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是一国货币当局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规模的金融政策措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也就是货币政策是否能系统地影响产出。一般来说,从货币政策的制定到执行,从货币政策的具体实施到收效等环节之间总有一段时间间隔,即所谓货币政策的“时滞”。时滞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时滞的存在增加了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风险,使宏观调控的操作更为复杂。本文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对货币供应量与产出和价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只有掌握了货币政策的有效程度和时滞的长短,才能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现状1998年,国内总需求不足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出来,出口增长急剧下降,同时出现了通货紧缩。面对这种形势,货币当局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量,刺激内需,支持经济增长。近几年来,央行积极推进利率体制改革,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在积极推进货币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启动公开市场操作,并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取消了贷款限额控制。那么,我国的货币政策究竟是有效还是无效?芽现在我们简单回顾一下1999年以来我国货币实施的现状。1.从货币政策对最终目标的影响来看目前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在保持币值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呈平稳增长态势,各季度GDP都比上年同期增长7%~8%。2000年由于货币供给速度增加,GDP的增长速度也有所增加。但经济增长存在明显季节性变动,第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最快,以后则逐渐放慢。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和下降过程,1999至2001年物价水平呈上升态势,2001年中期达到最大值,此后缓慢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从走势上看,每年2月份价格指数水平最高,以后迅速下降,7月份到达波谷,下半年回升,直至次年2月。2.从货币政策对最终目标的影响来看近些年来,各层次货币供应量都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尽相同。与1999年初相比,2003年末M0增加了65%,M1增加了115%,M2增加了109%。应该说,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较快,M0的月同比增长速度平均为11%,M1的月同比增长速度平均达17%,M2的月同比增长速度平均达16%。然而,自1998年以来连续八次降息并没有带来经济的增长和物价水平回升,各大商业银行普遍“惜贷”,超额储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居民储蓄存款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急剧增加,其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贷款。因此,有不少人认为货币政策无效。只通过简单的数量变动趋势观察产出、物价、货币供应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十分不准确,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使用计量模型。计量分析由于货币供给、产出和物价是相互影响的,因此不适宜采用单方程分析。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把货币供给、产出和物价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1.数据来源与处理本文主要探讨货币供给与产出和物价之间的关系。采用M1的增长率作为货币供给指标,以真实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代表产出水平,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99年1月份为100)代表一般物价水平。基础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每月公布的《中国经济景气月报》。数据区间为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份。对产出、物价、货币供应量这几个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概括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这几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且我国的信用渠道和货币渠道也是相互影响的。可以说,在此基础上建立的VAR模型是有效的。2.冲击响应冲击响应是测量1个单位的货币供应变化对产出、物价及其自身的影响。对VAR模型进行冲击响应分析,就可以清楚地了解产出、物价和货币供应量的动态特性。从冲击响应结果看,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在短期内对产出的波动有影响,货币供应量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存在滞后。货币供给变化初期,产出并没有发生变化,而在2个月后,对产出的影响达到最大,此时产出比初始水平上升了12%左右,此后对产出的影响呈下降趋势,在大约16个月的时候,产出波动明显减弱。货币供给的变化对价格波动也有影响。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物价开始上升,并在6~7个月左右达到最大,比初值上升%;此后货币供应量变化带来的影响逐渐减弱,大约在26个月左右,这种影响基本消失。3.方差分解方差分解的作用就是分析各因素的贡献程度。方差分解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是一个由弱到强的渐进过程。从短期看,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只解释了产出波动的10%左右、物价波动的1%;从长期看,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产出波动有25%左右的贡献率,对物价波动的贡献率达到了%。也就是说,货币变动是物价变动的主要原因,而其对于产出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结 论通过运用协整理论和基于VAR模型的冲击响应、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方法,可以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论:1.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只在短期内对实际产出有影响,大约在1年半以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产出的影响基本消失。总的来说,我国的货币政策是有效的。但从方差分解的结果来看,货币政策效果并不理想,货币政策传导不畅。2.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价格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都是存在的,物价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货币供给的变化。这说明价格能够比较有效地反映现实经济。3.我国货币政策无论是对经济产出还是对价格的影响均是存在一定的时滞的,也就是说宏观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货币政策时滞的存在说明了出台货币政策时间选择的重要性,如果中央银行不能预先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可能变化作出准确的判断,货币政策有效性就将降低。4.我国货币政策的产出时滞短于价格时滞。这点与凯恩斯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的结论一致。这说明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价格变动不能及时、灵敏地反映经济运行状况,其对经济产出发挥的导向作用是有限的。建 议要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必须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在此笔者建议:1.进一步加快货币政策的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的步伐,特别是推进利率的市场化进程。应构建一条“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市场)-企业和居民-国民收入”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时处于中介地位的资本市场会迅速对货币政策的变动做出反应,从而影响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消费和投资。同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适时地转向以利率为主。这样中央银行一方面可以通过利率调整来改变各种金融工具的相对价格水平,另一方面利率可以作为一种政策信号改变投资者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未来收益预期,影响资金在不同市场的流动,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2.建立一个完善的货币市场,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控市场利率。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传统货币工具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市场经济国家最主要的宏观金融调控工具。我国自1996年启动公开市场业务以来,已经有了长足发展,2001年全年公开市场操作交易额达16 781亿元,为及时调节基础货币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3.健全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推进中小企业贷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完善商业银行的信贷机制,防止“惜贷”现象出现。4.中央银行要密切注意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变化,适时地改变货币政策。