向重点学科,自建了3个特色数据库。 学术出版中心: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2007年9月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学术出版中心,是校直属机构,由学校直接领导。学术出版中心负责编辑出版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理工大学主办的《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两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一种非公开发行刊物《矿业科学技术》。

在非211,985中算很好的学校,虽然不是重点大学,但学校属于煤矿类院校中的佼佼者(除了中矿大)。最好的专业当属采矿,安全。理由:设有矿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仅此国家重点实验室).,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团队全部为博士)今年高校排名200名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排版

估计是核心期刊

主 编:李家新(安徽工业大学校长,教授)常务副主编:顾兆平(学报编辑部主任,副编审)编 辑:何 莉 丁吉海编 务:臧红英(微机排版员,高级工)

本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安徽省优秀高校学报。已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美国《化学文摘(CA)》和美国《剑桥化学文摘(CSA)》《材料信息(MERADEX)》收录,被国内10多家数据库收录,如《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网数据库》等知名数据库。同时,还与台湾大学保持刊物交换关系,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好评。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主 编:葛芦生 主办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常务副主编:王培珍 创刊时间:1984年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时间:每季度首月 开 本:大16开

普通本科学报至于是第几类期刊,要问你们单位的人事处哪一个刊物被划分为第几类期刊,并不是全国或全省统一的,而是每个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比如实力比较强的系或学科),而制定的符合自己学校的刊物要求,学校实力强的学科,相关的刊物或学报一般要求就高些,一类期刊里面,都是这样的刊物,以此类推所以要弄清一个刊物在你们学校的级别,就要问人事处要一份这样的刊物表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官网

好。《安徽理工大学学报》创刊于1999年,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理工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是很好投的,只需准备好材料即可投报名。

我妈以前是学报编辑部的,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

这是该校学报的网址,里面有具体介绍投稿地址要求等。 通讯地址: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 电话:, 传真:;邮箱: 祝你投稿成功!我后面也投一篇去试试。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22

安徽工业大学是一本。

安徽工业大学是由科学技术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动支持建设的一所具有行业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安徽工业大学设有17个教学院部,还开设了62个本科招生专业以及2个专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经、管、文、法、艺七大学科门类。拥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13个安徽省特色专业、2个安徽省品牌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冶金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和测控技术与仪器。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

(1)2003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3年9月~2006年6月在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攻读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完成硕士论文《西方国家公共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通过答辩并获硕士学位。(2)2006年6月至现在,在安徽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系工作,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学》、《公共关系学》和《专业英语》的本科教学。主要的研究工作:主持课题:1. 安徽省独立学院发展现状研究,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批号: 2008sk1682.我国独立学院发展中的政府监管研究,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项目,批号:2008jqw0383.构建有效政府视野下的政务微博研究,2012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批号:SK2012B084代表性论文:(均为第一作者):1.新公共管理在日本的实践,中国行政管理(管理学类核心期刊第一位,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第三位),2005年第11期2.试论自然垄断企业的政府规制,华东经济管理(CSSCI收录), 2006(5),本文获该杂志2006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3. 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政策研究,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4卷第6期4.中国独立学院公共治理的缺失 及完善,经济研究导刊,2009(13)5.安徽和江苏两省独立学院发展的比较研究,经济论坛,2010(6)参编教材:《公共经济学》,徐德信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

发表主要论文:(以下论文均为第一作者或者独立作者)1.演讲翻译的尺度《中国科技翻译》2009.(4)2.科技论文英译的名词化策略和模型《中国科技翻译》2011。(1)3. 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学还是译介学----兼论译介学与翻译学的学科关系《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4.后殖民翻译中的异质他者(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5.论德里达解构思想的建构精神(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6.唤醒译者的主体意识(科教论坛)7.翻译忠实的多维视角(世界翻译大会接受文摘)10.英语口语学习过程的认知分析外语教学(增刊)11.大学英语教改模式下教师的适应性与应对策略(科教论坛)12.多媒体课堂环境下教师的参与空间《大学英语面面观》 在研项目1.主持山东省高校社科项目《后殖民翻译理论建构与批评》2.协助主持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基金项目《后殖民语境下的中国传统译论研究》3.哈工大重点教改项目《ESP与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4.主编《新平台大学英语教程:翻译》 所获奖励2008哈工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山东省大学英语教学比赛二等奖。第二十一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大赛汉译英优秀奖。“外研社”西方经典首译翻译大赛一等奖。2009年威海市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2009年“外教社杯”教学比赛山东赛区三等奖。

公关世界国际公关领导科学人文杂志湖北社会科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内蒙古电大学刊教育与现代化中国图书评论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吉林财贸学院学报商场现代化价值工程高等建筑教育中国林业教育青年记者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州大学学报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鞍山师范学院学报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北京印刷学院学报广西农村金融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高等农业教育漳州职业大学学报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华北科技学院学报职业技术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浙江师范大学学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等职业教育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大连干部学刊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铁道工程学报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今日科苑

延安大学学报往期出版

近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译文10多篇。其中 AHCI、CSSCI检索论文8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1篇,EI检索论文一篇。中文及社科核心论文13篇,承担湖北省科教研项目5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基金项目1项,作为重要成员参加国家、教育部科教研项目2项。作为第一申报人获2009年湖北省政府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及2009年省高等教育学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05年以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部分论文)1)生命和谐之歌:《裂缝》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读解 《外语教学》(外语类核心CSSCI)2013年5期 第一作者2) 《又来了,爱情》:一个女性对男性中心社会的生态伦理思考《贵州师范大学学报》(CSSCI ) 2011年2期 独撰追寻生命和谐的精神家园 《外语教学》(外语类核心CSSCI )2012年1期 第一作者4)生态女权主义批评论对《简·爱》的重新读解《外国文学研究》(重点核心AHCI & CSSCI) 2008年1期 独撰5)《简·爱》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 《延安大学学报》( CSSCI ) 2008年2期 第一作者6)男权、女性、自然——《简·爱》中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解读《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3期 独撰7)在绝望中寻求解放--对“我”和蘩漪的女性解读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年3期 独撰8)背负着传统的反叛--从《简·爱》的“叙述声音”说开去《延安大学学报》(CSSCI ) 2007年7期 第一作者9)《简·爱》的双层文本读解 《外语研究》(外语类核心CSSCI )2006年1期 独撰10)汲取与改造《简爱》与哥特小说艺术 《民族论坛》(中文核心)2006年12期 独撰11)表面的安琪儿与拖着癫狂影子的“疯女人” 《名作欣赏》(中文核心)2005年12期 独撰12)Thinking on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2004) and the multimedia-aided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High Performance Structures and Materials Engineering 2011 (EI检索) 第一作者13)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融入写作训练的探索 《民族论坛》(中文核心)2007年6期 独撰14)英语经典诵读文(大学下卷)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副主编 1)多丽丝·莱辛的生态伦理思想研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基金项目(2011年) 负责人2) 叙事形式政治潜素与意义及其生成模式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010年) 重要成员3)二十世纪欧美经典小说的生态文学批评研究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2009年) 负责人4)英美现当代女权主义文学作品研究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2007年) 负责人5)基于网络资源的大学英语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省教育厅重点教研课题(2009年) 负责人6)大学英语基础性课程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新课程体系的探索 省教育厅教研课题(2007年) 负责人7)网络技术资源下的大学英语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省“十一五”规划课题(2009年) 负责人 1)小学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湖北省政府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09年) 负责人2)大学英语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 负责人

《中国古代文论的范畴和体系》,《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传统文论范畴体系之现代阐释及其方法论问题》,《文艺研究》1998年第3期;《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研究论管见》,《文艺研究》1996年第2期;《传统文论诠释中的视界融合问题》,16000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3期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1期文摘;《钱钟书的文化通变观和学术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钱钟书的文化通变观和学术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1年第1期;《对当前古代文论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学术访谈),《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学科范围、体系建构与书写体例——古代文论研究中诸问题的思考》,《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返本与开新:本体性阐释与中国古代文论当代性意义生成问题》,《西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18000字(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8年5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3期文摘);《对话与中国古代文论当代性意义之生成》,《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1期,12000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8年第12期全文转载;《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的“进步”观》,13000字,《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9年第5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1期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6期文摘;《如何阐释和表述中国传统文论范畴》,10000字,《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秋之卷;《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性”意义生成问题》,12000字,《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断裂与融合——兼谈古代文论研究中的过度阐释问题》,《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8500字,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10年第2期全文转载;《主导多元 综融创新》,12000字,《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4200字,《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春之卷;《中国古代文论现代转化命题的学术价值之再认识》,15000字,收《文艺学的走向与阐释》,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1月;《学科意识与体系建构的学术效应——关于古代文学批评史研究学科的一个反思》,7000字,《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谈“易象”》,《思想战线》1986年第3期;《〈淮南子〉对于情感与审美关系之认识》,《中国古典文学论丛》第4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10月;《象·实象·假象》,《西北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淮南子>的艺术创作论和审美鉴赏论》,《文学遗产》1987年第4期;《传统文化的精神审美》,《思想战线》1989年第1期;《<淮南子>的美论》,《文学评论》丛刊第31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3月;《论汉魏六朝的赋体源流批评》,《延安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新世纪《文心雕龙》研究综述》(上),10000字,《丽水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新世纪﹙文心雕龙﹚研究综述》(下),《丽水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徐干〈中论〉叙录》,18000字,《差异》第3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魏晋思潮与士人的生命视境》,收《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一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河南人民出版社,17000字;《魏晋思潮与六朝人格审美风尚》,收《华夏民族审美精神鸟瞰》一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魏晋名理学与六朝审美主体精神》,16000字,《东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苏轼的文章理论及其美学特质》,《人文杂志》1998年第1期;《苏轼诗学批评之义理及其特点》,14000字,《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苏轼诗学观平议》,《延安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张问陶诗歌及其诗论》,5000字,收《张船山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三峡出版社2002年6月;《章学诚的传记写作理论与实践》,19000字,《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夏之卷;《清代碑志义例:金石学与辞章学的交汇》,《江海学刊》2007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论文学价值评价标准及其方法论原则》,《小说评论》1997年第3期;《论文学价值观念之规范》,《中外文化与文论》第4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命题与反命题之间》,《中外文化与文论》第4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文化维度》,《文学评论》2010年第5期;《拓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文化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11月30日;《强化人文研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文化担当职责》,《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11月16日;《大众媒介文化及其社会影响辨析》,9600字,《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文学研究文摘》2010年第1期文摘;《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研究——全国第一届中国文学研究博士后论坛·前言》,6000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视觉文化与文论转型及其问题呈现》,3000字,《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7月7日第5版;《新世纪呼唤文学的尊严》,《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0月27日第2版,3000字;《建构文学理论的中国话语》,《人民日报》2009年11月20日,3000字;《本质抑或去本质、反本质:新世纪以来中国文论研究的两种思路论衡》,《文艺争鸣》2010年1月号,18000字,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10年第6期头条全文转载;《新世纪中国文论回顾:问题与模式》(学术访谈),《丽水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10000字;《新世纪文学史理论研究的格局、问题意识及方法范式》,《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14000字,《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文摘,《高度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3期文摘,《新华文摘》2010年第12期“论点摘编”;《新世纪中国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的发展及其问题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第3期;《新世纪文论转型及其问题域》,15000字,《北方论丛》2009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9期文摘;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9年第8期头条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09年第19期文摘8000字);《创作自由与文艺家的道德意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7年第11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6期文摘;《当前文学界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之争》,《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7年第1期;《当前文化研究的误区及理论应对》,《河北学刊》2008年第1期,10000字,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8年5期全文转摘;《文学界关于文学创作理性与非理性以及文学本质问题的讨论》、28000字;收何秉孟、高翔主编《理论热点:百家争鸣12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2月;《当前消费文化研究与实践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领导参阅》2007年第7期;《当前消费文化研究与实践中需要重视的问题》、《红旗文稿》2007年第9期;《当前消费文化研究与实践中亟须高度关注的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4期;《论当前“文化研究”的误区及其理论应对》,《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7年第4期,18000字;《主导 多元 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文理论创新》,8500字,收《中国社会科学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9月;《主导 多元 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文理论创新》,8500字,收《中国社会科学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月;对话交流 和而不同》,《人民论坛》2000年第6期 ;《说“新变”》,《小说评论》1995年第1期;《从消费复位于变革——对当前文学观念发展的一个反思》,《小说评论》1995年第3期《平面化:当前王蒙文化心态的价值特征》,《小说评论》1995年第4期;《当代文化精神构建的现实意义及其儒学资源》,《文化评论》第1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当前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取向与人文精神》,《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论文学创作中作家的价值认知过程》,《淄博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说不尽的<废读>》,《小说评论》1996年第1期;《人文理性:作为当前文化反思的一个话语》,《湖南文学》1996年第12期;《论文学价值观念的基本规定性》,《学术研究》1996年第3期;《人文理性精神之重构》,《广州文艺》1996年12期;《学术规范与学术人格》,《文学评论》1996年第5期;《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十大关系》,22000字,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主要执笔人之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11月;《综融之博》,《中华读书报》2003年;《敏泽美学思想研究》,收《中国当代美学家》,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8月;《敏于思、勇于行——敏泽先生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文学遗产》2007年第6期;《评李春青<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史>》,《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7000字;《评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放飞青春中国的美好明天——读薛保勤的诗歌〈青春的备忘——一个知青的往事追怀〉》,《延河》2007年第10期《聚焦于革命圣地的思考》,《延河》2001年第6期;《评杜书瀛<李渔美学思想研究>》,《文学评论》,1999年第4期;《去芜存菁 泽被诗苑》,《陕西图书馆》,1989年第4期;《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读后》,《文艺报》,1990年6月2日第3版;《传统文论范畴体系研究的新收获——评〈中国美学体系论〉》,《文学遗产》,1997年第3期;《评〈中国叙事学〉》,《文学评论》,1998年第3期;《明代北京史研究的新收获》,《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3期;《评吴承学〈中国文体形态研究〉》,6000字,《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古代文论的现代遭际》,26万字,独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还原与建构——党圣元古代文论研究论集》,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文学价值论》(与敏泽合著),社科文献出版社1997年1月,1999年1月修订再版;《与古为邻》,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中国古代道士的生活》,商务印书馆1997年3月,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年;《六朝清音——华夏审美风尚史魏晋南北朝卷》,(与袁济喜合著,第一作者),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老子评注》,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7年5月,20万字;《老子评注》,岳麓书社,2007年九月,20万字;《宋代文论名篇选评》,收《中国文学名著分类集成·文论卷一》,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六朝悲音——魏晋南北朝诗歌选注评》,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1版,1996年7月再版;《华夏民族审美精神鸟瞰》(合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东方闲情》(合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 《回读百年——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执行主编之一,5卷10册),大象出版社1999年10月;《新世纪文论读本》(8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0月;《名家书趣》(9种),中原农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国学基础文库》,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版;《中国人的闲情逸致》,与黄卓越合作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1.《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发表于《东北亚论坛》,2007年第1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外交》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2.《海洋资源共同开发法律分析》,发表于《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3.《论中日东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划界》,发表于《理论月刊》,2008年第9期。4.《日本在“冲之鸟”缘木求鱼》,发表于《海洋世界》,2008年第6期。5.《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的海洋法解读》,发表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6.《国际法视阈中的北极争端》,发表于《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年第6期。7.《电子商务对国际私法传统管辖权规则的挑战》,发表于《延安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8.《海上保险代位求偿诉讼中的几个问题》,发表于《天津师范大学报》,2005年第4期。9.《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效力》,发表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10.《海上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发表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11.《美英军事打击伊拉克的国际法分析》,发表于《法律科学》,2003年第3期。12.《法律全球化的几个问题》,发表于《理论与现代化》,2003年第3期。13.《无单放货及其法律责任的承担》,发表于《当代法学》,2002年第11期。14.《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浅析》,发表于《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