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双减有关的课题研究题目有以下:一、“双减”背景下区域教育生态建设研究二、“双减”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三、“双减”背景下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路径研究四、“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研究五、“双减”背景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六、“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研究七、“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教育的实践探索八、基于“双减四润”理念的课后服务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九、“五力三心”模式下的“双减”行动研究十、“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生“体验式”课后托管项目的开发与实施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国内外的研究中,绝大部分研究将学习共同体等同于学习小组,而且大部分的学校或者班级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组内成员形同散沙,没有明确目标,没有行动指南,就是附近的一些学习成员,有和没有几乎没有区别。当让,近几年虽然也有类似研究,甚至还有以此为主题的公开课,看了几节课后,发现有一定的的实效性。论文则高屋建瓴,虽然理论价值高,但操作性不强,或者仅限于学习小组的研究,没有把教师的培养和参与小组活动融入进去。新教育的朱永新教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希望将他的一些想法变成现实。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双减 ” , 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 学习共同体 ” , 是以4-6个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为主体,参与课堂活动,分工合作,积极交流,以及由此增加的教师参与组内交流,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目的,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导向,促进教师自身进步,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心得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共同体”的意思是它更侧重于培养,而不是流于形式或者简单的布置任务,重点在于强调人际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 ““ 双减 ” 背景下初中数学学习共同体培养的实践研究 ” 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从目前双减的要求出发,积极推动课堂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学习共同体(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培养为基础,开展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交流能力,让每一个成员都加入其中,来减轻学生和家长的压力。同时也进行适当的小组学习评价,让学习小组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从而也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团结协作、善于表达分享的素质基础。 (二)具体内容 1.形成组建学习共同体的策略,合理构建学习共同体 共同体学习能否顺利开展,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一个小组。 (1)小组建立研究 A. 基本形式研究 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符合“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B. 操作方式研究 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希望能够可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C.配备学科组长研究 各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小组的整体规划,选出学科组长、纪律组长和值日组长,每个小组中都会有一些学习差的同学,但并不代表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差,这些同学可以担任纪律组长和值日组长,尽量做到让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承担一定的责任或任务,以便充分调动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 D.开展小组文化建设研究 学习共同体成立以后,要着手建设小组文化,小组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响亮而积极向上的组名、醒目而富有含义的组徽、富有警示作用的组训、简洁而有针对性的组规、短期和长期的奋斗目标(对目标的达成进行反思)、明确而细致的职责分配,以及各小组根据本组实际情况开发的其他内容。这些内容由小组的所有成员参与设计。 E.小组和小组长的培训研究 学生由传统课堂进入高效课堂,学习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这有一个需要适应的过程。为了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和运用高效课堂模式,小组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2. 研发初中数学学科“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的渗透方式 (1)设计适合我校实际的小组合作学习流程。在课题研究最初阶段,课题组认真学习了各优秀学校的课堂改革经验,根据课改名校“自学——议论——引导”要求,确立我校课题实验的流程,探索规律和方法,群学策略。 (2)开发“兵教兵”结对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人数又多,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建立同桌互助小组,让学生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就能实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学生在帮助同桌的过程中,时自己也得到了提高。 3.初中数学学科学习共同体教学案例研究 (1)设计策略研究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搞好合作学习的前提,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重点探索了以下策略: A. 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研究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本单元、本课时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来说就是学习目标),目标的表述要尽量做到明确、具体、可测。 B. 讨论问题的设计策略研究 讨论问题的设计。设计讨论问题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C.讨论时间的设计策略研究 合理设计合作学习的时间。实验教师能做到合作学习的次数得当,避免了满堂问,每次合作讨论的时间要科学控制。 D. 教学活动的设计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是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合作学习,没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必是无效的或者是效率不高的。有好的教学活动就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的技能技巧,又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指导策略研究 A.情感激发策略。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创设合作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合作的兴趣,促使学生乐于合作,共同分享合作的喜悦、体验合作的乐趣,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养 。 B.提出问题的策略。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以思维。因此,引导学生勇于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好方法。 C. 讨论的策略。在合作学习的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技能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讨论。 D. 友善互助的策略。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方式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多参与、多发言,保证他们更好地融入小组的讨论。 (3)评价策略研究 A.对学生的评价策略 建立一种以质性评定为主,量化评定为辅,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有效评价方式 。 B.对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合作的小组为基本单位 ,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 (4)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A. 展示+点评、质疑+补充”策略。 这是课改之后“小组合作学习”的通用策略。一般是选择一个关键性的目标要素(知识、能力、信息、创造和性格),在一个操作平台上,形成多向度、多功能的作业方式,通过小组或团队互动,积极主动进行功能性、结构性、系统性的强化学习。 B.“问答对抗”策略。 传统课堂往往采用“老师问学生答”的简单问答模式,或解决问题模式。这种方法容易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师生疲惫。既然老师问,学生答课堂动不起来,那何不改为学生问、学生答,同桌问答,组与组问答呢?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C.“情境创设”策略。 境能生情,而情感能开发人的潜能。通过创设“美、智、趣”的学习情境,“亲、助、和”的人际情境,唤醒学生的心灵、触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语言,促使学生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 研究重点: 对于国内外共同体研究的前沿成果和优秀案例进行校本化的移植,通过对所教班级小组合作的实践研究,形成有我校特色的共同体培养研究模式,从而形成活动性、协同性、反思性的学习共同体。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中明确指出:“经历独立思考并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成就。”“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和反思。”(P1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严谨、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较好的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P15)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1)教师方面: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掌握学习共同体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方面:通过开展学习共同体实践,使学生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优越性,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转变学习方法。 (3)教学方面: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等方面的共同体学习活动,形成共同体合作学习机制,转变评价方式,形成共同体学习评价机制,推动新课程教学改革。 (二)研究的意义 (1)学习共同体能培养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教育青少年“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这四方面是21世纪教育的新的目标,也是新世纪每个人的人生支柱,只有在交往和合作中个人才能切身感知人类文化的多元性,才能深刻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才能形成彼此尊重与宽容的态度,才能养成互助友爱的品德,才能真正学会共同生活。 (2)学习共同体可以明显的提高课堂效率 开展学习共同体实践,有利于形成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学习局面,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使各类信息能有效沟通,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无论潜能还是差异,它们都是亟待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越是人数多的班级,越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既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又加强了教学的个别化;因小组的精诚合作,课堂才不会再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教学才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构建高效课堂 (3)开展学习共同体实践是2022版新课标和我校实际所需 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许多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力图把共同体学习模式作为推动教学改革的抓手。 学习共同体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各种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有利于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人际关系、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等方面的非认知品质,被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但纵观我校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随意性大,造成组内不异质,合作学习无法开展;组内的分工不明确,讨论时秩序混乱,学习效果差;重视对小组的整体评价,忽视对象学生的个体评价;重视对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机制亟待改善。鉴于我校开展学习共同体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时存在的种种问题,所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就很有必要。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了解学习共同体的有关理论、文献资料,提升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科研理论水平。 2.调查法。通过网络搜索、问卷调查等形式,分析学习小组的合作现状,学习共同体的目前状态作为研究的实际依据,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学与研究,及时总结研究成果。 3.案例分析法。在课题研究的实际过程中,以所教班级的各个小组来分阶段逐步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对于组内每个成员的定位、活动、成果等进行跟踪研究,以客观、科学的态度进行及时的反思再实践,直到达成相应的研究目标。 4.对比分析法。主要采取纵向的整体对比和横向的个体对比的研究方法(班内9个小组横向比较研究,课题组成员的6个班级的纵向比较研究)。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比较,发现在学习共同体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不错的实践方法。 5.经验总结法:不断反思反馈,及时总结经验,及时记录积累资料,为撰写教科研论文和结题报告提供素材。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研究过程: 2021年9月,本人作为海门区乡村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育站学员(班长),申报了本课题(经过三次修改),通过了专家组的审核,在随后的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组对本课题进行认真、规范、有序的研究,现在已经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2年3—5月) 1.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组建课题研究团队,成立课题组。 2.广泛搜集有关学习共同体的理论资料,为课题研究做好理论准备。 3.采用课堂观察、小组问卷、访谈法调查研究学习共同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撰写调查报告。 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请专家指导,进行开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2022年6月—2025年1月) 1.按照课题研究方案,确定实验班,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在教学中开展学习共同体实验,边实验边总结,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流程。 2.定期开展课题组成员培训活动,规范学习共同体行为。 3.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积累研究材料,总结经验和操作方法。 4.积累研究资料,撰写论文。 5.请专家指导,改进研究方法。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5年2月—6月) 1.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整理论文和教学心得等相关资料。 3.收集、整理资料,健全学习共同体的原始材料。 4.请专家予以鉴定。 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 姓名工作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课题组中的分工 陆炜锋南通市海门区六甲初级中学中小学一级教师教学研究主持人(全程设计、参与) 姜红南通市海门区海南中学中小学一级教师教学研究制定方案、问卷调查 张彐松南通市海门区六甲初级中学中小学二级教师教学研究组织实施、案例分析 陈春艳南通市海门区六甲初级中学中小学二级教师教学研究档案整理、理论查找七、课题的经费 学校对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的必要车旅费均报销,对和课题相关的上课、论文评比活动均提供必要的费用支持。对获奖的论文均在奖励性绩效工资中体现。
、“双减”背景下区域教育生态建设研究二、“双减”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三、“双减”背景下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路径研究四、“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研究五、“双减”背景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六、“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研究七、“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教育的实践探索八、基于“双减四润”理念的课后服务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九、“五力三心”模式下的“双减”行动研究十、“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生“体验式”课后托管项目的开发与实施
新颖的数学论文题目有:
1、数学模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中学数学中不等式的证明。
3、组合数学与中学数学。
4、构造方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5、高中新教材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6、组合数学恒等式的证明方法。
7、浅谈中学数学教育。
8、浅谈中学不等式的几何证明方法。
9、数学教育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0、高等数学在初等数学中的应用。
11、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12、情境认识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3、高中数学应用题的编制和一些解题方法。
14、浅谈反证法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
15、探索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16、几个带参数的二阶边界值问题的正解的存在性研究。
17、关于丢番图方程1+x+y=z的一类特殊情况的研究。
18、变限积分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19、有限集上函数的迭代及其应用。
20、小学课堂环境改着的行动研究。
21、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主题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22、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
23、小学五年级儿童数学学习策略干预对改善其执行功能的研究。
24、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25、促进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数学策略研究。
26、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7、改革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28、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29、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改革。
30、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1、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2、数字危机4、高斯分布的启示5、a2+b2≧2ab的变形推广及应用6、网络优化7、泰勒公式及其应用9、数学选择题的利和弊10、浅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11、论研究性学习12、浅谈发展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13、关于整系数多项式有理根的几个定理及求解方法14、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16、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17、市场经济中的蛛网模型19、数学课堂差异教学20、浅谈线性变换的对角化问题21、圆锥曲线的性质及推广应用22、经济问题中的概率统计模型及应用23、通过逻辑趣题学推理24、直觉思维的训练和培养25、用高等数学知识解初等数学题26、浅谈数学中的变形技巧27、浅谈平均值不等式的应用28、浅谈高中立体几何的入门学习29、数形结合思想30、关于连通性的两个习题31、从赌博和概率到抽奖陷阱中的数学32、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33、因材施教 因性施教34、关于抽象函数的若干问题35、创新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教学36、实数基本理论的一些探讨37、论数学教学中的心理环境38、以数学教学为例谈谈课堂提问的设计原则39、不等式证明的若干方法40、试论数学中的美41、数学教育与美育42、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43、略谈创新思维44、随机变量列的收敛性及其相互关系45、数字新闻中数学应用46、微积分学的发展史47、利用几何知识求函数最值48、数学评价应用举例49、数学思维批判性50、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51、开放式数学教学52、浅谈中学数列中的探索性问题53、论数学史的教育价值54、思维与智慧的共享——从建构主义到讨论法教学55、微分方程组中的若干问题56、由“唯分是举”浅谈考试改革57、随机变量与可测函数58、二阶变系数齐次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59、一种函数方程的解法60、积分中值定理的再讨论1、浅谈菲波纳契数列的内涵和应用价值2、一道排列组合题的解法探讨及延伸3、整除与竞赛4、足彩优化5、向量的几件法宝在几何中的应用6、递推关系的应用8、小议问题情境的创设9、数学概念探索启发式教学10、柯西不等式的推广与应用11、关于几个特殊不等式的几种巧妙证法及其推广应用12、一道高考题的反思13、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15、数字危机16、数学中的化归方法17、高斯分布的启示18、 的变形推广及应用19、网络优化20、泰勒公式及其应用22、数学选择题的利和弊23、浅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24、数学研究性学习25、谈发展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26、关于整系数多项式有理根的几个定理及求解方法27、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29、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30、市场经济中的蛛网模型32、数学课堂差异教学33、浅谈线性变换的对角化问题34、圆锥曲线的性质及推广应用35、经济问题中的概率统计模型及应用36、通过逻辑趣题学推理37、直觉思维的训练和培养38、用高等数学知识解初等数学题39、浅谈数学中的变形技巧40、浅谈平均值不等式的应用41、浅谈高中立体几何的入门学习42、数形结合思想43、关于连通性的两个习题44、从赌博和概率到抽奖陷阱中的数学45、情感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46、因材施教与因性施教47、关于抽象函数的若干问题48、创新教育背景下的数学教学49、实数基本理论的一些探讨50、论数学教学中的心理环境51、以数学教学为例谈谈课堂提问的设计原则52、不等式证明的若干方法53、试论数学中的美54、数学教育与美育55、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56、略谈创新思维57、随机变量列的收敛性及其相互关系58、数字新闻中的数学应用59、微积分学的发展史60、利用几何知识求函数最值61、数学评价应用举例62、数学思维批判性63、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64、开放式数学教学65、浅谈中学数列中的探索性问题66、论数学史的教育价值67、思维与智慧的共享——从建构主义到讨论法教学68、 方程组中的若干问题69、由“唯分是举”浅谈考试改革70、随机变量与可测函数71、二阶变系数齐次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72、一种函数方程的解法73、微分中值定理的再讨论74、学生数学学习的障碍研究;76、数学中的美;77、数学的和谐和统一----谈论数学中的美;78、推测和猜想在数学中的应用;79、款买房问题的决策;80、线性回归在经济中的应用;81、数学规划在管理中的应用;82、初等数学解题策略;83、浅谈数学CAI中的不足与对策;84、数学创新教育的课堂设计;86、关于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探究;87、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88、高等数学课件的开发89、 广告效益预测模型;90、最短路网络;91、计算机自动逻辑推理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93、最优增长模型94、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初探96、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规划数学模型;97、函数逼近98、数的进制问题99、无穷维矩阵与序列Bannch空间的关系100、 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若干中小学数学教学案例101、一维,二维空间到欧氏空间102、初中数学新课程数与代数学习策略研究103、初中数学新课程统计与概率学习策略研105、数列运算的顺序交换及条件106、歇定理的推广和应用107、解析函数的各种等价条件及其应用108、特征函数在概率论中的应用109、数学史与中学教育110、让生活走进数学,数学方法的应用将数学应用于生活——谈xx111、数学竟赛中的数论问题112、新旧教材的对比与研究114、随机变量分布规律的求法115、简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思想方法及其应用116、无穷大量存在的意义118、例谈培养数学思维的深刻性120、从坐标系到向量空间的基121 谈谈反证法122、一致连续性的判断定理及性质123、课堂提问和思维能力的培养125、函数及其在证明不等式中的应用126、极值的讨论及其应用127、正难则反,从反面来考虑问题128、实数的构造,完备性及它们的应用129、数学创新思维的训练 130、简述期望的性质及其作用131、简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132、穷乘积133、递推式求数列的通项及和134、划归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135、凸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应用136、行列式的计算方法137、可行解的表式定理的证明140、充分挖掘例题的数学价值和智力开发功能141、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支奇葩-----数学猜想初探142、关于实变函数中叶果罗夫定理的鲁津定理的证明143、于黎曼积分的定义144、微分方程的历史发展145、概率论发展史及其简单应用147、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几点思考148、矩阵特征值的计算方法初探149、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150、关于上、下确界,上、下极限的定义,性质及应用 151、复均方可积随机变量空间的讨论155、欧几里得第五公设产生背景及其对数学发展影响160、函数性质的应用163、中数学新课程空间与图形学习策略与研究167、函数的凸性及其在不等式中的应用171、数学归纳法教学探究174、关于全概率公式及其应用的研究176、变量代换法与常微分方程的求解188、不等式解法大观189、谈谈“ 隐函数 ”190、有限维矩阵的范数计算与估计191、数学奥赛中数论问题的解题方法研究193、微分方程积分因子的研究195、关于泰勒公式196、解析函数的孤立奇点的分类及其判断方法197、最大模原理的推广及其应用198、π的奥秘——从圆周率到统计199、对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数学及其发展的几点思考200、无理数e的发现及其应用202、闭区间套定理的推广和应用203、函数的上下极限及其应用205、关于多值函数的解析理论探讨208、比较函数法在常微分方程中的应用209、数学分析的直观与严密303、求随机函数的分布函数和分布密度的方法304、条件期望的性质及其应用308、凸函数的等价命题及其应用310、有界变差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311、初等函数的极值
在一篇数学 教育 论文中,题目是论文的要件之首,它不同于一般 文章 的题目,我们要重视题目的重要性。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数学教育论文题目,欢迎阅读!数学教育论文题目(一) 1、浅谈中学数学中的反证法 2、数学选择题的利和弊 3、浅谈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 4、数学研究性学习 5、谈发展数学思维的 学习 方法 6、关于整系数多项式有理根的几个定理及求解方法 7、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 8、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9、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 0、市场经济中的蛛网模型 11、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研究 12、数学课堂差异教学 13、浅谈线性变换的对角化问题 14、圆锥曲线的性质及推广应用 15、经济问题中的概率统计模型及应用 数学教育论文题目(二) 1、二阶变系数齐次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 2、一种函数方程的解法 3、微分中值定理的再讨论 4、学生数学学习的障碍研究; 5、中学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内涵; 6、数学中的美; 7、数学的和谐和统一----谈论数学中的美; 8、推测和猜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9、款买房问题的决策; 10、线性回归在经济中的应用; 11、数学规划在管理中的应用; 12、初等数学解题策略; 13、浅谈数学CAI中的不足与对策; 14、数学创新教育的课堂设计; 15、中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应用意识培养; 16、关于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探究; 17、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 18、高等数学课件的开发 19、 广告 效益预测模型; 数学教育论文题目(三) 1、浅谈菲波纳契数列的内涵和应用价值 2、一道排列组合题的解法探讨及延伸 3、整除与竞赛 4、足彩优化 5、向量的几件法宝在几何中的应用 6、递推关系的应用 7、坐标方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8、小议问题情境的创设 9、数学概念探索启发式教学 10、柯西不等式的推广与应用 11、关于几个特殊不等式的几种巧妙证法及其推广应用 12、一道高考题的 反思 13、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15、数字危机 16、数学中的化归方法 17、高斯分布的启示 18、 的变形推广及应用 19、网络优化 20、泰勒公式及其应用 猜你喜欢: 1. 数学教育教学论文参考范文 2. 关于数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3. 数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 4. 有关数学教育的论文范文 5. 数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参考
想想,初中都学了那些?我在上中学时都没写过论文,现在上初中都要写论文啦?真是悲剧呀!但初中的数学还是很简单的,写一篇论文,可以联系到自己已经上过的知识。下面给你一些建议: 可以写,对任意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转换为图形的交点问题。 还有,不知道三角函数有没有上,如果上了可以论证三角公式,比如说,(sinA)^2+(cosA)^2=1,(tanX)^2=(secX)^2-1
与双减有关的课题研究题目有以下:
一、“双减”背景下区域教育生态建设研究
二、“双减”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三、“双减”背景下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路径研究
四、“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研究
五、“双减”背景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六、“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研究
七、“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教育的实践探索
八、基于“双减四润”理念的课后服务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
九、“五力三心”模式下的“双减”行动研究
十、“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生“体验式”课后托管项目的开发与实施
十一、“双减”背景下学校作业管理探索
十二、小学低年级托管时段的语文闲暇作业优化研究
十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精准分层作业管理的研究
十四、“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质下降风险规避的研究与实践
十五、“双减”背景下初中科学“5E”实践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十六、“双减”背景下初中学校减轻学生焦虑情绪方法探究
十七、“双减”背景下小学体质下降风险规避的研究与实践
十八、双减视域下“1+X”课后服务新样态的研究与实践
十九、“双减”背景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建设研究
二十、“双减”背景下课外学伴小组模式建构初探
双减政策英文写作:
Its really a wonderful news that the policy of "double -lightening the burden" has been carried out. However , students have to deal with the new challenge of making the best of their time after school. Here are some ways to help us adapt tothis big change.
We would better make full use of the time at school. We are supposedto concentrate on our lessons and solve all the problems just in time. Whats more, making a good plan at the start of the day can help us better manage our time.
Hopefully, the policy of double-lightening the burden will surely relieve our study pressure and help us grow up healthily and happily。
中文写作:
毫无疑问,“双减”政策的实施确实是一个好消息。学生们必须应对新的挑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以下是一些帮助我们适应这一重大变化的方法。
我们最好充分利用在学校的时间。我们应该集中精力上课,及时解决所有的问题。此外,在一天开始时制定一个好的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
希望“双减”政策在减轻我们的学习压力的同时,能帮助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双减政策
1.2021年九月,中国正式开始实施(carry out)了“双减政策”(the double reduce policy)来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burden),请根据以下要求写一篇文章,解读双减政策,并分享自己的见解,100词左右。
1.双减是哪双减?你如何看待双减?
2.双减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发生了哪些变化?(各两点变化)
3.在减负的大环境下,我们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学习者?请提出三条有效的建议。
【详解】
1.题干解读:本文是一篇材料作文。围绕“双减政策”写一篇短文。
2.写作指导:本文可采用一般现在时,分为三段式:
第一段描述双减政策的内容(包含时间、地点以及双减包含的内容)
第二段表达自己对双减的观点,以及我们学习和生活发生的变化。(观点:双减政策的优点与不足)
最后就如何在此环境下成为一个优秀的学习者提出相应的建议。写作时保持主谓一致性,做到无语法和标点错误。
主题意义取决于教师如何设计教学课程,但大多数情况下,双减政策下初中英语读写结合的主题意义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读写技能去理解、表达、讨论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双减政策是指国家对于学生课业负担和教师工作量的减轻,其中包括了初中英语读写结合。初中英语读写结合主要是通过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且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写作当中。这种教育模式的主题意义在于:1. 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通过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场景当中。2. 减轻课业负担:采取初中英语读写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单纯记忆、死板机械的背诵环节,从而达到减轻学习压力、缓解焦虑情绪等效果。3. 提高教师工作效率:采取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后,老师不仅能够更好地引导和辅导孩子们进行阅读与创作,还能够有针对性地评估每个孩子在各方面表现出来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总之,在双减政策下推行初中英语读写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它既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也适应了人才培养目标。
2018年9月撰写并提交的论文《优化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与实践》,在本会十一月于北京市举办的“第九届全国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证书编号:年9月被评为小学数学景德镇市级学科带头人,任期三年。 2018年10月报送的成系列资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教案》通过专家评审被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录用。 2018年10月执教微课《包装的学问》荣获第二十四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市)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一等奖。 2018年10月执教的微课《包装的学问》荣获第二十四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一等奖。 2019年3月参加景德镇市公共安全教育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展示,荣获景德镇市一等奖。 2019年5月31日在校执教六年级《我的安全我知道》现场课《同学之间好相处》。 2019年5月 在全市科技工作中,被评为乐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9年5月对全校教师进行“语言文字规范使用”培训。 2019年6月参加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公共安全教育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展示,荣获江西省一等奖。 2019年8月参加江西省教育厅“中小学名师培养计划”——江西省首期“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培训班研修项目,做了题为《小学数学课堂应渗透数学思想》的讲座,效果良好。 2019年9月带领学校5位教师参加“2019年景德镇市小学教师中华经典集体诵读大赛”活动,荣获景德镇市一等奖。 2019年11月荣获乐平赛区“江西少年诗词大会”优秀组织奖。 2019年11月 兹聘请为乐平市教师进修学校为2019年新教师意识形态和师德师风教育培训班授课教师。 (两个大班约200人) 2019年12月被景德镇教育局综教科推荐江西省第四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 2020年9月份承担乐平市进修学校给200多名新入职的教师进行讲座培训。 2020年12月荣获乐平市第十一小学教师书写大赛一等奖。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保障学生“停课不停学”承担了江西省线上教育教学课程录制工作(录制了10节录像课),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先进个人”。 2020年9月份承担乐平市进修学校给200多名新入职的教师进行讲座培训。 2020年9~10月份承担省“赣教云”10节线上优质数学录课视频课。 2020年9月被中共乐平市委、乐平市人民政府,评为2019——2020学年度挂牌督导工作先进个人。 2020年10月执教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第一单元除法复习》荣获江西省教育厅组织的第二十六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二等奖。 2020年10月执教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例《第一单元除法复习》荣获第二十六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市)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一等奖。 2020年10月执教的微课《比例的认识》荣获第二十六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三等奖。 2020年10月执教微课《比例的认识》荣获第二十六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一等奖。 2020年12月在2020年秋季“智慧作业”微课征集活动中,有6节省级公开课被“赣教云”平台收录,供全省师生使用。 2020年10月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探究的案例》荣获第二十六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二等奖。。 2020年12月荣获乐平市第十一小学教师书写大赛一等奖。 2020年12荣获江西省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 2020年7月由杨晓玲负责课题《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提升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效果的策略研究》YB2020——060课题经景德镇市中小学教育课题研究与实验基地建设办公室学科考核小组评审,学术委员会审定并报市课题研究与基地领导小组批准,准予该课题立项。(成员:王才生、胡文祥、周俊娇、朱文福、程伟栋) 2020年12月由杨晓玲负责申报的江西省基础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研究”JDZSX2020-166,准予该课题立项。(成员:蒋铭国、王才生、邹毅军、李蛟龙、吴巧萍) 2021年1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了保障学生“停课不停学”承担了江西省线上教育教学课程录制工作(录制了10节录像课),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先进个人”。(乐平市教育体育局) 2021年6月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FHB160592)课题名称:益智课堂与思考力培养的时间研究《益智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与实施》给予结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 2021年6月杨晓玲老师在2020-2021学年度学校教学工作中表现优秀,被评为“青年教学能手”。 (乐平市第十一小学) 2021年6月杨晓玲老师在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举行的“教师自我成长变好行动”中,荣获“学习标兵”。(乐平市第十一小学) 2021年7月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征文比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中共乐平市教育体育局委员会) 2021年7月在乐平市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中,撰写的《一起做游戏》教学设计与反思被评为壹等奖。(乐平市教师发展中心) 2021年8月申报的课题《“双减”背景下基于智慧作业的自主性学习模式应用研究》(课题负责人:杨晓玲),经审定,同意立为2021年度江西省中小学智慧作业项目研究专项课题。 (江西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 2021年9月兹聘请您为景德镇市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研中心组成员,聘期两年。(景德镇市中小学教学研究所) 2021年10月制作的课件《一起做游戏》荣获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三等奖。(江西省教育厅) 2021年11月杨晓玲老师的教育技术论文《论“智慧课堂”中老师的主导作用》荣获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市)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叁等奖。(景德镇市教育) 2021年11月杨晓玲老师的微课《观察物体》荣获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市)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叁等奖。(景德镇市教育) 2021年11月杨晓玲老师的课件《一起做游戏》荣获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市)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壹等奖。(景德镇市教育局) 2021年11月在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举行的“自能写吧”21天日更中连续三期挑战成功,荣获“学习标兵”称号。(乐平市第十一小学) 2021年12月兹聘请杨晓玲老师为乐平市2021年新教师提高培训班授课教师。聘期:2021年12月10-12日(乐平市教师发展中心) 2021年12月杨晓玲老师省级公开课《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被“赣教云”平台录用,为我省“双减”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江西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 2021年12月撰写的作品《以思维“三向”话数学课堂》在乐平市小学数学“我为‘双减’来助力”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二)指导教师获奖情况: 2018年7月指导的学生刘熠嘉在江西省“‘黄慎杯’全国中小学生经典诗文读写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您荣获指导老师一等奖。江西省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颁发 2018年8月指导的学生在“黄慎杯”全国中小学生经典诗文读写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授予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指导的教学活动《我们不乱扔》在“2018年度全市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质课竞赛活动”中,荣获景德镇市二等奖。 2019年4月20日指导王才生在乐平市小学“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优质课竞赛中,荣获 二等奖。 2019年4月10日指导汪璠老师在2019年景德镇市小学科学优质课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2019年4月10日指导王斐老师在“2019年景德镇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中荣获小学综合实践学科二等奖。 2019年4月5月指导学生课本剧《金色的鱼钩》准备参加2019年景德镇市小学生课本剧大赛。 2019年5月11日指导顾芳老师在“2019年景德镇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中荣获小学英语学科二等奖。 2019年6月1日指导的课本剧《金色的鱼钩》在2019年景德镇市小学生课本剧大赛中荣获全市二等奖。 2019年11月10日 指导李礼梅老师在全市城区小学“新教材•本体性课堂”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2020年11月指导石丹老师在乐平市中小学体育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中,荣获小学组一等奖。 2020年11月指导程停停老师在乐平城区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质课活动中,荣获乐平市一等奖。 2020年12月指导学生徐辉敏、黎响、李金洋作品《课本剧金色的鱼钩》荣获江西省电化教育馆组织第四届全省中小学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三等奖。 2021年10月 杨晓玲老师指导的系列学科课程资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配套微课)》荣获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荣获省一等奖。(江西省教育厅) 2021年11月杨晓玲老师指导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课例《填数游戏》荣获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市)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叁等奖。(景德镇市教育) 2021年11月杨晓玲老师指导的课件《观察物体》荣获第二十七届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景德镇市)优秀教学资源展示活动叁等奖。(景德镇市教育) 2021年12月杨晓玲老师指导刘丹丹老师执教的小学科学课例《运动与摩擦力》在2021年江西省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江西省教育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心)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的转型:减少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强化教师职责、减轻家长负担。通过集体的力量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作业,做到精准练习、分层布置和个性化作业,不再是单一的、机械的书面作业。
设计更多有趣的开拓思维的实践作业,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完成调查性、操作性、阅读性等作业,多样化作业培养学生多元化能力、发散思维。
双减政策:
为提高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
最后,根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第二十四条规定,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对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逐步大大压减,解决过多过滥问题。
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严重问题的机构。
1、“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研究;2、“双减”背景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3、“双减”背景下家校共育策略研究;4、“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教育的实践探索;5、中小学优化作业设计实践;6、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实践研究;7、中小学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实践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国内外的研究中,绝大部分研究将学习共同体等同于学习小组,而且大部分的学校或者班级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组内成员形同散沙,没有明确目标,没有行动指南,就是附近的一些学习成员,有和没有几乎没有区别。当让,近几年虽然也有类似研究,甚至还有以此为主题的公开课,看了几节课后,发现有一定的的实效性。论文则高屋建瓴,虽然理论价值高,但操作性不强,或者仅限于学习小组的研究,没有把教师的培养和参与小组活动融入进去。新教育的朱永新教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希望将他的一些想法变成现实。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 双减 ” , 指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 学习共同体 ” , 是以4-6个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为主体,参与课堂活动,分工合作,积极交流,以及由此增加的教师参与组内交流,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目的,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导向,促进教师自身进步,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心得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共同体”的意思是它更侧重于培养,而不是流于形式或者简单的布置任务,重点在于强调人际沟通,在学习中发挥群体动力作用。 ““ 双减 ” 背景下初中数学学习共同体培养的实践研究 ” 这一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从目前双减的要求出发,积极推动课堂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学习共同体(相对固定的学习小组)培养为基础,开展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交流能力,让每一个成员都加入其中,来减轻学生和家长的压力。同时也进行适当的小组学习评价,让学习小组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从而也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团结协作、善于表达分享的素质基础。 (二)具体内容 1.形成组建学习共同体的策略,合理构建学习共同体 共同体学习能否顺利开展,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一个小组。 (1)小组建立研究 A. 基本形式研究 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符合“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B. 操作方式研究 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希望能够可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C.配备学科组长研究 各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小组的整体规划,选出学科组长、纪律组长和值日组长,每个小组中都会有一些学习差的同学,但并不代表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差,这些同学可以担任纪律组长和值日组长,尽量做到让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承担一定的责任或任务,以便充分调动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 D.开展小组文化建设研究 学习共同体成立以后,要着手建设小组文化,小组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响亮而积极向上的组名、醒目而富有含义的组徽、富有警示作用的组训、简洁而有针对性的组规、短期和长期的奋斗目标(对目标的达成进行反思)、明确而细致的职责分配,以及各小组根据本组实际情况开发的其他内容。这些内容由小组的所有成员参与设计。 E.小组和小组长的培训研究 学生由传统课堂进入高效课堂,学习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这有一个需要适应的过程。为了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和运用高效课堂模式,小组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2. 研发初中数学学科“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的渗透方式 (1)设计适合我校实际的小组合作学习流程。在课题研究最初阶段,课题组认真学习了各优秀学校的课堂改革经验,根据课改名校“自学——议论——引导”要求,确立我校课题实验的流程,探索规律和方法,群学策略。 (2)开发“兵教兵”结对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人数又多,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建立同桌互助小组,让学生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就能实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学生在帮助同桌的过程中,时自己也得到了提高。 3.初中数学学科学习共同体教学案例研究 (1)设计策略研究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搞好合作学习的前提,在课题研究中我们重点探索了以下策略: A. 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研究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目标设计上,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本单元、本课时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来说就是学习目标),目标的表述要尽量做到明确、具体、可测。 B. 讨论问题的设计策略研究 讨论问题的设计。设计讨论问题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效果。 C.讨论时间的设计策略研究 合理设计合作学习的时间。实验教师能做到合作学习的次数得当,避免了满堂问,每次合作讨论的时间要科学控制。 D. 教学活动的设计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是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合作学习,没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必是无效的或者是效率不高的。有好的教学活动就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的技能技巧,又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指导策略研究 A.情感激发策略。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创设合作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合作的兴趣,促使学生乐于合作,共同分享合作的喜悦、体验合作的乐趣,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养 。 B.提出问题的策略。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以思维。因此,引导学生勇于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好方法。 C. 讨论的策略。在合作学习的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技能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讨论。 D. 友善互助的策略。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方式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多参与、多发言,保证他们更好地融入小组的讨论。 (3)评价策略研究 A.对学生的评价策略 建立一种以质性评定为主,量化评定为辅,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有效评价方式 。 B.对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合作的小组为基本单位 ,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 (4)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A. 展示+点评、质疑+补充”策略。 这是课改之后“小组合作学习”的通用策略。一般是选择一个关键性的目标要素(知识、能力、信息、创造和性格),在一个操作平台上,形成多向度、多功能的作业方式,通过小组或团队互动,积极主动进行功能性、结构性、系统性的强化学习。 B.“问答对抗”策略。 传统课堂往往采用“老师问学生答”的简单问答模式,或解决问题模式。这种方法容易导致课堂枯燥乏味师生疲惫。既然老师问,学生答课堂动不起来,那何不改为学生问、学生答,同桌问答,组与组问答呢?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C.“情境创设”策略。 境能生情,而情感能开发人的潜能。通过创设“美、智、趣”的学习情境,“亲、助、和”的人际情境,唤醒学生的心灵、触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语言,促使学生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 研究重点: 对于国内外共同体研究的前沿成果和优秀案例进行校本化的移植,通过对所教班级小组合作的实践研究,形成有我校特色的共同体培养研究模式,从而形成活动性、协同性、反思性的学习共同体。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中明确指出:“经历独立思考并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成就。”“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和反思。”(P1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严谨、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较好的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P15)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1)教师方面: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掌握学习共同体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2)学生方面:通过开展学习共同体实践,使学生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优越性,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转变学习方法。 (3)教学方面:通过开展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等方面的共同体学习活动,形成共同体合作学习机制,转变评价方式,形成共同体学习评价机制,推动新课程教学改革。 (二)研究的意义 (1)学习共同体能培养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教育青少年“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这四方面是21世纪教育的新的目标,也是新世纪每个人的人生支柱,只有在交往和合作中个人才能切身感知人类文化的多元性,才能深刻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才能形成彼此尊重与宽容的态度,才能养成互助友爱的品德,才能真正学会共同生活。 (2)学习共同体可以明显的提高课堂效率 开展学习共同体实践,有利于形成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学习局面,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使各类信息能有效沟通,学生间的互帮互学、相互启发,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无论潜能还是差异,它们都是亟待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越是人数多的班级,越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既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又加强了教学的个别化;因小组的精诚合作,课堂才不会再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教学才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构建高效课堂 (3)开展学习共同体实践是2022版新课标和我校实际所需 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许多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力图把共同体学习模式作为推动教学改革的抓手。 学习共同体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各种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有利于改善课堂教学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人际关系、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等方面的非认知品质,被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但纵观我校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环节,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合作学习小组的分组随意性大,造成组内不异质,合作学习无法开展;组内的分工不明确,讨论时秩序混乱,学习效果差;重视对小组的整体评价,忽视对象学生的个体评价;重视对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机制亟待改善。鉴于我校开展学习共同体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时存在的种种问题,所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就很有必要。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了解学习共同体的有关理论、文献资料,提升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科研理论水平。 2.调查法。通过网络搜索、问卷调查等形式,分析学习小组的合作现状,学习共同体的目前状态作为研究的实际依据,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教学与研究,及时总结研究成果。 3.案例分析法。在课题研究的实际过程中,以所教班级的各个小组来分阶段逐步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对于组内每个成员的定位、活动、成果等进行跟踪研究,以客观、科学的态度进行及时的反思再实践,直到达成相应的研究目标。 4.对比分析法。主要采取纵向的整体对比和横向的个体对比的研究方法(班内9个小组横向比较研究,课题组成员的6个班级的纵向比较研究)。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比较,发现在学习共同体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不错的实践方法。 5.经验总结法:不断反思反馈,及时总结经验,及时记录积累资料,为撰写教科研论文和结题报告提供素材。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研究过程: 2021年9月,本人作为海门区乡村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育站学员(班长),申报了本课题(经过三次修改),通过了专家组的审核,在随后的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组对本课题进行认真、规范、有序的研究,现在已经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本课题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2年3—5月) 1.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组建课题研究团队,成立课题组。 2.广泛搜集有关学习共同体的理论资料,为课题研究做好理论准备。 3.采用课堂观察、小组问卷、访谈法调查研究学习共同体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撰写调查报告。 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请专家指导,进行开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2022年6月—2025年1月) 1.按照课题研究方案,确定实验班,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在教学中开展学习共同体实验,边实验边总结,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流程。 2.定期开展课题组成员培训活动,规范学习共同体行为。 3.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积累研究材料,总结经验和操作方法。 4.积累研究资料,撰写论文。 5.请专家指导,改进研究方法。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5年2月—6月) 1.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整理论文和教学心得等相关资料。 3.收集、整理资料,健全学习共同体的原始材料。 4.请专家予以鉴定。 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 姓名工作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课题组中的分工 陆炜锋南通市海门区六甲初级中学中小学一级教师教学研究主持人(全程设计、参与) 姜红南通市海门区海南中学中小学一级教师教学研究制定方案、问卷调查 张彐松南通市海门区六甲初级中学中小学二级教师教学研究组织实施、案例分析 陈春艳南通市海门区六甲初级中学中小学二级教师教学研究档案整理、理论查找七、课题的经费 学校对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的必要车旅费均报销,对和课题相关的上课、论文评比活动均提供必要的费用支持。对获奖的论文均在奖励性绩效工资中体现。
优化作业设计方法如下: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双减”背景下,作为一线老师,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来继续现在的新鲜事物,怀特海曾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引导学生走自我发展之路。”
“双减”的目的就是要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和校内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选择一些有兴趣的事做,更好的培养德、智、体、美、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作业与教学密切联系
这一点要求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课后作业环节,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就要把课后作业的解题方法点出来,这样中等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才能在做作业的时候无障碍或者降低障碍,不至于无从下笔,节约学生做作业的时间,提高效率。
但是注意的是教师是适当的点出来,而不是全部和盘托出,不然也达不到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变成简单的复制。
(三)作业与教学内容一致
作业跟教材,或者说跟课程内容一致,作业的时间也可以根据作业的难度和具体操作条件适当延长,并不是所有的作业都是今天布置。
第二天就要上交,因为有的学生因为学习能力稍差或者说当时的环境不足以提供完成作业的条件,这样就会导致作业收不齐,还会慢慢的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就算交齐作业的质量也是可想而知。
(四)各科作业统筹布置
各科老师在对于布置作业这个问题上,不要抱着我作业布置少就吃亏的心态,争相布置作业给学生,生怕自己作业布置少了。
老师们要相互协调,总体的作业量要保持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如果语文作业多,那么数学就适当少一点,相反。那么班主任在这个环节就至关重要,班主任要起带头作用,还要去协调各科老师,学校也可以根据进行监督管理。
开展与数学有关的家庭教育:
很多事情,如果你直接要求孩子配合,他们也许觉得太无趣,也许逆反心理作祟,他们并不会按你说的做。 但是如果你把要孩子配合的事情,设计成游戏,也许孩子会开开心心地配合你。
同样,很多知识,你直接讲给孩子听,特别是低龄儿童,他们可能没兴趣,可能觉得太深奥,但是,如果把很多数学问题都写成有趣的故事,互动性很强的游戏和他们一起玩,他们立马就会放下戒心,投入进来。
儿童可以培养的兴趣爱好:
1、练得一手规规矩矩的字,在现在别看书写的一些事物被电子产品替代了,孩子有一手好字也是培养好性格的关键。
2、多带孩子去了解中华古老文化,多给孩子讲些中华礼仪的小故事或者带它去文化圣地旅游,让孩子感受文化氛围,学习中华礼仪。
3、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首先作为家长自己也要养成看书的习惯,做孩子的榜样,刚开始也给孩子看些有趣有知识的书让孩子爱上看书。
4、培养孩子一种艺术爱好,让他喜欢上另一种情感表达方式。但不要为了培养孩子的这种特长而给他童年带上一把枷锁,这事让孩子开心的一种兴趣而不是逼得孩子精通的一门专业。
5、培养孩子爱运动的好习惯,运动也是兴趣。让孩子多在户外活动,锻炼身体让孩子变得更阳光。运动项目也是很多的,比如跑步、轮滑、游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