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校本教材的开发能丰富校本课程的建设,是实现校本课程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之一。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如今许多学校有意识的将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与之相适应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正越来越受到各地学校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校本理论的研究,结合现在高中化学教学实际,以地方文化资源为背景,以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为根本,尝试研究基于吴文化的化学校本教材的开发。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与论述:一是通过对苏州市第一中学教师和学生进行的调查,进行教材开发的环境分析,并定位校本教材开发的方向。二是对校本教材开发的内涵、原则、方式等理论的认识和研究。三是阐述了吴文化的内涵及利用吴文化资源开发校本教材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高中化学教材内容对吴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和分析,制定了校本教材的目标,并从吴文化资源中选取适合的内容进行教材编写工作。四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说课等多种方式来试用校本教材,由参与听课评课的教师、专家和学生从多方面对教材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次修改最终定稿。最后阐述了校本教材开发过程中的几点思考。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n china. School curriculum is the product of a certain stage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s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o build r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link to realize the teaching purpose, teaching task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Regional culture contains abundant education resources, many schools now conscious will develop regional culture resources as the foc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nd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s ar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round the school.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practice, to the local cultural resources as the background, the needs of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s the fundamental, to try to study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u culture chemistry 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s. Specific to do research and discuss the following aspects: one is based on the surve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Suzhou first middle school,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positioning 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Two is the study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y of 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 development connotation, principle, etc.. Three is the importance of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Wu culture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of Wu cultur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s. On the basis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 of the Wu culture resources collation and analysis, developed a school-based teaching target, and from the resources of Wu culture and choose suitable content of textbook. The four is through classroom teaching and class and so on many kinds of ways to try 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s, by participating in the lesson observ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eachers, experts and student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amendments suggested, on the basis of several amendments finalized. Finally elaborated the thoughts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了,想必你学习了很多新知识,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活动总结了。千万不能认为活动总结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我整理的高中教研的活动总结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加强学习课程改革理论,学习有关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认真学习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总结,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化课程改革,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特别是对新编教材的增减部分,更要深入研究,明确增减的意义,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搞好政治课教学,充分发挥政治学科的多元功能。
二、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业务技能的提高。
近几年,组内教师积极完成进修和培训任务,不断补充新知识。姜胜善老师:参加浙江教育报刊举办的高中政治专业素养提升培训班,到XX中学观摩学习,学习他们新的理论和作法,多次参加市教师教研院组织的“促进课堂有效学习”的培训,张XX、陈XX老师参加二十一中第四届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建设研讨会,参加二十二中高中政治课堂变革研讨会、参加高中政治学科背景下选修课的开发与实践培训,应XX周XX李XX老师参加XX市高中政治骨干教师课堂变革教学创新研讨会,还多次参加市教师教研院组织的“促进课堂有效学习”的培训,参加选修课的培训。通过学习,再结合我校实际,有效促进教学工作。5位老师本学期参加市命题竞赛,获得三等奖。
三、落实常规,优化课堂,提高效益。
1、组织学习有关教学改革的经验,不断探讨成功教育的经验和做法,鼓励教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实施教学,合理组织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既科学严谨,又充满活力。
2、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优势。每周都进行备课组会议,确定周计划、调整教学进度、分析课堂中的不足、学生的困惑。各备课组切实落实好集体备课工作,明确集体备课时间,确立中心发言人,重点讨论教学目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同时,为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学习,按照学校要求,规范教师听课行为,做到定时、定人、定内容、定反馈,推动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并转化为教学行为,整体提高学校学科教学水平
3.、认真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各种继续教育和各种形式公开课,示范课.并认真做好笔录,以便在校教研活动时间能相互交流,借鉴其他兄弟学校老师的宝贵经验.。
4、这学期我们成员互相听课、课后直接点评,指出改进的意见。
四、推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
我们教研组6位成员,通过过课堂实践、理论学习、外出学习交流,共同努力地推进政治课堂改革。开学初就确定了学分评价标准,平时分数和考试分数各占50%,平时分数中课堂表现15%,作业20%,默写10%.其他5%,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同伴互助合作,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体和个人荣誉融合为一体。同伴互助、不断反思,促进有效教学。
四、导学案的设计。
继续深化导学案的设计。以导学案为抓手,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载体,推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成员分工合作,共同高质量地完成导学案的设计。这学期增加了“我的疑问”这一栏,让教学更有的放矢,以任务驱动式:通过“任务”来诱发、强化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
第一学期的教学的工作已经顺利结束,新的学期又将开始,为使今后的教研工作做得更好,为使教学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对上学期的教研工作做出总结,成绩应当发扬,差距进行改进,以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现将上学期音乐教研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高中教务的直接指导下,认真的做了教研工作,全体教师认真地总结了上学期的教学和教研工作,吸取上学期的'好经验,重新制定了本学期工作计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首先对当前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校本教研问题进行探讨,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认真的讨论,改进了教学计划,这样从实际出发改进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不少的收获。
我们还对音乐课达标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有难题,住址研究解决,并结合学生的思想,怎样进行教与学的关系?怎样启发学生,怎样活跃思想等问题进行研究,初步有了一定的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得从这几个问题多多研究,道理很深,有待于我们进行长期的研究。
我们还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授课问题怎样处理音乐课中发生的偶发事件问题,如何指导学生欣赏通俗音乐问题,民族音乐问题,外国音乐问题,等进行了教学研究,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等有了不小进步,对学校的教学效果也有了一定的改进,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由于人无完人,学无止境,我们在教研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也还有很多问题弄不清楚,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和教研工作中,不断学习,努力工作争取更大的成绩。
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组教师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 坚持理论学习,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本组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和市、区培训,继续学习新课标教学理念,进一步转变观念,以新观点、新理念指导教学。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数学组的全体教师以自学为主,不断地搜集新信息,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根据阶段性的教育教学有针对性地教学理论知识,了解教研改信息,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数学教研组不断地总结经验,坚持人人写教学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并收入汇编。
二、 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老师们积极参加市、区、校各级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 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教师们积极开设公开课,如校级的每人开了一节公开课或示范课,为了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老师们认真地参加听课,并进行了认真的研讨;老师们的教学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做到培优补差。搞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在校内举行高一、高二年级数学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
三、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师在备课时,能认真钻研教材,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倡结构化教案、个性化设计,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目标和谐统一。精心备课,针对学生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差生。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想出了不少个性化的修改意见和建议。针对我校学生数学基础差,对学习数学缺乏自信的特点,我们采用多种方法,如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具、自制教具、制作多媒体教具等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联系生活学生数学,充分利用直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思维。教学工作中,每位教师都能狠抓教学质量,重视后进生的转差工作,利用课余市间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效果比较明显。学校的大多数老师能扬奉献精神,常常利用课余时间,无补偿地给学生补缺补漏。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做到培优补差。学生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学期来,在数学组各位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刻苦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如:教师的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得到转变,新课程理念还不明确,甚至有的教师对这轮新课程改革效果如何,能否成功,仍持怀疑和观望态度。如何处理好掌握“知识、技能”与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今后,我们将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切实做好各项工作,把新课程改革引向深入。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真正从思想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课程理念,增强课程改革意识,坚信新一轮课改必定成功。
本学期度根据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结合化学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本组教师认真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认真学习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履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与教师的职责,加强学科的理论学习,使化学组成为团结和谐、勤奋互助、合作能力较强的教研组。一学期来,我们化学组在组内全体老师的齐心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教学常规方面
1. 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益。全组教师做到重点落实备课常规和课堂教学常规,提高备课和上课质量。注意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各个细节,并且尽量落实细节,养成学生良好规范的学习习惯,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2. 加强集体备课。备课组做到基本统一进度、统一教案、统一练习、统一考试等。尤其是每次中差生辅导的进度、内容、时间、备课人都是有计划、有落实的,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3. 加强作业管理。全组教师尽量控制作业量、规范作业批改,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纠。
4.加强实验教学,按要求完成实验,对教材中的实验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各任课教师把改进设计的方案收集整理以便下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二、教研组活动开展情况
1.坚持开展好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做到每次活动都有计划有主题,责任到人。利用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钻研教材、共同分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索实践中共同成长。
2.加强新课程研究和教学理念更新,学习新学科基本要求已迫在眉睫,我们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学习了大量有关理论,观摩了新课程课堂教学,掌握新课程的教法。为顺利开展新课程垫定了基础。
三、立足公开课教学研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本学期化学组共 组织了两次公开教学研讨,分别是顾一舟老师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刘林青老师的《卤素单质的性质》,组内老师分别就这两节课进行深入的讨论,从课题的引入,到问题的问法,再到板书的设计等,组内教师都能热情地把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拿出来传授、交流,帮助这两位青年教师熟悉教学业务,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为两位年青教师的顺利开课保驾护航。
四、利用课题引领,促进组内教师共同成长
化学组内现有区级项目课题两个,一是《高考新政下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二是《未来化学家创新实验室》,结合这两个课题,组内老师开设的校本课程有顾一舟老师的《珠宝中的化学》和《手持传感器在化学中的应用》,孙德芳老师的《千变万化玩转化学》,许祥龙老师和刘林青老师的《动手学化学》,经过大家的共同协作,校本课程的编写已进入修改阶段,这学期继续带领组内老师共同开发既能结合课本教材、又有所创新突破的实验,争取在年内完成该项目。
《未来化学家创新实验室》项目课题20xx年开始实施,对原有的化学实验室进行重新改建和整合,以适应高考新政下的走班教学。
五.积极学习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对化学这一学科的教学是有着巨大帮助的作用,基于有这样的认识,全组教师都积极学习信息技术,通过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讲座学到了许多制作课件的知识,特别是这学期我们组认真学习了希沃授课助手这个教学软件,在刘林青老师的带领下,老师们感受到在大触摸屏上,学生可以方便地进行填空,分类,概念比赛等多种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而且各种学习活动还可以相互竞争,妙趣纷呈。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使用Pad或者手机,联接触摸屏电脑的wifi热点对学生在触摸屏上的学习过程进行互动指导,即时反馈纠正。组内两节公开课也利用了这一教学软件,受到了学生很好的反响。
六. 认真研究《教学基本要求》,完善校本学案
本学期高一在原来校本学案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提高导学案编写水平的途径,从问题的设置到习题的选配,都进行了多次的研讨。在上课时能够基于“导学案”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二年级刚进入走班模式,组内老师也是积极思考,编制了适应等级班教学的校本学案,实验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一、指导思想:
建设研究型、合作型的教研组,走专业引领内涵发展的路子。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研究水平,并能够深入课堂落到实处。
本学期将继续以“济钢高中生态高效课堂”为教研工作的主线,把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努力提高45分钟课堂效率,作为物理组我们开展教学研究、集体备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围绕这个指导思想和目标,我们物理教研组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二、工作重点
1、落实“高效课堂模式,将之落实到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三种课型中。
2、开发和完善物理组课本课程
3、以济南市青年教师实验优质课评比活动为契机、引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4、抓起始年级的基础教学、高二年级的学业水平考试、高三年级的复习备考
三、具体措施
以学校制定的“讲、评、学、备”四环节为模式,开展教研组工作,具体如下:
(一)基础年级:
1、将集体备课科学、规范。将课题分工到人,每次集备时定出中心发言人。
2、科学、规范的制定学案、注意学案中应渗透德育教育
3、每周老师至少听评课一次。
4、每周三下午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科学指导。本学段的课题为物理课程拓展。
5、借助济南市的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搞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和高校教学的研究。
6、加强作业的科学规范的布置。有备课组制定统一的作业要求和作业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杜绝作业布置的无序性、低效性。
7、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课改不仅是学校事情,更要落实到我们每一科任老师的身上,使学生了解课程特点结合自己的爱好和自身特点科学选课
8、加强实验教学。实验是高考的难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应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做完后最好利用实验课件回放巩固,加深印象
9、抓好高一、高二的物理竞赛辅导工作。落实到人、分工明确。
10、抓好抓实高一、高二的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落实到人、分工明确。
(二)高三复习备考
1、以现行教材为复习蓝本,以20xx年《新课程标准物理科考试大纲》为框架,以近三年高考考试题为线索,充分研究高考模式和本届学生实际,切实定好教学教研计划。
2、教学做到“三好”——上好每堂课,练好每道题,评好每套试卷;坚持“三个基本点”——抓基础、重课本,求落实;突破一个难点——实验能力培养。
3、教研做到务实,注重解决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及时交流教学经验,经常进行校与校,班与班比较。
4、具体教学安排和要求:
一轮复习注重夯实基础,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促进学科思维的形成,培养学科科学素养。一轮复习至二月底结束。 复习过程分三步:
(1)上好复习指导课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吃透教材、钻透考纲、摸透考生,做到“三讲”——知识讲准、重点讲透、难点讲清,要求讲法得当,照顾全面。 充分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遗留问题,要求在复习的同时,更正补充,不留死角。
(2)加强练习和训练
题目要筛选:基础题要练够,训练题要练足,测试题要练精。 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所使用的资料进行筛选、补充。
(3)搞好检测和考评
采用适当的批改和阅卷调查等形式,找准学生中暴露出来的“病例”、“病因”,有针对性的及时评讲。在评讲中要坚持四反、三提倡——反对平均使用力量、反对就题讲题、反对—言堂;提倡突出重点,讲准讲透、提倡归类讲评,注重小结。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体育课作为一门“副科”一直坚持到高三最后阶段,那么其有一定的“副作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我在此不一一赘述。下面我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我们高中体育组的情况,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我们体育教师的主要工作可以分为:体育教学、课余训练和竞赛、体育教科研这三块。
一、 在体育教学方面:
我们全体高中体育教师能够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健康标准,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落实课堂教学任务。能按规定认真开展备课组活动和教研组活动。全员参与每人上好一节公开课,能够集体备课、认真上课、相互听课并及时交流总结心得和体会。努力使我组内的新教师能更快成长。
二、 课余训练和竞赛方面:
全员参与课余训练,组织学校的田径队、男子排球队和男、女篮球队进行训练和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我校男子排球队多次参加省中体协的比赛获得了多项荣誉:如软式排球第三名、硬排第六名等;男排在区中学生球类比赛中蝉联“N”次冠军;我校男子篮球在去年获第二名;我校女篮在去年获第三名的好成绩。并顺利完成学校、区的田径运动会,并且与年级组、德育处、教学处共同举办各类小型体育竞赛,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和特长的舞台,同时提高了广大学生的体育观赏能力,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二、 体育教科研方面:
全员参与课题研究,“推广软排运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题得到了江苏省“陶研会”认可。组内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刻苦钻研教材教法,结合教学实际写出了有一定质量的论文和教学设计,并获得了一定的荣誉,在此就不一一例举了。
体育组是最普通的组,我们体育老师是最普通的人,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做好每一件应该做的事情,为玉祁中学的提高和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和汗水。希望广大同仁多多支持和关心我们的工作!谢谢!
摘要: 以构建生态教育类高中化学校本课程体系为目标,从课程设计理念、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组织结构和课程环境设计等方面探讨了生态教育理念下的校本课程设计思路,提出了生态教育类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策略,以期为生态教育类化学校本课程的设计和编制提供理论和方法参考。
关键词: 生态教育;;化学校本课程;;课程设计;内容设计;教学策略
十余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功的探索,但基于生态教育观点设计特色校本课程的研究还不多。面对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在校本课程设计中有效融合生态教育理念,构建生态教育类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将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探索。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课程设计研究是把生态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先进理念融入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努力使校本课程内容涵盖生活、环境、能源等生态领域,构建生态教育类系列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将有益于提升校本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1生态教育类校本课程理念设计
生态教育(Eco-Education)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其内涵尤为广博。生态教育是一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创建生态文明社会”为宗旨的教育理念,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促进师生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生态教育的课程观强调“多元开放”的课程理念、“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和谐”的价值追求等。把生态意识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生态观的重要途径[1]。基于此,生态教育类校本课程设计理念将以“提高学生生态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构建具有地区特色,体现生态教育理念的、充满活力的高中化学校本课程体系,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需的环境、能源、生态类知识和技能,为培养具有良好生态素养的公民奠定基础。
2生态教育类校本课程目标设计
生态教育类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宗旨是让学生通过了解和掌握化学环境能源与生态类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激发学生欣赏化学,热爱化学的情感;选择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采用多种形式的课程模式,使学生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理解化学知识的基本原理;通过化学趣味实验项目,了解实验设计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一定的实验设计技能;了解化学相关学科的科普知识,了解化学前沿科技动态。(2)过程与方法:经历生态教育实践调查过程,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团队合作精神;形成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解释、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化学现象和化学问题的意识,学会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探究化学对环境变化造成的影响,感受化学以及化学工业对环境的利弊,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操,正确看待化学与环境、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追求化学为人类服务的目标。
3生态教育类校本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是构成课程的要素之一,“选择怎样的课程内容”和“如何选择”是设计与实施生态教育类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核心问题。
3.1课程内容选择范围
为实现高中化学生态类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需遵循一定逻辑联系的线索进行:———学生与自然发展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学生与自我发展的关系。在生态教育理念指导下,“环境、生命、生活”3大主题领域的课程资源构成了生态教育类化学校本课程的内容范畴。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选择可以因地方、学校的差异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各具特色。
3.2课程内容结构设计
依据生态教育理念,将生态教育类化学校本课程内容划分为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环境教育3个学习领域,每个主题领域再分为3个科目,9个科目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出生态教育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3]。在内容选择上,重视化学与生命成长、生活以及环境的联系。每个科目围绕某一学习领域,整合学生经验和课程资源,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生态教育类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9个科目,具体设置如下:
3.3课程内容选择策略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需要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发挥创造性而确定适合的内容。为便于内容选择和组织的操作性,整合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已有经验,提出以下3个内容选择策略:
3.3.1以学科知识为线索,保障内容科学性
校本课程的内容组织既要遵循广域性和适切性的特点,同时又必须有其内在的学科知识逻辑线索,贴近课程标准,正确把握学习要求,有利于学生顺利达到学习目标。校本课程根据内容素材的特点构建相对应的学科知识系统,充分发挥课程内容的科学导向性,为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学习提供科学的保障。经过调查了解,现行的很多学校校本课程内容广域性有余,而科学性尚有不足,这样的校本课程学习必然不利于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在知识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学校化学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要坚持以学科知识为主线,以保障课程内容的科学性。
3.3.2以个性发展为核心,提升内容发展性
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促进生态意识的形成,引导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是高中化学生态教育类校本课程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在化学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首先要考虑大多数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进而因校、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内容设计,从而在源头上有效避免了校本课程教育功能的滞后性;其次,课程内容在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之外,还需充分整合课程资源,优化内容章节设计,进而突出课程内容循序渐进的逻辑性和发展性特点,由浅入深、由博而专,层层递进。由此可见,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是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内容设计的核心指向,同时也是有效提升课程内容可持续发展性的'重要方面。
3.3.3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促进内容社会性
学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地方,学校课程的设计与设置理所当然的要同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选择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生活和生产技术、化学学科造福社会发展等资源融入校本课程的内容设计,引发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通过讨论、调查、实验等学习方式进一步理解化学知识,充分认识化学(科学)在社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化学(科学)、技术和社会3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上,不仅要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发展性,更应力争体现社会发展的特征和趋势,营造一种“课程源于社会生活,课程用于社会生活”的校本课程学习氛围。
4生态教育类校本课程环境设计
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优美、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尤其是生态教育类化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对校园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可以从学习环境、教室格局和师生关系3个方面对课程环境设计进行探讨。
4.1营造安静优美的学习环境
(1)要保证教室的环境卫生。(2)确保教室环境安静,教室内外禁止喧闹,老师要培养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3)教室的环境应该具有个性化,教室的布置应该由老师和学生一起亲自布置。(4)教室中的色调要协调。教室的色彩应该符合教学内容,教室最好用冷色调,化学实验室则应该用暖色调。(5)教室的布置应该简洁大方,不能摆设过多的物品,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4.2设计和谐开放的教室格局
教室里的课桌和教具布置,尤其是学生的座位编排,影响着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影响课堂的教学气氛,进而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态度造成相应的影响。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特点灵活地调整学生的座位编排,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对学生座位进行编排时,应该根据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量进行安排,不管是传统的座位编排还是开放的座位编排,都应该注意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课堂上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教学中来。
4.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基石。在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中,教师应该充分扮演好学生生活中的引导者、激励者和合作者角色。从教师角度看,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的问题,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加与学生的交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学生角度看,要尊重教师的正确指导,接受教师的教育行为,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积极配合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研究。建立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关系,将会使课堂的活力得以最大程度地显现;师生之间在没有专制、压力以及怀疑阻抗的情绪中交流和沟通,一起探讨,共同探究,畅所欲言,使校本课程的课堂呈现一种生态和谐之美。
5结语
校本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极富生命力的研究领域,其研究与实践始终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与深化,并在学校层面上充分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4-8]。以生态教育理念为指导,对高中化学校本课程设计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研究,提出设计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新视角。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探索之路永无止境,如何进一步提升校本课程内涵,强化校本课程特色,优化校本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助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将是教育工作者不懈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闫蒙钢.生态教育的探索之旅.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张宁云,王伟群.化学教育,2009,30(6):19-21
[4]叶波,范蔚.课程与教学,2012(4):49
[5]胡君.化学教育,2015,36(1):6-9
[6]温利广.化学教育,2014,35(21):13-19
[7]卢晓平.化学教育,2014,35(17):5-7
[8]陈潇潇.化学教育,2014,35(13):4-6
With the deepening of curriculum reform,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key point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our country. School textbooks is a produc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hat develope to a certain stage,it 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textbooks can enrich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hai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eaching purposes and of the teaching culture contains a wealth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today many schools has regarded regional culture resource development as the key point of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nsciously. The commensurat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chool textbooks has increasingly been payed on the theory of school-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and the local cultural resources as the background, put students '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eds as a basis,I made effort to study chemical development of school textbooks based on the Wu and discussion are on the following areas: First,through surveys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Suzhou high school, making analysis of the school textbooks developing environmental , and positioning its development direction. Second,the research on the meaning, knowledge of principles, theories of the school textbooks development. Then is the st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Wu culture and utilization of Wu culture resources on developing school-based teaching. On this basis, I combined with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materials for the collation and analysis of Wu culture resources, developed the destination of school textbooks,and selected from the Wu culture resources for suitable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 Then I tried in many ways through classroom teaching, such as school-based teaching material, involved in attending to evaluation of teachers, experts and students from a wide range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to evaluate the proposed changes and suggested that several revisions on the basis of this final. Finally,there were sever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school textbooks
212 浏览 2 回答
141 浏览 4 回答
281 浏览 6 回答
177 浏览 4 回答
229 浏览 8 回答
90 浏览 4 回答
313 浏览 3 回答
179 浏览 2 回答
259 浏览 3 回答
175 浏览 3 回答
307 浏览 3 回答
360 浏览 3 回答
350 浏览 4 回答
299 浏览 3 回答
350 浏览 3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