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安娜卡列琳娜心理论文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

安娜卡列琳娜心理论文开题报告

在老师给的课题中选择一个。研究方向就是根据老师给你的课题中选择一个具体的方向,对象就是你确定了方向。所谓学术专长,是指在某项研究或工作中的突出部分。学术专长的填报具有明显的主观因素,即学术专长的内容可以由作者自由填报,但在后期工作中,相关机构会对作者填报的学术专长进行核实。

通过女主角安娜 影片剧照影片剧照(7张)追求爱情的悲剧故事,展现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图景。最终安娜在铁轨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沃伦斯基良心受谴,远行参战。片中,饰演主人公安娜的凯拉·奈特莉身着多色长裙亮相,雍容华美。裘德·洛饰演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亚伦·约翰逊则饰演她的情人沃伦斯基。身披黑色长裙的安娜与情人在灯光下共舞,笑面如花。

你的开题报告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老师有没有和你说开题报告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2.国内外研究现状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4.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内容简介:彼得堡的官僚卡列宁的年轻貌美的妻子安娜与青年军官沃伦斯基伯爵邂逅,二人一见钟情,迅速陷入热恋之中。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和幸福,沃伦斯基放弃了功名,牺牲了前程,安娜则置舆论于不顾,抛弃了丈夫和心爱的儿子,二人毅然出走。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沃伦斯基的狂热冷了下来,而安娜无法忍爱,终至绝望而卧轨自杀。作品揭露了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 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特点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和巴尔扎克一起被人们称为现实主义文学中两座最高,最辉煌的峰峦。他创作生涯长达60年,为我们流下许多的优秀的作品。但最被我们熟悉的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这三部作品是托尔斯泰的典型之作。 我们从这三部作品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的变化,无论是创作特点或是托尔斯泰本人的变化.托尔斯泰的小说具有诗史风格。在<<战争与和平>>中,他以克密里亚战役为背景。他描写了俄罗斯民族同拿破仑侵略者的矛盾。肯定了俄国人民在战斗中的历史作用。 同时他也反映了俄国社会制度同人民的意愿之间的矛盾。而在<<复活>>中,他对沙皇俄国时代的一切国家制度,社会制度,教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作了强烈的批评.至于<<安娜卡列尼娜>>更是俄国历史的重现.他以安娜为线索展现了俄国彼得堡社会,沙皇政府官场的生活.而通过列文却反映了宗法制农村的生活图画. 他反映在那种故步自封的社会里,人的个性都受到和生命发展都受到压抑.而等资本主义发展的时候,人的内心世界的躁动,好像一切都翻身了,一切都开始安排.人急切需要改变,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托尔斯泰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心理学家,他善于刻画人物的心理描写.我们知道描写列文的时候,笔墨几乎都放在他的心理描写上了.他外表表现得很随便,什么都不计较.连结婚的时候,他都在想自己不要操什么心.反正都有人帮他处理一切.他不信教会,但为了能举行婚礼,他不得不去教会一个星期.在作祷告的时候他想,我为什么要结婚,这有什么意义.而当基蒂跟他宣布她怀孕的时候,他也会想她为什么会想生小孩,为什么要有孩子.他的心理活动比他本人丰富多了,但没人能了解他,知道他心里面的真实想法是什么.连他最亲密的朋友和爱人也不知道.在托尔斯泰的每一个作品中,心理描写都是非常生动的.他用内心话语的描写直接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心理内容更加真实,自然和深刻.这三部作品都在探讨人生的意义与社会出路.安娜不甘与死气沉沉的丈夫生活在一起,当她碰到伏伦斯基.她觉得她活在人生有意义,她要追求自己的幸福.她说她是人,她要生活,她要爱情.于是她宁愿背着抛夫弃子的名声跟自己心爱的人私奔,并且也是没有什么名分的。但当时的社会是不可能给她出路的,安娜并不觉得自己追求爱情有什么不对,自己的行为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理解的.尽管安娜可以不顾世俗大胆的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上流社会是不可能接受她的.不要说别人 ,就是她爱的人都认为安娜是不对的.当安娜要去剧院的时候,他不仅不陪着安娜,相反还不让他去.因为他知道安娜一出现肯定会引起闲言话语的.而当按捺不住的时候,他去时也没有帮她解围.安娜希望自己的人生没有什么遗憾,所以大胆的追求自己的幸福.但社会是无情的.它不可能容纳安娜.安娜最终只能用死来诠释自己人生的意义,并来作为反抗社会的出路.而彼特尔在探索社会出路和人生的意义中也面对艰难的抉择.他首先是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青年,希望自己有作为.但却混迹于花花公子的行列,天天寻花问柳.他懊恼自己的行为,但又在不知不觉的去过那种生活.他一度迷失于肉体和灵魂的冲突,在痛苦与失望中排徊.最后受到了共济会的影响.和谐追求自己的幸福和他人的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论文文献

很多的:::1.论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 苏健夫 黑河学刊 2014-12-202.《德伯家的苔丝》与《安娜·卡列尼娜》中女主人公形象对比分析 张萌; 张静静 作家 2015-06-28 3.浅谈《安娜·卡列尼娜》 赵梓杉 世纪桥 2014-02-204.浅析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张方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9-25

安娜.卡列妮娜的悲剧根源研究

《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论文摘要: 本文在分析安娜悲剧原因的基础上探究造成现代现代婚姻悲剧的三大因素:婚姻悲剧,出身和性格不同,爱情悲剧。

论文关键词: 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 悲剧 根源

马克思说:“悲剧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悲剧形象具有有恒的艺术魅力。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伟大作品《安娜·卡列尼娜》给读者塑造了一个令人同情的悲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

何谓“悲剧”?悲剧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如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短暂的一生是悲剧的,那么,安娜的人生都由哪些悲剧构成呢?我认为,她的人生主要经历了三个悲剧。

(一)与丈夫卡列宁的婚姻悲剧

出身和性格不同为了安娜和卡列宁的婚姻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卡列宁从小就是孤儿,可以想象,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俄国上流社会,他受尽了怎样的白眼和鄙视,从小就缺失亲情的他养成了孤僻固执的性格。当卡列宁当上了省长后,安娜就像一件商品,被她的姑妈强行卖给了他,而他也确实尽到了丈夫的职责,他对妻子的迷恋彻底消除了他同别人亲密交往的需要。

安娜出身贵族,从小就围绕在花团锦簇之中,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她活泼开朗、优雅迷人,而贵族小姐的出身又铸造了她浪漫的气质,内心里有一个感情丰富而又诗意昂然的超凡脱俗的世界。这种出身、生活际遇的不同使她不可能理解身处体制僵化、钩心斗角的官场的丈夫,而被官场的应付扼杀了其所有生活乐趣的丈夫也不可能像安娜幻想的那样经常搞爱情的小把戏。二人性格的不同注定了他们对爱情婚姻生活的不同理解,这些也是他们婚姻不幸的根源。

(二)情人伏伦斯基的爱情悲剧的

这个悲剧由三个原因造成。

1.与伏伦斯基的不同的爱情观

安娜对待爱情的态度是自私的.占有欲极强这使得原本开朗、活泼的她变得偏执、怀疑、忌恨,她认为她爱伏伦斯基就应该完全占有他,丝毫不许他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权利,只有靠他的爱情保证她才能活下去,身为贵族的她不了解“人仅仅有爱情是万万不行的”这一真理。

伏伦斯基对待爱情的态度是“我什么都可以为他她牺牲,就是不能牺牲男子汉的独立性”。而他所谓“男子汉的独立性”无非是财富、社交、军阶、前途。他爱安娜的美貌胜过于安娜的内心世界。爱之初,他为安娜放弃了在皇家卫队的军职,放弃了遗产,而当他们出现经济危机时,他又跑回母亲那里,要求母亲在遗产继承书上签字。他不再像开始时那样只爱安娜一人,现在他还要爱他的母亲、爱金钱、爱社交、爱沙皇……伏伦斯基是俄国上流社会中一个标准的花花公子。

浪漫的富于幻想的气质决定了他们的爱不可能持续太久。尤其是伏伦斯基一旦激情过后,得到的不是爱情而是空虚。“虽然她的美比以前更使他倾倒,却使他感到不愉快”。安娜近乎苛求的爱使伏伦斯基对她渐渐疏远、冷淡。安娜也产生了得不偿失所导致的心理失衡,原本富于幻想、敏感的安娜变得有点神经质了。安娜对爱情的自私与变态使她认为死是促使他恢复对她的爱情、惩罚他、让他心理的恶魔在同他搏斗中取得胜利的唯一手段。这种心理失常使得安娜采取了自杀的方式来挽回伏伦斯基的爱情和对他的报复。她的自我毁灭也确实达到了她的目的,伏伦斯基觉得:“作为一个人,我已是一个废物了。”伏伦斯基又恢复了对安娜的爱情,或者说,他一直都爱着她,不过,现在这种爱更刻骨铭心了。

2.精神世界和独特性格

(1)爱情至上主义。安娜把爱情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把爱情当做生活中的一切,在爱情中迷失了自己,这一点固然同她认真执著的个性有关,但也不能不看到她爱情观念的缺陷。在二人世界中,安娜一切以对方为中心,没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和世界,如果把代伦斯基热情的减退看作人进入婚姻后爱情由激情状态转为温情状态的正常表现,那么安娜为他的冷淡眼光而极度伤心,则是安娜对爱的苛刻要求造成的。

(2)爱的压抑与偏执。安娜与卡列宁结婚八年毫无爱情可言,她内心的活力与生气完全被压抑了,直至遇到伏伦斯基,才唤醒了心中的活力与爱情,并接受他,和他结合,她对爱情生活的追求有放纵情欲的成分。

(3)强烈的欲望无法满足。这欲望包括她对生命的狂热渴望和对爱情的热切追求。她渴望新生活,勇敢地追求和保卫所向往的幸福生活,不愿再克制自己,不愿再像过去那样把自己身上那个活生生的人压下去了,甚至于最后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捍卫爱情。

(4)卡列宁的虚伪和自私。卡列宁是一个虚伪、僵化、缺少生命力的贵族官僚。他因为有环境的支持便处处摆出绝对正确、居高临下的架势。当安娜向他请求离婚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才能去掉由她的堕落而溅在他身上的污泥”,从而不使他的前途和地位受影响。也正是出于这种自私的考虑,他决定不离婚,以使安娜和伏伦斯基的关系不合法,那么就会招来上流社会对她的谴责和抛弃,这无疑等于置安娜于绝境。

(三)与儿子谢廖沙的母爱悲剧

安娜为了爱情“抛弃”儿子,但她却备受对儿子相思之苦的煎熬,和来自内心的谴责之痛。来自社会的压力也使她悲剧的阴影日益扩大。她要离婚,丈夫不同意;她要爱情,可又舍不得儿子;她要伏伦斯基全部的爱来安慰自己,可伏伦斯基却有所保留。于是,安娜在“抛弃”了原家庭的责任即抛弃了儿子之后,又“抛弃”了即将建立的新家庭及其爱情果实——安娜和伏伦斯基的女儿,走向了卧轨自杀之路,造成了两个孩子的母爱悲剧。

总之,安娜的悲剧是她的性格与社会环境产生尖锐冲突的必然结果。

通过对安娜人生悲剧的分析,我们得出了造成安娜悲剧的四点原因。

(一)追求真爱与上流社会的虚伪道德之间的冲突是安娜悲剧的社会根源。

(二)传统观念对她精神上形成的桎梏是安娜悲剧的内在根源。

(三)母爱和情爱不能两全所造成的矛盾痛苦是造成安娜悲剧的重要因素。

(四)对伏伦斯基爱情的幻灭是造成安娜悲剧的直接原因。

在新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法律赋予青年们追求自由爱情的权力,社会给青年们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实现理想的广阔空间,安娜的悲剧绝不应该重演。广大青年应该以安娜的悲剧为借鉴,不断完善自我性格,正确看待爱情在人生中的地位,在相互了解、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爱情,在爱情中把握好自己独立人格,注意摆脱旧习俗,旧道德的束缚。这样才能拥有真正的爱情,才能争取到幸福的人生。

这里提供一些英语参考文献Literature: 【1】, Strauss Kan尼娜珀利book, translated宋庆文such as: "Dostoevsky and female problem", Jili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in 2003 【2】, Yu. "90's cultural imagination of gender difference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embarrassment" [J]. Art reviews, 2002 【3】, TANG Ren-jun. "Liberation of women to seek knowledge of the conflict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 Ding Ling Bingxin relatively early novel" [J]. Series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1994 【4】, (Japan) in the island of Bristol. "Bell of the small" [M]. "Ding research" [Z]. Tianjin: Tianji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2. 【5】, Qian Gurong for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4 【6】, Qian Gurong for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4 【7】, the writer Ding Ling Mao Dun [C]. Ding Ling's research data [Z]. Tianjin: Tianji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2. 【8】, the Mao Dun. Writer Ding Ling [C]. Ding Ling's research data [Z]. Tianjin: Tianji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2. Read the literature: 【1】,林树明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of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in May 2004 the first edition of P17, 【2】, Luo Ting waiting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West and China,"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2004 【3】, Zhang Yongquan a "personality and the tragedy - Interpretation of Ding L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2005 【4】, Bing-on. Male and Ding Ling's early novels [J]. Research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eries, 1993, (4): 23 a 25. 【5】 Chile volume translation of Tolstoy's "Anna Karenina" [M]. Nanjing: Yilin Press, 1996 edition 【6】, Cao, "Lev Tolstoy's views on women - from Tolstoy's novel to see the image of women in the author's views on women" in 2007 with the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Journal 【7】, Guo, and Britain, "the awakening of feminist consciousness and to reflect on the tragedy --- Anna dialysis and inspiration for modern women"

安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名作《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十分丰满动人的美丽女性。她外表美丽高贵,举止得体优雅,内心单纯善良,更为重要的是,她有着扣人心弦的经历和令人扼腕叹息的结局。自从安娜这个形象诞生之后,对她的评论莫衷一是,似乎从来没有终止过。事实上,对于安娜的理解见仁见智,但总体来说,不应该脱离她的社会环境和特定的时代背景。安娜所处的年代,正是沙俄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古老的封建农奴制和新型的资本主义在俄国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冲击着旧的体制、旧的秩序、旧的道德观念,人们的思想也处于一个迷茫的十字路口上。安娜被历来的学者分析的淋漓尽致,有人认为她是女性解放的先驱者,也有人认为她不过是一个不遵守妇道的妖妇。总之是仁者见仁莫衷一是。本人将从安娜的时代背景和她的个性谈起她的形象,并且从女性主义观点来分析,以此来透视人物形象背后的托尔斯泰的女性观上流社会女性的优秀代表她的优秀表现在秀外慧中上。与当时上流社会的尔虞我诈,男盗女娼相比,安娜的优秀首先表现在她的真诚、善良和率真的个性上。安娜仿佛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在上流社会中。她敢于坦诚公开她和沃伦斯基的爱情,与其他贵族男女之间的猎艳相比,她渴望的是沃伦斯基真正的爱情。同时,也是她的坦诚公开使得她成为众矢之的。其次,安娜的优秀表现在她的勇敢和顽强上。她大声疾呼:“我要爱情,我要生活”[1],虽然经历了痛苦的精神挣扎可是她还是走了出去,这在当时的俄国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行为。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社会的悲剧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安娜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俄国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人们迷茫着但是又都在奉行着古老的规范。安娜的父母早逝,她和哥哥都是由姑妈抚养长大的,她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同时又受到了传统礼法宗教深深的束缚。在她年幼时便由姑妈做主,嫁给了大她二十多岁的卡列宁。虽然当时的社会新的资本主义势力正在迅速崛起,可是旧的封建思想势力还是很强大的。在上流社会里,贵族阶级之间尔虞我诈,伪善残忍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在那个圈子里没有真诚也没有真正的爱情,有的只是贵妇与情人之间的偷鸡摸狗和打情骂俏,男女之间更多的是追逐猎艳以及征服和虚荣所带来的刺激。典型的代表就是莉迪亚伯爵夫人和贝特西公爵夫人,她们分别代表着伪善和堕落。莉迪亚伯爵夫人口口声声的宣扬着所谓的仁义博爱,拯救,宽容等基督教义,外表看上去她似乎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然而却在生活中牢牢的控制着卡列宁,干涉卡列宁与安娜的家庭事物,对卡列宁进行宗教训诫,使他陷入到对宗教的迷狂之中。并且还处处为难安娜,切断了安娜与儿子谢廖莎的联系,挑拨安娜母子之间的关系,在谢廖莎的心中制造母亲已经死亡的阴影,从而使得安娜陷入“抛夫弃子”的境地。这样一个女人,不是博爱仁义的而是冷酷虚假的。再就是贝特西,她起初对安娜和沃伦斯基的感情是赞同的,因为她认为那只是贵族男女之间寻常的寻欢作乐与调情,并不有伤风化,也不会损伤“正派人的体面”。然而当她知道安娜可以抛弃家庭,置丈夫与儿子于不顾的时候,贝特西和她的社交界便认为安娜违反了封建社会的礼法,对安娜关闭了所有的社交界的大门,整个上流社会都在轻视安娜,嘲笑安娜,把安娜看成是堕落的不道德的坏女人,认为她大逆不道。可是贝特西自己呢?则过着有丈夫又有情人的生活,反而在骂安娜是“犯罪的妻子”,甚至在公开场合表示了对安娜的轻蔑。就这样,安娜便被冷漠的上流社会“放逐”了。安娜的单纯善良使她在这重重的压力下,惨败而归。她失去了名誉,失去了儿子。“理智告诉她要做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而感情却召唤她追求有爱的生活。在理智与情感面前她无所适从”[4]。在安娜的内心,自私感与罪恶感始终缠绕着,与沃伦斯基在一起时她已经身败名裂,连她自己都十分清楚,她曾经对沃伦斯基说:“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什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5]。对于生活在贵族社会中光明磊落的安娜来说,爱就是真正的爱情,这是一个十分神圣而且重要的话题,安娜生活的那个社会禁锢了她自由飞翔的翅膀,她不甘心被这样折断羽翼,即使是头破血流,为了神圣的爱情,也要挣脱,向往着自由的天空。然而她在这个牢笼里呆得太久了,她的翅膀只有鲜艳华丽的羽毛了,却不擅长于飞翔,她也最终变成一只受伤绝望的小鸟,任凭轨道上的火车轧下去。安娜死前的喃喃自语便是对这个束缚她迫害她的牢笼的控诉:“一切都是讨厌的,晚钟响了,那个商人那么虔诚的划着十字!好像唯恐失掉什么似的。这些教堂,这些钟声,这种假惺惺的做作,都是为了什么?无非是为了掩饰我们彼此之间的仇恨,就像那些正在破口大骂的车夫那样……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言,全是欺,全是罪恶!”[6]不仅是上流社会的伦理制度和保守的风俗习惯向安娜发起了攻击,就连上流社会的法律也加剧了安娜的悲剧色彩。同当时的社会风气相适应的是虚伪的法律,只是在维护所谓的宗法关系。安娜若想离婚就必须承认,而且让法律宣判她“有罪”,并且离婚后再也没有权利来结婚。而当时的贵族绅士们,却可以和一些女子调情,肆无忌惮。这些都是安娜一步步走向绝望的原因。首先,在安娜的身上,背负了沉重的传统礼教的包袱。她的悲剧寄寓着她自身的精神上的迷茫和困惑,甚至是内心的苦痛挣扎。她生活在一个守旧势力还十分强大的时期,希望的曙光初露端倪但还是驱赶不走旧势力的阴霾。封建宗法思想还有很大的影响力。贵族阶级的传统观念与新兴的资产阶级提倡的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交织在安娜的心里。安娜毕竟是受过旧式良好教育的贵族女子,她的所作所为在当时的俄国看来实在是太超前了,如前文中所提到的,上流社会寻欢作乐是司空见惯的,可是从来没有人敢于承认自己的私情。安娜却勇敢地踏出了这一步,但是却又充满了负罪感。对于安娜来说,拥有儿子和立足于上流社会是人生价值的两大标志,而她对于爱情的追求和对于家庭、丈夫的背叛便是对她这两大支柱的摧残,同时也是公然向上流社会的虚伪的挑战。因此,她总是诚惶诚恐,充满恐惧感和罪恶感。“这种矛盾的痛苦心理,始终在摧残她,折磨她,吞噬着她的生命,同时也制约了她叛逆的程度”[2]。安娜的坦率真诚敢爱敢恨,正是她的可爱之处,可是她的可悲便在于一旦真正跨出叛逆的脚步,便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内疚之中。安娜在与沃伦斯基初次品尝爱情的欢乐之后,她内心十分痛苦,请求上帝的饶恕。她一度讨厌的卡列宁,也是她需要忏悔的对象。在她投身车轮下的那一刻,她仍然在渴望着上帝的原谅。在安娜的身上,始终背负着心理上的沉重负担。这便是当时俄国上流社会和传统宗教信仰在她身上的反映。其次安娜的爱情至上观将她推上了绝路。安娜曾经对沃伦斯基说过:“你要明白,自从我爱上你以后,在我一切都变了。在我,只有一件东西,一件东西—那便是你的爱……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什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5]。为了爱情,她抛弃了名誉、丈夫、儿子,为了爱情,她毅然离开家庭,为了爱情,她甘愿做坏女人。安娜的这一切都是对于当时腐败的社会的叛离,自然遭到了大家的封杀。在安娜的眼中,沃伦斯基是完美的,同时也是安娜唯一的稻草了,正以为如此,安娜便拼命地想尽一切办法来攥紧这根稻草。她要求沃伦斯基也要把她当成生命的唯一,全部。爱情对男人而言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对女人而言却是一生的全部。安娜将满腔热情,附带着个人下半辈子的全部命运和未来,都托付给了沃伦斯基,并且为此来限制他,以至于到了丧失理智的地步。安娜变得敏感、暴躁、乖戾、喜怒无常,使得所有人都感到了沉闷和窒息,更何况是一个多情而浮夸的沃伦斯基。在沃伦斯基的世界里,不能没有上流社会,不能离开贵族的生活,而安娜霸道的要求又常常使他感到沉重。安娜把自己如此沉重的包袱全部丢给了沃伦斯基,却不曾考虑过再强壮的鸟儿也会不堪重负的。爱情至上的她曾不止一次地对沃伦斯基说:“对你我来说,重要的一点,我们是不是彼此相爱,别的用不着考虑”[12]。爱情至上带来的偏执,空前的自私和占有欲最终毁灭了安娜。正如罗曼·罗兰所说:“《安娜·卡列尼娜》里的爱情具有激烈的、肉感的、专横的性质。安娜对沃伦斯基的爱情就像一个饥饿的人得到了食物”[13]。这种占有欲一方面源自她过久的压抑和现实对她的封锁,另一方面则可能源于她的个性,也就是性格。她将沃伦斯基这跟稻草牢牢地抓住,她以为这样就能拥有沃伦斯基,完全的拥有。可是谁想到爱情就是她手里的沙子,握的越紧反而拥的越少。她的这种专横使得沃伦斯基无法忍受,安娜也日益的绝望:“我的爱情越来越热烈,越来越自私,而他却越来越减退,这就是我们分离的原因……而这是无法补救的。在我,一切都以他为中心,我要求他越来越完完全全地献身于我,但他却越来越疏远我。我们没有结合以前,倒真是很接近的,但是现在我们却不可挽回的南辕北辙了,这是无法改变的。他说我嫉妒得太没有道理,我自己也说我嫉妒得太没有道理,不过事实并非如此。我不是嫉妒,而是不满足……”[14]安娜的这段独白真实地透露出了她的真切感受,就是一个“不满足”,她的爱情的土壤在遇到沃伦斯基之前是干涸的,没有水分,而当她得到沃伦斯基爱情的滋养候,她的情感的土壤要的太贪婪了,对于水分的过分眷恋使得她义无反顾,导致了自己性格上的霸道,她想要的是沃伦斯基的全部,最终也导致了自身的悲惨结局。 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它的悲剧蕴含了托尔斯泰为首的当时俄国贵族自身的精神困惑与探索,同时,作为一个敏锐的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也写出了男性社会中被埋没的女性话语,写出了“第二性”的声音。但是作者却让这个声音走向了枯萎和失落。而如果从女性视角来看待这部作品,则作者托尔斯泰又是在展示着女性被压抑后的呐喊和苦苦追寻,展示着她们的灵肉拷问和男性社会强势力量的作者对女性问题的思考。从存在主义女权理论来审视托尔斯泰的这部作品,安娜的悲剧的原因在于父权社会中女性的屈从地位和女性他者的角色,而安娜的自杀,既是对于这种地位的控诉又是一种摆脱。因而,“她的自杀毫无疑问地具有悲壮崇高的性质”[15]。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指出,妇女“这个和大家一样的既自由又自主的人,仍然发现自己生活在男人强迫她接受他者地位的世界当中……我们是唯一的雌性依赖于雄性获取食物的物种,唯一的性别关系等同于经济关系的物种”[16]。而经济上的依赖是妇女在生活及生存的各个方面依附男性的主要原因。正如卡列宁对安娜的怒吼,称她在外面偷情做别人的情妇却仍然在吃着丈夫的面包。确实如此,安娜是凭借自身的外在条件而攀附上卡列宁的。卡列宁维持着她的体面,她的衣食,她的生存。同时“卡列宁夫人”也是她的地位和身份的所在。卡列宁无论安娜再怎么样,只要还是他的妻子,他就必须每月付给安娜一定的生活费。安娜要社交,就需要衣裳、珠宝、车马和其他各种花费,这都是卡列宁的支出。而安娜对于卡列宁来说,也只不过是这样一个需要供养的女人罢了。所以在卡列宁得知了安娜的奸情后,还十分自信的写信给她以示警告,并随信附上零用钱,卡列宁满怀信心地认为这就可以制止安娜疯狂的行为了。由此可见,卡列宁作为男权社会中拥有话语权的主宰者,他始终都是把安娜当做是一个“他者” 来对待,用以证明个人的主体地位。而安娜的不幸正在于此,即使她再优秀再勇敢顽强也无法改变她在男人,不论是卡列宁还是沃伦斯基心中他者的地位和玩偶花瓶的身份,“在父系文化的歧视下,女性被隔绝于社会,所有的个人社会出路几乎都被堵死,只剩下依附一个有权势男人一条‘捷径’了”[17]。安娜在离开丈夫后,在沃伦斯基那里依然是靠着沃伦斯基供养的,所以她交给沃伦斯基的,不仅仅是感情,还有下半生的衣食住行。而这样一种地位与她的反叛之间的冲突是十分巨大的。男性不仅在经济上占有优势,还制造了一整套的宗教伦理价值法则维护自己的地位,并且使得女性将这种观念内化为自己行动的准则。“在男权社会中,对女性来讲,就是主动接受男性中心的观念,把自己视为他者,而这就是自欺”[15]。在安娜的潜意识里,始终也存在着这种男权中心观念,所以她一直处于妻性、母性、情性的矛盾冲突中。她被上流社会所抛弃,也正是因为她不能“恪守妇道”,因为她对丈夫的权威进行了反叛和挣脱。而她投身于沃伦斯基的爱情之后,她仍然维持着“他者”的地位。可见,安娜反叛的只是卡列宁的男权优势地位,而并没有意识到她需要真正改变的是彻底的颠覆自己的他者地位。安娜对沃伦斯基的这种依附关系,再加上情感的要求才会使得安娜变的偏执、暴躁。“我把一切都倾注在他一个人身上,我也越来越要求他完全倾心于我,可是他倒越来越想躲开我”[18]。这种依附关系在安娜和沃伦斯基那里并没有得到改变,这就导致了她的悲剧。安娜并不甘心自己与卡列宁的婚姻状况才选择的反叛,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确实是对男性社会和整套伦理道德制度的挑战,也可以赋予她一个全新的意义,就是对于自己在感情家庭生活中缺失的主体地位的寻找。但是她随即就陷入了四面楚歌之中了,失去对于男性的依附,她根本没有自己的主体地位,甚至没有自己的实在意义。于是她内心出现了严重的断裂。安娜的自杀从这个角度来看既是对于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也是超越女性他者地位局限的表现,那她的自杀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尽管这个悲剧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可就是这种“人的本质的必然要求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19]才让人觉得可悲可叹,才足以立足于世界文学之林。托尔斯泰塑造了一个男人眼中的“天使”被压抑和女性意识和欲望正在苏醒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仍然被泯灭在男性话语之中。这其中,又寄寓着托尔斯泰本人对于女性意识、宗法制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思考和批判。历来很多的评论者都认为托尔斯泰是一个典型的男权主义者,同时也是男性作家的代表。否则,就不会把安娜的结局安排的如此凄惨。但是,从安娜身上,我们却可以看到托尔斯泰含着血泪的矛盾心理。他的女性观在安娜身上是十分复杂的,而安娜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这正是现实主义作品尖锐揭露的现实所在。托尔斯泰赞美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女性的形象。安娜是符合这一种要求的形象。托尔斯泰曾借列文之口说出了他对于家庭和婚姻的看法,那就是结婚中的重要的东西就是爱情,有了爱情,人总是幸福的,而这样美好的婚姻在卡列宁和安娜身上并不存在。双方并不算是真正的夫妻,反而像是各取所需的交易。这样痛苦的婚姻,根基是不牢固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多丽与奥勃朗斯基的家庭昔日是温馨和睦的,而就是因为多丽发现了丈夫和家庭女教师之间的暧昧关系而变得火药味十足。奥勃朗斯基因为妻子年老色衰人老珠黄而在外偷情。对于这样的家庭,托尔斯泰写到的是即将解体,因为多丽认为已经没有感情了,直到奥勃朗斯基说明以后不再与别的女人有任何瓜葛,才得以恢复宁静。于此相反的则是吉蒂与列文,托尔斯泰热情赞美了两人的爱情和温馨的家庭生活。两人心心相印,基于爱情而结合,因此,婚后两人一直过着童话般幸福的生活。而安娜与卡列宁无论是结合之前还是结合之后都没有爱情可言,所以托尔斯泰表现出了对安娜身上的女性意识的认同。家庭生活中长期处于压抑的他者地位,安娜的确被压抑的太久了。她的婚姻不是爱情的结果,而是被他人安排的。正所谓“命运可以不幸,但不能被安排”,婚姻也是如此。二人的婚姻中没有平等的地位和起码的温情,这与托翁的家庭宗旨是最相违背的。卡列宁是冷酷的官僚机器,除了追名逐利恐怕也没什么爱好了。他的这种本质与安娜崇尚幸福与精神至上的生活原则是格格不入的。他常常以男性的优越性和高高在上束缚压抑安娜。安娜一方面潜在的意识里有传统的影子,所以在自觉的遵守着男权社会的道德规范,然而内心的“我要生活,我要爱情”的萌芽在与沃伦斯基邂逅以后就萌发了。她身上的活生生的女人突然苏醒了。她痛恨卡列宁对她的压制,对她的长期忽视。对于这样的情境下的安娜,逃离是唯一的出路,而托翁也对安娜的情境给予了同情并对她的这种行为给予了认同。毕竟他们的婚姻并不符合托翁的家庭理念,安娜这样一个艳丽迷人、雍容优雅、表里如一且生命力旺盛的女人,不应该被压制在卡列宁身边。托翁借安娜说出的“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就是他对于女性意识觉醒的认同。“天使”的安娜由于欲望的苏醒而走上叛离,而正是托尔斯泰亲手制造的这个叛逆的女性,却最终又被托尔斯泰推到了火车轮下。安娜的女性意识的觉醒致使安娜陷入了深深的内疚之中,在女人的母性、妻性的漩涡中徘徊,这种反叛遭到了整个社会对她的封锁、嘲弄和轻蔑,尽管安娜的婚姻里没有爱情,但始终也是一个社会中的合法的家庭,而这样一个家庭要因为安娜的追求而告终时,托翁也是不赞同的。与安娜想对比,托尔斯泰塑造了吉蒂和多丽这样的女性,来寄托自己理想的家庭女性观念。吉蒂也是贵族小姐出身,生性活泼,美丽可爱。她没有安娜那么重的心事,却同安娜一样单纯善良。她与列文心心相印,两人结婚以后她从一个贵族小姐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家庭主妇,离开都市的生活,随丈夫到乡下去过温馨甜蜜的日子。处处照顾体贴丈夫的生活和感受。俨然是传说中的贤妻良母,这也是托尔斯泰所极力赞美的理想妻子。在托翁看来,女人不能离开自己母亲的角色,托尔斯泰在吉蒂身上,反映了他本人作为男性话语代表的特性。吉蒂安于家庭生活,幸福美满,正是在履行着社会赋予她职责,那便是相夫教子,一切从夫。多丽也是这样的,虽然她年纪大了而面临被丈夫抛弃的命运,她却依然在为家庭,为孩子付出,她的整个生命都要奉献给孩子、丈夫和家庭。相比这两个人,安娜在上流社会是清新脱俗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与此同时,托翁又给她某种致命的残缺,那就是“抛夫弃子”,丢弃了自己为人母天性和在家庭生活中的职责,这在托翁看来是女性最为严重的错误了。于是,安娜当然要受到上流社会的排挤和羞辱。然而,托翁对于安娜身上的女性意识进行了惩罚,并且借此为女性找到了一条理想的出路,就是“爱的教义”。如前面所提到的,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是既赞同又批判的,一方面觉得她在无情无爱的婚姻中,没有平等的地位可言是可悲的,所以她追求爱情是合情的,但是另一方面,从宗教伦理上来说是有“罪”的,合情但不合理。这本书的题词是“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这个“我”,应该就是托翁所理解的上帝的信仰、教义等等。安娜违背了上帝的教义和信仰,因此必须遭到应有的惩罚。而所谓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安娜便是这样的一个悲剧。在托尔斯泰的内心深处,安娜的女权意识的萌发和扼杀正是与自己内心矛盾的女性观是契合的。托翁认为,如果你是妻子就应该顺从,应该逆来顺受,就像吉蒂一样。如果你是孩子的母亲,你就应该尽全力去做好一个母亲,就像多丽那样。安娜却没有这样做,这就是与俄国的宗法家庭观念是想违背的,因此无论托尔斯泰多么同情安娜,赞同安娜,他始终无法原谅安娜的行为,便让她葬身于车轮下。托翁在书中也对社会的风气和上流社会的落后腐败进行了鞭笞和批判,对于上流社会中男子的轻薄也予以揭露和谴责。托尔斯泰就在这部作品中,通过吉蒂和列文这对理想夫妻的生活而宣扬了自己对于婚姻和家庭的看法,那便是心怀宗教信仰,对家人对妻子充满爱,婚姻中需要爱、平等、真诚,我们可以简单的称之为“爱的教义”。男人不要以男性中心观念来压制自己的妻子,更不应该寻花问柳处处留情,而妻子应该处处体谅丈夫,照顾家庭和孩子。双方都要对对方充满爱和尊重,这样才能和睦相处 “这是被爱情所煎熬,被神的律令所压迫的灵魂的悲剧” 。安娜是一个敢爱敢恨义无反顾的女人。再回想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我们可以发现,安娜是多么的有勇气。简最终回到了罗切斯特的身边,普希金笔下的达吉亚娜也要恪守没有爱情的婚姻。巴尔扎克也在《幽谷百合》中热情的赞颂了传统礼教束缚下的淑女。而托尔斯泰将其对于女性命运的思考和诠释深深地埋藏在了这部书中。安娜“我要生活,我要爱情”的呼声一步步拉开了女性觉醒和解放的序幕。

安娜卡列尼娜的论文文献

安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名作《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十分丰满动人的美丽女性。她外表美丽高贵,举止得体优雅,内心单纯善良,更为重要的是,她有着扣人心弦的经历和令人扼腕叹息的结局。自从安娜这个形象诞生之后,对她的评论莫衷一是,似乎从来没有终止过。事实上,对于安娜的理解见仁见智,但总体来说,不应该脱离她的社会环境和特定的时代背景。安娜所处的年代,正是沙俄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古老的封建农奴制和新型的资本主义在俄国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冲击着旧的体制、旧的秩序、旧的道德观念,人们的思想也处于一个迷茫的十字路口上。安娜被历来的学者分析的淋漓尽致,有人认为她是女性解放的先驱者,也有人认为她不过是一个不遵守妇道的妖妇。总之是仁者见仁莫衷一是。本人将从安娜的时代背景和她的个性谈起她的形象,并且从女性主义观点来分析,以此来透视人物形象背后的托尔斯泰的女性观上流社会女性的优秀代表她的优秀表现在秀外慧中上。与当时上流社会的尔虞我诈,男盗女娼相比,安娜的优秀首先表现在她的真诚、善良和率真的个性上。安娜仿佛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在上流社会中。她敢于坦诚公开她和沃伦斯基的爱情,与其他贵族男女之间的猎艳相比,她渴望的是沃伦斯基真正的爱情。同时,也是她的坦诚公开使得她成为众矢之的。其次,安娜的优秀表现在她的勇敢和顽强上。她大声疾呼:“我要爱情,我要生活”[1],虽然经历了痛苦的精神挣扎可是她还是走了出去,这在当时的俄国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行为。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社会的悲剧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安娜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俄国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人们迷茫着但是又都在奉行着古老的规范。安娜的父母早逝,她和哥哥都是由姑妈抚养长大的,她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同时又受到了传统礼法宗教深深的束缚。在她年幼时便由姑妈做主,嫁给了大她二十多岁的卡列宁。虽然当时的社会新的资本主义势力正在迅速崛起,可是旧的封建思想势力还是很强大的。在上流社会里,贵族阶级之间尔虞我诈,伪善残忍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在那个圈子里没有真诚也没有真正的爱情,有的只是贵妇与情人之间的偷鸡摸狗和打情骂俏,男女之间更多的是追逐猎艳以及征服和虚荣所带来的刺激。典型的代表就是莉迪亚伯爵夫人和贝特西公爵夫人,她们分别代表着伪善和堕落。莉迪亚伯爵夫人口口声声的宣扬着所谓的仁义博爱,拯救,宽容等基督教义,外表看上去她似乎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然而却在生活中牢牢的控制着卡列宁,干涉卡列宁与安娜的家庭事物,对卡列宁进行宗教训诫,使他陷入到对宗教的迷狂之中。并且还处处为难安娜,切断了安娜与儿子谢廖莎的联系,挑拨安娜母子之间的关系,在谢廖莎的心中制造母亲已经死亡的阴影,从而使得安娜陷入“抛夫弃子”的境地。这样一个女人,不是博爱仁义的而是冷酷虚假的。再就是贝特西,她起初对安娜和沃伦斯基的感情是赞同的,因为她认为那只是贵族男女之间寻常的寻欢作乐与调情,并不有伤风化,也不会损伤“正派人的体面”。然而当她知道安娜可以抛弃家庭,置丈夫与儿子于不顾的时候,贝特西和她的社交界便认为安娜违反了封建社会的礼法,对安娜关闭了所有的社交界的大门,整个上流社会都在轻视安娜,嘲笑安娜,把安娜看成是堕落的不道德的坏女人,认为她大逆不道。可是贝特西自己呢?则过着有丈夫又有情人的生活,反而在骂安娜是“犯罪的妻子”,甚至在公开场合表示了对安娜的轻蔑。就这样,安娜便被冷漠的上流社会“放逐”了。安娜的单纯善良使她在这重重的压力下,惨败而归。她失去了名誉,失去了儿子。“理智告诉她要做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而感情却召唤她追求有爱的生活。在理智与情感面前她无所适从”[4]。在安娜的内心,自私感与罪恶感始终缠绕着,与沃伦斯基在一起时她已经身败名裂,连她自己都十分清楚,她曾经对沃伦斯基说:“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什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5]。对于生活在贵族社会中光明磊落的安娜来说,爱就是真正的爱情,这是一个十分神圣而且重要的话题,安娜生活的那个社会禁锢了她自由飞翔的翅膀,她不甘心被这样折断羽翼,即使是头破血流,为了神圣的爱情,也要挣脱,向往着自由的天空。然而她在这个牢笼里呆得太久了,她的翅膀只有鲜艳华丽的羽毛了,却不擅长于飞翔,她也最终变成一只受伤绝望的小鸟,任凭轨道上的火车轧下去。安娜死前的喃喃自语便是对这个束缚她迫害她的牢笼的控诉:“一切都是讨厌的,晚钟响了,那个商人那么虔诚的划着十字!好像唯恐失掉什么似的。这些教堂,这些钟声,这种假惺惺的做作,都是为了什么?无非是为了掩饰我们彼此之间的仇恨,就像那些正在破口大骂的车夫那样……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言,全是欺,全是罪恶!”[6]不仅是上流社会的伦理制度和保守的风俗习惯向安娜发起了攻击,就连上流社会的法律也加剧了安娜的悲剧色彩。同当时的社会风气相适应的是虚伪的法律,只是在维护所谓的宗法关系。安娜若想离婚就必须承认,而且让法律宣判她“有罪”,并且离婚后再也没有权利来结婚。而当时的贵族绅士们,却可以和一些女子调情,肆无忌惮。这些都是安娜一步步走向绝望的原因。首先,在安娜的身上,背负了沉重的传统礼教的包袱。她的悲剧寄寓着她自身的精神上的迷茫和困惑,甚至是内心的苦痛挣扎。她生活在一个守旧势力还十分强大的时期,希望的曙光初露端倪但还是驱赶不走旧势力的阴霾。封建宗法思想还有很大的影响力。贵族阶级的传统观念与新兴的资产阶级提倡的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交织在安娜的心里。安娜毕竟是受过旧式良好教育的贵族女子,她的所作所为在当时的俄国看来实在是太超前了,如前文中所提到的,上流社会寻欢作乐是司空见惯的,可是从来没有人敢于承认自己的私情。安娜却勇敢地踏出了这一步,但是却又充满了负罪感。对于安娜来说,拥有儿子和立足于上流社会是人生价值的两大标志,而她对于爱情的追求和对于家庭、丈夫的背叛便是对她这两大支柱的摧残,同时也是公然向上流社会的虚伪的挑战。因此,她总是诚惶诚恐,充满恐惧感和罪恶感。“这种矛盾的痛苦心理,始终在摧残她,折磨她,吞噬着她的生命,同时也制约了她叛逆的程度”[2]。安娜的坦率真诚敢爱敢恨,正是她的可爱之处,可是她的可悲便在于一旦真正跨出叛逆的脚步,便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内疚之中。安娜在与沃伦斯基初次品尝爱情的欢乐之后,她内心十分痛苦,请求上帝的饶恕。她一度讨厌的卡列宁,也是她需要忏悔的对象。在她投身车轮下的那一刻,她仍然在渴望着上帝的原谅。在安娜的身上,始终背负着心理上的沉重负担。这便是当时俄国上流社会和传统宗教信仰在她身上的反映。其次安娜的爱情至上观将她推上了绝路。安娜曾经对沃伦斯基说过:“你要明白,自从我爱上你以后,在我一切都变了。在我,只有一件东西,一件东西—那便是你的爱……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什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吧”[5]。为了爱情,她抛弃了名誉、丈夫、儿子,为了爱情,她毅然离开家庭,为了爱情,她甘愿做坏女人。安娜的这一切都是对于当时腐败的社会的叛离,自然遭到了大家的封杀。在安娜的眼中,沃伦斯基是完美的,同时也是安娜唯一的稻草了,正以为如此,安娜便拼命地想尽一切办法来攥紧这根稻草。她要求沃伦斯基也要把她当成生命的唯一,全部。爱情对男人而言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对女人而言却是一生的全部。安娜将满腔热情,附带着个人下半辈子的全部命运和未来,都托付给了沃伦斯基,并且为此来限制他,以至于到了丧失理智的地步。安娜变得敏感、暴躁、乖戾、喜怒无常,使得所有人都感到了沉闷和窒息,更何况是一个多情而浮夸的沃伦斯基。在沃伦斯基的世界里,不能没有上流社会,不能离开贵族的生活,而安娜霸道的要求又常常使他感到沉重。安娜把自己如此沉重的包袱全部丢给了沃伦斯基,却不曾考虑过再强壮的鸟儿也会不堪重负的。爱情至上的她曾不止一次地对沃伦斯基说:“对你我来说,重要的一点,我们是不是彼此相爱,别的用不着考虑”[12]。爱情至上带来的偏执,空前的自私和占有欲最终毁灭了安娜。正如罗曼·罗兰所说:“《安娜·卡列尼娜》里的爱情具有激烈的、肉感的、专横的性质。安娜对沃伦斯基的爱情就像一个饥饿的人得到了食物”[13]。这种占有欲一方面源自她过久的压抑和现实对她的封锁,另一方面则可能源于她的个性,也就是性格。她将沃伦斯基这跟稻草牢牢地抓住,她以为这样就能拥有沃伦斯基,完全的拥有。可是谁想到爱情就是她手里的沙子,握的越紧反而拥的越少。她的这种专横使得沃伦斯基无法忍受,安娜也日益的绝望:“我的爱情越来越热烈,越来越自私,而他却越来越减退,这就是我们分离的原因……而这是无法补救的。在我,一切都以他为中心,我要求他越来越完完全全地献身于我,但他却越来越疏远我。我们没有结合以前,倒真是很接近的,但是现在我们却不可挽回的南辕北辙了,这是无法改变的。他说我嫉妒得太没有道理,我自己也说我嫉妒得太没有道理,不过事实并非如此。我不是嫉妒,而是不满足……”[14]安娜的这段独白真实地透露出了她的真切感受,就是一个“不满足”,她的爱情的土壤在遇到沃伦斯基之前是干涸的,没有水分,而当她得到沃伦斯基爱情的滋养候,她的情感的土壤要的太贪婪了,对于水分的过分眷恋使得她义无反顾,导致了自己性格上的霸道,她想要的是沃伦斯基的全部,最终也导致了自身的悲惨结局。 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它的悲剧蕴含了托尔斯泰为首的当时俄国贵族自身的精神困惑与探索,同时,作为一个敏锐的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也写出了男性社会中被埋没的女性话语,写出了“第二性”的声音。但是作者却让这个声音走向了枯萎和失落。而如果从女性视角来看待这部作品,则作者托尔斯泰又是在展示着女性被压抑后的呐喊和苦苦追寻,展示着她们的灵肉拷问和男性社会强势力量的作者对女性问题的思考。从存在主义女权理论来审视托尔斯泰的这部作品,安娜的悲剧的原因在于父权社会中女性的屈从地位和女性他者的角色,而安娜的自杀,既是对于这种地位的控诉又是一种摆脱。因而,“她的自杀毫无疑问地具有悲壮崇高的性质”[15]。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指出,妇女“这个和大家一样的既自由又自主的人,仍然发现自己生活在男人强迫她接受他者地位的世界当中……我们是唯一的雌性依赖于雄性获取食物的物种,唯一的性别关系等同于经济关系的物种”[16]。而经济上的依赖是妇女在生活及生存的各个方面依附男性的主要原因。正如卡列宁对安娜的怒吼,称她在外面偷情做别人的情妇却仍然在吃着丈夫的面包。确实如此,安娜是凭借自身的外在条件而攀附上卡列宁的。卡列宁维持着她的体面,她的衣食,她的生存。同时“卡列宁夫人”也是她的地位和身份的所在。卡列宁无论安娜再怎么样,只要还是他的妻子,他就必须每月付给安娜一定的生活费。安娜要社交,就需要衣裳、珠宝、车马和其他各种花费,这都是卡列宁的支出。而安娜对于卡列宁来说,也只不过是这样一个需要供养的女人罢了。所以在卡列宁得知了安娜的奸情后,还十分自信的写信给她以示警告,并随信附上零用钱,卡列宁满怀信心地认为这就可以制止安娜疯狂的行为了。由此可见,卡列宁作为男权社会中拥有话语权的主宰者,他始终都是把安娜当做是一个“他者” 来对待,用以证明个人的主体地位。而安娜的不幸正在于此,即使她再优秀再勇敢顽强也无法改变她在男人,不论是卡列宁还是沃伦斯基心中他者的地位和玩偶花瓶的身份,“在父系文化的歧视下,女性被隔绝于社会,所有的个人社会出路几乎都被堵死,只剩下依附一个有权势男人一条‘捷径’了”[17]。安娜在离开丈夫后,在沃伦斯基那里依然是靠着沃伦斯基供养的,所以她交给沃伦斯基的,不仅仅是感情,还有下半生的衣食住行。而这样一种地位与她的反叛之间的冲突是十分巨大的。男性不仅在经济上占有优势,还制造了一整套的宗教伦理价值法则维护自己的地位,并且使得女性将这种观念内化为自己行动的准则。“在男权社会中,对女性来讲,就是主动接受男性中心的观念,把自己视为他者,而这就是自欺”[15]。在安娜的潜意识里,始终也存在着这种男权中心观念,所以她一直处于妻性、母性、情性的矛盾冲突中。她被上流社会所抛弃,也正是因为她不能“恪守妇道”,因为她对丈夫的权威进行了反叛和挣脱。而她投身于沃伦斯基的爱情之后,她仍然维持着“他者”的地位。可见,安娜反叛的只是卡列宁的男权优势地位,而并没有意识到她需要真正改变的是彻底的颠覆自己的他者地位。安娜对沃伦斯基的这种依附关系,再加上情感的要求才会使得安娜变的偏执、暴躁。“我把一切都倾注在他一个人身上,我也越来越要求他完全倾心于我,可是他倒越来越想躲开我”[18]。这种依附关系在安娜和沃伦斯基那里并没有得到改变,这就导致了她的悲剧。安娜并不甘心自己与卡列宁的婚姻状况才选择的反叛,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确实是对男性社会和整套伦理道德制度的挑战,也可以赋予她一个全新的意义,就是对于自己在感情家庭生活中缺失的主体地位的寻找。但是她随即就陷入了四面楚歌之中了,失去对于男性的依附,她根本没有自己的主体地位,甚至没有自己的实在意义。于是她内心出现了严重的断裂。安娜的自杀从这个角度来看既是对于爱情和幸福生活的追求,也是超越女性他者地位局限的表现,那她的自杀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尽管这个悲剧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可就是这种“人的本质的必然要求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19]才让人觉得可悲可叹,才足以立足于世界文学之林。托尔斯泰塑造了一个男人眼中的“天使”被压抑和女性意识和欲望正在苏醒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仍然被泯灭在男性话语之中。这其中,又寄寓着托尔斯泰本人对于女性意识、宗法制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思考和批判。历来很多的评论者都认为托尔斯泰是一个典型的男权主义者,同时也是男性作家的代表。否则,就不会把安娜的结局安排的如此凄惨。但是,从安娜身上,我们却可以看到托尔斯泰含着血泪的矛盾心理。他的女性观在安娜身上是十分复杂的,而安娜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这正是现实主义作品尖锐揭露的现实所在。托尔斯泰赞美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女性的形象。安娜是符合这一种要求的形象。托尔斯泰曾借列文之口说出了他对于家庭和婚姻的看法,那就是结婚中的重要的东西就是爱情,有了爱情,人总是幸福的,而这样美好的婚姻在卡列宁和安娜身上并不存在。双方并不算是真正的夫妻,反而像是各取所需的交易。这样痛苦的婚姻,根基是不牢固的。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多丽与奥勃朗斯基的家庭昔日是温馨和睦的,而就是因为多丽发现了丈夫和家庭女教师之间的暧昧关系而变得火药味十足。奥勃朗斯基因为妻子年老色衰人老珠黄而在外偷情。对于这样的家庭,托尔斯泰写到的是即将解体,因为多丽认为已经没有感情了,直到奥勃朗斯基说明以后不再与别的女人有任何瓜葛,才得以恢复宁静。于此相反的则是吉蒂与列文,托尔斯泰热情赞美了两人的爱情和温馨的家庭生活。两人心心相印,基于爱情而结合,因此,婚后两人一直过着童话般幸福的生活。而安娜与卡列宁无论是结合之前还是结合之后都没有爱情可言,所以托尔斯泰表现出了对安娜身上的女性意识的认同。家庭生活中长期处于压抑的他者地位,安娜的确被压抑的太久了。她的婚姻不是爱情的结果,而是被他人安排的。正所谓“命运可以不幸,但不能被安排”,婚姻也是如此。二人的婚姻中没有平等的地位和起码的温情,这与托翁的家庭宗旨是最相违背的。卡列宁是冷酷的官僚机器,除了追名逐利恐怕也没什么爱好了。他的这种本质与安娜崇尚幸福与精神至上的生活原则是格格不入的。他常常以男性的优越性和高高在上束缚压抑安娜。安娜一方面潜在的意识里有传统的影子,所以在自觉的遵守着男权社会的道德规范,然而内心的“我要生活,我要爱情”的萌芽在与沃伦斯基邂逅以后就萌发了。她身上的活生生的女人突然苏醒了。她痛恨卡列宁对她的压制,对她的长期忽视。对于这样的情境下的安娜,逃离是唯一的出路,而托翁也对安娜的情境给予了同情并对她的这种行为给予了认同。毕竟他们的婚姻并不符合托翁的家庭理念,安娜这样一个艳丽迷人、雍容优雅、表里如一且生命力旺盛的女人,不应该被压制在卡列宁身边。托翁借安娜说出的“我要爱情,我要生活”就是他对于女性意识觉醒的认同。“天使”的安娜由于欲望的苏醒而走上叛离,而正是托尔斯泰亲手制造的这个叛逆的女性,却最终又被托尔斯泰推到了火车轮下。安娜的女性意识的觉醒致使安娜陷入了深深的内疚之中,在女人的母性、妻性的漩涡中徘徊,这种反叛遭到了整个社会对她的封锁、嘲弄和轻蔑,尽管安娜的婚姻里没有爱情,但始终也是一个社会中的合法的家庭,而这样一个家庭要因为安娜的追求而告终时,托翁也是不赞同的。与安娜想对比,托尔斯泰塑造了吉蒂和多丽这样的女性,来寄托自己理想的家庭女性观念。吉蒂也是贵族小姐出身,生性活泼,美丽可爱。她没有安娜那么重的心事,却同安娜一样单纯善良。她与列文心心相印,两人结婚以后她从一个贵族小姐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家庭主妇,离开都市的生活,随丈夫到乡下去过温馨甜蜜的日子。处处照顾体贴丈夫的生活和感受。俨然是传说中的贤妻良母,这也是托尔斯泰所极力赞美的理想妻子。在托翁看来,女人不能离开自己母亲的角色,托尔斯泰在吉蒂身上,反映了他本人作为男性话语代表的特性。吉蒂安于家庭生活,幸福美满,正是在履行着社会赋予她职责,那便是相夫教子,一切从夫。多丽也是这样的,虽然她年纪大了而面临被丈夫抛弃的命运,她却依然在为家庭,为孩子付出,她的整个生命都要奉献给孩子、丈夫和家庭。相比这两个人,安娜在上流社会是清新脱俗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与此同时,托翁又给她某种致命的残缺,那就是“抛夫弃子”,丢弃了自己为人母天性和在家庭生活中的职责,这在托翁看来是女性最为严重的错误了。于是,安娜当然要受到上流社会的排挤和羞辱。然而,托翁对于安娜身上的女性意识进行了惩罚,并且借此为女性找到了一条理想的出路,就是“爱的教义”。如前面所提到的,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是既赞同又批判的,一方面觉得她在无情无爱的婚姻中,没有平等的地位可言是可悲的,所以她追求爱情是合情的,但是另一方面,从宗教伦理上来说是有“罪”的,合情但不合理。这本书的题词是“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这个“我”,应该就是托翁所理解的上帝的信仰、教义等等。安娜违背了上帝的教义和信仰,因此必须遭到应有的惩罚。而所谓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安娜便是这样的一个悲剧。在托尔斯泰的内心深处,安娜的女权意识的萌发和扼杀正是与自己内心矛盾的女性观是契合的。托翁认为,如果你是妻子就应该顺从,应该逆来顺受,就像吉蒂一样。如果你是孩子的母亲,你就应该尽全力去做好一个母亲,就像多丽那样。安娜却没有这样做,这就是与俄国的宗法家庭观念是想违背的,因此无论托尔斯泰多么同情安娜,赞同安娜,他始终无法原谅安娜的行为,便让她葬身于车轮下。托翁在书中也对社会的风气和上流社会的落后腐败进行了鞭笞和批判,对于上流社会中男子的轻薄也予以揭露和谴责。托尔斯泰就在这部作品中,通过吉蒂和列文这对理想夫妻的生活而宣扬了自己对于婚姻和家庭的看法,那便是心怀宗教信仰,对家人对妻子充满爱,婚姻中需要爱、平等、真诚,我们可以简单的称之为“爱的教义”。男人不要以男性中心观念来压制自己的妻子,更不应该寻花问柳处处留情,而妻子应该处处体谅丈夫,照顾家庭和孩子。双方都要对对方充满爱和尊重,这样才能和睦相处 “这是被爱情所煎熬,被神的律令所压迫的灵魂的悲剧” 。安娜是一个敢爱敢恨义无反顾的女人。再回想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我们可以发现,安娜是多么的有勇气。简最终回到了罗切斯特的身边,普希金笔下的达吉亚娜也要恪守没有爱情的婚姻。巴尔扎克也在《幽谷百合》中热情的赞颂了传统礼教束缚下的淑女。而托尔斯泰将其对于女性命运的思考和诠释深深地埋藏在了这部书中。安娜“我要生活,我要爱情”的呼声一步步拉开了女性觉醒和解放的序幕。

浅谈《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心灵辩证法

摘 要: 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安娜・卡列尼娜》运用多种方法描写人物的心理。本文是从心灵辩证法角度来分析《安娜・卡列尼娜》的心理描写特点,以更好地体会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 心灵辩证法;心灵的运动;内心矛盾

列夫・托尔斯泰在心理描写艺术上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在他看来,描写人内心的复杂世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他是一位描写人物心理的艺术大师,这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在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中,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心灵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心理分析具有不同的方向:一类作家热衷于刻划性格的轮廓;另一类作家善于描写社会关系与生活冲突对于性格的影响;第三类作家乐于说明感情与行动的联系;第四类作家精于剖析种种激情;而托尔斯泰伯爵最感兴趣的,却是心理过程本身,是这过程的形态和规律,用一个特定的术语来表达,就是心灵的辩证法”。[1]他说:“他不是局限于描写心理过程的结果―过程本身也引起了他的兴趣”。[2]托尔斯泰习惯于从体悟和解剖自己的心理开始,然后推己及人地在作品中表现人物的心理,进而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其心灵辩证法包含了许多内容。

一、心灵的运动

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主要指心灵的运动,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加以表现的并不是运动的结果,而是实际运动的过程”。[3]

(一)对主人公一生的心理变化进行叙述:

“传统的心理描写一般是根据人的社会环境来刻画人物性格,注重的是环境对人物心理的`制约作用”,[4]但是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注重的是人物内心的运动,是瞬间万变的外部世界在人物内心上的流程。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的心理变化过程是沿着两条路线发展的:在探索社会改革的问题上,列文由执着追求到失败后的绝望;在探索个人幸福和生命意义问题上,列文经历了迷恋、挫折,最后在宗教中找到了解脱。可以看出,列文的精神探索是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的。另一个主人公安娜的心理描写也是有层次的,她由爱情觉醒到个性解放、进行抗争,再到她看清了伏伦斯基、卡列宁、贵族社会,她对人世绝望了,最后走上了自杀的道路,这三个阶段具有连续性,又呈现出变化。

(二)对人物的瞬间的心理变化进行详述:

小说对人物的瞬间心理变化也有着详尽的描述,能够揭示某种情境中的人物心理变化。

在列文向吉娣求婚这一章节中,因为吉娣知道列文和伏伦斯基都喜欢她,她要做出选择,那么她的情感思想就必然在两个人之间流动。托尔斯泰先进行了概述 ,“在吃过晚饭到晚会开始前的这段时间里,吉娣的心情就象一个初临战场的新兵。她的心卜卜直跳,头脑里思想翻腾”。[5]接着吉娣回顾了她的童年时代,随着心理的流动,托尔斯泰描写吉娣想到伏伦斯基、列文时的不同感受;她的心理继续流动着:吉娣一想到未来同伏伦斯基在一起,她就感觉很幸福,一想到同列文在一起时就觉得前面一片迷雾。由此可见,在这一特定情境中,吉娣的心理是曲折着向前运动的,这些心理描写十分细腻,体现了托尔斯泰心灵辩证法的特点。

二、对人物内心充满矛盾的描写

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还指对人物内心的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描写。同一个人物的思想感情在不同的情境中,或者在同一个情境中的不同时间,有时候会发生转化。

当安娜遇到伏伦斯基时,内心的热情就被唤醒了,她憎恨卡列宁、贵族社会。可当她处在死亡边缘的时候,她却认为卡列宁是好人,希望自己能被卡列宁原谅,这种心理的转变就体现了心灵辩证法;同样,卡列宁本来想要与安娜离婚,可是当卡列宁走到安娜的病床前,面对后悔万分的安娜时,卡列宁的心理发生了大转弯,他饶恕了安娜,又向伏伦斯基伸出了表示宽恕的手。可以看出,在安娜病危这一章里,无论是安娜还是卡列宁,其心理轨迹都发生了逆转,包括善与恶、爱与恨的转换,托尔斯泰揭示了人内心世界的复杂现象。

总之,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内心活动是通过各种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的,体现出作者高妙的心灵辩证法的描写角度,塑造了极具艺术魅力的人物,作者用他杰出的心理描写震惊了全世界。

注释:

[1]杨思聪:《<安娜,卡列尼娜>鉴赏》,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2]转引自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下卷(一),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3]转引自莫蒂蓼娃:《列・尼・托尔斯泰的世界意义》,莫斯科:苏联作家出版社, 1957年版。

[4]张文焕:《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版,第1期。

[5]列夫・托尔斯泰著、草婴译:《安娜・卡列尼娜》,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参考文献:

[1]贝奇柯夫著、吴钧 ;

这里提供一些英语参考文献Literature: 【1】, Strauss Kan尼娜珀利book, translated宋庆文such as: "Dostoevsky and female problem", Jili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in 2003 【2】, Yu. "90's cultural imagination of gender difference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embarrassment" [J]. Art reviews, 2002 【3】, TANG Ren-jun. "Liberation of women to seek knowledge of the conflict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 Ding Ling Bingxin relatively early novel" [J]. Series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1994 【4】, (Japan) in the island of Bristol. "Bell of the small" [M]. "Ding research" [Z]. Tianjin: Tianji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2. 【5】, Qian Gurong for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4 【6】, Qian Gurong for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4 【7】, the writer Ding Ling Mao Dun [C]. Ding Ling's research data [Z]. Tianjin: Tianji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2. 【8】, the Mao Dun. Writer Ding Ling [C]. Ding Ling's research data [Z]. Tianjin: Tianji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2. Read the literature: 【1】,林树明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of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in May 2004 the first edition of P17, 【2】, Luo Ting waiting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West and China,"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2004 【3】, Zhang Yongquan a "personality and the tragedy - Interpretation of Ding L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2005 【4】, Bing-on. Male and Ding Ling's early novels [J]. Research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eries, 1993, (4): 23 a 25. 【5】 Chile volume translation of Tolstoy's "Anna Karenina" [M]. Nanjing: Yilin Press, 1996 edition 【6】, Cao, "Lev Tolstoy's views on women - from Tolstoy's novel to see the image of women in the author's views on women" in 2007 with the Educational Research Quarterly Journal 【7】, Guo, and Britain, "the awakening of feminist consciousness and to reflect on the tragedy --- Anna dialysis and inspiration for modern women"

在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不幸,表面看来代表了俄国妇女传统的命运,代表了俄国世世代代沿袭的道路,但我们看到的安娜毕竟是19世纪70年代的俄罗斯女性了,她不甘在禁锢中叹息,要追求不受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所束缚的以爱情为基础的幸福生活,反映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理想和要求,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思想对虚伪的封建贵族思想的挑战,是女性意识觉醒的标志之一,在当时具有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的。丁玲与她的《沙菲女士日记》则是中国当时社会女性意识觉醒,女性解放的一个转折性的标志。莎菲“是一个时代的苦闷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绝叫者,又是‘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8】。这两部作品诞生在不同的时间与背景,由不同性别的作者创作而成,但都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从两部作品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东西方女性意识的觉醒有着不同的条件,觉醒程度的深浅都不一样。东方女性意识的觉醒或多或少都是受到西方的女权运动、女性文学等因素的影响。总体来说,西方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发展要比东方的要早和彻底。参考文献:【1】、尼娜·珀利堪·斯特劳斯著,宋庆文等译:《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女性问题》,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2】、王 宇. 《90年代性别差异性文化想象的尴尬及其原因》[J].文艺评论, 2002年【3】、唐仁君. 《知识妇女寻求解放的冲突与互补—丁玲冰心早期小说比较》[J].中国现代文学丛刊, 1994年【4】、(日本)中岛碧著.《丁铃论》[M].《丁玲研究资料》[Z].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5】、钱谷融编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6】、钱谷融编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7】、茅盾著 女作家丁玲[C].丁玲研究资料[Z].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8】、茅盾著. 女作家丁玲[C].丁玲研究资料[Z].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阅读文献:【1】、林树明著 《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5月第一版 P17、【2】、罗婷等著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3】、张永泉著 《个性主义的悲剧——解读丁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年版【4】、董炳月. 男权与丁玲早期小说创作[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4):23一25.【5】、智量译 列夫·托尔斯泰著 《安娜·卡列尼娜》[M]. 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版【6】、曹辉《列夫·托尔斯泰的妇女观—从托尔斯泰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看作者的妇女观》2007年管理论丛与教育研究专刊【7】、郭和英 《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反思———透析安娜悲剧及对现代女性启示》

安娜卡列尼娜的论文答辩问题

首先写论文最忌讳就是写名著了,不是抄袭也像抄袭,我上学时导师一见这样的,光题目都通不过。还是写一些少见的比较好,最好是一些不太出名的人物写的文章,因为最终导师要看的是你的写作水平,而不是原作者的名气。另外,我也建议写一些短篇小说,内容少,自己可以看一看,这样在最后答辩的时候就非常有优势,不至于对小说内容一知半解的,毕竟太长的全英小说也不是那么好读的~以上是我的个人经验之谈,希望可以帮助到你,还有问题可以加我扣扣~

托翁本人是个思想保守甚至落后的人,那么为什么他塑造了安娜·卡列尼娜这样一个复杂的形象?在自相矛盾中,他把安娜的命运写成了一个悲剧,体现了生活自身的逻辑,值得我们认真地思索。 ­ 因为我一向讨厌将文学和政治扯在一起,所以今天我不说安娜的惨死揭发和控诉了沙皇俄国上流社会的腐朽,也不说这是她对黑暗社会的一个反抗。那么安娜对自身解放的渴求,究竟是人格解放还是肉欲使然,她的死是社会的罪过还是恒久的道德对她应有的谴责呢? ­ 我们先来看看安娜究竟是怎样的女子。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她聪慧、典雅、质朴、活跃、沉静、从容、单纯、高贵,拥有一个复杂多端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作者花了大量笔墨写她体态的美,不是偶然的。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美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如果没有安娜的震撼人心的美,便没有渥伦斯基跟安娜的爱情,便没有卡列宁家的破裂,更没有安娜之死带给人们深深的震撼。 ­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的杜丽表现了真挚的友爱。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她所追求的真挚的感情却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可以说,婚外情、第三者,这些话题亘古不变,然而为何人们一百多年来对这个不忠的女人如此同情和理解呢?安娜的不忠不是潘金莲式的不忠,安娜的不忠在上流社会本事不足为奇的。恩格斯曾说过:“在贵妇人的生活里,对丈夫的不忠只不过是维护自己的一种方式,这和她们在婚姻上听人摆布的方式是完全适应的。”不同的是,她们能“单纯地甚至快活地”过双重甚至多重的“爱情”生活,可以说是女性地位在婚姻中受到压迫的一种释放方式。而感情真诚、严肃认真的安娜只能“从悲剧的方面”去看这种生活,感到虚伪,可耻,无法忍受。培脱西怂恿渥伦斯基追求安娜,渥伦斯基的母亲也赞许儿子在安娜身上取得的成功,但是当她们看到这并非一场社交界司空见惯的风流韵事,而是认真的爱情时,立刻视为大逆不道。安娜不见容于上流社会,不是由于她的“红杏出墙”,而是由于她竟敢公开这种爱情,公然对贵族社会虚伪的道德观念挑战,这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也是无法接受的,安娜要将一个本不应该发生的感情作为正当生活的要求和人格尊严的承认,社会当然会给予冷酷无情的封杀令。 ­ 爱情的幻灭是悲剧的直接原因。安娜过于看重渥伦斯基,她变成了攀扶在渥伦斯基这棵树上的一条青藤,使她失去了自我。而安娜没有意识到如何才能争取到平等的爱情,她一切都被操纵在渥伦斯基的手里,这也是从古至今女性悲剧的主要原因,也是如今妇女解放、独立、自主的呼唤。安娜在渥伦斯基的爱情消失后,便被逼上了悲剧的绝境,她控诉这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全是罪恶!” ­ 其实,我是个伦理观趋于保守的人,或者说,是个道德观念非常传统的人,但对安娜卡列尼娜这个人物形象却满怀着同情与赞赏。这当然不能代表我同情第三者和婚外恋。但是,也许这世间真的有着永恒不变的真理在操纵我们的意识,某种超越了时空与种族的,永恒、巨大、有力、无法回避的美丽共同地吸引着我们,不论我们生活在哪一个年代,都为安娜卡列尼娜那惊人的魅力所深深震撼。安娜之死是现实的。这让我想起因早恋且有着安娜相似经历被父母、老师逼死的那个女孩,我唏嘘着,却不知这样的悲剧何时能够停止。我想起了海斯特·白兰和丁梅斯代尔,霍桑在《红字》里讲述了这一对的婚外情故事。白兰对别的女人这样描述未来的情感世界:“到世界成熟的时候,到天国降临的时候,新的真理必将出现,使人能在双方幸福的更坚定的基础上,建立起男人与女人的全部关系。”如今,白兰的故事过去了两百多年。我不知道世界成熟了没有,但知道天国还很遥远。 ­

评论 ┆ 举报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百度知道知识人的观点回答:阿文760315新手4月6日 11:43 一般会问些诸如:请谈谈你所选论题的目的、你对安娜卡列尼娜形象的的社会与现实意义、安娜卡列尼娜这一形象对你的启迪、安娜卡列尼娜这个形象某一个性的评析……之类问题。你应注意的是:1、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必紧张;2、答辩时要有针对性,要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3、答辩用语准确、简炼、流畅。揪错 ┆ 评论 ┆ 举报

给你说个大概:当时社会不会注意到卡列宁与安娜般配与否,他们只会关注到安娜出轨的事实,安娜出轨也势必会导致遭到舆论的讥讽,社会地位不在,只能跟有限的朋友交流,所以等于说是牺牲了一切来陪伴弗龙斯基。而这种期待和对丈夫的期待是不一样的,它太执着与入微,对弗龙斯基的一切动作都会心跳加速,有所反应,弗龙斯基当然爱安娜,可是他或许无法长久地忍耐这种监视性的期待,至少需要短暂的间歇。而安娜对于弗龙斯基的短暂冷漠势必会悲愤不已,而弗龙斯基对于安娜的冷漠就没有那么强烈的感情动摇,这一切缘于此时二人不相称的地位。所以,安娜无法忍受这短暂的欺,导致卧轨,或许你想问她为什么不能再多想想,再慢一些,但这就是她的强烈感情所致,也正是这感情使她当时背叛了卡列宁而没有多加犹豫,这也是背德之人在错误发觉失去所有希望时的一种表现。

中国知网论文安娜卡列尼娜

摘要:《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该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全书对安娜悲惨命运的描写极为深刻,本文分析了安娜这个人物形象初生设定中即带有的悲剧元素。 关键词:安娜;悲剧元素;俄国文学作为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于1873-1877年所作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展现了那一时期的社会背景,蕴含深刻的思想内涵。书中创造了俄国文学史上最美丽的女性形象——“安娜·卡列尼娜”。安娜与卡列宁的婚姻以纠葛和恨意结束,与沃伦斯基的爱情以悲剧收场,留下的只有轰鸣的火车汽笛,以追悔莫及的葬礼落幕。这样的结果无疑是令人心痛的,导致此结果的一大原因,在于安娜这一人物形象设定原生的悲剧元素。 安娜是彼得堡上层社会的贵妇人,是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非常典型的贤妻良母的形象。 安娜是友善的,识大体的。人物第一次出场的原因,就是为了替哥哥嫂嫂解决婚姻中的矛盾,宽慰嫂嫂,劝说她原谅出轨的哥哥。她也非常善解人意,跟嫂子说一切都是哥哥的错,但是仍然希望嫂子愿意原谅哥哥。谈话谈到深处,两位妇人对坐流泪,安娜最终解决了哥哥嫂嫂的感情问题。 进到哥哥嫂嫂家门的时候,安娜清楚地记得每个孩子的名字,生日,甚至生过什么病,这一细节让嫂子陶丽大为感动,这也是陶丽为什么在生丈夫气的时候仍然愿意同妹妹安娜见面聊天,接受她的调节。安娜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不可为不高明,真诚而细心地同他人交往。 在社交晚会上,安娜美丽动人,像一朵玫瑰一样在舞池中间盛开,她热烈而富有活力,在社交中如鱼得水。在当时的俄国上流社会,追求别人的妻子是一种潮流,是沃伦斯基可以用以炫耀的资本。遇见安娜时的沃伦斯基,就已经向吉娣表达过爱慕之心。吉娣也曾一度心许于他,而安娜的到来让三个人的命运从此脱节,在安娜下火车的这一刻发生了改变。 安娜因为沃伦斯基的追求而苦恼,饱受着内心对于卡列宁和吉娣的愧疚的煎熬,又压抑不住心中爱情的火焰。无疑,安娜是坦率而大胆的,在沃伦斯基的追求下,安娜最终还是沦陷了,和沃伦斯基陷入了爱情之海,全然不顾自己有夫之妇的身份。 而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与安娜的婚姻是全然理性的,他未必见得有多爱安娜,更爱的是他的社会地位与财富。在2012年上映的乔·怀特版电影《安娜·卡列尼娜》中,在得知安娜与沃伦斯基的私情后,卡列宁对安娜说:“ 我知道嫉妒对你我来说都是一种侮辱,我没有权利去探究你的感情,因为它们受你良知的支配,但是我要提醒你,你我结合是神的安排,破坏这种结合就是违背神的旨意。 ”电影经过改编,但这一段台词将卡列宁并不爱安娜和更钟情于名利的本质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拒绝同安娜离婚,他允许安娜和沃伦斯基的私情,但是却要求安娜与他维持表面的夫妻关系。 而安娜的情夫沃伦斯基,从一开始追求她,到最后真正爱上她,因为可能失去的爱情甚至开枪自杀,他同样具有浓烈而真挚的爱情。之后毅然私奔的三个月,两个人也收获了非常美妙而难忘的时光。但是,毫无疑问,回到彼得堡后,安娜愿意忍受寂寞,沃伦斯基却不能离开社交圈子。被上流社会拒之门外,和与安娜的频繁争吵,让他开始逐渐冷淡安娜。一心追求爱情的安娜意识到自己的爱情即将死去,什么也不剩了,最终选择了自杀。在19世纪后半期的沙皇俄国,所有被现代人所赞赏的,安娜身上前卫而活跃的性格,成为了一步步引导她走向悲剧的指路牌。我们可以这么说,安娜身上一切正直、真诚、热情、勇敢,都是她身上的原生的悲剧元素。 她心向往自由,时代却不允许。“虚伪”而冷漠的上流社会让她“被压抑”——“在这短促的一瞥中,渥伦斯基发现她脸上有一股被压抑着的生气,从她那双亮晶晶的眼睛和笑盈盈的樱唇中掠过,仿佛她身上洋溢着过剩的青春,不由自主地忽而从眼睛里闪光,忽而从微笑中透露出来。她故意收起眼睛里的光辉,但它违反她的意志,又在她那隐隐约约的笑意中闪烁着。”她的热情被婚姻束缚,被“虚伪”而冷淡的婚姻束缚,同时她心中也被道德捆绑,难以挣扎。 最终丢下一切同沃伦斯基私奔的安娜得到了自己向往的爱情,但是,人终究无法脱离社会。回到彼得堡后被上流社会拒之门外,安娜的“勇敢”并不能为这段爱情提供更多“社会人”所需要的。她可以选择忍受寂寞,但是沃伦斯基并非良婿。抛下一切追求爱情的安娜得到她所求了吗?或许曾经有过,却不能长久。 纵观全书,安娜的形象无疑是美好而圣洁,但又保守而纠结的。她的身上具有反叛性,反叛“虚伪”的上流社会,却被道德和宗教思维束缚,她在这样的反叛中纠结不安,被撕扯着难以挣脱。正因为如此,她将她的痛苦发泄在沃伦斯基的身上。回到彼得堡后,她开始频繁地和沃伦斯基争吵,最终沃伦斯基开始逐渐难以忍受她的情绪,“无理取闹”是沃伦斯基对于她的评价。但是这其实不过是她将所有情感倾注于沃伦斯基身上,她变得占有欲强而自私,她想要独占沃伦斯基。沃伦斯基为了她失去了军衔职位和家族的支持,遇到这样的情况难免心存不满,身心俱疲。这是二人爱情的必然结局。 她灼热而真挚的感性思维成为了铁链,锁住了自己,也锁住了这段她梦寐以求的爱情。她的热情与对自由的向往将她变得偏执而自私,最终将沃伦斯基越推越远,爱情就此告终。而在最后,安娜的赴死实际上怀揣的也是复仇的心理,她最后的活力用于燃烧自己,用于支撑着这个女人跪在铁轨上,惊恐害怕,却寻求解脱地直面那列火车,结束自己的生命。安娜的悲剧是必然,时代和性格都不允许这样一个美丽而善解人意,向往自由又一生求爱的女人拥有好的结局。安娜身上的悲剧起源于时代限制,也是安娜自身的性格所决定的。这样的离开或许对她来说是更好的选择,娇艳的玫瑰在干涸的沙漠盛开,小小植株对沙漠不过沧海一粟,对小玫瑰却是一生痴狂,一生追逐,一生赴死。参考文献: [1] (俄)列夫·托尔斯泰著,草婴译. 安娜·卡列尼娜[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 祖力胡玛尔·艾尼完尔,《<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之人格浅析》,《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12期 [3] 曲俊鹏,《对<安娜·卡列尼娜>中人物形象安娜的分析》,《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12月,第39卷 [4] 刘素梅,《<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和列文的爱情观比较》,《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12月,第32卷第6期

故事发生于十九世纪的圣彼得堡,女主角安娜原来是一名政府要员的贵夫人,却在一次旅行中跟英俊的军官维朗斯基坠入情网,返家后仍然偷情。此事后来被丈夫卡伦汀发现,安娜要求离婚被拒,卡伦汀威胁她将因此再也见不到她心爱的儿子。安娜投奔维朗斯基,过了一段短时间的幸福快乐生活,但不久维朗斯基便对这段情感到厌倦,渴望重新恢复在军中无拘无束的日子。安娜则日益思念爱子,最后在绝望中撞火车自杀。

首先说明一下,所谓“世界十大名著”只是一家之言,并不是权威机构,经过严加评选得出的结论。换句话说“世界十大名著”就是一个民间用词,没有任何权威性,更不表示“世界公认”。当然,也要看到《安娜.卡列尼娜》确实写得很好,很优秀,但是我个人认为还难称之为“世界十大名著”的地步。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托尔斯泰的作品非常多,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因为托尔斯泰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所以他的作品都一种悲壮色彩,类似作家还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国内此类小说也比较多,如明清五大奇书皆属于这个体系,所以要看此类作品之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安娜.卡列尼娜》的书名,就是女主人公的名字,整本书虽然极为宏大,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但是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总结全书内容,即贵妇安娜.卡列尼娜一生追求爱情幸福,但是在她的丈夫卡列宁和情夫渥伦斯基的虚伪、冷漠、自私面前,却一文不值,最终头破血流,卧轨自杀。如果说这部小说具体展现了什么,其实不同的阶层,或者说三观不同的人,对其看法并不统一,也正是这个原因,造就了《安娜.卡列尼娜》的传奇!

我个人觉得《安娜.卡列尼娜》,这类小说并不适合青少年读,毕竟小说的背景非常复杂,而且极为矛盾,没有多少人生阅历,很容易走极端,尤其是深入读懂这部小说,更会让很多青少年读者茫然,陷入矛盾的心态,这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毕竟成长更需要直白,而正确的引导,并非自己慢慢去探索!

彼得堡贵夫人安娜是皇室后裔,大官僚卡列宁的妻子。她的哥哥奥勃朗斯基住在莫斯科,过着放荡的生活。他与过去的家庭女教师发生暖昧关系,妻子道丽发觉后,非常痛苦。安娜为了调解哥嫂纠纷来到莫斯科,在火车站与近卫军军官渥伦斯基邂逅。安娜的高雅风姿和笑容中蕴含的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使渥伦斯基为之倾倒。 与此同时庄园贵族列文也来到莫斯科,他已年过三十,感到建立家庭的需要, 决定向他青年时代就喜爱的吉提求婚,而当时吉提正迷恋着渥伦斯基,她拒绝了列文。 但渥伦斯基见到安娜后就不再与吉提交往。 安娜的到来使道丽和丈夫言归于好, 却使道丽的妹妹吉提陷入不幸。 列文回到乡下,埋头从事农业改革,希望以此忘却个人生活上的失意。他尝试养育优种牲畜,引进农业机器,但总不能得到应有的效益。 安娜在归途中发现渥伦斯基也同车而行,她心神不宁,却又兴奋,回到彼得堡后,安娜和渥伦斯基在社交场合经常相遇,在一次宴会上渥伦斯基向安娜表白了爱情。他们两人单独在一起时间过长,引起人们议论,回到家卡列宁警告安娜要注意社交礼仪,遵守妇道。而这种官腔和说教反而使安娜关闭了心灵之门,从此她陷入情网而不能自拔。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关系在赛马会上终于暴露:当渥伦斯基的马摔倒时,安娜的态度完全失常。回家途中安娜向丈夫承认了她是渥伦斯基的情人,但卡列宁却要求安娜一切维持现状,只是不许在家里接待渥伦斯基。 列文在农村常和农民一起劳动,向往过一种全新的生活,像农民一样朴实,但 得知吉提曾大病一场,在国外疗养后即将回来,又激发了对她的爱,列文再次求婚,他们终于结合了。婚后住在庄园里,过着美满的生活,但是列文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他在农业上的各种设想常常失败,农民不信任地主。他幻想建立一种股东联营方式,使农民和地主同样得益,达到"以利害的调和和一致来代替互相仇视",但 各种新方法,新措施都无效。他不知道该如何生活,苦恼得几乎自杀,最后从一个老农那儿得到了启示:"人活着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灵魂,为了上帝。" 安娜的处境越来越糟,她怀了孕,分娩时又患产褥热,几乎死去,病危时她向丈夫请求宽恕,并希望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出于基督徒的感情答应了她的要求。可是安娜病愈后又无法继续与丈夫生活下去,终于不等丈夫同意离婚,就与渥伦斯基一起到国外去了。在欧洲旅行三个月回来,安娜思念儿子,在谢辽沙生日时, 她不顾一切撞进自己住过九年的那幢房子。 看到儿子她激动异常, 母子俩紧紧拥抱, 难分难舍。直到卡列宁走进儿童室,安娜才不得不匆匆离去。从此,安娜永远失去 了心爱的儿子,得不到离婚许可,与渥伦斯基只能是非法结合,上流社会的大门对她紧闭,处处遭受冷遇。她只能孤独地住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想方设法消磨时间。 当渥伦斯基一人外出时她就怀疑他另有新欢,因此两人发生口角。一次在争吵后安 娜陷入绝望境地,一面写信发电报,一面追随渥伦斯基到了火车站。这时,她朦胧 中想起他们第一次的相见以及当时一个工人被轧死的情景。 这仿佛暗示了她的归宿。 安娜向正在驶来的火车扑倒下去,生命的火焰熄灭了,她的痛苦也永远摆脱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