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旧计算的方法 从上讲,在选择折旧方法时应考虑以上因素,但实际操作中,在多数情况下,仅是一个或少数因素起决定作用,作用小的其他因素则可以略而不计。通常在普遍使用的几种折旧方法中假若某种方法一般来看是合理的,或是符合所得税法要求的,就可选用这种方法。折旧的方法是经国家确认的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所应遵循的规则,通常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直线法,一类是加速折旧法。财政部结合我国企业现状和实际要求,改革了单一的折旧方法,增加了加速折旧法,允许企业多种折旧方法并存。企业可采用的折旧方法一般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行驶里程法、加速折旧法等。加速折旧法包括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率递减法、年金法和偿债基金法等。考虑我国实际情况,财政部规定企业可选择的折旧方法一般有4种,即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根据企业的现状及国家的财政承受能力,我国对实行加速折旧方法的范围也作了限定,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生产企业、船舶企业、生产“母机”的机械企业、飞机和汽车制造企业、化工和医药生产企业以及其他经财政部批准的行业企业,其机器设备可以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加速计提折旧。 对几种常见折旧法的探讨 虽然折旧的方法有很多,但我国允许企业选用的折旧方法只有以下4种: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要变更需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加以说明〔4〕。近年来,人们对加速折旧法表示强烈的兴趣,笔者也认为此方法相对其他方法更加切合实际,覆盖问题更全面,下面对4种方法进行叙述和比较。 直线法 直线法即平均年限法,它假定折旧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不是使用的关系,认为服务潜力降低的决定因素是随时间推移所造成的陈旧和破坏,而不是使用所造成的有形磨损。因而假定资产的服务潜力在各个会计期间所使用的服务总成本是相同的,而不管其实际使用程度如何。由于直线法模式简单,只有在以下各项条件之下才是正确的:(1)利息因素可以略而不计,或投资成本假定为零;(2)修理和维修费用在整个资产使用年限内是固定不变的;(3)最后一年资产的效率与最初一年是相同的;(4)使用资产所取得的收入(或现金流量)在整个使用年限内是固定不变的;(5)各种必要的估计(包括预期使用年限)都是可予以相当确定的预计的。由于以上各项因素的不确定性,要使任何折旧方法对所有各种因素都考虑到是有困难的。如果有些因素可以适当抵消,通常都认为直线法最为适宜。例如:操作效率的降低及修理和维修费用的增加,恰好为收入的增加及保险费和财产税的减少所抵消。此外,由于直线法通俗易懂,核算简便,同时根据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各年度或月份提取的折旧额相等,使企业产品成本稳定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但同时直线法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它忽略了折现因素,按直线法计算的净利,会给人们以投入资本总额的收入率在不断提高的假象。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按照期内固定资产的预计完成的工作量来计提折旧的一种。实质上,工作量法是平均年限法的补充和延伸。根据规定,专业车队的客、货运汽车、大型设备以及大型建筑施工机械可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由于各种专业设备具有不同的工作量指标,因而,工作量法又有行驶里程折旧法和工作小时折旧法之分。工作量法假定折旧是一项变动的,而不是固定的费用,即假定资产价值的降低不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是由于使用的缘故。对于许多种资产来讲,工作量法这一假定是合理的,特别是在有形磨损比折旧更为重要。因而,如果某项资产在年度内没有使用,就不应计列折旧费用,因为资产的服务价值并没有降低。即使折旧是确定资产预期使用年限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其折旧是可以预见的,并且,资产的大概使用状况是可以估计的,就可以使用以经营活动为依据的折旧方法,使用这种折旧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按每个服务单位分配投入价值,对服务价值降低的计量则是次要的。尽管在资产的服务价值随使用而降低的情况下,工作量法看来还是十分理想,但在使用中它往往存在一些严重缺点:(1)即使每年的折旧费用是变动的,工作量法仍然类似于直线法。因为它假定每一服务单位分配等量的折旧费,但是,假定每一服务单位的成本相等是没有根据的。而且,由于在后期有些服务单位尚有待于日后使用,整个服务价值的降低事实上并不是均匀的,除非假定利率为零;(2)工作量法未能考虑到修理和维修费用的递增,以及操作效率或收入的递减等因素。 加速折旧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都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主张采用加速折旧法的各项条件是:(1)在不考虑资本的利息或成本的情况下递减每年的服务贡献;(2)操作效率的降低会导致其他业务费用的增加;(3)资产价值早期降低很多,后期降低较少;(4)即使早期和后期耗用的服务价值相同,其折现价值也不同,因而早期服务价值成本要比后期大;(5)修理和维修费用的递增;(6)现金收入逐年降低;(7)由于存在着折旧的可能性所造成的以后年度收入的不确定性。主张采用加速折旧法的一个主要论据是资产净收入贡献的递减与操作效率是相互关联的,并对各期应负担的折旧费具有同样的。资产净收入的减少可能是由于资产在后期需要更多的修理时间和修理费用,或过度使用易于发生事故,因而减少使用,也可能是由于操作效率降低而产量减少。操作效率降低还会造成燃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的升高,或者在原料使用方面造成较大的浪费。所有这些均说明资产的净收入在后期要少于早期,因而,即使不计利息成本,资产净收入的减少也证明使用加速折旧法是合理的。预期现金收入的递减也是采用加速折旧法的一个理由,可以认为,资产的原始成本在早期获取收入过程中所耗用的要比后期大,因此早期折旧费应大于后期。修理和维修费是逐年递增的,为了补偿递增的修理和维修费,应采用加速折旧法。修理和维修费用与折旧是相关的,应该包括在服务的总成本或净收入的计算中。折旧费分配中最难处理的一个因素是不确定性。预期使用年限、预期净收入和未来的修理和维修费用,均具有不确定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确定性可根据风险选择所调整的期望值,将不确定数值转化为单一的确定数值。收入的不确定性为加速折旧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因为早期收入比晚期收入更有把握,在开始指定投资决策时,对晚期收入所打的折扣应当更大些,所以,应将大部分资产成本分配于早期。虽然这些不确定因素不足以证明加速折旧法就是合理的,但相对其他方法而言,加速折旧是最趋于现金收支的一种方法。
[2] 吴风奇 , 周铁光. 对“转回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思考[J]. 会计之友(B版), 2005,(07) [3] 周立.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金额的确定及其账务处理[J]. 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5,(09) [4] 郭继宏. 也谈“最佳折旧方法的选择”[J]. 会计之友, 1995,(05) [5] 戴凤朝. 论运输(交通)企业折旧方法的选择[J]. 交通财会, 1994,(03) [6] 金苗. 折旧方法与财务利益[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1997,(01) [7] 胡秀云, 郑春华, 陈春宏. 固定资产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企业纳税的影响[J]. 林业财务与会计, 1999,(01) [8] 荀桂云. 企业采用哪种折旧方法好?[J]. 冶金财会, 1999,(06) [9] 杨代甫. 企业折旧方法核算中的税收筹划[J]. 市场研究, 2003,(12) [10] 夏爱芳. 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一点看法[J]. 商场现代化, 2005,(20)
固定资产管理在一个企事业单位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固定资产业务对于公司中的领导和决策者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使得设备利用率的增加得以有效的提高,通过优化安排维修资源得以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强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公司资产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能。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 固定资产管理的电算化 固定资产效 益分析体系
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目标是提高固定资产的可利用率以及降低企业运行维护成本,使得企业维修资源为核心得以优化,通过各种信息手段,来合理的安排维修计划以及相关的资源与活动。企业通过提高设备可利用率来实现收益的增加,通过优化安排维修资源得以降低成本,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和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企业对资产的管理不但要进行静态核算外,而且还要现资产的动态管理,比如从资产的申购、资产领用、资产维护一直到资产的报废,整个资产生命周期的管理。
在日益竞争的商业时代,对于拥有高价值资产的企业来说,对于设备的维护已经不再局限于成本范畴了,资产的管理更成为获取利润的战略工具,加强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公司资产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能。
一、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公司领导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理念
根据我国《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公司负责人必须对本企业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所以,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好《会计法》,固定资产的管理的关键是,公司领导必须真正做到并且担任起对资产管理的相关责任。一个企业的负责人重视企业的资产管理,应当成立专门的委员会来管理固定资产,应当设有专门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杜绝思想意识上的“重进轻管”、“重资金、轻实物”。
(二)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责任意识
对于职责不明,有些企业在出借出租固定资产时没有办理相关的手续,致使企业固定资产流失毁损;有的固定资产由于长期使用达到报废状态,但是没有办理报废手续,账面上仍大量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存在;在对房屋改造、修建应增强建筑物面积和金额的情况下,由于疏忽没有及时管理等情况,使得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能力弱,不能定期清查、盘点,造成企业资产状况不清。
(三)加强固定资产使用人员和固定资产维修人员的责任心
固定资产管理是实物形态的管理。企业的主要资产组成大部分来自生产设备,生产设备使用寿命包括有物质寿命、技术寿命、经济寿命。生产设备的自身质量及运行以及生产设备的保养和正常维修,决定着物质生命的长短。首先,要对生产设备注重日常维护,以确保延长其物质寿命。否则,固定资产会提前报废,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给企业增加了支出,导致固定资产总值的减少。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技术上更先进、经济上更合理、更好的生产设备,从而造成原有生产设备的贬值。有些设备虽然能继续使用,但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是从经济效益角度看设备最否达到合理的使用期限。在最适宜的使用年限内使用固定资产,出现年均总成本的最低值,而能使年均总成本最低的年数,这就是设备的经济寿命。技术更新处于相对于缓慢阶段的设备,其更新主要以经济寿命为主,同时兼顾技术寿命。
从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上应该对固定资产采购、固定资产发放、固定资产登记与转移、固定资产验收、固定资产报废、固定资产盘点、检查制度,应该严格要求以确保固定资产在各个环节中保证账实相符,避免造成损失。
二、管理好固定资产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固定资产的预算制度
企业应当每年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及资金情况,合理进行固定资产预算,预算得以批准后,一般情况下不予突破,对于“紧急需求”固定资产的情况,应当上报。在制度上有所规定,并从严掌握固定资产的采购。公司应根据各部门提出固定资产采购要求,报公司指定指定部门或专人进行审核,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根据现有资产情况,判断是否同意购置新固定资产或直接从 其它 部门调拨固定资产。如需采购,由报相关领导审批后,由负责人员采购。
(二)固定资产的授权批准制度
明确审批人对固定资产购置的审批权限和批准方式以及程序和责任。审批人不得越权审批。未经审批,不得采购。
(三)组织责任制度
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接收、使用等环节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明确其相应的责任、对工作作出具体要求,并相互监督、职权分离。采购的资产由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办理固定资产验收。如发现固定资产与采购要求不符,或者固定资产质量存在明显问题,须立即 报告 负责人,并进行固定资产更换,否则不予入库。由指定部门发放固定资产时,领用人须分别在《出库单》和《固定资产领用明细表》中签字确认。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因保管不善或其它人为因素造成固定资产丢失、被盗或毁损的,使用人应当按照规定赔偿。固定资产使用人 离职 时,须归还所有办公资产,经相关负责部门进行清点核实、确认无误后方可办理离职手续。由指定部门负责查核、统计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经领导签字确认后,填写《固定资产登记表》,明确部门对固定资产看管责任。固定资产出现丢失、毁损的,须到由指定部门进行备案,及时填写《固定资产登记表》;固定资产发生转移的,须经转出部门和转入部门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转移。由指定部门库管员根据《固定资产登记表》的变更情况及时更改资产管理台帐记录,并将相关情况备案至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经专业人员确认无法维修或维修费用超过资产原值时,需申请报废并办理相应报废手续。由指定部门相关人员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的自查和盘点,每季度协助进行资产检查及盘点,并做出资产清查盘点情况表。由指定部门进行资产的登记、检查以及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不定期抽查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情况。每季度,由指定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对各部门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盘点,并出具书面报告。对各部门资产盘盈盘亏的情况,找出原因及责任人,报公司领导批后处理。如果属于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应当追究当事人和管理者的责任,并且视具体情况进行赔偿损失。 (四)记录固定资产的账簿制度
负责管理固定资产的部门和公司的财务会计部门要全套保管好固定资产的申请单、固定资产审批资料、固定资产购买计划等各项会计记录,相关责任人禁止对固定资产的材料进行更换、丢失以及损坏,随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实施固定资产卡片,确保固定资产的情况及时反映。设立固定资产台账,更好地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建立固定资产档案,固定资产从初始规划到固定资产结束的全过程所形成文字描述、会计账务等相关资料。对固定资产进行归类划分建立相应的动态系统资料。
(五)固定资产处置、报废制度
按相关规定,企业各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调配要以固定资产的充分利用为原则,以来办理内部的调拨手续,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的变更登记。
三、要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电算化
由于固定资产规模越来越大并且种类繁多,各项管理工作仅靠手工管理、手工统计不再适应工作要求,所以必须实现管理工作的电算化,建立起对固定资产的计划管理和核算管理等功能齐备的信息化系统,将固定资产的购建、预决算、固定资产的处置、固定资产的报废、固定资产的核算等各项业务全部通过系统加以反映。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助于公司管理机构实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情况,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在实现核算电算化的前提下,可以取消手工固定资产明细账和总账,有利于减少手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四、固定资产效益分析体系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应当充分对效益进行分析。一是固定资产购置前,应对固定资产进行相关的预测和有效的分析。二是统计各部门固定资产使用率,发挥固定资产效能,该报废的固定资产报废,该维修的要及时进行维修。三是预算固定资产的盈亏平衡点,分析固定资产的工作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四是对企业固定资产全部实行电算化核算,分析每件固定资产的收入、支出、毛利和毛利率,明确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教科文司编,2006年8月第一版
[2]董定芳.浅议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经济师,2006年第6期
[3]王丽姿.经济寿命在医疗设备经济管理中应用初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年7月第23卷第7期
【摘要】本文针对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账、卡、物不符等现象,对固定资产的购建管理、日常管理、处置管理、效率管理等,提出了相应的改进 方法 与对策。
【关键词】固定资产 购建管理 日常管理 处置管理 效率管理
一、引言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现代公司战略部署及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公司系统应加强资产管理,着眼未来,推进资产管理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资产管理风险,盘活存量资产,改善公司资产运营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二、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有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账、卡、物不符的现象;2.个别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3.固定资产营运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4.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定资产管理改进方法或对策
(一)固定资产购建管理
1.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固定资产购建
根据《河南省电力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按照预算管理程序,严格按照经过总经理办公会和省公司批准的年度资本性收支预算安排固定资产购建,对于不可预见的固定资产购建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
2.设备物资采购及工程施工款项结算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充分发挥招投标管理中心在物资采购方面的优势,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严格工程施工款项结算管理,提高工程资金使用效益。将设备物资采购和工程款项结算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满足工程进度需要的前提下,积极进行资金运作,降低资金综合成本。
3.及时编制竣工决算报告
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工程竣工决算管理办法》等制度的要求,加强工程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编制的管理工作,定期对竣工决算报告编制情况进行清理,及时督促上报审查,保证竣工决算的及时审批,有效解决固定资产长期以暂估价值入账带来的问题。
(二)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1.狠抓固定资产基础管理工作
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包括:1)在资产发生变动时,要求各职能管理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传递变动信息,确保帐、卡、物一致;2)建立管理责任追究制度;3)提出资产出租和委托经营管理的程序及职责;4)严格控制以固定资产进行担保的行为;5)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6)建立固定资产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制度。
2.制定定期清查盘点制度
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是完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基础,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原则上每年至少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清查盘点结束后,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及时提交清查盘点报告,对盘盈、盘亏固定资产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提出整改 措施 并会同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及时处理,资产清查发现重大资产损失情况的,及时上报省公司。
3.动态监控资产增减变动
设计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变动情况月度报表,要求填报月度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按月份对固定资产变动进行监控,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并更正,防患于未然,避免重大差错的发生。
4.会同生产部门做好更新改造支出管理
财务部配合运维检修等部门提出公司年度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计划,并纳入年度资本性支出预算管理。在制定更新改造支出计划时,综合考虑各单位固定资产规模、成新程度等因素。不定期对更新改造资金的使用进行监控,更改支出得到有效控制。按照有关规定调整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将技改形成的新增资产调整原有固定资产卡片,避免出现一项固定资产对应多张卡片的情况。
5.严格运行维护支出管理
固定资产运行维护支出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的使用及质量处于良好状态。在下达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支出预算时,充分考虑固定资产规模、成新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合理分配,提高固定资产维护效益。
(三)固定资产处置管理
1.固定资产处置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河南省电力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的处置根据不同的管理层面,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规定程序办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资产损失核销管理办法》及《河南省电力公司账销案存资产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对有关固定资产损失及时进行核销、账销案存资产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管理。
2.固定资产转让、盈亏、毁损及报废审批情况
固定资产转让、盈亏、毁损及报废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办理,由使用保管部门提出申请,说明理由,并提出处理意见,填制相关申请单据,经实物管理部门和价值管理部门审核后,报经主管领导审批,手续完备后进行处置,并及时报价值管理部门进行账务处理,做好残值回收工作,在未获批准前,不得擅自处置。
(四)固定资产效率管理
对于无效低效资产,积极盘活、收回资金。对于非生产用资产,积极按市场化方式出售变现。对于账销案存资产,进一步清理核实,制定专门机构,明确工作机制,积极清理追索。
1.推行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努力提高投入产出水平;2.制定固定资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切实提高管理水平;3.加强固定资产基础管理,落实固定资产定期维护保养制度,保证 安全生产 ;4.建立固定资产使用评价制度,动态掌握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管理总体思路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控制购建成本,严格处置程序,优化固定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资产管理风险,盘活存量资产,改善公司资产运营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根臣.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2] 马桂荣.在实施新财务制度中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
[3] 胡蓓蓓.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经济师,2011.
[4] 王彦宽.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中国建材报,2009 .
[5]宋凯芳.浅谈企业改制后固定资产管理[N].中华建筑报,2011.
目前我国企业虽然基本实现了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电算化信息化,但是在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工作仍然存有问题,主要是制度和主观因素上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一、企业固定资产概念及加强意义
企业固定资产主要是指持有和使用时间超过一年,资产价值超过一千元,且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其原物质形态的资产。
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一方面能够提高单位资产合理利用率。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能够更好适应单位业务发展和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资产的状态、使用及流通等信息,全面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实现企业资产的集中化管理与控制。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资产分布和应用情况,合理化分配和协调资产运作,避免和降低资产浪费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明确固定资产操作和应用规划,制定科学资产管理计划,确保固定资产安全性和完整性,能够全面提升企业固定管理效率和资金效益,保证企业各方面工作顺得开展。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核算不及时且计价不够准确
我国很多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核算不及时和计价不准确现象。首先,有些企业固定资产调拨、转出、报废等流程较为复杂,需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其固定资产处理可能存在不及时现象;其次,当前固定资产填报软件对资产信息要求较为全面,不但需要填写固定资产的金额、品牌、购入日期、型号,同时还需要填写其凭证号、照片等信息。然而由于一些企业前期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较为松散,一些固定资产在填报系统软件时出现严重的核对不实现象,造成资产管理难问题;最后,一些企业在接受捐赠或无偿使用固定资产时,并未根据相关制度规定进行计价和入账处理,同时对于改建或扩建的建筑物存在增值价值时,也并未如实对其增值价值进行入账处理。这些客观现象的存在都使得我国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存在明显偏差。
(二)管理制度及监督机制不完善
随着我国企业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得到了普遍应用,一些企业相关管理制度及监督机制仍然未能与固定资产信息系统操作相结合,管理制度不健全且监督机制缺乏实效性仍较为严重。首先,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缺少必要参照和制定规范约束,一些国有企业为了能够争取更多的国家财政资金补助,盲目的大量购买单位不需用固定资产,极大的浪费了国家资金,并造成固定资产大量闲置;其次,购入固定资产不及时进行入账处理,在处置固定资产时也不进行账务处理,资产管理和处置程序不够合理和规范,造成固定资产大量流失;最后,当前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不够准确和全面,监督管理机制建设不够健全,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管理。
(三)利用效率低且报废处置不规范
企业不能合理正常使用相关固定资产,相关资产利用率偏低,同时其报废处理也存在明显不规范现象。首先,固定资产采购过程中未能根据单位实际需求进行购置,极大的弱化了固定资产使用性,降低资产利用率;其次,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并未考虑到购入资产的更新速度和性能,比如大量购置电子产品,而使得一些电子产品尚未使用就被淘汰;最后,绝大多数企业在进行报废处理时并未完全按照国家相关审批处置办法执行,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存在不合理现象。
(四)核算、预算与 财务管理 相脱节
虽然一些企业设置了专门的固定资产岗位管理人员,但其固定资产核算、预算工作并未能够与财务管理之间实现同步,进而使得职责管理之间相脱节,造成固定资产与账目记录出现严重不相符现象。除此之外,由于固定资产全部通过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核算与管理,因此对固定资产盘点则较为忽视,容易造成账实不符现象的发生。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改进措施
(一)增强会计人员管理责任意识
企业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应当从根本上增强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意识,全面提升工作人员信息系统操作能力及工作责任心。首先,应定期组织会计工作人员参加相关职业道德 教育 和专业能力培训;其次,全面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固定资产采购、验收和付款等相关环节应分开管理,同时,固定资产采购和会计处理也应进行分离,明确不同岗位具体职责,不相容岗位不能同时由一人兼任;最后,全面贯彻并落实各类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重视度,根据实际管理情况制定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首先,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和清查,发现隐患或不对现象要及时进行整改,形成良好的固定资产全面管理机制;其次,确保固定资产管理与实物价值相符,制定科学的、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运行机制,确保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能够全面落实并有效实施;再次,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明确管理职责。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需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定期对固定资产处理进行审查,以确保固定资产完整性,避免固定资产的不必要流失;最后,制定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对企业固定资产购置和应用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避免固定资产流失和国家资金的浪费。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处理时,必须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以及账证相符。
(三)提高管理意识及有效利用率
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加强其有效利用效率,避免不必要浪费,应当与单位固定资产采购预算相配合,两者之间应存在必要的相关性和相符性。首先,充分发挥当前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固定资产管理起到的重要作用,采购预算计划准确、采购物品性能适当,采购后及时进行核算处理,使单位会计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的对购置固定资产数量和质量全面掌握并处理;其次,合理优化固定资产购置情况,对采购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化管理,进而有效减少企业所需运行成本的支出;最后,制定并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监督制度,通过监督管理来提高固定资产有效利用效率,确保按章办事、按章行事,提高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四)规范固定资产核算及盘点办法
规范企业固定资产使用,通过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财务、物资及使用部门等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控制,必须要做到固定资产账、卡、实三方面内容相符,有效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一方面,定期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和清查,至少每年需要盘点一次,并将盘点情况与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核对,发现账实不符要及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将国家损失降至最低;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相关财务制度规定以及信息系统软件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资产核算方法,对企业接受捐赠及无偿调入的资产进行入账处理,避免账外资产现象的发生。
四、结束语
[2] 吴风奇 , 周铁光. 对“转回固定资产减值损失”的思考[J]. 会计之友(B版), 2005,(07) [3] 周立.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金额的确定及其账务处理[J]. 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5,(09) [4] 郭继宏. 也谈“最佳折旧方法的选择”[J]. 会计之友, 1995,(05) [5] 戴凤朝. 论运输(交通)企业折旧方法的选择[J]. 交通财会, 1994,(03) [6] 金苗. 折旧方法与财务利益[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1997,(01) [7] 胡秀云, 郑春华, 陈春宏. 固定资产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企业纳税的影响[J]. 林业财务与会计, 1999,(01) [8] 荀桂云. 企业采用哪种折旧方法好?[J]. 冶金财会, 1999,(06) [9] 杨代甫. 企业折旧方法核算中的税收筹划[J]. 市场研究, 2003,(12) [10] 夏爱芳. 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一点看法[J]. 商场现代化, 2005,(20)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
摘要: 近年来,我国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了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国家不断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学校固定资产数量也得到了快速增加,为教育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但目前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资产效能的充分发挥。本文阐述了新时期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探讨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为其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的增加,中小学校固定资产数量不断增加,这也对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而目前,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极易出现资产流失的现象,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面对这种状况,中小学校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采取科学的措施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一、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固定资产是中小学校扩大办学规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保障。而很多中小学校由于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加上学校主要以教学工作为主,不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在购置固定资产后,疏于后续管理,使固定资产采购和管理之间存在着脱钩关系。主要表现在:在固定资产购置时重视资金投入,但是在购置后不能对其进行科学管理,有时造成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同时,中小学校在固定资产管理上没有制订有效的责任制度,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采购过程不够民主
中小学校在固定资产采购中的问题主要是固定资产的采购缺乏民主决策,主要表现在:学校采购固定资产过程中一些采购项目没有经过领导班子的民主决策,采购前也未对设备的功能进行认真调研,导致决策存在失误的现象。比如,某小学为了实现现代化教学,增加了幻影灯和投影项目的资金投入,但是在投影设备采购之前没有经过学校行政集体的民主商议,使此次采购在过程上违背了内部控制的原则。
(三)财务制度不统一
在现阶段,中小学校财会制度主要有两种,一是1997年1月1日执行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还有是1998年财政部、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制度。这两种制度中对固定资产的定义不同。根据前者的规定,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专用设备;单位价值虽然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期限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如课桌、图书),也作为固定资产管理。根据后者规定,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二是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而我国2012年4月1日起施行的《事业单位财务通则》明确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用设备1500元以上)的资产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三者的不统一,给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带来了职业判断,影响了中小学校纳入固定资产核算管理范畴。
二、加强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制度管理
目前,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小学校应该真正认识到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为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学校要加强爱护固定资产的宣传,同时还要在管理制度中明确管理责任和盘点清查制度的具体落实,使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得到提升。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学校还应该执行落实管理制度,责任到具体的部门和岗位,避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树立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
在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会对管理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现阶段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中之所以会存在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导致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没有树立起足够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为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学校领导就必须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带领全校师生树立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此外,为了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学校还应该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使其能够明白各自的职责所在。
(三)改进财务制度
中小学校现阶段执行的财会制度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科学的划分。在改进财会制度时,应该重视原财会制度中评判标准不明确的地方,对其做出进一步统一。为了解决财会制度给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带来的不良影响,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为不同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定不同的参考数值。比如,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发展状况不相同,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可以根据城市和农村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其实际的固定资产数额标准,这样可以使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实现量化管理。此外,在新的财会制度中,还要对专用的设备和一般的设备进行区别,避免因为其随意划分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不便。
三、结束语
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是其教学的物资保障,它的管理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使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我们要根据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问题,才能提高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从而保障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
参考文献:
[1]王谦.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上,2015(2):157-157
[2]王红燕.浅谈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商论,2013(17):169-170
[3]何曙东.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6):7-8
[4]黄海芸.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8):144-145
【摘要】降低税负、提高竞争力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固定资产在企业经营资产中占有相当比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税负,不同的折旧方法,会出现不同的利润结果,因而应纳税额会有差异。本文阐述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以及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企业纳税的影响,着重于折旧方法的运用和节税效果的分析,结合实例加以论证。 【关键词】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纳税筹划 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概述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发生损耗,其价值随之逐渐转移到有关产品的成本费用中去,并从产品的销售收入(营业收入)中得到补偿,固定资产损耗的价值转移,就成为折旧。折旧作为成本的重要组成…… 学位论文网xwlunwen专业的老牌论文网站,强大的博士写手团,论文代写范围广,论文内容原创,丰富,信誉保证,质量第一!
折旧计算的方法 从上讲,在选择折旧方法时应考虑以上因素,但实际操作中,在多数情况下,仅是一个或少数因素起决定作用,作用小的其他因素则可以略而不计。通常在普遍使用的几种折旧方法中假若某种方法一般来看是合理的,或是符合所得税法要求的,就可选用这种方法。折旧的方法是经国家确认的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所应遵循的规则,通常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直线法,一类是加速折旧法。财政部结合我国企业现状和实际要求,改革了单一的折旧方法,增加了加速折旧法,允许企业多种折旧方法并存。企业可采用的折旧方法一般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行驶里程法、加速折旧法等。加速折旧法包括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率递减法、年金法和偿债基金法等。考虑我国实际情况,财政部规定企业可选择的折旧方法一般有4种,即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根据企业的现状及国家的财政承受能力,我国对实行加速折旧方法的范围也作了限定,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生产企业、船舶企业、生产“母机”的机械企业、飞机和汽车制造企业、化工和医药生产企业以及其他经财政部批准的行业企业,其机器设备可以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加速计提折旧。 对几种常见折旧法的探讨 虽然折旧的方法有很多,但我国允许企业选用的折旧方法只有以下4种: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要变更需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加以说明〔4〕。近年来,人们对加速折旧法表示强烈的兴趣,笔者也认为此方法相对其他方法更加切合实际,覆盖问题更全面,下面对4种方法进行叙述和比较。 直线法 直线法即平均年限法,它假定折旧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不是使用的关系,认为服务潜力降低的决定因素是随时间推移所造成的陈旧和破坏,而不是使用所造成的有形磨损。因而假定资产的服务潜力在各个会计期间所使用的服务总成本是相同的,而不管其实际使用程度如何。由于直线法模式简单,只有在以下各项条件之下才是正确的:(1)利息因素可以略而不计,或投资成本假定为零;(2)修理和维修费用在整个资产使用年限内是固定不变的;(3)最后一年资产的效率与最初一年是相同的;(4)使用资产所取得的收入(或现金流量)在整个使用年限内是固定不变的;(5)各种必要的估计(包括预期使用年限)都是可予以相当确定的预计的。由于以上各项因素的不确定性,要使任何折旧方法对所有各种因素都考虑到是有困难的。如果有些因素可以适当抵消,通常都认为直线法最为适宜。例如:操作效率的降低及修理和维修费用的增加,恰好为收入的增加及保险费和财产税的减少所抵消。此外,由于直线法通俗易懂,核算简便,同时根据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各年度或月份提取的折旧额相等,使企业产品成本稳定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但同时直线法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它忽略了折现因素,按直线法计算的净利,会给人们以投入资本总额的收入率在不断提高的假象。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按照期内固定资产的预计完成的工作量来计提折旧的一种。实质上,工作量法是平均年限法的补充和延伸。根据规定,专业车队的客、货运汽车、大型设备以及大型建筑施工机械可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由于各种专业设备具有不同的工作量指标,因而,工作量法又有行驶里程折旧法和工作小时折旧法之分。工作量法假定折旧是一项变动的,而不是固定的费用,即假定资产价值的降低不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是由于使用的缘故。对于许多种资产来讲,工作量法这一假定是合理的,特别是在有形磨损比折旧更为重要。因而,如果某项资产在年度内没有使用,就不应计列折旧费用,因为资产的服务价值并没有降低。即使折旧是确定资产预期使用年限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其折旧是可以预见的,并且,资产的大概使用状况是可以估计的,就可以使用以经营活动为依据的折旧方法,使用这种折旧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按每个服务单位分配投入价值,对服务价值降低的计量则是次要的。尽管在资产的服务价值随使用而降低的情况下,工作量法看来还是十分理想,但在使用中它往往存在一些严重缺点:(1)即使每年的折旧费用是变动的,工作量法仍然类似于直线法。因为它假定每一服务单位分配等量的折旧费,但是,假定每一服务单位的成本相等是没有根据的。而且,由于在后期有些服务单位尚有待于日后使用,整个服务价值的降低事实上并不是均匀的,除非假定利率为零;(2)工作量法未能考虑到修理和维修费用的递增,以及操作效率或收入的递减等因素。 加速折旧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都是加速折旧法的一种。主张采用加速折旧法的各项条件是:(1)在不考虑资本的利息或成本的情况下递减每年的服务贡献;(2)操作效率的降低会导致其他业务费用的增加;(3)资产价值早期降低很多,后期降低较少;(4)即使早期和后期耗用的服务价值相同,其折现价值也不同,因而早期服务价值成本要比后期大;(5)修理和维修费用的递增;(6)现金收入逐年降低;(7)由于存在着折旧的可能性所造成的以后年度收入的不确定性。主张采用加速折旧法的一个主要论据是资产净收入贡献的递减与操作效率是相互关联的,并对各期应负担的折旧费具有同样的。资产净收入的减少可能是由于资产在后期需要更多的修理时间和修理费用,或过度使用易于发生事故,因而减少使用,也可能是由于操作效率降低而产量减少。操作效率降低还会造成燃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的升高,或者在原料使用方面造成较大的浪费。所有这些均说明资产的净收入在后期要少于早期,因而,即使不计利息成本,资产净收入的减少也证明使用加速折旧法是合理的。预期现金收入的递减也是采用加速折旧法的一个理由,可以认为,资产的原始成本在早期获取收入过程中所耗用的要比后期大,因此早期折旧费应大于后期。修理和维修费是逐年递增的,为了补偿递增的修理和维修费,应采用加速折旧法。修理和维修费用与折旧是相关的,应该包括在服务的总成本或净收入的计算中。折旧费分配中最难处理的一个因素是不确定性。预期使用年限、预期净收入和未来的修理和维修费用,均具有不确定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确定性可根据风险选择所调整的期望值,将不确定数值转化为单一的确定数值。收入的不确定性为加速折旧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因为早期收入比晚期收入更有把握,在开始指定投资决策时,对晚期收入所打的折扣应当更大些,所以,应将大部分资产成本分配于早期。虽然这些不确定因素不足以证明加速折旧法就是合理的,但相对其他方法而言,加速折旧是最趋于现金收支的一种方法。
固定资产的减少因多种原因引起,其去向有所差异,在检查时,宜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一)出售固定资产主要舞弊的查证出售固定资产主要舞弊集中在隐瞒收入、压价变卖和以售称废等方面。 1.隐瞒收入 隐瞒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大多发生在机器设备方面。这种舞弊大多属集体舞弊,由领导授意,各有关部门(设备管理、财务等部门)配合完成。通常,单个人要从车间搬设备必须办理一定手续,要从厂区运走设备也要获得出门证等,即便是收到银行转账的价款,也必须与企业财务部门串通;难度可想而知。如果属;多个方面联合舞弊,检查工作复杂程度趋大,需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对串通起来隐瞒固定资产变价收入的舞弊进行查证,应从以下方面人手:①盘点固定资产存量,观察所发现的固定资产盘亏(尤其是机器设备的盘亏)原因,最好通过询问车间使用人、设备管理部门以及财会部门管理固定资产账的人员,查询周定资产的去向;②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上的收款记录进行分析;重点观察非销货业务所引起的收入账项中有无属于变卖固定资产的收入。当然;如果收入了现金,检查工作便只能借助内部人员举报提供线索,这无疑使查证工作陷入被动。2.压价变卖 企业有关人员在变卖固定资产时,采用事先不公开信息的方法,私下低价将其卖给关系户、亲友等,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在大多数情况下,经办人个人得到了一定的好处;如果企业在处理、变卖固定资产时,能够采用公开招标形式,则可以保证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在履行检查手续时,应先统计出所有变卖的固定资产,并分别原始价值、净值、变卖价等项目予以反映,当发现变卖价与净值相比过低、差距较大的情况,应作为疑点进行调查询证:①请车间的使用者、设备管理部门有关人员评价该机器设备的新旧程度,借以判断变卖价的合理性;②考察、了解出售设备的经办人与购买方之间的关系,对关系特殊或甚密者,可进一步查明有无串通作弊。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应引起注意:压价将机器设备变卖给有密切关系者,是舞弊无疑,但当事人巧辩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属于疏忽,两种责任极难分辨。 3.以售称废在一些企业中,明明是将可以使用的机器设备变卖,但却在整个手续办理与会计处理上作为报废处理,企业将所谓"废品"变卖所得私分或隐瞒,或者仅将一部分价款象征性入账,大部分价款在收取现金后归入小钱柜管理。这种行为具有严重的欺诈性,损害了企业的利益。查证以售称废行为,重点应检查所谓"报废"的固定资产是因何而报废,如果机器设备已达到使用寿命,这种报废属于正常报废;如果机器设备的使用时间离规定的使用寿命相差较远,这种报废就有疑点,可以查阅机器设备报废的技术鉴定事,报废的审批手续等。同时,检查所谓"报废"机器设备的处理情况:第一是查变卖"废品"是否取得了较高的价格,如果价格高,可能有舞弊;第二是查"废品"卖给了谁,显然应卖给回收废品的单位,如果卖给了一个可以使用同类机器设备的单位(可以查付款单位名称据以判断),则可能是设备并未真正报废,可向该单位函询或进行实地调查。在检查中,应考虑在疑点上有所突破,从矛盾的现象中寻求合理的解释,以查出舞弊。(二)固定资产报废与毁损业务中主要舞弊的查证配固定资产的报废分提前报废、按时报废和延期使用后的推后报废,而毁损引起的报废是属于提前报废。提前报废固定资产中隐含着大量弊端,主要有:掩盖事故、以丢报损、隐瞒残值、多列费用以及以售抵废等;1.掩盖事故 某些企业在发生因责任事故引起的固定资产报废时,因责任人与企业领导等方面的私人关系或幕后交易,造成了不予追究行政、经济责任的结局。这意味着责任人所造成的损 失可以不予赔偿,还可能出现更多的同类事故。对掩盖责任事故舞弊的查证,可查阅"固定资产报废鉴定表",检查报废原因,判断其是否与责任事故有关。如果是按使用期限已达到规定寿命或接近规定寿命,可以视为正常报废,毋需再分析是否属责任事故引起的报废。对远未达到规定寿命的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应追查具体原因;在有关资料并未将此认定为责任事故引起的报废时,仍应通过采访原使用部门知情者(最好不要询证原使用者)的方式了解真实情况。2.以亏充废某些企业在发生固定资产盘亏时,为了掩盖管理漏洞,将被盗、丢失或因管理不善引起的固定资产毁损等固定资产损失;作为普通的正常报废处理。这种做法可以避免企业资产的所有者责难经营当局,但因对管理的隐患未加消除,可能带来更多的固定资产流失。 对以亏充废的查证,重点应关注企业报废固定资产的构成情况,尤其是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应当检查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原因,对原因不能自圆其说、前后内容矛盾的报废说明,应通过广泛调查确认实际原因。在一般情况下,以亏充废的固定资产可能是多项,如果是一项,则价值比较昂贵,否则,可能性就变得很小。基于此种判断,检查人员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一次办理大批或多项固定资产报废的业务或凭证上,最好是深入使用部门现场面询进行取证,以寻找线索并取得突破。3.隐瞒残值由于固定资产一般在报废时都可能产生一些废料,或部分被拆除时仍有一定使用价值(如可作零配件使用),因而,按规定可计残值收入按固定资产原值的3%~5%考虑,在一个企业,这笔收入如能变现,则是+笔不菲的收入。一些企业常常将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不入账,导致企业收入流失,检查人员不应忽视对隐瞒残值收入的查证。可采用的检查方法有:①审阅"固定资产清理"明细账户,重点观察有无未记残值收入的情况;如果是一类多项固定资产同时报废时,可测算残值收入的预计值是否偏低;如果是一项固定资产报废,也应该测算有无有意少计残值收入的问题;②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追踪检查先预计的残值收入在相应的废旧实物变卖后的收款情况。一些企业的报废固定资产较多,如果未及时处置,废旧实物堆在一起,可能使这种追踪检查难以实施。 4.多列费用 固定资产报废时,因拆卸、搬运等方面的要求,一般需发生清理费用。一些企业可能将实际应列支数提高,或采用"搭车"形式,将非法开支也计入费用,引起固定资产损益不实。对多列费用舞弊的查证应考虑:一方面应请教相关专家,了解同类固定资产清理业务的费用预算数或常规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判断费用有无多列;对于付给个人的款项,可采用询证的方法予以核实。另一方面,应注意对票据本身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真实性以及形式的规范性等进行审阅,寻找疑点,找出突破口。 (三)固定资产投资转出业务中主要舞弊查证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是企业固定资产流出的一种表现,由于单位之间的交接涉及到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评估问题,可能发生低估固定资产价值使企业资产发生流失;另外,投资可带来收益,一些企业有意隐瞒收益,不仅影响上缴所得税,而且可能化公为私,发生舞弊。对固定资产投资转出业务的审查,主要应查证有意压价、隐瞒收益和虚报损失等舞弊。 1.有意压价企业负责对外投资人员,授权中介机构在对将作为投资的固定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时,有意压低评估值,其目的可能是:第一,从对方企业中得到一些好处,不顾本企业的经济利益;第二,可能将固定资产投入由本企业职工入股的股份制企业,通过国有资产的流失变相增加本企业职工个人的权益。对有意压价舞弊的查证,可以通过对比投资转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与评估价的差异来实现:如果后者低于前者许多,则具有有意压价的可能性。为了核实情况,可以选择两种途径查证:一是找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者,对投资转出时该项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以及工作效能进行评价;二是在可能的条件下,由检查人员组织专家对接受投资方现在使用的该项固定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查看是查存在其现在的评估价值比投资转入时的评估价值更高的异常情况。一旦有意压价的舞弊存在,应将原评估价值变更,视其为违法事项,在此努力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应追究有关人员的经济责任。2.隐瞒收益 固定资产投资以获得收益为目的,但在一些企业,可能发现两种情况:将固定资产投资不予反映,进而隐瞒投资收益以化公为私;虽将固定资产投资作了反映,但以投资无收益为理由,长期未见登记投资的收益,如作深入调查,可能发现企业隐瞒收益不报,借以谋私的舞弊。(1)对因隐瞒固定资产投资而导致的蓄意隐瞒投资收益,可采用以下方法查证:①询证企业主管投资的员工,全面了解固定资产的投资情况,并由其代编一份详细的投资状况调查表,以此与企业会计账簿上登记的投资固定资产情况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如前者大于后者,则存在漏记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能性;这时,一是询问有关人员发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二是询证接受投资方以掌握具体情况。②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尤其是对机器设备成新率较高、生产能力存在过剩的那些种类进行详细盘查,以确定盈亏情况。如存在较多盘亏,则可能固投资转出所致,可询问使用车间相关人员固定资产转出的原因,或由设备管理部门作出相关的说明。以上两方面的测试,可以提供查证的线索,宜在此基础上追踪查询。 对虽在账簿上反映了固定资产的投资,但对相应投资收益隐匿不报的舞弊,可采用的查证方法是:①对周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统计,认为有必要时,可询证核实。同时,与"长期投资"账簿明细记录进行核对,检查有无漏记情况。②在确认无漏记固定资产投资时,再逐项核实投资收益的记录情况。对已记获得投资收益的项目,应测算所获收益的正确性,可依据协议或公司章程等文件检查有无少记等问题;对未获投资收益的项目,可采用向接受投资方查询或同时向其他一起投资的单位查询的方法予以证实。在从外部取得存在投资收益的证据后,应借助查询银行对账单的方法,找出究竟是漏记收益(指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企业的分类账簿未记)还是企业将投资收益转移到其他账户。3.虚报损失一批固定资产投资出去后数年不见收益,后来又以整个接受投资企业亏空或资不抵债为理由,对原来作为投资的固定资产以损失为由给予核销,这类事件不胜枚举。这类事件 中潜伏的舞弊可能有:以国有企业资产为厂长经理个人作投资;隐瞒投资收益;因企业经营者与对方合谋而暂时未划转收益;或者冒充投资失误以侵吞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等。此处,只对最后一种情况的查证予以介绍。 确认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发生损失,关键是应查看有关证明文件。如无任何文件,此项损失的确认从形式上看无法成立,可以采取内外广泛询证的方法来查实,从不同方面提供的信息中捕捉疑点,并一查到底;对于投资损失的证实,最好的办法是深入接受投资方内部进行调查,如果证明投资转出固定资产发生损失的文稿系企业某个负责人拟写并授权核销原记投资额,则此人与对方有合谋的嫌疑。有时,以企业文件形式授权核销投资额,也可能源于得到某种经济利益的企业经营者的操纵。由于出自企业内部的这些证明并不十分可信,检查人员应考虑以外调受资方的形式来弥补,最好是取得受资方破产清算的书面文件或法院等权威机构所出具的证明。大量此类案例中,常见企业的经营者自行做主核销国有资产投资的现象;因绝大多数职工难以知情,无人敢于追究或无证据追究大多数核销既成事实,内部检查也不了了之。对于此类案例的检查,应深查细挖,以防止企业资产流失。
你要把工艺性写出来
固定资产的减少因多种原因引起,其去向有所差异,在检查时,宜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一)出售固定资产主要舞弊的查证出售固定资产主要舞弊集中在隐瞒收入、压价变卖和以售称废等方面。 1.隐瞒收入 隐瞒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大多发生在机器设备方面。这种舞弊大多属集体舞弊,由领导授意,各有关部门(设备管理、财务等部门)配合完成。通常,单个人要从车间搬设备必须办理一定手续,要从厂区运走设备也要获得出门证等,即便是收到银行转账的价款,也必须与企业财务部门串通;难度可想而知。如果属;多个方面联合舞弊,检查工作复杂程度趋大,需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对串通起来隐瞒固定资产变价收入的舞弊进行查证,应从以下方面人手:①盘点固定资产存量,观察所发现的固定资产盘亏(尤其是机器设备的盘亏)原因,最好通过询问车间使用人、设备管理部门以及财会部门管理固定资产账的人员,查询周定资产的去向;②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上的收款记录进行分析;重点观察非销货业务所引起的收入账项中有无属于变卖固定资产的收入。当然;如果收入了现金,检查工作便只能借助内部人员举报提供线索,这无疑使查证工作陷入被动。2.压价变卖 企业有关人员在变卖固定资产时,采用事先不公开信息的方法,私下低价将其卖给关系户、亲友等,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在大多数情况下,经办人个人得到了一定的好处;如果企业在处理、变卖固定资产时,能够采用公开招标形式,则可以保证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在履行检查手续时,应先统计出所有变卖的固定资产,并分别原始价值、净值、变卖价等项目予以反映,当发现变卖价与净值相比过低、差距较大的情况,应作为疑点进行调查询证:①请车间的使用者、设备管理部门有关人员评价该机器设备的新旧程度,借以判断变卖价的合理性;②考察、了解出售设备的经办人与购买方之间的关系,对关系特殊或甚密者,可进一步查明有无串通作弊。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应引起注意:压价将机器设备变卖给有密切关系者,是舞弊无疑,但当事人巧辩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属于疏忽,两种责任极难分辨。 3.以售称废在一些企业中,明明是将可以使用的机器设备变卖,但却在整个手续办理与会计处理上作为报废处理,企业将所谓"废品"变卖所得私分或隐瞒,或者仅将一部分价款象征性入账,大部分价款在收取现金后归入小钱柜管理。这种行为具有严重的欺诈性,损害了企业的利益。查证以售称废行为,重点应检查所谓"报废"的固定资产是因何而报废,如果机器设备已达到使用寿命,这种报废属于正常报废;如果机器设备的使用时间离规定的使用寿命相差较远,这种报废就有疑点,可以查阅机器设备报废的技术鉴定事,报废的审批手续等。同时,检查所谓"报废"机器设备的处理情况:第一是查变卖"废品"是否取得了较高的价格,如果价格高,可能有舞弊;第二是查"废品"卖给了谁,显然应卖给回收废品的单位,如果卖给了一个可以使用同类机器设备的单位(可以查付款单位名称据以判断),则可能是设备并未真正报废,可向该单位函询或进行实地调查。在检查中,应考虑在疑点上有所突破,从矛盾的现象中寻求合理的解释,以查出舞弊。(二)固定资产报废与毁损业务中主要舞弊的查证配固定资产的报废分提前报废、按时报废和延期使用后的推后报废,而毁损引起的报废是属于提前报废。提前报废固定资产中隐含着大量弊端,主要有:掩盖事故、以丢报损、隐瞒残值、多列费用以及以售抵废等;1.掩盖事故 某些企业在发生因责任事故引起的固定资产报废时,因责任人与企业领导等方面的私人关系或幕后交易,造成了不予追究行政、经济责任的结局。这意味着责任人所造成的损 失可以不予赔偿,还可能出现更多的同类事故。对掩盖责任事故舞弊的查证,可查阅"固定资产报废鉴定表",检查报废原因,判断其是否与责任事故有关。如果是按使用期限已达到规定寿命或接近规定寿命,可以视为正常报废,毋需再分析是否属责任事故引起的报废。对远未达到规定寿命的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应追查具体原因;在有关资料并未将此认定为责任事故引起的报废时,仍应通过采访原使用部门知情者(最好不要询证原使用者)的方式了解真实情况。2.以亏充废某些企业在发生固定资产盘亏时,为了掩盖管理漏洞,将被盗、丢失或因管理不善引起的固定资产毁损等固定资产损失;作为普通的正常报废处理。这种做法可以避免企业资产的所有者责难经营当局,但因对管理的隐患未加消除,可能带来更多的固定资产流失。 对以亏充废的查证,重点应关注企业报废固定资产的构成情况,尤其是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应当检查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原因,对原因不能自圆其说、前后内容矛盾的报废说明,应通过广泛调查确认实际原因。在一般情况下,以亏充废的固定资产可能是多项,如果是一项,则价值比较昂贵,否则,可能性就变得很小。基于此种判断,检查人员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一次办理大批或多项固定资产报废的业务或凭证上,最好是深入使用部门现场面询进行取证,以寻找线索并取得突破。3.隐瞒残值由于固定资产一般在报废时都可能产生一些废料,或部分被拆除时仍有一定使用价值(如可作零配件使用),因而,按规定可计残值收入按固定资产原值的3%~5%考虑,在一个企业,这笔收入如能变现,则是+笔不菲的收入。一些企业常常将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不入账,导致企业收入流失,检查人员不应忽视对隐瞒残值收入的查证。可采用的检查方法有:①审阅"固定资产清理"明细账户,重点观察有无未记残值收入的情况;如果是一类多项固定资产同时报废时,可测算残值收入的预计值是否偏低;如果是一项固定资产报废,也应该测算有无有意少计残值收入的问题;②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追踪检查先预计的残值收入在相应的废旧实物变卖后的收款情况。一些企业的报废固定资产较多,如果未及时处置,废旧实物堆在一起,可能使这种追踪检查难以实施。 4.多列费用 固定资产报废时,因拆卸、搬运等方面的要求,一般需发生清理费用。一些企业可能将实际应列支数提高,或采用"搭车"形式,将非法开支也计入费用,引起固定资产损益不实。对多列费用舞弊的查证应考虑:一方面应请教相关专家,了解同类固定资产清理业务的费用预算数或常规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判断费用有无多列;对于付给个人的款项,可采用询证的方法予以核实。另一方面,应注意对票据本身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真实性以及形式的规范性等进行审阅,寻找疑点,找出突破口。 (三)固定资产投资转出业务中主要舞弊查证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是企业固定资产流出的一种表现,由于单位之间的交接涉及到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评估问题,可能发生低估固定资产价值使企业资产发生流失;另外,投资可带来收益,一些企业有意隐瞒收益,不仅影响上缴所得税,而且可能化公为私,发生舞弊。对固定资产投资转出业务的审查,主要应查证有意压价、隐瞒收益和虚报损失等舞弊。 1.有意压价企业负责对外投资人员,授权中介机构在对将作为投资的固定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时,有意压低评估值,其目的可能是:第一,从对方企业中得到一些好处,不顾本企业的经济利益;第二,可能将固定资产投入由本企业职工入股的股份制企业,通过国有资产的流失变相增加本企业职工个人的权益。对有意压价舞弊的查证,可以通过对比投资转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与评估价的差异来实现:如果后者低于前者许多,则具有有意压价的可能性。为了核实情况,可以选择两种途径查证:一是找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者,对投资转出时该项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以及工作效能进行评价;二是在可能的条件下,由检查人员组织专家对接受投资方现在使用的该项固定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查看是查存在其现在的评估价值比投资转入时的评估价值更高的异常情况。一旦有意压价的舞弊存在,应将原评估价值变更,视其为违法事项,在此努力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应追究有关人员的经济责任。2.隐瞒收益 固定资产投资以获得收益为目的,但在一些企业,可能发现两种情况:将固定资产投资不予反映,进而隐瞒投资收益以化公为私;虽将固定资产投资作了反映,但以投资无收益为理由,长期未见登记投资的收益,如作深入调查,可能发现企业隐瞒收益不报,借以谋私的舞弊。(1)对因隐瞒固定资产投资而导致的蓄意隐瞒投资收益,可采用以下方法查证:①询证企业主管投资的员工,全面了解固定资产的投资情况,并由其代编一份详细的投资状况调查表,以此与企业会计账簿上登记的投资固定资产情况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如前者大于后者,则存在漏记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能性;这时,一是询问有关人员发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二是询证接受投资方以掌握具体情况。②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尤其是对机器设备成新率较高、生产能力存在过剩的那些种类进行详细盘查,以确定盈亏情况。如存在较多盘亏,则可能固投资转出所致,可询问使用车间相关人员固定资产转出的原因,或由设备管理部门作出相关的说明。以上两方面的测试,可以提供查证的线索,宜在此基础上追踪查询。 对虽在账簿上反映了固定资产的投资,但对相应投资收益隐匿不报的舞弊,可采用的查证方法是:①对周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统计,认为有必要时,可询证核实。同时,与"长期投资"账簿明细记录进行核对,检查有无漏记情况。②在确认无漏记固定资产投资时,再逐项核实投资收益的记录情况。对已记获得投资收益的项目,应测算所获收益的正确性,可依据协议或公司章程等文件检查有无少记等问题;对未获投资收益的项目,可采用向接受投资方查询或同时向其他一起投资的单位查询的方法予以证实。在从外部取得存在投资收益的证据后,应借助查询银行对账单的方法,找出究竟是漏记收益(指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企业的分类账簿未记)还是企业将投资收益转移到其他账户。3.虚报损失一批固定资产投资出去后数年不见收益,后来又以整个接受投资企业亏空或资不抵债为理由,对原来作为投资的固定资产以损失为由给予核销,这类事件不胜枚举。这类事件 中潜伏的舞弊可能有:以国有企业资产为厂长经理个人作投资;隐瞒投资收益;因企业经营者与对方合谋而暂时未划转收益;或者冒充投资失误以侵吞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等。此处,只对最后一种情况的查证予以介绍。 确认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发生损失,关键是应查看有关证明文件。如无任何文件,此项损失的确认从形式上看无法成立,可以采取内外广泛询证的方法来查实,从不同方面提供的信息中捕捉疑点,并一查到底;对于投资损失的证实,最好的办法是深入接受投资方内部进行调查,如果证明投资转出固定资产发生损失的文稿系企业某个负责人拟写并授权核销原记投资额,则此人与对方有合谋的嫌疑。有时,以企业文件形式授权核销投资额,也可能源于得到某种经济利益的企业经营者的操纵。由于出自企业内部的这些证明并不十分可信,检查人员应考虑以外调受资方的形式来弥补,最好是取得受资方破产清算的书面文件或法院等权威机构所出具的证明。大量此类案例中,常见企业的经营者自行做主核销国有资产投资的现象;因绝大多数职工难以知情,无人敢于追究或无证据追究大多数核销既成事实,内部检查也不了了之。对于此类案例的检查,应深查细挖,以防止企业资产流失。
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问题的对策分析 固定资产是一项重要的生产资料,它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有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企业的性质有所不同,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 理和核算工作却是大同小异。下面,将着重从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 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提出 相应的对策。 一、固定资产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归结起来,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4点: 1.固定资产购建审批手续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缺乏计划性,存在 一定的随意性,造成不能做到物尽其用和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在生产 经营中的作用。 2.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不严格,固定资产调拨不按规定办 理资产调拨手续,一些主管部门领导或经办负责人员,不了解或不知 道固定资产调拨应当按规定的程序来办理必要的调拨手续,因此财务 部门不能根据有关的资产调拨手续进行固定资产增减账务处理,因而 极易造成账实不符。 3.账、物管理工作脱节,账面反映的资产规格型号多数填写不全 或为空白,存放地点或使用部门很多与实际不符,甚至不能准确填报, 其结果直接导致账面反映的资产,不能和实物一一加以对应,这就给 资产管理部门,对其管理的某项资产做盘亏、报废处理或进行改建、扩 建,并由财务部门对该项资产进行增、减账务处理时,造成难以准确确 认原值和净值的困难。另外,前面谈到的由于未办理调拨手续,其结果 必然会造成资产入账单位不掌握实物的真实存在情况,而资产使用单 位也不可能知道实物价值及折旧情况,当实物到了报废不能再继续使 用时,上述二单位均不能及时按规定进行有关报废资产的账务处理。 4.固定资产账、物管理工作各职能部门之间分工不够明确,职责 不够清楚,关系不够理顺,由于存在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不能真正 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固定资产管账和管物的部门主要应该有财 务、资产管理、办公室和资产使用部门。然而,许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并 没有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认真做好每年至少一次的固定资产盘点 工作,致使许多固定资产账外管理等账实不符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资产管理部门对无调拨手续增加和减少固定资产的做法,也没有及时 提出纠正意见和采取补救措施;办公室作为综合管理部门,更没有协 助和配合好资产管理部门加强对办公设备、家具、生活用具等非生产 经营固定资产的管理,从而造成各职能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脱节,导 致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固定资产从购建到使用,再到报废、变价处理,都需要有一套严格 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从而达到避免固定资产流失的目的。然而,为数 不少的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却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因此,加强固 定资产管理便成为了企业经营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管理上应当注 意的事项和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具体地说,就是以制度形式规 范固定资产管理,使之形成一个有效的资产管理制约机制,它应当包 括固定资产的范畴、确认标准、资产分类;固定资产的购建申请、资产 交付、调拨转移、盘盈、盘亏及报废资产处理的审批办法和办理程序; 固定资产的技术档案资料交接保管;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等项内 容,对已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尚需完善的部分要进一步加以完 善、充实。 2.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做到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财务、资产管理、办公室和资产使用部门,均负有管理好固 定资产,使其完好无损的责任,这些部门从各自工作职责出发,管理固 定资产应当相互配合、各有侧重,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1)财务部门: ———负责根据发票、交付使用资产清单、资产调拨单、投资协议、 资产盘点表等入账依据对购建、调拨、投资、捐赠、融资租入、转让、变 卖、盘盈、盘亏、报废等形式,增加和减少的固定资产数量和价值(包括 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进行核算; ———负责组织、参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和盘点结果资产价值的确 认以及盘点表填报、盘点报告编报、盘点结果账务处理等项工作; ———协助资产管理部门办理资产调拨、变卖、报废手续,填报相关 资产价值工作; ———负责组织、参与企业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项固定资产 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文件的编制工作; ———负责从财务管理角度监督、检查和指导各相关部门共同管理 好固定资产。 (2)资产管理部门: ———负责固定资产购建计划的审定、编制、汇总、报批工作; ———负责购建、调拨、投资、捐赠、融资租入、转让、变卖、盘盈、盘 亏、报废等形式,增加和减少固定资产有关审批手续和财务入账手续 的办理工作; ———参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负责对盘盈、盘亏资产数量的 确认,协助财务部门确定盘盈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并负责盘盈资产 完好率、报废资产有无使用价值的技术鉴定和报废资产审批等项工 作, ———负责对固定资产规格型号、技术指标、存放地点、使用状况、 完好率等情况随时掌握和记录在案的工作;并侧重对企业生产经营用 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负责固定资产的技术档案资料交接保管等项管理工作; ———负责参与企业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项固定资产的预 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文件的编制工作; ———负责从资产管理角度监督、检查和指导各相关部门共同管理 好固定资产。 (3)办公室: ———负责办公设备、办公家具、生活用具和文体设施等固定资产 购置计划的审定、编报工作; ———参与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 ———负责对固定资产规格型号、技术指标、存放地点、使用状况、 完好率等情况随时掌握和记录在案的工作;并侧重对企业非生产经营 用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4)各资产使用部门: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固定资产,进行精心维护和保养,确 保固定资产完好无损;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借用、调拨、转移、变卖固定资产; ———积极协助、配合财务、资产管理和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参与固 定资产盘点工作,确保固定资产账实相符。 ———接受财务、资产管理部门和办公室关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方 面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3.各级领导提高认识,支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关键企业各级 领导应当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注重对固定资产的规范管理 工作,克服和改变“重生产经营、轻管理核算”的思想,充分认识固定资 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 它的增值保值指标,也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检查考核内容,应积极支持 和切实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工作,这是搞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的关键所在。 二、固定资产在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固定资产确认标准不统一,资产分类不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已 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然而有些企业却将符合固定资产确 认标准的一些检验仪器、通信工具和文体设施等未做固定资产入账处 理;还有的企业在固定资产分类核算方面存在不规范问题,如有的单 位将检测仪器仪表、通信工具和生活用具都放在机器设备类别中,还 有的企业不使用统一分类名称,自行进行设置分类名称,从而造成固 定资产分类混乱; 2.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确定不统一。主要表现在对机器设备、办公 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通信工具(如移动电话)、生活用具(如电视 机、空调、炊具)等资产计提折旧年限的确定,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 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3.固定资产盘点流于形式,账实不符问题和待报废资产长期得不 到处理。一些单位不同程度的存在对企业必须进行的固定资产清查盘 点工作意义不明确、重视程度不够、盘点工作走过场等情况,因此就不 能做到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真实完整情况,致使前面所述,由于固定资 产管理与核算不规范,造成的账实不符问题和待报废资产长期得不到 处理。 针对上述问题,从核算方面应当注意的事项和需要做的工作,主 要包括以下三点: 1.明确固定资产包括的范畴、确认标准,统一资产分类和折旧年 限企业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 器、机械、运输工具等生产经营用设备、器具、工具和单位价值在2000 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非生产经营用设备物品,都应作为 企业的固定资产入账管理。 关于固定资产分类和确定折旧年限的问题,企业可以根据企业会 计制度的规定,由财务和资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参加,制定统一的固定 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项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折 旧方法等,将其编制成册,并按管理权限,经过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批 准,报送有关部门备案,同时备置于企业所在地备查。上述经批准实施 的有关内容,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当按照上述程 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根据 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规定,建议固定资产按以下类别进行分类(仅供参 考): (1)房屋建筑物 (2)交通运输设备 (3)机器机械设备 (4)自空设备及仪器仪表 (5)通信设备 (6)办公设备 (7)生活、文体设施 (8)其他 2.合理设置帐卡,正确核算资产价值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 应当设置“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按固定资产类别、使 用部门和每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据此,各单位财务应当设置总 账、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固定资产卡片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固定 资产明细账(固定资产登记簿)应当按固定资产类别分设,它可以反映 每项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情况,每类账簿前 面几页应当设置分类资产汇总账页;固定资产卡片除明细账反映的情 况外,还可以比较详细的反映该项资产存放地点、使用部门、附属那些 设备、资产调拨及增减变动情况,应当至少一式三份,财务、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办公室)、资产使用部门各一份。 3.切实做好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及时处理盘盈、盘亏和待报 废资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固定资产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 实地盘点一次。对盘盈、盘亏、毁损的固定资产,应当查明原因,写出书 面报告,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董事会或经理会议批准后,在期末 结账前处理完毕(行业会计制度规定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后予以处 理)。这项工作是调整固定资产帐实不符、处理盘、盈盘亏和待报废固 定资产,解决许多固定资产遗留问题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正确 掌握和熟练应用这一方法十分有必要。这项工作应当在主管领导的支 持和参与下,由财务、资产管理、办公室和资产使用部门和有关人员相 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具体做法和步骤如下: 一是由财务部门根据财务账簿记录,逐项填写“固定资产盘点表” 中的有关资产名称、规格型号、账面数量、原值、净值、存放地点(使用 部门)等项内容。 二是各部门参加盘点人员依据上表反映的有关内容,对资产实际 存在情况进行实地盘点。盘点过程中,凡是实物的规格型号、存放地点 与账面反映情况不符的,都应当由资产管理部门(办公室)负责查实后 予以纠正;凡是查无实物的,都作为盘亏处理,反之有实物存在,而且 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账面未做反映的资产,都要做盘盈处理,同时 对盘盈资产的新旧程度予以鉴定和确认。盈亏原因应由资产管理部门 负责查明,并要求在“备注”栏做简要标注,如有必要应做单独说明。 三是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对盘点过程中发现的毁损和无使用价 值的待报废资产进行技术鉴定,确认后,在盘点表中予以标注,其报废 原因要在“备注”栏做简要标注,如有必要应做单独说明;负责根据同 类固定资产重置完全价值确认盘盈资产的原值。 四是财务部门负责协助资产管理部门确认固定资产重置完全价 值,并根据固定资产新旧程度确认净值;负责对该盘点表盘盈、盘亏和 待报废资产的原值和净值进行汇总。据此,编写“固定资产盘点报告”, 包括4项内容:1.说明盘点依据、范围、时间、参加部门和人员;2.说明 盘点结果,盘盈、盘亏和待报废资产金额;3.着重分别说明账实不符和 报废资产形成的原因;4.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并说明有无过失人和保 险公司赔偿责任,同时应对固定资产管理提出改进建议。 五是上报主管部门“固定资产盘点报告”和“固定资产盘点表”,同 时对盘盈、盘亏和待报废资产分别做相应的“待处理财产损溢”“、固定 资产清理”和“固定资产”会计科目的增加、减少账务处理。 综上所述,企业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中注意做好上述分析事 项,企业在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中所遇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 马凤莲. 不同制度下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比较[J]. 河南科技 , 2005,(09) [2] 滕艳莉. 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统计工作的探讨[J]. 统计与咨询 , 2001,(06) [3] 邵成开. 对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有关问题的思考[J]. 齐鲁珠坛 , 2005,(04) [4] 霍龙. 固定资产设备更新为什么迟缓?![J]. 科学管理研究 , 1992,(01) [5] 吴寿仁. 企业如何用好“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国务院“60条”系列解读之四[J]. 华东科技 , 2006,(11) [6] 刘彪. 沉淀资金与企业融资[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 1993,(05) [7] 臧二伟. 谈如何做好电台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J]. 科技信息(学术版) , 2006,(08) [8] 孙梅华. 事业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水文 , 1992,(S1) [9] 姜阿丽. 怎样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J]. 科技信息(学术版) , 2006,(09) [10] 陈云贤. 科技进步·无形损耗·折旧政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 , 1986,(10)
由于固定资产可以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使用,并可以在多个会计期内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而在企业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条件下,按照配比原则的要求,需要将固定资产的价值按一定的分配方式在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内进行分配,以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当期损益。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包括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等四个方面。但要注意:企业应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并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上述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应注意的问题(1)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在年度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应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暂估价值,并调整已计提折旧额,作为当月的成本费用处理。(2)如果在年度内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应按估计价值暂估入账,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暂估价值,调整原来已计提折旧额,同时调整年初留存收益各项目。(3)企业因更新改造等原因而调整固定资产价值的,应根据调整后的价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按企业所选择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4)接受捐赠旧的固定资产和盘盈的固定资产,其入账价值中应扣除估计的折旧金额。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计提当月折旧时,应以月初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为依据。对于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即本月增加的固定资产本月不增计折旧,从下月开始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即本月减少的固定资产本月不减计折旧,从下月停止计提折旧。例如:A企业6月期初固定资产原值为8000万元,6月份新增加固定资产原值为20万元,6月份报废减少固定资产原值为50万元,6月末固定资产原值为7970万元,固定资产月折旧率为1%,求6月份固定资产折旧额。6月份固定资产折旧额=8000×1%=80(万元)。由于6月份新增加固定资产原值为20万元本月不计提折旧,不需要将新增加固定资产原值20万元加到月初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中;同时由于6月份报废减少固定资产原值为50万元照提折旧,也不需要将6月份报废减少固定资产原值为50万元从初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中扣除。因此6月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值仍然为月初的固定资产原值8000万元。那么,7月份固定资产折旧额又是多少呢?7月份固定资产折旧额=7970×1%=(万元)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无论采用直线法还是采用加速折旧法,也无论折旧年限的长短,但是固定资产的应计提折旧总额均是一致的。同时,固定资产到期报废时,其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一定等于固定资产的累计已计提折旧额。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严格说来,各种折旧方法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将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在固定资产规定的年限内进行分摊的方式不同。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主要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由于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原理比较简单,我们这里只说明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两种方法。1.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以直线法折旧率(不考虑净残值)的2倍乘以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来计算各年折旧额的一种加速折旧方法。为了保证固定资产在规定折旧年限既不多提折旧也不少提折旧,正好使得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等于固定资产的累计已计提折旧额,并且不违背加速折旧下各年折旧额逐年递减(至少后面年份的折旧额不大于前面年份的折旧额)这一要求,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期满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净值扣除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2.年数总和法是以某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除以使用年限的逐年数字总和作为本年的折旧率,去乘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计算本年折旧额的一种加速折旧方法。3.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两种方法不同之处(1)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在折旧年限内需要进行方法的转换,即从倒数第二年起改用直线法;而采用年数总和法则不需要进行方法的转换。(2)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在不需要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的各年,其折旧基数是固定资产净值,即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已计提折旧额,没有扣除预计净残值。而采用年数总和法时,其折旧基数是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即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已经扣除预计净残值。(3)在双倍余额递减法下,在不需要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的各年,其折旧率是固定不变的,而与折旧率相乘的折旧基数是逐年递减的。而采用年数总和法时,其折旧率是逐年递减的,而与折旧率相乘的折旧基数是固定不变的。例如:企业购入设备一台,价款38000元,增值税6460元,包装费375元,立即投入安装。安装中领用工程物资2240元;领用生产用料实际成本500元,原进项税额85元;领用应税消费品为自产库存商品实际成本1800元,市场售价2000元(不含税),消费税税率10%。企业适用增值税率为17%。要求:(1)计算安装完毕投入使用固定资产成本(不考虑所得税费用)(2)假设该设备预计使用四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分别采用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计算年折旧额。(1) 固定资产安装完毕入账价值=38000+6460+375+2240+500+85+1800+2000×17%+2000×10%=50000(元)(2)1平均年限法:各年年折旧额=(50000-2000)÷4=12000(元)2双倍余额递减法:第一年年折旧额=50000×2/4=25000(元)第二年年折旧额=(50000-25000)×2/4=12500(元)第三年年折旧额=[(50000-25000 - 12500)-2000]÷2=5250(元)第四年年折旧额=[(50000-25000 - 12500)-2000]÷2=5250(元)应计提折旧总额=累计已计提折旧额5002001年年折旧额=50000×2/4×8/12=年年折旧额=50000×2/4×4/12+(50000-25000)×2/4×8/12=+年年折旧额=(50000-25000)×2/4×4/12+[(50000-25000 -12500)-2000]÷2×8/12=+3500=年年折旧额= [(50000-25000 -12500)-2000]÷2×4/12+[(50000-25000 -12500)-2000]÷2×8/12=1750+3500=52502005年年折旧额= [(50000-25000 -12500)-2000]÷2×4/12=1750应计提折旧总额=累计已计提折旧=+++5250+1750=480003年数总和法第二年年折旧额=(50000-2000)×3/10=14400(元)第四年年折旧额=(50000-2000)×1/10=4800(元) 固定资产折旧的账务处理企业应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核算时应设置“累计折旧”科目,该科目为“固定资产”科目的抵减科目,具体帐务处理为:借:制造费用 「生产车间计提折旧费用」管理费用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计提折旧费用」营业费用 「专设销售机构部门计提折旧费用」其他业务支出 「出租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费用」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的核算1.固定资产清理(见表1)(1)当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即:借方差额(净损失)借:长期待摊费用「筹建期间计入开办费」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生产经营期间正常处理损失」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生产经营期间自然灾害损失」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捐赠支出固定资产损失」资本公积——无偿调出固定资产「无偿调出固定资产损失」贷:固定资产清理(2)当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 即:贷方差额(净收益)借:固定资产清理贷:长期待摊费用「筹建期间」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经营期间」计提减值准备1.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1)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时,对各项资产逐项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如果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计提减值准备。(2) 在满足规定的条件下可以全额计提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已经全额计提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2.会计处理(1)当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按差额计提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2)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原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借: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贷: 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例如:A企业生产用固定资产原价为750万元,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已计提折旧2年,累计折旧为150万元。如果第3年末估计可收回金额480万元,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会计处理为:(1) 第3年计提折旧借:制造费用 750÷10年=75贷: 累计折旧 75(2) 计提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可收回金额=[(固定资产原价-已计提折旧)-已计提减值准备]-可收回金额=[(750-75×3年)-0]-480=45(万元)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45贷: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45(3) 第4年计提折旧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750-75×3年)-45]÷5=96(万元)借:制造费用 96贷: 累计折旧 96
固定资产的减少因多种原因引起,其去向有所差异,在检查时,宜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一)出售固定资产主要舞弊的查证出售固定资产主要舞弊集中在隐瞒收入、压价变卖和以售称废等方面。 1.隐瞒收入 隐瞒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大多发生在机器设备方面。这种舞弊大多属集体舞弊,由领导授意,各有关部门(设备管理、财务等部门)配合完成。通常,单个人要从车间搬设备必须办理一定手续,要从厂区运走设备也要获得出门证等,即便是收到银行转账的价款,也必须与企业财务部门串通;难度可想而知。如果属;多个方面联合舞弊,检查工作复杂程度趋大,需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对串通起来隐瞒固定资产变价收入的舞弊进行查证,应从以下方面人手:①盘点固定资产存量,观察所发现的固定资产盘亏(尤其是机器设备的盘亏)原因,最好通过询问车间使用人、设备管理部门以及财会部门管理固定资产账的人员,查询周定资产的去向;②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上的收款记录进行分析;重点观察非销货业务所引起的收入账项中有无属于变卖固定资产的收入。当然;如果收入了现金,检查工作便只能借助内部人员举报提供线索,这无疑使查证工作陷入被动。2.压价变卖 企业有关人员在变卖固定资产时,采用事先不公开信息的方法,私下低价将其卖给关系户、亲友等,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在大多数情况下,经办人个人得到了一定的好处;如果企业在处理、变卖固定资产时,能够采用公开招标形式,则可以保证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在履行检查手续时,应先统计出所有变卖的固定资产,并分别原始价值、净值、变卖价等项目予以反映,当发现变卖价与净值相比过低、差距较大的情况,应作为疑点进行调查询证:①请车间的使用者、设备管理部门有关人员评价该机器设备的新旧程度,借以判断变卖价的合理性;②考察、了解出售设备的经办人与购买方之间的关系,对关系特殊或甚密者,可进一步查明有无串通作弊。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应引起注意:压价将机器设备变卖给有密切关系者,是舞弊无疑,但当事人巧辩时,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属于疏忽,两种责任极难分辨。 3.以售称废在一些企业中,明明是将可以使用的机器设备变卖,但却在整个手续办理与会计处理上作为报废处理,企业将所谓"废品"变卖所得私分或隐瞒,或者仅将一部分价款象征性入账,大部分价款在收取现金后归入小钱柜管理。这种行为具有严重的欺诈性,损害了企业的利益。查证以售称废行为,重点应检查所谓"报废"的固定资产是因何而报废,如果机器设备已达到使用寿命,这种报废属于正常报废;如果机器设备的使用时间离规定的使用寿命相差较远,这种报废就有疑点,可以查阅机器设备报废的技术鉴定事,报废的审批手续等。同时,检查所谓"报废"机器设备的处理情况:第一是查变卖"废品"是否取得了较高的价格,如果价格高,可能有舞弊;第二是查"废品"卖给了谁,显然应卖给回收废品的单位,如果卖给了一个可以使用同类机器设备的单位(可以查付款单位名称据以判断),则可能是设备并未真正报废,可向该单位函询或进行实地调查。在检查中,应考虑在疑点上有所突破,从矛盾的现象中寻求合理的解释,以查出舞弊。(二)固定资产报废与毁损业务中主要舞弊的查证配固定资产的报废分提前报废、按时报废和延期使用后的推后报废,而毁损引起的报废是属于提前报废。提前报废固定资产中隐含着大量弊端,主要有:掩盖事故、以丢报损、隐瞒残值、多列费用以及以售抵废等;1.掩盖事故 某些企业在发生因责任事故引起的固定资产报废时,因责任人与企业领导等方面的私人关系或幕后交易,造成了不予追究行政、经济责任的结局。这意味着责任人所造成的损 失可以不予赔偿,还可能出现更多的同类事故。对掩盖责任事故舞弊的查证,可查阅"固定资产报废鉴定表",检查报废原因,判断其是否与责任事故有关。如果是按使用期限已达到规定寿命或接近规定寿命,可以视为正常报废,毋需再分析是否属责任事故引起的报废。对远未达到规定寿命的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应追查具体原因;在有关资料并未将此认定为责任事故引起的报废时,仍应通过采访原使用部门知情者(最好不要询证原使用者)的方式了解真实情况。2.以亏充废某些企业在发生固定资产盘亏时,为了掩盖管理漏洞,将被盗、丢失或因管理不善引起的固定资产毁损等固定资产损失;作为普通的正常报废处理。这种做法可以避免企业资产的所有者责难经营当局,但因对管理的隐患未加消除,可能带来更多的固定资产流失。 对以亏充废的查证,重点应关注企业报废固定资产的构成情况,尤其是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具体情况。应当检查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原因,对原因不能自圆其说、前后内容矛盾的报废说明,应通过广泛调查确认实际原因。在一般情况下,以亏充废的固定资产可能是多项,如果是一项,则价值比较昂贵,否则,可能性就变得很小。基于此种判断,检查人员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一次办理大批或多项固定资产报废的业务或凭证上,最好是深入使用部门现场面询进行取证,以寻找线索并取得突破。3.隐瞒残值由于固定资产一般在报废时都可能产生一些废料,或部分被拆除时仍有一定使用价值(如可作零配件使用),因而,按规定可计残值收入按固定资产原值的3%~5%考虑,在一个企业,这笔收入如能变现,则是+笔不菲的收入。一些企业常常将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不入账,导致企业收入流失,检查人员不应忽视对隐瞒残值收入的查证。可采用的检查方法有:①审阅"固定资产清理"明细账户,重点观察有无未记残值收入的情况;如果是一类多项固定资产同时报废时,可测算残值收入的预计值是否偏低;如果是一项固定资产报废,也应该测算有无有意少计残值收入的问题;②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追踪检查先预计的残值收入在相应的废旧实物变卖后的收款情况。一些企业的报废固定资产较多,如果未及时处置,废旧实物堆在一起,可能使这种追踪检查难以实施。 4.多列费用 固定资产报废时,因拆卸、搬运等方面的要求,一般需发生清理费用。一些企业可能将实际应列支数提高,或采用"搭车"形式,将非法开支也计入费用,引起固定资产损益不实。对多列费用舞弊的查证应考虑:一方面应请教相关专家,了解同类固定资产清理业务的费用预算数或常规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判断费用有无多列;对于付给个人的款项,可采用询证的方法予以核实。另一方面,应注意对票据本身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真实性以及形式的规范性等进行审阅,寻找疑点,找出突破口。 (三)固定资产投资转出业务中主要舞弊查证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是企业固定资产流出的一种表现,由于单位之间的交接涉及到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评估问题,可能发生低估固定资产价值使企业资产发生流失;另外,投资可带来收益,一些企业有意隐瞒收益,不仅影响上缴所得税,而且可能化公为私,发生舞弊。对固定资产投资转出业务的审查,主要应查证有意压价、隐瞒收益和虚报损失等舞弊。 1.有意压价企业负责对外投资人员,授权中介机构在对将作为投资的固定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时,有意压低评估值,其目的可能是:第一,从对方企业中得到一些好处,不顾本企业的经济利益;第二,可能将固定资产投入由本企业职工入股的股份制企业,通过国有资产的流失变相增加本企业职工个人的权益。对有意压价舞弊的查证,可以通过对比投资转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与评估价的差异来实现:如果后者低于前者许多,则具有有意压价的可能性。为了核实情况,可以选择两种途径查证:一是找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者,对投资转出时该项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以及工作效能进行评价;二是在可能的条件下,由检查人员组织专家对接受投资方现在使用的该项固定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查看是查存在其现在的评估价值比投资转入时的评估价值更高的异常情况。一旦有意压价的舞弊存在,应将原评估价值变更,视其为违法事项,在此努力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应追究有关人员的经济责任。2.隐瞒收益 固定资产投资以获得收益为目的,但在一些企业,可能发现两种情况:将固定资产投资不予反映,进而隐瞒投资收益以化公为私;虽将固定资产投资作了反映,但以投资无收益为理由,长期未见登记投资的收益,如作深入调查,可能发现企业隐瞒收益不报,借以谋私的舞弊。(1)对因隐瞒固定资产投资而导致的蓄意隐瞒投资收益,可采用以下方法查证:①询证企业主管投资的员工,全面了解固定资产的投资情况,并由其代编一份详细的投资状况调查表,以此与企业会计账簿上登记的投资固定资产情况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如前者大于后者,则存在漏记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能性;这时,一是询问有关人员发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二是询证接受投资方以掌握具体情况。②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尤其是对机器设备成新率较高、生产能力存在过剩的那些种类进行详细盘查,以确定盈亏情况。如存在较多盘亏,则可能固投资转出所致,可询问使用车间相关人员固定资产转出的原因,或由设备管理部门作出相关的说明。以上两方面的测试,可以提供查证的线索,宜在此基础上追踪查询。 对虽在账簿上反映了固定资产的投资,但对相应投资收益隐匿不报的舞弊,可采用的查证方法是:①对周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统计,认为有必要时,可询证核实。同时,与"长期投资"账簿明细记录进行核对,检查有无漏记情况。②在确认无漏记固定资产投资时,再逐项核实投资收益的记录情况。对已记获得投资收益的项目,应测算所获收益的正确性,可依据协议或公司章程等文件检查有无少记等问题;对未获投资收益的项目,可采用向接受投资方查询或同时向其他一起投资的单位查询的方法予以证实。在从外部取得存在投资收益的证据后,应借助查询银行对账单的方法,找出究竟是漏记收益(指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企业的分类账簿未记)还是企业将投资收益转移到其他账户。3.虚报损失一批固定资产投资出去后数年不见收益,后来又以整个接受投资企业亏空或资不抵债为理由,对原来作为投资的固定资产以损失为由给予核销,这类事件不胜枚举。这类事件 中潜伏的舞弊可能有:以国有企业资产为厂长经理个人作投资;隐瞒投资收益;因企业经营者与对方合谋而暂时未划转收益;或者冒充投资失误以侵吞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等。此处,只对最后一种情况的查证予以介绍。 确认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发生损失,关键是应查看有关证明文件。如无任何文件,此项损失的确认从形式上看无法成立,可以采取内外广泛询证的方法来查实,从不同方面提供的信息中捕捉疑点,并一查到底;对于投资损失的证实,最好的办法是深入接受投资方内部进行调查,如果证明投资转出固定资产发生损失的文稿系企业某个负责人拟写并授权核销原记投资额,则此人与对方有合谋的嫌疑。有时,以企业文件形式授权核销投资额,也可能源于得到某种经济利益的企业经营者的操纵。由于出自企业内部的这些证明并不十分可信,检查人员应考虑以外调受资方的形式来弥补,最好是取得受资方破产清算的书面文件或法院等权威机构所出具的证明。大量此类案例中,常见企业的经营者自行做主核销国有资产投资的现象;因绝大多数职工难以知情,无人敢于追究或无证据追究大多数核销既成事实,内部检查也不了了之。对于此类案例的检查,应深查细挖,以防止企业资产流失。
固定资产管理在一个企事业单位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固定资产业务对于公司中的领导和决策者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固定资产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使得设备利用率的增加得以有效的提高,通过优化安排维修资源得以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强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公司资产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能。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 固定资产管理的电算化 固定资产效 益分析体系
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目标是提高固定资产的可利用率以及降低企业运行维护成本,使得企业维修资源为核心得以优化,通过各种信息手段,来合理的安排维修计划以及相关的资源与活动。企业通过提高设备可利用率来实现收益的增加,通过优化安排维修资源得以降低成本,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和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企业对资产的管理不但要进行静态核算外,而且还要现资产的动态管理,比如从资产的申购、资产领用、资产维护一直到资产的报废,整个资产生命周期的管理。
在日益竞争的商业时代,对于拥有高价值资产的企业来说,对于设备的维护已经不再局限于成本范畴了,资产的管理更成为获取利润的战略工具,加强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公司资产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资产使用效能。
一、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公司领导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理念
根据我国《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公司负责人必须对本企业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所以,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好《会计法》,固定资产的管理的关键是,公司领导必须真正做到并且担任起对资产管理的相关责任。一个企业的负责人重视企业的资产管理,应当成立专门的委员会来管理固定资产,应当设有专门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杜绝思想意识上的“重进轻管”、“重资金、轻实物”。
(二)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责任意识
对于职责不明,有些企业在出借出租固定资产时没有办理相关的手续,致使企业固定资产流失毁损;有的固定资产由于长期使用达到报废状态,但是没有办理报废手续,账面上仍大量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存在;在对房屋改造、修建应增强建筑物面积和金额的情况下,由于疏忽没有及时管理等情况,使得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机制不健全、制度执行能力弱,不能定期清查、盘点,造成企业资产状况不清。
(三)加强固定资产使用人员和固定资产维修人员的责任心
固定资产管理是实物形态的管理。企业的主要资产组成大部分来自生产设备,生产设备使用寿命包括有物质寿命、技术寿命、经济寿命。生产设备的自身质量及运行以及生产设备的保养和正常维修,决定着物质生命的长短。首先,要对生产设备注重日常维护,以确保延长其物质寿命。否则,固定资产会提前报废,造成固定资产损失,给企业增加了支出,导致固定资产总值的减少。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技术上更先进、经济上更合理、更好的生产设备,从而造成原有生产设备的贬值。有些设备虽然能继续使用,但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固定资产的经济寿命是从经济效益角度看设备最否达到合理的使用期限。在最适宜的使用年限内使用固定资产,出现年均总成本的最低值,而能使年均总成本最低的年数,这就是设备的经济寿命。技术更新处于相对于缓慢阶段的设备,其更新主要以经济寿命为主,同时兼顾技术寿命。
从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上应该对固定资产采购、固定资产发放、固定资产登记与转移、固定资产验收、固定资产报废、固定资产盘点、检查制度,应该严格要求以确保固定资产在各个环节中保证账实相符,避免造成损失。
二、管理好固定资产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固定资产的预算制度
企业应当每年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及资金情况,合理进行固定资产预算,预算得以批准后,一般情况下不予突破,对于“紧急需求”固定资产的情况,应当上报。在制度上有所规定,并从严掌握固定资产的采购。公司应根据各部门提出固定资产采购要求,报公司指定指定部门或专人进行审核,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根据现有资产情况,判断是否同意购置新固定资产或直接从 其它 部门调拨固定资产。如需采购,由报相关领导审批后,由负责人员采购。
(二)固定资产的授权批准制度
明确审批人对固定资产购置的审批权限和批准方式以及程序和责任。审批人不得越权审批。未经审批,不得采购。
(三)组织责任制度
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接收、使用等环节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明确其相应的责任、对工作作出具体要求,并相互监督、职权分离。采购的资产由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办理固定资产验收。如发现固定资产与采购要求不符,或者固定资产质量存在明显问题,须立即 报告 负责人,并进行固定资产更换,否则不予入库。由指定部门发放固定资产时,领用人须分别在《出库单》和《固定资产领用明细表》中签字确认。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因保管不善或其它人为因素造成固定资产丢失、被盗或毁损的,使用人应当按照规定赔偿。固定资产使用人 离职 时,须归还所有办公资产,经相关负责部门进行清点核实、确认无误后方可办理离职手续。由指定部门负责查核、统计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经领导签字确认后,填写《固定资产登记表》,明确部门对固定资产看管责任。固定资产出现丢失、毁损的,须到由指定部门进行备案,及时填写《固定资产登记表》;固定资产发生转移的,须经转出部门和转入部门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转移。由指定部门库管员根据《固定资产登记表》的变更情况及时更改资产管理台帐记录,并将相关情况备案至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经专业人员确认无法维修或维修费用超过资产原值时,需申请报废并办理相应报废手续。由指定部门相关人员负责本部门固定资产的自查和盘点,每季度协助进行资产检查及盘点,并做出资产清查盘点情况表。由指定部门进行资产的登记、检查以及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不定期抽查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情况。每季度,由指定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对各部门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盘点,并出具书面报告。对各部门资产盘盈盘亏的情况,找出原因及责任人,报公司领导批后处理。如果属于管理不善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应当追究当事人和管理者的责任,并且视具体情况进行赔偿损失。 (四)记录固定资产的账簿制度
负责管理固定资产的部门和公司的财务会计部门要全套保管好固定资产的申请单、固定资产审批资料、固定资产购买计划等各项会计记录,相关责任人禁止对固定资产的材料进行更换、丢失以及损坏,随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实施固定资产卡片,确保固定资产的情况及时反映。设立固定资产台账,更好地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建立固定资产档案,固定资产从初始规划到固定资产结束的全过程所形成文字描述、会计账务等相关资料。对固定资产进行归类划分建立相应的动态系统资料。
(五)固定资产处置、报废制度
按相关规定,企业各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调配要以固定资产的充分利用为原则,以来办理内部的调拨手续,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的变更登记。
三、要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电算化
由于固定资产规模越来越大并且种类繁多,各项管理工作仅靠手工管理、手工统计不再适应工作要求,所以必须实现管理工作的电算化,建立起对固定资产的计划管理和核算管理等功能齐备的信息化系统,将固定资产的购建、预决算、固定资产的处置、固定资产的报废、固定资产的核算等各项业务全部通过系统加以反映。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有助于公司管理机构实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情况,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在实现核算电算化的前提下,可以取消手工固定资产明细账和总账,有利于减少手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四、固定资产效益分析体系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应当充分对效益进行分析。一是固定资产购置前,应对固定资产进行相关的预测和有效的分析。二是统计各部门固定资产使用率,发挥固定资产效能,该报废的固定资产报废,该维修的要及时进行维修。三是预算固定资产的盈亏平衡点,分析固定资产的工作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四是对企业固定资产全部实行电算化核算,分析每件固定资产的收入、支出、毛利和毛利率,明确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教科文司编,2006年8月第一版
[2]董定芳.浅议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J].经济师,2006年第6期
[3]王丽姿.经济寿命在医疗设备经济管理中应用初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年7月第23卷第7期
【摘要】本文针对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账、卡、物不符等现象,对固定资产的购建管理、日常管理、处置管理、效率管理等,提出了相应的改进 方法 与对策。
【关键词】固定资产 购建管理 日常管理 处置管理 效率管理
一、引言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现代公司战略部署及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公司系统应加强资产管理,着眼未来,推进资产管理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资产管理风险,盘活存量资产,改善公司资产运营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二、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有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脱节,账、卡、物不符的现象;2.个别固定资产入账不及时;3.固定资产营运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4.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定资产管理改进方法或对策
(一)固定资产购建管理
1.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固定资产购建
根据《河南省电力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按照预算管理程序,严格按照经过总经理办公会和省公司批准的年度资本性收支预算安排固定资产购建,对于不可预见的固定资产购建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
2.设备物资采购及工程施工款项结算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
充分发挥招投标管理中心在物资采购方面的优势,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严格工程施工款项结算管理,提高工程资金使用效益。将设备物资采购和工程款项结算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满足工程进度需要的前提下,积极进行资金运作,降低资金综合成本。
3.及时编制竣工决算报告
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工程竣工决算管理办法》等制度的要求,加强工程项目竣工决算报告编制的管理工作,定期对竣工决算报告编制情况进行清理,及时督促上报审查,保证竣工决算的及时审批,有效解决固定资产长期以暂估价值入账带来的问题。
(二)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1.狠抓固定资产基础管理工作
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包括:1)在资产发生变动时,要求各职能管理部门在规定的时限内传递变动信息,确保帐、卡、物一致;2)建立管理责任追究制度;3)提出资产出租和委托经营管理的程序及职责;4)严格控制以固定资产进行担保的行为;5)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6)建立固定资产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制度。
2.制定定期清查盘点制度
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是完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基础,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原则上每年至少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清查盘点结束后,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及时提交清查盘点报告,对盘盈、盘亏固定资产原因进行认真分析,提出整改 措施 并会同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及时处理,资产清查发现重大资产损失情况的,及时上报省公司。
3.动态监控资产增减变动
设计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变动情况月度报表,要求填报月度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按月份对固定资产变动进行监控,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并更正,防患于未然,避免重大差错的发生。
4.会同生产部门做好更新改造支出管理
财务部配合运维检修等部门提出公司年度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计划,并纳入年度资本性支出预算管理。在制定更新改造支出计划时,综合考虑各单位固定资产规模、成新程度等因素。不定期对更新改造资金的使用进行监控,更改支出得到有效控制。按照有关规定调整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将技改形成的新增资产调整原有固定资产卡片,避免出现一项固定资产对应多张卡片的情况。
5.严格运行维护支出管理
固定资产运行维护支出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公司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的使用及质量处于良好状态。在下达固定资产的运行维护支出预算时,充分考虑固定资产规模、成新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合理分配,提高固定资产维护效益。
(三)固定资产处置管理
1.固定资产处置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根据《河南省电力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的处置根据不同的管理层面,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规定程序办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资产损失核销管理办法》及《河南省电力公司账销案存资产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对有关固定资产损失及时进行核销、账销案存资产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管理。
2.固定资产转让、盈亏、毁损及报废审批情况
固定资产转让、盈亏、毁损及报废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审批权限办理,由使用保管部门提出申请,说明理由,并提出处理意见,填制相关申请单据,经实物管理部门和价值管理部门审核后,报经主管领导审批,手续完备后进行处置,并及时报价值管理部门进行账务处理,做好残值回收工作,在未获批准前,不得擅自处置。
(四)固定资产效率管理
对于无效低效资产,积极盘活、收回资金。对于非生产用资产,积极按市场化方式出售变现。对于账销案存资产,进一步清理核实,制定专门机构,明确工作机制,积极清理追索。
1.推行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努力提高投入产出水平;2.制定固定资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切实提高管理水平;3.加强固定资产基础管理,落实固定资产定期维护保养制度,保证 安全生产 ;4.建立固定资产使用评价制度,动态掌握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管理总体思路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控制购建成本,严格处置程序,优化固定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资产管理风险,盘活存量资产,改善公司资产运营效率,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根臣.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2] 马桂荣.在实施新财务制度中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
[3] 胡蓓蓓.浅谈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经济师,2011.
[4] 王彦宽.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N].中国建材报,2009 .
[5]宋凯芳.浅谈企业改制后固定资产管理[N].中华建筑报,2011.
目前我国企业虽然基本实现了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电算化信息化,但是在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工作仍然存有问题,主要是制度和主观因素上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一、企业固定资产概念及加强意义
企业固定资产主要是指持有和使用时间超过一年,资产价值超过一千元,且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其原物质形态的资产。
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一方面能够提高单位资产合理利用率。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能够更好适应单位业务发展和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资产的状态、使用及流通等信息,全面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实现企业资产的集中化管理与控制。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资产分布和应用情况,合理化分配和协调资产运作,避免和降低资产浪费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明确固定资产操作和应用规划,制定科学资产管理计划,确保固定资产安全性和完整性,能够全面提升企业固定管理效率和资金效益,保证企业各方面工作顺得开展。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一)核算不及时且计价不够准确
我国很多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核算不及时和计价不准确现象。首先,有些企业固定资产调拨、转出、报废等流程较为复杂,需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其固定资产处理可能存在不及时现象;其次,当前固定资产填报软件对资产信息要求较为全面,不但需要填写固定资产的金额、品牌、购入日期、型号,同时还需要填写其凭证号、照片等信息。然而由于一些企业前期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较为松散,一些固定资产在填报系统软件时出现严重的核对不实现象,造成资产管理难问题;最后,一些企业在接受捐赠或无偿使用固定资产时,并未根据相关制度规定进行计价和入账处理,同时对于改建或扩建的建筑物存在增值价值时,也并未如实对其增值价值进行入账处理。这些客观现象的存在都使得我国固定资产管理核算存在明显偏差。
(二)管理制度及监督机制不完善
随着我国企业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得到了普遍应用,一些企业相关管理制度及监督机制仍然未能与固定资产信息系统操作相结合,管理制度不健全且监督机制缺乏实效性仍较为严重。首先,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缺少必要参照和制定规范约束,一些国有企业为了能够争取更多的国家财政资金补助,盲目的大量购买单位不需用固定资产,极大的浪费了国家资金,并造成固定资产大量闲置;其次,购入固定资产不及时进行入账处理,在处置固定资产时也不进行账务处理,资产管理和处置程序不够合理和规范,造成固定资产大量流失;最后,当前企业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不够准确和全面,监督管理机制建设不够健全,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管理。
(三)利用效率低且报废处置不规范
企业不能合理正常使用相关固定资产,相关资产利用率偏低,同时其报废处理也存在明显不规范现象。首先,固定资产采购过程中未能根据单位实际需求进行购置,极大的弱化了固定资产使用性,降低资产利用率;其次,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并未考虑到购入资产的更新速度和性能,比如大量购置电子产品,而使得一些电子产品尚未使用就被淘汰;最后,绝大多数企业在进行报废处理时并未完全按照国家相关审批处置办法执行,固定资产报废处置存在不合理现象。
(四)核算、预算与 财务管理 相脱节
虽然一些企业设置了专门的固定资产岗位管理人员,但其固定资产核算、预算工作并未能够与财务管理之间实现同步,进而使得职责管理之间相脱节,造成固定资产与账目记录出现严重不相符现象。除此之外,由于固定资产全部通过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核算与管理,因此对固定资产盘点则较为忽视,容易造成账实不符现象的发生。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改进措施
(一)增强会计人员管理责任意识
企业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应当从根本上增强会计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意识,全面提升工作人员信息系统操作能力及工作责任心。首先,应定期组织会计工作人员参加相关职业道德 教育 和专业能力培训;其次,全面实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固定资产采购、验收和付款等相关环节应分开管理,同时,固定资产采购和会计处理也应进行分离,明确不同岗位具体职责,不相容岗位不能同时由一人兼任;最后,全面贯彻并落实各类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重视度,根据实际管理情况制定相关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首先,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和清查,发现隐患或不对现象要及时进行整改,形成良好的固定资产全面管理机制;其次,确保固定资产管理与实物价值相符,制定科学的、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运行机制,确保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能够全面落实并有效实施;再次,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流程,明确管理职责。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需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定期对固定资产处理进行审查,以确保固定资产完整性,避免固定资产的不必要流失;最后,制定固定资产监督管理制度,对企业固定资产购置和应用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避免固定资产流失和国家资金的浪费。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处理时,必须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以及账证相符。
(三)提高管理意识及有效利用率
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加强其有效利用效率,避免不必要浪费,应当与单位固定资产采购预算相配合,两者之间应存在必要的相关性和相符性。首先,充分发挥当前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固定资产管理起到的重要作用,采购预算计划准确、采购物品性能适当,采购后及时进行核算处理,使单位会计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的对购置固定资产数量和质量全面掌握并处理;其次,合理优化固定资产购置情况,对采购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化管理,进而有效减少企业所需运行成本的支出;最后,制定并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监督制度,通过监督管理来提高固定资产有效利用效率,确保按章办事、按章行事,提高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四)规范固定资产核算及盘点办法
规范企业固定资产使用,通过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财务、物资及使用部门等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控制,必须要做到固定资产账、卡、实三方面内容相符,有效防范国有资产的流失。一方面,定期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和清查,至少每年需要盘点一次,并将盘点情况与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核对,发现账实不符要及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将国家损失降至最低;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相关财务制度规定以及信息系统软件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资产核算方法,对企业接受捐赠及无偿调入的资产进行入账处理,避免账外资产现象的发生。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